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7

马来西亚佛学考试

马来西亚佛学考试委员会主办
第二十三届全国佛学考试

(一九九六年八月卅一日)
启蒙组
(1 小时)
请仔细阅读下列各细则
(1)与考生必须严格遵守监考员的命令。
(2)测验进行中,不得交谈,或作任何有作弊嫌疑的举动。
(3)未得监考员的通知以前,不得翻阅试题。
(4)五十题全部作答,每题只有一个答案。
(5)答案请填写在所分发的纸上。
(6)如欲更改答案,必须用胶擦将已填的答案擦干净,然后填上新答案。

1.佛教的教主是________。
A.释迦牟尼佛 B.阿弥陀佛
C.弥勒佛 D.药师如来

2.抚养悉达多太子长大的摩诃波闺波堤是太子的_________。
A.母亲 B.姨母
C.姐姐 D.姑母

3.太子取名悉达多,意思是_______。
A.快乐 B.健康
C.吉祥及一切成就 D.圆满

4.悉达多太子十二岁就已精通了印度宗教的_____。
A.四吠陀 B,语言 C.仪式 D.典故

5.太子与表妹结婚后生下的孩子取名为"罗侯罗"是什麽意思?
A.镣铐 B.一切如意
C.圆满 D.吉祥

6.悉达多太子觉得孩子的诞生________。
A.将使他更难离开家庭
B.带给他从未有的快乐
C.会继承他的王位
D.使他感到十分厌倦

7.佛陀是在________成道的。
A.鹿野苑
B.王舍城
C.菩提迦耶
D.拘尸那拉城

8.佛陀初转法轮度乔陈如等五比丘,他们是佛教史上最早的________。
A.僧伽 B.护法
C.达磨 D.优婆塞

9.第一位成为佛陀皈依弟子的国王是谁?
A.净饭王
B.阿 世王
C.频婆娑罗理
D.波斯匿王

10.________是佛陀在古印度南方说法的根据地,也是佛教史上第一座寺院。
A.祗园精舍
B.正觉精舍
C.大悲精舍
D.竹林精舍

11.摩竭陀国大富长者的儿子________,在皈依佛陀后,成为头陀第一的尊者。
A.阿难陀 B.优波离
C.提婆达多 D.摩诃迦叶

12.祗国精舍是_______建来供养佛陀作为说法道场的。
A.波斯匿王 B.须达多长者
C.净饭王 D.阿 世王

13.是谁带领了太子妃耶输陀罗等五百妇女向佛陀请求出家,并成为最早的比丘尼?
A.波 波提 B.末利夫人
C.苏那妲 D.安 巴里

14.试举出不符合史实的一组。
A.蓝毗尼…………太子诞生地
B.鹿野苑…………初转法轮
C.竹林精舍…………佛说法处
D.毗舍离…………佛涅盘处

15.佛在从摩竭陀国到毗舍离途中经过波婆村时接受了金匠--的最后供养。
A.善生 B.俱利迦
C.耶舍 D.淳陀

16.要做一个佛教徒,先决的条件是______。
A.参加佛学会 B.出家
C.皈依三宝 D.吃素

17.佛陀最后度化的弟子是_________。
A.须跋陀罗
B.耶舍
C.目犍连
D.须尼达

18.涅盘是梵文,翻译它的意思是_______。
A.圆满 B.圆明
C.圆寂 D.圆觉

19."皈依"的意义_______。
A.拿出整个身心,去归敬三宝
B.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C.诸恶莫作
D.严持戒律

20."缘聚即生,缘散即灭"的道理是指_______法。
A.因果 B.缘起
C.业力 D.轮迥

21.佛陀教导我们要感恩,佛指的四恩是_________。
A.佛恩,法恩,僧恩,菩萨恩
B.佛恩,家庭恩,社会恩,国家恩
C.父母恩,兄弟恩,姐妹恩,朋友恩
D.父母恩,众生恩,国家恩,佛恩

22.修菩萨乘,主要的是修习
A.五戒十善
B.六度
C.三皈依
D.八关斋戒

23.发厌离心,修出世法,求解脱是属修习的佛教徒。
A.天乘
B.人乘
C.声闻乘
D.菩萨乘

24.贪欲一般须靠________来对治。
A.持戒 B.发愿 C.布施 D.慈悲

25.精进主要是对治_________。
A.愚痴 B.贪欲
C.懈怠 D.毁犯

26.说话和颜悦色,在适当时用劝慰,祝福,勉励和赞美,这是四摄法中的________。
A.利行 B.同事
C.爱语 D.布施

27.利益大众,服务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四摄法中的_____。
A.利行 B.同事
C.爱语 D.布施

28._______是最早把佛像和佛经从印度传到中国去的高僧。
A.摄摩腾 B.马兴达
C.达摩 D.朱士行

29.最早被翻译成中文的经典是________。
A.法句经 B.华严经
C.四十二章经 D.法华经

30.佛旗是根据_________之颜色制定的。
A.佛陀成道时,圣体放出的色光
B.佛舍利
C.彩虹
D.古印度国旗

31.一般我们都把传到中国、日本、韩国的佛教称为_______佛教。
A.原始 B.北传
C.南传 D.西域
32.南传佛教是属於_______系的佛教。
A.巴利语 B.泰语 C.梵文 D.汉语

33.卫塞节是佛教徒庆祝释迦牟尼______"三期同一庆"的节日。
A.出家,成道,说法
B.诞生,成道,涅盘
C.诞生,结婚,圆寂
D.出家,说法,度生

34.於公元二世纪时,马来半岛北部出现一个信奉佛教的国家,叫狼牙修。以下那一个
地区不属它的范围内。
A.吉打 B.泰南
C.玻璃市 D.马六甲

35.______是第一位到西域去取经的中国人。
A.玄奘 B.法显
C.义净 D.朱士行

36.对人生的真理,有正确的认识。这是八正道中的________。
A.正定 B.正念
C.正命 D.正见

37.有正当的职业,过如法的生活,不做伤天害理的事,既已符合八正道中的
_______。
A.正命
B.正业
C.正定
D.正念

38.率领僧团,把佛法传到锡兰、缅甸、泰国以及南洋群岛的人是_________。
A.摩哂陀
C.未阐提
B.鸠摩罗什
D.摄摩腾

39.佛的纪元,是从佛陀_______那年开始算起的。
A.诞生
B.涅盘
C.成道
D.出家
40.身的三善业是指_________。
A.不妄语,不绮语,不恶口
B.不杀生,不妄语,不邪淫
C.不偷盗,不杀生,不邪淫
D.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

41.学佛是要________与______,双修的。
A.慈悲,平等
B.福德,智慧
C.慈悲,忍辱
D.布施,持戒

42.在佛教徒的三种类型中,实行--乘法的佛教徒才是最佳的模范。
A.菩萨
B.声闻
C.天
D.人

43.以下那些不是佛教的标志。
A.法轮
B.莲花
C.黄布
D. 字

44.______是佛教的其中一种标志,它代表一切功德圆满,也象征著吉祥。
A.(阿弥陀佛的符号)宇
B.莲花
C.袈娑
D.法轮

45.人生的种种痛苦,都是由我们内心的烦恼招感来的。这就是佛说四圣谛中的
_______。
A.苦谛
B.集谛
C.灭谛
D.道谛

46.阿育王在政信佛教,能使到当时印度的国运达到空前兴盛,是因为他以_______治
国。
A.威望
B.佛法
C.战争
D.权力

47.八正道在四圣谛中是属于________。
A.苦谛
B.集谛
C.灭谛
D.道谛

48.我国佛教徒每年都在阳历的那,一个月里庆祝卫塞节?
A.三月
B.四月
C.五月
D.六月

49.佛旗的颜色代表_________。
A.慈悲
B.光明
C.清净
D.吉祥

50.法轮有八支轴,象征著佛说的__________ ,是纯洁端正行为的规则。
A.八念 B.八觉
C.八解脱 D.八正道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