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4

第 67 卷 第 9 期 地 理 学 报 Vol.67, No.

9
2012 年 9 月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Sept., 2012

2001-2010 年内蒙古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
穆少杰 1, 李建龙 1, 陈奕兆 1, 刚成诚 1, 周 伟 1, 居为民 2
(1.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南京 210093;
2. 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 南京 210093)

摘要:基于 MODIS-NDVI 遥感数据反演了内蒙古地区 2001-2010 年植被覆盖度的空间格局和变


化规律,并结合该地区同期降雨量和温度数据,分别从不同空间和时间尺度上分析了森林生
态区、草原生态区和荒漠生态区植被的年际变化和月际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
(1) 内蒙古植被覆盖度在空间上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自西向东的变化速率为 0.2/10°N,
10 年间森林、草原和荒漠生态区的年均植被覆盖度分别为 0.57、0.4 和 0.16;(2) 2001-2010
年,内蒙古植被覆盖度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研究区内植被覆盖度极显著增加和显著增加的面
积分别占总面积的 11.25%和 29.13%,二者之和大于植被覆盖度极显著减少和显著减少的面积
比例之和,后者分别为 7.65%和 26.61%;(3) 在年际水平上,内蒙古植被生长总体上与降雨量
的关系更加密切,而在月际水平上,降雨量和温度对植被生长的影响作用相当,说明年内植
被生长更依赖于水热组合的共同作用,而与单一气候因子的相关性降低;(4) 森林生态区植被
覆盖度在年/月际水平上均与温度的相关性较强,荒漠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在年/月际水平上均与
降雨量相关性较强,而草原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在年际水平上主要受降雨影响,在月际水平上
与二者相关性相当;(5) 草原区月植被覆盖度对降雨量的响应存在时滞效应。
关键词:内蒙古;植被覆盖度;降雨量;温度;相关性

1 引言

全球气候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响应 (GCTE) 是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 (IGBP) 的核心研


究重要内容 [1],得到了国际科学界和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植被是地球系统中的活跃成
员,陆地生态系统的任何变化必然在植被类型、数量或质量方面有所响应[2]。植被覆盖度
是指单位面积内植被地上部分 (包括叶、茎、枝) 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
的百分比[3]。植被覆盖度指示了植被的茂密程度及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面积的大小,是反映
地表植被群落生长态势的重要指标和描述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础数据,对区域生态系统环境
变化有着重要指示作用 [4]。作为全球变化的重要方面,气候变化对植被覆盖度有重要影
响[5],温度和降水通过影响有效积温和可利用水分来调控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土壤
有机碳分解等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分布[6]。植被作为表征生态环境变化的综合指示器,
研究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已成为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7-8]。因此,在全球气候
变化的大背景下,掌握陆地植被覆盖度年际间的变化规律,探讨气候因素的驱动作用,对
评价陆地生态系统的环境质量、调节生态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收稿日期:2012-05-04; 修订日期:2012-05-29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 计划) 项目 (2010CB950702); 国家 863 计划专题项目 (2007AA10Z231);
APN 全 球 变 化 基 金 项 目 (ARCP2011-06CMY-Li) [Foundation: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No.2010CB950702;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863 Program),
No.2007AA10Z231; APN project, No.ARCP2011-06CMY-Li]
作者简介:穆少杰 (1985-), 男, 内蒙古乌兰察布人, 在读博士, 主要从事遥感技术应用及陆地碳循环方面的研究。
E-mail: musjeg@gmail.com
通讯作者:李建龙 (1962-), 教授。E-mail: jianlongli@gmail.com
1255-1268 页
1256 地 理 学 报 67 卷

内蒙古位处中国北部边疆,是我国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向东
南沿海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的过渡带[9],按照降雨量和温度的梯度变化,植被类型沿东
北—西南一线依次为森林、草原和荒漠[10]。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基地,
人类活动强度大,且大部分植被地处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带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是全
球气候变化最为敏感的区域之一 [11]。植被覆盖度能够反映内蒙古地区生态环境的整体状
况,因此,内蒙古植被覆盖的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一直是科学界研究的热点[12]。
已有研究多从同一空间尺度 (某一区域) 或时间尺度 (年际水平) 来探讨植被生长和气
候要素的关系,而忽略了植被生长和降雨、温度在空间分布和时间分配上均有较大差异的
特点[13-15]。因此,本文基于 2001-2010 年的 MODIS-NDVI 遥感数据获取了内蒙古地区地表
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信息,结合研究区同期降雨量和温度数据,分别从不同空间和时间
尺度上分析了森林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荒漠生态区植被覆盖度的年际变化和月际变化对
气候变化的响应,旨在揭示不同时空格局下气候要素变化对植被生长的影响机制,对探讨
气候因子对区域植被变化的驱动作用、扩大生态系统服务的辐射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2 数据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遥感数据来源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 的 EOS/MODIS 数据 (http://edcimswww.cr.
usgs.gov/pub/imswelcome/), 选 择 2001-2010 年 的 MOD13A1 数 据 产 品 , 时 间 分 辨 率 为
16d, 空 间 分 辨 率 为 500 × 500 m。 使 用 MRT (MODIS Reprojection Tools) 将 下 载 的
MODIS-NDVI 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和重投影,把 HDF 格式转换为 Tiff 格式,并将 SIN 地图投
影转换为 WGS84/Albers Equal Area Conic 投影,同时完成图像的空间拼接和重采样。将
16d 的 MODIS-NDVI 数据,采用最大合成法 (MVC) 得到月 NDVI 数据,并利用内蒙古行
政区划图剪取内蒙古地区 2001-2010 逐月 NDVI 的栅格图像。
MODIS NDVI 16d 合成数据会受到气溶胶、冰雪、太阳光照角度及传感器观测视角等
因素的影响,出现异常值或缺失数据。因此为了使 NDVI 时序数据正确地反映植被真实的
季节性变化规律,有必要对其进行滤波处理。本文利用 Savtzky-Golay(S-G) 滤波法对
NDVI 数据进行平滑滤波处理。S-G 滤波法又称最小二乘法或数据平滑多项式滤波法,是
用一种最小二乘卷积拟合方法来平滑和计算一组相邻值或光谱值的导数[16]。S-G 滤波的设
计思想是找到合适的滤波系数以保护高阶距,即在对基础函数进行近似时,使用高阶多项
式,实现滑动窗内的最小二乘法拟合 [17]。研究中首先利用像元可信度时间序列数据对云
层、冰雪像元进行识别,对其 NDVI 值用临近时间段像元值进行线性内插替换以提高
NDVI 的数据质量。通过反复迭代处理,去除由于云、大气条件引起的植被指数异常值,
使拟合的数据更接近于 NDVI 时间序列的上包络线,最终得到趋于真值的 NDVI 时序曲线。
气象数据采用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 (http://cdc.cma.gov.cn) 提供的 2001-2010
年的全国 722 个标准气象站点的月平均温度和月降水量资料。根据各气象站点的经纬度信
息,采用 ArcGIS 的 Geostatistical Analyst 模块对气象数据进行 Kriging 空间插值,获取与
NDVI 数据像元大小一致、投影相同的气象数据栅格图像。通过数据掩膜,剪取内蒙古地
区月平均温度和月降水量的栅格图像。
生 态 区 边 界 数 据 采 用 世 界 野 生 动 物 基 金 会 (World Wildlife Fund) 的 Terrestrial
Ecoregions 数据。生态区是指包含有一定地理特征差异的陆地或水体自然群落集合,具体
特征有:1) 在物种和生态动力学特性上具有较高一致性;2) 具有相似的生境条件;3) 以
维持生态稳定的方式进行交互作用[18]。Terrestrial Ecoregions 数据将全球划分为 825 个生态
区,其中内蒙古地区有 13 个生态区。根据内蒙古的气候特征和植被分布特征,参考已有
9期 2001-2010 年内蒙古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
穆少杰 等: 1257

研究 [19],将 13 个生态区合并为森林生态区、草原生态
区和荒漠生态区 (图 1)。
2.2 植被覆盖度的计算
植被覆盖度和 NDVI 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
系,通常通过建立二者之间的转换关系,直接提取植
被覆盖度信息[20]。采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植被覆盖度,
假设每个像元的 NDVI 值可以由植被和土壤两部分合
成,则其公式如下:
NDVI = NDVIvCi + NDVIs(1 - Ci) (1)
式中,NDVIv 为植被覆盖部分的 NDVI 值,NDVIs 为
土 壤 部 分 的 NDVI 值 , Ci 为 植 被 覆 盖 度 。 根 据 公 式 图 1 研究区位置及生态区划分
(1),Ci 的算式如下: Fig. 1 Location of the study area and the
Ci = NDVI - NDVIs (2) biome boundaries
NDVIv - NDVIs
像元二分模型因其对影像辐射校正影响不敏感,计算简便,而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植被
覆盖度。然而该模型也存在一定缺陷,NDVI 不仅能够反应植被覆盖度信息,同时还能够
反应土地覆盖类型和叶面积指数 (LAI) 信息。Zeng 等[21]认为当某像元 NDVI 接近纯植被像
元 NDVIv 时 (Ci 接近于 1),由于 LAI 增加导致的 NDVI 的增加不会影响 Ci;而当某像元
NDVI 小于 NDVIv 时 (Ci < 1),像元 NDVI 的变化 (如年际间变化) 通常与 Ci 和 LAI 的变化均
有关,因此公式 (2) 中 Ci 的变化不仅反应了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还反应了 LAI 的变化;在
发生土地覆盖变化的情况下,如森林转变为农田,植被覆盖度的实际观测值可能不会发生
较大的变化,但像元 NDVI 通常会由于 LAI 的降低而降低,这时 Ci 的变化其实反应的是
LAI 的变化。此外,Jiang 等[22]研究发现当土壤背景颜色较深或有阴影存在时,植被亚像元
NDVI 对像元 NDVI 的影响被扩大,这将使植被覆盖度 Ci 被高估。在该情况下,尽管混合
像元的 NDVI 可以通过线性混合模型来描述,但像元 NDVI 值并不能够通过亚像元 NDVI
的面积加权平均来计算。
NDVIv 和 NDVIs 的取值是像元二分模型应用的关键。对于纯裸地像元,NDVIs 理论上
应该接近于 0,且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但实际上由于大气条件、地表湿度以及太阳光
照条件等因素的影响,NDVIs 并不是一个定值,其变化范围一般为-0.1~0.2。对于纯植被
像元来说,植被类型及其构成、植被的空间分布和植被生长的季相变化都会造成 NDVIv 值
的时空变异。目前不同研究对 NDVIv 和 NDVIs 的取值方法有较大差别,部分研究者根据以
往的研究经验,将各植被类型的 NDVIv 和 NDVIs 取为定值来计算 Ci;根据整幅影像上
NDVI 的 灰 度 分 布 , 以 0.5% 置 信 度 截 取 NDVI 的 上 下 限 阈 值 分 别 近 似 代 表 NDVIv 和
NDVIs,也是一种被研究者广泛应用的方法。本文在实际计算过程中,分别用生长季内植
被 NDVI 最大值和最小值代替 NDVIv 和 NDVIs,则植被覆盖度公式如下:
Ci = NDVI - NDV Im in
(3)
NDV Im ax - NDV Im in
式中,NDVImax 和 NDVImin 分别为整个生长季植被 NDVI 最大值和最小值。
2.3 植被覆盖度年际变化趋势的计算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可以在每个像元的基础上,模拟 2001-2010 年间各年份年最大植被
覆盖度的变化趋势,计算公式为:
n n n

n ×∑i × Ci -∑i∑Ci
θslope = i=1 i=1 i=1
2 (4)
n
æ n
ö
n ×∑i 2 - ç∑i ÷
i=1 è i=1 ø
1258 地 理 学 报 67 卷

式中, θslope 为趋势斜率,n 为监测时间段的年数,Ci 为第 i 年的年最大植被覆盖度。


利用植被覆盖度序列和时间序列 (年份) 的相关关系来判断覆盖度年际间变化的显著性,
斜率为负表示植被覆盖度下降,反之则表示植被覆盖度上升。趋势的显著性检验采用 F 检
验,显著性仅代表趋势性变化可置信程度的高低,与变化快慢无关。统计量计算公式为:
F = U× n-2 (5)
Q
n 2 n 2

式中, U =∑( ŷi - yˉ) 称为误差平方和, Q =∑( yi - ŷi) 称为回归平方和,yi 为第 i 年的


i=1 i=1

覆盖度实际观测值, ŷi 为其回归值, yˉ 为 10 年覆盖度平均值,n = 10 为年数。根据检验


结 果 将 变 化 趋 势 分 为 如 下 5 个 等 级 : 极 显 著 减 少 (θslope < 0, P < 0.01); 显 著 减 少
(θslope < 0,0.01 < P < 0.05);变化不显著 (P > 0.05);显著增加 (θslope > 0,0.01< P <
0.05);极显著增加 (θslope > 0,P < 0.01)。
2.4 植被覆盖度与气候因子相关性的计算
地理系统是一种多要素构成的复杂巨系统,系统中一个要素的变化必然引起其他各要
素的变化,利用偏相关分析可以研究两特定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偏相关分析是指当两个
变量同时与第三个变量相关时,将第三个变量的影响剔除,只分析另外两个变量之间相关
程度的过程[23]。
本研究采用基于像元的空间分析法分析植被覆盖度与各气候因子的偏相关性,首先计
算简单相关系数,进而得到偏相关系数。植被覆盖度与温度或降雨量的相关系数计算公式
如下:
n

∑[(xi - xˉ)(yi - yˉ)]


Rxy = i=1
(6)
n n

∑(xi - xˉ)2∑(yi - yˉ)2


i=1 i=1

式中,Rxy 为 x、y 两变量的相关系数,xi 为第 i 年/月的植被覆盖度,yi 为第 i 年/月的温


度或降水量, xˉ 为多年/年内各月植被覆盖度的平均值, yˉ 为多年/年内各月温度或降雨量
的平均值,i 为样本数。
基于降雨量的植被覆盖度与温度的偏相关系数、基于温度的植被覆盖度与降雨量的偏
相关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r12 3 = r12 - r13r23
(7)
(1 - r132) + (1 - r232)

式中,r12 3 为将变量 3 固定后变量 1 与变量 2 之间的偏相关系数,r12、r23、r13 分别表示


变量 1 月变量 2、变量 2 与变量 3、变量 1 与变量 3 的相关系数。
根据已有的植被覆盖度、降雨量和温度数据,分别在年和月尺度上计算基于像元的覆
盖度与降雨量、温度之间的偏相关系数,分析覆盖度和气候因子的关系。其中以年为时间
单位分析年际间植被覆盖度与气候的关系时,年植被覆盖度选取通过年内各月覆盖度合
成 (MVC) 的年最大植被覆盖度,温度为年均温,降雨量为年总降雨量;以月为时间单位
分析年内各月植被覆盖度与气候的关系时,以 2001-2010 年植被覆盖度与各气候指标不同
月份的多年平均值为基础,计算一年内各月月覆盖度与相应各月的均温、降雨量之间的偏
相关系数;此外,为了研究气候因子影响的时滞性,计算了年内 2-12 月覆盖度与前一月气
候因子 (1-11 月) 之间的偏相关系数。
9期 2001-2010 年内蒙古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
穆少杰 等: 1259

图 2 2001-2010 年内蒙古自治区年植被覆盖度的空间分布 (a) 及经向变化规律 (b)


Fig. 2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nnual vegetation coverage (a) and its variation with longitude (b) in Inner Mongolia

3 结果与讨论

3.1 内蒙古多年平均植被覆盖度的空间格局
从 2001-2010 年平均植被覆盖度的空间分布可以看出 (图 2a),内蒙古植被覆盖度总体
上呈现东高西低、由东到西递减的特征。研究区 10 年平均植被覆盖度为 0.38,其中森林
生态区平均覆盖度最高,草原生态区次之,荒漠生态区最低,空间差异明显。
森林生态区 10 年平均植被覆盖度达到 0.57,主要包括位于呼伦贝尔高原的大兴安岭
林区和西辽河平原的科尔沁沙地。地处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带的大兴安岭林区,植被组成
以寒温带针叶林为主,覆盖度多为 0.6~0.7,而处于东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域的
科尔沁沙地,是我国北方主要的农牧交错区,农田是该区域的主要植被类型,年植被覆盖
度多为 0.45~0.6。
位于温带半干旱气候带的草原生态区,10 年内平均植被覆盖度为 0.4。内蒙古草地是
我国温带草地的主体,依水分梯度,生态区内由东到西分布有以多年生旱生和中旱生植物
为主的草甸草原、以旱生性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的典型草原以及以旱生性更强的多年生矮
小草本植物为主的荒漠草原,植被覆盖度呈现相应的递减趋势,分别为 0.4~0.45、0.35~
0.4 和 0.3~0.35。
位于内蒙古西部的荒漠生态区,地理区域上属于亚洲荒漠植物区,年平均植被覆盖度
仅为 0.16。生态区内从东南向西北分布着草原化荒漠和典型荒漠两个植被亚型,植被组成
以旱生、超旱生的灌木、半灌木为主,覆盖度分别为 0.2~0.3 和 0.2 以下。地处草原、荒漠
交界的河套平原,由于人为的引黄灌溉,并将大量的流动、半流动沙丘开垦为农田,导致
植被覆盖度较高,多为 0.4~0.5。
从研究区经向平均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规律可看出 (图 2b),内蒙古植被覆盖度自西向
东的变化速率为 0.2/10°N,且具有明显的经度地带性(R2 = 0.93,P < 0.001)。97°~106°N
在空间上基本对应荒漠生态区,植被覆盖度自西向东变化趋势较平缓;位于 106°~107°N
的河套平原由于人类活动的正向干扰植被覆盖度急剧上升;107°N 以东地区,植被覆盖度
随经度增加上升趋势明显。
3.2 内蒙古植被覆盖度的年际变化及空间格局
2001-2010 年内蒙古森林、草原和荒漠生态区的植被覆盖度总体上均呈现上升趋势,
其中荒漠生态区增加趋势最明显,平均约为 0.01/10 年 (图 3a);草原生态区增加速率最
小,仅为 0.0004/10 年;森林生态区增加速率平均约为 0.002/10 年。对于不同生态区植被覆
盖度变化速率的显著性检验表明 (图 3b),整个研究区内植被覆盖度极显著增加和显著增
1260 地 理 学 报 67 卷

图 3 2001-2010 年内蒙古自治区年植被覆盖度变化速率 (a)、三分区在各显著水平上的面积百分比 (b)


和空间分布 (c) 及植被覆盖度的逐年变化 (d)
Fig. 3 The changing trend of annual vegetation coverage (a), the gradation rate (b),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ignificance
test in different biomes (c) , and inter-annual change of vegetation coverage (d) in Inner Mongolia in 2001-2010

加的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 11.25%和 29.13%,二者之和大于植被覆盖度极显著减少和显著


减少的面积比例之和 (7.65%和 26.61%)。森林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发生极显著变化的面积较
小,而发生显著增加和显著减少的面积比例相当,分别占分区面积的 31.84%和 33.13%;
草原区植被覆盖度极显著增加和显著增加的面积比例分别为 15.59%和 25.23%,二者之和
略大于极显著减少和显著减少面积比例之和 (13.08%和 27.29%);荒漠区植被覆盖度显著
增加的面积比例最大,占分区面积的 30.33%,另有 17.13%的区域呈极显著增加,而极显
著减少和显著减少的面积比例仅为 8.35%和 19.42%。
空间分布上 (图 3c),10 年间植被覆盖度极显著增加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贺兰山、毛乌
素沙地西部及鄂尔多斯高原西北部、浑善达克沙地西北部部分地区、锡林郭勒高原西北部
和呼伦贝尔高原西部地区;植被覆盖度显著增加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中央戈壁中部部分地
区、巴丹吉林沙漠南缘、毛乌素沙地中东部、库布齐沙漠南缘、阴山西段以北、土默川平
原、浑善达克沙地以北及锡林郭勒高原西南部、科尔沁沙地东部、呼伦贝尔高原东部和东
北部大兴安岭部分地区;植被覆盖度极显著和显著减少的区域分布相对较集中,除少数零
散分布于阿拉善高原边缘及东北部大兴安岭的部分地区外,主要沿乌兰察布高原-浑善达
克沙地南缘-锡林郭勒高原东南部一线呈条带状分布。
内蒙古三个生态区 2001-2010 逐年平均植被覆盖度的变化显示(图 3d)。森林区平均植
被覆盖度最高值出现在 2008 年,为 0.59,最低值出现在 2004 年,为 0.55;草原区平均植
被覆盖度在 2008 年最高,为 0.42,2001 年最低为 0.36;荒漠区平均植被覆盖度年际间变
化不明显,多在 0.16 上下波动。
3.3 内蒙古植被覆盖度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
3.3.1 内蒙古降雨量和温度分布的空间格局 内蒙古地区 2001-2010 年的平均年均温、
9期 2001-2010 年内蒙古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
穆少杰 等: 1261

图 4 2001-2010 年内蒙古自治区年降雨量 (a) 和年均温 (b) 的空间分布


Fig. 4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nnual precipitation (a) and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b)
in Inner Mongolia during 2001-2010

年降雨量的空间分布(图 4)显示。内蒙古地区 10 年间平均年降雨量为 294.1 mm,年均温为


4.4 oC。研究区内气候因子空间差异明显:降雨量呈现由西南向东北递增的趋势 (图 4a),
温度却呈现由西南向东北递减的趋势 (图 4b)。
森林生态区 10 年间平均年降雨量较高,为 402.8 mm,年均温则较低,约为 2 oC。位
于半湿润气候区的大兴安岭林区,冬季寒冷、干燥、漫长,夏季温暖、湿润、短暂,年降
雨量和年均温的波动范围分别为 350~480 mm 和-3~3 oC,具有明显的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
候特征;位于半湿润和半干旱气候的过渡区域的科尔沁沙地,降雨量充沛,而温度较大兴
安岭林区偏高,年降雨量和年均温的波动范围分别为 300~450 mm 和 5~7 oC。
位于半干旱气候区的草原生态区,10 年间平均年降雨量为 301.1 mm,年均温为 2.6
o
C。草原生态区分布面积广,区域内年降雨量、年均温也呈现西南-东北方向上的梯度变
化,波动范围为 200~350 mm 和-2~7 oC。内蒙古草原生态区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
候,冬季受来自高纬内陆偏北风的影响,盛行极地大陆气团,寒冷干燥;夏季受极地海洋
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盛行东和东南风,暖热多雨,雨热同季。全年四季分明,
降水约有三分之二集中在夏季, 水、热在时间上匹配较好, 有利于牧草生长。
地处亚洲大陆腹地的内蒙古荒漠生态区,10 年间平均年降雨量较低,为 178.3 mm,
年均温则较高,约为 7.8 oC。生态区内大部分地区年降雨量在 150 mm 以下,年均温则在
7 oC 以上。荒漠生态区属于典型的温带干旱季风气候,冬季受寒冷气团控制,漫长、严
寒、少雪;夏季副热带高压北抬,南来水汽逐渐增多,但又常因冷空气活动偏北或副热带
高压的进退和位置不当,造成冷暖空气在生态区内交绥的机会不多,多数时间受西风带系
统或副热带高压控制以致干旱少雨。
3.3.2 年植被覆盖度和气候因子的关系 以年为时间单位, 分别计算各像元 2001-2010 年
植被覆盖度与年降雨量、年均温的偏相关系数。统计表明,整个研究区内,植被覆盖度与
年降雨量、年均温的平均偏相关系数分别为 0.2 和 0.04,和年降雨量呈正相关的区域面积
占总面积的 74.84%,其中有 30.52%和 11.93%的面积通过 P < 0.05 和 P < 0.01 检验,而和年
均温呈正相关的区域面积占总面积的 54.98%,其中有 23.86%和 7.65%的面积通过 P < 0.05
和 P < 0.01 检验,说明内蒙古地区植被覆盖度总体上与降雨量的相关性更高。不同地区植
被生长对降雨量 (图 5a) 和温度 (图 5b) 的响应有显著的空间差异。
森林生态区植被覆盖度与年降雨量和年均温的平均相关系数分别为-0.04 和 0.08,与二
者呈正相关的区域面积分别占分区面积的 44.68%和 60.97%,表明该区域植被生长主要受
温度影响。从空间分布上来看,科尔沁沙地植被覆盖度与降雨量、温度的相关性均较高,
相关系数多在 0.2~0.5 之间变动。大兴安岭林区由于比较寒冷,而降雨量相对比较丰沛,
1262 地 理 学 报 67 卷

图 5 2001-2010 年内蒙古自治区年植被覆盖度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
(a. 与年降雨量的相关性;b. 与年均温的相关性)
Fig. 5 Correlation between annual vegetation coverage and climate factors in Inner Mongolia during 2001-2010
(a. with annual precipitation; b. with annual mean temperature)
植被的生长更多受到低温的影响,因此植被覆盖度与年均温的相关性更高,相关系数大都
在 0.2~0.5 之间。该区域植被覆盖度与年降雨量则呈现较强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多
在 -0.6~0 之 间 , 这 可 能 是 由 于 年 降 雨 量 较 高 的 年 份 , 年 均 温 都 偏 低 的 原 因 。 通 过
2001-2010 年年降雨量、年均温的偏差分析可知 (图 6a),除 2008 年之外,森林生态区年降
雨量高于 10 年平均水平的 2002、2003、2004 和 2007 年,年均温均低于 10 年平均水平。在
该区域,降雨量的增加意味着温度的降低,从而抑制植被生长。因此,植被覆盖度与降雨
量之间负相关关系的真正作用机制是温度的变化过程,而并非降水本身。张学珍等 [24] 发
现,1982-2006 年我国南方湿润地区森林植被活动与降水变化呈负相关关系,原因在于辐
射被认为是该地区植被生长的限制因子,降水的增加导致辐射减少,从而影响植被生长,
这与本研究的结果类似。
草原生态区植被覆盖度与年降雨量和年均温的平均相关系数分别为 0.32 和 0.09,与二
者呈正相关的区域面积分别占分区面积的 89.31%和 65.37%,表明降雨量是影响该区域内
植被生长主要气候因子。草原生态区内大部分地区植被覆盖度与年降雨量呈正相关(图
5a),相关系数在 0.5~0.7 之间波动。草原区热量条件相对充足,能够满足植被生长的需
要,因此降雨量成为控制植被的生长状况主要气候因子。此前,张戈丽等[23]曾指出降水是
驱动呼伦贝尔草地植被年际变化的主要因素,这与本研究的结论一致;王军邦等[25]发现在
年际水平上,降雨对内蒙古中部植被生长的作用是温度的 2.8 倍,按照本研究的结果计
算,降雨对草原生态区植被生长的作用是温度的 3.6 倍,略高于王军邦等的结果。与温度
的相关关系不如降雨量明显,总体而言相关系数偏小,相关系数在 0.5~0.7 之间的区域面
积明显减少,多位于生态区西南部和南部。区域北部和东北部的呼伦贝尔高原部分地区植
被覆盖度和年均温呈负相关性,可能是由于这些地区水热组合不同步造成的,也有可能是
由于该区域植被的生长主要受降雨量影响,导致其与温度的关系不是很密切 [26]。孙艳玲
等 [9] 也曾发现内蒙古草原地区植被生长与气候因子在空间上有正相关和负相关共存的现
象,并将其归因于不同植被类型获得土壤水分的能力大小各异,因而对水热组合的响应不
同。
荒漠生态区植被覆盖度与年降雨量和年均温的平均相关系数分别为 0.31 和-0.04,与二
者呈正相关的区域面积分别占分区面积的 90.53%和 47.59%,表明降雨量是该区域植被生
长的主要控制因子。区域东部的浑善达克沙地西缘、北部乌兰察布高原以及西部阿拉善高
原的大部分地区温热干燥、降雨稀少,植被覆盖度与降雨量的关系密切,相关系数分布在
9期 2001-2010 年内蒙古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
穆少杰 等: 1263

图 6 2001-2010 年内蒙古自治区森林生态区 (a) 和荒漠生态区 (b) 的气候因子偏差分析


Fig. 6 Deviation analysis of climate factors for forest biome (a) and desert biome (b) in Inner Mongolia during 2001-2010

图 7 2001-2010 年内蒙古自治区月植被覆盖度与当月气候因子的相关性
(a. 与当月降雨量的相关性;b. 与当月均温的相关性)
Fig. 7 Correlation between monthly vegetation coverage and climate factors in the same month in Inner Mongolia
during 2001-2010 (a. with monthly precipitation; b. with monthly mean temperature)

0.2~0.6 范围内。而在区域西北戈壁和中部阴山山脉地区的植被覆盖度与降雨量出现负相
关性,原因可能是:戈壁荒漠植被稀疏,植被覆盖度年际间变化较小,因此与降雨量和温
度的相关性都较弱;阴山山脉海拔较高,低温是该区域植被生长的限制因子,因而与降雨
量的相关性较弱。荒漠生态区内大部分地区植被覆盖度与年均温呈强烈的负相关,可能是
由于年均温较高的年份,年降雨量都偏低的原因。从 2001-2010 年荒漠区年降雨量、年均
温的偏差分析(图 6b)可以看出:除 2007 年之外,年均温高于 10 年平均水平的 2001、
2002、2004、2006 和 2009 年,年降雨量均低于 10 年平均水平。植被覆盖度与温度呈负相
关的实质是由于其与降雨量的关系更密切。
3.3.3 月植被覆盖度和当月气候因子的关系 以 2001-2010 年植被覆盖度与气候因子不
同月份多年平均值为基础,计算一年内各月的降雨量、均温与相应的各月植被覆盖度之间
的偏相关系数。总体而言以月为时间单位时覆盖度与降雨量的相关性低于年际水平,平均
为 0.14 (图 7a),而与温度的相关性明显高于年际水平,平均为 0.13 (图 7b)。统计表明,占
总面积 94.19%的月植被覆盖度和当月降雨量呈正相关,其中通过 P < 0.05 和 P < 0.01 检验
的面积比重分别为 35.71%和 13.19%;占总面积 81.69%的月植被覆盖度和当月均温呈正相
关,其中通过 P < 0.05 和 P < 0.01 检验的面积比重分别为 31.21%和 9.38%。从图 7 可以看
出,月植被覆盖度与气候因子的相关系数波动范围多在-0.4~0.4,远小于年际水平的-0.9~
0.9,且研究区月际植被覆盖度与降雨量、温度的相关系数平均值基本相等。内蒙古地区
的降雨和温度在年内各月存在明显的变化, 而只有在二者满足一定条件时植被才会开始
1264 地 理 学 报 67 卷

生长,也只有在合适的降雨和温度范围内,植被的生长才会与其表现出明显的线性关系,
因此年内植被生长主要受水热组合的共同作用影响,而与单一气候因子的相关性降低。
森林生态区年内各月植被覆盖度与月降雨量、月均温的平均相关系数分别为 0.12 和
0.2。与年际水平不同,森林区月植被覆盖度与月降雨没有出现强烈的负相关性,大部分
区域的相关系数在 0~0.3 范围内。科尔沁沙地植被覆盖度与降雨量的相关性强于大兴安岭
林区,而地处高纬度的大兴安岭林区植被生长受温度的影响较大,相关系数多在 0.1~0.3
之间。
草原生态区年内各月植被覆盖度与月降雨量、月均温的平均相关系数均为 0.15。从空
间分布上来看,区域内月际水平上植被覆盖度与降雨量、温度的相关性呈明显经度地带
性:沿西南-东北一线,植被生长与降雨量的相关性递减,而与温度的相关性则呈递增趋
势。以 115°N 为界,以西地区干旱少雨,蒸散量大,植被生长与降雨量关系更为密切,以
东地区则降雨充沛,温度成为年内植被生长的限制因子。植被生长不同月份对水热条件变
化的敏感性不同,这可能是草原区内部分区域月植被覆盖度与气候因子出现负相关的主要
原因。张戈丽等[23]发现,呼伦贝尔草地植被生长在 4 月和 5 月受气温变化影响较明显,而
在 5-8 月则与前一月降水变化关系密切,植被生长对降水变化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荒漠生态区年内各月植被覆盖度与月降雨量、月均温的平均相关系数分别为 0.16 和
0.04。区域东部地区月植被覆盖度与月降雨量相关系数较高,多在 0.25~0.3 范围内;而与
月均温呈一定程度的负相关,可能是由于该区域植被生长主要受降雨量的控制,在降雨量
未达到年内最高值的月份,较高的温度会增加蒸发从而减少植被可利用水量,因此在一定
程度上影响了植被盖度的增加[27]。区域西部阿拉善高原部分地区的月植被覆盖度与月降雨
呈负相关而与月均温成正相关,这可能是由于该区域温度和降雨不同期,降雨量较大的季
节温度偏低,限制植被生长,因此出现植被生长与降雨量呈负相关而主要受温度控制的现
象。这表明荒漠区植被月盖度对降雨和温度的敏感性都很强,只有在适当的雨热组合条件
下,才有利于植被的生长。
3.3.4 月植被覆盖度和前一月气候因子的关系 为研究植被生长对气候因子响应的时滞
效应,以 2001-2010 年植被覆盖度与气候因子不同月份多年平均值为基础,计算一年内
2-12 月植被覆盖度与前一月 (即 1-11 月) 的降雨量、均温之间的偏相关系数。总体而言,
月植被覆盖度与前一月气候因子的相关系数 (图 8a 和图 8b) 和其与当月气候因子的相关系
数基本相等,占总面积 88.60%的月植被覆盖度和前一月降雨量呈正相关,其中通过 P<
0.05 和 P<0.01 检验的面积比重分别为 27.69%和 8.54%;占总面积 79.30%的月植被覆盖度
和前一月均温呈正相关,其中通过 P < 0.05 和 P < 0.01 检验的面积比重分别为 25.46%和

图 8 2001-2010 年内蒙古自治区月植被覆盖度与前一月气候因子的相关性
(a. 与当月降雨量的相关性;b.与当月均温的相关性)
Fig. 8 Correlation between monthly vegetation coverage and climate factors in the previous month
in Inner Mongolia during 2001-2010 (a. with monthly precipitation; b. with monthly mean temperature)
9期 2001-2010 年内蒙古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
穆少杰 等: 1265

9.53%。不同生态区与前一月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存在较大差别。
森林区月植被覆盖度与前一月月降雨量、月均温的平均相关系数分别为 0.12 和 0.2,
这和其与当月气候因子的相关系数相等,整体而言无明显时滞效应。森林区年内植被覆盖
度是否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对降雨量的响应存在时滞效应或累积效应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草原区月植被覆盖度与前一月月降雨量的平均相关系数为 0.19,高于其与当月降雨量
的相关系数 0.15,而其与前一月温度的平均相关系数为 0.13,低于其与当月温度的相关系
数 0.15。这表明,在月际尺度上草原区植被生长对降雨量的响应存在时滞效应,而对温度
的响应则没有明显的时滞效应,这与渠翠平等[13]和许旭等[27]的研究结果一致。草原区土壤
类型主要为栗钙土和棕钙土,较低的风速和相对荒漠区较低的温度使降到地面的雨水能够
渗透到较深的土层而不易很快蒸发,土壤蓄水保水能力较强[28],一次脉冲式的降水转化为
土壤水分,可在一定时间内影响植被生长,这是草原区植被生长对降雨量的响应具有一定
的时滞性的可能原因。
荒漠区月植被覆盖度与前一月月降雨量的平均相关系数为 0.12,低于其与当月降雨量
的相关系数 0.16,而其与前一月温度的平均相关系数为 0.12,高于其与当月温度的相关系
数 0.04。荒漠区主要土壤类型灰漠土只能保持水分在土壤表面,且稀疏的植被、频繁的大
风和较高的温度使表层土壤水分易于蒸发[28],因此相对而言,荒漠区植被生长对当月降雨
量较其对前一月降雨量更加敏感。而该区域植被覆盖度与前一月月均温的较高相关性可以
认为是雨热不同期造成的。

4 结论与讨论

4.1 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度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关系的影响
此前,许多学者对内蒙古地区植被生长和气候因子的相互关系进行过探讨。许旭等[27]
利用 NOAA/AVHRR 的 NDVI 数据反演植被覆盖度,研究了 1982-1999 年间内蒙古温带草
原区植被盖度和气候因子的关系,认为内蒙古温带草原生长季平均植被覆盖度与同期降雨
量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平均相关系数达到 0.646;孙艳玲等[9]则利用 GIMMS 的 NDVI 数
据对内蒙古地区 1982-2000 年植被覆盖变化和降雨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水分条件是
内蒙古地区植被生长的制约因子,年植被 NDVI 与年降雨量的相关系数为 0.64。本研究结
果同样表明内蒙古地区年际水平上的植被覆盖度对年降雨量十分敏感,然而,与以上研究
不同的是,本研究得出的植被覆盖度与降雨量的平均相关系数无论是在草原区 (0.32) 还是
在整个研究区 (0.2) 均分别低于以上研究结果。尽管元数据选择、分析指标选择和实验误
差都可能造成结果的差异,但研究时段的不同可能是造成相关系数差别较大的主要原因。
进入 21 世纪以来,国家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围封转
移等一系列生态恢复工程,而内蒙古是这些工程的重点实施区域之一。在本研究
2001-2010 年时段内,人类活动强度的加大对植被覆盖时空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导
致研究区年际间植被覆盖度对气候因子的变化敏感性降低,从而使二者的相关系数下降。
张保庆等[29]对黄土高原 1982-2009 年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监测有类似结论:在 1982-1998 时
间段研究区 NDVI 年均值与气温和降水表现出良好的相关性,即植被覆盖随气温和降水量
的上下波动而波动,而在 1999-2009 时间段,大规模植被建设的实施促进了该区植被恢
复,黄土高原 NDVI 年均值显著增加,但同时使植被覆盖对气候等自然因子的变化敏感度
降低。
与许多研究结果类似[15, 30-31],本研究发现 2001-2010 年间内蒙古地区一些主要的沙尘源
地 (如毛乌素沙地和科尔沁沙地) 的植被呈持续好转状态,植树种草、禁牧轮牧和防沙治
沙生态恢复措施的广泛实施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与此同时,2000 年之后内蒙古
1266 地 理 学 报 67 卷

地区的年牲畜总头数急剧上升,从 2000 年的 7300.5 万头上升到 2010 年 10798.5 的万头,10


年间增长了 47.9% (内蒙古统计年鉴 1986-2010),不断增加的放牧压力使草原区中部的大
部分区域 10 年间植被覆盖度呈现下降趋势。
由此可见,2001-2010 年间,人类活动对内蒙古植被覆盖度时空演变过程有重要影
响,而这一影响削弱了植被生长对气候因子的依赖性,导致二者的相关系数较以往较早时
段的研究结果偏低。然而,人类活动在内蒙古植被覆盖度时空演变过程中相对贡献的量化
评定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4.2 主要结论
本文基于 MODIS-NDVI 遥感数据反演了内蒙古地区 2001-2010 年植被覆盖状况,结合
该地区同期降雨量和温度数据,分别从不同空间和时间尺度上分析了森林生态区、草原生
态区和荒漠生态区植被的年际变化和月际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得出如下结论:
(1) 内蒙古植被覆盖度空间上呈现显著差异,总体上呈现东高西低、由东到西递减的
特征,自西向东的变化速率为 0.2/10°N。研究区 2001-2010 年平均植被覆盖度为 0.38,其
中森林生态区平均覆盖度最高为 0.57,草原生态区次之为 0.4,荒漠生态区最低为 0.16。
(2) 2001-2010 年,内蒙古植被覆盖度总体上均呈现上升趋势,增加速率为荒漠生态
区 > 森林生态区 > 草原生态区。总体而言,研究区内植被覆盖度极显著增加和显著增加
的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 11.25%和 29.13%,二者之和大于植被覆盖度极显著减少和显著减
少的面积比例之和,后者分别为 7.65%和 26.61%。
(3) 从年际水平来看,研究区植被生长总体上与降雨量的关系更加密切,但存在显著
的空间差异:在森林生态区主要受温度影响,在荒漠生态区主要受降雨量影响,而草原生
态区与二者均有关系,但对降雨量的依赖性更强;从月际水平来看,研究区植被生长总体
上与降雨量和温度都均有正相关性,在森林和荒漠生态区植被生长分别受温度和降雨量的
影响较大,而在草原生态区则与二者的相关性均较高;与年际水平相比,在月际水平上植
被生长与单一气候因子的相关性降低,而更依赖于水热组合的共同作用。其中,草原区月
植被覆盖度对降雨量的响应存在时滞效应。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Walker B, Steffen W. IGBP Science No.1: A Synthesis of GCTE and Related Research. Stockholm: IGBP, 1997: 1-24.
[2] Parmesan C, Yohe G. A globally coherent fingerprint of climate change impacts across natural systems. Nature, 2003,
421(6918): 37-42.
[3] Gitelson A A, Kaufman Y J, Stark R et al. Novel algorithms for remote estimation of vegetation fraction.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2002, 80(1): 76-87.
[4] Gan Chunying, Wang Xizhi, Li Baosheng et al. Changes of vegetation coverage during recent 18 years in Lianjiang
river watershed.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1, 31(8): 1019-1024. [甘春英, 王兮之, 李保生 等. 连江流域近 18 年
来植被覆盖度变化分析. 地理科学, 2011, 31(8): 1019-1024.]
[5] Dai S P, Zhang B, Wang H J et al.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of vegetation cover o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1981-2006):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s and human activities. Science in Chinese: Series D, 2008, 51(1): 67-78.
[6] Liu Junhui, Gao Jixi. Effects of climate and land use change on the change of vegetation coverage in farming-pastoral
ecotone of northern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08, 19(9): 2016-2022. [刘军会, 高吉喜. 气候和土地
利用变化对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19(9): 2016-2022.]
[7] Chen Xiaoqiu, Wang Heng.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vegetation belts and vegetation cover degrees in Inner
Mongolia from 1982 to 2003.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9, 64(1): 84-94. [陈效逑, 王恒. 1982-2003 年内蒙古植被带
和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 地理学报, 2009, 64(1): 84-94.]
[8] Niu Jianm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main vegetation types and climatic factors in Inner Mongolia.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00, 11(1): 47-52. [牛建明. 内蒙古主要植被类型与气候因子关系的研究.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11
(1): 47-52.]
[9] Sun Yanling, Guo Peng, Yan Xiaodong et al. Dynamics of vegetation cover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in Inner Mongolia.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10, 25(3): 407-414. [孙艳玲, 郭鹏, 延晓冬 等. 内
9期 2001-2010 年内蒙古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
穆少杰 等: 1267

蒙古植被覆盖变化及其与气候、人类活动的关系.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3): 407-414.]


[10] Shi Zhongjie, Gao Jixi, Xu Lihong et al. Effect of vegetation on changes of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in Inner
Mongolia, China.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1, 20(11): 1594-1601. [时忠杰, 高吉喜, 徐丽宏 等. 内蒙
古地区近 25 年植被对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影响. 生态环境学报, 2011, 20(11): 1594-1601.]
[11] Sun Gennian, Wang Meihong. Study on relation and distribution between vegetative coverage and land degradation in
Inner Mongolia.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8, 22(2): 140 -144. [孙根年, 王美红. 内蒙古植
被覆盖与土地退化关系及空间结构研究.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 22(2): 140 -144.]
[12] Wang Lixin, Liu Huamin, Yang Jie et al. Climatic change of Mu Us sandy land and its influence on vegetation
coverage.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10, 25(12): 2030-2039. [王立新, 刘华民, 杨劼 等. 毛乌素沙地气候变化及
其对植被覆盖的影响.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12): 2030-2039.]
[13] Qu Cuiping, Guan Dexin, Wang Anzhi et 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Horqin meadow NDVI and meteorological factors.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09, 20(1): 58-64. [渠翠平, 关德新, 王安志 等. 科尔沁草甸草地归一化植被指
数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应用生态学报, 2009, 20(1): 58- 64.]
[14] Ma Yuling, Yu Weihong, Fang Xiuqi. Change of grass growth in the Hulun Buir steppe in response to global warming.
Arid Land Geography, 2004, 27(1): 29-34. [马玉玲, 余卫红, 方修琦. 呼伦贝尔草原对全球变暖的响应. 干旱区地理,
2004, 27(1): 29-34.]
[15] Li Yunpeng, Na Risu, Li Pengtao et al.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of grassland degradation and climate causes in
Hulun Buir Grassland. Acta Agriculturae-Boreali Sinica, 2006, 21(suppl. 1): 56-61. [李云鹏, 娜日苏, 刘朋涛 等. 呼伦
贝尔草原退化遥感监测与气候成因. 华北农学报, 2006, 21(增刊 1): 56-61.]
[16] Gong Pan, Chen Zhongxin. Regional vegetation phenology monitoring based on MODIS. Chinese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2009, 40(2): 213-217. [宫攀, 陈仲新. 基于 MODIS 数据的东北地区植被物候参数提取. 土壤通报, 2009, 40
(2): 213-217.]
[17] Guo Fenfen, Fan Jianrong, Bian Jinhu et al. Grassland types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time-series MODIS NDVI data in
northern Tibet.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2011, 26(6): 821-826. [郭芬芬, 范建容, 边金虎 等. 基于
MODIS NDVI 时间序列数据的藏北草地类型识别.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1, 26(6): 821-826.]
[18] Olson D M, Dinerstein E, Wikramanayake E D et al. Terrestrial ecoregions of the world: A new map of life on earth.
BioScience, 2001, 51(11): 933-938.
[19] John R, Chen J Q, Lu N et al. Predicting plant diversity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products in the semi-arid region of
Inner Mongolia.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2008, 112: 2018-2032.
[20] Gutman G, Ignatov A. The derivation of the green vegetation fraction from NOAA/AVHRR data for use in 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 mode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1998, 19(8): 1533-1543.
[21] Zeng X, Rao P.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and decadal trend of global 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 from 1982 to 2000.
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y, 2003, 42: 1525-1530.
[22] Jiang Z, Huete A R, Chen J et al. Analysis of NDVI and scal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retrievals of vegetation
fraction.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2006, 101: 366-378.
[23] Zhang Geli, Xu Xingliang, Zhou Caiping et al. Responses of vegetation changes to climatic variations in Hulun Buir
grassland in past 30 years.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1, 66(1): 47-58. [张戈丽, 徐兴良, 周才平 等. 近 30 年来呼伦
贝尔地区草地植被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地理学报, 2011, 66(1): 47-58.]
[24] Zhang Xuezhen, Dai Junhu, Ge Quansheng. Spatial differences of changes in spring vegetation activities across eastern
China during 1982-2006.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2, 67(1): 53-61. [张学珍, 戴君虎, 葛全胜. 1982-2006 年中国东
部春季植被变化的区域差异. 地理学报, 2012, 67(1): 53-61.]
[25] Wang Junbang, Tao Jian, Li Guicai et al. Monitoring inter-annual vegetation variation in middle Inner Mongolia
through MODIS NDVI.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 Science, 2010, 12(6): 835-842. [王军邦, 陶健, 李贵才 等. 内蒙古
中部 MODIS 植被动态监测分析.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0, 12(6): 835-842.]
[26] Long Huiling, Li Xiaobing, Wang Hong et al.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 of grassland ecosystem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climate in Inner Mongolia.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10, 30(5): 1367-1378. [龙慧灵, 李晓兵, 王宏
等. 内蒙古草原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及其与气候的关系. 生态学报, 2010, 30(5): 1367-1378.]
[27] Xu Xu, Li Xiaobing, Liang Hanwei et al. Change in vegetation coverage and its relationships with climatic factors in
temperate steppe, Inner Mongolia.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10, 30(14): 3733- 3743. [许旭, 李晓兵, 梁涵玮 等.内蒙古
温带草原区植被盖度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生态学报, 2010, 30(14): 3733- 3743.]
[28] Li Ning, Gu Wei, Du Zixuan et al. Soil water content observations under different soil classification in central and
east Inner Mongolia of China. Advance in Earth Science, 2006, 21(2): 151-156. [李宁, 顾卫, 杜子璇 等. 内蒙古中西
部地区不同土壤类型下土壤水分的研究.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21(2): 151-156.]
[29] Zhang Baoqing, Wu Pute, Zhao Xining. Detecting and analysis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 of vegetation cover in
1268 地 理 学 报 67 卷

the Loess Plateau during 1982-2009. Transactions of the CSAE, 2011, 27(4): 287-294. [张宝庆, 吴普特, 赵西宁. 近
30 a 黄土高原植被覆盖时空演变监测与分析.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4): 287-294.]
[30] Wang Juan, Li Baolin, Yu Wanli. Analysis of vegetation trend and their causes during recent 30 years in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2, 26(2): 132-137. [王娟, 李宝
林, 余万里 等. 近 30 年内蒙古自治区植被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2, 26(2): 132-137.]
[31] Yin He, Li Zhengguo, Wang Yanglin et al. Assessment of desertification using time series analysis of hyper-temporal
vegetation indicator in Inner Mongoli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1, 66(5): 653-661. [殷贺, 李正国, 王仰麟 等. 基
于时间序列植被特征的内蒙古荒漠化评价. 地理学报, 2011, 66(5): 653-661.]

Spatial Differences of Variations of Vegetation Coverage


in Inner Mongolia during 2001-2010

MU Shaojie1, LI Jianlong1, CHEN Yizhao1, GANG Chengcheng1, ZHOU Wei1, JU Weimin2


(1. School of Life Science,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China;
2.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Earth System Science,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China)

Abstract: Global climate change has led to significant vegetation changes in the past half
century. Inner Mongolia, most of which was located in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is
undergoing a process of prominent warming and drying. It is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the
response of vegetation to the climatic variations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accumulated consequence of climate change. Vegetation coverage, which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for evaluating terrestrial environment, is used to monitor vegetation
change. MODIS-NDVI data and climate data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vegetation dynamic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climate change on different spatial (forest, grassland and desert
biome) and temporal (yearly and monthly) scales in Inner Mongolia during 2001-2010. It was
found that vegetation coverage increased from west to east across Inner Mongolia with a
change rate of 0.2/10°N. During 2001-2010, the mean vegetation coverage was 0.57, 0.4 and
0.16 in forest, grassland and desert biome, respectively, exhibiting evident spatial
heterogeneities. There is a slight increase of vegetation coverage over the study period.
Across Inner Mongolia, the vegetation coverages with extremely significant and significant
increase accounted for 11.25% and 29.13% of the total study area, respectively, while those
with extremely significant and significant decrease were 7.65% and 26.61%, respectively.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vegetation coverage and climate shows that annual vegetation
coverage was better correlated with precipitation, while the change of monthly vegetation
coverage is consistent with both the changes of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indicating that
the vegetation growth within a year is more sensitive to the joint function of hydrothermal
combination rather than either climate factor. The vegetation coverage of forest biome was
mainly affected by temperature on both yearly and monthly scales, while that of desert biome
was mainly influenced by precipitation on the two temporal scales.
Key words: Inner Mongolia; vegetation coverage; precipitation; temperature; correlation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