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7

理论共识与认识分歧

·学术探讨·

理论共识与认识分歧
———对极端主义研究的考察

肖建飞

内容提要: 我国现行法没有对极端主义的法定解释, 学理解释具有不稳定性, 但可以通过分析构


成要件为极端主义廓清轮廓。极端主义是否具备政治性、 暴力性特征, 学界尚存在认识分歧, 但普遍
认可极端主义具有排他性。尽管宗教动员是恐怖主义动员的主要方式 ,但极端主义如何诱发恐怖主义,
需进行更多实证研究。对极端主义进行系统的社会治理是学界普遍认可的治理路径, 治理理念差异与
治理效果评估是当下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 。
关 键 词: 极端主义研究 学理解释 实质特征 公共危害 治理路径
作者简介: 肖建飞,新疆大学法学院教授。

极端主义作为一个研究范畴被予以重视 , 得益于恐怖主义研究。 相对于恐怖主义研究, 极端主义


是较为边缘的研究课题。① 目前国内有关极端主义的研究集中于概念阐释 、 特征总结、 危害分析与治
理模式构建等四方面问题,既有初步共识, 也存在着明显分歧。 本文的目的并非旨在全面总结、 系统
评述极端主义的既有研究成果,而意在探究上述四个子问题研究的推进情况 ,分析相关研究的解释力,
提炼出重要的理论变量,以便构建和完善研究框架。

一、定义: 立法留白与学术解释的不稳定

( 一) 《反恐法》的定义留白
我国《反恐怖主义法》( 简称“《反恐法 》”) 的主要立法目的在于打击、 预防恐怖主义活动。 而遏制
极端主义的渗透、蔓延,从属于反恐工作。《反恐法 》第三条第一款规定,“本法所称恐怖主义, 是指
通过暴力、破坏、恐吓等手段, 制造社会恐慌、 危害公共安全、 侵犯人身财产, 或者胁迫国家机关、
国际组织,以实现其政治、意识形态等目的的主张和行为。”这一定义对于恐怖主义的界定是否明确,
对于执法与司法实践是否具备指导作用 ,尚值得商榷。《反恐法》对何谓“极端主义 ”, 没有做定义性规
定。仅在第四条有如下表述: “国家反对一切形式的以歪曲宗教教义或者其他方法煽动仇恨 、 煽动歧
视、鼓吹暴力等极端主义,消除恐怖主义的思想基础。”
《刑法修正案( 九) 》( 简称“《修九 》”) 通过后, 就《刑法 》第一百二十条的条文设置与罪名安排看,
该条之三、之五、之六设置了三个选择性罪名, 分别是宣扬恐怖主义、 极端主义罪, 强制穿戴宣扬恐
怖主义、极端主义服饰、标志罪,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 极端主义物品罪, 恐怖主义居前、 极端主
义位后; 《刑法》第一百二十条自身“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与之一“帮助恐怖活动罪 ”、 之二
“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均为恐怖主义犯罪; 仅有《刑法》第一百二十条之四, 单独设置了一个极端主

① 截止到 2019 年 12 月 31 日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以“恐怖主义”为主题的研究文献有 22564 份; 以“极端主义”为主题的有 3415 份;


以“宗教极端主义”为主题的有 1246 份。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http: / / www. cnki. net / ,最后访问日期: 2019 年 12 月 31 日。

· 25·
《科学与无神论》2020 年第 4 期

义罪名,即利用极端主义破坏法律实施罪 。由此可见,无论是《反恐法 》, 还是《修九 》, 打击、 防范极


端主义均作为打击、防范恐怖主义的从属部分。
目前在我国 , 没有国家层面的反极端主义的专项立法 。 在地方立法中 , 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出
台了《去极端化条例 》。 该法第三条第二款对“极端主义 ”作出如下界定 , 即“以歪曲宗教教义或者其
他方法煽动仇恨 、 煽动歧视 、 鼓吹暴力等的主张和行为 ”。 这一定义基本是移用了《反恐法 》第四条
的表述 。
( 二) 相关学术解释的不稳定
目前大部分研究成果基于政治学、宗教学、 社会学的视角, 普遍关注极端主义的意识形态与观念
体系,宗教教义多被作为解释基点, 正统教义成为宗教极端主义的参照系。① 部分研究者将关注点从
意识形态扩展到行为方式,即从价值理念与行为手段两个角度界定极端主义 。② 也有研究者将关注点
从极端主义的意识形态、行为方式扩展到社会影响。③
整体看,极端主义的学理阐释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或不确定性。④ 具体表现为, 第一, 极端主义
与恐怖主义的内涵和外延均不易廓清 , 主要特征也难以确定; 第二, 原教旨主义、 宗教政治化、 宗教
极端化、宗教极端主义等相关概念之间存在着语义交叉 、 语用互换, 乃至被同义使用; 第三, 宗教与
极端主义是否有关联及关联程度如何 ,存在着明显的认识分歧。
( 三) 在不确定性中廓清轮廓
界定极端主义,需要在概念体系中找到属种关系 ,即极端主义与哪些概念交叉, 与哪些概念对立;
哪些概念是极端主义的上位属概念 ,哪些概念是其下位种概念。
结合《修九 》与《反恐法 》的规定 , 笔者认为 , 恐怖活动是极端主义活动中的“极端 ”, 极端主义
活动的排他程度和恐怖活动的暴力强度呈正相关 , 两者共享多种构成要素 : 第一 , 在 行 为 主 体 方
面 , 两者既可以是组织 , 也可以是个人 ; 第二 , 在行为动机方面 , 两者均有排他性 , 都可能存在煽
动仇恨 、 煽动歧视乃至认同暴力 、 鼓吹暴力的言辞表达 ; 第三 , 在行为目标方面 , 两者都可能有递
进目标 , 即具体目标 ( 排斥异己 , 煽动仇恨与歧视 ) 、 直接目的 ( 制造社会恐慌 、 危害公安安全 , 威
胁国家机关或国际组织 ) 与最终目的 ( 实现政治目标或意识形态目的 ) 。⑤ 极端主义活动与恐怖活动
之间有明显的差异 , 具体表现为 : 第一 , 在政治目的性方面 , 恐怖活动的实施主体有实现预期政治
或意识形态的目的 , 但政治目的性仅是极端主义活动的选择性条件 ; 第二 , 在组织严密程度上 , 恐
怖活动组织结构更为严密 ,⑥ 极端主义活动则较为松散 ; 第三 , 在活动方式上 , 恐怖活动通常以暴
力为行为手段 , 极端主义活动尽管有演变为暴力活动的可能 , 但其言辞宣扬性与煽动性特征更为明
显 ( 见图 1) 。⑦

① 吴云贵: 《密切关注伊斯兰极端主义三种形态》,《科学与无神论》2017 年第 5 期; 丁隆: 《去极端化概念、范畴、路径》,《中国宗


教》2018 年第 5 期; 刘中民: 《伊斯兰的国际体系观———传统理念、当代体系及现实困境》,《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 年第 5 期。
② 卢有学、吴永辉: 《极端主义犯罪辨析———基础理论与立法剖析》,《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5 年第 2 期。
③ 朱晓明: 《正确把握“宗教极端主义”与“宗教”的区别与联系》,《科学与无神论》2016 年第 4 期。
④ 王晋: 《对立与暴力: 伊斯兰极端主义的特质刍议》,《阿拉伯世界研究》2018 年第 4 期; 吴云贵: 《试析伊斯兰极端主义形成的社
会思想根源》,《世界宗教文化》2015 年第 3 期。
⑤ 赵桂芬: 《宗教极端主义组织招募的心理策略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9 年第 2 期。
⑥ 张金平: 《国际恐怖主义与反恐策略》,人民出版社,2012 年,第 47 页。
⑦ 肖建飞: 《恐怖主义与极端主义的关联和差异———基于对〈反恐法〉与〈修九〉的规范分析》,《实事求是》2019 年第 4 期。

· 26·
理论共识与认识分歧

图1 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与相关要素关联性强弱

二、特征: 政治性、暴力性、排他性讨论

( 一) 极端主义三项典型特征的梳理
有关恐怖主义的解释众说纷纭,但“暴力”、“武力”等词汇出现的频次高居榜首,“政治性 ”或“政
治目的”等词汇紧随其后,“威胁”“恐惧”“恐怖 ”等词汇的频次也明显高出其他词汇。① 整体看, 学界
对恐怖主义基本特征存在着如下重叠共识 , 即明显的政治属性, 有运用暴力的象征意义, 针对平民或
非作战人员实施暴力袭击,不受国家规范与惯例的约束。② 与恐怖主义相比, 极端主义的组织性、 暴
力性和政治性远远不及前者外在和显性 ,其作用的领域更多指向社会文化、 公共秩序, 即行为主体宣
扬某一宗教、民族或文化的优越性,对他者不容忍、歧视、仇恨,也不乏有煽动暴力。
近年来国内学界高度关注宗教极端主义与恐怖主义的根源及衍生关系 。 主流观点认为, 宗教与政
治联姻,催生了宗教极端主义; 宗教极端主义与民族分裂主义有较高的结合度, 成为滋生各种类型恐
怖主义的温床。③ 宗教极端主义的基本特征表现为非宗教性 、 虚伪性、 排他性与说教性。④ 在认可上述
特征的前提下,有学者更为强调宗教的排他性宣传和煽动效果 , 有学者更为关注宗教极端主义为暴力
恐怖活动提供了“道义依据”。
( 二) 扩展与延伸: 政治性与暴力性
学界倾向于否认宗教与极端主义、恐怖主义的关联, 同时更为强调宗教极端主义的非宗教性和政

① 胡联合: 《当代世界恐怖主义与对策》,东方出版社,2001 年,第 2 - 17 页; 胡联合: 《准确把握恐怖主义的基本含义》,《国际政


治研究》2006 年第 3 期。
② [美]奥黛丽·克罗宁( Audrey Kurth Cronin) : 《恐怖主义如何终结: 恐怖活动的衰退与消亡》,宋德星、蔡焱译,金城出版社,2017
年,第 8 - 10 页。
③ 金宜久: 《宗教极端主义的基本特征》,《中国宗教》2004 年第 2 期。
④ 金宜久: 《谈谈宗教极端主义问题》,《中国民族报》2014 年 6 月 3 日。

· 27·
《科学与无神论》2020 年第 4 期

治性。多位学者认为,宗教自身不应被视为恐怖主义的根源。① 也有研究者提醒, 恐怖主义与伊斯兰


原教旨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的关系,需认真加以研究和辨析。恐怖主义常以“圣战 ”之名采取行动, 宗
教极端主义既是国际恐怖主义的“根源”,又是国际恐怖主义在早期发展阶段的一般表现 。②
宗教极端主义不能被简单等同于恐怖主义 。 但当宗教极端主义外化为具体行为表现时, 明显有别
于其他的违法犯罪,例如宣扬极端主义、危害公共安全。 正因如此, 极端主义诱导的恐怖主义犯罪通
常具有暴力性。实践证实,宗教极端主义与恐怖主义活动存在关联 。
( 三) 讨论限缩: 极端主义的排他性
将某一行为定性为极端主义活动、恐怖活动或分裂主义活动, 是不同的法律评价。 正如研究者所
言,唯有“排他性”———“绝对排斥一切异质文化和一切异教信仰 ”③, 为宗教极端主义所特有, 也更能
反映宗教极端主义的本质。
极端主义“排他性”的近似表达是“绝对性”与“极限性”,三者之间具有递进关系: 第一, 排他性表
现为,对某种观念体系或信仰倍加推崇 ; 第二, 绝对性表现为, 将某种观念体系或信仰视为“唯一正
确”的; 第三,极限性表现为,将某种观念体系或信仰的意义无限夸大, 对之推崇备至、 无以复加。④
一旦行为具有政治性与暴力性,极端主义则演变为恐怖主义( 见图 2) 。

图2 极端主义特征及其近似表达

三、危害: 进行恐怖动员并威胁国家安全

( 一) 宗教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多方面影响
在我国,“宗教安全”指国内信仰主体和格局有利于维持国家安定团结 ,目前外部势力对我国的国
家主权、政治制度、社会现状等核心利益尚不构成严重威胁。⑤ 尽管如此, 宗教极端主义仍在四个层
面上影响国家利益: 第一,社会安全,其可能影响社会交往、 市场交易、 教育、 婚姻、 继承等社会生
活领域; 第二,制度安全,可能干扰国家行政、司法和政策的贯彻实施; 第三, 国家统一, 宗教极端
势力与民族分裂势力相勾结,危害领土完整和祖国统一大业; 第四, 国家形象, 处理好国内外宗教问
题是我国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的重要环节 ( 见图 3) 。⑥

① 余建华: 《恐怖主义的历史演变》,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年,第 34 页。


② 吴云贵: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宗教极端主义与国际恐怖主义辨析》,《国外社会科学》2002 年第 1 期。
③ 王晋: 《优先打击“近敌”还是“远敌”: 伊斯兰极端主义者的分歧》,《世界知识》2018 年第 9 期。
④ 王良顺: 《宣扬极端主义罪的基本构成要素与司法适用探析》,《法学杂志》2016 年第 10 期。
⑤ 徐以骅: 《全球化时代的宗教与国际关系》,《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 年第 9 期
⑥ 徐以骅、章远: 《试论宗教影响中国国家安全的路径和范式》,《复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 年第 4 期。

· 28·
理论共识与认识分歧

图3 宗教影响国家安全的功能路径与作用领域

比较而言 , 宗教极端主义活动最常见的危害表现为危害社会安全与制度安全 。 宗教极端主义诱


发恐怖主 义 活 动 , 宗 教 极 端 主 义 与 民 族 分 裂 主 义 合 流 , 才 会 严 重 损 害 国 家 形 象 , 明 显 危 害 国 家
统一 。
( 二) 极端主义的潜在危害重于恐怖主义的直接威胁
以“9·11”事件为标志,恐怖主义的威胁几乎使得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无一幸免 ,形成了一个“全
球网络”和“循环圈”。① 当代活跃的恐怖活动组织绝大多数属于宗教极端型恐怖主义类型 , 或者是与宗
教有着某种关联。基于此,宗教极端型恐怖主义犯罪成为目前最活跃 、最主要的恐怖主义犯罪类型。②
恐怖主义的危害是直接、现实的,极端主义传播的威胁是间接隐晦、 潜移默化的, 后者的危害之
甚丝毫不亚于前者。由宗教极端主义发展而来的恐怖主义, 带有“狂热 ”色彩, 危害尤烈。 近年来“圣
战”思想被滥用, 宗教沦为国际恐怖主义最重要的工具③, 导致众多国家恐怖袭击频繁, 是最好的
例证。
( 三) 宗教动员机制需更多类型化研究与经验分析
恐怖组织擅于调用宗教话语和宗教象征物 ,故“宗教动员 ”是重要的中间概念。 有学者总结了宗教
动员的三重力量,即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与极端暴力势力。④ 有研究者将极端主义划分为“宗教内生性
极端主义”与“政治性宗教极端主义”两种类型。⑤ 整体看,目前学界对极端主义诱发恐怖主义运作机制
的研究,几乎均出自于政治学、社会学、国际关系与宗教学,法学 ( 尤其是犯罪学 ) 研究很少涉足这一
问题。
既有成果大都停留在整体性判断与定性分析的层面上 , 少有文献进行细致的类型化研究或个案分
析。相关成果对大量问题缺乏足够的解释力 ,例如“双泛”( 泛伊斯兰主义、 泛突厥主义 ) 思潮如何寻找
到载体? 对象群体从个人到群体,受众范围如何不断扩大? 相关组织如何趋于激进化、 极端化, 如何
演变成为激进组织? “伊吉拉特”( 为所谓“圣战”进行迁徙的活动) 如何组织运行,该类活动主体是否属
于宗教极端主义组织,乃至恐怖活动组织?

① 张金平: 《中东恐怖主义的历史演进》,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 年版,第 146 - 152 页。


② 兰迪: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历史溯源与现状描摹》,《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 年第 1 期。
③ 吴冰冰: 《圣战观念与当代伊斯兰恐怖主义》,《阿拉伯世界研究》2006 年第 1 期; 刘中民: 《伊斯兰的国际关系观———传统理念、
当代体现及现实困境》,《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 年第 5 期; 王震: 《当代“跨国圣战”运动的前世今生》,《世界知识》2018 年第 5
期。
④ 张金平、徐以骅: 《当代国际恐怖主义的“宗教动员”》,《阿拉伯世界研究》2011 年第 3 期。
⑤ 于晓冬、李云鹏: 《重塑人类文明的秩序正义———“一带一路”沿线宗教极端主义情势及治理研究》,《世界宗教文化》2018 年第 2
期。

· 29·
《科学与无神论》2020 年第 4 期

四、治理: 去极端化国情差别及模式选择

( 一) “去极端化”与“去激进化”
因各国的国情、社情、教情各异,面临极端主义的威胁程度也存在着显著区别, 故采取的打击手
段与防范措施也各不相同。中国语境中的“去极端化 ”, 即消除极端主义, 在国外语境的对应词是“去
激进化”( deradicalization) ,后者源于激进 ( radical) 和激进主义 ( radicalism) 。① 但需注意, 二者虽有共
性,但也各有侧重。
以欧美国家为代表,“去激进化”注重个人层面,不仅重视政治、经济、 文化因素, 而且更为重视
个体因素; 同时进行心理学路径分析, 还原个体走向极端化的心理过程。② 中国语境中的“去极端化 ”
含义更为宽泛,在侧重社会层面治理的同时, 也关注个体层面的辨识能力与抵御能力, 即消除个体自
身和社会层面上一切可被定义为极端主义的现象和行为 。
( 二) 治理模式的重组及综合运用
因恐怖主义与极端主义的伴生关系 ,打击与防范极端主义普遍被纳入到各国的反恐战略中。 以击
毙本·拉登( Omar bin Laden) 和粉碎“基地”组织、击毙巴格达迪( Abu Bakr alBaghdadi) 以及“IS”组织实
体崩溃为代表,欧美国家对海外( 尤其是中东地区 ) 注重以国家为主体的国际反恐合作、 发动战争、 进
行军事打击,但未能有效控制极端化思想的泛滥 ,出现了全球恐怖治理“越反越恐 ”的迷局。 在没有恐
怖组织能发动武装冲突与政府抗衡的国家 , 制度治理模式成为现实选择, 反恐立法是首选手段, 同时
辅以“去激进化”等柔性方案。
近期有学者建议,反恐研究的重点应从法律治理 ( 立法、司法、执法工作 ) 转向恐怖主义产生和发
展的结构性条件,反恐工作可从机会结构 ( 极端主义、 恐怖主义滋生和扩散的结构条件 ) 、 动员资源
( 物质、人力、组织与象征等方面资源 ) 、 架构叙事 ( 极端主义、 恐怖主义架构叙事的所谓“正义性 ”、
“可信性”) 等方面,进行“整合性治理”。③
( 三) 治理应有侧重但研究不足
反恐怖主义应坚持打击恐怖活动与预防恐怖主义并行 ,即“惩防结合 ”。反极端主义与去极端化是
预防恐怖主义的基础性工作,偏重社会治理等柔性方法。 较之军事战争模式与制度治理模式, 综合治
理在此方面的优势更为明显( 见图 4) 。

图4 极端主义与恐怖主义的治理模式演进

① 丁隆: 《去极端化概念、范畴、路径》,《中国宗教》2018 年第 5 期。
② 王欣: 《反极端主义视角下的中外去极端化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8 年第 3 期。
③ 曾向红: 《恐怖主义的整合性治理———基于社会运动理论的视角》,《世界经济与政治》2017 年第 1 期。

· 30·
理论共识与认识分歧

目前极端主义乃至恐怖主义治理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 , 表现为如下: 第一, 学界对极端主义、 恐


怖主义治理的绩效评估探索不足, 如何评断个体彻底完成了观念与行为转变较为困难 ; ① 第二, 极端
主义活动是有强烈主观性的实践活动 ,学界对极端主义活动主观方面研究较为薄弱; 第三, 对治理理
念差异缺乏回应,例如西方国家坚持国家主权并非国际反恐行动的屏障, 中国、 俄罗斯等非西方国家
则坚持反恐以不削弱国家主权为前提 。②

余论 极端主义研究主题之子问题的关联性

定义极端主义,总结特征,评估社会危害, 最终目的在于完善极端主义惩治与防范机制。 极端主


义的定义、特征、危害与治理上述四个子问题间具有密切的关联性 ,笔者对此作一总结。
1. 极端主义之所以难以定义,有学科差异的原因。神学倾向于在宗教教义方面围绕着神圣文本不
断进行诠释努力; 宗教学、政治学、国际关系研究更倾向于就宗教的存在形态与政治社会影响作多变
量的因果分析; 比较而言,法学更擅长围绕构成要件作规范性的评价分析。 就恐怖活动与极端主义活
动的关联与差异,基于构成要件进行细致辨识并作出差异性评价 ,是可行的研究进路。
2. 正因为恐怖主义与极端主义相互交织 ,对极端主义做出实质性定义较为困难 ; 通过典型特征对
之进行描述,是可行的替代途径。极端主义与恐怖主义存在着诱发与衍生关系, 尽管如此, 强烈的排
他性是极端主义最为典型、最为显著的特征。
3. 宗教极端型恐怖主义活动之所以备受关注 ,原因在于宗教极端主义这一诱因的特殊性 。 宗教极
端主义的危害突出表现为危害社会安全与制度安全 ; 宗教极端主义唯有与分裂主义、 恐怖主义合流,
方能产生更为强大的破坏性能量 ,危害国家安全与国家形象。
4. 针对恐怖活动组织及其成员的高社会危害性行为 ,明确打击方式和惩戒标准,是极为重要的制
度安排; 在恐怖活动实施前对行为人进行提前预防 , 在恐怖活动实施后对行为人进行事后制裁惩教,
才是更为基础的制度安排。诱发极端主义乃至恐怖主义的显著因素, 多来自于政治社会问题。 有效应
对极端主义的威胁、渗透与破坏,需要在更为广阔的社会治理视野中展开相关工作 。
极端主义研究的宽泛性、内容的繁杂性、 内涵的丰富性等特征, 决定了惟有逐步构建起模块化的
学科分类体系,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并实现互融共通 , 才能推动极端主义研究知识体系的深度
融合和理论框架的合理建构。与之相关, 极端主义研究的重心、 视角、 范式与方法的不断改进, 亟待
大量学人投注更多的研究精力。

( 责任编辑: 黄艳红)

① 王杏芝: 《全球恐怖主义治理: 恐怖分子“去极端化”改造的视角》,外交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8 年,第 56 - 57 页。


② 曾向红、邹谨键: 《恐怖主义全球治理过程中的价值破碎化》,《当代亚太》2018 年第 4 期。

· 3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