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推动构建多极世界的金砖实践:基础、路径与展望 王晨星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23

2022 年 10 月 拉丁美洲研究 Oct.

2022
第 44 卷 第 5 期 Journal of Latin American Studies Vol. 44 No. 5

金砖国家研究专题

俄罗斯推动构建多极世界的金砖实践 :
* 基础 、 路径与展望
王晨星
内容提要: 俄罗斯外交史就是一部在国际体系中反复追求中心
地位的 “奋斗史”。为摆脱在现有国际体系中因苏联解体而被 “强
加” 的不利地位, 重振大国雄风, 重回国际舞台中心, 俄罗斯的
战略选择是 “既然不适合, 那就打破它 ”, 试图推动国际体系变
革,打破美西方主导的单极世界,倡导构建多极世界,并在未来多
极世界中谋求 “一极 ” 地位。 在俄罗斯此种对外战略坐标中, 尽
管金砖机制的重要性不及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 、集体安全条
约组织等,但是金砖机制在团结以非西方大国 、新兴大国为主体的
国际体系变革力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俄罗斯看来,金砖机制
的地缘政治价值高于对外经济合作价值 ,其更多是配合对外战略主
要方向的次优方向以及重塑大国威望的助力器。 围绕这一战略定
位,俄罗斯在议题设置、制度设计、互动方式三个层面制定金砖机
制政策,尽管在中短期内受乌克兰危机和美西方战略极限压制的影
响,俄罗斯通过金砖机制平台向非西方世界、 新兴国家集团选择
“一边倒” 的策略,然而从长期看,不排除俄罗斯继续谋求 “既欧
又亚、既西又东、 既北又南 ” 多向一体的复合型外交身份, 届时
金砖机制仅是支撑俄罗斯复合型外交身份的平台之一 。
关 键 词: 世界多极化 俄罗斯外交 多边外交 金砖机制
复合型外交身份
作者简介: 王晨星,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
研究员,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
中图分类号: K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 6649 ( 2022) 05 - 0040 - 22

*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的欧亚经济联盟因素研究” ( 编号:


20CGJ040) 的阶段性成果。感谢 《拉丁美洲研究》 匿名评审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文中错漏由
笔者负责。

— 40 —
俄罗斯推动构建多极世界的金砖实践: 基础、路径与展望

大国复兴通常具有全面性、 综合性、 系统性和动态性特点。 在对外战略


方面,所谓大国复兴,其中一个重要含义就是摆脱在国际体系中的不适地位 ,
进而追求在国际体系中合理的目标地位并加以巩固的过程 。 换言之, 在国际
体系中追求合理位置是大国实现国家利益的关键所在 。① 为取得在国际体系中
的合理方位并实现复兴目标, 要求大国准确谋定战略路径, 全面统筹战略资
源,综合运用战略工具,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战略力量要素, 稳步甚至加速
推进复兴进程。就俄罗斯而言, 通过推动世界多极化, 进而追求 “一极 ” 地
位是其实现大国复兴的对外战略路径选择 , 而金砖机制正是此种对外战略路
径的实践平台。
自彼得大帝取得北方战争 ( 1700—1721 年 ) 胜利后逐鹿国际政治舞台以
来,俄罗斯外交史就是一部在国际体系中反复追求中心地位的 “奋斗史 ”。 苏
联解体使俄罗斯在国际体系中一度从中心位置滑向了边缘地带 。1999 年 12
月,普京在 《千年之交的俄罗斯 》 一文中承认, 俄罗斯已不再是当代世界经
济和社会发展的领先国家,同时提出了 21 世纪俄罗斯在国际社会应占有什么
样的地位的问 题。② 2022 年 2 月, 原 俄 罗 斯 总 统 助 理 苏 尔 科 夫 ( Владислав
Сурков) 提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处境类似于 1918 年布尔什维克与德国签
署 《布 列 斯 特 协 定 》 后 的 苏 俄, 这 是 一 份 “可 耻 ” 的 合 约 ( похабный
мир) ③,是以丧失国际地位和大片领土换来的国家独立 。 更何况, 今天的俄

罗斯面临立国以来从未遇到过的战略环境, 就是俄罗斯历史上首次处在 “东
西强、自身弱” 的尴尬境地。 面对高度发达的欧盟和蓬勃发展的亚太地区,
俄罗斯所处的欧亚中心地带沦为 “有增长, 却无发展 ” 的现代化洼地。④ 要
么整合欧亚地区,打造连接东西的欧亚中心极; 要么被东西两大发展中心分
别吸收,加剧国内政治经济 “二元分裂”,成为摆在今天俄罗斯执政精英面前
的单选题和必选题。 显然, 俄罗斯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 必然会选择前者,
实现地位和荣耀的全面重塑。 俄罗斯政界和学界共同的判断是, 当今世界正

① 宋伟: 《位置现实主义: 一种外交政策理论》,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 年,第 63 页。


② Владимир Путин. Россия на рубеже тысячелетий. Независимая ƨазета,30 декабря 1999 года.
https: / / www. ng. ru / politics /1999 - 12 - 30 /4_ millenium. html. [2022 - 06 - 05]
③ Владислав Сурков. Туманное будущее похабного мира. Актуальные комментарии,15 февраля
2022 года. https: / / actualcomment. ru / tumannoe - budushchee - pokhabnogo - mira - 2202150925. html.
[2022 - 03 - 06]
④ 薛福岐: 《欧亚地区的发展缺失: 基于国家、资本与社会关系的分析》,载 《俄罗斯东欧中亚
研究》,2018 年第 5 期,第 13 - 25 页。

— 41 —
2022 年第 5 期

处在旧两极格局向新多极格局转进的过渡期 。① 由此清晰可见, 俄罗斯对外战


略目标就是谋求国际体系中心地位的回归, 其路径是集中全要素战略力量,
推动世界多极化, 并在未来多极世界中占据独立而强有力的 “一极 ” 地位。
金砖机制在这一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俄罗斯视其为 “多极世界秩序 ” 的化
身。② 这为我们探讨俄罗斯 “金砖观 ” 及对金砖机制政 策 提 供 了 基 本 叙 事
框架。
本文的主要观点是: 其一,从战略价值衡量来看,在俄罗斯对外战略中,
金砖机制的地缘政治价值高于对外经济合作价值 ; 其二, 从战略优先排序来
看,同欧亚经济联盟、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等筑成俄罗斯国际地位的重要支撑
相比,金砖机制是俄罗斯追求世界多极化进程中的次优平台 , 具有壮大非西
方的国际体系变革力量的功能; 其三, 从机制设计来看, 现阶段金砖机制论
坛化、平台化更有利于俄罗斯国家利益的实现。 为论证以上观点, 本文试图
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探讨: 一是从实践基础出发, 探讨俄罗斯多极思想中的
金砖定位; 二是从议题、 制度、 互动三个层面, 分析俄罗斯推动世界多极化
过程中的金砖实践路径; 三是在完成以上讨论的基础上, 归纳俄罗斯塑造金
砖机制的动力、阻力和前景。

一 实践基础

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推动构建多极世界一直是俄罗斯对外战略的核心
理念。确立和巩固多极中的独立 “一极” 则是俄罗斯对外战略的实践目标。俄
罗斯多极思想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孕育形成、初步实践、全面实践阶段。
2014 年乌克兰危机发生后,再到 2022 年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 “特别军事行动”,
在内外战略环境深刻变化下,俄罗斯多极思想出现了新的调整。除了看到国际
力量格局东升西降、世界经济重心持续东移等客观趋势外,俄罗斯还认为,“如
果有足够多的大国声称世界是多极的,那么这个格局就会更快到来。
”③ 从这个

① Концепция внешней политики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Прези∂ент России,30 ноября 2016


года. http: / / www. kremlin. ru / acts / bank /41451. [2021 - 09 - 11 ]; Андрей Кортунов. Почему мир не
становится многополярным. РСМД,27 июня 2018 года. https: / / russiancouncil. ru / analytics - and -
comments / analytics / pochemu - mir - ne - stanovitsya - mnogopolyarnym /. [2022 - 07 - 15]
②③ [澳] 波波·罗著,袁靖等译: 《孤独的帝国: 俄罗斯与新世界无序》,北京: 中信出版集
团,2019 年,第 55 页。

— 42 —
俄罗斯推动构建多极世界的金砖实践: 基础、路径与展望

意义上讲,在俄罗斯的对外战略沙盘中, 团结全球南方大国、 非西方大国、


新兴大国,增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国际力量, 有利于 “真正多极世界 ” 的产
生。金砖机制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必要的平台抓手 。
( 一) 多极思想: 俄罗斯推动金砖机制的理念驱动
1. 孕育形成期 ( 1991—1996 年)
1991 年苏联解体后, 新独立的俄罗斯迅速改变对外战略的价值观基础,
彻底抛弃苏联社会主义外交价值观, 倒向西方自由主义外交价值观, 奉行向
西方 “一边倒” 的大西洋主义外交政策, 急切希望成为所谓 “西方文明大家
庭” 的一员。时任外长科济列夫 ( Андрей Козырев ) 甚至提出 “俄罗斯没有
国家利益,只有全人类共同利益” 的口号。① 显然科济列夫的观点并未在俄罗
斯内部形成共识。在俄罗斯大西洋主义外交大行其道时, 以坚持俄罗斯国家
利益、追求国际体系中领导地位为目标的多极思想孕育而生 。 在独立初期,
“多极同心圆” 论就开始在俄罗斯学界潜动。其内涵是世界是一个同心圆, 圆
心至少是 3 个极 ( 美国、西欧和日本 ) , 或者是 7 个极 ( 七国集团 ) , 而其他
国家则处在圆周上,俄罗斯的任务就是要从圆周向圆心转进 。②
1996 年,普里马科夫 ( Евгений Примаков) 接替科济列夫担任俄外长后
调整俄罗斯对外战略方针,摒弃大西洋主义,提出多极思想。 同年 10 月, 普
里马科夫撰文首次系统阐释俄罗斯多极思想 。③ 普里马科夫认为, 冷战结束后
充满冲突的两极格局逐步向多极格局转变 ,形成多极世界格局需要满足以下 4
个条件: 一是针对北约东扩, 提出不允许在旧的冲突地带出现新的裂痕; 二
是针对美国把俄罗斯看作冷战 “战败国”,提出要摒弃 “主导 ” 和 “被主导 ”
观念,冷战没有 “战胜国 ” 和 “战败国 ”; 三是针对西方向俄罗斯提供经济
支持附加政治条件,提出要推动国际经济关系民主化, 国家间经济关系不能
成为实现政治利益的工具; 四是针对西方的强权政治, 提出要通过协商沟通
的方式来解决国际问题。

① Путин пошутил,что у экс - главы МИД России нет головы. РИА Новости,19 октября 2017
года. https: / / ria. ru /20171019 /1507196495. html. [2022 - 06 - 25]
② 赵会荣: 《俄罗斯的多极世界构想与外交》,载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04 年第 5 期,第
49 - 56 页。
③ Евгений Примаков.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е отношения накануне XXI века: проблемы, перспективы.
Меж∂унаро∂ная жизнь,1996,№. 10,ст. 3 - 13.

— 43 —
2022 年第 5 期

2. 初步实践期 ( 1997—2000 年)
普里马科夫提出俄罗斯多极思想后, 很快就付诸实践。 总体看, 在普里
马科夫推动下,俄罗斯基本确立了在新兴大国行列中代表发达国家和在发达
国家集团中代表新兴大国的复合型外交身份 , 其外交腾挪空间显著扩大, 国
际影响力也实现触底反弹。具体而言,1998 年是普里马科夫外交的丰收之年,
该年俄罗斯外交取得两大成果。 一是以完全成员身份参与七国集团 ( 伯明翰
峰会) ,实现与 “世界工业发达民主国家 ” 为伍的 “愿望”。在当时的历史条
件下,俄罗斯认为,在全球化议程设置过程中, 西方发达国家毫无疑问是主
导方,因此加入七国集团是彰显大国地位、 维护大国体面的必要举措。 二是
倡导建立中俄印三边机制, 开始重视与非西方大国关系, 积极打造与新兴大
国的对话平台。普里马科夫在访问印度期间首次提出发展中俄印三边战略合
作的构想,以此作为在全球范围推动构建多极格局的实践平台 。 俄罗斯外交
界普遍把中俄印三边机制的确立视作俄罗斯开始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序幕 。
3. 全面推进期 ( 2000—2014 年)
2000 年起,俄罗斯进入普京时代。直到 2014 年乌克兰危机暴发前, 普京
基本延续了普里马科夫的多极思想, 伊万诺夫 ( Игорь Иванов ) 和拉夫罗夫
( Сергей Лавров) 两位外长更是这一思想的坚定执行者。 拉夫罗夫把普里马
科夫以构建多极世界为核心的一系列外交思想统称为 “普里马科夫主义 ”①,
归纳起来就是俄罗斯外交须坚持非冲突性 、多元性、实用性三大原则。② 在这
一时期,俄罗斯多极思想及实践得到全面推进 ,复合型外交身份进一步彰显,
与 20 世纪 90 年代相比其战略环境大为改善。2005 年, 中国、 印度、 巴西、
南非、墨西哥等国领导人出席新兴经济体与八国集团 ( G8) 对话会, 俄罗斯
同时身兼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复合型外交身份达到 “巅峰时刻 ”。 尤其在
2005 年至 2008 年金融危机前,俄罗斯学界出现某种 “战略亢奋 ”。 相当部分
学者认为,俄罗斯迎来了 “战略机遇期”,意思是俄罗斯是唯一能同时与发达
国家和新兴大国进行对话的大国, 俄罗斯不再是偏居欧亚北麓的边缘带, 而
是连接欧亚大陆的桥梁, 更是贯穿东西、 联通南北的纽带, 在全球治理新格
局中处在 “中心地位”。

① Лавров: в недалеком будущем историки сформулируют такое понятие, как 《 доктрина


Примакова》. ТАСС,28 октября 2004 года. https: / / tass. ru / politika /1537769. [2022 - 06 - 28]
② Лавров рассказал об идее Примакова создать 《треугольник》Россия - Индия - Китай. РИА
Новости,29 октября 2019 года. https: / / ria. ru /20191029 /1560334084. html. [2022 - 07 - 12]

— 44 —
俄罗斯推动构建多极世界的金砖实践: 基础、路径与展望

这一时期,俄罗斯践行多极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领域 。 一是反复强
调世界多极化是大势所趋。2000 年版、2008 年版和 2013 年版的 《俄罗斯对
外政策构想》 中,明确把推动世界多极化列为俄罗斯对外战略目标之一 , 强
调当前正处在国际秩序向多极世界转进的过渡阶段 。① 二是谋求建立一种相互
依存型多极格局。这一诉求的主要出发点是基于对 21 世纪初期全球化趋势的
基本判断,即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 世界各力量中心之间相互依存度显著提
升,世界随之步入 “后超级大国 ” 时代, 各力量中心加强合作是应对各类全
球性风险挑战的必由之路。② 三是加速推进欧亚一体化进程, 夯实 “一极 ”
地位的战略支撑。基于 20 世纪 90 年代推动独联体一体化的失败教训, 俄罗
斯调整区域一体化战略,开始采取 “多速一体化”,整合可以整合的对象。然
而,调整后的区域一体化战略并非立竿见影,而是先后经历了欧亚经济共同体、
俄白哈乌 ( 克兰) 统一经济空间两次失败后,最终选择构建俄白哈关税同盟为
起点的新一轮一体化进程,最终启动欧亚经济联盟,宣告俄罗斯主导欧亚一体
化进程定型模式的出现。这为俄罗斯能成为与欧盟、美国、中国等其他力量中
③ 在这一历史背景下,金砖机制 ( BRICs) 应
心平起平坐的 “一极” 奠定基础。
运而生。2009 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首次峰会。
4. 深度调整期 ( 2014 年至今)
2014 年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 俄罗斯与西方关系急剧恶化。 同年 3 月,
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后, 美西方把俄罗斯踢出八国集团。2022 年初在美西方
持续拱火挑唆下,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 “特别军事行动”,乌克兰危机再次升
级。就本质而言,乌克兰危机是美西方进一步遏制俄罗斯而制造的 “地缘政
治溃疡面”④,目的是将俄罗斯战略影响力限定在其边界范围内 , 而俄罗斯经

① 参见: Концепция внешней политики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Независимая ƨазета,14 июля


2000 года. https: / / nvo. ng. ru / concepts /2000 - 07 - 14 /4 _ concept. html. [2022 - 07 - 08 ]; Концепция
внешней политики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Российская ƨазета, 11 июля 2008 года. https: / / rg. ru /
documents /2008 /05 /26 / koncepciya - dok. [2022 - 07 - 08 ]; Концепция внешней политики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Независимая ƨазета,12 февраля 2013 года. https: / / www. ng. ru / dipkurer /2013 - 03 - 04 /9 _
concept. html. [2022 - 07 - 08]
② Евгений Примаков. Мир без сверхдержав. Россия в ƨлобальной политике. №. 3,2003,ст. 50 -
57; Евгений Примаков. Мир без России? К чему ве∂ет политическая близорукость. М. : Российская
газета. 2009,ст. 21 - 24.
③ Владимир Путин. Новый интеграционный проект для Евразии — будущее,которое рождается
сегодня. Известия,3 октября 2011 года. http: / / www. izvestia. ru / news /502761. [2022 - 05 - 07]
④ 2022 年 3 月 5 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湘穗在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主办的 “俄乌冲
突前景及对大国博弈的影响” 研讨会上的发言。

— 45 —
2022 年第 5 期

济相对孱弱为西方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契机 。 此外, 乌克兰危机还深度改变


了 1996 年俄罗斯奉行多极战略以来的外交逻辑和行为叙事 , 其复合型外交身
份的基础出现根本性变化。 乌克兰危机升级以来, 欧洲理事会暂停俄成员国
资格、俄被逐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 俄罗斯—北约理事会暂停运行等, 俄罗
斯与西方共同经营近 30 年的对话渠道近乎失效。也有声音称,欧洲大陆东西
方之间新的 “铁幕” 正在拉起。 应该说, 这样的关系格局也客观上把俄罗斯
推向 “东方” 或 “非西方”,其复合型外交身份阶段性破产。
在乌克兰危机长期化背景下, 俄罗斯多极思想出现新的调整。 首先, 实
现世界多极化的最大阻力是美国对单极世界 、全球霸权的护持。① 其次, 欧亚
周边依旧是俄罗斯追求 “一极 ” 地位的核心支撑, 但不局限于此。 俄罗斯依
托 “欧亚经济联盟 + ” 合作模式, 试图构建以欧亚经济联盟为核心, 连接上
海合作组织、东盟等其他区域性一体化机制, 最终建成 “大欧亚伙伴关系 ”。
再次,多极世界要从斗争中产生②,俄罗斯主要的斗争对象就是美西方霸权主
义。最后,俄罗斯不仅要继续奉行多元外交路线, 持续拓展对外战略空间,
而且还要联合广大非西方发展中国家, 构筑全球反霸统一战线。 尤其在乌克
兰危机下,俄罗斯加强联合中国、 伊朗、 土耳其等, 构筑欧亚陆权阵营, 制
衡美西方主导的海洋霸权集团。 在这样的背景下, 俄罗斯对金砖机制政策也
出现一定调整,在原有政策目标任务基础上, 增加了对冲美西方战略打压的
内容。
( 二) 金砖机制: 俄罗斯构建多极世界的实践载体
在俄罗斯的推动下, “金砖国家 ” 从 2001 年美国高盛公司提出的投资概
念转变成重要的国际合作机制。③ 普遍认为,金砖机制化得益于俄罗斯的外交
“智慧” 和 “艺术”。④ 从上文可知, 金砖国家机制诞生于俄罗斯践行多极思
想的全面推进期, 并伴随进入深刻调整期。 俄罗斯学界普遍认为, 金砖国家

① Пленарное заседание Петербургского 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го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 форума. Прези∂ент


России,17 июня 2022 года. http: / / www. kremlin. ru / events / president / news /68669. [2022 - 06 - 18]
② Указ президента о Стратегии национальн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Прези∂ент
России,2 июля 2021 года. http: / / www. kremlin. ru / acts / bank /47046. [2021 - 07 - 03 ]; Расширенное
заседание коллегии МИД. Прези∂ент России, 18 ноября 2021 года. http: / / www. kremlin. ru / events /
president / news /67123. [2021 - 11 - 19]
③ 关于金砖国家机制化历程,学界已有丰富的研究,本文不再赘述。
④ 参见肖辉忠: 《试析俄罗斯金砖国家外交中的几个问题》,载 《俄罗斯研究》,2012 年第 4 期,
第 21 - 42 页; 沈陈: 《对冲策略抑或功能合作? ———俄罗斯参与金砖国家的议程论析》,载 《俄罗斯
研究》,2022 年第 1 期,第 124 - 142 页。

— 46 —
俄罗斯推动构建多极世界的金砖实践: 基础、路径与展望

机制是中俄印机制的扩大版, 其建立在俄罗斯倡导的中俄印机制成功实践的
基础之上,由中俄印机制加巴西、南非构成。① 在俄罗斯推动世界多极化、 追
求 “一极” 地位过程中,金砖机制兼具多重定位。
第一,金砖机制是俄罗斯 “一极 ” 地位的次优先支撑。 国家对外战略是
全方位的,国家在高度关注主要战略方向上的策略及其实施的同时 , 也要关
注次要战略方向上的态势和对策 ,争取形成主要方向与次要方向的良性互动,
实现次要战略方向的成果服务于主要战略方向上的目标 。② 通过对俄罗斯多极
思想的考察可知,整合欧亚周边是俄罗斯追求多极世界中的 “一极 ” 地位的
主要战略依托。纵观俄罗斯兴衰史可知, 当俄罗斯对周边拥有支配权时, 俄
罗斯往往处在国家兴起的高点, 反之则处于国家衰落的低谷。 克柳切夫斯基
( Василий Ключевский) 曾提出: “俄国史是一个正在从事开拓的国家的历史 。
数百年来的这种变动,时盛时衰,一直延续到我们现代。”③ 明克勒 ( Herfried
Münkler) 看到了俄罗斯开疆拓土的主要手段并指出: “俄国人通过行政手段,
必要时以军事手段,统治着一个陆地帝国。”④ 这与英国依靠海路贸易维系帝
国地位和美国依托对国际制度和金融货币的主导强化霸权地位有明显不同 。
而苏联解体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 “俄罗斯在高加索地区的边界退回到了 19
世纪; 在中亚则是退回到了 19 世纪中叶。 更有戏剧性和令人痛苦的是在西
部,俄罗斯 的 边 界 退 回 到 了 1600 年 左 右 即 ‘雷 帝 ’ 伊 凡 四 世 统 治 之 后 不
久。”⑤ 这是俄罗斯所无法接受的现实。 对俄罗斯而言, 重新整合欧亚周边是
其强国之本、“一极” 地位之基。俄罗斯对世界多极化的一个重要理解是 , 承
认多个权力中心的存在, 但权力中心之间并非均势关系, 而是各领导一片区
域且相互独立的地区主导国, 比如美国领导西方世界, 中国领导东亚, 俄罗

① Андрей Кортунов. Необходимо усиливать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о РФ, Индии и КНР в рамках


БРИКС. РСМД,4 декабря 2018 года. https: / / russiancouncil. ru / analytics - and - comments / comments /
neobkhodimo - usilivat - sotrudnichestvo - rf - indii - i - knr - v - ramkakh - briks /. [2022 - 08 - 11]
② 叶海林: 《中国崛起与次要战略方向挑战的应对— ——以洞朗事件后的中印关系为例》,载 《世
界经济与政治》,2018 年第 4 期,第 106 - 128 页。
③ [俄] 瓦·奥·克柳切夫斯基著,张草纫等译: 《俄国史教程 ( 第一卷) 》,北京: 商务印书
馆,2013 年,第 29 页。
④ [德] 赫尔弗里德·明克勒著,程卫平译: 《从古罗马到美国: 帝国统治的逻辑》,北京: 社
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 年,第 21 页。
⑤ [美] 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著,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 《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
地缘战略》,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年,第 117 页。

— 47 —
2022 年第 5 期

斯则要领导欧亚。① 简而言之,俄罗斯认为, 要成为 “一极 ” 就需要固定的、


排他性的势力范围作为战略支撑。 因此, 毋庸置疑的是, 整合欧亚周边是俄
罗斯对外战略的优先方向。 明乎此理后, 我们可以发现, 与俄罗斯在欧亚周
边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 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相比, 金砖机制更是俄罗斯 “一
极” 地位基干支撑的延伸平台。 近年来, 金砖机制在欧亚经济联盟拓展国际
合作空间上的战略价值进一步突显。 俄罗斯倡导以金砖机制为纽带, 推动欧
亚经济联盟与上海合作组织、 非洲联盟、 南方共同市场、 东盟等区域一体化
机制相连,实现 “一体化的一体化” 构想。②
第二,金砖机制是俄罗斯推动国际秩序变革的必要工具 。正如上文所言,
欧亚周边是俄罗斯 “一极 ” 地位的核心支撑, 但没有金砖机制的加持, 俄罗
斯的多极世界战略效果将大打折扣。 在俄罗斯对外战略中, 倡议建立金砖机
制的首要目的是推动国际秩序变革 ,构建多极化的世界新秩序。俄罗斯认为,
世界新秩序的基础是大国集体领导制 。③ 而金砖国家机制为俄罗斯拉拢新兴大
国,进而壮大非西方的国际秩序变革力量提供了重要平台 。 在金砖机制发展
初期,俄罗斯就明确了金砖机制的战略定位。2013 年发布的 《俄罗斯参与金
砖机制构想》 开宗明义地指出, 金砖机制化是新世纪的重要地缘政治事件,
充分体现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④ 俄罗斯金砖国家研究委员会执行主任托洛
拉亚 ( Георгий Толорая) 直截了当地提出,金砖机制就是为构建国际新秩序
而建立的,是优化世界力量布局的工具。⑤ 直到今天,俄罗斯对金砖国家机制
的定位依旧没变。 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利亚比科夫 ( Сергей Рябков ) 指出,

① [澳] 波波·罗著,袁靖等译: 《孤独的帝国: 俄罗斯与新世界无序》,北京: 中信出版集团,


2019 年,第 55 - 56 页。
② 参见 70 - я сессия Генеральной Ассамблеи ООН. Прези∂ент России,25 сентября 2018 года.
http: / / www. kremlin. ru / events / president / news /50385 [2022 - 06 - 25]; Встреча《БРИКС плюс》. Прези∂ент
России,24 июня 2022 года. http: / / www. kremlin. ru / events / president / news /68700. [2022 - 06 - 28]; Михаил
Конаровский. ШОС и БРИКС: возможности и перспективы сопряжения. Вестник меж∂унаро∂ных
орƨанизаций. 2019,№4,ст. 161 - 170; Екатерина Арапова.《Интеграция интеграций》и перспективы
БРИКС + . Мировая экономика и меж∂унаро∂ные отношения,2019,№4,ст. 5 - 13.
③ Концепция внешней политики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Независимая ƨазета,12 февраля 2013
года. https: / / www. ng. ru / dipkurer /2013 - 03 - 04 /9 _ concept. html [2022 - 07 - 14 ]; Концепция
внешней политики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Прези∂ент России, 30 ноября 2016 года. http: / / www.
kremlin. ru / acts / bank /41451. [2021 - 09 - 11]
④ Концепция участия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в объединении БРИКС. Прези∂ент России,21 марта
2013 года. http: / / static. kremlin. ru / media / events / files /41d452a8a232b2f6f8a5. pdf.[2022 - 07 - 08]
⑤ Георгий Толорая. Зачем России БРИКС? Россия в ƨлобальной политике. 2015,№. 1,ст. 70 - 81.

— 48 —
俄罗斯推动构建多极世界的金砖实践: 基础、路径与展望

金砖 机 制 可 以 成 为 国 际 新 秩 序 的 支 柱 之 一 。① 由 此 不 难 看 出, 俄 罗 斯 对
“金砖 + ”倡议和金砖机制扩容报以特殊的热情 。因为在俄罗斯的战略视野中,
金砖机制扩容意味着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国家增多和力量的壮大 , 有助于进一
步巩固全球反霸统一战线。 俄罗斯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项目主管利索沃里
克 ( Ярослав Лисоволик) 看来,扩容后的金砖机制在合作路径选择上要走
“自下而上” 的路线,即以世界经济议题为起点,逐步向修正国际制度安排转
进。他认为,具体内容有: 一要发挥贸易投资平台作用, 扩大双多边合作规
模; 二要加强在国际组织中的政策立场协调 ; 三要在新开发银行参与下推动
各层面开发银行合作; 四要建立本币结算体系; 五要打造全球和地区金融中
心,提高成员国间本币货币储备率。②
第三,金砖机制是俄罗斯大国威望的有益助力。 中国古代战略家对国家
威望早有论断。《左传》 中就提出: “叛而不讨,何以示威? 服而不柔,何以
示怀? 非威非怀,何以示德? 无德, 何以盟?”③ 在现代国际关系中, 国家威
望与国家间权力分配共同构成了国际体系的控制要素 。④ 与权力仅仅是指迫使
对方服从的制度性强制力量不同的是 ⑤,威望指的是一国权力的可靠性以及其
实现自己目标而遏制其他国家的意愿 。⑥ 显而易见的是,一国的国际威望主要
建立在自身实力和国际认可两个共同的基础之上 , 缺一不可。 在国际关系现
实中,国家间威望有等级之分, 一国威望等级高则说明其在国际体系中具有
高权威。因此,在国家间威望等级体系中尽可能追求高位阶是大国的重要利
益之一。苏联解体后,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土崩瓦解, 苏联大国威望
也随之消散殆尽。独立后的俄罗斯对外战略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重塑大
国威望。在俄罗斯看来, 其国家威望的基础主要建立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
强调俄罗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地位, 二是参与全球性大小多边机制,
三是建立俄罗斯主导下的欧亚周边地区等级体系 , 四是巩固核武、 能源大国

① Рябков заявил,что страны БРИКС станут основой нового миропорядка. РБК,30 марта 2022
года. https: / / www. rbc. ru / politics /30 /03 /2022 /6244647a9a79476ff5c08ff3. [2022 - 04 - 02]
② Yaroslav Lissovolik. BRICS - Plus: Alternative Globalization in the Making? Valdai Papers,July
2017,No. 69,pp. 4 - 5
③ 《左传》,北京: 中华书局,2012 年,第 629 - 630 页。
④ [美] 罗伯特·吉尔平著,宋新宁等译: 《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
社,2007 年,第 36 页。
⑤ 俞可平著: 《权力与权威: 政治哲学若干重要问题》,北京: 商务印书馆,2020 年,第 6 页。
⑥ [美] 罗伯特·吉尔平著,宋新宁等译: 《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
社,2007 年,第 37 页。

— 49 —
2022 年第 5 期

地位。因此,综合调动以上四个基础性要素, 借助金砖机制, 不仅是俄罗斯


在新兴大国、发展中国家群体中增强国家威望的做法, 也是对冲和制衡美西
方发达国家集团、进行国家威望止损的策略选择。

图1 俄罗斯对金砖机制的定位与政策传导
资料来源: 笔者绘制。

综上所述,在俄罗斯对外战略叙事中, 金砖机制的定位是清晰的, 即对
外战略排序中的次优方向、 推动国际体系变革工具、 追求国家威望的平台
( 如图 1) 。俄罗斯金砖机制政策传导机制就是, 通过对合作议题设置、 制度
设计安排和行为体互动模式选择, 以实现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寻求 “一极 ” 地
位的总体战略目标。 在金砖机制合作进程中, 俄罗斯根据具体利益取向, 决
定以上三个定位选择的优先程度。 因此, 俄罗斯金砖机制政策行为大体可以
分为基于对外战略次优方向、 基于推动国际体系变革、 基于国家威望追求以
及综合折中以上三种的四大类型 。

二 实践路径

一般而言,国家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以增加国家利益的方式推动国际体系
变革。① 在俄罗斯对外战略中,金砖机制推动国际格局深刻演进的战略价值高

① [美] 罗伯特·吉尔平著,宋新宁等译: 《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


社,2007 年,第 56 页。

— 50 —
俄罗斯推动构建多极世界的金砖实践: 基础、路径与展望

于物质层面的经济合作价值。 不难看出, 俄罗斯在追求多极世界中 “一极 ”


地位的进程中,参与金砖国家机制的利益诉求聚焦推动世界多极化 , 为其整
合欧亚周边、壮大 国 际 体 系 变 革 力 量、 提 升 国 家 威 望 做 战 略 加 持, 为 追 求
“一极” 地位创造有利条件。然而,俄罗斯又清楚地认识到, 金砖国家机制仅
是新兴大国、发展中大国间的对话平台, 是其国际制度战略的有益补充以及
对外合作向全球南方的延伸。 对俄罗斯而言, 参与金砖国家机制有利于放大
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声音和占据推动国际体系变革的道义制高点 。 为此, 俄罗
斯在议题设置、制度安排、外交互动三个方面采取极具特色的实践路径 。
( 一) 议题层面
围绕推动世界多极化和追求 “一极 ” 地位的战略主线, 俄罗斯的选择是
在议题设置上顺应其他成员国诉求, 强调合作议题的经济和发展属性, 同时
与其他成员国形成配合, 共同就世界多极化、 国际关系民主化发声。 这样的
策略选择给俄罗斯带来两方面的收益 : 一方面起到了对冲西方发达国家集团
的效果①,另一方面享受新兴大国在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中权力地位上升的红
利。自 2009 年金砖机制正式启动以来,俄罗斯在推动议题设置方面可以分为
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 2009 年至 2014 年, 即俄罗斯多极思想全面推进期, 以构
建相互依存型多极格局为目标。 在推动议题设置方面, 俄罗斯没有选择直接
推动国际政治多极化议题, 而是选择 “先经济、 后政治 ” 的议题推动路径。
俄罗斯这样的议题策略原因有二: 一是把握全球金融危机后各新兴大国 “求
增长、谋发展” 的共同需求, 而且, 以经济议题作为切入点也有利于其他新
兴经济体 “打成一片”; 二是以世界经济多极化推动国际政治多极化 。 在时任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看来, 在巩固多极世界的经济基础前提下, 金砖国家
才能为维护国际安全创造条件。② 托洛拉亚认为, 金砖机制发展可以分两步
走。第一步包括推动金融货币体系改革、 维护经贸领域的国际规则、 推动成
员国间经济互补性合作、 维护全球稳定以及激发国际机制和国际法作用 , 第
二步包括发起全球性议题、建立维护安全和解决冲突的国际机制 。③ 由此不难

① 沈陈: 《对冲策略抑或功能合作? — ——俄罗斯参与金砖国家的议程论析》,载 《俄罗斯研究》,


2022 年第 1 期,第 124 - 142 页。
② Статья Дмитрия Медведева 《Страны БРИК: общие цели - общие действия 》. Прези∂ент
России,13 апреля 2010 года. http: / / www. kremlin. ru / events / president / news /7443. [2022 - 07 - 19]
③ Георгий Толорая. Зачем России БРИКС? Россия в ƨлобальной политике. 2015,№. 1,ст. 70 - 81.

— 51 —
2022 年第 5 期

看出,2009 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首次峰会并在会后联
合声明中只提出 “世界金融经济体系改革中的首要内容就是要求国际金融机
构决策民主化和透明化”①,并未涉及世界多极化的内容。 正式将世界多极化
表述写进金砖国家领导人联合声明文件是在 2010 年巴西利亚峰会后。 到 2012
年在印度新德里峰会上, 俄罗斯才正式提出, 金砖国家机制议题领域不仅要
涉及世界经济,还要触及世界政治。②
第二阶段是从 2014 年以来,在乌克兰危机背景下俄罗斯多极思想发生了深
刻调整。在此背景下,俄罗斯在金砖机制框架中的议题选择从 “先经济、后政
治” 的经政并举,转向 “政治为主、经济为辅” 的政经并举。以俄罗斯担任主
席国的 2015 年乌法峰会和 2020 年莫斯科线上峰会为例。与 2009 年金砖国家领
导人首份联合声明相比,2015 年由俄罗斯起草的 《乌法宣言》 中大篇幅阐释国
际政治诉求。比如强调联合国的权威地位、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反对霸权国家
“双标”、安全不可分割原则、反对单边主义和经济制裁等。
③ 2020 年俄罗斯起

草的 《莫斯科宣言》 更进一步。与以往的宣言或联合声明不同的是,俄罗斯起
草的 《莫斯科宣言》 把政治安全合作放在首位,其次是经济合作,最后是人文
交流。可见,政治和安全议题在俄罗斯对金砖机制政策中的权重明显上升。
( 二) 制度层面
制度是规范和习惯。 制度建设的核心是构建这种规范和习惯背后的集体
行为正当性及合法性。 原因在于制度对人 ( 国家 ) 起到激励与约束作用, 从
而对人 ( 国家) 的目标和行为施加重大影响。④ 国家间合作的产生并不是因
为有完全一致的价值观, 或相互权力关系有多么复杂, 而是合作各方都看到
了获益的可能性。⑤ 所以说,国家行为的选择实际上是制度的选择⑥, 就是对

① Совместное заявление лидеров стран БРИК. Прези∂ент России,16 июня 2009 года. http: / /
www. kremlin. ru / supplement /209. [2022 - 06 - 15]
② Выступление на саммите БРИКС. Прези∂ент России,29 марта 2012 года. http: / / www. kremlin.
ru / events / president / transcripts /14870. [2022 - 05 - 25]
③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七次会晤 《乌法宣言》,外交部 网 站,2015 年 7 月 9 日。https: / / www.
fmprc. gov. cn / web / gjhdq _ 676201 / gjhdqzz _ 681964 / jzgj _ 682158 / zywj _ 682170 /201507 / t20150717 _
9383530. shtml. [2022 - 05 - 21]
④ 张宇燕著: 《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 对制度的经济分析》,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年,第 11 页。
⑤ [英] 安德鲁·赫里尔著,林曦译: 《全球秩序与全球治理》,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8 年,第 33 页。
⑥ 门洪华著: 《霸权之翼: 美国国际制度战略》,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 35 页。

— 52 —
俄罗斯推动构建多极世界的金砖实践: 基础、路径与展望

获益性制度安排的适配过程, 同时制度也反映出了不同国家的利益博弈和诉
求。制度绝不是孤立存在的,各制度间是相互配合的关系。① 明乎此理, 可以
看到俄罗斯在全球、区域、国内三个制度层面推进金砖机制的路径脉络 。
在全球制度层面, 俄罗斯倾向把金砖机制塑造成推动世界多极化、 团结
和壮大新兴大国力量的进取平台。 一方面, 俄罗斯希望金砖机制发挥 “促进
器”② 作用,壮大国际体系变革力量。具体而言,金砖机制在面对不同的全球
性国际机制时发挥不同的 “促进器” 作用。面对联合国,金砖机制倡导坚持联
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方面发挥核心作用; 面对二
十国集团 ( G20) ,金砖国家之间积极协调立场并共同主张 G20 在后金融危机时
期加强成员国间政策协调功能,扩大与发展中国家对话和合作空间; 面对国际
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功能性合作机制,金砖机制更
侧重推动其改革,提高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其中的话语权。另一方面,俄
罗斯支持金砖机制在个别领域建立 “平行治理” 体系,挣脱美西方经济霸权的
束缚。俄罗斯看重在金砖机制框架下建立新开发银行、应急储备安排以及农业、
经贸、能源等一系列领域合作制度化的战略价值。在俄罗斯看来,这些排除西
方发达经济体参与的多边合作机制极具新兴国家属性,且不受美西方发达经济
体的制约,同时也反映出金砖国家对美西方主导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不满。

比如,普京倡议,在新开发银行投资项目中要增加金砖国家成员国货币的使
用比重,这不仅有助于推动本国货币国际化 ,还能有效规避额外风险。④
在区域制度层面, 俄罗斯采取制度叠加的方式, 推动金砖国家机制与欧
亚区域国际组织对接。⑤ 俄罗斯此举的目的有三: 一是为金砖机制提供欧亚地
区支撑,因为所谓全球治理体系即是诸多地区治理体系的集合 ⑥; 二是提高金

① 钱穆著: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上海: 三联书店,2012 年,第 2 页。


② Марина Ларионова,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о для роста и развития - 《Группа двадцати》,БРИКС и
АТЭС в системе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х институтов: хорошие новости для глобального управления. Вестник
меж∂унаро∂ных орƨанизаций,2018,№. 1,ст. 7 - 33.
③ НИУ ВШЭ. Стратеƨия развития БРИКС и приоритеты ∂ля России. М. : Издательский
домВысшей школы экономики,2020,ст. 26.
④ Путин предложил увеличить долю нацвалют стран БРИКС в проектах банка развития.
Коммерсантъ,14 ноября 2019 года. https: / / www. kommersant. ru / doc /4157707. [2022 - 05 - 12]
⑤ 2009 年俄罗斯担任主席国的首次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上,俄罗斯把金砖领导人会晤和上海合
作组织元首峰会同期举行取得良好效果。此后,在巴西、印度举办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上也分别邀请
其他拉美、南亚国家领导人列席参与。
⑥ 王晨星: 《上海合作组织提升全球治理能力的挑战与路径》,载 《新视野》,2021 年第 6 期,
第 110 - 116 页。

— 53 —
2022 年第 5 期

砖机制与欧亚区域机制之间的合作紧密度 , 塑造自身在全球性新兴大国平台
和区域性欧亚一体化进程之间的纽带地位 ; 三是推动欧亚非西方国家与金砖
机制相连,提升欧亚陆权的全球意义,打破美国海权对欧亚东西两线的钳制。
自 2009 年以来,俄罗斯先后三次担任轮值主席国。俄罗斯主持的金砖国家领
导人峰会往往与上海合作组织和后来的欧亚经济联盟同期或临期举行 。 在俄
罗斯看来,推动金砖机制与上合组织等对接的动力因素有以下 : 一是提高经
济增长率,二是扩大相互投资规模, 三是提高人力资本素质, 四是制衡美西
方经济霸权。①
在国内制度层面,俄罗斯在官方和民间两个层面建立若干对接金砖机制
相关合作的国内平台制度安排。 此举为俄罗斯进一步扩大国际合作空间, 扩
大对外开放,提高经济发展、 人文交流的国际化水平提供契机。 尤其在 2014
年克里米亚事件后美欧对俄持续制裁的情况下 , 面向金砖国家合作成为俄罗
斯 “走出去、引进来” 的重要渠道之一。 在官方层面, 俄罗斯外交部设立副
部长级金砖国家事务协调人②,并在政策规划司专门设立 “俄罗斯参与金砖机制
事务处”; 俄罗斯外交部、国际合作署、圣彼得堡市政府联合主办 “‘金砖 + ’ 国
际城市论坛”,旨在推动俄罗斯成为国际城市合作的中心等 。 在民间层面, 俄
罗斯科学院、“俄罗斯世界” 基金会共同组建金砖研究国家委员会 , 目的是加
强对金砖机制及其成员国的研究, 以及举办各类公共外交、 智库研究活动。
此外,在俄原副总理舒瓦洛夫 ( Игорь Шувалов ) 支持下, 伊尔库茨克理工
大学设立金砖国家学院,其为俄高校首个以 “金砖” 命名的实体教学机构等。
( 三) 互动层面
根据推动世界多极化战略伙伴选择优先程度的不同 ,在金砖机制框架下,
俄罗斯处理与其他成员国互动关系体现出差异化特点 。 在俄罗斯看来, 在金
砖机制中,对华关系是主要战略方向, 对印关系是次要战略方向, 对巴西、
南非关系是战略延伸方向。
第一,中俄是推动世界多极化的中坚力量。 自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确
立以来,推动世界多极化、构建国际新秩序始终是两国坚持的共同外交理念 。
单就围绕构建国际新秩序议题,中俄两国元首先后发表三份重量级联合声明 。
一是 1997 年的 《关于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联合声明 》, 该声明明

① Елена Андреева,Артем Ратнер. Потенциал БРИКС и ШОС. Мировая экономика и меж∂унаро∂ные


отношения,2015,№. 4,ст. 111 - 116.
② 俄罗斯外交部现任金砖国家事务协调人系副部长利亚比科夫 ( Сергей Рябков) 。

— 54 —
俄罗斯推动构建多极世界的金砖实践: 基础、路径与展望

确提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和建
立国际新秩序,并认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和不结盟运动是促进世界多极化 、 建
立国际新秩序的重要力量。① 二是 2005 年的 《关于 21 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
明》,声明中指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是人类发展的大势所趋 , 尽管国家
间相互依存关系加强, 但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过程复杂而漫长。② 三是 2022
年的 《关于新时代国际关系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联合声明 》, 该声明强调世界
多极化的力量基础趋于重构, 单边主义、 强权政治是国际新秩序构建的阻碍
因素,更为重要的是, 中俄两国明确指出, 中方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俄
方的多极化国际关系体系理念相辅相成 、 相互对接, 进一步丰富了中俄两国
共同外交理念的宝库。③ 在俄罗斯有一个普遍认识,那就是中俄战略靠近催生
出 “中俄印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形成 “金砖四国 ”, 南非加入后成为今
天的金砖机制,因此如果没有中俄关系作为基础 ,金砖机制无从谈起。④
第二,发挥中俄印机制作用, 强化金砖机制内核。 与中俄全面战略协作
伙伴关系具有全球性特殊价值相比, 俄印关系在层次、 内容和影响上更具双
边意义和地区价值。中俄印三边机制更多呈现为 “中俄 + 印 ” 的互动关系结
构。俄对印关系诉求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是稳定双边战略伙伴关系, 把
印度塑造成欧亚中心地带的南部安全屏障 ; 二是确保印度长期成为俄武器装
备的重要消费市场, 在印度武器装备中有 75% 系俄制装备⑤; 三是扩大双边
能源合作,继续发挥能源在两国经贸关系中 “压舱石 ” 的作用, 尤其是核能
领域,印度对俄技术装备需求增大。 为此, 俄罗斯对印关系的政策选择是:
一是战略上继续拉拢印度, 提升双边关系水平, 避免其深度参与美日印澳四
国机制 ( QUAD) ,并于 2021 年 12 月启动俄印外长和防长 “2 + 2” 对话机制;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欧亚司: 《中俄建交 60 周年重要文献汇编》,北京: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10 年,第 296 - 297 页。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 21 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中国政府网,2005 年 7
月 1 日。http: / / www. gov. cn / gongbao / content /2005 / content_ 64271. htm. [2022 - 05 - 05]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新时代国际关系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联合声明》,国新办,
2022 年 2 月 4 日。http: / / www. scio. gov. cn / tt / xjp / Document /1719826 /1719826. htm. [2022 - 02 - 20]
④ Александр Лукин. Консолидация незападного мира на фоне украинского кризиса: Россия и
Китай,ШОС и БРИКС. Меж∂унаро∂ная жизнь, 2015, №. 2, ст. 72 - 91; Лавров назвал БРИКС
эталоном многополярной дипломатии. ТАСС,28 октября 2019 года. https: / / tass. ru / politika /7052593
[2022 - 06 - 10]
⑤ Какое оружие из России получило индийскую прописку. ТАСС,11 апреля 2018 года. https: / /
tass. ru / armiya - i opk /5111597? utm_ source = yandex. ru&utm_ medium = organic&utm_ campaign = yandex.
ru&utm_ referrer = yandex. ru. [2022 - 05 - 18]

— 55 —
2022 年第 5 期

二是做好战略沟通,释放积极信号,缓和中印关系①,维护中俄印三边机制的
完整性和有效性; 三是与美欧争夺印度武器装备和能源市场, 进一步巩固既
得优势地位。在俄罗斯看来, 中俄两国可以相互配合共同发展对印关系, 俄
主能源、军工技术合作, 中国则在数字经济、 商品贸易上发力, 从而进一步
夯实中俄印三边机制的物质基础, 使中俄印三边机制在金砖机制中更好地发
挥战略核心作用。
第三,借助金砖机制发展与巴西、 南非战略伙伴关系, 扩大俄罗斯在全
球的战略影响力。 苏联解体后, 新独立的俄罗斯全球影响力急剧萎缩, 在拉
美和非洲地区除了零星战略支点国家 ( 如古巴、 委内瑞拉 ) 外, 出现地区合
作真空。普京上台后, 把恢复俄罗斯全球影响力视作重要战略目标, 而金砖
机制为俄罗斯在拉美和非洲恢复国际影响力 、塑造国家形象提供了有益平台。
在金砖机制框架下,俄罗斯与巴西双边关系进一步发展。2010 年俄巴实施免
签合作后,双边经贸往来、人文交流突飞猛进。2021 年双边贸易比 2020 年增
长 70% ,2022 年第一季度比 2021 年同期增长 78% 。② 另外, 南非是俄罗斯
“重返非洲” 的优先伙伴之一。 俄罗斯把 “重返非洲 ” 政策划分为三个层次
实施: 第一层次是与非盟整体对接; 第二层次是推动功能领域合作; 第三层
次是发展优先伙伴关系, 如南非、 埃及等。③ 建交 30 年来, 俄罗斯与南非在
双边层面已签署 80 多个文件,涉及两国合作的方方面面。④ 2006 年普京首访
南非后,2013 年和 2018 年又两度出访南非并参加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 。

三 实践展望

在未来俄罗斯推动世界多极化、追求 “一极” 地位的过程中,金砖机制能


发挥多大作用? 归纳地看,俄罗斯金砖机制政策将继续保持延续性,出现重大

① Андрей Кортунов. Накануне саммита: письмо индийским друзьям. РСМД,6 декабря 2021
года. https: / / russiancouncil. ru / analytics - and - comments / analytics / nakanune - sammita - pismo -
indiyskim - druzyam /. [2021 - 12 - 08]
② Александр Королькров. Торговля РФ с Бразилией: чем хуже,тем лучше. РСМД,3 августа
2022 года. https: / / russiancouncil. ru / analytics - and - comments / analytics / torgovlya - rf - s - braziliey -
chem - khuzhe - tem - luchshe /. [2022 - 08 - 04]
③ Андрей Маслов, Дмитрий Суслов. Возвращение в Африку: как сделать его российским
приоритетом. Россия в ƨлобальной политике,2022,№. 1,ст. 130 - 148
④ Илья Рогачев. Россия и ЮАР: 30 лет дипломатических отношений. Меж∂унаро∂ная жизнь,
2022,№. 3,ст. 82 - 87.

— 56 —
俄罗斯推动构建多极世界的金砖实践: 基础、路径与展望

调整和变化的概率较低。在俄罗斯对外战略大盘中,金砖机制发展兼具机遇和
挑战。所谓机遇,主要指在国际政治权力基础东升西降、金砖机制制度设计灵
活性、中俄国际协作红利等因素综合作用下,金砖机制在俄罗斯推动世界多极
化进程中依旧具有独特战略价值。所谓挑战,主要指在俄罗斯综合国力限度、
认知矛盾复杂性、金砖机制制度非中性等因素多重作用下,金砖机制在实现俄
罗斯对外战略目标过程中体现出一定的局限性。总体看,中短期内金砖机制继
续是俄罗斯团结非西方力量、对冲美西方战略打压的重要平台,但从长期看,
乌克兰危机彻底解决之后不排除俄罗斯与美西方关系出现破冰,并且借助金砖
机制调回复合型外交身份,继续在东西之间及南北之间拓展外交空间的可能。
( 一) 机遇
第一,国际体系权力基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东升西降趋势不可逆转。
现行国际体系和国际制度安排主要是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权力和利益分配的
结果,新兴国家、广大发展中国家则屈居于 “追随者” “被支配者 ” 地位。
正如赫里尔 ( Andrew Hurrell) 所言, 在很长一段历史时间中, “世界 ” 首先
是围绕着欧洲和欧洲殖民秩序, 继而围着美国以及 “大西方 ” 而建立起来
的。① 然而,随着现行国际体系主导国美国的国际权力地位持续式微 , 其解决
全球性风险挑战的能力明显下降, 对修复国际体系和维系世界霸权地位显得
心有余而力不足。 与此同时, 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 参与全球治理能力显著
提升。国际体系权力中心自西向东转移是大势所趋 。 以现有霸权国衰落、 新
的世界大国崛起为基本特点的 “东升西降 ” 态势不可逆转。 而在 “东升西
降” 的历史发展背景下, 原有以西方为中心的国际体系正在向 “东西均衡 ”
的新型国际体系过渡。② 应该说,国际体系权力基础变化的新趋势客观上促成
了金砖国家的聚合。俄罗斯推动金砖机制正是顺势而为 。
第二,金砖机制的制度灵活性和弹性, 有利于俄罗斯推动议题建构, 拓
展互动空间,而且还避免过多的制度性约束。 一般而言, 国际制度化水平越
低,国家在行动自主性上所受的约束就越少, 国家间缔约成本也越低。③ 因

① [英] 安德鲁·赫里尔著,林曦译: 《全球秩序与全球治理》,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8 年,第 7 页。
② 王晨星: 《上海合作组织提升全球治理能力的挑战与路径》,载 《新视野》,2021 年第 6 期,
第 110 - 116 页。
③ 田野: 《国际关系中的制度选择: 一种交易成本视角》,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年,第
125 - 127 页。

— 57 —
2022 年第 5 期

此,在低制度化水平上的金砖机制更有利于俄罗斯国家利益的实现 。 归纳起
来,俄罗斯借助金砖机制主要要实现的目的有 : 一是在地缘战略上联合非西
方力量中心,构成非西方大国集团, 打造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非西方动力源①;
二是提升国际威望, 推动俄罗斯重大外交倡议国际化、 全球化; 三是扩大对
外经济合作空间。 在俄罗斯眼中, 金砖机制需要发挥其对外战略拓展功能,
而非发挥塑造独享领导力 ( 欧亚经济联盟、 集体安全条约组织 ) 或者共享领
导力 ( 上海合作组织 ) 的作用。 因此, 在金砖机制框架内, 俄罗斯要的就是
保持和充分利用金砖机制的灵活性和弹性 ,不主张提高内部制度化水平。
第三,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红利持续释放。 金砖机制是中俄战略协作
伙伴关系的全球延伸, 也是两国国际协作的重要平台。 当前, 中俄关系正处
在历史上最好时期。 这里可以有两种解读, 一种是字面上的, 在两国元首的
战略引领下,中俄关系着实实现了高位运转; 另一种解读是, 中俄关系处在
历史上最平等的时期。 不论从综合国力, 还是从国际影响力来看, 中俄两国
处在战略互适的阶段。中俄两国对共同理念、战略协作均具有较强的塑造力。
在金砖机制框架下,中俄两国的利益相似性大于差异性, 比如两国都把推动
世界多极化视为对外战略目标; 都有意愿团结广大发展中国家, 构筑全球反
霸统一战线; 都支持文明多样性、 发展道路多样性和民主模式多样性, 共同
回击美西方秉持的文明单一性、发展道路单一性和民主模式单一性等 。
( 二) 挑战
第一,综合国力限度制约俄罗斯国际合作能力的发挥 。 俄罗斯的综合国
力限度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综合国力结构 “偏科”。在俄罗斯综合国力结
构中,与能源、军事、 外交、 领土等强要素相比, 经济始终是短板。 原因在
于,国家安全和地缘政治影响力在俄罗斯国家战略中长期占据优先位置 , 经
济利益和地缘经济影响力则屈居次要地位 。② 辽阔的地域、 帝国使命、 专制传
统、间歇性动荡、追求大国地位等因素始终是俄罗斯与外部世界打交道的背
景。③ 二是经济短板限制俄罗斯参与金砖机制经济议题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 金

① Александр Лукин. Консолидация незападного мира на фоне украинского кризиса: Россия и


Китай,ШОС и БРИКС. Меж∂унаро∂ная жизнь,2015,№. 2,ст. 72 - 91.
② Шмелев Н. П. В поисках з∂равоƨо смысла: ∂ва∂цать лет российских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х реформ. М. :
Весь Мир,2006,ст. 409.
③ [美] 罗伯特·帕斯特编,胡利平等译: 《世纪之旅: 七大国外交百年风云》,上海: 上海人
民出版社,2001 年,第 172 页。

— 58 —
俄罗斯推动构建多极世界的金砖实践: 基础、路径与展望

砖机制毕竟以经济议题起家。 在现有金砖机制框架下的经济合作议题中, 俄
罗斯并不占优。以 2020 年俄罗斯主办的金砖国家民间社会论坛为例 , 俄方力
推数字经济合作议题,然而在对话交流中该议题基本由中方专家主导 。①
第二,俄罗斯国内对金砖机制认知存在矛盾性。 在俄罗斯, 对金砖机制
的认知主要有两种对立的观点: 一是认可金砖机制的有效性, 主要指的是金
砖机制为实现俄罗斯对外战略目标能发挥重要作用 ; 二是认为金砖机制的无
效性,或至少是有限的有效性, 主要理由是金砖机制制度化水平低、 成员国
间政治经济发展和诉求差异大等。 其实, 自相矛盾本来就是俄罗斯民族的基
因之一。正如别尔嘉耶夫所言,“对于俄罗斯人来说, 其特征是自相矛盾和极
端对立的原则的混杂与结合。 只有用矛盾这个词来说明俄罗斯和俄罗斯民族
的特性。”② 在处理对外关系上, 俄罗斯民族这种自带的矛盾性也体现得淋漓
尽致。明克勒就曾指出: “在俄罗斯的历史记忆中, 东部是化外之地, 而在西
方俄罗斯又感觉低人一头, 于是俄罗斯奋力追赶西方的发展水平。 在西方人
眼里,历史上的俄罗斯是尚未完全开化的征服者, 而在东方, 俄罗斯则被捧
为文明大国。”③ 这一点在俄罗斯处理金砖机制和与其他成员国关系中也有体
现。比较典型的例子是,俄罗斯并不认可自己是 “新兴大国 ”, 而是更多把自
己定位为 “复兴大国”,以此与金砖国家其他成员国 “划清界限”。
第三,金砖机制自身的制度非中性特点。 国际制度都体现出行为体的利
益博弈和诉求。④ 任何一种制度安排都具有非中性特点 ,也就是在同一制度下
不同行为体的收益却不相同。⑤ 金砖机制也不例外。在金砖机制框架下, 成员
国的利益诉求也不尽相同。 就如何看待世界多极化这个问题而言, 金砖机制
成员国的立场就有差异。比如,俄罗斯倾向解构现有美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 ,
进而建构一个由多力量中心共同构成的多极世界 , 实现大国对国际秩序的集
体领导; 印度以奉行独立外交自居,主张在美西方与非西方世界之间搞平衡,
以平衡战略来谋求大国地位; 巴西和南非则无意 “推翻 ” 现有国际秩序, 更
希望借助金砖机制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摆脱在国际体系中的边缘地位。 因此,

① 2020 年 9 月,笔者受邀参加俄罗斯主办的金砖国家民间社会论坛的直观感受。
② [俄] 尼古拉·别尔嘉耶夫著,邱运华等译: 《俄罗斯思想的宗教阐释》,北京: 东方出版社,
1998 年,第 11 页。
③ [德] 赫尔弗里德·明克勒著,程卫平译: 《从古罗马到美国: 帝国统治的逻辑》,北京: 社
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 年,第 89 页。
④ 徐秀军: 《制度非中性与金砖国家合作》,载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 年第 6 期,第 77 - 96 页。
⑤ 张宇燕: 《利益集团与制度非中性》,载 《改革》,1994 年第 2 期,第 97 - 106 页。

— 59 —
2022 年第 5 期

尽管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宣言中不断强调世界多极化 , 但各国对世界多极化的
战略认知和政策选择却有明显差异 。
( 三) 前景
在可预见的未来,尽管金砖机制无法取代欧亚经济联盟和集体安全条约
组织成为俄罗斯国际地位的核心支撑, 但在俄罗斯实现世界多极化、 追求
“一极” 地位的 进 程 中 仍 然 具 有 独 特 的 战 略 价 值, 是 利 大 于 弊、 机 遇 大 于
挑战。
就中短期而言,乌克兰危机持续升级、 俄罗斯与美西方关系难以转圜的
情况下,金砖机制是俄罗斯增强自身权力地位、 摆脱外交孤立、 有效对冲美
西方战略压制的重要抓手。 具体而言, 俄罗斯在这一阶段采取的金砖机制政
策主要有: 一是继续壮大推动世界多极化力量和声势, 积极向非西方国家、
新兴大国集团靠拢,就算无法彻底 “颠覆 ” 现行国际秩序, 至少也要重创美
西方主导下国际秩序的权力基础, 特别是在联合国和二十国集团机制中, 俄
罗斯将积极协调新兴大国立场, 凝聚最大共识, 发出变革声音; 二是推动政
治、安全合作议题为主, 经济、 人文合作议题为辅的议题设置策略, 尤其是
充分利用金砖机制的制度灵活性和弹性优势 , 加大俄方议题的投放, 比如维
护全球战略稳定、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等; 三是推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向
全球性议题延伸,加强双边国际协作,巩固金砖机制中的 “中俄核心 ” 地位;
四是继续推动金砖机制与俄罗斯主导的欧亚地区一体化机制对接 , 激发制度
叠加而形成的制度规模效应; 五是积极响应中方提议, 支持金砖机制扩容,
鼓励阿根廷、印度尼西亚、伊朗等国加入金砖机制。①
就长期而言,依然存在的一种可能是, 俄罗斯再次试图构建前文所述的
在发达国家中代表新兴大国、在新兴大国中代表发达国家的复合型外交身份 。
乌克兰危机迟早会过去。 在后乌克兰危机时代, 俄罗斯与美西方之间不排除
出现关系重构和重启的图景。 原因在于, 从地缘和历史基因上看, 俄罗斯作
为横跨欧亚大陆的大国, 单方面偏向欧洲或者亚洲对其巩固国际地位而言都
不利,如果出现向欧洲或向亚洲 “倒重心 ” 式互动模式大多为权宜之计, 只
有实现 “既欧又亚、既西又东、 既北又南 ” 多向一体战略身份, 才符合俄罗
斯的强国主义逻辑。 因此, 从长期来看, 俄罗斯依然不会放弃再次谋求复合

① Ксения Логинова. По кирпичу: Иран и Аргентина подали заявки на вступление в БРИКС.


Известия,29 июня 2022 года. https: / / iz. ru /1356676 / kseniia - loginova / po - kirpichu - iran - i - argentina -
podali - zaiavki - na - vstuplenie - v - briks.[2022 - 06 - 30]

— 60 —
俄罗斯推动构建多极世界的金砖实践: 基础、路径与展望

型外交身份的机会。

四 结语

在国际体系中,大国追求理想方位的进程并非一路坦途, 而是挑战与机
遇并存,长时段与中短时段影响因素相互交织。 因此, 锚定方位目标、 坚定
战略意志、谋定战略路径、 整合战略资源、 综合运用各类战略要素是大国追
求理想方位的理性战略选择。 从这个角度看, 金砖机制无疑是俄罗斯通过推
动世界多极化,变革现有国际体系, 摆脱因苏联解体而 “被强加 ” 的不利国
际地位进而谋求 “一极 ” 地位的重要战略工具和实践平台。 然而, 值得注意
的是,在俄罗斯对外战略坐标体现中, 金砖机制的重要性远不及欧亚经济联
盟、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等俄罗斯主导的地区一体化机制 , 是俄罗斯国际制度
战略的次优平台、推动国际体系变革的必要工具以及追求大国威望的有效助
力。因此,配合俄罗斯对外战略主线, 实现俄罗斯战略利益的全球延伸是金
砖机制的价值所在。
围绕这一基本定位, 俄罗斯的金砖机制政策有以下特点: 一是在议题设
置上呈现出从 “先经济、 后政治 ” 向 “政治为主、 经济为辅 ” 的趋势性转
变; 二是充分利用金砖机制制度灵活性的优势 , 围绕金砖机制合作平台实现
全球、地区和国内三个层面制度战略和安排相互套嵌和对接 ; 三是表现出以
中俄战略协作为互动轴心, 以中俄印三边机制为重要杠杆, 带动巴西和南非
参与的大国关系为基干、 大小多边联动的互动模式。 尽管中短期内, 受乌克
兰危机和美西方战略极限压制的影响 , 俄罗斯在对外战略中选择向新兴大国
集团、欧亚陆权力量 “一边倒”,但是从长期看,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 不排
除俄罗斯继续谋求多向一体的复合型外交身份地位 。
( 责任编辑 徐 睿)

— 61 —
Abstracts

construction,from ontology cognition to “other”feedback emphasized by the Constructivism,


the paper conducts analysis of self - cognition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ty’s feedback on
Brazil’s 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BRICS’collective identity respectively. The author finds
out that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s recognition of the BRICS’collective identity is
higher than that of Brazil’s national identity,which makes BRICS an incentive mechanism
conductiv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Brazil’s national identity. Specifically,the BRICS not
only strengthens Brazil’s multi representative identity,but is also instrumental for Brazil in
broadening its international agenda and enhancing its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and
recognition. Though Brazil’s diplomatic orientation has changed obviously toward the right
since the Bolsonaro administration came into power in 2019,it has essentially continued
the positions of previous governments on the BRICS. This further confirms that the incentive
role of the BRIC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Brazil’s national identity is the core motivation of
Brazil’s participation in the mechanism.
Key words: Brazil,BRICS,national identity,collective identity,incentive mechanism

40 Russia’s BRICS Practice for Building a Multipolar World: Foundations, Pathways


and Prospects
Wang Chenxing
Abstract: In order to get rid of its disadvantageous position and return to the center of the
international stage, Russia has been trying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which aims at breaking the unipolar world domina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West,advoc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multipolar world,and seeking the status of “one
pole”in the future multipolar world. Although the BRICS mechanism is less important than
the Russian-led Eurasian Economic Union and the Collective Security Treaty Organization
in Russia’s external strategic coordinates,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uniting the forces
of change i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consisting mainly of non -Western powers and
emerging powers. From Russia’s point of view, the geopolitical value of the BRICS
mechanism is bigger than its value of economic cooperation,and the BRICS is more of a
sub-optimal direction in line with its main direction of foreign strategy and a booster to
restore Russia’s prestige of great powers. Focusing on this strategic positioning,Russia
has developed its BRICS policies at three levels,i. e.,agenda setting,system design,
and interactive mode. From a short - to - medium perspective,affected by the Ukrainian
crisis and the strategic repress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West,Russia has chosen a
“one - sided ”strategy towards the non - Western emerging powers through the BRICS
mechanism. In the long run,however,it cannot be ruled out that Russia will continue to
seek a multi -directional and compound diplomatic identity, by then the BRICS
mechanism may only be one of such functioning platforms.
Key words: world multipolarization, Russian diplomacy, multilateral diplomacy,
BRICS mechanism,compound diplomatic identity

— 155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