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289

身体之重

此意义上,“性别”就不只是一种规范,它还构成了生成受其支配的身体的
规制,也就是说,性别的规制力是一种生产力 (productive power) ,它具有

生产 划界、流通、区分 它所控制的身体的力量。从而,“性别”是
一种被强制物质化 (materialization) 了的规制性理想,而且这种物质化是

基于某些受到高度规制的行为而发生(或未能发生)的。换言之,“性别”
是一种最终被强行物质化了的理想建构 (ideal construct) 。它不是身体

的简单事实或静态状况,而是一个过程,经由这个过程,管制规范对“性
别“加以物质化,并通过这些规范的强制性复现 (reiteration) 完成这种物质

化。这种复现的必不可少性意味着物质化从来就不曾完整,而且身体从未
对强迫其物质化的规范毕恭毕敬。事实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不稳定性,即
再物质化 (rematerialization) 的可能,标志了一个界域,其中规制性律法的权

力可以被反戈一击,生成质疑了这种规制性律法的霸权的再表述。
但是,性属述行是如何与物质性概念联系起来的?在前者中,述行绝
不可被理解为一场单一的或蓄意的“行动 “(act) ,而应被看作话语生成被

宣告之物的重复和征引 (citational) 行为。下文将阐明(希望如此),”性

别"的管制规范以一种述行的方式构成了身体的物质性,更具体地说,物
质化了身体的性别与性别差异,加强了异性恋的强制力 (imperative) 。
在这个意义上,身体固化、轮廓与运动的构成完全是物质性的,但物
质性将被重构为权力的产物,被视为权力的最重要后果。从而,“性属”就
无法被理解为强加了物质表层的,被视为“身体”或其性别的文化建构。
相反,一旦“性别”与其规范性被联系起来,对身体物质性的思考就离不开
对管制规范的物质性的讨论。因而,“性别”不是某个人所拥有的东西,或
对某个人的静态描述:它是“某个人“得以生效的规范,使其成为文化可理
知界域内有生命的身体。 (1 J

以下几点对身体物质性的重构至关重要:( 1 )身体应被重构为权力动

CIJ 当然,性别不是物质化身体的唯一规范,而且`节性别“能否成为对身体的其他规范要求
之外的规范尚存疑问。下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2
身体之重

的构成与内容,那就无法通过作为权力产物的“主体”对权力进行解释。
我们同样不能说“建构”这个词属于主体的文法域,因为建构既非主体,亦
非其行动,而是一个“主体”和“行动“能够出现的复现过程。没有行动中
的权力,只有重复的行为,它才是存续和动荡中起作用的权力。
对于建构的这些概念,我主张重返物质 (matter) 概念本身,不将其看
作一个场域或表层,而视其为一个物质化过程,其最终的稳定产生了我们
称为物质的边界、固定性与表层。我认为,物质永远是被物质化而成这种
观点必须同福柯笔下的规制权力 (regulatory power) 的生产性与物质化
(materializing) 效力结合起来考虑。 (6) 从而,问题就不再是性属如何作

为(和通过)对性别的某种阐释被构筑而成(这个问题并没有对性别的“物

质性“加以理论化),而变成,性别是通过何种管制规范被物质化的?将性
别的物质性视为既定事实是如何假设和强化了性别出现的规范前提?
由此,关键之处在于,建构既不是一场单边行动 (single act) ,也不是

由主体发起并最终导致一系列固定后果的因果过程。建构不仅发生在时
间维度之内,其自身也是一个基千规范之重复的具有时序性的 (tern­
poral) 过程;性别既在这一重复过程中产生,又遭到消解。 (7) 作为复现或

C6 J 尽管福柯在《性经验史》(第 1 卷)( Robert Hurley 译, New York: Vintage, 1978 年)中


区分了权力的司法 (juridical) 与生产 (productive) 模式,我曾经指出,这两个模式互相假定。一个
主体的生产 它的服从 (assujetissement )~参见我的《性倒错》,载
《性话语》 (Domna Stanton 主编),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2 年,第 344~
361 页。
C7J 这不是简单地将述行阐释为一种行动的重复,好像“行动”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保持
不变或自我同一,而“时间”被看成是外在于“行动“本身。相反,行动本身就是一种重复、积淀与
过去的凝结 (congealment) ,而过去又被这种类似行动的身份所排除。从而,“行动“永远是一种
记忆的暂时失灵。在下文中,我将采纳拉康的观点,将一切行动都看作重复,对记忆无法保留之
物、不可复原之物的重复,从而是主体解构的幽灵。作为对约翰·塞尔 (John Searle )和 J. L.奥
斯汀 (J. L Austin) 的言语行动理论的回应,德里达提出的可复现性也暗示了任何行动都是一种
背诵,对先有的一系列行动的征引。这些行动暗含在一个当前的行动中,并不断清空一切“当
前“行动的当前性。参见注释 9 对制造了掌控幻象的重复(即一种构筑了主体的行动的重复,这
种行动被说成是主体的建构性或构筑性行动)与弗洛伊德所说的强迫性重复(它打碎了掌控幻
象,暴露出后者的局限)的区别的讨论。

10
导言

仪式的沉淀 (sedimented) 产物,性别被自然化,然而,这种复现同样产生


了缺口和裂隙,成为建构的不稳定成分,这些成分逃脱或超越了规范,而
规范的重复尤法完全限定或固定这些成分。这种不稳定性是重复过程本
身的解构 (deconstituting) 可能,是对稳定化了“性别”的效应进行消解的

力量,是置“性别”规范之巩固于具有生产性潜力的危机中的可能性。 [8J

C 8] 时序性概念不应被阐释为等距离的不同”时刻 “(moments) 的简单更迭。这种对时间的


空间化图绘以某种数理模型代替了抵制空间化隐喻的绵延 (duration) 。正如包括柏格森 (Bergson)
和海德格尔 (Heidegger) 在内的哲学家所指出的,对这种时间跨度的描述或命名往往涉及空间图
绘。从而,必须强调建构的时序性所暗示的积淀作用。这里所谓的”时刻“并非相互区分的、等量的
时间单位,因为“过去“将是这些“时刻“累积与凝结到无法区分的时点。但过去还包括被建构所拒
绝之物,包括被压迫、遗忘以及永久排斥之物的领域。没有作为所谓“建构”的积淀作用的外观被包
括的 边界的外在 将和被包括的对其界定具有同等重要性;这种外在性不能被看成一个
”时刻"。其实”时刻”概念很可能不过是对强加于被打断的往昔绵延的数理掌握的幻象。
认为建构在本质上是一种复现,就是强调”建构”的时序模式。这种建构的时序理论要求一
种假设了时刻的断续性与有界性的时间的空间化,从而假定了一种时序的空间化,而海德格尔
将其视为时序向时间的化约。福柯对权力的聚敛关系的强调(我们可以将它与德里达对可复现
性的强调做一个暂时的比较)暗示了一种在系谱过程中形成了建构效应的权力关系的图绘。聚
敛这一概念同时假定了运动与空间;从而,它似乎避开了上文提到的矛盾,亦即时序性本身要求
”时刻"的空间化。相反,福柯的聚敛理论没有对聚敛了权力和话语的”运动”(作者在此借助了
”时刻 “[moment] 与“运动 ”[movement] 在英文构词与发音上的相近之处 译注)背后的机制
加以完整的理论化。在某种意义上,这种对权力的“图绘“没有对时序性加以完整的理论化。
值得指出的是,德里达对可复现性的分析不同于将不同”时刻”之间的距离视为相同的空间
拓展的简单重复。在德里达的理论中,区分”时刻"的"介点 ”(betweenness) 不能被空间化或划界
为一个可辨识的客体。无法被主位化的延异 (nonthematizable differance) 侵蚀了一切对独立身
份 (discrete identity) ,包括“时刻"的独立身份的主张,并作出抗争。将不同时刻区分开来的不是
一种在空间上扩展的绵延,因为如果这样的话,它也成为一个“时刻“,从而无法解释介于不同时
刻之间的东西。这种同时是"之间”和“外在"的“居中“类似千不可主位化的空间与不可主位化
的时间的聚敛。福柯的建构语言包含了"扩增 “(augmentation) 、"扩散 ”(proliferation) 与“聚敛"
(convergence) 这样的词语,它们都假定了一个没有被明确加以理论化的时间域。这里的一个问
题是,尽管福柯似乎希望将系谱效应置于特定历史情境之下,他更倾向于一种系谱学理论,而不
是对时序性的哲学阐述。在《主体与权力》 (Hubert Dreyfus 与 Paul Rabinow 主编:《米歇尔·福
柯:超越结构主义与诠释学》 [Chicago,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83 年])中,福柯提到了
权力关系的“逻辑序列 (sequence) ……的多元性”。他无疑对可复现性模式所暗示的表面上的线
性 (linearity) 持反对意见,后者将这些模式与原有历史序列模式的线性联系起来。然而,我们并
不知道”序列"的细节:"序列”概念本身是否有其特定的历史表现,抑或序列有其不同的构形
(configuration) ,而其本身保持不变?在某种意义上,这两种观点都没有考虑到时序性的特定社
会形构与塑形。皮埃尔·布迪厄 (Pierre Bourdieu) 的作品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建构的时序性。

1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