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36

壹、前言

黛粉葉(Dieffenbachia spp.)是原產於熱帶中南美洲巴拿馬、

哥倫比亞、秘魯一帶之天南星科觀葉植物,其屬名為紀念德國植
物學家 J. E. Dieffenbachi 氏而命名,中文則直接音譯名為黛粉
葉,俗稱廣東萬年青。因具有粗大而直立的莖,且其汁液具有強

烈剌激性,沾染到皮膚會有劇烈痛癢之症狀,不慎吃到,會使喉
嚨腫脹,不能說話,故又有啞蔗(Dumbcane)之別名。其葉形多變
化、葉色翠綠清新,斑點、斑紋極具觀賞價值,且對室內環境的

適應性佳,如耐陰性等,已成為世界上極為重要之室內觀賞植物
(沈等,1994; Henny, 1995)。在台灣由於種苗商不斷引進新品
種的刺激下,黛粉葉在市場上仍是觀葉植物的主流產品。主要產

區在高雄、屏東地區;彰化、桃園一帶則主要生產較喜涼溫的品
種(周,1994)。

植物組織培養具有節省大量時間和空間的優點,培養過程不

受外在環境因子的影響,終年均可進行培養,所以廣受世界各國
農業人員的重視,全世界至少有二百家以上的私人公司,正以組
織培養技術進行大量繁殖及作物品種改良之工作。黛粉葉雖扦插

繁殖容易,但扞插繁殖速率低。故劉(1990)建議透過癒傷組織產
生不定芽來繁殖黛粉葉,並可獲得健康種苗。

民國 77 年實施植物種苗專利制度有助於新品種之權利保

護,顯見國內智慧財產權日受重視,然台灣觀葉植物新種類及品
種幾乎完全來自進口,產業之發展控制在他人手中(沈和郭,
1993),因此新品種之育成更是刻不容緩。

1
利用放射線照射進行誘變育種,除可增加變異率之外,最大
優點為可縮短育種之年限,且由瓶內組織再生的方式來大量繁殖

體細胞變異株,為從已存在的品種中創造新表現型的一種方法
(Simard et al., 1992)。目前國內花卉誘變育種程序,有循傳統育
種程序進行者,也有應用生物技術方式進行者。如核能研究所近

年接受各研究單位誘變育種之委託照射,以瓶苗為照射材料的作
物已有火鶴花、琴葉榕、夏菫、文心蘭、白鶴芋、蔓綠絨、菊花
及黛粉葉(胡,1999)。本研究之目的為利用組織培養建立黛粉葉

之繁殖系統,以及利用γ射線照射誘導黛粉葉之癒傷組織變異,
以期能育出新品種。

2
貳、前人研究

一、 黛粉葉組織培養所遭遇之問題

黛粉葉容易扦插繁殖,但在繁殖的過程中,植株易感染母株
維管束組織中所潛伏的病原菌,致使植株生長緩慢,或造成植株
矮小的情形 (Chase et al., 1981);又因扦插繁殖效率低,故

Kunisaki(1977)即嘗試以組織培養的方式繁殖黛粉葉,但過高的
污染率成為一難以解決之困境。組織培養過程常有微生物污染問
題發生,主要是由真菌、細菌、病毒引起(Agrios, 1988)。較常見

的真菌污染源有 Candida、Rhodotorula、Fusarium、Aspergillus、
Cladosporium , 細 菌 污 染 源 則 有 Bacillus 、 Actinobacter 、
Pseudomonas、Staphylococcus、Enterobacter、Corynebaterium、

Lactobacillus。這些污染源會降低組織培養苗之繁殖率,在培養
過程使植物死亡。病原大多潛伏於組織,故雖然經表面消毒,但
病原因存在組織中而不易消除(Hayward, 1974)。潛伏於組織細胞

間的細菌,隨著植物體繁殖而繁殖,經過多次的培養後,細菌繁
殖過多病原性增強致使植物死亡。或者在培養過程時沒被偵查
出,而在將苗移植田間後仍大量發病死亡(Anonymous, 1994)。乳

斑黛粉葉(Dieffenbachia maculata)容易受到系統性病原 Erwinia


chrysanthemi 及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dieffenbachia 之為害
(Chase, 1987)。 Knauss(1976)認為使用化學藥物並不能控制培殖

體的污染率。1990 年劉在培養 D. amoena cv.‘Tropical Snow’


(夏雪)及 D. maculata cv. ‘Rudolph Roehrs’(乳羅)之側芽生長
點培養時,以 25~500 mg/l 之抗生素 erythromycin, streptomycin,

3
tetracycline, rifampicin 浸泡培殖體、或將藥液滴於培養基表面等
方式,嘗試抑制細菌的生長。雖抗生素等可以抑制細菌生長,但

是所有試驗同時也抑制了培殖體的生長,甚至導致培殖體的死
亡,顯示抗生素並不能有效的克服污染問題,劉並建議透過癒傷
組織產生不定芽來繁殖無病植株(劉,1990)。另外,胡(1996)以

乳羅黛粉葉(D. maculata‘Rudolph Roehrs’)之初展開葉誘導癒


傷組織形成,發現不帶主脈之葉肉組織經 0.5% NaOCl 表面消毒
5 分鐘,其污染率即可控制在 15.9%以下,以相同濃度消毒 10

分鐘更可顯著降低污染率至 4.8%。

黛粉葉的芽體培養需要經過相當長的遲滯期才進入芽體增
生的階段,其中白葉品種需要五個月,夏雪需要八個月,才能開

始產生較多的不定芽(劉,1990),Litz and Conover (1977)也認為


黛粉葉在最初五個月增殖很慢,以後才以幾何級數增加,顯示芽
體在培養基上需要一段適應期,而在培養的最初半年,也是污染

率與死亡率最高的時期。

二、 組織培養之分化與逆分化現象

癒傷組織為已分化的組織或器官發生逆分化現象

(de-differentiation) 而形成的薄壁細胞(Pierik, 1987),通常由傷口


或是在逆境下產生。培殖體受內生生長物質或是培養基中所添加
之生長調節物質影響,會分化不同器官或逆分化為癒傷組織。影

響培殖體之分化或逆分化之因子分述如下:

4
(一)培殖體成熟度及大小

幼年性組織可用作癒傷組織誘導的培殖體,因為組織會隨年

齡減少釋放對誘導癒傷組織的能力(Inger and Karen, 1996)。培養


非洲菊 G. hybrida (G. jamesonii × G. viridifolia)不同分化階段的葉
片(長度為≦2、3、5、≧6mm)經癒傷組織誘導芽體產生,發現

幼嫩葉片(≦2mm)培殖體培養於添加 10µM BA 及 2.5µM NAA


之 MS 培養基中,逾 90%的葉片培殖體皆可形成 3-5 個芽體,但
在同樣的培養基下,完全展開葉不能獲得再生芽體(Reynoird et

al., 1993)。Beck and Camper(1991)認為葉片培殖體大小及形狀會


影響芽體的產生,例如矮牽牛‘Ultra Salmon’直徑 5~13 mm 之
葉圓片,以直徑 13 mm 之葉圓片產生最大量芽體,葉片之面積

與切口周緣的比率與芽體數目呈直線相關。

(二)培養基成份

植物生長調節劑對癒傷組織再分化十分重要, Auxins 與

cytokinins 的 比 例 可 決 定 器 官 分 化 的 方 向 (Murashige, 1974;


Krikorian et al., 1987)。添加 cytokinin 至誘導培養基中可增加芒
草(Miscanthus ×ogiformis Honda ‘Giganteus’)枝梢形成癒傷組織

的比率(Petersen and Holme, 1992)。Krikorian and Kann(1986)以不


同濃度 NAA 誘導油椰子(oil palm)之胚形成癒傷組織,發現以
40-50mg/l NAA 處理時,癒傷組織之產量最大。而以 IAA 5 mg/l,

BA 10 mg/l 及 2,4-D 1 mg/l 可分別成功地誘導四種菊花品種葉片


癒傷組織(江,1997)。另外,煙草癒傷組織培養時,加入 2iP,
其癒傷組織鮮重、帶芽體的癒傷組織百分率及每個癒傷組織的平

5
均芽體數增加(Constantin et al, 1977)。以 IAA 10 mg/l 與 BA 10
mg/l 之培養基培養菊花癒傷組織,可使癒傷組織增殖並自然地再

生芽體(江, 1997)。在蘋果及梨的葉片培養中,結合 auxin 及


cytokinin(NAA+TDZ)對誘導芽體較有效(Chevreau et al., 1989;
Fasolo et al., 1989)。磯松(Limonium altaica cv. Emille)葉片培養於

只含 BA 或 TDZ 之 MS 培養基中皆會促進不定芽之再生,而在
培養於含 IAA 與 TDZ 之培養基中獲得最多的不定芽(Jeong et al.,
2001)。

糖是培養基中重要的添加物,在正常情形下,細胞、組織或
器官的培養在培養基中添加蔗糖為碳源,可以幫助器內培殖體的
生長與發育。培養基中添加蔗糖對癒傷組織的生長較良好,不同

基因型在誘導形態發生或生長時對蔗糖濃度的需求也不同
(Edwin, 1993)。咖啡(Coffea arabusta)在添加蔗糖時比無添加時更
有助於癒傷組織之產生,且癒傷組織之乾重增加(Nguyen et al.,

1999)。Mukherjee et al.(1991)在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的葉


片培養中添加 22.0mM 蔗糖時,比添加 5.5mM 能產生較多的癒
傷組織,並在同樣濃度時每培殖體可產生最多的平均數。於小麥

的癒傷組織培養時,添加 20g/l 之蔗糖可獲最高之生長速率及不


定芽數 (Galiba and Erdei, 1986)。菊花在誘導芽體形成時,蔗糖
濃度對不同品種之培殖體造成不同之影響(Damiano et al., 1987)。

洋菜為組織培養中常用之凝膠劑,洋菜會影響培養基中之水
分有效性(Edwin, 1993)。馬鈴薯癒傷組織於含 1%洋菜之培養基
中生長最快,在洋菜含量 0.6%或 0.8%下癒傷組織呈白色潮濕

6
狀,而在較高含量時呈硬實、乾燥且紅褐色(Anstis and Northcote,
1973)。Ma and Shii(1974)指出香蕉癒傷組織培養於小於 0.5%洋

菜之培養基中會形成芽體,但於含 1%洋菜之培養基中則無芽體
形成。柑橘薄荷(M. citrata Ehrh.)葉圓片培養於含洋菜的基礎培養
基中,比在含 gelrite 的基礎培養基中再生更大量的芽體(Van Eck

and Kitto, 1992)。

(三)環境因素

癒傷組織常在黑暗下或低光下被誘導及生長,但也因作物的

不同而有所差異,如變葉木(Codiaeum)經過八週黑暗誘導期,培
殖體有 85-100%產生癒傷組織(Teresa et al., 1995)。較低的光度
(5±2 µmol s -1m-2)對乳羅黛粉葉癒傷組織的形成較有利 (胡 ,

1996)。Jaramillo and Summers(1991)對番茄進行暗處理 10 週,發


現其癒傷組織的形成較處理五週 88 µmol s-1m-2 光強度/五週暗處
理者佳,可達 3.4 倍;且暗處理下,癒傷組織直徑每週約增加 0.27

mm。而在再生芽體方面,有的作物在暗條件下培養癒傷組織可
有較佳的芽體再生能力,如幼薄荷葉(Mentha citrata Ehrh.)葉基部
圓片培養於暗條件下其癒傷組織再生最多芽體數 (Van Eck and

Kitto, 1992)。有些作物則必須在光條件下才能產生較多的芽體
數,如變葉木癒傷組織移至不含生長調節劑之 MS 培養基中,以
16 小時光期培養,經過六週,依不同誘導培養基而有 32-42%的

癒傷組織形成芽體,而在黑暗下則較少癒傷組織產生芽體(Teresa
et al., 1995)。

Pierik(1987)認為培養室之溫度應與作物之生育適溫相同。若

7
溫度不同對癒傷組織培養時之生長速率會有不同之影響,如酸模
屬(Rumex)植物於 21℃及 25℃培養時,癒傷組織生長快速,於 5

℃、15℃或 30℃時生長不良,36 及 45℃時只有小幅生長且癒傷


組織轉為褐化的情形(Edwin, 1993)。擬南芥屬(Arabidopsis)癒傷
組織培養於 4℃下 3-6 天再移至正常培養溫度 25℃下可增加芽體

及根之形成(Negrutiu and Jacobs, 1978)。

三、 體細胞變異(somaclonal variation)

在 1970 年以前,於組織培養的報告中幾乎沒有提到體細胞

變異(somaclonal variation)這個名詞。即使在培養中再生植株產生
了一些變異的植株,學者通常會以 “off types” 、“experimental
error”等名詞來形容變異的產生(Larkin and Scowcroft, 1981)。一

直到 1971 年 Heinz 與 Mee 才開始對甘蔗再生植株的一些變異做


比較詳細的敘述;例如植株的分蘗性增加、植株生長速率慢以及
植株株形的直立性增加之現象。到 1976 年 Skirven 才開始強調體

細胞變異在園藝品種改進上的潛力(Skirvin et al., 1993)。在 1981


年 Larkin 與 Scowcroft 首先以“somaclonal variation”一詞來敘
述所有在組織培養中所產生的變異。其中包括癒傷組織培養的再

生植株所產生的變異(calliclonal variation)及以原生質體培養的再
生植株所產生的變異(protoclonal variation)(Larkin and Scowcroft,
1981)。

體細胞變異的來源分為兩大類,一為已存在於培殖體上的變
異(pre-existion variation),一為純粹由組織培養的過程中所誘導
出來的變異(tissue culture induced variation) (Edwin, 1993);前者

8
多為可遺傳的變異(heritable variation),而後者則多為後天發生的
變異(epienetic variation)。後天發生的變異又稱為發育上變異;例

如來自成熟母本的培殖體為了適應組織培養的環境而產生幼年
性,以及水化(vitrification)與習慣化(habituation)都是屬於此類。
這種變異會因為培養時間的增加或是培養基的更換而恢復,即這

種變異在經由無性繁殖時是不一定能維持其穩定性的(Edwin,
1993)。

引起體細胞變異的機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瞭,學者歸納了幾個

可能的機制,包括染色體的改變(karyotypic changes)、點突變
(point mutation) 、 基 因 放 大 (gene amplification) 、 轉 移 子
(transposable elements)及 DNA 的 甲基化 (DNA methylation)等

(Skirvin, 1993)。

染色體的改變包括染色體數目及染色結構上的改變。如大麥
未成熟胚培殖體培養 20 週後,所產生的癒傷組織細胞之染色體

數發生了許多變化。正常大麥的染色體數為 2n=14,而經過 20
週培養之培殖體細胞染色體數則從 2n=7 到 2n=56 幾乎都有產生
(Choi et al.,2000)。

點突變是指 DNA 分子內一個或數個鹼基(base)發生改變


(陳,1993)。Evans and Sharp (1983)在番茄植株中找到了 13 個可
能與突變有關的單基因,它們分別控制的突變性狀如雄不稔、花

梗無接縫、果實呈橘色、果實底色為綠色、小苗為致死白化苗、
果實為淡綠色、花序為無限花序及果實為雜色斑點,而在再生植
株中發現有的單基因所控制的性狀的確會發生,且為隱性突變,

9
因為在其後代中仍有表現出突變性狀之植株。

轉移子為存在基因組(genome)中的一段 DNA,可由一個位

置轉移至另一位置;可能在同一條染色體內移動,也可能在不同
染色體間移動(陳,1993)。在大部份的真核生物及原核生物細胞
中皆有轉移子的存在;某些轉移子能夠一面轉移一面複製,並且

很容易造成染色體構造上的變化,如染色體斷裂(breakage)、異
位(translocation)及倒轉(inversion),亦會造成 DNA 的重排(陳,
1993)。在稻米中已發現了三個轉移子 Tos10、Tos17 及 Tos19,

在稻米的組織培養過程中發現了這三個轉移子都有被活化而複
製的現象,培養的時間越長,轉移子所複製的數目越多(Hirochika
et al., 1996)。

在某些 DNA 分子內除了鳥嘌呤(guanine)、腺嘌呤(adenine)


胸腺嘧啶 (thymine)、胞嘧啶 (cytosine)四種鹼基外,尚有一種
5-methylcytosin 的鹼基,這種鹼基為在 cytosine 的第 5 個碳上經

DNA 甲基化? 的作用產生甲基化的現象。甲基化可調節基因的


表現,通常甲基化的基因為不表現的,而去甲基則會造成基因打
開從而表現(陳,1993)。學者利用油椰子成熟植株不同品種葉片

培養而來的再生植株觀察基甲基化的比率,發現正常再生植株的
甲基化比率明顯比不正常植株之甲基化比率高,顯示不正常植株
有去甲基化的情形,因而可能使某些基因表現而產生平常不會表

現的性狀;另外油椰子有兩種不同形態的癒傷組織;緊密結實癒
傷組織的再生植株有 5%的變異率,生長快速的癒傷組織其再生
植株的變異率為 100%,這兩種癒傷組織的甲基化比率以緊密結

10
實者為高。由此學者推測,其實在癒傷組織時期就已經決定了再
生植株的變異率(Jaligot et al., 2000)。

四、組織培養影響變異之原因

影響體細胞變異之因素包括有基因型、培養時間、培養基及
培殖體種類等。不同種作物之變異率相差甚大,如非洲菫的變異

率為 10%,百合的變異率為 0,石竹為 0.8%,菊花的變異率為


0-60%(Jain et al., 1998)。同種不同品種亦會有不同的變異率,如
彩葉芋不同品種之葉片培養再生個體,其葉形變異率就有明顯的

不同(朱、矢澤,2001)。培養的時間也會影響體細胞變異的頻率。
在大麥組織培養中,培養一天便會產生 2n=28 的多倍體變異,培
養三天,除了 2n=28 的變異外,還會產生一些非整倍體及染色體

構造上的異常,培養兩週後,這些染色體的異常都有增加的趨
勢,而在培養了 20 週之後,染色體數從 2n=7 到 2n=56 都有(Choi
et al., 2000) 。另外培養時間也影響菊花的開花特性,菊花

‘Indiangpolis White Giant No.4’長時間培養 9 年的癒傷組織之


再生植株開花時間延長、開花高度較高且花徑變小(Sutter and
Langhans, 1981)。培養基中的生長調節物質亦可能影響體細胞變

異的產生,如 auxins、cytokinins 等物質,Molenaar et al.(1988)


發現黑麥(Lolium)的體胚再生植株培養於高濃度 2,4-D 的培養基
2+ 2+
中會引起白化苗的產生。而培養基中之礦物金屬如 Zn 、Cu 、
2+ 2+ 3+ 2+ 2+ 2+
Ni 、Co 、Fe 、Mn 、Mg 、Ca 亦可能會引起染色
體斷裂,Steffensen (1961) 推測與它們的電性有關。以不同的培
殖體種類培養,會產生不同的體細胞變異率, 彩葉芋‘ Pink

11
cloud’以不同部位培養之再生個體,其葉脈綠色變異明顯不
同,如莖頂的變異率為 0,第一片展開葉的變異率為 10.4%,中

途展開葉之綠色部位為 4.4%,中途展開葉之粉紅色部位為
22.9%,學者推測培殖體的生理年齡越小,再生個體發生變異的
機率越低(朱、矢澤,2001)。

嵌合體(chimeras)是指植物體在體細胞組織中含兩種或兩種
以上不同之遺傳成份,為影響體細胞變異的重要因子之一。其又
可分為三種類型,分別為局部嵌合體(Sectorial chimera)、周緣嵌

合體(Periclinal chimera)及中環嵌合體(Mericlinal chimera)(Edwin,


1993)。局部嵌合體為三層在局部產生變異,周緣嵌合體則是在
周緣的 L1 層或是 L1 加 L2 層產生變異,中環嵌合體有可能是 L1、

L2、L3、L1 加 L2 或是 L2 加 L3 層發生變異;其中局部嵌合體與中
環嵌合體比較不穩定,由此突變之莖頂發育之側芽或葉片仍可能
產生局部嵌合體、中環嵌合體或周緣嵌合體。若是在癒傷組織培

養中產生變異,在變異與正常的細胞中間剛好有芽體產生,那麼
就可能產生局部嵌合的芽體或是周緣嵌合的芽體,因此,嵌合體
是屬於一種可以遺傳的變異(Edwin, 1993)。

五、放射線誘變

誘導體細胞變異常用的方法有物理及化學方法,物理誘變劑
如游離輻射,化學誘變劑如秋水仙素等。而物理誘變在劑量上可

較精確地決定,並正確地給予,化學誘變劑必須為細胞吸收,使
量測定更難予控制,再者,很多化學誘變劑在細胞內會自然發生
代謝上之遞解,使得劑量測量上更形複雜。利用放射線照射過程

12
簡單,重複性佳,誘變率高,且各種離子化放射線均可使用(謝,
1981)。另外,利用放射線照射進行誘變育種,除可增加變異率

之外,更可能直接繁殖利用此突變體,大為縮減傳統育種年限及
勞力(高和盧,2000)。

(一)放射線對生物之影響:

放射線以兩種方式對生物造成影響,第一為直接效應,亦即
為射靶理論(target theory),有兩種情形,一為直接打擊(direct hit)
至細胞,並射中要害,如細胞核等,造成 DNA 單股斷裂、鹽基

改變、DNA 與蛋白質連接或與另一條 DNA 相連接等情形;一為


直接打擊至細胞,並未射中要害處,但引起了間接的效應。間接
效應為放射線的能量由分子所吸收,形成反應性物(如自由基),

再與目標分子作用產生游離,與溫度、水分關係密切(黃,1987;
黃,1988)。當放射線通過生物體時,先使沿途上的原子產生游
離或激發的作用(稱為物理過程),如此產生的原子損傷,經由

層次間的作用傳播至分子,引起化學變化(所謂化學過程),再
經過細胞層次的反應(即生化過程)至最終的器官、組織乃至發
展為身體整個的傷害(生物過程)
。游離輻射的能量被細胞吸收,

即傳遞給細胞中組成比佔 80%以上的水分子,產生游離以及反
應性很強的游離基(Radical),再引起損傷分子的反應(所謂間
接效應)。現在,已知加馬射線所引起之 DNA 傷害,約有 75%

是由此間接作用所引起的結果(核研所,2001)。

(二)植物放射線敏感性(radiosensitivity):

13
為實際應用在植物育種過程中所誘導出來的突變,必須分析
植物材料的放射線敏感性,以 LD50 (lethal dose at 50%)為測量生

物對放射線敏感性的一個標準(Fereol and Luce, 1996)。影響植物


放射線敏感性的因子包括生物、物理及化學因素。

生物因素中,不同的作物種類對放射線的反應也不同,一般

說來十字花科植物較耐輻射,禾本科植物次之,豆科植物最為敏
感。同種作物各品種間的輻射敏感性也有差異,大體上突變品種
較耐輻射,地方品種次之,雜效組成品種最為敏感;栽培品種較

野生品種敏感(胡,1999)。康乃馨‘Ronaid’與‘Niky’之放射
線敏感度不同,兩品種之花瓣瓶內培養七天後以γ射線照射,培
養 35 天觀察其花瓣再生小植株的情形,‘Ronaid’比‘Niky’

有較低的再生速率,同時具較大的放射線敏感度(Simard et al.,
1992)。以γ射線照射綠豆種子後取其子葉部位進行培養,於
200Gy 劑量下,MG-50-10A 品種之子葉產生癒傷組織,而無莖

的生長,而 Pag-asa3 及 PAEC3 品種則影響較小,能正常產生植


株(Amenia and Yuzo, 1991)。同品種植物,不同種類的細胞也有
不同的敏感度。通常分裂繁殖旺盛的細胞對輻射最敏感,部份分

化但仍分裂繁殖的細胞次之,以分化的細胞但遇刺激仍可分裂繁
殖者較不敏感,完全分化的細胞最抗輻射。如菊花之頂芽、腋芽
以 20-30Gyγ射線照射可產生有效的突變;以癒傷組織為照射位

則 需 8-16Gy (郭 等 , 1995);以葉片為照射部位需 10-20Gy


(Zalewska ans Jerzy, 1997)。相同種類的細胞但在不同的生命週期
受輻射傷害的程度會有不同。其中最敏感的是分裂準備期 (G2)

14
與分裂期 (M),細胞靜止期 (G0)與 DNA 合成準備期(G1)次之,
最不敏感的是 DNA 合成期(S)。

細胞受到游離輻射傷害的程度與輻射劑量有關,一般而言吸
收劑量愈高生物效應愈顯著。紅薑花(Alpinia prupurata)培殖體存
活率、鮮重及微體繁殖率隨γ射線之劑量增加而下降(Fereol and

Luce, 1996)。康乃馨之花瓣經照射 20 或 40Gy 之γ射線照射後,


培養 4 天可產生適當之再生速率,且有最大數目的芽體可以繼
代,隨著劑量增加至 60、80Gy,再生速率下降且再生植株發根

及開花率有下降的趨勢(Simard et al., 1992)。馬鈴薯種薯種經γ


射線處理後隨著劑量的增加不論是在處理後 10 天、30 天至 75
天時的株高皆有矮化的現象,在節數方面亦有減少的趨勢(李和

趙,1994)。不同劑量亦影響突變類型的比率,以 15Gyγ射線照
射菊花‘Maghi’之發根插穗,產生 30%綠色斑紋植株, 4%葉片
斑紋植株,50%花朵變異植株,以 20Gy 照射後產生 55%綠色斑

紋植株,7%葉片斑紋植株及 48%花朵變異植株(Mandal et al.,


2000)。

物理因素中,輻射的性質與型式造成不同的放射線敏感度,

α粒子的游離度甚大,在物質中的射程較短;X 射線及γ射線在
物質及空氣中有較大的射程,所造成的危害較大。不同的粒子射
線有不同的穿透深度(penetration depth)及線性能量傳遞(linear

energy transfer, LET),對植株的影響也不同 (Ohki et al., 2000;


Hiroyuki et al., 1997);洋桔梗(Eustoma grandiflorum.)葉片培殖體
分別照射 4He2+及 H+粒子射線,最適洋桔梗葉片組織的 4He2+及

15
H+粒子射線劑量分別為 5-7Gy 及 7-10Gy,Ohki et al.(2000)認為
兩種射線的不同影響可能由不同的 LET 所引起,4He2+有較高的

LET,因此比 H+粒子射線能累積更多的能量。此與 Hiroyuki et


al.(1997)於煙草照射花粉的研究不同,他們認為穿透深度比 LET
關係更大,進而影響到種子的形成及幼苗的發育。

假設累積劑量相同,輻射劑量率低者比劑量率高者造成的傷
害較小;間歇照射比連續照射的傷害較小。因為在低劑量率或照
射的間歇,細胞有修補作用,可以及時恢復部份的傷害。低溫也

能降低輻射傷害,這可能是因為低溫使自由機擴散作用減少而降
低傷害。另外則因為溫度如果略高於體溫存有保護作用,因為在
這種溫度下細胞會產生熱休克蛋白質做為細胞對抗逆境(核研

所,2001)。

在化學因素方面,高氧狀態下,細胞較易受到傷害。細胞內
的分子受到輻射作用所產生的自由基,在存氧的情況下易生成過

氧化物自由基 (RO2 ),使細胞無法進行修補作用恢復原來的功


能而造成較大的輻射傷害(黃,1987)。維生素對輻射線亦有防護
作用。如維生素 C 可以還原自由基而減少傷害。水份亦會影響

植物的放射線敏感度,游離輻射的能量被細胞吸收,即傳遞給細
胞中組成比佔 80%以上的水分子,產生游離以及反應性很強的
游離基(radical),再引起損傷分子的反應(楊,1995)。黃(1969)

以 X-射線照射乾燥與 24 小時浸水之日本小菊種子,發現兩者於
20 krad 照射下發芽率明顯不同,浸水種子之發芽率隨劑量增加
而顯著下降,乾燥種子 50%致死劑量約在 20 krad,浸水種子之

16
50%致死劑量則約在 5-10 krad,顯示浸水種子比乾燥種子有更高
的放射線敏感性。

17
參、材料與方法

一、植物材料

乳羅黛粉葉 Dieffenbachia maculata Schott (Lodd.) G. Don.


‘Rudolph Roehrs’之誘變種‘86M1’(表 1;圖 1),來自於中興大
學園藝系黃敏展教授利用γ射線誘變所選拔出之誘變株,栽培於

中興大學園藝系網室,取其葉片做為培養材料。葉片為完全展開
之幼嫩葉片。

葉片之消毒方法為將葉片擦拭乾淨後,去除中肋並切為數

段,以 Clorox® ,(NaOCl 5.25%,Oakland, CA., U. S. A.) 之五倍


液消毒,於無菌操作台內以手搖震盪方法消毒 10 分鐘,再以無
菌水沖洗 3 次(胡,1996)。消毒後之葉片片段於無菌操作台中以

滅菌過之刀具切割為 1cm ×1cm 之正方塊。

二、培養基及培養條件

本試驗之基本培養基為 1/2 濃度之 MS 配方,即試驗中每公

升培養基取 2.2 公克的商業配方 (Murashige and Skoog Basal


Medium, Sigma chemical, Mo., U. S. A),另再添加 20g/l 蔗糖(台糖
細粒特砂)、6g/l 之 Difco Bacto-agar、α-naphthaleneacetic acid

(NAA) 0.5 mg/l 及 6 –benzylamino purine (BA) 5 mg/l。試驗中培


養基內所添加之植物生長調節劑 indole-3-acetic acid (IAA)、
indole -3-butyric acid (IBA)、α-naphthaleneacetic acid (NAA)、

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 (2,4-D)、6 –benzylamino purine (BA)


皆為 Sigma 公司之產品。

18
初代培養容器為 15cm ×2.5cm 之試管,試管蓋為塑膠製
(Magenta Corporation, Chicago, IL.),每瓶裝 15ml 之培養基。瓶

苗 增 殖 繼 代 所 使 用 的 容 器 為 塑 膠 方 形 容 器 GA-7 (Magenta
Corporation, Chicago, IL 3”×3”×4”/ L ×W ×H),每瓶裝 30ml 之培
養基。所有培養基於滅菌前以 1N NaOH 或 HCl 將 pH 調整至 5.7

± 0.1。再置於殺菌釜中以 121℃,蒸汽壓 1.1 kg/cm2,滅菌 15 分


鐘。

培養室溫度為 25 ± 2℃,並以冷白螢光燈(旭光 FL40D/38)

提供光合作用光子流密度(Photosynthetic Photon Flux Density,


PPFD) 5 ± 2μmol/s .m2 之低光照或 35 ± 5μmol/s .m2 之高光照,
前者用於癒傷組織之誘導,後者用於芽體再生及芽體之增殖。光

週期明期為 16 小時,暗期為 8 小時。

三、試驗方法

(一)葉片癒傷組織之誘導

癒傷組織之誘導試驗中,分別以全量(MS)、半量(1/2 MS)及
1/4 MS 三種 MS 商業配方濃度之培養基,比較其對癒傷組織誘
導之影響。

比較在基本培養基中分別加入每升 0、10、20 或 30 公克之


蔗糖;基本培養基中分別添加 3、6 或 9 g/l 之 Difco Bacto-agar
對於癒傷組織生長之影響。

另外,於培養基中添加不同濃度之 BA 與 IBA 或 NAA 之組


合,以探討最適合黛粉葉葉片癒傷組織形成與增殖之生長調節劑

19
種類與濃度。BA 之濃度分別為 0、3、5 或 7 mg/l,而 IBA 及
NAA 之濃度則分別為 0、0.5、1 或 1.5 mg/l。另外比較培殖體在

5、10、15 或 20 ml 等不同量之培養基上的生長情形。

所有試驗皆於培養七週後調查其褐化率及癒傷組織生長量
(生長達生長指數之培殖體百分率)。癒傷組織之生長指數分為四

級;第一級(-)為培殖體並未有任何癒傷組織產生,第二級(+)
培殖體切口變厚,有少許癒傷組織產生,第三級(++)為癒傷組織
生成量較第二級多,葉片切口略成波浪狀,癒傷組織厚約 1.5

mm,第四級(+++)之癒傷組織厚 3 mm 以上(圖 2)。

(二)癒傷組織再生植株之誘導

由基本培養基培養之癒傷組織切取約 5mm ×5mm 長寬之大

小,分別培養於每升添加 0、10、20 或 30 g 蔗糖之培養基,其


生長調節劑為 BA 5 mg/l 及 NAA 0.125 mg/l。繼代週期為三週,
共繼代兩次,於期間觀察癒傷組織再生植株之情形,並於六週後

調查培殖體植株生長及發根情形。

於培養基中添加不同濃度之 BA 與 NAA,以探討最適合黛
粉葉葉片癒傷組織形成與增殖之生長調節劑種類與濃度。BA 之

濃度分別為 0、3、5 或 7 mg/l,NAA 之濃度分別為 0、0.125、


0.25 或 0.5 mg/l。於繼代六週後調查培殖體植株生長及發根情形。

(三)誘導瓶外發根

取繼代培養增殖之植株,其長度分為 1.5~2 cm、2.1~2.5 cm、


2.6~3 cm 及 3 cm 以上等級,用 NAA 0、0.1 %、0.2 %、IBA 0.1 %

20
或 0.2 %之發根粉沾於基部,再扦插於珍珠石:泥炭苔(1: 1)之栽
培介質中,並以不沾生長調節劑之處理作為對照組。於扞插六週

後,調查其發根率、根數、根長等項目。

(四)癒傷組織放射線誘變處理

切取長寬 5mm ×5mm 或長寬 10mm ×10mm 之癒傷組織

塊,培養於裝有 30ml 培養基之之塑膠培養皿(Sales Leader


Medical Instruments Co., LTD.)中,每培養皿放置 6 塊癒傷組織,
一週後進行γ射線之照射試驗。

於 2002 年 2 月 21 日,在桃園龍潭之行政院核能研究所輻射
照射廠分別進行一次與二次照射;第二次照射為第一次照射後第
四天。照射之設備以百萬居里之鈷-60 為照射源,照射劑量率為

19.624 Gy/min,每次照射劑量為 4 Gy。觀察不同照射劑量對癒傷


組織生長情形及再生能力之影響,並調查其再生植株之生長性
狀。

四、試驗設計與統計分析

全 部 試 驗 採 完 全 逢 機 試 驗 設 計 (Complete Randomized
Design),每處理 3 重複,每重複 10 個培殖體。試驗結果進行鄧

肯氏多變域分析(Dancan’s Multiple Range Test),比較其 5 %之差


異顯著性。

21
肆、結果

本試驗嘗試以黛粉葉乳羅誘變種‘Rudolph Roehrs-86M1’

之葉片誘導癒傷組織,經由癒傷組織再分化產生植株以利大量繁
殖及將來誘變育種之用,以下為尋求最適之逆分化及分化之培養
基結果:

一、葉片癒傷組織之誘導

黛粉葉乳羅誘變種‘Rudolph Roehrs-86M1’葉片以 1/4、1/2


及全量等三種 MS 鹽類濃度之培養基,培養七週後,全量 MS 之

培養基導致培殖體 50.1%之褐化率為最高,其次為 1/4 MS 之培


養基,而以 1/2 MS 之培養基褐化率為最低,佔 18.8%(表 2)。

在癒傷組織的產生量方面,以 1/2 MS 之培養基培養黛粉

葉,於葉片切口可產生較大量之癒傷組織,第三級(++)及第四級
(+++)之癒傷組織佔 50%以上,其癒傷組織呈現褐黃色,質地結
實,呈不易鬆散之形態。其次為全量之 MS 培養基,第三級及第

四級之癒傷組織佔 14.7%;1/4 MS 之培養基並無第四級癒傷組織


的產生,第三級之癒傷組織約有 9.7% (表 2)。

將含有 6 g/l 洋菜、5 mg/l BA、0.5 mg/l NAA、1/2 MS 之基

本培養基分別添加每升 0、10、20 或 30 公克濃度之蔗糖,以 1cm2


之幼嫩完全展開葉片培養於上述培養基中,經七週後調查其褐化
率及癒傷組織生長指數。在培殖體的褐化率方面,添加每升 0、

10、20 或 30 公克濃度之蔗糖之培養基,培殖體褐化率分別為
23.5%、15.6%、12.5%及 11.1%,以不添加蔗糖者褐化率最高,

22
添加每升 30 公克蔗糖者為最低,然而在添加 10、20 或 30 公克
蔗糖時之褐化率並沒有顯著之差異(表 3)。

在癒傷組織的產生量方面,每升添加 20 公克蔗糖之培養
基,其癒傷組織生長在第三級及第四級之培殖體佔 40%以上,第
四級之癒傷組織明顯較其它處理為高。提高蔗糖含量至 30 g/l 對

癒傷組織的生長並沒有明顯的提升,其癒傷組織的生長指數集中
在第二級(+)。在繼代時容易因為癒傷組織的量過少而有切取不
易及癒傷組織容易褐化的缺點(表 3;圖 3)。

培養基分別以每公升 3、6 或 9g 之洋菜固化,培殖體培養在


以每升 3 公克洋菜固化培養基之褐化率為最高,有 46.8%;每升
以 6 公克洋菜固化之培養基,其褐化率最少,為 23.3% (表 4)。

在癒傷組織的產生量上,每升以 3 公克洋菜固化之培養基有 50%


的癒傷組織之生長指數是第一級(-)及第二級;每升以 6 公克洋
菜固化之培養基所產生的癒傷組織量明顯較其它處理組高,達到

第四級之癒傷組織有 33.4% (表 4)。

於基本培養基中分別添加 BA 0、3、5 或 7 mg/l,與 IBA 0、


0.5、1 或 1.5 mg/l 十六種濃度組合中,以 BA 3 mg/l 與 IBA 0.5 mg/l

之組合褐化率最高為 63.3%;而以 BA 5 mg/l 與 IBA 1 mg/l 之組


合所得 7.4%之褐化率為最低,其它組合之褐化率由 12.1-45.5%。
在癒傷組織的生長情形方面,於 BA 與 IBA 的組合中,以 BA 5

mg/l 及 IBA 1.0 mg/l 較佳,第三級及第四級之癒傷組織佔


37.0%,其它組合中,達到第四級生長指數者只有 BA 5 mg/l 與
IBA 1.5 mg/l 之組合,有 6.7%(表 5)。

23
而在添加 BA0、3、5 或 7 mg/l 與 NAA 0、0.5、1 或 1.5 mg/l
之十六種生長調節劑濃度組合中,培殖體之褐化率以 BA 0 mg/l

與 NAA0.5 或 1 mg/l 之組合為最高,為 35.7%及 36.6%;最低之


褐化率為 BA 5 mg/l與 NAA 0.5 mg/l處理組,褐化率只有3.3% (表
6)。

癒傷組織的生長指數則以培養於含 BA 5 mg/l 與 NAA 0.5


mg/l 之培養基者,可得到較多第四級之癒傷組織,第三級及第四
級之癒傷組織更有 50 %以上;培養於含 BA 3 mg/l 與 NAA 0.5

mg/l、含 BA 5 mg/l 與 NAA 1.0 mg/l 或含 BA 7 mg/l 與 NAA 0.5


mg/l 之培養基,其第三級及第四級之癒傷組織則有 26 %左右;
其它的處理之癒傷組織生長指數多在第一級與第二級(表 6)。培

養於含 BA 5 mg/l 與 NAA 0 mg/l 之培養基,以未生長癒傷組織者


為最多。培養於含 NAA 1 或 1.5 mg/l 時,其癒傷組織之生長情
形皆以指數第一級或第二級為多,而以培養於含 BA 5 mg/l 與

NAA 0.5 mg/l 培養基之癒傷組織生長情形最佳,癒傷組織外表淺


褐色,內部為綠色之堅實緊密組織(圖 4)。另外,培養基中含 NAA
0.5 mg/l 與不同濃度 BA 之組合,當 BA 濃度為 0 mg/l 時其癒傷

組織之生長情形以指數第一級最多,BA 濃度 3 或 7 mg/l 時,癒


傷組織均是以生長指數第一級或第二級為最多;NAA 0.5 mg/l
與 BA 5 mg/l 之組合可產生較多之第三級及第四級之癒傷組織,

達第四級之癒傷組織有 26.7%為最佳(表 6;圖 5)。

比較添加 BA 5 mg/l與不同 axuin 之組合,培養基中添加 IBA


0.5 mg/l 所得之癒傷組織生長指數多是達第一級或第二級,兩者

24
比率高達 66.7%;培養基中添加 NAA 0.5 mg/l 所得之癒傷組織則
是試驗中表現最佳的(表 7)。其所形成之癒傷組織在繼代後的表

現是較不容易褐化。

培養基含量對培殖體的影響方面,以 5ml、10ml、15ml 或
20ml 之培養基含量培養 7 週後,5ml 培養基之培殖體褐化率高達

40.0%,其它培養基含量之培殖體褐化率則並沒有明顯之差異(表
8);對癒傷組織的影響方面,以 5ml 之培養基培養時,癒傷組織
之生長指數以-或第+級為多,且經過七週之培養後,培養基之

含量已剩無幾,供給培殖體所需之能量及生長調節劑則有供給不
足之慮;而以 10ml 之培養基含量培養之培殖體,其癒傷組織的
生長指數雖亦可得到級數四之癒傷組織,但較 15ml 之培養基

少,且因培養時間較長,培殖體有褐化的情形出現;若以 20ml
培養基含量培養,則亦可得到級數四之癒傷組織,但培養基含量
增加,有提高成本之虞,且級數四之癒傷組織只有 6.9%;以 15ml

之培養基含量作為乳羅黛粉葉誘變種之葉片培養,可得到約 45%
之第三級及第四級癒傷組織生長量,應可為最適之培養基含量
(圖 6)。

二、癒傷組織之再分化

繼培養增殖所得之癒傷組織在切下後,選擇約 5mm ×5mm


長寬之癒傷組織提供繼代之培養基試驗,在蔗糖濃度對癒傷組織

再生植株生長之影響方面,本試驗中未添加蔗糖之培養基,褐化
率高達 100%,並且未有芽體及根之形成;添加 10 g/l 蔗糖之培
養基,其褐化率為 44.4%,芽體形成率為 55.6%,其平均芽體數

25
及平均根數分別為 2.3 及 0.3 個;而添加 20 g/l 蔗糖則褐化率最
低,佔 11.1%,芽體形成率為 77.8%,其再生之芽體數最多,有

3.0 個;在根數方面則與添加 30 g/l 蔗糖之培養基相同,有 1.0


條。添加 30 g/l 蔗糖之培養基有 33.3%之褐化率,芽體形成率有
66.7%,而其平均芽體數為 1.7 個,其效果並沒有添加 20 g/l 蔗糖

來得好(表 9)。另外,在蔗糖濃度試驗中,有少數癒傷組織再生
3 個以上之不定芽(圖 7)。

生長調節劑對癒傷組織再生植株的影響上,於培養基中添加

NAA 0~0.5 mg/l 時,以結合 BA 5 或 7 mg/l 之培養基,其癒傷組


織褐化率最低,在芽體形成率方面除了含 BA 7 mg/l 與 NAA 0.5
mg/l 的培養基外,添加 BA 5 mg/l 與 BA 7 mg/l 之培養基之芽體

形成率亦較高。由癒傷組織所產生的芽體數以 BA 5 mg/l 及 NAA


0.125 mg/l 組合之 2.2 個為最高。根形成率方面,含 BA 3 mg/l
與 NAA 0.5 mg/l、含 BA 5 mg/l與 NAA 0.125~0.5mg/l及 BA 7 mg/l

與 NAA 0 和 0.125 mg/l 之培養基,其根形成率最高,有


66.7~88.9%。平均根數以 BA 5 mg/l 與 NAA 0.125 或 0.5 mg/l 較
高,分別為 1.1 及 1.2 個。而添加 BA 3 mg/l 與 NAA 0.125~0.5 mg/l

之培養基,其平均根數亦有 0.8~1.1 個;但是其癒傷組織的褐化


率偏高。癒傷組織的褐化情形為由癒傷組織之外部漸漸向內褐
化,癒傷組織內部之綠色堅實之組織會漸漸轉為褐色鬆軟之水浸

狀。故以 BA 5 mg/l 與 NAA 0.125 mg/l 之組合作為乳羅黛粉葉癒


傷組織繼代之培養基應最為適合(表 10)。

26
三、瓶外發根

將葉片培養癒傷組織之再生植株,分為小於 2 公分、2.1~2.5

公分、2.6~3 公分及 3 公分以上,以 NAA 0.1%發根之生長調節


劑進行瓶外發根之試驗,將植株移至高相對濕度之環境下以利發
根,並於六週後調查植株發根情形,結果發現小於 2.0 公分之植

株發根率為 0,且植株之存活率並不高,有些植株有褐化死亡的
現象。以 2.1~2.5 公分、2.6~3 公分或 3 公分以上之芽體進行發根,
則其發根率分別為 12.5%、56.3%及 68.7%;2.1~2.5 公分之植株

移出後之植株存活率並非百分之百,但存活植株仍可發根,2.5
公分以上之芽體除發根率較佳外,其植株存活率亦很高,因此建
議以 2.5公分以上之芽體作為乳羅黛粉葉誘變種瓶外發根之芽體

長度。而不同長度之芽體發根的結果對根數的影響上,則除了 2
公分以下之芽體無發根外,其餘芽體皆有根之形成,2.1~2.5 公
分及 2.6~3 公分之芽體根數較少,但兩者並無顯著差異,3 公分

以上之芽體根數較多,平均每芽體有 2.0 條根(表 11)。

以 2.5 公分以上之芽體進行不同生長調節劑對發根的影響試
驗,試驗中處理之生長調節劑分別為 IBA 0.1%、0.2%、NAA 0.1%

或 0.2%之發根粉,另有不沾任何生長調節劑之處理,結果以 NAA
0.1%為發根劑之芽體發根率較佳,有 88.9%;IBA 0.2%及 NAA
0.2% 處理之發根率分別為 55.6%及 77.8%為次;以 IBA 0.1%發

根劑處理者之發根率只有 43.4%;不沾任何發根劑之處理則發根
率最低,為 11.1%(表 12)。在根數方面,所有處理無顯著差異,
而根長方面則除了無任何發根劑處理之對照組外,其它處理皆無

27
顯著差異(表 12)。

四、癒傷組織之放射線照射

黛粉葉誘變種‘Rudolph Roehrs-86M1’葉片之癒傷組織經γ
射線 4Gy 照射一次或兩次,於照射後一週觀察癒傷組織之生長
情形,發現不論癒傷組織之大小為長寬 5mm ×5mm 或 10mm ×

10mm,經γ射線處理者均有褐化之現象,癒傷組織大小為長寬
5mm ×5mm 者,除有褐化之情形外,尚有停止生長進而死亡之
情形,相較之下,未經γ射線處理之癒傷組織則明顯於四週後有

變大且繼續生長的情形,癒傷組織顏色呈翠綠色並有繼續分化成
芽體之趨勢(圖 8;圖 9)。

以 4Gy 之γ射線照射一次或二次 長寬 5mm ×5mm 大小之

癒傷組織,可發現照射兩次之癒傷組織褐化情形明顯較照射一次
者嚴重(圖 10)。於照射後四週後調查長寬 5mm ×5mm 大小癒傷
組織之芽體及根產生率,發現未照射之癒傷組織之芽體及根產生

率,分別為 50.0%及 25.0%;小於 0.3 公分之芽體為 0.5 個,大


於 0.3 公分者有 1.5 個;每培殖體的根數為 1.5 個。而照射一次
之癒傷組織,其芽體產生率與未照射者相同,為 50%;小於 0.3

公分芽體有 3.5 個,大於 0.3 公分之芽體為 0 個;根產生率為


25%,每培殖體的根數為 1.0 個。照射兩次之癒傷組織之芽體產
生率為 66.7%,小於 0.3 公分芽體有 2.0 個,大於 0.3 公分者平均

為 0.5 個;根產生率與照射一次者相同,根數為 0.25 條(表 13)。

不同之癒傷組織大小經 4Gy 之γ射線照射一次後,在癒傷

28
組織生長及分化的影響上,長寬 5mm ×5mm 大小之癒傷組織在
照射後褐化的情形較為嚴重,且褐化之癒傷組織並沒有分化為芽

體之跡象,褐化組織呈現鬆軟水浸之情形,有些組織表面褐化,
內部仍呈綠色,但於培養四週後仍無分化之跡象(圖 8);長寬
10mm ×10mm 大小之癒傷組織經照射後之褐化情形較少,大部

份在經過四週之培養後褐化情形皆減輕許多。其未照射之癒傷組
織的芽體產生率為 91.7%,小於 0.3 公分芽體數有 2.0 個,大於
0.3 公分之芽體平均有 1.3 個。照射一次之芽體產生率為 76.8%,

根產生率為 0;癒傷組織的分化情形則在小於 0.3 公分芽體數方


面有 2.0 個,大於 0.3 公分之芽體平均有 0.5 個。照射兩次之結
果則長寬 10mm ×10mm 之癒傷組織的芽體產生率為 50.0%,芽

體數小於 0.3 公分之芽體有 0.8 個,大於 0.3 公分之芽體平均有


1.0 個;根產生率為 0(表 13)。

目前經過γ射線照射所產生的植株,由於植株尚小,在植株

型態及外表型的變異方面,仍待持續觀察當中。

29
伍、討論

植物組織培養中以葉片作為培殖體已可成功地再生植株,其

方法一為直接再生不定芽,二為藉由癒傷組織間接器官形成
(黃,1996;Hsia and. Korban, 1998),以葉片為培殖體直接再生
植株之作物已有木本的常綠杜鵑 (Rhododendron spp.) (Hsia and

Korban, 1998)、草本之草莓(Nehra and Stushnoff, 1988)及磯松


(Limonium altaica cv. Emille) (Jeong et al., 2001)等多種。而葉片培
養經癒傷組織再生植株之作物也有乳羅黛粉葉 (胡,1996)、火

鶴 花 (Anthurium andraeanum Lind.) (Geier, 1987) 、 變 葉 木


(Codiaeum) (Teresa et al., 1995)、菊花 (Bhattacharya et al., 1990)
及非洲菊 (Gerbera hybrida Bol.L.) (Reynoird et al., 1993)等作

物。葉片培養經癒傷組織再生植株的方法有下列優點,如使用葉
片做培殖體不會破壞母株,並且使得母株得以維持。另外因為癒
傷組織細胞快速分裂,可得到無病之再生植株,因而改善病害所

造成的產量減少及品質降低等問題 (Murashige, 1977)。本實驗以


經選拔的乳羅黛粉葉誘變株為試驗材料,成功地以幼嫩完全展開
葉為培殖體經由癒傷組織之形成而再生小植株。

黛粉葉全株極易潛伏病原菌,組織培養過程常有微生物污染
問題發生(Chase, 1987; Kunisaki, 1977; Agrios, 1988),本試驗於預
備試驗中曾因污染率過高而嘗試使用抗生素以降低污染率,但結

果卻造成培殖體的死亡,此與劉(1990)之結果相同。在經過減
少由葉面澆水以降低污染源之處理後,由溫室取得之黛粉葉葉片
之污染率有下降之情形。胡(1996)以乳羅黛粉葉 Rudolph Roehrs

30
品種之初展開葉誘導癒傷組織形成,發現不帶主脈之葉肉組織經
0.5% NaOCl 表面消毒 10 分鐘可顯著降低污染率,本試驗以相同

方式消毒其培殖體之污染率在 25%以下。

培養基中添加蔗糖的主要目的在提供碳源,供培殖體生長所
需的能量來源,並具有調節滲透潛勢(osmotic potential)的功能

(Pierik, 1987)。一般而言,蔗糖是最廣泛利用為供作培殖體能量
來源的糖類,其適宜濃度為 2~5%,其中又以 2~3%蔗糖最為常
用(Murashige, 1974)。又培殖體的生長與發育會隨著蔗糖濃度增

加而增加,達到最高點之後即下降(Pierik, 1987)。本試驗以不添
加蔗糖培養基培養葉片之褐化率最高,而在每公升培養基中添加
10、20 或 30 公克蔗糖時之褐化率並沒有顯著之差異(表 3)。以

每公升 20 公克蔗糖之培養基培養葉片,其癒傷組織形成量最
多,提高蔗糖含量至 30 g/l 對癒傷組織的生長並沒有明顯的提升
(表 3)。Edwin (1993)認為培養基中添加蔗糖對癒傷組織的生長較

良好,且不同基因型在誘導形態發生或生長時對蔗糖濃度的需求
也不同,此亦顯示培殖體必須有適當之蔗糖濃度以利能量之吸收
以及滲透調節之作用。

目前已知蔗糖的存在會影響培殖體之木質部及韌皮部的分
化(Edwin, 1993),本研究癒傷組織再生植株之蔗糖濃度之試驗
中,以添加 20 g/l 蔗糖之培養基所分化之芽體數較多;而試驗中

未添加蔗糖之培養基,褐化率高達 100%,並且未有芽體及根之
形成(表 9),很可能是缺乏生長所需之碳源所致。

培 殖 體 之 生 長 及 分 化 除 受 內 生 生 長 荷 爾 蒙 (endogenous

31
hormones)之含量影響外,外加 cytokinin 及 auxin 之使用種類及
濃度亦是主要的影響因子(Evans et al., 1981);外加之植物生長調

節劑之種類和濃度依作物種類之不同而有所差異。一般 auxin 類
之植物生長調節劑有誘導癒傷組織形成之作用。Krikorian and
Kann(1986)以不同濃度 NAA 誘導油椰子(oil palm)之胚形成癒傷

組織,發現以 40-50mg/l NAA 處理時,癒傷組織之產量最大。Palni


et al. (1988) 指出外加 cytokinins 會藉由減少 IAA 氧化酵素的活
性而改變內生 auxin 代謝。IAA 含量的增加使得 RNA 合成以及

蛋白質的合成增加,促進細胞生長而使癒傷組織增生。因此 auxin
與 cytokinin 之比例亦控制癒傷組織之生成,在火鶴花葉片培養
中,於培養基添加 2,4-D 0.36 µM 與 BA 4.4 µM 即可由培殖體誘

導出癒傷組織(Kuehnle and Sugii, 1991)。其它如含 IAA 5 mg/l, BA


10 mg/l 及 2,4-D 1 mg/l 之 MS 培養基,可分別成功地誘導四種菊
花品種葉片之癒傷組織(江,1997)。本實驗於誘導黛粉葉葉片產

生癒傷組織中,發現以 BA 5 mg/l 與 NAA 0.5 mg/l 之生長調節劑


組合可誘導最多的癒傷組織,癒傷組織達第四級者有 26.7%;並
且在所有處理中其褐化率最低,只有 3.3%(表 6),而其它的組合

中,癒傷組織級數達第四級者皆在 14%以下,顯示適當之 auxin


與 cytokinin 比例有助於癒傷組織之誘導。

在癒傷組織分化過程中,有些植物雖然能誘導出癒傷組織,

但卻不分化植株(Ma and Shii, 1974; Sharp et al., 1971),癒傷組織


分化雖受到許多因子之影響,如品種、培養基成分或培養環境,
但影響最大者為生長調節劑之組合,通常誘導癒傷組織形成與促

32
進癒傷組織分化芽體需要兩種不同之培養基。本試驗中以黛粉葉
乳羅變種之癒傷組織誘導分化芽體,以 BA 5 mg/l配合 NAA 0.125

mg/l 之培養基效果最佳(表 10)。組織培養中增殖培養基添加的植


物生長調節劑,其種類及濃度亦相當重要。Cytokinin 的添加可
促進細胞分裂,誘導芽體大量繁殖。Rao et al.(1973)發現只需要

BA 就可以引起矮牽牛屬葉圓片形成芽體。但在蘋果及梨的葉片
培養中,結合 auxin 及 cytokinin(NAA+TDZ)對誘導不定芽較有
效(Chevreau et al., 1989; Fasolo et al., 1989)。磯松 (Limonium

altaica cv. Emille)葉片單獨培養於 BA 或 TDZ 之 MS 培養基中皆


會促進不定芽之再生,而在培養於 IAA 與 TDZ 之培養基中獲得
最佳效果(Jeong et al., 2001)。

Inoue and Maeda (1980)在稻米的癒傷組織試驗中發現,癒傷


組織在低濃度 auxin 及較高濃度 cytokinin 之培養基下培養,其癒
傷組織會變得較緊密且綠色癒傷組織增加,有利於分化芽體。本

試驗之癒傷組織在經過 BA 5 mg/l 配合 NAA 0.125 mg/l 之培養基


繼代後,其癒傷組織亦有綠色之組織增加之情形。但其它之生長
調節劑組合在繼代培養後,有少數癒傷組織之顏色漸漸呈淡綠或

淡黃色且質地鬆軟,經培養後發現並沒有分化之跡象,因其生長
調節劑之組合並不適合於癒傷組織之分化。

在培養的環境方面,本試驗於誘導癒傷組織時所使用之光度

為 5 ± 2μmolm-2s -1 之低光照,與胡(1996)之處理相同,於此光度
下癒傷組織在基本培養基內之生長良好。Gaspar et al. (1982)認為
光的存在會增加 IAA 氧化酵素的活性而改變 auxin / cytokinin 的

33
平衡,隨之減少癒傷組織的生長,因此待癒傷組織繼代至增殖與
分化之培養基時,再將其移至 35 ± 5μmolm-2s -1 光度下培養。

微體繁殖苗於瓶內發根,會增加移植時之勞力,或使根系受
傷而增加感病機會,因此商業生產中已逐漸朝向瓶外發根之趨勢
(Maene and Debergh, 1983)。Auxin 已廣泛應用於瓶外發根上,當

幼株在瓶外以 auxin 處理,可以促進芽體基部之細胞分裂而長出


不定根。本試驗中以 IBA 與 NAA 作為發根劑,兩者均可提高乳
羅黛粉葉誘變種再生植株之發根率,並且相同濃度下,NAA 之

效果較 IBA 好(表 12)。本研究於乳羅黛粉葉誘變種癒傷組織再生


植株的試驗中,找到最適芽體分化之培養基,亦伴隨著根之產
生,但於培養六週後之根長並不影響到瓶苗之移植。

從繁殖種苗的立場來說,體細胞變異的發生會改變原有品種
的特性,極為不利,必需加以控制。但對品種改良而言,體細胞
變異則成為變異的新來源,提供選種的機會。誘導體細胞變異常

用的方法有物理及化學方法,利用放射線照射過程簡單,重複性
佳,誘變率高(謝,1981)。另外,利用放射線照射進行誘變育種,
除可增加變異率之外,更可能直接繁殖利用此突變體,大為縮減

傳統育種年限及勞力(高和盧,2000)。

乳羅黛粉葉誘變種‘Rudolph Roehrs-86M1’葉片癒傷組織經
γ射線 4Gy 照射一次及兩次,於照射後觀察癒傷組織之生長情

形,相較於未照射之癒傷組織,照射γ射線之癒傷組織有褐化之
情形(圖 7;圖 8)。造成褐化的原因應是放射線所造成的直接效
應居多,放射線直接打擊(direct hit)至細胞,造成癒傷組織表面

34
細胞的直接損傷;而放射線所造成的原子游離或激發的作用,亦
有可能引起分子的再次損傷(間接效應) (Anonymons 1967;黃

1987;黃 1988)。長寬 5mm ×5mm 大小經照射後褐化之癒傷組


織並沒有分化為芽體之跡象,褐化組織呈現鬆軟水浸之情形,有
些癒傷組織組織表面褐化,內部仍呈綠色,但於培養四週後仍無

分化之跡象,此亦可能為間接效應使得癒傷組織不易恢複細胞分
化能力之故。

細胞受到游離輻射傷害的程度與輻射劑量有關,本試驗中以

4 Gy 之劑量分別照射一次與兩次,第二次照射之處理為第一次
照射後第四天,可發現照射兩次之癒傷組織褐化情形明顯較照射
一次者嚴重(圖 10),顯示吸收劑量愈高,其生物效應愈顯著。而

在仍具有分化能力之癒傷組織中,照射一次與兩次的芽體數並沒
有明顯之差異,此結果顯示乳羅黛粉葉‘Rudolph Roehrs-86M1’之
癒傷組織於 4Gy 之γ射線照射兩次後,其芽體分化能力恢復情

形良好,因為在低劑量率或照射的間歇下,細胞有修補作用,可
以及時恢復部份的傷害(核研所,2001),因此,間歇照射比連續
照射的傷害小。

乳羅黛粉葉誘變種 ‘Rudolph Roehrs-86M1’ 為 1997 年乳羅


黛粉葉 Dieffenbachia maculata ‘Rudolph Roehrs’經γ射線處理所
選拔出之誘變種中之一株,故本試驗將此誘變株再次以γ射線處

理屬於輪迴照射(recurrent irradiation)。在植物育種上,以放射線
進行輪迴照射,可累積並擴大遺傳變異之範圍(謝,1981),本試
驗經過γ射線照射所產生的植株,由於植株尚小,在植株型態及

35
外表型方面,是否會有回復原來乳羅黛粉葉之特徵或是產生其它
外表型的變異,則仍待持續的觀察。

體細胞變異可應用於園藝產業上,例如增加觀賞作物外表型
的選擇性。觀賞作物的外表型為一種視覺性的感受,對於所謂優
良性狀並無一個明顯的定義,因此在作物組織培養結合誘變技術

產生變異時,可加以篩選外表性狀產生改變之營養系,來加以固
定,以增加品種選擇的機會。

3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