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7

城市更新

CHINA REAL ESTATE

基于文化规划的厦门旧城更新设计策略研究
吴一凡

摘要:以厦门旧城为研究对象,选择“文化”为工具,围绕“文化规划方法融入旧城更新设计”这一中心,
基于厦门旧城整体性保护与文化资源利用,探索厦门旧城宜居生活品质提升的路径方法。在梳理厦门旧
城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对厦门城市文化空间进行现状调研及分析,并提出在总体发展观念、文化空间发展、
文化资源管理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针对现状问题,从文化资源充分利用的角度,综合考虑厦门旧城要
素内容,提出在总体思路上以文化引领,确立“活文化、微干预、挖特质、精管控、自生长”的地方化
可持续更新设计策略。
关键词:文化规划;文化资源;文化空间;旧城更新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138-(2019)05-0054-60 收稿日期:2019-02-20
DOI:10.13562/j.china.real.estate.2019.15.009

1 引言 化强市”的目标。如今在城市规划由“增量规划”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 向“存量规划”转变背景下,厦门旧城作为厦门城
本方略,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时代 市的发祥地,以其丰富的特色文化资源在城市更新
文化建设目标,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文化发展建设 中占据独有优势。既有研究认为:当前,城市更新
的高度重视以及文化在城乡建设发展中的战略性 是对当前城市蔓延和老城区衰败问题的一种响应
作用。伴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我国进入“城市 和对策。未来我国城市更新的研究趋势之一是“注
社会时代”。在此阶段,城市特色文化、发展质量、 重城市品质的改善和提升”。近年来,厦门城市建
空间布局、社会问题等将成为“城市中国”发展的 设努力追寻“品质之美”的发展导向,已在城市更
核心环节。在城市建设中以文化为灵魂“传承自身
, 新方面做了不少积极尝试。在此基础上,加强理论
的文脉,重塑自身的特色”,提升城市空间品质, 与实践探索,在旧城更新中有效利用、保护和传承
建设宜居的生活环境已成为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 各类文化资源,调整优化城市独特的结构特征,是
议题。 进一步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质,实现“文化
厦门市委第十二届六次全会深入学习贯彻党 强市”建设目标的当务之急。
的十九大精神,紧跟时代步伐,首次提出“建设文

作者简介:吴一凡,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城市更新、文化遗产保护。
基金项目:厦门市社科规划项目(项目编号:厦社科研〔2018〕C13 号)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
项目(项目编号:JT180796)。

54
城市更新
CHINA REAL ESTATE

图 1:图中蓝色斜线所示部分为厦门旧城范围 2.2 文化规划的发展和概念


“文化规划”的概念产生于 20 世纪 70 年代。此
时,西方国家面临着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
级,一些地区将文化发展落实到城市片区层面,通
过制定不同的文化策略来引导城市更新,出现了以
“文化为主导的城市复兴”。文化在城市物质更新
与经济更新中的作用开始显现。1979 年,
“文化规
划”的正式提法出现在美国经济和城市规划学者
哈维(Harvey S.Perloff)的《用艺术提升城巿生活》
一书中,他将文化规划社区建设的方法,以达到社
区文化认同和社区文化资源运用的双重社会目的。
随着文化规划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许多学者及
研究机构对其进行了不同的定义。其中,以英国德
资料来源:厦门市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 : 厦门“三旧”
改造。 蒙福特(De Montort)大学国际文化规划和文化政
策研究室的定义最受广泛认可,该研究室认为:
“文
化规划是城市和社区发展中对文化资源战略性以
2 相关理论背景及概况 及整体性的运用”。由此可见,文化规划通过对文
2.1 旧城更新的理论基础 化资源统一部署这一规划途径,实现其通过文化
在我国,
“旧城”是指在城市长期演变发展进 的方式解决城市问题,推动城市进步的规划理念。
程中最早形成的满足政治、经济、文化及居民活动 2.3 旧城更新中文化规划的引入
的集聚区域。但随着城市发展,这些区域与当下城 经验表明,借助“文化路径”,将“文化”元素
市发展节奏不匹配的问题逐渐显现,出现了物质 纳入到城市规划的范围中已成为越来越多城市规
空间环境的衰退。 划者探究城市建设的新方法。引入文化规划进行旧
20 世纪 90 年代后,我国的旧城更新已从关注 城更新能够有效把握旧城整体价值,优化旧城空
物质空间结构转变为逐步关注历史人文环境,并开 间结构,为历史环境下的城市设计提供有力依据。
始了对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更新。如今,在经 还能够保护城市文化资源,为其创造出有意义的
济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建设已经由“增 文化场所。因此,基于文化规划的旧城更新对提炼
量”至“存量”转变,开始向“城市经营”方向转变, 厦门的城市精神,提升城市品质,进一步强化城市
公众参与受到关注。目前研究已经发生了转向,从 “文化特色”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以往单纯注重物质环境建设转而更加注重满足城 针对这一命题,本文以厦门旧城为研究对象,
市在经济、社会、文化多重诉求下的综合提升。 以“文化”为工具,围绕“文化规划方法融入旧城
本文中的厦门旧城范围参照厦门“三旧”改造 更新设计”这一中心,尝试通过基于文化规划,整
范围进行界定。如图 1 所示,蓝色斜线范围内为厦 体性的保护与利用文化资源,探索厦门旧城宜居
门旧城研究范围。 生活品质提升的路径方法。

55
城市更新
CHINA REAL ESTATE

3 厦门旧城文化资源、文化空间规划现状调 化街区、历史风貌区和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等,需
查及问题分析 要说明的是,此处文化景观设施(如文化广场、文
文化规划是关于空间秩序与空间组织的艺术, 化路、城市公园、游园绿地、室外雕塑等)没有纳
它以文化资源禀赋和区域发展强度为依托,以文 入“片区”范畴内;
(3)“村镇”则指推荐名录中的
化发展的空间之力为目的,是为优化文化发展的 历史名村、名镇。
区域布局而提供的科学指导和行动指南。 3.1.2 非物质文化资源(无形文化资源)
既有研究表明,
“文化资源”是文化规划的核 无形文化资源内容多样,本课题仅选取与城
心要素,文化规划的核心问题,是对于文化资源最 市文化空间相关的三个方面进行内容梳理:
(1)非
恰当的空间布局是什么?在新时代背景下,对旧 物质文化遗产;
(2)大型文博活动;
(3)市民文化
城文化空间现状进行重新认识与解析,是当前“人 生活。
文厦门”的迫切要求。研究依据厦门旧城文化资源 3.2 城市文化空间现状调研
构成要素,对旧城文化资源及文化空间布局及利 厦 门 旧 城 文 化 资 源 按 照 时 间 划 分 ,分 为 古
用现状展开调研。 代(1840 年以前)、近代(1840-1949 年)、现代
3.1 文化资源的分类及现状概况 (1949-1978 年)、当代(1978 年至今)4 大类。同
城镇化进程中的旧城更新主要体现在对物质 时,依据时间划分,按照主要内容性质,可分为宗
构成和对文化构成的保护与利用两个方面。特殊的 教文化、闽南文化、古城文化、海防文化、民国文化、
地理位置、多元文化交融碰撞形成了厦门多元的 红色文化、殖民文化、华侨文化、台海文化、民俗
文化,为厦门带来了丰富的历史资源,通过对厦门 文化、工业遗产文化、现代特色文化、大众休闲文
旧城文化资源主要构成要素的梳理,结合厦门旧 化、文化艺术和文化教育等 15 小类,并各自有着
城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历史名村(推 不同的空间载体。
荐名录)等相关历史文化资源、现当代文化资源的 历史文化资源方面:一是已出台政策法规保
内容,可将厦门城市文化资源分为有形文化资源 障;二是除进行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之外,厦门
(物质文化资源)和无形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 市持续开展历史风貌建筑的普查认定和保护工作;
资源)两种。 三是经统计,历史文化资源较为分散。
3.1.1 有形文化资源(物质文化资源) 公共文化设施方面:一是已建立层级化文化
有形文化资源可归纳总结为以下三大类型: 空间,现状公共文化设施主要呈四级分布;二是总
点式、片区和村镇,见表 1。 量相对充足,形成空间聚集效应;三是结合人口规
(1)点式,按照一般分类方式,主要指以建筑 模和空间距离进行布置;四是“基础性”和“特色
单体或单一历史遗迹为载体的文化资源,包括各 性”相结合。
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优秀近现代历史建筑等,现当 文化及创意经济空间方面:一是特别注重制
代城市文化资源包含不同级别和类型的文化基础 定产业规划,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二是整合文化资
设施,包括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公共图书馆、 源调整产业结构;三是通过老厂房改造建设文化
民俗馆、科技馆、体育馆、青少年宫、老年活动中心、 产业园区,积极推进旧建筑空间再利用。
剧场和文化艺术中心等;
(2)片区,主要指历史文 公共活动空间及开放绿地方面:2017 年厦门

56
城市更新
CHINA REAL ESTATE

表 1:厦门城市文化资源分类及现状

层次 分类 具体内容
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我国第 52 项世界文化遗产,福建省第 4 项、
世界文化遗产地
厦门市第 1 项世界遗产)。
全市文物保护单位 226 处(共 262 个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各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7 处(34 个点)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71 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79 处,
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69 处,厦门市涉台文物古迹 88 处。
普査登记文物、挂牌保护院落、优秀近现代历史建筑等。 根据《厦门
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规划(2016)》历史风貌建筑推荐名录: 重点历
点式 史风貌建筑已规划未认定名录 175 栋,其中,岛内 84 栋、岛外 91
其他历史风貌建筑
栋; 一般历史建筑风貌已规划未认定名录 235 栋,其中,岛内 77 幢,
岛外 158 幢;历史风貌建筑其他推荐名录 627 幢,其中,鼓浪屿
525 幢,本岛旧城 75 幢,厦港片区 1 幢,同安旧城片区 16 幢。
公共文化馆 7 个,经福建省文物局登记备案博物馆、纪念馆 11 家,
有形 各级各类文化设施 公共图书馆 10 个,院线影院 44 家,开设社区书院总部和 41 个社
文化 区级书院。
(物质
文化企业 文化创意企业 958 户,民营实体书店 28 家。
文化)
历史文化街区 3 处,
鼓浪屿历史文化街区、集美学村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文化保护区(街区)
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后 2 处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风貌区(地段) 历史风貌街区
(地段)
2 处,
厦港旧城历史文化街、
同安旧城历史文化街。

片区 推荐历史风貌地段 5 处,其中岛内 3 处,岛外 2 处,分别为:鸿山公


历史风貌区(推荐名录) 园周边历史地段、湖里老工业区、湖里五缘钟宅湾畲族片区、英雄
三岛历史片区、竹坝华侨农场。
闽台
(厦门)
文化产业园、
海峡建筑设计文创园、 联发华美空间文创园等,
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地
改造老厂房建筑面积 8.3 万平方米。
新增 2 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
历史名镇 推荐名录:历史名镇 2 处,分别为翔安马巷镇、集美灌口镇。
村镇 推荐名录: 历史名村 15 处,均处于岛外,其中同安 3 处,集美 2 处,
历史名村
海沧 4 处,翔安 7 处。
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64 个,其中世界级人类口头
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1 个(南音)、国家级 11 个、省级 28 个;市级以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113 人,其中国家级 10 人、省级
55 人。
 
无形文化
形成“大文博会格局”,主要包括:海峡两岸文博会、海峡两岸图书
(非物质
大型文博活动 交易会、中国(厦门)漆画展、海峡两岸闽南语原创歌曲歌手大赛、
文化)
厦门国际时尚周等文化品牌活动。
软体、个人开展商演国内 135 个、境外 230 个;闽南大戏院、嘉庚
市民文化生活 剧院分别举办高端商业演出 128 场、125 场。  社区公益广场电影
共放映 7348 场次。
定期举行文化惠民公益演出。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厦门市文物保护单位、《厦门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规划(2016)》《厦门经济特区年鉴 2017》《厦
门市 2017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资料整理。

开展宜居环境园林绿化建设,总量、人均提升,完 识不足。对于厦门旧城更新,地区经济的回报固然
成省下达宜居环境园林绿化建设任务。 重要,但更应该以长远的眼光进行考量,重视社会
3.3 存在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发展的的综合目标,关注人居环境和物质环境的
3.3.1 总体发展观念上的问题 协调建设。主要表现在:对厦门旧城文化资源的保
总体来说,对文化资源的社会及精神价值认 护力度还不够,对旧城文化特色凝练不够,文化特

57
城市更新
CHINA REAL ESTATE

色的延续不够,以及在旧城社区更新改造仅对物 缺乏连续性,步行空间没有将点线串联贯通,同时
质形态方面进行改造,软环境的建设比较缺失等。 也比较缺乏完善的设施配套、文化氛围浓郁的城
3.3.2 文化空间发展上的问题 市雕塑、与在地文化题材结合的建筑小品等。城市
一是文化空间总体特色不够明确,文化资源 景观方面缺乏艺术引导,历史元素挖掘不够,整体
尚待深入挖掘。从整体上看,厦门旧城面临着城市 文化形象趋于弱化,出现景观雷同的现象,致使一
特色不突出的问题,缺乏一种较为整体的文化氛 些街区没有明显的当地特色、社区归属感不强。
围。调查中有相当一部分市民和游客认为厦门中山 3.3.3 文化资源管理上的问题
路历史文化街区和其他城市的商业步行街没有太 一是部分文化遗产保护状况不佳,历史记忆
大不同。 载体缺失。部分市、区级文保单位、未定级文化遗
二是历史文化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整体脉络 存保护状况不佳。古城墙、名人故居、地名保护等
尚待系统优化。旧城中的历史文化遗存精品数量不 方面力度不足。大量民居建筑尚未引起重视。
多,并且各遗存点比较分散,利用效率较低。县级 二是文化资源利用方面相对不足,本土特色
以下的文保单位和历史遗存大多采用“博物馆式” 不够突出。厦门旧城历史文化街区过度商业化现象
保护,文物保护模式的局限性导致文物遗存和历 突出,与历史文化街区属性脱离,场所精神没有得
史性场所孤立、零星地呈现在城市空间当中。古代 到全方位塑造,导致厦门旧城“地方感”有所偏差,
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力度不足,在居民和游客中的 文化空间对游客吸引力不足。文化产品同质化现象
认知度普遍不高。 严重,非物质文化产品开发利用程度低。
三是公共文化设施种类不够丰富,特色设施 三是文化主题事件策划力度不够,品牌影响
尚待提升加强。城市公共空间类型主要为公园、广 尚待提升。文化事件的持续性不够,覆盖的时间较
场为主,市民所需求的综合性的活动场所、活动设 短,尚未有厦门城市最具特色、最有影响力的文化
施等比较缺乏。部分公共设施在开放时间上仍有较 招牌。在旧城社区层面,部分社区已逐渐形成特色
大的限制,使用效率较低。特色文化设施尚需进一 文化活动,但推广度不够高。另外,一些文化事件
步提升。 与厦门城市整体发展战略匹配度不够高,与旧城
四是文化产业空间集聚效应不够,尚需优化 更新密切相关的文化主题事件更是少之又少。
布局整合资源。园区在数量上、规模上都远不及文
化创意产业重点发展的上海、杭州等城市。在文化 4 文化规划下的厦门旧城更新对策建议
融入方面,厦门没有显现出自己的特色,模仿重点 提升城市环境品质与人文魅力是厦门旧城未
城市园区经营模式从而出现严重的同质化。在空间 来发展的重点方向。针对旧城存在问题,结合旧城
布局方面,布局较为零散,各园区关联度一般,未 更新的复杂性和难点,从文化资源充分利用的角
能最大限度地进行资源整合,形成具有一定规模 度,综合考虑厦门旧城整体空间结构、建筑、景观、
的共享资源,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交通设施等内容,进行一体化设计,彰显厦门旧城
五是公共活动空间系统关联不足,地域文化 区人文特色。
特色尚需提升。厦门旧城绿地和广场数量分布不 总体思路与目标是:从厦门旧城文化特质出
均,公共空间部分节点(点状)和景观廊道(线状) 发,树立目标愿景。通过文化引领,精准优化、彰

58
城市更新
CHINA REAL ESTATE

显特色,精细管控、加强引导,带动旧城经济振兴 小尺度范围的景观复兴方式,实现资源集约利用
与都市活力提升。 下的精准优化,激活日益衰败的旧区,并将这种小
4.1 活文化——理解文化资源挖掘内涵,全面梳理 范围的策略进行推广,从街区体系进一步扩展到
活化利用 整个旧城景观体系。
一方面,大力挖掘并梳理文化资源。对厦门旧 4.3 挖特质——加强文化遗产开发利用,整合资源
城文化资源进行调研收集,梳理旧城历史空间变 特色营造
迁信息,对散布的文物古迹进行提升治理。提取旧 整合城市文化资源,推动城市空间特色营造。
城记忆元素,突出主导因子,重组、调整、创造设 一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旧城文化记忆场所应
计视觉联系 , 增强旧城片区历史文化感。 尽可能原真保护,作为文化延续和见证。特别需要
另一方面,有效联系文化空间,保护并彰显文 指出的是,除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化特色。首先,应当对厦门本土的人文特色充分尊 区、历史风貌建筑和传统老字号外,还应当重视地
重,保护自然资源,对文化资源的活化再利用进行 名文化遗产的保护。目前,厦门旧城片区地名文化
多元方式的探索。其次,通过加强空间组织,链接 遗产保护尚无法可依,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历史资源,彰显厦门旧城整体文化价值。不仅要保 二是动态开发,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
护单体文物和历史建筑物的单体(点状),还应考 遗产保护二者结合。动态保护并利用传统街区、风
虑整体环境,延续传统历史街巷的历史肌理(线 貌区已有的文化元素,将其全部纳入传承的内容。
状),同时,进一步挖掘风貌片区(面状)的价值, 通过场景体验的方式将历史呈现,形成“活态博物
通过点、线、面三个层次相结合,梳理空间组织, 馆”。同时,挖掘现有物质与非物质遗产,重塑特色,
形成文化空间网络,保护旧城历史格局,加强城市 并将其串联起来,形成点、线、面三级规划。在旧
整体形态控制。对建筑高度、城市界面、空间形态 城区将建筑风貌区、创意产业区等与非物质文化
等要素进行控制引导,以保证风貌特色的塑造。 遗产相结合,打造特色文化体验区。可借鉴上海老
4.2 微干预——借助文化景观微小干预,精准优化 城厢经验,通过谨慎考证总结文化特色,打造十大
有机更新 文化体验区,带动传统文化和旅游的有机结合。
在厦门旧城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城市景观 三是采取小地块定制开发。在小地块定制型的
结构的基础上,注重城市设计研究,织补修复城市 开发模式中,加强特色空间的文化内涵,强化小型
生态空间。 文化场所的保护开发。特别鼓励完整保护历史空
首先,结合文化景观,着眼“自然”。可借助立 间,有机结合文创产业、社区公共空间及开放空间
体发展的方式,增加公园绿地,见缝插绿。串接并 等内容。
整合利用滨水空间、步道等线型要素,形成相连相 4.4 精管控——突出文化导向精准优化,细化导则
通、便于活动的开放空间网络,提升生态环境品质。 精细管控
其次,以“微干预”城市修补,实现景观文化 一方面,加强文化导向,制定旧城更新目标。
复兴。在旧城区适度增设类似于中山路老剧场文化 从城市整体利益出发,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同时,
公园的“口袋公园”、美仁园“街角公园”,将市民 明确文化导向的实施路径,加大力度梳理并整合
生活与本土文化相结合。还可借鉴澳门经验,通过 城市资源,通过城市设计控制以保证推动更新计

59
城市更新
CHINA REAL ESTATE

划的实施。 通过对城市文化资源进行战略性和整体性的运用,
另一方面,进行精细化控制。根据既有研究经 建构城市文化资源网络系统,可延续城市空间的
验可知,精细化空间控制和引导可形成更高品质 文化特色,满足社区的文化需求,使得城市更具有
的城市空间。故需对旧城进行更加精细的空间设计 活力和竞争力。本文以厦门旧城为考察对象,通过
引导,研究更加精细化的空间管控方式,建立更加 调查分析,对厦门旧城的文化要素进行梳理解析,
精细的空间控制体系,针对性对旧城文化资源、历 保护与利用文化资源,探索厦门旧城宜居生活品
史文化保护进行专项研究,以形成精致而有特色 质提升的路径方法,是有意义且必要的探索。
的城市空间。 本文从理论研究入手,针对现状问题,将对策
另外,进一步聚焦短板,优化公共服务设施。 落实到空间建设的具体工作中。从文化资源充分利
数据表明,厦门区级以上公共设施 ( 如文化馆等 ) 用的角度,结合文化规划空间层次的规划类型,在
总量充裕,但社区配套大多滞后。社区由于人口结 总体思路上以文化引领,确立“活文化、微干预、
构变化等原因,一些设施普遍供给不足,如基础教 挖特质、精管控、自生长”的地方化可持续更新设
育、养老服务等。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优化公 计策略,提出对厦门旧城更新具体的、可操作的建
共服务,如:对教育、养老、社区服务等基础服务 议,有助于在文化维度上对城市建设与旧城更新
设施的配套标准进行重点研究,依据社区实际情 有所把握。但由于对文化规划的研究侧重点不同,
况,结合对标采用适宜的方式完善需求。 本文无法将文化规划所包含的内容一一例举,深
4.5 自生长——找准文化位置加强引导,回归旧城 入并分类研究。同时,对于文化资源的调查还不够
自主生长 全面,对城市文化空间总结梳理也不够细致,目前
一是加强引导,自发生长。重视人的行为活动 所做的工作仅完成基本框架,还有待通过进一步
所导致空间的生长,重视在地居民在城市文化的 深入调研,系统完善地进行梳理。
传承和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为旧城空间中在地
居民的行为与活动创作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使之 参考文献:

成为文化的实践者和推广者,使旧城主动更新与 1. 房冠辛 张鸿雁 .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价值与民族地

自发生长。 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 . 民族研究 .2015.01

二是主动更新,传承文化基因。重视日常社区 2. 廖开怀 蔡云楠 . 近十年来国外城市更新研究进展 .

生活,让旧城历史文化与市井生活紧密结合,互相 城市发展研究 .2017.10

促进。将城市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符号要素、城 3 . 吴 承 忠 . 文 化 规 划 的 内 涵 及 实 践 . 城 市 问 题 .

市故事和社会意识保护起来,使城市发展过程中 2014.09

的文化基因得以传承,使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生 4. 黄鹤 . 文化规划:基于文化资源的城市整体发展策

活在同一时空碰撞、交融,以加强居民对日常生活 略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中的历史传承的自发性和主动性。 5. 齐骥 . 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空间的组织类型及规划

思路 . 城市观察 .2013.10

5 结语 6. 黄鹤 . 西方国家文化规划简介:运用文化资源的城

文化在城市发展中具有核心作用,文化规划 市整体发展途径 . 国外城市规划 .2005.01

6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