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289

新世纪土木工程系列教材

! 土木工程测量!
邹永廉!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内容简介

遵照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本书共分 !" 章,着重介绍测量的定位原理,特征点、线、面的测量方法。内容包


括:测量定位的基准面、基准线和坐标轴系,定位元素和定位方法,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直线定向,测
量误差,控制测量,地形图、地籍图测绘,识图、用图的基本知识,中线测量、纵横断面测绘,以及土建工程中的施
工测量。在介绍原理方法的同时,除传统的光学仪器外,还引入了新一代的电子仪器:电子水准仪、电子经纬仪、
光电测距仪、全站仪、电子求积仪。在测绘新技术一章中,介绍了当代顶尖的“"#”技术:全球定位系统( $%#)、遥
感( &#)、地理信息系统( $’#),此外,对数字摄影测量、数字地图,也作了相应的介绍。最后一章,精选了 !( 个测
量实验,可供不同要求的院校选用,其中不带!号的是必做实验,其余的为选做实验。
本书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的通用教材,也可作为自学考试、电大教学和广大土建人员进修的用书。

! 图书在版编目( "#$)数据

) 土木工程测量 * 邹永廉主编+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 !
) ’#/0 ( -. -!"-1- .

) !+ 土+ + + ) "+ 邹+ + + ) #+ 土木工程 工程测量 高


等学校 教材) $+ 23.14

) 中国版本图书馆 5’% 数据核字


(,--")第 !-6,(7 号

出版发行! 高等教育出版社) ) ) ) ) ) ) ) ) ) ) ) ) ) ) ) ) ) ) 购书热线! -!- 7.-6.644


社! ! 址! 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 . 号 免费咨询! 4-- 4!- -614
邮政编码! !---!!) 网! ! 址! 899::** ;;;< 8=:< =>?< @A
总! ! 机! -!- 4,-,4411) 899::** ;;;< 8=:< @BC< @A

经! ! 销!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
印! ! 刷!

开! ! 本! (4( D !-1,) ! * !7) 版! ! 次! ) ) 年) 月第 ! 版


印! ! 张! !4) ) 印! ! 次! ) ) 年) 月第) 次印刷
字! ! 数! ."- ---) ) 定! ! 价! ,,< "- 元

本书如有缺页、倒页、脱页等质量问题,请到所购图书销售部门联系调换。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
!

前! ! 言
!
!
本教材系根据教育部 "##$ 年颁布的《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所规定的专
业范围和专业调整方向,结合我国当前教育改革、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的实际编写的。教材本着
“ 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精神,充分发挥技术基础课“ 辐射源”的作用,将土木工程测量的基本知
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知识点,定位在“ 点、线、面、平、纵、横”测量的界面上。把握了这些知
识点,就能举一反三解决工程中相关的定位、放线、测图、用图等诸多问题,从而达到将知识点转
化为勘测能力、用图能力、放图( 放样)能力等专业所要求的培养目标。
新教材具有以下性质特征:
"% 实践性。教材来源实践,内容精炼,针对性强,信息量大,专业覆盖面广,能满足培养宽口
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 灵活性。章节内容,由浅入深,先粗后细,相对独立,互为补充,服从认识规律,有一定灵
活性、选择性和互补性。基本内容置前,可选内容置后,不拘泥于学科系统,供不同院校、不同教
学环境和教学习惯选用。
’% 可读性。教材编写着眼于自学,文字通俗易懂,论证深入浅出。章前有重点、难点提示,
章后有思考题和练习题,书末有部分习题答案。充分发挥教材媒体的指导作用和自学的能动性,
弥补第一课堂教学的不足,适应多层次读者需求。
(% 时代性。教材介绍了当代最先进的量测技术、光电技术、数码技术、遥测技术。这些技术
标志着新世纪测绘科学发展的步伐和方向,反映出高新技术的时代特征。
教材由三所大学联合编写。参加编写的有: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邹永廉("、
) 章)、陈久强
(&、
"’ 章)、黎莉(’ 章)、许曦(( 章);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测量工程系张献州(* 章)、岑
敏仪($ 章)、李永树(# 章)、黄丁发("& 章);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杨正尧(+、 "" 章)。全书由邹
",、
永廉主编、统稿。承哈尔滨工业大学邹瑞坤教授担任主审,在此深表谢意。
书中若存在缺点和错误,敬请广大读者、专家、同行赐教。

编! 者
&,,’ 年 $ 月于长沙岳麓山
目! ! 录

’" !# 钢尺量距 !!!!!!!!!! &!


第 章! 绪论 !!!!!!!!!!!! !
’" $# 视距测量 !!!!!!!!!! &&
!" !# 土木工程测量的任务 !!!!!! !
’" %# 光电测距 !!!!!!!!!! &*
!" $# 测量坐标系 !!!!!!!!!! $
!" %# 测量的定位元素和方法 !!!!! & 思考题 !!!!!!!!!!!!! .%

!" ’# 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 ( 习题 !!!!!!!!!!!!!! .%

!" )# 测量常用的计量单位 !!!!!! * 第 章! 直线定向 !!!!!!!!! .)


思考题 !!!!!!!!!!!!! !+ )" !# 三北方向 !!!!!!!!!! .)
习题 !!!!!!!!!!!!!! !! )" $# 方位角与象限角 !!!!!!!! .&
第 章! 水准测量 !!!!!!!!! !$ )" %# 罗盘仪测定磁方位角 !!!!!! .(
$" !# 水准测量原理 !!!!!!!! !$ )" ’# 陀螺经纬仪测定真方位角 !!!! (+
$" $# 水准仪和水准尺 !!!!!!! !$ 思考题 !!!!!!!!!!!!! ($
$" %# 水准仪技术操作 !!!!!!! !& 习题 !!!!!!!!!!!!!! (%
$" ’# 水准测量的实施 !!!!!!! !(
第 章! 测量误差 !!!!!!!!! (’
$" )# ,-% 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 $%
&" !# 测量误差的分类 !!!!!!! (’
$" &# 水准测量误差 !!!!!!!! $&
&" $# 评定精度的标准 !!!!!!!! ((
$" .# 三、四等水准测量 !!!!!!! $(
&" %# 误差传播定律!!!!!!!!! *+
$" (# 自动安平水准仪和精密水准仪 !! %+
&" ’# 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 *’
$" *# 电子水准仪 !!!!!!!!! %’
思考题 !!!!!!!!!!!!! %. &" )# 带权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 *.

习题 !!!!!!!!!!!!!! %. 思考题 !!!!!!!!!!!!! !+%


习题 !!!!!!!!!!!!!! !+’
第 章! 角度测量 !!!!!!!!! %(
%" !# 角度测量原理 !!!!!!!! %( 第 章! 控制测量 !!!!!!!!! !+)
%" $# 光学经纬仪 !!!!!!!!! %* ." !# 概述 !!!!!!!!!!! !+)
%" %# 经纬仪技术操作 !!!!!!! ’% ." $# 导线测量 !!!!!!!!!! !+(
%" ’# 水平角测量 !!!!!!!!! ’) ." %# 小三角测量 !!!!!!!!! !!)
%" )# 竖直角测量 !!!!!!!!! ’. ." ’# 交会定点 !!!!!!!!!! !$+
%" &# ,/& 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 !!!! ’* ." )# 高程控制测量 !!!!!!!! !$!
%" .# 水平角测量误差 !!!!!!! )$ ." &# 全站仪 !!!!!!!!!!! !$&
%" (# 电子经纬仪 !!!!!!!!! )) 思考题 !!!!!!!!!!!!! !%+
思考题 !!!!!!!!!!!!! )* 习题 !!!!!!!!!!!!!! !%+
习题 !!!!!!!!!!!!!! &+
第 章! 地形图测绘 !!!!!!!! !%$
第 章! 距离测量 !!!!!!!!! &! (" !# 地物地貌的表示方法 !!!!! !%$
! 目! ! 录

!" #$ 平板仪及其使用 !!!!!!! %&’ 高程传递 !!!!!!!!! #%&


!" &$ 测站点的增补 !!!!!!!! %(% %%" +$ 管道施工测量 !!!!!!!! #%)
!" ($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 %(# %%" !$ 公路施工测量 !!!!!!!! #%!
!" )$ 碎部测量 !!!!!!!!!! %(& %%" ’$ 桥梁施工测量 !!!!!!!! ##%
!" *$ 地形图的拼接、整饰和检查 !!! %(+ %%" %,$ 隧道施工测量 !!!!!!! ##)
!" +$ 全站仪数字化测图 !!!!!! %(! %%" %%$ 竖井联系测量 !!!!!!! ##’
!" !$ 航空摄影测量 !!!!!!!! %), %%" %#$ 建筑物的变形观测 !!!!! #&,
!" ’$ 地籍图测绘 !!!!!!!!! %)& 思考题 !!!!!!!!!!!!! #&!
思考题 !!!!!!!!!!!!! %)! 习题 !!!!!!!!!!!!!! #&!
习题 !!!!!!!!!!!!!! %)!
第 章! 近代测绘新技术简介 !!! #(,
第 章! 地形图应用 !!!!!!!! %)’ %#" %$ 全球定位系统( -./) !!!!! #(,
’" %$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 %)’ %#" #$ 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 0/) !!! #(!
’" #$ 地形图的阅读 !!!!!!!! %*& %#" &$ 数字地图与地理信息
’" &$ 用图的基本知识 !!!!!!! %** 系统( -1/)!!!!!!!!! #)#
’" ($ 面积测定 !!!!!!!!!! %+, 第 章! 测量实验 !!!!!!!! #)+
’" )$ 场地平整中的土方计算 !!!! %+# %&" %$ 2/& 水准仪的技术操作 !!!! #)+
思考题 !!!!!!!!!!!!! %+( %&" #$ 水准测量( 等外)!!!!!!! #)!
习题 !!!!!!!!!!!!!! %+( %&" &$ 2/& 水准仪的检验
第 章! 线路测量 !!!!!!!! %+* 与校正 ! !!!!!!!!!! #)’
%," %$ 中线测量概述 !!!!!!!! %+* %&" ($ 四等水准测量 ! !!!!!!! #*,
%," #$ 交点和转点的测设 !!!!!! %++ %&" )$ 光学经纬仪的技术操作 !!!! #*%
%," &$ 转角测定和里程桩设置 !!!! %+’ %&" *$ 测回法观测水平角 !!!!!! #*#
%," ($ 圆曲线测设 !!!!!!!!! %!% %&" +$ 方向观测法观测水平角 ! !!!! #*#
%," )$ 复曲线 !!!!!!!!!! %!* %&" !$ 竖直角观测 !!!!!!!! #*&
%," *$ 缓和曲线 !!!!!!!!! %!* %&" ’$ 光学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 ! !!! #*(
%," +$ 线路纵断面测量 !!!!!!! %’% %&" %,$ 钢尺一般量距和磁方位
%," !$ 横断面测量 !!!!!!!! %’) 角测定 !!!!!!!!!! #**
%," ’$ 线路土方计算 !!!!!!!! %’! %&" %%$ 视距测量 !!!!!!!!! #*+
思考题 !!!!!!!!!!!!! %’’ %&" %#$ 光电测距仪的技术操作 ! !!! #*!
习题 !!!!!!!!!!!!!! %’’ %&" %&$ 全站仪的技术操作 ! !!!!! #*’
%&" %($ 地形图测绘 !
!!!!!!! #+%
第 章! 施工测量 !!!!!!!! #,%
%&" %)$ 圆曲线测设 !
!!!!!!! #+#
%%" %$ 概述 !!!!!!!!!!! #,%
%&" %*$ 纵断面测量 !!!!!!!! #+&
%%" #$ 施工放样的基本方法 !!!!! #,#
%&" %+$ 点位的测设 !!!!!!!! #+&
%%" &$ 建筑施工控制测量 !!!!!! #,*
%%" ($ 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 #,!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 #+)

%%" )$ 工业厂房施工测量 !!!!!! #%, 参考文献 !!!!!!!!!!!!! #+!


%%" *$ 高层建筑物的轴线投测和
第 章
绪! ! 论

!!!!!!!!!!!!!!!!!!!!!!!!!!!!!!!!!!!!!!!!!

[ 重点难点提示]! 本章的重点是:工程测量的任务,大地水准面,参考椭球面,地理坐
标,大地坐标,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平面直角坐标,高程,测量定位元素和原则,地球曲率对定位元
素的影响,角度中的弧度单位。难点是: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

!" !# 土木工程测量的任务

工程测量学是一门结合工程建设,
研究测定地面点位方法和理论的学科。土木工程测量广泛用于房
屋、
管线、
能源、
交通、
水电等工程的勘测、
设计、
施工和管理各阶段,
是土木工程人员必备的专业技能。
根据由点组成线、
线组成面、面组成体的关系链,测定地面相关点位,就可在图纸上绘制地面
平、
纵、横三个面的相似图形。这些图形是工程设计用图的重要资料。按同样的原理,将设计图上
建筑物的相关点,
通过在实地的定位和放样,就可在施工场地标定出图面建筑物的形状、大小和位
置,
它们是指导施工的重要依据。根据不同的施测对象和阶段,
土木工程测量包括以下任务:
!" 测图
在勘测阶段,为了对建筑物的具体设计提供地形资料,需要在建筑地区测图。由于这种测图
是在局部范围内进行的,可以不顾及地球曲率的影响,将曲面当作平面处理。测量时只需按照一
定的测量程序,测定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面特征点和特征线,根据测图比例尺和国家规定的图式
符号,就可将建筑地区的形状和大小、地面的起伏形态( 地貌)和固定性物体( 地物),如房屋、道
路、河流等,缩小绘制成相似的图形。这种既能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又能表示地貌变化的平面
图,称为地形图。此外,与建筑工程有关的土地划分、用地边界和产界的测定等,需测绘地物平面
图。这种只表示地物的平面尺寸和位置,不表示地貌的平面图,称为地物图。
对于公路、铁路、管线和特殊构造物的设计,除需提供带状地形图外,还需测绘沿某方向表示
地面起伏变化的纵断图和横断图。
建筑工程竣工后,为了工程验收和今后的维修管理,还需要测绘竣工图。
$" 用图
在设计阶段,建筑物的设计,力求经济、合理、实用、美观。这就要求在设计中,充分利用地
形,合理使用土地,正确处理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做到人工美与自然美结合,使建筑物与地
$ 第 ! 章" 绪" " 论

形构成协调统一的整体。因此,用图涉及地形图、地物图和断面图并贯穿于设计阶段的全过程。
此外,城市规划、城镇建设、能源开发、土地使用、改建扩建、施工管理等等,也都需要用图。
用图就是利用提供的成图知识和原理,如构图方法、坐标轴系、图幅大小、各类图式符号的性
质和表达内容的方式等,在综合图幅内容的基础上,利用提供的量测技术,在图上进行点、线、面
的量测,并把图面量测到的数据转换为现场地面相应的测量数据,以解决设计和施工问题。例
如,从图上利用拟建场地的有利地形来选择建筑物的形式、位置和尺寸;在图上进行方案比较和
工程量的估算;施工场地的布置与平整等等。用图的过程实质上是个识图、量图和判图的过程。
!" 放样( 放图)
建筑物、构筑物进入施工阶段,就需要根据它的设计图,如建筑物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
基础大样图、桩基图等,按照设计要求,通过测量的定位、放线、安装和检查,将其平面位置和高程
标定到施工的作业面上,为施工提供正确位置,指导施工。放样又称测设,是测图的逆过程。测
图又称测绘,是将地上的点位测定在图上。放样则是将设计图上的点位测设到地上,两者测量过
程相反。放样工作,贯穿于施工全过程。
此外,对于某些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为了监测它在各种应力作用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或
检查它的设计理论和施工质量,还需要进行变形观测。这种观测是在建筑物上设置若干观测点,
按照测量的观测程序和周期,测定建筑物及其基础在自身荷重和外力作用下,随着时间观测点产
生的位移。变形观测包括沉降观测、水平位移观测和倾斜观测。

#" $% 测量坐标系

测量上确定地面点的位置,是在选定的基准面上建立坐标系,通过测定点位之间的距离、角
度和高差,计算点的坐标来实现的。基准面和坐标系是测量定位的数学基础。

#" $" #% 基准面


基准面有曲面与平面之分。测量是在地球上进行的,用作球面坐标的基准面,其形状和大小
尽可能与地球相吻合,进而代替地球,以满足测图定位需要。符合上述要求的,有下列基准面:
#" 大地水准面
地球的自然表面千姿百态,有高山、平原、江河、海洋。地球总面积的 !"# 被海洋覆盖,陆地
仅占 $%# ,其中高出海面小于 &’’ ( 的平坦地区约占陆地的一半,其余为山区和高原。世界最
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高度为 ) )*)+ ", (,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深达 "" ’$$ (。尽管地球表面有
如此大的落差变化,但与地球平均半径 - ,!" ( 相比,未超过半径的 ’+ "!# ,可忽略不计。地球
总的形体,可视为由海水面穿过陆地、形成一个全被海水覆盖、两极略扁平、赤道鼓起的水体。
自由静止的水面,称为水准面。在地球重力场中,水准面是个重力等位面,处处与重力方向
或铅垂线方向正交,而形成闭合曲面。不同高度两水准面因重力位差为一常数,不相交,因面上
各点重力不相等,而不平行。处处与水准面正交的铅垂线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测量仪器的整置
均以水准气泡为依据,即以铅垂线为准。因此,水准面是测量的工作面。
不同高度的水准面有无数个,其中通过平均海水面并延伸穿过陆地而形成闭合体的那个水
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大地体。根据不同轨道卫星长期观测
!" #$ 测量坐标系 #

的成果,大地体近乎梨形,南北两极扁平并不对称,赤道椭圆长短半径相差约 !" #,近乎圆形。


大地水准面表征的形体,是真实地球的最佳形体,从而把它作为基准面,建立了天文地理坐标,并
将它定为高程起算面和各水准面测量成果统一的归算面。
!" 参考椭球面
由于地球表面高低不平,内部质量分布不均,导致重力方向不规则变化,使得处处与重力方
向正交的大地水准面,实际上是一个略有起伏、不规则的曲面。这个面无法计算和展示大地测量
成果。为此,测量上选用一个能充分接近大地体的几何面,来代替大地水准面所代表的地球形
体。它是一个椭圆绕其短轴旋转而成的椭球体( 面),该面处处与法线正交,图 $% $ 为上述三个
面相互关系示意图。概括地球形体的椭球,称为地球椭球,其形状和大小可用参数长半径 !、短
半径 "、扁率 ! &( ! ’ ")# ! 表示。适合区域性的,如一个国家领土范围内的地球椭球,称为参考
椭球,如图 $% (。测量工作就是以参考椭球面作为计算基准面,以它的法线作为基准线,建立大
地坐标,展示测量的定位成果。

图 $% $) 三个面的相互关系 图 $% () 参考椭球

) ) 建国初期,我国采用前苏联的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作为参考椭球,建立了“$*+, 北京坐标系”,
其几何参数为
! & - .!/% (,+ 0#) ) ! & $1 (*/% .""
为了满足日益发展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国家采用了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
$*!+ 年第三次推荐的地球椭球作为参考椭球,其参数为
! & - .!/% $," 0#) ) ! & $1 (*/% (+!
在陕西境内,建立了国家大地原点,以它为起算点推算的坐标,定名为“$*/" 大地坐标系”。这是
我国迄今为止,定位精度较高的坐标系。
大地原点在参考椭球面上的起算数据,
是通过椭球面与大地水准面在该点处相切,
短轴与地轴
平行,
两面充分吻合条件下,
将该点在大地水准面上的地理坐标
(天文经纬度)换算成参考椭球面上
的大地坐标
(大地经纬度),
从而获得起算数据。这项工作,称为参考椭球定位。采用单点定位时,
两面在该点的法线和铅垂线重合,
大地坐标等于天文地理坐标。采用多点定位时,
则两者不重合。
由于地球的扁率很小,当精度要求不高时,可把大地水准面视为圆球,其半径为
( ! 2 ! 2 ")
$& & - .!$ 0#
.
& 第 ! 章" 绪" " 论

!" #" #$ 坐标轴系


测量通常用三个量确定地面点位。两个量是坐标,表示该点投影在基准面上的位置。第三
个是高程,表示该点至基准面垂距。从而将点位有序地展示在投影面上。
!" 大地坐标
用大地经度 ! 和大地纬度 " 确定地面投影点在椭球
面上位置的坐标,称为大地坐标。该坐标是以参考椭球
面和法线作基准面和基准线,用解球面三角方法计算的
球面坐标系,如图 !" #。
过短轴 %& 的平面称为子午面,子午面与球面的交线
称为子午线或经线。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面,称
为首子午面。# 为地面在球面上的投影点。过 # 点的子
午面与首子午面的二面角,称为该点的大地经度,用 ! 表
示。自首子午线 ’ ( ) !*’+量度,以东为正,称东经,或写
成 ’ ( !*’+,;
以西为负,
称西经,
或写成 ’ ( !*’+-。 图 !" #$ 球面坐标
过球心 $ 与短轴正交的平面称为赤道面。赤道面与
球面的交线称为赤道。平行赤道面的其它平面与球面的交线称为纬线。过 # 点的法线与赤道
面的夹角称为该点的大地纬度,用 " 表示。自赤道 ’ ( .’+量度,向北称为北纬,向南称为南纬。
北京位于北纬 /’+、东经 !!0+,也可用" 1 /’+%、! 1 !!0+, 表示。
一般而言,大地坐标是由大地经度 !、大地纬度 "、大地高 % 三个量组成,用于表示地面点的
空间位置。用大地坐标表示的地面点,统称为大地点。
#" 地理坐标
用天文经度 ! 和天文纬度 " 确定地面投影点在大地水准面上位置的坐标,称为地理坐标。
该坐标是以大地水准面和铅垂线为基准面和基准线,用天文测量方法测定的球面坐标系。
除选用的基准面、线不同外,地理坐标与大地坐标均同属于球面坐标,如天文纬度 " 除是以
过 # 点的铅垂线方向与赤道面的夹角来定义外,其它的均相同。由于铅垂线与法线方向不一
致,各地的天文经纬度与大地经纬度略有差异,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其差异可忽略不计。
测定了天文经纬度的地面点,统称为天文点。
%"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地形图的测绘,需要大地点作控制,建立平面直角坐标格网。图的编制、图幅大小的划分,也
都需要经线和纬线作控制,建立图上地理坐标格网即经纬网。这就要求将椭球面上的点、线及其
方位,按地图投影的方法转换到平面上,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就是建立在高斯投影平面上的一种
由球面坐标变换而成的平面坐标轴系。
为了控制由球面正形投影
(又称等角投影或相似投影,
保持图形角度不变而距离变形的一种投
影方法)到平面时引起的长度变形,
高斯投影采用了分带的投影,使每一带内产生的变形控制在测
图容许值范围内。通常将地球椭球按经度划分为 0’ 个带
(图 !" /)。从 ’+子午线起算,
每 0+经差划
分为一带,
称为 0+带,
带号 & 自西向东依次编为 ! ( 0’。位于各带边上的子午线称为分带子午线,

于各带中央的子午线,
称为中央子午线或轴子午线。各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 !0 可按下式计算
!" #$ 测量坐标系 !

!! " !#" $ %# (&’ &)


例如北京 ! " &&!#(,如按 !#带计,其 " " &&!# ) !# " *+( 进位为整数),按式(&’ &),!! " &*%#,
故北京位于带内中央子午线的西侧( 因 &&!# , &*%#)。

图 &’ -. 高斯投影分带 图 &’ /.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轴系

. . 投影时每带独立进行,将投影平面与球面的中央子午线相切,按中央子午线投影为直线,且
长度不变形,赤道投影为直线的条件进行投影。投影后,展开投影面,即为高斯平面。在高斯平
面上,除中央子午线与赤道的投影构成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外,其余的经线和纬线均为对称于中
央子午线和赤道的弧线,距离愈远,其长度变形愈大,但仍保持原交角不变。为了满足大比例尺
测图和精密测量的需要,使变形更小,可采用 %#带。%#带的中央子午线与 !#的中央子午线和分
带子午线相重合,即从东经 &’ /# 开始,自西向东每隔 %# 经差划分为一带,带号 " 依次编为 & 0
&*+。各带中央子午线经度 !% 可按下式计算
!% " %#" (&’ *)
分带投影后,取各带中央子午线为 # 轴( 纵轴),赤道为 $
轴( 横轴),其交点为原点,从而建立起每个投影带独立的高
斯平面直角坐标轴系( 图 &’ /)。这就可以把球面上的点位,
按高斯投影公式转绘在平面上。
我国位于北半球,# 值恒为正,$ 值有正有负。为避免出
现负值,规定将坐标轴西移 /++ 12( 图 &’ !)。为了标明点位
所属投影带,还规定在 $ 值前加注带号。如 % 点位于 &* 带,

坐标自然值 $ & " $ &/- %*&’ &+ 2,
按上述规定,
则它的通用值应
为 $ & " &*( $ &/- %*&’ &+ 3 /++ +++’ ++)" &* %-/ !45’ 6+ 2。由
图 &’ !.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此看出,小数点前 ! 位数字小于 /++ 12,表 % 点位于中央子午
线西侧,$ & 的自然值为负,反之为正。! 位数字前面的数为带号,用时需加注意。
我国境内 !#带号在 &% 0 *% 之间,
%#带号在 *- 0 -/ 之间,没有重叠,因此,根据 $ 值前标注的
带号便可区分 !#带或 %#带。
’ 第 ! 章" 绪" " 论

!" 平面直角坐标
在局部范围内,可把大地水准面当作平面,将地面点沿铅垂线方向投影到平面上,用平面直
角坐标确定点位。这种坐标系通常是以该地区任意子午线视为中央子午线,作为 ! 轴,北为正,
南为负,以相垂直的线为 " 轴,东为正,西为负( 图 !" #)。象限编号以 ! 轴正向起算,顺时针编
!、"、#、$。为了不使坐标出现负值,坐标原点可设在测区的西南角。

图 !" #$ 平面直角坐标 图 !" %$ 地面点的高程和高差

$ $ #" 高程系统
地面点至高程基准面的高度( 垂距),称为高程。选用不同的基准面,有着不同的高程系统。
地面点沿法线至参考椭球面的距离,称为大地高,用 # 大 表示。大地高有正有负,从参考椭球面
起量,向外为正,向内为负,可通过计算方法求得。
地面点沿铅垂线方向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海拔或绝对高程,简称高程,用 # 表示( 图
!" %)。绝对高程可通过高程测量方法直接测定,它广泛用于地形测绘和工程建设。
建国初期,我国在青岛设立验潮站进行观测,取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高程基准面,建立了国
家水准原点。由它起算的高程,称为“!&’( 黄海高程系统”。后来,经过验潮站多年观测资料统
计,对水准原点的起算高程作了进一步调整,并定名为“!&%’ 国家高程基准”,并于 !&%# 年启用,
统一了全国如黄海高程、吴淞高程、珠江高程等各高程系统。
在局部地区,引用绝对高程有困难时,可假定一水准面作高程基准面。地面点至该面的垂
距,称为相对高程或假定高程,用 #)表示( 图 !" %)。
两点高程之差称为高差,常用 $ 表示。即
$ %& * # & + # % * #’& + #’%
大地高与绝对高程在同一地面点上是不相等的,但在数值上前者可通过后者经改算获得。

$" %& 测量的定位元素和方法

确定地面点位置,无论采用哪种坐标系和定位方法,都需要测定点位之间的距离、角度和高
差。这三个量称为定位元素,利用它可以确定点的平面位置和三维空间位置。
测定点位,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误差。如果定位从一点开始,逐点施测,不加任何控制和检查,
!" #$ 测量的定位元素和方法 !

前一点的误差传播到后一点,逐点累积,点位误差愈来愈大,最后达到不可容许的程度。为了限
制误差的传播,测量通常按照“ 从整体到局部”,
“ 先控制后碎部”、
“ 由高级到低级”、
“ 逐级控制”
的组织原则,将定位的测量方法分为控制测量和碎部测量两大类。控制测量,就是从测区整体出
发,布设一些点作为控制点,用高一级精度测定其位置。这些控制点,测量精度高,分布均匀,通
过坐标连接成一整体,为碎部测量定位、引测和起算提供依据。所谓碎部测量,就是以控制点为
核心划分测区范围,用低一级精度测定其周围碎部点位置。如测图中的地物轮廓点、地貌特征
点,施工中的建筑物定位点、放样点。这样碎部点的误差就局限在控制点周围,从而控制它的传
播范围和大小,保证了整个碎部测量的精度要求。
控制测量有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之分。常见的平面控制测量有导线测量和三角测量。如图
!" #,导线测量,就是将地面选定的导线( 控制)点 !、"、#…依次连成折线或多边形,并测定相关
定位元素,水平角 !! 、!$ 、"! 、"$ …,距离( 边长)$% 、$! 、$$ …,然后根据已知点 !、" 的坐标推算出
各导线点的坐标。三角测量如图 !" !%。则是将选定的三角( 控制)点 !、"、#…依次连接成三角
形,测定其边长 $% 、$ % 或各个三角形内角 & ’ 、( ’ 、) ’ ,然后根据引测的起算数据计算各三角点坐标,
从而确定了平面位置。根据不同的精度要求,导线测量与三角测量均分为四个等级,一等精度最
高,逐级降低、逐级加密。同级的导线的测量可以代替三角测量。

图 !" #& 导线测量 图 !" !%& 三角测量

& & 高程控制测量的方法,常见的有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水准测量也分四个等级,一等精


度最高,逐级降低和加密。
在碎部测量中,当已知地面控制点 !、",常以两定位元素角度与距离确定碎部点 * 的平面位
置,如图 !" !! 采用的方法有:极坐标法( 图 !" !!’),测定极角 "、极距 $ 定 *;直角坐标法( 图
!" !!(),测定垂足 + 至 ! 和 * 点的距离 , 和 % 定 *;角度交会法( 图 !" !!)),测定夹角 "! 、"$ 交
会定 *;距离交会法( 图 !" !!*),测定距离 $! 、$$ 交会定 *;距离角度交会法( 图 !" !!+),测定距
离 $、角度 " 交会定 *。碎部点的高程测量,根据不同的精度要求和地形的复杂程度,可选用水准
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和视距测量。
测量定位除上述常规地面方法外,还可利用空间卫星定位技术,采用世界大地坐标系( 以地
球质心为原点,它与地球平天极连线为 - 轴,东经 %,和 #%,子午面与赤道面的交线为 . 和 / 轴,构
成的右手坐标系)确实地面点位。卫星定位就是在待测点 * 上同时接收三颗卫星信号,获得观
测时刻各卫星瞬间位置的坐标( . ’ ,/ ’ ,- ’ )和至 * 点的空间距离 0(
’ 图 !" !$)。根据获得的已知坐
标和距离即可按下式组成三个联立方程
% 第 ! 章" 绪" " 论

图 !" !!# 碎部测量方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从而解算出地面点 $ 的三维坐标( # $ ,% $ ,& $ )。根据需要,还
可转换为大地坐标,高斯面平面坐标以及有关的其它坐标。
以上介绍的定位元素和方法,其测量和计算原理,将在以
后各章详细讨述。

!" #$ 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测量工作是在水准面上进行的。在局部地区,用水平面
图 !" !$# 卫星定位测量 !
( 曲率 ’ % ()代替水准面( ’ % ),这就意味着地面点沿铅垂
(
线方向投影在水平面上,用水平距离和水平角度取代相应的弧长和角度进行定位,用水平面替换
高程起算面。由于一方的曲率为零,这种强行替代必然导致来自另一方地球曲率的影响而使定
位元素产生不符值或误差。只有当其影响不超过测量限差时,代替才是允许的。下面就地球曲
率对定位元素的影响来研究测区范围的限度。

!" #" !$ 对距离的影响


如图 !" !),设地面点在水准面上投影 )、*,弧长为 !,相应水平面上
的距离为 !*,其差 !! 即为地球曲率的影响。将水准面视为圆球,半径 (
% +), ! -.,则
!! % !+ & ! % (・/01 ! & (・! % (・( /01 ! & !)
! !
将 /01 ! 按幂级数展开,/01 ! % ! ’ !) ’ !2 ’ …,取前两项,并以
) !2
!
!% 一同代入上式得
(
!) ! ! !$
!! % 或 % (!" )) 图 !" !)# 地球曲率对
)($ ! )($
距离和高程的影响
当 ! % !( -. 时,!! % (" 3$ 4.,!! , ! % ! 5 !$$ 万;! % !2 -.,!! %
!! , ! % ! 5 26 万;
$" ,, 4.,
当 ! % $( -. 时, !! , ! % ! 5 )( 万;
!! % +" 2, 4., ! % $2 -., !! , ! % ! 5 !7 万。
!! % !$" 3) 4.,
式中 !! , ! 称为相对误差,用 ! , - 形式表示,- 愈大精度愈高。当 ! % !( -. 时,相对误差
!" #$ 测量常用的计量单位 (

为 ! " !## 万,而精密测距的容许误差才为 ! " !$$ 万,测区半径在 !$ %& 的范围内,用水平距离代


水准面上的距离,作精密距离测量也是可行的。对于一般的地形测量和工程测量,半径在 #’ %&
的范围内,也不必顾及地球曲率的影响。

!" #" $% 对水平角的影响


由球面三角学可知,同一多边形投影在球面上的内角和,要比投影在水平面的大一个球面角
超 !。它等于多边形面积 ! 和曲率平方的乘积,对地球而言,即
!
!( ) #$* #*’+ (!, -)
"#
分别以 !$ %&# 、’$ %&# 、!$$ %&# 、.$$ %&# 代入上式 !,! 的相应值为 $, $’+、$, #’+、$, ’!+、
!, ’#+。由此看出,面积在 !$$ %&# 范围内,除精密测量外,对土木工程测量、一般地形测量,均可
不必计其影响。

!" #" &% 对高程的影响


如图 !, !.,将水平面作可高程起算面,点 !、# 在同一面上高差应为零。实际上它们的高程
差 !$ ( ##%"$,就是对高程的影响。
"# / &# (( !$ / ")# ( !$# / # !$ / "#
由于 & 与 &%相差甚微,取而代之,上式经整理得
&#
!$ (
#" / !$
分母中 !$ 与 " 相比,微不足道,略去可得
&#
!$ ( (!, ’)
#"
分别以 !$$ &、#$$ &、 !$ %& 代入上式 &,!$ 的相应值为 $, 0 &&、., ! &&、10, - &&、
! %&、
1, 0 &。高程测量传递过程中,不论距离的长短,这样大的误差是不容许的,必须考虑曲率的影
响,应在测量中加以清除其影响。

!" ’% 测量常用的计量单位

!" 长度单位
! & ( !$ 2& ( !$$ 3& ( ! $$$ &&,
! %& ( ! $$$ &。
$" 面积单位
面积单位为 &# ,大面积用 %&# 或公顷,
! %&# ( !$$ 公顷,
! 公顷 ( !$ $$$ &# ( !’ 市亩,
!市
亩 ( ***, 1 &# 。
&" 体积单位
体积单位用 &. 。
#" 角度单位
测量上常用的角度单位有度分秒制和弧度制。
"! 第 ! 章" 绪" " 论

度分秒制
! 圆周角 " #$%&
!& " $%’
!’ " $%(
某些进口仪器采用 !%% 进位的新度
! 圆周角 " )%% *
! * " !%% +
! + " !%% ++
两者换算关系如下
! 圆周角 " #$%& " )%% *
!& " !, !!! * - - ! * " %, .&
!’ " !, /01 + - - ! + " %, 0)’
!( " #, %/$ ++ - - ! ++ " %, #1)(
弧度制
)

)
# # #
按弧度计的圆心角!,等于所对的弧长!"与半径 # 之比,即! " !" $ #。当!" " # 时,! 为 ! 弧
#
度,常用 " 表示弧度,即! " ! "。弧度与度分秒的换算关系如下
1 !#
! 圆周角 " " " 1 !" " #$%&
#
" " !/%& 2 !
以度分秒表示弧度
"& " !/% 2 ! " 03, #&
"’ "(!/% 2 !)・$%’ " # )#/’
"( "(!/% 2 !)・$%・$%( " 1%$ 1$0(
因而按弧长计算的角度可换算为度分秒角度,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思- 考- 题
!, 名词解释:测绘、测设、水准面、大地水准面、大地点、天文点、中央子午线、高斯平面、绝对高程、相对高
程、铅垂线。
1, 土木工程测量的任务是什么?
#, 测量选用球面坐标的基准面应满足什么条件?
), 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中,为什么在横坐标上加注投影带号?如何利用横坐标通用值判断点在中央子午
线东侧还是西侧?
习! ! 题 !!

!" 在我国如何根据坐标的带号判断是 #$带还是 %$带?


%" 测量上选用的平面直角坐标与数学上使用的有何不同?
&" 确定地面点位时,为何不能逐点逐点的施测?采用什么原则和方法来控制点位误差的传播?
’" 地球曲率对距离、角度、高程等测量均产生影响,为何有的可以忽略,有的则不能?

( ( 习( ( 题

)" 设 ! 点横坐标 " # * +, ’’+ #%!" #, -,试计算 ! 点所在 %$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 点在中央子午线的东侧


还是西侧,相距多远?
+" 靠近赤道某点的经度 ))%$+’.,如以度为单位按赤道上 )$为 ))) /- 弧度估算,试问该点在 %$和 #$带中的
横坐标通用值分别为多少?
#" 设地面 !、$ 两点相距 ) /-,试问地球曲率对高程的影响是对距离影响的多少倍?
0" 设半径为 ) /-,作弧长 ! ,,, --,试按 %, 进位制计算该弧长所对的圆心角 !。
第 章
水 准 测 量

!!!!!!!!!!!!!!!!!!!!!!!!!!!!!!!!!!!!!!!!!

[ 重点难点提示]! 本章的重点是:水准测量原理,望远镜成像原理与对光,水准器的作
用与分划值,水准仪技术操作与检验校正,水准测量的施测程序,测站检核,成果检核,高差闭合
差调整,测量误差的消除方法,三、四等水准测量。难点是:测量误差的影响和消除,双面尺法测
站检核,高差闭合差的调整。

!!!!!!!!!!!!!!!!!!!!!!!!!!!!!!!!!!!!!!!!!

!" #$ 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测量,是高程测量中最主要的测量方法,它广泛用于工程测量。
如图 !" #,
设地面 ! 点为已知高程点,
其高程为 "! ,称为后视点。# 点为前进方
向高程待测点,称为前视点。在两点上竖
立水准尺,
尺间安置水准仪(称为测站),利
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先在 ! 尺上读
数 $,
称为后视读数;
后在 # 尺上读数 %,

为前视读数。则 ! 至 # 点的高差 & !# 为:
& !# % $ & % (!" #)
若 $ ’ %,& !# 为正值,表示 # 高于 !;反之,
则 # 低于 !。# 点的高程可按下式求得
图 !" #$ 水准测量原理 " # % " ! ( & !# % " ! (( $ & %) (!" !)
利用高差计算高程的方法,称为高差法。
令 " ! ( $ % " ’ ,称为仪器视线高程,简称视线高,则有
"# % "’ & % (!" ))
利用视线高计算高程的方法,
称为视线高法。当需要观测多个前视读数时,
这种方法较为方便。
!" !# 水准仪和水准尺 $’

!" !# 水准仪和水准尺

我国水准仪系列标准按其精度等级分为 !"#$ 、!"% 、!"& 、!"%# 四种型号,!、" 分别为大地测


量、水准仪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下标数字表示精度等级。如 !"& 型水准仪的“&”表示该仪器
每千米往返观测高差精度为 ’ & ((。!"#$ 、!"% 型为精密水准仪,!"& 、!"%# 型为工程水准仪。

!" !" $# %&’ 型水准仪的构造

如图 )* ),仪器主要由望远镜、水准器、基座三部分组成。

图 )* )+ !"& 型水准仪
%* 准星;
)* 物镜;
&* 微动螺旋;,* 制动螺旋;$* 水准管气泡观察镜;-* 管水准
器;
.* 圆水准器;
/* 圆水准器校正螺丝;0* 照门;%#* 目镜;%%* 目镜调焦螺旋;
%)* 物镜调焦螺旋;
%&* 微倾螺旋;
%,* 轴座;
%$* 脚螺旋;
%-* 连接底板;
%.* 架
头;
%/* 连接螺旋;
%0* 三脚架

$" 望远镜
望远镜具有成像和扩大视角的功能,其作用是看清不同远近距离的目标和提供照准目标的
视线。
如图 )* &,望远镜由物镜、调焦透镜、十字丝分划板、目镜等组成。物镜、调焦透镜、目镜为复
合透镜组,分别安装在镜筒的前、中、后三个部位,三者与光轴组成一个等效光学系统。转动调焦
螺旋,调焦透镜沿光轴前后移动,改变等效焦距,看清远近不同的目标。
十字丝分划板为一平板玻璃,上面刻有相互垂直的细线,称为十字丝。中间一条横线称为中
横丝或中丝,上、下对称平行中丝的短线称为上丝和下丝,统称视距丝,用来测量距离。竖向的线
称竖丝或纵丝。十字丝分划板压装在分划板环座上,通过校正螺丝套装在目镜筒内,位于目镜与
调焦透镜之间( 图 )* &)。十字丝是照准目标和读数的标志。
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的连线,称望远镜视准轴,用 ! ! 表示,为望远镜照准线。
望远镜的成像原理如图 )* ,。远处目标 "# 反射的光线,通过物镜和调焦后的调焦透镜,使形
成倒立实像 $%,
落在十字丝分划板平面上。调节目镜调焦螺旋,目镜又将 $% 和十字丝一起放大形
$# 第 ! 章" 水 准 测 量

图 !" #$ 望远镜的构造
%" 物镜;
!" 目镜;
#" 物镜调焦透镜;
&" 十字丝分划板;
’" 物镜调焦螺旋;
(" 目镜调焦
螺旋;
)" 十字丝影像;
*" 十字丝座固定螺丝

成虚像 !% "% ,
即为望远镜中观察到目标的影像。现代水准仪在调焦透镜后装有一个正像棱镜(如阿
贝棱镜、
施莱特棱镜等),
通过棱镜反射,
看到的目标影像为正像。这种望远镜称为正像望远镜。

图 !" &$ 望远镜成像原理


%" 物镜;
!" 调焦透镜;
#" 目镜;
&" 十字丝分划板

如图 !" &,
!% "% 对眼睛的张角 ! 与 #$ 对眼睛的张角 " 之比值称为望远镜放大率,
用 % 表示,
即:
% + !& " (!" &)
通过望远镜能看到的物面范围大小称为视场,视场边缘对物镜中心形成的张角称为视场角,
用 # 表示。%、# 是望远镜的重要技术指标,一般说来,%、# 愈大,望远镜看得愈远,观察的范围
愈大。,-# 型水准仪一般 % 为 !* . #! /( / 表示倍数),# 为 %0#12。
!" 水准器
水准器是用来衡量视准轴 ’ ’ 是否水平、
仪器旋转轴
(又称竖轴)% % 是否铅垂的装置。有管
水准器
(又称水准管)和圆水准器两种,
前者用于精平仪器使视准轴水平;
后者用于粗平使竖轴铅垂。
(%) 管水准器$ 如图 !" ’3,为内壁沿纵向研磨成一定曲率的圆弧玻璃管,管内注以乙醚和
乙醇混合液体,两端加热融封后形成一气泡。水准管纵向圆弧的顶点 (,称为管水准器的零点。
过零点相切于内壁圆弧的纵向切线,称为水准管轴,用 ) ) 表示。当气泡中心与零点重合时,称
为气泡居中。为了使望远镜视准轴 ’ ’ 水平,水准管安装在望远镜左侧,并满足 )) $ ’’,当水
准管气泡居中时,)) 处于水平,’’ 也就随之处于水平位置。这是水准仪应满足的重要条件。沿
水准管纵向对称于 ( 点间隔 ! 44 弧长刻一分划线。两刻线间弧长所对的圆心角,称为水准管
的分划值( 图 !" ’5),用 $ 表示。它表示气泡移动一格时,水准管轴倾斜的角值,即
$ + ! 44・% & * (!" ’)
式中 % + !1( !(’6,* 为水准管内壁的曲率半径。一般说来,$ 愈小,水准管灵敏度和仪器安平精
度愈高。,-# 型水准仪的水准管分划值为 !16 7 ! 44。
!" !# 水准仪和水准尺 $#

图 !" #$ 管水准器的构造与分划值

为提高气泡居中精度和速度,水准管上方安装了符合棱镜系统( 图 !" %&),将气泡同侧两端


的半个气泡影像反映到望远镜旁的观察镜中。气泡不居中时,两端气泡影像错开( 图 !" %’)。转
动微倾螺旋,左侧气泡移动方向与螺旋转动方向一致,使气泡影像吻合( 图 !" %(),表示气泡居
中。这种水准器称为符合水准器。

图 !" %$ 符合水准器棱镜系统

(!) 圆水准器$ 如图 !" ),


将玻璃圆盒顶面内壁研磨成球面,
内注混合液体。球面中央有一圆
圈,
其圆心称圆水准器零点,
过零点的球面法线 !" !"称圆水准器轴。圆水准器装在托板上,
并使 !"
即 !"!"$##,
!"平行仪器旋转轴 ##, 气泡居中时,
!"!"与 ## 处于铅垂位置。气泡由零点向任意方向偏
离 ! **, 称为圆水准器分划值。+,- 型水准仪 !" . /0 1 2304 ! **。
!"!"相对于铅垂线倾斜一个角值 !",
!" 基座
基座由轴座、脚螺旋和连接板组成。仪器上部结构通过竖轴插入轴座中,由轴座支承,用三
个脚螺旋与连接板连接。整个仪器用中心连接螺固定在三脚架上。
此外,如图 !" !,控制望远镜水平转动的有制动、微动螺旋,制动螺旋拧紧后,转动微动螺旋,
仪器在水平方向作微小转动,以利于照准目标。微倾螺旋可调节望远镜在竖直面内俯仰,以达到
视准轴水平的目的。
%& 第 ! 章" 水 准 测 量

!" !" !# 水准尺与尺垫


水准尺又称标尺,有直尺和塔尺两种( 图 !" %)。直尺一
般用不易变形的干燥优质木材制成;塔尺一般用玻璃钢、铝
合金或优质木材制成。
直尺全长 & ’,多为双面尺。尺面每格分划为 ( )’,每
(* )’ 加一注记。一面为黑白相间分划( 黑面),称为基本分
划面,尺底起点为 *;另一面为红白相间的分划( 红面),称为
辅助分划面,尺底起点为 !,称为零点常数。同一高度两面
读数相差 !,供红黑面读数检核之用。直尺用于等级水准测
量,两 只 尺 组 成 一 对,一 只 ! + , -%# ’’,另 一 只 ! +
图 !" #$ 圆水准器构造
供红黑面高差检核之用。
, #%# ’’。其差恰为 . (** ’’,
塔尺一般由三节尺段套接而成,全长 / ’。尺面为 / ’’ 或 (* ’’ 分划,每 (* )’ 加一注记,
超过 ( ’ 在注记上加红点表示米数,如 ! 上加 ( 个红点表示 (" ! ’,加 ! 个红点表示 !" ! ’,依此
类推。塔尺两面起点均为 *,属于单面尺。它携带方便,但尺段接头易损坏,对接易出差错,常用
于精度要求不高的水准测量。

图 !" 0$ 尺垫

图 !" %$ 水准尺

$ $ 尺垫由生铁铸成( 图 !" 0),呈三角形,下方有三个尖脚,以利于稳定地放置在地面上或插入


土中。上方中央有一突出半球体,供立尺用,它用于高程传递的转点上,防止水准尺下沉。

!" $# 水准仪技术操作

水准仪技术操作,包括水准尺及其尺垫的使用,是水准测量一项基本功能训练。通过具体操
作,理论联系实际,使之加深对仪器三大组成部分( 望远镜、水准器、基座)功能性认识,达到正确
使用仪器的目的。
%" 安置脚架( 置架)
!" #$ 水准仪技术操作 ’&

目的! 将仪器脚架快速、稳定地安置到测站位置,并使高度适中、架头粗平。
操作! 旋松脚架腿三个伸缩固定螺旋,抽出活动腿至适当高度( 大致与肩平齐),拧紧固定螺
旋;
张开架腿使脚尖呈等边三角形,
摆动一架腿(圆周运动)使架头大致水平,踏实脚架。然后将仪
器用中心连接螺旋固定在脚架上,
并使基座连接板三边与架头三边对齐。在斜坡上安置仪器时,可
调节位于上坡一架腿长短来安置脚架。
!" 粗平
目的! 将仪器竖轴 !! 置于铅垂位置,视准轴 "" 大致置平。
操作! ($) 任选两个脚螺旋 $、",
双手相向等速转动这对脚螺旋,使气泡
移动至 $、" 连线过零点的垂线上,气泡
运动的方向与左手大拇指旋转脚螺旋的
方向一致( 图 "# $%&)。
(" ) 转 动 另 一 个 脚 螺 旋 ’( 图
"# $%(),使气泡位于分划圈的零点位置,
或过零点与 $、
" 连线的平行线上。
按上述步骤反复操作,直至仪器转 图 "# $%! 圆水准器整平
至任一方向气泡均居中为止。
#" 瞄准
目的! 瞄准后视、前视尺方向,为精平、读数创造条件。
操作! ($) 目镜对光,粗瞄! 将望远镜朝向明亮背景,转动目镜对光螺旋,使十字丝影像清
晰,然后松开制动螺旋,转动仪器,利用照
门和准星瞄准水准尺,使水准尺进入望远
镜视场,随即拧紧制动螺旋。
(") 物 镜 对 光,精 瞄 ! 转 动 调 焦 螺
旋,使水准尺影像清晰,并落在十字丝平面
上。然后转动微动螺旋,使十字丝竖丝与
水准尺重合( 图 "# $$)。
上述对光,如不仔细进行,就会导致水
准尺的影像与十字丝影像不共面,二者的
影像不 能 同 时 看 清,这 种 现 象 称 为 视 差
图 "# $$! 望远镜视场与水准尺读数
(图 "# $")。检查的方法是:眼睛在目镜处
上下微微移动,若二者影像产生相对运动,则视差存在。消除视差的方法是:反复、仔细地进行目
镜、物镜对光,直至二者影像无相对运动为止。视差对瞄准、读数均有影响,务必加以消除。
$" 精平
目的! 将照准方向的视线精密置平。
操作! 调节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器气泡两半弧影像符合成一光滑圆弧( 图 "# )*),这时视
准轴在瞄准方向处于精密水平。
%" 读数
’( 第 ! 章" 水 准 测 量

图 !" #!$ 视差影响

目的$ 在标尺竖直、气泡居中、方向正确的前提下读取中横丝截取的尺面数字。
操作$ 读数前应判明水准尺的注记和分划特征、零点常数,以免读错。读数时以“ %&”注记
为参照点,先读出注记的“ &”数和“ %&”数( 如 #" ’ &),再数读出“ (&”数( 如 ! (&),最后估读不
足 # (& 的“ &&”数( 如 ! &&),综合起来即为 ) 位的全读数( 如 #" ’!! &)。读数时,水准尺的影
像无论倒字还是正字,一律从小向大的方向读数,读足 ) 位,不要漏 *( 如 #" **+ &,
#" *+* &),不
要误读( 如将 ’ 误读为 ,)。如图 !" ##-、. 读尺数分别为 #" ’!!、*" ,,+。另外,精平后应马上读
数,速度要快,以减少气泡移动引起读数误差。
!" 扶尺
目的$ 将水准尺立于测点的铅垂线位置。
操作$ 水准尺左右倾斜容易在望远镜中发现,可及时纠正。当水准尺前后倾斜时,观测员难
以发现,导致读数偏大。所以扶尺员应站在尺后,双手握住把手,两臂紧贴身躯,借助尺上水准器
将尺铅直立在测点上。使用尺垫时,应事先将尺垫踏紧,将尺立在半球顶端。使用塔尺时,要防
止尺段下滑造成读数错误。
#" 搬站
目的$ 将仪器顺利、安全地转移到下一测站。
操作$ 搬站时,先检查仪器中心连接螺旋是否可靠,将脚螺旋调至等高,然后收拢架腿,一手
扶着基座,一手斜抱着架腿夹在腋下,安全搬站。如果地形复杂,应将仪器装箱搬站。严禁将仪
器扛在肩上搬站,防止发生仪器事故。

$" %& 水准测量的实施

$" %" ’& 水准点


用水准测量方法建立的高程控制点称水准点,用“ /0”表示。需要长期保存的水准点一般
用混凝土或石料制成标石,中间嵌半球形金属标志,埋设在冰冻线以下 *" + & 左右的坚硬土基
中,并设防 护 井 保 护,称 永 久 性 水 准 点( 图 !" #1-)。亦 可 埋 设 在 岩 石 或 永 久 建 筑 物 上( 图
!" #1.)。使用时间较短的,称临时水准点。一般用混凝土标石埋设( 图 !" #1(),或用大木桩顶面
加一帽钉打入地下,并用混凝土固定( 图 !" #1%),亦可在岩石或建筑物上用红漆标记。

$" %" $& 水准路线


水准测量进行的路径称为水准路线。根据测区情况和需要,
水准测量路线可布设成以下形式:
!" #$ 水准测量的实施 !’

图 !" #$% 水准点的埋设


!" 闭合水准路线
如图 !" #&’,从一已知高程点 () ! 出发,沿线测定待定高程点 #、
!、$、…的高程后,最后闭合
在 () ! 上。这种水准测量路线称闭合水准路线。
#" 附合水准路线
从一已知高程点 () ! 出发,沿线测定待定高程点 #、
!、$、…的高程后,最后附合在另一个已
知高程点 () " 上( 图 !" #&*)。这种水准测量路线称附合水准路线。
$" 支水准路线
从一已知高程点 () ! 出发,沿线测定待定高程点 #、
!、…的高程后,既不闭合又不附合在已
知高程点上( 图 !" #&+)。这种水准测量路线称支水准路线或支线水准。
%" 水准网
由多条单一水准路线相互连接构成的网状图形称水准网( 图 !" #&,)。其中 () ! 、() " 为高
级点,#、$、%、& 等为结点。多用于面积较大测区。

图 !" #&% 水准路线的布设

#" %" $& 水准测量外业实施


!" 一般要求
作业前应选择适当的仪器、标尺,并对其进行检验和校正。三、四等水准和图根控制用 -.$
型仪器和双面尺,等外水准配单面尺。一般性水准测量采用单程观测,作为首级控制或支水准路
线测量必须往返观测。等级水准测量的仪尺距、路线长度等必须符合规范要求。测量时应尽可
能采用中间法,即仪器安置在距离前、后视尺大致相等的位置。
!# 第 ! 章" 水 准 测 量

!" 施测程序
如图 !" #$,设 ! 点的高程 " ! % &’" ()$ *,欲测定 # 点的高程 " # ,其程序如下:

图 !" #$+ 水准测量外业实施

(#) 安置仪器于 # 站并粗平,后视尺立于 ,- ! ,在路线前进方向选择一稳定的地面点,大致


与 !# 距离相等的适当位置作 ./# ,作为临时的高程传递点,称为转点。放上并踏紧尺垫,将前视
尺立于其上。
(!) 照准 ! 点尺,精平仪器,读数 $(
# 如 #" 0)& *);照准 ./# 点尺,精平仪器,读数 %(
# 如

#" #12 *),记入手簿( 表 !" #)。则


&# % $# 3 %# + + (’" !’$ *)
(0) 将仪器搬至 ! 站,粗平,./# 点尺面向仪器,! 点尺立于转点 ./! 。
(&) 照准 ./# 点尺,精平仪器读数 $(
! 如 #" &12 *);照准 ./! 点尺,精平仪器读数 %(
! 如

’" 2#! *),记入手簿中。则


&! % $! 3 %! + + (’" $(1 *)
($) 按上述(0)、
( &)步连续设站施测,直至测至终点 # 为止。各站的高差为
& ’ % $ ’ 3 % ’ + + ( ’ % #,
!,0,…)
将各测站高差取其和
& !# % %& ’ % %$ ’ 3 %% ’ (!" ()
# 点高程为
" # % " ! 4 & !# % " ! 4 %& ’
施测全过程的高差、高程计算和检核,均在水准测量手簿( 表 !" #)中进行。
!" #$ 水准测量的实施 !#

表 !" #$ 水准测量手簿
仪器型号:! "#$ ! ! ! ! 观测日期:
%&&%’ (’ )! ! 观! ! 测:! 严! 瑾! ! ! 计! 算:! 金! 熙!
仪器编号:! *+&$%),! ! 天! ! 气:! ! 晴! ! ! 记! ! 录:! 任! 珍! ! ! 复! 核:! 付! 泽!
测 测 水准尺读数 - .
高差 - . 高程 - . 备! 注
站 点 前视 后视
! /0 ! ,’ $)( &’ %&3 (&’ 4)3
12, ,’ (+* ,’ ,+* (&’ )*&
" &’ 34+
12% ,’ (*) &’ *,% (,’ (3+
# &’ *,%
12$ &’ )+$ &’ 3)4 (%’ $4*
$ 5 &’ +*,
12( ,’ %$4 ,’ 44( (,’ 3+)
% /0 " ,’ (%( 5 &’ ,)) (,’ $*&
% 4’ (+& 3’ +43 &’ +&3 !

辅! 助 %# $ 5 %% $ 6 4’ (+& . 5 3’ +43 . 6 &’ +&3 . 6 %& $


计! 算 ’ " 5 ’ ! 6 (,’ $*& . 5 (&’ 4)3 . 6 &’ +&3 .! ! ( 计算无误)

! ! %" 水准测量检核
(,) 测站检核! 为了检核前、后视读数的正确性,通常采用下列一种方法进行测站检核。
不合格者,不得搬站。等级水准尤其如此。
双仪高法:又称变更仪器高法。在一个测站上,观测一次高差 &( 6 #( 5 %(后,将仪器升高或
降低 ,& 7. 左右,再观测一次高差 &) 6 #) 5 %)。当两次高差之差( 称为较差)满足
&& 6 &( 5 &)&&& 容 (%’ +)
取平均值作为本站高差。否则应重测,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 容 称为容许值,在相应的规范中
查取。
双面尺法:在一个测站上,用同一仪器高分别观测水准尺黑面和红面的读数,获得两个高差
& 黑 6 # 黑 5 % 黑 和 & 红 6 # 红 5 % 红 ,若满足
&& 6 & 黑 5 & 红 8 ,&& ..&&& 容 (%’ ))
取平均值作为结果。否则应重测。
(%) 计算检核! 手簿中计算的高差和高程应满足式(%’ 4)及 ’ " 5 ’ ! 6 % & 的验算。否则
表示计算有错,应查明原因并予以纠正。验算在手簿辅助栏中进行( 表 %’ ,)。
($) 成果检核! 上述检核,只限于读数误差和计算错误,不能排除其它诸多误差对观测成
果的影响,例如转点位置移动、标尺和仪器下沉等,造成误差积累,使得实测高差 % & 测 与高差理
论值 & 理 不相符,存在一个差值,称为高差闭合差,用 * & 表示。即
* & 6 %& 测 5 & 理 (%’ *)
因此,必须对高差闭合差进行检核,如果 * & 满足下式,即
* & &* &容 (%’ ,&)
表示测量成果符合要求。否则重测。式中 * &容 称为容许高差闭合差。9/3&&%4—*$《 工程测量规
范》规定:
三等水准测量:平地 * &容 6 8 ,% .. !+;山地 * &容 6 8 ( .. !, (%’ ,,)
!! 第 ! 章" 水 准 测 量

四等水准测量:平地 ! "容 ! " #$ %% !#;山地 ! "容 ! " & %% !$ (#’ (#)


图根水准测量:平地 ! "容 ! " )$ %% !#;山地 ! "容 ! " (# %% !$ (#’ (*)
式中 # 为往返测段、附合或闭合水准线路长度,以 +% 计;$ 为单程测站数;! "容 以 %% 计。高差理
论值 " 理 分别按式(#’ ())、
( #’ (&)和(#’ (,)求得。

!" #" #$ 水准测量内业实施


%" 高差闭合差 ! " 的计算与检核
(() 闭合水准- 由于路线的起点与终点为同一点,其高差%" 测 的理论值应为 $,即
" 理闭 ! $ (#’ ())
代入式(#’ .)得
! " ! %" 测 (#’ (/)
然后按式(#’ ($)进行外业计算的成果检核,验算 ! " 是否符合规范要求。验算通过后,方能进入
下一步高差改正数的计算。否则,必须进行补测,直至达到要求为止。
(#) 符合水准- 由于路线的起、终点 0、1 为已知点,两点间高差观测值%" 测 的理论值应为
" 理附 ! % & 2 % ’ (#’ (&)
代入式(#’ .)得
! " ! %" 测 2( % & 2 % ’ ) (#’ (3)
同理,按式(#’ ($)对外业的成果进行检核,通过后方能进入下一步计算。
(*) 支线水准- 由于路线进行往返观测,高差%" 往 2( 2 %" 返 )的理论值应为
" 理支 ! $ (#’ (,)
代入式(#’ .)得
! " ! %" 往 4 %" 返 (#’ (.)
同理,也用上述方法对外业观测成果进行检核。
!" 高差改正数 ( 的计算与高差闭合差调整
对于闭合水准和附合水准,在满足 ! " & ! "容 条件下,允许对观测值 % " 测 施加改正数,使之符
合理论值。改正的原则是:将 ! " 反号按测程 # 或测站 $ 成正比分配。设路线有 ) 个测段( ) ! (,
*,…),总里程或总测站数为%# 或%$,则测段高差改正数为
#,
( ) ! 2 ! " ・# ) 5 %# 或 ( ) ! 2 ! " ・$ ) 5 %$ (#’ #$)
改正数凑整至 %%,并按下式进行验算
%( ) ! 2 ! " (#’ #()
若改正数的总和不等于闭合差的反数,则表明计算有错,应重算。如因凑整引起的微小不符值,
则可将它分配在任一测段上。最后将实测高差( %" 测 )加以调整,加入改正数 ( ) 得到调整后的高
差 "*) ,即
" ) 6 !( %" 测 )) 4 ( ) (#’ ##)
调整后线路的总高差应等于它相应的理论值,以资检核。
对于支线水准,在 ! " &! "容 条件下,取其往返高差绝对值的平均值作为观测成果,高差的符号
!" #$ 水准测量的实施 $!

以往测为准。
!" 高程计算
设第 ! 测段起点的高程为 " ! ! " ,则终点高程 " ! 应为
"! # "! ! " $ #! % (&’ &()
从而可求得各测段终点的高程。
例 #) 某平原地区,在 *+ $ 、*+ % 水准点之间进行附合水准测量,各测段的实测高差及测段
路线长度如图 &’ ", 所示。该水准路线内业计算在表 &’ & 中进行。

图 &’ ",) 附合水准路线计算简图


!) 第 ! 章" 水 准 测 量

表 !" !# 符合水准路线测量成果计算表

仪器型号:! "#$ ! ! ! ! 观测日期:


%&&%’ (’ )! ! 观! ! 测:! 严! 瑾! ! ! 计! 算:! 金! 熙!
仪器编号:! *+&$%),! ! 天! ! 气:! ! 晴! ! ! 记! ! 录:! 任! 珍! ! ! 复! 核:! 付! 泽!

点 路线长度 测站数 实测高差 改正 改正后高差 高程


备注
号 ! " - ./ #" $" - / % " - // $& " - / ’" - /

01 ( &’ 2& 3 ,’ $$, 4% 3 ,’ $%* 52’ 5($


, 5+’ )+%
%’ && 3 ,’ ),$ 4) 3 ,’ )&5
% 5*’ 2++ 01 ( 6 52’ 5($ /
,’ 2& 4 ,’ (%( 4+ 4 ,’ ($,
$ 5)’ %(2 01 ) 6 5*’ 5+) /
01 ) %’ &5 3 ,’ $(& 4) 3 ,’ $$%
5*’ 5+)
% 2’ %5 3 $’ &2& 4 %5 3 $’ &$5
* $ 6 %$ 测 4( ’ ) 4 ’ ( )6 3 %5 //! * $容 6 7 (& // !! 6 7 ,&& //
辅助 * $ &$ $容 ! ! ! ! 符合精度要求。
计算 + ./ 6 4 * $ - %! 6 4 %5 // - 2’ %5 6 4 ( // - ./! % % 6 4 %5 // 6 4 * $
+ " 6 + ./ ・! " ! ! ! 计算无误。
! ! ! ! ! !

!" $# %&’ 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水准仪提供一条水平视线,其相应的轴线必
须满足以下条件( 图 %’ ,+):
(,) 圆水准器轴应平行竖轴,即 !&!&$++;
(%) 十字丝中横丝应垂直竖轴;
($) 水准管轴应平行视准轴,即 !!$,,。
仪器出厂前,虽然经严格检验合格,但是经过
搬运、使用、震动等因素影响,使之几何关系发生
变化。为此,测量之前应对上述条件进行必要的
检验校正。
图 %’ ,+! 水准仪的几何轴线
!" $" (# 圆水准器轴的检验与校正
目的! 满足条件 !&!&$++,当圆水准器气泡居中时,++ 基本铅垂,视准轴处于粗平。
检验! 安置仪器后,转动脚螺旋粗平仪器,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如图 %’ ,)8。然后旋转仪
器 ,)&9,若气泡仍然居中,表明条件满足。如果气泡偏离零点则应进行校正,如图 %’ ,):。

图 %’ ,)! 圆水准器检验与校正
!" #$ %&’ 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

校正! 转动脚螺旋使气泡退回偏离值的一半( 图 "# $%& 中粗实线);然后用校正针稍松圆水


准器背面中心固紧螺丝( 图 "# $’),拨动三个校正螺丝,使气泡
居中( 图 "# $%))。按上述检验、校正反复检校,直至望远镜处
于任意位置气泡均居中。最后将中心固紧螺丝拧紧。
原理! 如图 "# "*,设 !"!"与 ## 不平行而存在一个交角 !。
仪器粗平气泡居中后,!"!"处于铅垂,## 相对于铅垂线倾斜 !
角( 图 "# "*+);绕 ## 转 $%*,,!"!"保持与 ## 的交角 ! 绕 ## 旋
转,于是 !"!"相对于铅垂线倾斜 " ! 角( 图 "# "*-)。校正时,用
图 "# $’! 圆水准器校正部位 脚螺旋使气泡退回偏离值的一半,此时 ## 处于铅垂,消除一个
$# 圆水准器;
"# 校正螺丝;
(# 固紧螺丝
! 角( 图 "# "*&)。而后用校正针拨校正螺丝使气泡居中,则 !"
!"也处于铅垂位置,再消除一个 ! 角。!"!"$## 的目的就达到了( 图 "# "*))。

图 "# "*! 圆水准器检校原理

!" #" !$ 十字丝中横丝的检验与校正


目的! 满足条件十字丝横丝垂直于 ##,当 ## 铅垂时,中横丝处于水平,用横丝任何位置读
数均相同。
检验! 粗平仪器后,用十字丝的一端瞄准一点状目标 $( 图 "# "$+、&),制动仪器,然后转动
微动螺旋,从望远镜中观察 $ 点,若始终在横丝上移动,则条件满足( 图 "# "$-)。若 $ 点离开横
丝( 图 "# "$)),则须校正。

图 "# "$! 十字丝的检验与校正


$# 物镜筒;
"# 目镜筒固定螺丝;
(# 目镜筒
!& 第 ! 章" 水 准 测 量

校正! 用螺丝刀松开目镜筒固定螺丝( 图 "# "$%,有的仪器有十字丝座护罩,应先旋下),转


动目镜筒( 连同十字丝分划板座),使 ! 点向横丝移动偏离值的一半。然后拧紧固定螺丝( 旋上
护罩)。

!" #" $% 水准管轴的检验与校正


目的! 满足 ""$##,当水准管气泡居中时,## 处于精密水平位置。
检验! 设水准管不平行于视准轴,二者在竖直面内投影的夹角为 (
$ 如图 "# "")。选择一段
&’ ( $’’ ) 的平坦场地,两端钉木桩或放尺垫 %、&,并立上标尺。按中间法变更仪器高两次测定
%、& 间的高差 ’ %& ,即 ’ %& * ($ + )$ 。若两次高差之差不超过 , )),取其平均值作为正确高差
’ %&平 。当仪器位于 %、& 中间时,由于 * % * * & ,则 +$ * +" ,于是 ’ %& *( ($ + +$ )+( )$ + +" )* ($ +
)$ 。这表明:在计算中可消除 $ 角对高差的影响。将仪器搬至前视尺 & 附近( 约 , )),精平仪器
后在 %、& 尺上读数 (" 、)" ,则 %、& 间的高差为 ’,%& * (" + )" 。若 ’,%& + ’ %&平 * !’ * ’,表明 "" $ ##;
若 !’"’,表明 "" 与 ## 之间存在夹角 $
$ * !’・! - * %&( ! * "’- "-..) ("# "/)

图 "# ""! 水准管的检验


当 $ 0 "’.时,则应进行校正。
校正! 仪器在 & 点不动,计算出消除 $ 角影响的 % 尺( 远尺)正确读数 (" ,,从图上可看出
(" , * ’ %&平 1 )" 或 (" , * (" + !’ ("# ".)
选其中任一式计算均可。若 (" 2 (" ,,说明视线向下倾斜;反之向上倾斜。校正时,转动微倾螺
旋,使望远镜中横丝对准 (" ,,这时,## 处于水平,而水准管气泡却不居中。用校正针松动符合水

图 "# ",! 水准管的校正


$# 气泡;
"# 气泡观察镜;
,# 上校正螺丝;
/# 下校正螺丝
!" #$ 水准测量误差 !’

准器左、右两校正螺丝( 图 !" !#),拨动上、下两校正螺丝使气泡严密居中。而后拧紧左、右校正


螺丝。
!!$"" 是水准仪的重要条件,因而必须反复检校,直至达到要求为止。最后指出:仪器检校
时,由于校正螺丝均为对抗螺丝,应遵循“ 先松后紧,边松边紧,最后固紧”的原则,以防损坏
仪器。$

!" #$ 水准测量误差

水准测量误差按其来源可分为三类:仪器误差、观测误差和外界条件的影响。

!" #" %$ 仪器误差


%" 视准轴不平行水准管轴的误差
仪器校正后,仍有残余误差;当仪器受震或使用日久,两轴线间会产生微小 # 角。即使水准
管气泡居中,视线也不会水平,从而在标尺上的读数产生误差。这项 # 角产生的影响,采用前后
视距相等( 即“ 中间法”),按等距离等影响的原则,可以在高差计算中消除。
!" 望远镜调焦透镜运行的误差
物镜对光时,调焦镜应严格沿光轴前后移动。由于仪器受震或仪器陈旧等原因,使得调焦镜
不沿光轴运动,造成目标影像偏移,导致不能正常读数。这项误差随调焦镜位置不同而变化,根
据等距离等影响的原则,采用中间法前后视作一次对光,可削弱或消除其误差。
&" 水准尺的误差
这项误差包括尺长误差、分划误差和零点差,它直接影响读数和高差精度。经检定不符合规
定要求的水准尺应禁止使用。尺长误差较大的尺,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水准测量,应对读数进行
尺长误差改正。零点差是由于尺底不同程度磨损而造成的,成对使用的水准尺可采用测段内设
偶数站来加以消除。这是因为水准尺前后视交替使用时,零点误差对相邻两站高差的影响大小
相等符号相反。

!" #" !$ 观测误差


%" 水准管气泡居中的误差
水准测量读数前,必须使水准管气泡严格居中。由于水准管内壁的粘滞作用和观测者眼睛
分辨能力局限,使气泡未严格居中产生误差。实践证明,水准管气泡居中的误差与水准管分划值
! 有关,一般为 % &" ’( !。当采用符合水准器时,居中精度可提高 ! 倍。居中误差引起的读数误
差与视距 $ 成正比,即
&" ’( !
%! ) % $ (!" !*)
!"
式中 " ) !&* !*( +,$ 以 ,, 计 算。 当 ! ) !& +,$ 分 别 为 ’&& ,、(& , 时,% ! 为 &" - ,,、
&" . ,,。
!" 估读误差
观测者用望远镜在标尺上估读不足分划值的微小读数,产生的估读误差与人眼分辨能力
#’ 第 ! 章" 水 准 测 量

( 一般为 !"#)、视距 !、望远镜放大倍率 " 有关。可按下式计算


!"%
#$ $ % ! (&’ &()
"!
当 " $ &) 倍,! 分别为 *"" +、
(, + 时,# $ 为 *’ " ++、
"’ ) ++。
!" 水准尺倾斜的误差
水准尺左右倾斜,在望远镜中容易发现,可及时纠
正。若沿视线方向前后倾斜,会导致读数偏大 " ,其大小
与读数大小有关,如图 &’ &-,若水准尺倾斜 # 角,读数为
&’,而应读数为 &,则
" $ &’ / & $ &’(* / 012 #)
将 012 # 按幂级数展开,略去高次项取 012 # $ * / #& 3 &,代
入上式有 图 &’ &-. 水准尺倾斜误差

&’ &
" $ ( # ( !) (&’ &))
&
当 # $ 45,&’ $ & + 时," $ 4 ++。

#" $" !% 外界条件的影响


&" 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影响
如图 &’ &, 所示,过仪器高度点 ) 的水准面在水准尺上的读数为 &’。水准测量时,过 ) 点的
水平视线在标尺上的读数为 &%而不是读数 &’,&’&%即为地球曲率对读数的影响,称为地球曲率
差,用 * 表示。按式(*’ ,)
!&
*$ (&’ &6)
&+
式中 ! 为视线长。由于地面上空气密度上疏下
密,当视线通过不同密度的大气层时,会发生折
射,使得视线不水平,而是 向 上 或 向 下 呈 弯 曲
状,水 平 视 线 在 标 尺 上 的 实 际 读 数 为 &( 图
&’ &,),二者之差称为 大气折光差,用 $ 表示。
在稳定的气象条件下,大气折光差约为地球曲
率影响的 * 3 (,*、$ 同时存在,其共同影响为
!&
, $ * / $ $ "’ -4 (&’ 4")
+
图 &’ &,. 地球曲率差与大气折光差的影响
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影响可用“ 中间法”
消除或削弱。精度要求较高的水准测量还应选择良好的观测时间( 一般为日出后或日落前 & 小
时),并控制视线高出地面有一定高度和视线长度,来减小其影响。
#" 仪器和水准尺升降的影响
在观测过程中,由于仪器的自重,随时间会下沉或由于土壤的弹性会使仪器上升,使得读数
减小或增大。如果往测上坡使高差增大,则返测下坡使高差减小,取往返高差平均数,可削弱其
影响。对一个测站进行往返观测就意味着观测程序的改变,按“ 后、前、前、后”的观测程序,取高
!" #$ 三、四等水准测量 #’

差平均值,也能削弱其影响。因此,观测时选择坚实的地面作测站和转点,踏实脚架和尺垫,缩短
测站观测时间,采取往返观测等,可以减小此项影响。
!" 大气温度和风力的影响
温度不规则变化、较大的风力,会引起大气折光变化,致使标尺影像跳动,难以读数。温度变
化也会影响仪器几何条件变化,烈日直射仪器会影响水准管气泡居中等等,导致产生测量误差。
因此,水准测量时,应选择有利的观测时间,在观测时应撑伞遮阳,避免仪器日晒雨淋,以减小
影响。!

#" $% 三、四等水准测量

#" $" &% 主要技术要求


三、四等水准测量除用于国家高程控制网加密外,还常用于建立局部区域地形测量、工程测
量高程首级控制。其高程应就近由国家高一级水准点引测。根据测区条件和用途,三、四等水准
路线可布设成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见表 "# $。
表 #" !% 三、四等水准测量技术指标

往返较差、附合或
水 水 视线 视线 前后 前后视 红黑面 红黑面 观测次数
等 闭合路线闭合差
准 准 高度 % 长度 % 视距 距累积 读数差% 高差之

仪 尺 & & 差% & 差% & && 差 % && 与已知点 附合或 平地 % 山地 %
连! 测 闭合路线 && &&

往返各 往返各
三 ’($ 双面 ’)# $ &*+ &$ &, &" &$ - ." !! - / !"
一次 一次

往返各
四 ’($ 双面 ’)# " &.)) &+ &.) &$ &+ 往一次 - ") !! - , !"
一次
! ! 注:! 为往返测段、附合或闭合水准线路长度,以 0& 计;" 为单程测站数。

#" $" #% 一个测站的观测程序


三、四等水准测量采用成对双面尺观测。测站观测程序( 表 "# /)如下:
安置水准仪,粗平;
瞄准后视尺黑面,精平,读取下、上、中丝的读数,记入手簿(.)、
( ")、
( $)栏;
瞄准前视尺黑面,精平,读取下、上、中丝的读数,记入手簿(/)、
( +)、
( ,)栏;
瞄准前视尺红面,精平,读取中丝的读数,记入手簿(*)栏;
瞄准后视尺红面,精平,读取中丝的读数,记入手簿(1)栏。
以上观测程序归 纳 为“ 后—前—前—后 ”。 四 等 水 准 测 量 亦 可 按“ 后—后—前—前 ”程
序观测。
上述观测完成后,应立即进行测站计算与检核,满足表 "# $ 的限差要求后,方可迁站。
&( 第 ! 章" 水 准 测 量

表 !" #$ 三、四等水准测量手簿
仪器型号:! "#$ ! ! ! ! 观测日期:
%&&%’ (’ )! ! 观! ! 测:! 杨! 丹! ! ! 计! 算:! 金! 熙!
仪器编号:! *+&$%),! ! 天! ! 气:! ! 晴! ! ! 记! ! 录:! 任! 珍! ! ! 复! 核:! 付! 泽!
测 测 下丝 下丝
后尺 前尺 方向 "/黑 高差
上丝 上丝 中丝读数 - .
站 点
后视距 - . 前视距 - . 及 红- 中数 - 备注
编 编
尺号 黑面 红面 .. .
号 号 视距差 !! - . %!! - .
(,) (0) 后 ($) ()) (,$)
(%) (() 前 (1) (+) (,0)
(,))
(*) (,&) 后 前 (,() (,1) (,+)
(,,) (,%)
,’ 1,0 &’ ++0 后 &, ,’ $)0 1’ ,+, &
23 4 5 ,’ ,(1 &’ $%1 前 &% &’ ((, (’ %$* 8, ", 90’+)+
, /&’ )$% (
67, 0(’ ) 00’ ) 后 前 / &’ )$$ / &’ *$% /, "% 90’1)+
/ ,’ & / ,’ &
%’ ,)) %’ %(% 后 &% ,’ *$0 1’ 1%% 8,
67, 5 ,’ 1)% ,’ +() 前 &, %’ &&) 1’ +*1 8,
% 8&’ &+0 &
67% (&’ 1 0*’ 0 后 前 8 &’ &+0 8 &’ ,+0
/ ,’ % / %’ %
,’ *%% %’ &11 后 &, ,’ +%1 1’ (,% /,
67% 5 ,’ (%* ,’ 11) 前 &% ,’ )11 1’ ((0 8,
$ 8&’ ,0, &
67$ $*’ $ $*’ ) 后 前 8 &’ ,0& 8 &’ &0% /%
8 &’ ( / ,’ +
%’ &0, %’ %%& 后 &% ,’ )$% 1’ (%& 8,
67$ 5 ,’ 1%% ,’ +*& 前 &, %’ &&+ 1’ +*$ /,
0 8&’ ,+0 &
670 0,’ * 0$’ & 后 前 8 &’ ,+( 8 &’ %+$ 8%
8 ,’ , / &’ 1
,’ ($, %’ )%& 后 &, ,’ $&0 1’ &*$ 8%
670 5 ,’ &(+ %’ $0* 前 &% %’ ()( +’ %+, /,
( 8,’ %+* (
" 0+’ 0 0+’ , 后 前 8 ,’ %), 8 ,’ ,+) 8$
/ &’ $ / &’ *
%($)9 )’ ,)&! ! %
())9 $,’ *,)! ! %
(1)9 *’ &,+
%(+)9 $%’ 1($! %(,()9 8 &’ )$+
! ! ! %(*)9 %%(’ & %(,1)9 8 &’ +$(
每! 页 8 )! %(,&)9 %%0’ , ! ! %[($)/())]9 0&’ &*) %(,))9 8 &’ )$1 &
计! 算 ! ! ! ! ! ! 9 / &’ * 8 )! %[(1)/(+)]9 0,’ 1+& %%(,))9 8 ,’ 1+% &
检! 核 ! ! ! ! ! ! 9 ( 站(,%) ! ! ! ! ! ! ! ! 9 8 ,’ (+%
# 9% (*)/ %
(,&)9 00*’ , !
%[(,()/(,1)8 &’ ,&&]9 8 ,’ 1+% 9 %%(,))
计算无误。

!" %" &$ 测站计算与检核


’" 视距计算与检核
后视距 ! 后 :
( *)9[(,)8(%)]: ,&&! 前视距 ! 前 :
( ,&)9[(0)8(()]: ,&&
前后视距差 !!:
( ,,)9(*)8(,&)! ! 前后视距累计差 % !!:
( ,% )9 上站(,% )/ 本站
(,,)
!" #$ 自动安平水准仪和精密水准仪 #(

以上计算的 ! 后 、! 前 、!!、%!! 均不超过表 !" # 的规定,以满足中间法的要求。因此,每站安


置仪器时,尽可能使%! 后 $ %! 前 。
!" 读数检核
设后、前视尺的红、黑面零点常数分别为 "(
% 如 &" ’(’)、"(
! 如 &" )(’),同一尺的黑、红面读
数差为
后视尺:
( %#)$(#)* "% +((), 前视尺:
( %&)$())* "! +(’)
(%#)、
( %&)栏应等于零,不符值均应满足表 !" # 的要求,即三等水准不大于 ! --,四等水准不大
于 # --。否则应重新观测。满足上述要求即可进行高差计算。
#" 高差计算与检核
黑面高差:, , , (%.)$(#)+()), , , , , , , , , , 红面高差:
( %))$(()+(’)
红黑面高差之差:
( %’)$(%.)+[(%))/ %00 --]
作为计算检核:, (%’)$(%#)+(%&)
(%’)栏应等于零,
其不符值对于三等水准应不大于 # --,
四等水准不大于 . --。上式中%00 --为
前、
后视尺红面的零点常数 " 的差值。正、
负号可将
(%.)和
(%))相比较确定,
当(%.)小于(%))接近
%00 -- 时,
取负号;
反之取正号。上述计算与检核满足要求后,
取平均值作测站高差,

(%()$[(%.)*(%))/ %00 --]1 !

!" $" %& 全路线的计算与检核


当观测完一个测段或全路线后,对水准测量记录按每页或测段进行检核( 见表 !" &)。
高差检核:
%(%.)$ %(#)+ %()), , , , , %(%))$ %(()+ %(’)
%(%.)* %(%))$ %[(#)*(()]+ %[())*(’)]$ ! %(%(), , ( 偶数站)
%(%.)* %(%))$ %[(#)*(()]+ %[())*(’)/ %00 --]$ ! %(%(), , ( 奇数站)
视距检核:本页%(2)+ 本页%(%0)$ 本页末站(%!)+ 前页末站(%!)
终点站(%!)$ %(2)+ %(%0)
上述检核无误后,则测段或全路线总长度为
# $ %(2)* %(%0)
经过上述检核符合表 !" # 的要求后,依水准路线的形式,按 !" &" & 中的方法计算出高差闭合
差 $ % 。若 $ % 满足表 !" # 的技术要求,再进行闭合差调整,计算出各水准点的高程。

!" ’& 自动安平水准仪和精密水准仪

!" ’" (& 自动安平水准仪


自动安平水准仪是在望远镜内安装一个光学补偿器代替水准管。仪器经粗平后,由于补偿
器的作用,无需精平即可通过中丝获得视线水平时的读数。简化了操作,提高了观测速度;同时
还补偿了如温度、风力、震动等对测量成果一定限度的影响,从而提高了观测精度。
(" 自动安平原理
#! 第 ! 章" 水 准 测 量

如图 !" !#,视线水平时的十字丝交点在 ! 处,读数为 "。当视准轴倾斜一个角值 ! 后,十字


丝交点由 ! 移至 !#,十字丝通过视准轴的读数为 "#,不是水平视线的读数 "。显然 !!# $ $!。为
了使水平视线能通过 !#而获得读数 ",在光路上安置一个补偿器,让视线水平的读数 " 经过补偿
器后偏转一个 " 角,最后落在十字丝交点 !#。这样,即使视准轴倾斜一定角度( 一般为 % &’#),
仍可读得水平视线的读数 ",因此达到了自动安平的目的。可见,补偿器必须满足
$・! $ %・" (!" (&)
式中 $ 为物镜等效焦距;% 为补偿器到十字丝交点的距离。

图 !" !*) +,-( 型自动安平水准仪的结构


&" 物镜;
!" 调焦透镜;
(" 直角棱镜;
." 屋脊棱镜;
/" 直角棱
图 !" !#) 自动安平原理 镜;
#" 十字丝分划板;
*" 目镜;
0" 阻尼器

) ) !" 补偿器的结构
水准仪多用自由悬挂补偿器和机械补偿器。图 !" !* 为国产 +,-( 型自动安
补偿器种类繁多,
平水准仪的光路示意图,
补偿器由一块屋脊棱镜和两块直角棱镜组
成,
为悬挂补偿器。在调焦透镜 ! 与十字丝分划板 # 之间,
将屋脊棱
镜 . 固定在望远镜筒上,
随视准轴倾斜同步运动,
两块直角棱镜 (、
/
是用交叉的金属丝悬挂在屋脊棱镜的下方,在重力作用下,与视准
轴作反向偏转运动。如视准轴顺时针倾斜 ! 角,
两块直角棱镜则逆
时针偏转 ! 角。为了使悬挂的棱镜组尽快稳定下来,
在其下方设置
了空气阻尼器 0。由光线全反射的特性可知
(图 !" !0),
在入射光线
不变的条件下,
反射面由 && 转动 ! 角至 &! 的位置,
则反射光线将 图 !" !0) 平面镜全反射原理
由位置 & 同向转动 !! 至 ! 位置。将这一光学原理用于补偿器,即
可使水平光线偏转一个 " 角。如图 !" !*,
当视准轴水平时,
水平光线通过物镜后经过第一直角棱镜 (
反射到屋脊棱镜 .,
在屋脊棱镜内作三次反射,
到达另一直角棱镜 /,
再被反射一次,
最后水平光线通过
十字丝交点,
水平光线与视准轴重合,
不发生偏转。如图 !" !1,
当视准轴倾斜 ! 角,
屋脊棱镜也随之倾
斜 ! 角,
直角棱镜在重力摆作用下相对视准轴反向偏转 ! 角。此时通过物镜光心的水平光线经过直
角棱镜、
屋脊棱镜后偏转 !!;
经过第二直角棱镜后又偏转 !!, 结果水平光线通过补偿器后偏转 .!。由
此可见,
补偿器的光学特性为: 当屋脊棱镜倾斜 ! 角,能使入射水平光线偏转 " $ .!。将 " 代入式
(!" (&),则
!" #$ 自动安平水准仪和精密水准仪 !!

"物
!! (#$ %#)
"
将补偿器安装在距十字丝交点 " 物 # " 处就可以达到补偿的目的。

图 #$ #&’ 补偿器工作原理

!" 自动安平水准仪的使用
经过认真粗平、照准后,即可进行读数。由于补偿器相当于一个重力摆,无论采用何种阻尼
装置,重力摆静止需要几秒钟,故照准后过几秒钟读数为好。
补偿器由于外力作用( 如剧烈震动、碰撞等)和机械故障,会出现“ 卡死”失灵,甚至损坏,使
用时务必当心,用前应检查其工作是否正常。装有检查按钮( 同锁紧钮共用)的仪器,读数前,轻
触检查钮,若物像位移后迅速复位,表示补偿器工作正常;否则应维修。无检查按钮的仪器,可将
望远镜物镜转至任一脚螺旋的上方,微微转动该脚螺旋,即可检查物像的复位情况。

#" $" #% 精密水准仪


./(* 、./) 型水准仪属于精密水准仪,它主
要用于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以及地震测量、
大型建筑工程高程控制与沉降观测、精密机械
设备安装等精密测量。图 #$ %( 为我国生产的
./) 型精密水准仪。
&" 精密水准仪的构造特点与测微原理
精密水准仪的构造与 ./% 型水准仪基本相
同。主要区别在于:其一是为了提高安平精度,
水准 管 采 用 符 合 水 准 器,且 ! !( -0 1 )(0)2 图 #$ %(’ 精密水准仪
# 33,安平精度不大于 4 ($ #0。望远镜和水准 )$ 物镜;
#$ 测微螺旋;
%$ 微动螺旋;
"$ 脚螺旋;
*$ 目镜;
+$ 读数显微镜;
,$ 粗平水准管;
-$ 微倾螺旋
器均套装在隔热罩内,结构坚固,$$ $ %% 稳定,

图 #$ %)’ 光学测微器构造
$ 平行玻璃板;
#$ 平行移动量;
%$ 测微分划尺;
"$ 测微读数指标;
*$ 读数显微镜;
+$ 测微螺旋;
,$ 齿条;
-$ 传导杆
$# 第 ! 章" 水 准 测 量

受外界影响因素小。其二是为了提高读数精度,望远镜放大倍率一般不小于 !" # ,并配有测量微


小读数 "$ % & "$ "’ (( 的光学测微器和楔形丝,以及配套的精密水准尺。
图 )$ *% 为 +,% 水准仪光学测微构造示意图。望远镜前装有一块平行玻璃板,转动测微螺
旋,齿轮带动齿条推动传导杆使平行玻璃板前后倾斜,固定在齿条
上方的测微尺也随之移动。标尺影像的光线通过倾斜平行玻璃板
后,在垂直面上移动一个量,该移动量的大小可由测微尺量测,并
显示在测微显微镜视场中。测微尺刻有 %"" 个分划,测微螺旋转
动一周,测 微 尺 恰 好 移 动 %"" 个 分 划,标 尺 影 像 移 动 ’ (( 或
%" ((。因而,测微尺的分划值为 "$ "’ (( 或 "$ % ((,测微周值
为 ’ (( 或 %" ((。
!" 精密水准尺与读数方法
精密水准尺又称铟瓦水准尺,与精密水准仪配套使用。这种
尺是在优质木标尺中间的尺糟内,安装厚 % ((、宽 *" ((、长 * (
的铟钢合金尺带,尺带底端固定,顶端用弹簧绷紧。尺带上刻有间
隔为 ’ (( 或 %" (( 的左右两排相互错开的分划,左边为基本分
划,右边为辅助分划,分米或厘米注记刻在木尺上。两种分划相差
常数 !,供读数检核用。有的尺无辅助分划,而将基本分划按左右
分为奇数和偶数排列,以便读数。图 )$ *) 为两种精密水准尺,图
)$ *). 分划值为%" ((,图 )$ *)/ 分划值为 ’ ((,可与相应测微周
值的仪器配套使用。精密水准仪的操作方法与 +,* 型仪器相同,
仅读数方法有差异。读数时,先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器气泡
居中( 气泡影像在望远镜视场的左侧,符合程度有格线度量);再
转动测微螺旋,调整视线上、下移动,用十字水平丝或楔形丝精确
图 )$ *)- 精密水准尺
对准或夹住就近的标尺分划( 图 )$ **),而后读数。现以分划值为
’ ((、而注记为 % 0( 的尺为例说明读数方法。先直接读出对准或夹住的分划注记读数( 如 %$ 1!
(),
再在望远镜旁测微读数显微镜中读出不足 % 0( 的微小读数
(如 %$ ’! (()。图 )$ **. 水准尺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 )$ **- 精密水准尺读数
!" #$ 电子水准仪 ’&

全读为!" #$ % & ’" ’’! ($ % ) !" #$! ($ %,实际读数应为:


!" #$! ($ % * + ) ’" #,’ ,, %。对于 ! -%
分划的精密水准尺,读数即为实际读数,无需除 +,如图 +" ../ 读数为 !" $01 (’ %。

!" #$ 电子水准仪

电子水准仪的光学系统采用了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基本形式,是一种集电子、光学、图像处理、
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自动化智能水准仪。如图 +" .$,它由基座、水准器、望远镜、操作面板和数
据处理系统等组成。电子水准仪具有内藏应用软件和良好的操作界面,可以完成读数、数据储存
和处理、数据采集自动化等工作,具有测量速度快、精度高、作业劳动强度小、易实现内外业一体
化等特点。自动记录的数据可传输到计算机内进行后续处理,也可通过远程通讯系统将测量数
据直接传输给其他用户。若使用水准尺,也可当普通水准仪使用。

图 +" .$2 电子水准仪


!" 物镜;
+" 提环;
." 物镜调焦螺旋;
$" 测量按钮;
(" 微动螺旋;
2 2 ( 5)2 2 2 2 2 2 2 2 2 ( /)
1" 34 接口;
," 圆水准器观察窗;
0" 目镜;
#" 显示器;
!’" 操作
图 +" .(2 条码水准尺与望远镜视场示意
面板;
!!" 度盘;
!+" 基座

!" #" %$ 条码水准尺


条码水准尺是与电子水准仪配套使用的专用水准尺( 如图 +" .(5),它由玻璃纤维塑料制成,
或用铟钢制成尺面镶嵌在尺基上形成,全长为 + 6 $" ’( %。尺面上刻宽度不同、黑白相间的码条
( 称为条码),该条码相当于普通水准尺上的分划和注记。水准尺上附有安平水准器和扶手,在
尺的顶端留有撑杆固定螺孔,以便用撑杆固定条码尺使之长时间保持准确而竖直的状态,减轻作
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条码尺在望远镜视场中情形如图 +" .(/。

!" #" !$ 电子水准仪测量原理


如图 +" .15,在仪器的中央处理器( 数据处理系统)中建立了一个对单平面上所形成的图像
信息自动编码程序,通过望远镜中的光电二极管阵列( 相机)摄取水准尺( 条码尺)上的图像信
息,传输给数据处理系统,自动地编码、释译、对比、数字化等一系列数据处理,而后转换成水准尺
$% 第 ! 章" 水 准 测 量

读数和视距或其他所需要的数据,并自动记录储存在记录器中或显示在显示器上。
目前的电子水准仪采用的读数方法有几何法、相关法和相位法,其基本原理如下:
!" 几何法读数
标尺采用双相位码,标尺上每 ! "# 为一个测量间距,其中的码条构成码词,每个测量间距的
边界由过渡码条构成,其下边界到标尺底部的高度,可由该测量间距中的码条判读出来。水准测
量时,一般只利用标尺上中丝的上下边各 $% "# 尺截距,即 $% 个测量间距来计算视距和视线高。
如 &’()) *(+( 系列电子水准仪。

图 !, -./ 电子水准仪测量与读数原理
$, 物镜;
!, 调焦发生器;
-, 调焦透镜;
0, 补偿器;
%, 探测器;
., 目镜;
1, 分划板;
2, 分光镜
#" 相关法读数
标尺上与常规标尺相对应的伪随机码事先储存在仪器中作为参考信号( 条码本源信息),测
量时望远镜摄取标尺某段伪随机码( 条码影像),转换成测量信号后与仪器内的参考信号进行比
较,形成相关过程。按相关方法由电子耦合与本源信息相比较,若两信号相同,即得到最佳相关
位置时,经数据处理后读数就可确定。比较十字丝中丝位置周围的测量信号,得到视线高;比较
上、下丝的测量信号及条码影像的比例,得到视距。如 3’("4 56 系列电子水准仪。
$" 相位法读数
尺面上刻有三种独立相互嵌套在一起的码条,
三种独立条码形成一组参考码 7 和两组信息码
8。7 码为三道 ! ## 宽的黑色码条,以中间码条的中线为准,全尺等距分布(一般间隔- "#)。
6、
8 码分别位于 7 码上、
6、 下方 $9 ## 处,
宽度在 9 : $9 ## 之间按正弦规律变化,
6 码的周期为 .99
8 码的周期为 %19 ##,
##, 这样在标尺长度方向形成明暗强度按正弦规律周期变化的亮度波。将
7、
6、8 码与仪器内部条码本源信息进行相关比较确定读数。如 ;<="<+ *3 系列电子水准仪。
由光电二极管阵列摄取的数码水准尺条码信息( 图像),通过分光器将其分为两组,一组转
射到 >>* 探测器上,并传输给微处理器,进行数据处理,得到视距和视线高;另一组成像于十字
丝分划板上,便于目镜观测( 图 !, -.?)。
利用电子水准仪不仅可以进行普通水准仪所能进行的测量,还可以进行高程连续计算、多次
测量平均值测量、水平角测量、距离测量、坐标增量测量、断面计算、水准路线和水准网测量闭合
差调整( 平差)与测量数据自动记录、传输等。尤其是自动连续测量的功能对大型建筑物的变形
(瞬时变化值)观测,相当便利而准确,具有其独特之处,是普通水准仪无法比拟的。下面为瑞士
徕卡 56-999 型电子水准仪的主要技术参数( 电子读数):
每公里往返测量中误差/ / / / / @ 9, 0 ##
测距精度/ @ % ##
!" #$ 电子水准仪 $’

测角精度! " #$ %&


最小视距! ’$ # (
最大测程! %’# (
高差最小显示值! #$ #% ((
视场角! ’&
安平补偿精度! " #$ )*
外业作业温度! + ’# , - .#/

!" #" $% 电子水准仪的技术操作


电子水准仪的操作步骤同自动安平水准仪一样,分为粗平、照准、读数三步。现以 012###
型为例介绍其操作方法。
粗平! 同普通水准仪一样,转动脚螺旋使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即可。气泡居中情况可在水
准器观察窗中看到。而后打开仪器电源开关( 开机),仪器进行自检。当仪器自检合格后显示器
显示程序清单,此时即可进行测量工作。
照准! 先转动目镜调焦螺旋,看清十字丝;照准标尺,转动物镜调焦螺旋,消除视差,看清目
标。按 相 应 键 选 择 测 量 模 式 和 测 量 程 序,如 仅 测 量 不 记 录、测 量 并 记 录 测 量 数 据 等;如 按
[3456]键,调出程序清单;按[ 783( ]键或[ 783 ) ]键选择相应的测量程序,并按[ 490]键予
以确认。当仅测量水准尺的读数和距离时的程序为“ 3 :;18 50<=”,开始进行水准测量时的程
序为“ 3 8>14> <;?;<@06”,水准线路连续高程测量和输入起始点高程的程序为“ 3 A50> <;?B
;<@06”,视准轴误差检查的程序为“ 3 AC;AD E 17F98>”,删除记录器中数据记录的程序为“ 3
;418; 71>1”。而后用十字丝竖丝照准条码尺中央,并制动望远镜。
读数! 轻按一下测量按钮( 红色),显示器将显示水准尺读数;按测距键即可得到仪器至
水准尺的距离。若按相应键即可得到相应的数据,若在“ 测量并记录”模式下,仪器将自动记
录测量数据。
当高程测量时,后视观测完毕后,仪器自动显示提示符“ G54; * ”提醒观测员观测前视;前
视观测完毕后,仪器又自动显示提示符“H1AD*”提醒进行下一测站后视的观测;如此连续进行
直至观测至终点。仪器显示的待定点高程是以前一站转点的高程推算的。一站观测完毕,按
〔 @0 I 85〕键结束测量工作,关机、搬站。

!" #" &% 注意事项


(%) 避免强阳光下进行测量,以防损伤眼睛和光线折射导致条码尺图像不清晰产生错误;
可采用仪器和条码尺撑伞遮阳。
(’) 仪器照准时,尽量照准条码尺中部,避免照准条码尺的底部和顶部,以防仪器识别读数
产生误差。
(2) 一般来讲,物体在条码尺上的阴影不影响读数,但当阴影形成与水准尺条码图形相似
的图像化投影时,仪器将接收到错误编码信息,此时不能进行测量。
()) 条码尺使用时要防摔、防撞,保管时要保持清洁、干燥,以防变形,影响测量成果精度。
有的条码尺可导电,应严防与带电电线( 缆)接触,以免危及人身安全。
"! 第 ! 章" 水 准 测 量

(!) 电子水准仪和条码尺在使用前,必须认真阅读《 操作指南》。

" " 思" 考" 题


#$ 名词解释:视线高程、望远镜视准轴、水准管轴、水准管分划值、附合水准路线、水准点、高差闭合差、零点
常数。
%$ 在同一测站上,前、后视读数之间,为什么不允许仪器发生任何位移?
&$ 何为视差?如何检查?如何消除?
’$ 什么是转点?其作用为何?
!$ 仪器距水准尺 #!( ),水准管分划值 ! * %(+ , % )),若精平后水准管有 ($ % 格的误差,那么引起水准尺的
读数误差为多少?
-$ 水准测量时,通常采用“ 中间法”,它能消除哪些影响?
.$ 测站检核为何不能代替成果检核?
/$ 简述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测站观测程序和检核方法。
0$ 精密水准仪的读数方法和普通水准仪有什么不同?其最小读数的单位是什么?
#($ 简述圆水准器的检校原理和方法。
##$ 双面尺在各测站进行红黑高差检核时,为什么 1 #(( )) 交替出现,不交替出现为什么不行?
#%$ 支线水准要进行往返观测,但有的不是支线水准也要往返观测,为什么?

" " 习" " 题

#$ 按下列数据:
#$ #(!、
#$ (#!、 #$ %-!,绘制十字丝在标尺上的位置图。
#$ ((!、
%$ 按图 %$ &. 所示数据,填写水准测量手簿进行计算与检核,并求出 ! 点的高程。
&$ 如图 %$ &/,为一闭合水准路线图,根据水准测量观测成果,试计算各水准点的高程。

图 %$ &. 图 %$ &/
" " " "
" " ’$ 设地面上 "、! 两点,用中间法测得其高差 # "! * ($ %// ),将仪器安置于近 " 点,读得 " 点水准尺上读数
为 #$ !%- ),! 点水准尺上读数为 #$ %’0 )。试问:
(#) 该水准仪水准管轴是否平行于视准轴,为什么?
(%) 若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那么视线偏于水平线的上方还是下方,是否需要校正?
(&) 若需要校正,简述其校正方法和步骤。
第 章
角 度 测 量

!!!!!!!!!!!!!!!!!!!!!!!!!!!!!!!!!!!!!!!!!

[重点难点提示]! 本章的重点是:角度测量原理,度盘读数方法,经纬仪技术操作,测回
法,方向观测法,竖直角观测,经纬仪检校原理和方法,水平角测量误差,电子经纬仪的测角原理。
难点是:竖直角计算,方向观测法计算。

!!!!!!!!!!!!!!!!!!!!!!!!!!!!!!!!!!!!!!!!!

!" #$ 角度测量原理

角度测量包括水平角和竖直角测量。

!" #" #$ 水平角测量原理


地面一点至两目标方向线在水平面投影的夹角,称为水平角。
如图 !" #,! 为测站点,"、# 为两目标,!"、!# 方
向线在水平面 $ 上的投影 !# "# 、!# ## 的夹角 ! 为两目
标方向线的水平角。
为了测定水平角,将一顺时针刻度水平圆盘( 称为
水平度盘)的中心置于 ! 点的铅垂线上,借助盘上一
个既能作水平又能作竖直面内仰俯运动的照准设备,
使之照准目标,作竖直面在水平圆盘交线处,截取读数
%、&。则水平角
! %& &% (!" #)
式中,如 & ’ %,则 ! % & & % ( !)*+,水平角的取值范围
为:
*+ , !)*+,没有负值。
图 !" #$ 水平角测量原理
!" #" %$ 竖直角测量原理
在同一竖直面内,一点到目标的方向线与水平视
线所夹的锐角 ",称为竖直角。如图 !" -,目标在水平线上方," 为正( ( "),称为仰角;在水平线
下方," 为负( & "),称为俯角。竖直角的取值范围为 *+ , . /*+。
*) 第 ! 章" 角 度 测 量

测角时,借助一竖直圆盘( 称为竖直度盘)随照准设备同轴旋转一个角度,照准目标 ! 或 ",


利用固定的竖盘指标( 图上向下箭头线)读出目标相应的
度盘读数 # 或 $。目标读数与水平视线读数两者之差,即
为该目标的竖直角 !。
设水平视线的竖盘读数为 %%,称为始读数,为一预
定值,一般为 &%’或 #(%’。读数 #、%%、$ 三者在度盘上分
布的位置如图所示。%% 在铅垂线位置,#( 仰角读数)在
右侧,
($ 俯角读数)在左侧。当竖盘注记为逆时针时( 如
图示),# ) %%,则
! * # + %%$ $ ( ! 为正表仰角)
反之,为顺时针时( 图上将 &%’ 与 #(%’ 互换位置,即构成
图 !" #$ 竖直角测量原理
顺时针注记的度盘),# , %%,则
! * %% + #$ $ ( ! 为正表仰角)
为了区分度盘注记方向不同的读数,设任一目标( 如 ! 或 ")在逆时针度盘上的读数记为 &,
顺时针的读数记为 ’,则上述两式可合并表达为
! * & + %% * %% + ’ (!" #)
式中 &、’ 分别为“ 逆时针”、
“ 顺时针”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测角时,务必注意读数的度盘注记
方向,以确定读数为 & 或 ’。计算的 ! 为正表仰角,为负表俯角。
在同一竖直面内,一点至目标方向与天顶方向( 图上向上箭头方向)的夹角 (,称为天顶距,
取值范围为 %’ - ./%’。它与 ! 的关系如下
( * &%’ + ! (!" !)

!" #$ 光学经纬仪

我国光学经纬仪按其精度等级可划分为 01%( 、01. 、01# 、012 、01.% 等几种,其中 0、1 分别是大


地测量与经纬仪第一个汉语拼音字母,
%(、
.、#、
2、.% 表示仪器一测回方向观测中误差不超过的
秒数。下面介绍工程建设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两种经纬仪。

!" #" %$ &’( 光学经纬仪的基本构造

图 !" ! 为我国生产的 012 光学经纬仪,它是一种中等精度的测角仪器。


%" 一般构造
经纬仪主要由照准部、水平度盘和基座三部分组成,如图 !" 3。
(.) 照准部$ 主要由望远镜、竖盘装置、照准部水准管、读数设备、竖轴等组成。
望远镜用于瞄准远处目标。望远镜与装在支架上的横轴固连,可绕横轴 !2%’旋转。望远镜
视准轴与横轴垂直。当横轴水平时,望远镜绕横轴旋转视线所构成的视准面是一个铅垂面。控
制望远镜上下运动的有望远镜制动螺旋和微动螺旋。竖盘装置包括竖直度盘及其读数指标,用
于竖直角测量。读数设备用于读取度盘分划值。照准部水准管用来置平水平度盘。竖轴又称仪
器旋转轴,装在照准部的下部。竖轴插入水平度盘空心轴套内,可使照准部作水平方向的同轴旋
!" #$ 光学经纬仪 "!

图 !" !# $%& 光学经纬仪


物镜;
(" 望远镜制动螺旋;
!" 望远镜微动螺旋;)" 水平微动螺旋;*" 轴座固定螺旋;&" 脚螺
+" 复测扳手;
," 管水准器;
-" 读数显微镜;
’." 目镜对光螺旋;
’’" 物镜对光螺旋;
’(" 竖盘
水准管;’!" 采光镜;’)" 测微轮;’*" 水平制动螺旋;’&" 竖盘指标水准管微 动 螺旋;
’+" 竖盘外壳

图 !" )# 经纬仪一般构造图
’" 竖盘水准管反光镜;
(" 物镜;
!" 竖直度盘;
)" 望远镜制动螺旋;
*" 照准部分;
&" 竖盘指标水准管
微动螺旋;
+" 目镜;
," 读数显微镜;
-" 望远镜微动螺旋;
’." 照准部水准管;
’’" 竖轴;
’(" 玻璃度盘;
’!" 复测扳手;
’)" 水平微动螺旋;
’*" 水平度盘部分;
’&" 基座部分

转。控制照准部水平运动的有水平制动螺旋和微动螺旋。
(() 水平度盘# 水平度盘是玻璃制成的圆环,环上刻有 ./ 0 !&./的分划线,并按顺时针方
#! 第 ! 章" 角 度 测 量

向加以注记。有的还在度刻线之间加刻一短分划线,因此相邻两分划间的格值有 !"和 #$%两种。


度盘固定在套轴上,
套轴套在轴座外边。水平度盘中心与照准部的旋转中心即竖轴一致,
照准部和
水平度盘的关系可离可合,
由照准部下方的离合器(复测扳手)控制,有的仪器没有离合器,水平度
盘不能随照准部转动。若需要度盘单独转动,
则靠另装的水平度盘变换手轮
(拨盘手轮)来驱动。
(#) 基座& 基座用于支撑整个仪器,包括轴座、脚螺旋和连接板。脚螺旋用于整平仪器,连
接板可以将仪器与三脚架通过三脚架上的连接螺旋固定在一起,连接螺旋下有垂球钩,其上悬挂
垂球可将水平度盘中心安置在测站点上。有的经纬仪还用光学对点器取代垂球对中。竖轴插入
轴套内,通过轴座紧固螺旋将照准部与基座固定在一起,仪器使用过程中不能松动该螺旋,以防
仪器上部脱离基座而坠地。
!" 读数设备
主要包括显微放大装置和测微装置。显微放大装置就是通过仪器外部的采光镜( 反光镜)
和内部一系列的棱镜和透镜组成的显微物镜,将度盘相邻分划线照亮、转向、放大、成像,以便通
过显微目镜在读数窗承影面上读数。测微装置则是在读数窗承影面上测定不足度盘格值的装
置。’() 经纬仪采用了以下两种类型的测微装置。
(!) 分微尺型及其读数方法& 将分微尺分划板安装在读数显微窗的场镜位置,度盘影像即
呈现在分微尺上,如图 #* +,为读数显微镜中看到的度盘和分微尺的影像。上面注记“ 水平”或
“,”的为水平度盘影像,下面注记“ 竖直”或“ -”的为竖直度盘影像。由图可见,度盘上一度刻划
的长度放大后恰好与分微尺的刻划长度相等,分微尺刻划有 )$ 个小格,每小格为 !%,估读到最小
格值的十分之一,即 $* !%。读数时,先根据分微尺零分划在度盘上读取读数,即被分微尺盖住的
度盘分划的注记数,再以度盘分划作为分微尺的读数指标,在分微尺上读数,两个读数的和即为
整个读数,如图所示:水平度盘读数为 .)!"/* +%,竖直度盘读数为 0$"+/* )%。

图 #* +& 分微尺型读数窗视场 图 #* )& 测微尺型读数窗视场

(.) 测微尺型及其读数方法& 这种装置主要由平板玻璃、测微尺、测微轮传动齿轮等组成。


当转动测微轮时,平板玻璃与测微尺同轴转动,使之通过平板玻璃的度盘刻划影像在读数窗内随
之平行移动。当某度刻划线移动至读数窗内专供读数用的双指标线的正中央时,该刻线移动的
角值,可通过同轴转动的测微尺影像上读出。如图 #* ),为读数显微镜中看到的度盘和测微尺的
读数影像,上面为测微尺,中间为竖直度盘,下面为水平度盘。由图可见,度盘的最小格值为
!" #$ 光学经纬仪 ’!

!"#,测微尺共有 !" 大格,每大格 $#,每大格又分为 ! 小格,每小格 %"&,读数时,先转动测微轮,使


度盘某分划线夹于双指标线中间,读出该分划线的度盘读数,再根据单指标线在测微尺上读出分
和秒数。两者之和即为全部读数。如图,水平度盘读数为:
!’()%#!"&。

!" #" #$ %&# 经纬仪

图 !* +,为我国生产的 ,-% 光学经纬仪,简称 -% 经纬仪。它的测量精度比 -. 经纬仪高一个等


级,可用于精密导线测量,三、四等三角测量和精密的工程测量。
-% 经纬仪的构造与 -. 经纬仪基本相同,但在读数装置和读数方法上却有较大的差异。其
一,
-% 经纬仪的显微读数窗内,只能观察一个度盘影像。为此,仪器增设了一个度盘换像手轮。
测水平角时,转动手轮使其标志刻线置于水平位置,读数窗内的影像为水平度盘;测竖直角时,将
标志线置于竖直位置,读数窗内即为竖直度盘影像,从而防止读错度盘。其二,采用了对径符合
法读数。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读数精度,而且还可消除度盘偏心差的影响。

图 !* +/ ,-% 级光学经纬仪
$* 读数显微镜;
%* 照准部水准管;
!* 水平制动螺旋;
0* 轴座连接螺旋;)* 望远镜制
动螺旋;
.* 瞄准器;
+* 测微轮;
1* 望远镜微动螺旋;
’* 换像手轮;
$"* 水平微动螺旋;
$$* 水平度盘位置变换手轮;
$%* 竖直度盘照明反光镜;
$!* 竖直度盘指标 水 准管;
$0* 竖盘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
$)* 光学对点器;
$.* 水平度盘照明反光镜

对径符合法,是利用两光楔镜间的距离变化能使通过的光线平行移动的原理,在度盘相差
$1"(的对径位置各安装一对楔镜。其中一个固定,另一个与测微轮、测微尺相连。当转动测微轮
时,楔镜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使得通过楔镜的度盘对径影像,按上下两排在读数窗内作相对平行
移动。移动的角值平均数,可由测微尺上读出。如图 !* 1,大窗口为度盘对径分划,上排注字为
正像,下排为倒像,注字相差 $1"(,度盘格值为 %"#。小窗口为测微尺分划,格值为 $&,左侧注字
单位为 $#,右侧注字为 $" &。读数时,转动测微轮,使上下相邻度盘分划重合( 对齐),然后读
出正像分划的度数( !" ( )及其与相差 $1" ( 倒 像 分 划( %$" ( )之 间 的 格 数( % 格)乘 以 度 盘 格
值的一半( $" #),即得大窗口读数 !" (%" #,加上测微尺读数 1 #$% &,总读数为 !" (%1 #$% &。
&& 第 ! 章" 角 度 测 量

近年来,!" 经纬仪采用了数字化读数方法,使得读数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不易出错。如图
#$ %,中间窗口为度盘对径刻划线影像,上面窗口两端注字为度,中央注字为 &’(数,下面窗口为测
微尺影像,上下注字分别为分数和 &’)数。读数前,先转动测微轮,使中间窗口度盘对径刻划线
重合,然后读上面窗口读数为 #"*"’(,下面窗口读数为 +(#+$ ’),总的读数为 #"*"+(#+$ ’)。

图 #$ ,- 对径分划符合读数窗视场 图 #$ %- 数字化读数窗视场

!" !# 经纬仪技术操作

经纬仪技术操作,主要包括仪器的对中、整平、照准、读数、合零等各个项目。它是测角技术
中的一项基本功训练,也是进一步加深对测角原理、仪器构造、使用方法等诸方面的综合性认识,
从而达到正确使用仪器,掌握操作要领,提高观测质量的目的。
$" 对中
目的- 就是将照准部旋转中心、水平度盘旋转中心,安置在测站点的铅垂线上。
操作- 采用垂球对中:
( &)粗平粗中。张开架腿将三脚架安置在测站点上,要求高度适中,
架头大致水平,架头中心大致对准测站点。挂上垂球,一次选一架腿沿站点方向前后移动,使垂
球尖迅速靠近站点,粗略对中在 & ./ 内。这时如果架头不水平,可选用一臂肩一端最高另一端
最低的架腿,由高向低端作圆弧沿地面摆动脚尖,可使架头迅速粗平而不影响对中。然后将三脚
架尖踏入土中。(")粗平精中。装上仪器,套上中心连接螺旋,在架头上移动基座,直至垂球尖
在两个相互垂直方向对准测站点为止。最后将连接螺拧紧。垂球对中误差一般在 # // 以内。
( &)粗平粗中。利用光学对中器对中时,必须将竖轴置于铅直条件下进
采用对中器对中:
行。首先将仪器安置在测站点上,调节三个脚螺旋等高,移动架腿,目估粗略对中,架头大致水
平。然后调节脚螺旋使圆盒气泡居中。调节光学对中器目镜,使分划圈影像清晰,前后移动镜
管,看清地面目标。如目标偏离不大,能在基座调节范围内时,可踏紧脚架,否则重复上述操作,
逼近站点。(")精平精中。按下述方法( 见 #$ #$ ")整平仪器,然后在架头上按纵横两个互相垂
直的方向平行移动( 不转动)仪器,使站点套在对中器分划圈内,直至对中、整平均达到要求为
止。光学对中器对中误差一般约 & //。
%" 整平
目的- 就是将水平度盘置于水平,使竖轴铅直。
!" !# 经纬仪技术操作 #$

操作! (")旋转照准部,使水准管平行于任意两脚螺旋 " 和 # 的连线,如图 $% "&,根据气泡


移动方向与左手大拇指移动方向一致的原则,两手相向、等速转动该对脚螺旋,使气泡居中。

图 $% "&! 经纬仪整平步骤示意图

(#)将照准部旋转 ’&(,使水准管垂直于 "、


# 脚螺旋连线,旋转第三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
反复进行,直至在任何位置水准管气泡仍在居中的位置为止。
!" 瞄准
目的! 就是确定目标方向所在的位置和所在度盘的读数位置。
操作! (")目镜对光、粗瞄。松开制动螺旋,将望远镜指向远方明亮背景( 如天空),调节目
镜,使十字丝影像清晰。然后转动照准部,利用望远镜的照门、准星或瞄准器对准目标,拧紧制动
螺旋。(#)物镜对光、精瞄。调节物镜对光螺旋,使目标成像清晰,并消除视差。($)转动微动螺
旋使十字丝准确对准目标。测水平角时,视目标的大小,用纵丝平分目标,或与目标相重合( 单
丝)。测竖直角时,则用中横丝与目标顶部相切。
#" 读数
目的! 就是读取目标方向所在度盘上的方向值。
操作! (")张开反光镜约 )*(,
将镜面调向来光方向,使读数窗上照度均匀,亮度恰当。(#)调
节读数显微目镜,使视场影像清晰。($)读数。首先区分度盘的测微类型,判断度盘及其分微
尺、测微尺的格值。然后根据前面介绍的读数方法读数。读数前和读数中,度盘和望远镜位置均
不能动,否则读数一律无效,必须返工重测。
$" 合零
目的! 就是将起始目标的方向值锁定在水平度盘上的 &(&&+&&,( 或任一预定值)的位置。

图 $% ""! 复测手轮、拨盘手轮图

操作! 利用复测手轮合零( 图 $% ""-):


( ")调节测微轮,使测微尺读数为 &+&&,( 或小于 $&+或
大于 $&+的余数的预定分秒数)。(#)将复测扳手朝上( 照准部与度盘分离),转动照准部,使度盘
&(( 或预定值中大于 "( . # 的度)刻线置于双指标的中央,然后将复测扳手朝下( 照准部与度盘结
#’ 第 ! 章" 角 度 测 量

合)。合零时,要用微动螺旋。(!)松开水平制动螺旋,望远镜瞄准目标后,再将复测扳手朝上。
这时,瞄准目标方向的度盘读数,即为 "#""$""%( 或为预定值)。
利用拨盘手轮合零( 图 !& ’’():先用望远镜瞄准目标,打开拨盘手轮护盖,转动手轮使度盘
"#分划线与分微尺 " 分划线重合,随后关上护盖。
有的仪器,在拨盘手轮旁增设一个保险手柄。合零时,扳下手柄,按下并转动拨盘手轮,使度
盘读数合为 "#""$""%。松手后,手轮随即退出,再扳回保险手柄,使之按不下手轮,从而避免误拨
度盘。

!" #$ 水平角测量

水平角测量常用的有两种方法:测回法与方向观测法。前者用于单角测量,后者用于多角测
量。两种方法分别介绍如下。

!" #" %$ 测回法


如图 !& ’),设 ! 点为测站点,"、# 为观测目标,+"!# 为观测角。观测步骤如下:
%" 仪器安置
在 ! 点上安置经纬仪,对中,整平,在 "、# 点设置观测标志。
&" 盘左观测
将竖直度盘置于望远镜左侧( 称盘左或正镜),瞄准左目标 ",水
平度盘合零或略大些,其读数为 $ 左( 如 "#""$+"%),松开水平制动螺
旋,顺时针转动照准部,瞄准右目标 #,读数 % 左(,)#!-$’"%),记入观
测手簿( 见 表 !& ’ )。以 上 称 盘 左 半 测 回 或 上 半 测 回,其 角 值 按 式
(!& ’)计算,即 ! 左 . ,)#!-$’"% / "#""$+"% . ,)#!+$!"%。 图 !& ’)* 测回法测水平角

表 !" %$ 测回法水平角观测手簿
仪器型号: 观测日期: 观测: 计算:
仪器编号: * * 天气: 记录: 复核:

竖盘 水平度盘读数 0 半测回角值 0 一测回角值 0


测回数 测站 目标 备注
位置 ( #* $* %) ( #* $* %) ( #* $* %)

" "* ""* +"


左 ,)* !+* !"
# ,)* !-* ’"
’ ! ,)* !+* )!
" ’1"* "’* "-
右 ,)* !+* ’,
# )+)* !-* )’

!" 盘右观测
纵转望远镜绕横轴 ’1"#,转动照准部将竖直度盘置于望远镜右侧( 称盘右或倒镜),在瞄
准目标 #,水平度盘读数 % 右()+)#!-$)’%)。松水平制动螺旋逆时针转动照准部,瞄准目标 ",
读数 $ 右(’1"#"’$"-%),均记入手簿。以上称盘右半测回或下半测回,其角值为:! 右 . )+)#!-$
!" #$ 水平角测量 !’

!"# $ "%&’&"(&)# * +!’,-("+#。


!" 角值计算
上下两个半测回合称为一个测回。对于 .+ 仪器,当上下两个半测回角值较差 !! ! ! 左 " ! 右
在 -&#以内时,取其平均值为一测回值
"
! * ( ! 左 / ! 右 )* +!#,-$!,%
!
为了提高测角精度,需进行 & 个测回观测时,每测回之间需要按 "%&’ 0 & 来配置水平度盘的
初始位置,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度盘分划误差的影响。如 & * , 时,每测回水平度盘依次配置为:
&’、
+&’、
"!&’略大的值。

#" !" $% 方向观测法( 全圆测回法)


如图 ,1 ",,’ 点为测站点,(、)、*、+ 为观测目标,+(’)、+)’*、+*’+ 为观测角,观测步
骤如下:
&" 仪器安置
在 ’ 点安置经纬仪,
对中,
整平;
在 (、
)、 + 设置观测标志。
*、
$" 盘左观测
以 ( 为起始方向( 水平度盘合零或略大于 &’的数),正镜顺
时针转动照准部,依次瞄准 (、)、*、+、(,回到 ( 方向( 归零),称
为上半测回。每观测一个目标,均记录其度盘读数,两次瞄准 (
目标读数差称为盘左半测回归零差,其值不得超过限差规定( 见 图 ,1 ",2 方向观测法测水平角
表 ,1 !),否则,上半测回应重测。

表 #" $% 方向观测法测水平角限差规定值

仪器 半测回归零差 一测回内 ! , 互差 同一方向值各测回互差


3.! "!# "%# "!#
3.+ "%# — !-#

#" 盘右观测
倒镜按逆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依次瞄准 (、+、*、)、(,并读取相应度盘读数,完成下半测回
观测。同样两次瞄准 ( 方向的归零差不得超过限差规定。
上、下半测回组成一个测回。当需要观测 & 个测回时,每测回按 "%&’ 0 & 来配置水平度盘的
初始位置。
!" 角值计算
如表 ,1 ,,第 + 栏 ! , * 盘左读数 $ 盘右读数 4 "%&’称为两倍照准误差,不得超过限差规定。
第 5 栏为同一方向盘左、盘右读数的平均值,计算时只需将秒值取平均,度、分以盘左为准。起始
方向 ( 有两个读数平均值,应再次平均作为 ( 方向的平均读数( 填入括号内)。第 % 栏为归零后
的方向值,即将各方向的平均读数减去起始方向 ( 的平均读数,将 ( 方向化为 &’&&(&&#。第 6 栏
为各测回归零方向值平均值,即将 % 栏各测回中同一方向的归零后的方向值取平均值,同一方向
值各测回互差应在限差值范围内。第 "& 栏为观测角值,即第 6 栏相邻两方向值之差。
’& 第 ! 章" 角 度 测 量

表 !" !# 方向观测法记录手簿
仪器型号: 观测日期: 观测: 计算:
仪器编号: ! ! 天气: 记录: 复核:
水平度盘读数 归零后的 各测回归零方
测 测 目 "! 平均读数 角值
盘左 盘右 方向值 向值平均值 备注
站 回 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 (, "+ *) (* ’’ *) (* /-
’’( /( /-
% ’+, )/ ’- (), )/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 /" "’
"
(./ // ’))
# ./ // // ",/ // ’- 0 ’- / // //
./ // /.
$ ’)) (* "" (") (* ’- 1) ’)) (* "/ *) (* /+
% "*, (- "* ,, (- (, 0 ’" "*, (- (’ ’+, (- ’,
& ("/ ’" (/ ’)/ ’" *) 0 ") ("/ ’" )" "(/ ’" "-
# ./ // ’" ",/ // ") 0 ’" ./ // ’-

!" $# 竖直角测量

!" $" %# 竖盘装置


竖盘装置包括竖盘、读数指标、指标水准管及其微动螺旋。如图 (2 ’),竖直度盘安装在横轴
的一端,随望远镜在竖直面同轴转动。经纬仪的读数指标与指标水准管连接在一起,由指标水准
管的微动螺旋控制。当调节指标水准管的微动螺旋,指标水准管的气泡移动,读数指标随之移
动。当指标水准管的气泡居中时,读数指标线移动到正确位置,即铅垂位置。

图 (2 ’)! 竖直度盘构造

’2 竖盘;
"2 竖盘指标水准管;
(2 竖盘指标;
)2 竖盘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
*2 横轴支架 图 (2 ’*! 竖直度盘盘左、盘右位置注记图
!" #$ 竖直角测量 ’(

! ! 竖盘的注记形式有多种,最常见的有 "# $ %&"#全圆式顺时针注记和逆时针注记两种。竖直


角计算与竖盘注记有关,用时应注意区分。
由于竖直角是指在同一竖直面内目标方向线与水平视线的夹角,因此仪器在制造时将水平
视线的竖盘读数 !" 固定为某一整读数("#、’"#、()"#、*+"#)。通常当望远镜视线水平,指标水
准管的气泡居中,指标处于正确位置时,盘左读数 !" , - ’"#( 图 %. (/0),则盘右必为 !" 1 - *+"#,
如图 %. (/2( 两者相差 ()"#,特点一);如盘左竖盘注记为顺时针,如图 %. (/0,则盘右必为逆时
针,如图 %. (/2( 两者相反,特点二)。这是由于倒转望远镜造成的。
当视线水平时,
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
而指标偏离正确位置一个 (
" 如图 %. (/0),该值称为竖盘
指标差。这是由于水准管、
视准轴等因素所导致。指标差有正有负,
偏离方向与竖盘注记方向一致,
"
为正
(影响盘左盘右读数均增大 ",
从而使同一目标的 #左 "#右 ,
特点三),
反之为负
(使读数减少)。
设 " 为正,为使计算的角值不受影响,必须从 盘 左 盘 右 读 数 $、% 中 同 时 减 去 ",根 据 式
(%. *),则
# - !" , &( $ & ")’ # , 3 "! ! ( $ 为顺时针度盘读数)
# -( % 4 ")4 !" 1 - # 1 4 "! ! ( % 为逆时针度盘读数)
将上两式相加
(
# - ( #, 3 #1 ) (%. 5)
*
将上两式相减
( (
" - [( $ 3 %)4( !" , 3 !" 1 )]- ( $ ( % 4 %&"#) (%. /)
* *
在同一站上," 可视为常数,盘左盘右角值的平均值可消除 " 的影响,如式(%. 5)。但是,在
观测中,如果 " 的变化超过一定范围,表明观测质量较差,式(%. 5)就不可能消除其影响,必须返
工重测。6& 经纬仪每测回间指标差的互差不应超过 */7。

!" #" $% 竖直角观测


&" 仪器安置
在测站上安置经纬仪,对中、整平;在目标点上设置标志。将竖直度盘置于盘左位置,望远镜
大致放平,如表 %. 5 示意图,判读 !" , - ’"#,然后将望远镜上仰,竖盘读数减小,表顺时针注记
( 反之为逆时针)。由此根据前述的特点推断出 !" 1 - *+"#,盘右注记为逆时针。
$" 盘左观测
瞄准目标 ),
读取竖盘读数如 $8 - &&#5/9*%7,
记入手簿
(表盘左顺时针注记的读数)。读数前,
必须
转动指标微动螺旋,
使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
方能读数,
下同。完成盘左上半测回。根据式(%. *)
# , - !" , 4 $ 8 - ’"# 4 &&#5/9*%7 - *%#(59%+7
!" 盘右观测
瞄准原目标,读数 % : - *’%#(59//7( 表盘右逆时针读数),记入手簿,完成下半测回,根据式
(%. *)其半测回角值为
# 1 - % : 4 !" 1 - *’%#(59//7 4 *+"# - *%#(59//7
’" 角值计算
*) 第 ! 章" 角 度 测 量

(!) 指标差计算" 根据式(#$ %)


! &(’’()%*+#, - +.#(!)*%%, / #’0()1 + & - .,
(+) 测回角计算" 根据式(#$ ))计算平均值
!
" & (+#(!)*#2, - +#(!)*%%,)& +#(!)*)’,
+
同法观测目标 #,并用 ! 检核观测中是否超标,否则应重测。
在上述观测中,每次读数前必须调节竖盘指标水准管的微动螺旋使指标水准管的气泡居中,
操作较繁琐。为此,有的仪器采用了竖盘指标自动归零装置,取代了竖盘指标水准管及其微动螺
旋。基本原理与自动安平水准仪补偿原理相同,使仪器在一定倾斜范围内,能读到水准气泡居中
时的读数。因此,仪器整平后,即可瞄准、读数,从而提高竖直角的观测速度。
表 !" #$ 竖直角观测记录手簿
仪器型号: 观测日期: 观测: 计算:
仪器编号: " " 天气: 记录: 复核:

测 目 竖盘 竖盘读数 1 半测回竖直角 1 一测回竖直角 1


指标差 1 , 备注
站 标 位置 ( ( * ,) ( ( * ,) ( ( * ,)

左 ’’ )% +# +# !) #2
% -. +# !) )’
右 +.# !) %% +# !) %%
$
左 .3 #3 +) / 3 #3 +)
# /% / 3 #3 +.
右 +’! +! +’ / 3 #3 #)

!" %$ &’% 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

根据角度测量原理,仪器主要轴线间应满足以下几何关系( 图 #$ !’):
(!) 照准部水准管轴 && 垂直仪器竖轴 ’’( &&,’’);
(+) 望远镜视准轴 (( 垂直仪器横轴 ))( (( ,)));
(#) 横轴 )) 垂直竖轴 ’’( )),’’);
()) 十字丝的纵丝,));
(%) 竖盘指标差 ! & 0;
(’) 光学对中器的视准轴与 ’’ 重合。
仪器出厂时,虽经检验合格,但由于搬运、使用中的震动等原因造
成几何关系变化,因此应定期进行检校。

!" %" ($ 照准部水准管轴的检校 图 #$ !’" 轴线关系图

目的" 满足条件 &&,’’,


使气泡居中时,
竖轴铅垂,
水平度盘水平。
检验" 粗平仪器,旋转照准部使水准管平行任意一对脚螺旋,转动这一对脚螺旋使气泡居
!" #$ %&# 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 ’&

中,再将照准部旋转 !"#$。若气泡仍然居中,表明 !!,"",否则应校正。


校正( 校正原理如图 %& !’,设 !! 与 "" 不垂直,相差一个
# 角。当调节脚螺旋使气泡居中后,!! 轴水平,"" 轴偏离铅垂
方向 $ 一个 # 角,如图中 ! 的位置,照准部旋转 !"#$后,!! 轴
绕 "" 轴旋转至图中"的位置,此时 !! 轴将偏离水平方向 %)#
角,
气泡不再居中,偏离量为 )#。所以校正时,
( !)先用校正针
拨动水准管一端的校正螺丝,升高或降低水准管一端,使气泡
图 %& !’( 水准管轴检校原理
向中间位置移动偏移量的一半( 即改正一个 #)。())再调节
脚螺旋使气泡移动另一半居中( 使 " 轴至铅垂位置 $,! 轴至水平位置 %,达到 !!,"" 的目的)。
(%)校正需要反复进行,直至气泡在任何位置偏移中心小于半格为止。

!" #" $% 视准轴的检校


目的( 满足条件 && ,’’,使望远镜旋转时的视准面为一平面而不是圆锥面。
检验( 如图 %& !",在平坦地区,选择相距约 !## * 的 (、) 两点,在 (、) 中点 * 安置经纬仪,
在 ) 端与仪器同高的位置横放一支带有毫米分划的尺,( 端设置标志。仪器整平后,盘左瞄准 (
点,
倒转望远镜,在毫米分划尺上读数 )! ,旋转照准部以盘右位置再次瞄准 ( 点,倒转望远镜,在
毫米分划尺上读数 )) ,若 )! 、)) 重合,则表示条件成立,否则应校正。

图 %& !+( 十字丝环构造


图 %& !"( 视准轴检校原理 !& 固定螺丝;
)& 校正螺丝

( ( 校正( 此项误差的产生是由于十字丝分划板发生平移,使得视准轴偏离了正确位置一个 +
值,称为视准轴误差,视准轴绕横轴所扫过的面为圆锥面。由图 %& !" 可见,)! 、)) 之间的距离是
!
由 ,+ 值导致,校正时取 ) ) 得 ),) 点,校正十字丝环的左右两个校正螺丝,如图 %& !+,先松后
, ! )
紧,使十字丝中点由 )) 移至 ),) 点。该项校正需重复 ! - ) 次,即可完成。一般规定 ./ 仪器的 +
值应& 0 !#1,.) 仪器的 + 值应& 0 "1。
&’ 第 ! 章" 角 度 测 量

!" #" !$ 横轴的检校


目的! 满足条件 !!,"",使望远镜旋转的视准面为一铅垂面而不是倾斜面。
检验! 安置仪器于高墙面前 $% & "% ’ 处,如图 "# $%,仪
器整平后,以盘左位置瞄准仰角大于 "%(的墙面明显目标点
#,放平望远镜,在墙面上定出 $) 点,倒转望远镜以盘右再瞄
准高点 #,放平望远镜,在墙面上定出 $$ 点,若 $) 、$$ 重合,
表明条件成立。由图可知
$) $$ ・+,- !
%* " ("# .)
$&
当 % 大于规定值:/. 为 0 $%1,/$ 为 0 )21时,应进行校正。
图 "# $%! 横轴检校原理
校正! 设横轴不垂直于竖轴,相差一个 % 角,称为横轴误
差,视准轴绕横轴旋转所扫过的面为一个倾斜面。盘左、盘右瞄准 # 点放平望远镜时,视准轴扫
过的面分别是向左、向右各倾斜 % 角的斜平面 ’#$) 和 ’#$$ 。校正时,为了使视准面为通过 # 点
的铅垂面,转动照准部以盘右瞄准 $) $$ 的中点 (,然后抬高望远镜至 # 点附近,则十字丝中丝交
点必然偏离 # 点。这时,可调节横轴校正机构,升高或降低横轴一端,直至使十字丝中丝交点瞄
准 # 点为止。光学经纬仪的横轴是封闭的,校正应由检修人员进行。

!" #" %$ 竖盘指标差的检校


目的! 满足条件 ) * %,使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时,指标处于正确位置。
检验! 仪器整平后,以盘左、盘右先后瞄准同一目标,在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时,读取竖
盘读数 * 和 +,按式("# 2)计算指标差,若 ) 超过 )3,则应进行校正。
校正! 保持望远镜盘右位置瞄准目标不变,计算指标差为零时盘右正确读数 + 4 ),转动竖
盘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使指标线对准该读数,此时气泡必不居中,用校正针拨动竖盘指标水准管
校正螺丝,使气泡居中即可。校正需要反复进行,直至不超过限差为止。

!" #" &$ 十字丝纵丝的检校


目的! 满足纵丝垂直于横轴,使纵丝处于视准面内。
检验! 仪器整平后,先用十字丝交点瞄准一固定目标,旋紧照准部和望远镜的制动螺旋,然
后转动望远镜微动螺旋使望远镜上下移动。若纵丝始终未偏离目标,则表明条件满足,否则应进
行校正。
校正! 先用十字丝交点瞄准目标,拧下目镜处的护盖,再放松十字丝环的四个固定螺丝( 如
图 "# )5),转动十字丝环( 但交点位置不变,仍对准原目标),直至望远镜上下微动时始终未离开
目标为止,最后将四个固定螺丝拧紧。

!" #" #$ 光学对中器的检校


目的! 使光学对中器的光学垂线与竖轴重合。
检验! 经纬仪整平后,通过光学对点器在地上标出分划线中心点 #,如图 "# $),将照准部旋
!" #$ 水平角测量误差 ’!

转 !"#$,再标出点 !。若 "、! 重合,表明条件成立,否则应进行校正。


校正( 仪 器 类 型 不 同,校 正 部 位 也 不 同,有
的需要 校 正 转 向 直 角 棱 镜,有 的 需 要 校 正 分 划
板,有的两者均需要校正。校正时需通过拨动对
点器上相应的校正螺丝,使刻划圈中心对准 "、!
的中点。反复 ! ) ’ 次,直至照准部转到 任 何 位
置,"、! 点始终位于刻划圈中央为止。在此必须
指出,当转向直角棱镜上的有效转向点 # 不在竖
轴上时,则上述后一步的校正必然会破坏前一步
的校正。因此,两步检校工作必须 反 复 进 行,直
到都满足要求为止。此项校正也应由 专 业 人 员
图 %& ’!( 光学对中器检校原理
进行。

!" #$ 水平角测量误差

水平角测量误差来源于三个方面:仪器误差、操作误差及外界条件的影响。现就依次分述
如下。

!" #" %$ 仪器误差


%" 视准轴误差
如图 %& ’’," 为目标点,$" 为正确的视准轴,在水平度盘上的投影为 $!,$"! 是带有误差 %
的视准轴,在水平度盘上的投影为 $!! ,& % 为视准轴误差在瞄准同一目标时对水平度盘读数的影
响,! 为目标 " 的竖直角。由于 % 与 & % 均较小,故由图可得出
!!! ""! %
&% * ・" * ・" * (%& .)
$! $"・+,- ! +,- !
由上式可见,! 越大,& % 越大,当 ! * # 时,& % * %。对同一目标,! 为定值,盘左、盘右时,& % 大
小相等符号相反,故采用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可消除视准轴误差的影响。

图 %& ’’( 视准轴误差与目标 图 %& ’%( 横轴误差与目标水平


水平度盘读数关系 度盘读数关系
&" 横轴误差
如图 %& ’%,$’’! 为铅垂视准面。$(’! 为倾斜角 ) 的视准面,两个面的夹角 ) 是横轴误差,
$# 第 ! 章" 角 度 测 量

! 为目标 ! 的竖直角," # 为横轴误差在瞄准同一目标时对水平度盘读数的影响,由于 # 与 " # 均较


小,故由图可得出
!" $" #・!!"
・" ! "# ! ! #・#$% ! (&’ ()
%!" %!"
由上式可见,! 越大," # 越大,当 ! ! ) 时," # ! ),即对水平位置的目标进行水平度盘读数时,
横轴误差尽管存在,但对读数没有影响。对同一目标,! 为定值,盘左、盘右时 " # 大小相等符号
相反,故采用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可消除这项误差影响。
!" 竖轴误差
如图 &’ *+,设 % 为横轴绕竖轴的旋转中心。当竖轴 && 于铅垂位置 %’ 时,横轴必位于水平
面 %() 上( 因 **,&&)。若竖轴倾斜 # 角至 %’ 位置,则横轴必位于倾斜面 %(+) 上,其倾斜角
# , 随横轴位置而变,当横轴位于水平面于斜面交线 %) 时,即 $ ! ,)-,则 # , ! );当横轴位于交线垂
直的方向 %(+时,即 $ ! )-,则 # , ! # 为最大值。由图可知,由于竖轴误差引起的横轴任一位置
%-+的倾斜角为 # , ,作-+$+,%(+,且 -+、$+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 - 及 $,则--+ ! $$+,故
--+ $$+ #・%$+ . "
#, ! ・" ! ・" ! ・" ! #・./0 $ (&’ ,)
%-+
%$+ . ./0 $ %$+ . ./0 $
按式(&’ (),竖轴倾斜对目标 ) 的读数影响 " , 应为
" , ! #・./0 $・#$% ! (&’ "))
由上式可知,对同一目标的盘左盘右观测,其 $、! 角不变,即 " , 角的大小符号相同,取其平
均值不能消除竖轴误差的影响。因此要严格校正水准管,在竖直角大的山区测量水平角,要特别
注意仪器的整平。

图 &’ *+1 竖轴误差对水平度盘 图 &’ *21 照准部偏心差对水平


读数影响 度盘读数影响

#" 照准部偏心差
水平度盘刻划中心 % 与照准部旋转中心 %+不重合而产生的误差称为照准部偏心差。如图
&’ *2,设 %、%+重合时瞄准 ) 目标的盘左正确读数为 / 左 ,不重合时则盘左读数 /3左 将比正确值 / 左
大 ",盘右读数 / 右 比正确读数 /3右 小 ",这对于 45 单指标读数类型的仪器,同一目标盘左盘右观
测取平均值即可消除照准部偏心差的影响。对于 4* 双指标度盘对径分划符合读数类型的仪器,
一个盘位读取度盘对径 "()-方向读数的平均值,就可消除照准部偏心差的影响。
!" #$ 水平角测量误差 !!

!" 度盘分划误差
现代光学测角仪器,度盘的分划误差很小,一般可忽略不计,若观测角度需要测多个测回,应
变换度盘位置,使各测回的方向值分布在度盘的不同区间;取各测回角值的平均值,可以减小度
盘分划误差的影响。

#" $" %& 操作误差


’" 对中误差
又称测站偏心差,系仪器中心与测站中心不重合所引起的误差,如图 !" #$,! 为测站点,!"为
仪器中心,# 为偏心距,! 为欲测角,!"为实测角,"% 、"# 为对中误差产生的测角影响,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由上式可知,!! 与偏心距 # 成正比,与边长 $ 成反比,还与测角大小有关,! 越接近 %,-.影


响越大。所以在测角时,对于短边、钝角尤其要注意对中。

图 !" #$/ 对中误差对水平角测量的影响 图 !" #0/ 目标偏心差

%" 目标偏心差
是由瞄准中心偏离标志中心所引起的误差。如图 !" #0,% 为测站点,! 为标志中心,!"为瞄
准中心,!&为 !"的投影,# 为目标偏心差,’ 为目标偏心对水平角观测一个方向的影响,则
# (・)*+ %
’& ・$ & ・$ (!" %#)
$ $
由上式可知,’ 与目标倾斜角 %、目标长度 ( 成正比,与边长 $ 成反比。因此观测水平角时,
标杆应竖直,并尽量照准底部,当 1 较小时,应尽可能照准标志中心。
#" 瞄准误差
是视准轴偏离目标理想瞄准线的夹角称为瞄准误差。主要取决于人眼鉴辨角 ) 和望远镜
的放大倍率 *,一般可用下式表达
+, & 2 ) 3 * (!" %!)
(" 读数误差
主要取决于仪器的读数设备,照度和判断的准确性。对于 4$ 级,读数最大误差为 2 %#5左
右,对于 4# 级一般在 2 #5 6 !5范围内。

#" $" #& 外界条件的影响


外界条件的影响因素很多,如温度变化、大气透明度、旁折光、风力等,这些因素均影响观测
)( 第 ! 章" 角 度 测 量

结果的精度。为此,在测量水平角时,应采取措施,例如选择有利的观测时间确保成像清晰稳定,
踩实三脚架的脚尖,为仪器撑伞遮阳;尽可能使视线远离建筑物、水面以及烟囱顶,以防止这些部
位因气温引起的大气水平密度变化所产生的旁折光影响等。

!" #" $% 角度测量注意事项


通过上述分析,为了提高测角精度,观测时必须注意以下各点:
(!) 观测前检校仪器,使仪器误差降低到最小程度;
(") 安置仪器要稳定,脚架应踩实,仔细对中和整平,一测回内不得重新对中整平;
(#) 标志应竖直,尽可能瞄准标志的底部;
($) 观测时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定和限差要求,尽量采用盘左、盘右观测;
(%) 水平角观测时应用十字丝交点对准目标底部;竖直角观测时应用十字丝交点对准目标
顶部;
(&) 对一个水平角进行 ! 个测回观测,各测回间应按 !’() * ! 来配置水平度盘的初始位置;
(+) 读数准确、果断;
(’) 选择有利的观测时间进行观测。

!" &% 电子经纬仪

电子经纬仪,是一种集机、光、电一体,带有电子扫描度盘,在微处理器控制下实现测角数字
化的一代新型仪器。与传统的光学经纬仪相比,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创新。
(!) 采用了三种不同类型的扫描度盘:编码度盘、光栅度盘、区格度盘及其相应的测角原
理,为测角数字化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 采用了微处理器,控制和检查测量计算程序。通过对度盘扫描信号的识别、转换、记
数,将度盘给出的最小格值整倍数的粗读数:度和分,与利用细分技术取得的精读数:分和秒,合
成为最终角值,并以数字的形式输出和储存。通过接口,还可将观测数据输入计算机作进一步的
数据处理。
(#) 采用了轴系补偿系统,在微处理器支持下,配以相关的专用软件,可对各轴系误差,进
行补偿或归算改正。

!" &" ’% 光电测角原理


’" 编码度盘绝对式测角原理
为了分区对度盘进行二进制编码,将整个玻璃度盘沿径向划分为 " ! 条由圆心向外辐射的等
角距码区,! 条码道( 同心圆环),使每条码区被码道分成 ! 段黑白光区。设黑区透光为 !,白区
不透光为 (,从而对不同码区组成以 ! 位数为一组的编码。如图 #, "’,码道数 ! - $,码区数 " $ -
!&,每条码区依次标有不同 $ 位数的编码( 表 #, %),如第十三码区的编码为 !!(!。每码区的角值
为 #&() * " $ - "")#(.。为了识别照准方向落在度盘所在码区位置的编码,如图 #, "/,在度盘上方
按码道划分的光区位置,安装一排发光的二极管组成发光阵列,在度盘下方对应位置安装一排光
电二极管组成光信号接收阵列,上下阵列对度盘光区扫描。发光阵列通过光区发出光信号 !( 透
!" #$ 电子经纬仪 #&

图 !" #$% 光电式编码度盘示意图

光)和 &( 不透光),使接收阵列分别输出高压和低压信号,通过译码器而获得照准方向所在码区


的绝对位置。
编码 度 盘 的 分 辨 率,即 码 区 角 值 的 大 小
(!(&) * # ! )取决于码道数 !,! 愈大,分辨率愈高。
如分辨率要求达到 +&,,
则需要 ++ 个码道,
# &-$个
即 !(&) * #++ . !(&) * # &-$ . +&,。设度盘直径
码区,
每码区圆心角所对的最大弧长
" . $& //,
+&$ " +&,
!# . ・ . ・-& // . &" +# //
! # ! -!$,
显然要将光区发光元件做成小于 &" +# //
是极其困难的。因 此,编 码 度 盘 只 用 于 角 度 粗 图 !" #’% 光电收发元件位置示意图
测,精测还需利用电子测微技术进行。

表 !" #$ 码区对应编码表

区间 编码 区间 编码 区间 编码 区间 编码
& &&&& - &+&& $ +&&& +# ++&&
+ &&&+ 0 &+&+ ’ +&&+ +! ++&+
# &&+& ( &++& +& +&+& +- +++&
! &&++ 1 &+++ ++ +&++ +0 ++++

% % %" 光栅度盘增量式测角原理
如图 !" !&2。在玻璃圆盘刻度圈上,全圆式地刻划出密集型的径向细刻线,光线透过时呈现
明暗条纹,这种度盘称为光栅度盘。通常光栅的刻线不透光,缝隙透光,两者的宽度相等,两宽度
之和 %,称栅距。栅距所对的圆心角,即为光栅度盘的分划值。
例如,在直径为 $& // 的度盘上,刻划有 +# 0&& 条细刻线,其密度达 0& 条 * //,栅距分划值
为 +,--3。
为了提高度盘的分辨率,在度盘上下方的对称位置,分别安装发光器和光信号接收器。在接
收器与底盘之间,设置一块与度盘刻线密度相同的光栅,称为指示光栅。如图 !" !&4,指示光栅
$# 第 ! 章" 角 度 测 量

图 !" !#$ 光栅度盘及其莫尔条纹

与度盘光栅相叠,并使它们的刻线相互倾斜一个微小角 !。指示光栅、发光器和接收器三者位置
固定,唯光栅度盘随照准部旋转。当发光器发出红外光穿透光栅时,指示光栅上就呈现出放大的
明暗条纹,纹距宽为 !。这种条纹称为莫尔条纹。
根据光学原理,莫尔条纹具有以下特征:
(%) 纹距 ! 与栅距 " 成正比,与倾斜角 ! 成反比,三者应满足以下关系:
"
!& " & #" (!" %’)
!
式中 # 为莫尔条纹放大倍数。当 ! & ($时,# & " % ! & ! ’!)$ % ($ & *## 倍
(+) 度盘旋转一个栅距 ",莫尔条纹移动一个纹距 !,亮度相应按正弦波变化一个周期,从
而使接收器将光信转换的电流变化一个周期,从而使接收器将光信转换的电流变化一周。
测角时,望远镜瞄准起始方向,使接收电路中计数器处于“#”状态。当度盘随照准部正、反
向转至另一目标方向时,计数器在判向电路控制下,对莫尔条纹亮度变化的周期数进行累加、减
计数。最后经过程序处理,显示出观测角值。如果在电流波形每一周期内插 & 个脉冲,并将流
过的脉冲计数,从而将角度分辨率提高 & 倍。
这种累加栅距测角的方法,称为增量式测角。
!" 区格度盘动态式测角原理
在玻璃度盘上分划出若干等距的径向区格。每一区格由一对黑白光区组成,白的透光、黑的
不透光。区格相应的角值,即格距为 #(
# 图 !" !%)。例如将度盘分划为 % #+’ 区格,格距 ## &
!,#- . % #+’ & +%/#*" ,+*0。

图 !" !%$ 区格度盘动态测角原理


!" #$ 电子经纬仪 +*

测角时,为了消除度盘刻划误差,按全圆刻划误差总和等于零的原理,用微型马达带动度
盘等速旋转,利用 光 栏 上 安 装 的 电 子 元 件 对 度 盘 进 行 全 圆 式 扫 描,从 而 获 得 目 标 的 观 测 方
向值。
如图所示,在度盘的外缘安装固定光栏 ! ! 与基座相连,充当 " 位线;在度盘的内缘安装活动
光栏 ! # ,随照准部转动,充当方向指标线。在每支光栏上装有发光器和光信号接收器,分别置于
度盘上下方的对称位置。通过光栏上的光孔,发光器发出旋转度盘透光、不透光区格明暗变化的
光信号。接收器将光信号转换为正弦波经整形为方波的电流各自由 "、# 输出,以便计数和相位
测量。! ! 与 ! # 之间的夹角 ! 为 $!" 与不足一个格距 !! 之和,即
! $ $!" % !! (&’ ())
式中,$ 与 !! 可由粗测和精测求得。
(() 粗测* 在度盘同一径向上,对应 ! ! 、! # 光孔位置,各设置一个标志。度盘旋转时,标志
通过 ! ! ,计数器对脉冲方波开始计数。当同一径向的另一标志通过 ! # 时,计数器停止计数。计
数器计得的方波数即为 !" 的个数 $。
(+) 精测* 设 !" 对应的时间为 %" ,!! 对应的时间为 !%,因度盘是等速旋转,它们的比值
应相等,即
!"
!! $ !% (&’ (,)
%"
式中 !" 、%" 均为已知数。!% 为任意区格通过 ! ! ,紧接着另一区格通过 ! # 所需要的时间。它可
通过在相位差 !! 中填充脉冲,并计其数,根据已知的脉冲频率和脉冲数计算出来。度盘转一周
可测出 ( "+- 个 !!,取其平均值求得 !!。
粗测和精测的数据,经过微处理器,最后的观测角值,由液晶屏显出来。这种以旋转度盘的
测角方法,称为动态式测角。

!" #" $% &’ ($ 电子经纬仪的使用


图 &’ &+ 为我国南方测绘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 ./ "+ 电子经纬仪。
)" 主要技术参数
角度测量:光电增量式系统
单位:
-"" 0,
&,"1
显示最小单位:
(2,
)2
测量方法:单次测量和连续测量
测量精度:一测回方向观测中误差 +’ "2
一测回竖直角观测中误差 +’ "2
轴系补偿系统:自动垂直补偿器
望远镜:正像,标准目镜 &" 倍,视场角 (1&"3,最短视距 (’ - 4
水准器:圆水准器 53 6 + 44
管水准器 &"2 6 + 44
温度范围:—+" 7 % -) 8
仪器重量:
-’ & 90
$# 第 ! 章" 角 度 测 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提把;
#" 望远镜物镜;
$" 长水准器;
%" 水平制动手
!" 望远镜调焦手轮;#" 望远镜 目镜;$" 电子 手簿 接
轮;
&" 水平微动手轮;’" 基座;(" 基座锁定钮;)" 提
口;
%" 对中器调焦手轮;
&" 对中器目镜;’" 基座脚螺
*" 粗瞄准器;
把固定螺丝; !+" 仪器中心标记;
!!" 测
旋;
(" 电池盒按钮;
)" 机载电池盒;
*" 垂直制动手轮;
距 仪 数据接口;
!#" 显示器;
!$" 操作键盘;
!%" 粗换
!+" 垂直微动手轮;
!!" 钮式电源开关;
!#" 圆水准
盘拔盘;
!&" 换盘锁紧手轮
器;
!$" 基座底板
图 $" $#, -. +# 电子经纬仪

!" 仪器操作
将仪器对中整平后,按下[ /01],即打开电源,按下[ 2345]键至三声蜂鸣后松开[ 2345]
键,仪器进入初始化设置状态,设置完成后按[ 2345]键予以确认,仪器返回测角模式。如果显
示屏显示“6”,提示仪器的竖轴不垂直,将仪器精确整平后“ 6”消失。
将望远镜十字丝中心照准目标,按[ + 5-.]两次,使水平角读数为 +7++8++9,作为水平角
起算的零方向。按[ 1 : ;]键,水平角设置为右旋( 1)或左旋( ;)。若为右旋,则顺时针转动照
准部,瞄准另一目标,显示屏显示相应的水平角与竖直角。盘左完成后,倒转望远镜完成盘右
观测。

, , 思, 考, 题
!" 名词解释:水平角、竖直角、测回法、视准面、始读数、竖盘指标差、对中、度盘分划值。
#" 水平角观测与竖直角观测有何异同?
$" 测角时为何一定要对中、整平,如何进行?
%" 测量水平角时,采用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的方法可以消除哪些仪器误差对测结果带来的影响?
&" 测量竖直角时,为什么每次竖盘读数前应转动竖盘指标水准管的微动螺旋使气泡居中?
’" 经纬仪应满足哪些几何条件才能使它提供的视准面为一铅垂面?
(" 检校视准轴时,为什么瞄准的目标点应与仪器同高?横轴检校时,瞄准目标要越高越好?
)" 对中误差、目标偏心差与哪些因素有关?
*" 电子经纬仪与光学经纬仪的区别有哪些?
习! ! 题 "!

! ! 习! ! 题

"# 下表为水平角测回法观测数据,完成表格计算:

测 测 盘 目 水平度盘读数 $ 半测回角值 $ 一测回角值 $ 各测回平均值 $


回 备注
站 数 位 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 ! " .* ")

)# 完成下表中竖直角观测的各项计算:

测 目 竖盘 竖盘读数 $ 半测回竖直角 $ 一测回竖直角 $


指标差 $ ’ 备注
站 标 位置 ( % & ’) ( % & ’) ( % & ’)

左 -" "- +)
$
右 )/- +" .(
!
左 ")+ (. .(
%
右 )., ,0 ,+

.# 用 120 经纬仪观测某一目标的竖直角,盘左时竖盘读数为 /,%+(&)0’,竖盘注记形式如第 ) 题,已知该仪


器的竖盘指标差 & 3 4 "&.(’,试求该目标正确的竖直角。
第 章
距 离 测 量

!!!!!!!!!!!!!!!!!!!!!!!!!!!!!!!!!!!!!!!!!

[ 重点难点提示]! 本章的重点是:标杆定线,平量法,往返丈量成果计算,钢尺精密量距
方法,视距测量原理、观测和计算,相位式测距原理,红外测距仪的使用。难点是:钢尺精密量距,
红外测距的成果改正计算。

!!!!!!!!!!!!!!!!!!!!!!!!!!!!!!!!!!!!!!!!!

!" #$ 钢尺量距

!" #" #$ 钢尺一般量距


#" 量距的工具
主要包括钢尺、标杆、测钎、垂球等。钢尺是钢制的带尺,宽 !" # !$ %%,厚 "& ’ # "& ( %%,长
度有 ’" %、 $" % 等几种,卷放在圆形的盒内或金属架上。钢尺的基本分划为 *%,最小分划
)" %、
为 %%,在 % 处和 +% 处有数字注记。
钢尺分为端点尺和刻划尺两种。端点尺是以尺外缘作为尺的零点( 图 (& !,)。刻划尺是以
尺的前端某一刻线作为尺的零点( 图 (& !-)。

图 (& !. 钢尺 图 (& ’. 标杆和测钎

. . 标杆又称花杆( 图 (& ’),用长为 ’ # ) %、直径 ) # ( *% 的木杆或玻璃钢制成。杆上每隔


’" *%涂以红白油漆,底部装有铁脚,以便插入土中。测钎用粗钢丝制成,用来标志尺段的起、迄
!" # $ 钢 尺 量 距 $#

点和计算量过的整尺段数。垂球用来投点和读数。
!" 目估定线
当地面两点的距离过长或地形起伏较大,为了便于量距,需要在两点的连线方向上标定出若
干点,这项工作称为直线定线。
在 !、
目估定线又称标杆定线。如图 !" #, " 量距的端点上竖立标杆,
测量员甲站在 ! 点标杆后
处,
$ % & ’, 由 ! 瞄向 ",
使视线与标杆边缘相切,然后甲指挥乙持标杆左右移动,直到 !、
&、" 三根
标杆位于同一直线上, 即先定 $ 点,
将标杆竖直插在地上。直线定线一般应由远及近, 再定 & 点。

图 !" #( 目估定线 图 !" !( 平坦地面的丈量

#" 量距方法
($) 平坦地面的丈量
如图 !" !,先用木桩将 !、" 点标定出来( 桩上钉一小钉),然后在两点的外侧各立一标杆,清
除直线上的障碍物。丈量工作一般由两人进行,后尺手持尺的零端位于 ! 点,并在 ! 点上插一
测钎;前尺手持尺的末端并携带一组测钎,沿 !" 方向前进,行至一尺段处停下。后尺手以手势
指挥前尺手将钢尺拉在 !" 直线方向上,当后尺手以尺的零点对准 ! 点并发出信号“ 好”时,两人
同时把钢尺拉紧,保持尺面水平,前尺手持测钎对准钢尺的整尺段刻划线竖直插下,得到点 $,完
成了 ! $ 尺段的丈量。随后,后尺手拔起 ! 点上的测钎与前尺手一起举尺前行,用同样方法依
次量出 $ & # 等其它整尺段,直至最后一段 #
&、 " 余长。这样,!" 的水平距离为
$ ) #・% * & (!" $)
式中 # 为整尺段数;% 为钢尺的整尺段长度;& 为不足一个整尺段的余长。
为了提高精度,丈量需要往、返进行。由 ! 至 " 为往测,返测时要重新定线。往、返丈量为
一个测回,其平均值为丈量结果。丈量精度一般用相对误差来衡量。相对误差是往返测之差
!$ 与平均值 $+ 之比,并化 为 分 子 为 $ 分 母 为 整 数 的 分 数 形 式。例 如 某 距 离 !",往 测 值 为
$,-" #& ’,返测值为 $,-" #, ’,平均值为 $,-" #- ’,则其相对误差为
. !$ . $ $
’) ) - (!" &)
$+ ( # $++
在平坦地区,钢尺一般量距的相对误差应不大于 $ ) # +++,因难地区应不大于 $ ) $ +++。当相
对误差未超出上述限值时,取往、返测的平均值作为测回值最终结果。
(&) 倾斜地面的丈量
" 平量法( 如图 !" -/,丈量由 ! 向 " 进行,甲立于 ! 点,指挥乙将尺拉在 !" 方向线上。甲
将尺的零端对准 ! 点,乙将尺的另一端抬起使尺身水平,然后用垂球将尺段的末端投影到地面,
再插上测钎。当地面倾斜度较大,钢尺抬平有困难时,可将一尺段分成几段来丈量。
&! 第 ! 章" 距 离 测 量

图 !" #$ 倾斜地面的丈量

! 斜量法$ 当倾斜地面的坡度均匀时,如图 !" #%,可沿斜坡量出 !" 的斜距 #,再测出地面


倾斜角 ! 或高差 $,然后计算水平距离 %
% & #・’() ! (!" *)
% & !#+ , $+ (!" !)

!" #" $% 钢尺精密量距


用一般方法量距,相对精度只能达到 - . - /// 0 - . # ///。要达到更高的精度,则必须采用精
密量距方法,其相对精度可达到 - . -/ /// 0 - . !/ ///。但使用的钢尺必须经过尺长检定,测量时
还需使用拉力计和温度计,以控制钢尺拉力和测定温度,进行相应的尺长改正。
#" 经纬仪定线
如图 !" 1,欲精密丈量直线 !" 的距离,在清除直线上的障碍物后,将经纬仪置于 ! 点,瞄准
" 点。在经纬仪所指的方向上用钢尺进行概量,依次定出比一整尺段略短的 !-、-+、+* …等尺
段。在各尺段端点打下大木桩,桩顶高出地面 * 0 # ’2。在桩顶钉一白铁皮,用经纬仪进行定线
投影,在各白铁皮上划出 !" 方向线,并再划一条与 !" 方向垂直的横线,形成十字,十字中心即
为 !" 直线的分段点。

图 !" 1$ 经纬仪定线

$" 尺段丈量
用检定过的钢尺丈量两木桩之间的斜距。丈量组一般由 # 人组成:
+ 人拉尺,
+ 人读数,
-人
指挥兼记录和读温度。丈量时,拉直钢尺置于相邻两木桩顶上,并使钢尺有刻划线的一侧紧靠十
字线。后尺手将弹簧秤挂在尺的零端,以便施加钢尺检定时的标准拉力。钢尺拉紧后,前尺手发
出读数口令“ 预备”,后尺手回答“ 好”。在喊“ 好”的一瞬间,两端的读尺员同时根据十字交点读
取读数,估读到 /" # 22 记入手簿( 表 !" -)。每尺段要移动钢尺位置丈量三次,三次测得的结果
!" # $ 钢 尺 量 距 ’&

较差视不同要求而定,一般不超过 ! " # $$,否则要重量。如在限差以内,则取三次结果的平均


值,作为该尺段的观测成果。每一尺段要读记温度一次,估读到 %& ’ ( 。由直线起点丈量到终点
为往测,往测完毕后立即返测,每条直线所需丈量的测回数视精度要求而定。
!" 尺段高差测定
为了将斜距改算成水平距离,需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出相邻桩顶的高差。水准测量宜在量距
前、后单独进行,往返观测一次,以资检核。相邻桩顶的往、返测高差之差,一般不得超过)% $$;
如在限差以内,取平均值作为观测成果。
#" 尺段改正计算
精密量距中,每一尺段的斜距需进行三项改正: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倾斜改正。下面以表
*& ) 中的 !) 尺段为例,计算各改正值。
表 #" $% 钢尺精密量距记录计算表

+ 钢尺号码:,-& ))+ + + + 钢尺膨胀系数:


%& %%% %)! . ( + + + 钢尺检定时温度 "% :
!%( + + 计算者:
钢尺名义长度 #% :
#% $+ + 钢尺检定长度 #/:
#%& %%! ’ $+ + 钢尺检定时拉力:
)%% ,+ + 日+ 期:

温度改 尺长改 倾斜改 改正后尺


尺段 实测 前尺读数 . 后尺读数 . 尺段长度 .
温度 . ( 高差 . $ 正数 . 正数 . 正数 . 段长 . $
编号 次数 $ $ $
$$ $$ $$
) !0& 0#1 % %& %2% % !0& 311 %
! !0& 0*% % %& %2’ ’ !0& 31* ’
!) !’& 3 4 %& )’! 5 !& ) 5 !& ’ 4 %& * !0& 310 *
# !0& 0’% % %& %3’ % !0& 31’ %
平均 !0& 31’ !
) !0& 0!# % %& %)2 ’ !0& 0%’ ’
! !0& 0#% % %& %!’ % !0& 0%’ %
)! !2& 1 4 %& )2* 5 !& 2 5 !& ’ 4 %& ’ !0& 0)% *
# !0& 0#3 % %& %#) ’ !0& 0%1 ’
平均 !0& 0%’ 2
…… …… …… …… …… …… …… …… …… …… ……
) )3& 02’ % %& %2’ % )3& 0%% %
! )3& 0’* % %& %’* ’ )3& 300 ’
1$ !2& ’ 4 %& %1’ 5 )& 2 5 )& 1 4 %& ) )3& 0%! 2
# )3& 03% % %& %3) % )3& 300 %
平均 )3& 300 ’
总和 )03& !3# 3

+ + 注:钢尺经过检定,其尺长是以尺长方程式的形式表示。如某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 # " 6 #% $ 4 %& %)! $ 5 )& ! 7 )% 4 ’ 7( " 4


!%( )7 #% $,式中右边第一项为名义长度;第二项为整尺段的尺长改正;第三项为温度改正。利用上式即可进行尺长改正和
温度改正。

()) 尺长改正+ 设钢尺在标准拉力、标准温度下的检定长度为 #%,它与钢尺的名义长度 #%


存在差异,这个差异 !# 6 #% 4 #% 称为整尺段的尺长改正数。非整尺段 # 的尺长改正数 !# & 则为
!#
!# & ’ ・# (*& ’)
#%
表 *& ) 中,#% 6 #%& %%! ’ $,#% 6 #% $,!) 尺段的斜长 # !) 6 !0& 31’ ! $,则 !) 尺段的尺长改正
数 !# & 为
’’ 第 ! 章" 距 离 测 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温度改正- 设钢尺在检定时的温度为 ## .( 标准温度),丈量时的温度为 # . ,钢尺的线
膨胀系数为 !( 一般为 /$ % ) /# ( & 0 /$ %& ) /# ( & 1 . ),则因温度变化引起的尺长改正简称为温度
改正。尺段 ! 的温度改正数 !! # 为
!! # ! !・( # ( ## )・! (2$ ,)
(&
表 2$ / 中,34:
// 钢尺的线膨胀系数为 /$ % ) /# 1 . ,检定时的温度为 %# . ,$/ 尺段的斜
长 ! $/ ! %*$ +,& % ’,丈量时的温度为 %&$ + . ,则 $/ 尺段的温度改正数 !! # 为
(&
!! # ! /$ % ) /# 1 . )(%&$ + . ( %# . )) %*$ +,& % ’ ! #$ ##% / ’
(") 倾斜改正- 设任一尺段的斜距为 !,% 为尺段两端点间的高差,现要将 ! 改化为水平距
离 "&,故要加倾斜改正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将括号项展开成级数代入上式

(
!! % ! !・ / (
%%
%! % (
%2
+! )
2 (… (! ! (
%%
%!
%2
( " (…
+!
上式右端只取第一项,即
%%
!! % ! ( (2$ 5)
%!
表 2$ / 中,$/ 尺段的斜长 ! $/ ! %*$ +,& % ’,高差 % ! ( #$ /&% ’,则 $/ 尺段的倾斜改正数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综上所述,每一尺段改正后的水平距离 " 为
" ! ! 6 !! " ’ !! # ’ !! % (2$ +)
表 2$ / 中,$/ 尺段的斜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则 $/ 尺段的水平距离 " $/ 为
" $/ ! %*$ +,& % ’ 6 #$ ##% & ’ 6 #$ ##% / ’ ( #$ ### 2 ’ ! %*$ +,* 2 ’
!" 计算全长和相对误差
将改正后的各尺段水平距离加起来,便得到 $( 的水平距离。表 2$ / 中为往测结果,其值为
/*+$ %+" + ’。同样算出返测结果,设为 /*+$ %+* , ’,平均值为 /*+$ %+, 5 ’,其相对误差为
7 )往 ( )返 7 #$ ##& + ’ /
! -
)# /*+$ %+, 5 ’ "2 ###
相对误差如果在限差范围内,则取往返测的平均值为观测结果,否则应重测。

#" $" %& 量距误差与注意事项


$" 钢尺量距误差
(/) 钢尺本身误差
!" #$ 视 距 测 量 ’&

即尺长误差。钢尺检定后仍存在残余误差,一般尺长检定方法只能达到 ! "# $ %% 的精度。


(&) 操作误差
! 拉力误差’ 施测时实际拉力与标准拉力存在差异,导致尺长产生误差。
" 温度误差’ 除温度测量本身存在误差外,观测到的温度是空气温度,而非钢尺温度。根
据实验,在日光暴晒下,两者的温差可达 $ ( 。
# 定线误差’ 由于标定的尺段点不在所要丈量的直线上,导致丈量的是折线,而非直线。
$ 平距改正误差’ 按式()# *)计算倾斜改正所引起的误差,因为该式是只取展开级数的前
两项。
% 对点读数误差’ 因人的感官分辨率有限,导致对点、插点和读数都会产生误差。
(+) 外界条件影响
! 钢尺垂曲误差’ 钢尺悬空丈量时,由于自重而导致中间下垂,形成悬链线形,因此尺面长
度并非直线长度。
" 风力影响’ 风力吹动钢尺,影响读数和投点。
!" 注意事项
(,) 新购钢尺必须经过严格检定,获得精确的尺长改正数。
(&) 精密量距时应使用经过检定的弹簧秤控制拉力。
(+) 量距宜选择在阴天、微风的天气进行,最好采用半导体温度计直接测定钢尺本身的
温度。
()) 为控制平距改正误差,精密量距时应限制每一尺段的高差( - , %)或直接采用勾股定
理进行改正。
($) 在丈量中采用垂球投点,对点读数尽量做到配合协调。
(.) 采用悬空方式检定钢尺或进行垂曲改正。
(*) 注意钢尺的维护:防锈、防折、防碾压、防地面拖拉。

#" !$ 视距测量

视距测量是一种根据几何光学原理,同时测定点位间距离和高差的方法。它利用望远镜十
字丝分划板上的视距丝和标尺进行观测,方法简便、
快速、
不受地面起伏影响,
测距精度约 , / &"" 0
, / +"",能满足碎部测图的要求,因而广泛用于地形测量。

#" !" %$ 视距测量原理


%" 视线水平时的距离和高差公式
如图 )# *,经纬仪置于测站 !,标尺立于测点 ",设两点间的距离为 #,高差为 $。当视线水平
时,视准轴与标尺垂直,十字丝分划板的上下视距丝 %、& 经物镜焦点 ’ 投影到标尺上的 (、)
点,() 的长度称为视距间隔或尺间隔。
设尺间隔 () 1 *,十字丝板的上下视距丝间隔 %& 1 +,, 为物镜焦距,! 为物镜中心至仪器中
心的距离,- 为物镜焦点至标尺距离。由相似原理可得
$# 第 ! 章" 距 离 测 量

图 !" #$ 视线水平时的视距测量

"
!% $
#

"
%%! &"&! % $ &"&!
#
"
令 % &,称为视距乘常数;" ’ ! ( ),称为视距加常数。则
#
% % &・$ & )
经纬仪在设计和制造时,通常使 & % ’((,) 很小忽略不计,则
% % &・$ (!" ))
同时
* %+*, (!" ’()
式中 + 为仪器高,是测站点 - 到经纬仪横轴的高度,可用卷尺量出;, 为十字丝中横丝的标尺
读数。
!" 视线倾斜时的距离和高差公式
在地面起伏较大的地区进行视距测量,必须使视线倾斜才能观测到标尺。如图 !" +,当视线
不垂直于标尺,不能直接引用式(!" ))和(!" ’()。为此,过 . 作辅助线 /010垂直于视线,与标尺
成 " 角。因 # 很小,约 ,!0,故可将+./0/ 和+.101 近似视为直角,因此可得

图 !" +$ 视线倾斜时的视距测量
!" #$ 视 距 测 量 (’

!" ! #"$" ! #"% " %$" ! #%・#$% ! & %$・#$% ! ’ #$・#$% ! ’ !・#$% !
故斜距 ( 为
( ! )・!" ! )・!・#$% !

* ’ (・#$% !

* ’ )・!・#$%& ! (’( )))
同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实际测量中,常以中横丝瞄准标尺上的 , 值,即使 - ! ,,以简化式(’( )&)的计算。

!" #" #$ 视距测量的观测步骤


首先在测站点安置经纬仪,量取仪器高 ,;瞄准待测点上的视距尺,分别读取上、下、中丝读
数,计算尺间隔 !;读取竖盘读数,注意要使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 如有竖盘指标自动补偿装
置则无此操作),计算竖直角 !;按式(’( )))和(’( )&)计算水平距离和高差;最后按 / 点高程计
算 0 点高程。

!" #" %$ 视距测量误差及注意事项


&" 视距测量误差
读取尺间隔误差- 用视距丝在视距尺上读数,其误差与尺面最小分划的宽度、观测距离的远
近、望远镜的放大倍率等因素有关,即视使用的仪器和作业条件而定。
视距尺倾斜误差- 视距尺倾斜误差的影响与竖直角大小有关,它随竖直角绝对值的增大而
增大。实验证明:当 ! ! ./0、标尺倾斜 .0时,视距测量的相对精度仅数十分之一。因此在山区测
量时尤其要注意这个问题。
上述两项误差是视距测量的主要误差源,除此以外,影响视距测量精度的还有乘常数 ) 值
误差、标尺分划误差、大气垂直折光影响、竖直角观测误差等。
#" 注意事项
()) 对视距长度必须加以限制。根据资料分析,在比较良好的外界条件下,视距在 &// 1
以内,视距测量的精度可达到 ) 2 .//。
(&) 作业时,应尽量将视距尺竖直,最好使用带水准器的视距尺,以保证视距尺的竖直精度
在 ./3以内。
(.) 严格检核常数 ) 值,使 ) ! )// 4 /( ) 以内,否则应加改正数。
(’) 最好采用厘米刻划的整体视距尺,尽量少用或不用塔尺。
(5) 为减小大气垂直折光影响,视线高度尽量保证在 ) 1 以上。
(6) 在成像稳定的情况下进行观测。
’& 第 ! 章" 距 离 测 量

!" #$ 光电测距

以电磁波为载波的测距仪统称为电磁波测距仪。根据载波的不同,它分为以光波为载波的
光电测距仪和以微波为载波的微波测距仪。
光电测距仪按光源的不同又分为普通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和红外测距仪。其中,普通光测
距仪早已淘汰;激光测距仪多用于远程测距;红外测距仪则用于中、短程测距,在工程测量中应用
广泛。微波测距仪的精度低于光电测距仪,在工程测量中应用较少。
测距仪除按载波分类外,还可按测程分为短程(! "# 以内)、中程(! $ %& "#)和远程(%& "#
以上);按精度可分为 ! 级、" 级和 # 级,! 级为 % "# 的测距中误差小于 ’ & ##;" 级为 ’ & $
’ %( ##;#级为大于 ’ %( ##。

!" #" %$ 测距原理


如图 )* +,设仪器置于 ! 点,反射棱镜置于 " 点。测距仪发射的光波由 ! 至 ",经反射回到
!,往返传播的时间 # 被测定,则距离 $ 可根据已知
光速 % 按下式求得
%
$- %・# ()* %!)
.
根据测定时间的方式不同,光电测距仪又可分
为脉冲式测距仪和相位式测距仪。脉冲式测距仪是 图 )* +, 电磁波测距原理

直接测定光波传播的时间,受脉冲宽度和电子计时
器分辨率限制,测距精度不高。相位式测距仪则是利用测量相位的方法间接测定时间,测距精度
较高。红外测距仪大多采用相位式测距,仪器轻巧灵便,广泛用于工程测量。
如图 )* %(,设测距仪调制光的频率为 &,波长为 ! ,角频率为 ",从 ! 点发出的初相为 (,经 "
点反射回 ! 点,接收时刻的相位变化值为 # - ’・. $ / %#,其中 ’ 为相位整周数,%# 为不足一
个整周(. $)的尾数。由于 # ( "# ( . $・&・#,则
# %
#- ( ( ’・. $ / %#)
. $& . $&
将上式代入式()* %!),顾及 % - !&,则
% %
$- !&・ ( ’・. $ / %#)
. . $&

图 )* %(, 相位式测距
!" #$ 光 电 测 距 )&

!!
"(
! " # !"
"")# $( " % !") ($% &$)

式($% &$)为相位式测距的基本公式,
$ 通常称为“光尺”,相当于钢尺量距中的尺长,
( "・$ #
!"・$)相当于 " 个尺段加余长。由于测距仪中的相位计只能测出相位值尾数 !" 或 !",不能
测定 ",因此式($% &$ )存在多值解。为了求得单值解,可采用两把光尺测定同一距离。由式
($% &$)看出,当 $ ’ ! 时," ! (,则 ! ! !"・$。一般仪器的测相精度为 &),设一把光尺为粗尺,
$" ! & ((( *,可测出 & +* 内的距离,精度为 , & *;另一把光尺为精尺,$& ! &( *,可测出&( *以
下的距离,精度为 , & -*。两把尺组合使用,以粗尺保证测程,精尺保证精度,可测定& +*以内的
距离。
上述 !" 的测定,精尺粗尺频率的变换,计算中大小距离数字的衔接等均由仪器内部的逻辑
电路自动完成。

!" #" $% 红外测距仪及其使用


红外测距仪是指以砷化镓发光二极管为光源( 发射波长为 (% ." / (% 0$ #* 的红外荧光)的
相位式测距仪。
目前国内外不同厂家生产的红外测距仪有多种型号,结构和操作大同小异,下面以国产的
12((( 系列( 常州大地测距仪厂生产)为例进行简要介绍。如遇不同型号的测距仪,使用时应严
格按照随机的《 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
&" ’#((( 系列测距仪的主要技术指标
测程:3 3 12(2(3 " ((( *( 单棱镜),
2 ((( *( 三棱镜)
12(4(3 " "(( *( 单棱镜),
2 "(( *( 三棱镜),
$ 4(( *( 九棱镜)
精度:3 3 ,(4 ** # 4 55*・!)3 ( 55* 为 & 6 &( 7 8 **)
显示:3 3 最大显示距离 0 000% 000 *,最小读数 & **( 跟踪 & -*)
测量时间:标准测距 2 9,跟踪测距 (% : 9
温度范围:7 "( / # 4(;
照准望远镜:同轴照准,正像 &2 倍,视场角 &<2(&
功耗:3 &2% 8 =
电源:镍 镉电池,装卸式 8 >,
&% " ? @ A,充电时间 &$ A
质量:&% : +B( 不包括电池)
$" 仪器结构和操作
12((( 系列测距仪包括主机、电池和反射棱镜。主机可安装在 C" 经纬仪上。
(&) 主机3 如图 $% &&,主机有发射、接收物镜,瞄准目镜,显示屏,操作键盘,数据接口,连接
支架和制动、微动螺旋。键盘如图 $% &" 所示,有六个按键,每个按键都具有双功能或多功能。这
里主要介绍以下几种测距模式:
标准测距3 按 1DEF 键一次,仪器发出短促音响,开始单次测距,显示屏 2 9 后显示所测斜
距,并处于待测状态。每照准反射棱镜一次进行四次标准测距,称为一测回。
连续测距3 按 1DG 键一次,仪器发出短促音响,开始连续标准测距,显示屏每 2 9 显示单次
$# 第 ! 章" 距 离 测 量

$
! %

&

"

图 !" ##$ %&’’’ 测距仪主机 图 !" #($ %&’’’ 测距仪操作键盘


#" 显示屏;
(" 竖直微动螺旋;
&" 操作键盘;
!" 支架;
)" 瞄准目镜;
*" 随机电池

所测斜距。按 +,-,. 键则停止( 否则不停地测下去),并处于待测状态。


平均测距$ 先按 -/01. 键一次,再按 23, 键一次,开始连续五次标准测距,显示屏 #) 4 后
显示五次标准测距的平均值,并处于待测状态。若中途停止按 +,-,. 键。
跟踪测距$ 按 .+5 键一次,开始连续粗测距,显示屏每 ’" 6 4 显示单次所测斜距,只显示到
厘米位。按 +,-,. 键则停止( 否则不停地测下去),并处于待测状态。
(() 电池$ %&’’’ 系列测距仪的随机电池以 * 3、
#" ( 2 7 8 的
镍 镉电池,插在主机下方。如测距工作量大,应配置大容量的外
接电池。
(&) 反射棱镜$ 图 !" #& 所示为单棱镜和三棱镜,另外还有九 "
棱镜,用于较远距离的测量。
!" 观测步骤
(#) 安置仪器$ 先 将 经 纬 仪 安 置 在 测 站 上,对 中 整 平。然
后将测距仪主机安置在经纬仪支架上,将电池插入主机下方的电 #
池盒座内。在目标点安置反射棱镜,对中整平,然后将棱镜对准
主机方向。 !
(() 观测竖直角和气象元素$ 用经纬仪望远镜照准棱镜觇板
中心,使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 如有竖盘指标自动补偿装置则
图 !" #&$ 反射棱镜
无此操作),读取并记录竖盘读数,计算竖直角。然后读取温度计 #" 反射棱镜;
(" 照准觇牌;
和气压计的读数。 &" 基座
(&) 测距$ 调节测距仪主机的竖直制动和微动螺旋,照准棱
镜中心。按 9: 7 911 键,显示屏在 6 4 内依次显示设置的仪器加、乘常数和电池电压、回光信
号强度。仪器自动减光,正常情况下回光信号强度显示在 !’ ; *’ 之间,并有连续蜂鸣声,左
下方出现“ . ”,表示 仪 器 进 入 待 测 状 态。 若 显 示 的 仪 器 加、乘 常 数 与 实 际 不 符,需 重 新
输入。
测量过程中,如果显示屏左下方不显示“ . ”,而显示“ +”,同时连续蜂鸣声消失,表示回光
强度不足。若是在有效测程内,则可能是测线上有物体挡光,此时需清除障碍。
!" #$ 光 电 测 距 %$

!" 改正计算
同钢尺精密量距一样,测距仪测得的初始值需进行三项改正计算,以获得所需要的水平
距离。
(!) 仪器加常数改正" 测距仪在标准气象条件、视线水平、无对中误差的情况下,所测得的
结果与真实值之间会相差一个固定量,这个量称为加常数。产生加常数的原因主要有:测距仪主
机的发射、接收等效中心与几何中心不一致;反射棱镜的接收、反射等效中心与几何中心不一致;
主机和棱镜的内、外光路延迟等。仪器加常数包括了主机加常数和棱镜常数,棱镜常数由厂家提
供,主机加常数需定期检定测得。将加常数在测距前直接输入仪器,仪器可自动改正观测值,否
则应进行人工改正。
#$%%% 系列测距仪的加常数预置" 先按 &’()* 键一次,再按 ++ 键一次,然后输入加常数。
按 (,- 键输入正号,按 #.- 键输入负号,输完所有数值后按 ++ 键确认。加常数的输入范围为
/ 000 1 2 000 ++。
需要注意的是,某些厂商的仪器将主机加常数和棱镜常数分开设置,即此时的加常数只指主
机加常数;此外,如主机配用不同厂商的棱镜,棱镜常数应实测检定。
(3) 仪器乘常数改正和气象改正" 测距仪在视线水平、无对中误差的情况下,所测得的
结果与真实值之间会相差一个比例量,这个量称为比例因子。产生比例因子的主要原因是测
距仪的频率漂移和大气折射的影响。其中由频率漂移所引起的那一部分比例量称为仪器乘
常数,它需定期检定测得;而大气折射的影响可由气象改正公式计算,它由厂家提供或内置
于仪器。比例因子的改正可直接输入仪器,也可人工改正。 #$%%% 系列测距仪 的 气 象 改 正
公式为
50$7 !3・"
! 4 3567 08 / (97 !:)
35$7 !8 2 #
式中 ! 值以 ++ ; <+ 为单位;" 为以 <=> 为单位的气压值;# 为以? 为单位的气温值。
#$%%% 系列测距仪的比例因子预置" 先按 &’()* 键一次,再按 @@+ 键一次,然后输入比例
因子值( 包括乘常数和气象改正值)。按 (,- 键输入正号,按 #.- 键输入负号,输完所有数值后
按 @@+ 键确认。比例因子的输入范围为 / :% 1 2 !$% @@+。
需要注意的是,某些厂商的仪器将乘常数和气象改正分开设置。
($) 倾斜改正" 经上述改正后,所得距离值为测距仪主机中心至反射棱镜中心的倾斜距离
$,还需改正为水平距离 %
% & $・ABC !
#" 注意事项
(!) 在晴天和雨天作业要撑伞遮阳、挡雨,防止阳光或其它强光直接射入接收物镜,损坏光
敏二极管;防止雨水浇淋测距仪主机,发生短路。
(3) 测线两侧和镜站背景应避免有反光物体,防止杂乱信号进入接收系统产生干扰;此外,
主机和测线还应避开高压线、变压器等强电磁场干扰源。
($) 测线应保证一定的净空高度,尽量避免通过发热体和较宽水面的上空。
(9) 仪器用完后要注意关机;保存和运输中要注意防潮、防震、防高温;长久不用要定期通
电干燥。
&! 第 ! 章" 距 离 测 量

(!) 电池要及时充电;仪器不用时,电池要充电后存放。

!" #" #$ 测距误差和标称精度


顾及大气折射率和仪器加常数 !,相位式测距的基本公式可写为

""
##
$$・% (
&%
!!
$" )
%& (’( )*)

式中 ## 为真空中的光速值;% 为大气的群折射率,它是载波波长、大气温度、大气压力、大气湿度
的函数。
由上式可知,测距误差是由光速值误差 ’ ## 、大气折射率误差 ’ % 、调制频率误差 ’ $ 和测相误
差 ’ !! 、加常数误差 ’ ! 决定;但实际上不止如此,除上述误差外,测距误差还包括有仪器内部信
号窜扰引起的周期误差 ’ ( 、仪器的对中误差 ’ ) 等。这些误差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与距离成正
比,称为比例误差,如 ’ ## 、’ % 、’ $ 、’ ) ;另一类与距离无关,称为固定误差,如 ’ !! 、’ ! 。因此测距
仪的标称精度表达式一般写为
’ " " +( * % +・") (’( ),)
式中 * 为固定误差,以 -- 为单位;+ 为比例误差系数,以 -- . /- 为单位;" 为距离,以 /- 为
单位。
例如,某测距仪的标称精度为 +(! -- % ! 00-・"),现用它观测一段 ) $## - 的距离,则
测距中误差为
’ " +(! -- % ! 1 )# 2 * 1 )( $ /-)" + )) --

3 3 思3 考3 题
)( 名词解释:距离、端点尺、直线定线、相对误差、尺间隔、视距乘常数、相位式测距、加常数、乘常数。
$( 当钢尺的实际长度小于其名义长度时,使用这把尺量距会把距离量长了,还是量短了,为什么?
4( 设某尺段长 4# -,因定线误差使量得的距离为 4#( ##4 -,试问定线误差有多大?
’( 视距测量中,望远镜瞄准标尺的仪器高读数有何作用?
!( 相位式测距仪为什么要采用多级测尺频率?

3 3 习3 3 题

)( 某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 , - " 4# - 2 #( #)$ - % )( $ 1 )# 2 ! . 5 1 4# - 1( - 2 $# 5 ),现用它丈量了两个尺段


的距离,所用拉力为标准拉力,丈量结果如表 ’( $:

表 !" %$ 钢尺精密量距成果

尺段 尺段长度 . - 温度 . 5 高差 . -
)$ $6( 7!# )!( 4 #( $’!
$4 )7( 67! $,( 7 #( *7#

求出各尺段的实际水平距离。
$( 表 ’( 4 为视距测量的观测值,计算测站至各点的水平距离和高差。
习! ! 题 )&

( 仪器高 %" &’& ()


表 !" #$ 视距测量观测成果

测站 点号 上丝读数 ! " 下丝读数 ! " 中丝读数 ! " 竖盘读数 备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用 0*((( 红外测距仪测得一倾斜距离 # &’%$ ).+ ",竖直角 +,#)-++1,气压 .)$ % 234,气温 *($ + 5 ,仪器加
常数为 6 +% "",乘常数为 7 * "" ! 2",试计算水平距离和高差。
/$ 某测距仪的标称精度为 8(* "" 7 + 99"・"),现用它测得 !、# 两点间的距离为+ ’&*$ /%) ",试计算该
距离值的绝对中误差和相对中误差。
第 章
直 线 定 向

!!!!!!!!!!!!!!!!!!!!!!!!!!!!!!!!!!!!!!!!!

[ 重点难点提示]! 本章的重点是:真方位角、磁方位角、坐标方位角的定义和相互间的
换算关系,正、反坐标方位角的关系,坐标方位角的计算,坐标方位角与坐标象限角的关系。难点
是:三北方向间的相互关系,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

!" #$ 三北方向

确定一条直线与一基本方向之间的水平角,称为直线定向。我国位于北半球,常用的基本方
向有三种:真北方向、磁北方向、坐标北方向,如图 !" #。

!" #" #$ 三北方向


#" 真北方向
过地面某点真子午线的切线方向称为该点的真子午线方向,其北端
所示方向,称为真北方向。真北方向可采用天文测量方法测定,如观测太
阳、北极星等,也可采用陀螺经纬仪测定。
%" 磁北方向
磁针自由静止时所指示的方向称为磁子午线方向,其北端所指方向,
称为磁北方向。可用罗盘仪测定。 图 !" #$ 三北方向
&" 坐标北方向
坐标纵轴( ! 轴)正向所示方向,称为坐标北方向,简称轴北方向。实用上常取与高斯平面直
角坐标系中 ! 轴平行的方向,因此各点的坐标北方向都是相互平行的。

!" #" %$ 磁偏角与子午线收敛角


#" 磁偏角
由于地球磁极与地球南北极不重合,因此过地面上一点的磁北方向与真北方向不重合,其间
的夹角 ! 称为磁偏角。磁北在真北方向东侧时称东偏,! 为正;在西侧时称西偏,! 为负。
地球上磁偏角的大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因地而异;同一地点,也随时间有微小变化,有
周年变化和周日变化。一般正常变化在 #%&左右,但发生磁暴时和在磁力异常地区,如磁铁矿和
!" #$ 方位角与象限角 &&

高压线附近,磁偏角将会产生急剧变化而影响测
量,应力求避免。
!" 子午线收敛角
地面某点的真北方向与坐标北方向之间的夹
角称为子午线收敛角,以 ! 表示。如图 !" #,坐标
北方向在真北方向东侧,即中央子午线以东地区
( 如 !),! 为正;在西侧时,即中央子午线以西地区
( 如 "),! 为负。
地面点 # 的子午线收敛角按下式计算
! # %( $ # & $ % )・’() " # (!" *)
式中 $ % 为中央子午线大地经度;$ # 、" # 为 # 点大
图 !" #$ 子午线收敛角
地经度和大地纬度。

#" !$ 方位角与象限角

#" !" %$ 方位角


测量中常用方位角表示直线方向。由直线一端的基本方向起,顺时针方向量至直线的水平
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方位角的取值范围是 +, - ./+,。根据基本方向的不同,方位角分为以
下三种:
(*) 真方位角$ 由真北方向起算的方位角,称为真方位
角,用 ! 表示。
(#) 磁方位角$ 由磁北方向起算的方位角,称为磁方位
角,用 ! 0 表示。
(.) 坐标方位角$ 由坐标北方向起算的方位角,称为坐
标方位角,用 " 表示。
图 !" . 表示了直线 &# 三种方位角之间的换算关系:
真方位角与磁方位角之间的关系
! ’ !0 1 # (!" #)
真方位角与坐标方位角之间的关系
图 !" .$ 三种方位角之间的关系
!%"1! (!" .)
坐标方位角与磁方位角之间的关系
" % !0 1 # & ! (!" 2)
式中 # 为磁偏角;! 为子午线收敛角。二者符号均以东偏为正,西偏为负。

#" !" !$ 正、反坐标方位角


在测量工作中,任一条直线都有一定的方向。如图 !" 2 中,"*# 表示直线 #* ## 方向的坐标方
位角,"#* 表示直线 ## #* 方向的坐标方位角。若以 "*# 称正坐标方位角,则 "#* 称反坐标方位角,
(’ 第 ! 章" 直 线 定 向

反之亦然。
由于坐标北方向是相互平行的,所以一条直线的正反坐标方位角相差 !"#$,即
! 正 ! ! 反 % !"#$ (&’ &)
由于真子午线的不平行性,以及磁子午线方向随不同地点而变化,而坐标北方向是相互平行
的,
因此在测量工作中通常采用坐标方位角来表示直线的方向。

图 &’ () 正反坐标方位角 图 &’ &) 坐标方位角推算

!" #" $% 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在实际工作中,每条边( 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不是直接测定的,而是通过与已知边的连测,
用与相邻边的水平夹角推算的。
在图 &’ & 中," 为 "# 边与 #$ 边的水平夹角( 转折角),若已知 "# 边的坐标方位角 ! "# ,利用
测定的转折角,可求得 #$ 边的坐标方位角 ! #$ 。若 " 角位于推算路线 " / # / $ 前进方向的左
侧,称为左角。
! #$ * ! #" + " 左 (&’ ,)
顾及式(&’ &),则
! #$ * ! "# % !"#$ + " 左 ( -)
若 " 位于推算路线方向的右侧,称为右角。则
! #$ ! ! "# % !"#$ . " 右 ( /)
推算坐标方位角的规律可概括为

! 前边 ! ! 后边 % " 右 % !"#$ (&’ 0)
即前一边的坐标方位角等于后一边的坐标方位角加左角( 或减右角),再 % !"#$。在计算中,若
计算结果大于 1,#$应减去 1,#$,计算结果为负值时应加 1,#$。

!" #" &% 象限角


在测量工作中,有时用直线与基本方向线相交的锐角来表示直线的方向。以基本方向北端
或南端起算,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量至直线的水平角,称为象限角,用 & 表示。象限角不但要表
示角度大小,而且还要注明该直线所在的象限。
如图 &’ ,,! 2 "象限,分别用北东、南东、南西和北西表示。直线 ’"、’#、’$、’( 的象限角
!" #$ 罗盘仪测定磁方位角 ’&

分别表示为
! "# ! 北东 "#$"%&
! "$ ! 南东 ’"$(%&
! "% ! 南西 ")$*%&
! "& ! 北西 #%$*%&
象限角有真象限角、磁象限角、坐标象限角之分。以真子午线南 北 方 向 为 准 的,称 为 真
象限角;以磁子午线南北方向为 准 的 称 为 磁 象 限 角;以 坐 标 纵 线 南 北 方 向 为 准 的 称 为 坐 标
象限角。
在测量计算中,最常见的是将直线的坐标象限角换算为坐标方位角,或将坐标方位角换算为
坐标象限角。坐标象限角与坐标方位角之间的关系见图 #+ ’ 和表 #+ *。

表 !" #$ 象限角与方位角的关系

象限 换算式
! 北东 ! ! !
" 南东 ! ! *-%$ . !
# 南西 ! ’ ! ( *-%$

图 #+ ’, 象限角与方位角的关系 $ 北西 ! ! /’%$ . !

!" %$ 罗盘仪测定磁方位角

!" %" #$ 罗盘仪


由于地球磁极的位置不断在变动,以及磁针易受周围环境等的影响,所以磁子午线方向不宜
作为精确定向的标准方向。但是由于磁方位角的测定很方便,所以在精度要求不高时仍可使用。
磁方位角可用罗盘仪测定。
罗盘仪主要由罗盘盒、望远镜、基座三部分组成。如图 #+ )。
#" 罗盘盒
主要由磁针、刻度盘构成。磁针是一个长棱形的人造磁铁,中心装有玛淄的圆形球窝,置于
刻度盘中央的顶针上,可以自由旋转。为了减轻顶针的磨损,在罗盘盒下方装有磁针固定螺丝,
通过旋转固定螺丝,用杠杆将磁针抬起,使磁针与顶针分离并紧贴在玻璃盖上。当磁针自由静止
时,其一端指北( 涂黑色),另一端指南( 绕有铜丝供平衡用),其指北端所指示的方向即为磁北
方向。
刻度盘一般为铜制或铝制圆环,其上每隔 *$/%&或 (%&刻一分划,每 *%$做一注记。注记的形
式有两种:一种按逆时针方向从 %$( 注记北)到 /’%$,图 #+ -0 称为方位罗盘,可测磁方位角。另
’& 第 ! 章" 直 线 定 向

图 !" #$ 罗盘仪 图 !" ($ 方位罗盘和象限罗盘


%" 望远镜;
&" 刻度盘;
’" 磁针

种是从南北相对两个 )*分别各向左右注记到 +)*,图 !" (, 称为象限罗盘。在象限罗盘上除注


有南北字,还注有东西字样。由于使用罗盘仪定向时,刻度盘随望 远 镜 转 动,而 磁 针 静 止 不
动,所以刻度盘上东、西注记与实地的东、西相反。此外,罗盘盒内还装有两个水准器,供整平
刻度盘用。
!" 望远镜
供照准目标用。望远镜一侧固定有一个半圆形竖直度盘,竖直度盘与望远镜一起转动,用于
测定竖直角。
#" 基座
系一种球臼结构,供支承仪器上部、整平刻度盘、连接三脚架用。安置罗盘仪时,松开球臼接
头螺旋,可摆动罗盘盒使水准器气泡居中,刻度盘处于水平位置,然后拧紧接头螺旋。

$" #" !% 磁方位角的测定


测定直线 !" 的磁方位角或磁象限角的方法如下:
(%) 安置罗盘仪于 ! 点,进行对中、整平,在直线的另一端 " 点竖立标志( 花杆)。
(&) 松开罗盘盒制动螺旋,转动望远镜,照准直线另一端 " 点的标志。
(’) 松开磁针固定螺丝,将磁针放下,让磁针自由转动。待磁针静止后,读取磁针北端所指
示的刻度盘读数,即为该直线方向的磁方位角。如图 !" (- ,磁针北端所指示的刻度盘读数为
%&)*,则 !" 直线的磁方位角 ! . / %&)*。如果测量时使用象限罗盘,那么磁针北端所指示的刻度
盘读数即为磁象限角,如图 !" (,,# !" / 北西 0)*。

$" #" #% 注意事项


(%) 罗盘仪在使 用 时,应 远 离 铁 质 物 体、磁 质 物 体 及 高 压 电 线,以 免 影 响 磁 针 指 北 的
精度。
(&) 观测结束后,必须旋紧磁针固定螺丝,将磁针抬起,防止磨损顶针,以保护磁针灵活自
!" #$ 陀螺经纬仪测定真方位角 )%

由的转动。

!" #$ 陀螺经纬仪测定真方位角

!" #" %$ 陀螺仪定向原理


陀螺经纬仪是由陀螺仪和经纬仪组合而成的一种定向仪器。陀螺仪基本上是一个匀质的转
子,它的质量大部分集中在轮缘上,它能围绕其质量对称轴高速旋转。目前,国内外生产的陀螺,
其转速达到每分钟 !" ### $ %& ### 转。
陀螺仪具有两个基本特性:一是定轴性,当陀螺仪转子高速旋转
时,在无外力矩作用下,陀螺仪转子轴的方向保持不变。另一是进动
性,当陀螺仪转子高速旋转时,在外力矩作用下陀螺仪转子轴将按一
定规律产生进动。
陀螺经纬仪常采用一根金属悬带把陀螺房挂起来,陀螺轴保持在
水平面内,陀 螺 仪 的 重 心 在 悬 挂 轴 !" 上 且 位 于 转 子 轴 的 下 面( 图
’( )),这种陀螺仪在转子高速旋转和地球自转的共同作用下,陀螺房
的重量将产生一重力矩,在此外力矩作用下陀螺转子轴向子午面方向
进动,使其指向真北方向。
新型陀螺经纬仪由微处理器控制,可以自动观测陀螺连续摆,并
能补偿外部干扰,观测时间短、精度高。例如,+,-./01 %### 陀螺经纬 图 ’( )* 陀螺仪定向原理
仪只需 ) /23 观测就能获得 4 56的精度。目前,陀螺经纬仪正向激光
陀螺定向发展。

!" #" &$ ’(%! 陀螺经纬仪构造


图 ’( !# 是国产 78!’ 陀螺经纬仪,主要由陀螺仪、经纬仪、电源箱等部分组成。一次定向时
间为 5# /23 左右,一次定向精度为 4 !’6。经纬仪属 97: 级。
陀螺仪* 主要由灵敏部、光学观测系统、锁紧限幅装置等组成( 图 ’( !! ),灵敏部 包 括:
陀螺马达 & 装在陀螺房内,陀螺房悬挂柱 !# 由悬挂带 ! 悬挂,用两根导流丝 !% 和悬挂带 !
及旁路结构给陀螺马达供 电。 悬 挂 柱 !# 上 装 有 反 光 镜。 光 学 观 测 系 统:光 标 线 5 与 陀 螺
仪支架 !5 固连在一起,经棱镜、反 光 镜 反 射 后,通 过 物 镜 组 成 像 在 目 镜 分 划 板 ’ 上。 光 标
像在目镜视场内的摆动反映了 陀 螺 灵 敏 部 的 摆 动。 锁 紧 限 幅 装 置:转 动 仪 器 外 部 的 手 轮,
通过凸轮 ; 带动锁紧限幅装置 !; 的升降,使陀螺灵敏部托起( 锁紧)或下放( 摆 动)。仪 器
外壳 !& 的内壁和底部装有磁屏蔽罩 !’ ,用 来 防 止 外 界 磁 场 的 干 扰。陀 螺 仪 和 经 纬 仪 的 连
接是通过经纬仪上部桥形支 架 ) 及 罗 纹 压 环 " 的 压 紧 来 实 现 的。 桥 形 支 架 顶 部 三 个 球 形
顶针插入 陀 螺 仪 底 部 三 条 向 心“ <”形 槽 达 到 强 制 归 心。 不 用 陀 螺 仪 时 可 由 桥 形 支 架 上
取下。
电源箱* 电源箱内包括三部分:蓄电池组、逆变器和充电器。蓄电池组在箱底部,通过电缆
输出 %& < 直流电给逆变器。逆变器将直流电变为交流电输出,供马达使用。
(’ 第 ! 章" 直 线 定 向

图 !" #$% &’#! 陀螺经纬仪 图 !" ##% 陀螺仪基本结构示意图


#" 悬挂带;
(" 照明灯;
)" 光标;
*" 陀螺马达;
!" 分划板;
+" 目镜;
," 凸轮;
#" 陀螺仪;
(" 经纬仪;
)" 电源箱
-" 螺纹压环;
." 桥形支架;
#$" 悬挂柱;
##" 上部外罩;
#(" 导流丝;
#)" 支
% 架;
#*" 外壳;
#!" 磁屏蔽罩;
#+" 灵敏部底座;
#," 锁紧限幅机构

!" #" $% 真方位角观测方法


为了测定直线 !" 的真方位角,通常先测定其陀螺方位角 # ’ 。如图 !" #(,在测站 ! 上测定
直线的方向值 $ 和陀螺北方向值 %,两方向值之差为直线的陀螺方位角,即 #’ / $ & %。可见,外
业测量的主要工作是测定陀螺北方向值 %。
&" 准备工作
安置陀螺经纬仪于测线的一端,对中、整平,陀螺仪的观测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应安置在同
一侧。打开电源箱,接好电缆,把操作钮旋到“ 照明”位置,开关钮板向“ 电池电压”,电表指针应
在红区内。从陀螺仪目镜观察,分划板与光标像已照亮。
’" 粗略定向
将经纬仪望远镜大致 指 向 北 方,启 动 马 达 至 额 定 转 速 时,放 下 灵 敏 部。松 开 水 平 制 动
螺旋,用手扶照准部跟踪,使光标 与 分 划 板 零 刻 线 随 时 重 合。 当 光 标 游 动 减 慢 接 近 逆 转 点
时,拧紧水平制动螺旋,用 微 动 螺 旋 继 续 跟 踪 ,当 光 标 出 现 短 暂 停 顿 达 到 逆 转 点 时 ,随 即 读
取水 平 度 盘 读 数 ’ # (。 此 后 光 标 将 作 反 方 向 移 动 ,同 法 继 续 反 向 跟 踪 ,读 出 第 二 个 逆 转 点
的 水 平 度 盘 读 数 ’ ( (。 至 此 ,可 托 起 灵 敏 部 ,制 动 陀 螺 。 取 读 数 ’ # (、’ ( ( 的 平 均 值 ,即 得 近
似 北 方 向 在 度 盘 上 的 读 数 。 将 照 准 部 安 置 在 此 读 数 位 置 上 ,这 时 ,望 远 镜 光 轴 就 近 似 指
向北方。
!" #$ 陀螺经纬仪测定真方位角 #!

图 !" #$% 方位角与方向值的关系 图 !" #&% 跟踪逆转点法

!" 精密定向
松开制动螺旋,将水平微动螺旋旋至中间位置,启动马达至额定转速,放下灵敏部,并限幅。
然后用微动螺旋跟踪,当光标到达逆转点时,使零刻线准确与光标重合,读取水平度盘读数 !# 。
随后朝相反方向继续跟踪和读数。通常依次连续取 ! 个逆转点的读数后结束观测,托起陀螺并
制动陀螺马达。
陀螺在子午面的左右摆动,
呈略有衰减的正弦波形,如图 !" #& 所示。取 ! 个逆转点读数 ! " 的
均值,
即为陀螺北方向值 #,
其计算公式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这种测定陀螺北方向值的方法称为“ 跟踪逆转点法”。
最后,直线真方位角 $ 按下式计算
$ ’ % + # & ! & !’ (!" ,)
式中 % 为直线 () 方向值,
是观测 # 值前后在测站 ( 各用正倒镜照准 ) 点观测,
取其四次观测值的平
均值;
! 为仪器常数改正;
!’ 为陀螺仪悬带零位改正,
其测定和计算方法,
详见仪器使用说明书。

% % 思% 考% 题
#" 名词解释;直线定向、方位角、象限角、子午线收敛角、磁偏角、坐标方位角。
"! 第 ! 章" 直 线 定 向

!" 直线定向的基本方向有哪几种?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 试说明当纬度由 $%变化至 &$%时,子午线收敛角 ! 的变化规律。
’" 设有一直线 !",当它的真方位角 # !" 分别大于、等于、小于坐标方位角 " !" 时,试问:相对于中央子午线,!
点位于什么位置?
(" 计算坐标方位角时,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加减 #)$%?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加减 *+$%?
)" 坐标方位角与坐标象限角之间是怎样换算的?
," 已知直线 !$ 的坐标方位角 " !$ - !,*%#$.,试求 " $! ,% !$ ,% $! 。
+" 用罗盘仪怎样测定磁方位角?为什么方位罗盘度盘注记是逆时针方向递增注记?
&" 用陀螺经纬仪怎样测定测线的真方位角?怎样计算测线的坐标方位角?

/ / 习/ / 题

*" 已知 # 点的子午线收敛角为 0 #.,磁偏角为 1 !*.,直线 #" 的坐标方位角为 *!(%#$.,求直线 #" 的真方位


角和磁方位角?
!" 如图 (" *’,已知 #" 边坐标方位角 " #" - #(,%#!.’+2,水平角:
" - ’*%(’.#+2
# - &,%!+.((2
! - (’%##.*)2
$ - *$’%((.’,2
求其余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图 (" *’ 图 (" *(

#" 如图 (" *(,已知 #" 边坐标方位角 " #" - *(%#).!,2,水平角:


#* - ’&%(’.()2
#! - !$#%!,.#)2
## - +!%#+.*’2
#’ - )!%’,.(!2
#( - **’%’+.!(2
求其余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 如图 (" *),写出计算+*、+!、+# 的方位角下标符号。
+* - " 1"
+! - " 1"
+# - " 1" 图 (" *)
第 章
测 量 误 差

!!!!!!!!!!!!!!!!!!!!!!!!!!!!!!!!!!!!!!!!!

[ 重点难点提示]! 本章的重点是:误差的分类、特性、处理方法,用真误差求中误差,误
差传播定律,算术平均值原理,用改正数计算中误差,算术平均值中误差,权、带权平均值,单位权
中误差,带权平均值中误差。难点是:误差传播定律及其应用。

!!!!!!!!!!!!!!!!!!!!!!!!!!!!!!!!!!!!!!!!!

!" #$ 测量误差的分类

测量是在一定观测条件下进行的。观测离不开人、仪器和环境,这就构成所谓的观测条件。
在同一条件下进行观测,称为等精度观测,反之,称为不等精度观测。相应的观测值,称为等精度
观测值和不等精度观测值。
在观测中,由于仪器不够完善( 仪器误差),观测者感官上的局限性( 观测误差),以及外部环
境瞬间变化的随机性( 外界影响),使得观测值偏离观测量的真值或理论值,而产生真误差或闭
合差,统称测量误差,简称误差。例如闭合水准测量的闭合差:全线高差观测值之和与其理论值
(!)之差不为 !;三角形内角之和的闭合差:三内角观测值之和与理论值("#!$)之差不为 !;往返
距离丈量之差的闭合差:同一距离往返观测值之差与理论值(!)之差不为 !,等等,均说明观测中
存在误差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设某一观测量的真值或理论值为 !,在等精度条件下对该量进行了 " 次观测,其观测值为 # $
( $ % ",
&,…,"),则相应的误差 ! $ 定义为
! $ % # $ ’ !( ()* ")
测量误差按其特性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前者为大误差,多发生于仪器,后者属于小
误差,多由一系列不可抗拒的随机扰动所致。

!" #" #$ 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又称累积误差,在同一观测条件下,无论在个体和群体上,都呈现以下特性:
(") 误差的绝对值为一常数,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
(+) 误差出现的正负号保持不变;
(&) 误差绝对值随单一观测的倍数而累积。
’! 第 ! 章" 测 量 误 差

例如某钢尺的名义长为 !" #,经检定实际长为 !"$ ""! #,每尺段就带有一常量的尺长改正


("$ ""! #),以及按一定温度规律变化的尺长误差[ !・( ! % !" )・"" ],而且随着尺段数累积。
观测值偏离真值的程度,称为观测值的准确度。系统误差对准确度有较大影响,必须加以清
除和削弱,通常有以下三种处理方法:
(&) 检校仪器’ 把仪器的系统误差降低到最小程度。
(() 求改正数’ 对观测成果进行必要的改正,如钢尺经过检定,求出尺长改正数。
(!) 对称观测’ 使系统误差对观测成果的影响互为反数,以便从中自行消除或削弱,例如
水准测量采用中间法,测角采用盘左盘右观测等,都是为了达到削弱系统误差的目的。

!" #" $% 偶然误差


偶然误差又称补偿误差。在同一观测条件下,大量的观测数据表明,误差出现的大小和符号
在个体上没有任何规律,纯属偶然性。但从总体上,误差的取值范围、大小和符号却服从一定的
统计规律。将误差按其大小排成序列进行统计,发现偶然误差的分布具有以下特性:
(&) 误差的大小不超过一定的界限;
(() 小误差出现的机会比大误差多;
(!) 互为反数的误差出现机会相同;
()) 误差的数学期望为 ",#[ " ]* ",即理论均值为 ",则
[ "]
+,# * "’ (.$ ()
$/- $
式中[ " ]* "& / "( / "! / … / " $ ,表示误差的总和;$ 为观测次数。根据特性三,取误差总和时,
相互补偿抵消,加之 $/- ,误差的均值趋于 "。故偶然误差又称数学期望为 & 的误差。
表 !" #% 误差分布统计表

负误差 正误差
误差区段 $% $% 备’ 注
$% $% & $ & 0" $% $% & $ 0"
$ $
" 1 &" (2 "$ (3& "$ "4) (. "$ (4( "$ "45
&" 1 (" && "$ &() "$ ")& 4 "$ &"& "$ "!)
误差区段间隔 0" *
(" 1 !" 2 "$ "2. "$ "&4 5 "$ "54 "$ "(.
&" ## 区 段 左 边 值
!" 1 )" ( "$ "(( "$ ""5 ! "$ "!) "$ "&&
的误 差 计 入 该 区 段
)" 1 2" & "$ "&& "$ "") " " "

6 2" " " " " " "
% )) "$ )4) "$ &.2 )2 "$ 2". "$ &.3

’ ’ 表 .$ & 是对同一水准路线进行了 $ 次观测,统计了 $ * 34 个高差闭合差的分布。将误差按


绝对值的大小排成序列,并等分成若干区段,每段的边界值以间隔 0" * &" ## 递增,然后分正负
$%
误差统计各区段误差相应分布的个数 $ % 、频率 $ % & $、单位误差频率 & 0" ,又称频率密度( 这是借
$
用单位体积质量的密度概念而命名)。根据表中统计的数据,以区段误差左边值为横坐标,相应
区段的频率密度为纵坐标,绘出频率密度与偶然误差分布的直方图( 图 .$ &)。图中每区段上的
!" # $ 测量误差的分类 "!

!" # !
矩形面积 ・!! ,就等于出现在该区段误差的频率。当加大观测次数,! / " ,缩小区段间隔,
!!
!! /#,误差频率趋于概率,即 ! " # ! / $( ! )时,则图中矩形顶边折线将趋向一条光滑的曲线。这
条曲线表示了误差与概率密度的关系,称为误差分布曲线。它不仅形象地说明偶然误差 ! 的上
述四个特性,而且还直观地表明偶然误差服从高斯正态分布。其概率分布密度的方程为
&
% ( !
% $(
& ! )$ ’ &"& ) (*+ ,)
!& !"
误差在 !! 上的概率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式中 ! 为圆周率(,+ %-%*);’ 为自然对数的底(&+ .%/ ,);"& 称为方差;方差的平方根称为均方
差或标准差,它的大小反映观测精度的高低。
令 ( $ % 0 !& ",式(*+ ,)可改写为
( & &
%$ ’ (( !
!!

图 *+ %) 误差分布曲线 图 *+ &) 不同分布的误差曲线

当偶然误差 ! $ # 时,% $ ( # !! ,可见误差曲线顶点的位置由 ( 决定。( 愈大," 愈小,% 愈


大,函数曲线顶峰高而陡峭,表示误差小,密度大,观测精度高;反之低而平缓,精度低。例如 ( $
& 比 ( $ % 的误差曲线要陡峭得多( 图 *+ &),这是因为 "& 1 "% ,第二组观测精度高于第一组的结
果。
方差定义为
& & &
& !% 5 !& 5 … 5 ! ! [ !& ]
" $ 234 $ 234 ) (*+ 6)
!/" ! !/" !
[ !& ]
" $ 7 234 ) (*+ *)
!/"
! !
综合上述,集中到两点,即偶然误差所表现出的两大数学特征:特征一,式(*+ &)中 ! 的数学
"" 第 ! 章" 测 量 误 差

期望为 !。这表明误差列的分布,是以它的数学期望 ! 为中心和终点,逐步聚集。该中心称为


离散中心,是误差真值所在位置。误差在 ! 的左右对称取值,其范围、大小、符号,误差的补偿
性,均如上述偶然误差的特性所述。特征二,式("# $)中 ! % 的数学期望为方差 " % 。它描述了
误差在离散中心周围所聚集的紧密度,也就是观测值之间的离散程度。 " 愈小,误差愈小,观
测值愈密集地接近其真值或它的数学期望( 观测值的均值)。测量工作总是希望尽可能获得
小的 " 值。
观测值之间的离散程度,称为观测值的精( 密)度,它主要取决于偶然误差大小的影响。 "
是衡量观测值精度高低的理论尺度。为了降低偶然误差的影响,提高观测精度,通常采用以下方
法处理偶然误差:
(&) 提高仪器等级’ 使观测值的精度得到有效的提高,从而限制了偶然误差的大小。
(%) 降低外界影响’ 选择有利的观测环境和观测时机,避免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以减小观
测值的波动;提高观测人员的技术修养和实践技能,正确处理观测与影响因子的协调关系和抗外
来影响的能力,以稳准快地获取观测值;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要求操作程序观测,等等,以达到稳
定和减少外界影响,缩小偶然误差的波动范围。
(() 进行多余观测’ 观测数多于未知数的数,称为多余观测。如对某量真值进行 ! 次观
测,因观测量真值为已知数,! 次均为多余观测。又如对某未知角进行 ! 次观测,除 & 次未知角
必须观测外,其余 ! ) & 次为多余观测。利用多余观测可解决以下问题:
! 误差检验’ 根据偶然误差特性,检验误差的范围、大小、正负号个数和分布状况,以及
误差的总和。从中可发现观测中的错误,系统误差和超限的观测值,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处理。
" 求平差值’ 应用特征一,误差的补偿性,提高观测值精度。利用多余观计算观测列的平
均值( 数学期望估值)或按闭合差求改正数,计算改正后的观测值。这些计算值称为观测值的平
差值( 见本章 "# *、
"# $ 节)。误差理论证明,平差值是最可靠值、置信度较高、误差最小的值。从
而达到减少误差的目的。
# 精度评定’ 应用特征二,均方差评定观测( 列)值的精度( 见下节),以鉴别观测值的优
劣,凡达到超限的误差,应从观测值中舍弃,从而限制了误差的取值范围。
最后指出,由于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在观测中是同时发生的,观测值的精度高,并不意味着
准确度也高。只有消除或削弱系统误差影响,使偶然误差处于主导地位时,精度这一词才具有精
确度的含义,即精度高,准确度也高。下面讨论的内容,只限于偶然误差。
此外,在观测过程中,错误又称粗差是难免的,如测错、记错、算错等。但是错误会严重破坏
观测成果,是不容许的。在测量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检查制度,以便及时发现和
纠正错误,防止更大返工。
例 !’ 试判断下列误差中的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粗差。
+# 检定钢尺的误差,,# 定线的误差,-# 标尺倾斜引起的读数误差,.# 标尺未竖直引起的高
差误差,/# 尺长误差,0# 水准管气泡居中误差,1# 读数时视线未精平的误差,2# 读数误差,3# 插
测钎的误差,4# 水准管轴不垂于仪器竖轴的误差,5# 照准误差,6# 对中误差,7# 地球曲率引起高
差的误差,8# 计算尺段的误差。
根据误差性质判断,属于系统误差的有:,,-,.,/,4,7;属于偶然误差的有:+,0,2,3,5,6;属于
!" #$ 评定精度的标准 (’

粗差的有:!,"。

!" #$ 评定精度的标准

鉴别观测值的优劣,必须在同一精度平台上建立评定精度的实用标准。我国采用的有以下
几种。

!" #" %$ 中误差


作为衡量精度的标准,最理想的是均方差,在实际工作中,观测次数 ! 只能是有限的,不可能
做到 !/# 。因此在实用上取 ! 的估值 ",作为实用标准,称为中误差,它能客观地评定观测值
的精度,按式($% &)的形式,中误差定义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式中 " 为真误差,按式($% *)计算;! 为有限的观测次数,是多余观测。
由于中误差是误差平方中数的平方根,因而对绝对值大的误差,有较强的反映。如下面的例
),两组误差绝对值的平均数,均为 )% .,但第二组误差偏离平均数大于第一组,因 ") / "* ,而且
也大于平均数很多。
此外,作为识别观测值优劣的精度标准,常把中误差做标识,将 ( " 置于观测值 # 数字之后,
即 # ( ",表示该观测值所达到的精度。
例 #, 分组对某量各进行了 *0 次观测,其真误差如下:
第一组:+ 12,3 )2,3 *2,3 12,3 .2,+ )2,+ .2,+ 12,+ )2,
02
第二组:+ *2,
02,+ *2,+ )2,3 *2,
02,3 -2,+ *2,3 42,+ 12
试评定观测列的精度。
按定义式($% -)可计算出两组观测列的中误差
"* ’ (

(1$)) +( 3 )$)) +( 3 *$)) +( 3 1$)1 +( 3 .$)) +()$)) +(.$)) +(1$)) +()$)) +(0$))
! *0
’ ( )% -$
") ’ (

(*2)) +(02)) +(*2)) +()2)) +( 3 *2)) +(02)) +( 3 -2)) +(*2)) +( 3 42)) +(12))
! *0
’ ( 1% $2
"* 5 ") 表示第一组的观测列精度高于第二组,第二组误差波动幅度较大,观测列的稳定性较差。
例 &, 某作业组对 - 个三角形进行了内角观测,其三角形闭合差 % & 为:3 1$,3 )$,+ 4$,
3 &$,3 )$,+ &$,3 6$,试评定单一观测值闭合差的精度。
三角形闭合差作为观测值,真值应为 0,闭合差本身即为真误差。根据式($% -),即可求出单
一观测值 % 闭合差的误差 " %
’& 第 ! 章" 测 量 误 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后观测值的精度表达为 # ), )&。

!" #" #$ 相对误差


在精度的评定中,误差有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之分。误差的大小,单纯取决于观测量的近似
值( 观测值)与准确值( 真值)之间的不符值,不与观测量本身大小相关的误差,称为绝对误差,如
真误差、中误差以及后面介绍的极限误差、容许误差、最或然误差等带有测量单位的,均属于绝对
误差,在实践中,有时单是绝对误差还不能完全表达观测值精度高低。例如,丈量 -.. / 和’.. /
的两段距离,它们的中误差均为 # - 0/,显然不能认为两段距离的观测质量也相等。为此,引入
以绝对误差的绝对值与相应观测值之比,并将分子化为 -,分母取整数,作为精度评定标准,称为
相对误差,即
1 !绝 1 -
! $! 2 (3, ()
% % & 1 !绝 1
在上例中,按相对误差评定精度,则有
., .- -
’- ! !
-.. -. ...
., .- -
’’ ! !
’.. ’. ...
’- 4 ’’ 表明前者为精度低于后者。
在一般距离丈量中,上式的绝对误差是采用往返丈量之差,即真误差来计算相对误差,称为
相对真误差。采用中误差计算的相对误差,称为相对中误差。后面经纬仪导线中提到的相对闭
合差 5 - 6 ’ ...,即为相对容许误差。相对误差是个无名数。

!" #" %$ 容许误差


偶然误差的第一特性表明,在一定观测条件下,误差的绝对值不超过一定的限值。理论认
为,这个限值不超过 % 倍均方差。% 倍均方差,称为极限误差。
将式(3, 7)积分,可求出误差在任意区段分布的概率。设以 ’ 倍均方差 # ’" 为区段,分别
以 ’ ! -,
’,% 按下式进行积分
" ’"

(( $ ’" 5 ! 5 ’")! 0 $ ’"


- $ !

8 ’"’ 9!
!’ !"
计算结果表明,分布在相应误差区段 # "、# ’ "、# % " 的概率分别为
(( $ " 5 ! 5 " ")! ., 3(%
(( $ ’ " 5 ! 5 " ’ ")! ., *)7
(( $ % " 5 ! 5 " % ")! ., **%
大于 - 倍均方差的误差,出现的概率约占误差总数的 %’: ;大于 ’ 倍的约占 ): ;大于 % 倍的仅
占 ., %: ,几乎不可能出现。因此将极限误差定为
! 极 ! % "2 (3, *)
!" #$ 误差传播定律 &%

在实际工作中,
为了确保观测成果质量,
根据测量对精度的不同要求,
参考极限误差,
将观测值预
期中误差的 ! " # 倍,
定为检核观测质量,
决定观测值取舍所能容许的最大限值标准,
称为容许误差。
% (&’ ())
! 容 $(! " #)!
要求较严的取 ! !,较宽的取 # !。观测值中,凡属误差超过容许误差的,一律舍弃重测。

!" #$ 误差传播定律

(
在观测中,
很多量是通过函数关系计算的。例如高差 " $ # * $,
"$ %&+,- ! " 就是利用独立的
!
直接观测值 #、
$ 或 &、
",按函数关系式计算的。前者为线性函数,
后者为非线性函数,
两者合称一般
函数。由于观测值带有误差,
随之函数也产生误差,
这种阐明直接观测值与函数之间误差关系的规
律,
称为误差传播定律。在测量中,
误差传播定律广泛用来计算和评定函数观测值的精度。

!" #" %$ 一般函数


设一般函数为
’ $(
( )( ,)! ,)# ,…,) * )% (&’ (()
式中 ) + 为独立观测值。下面的问题是:如果已知 ) + 的相应中误差 ! + ,如何求出 ! ’ 。
将 ) + 视为自变量,真误差 ! + 视为相应的增量,函数的增量 ! ’ 可按微分方法求出。由于一般
函数中包括较为复杂的非线性函数,在微分中,略去增量的高阶无穷小,而取其主部的线性部分,
从而将非线性的增量关系化解为简单的线性关系。对式(&’ (()取全微分,然后把微分符号还原
为真误差 ! ,即得自变量与函数间的线性误差关系式
1( 1( 1( 1(
!’ , ! . ! . ! .…. !
1) ( ( 1) ! ! 1) # # 1) * *
1(
式中令 ( + $ ,是函数对各变量所取的偏导数,与 ! + 大小无关,均为常数,以变量的近似值,即观
1) +
测值代入求得。
为了求得各观测值中误差,对观测值进行 - 次观测,从而获得下列 - 个误差关系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按中误差定义式(&’ /)要求,将上列各式两端平方取其和,再除以 -,即得出中误差间的函
数关系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 !(( (! .! . !(# (0 .…
- - - -
式中非自乘项之积 ! . !(
/ . " /)仍具有偶然误差性质,按偶然误差特性四,- / 1 时,数学期望
&$ 第 ! 章" 测 量 误 差

为 !,即
[ !" !# ]
"#$ & !’ ( ()
!/% !
于是将上式表达为中误差,得
$)% & &)* $)* + &)) $)) + &), $), + … + &)’ $)’ ’ (-. *))
这就是一般函数的误差传播定律。

!" #" $% 线性函数


设线性函数为
% & (* )* / () )) / (, ), / … / ( ’ ) ’ ’ (-. *,)
式中 ( * 为常数;) * 为独立观测值。作为应用式(-. *))的特例,线性函数对各变量的偏导数 & * 就
是函数本身各项的系数 ( * 。将式(-. *))中的 & * 代以相应的 ( * ,即得线性函数式(-. *,)的误差传
播定律,即
$)% & ()* $)* + ()) $)) + (), $), + … + ()’ $)’ ’ (-. *0)
应用式(-. *0),不难写出属于线性函数特例的下列函数的误差传播定律:
(*) 倍函数
% & ()’ (-. *1)
) ) )
$ & ( $ ’ 或’ $ % & ($’
% ) (-. *-)
()) 和差函数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3)
当观测值 ) * 为等精度观测时,$* & $) & $, & … & $ ’ & $ 则上式变为
$ % & $ !’’ (-. *4)
式中 $ 为单一或单位观测值中误差;$ % 为!’个单一或单位观测累积值中误差。在水准测量中,
$ 可以是一个测站或一公里单位测程高差的中误差 $ 站 或 $ 公里 ,相应水准路线起点、终点间高
差中误差应为
$ % & $ 站 !’’ (-. )!)

$ % & $ 公里 !+’ (-. )*)
式中 ’ 为测站数;+ 为路线长的公里数。由式(-. )!)看出,即使两点之间的路线长度相同,但因
地形限制,不同路线设的测站数不同,则两点间高差的中误差也不相同。式(-. )!)多于用于山
区,式(-. )*)用于平坦地区。
同理,在距离丈量中,如果已知一尺段或一公里单位测程观测值的中误差 $ , 或 $ 公里 ,则相
应全长的测距中误差为
$ - & $ , !’’ (-. )))
$ - & $ 公里 !-’ (-. ),)
式中 ’ 为丈量的尺段数;- 为全长丈量的公里数。
!" #$ 误差传播定律 &’

例 !! 在视距测量时,当视线水平时,读得的视距间隔 ! " #$ %& ’ ( #$ ) ’’,试求水平距离及


其中误差。
视线水平时,水平距离 " " #! " #** + #$ %& " #%& ’。
根据式(,$ #,)得! $ " " #**$ ! " ( #)* ’’,最后结果为 #%& ’ ( *$ #) ’。
例 "! 设丈量两段距离,其结果为
%# " -%-$ )- ’ ( *$ %) ’
%% " -#.$ %/ ’ ( *$ #. ’
试比较两距离之和及差的精度。
根据和差函数中误差公式(,$ #-),两距离之和及差的中误差均为
$% " ( ! (*$ %) ’)% 0(*$ #. ’)% " ( *$ %1 ’
两段距离之和 "# " %# 0 %% " # ,)/$ .# ’,其相对中误差为
$% *$ %1 ’ #
" "
"# # ,)/$ .# ’ / ,**
两段距离之差 "% " %# 2 %% " ##$ %# ’,其相对中误差为
$ % *$ %1 ’ #
" "
"% ##$ %# ’ &-
前者的精度高于后者很多。
例 #! 在三角形 &’( 内角观测中,对 &、’ 两角各观测一个测回,每测回测角中误差 $ ! "
( #/),试求角值 ( 的中误差 $ ( 。
因 ( " #-*3 2 & * ’,其中 #-*3为常数,根据式(,$ #1)
$ ( " $ ! !% " ( #/4!% " ( %#4
例 $! 在 &、’ 两点间进行水准测量,测得 + &’ " #%/$ )&) ’,路线全长 1% 5’,已知 $ 公里 "
( )* ’’,试求高差 + &’ 的中误差。
根据式(,$ %#)
$ + &’ " ( )* ’’ + !1% " ( &-) ’’
最后结果为
+ &’ " #%/$ )&) ’ ( *$ &-) ’
例 %! 设 %* ’ 的钢尺由 & 点量至 ’ 点,共丈量 - 个尺段,测得距离 " &’ " #/1$ -&% ’,已知每
尺段量距中误差 $ ! " ( / ’’,试求全长丈量距离的中误差。
根据式(,$ %%)
$ " &’ " ( / ’’ !- " ( #) ’’
最后结果为
" &’ " #/1$ -&% ’ ( *$ *#) ’
例 &! 用测回法测角,如已知每一方向观测值的中误差为 $ 方 ,试求一测回角值 ! 的中误差。
设 , 为照准目标方向的观测值。一个测回等于盘左 ! 左 、盘右 ! 右 两个半测回角值的平均值,
而半测回角则为两个方向观测值之差。其函数关系为
# # # # # #
! " [ ! 左 0 ! 右 ]" [( , 左# 2 , 左% )0( , 右# 2 , 右% )]" , 左# 2 , 左% 0 , 右# 2 , 右%
% % % % % %
%$ 第 ! 章" 测 量 误 差

根据线性函数误差传播定律(!" #$),则
#
!! %
! $ % !方
& 方!
例 !"’ 对某三角形内角( ",#,$)作 % 次等精度观测,其三角形闭合差 & ’ % " ’ ( # ’ ( $ ’ ) #*+,
( ’ % #,
&,-,…,%),试求一测回角的中误差 ! ! 。
根据闭合差 & 的函数关系,应用式(!" #.)中求出闭合差的中误差 ! & ,即
! & % / ! ! !-
由例 - 可知,按真差计算闭合差的中误差为
&&
!& % /
! %
代入上式得
&&
!! % / ’ ’ ’ (!" &$)
! -%
这是按三角 形 闭 合 差 计 算 测 角 中 误 差 的 菲 列 罗 公 式,它 广 泛 用 于 三 角 测 量 评 定 测 角
精度。’
例 !!’ 设钢尺长 (,往返丈量几个尺段,往观测值 ( ’ ),返观测值 ( ’ *,每尺段往返观测值之差为
+ ’ % ( ’ ) ) ( ’(
* ’ % #,
&,-,…,%),试求一尺段观测值中误差 ! ( 。
设单位尺段中误差为 ! ( ,它可通过函数值 + 的中误差 ! + 反算求得。已知
+ % () ) (*
根据式(!" #.)
! + % ! ( !&

! ( % ! + 0 !&
又因观测值 + ’ 的真值( 理论值)应为 +,它的真误差就是它本身。由式(!" 1)根据真误差求差值 +
的中误差 ! + 为
[ ++]
!+ % /
! %

[ ++]
!( % / ’ ’ (!" &2)
! &%
这就是利用尺段双观测值计算尺段单一中误差的公式,式中 % 为 + 的个数。
例 !#’ 沿地面量得 ,- 两点倾斜直线 . % 2+" ++ 3 / +" +2 3,倾斜角 " % #2,++4++5 / -+5,试求
,- 水平距离及其中误差。
设水平距离为 /,中误差为 ! / ,则
/ % .678 " % 2+" ++ 3 9 678 #2,++4++5 % $*" &.! 3
根据非线性函数,按式(!" #&)得

( ) ( )
& &
1/ / !
!&/ % ! ( 1 ・ " !.
1. . 1" #
!" #$ 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

已知
! " ! " #$ #% &,! ! ! " ’#(," ! )#* )*%(
1# 1#
! +,- !, ! . "・-/0 !
1" 1!

( )
)
’#(
!)# !( +,- 1%2・#$ #% &)) 3 . %#$ ## &・-/0 1%2・
)#* )*%(

! # ! " #$ #45 &
最后结果
# ! 45$ )6* & " #$ #45 &
上述计算中,! ! $ " 是将角度化为弧度,以便统一全式的计算单位。

!" #$ 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在实际工作中,除少数理论值的真值可以预知外,一般观测量的真值,由于误差的影响,是很
难测定。为了提高观测值的精度,测量上通常利用有限的多余观测,计算平均值 %,代观测量真
值 &,用改正数 ’ ( 代真误差 # ( ,以解决实际问题。

!" #" %$ 算术平均值原理


设某量的真值为 &,在等精度观测条件下,对该量进行 ) 次观测,其观测值为 *( ),…,
( ( ! 1,

))。根据真误差计算式(*$ 1)可得
# 1 ! *1 . &
# ) ! *) . &
…………
#) ! *) . &
将上列等式相加,除以 ) 则
[ # ] [ *]
! .&
) )
将算术平均值 %,即
*1 3 *) 3 *’ 3 … 3 * ) [ *]
%! ! 7 7 (*$ )*)
) )
代入上式,并设
$ ![ # ]$ )7 7 ( 8)

& ! % . $7 7 ( +)
根据偶然误差特性四,)/9 ,$ ! #,% ! &,由于 ) 为有限值,因而算术平均值接近真值。测量上
通常将 % 称为平差值、最或然值、最可靠值。它是观测量真值或数学期望的估值( 近似值)。
&! 第 ! 章" 测 量 误 差

!" #" $% 改正数


在测量中,常将观测值 ! " 的施加一个改正数 # " ,以求其最或然值 $,即
! ! " #! # ! $ " #$ # … # ! % " # % # $
算术平均值与观测值之差,称为改正数,用 # 表示:
# " # $ % !( $,…,%)& &
" " # !, (’( $))
改正数具有以下两大数学特性:
(!)[ #]# *。将式(’( $))取 % 列之和,则
[ #]# %$ %[ !]#[ !]%[ !]# *& & (’( $+)
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 $ 和 # 在计算过程中的正确与否。
($)[ ##]# 最小。设 $&为不等于算术平均值 $ 的任意数,代替某列观测值的最或然值,#&表
示 $&与观测值之差,则
#&" # $& % ! "
按式(’( $))
#" # $ % !"
两式相减
#&" # # " " $& % $
令 ! # $& % $,则
#&" # # " % !
上式两端平方,并将 ! 至 % 列取其和
[ #&#&]#[ ##]" %! " $ ![ #]

[ #&#&]#[ ##]" %!& & & ([ #]# *)
上式三项均为正,故[ ##],[ #&#&]
又因 $-假定为任意数,故
[ ##]# 最小& (’( $.)
上式表明,由最或然值计算的改正数,其平方和必然满足[ ##]# 最小。反之,在[ ##]# 最小的条
件下,根据一列观测值用数学求极值的方法求出的值,必然是最或然值。这就是整个测量平差的
理论基础,称为最小二乘法原理。利用这一原理求观测值的最或然值,称为测量平差。算术平均
值,就是直接平差中求最或然值的一种方法。下面运用[ ##]# 最小,求算术平均值。为此,按式
(’( $))建立[ ##]函数式,并以[ ##]# 最小为条件求 $,则
[ ##]#( $ % !! )$ "( $ % !$ )$ " … "( $ % ! % )$
利用数学上求条件极值的方法,对 $ 取一次导数并令它等于 *,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或& $ #[ !]’ %
可见算术平均值原理是符合最小二乘法原理的。
!" #$ 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

观测值与算术平均值之差,称为最或然误差。最或然误差具有以改正数同样的上述数学特
征,它与改正数的绝对值相等,但符号相反。

!" #" $% 用改正数计算中误差


当真误差 ! ! 不知时,常以改正数 " ! 代真误差计算单一观测值中误差。两者关系如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两式相加
! ! ! % " $ " " ! ! " " " ! # # # ( 见式( &)、
( ’))
将上式两端各自平方,并取 & 列式之和,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见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见式
& &
(-. /))
[ ""]
# )! 0 # # # (-. +))
!& "$
上式称为白塞尔公式,& " $ 为多余观测数。

!" #" #% 算术平均值中误差


设对某量进行 & 次等精度观测,观测值为 # ! ,中误差为 )。算术平均值中误差 * 的计算式推
导如下:
算术平均值 % 为线性函数,即
$ $ $ $
%! # ( # ( # ( … ( #&
& $ & % & + &
由式(-. $1)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因等精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将式(-. %2)代入
)( 第 ! 章" 测 量 误 差

[ ""]
!! " % % (&’ ())
!
#( # # $ )
式(&’ ($)表明,算术平均值的精度比平均前各单一观测值的精度提高了!#倍,但倍数!#与
次数 # 的增加速度不成正比。例如 # ! $*,精度提高 (’ ) 倍,即 ! 降低 &+, ;# ! )*,精度增至
-’ . 倍,! 降至 /+, 。前 $* 次增加较快,后 $* 次甚微,可见,提高精度不能单纯增加观测次数,
而应采取提高仪器等级,改善观测方法和条件来实现。观测次数,一般不宜超过 $) 次。
例 !"% 对某距离进行 & 次观测,其观测值 $ 见表 &’ ),试求距离的算术平均值 %,单一观测值
中误差 & 和算术平均值误差 !。
计算结果见表 &’ )。
表 #$ %& 算术平均值及误差计算

$0 1 " 0 11 "" 0 11) 备% 注


$$ ! ..’ .(. 2- 2& (((’ )(& 1
$! ! ..’ .(3 1
$) ! ..’ .-+ #3 +$ &
$( ! ..’ .)* 2 $3 (&$ &)) 11)
&$ ! " ! " $$’ ) 11
$- ! ..’ .-& #/ -3 ! & #$
$$’ ) 11
$. ! ..’ ..* # $$ $)$ !! " ! " -’ & 11
!&
$& ! ..’ (/( 2) -
最后结果为
[ $]! (((’ )(& [ "]! # ) [ ""]! &)) $ ! ..4 .(3 1 " -’ & 11

% % 在检查中,
[ "]! *,如果因凑整使得[ "]"*,其绝对值不应大于以末位为单位的 *’ . 5 #( 本
例为 *’ . 11 5 & ! ( 11)。如超过,则应查其原因,纠正错误。

#$ ’& 带权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 ’$ !& 带权平均值
设对某量进行了一组 # 次不等精度观测,直接观测值为 ’ ( ,相应中误差为 & ( ,欲求不等精度
观测组的最或然值。
在算术平均值计算中,不难看出,由于观测精度相同,各观测值 ’ ( 参与计算所占有的份额配
$
置比 ) ! 也相等,即
#
$ $ $ [$]
%! ’ 2 ’ 2 …… 2 ’ # !
# $ # ) # #
对于不等精度观测组求平均值,显然各观测值的配置比最合理的是随观测值精度的高低成
比例增减。为此,测量上将权衡观测值之间精度高低的相对值 * 称为权,作为标准建立起各观
测值参与计算份额的配置比 ) ( 。精度愈高的观测值,权愈大,) ( 也愈大,参与计算最或然值的比
重也愈大。设观测值的权为 * ( ,参与计算的总权[ *]! *$ 2 *) 2 … 2 * # ,单位权的配置比为)* !
$[
+ *],相应权为 * ( 的观测值 ’ ( 的 ) ( ! )* * ( ! * ( [
+ *],不等精度观测值的均值,称为带权平均值
!" #$ 带权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

!! 应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当观测值为等精度时,"# " "% " … " " $ " ",则上式变为
"[ #] [ #]
!! " " "!
"$ $
即式(’( %’)是式(’( )))的特例。

!" #" $% 权
权是一列权衡观测质量优劣的比值。它主要决定于观测条件。一定的观测条件,对应着一
定观测值的中误差,观测质量愈高,中误差愈小,观测值的可靠度愈大,权也就愈大。权与观测值
中误差成反比。设一列不等精度观测值为 # % ,相应的中误差为 & % ,权为 " % ,则权的定义公式如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式(’( )*)中,! 起一个比例常数的作用,可选定为任意正数。 ! 值一经选定,同组各观测值
的权,必须按式(’( )*+)同一 ! 值计算。对于同组 " 值,不能选用两个不同的 !,否则就破坏了原
观测列 " 值间固有的比例关系,即权与中误差成反比的关系:" ’ . " ( " &%( . &%’ 。例如观测值
## 、#% 、#) 的中误差 &# " !’)、&% " , !))、&) " , !%),按式(’( )*+),观测值的权为
取! " &# " , !’)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任意数)& & "# " & & "% " & & ") " & &
’ ) %
上述观测列所属的权,尽管各组 ! 的取值不同,权的大小也随之变化,但各组权之间的比值
却未变,这就表明,权的变化,在同一组内,是按权的比值增减;在不同组内,是按比值成倍数增
减。权的这种变化,对最或然值的计算无任何影响,它相当于在计算中,分子分母同乘一个权的
比值倍数。由此可见,选用不同 ! 值按式(’( )*+)计算的任一组权,都能同等效的表述观测值的
之间相对可靠性和计算观测列的最或然值。
" " # 称为单位权," " # 的观测值称为单位权观测值,单位权观测值的中误差,称为单位权
中误差。从这个意义说,式(’( )*-)中的 !,即为单位权中误差,而 # + " % ,称为权倒数。作为“ 单
位”;有大有小,一个站、一公里可以作一个单位,三个站、五公里也可以作一个单位。上述第 #
!’’ 第 ! 章" 测 量 误 差

组 !! " !,表明将观测值 "! 的大小作为一个计算单位,以该单位的中误差作为单位权中误差,如


! " #! " # !$%,并将它用来计算其它观测值的权( 见公式($& ’()))和中误差( 见式($& ’(*))。
下面应用权的定义公式($& ’()推导几种具体的求权方法。
!" 水准测量中按测站 $ 和路线距离 % 定权
(!) 按 $ 定权+ 设对某水准路线进行几次不等精度观测,每测站高差中误差为 # 站 ,各次观
测值的站数 $( ,,…,’),按式($& ,!)路线高差中误差为 #,% & " #,站$ & ,取 ( 个站观测的高差
& & " !,

为单位权观测值,则单位权中误差 !, " #,站(。根据式($& ’(),则该次水准测量的权应为


!
,
#,站 ( (
!& " " " + + + + + + + + + + + + ($& ’-)
#,% & #,站 $ & $ &
式中 ( 可取任意的测站数。
(,) 按 % 定权+ 设每公里距离观测的高差中误差为 # 公里 ,各次观测的路线全长为 % & 公里。
按($& ,,)式,#,% & " #,公里 % & 。取 ( 公里观测的高差为单位权观测值,则 !, " #,公里 (,根据式($& ’(),

!
,
#,公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式中 ( 可取任意的公里数。
#" 水平角测量按测回数 ! 定权
设 # " 为一测回角中误差,对某角进行 ’ 次不等精度观测,$ & 为相应观测值测回数。按式
($& ’!)观测值中误差 #,& " #," ) $ & 。取 ( 个测回的算术平均值为单位权观测值,则 !, " #," ) (,按权
的定义公式($& ’(),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式中 ( 可取任意的测回数。
$" 距离丈量按观测值 " 定值
设 # 为单位长度丈量的中误差,* & 为相应的观测值。按式($& !/ ),观测值中误差 #,& "
#, * & ,取 ( 公里观测为单位观测值,则 !, " #, (。根据权的定义
,
! #, ( (
!& " , " " + + + + + + + ($& ’0)
# & #, * & * &
式中 ( 可取任意的公里数。
%" 坐标方位角测量按转角数 ! 定权
设 # " 为测角中误差,$ & 为相应路线转角数,由于起算的已知坐标方位角具有足够的精度,
其误差影响忽略不计。按式($& !/)相应路线推算方位角的中误差 #,#& " #," $ & 。取 ( 个转角为单
位权观测值,则 !, " #," (。根据式($& ’()可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式中 ( 可取任意转角数。
&" 按观测值的权定函数的权
!" #$ 带权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

设观测值的函数为
! !(
" #" ,## ,#$ ,…,# $ )
按式(%& "#)
%#! !( "" %" )# ’( "# %# )# ’ … ’( " $ % $ )#
将式(%& $()代入可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式中 " ’ 是函数对各观测值的偏导数。对于线性函数,其系数 ( ’ ! " ’ 。这就是观测值权倒数与函
数倒数的关系式,称为权倒数传播定律。
综合上述:其一,已知观测值中误差,即可求其权( 式(%& $());已知观测值权及其函数式,即
可求函数的权( 式(%& (*))。其二,等精度观测中,平均值的权,与观测次数成正比( 式(%& $+));
观测值代数和的权,与观测次数或距离成反比( 式(%& $,)、
( %& $%)、
( %& $-)、
( %& $.))。掌握这条
规律,凡类似的情况,即可直接写出求权的公式,不必查阅。
例 !") 对某角进行两组不等精度观测,第一组观测三个测回,平均值 "" ! (,/$*0""1,第二组
观测六个测回,平均值 "# ! (,/$*0#*1,试求该角的偶然值。
按式(%& $+),取 ) ! $,则
&" ! $ * $ ! ") ) &# ! % 2 $ ! #
则带权平均值为
" 3 "1 ’ # 3 "*1
" ! (,/$*0"*1 ’ ! (,/$*0"+1
" ’#
例 !#) 对某角进行两组不等精度观测,第 " 组观测 ( 个测回,平均值 "" ! $-/,*0(*1,每测回
中误差为 4 #*1;第 # 组观测 . 个测回,平均值 "# ! $-/,*0#*1,每测回角中误差为 4 ",1。试求该
角的最或然值。
根据式(%& $")可得
% "" ! 4 #*1 2 !( ! 4 "*1) ) % "# ! 4 ",1 2 !. ! 4 ,1
按式(%& $(),取 ! ! "*1,求权
&" ! !# * %#"# ! "*1# 2 "*1# ! ") ) &# ! "*1# 2 ,1# ! (
" 3 (*1 ’ ( 3 #*1
#* ! $-/,*0**1 ’ ! $-/,(0#(1
" ’(

$% #% &’ 带权平均值的权及其中误差
带权平均值的函数为
&" &# &$
#* ! + ’ + ’…’ +
[ &]" [ &]# [ &]$
根据式(%& (*)," ’ ! ( ’ ! & ’ [
* &],则
&(’ 第 ! 章" 测 量 误 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根据式(’( *)+),带权平均值中误差 $" 为
!
$" # , (’( )$)
[ !]
!
!" #" $% 单位权中误差
由式(’( *)+)和(’( )$)表明,当已知观测值权 ! % 时,其观测值的中误差 & % ,即可通过单位权
中误差 ! 作为起算数据求得。可见单位权中误差客观反映了不等精度观测中,! # ! 时,一个观
测单位的标准精度。它与等精度观测中( 各观测值的权均为 !),由式(’( -)定义的作为精度衡
量标准的单一观测值中误差 &,都有着相同的性质和作用。而观测值的权,则是在观测中,因不
同的观测条件,如不同的测站数、测回数、里程数、单一观测值中误差等等因素引起的一个随观测
精度高低参与计算的分配系数。单位权中误差的计算,可将原观测值 ’ % 及其真误差 " % 化算为单
位权观测值 ’ (% 及其真误差 " (% ,然后按中误差定义公式(’( -)进行。具体方法如下:
&" 用真误差 " 计算 !
从误差传播定律的证明中知道,下列等式有着密切联系
& (% # !! % & % & & ( 由式(’( *)+)表示的中误差关系)
’ (% # !! % ’ % & & ( 观测值函数关系)
.
" % # !! % " % & & ( 真误差关系)
即由函数关系转化为真误差关系,最后得到中误差间的关系。
根据中误差定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式中 " 按式(’( !)计算,是原观测值 ’ % 的真误差,而求得的 ! 却不是 & % ,务必注意。
’" 用改正数! 计算 !
当真误差不知道时,常用 ) 代 " 求 !,两者的关系如下
"% # ’% / *
& (’( )))
) % # "" / ’ %
将两式相加得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将等式两端平方,乘以 ! % 并取 # 列式之和
[ !"" ]#[ !))]/ $[ !)]#$" %[ !]#$" & ( 0)
将式(’( $-)两端乘以 ! % 并取 # 列式之和,得
!" #$ 带权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

[ !"]![ !]#" #[ !$]


顾及式($% &&),则
[ !"]! "’ ($% ())
式($% ())与式($% *+)性质相同,可供计算检核之用。与式($% *,)同理
[ !""]! 最小’ ($% ($)
将式($% ())代入式( -)可得
[ !!! ]![ !""].[ !]"*"
![ !""]. #* ’ ( 以 %*" ! #* [
& !]代 "*" ,见式($% (*))
’#* ![ !""]. #* ’ ( 见式($% (&))
所以

* [ !""]
# ! / ’ ($% (1)
!’ #0
式中 " 按式($% (()计算。
由式($% (&)和( $% (1 )看 出,当 ! ( ! 0 为 等 精 度 观 测 时,则 变 为 式( $% 1 )和( $% &" ),而 式
($% ())和($% ($)变为式($% *+)和($% *,)。这说明等精度观测是不等精度观测的特例。
例 !"’ 设对 ) 个多边形内角进行观测,其内角闭合差为 *0 、** 、…、* ) ,相应多边形内角数
为 ’0 、’* 、…、’ ) ,试求测角中误差 + $ 。
观测值闭合差即为真误差,观测的权即为内角代数和的权。权与内角数 ’ ( 成反比,! ( ! , &
’ ( 。取 , ! 0,即一个内角为单位权观测值,而单位权 中 误 差 #,即 为 测 角 中 误 差 + $ 。根 据 式
($% (&)
0 * 0 * 0
*0 . ** . … . **)
’0 ’* ’)
+$ ! # ! /
! )

0 **
+$ ! / [ ]’ ($% (+)
! ) ’
上式用于计算导线测量中的测角中误差。当式中 ’0 ! ’* ! … !
’ ) ! & 时,上式变为菲列罗公式($% *()。
例 !#’ 如图 $% &,经 -、.、/ 水准点三条水准路线 00 、
0* 、0& 测定结点 1 的高程,其观测 值 2 ( 和 路 线 长 0 ( 见 表
$% &,试求 1 点最或然值及其中误差,各观测值中误差,每公
里路线观测值中误差。
图 $% &’ 水准路线
列表计算如下:
’&% 第 ! 章" 测 量 误 差

表 !" #$ 带权平均值及其中误差计算

权 改正数
高程观测值 路线长
路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 / 0,(
#( )*+ ,*) 0(+ * 0+ & 1 %( 1 0/+ & )0(
#0 )*+ ,/* )&+ 0 (+ - ’) ’ %&+ & )&
2
% ,+ , ’ (+ / *))
2 2 注:2[ $%]$ ’ (+ / !!,不为 & 表明有凑整误差,如果[ $%]的绝对值未超过 &+ -[ $]
( 本例为 &+ - 3 ,+ , !! $ 0+ . !!),可
忽略不计。否则应检查其原因,直至达到要求为止。

2 2 (%) 带权平均值的计算
观测值的权按式(/+ 0/)计算,其中取 ( $ %&& #!,表示以 %&& #! 的水准测量观测值的权$ $
%。
[ $)] )*+ ,-. ! 3 (+ ( 1 )*+ ,*) ! 3 0 1 )*+ ,/* ! 3 (+ -
!& $ $ $ )*+ ,,( !
[ $] ,+ ,
(() 单位权中误差的计算
由于单位权观测值是以 %&& #! 计的,
因而计算的单位权中误差也是以 %&& #! 为单位的,

[ $%%] *)) !!(
!%&& $ 4 $ 4 $ 4 (% !!
! * ’% ! 0 ’%
(0) 带权平均值中误差的计算
!%&& (% !!
+& $ $ 4 $ 4 * !!
[ $] ,+ ,
()) 各观测值中误差的计算
!%&& (% !!
,% $ $ 4 $ 4 %) !!
!$% !(+ (
!%&& (% !!
,( $ $ 4 $ 4 %( !!
!$( !0
!%&& (% !!
,0 $ $ 4 $ 4 %0 !!
!$0 !(+ -
(-) 每公里观测值中误差的计算
每公里观测值的权 $ #! 应为
%&& %&&
$ #! $ $ $ %&&
# %
(% !! !%&&
, #! $ 4
$ 4 (+ % !! $ 4
!$ #! !%&&
计算每公里观测值中误差,是为了查看测量精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 2 思2 考2 题
习! ! 题 #"!

!" 名词解释: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绝对误差、相对误差、最或然值、精密度、准确度、权、单位权观测值。
#" 测量上为何产生观测误差?
$" 处理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有何不同?
%" 改正数有何特征和用途?
&" 算术平均值为最或然值,有何依据?
’" 什么叫多余观测,能解决哪些问题?
(" 中误差为精度评定的标准,有何优点?
)" 容许误差就是极限误差吗?为什么?
*" 三角形闭合差,双观测值之差,为何是真误差?
!+" 按下列关系式写出函数式 !:
" ! , - " !#
" , - " ! !#
" ! , - "#
!!" 试判断下列关系式,真误差是由几个单一观测值组成的。
[ !!]
", -
!#
[ $$]
", -
!##
[ %%]
", -
!$#
式中的 !、$、% 是怎样求得的?

. . 习. . 题
!" 等精度观测条 件 下,用 经 纬 仪 对 某 角 观 测 了 五 个 测 回,其 结 果 为:&+/ #&0!$1,&+/ #&0!)1,&+/ #&0!&1,
&+/#&0!%1,试求:
&+/#&0!’1,
(!) 半测回方向值的中误差;
(#) 两个测回角互差的中误差;
($) 三测回角平均值的中误差。
#" 如图 ’" % 进行方格水准测量,其观测值如下:
&! , +" *)& 2,&# , +" *)# 2,&$ , +" ($$ 2,&% , +" ($& 2,&& , +" ’*( 2,&’ , +" *+! 2,&( , +" ’!$ 2,&) , +" %%#
2,&* , +" (#& 2,&!+ , +" &&’ 2,&!! , +" )#$ 2,&!# , +" %$’ 2 求单一观测值 & 的中误差。
&%! 第 ! 章" 测 量 误 差

图 !" # 图 !" %

&" 如图 !" %,等精度观测五边形内角各两个测回,一测回角中误差 ! ! ’ ( #)*,试求:


(+) 五边形角度闭合差的中误差;
(,) 欲使角度闭合差的中误差不超过 ( %)*,求观测的测回数。
#" 设一个侧回角的权分别为 + 和 ,,试求:
(+) " 测回角平均值的权;
( ,) " 多边形内角和的权。
%" 设有三个观测角,其权分别为 #+ ’ &,#, ’ #,#& ’ !,已知单位权中误差 " ’ ( %$,试求观测角的中误差。
!" 从已知高程点 %、&、’ 出发,经三条水准路线测定结果 ( 的高程,观测结果见表 !" #,求 ( 点高程及其中
误差。

表 !" #$ 水准测量观测结果

路线 ( 点观测高程 ) - 测站数
*+ &+" !,% ,%
*, &+" !,) #)
*& &+" !+) %)
第 章
控 制 测 量

!!!!!!!!!!!!!!!!!!!!!!!!!!!!!!!!!!!!!!!!!

[重点难点提示]! 本章的重点是:控制测量的作用、布网原则、形式和等级,导线布设形
式,选点原则,坐标正算与坐标反算,导线坐标计算,小三角布网形式,选点原则,单三角锁近似平
差与边长计算,前方交会,测边交会,三、四等水准测量实施要点,三角高程测量原理与方法,全站
仪的使用。难点是:外业控制点的选择,坐标方位角的计算和推算,三角测量的近似平差计算,跨
河水准测量,全站仪的检测和应用。

!!!!!!!!!!!!!!!!!!!!!!!!!!!!!!!!!!!!!!!!!

!" #$ 概述

控制测量的作用是限制测量误差的传播和积累,
保证必要的测量精度,
使分区的测图能拼接成
整体,
整体设计的工程建筑物能分区施工放样。控制测量贯穿在工程建设的各阶段:在工程勘测的
测图阶段,
需要进行控制测量;
在工程施工阶段,要进行施工控制测量;在工程竣工后的营运阶段,
为建筑物变形观测而需要进行专用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
测量,
平面控制测量确定控制点的平面位置
(!,
"),
高程控制测量确定控制点的高程
(#)。
平面控制网常规的布设方法有 三角网、
三边网和导线网。三角网是测定三角形的所
有内角以及少量边,通过计算确定控制点的
平面位置。三边网则是测定三角形的所有边
长,各内角是通过计算求得。导线网是把控
制点连成折线多边形,测定各边长和相邻边
夹角,计算它们的相对平面位置。
在全国范围内布设的平面控制网,称为
国家平面控制网。国家平面控制网采用逐级
控制、分 级 布 设 的 原 则,分 一、二、三、四 等。
主要由三角测量法布设,在西部困难地区采 图 !" #$ 国家一、
二等三角网
#’& 第 ! 章" 控 制 测 量

用导线测量法。一等三角锁沿经线和纬线布设成纵横交叉的三角锁系,锁长 !"" # !$" %&,构成


许多锁环。一等三角锁内由近于等边的三角形组成,边长为 !" # ’" %&。二等三角测量如图 () *
有两种布网形式,一种是由纵横交叉的两条二等基本锁将一等锁环划分成 + 个大致相等的部分,
这 + 个空白部分用二等补充网填充,称纵横锁系布网方案。另一种是在一等锁环内布设全面二
等三角网,称全面布网方案。二等基本锁的边长为 !" # !$ %&,二等网的平均边长为 *’ %&。一
等锁的两端和二等网的中间,都要测定起算边长、天文经纬度和方位角。所以国家一、二等网合
称为天文大地网。我国天文大地网于 *,$* 年开始布设,
*,-* 年基本完成,
*,($ 年修补测工作全
部结束,全网约有 $ 万个大地点。
在城市地区为满足大比例尺测图和城市建设施工的需要,布设城市平面控制网。城市平面
控制网在国家控制网的控制下布设,按城市范围大小布设不同等级的平面控制网,分为二、三、四
等三角网,一、二级及图根小三角网或三、四等,一、二、三级和图根导线网。城市三角测量和导线
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如表 () *、表 () ! 所示。

表 !" #$ 城市三角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平均边长 / 测角中 起始边相对 最弱边边长 测回数 三角形最大


等. 级
%& 误差 / 0 中误差 相对中误差 12* 12! 12- 闭合差 / 0
二等 , 3* * / ’"" """ * / *!" """ *! — — 3 ’) $
首级
三等 $ 3 *) 4 * / 4" """ - , — 3(
* / !"" """
首级
四等 ! 3 !) $ * / +$ """ + - — 3,
* / !"" """
一级小三角 * 3$ * / +" """ * / !" """ — ! - 3 *$
二级小三角 ") $ 3 *" * / !" """ * / *" """ — * ! 3 ’"
最大视距
图根 3 !" * / *" """ 3 -"
的 *) ( 倍
. . 注:!当最大测图比例尺为 *5 * """ 时,一二级小三角边长可适当放长,但最长不大于表中规定的 ! 倍。
"图根小三角方位角闭合差为 3 +"0!!,! 为测站数。

表 !" %$ 城市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导线长度 / 平均边长 / 测角中 测距中误 测回数 方位角闭合 导线全长相


等级
%& %& 误差 / 0 差 / && 12* 12! 12- 差/ 0 对闭合差
三等 *$ ’ 3 *) $ 3 *4 4 *! — 3 ’ !! * / -" """
四等 *" *) - 3 !) $ 3 *4 + - — 3 $ !! * / +" """
一级 ’) - ") ’ 3$ 3 *$ — ! + 3 *" !! * / *+ """
二级 !) + ") ! 34 3 *$ — * ’ 3 *- !! * / *" """
三级 *) $ ") *! 3 *! 3 *$ — * ! 3 !+ !! * / - """
图根 &*) "6 3 ’" 3 -" !! * / ! """
. . 注:!! 为测站数," 为测图比例尺分母。
"图根测角中误差为 3 ’"0,首级控制为 3 ’"0,方位角闭合差一般为 3 -"0!!,首级控制为 3 +"0!!。
!" # $ 概$ $ 述 +*)

! ! 在小于 "# $%& 的范围内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小区域控制网。在这个范围内,水准面可视为


水平面,不需要将测量成果归算到高斯平面上,而是采用直角坐标,直接在平面上计算坐标。在
建立小区域平面控制网时,应尽量与已建立的国家或城市控制网连测,将国家或城市高级控制点
的坐标作为小区域控制网的起算和校核数据。如果测区内或测区周围无高级控制点,或者是不
便于连测时,也可建立独立平面控制网。
&# 世纪 ’# 年代末,
卫星全球定位系统
(()*)开始在我国用于建立平面控制网,目前已成为建
立平面控制网的主要方法。应用 ()* 卫星定位技术建立的控制网称为 !"# 控制网,
根据我国 "++&
年颁布的 ()* 测量规范要求,
()* 相对定位的精度,
划分为 ,、
-、.、
/、0 五级,
如表 12 3。我国 , 级
和 - 级 ()* 大地控制网分别由 3# 个点和 ’## 个点构成。它们均匀地分布在中国大陆,
平均边长相
应为 45# $% 和 "5# $%。它不仅在精度方面比已往的全国性大地控制网大体提高了两个量级,
而且
其三维坐标体系是建立在有严格动态定义的先进的国际公认的 6789 框架之内。这一高精度三维
空间大地坐标系的建成将为我国 &" 世纪前 "# 年的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测绘保障。
表 $% &’ !"# 相对定位的精度指标

测量分级 常量误差 !# : %% 比例误差系数 "# (


: %% : $%) 相邻点距离 : $%
, &5 &#2 " "## ; & ###
- &’ &" "5 ; &5#
. &"# &5 5 ; <#
/ &"# &"# & ; "5
0 &"# &&# " ; "#

! ! 高程控制测量就是在测区布设高程控制点,即水准点,用精确方法测定它们的高程,构成高
程控制网。高程控制测量的主要方法有: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
国家高程控制网是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建立的,所以又称国家水准网。国家水准网的布设
也是采用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分级布设逐级控制的。国家水准网分为四个等级。一等
水准网是沿平缓的交通路线布设成周长约 " 5## $% 的环形路线。一等水准网是精度最高的高
程控制网,它是国家高程控制的骨干,也是地学科研工作的主要依据。二等水准网是布设在一等
水准环线内,形成周长为 5## ; 15# $% 的环线。它是国家高程控制网的全面基础。三、四等级水
准网是直接为地形测图或工程建设提供高程控制点。三等水准一般布置成附合在高级点间的附
合水准路线,长度不超过 &## $%。四等水准均为附合在高级点间的附合水准路线,长度不超过
’# $%。图 12 & 是国家一、二等水准路线布置示意图。
城市高程控制网是用水准测量方法建立的,称为城市水准测量。按其精度要求:分为二、三、
四、五等水准和图根水准。根据测区的大小,各级水准均可首级控制。首级控制网应布设成环形
路线,加密时宜布设成附合路线或结点网。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见表 12 <。
表 $% (’ 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每公里高 往返较差、附合或
路线长度 : 水准仪 观测次数
等级 差中误差 : 水准尺 环线闭合差
$% 的型号
%% 与已知点联测 附合路线或环线 平地 : %% 山地 : %%
二等 & — /*" 铟瓦 往返各一次 往返各一次 < !# —
%%& 第 ! 章" 控 制 测 量

续表

每公里高 往返较差、附合或
路线长度 ! 水准仪 观测次数
等级 差中误差 ! 水准尺 环线闭合差
#" 的型号
"" 与已知点联测 附合路线或环线 平地 ! "" 山地 ! ""
’() 铟瓦 往一次
三等 $ &%& 往返各一次 )+ !! , !"
’(* 双面 往返各一次
四等 )& &)$ ’(* 双面 往返各一次 往一次 +& !! $ !"
五等 )% — ’(* 单面 往返各一次 往一次 *& !! —
图根 +& &% ’()& 往返各一次 往一次 ,& !! )+ !"
- - 注:!结点之间或结点与高级点之间,其路线的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的 .&/ 。
"! 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以 #" 为单位;" 为测站数。

图 .0 +- 国家一、二等水准路线布置示意图
注:本图取自国家测绘局网站测绘知识中的高程基准介绍图片
( 网址:1223:! ! 4445 676"5 89:5 ;< ! ;=1>?@1?61? ! 8A9 ;1=<8?@5 12")。

- - 在丘陵或山区,高程控制量测也可采用三角高程测量。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现已用于
( 代替)四、五等水准测量。

!" #$ 导线测量

!" #" %$ 导线的布网形式


导线是由若干条直线连成的折线,每条直线叫导线边,相邻两直线之间的水平角叫做转折
角。测定了转折角和导线边长之后,即可根据已知坐标方位角和已知坐标算出各导线点的坐标。
!" #$ 导 线 测 量 !!!

按照测区的条件和需要,导线可以布置成下列几种形式:
!" 附合导线
如图 !" #,导线起始于一个已知控制点,而终止另一个已知控制点。控制点上可以有一条边
或几条边是已知坐标方位角的边,也可以是没有已知坐标方位角的边。

图 !" #$ 附合导线 图 !" %$ 闭合导线

#" 闭合导线
如图 !" %,由一个已知控制点出发,最后仍旧回到这一点,形成一个闭合多边形。在闭合导
线的已知控制点上必须有一条边的坐标方位角是已知的。
$" 支导线
如图 !" &,从一个已知控制点出发,既不附合到另一个控制点,也
不回到原来的起始点。由于支导线没有检核条件,故一般只限于地
形测量的图根导线中采用。

%" #" #& 导线测量的外业观测 图 !" &$ 支导线图

导线测量的外业包括踏勘、选点、埋石、造标、测角、测边、测定方向。
!" 踏勘、选点及埋设标志
踏勘是为了了解测区范围、地形及控制点情况,以便确定导线的形式和布置方案;选点应考
虑便于导线测量、地形测量和施工放样。选点的原则为:
(’) 相邻导线点间必须通视良好;
(() 等级导线点应便于加密图根点,应选在地势高、视野开阔便于碎部测量的地方;
(#) 导线边长大致相同;
(%) 密度适宜、点位均匀、土质坚硬、易于保存和寻找。
选好点后应直接在地上打入木桩。桩顶钉一小铁钉或划“ ) ”作点的标志。必要时在木桩
周围灌上混凝土( 图 !" *+)。如导线点需要长期保存,则应埋设混凝土桩或标石( 图 !" *,)。埋
桩后应统一进行编号。为了今后便于查找,应量出导线点至附近明显地物的距离。绘出草图,注
明尺寸,称为点之记( 图 !" *-)。
#" 测角
可测左角,也可测右角,闭合导线测内角,精度要求见表 !" (。
$" 测边
传统导线边长可采用钢尺、测距仪( 气象、倾斜改正)、视距法等方法。随着测绘技术的发
’’$ 第 ! 章" 控 制 测 量

图 !" #$ 导线点标志和点之记

展,目前全站仪已成为距离测量的主要手段。
!" 测定方向
测区内有国家高级控制点时,可与控制点连测推求方位,包括测定连测角和连测边;当联测
有困难时,也可采用罗盘仪测磁方位或陀螺经纬仪测定方向。

#" $" %&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 坐标的正算和反算
如图 !" ! 所示,已知一点 ! 的坐标 " ! 、# ! ,边长 $ !% 和坐标方位角 ! !% ,求 % 点的坐标 " % 、# % ,
称为坐标正算。由图可知
" % % " ! & !" !%
(!" ’)
# % % # ! & !# !%
式中 !" 称为纵坐标增量,!# 称为横坐标增量,是边长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即
!" !% % $ !% ・()* ! !%
(!" -)
!# !% % $ !% ・*+, ! !%
!" #$ 导 线 测 量 !!"

图 !" !# 坐标正、反算 图 !" $# 坐标增量的正负

!!、!" 的正负取决于 %&’ !、’() ! 的符号,要根据 ! 的大小、所在象限来判别,如图 !" $。根


据式(!" *)则式(!" +)又可写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如图 !" !,已知两点 $、# 的坐标,求边长 % $# 和坐标方位角 ! $# ,称为坐标反算。则可得
!" $#
! $# , /0%1/) (!" 2)
!! $#
* *
% $# , !!! $# - !" $# (!" 3)
式中,!! $# , ! # 4 ! $ ,!" $# , " # 4 " $ 。
由式(!" 2)求得的 ! 可在四个象限之内,它由 " " 和 !! 的正负符号确定,即
!"
在第一象限时:! , /0%1/)
!!
!"
在第二象限时:! , +$56 - /0%1/)
!!
!"
在第三象限时:! , +$56 - /0%1/)
!!
!"
在第四象限时:! , .756 - /0%1/)
!!
!"
实际上,由图 !" $ 可知,! , /0%1/) , &( 象限角),根据 & 所在的象限,将象限角换算为
!!
方位角,也可得到同样结果。
例 !# 已知 ! $ , + $!2" 2. 8,
" $ , 2. 3!9" 72 8,! # , + 777" 3* 8," # , 2. 77!" $3 8,求 !$# 。
由已知坐标得
!" $# , 2. 77!" $3 8 4 2. 3!9" 72 8 , $$" *+ 8
!! $# , + 777" 3* 8 4 + $!2" 2. 8 , 4 *5!" 9+ 8
$$# 第 ! 章" 控 制 测 量

由上知:! 在第!象限,则
##, -"
! !" ! "#$% & ’()*’+ ! "#$% . --%102-34 ! "1/%$$2564
. -$/, 0"
!" 闭合导线的坐标计算
导线计算的目的是推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 、
%$ 。下面结合实例介绍闭合导线的计算方法。计算前
必须按技术要求对观测成果进行检查和核算。然后将观测的内角、
边长填入表 /, 1 中的 -、
6 栏,起
始边方位角和起点坐标值填入 1、 "- 栏顶上格
""、 (带有双横线的值)。对于四等以下导线角值取至
秒,
边长和坐标取至毫米,
图根导线、
边长和坐标取至厘米,
并绘出导线草图,
在表内进行计算。
(")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7 & 边形内角和的理论值 %" 理 !( & . -)8 "#$%。由于测角
误差,使得实测内角和%" 测 与理论值不符,其差称为角度闭合差,以 ’ " 表示,即
’ " ! %" 测 .( & . -)8 "#$% (/, 6)
其容许值 ’ "容 参照表 /, - 中“ 方位角闭合差”栏。当 ’ " &’ "容 时,可进行闭合差调整,将 ’ " 以相反的
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角去。其角度改正数为
’"
(" ! . (/, /)
&
表!
"#" 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观测角! 改正后的角值! 坐标方位角! 增量计算值 改正后的增量值 坐 "" 标


点号 改正数!
# 边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0..
1’ /&
%&()-(’ %.)
0&& 1*.
0’+ /,*
0&&
1*.
0’( /,*
0&.
& %.+(,’. /%’ %.+(,(’ (’-
0*’ ),*
0&&
1& /&
)&(,&* ,.
0%, /(,
0() /*’
0,-
/(,
0(+ /*’
0,+
’ +’..&. /%& +’..’& (,,
0., *).
0%%
1’ /&
’.)(,), %&-
0’( /+)
0** 1%.(
0,*
/+)
0*- 1%.(
0,,
( ,-’’). /%& ,-’(.& )*’
0+( )()
0&)
1& /%
&%)&’.. +,
0%* 1*’
0+( 1()
0&)
1*’
0+& 1()
0&*
% ,-’*’. /%’ ,-’*(’ )..
0.. )..
0..
%&()-(’
&
!" #$ 导 线 测 量

# ’)-)-%. ). ’*..... ’-&


0-. /.
0% 1.
0.+ .
0.. .
0..

辅 导
" (1&#3%,.
#! 2#!1 " !21). &’
#"#! 容 $%’.! 24*.# "
助 & &
线
" #! 2#!!测 2/.
0%$"#" 2#!"测 21.
0.+$"#2 !#! (#" 2.
0%&$ "
计 # % % 略
" )$ 2 " 容许相对闭合差$ "
算 #* ’&.. &... 图
""!
""! 第 ! 章" 控 制 测 量

当 ! ! 不能整除时,则将余数凑整到测角的最小位分配到短边大角上去。改正后的角值为
! " ! !#" " $ ! (#$ %)
调整后的角值( 填入表 #$ & 中 ’ 栏)必须满足:%! !( % ( ))* +%,-,否则表示计算有误。
()) 各边坐标方位角推算. 根据导线点编号,导线内角( 即右角)改正值和起始边的方位
角,即可按式(&$ #)," 前 ! " 后 ( ! 右 " +%,-,依次计算 ")/ 、"/’ 、"’+ ,直到回到起始边 "+)( 填入表 #$ &
中 & 栏)。经校核无误,方可继续往下计算。
(/) 坐标增量计算及其闭合差调整. 根据各边长及其方位角,即可按式(#$ ))计算出相邻

线点的坐标增量( 填入表 #$ & 中 #、
% 栏)。如图 #$ 0,闭合导线纵横坐标增量的总和的理论值应
等于零,即
%!& 理 ! ,
(#$ 0)
%!’ 理 ! ,
由于量边误差和改正角值的残余误差,其计算的观测值 %!& 测 、%!’ 测 不等于零,与理论值
之差,称为坐标增量闭合差,即
! & ! %!& 测 ( %!& 理 ! %!& 测
(#$ +,)
! ’ ! %!’ 测 ( %!’ 理 ! %!’ 测

图 #$ 0. 坐标增量闭合差 图 #$ +,. 导线全长闭合差

如图 #$ +,,由于 ! & 、! ’ 的存在,使得导线不闭合而产生 !,称为导线全长闭合差,即


) )
!! !! & " ! ’ (#$ ++)
! 值与导线长短有关。通常以全长相对闭合差 ( 来衡量导线的精度。即
! +
(! ! (#$ +))
%) %)
!
式中%) 为导线全长( 即表 #$ & 中 1 栏总和)。当 * 在容许值( 见表 #$ ))范围内,可将其以 ! & 、! ’
相反符号按边长成正比分配到各增量中去,其改正数为
!" #$ 导 线 测 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
"$" 附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
观测角! 改正 改正后的角 坐标方位角! 增量计算值 改正后的增量值 坐 "" 标
点号 边长!$
"
!"## 数!
# 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
0,% &%-
0%+
1%
%..’%’( ,*
0.- 1%)
0+’ 1%)
0+’ /,(
0*’
/,(
0*(
-& %*’’%%( 1( %*’’%%. %)&
0., ’.’
0,.
1%
,(.&(( %’’
0.* /%’
0,. /%’
0,. /%’&
0’’
/%’&
0’(
-’ %,(’-.. 1’ %,(’,)+ %*)
0,, (’*
0%’
1% 1&
,,(%(% %))
0*( /’
0)( /%))
0),
/’
0)) /%))
0*.
-( %-(&&’. 1’ %-(&&&+ %*-
0(& )-%
0+%
1&
%.’.(., %))
0.& 1’)
0.) 1’)
0.) /%).
0-,
/%)%
0..
."
-)# %*’.&(+ 1’ %*’.&(( %’(
0’+ +(&
0*-
第 ! 章" 控 制 测 量

,*.*)&
.
,

# ,-&%.)’ -,&%.’+ )&-


0,% 1’’
0(’ /)&’
0), 1’’
0(( /)&’
0)&

辅 导
" !1".., $(%*
#! $"+,+ /#!(’$%,. &""#! 容 24’.
#! #
’2*+ "
助 线
#! 2#!!测 1#!!理 2/. 0.*$
0.%$""#" 2#!"测 1#!"理 2/.
" "
计 & & # % % 略
" 0.*$"")$
#$ !#! (#" 2. $ "" 容许相对闭合差% "
#* ,,.. &...
算 图
!" #$ 小三角测量 %%&

按增量的取位要求,改正数凑整至 !" 或 ""( 填入表 #$ % 中 #、& 栏相应增量计算值尾数的上


方),凑整后的改正数总和必须与反号的增量闭合差相等。然后将表 #$ % 中 #、
& 栏相应的增量计
算值加改正数计算改正后的增量( 填入表 #$ % 中 ’、
() 栏)。
(*) 坐标计算+ 根据起点已知坐标和改正后的增量。按式(#$ ()依次计算 ,、
-、* 直至回到
( 点的坐标( 填入表 #$ % 中 ((、
(, 栏),以资检查。
!" 附合导线的坐标计算
计算步骤与闭合导线完全相同,但计算方法中,惟有 %! 理 、%!! 理 、%!" 理 三项不同,现分述
如下:
(()角度闭合差 # ! 中%! 理 的计算+ 如表 #$ . 略图所示,已知始边和终边方位角 " $%$ 、" &&% ,根
据式(%$ #),导线各转折角( 左角)! 的理论值应满足下列关系式
" $, / " $%$ 0 (&)1 2 !(
",- / "(, 0 (&)1 2 !,
…………
将上列式取和
" &&% / " $%$ 0 % 3 (&)1 2 %!
式中%! 即为各转折角( 包括连接角)理论值的总和。写成一般式,则

%! 理 / " 终 0 " 始 2 ’ 3 (&)1 (#$ (*)
同理,为右角时

%! 理 / " 始 0 " 终 2 ’ 3 (&)1 (#$ (%)
(,)坐标增量 # ! 、# " 闭合差中%!! 理 、%!" 理 的计算+ 由附合导线图可知,导线各边在纵横坐
标轴上投影的总和,其理论值应等于终、始点坐标之差,即
%!! 理 / ! 终 0 ! 始
(#$ (.)
%!" 理 / " 终 0 " 始

#" !$ 小三角测量

小三角测量,是指在小范围内布设边长较短的三角网的测量。它是平面控制测量主要方法
之一。在观测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及测量 ( 4 , 条必要的边长之后,根据起始边的已知坐标方位角
和起始点的坐标,即可求出所有三角点的坐标。小三角测量的特点:主要是测角工作,而测距工
作极少,甚至可以没有。它适用于山区或丘陵地区的平面控制。

#" !" %$ 小三角网的形式


根据测区的范围和地形条件,以及已有控制点的情况,小三角网可布置成三角锁( 图 #$ ((
5)、中点多边形( 图 #$ ((6)、大地四边形( 图 #$ ((!)和线形锁( 图 #$ ((7)。
三角网中直接测量的边称基线。三角锁一般在两端都布设一条基线,线形锁则是两端附
合在高级点 上 的 三 角 锁,故 不 需 设 置 基 线。起 始 边 附 合 在 高 级 点 上 的 三 角 网 也 不 需 设 置
基线。
&$’ 第 ! 章" 控 制 测 量

图 !" ##$ 小三角网的形式

!" #" $% 小三角测量的外业


&" 选点
选点时应考虑到各级小三角测量的技术要求,又要考虑到测图和用图方面的要求。一般应
注意以下几点:
(#) 三角形应接近等边三角形,困难地区内角也不应大于 #%&’或小于 (&’;
(%) 三角形的边长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 三角点应选在地势较高,视野开阔,便于测图和加密的地方,选在便于观测和便于保存
点位的地方,相邻点间应通视良好;
()) 基线应选在地势平坦而无障碍便于丈量的地方,使用测距仪时还应避开发热体和强电
磁场的干扰。
三角点选定后应埋设标志,可根据需要采用大木桩或混凝土标石,三角点选定后,应编号命
名绘制点之记。观测时可用三根竹竿吊挂一大垂球,为便于观测,可在悬挂线上加设照准用的竹
筒,也可用三根铁丝竖立一标杆作为照准标志( 图 !" #%)。

图 !" #%$ 照准标志

$" 角度观测
观测一般采用方向观测法,观测方法详见第 ( 章。各级小三角角度观测的测回数、角度观测
包括测角中误差在内的各项限差、三角形闭合差可参考表 !" # 有关技术规定。按下列菲列罗公
式计算测角中误差,即
[ ""]
!! * +
! (#
!" #$ 小三角测量 &’&

!" 基线测量
基线是计算三角形边长的起算数据,要求保证必要的精度。起始边应优先采用光电测距仪
观测,观测所得斜距应加气象、加常数、乘常数等改正,然后换算成平距。当用钢尺丈量基线时,
应按第 ! 章用钢尺作精密丈量的方法进行。钢尺应经过检定。丈量可用单尺进行往返丈量或双
尺同向丈量。
#" 起始边定向
与高级网联测的小三角网,可根据高级点的坐标,用坐标反算得出的高级点间的坐标方位角
和所测的连接角,推算出起始边的坐标方位角。对于独立的小三角网,可直接测定起始边的真方
位角或磁方位角进行定向。

$" !" !% 小三角测量的内业计算


小三角测量的内业计算包括两项内容:观测角的近似平差和三角点的坐标计算。近似平差
的特点,就是将部分几何条件所产生的闭合差分别进行处理,使观测值之间的矛盾能得到较合理
的解决。以单三角锁为例,如图 "# $%,应满足下列几何条件:一是三角形内角之和应等于 $&’(,
称为图形条件。二是从一条基线开始经一系列三角形推算至另一基线应等于该基线的已知值,
称为基线条件。三角锁平差的任务就是改正角度观测值,使其满足这两个条件。然后再根据平
差改正后的角度计算边长和坐标。

图 "# $%) 单三角锁内业计算

计算前应先检查角度观测值、各三角形的闭合差、基线的长度等是否超限。然后绘制略图,
并进行编号。如图 "# $%,从起始边 !$ 开始按推算方向对三角形进行编号。三角形三内角的编
号分别用 "、#、$ 及其相应三角形号作为下角号。"、# 称为传距角," 角对着推进边,# 角对着已
知边。$ 角称为间隔角,其所对的边称为间隔边。计算略图上应标明点号、三角形号、角号、基线
号。角度和基线的观测值则填写在计算表内( 见表 "# ")。
&"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第一次角度改正
各三角形内角之和应等于 $&’(。如果不等于 $&’(,则角度闭合差为
% & * " & + # & + $ & , $&’() ) ("# $")
角度闭合差应不超过表 "# $- 规定。如在限值以内,则将闭合差按相反的符号平均分配到三
个内角上,角度的第一次改正值为
%&
’ "& * ’ #& * ’ $& * , ) ) ) ("# $&)
%
%$$ 第 ! 章" 控 制 测 量

表 !" !# 三角锁近似平差计算表

三角形 角度观测值 ! 第一次改 第一次改正后的 第二次改 第二次改正后的


角度编号 边长 ! %
编号 ( " # $) 正数 ! $ 角值(
! " # $) 正数 ! $ 角值(
! " # $)

& ’ ( ) * + , -
!& +. )) ’, /& +. )) ’+ 0’ +. )) ’- ( "& )*’,1 -*(
!
#& *+ .+ (+ /& *+ .+ (* *+ .+ (* *.’1 ’*’
$& +( .2 .. /& +( .- *2 /’ +( .- *, *(21 -&’
! &-. .. .( /& &-. .. .. &-. .. ..
%
%& 3 0 ($
!’ )+ )) ’+ /( )+ )) ’( 0’ )+ )) ’* *(21 -&’
#’ +( *& (* /( +( *& (’ +( *& (’ ++*1 )’.
" $’ +2 ’) .- /( +2 ’) .* /’ +2 ’) .( +2(1 -)2
&-. .. .2 /2 &-. .. .. &-. .. ..
%
%’ 3 0 2$
!( &.’ &2 () 0( &.’ &2 (, 0’ &.’ &2 (2 +2(1 -)2
#( (2 &( &2 0’ (2 &( ’& (2 &( ’& ))21 .22
# $( (- ’, .. 0’ (- ’, .’ /’ (- ’, .. ))&1 +).
&,2 *2 *( 0, &-. .. .. &-. .. ..
%
%( 3 0 ,$
!) +& .. ’+ 0’ +& .. ’- 0’ +& .. (. ))&1 +).
#) )- (& )) 0’ )- (& )+ )- (& )+ (,-1 (’,
$ $) ,. ’, )) 0’ ,. ’, )+ /’ ,. ’, )) ( " " )),*1 -(,
&,2 *2 *) 0+ &-. .. .. &-. .. ..
%
%) 3 / +$
% !容 3 5 (.&( 按二级小三角)4 4 " ! 3 *’,1 -*( %4 4 " " 3 ),*1 -(, %
3678 $’
"’" 3 " ! 3 ),*1 -*- %4 4 ( 3 "’" / " " 3 0 .1 .’& %
辅 3678 !’
4

!" )
( ( ’. &... ) 0 ( ’. &... )
’ ’
助 &. ’
4 (限 3 5 ’ 9 ),*1 -(, % 9 (1 ++( - 0 3 5 .1 &&& % : .1 .’& %

4 / (" / .1 .’& %"
)$ 3 / )! 3 3 3 / ’1 &$
算 "’"( %;<= $’ 0 %;<= !’) ),*1 -*- % 9 )1 ((( ’
3678 $
检验4 ( 3 " ! / " " 3 ),*1 -(- % / ),*1 -(, % 3 0 .1 ..& %
3678 !

4 4 各角度观测值加上相应的第一次改正值后,得第一次改正后的角值 $’* 、!’* 、#’* 。作为检核,第


一次改正后的角值之和应等于 &-."。角度闭合差凑整分配后的余数可分在较大的角上,使条件
完全满足。
$" 基线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第二次角度改正
从基线 " ! 推算到基线 " " ,推算值 "’" 应等于其已知值 " " ,即满足基线条件。按起始边 " !
和经第一次改正后的传距角 $’* 、!’* ,依次推算各三角形的边长如下:
!" #$ 小三角测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
3
’ "!
#$% %&’
如 #"" 不等于其实测长 # " ,则产生基线闭合差 (。即
&

3
’ "!
#$% $"’
( " #"" ) # " " # ! & ) #" * (+, !-)
3
’ "!
#$% %"’

( 应不超过规定的限差,其限差 ( 限 可按下式计算

!( ) ( ) ( )*
’ & ’ ’
)! ) #! ) #"
( 限 " . ’# "
"
( % /01
’ "!

%"’ ) 2
#!
2
#"
* (+, ’3)

) #! )
式中 ) ! 为容许的测角中误差;$"’ 、%"’ 为第一次改正后的各传距角; 和 " 为基线相对中误差
#! #"
的限值。
由于基线的精度较高,其误差可忽略不计。为了使 ( " 3,还需对传距角 $"’ 、%"’ 进行第二次
改正。设第二次改正数为 * $ 、* % ,改正后的相应角为 $、%,代入式(!, !-),则基线条件方程可写成
如下形式
&

3
’ "!
#$% $ ’
#! & ) # " " 3* * * (+, ’!)
3
’ "!
#$% % ’
为了解算改正数 * $ 、* % ,需要把上式第一项线性化。按台劳公式展开,取其一次幂项。故
1+ * $! 1+ * $’ 1+ * %! 1+ * %’
+ " +3 2 2 2…2 2 2…
1$ ! " 1$ ’ " 1% ! " 1% ’ "
式中
&

3
’ "!
#$% $"’
+3 " # ! & " # "" * * ( 4)
3
’ "!
#$% %"’
&

1+
3
’ "!
#$% $"’
" #! & /01 $"’ " #"" /01 $"’ * * * * ( 5)
1$ ’
3 #$% %"’
’ "!
&’$ 第 ! 章" 控 制 测 量
%

1!
3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3 $%& "’#
# !#

将式( +)、
( ,)、
( ’)代入式(-. /#)得
% %
* &# * "#
( 0 $’" % ’() &’#
" $’" % ’() "’# ! 1* * * * (-. //)
# )# ! # )# !
第二次改正采用平均分配的原则,为了不破坏已经满足的图形条件,使第二次改正数 * & 和
* " 的绝对值相等而符号相反。即令
*& ! " *" ! *
则式(-. //)可写成
(!
* ! *& ! " *" ! " % * * (-. /3)
$2" %( ’() &’# 0 ’() "’# )
# !#

将第一次改正后的角值 &’# 、"’# 分别加第二次改正数 * & 、* " 得第二次改正后的角值,即平差


后角值为

}
& # ! &’# 0 * &
" # ! "’# 0 * " * * * (-. /4)
+# ! +#
!" 边长与坐标的计算
根据基线!的长度及平差后的角值,
用正弦定理依次推算出三角形的边长。计算三角点的坐标
时,
可把各三角点组成一闭合导线 ,-.!/$,( 图 -. #3)。按起始边 ,$ 的坐标方位角,
推算出各边的
坐标方位角;
然后计算各边的坐标增量;
最后根据起始点 , 的坐标,
依次计算出其它各点的坐标。

#" $% 交会定点

交会定点是加密控制点常用的方法,它可以采用在数个已知控制点上设站,分别向待定点观
测方向或距离,也可以在待定点上设站向数个已知控制点观测方向或距离,然后计算待定点的坐
标。交会定点方法有前方交会法、后方交会法和自由设站法等。下面介绍两种常用方法前方交
会法和测边交会法。

#" $" &% 前方交会


如图 -. #4,在已知点 ,、$ 上设站测定待定点 0
与控制点的夹角 "、#,即可得到 ,0 边的方位角 " ,0 !
" ,$ " ",$0 边的方位角 " $0 ! " $, 0 #。0 点的坐标可
由已知直线 ,0 和 $0 交会求得,直线 ,0 和 $0 的点

图 -. #4* 前方交会
!" #$ 高程控制测量 ’$&

! " ! ! # "( $ " ! $ # )・#$% ! #"


斜式方程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式( *)减去式( ))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前方交会中,! 称为交会角。交会角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 " 点位置测定精度,要求交会角
一般应大于 0’1并小于 2-’1。一般测量中,都布设三个已知点进行交会,这时可分两组计算 " 点
坐标,当两组计算 " 点的坐标较差 "& 在容许限差内,则取它们的平均值作为 " 点的最后坐标。

- -
"& " ( !’" ! !(" ) &( $’" ! $(" )&’, -)
! (+, -+)
式中 ) 为测图比例尺分母;"& 以 33 为单位。

!" #" $% 测边交会


除测角交会法外,还可测边交会定点,通常采用三边交会法,如图 +, 2.。#、%、* 为已知点,
+、,、- 为测定的边长。
由已知点反算边的方位角和边长为 ! #% 、! *%
和 & #% 、& *% 。在三角形 #%" 中
&-#%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7) 图 +, 2.( 测边交会
$’" " $ # & !・456 ! #"
同理,在三角形 *%" 中,
&-*% & -- ! ,-
#$4 * "
-・& *% ・-
! *" " ! *% & *

}
!(" " ! * & -・#$4 ! *"
( (+, -8)
$(" " $ * & -・456 ! *"
按式(+, -7)和式(+, -8)计算的两组坐标,其较差在容许限差内,则取它们的平均值作为 "
点的最后坐标。
%(’ 第 ! 章" 控 制 测 量

!" #$ 高程控制测量

!" #" %$ 三、四等水准测量


三、四等水准网作为测区的首级控制网,一般应布设成闭合环线,然后用附合水准路线和结
点网进行加密。只有在山区等特殊情况下,才允许布设支线水准。
水准路线一般尽可能沿铁路、公路以及其它坡度较小、施测方便的路线布设。尽可能避免穿
越湖泊、沼泽和江河地段。水准点应选在土质坚实、地下水位低、易于观测的位置。凡易受淹没、
潮湿、震动和沉陷的地方,均不宜作水准点位置。水准点选定后,应埋设水准标石和水准标志,并
绘制点之记,以便日后查寻。
水准路线长度和水准点的间距,可参照表 !" # 的规定。对于工矿区,水准点的距离还可适当
的减小。一个测区至少应埋设三个水准点。
表 !" &$ 三、四等水准路线长度和水准点间距

建筑物 $ % & ’(
水准点间距
其它地区 & % ) ’(

环线或附合于高级点水准路线的最大 三等 *+ ’(
长度 四等 $, ’(

- -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程序、记录计算、校核方法以及技术要求,详见第 & 章。现就测量中


的实施要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 三等水准测量必须进行往返观测。当使用 ./$ 和铟瓦标尺时,可采用单程双转点观
测,观测程序仍按后—前—前—后,即黑—黑—红—红。
(&)四等水准测量除支线水准必须进行往返和单程双转点观测外,
对于闭合水准和附合水准路
线,
均可单程观测。每个站上观测程序也可为后—后—前—前,
即黑—红—黑—红。采用单面尺,

后—前—前—后的读数程序时,
在两次前视之间必须重新整置仪器,
用双仪高法进行测站检查。
(0) 三、四等水准测量每一测段的往测和返测,测站数均应为偶数,否则应加入标尺零点误
差改正。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根标尺必须互换位置,并应重新安置仪器。
()) 在每一测站上,三等水准测量不得两次对光。四等水准测量尽量少作两次对光。
(*) 工作间歇时,最好能在水准点上结束观测。否则应选择两个坚固可靠、便于放置标尺
的固定点作为间歇点,并做出标记。间歇后,应进行检查。如检查两间歇点高差不符值,三等水
准小于 0 ((,四等小于 * ((,则可继续观测。否则须从前一水准点起重新观测。
(,)在一个测站上,
只有当各项检核符合限差要求时,
才能迁站。如其中有一项超限,
可以在本
站立即重测,
但须变更仪器高。如果仪器已迁站后才发现超限,
则应以前一水准点或间歇点重测。
(!) 当每公里测站数小于 $* 时,闭合差按平地限差公式计算;如超过 $* 站,则按山地限差
公式计算。
(#) 当成像清晰、稳定时,三、四等水准的视线长度,可容许按规定长度放大 &+1 。
!" #$ 高程控制测量 &$!

(!) 水准网中,结点与结点之间或结点与高级点之间的附合水准路线长度,应为规定的
"# $ 倍。
(%") 当采用单面标尺进行三、四等水准观测时,变更仪器高前后所测两尺垫高差之差的限
制,与红黑面所测高差之差的限差相同。

!" #" $% 三角高程测量


三角高程测量是根据两点间的水平距离或斜
距离以及竖直角按照三角公式来求出两点间的高
差。如图 $# %&,
已知 ! 点高程 "! ,欲求 # 点高程
"# ,
在 ! 点安置经纬仪或测距仪,仪器高为 $ % ,在
# 点设置觇标或棱镜。其高度为 &’ ,望远镜瞄准
觇标或棱镜的竖直角为 !% ,
则 !# 两点的高差为
( %’ ( () ) $ % * & ’ ( +)
式中 ()的计算因观测方法不同而异。利用
平面控制已知的边长 *,用经纬仪测量竖角 ! 求 图 $# %&’ 三角高程测量原理
两点高差,
称为经纬仪三角高程测量,
() ( *,-. !;
利用测距仪测定斜距 + 和 !,
求算 ( %’ ,
称为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它通常与测距仪导线一道进行,
() ( +/0. !。此外,
当 !# 距离较长时,式(+)还须加上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合成影响,称为球气
*1
(1# 2"),
差。按式 , ( "# 32 ,
故上式写为
-
( %’ ( *,-. ! % ) $ % * & ’ ) , % ($# 2")

( %’ ( +/0. ! % ) $ % * & ’ ) , % ($# 2%)
为了消除或削弱球气差的影响,通常三角高程进行对向观测。由 ! 向 # 观测得 ( %’ ,由 # 向
! 观测得 ( ’% ,当两高差的校差在容许值内,则取其平均值,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1 1
当外界条件相同,, % ( , ’ ,上式的最后一项为零,消除了其影响。但在检查高差校差时,计算
中仍须加入球气差改正,这一点应引起注意。最后,# 点高程为
" # ( " ! ) ( !# ( 5)
三角高程控制网一般是在平面网的基础上,布设成三角高程网或高程导线。为保证三角高
程网的精度,应采用四等水准测量联测一定数量的水准点,作为高程起算数据。三角高程网中任
一点到最近高程起算点的边数,当平均边长为 % 67 时,不超过 %" 条,平均边长为 1 67 时,不超
过 3 条。竖直角观测是三角高程测量的关键工作,对竖直角观测的要求见表 $# 8。为减少垂直
折光变化的影响,应避免在大风或雨后初晴时观测,也不宜在日出后和日落前 1 5 内观测,在每
条边上均应作对向观测。觇标高和仪器高用钢尺丈量两次,读至毫米,其较差对于四等三角高程
不应大于 1 77,对于五等三角高程不大于 3 77。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精度较高,且可提高工效,故应用较广。高程路线应起闭于高级水
%*) 第 ! 章" 控 制 测 量

准点,高程网或高程导线的边长应不大于 ! "#,边数不超过 $ 条。竖直角用 %&’ 级经纬仪,在四


等高程测 ( 个测回,五等测 ’ 个测回。距离应采用标称精度不低于() ## * ) ++#)的测距仪,四
等高程测往返各一测回,五等测一个测回。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各项技术要求见表 ,- .。
表 !" #$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竖直角测回 指标差较 竖直角较 对向观测高差 附合路线或环


等级 仪器
数( 中丝法) 差/ 0 差/ 0 较差 / ## 线闭合差 / ##

四等 %&’ ( &, &, 12 !! ’2 !%!


五等 %&’ ’ &!2 &!2 $2 !! (2 !%!
图根 %&$ ’ &’) &’) 122! 12 !%!
3 3 注:! 为光电测距边长,以 "# 计。
3 3 三角高程路线各边的高差计算见表 ,- !2。高差计算后再计算路线闭合差,并进行闭合差的
分配和高程的计算。
表 !" %&$ 三角高程路线高差计算表

测站点 !!2 12! 12! 12’ 12’ !!’


觇点 12! !!2 12’ 12! !!’ 12’

觇法 直 反 直 反 直 反

! * (4’15!)0 6 (4’’51,0 6 241,5’(0 * 241$5)$0 * 24’,5(’0 6 24’)5)70

"/ # ),,- !), ),,- !(, ,2(- 17) ,2(- 1.2 1!,- $)( 1!,- $.,

#$ 8 "9:; ! % # * (1- ’,! 6 (1- 2’1 6 .- $.$ * .- $21 * (- (1) 6 (- !))

&/ # !- )$) !- )(, !- $!! !- ).’ !- )7! !- $2!

’/ # !- $.) !- $72 !- ).2 !- $!2 !- ,!( !- ,27

!’
( 8 2- (1 /#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
# 8 #$ * & 6 ’ * ( / # * (1- !$( 6 (1- !1) 6 .- $1’ * .- .1’ * (- ’’) 6 (- ’)2
# 平均 / # * (1- !)1 6 .- $(2 * (- ’(7

!" ’" ($ 图根高程测量


测量图根平面控制点高程的工作,称图根高程测量。它是在国家高程控制网或地区首级高
程控制网的基础上,采用图根水准测量或图根三角高程测量来进行的。
图根水准测量采用一般水准测量方法,详见 ’- 1 节。水准路线沿图根点布设,并起闭于
高级水准点上,形成附合水准路线或闭合水准路线。图根水准测量各项技术要求见表 ,- 1。
视线长度不超过 !22 #,测量时所有图根点应作为水准路线上的转点,以保证图根点高程得到
检核。
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可采用图根三角高程测量。图根三角高程路线应起闭于水准测量
测定的水准点上。三角高程路线沿图根点布设,交会点也可组成在三角高程路线中。三角高程
!" #$ 高程控制测量 (’&

路线的边数不要超过 !" 条。不能组成在高程路线内的交会点,可有不少于三个方向观测单独计


算,各方向推算出高程的较差不得超过 #$ "!( ! 为基本等高距)。图根三角高程测量又分图根经
纬仪三角高程测量和图根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图根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常与图根光电测
距导线合并进行。图根三角高程测量的各项技术要求见表 %$ &。

!" #" $% 跨河水准测量


当水准路线需要跨越较宽的河流或山谷时,因跨河视线较长,超过了规定的长度,使水准仪 "
角的误差、大气折光和地球曲率误差均增大,且读尺困难。所以必须采用特殊的观测方法,这就
是跨河水准测量方法。
进行跨河水准测量,首先是要选择好跨河地点,如选在江河最窄处,视线避开草丛沙滩的上
方,仪器站应选在开阔通风处,跨河视线离水面 " ’ ( ) 以上。跨河场地仪器站和立尺点的位置
见图 %$ !%。当使用两台水准仪作对向观测时,宜布置成图 %$ !%* 或图 %$ !%+ 的形式。图中 #! 、#"
为仪器站,$! 、$" 为立尺点,要求跨河视线尽量相等,岸上视线 #! $! 、#" $" 不少于 !# ) 并相等。当
用一 台 水 准 仪 观 测 时,宜 采 用 图
%$ !%- 的形式,此时图中 #! 、#" 既是仪
器站又是立尺点。这种布置除了要
观测跨河高差 % $!#" 和 % $"#! 外,还应观
测同岸点高差 % $!#! 和 % $"#" ,以便求出
$! 和 $" 的高差。
图 %$ !%, 跨河水准测量
跨河水准测量,通常用精密水准
仪,跨河水准测量需制作特定的照准觇牌。视线小于 .## ) 时采用光学测微器法,觇牌见图
%$ !/*;视线大于 .## ) 则采用微倾螺旋法,觇牌构造见图 %$ !/+。觇牌涂成黑色或白色,上面划
有一个矩形标志线,其宽一般为跨越距离的 ! 0 ". ###,长度约为宽度的 . 倍,觇板中央开一矩形
小窗口,在小窗口中装有一条水平的指标线。指标线恰好平分矩形标志线的宽度。觇板可在标
尺面上下移动,并能固定在水准标尺的任一位置。
用光学测微法的观测方法如下:
(!) 观测本岸近标尺。直接照准标尺分划线,用光学测微器读数两次。
(") 观测对岸标尺。测站指挥对岸人员将觇板沿水准尺上下移动,直至觇板上的矩形标尺
线精确对准水准尺上最邻近水平视线的分划线,则根据水准标尺上分划线的注记读数和用光学
测微器测定的觇标指标线的平移量,就可以得到水平视线在对岸水准标尺上的精确读数,构成一
组观测。然后移动觇板重新对准标尺分划线,按同样顺序进行第二组观测。
以上(!)、
( ")两步操作,称一测回的上半测回。
(() 上半测回完成后,立即将仪器迁至对岸,并互换两岸标尺。然后进行下半测回观测。
下半测回应先测远尺再测近尺,观测每一标尺的操作与上半测回相同。
由上、下半测回组成一测回。
用两台仪器观测时,应从两岸同时作对向观测。由两台仪器各测的一测回组成一个双测回。
三、四等跨河水准测量应测两个双测回。各双侧回互差的限值按下式计算
& 1 &’ ! !(・), (%$ (")
%(’ 第 ! 章" 控 制 测 量

图 !" #$% 特制照准觇板

式中 ! ! 为每公里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三等水准为 & ’ ((,四等水准为 & ) ((;" 为双测回


测回数;# 为跨河视线长,以 *( 为单位。
当用一台水准仪进行跨河水准测量时,测回数应加倍。

!" #$ 全站仪

!" #" %$ 全站仪的基本构造


全站仪由以下两大部分组成:
(#) 采集数据设备% 主要有电子测角系统、电子测距系统、还有自动补偿设备等。
(+) 微处理器% 微处理器是全站仪的核心装置,主要由中央处理器,随机储存器和只读存
储器等构成。测量时,微处理器根据键盘或程序的指令控制各分系统的测量工作,进行必要的逻
辑和数值运算以及数字存储、处理、管理、传输、显示等。
通过上述两大部分有机结合,才体现出“ 全站”功能,既能自动完成数据采集,又能自动处理
数据,使整个测量过程工作有序、快速、准确地进行。

!" #" &$ 全站仪的分类


+, 世纪 $, 年代末、
-, 年代初,人们根据电子测角系统和电子测距系统的发展不平衡,把两
种系统结构配置在一起构成全站仪,按其结构形式,全站仪分成两大类:积木式和整体式。
(./01234),
积木式 也称组合式,
它是指电子经纬仪和测距仪可以分离开使用,照准部与测距轴
不共轴。作业时,
测距仪安装在电子经纬仪上,
相互之间用电缆实现数据通讯,作业结束后卸下分
别装箱。这种仪器可根据作业精度要求,
用户可以选择不同测角、
测距设备进行组合,
灵活性较好。
!" #$ 全$ 站$ 仪 +$+

整体式( !"#$%&’#$(),也称集成式,它是将电子经纬仪和测距仪融为一体,共用一个光学望远
镜,使用起来更方便。
目前世界各仪器厂商生产出各种型号的全站仪,而且品种越来越多,精度越来越高。常见的
有日本()*++!,))-. 系列、拓普康( .*/*0*1)2.) 系列、尼康( 1!+*1)3.4 系列、瑞士徕卡
(5-!0,)./) 系列,我国的 1.) 和 -.3 系列。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出现了带内存、防
水型、防爆型、电脑型、马达驱动型等等各种类型的全站仪,使得这一最常规的测量仪器越来越满
足各项测绘工作的需求,发挥更大的作用。

!" #" $% 全站仪的等级与检测


全站仪作为一种光电测距与电子测角和微处理器综合的外业测量仪器,其主要的精度指标
为测距标准差 ! " 和测角标准差 ! ! 。仪器根据测距标准差,即测距精度,按国家标准,分为三个
等级。标准差小于 6 77 为 ! 级仪器,大于 6 77 小于 89 77 为 " 级仪器,大于 89 77 小于
:9 77为#级仪器。
全站仪设计中,关于测距和测角的精度一般遵循等影响的原则。
由于全站仪作为一种现代化的计量工具,必须依法对其进行计量检定,以保证量度的统一
性、标准性、合格性。检定周期最多不能超过一年。对全站仪的检定分为三个方面:对测距性能
的检测、对测角性能的检测、对其数据记录及数据通讯及数据处理功能的检查。
光电测距单元性能按国家技术监督局( ;2 <9=—>8)光电测距规范规程进行,其主要项目包
括:调制光相位均匀性,周期误差,内符合精度,精测尺频率,加、乘常数及综合评定其测距精度。
必要时,还可以在较长的基线上进行测距的外符合检查。
电子测角系统的检测主要项目包括:光学对中器和水准管的检校,照准部旋转时仪器基座方
位稳定性检查,测距轴与视准轴重合性检查,仪器轴系误差( 照准差 #,横轴误差 $,竖盘指标差
%)的检定,倾斜补偿器的补偿范围与补偿准确度的检定,一测回水平方向指标差的测定和一测回
竖直角标准偏差测定。
数据采集与通讯系统的检测包括:检查内存中的文件状态,检查贮存数据的个数和剩余空
间,查阅记录的数据,对文件进行编辑、输入和删除功能的检查,数据通讯接口数据通讯专用电缆
的检查等。

!" #" &% 徕卡 ’()!** 全站仪简介


+" 技术指标
图 <? 8> 为 ./)<99 型全站仪外形结构。主要技术指标见表 <? 88。
#*) 第 ! 章" 控 制 测 量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 !" #$% &’(!)) 全站仪外形结构图


#" 激光对点( *+ ,-.);
/" 无限位螺旋;
0" 碱性电池;
1" 2 3 4 接口( 567,(-*00);
7" 字符数字
8" 显示屏;
键盘; !" 激光对中;
9" 可卸手柄;
$" 绝对编码度盘;
#)" 双轴补偿;
##" 开关键;
#/" 触发键;
#0" 导航键;
#1" 无反射棱镜;
#7" 内存

表 !" ##$ %&’ !(( 全站仪主要技术指标


技术参数 记录
望远镜 内存容量 1 ))) 组数据或 ! ))) 个点
放大倍率 0) :
数据交换 2-,C 3 D(#9 位和 #8 位可变格式
#;0)<( # => 处 视 物 直 径 *,. 3 *,6 3 2* *+ 开 关 3 删 除
视场 功能
/8 >) 最后一个记录
放样 3 地 形 测 量 3 自 由 测 站 3 面
角度测量 程序
积 3 ……
方法 绝对编码,连续 激光对中器
最小读数 #? 精度 #" 7 > 处 E )" 9>>
精度 /? 补偿器
距离测量
(标准红外) 方法 双轴补偿
测程( 单棱镜) 0 ))) > 补偿范围 E1 ?
#7# F /)0 F 0#8( #/ 键加开关和
精度 / >> @ / AA> 双面键盘
快捷键)
时间 显示器
标准方式 B# ? +6- 分辨率 #11 F 81 像素
快速方式 B )" 7 ? 字符 9 行 F /1 列
跟踪方式 B )" 0 ? 质量 1" 18 =G

% % )" 全站仪功能菜单
!" #$ 全$ 站$ 仪 #!!

!"#$%&’

!"#$% &"’(&) "*+# ,-"& %&(.


() *+,- ./01 0123 4567

/(0 (’’ %# &4; !"2* tY67


89:; H"I3J .^T]V ef01 uv67
<=:; KLMN wxtY
>?:; H"OPHQ %(+2#! &"’"+<" yztY
!1!(%#2 89! %# _^‘a,- gh01 \{|}
$%() 3JKRI ~("
/(0 (%#2 8! (8! %#5+8 %&+2# MNQI
:;() S+KRTHU .^bcI <ij1 €XtY
!345" -! (8! klmn ‘‚}
@ABC S+KRTHV ’(*" komn €Xƒ„
#"6% 7 %&"! !! (8! .d.^ k,-p …Z
DE 7 FG IWXHY
ZZ ZZ %(&#
,:!"’# ()qrs,
S+[\]Y

!" 基本测量程序
(!) 自由设站
通过测量( 角度、距离测量的任意组合)不超过五个已知点来自动计算所设站点的坐标、高
程以及定向方位角。
(") 高程传递
通过测量不超过五个已知点来自动计算所设测站点高程。
(#) 放样
点位放样可以有四种不同的方式。三维放样元素由存储的待放样已知点和现场测站综合信
息计算出来。
($) 对边测量
该程序可以测定任意两点间的距离、方位角和高差。测量模式既可以是相邻两点之间的折
线方式,也可以是固定一个点的中心辐射方式。
(%) 悬高测量
悬高测量用于测量计算不可接触点,如架空电线远离地面无法安置反射棱镜时,测定其悬高
点的三维坐标。
(&) 面积测量
该程序用于测量计算闭合多边形的面积。可以用任意直线和弧线段来定义一个面积区域。
弧线段由三个点或两点加一半径来确定。用于定义面积计算的点可以通过测量、数据文件导入
或手工输入等方式来获得。程序通过图形显示可以查看面积区域的形状。
$#! 第 ! 章" 控 制 测 量

(!) 导线测量
利用方向和距离数据测量,该程序可以计算测站坐标。当导线闭合后,程序可以立即显示导
线闭合差作为导线测量的野外检核。
(") 道路放样
该程序可以实现道路曲线放样、线路控制以及测设纵、横断面等功能。
(#) 解析计算
! 交点计算$ 交点坐标可以通过两个已知点及两个已知方位或距离来计算,得到的坐标值
存入坐标数据文件。
" 坐标反算$ 可以计算坐标数据文件中任意两点间的方位角和距离。
# 极坐标计算$ 点坐标可以通过已知点坐标及一个已知方位角和距离来计算。
(%&) 导线平差
测量的导线数据可以按单导线形式进行平差采用等权分配法计算,如果误差未超限,平差后
的坐标将自动记录到仪器内存。
!" 全站仪操作和使用
(%) 仪器安置
仪器安置包括对中与整平,方法与光学仪器相同。它有光学对中器,’()!&& 还有激光对中
器,使用十分方便。仪器有双轴补偿器,整平后气泡略有偏离,对观测并无影响。
(*) 开机和设置
开机后仪器进行自检,自检通过后,显示主菜单。测量工作中的相关设置,除了厂家进行的
固定设置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各种观测量单位与小数点位数的设置。包括距离单位、角度单位及气象参数单位等。
" 指标差与视准差的存储。
# 测距仪常数的设置。包括加常数、乘常数以及棱镜常数设置。
$ 标题信息、测站标题信息、观测信息。根据实际测量作业的需要,如导线测量、交点放线、
中线测量、断面测量、地形测量等不同作业建立相应的电子记录文件。标题信息内容包括测量信
息、操作员、技术员、操作日期、仪器型号等。测站标题信息:仪器安置好后,应在气压或温度输入
模式下设置当时的气压和温度;在输入测站点号后,可直接用数字键输入测站点的坐标,或者从
存贮卡中的数据文件直接调用;按相关键可对全站仪的水平角置零或输入一个已知值。观测信
息内容包括附注、点号、反射镜高、水平角、竖直角、平距、高差等。
(+) 角度距离坐标测量
在标准测量状态下,角度测量模式、斜距测量模式、平距测量模式、坐标测量模式之间可互相
切换,全站仪精确照准目标后,通过不同测量模式之间的切换,可得到所需要的观测值。
全站仪均备有操作手册,要全面掌握它的功能和使用,使其先进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应详细
阅读操作手册。

$ $ 思$ 考$ 题
%, 名词解释:坐标正算、坐标反算、坐标增量、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前方交会、球气差、对向观测。
习! ! 题 #’&

!" 为什么要建立控制网?控制网可分为哪几种?
#" 导线测量外业有哪些工作?选择导线点应注意哪些问题?
$" 导线与高级控制点连接有何目的?
%" 在没有高级控制点连接的情况下,采用哪种导线形式为好?
&" 角度闭合差在什么条件下进行调整?调整的原则是什么?
’" 四等水准在一个测站上的观测程序是什么?有哪些限差要求?
(" 坐标增量的正负号与坐标象限角和坐标方位角有何关系?

* * 习* * 题

+" 完成表 ’" +! 的附合导线坐标计算( 观测角为右角)。


!" 如图 ’" !),
已知 ! 点坐标为 "! , #’ $’’" %$ -,# ! , +& #)’" !$ -,$
点坐标为 " $ , #’ #!’" !) -,# $ , +& )’(" .) -,% 坐标为 " % , #’ +&#" &.
-,# % , +& )$&" &% -,观测角 ! , #+./+(0)#1,"+ , ’%/+.0)!1,"! , %./++0
#%1,# , &./)&0!#1。试由 ! 点和 $ 点求 & 点的坐标。
#" 三角高程路线上 !$ 的平距为:(%" ’ -,由 ! 到 $ 观测时,竖直
角观测值为 2 +!/))0).1,仪器为 +" %&+ -,觇标高为 +" .$. -。由 $ 到
! 观测时,竖直角观测值为 3 +!/!!0!#1,仪器高为 +" %(! -,觇标高为
+" ()# -,已知 ! 点高程为 %))" +!# -,试计算该边的高差及 $ 点高程。

表 !" #$% 附合导线坐标计算 图 ’" !)

增量计算 改正后的
坐标 4 -
点 观测角( 改正 改正后的角 坐标放位角 4 值4 - 增量值 4 -
边长 4 -
号 数)(
4 / 0 1) 值(
4 / 0 1) ( / 0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辅 ( " , * * ) " , 5 $) *!+ , * * ( " , * * ( # ,



计 (, ! ! (
算 !( " 3 ( # , * * * * * ,,
%’
,
第 章
地形图测绘

!!!!!!!!!!!!!!!!!!!!!!!!!!!!!!!!!!!!!!!!!

[ 重点难点提示]! 本章的重点是:比例尺精度,地物符号,等高线原理,等高线特征,地
貌特征点和特征线,等高线勾绘,平板仪安置,测图方法,航片与地形图的区别,地籍图测绘方法。
难点是:等高线特性,等高线勾绘,特征点的选择。

!!!!!!!!!!!!!!!!!!!!!!!!!!!!!!!!!!!!!!!!!

!" #$ 地物地貌的表示方法

地形测量的任务是测绘地形图。地形图测绘是以测量控制点为依据,按以一定的步骤和方
法将地物和地貌测定在图之上,并用规定的比例尺和符号绘制成图,如图 !" #。

!" #" #$ 比例尺


图上任一线段 ! 与地上相应线段水平距离 " 之比,称为图的比例尺。常见的比例尺有两
种:数字比例尺和直线比例尺。
用分子为 # 的分数式来表示的比例尺,称为数字比例尺,即
! #
$
" #
式中 # 称为比例尺分母,表示缩小的倍数。# 愈小,比例尺愈大,图上表示的地物地貌愈详尽。
通常把 #% &’’,
#% # ’’’, #% & ’’’ 的比例尺称为大比例尺,
#% ( ’’’, #% #’ ’’’,
#% (& ’’’,
#%
#% #’’ ’’’ 的称为中比例尺,小于 #% #’’ ’’’ 的称为小比例尺。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有
&’ ’’’,
不同的用途。大比例尺地形图多用于各种工程建设的规划和设计,为国防和经济建设等多种用
途服务的多属中小比例尺地图。
!" # $ 地物地貌的表示方法 #"!

图 !" #$ 地形图
$
$ $ 为了用图方便,以及避免由于图纸伸缩而引起的误差,通常在图上绘制图示比例尺,也称直
线比例尺。如图 !" % 为 #& # ’’’ 的图示比例尺,在两条平行线上分成若干 % () 长的线段,称为
比例尺的基本单位,左端一段基本单位细分成 #’ 等分,每等分相当于实地 % ),每一基本单位相
当于实地 %’ )。

图 !" %$ 图示比例尺
$
人眼正常的分辨能力,在图上辨认的长度通常认为 ’" # )),它在地上表示的水平距离 ’" #
)) * !,称为比例尺精度。利用比例尺精度,根据比例尺可以推算出测图时量距应准确到什么
程度。例如,
#& # ’’’ 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为 ’" # ),测图时量距的精度只需 ’" # ),小于 ’" # )
#&! 第 ! 章" 地形图测绘

的距离在图上表示不出来。反之,根据图上表示实地的最短长度,可以推算测图比例尺。例如,
欲表示实地最短线段长度为 !" # $,则测图比例尺不得小于 %& # !!!。
比例尺愈大,采集的数据信息愈详细,精度要求就愈高,测图工作量和投资往往成倍增加,因
此使用何种比例尺测图,应从实际需要出发,不应盲目追求更大比例尺的地形图。

!" #" $% 地物符号


地面上的地物,如房屋、道路、河流、森林、湖泊等,其类别、形状和大小及其在地图上的位置,
都是用规定的符号来表示的,如表 ’" %。根据地物的大小及描绘方法的不同,地物符号分为以下
几类:
#" 比例符号
轮廓较大的地物,如房屋、运动场、湖泊、森林、田地等,凡能按比例尺把它们的形状、大小和
位置缩绘在图上的,称为比例符号。这类符号表示出地物的轮廓特征。
$" 非比例符号
轮廓较小的地物,或无法将其形状和大小按比例画到图上的地物,如三角点、水准点、独立
树、里程碑、水井和钻孔等,则采用一种统一规格、概括形象特征的象征性符号表示,这种符号称
为非比例符号,只表示地物的中心位置,不表示地物的形状和大小。
&" 半比例符号
对于一些带状延伸地物,如河流、道路、通讯线、管道、垣栅等,其长度可按测图比例尺缩绘,
而宽度无法按比例表示的符号称为半比例符号,这种符号一般表示地物的中心位置,但是城墙和
垣栅等,其准确位置在其符号的底线上。
’" 地物注记
对地物加以说明的文字、数字或特定符号,称为地物注记。如地区、城镇、河流、道路名称;江
河的流向、道路去向以及林木、田地类别等说明。
表 !" #% 地 物 符 号

编号 符号名称 图( ( 例 编号 符号名称 图( ( 例

% 三角点 # 村庄

) 导线点 * 学校

+ 普通房屋 , 医院

- 水池 ’ 工厂
!" # $ 地物地貌的表示方法 #"!

续表
编号 符号名称 图! ! 例 编号 符号名称 图! ! 例

" 坟地 #" 等高线

#$ 宝塔 %$ 梯田坎

## 水塔 %# 垄

#% 小三角点 %% 独立树

#& 水准点 %& 公路

#’ 高压线 %’ 大车路

#( 低压线 %( 小路

#) 通迅线 %) 铁路

砖石及混
#* %* 隧道
凝土围墙

#+ 土墙 %+ 挡土墙
#’& 第 ! 章" 地形图测绘

续表
编号 符号名称 图! ! 例 编号 符号名称 图! ! 例

"# 车行桥 $% 输水槽

$& 人行桥 $’ 水闸

$( 高架公路 $# 河流溪流

$" 高架铁路 )& 湖泊池塘

$$ 路堑 )( 地类界

$) 路堤 )" 经济林

$* 土堤 )$ 水稻田

$+ 人工沟渠 )) 旱地

!" #" $% 等高线


#" 等高线原理
等高线是地面相邻等高点相连接的闭合曲线。一簇等高线,在图上不仅能表达地面起伏变
!" # $ 地物地貌的表示方法 %&%

化的形态,而且还具有一定立体感。如图 !" #,设有一座小山头的山顶被水恰好淹没时的水面高


程为 %& ’,水位每退 % ’,则坡面与水面的
交线即为一条闭合的等高线,其相应高程
为 (% ’、
(& ’、
#% ’。将地面各交线垂直投
影在水平面上,按一定比例尺缩小,从而得
到一簇表现山头形状、大小、位置以及起伏
变化的等高线。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 !,称为等高距
或等高线间隔,在同一幅地形图上,等高距
是相同的,
相邻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 ",称为
等高线平距。由图可知,
" 愈大,
表示地面坡
度愈缓,
反之愈陡。坡度与平距成反比。
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等高距选择过大,
图 !" #$ 等高线原理
就不能精确显示地貌;反之,选择过小,等
$
高线密集,失去图面的清晰度。因此,应根据地形和比例尺参照表 !" ) 选用等高距。
表 !" #$ 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
比$ 例$ 尺
地形类别 备$ $ 注
*+ %&& *+ * &&& *+ ) &&& *+ % &&&
平地 &" % ’ &" % ’ *’ )’
等高距为 &" % ’ 时,特征点高程可注至 ,’,其余
丘陵 &" % ’ *’ )’ %’
均为注至 -’。
山地 *’ *’ )’ %’

按上表选定的等高距称为基本等高距,同一幅图只能采用一种基本等高距。等高线的高程
应为基本等高距的整倍数。按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首曲线,用细实线描绘;为了读图方
便,高程为 % 倍基本等高距的等高线用粗实线描绘并注记高程,称为计曲线;在基本等高线不能
反映出地面局部地貌的变化时,可用二分之一基本等高距用长虚线加密的等高线,称为间曲线;
更加细小的变化还可用四分之一基本等高距用短虚线加密的等高线,称为助曲线( 图 !" ()。

图 !" ($ 各种等高线 图 !" %$ 山头和洼池


$ $
$#! 第 ! 章" 地形图测绘

!" 等高线表示典型地貌
地貌形态繁多,但主要由一些典型地貌的不同组合而成。要用等高线表示地貌,关键在于掌
握等高线表达典型地貌的特征。典型地貌有:
山头和洼地
(盆地)! 如图 "# $ 表示山头和洼地的等高线。其特征等高线表现为一组闭合曲线。
在地形图上区分山头或洼地可采用高程注记或示坡线的方法。高程注记可在最高点或最低
点上注记高程,或通过等高线的高程注记字头朝向确定山头( 或高处);示坡线是从等高线起向
下坡方向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示坡线从内圈指向外圈,说明中间高,四周低,由内向外为下坡,
故为山头或山丘;示坡线从外圈指向内圈,说明中间低,四周高,由外向内为下坡,故为洼地或盆
地。
山脊和山谷! 山脊是沿着一定方向延伸的高地,其最高棱线称为山脊线,又称分水线,如图
"# % 中 ! 所示山脊的等高线是一组向低处凸出为特征的曲线。山谷是沿着一方向延伸的两个山
脊之间的凹地,贯穿山谷最低点的连线称为山谷线,又称集水线,如图 "# & 中 " 所示,山谷的等高
线是一组向高处凸出为特征的曲线。
山脊线和山谷线是显示地貌基本轮廓的线,
统称为地性线,
它在测图和用图中都有重要作用。

图 "# %! 山脊和山谷 图 "# &! 鞍部! ! ! ! ! ! 图 "# "! 陡崖


! !
鞍部! 鞍部是相邻两山头之间低凹部位
呈马鞍形的地貌,如图 "# &。鞍部( # 点处)俗
称垭口,是两个山脊与两个山谷的会合处,等
高线由一对山脊和一对山谷的等高线组成。
陡崖和悬崖! 陡崖是坡度在 &)* 以上的
陡峭崖壁,有石质和土质之分,图 "# " 是石质
陡崖的表示符号。悬崖是上部突出中间凹进
的地貌,这种地貌等高线如图 "# ’ 所示。
冲沟! 冲沟又称雨裂,如图 "# (),它是具
有陡峭边坡的深沟,由于边坡陡峭而不规则,
所以用锯齿形符号来表示。
熟悉了典型地貌等高线特征,就容易识 ! 图 "# ’! 悬崖! ! ! ! ! 图 "# ()! 冲沟
!" #$ 平板仪及其使用 &’!

别各种地貌,图 !" ## 是某地区综合地貌示意图及其对应的等高线图,读者可自行对照阅读。

图 !" ##$ 地貌与等高线


$
!" 等高线的特性
根据等高线的原理和典型地貌的等高线,可得出等高线的特性:
(#)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点,其高程必相等。
(%) 等高线均是闭合曲线,如不在本图幅内闭合,则必在图外闭合,故等高线必须延伸到图
幅边缘。
(&) 除在悬崖或绝壁处外,等高线在图上不能相交或重合。
(’) 等高线的平距小,表示坡度陡,平距大则坡度缓,平距相等则坡度相等,平距与坡度成
反比。
(() 等高线和山脊线、山谷线成正交。如图 !" ) 所示。
()) 等高线不能在图内中断,但遇道路、房屋、河流等地物符号和注记处可以局部中断。

#" $% 平板仪及其使用

#" $" &% 平板仪测量原理


平板仪测量是根据图解的原理测定水平角,所以平板仪测量又称图解测量。如图 !" #%,设
地面上有 !、"、# 三点,欲将这三点测绘于图上,可在 ! 点水平地安置一块固定有图纸的图板,将
地面点 ! 沿铅垂方向投影到图纸上,定出 $ 点。设想过 !"、!# 方向分别作铅垂面,则它们与图
纸的交线 $%、$& 所夹的角度+%$& 就是地面上空间角 +"!# 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即水平角)。如
用视距法测定 !"、!# 的距离和高差,即可在图上沿 $%、$& 方向线上按比例尺定出 %、& 两点,则图
纸上的 %$& 图形相似于地上点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图形。

#" $" $% 平板仪构造


平板仪分为小平板仪和大平板仪。
&" 小平板仪
’&& 第 ! 章" 地形图测绘

图 !" #$% 平板仪测量 图 !" #&% 小平板仪


% #" 图板;
$" 照准器;
&" 三脚架;
’" 对点器;
(" 长盒罗盘
%
如图 !" #&,小平板仪主要由图板、照准器和三脚架组成,附件有对点器和长盒罗盘。图板通
过基座上的窝球状连接螺旋安装在三角架上。照准器系由具有刻划的直尺和前后的接目觇板、
接物觇板、中间的水准器组成。用接物觇板的照准丝与接目觇孔构成的视准面来瞄准目标,直尺
描绘方向线,长盒罗盘用来标定图板方向,对点器用来安置图板,使图上点与地面相应测站点在
同一铅垂线上。
!" 大平板仪
大平板仪主要由照准仪、测图板、三角架与基座、水准器、罗盘、移点器等组成。照准仪是用
来瞄准目标、画方向线、测定距离和高差,是由望远镜、竖盘、支柱和直尺构成( 图 !" #’)。大平板
仪结构坚固、稳定,测图精度高,但仪器笨重。

图 !" #’% 大平板仪


#" 物镜;
$" 望远镜制动螺旋;
&" 望远镜微
动螺旋;’" 指标水准管;(" 读数 放大器 ;
)" 目镜;
*" 竖直度盘;
!" 指标水准管微动
螺旋;
+" 横轴校正螺旋;
#," 横轴水准管%
图 !" #(% 对点、整平、定向

% %

#" !" $% 平板仪的安置


平板仪的安置包括对点、整平和定向三项工作。由于这三项工作之间互相影响,通常先用目
!" #$ 测站点的增补 !(’

估法进行平板的粗略定向、整平和对点,然后以相反的顺序进行精确的对点、整平和定向。
!" 对点
如图 !" #$,
对点就是使图上的已知点 ! 与地上的测站点 " 位于同一铅垂线上。对点时,
将对点
器的尖端对准图上 ! 点,
移动脚架使垂球尖对准地面点 ",其容许误差一般规定为%" %$ && ’ #,#
为比例尺分母。
#" 整平
整平的目的是使固定有图纸的平板处于水平位置。整平时,先放松窝状连接的整平螺旋,倾
仰平板使照准器上的水准管气泡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居中,测图平板水平,然后拧紧整平螺
旋使平板稳定。
$" 定向
定向的目的是使图纸上的已知方向线与地面上相应的方向线一致或平行。用已知方向线定
向时,将照准器的直尺边紧靠已知直线 !$( 图 !" #$),松开窝状连接的螺旋,转动平板,使照准器
瞄准地面点 %,固定平板,完成定向工作。
定向误差属于系统误差,对点位精度影响较大。用已知直线定向时,定向精度与直线的长度
有关,定向直线愈长,定向精度愈高。

%" $& 测站点的增补

在测绘地形中,当测站点不够使用时,常需要在已有控制点的基础上增补临时性的测站点,
其方法有下列几种:
!" 视距支导线
设置视距支导线的边长应不大于最大视距的 ( ) *( 见表 !" *),竖直角不宜过大,最多只允许
连续设置两个支点。支导线的水平角用经纬仪测量一个测回,用视距法往返测定支导线的边长
和高差,每条导线边往返测的较差相对于该边长的水平距离不大于 # ) (%%,高差较差不大于该边
长水平距离的 # ) $%%。边长和高差的往返测较差在允许范围内取往返测的平均值,然后用图解
法展绘出支导线点。由于支导线缺乏检核条件,因此要对观测和展绘工作加强检查,防止错误。
表 %" $& 碎部点间距和最大视距
最大视距 ) &
测图比例尺 地形点最大间距 ) &
主要地物点 次要地物点和地形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当用平板仪测绘地形图时,可采用图解法测量导线点,布设的支导线称为图解支导线,与视
距支导线不同之处,只是导线的方向不是用经纬仪测定,而是直接用照准仪确定。
#" 视距导线
若用支导线方法增设测站点还不能满足测图的要求,可采用视距导线方法。视距导线应布设
&$( 第 ! 章" 地形图测绘

成附合或闭合导线形式,
增设的临时测站一般不超过 ! 个。导线边和角的测量方法与视距支导线
相同。按照导线边和角展绘导线点,
当平面点位的闭合差不大于 " # $%%,用图解法调整。调整方法
如图 &’ "(,
在图 &’ "() 中 !、
" 为已知点,
"#、
$#、
*#、 闭合差为 ""#。各点的改
"#为未经调整的导线点,
正方向与闭合差 ""#的方向相同,
改正量在 "#点为 ""#,
其余各点改正量根据其离起点 ! 的距离按
比例用图解法求出。在图 &’ "(+ 中,
按一定比例绘出各导线边长,
在 "#点作垂线使 ""#等于闭合差
的大小,
连接 !",
分别过 "#、 *#点作垂线交于 !" 得 "、
$#、 $、*,则 ""#、
$$#、
**#即为 "#、
$#、
*#点的改正
量。高程闭合差不大于 " $ !%%,
其闭合差的调整也可按图 &’ "(+ 同样的方法进行。

图 &’ "(, 导线闭合差调整


,
!" 内外分点法
当需要增设的测站离控制点较近且相邻的控制点通视,可采用内外分点法测定测站点。如
图 &’ "- 所示,在需要增设测站位置较近的控制点 " 上置镜,瞄准控制点 !,在 !" 方向上量取距
离 "%,定出测站 % 点,这种方法称为内分点法;若瞄准 ! 点后倒镜,在 !" 的延长线方向上量取
距离 "&,定出测站 & 点,这种方法称为外分点法。

图 &’ "-, 内外分点


,

#" $%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 $" &% 图纸准备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大小一般为 !% ./ 0 !% ./,
!% ./ 0 1% ./,
1% ./ 0 1% ./。为保证测
图的质量,应选择优质绘图纸。一般临时性测图,可直接将图纸固定在图板上进行测绘;需要长
期保存的地形图,为减少图纸的伸缩变形,通常将图纸裱糊在锌板、铝板或胶合板上。目前各测
绘部门大多采用聚酯薄膜代替绘图纸,它具有透明度好、伸缩性小、不怕潮湿、牢固耐用等特点。
聚酯薄膜图纸的厚度为 %’ %- 2 %’ " //,表面打毛,可直接在底图上着墨复晒蓝图,如果表面不清
洁,还可用水洗涤,因而方便和简化了成图的工序。但聚酯薄膜易燃、易折和老化,故在使用保管
过程中应注意防火防折。

#" $" ’% 绘制坐标格网


为了准确地将控制点展绘在图纸上,首先要在图纸上绘制 "% ./ 0 "% ./ 的直角坐标格网。
绘制坐标格网的工具和方法很多,如可用坐标仪或坐标格网尺等专用仪器工具。坐标仪是专门
!" #$ 碎 部 测 量 (#’

用于展绘控制点和绘制坐标格网的仪器;坐标格网尺是专门用于绘制格网的金属尺。它们是测
图单位的一种专用设备。下面介绍对角线法绘制格网。
如图 !" #!,先用直尺在图纸上绘出两条对角线,从交点 ! 为圆心沿对角线量取等长线段,得
"、#、$、% 点,用直线顺序连接 $ 点,得矩形 "#$%。再从 "、% 两点起各沿 "#、%$ 方向每隔 #% &’ 定
一点;从 %、$ 两点起各沿 %"、$# 方向每隔 #% &’ 定一点,连接矩形对边上的相应点,即得坐标格
网。坐标格网是测绘地形图的基础,每一个方格的边长都应该准确,纵横格网线应严格垂直。因
此,坐标格网绘好后,要进行格网边长和垂直度的检查。小方格网的边长检查,可用比例尺量取,
其值与 #% &’ 的误差不应超过 %" ( ’’;小方格网对角线长度与 #$" #$ &’ 的误差不应超过 %" )
’’。方格网垂直度的检查,可用直尺检查格网的交点是否在同一直线上( 如图 !" #! 中 &’ 直
线),其偏离值不应超过 %" ( ’’。如检查值超过限差,应重新绘制方格网。

图 !" #!* 对角线法绘制格网 图 !" #+* 控制点展绘


* *
!" #" $% 展绘控制点
展绘控制点前,首先要按图的分幅位置,确定坐标格网线的坐标值,也可根据测图控制点的
最大和最小坐标值来确定,使控制点安置在图纸上的适当位置,坐标值要注在相应格网边线的外
侧( 图 !" #+)。
按坐标展绘控制点,
先要根据其坐标,
确定所在的方格。例如控制点 ( 的坐标 ) ( , $(%" )$ ’,
* ( , $()" $) ’。根据 ( 点的坐标值,可确定其位置在 +,-. 方格内。分别从 +, 和 .- 按测图比例尺
各量取 (%" )$ ’,
得 /、
0 两点;
然后从 / 点开始沿 /0 方向按测图比例尺量取 ()" $) ’,
得 ( 点。同法可
将图幅内所有控制点展绘在图纸上,
最后用比例尺量取各相邻控制点间的距离作为检查,
其距离与
相应的实地距离的误差不应超过图上 %" ) ’’。在图纸上的控制点要注记点名和高程,一般可在控
制点的右侧以分数形式注明,
分子为点名,
分母为高程,
如图 !" (% 中1、
…、( 点。

!" &% 碎部测量

碎部测量是以控制点为测站,测定周围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并按规定的图示符号绘制
$’! 第 ! 章" 地形图测绘

成图。

!" #" $% 碎部点的选择


地物、地貌的特征点,统称为地形特征点,正确选择地形特征点是碎部测量中十分重要的工
作,它是地形测绘的基础。地物特征点,一般选在地物轮廓的方向线变化处,如房屋角点、道路转
折点或交叉点、河岸水涯线或水渠的转弯点等。连接这些特征点,就能得到地物的相似形状。对
于形状不规则的地物,通常要进行取舍。一般的规定是主要地物凸凹部分在地形图上大于 !" #
$$ 均应测定出来;小于 !" # $$ 时可用直线连接。一些非比例表示的地物,如独立树、纪念碑和
电线杆等独立地物,则应选在中心点位置。地貌特征点,通常选在最能反映地貌特征的山脊线、
山谷线等地性线上。如山顶、鞍部、山脊、山谷、山坡、山脚等坡度或方向的变化点,如图 %" &! 所
示的立尺点。利用这些特征点勾绘等高线,才能在地形图上真实地反映出地貌来。

图 %" &!’ 地貌特征点



碎部点的密度应该适当,过稀不能详细反映地形的细小变化,过密则增加野外工作量,造成
浪费。碎部点在地形图上的间距约为 & ( ) *$,各种比例尺的碎部点间距可参考表 %" )。在地面
平坦或坡度无显著变化地区,地貌特征点的间距可以采用最大值。

!" #" &% 地物地貌的描绘


工作中,当碎部点展绘在图上后,就可在碎部测量对照实地描绘地物和等高线。
$" 地物描绘
描绘的地形图要按图式规定的符号表示地物。依比例描绘的房屋,轮廓要用直线连接,道
路、河流的弯曲部分要逐点连成光滑的曲线。不依比例描绘的地物,需按规定的非比例符号表
示。
&" 等高线勾绘
由于等高线表示的地面高程均为等高距 ! 的整倍数,因而需要在两碎部点之间内插以 ! 为
间隔的等高点。内插是在同坡段上进行。下面介绍两种常见方法:
(+) 目估法’ 如图 %" &+,,某局部地区地貌特征点的相对位置和高程,已测定在图上。首先
连接地性线上同坡段的相邻特征点 "#、"$ 等,虚线表山脊线,实线表山谷线,然后在同坡段上,按
高差与平距成比例的关系内差等高点,勾绘等高线。已知 #、" 点平距为 )- $$( 图大量取),高差
! #" . #%" - $ / #)" + $ . -" # $,如勾绘等高距为 + $ 的等高线,共有五根线穿过 #" 段,两根间的
平距 % . 0" 1 $$( 由 %2 )- . +2 -" # 求得)。# 点至第一根等高线的高差为 !" 3 $,不是 + $,按
高差 + $ 的平距 % 为标准,适当缩短( 将 % 分为 +! 份,取 3 份),目估定出 ## $ 的点;同法在 " 点
!" #$ 碎 部 测 量 &(’

定出 !" # 的点。然后将首尾点间的平距 ! 等分定出 !$ #、 !& # 各点;同理,在 !"、!#、!$ 段


!% #、
上定出相应的点( 图 "’ ()*)。最后将相邻等高的点,参照实地的地貌用圆滑的曲线徒手连接起
来,就构成一簇等高线( 图 "’ ()+)。

图 "’ (), 目估法勾绘等高线


,
(() 图解法, 绘一张等间隔若干条平行线的透明纸,蒙在勾绘等高线的图上,转动透明纸,
使 %、! 两点分别位于平行线间的 -’ . 和 -’ $ 的位置上,如图 "’ ((,则直线 %! 和五条平行线的交
点,便是高程为 !! #、
!$ #、 !& # 及 !" # 的等高线位置。
!% #、

图 "’ ((, 图解法内插等高线 图 "’ (/, 经纬仪测图


, ,
!" #" $% 测图方法
&" 经纬仪( 光电测距仪)测绘法
()) 仪器安置, 如图 "’ (/,在测站 & 安置经纬仪,量取仪器高 ’,填入手簿,在视距尺上用红
布条标出仪器高的位置 !,以便照准。将水平度盘读数配置为 -0,照准控制点 (,作为后视点的
起始方向,并用视距法测定其距离和高差填入手簿,以便进行检查。当测站周围碎部点测完后,
再重新照准后视点检查水平度盘零方向,在确定变动不大于 ()后,方能撤站。测图板置于测站
旁。
(() 跑尺, 在地形特征点上立尺的工作通称为跑尺。立尺点的位置、密度、远近及跑尺的
(’& 第 ! 章" 地形图测绘

方法影响着成图的质量和功效。立尺员在立尺之前,应弄清实测范围和实地情况,选定立尺点,
并与观测员、绘图员共同商定跑尺路线,依次将尺立置于地物、地貌特征点上。
(!) 观测" 将经纬仪照准地形点 ! 的标尺,中丝对准视仪器高处的红布条( 或另一位置读
数),上下丝读取视距间隔 ",并读取竖盘读数 # 及水平角 !,记入手簿进行计算( 表 #$ %)。然后
将 ! ! 、$ ! 、% ! 报给绘图员。同法测定其它各碎部点,结束前,应检查经纬仪的零方向是否符合
要求。
(%) 绘图" 绘图是根据图上已知的零方向,在 & 点上按用量角器定出 &’ 方向,并在该方向
上按比例尺针刺 $ ! 定出 ’ 点;以该点为小数点注记其高程 % ! 。同法展绘其它各点,并根据这些
点绘图。测绘地物时,应对照外轮廓随测随绘。测绘地貌时,应对照地性线和特殊地貌外缘点勾
绘等高线和描绘特征地貌符号。勾绘等高线时,应先勾出计曲线,经对照检查无误,再加密其余
等高线。
用光电测距仪测绘地形图与用经纬仪的测绘方法基本一致,只是距离的测量方式不同。根
据斜距 (、竖盘读数 #、仪器高 ) 和棱镜高 ",就可算出 $ 和 %,再加 ! 角,即可展绘点位。
表 !" #$ 地形测量手簿
测站:&%" " " 后视点:&!" " " 仪器高 ):
’$ %( )" " " 指标差 *:* ’$ ++" " " 测站高程 %:
(+,$ %+ )

视距 中丝读 竖盘读 水平距离


点号 水平角 ! 竖直角 # 高差 . - ) 高程 - ) 备注
,・" - ) 数" 数# $- )
’ #.$ + ’$ %( ’/+0’#1 #.0%#1 %0’’1 /$ ’# #%$ .. (’!$ .# 水渠
( ’!$ . ’$ %( ’+0.#1 #’0’#1 #0%’1 ($ +( ’!$ ’2 (+2$ %(
! .+$ / ’$ %( (!%0!(1 ,20!%1 ’+0(.1 2$ ++ %#$ 2. (’/$ %+
% ,+$ + ’$ /+ ’!.0!/1 2!0%(1 * !0%!1 * %$ ,’ /2$ ,’ (+($ /2 电杆
. 2($ ( ’$ ++ !%0%%1 ’+(0(%1 * ’(0(.1 * ’#$ 2% #,$ 2% ’##$ %/

%" 小平板仪与经纬仪联合测图法
如图 #$ (%,安置经纬仪在测站 / 附近 ’ 3 ( ) 的 /+点,视距尺立于 / 点上,使经纬仪盘左
竖盘读数 # 为 2+0视线水平,瞄准视距尺读数 " ,量取仪器高 ),可计算出 /+点的高程( % /+ 4
% / 5 " * ))。然后安置平板仪于 / 点,用照准器瞄准 0 点,以图上 12 进行定向。小平板定向
好后,再用照准器瞄准经纬仪的垂球线,在图上画出直线方向线 11+,将量取的 //+的距离按
比例尺展 /+点在图上,定出 1+点。测图
时,测图员以照准器直尺边缘切于图上 1
点,瞄准立在碎部点 ! 的视距尺,在图纸
上画出方向线 1’。同时经纬仪司镜员也
瞄准 ! 点,用视距法测出/+!的水平距离
$ / +! 和高差 . / +! ,并报给测图员。在图板
上测图员以 1+为圆心,按比例尺 $ / +! 为半
径,与 11+方向线相交得 ’ 点,并在点旁
注高程。依同样方法,可测绘出其它碎部
图 #$ (%" 小平板与经纬仪测图
点。
"
!" #$ 地形图的拼接、整饰和检查 %&%

在某些测图中,对精度要求高的主要地物点,如厂房角点、地下管线检查井、烟囱中心等,
当视距测量的精度满足不了要求时,可用经纬仪测水平角,钢尺丈量距离,水准仪测高差,来
满足点位需要。

!" #$ 地形图的拼接、整饰和检查

在大区域内 测 图,地 形 图 是 分 幅 测 绘 的。 为 了 保 证 相 邻 图
幅的互相拼接,每 一 幅 图 的 四 边,要 测 出 图 廓 外 $ &&。 测 完 图
后,还需要对图幅 进 行 拼 接、检 查 与 整 饰,方 能 获 得 符 合 要 求 的
地形图。

!" #" %$ 地形图的拼接


每幅图施测完后,在相邻图幅的连接处,无论是地物或地貌,往
往都不能完全吻合。如图 !" #$,左、右两幅图边的房屋、道路、等高
线都有偏差。如相邻图幅地吻和等高线的偏差,不超过表 !" $ 规定
的# !#倍,取平均位置加以修正。修正时,通常用宽 $ ’ ( )& 的透明
纸蒙在左图幅的接图边上,用铅笔把坐标格网线、地物、地貌描绘在
透明纸上,然后再把透明纸按坐标格网线位置蒙在右图幅衔接边
上,同样用铅笔描绘地物、地貌。若接边差在限差内,则在透明纸上
用彩色笔平均配赋,并将纠正后的地物地貌分别刺在相邻图边上,
以此修正图内的地物、地貌。
图 !" #$ % 地形图接边差
$ $ $ $ $ $ $ $ $ $ $ $ $ $ 表 !" &$ 地形图接边误差允许值
%
点位中误差 邻近地物点间距中 等高线高程中误差( 等高距)
地区类别
( && 图上) 误差( && 图上) 平地 丘陵地 山地 高山地

% 山地、高山地和设站施测
*" +$ *" (
困难的旧街坊内部 ./0 ./# #/0 .
% 城市建筑区和平地、
丘陵地 ," $ *" -

!" #" ’$ 地形图的检查


%" 室内检查
观测和计算手簿的记载是否齐全、清楚和正确,各项限差是否符合规定;图上地物、地貌的真
实性、清晰性和易读性,各种符号的运用、名称注记等是否正确,等高线与地貌特征点的高程是否
符合,有无矛盾或可疑的地方,相邻图幅的接边有无问题等。如发现错误或疑点,应到野外进行
实地检查修改。
’" 外业检查
首先进行巡视检查,它根据室内检查的重点,按预定的巡视路线,进行实地对照查看。主要
’)( 第 ! 章" 地形图测绘

查看原图的地物、地貌有无遗漏;勾绘的等高线是否逼真合理,符号、注记是否正确等。然后进行
仪器设站检查,除对在室内检查和巡视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重点错误和遗漏进行补测和更正外,对
一些怀疑点,地物、地貌复杂地区,图幅的四角或中心地区,也需抽样设站检查,一般为 !"# 左
右。

!" #" $% 地形图的整饰


当原图经过拼接和检查后,要进行清绘和整饰,使图面更加合理、清晰、美观。整饰应遵循先
图内后图外,先地物后地貌,先注记后符号的原则进行。工作顺序为:内图廓、坐标格网,控制点、
地形点符号及高程注记,独立物体及各种名称、数字的绘注,居民地等建筑物,各种线路、水系等,
植被与地类界,等高线及各种地貌符号等。图外的整饰包括外图廓线、坐标网、经纬度、接图表、
图名、图号、比例尺、坐标系统及高程系统、施测单位、测绘者及施测日期等。图上地物以及等高
线的线条粗细、注记字体大小均按规定的图式进行绘制。
现代测绘部门大多已采用计算机绘图工序,经外业测绘的地形图,只需用铅笔完成清绘,然
后用扫描仪使地图矢量化,便可通过 $%&’($) 等绘图软件进行地形图的机助绘制。

!" &% 全站仪数字化测图

利用全站仪能同时测定距离、角度、高差,提供待测点三维坐标,将仪器野外采集的数据,结
合计算机、绘图仪以及相应软件,就可以实现自动化测图。

!" &" ’% 全站仪测图模式


结合不同的电子设备,全站仪数字化测图主要有如图 *+ ,- 三种模式。

图 *+ ,-. 全站仪地形测图模式
.
’" 全站仪结合电子平板模式
该模式是以便携式电脑作为电子平板,通过通讯线直接与全站仪通讯、记录数据,实时成图。
因此,它具有图形直观、准确性强、操作简单等优点,即使在地形复杂地区,也可现场测绘成图,避
免野外绘制草图。目前这种模式的开发与研究相对比较完善,由于便携式电脑性能和测绘人员
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因此它符合今后的发展趋势。
(" 直接利用全站仪内存模式
该模式使用全站仪内存或自带记忆卡,把野外测得的数据,通过一定的编码方式,直接记录,
同时野外现场绘制复杂地形草图,供室内成图时参考对照。因此,它操作过程简单,无需附带其
它电子设备;对野外观测数据直接存储,纠错能力强,可进行内业纠错处理。随着全站仪存储能
!" #$ 全站仪数字化测图 ’)!

力的不断增强,此方法进行小面积地形测量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 全站仪加电子手簿或高性能掌上电脑模式
该模式通过通讯线将全站仪与电子手簿或掌上电脑相联,把测量数据记录在电子手簿或便
携式电脑上,同时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属性操作,并绘制现场草图。内业时把数据传输到计算机
中,进行成图处理。它携带方便,掌上电脑采用图形界面交互系统,可以对测量数据进行简单的
编辑,减少了内业工作量。随着掌上电脑处理能力的不断增强,科技人员正进行针对于全站仪的
掌上电脑二次开发工作,此方法会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 $" %& 全站仪数字测图过程


全站仪数字化测图,主要分为准备工作、数据获取、数据输入、数据处理、数据输出等五个阶
段。在准备工作阶段,包括资料准备、控制测量、测图准备等,与传统地形测图一样,在此不再赘
述,现以实际生产中普遍采用的全站仪加电子手簿测图模式为例,从数据采集到成图输出介绍全
站仪数字化测图的基本过程。
’" 野外碎部点采集
一般用“ 解算法”进行碎部点测量采集,用电子手簿记录三维坐标( !,",#)及其绘图信息。
既要记录测站参数、距离、水平角和竖直角的碎部点位置信息,还要记录编码、点号、连接点和连
接线型四种信息,在采集碎部点时要及时绘制观测草图。
%" 数据传输
用数据通讯线连接电子手簿和计算机,把野外观测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每次观测的数据要
及时传输,避免数据丢失。
!"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转换和数据计算。数据处理是对野外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检查可能
出现的各种错误;把野外采集到的数据编码,使测量数据转化成绘图系统所需的编码格式。数据
计算是针对地貌关系的,当测量数据输入计算机后,生成平面图形、建立图形文件、绘制等高线。
(" 图形处理与成图输出
编辑、整理经数据处理后所生成的图形数据文件,对照外业草图,修改整饰新生成的地形图,
补测重测存在漏测或测错的地方。然后加注高程、注记等,进行图幅整饰,最后成图输出。

#" $" !& 数据编码


野外数据采集,
仅测定碎部点的位置并不能满足计算机自动成图的需要,
必须将所测地物点的
连接关系和地物类别
(或地物属性)等绘图信息记录下来,
并按一定的编码格式记录数据。编码按
照 !" # $ %&’(& )*《%+ ,((、 %+ - ((( 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进行,地形信息的编码由
%+ % (((、
四部分组成:
大类码、
小类码、
一级代码、二级代码,分别用 % 位十进制数字顺序排列。第一大类码
是测量控制点,
又分平面控制点、
高程控制点、
!./ 点和其它控制点四个小类码,编码分别为 %%、
%-、
%* 和 %&。小类码又分若干一级代码,一级代码又分若干二级代码。如小三角点是第 * 个一级代
码,
, 秒小三角点是第 % 个二级代码,
则小三角点的编码是 %%*,
, 秒小三角点的编码是 %%*-。
野外观测,除要记录测站参数、距离、水平角和竖直角等观测量外,还要记录地物点连接关系
信息编码。现以一条小路为例( 图 ’0 -1),说明野外记录的方法。记录格式见表 ’0 2,表中连接
%’& 第 ! 章" 地形图测绘

点是与观测点相连接的点号,连接线型是测点与连接点之间的连线形式,有直线、曲线、圆弧和独
立点四种形式,分别用 !、
"、# 和空为代码,小路的编码为 $$#,点号同时也代表测量碎部点的顺
序,表中略去了观测值。

图 %& "’( 小路的数字化测图记录


(
表 !" #$ 小路的数字化测图编码

单元 点号 编号 连接点 连接线性
! $$# !
第一单元 " $$# "
# $$#
$ $$#
) $$# )
第二单元 * $$# +"
’ $$# +$
第三单元 % $$# ) !

目前开发的测图软件一般是根据自身特点的需要、作业习惯、仪器设备和数据处理方法制定
自己的编码规则。利用全站仪进行野外测设时,编码一般由地物代码和连接关系的简单符号组
成。如代码 ,-、,!、,"…分别表示特种房、普通房、简单房……( , 字为“ 房”的第一拼音字母,以
下类同),.!、."…表示第一条河流、第二条河流……的点位。

!" !$ 航空摄影测量

航空摄影测量是利用航空摄影像片来绘制地形图。这种方法可把大量野外工作变为室内作
业,具有速度快、成本低、精度均匀、不受季节限制等优点。国家 !/ !-- --- 0 !/ !- --- 的基本
图,各专业部门工程规划设计使用的 !/ ) --- 和 !/ " --- 等大比例尺地形图,均采用航空摄影
测量绘制。

!" !" %$ 航摄像片的基本知识


航空像片是用航空摄影机在飞机上对地面进行摄影所得,它是测图的基本资料。航片影
像要覆盖整个测区面积,在天气晴朗条件下,按选定的航高和航线连续飞行摄影。相邻两航
片之间要有影像重叠,规定航向重叠不小于 *-1 ,旁向重叠不小于 #-1( 图 %& "%)。航片影像
范围的大小,叫像幅,目前常用像幅为 "# 23 4 "# 23,像片四边的中点设用框标,对边框标的
连线构成直 角 坐 标 系 的 轴 线,依 据 框 标 可 量 测 像 点 坐 标。航 摄 影 片 与 地 形 图 相 比 有 以 下
!" !# 航空摄影测量 !$$

特点。

图 !" #!$ 航空相片的航向与旁向重叠 图 !" #%$ 航片中心投影

$ $
!" 投影方式的差别
地形图是将地物、地貌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地形图比例尺为一常数。航摄像片是中心投
影。如图 !" #% 所示,地面点 ! 发出光线经摄影镜头 " 交于底片 # 上。摄影镜头 " 到底片的距
离 为摄影机焦距$,"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航高,以%表示。由图!" #% 可得像片的比例尺为
& #’ $
’ ’
& !( %
#" 地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
由图 !" #% 及像片比例尺的公式可知,只有当像片严格水平且地面也绝对平坦时,中心投影
图才会与地形图所要求的垂直投影保持一致。当像片水平而地面起伏时,如图 !" (),地面两等
长线 段 !( 和 )* 位 于 不 同 的 高 度 ,它 们 在 像 片 上 的 构 象 #’ 、+, 却 有 不 同 的 长 度 和 比 例 尺 。即
)(’ 第 ! 章" 地形图测绘

图 !" #$% 地形起伏产生投影误差 图 !" #&% 像片倾斜误差


% %
使在地面同一水平位置而高度不同的 !、!"点,在像片上也有着不同的影像 #、#",##"即为因地面
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产生的误差,称为投影误差。
投影误差的大小,与地面点相对与选定的基准面 $$ 的高程 % 成正比。
!" 航摄像片倾斜误差
如图 !" #&,& 和 &"分别为水平和倾斜像片,水平面上等长线段 ’(、)! 在水平像片上构像为
*+、,#,在倾斜像片上构像为 *"+"、,"#",*+ - *"+",,# . ,"#",可见倾斜像片上各处的比例尺都不相
同。由于像片倾斜引起像点位移产生的误差称为倾斜误差。为此,航片内业利用地面已知控制
点,采取像片纠正的方法来消除倾斜误差。
#" 表达方式不同
在地形图上,地物地貌是按确定的地物符号、地貌符号、文字注记等表达。航片上则是物体
的自然影像,以相关的形状、大小、色调、阴影等表示地物、地貌。这种表达方式有一定程度的不
确定性和局限性。利用航片制作地形图,需要补充地物的属性、关系和地貌的植被等资料。为
此,航测通过内业判读和外业调绘的方法来识别和综合有关地物和地貌信息,并按统一的图示符
号和文字注记绘注在像片上。这项工作称为像片调绘。

$" $" %& 航测成图简介


航空摄影测量是以航片测制地形图,它包括航空摄影、航测外业、航测内业三部分工作内
容。航测外业主要包括控制测量和像片调绘。航测内业则包括控制加密和测图。控制加密
是在外业控制点基础上由室内进行的。主要由电子计算机来完成,俗称“ 电算加密”。测图有
测制线划地形图、像片平面图、影像地形图以及数字地面模型( ’())。航测成图方法已经历
全模拟法、模似 数值法、模似 解析法及数字 解析法等几个阶段,如表 !" * 所示。不同的仪
器,其测图的方法也不相同,但其测图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目前航测成图的常用方法有:综
合法和全能法。
!" #$ 地籍图测绘 %(#

表 !" #$ 摄影测量发展的几个阶段

全模拟 模拟 数值 模拟 解析 数字 解析

影像材料 模拟 模拟 模拟 数字化

立体模型 模拟 模拟 解析 解析

输出产品 模拟 数字化 数字化 数字化

%" 综合法
综合法测图是航空摄影测量和地形测量
相结合的一种测图方法。航片通过航测内业
进行纠正和影像镶嵌,获得地面影像点的平
面相关位置,镶嵌好的像片平面图拿到野外
进行地物调绘和地貌测绘,得到航测地形原
图( 也称 影像地图),其测图过程见图 !" #$。 图 !" #$% 综合法测图过程框图
综合法测图主要适用于平坦地区,多用于地形图修测和大型工程的规划设计用图。
&" 全能法
它是利用航片和立体测图仪,根据空间
交会原理,在室内经过称为相对定向和绝对
定向的工作过程,然后建立按比例缩小的且
与地面 完 全 相 似 的 光 学( 或 数 学)立 体 模
型,用此模型测绘地物和地貌,绘制地形图。
图 !" ##% 全能法测图过程框图
其测图过程见图 !" ##。全能法是通过测图
%
仪器的机械补偿装置或计算机的内置解算软件对航片的倾斜和地形起伏的影响进行改正,因此
它适合各类地形多种比例尺的测图。
随着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发展,利用安装在航摄飞机上的 &’( 接收机,测定摄影中
心在曝光瞬间的空间三维坐标,将它们作为观测值参加空中三角测量平差,可以大大减少甚至免
除地面控制测量工作。从 )*!+ 年代初,美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率先进行 &’( 辅助空中三角
测量的理论和试验研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应用方面,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
自 )**+ 年开始,先后进行了多次机载 &’( 航测成图的模拟试验和生产性试验,目前已从理论研
究和模拟试验步入实际应用阶段。

!" ’$ 地籍图测绘

地籍图是一种以土地权属界址、面积、类别、等级、质量,使用现状以及相关的地物、地貌的专
用地图。它是国家整个国土管理、使用、开发的基础性资料,是土地登记、发证和税收的凭据,具
有法律效力。
$(! 第 ! 章" 地形图测绘

!" #" $% 地籍图的内容


地籍图主要由地籍要素、地物要素、数学要素三部分内容组成。地籍要素包括各级行政境界
线,宗地界址点与界址线,地籍编号,房产情况,土地利用分类代码,土地面积等级等。各级行政
境界线有:国界、省、自治州、直辖市界,县、自治县、旗、县级市、乡、镇、区、村以及市、县、区等街
道、巷道界线。土地权属界线是指各企业、机关、团体、住户等用地权属范围线。由权属界线所封
闭的块地称为宗地。土地权属界线是以宗地为单位。地籍编号以行政区为单位,镇街道、宗地两
级编号;较大城市,可按街道、街坊、宗地三级编号。房地产情况,通常按产权类别、位置、结构、层
次、建筑面积等内容表示。
地物要素包括作为界标物的地物;房屋及其附属设施;工矿企业露天构筑物、固定粮仓、公共
设施、广场、空地;道路包括铁路、公路、城镇街巷、行人道、农村大车道、乡村路、小路等;水系包括
河流、湖泊、水库、池塘、海岸、滩涂、水利设施等;垣栅等线状物;农村划分的块地;地形起伏变化
较大地区的高程注记点;地理名称注记等。
数学要素包括图廓线、坐标格网线及坐标注记;埋石的各级控制点位及点名或点号注记;图
廓外测图比例尺等。
以上内容应按照《 地籍测量规范》和《 地籍图图示》的要求测绘在地籍图上。如图 !" #$、图
!" #%。

!" #" &% 地籍图分类


我国地籍图按其用途划分为分幅地籍图、宗地图、农村居民地地籍图( 岛图)三类。
分幅地籍图( 以下简称地籍图)是按国家统一的分幅编号方法一幅一幅测绘的地籍图。
地籍图一般选用单色( 黑色),也可根据需要选用双色,选用双色时,地籍要素用红色,其它用
黑色。
宗地图以宗地为单位绘制,它是处理土地权属的原始资料,也是土地证书附图的基本图件。
宗地图的比例尺不作统一规定,视宗地大小及繁简程度一般选用 #& 开、
’( 开或 ! 开图纸。宗地
图的内容主要包括:门牌号、本宗地宗地号、地类利用代号、宗地面积、界址点及界址点号、界址线
及界址线边长注记、建筑占地面积、邻宗地宗地号、邻宗地界址示意线、相邻地物( 如围墙、墙壁)
的归属、宗地四至关系以及地籍田上所表示的房屋建筑等要素。宗地图还应注出宗地所在地籍
图图号、街道号、街坊号、权属主名称、指北方向和宗地图的比例尺等( 图 !" #()
农村居民地地籍图采用自由分幅以岛图形式编绘。农村居民地是指建制镇( 乡)以下的农
村居民地住宅区及乡村圩镇。农村居民地地籍图是农村地籍图的附图,如图 !" #)。

!" #" ’% 地籍图比例尺和分幅编号


世界各国的地籍图比例尺标准不一,我国选择地籍图比例尺,主要是满足土地使用价值和经
济价值的需要。一般规定为:
城镇地区地籍图比例尺为 ’* %++、 ’* & +++,农村地区地籍图比例尺为 ’* % +++、
’* ’ +++、
’* ’+ +++,农村居民地( 又称宅基地)地籍图比例尺可选用 ’* ’ +++、
’* & +++。
比例尺为 ’* % +++、
’* ’+ +++ 地籍图的分幅与编号,与同比例尺的地形图相同,均按梯形分
!" #$ 地籍图测绘 #"!

! ! 图例说明:
$"
砼% $" 宗地号
"# 宗地内注记 "" ,其中: — ;砼—房屋结构;
%—房屋层数;
$&—门牌号
"" 地类号
$&
’"$ 快地号
$#
&" 地类号
(# ) 街道编号
&#( ()街坊编号

图 *# (&! 城镇地籍图
!
幅法进行( 详见第 ’ 章)。对于 "+ %,,、 "+ $ ,,, 比例尺地籍图,则采用 %, -. / %, -.
"+ " ,,,、
正方形分幅。图幅编号采用 0 位数字表示,前 & 位数由图幅西南角 1 坐标和 2 坐标各两位公里
数( 即十位和个位数)组成,用大字号。后 $ 位是比例尺编号,用小字号 ,, 表示一幅 "+ $ ,,, 的
图;
",、
$,、 &, 依次表示由一幅 "+ $ ,,, 的图幅划分为 & 幅图中的一幅 "+ " ,,, 的图;
(,、 ""、
"$、
"(、
"&、
$"、
$$、 $&、…、
$(、 && 依次表示 "0 幅图中一幅 "+ %,, 的地籍图,如图 *# (*。
#"! 第 ! 章" 地形图测绘

! ! ! ! ! ! 蕉岭乡! 荷花乡
! ! ! ! ! ! 图例说明:
! ! ! ! ! ! "#($%)土地编号;
&# 界址线及界址线边长注记! $# 乡界

图 ’# $(! 农村地籍图
!

! ! 图例说明:
"# 宗地内注记:
$%—地类号;
" $’)# $—宗面积;
"*—门牌号
&# 本宗地界址线、界址点及界址点号用红色表示

图 ’# $*! 宗地图
!" #$ 地籍图测绘 &’&

图 !" #$% 农村居民地地籍图


%

图 !" #!% 地籍图分幅与编号


%
!" #" $% 地籍图测绘
地籍图的测绘,仍须遵循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在地籍控制测量完成之后,再根据控制点测
绘地籍图。
&" 解析法
这种方法是在外野采集成图数据,直接测定全部界址点和重要地物点的坐标,然后在室内根
据需要随时测绘不同比例尺的地籍图。测图前,应周密布设较大密度的图根控制点或测站点。
然后用经纬仪和测距仪或全站仪设站测定各界址点和地物点的坐标。一般可按先易后难,先外
%$! 第 ! 章" 地形图测绘

后内,先界址点后地物点的次序测图。对于宗地内部无法设站观测的点,可按解析几何的方法来
求解坐标。
根据测定的坐标和需要的比例尺,利用展点仪和展点工具,依次展出各界址点和地物点。按
照图示符号要求,连接相关的点和线,即可以人工方法绘制出地籍图。有条件的地方,也可采用
计算机绘图。只要将坐标和成图元素输入计算机,就能自动绘制地籍图。
!" 图解法
平板仪测图是图解法中最适用的测图方法,它可测绘不同比例尺的地籍图。平板仪测地籍
图的方法,与测地形图相同。现在图上展绘出测图控制点,然后在现场设站用极坐标法和距离交
会法进行碎部测量。先测绘宗地界址点展示宗地位置,再按宗地外、宗地内的次序测绘相关的地
籍和地物要素。这样可以减少测绘的错误。
#" 编绘法
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已测过地形图,而且地形图能反映当地现状,测图比例尺和精度达到地籍
图要求的地区。编绘时,将已选定的地形图作为工作图,在图上按照地籍图测绘要求进行外业调
绘。重点调绘各界址点位置,权属界址线上参照的线状地物,如分界线上的路、坎、沟、渠、栅等,
以及与界址相关的地物。在室内利用已测绘的宗地图、岛图和外业勘丈的宗地草图,将相关的地
籍要素、地物要素依次转绘在工作图上。如发现原测地形图上与现状有不符之处,应在调绘转绘
过程中 加 以 如 实 修 改 和 补 充。补 测 后 相 邻 界 址 点 和 地 物 点 的 间 距 中 误 差 不 应 大 于 图 上
! "# $ %%。最后,经过调绘、转绘、编号、注记,舍去不要的内容,整饰加工,透绘薄膜图等工序,
编绘成正式的地籍图。

& & 思& 考& 题


’# 名词解释:比例尺精度、等高线、计曲线、地性线、示坡线、照准器、地形图、投影误差、地籍要素、宗地图。
(# 怎样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的精度在测绘工作中有何用途?
)# 等高线为何是连续闭合的曲线?
*# 等高线是地面上相邻高程点的连线,
是地面等高点的连线,
是地面高程相同的连线,
这三种说法错在哪里?
+# 等高距与等高线平距有何关系?它在识别地面坡度和勾绘等高线中有何用途?
$# 在勾绘等高线时,如遇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相交,为何必须正交?
,# 雨水落在山脊线上,为何会从山脊线上向两侧的山坡流?雨水落在山谷线上,为何不向两侧山坡流而沿
山谷线向下流?
-# 在小平板与经纬仪联合测图过程中,为何要强调随时检查图板的定向?
.# 测图时,为何要考虑碎部点的密度?
’"# 地形图与航测像片、地籍图有何区别?

& & 习& & 题

’# 根据图 -# ). 中的地形点、山脊线( 虚线)和山谷线( 实线)绘出等高线,等高距为 ’ %。


(# 用规定符号( 山头4,鞍部5,山脊线 ,山谷线 66 ),将图 -# *" 中的山头、鞍部、山脊线和山谷线标
示出来。
习! ! 题 #"!

图 !" #$
图 !" &’
% %
#" 试用等高线按下列要求作图:
(() 描绘等高线跨一条河流;
()) 描绘 &*+的倾斜面;
(#) 以等高距为 ) ,, 描绘底面直径为 &’ ,, 的半球体。
第 章
地形图应用

!!!!!!!!!!!!!!!!!!!!!!!!!!!!!!!!!!!!!!!!!

[ 重点难点提示]! 本章的重点是: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图廓与坐标格网,坡度尺,地形
图的识读、用图的基本知识,场地平整。难点是:场地平整中的土方计算。

!!!!!!!!!!!!!!!!!!!!!!!!!!!!!!!!!!!!!!!!!

!" #$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为了便于测绘、使用和管理地形图,需要统一地对地形图进行分幅和编号。分幅就是将大面
积的地形图按照不同比例尺划分成若干幅小区域的图幅。编号就是将划分的图幅,按比例尺大
小和所在的位置,用文字符号和数字符号进行编号。地形图的分幅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经纬网梯
形分幅法或国际分幅法;另一种是坐标格网正方形或矩形分幅法。前者用于国家基本比例尺地
形图,后者用于工程建设大比例尺地形图。

图 "# $! 北半球东侧 $% $&& 万地图的国际分幅编号


!" # $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

!" #" #$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 #% #&& 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 !## 万地形图分幅和编号是采用国际标准分幅的经差 $%、纬差 &%为一幅图。如图 ’( !,
从赤道起向北或向南至纬度 ))%止,按纬差每 &%划作 ** 个横列,依次用 +、,、…、- 表示;从经度
!)#%起向东按经差每 $%划作一纵行,全球共划分为 $# 纵行,依次用 !、
*、…、
$# 表示。每幅图的
编号由该图幅所在的“ 列号 行号”组成。例如,北京某地的经度为 !!$%*$.#)/、纬度为 0’%11.
*#/,所在 !" !## 万地形图的编号为 2 1#。
’" #% (& 万、
#% ’( 万、
#% #& 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这三种比例尺地形图都是在 !" !## 万地形图的基础上进行分幅编号的。如图 ’( *。

图 ’( *3 !" 1# 万、
!" *1 万、
!" !# 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3
一幅 !" !## 万的图可划分出为 & 幅 !" 1# 万的图,
分别以代码 +、,、4、5 表示。将 !" !## 万
图幅的编号加上代码,
即为该代码图幅的编号,
如图 ’( * 左上角 !" 1# 万图幅的编号为2 1# +。
一幅 !" !## 万的图可划分出 !$ 幅 !" *1 万的图,分别用[!]、
[ *]、…、
[ !$]代码表示。将
!" !## 万图幅的编号加上代码,即为该代码图幅的编号,如图 ’( * 左上角 ! " *1 万图幅的编号
为 2 1# [!]。
一幅 !" !## 万的图,
可划分出 !&& 幅 !" !# 万的图,分别用 !、
*、…、
!&& 代码表示。将 !" !##
万图幅的编号加上代码,
即为该代码图幅的编号,
如图 ’( * 左上角 !" !# 万图幅的编号为2 1# !。
)" #% ( 万、
#% ’" ( 万、
#% # 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这三种比例尺图的分幅、编号都是以 !" !# 万比例尺地形图为基础。将一幅 !" !# 万的图
划分成 & 幅 !" 1 万地形图,分别以 +、,、4、5 数码表示,将其加在 !" !# 万图幅编号后面,便组
成 !" 1 万的图幅编号,例如,2 1# !&& +。如果再将每幅 !" 1 万的图幅划分成 & 幅 !" *( 1
万地形图,并以 !、
*、 & 数码表示,将其加在 !" 1 万图幅编号后面便组成 !" *( 1 万图幅的编
0、
号,例如,2 1# !&& + *。将 ! " !# 万图幅进一步划分成 $& 幅 ! " ! 万地形图,并用(!)、
#** 第 ! 章" 地形图应用

(!)、…、
( "#)带括号的数码表示,将其加在 $% $& 万图幅编号后面,便组成 $% $ 万图幅的编号。
例如,’ (& $## ("!)。
#$ ’ &&& 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 #$ % &&&、
这两种比例尺图是在 $% $ 万比例尺地形图图幅的基础上进行分幅和编号的。将一幅 $%
$ 万的图幅划分成 # 幅 $% ( &&& 图幅,分别在 $% $ 万的编号后面写上代码 )、*、+、,,例如,’
(& $## ("!) *。每幅 $% ( &&& 的图再划分成 - 幅 $% ! &&& 的图,其编号是在 $% ( &&& 图的
!、…、
编号后面再写上数字 $、 -,例如,’ (& $## ("!) * .。
上述各种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方法综合列入表 -/ $。
表 (" #) 梯形分幅的图幅规格与编号

图幅大小
地形图比例尺 图幅包含关系 图幅编号示例
经度差 纬度差
$% $&& 万 "0 #0 ’ (&
$% (& 万 10 !0 $% $&& 万图幅包含 # 幅 ’ (& 2
$% !( 万 $01&3 $0 $% $&& 万图幅包含 $" 幅 ’ (& [$]
$% $& 万 1&3 !&3 $% $&& 万图幅包含 $## 幅 ’ (& $
$% ( 万 $(3 $&3 $% $& 万图幅包含 # 幅 ’ (& $## 2
$% !/ ( 万 431&5 (3 $% ( 万图幅包含 # 幅 ’ (& $## 2 !
$% $ 万 13#(5 !31&5 $% $& 万图幅包含 "# 幅 ’ (& $## ("!)
$% ( &&& $3(!/ (5 $3$(5 $% $ 万图幅包含 # 幅 ’ (& $## ("!) *
$% ! &&& 14/ (5 !(5 $% ( &&& 图幅包含 - 幅 ’ (& $## ("!) * .

(" #" ’) 国家基本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 年 $! 月,我国颁布了 67 8 9 $1- .-—-!《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新标准,
$--1 年 1 月开始实施。新的分幅与编号方法如下:
#" 分幅
$% $&& 万地形图的分幅标准仍按国际分幅法进行。其余比例尺的分幅均以 $% $&& 万地形
图为基础,按照横行数纵列数的多少划分图幅,详见表 -/ !、图 -/ 1。
表 (" ’) 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

图幅大小 $% $&& 万图幅包含关系


地形图比例尺
纬差 经差 行数 列数 图幅数
$% $&& 万 #0 "0 $ $ $
$% (& 万 !0 10 ! ! #
$% !( 万 $0 $01&3 # # $"
$% $& 万 !&3 1&3 $! $! $##
$% ( 万 $&3 $(3 !# !# (4"
$% !/ ( 万 (3 431&5 #. #. ! 1&#
$% $ 万 !31&5 13#(5 -" -" - !$"
$% ( &&& $3$(5 $3(!/ (5 $-! $-! 1" ."#
!" # $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

图 !" #$ %& %’’ 万 ( %& ) ’’’ 地形图行列分幅与编号


$
!" 编号
%& %’’ 万图幅的编号,由图幅所在的“ 行号列号”组成。与国际编号基本相同,但行与列的
称谓相反。如北京所在 %& %’’ 万图幅编号为 *)’。
%& )’ 万与 %& ) ’’’ 图幅的编号,由图幅所在的“%& %’’ 万图行号( 字符码)% 位,列号( 数
字码)% 位,比例尺代码( 字符码见表 !" #)% 位,该图幅行号( 数字码见图 !" #)# 位,列号( 数字
码)# 位”共 %’ 位代码组成。

表 #" $% 我国基本比例尺代码

比例尺 %& )’ 万 %& +) 万 %& %’ 万 %& ) 万 %& +" ) 万 %& % 万 %& ) ’’’
代$ 码 , - . / 0 1 2

#" &" $% 地形图的正方形( 或矩形)分幅与编号


为了适应各种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需要,对于大比例尺地形图,大多按纵横坐标格网线进行等
间距分幅,即采用正方形分幅与编号方法。图幅大小如表 !" 3。
&(’ 第 ! 章" 地形图应用

表 !" #$ 正方形分幅的图幅规格与面积大小
地形图比例尺 图幅大小 ! "# 实际面积 ! $#% &’ ( ))) 图幅包含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幅的编号一般采用坐标编号法。由图幅西南角纵坐标 ! 和横坐标 " 组成编号,


&’ ( )))
坐标值取至 & $#, &’ & ))) 取至 ), & $#,
&’ % )))、 &’ ()) 取至 ), )& $#。例如,某幅 &’ & )))
地形图的西南角坐标为 ! . - %/) $#," . &) $#,则其编号为 - %/), ) &), )。也可以采用基本图
号法编号,即以 &’ ( ))) 地形图作为基础,较大比例尺图幅的编号是在它的编号后面加上罗马
数字。例如,一幅 &’ ( ))) 地形图的编号为 %) -),则其它图的编号见图 0, *。

图 0, *1 &’ ( ))) 基本图号法的分幅编号


1
!" %$ 地形图的阅读

!" %" &$ 地形图图外注记


&" 图名与图号
图名是指本图幅的名称,一般以本图幅内最重要的地名或主要单位名称来命名,注记在图廓
外上方的中央。如图 0, (,地形图的图名为“ 西三庄”。
图号,即图的分幅编号,注在图名下方。如图 0, (,图号为 / (&), ) %%), ),它由左下角纵、横
坐标组成。
%" 接图表与图外文字说明
为便于查找、使用地形图,在每幅地形图的左上角都附有相应的图幅接图表,用于说明本图
幅与相邻八个方向图幅位置的相邻关系。如图 0, (,中央为本图幅的位置。
文字说明是了解图件来源和成图方法的重要的资料。通常在图的下方或左、右两侧注有文
字说明,内容包括测图日期、坐标系、高程基准、测量员、绘图员和检查员等。在图的右上角标注
图纸的密级。
!" #$ 地形图的阅读 &%$

!" 图廓与坐标格网
图廓是地形图的边界,正方形图廓只有内、外图廓之分。内图廓为直角坐标格网线,外图廓
用较粗的实线描绘。外图廓与内图廓之间的短线用来标记坐标值。如图 !" #,左下角的纵坐标
为 $ #%&" & ’(,横坐标 ))&" & ’(。

图 !" #* 图名、图号、接图表
*
由经纬线分幅的地形图,内图廓呈梯形,如图 !" +。西图廓经线为东经 %),-.#/,南图廓纬线
为北纬 .+-#&/,两线的交点为图廓点。内图廓与
外图廓之间绘有黑白相间的分度带,每段黑白线
长表示经纬差 %/。连接东西、南北相对应的分度
带值便得到大地坐标格网,可供图解点位的地理
坐标用。分度带与内图廓之间注记了以 ’( 为
单位的高斯直角坐标值。图中左下角从赤道起
算的 # %,! ’( 为纵坐标,其余的 !&、!% 等为省
去了前 面 千、百 两 位 #% 的 公 里 数。横 坐 标 为
)) .,) ’(,其 中 )) 为 该 图 所 在 的 投 影 带 号,
.,) ’(为该纵线的横坐标值。纵横线构成了公
里格网。在四边的外图廓与分度带之间注有相
邻接图号,供接边查用。
#" 直线比例尺与坡度尺
直线比例尺也称图示比例尺,
它是将图上的线
段用实际的长度来表示,如图 !" 01。因此,可以用
图 !" +* 图廓与坐标格网
分规或直尺在地形图上量出两点之间的长度,然
*
后与直线比例尺进行比较,
就能直接得出该两点间的实际长度值。三棱比例尺也属于直线比例尺。
为了便于在地形图上量测两条等高线( 首曲线或计曲线)间两点直线的坡度,通常在中、小
比例尺地形图的南图廓外绘有图解坡度尺,如图 !" 02。坡度尺是按等高距与平距的关系 ! 3 "・
&(’ 第 ! 章" 地形图应用

图 !" #$ 直线比例尺与坡度
$
&’( ! 制成的。如图示,在底线上以适当比例定出 )*、
+*、
,*…各点,
并在点上绘垂线。将相邻等高线平距 ! 与各点角值 ! " 按关系式求
出相应平距 ! " 。然后,在相应点垂线上按地形图比例尺截取 ! " 值
定出垂线顶点,再用光滑曲线连接各顶点而成。应用时,用卡规在
地形图上量取量等高线 #、$ 点平距 #$,在坡度尺上比较,如图示,
即可查得 #$ 的角值约为 +*-./。
!" 三北方向
中、小比例尺地形图的南图廓线右下方,通常绘有真北、磁北
和轴北之间的角度关系,如图 !" %。利用三北方向图,可对图上任
一方向的真方位角、磁方位角和坐标方位角进行相互换算。 图 !" %$ 三北方向
$
#" $" $% 地形图的识读
&" 地物地貌的识别
地形图反映了地物的位置、形状、大小和地物间的相互位置关系,以及地貌的起伏形态。为
了能够正确地应用地形图,必须要读懂地形图( 即识图),并能根据地形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在
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立体模型。地形图识读包括如下内容:
(+) 图廓外要素的阅读$ 图廓外要素是指地形图内图廓之外的要素。通过图廓外要素的
阅读,可以了解测图时间,从而判断地形图的新旧和适用程度,以及地形图的比例尺、坐标系统、
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以及图幅范围和接图表等内容。
(,) 图廓内要素的判读$ 图廓内要素是指地物、地貌符号及相关注记等。在判读地物时,
首先了解主要地物的分布情况,例如,居民点、交通线路及水系等。要注意地物符号的主次让位
问题,例如,铁路和公路并行,图上是以铁路中心位置绘制铁路符号,而公路符号让位,地物符号
不准重叠。在地貌判读时,先看计曲线再看首曲线的分布情况,了解等高线所表示出的地性线及
典型地貌,进而了解该图幅范围总体地貌及某地区的特殊地貌。同时,通过对居民地、交通网、电
力线、输油管线等重要地物的判读,可以了解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 野外使用地形图
在野外使用地形图时,经常要进行地形图的定向、在图上确定站立点位置、地形图与实地对
照,以及野外填图等项工作。当使用的地形图图幅数较多时,为了使用方便则须进行地形图的拼
!" #$ 用图的基本知识 %&%

接和粘贴,方法是根据接图表所表示的相邻图幅的图名和图号,将各幅图按其关系位置排列好,
按左压右、上压下的顺序进行拼贴,构成一张范围更大的地形图。
(!) 地形图的野外定向" 地形图的野外定向就是使图上表示的地形与实地地形一致。常
用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罗盘定向:根据地形图上的三北关系图,将罗盘刻度盘的北字指向北图廓,并使刻度盘上的
南北线与地形图上的真子午线( 或坐标纵线)方向重合,然后转动地形图,使磁针北端指到磁偏
角( 或磁坐偏角)值,完成地形图的定向。
地物定向:首先,在地形图上和实地分别找出相对应的两个位置点,例如,本人站立点、房角
点、道路或河流转弯点、山顶、独立树等,然后转动地形图,使图上位置与实地位置一致。
(#) 在地形图上确定站立点位置" 当站立点附近有明显地貌和地物时,可利用它们确定站
立点在图上的位置。例如,站立点的位置是在图上道路或河流的转弯点、房屋角点、桥梁一端,以
及在山脊的一个平台上等。
当站立点附近没有明显地物或地貌特征时,可以采用交会方法来确定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
($) 地形图与实地对照" 当进行了地形图定向和确定了站立点的位置后,就可以根据图上
站立点周围的地物和地貌的符号,找出与实地相对应的地物和地貌,或者观察了实地地物和地貌
来识别其在地形图上所表示的位置。地形图和实地通常是先识别主要和明显的地物、地貌,再按
关系位置识别其它地物、地貌。通过地形图和实地对照,了解和熟悉周围地形情况,比较出地形
图上内容与实地相应地形是否发生了变化。
(%) 野外填图" 野外填图,是指把土壤普查、土地利用、矿产资源分布等情况填绘于地形图
上。野外填图时,应注意沿途具有方位意义的地物,随时确定本人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同时,站
立点要选择视线良好的地点,便于观察较大范围的填图对象,确定其边界并填绘在地形图上。通
常用罗盘或目估方法确定填图对象的方向,用目估、步测或皮尺确定距离。

!" #$ 用图的基本知识

地形图是国家各个部门、各项工程建设中必需的基础资料,在地形图上可以获取多种、大量
的所需信息。并且,从地形图上确定地物的位置和相互关系及地貌的起伏形态等情况,比实地更
全面、更方便、更迅速。

!" #" %$ 确定图上点位的坐标


%" 求点的直角坐标
欲求图 &’ &( 中 ! 点的直角坐标,可以通过从 ! 点作平行于直角坐标格网的直线,交格网线
于 "、#、$、% 点。用比例尺( 或直尺)量出 &" 和 &$ 两段距离,则 ! 点的坐标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为了防止图纸伸缩变形带来的误差,可以采用下列计算公式消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 章" 地形图应用

图 !" !# 确定点的坐标、高程、直线段的距离、坐标方位角和坡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式中 & 为相邻格网线间距。
!" 求点的大地坐标
在求某点的大地坐标时,首先根据地形图内外图廓中的分度带,绘出大地坐标格网。接着,
作平行于大地坐标格网的纵横直线,交于大地坐标格网。然后,按照上面求点直角坐标的方法计
算出点的大地坐标。

#" $" !% 确定图上直线段的距离


若求 "’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如图 !" !,,最简单的办法是用比例尺或直尺直接从地形图上量
取。为了消除图纸的伸缩变形给量取距离带来的误差,可以用两脚规量取 "’ 间的长度,然后与
图上的直线比例尺进行比较,得出两点间的距离。更精确的方法是利用前述方法求得 "、’ 两点
的直角坐标,再用坐标反算出两点间距离。

#" $" $% 图上确定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如图 !" !,,若求直线 "’ 的坐标方位角 ! "’ ,可以先过 " 点作一条平行于坐标纵线的直线,然
后,用量角器直接量取坐标方位角 ! "’ 。要求精度较高时,可以利用前述方法先求得 "、’ 两点的
直角坐标,再利用坐标反算公式计算出 ! "’ 。

#" $" &% 确定图上点的高程


根据地形图上的等高线,可确定任一地面点的高程。如果地面点恰好位于某一等高线上,则
根据等高线的高程注记或基本等高距,便可直接确定该点高程。如图 !" !-,( 点的高程为 ’) *。
当确定位于相邻两等高线之间的地面点 ) 的高程时,可以采用目估的方法确定。更精确的方法
是,先过 ) 点作垂直于相邻两等高线的线段 *+,再依高差和平距成比例的关系求解。例如,图中
!" #$ 用图的基本知识 (’#

等高线的基本等高距为 ! ",则 ! 点高程为


&! !&
"! # "$ % ・’ # #$ " % ( ! " ) #$* + "
&$ #’
如果要确定两点间的高差,则可采用上述方法确定两点的高程后,相减即得两点间高差。

!" #" $% 确定图上地面坡度


由等高线的特性可知,地形图上某处等高线之间的平距愈小,则地面坡度愈大。反之,等高
线间平距愈大,坡度愈小。当等高线为一组等间距平行直线时,则该地区地貌为斜平面。
如图 ,* ,-,欲求 (、! 两点之间的地面坡度,可先求出两点高程 " ( 、" ! ,然后求出高差 ’ (! ) " !
. " ( ,以及两点水平距离 ) (! ,再按下式计算
(、! 两点之间的地面坡度
’ (!
*) (,* !)
) (!
(、! 两点之间的地面倾角
’ (!
! (! ) /012/3 (,* #)
) (!
当地面两点间穿过的等高线平距不等时,计算的坡度则为地面两点平均坡度。
两条相邻等高线间的坡度,是指垂直于两条等高线两个交点间的坡度。如图 ,* ,-,垂直于
等高线方向的直线 +, 具有最大的倾斜角,该直线称为最大倾斜线( 或坡度线),通常以最大倾斜
线的方向代表该地面的倾斜方向。最大倾斜线的倾斜角,也代表该地面的倾斜角。
此外,也可以利用地形图上的坡度尺求取坡度。

!" #" &% 在图上设计规定坡度的线路


对管线、渠道、交通线路等工程进行初步设计时,通常先在地形图上选线。按照技术要求,选
定的线路坡度不能超过规定的限制坡度,并且线
路最短。
如图 ,* !’,地形图的比例尺为 ! 5 # ’’’,等
高距为 # "。设需在该地形图上选出一条由车站
- 至某工地 . 的最短线路,并且在该线路任何处
的坡度都不超 &6 。
常见的作法是将两脚规在坡度尺上截取坡度
为 &6 时相邻两等高线间的平距;也可以按下式计
图 ,* !’4 按设计坡度定线
算相邻等高线间的最小平距
(地形图上距离)
4
’ #
)) ) ) #7 ""
/・* # ’’’・&6
然后,将两脚规的脚尖设置为 #7 "",把一脚尖立在以 - 点为圆心上作弧,交另一等高线 !0
点,再以 !0点为圆心,另一脚尖交相邻等高线 #0点。如此继续直到 . 点。这样,由 -、
!0、
#0、
$0至
. 连接的 -. 线路,就是所选定的坡度不超过 &6 的最短线路。
($’ 第 ! 章" 地形图应用

从图 !" #$ 中看出,如果平距 ! 小于图上等高线间的平距,则说明该处地面最大坡度小于设


计坡度,这时可以在两等高线间用垂线连接。此外,从 " 到 # 的线路可采用上述方法选择多条,
例如,由 "、
#$、 &$至 # 所确定的线路。最后选用哪条,则主要根据占用耕地、拆迁民房、施工难
%$、
度及工程费用等因素决定。

!" #" $% 沿图上已知方向绘制断面图


地形断面图是指沿某一方向描绘地面起伏状态的竖直面图。在交通、渠道以及各种管线工
程中,可根据断面图地面起伏状态,量取有关数据进行线路设计。断面图可以在实地直接测定,
也可根据地形图绘制。
绘制断面图时,首先要确定断面图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比例尺。通常,在水平方向采用
与所用地形图相同的比例尺,而垂直方向的比例尺要比水平方向大 #$ 倍,以突出地形起伏状况。
如图 !" ##’ 所示,要求在等高距为 ( )、比例尺为 #* ( $$$ 的地形图上,沿 %# 方向绘制地形
断面图,方法如下:
(#) 在地形图上绘出断面线 "#,依次交于等高线 #、
%、&、…点。
(%) 如图 !" ##+,在另一张白纸( 或毫米方格纸)上绘出水平线 "#,并作若干平行于 "# 等
间隔的平行线,间隔大小依竖向比例尺而定,再注记出相应的高程值。
(&) 把 #、
%、&…各交点转绘到水平线 "# 上,并通过各点作 "# 的垂线,垂线与相应高程的
水平线交点即断面点。
(,) 用平滑曲线连各断面点,则得到沿 "# 方向的断面图,如图 !" ##+。

图 !" ##- 绘制地形断面图和确定地面两点间通视情况


-
!" #" &% 确定两地面点间是否通视
要确定地面上两点之间是否通视,可以根据地形图来判断。如果地面两点间的地形比较平
坦时,通过在地形图上观看两点之间是否有阻挡视线的建筑物就可以进行判断。但在两点间之
间地形起伏变化较复杂的情况下,则可以采用绘制简略断面图来确定其是否通视,如图 !" ##,则
可以判断 "# 两点是否通视。

!" #" !% 在地形图上绘出填挖边界线


在平整场地的土石方工程中,可以在地形图上确定填方区和挖方区的边界线。如图 !" #%,
!" #$ 面 积 测 定 $)(

要将山谷地形平整为一块平地,并且其设计高程为 !" #,则填挖边界线就是 !" # 的等高线,可


以直接在地形图上确定。
如果在场地边界 !!"处的设计边坡为 $% $& "( 即每 $& " # 平距下降深度为 $ #),
欲求填方坡脚
边界线,则需在图上绘出等高距为 $ #、平距为$& " #、一组平行 !!"表示斜坡面的等高线。如图
示,根据地形图同一比例尺绘出间距为$& " #的平行等高线与地形图同高程等高线的交点,即为
坡脚交点。依次连接这些交点,即绘出填方边界线。同理,根据设计边坡,也可绘出挖方边界线。

’ ’

图 (& $)’ 图上确定填挖边界线 图 (& $*’ 图上确定汇水面积


’ ’
!" #" $%& 确定汇水面积
在修建交通线路的涵洞、桥梁或水库的堤坝等工程建设中,需要确定有多大面积的雨水量汇
集到桥涵或水库,即需要确定汇水面积,以便进行桥涵和堤坝的设计工作。通常是在地形图上确
定汇水面积。
汇水面积是由山脊线所构成的区域。如图 (& $*,某公路经过山谷地区,欲在 # 处建造涵洞,
$% 和 &# 为山谷线,注入该山谷的雨水是由山脊线( 即分水线)!、’、$、(、&、)、* 及公路所围成的区
域。区域汇水面积可通过面积量测方法得出。另外,根据等高线的特性可知,山脊线处处与等高
线相垂直,且经过一系列的山头和鞍部,可以在地形图上直接确定。

!" ’& 面积测定

!" ’" $& 几何图形法


当欲求面积的边界为直线时,可以把该图形分解为若干个规则的几何图形,例如三角形、梯
形或平行四边形等,如图 (& $!。然后,量出这些图形的边长,这样就可以利用几何公式计算出每
个图形的面积。最后,将所有图形的面积之和乘以该地形图比例尺分母的平方,即为所求面积。
)(’ 第 ! 章" 地形图应用

!" #" $% 坐标计算法


如果图形为任意多边形,并且,各顶点的坐标已知,则可以利用坐标计算法精确求算该图形

图 !" #$% 几何图形法测算面积 图 !" #&% 坐标计算法测算面积


%
的面积。如图 % 则面积为
!" #&,各顶点按照逆时针方向编号,
"
#
!’ % $(
# %# ) # ) %# * # ) (!" +)
( # ’#

式中,当 # ’ # 时,% # ) # 用 % " 代替;当 # ’ " 时,% # * # 用 %# 代替。

!" #" &% 透明方格法


对于不规则图形,可以采用图解法求算图形面积。通常使用绘有单元图形的透明纸蒙在
待测图形上,统计落在待测图形轮廓线
以内的单元图形个数来量测面积。
透明方格法通常是在透明纸上绘出
边长为 # -- 的小方格,如图 !" #,.,每个
方格的面积为 # --( ,而所代表的实际面
积则由地形图的比例尺决定。量测图上
面积时,将透明方格纸固定在图纸上,先
数出完整小方格数 "# ,再数出图形边缘
不完整的小方格数 "( 。然后,按下式计
算整个图形的实际面积 图 !" #,% 透明纸法测算面积

( )
% " &(
! ’ "# * ( ・ , % (!" $)
( #/
式中 & 为地形图比例尺分母;! 的单位为 -( 。

!" #" #% 透明平行线法


透明方格网法的缺点是数方格困难,
为此,
可以使用图 !" #,0 透明平行线法。被测图形被平行线
分割成若干个等高的长条,
每个长条的面积可以按照梯形公式计算。例如,
图中绘有斜线的面积,
其中
间位置的虚线为上底加下底的平均值 ’# ,
可以直接量出,
而每个梯形的高均为 (,
则其面积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场地平整中的土方计算 &’’

!" #" $% 电子求积仪的使用


电子求积仪是一种用来测定任意形状图形面积的仪器,如图 !" #$。
在地形图上求取图形面积时,
先在求积
仪的面板上设置地形图的比例尺和使用单
位,
再利用求积仪一端的跟踪透镜的十字中
心点绕图形一周来求算面积。电子求积仪
具有自动显示量测面积结果、
储存测得的数
据、
计算周围边长、
数据打印、
边界自动闭合
等功能,
计算精度可以达到 &" ’( 。同时,

备各种计量单位,例如,公制、英制,有计算
功能,
当数据量溢出时会自动移位处理。由
于采用了 )* ’+’ 接口,
可以直接与计算机 图 !" #$% 电子求积仪

相连进行数据管理和处理。 %
为了保证量测面积的精度和可靠性,应将图纸平整地固定在图板或桌面上。当需要测量的
面积较大,可以采取将大面积划分为若干块小面积的方法,分别求这些小面积,最后把量测结果
加起来。也可以在待测的大面积内划出一个或若干个规则图形( 四边形、三角形、圆等等),用解
析法求算面积,剩下的边、角小块面积用求积仪求取。

!" $% 场地平整中的土方计算

为了使起伏不平的地形满足一定工程的要求,需要把地表平整成为一块水平面或斜平面。
在进行工程量的预算时,可以利用地形图进行填、挖土石方量的概算。

!" $" &% 方格网法


如果地面坡度较平缓,可以将地面平整为某一高程的水平面。如图 !" #,,计算步骤如下:
(#) 绘制方格网。方格的边长取决于地形的复杂程度和土石方量估算的精度要求,一般取

图 !" #,% 方格网法计算填挖方量


(’& 第 ! 章" 地形图应用

!" # 或 $" #。然后,根据地形图的比例尺在图上绘出方格网。


($) 求各方格角点的高程。根据地形图上的等高线和其它地形点高程,采用目估法内插出
各方格角点的地面高程,并标注于相应顶点的右上方。
(%) 计算设计高程。将每个方格角点的地面高程值相加,并除以 & 则得到各方格的平均高
程,再把每个方格的平均高程相加除以方格总数就得到设计高程 ! 设 。! 设 也可以根据工程要求
直接给出。
(&) 确定填、挖边界线。根据设计高程 ! 设 ,在地形图 ’( !) 上绘出高程为 ! 设 的高程线( 如
图中虚线所示),在此线上的点即为不填又不挖,也就是填、挖边界线,亦称零等高线。
(*) 计算各方格网点的填、挖高度。将各方格网点的地面高程减去设计高程 ! 设 ,即得各方
格网点的填、挖高度,并注于相应顶点的左上方,正号表示挖,负号表示填。
(+) 计算各方格的填、挖方量。下面以图 ’( !) 中方格 !、"、# 为例,说明各方格的填、挖
方量计算方法。
!
方格!的挖方量, "! - ("( & . "( + . " . "( $)・# - "( %#
&
!
方格"的填方量,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方格#的填、
挖方量, "% - ("( & . "( & . " . ")・#挖 . (" / "( $ / ")・#填 - "( $#挖 / "( "*#填
& &
式中 # 为每个方格的实际面积;# 挖 、# 填 分别为方格#中挖方区域和填方区域的实际面积。
(0) 计算总的填、挖方量。将所有方格的填方量和挖方量分别求和,即得总的填、挖土石方
量。如果设计高程 !设 是各方格的平均高程值,
则最后计算出来的总填方量和总挖方量基本相等。
当地面坡度较大时,
可以按照填、
挖土石方量基本平衡的原则,
将地形整理成某一坡度的倾斜面。
由图 ’( !) 可知,当把地面平整为水平面时,每个方格角点的设计高程值相同。而当把地面
平整为倾斜面时,每个方格角点的设计高程值则不一定相同,这就需要在图上绘出一组代表倾斜
面的平行等高线。绘制这组等高线必备的条件是:等高距、平距、平行等高线的方向( 或最大坡
度线方向)以及高程的起算值。它们都是通过具体的设计要求直接或间接提供的,如图 ’( !$。
绘出倾斜面等高线后,通过内插即可求出每个方格角点的设计高程值。这样,便可以计算各方格
网点的填、挖高度,并计算出每个方格的填、挖方量及总填、挖方量。

!" #" $% 等高线法


如果地形起伏较大时,可以采用等高线法计算土石方
量。首先从设计高程的等高线开始计算出各条等高线所包
围的面积,然后将相邻等高线面积的平均值乘以等高距即
得总的填挖方量。
如图 ’( !’,地形图的等高距为 * #,要求平整场地后的
设计高程为 &’$ #。首先在地形图中内插出设计高程为
&’$ # 的等高线( 如图中虚线),再求出 &’$ #、
&’* #、
*"" #
三条等高线所围成的面积 #&’$ 、#&’* 、#*"" ,即可算出每层土 图 ’( !’, 等高线法计算填挖方量
习! ! 题 ’&!

石方的挖方量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则,总的土石方挖方量为
! 总 % %! % !!"# !"$ ’ !!"$ $)) ’ !$)) $)$

!" #" $% 断面法


这种方法是在施工场地范围内,利用地形图以一定间距绘出地形断面图,并在各个断面图上
绘出平整场地后的设计高程线。然后,分别求出断面图上地面线与设计高程线所围成的面积,再
计算相邻断面间的土石方量,求其和即为总土石方量。

* * 思* 考* 题
&+ 名词解释:图幅、图名、图号、图廓点、分度带、公里格网、图示比例尺、最大坡度线、地形断面图、边界线。
#+ 如何判读地物和地貌?
(+ 怎样利用地形图上的三北方向在野外进行罗盘定向?
!+ 在梯形图幅中,为什么公里格网线与内图廓不平行?

* * 习* * 题

&+ 用7标出山头,用4标出鞍部,用虚线标出山脊线,用实线标出山谷线( 按图 "+ #),下同)。


#+ 求出 "、# 两点的高程,并用图下直线比例尺求出 "、#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及坡度。
(+ 绘出 "、# 之间的地形断面图( 平距比例尺为 &, # ))),高程比例尺为 &, #)))。
!+ 找出图内山坡最陡处,并求出该最陡坡度值。
$+ 从 $ 到 % 做出一条坡度不大于 &)- 的最短路线。
.+ 绘出过 $ 点的汇水面积。
/+ 判断 " 与 # 之间、# 与 $ 之间是否通视。
#"! 第 ! 章" 地形图应用

图 !" #$
%
第 章
线 路 测 量

!!!!!!!!!!!!!!!!!!!!!!!!!!!!!!!!!!!!!!!!!

[ 重点难点提示]! 本章的重点是:交点的测设、里程桩的设置、曲线测设、基平测量、中
平测量、纵横断面图的测绘、土方计算等。难点是:圆曲线带有缓和曲线的测设。

!!!!!!!!!!!!!!!!!!!!!!!!!!!!!!!!!!!!!!!!!

!"# !$ 中线测量概述

公路、铁路、渠道、输电线路、输油管道、输气管道等均属于线型工程,它们的中线通称线路。
线路在勘测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称为线路测量。线路测量与施工建设阶段及竣工阶段所进行
的测量工作,统称为线路工程测量。线路工程测量的主要内容有中线测量( 包括曲线测设),纵、
横断面测量,带状地形图测绘,线路土石方计算和施工测量。除渠道、管道不设曲线外,各种线路
测量的程序和方法大致相同。
线路测量一般情况下分初测和定测。
初测! 初测是初步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它是根据初步提出的各个线路方案,对地形、地质
及水文等进行较为详细地勘测与测量,为线路的初步设计提供必要的地形资料。初测的外业工
作主要是对所选定的线路进行控制测量和测绘线路大比例尺带状地形图。对于某些线路工程,
也可采用一阶段现场直接定线,测定各中桩位置。
定测! 定测是把初步设计的线路位置测设到实地上,同时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改善线路的
位置,并为施工设计收集资料。定测工作包括中线测量和纵横断面测量。
将图纸上线路测设到实地上的工作,称
为中线测量。它是依据初测导线点把线路的
中心线( 中线)标定在地上,并测出其里程。
如图 "#$ ",主 要 内 容 有:测 设 中 线 各 交 点
( %&)和转点( ’&)、测距和钉设中桩、测量线
图 "#$ "! 中线测量
路转角(!),道路工程还需测设曲线。
本章介绍线路定测中的中线测量、纵横断面测量工作以及线路土方计算的内容。
!&$ 第 !" 章# 线 路 测 量

!"# $% 交点和转点的测设

!"# $# !% 交点的测设
线路的平面线型是由直线和曲线组成的。两相邻直线段延长线的相交点称为线路的交点,
用 !" 表示,它是详细测设中线的控制点。将图上设计线路的交点测设到实地上,常用方法有:穿
线交点法、拨角放线法、解析法。
!# 穿线交点法
这种方法是以带状地形图上就近的导线点为依据,按照地形图上设计的路线与导线点间的
角度和距离关系,将线路直线段测设到地上,然后将相邻两直线段延长相交,定出交点。测设步
骤如下:
(#) 放点$ 图 #%& ’,用支距法定出图上中线欲放的直线段临时点 !# 、!’ 、!( 、!) ,它是图上
就近导线点 (、
)、 + 作导线边的垂线与线段相交所得。在图上用比例尺量取支距 "# 、"’ 、"( 、") ,然
*、
后在现场以相应的导线点为垂足,用方向架( 或经纬仪)和皮尺,按其支距在实地上标出相应的
临时点。

图 #%& ’$ 支距法放点 图 #%& ($ 极坐标法放点

图 #%& ( 是用极坐标法定出图纸上的临时点 !# 、!’ 、!( 、!) ,以图上导线点 #, 、#- 为极点,用


量角器和比例尺分别在图上量取极角和极距 !# 、"# 、!’ 、"’ …等放样数据。实地放点时,分别在导
线点 #, 、#- 上设站,用经纬仪和钢尺按极坐标法定出各点的位置。
为了检查和比较,一条直线要放出三个以上的临时点,这些点应选在地势较高、通视良好、离
导线点较近、便于测设的地方。
(’) 穿线$ 由于图解数据和测设误差的影响,所放各点一般不在一条直线上,如图 #%& ) ,

图 #%& )$ 穿线 图 #%& *$ 交点
!"# $% 交点和转点的测设 $’#

这时可采用目估法或经纬仪视准法穿线,使定出一条尽可能多地穿过或靠近临时点的直线 !"。
最后在 !、" 或 !" 方向线上打下两个以上的转点桩( !"),随即取消临时桩点。
(#) 交点$ 如图 %&’ ( ,当相邻两直线 !" 和 #$ 测设于实地后,即可延长直线交会定交
点。将经纬仪安置在 !" ) 点,后视 !" % 点,倒镜后沿视线方向在交点 *" 概略位置前后各打
下一个木桩( 称骑马桩),采 用 正 倒 镜 分 中 法 在 两 桩 上 定 出 %、& 两 点,拉 上 细 线;仪 器 搬 到
!" # 点,后视 !" + 点,同法定 出 ’、( 两 点,拉 上 细 线,在 两 线 交 点 处 打 下 木 桩,并 钉 上 小 钉,
即为交点 *"。
!" 拨角放线法
此法实际上是用极坐标法放交点。根据在地形图上确定的交点坐标,反算出相邻交点间的
距离和中线坐标方位角。从而算出交
点上的转角。然后在实地将仪器安置
于中线起点 或 已 确 定 的 交 点 上,现 场
直接拨 角 测 距 定 出 交 点 位 置。 如 图
%&’ , ,) % 、) ) … 为 导 线 点,在 ) % 安 置
经纬仪,拨角 ! % ,量距离 * % ,定出交点
*" % 。在 *" % 安置 经 纬 仪,拨 角 ! ) ,量
距离 * ) ,定 出 *" ) 。 同 法 依 次 定 出 其 图 %&’ ,$ 拨角放线法
它交点。
此法较穿线交点法简便,工效高,适用于测量控制点较少的线路,如用航测图作纸上定线,因
控制点少,只能用此法放线。缺点是放线误差容易累积,因此一般连续放出若干个点后应与初测
导线点进行连测,求出方位角闭合差和长度相对闭合差,方位角闭合差应不超过 - #& .!+,长度
相对闭合差应不超过 % / ) &&&。调整闭合差后,求出放样点的坐标,并以放样点的实际坐标计算
后面交点的测设数据。
#" 解析法
如果线路中线是用解析法设计的,线路各交点均有设计坐标,则可根据布设的导线点坐标反
算出导线点与线路交点的距离与方向,然后在实地把它们标定出来。
全站型电子速测仪具有精度高、测程长、速度快的优点,上述方法中若使用全站仪可大大提
高放线效率。

$%" !" !& 转点的测设


相邻两交点互不通视或直线较长,须在两点连线或延线上测定若干点,以便量距、测角等,这
样的点称为转点。当两交点间距离较远但能通视,需加密转点时,可直接采用经纬仪定线或正倒
镜分中法测设转点。若相邻两交点互不通视,可采用下述方法测设转点。
$" 在两交点间设转点
如图 %&’ 0,*"( 、*", 互不通视,!"1为初定转点。为检查 !"1是否在两交点的连线上,将经纬
仪安置于 !"1,用正倒镜分中法延长直线 *"( !"1至 *", 1,设 *", 1至 *", 的偏距为 ,,用视距法
测定距离 %、&,则 !"1应横向移动的距离 - 按下式计算
#(’ 第 !" 章# 线 路 测 量

"
!! ・$ (#$% #)
" "#
& & 将 ’()横移 ! 值至 ’(,再将仪器置于 ’(,按上述方法逐渐趋近,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图 #$% *& 在两交点间设转点 图 #$% +& 在延长线上设转点

& & !" 在两交点延长线上设转点


如图 #$% +,,(+ 、,(- 互不通视,’()为延长线上的初定转点。将经纬仪安置于 ’(),照准 ,(+ ,
用正倒镜分中法定出 ,(- )。设 ,(- )至 ,(- 的偏距为 $,用视距法测定距离 "、#,则 ’()应横向移动
的距离 ! 按下式计算
"
!! ・$ (#$% /)
" .#
将 ’()横移 ! 值至 ’(,再将仪器置于 ’(,按上述方法逐渐趋近,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 %& 转角测定和里程桩设置

#$" %" #& 线路转角的测定


线路从一个方向转向另一个方向,其间的夹角 ! 称为转角( 又称为偏角)。通常是用 ,0 级经
纬仪观测线路前进方向的右角 " 一个测回,再根据 " 算出 ! 。如图 #$% -,转角有左转角和右转
角之分,其计算式如下
当 " 1 #+$2时,& & & & & & & & & & !右 ! #+$2 . "&
当 " 3 #+$2时,& & & & & & & & & & ! 左 ! " . #+$2& }
(#$% 4)

图 #$% -& 转角 图 #$% #$& 分角线方向


!"# $% 转角测定和里程桩设置 !(’

! ! 根据曲线测设 的 需 要,在 测 定 右 角 ! 后,不 变 动 水 平 度 盘 位 置,定 出 ! 角 的 分 角 线 方


向。如图 "#$ "# ,设观测时后视水平度盘读数为 !,前视水平度盘读数为 ",分角线方向的读
数为 #,则
! &"
#% ("#$ ()

! ! 然后在分角线方向上定出 $ 点并钉桩标定,以便以后测设曲线中点。

!"# $# %& 里程桩的设置


里程桩又称中桩,如图 "#$ "",它标定了中线的位置和里程,是线路纵横断面测量和施工放
样的依据。里程桩的设置,是从线路起点开始,用经纬仪定线,距离测量可使用测距仪或钢尺,精
度要求较低时也可使用皮尺进行。

图 "#$ ""! 里程桩( 单位:)*)

里程桩分为控制桩、整桩和加桩。里程桩上标明桩号,表示该桩距线路起点的里程。线路起
点为 +,# & ###,
“ & ”号前为公里数,
“ & ”号后为不足一公里的米数。加桩的桩号应写到米,控
制桩桩号应写至厘米。如 +," & ’-($ ./,表示距起点为 " ’-($ ./ *。在里程前的字母表示不同
阶段里程。0, 表示初测导线的里程;+, 表示定测中线的里程;, 则表示竣工后的连续里程,即
运营里程。对交点、转点和曲线主点桩还应注明桩名缩写,目前我国采用如表 "#$ " 所示的线路

表 !"# !& 线路主要标志点名称表

标志点名称 简 称 缩 写 标志点名称 简 称 缩 写

交 点 1+ 公切点 23

转 点 4+ 第一缓和曲线起点 直缓点 45

圆曲线起点 直圆点 46 第一缓和曲线终点 缓圆点 56

圆曲线中点 曲中点 34 第二缓和曲线起点 圆缓点 65

圆曲线终点 圆直点 64 第二缓和曲线终点 缓直点 54


!(’ 第 !" 章# 线 路 测 量

主要标志点名称表中的汉语拼音缩写名称。
! ! 控制桩为线路的骨干点。线路的起点、交点、转点、终点、曲线的起点、中点、终点以及桥涵、
隧道的端点设置的桩统称为控制桩。整桩是从起点开始,按规定桩距 "# $ 或 %# $( 曲线上每隔
&# $ 或 % $)设置的里程桩,千米桩、百米桩均为整桩。加桩应设置在沿线路纵、横向地面
"# $、
坡度变化处,地质不良地段变化处,线路与其它道路、管线、通信线路或输电线路交叉处等。加桩
一般宜设在整米处。
钉桩时,对于控制桩均打下方桩,桩顶钉一小钉表示点位,桩顶露出地面约 " ’$。在方桩一
侧约 "# ’$ 处设置板桩( 指示桩),上面写明桩名和桩号。其它里程桩一律用板桩钉在点位上,
高出地面约 &# ’$,露出桩号,字面背向路线前进方向。

!"# $% 圆曲线测设

圆曲线测设分两步进行:先测设圆曲线三主点,即曲线起点直圆点( ())、曲线中点曲中点
(*()和曲线终点圆直点( )(),称为圆曲线主点测设;然后在主点间按一定桩距进行加密,称为
圆曲线的详细测设。

!"# $# !% 圆曲线主点测设
!# 圆曲线测设元素的计算
如图 &#+ &",设线路交点( ,-)的转角为 ! ,圆曲线半径为 !,则圆曲线的测设元素可按下式
计算
!
切线长! ! ! " . !/01 (&#+ %)
"
!
曲线长! ! ! # . ! ! (&#+ 4)
&2#3

(
外矢距! ! ! $ . ! 56’
!
"
7& ! ) (&#+ 8)

切曲差! ! ! % . "" 7 #! (&#+ 2)


其中 "、$ 用于主点测设,"、#、% 用于里程计
算。测设元素 "、#、$、% 也可按 ! 和 ! 为引数,
从曲线测设用表中查取。
&# 主点里程计算
交点 ,- 的里程已由中线测量获得,主点里
图 &#+ &"! 圆曲线元素
程按以下顺序计算:
() 里程 . ,- 里程 7 "
)( 里程 . () 里程 9 #
*( 里程 . )( 里程 7 # & "
,- 里程 . *( 里程 9 % & "! ( 用于检核)
例 !! 已知交点 ,-% 的里程为 :; 9 %"2+ 8%,转角 ! 右 . <#3"<=,半径 ! . "## $。求得测设元
!"# $% 圆曲线测设 #)(

素为 ! ! "#$ %& ’," ! ()($ *+ ’,# ! (#$ (( ’,$ ! ,$ (, ’。其主点里程计算如下:


- ( ./)- /0# 1 %+2$ "%
- 3 !- - - - - "#$ %&-
- ( 45)- /0# 1 )%%$ (,
- 1 "- - - - ()($ *+-
- ( 54)- /0# 1 %&,$ (2
- 3 " % +- - - - "*$ %(-
- ( 64)- /0# 1 %+%$ ,"
- 1 $ % +- - - - #$ *2-
- ( ./)- /0# 1 %+2$ "%- - ( 计算无误)
!" 主点测设
将经纬仪安置在交点 ./ 上,照准后方向的交点或转点,自交点沿视线方向量取切线长 !,得
曲线起点 45。再将望远镜瞄准前方向的交点或转点,沿此方向量切线长度 !,得曲线终点 54。
最后沿分角线方向量取外矢距 #,得曲线中点 64 点。
主点测设出来后,应钉设方桩,在其上钉上小钉标志点位,并在规定位置钉设相应的标志桩。

#$" %" &’ 圆曲线的详细测设


圆曲线的主点定出后,详细测设就是在主点测设的基础上,标定出其它曲线桩,包括按一定
桩距测设的整桩和加桩。一般规定平曲线上中桩间距宜为 +* ’,也可根据地形条件和曲线半径
取为 (* ’ 或 % ’。圆曲线详细测设方法有多种,以下介绍几种常用方法:切线支距法、偏角法和
极坐标法。
#" 切线支距法
亦称直角坐标法,它是以曲线起点 45 或终点 54 为坐标原点,以切线方向为 & 轴,以过原点
半径方向为 ’ 轴,按曲线各点坐标来测设曲线。测设时分别从曲线起点和终点向中点各测设一
半曲线。
如图 (*$ (#,设 ( ) 为待定点 * ) 至原点间的弧
长,! ) 为 ( ) 所对的圆心角,+ 为曲线半径,则该点
的坐标可按下式计算

}
& ) , +789 ! )
- - - - - - - ((*$ &)
’ ) , +(( 3 :;7 ! ) )
式中
( ) (2*<
- - - - !) ! ・ - - - - - ((*$ (*)
+ !
设桩时,一般以整桩号法设桩,除曲线主点和
加桩外,其余的桩号均为规定桩距 ((+*
* ’,
(* ’)
的整数倍 。
例 &- 按例 ( 的曲线元素( + ! +** ’)及主点
桩号,桩距 (* ! +* ’,计算得曲线测设数据列于 图 (*$ (#- 切线支距法
!&& 第 !" 章# 线 路 测 量

表 !"# $。
表 !"# $% 切线支距法圆曲线测设数据表
仪器型号 % 观测日期 % 观测 % 计算
仪器编号 % 天% % 气 % 记录 % 复核

桩% 号 曲线长 & ’ 纵距 ! & ’ 横距 " & ’ 相邻点间弦长 & ’


() *+, - .//# !0 "# "" "# "" "# ""
.# 1.
- .0" .# 1. .# 1. "# "0
!4# 44
- .1" $.# 1. $.# 21 !# /.
!4# 44
- /"" ..# 1. ..# .2 /# "!
!4# 44
- /$" 0.# 1. 0,# 2! !"# .$
/# 02
3( *+, - /$/# 02 2"# /! 04# "0 !$# ,"

3( *3, - /$/# 02 2"# /! 04# "0 !$# ,"


!.# ,,
- /." /0# !1 //# .. 2# 1.
!4# 44
- /0" ,0# !1 ,/# 41 ,# $0
!4# 44
- /1" !0# !1 !0# !0 "# 0/
!0# !1
)( *3, - /40# !1 "# "" "# "" "# ""

% % 具体施测步骤如下:
(!) 从 ()( )()点开始,用钢尺沿切线方向量取 ! # ,定出垂足点 $ # 。
($) 在 $ # 点用经纬仪或方向架定出垂线方向,沿垂线方向量取 " # 即可定出曲线点 % # 。
(,) 曲线细部点测设完毕后,要量取相邻各桩点间的距离,以资检核。
曲线点 % # 的坐标也可以 & 和 ’ # 为引数,从《 曲线测设用表》中查取( ’ # 5 ! # )和 " # 值。为了查
表计算的方便,曲线点的桩号也可不凑为整数,即桩号为零数,桩距为整数的整桩距法。但遇到
整百米时,还须加设百米桩。
$# 偏角法
如图 !"# !.,它是以曲线的起点( 或终点)至曲线上
任一待定点 % # 的弦线与切线间的偏角( 即弦切角)! # 和
相邻点间的弦长 ( # 来测设 % # 点位置,实质是一种角度距
离交会的测设方法。由几何学原理知,偏角 ! # 等于相应
弧( 弦)所对圆心角 " # 的一半,即
"# ’#
!# 6 6 ・# (!"# !!)
$ $&
弦长
"#
( # 6 $&789 6 $&789 ! # (!"# !$)
$
弦弧差
图 !"# !.% 偏角法
!"# $% 圆曲线测设 "’&

"#!
!! ! "! " #! ! (&’( &#)
$%$$
上述测设数据 " ! 、# ! 和 ! ! 均可根据选定的 $ 和 " ! 从《 曲线测设用表》中查取。
计算( 查取)偏角时要注意偏角的正拨与反拨。曲线在切线的右侧为正拨,在左侧为反拨。
偏角法测设曲线,可由一端测向另一端,也可从两端向中点或由中点向两端测设。偏角法按整桩
号法设桩。
例 !) 按例 & 的曲线元素及主点桩号,桩距 "’ ! $’ *,该曲线的偏角法测设数据见表 &’( #。
表 "#$ !% 偏角法圆曲线测设数据表
仪器型号 ) 观测日期 ) 观测 ) 计算
仪器编号 ) 天) ) 气 ) 记录 ) 复核
相邻桩间 相邻桩间
桩) 号 曲线长 + * 偏角值 偏角读数
弧长 + * 弦长 + *
,- ./# 0 %11( &2 ’( ’’ ’3’’4’’5 ’3’’4’’5
%( 6% %( 6%
) ) 0 %2’ %( 6% ’ %& #2 ’ %& #2
$’( ’’ &7( 77
) ) 0 %6’ $%( 6% # ## $7 # ## $7
$’( ’’ &7( 77
) ) 0 1’’ %%( 6% 2 $1 $$ 2 $1 $$
$’( ’’ &7( 77
) ) 0 1$’ 2%( 6% 7 &8 &2 7 &8 &2
1( 28 1( 28
&’ ’2 ’’
9, ./# 0 1$1( 28 8’( 1& &’ ’2 ’’
#%7 1% ’’
&%( ## &%( ##
) ) 0 1%’ 12( &6 6 ’$ %7 #1& 18 &&
$’( ’’ &7( 77
) ) 0 12’ #2( &6 1 &’ 12 #1% %7 ’%
$’( ’’ &7( 77
) ) 0 16’ &2( &6 $ &7 ’# #18 %’ 18
&2( &6 &2( &6
-, ./# 0 172( &6 ’( ’’ ’ ’’ ’’ ’ ’’ ’’

) ) 本例测设步骤如下:
(&) 在曲线起点 ,- 安置经纬仪,瞄准交点 :.,并使水平度盘读数为 ’3’’4’’5,正拨 "& ,使
度盘读数为 ’3%&4#25。从 ,- 点沿视线方向测设距离( 弦长)%( 6% *,定出 ./# 0 %2’ 桩点。
($) 转动照准部,使水平度盘读数为 #3##4$75,由 # 0 %2’ 点测设距离( 弦长)&7( 77 * 使与
视线方向相交,定出 ./# 0 %6’ 桩点。同法拨角、测设距离,定出其它各点直至曲中点 9,,并与
9, 点校核其位置。
(#) 将经纬仪安置在 -, 点,瞄准交点 :.,并使水平度盘读数为 ’3’’4’’5,反拨 " ! ,使水平度
盘读数为 #2’3 " "(#183%’4185)
! 。从 -, 点沿视线方向测设距离( 弦长)&2( &6 *,定出 ./# 0
16’ 桩点。
(%) 转动照准部拨角,使水平度盘读数为 #1%3%74’%5,由 # 0 16’ 点测设距离( 弦长)&7( 77 *
&%$ 第 !" 章# 线 路 测 量

使与视线方向相交,定出 !"# $ %&’ 桩点。同法拨角、测设距离,定出其它各点直至曲中点 (),


并与 () 点校核其位置。
若测设点与 () 点不重合,其闭合差不得超过如下规定,否则返工重测。
横向闭合差( 半径方向)* + ’, - .,
纵向闭合差( 切线方向)* ! " / ’’’* ( 平地)* ( ! 为曲线长)
! 0 - ’’’* ( 山地)
在测设中,当视线遇障碍受阻时,可迁站到能与待定点相通视的已定桩点上,根据同一圆弧
段两端的弦切角( 偏角)相等的原理,找出新测站点的切线方向,就可以继续测设。如图 -’, -%,
仪器在 )1 点与 #2 点不通视,将仪器迁至已测定的 ## 点,瞄准 )1 点并将水平度盘配置为 )1 点
的切线偏角读数 ’3’’4’’5,然后倒镜正拨 #2 点的偏角 ! $ ,则视线方向便是 ## 6 #2 方向。从 ##
点起沿视线方向测设相应的弦长即可定出 #2 点。以后仍按测站在 )1 点时计算的偏角值测设
其余各点。

图 -’, -%* 偏角法视线受阻 图 -’, -&* 极坐标法


! ! "# 极坐标法
当采用光电测距仪或全站仪测设圆曲线时,极坐标法是最合适的方法。仪器可以安置在任
何已知坐标的点上,也可以安置在任一未知坐标的点上,具有测设速度快、精度高、使用灵活方便
的优点。
极坐标法采用的直角坐标系与切线支距法相同,曲线上各点的坐标 % $ 、& $ 按切线支距法公式
计算( 曲线位于切线左侧时,& $ 为负值)。如图 -’, -&,在曲线附近选择与曲线点通视良好、便于
安置仪器的极点 ’。将仪器安置于 )1( 或 1))点,测定 " 角和距离 (,然后按下式计算 ’ 点和 # $
点极坐标
* * * * % ’ 7 (・89: "* & ’ 7 (・:;< " (-’, -2)

* * 极角、极距为
# $ 7 $ ’ #- 6 $’ ) * * $ 7 !( % $ 6 % ’ ) $ ( & $ 6 & ’ )
/ /

A &$ 6 &’ A
式中 $ ’ ) 7 " + -=’3,$ ’ #- 由 + ’ #- 7 >?8@>< 按所在象限换算获得。
A %$ 6 %’ A
!"# $% 缓 和 曲 线 !’!

上述计算可预先编制好计算程序,在现场用便携机或掌上电脑计算放样数据。测设时,在 !
点安置测距经纬仪或全站仪,后视 !"( 或 "!)并将水平度盘配置于 #$##%##&,依次转动照准部拨
极角 ! " ,沿视线方向测设极距 # " ,定出曲线点 $ " ,最后在曲线主点 "!( 或 !")点进行检核。
若使用全站仪内置的自由设站程序和坐标放样程序,就能迅速测定测站点的坐标,可进行包
括曲线主点在内的曲线测设。如果自由设站时所用的已知点是曲线主点,则测设曲线细部点就
更为方便。

!"# $% 复曲线

圆曲线分为单曲线和复曲线两种。具有单一半径的曲线称为单曲线,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同向的不同半径的曲线称为复曲线。两圆曲线之间可以用缓和曲线连接,也可以直接连接。下
面介绍直接连接的情况。
如图 ’#( ’),半径为 %’ 、%+ 的复曲线的交点为 ,-、
起点 !"、终点 "! 及公共切点 ""。在设计选定 %’ 、%+
及"’ 、"+ 后,可算得曲线要素 &’ 、’’ 、(’ 及 &+ 、’+ 、(+ 。
此时,)* . &’ / &+ 。从4)*+ 中可求得 )、* 两点到交
点的距离 )+ 与 *+。
在外业测设中,沿切线方向自 ,- 起量取 +)、+*
得到交点 )、*。在 )* 上量取 &’ 及 &+ 得公共 切 点
,,。测设方法同圆曲线。
有时复曲线的元素 " ’ 、" + 采用实地测定的方法。
这时,需预先设计其中一圆曲线半径。通常应先考虑
受限制条件较严的一个曲率半径,另一曲率半径通过
解算求得。给定半径的曲线称为主曲线,待定半径的
曲线称为副曲线。 图 ’#( ’)* 复曲线
此时测设的关键是在现场选定交点 )、* 的位置,
并测定偏角"’ 、"+ 及距离 )*。依据观测数据和设计半径算得 &’ 、
’’ 、
(’ ,
并按下式计算 &+ 、
%+
&+ . )* 0 &’
&+
%+ . * (’#( ’4)
"+
123
+
再按"+ 、%+ 可求得副曲线要素 &+ 、’+ 、(+ 。

!"# &% 缓和曲线

缓和曲线是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或两不同半径的圆曲线之间的一种线型,它起到缓和与过
渡的作用,从而使车辆能安全、舒适、快速地运行。
缓和曲线可用螺旋线( 回旋曲 线)、三 次 抛 物 线 等 来 设 置,我 国 采 用 螺 旋 线 作 为 缓 和 曲
!’& 第 !" 章# 线 路 测 量

线。当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嵌入缓和曲线后,其曲率半径由无穷大( 与直线连接处)逐渐减
小至圆曲线的半径 !( 与圆曲 线 连 接 处)。下 面 就 直 线 与 圆 曲 线 之 间 嵌 入 缓 和 曲 线 的 情 况
进行讨论。

!"# $# !% 缓和曲线的公式
!# 基本公式
缓和曲线起点处的半径 !" ! " ,终点处 !" ! !,其特性是曲线上任一点的半径与该点至起点
的曲线长 # 成反比,即
$ ! !"・# ! !・## ($#% $&)
式中 $ 为常数( 即曲线半径变化率);## 为缓和曲线全长,均与车速有关。我国采用 (
$ 公路)!
#% #’(%’ ,
($ 铁路)! #% #)*%’ ,% 为车辆平均车速,以 +, - . 计。相应的缓和曲线长度为
’ ’
#(
# 公路)’#% #’(% & !/ / / / / #(
# 铁路)’#% #)*% & !
测设时 ## 可从《 曲线测设用表》中查取。
当圆曲线两端加入缓和曲线后,圆曲线应内移一段距离,才能使缓和曲线与直线衔接。内移
圆曲线可采用移动圆心或缩短半径的方法实现。我国在曲线测设中,一般采用内移圆心的方法,
如图 $#% $* 在圆曲线的两端插入缓和曲线,把圆曲线和直线平顺地连接起来。

图 $#% $*/ 缓和曲线的形成

具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其主点为
01( 直缓点):直线与缓和曲线的连接点;
12( 缓圆点):缓和曲线和圆曲线的连接点;
30( 曲中点):曲线的中点;
21( 圆缓点):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的连接点;
10( 缓直点):缓和曲线与直线的连接点。
&# 切线角公式
缓和曲线上任一点 ’ 处的切线与过起点切线的交角 ! 称为切线角,由图 $#% $) ,切线角
!"# $% 缓 和 曲 线 %$!

与缓和曲线上任一点 ! 处弧长所对的中 心 角 相 等,在 ! 处 取 一 微 分 段 !",所 对 应 的 中 心 角


为 # ! ,则
!" "
!! " " !"
$% &
上式积分得
"( "(
!" " (#$% #))
(& ($"$

"(
!" ・" (#$% #*)
($"$
当 " " "$ 时,! " !$ 即
"$
!$ " ・" (#$% #&)
($
!" 参数方程
参见图 #$% #&,设以 +, 点为坐标原点,过 +, 点
的切线为 ’ 轴,半径方向为 ( 轴,任一点 ! 的坐标为
’、(,则微分弧段 !" 在坐标轴上的投影为
!’ " !"・-./ !’ ’ !( " !"・/01 ! 图 #$% #&’ 缓和曲线常数

将式中 -./ !、/01 ! 按级数展开,顾及式(#$% #)),积


分后略去高次项得
"3 "5
’ "" 2 ’ ( " (#$% ($)
4$$( "$ ( 6$"$
当 " " "$ 时,,7 点的直角坐标为
"$ 5 "$ (
’$ " "$ 2 ’ ( $ " (#$% (#)
4$$( 6$
#" )、* 值的计算
图 #$% #*8 是没有加设缓和曲线的圆曲线,缓和曲线是在不改变直线段方向和保持圆曲线半
径不变的条件下,插入到直线段和圆曲线之间的,因此原来的圆曲线需要在垂直于其切线的方向
上移动一段距离 ),称 ) 为内移距。由图 #$% #*9 知
) : $ " ($ : $-./ !$

) "( ($ : $-./ !$ )2 $ " ($ 2 $(# 2 -./ !$ )
将 -./ !$ 按级数展开,并将 !$ 、($ 值代入,得
"$ ( "$ ( "$ ( #
)" 2 " " ( (#$% (()
6$ *$ (4$ 4 $
加设缓和曲线后使切线增长距离 *,称为切垂距,其关系式为
* " ’$ 2 $/01 !$
将 ’$ 、!$ 值代入,并将 /01 !$ 按级数展开,取至 "$ 三次方,
!)( 第 !" 章# 线 路 测 量

"" "" %
!! $ (’"( #%)
# #&"##
以上 !" 、$、!、%" 、&" 统称为缓和曲线常数。

!"# $# %& 圆曲线带有缓和曲线的综合要素及主点测设


!# 综合要素的计算
根据图 ’"( ’),带有缓和曲线的综合要素,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 
切线长* * * * * * * * * * ’ ! ! +( # + $),-.
# 
! 
曲线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外矢距* * * * * * * * * * )" !( # + $)012 $# 
#

切曲差* * * * * * * * * * * ! #’ $ ( 
当 #、"" 、" 选定后,即可根据以上公式计算曲线要素,也可由《 曲线测设用表》中查得。
%# 主点里程计算与测设
根据交点里程和曲线要素,即可按下式计算主点里程:
直缓点* 34 里程 ! 56 里程 $ ’* * *
缓圆点* 47 里程 ! 34 里程 + "" * * *

曲中点* 83 里程 ! 47 里程 + ( #( $ " )
"

74 里程 ! 83 里程 + ( $ " )
(
圆缓点* "
#
缓直点* 43 里程 ! 74 里程 + "" * * *
计算检核* 43 里程 ! 56 里程 + ’ $ ** *
’# 主点测设
34、43、83 三点的测设方法与圆曲线主点测设相同。47 和 74 点是根据缓和曲线终点坐
标( %" ,&" )用切线支距法或极坐标法测设。

!"# $# ’& 圆曲线带有缓和曲线的详细测设


!# 切线支距法
切线支距法是以 34 点或 43 点为坐标原点,以切线为 % 轴,过原点的半径为 & 轴,如图
’"( #",缓和曲线段上各点坐标可按下式计算
!"# $% 缓 和 曲 线 %$#

图 !"# $"% 切线支距法测设缓和曲线 图 !"# $!% 偏角法测设缓和曲线


(
" "*
! &"’ % % $ &
)"#$ "$" +#""
圆曲线上各点坐标,因坐标原点是缓和曲线起点,故先求出以圆曲线起点为原点的坐标 !%、
$%,再分别加上 &、’ 值,即可得到以 ,- 点为原点的圆曲线点的坐标,即
! & !% . ’ & #/01 ! . ’
$ & $% . & & #(! ’ 23/ !). & } (!"# $()

" ( ’ "" !4"5


式中 ! & ・ . "" ," ( 为曲线点 ) ( 的曲线长。
# !
曲线上各点的测设方法与圆曲线切线支距法相同。
!" 偏角法
(!) 测设缓和曲线部分% 如图 !"# $!,设缓和曲线上任一点 ) 至 ,- 点的弧长为 ",偏角为
# ( ,因 # ( 较小,则
$(
# ( & 671 # ( &
!(
将曲线方程中 !、$ 代入上式( 只取第一项)得
"$(
#( & (!"# $+)
+#""
由上式可推证出各点的偏角有以下关系
"$! "$$
#! 8 #$ & 8 & "$ 8 "$
+#"" +#"" ! $
在等分曲线的情况下,"$ & $"! ,所以
$
#$ & $ #! & ) #!
$
#* & * #! & 9 #!
……
$
# * & * #! & #"
"" ""
因% % #" & ,% "" &
+# $#
!(’ 第 !" 章# 线 路 测 量

"!
所以 !! " ($!% &’)
#
"!
( ( !$ " ($!% &))
#!&
在实际测设中,偏角值可从《 曲线测设用表》第六表中查得。
测设时,将经纬仪安置于 *+ 点,后视交点 ,-,得切线方向,以切线为零方向,首先拨出偏角
!$ ,以弧长 " 代弦长相交定出 $ 点。再依次拨出偏角 !& 、!# 、…、! ! ,同时从已测定的点上量出弦长
定出 &、 #、…,直至 +. 点,检核合格为止。
(&) 测设圆曲线部分( 如图 $!% &$,将经纬仪置于 +. 点,先定出 +. 点的切线方向,即后视
*+ 点,并使水平度盘读数为 #(! 路线为右转时, 为 #/!0 1 #! )
#! " "! 1 !! " & !! ($!% &2)
然后转动仪器,使读数为 !0!!3!!4时,视线即在 +. 点切线方向上。倒镜后,曲线各点的测
设方法与前述的圆曲线偏角法相同。

!"# $% 线路纵断面测量

线路纵断面测量的任务是进行路线水准测量,测定中桩地面高程,然后根据地面高程绘制线
路纵断面图,为线路工程解决包括纵坡设计、填挖方计算、土方调配等相关的平、纵、横设计,提供
线路竖面位置图。路线水准测量分两步进行,先是沿线设置水准点,建立高程控制,称为基平测
量;然后根据各水准点,分段进行中桩水准测量,称为中平测量。

!"# $# !% 基平测量
!# 水准点的设置
应根据需要设置永久性或临时性的水准点。路线起点和终点、大桥两岸、隧道两端以及需要
长期观测高程的重点工程附近均应设置永久性水准点。一般每隔 &5 6 #! 78 布设一个永久性水
准点。临时水准点一般 !% 5 6 &% ! 78 设置一个。水准点是恢复路线和路线施工的重要依据,要
求点位选择在稳固、醒目、安全( 施工线外)、便于引测和保管的地段。
&# 施测方法
基平测量时,应先将起始水准点与附近的国家水准点进行联测,以获得绝对高程。在沿线测
量中,也尽量与就近国家点联测以获得检核条件。当引测有困难时,也可参考地形图选定一个接
近实地的高程作为起始水准点的假定高程。基平测量应使用不低于 9# 级的水准仪,采用一组往
返或两组单程进行观测。其容许高差闭合差应满足
$ % " : #! !& 88( 或( $ % " : 2 !! 88( ( 二、三、四级公路)
$ % " : &! !& 88( 或( $ % " : / !! 88( ( 一级公路)
式中 & 为单程水准路线长度,以 78 计;! 为测站数。

!"# $# &% 中平测量


!# 施测方法
!"# $% 线路纵断面测量 !’&

中平测量一般以相邻两水准点为一测段,从一水难点开始,用视线高法逐点施测中桩的地面
高程,直至附合到下一个水准点上。相邻两转点间观测的中桩,称为中间点。为了削弱高程传递
的误差,观测时应先观测转点,后观测中间点。转点的作用是传递高程,因此转点标尺应立在尺
垫、稳固的固定点或坚石上,尺上读数至 !!,视线长度不大于 "#$ !。中间点不传递高程,尺上
读数至 %!,要求尺子应立在紧靠中桩的地面上。

表 !"# $% 中线水准测量手簿
仪器型号 & 观测日期 & 观测 & 计算
仪器编号 & 天& & 气 & 记录 & 复核

水准尺读数 ’ !
点& 号 视线高程 ’ ! 高程 ’ ! 备& 注
后视 中视 前视
()" *+ "," #-+ .$. ##+ /"# ! ()" 0 ##+ /"# !
12 $ 3 $$$ "+ .* ##+ ,,

续表

水准尺读数 ’ !
点& & 号 视线高程 ’ ! 高程 ’ ! 备& & 注
后视 中视 前视

3 $*$ "+ ,$ ##+ -"

3 $/$ $+ .* #.+ ,,

3 $.$ *+ $4 ##+ #5

3 $5$ $+ ,$ #.+ -"


67" *+ ".* "+ $$. #5+ -.* #.+ .$$

3 "$$ $+ #$ #5+ *.

3 "*$ $+ #* #5+ */

3 "/$ $+ 5* #-+ ,/

3 ".$ "+ *$ #-+ #.

3 "5$ "+ $" #-+ -#


67* *+ */. "+ #*" #-+ */"

… … … & … … …

12 " 3 45$ "+ .# ..+ ,5


()* $+ .$. .5+ $*/ ! ()* 0 .5+ $.* !

检核:
%" 8 %# 0 "*+ .$, !!& & !* $ 8 !" 0 .5+ $*/ ! 8 ##+ /"# ! 0 "*+ .$, !
% & 0 !* $ 8 !* 0 .5+ $*/ ! 8 .5+ $.* ! 0 8 45 !!& & % &容 0 9 #$ !
’ 0 9 #$ !"+ / !! 0 9 #, !!

& & 如图 "$+ **,水准仪置于 ! 站,后视水准点 ()" ,前视转点 67" ,将观测结果分别记入表 "$+ /
#)( 第 !" 章# 线 路 测 量

中“ 后视”和“ 前视”栏内;然后观测 ! " !!!、…、


! " !#! 等各中桩点,将读数分别记入“ 中视”栏。
将仪器搬到!站,后视转点 $%& ,前视转点 $%’ ,然后观测 $%& 与 $%’ 之间各中间点。用同法继续
向前观测,直 至 附 合 到 下 一 个 水 准 点 ()’ ,完 成 测 段 观 测。高 差 闭 合 差 限 差:一 级 公 路 为
* +! !! ,,,二级以下公路为 * -! !! ,,( ! 以 ., 计),在容许范围内,即可进行中桩地面高程
的计算,否则重测。

图 &!/ ’’0 纵断面测量


每一测站转点及各中桩的高程按下列公式计算:
视线高程 1 后视点高程 " 后视读数
转点高程 1 视线高程 2 前视读数
中桩高程 1 视线高程 2 中视读数
!" 跨沟谷水准测量
当路线经过沟谷时,为了减少测站数,以提高施测速度和保证测量精度,一般采用图 &!/ ’+
所示方式施测。当测到沟谷边沿时,先前视沟谷两边的转点 $% " 、$%&3 ,然后将沟内、沟外分开施
测。施测沟内中桩时,迁站下沟,于测站!后视 $% " ,观测沟谷内两边的中桩及转点 $% # ,再迁站
于测站"后视 $% # ,观测沟底中桩。最后迁站过沟,于测站 # 后视 $%&3 ,继续向前施测。由于沟
内各桩测量实际上是以 $% " 开始另走一单程水准支线,缺少检核条件,故施测时应倍加注意。为
了减少$站前后视距不等所引起的误差,仪器置于 # 站时,尽可能使 $+ 1 $’ ,$4 1 $& 或( $& 2 $’ )"
( $+ 2 $4 )1 !。

图 &!/ ’+0 跨沟谷水准测量

#$" %" &’ 纵断面图的绘制


纵断面图是表示线路中线方向的地面起伏和纵坡设计的线状图,它反映路段纵坡大小和中
桩填挖尺寸,是设计和施工的重要资料。
!"# $% 线路纵断面测量 !##

图 !"# $% 为公路纵断面图,在图的上半部,从左至右绘有两条贯穿全图的线,一 条 是 细
的折线,表示中线实际地面线,是以里程为横坐标,高程为纵坐标,按中桩地面高程绘制的。
里程比例尺一般用 ! & ’ """ 、! & $ """ 或 ! & ! """ 。为了明显反映地面 起 伏 变 化,高 程 比
例尺为里程比例尺的 !" 倍。采用 ! & ’"" 、! & $"" 或 ! & !"" 。另一条 是 粗 线,表 示 包 括 竖
曲线在内的纵坡设计中线,是纵坡设计时绘制的。此外,在图上还注有水准点位置、编号和
高程,桥涵的类型、孔径、跨数、长度、里程桩号和设计水位,曲线元素和同其它公路、铁路交
叉点的位置、里程和有关说明等。在 图 的 下 部 几 栏 表 格 中,注 记 有 关 测 量 和 纵 坡 设 计 的 资
料,其中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 直线与曲线( 为中线示意图,曲线部分用直角的折线表示,上凸的表示右转,下凸表示
左转,并注明交点编号和圆曲线半径。在不设曲线的交点位置,用锐角折线表示。
($) 里程( 按里程比例尺标注百米桩和公里桩。
()) 地面高程( 按中平测量成果填写相应里程桩的地面高程。
(%) 设计高程( 按中线设计纵坡和平距计算的里程桩的设计高程。
(’) 坡度( 从左至右向上斜的线表示上坡( 正坡),向下斜的线表示下坡( 负坡),水平线表
示平坡。斜线或水平线上的数字为坡度的百分数,水平路段坡度为零,下面的数字为相应的水平
距离,称为坡长。

图 !"# $%( 公路纵断面图

纵断面图的绘制步骤如下:
!" 打格制表,填写有关测量资料
!&& 第 !" 章# 线 路 测 量

采用透明毫米方格纸( 标准计算纸),按照选定的里程比例尺和高程比例尺打格制表,填写
里程、地面高程、直线与曲线等资料。
!" 绘地面线
首先选定纵坐标的起始高程位置,使绘出的地面线能位于图上适当位置,便于绘图和阅读。
在图上按纵、横比例尺依次展绘各中桩点位,用直线顺序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即绘出地面线。在
高差变化较大的地区,如纵向受到图幅限制时,可在适当地段变更图上的高程起算位置,地面线
在此处将构成台阶形式。
#" 计算设计高程
根据设计纵坡和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坡长),可由一点的高程计算另一点的高程。
设起算点的高程为 !! ,设计纵坡为 (
" 上坡为正,下坡为负),推算点的高程为 ! # ,推算点至
起算点的水平距离为 $,则
! # " !! # "・$ ($!% &!)
$" 计算各桩的填挖尺寸
同一桩号的设计高程与地面高程之差,即为该桩的填挖高度,正号为填土高度,负号为挖土
深度。在图上,填土高度写在相应点的纵坡设计线的上面,挖土深度写在相应点的纵坡设计线的
下面。也有在图中专列一栏注明填挖尺寸的。地面线与设计线的交点为不填不挖的“ 零点”,零
点桩号可由图上直接量得。

%&" ’" $( 排水管道纵断面图的绘制


图 $!% ’( 为一排水管道的纵断面图。管道不设曲线,没有直线与曲线栏。排水管道以下游
出水口为线路起点,图中主要标注各检查井的桩号,并以它们的地面高程绘制地面线。地面线下
绘出管道设计线( 双线),管道的纵坡以千分率( ))表示,根据出口处的设计高程、管道坡度和相
邻桩点间的平距,按式($!% &!)可推算各桩点处的管底设计高程。在图中还应注明管径( ! )、埋
设深度以及各检查井的编号等。

%&" )( 横断面测量

横断面测量的任务是测 定 中 桩 两 侧 垂 直 于 中 线 方 向 的 地 面 变 坡 点 与 中 桩 间 的 距 离 和
高差,并绘制横断面图,供路基设计、土方计算和施工放样之用。横断面测量的宽度和密度
应根据工程需要而定。在大中桥头、隧道洞口、挡土墙等重点工段,应适当加密断面。断面
测量宽度,应 根 据 中 桩 的 填 挖 高 度、边 坡 大 小 和 工 程 要 求 而 定,一 般 自 中 线 向 两 侧 各 测
$! * (! +。

%&" )" %( 横断面方向的测定


%" 直线横断面方向的测定
直线 横 断 面 方 向 是 垂 直 于 中 线 的 方 向 。 一 般 用 简 易 直 角 方 向 架 测 定 ,如 图 $!% ’, ,将
方 向 架 置 于 中 桩 点 上 ,以 其 中 一 方 向 对 准 路 线 前 方( 或 后 方 )某 一 中 桩 ,则 另 一 方 向 即 为
横断面施测方向。
!"# $% 横断面测量 !$#

图 !"# $%& 排水管道纵断面图

!" 圆曲线横断面方向的测定
圆曲线横断面方向 为 过 桩 点 指 向 圆 心 的 半 径 方
向,如图 !"# $( ),设 ! 至 "、# 点的桩距相等,欲测定
! 点的横断面方向,可在 ! 点置方向架,以其一 方 向
瞄准 ",则 另 一 方 向 定 出 $ ! 点。 同 法 瞄 准 # 点,定
出 $ $ 点。取 $ ! $ $ 的中点 $,!$ 即为 ! 点横断面方
向。
如图 !"# $( *,当欲 测 断 面 处 ! 与 前 后 桩 间 距 不
等时,可采用安装有活动定向杆的方向架测定( 称为
求心方 向 架 )。 ! ! + 和 " " + 为 相 互 垂 直 的 十 字
杆,# # + 为 活 动 定 向 杆。 使 用 时 先 将 方 向 架 立 在
,- 点上,用 ! ! +对准 ./ 点( 切 线 方 向)," " +方 图 !"# $’ & 方 向 架
向即为 ,- 点处 的 横 断 面 方 向,这 时 转 动 定 向 杆 #
# +对准曲线上前视中桩 ! ,固紧活动杆 # # +位置,移方向架至 ! 点,用 " " +对准 ,- 点,
按同弧段两端弦切角相等原理,则定向杆 # # +方 向 即 为 ! 点 处 的 横 断 面 方 向。在 该 方 向
竖立标杆,然后转动方向架使 " " +对准标杆,则 ! ! +方向即为 ! 点处切线方向。松开活
动杆 # 0 # +对准 $ 点,固紧后将方向架移至 $ 点,按测定 ! 点的方法测定 $ 点横断面方向。
同法依次测定其它各点横断面方向。
&$& 第 !" 章# 线 路 测 量

图 !"# $%& 测设圆曲线横断面方向


& & !" 缓和曲线横断面方向测定
缓和曲线横断面方向与中桩点缓和曲线切线方向垂直。如图 !"# $’ ,测定时,可先计算
出 欲测定横断面的中桩点 ! 至前视中桩点 "( 或后视中桩 #)的弦线偏角 !(
$ 或 !% ),然后在
! 点架设经纬仪,照准前视点 "( 或后视点 #),配置水平度盘为 " ("" )"" *,顺时针旋转照准
部,使度盘读数为 +" ( , !(
$ 或 +" ( - ! % ),则望远镜视准轴所指方向即为缓和曲线上 ! 点横
断面方向。

图 !"# $’& 测设缓和曲线横断面方向 图 !"# $+& 标杆皮尺法

#$" %" &’ 横断面测量方法


#" 标杆皮尺法
如 图 !"# $+ ,&、’、(… 为 横 断 面 方 向 上 所 选 定 的 变 坡 点 ,施 测 时 ,将 标 杆 立 于 & 点 ,从
中 桩 地 面 将 皮 尺 拉 平 ,量 出 至 & 点 的 平 距 ,皮 尺 截 取 标 杆 的 高 度 即 为 两 点 间 的 高 差 ,同 法
可 测 出 & 至 ’、’ 至 (… … 各 测 段 的 距 离 和 高 差 ,直 至 所 需 宽 度 为 止 。 此 法 简 便 ,但 精 度
较低。
记录表格如表 !"# .,按路线前进方向分左侧与右侧,分母表示测段水平距离,分子表示测段
高差,正号表示上坡,负号表示下坡。
!"# $% 线路土方计算 &"’

表 !"# $% 横断面测量记录表

左! ! 侧 桩! 号 右! ! 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水准仪法
当横断面测量精度要求较高,横断面方向高差变化不大时,多采用此法。施测时用钢尺( 或
皮尺)量距,水准仪后视中桩标尺,求得视线高程后,再分别在横断面方向的坡度变化点上立标
尺,视线高程减去各点前视读数,即得各测点高程。施测时,若仪器为位置安置得当,一站可观测
多个横断面。
’# 经纬仪法
在地形复杂、横坡较陡的地段,可采用此法。施测时,将经纬仪安置在中桩上,用视距法测出
横断面方向各变坡点至中桩间的水平距离与高差。

!"# (# ’% 横断面图的绘制
根据横断面测量成果,在毫米方格纸上绘制横断面图,
距离和高程采用同一比例尺( 通常取 &/ &## 或 &/ *##)。一
般是在野外边测边绘 ,以便及时对横断面图进行检核。绘图
时,先在图纸上标 定 中 桩 位 置,然 后 在 中 桩 左 右 两 侧 按 各
测点间的距 离 和 高 程 逐 一 点 绘 于 图 纸 上,并 用 直 线 连 接
相邻点,即 得 该 中 桩 处 横 断 面 地 面 线。 图 &#$ -# 为 一 横
断面图,并绘有路基横断面设计线。 图 &#$ -#! 横断面图

!"# )% 线路土方计算

!"# )# !% 横断面积计算
在实测 的 横 断 面 图 上,按 纵 断 面 设 计 的 填 挖 高
度,分别把路基断面设计线 套 绘 在 相 应 的 横 断 面 图 上
图 &#$ -&! 积距法计算面积
( 俗称戴帽 子)。路 基 填 挖 的 断 面 积 就 是 断 面 图 中 路
基断面线与地面线所包围的面积。
计算横断面积常用的方法是积距法,如图 &#$ -&,按单位宽度 ! 把横断面分成若干个梯形与
三角形条块,每条块近似面积等于其平均高度 " # 乘宽度 !,则断面面积为各条块面积之和,即
$ 0 "& ・! , "* ・! , … , " % ・! 0 !%" # (&#$ -&)
%"( 第 !" 章# 线 路 测 量

通常横断面图是绘在毫米方格纸上,一般可取其 粗 线 间 距 ! "# 为 单 位 宽 度,如 果 图 的


比例尺为 ! $ %&& ,则单位宽度为% #。当填挖断面较大时,使用电子求积仪就更为方便。
计算挖方面积时,因边沟面积为一定值,可单独计算直接加在挖方面积内。对于半填半挖的
断面,则应分别计算填、挖断面积。

!"# $# %& 土方计算


对于线路工程的土方计算,通常采用断面法。断面法是以相邻两断面面积的平均值乘以间
距计算体积,然后累加相邻断面间的体积即得总体积。计算用表格按桩号顺序进行,表 !&’ ( 为
& ) !&& * & ) %&& 的计算成果。
表 !"# ’& 土方计算表

中桩填挖
断面面积 + #% 平均断面积 + #% 土方量 + #,
桩号 高度 + # 间距 + #

填 挖 填 挖 填 挖 填 挖

& ) !&& !’ -. /!’ /


%(’ 1 %&’ & .,/’ &
& ) !%& &’ 0& !%’ &
!!’ / %’ ! %&’ & %%0’ & /%’ &
& ) !/& &’ (. !&’ 0 /’ %
.’ / !-’ ( 0’ & /,’ % !.(’ 0
& ) !/0 !’ 1- ,.’ !
,%’ 1 !%’ & ,-%’ /
& ) !(& !’ &. ,&’ ,
!1’ 0 !.’ % %&’ & ,.(’ & ,&/’ &
& ) !0& !’ ,0 ,.’ .
/%’ - %&’ & 0.0’ &
& ) %&& %’ 1- .&’ ,
合2 2 计 % &!-’ %2 0-.’ %

2 2 思2 考2 题
!’ 名词解释:交点、转点、转角、整桩、加桩、正拨、反拨、圆曲线主点、基平测量、中平测量。
%’ 中线测量的任务是什么?
,’ 在中线上测设转点的目的是什么?
/’ 简述用穿线交点法测设交点的步骤。
.’ 里程桩有何作用?加桩有哪几种?如何注记桩号?
(’ 用偏角法测设圆曲线时,若视线遇障碍受阻,迁站后怎样继续进行测设?
1’ 在加设缓和曲线后,曲线发生变化,简述变化的条件和结果。
0’ 何谓缓和曲线常数?如何计算?
-’ 在绘制线路纵断面图时,里程桩的设计高程如何计算?
习! ! 题 ’"&

!"# 怎样确定横断面方向?
!!# 怎样用积距法求算路基的横断面积?

$ $ 习$ $ 题
!# 已知下列右角 !,试计算路线的转角 ",并判断是左转角还是右转角:
(!) !! % &!"’(&);
(&) !& % !*&’"*)。
&# 在路线右角测定后,保持原度盘位置,若后视方向的读数为 +&’(")"",,前视方向的读数为 !-&’!.)!&,,试
计算分角线方向的度盘读数。
+# 已知交点 /0 的桩号为 01& 2 3!+# "",转角" 右 % ("’&"),半径 ! % &"" 4。
(!) 计算圆曲线测设元素;
(&) 计算主点桩号。
(# 按表 !"# - 所列中平测量观测数据完成计算。

表 !"# $% 中线水准测量手簿

水准尺读数 5 4
点$ 号 视线高程 5 4 高程 5 4 备$ 注
后视 中视 前视
67! !# "&" $ +3# ..+

01 3 2 """ "# -.

2 "&" "# 8.

2 "(" !# &!

2 "*" !# -8

2 "-!# 3 &# +"


9:! &# !*& &# (-!

2 ." "# .*

2 !"" !# "&

2 !".# - !# +3

2 !&" &# +-
9:& &# &(* &# *-3

2 !(" &# (+

2 !*" !# !"

2 !." "# 83

2 &"" !# .*
9:+ &# 3!8
第 章
施 工 测 量

!!!!!!!!!!!!!!!!!!!!!!!!!!!!!!!!!!!!!!!!!

[重点难点提示]! 本章的重点是:定位元素的测设,平面点位的测设,坡度线的测设,建
立施工控制网的方法,工程建筑物施工放样数据的计算和放样方法,变形观测。难点是:放样数
据的计算,建筑物变形观测及其成果整理。

!!!!!!!!!!!!!!!!!!!!!!!!!!!!!!!!!!!!!!!!!

!!" !# 概# 述

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是将图纸上设计好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设计要求,
通过定位、放线和检查,标定到施工的作业面上,以指导施工。施工测量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
对于一些高大或特殊的建( 构)筑物,为了监视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要进行变形观测,以便及
时发现和处理相关问题,确保施工和建筑物的安全。
施工测量的实质是测设点位。通过距离、角度和高程三个元素的测设,实现建筑物点、线、
面、体的放样。
施工测量必须遵循“ 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首先建立施工控制网,然后进
行细部施工放样工作。采用这种由总体到局部的放样程序能确保放样元素间的几何关系,保证
整体工程达到设计要求。施工测量也遵循“ 步步工作有检核”的原则,保证放样工作步步到位,
防止差错发生。
施 工 控 制 网 的 精 度 一 般 要 高 于 测 图 控 制 网 ,控 制 的 范 围 小 、密 度 大 。 在 施 工 过 程
中 ,测 量 控 制 点 的 使 用 是 频 繁 的 。 因 此 ,测 量 控 制 点 应 埋 没 在 稳 固 、安 全 、醒 目 、便 于
使 用 和 保 存 的 地 方 。 施 工 放 样 的 精 度 不 取 决 于 设 计 图 比 例 尺 ,而 取 决 于 建( 构 )筑 物
的 建 筑 结 构 、大 小 、材 料 、用 途 和 施 工 方 法 。 高 层 建 筑 物 的 测 设 精 度 应 高 于 低 层 建 筑 ,
钢 结 构 工 程 的 测 设 精 度 应 高 于 钢 筋 混 凝 土 工 程 ,装 配 式 建 筑 物 的 测 设 精 度 应 高 于 非 装
配式建筑物。
施工测量人员必须了解设计内容及其对测量工作的要求,熟悉设计图上的相关尺寸和高程
数据,放样数据和依据要反复核对,要及时了解施工方案和进度,密切配合施工,保证工程质量。
施工场地工种多、支架林立、交通频繁、材料堆积、场地变化大、机械震动大、干扰多。测设方法应
力求简捷、快速、可靠,注意人身、仪器和测量标志的安全。
!!" #$ 施工放样的基本方法 #&%

!!" #$ 施工放样的基本方法

!!" #" !$ 定位元素的测设


!" 测设已知水平距离
(!) 一般方法" 如图 !!# !,从已知点 ! 沿已知方向用钢尺量出已知距离,得端点 "#。为校
核,同法再测设一次得 "$点,若两点之差在限差内,则取两次端点的平均位置 " 作为终点位置。

"

图 !!# !" 一般方法测设水平距离 图 !!# $" 精确方法测设已知距离


" "
($) 精确方法" 当测设精度要求较高时,可采用如下方法。
如图 !!# $,从已知点 ! 沿给定方向 !% 用钢尺量出已知距离 &,得端点的概略位置 "#。然后
用精密量距方法往返丈量 !"#距离得 &#,则 "#点的改正值 !& % & & &#,最后根据 !& 定出 " 点
位置。!& 为正,向外量 !&;!& 为负,则向内 !&。
如使用光电测距仪或全站仪,见图 !!# ’,安置仪器于 ! 点,瞄准已知方向,启动跟踪测量功
能,沿此方向移动棱镜位置,使仪器显示距离略大于应测设的距离 &,定出 "#点。在 "#点安置棱
镜,测出竖角及斜距,计算出 !"#的水平距离 &#,同样求得 "#点位置的改正值 !& % & & &#。根据
!& 的符号在实地用钢尺沿已知方向改正 "#至 " 点。用测距仪放样距离,应进行加常数、乘常数
和气象改正。

图 !!# ’" 光电测距仪测设已知距离 图 !!# (" 一般方法测设水平角


" "
#" 测设已知水平角
(!) 一般方法" 如图 !!# (,! 为角顶点,!" 为已知方向,! 为已知角值,欲在 ! 点测设 ! 角,
定出该角的另一边 !%,可采用正倒镜分中法。即在 ! 点安置经纬仪,先用盘左照准 " 点,读取水
平度盘读数 ’。转动照准部使度盘读数为( ’ ) !)值,在视线方向上定出 % #点。然后用盘右重复
上述操作,定出 % $点。取 % #% $连线的中点 %,标定 % 点,得 !% 方向。检核时,用测回法测量
%$# 第 !! 章" 施 工 测 量

+!"#,若与 ! 值之差符合要求,则+!"# 为测设的 ! 角。


(!) 精确方法" 如图 ##$ %,先用一般方法按已知角值 ! 测设出 "# 方向上的 # 点,然后对
+!"# 进行多测回水平角观测,测得角值为 ! $,则 !! & ! ’ ! $。其垂距 ##( 应为
##( & "#・)*+ !! & "#・!! % " (##$ #)
从 # 点沿 "# 边垂线方向向外( !! , ()或向内( !! - ()量出垂距 ##( ,定出 #( 点。 +!"#( 为要
测设的 ! 角;"#( 即为测设角值 ! 设定的方向。检核时,再用测回法测出 +!"#( ,其值与 ! 角值
之差应小于限差。

图 ##$ %" 精确方法测设水平角 图 ##$ ." 测设已知高程


" "
!" 测设已知高程
如图 ##$ .,已知水准点 " 的高程 & " & /0$ 1%2 3,测设于 ! 桩上的设计高程 & ! & %($ /%( 3。
在水准点与 ! 桩之间安置水准仪,在 " 点上的后视读数 ’ & #$ 0.% 3,按视线高法求得 ! 桩上的
前视读数为
( &( & " 4 ’)’ & ! &(/0$ 1%2 3 4 #$ 0.% 3)’ %($ /%( 3 & ($ 251 3
测设时,
将水准尺沿 ! 桩侧面上下移动,
当前视读数 ( 刚好为 ($ 251 3 时,紧靠尺底在 ! 桩上
划一水平线,
此线高程即为 %($ /%( 3(在施工现场,
如果以 &! 为施工的 6 (,
则该线即为 6 ( 位置)。
当向深基坑内或较高的建筑物上测设已知高程时,还可悬挂钢尺进行高程上、下传递。如图
##$ 5,欲在较深基坑内设置 ! 桩,其高程 & ! 为 12$ /(( 3。已知水准点 " 的高程 & " 为/.$ !1% 3,
在基坑上架设吊杆,从杆顶悬挂一根零点在下端的钢尺,并挂一相当于钢尺检定时拉力的重锤。
施测时,先在地面上安置水准仪,设后视读数 ’# & #$ %(2 3,钢尺上的前视读数 (# & 0$ ./! 3。然
后将水准仪置于基坑内,后视钢尺读数 ’! & #$ 1%5 3,前视 ! 点应读水准尺读数 (! 为( 由图上直
接看出)
(! & & " 4 ’# ’ (# 4 ’! ’ & ! & #$ (%2 3
将水准尺沿坑壁上下移动,当读数 (! & #$ (%2 3 时,紧贴尺底向坑壁水平钉入木桩,木桩顶面高
程即为 & ! 。
当测设高程大于视线高程,如图 ##$ 2,向高建筑物 ! 处测设时,可在该处悬吊钢尺,钢尺零
端在上( 倒尺)。前视读数时,上下移动钢尺,使水准仪前视读数恰为 ( & & ! ’( & " 4 ’),则钢尺
零分划线的高程即为所需测设的高程 & ! 。
!!" #$ 施工放样的基本方法 #&%

图 !!" #$ 深基坑高程测设 图 !!" %$ 向高处测设高程

!!" #" #$ 平面点位的测设方法


测设平面点位的常用方法有多种,采用哪种方法,应根据控制点分布、仪器设备、放样精度和
现场条件等因素确定。
!" 直角坐标法
如图 !!" &, ’" 是两条相互垂直的建筑基线,
’!、 它与待测建筑物相应两轴线平行。根据图上 !、
(
点坐标,
即可测设建筑物 !、
)、 * 点:在 ’ 点安置经纬仪,瞄准 ! 点,由 ’ 点起沿视线方向测设距离
(、
*’ +定出 # 点。再向前测设距离 %’ + 定出 $ 点。然后在 # 点安置经纬仪,
瞄准 ! 点,
向左测设 &’,角,
由 # 点沿视线方向测设 )- +,
定出 * 点,
再向前测设 (- +,
定出 ! 点。同法在 $ 点定出 ( 和 ) 点。为检
核点位是否正确,
应检查各边长是否等于设计长度,
四角是否等于 &’,,
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即可。

图 !!" &$ 直角坐标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 单位:+) 图 !!" !’$ 极坐标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


$ $
#" 极坐标法
如图 !!" !’,!、" 为控制点,% 为待定点,其坐标均为已知;根据坐标反算公式即可算出 % 点
的测设数据;极距 & !% 、极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式中
!( !% !( !"
" !% . 012304 $ $ " !" . 012304
!’ !% !’ !"
&%( 第 !! 章" 施 工 测 量

测设时,在 ! 点安置经纬仪,以 " 为后视方向测设 ! 角,定出 !# 方向,然后沿 !# 方向测设


距离 $ !# 定出 # 点位置。
!" 角度交会法
又称方向交会法,它适用于待定点离控制点较远或量距困难的地方。如图 !!" !!,!、"、% 为
控制点,# 为待定点,其坐标均为已知。根据坐标反算求出测设数据 !! 、!# 和 !$ 。
测设时,在 !、" 两点同时安置经纬仪,分别测设出 !! 和 !# 角,定出 !#、"#,两方向线交点即
为 #。为保证交会点的精度,还应从第三个控制点 % 测设 !$ 角定出 %# 方向。由于测设角度的
误差影响,三方向线将不交于一点,而形成一个示误三角形。当示误三角形的边长在限差内时,
可取示误三角形的重心作为 # 点的位置。为了保证交会点的精度,应选择适当位置的控制点进
行测设,以保证交会角 "! 、"# 在 $%& ’ !(%&之间。

) )

图 !!" !!) 角度交会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 图 !!" !#) 距离交会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


) )
#" 距离交会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待定点离控制点的距离不超过一整尺段长、地面平坦、便于量距的地方。如
图 !!" !#,!、"、% 为控制点,
!、# 为待定点,其坐标均为已知。根据坐标可反算距离 $! 、$# 、$$ 、
$* 。测设时,用钢尺分别从控制点 !、" 测设距离 $! 、$# ,并使 $! 、$# 交于一点,即为 ! 点位置。
同法以 $$ 、$* 交会出 # 点。最后应测量 !# 长度,与设计长度比较作检核。
$" 自由设站法
全站仪的广泛应用,给放样工作带来了很多方便。在两个以上已知点的情况下,置全站仪于
任一未知点上,观测到已知点的距离、方向,即可按最小二乘法求得测站点坐标,此法称自由设站
法。在求得测站点坐标的同时也完成了测站定向,再根据测站点、已知点和放样点的坐标,采用
极坐标法可测设各放样点。自由设站加极坐标法是实现施工放样测量一体化的主要方法。

%%" &" !’ 测设已知坡度线


直线坡度 & 是直线两端点间的高差 ’ 与其水平距离 $ 之比,即 & + ’ ( $。如图 !!" !$,已知)! +

图 !!" !$) 测设已知坡度线


!!" #$ 建筑施工控制测量 %!!

!" 距离 # ’ ("# """ &。如将 !" 测设为坡度 $ ’ ) $* 的直线,


!"# !$% &, 则 " 点的设计高程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然后按测设高程的方法,将 % " 测设到 " 桩上,即可使 !" 为 $ ’ ) $* 的坡度线。这时,如需
在 !" 间测设同坡线的 $、
%、/…桩,可在 ! 点安置水准仪,使一脚螺旋置于 !" 方向线上,量取仪
器高 $,在 " 点竖立标尺,旋转 !" 方向的脚螺旋,直至视线在标尺上的读数为 $ 时,仪器视线即平
行于坡度线。然后在中间 $、
%、/…点打入木桩,木桩打至桩上标尺读数为 $ 时为止,桩顶连线即
为测设的坡度线。若测设坡度较大,可改用经纬仪进行测设。

!!" #$ 建筑施工控制测量

建筑施工测量主要是指民用和工业建筑的施工测量,如住宅、商场、医院、仓库、厂房等的施
工测量。在建筑工程中,勘测阶段建立的控制网是为测图布设的,难以满足施工要求。因此,施
工前必须建立施工控制网,它包括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是施工测量的基础。
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形式,
应根据建筑物布置、
场地大小和地形条件等因素来确定。对于大中
型建筑地,
在建筑物布置整齐、
密集时,
采用正方形或矩形格网,
称为建筑方格网。对于面积不大,
建筑
物又不复杂的场地,
则采用建筑基线。当建立方格网有困难时,
可采用导线网作为施工控制网。

!!" #" !$ 建筑基线


!" 建筑基线的形式
根据建筑物的分布和地形状况,建筑基线可布设成三点直线形、三点直角形、四点丁字形、五
点十字形等多种形式( 图 $$# $,)。
在不受施工影响的条件下,建筑基线应尽量靠近主要建筑物,并平行于它的主轴线,纵横基
线应相互垂直,相邻基线点应通视。为了检查点位,基线点的数目应不少于三个。

图 $$# $,0 建筑基线


0
%" 建筑基线的测设
($) 根据原有控制点测设0 如图 $$# $!,
!&" 为总平面图上所选定的建筑基线, &" 的距离
&!、
为 ’、(,点 $、
%、/ 为原有测图控制点,根据坐标反算求出测设数据 !$ 、#$ ;!% 、#% ;!/ 、#/ ,然后按
$!$ 第 !! 章" 施 工 测 量

图 !!" !#$ 根据控制点测设基线 图 !!" !%$ 建筑基线的调整


极坐标法测设出 !、"、# 三点。
设测于实地的三点为 !$、"$、#$( 图 !!" !%),由于测设误差,三点不在一条直线上。因此,需
在 "$点安置经纬仪,精确测量+!$"$#$的角值 !,若 ! 与 !&’(之差超过规定( 一般为 ) *’%),则应
对点位进行横向调整,直至满足要求为止。调整的方法是将各点横向移动改正值 ",!$、#$两点与
"$点的移动方向相反。" 可按下式计算
&・’ !&’( - !
"+ ・ (!!" *)
*( & , ’) #
精确量取 "! 和 "# 距离,
横向调整后, 若实量值与设计值之差超过规定(大于 !. !’ ’’’),则
应以 " 点为准,
按设计值纵向调整 ! 和 # 点位置,直至满足要求为止。如需过 " 点加设一条基线
构成十字形,
可在 " 点架设经纬仪,
以 ! 或 # 为后视点,
向左、
右各测设 /’(角定出垂线方向。然后
自 " 点沿垂线用钢尺精密地测设出两端点位置,
并用桩标定。
(*) 根据建筑红线测设$ 如图 !!" !0,点 !、
*、1 为拨地单
位在现场标定的建筑用地边界点,连线 ! *、
* 1 即为建筑红
线,它们一般为正交的直线。这样,建筑基线 "!、"# 便可根据
建筑红线以垂距 (! 、(* 平行推移直线的方法测设。当 !、"、#
三点在地上标定后,还应在 " 点安置经纬仪,检查 +!"# 是否
等于 /’),其差值一般不应超过 ) *’%,否则应进行调整。 图 !!" !0$ 根据建筑红线测设基线
$
!!" #" $% 建筑方格网
!" 建筑方格网的布设
首先应根据设计总图上各建筑物、构筑物、各种管线的位置,结合现场地形,选定方格网的主
轴线 *"+ 和 ,"-,如图 !!" !&,然后再布设其它格网点。主轴线应尽量布设在建筑区中央,并与
主要建筑物轴线平行,其长度应能控制整个建筑区;格网可布设为正方形或矩形;格网点、线在不
受施工影响条件下,应靠近建筑物;纵横格网边应严格互相垂直。正方形格网的边长一般为
!’’ 2 *’’ 3,矩形格网一般为几十米至几百米的整数长度。当主轴线很长时,一般只测设其中段
!"#,!、"、# 三点是主轴线的定位点,也称主点。然后再将轴线延长。
!!" #$ 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

! !

图 ""# "$! 建筑方格网 图 ""# "%! 坐标换算


! !
!" 坐标换算
当方格网的建筑坐标系与测量坐标系不一致时,
为利用测量控制点来测设方格网主点的位置,
应先将主点的建筑坐标换算成测量坐标。如图 ""# "%, ! "$"为建筑坐标系的纵横坐标轴,原点
! "#"、
(!#、
! "在测量坐标系 !$)中的坐标为 #"! 、$"! 。设两坐标轴系之间的夹角为 !( 一般由设计单位提
供,
也可在总平面图上用图解法求得), 主点 % 的建筑坐标 #"% 、 $"% 可按下式换算成测量坐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建筑方格网的测设
首先测设主轴线 %!& 和 ’!(,如图 ""# "/,按前述测设十字形建筑基线的方法,利用测量控
制点将 %、!、& 和 ’、( 点测设于实地,然后再测设各方格网
点。如图 ""# 01,在主轴线的四个端点 %、&、’、( 分别安置经
纬仪,以 ! 点为后视方向分别向左、向右测设 %12角,这样可交
会出四个角点 "、
0、 3。为了校核,还应丈量 %"、’"、’0、&0、
.、
&3、(3、(.、%. 等各段距离,若根据量距所得的角点位置与交
会所得的位置不一致,则可适当进行调整,以确定角点的最后
位置。然后根据各格网点间的边长,可定出其它格网点。
图 ""# 01! 建筑方格网的测设
$$" #" #% 建筑场地的高程控制 !

! ! 建筑场地中应有足够数量的高程控制点,
其密度应尽量满足安置一次仪器就能测设出所需的高程
点。因此除测图保存下来的外,
还需增设一些水准点。通常可将建筑方格网点兼作高程控制点,
即在方
格网点旁设置一半球状标志,
按四等水准测量把它们组成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若格网点较密,
可把
主要格网点或高程放样要求较高的建筑物附近格网点纳入水准路线,
其余点以支线水准测定。
为了施工放样方便,还可在建筑物附近测设 4 1 水准点( 其高程为室内地坪设计高程)。

$$" &% 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 &" $% 建筑物的定位


建筑物的定位就是把建筑物外廓轴线交点 )、*、+、,( 又称定位点)测设于地上,如图 ""# 0"
#!$ 第 !! 章" 施 工 测 量

图 !!" #!$ 建筑物定位轴线


所示。
!" 根据原有建筑物定位
如图 !!" ##,
利用拟建房屋 ! 与原有房屋 " 设计的墙面间距 !% & 和南墙面齐平的关系,
即可根
据建筑物 " 对建筑物 ! 进行定位。首先沿房屋 " 的东、西墙面各延长量出距离 #,定出 !、
# 点。在
! 点安置经纬仪,
瞄准 # 点,
沿视线方向由 # 点量出 !%" #% & 定 $ 点(%& 离外墙面 ’" #%’ &),量出
!%" #% & ( #)" *’ & + %’" ’% & 定 ’ 点。然后在 $ 点安置经纬仪,
瞄准 ! 点后向右测设 ,’-角,
沿视线
方向由 $ 点量出 # ( ’" #% & 定 % 点,
量出 # ( !)" #% & 定 & 点。同法,在 ’ 点定 (、) 点。最后检测
) 点间距是否等于 #)" *’ &,
&、 相对误差不应超过 ! . ) ’’’( 或 ! . # ’’’);
检测+&、 误差不应超
+),
过 / %’0
(或 / !1)。

图 !!" ##$ 利用原有建筑物定位( 单位:&) 图 !!" #2$ 根据建筑基线定位( 单位:&)


$ $
#" 根据建筑基线( 或方格网)定位
若拟建房屋与建筑基线!、"、# 之间的尺寸关系已给出,如图 !!" #2,即可按直角坐标法,
利用建筑基线将 %、&、(、) 角点测设于地上。

!!" $" #% 龙门板和轴线控制桩的设置


建筑物定位后,根据交点桩即可测定各内墙轴线交点桩( 称为中心桩)。为在施工中恢复各
交点位置,施工前必须将轴线延至开挖线外的龙门板和轴线控制桩上。
!!" #$ 工业厂房施工测量 %!#

如图 !!" #$,龙门板设置方法为:在建筑物四角和中间隔墙的两端基槽之外 ! % # & 处,竖直

图 !!" #$’ 设置龙门板


钉设木桩,称为龙门桩,桩的外侧面应与基槽平行,并将 ( ) 的高程( 该建筑物室内地坪的设计高
程)测设在龙门桩上,用横线表示。然后把龙门板钉在龙门桩上,要求板的上边水平,并恰好与
( )横线齐平。最后将轴线引测到龙门板上,钉小钉作标志,称中心钉。此外,在龙门板外还钉一
轴线控制桩( 图 !!" #*),以便检查龙门板是否发生了变动。

图 !!" #*’ 设置轴线控制桩 图 !!" #+’ 测设基槽水平桩( 单位:&)


’ ’
如图 !!" #+,
为了控制开挖基槽的深度,
在接近槽底标高某一整分米
(如图所示的 )" $)) &)时,
在基槽壁上每隔, % * & 和转角处测设一水平桩,
作为清理槽底和打垫层的依据。
垫层浇筑后,根据中心钉或控制桩,用拉线吊垂球或用经纬仪,将轴线交点投测到垫层上,用
墨线弹出轴线和基础墙的边线,以作砌筑基础和墙身的依据。

!!" #$ 工业厂房施工测量

!!" #" !$ 厂房控制网的测设


厂房与一般民用建筑相比,
它的柱子多、
轴线多,
施工精度高。如图 !!" #-,
厂房控制网!"#$是
$!& 第 !! 章" 施 工 测 量

在建筑方格网 ! " # $ 的基础上建立的厂房专用矩形


网。一般矩形网距基坑开挖边线应不小于 !" & ’。根据
厂房角点 !、"、#、$ 的坐标,可确定矩形网角点坐标。
测设时,先根据建筑方格网点 !、" 用直角坐标法定
出 %、& 两点,然后以 %& 边为基线测设 ’ 点和 ( 点。最
后校核+’ 和+( 及 ’( 边长。对一般厂房来说,角度误
差不应超过 ( !)*,边长误差不得超过 ! + !) )))。为了便
于柱列轴线定位,在测设厂房矩形控制网的同时,还应沿
矩形控制网四边,每隔几个柱间距设置一个控制桩,称为
图 !!" #$% 厂房矩形控制网
距离指标桩。
%
!!" #" $% 厂房柱列轴线和柱基的测设
!" 柱列轴线的测设
如图 !!" #, 所示,%、&、’ 和%、&、’、…、(等轴线均为柱列轴线。它是按厂房跨距和柱子
间距,以距离指示桩为准测设于实地,定出各轴线控制桩的位置,并打入大木桩,钉上小钉,作为
测设基坑和施工安装的依据。

图 !!" #,% 柱列轴线的测设

$" 柱基的测设 %
(!) 柱基定位% 柱基定位就是根据基础平面图和基
础大样图的有关尺寸,把基坑开挖的边线用白灰标示出
来以便挖坑。测设时,是在相应的轴线控制桩上安置两
台经纬仪交会出各柱基的定位点( 即定位轴线的交点)。
按照基础施工大样图的有关尺寸,放出基坑开挖边线,用
白灰线标明开挖范围。并在离柱基开挖线外 )" & . !" ) ’
处打四个定位小木桩( 图 !!" #,),钉上小钉,作为修坑及
立模板的依据。
图 !!" #-% 基坑高程测设
(#) 基坑高程测设 % 当基坑挖到离坑底设计高程
%
!!" #$ 工业厂房施工测量 ’!&

$" # & $" ’ ( 处时,应在坑壁四周设置几个水平桩,如图 !!" )* 所


示,作为基坑清底的高程依据。基坑挖到设计标高后,还应在基坑
内测设出垫层的高程,即在坑底设置垫层标高桩,使桩顶面高程恰
好等于垫层的设计高程。
(#) 基础模板定位% 打好垫层之后,根据坑边相对的定位小
木桩,拉线、吊垂球把柱基轴线投测到垫层上,作为柱基立模板和布
置基础钢筋网的依据。立模板时,将模板底的定位线对准垫层上的
定位线,并用垂球检查模板是否竖直。最后将柱基顶面标高线测设
图 !!" #$% 投测柱基轴线 在模板内壁上。

!!" #" $% 厂房构件安装测量


!" 柱子安装测量
(!) 吊装前的准备工作% 柱基拆模后,应将柱基轴线投测到杯口顶面,并用红漆标记;还要
在杯口内壁设置标高线 8( 图 !!" #$),该线离杯底设计高程为一整分米数,作为杯底找平的依
据。柱子吊装前,在柱子的三个侧面弹出柱中心线,在中心线上、中、下三处,用红漆画9标志,供
安装校正使用。
最后还应进行柱长检查与杯底找平。为了保证吊装后柱子牛腿面符合设计高程 !) ,必须使
杯底高程 !! 加上柱底到牛腿面的设计长度 " 等于 !(
) 图 !!" #!),为此,根据 !) 沿柱子中心线用
钢尺自牛腿面量至杯口内标高线( 如 + $" ,$$ (),并以该线到柱底的实际长度和到杯底的实际
长度进行比较,确定杯底的找平厚度,用 ! - ) 水泥砂浆在杯底进行找平,使牛腿面符合设计高
程。

图 !!" #!% 柱长检查与杯底找平 图 !!" #)% 柱子竖直校正


% %
()) 柱子竖直校正% 柱子吊入杯口后,应使柱身基本竖直,柱子中心线对准杯型基础中心
线,偏差不超过 ’ ((,用木楔或钢楔初步固定。校正时用两台经纬仪分别安置在柱基纵横轴线
附近,如图 !!" #),离柱子距离约为柱高的 !" ’ 倍。先瞄准柱子底部中心线,固定照准部,再仰视
!$# 第 !! 章" 施 工 测 量

柱子顶部中心线。如不重合,应进行校正,直到柱子两个侧面中心线都竖直为止。柱子校正后,
应实测柱子垂直度偏差值,若符合要求,应立即灌浆,固定柱子的位置。
!" 吊车梁及吊车轨道的安装测量
(!) 吊车梁的安装测量" 安装前先弹出吊车梁顶面中心线和吊车梁两端中心线,再将吊车
轨道中心线投到牛腿面上。其步骤是:如图 !!# $$%,根据厂房中心线 !! !! 和设计轨距在地上测
设出吊车轨道中心线 !"!"和 #"#"。然后分别在 !"和 #"点安置经纬仪,将吊车轨道中心线投测到
每根柱子的牛腿面上并弹出墨线。根据牛腿面上的中心线和梁端中心线将吊车梁安装在牛腿
上。
吊车梁安装完后应检查吊车梁面的高程。用水准仪在柱子侧面测设 & ’( )* 的标高线,再
用钢尺从该线向上量出至梁面的高度,在梁下用铁垫板调整梁面高程,使之符合设计要求。
(+) 吊车轨道安装测量" 安装前,须先对梁上中心线进行检测,此项检测多用平行线法。
如图 !!# $$,,首先,从厂房两端的 !"和 #"点向厂房中心线方向垂直量出长度 $ - ! *,定出 !%、#%
两点,得平行线 !%!%、#%#%。然后安置经纬仪于平行线一端 !%( 或 #%)点上,瞄准另一端点,固定
照准部,仰起望远镜投测。此时另一人在梁上移动横放的木尺,视线正对准尺上 ! * 刻划时,尺
的零点应与梁面上的中线重合。如不重合,可用撬杠移动吊车梁,调整吊车梁中心线至正确位
置。安装就位后,将水准仪安置在吊车梁上,每隔 $ * 将水准尺竖立在轨顶上检测轨道高程,与
设计高程之差不得超过 . $ **。还要用钢尺检查两吊车轨道间跨距,与设计跨距之差不得超过
. ’ **。

图 !!# $$" 吊车梁及吊车轨道的安装测量


"
!!" #$ 高层建筑物的轴线投测和高程传递 %!&

!!" #$ 高层建筑物的轴线投测和高程传递

高层建筑物的特点是建 筑 物 层 数 多、高 度 大,多 为 框 架 结 构,施 工 场 地 一 般 较 为 狭 窄。


因此,高层建筑物施工测量的主 要 任 务 是 控 制 竖 向 偏 差,严 格 控 制 不 同 层 次 的 轴 线 定 位 和
高程。

!!" #" !$ 高层建筑物的轴线定位


高层建筑物基础定位轴线的测设,可采用工业厂房控制网和柱列轴线的测设方法进行。在
基础工程完工后,应及时对原矩形控制网和柱列轴线进行复核,然后根据轴线控制桩,用经纬仪
将轴线精确地投测到建筑物底部。测设时必须保证精度,严防差错。在条件允许时,可将主要轴
线延长到建筑物以外的安全地方设桩,作为向上投测轴线的依据。

!!" #" %$ 高层建筑物的轴线投测


!" 经纬仪引桩投测法
如图 !!" #$%,设 !!"、
##&为中心轴线,在离建筑物高度约 !" ’ 倍以上远处建立轴线控制桩 !、
!"、
#、#&,并在桩上安置经纬仪,严格对中整平,用正倒镜分中法将墙脚上已弹出的轴线标志 #、
#"、$、$"投测到第二层楼板上,定出 #! 、#"! 、$! 、$"! 点,然后按 #! 、#"! 、$! 、$"! 定出 #! #"! 、$! $"! 的交点
%",再以 #! %"#"! 和 $! %"$"! 为准在楼面上测设其它轴线。同法依次逐层向上投测。
当楼房逐渐增高,引桩投测不便时,可将原中心轴线控制桩引测到更远处,或附近大楼顶上,
如图 !!" #$(。为此,将经纬仪安置于( 如第 !) 层)已投测的点 $!) 、$"!) 和 #!) 、#"!) 上,瞄准原有的
轴线控制桩 !、!"和 #、
#&,用正倒镜分中法将轴线引测定出,如图 !!" #$( 中的 !! 、!"! 控制桩。更高
的各层轴线可将经纬仪安置在新的引桩上,按上述方法继续进行投测。

图 !!" #$* 经纬仪引桩投测


*
%" 激光铅垂仪投测法
激光铅垂仪是一种将激光束导至铅垂位置而用于竖向准直的专用定位仪器,它操作方便,竖
向投测精度高、速度快,能满足高层建筑铅直定位测量的需要。如图 !!" #’,激光铅垂仪的竖轴
((’ 第 !! 章" 施 工 测 量

为一空心筒轴,两端有螺扣连接发射望远镜和激光器套筒。若发射望远镜装在筒轴的上端,即构

! !

图 ""# $%! 激光铅垂仪 图 ""# $&! 用激光铅垂仪投点

成向上发射的激光铅垂仪,反之,则构成向下发射的激光铅垂仪。
为使底层轴线交点直接向上投测到顶层,在每层楼板的投测点处,均应预留直径约 ’(( ))
的孔洞。如图 ""# $&,! 为底层轴线投测点,
" 为激光铅垂仪,
’ 为激光束,
$ 为接收靶,!"为光斑
投射点。投测时,首先在 ! 点安置激光铅垂仪( 严格对中、整平),接通电源,向上发射激光束穿
过楼层预留孔,在施工层楼板预留孔上放置的接收靶上显示出激光光斑 !",此光斑在接收靶上
的位置,即为底层轴线投测点 ! 的铅垂投影位置。

!!" #" $% 高层建筑物的高程传递


高层建筑物的底层室内地坪 * ( 标志,可依据建筑场地附近的水准点来测设。 * ( 以上各层
的高程一般采用钢尺直接丈量的方法,先用水准仪在墙上测设出 + " ) 的标高线,然后从标高线
起用钢尺沿建筑物外墙、边柱或楼梯口向上丈量。一幢高层建筑物至少要由三个底层标高点向
上传递高程。由下层传递上来的同一层几个标高点,必须用水准仪进行校核。也可采用 ""# ’ 中
介绍的悬吊钢尺的方法,利用楼梯间向楼层上传递高程。
利用全站仪天顶测距法也可向上传递高程。

!!" &% 管道施工测量

!!" &" !% 复核中线和测设施工控制桩


为保证管道中线位置准确可靠,在施工前应对原中线测量的主点( 起、终点及各交点)进行
现场复核,对损坏的应给予恢复。对水准点也应进行复核,必要时可增设临时水准点。此外,根
据设计数据,在中线上标定出检查井及附属构筑物的位置。
!!" #$ 管道施工测量 $$!

图 !!" #$% 管道施工控制桩


在施工中,为了便于恢复中线和检查井位置,应在引测方便、易于保存的地方测设施工控
制桩。管道施工控制桩分为中线控制桩和井位控制桩两类,如图 !!" #$。中线控制桩测设在
管道起止点及 各 转 折 点 处 中 线 的 延 长 线 上,井 位 控 制 桩 一 般 测 设 在 垂 直 于 管 道 中 线 的 方
向上。

!!" #" $% 槽口放线


槽口放线是根据土质情况、管径大小、埋没深度,确定开槽宽度,
在地面上定出槽口开挖边线的位置,作为开槽的依据。
当横断面坡度较平缓时,如图 !!" #&,! 为槽底宽度;" 为沟槽边
坡系数,# 为中线上挖土深度,槽口半宽可按下式计算
!
$左 ’ $右 ’ ) "・# (!!" *)
(
当横断面坡度较陡、管径大且埋设较深时,可在管线横断面图上
量取中线两侧的槽口宽度。
图 !!" #&% 槽口放线
!!" #" &% 地下管道施工控制标志的测设 %

% % 管道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控制管道中线和管底设计高程,以确保管道按中线方向和设计
坡度敷设,所以在开槽前应设置控制管道中线和高程的施工标志。
!" 设置坡度板和中线钉
一般沿中线每隔 !+ , (+ - 处及检查井处跨槽设置坡度板,如图 !!" #.。根据工程要求,若
槽深小于 (" / -,应于开槽时在槽口上设置;若槽深大于 (" / -,应待管槽挖至距槽底 ( - 左右时
再在槽内设置。
坡度板埋设要牢固,顶面应水平。根据中线控制桩,用经纬仪将管道中线投测到坡度板上,
并钉上小钉( 称中线钉)。此外,还需将里程桩号或检查井编号写在坡度板侧面。各坡度板上中
线钉的连线就是管道的中线方向。在连线上挂垂球线可将中线位置投测到管槽内,以控制管道
按中线方向敷设。
!!! 第 !! 章" 施 工 测 量

图 !!" #$% 地下管道施工测量龙门板法( 单位:&)


%
!" 设置高度板和坡度钉
为了控制管槽开挖的深度,根据附近水准点,用水准仪测出各坡度板顶高程。板顶高程与管
底设计高程之差 ! 就是板顶往下开挖至管底的深度,俗称下返数。
由于各坡度板的下返数都不一致,且不是整数,无论施工或者检查都不方便,为了使下返数
在同一段管线内均为同一整数值 ",则须由下式算出每一坡度板顶应向下或向上量的调整数 !。
! ’ " ( ! ’ " (( # 板顶 ( # 管底 ) (!!" ))
在坡度板中线钉旁钉一竖向小木板桩,称为高程板。根据计算的调整数 !,在高程板上向下
或向上量 ! 定出点位,再钉上小钉,称为坡度钉,见图 !!" #$。如 ! ’ *" +,-,取 " ’ *" +.. &,则调
整数 ! ’ ( ." .,- &,即在高程板上向下量 ." .,- & 钉坡度钉,从坡度钉向下量 *" +.. &,便是
管底设计高程。同法可钉出各处高程板和坡度钉。各坡度钉的连线即平行于管底设计的坡
度线,各坡度钉下返数均为 "。施工时只需用一标有长度 " 的木杆就可随时检查是否挖到设
计深度。
#" 平行轴腰桩法
对管径较小、坡度较大、精度要求较低的管道,可用平行轴腰桩法来控制施工,其步骤如下:
(!) 测设平行轴线% 管沟开挖前,在中线的一
侧测设一排平行轴线桩,如图 !!" +.,轴线桩至中线
桩的平距为 $,桩距一般为 *. &,各检查井位也应在
平行轴线上设桩。
(*) 钉腰桩% 为了控制管道中线的高程,在沟
坡上( 距槽底约 ! & 左右)再定一排平行轴线的木
桩,称为腰桩,如图 !!" +.。
(#) 引测腰桩高程% 腰桩上钉一小钉,用水准
图 !!" +.% 平行轴腰桩法
仪测出腰桩上小钉的高程。小钉高程与该处管底设
%
计高程之差 %,即为下返数。由于各点下返数不一样,容易出错。因此,可先确定下返数为一整
数 ",在每个腰桩沿垂直方向量出该下返数 " 与腰桩下返数 % 之差 (
! ! ’ " ( %),打一木桩,并钉
小钉,此时各小钉的连线与设计坡度线平行,而小钉的高程与管底高程相差为一常数 ",从小钉
!!" #$ 管道施工测量 &&’

往下量测,即可知道是否挖到管底设计高程,应用十分简便。

!!" #" $% 顶管施工测量


在管道穿越铁路、公路、河流或重要建筑物时,为了不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或避免大量的拆
迁和开挖工作,可采用顶管施工方法敷设管道。首先在欲设顶管的两端挖好工作坑,在坑内安装
导轨( 铁轨或方木),将管材放在导轨上,用顶镐将管材沿中线方向顶进土中,然后挖出管筒内泥
土。顶管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控制管道中线方向、高程及坡度。
!" 中线测量
测设时,如图 !!" #!,用经纬仪将地面中线引
测到工作坑的前后,钉立木桩和铁钉,称为中线控
制桩。然后确定开挖边界,开挖到设计高程后,再
根据中线控制桩,用经纬仪将中线引测到坑壁上,
并钉 立 木 桩,称 为 顶 管 中 线 桩,以 标 定 顶 管 中 线
位置。
在进行顶管中线测量时,如图 !!" #%,在两个
顶管中线桩之间拉一细线,在线上挂两个垂球,两
垂球的连线方向即标明了顶管的中线方向。这时
图 !!" #!$ 测设顶管中线桩
在管内前端横放一水平尺,尺长等于或略小于管
径,尺上分划是以尺中点为零向两端增加的。当尺子在管内置平时,尺子中点即位于顶管中心线
上。通过引入管内的细线与水平尺中点比较,即可确定管子中心偏差量。若偏差大于允许值时
则应校正顶管方向。

图 !!" #%$ 顶管中线测量

&" 高程测量 $
为了控制管道按设计高程和坡度顶进,先要在工作坑内设置临时水准点,一般要求设置两
个,以便进行检核。将水准仪安置在工作坑内,先检测临时水准点高程有无变化,再后视临时水
准点,用一根长度小于管径的标尺立于管道内待测点上,即可测得管底( 内壁)各点高程。将测
得的管底高程与其设计高程比较,差值应在允许值内,否则应进行校正。
对于短距离( 小于 &’ ()的顶管施工,一般每顶进 ’" & ( 可按上述方法进行一次中线和高程
测量。当距离较长时,需每隔 !’’ ( 设一个工作坑,采用对向顶管施工。顶管施工中:高程允许
%%& 第 !! 章" 施 工 测 量

偏差为 ! "# $$;中线允许偏差为 %# $$;管子错口一般不超过 "# $$、对顶时不得超过%# $$。


在大型管道施工中,应采用自动化顶管施工技术。使用激光水准仪配置光电接收靶和自控
装置,即可实现自动化顶管施工的动态导向。首先将激光水准仪安置在工作坑内,调整好激光束
的方向和坡度,用激光束监测顶管的掘进方向。在掘进机上安置光电接收靶和自控装置,当掘进
方向出现偏差时,光电接收靶便给出偏差信号,并通过液压纠偏装置自动调整机头方向,沿中线
方向继续掘进。
由 &’( 和智能全站仪构成的自动测量和控制系统已实现了开挖和掘进的自动化。我国自
行开发的利用多台 )*+",## 自动目标照准全站仪构成的顶管自动引导测量系统,在上海市的地
下顶管施工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系统利用 - 台 )*+",## 全站仪,在计算机的控制下按自动导
线测量方式,实时测出机头的位置并与设计坐标进行比较,及时引导机头走向正确位置。

!!" #$ 公路施工测量

!!" #" !$ 中线恢复测量


从线路勘测到施工这段时间内,往往有一些桩点被碰动或丢失。因此,施工前必须对原来的
中线进行复核,及时恢复丢失或移动的中桩,其方法与中线测量方法相同。此外,对线路水准点
也应进行复核,必要时还应增设一些临时水准点,以满足施工需要。
由于中线桩在施工中会被埋挖,为了在施工中控制中线位置,对路线的主要控制桩( 如交
点、转点、曲线主点以及百米桩、千米桩等),应视地形条件移设到不受施工破坏、便于引测和易
于保存桩位的地方钉设施工控制桩( 也称护桩)。测设方法有:
!" 延长线法
如图 "". -%,延长线法是在道路转弯处的中线延长线上以及曲线中点 /0 至交点 12 的延长
线上,测设施工控制桩。

图 "". -%3 施工控制桩的测设

%" 平行线法 3
平行线法是在线路直线段路基以外测设两排平行于中线的施工控制桩,见图 "". -%。控制
桩间距一般为 4# $。

!!" #" %$ 线路纵坡的测设


在施工现场,用水准仪后视就近水准点或转点得仪器高程,用它减去桩顶中视读数得桩顶高
!!" #$ 公路施工测量 ’’&

程。桩顶高程减去该桩的设计高( 见纵断面图)即得该桩从桩顶起算的填挖数,并将它写在桩上
供施工用。也可直接引用纵断面图中的填挖数标注在桩上,该填挖数是从地面起算的。

!!" #" $% 路基边桩与边坡的测设


!" 路基边桩的测设
路基边桩的测设就是在地面上将每一个横断面的路基边坡线与地面的交点用木桩标定出
来。边桩的位置由边桩至中桩的距离来确定。其测设方法如下:
(!) 图解法" 直接在横断面图上量取中桩至边桩的距离,然后在实地用皮尺沿横断面方向
定出边桩的位置。在地面较平坦、填挖方不大时,多采用此法。
(#) 解析法" 路基边桩至中桩的平距通过计算求得。
! 平坦地段路基边桩的测设" 填方路基称为路堤,如图 !!$ %%&,路堤边桩至中桩的距离为
"
! ’ ( #・$ (!!$ ))
#
挖方路基称为路堑,如图 !!$ %% *,路堑边桩至中桩的距离为
"
!’ ( % ( #・$ (!!$ +)
#
以上两式中," 为路基设计宽度;# 为设计的边坡系数;$ 为路基中心填土高度或挖土深度;%
为路堑边沟顶宽。
若断面位于曲线上有加宽时,按上述方法求出 ! 值后,还应于曲线加宽一侧的 ! 值中加上
加宽值。根据算得的 ! 值,沿横断面方向丈量,便可定出路基边桩。

图 !!$ %%" 平坦地段路基边桩的测设

" 倾斜地段路基边桩的测设 & 在倾斜地段,计算时应考虑地面横向坡度的影响。如图


!!$ %,&,路堤边桩至中桩的距离 ! 上 、! 下 为
"
斜坡上侧:! 上 ’ ( #( $ 中 - $ 上 )
#
(!!$ .)
"
斜坡下侧:! 下 ’ ( #( $ 中 ( $ 下 )
#
图 !!$ %,* 中,路堑边桩至中桩的距离 ! 上 、! 下 为
!!# 第 !! 章" 施 工 测 量

"
斜坡上侧:! 上 ! # # # $( % 中 # % 上 )
"
(%%& ’)
"
斜坡下侧:! 下 ! # # # $( % 中 $ % 下 )
"
式中 % 中 为中桩的填挖高度;"、#、$、% 中 均为设计数据;% 上 、% 下 为斜坡上、下侧边桩与中桩的高
差,在边桩未定出之前则为未知数。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采用逐渐趋近法测设边桩。首先根据地
面实际情况并参考路基横断面图,估计边桩位置。然后测出估计位置与中桩地面间的高差,按此
高差可以算出与其对应的边桩位置。若计算值与估计值不等,则重新估计边桩位置。重复上述
工作,直至计算值与估计值基本相符为止。

图 %%& ()* 倾斜地段路基边桩的测设


* !" 路基边坡的测设
测设路基边桩后,为了使填、挖的边坡达到设计的坡度要求,还应把设计边坡在实地标定出
来,以便于施工。
(%) 用竹竿、绳索测设边坡* 如图 %%& (+,,& 为中桩,’、" 为边桩,由中桩向两侧量出 " ( "
得 )、! 两点。在 )、! 处竖立竹竿,于竹竿上高度等于中桩填土高 % 之 )*、!*处用绳索连接,同
时由 )*、!*用绳索连接到边桩 ’、" 上,即给出路基边坡。当路堤填土较高时,如图 %%& (+-,可分
层挂线。

图 %%& (+* 路堤边坡测设


*
(") 用边坡样板测设边坡* 首先按照边坡坡度做好边坡样板,施工时比照样板进行测设。
活动边坡样板( 带有水准器的边坡尺)如图 %%& (.,,当水准器气泡居中时,边坡尺的斜边所指示
的坡度为设计边坡坡度,借此可指示与检查路堤边坡的填筑。
!!" #$ 桥梁施工测量 &&%

固定边坡样板如图 !!" #$%,开挖路堑时,在坡顶边桩外侧按设计坡度设置固定边坡样板,施


工时可随时指示并检核边坡的开挖与修整。

图 !!" #$& 用边坡样板测设边坡


&
!!" #$ 桥梁施工测量

桥梁按其轴线长度一般分为特大型( ’ ()) *)、大型(!)) + ()) *)、中型(,) + !)) *)、小型


( - ,) *)四类,其施工测量的方法和精度要求随桥梁轴线长度、桥梁结构和地形状况而定。桥
梁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桥梁施工控制测量、墩台中心定位、墩台基础及顶部放样等。

!!" #" !$ 桥梁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建立桥梁施工控制网的目的,是为了按规定的精度求得桥梁轴线长度,并据此进行桥墩、桥
台的定位。因此,在布网时既要充分考虑保证桥轴线长度测定和墩台中心放样的必要精度,又要
为施工放样创造有利的条件。
!" 桥梁平面控制网
一般用三角网,布设形式见图 !!" #.,图 !!" #./ 为双三角形,适用于一般桥梁的施工放样;
图 !!" #.% 为大地四边形;图 !!" #.0 是在桥轴线两侧各布设一个大地四边形,适用于特大桥的施
工放样。图中双线为基线;!" 为桥轴线,桥轴线在两岸的控制桩 !、" 间的距离称为桥轴线长
度,它是控制桥梁定位的主要依据。

图 !!" #.& 桥梁施工控制网


&
桥梁三角网的布设,除满足三角测量本身的技术要求外,三角点不应选在易淹没地区、土壤
松软地区和易受施工干扰的地方。桥轴线应与基线一端连接,成为三角网的一条边。基线应选
在岸上平坦开阔处,并尽可能与桥轴线正交。基线长度一般不小于桥轴线长度的 )" $ 倍,困难地
!!& 第 !! 章" 施 工 测 量

段不小于 !" # 倍。桥轴线长在 $ !!! % 以内,三角测量方法和坐标计算,可参阅第 & 章小三角测


量。为了提高桥轴线精度,亦可用测距仪直接测量桥轴线长度。大型桥梁的平面控制网也可以
采用全球定位系统( ’())测量技术建立桥梁施工控制网。
!" 高程控制网
在施工阶段,需建立施工高程控制网。一般在桥址的两岸各设置两个水准基点。当桥长在
*!! % 以上时,每岸至少埋设三个水准基点。并与国家( 或城市)水准点连测。同岸三个水准点
中的两个应埋设在施工范围之外,以免受到破坏。桥梁在施工时,为了将高程传递到桥台和桥墩
上去,还需在每一桥台附近设立一个施工水准点,以满足各施工阶段引测的需要。
高程控制点一般按四等水准测量施测,如桥长大于 #!! % 时用三等水准测量。不论是水准
基点还是施工水准点,都应定期进行检测。

##" $" !% 桥梁墩台中心定位


桥梁墩台的中心定位,是根据桥轴线控制点的里程和墩台中心的设计里程,以桥轴线控制点
为基准,放出墩台中心的位置。一般可采用下述方法:
#" 直接测距法
在河床干涸、浅 水 或 水 面 较 窄 的 河 道,用 钢 尺 可 以 跨 越 丈 量 时,可 用 直 接 丈 量 法。如 图
$$" +,,根据桥轴线控制点 !、" 和各墩、台中心的里程,即可求得其间距离。然后使用检定过的
钢尺,考虑尺长、温度、倾斜三项改正,采用测设已知水平距离的方法,沿桥轴线方向从一端测向
另一端,依次测设出各墩台的中心位置,最后与 !、" 控制点闭合,进行检核。经检核合格后,用
大木桩加钉小铁钉标定于地上,定出各墩、台中心位置。

图 $$" +,- 直接测距法( 单位:%)


-
!" 角度交会法
当桥墩所在位置的河水较深,无法直接丈量,且不易安置反射棱镜时,可根据建立的三角网
( 图 $$" #!),在三个三角点上( 其中一个为桥轴线控制点)安置经纬仪,进行三个方向交会,定出
桥墩中心位置。
($) 交会角计算- 如图 $$" #!,!、"、#、$ 为施工控制网中的控制点,其中 !、" 是桥轴线上
的控制点,% & 点为待测设的桥墩中心点。!、"、#、$、% & 点的坐标已知,则
!( #! !( #&
- - - - - - ./0 ! #! ’ - - ./0 ! #& ’
!) #! !) #&
!( $! !( $&
./0 ! $! ’ - - ./0 ! $& ’ - - - - - -
!) $! !) $&
!!" #$ 桥梁施工测量 &&$

由此可求得交会角 ! ! 、" ! 为
! ! " ! #$ % ! #!
" ! ! ! &$ " ! &!

图 ##$ %&’ 角度交会法 图 ##$ %#’ 误差三角形

’ ’
(() 施测方法’ 如图 ##$ %#,在 #、$、& 三点各安置一台经纬仪,$ 站的仪器瞄准 ’ 点,定出
桥轴线方向,#、& 两站的仪器均后视 $ 点,并分别测设 ! ! 、" ! ,以正倒镜分中法定出交会方向线。
由于误差影响,从 #、$、& 三站拨来的三条方向线不交会于一点而构成误差三角形。若误差三角
形在桥轴线上的边长在容许范围内( 墩底放样为 ($ % )*,墩顶放样为 #$ % )*),则取 #、& 两站拨
来方向线的交点 !(在桥轴线上的投影 ! 作为桥墩的中心位置。
角度交会的精度与交会角 # 的大小有关,故在选择基线和布网时应给予注意。
如果利用激光经纬仪进行交会,可使设置的交会方向成为可见的激光束,这样就可以缩短放
样的时间,保证及时施工。
!" 极坐标法
如果在墩台上可以安置反射棱镜,且用已知坐标计算出
测设数据,就可利用全站仪按极坐标法进行测设。测设时要
测定气温、气压进行气象改正。
桥墩台中心定位后,在各墩、台中心点位上安置经纬仪,
以桥轴线为准,用正倒镜分中法,在基坑开挖线外 # + ( * 处
设置墩台纵、横轴线方向桩( 也称护桩),如图 ##$ %(。它是施
工中恢复墩台中心位置的依据,应妥善保存。 图 ##$ %(’ 护桩

##" $" !% 桥墩放样
桥墩主要由基础、墩身、墩帽三部分组成,它的细部放样,
是在实地标定好的墩位中心和桥墩纵、横轴线的基础上,根据施工的需要,按照设计图自下而上
分阶段地将桥墩各部位尺寸放样到施工作业面上。
#" 基础施工放样
对于中、小型桥梁的基础,最常见的是明挖基础和桩基础。明挖基础的构造如图 ##$ %,。根
!#% 第 !! 章" 施 工 测 量

据已经测设出的墩中心位置及纵、横轴线,已知基坑底
部的长度和宽度及基坑深度、边坡,即可测设出基坑的
边界线。边坡桩至墩、台轴线的距离 ! 按下式计算
"
!& ( # ( $・% (!!" !))

桩基础的构造如图 !!" #*+,先在基础的下部打入一
组基桩,再在桩上灌注承台,使桩和承台连成一体,然后
在承台以上灌注墩身。基桩位置的放样如图 !!" #* ,,
它以墩、台纵横轴线为坐标轴,按设计位置用直角坐标 图 !!" #$% 明挖基坑
法测设桩位。 %
!" 桥墩细部放样
基础完工后,应根据岸上水准基点检查基础顶面的高程。细部放样主要依据桥墩纵横轴线
上的护桩逐层投测桥墩中心和轴线,再根据轴线设立模板,浇灌混凝土。
圆头墩身的放样如图 !!" ##。设墩身某断面尺寸为:长 !’ -、宽 $ -、圆头半径 !" # -,可以
墩中心 ! 点为准,根据纵横轴线及相关尺寸,用直角坐标法可放出 &、’、(、) 点和圆心 * 点。然
后以 * 点为圆心,按半径 !" # - 可放出圆弧上各点。同法放样出桥墩的另一端。
#" 墩帽的放样
桥墩砌至离帽底约 $) .- 时,再测出墩中心及纵横轴线,据此竖立墩帽模板、安装锚栓孔、安
扎钢筋等。在浇注墩帽前,必须对桥墩的中线、高程、拱座斜面及各部分尺寸进行复核,并准确地
放出墩帽的中心线及拱座预留孔( 拱桥)。灌注墩帽至顶部时应埋入中心标及水准点各 ! / ’
个,中心标埋在桥中线上并与墩位中心呈对称位置。墩帽顶面水准点应从岸上水准点测定其高
程,作为安装桥梁上部结构的依据。高程传递可采用悬挂钢尺的办法进行。

$$" $%& 隧道施工测量

图 !!" #*% 桩基础的施工放样


!!" !#$ 隧道施工测量 &%!

图 !!" ##$ 圆头墩身的放样( 单位:%)


$
!!" !#" !$ 洞外控制测量
洞外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一般要求在每个洞口应测设不少于 & 个
平面控制点和两个高程控制点。直线隧道上,两端洞口应各设一个中线控制桩,以两控制桩连线
作为隧道的中线。平面控制网应尽可能包括隧道洞口的中线控制点,以利于提高隧道贯通精度。
在进行高程控制测量时,要连测各洞口水准点的高程,以便引测进洞,保证隧道在高程方向正确
贯通。
!" 洞外平面控制测量
洞外平面控制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测定各洞口控制点的相对位置,以便根据洞口控制点按设
计方向进行开挖,并能以规定精度正确贯通。洞外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有:直接定线法、三角测
量法、导线测量法、全球定位系统(’())测量法。
(!) 直接定线法$ 对于较短的直线隧道一般采用直接定线法。如图 !!" #*,!、" 为两洞口
中线控制点,但互不通视。直接定线法就是把 !" 直线方向在地面上用经纬仪正倒镜延伸直线
法把 #、$ 等点标定出来,作为向洞内引测方向的依据。

图 !!" #*$ 直接定线法


$ 按 !" 的概略方位角定出 #%点。然后迁站至 #%点以正倒镜分中法延长
在 ! 点安置经纬仪,
直线定出 $%,按同法逐点延长直线至 "%点。在延长直线的同时用视距法或用光电测距仪测出
!#%、#%$%、$%"%的距离,并量出 "%" 的长度,可按下式求得 $%点的偏距 $%$ 为
$&$ 第 !! 章" 施 工 测 量

#!"
!"! ! ・$"$ (""# "")
#$"
在 !"点按近似垂直 !"$"方向量取 !"! 长度定出 ! 点,安置仪器于 ! 点。同上法,延长直线 $!
至 % 点,再从 % 点延长至 # 点,若不和 # 点重合,再进行第二次趋近,直至 %、! 两点位于 #$ 直
线上为止。最后用光电测距仪分段测量 #$ 间的距离,其测距相对误差应不低于" & $ %%%。
(&) 三角测量法’ 当隧洞较长,且地形复杂的山岭地区,可采用三角测量法。如图 ""# $(,
隧洞三角网一般布设成与隧洞路线相同方向延伸的单三角锁,且须测量一条或两条基线。最好
尽量沿洞口连线方向布设成直伸型三角锁,以减小边长误差对横向贯通的影响。单三角锁的测
量方法和坐标计算,可参阅第 ( 章小三角测量。根据各控制点坐标可推算指导隧道开挖方向的
进洞关系数据 !" 、!& 角度。如在 # 点后视 % 点,拨角 !" ,即得进洞的中线方向。

图 ""# $(’ 隧道单三角锁控制网


图 ""# $)’ 大瑶山隧道导线网

(*) 导线测量法’ 由于测距仪的广泛使用,使进行导线测量更加方便、灵活。对于直线隧


洞,为减少导线测距误差对隧道横向贯通的影响,应尽量将导线沿隧道中线方向布设。导线点数
不宜过多,以减少测角误差对横向贯通的影响。对于曲线隧洞,应使导线沿两端洞口连线方向布
设成直伸型导线。为了增加校核条件、提高导线测量的精度,应适当增加闭合环个数以减少闭合
环中的导线点数。图 ""# $) 为我国已建成的长达 "+# &,$ -. 的大瑶山隧道,其地面控制网就是
采用了由 $ 个闭合环组成的导线网。
(+) 全球定位系统( !"#)测量法’ 利用 /01 定位技术建立隧道地面控制网,工作量小、精
度高、可以全天候观测,适用于建立大、中型隧道地面控制网。例如,全长 ")# $ -. 的秦岭隧道,
其平面控制就是采用 /01 控制网。
布设 /01 网时,一般只需在洞口处布点。对于直线隧道,洞口点选在线路中线上,另外再布
设两个定向点,除要求洞口点与定向点通视外,定向点之间不要求通视。对于曲线隧道,还应把
曲线上的主要控制点包括在网中。图 ""# $, 为一 /01 控制网布网方案,图中两点间连线为独立
基线,网中每个点均有三条独立基线相连,其可靠性较好。
$% 洞外高程控制测量
!!" !#$ 隧道施工测量 $&&

高程控制测量的任务是按规定的精度测定洞口
附近水准点的高程,作为高程引测进洞的依据。每一
洞口埋设的水准点应不少于两个,两水准点的位置以
能安置一次水准仪即可连测为宜。水准路线应选择
连接各洞口较平坦和最短的路线。线路应形成闭合
环,或敷设两条互相独立的水准路线,由已知的水准
点从一端洞口测至另一端洞口。水准测量的等级的 图 !!" #$% &’( 隧道施工控制网方案
%
确定,取决于两洞口间水准路线的长度。例如,秦岭隧道水准路线全长 !)*" + ,-,采用一等水准
测量,沿线还进行了重力测量以进行重力异常改正。

!!" !#" $% 隧洞开挖中的测量工作


!" 隧洞开挖中线的测设
根据控制测量所得的洞口控制点的坐标和它与其它控制点连线的方向,可推算隧道开挖方
向的进洞数据。如图 !!" #.,在 !( 或 ")安置经纬仪,根据 !(
! 或 !) ),定出进洞的中线方向。然
后将此方向标定在地面上,在 !( 或 ")点的进洞方向及其垂直方向埋设护桩,测出 !( 或 ")点至
各护桩的距离,以便施工中检查和恢复洞口点位置。
当隧道用全断面开挖法施工时,通常用中线给出掘进方向。其方法是首先用经纬仪根据洞
内已敷设的导线点设置中线点。如图 !!" /0,#1 、#* 为导线点,! 为隧道中线点,已知 #1 、#* 的实
测坐标、! 点的设计坐标和隧道中线的设计方位角,即可推算出放样中线点所需的数据 !* 、! ! 和
$ ! 。置经纬仪于 #* 点,测设 !* 角和 $ ! 距离,便得到中线点 !。在 ! 点埋设标志并安置仪器,后
视 #* 点,拨角 ! ! ,即得中线方向。
随着开挖面向前推进,便需要将中线点向前延伸,埋设新的中线点,如图 !!" /0 中的 % 点。
!% 之间的距离不宜超过 !00 -。

图 !!" /0% 隧道中线测设 图 !!" /!% 串线法定中线


% %
在近工作面处,可用串线法指导开挖方向。先用正倒镜分中延长直线法在顶板上设置三个
临时中线点,点间距不宜小于 # -,如图 !!" /!。定向时,一人在 & 点指挥另一人在工作面上用红
油漆标出中线位置。因用肉眼定向,& 点到工作面的距离不宜超过10 -。随着开挖面的不断向
前推进,地下导线也应随之向前敷设。要经常根据导线点来检查中线点,随时纠正开挖方向。
$" 隧洞高程和坡度的测设
洞内高程由洞口水准点引入,建立统一的高程系统。地下水准路线可利用地下导线点作为
水准点,水准点可埋设在顶板、底板或边墙上。在隧道贯通之前,地下水准路线为水准支线,因而
需用往返观测进行检核。
&!% 第 !! 章" 施 工 测 量

地下水准测量常用倒尺法传递高程,如图 !!" #$。高差计算仍为 ! "# % $ & %,但倒尺读数应


作为负值参与计算。

图 !!" #$’ 地下水准测量



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常用腰线法来放样坡度和各部位的高程。在两侧洞壁每隔 ( ) !* + 测
设出比洞底设计高程高出 ! + 的腰线点。在同坡度段,相邻腰线点连线与洞底设计地坪线平行。
如图 !!" #,,水准仪后视水准点 &( ,读取后视读数 $,得仪器视线高程。根据腰线点 "、# 的设计
高程,可分别求出 "、# 点与视线间的高差 !!! 、!!$ ,据此可在边墙上定出 "、# 两点。"、# 两点
的连线即为腰线。

’ ’ ’

图 !!" #,’ 测设腰线 图 !!" #-’ 隧洞断面测设



!" 开挖断面的测设 ’
隧洞断面的形式如图 !!" #- ,一般都给出断面宽度 %、拱高 ’、拱弧半径 ( 以及设计起拱
线的高度 ) 等数据。测 设 时 ,首 先 用 串 线 法( 或 在 中 线 桩 上 安 置 经 纬 仪 ),在 工 作 面 上 标
定 出 断 面 中 垂 线 ,根 据 腰 线 定 出 起 拱 线 位 置 。 然 后 根 据 设 计 图 纸 ,采 用 支 距 法 测 设 断 面
轮廓。

##" ##$ 竖井联系测量

在隧道工程建设、矿井建设和地下工程建设中,为了保证各向开挖面能正确贯通,必须将地
面控制网中的坐标、方向及高程,经由竖井传递到地下,这些传递工作称为竖井联系测量。其中
坐标和方向的传递称为竖井定向测量。定向方法有:一井定向、两井定向和陀螺经纬仪定向。下
面着重介绍一井定向。

##" ##" #$ 竖井定向测量


如图 !!" #(,一井定向是在井筒内挂两条吊垂线,在地面根据近井控制点测定两吊垂线的坐
标 *、+ 及其连线的方位角。在井下,根据投影点的坐标及其连线的方位角,确定地下导线点的起
!!" !! # 竖井联系测量 #&%

算坐标及方位角。一井定向分为投点和连接测
量两部分。
!" 投点
通常采用单荷重稳定投点法。吊垂重量与
钢丝直径随井深而异( 如井深为 !&& ’ 时,吊垂
重 #& (),钢丝直径 &" * ’’)。投点时,先在钢丝
上挂以较轻的垂球( 例如 + ()),用绞车将钢丝导
入竖井中,然后在井底换上作业重垂,并将它放
入油桶中,使其稳定。
#" 连接测量
通常采用联系三角形法。如图 !!" #$,! 为地
面近井点,!! 、!+ 为两吊垂线。!! 为 地 下 近 井
点,即地下导线起点。在 !、!! 分别安置经纬仪, 图 !!" #$% 一井定向
观测 "、#和 ""、#"角,并测量三角形的边长 #、$、% %
和 #"、$"、%"。
观测结束后,由计算可求得联系三角形中的 $ 和 $",通过解算联系三角形便可得到地下导
线起始点 !! 的坐标及起始边 !! & 的方位角。
在连接测量中,联系三角形应为伸展形状,角度 "、$ 应接近于零。在任何情况下," 角都不
能大于 ,-。$ ’ # 应大约等于 !" $。两垂线间的距离 #,应尽可能最大。传递方向时,应选择经过
小角 $ 的路线。
一井定向测量也可以采用激光铅直仪投点和陀螺经纬仪定向的方法进行。

!!" !!" #$ 竖井高程传递


通过竖井传递高程( 也称导入高程)的目的是将地面上水准点的高程传递到井下水准点上,
建立井下高程控制,使地面和井下纳入统一的高程系统。
在传递高程之前,必须对地面上起始水准点的高程进行复核。
在传递高程 时,应 同 时 用 两 台 水 准 仪,两 根 水 准 尺 和 一 把 钢 尺 进 行 观 测,其 布 置 如 图
!!" ##。将钢尺悬挂在架子上,其零端放入竖井中,并在该端挂一重锤( 一般为 !& ())。一台
水准仪安置在地面上,另一台水准仪安置在隧道中。由地面上水准仪在起始水准点 ! 的水准
尺上读取读数 #,而在钢尺上读取读数 (! 。由地下水准仪在钢尺上读取读数 (+ ,在水准点 ) 的
水准尺上读取读数 $。(! 及 (+ 必须在同一时刻观测,而观测时应量取地面及地下的温度。
在计算时,对钢尺要加入尺长、温度、垂曲和自重四项改正。前两项改正计算方法见 ." ! 节。
用钢尺垂直悬挂传递高程与检定钢尺时钢尺的状态不同,因此,还要加入垂曲改正和由于钢尺自
重而产生的伸长改正值。
这时地下水准点 ) 的高程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 ) / * ! 0 # 1[( (! 1 (+ )0 !+ , 0 !+ - 0 !+ % 0 !+ . ]1 $ (!!" !+)
式中 !+ , 为钢尺的温度改正数;!+ - 为钢尺的尺长改正数;!+ % 为钢尺的垂曲改正数;!+ . 为因钢尺
自重而产生的伸长改正值。
#&% 第 !! 章" 施 工 测 量

#& ・$
!! " %
&’%&
’ $&
!! & % ・
( &
式中 $ 为钢尺的总长,(;# 为钢尺的总重,)*;% 为检
定时的拉力,)*;’ 为钢尺的比重( 一般取为 +" ,-);(
为钢的弹性模量( 一般为 & . !/ 0 # )* 1 2(& )。
竖井高程传递也可以采 用 全 站 仪 天 顶 测 距 法。
在 井 下 安 置 全 站 仪,将 望 远 镜 指 向 天 顶( 竖 角 为
3/4),在井口安放一块棱镜,就可测得全站仪横轴至
棱镜横轴间的垂直高度。然后在井上用水准仪测定
近井水准点与棱镜横轴间的高差,在井下测得全站仪
横轴与井下水准点间的高差,就可以将井上水准点的 图 !!" ##$ 用钢尺传递高程
$
高程传递至井下水准点。

!!" !#$ 建筑物的变形观测

!!" !#" !$ 概述
建筑物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和土壤性质的不同,地下水位和大气温度的变
化,建筑物荷载和外力作用等影响,导致建筑物随时间发生的沉降、位移、挠曲、倾斜及裂缝现象,
统称为变形。用测量仪器定期测定建筑物变形,称为变形观测。
!" 变形观测的特点
(!) 观测精度高$ 由于变形观测的结果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影响对变形原因和变形
规律的正确分析,观测必须具有较高的精度。变形观测的精度要求,取决于该工程建筑物预计允
许变形值的大小和进行观测的目的。一般来讲,如果变形观测是为了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则测量
精度应小于允许变形值的 ! ) !/ 5 ! ) &/;如果是为了研究变形的过程,则观测精度还应更高。
(&) 重复观测量大$ 建筑物由于各种原因产生的变形都具有时间效应。计算变形量最基
本的方法是计算建筑物上同一点在不同时间的坐标差和高程差。这就要求变形观测必须依一定
的时间周期进行重复观测。重复观测的频率取决于观测的目的、预计的变形量大小和变形速率。
通常要求观测的次数,既能反映出变化的过程,又不遗漏变化的时刻。
(6) 数据处理严密$ 建筑物的变形一般都较小,甚至与观测精度处在同一个数量级;同时,
重复观测的数据量较大。要从大量数据中精确提取变形信息,必须采用严密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据处理的过程也是进行变形分析和预报的过程。
#" 变形观测的方法
(!) 常规测量方法$ 包括精密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三角( 边)测量、导线测量、交会法
等。测量仪器主要有经纬仪( 光学、电子)、水准仪( 光学、电子)、电磁波测距仪以及全站仪等。
这类方法的测量精度高,应用灵活,适用于不同变形体和不同的工作环境。
!!" !#$ 建筑物的变形观测 $!&

(!) 摄影测量方法" 该法不需接触被监测的工程建筑物,摄影影像的信息量大,利用率高。


外业工作量小,观测时间短,可获取快速变形过程,可同时确定工程建筑物上任意点的变形。数
字摄影测量和实时摄影测量为该技术在变形观测中的应用开拓了更好的前景。
(#) 特殊测量方法" 包括各种准直测量法( 如激光准直仪)、挠度曲线测量法( 测斜仪观
测)、液体静力水准测量法和微距离精密测量法( 如铟瓦线尺测距仪)等。这些方法可实现连续
自动监测和遥测,且相对精度高,但测量范围不大,提供局部变形信息。
($) 空间测量技术" 包括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卫星测高、全球定位系统( )*+)等。
空间测量技术先进,可以提供大范围的变形信息,是研究地球板块运动和地壳形变等全球性变形
的主要手段。全球定位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山体滑坡监测,高精度 )*+ 实时动态监测系统
实现了对大坝全天候、高频率、高精度和自动化的变形监测。
!" 变形测量点的布设
变形测量点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变形观测点。基准点通常埋设在比较稳固的基岩上或
在变形范围以外,应尽可能稳固并便于长期保存。每个工程至少应有三个基准点。介于观测点
和基准点之间的过渡点,称为“ 工作基点”。工作基点一般埋设在被观测对象附近,要求在观测
期内保持稳定。变形观测点应设立在建筑物上能准确反映变形特征的位置上,可从工作基点或
邻近的基准点对其进行观测。

##" #$" $%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就是测定建筑物上所设观测点相对于基准点( 水准点)在垂直方向( 高程)上随时
间的变化量。通常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或液体静力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
#" 水准基点的布设
要综合考虑水准点的稳定、观测的方便和精度。水准基点一般最少布设三个,三点之间最好
安置一次仪器就可进行联测。水准基点是沉降观测的基准点,应埋设在受压、受震和沉降范围以
外,埋深至少在冻土线以下 ,- . /,确保水准点的稳定性。水准点离观测点的距离不宜超过
0,, /,以便观测和保证精度。
$" 观测点的布设
沉降观测点是固定在建筑物结构基础、柱、墙上的测量标志,是测量沉降量的依据。因此,观
测点的数目和位置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大小、荷载、基础形式、内部应力的分布情况和地质条件
等来确定,要能全面反映建筑物沉降的情况。
一般在建筑物四周角点及沿外墙每隔 0, 1 0. / 设立观测点。在最容易沉降变形的地方,如
设备基础、柱子基础、伸缩缝处、基础形式改变处、地质条件改变处、高低层建筑物连接处、新老建
筑物连接处的两侧应设立观测点。电视塔、烟囱、水塔和大型储藏罐等高耸建筑物,沿周边在与
基础轴线相交的对称位置上至少布置四个观测点。对于水库大坝,应在基础和坝顶面埋设沉降
观测点;桥梁的沉降观测点应埋设在墩顶。总之,观测点应设置在最能反映建筑物沉降的位置
上,且要注意便于观测和在整个变形观测期间不受损坏。
沉降观测点的标志一般采用角钢、圆钢或铆钉。观测点分三种形式:图 00- 234 为墙上观测
点,图 00- 235 为柱上观测点,其标高一般在室外地坪 6 ,- . / 处;图 00- 237 为基础上观测点。
!" 沉降观测的实施
&%$ 第 !! 章" 施 工 测 量

图 !!" #$% 沉降观测点


%
(!) 沉降观测时间与周期% 在水准点、
观测点埋设稳固后,
即可开始观测,
并应至少观测两次。
施工期间,一般在增加较大荷重之后( 如浇灌基础、安装柱子和屋架、砌筑砖墙、铺设屋面、
安装吊车等之后)要进行沉降观测。若因故中途停工时间较长,应在停工时及复工前进行观测;
建筑物周围发生大量挖方、积水或地震后,均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
竣工后的观测次数,应视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度而定。随着沉降量的减小,逐渐延长观测周
期。一般情况下,第一年每 & 个月观测一次,第二年每 ’ 个月观测一次,第三年每 # 个月观测一
次,以后每年一次,直至稳定为止。观测期限一般不少于:沙土地基 & 年;膨胀土地基 ’ 年;粘土
地基 ( 年;软土地基 !) 年。
(&) 沉降观测技术要求% 对一般民用建筑物、厂房的沉降观测,可采用三等水准测量;
对于大型厂房、大型或高层框架 结 构 建 筑 物、连 续 生 产 的 设 备 基 础、水 库 大 坝、长 大 桥 梁 及
隧道等。应 采 用 精 密 水 准 测 量。 测 定 沉 降 观 测 点 的 精 度 要 求,根 据 需 要 可 参 照 表 !!" !
确定。
表 !!" !# 沉降观测点的精度要求和观测方法

相邻点高差中
等级 高程中误差 * ++ 闭合差 * ++ 使用仪器和观测方法 适用范围
误差 * ++

变形特别敏感的高层
,)( 水 准 仪,宜 按 国 家
建筑、
工业建筑、高耸
! )" ’ )" !( &)" !( !! 一等水准测量技术要
建筑物、重要古建筑、
求施测,
视线长&!( +
精密工程设施等

变形比较敏感的高层
,)( 水 准 仪,按 国 家 一
建筑、高耸建筑物、古
& )" ( )" ’) &)" ’) !! 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建筑、重要工程设施
施测
和滑坡监测等
,)( 或 ,! 水准仪,按国 一般性的高层建筑、
’ !" ) )" () &)" #) !! 家二等水准测量技术 工业建筑、高耸建筑
要求施测 物、滑坡监测等
,! 或 ,’ 水准仪,按国 观 测 精 度 要 求 较 低
- &" ) !" )) &!" -) !! 家二等水准测量技术 的建筑物、构筑物和
要求施测 滑坡监测等
!!" !#$ 建筑物的变形观测 #"!

图 !!" #$% 荷重 沉降量 时间关系曲线图


表 %%
"&" 沉降观测成果表
#"!
"" 工程名称 """""""""""" 工程编号
观 "" 测 "" 点

% & ’ ( ) *
观测日期! 荷载!
年0 月0 日 " 本次 累计 本次 累计 本次 累计 本次 累计 本次 累计 本次 累计
56!$& # 高程! 高程! 高程! 高程! 高程! 高程!
下沉!下沉! 下沉!下沉! 下沉!下沉! 下沉!下沉! 下沉!下沉! 下沉!下沉!
$ $ $ $ $ $
$$ $$ $$ $$ $$ $$ $$ $$ $$ $$ $$ $$

%--,
0(0&. ()
0. ).
0%)+ 4. 4. ).
0%)( 4. 4. ). 0%)) 4. 4. ).
0%)) 4. 4. ). 0%)* 4. 4. ).
0%)( 4. 4.

)
0) ))
0. ).
0%)) 1& 1& ).
0%)’ 1% 1% ).
0%)’ 1& 1& ).
0%)( 1% 1% ).
0%)) 1% 1% ).
0%)& 1& 1&

)
0&. +.
0. ).
0%)& 1’ 1) ).
0%). 1’ 1( ).
0%)% 1& 1( ).
0%)’ 1% 1& ).
0%)% 1( 1) ).
0%(, 1( 1*

*
0) -)
0. ).
0%(, 1( 1- ).
0%(, 1& 1* ). 0%). 1’ 1) ).
0%(+ 1( 1, ). 0%(, 1’ 1, ).
0%(* 1& 1,

*
0&. %.)
0. ).
0%() 1’ 1%& ).
0%(* 1& 1, ).
0%(’ 1( 1%& ).
0%(, 1& 1+ ).
0%(* 1& 1%. ).
0%(( 1& 1%.

+
0&. %.)
0. ).
0%(’ 1& 1%( ).
0%() 1% 1- ).
0%(% 1& 1%( ).
0%(+ 1% 1, ).
0%() 1% 1%% ).
0%(& 1& 1%&
第 !! 章" 施 工 测 量

,
0&. %.)
0. ).
0%(& 1% 1%) ).
0%(( 1% 1%. ).
0%(. 1% 1%) ).
0%() 1& 1%. ).
0%(( 1% 1%& ).
0%(. 1& 1%(

-
0&. %.)
0. ).
0%(. 1& 1%+ ).
0%(& 1& 1%& ). 0%(’ 1& 1%& ).
0%’, 1& 1%+ ). 0%(& 1& 1%( ).
0%’- 1% 1%)

%.
0&. %.)
0. ).
0%’- 1% 1%, ).
0%(. 1& 1%( ).
0%’+ 1% 1%, ).
0%(& 1% 1%’ ).
0%(. 1& 1%* ).
0%’+ 1& 1%+

%---
0%0&. %.)
0. ).
0%’+ 1& 1&. ).
0%’- 1% 1%) ).
0%’+ 4. 1%, ).
0%(& 4. 1%’ ).
0%’- 1% 1%+ ).
0%’* 1% 1%,

(
0&. %.)
0. ).
0%’* 1% 1&% ).
0%’- 4. 1%) ).
0%’* 1% 1%- ).
0%(% 1% 1%( ).
0%’, 1% 1%, ).
0%’* 4. 1%,

+
0&. %.)
0. ).
0%’) 1% 1&& ).
0%’, 1% 1%* ).
0%’) 1% 1&. ).
0%(. 1% 1%) ).
0%’+ 1% 1%- ).
0%’* 4. 1%,

%.
0&. %.)
0. ).
0%’) 4. 1&& ).
0%’, 4. 1%* ). 0%(. 4. 1%) ).
0%’( 1% 1&% ). 0%’* 1% 1&. ).
0%’* 4. 1%,

&...
0%0&. %.)
0. ).
0%’) 4. 1&& ).
0%’, 4. 1%* ).
0%’( 4. 1&% ).
0%(. 4. 1%) ).
0%’* 4. 1&. ).
0%’* 4. 1%,
!!" !#$ 建筑物的变形观测 $!#

(!) 沉降观测注意事项" !水准路线应构成闭合环。 " 要固定观测员、仪器、标尺、置镜点


和立尺点,以提高观测精度。#观测应在成像清晰、稳定的条件下进行。测完各观测点后,必须
再测后视点,后视点的两次读数之差不得超过 # $ %%。 $ 前、后视观测宜使用同一根水准尺,
前、后视距离均应用皮尺丈量。%应定期检查水准点高程。
!" 沉降观测的成果整理
每次观测结束后,
应检查观测手簿中的数据和计算是否正确、
合理,
精度是否合格,文字说明是
否齐全。然后将各观测点数据填入表 $$& ’,
计算相邻两次观测之间的沉降量和累计沉降量,
并注明
观测日期和荷重情况。编写变形观测报告,绘制变形过程曲线图( 图 $$& ())及沉降等值线图。这
样可以更形象、
清楚地表示建筑物各观测点及整个建筑物的沉降大小,
为变形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 #$" %& 建筑物的倾斜观测


#" 直接法
基本原理如图 $$& (* 所示。! 点与 " 点位于同一竖直线上,当建筑物发生倾斜时,则 ! 点相
对于 " 点移动了某一数值 # 至 !$点,则该建筑物的倾斜度为
&
%+ ($$& $!)

其中 ’ 为 ! 点相对于 " 点的高程或建筑物的高度。
高层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倾斜观测必须分别在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上进行。

" " "

图 $$& (*" 倾斜测量原理 图 $$& ,-" 建筑物的倾斜测量


"
" 一般建筑物的倾斜观测" 通常采用经纬仪投影法,
($) 如图 $$& ,-,
在距照准目标 $& . / ’& - 倍
目标高度的固定点 ! 安置经纬仪。用正倒镜分中法,
照准墙顶一标志点 (,
向下投影得点 ($ ,作一
用经纬仪再照准同一点 ((由于建筑物有倾斜,( 点实际上已位移),向下投点
标志。过一段时间,
得 (’ 点。如果 ($ 、
(’ 不重合,
则说明建筑物发生倾斜。量取 ($ 、(’ 的距离 &( ,即为建筑物在与
视线垂直方向上的偏移值。再将经纬仪移到与原观测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求得
与视线垂直方向上的偏移值 &) ,
利用矢量加法可求得建筑物的总倾斜量 & 为
’ ’
&+ !&( 0 &) ($$& $1)
!$! 第 !! 章" 施 工 测 量

建筑物的倾斜度可按式(!!" !#)计算。
($) 圆形高大建筑物的倾斜观测% 测定圆形建筑物如烟囱、水塔等的倾斜度时,首先要在
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上测定顶部中心对底部中心的偏移值。如
图 !!" &!,先在烟囱底部横放一标尺,安置经纬仪使视线方向与
标尺垂直。用经纬仪把顶部边缘两点 !、!"投到标尺上,得顶部
中心位置 !’ ,再把底部边缘两点 #、#"投到标尺上,得底部中心
位置 #’ 。#’ 与 !’ 之间的距离 $ 就是烟囱在 !!"方向上顶部中
心偏离底部中心的距离。同法又可测得烟囱在与 !!"垂直方向
上的偏心距 %。则总偏心距& ( !$$ ) %$ 。烟囱的倾斜度仍按式
(!!" !#)计算。
!" 间接法
通过测定建筑物基础相对沉降可测定建筑物的倾斜。用水 图 !!" &!% 圆形建筑物的倾斜测量
%
准仪测出两个观测点之间的相对沉降,由相对沉降与两点间距离之比, 可换算得倾斜角。采用二
等水准测量进行施测,求得倾斜角的精度可达 !* + $*。

##" #!" $% 建筑物的水平位移观测


建筑物水平位移观测是测定建筑物在规定平面位置上随时间变化的位移量。水平位移观测
的方法较多,有常规方法,如导线、前方交会法;还有各种专用方法,如基准线法,正、倒垂线法等。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方法。
#" 基准线法
其基本原理是以通过建筑线或平行于建筑物轴线的竖直平面为基准面,在不同时期分别测
定大致位于轴线上的观测点相对于此基准面的偏离值。比较同一点在不同时期的偏离值,即可
求出观测点在垂直于轴线方向的水平位移。下面介绍基准线法中的测小角法。
(!) 观测墩与觇标% 由于建筑物的位移值一般都很小,观测精度
要求很高,对于基准线法,一般都采用钢筋混凝土观测墩提高精度。观
测墩底座部分要求直接浇筑在基岩上,以确保其稳定性。在观测墩顶
面埋设固定的强制对中设备,以减少仪器和觇标的安置误差。通常要
求它能使仪器和觇牌的偏心误差小于 ’" ! ,,。
为减小照准误差,可采用如图 !!" &$ 的双线标志觇标( 白底、标志
为黑色)。其双线标志的宽度 ’ 可按下式计算
#%
’( ・) (!!" !-)
(
式中 ) 为视线长度;% 为十字丝丝粗;( 为物镜焦距。 图 !!" &$% 双线标志觇标

对于近距离照准,可采用单线标志。 %
($) 测小角法% 测小角法的基本原理如图 !!" &# 所示,!# 为基准线,在工作基点 ! 点上安
置仪器,在工作基点 # 及观测点 * + 上设立觇标,用精密经纬仪( 如 ./! 级)测出小角 ! + ,则 * + 点
相对于基准线的偏离值( 水平位移)" + 按下式计算
!!" !#$ 建筑物的变形观测 !(’

"!
!! ! ・" ! (""# "$)
#
式中 " ! 为基线端点 # 到观测点 $ ! 的距离;# ! %&$ %$’%。

图 ""# ()* 测小角法原理

!" 导线法 *
基准线法对于直线型建筑物的位移观测具有速度快、精度高、计算简单的优点,但只能测定一
个方向的位移。对于非直线型
(如曲线型)建筑物的位移观测,有时需要同时测定建筑物上某观测
点在两个方向上的位移
(即在水平面内的位移)。导线法是能满足此要求的最简单的方法之一。
由于变形观测具有重复观测的特点,用于变形观测的导线在布设、观测、计算等方面都具有
其自身的特点。例如,在重力拱坝的水平廊道中布设的导线是两端不测定向角的导线,导线边长
较短,导线点数较多,为减少方位角的传算误差,提高测角效率,可采用隔点设站观测的方法。

##" #!" $% 建筑物的裂缝观测


建筑物出现裂缝,应立即进行全面检查,对变化大的裂缝应进行观测。画出裂缝分布图,对
裂缝进行编号,观测每一裂缝的位置、走向、长度、宽度、深度及其变化程度。
裂缝观测标志应根据裂缝重要性及观测期长短安置不同类型的标志,观测标志应具有可供
量测的明晰端面或中心。每条裂缝至少布设两对标志,一对设在
裂缝最宽处,另一对设在裂缝末端。每对标志由裂缝两侧各一个
标志组成。
图 ""# (+ 是用两片白铁片制成的标志,一片 "’& ,, - "’&
,,,并使其一边和裂缝的边缘对齐,另一片为 ’& ,, - %&& ,,,
固定在裂缝的另一侧,并使其一部分紧贴在 "’& ,, - "’& ,, 的
白铁片上,白铁片的边缘彼此平行。固定好标志后,在两片白铁
片露在外面的表面上涂白色油漆,并在矩形白铁片上写明编号和 图 ""# (+* 裂缝观测标志
标志设置日期。 *
标志设置好后,如果裂缝继续发展,白铁片将被逐渐拉开,露出正方形白铁片上没有涂油漆
的部分,它的宽度就是裂缝加大的宽度,可用尺直接量出。裂缝与不均匀沉降有关,在进行裂缝
观测的同时,一般要进行沉降观测。

##" #!" &% 挠度观测


在建筑物垂直面内各不同高程点相对于底点的水平位移称为挠度。建筑物主体挠度观测,
应按建筑物结构类型在各不同高度或各层处沿一定垂直方向布设观测点。挠度值由建筑物上不
同高度点相对于底点的水平位移值确定。
"!! 第 !! 章" 施 工 测 量

图 !!" #$% 挠度观测

挠度观测常采用正垂线法,即从建筑物顶部悬挂一根铅垂线,直通至底部,在铅垂线的不同
高程上设置观测点,借助光学式坐标仪量测出各点与铅垂线之间的相对位移值。如图 !!" #$,任
一观测点 ! 的挠度可按下式计算
(
" ! & "’ ( " !
(
式中 "’ 为底点与顶点之间的相对位移;" ! 为任一点 ! 与顶点之间的相对位移。

% % 思% 考% 题
!" 名词解释:建筑基线、建筑方格网、龙门板、下返数、腰线、沉降观测、建筑物的倾斜度。
)" 施工测量有哪些特点?施工测量的实质是什么?
*" 测设已知长度的水平距离时,为何三项改正数的符号与距离丈量时相反?
+" 测设水平角时,为何需用盘左盘右取中的方法进行?
$" 采用极坐标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时,需要哪些测设数据?如何获得测设数据?
," 用水准仪测设已知坡度时,对安置仪器有何要求?
#" 施工平面控制网有哪几种形式?各适用哪些场合?
-" 在民用建筑施工中,龙门板的作用是什么?如何设置龙门板?
." 柱子吊装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柱子吊装时如何控制它的竖直度?
!’" 高层建筑轴线竖向投测有哪些方法?
!!" 为什么要进行隧道洞内、外的联系测量?
!)" 为什么要进行建筑物的变形观测?变形观测有哪些内容?
!*" 进行建筑物沉降观测的目的是什么?怎样布置沉降观测点?
!+" 全站仪在施工测量中可用于哪些测设项目?

% % 习% % 题
习! ! 题 #"!

!" 已知某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用它测设 *," (%% & 的水平距离 $%。若测设时温度为 *(. ,所用拉力与钢尺检定时的拉力相同,测得 $、% 两点
间的高差 & # ’ %" /% &,试计算测设时沿地面需要量出的长度?
*" 设用一般方法测设出+%$’( 设计值为 0%1)后,用仪器精确测得其角值为 0%1%%2$34,已知 $’ 长度为
!%%" %%% &,试计算改正该角值的垂距及改正的方向。
$" 已知水准点 $ 的高程 ( $ ) */" $(3 &,今欲测设高程为 *(" %%% & 的室内地坪 5 %,后视水准点 $ 上标尺读
数 * # !" ,/* &,试计算 5 % 处 % 点的前视标尺读数 + 应为多少?
/" 已知控制点 $、% 和待测设点 , 的坐标为
- $ # 6*(" ,3% &7 . $ # /3%" ,/% &;7 - % # (!(" 03% &7 . % # 03(" *3% &;
- , # ! %(/" %(* &7 . , # 0$6" 03/ &7 现用角度交会法测设 , 点,试计算测设数据。
(" 设 $/、0/、%/点为直线型建筑基线上的三点并已测设于地面上,现精确测得+$/0/%/ # !601(02$34,已知距
离 $/!/ # !,% &,!/%/ # !!% &。试求各基线点的改正值。
第 章
近代测绘新技术简介

!!!!!!!!!!!!!!!!!!!!!!!!!!!!!!!!!!!!!!!!!

[ 内容提示]! 本章分别介绍了当代“!"”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应用。对现代数字摄影测量
和数字地图也作了相应的介绍。

!!!!!!!!!!!!!!!!!!!!!!!!!!!!!!!!!!!!!!!!!

!"# !$ 全球定位系统( %&’)

全球定位系统( #$")是“ 授时、测距导航系统 % 全球定位系统( &’()*’+),- "./+01 2)1)-* ’-3


4’-*)-* % #5,6’5 $,/)+),-)-* "’+055)+0)”的简称。该系统是由美国国防部从 78 世纪 98 年代开始研
制,历时 78 年,耗资 !88 亿美元,主要用于军事导航定位系统。#$" 是利用卫星发射无线电信号
进行导航定位,具有全球性、全方位、全天候、高精度、快速实时的三维导航、定位、测速和授时功
能。近 :8 年来,#$" 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运载工具导航和管
制、地壳运动监测、工程变形监测、资源勘察、地球动力学等多学科领域,从而给测绘学科带来了
一场深刻的技术变革。

!"# !# !$ %&’ 定位系统的组成


#$" 定位系统主要由 #$" 卫星星座( 空间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接收处理部分组成。
如图 :7; :。
!# 空间部分( %&’ 卫星星座)
如图 :7; 7,#$" 卫星星座主要由 7< 颗卫星组成,其中 7: 颗工作卫星,! 颗备用卫星。#$"
卫星分布在 = 个近圆形轨道面,高度在地面以上约 78 788 >1,轨道面相对于地球赤道面倾斜 ??@
角,卫星运转周期约 :: 小时 ?A 分( 半个恒星日),这样使得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可以同时观测
到 < B :7 颗高度角为 :?@以上的卫星,以满足定位要求。#$" 卫星基本功能是:接收和储存由地
面监控站发来的跟踪监测信息;在地面监控站指令下,通过推进器调整卫星的姿态和启用备用卫
星;进行必要的数据处理工作;通过星载高精度铯钟和铷钟提供精密的时间基准;向用户广播
#$" 信号( 导航电文和测距码)。
#$" 卫星广播的信号是由一基准频率( !8 C :8; 7! DEF)经倍频和分频产生。:?< 和 :78 倍
频后,分别形成 G 波段的两个载波频率信号( ": C : ?9?; <7 DEF,"7 C :7 779; =8 DEF),波长分别
!"# ! $ 全球定位系统( %&’) !$#

图 !"# !$ 全球定位系统( %&’)构成示意图

为 !(# )* +, 和 "-# -" +,。调制在 . 载波上的信号包括的 / 0 1 码、& 码和 2 码,其中:/ 0 1 码粗


码和 & 码精码为测距码,分别为基准频率的十分
频和一倍频,对应的波长为 "(*# ! , 和"(# * ,;2
码为卫星导航电文,其中包括有卫星广播星历( 由
3 个轨道参数和 ( 个反映轨道摄动力影响的参数
组成)和空间卫星星历( 卫星概略坐标),它们是用
来计算卫星坐标的。若测距精度为波长的百分之
一,则 / 0 1 码和 & 码的测距精度为 "# (* , 和 )# "(
,。%&’ 信号的结构如图 !"# * 所示。
!" 地面监控部分
地 面 监 控 系 统 由 一 个 主 控 站 、三 个 注 入 站
和五个 监 测 站 组 成。 主 控 站 的 作 用 是 收 集 各
个监测站所测得的伪距和积分多普勒观测值、
图 !"# "$ %&’ 星座
环 境 要 素 等 数 据 ,计 算 每 颗 %&’ 卫 星 的 星 历 、
时钟 改 正 量 、状 态 数 据 以 及 信 号 的 大 气 层 传 播 改 正 ,并 按 一 定 的 形 式 编 制 成 导 航 电 文 ,传
%$# 第 !" 章# 近代测绘新技术简介

图 !"# $% &’( 信号的结构

送 到 注 入 站 ,此 外 还 控 制 和 监 视 其 余 站 的 工 作 情 况 并 管 理 调 度 &’( 卫 星 。
注入站的作用是将主控站传来的导航电文,用 !) *+( ()波段的微波作载波,分别注入到相
应的 &’( 卫星中,通过卫星将导航电文传递给地面上的广大用户。用户通过导航电文才能确定
出 &’( 卫星在各时刻的具体位置。
监测站的主要任务是为主控站编算导航电文提供原始观测数据。每个监测站上都有 &’( 接
收机对所见卫星作伪距测量和积分多普勒观测,
采集环境要素等数据,
经初步处理后发往主控站。
以上地面监控系统实际上都是由美国军方所控制。由于军方为了限制民间用户通过 &’(
所达到的实时定位精度,而对 &’( 卫星轨道精度和时钟稳定性作了有意降低( (, 政策)。为了
克服 (, 政策的影响,一些国际性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分布的全球性跟踪网络,用来精确测定
&’( 卫星的轨道供后处理之用,或计算预报星历。但是这两种星历都不是由 &’( 卫星播发给用
户,而是要通过一定的信息渠道获得,有别于 &’( 卫星的广播星历。
!" 用户接收处理部分
这部分的作用就是在全球任何地方,只要能接收到 - 颗以上卫星,就可以实现测速、测时、计
算接收机天线中心的三维坐标。如图 !"# -,用户设备主要是 &’( 接收机,它由天线前置放大器、
信号处理、控制与显示、记录和供电单元组成。&’( 接收机具有解码、分离出导航电文、进行相位
和伪距测量的功能。关于 &’( 接收机有多种分类方法,对于大地测量,一般都采用较精密的双
频接收机,可作双频载波相位测量,用于长距离的精密定位,价格昂贵。单频接收机适用于 !)
.+ 以内短距离的精密定位,相对定位精度能达到 / ++ 0 ! 11+!( ! 为基线长度,以 .+ 计)。
&’( 接收机必须配有相应的处理软件,才能求得待测点的坐标。

图 !"# -% &’( 接收机


!"# ! $ 全球定位系统( %&’) ")(

!"# !# "$ %&’ 卫星定位的基本原理


!"# 定位方法按采用的观测值分类主要有:伪距观测定位和载波相位测量定位;按使用的
同步观测的接收机数量来分有:绝对定位( 又称单点定位)和相对定位( 又称差分定位);按接
收机是否处于运动状态又可分为:静态定位和动态定位。绝对定位是确定待测点在世界坐标
系 $!# %& 中的三维坐标;若将两台或两台以上 !"# 接收机,分别安置在固定测点上,采用
载波相位测量,测定待测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即为相对定位。这样得到的是两点坐标之差即
基线向量。若已知其中一点坐标,即可求得另一点坐标。静态定位是确定静止接收机的三维
位置,动态定位是测定运动物体的三维位置和速度。
!# 伪距观测及伪距单点( 绝对)定位
设卫星发出的标准时间 ! ! ,待测点接收机接收时间为 ! " ,则两者间的几何距离 "#$% & ’( ! " (
! ! ),
’ 为光速。由于卫星钟与接收机钟均存在误差,和电流层、对流层传播延迟误差 # )* 、# )+ 的影
响,实测距离不是真正的几何距离 " #$% ,而是 , #$% ,称为伪距,即
, #$% & ’( + ( -). # "/ . # "+ ( ’)
式中 + 为接收机钟记录的接收信号时刻;- 为卫星钟记录的发射信号时刻。它们与标准 !"# 时
之差( 钟差改正)分别表示为
#- % & + ( !" 即 + & !" . #- %
# #
0 0 0 0 ( ()
#- & - ( !! 即 - & !! . #-
将式( ()带入式( ’)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式中
#$ #$ * #$ * #$ * )4*
" % ,[( 1 - 1 % ) .( 2 - 2 % ) .( 3 - 3 % )] ()*+ *)
#$ #$ #$
1 % 、2 % 、3 % 为待测点的三维坐标;1 、2 、3 为卫星空间坐标,由卫星导航电文计算得到。 # "/ 、# "+
可用模型修正,# #- 可用卫星星历文件提供的卫星钟修正参数修正。余下四个未知数:1 % 、2 % 、3 % 、
# -% ,至少需要同步观测 & 颗卫星的伪距观测值来实时求解。如已知地面高程时也可用三颗卫星
定位。
由于大气延迟、卫星钟差、接收机钟差等误差影响,伪距法单点定位精度不高,但伪距单点定
位速度快,无多值性问题,因此该定位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飞机、船舶以及陆地车辆等运动载体
的导航上,在航空物探和卫星遥感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另外,伪距还可作为载波相位测
量中解决整周模糊度的参考依据。
"# 载波相位测量与相对定位
由于载波的波长远小于测距码波长,所以在分辨率相同的情况下,载波相位的观测精度远较
码相位的观测精度高。载波相位观测值可定义为
#
$ & $( - # )( $(
, -, ) ()*+ /)
#
式中 $( - # )为接收机 - , 时刻收到的卫星信号的相位;$(
, -, )为接收机同时刻产生的参考信号的
#"! 第 !" 章# 近代测绘新技术简介

相位;! " 、! # 分别为发射和接收时刻。对于连续波,载波相位测量的观测方程可表示为


"!
! ! [(# ! " )$ %" & ’"!] (#"$ %)
"
式中 # 为信号发射时刻卫星至接收机的距离;" ( ’ ) * " 为信号波长;* " 为卫星信号频率;% 为初始
观测时刻整波长数目( 整周未知数);"! 包括卫星钟差、接收机钟差和大气层折射延迟等影响。
从式(#"$ %)中可以看到,采用载波相位观测值解算时,除了同样要考虑卫星钟与接收机钟
的时间同步差,以及大气层折射延迟影响外,还有整周未知数 % 的求解以及信号失锁导致的整
周数跳变的探测与修复等问题。只有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才能得出高精度的卫星测量定位结果。
在两个或多个观测站同步观测相同卫星的情况下,卫星的轨道误差、卫星钟差、接收机钟差
以及电离层和对流层的折射误差等,对观测量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利用观测量的不同组
合,进行相对定位,便可有效地消除或减弱上述误差影响,提高相对定位精度。下面将介绍载波
相位的基本观测量及其线性组合。
设在某基线两端安设 &’( 接收机 +# 、+" ,对卫星 , - 和 , . 在历元 !# 和 !" 进行同步观测,则对
. . - - .
任一频率 /# 或 /" ,有独立的载波相位观测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这 些 观 测 量 被 称 为 基 本 观 测 量 ,而 相 应 的 基 本 观 测 方 程 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式中 $!(
# !)为历元 ! 时刻测站 # 的接收机钟差;$!( !)为历元 ! 时刻卫星 . 的时钟误差;% ( !)为 #,*’
.
电离层折射延迟量,%#,(
+ !)为对流层折射延迟量。
为消除或削弱各项误差影响,减少未知数等原因,常对以上观测量作单差、双差、和三差等差
分组合处理。
(#)单差法- 单差观测量通常是指不同观测站同步观测相同卫星所得观测量之差,如图
#"$ ,,其表达形式为
. . .
!#,(
"
!)! !(
"
!). !(
#
!) (#"$ /)
将式(#"$ ,)代入,相应的观测方程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
#
!0 )]
. . . .
& %",*’( !). %#,*’( !)0 %",(
+
!). %#,(
+
!) (#"$ 1)
单差法可以消除卫星钟差的影响,同时可以明显减弱轨道误差、大气折射误差等系统性误差
的影响,但缺点是减少了观测方程的数量。

图 #"$ ,- 测站间同步观测量的单差
图 #"$ /- &’( 同步观测量之双差
!"# ! $ 全球定位系统( %&’) ")!

! ! (")双差法! 双差观测量是在单差法基础上,对不同测站同步观测一组卫星得到的单差,又
在不同的卫星间求差,如图 #"$ %,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应的观测方程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双差观测方程的主要优点是:能进一步消除两站的接收机时钟误差项。但也进一步减少双
差观测方程数,为简便起见,式中忽略了有关大气折射延迟的双差项。在相对定位中,一般
都是以双差法作载波相位相对定位的数据处理。
(,)三差法! 三差法是在双差法基础上,进一步在不同历元之间,对双差观测量求差,如图
#"$ -,即:

图 #"$ -! ./0 相对定位三差观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应的观测方程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差法消去了双差观测方程中含有的整周未知数,但使观测方程的数量进一步的减少了。三差
法一般用来求测站的近似解。

!"# !# $% &’( 测量的实施


./0 测量的实施 主 要 包 括:网 的 优 化 设 计,选 点 与 建 立 标 志,外 业 观 测 和 内 业 数 据 处
理。由于以载波相位观测为主的相对定位法是当前 ./0 精密测量中普遍采用的方法,所以
着重介绍城市与工程控制网中 采 用 ./0 相 对 定 位 的 方 法 和 程 序。选 点 建 标 与 常 规 控 制 测
量相同,不再赘述。
!# &’( 网的优化设计
./0 网的优化设计,是实施 ./0 测量工作的第一步,主要内容包括:精度指标的合理确定和
网的图形设计。
"(" 第 !" 章# 近代测绘新技术简介

( ! )精度标准的确定 " #$% 网 的 精 度 指 标,通 常 是 以 网 中 相 邻 点 之 间 的 距 离 误 差 ! "


来表示
! " # $ % & ’ !& ’ ( "
根据我国 !))* 年颁布的 #$% 测量规范的要求,#$% 相对定位的精度指标如表 !*+ !。
表 !"# !$ %&’ 相对定位的精度指标

常量误差 比例误差 相邻点距离


测量分级 主要用途
$ , -- &(
( -- , .-) " , .-

/ 地壳形变测量及国家高精度 #$% 网建立 &0 &&+ ! !&& 1 * &&&


2 国家基本控制测量 &3 &! !0 1 *0&
4 工程控制测量 &!& &0 0 1 5&
6 工程控制测量 &!& &!& * 1 !0
7 工程控制测量 &!& &*& ! 1 !&

" " 精度指标的大小直接影响 #$% 网的布设方案、观测计划、观测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作业的


时间和经费。在实际设计工作中,要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慎重确定。
(*)网形设计" 网的图形设计,虽然主要决定于用户的要求,但是有关经费、时间和人力的
消耗以及所需接收设备的类型、数量和后勤保障条件等,也与网的图形设计有关。对此应当充分
加以顾及,以期在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尽量减少消耗。
设计的一般原则:
! #$% 网一般应采用独立观测边构成闭合图形,以增加检核条件,提高网的可靠性。
" #$% 网相邻点间基线向量的精度,应分布均匀。
# #$% 网点与原地面控制点的重合点一般不应少于三个,且在网中应分布均匀。
$ #$% 网点应尽量与水准点重合,或水准联测,以便为大地水准面的研究提供资料。
% #$% 网点一般设在视野开阔和交通便利的地方,以便于水准联测。
& #$% 网点附近可布设一距离大于 8&& - 通视良好的方位点,以建立联测方向。
基本图形的选择" #$% 网的图形有如下基本形式:
! 三角形网" 如图 !*+ 39,三角形网具有良好的自检条件,能够有效地发现粗差,保障网的
可靠性。而且经平差后,基线向量的精度分布均匀。

图 !*+ 3" #$% 网型布设图


!"# ! $ 全球定位系统( %&’) "&%

! 环形网! 如图 "#$ %&,由多边闭合环组成。这种网与导线网相似,图形强度比三角网差,


图形的自检性能和可靠性与闭合环中所含基线边数有关,根据不同精度要求,对闭合环中基线的
边数,作了如表 "#$ # 中的限制。
表 !"# "$ 闭合环中基线边数的限值

级别 一 二 三
闭合环中的边数 &’ &( &)

! ! 环形网的优点是观测工作量较小,且具有较好的自检性和可靠性,缺点是,非直接观测的基
线边( 或间接边)精度比直接观测边低,相邻点间的基本精度分布不均匀。
三角形网和环形网,是大地测量和精密工程测量中普遍采用的两种基本图形。通常,根据情
况往往采用上述两种图形的混合网形。
"星形网! 星形网的图形简单,不构成闭合图形,检验与发现粗差的能力差。这种网形的主
要优点是作业简单,只需要两台 *+, 接收机,因此在快速静态定位和准动态定位等快速作业中,
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放样、边界测量、地籍测量和碎部测量等。
"# 外业观测
(")外业观测计划设计
# 编制 *+, 卫星可见性预报图。利用卫星预报软件,输入测区中心点概略坐标、作业时间、
卫星截止高度角’"(-等,利用不超过 #. / 的星历文件即可编制卫星预报图。
! 编制作业调度表。内容包括:观测时段( 测站上开始接收卫星信号到停止观测,连续工作
的时间段),注明开、关机时间;测站号、测站名;接收机号、作业员;车辆调度表。
(#)野外观测
野外观测应严格按照技术设计要求进行。
# 安置天线。安置天线时要仔细对中、整平,量取仪器高。仪器高要求钢尺在互为 "#.-方
向量三次,互差小于 0 11,取平均值后记录或输入接收机。
! 安置 *+, 接收机。接收机应安置在距天线不远的安全处,连接天线及电源电缆。
" 开机观测。按规定时间打开接收机,输入或记录测站名。详情可参见仪器操作手册。
*+, 接收机自动化程度很高,一旦跟踪卫星进行定位,就自动将接收的卫星星历、观测值文件以
及输入信息存入机内。作业员只需要定期查看接收机工作状况,发现故障及时排除,并做好记
录。接收机正常工作过程中不要随意开关电源,更改设置参数( 如卫星截止高度角、观测采样
间),关闭文件等。
一个时段的测量结束后,
要查看仪器高和测站名是否输入,
确保无误后再关机、
关电源,
迁站。
$ *+, 接收机记录的数据有:*+, 卫星星历和卫星钟差参数;观测历元的时刻和伪距观测
值及载波相位观测值;*+, 绝对定位结果;测站信息等。
(0)观测数据下载及数据预处理
观测成果的外业检核是确保外业观测质量和定位精度的重要环节。外业观测数据在测区时
就要及时严格检查,对外业预处理成果,按规范要求严格检查、分析,进行必要的重测和补测,确
保外业成果无误后方可离开测区。
%# 内业数据处理
"(’ 第 !" 章# 近代测绘新技术简介

一般采用软件进行观测数据的平差处理,主要内容包括:同步观测基线向量的解算;观测成
果检核与网平差;坐标系统的转换,或与地面网的联合平差。

!"# "$ 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 %&)

!"# "# !$ 数字摄影测量


摄影测量学是根据对所摄物体的像片进行分析、研究,确定所摄物体的形状、大小、性质和空
间位置的一门科学和技术。按处理技术的不同,可分为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和数字摄影
测量。模拟摄影测量是利用光学和机械仪器模拟摄影过程,建立缩小了的立体几何模型,通过量
测立体模型,获得所需的图件。解析摄影测量是指利用计算机,根据物点与像点的几何关系式,
通过解析计算,确定物点坐标,并储存于计算机中,再通过数控绘图桌绘出图形来。数字摄影测
量是利用计 算 机 技 术 对 数 字 影 像 进 行 处 理,获 得 各 种 形 式 的 数 字 化 产 品,如:数 字 线 画 图
(!"#)、数字高程模型( !$%)、数字正射影像图( !&’)、数字栅格图( !(#)等 )! 产品。数字摄
影测量代表了现代摄影测量学的发展方向。
对传统的摄影灰度像片( 如航片等)进行扫描,获得数字化影像,或直接用数字摄影机获得
被摄物的数字影像,然后采用数字相关技术,自动识别和量测数字影像重叠范围内的同名点,并
通过摄影测量处理,获得所需的数字产品,称为数字摄影测量。数字产品形式有:建立数字高程
模型(!$%),建立地理数据库,绘制地形图,制作正射影像图,以及提供地理信息基础数据等,可
提供各种工程数据和编制各种专题地图。数字摄影测量的整个过程是在计算机中完成的。
!# 数字摄影测量的内容
(*)数字影像的获取+ 数字摄影测量处理的原始资料是数字影像。数字影像可以直接从空
间飞行器中的扫描式传感器产生;或将摄取的灰度像片,放在影像数字化仪上,把像片上像点的
灰度值用数字形式记录下来,获得数字化影像;也可以是遥感方式获得的数字影像。
影像数字化仪主要有电子 光学扫描器( 如各种类型的滚筒式和平台式扫描仪),以及固体
阵列式数字化器( 如 ,,! 传感器)等。
(-)数字影像相关+ 摄影测量过程中,需要对同一地物在立体像对中的影像不断进行识别
和量测,传统的摄影测量是在立体测图仪上,依靠作业员完成的。通过人眼的识别和立体观察,
不断从左、右影像上搜索同名像点,这就是探求影像相关的过程。在数字摄影测量过程中,是以
影像相关算法代替传统的人工观测,在计算机上从左、右数字影像中自动寻找同名像点,这个过
程称为数字影像相关。它是数字摄影测量区别于传统摄影测量的主要地方,也是数字摄影测量
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全自动化测图的核心问题。
在 数 字 立 体 影 像 中 ,首 先 取 出 以 待 定 点 为 中 心 的 小 区 域 的 影 像 信 号 ,然 后 取 出 它 在
另 一 数 字 影 像 上 相 应 区 域 的 影 像 信 号 ,计 算 二 者 的 相 关 函 数 ,以 相 关 函 数 最 大 值 所 对 应
的 区 域 为 最 相 似 区 域 ,称 为 同 名 区 域 ,该 同 名 区 域 的 中 心 点 为 待 定 点 的 同 名 点 。 这 就 是
数字影像相关的基本原理。
为了提高影像相关的精度,摄影测量、数字图像处理等领域的研究者提出了各具特色的数字
影像相关的方法,如:相关系数法、最小二乘影像匹配法、特征匹配法及关系匹配法等。
!"# "$ 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 %&) !%%

(!)摄影测量处理" 影像相关完成后,就可测得像点在像平面坐标系中的坐标值。这时,根
据同名像点与其对应的地面物点所满足的摄影几何关系,通过相对定向、绝对定向等摄影测量的
解析算法,构建出与实地相似的,按一定比例尺表达的数字立体模型,建立数字高程模型 #$%
( #&’&()* $*+,)(&-. %-/+*);利用建立的 #$%,逐像元纠正由像片倾斜和地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
移,制作数字正射影像及其它派生产品。
(0)产品输出" 数字摄影测量的产品可以是各种数字产品,也可以是图解产品,如:绘制等
高线图、透视图、坡度图、断面图、景观图,制作各种专题图;还可通过一定的算法提供体积、空间
距离、表面积,填挖方量等工程数据,完成各种工程运算;可进行 123 数据采集,建立虚拟景观;可
建立数字 高 程 模 型( #$%),制 作 数 字 正 射 影 像 图( #4%)、数 字 线 划 图( #51)、数 字 栅 格 图
( #61)等,提供人们所需的空间地理数据。
!"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
实现数字摄影测量全过程的设备称为数字摄影测量系统 #73( #&()* 78-(-’9)::+(9&; 3<=(+:)
或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 #7>( #&()* 78-(-’9)::+(9&; >-9?=()(&-.)。它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硬
件部分,包括影像数字化装置、影像输出设备、计算机;二是软件部分,完成影像相关和各种摄影
测量任务的软件。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上可以得到前述的各种数字产品和图解产品,如:绘制
等高线图、透视图、坡度图、断面图、景观图,制作各种专题图,还可通过一定的算法计算体积、空
间距离、表面积、填挖方量等工程数据,可进行 123 数据采集,建立虚拟景观,可建立数字高程模
型( #$%),制作数字正射影像图( #4%)、数值线划图( #51)、数字栅格图( #61)等。
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实质上是一个普通的影像数据处理系统,其功能的强弱完全取决于计
算机和软件系统的功能。目前,国际上已推出了不少商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下面简要介绍两例
典型的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
(@)A&9(B-C- 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 A&9(B-C- 是武汉大学研制的,基于 >&./-D=EF G HI 的全
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处理效率高、可接合性强、应用面广、成本低的特点,可
用于 @J F 万、
@J @ 万、
@J @ 千、
@J FKK 等各种比例尺的数字测图,以及进行地理信息系统( 123)
数据采集等。
A&9(B-C- 工作站不仅可以处理航空像片,还能处理卫星遥感影像和普通相机所摄像片,该系
统已被开发成商品,并推向了国际市场。
(L)MN 0 数字摄影测量系统" MN 0 是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制的基于微机的数字摄
影测量工作站,是一套半自动化的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具有实用性强,人机交互功能好,生产
精度高,产品质量控制工艺强的特点。可生产高密度的 #$%,生产正射影像,采集 123 和数字
地图数据等。

#!" !" !$ 遥感技术


63 是遥感
(6+:-(+ 3+.=&.’)的简称,是遥远感知的意思,亦即不直接接触目标物,在飞机、飞
船、
卫星上,
使用传感器接收地面物体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号,并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带记录下
来,
传送到地面,
经过处理,最终服务于资源勘探、动态监测或规划决策。这一全过程称为遥感技
术,
具有感测面积大、
获取资料速度快、受地面条件限制少,以及可连续进行、反复观察等优点。随
着航天技术、
传感器技术、
计算机技术和其它相关科学的快速发展,
遥感技术得到了极大发展,
尤其
#%$ 第 !" 章# 近代测绘新技术简介

是高分辨率 !!" 传感器的出现,


使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由 #$%&’$( )** 的 +, - 提高到目前的
甚至 12345 637& 的 ,8 9: -;
. / 0 -, 高光谱分辨率成像光谱仪的出现,使多光谱遥感图像的光谱分
辨率可达到 ; / :, %-。遥感技术的这些成果使得遥感图像应用于地图测绘和 <=* 基础信息的获取
成为可能,
并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遥感的物理基础
物体本身具有不同的电磁波辐射或反射特性,不同的物体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发射不同波
长的电磁波,他们对太阳辐射和人工发射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反射、吸收、透射和散射作用的特
性。根据这种电磁波辐射理论,我们就可以利用各种传感器获得他们的影像信息,以达到识别目
标物体大小、类型和属性的目的。这是遥感的物理基础。
电磁波的波段有 ! 线、
> 线、
紫外线、
可见光、
红外线、
无线电波。目前,
遥感所使用的电磁波的波
长有:紫外线部分 (,8 0 "- / ,8 ? "-),
可见光
(,8 ? "- / ,8 @ "-),
红外线部分 (,8 @ "- / :? "-)以及
微波
(: -- / : -)。根据常用的电磁波波段, 遥感分为可见光遥感、 红外遥感、微波遥感三种类型。
在可见光遥感中,所观测电磁波的辐射源是太阳;在红外遥感中所观测电磁波的辐射源是目
标物;在微波遥感中所观测电磁波的辐射源除目标物体本身外,还有雷达。所以,根据传感器接
收电磁波的来源和方式的不同,遥感分为主动式遥感和被动式遥感。凡传感器接收的电磁波是
直接来自目标物体的,称为被动式遥感;由传感器主动发射电磁波且接收目标物的回波信号的,
称为主动式遥感。
#" 遥感技术系统
现代遥感技术系统主要由空间信息采集系统、地面接收和预处理系统、地面实况调查系统和
信息分析应用系统四部分组成。
(:)空间信息采集系统
空间信息采集系统主要包括遥感平台和遥感器两部分。遥感平台是装载传感器的运载工
具。遥感平台分为地面平台、航空平台和航天平台。遥感器是收集、记录被测目标的特征信息
( 反射或发射电磁波)并发送至地面接收站的设备。
(.)地面接收和预处理系统
遥感信息是指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所获取的感光胶卷或磁带等。在胶卷和磁带上记录的信
息数据,包括被测目标物体的信息数据和运载工具上设备环境的数据。
# 遥感信息的接收A 遥感信息向地面传输有直接回收和视频传输两种方式。直接回收是
指传感器将目标物体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息记录在胶卷或磁带上,待运载工具返回地面后回
收;视频传输是指传感器将接收到的目标物体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息,经过光、电转换,通过无
线电将据送到地面接收站。
$ 遥感信息的预处理A 由于受传感器的性能、遥感平台的姿态不稳定、地球曲率、大气的不
均匀及地形的差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地面接收站接收到的遥感信息总有不同程度的失真,必须
将接收到的信息经过一系列校正后,才能使用。遥感数据处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收
集遥感数据和运载工具上设备环境的数据、目标物体的光谱特性以及地面实况调查的资料与数
据等;然后,将遥感数据进行辐射校正和几何校正以消除图像方面的失真和干扰及图像的几何变
形;最后,将全部数据进行压缩、存储,以便用户能快速检索和对图像的判读与应用。
(0)地面实况调查系统
!"# "$ 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 %&) $’&

地面实况调查系统主要包括在空间遥感信息获取前所进行的地物波谱特征( 地面反射电磁
波及发射电磁波的特性)测量,在空间遥感信息获取的同时所进行的与遥感目的有关的各种遥
测数据的采集( 如区域的环境和气象等数据)。前者是为设计遥感器和分析应用遥感信息提供
依据,后者则主要用于遥感信息的校正处理。
(!)信息分析应用系统
信息分析应用系统是用户为一定目的而应用遥感信息时所采取的各种技术,主要包括遥感
信息的选择技术、应用处理技术、专题信息提取技术、制图技术、参数量算和数据统计技术等内
容。其中遥感信息的选择技术是指根据用户需求的目的、任务、内容、时间和条件( 经济、技术、
设备等),在已有各种遥感信息的情况下,选购其中一种或多种信息时必须考虑的技术。当没有
但需要最新遥感信息时( 如航空遥感),应按照遥感图像的特点( 如多波段或多光谱),因地制宜,
讲求实效地提出航空遥感的技术指标。
!" 遥感图像处理
遥感图像处理主要包括图像的光学增强和数字图像处理。遥感图像的光学增强是指借助光
学技术对图像进行光学增强处理,使图像更为清晰、目标物体的标志更明显、更易于识别,从而改
善图像判读的条件,提高图像的可辨性。目前常用的光学增强技术有:多波段图像的彩色合成技
术、等密度分割加色技术及图像的相关掩膜增强技术等。
数字图像处理是指将数字化的图像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进行各种处理。遥感数字图像处
理的主要设备有:在通用计算机中运用的遥感图像处理系统、以中小型计算机为基础的专用数字
图像处理系统和微处理机图像处理系统等。图 "#$ % 示意了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处理的流程。

图 "#$ %& 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处理的流程图

#$" $" !% 数字摄影测量及遥感技术应用


#" 在国家基础测绘中的应用
为了在信息高速公路上表达地理参考,使之与地理和地球有关的空间信息得以在因特网上
!%+ 第 !" 章# 近代测绘新技术简介

准确表达、描述和查询,需要建立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其核心项目是数字地球空间数据框架,
它包括三种类型的数据: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值线划图( 如道路、水系、境界、大地
控制点和地名数据库等)。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为数字地球空间数据框架的数据采集、更
新提供了必要的数据源。
!" 在线路设计中的应用
航空摄影测量获得的地形图、断面图和数字高程模型是线路设计的主要资料,高分辨率的航
空或遥感图像可提供各种地物属性信息,提高地质现象和水文要素的解译精度和可靠性,使道路
选线工作更趋自动化。
#" 在农林业中的应用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进行土地资源的调查与监测;可以识别各类农作物,计算其种植面积,估
计产量;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可以分析其生长趋势,以进行及时灌溉、施肥和收割;当农作物受害
时,可以及时预报和防治;可以估算森林面积,调查森林资源;利用红外遥感可以预报森林火灾面
积和隐伏火情情况;还可以监测森林病虫害的灾情。
$" 在地质矿产勘察中的应用
利 用 遥 感 图 像 的 色 调 、形 状 、阴 影 等 标 志 ,可 解 译 地 质 类 型 、地 层 、岩 性 、地 质 构 造 等
信 息 ;可 以 为 矿 产 资 源 调 查 提 供 重 要 线 索 和 依 据 ;在 工 程 地 质 勘 察 中 ,可 为 大 型 堤 坝 、厂
矿 和 建 筑 工 程 选 址 、道 路 选 线 及 地 质 灾 害 预 测 预 报 ;为 高 寒 、荒 漠 、热 带 雨 林 地 区 的 地 质
工 作 提 供 资 料 ;可 以 用 于 煤 田 地 区 的 地 质 调 查 ,地 质 填 图 ,寻 找 煤 炭 资 源 ,探 测 煤 矿 火 灾 ,
及环境污染情况等。
%" 在水文学及海洋研究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可以观测水体特征和变化,对其周围环境的自然地理条件及人文活动的影响提
供丰富的信息,为深入研究自然环境和水文现象之间的关系,进而为揭露水在自然界的运动
变化规律提供条件;可以确定地表江河、湖沼、冰雪、海洋的分布、面积、水量和水质情况,还可
勘测地下水资源的情况;可进行长期的水文情报的动态监测和预报,海洋资 源 普 查、污 染 监
测、周期性地监视大洋环流、海面温度场的变化、鱼群迁移、潮汐,以及对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
和发展进行预报等。

&!" #’ 数字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 ()*)

地理信息系统( !"#$%&’()* +,-#%.&/)#, 012/".,简称 !+0)是一门集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现


代地理学、测绘遥感信息学、空间科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及其各类应用对象为一体的高新技
术综合性学科。它是以多种信息形式( 数字、文字、符号、图形、影像)描述地面物体固有的形态、
位置、数量、质量、分布、属性、自然环境状况等所关联的技术总称。例如:用于土地管理的地理信
息,就能反映某一点的坐标,某地块的位置、形状、面积、属性、土地类别、植被分布、污染状况、气
温、降雨量等多种信息。将相关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分析、显示等有机结合,通过硬、软件的
支持,服务于某一专题的咨询和决策,就形成了不同专业地理信息系统。
!"# $% 数字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 &’() "’&

!"# $# !% 地理空间数据与数字地图
!# 地理空间数据
通常将地理信息中反映研究实体空间位置的信息称为基础地理信息。基础地理信息的载体
是地理空间数据,它是地理信息和建立 !"# 的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就是指人们通过测量所得到
的地球表面上地物和地貌空间位置的数据。尽管地球上地物位置、形状各异,地貌高低起伏、复
杂多样,但总可在某一特定的参考坐标系统下,通过对特定点位的测量,确定某点的空间位置,通
过相关点位的结合形成线或面,以点、线、面三种基本元素,再加上必要的说明和注记,即可完成
对研究实体空间位置的描述。例如,用点的坐标和相应的符号,表示不同平面和高程控制点,或
某些固定地物如电杆、水井、独立树等;用不同的线型和符号,可区分河流、铁路和公路等;用不同
实体和面状符号,既可表示不同类型、形状的建筑物,又可区分植被的类型,等等。地理空间数据
如同其它数据一样,亦有多种表示、存储和使用的形式。它可以由位置组合变量的表格形式表
示,也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的形式由计算机存储,供人们使用,但地图才是地理空间数据最直观、
最易被人们认识和使用的表示形式。
"# 地图的概念
地图包括三方面内容:数学要素、几何要素和地图综合。数学要素是指地球上的点或物体在
地图平面上表示时,所必须严格映射的函数关系,包括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地图投影以及分幅和
比例关系等。几何要素又称地形要素,是统一规范的地物和地貌符号。地图综合主要是指由于
地图图幅比例的限制或数据采集能力的局限等因素所造成的、或制作某些专用地图的具体需要
所采取的某些合理取舍和综合概况。
人们认识的地图通常是绘制在纸上的,它具有直观性强、使用方便等优点,但也存在着易损、
不便保存、难以更新等缺点。随着数字化测绘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先后出现了数字地
图和电子地图。数字地图是指用全数字的形式描述地图要素的属性、空间位置和相互关系信息
的数据集合。其信息的采集是采用数字化测量手段,通过计算机对数据进行传输、存储和管理,
实现了对地理空间数据信息的自动化采集、实时更新、动态管理和现代化应用。电子地图是数字
地图符号化处理后的数据集合,它具有地图的符号化数据特征,并能快速实现图形的平面、立体
和动态跟踪显示,供人们在屏幕上阅读和使用。数字地图和电子地图这些“ 无纸地图”的出现,
必将在国家的现代化、自动化、科学化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 "% 地理信息系统


!# 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信息% 信息向人们( 或系统)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的知识,作为生产、经营、分析
和决策的依据。信息是用数字、文字、符号、语言等介质来表示事件、事物、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
特征。信息具有客观性、适用性、传输性和共享性等特征。
(&)数据% 信息来自数据,数据是未加工的原始资料。数字、文字、符号、图形和影像都可以
是客观对象的数据表示。信息是数据内涵的意义,是数据的内容和解释。例如从遥感卫星图像
数据中可以获得农作物产量、气象变化等专题信息。
(’)地理信息% 地理信息是指与所研究对象的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信息,它表示地表物体
!)( 第 !" 章# 近代测绘新技术简介

及环境固有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地理信息属于空间信息,其位置的识别是与数
据联系在一起的,它具有区域性和多维数据结构的特征,即在同一 !" 位置上具有多个专题和属
性的信息结构。例如在一个地面点位上,可取得高度、地耐力、噪声、污染、交通等多种信息。地
理信息有明显的时序特征,即动态变化的特征。这要求及时采集和更新,并根据多时相的数据和
信息来寻找随时间的分布规律,进而对未来作出预测或预报。
(!)信息系统" 能对数据和信息进行采集、存贮、加工和再现,并能回答用户一系列问题的
系统。信息系统的四大功能为数据的采集、管理、分析和表达。更简单地说,信息系统是基于数
据库的问答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以采集、储存、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 包括大气层)与空间和地理
分布有关的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
!" #$% 的特征
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如下特征:
($)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以多种方式输出地理空间信息的能力,具有空间性、区域性、多
维性和动态性。
(%)以地理模型为手段,为管理和决策服务,提供决策信息及其它高层地理信息。
(&)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地理空间数据管理,并以常规的或专门的模拟地理分析方法,作
用到空间数据上产生有用信息,完成人类难以完成的任务。
’() 的 功 能 决 不 仅 仅 限 于 对 现 实 世 界 中 地 理 空 间 数 据 的 采 集 、编 码 、存 储 、查 询 和 检
索 ,而 是 现 实 世 界 的 一 个 抽 象 模 型 ,它 比 地 图 表 达 的 现 实 世 界 模 型 更 为 丰 富 和 灵 活 ,用 户
可 以 按 应 用 的 目 的 观 察 提 取 这 个 现 实 世 界 模 型 各 方 面 的 内 容 ,也 可 以 量 测 这 个 模 型 所 表
达 的 地 理 现 象 的 各 种 空 间 尺 度 指 标 ,更 为 重 要 的 是 可 以 将 自 然 发 生 的 或 者 思 维 规 划 的 动
态 过 程 施 加 在 这 个 模 型 之 上 ,取 得 对 人 为 和 自 然 过 程 的 分 析 和 预 测 信 息 ,从 而 有 助 于 做
出 正 确 决 策 。 同 时 又 能 有 效 避 免 和 预 防 不 良 后 果 的 发 生 。 因 此 ,也 可 以 说 ’() 又 是 一 个
地理 空 间 数 据 试 验 场 ,无 需 方 案 的 实 施 和 结 果 的 发 生 ,就 可 以 快 速 、灵 活 又 毫 无 损 失 地 进
行 数 字 模 拟 实 验 ,取 得 科 学 依 据 。
&" #$% 的任务
($)地理空间数据管理。以多种方式录入地理数据,以有效的数据组织形式进行数据库管
理、更新、维护,进行快速查询检索,以多种方式输出决策所需的地理空间信息。
(%)空间指标量算。以定量的数字地图方式存储地理空间信息,便于灵活、快速、动态地对
与地表有关的各种空间指标进行精确的量测,是对传统的地图量算方法的质的改进。
(&)综合分析评价与模拟预测。’() 不仅可以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而且
还是现实世界的模型,可以将对自然世界各个侧面的思维评价结果作用其上,得到综合分析评价
结果;也可以将自然过程、决策和倾向的发展结果以命令、函数和分析模拟程序的方式作用于这
些数据上,模拟这些过程的发生发展,对未来的结果作出定量的和趋势性预测,从而预知自然过
程的结果,对比不同决策方案的效果以及特殊倾向可能产生的后果,以作出最优决策,避免和预
防不良后果的发生。
’" #$% 的硬件设备
地理信息系统的硬件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 $% 数字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 &’() (’&

(!)计算机系统" 它是系统操作、管理、加工和分析数据的主要设备,包括优良的 #$%、键


盘、屏幕终端、鼠标等。可以单机,也可以组成计算机网络( 包括局域网和广域网)系统来应用。
(&)数据输入设备" 它用于将各种需要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并将模拟数据转换成数字数据。
其它一些专用设备,如数字化仪、扫描仪、解析测图仪、数字摄影测量仪器、数码相机、遥感图像处
理系统、机助制图系统、’$( 等,均可以通过数字接口与计算机相连接。
())数据存贮设备" 主要指存贮数据的磁盘、磁带及光盘驱动器等。
(*)数据输出设备" 它包括图形终端显示设备、绘图机、打印机、磁介质硬拷贝机、可擦写光
盘,以及多媒体输出装置等。它们将以图形、图像、文件、报表等不同形式显示数据的分析处理的
结果。
(+)数据通讯传输设备" 如果 ’,( 是处于高速信息公路的网络系统中,或处于某些局域网
络系统中,还需要架设网络连线、网卡及其它网络专用设施。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硬件的有效生命期较短,设备的淘汰率较高。而且价格昂贵,
因此对 ’,( 硬件环境的选择,必须根据系统的需求、系统所担负的任务与投资情况,进行系统总
体设计,要考虑软、硬件环境整体配套、协调一致。
!" #$% 软件系统
’,( 需 要 有 与 硬 件 环 境 相 配 套 的 多 种 软 件 功 能 模 块 。 在 软 件 层 次 上 需 要 有 系 统 软
件 、基 础 软 件 、基 本 功 能 软 件 、应 用 软 件 等 多 层 次 体 系 。 根 据 ’,( 的 功 能 可 划 分 为 以 下 几
个子系统:
(!)计算机系统软件和基础软件" 由计算机厂家提供操作系统及各种维护使用手册、说明
书等,以及某些基础软件( 如 #,# - - 等)。系统软件和基础软件是系统开发的一切软件基础,
是 ’,( 日常工作所必备的。
(&)数据输入子系统" 它通过各种数字化设备( 如数字化仪、扫描仪等)将各种已存在的地
图数字化,或者通过通讯设备或磁盘、磁带的方式录入遥感数据和其它系统已存在的数据,也包
括用其它方式录入的各种统计数据、野外数据和仪器记录的数据。输入的数据应进行校验,即通
过观察、统计分析和逻辑分析,检查数据中存在的错误,并通过适当的编辑方式加以修正。输入
的数据应进行存贮和管理,它包括空间景物的位置、相互间联系及它们的地理意义( 属性)的结
构和组合,以及数据格式的选择和转换、数据压缩编码、数据的连接、查询、提取等。对应不同的
数据输入、存贮和管理方式,系统都应配备有相应的支持软件。
())数据编辑子系统" ’,( 应具有较强的图形编辑功能,以便对原始数据输入错误进行编
辑和修改。同时还需要进行图形修饰,为图形设计线型、颜色、符号、注记等,并建立拓扑关系,组
合复杂地物,输入属性数据等。一般说来,’,( 软件应具有以下编辑功能:
! 图形变换:开窗、放大、缩小、屏幕滚动、拖动等。
" 图形编辑:删除、增加、剪切、移动、拷贝等。
# 图形修饰:线型、颜色、符号、注记等。
$ 拓扑关系:结点附合、多边形建立、拓扑检验等。
% 属性输入:属性连接、数据库实时输入、数据编辑修改等。
(*)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 在 ’,( 中既有空间定位数据,又有说明地理的属性数据。对这
两类数据的组织与管理并建立二者联系是至关重要的。为保证 ’,( 有效的工作,保持空间数据
!"! 第 !" 章# 近代测绘新技术简介

的一致性和完整性,需要设计良好的数据库结构和数据组织方法,一般采用数据库技术来完成该
项工作。
(!)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系统" 这是 #$% 面向应用的一个核心部分,也是 #$% 区别于其它
系统( 如 &$%)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应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功能:
! 检索查询:包括空间位置查询、属性查询等。
" 空间分析:能进行地形分析、网络分析、叠置分析、缓冲区分析等。
# 数学逻辑运算:包括函数运算、自定义函数运算以及驱动应用模型运算。
#$% 通过对空间数据及属性的检索查询、空间分析、数学逻辑运算,可以产生满足应用条件
的新数据,从而为统计分析、预测、评价、规划和决策等应用服务。
(’)数据输出子系统" 功能是将检索和分析处理的结果按用户要求输出,其形式可以是地
图、表格、图表、文字、图像等表达,也可在屏幕、绘图仪、打印机或磁介质上输出。
以上六个子系统是 #$% 软件系统必备的功能模块。一个优秀的 #$% 软件系统还应备有较
强功能的用户接口模块和适宜的应用分析程序的支持。用户接口模块是保证 #$% 成为接收
用户指令和程序,实现人机交互的窗口,使 #$% 成为开放式系统。有良好的应用程序的支持,
将使 #$% 的功能得到扩充与延伸,使其更具有实用性,这是用户最为关心的真正用于空间分
析的部分。
第 章
测 量 实 验

!!!!!!!!!!!!!!!!!!!!!!!!!!!!!!!!!!!!!!!!!

[ 内容提示]! 本章共精选有 "# 个实验,其中不带 : 号的是必做实验,其余的为选做实


验。

!!!!!!!!!!!!!!!!!!!!!!!!!!!!!!!!!!!!!!!!!

!"# !$ %&" 水准仪的技术操作

目的与要求
对照仪器,了解各主要部件的名称和用途;重点掌握水准仪的技术操作:置架、粗平、瞄准、精
平、读数、扶尺等相关的方法和要领;要求在一个测站上用双仪高法连测两次高差,较差 !! 不超
过 $ % &&。
仪器与工具( 以每小组 ’ ( ) 人为单位,下同)
*+, 型水准仪 " 台,
, & 水准尺 - 支,尺垫 - 个,记录板 " 块,测伞 - 把。
场地选择与布置
选择一较平坦狭长地段约 ). ( %. &,两端选定 "、# 两固定点,安放尺垫并在上面竖立水准
尺,水准仪安置在两尺之间,使至 "、# 两点的距离大致相等。
方法与步骤( 详见教材 -/ , 节)
(") 将脚架张开,使高度适中,架头大致水平,脚尖插地踩入土中。开箱取出仪器,用连接
螺旋将其牢固地连接在脚架上。
(-) 对照仪器和图 -/ - 中文字说明,识别仪器各部件的名称和位置,了解其作用和使用方
法,同时认识水准尺的分划和注记。
(,) 按 -/ , 节方法练习粗平、瞄准( 后视点 " 尺)、精平、读数。粗平时,气泡移动的方向与
左手拇指转动脚螺旋的方向一致( 即左手大拇指法则)。瞄准时,要反复对光( 目镜对光和物镜
对光),消除视差。精平时,符合水准器左侧气泡影像移动的方向与右手拇指转动微倾螺旋的方
向一致。读数时,要按照标尺的注记由小向大的方向读,如 "/ ,%0 不能读为 "/ ’,-。将读数 $ 记
入手簿( 见表 -/ ")。
(’) 同法瞄准前视点 # 尺,精平、读数 %,记入手簿。
()) 按 ! "# 1 $ 2 % 计算高差。
$’& 第 !" 章# 测 量 实 验

(!) 原地改变仪器高( 升高或降低脚架 "# $% 左右),再按(&)、


( ’)、
( () 步测定 !、" 两点
间的高差。前后两次高差之差( 称为“ 较差”),不得超过 ) ! %% 表示合格。
(*) 按表 +, " 编写实验报告。
注意事项
开箱时,注意观察仪器摆放的位置,望远镜和水准管哪个面朝上,三角形基座的边和角哪个
朝上;仪器用后应松开制动螺旋,原位放入箱内,再拧紧制动螺旋,若箱盖合不上,应重新放置仪
器,切勿强压箱盖;在观测过程中,手切勿扶在脚架上,不论用哪只眼睛观测,另一只眼睛尽量不
要闭上,更不要用手捂住眼睛;制动螺旋未松开,切勿转动仪器;使用仪器用力要有轻重感,制动
螺旋不能拧得太紧,微动螺旋和脚螺旋不要旋到极限位置。

!"# $% 水准测量( 等外)

目的与要求
进一步掌握水准仪的操作要领,熟悉测站、转点位置的选择;重点掌握普通水准测量的观测、
记录、计算与检核的方法。实验过程中,每台仪器采用中间法进行闭合路线水准测量,各工序相
互轮换,最后将观测数据组成完整的记录再计算特定点高程。要求高差闭合差 # $ & # $容 - ) "+
%% !%( % 为测站数)。
仪器与工具
./& 型水准仪 + 台,水准尺 + 支,尺垫 + 个,记录板 + 块,测伞 + 把,铁锤 " 把,木桩 & 个。
场地选择与布置
将指定的水准点( 如 01 ! ,高程由教师提供。亦可选定一坚固点打下木桩并编号,假定其高
程,作为已知水准点)作为起点,绕一较大建筑物一周,并在其线路上选择 + 2 & 个坚固点打下木
桩并编号( 如 01" 、01+ 等)作为待测高程点。
方法与步骤( 详见教材 +, ’, & 和 +, ’, ’)
(") 甲扶尺员将水准尺立于 01 ! 上,乙扶尺员持另一水准尺和尺垫沿线路前进方向前进至
适当位置,选择一稳固点放上尺垫作为第一个转点( 34" );观测员在距两水准尺间大致等距离处
安置水准仪,作为测站!( 两台仪器同时安置,独立观测,下同)。
(+) 按“ 水准仪技术操作”的观测方法,瞄准后视尺读数 &" ;再瞄准前视尺读数 ’" 。而后计
算两点间的高差 $" ,记入手簿。
(&) 乙扶尺员不动,甲扶尺员持一水准尺和尺垫沿线路前进方向前进至适当位置,选择第
二个转点(34+ );观测员在 34" 、34+ 间大致等距离处安置水准仪,作为测站 "。瞄准 34" 、34+ 上
水准尺读取读数 &+ 、’+ ,记入手簿,计算出高差 $+ 。
(’) 依次类推,直至观测到第一个待定高程点 01" ,完成第一测段的观测。按上述方法进
行各测段的连续观测,最后返回到指定的水准点 01 ! 。
(() 计算与检核,按式( +, ! )进行计算检核,按教材 +, ’, ’ 的方法进行高差闭合差计算
与调整。
(!) 按表 +, " 和表 +, + 编写实验报告。
注意事项
!"# "$ %&" 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 )(’

观测时,尽量采用中间法,标尺要竖直,不要倒立;转点的尺垫要踏实;在已知高程点作后视
和在特定高程点作前视时勿需加尺垫;观测未结束时,转点上的尺垫、仪器均不得移动。

!"# "$ %&" 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

目的与要求
掌握水准仪主要轴线间应满足的几何条件;了解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原理,掌握校正的步
骤、方法和要领;重点掌握水准仪主要条件 !! $ "" 的检验与校正,要求校正后的 # 角不得大
于 !"#。
仪器与工具
$%& 型水准仪 ’ 台,
& ( 水准尺 ! 支,记录板 ’ 块,测伞 ! 把,铁锤 ’ 把,木桩 & 个,校正针
! 支。
场地选择与布置
选择一长约 )" * ’"" ( 的平坦地段,在两端选定 $、% 两固定点,打下木桩作为立尺点,在与
$、% 两点等距处安置水准仪。
方法与步骤( 详见教材 !+ , 节)
(’) 圆水准器轴平行仪器竖轴的检验与校正。
检验- 旋转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然后平转望远镜 ’)".,若气泡仍然居中,则条件满
足;否则应校正。
校正- 水准仪不动,旋转脚螺旋,使气泡向圆水准器中心方向移动偏离值的一半;再用校正
针分别拨动圆水准器底部三个校正螺丝,使气泡居中。反复上述检校,直至仪器转到任何方向,
气泡均居中为止。
(!) 十字丝中横丝垂直仪器竖轴的检验与校正。
检验- 用十字丝中横丝瞄准一固定点状目标,制动仪器,缓缓转动微动螺旋,观察目标与十
字丝中横丝重合与否。若始终重合,则条件满足;否则应校正。
校正- 旋下十字丝座护盖( 有的仪器无此护盖),用钟表起子旋松十字丝座的三个固定螺
丝,微微转动十字丝座,使 & 点向横丝移动偏离值的一半。而后拧紧固定螺丝,旋上护盖。
(&) 水准管轴平行视准轴的检验与校正。
检验- 在 $、% 两木桩上竖立水准尺,用“ 中间法”变更仪器高两次,测定 $、% 间的高差 ’’ 、
’! ,若校差 !’ 不超过 & ((,取其平均值作为正确高差 ’ $% ;否则应重测。然后将仪器搬至前视尺
% 附近 ! * & ( 处,精平仪器读取 $、% 尺的读数 (! 、)! ,若 ’*! / (! 0 )! / ’ $% ,则条件满足;否则按
式(!+ !1)计算 # 角。当 #’ 2 !"#时,应进行校正。
校正- 计 算 消 除 # 角 后 远 尺 $ 的 应 读 数 (* ! / ) ! 3 ’ $% ,调 节 微 倾 螺 旋 使 中 横 丝 对 准
(* ! ,此 时 水 准 管 气 泡 必 不 居 中 。 用 校 正 针 拨 动 水 准 管 上 、下 两 校 正 螺 丝 使 气 泡 重 新 居 中
即可。
(1) 按表 ’&+ ’ 编写实验报告。
注意事项
拨动校正螺丝时,应遵循“ 先松后紧、边松边紧、最后固紧”的原则,且勿用力过猛,以防拧断
’&& 第 !" 章# 测 量 实 验

螺丝。各项的检验校正需反复进行,且检校顺序不能颠倒,直至满足技术规定为止。
表 !"# !$ 水准仪检验与校正记录手簿
仪器型号: 仪器编号: 天! ! 气:
检 校 者: 记! ! 录: 检校日期:
圆水准器轴平行仪器竖轴的检校
检校次数 转 "#$%后气泡偏离状况 & ’’ 检校次数 转 "#$%后气泡偏离状况 & ’’
" (
) *
十字丝纵丝垂直仪器竖轴的检校
检校次数 十字丝偏离状况 检校次数 十字丝偏离状况
" (
) *
水准器管轴平行视准轴的检校
仪器置于中间测高差 仪器置于近点( ! ! )检校
检校 后视读数 前视读数 较差 平均高差 近尺读 远尺读数 远尺应读数
高差 & ’
次数 &’ &’ & ’’ &’ 数& ’ &’ &’
"
)
(
*
检校
略图
及其
说明

!"# %$ 四等水准测量 :

目的与要求
掌握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程序、记录、计算与检核方法。重点掌握双面尺进行测站检核。要
求每组按指定线路的往返观测,高差闭合差 ! " 不超过 + , ’’ !#或 + )$ ’’ !$。不符合要求的
必须重测。
仪器与工具
-.( 型水准仪 ) 台,双面水准尺 ) 支,记录板 ) 块,测伞 ) 把,铁锤 " 把,木桩 # 个,尺垫) 个。
场地选择与布置
选择一个水准点 % 至待测点 & 相距 )$$ / ($$ ’ 左右,地势要有一定的起伏。往返各设) / (
站,测定 & 点高程。
方法与步骤( 详见教材 )0 1 节)
(") 在 % 和选定的转点 23" 之间安置仪器,前后视距不超过 4 ’。粗平仪器后按下列观测
程序进行测站观测:
! 瞄准后视尺黑面,精平,读取下、上、中丝读数,记入手簿相应栏( 见表 )0 *);
!"# $% 光学经纬仪的技术操作 (’&

! 瞄准前视尺黑面,精平,读取下、上、中丝读数,记入手簿相应栏;
" 瞄准前视尺红面,精平,读取中丝读数,记入手簿相应栏;
# 瞄准后视尺红面,精平,读取中丝读数,记入手簿相应栏。
(!) 按 !" #" $ 进行计算与检核。满足要求后,按同样方法设站测至 ! 点。包括按 !" #" % 进
行全线计算与检核在内,完成往测,求得%" 往 。
($) 进行返测。从 ! 点开始,重新设站测至 # 点,求得%" 返 。
(%) 按式(!" &’)计算往返测高差闭合差 $ " ,当 $ " & $ "容 时,取往返高差的平均值作为最后观
测成果,即
" #! ( & ) !( %" 往 * %" 返 )
(+) 计算 ! 点高程 % ! ( % # , " #!
(-) 按表 !" % 编写实验报告。
注意事项
每站观测,要作到边观测边计算,严格控制各项限差,若一项超限,则全站重测。

!"# $% 光学经纬仪的技术操作

目的与要求
对照仪器了解主要部件名称和用途。重点掌握经纬仪“ 对中、整平、瞄准、读数”的操作方法
和要领。要求每人用不同型号仪器( ./- 和 ./! )以一个盘位( 盘左或盘右)练习观测一个水平
角,并作好记录,计算出角值。
仪器与工具
./- 、./! 型经纬仪各 & 台,测钎 & 串,木桩 ! 个,记录板 ! 块,测伞 ! 把,铁锤 & 把,小钉 $ 颗。
场地选择与布置
选择一较平坦的场地,在中央打下两木桩并在桩顶钉一小钉作为测站 0,在远处插若干测钎
作为观测目标 #、!、&…。
方法与步骤( 详见教材 $" $ 节)
(&) 将脚架张开置于测站 0 上,使高度适中,架头大致水平,中心大致对准测站点。开箱取
出仪器,用连接螺旋将其牢固地连接在脚架上,挂上垂球。
(!) 对照仪器和图 $" $、图 $" # 中文字说明,识别仪器各部件的名称,了解其作用和使用方
法。从读数窗中判断水平和竖直度盘影像。
($) 对中。平移脚架使垂球尖大致对准测站点,此时若架头不平,可左右摆动一架腿画弧
使其大致水平,将脚尖插地踩入土中。然后稍松连接螺旋,双手扶住基座,在架头上平移仪器,使
垂球尖准确对准测站点,而后拧紧连接螺旋。
(%) 整平。松开水平制动螺旋,转动照准部使水准管平行于任意两脚螺旋连线,以左手大
拇指法则转动两脚螺旋使气泡居中;再转动照准部 ’01,使水准管垂直于原两脚螺旋的连线,旋
转第三脚螺旋,使气泡居中。如此反复调试,直到水准管位于任何方向,气泡均居中为止。
(+)瞄准。先粗瞄,
松开望远镜制动螺旋,
利用望远镜的照门、
准星(或光学瞄准器)对准目标
旋紧两制动螺旋。其次转动目镜对光螺旋,使十字丝清晰;转动物镜对光螺旋使目标成像清晰,
#,
($’ 第 !" 章# 测 量 实 验

消除视差。最后转动两微动螺旋进行精瞄,
用十字丝纵丝平分目标点 !( 或将 ! 夹在双丝中间)。
(!) 读数。先调节采光镜,使读数窗明亮;转动读数显微镜目镜,使度盘及测微尺的分划清
晰。按 "# $# % 和 "# $# $ 的读数方法读取水平读盘的读数 ",记入手簿( 表 "# %)。
(&) 重复上述(’)、 ( !)步瞄准另一目标 #,读取水平度盘读数 $,记入手簿,并计算水平角
! % " & $。
(() 按表 "# % 编写实验报告。
注意事项
仪器的对中、整平是相互影响的( 尤其是用光学对中器对中),因而两步要交替进行;读数
时,不同型号的仪器采用相应的读数方法,按读数增加的方向依次读取度、分、秒。)*! 型仪器应
估读至 +# %,,)*$ 型仪器读数前应转动测微轮使度盘主、副像分划线对齐方可读数,微小角值以
读数指标线读取,估读至 +# %-;瞄准时,应尽量照准目标的下部,以减小目标偏心差;仪器照准部
是以竖轴的轴套插入基座中,用锁紧螺丝固定,使用时切勿松动该螺丝,以防照准部从基座中脱
出。

!"# $% 测回法观测水平角

目的与要求
进一步掌握经纬仪的技术操作,重点掌握观测程序和计算方法。要求每人观测 % . $ 个角,
计算出半测回值较差或一测回较差不超过 / 0+-,角度闭合差 ’ ! &’ !容 1 / !+ (!)。
仪器与工具
)*! 、)*$ 型经纬仪各 % 台,测钎 % 串,木桩 0 个,记录板 $ 块,测伞 $ 把,铁锤 % 把,小钉 ’ 颗。
场地选择与布置
选择一较平坦的场地, 打下 " . 0 个木桩
(桩距 2 %’ 3),
组成三角形或四边形, 在桩顶钉一小钉,
作为测站或目标。各桩依次按顺时针 !、 #、
*、+ 编号。两台仪器安置在不同测站上,
独立进行观测。
方法与步骤( 详见教材 "# 0# %)
(%) 设一台仪器以 ! 为测站,对中、整平后,以盘左( 正镜)位置瞄准目标 #,读取水平度盘
读数 $ 4 ,记入手簿( 表 "# %);松开水平和望远镜制动螺旋,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瞄准目标 +,读
取水平度盘读数 , 4 记入手簿。完成上半测回观测,计算半测回值 ! 4 1 , 4 5 $ 4 。
($) 纵转望远镜以盘右( 倒镜)位置,先瞄准目标 + 读取水平度盘读数 , 6 ,记入手簿;再逆
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瞄准目标 # 读取水平度盘读数 $ 6 ,记入手簿。完成下半测回观测,计算半
测回值 ! 6 1 , 6 5 $ 6 。
(") 以上完成一个测回,若较差 !! 1 ! 4 5 ! 6 不超过 / 0+-,则取其平均值作为一测回值。
(0) 重复(%)、 ( $)、
( ")步,观测另一个角。两台仪器共同观测多边形内角,按式 ’ ! 1 %! 测
5( ) 5 $)7 %(+8计算角度闭合差,’ ! 应符合精度要求,否则应重测。
(’) 按表 "# % 编写实验报告。

!"# &% 方向观测法观测水平角 :

目的与要求
!"# $% 竖直角观测 (’&

掌握方向观测法施测程序和计算方法;要求每人观测 ! 个以上的方向一个测回,一台仪器组
成一个完整记录;观测结果的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要求( 见表 "# $),否则应重测。
仪器与工具
%&’ 、%&$ 型经纬仪各 ( 台,测钎 ( 串,木桩 $ 个,记录板 $ 块,测伞 $ 把,铁锤 ( 把。
场地选择与布置
选择一较平坦的场地,两台仪器,各自在中央打下一木桩并在桩顶钉一小钉作为测站 ),在
远处插若干测钎( 距 ) 点 * (+ ,)作为观测目标 !、"、#、$。
方法与步骤( 详见教材 "# !# $)
(() 在测站 ) 安置仪器,对中、整平。以盘左位置瞄准起始目标 !,置水平度盘读数为 ) 或
略大于 )。方法是:%&’ 型仪器直接转动拨盘手轮使度盘 )-分划线与分微尺 ) 分划线重合即可;
对于 %&$ 仪器应先转动测微轮使测微尺 ) 分划线与读数指标线重合,而后转动拨盘手轮使度盘
)-注记整十分的 ) 注记显示在读数窗内,且使度盘分划线主、副像对齐即可。读取水平度盘读数
% 左 记入手簿( 表 "# ")。
($) 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仍以盘左位置依次瞄准 "、#、$、! 各目标,读取水平度盘相应
读数记入手簿。计算出归零差检查是否超限,完成上半测回的观测。
(") 纵转望远镜成盘右位置,逆时针方向依次瞄准 !、$、#、"、!,读取水平度盘相应读数记
入手簿。计算归零差检查是否超限,完成下半测回的观测。
(!) 按 "# !# $ 提供的方法进行 $&、各方向平均读数、归零后方向值、归零后平均方向值、角
值的计算。
(+) 按表 "# " 编写实验报告。

!"# $% 竖直角观测

目的与要求
了解竖直度盘的构造,练习竖直角的观测,掌握竖直角和指标差的计算方法。要求每人至少
观测 $ 个竖直角,其指标差的互差不得大于 . $+/。
仪器与工具
%&’ 、%&$ 型经纬仪各 ( 台,木桩 $ 个,记录板 $ 块,测伞 $ 把,铁锤 ( 把。
场地选择与布置
选择的场地周围至少有 " 0 ! 个高低目标点,在距目标点 $) 0 ") , 处打下木桩,桩顶钉一小
钉作为测站点 )。
方法与步骤( 详见教材 "# +# $)
(() 在 ) 点安置仪器,并进行对中、整平。将望远镜大致放平,判读 ’)( 盘左盘右相 差
(1)-),然后慢慢上仰望远镜,若竖盘读数减小,表明竖盘为顺时针注记,其读数记为 (;反之,为
逆时针注记,其读数记为 )。
($) 以盘左位置瞄准目标点,用十字丝中横丝切于目标顶端,转动指针水准管微动螺旋使
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读取竖直度盘读数 * 2 或 * 3 记入手簿( 表 "# !),按式("# $)计算竖直角 ! 4 。
(") 以盘右位置同法瞄准目标点,读取竖直度盘读数 + 3 或 + 2 ,记入手簿并计算竖直角 ! 5 。
(’& 第 !" 章# 测 量 实 验

(!) 按式("# !)和("# $)计算竖盘指标差 ! 和竖直角测回值。


($) 重复(%)、
( ")、
( !)步观测下一目标。
(&) 按表 "# ! 编写实验报告。
注意事项
观测竖直角,在读数前必须使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 ’(% 型仪器为符合水准器,气泡居中在
左支架观察镜中观察);竖盘自动归零经纬仪无须这一操作。瞄准目标时,必须用中横丝截取目
标的同一部位。竖直角与竖盘指标差均有正、负之分,计算时应特别注意。

!"# $% 光学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 :

目的与要求
了解仪器各轴线之间应满足的几何条件。重点掌握光学经纬仪检校步骤、方法和要领。学
会 "",##、$$ ,%% 的检校和 %%,## 的检验方法。要求校正后的视准轴误差符合规定要求。
仪器与工具
’(& 、’(% 型经纬仪各 ) 台,测钎 ) 串,木桩 " 个,校正针 % 只,水准尺 % 支,记录板 % 块,测伞 %
把,铁锤 ) 把。
场地选择与布置
选择一场地,使其附近有一高度适当的明显目标,作为标志点 &。在标志点下横放一水准尺
’ 供投点用。
方法与步骤( 详见教材 "# & 节)
()) 水准管轴垂直仪器竖轴的检验与校正。
检验* 安置经纬仪并用脚螺旋使其大致整平,转动照准部使水准管平行于任意两脚螺旋,以
左手大拇指法则旋转两脚螺旋使气泡居中;然后转动照准部 )+,-。若气泡仍然居中,则条件满
足;否则应校正。
校正* 用校正针拨动水准管一端的校正螺丝,使气泡退回偏离方向的一半;再用脚螺旋退回
另一半,使气泡居中即可。检校应反复进行,直到气泡在任何位置偏离零点小于半格为止。
(%) 十字丝纵丝垂直仪器横轴的检验与校正。
检验* 用十字丝交点精确瞄准远处一点状目标,制动仪器,转动望远镜竖直微动螺旋,若目
标点始终不偏离十字丝纵丝,说明条件满足;否则应校正。
校正* 旋下十字丝分划板护罩,旋松十字丝座的四个固定螺丝( 图 "# ).),微微转动十字丝
座使纵丝与点状目标重合。而后拧紧十字丝座固定螺丝,旋上护罩。
(") 视准轴垂直仪器横轴的检验与校正。
检验* 使望远镜大致水平,以盘左位置瞄准远处一点状目标,读取水平度盘读数 ( / ;再以盘
右位置瞄准同一目标,读取水平度盘读数 ( 0 。若 ( / 与 ( 0 相差 )+,-,则条件满足;否则应校正。
校正* 计算 出 盘 右 时 消 除 视 准 轴 误 差 ) 后 的 正 确 水 平 度 盘 读 数 * 1 ) 2 %( ( 0 3 ( / 4
)+, - )。对于 ’(& 型仪器,直接转 动 水 平 微 动 螺 旋,使 水 平 度 盘 读 数 对 准 *;对 于 ’(% 型 仪
器,先转动测微轮使 * 的微小角值反映在 测 微 窗 内,而 后 转 动 水 平 微 动 螺 旋 使 度 数 和 整 十
分数反映在读数窗内且使度盘主、副像分划线对齐。此时十字丝交点必偏离目标点。接 着
!"# $% 光学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 : $&!

旋下十字丝分划板护罩,用校正针拨动十字丝环左、右两校正螺丝,使十字丝交点与目标点
重合。而后旋上护罩。
(!) 仪器横轴垂直仪器竖轴的检验与校正。
检验" 以盘左瞄准高目标 !( 仰角 # $%&),然后下倾望远镜在横放水准尺 "( 大致与仪器等
高)上投点得 "’ ;再以盘右瞄准 !,下倾望远镜在水准尺 " 上投点的 "( 。若 "’ 、"( 重合,则条件
满足;否则应校正。
校正" 按式($) *)计算的横轴不水平误差 # 大于规定值( +,* 为 - (%.,+,( 为 - ’/.)时,应进
行校正。此项校正一般由专业仪修人员进行,这里不再赘述。
(/) 竖盘指标差的检验与校正。
检验" 按竖直角观测的方法,盘左盘右观测一目标,计算出竖盘指标差 $,当 $ 超过 - ’%,
应进行校正。
校正" 经指标差检验,经纬仪处于盘右位置。校正时,先计算出盘右的正确读数:& 0
( 或 & 1 ) $;然后转动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使竖盘读数为所计算的正确读数( +,( 型仪器应先
使微小角值反映在测微窗中),此时指标水准管气泡偏离零点。旋下校正孔堵盖,用校正针拨
动指标水准管校正螺丝使气泡重新居中即可。
表 !"# $% 经纬仪检验与校正记录表

仪器型号: 观测日期: 检校者:


仪器编号: 天" " 气: 记录者:

检验与校正次数
检校项目
’ ( $ !

’’,((
( 气泡偏离格数)
十字丝纵丝,横轴
( 十字丝偏离状况)
+2 3 +2 3 +2 3 +2 3
)),** +4 3 +4 3 +4 3 +4 3
,3 ,3 ,3 ,3
"’ "( 3 "’ "( 3 "’ "( 3 "’ "( 3
**,((
#3 #3 #3 #3
’0 3 ’0 3 ’0 3 ’0 3
竖盘指标差 &1 3 &1 3 &1 3 &1 3
$3 $3 $3 $3
光学对中器视准轴
( 分划圈中心偏离状况 - 55)
检" 校
略" 图
及" 其
说" 明
&’& 第 !" 章# 测 量 实 验

(!) 光学对中器视准轴重合仪器竖轴的检验与校正。
检验" 将脚架尽量升高,严格整平仪器,在脚架中央地面上放一张标有目标点 ! 的白纸板,
调节对中器目镜看清分划圈,拉伸对中器筒身( 或转动调焦螺旋)看清白纸板上目标 !,移动纸板
使 ! 点位于分划圈中心并固定纸板。而后转动照准部 #$%&,若分划圈中心仍对准 ! 点,则条件
满足;若分划圈中心偏离 ! 位于 " 点,则应校正。
校正" 此项校正视仪器结构不同而不同,有的校正转向棱镜,有的校正分划板,有的二者均
可校正。校正时用螺丝刀调节有关校正螺丝使分划圈中心对准 !、" 连线的中点。反复 # ’ (
次,直至照准部转到任何位置 !、" 均在分划圈中央为止。
()) 按表 #*+ ( 编写实验报告。
注意事项
## ,$$ 的检校亦可用“ 四分之一法”
( 见本教材 *+ !+ ()。有圆水准器的仪器,圆水准器轴
平行仪器竖轴的检校方法与水准仪相同。亦可在水准管校正好后,精密整平仪器,此时若圆水准
器气泡不居中,直接用校正针拨动校正螺丝使气泡居中即可。竖盘自动归零经纬仪的竖盘指标
差的校正宜送专业仪修单位进行。

!"# !$% 钢尺一般量距和磁方位角测定

目的与要求
重点掌握钢尺量距的方法、步骤以及直线的定线方法;了解罗盘仪的构造,掌握罗盘仪测定
直线磁方位角的方法和步骤。要求往、返丈量距离相对误差 ,- # . * %%%,正、反方位角的差值
,- #$%& /(
% % 为罗盘仪度盘分划值)。
仪器与工具
罗盘仪 # 台,检定钢尺、铁锤各 # 把,记录板 # 块,木桩 #% 个,标杆 * 根,测钎 # 串,垂球 #
个,测伞 ( 把。
场地选择与布置
选择一段长约 #%% 0 的较平坦地段,在两端打下木桩,桩顶钉一小钉或画十字作为量距的起
讫点 !、" 的标志,并在 ! 点旁插一测钎,!、" 的外侧竖立标杆。
方法与步骤( 详见教材 1+ #+ #)
(#) 后尺手持钢尺零端位于起点 !,前尺手持钢尺末端并携带 # 支标杆及测钎,向终点 " 方
向前进至一尺段处停止。
(() 后尺手在 ! 点后定线,指挥前尺手左、右移动标杆,使之落在 !、" 直线上,并插牢或标
记出点位。
(*) 后尺手将钢尺的零点对准点 !,前尺手沿直线拉直钢尺,两尺手拉平、拉紧、拉稳钢尺
后,在钢尺末端分划线处竖直插下测钎,这就量完一个尺段,得到第一尺段终点 #。
(1) 后尺手收回 ! 点测钎与前尺手托起钢尺前进至 # 点,以同样方法依次量出第 ( 至第 &
个尺段,直至最后一段余尺段 &;"。后尺手收回的测钎数即为整尺段数 &。
(2) 丈量最后余尺段时,前尺手应读出 " 点标志对准的钢尺分划值 ’,读至 00。以上称为
往测。按式(1+ #)计算 ( 往 。
!"# !! $ 视 距 测 量 &%"

(!) 调转钢尺使零点位于 ! 点,同法由 ! 丈量至 ",称为返测,得 # 返 。然后按式("# $)进


行精度评定,若满足精度要求,则取往、返的平均值作为 "、! 间的距离。否则应重测。
(%) 安置罗盘仪于 " 点,对中、整平,松开制动螺丝瞄准 ! 点标杆( 方法同经纬仪瞄准),放
松磁针制动螺丝,待磁针稳定后,以磁针北端为读数指标读取刻度盘上的读数,即为 "! 直线的
磁方位角 ! "! 。同法观测 !" 直线的磁方位角 ! !" 。二者之差满足要求则取其平均值( ! "! & ! !" ’
()*+), $ 作为结果,否则应重测。
()) 按表 (-# - 编写实验报告。
表 !"# "$ 钢尺一般量距记录计算手簿

钢尺型号: 钢尺编号: 天气: 尺长方程式:


观测日期: 观测者: 记录: 计算: 检核:

测 测 丈量结果 相对误差 方位角 !


平均值 , . 备注
段 程 $, . % &’ . #’ . ( (
’ +/ 0/ 1)

/ / 注意事项
钢尺必须经过检定才能使用,钢尺拉出或卷入时不宜过快,不得以尺盒来拉紧钢尺。量距时
应事先清除测线上的杂草和障碍物。测定磁方位角时,应避开磁力异常地区,且勿使罗盘仪接近
铁器。罗盘仪使用完毕应拧紧磁针制动螺丝固定磁针。

!"# !!$ 视距测量

目的与要求
用视距法测定地面两点间的距离和高差。要求往、返的视距相对误差 23 ( , -**,所测的高差
较差 23 ’ 4 5.。
仪器与工具
经纬仪 $ 台,水准尺 $ 支,皮尺 ( 把,记录板 $ 块,测伞 $ 把,木桩 " 个,铁锤 ( 把,小钉若干。
场地选择与布置
选择一开阔场地,在相距约 !* 6 )* . 的两端 "、! 各打下木桩,并在桩顶钉一小钉作为测站
" 和目标 !。
方法与步骤( 详见教材 "# $ 节)
(() 在 " 安置经纬仪并对中、整平,用皮尺量取仪器高 (
) 为桩顶至仪器横轴中心的垂距,精
&’$ 第 !" 章# 测 量 实 验

确至 !"),记入手簿,同时在观测点 ! 竖立标尺。
(#) 盘左瞄准 ! 点标尺,中丝对准标尺上仪器高 ",读取下、上丝读数 #、$ 和中丝读数 (
% 此
时 % & "),记入手簿( 见表 $%& ’),计算出尺间隔 ’ ( & # ( $。
(%) 转动竖盘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使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读取竖盘读数,记入手簿,算出
竖直角 ! ( 。
(’) 盘右位置重复(#)、
( %)测得 ’ ) 和 ! ) 。
(*) 取盘左、盘右观测的视距间隔的平均值和竖直角的平均值,按式(’& $$)和(’& $#)计算
水平距离 * +! 和高差 , +! 。
(+)将仪器搬至 ! 点,
在 + 点竖立标尺,
按上述步骤由另一观测者进行返测,
计算出 *!+ 和 ,!+ 。
(,) 进行相对误差和高差较差检核。
(-) 按表 $%& ’ 编写实验报告。
表 !"# $% 视距测量记录计算手簿

仪器型号: . . "/ . . 测站点: . . 观测日期: . . 观测者:


仪器编号: . . -/ . . 测站高: . . 天. . 气: . . 记录者:

测 目 盘 视距 竖盘读 改正后
标 下丝读 上丝读 中丝读 竖直角 初算高 改正数 水平距 高. 程
间隔 数 高差 备注
点 数. " 数0 " 数 %. " (
0 1 2 3)差 ,/ . " " % . " 离 *. " 0. "
站 号 位 ’. " (
0 1 2 3) ,. "

!"# !&% 光电测距仪的技术操作 :

目的与要求
了解测距仪各部件的功能,掌握操作要领和成果计算。要求各组测定距离,误差不超过仪器
的标称精度。
仪器与工具
光电测距仪 $ 套,专用经纬仪 $ 台,对讲机 $ 对,气压表 $ 只,温度计 $ 只,记录板 $ 块,测伞
$ 把,木桩 * 个,小铁钉 * 颗,铁锤 $ 把。
场地选择与布置
选择长约 -4 5 $44 "、通视良好的倾斜地段,两端各钉一木桩,桩顶钉一小钉作为测站 + 与
镜站 !。
方法与步骤
($) 在测站 + 安置经纬仪并对中、整平,将测距仪安装在经纬仪的望远镜或支架上,锁紧固
定手柄。安装电池,连接电缆,并量取仪器高 (
" 桩顶至测距仪横轴的垂距)。
(#) 安置反射棱镜于 !,对中、整平、量取棱镜高 "/,并用棱镜瞄准器瞄准经纬仪,固定棱镜。
!"# !"$ 全站仪的技术操作 : ’&$

(!) 开机( 打开仪器电源),仪器自检。若自检合格,仪器显示相应符号,即可开始测距;否


则应检查仪器的相关部分( 如电源、电压、电缆连接、瞄准等)。
(") 用经纬仪望远镜瞄准棱镜下方觇标,制动照准部和望远镜;测距仪瞄准棱镜中心,调节
经纬仪和测距仪的水平、竖直微动螺旋,使接收的光强信号最大。
(#) 按测距按钮,数秒钟后,仪器自动显示被测距离值( 斜距),并记入手簿。一般每段距离
观测 ! $ # 次,最大较差满足精度要求后,取其平均值作为结果。同时测定、记录测站气压 !、温
度 " 和竖盘读数 # % 或 # & 。最后计算水平距离和高差。
(’) 按表 (!) # 编写实验报告。
表 !"# $% 光电测距记录计算手簿

仪器型号: * * 仪器编号: * * 生产厂家: * * 观测日期:


天* * 气: * * 观* * 测: * * 记* * 录: * * 计* * 算:

测站 镜站 温度 " + 1
斜距观测 平均斜距 竖盘读数 竖直角 气象改正 改正后斜 水平距 高程
仪器高 棱镜高 气压 !
值+ , &-. + , (
+ / - 0) (
+ / - 0) 数 + ,, 距 ’% + , 离 ’+ , (+ ,
$+ , $% + , + ,2


! ! 注意事项
使用测距仪时应严守操作规程,切勿将镜头对准强烈光源,以免损坏光电元件;连接电缆时
应确信无误后方可给仪器供电。观测时,视场内只能有一个反射棱镜,较长距离不宜作逆光观
测,顺光观测时,应避免棱镜后的强烈反射物。观测完毕后应切断电源装箱搬站。不同型号的测
距仪其操作方法、改正数与距离计算公式不尽相同,使用时应详细阅读《 用户手册》,以免损坏仪
器和计算错误。

!"# !"% 全站仪的技术操作 :

目的与要求
了解全站仪主要部件的名称和作用。掌握全站仪基本测量( 角度、距离、坐标)的操作方法
和要领。掌握全站测量的水平度盘归零、水平度盘配置、测站建立等基本操作方法。
仪器与工具
全站仪 ( 台,带对中杆棱镜 ( 个,木桩 # 个,记录板 ( 块,测伞 ( 把,铁锤 ( 把,小钉 # 颗。
#"! 第 !" 章# 测 量 实 验

场地选择与布置
选择一较平坦的场地,在一侧打下两木桩并在桩顶钉小钉作为测站 ! 和后视点 !,在另一侧
打下若干木桩作为观测点 "、#、$…。由教师假定 ! 点的三维坐标( %! ,&! ,’! )和 ! (! 或 ! 点坐标
( % ! ,& ! ,’ ! )。
方法与步骤
(") 将全站仪安置于测站点 ! 上,进行对中、整平,装上电池,打开电源开关,仪器自检。若
自检符合要求,显示相应的信息( 一般显示水平与竖直度盘的读数为 !)。量取仪器高 )。
(#) 识别仪器各部件的名称,了解其作用并熟悉其使用方法。
($) 度盘读数指标设置% 松开水平制动钮,旋转照准部 $&!’至仪器发出一声鸣响;松开竖
直制动钮,纵转望远镜一周至仪器发出一声鸣响,度盘读数指标设置完毕。此时显示屏应显示水
平度盘和竖直度盘读数。
(() 仪器参数设置。在测量模式下用键盘选择仪器参数设置菜单,按光标提示对仪器参数
( 如测量模式、水平角和竖直角格式与单位、距离测量模式与单位、棱镜类型、棱镜常数、倾角改
正、视准差改正等)进行必要的修改。修改时用键盘输入,按回车键( 或认可键,下同)认可。对
无须修改的直接按回车键认可。
()) 角度测量。瞄准后视点 !,按水平度盘 归 零 键( 一 般 为 ! *+,)使 水 平 度 盘 读 数 为
!! ’!! -!! .,顺时针旋转照准部依次瞄准目标点 "、#、$…,显示屏显示的水平度盘读数即为
水平角,显示的竖直度盘读数一般为天顶距。进 行 水 平 度 盘 配 置 时,瞄 准 后 视 点 !,按 水 平
度盘设置键( 一般为 /012345),按光标提示用数字键输入指定的水平角度值,输入完毕按回
车键认可。
(&) 距离测量。瞄准目标点 "、#、$…上的棱镜中心,按测距键( 一般为 6517),此时显示屏
显示的测距信号闪烁,数秒钟后显示屏显示相应的距离,按距离转换键( 一般为 * 8 / 8 9)即可交
替显示斜距、平距、初算高差。
(:) 测站设置。在测量模式的主菜单下,选择坐标测量( 一般按键为 ;<<=>),再选择测
站数据子菜单( 一般按键为 *?1?@<2 >1?1),按光标提示输入测站的三维坐标( * ! ,+ ! ,, ! )
(即
% ! ,& ! ,’ ! )和仪器高 (
) 一般符号为 A27?B C)、棱镜高 )-( 一般符号为 ,3?B C),每输入一数据按
回车键认可。瞄准后视点 !,选择坐 标 测 量,再 选 择 后 视 点 数 据 子 菜 单( D1EF7@3C? >1?1),按
光标提示输入后视点的坐标( * ! ,+ ! ,, ! )
( 即 % ! ,& ! ,’ ! ),按方位角设置键屏幕显示的水平
角即为起始方向的方位角 ! (! 。亦 可 按 水 平 度 盘 配 置 的 方 法 瞄 准 ! 输 入 已 知 的 ! (! 。 也 可
以在测量模式的主菜单下,选择方位角设置子菜单( 一般为 *5? C12345),按光标提示一次输
入测站和后视点的三维坐标,瞄准 !,按方位角设置键屏幕显示的水平角即为起始方向的方
位角 ! (! 。
(G) 坐标测 量。瞄 准 目 标 点 "、#、$ … 的 棱 镜 中 心,在 坐 标 测 量 菜 单 屏 幕 下 选 择 观 测
(HI75=J1?@<2)子菜单,按回车键,此时显示屏显示的测距信号闪烁,数秒钟后显示屏显示相应目
标点三维坐标( % ) ,& ) ,, ) )。
(K) 实验完毕,关闭仪器电源,卸下电池,将仪器装箱锁好。
("!) 按实验仪器类型,自编实验报告。
注意事项
!"# !$% 地形图测绘 : ’&&

光电测距的注意事项适合本实验。

!"# !$% 地形图测绘 :

目的与要求
了解平板仪的构造和用途,掌握平板仪的对点、整平、定向的方法。练习经纬仪与小平板仪
联合测图或经纬仪测绘法测图以及碎部跑点的方法。要求在一站范围内测绘 !" #$$ 比例尺地
形图。
仪器与工具
经纬仪、小平板仪各 ! 台,水准尺 % 支,皮尺 ! 把,记录板 % 块,测伞 % 把,木桩 & 个,铁锤 !
把,比例尺 ! 支,量角器 ! 个,大头针和小钉若干,自备绘图工具和 & ’ 图纸 ! 张。
场地选择与布置
选择具有地物、地貌的典型块状地域,在相距 &$ ( 左右的 !、" 两点钉桩,!" 作为定向起始
方向线,! 作为测站点,并假定其高程," 点竖立标杆。
方法与步骤( 详见教材 )* # 节)
(!) 经纬仪与小平板仪联合测图
! 将经纬仪安置在距 ! 点 !* # + % ( 处 !#并整平,在 ! 点立尺,望远镜水平瞄准标尺用中横
丝读取仪器高 $,取位至 ,(。
" 将图纸固定在图板上,并画一直线 %& 作为起始定向线,一端作为测站在图上的位置 %;将
测板连接在脚架上,安置在 ! 点上方目估测板水平,且使图上 %& 方向与地面 !" 方向一致。
# 对点。将移点器挂上垂球放在测板上,使移点器上臂尖对准图上 %,前后、左右移动脚架
使垂球对准测站 !。
$ 整平。将照准器放在任意两脚螺旋的连线方向,以左手大拇指法则转动脚螺旋使气泡居
中,再将照准器转 -$.,转动第三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
% 定向。将照准器直尺画线边与 %& 重合,松开测板连接螺丝,转动测板,利用照准器的觇
孔、照准丝瞄准目标点 ",然后拧紧连接螺旋。在 % 点钉一大头针,司板员将照准器紧贴大头针
移动瞄准经纬仪的垂球线,沿照准器画线边绘出 !!#在图上的方向线,用皮尺量出 !!#的距离,依
比例尺在该方向线上定出 !#在图上的位置 %#。
& 在碎部点 ’ 上竖立标尺,司板员用照准器瞄准标尺,而后沿照准器画线边绘出碎部点的
方向线;观测员用经纬仪瞄准碎部点标尺,依视距测量的方法测出 !#至碎部点 ’ 的距离 ( ’ 和碎
部点的高程 ) ’ ;司板员用分规在比例尺上卡出 ( ’ 的图距 * ’ ,而后以 %#为圆心以 * ’ 为半径画弧
与方向线相交,其交点即为碎部点在图上的位置( 称为刺点),并在右侧注上高程 ) ’ 。以此方法
测绘出 ! 点周围的其它碎部点,再根据碎部点间的相互位置关系连线描绘出地物,或根据高程
勾绘等高线,最后加注必要的图示符号和注记。
(%) 经纬仪测绘法测图。
! 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 !,量出仪器高 $,瞄准 " 点水平度盘归零。
" 将图纸固定在图板上,并画一直线 %& 作为定向线,直线的一端作为测站点 ! 在图上的位
置 %,置平板仪于 ! 点旁。用大头针通过量角器中心小孔将量角器固定在 % 上。
(’& 第 !" 章# 测 量 实 验

! 在碎部点上竖立标尺,观测员用经纬仪瞄准碎部点标尺,读出水平度盘读数( 碎部点视线
方向与起始方向的夹角)! ! ,依视距测量的方法测出 " 至碎部点的距离 # ! 和碎部点的高程 $ ! ;
司板员转动量角器使夹角值 ! ! 对在起始方向线 %& 上,而后在量角器零分划方向线上用测图比
例尺按 # ! 定出碎部点在图上的位置。
(!) 按表 "!# $ 编写实验报告,并绘制地形图。
注意事项
联合测图法测图时,平板仪的对点、整平、定向是相互影响的,要反复进行方可达到要求。平
板仪的对点误差应不大于 %# %& ’’ ( ’( ’ 为测图比例尺分母),司板员绘图时要轻,以防测板移
动,并要不断检查平板的定向精度。经纬仪测绘法测图时,应观测若干碎部点后检查一次归零方
向。要合理选择碎部点,以防造成废点、漏点。立尺时尽量将一个地物依次测出,以便于绘图。
等高线勾绘应圆滑逼真,绘图时应注意图示符号点位的正确性。测站工作结束后,应将已测地
物、地貌对照实地详细察看,并检查各类地物的名称、注记是否调查清楚,核对地貌与实地是否
一致。

!"# !$% 圆曲线测设 :

目的与要求
练习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设置圆曲线。本实验可以选择一种方法完成,也可以分两次完成,
每次实验一种方法。切线支距法按 "% ’ 整桩距设置,偏角法按 "% ’ 整桩号设置。精度应满足
规范要求。
仪器与工具
经纬仪 " 台,钢尺 " 把,测钎 " 串,木桩 "& 个,标杆 ! 根,铁锤 " 把,记录板 " 块,方向架 " 个,
测伞 " 把,小钉若干。
场地选择与布置
选择一适当的平坦区域作实验场地,在场地内钉 ! 个路线交点桩,桩距尽可能大些,编号
)*" 、)*+ 、)*! 。在 )*+ 设置圆曲线,并假定其桩号。
方法与步骤( 详见教材 "%# ! 节、
"%# $ 节)
(") 置经纬仪于 )*+ ,用测回法观测路线的右角 !,按式("%# !)计算出路线转角 " 。而后用
经纬仪拨角 ! ( + 定出右角的分角线( 若 ! , "-%.应倒镜将分角线设置在路线的另一侧),并用测
钎标定。
(+)选定适当的曲线半径 ),
按式("%# &)(
、"%# /)(
、"%# 0)(
、"%# -)计算曲线主点元素 *、
+、,、
#。
根据 )*+ 的桩号计算主点 12、 21 的桩号。按规定的 "% ’ 桩距按式
31、 ("%# 4)或查曲线用表计算各细
部点的支距 -. 、
/(见表
. "%# +)或按式
("%# "")(
、"%# "+)计算各细部点的偏角 #. 和弦长 0(见表
. "%# !)。
(!) 主点测设,经纬仪瞄准 )*" ,由 )*+ 沿视线方向向 )*" 用尺量取 *,即得 12 点,打下木
桩;同法经纬仪瞄准 )*! 定出 21 点,打下木桩;再沿分角线方向量取 , 得 31 点,打下木桩。
($) 切线支距法详细测设。置经纬仪于 12 点,瞄准 )*+ 定出切线方向,用尺沿该方向量取
各细部点支距 - . 得到垂足 1 . ,并用测钎标定;将方向架或经纬仪安置在 1 . ,照准 )*" 或 )*+ ,拨角
4%.定出切线的垂线方向,沿该垂线方向量取各细部点支距 / . ,即得各细部点 ! . 。
!"# !$% 点位的测设 (&’

(!) 偏角法详细测设。置经纬仪于 "# 点,瞄准 $%& 定出切线方向,使水平度盘归零,转动


照准部使水平度盘读数为第一个细部点的偏角 !’ ,制动经纬仪,用尺以 "# 点为圆心,以弦长 ! "
为半径画弧与望远镜视线相交,该交点即为细部点 #’ ,打下木桩。继续转动经纬仪照准部使水
平度盘读数为第二个细部点的偏角 !(
& 累计偏角),用尺以 #’ 点为圆心,以弦长 !& 为半径画弧
与望远镜视线相交,该交点即为细部点 #& ,打下木桩。同法测设其它细部点。
(() 切线支距法按表 ’)* & 编写实验报告,偏角法按表 ’)* + 编写实验报告。
注意事项
曲线较长时,可采用分别以 "#、#" 点为坐标原点对称测设至 ," 点,其不符值应 - ’ . ’ )));
若由 "# 测设至 #" 点,其纵向误差应 - $ . ’ ))),横向误差应 - ’) /0。

!"# !$% 纵断面测量

目的与要求
学习线路纵断面的施测方法,重点掌握中平测量和纵断面图的绘制方法。要求每组按桩距
&) 0 测量长度 -1 +)) 0 线路,绘制出纵断面图。
仪器与工具
测距仪、水准仪各 ’ 台,标尺 & 支,标杆 + 只,木桩 +) 个,铁锤 ’ 把,皮尺 ’ 把,记录板 & 块,
测钎 ’ 串,测伞 & 把。
场地选择与布置
选择长度约 +)) 0 的狭长地段,由教师在场地两端指定位置打下木桩作为路线的起讫点 %、
&,并假定起点 % 的桩号和高程。
方法与步骤( 详见教材 ’)* 2* &)
(’) 由路线起点 % 开始,确定线路走向,在起、终点间打下线路交点 $%;用测距仪测量起点、
交点、终点间距离 ’ " 。
(&) 用标杆定线,用尺量距设置里程桩( 中桩),并注记桩号,对地形坡度变化处应钉加桩。
(+)在 % 点立标尺,
安置水准仪于适当位置后视 % 点标尺,
读取中丝读数
(精确至 00),
计算出
视线高;
依次在中桩上立尺读取中视读数
(取位至 /0),
即可计算出里程桩高程;
需要转站时,
则前视
34 读取中丝读数
(精确至 00),
计算出 34 的高程。转站后按同样方法测定中桩高程,
直到 & 点。然
后设转点从 & 点闭合在 % 点上,
闭合差不应超过 5 !) 00 !$。测量手簿见表 ’)* 6。
(6) 根据中平测量成果,每人在毫米方格纸上绘制纵断面图。距离比例尺为 ’7 !)),高程
比例尺为 ’7 !),绘制方法参阅 ’)* 2* +。
(!) 按表 ’)* 6 编写实验报告。

!"# !&% 点位的测设

目的与要求
练习水平角、高程和平面点位的测设方法和测设数据的计算。要求每组测设两个点,且轮换
作业,其距离测设误差 - ’ . + ))),角度测设误差 - 5 6)8,高程测设误差 - 5 ! 00。
#"! 第 !" 章# 测 量 实 验

仪器与工具
!"# 经纬仪、!$% 型水准仪、水准尺、记录板、钢尺、铁锤、垂球各 &,测钎 & 串,测伞 # 把,木桩
’ 个,标杆 % 支,小铁钉若干。
场地选择与布置
选择较平坦的场地,在场地一侧布置两个控制点 !、"( 相距 ( %) *)。由教师给定 ! 的三维
坐标( # ! ,$ ! ,% ! )、! !" 和待测设点 &、
# 的坐标、高程。
方法与步骤( 详见教材 &&+ #+ &、
&&+ #+ #)
(&) 计算极坐标法测设 &、
# 点的测设数据 "& 、"# 和 && 、&# 。
(#) 安置经纬仪于 !,盘左瞄准 ",水平度盘归零( 或略大于 ),)。转动照准部,使水平度盘
读数为 " 方向读数 - "(
& 若 & 在 !" 左侧为 %’), - " 方向读数 . " & ),打桩定出 ’(点;同法盘右桩
钉 ’)如果两点不重合,则取其中点 &/。
(%) 用测回法观测+"!&(两个测回,较差不超过 0 1)),取其平均值为 "(& ,按式(&&+ &)计算
出垂距改正数 #& ,沿 !& 的垂线方向量 #& 即得点 &)。在此方向用钢尺丈量测设距离 && 钉出 & 的
位置。同法测设出 # 点。
(1) 检查 !&# 的距离与设计值相比较,其相对误差应&& 2 % )))。
(3) 置水准仪适当位置,! 点立尺,水准仪瞄准 ! 点标尺,读取后视读数 *,计算仪器高程 % +
及高程测设点 & 的测设应读数 , 应 ,水准仪瞄准 & 点标尺,上下移动标尺使中丝读数为 , 应 ,沿尺
底画一横线即得 & 点的设计高程线。同法测设 # 点的高程。
(’) 参考水准测量、角度测量和距离测量手簿编写实验报告。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 !# 已知 ! " ! "# $$" %&’( %# ),其中 "# 为带号,故 !& ! &* + "# , %* ! --.*。
又因坐标的自然值应为 $$" %&’( %# ) , ’## ###( ## ) ! %$" %&’( %# ),为正,在东侧。
!" $/ 因 --&*"$# $ &* ! -0( 10 2 -0 表示 % 点在 & ! "# 带内。
又因 %*带由 -*%#3起算,则(--&*"$3 , -*%#3)4 %* ! %$( %" 2 %$,表示 % 点在 ’ ! %0 带内。相应带的中央子午
线的经度为
!& ! &* + "# , %* ! --.*/ / / / !% ! %* + %0 ! --.*
因 !& ! !% ,表示 % 点在 &*与 %*带内为同一中央子午线,% 点横坐标自然值应为(--&*"$3 , --.*)+ --- 5)
! , ’0( " 5),加上 ’## 5),冠上带号,其通用值分别为
( " ! "# 11# $## )/ / ( " ! %0 11# $## )
!" %/ 对高差和距离的影响分别为
" % "
!) ! * $ "+/ / / / / / !* ! * $ %+
按题意:!) 4 !* ! %+ $ "* ! -( ’+ ! -( ’ + & %.- ! 0 ’’&( ’ 倍
&" $/ 平距:
$&( "0 ), -%%( 10 ), &"( -0 ), -1.( ’# )
高差:
&( $# ), , 0( -’% ), , -#( #’ ), ".( "0 )
.0%( -"・, .0%( -" + 0$( .
&" %/ + ! ".$( 0& , ! ".$( 0& , ! "#( 0 )) 4 5)
".%( -& 6 - ".%( -& 6 %#( "
. ! - ’&.( $0" ) , #( #". ) 6("#( 0 6 %))) 4 5) + -( ’&$ 5) ! - ’&.( 0#" ’ )
* ! .・789 " ! - ’&.( 0#" ’ ) + 789 "*-$3"": ! - ’&&( &%% )
) ! .・9;< " ! - ’&.( 0#" ’ ) / 9;< "*-$3"": ! &%( #0# )
&" &/ 0 ! =(% )) 6 " + -# , & + "( &’ 5))! = $ ))
- - -
1! ! !
* $ > 0 > " &’%( 1.$ ) $ $ )) %%- &$’
’" !/ % 2 " 3 # ! -"’*%#3 6 %3 ! -"’*%%3
% 0 2 % 4 $ ! -"’*%%3 ,( , "-3)! -"’*’13
’" $/ " %* ! " %5 6 " ! %’.*%"31$: 6 1-*’13%$: ! %0*".3"&:
" %6 ! " %* , % ! %0*".3"&: , 0.*"$3’’: ! %#-*’$3%-:
" 5% ! " %5 , -$#* ! %’.*%"31$: , -$#* ! -..*%"31$:
" 5* ! " 5% , # ! -..*%"31$: , ’1*%%3-&: ! -""*’03%":
" 56 ! " 5* 6 $ ! -""*’03%": 6 -#1*’’31.: ! "".*’’3-0:
’" %/ " %7 ! " %5 6 %- ! -’*%&3".: 6 10*’13’&: ! &’*%-3"%:
" 78 ! " %7 6 %" , -$#* ! &’*%-3"%: 6 "#%*".3%&: , -$#* ! $$*’$3’0:
" 89 ! " 78 6 %% 6 -$#* ! $$*’$3’0: 6 $"*%$3-1: 6 -$#* ! %’-*%.3-%:
" 96 ! " 89 , %1 , -$#* ! %’-*%.3-%: , &"*1.3’": , -$#* ! -#$*103"-:
" 6* ! " 96 6 %’ , -$#* ! -#$*103"-: 6 --1*1$3"’: , -$#* ! 1%*%.31&:
&(&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列表计算结果,每测回角中误差为 % " # ’ # ’
! ’ $" !+ $ " # ’ ") ,-
(") 设半测回角值和方向值中误差为 % " 半 和 % 方 ,则
%"半 % 方 !%
%" ( ) # ’ # ’ % 方 # ’ ") ,*
!% !%
(%) 两个测回角值误差的中误差 % !" # ’ ") ,* !% # ’ %) .*;
(&) 三测回角平均值的中误差 + " # ’ ") ,* , !& # ’ ") "*。
$" &! 如图示,按箭头方向,各闭合环的高差闭合差 - 为
-" # ." $ .% $ .& $ .( # + //
-% # .% $ .+ $ .0 $ .. # $ & //
-& # .* 1 ., $ ."2 $ .. # $ % //
-( # ."2 $ ."" $ ."% 1 .& # & //
则高差闭合差中误差为
[ --]
%- # ’
! ’
单一观测值 . 的中误差 % . 为
%- [ --] (+ //)% 1( $ & //)% 1( $ % //)% 1(& //)%
%. # ’ # ’ # ’
!( !(’ ! ( 3(
# ’ ") . //
$" ’! (") 五边形角度闭合差 - " ( "" $ 内角和的理论值(+(24),则
+ +
% - # ’ + " !+ # ’ % " ! # ’ (2* ! # ’ 0&*
!% !%
(%) 欲使 % - 不超过 ’ +2*,观测角的测回数为 ’,应为
+
% - # ’ (2* !
!’
令 % - # ’ +2*带入上式求 ’,即
(2 %
’# 3 + # &) %,取 ’ # ( 测回
+2 %
$" #! (") ’ 测回角平均值的中误差为
%% " " "
+% # 转换为权倒数 # ・
’ /0 ’ /
当 / # " 时! ! ! ! ! / 0 # ’
当 / # % 时! ! ! ! ! / 0 # %’
(%) ’ 多边形内角和的中误差为
" "
%%% # ’%% 而 # ’・
/% /
"
当 / #" 时 /% #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

"
当 ! !" 时 !% !
"
!" ## 三个角的中误差分别计算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由 $、% 点坐标求 ! 点坐标,在式(.) "+)、
( .) "&)中
! $! ! ! /0 1 ! ! $*&2&,3"(’# # # # ! %! & ! %$ ’ "$ ! $($2&.("")
其中# ! $% ! 456748 [( * % 9 * $ )(
+ , % 9 , $ )]
! 456748( 9 "":) (+ + 9 $&-) (+)! "(,2(:("-)
由此得# * ! ! $, "",) +" ;# # # # , !( ! (. $*+) &, ;
(
同理由 %、- 点求 ! 点坐标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取平均值# , ! ! (. $*+) && ;# # # * ! ! $, "",) +" ;
$" &# 往测高差# . $% ! :&) . ; < 748( 9 $"2--3-*’)1 $) &,$ ; 9 $) *+* ; ! 9 $:) ,-: ;
返测高差# . %$ ! :&) . ; < 748( 1 $"2""3"(’)1 $) &:" ; 9 $) :-( ; ! $:) &.* ;
$
平均高差# . ! ( . $% 9 . %$ )! 9 $:) &*+ ;
"
% 点高程# / % ! / $ 1 . ! &--) $"( ; 9 $:) &*+ ; ! +:$) &"* ;
9 -= --" : ;
’’" ’# 尺长改正 "0 ! < ",) & ; ! 9 -) --" & ;
(- ;
温度改正 "0 1 ! $") & < $- 9 , > ? <("& ? 9 "- ? )< ",) & ; ! -) --$ . ;
( 9 -) + ;)"
倾斜改正 "0 . ! ! 9 -) --( - ;
" < ",) & ;
测设时沿地面需要量出的长度为
0 ! 2 9 "0 9 "0 1 3 "0 . ! ",) &-- ; 1 -) --" & ; 9 -) --$ . ; 1 -) --( - ; ! ",) &-+ ;
’’" (# ", $% ! , % 9 , $ ! &$&) *:- ; 9 ."&) ,:- ; ! 9 "-*) .-- ;
"* $% ! * % 9 * $ ! *:&) ":- ; 9 +:-) ,+- ; ! &-+) ,+- ;
"* $% &-+) ,+-
4 $% ! 456748 ! 456748 ! ,.2",(-,)
", $% 9 "-*) .--
因为# ", $% @ -,"* $% A -,! $% 在第#象限,所以
! $% ! $:-2 9 4 $% ! $:-2 9 ,.2",(-,) ! $$"2(((&+)
同理,可求得# ! $! ! &+2$*($:),! %! ! (&+2&:((,)
则测设数据 ! ! ! $% 9 ! $! ! $$"2(((&+) 9 &+2$*($:) ! &:2$+((,)
" ! ! %! 9( ! $% 1 $:-2)! (&+2&:((,) 9 $$"2(((&+) 9 $:-2 ! ,"2"+(+")
参 考 文 献

!" 武汉地质学院测量教研室# 测量学# 北京:地质出版社,


!$%&
&" 罗时恒# 地形测量学#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 侯国富,樊炳奎,洪莉芳# 建筑工程测量# 北京:测绘出版社,
!$%)
*" 王秉礼等# 测量学#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
’" 黄丁发,范东明编著# ,-. 卫星定位及其应用#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 周华,刘祖文# 测量学#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 陈永奇# 工程测量学# 北京:测绘出版社,
!$$’
%" 黄盛发等# 矿山测绘#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
$" 合肥工业大学等# 测量学#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 白迪谋# 交通工程测量学#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 吕云麟,林凤明# 建筑工程测量# 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
!&" 潘正风等#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 北京:测绘出版社,
!$$/
!("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 测量学》编写组# 测量学# 北京:测绘出版社,
!$$/
!*" 钟宝琪,谌作霖# 地籍测量# 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
!$$/
!’" 朱光,季晓燕,戎兵# 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原理及应用# 北京:测绘出版社,
!$$)
!/" 杨德麟等#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原理、方法与应用#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 胡伍生,潘庆林# 土木工程测量#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 顾孝烈,鲍峰,程效军# 测量学#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
!$" 孔祥元,梅是义# 控制测量学# 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
&+++
&+" 过静珺# 土木工程测量# 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
&!" 李志林,朱庆著# 数字高程模型#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
&+++
&&" 王兆祥# 铁道工程测量# 北京:铁道出版社,
&++!
&(" 王侬,过静珺# 现代普通测量学#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 李德仁,周月琴,金为铣# 摄影测量与遥感概论# 测绘出版社,
&++!
&’" 詹长根# 地籍测量学#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 高井详,肖本林,付培义等#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 熊春宝,姬玉华# 测量学#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
&%" 张正禄# 工程测量学#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 杨松林# 测量学#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 潘正风,杨正尧#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 罗聚胜,杨晓明# 地形测量学# 北京:测绘出版社,
&++&
(&" 许娅娅,雒应# 测量学#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