论和平主义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6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5 年第 4 期

JOURNAL OFRENMIN UNIVERS


ITY OFCHINA No
.4 2015

论和平主义
曹 刚

[摘要]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关于和平主义的一些重要伦理问题并没有得到深入的研究。这些
问题包括:(1)和平主义的伦理基础问题。和平主义的伦理基础是基于合意的契约关系还是内在的共生连带
关系? (
2)和平主义的性质问题。积极的和平观是否必然带来绝对的和平主义? (
3)和平主义的公民主体问
题。作为一个世界公民需要何种自我意识? 我们的基本主 张是:和 平主义 的伦理 基础是 共生连 带关系而 不是
契约合意关系;积极而相对的和平主义是一种更合理的立场;应该做一个具有内在的普遍意识的地球公民。
[关键词] 和平主义;共生;地球公民
[作者简介] 曹刚: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 100872)

和平是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和平主义是人 所内涵的值得珍视的人类价值。 (
1) 契约关系是
类活动所应遵循的道德原则,但目 前 的 伦 理 学 研 一种合意的关系。契 约 主 体是自愿而不是被迫地
究并没有为和平主义的基本伦理问题提供令 人 信 签订契约的,契约的和平条款是当 事 人 自 愿 施 加
服的论证和答案。本文 试 图 表 明:和 平 主 义 的 伦 的一种约束。这种自愿施加的约束 是 当 事 人 同 意
理基础是人类社会的共生连带关 系;和 平 主 义 是 2)契约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关系。
和允诺的结果。(
为正当暴力预留了空 间 的、相 对 的 道 德 原 则;和 缔结契约的双方或多方是彼此独 立 和 平 等 的。彼
平义务的主体应是具有内在普遍意识的地球公民。 此的人格是平等的,所承担的权利 和 义 务 是 对 等
的,所要承担的违约责 任 也 是 公 平 的。在 契 约 的
一、共生连带关系是和平主义的伦理基础 和平条款面前,不存在任何身份贵 贱 的 差 别 和 规
3)契约关系是一种互惠的关系。
则之外的特权。(
和平主义的伦理基础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伦 理 契约关系本是一种交换关系,人们 能 够 用 于 交 换
问题,是一个事关和平主义作为道德原则的有效 的东西,都是能够满足对方需要的 属 于 自 己 的 东
性问题。相关论证中最常见也是最有影响的思路 西。因此,交换的过程也 就 是 彼 此 满 足 从 而 实 现
是以霍布 斯 为 代 表 的 契 约 论 思 路。 霍 布 斯 认 为, 互惠的过程。和平便是孕育在交换 过 程 中 并 有 利
人类社会的自然状态是一种每个人反对每个人的 于契约各方的共同善。可 见,把 契 约 合 意 关 系 作
战争 状 态, 要 走 出 这 种 极 其 糟 糕 的 自 然 状 态, 为和平主义的伦理基础具有相当的说服力。
“一方面要靠人 们 的 激 情, 另 一 方 面 则 要 靠 人 们 与契约论的思路不同,另一种思路是把 生 命
的理性”。 [
1](
P96)
在 和 平 的 激 情, 尤 其 是 在 死 亡 恐 共同体的 共 生 连 带 关 系 作 为 和 平 主 义 的 伦 理 基
惧的推动下,人们运用自己的理性,为了走出 自 础。池田 大 作 在 谈 到 佛 教 的 “缘 起” 思 想 时 说:
然的战争状态,彼此签订以 “寻求和平,信守 和 “万物存在于相互的 ‘由缘而起’ 的 关 系 性 之 中,
平”为第一条款的和平契约,并由此进入文明社 独自能单生的现象是不存在的。这就是佛教的世
会。可见,霍布斯的和平主义的伦理基础是一 种 界观。”[2](P226)一 切 事 物 都 是 相 互 联 系, 彼 此 依
契约关系。和平主义的有效性取决于契约关系中 赖,共生共存,每个个体的生命本质的实现程 度
— 63 —
都具有内在的关联性,所以佛教强调万事万物的 具有说服力。原因有三: (
1) 契约关系是一种可
和谐。从这一基础出发,在对待和处理各种关 系 撤销的关系。在契约论的思路里,由于契约关 系
时,必以慈 悲 为 怀, 信 奉 和 平 主 义 的 道 德 要 求。 只是人与人之间的互为对象的外在关系,社会将
当然,把 共 生 连 带 关 系 作 为 和 平 主 义 的 伦 理 基 成为一个为 自 利 目 的 而 进 行 合 作 的 外 在 结 合 体,
础,不只是佛教的主张,也是儒家和道家的价 值 因此,人们可 以 为 了 自 身 的 利 益 遵 守 和 平 契 约,
理念。事实上,很多西方学者,如狄骥、涂 尔 干 同样也可以为了自身的利益抛弃和平契约,从而
等,也主 张 把 社 会 团 结 建 立 在 社 会 连 带 关 系 之 再陷入战争状态。与此不同,共生关系是不可 撤
上。把共生连 带 关 系 作 为 和 平 主 义 的 伦 理 基 础, 销的关系。每个个体都是共生连带关系之网上的
也具有相当的理由:第一,共生是所有生命存 在 一个纽结,没有了这种关系,也就没有了个体 的
和发展的基础。共生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 之 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在这个意义上,共生连 带
间以及自然万物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依存、彼此 关系是内在于主体的构成性要素,是一种不可撤
共生的命运关系,这是一个生物学的事实。在 人 销的关系,以 这 种 不 可 撤 销 的 伦 理 关 系 为 基 础,
类社会中,连带关系是根本的社会存在,任何 个 和平主义的 道 德 要 求 就 具 有 了 不 可 动 摇 的 基 础。
体的存在和 发 展 都 要 在 连 带 关 系 的 结 构 中 实 现, (
2) 契 约 关 系 更 多 的 是 理 性 个 体 之 间 的 平 等 关
这也是一个人类学的事实。第二,共生不仅是 一 系,它很 难 约 束 群 体 之 间、 国 家 之 间 的 战 争 行
个生物学和人类学的事实,同时也是人们共同追 为,也不可 能 关 注 人 对 自 然 的 暴 力 问 题。 所 以,
求的价值。人类本来就生活在一个普遍联系着的 在霍布斯看来,国际社会仍处于自然状态,为 保
链条之中,共生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和延续的基 护国家安全,各国可以不择手段。至于以人和 自
础。同时, 我 们 每 个 人 也 是 在 彼 此 依 赖 中 成 长 然的和平相处为主题的绿色和平问题,更不在其
的,共生关系是个体实现自我完善的一个前提和 视野之内。 与 此 不 同, 共 生 关 系 是 开 放 的 关 系,
基础,破坏了这个基础,每个个体的存在和发 展 “我们所说的共 生, 是 向 异 质 者 开 放 的 社 会 结 合
就会受到釜底抽薪般的毁灭性打击。可见,共 生 方式。它不限于内部的共生共荣,而是相互承 认
对于人类发 展 和 自 我 完 善 都 具 有 根 本 的 重 要 性, 不同生活方 式 的 人 们 之 自 由 活 动 和 参 与 的 机 会,
是给所有的人都带来好处的共同善。第三,人 类 积极地建立起相互关 系 的 一 种 社 会 结 合”。[4](P120)
社会的竞争关系不可避免,但这种竞争是在共生 共生连带 关 系 不 只 存 在 于 群 体 之 间、 国 家 之 间,
关系的基础上的竞争。倘若竞争关系破坏了共生 也存在于人和自然之间,和平主义要求的不只是
关系,社会必将崩溃。事实上,人类社会的 任 何 社会和平,还要求国家之间的世界和平,甚至 要
一个共同体的内在目的就是要保护和促进有利于 求人和自然之间的绿色和平。池田大作就主张把
共生的和平秩序。菲尼斯把共同体区分为抽象的 和平的理念贯彻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认为人和
共同体与具体的 共 同 体。[3](P135)诸 如 家 庭、 企 业、 动物并不依赖毁灭对方来维持自己的生存。人们
宗教团体、国家乃至国际社会,都是具体的共 同 只有善待地球、珍爱自然、关照未来,才能 实 现
体。虽然具体 的 共 同 体 各 有 其 不 同 的 具 体 目 的, 3) 契约关系的互惠性质
彻底的和平主义状态。(
但任何具体的共同体都内在地是一个抽象的共同 决定了和平的消极状态,但真正的和平不只是没
体,也 即 都 可 以 想 象 成 一 种 “联 合 或 者 走 到 一 有战争的消极状态,还包括互帮互助的秩序。正
起”的秩序。因此,各个不同的具体共同体都 共 如池田大 作 所 言: “所 谓 和 平,是 相 互 之 间 不 加
有一个内在的目的,即维护和促进使共同体得以 任何恐怖于对方,相互衷心信赖,相互爱护的 一
存在并完 成 其 使 命 的 内 在 秩 序。 在 这 个 意 义 上, 种状态。这样的和平状态才是人类社会的正常状
共生的秩序是所有共同体的内在目的,而和平主 态,唯有这样,才可以称之为人类社会。”[5](P250)
义是建立在共生连带关系之上的约束人类行为的 因此,共生连带关系包含了对陌生人的责任的维
基本道德要求。 度,建立在共生连带关系基础上的和平主义必然
综上所述,两种思路各有其合理性,但 我 们 包含 平 等 尊 重、 利 益 共 享、 友 爱 互 助 等 基 本 要
认为把共生连带关系作为和平主义的伦理基础更 求。总之,把共生连带关系作为和平主义的伦 理
— 64 —
基础是更合理的思路。 与共生的世界”, 最 主 要 的 途 径 就 是 进 行 “对 话
的文 明”。 “对 话 是 打 开 和 平 的 钥 匙”。 可 以 说,
二、积极而非绝对的和平主义 通过 “对话”解决价值冲突以及由 此 引 发 的 社 会
冲突,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共识。这个主张不但 得
积极的和平观认为,和平 不 只 是 没 有 战 争 的 到了哈贝马斯等思想家在理论上的充分论证,也
秩序 状 态,还 是 没 有 暴 力、贫 困、饥 饿、生 态 破 在处理国内外各种社会冲突的实践活动中得到了
坏以及一切不人道的行为的一种良好的秩序状态。 印证。 “对 话” 之 所 以 是 打 开 和 平 之 门 的 钥 匙,
积极的和平主义认为,包括战争在内的 一 切 是因为在 “对话” 这 一 貌 似 形 式 正 义 的 程 序 中,
暴力行为 都 是 恶 的, 是 应 当 禁 止 的 不 正 当 行 为。 蕴含着实 质 性 的 价 值 标 准, 即 平 等 尊 重 的 原 则。
有些学者,比如池田大作,就主张积极而绝对 的 (
1)对话意味着对话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彼此平
和平主义。他 指 出: “人 类 所 要 解 决 的 课 题, 不 等、相互回应的关系。处理这种关系的基本立 足
单是实现没有战争这一消极的和平,而是要实现 点是他者本位,彼此之间的相处之道取决于自己
积极的、一种能从 根 本 上 改 变 威 胁 ‘人 性 尊 严’ 如何回应他人的要求。换言之,他者的立场和 需
的社会构造的和平。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明 白 求,而不是自我的立场和需求决定了彼此的相处
并享受到 和 平 的 真 正 意 义。” 池 田 大 作 反 对 一 切 之道。在这种情况下,他人既不是无需回应的 工
形式的战 争, 倡 导 慈 悲 与 宽 容 的 绝 对 和 平 主 义。 具性的存在,也不是彼此敌视的异化性存在,对
“现在不可 能 有 什 么 保 卫 正 义 的 战 争, 就 是 说 战 话者需要理解和接受他人的差异性,并尊重他人

争本身已消灭了正义。 [
6](
P235)
与此不同,我们赞同 作为无可替代的特殊性个体的存在。 (
2) 对话意
积极的和平观,但不同 意 绝 对 的 和 平 主 义,而 主 味着对暴力压制的排斥。对话意味着用非暴力的
张一种积极而非绝对的和平主义。这 个 主 张 在 运 途径解决彼此之间的价值冲突。对话者可以对对
用和平主义原则来处理各种价值 的、利 益 的 和 情 方的立场和观点持有不同的看法,甚至是反对的
感的社会冲突中自然地呈现出来并得到印证。 态度,但不能因此就用强制性力量来限制和压制
(一)和平 主 义 主 张 以 平 等 尊 重 的 原 则 解 决 对方,剥夺对方说话的权利。事实上,只有 在 主
价值冲突问题 体有能力对 异 己 进 行 干 预 而 不 诉 诸 暴 力 压 制 时,
当代人 类 社 会 的 基 本 处 境 是 多 元 价 值 的 存 才真正体现了平等尊重的伦理精神。 (
3) 对话之
在,价值观冲突所引发的社会冲突和战争屡见不 外仍需保留有限度的暴力。对话既然是以平等尊
鲜。恩格尔哈特曾用道德陌生人和道德朋友的概 重为基本价值诉求,其宗旨就是促使差异主体共
念来描述当代社会生活的基本特征。他认为,在 同生活、和平共处。但 “宽容的理由,同时 也 是
现实生 活 中, 每 个 人 都 有 可 能 既 与 道 德 朋 友 共 对宽容的限制,宽容不能惠及那些拒绝尊重他人
处,又与道德陌生人打交道。道德朋友是一个 道 的人”。[7](P12)对 于 那 些 拒 绝 对 话 而 突 破 了 平 等 尊
德共同体内的成员,他们共享着同样的核心价值 重底线的人,必须有限度地诉诸暴力。
观,遵循着同样的基本道德原则,彼此之间有 共 (二)和平 主 义 主 张 以 公 益 优 先 的 原 则 解 决
同信奉的价值纽带来维持他们的和平共处。与此 利益冲突问题
不同,道 德 陌 生 人 之 间 的 相 处 就 没 有 这 么 容 易 只要承认人的社会属性,就必然要认可 共 同
了。道德陌生 人 之 间 由 于 缺 乏 根 本 的 价 值 共 识, 利益和个别利益的区分,而不同的个别利益在实
没有共同接受的道德原则,彼此之间的冲突就可 现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生矛盾、冲突和斗争。为 了
能是一种对抗性的价值冲突。恩格尔哈特认为解 维护共同体的利益基础,就要以公益优先为原则
决这 种 对 抗 性 的 冲 突 有 四 种 途 径, 即 征 服、 论 来解决利益的冲突和斗争。当然,在不同的语 境
证、改宗和同意。前三者,或者不可欲,或 者 不 中,公共 利 益 和 个 别 利 益 的 “所 指” 有 所 不 同。
可行,只有 “同意”是唯一合理的方式。池田 大 在处理国内的利益冲突时,公共利益是指国家所
作持有类似主张,他认为,和平是人类社会的 共 代表的国内人民的共同利益,个别利益是个人利
同善,要建立一个 “和平与共生的世纪”、 “和平 益中区别于共同利益的那一部分私人利益。在处
— 65 —
理国际冲 突 时, 公 共 利 益 是 指 人 类 的 普 遍 利 益, 和敌意的社会是不可欲的,也不是和平主义的题
个别利益是指国家利益中区别于人类普遍利益的 中之义。和平主义主张用友爱来化解敌意,实 现
那一部分自我利益。不过,这种区别并不影响 利 具有 积 极 意 义 的 社 会 和 平。 池 田 大 作 认 为, 用
益冲突的性质以及解决这种冲突所需的公益优先 “同苦”的情感 来 巩 固 社 会 的 连 带 关 系, 是 走 向
的道德原则。利益冲突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 个 和平的最确实的道路。[8]他认为, “同苦” 是人类
别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无 论 共有的 心 理 特 质, 人 们 会 因 为 他 人 的 痛 苦 而 痛
是私人利益和国家公共利益的冲突,还是国家自 苦,由此可以激发出普遍的人类之爱。只有 “有
我利益和人类普遍利益的冲突,都应该优先保护 了这种 ‘同苦’的根基,才可能建立起人类的集
公共利益。理由很简单,因为无论是从质上还 是 体连带关系”。[9](P419)池田大作的主张继承了自古
从量上讲,公共利益都优先于个别利益。公共 利 以来很多思想家的共识。亚里士多德就主张,友
益是所有人或多数人的利益,在量上要大于个别 爱不但是个体幸福的重要构成要素,还是把政治
利益;公共利 益 是 个 别 利 益 实 现 的 前 提 和 基 础。 共同体凝聚起来的不可或缺的情感纽带,这根情
损害了公共利益,必然导致个别利益难以得到实 感纽带的 断 裂 将 会 导 致 共 同 体 的 种 种 敌 意 和 冲
现和发展。因此,公共利益在质上要优先于个 别 突。当代学者小林正弥也认为,友爱是比自由 和
利益。显然,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公共利益 应 置 平等更重要的价值。他认为,如果人们能够将 友
于优先保护的地位。这里的保护当然不排斥通过 爱的价值置于自由、平等等价值之前,优先得 到
暴力的手段来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二是个别利 珍惜和保护,战争就难以发生,而和平有望实现。
益之间的冲突,包括私人利益之间的冲突和国家 因为我们可以说 “为自由而战”、 “为平等而战”,
自我利益之间的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和平主 义 但说 “为友爱而战”却是道理之上的。[10]
要求以公共利益为基础,通过妥协的方式来解决 我们认为,友爱原则之所以成为化解社 会 敌
利益冲突。妥协是一种解决利益冲突的双赢的方 意的基本原则,原因有三: (
1) 友爱具有向陌生
式。达成妥协的要点是: (
1) 承认利益冲突的双 人开放的维度。友爱的对象是与之发生关系的他
方和多方之间有共同利益。妥协是在共同利益基 者,是血缘亲情等特殊关系之外的社会个体。如
础上的妥 协, 事 实 上, 也 只 有 为 了 共 同 的 利 益, 果说亲人是被先天的血缘关系所确定的,那么朋
相关方才会作出个人利益上的让步。 (
2) 承认对 友却是后天选择的。友谊具有将没有先赋性关系
方的利益 有 其 正 当 性。 妥 协 要 求 超 越 自 我 中 心, 的陌生人联结在一起的特质,所谓四海之内皆兄
肯定对方利益的正当性。如果只认为自己的利益 2) 友爱是最具平等性的情感。朋友之间
弟也。(
诉求是正 当 的, 他 人 的 利 益 诉 求 都 是 不 正 当 的, 的友爱和父子兄弟之类的情感不同,友爱 没 有 辈
3) 要愿意放弃自己的部
妥协是不可能达成的。( 分之别、长幼之分,是扩 展 到 所 有 朋 友 间 的 平 等
分利益。妥协要求放弃的是部分私人利益。如 果 之爱。 (
3)友爱意味着朋友之间的和衷共济。朋
大家都不愿有所舍弃,妥协也无法达成。但妥 协 友之间就是要在对方陷入困境时,伸出援助之手,
所放弃的只能是利益主体不同于其他利益主体或 有福共享,有难 同 当。 (
4) 友 爱 还 是 理 性 之 爱。
多数利益主体利益的一种个别利益。如果以放弃 与由自 然 情 感 所 致 的 亲 情 之 爱、异 性 之 爱 不 同,
公共利益 为 代 价, 来 实 现 个 别 利 益 之 间 的 妥 协, 友爱是理性的产物。亚里士多德就 区 分 了 作 为 德
是不被允许的。可见,妥协有其底线,突破 底 线 性的爱与作为情感的爱的友爱,这 种 区 分 在 于 前
的妥协行为将被禁止,当然也不排除用暴力的手 者是包含了理性成分的,后者则仅受情欲的支配。
段来禁止这种行为。 可见,和平主义主张用 友 爱 来 化 解 社 会 敌 意,实
(三)和平 主 义 主 张 以 互 助 友 爱 原 则 来 化 解 现的不只是一种非战争的消极状 态,而 是 一 种 互
社会敌意 助友爱的积极状态,这无疑是一种积极的和平观。
当代社会是一个陌生人社会。在陌生人 社 会 和平主义的道德实践告诉我们,我们不 必 宽
里,容易产生普遍的冷漠和敌意,一个充满冷 漠 容不宽 容 者, 也 不 必 向 破 坏 公 共 利 益 的 行 为 妥
— 66 —
协,因此,暴力的正当运用是不可避免的。但 暴 助人际互动产生稳定的地方和平,但 这 种 地 方 和
力的运用是为了根除暴力,最终实现一种体现人 平不能推及整个社会,更不用说实现世界和平了。
的尊严的积极的和平状态。在这个意义上,我 们 市民的自我意识是 “市场人”。市场人意识使
主张积极而非绝对的和平主义。 得市民成为一个抽象而普遍的身 份,其 身 份 意 识
突破了 居 民 的 边 界 意 识。由 于 世 界 市 场 的 形 成,
三、做有普遍意识的地球公民 吉登斯所谓 的 “脱 域 机 制”发 生 作 用 了,在 现 代
社会,地点和地域的概 念 已 经 变 得 模 糊 了,生 活
爱和平不只是国家的责任,也是每个公 民 的 在现代社会不同场域的 “市民”也不再具有 边 界
责任,这是一个现代社会的共识。公民意识是 国 意识,把人们联系在一起的中介是 契 约 而 不 再 是
内和平的 前 提 条 件, 这 是 毋 庸 置 疑 的。 问 题 是, 血缘、地缘等自 然 因 素。显 而 易 见,具 有 自 我 意
实现世界和平需要什么样的自我意识呢? 这是和 识的市民之间的关系只能是一种互为对象性 的 关
平主义内含着的一个逻辑起点。牧口常三郎认为 系,社会和平只能是市民之间为了 自 利 目 的 而 进
人要认识到自己 的 三 种 身 份,即根在社区的 “乡 行合作的外在秩序。这种外在的和 平 秩 序 是 脆 弱
土居民”、形成 国 家 的 “国 民”、以 世 界 为 人 生 舞
的,因为它去除了和平的伦理根基,即人与人之间
台的 “世界公民”。他 认 为 人 应 该 超 越 地 方 利 益,
互助共生的内在统一性。即便这种和平秩序得以维
应作为 “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拥有为全人类
护,它也只是一种消极的和平,因为从市民的自我
服务的意识与素养。池田大作提出 了 地 球 市 民 的
意识出发,无法逻辑 地 推 导 出 对 陌 生 人 的 积 极 责
概念,努斯鲍姆也提出和论证了世 界 公 民 教 育 的
任。因此,市民是无法承担起世界和平的重任的。
重要性。根据这些学者 和 思 想 家 的 提 示,我 们 认
我们应该成为一个具有内在普遍意识的地 球
为把人 的 身 份 分 为 居 民、市 民 和 地 球 公 民 三 种,
公民。池田大作曾描述了地球市民的三个基本特
更有利于说明和平主体的自我意识问题。
征:一 是 具 有 深 刻 认 识 生 命 相 关 性 的 “智 慧 之
居民的自我意识是边界意识。居民是指 居 住
人”;二是对人种、民族、文化的差异,不 畏 惧、
在某个特定族群共同体的成员。这些共同体是人
不排斥,而 是 去 尊 重、理解,并视这些差异为成
们在现时的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相互交往、共同活
长资源的 “勇敢之人”;三是对受苦受难的人,无
动的关系和形式的总和。它们都是由地缘或血缘
论远近,都能给予关怀提携的 “慈悲之人”。[11]这
连接起来 的、 具 有 确 定 时 空 边 界 的 利 益 共 同 体。
三点的基本精神就是一种对地球共生关系的 内 在
由于时间的距离,现代人和遥远的后代人之间不
普遍意识。我们之所以 具 有 地 球 公 民 的 身 份,是
能形成现实的利益共同体;由于空间的距离,当
因为我们都是地球生命共同体中的一员。
地人和遥 远 的 外 域 人 不 能 形 成 现 实 的 利 益 共 同
体。总之,在族群共同体的发展进程中,尽 管 天 在当代社会,我 们 不 仅 超 越 了 性 别 的、种 族

然的地理整合力量呈现出弱化的趋势,但总难摆 的、阶级的等等边界,而 且 进 一 步 突 破 了 代 际 的

脱自然的和人为的各种界限,从而使利益共同体 边界,甚至突破了种际 的 边 界,使 得 在 世 的 所 有

的边界成为共同体成员的边界意识。而这种边界 人、后世 的 所 有 人 以 及 其 他 的 生 命 存 在 都 成 了
意识往往具有道德边界的意义,由此决定了我们 “地球村”的一员。宇航飞行员尤金·塞尔南谈到
和他们、朋友和敌人的区分对待:边界内的人 是 在太空中俯瞰地球时的观感时说道: “当你在地球
自己人,相处之道是 互 助 共 生, 实现和平;边界 的轨 道 上 向 下 看 时, 你 会 看 见 湖 泊、 河 流、 半
外的 人 是 他 者, 占 有、 利 用、 消 灭 敌 人 是 维 护 岛……各种各样的地貌在你的眼前飞快地变换着,
“我们”的利益的必然选择。可见,只具有边界意 白雪皑皑的高山、茫茫 无 际 的 沙 漠、广 阔 无 边 的
识的 “居民”是无法承担起实现世界和平的 重 任 热带地区……你 问 自 己,在 宇 宙 的 时 空 中,我 在
的。因为居民的边界意识使得人们总是以 “我们” 哪儿? 你 看 着 太 阳 从 美 洲 落 下,又 从 澳 洲 升 起。
为出发点,从家 庭、血 缘、地 缘 群 体 等 等 特 殊 的 你再回头看着自己的 ‘家园’,却看不到任何将这
方面来谈论和平问题。尽管这种边 界 意 识 可 以 借 个 世 界 四 分 五 裂 的 肤 色、 宗 教 和 政 治 上 的 壁
— 67 —
”[12](P10)这段话语显现出的就是地球公民的内在
垒。 力,一种对生活和生命 的 敏 锐 感 觉,就 不 但 能 爱
的普遍 意 识。它 预 示 了 一 种 全 球 共 同 体 的 形 成, 自己的 邻 人,甚 至 可 以 把 素 未 谋 面 的 异 国 人 民,
同时又把人类作为地球生命共同 体 中 的 一 员,通 以及他们的产物、风土 和 文 化 感 同 身 受。对 培 育
过对 “我在哪 儿”的 追 问,超 越 了 居 民 的 边 界 意 出这种感觉的人来说,没 有 比 掠 夺 国 土、令 人 互
识和市民的自我意识,洞见了万事 万 物 的 内 在 一 相残杀的战争更为可恨的事……这 才 是 走 向 和 平
体关系。可见,在 地 球 公 民 看 来,和 平 不 只 是 群 最确实的道路……要和他人共有这 种 人 道 意 识 感
体内的和平,它应该具 有 普 遍 性,其 范 围 不 但 包 觉,不被马塞 尔 所 讲 的 ‘抽 象 化 精 神’ 侵 蚀,就
括世界和平,还包括涉及人和自然 关 系 的 绿 色 和 ”[13]
要去珍惜和培育自己的内在普遍意识。
平;和平不只是自利而理性的个体 之 间 的 同 意 和 总之,人是地球生命共同体中的一 员,但 人
承诺,其根基是内在于地球生命共 同 体 的 共 生 关 与其 他 存 在 不 同, 人 不 但 有 意 识, 还 有 自 我 意
系;和平不只是消极的 没 有 冲 突 和 战 争,还 应 该 识,对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存在之间的彼此依赖和
是通过正义和友爱联系起来的人类生活的积 极 的 相互作用的关系的意识,对人类社会的连带关系
有秩序的状态。池田大作认为: “只有彻底地探讨 的意识,也就是内在的普遍意识,只有具有这 种
和理解身边的现实,才能让我们自 由 地 联 想 到 更 内在的普遍意识的地球公民,才会尊重生命,热
大的现象。假如我们能培养出这种 活 生 生 的 想 象 爱和平,并最终承担起实现人类和平的重任。

参考文献

[
1] 托马斯·霍布斯:《利维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
2] 池田大作、戈尔巴乔夫:《20 世纪的精神教训》,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
3] J
ohnF
inn
is.Na
tura
lLawand Na
tura
lRigh
ts.London:Ox
for
dUn
ive
rsi
tyPr
ess,1982
.
[
4] 尾关周二:《共生的理想》,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
5][
6][
9] 汤因比、池田大作:《
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 9
85。
[
7] 转引自瞿磊:《作为政治伦理的宽容———个人、社会和规则的维度》,载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 (
2)。
[
8][13] 池田大作:《人道主义竞争 ── 历史的新潮流》,载 《东方论坛》,2009 (3)。
[
10] 小林正弥:《深层和平与友爱世界主义》 ,载 《太平洋学报》, (
2008 12)。
[
11] 池田大作:《“世界公民” 的教育》,h
ttp://www.da
isaku
ikeda
.og/chs
r /le
ct-
col
umb
ia-
1996
.html。
[
12] 林恩·马古利斯等:《我是谁》,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

OnPa
cif
ism
CAO Gang
(
Schoo
lofPh
ilo
sophy,Renmi
nUn
ive
rsi
t fCh
yo ina,Be
ii
jng100872)

Abst
rat:Pe
c aceanddevelopmen
tar
ethethemesofthee
ra,butconcern
ingpac
ifi
smther
erema i
nsev-
er
alimpor
tan
te t
hic
alissuestobeexp
lor
ed. Oneiswhichi
sthee t
hicalf
oundat
ionofpac
ifi ,
sm t he
concededc
ont
rac
tualre
lat
ionshipo
rtheinnersymbi
otic? Anothe
riswhatisthena
tureo
ft hepac
ifsm,
i
thatis,whet
hertheposi
tivei
deaofpac
ifi
sm woul
di nev
itabl
yl e
adtoabso
l u
tepac
ifsm? Thel
i a
stissue
i
st hec
ivi
lsube
jctofpa
cif
ism:whatk
indo fegoshou
ldpeopl
ehaveiftheyweret
heg l
oba
lcit
izens? We
c
laimthattheeth
ica
lfounda
tiono
fpaci
fismisthejo
intsymbio
ticr
ela
tionsh
i ,
p rat
herthantheconce-
dedcon
trac
tual
. Wep r
efera morerea
sonablepos
iti
on wh
ichi
spos
iti
veandr
ela
tive
lypa
cif
ism. We
shou
ldbecomegloba
lcit
izenswit
hinnercommons ense
.
Keywords:pa
cif
ism;symb ios
is;gl
obalci
tiz
ens

(责任编辑 李 理)

— 68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