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5

草莓绿色防控关键技术要点

我国草莓总产量世界第一,但单产和品质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
上升空间。特别是安全品质成为制约消费需求的突出问题,草莓产业亟待绿色
生态转型和健康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草莓种植面临着健康育苗难、连作障碍重、病虫害加重、抗药
性增加、成本增加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我国草莓种植出现单产不高、品质不
高、农残风险大等现象。
 
“草莓种植要筑牢三道防线,免疫抗病健苗肥果。从健康土壤、无病种苗 、
生物与诱抗防病出发,科学精准用药,减少用药量与次数。”江苏丘陵地区镇
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吉沐祥介绍说,第一道防线是无病,土壤生物改良与
种苗健康;第二道防线是防病,保护性杀菌剂、免疫诱抗剂;第三道防线是治
病,内吸性杀菌剂、生物源药剂、免疫诱抗剂。
 
育苗目标:一是植株健康无病虫化;二是子苗健壮均衡化;三是花芽分化
提前化;四是栽培省力轻简化。
 
吉沐祥表示,在优选母苗不带病虫基础上,还要“四增四减”培育健壮子
苗。
 
“一增”即增加低毒高效新药剂产品种类;“一减”即减少产生抗药性的
药剂品种。
 
“二增”即无病田或基质育苗消毒基础上,增加生物有机肥、菌肥等在母
苗根周穴施;“二减”即减少依赖化肥,防止带病菌土壤(或基质)育苗。
 
“三增”即增加生物与诱抗调节产品的使用,结合控旺药剂分次控旺抗逆
防病;“三减”即减少片面依靠化学药剂防病治虫。
 
“四增”即增加育苗中后期药水用量;“四减”即减少用药次数,解决过
频用药,费工费时问题。
 
长期的单一种植、单一施肥、再生水灌溉,使根际土壤累积了大量根系分
泌物、植物残体中的病原菌、虫卵及自毒物质(醌类、肉桂酸及其衍生物、香
豆素等),导致作物根区微生物多样性失调,根区的有益微生物数量、种类减
少,有毒有害病原菌数量增加,土壤酶活性降低,养分利用不充分,最终导致
连作障碍的发生。
 
土壤化学消毒在杀灭有害微生物的同时,也会伤害有益的微生物。土壤消
毒后处于最脆弱的状态,像温室的花卉突然暴露于自然环境中,很容易再次受
到病原菌的侵染,处于“半死不活”状态。江苏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副所长乔
玉山表示,化学消毒后,微生物制剂的应用就非常重要,比如敞气后施入生物
菌肥、有益微生物制剂等。
 
乔玉山介绍,将含硫苷类化合物的有机物料还田,如芥菜型油菜(含有硫
苷类化合物,即硫代葡萄糖苷)等十字花科作物,并结合高温闷棚,实现土壤
消毒与土壤培肥、土壤修复的无缝结合,是一种土壤生态型和环境友好型的连
作土壤处理技术,也是化学熏蒸(石灰氮、氯化苦等)的替代方法之一,该技
术连年运用效果叠加,可持续改良土壤。
 
吉沐祥也表示,在草莓采收结束后休闲期盛夏高温阶段(6 月上旬—8 月上
旬),利用生物质改土(种植玉米、芥菜等,或施用醋糟、谷壳、菌菇渣、堆
肥、饼肥、米糠等)+培肥(结合耐高温菌)+太阳能高温处理,通过有机物料
等发酵来消耗土壤中的氧气, 使土壤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可以有效杀灭土壤病
原菌。
 
太阳能高温消毒能够显著降低土壤微生物数量;功能微生菌分解有机物使
土壤洁净化、无害化、腐殖化、营养化;高温闷棚菌与有机物料联用对草莓促
生与土传病害有很好的防控作用。
 
吉沐祥认为,在定植前后,健康栽植是可以有效降低病虫侵染概率的。
 
一是定植前垄施生物菌土壤 “活化”。太阳能高温消毒之后,土壤有害和
有益微生物菌等大量杀死。在尽可能避免二次感染的同时,需要补充作物生长
中需要的各种有益菌并进行活化。
 
草莓定植棚生物套餐肥处理技术:采用生物套餐肥在草莓定植棚进行基施 +
追施,能够显著降低草莓死苗率,加速草莓定植前期生长并促进开花。
 
二是定植健壮苗,缩短缓苗期,促根发苗,适时早防控。
 
定植时,选择健康壮苗,遮阳保湿降温,促缓苗;发新根时,选用功能微
生物药肥与生物刺激素类灌淋根;发新叶时,及时合理选用药剂防病虫;定植
后,及时采用色板与性诱剂等理化手段诱杀害虫。
 
草莓发新根成活期,要促根发苗与预防草莓根茎部病害,应用理化手段诱
杀,结合药剂协同防控害虫。
 
沈其荣院士曾表示,单施有机肥料很难满足作物当季高产需求。我国肥料
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有机无机生物全元复混肥料逐步替代无机化肥,并结合土
壤作物和肥料特性,做到化肥与有机肥平衡施用,这样才能有效促进耕地地力
提升、促进作物优质高产,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研究发现,施用有机肥使土壤肥力持续提高,抑制土壤酸化,能够快
速提高土壤团粒结构比例和土壤碳汇。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能够显著提高氮
肥利用率。施用生物有机肥能够有效防控经济作物土传病害。南京农业大学副
教授刘红军也表示,要提高肥力,必须施用有机肥,坚持有机无机配合使用,
才能共同促进作物正常生长,真正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盖地膜时(现蕾初期),结合适量生物有机肥和复合肥,增施‘益菌
包’,增强花果期抗病抗逆,增产提质。”吉沐祥表示,制作“益菌包”是使
用生物菌+米皮糠+豆粕粉 (另添加杀虫剂如绿僵菌、苏云金杆菌或噻虫高氯
等),盖地膜前用,增殖有益菌,持久控病促生效果好。
 
“病害重在预防,好药更需对症适时适量;虫害,早查与适时早防控。”
吉沐祥表示,防止病虫害发生传播,要注意生态、生物、药剂协同控前抑后。
 
注重农业生态控害,光温水肥气精准调控,控湿防病;释放天敌与蜜蜂携
菌控害;盖棚保温后至采果前,生物或与低毒药剂协同联用;注意局部封锁与
整体防控相结合。
 
此外,盖膜前后病虫害防治要注意两个转变。
 
盖地膜前后:盖地膜前以喷雾或结合粗喷淋根,高压适当加大水量,兼防
根颈部与地上部病虫害;盖地膜后转变为高压喷雾为主,以地上部病虫害为主。
 
盖大棚保温前后:以白粉病、灰霉病、二斑叶螨等为主,特别是开花前和
结果早期,仍要注意蓟马、蚜虫、粉虱、斜纹夜蛾等的查治工作。
 
“在药剂使用方面,一定要精准。”江苏省农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刁春
友表示,一是要切实做到对症用药,不仅是对病虫害有效,而且应对相应的症
状也有效,不同的病虫害、不同发生阶段使用相应的经济有效药剂。二是要确
保适期用药,在合适的时期用药。三是要努力做到轮换用药,主要是防止病虫
害产生抗性,保证防病效果。如防治炭疽病最好是戊唑醇、丙硫菌唑与福美双、
代森猛锌等具有内控作用与保护作用的药品轮用,延缓抗性最为有效,也最经
济。对草莓而言,药剂本身的特性,如戊唑醇、丙硫菌唑等,既防病又能控苗
徒长,可以达到一药多用的目的。此外,用药方法、次数、有效复配、安全间
隔期等也要注意。
 
本文根据 2023 年中国草莓产业发展大会发言资料整理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