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24

202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长泽伊织

导论 ................................................................................................................................................................ 2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内涵 .................................................................... 2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及其关系 ...................................................... 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 ............................................. 2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 2
三、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 ......................................................................... 2
四、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 3
五、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 4
六、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 4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5
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 5
八、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 6
九、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 6
十、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必然性 ......................................................................... 6
(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然性?)......... 6
十一、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及意义 .................................................................... 7
十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 7
十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 8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 8
十四、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 ............................................. 8
十五、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 9
十六、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 9
十七、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 9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 10
十八、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10
十九、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 ......................................................................................... 10
二十、初步探索的教训 ....................................................................................................... 10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 ................................................................ 10
二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 10
第六章 邓小平理论 ....................................................................................................................... 14
二十三、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14
二十四、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 14
二十五、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15
二十六、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18
第七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18
二十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 18
二十八、“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 19
二十九、“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 20
第八章 科学发展观 ....................................................................................................................... 21
三十、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 21
三十一、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23
三十二、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24

1 / 24
202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长泽伊织

VX:zxy18239986365

导论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内涵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是立足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坚持把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入研究和解决中国革
命、建设、改革不同时期的实际问题,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内
容,科学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创造新的理论成果;
2.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解决
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
3. 总结和提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经验并将其上升为理论,不断丰富和
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
4. 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使其植根于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及其关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2.一方面,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3.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
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
运用和发展,都以独创性的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起,都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
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三、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

1.时代背景: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2.指导思想: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
2 / 24
202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长泽伊织

时代,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从此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3.社会条件:中国复杂尖锐的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中国在革命取得胜利后,又
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西方国家不仅对我国实行持续的封锁
禁运,还极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4.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实践;
5.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由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转变;
6.思想理论: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与传播;
7.重要渊源:中国优秀的传统思想文化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文化渊源;

四、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重要理论观
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毛泽东思想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
列宁主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②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③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④ 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⑤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⑥ 党的建设理论;
除了上述几个方面外,毛泽东思想体系还包括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等内
容,都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应该不考]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重要理论观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
学思想体系。毛泽东思想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1.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毛泽东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出发,深刻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
主革命中的领导权思想,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
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客观规律的完备的理论形态。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所创造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条件,采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
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实行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具体政策,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占世界
人口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一重大问题。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毛泽东又领导全
党和全国人民积极探索适合中国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意义的正确思想和方针。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毛泽东系统地解决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如何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
持亲密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解决了如何开展人民革命战争、应该实行什么样的战略战术、如何巩固国防等一系
列重大方针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又提出了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革命武装力量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的重要思
想。VX:zxy18239986365VX:zxy18239986365 VX:zxy18239986365 VX:zxy18239986365 VX:zxy18239986365 VX:zxy18239986365 VX:zxy18239986365
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毛泽东精辟论证了革命斗争中政策和策略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必须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
系和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制定党的政策,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他在对敌斗争和统一战线等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
的政策和策略思想。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3 / 24
202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长泽伊织

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
6.党的建设理论
在无产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建设一个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马克思
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是极其艰巨的任务。毛泽东建党学说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特别着重于从思想上建党,提出
党员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经常注意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
毛泽东思想中还包括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等内容,都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五、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1.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
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
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①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深入实际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把握事物内在必然联系,按
照客观规律办事;
②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
③坚持实事求是,就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2.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
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群众路线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
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
形成的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
青春活力的重要传家宝。
①群众路线本质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
②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
③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④坚持群众路线,就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3. 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就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
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开展国际经济
文化交流,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
①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中国人自己做主张、自己来处理;
②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③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之魂。新时代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就要认真学习和运用
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六、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1.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开拓者,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2.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以独创
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3.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是毛泽东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
用到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具有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特色的立场、观点、方法,
是我们党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出发点、根本点和立足点。
4 / 24
202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长泽伊织

4.毛泽东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5.毛泽东思想的话语表达做到了理论的通俗化,以通俗的言语解释深刻道理,所
体现的独特理论风格,给新时期党的理论创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重要的
启迪;
6.毛泽东思想所确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前进方向、基本原则和基本方
法,指导着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
化新境界。

②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1.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对帝国
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
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找到了一条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
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2.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思想观点,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

③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1.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与我们今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有很大的不同,
但这丝毫没有减弱和降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
2.毛泽东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同经过长期历
史检验形成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区别开来,为我们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坚持
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指明了方向;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1.内容: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的革命。
2.革命对象: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
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是压在中国人民
身上的“三座大山”。
①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帝国主义是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大障碍,
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和一切灾难祸害的总根源。
②封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和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是中国
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主要的、直接的障碍。
③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利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发展起来的
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对广大劳动人民进行残酷剥削和对民
族工商业巧取豪夺,严重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3.革命动力: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①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②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③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

5 / 24
202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长泽伊织

④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既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束缚,又在经济和
政治上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4.领导力量: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的核心问题。
特点:①具有彻底的革命性;②集中分布,有利于组织和团结;
③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

八、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1.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现时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
2.“新”的特点: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
义革命的一部分;
②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
③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④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

九、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进一步展开和体现,为新民主主
义革命指明了具体的奋斗目标。
1.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
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2.经济纲领:①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②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
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③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
大众的文化。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就其内容说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
和独立。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科学的,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客
观真理及理论和实践的一致性。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大众的,是为全民族中绝大多数工人
阶级和劳动群众服务的,主张文化普及于大众又提高大众,因而也是民主的。

十、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必然性

(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
路的必然性?)

1.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必然性:
①时代特点:对外无民族独立,对内无民主制度;

6 / 24
202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长泽伊织

②具体国情: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
军。必须充分地发动农民,凝聚农民阶级的革命力量;
2.具备的基础条件:
①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
②革命的群众基础好;
③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④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
⑤党的领导的有力量及其政策的不错误;

十一、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及意义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根本在于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
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土地革命、
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密切结合和有机统一。
1.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内容;
2.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
3.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

意义:
① 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开辟了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
② 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主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独创性地发展了马
克思列宁主义。
③ 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十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1.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
首先,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决定的;其次,是由中国革命的长
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
2.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原因: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无议会民主可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
利;反革命势力总暴力镇压革命人民;
经验:①建立新型人民军队;②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③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的人民军队;④开展革命的政治工作;⑤坚持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
3. 党的建设
原因:
① 党员构成特点: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占多数;
② 党思想上的主要矛盾: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
经验:
① 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
② 必须在任何时候都重视党的组织建设;
③ 必须重视党的作风建设;
7 / 24
202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长泽伊织

④ 必须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建设;
4. 相互关系: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
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
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
阵的英勇战士。

十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
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认真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
具有独创性的革命理论。
1.理论意义:
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解决了中国革命
的一系列理论问题;
② 科学地回答了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以及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问题;
③ 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2.实践意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指导下,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3.世界意义: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极大地增强了他
们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信心。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十四、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
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社会形态;
原因:
1. 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
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
主义经济。
2. 与三种不同性质的主要经济成分相联系,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是工人阶级、
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基本的阶级力量。这三种基本的经济
成分及与之相联系的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之间的矛盾,就集中表现为社会主义
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
3.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
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的比重还很大。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
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8 / 24
202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长泽伊织

十五、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内容: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
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
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
化。
“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两者相互联系、
不可分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十六、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老师说不考☺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VX:zxy18239986365 VX:zxy18239986365 VX:zxy18239986365 VX:zxy18239986365
第一, 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二, 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三, 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第四, 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 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第二, 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所谓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在国家直接控制盒支配下的资本
主义经济;

十七、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1. 历史意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
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前提;
2. 经济意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
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极大地提高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创造
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 政治意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这是中国几千年来阶级关系的最根本变革,极大地巩固和扩大了工人阶级领导
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
4. 世界意义: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中国这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
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
大胜利。它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
世界和平、推动共同发展、反对霸权主义产生了积极影响;
5. 理论意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对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问题的系统回
答和正确解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正确运用和
9 / 24
202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长泽伊织

创造性发展的结果。它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
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十八、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1.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2.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3.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4. 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关于“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关于科学教育文化和知识分子工作;
关于国防建设;关于祖国统一;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关于执政党建设;

十九、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

1. 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2. 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3. 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二十、初步探索的教训

1. 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 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3. 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
4. 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5. 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6. 必须坚持对外开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公共成果建设社会主义,不能关
起门来搞建设;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

二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老师说都要考,简答题正文就行,小字部分是叙述题的答案,老师说这就是标准答案,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但是相当部分的专业术语性很强,跟前面的毛泽东思想的具体内容不一样,这个是要考的。我的建议是大概背背就行了,
不用像前四章那样成段背诵,第五章不重要,这是二十大后新加的一章,18 版的教材没有这一章)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的国际背景
10 / 24
202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长泽伊织

① 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中形成;
20 世纪 70 年代,整个世界发生着大变动大调整,这种变动调整的剧烈和深刻程度远远
超出了人们的预料。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
化深入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遭遇严重的经济危机,美苏两
极对抗的冷战格局出现重大变化,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大国间关系不断调
整,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增强。尽管局部战争仍有发生,但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短
时期内爆发世界大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长期被冷战阴云笼罩的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的渴望
更加强烈。另一方面,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使各国人民更加珍惜发展的机
遇,求发展的愿望更加强烈。
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站在时代的高度,以世界眼光来观察和思考
中国问题,指出了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就为我们党一心一意
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行对外开放以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奠定了
科学的基础,也为我们党在复杂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冷静沉着、抓住机遇、发展自己,提供了
明确的指针。
② 在对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形成;苏联解体、东欧剧变、霸权主义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发生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重大事件,国际共产主义
运动遭受了重大挫折。苏联解体以后,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极力使世界向单极化方向发展,谋求建立以其为领导的世界秩序,以美国为首的霸权主义和
强权政治导致世界很不安宁,恐怖主义危害上升,一些地区的冲突和争端时起时伏。
但与此同时,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仍然在曲折中获得了发展,这
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一个难得的相对稳定的和平的外部环境。特别是使全球经济
日益融为一体的经济全球化浪潮正在蓬勃发展,它是当今世界的生产力、世界市场和科学技
术等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历史发展不可阻挡的大趋势,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是包括我国在内
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在对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进行科学判断的基础上,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
党人明确提出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主题、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
和主要标志、社会主义仍然代表人类未来发展方向等重大论断,为我国迎头赶上时代潮流,
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思想基
础。
③ 在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中形成;多极化、全球化、科技革命、中国国际地位提升
1. 进入 21 世纪,世界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
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各国相互依存逐步
加深,大国关系深刻变动,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
2. 同时,国际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国发展的外部条件复杂多变。
3.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当代中国同世界关系已经发生历史性变化,中国发展对
世界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不断提高,国际社会普遍看好中国的发展前景,看重中国的
作用和影响,同中国合作的意愿普遍增强,国际环境发展变化对中国发展的作用和
影响也不断增大。
4. 长期以来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成就,但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或者照
搬别国发展模式,一些国家发展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经济结构失衡、社会
发展滞后、能源资源紧张、生态环境恶化,有的出现了两极分化、失业增加、社会
腐败、政治动荡等问题。VX:zxy18239986365 VX:zxy18239986365 VX:zxy18239986365 VX:zxy18239986365
5. 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中国的发展放到世界的大局中来思考,
深刻分析国际形势、顺应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形成科学发展的新理

11 / 24
202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长泽伊织

念新观点新战略,为我国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加快发展,发挥比较优势,把握有
利条件,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指明了科学道路。
④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形成;国际格局、全球治理体系、保护主义、人类命运共同体
1. 党的十八大以来,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百年
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全球治理体系正在发生
深刻变革,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近代以来最具革命性的变化,世界范围呈现出影响人
类历史进程和趋向的重大态势。世界经济版图发生的深刻变化前所未有,新一轮科技革
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陈代谢和激烈竞争前所未有,国际力量对比发生的革命性变化前
所未有,全球治理体系的不适应、不对称前所未有,人类前途命运的休戚与共前所未有。
2. 与此同时,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
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治
理赤字、信任赤字、发展赤字、和平赤字等问题越来越严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
3.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
之大变局,洞察时代风云,把握时代脉搏,引领时代潮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
而为,提出了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解决人类
发展重大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人类共同
利益和共同价值做出了独创性贡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
① 吸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曲折和失误,反思;正确主张,落实;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
义,成为我们党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解决这个重大课题,既要认真吸取其他国家社会主义
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又要时刻警惕西方资本主义的压力与渗透;既要坚决抵制抛弃社会主义
长泽伊织长泽伊织长泽伊织长泽伊织长泽伊织长泽伊织长泽伊织长泽伊织长泽伊织长泽伊织长
的错误主张,又要自觉纠正僵化的错误观念。这涉及党对历史方位、时代主题、基本国情、
国际形势等系列重大问题的认识和判断,如果把握不好,就容易犯错误、走弯路。
2.在这个探索中,我们党逐步形成了一系列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方针政策和实践
经验。这些思想理论成果的产生,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份珍贵的思想财富。但这一时期,我
们也犯了不少错误,走了不少弯路。这主要是在经济上急于求成、盲目求纯和急于过渡;在
政治上以阶级斗争为纲。
② 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1.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国外发生苏东剧变,国内发生严重政治风波,世界社会主
义出现严重曲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临新的巨大困难和压力,我们党又处在一个重
大历史关头。
2.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
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
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所处的地位和环
境、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党的自身状况,都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这一时期,正值我们党
的队伍进入整体性交接的关键时刻,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党的阶级基础在
增强,群众基础在扩大。尽管党的干部队伍总体是好的,但在一些党员和干部中,还存在着
不同程度的思想僵化、信念动摇、道德滑坡、组织涣散现象,在党员领导干部中违法乱纪、
腐化堕落案件时有发生。
3.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是我们党必须解
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这就要求我们党坚持从新的实际出发,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
的建设,使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

12 / 24
202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长泽伊织

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
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③ 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阶段性特征;经济实力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小康协调民主法治
新世纪新阶段,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
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进
入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④ 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
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
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实践基础
①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实践;
我国改革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率先突破,逐步转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并全面
铺开,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决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探索公有制为主体、多
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经济制度。同时进行政治、
文化、社会等各领域体制改革,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把对外开放确立为基本国策,兴办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等经济特区,推动沿海港口城市开放,不断形成和发展符合
当代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体制机制。VX:zxy18239986365 VX:zxy18239986365 VX:zxy18239986365
② 世纪之交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容应对一系列关系我国主权和安全的国际突发
事件,战胜在政治、经济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风险,特别是领导我们成功抵御亚洲金融危
机冲击、战胜 1998 年特大洪涝灾害等,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航船始终沿着
正确方向破浪前进。世纪之交,我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前两步目标,进入了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发展,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
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原有的社会阶层发生了极大变化,除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等
社会阶层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此外,我国在经历了长时期的经济增长后,也面临着
国际经济衰退、国内经济结构需要调整、部分国有企业发生较大困难、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紧张、
发展经济与保持环境生态的矛盾日益突出等重重压力。
③ 新世纪新阶段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
遇期,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完
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
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我们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
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和发展,鼓励和支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我们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改善人民
生活,取消农业税,不断推进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促进
社会和谐稳定。我们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企稳回升。我
们战胜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夺取抗击汶川特
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和灾后恢复重建重大胜利,妥善处置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
④ 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13 / 24
202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长泽伊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
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事业取得
重大成就,为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提供了重要
保障。同时,外部环境变化带来许多新的风险挑战,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长期没有解决的
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以及新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管党治党一度宽松软带来党内消极腐败现象
蔓延、政治生态出现严重问题,党群干群关系受到损害,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受到削弱,
党治国理政面临重大考验。面对影响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目标继续前进。改革开放以
后,党和国家事业取得重大成就,为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
有利条件、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外部环境变化带来许多新的风险挑战,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
临不少长期没有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以及新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管党治党一度宽松软
带来党内消极腐败现象蔓延、政治生态出现严重问题,党群干群关系受到损害,党的创造力、凝
长泽伊织长泽伊织长泽伊织长泽伊织长泽伊织长泽伊织长泽伊织长泽伊织长泽伊织长泽伊织长
聚力、战斗力受到削弱,党治国理政面临重大考验。

二十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过程

(看看书记一下历史事件时间就行,不考)

第六章 邓小平理论

二十三、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1.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背景
①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
主义是一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②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
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2.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
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既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社
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问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3.理论意义
①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
②廓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
③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
④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二十四、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4 / 24
202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长泽伊织

意义:第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有力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的进行。
第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破除了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观念,坚持走自己的路。
第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第四,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作为检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
根本标准,破除了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离开发展生产力抽象谈论姓“社”姓“资”的思维定
势,把我一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解放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不是背离马克思主义的胡思乱想;同时
必须敢于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把实践当作最高权威,不做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奴隶。
解放思想通常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对原先的认识进行再认识,这其中既有对原先认
识中那些正确部分的坚持,也有对原先认识中那些错误部分的纠正;二是在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正确认识。

二十五、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太多了,但论述题的确如此,不可能全背下来,自己把握)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①首先,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
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
处在初级阶段。
②其次,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我国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
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
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
② 最后,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总起来说,这一阶段是逐步摆脱贫穷、摆脱落后的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
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变为非农产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的工业国的阶段;
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是通过改革
和探索,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阶段;是全民奋
起,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

2.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
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①首先,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②其次,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是实现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
③再次,“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是实现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④“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是实现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3.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
①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马克思主义始终高度重视生产
力发展;

15 / 24
202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长泽伊织

②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经济建设,这
是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和社会主要矛盾进行科学分析得出的最
重要的结论。
③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④ 发展生产力离不开科学技术

4. 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到 1990 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 20 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 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
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举措:①以重点带动全局的思想;②“台阶式”发展的思想;
③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

5.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1.性质
①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改革不是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
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
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但
改革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那种原来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
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②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
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运动推动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
展。通过改革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解救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社会
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客观要求;
③ 归根到底,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
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④ 开放也是改革,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和改革一起成
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
2.必然性
①实行对外开放是对中国经济发展停滞落后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
② 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发展敏锐观察的结果;
3.特点:对外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的开放;不仅是经济领域的开放,还包括科技、教
育、文化等领域的开放。
4. 要求
① 一是要正确对待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
② 二是在对外开放过程中要高度珍惜并坚决维护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得来的独
立自主权利;VX:zxy18239986365 VX:zxy18239986365 VX:zxy18239986365 VX:zxy18239986365 VX:zxy18239986365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内涵:一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
二是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劣,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是

16 / 24
202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长泽伊织

要把两者优势结合起来;
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手段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从
而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
色所在、优势所在。
地位: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创新,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
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指南。

7.“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无内涵,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8.“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①坚持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
平统一的基础;
②两制并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
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③高度自治,祖国完全统一后,香港、澳门、台湾作为中央政府全面管辖下的特别
行政区,享有不同于中国其他省、市、自治区的高度自治权,台湾、香港、澳门同胞各
种合法权益将得到切实尊重和维护;
④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
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①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②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其基本点是:
第一,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
环境;第二,从经济角度来说,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
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第三,和平与发展是相
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
平的重要基础;第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要
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还需要各国人民长
期不懈地共同努力。
③ 基本目标:明确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外交
政策的基本目标;中国的和平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
④ 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⑤ 坚持以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原则处理同各国共
产党和其他政党的关系;
⑥ 外交政策
1.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较长时期
的国际和平环境;
2. 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3. 高度重视第三世界国家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强调加强同它们的团结与合作;
4. 主张积极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5. 强调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6. 确定了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善于守拙、决

17 / 24
202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长泽伊织

不当头的方针;
7. 确立党际关系“四项原则”,开创党的对外工作新局面;
8. 强调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力量,要对人类进步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10.党的建设理论;
①加强党的建设,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一个法宝;
②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是加强党的建设,从而增强我们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
性、预见性和创造性的必修课;
⑦ 加强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环节;
⑧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各级领导干部,是加强党的建设,
保证党的路线的连续性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
⑨ 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打好党风建设这场硬仗;
⑩ 加强党的建设一定要重视制度建设;

二十六、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1.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第七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二十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

“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关系: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1.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是什么: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
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
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
的生活水平。
为什么: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
和发展生产力。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大力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
我们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2.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是什么: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
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
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
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为什么:
① 发展先进文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任务。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
18 / 24
202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长泽伊织

互交融,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在综合国力竞
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 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③ 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社会主义文化;
④ 发展先进文化,要把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
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⑤ 弘扬民族精神是发展先进文化极为重要的任务;
⑥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⑦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
⑧ 教育是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
⑨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⑩ 发展先进文化,需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
⑪ 发展先进文化,需要重视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
⑫ 发展先进文化,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3.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是什么: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
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
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
政治、文化利益。
为什么:
① 人民是我们国家的主人,是决定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是历史的真正创
造者;
② 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
③ 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④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⑤ 要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⑥ 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党和国家事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
益关系,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至关紧要。

二十八、“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1.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为什么: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推进的;
② 发展是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需要;
③ 用发展的方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
④ 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
怎么做:①发展要善于抓住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
②发展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
③ 发展包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 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⑤ 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 / 24
202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长泽伊织

① 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
制度;
② 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
③ 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国家宏观调控;
④ 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分配关系,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和个
人的分配关系;
⑤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①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②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③ 坚持依法治国;
④ 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⑤ 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⑥ 尊重和保护人权;
5. 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
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始终要注意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经济社会安全,注意防范
和化解国际风险的冲击。抓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始终
保持对关键行业、关键领域的控制力。在我们这样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搞现代化
建设,必须处理好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
己的力量上。
6.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①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要坚持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
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②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
③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重点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④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
⑤ 把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统一起来。
⑥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
⑦ 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
⑧ 领导干部一定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⑨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⑩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
⑪ 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

二十九、“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发展;
2.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理论武器;

20 / 24
202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长泽伊织

第八章 科学发展观

三十、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1.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①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
既要关注发展规模和速度,又要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既要关注社会财富的创
造和涌流,又要注重社会利益分配和调整;既要关注经济实力增长,又要注重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等各方面的均衡发展;既要关注开发和利用
自然为人类造福,又要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既要关注群众基本需求的满足,
又要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
② 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顺应我国发展新
的阶段性特征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要坚持
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努力使加快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要求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
在转变中谋发展。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好”与“快”的辩证关系,抓
紧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
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
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
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不断提高发
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③ 坚持科学发展,必须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
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日益突出,作为人类文明进步
的基石和原动力的作用日益凸显,科学技术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深刻
地决定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
合国力的关键。要抓住新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把科技和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
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制定和实施正确有效的科技政策措施,大力提高
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把知识和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
供强大的科技支撑,使科学技术现代化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
动力。
④ 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尊重创造,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和政策创新,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努力为人才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⑤ 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善于抓住和用好机遇。

21 / 24
202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长泽伊织

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全国各族人民根
本利益所在。
2.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是什么: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体现
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
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只有自觉坚持把以人为本的要求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各
方面,体现到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中,实现科学发展才能具有最广泛最深厚
的群众基础。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人
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全
部任务和责任,就是带领广大人民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就要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
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怎么做:
①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
第一位。
②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依靠人民,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汲取智慧
和力量。
④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着力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
平。
⑤ 坚持以人为本,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3.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是什么:全面协调可持续中的“全面”是指发展要有全面性、整体性,不仅经
济要发展,而且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发展要有协调性均衡性,各个
方面、各个环节的发展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
“可持续”是指发展要有持久性、
连续性,不仅当前要发展,而且要保证长远发展。
为什么:坚持全面发展,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认
识和把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相互联
系、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体。经济建设是中心和基础,政治建设是方向和保障,
文化建设是灵魂和血脉,社会建设是支撑和归宿,生态文明建设是根基和条件,
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要坚持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任务来把握,作为统一的工作来部署,作为统一的目
标来落实,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怎么做:
① 坚持协调发展,就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个领域协调推进。
② 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③ 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建设生态文明。
4.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是什么: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
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条件下,我们要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
谐,必须更加自觉地运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的利益。
胡锦涛强调,要善于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各个方面的发展要求,把经济建设、

22 / 24
202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长泽伊织

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及其各个环节统筹好、协调好,使之相互促进、相
互支撑,实现良性互动。
怎么做:
① 坚持统筹兼顾,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
② 坚持统筹兼顾,必须认真考虑和对待各方面的发展需要,正确反映和兼顾各阶
层各群体的利益要求
③ 坚持统筹兼顾,要牢牢掌握统筹兼顾的科学思想方法,努力提高战略思维、创
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不断增强统筹兼顾的本领,更好地推动科学发展。
④坚持统筹兼顾,还要求我们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做到兼顾各方、综合平衡。

三十一、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1.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①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②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决策。
③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赢得国际经济竞争主动权
的根本途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④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战略。
⑤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
展的重要措施。
⑥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⑦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
任务,也是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
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①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② 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③ 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④ 坚定不移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⑤ 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3.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①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②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③ 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
④ 教育人民加强新闻宣传工作;
⑤ 繁荣文艺创作;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5.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① 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
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② 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6.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为什么:党的建设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形势的发展、
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

23 / 24
202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长泽伊织

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是什么: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总要求是:要增强紧迫感和
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
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
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怎么做:
①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
② 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
③党的优良作风是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

三十二、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接续发展;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24 / 2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