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73

立体声、双声道、单声道的区别

假设双声道的左右两声道波形相位一样时,没有立体感,其效果和单声道一
样 。(也 就 是 说 双 声 道 不 一 定 是 立 体 声 咯 ) 当 双 声 道 的 左 右 两 声 道 波 形 完 全 一
样时,人为制造一定的相位差可以建立宽阔的声场,使之具有立体感,
人为制造的相位差是固定的,所以这种立体声称为假立体声。而真立体声是
两个声道完全不同的两个波形,每时每刻拥有着不同的相位差。
了解这些原理后,许多新手的问题迎刃而解。

1、 录音到底是录立体声还是单声?
答:由于一只话筒只能录出两个声道完全一样的波形,即录成单声和双声没
有区别。唯一区别是录成双声道硬盘可用容量变得更小。

2、 如 何 录 出 立 体 声 ?
答:使用立体声话筒,或者使用两只话筒通过不同摆位拾音。

3、 我 该 加 单 声 道 效 果 器 还 是 双 声 道 效 果 器 ?

双声道效果器相当于两个效果器在工作,假如立体声挂上单声道效果器其实
也没什么副作用,一般影响相位的效果器不会有单声道插件的,例如你在
WAVES 的 MONO 里 你 怎 么 都 找 不 到 supertap 2-Tap Mod 这 个 延 迟 插 件 。 至 于 单
声道挂什么都无所谓。

4、 用 什 么 软 件 能 够 把 歌 曲 中 的 人 声 消 除 干 净 ?

答:在前面的理论中讲到,人声消除是通过相位抵消实现的,所以没有一款
软件能够真正的消除人声,做出伴奏的质量差也是必然的,不仅是人声被抵
消 , 由 于 BASS 和 鼓 的 相 位 差 很 小 , 也 一 样 被 抵 消 掉 , 因 此 消 声 伴 奏 必 须 做 低
频补偿。

5、 为 什 么 我 录 的 人 声 有 很 明 显 的 闷 罐 声 ?

答:房间的墙壁在没有做吸音的情况下会造成反射声和直达声有一定程度的
声相抵消,尤其是话筒指向的位置即歌手身后的位置。避免抵消是录音必须
注意的问题。
缩 混 的 20 个 技 巧
1、 删 去 不 用 的 轨 、 参 数 设 为 平 直 、 关 掉 每 轨 的 效 果 发 送 。
2、 增 益 控 制 不 过 载 , 不 用 删 去 气 口 。
3、 编 组 控 制 , 效 果 返 回 的 编 者 按 一 定 要 进 入 该 编 组 。
4、 明 确 音 乐 各 部 分 的 音 量 变 化 , 在 轨 单 上 作 出 记 录 , 作 Automation 时
听着音乐而不是看着电平。
5、 在 同 样 的 监 听 环 境 下 多 听 一 些 成 功 的 商 业 音 乐 。
6、不 要 作 过 份 的 效 果 处 理 ,特 别 是 混 响 。越 干 的 声 音 就 越 靠 前 ,如 果 非
得 把 主 唱 的 声 音 加 入 大 混 响 彻 云 霄 , 可 以 用 Pre-Delay 调 节 干 湿 比 例 , 使 歌
声更加自然。
7 、不 要 把 低 音 乐 器 如 B a s s 、大 鼓 的 声 相 位 置 放 偏 ,因 为 这 种 高 能 量 的 声
音平均分配到两个喇叭才能达到最好
的效果。而且低音只包含少量甚至没有声音的指向信息。
8 、E Q 和 一 些 效 果 器 应 该 在 多 轨 整 体 播 放 时 加 入 ,因 为 单 独 播 放 某 一 乐 器
音 色 合 放 不 一 样 。 EQ 不 要 加 得 过 份 , 这 样 才 能 使 声 音 更 自 然 , 没 有 失 去 原 来
的韵味。
9、不 要 把 太 多 的 乐 器 放 在 一 个 频 段 里 ,尤 其 是 中 频 。声 源 要 好 。这 时 再
用 E Q 来 调 节 器 整 乐 器 在 频 谱 上 的 分 布 ,争 取 能 分 给 每 一 乐 器 一 定 的 频 谱 空 间 。
如摇滚乐中的声学吉它,如果你拉下低频,声音的定位会更加清晰,但缩得
太干净。噪声门上的滤波器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它使界线不那样清楚。
10 、 EQ 不 要 提 升 或 衰 减 得 过 份 , 当 你 做 明 显 的 音 调 改 变 时 , 外 接 的 均 衡
器要比调音台上的好。
11 、使 用 EQ 时 ,尽 量 衰 减 而 不 是 提 升 ,人 类 听 觉 系 统 对 衰 减 有 较 少 的 敏
感。
12 、 对 人 声 进 行 压 缩 使 之 在 最 终 混 音 里 音 量 的 统 一 , 很 少 有 歌 手 不 用 压
缩 器 能 够 保 持 音 量 的 平 稳 。 “ Soft-Knee” 让 你 觉 得 效 果 不 是 太 突 兀 。 但 是 如
果 压 缩 时 考 虑 温 暖 和 激 励 效 果 时 , 可 以 用 “ Opto-compress” 和
“ Hard-Knee” , 并 加 以 高 的 压 缩 比 。 压 缩 会 增 加 背 景 噪 声 。 高 压 缩 比 还 会 夸
大齿音。
13 、 不 时 的 在 控 制 室 外 听 整 曲 的 感 觉 , 这 样 可 以 检 测 各 声 部 的 平 衡 , 太
近可能会听不准。
14 、 总 音 量 不 要 太 大 , 这 样 会 使 音 乐 听 起 来 很 好 , 并 且 降 低 你 的 听 力 。
不时开大,但在一般缩混时,要以听众聆听音乐的音量来作缩混。(不包括
Disco)
15 、 确 保 耳 机 听 到 的 与 喇 叭 一 样 , 因 为 耳 机 更 能 辨 析 出 大 扬 声 器 无 法 听
到的轻微失真和爆音。但也不能光听耳机,因为它与扬声器立体声表现方式
不一样。
16 、如 无 必 要 ,低 音 豉 和 Bass 的 音 量 不 要 变 来 变 去 ,它 们 是 整 曲 中 节 奏
的骨干。
1 7 、在 声 部 较 多 的 音 乐 中 ,中 频 乐 器 如 失 真 吉 它 、P a d 一 定 要 给 歌 声 让 出
频 谱 空 间 , 歌 声 出 来 后 , 与 之 频 段 相 近 的 乐 器 声 需 降 下 -3dB, 这 样 整 曲 才 有
清 晰 度 和 层 次 感 。 使 用 门 限 器 和 压 缩 器 中 特 别 快 的 Attack 和 Release 值 ,
Release 值 如 果 太 小 可 能 会 造 成 增 益 抽 吸 效 果 。
18 、 如 果 你 缩 MIDI, 不 要 总 看 音 序 器 的 显 示 , 它 会 扰 乱 你 的 听 觉 , 硬 件
音序器
19 、 如 果 你 使 用 近 距 离 拾 音 , 声 音 没 有 生 命 力 。 又 不 愿 加 入 混 响 , 可 以
用一些环境模拟或早期反射模拟设备来做出声学空间,越短的混响时间,越
容易把声音放到前面。
20 、 缩 完 以 后 , 第 二 天 , 耳 朵 休 息 了 一 夜 , 再 听 一 遍 , 与 昨 天 的 感 觉 有
何 变 化 , 放 到 不 不 同 的 监 听 系 统 、 WalkMan 、 DiscMan 和 汽 车 音 响 上 多 听 听 。

onlycan 混 音 小 贴 士 之 把 根 留 住 - - 关 注 你 的 低 音

[曾 几 何 时 , 牺 牲 低 音 来 换 取 响 度 仿 佛 已 经 成 为 了 一 种 惯 例 , N 多 教 材 都 讲 要
切 掉 ( 多 么 血 淋 淋 的 词 语 …… 主 啊 ) 50H Z 一 下 的 频 率 换 得 更 大 得 响 度 空 间 。 可
是作为一个人,一个男人,一个混音得人,这其实意味着将一个男人结扎一
样 , 从 此 他 就 不 再 是 一 个 男 人 了 … … 可 悲 可 叹 ……
言归正传,保护好根就要了解根,那么首先要涉及几个音乐声学的问题。
第 一 个 是 人 耳 听 力 的 听 阈 范 围 和 各 频 段 的 敏 感 度 ,呵 呵 懒 得 找 图 了 ,简 单 的
说 人 耳 在 10 00 ~ 200 0H Z 最 敏 感 , 30 DB 就 能 听 见 , 而 40H Z 一 下 需 要 70 DB 甚
至更大的声压才能听到,超高频也是,这也就意味着人耳对低频不敏感,所
以 才 会 出 现 很 多 所 谓 大 师 居 然 在 母 线 上 切 除 50H Z 一 下 频 率 的 可 怕 举 动 ,不 过
话 说 回 来 , MP 3 时 代 , 有 点 是 人 采 样 频 率 都 已 经 小 到 最 高 只 能 听 到 120 00H Z
了 还 听 不 出 来 呢 , 也 不 在 乎 这 50H Z 了 ( 由 于 采 样 一 个 波 形 至 少 需 要 两 个 采 样
点 , 所 以 可 采 样 到 的 频 率 上 限 为 采 样 率 的 1/2 )。
第二个是人耳在大声压的情况下对频率的敏感度差异就变小了,简单的说小
音量的时候由于甚至很多频率都低于人耳听阈了,所以会中频突出,感觉缺
乏 色 彩 和 动 感 。而 大 音 量( 通 常 监 听 的 声 压 级 保 持 在 8 0 ~90 DB )人 耳 会 感 觉 频
响比较平衡,正音如此,不少的母带处理反而会适当的突出高低频来协调人
耳小音量听音或者音箱缺陷时造成的高频频不足。
第 三 人 儿 对 于 有 持 续 性 的 声 音 能 感 觉 到 更 大 的 声 压 ,打 个 比 方 ,一 个 持 续 10 M S
的 90 D B 的 50H Z 声 音 听 感 上 甚 至 比 持 续 了 50 M S 的 70 DB 的 50H Z 的 声 音 要 小 。
有 了 这 个 理 论 依 据 大 家 就 应 该 很 容 易 理 解 ,在 低 频 极 度 泛 滥( 呵 呵 ,怕 玩 H I P
POP 的 干 我 , 这 里 泛 滥 只 是 中 性 形 容 词 ) H IP PO P 音 乐 中 , 就 是 用 了 压 缩 使 低
音保证了足够长的持续时间和其他配器让给低音足够大的动态空间,再有就
是慢速中,低音由有到无的对比,使人感觉到丰满厚实的低音,而又有很大
的声压级。
永 远 不 要 觉 得 听 不 到 的 就 没 有 ,很 多 东 西 人 是 几 乎 听 不 到 但 是 可 以 感 觉 的
到 的 ,比 如 50 H Z 以 下 和 20000 H Z 以 上 的 ,科 学 试 验 证 明 人 可 以 感 觉 到 200 00 ~
26000H Z 给 声 音 带 来 的 光 彩 ( 还 是 个 日 本 人 研 究 的 )。 因 此 , 你 需 要 有 足 够 深
低 频 下 潜 深 度 的 监 听 音 箱 , 一 般 8 寸 的 可 以 比 较 好 的 听 到 45H Z 6 寸 的 55H Z
左 右 。这 个 时 候 千 万 不 要 相 信 你 的 耳 机,他 不 可 能 帮 上 你 什 么 耳 机 的 低 音 往
往都是物理加强的,用俗话说就是丫的低音都是假的。具体如何感受频率的
方 法 引 用 P T MAS T ER 大 师 的 话( 呵 呵 ,我 发 文 章 可 没 稿 费 ,借 用 一 下 ,P T MA ST ER
可别骂我侵权哦)
听 EQ 的 时 候 ,要 保 证 近 场 / 远 场 监 听 一 定 的 音 量 。人 要 保 持 站 立 或 端 正 坐
立的姿势。放慢呼吸,全身放松。从头皮开始,一直到脚部,凝神贯气,身
体 自 然 随 节 奏 摆 动 , 开 始 内 视 ( 气 功 学 用 语 ) 自 己 , 接 受 音 乐 信 号 。 让 EQ 的
共 振 连 通 身 体 。 人 体 的 共 振 感 觉 就 是 一 个 完 整 的 EQ 线 。 这 样 不 但 可 以 完 美 的
调 整 EQ , 还 能 达 到 健 身 和 延 年 益 寿 的 效 果 。 如 果 曾 经 打 通 任 督 二 脉 或 者 只 是
在 能 够 丹 田 聚 气 的 阶 段 , 都 会 有 更 好 的 效 果 。 所 以 专 业 录 音 师 /歌 唱 家 都 应 该
是 腹 式 呼 吸 为 主 的 。 有 空 看 看 中 华 气 功 理 论 书 籍 是 有 好 处 的 。这 也 可 以 解 释
为 什 么 从 事 音 乐 行 业 的 人 类 衰 老 速 度 的 比 正 常 人 要 慢 10 年 左 右 并 长 寿 的 现
象。
比 如 底 鼓 的 声 音 , 流 行 音 乐 的 低 鼓 就 需 要 人 体 脚 到 胸 腔 这 一 段 的 共 振 (标
准 的 80 -120 H z 顶 点 ),在 爵 士 音 乐 里 因 为 低 鼓 前 鼓 皮 的 " 松 " 劲 ,就 变 成 脚 到 腹
部 这 个 部 分 ( 50 -80H z 顶 点 ), 而 在 摇 滚 乐 里 一 般 去 掉 了 前 鼓 皮 , 低 鼓 增 加 了 "
芯 " 的 粒 度 ,共 振 的 位 置 在 胃 部 和 胸 腔 这 里 顶 着( 在 800 -30 00H z 有 显 著 提 升 )。
而 在 电 子 乐 的 F i l t er 效 果 里 。底 鼓 的 声 音 会 变 成 LO W FI 效 果 。其 低 音 和 质 感 会
让脚部到腹部和胸腔都产生共鸣。
又 比 如 戏 曲 的 人 声 会 让 人 体 头 皮 和 额 头 产 生 共 鸣 。而 气 息 唱 法 的 声 音 会
让人体太阳穴以下耳阔以上的部位包括面部产生共鸣。所以气息质感的唱法
有 "i n t h e fac e v ocal " 的 称 呼 。
先天打通任督二脉的音乐奇材应该背部也会有共振的感觉。可惜本人不
是 。。。。。。 哎 。。。。。。。
如 果 自 己 身 体 没 有 产 生 共 振 , 则 可 能 代 表 EQ 的 调 整 是 失 败 的 , 也 可 能 代 表 音
乐 的 音 质 ( 前 期 输 入 ) 是 劣 质 的 。 EQ 要 一 直 调 到 身 体 有 共 振 感 为 止 是 个 非 常
专业的过程,也需要前期录音有相当专业的音质,比如电子管的暖色和微过
载 的 颗 粒 或 天 籁 级 乐 器 /人 声 的 品 质 甚 至 某 混 响 的 空 气 感 。 这 种 共 鸣 感 并 不 是
音量产生的,而是质量产生的。所以音量不是决定因素。这个体会需要长时
间 听 大 量 发 烧 碟 再 配 合 EQ 特 征 表 才 能 对 自 己 的 身 体 和 音 乐 EQ 的 自 然 联 系 有
进一步的认识。当你的录音能够让听者的身体共鸣的时候,已经代表一个正
确的通向巨大成功的混音方向。
当然这个过程如果是在家中,最好不要持续太长时间开大音量产生扰民。
而 以 上 的 基 础 都 是 建 立 在 一 个 可 信 赖 的 监 听 环 境 之 上 的 。。。。。。
顺 便 说 句 ,正 因 为 如 此 ,耳 机 其 实 是 不 可 信 赖 的 。。。。。。。》》- - P T MA ST ER
最后说说一个最简单的检测我说的低音是否是一种在音乐当中不明显不
张 扬 ( 大 丈 夫 啊 ) 但 是 确 绝 不 可 缺 的 东 西 , 找 一 张 制 作 良 好 的 C D 抓 WAV 抓
出来,然后用频谱仪分析一下,最后再在低频上切一刀,比对着听听就明白
了。那些所谓大师切低频要音量的说法也就不攻自破了。
EQ 黄 金 定 律

1 如 果 声 音 浑 浊 , 请 衰 减 25 0 hz 附 近 的 频 段 。
2. 如 果 声 音 听 起 来 有 喇 叭 音 , 请 衰 减 50 0h z 附 近 的 频 段
3. 当 你 试 图 让 声 音 听 起 来 更 好 , 请 考 虑 用 衰 减
4. 当 你 试 图 让 声 音 听 起 来 与 众 不 同 , 请 考 虑 用 提 升 _
5. 不 要 放 大 原 先 没 有 的 声 音
这里有一张表,它反映了一些倍频程点在听觉上造成的联想
31hz 隆 隆 声 , 闷 雷 在 远 处 隆 隆 作 响 。 感 觉 胸 口 发 闷 。
65hz 有 深 度 , 所 谓 “ 潜 的 很 深 ”
125hz 隆 隆 声 , 低 沉 的 , 心 砰 砰 直 跳 。 温 暖 。
250hz 饱 满 或 浑 浊
500hz 汽 车 喇 叭 声
1khz w h ack ( 打 击 声 ? ! 这 样 翻 译 不 妥 吧 !)
2khz 咬 碎 东 西 的 声 音 , 踩 的 嘎 啦 啦 作 响 。
4khz 镶 边 , 锋 锐 感
8kh z 高 频 哨 声 或 齿 音 , 轮 廓 清 晰 ,
16kh z 空 气 感

一些常用频点的作用
50hz , 这 是 我 们 常 用 的 最 低 频 段 , 这 个 频 段 就 是 你 在 的 厅 外 听 到 的 强 劲 的
地鼓声的最重要的频段,也是能够让人为之起舞的频点。通过对它适当的
提 升 ,你 将 得 到 令 人 振 奋 的 地 鼓 声 音 。但 是 ,一 定 要 将 人 声 里 面 所 有 的 50 h z
左右的声音都切掉,因为那一定是喷麦的声音。
70 ~ 1 00h z, 这 是 我 们 获 得 浑 厚 有 力 的 BA SS 的 必 要 频 点 , 同 时 , 也 是 需
要 将 人 声 切 除 的 频 点 。 记 住 , BA SS 和 地 鼓 不 要 提 升 相 同 的 频 点 , 否 则 地 鼓
会被掩没掉的。
200~ 400 hz , 这 个 频 段 有 如 下 几 个 主 要 用 途 , 首 先 是 军 鼓 的 木 质 感 声 音 频
段;其次,这是消除人声脏的感觉的频段;第三,对于吉它,提升这个频
段 将 会 使 声 音 变 的 温 暖 ; 第 四 、 对 于 镲 和 P ERC US S IO N , 衰 减 这 个 频 段 可 以
增 加 他 们 的 清 脆 感 。 其 中 , 在 250 h z 这 个 频 点 , 对 地 鼓 作 适 当 的 增 益 , 可
以使地鼓听起来不那么沉重,很多清流行音乐中这样使用。
4 00 ~ 80 0hz , 调 整 这 个 频 段 , 可 以 获 得 更 加 清 晰 的 B A SS , 并 且 可 以 使
通鼓变得更加温暖。另外,通过增益或衰减这个频段内的某些频点,可以
调整吉它音色的薄厚程度。 800 ~ 1 kh z , 这 个 频 段 可 以 用 来 调 整 人 声
的 “结 实 ”程 度 , 或 者 用 于 增 强 地 鼓 的 敲 击 感 , 比 较 适 用 与 舞 曲 的 地 鼓 。
1 k~ 3kh z , 这 个 频 段 是 一 个 “ 坚 硬 ” 的 频 段 。 其 中 , 1.5k ~2. 5k 的 提 升 可
以 增 加 吉 它 或 BA S S 的 “ 锋 利 ” 的 感 觉 ; 在 2 ~ 3 k 略 作 衰 减 , 将 会 使 人 声 变 得
更加平滑、流畅,否则,有些人的声音听起来唱歌象打架,你可以利用这
样的处理来平息演唱者的怒气!反过来,在这个频段进行提升也会增加人
声 或 者 钢 琴 的 锋 利 程 度 。呵 呵 。总 的 来 说 ,这 个 频 段 通 常 被 成 为 噪 声 频 段 ,
太多的话,会使整个音乐乱成一团,但在某种乐器上适当的使用,会使这
种乐器脱颖而出。
3 k~ 6kh z , 声 音 在 3k 的 时 候 , 还 是 坚 硬 的 , 那 么 , 不 用 我 说 , 大 家 也
知 道 该 作 什 么 了 吧 。 至 于 6k , 提 升 这 个 频 点 可 以 提 升 人 声 的 清 晰 度 , 或 者
让吉它的声音更华丽。 )
6 k~ 10k hz , 这 个 频 段 可 以 增 加 声 音 的 “ 甜 美 ” 感 觉 。 并 且 增 加 声 音 的 空
气 感 ,呼 吸 感 。并 可 增 加 吉 它 的 清 脆 声 音( 但 要 注 意 ,一 定 不 要 过 量 使 用 )。
PERC U SS I ON 、 军 鼓 和 大 镲 都 可 以 在 这 个 频 段 里 得 到 声 音 的 美 化 。 并 且 , 弦
乐 和 某 些 的 合 成 器 综 合 音 色 ,可 以 在 这 个 频 段 得 到 声 音 的 “ 刀 刃 ” 的 感 觉( 我
实 在 不 知 道 该 怎 么 形 容 这 样 的 声 音 )。 10k~ 16kh z,提 升 这 个 频 段 会 使
人 声 更 加 华 丽 , 并 且 能 够 提 升 大 镲 和 P ERC U SS IO N 的 最 尖 的 那 个 部 分 ? 。 但
是,需要注意的是,你一定要首先确认这个频段内是有声音存在的,否则
的话,你所增加的肯定是噪声
混音的艺术

混音不仅仅是一项艺术,它还是将音轨组装成为最终音乐的一个关键步骤。
一个优秀的混音可以将你音乐中的精彩之处展现在人们面前,这可以认为是
你将聚光灯全部打向乐曲中那个最重要的细节,给本来就非常激动的听众再
增添一分惊喜,同时还要保证乐曲无论是在一台晶体管收音机上听,还是从
一 个 发 烧 友 的 “梦 幻 组 合 ”中 放 出 来 , 声 音 都 要 没 的 说 。
从理论上说,混音应该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你要做的只是调节一些旋钮,直
到所有的声音听起来都很好即可。但是一般可没有那么好的运气。混音对于
混音工程师来说,其难度简直可以与演奏一件乐器那样困难。因此我们 要走
得近一些,来仔细观察一下混音中的每一个步骤。
你可以从分析一些顶尖级的混音工程师和制作人的优秀混音录音开始,这些
“大 腕 儿 ” 包 括 : Br uc e Sw e di en 、 Tog er Ni c h ol 、 S h el l y Yak us 、 St ev e A1 bi ni 以 及
Bo b C l ear m o unt ai n 等 。 不 要 将 注 意 力 放 在 音 乐 上 , 而 要 注 意 其 中 的 混 音 。 你
要 尽 力 听 出 每 一 件 乐 器 的 声 音 ,甚 至 是 “ 墙 壁 的 声 音 ” ,因 为 音 乐 中 的 每 一 个 元
素都有其自身的声学空间位置。同时还要注意音乐中频率响应的平衡,你要
尽量使得声音有足够的高音部分但又不使其产生尖叫声,还要有充足的低音
来进行铺垫,但不要将混音弄成一团浑水,当然保证一个清晰明显的中频段
也是必须的。
一 种 最 好 的 混 音 参 考 工 具 就 是 一 台 C D 唱 机 和 一 张 混 音 非 常 精 彩 的 参 考 C D( 在
摇 滚 乐 C D 中 , 我 最 喜 欢 的 一 张 要 算 To m Pet ty 和 T h e H e ar t br eake rs 的 专 辑
Da m n t h e Tor p e d oe s , 其 精 彩 之 处 就 在 于 无 论 你 是 使 用 什 么 样 的 音 响 系 统 来 播
放 它 ,它 的 声 音 都 非 常 的 好 ) 。将 C D 唱 机 接 到 你 的 调 音 台 上 ,然 后 经 常 地 将 你
的 混 音 作 品 与 参 考 CD 进 行 比 较 。如 果 你 缩 混 出 的 声 音 显 得 有 些 呆 板 、刺 耳 或
是引不起人们的兴趣,那么你就要仔细监听并且分离出产生这些不良后果的
信 号 源 。一 张 参 考 CD 也 可 以 在 许 多 方 面 对 你 有 指 导 作 用 ,例 如 鼓 声 、人 声 和
其它声音的相对电平量等。
观 察 调 音 台 的 电 平 表 ,使 参 考 C D 中 乐 曲 的 电 平 与 你 混 音 作 品 的 电 平 尽 量 相 同
(使 它 们 的 峰 值 信 号 在 电 平 表 上 一 样 高 ) 。这 时 如 果 你 作 品 的 总 体 音 量 听 起 来 很
小 ,甚 至 当 它 的 峰 值 电 乎 已 经 超 过 了 参 考 CD 的 电 平 值 时 也 是 如 此 ,那 说 明 参
考 C D 中 的 音 乐 一 定 已 经 经 过 了 很 好 的 压 限 处 理 ,使 整 首 乐 曲 的 动 态 差 异 不 致
太大。事实上,压缩永远是你进行混音时必须要做的几件事之一。同时,一
个正规的制作室应该都拥有至少一台一流的压限器和一名一流的使用者。

适当的监听电平
太 大 的 声 音 会 使 耳 朵 感 到 疲 劳 。 而 较 低 的 混 音 电 平 会 使 你 的 耳 朵 一 直 处 于 “灵
敏 ”状 态 且 不 易 疲 劳 : 太 大 的 混 音 电 平 可 以 使 你 的 全 身 血 液 沸 腾 , 但 是 这 样 不
利于察觉到电平中的细微变化。
许多音乐工作室都存在噪声的问题,因此混音时使用耳机看来是个不错的办
法。尽管耳机对于捕获那些在音箱中不易听到的细节来说是非常优秀的,但
它对于混音来讲还不能说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它会过分夸大乐曲中的某些细
节。因此,用耳机来检查混音结果而不是用耳机来进行混音是最好的方法。
不 要 让 设 备 “ 弄 脏 ” 声 音 在 开 始 录 音 时 就 要 为 混 音 做 准 备 。获 得 优 秀 混 音 最 关 键
的要素之一就是在录音时尽量保证各轨声音的干净。将信号源与录音机之间
所有可以去掉的设备都搬走,录音过程中的大多数情况下,都应该打开信号
处 理 设 备 上 的 “ b ypas s( 直 接 通 过 ) ” 开 关 , 使 它 不 给 信 号 加 任 何 效 果 , 而 保 持 信
号 的 “原 汁 原 味 ”。 如 果 可 能 的 话 , 最 好 直 接 将 声 音 信 号 输 入 到 录 音 机 中 (对 于
麦 克 风 , 这 时 要 使 用 一 个 独 立 的 超 高 品 质 前 置 放 大 器 ), 而 将 调 音 台 也 放 在 一
边。
对于单个的音色,你可能听不出直接录音和通过调音台及其它设备来录音有
什 么 差 别 ,但 是 一 首 乐 曲 是 由 许 多 的 音 轨 构 成 的 ,各 轨 声 音 中 不 “ 干 净 ” 的 成 份
叠加起来肯定就会影响到混音时乐曲的清晰程度。
乐曲编配
在编曲时就应该考虑到混音的问题。个人音乐制作室中的典型问题是很容易
将作品搞乱。在早期配器时就将音乐的结构塞得满满的,这样随着录音的进
行,你已经没有空间来加入新的想法了。记住一点:音符越少,每一个音符
给 人 的 印 象 才 会 越 大 。 正 如 Su n Ra 曾 经 说 过 的 那 样 : “ 空 白 也 是 一 种 表 现 。 ”
这里还有一些很好的建议。
● 一但配器过于臃肿了,一个较好的办法是重头对乐曲进行剪接。和许多人
的做法一样,我也是在制作室中边录音边写歌,因此对于歌曲的惑觉通常都
是暂时的,即兴的。因此删除一些东西可以使乐曲即简洁又好听,并使你对
乐曲的总体把握有更清晰的想法。
● 试着用歌手的演唱或是其他的旋律乐器而不是节奏部分来构造一首歌曲。
先简单地录入一些鼓、贝司和钢琴等来标出节拍点,然后录入人声并尽可能
地将它剪接处理得很好。这时当你再来编配节奏音轨时,你就会对人声的细
微特点十分敏感,因此也会非常容易地感觉到应该在何处加强节奏部分的力
度,在什么地方让节奏部分保持沉静。
● 包 含 了 数 字 音 频 功 能 的 音 序 软 件 ( 例 如 Op co d e 公 司 的 St H di o V i si o n 、 M OT U
公 司 的 Di g i tal Per for mer 、St ei n b er g 公 司 的 C u bas e A u di o 、E mag i c 公 司 的 L og i c
Atl di o , 以 及 C akew al k P r o Au di o 等 ) 可 以 让 你 在 加 入 过 多 的 音 乐 织 体 之 前 ,
首先非常容易地录入和编辑人声音轨。这样听着人声来进行配器,你编出来
的曲子就会和人声贴得更加紧密。

混 音 12 步
虽然对于录音和混音来说没有什么一定的原则,但是一旦你开发出一套自己
的混音步骤,那么它至少可以告诉你混音工作应该从哪儿下手。下面就是我
的混音步骤。
在混音中你会花大量的时间来进行各种各样的调整。关于混音我们这里列出
了 12 个 ( 这 只 是 个 最 低 数 量 !) 主 要 的 步 骤 , 而 混 音 中 最 难 的 地 方 却 是 这 些 步 骤
之间的相互影响。当你改变均衡设置的同时,电平值也会发生变化,这是因
为你对声音中的某些元素进行了提升或是衰减,它会影响到其他的元素。事
实 上 ,你 可 以 认 为 混 音 就 是 一 把 “ 音 频 密 码 锁 ” 。当 你 将 所 有 的 号 码 都 调 到 了 正
确的数字时,那么你就完成了一件伟大的混音。
让 我 们 一 起 来 看 一 看 这 12 个 步 骤 , 但 是 你 要 切 记 一 点 , 这 只 是 某 一 个 人 关 于
混音的见解,你很可能需要一套完全不同的但却是最适合于你的混音方法。
第 1 步:做好准备。

混 音 可 能 是 一 件 非 常 单 调 而 乏 味 的 事 情 ,因 此 要 设 置 一 个 高 效 率 的 工 作 空 间 。
如果你没有一把坐感舒适的椅子,那么你最好还是到附近的办公用具商店去
一趟。准备一些纸张和一个笔记本,以便进行记录时使用,将灯光调整得暗
一些,这样可以使你耳朵的灵敏度高于你的眼睛,还要让自己兴奋起来,开
始 你 的 “旅 行 ”。
要 定 时 进 行 休 息 ( 例 如 每 隔 45 到 60 分 钟 ),这 样 可 以 让 耳 朵 得 到 放 松 并 使 你 保
持一个清醒的头脑投入到工作当中去。如果你是在录音绷中进行工作,那么
这种休息就显得有些太奢侈了,但是这种两三分钟的休息却可以让你更加客
观地进行判断,使你的混音工作得以迅速地完成。

第 2 步:回顾音轨。
先使用较低的音量听一听所有音轨中都有些什么东西,然后记录下音轨的信
息,并使用即时贴或是可以擦除的笔来简要地标明哪一个声音对应调音台上
的哪一路。最好按照一般的逻辑习惯来组合声音,例如将所有打击乐器的声
音都放在调音台上相连的路中。

第 3 步:带上耳机清除瑕疵。
检 查 录 音 细 微 的 瑕 疵 是 一 件 需 要 用 到 “左 脑 ”的 理 性 行 为 , 这 不 同 于 用 “右 脑 ”
来进行感性的混音工作。如果大脑在这两种性质不同的工作状态中跳来跳去
一定会阻碍你创造力的发挥,因此在进行正式的混音之前,要尽可能地做好
清 理 工 作 ? ? 消 除 录 音 中 的 杂 音 、弹 错 的 音 符 以 及 其 他 类 似 的 东 西 。这 时 你 可 以
戴上耳机,分别单独播放每一个音轨来捕捉录时中的每一个细节。
如 果 你 是 对 M ID I 音 轨 进 行 混 音 , 那 么 此 刻 你 应 该 做 的 工 作 无 疑 是 减 薄 多 余 的
控 制 器 信 号 , 消 除 重 叠 的 音 符 , 删 去 单 音 乐 器 音 轨 中 多 出 来 的 声 音 (例 如 贝 司
和 铜 号 的 声 部 )。
为 了 整 理 录 在 磁 带 上 ( 包 括 数 字 式 磁 带 和 模 拟 式 磁 带 ) 的 音 轨 ,可 以 先 将 它 们 转
录到硬盘录音机中,进行一些数字化的编辑和噪声抑制工作。虽然一些细小
的杂音单独听起来不会引注意,但是将一二十个音轨叠加到一起后,那些令
人反感的声音就会原形必露了。

第 4 步 : 优 化 所 有 的 M I DI 音 源 。
如 果 要 对 M ID I 音 序 的 东 西 进 行 录 音 ,最 好 首 先 在 M I DI 乐 器 内 部 对 声 音 进 行 优
化。例如,为了使声音更加明亮,你最好在电子乐器中提高该音色的低通滤
波器截止频率,而不要使用调音台上的均衡器。一个要点:使用电子乐器时,
一定要始终将输出音量打到最大值,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得到最大的动态范
围。如果需要的话,你可以在调音台上对电平进行调整。当在特殊场合需要
改 变 合 成 器 输 出 电 平 的 时 候 , 可 以 使 用 第 7 号 MI D I 控 制 器 信 息 , 但 是 一 定 要
保 证 合 成 器 音 轨 中 的 最 大 音 量 值 ( 控 制 器 7 号 值 ) 为 1 27( 或 是 非 常 接 近 1 27) ,总
之应该尽量在调音台上对合成器的音量进行调节。如果你将调音台的音量推
杆 推 到 最 大 , 而 又 将 电 子 乐 器 中 的 控 制 器 7 号 值 设 置 为 32 , 那 么 你 作 品 的 动
态范围一定会大受影响。

第 5 步:在音轨问建立相对的电乎平衡。
混音进行到现在仍不要忙着加入效果,这里可以专注于各轨组合在一起的整
体声音,而不要再被左脑所处理的各种细节问题所干扰。对于一个优秀的混
音来说,各个音轨自身的声音应该是非常棒的,但当各轨组合在一起相互作
用时,声音应该更好。
进行整体玲听时最好先切入到单音色方式,如果各轨的声音录得很清晰的话,
那么在单声道中它们将比在立体声中表现得更加 明确。如果是一开始就用立
体声来试听,那么各音轨中彼此冲突的一些地方就不容易被听出来。

第 6 步:调整均衡。
均 衡 器 ( EQ ) 可 以 用 来 突 出 不 同 乐 器 的 特 征 ,并 使 得 声 音 在 整 体 上 更 加 平 衡 。首
先 对 歌 曲 中 最 重 要 的 元 素 进 行 加 工 ( 例 如 人 声 、鼓 和 贝 司 )。一 旦 所 有 的 这 些 元
素 都 “粘 合 ”在 一 起 了 , 再 着 手 处 理 其 它 声 部 。
音频频谱只有一定的宽度,而每一种乐器又都要在整个频谱范围内占据其自
己的一块领地,因此当各个乐器的声音组合到一起的时候,它们将填满整个
频 谱 (当 然 , 如 何 填 满 频 谱 首 先 取 决 于 乐 曲 的 配 器 , 但 均 衡 也 在 其 中 起 着 一 定
的 作 用 ) 。混 音 时 要 先 从 鼓 组 下 手 的 一 个 原 因 就 是 鼓 组 中 的 乐 器 ( 从 低 声 部 的 大
鼓 到 高 声 部 的 钗 )可 以 很 好 地 覆 盖 整 个 音 频 频 谱 。 一 旦 鼓 组 安 排 停 当 , 你 就 可
以开始琢磨如何将其他乐器融合进去了。
对一个音轨进行均衡操作时会影响到其他的音轨。例如,提升某一个钢琴音
轨的中频部分可能会影响到人声、吉他以及其他中频段乐器的声音。有时候
对某一乐器的某个频率进行提升,还会导致该频率处其他乐器声音被消弱的
现象。为了使得人声更为突出,可以试着在其他乐器中将入声频率所在频段
进行衰减,而不要一味地用均衡器对人声进行提升。
你 可 以 将 歌 曲 想 成 是 一 个 频 谱 , 然 后 去 决 定 各 个 声 音 都 就 座 在 什 么 位 置 (也 就
是 其 较 突 出 的 部 分 ; 参 见 图 1)。 我 在 混 音 过 程 中 有 时 会 使 用 到 一 台 频 谱 分 析
仪,这倒并不是因为耳朵不能够胜任工作,而是由于分析仪会提供一个绝好
的耳朵训练机会,同时还会极为精确地显示出各个乐器在声音频谱中的位置。
一台分析仪会提醒你在某个频率区域内存在的声音能量的异常情况。
如 果 你 真 的 需 要 那 种 “ 突 破 ” 型 或 是 说 “ 爆 发 ” 型 的 声 音 , 那 么 可 以 试 着 将 1 KH Z
到 3 KH z 的 频 段 进 行 少 许 提 升 。 不 要 对 所 有 的 乐 器 都 使 用 这 一 方 法 , 因 为 其 目
的 是 要 用 提 升 (或 是 衰 减 )操 作 来 将 一 种 乐 器 的 声 音 与 其 他 的 乐 器 区 分 开 来 。
要想在混音中造成声音象是是从较远的地方发出来的感觉,那么你只要使用
低通滤波器进行滤波就可以了,不必要非得用主均衡器不可。若你是使用高
通滤波器对吉他、钢琴这些有向低频转移倾向的乐器进行滤波,那么会对这
些乐器的低频段产生修减作用,使得贝司、大鼓这些低频中的重要成分都得
到了充分地展开。
第 7 步:施加基本的信号处理.
“基 本 的 ” 并 不 意 味 着 只 使 声 音 变 “ 甜 ” ,因 为 效 果 处 理 可 以 说 也 是 “ 完 整 的 声 音 ”
中 的 一 个 部 分 ( 例 如 , 如 果 e c h o( 回 声 ) 效 果 的 回 声 落 到 了 音 乐 的 拍 节 上 , 就 有
可 能 改 变 节 奏 部 分 的 特 征 , 而 d i st or ti o n ( 失 真 ) 会 将 更 加 激 烈 地 改 变 声 音 , 等
等 )。
第 8 步:创建立体的声音舞台。
现在到了将乐器安排在立体声的舞台上的时候了。你的目的可能还是非常传
统 的 ( 也 就 是 说 ,是 要 重 现 一 个 现 场 演 出 时 的 情 景 ),当 然 也 可 能 是 非 常 前 卫 的 。
不管怎样,为单声道的乐器安排一个合适的声像位置时,要避免将声像设置
得过于靠左或是靠右。出于某些原因,过于极端的信号听起来可能会不十分
真实。
由 于 低 频 声 音 的 方 向 性 不 如 高 频 声 音 明 显 (即 通 常 说 的 “低 频 无 指 向 性 ”),因 此
可以将大鼓和贝司的声音放在中央。还要考虑到平衡的因素,举个例子来说
吧 , 如 果 你 将 hi ? ha t( 富 含 高 频 谐 波 成 分 ) 安 排 在 了 右 侧 , 那 么 就 应 将
tam b o ur i n e、sh aker 或 是 其 他 的 高 频 声 音 安 排 在 左 侧 。这 种 概 念 对 于 中 频 段 的
乐器也同样是适用的。
信号处理器也可以将一个单声道的信号改变成一个立体声的图像。办法之一
就是使用有时间延续功能的效果,如使用立体声合唱或是一个较短的延时。
举 个 例 子 ,如 果 一 个 信 号 的 声 像 在 左 侧 ,那 么 将 该 信 号 的 一 部 分 施 加 短 延 时 ( 5
到 15 毫 秒 ) 后
再发送到另外一个声像为右的通道中。当你进行这样的操作时,最重要的是
要确认混音监听在这时是处于单声道状态,这是由于将效果声和直达声进行
混音时有可能导致声音相位的抵消,而在立体声情况下你可能听不出这种现
象。
另外一个技巧则要使用均衡器了。将一个信号发送到两个分离的声道上去,
但是对它们实行不同的均衡处理。例如,将一个声音送到一台立体声图式均
衡器的两个声道中,将一个声道偶数段的频率全部减弱,而将另外一个声道
奇数段的频率全部减弱。
立体声的设置会十分有效地影响我们对声音的感受。让我们来对人声进行加
倍,让一个歌手演唱一段,然后非常细致地将歌声进行一次加倍。试着将这
两个声音输入声像相对的声道中,这时两个歌声将结合到一起,并使声像听
起来是位于中央。这样产生的处于中央位置的声音会给人一种十分平滑的感
觉,尤其是对于女歌手来说这将非常有效。这种声像相对的人声会表现出更
加准确与清晰的音质,对于一个好的歌手来说更能体现其优秀。

第 9 步:在编曲上进行最后的改动。
你应该使乐曲中互相竞争的成份尽量减少,这样才能保证听众的注意力全部
集中于曲调之上,而不使你的作品听起来乱哄哄的。你可能非常为你添加的
某些效果而骄傲,但是如果这种效果不能够很好地为乐曲服务,那么别无选
择 ? ? 去 掉 它 。相 反 的 ,如 果 你 发 现 乐 曲 不 需 要 某 种 特 殊 的 声 音 ,那 么 这 就 是 你
再叠录入一两个音轨的最后时刻。在音乐最后完成之前不 要沉迷于欣赏你暂
时的工作成果。切记:尽你最大的努力在混音中保持一种客观的工作态度。
你可以通过去掉或是加入某些特殊的音轨来在混音时改变乐曲的配器。这种
混音方式对于大多数舞曲风格的音乐作品来说是一种最基本的工作方法。这
时,可以不断反复地播放一段音乐,然后不断地切换各路的哑音键和变化主
音量,你通过调音台就可以编配出一首舞曲音乐。

第 10 步 : 声 学 空 间 。
现在我们已经将我们的音轨都设定为立体声的了,接下来就要将它们安排到
一个声学空间中了。从为辅助输出口外接一台效果器并选择一个精彩的混响
开始,然后再对选中的音轨增加混响和/或延时效果,为一个扁平的声场创
造出一定的纵深空间。通过开大一个声道的辅助输出并稍微地降低其推子,
你就可以将一个音轨的声音放置到声场的后方。
通 常 情 况 下 , 你 将 会 对 整 个 乐 曲 使 用 混 响 , 以 建 立 一 种 特 殊 的 声 学 空 间 (俱 乐
部 、 音 乐 厅 、 礼 堂 等 )。 然 后 对 某 一 个 单 独 的 音 轨 再 使 用 一 次 混 响 效 果 , 例 如
对 通 通 鼓 使 用 一 个 门 混 响 (gat ed r ev er b ) 。但 是 要 注 意 一 点 ,如 果 你 为 了 将 一 个
声 音 做 好 而 不 得 不 将 混 响 效 果 加 到 最 大 ,那 么 你 最 好 将 这 一 轨 重 新 进 行 录 音 。

第 11 步 : 拧 、 拧 、 再 拧 。
此时此刻,混音已经有了个大概形状了,下面就 该进行细调了。如果你是使
用自动混音,那么就开始编写你混音的每一个进程吧。切记上面的各个步骤
都是相互影响的,因此你要反复在均衡、电平、立体声位置和效果之间进行
调整。监听的标准要尽可能地严格,如果你没有将那些给你带来麻烦的东西
除去,它们就可能会在你试听混音结果时像幽灵一样总来捣乱。
直到得出满意的结果前,你这时所做的工作对于混音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可以说是关系到混音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但你千万也不要因此而神经质,进
行混音也可以说是进行表演,如果你抠得太细,就将会失去那些能增加刺激
感的自发性的东西。一个不甚理想但却传达了热情的混音作品,听起来终究
要比一个精细准确但却缺乏灵气的混音要有意思得多、吸引人得多。出于保
险的目的,不要总是反复删除再重新进行你的混音,当你第二天再听昨日做
出的混音时,可能会突然发现以前的这版混音正是你梦寐以求的。
事实上,你可能自己都说不出你不同混音版本之间到底有多大的差别。一位
非常有经验的录音师曾经告诉我说,他对同一首歌曲缩混了十几个版本,因
为他坚持认为每一个混音版本中都有应该改进的地方,并且这些改进还是非
常重要的。当几个星期之后他再听到这些混音时,结果对大多数的版本他都
分辨不出它们之间的差别。因此,注意不要在进行改动上浪费过多的时间,
你可以在几天后再去处理这些问题。
一个重要的技巧就是一旦你捕获到了最满意的混音结果,你就应该马上缩混
出几种不同的版本,例如只有伴奏音乐而无人声的版本、只有背景而没有独
奏乐器的版本等。这些不同的缩混版本很可能在将来某个时候会派上用场,
例如你突然有机会将你的音乐重新用在一部电影或电视版中,或是要将它改
编成舞曲,那么你就会事半功倍了。

第 12 步 : 在 不 同 的 系 统 中 检 查 你 的 记 音 结 果 。
在你停止一切混音活动之前,先要在各种各样的耳机和音箱上听一听,并且
既用立体声来听,也用单声道来听,同时还要试验大音量播放和小音量播放
间 有 什 么 不 同 。 入 耳 的 频 率 响 应 是 随 着 音 量 的 改 变 而 改 变 的 (在 音 量 较 低 时 ,
我 们 听 到 的 高 频 和 低 频 成 份 均 较 少 , 而 中 频 较 多 ), 因 此 如 果 你 仅 在 较 低 音 量
的情况下进行监听,则你的混音一定会在正常音量播放时显得低频过重或是
高频过于明亮。因此你应该尽量做到在所有的音频系统上玲听你的混音时感
觉都较好。如果你的混音是针对于某一特殊的系统而做的,例如多媒体音箱,
那么你可以考虑就用这种音箱作监听来进行混音。如果你不能做到这一点的
话,也一定要在一个能够代表将来用途的系统上进行试听。
在一个家庭音乐工作室中,你有充分的理由暂时放下手中的混音工作,等到
第二天再来接着干,而其中的这段时间,你可以到多个系统上去试听你的混
音结果,看看还需要将哪几个旋钮再拧一拧。一个最常用的小技巧就是将不
同版本的混音带在几盘盒带上分别试听,看哪一盘的声音最像你在汽车中听
音乐的感觉。因为道路上的噪声将会掩盖掉所有细微的东西,只留下那些最
能打动人的声音。另外我也建议你有可能的话最好到专业的大型录音棚中去
试听一下你的混音结果。如果在各种条件下你的混音都非常精彩,那么你的
任务才算完成了。

让自己变为听众

你可能会发现一个问题,尽管你辛辛苦苦地进行演奏,不厌其烦地编辑每一
个片段,但是你却从来没有从欣赏音乐的角度来听过自己的作品。现在,混
音 工 作 已 经 结 束 ,是 该 款 待 一 下 自 己 的 时 候 了 。打 开 最 终 的 混 音 ,不 要 再 去 “ 庖
丁 解 牛 ”般 地 分 析 音 乐 中 的 成 分 , 仅 仅 是 去 听 音 乐 。 假 装 你 正 在 大 街 上 散 步 ,
突然听到了有人在放音乐。你这时对音乐有何看法?
当然,你大概认为自己根本就不可能完全按上面所说的那样做。但是事实上
只要尽量放松,你还是会得出一些结论。你可能会认为它真是棒极了,或者
是认为它与你开始动手时的想法已经相去甚远。
如果你对一个独特的混音作品的感觉在几个月或是几年以后发生了改变,不
要过于大惊小怪。你的品位在改变,并且你在混音方面的知识、经验也在不
断丰富。但是只要你按照这些步骤一点一点来的话,你就会为你经过千辛万
苦 创 建 出 的 作 品 感 到 欣 慰 ?? 你 已 经 从 你 的 劳 动 成 果 中 得 到 了 应 有 的 乐 趣 。
附 1: 关 于 自 动 混 音

现有的一些器材具有自动功能,它可以使精细的混音操作变得十分方便。当
然,也有一些混音工程师无视这些有利条件,坚决抵抗自动混音功能,他们
认为这些自动的操作会破坏他们充满灵感的对音乐的把握。并且,现在也没
有哪一条法律条文提到说混音工程师必须要使用自动混音。
有一位曾经与我合作过的混音师,他工作非常努力,不厌其烦地调整着电平、
均衡和混响,到了最后进行缩混的时刻,他能闭着眼睛准确、及时地调整好
推子的位置。他进行混音时使用的是一台八轨的设备,他将手指全部分开,
以便能够分别控制每一轨的推子,并且能做到及时、准确。这种工作的挑战
性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不可否认,这样作出的歌曲很活泼、不呆板。
但实际上很少有人能严格地训练自己以掌握这种混音的高难技术。因此适当
地使用自动混音就成为了一种很好的选择。现在的一些混音装置可以将你推
推子或拧旋钮的动作记录下来,然后在混音过程中自动完成控制。另外 ,在
一些计算机音频工作站中,你甚至可以为音量或声像的变化描绘精确的包络
线 。所 以 对 于 大 多 数 操 作 者 来 说, 自 动 混 音 仍 是 一 种 最 为 方 便 地 实 现 自 己 混
音思路的工具。
另外,使用一些小手段也会使混音更加容易。例如要突出一种声音,除增大
音量外,改变均衡的设置也可以得到非常好的效果。在独奏乐器演奏时,你
可以试着提升高频段和中频段。另外在进行淡出时,有时候你可以通过给某
一种乐器的声道施加更多的混响,使这种乐器的淡化速度快于其他的乐器。
无论你如何去做,都要保证混音的活泼性和对听众的吸引力,但是保证这一
点也不是非常容易的。甚至片刻的改变就会对最终的回放产生巨大的影响。
不要出于对某种效果器的偏爱,就不管合适与否一味地使用它;使用效果器
是 要 让 声 音 增 添 更 多 的 变 化 , 使 音 乐 作 品 的 吸 引 力 更 大 。 保 持 电 平 一 直 在 “跳
舞 ”, 不 要 对 进 行 尝 试 有 任 何 畏 惧 心 理 。
附 2: 关 于 结 尾 谈 出
一个优秀的淡出可以说是歌曲中的关键所在。让我们假设你用一段很长的器
乐演奏作为歌曲的结束。一种选择就是让声音的音量保持四个小节,然后用
八个小节将其渐弱淡出。当然,一个淡出不一定非得是连续的。你可以让渐
弱有一些波动,比如每两拍将推子拉下一点。线性的淡出可不是最好的选择
( 见 图 2 )。 而 凹 入 型 的 淡 出 , 尤 其 适 合 于 那 些 非 常 长 的 声 音 , 它 可 以 引 发 听
众一直想不断听下去的渴望。最初的急速衰减告诉听众要仔细聆听了,当他
们的心被你抓住之时,你则将渐弱慢慢延伸到结尾。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
是凸起型的淡出,相比之下它的声音就有些突几,在音乐的感觉上让人有些
不知所措,不知你要何去何从。一个返回式的淡出是指在你将某些声音渐弱
的过程中,又突然很快地将声音推大,然后再真正地将其完全渐弱。这种小
把戏可以在你制作的音乐中用上一两回,它们的确会给你的作品带来一些变
化。应用这种方法最好的例子可能就是,当一首
歌曲渐渐淡出到零电平时,突然又以最大的音量重新奏起,然后再彻底谈出。

分频器、激励器、均衡器、压缩限幅器

什么是分频器
分频器是指将不同频段的声音信号区分开来,分别给于放大,然后送到相应
频段的扬声器中再进行重放。在高质量声音重放时,需要进行电子分频处理。
它 可 分 为 两 种 :( 1 ) 功 率 分 频 器 : 位 于 功 率 放 大 器 之 后 , 设 置 在 音 箱 内 , 通
过 LC 滤 波 网 络 , 将 功 率 放 大 器 输 出 的 功 率 音 频 信 号 分 为 低 音 , 中 音 和 高 音 ,
分别送至各自扬声器。连接简单,使用方便,但消耗功率,出现音频谷点,
产 生 交 *失 真 , 它 的 参 数 与 扬 声 器 阻 抗 有 的 直 接 关 系 , 而 扬 声 器 的 阻 抗 又 是 频
率 的 函 数 , 与 标 称 值 偏 离 较 大 , 因 此 误 差 也 较 大 , 不 利 于 调 整 。( 2 ) 电 子 分
频器:将音频弱信号进行分频的设备,位于功率放大器前,分频后再用各自
独立的功率放大器,把每一个音频频段信号给予放大,然后分别送到相应的
扬声器单元。因电流较小故可用较小功率的电子有源滤波器实现,调整较容
易,减少功率损耗,及扬声器单元之间的干扰。使得信号损失小,音质好。
但此方式每路要用独立的功率放大器,成本高,电路结构复杂,运用于专业
扩 声 系 统 。( 摘 自 av _w or l d )

什么是激励器
激励器是一种谐波发生器,利用人的心理声学特性,对声音信号进行修饰和
美化的声处理设备。通过给声音增加高频谐波成分等多种方法,可以改善音
质、音色、提高声音的穿透力,增加声音的空间感。现代激励器不仅可以创
造出高频谐波,而且还具有低频扩展和音乐风格等功能,使低音效果更加完
美、音乐更具表现力。使用激励器提高声音的清晰度,可懂性和表现力。使
声音更加悦耳动听,降低听音疲劳,增加响度。虽然激励器只给声音增加了
0.5 dB 左 右 的 谐 波 成 分 , 但 实 际 听 起 来 , 音 量 好 像 增 加 了 1 0d B 左 右 。 使 声 音
的听觉响度明显增加,声音图像的立体感,以及声音的分离度的增加;改善
了声音的定位和层次感,还可以提高重放声音的音质,磁带的复制率。因为
声信号在传送和录制过程中会损失高频谐波成分,出现高频噪声。此时前者
用激励器先对信号进行补偿,后者可用滤波器将高频噪声滤掉后,再营造出
高 音 成 分 ,保 证 重 放 音 质。 激 励 器 的 调 节 需 要 音 响 师 对 系 统 的 音 质 和 音 色 进
行判别,再根据主观听音评价进行调整。

什么是均衡器
均衡器是一种可以分别调节各种频率成分电信号放大量的电子设备,通过对
各种不同频率的电信号的调节来补偿扬声器和声场的缺陷,补偿和修饰各种
声源及其它特殊作用,一般调音台上的均衡器仅能对高频、中频、低频三段
频率电信号分别进行调节。均衡器分为三类:图示均衡器,参量均衡器和房
间 均 衡 器 。 1. 图 示 均 衡 器 : 亦 称 图 表 均 衡 器 , 通 过 面 板 上 推 拉 键 的 分 布 , 可
直观地反映出所调出的均衡补偿曲线,各个频率的提升和衰减情况一目了然,
它采用恒定 Q 值技术,每个频点设有一个推拉电位器,无论提升或衰减某频
率 , 滤 波 器 的 频 带 宽 始 终 不 变 。 常 用 的 专 业 图 示 均 衡 器 则 是 将 20H z ~20 kH z 的
信 号 分 成 10 段 、 15 段 、 27 段 、 31 段 来 进 行 调 节 。 这 样 人 们 根 据 不 同 的 要 求
分 别 选 择 不 同 段 数 的 频 率 均 衡 器 。 一 般 来 说 10 段 均 衡 器 的 频 率 点 以 倍 频 程 间
隔 分 布 ,使 用 在 一 般 场 合 下 ,15 段 均 衡 器 是 2/3 倍 频 程 均 衡 器 ,使 用 在 专 业 扩
声 上 ,3 1 段 均 衡 器 是 1/3 倍 频 程 均 衡 器 ,多 数 有 在 比 较 重 要 的 需 要 精 细 补 偿 的
场 合 下 ,图 示 均 衡 器 结 构 简 单 ,直 观 明 了 ,故 在 专 业 音 响 中 应 用 非 常 广 泛 。2 .参
量 均 衡 器 :亦 称 参 数 均 衡 器 。可 以 美 化( 包 括 丑 化 )和 修 饰 声 音 ,使 声 音( 或
音 乐 )风 格 更 加 鲜 明 突 出 ,丰 富 多 彩 达 到 所 需 要 的 艺 术 效 果 。3 .房 间 均 衡 器 ,
用于调整房间内的频率响应特性曲线的均衡器,由于装饰材料对不同频率的
吸收(或反射)量不同以及简正共振的影响造成声染色,所以必须用房间均
衡 器 对 由 于 建 声 方 面 的 频 率 缺 陷 加 以 客 观 地 补 偿 调 节。 频 段 分 得 越 细 ,调 节
的峰越尖锐,即 Q 值(品质因数)越高,调节时补偿得越细致,频段分的越
粗则调节的峰就比较宽,当声场传输频率特性曲线比较复杂时较难补偿。
( o nl yca n 小 贴 士 , 这 里 Q 值 表 述 的 不 是 很 清 晰 , 其 实 就 是 Q 值 越 大 增 益 或
削 减 所 影 响 的 频 率 范 围 越 小 ,Q 值 越 小 则 影 响 的 越 大 。Q 值 大 时 往 往 用 来 处 理
问题频点,比如齿音,在削弱齿音的情况下尽量保住其他声音的完整性,而
小 Q 值往往用来音色润色上,因为小 Q 值增益或削减声音平滑自然)

什么是压缩限幅器
压缩限幅器是压缩器和限幅器的统称。它是音频信号的一种处理设备,可以
将音频电信号的动态进行压缩或进行限制。压缩器为可变增益放大器,其放
大 倍 数 ( 增 益 ) 可 以 随 输 入 信 号 的 强 弱 而 自 动 变 化 ,是 成 反 比 的 。当 输 入 信 号 达
到一定程度(阈值也称临界值)时,输出信号随输入信号的增加而增加,这
种 情 况 称 为 压 缩( C o m pr es s or );不 再 增 加 则 称 为 限 制( Li m i ter )。过 去 的 压 限
器 采 用 硬 拐 点 ( H ar d- k ne e ) 技 术 , 输 入 信 号 一 达 到 阈 值 。 增 益 就 立 即 减 少 ,
这样就会出现信号在拐点(增益变化的转折点)处动态突变现象,使人耳明
显地感觉到强信号被突然压缩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不足,现代新型压限器
采 用 了 软 拐 点( s of t- k n e e )技 术 ,这 种 压 限 器 在 阈 值 前 后 的 压 缩 比 变 化 是 平 衡
的,渐变的,使压缩变化难以察觉,音质进一步提高。压限器在录音过程中
可以使乐器和歌唱者的音量保持一定的平衡;保证各种信号强度的均衡。有
时也用来消除歌唱者的口齿声,或利用改变压缩和释放时间,产生声音由小
变 大 的 “ 反 转 声 ” 特 殊 效 果 。在 广 播 系 统 中 是 用 它 来 压 缩 较 大 动 态 范 围 的 节 目 信
号在防止调制失真和防止发射机过载的前提下,提高平均发射电平。在歌舞
厅的扩声系统中,压限器是将信号通过压缩在保持原节目的风貌下,降低音
乐的动态,以满足扩声系统和艺术活动的要求。虽然压限器有多种用途,现
代压缩器普通采用了软拐点等新技术,可进一步减小压限器的压缩器的副作
用,但是并不意味着压限器对音质的破坏作用就已不复存在了。所以,在扩
声系统中,不要滥用压限器,即使要用也应该慎用减少用压限器对信号进行
处理。这不仅是保护功放、音箱的需要,也是对改善音质的需要。

选择合适的你的“总限”

转 自 midi 爱 好 者 社 区

limiter 通 常 是 混 缩 的 最 后 一 道 关 , 我 们 常 常 在 总 线 挂 的 L2, 试 问 你 用 L2 来
干 什 么 ? 其 实 L 系 列 就 是 限 制 器 , LIMITER 的 缩 写 。 常 见 的 limiter 有 :
Waves 的 L 系 列
L1: 只 能 调 节 释 放 时 间 , 不 能 调 节 启 动 时 间 。

L2: 增 加 了 ARC 自 动 控 制 释 放 时 间 , 还 增 加 了 数 字 精 度 量 化 。 ATTACK 时 间 依


然不能调。
感 觉 最 好 就 是 TC 了 。

介绍了那么多限制器,到底问题在哪呢?接下来看这幅图,

动态神功中讲过,限制器相当于压缩比无限大的压缩器,限制不是削波,是
尽 量 的 压 下 去 , 那 么 回 想 刚 才 讲 的 Attack 时 间 就 知 道 , 即 使 我 把 波 形 限 制 在
0db, 可 是 „ „ 建 议 给 个 -0.5 或 者 -1db 的 余 量 嘛 ! ! ( 这 好 像 是 臭 氧 教 程 里
说的,他不是砖墙限制器)

限制器的原理:
刚才说到,限制器就是压缩器的压缩比无限大。
用 过 L2 的 人 都 知 道 , TH 值 越 低 输 出 电 平 越 高 。
它 的 原 理 其 实 是 , 相 当 于 打 开 TC 压 缩 器 的 auto-makeup 自 动 增 益 。 并 且 压 缩
比无限大。
换 个 直 观 点 的 图 , 用 Ultrafunk 的 , 什 么 叫 自 动 增 益 呢 ? 这 么 解 释 , TH 值 降
几 个 db , 就 在 右 边 增 益 几 db。 这 样 就 把 电 平 死 死 的 限 制 在 0db 。 ( 这 里 是 演
示 , 实 际 上 它 的 增 益 是 自 动 的 ) 这 样 就 把 电 平 死 死 的 限 制 在 0 d b 。( 这 里 是 演
示 , 实 际 上 它 的 增 益 是 自 动 的 ) 0db。 ( 这 里 是 演 示 , 实 际 上 它 的 增 益 是 自 动
的)

TC 的 limiter 的 自 动 增 益 也 是 一 样 , 大 家 试 试 。 ( 前 几 天 在 混 一 首 歌 的 时 候
用 L2 , 这 个 自 动 增 益 害 死 我 了 , 把 波 峰 压 得 平 平 声 音 发 颤 )
那 么 , 有 些 人 把 L2 的 TH 值 拉 得 很 低 , 那 不 就 相 当 于 „ „ 下 图

想像一下导出的波形是什么样子,一马平川。所以我们必须考虑歌曲类型,
不 要 觉 得 响 度 不 够 大 就 一 个 劲 的 把 L2 阈 值 拉 低 。
很 多 人 对 L2 的 用 法 错 误 。 而 真 正 的 用 法 是 :

( 1) 将 这 个 插 件 加 载 到 总 线 的 最 后 一 个 位 置 , 并 选 择 整 体 作 品 峰 值 较 大 的 部
分 作 为 播 放 的 开 始 ; ( 2) 向 下 拖 动 threshold 和 ceiling 中 间 的 联 动 钮 , 也
就 是 左 右 两 个 三 角 形 的 那 个 按 钮 , 此 时 会 发 现 threshold 和 ceiling 同 时 变
化;
( 3) 下 拉 联 动 按 钮 过 程 , 观 察 ATTEN 表 头 , 当 ATTEN 开 始 有 压 缩 信 号 ( 向 下
的红色)时,减慢拖放联动的速度,同时开始听你的作品是否出现明显的电
平 减 小 、 失 真 或 者 过 度 压 缩 的 声 音 ; ( 4) 当 发 现 您 的 作 品 出 现 明 显 的 电 平 减
小、失真或者过度压缩时,请反方向向上推动联动按钮,直到明显的电平减
小 、 失 真 或 者 过 度 压 缩 的 现 象 不 明 显 为 止 。 此 时 Threshold 所 在 的 值 就 是 最
佳 值 , 也 就 是 依 靠 你 的 听 觉 决 定 出 来 的 最 佳 值 ; 当 然 , 此 时 的 ceiling 值 等
于 T h r e s h o l d ,但 我 们 在 后 面 一 步 要 回 复 c e i l i n g 值 到 接 近 峰 值 但 要 安 全 的 位
置;
( 5) 此 时 , 才 将 ceiling 推 子 拉 回 到 -0.2 或 者 -0.1 的 位 置 , 这 样 才 能 与 刚
才 的 Threshold 值 配 合 到 最 佳 响 度 的 同 时 不 失 真 ;
( 6) 设 置 IDR 噪 声 整 形 以 及 抖 动 到 您 需 要 的 参 数 。
那么,说到这里,我的意思就是选择大家觉得直观或者用得顺手的限制器,
例 如 T C 的 虽 然 好 ,但 是 很 不 直 观 ,L 2 不 错 ,就 是 吵 了 点 ,还 不 能 自 定 义 k n e e
( 拐 点 ) , Ultrafunk 的 比 较 直 观 。 臭 氧 更 专 业 ,

总线压限两三事
作者:门子

1. 什 么 是 总 线 压 限 , 有 个 啥 用 ?
2. 压 限 器 相 信 大 家 都 比 较 熟 悉 了 , 压 限 从 原 理 上 可 以 理 解 为 一 个 压 缩 比 非 常
大 的 压 缩 器 , 这 样 当 我 们 设 定 一 个 Threshold 之 后 , 基 本 上 可 以 保 证 所 有
的 声 音 , 无 论 它 原 来 多 大 , 都 能 被 压 到 正 好 在 Threshlod 的 值 上 , 或 者 之

下,但绝不会在之上。
将 压 限 的 T h r e s h l o d 设 置 为 - 1 0 d B( 平 时 没 这 么 多 ,仅 仅 是 为 了 看 一 眼 效 果 ),

可 以 看 到 波 形 原 本 很 大 的 “ 峰 值 ” 立 刻 变 为 了 -10dB ,
可能有些朋友会说:“怎么看着像劈了?”
实际上,波形本身并没有劈掉,因为与过载失真不同,压限器可以保证波形
“圆滑”的改变,我们把波形放大,可以看到:

上方是用压限器处理的波形,下方是过载的波形,可以发现压限器处理后的
波形,依然保留了一定的动态,而过载的波形就完全破掉了。
因 此 , 市 面 上 见 到 的 很 多 CD 成 品 , 看 起 来 好 像 是 破 了 , 但 实 际 上 并 没 有 破 ,
而 是 使 用 了 压 限 器 , 将 所 有 峰 值 压 到 0dB( 实 际 应 该 为 -0.3) 。
看起来像破掉的歌,实际上放大:

可以看到,没有一个地方是破的,这就是压限器的功劳,如果不加压限器直
接提升音量,得到的就是这种效果:

压限器可以不产生过载失真地将声音的所有峰值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这样做
除了防止过载,还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一个波形,本来只能最大拉到这么大,不能再提升音量了,因为再提升就销
顶 了 : 但 如 果 我 加 一 个 压 限 器 , 比 如 把 它 压 扁 到 -10dB :

这 样 , 我 就 又 得 到 了 10dB 的 余 量
于 是 , 我 只 要 将 音 量 腿 子 向 上 推 10dB , 我 就 得 到 了 比 原 始 素 材 大 10 个 dB 的
声音!:

这下好了,真是地主家也没有余量了。
这 就 是 压 限 器 最 牛 的 作 用 : 在 不 劈 的 情 况 下 放 大 音 量 。 于 是 CD 们 开 始 了 比 谁
嗓门大的竞争,于是响度越来越大„„„„„„„„„„„„„„相对的,
动态就越来越少„

不过,这个我有个怀疑,响度竞争真的是因为人们越来越浮躁么?恐怕不完
全是的!
2. 压 限 器 的 发 展 史 :
60 年 代 的 作 品 , RMS 只 有 可 怜 的 -18 左 右 , 为 什 么 这 么 低 呢 ? 除 了 为 了 保 持
良好的动态外,还有 2 个很关键的问题,一个是当年的一些压限器,有些峰
值会逃过去。也就是所谓的“压不住”,甚至到现在,一些便宜的软件压限
器,也会出现这种现象当然,这并不是主要问题,因为模拟设备略微一些峰
值失真听感没有那么难听,真正重要的问题是,压限器压得太多,必然导致
声音的动态发生损失,想象一个歌,明明有一些很猛的鼓在重拍,结果我一
压„„鼓反而变小了,那这音质就没法要了„

原来:

处理后,鼓反而缩回去了„

这 个 问 题 , 可 以 通 过 Release 来 解 决 , 在 压 限 之 后 , 继 续 压 一 段 , 把 这 个 峰
值附近的声音全都给压小,这样就保证了峰值和其后面声音的动态对比(尽
管 峰 值 后 面 的 声 音 根 本 没 靠 近 Threshold ) :
但 是 , 问 题 又 出 现 了 , 尽 管 有 Release 护 驾 , 但 早 期 的 压 限 器 依 然 无 法 做 到
在 大 Threshold 时 保 证 动 态 。 就 是 在 那 个 悲 惨 的 年 代 , 一 代 伟 大 的 母 带 师 们
开始手动修峰值„一直沿用至今„
不过,面包会有的,这就是挽救一代音乐制作者几款牛逼的数字压限器(比
如 L2) 。
什么?你没有搞错吧?模拟设备都办不成的事情,数字的能办成?
当 然 , 普 通 的 数 字 压 限 器 , 依 旧 很 烂 , 但 类 似 L2 这 种 东 西 , 带 有 一 个 特 殊 的
功 能 , 叫 做 “ 前 视 ” ( Look ahead ) 。 这 个 功 能 简 单 的 来 说 , 就 是 吃 着 碗 里
的,想着锅里的„„
什 么 意 思 呢 ? 挂 上 L2 一 类 的 效 果 器 后 , 它 在 处 理 前 一 个 峰 值 的 时 候 , 会 自 动
向后观察一些采样点,并根据后面的声音的音量大小,以某种算法来决定前
面 的 峰 值 和 后 面 的 音 量 到 底 应 该 怎 样 来 压 , 做 到 最 合 理 的 动 态 。 包 括 L2 著 名
的 “ ARC” ( 自 动 Release 控 制 ) , 都 是 干 这 个 的 , 比 如 说 , 峰 值 之 后 的
声音很小,那好,我不压后面:
蓝色是压过的,黑色没压。

如果后面声音很大,对不起,为了动态,连你一块压了吧„„

这样,每个被压到的峰值与其周围的声音都可以得到满意的动态,于是我们
就可以比早期的压缩器更放心大胆地去压扁声音了!于是„„大砖头波形开
始流行了„„

拥 有 前 视 功 能 的 数 字 压 限 器 现 在 已 经 很 多 了 , 除 了 waves 的 L 系 列 , 还 有 类
似 TC 的 MD3 等 等 , 都 拥 有 这 个 功 能 , 甚 至 有 一 些 它 们 自 己 对 Release 的 特 殊
算法调整,因此这些压限器都可以疯狂地压扁声音,但比如你想挑战极限,
用 Cubase 自 带 的 压 限 器 来 压 „ „ 那 么 , 凭 着 数 字 压 限 器 的 前 视 功 能 , 它 就 能
干掉模拟压限器了吗?还真不是这么回事,牛逼的模拟压限器(一般售价都
在 X0000 以 上 ) 能 使 声 音 巨 爽 , 动 态 巨 爽 , 只 比 数 字 的 好 ,
、 至 于 为 什 么 „ „ 等 我 彩 票 中 500W 拆 几 个 看 一 下 再 告 诉 你 „ „ „

3. 关 于 L2 和 L3 的 一 些 事
可 能 有 些 人 有 这 样 的 疑 问 , 我 用 L2, 只 要 把 Threshold 往 下 一 拉 , 声 音 自 己
就 变 大 了 啊 , 为 什 么 你 上 文 讲 得 还 要 再 向 上 提 升 啊 ? L2 的 操 作 相 当 简 单 , 它
知 道 你 往 下 拉 Threshold 就 是 为 了 向 上 提 , 所 以 L2 的 工 作 是 这 样 的 , 当 你 下
拉 T h r e s h o l d 的 同 时 ,L 2 干 了 两 件 事 ,1 ,把 所 有 峰 值 压 扁 到 T h r e s h o l d 这 个
值 , 2, 自 动 提 升 相 应 的 dB 值 , 比 如 你 的 Threshold 定 为 -8, 那 么 L2 就 自 动
给 你 提 升 8dB 。
L2 原 理 是 如 上 文 所 说 , 那 么 , L2 到 底 应 该 怎 么 用 呢 ? 好 多 人 有 这 样 的 疑 惑 :
用 了 L 2 和 L 3 ,感 觉 音 量 是 上 去 了 ,但 我 的 音 量 比 例 全 乱 了 或 者 我 的 音 色 改 变
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但一般出现了这种情况,如果不是因为压的太多,很
大的可能是因为缩混没缩好。比如人声缩的太大,再一压,当然首当其冲的
就 是 人 声 ,于 是 人 声 和 伴 奏 的 音 量 比 例 就 破 坏 了 。大 家 都 是 1 米 7 ,天 塌 了 一
人砸掉 5 厘米,你非顶个姚明在正中间,不先砸他砸谁„
想 在 加 了 L2 后 让 声 音 不 出 现 大 的 变 化 , 必 须 缩 混 地 比 较 正 确 , 如 果 在 正 确 调
整 L2 后 突 然 发 现 音 量 比 例 全 错 了 , 应 该 先 找 找 自 己 缩 混 的 毛 病 。 不 要 着 急 说
L2 是 垃 圾 ~
当然,很多朋友由于设备的限制(比如音箱不准,房间不准,不允许开到合
适的音量等问题),肯定在缩混时会产生音量比例问题,有没有办法能加了
L2 后 不 出 大 问 题 呢 ? 当 然 有 办 法 , 那 就 是 缩 混 之 前 直 接 挂
L2„ „ „ „ „ „ „ „ „ „ „ „
先 在 总 线 挂 上 L2, 再 缩 混 , 这 样 你 听 到 的 直 接 就 是 最 终 效 果 , 不 用 考 虑 其 他
问 题 了 。但 是 ,这 样 并 非 长 久 之 计 ,先 加 L2 ,对 动 态 的 把 握 就 不 那 么 简 单 了 ,
等于你在同时进行缩混和母带,所以说,有得必有失,好诗啊好诗。
这 么 长 时 间 了 , 发 现 一 个 小 问 题 , 就 是 很 多 人 对 L2 的 钟 爱 要 远 大 于 L3,
按 理 说 ,L 3 是 L 2 的 升 级 ,应 该 更 喜 欢 L 3 才 对 啊 ? 可 是 很 多 人 反 映 这 个 问 题 ,
那 就 是 L3 用 了 , 感 觉 声 音 变 薄 了 , 或 者 变 闷 了 , 等 等 等 „ 这 又 是 为 什 么 呢 ?
这里有个“优先级”的问题。
我 们 都 知 道 , L3 是 多 段 的 压 限 , 可 以 给 低 频 , 中 频 , 高 频 分 配 不 同 的 压 限 程
度 , 但 是 , 这 并 不 意 味 着 L3 等 于 好 几 个 滤 波 器 加 好 几 个 L2, L3 的 算 法 相 当
复 杂 , 要 知 道 , 即 便 你 低 频 压 到 -5, 中 频 压 到 -5, 高 频 压 到 -5, 三 个 频 段 加
起 来 依 然 有 可 能 劈 掉 。 所 以 说 , L3 并 不 等 于 好 几 个 L2, 它 必 须 合 理 分 配 每 个
频段的压限的程度,最终必须保证这几个频段合起来不劈。
L3 为 了 解 决 这 个 问 题 , 引 入 了 “ 优 先 级 ” 的 概 念 , 也 就 是 L3 上 面 的 :

这个钮。什么是优先级呢?
咱 们 先 举 个 例 子 , 有 个 人 名 叫 叫 “ 音 频 ” , 手 里 有 30 块 钱 , 这 时 来 了 个 人 名
叫“压限器”,他是个横不讲理的万恶的封建社会的大贪官,他说:我奉混
音 师 之 命 , 你 手 里 只 许 有 20 块 钱 ! 于 是 抢 走 了 音 频 手 里 的 10 块 钱 , 音 频 只
剩 20 块 钱 了 。 这 是 L2。 换 成 L3 , 事 情 就 不 一 样 了 。 低 频 中 频 和 高 频 是 三 个
人 ,三 个 人 一 共 有 30 块 钱 ,这 时 压 限 器 又 来 了 ,说 你 们 不 许 一 共 有 30 ,太 多
了 ! 你 们 只 能 一 共 有 20 块 钱 。 这 下 低 频 中 频 和 高 频 就 犯 难 了 , 说 我 们 各 自 的
钱不等,那是低频你多出点,还是高频你多出点呢?压限器等不及了,说:
“ XXX ! 快 点 ! 老 子 还 要 去 下 一 个 村 子 呢 ! ” 于 是 几 个 人 商 议 , 低 频 钱 多 , 有
20 块 钱 , 所 以 他 出 了 5 块 钱 , 高 频 和 中 频 一 人 各 有 5 块 钱 , 所 以 只 出 2.5 块
就 好 了 。 这 样 , 压 限 器 拿 着 10 块 钱 , 快 乐 地 走 了 , 低 频 一 脸 不 高 兴 : “ 靠 ,
同是频谱仪上混的,凭什么我比你们多出 2 块 5 啊!”
这 就 是 为 什 么 很 多 人 加 了 L3 之 后 低 频 变 少 了 的 原 因 ― ― 低 频 原 本 比 较 多 , 那
好 吧 , 那 L3 就 专 门 多 砍 砍 低 频 , 把 低 频 砍 没 了 , 这 样 高 频 和 中 频 不 用 压 也 能
不劈了,万事大吉„
你 可 以 做 个 试 验 ,打 开 L 3 ,素 材 的 那 个 频 段 越 多 ,加 了 L 3 之 后 反 倒 被 压 的 越
狠,这样的效果往往不是我想要的,比如舞曲,要的就是低频重点,你压多
了,老子怎么在夜场混啊?这就要用到“优先权”了。
低频上次吃了亏,这回学乖了,买通了混音师,得到了很高的优先权,于是
下 回 压 限 器 来 收 费 ,还 是 大 家 一 共 3 0 ,要 交 出 1 0 块 ,但 由 于 事 先 买 通 了 压 限
器,低频这回一个子都不用交了。高频和中频没办法,只好各交 5 块„„结
果 , 低 频 剩 下 20 块 , 而 中 频 和 高 频 各 只 有 0 块 了 „ „ 朋 友 们 ! 封 建 社 会 是 多
么腐败啊!
不 知 各 位 明 白 了 否 : L3 在 压 的 时 候 , 必 须 保 证 最 后 得 到 的 结 果 不 劈 , 至 于 哪
个频段压得多一点,那个频段少一点,它是不管的,它只能把原本比较多的
压得多一点,把原本少的压少一点。
看似是公平对待,但实际上可能我们就需要低频多一点,或者我们就需要中
频多一点,所以我们必须通过调整每个频段的优先权,优先权越大的,压得
越 少 , 比 如 我 们 把 低 频 的 优 先 权 调 的 很 大 , 那 么 L3 就 明 白 : “ 哦 , 低 频 比 较
重要,好,那我去压高频和中频好了”。

因 此 , 加 了 L3 之 后 , 必 须 根 据 歌 曲 的 内 容 不 同 , 去 调 整 各 个 频 段 的 优 先 权 ,
才 能 得 到 良 好 的 效 果 。调 整 好 了 的 话 ,L 3 比 L 2 能 得 到 更 细 致 的 压 限 效 果 ,但
调整不好,音色就会发生变化,真是麦香鱼和油饼不可兼得,又一首好诗„
写了半天,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压缩器不影响频率特性?

早 在 2 0 0 0 年 的 音 响 技 术 文 章 上 就 有 关 于 均 衡 和 压 缩 连 接 顺 序 的 讨 论 ,2 0 0 0 年
第 一 期 的 音 响 技 术 01 刊 上 刊 登 了 一 篇 《 压 限 在 扩 声 系 统 的 链 接 问 题 分 析 》 。
文章的观点是均衡放在压限器前影响频率特性。于是对两种顺序进行分析:
1、 先 压 缩 后 均 衡

这个过载了。只要你好好控制,过载没什么可怕的,我就不多说了。

2、 先 均 衡 后 压 缩
这时候文章中讨论了两种情况
①假如均衡处理后的信号只有部分被压缩

经过均衡部分被压缩这时,均衡处理后的信号被部分压缩(进入压限器工作
范围的信号),压缩后频响曲线有一定改变。
②假如均衡器输出的全部信号全部被压缩

经过均衡全部被压缩

这 时 候 信 号 全 部 被 压 缩 , 频 响 曲 线 有 较 大 幅 度 改 变 。 后 来 的 05 月 刊 里 , 有 些
朋友对这一说法产生怀疑,于是发表《压缩不影响频率特性》
文中说道,压缩器属于振幅控制设备,相当于自动推子,其作用效果等同于
衰减器乃至于音量推子。
即在同一时间内不可能对低频的压缩和对高频的压缩不相等。

为了验证这一结论,我自己就做了一个试验。试验目的是验证压缩器是否影
响频率。
首 先 用 CooEidt 建 立 一 个 1000Hz 左 右 的 粉 红 噪 。
于 是 在 NUENDO 中 插 入 如 下 效 果 : 频 谱 仪 、 压 缩 、 频 谱 仪 。
在 insert1 上 的 频 谱 仪 如 下

所挂的压缩参数如下

好 然 后 我 们 开 始 计 算 , 10kHz 的 地 方 达 到 -10db , 我 的 TH 值 在 -30, 即 超 过 了


20 个 db , 压 缩 比 为 2 比 1 , 即 每 超 过 TH 值 2 个 db 只 允 许 超 过 1 个 db, 现 在
超 过 了 TH 值 20 个 db, 即 只 允 许 超 过 TH 值 10db。 所 以 最 终 电 平 在 -20db。 那
么 关 键 在 于 2kHz , 只 有 -50db , 这 一 频 段 并 没 有 超 过 TH 值 , 那 么 这 一 频 段 的
信号是否被压缩呢?

下 面 是 insert5 上 的 , 即 最 终 频 谱 。

图 中 可 以 看 到 压 缩 器 也 对 2k 的 信 号 进 行 压 缩 , 并 且 各 频 段 压 缩 结 果 都 一 样 。
得出结论就是压缩器不影响频率特性。我们要深刻理解压缩器的原理,总电
平 是 否 超 过 TH 值 才 是 关 键 , 而 不 是 某 一 个 频 段 的 电 平 是 否 超 过 TH 值 , 这 也
就 是 2000 年 的 时 候 《 音 响 技 术 》 发 表 了 《 压 限 在 扩 声 系 统 的 链 接 问 题 分 析 》
之后短短 4 个月就有人指出了错误,其错误就在于认为压缩器会分析个频段
的电平而进行压缩。 (除非是多段压缩) 可是均衡在压缩之前或
之 后 有 没 有 差 别 呢 ? 答 案 是 有 。 经 过 均 衡 的 信 号 总 电 平 一 定 会 发 生 改 变 ,这 是
总 电 平 的 改 变 引 起 后 面 的 压 缩 结 果 不 同 .同 时 , 这 个 涉 及 到 响 度 的 问 题 , 压 缩
后感觉低频确实厚实了。。不过这属于心里声学的内容,涉及到响度。
1、 有 时 候 人 耳 对 持 续 一 定 时 间 的 较 高 电 平 的 信 号 感 觉 较 强 烈 , 对 于 高 电 平 瞬
态信号却没什么感觉。
2、 对 1000 赫 兹 的 声 音 比 200 赫 兹 的 敏 感 , 而 当 压 缩 后 , 压 缩 可 以 使 RMS 提
升 ,即 提 升 低 电 平 衰 减 高 电 平 ,使 声 音 长 时 间 处 于 较 高 电 平 ,R M S 提 升 意 味 着
响 度 增 大 。 响 度 增 大 以 后 200 赫 兹 这 些 本 来 不 容 易 察 觉 的 也 变 得 明 显 了 。
3、 对 于 越 复 杂 的 信 号 这 个 现 象 越 明 显 , 上 面 的 试 验 用 的 是 1000 赫 兹 的 粉 红
噪,其电平是相对稳定的,所以结论也是对的。但是,当信号越复杂,压缩
器 的 a t t a c k 时 间 和 r e l e a s e 时 间 对 低 频 影 响 非 常 大 ,a t t a c k 时 间 很 短 时 ,压
缩器在极短时间内压下来,我们的耳朵对低频,而且是短暂的低频根本没什
么 感 觉 , 因 此 , 在 压 缩 人 声 的 时 候 , 你 会 感 觉 到 声 音 变 薄 了 。 attack 时 间 较
长 短 时 ,会 感 觉 低 频 突 兀 ,有 点 冲 ,但 过 一 会 又 消 失 了 。a t t a c k 时 间 和 r e l e a s e
时间设置得比较合理的时候,感觉人声贴近了,有点近讲效应了,听起来更
舒服了等等。。。
那么现在解释一下以上 3 点,引入分贝、等响曲线和电平表的小知识讲解一
下,人类的听觉反应是基于声音的相对变化而非绝对的变化。对数标度正好
能模仿人类耳朵对声音的反应。分贝是音量的单位,分贝数越大代表的所发
出 的 声 音 越 大 , 分 贝 在 计 算 上 是 每 增 加 10 分 贝 , 则 声 音 大 小 约 是 原 来 的 十
倍 。 也 就 是 说 , 20 分 贝 的 声 音 功 率 是 10 分 贝 功 率 的 十 倍 , 30 分 贝 的 声 音 功
率 是 20 分 贝 声 音 功 率 的 十 倍 , 以 此 类 推 。

怎么去理解这个对数关系呢?
这 么 说 吧 , 从 -42db 增 益 到 -36db , 感 觉 音 量 变 化 很 不 明 显 , 但 是 从 -12 增 益
到 -6 感 觉 音 量 变 化 非 常 大 。
人 类 耳 朵 对 声 音 的 敏 感 度 取 决 于 声 音 的 频 率 。 对 于 1000 赫 兹 左 右 的 声 音 , 人
类耳朵的反应最灵敏,而对低频率的声音,敏感度则较低。因为频率不同时,
人耳的主观感觉不同,所以对应每个频率都有各自的听阈声压级和痛阈声压
级,把它们联结起来就能得到听阈线,称为等响曲线。

怎么去理解等响曲线?当音量较小时,人耳对高低音感觉不足,而音量较大
时,高低音感觉充分。
那么现在复习一下《动态神功》就不难理解了。

压 缩 器 一 下 子 就 把 电 平 提 升 了 ,并 且 - 2 4 到 0 这 部 分 动 态 被 控 制 在 - 1 2 到 - 6 这
么 一 个 较 高 电 平 区 域 .这 说 明 我 们 压 缩 后 各 部 分 频 率 ( 低 频 和 高 频 ) 一 下 子 就
达 到 人 耳 可 听 域 ,并 且 持 续 一 段 时 间 在 较 高 电 平 区 域( RMS 提 升 )。这 就 解 释
了为什么压缩后我们感觉低频提升了。
对 于 现 场 扩 声 而 言 ,若 是 为 了 保 持 信 号 相 对 均 等 ,那 么 压 缩 器 在 前 在
后 都 无 所 谓 ;若 是 保 护 设 备 安 全 性 则 最 好 把 压 缩 器 放 在 最 后 。( 我 说 的 是 现 场 )
然 后 这 让 我 想 到 多 段 压 缩 ,多 段 压 缩 情 况 又 不 一 样 了 , 例 如 C4, 它 之
前 首 先 分 频 ,相 当 于 4 个 独 立 的 音 轨 分 别 压 缩 ,这 时 频 率 特 性 就 改 变 了 .其 作 用
范 围 可 以 看 成 是 局 部 处 理 .相 当 于 自 动 EQ,当 然 会 影 响 频 率 特 性 。

Kinghand 缩混教程

一:缩混过程简介

综合前面的一些课程,我已经把前期录音的基础部分都讲过了。现在,咱们
来说说缩混。
谈到缩混,就不能不说编曲。因为编曲的时候所选用的音色对缩混有着至关
重要的影响。有些时候,有些朋友听到一首歌,觉得效果不太好,就开始骂
录音师,说录音师的缩混很糟烂等等。其实这些朋友你们有没有听过这首歌
没缩混之前的样子呢?就象有一次,我给某乐队缩混,完了之后,他们说我
缩 的 BASS 打 弦 音 色 不 够 漂 亮 , 于 是 我 问 他 们 , 想 要 什 么 样 的 BASS 音 色 , 于
是 他 们 给 我 找 了 一 盘 CD, 说 让 我 缩 出 那 上 面 的 音 色 感 觉 来 , 我 听 过 之 后 , 从
合 成 器 的 ROLAND 音 色 扩 展 卡 “ bass & drum"里 找 出 第 一 号 音 色 , 问 他 们 是 不
是 要 这 种 打 弦 音 色 , 他 们 说 没 错 。 我 于 是 打 开 频 谱 仪 , 让 他 们 看 那 个 BASS 音
色 的 频 谱 , 在 4500hz 上 有 明 显 的 凸 起 , 然 后 我 又 放 那 个 BASS 手 弹 的 BASS,
1500hz 以 上 就 什 么 都 没 有 了 , 我 告 诉 他 们 , 你 们 所 说 的 那 种 音 色 感 觉 , 主 要
就 是 在 4500hz 上 体 现 出 来 的 , 但 是 你 们 用 的 BASS 音 色 不 好 , 我 早 就 说 过 ,
但 是 你 们 不 换 ,那 我 有 什 么 办 法 ? 那 个 B A S S 手 说 ,某 录 音 棚 里 的 录 音 师 说 了 ,
无 论 BASS 原 来 什 么 音 色 , 都 可 以 作 出 这 样 的 效 果 , 我 说 : “ 那 你 把 那 个 录 音
师找来,我付他钱,只要他能作到,就当我交学费了。”他说马上就去找,
结果也没下文了。其实,这不是笑话吗?你原来的音色在这个频点上根本什
么都没有,我怎么能生造出来呢?
同样的话,也适用在其他的缩混上,如果编曲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到音色
的选用对音乐整体效果的影响,那么,就很难作出一首优秀的作品来。我也
作编曲,记得我刚开始作编曲的时候,进棚的时候,就出现过被一些老录音
师骂的情况,他们说的就是我音色选用有问题。当然,一首作品,如果整体
效果有 3 问题,有可能是各方面的问题,我所说的只不过是可能性之一,大
家千万不要以为都是编曲的事,我也确实听到过缩混以后还不如缩混以前的
作品,说句不好意思的话,这样的事我也干过。
好了,言归正传。先说一下缩混的过程,这个过程根据每个人的习惯不同会
有 所 不 同 。 我 的 习 惯 是 , 只 要 这 首 歌 里 面 有 BASS 和 鼓 , 我 就 先 缩 他 们 。 首 先
是 BASS DRUM ( 地 鼓 ) 。 地 鼓 的 声 音 主 要 就 是 一 个 厚 薄 的 问 题 , 并 不 是 所 有 的
地鼓都越厚越好,而是要根据歌曲的整体风格来定的,在地鼓的缩混过程之
中,要注意不要因为因为增加地鼓的厚度而导致谐波叠加,那样会使声音听
起来很不谐调,而且容易产生听觉上的过载,也就是说,明明电平没有破,
但是听起来已经破了。
我们大家都知道一句话,叫做“贝司跟地鼓”,实际上这句话说的是贝司和
地 鼓 的 音 色 要 统 一 。 不 能 脱 离 开 , 因 为 BASS 和 地 鼓 是 整 个 音 乐 的 “ 地 基 ” 如
果这两件乐器分离开了的话,就会感觉整个歌曲不稳定。至于具体做法,我
会在后面讲到。
处 理 完 BASS 和 地 鼓 之 后 , 我 们 再 作 其 他 的 鼓 的 部 分 , 我 通 常 是 先 作 军 鼓 , 然
后 是 HI - HAT ,TOM,CYM,PERCUSSION , 最 后 是 一 些 打 击 效 果 音 色 , 那 么 整 个
鼓 和 BASS 缩 混 初 步 完 成 之 后 , 单 独 来 听 , 已 经 是 有 很 完 整 的 声 场 的 。 而 不 是
感觉很干,或者很窄。也就是说,如果这首歌有整套鼓的编配的话,那么在
鼓 和 BASS 都 缩 混 完 成 的 时 候 , 整 个 空 间 架 构 就 应 该 已 经 搭 好 了 。 而 且 , 整 个
空间的各个主要相位点都已经能够被占据了。
在这里,我先说一句,我所讲的这种缩混方法是比较传统的缩混方法,现在
的很多的缩混已经有很多改变了,我自己也作了很多在缩混上的改变,但是,
从基础的角度来说,我讲的这些东西能够让更多的朋友尽快的掌握规范的缩
混方法,先学走,然后才学跑嘛。
然后,是钢琴,或者是吉它,就看这两种乐器哪个在歌曲当中更占主导地位
了 , 也 就 是 说 , 缩 混 完 鼓 和 BASS 之 后 , 接 下 来 缩 混 在 所 有 乐 器 中 最 占 主 导 地
位的音色。如果是钢琴或者是吉它的话,要注意的是,不要因为突出这个音
色而导致乐队的整体比例失调。拿钢琴来说,如果仅仅是一个钢琴的话,当
然是越厚重越好,中高频越嘹亮越好,但是如果和乐队合在一起的话,就不
一 定 是 这 样 了 , 首 先 , 他 的 厚 重 部 分 不 宜 超 过 BASS , 而 其 嘹 亮 的 部 分 也 最 好
不要超过鼓组中的军鼓。因为一旦钢琴的力度感太强,超过了鼓的力度感的
话,就会感觉整首歌当中,鼓组是多余的,完全不必要的。
接下来,是更次要的乐器,还是遵循上面的原则,不要超过主要乐器的声场
范围,和力度范围。依此类推。但是,有一点是例外,当一些特殊音色偶尔
的点缀在音乐中的时候,是可以在一瞬间凌驾于所有乐器的声场之上的。但
决不可长久。否则会让人感觉喧宾夺主。
我补充一句,次要乐器与主要乐器的关系绝不仅仅是音量的关系,可千万不
要以为把次要乐器的音量作得比主要乐器都低,就可以了,是一种声场关系,
具体的我后面再讲。
乐队缩混完毕之后,最后是缩混人声,在主流音乐的缩混中,人声的最关键
就是要让听众能听清每一个字。
好 了 , 这 次 我 只 是 就 缩 混 作 一 个 简 单 的 介 绍 , 关 于 EQ, 压 限 、 效 果 器 等 等 ,
我将在后面详细的讲。大家不要着急,我都会讲到的。

二 : EQ ( 一 )
首 先 ,还 是 来 说 一 些 E Q 的 基 本 概 念 吧 。E Q 是 均 衡 器 的 缩 写 。它 的 基 本 作 用 是
通过对声音某一个或多个频段进行增益或衰减,达到调整音色的目的。当然,
E Q 还 有 一 个 显 著 的 功 能 ,降 噪 。E Q 通 常 包 括 如 下 参 数 :F ( r e q u e n c y ) ,频 率 ― ―
这 是 用 于 设 定 你 要 进 行 调 整 的 频 率 点 用 的 参 数 ; G(ain) , 增 益 ― ― 用 于 调 整
在 你 设 定 好 的 F 值 上 进 行 增 益 或 衰 减 的 参 数 ; Q(uantize)― ― 用 于 设 定 你 要
进行增益或衰减的频段“宽度”。要注意的一点是:当你设定的 Q 值越小的
时候,你所处理的频段就越宽,而当你设定的 Q 值越大的时候,你所处理的
频段就越窄。
我们常见的均衡器有几种,一种是最简单的,定频点、定 Q 值三段均衡器。
这 种 均 衡 器 , 在 比 较 低 端 的 调 音 台 上 经 常 可 以 见 到 。 分 别 标 注 : LOW, MID、
HIGH 来 代 表 他 们 所 处 理 的 频 段 。 这 种 均 衡 器 大 部 分 属 于 低 端 产 品 , 除 了 增 益
以外,没有可调性,也比较欠缺专业水准。还有一种是定 Q 值、定频点的多
段均衡器。这种均衡器,在现场扩声的时候常会用到。用于补偿现场的声场。
大 概 从 20 段 左 右 的 到 40 段 左 右 的 比 较 多 见 。 再 有 , 就 是 我 们 现 在 主 要 要 讲
的,录音中常用的不定值均衡器,常见的有 3 段的或者 4 段的。这样的均衡
器没有任何参数是预先设定好的,都需要我们自己去调整。
接下来,插一个大家常问的问题。那就是:到底在前期录制乐器或者人声的
时 候 , 是 否 需 要 加 EQ? 关 于 这 个 问 题 , 大 家 已 经 讨 论 过 很 多 次 了 , 每 个 人 的
习惯不同,做法也会有所不同。我在这里,只是说明我个人的看法。首先:
我们无论对声音作什么样的处理,都是为了音乐的整体服务的。也就是说,
直到一首歌缩混完成的时候,我们才真正的确定我们到底想要什么。那么,
如 果 你 在 前 期 录 制 的 时 候 就 由 于 无 论 任 何 原 因 把 声 音 加 了 EQ 处 理 的 话 , 那 么
在后期缩混的时候,你就没有后悔的余地了。是不是?
一、降噪
现 在 , 我 们 先 来 说 一 下 EQ 的 降 噪 功 能 。 我 们 录 音 无 论 是 用 于 何 种 用 途 , 我 们
都会希望得到最好的声音,但我们在录音的过程当中,由于种种不可预见的
原因,经常会产生各种噪声,或者是我们不想要的乐器泛音。这时,我们可
以 用 EQ 来 达 到 降 噪 的 效 果 。 在 讲 到 这 个 话 题 的 时 候 , 我 不 得 不 说 的 是 , 我 依
然坚持我一贯的观点,无论如何,我们要想尽办法争取在前期录制的时候,
得到我们能够得到的最好的声音。而不要依赖后期的处理。因为无论你用了
多么先进的设备,或者多么高级的软件,后期的处理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增加
声音的损失。而且,在缩混的时候,我们由于要兼顾降噪和音色处理,会使
我们的缩混创造受到束缚。
1、 超 低 频 噪 声 : 这 种 情 况 可 能 是 由 于 我 们 的 录 音 棚 建 造 在 嘈 杂 的 市 中 心 ,
或者录音棚下面有地铁经过导致的。比如,中央音乐学院里面的某一楼录音
棚,由于其下面有地铁经过,站在里面会经常感觉到极轻微的振动。这中噪
声的频率非常低,并且不在我们任何的乐音频率范围之内。所以我们可以非
常大胆的切他一刀。不过,需要说的是,这种噪声因为其频率非常低,几乎
超过了人耳的听觉范围,所以经常会被我们忽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
利用频谱议来对声音进行扫描,一旦发现这样的噪声,立即去除,否则,当
你的音乐缩混完成的时候,会感觉低频部分非常脏而且没有力度。在处理这
样 的 噪 声 时 , 直 接 使 用 EQ 的 低 切 就 可 以 了 。 也 就 是 把 低 于 某 个 频 率 点 的 声 音
全部过滤掉。
2、 电 器 或 干 扰 噪 声 : 我 们 的 录 音 间 当 中 的 电 源 大 部 分 不 会 去 用 动 辄 十 万 元
以上的高端稳压设备。而且,我们在录音的时候,是有很多设备都同时工作
的,那么,就会无可避免的产生电器之间的干扰而导致噪声。其实,很多数
字低端调音台的声音听起来有些脏,就有一部分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的。这
种噪声在高频和低频部分都可能产生。我们可以分别用高通活低通滤波来消
除他们,当然,这种噪声的消除,要建 立在不损失原声音质的情况下。比如,
我们可以开启低通滤波,然后逐渐升高滤波频点,直到我们听到全部的乐器
原声,然后,我们再关掉滤波,对比一下原声和处理后的声音,看看是否损
失了什么。其实,我们要过滤掉的,也就是极高频那一小部分,或者极低频
的一小部分。
3、 平 衡 与 非 平 衡 的 传 输 噪 声 : 在 我 们 录 制 电 吉 它 的 时 候 , 非 常 容 易 发 生 这
样 的 情 况 。会 听 到 电 吉 它 发 出 嗡 嗡 的 噪 声 ,这 个 噪 声 大 部 分 产 生 在 5 0 h z 左 右 ,
解 决 这 样 的 噪 声 , 最 好 是 用 改 变 其 物 理 连 接 , 而 非 用 EQ。 比 如 , 大 部 分 的 电
吉它都用的是非平衡的音频输出,那么,我们要尽量减短非平衡线路的长度。
并 且 记 住 ,在 吉 它 信 号 进 入 调 音 台 以 前 ,一 定 要 用 D I 盒 进 行 电 平 匹 配 ,这 样 ,
我们才能得到更加干净的声音。
4、 谐 波 共 振 与 泛 音 啸 叫 噪 声 : 这 种 噪 声 不 但 会 破 坏 你 的 声 音 , 而 且 还 会 使
电平过载。举个例子,电吉它的声音里,尤其是失真吉它,它的高频部分正
是 我 们 想 要 的 , 但 其 实 电 吉 它 最 漂 亮 的 声 音 高 频 部 分 大 多 在 8khz 以 下 , 我 们
可以把多余的部分用低通滤波去掉。这样,可以使声音尽量干净。另外,在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希望听到平滑、圆润、流畅的声音,但我们的乐器经
常会由于不必要的泛音而产生“啸叫”(不是由于回授产生的那种啸叫)。
具 体 说 , 就 是 在 我 们 听 一 段 吉 它 SOLO 的 时 候 , 我 们 会 突 然 感 到 有 一 声 或 者 几
声 非 常 突 出 , 或 者 刺 耳 。 或 者 是 , BASS 的 某 个 声 音 , 我 们 会 感 觉 它 和 整 个 房
间都在一起振动,这些都是会破坏我们音乐的声音。我们可以先设定一个极
高 Q 值 的 EQ, 大 幅 度 的 进 行 增 益 ( 大 概 6~ 12db, 当 然 , 我 们 需 要 先 降 低 我
们的监听音量,否则会损伤我们的耳朵或监听设备)。然后,通过调整频率
点来找到你不想要的声音振动的频点进行消除。通常,将你找到的频点衰减
6 d b 左 右 就 够 了 。不 过 ,需 要 注 意 的 是 ,大 部 分 缩 混 用 的 均 衡 器 的 Q 值 都 无 法
达到那么大,也就是说,它所调整的频段宽度无法达到我们需要的那么窄,
如果用硬件的话,我们最好用一个定 Q 值的,多频段均衡器,因为这种均衡
器 的 Q 值 通 常 很 高 , 带 宽 很 窄 。 如 果 用 软 件 的 话 , 我 推 荐 用 WAVES 的 Q 系 列
EQ。 另 外 需 要 注 意 的 是 , 一 件 乐 器 里 可 能 有 不 止 一 个 频 点 需 要 你 作 这 样 的 调
整,我们一定不要在这方面偷懒,一定要花时间去一遍一遍的听,直到整个
乐器听起来都是平滑而流畅的。(待续„„)

EQ( 二 ) — — 声 音 的 润 色
1 、中 国 有 一 句 古 话 :“ 水 能 载 舟 ,亦 能 覆 舟 。” E Q 的 使 用 也 是 这 样 。用 好 了 ,
可以让我们对声音进行润色,用不好,就会破坏声音。尽量不要“切”掉某
些 声 音 的 频 段 , 记 住 : EQ 对 于 声 音 最 主 要 功 能 是 润 色 , 而 不 是 “ 修 理 ” 。 另
外 , 不 要 为 了 使 用 EQ 而 使 用 EQ , 只 有 当 真 正 需 要 的 时 候 才 去 使 用 它 , 因 为 ,
无论在什么时候,保持声音的自然将是最好的。
2、 每 一 种 声 音 分 为 下 面 几 个 部 分 : 基 音 、 主 泛 音 、 副 泛 音 和 高 频 泛 音 。 每 一
件乐器的基音频段都是很窄的。比如说,标准音 A 这个音,他的基音仅仅指
440hz, 而 不 包 括 其 他 的 倍 频 。
提升一个声音的主泛音,会使声音更加温暖或者更加冰冷。提升一个声音副
泛音,会使声音更加柔软、平滑,并且更加突出。提升一个声音的高频泛音,
会使声音更有湿润的感觉。但是,以上我所说的仅仅是泛指,因为,每一种
乐器发声的时候,都会有数十个甚至上百个泛音同时发生。而其中有些泛音
会对声音产生积极的影响,而有些泛音却相反。并且,并不是所有对声音有
积极影响的泛音都集中在一个区域内。所以,我无法告诉大家一个准确的数
值。并且,在我们计算倍频程的时候,各种乐器的算法也是不同的。并不是
向再均衡器上那样,有一个固定的倍频程计算方法。
那么,我们要怎么样才能找到每一件乐器的好听的那个“点”呢?其实,没
有 真 正 的 规 律 , 只 有 依 靠 我 们 的 耳 朵 , 在 我 们 调 整 EQ 的 时 候 , 先 用 扫 频 的 方
式(这种方式上节课已经讲过使用方法了)来确定那些频段是我们真正想要
提升或衰减的,然后再去进行适当的处理。
3、 在 作 声 音 润 色 的 时 候 , 尽 量 不 要 叠 加 两 块 以 上 的 EQ 同 时 使 用 , 因 为 这 样
有 可 能 导 致 你 对 E Q 所 调 整 的 频 段 混 淆 ,而 破 坏 声 音 。另 外 ,E Q 还 有 调 整 声 音
远近的作用,一般情况下,我们作调整声音的远近感觉的时候,通常都用混
响 或 者 DELAY ,或 者 两 者 结 合 使 用 。但 是 ,在 自 然 界 当 中 ,声 音 的 远 近 感 觉 不
仅仅是由混响决定的,因为声音在空气中传输的时候,随着距离的增加,高
频的损失会比低频更加快,那么,当我们想要制造出一种听起来比较远的声
音 的 时 候 , 我 们 不 仅 仅 需 要 用 混 响 来 调 整 声 音 的 空 间 感 , 而 且 , 还 要 用 EQ 来
调整除了混响以外的原本声音,以使声音具有真正的距离感。另外,我们通
常都追求亮丽的声音。但是,过多的亮丽的声音会使各个乐器之间更难于融
合,而使音乐缺乏整体感觉。那么,在这种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衰减一部分
声音的低频或高频,使声音溶入整个音乐当中。当然,你也可以增益这些频
段,看情况需要了。但是,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要过分的提升高频活低频,
否 则 会 使 音 乐 太 “ HI - FI” , 并 且 由 于 人 的 听 觉 音 量 是 有 限 的 , 在 相 同 的 音
量下,会使中频听起来比较弱,并且没有力度。
4、 如 果 两 个 乐 器 在 演 奏 相 同 的 声 部 , 那 么 我 们 就 很 难 让 他 们 听 起 来 是 两 个 不
同的东西。与其这样,不如干脆就把他们变成一种声音,其实,这也是合成
器上制作复合音色的原理。因为如果你一定要时他们听起来是两个不同的声
音,只会使每一个声音都失去其应有的力度以及穿透力,但当你试图把他们
变成一个声音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已经创造出了一种新的乐器,一种新的
音色。
5、 制 作 真 正 丰 满 的 音 色 : 也 许 在 你 缩 混 完 成 一 首 歌 之 后 , 你 会 觉 得 这 首 歌 的
声 音 薄 , 不 够 冲 击 力 等 等 , 但 是 , 你 决 不 可 以 单 纯 的 加 整 体 EQ 来 迫 使 它 变 的
浑厚,或者变得有冲击力,那样,会使你的音乐听起来非常业余。真正好的
缩混在音色上是有很多讲究的。我在这里先大概说一下:低频乐器的音色要
有宽广而低沉的力量,但不是浑浊。高频乐器比如镲,要有让人能够兴奋起
来的爆炸感,但不是刺耳。至于箱琴,要使其具有想丝绸一般的光泽。我所
说的这些都是一些感觉上的东西,真正在缩混的时候,要靠大家自己把握,
因为几乎所有的缩混的情况都是不同的,没有办法说出一个统一的答案。
最 后 ,我 要 提 醒 大 家 几 个 原 则 ,第 一 、不 要 为 了 使 用 EQ 而 使 用 EQ,有 很 多 音
色 不 用 EQ 的 时 候 就 已 经 很 好 了 , 你 如 果 用 了 EQ 可 能 会 使 他 更 糟 糕 。 第 二 、
EQ 是 一 个 音 色 的 润 色 工 具 , 而 不 是 音 色 的 修 理 工 具 ( 虽 然 它 可 以 做 到 ) 。 第
三 、 EQ 没 有 真 正 的 规 律 , 所 有 的 声 音 的 调 整 要 依 靠 你 们 自 己 的 耳 朵 和 音 乐 感
觉。第四、当我们觉得已经完成缩混的时候,一定要休息一会儿,缓解耳朵
的疲劳,然后再来听一遍,你可能会发现原来的处理有不妥当的问题,不用
担心,这非常正常。只要把你认为不好的声音再润色一下就可以了。第五、
整个音乐的频率均衡非常重要,不要为了突出某一个乐器而破坏掉它。第六 、
PAN 和 EQ 的 结 合 非 常 紧 密 , 同 在 一 个 定 位 点 的 声 音 尽 量 要 避 免 在 频 率 上 的 冲
突,否则会脏。第七、无论你有多少缩混的经验,以及你有多先进的设备,
记住:前期录制的时候干净还原的声音是最重要的。远远比后期再去补偿要
重要的多。
好了,这节课,我就说到这里,在下个章节中,我将详细讲述各个频点在调
整音色时的作用。以利于大家参考。
在撰写本章节的时候,作者得到了国内著名录音师元元先生的大力支持,特
此感谢!

EQ ( 三 ) — — 一 些 常 用 音 频 点 的 使 用
50hz, 这 是 我 们 常 用 的 最 低 频 段 , 这 个 频 段 就 是 你 在 的 厅 外 听 到 的 强 劲 的 地
鼓声的最重要的频段,也是能够让人为之起舞的频点。通过对它适当的提升,
你 将 得 到 令 人 振 奋 的 地 鼓 声 音 。 但 是 , 一 定 要 将 人 声 里 面 所 有 的 50hz 左 右 的
声音都切掉,因为那一定是喷麦的声音。
70~ 100hz , 这 是 我 们 获 得 浑 厚 有 力 的 BASS 的 必 要 频 点 , 同 时 , 也 是 需 要 将
人 声 切 除 的 频 点 。 记 住 , BASS 和 地 鼓 不 要 提 升 相 同 的 频 点 , 否 则 地 鼓 会 被 掩
没掉的。
200~ 400hz , 这 个 频 段 有 如 下 几 个 主 要 用 途 , 首 先 是 军 鼓 的 木 质 感 声 音 频 段 ;
其次,这是消除人声脏的感觉的频段;第三,对于吉它,提升这个频段将会
使 声 音 变 的 温 暖 ; 第 四 、 对 于 镲 和 PERCUSSION , 衰 减 这 个 频 段 可 以 增 加 他 们
的 清 脆 感 。 其 中 , 在 250hz 这 个 频 点 , 对 地 鼓 作 适 当 的 增 益 , 可 以 使 地 鼓 听
起来不那么沉重,很多清流行音乐中这样使用。
400~ 800hz , 调 整 这 个 频 段 , 可 以 获 得 更 加 清 晰 的 BASS, 并 且 可 以 使 通 鼓 变
得更加温暖。另外,通过增益或衰减这个频段内的某些频点,可以调整吉它
音色的薄厚程度。
800~ 1khz , 这 个 频 段 可 以 用 来 调 整 人 声 的 “ 结 实 ” 程 度 , 或 者 用 于 增 强 地 鼓
的敲击感,比较适用与舞曲的地鼓。
1 k ~ 3 k h z ,这 个 频 段 是 一 个 “ 坚 硬 ” 的 频 段 。其 中 ,1 . 5 k ~ 2 . 5 k 的 提 升 可 以 增
加 吉 它 或 BASS 的 “ 锋 利 ” 的 感 觉 ; 在 2~ 3k 略 作 衰 减 , 将 会 使 人 声 变 得 更 加
平滑、流畅,否则,有些人的声音听起来唱歌象打架,你可以利用这样的处
理来平息演唱者的怒气!反过来,在这个频段进行提升也会增加人声或者钢
琴的锋利程度。呵呵。总的来说,这个频段通常被成为噪声频段,太多的话,
会使整个音乐乱成一团,但在某种乐器上适当的使用,会使这种乐器脱颖而
出。
3k~ 6khz , 声 音 在 3k 的 时 候 , 还 是 坚 硬 的 , 那 么 , 不 用 我 说 , 大 家 也 知 道 该
作 什 么 了 吧 。 至 于 6k, 提 升 这 个 频 点 可 以 提 升 人 声 的 清 晰 度 , 或 者 让 吉 它 的
声音更华丽。
6 k ~ 1 0 k h z ,这 个 频 段 可 以 增 加 声 音 的 “ 甜 美 ” 感 觉 。并 且 增 加 声 音 的 空 气 感 ,
呼吸感。并可增加吉它的清脆声音(但要注意,一定不要过量使用)。
PERCUSSION、 军 鼓 和 大 镲 都 可 以 在 这 个 频 段 里 得 到 声 音 的 美 化 。 并 且 , 弦 乐
和某些的合成器综合音色,可以在这个频段得到声音的“刀刃”的感觉(我
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样的声音)。
10k~ 16khz , 提 升 这 个 频 段 会 使 人 声 更 加 华 丽 , 并 且 能 够 提 升 大 镲 和
PERCUSSION 的 最 尖 的 那 个 部 分  。 但 是 , 需 要 注 意 的 是 , 你 一 定 要 首
先确认这个频段内是有声音存在的,否则的话,你所增加的肯定是噪声。呵
呵。
EQ 的 总 结 : 上 个 章 节 , 我 已 经 说 过 了 一 些 , 这 次 , 我 补 充 一 些 。 很 多 录 音 师
认 为 EQ 的 作 用 在 于 衰 减 而 不 是 提 升 , 我 个 人 不 这 么 认 为 , 而 且 , 在 我 缩 混 的
众多作品当中,我也从来没有这么用过。当然,如果你的均衡器的品质过于
糟糕,那我也没办法了。另外,不同的均衡器出来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千
万不要以为在这个均衡器上你这么作可以得到满意的声音,那么在别的均衡
器上也可以,这是错误的观念。至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你恐怕得去问均
衡 器 的 生 产 厂 家 了 。 好 了 , 关 于 EQ, 我 暂 时 讲 到 这 里 , 以 后 想 起 来 再 补 充 ,
下次我来讲压限器。

三:关于乐器的摆位和混响的初步使用
上 一 次 , 我 讲 到 EQ 的 时 候 , 曾 经 说 过 , 对 于 EQ 的 调 整 , 可 以 改 变 声 音 的 距
离感。最显著的做法是降低声音的高频,能够使声音听起来更远。但是,这
样的做法显然是不适合当今的流行音乐缩混的。因为,现在的流行音乐,越
来越多的追求声音的细节,以及音乐的响度。而对于音色之中高频的衰减,
会 丢 失 音 色 的 细 节 以 及 损 失 音 乐 的 响 度 。 相 比 之 下 , 用 EQ 辅 助 调 整 声 音 距 离
感的做法,更适合用于影视作品的缩混。
现 在 ,言 归 正 传 ,说 一 说 流 行 音 乐 的 乐 器 摆 位 。首 先 ,要 明 确 一 点 ,除 了 B A S S
D R U M 和 B A S S 具 有 比 较 常 规 的 摆 位 以 外 ,其 他 的 乐 器 几 乎 没 有 什 么 在 摆 位 上 的
规律。
那 么 , 首 先 , 就 来 说 BASS DRUM 和 BASS 。 曾 经 有 人 说 , 这 两 种 乐 器 不 能 摆 放
在完全相同的相位上,会导致两种乐器声音的模糊不清。我个人不同意这种
说 法 。 因 为 在 当 今 的 流 行 音 乐 中 , BASS DRUM 和 BASS 本 来 就 是 可 以 当 作 同 一
件乐器来处理的。两种乐器都是整个音乐的基础部分,而且,都具有那么多
相同的频响。如果硬要把他们分开的话,会导致音乐的基础部分不稳定,并
且使整个音乐欠缺凝聚力。既然是基础,那么,他们在常规的音乐缩混中就
要摆放在最中间的位置。
然 后 ,我 们 再 来 摆 放 同 样 最 为 乐 队 基 础 的 其 他 打 击 乐 部 分 。首 先 是 S N A R E ,在
早 些 年 , 大 部 分 的 音 乐 中 , 把 SNARE 放 在 音 乐 的 偏 右 方 向 , 也 就 是 大 概 1 点
到 2 点 之 间 的 位 置 。这 是 为 了 体 现 其 临 场 感 。S N A R E 在 现 场 摆 放 时 ,大 部 分 摆
在 鼓 手 的 左 手 边 , 但 比 HI - HAT 偏 右 。 也 就 是 在 观 众 的 偏 右 方 向 。 但 是 , 在
右 边 的 SNARE 会 使 音 乐 的 冲 击 力 降 低 。 现 在 的 流 行 音 乐 中 , 如 果 要 求 乐 队 的
大 冲 击 力 , 就 有 越 来 越 多 的 时 候 把 它 摆 在 中 间 。 由 于 SNARE 和 BASS DRUM 处
于基本完全不同的频段,所以不用担心会相互之间产生干扰。但是,如果是
JAZZ 或 者 一 些 非 常 柔 和 的 音 乐 风 格 , 那 最 好 还 是 把 它 摆 在 偏 右 的 地 方 。
下 面 是 HI- HAT , HI - HAT 需 要 摆 放 在 右 边 的 地 方 , 大 概 在 2~ 3 点 的 地 方 。
原 因 我 想 不 用 我 多 说 了 吧 ? 现 在 还 有 的 时 候 会 有 两 轨 H I - H A T ,分 别 在 左 右 两
边 , 打 击 的 节 奏 不 完 全 一 样 , 有 点 类 似 DOUBLE 的 感 觉 。
接 下 来 是 T O M ,大 家 如 果 用 的 是 音 源 里 出 来 的 声 音 ,那 么 ,直 接 按 照 音 源 里 的
声 相 摆 位 录 制 成 为 立 体 声 即 可 。如 果 是 从 录 音 棚 里 录 的 真 T O M ,那 么 ,所 用 的
鼓 三 通 或 者 四 通 的 比 较 多 。 如 果 是 三 通 , 那 么 高 通 摆 在 12 点 ~ 1 点 中 间 的 位
置 上 , 中 通 摆 在 10 点 半 ~ 11 点 半 的 位 置 , 地 通 摆 在 9 点 到 10 点 的 位 置 上 。
如 果 是 四 通 的 鼓 ,则 需 要 把 最 高 通 摆 在 1 点 半 ~ 2 点 半 的 位 置 上 ,其 他 的 和 三
通的一样。
最 后 是 CYMBAL , 大 部 分 的 情 况 下 , 我 们 会 使 用 其 中 的 三 个 , 最 左 边 的 、 最 右
边的,和中间的。同样,如果是音源里的声音,那么,直接录制立体声轨就
可 以 了 , 如 果 是 真 正 从 录 音 棚 里 面 录 的 , 要 记 住 , 它 们 和 TOM 的 摆 位 几 乎 是
相 同 的 ,但 是 不 同 的 是 ,C Y M 的 最 左 边 的 一 个 ,比 T O M 最 左 边 的 一 个 还 要 偏 左
一些,右边的也要偏右一些。
此 外 , 还 有 一 些 其 他 的 打 击 乐 , 比 如 COW BELL , BELL DRUM 等 等 , 大 家 可 以
根据平衡的原则随意摆放,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规则。但是,所有的打击乐在
摆位完成以后,整体听起来要有平衡感,不能有任何一件乐器特别的突出,
或者从整体的声相中脱离出来,原则上讲,打击乐不会有任何一件乐器处在
音乐的极左或者极右的位置。
接下来,我来说说一些其他乐器的摆位。首先是钢琴,现在用真钢琴的情况
已经越来越少了,如果是音源的钢琴,大部分就维持其在音源中的声像就可
以了。不用特别摆位。
然后是吉它。一般情况下,打底的吉它有两轨,可以摆在一左一右,而其在
左 右 的 程 度 , 则 视 音 乐 风 格 来 定 。 普 通 的 流 行 音 乐 , 可 以 摆 在 左 右 70 % 的 位
置,这样可以使吉它更好的融合在其他乐器里面。但是这样也有另一个问题,
那 就 是 如 果 有 相 同 音 色 的 吉 它 SOLO , 如 果 摆 位 不 当 , 就 可 能 产 生 声 场 模 糊 不
清 的 现 象 , 可 以 这 样 解 决 , 当 SOLO 出 现 的 时 候 , 可 以 把 打 底 的 吉 它 略 向 左 右
摆 一 些 , 空 出 更 多 中 间 的 位 置 给 SOLO。
如 果 是 R & B 或 者 一 些 U N P L U G 风 格 的 东 西 ,甚 至 于 是 T R A N C E ,都 可 以 把 吉 它 摆
在极左和极右。这样更有利于突出每一件乐器的细腻感。
其实,如果从原则上来说,每一件乐器摆在哪里,都是可以的,因为缩混本
来就是一个再创作过程。但是,如果你不想让乐器听起来很浑浊的话,那最
好能在摆位上多动动脑子,让他们听起来有些区别。而不是乱糟糟的堆在一
起。
那么除了左右以外,乐器的摆位还要分出前后来,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有立
体感的空间。那么,前后就是用混响器来作的了。
首先,我先来说常规的混响器使用方法。混响器通常包括以下参数:房间大
小,早期反射时间,混响时间,早期反射与混响的比例,混响密度,高频滚
降时间以及低频滚降时间等等,有些还可以调节混响的高中低频段的比例以
及频点。在最基础的混响使用中,要确保绝大部分的主要乐器使用相同的混
响参数,仅仅是混响比例不同,这样,才能造成所有乐器在同一个空间里演
奏的效果,否则,就会造成空间感的混乱。当然,一些特殊效果的声音除外。
那么,接下来,就是调整声音的远近了。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声音应该放在
最近的地方,什么样的声音应该放在最远的地方呢?
下面,我提供一个最常规的摆放方法,仅供大家参考,有些时候,乐器的远
近 和 现 场 的 乐 器 远 近 并 不 完 全 相 同 , 比 如 , CYMBAL , 在 整 个 的 鼓 组 当 中 , 它
是被放在最前面的,但是,我们在缩混的时候反而将它放在鼓组的最后面,
至于原因,因为它的高频非常多,如果放在前面,会导致整个音乐太炸,甚
至 会 影 响 到 人 声 。那 么 ,最 前 面 是 什 么 呢 ? 是 B A S S D R U M 和 B A S S 。往 后 是 S N A R E ,
再 后 PIANO 和 GUITAR , 然 后 是 HI - HAT, CYM , 弦 乐 群 一 般 放 在 最 后 , 对 乐 队
形成一个整体的包容感。当然还有一些铺底的音色,和弦乐是放在相同的距
离 上 的 。 SOLO 乐 器 基 本 要 和 SNARE 放 在 相 同 的 距 离 上 , 为 的 是 更 明 显 的 突 出
SOLO。 那 么 , 似 乎 这 个 章 节 讲 到 这 里 也 就 没 什 么 更 多 好 说 的 了 。 说 到 最 后 ,
就是,摆位可以随便摆,远近也可以随便放,最重要的是整个音乐的个性和
均衡度,在这两者中,无法辨别哪个更重要一些,音乐不能没有个性,也不
能没有均衡度。看你怎么去处理。
另外,这个章节既然说到了混响器的使用,就要说得全面一些。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混响器的作用是调整每一件乐器或者人声在声场中的距
离 的 。 但 是 , 并 不 是 所 有 人 都 知 道 , 混 响 器 和 EQ 以 及 压 缩 器 一 样 , 也 是 作 音
色的手段之一。因为每一种声音在不同的混响条件下发出来,听起来是不相
同的。那么,我们可以用混响器的某些条件,比如:混响时间、反射时间,
或者混响和反射的比例等来制造出不同听感的音色,然后再将这些音色融入
这 个 乐 队 中 去 。 但 是 , 对 于 这 样 的 要 求 来 讲 , PC 机 上 的 软 件 混 响 , 就 显 得 有
些 无 能 为 力 了 。只 好 依 靠 硬 件 混 响 ,或 者 基 于 D S P 运 算 的 混 响 了 ,比 如 P R O T O O L S
HD, 或 者 PULSAR 等 等 。
来自大师 Roger Nichols 的混音建议

作者:onlycan

混音有点象黑色艺术,象个黑匣子一样,但对于初学者来说还是有些简捷的方
法 来 入 门 , 我 们 来 听 听 大 师 Ro ge r N ic ho ls 几 十 年 经 验 的 建 议 。

R og er N ich ol s 19 68 年 就 加 入 音 乐 业 了 , 在 ABC 唱 片 公 司 以 及 华 纳 公 司 做 过 录
音 / 混 音 工 程 师 , 从 19 78 年 开 始 成 为 独 立 工 程 师 / 制 作 人 。 和 St ee ly D an 的 合
作 ,他 已 经 获 得 了 一 长 串 的 格 莱 美 奖 及 提 名 ,包 括 最 佳 工 程 师 专 辑《 T wo A ga ins t
N at ur e 》 。 从 1 97 7 年 开 始 推 广 数 字 录 音 , Ro der 设 计 制 造 了 第 一 台 数 字 音 频 打
击替代设备,经常跑遍世界做数字音频的讲习。
打开产品包装,连好设备,再看一下说明书的封面(没有人会真正全部看完说
明书,不是吗?),然后再试着录音、混音,这个操作过程是如何领会的呢?
就象学习吉他、学习画画那样,首先你得有一个正确的方向,然后便是经验的
积累。
市 面 上 有 上 百 种 书 来 学 习 ( 可 惜 都 是 外 文 的 , 而 且 国 内 很 难 买 到 ) 。 至 少 有 10
本 书 是 讲 述 那 些 主 流 D AW 软 件 的 , 比 如 P ro To ol s 、 So na r 、 C ub as e/ Nue nd o 、
D ig it al Per fo rm er 、 A do be Au dit io n 与 Log ic 等 等 。 而 关 于 录 音 和 混 音 方 面 的
书总体上也有很多,甚至还有些是关于母版处理的书。但是对部分人来说,看
这些书,和把这本书垫在枕头底下睡觉差不多。为什么呢?因为一定要有实践
的过程。录音和混音是门实践功夫很强的技术。
至于器材方面,我们使用一些手头的设备来学习。计算机现在够用的机型一般
也都很便宜了。如果你买不起软件的话,至少网上还有很多免费(确实免费的)
的多轨录音程序吧,再不行就试用一下那些商业软件的演示版。实际上学习录
音 之 前 倒 是 可 以 先 学 习 学 习 混 音 。 好 象 网 上 还 可 以 找 到 N in e In ch N ail s 等 乐
队 的 多 轨 版 本 歌 曲 下 载( 编 者 注 :N IN 确 实 搞 过 ,把 自 己 的 多 轨 混 音 放 到 网 上 和
歌迷互动)。

初学者要知道的在混音时你要克服的最大困难是,如果声音更响则所有声音听
起来都更好一些。所有声音!!即使你拿到了最烂的混音素材,但如果声音播
放地更响些,听起来感觉就不错。你拿到的混音素材越差尽,你就得尽可能地
让 它 播 放 得 更 响 一 些 。 但 这 个 技 巧 很 难 把 握 ??什 么 是 更 响 的 声 音 。
在棚子里你会经常看到这种现象,在混音快结束时,乐队要听回放效果又过来
了。吉他手对你说,把吉他给我调高些,就高一些吧。贝司手也偷偷摸摸地把
自己的贝司音量抬上去。鼓手也没闲着,“鼓的声音没有力度”,又慢慢地把
鼓编组声音朝上调。每个人都如此走了一遍之后,混音的结果和刚开始又一样
了,但是更响了。乐队很高兴,认可混音走人了。工程师把主推子推到标准位
置,然后收取最终混音。
如 果 混 音 里 的 某 个 乐 器 上 下 改 变 1/1 0 或 2/1 0 dB , ( 这 里 我 也 不 是 很 明 白 , 听
能 训 练 里 边 我 们 全 班 同 学 也 很 难 在 +- 0.5 DB 中 听 出 区 别 , 更 别 说 0 。 1 DB 了 , 这
个能力恐怕不是谁都有,难道大师说的是总电平得比例? )而且能够听得出变
化的话,那么这个乐器就混得相当不错。如果你按照上述标准对其它乐器的 电
平进行调节,但是根本听不出什么差别,那么这些乐器就有可能还有调节的余
地,也许是没调到位。问题可能是电平、均衡、压缩或混响,但是刚开始学习
混音又不容易很快地掌握。下面我们就这四点展开一些讨论。

均衡之平衡

研究一下任何可以分为两种成分的乐器:乐器低频部分与乐器高频部分。就拿
原声吉他来说,它的高音部分很重要,因为高音部分更能突出弹击吉他或扫弦
时的声音特点,在整体混音中可以说吉他高音部分表现了乐器的特性。而低音
部分则给出了声音的框架,让这种乐器在音轨中更为温暖。如果这两个部分的
平衡不是太恰当的话,那么吉他在声部中就显得不太合适,你总会感觉它不是
太响就是太闷。
我们先来看下弹击吉他弦或在演奏节奏声部时扫弦的情况。我们这时要一直调
节 原 声 吉 他 的 电 平 , 直 到 高 频 声 音 在 混 音 中 感 觉 正 确 为 止 , 什 么 意 思 呢 ?? 就 是
你 可 以 听 得 出 2 /1 0 dB 电 平 变 化 的 差 别 。现 在 暂 停 ,用 参 数 均 衡 器 设 置 低 音 Q 值
为 2 左 右 , 得 到 的 是 平 滑 较 宽 的 曲 线 , 而 频 率 则 设 置 在 2 50 Hz 左 右 。 上 下 移 动
均衡的增益,直到吉他低音部分在混音中感觉很恰当为止。你可以试着把吉他
的低音声部看作为另外一种乐器,让低音声部在混音中感觉很好,这是什么意
思 呢 , 如 果 你 对 低 音 声 部 做 了 2/ 10 dB 电 平 变 化 而 能 听 到 差 别 的 话 , 那 么 做 得
就很好了。
现在可以再进一步操作低音。一般来说,乐器的低音声部容易让乐器在混音中
显得很“混浊”。我的惯例是,如果你听不到,那么就不需要。打开均衡器的
最低波段,这时把它作为“高通滤波器”使用,或者是,如果可以独立操作高
通滤波器的话,就使用高通滤波器。一开始让频率保持最低状态,播放所有音
轨,包括混音中的原声吉他。开始缓慢抬升高通滤波器的频率,直到你可以听
到 原 声 吉 他 的 低 音 声 部 变 化 为 止 。看 一 下 高 通 滤 波 器 的 频 率 ,现 在 减 低 频 率 15 %
左 右 , 打 个 比 方 , 如 果 频 率 读 到 200 Hz , 那 么 就 再 减 30 Hz 到 约 17 0H z 位 置 。 如
果每种类似原声吉他的中音型乐器都这么操作一遍的话,就会消除混音中的
“混浊”问题。(这个也涉及到监听得低频下潜问题,所以有比较标准得监听
条件得大可参展学习。)

压缩情况

有些情况下,是演奏音符声音本身的问题,那么均衡器也就帮不上忙了,这时
你就有可能用一点压缩。请注意关键词:一点压缩!当然设置压缩器最好的方
式 是 ,一 般 听 声 音 的 效 果 ,一 般 根 据 正 确 的 判 断调 节 旋 钮 ,直 到 声 音 正 确 为 止 。
或是用另外一种“速成”的建议性方法来做:
设 置 比 率 为 2:1 。根 据 压 缩 器 的 不 同 情 况 ,在 播 放 音 乐 时 ,使 用 输 入 控 制 [i np ut
c on tr ol ]或 门 阀 控 制 [ th re sho ld c on tro l] , 调 低 门 阀 值 或 抬 升 输 入 增 益 , 能 看
到 增 益 衰 减 电 平 表 有 效 , 峰 值 产 生 效 果 , 继 续 调 节 直 到 增 益 衰 减 峰 值 为 -3 dB 到
- 4d B 。 这 里 起 音 [a tta ck ] 与 释 音 [r el eas e] 值 设 为 载 入 压 缩 器 时 的 默 认 值 。
对压缩来说现在这是相当不错的开头。当然并不是真得要去“压缩”声音,而
是在不损害乐器声音的情况下对乐器的动态范围做些控制。现在再重新调节乐
器电平。如果你能听得出电平的微小变化,那么就差不多正确了。
有 时 是 均 衡 ,有 时 是 压 缩 ,有 时 是 这 两 者 的 组 合,或 许 能 够获 得 你 想 要 的 结 果 。
你可以先试一下均衡,可以保持乐器最大量的动态。如果结果还不满意,那么
就 试 一 点 压 缩 。( 这 个 在 棚 里 如 果 使 用 通 道 条 话 放 一 般 都 会 前 期 带 上 2:1 得 压
缩,非常常见)

电平调节

现在的混音要比刚开始好多了吧,但你怎么知道这 是不是最好的混音呢?这样
想一下,挑错要比说正确容易得多,是不是?对于混音中的乐器电平来说确实
如 此 。在 听 测 混 音 时 调 节 各 乐 器 的 电 平 形 成 各 种 组 合 形 式 。比 如 把 贝 司 调 高 1 dB ,
混 音 的 声 音 效 果 是 不 变 差 了 ? 如 果 答 案 是 , 那 么 就 再 调 回 去 。 把 贝 司 调 低 1 dB ,
S 声 音 是 不 是 差 了 ? 如 果 答 案 是 ,那 么 再 调 回 去 ,原 来 的 电 平 是 恰 当 的 。现 在 再
试一下吉他,再是钢琴。如果你感觉乐器在某一电平位置处听起来不错,那么
就放在那个位置。就这样周而复始处理。
这是很耗工夫的一项工作,你得做一些笔记,这样确保能回到之前的某个设置
上,到现在操作完成时,就会消除让声音感觉糟糕的一切因素,得到最终的混
音。很酷是不是?

混响„„混响„„

混响是最后要加的处理,因为这要等上述操作都完成,获得最终混音后再做。
一般地说,在你添加混响时,第一印象是,哇!怎么感觉那么 “立体”,那么
“华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如此,但不是说加了混响就是好声音了。
混响打开时,把每个添加混响的乐器切换为独奏状态。将效果应用量调低,直
到声音听起来没那么大的混响,感觉是在现实场景中那样为止。这样的话,你
就 还 有 一 定 余 地 来 添 加 你 想 要 的 特 别 效 果 ,不 过 要 确 保 混 响 调 节 保 留 一 定 空 间 。
我经常使用一个混响技巧,对混响插件与外部混响硬件都有效。在混响返回后
面插上单波段的均衡器。(混响器制造商已经意识到混音师有控制混响均衡得
癖好,所以现在得混响一般都有湿声均衡控制,不必再这样控制了 )设置均衡
器 为 高 通 滤 波 器 ,再 设 置 频 率 为 2 50H z。混 响 通 常 会 产 生 自 己 的 低 频 假 声 ?? 这 并
不 应 该 属 于 音 乐 本 身 。另 外 ,劣 质 的 混 响 效 果 器 也 会 让 声 音 听 起 来 有 点 “ 隆 隆 ”
的感觉。要限制如此之类不必要的声音,让混响强调中频段的音乐,人声,而
又不会增加“混浊”感。

你的工作永远不会做完

这篇文章绝对不是一个完整的混音教程,或者说是解决你疑难的确定答案。 这
仅仅是帮助一些初学者,给他正确的方向性指导而已。使用这些技巧并继续扩
展,看看哪些工作对你会有所帮助。
如果你做了一些操作,而确实又获得了很好的声音,那么它就是正确的工作。
我 也 想 知 道 你 是 怎 么 做 的 。 和 我 们 共 享 一 下 你 的 经 验 。 我 喜 欢 刻 录 CD 然 后 放 给
新 乐 队 听 , 我 不 喜 欢 的 声 音 不 好 的 CD。 弄 清 楚 什 么 是 声 音 好 的 唱 片 , 这 样 乐 队
也会知道如何演奏及写一首好曲子!
以 上 括 号 内 蓝 色 字 体 为 on ly can 个 人 标 注 , 个 人 见 解 , 方 便 大 家 讨 论 & 注 意 得

吾 思 ,吾 想 ,吾 感 ,吾 悟

来 自 mi di 爱 好 者 社 区 版 主 : “ 看 着 学 ”

这 是 我 个 人 的 一 些 感 悟 和 积 累 ,我 不 是 什 么 大 师 和 高 手 ,只 是 在 看 了 那 个
p ro du ct ion m ix in g m as te rin g wi th wa ves 教 程 后 产 生 的 一 些 感 想 和 领 悟 , 我
把觉得值得注意的东西用自己的语言整理了一下,拿出来大家分享,如果有不
当 的 地 方 还 请 大 家 来 批 评 指 正 ,希 望 能 给 初 学 的 朋 友 带 来 些 帮 助 , 请 转 贴 的 朋 友
注明出处。文章有点长,本人不擅长大觉式的幽默,还请各位耐住性子,就当
看个小说吧~
总述:
1 . 混 音 过 程 中 单 独 视 听 某 两 样 或 几 样 乐 器 时 ,应 该 坚 持 每 一 样 乐 器 都 是 清 晰 的 ,
因为在频率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才能保证乐器的清晰度,否则一定要排查有没有
频率在“打架” 。
2.混 音 从 另 一 个 角 度 看 就 是 一 个 频 率 的 归 整 , 把 重 复 的 删 掉 , 比 较 弱 的 提 升 ,
强的衰减,最终添满一个阶梯式的频段。
3.编 组 的 使 用 : 可 以 把 同 类 项 编 作 一 组 , 在 编 组 上 共 同 添 加 想 要 得 效 果 和 控 制
这 一 组 声 音 的 音 量 大 小 。 以 前 我 是 不 怎 么 会 用 这 个 gr ou p 的 , 不 知 道 它 和 fx 的
区 别 , 今 天 算 是 重 新 领 悟 了 一 下 , 一 句 话 , gr oup 可 以 是 串 行 的 , fx 是 并 行 的 。
4.混 音 绝 对 是 一 个 非 常 细 致 的 活 , 你 需 要 不 断 的 用 耳 朵 去 甄 别 , 正 因 如 此 , 想
混出不错的东西,没有别的途径和套路,就是听!听!听!心急的人事干不好
这行的,所以别指望两个小时就混出一首歌,当然,这也和你的要求有关,慢
工出细活阿~
5.平 时 一 定 要 留 心 积 累 各 种 插 件 的 属 性 ( 包 括 硬 件 ) , 每 一 种 插 件 都 有 本 身 的
特 点 ,只 有 利 用 好 了 这 些 特 点 ,才 能 扬 长 避 短 ,趋 利 避 害 。( 在 这 点 上 ON LY CA N
一直身体力行,保持着高度的职业敏感性。。。)
6.混 音 和 编 曲 有 着 不 可 分 割 的 关 系 , 如 果 你 想 混 出 编 曲 满 意 的 作 品 , 最 好 和 他
多沟通一下。

关 于 EQ:
1.注 意 频 率 的 叠 加 , 当 监 听 某 一 部 分 乐 器 时 , 一 旦 感 到 有 比 较 冒 的 地 方 , 首 先
是要排查频率是否叠加(当然音量因素除外),把最好的声音留下,频率相同
但质量不太好的声音衰减,
这样可以避免声音在某一频段过于丰满,过于 “出位”。这也告诉我们在混音
时想听见某一样乐器时,并不只有通过音量才能达到目的(如果一味通过音量
来平衡乐器的比例,那么结果只能加限制器,限。。限。。限。。。。),也
可以尝试一下均衡。

2 . 很 多 时 候 不 需 要 的 频 段 一 定 要 cut 掉 ,因 为 这 些 没 有 用 的 频 段 不 但 不 会 给 混
音带来帮助,反而干扰了其他的乐器,并且占了很宝贵的混音空间,得不偿失。
( 例 如 : 实 录 的 鼓 中 的 hi -h at 轨 , 很 难 避 免 军 鼓 串 进 来 , 这 时 候 军 鼓 的 声 音 就
是多余的,不滤掉就会干扰其他的乐器,也不会占用空间。)这就要求每个混
音师都要熟悉每一样乐器的频率范围,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3.频 率 的 谦 让 , 不 要 出 现 频 率 打 架 的 现 象 , 对 于 超 过 的 地 方 可 以 适 当 的 做 均 衡
的处理,这样既可以保证音色特征,又能把频率空间留给其他的乐器,每一样
乐器都可以清晰地听到。
4.很 多 时 候 提 升 是 用 来 做 音 色 的 , 而 衰 减 是 用 来 提 升 融 合 度 的 。
5 . 如 果 你 因 为 频 率 的 冲 突 对 乐 器 进 行 了 一 些 衰 减 ,声 音 听 起 来 不 是 那 么 动 听 了 ,
那么可以尝试一下频率的补偿,或许你会有意外的收获。
关于COMPRESS
老问题新认识,常谈的压缩今天又重新认识了一遍:

1.摇滚中的底鼓和军鼓是推动歌曲发展前进的源动力和骨架,影响着整体的
律动关系,因此要求其有力,干净,在进行压缩时一定要注意不能压过了(当
然这是我以前经常烦的错误)。无论你怎么用压缩器,都得坚持两点:一是要
自然;一定要自然,本身都是假鼓(采样鼓)在不自然就更假了!二是要达到
目的,不能说为了自然压没压效果基本一样。。。那样肯定不理想。
2.关于启动、释放时间。为了更好的达到不拖泥带水的目的,我们要用大启
动小释放。但是究竟多少合适呢?我仔细听了数遍并且作了对比:
A tt ac t t im e , 一 定 要 在 那 个 若 即 若 离 的 瞬 间 为 合 适 ( 当 然 这 样 在 达 到 压 缩 目 的
情况下比较自然的),既没有明显感到音头被压到,又没有感觉压缩没起作,
就在这个中间为合适。
R el ea se t ime , 当 然 , 我 们 就 那 摇 滚 中 得 军 鼓 和 底 鼓 来 说 的 话 , 压 缩 是 放 的 越
快越有干净利索的感觉。
3 . 关 于 th re sho ld , 这 个 是 和 R it io 有 很 大 关 系 , 我 们 可 以 这 样 试 验 : 锁 定 一 个 ,
感受另一个。
我 们 先 把 th res ho ld 设 在 - 30d b 左 右 , 然 后 从 1 :1 开 始 加 大 Ri ti o ,你 能
明显感觉到力度在增加,也就是声音在发扁,集中了很多。当过大时你会觉得
声音很不自然,像是闷在什么东西里出不来一样,过小了你又会觉得压缩没起
什 么 作 用 ( 就 是 力 度 感 没 出 来 ) 。 在 设 置 th re sh old 中 一 样 要 达 到 一 个 要 求 的 ,
就是出来的声音要自然!说白了还是一个若即若离的感觉,一个既感觉有力度
了,又感觉挺自然的一个阀值。
我 们 在 把 Ri tio 设 到 5 :1 然 后 去 动 th re sh old ,你 会 发 现 随 着 th res ho ld
不断的加深,声音变紧的部位在不断的下潜,也就是说,阀值越深 ,声音越扁,
直 到 声 音 出 不 来 ( 同 样 , 你 At ta ct ti me 时 间 过 短 了 也 会 有 类 似 的 感 觉 ) , 在
设置这个比例时和上面的一样,同样要求自然,就不再赘述。
当然你也可以两者同时变化着去调,自己加深一下感受 。
4 . 还 想 说 说 那 个 m ak e up ,就 是 增 益 ,以 前 我 喜 欢 把 声 音 压 得 很 扁 ,然 后 再 m ak e
up, 很 多 时 候 人 家 说 我 压 缩 的 声 音 不 自 然 , 我 还 摸 不 到 头 脑 , 至 今 我 才 明 白 问
题 出 在 哪 , 但 靠 一 个 m ake up 来 提 升 音 量 是 不 行 的 , 因 为 你 在 前 面 的 几 个 设 置
中 声 音 已 经 压 扁 了( 所 以 声 音 才 会 小 ),已 经 很 不 自 然 了 ,只 靠 一 个 ma ke u p 来
提升音量,你只能得到一个放大压扁的声音(很不自然)。
所以,在运用中一定要组合着来使用,每一步都要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样最后得
到的才可能是一个你所想要的声音。
5.在 对 一 组 鼓 进 行 压 缩 处 理 时 , 可 以 采 用 同 一 种 压 缩 类 型 , 这 样 可 以 保 证 鼓 音
色 的 一 致 性 .( 仅 供 参 考 , 本 人 还 没 有 实 践 过 )
6.短 启 动 时 间 , 长 释 放 时 间 的 压 缩 , 可 以 使 混 响 变 得 平 滑 。
7.压 缩 不 仅 可 以 降 低 动 态 ,还 可 以 提 升 动 态 ,只 要 选 择 好 启 动 时 间 和 释 放 时 间 。
(很好的思路哦)

P an :
1. 在 摇 滚 中 大 多 军 鼓 、低 鼓 、hi -ha t 都 是 在 中 间 的 ,因 为 他 们 在 频 率 上 没 有
干扰,这样会使其更统一,拥有一个整体感。
2. 大 多 时 候 在 乐 器 比 较 多 的 情 况 下 , 声 场 都 是 宽 泛 的 , 反 之 则 紧 凑 的 。
3. 如 果 你 想 使 某 一 个 乐 器 声 音 大 一 些 , 或 者 你 想 使 音 乐 产 生 些 变 化 , 不 妨
试 试 移 动 一 下 p an , 你 会 有 意 想 不 到 的 效 果 。
4. 如 果 你 想 使 一 个 音 乐 发 生 些 变 化 ,增 加 一 些 冲 击 力 ,你 可 以 尝 试 改 变 一 下
乐器的位置。

R e ve rb :
1. 在 快 速 的 歌 曲 中 一 般 是 比 较 干 的 声 音 , 中 速 和 慢 速 一 般 是 比 较 大
2 . 压 缩 和 混 响 有 什 么 关 系 ? 对 有 混 响 效 果 的 轨 进 行 压 缩 ,启 动 时 间 小 释 放 时 间 大
可 以 使 混 响 有 带 尾 的 延 音 ( 也 就 是 更 平 滑 , 当 然 这 个 也 跟 混 响 本 身 有 关 系 ) ,这
个问题还一直没有弄太明白,不过这个问题的角度很好,感兴趣的的朋友可以
尝试一下。

关于鼓:
1. 现 在 摇 滚 的 鼓 不 一 定 都 是 真 鼓 ,也 不 一 定 都 是 假 鼓 ,两 个 掺 和 着 用 是 比 较
时髦的(我以前是不知道的),如果录音的环境比较好的话,你可以把鼓部分
给录下来,然后找到中间不太好的地方用采样鼓替换掉,达到想要的感觉(起
码我觉得思路蛮好的),这样既保留了想要的感觉(比如下潜度,力度),又
不失现场感,何乐而不为呢?

2. 现 在 的 底 鼓 一 个 流 行 趋 势 是 下 潜 的 很 深 ,并 且 有 力 量 ,9 0 年 代 普 遍 底 鼓 有
拖沓的高音(相对来讲下潜的不够沉),可以尝试一下衰减些超低来频来突出
下潜(不浑浊了自然就感觉有力量了很多)。在摇滚风格中底鼓一般要求强有
力 , 不 腿 泥 带 水 ,可 以 衰 减 一 些 次 底 频 来 突 出 下 潜 和 力 量 。

3. 使 用 采 样 鼓 时 ,为 了 增 强 鼓 的 力 度 感 和 厚 重 感 ,可 以 把 低 鼓 和 军 鼓 极 度 压
缩 后 到 处 再 回 到 m ix ing 中 , 取 原 来 采 样 低 鼓 和 军 鼓 的 音 头 , 取 导 入 极 度 压 缩 后
的 鼓 的 延 音 ,一 个 非 常 有 力 的 军 鼓 和 低 鼓 就 出 炉 了 !你 会 发 现 你 的 鼓 不 再 那 么
单 薄 了 , 不 再 那 么 无 力 了 。 这 就 是 传 说 中 的 "不 可 视 压 缩 法 "
4 . 在 摇 滚 风 格 的 东 西 中 , 很 多 时 候 h i- hat 是 非 常 硬 的 , 是 非 常 有 愤 怒 感 和 冲
击 感 的 , 通 过 e q 和 c omp re ss 能 少 做 改 善 。 在 500 0hz 左 右 提 升 有 利 于 提 升 这
种 冲 击 感 , 和 攻 击 感 , 同 时 也 能 使 得 变 得 更 脆 , 更 能 凸 显 出 h i- ha t 。 h i- hat
压 缩 也 是 要 的 ,一 是 为 了 使 其 在 整 体 中 平 稳 不 突 ,而 是 增 加 其 愤 怒 感 和 硬 度 ,同
样,也增加了其紧凑感。
5. 如 果 可 能 ,用 一 个 立 体 声 mic 实 录 一 个 总 体 的 环 境 声 会 增 加 很 多 真 实 的 气
氛,这个立体声轨也要压缩均衡,使其更好的融合其中,增强冲击力,也能弥
补缺陷,这个带有房间混响的立体声轨在进行压缩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压缩
的启动时间和释放事件影响着声音的虚实,也就是混响的长短,阀值的大小直
接影响其自然和谐度。

关 于 BA SS
如 果 感 到 有 泥 泞 感 , 可 以 尝 试 一 下 衰 减 4 0HZ 左 右 的 频 率 , 你 会 发 现 你 得 B AS S
变得清晰了。
对 ba ss 进 行 极 度 压 缩 , 可 以 使 起 变 的 坚 硬 有 力 , 更 适 合 一 般 摇 滚 的 胃 口 。
可以试着使用一下限制器,这个对你控制这个动态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你会发
现 你 得 BA SS 更 紧 凑 了 。

关 于 GU IT AR
1 . 吉 他 通 常 会 在 1 50 hz 衰 一 些 留 给 底 鼓 和 贝 斯 , 在 110 hz 开 个 高 通 滤 波 器 , 去
除 泥 泞 感 。 25 0hz 影 响 温 暖 度 .
2 . 通 常 情 况 下 吉 他 的 频 率 和 人 声 的 频 率 会 有 冲 突 ,可 以 通 过 E Q 、PAN 来 解 决 这
个问题。
通过延迟你可以得到一个宽广的吉他。

关于人声
d ou bl e- tra ck in g 用 的 是 比 较 普 遍 的 ,让 歌 手把 同 样 的 部分 唱 了 两 遍 ,这 样 可
以得到用剪切等操作所不能得到的合唱效果。几乎所有的音乐类型都会用到这
种技术。
在快节奏的歌曲中人声都是比较干的,可以加一些房间混响,或延迟,用来改
善人声不至于那么靠前。它不会听起来枯燥,所得到的结果是它们仍然是音乐
中最靠前的部分。
一 般 在 处 理 人 声 中 都 要 做 的 工 作 就 是 D e- ess er , 除 非 你 是 想 要 特 殊 的 效 果 , 否
则你等你加过混响 之后你会发现它会扰乱很多东西。
什么是辅助发送?总线和发送式效果器?它们又如何用?

作者:飞来音

我们很多时候都可以看到在做音频处理的时候会提到辅助发送,总线,还有发
送式效果器的使用。由于大家很多都是音乐人出身,可能对一些音频信号流动
规则不是很清楚,论坛里也经常有人问我,发送式效果器和插入式效果器的区
别。那么,现在我们来针对这些东西进行一个详细的讲解。
先记下这几个单词:
BUS: 总 线 ( 它 和 公 共 汽 车 是 同 一 个 单 词 )
AUX: 辅 助 发 送 , 辅 助 发 送 轨
S E ND : 发 送 , 发 送 通 道
那 么 这 几 个 的 关 系 是 怎 样 的 呢 ? 我 们 拿 P ro T oo ls 来 进 行 讲 解 :
( 因 为 P ro T oo ls
是最专业的音频处理软件,拥有最为科学合理的音频通路操作方式)
我们可以很容易明白,在下图中,我们让该音频轨插入了一个插入式效果器,
经 过 这 个 效 果 器 ( 10 段 EQ ) 直 接 处 理 信 号 到 输 出 。

那 么 在 Pr o Too ls 中 使 用 发 送 式 效 果 器 呢 , 必 须 这 样 操 作 :
1 - 先 建 立 一 条 AUX 辅 助 音 轨 ,
2-在 音 频 轨 上 的 发 送 槽 内 选 择 一 个 发 送 总 线 通 道 , 比 如 总 线 1,
3 - 在 AU X 辅 助 轨 上 选 择 一 个 输 入 通 道 , 我 们 选 择 为 总 线 1 ,
4 - 在 AU X 辅 助 轨 的 插 入 端 内 插 入 一 个 延 迟 类 效 果 器 , 比 如 S la p 延 迟 。
如上操作之后,我们就已经搭建好这样一个发送式效果器的信号流动通路,现
在我们需要整理一下:
音 频 轨 原 始 信 号 → 通 过 发 送 端 流 向 了 总 线 1( 因 为 操 作 2 )→ 经 过 总 线 1 流 向 了
A UX 辅 助 轨 ( 因 为 操 作 3 ) → 这 个 信 号 会 通 过 A UX 轨 内 的 插 入 效 果 器 ( 因 为 操 作
4) → 输 出 为 湿 声
总结:
1-发 送 端 是 将 原 音 轨 上 的 信 号 作 为 一 个 分 支 , 将 信 号 输 送 到 别 的 音 轨 上 , 并 不
是 直 接 把 信 号 输 出 到 别 的 音 轨 上 , 因 为 我 们 的 音 频 轨 的 i /o 面 板 输 出 端 口 仍 然
选 择 的 是 输 出 1 -2 。
2-总 线 1 在 这 里 面 相 当 于 一 个 桥 , 用 来 连 接 音 频 轨 发 送 过 来 的 信 号 并 负 责 送 入
到 AU X 辅 助 轨 里 面 , 当 然 , 送 入 到 A UX 轨 里 面 完 全 是 因 为 我 们 选 择 了 AUX 轨 的
输 入 为 总 线 1。所 以 ,总 线 是 自 由 的 ,你 可 以 把 任 何 信 号 挂 在 总 线 上 并 送 入 任 何
一个可以接收的音轨上,它就像谁都可以乘坐的公共汽车。

OK! 相 信 大 家 都 理 解 了 这 个 发 送 信 号 的 流 动 规 则 了 吧 , 我 们 可 以 在 音 频 轨 的 发
送 端 内 决 定 送 入 A UX 轨 的 发 送 量 , 还 有 推 子 前 和 推 子 后 的 选 择 。

在 Cu ba se /N uen do 软 件 中 使 用 发 送 式 效 果 器 的 方 法 和 原 理 如 下 : ( 但 C/N 比 较
死板)
1-在 工 程 界 面 中 , 如 同 新 建 音 频 轨 一 样 , 点 鼠 标 右 键 弹 出 新 建 轨 道 类 型 , 选 择
[ Ad d FX Ch an ne l Tra ck ] 。

2 - 在 弹 出 的 [A dd FX C ha nn el Tr ac k] 后 点 下 面 那 个 Plu gin 下 拉 菜 单 选 择 需 要 的
效 果 器 , 点 OK 后 一 条 FX 效 果 器 轨 就 出 现 在 工 程 中 了 。
你 可 以 理 解 为 这 就 是 建 立 了 一 条 插 好 了 效 果 器 的 AUX 辅 助 轨 。

3 - 这 时 再 点 需 要 处 理 效 果 的 音 频 轨 ,左 边 展 开 [S en ds ], 在 下 面 的 空 位 中 选 择 [F X
1-效 果 器 名 ]。
你 可 以 理 解 为 这 就 是 将 该 音 频 轨 上 的 原 始 信 号 发 送 到 了 这 条 效 果 器 AUX 辅 助 轨
的连接总线上。
4-点 亮 效 果 器 开 关 ,鼠 标 在 下 面 拖 动 横 向 的 滑 条 ,调 节 效 果 器 发 送 量 (如 果 不 明
显 ,点 开 关 右 边 的 e 弹 出 效 果 器 把 参 数 调 大 调 夸 张 )。效 果 器 开 关 右 边 的 按 钮 用
来 切 换 推 子 前 /推 子 后 。

最后,提醒大家一句:
在缩混的时候,基本所有声场内的效果器处理,如延迟和混响(除开修饰音色
处理外),全用发送式来工作。
混音中的前后与层次两个概念

作者:门子

大家对混音要进行乐器前后的摆位很清楚了,但是有两个概念需要分清楚 ~
混音中咱们常说的前后和层次实际上不是一种东西,或者换句话说,混音中的
前后感有两种。一种是由于室内听觉习惯产生的,另一种是和音箱和人体共鸣
有关的种种原因产生的。

第一种最常见的前后感是大家常说的“混响调前后”,在室内声学中,声音可
以没有太明显的混响,不过基本都是有一些早期反射声音的,这种反射声在声
音中的音量比例决定了声音是否有些“靠后”,注意,这里说的和“混响”效
果器还不太一样,混响效果器未必能做出这种前后,而是一般必须使用早期反
射比较明显的混响,并且有早期反射要够大才行。举个例子,人声录音一般不
会带太多反射声,所以刚刚录好的人声有些太 “突出”了,加了一定的混响可
以让它“自然”一点。有些人录电吉他,录完之后却发现在耳机里面听特 “靠
前 ” , “ 干 ” , 与 CD 里 很 “ 融 合 ” 的 电 吉 他 声 音 完 全 不 同 , 实 际 上 它 在 录 音 的
时 候 应 该 考 虑 多 一 根 m ic 专 门 录 制 一 点 房 间 反 射 声 , 或 者 后 期 稍 微 添 加 一 点 假
的 反 射 声 。 很 多 音 箱 模 拟 效 果 器 上 都 有 “ A IR ” 这 个 参 数 调 整 , 就 是 这 个 意 思 。
再 比 如 很 多 人 说 V SL 声 音 “ 太 冲 ” , 实 际 上 因 为 它 录 制 的 时 候 吸
音做的太多了,全部要用户来添加。用户给它添加一点初反射即可。

写到这里,和大多数教程都差不多,然而,混音中利用得最多的 “前后”并不
是利用各个声部初反射比例来得到的。
如果是这样,很多靠后的声音就会完全没法要了。初反射太大的声音除了能做
点 音 效 还 真 干 不 了 啥 , 你 敢 想 象 一 个 干 湿 比 70 %的 ba ss 音 色 是 啥 感 觉 „ „
真正重要的层次实际上是音量的比例。音乐最后是使用音箱放出来的,不同的
音量可以使人对声音的感觉产生不同的状态, 举个例子,大音量播放时,有些
人会觉得人声很“大”,这就是了。在监听音量足够大的时候,使用音箱听音
时,人会对不同音量的声部产生分层的感觉。这和室内声学基本没有什么太大
关系,而和心理声学有一定关系。

这两种产生前后感觉的办法都是会用到的,在音乐缩混中,第二种用的是最最
最多的,第一种反之,在影视缩混和音效处理中,可能第一种会多一些。一般
来说,大家在听歌时描述的前后是音量,而不是初反射比例。
什么是 Double

作者:门子

D ou ble 技 巧 最 近 被 各 个 论 坛 传 的 很 神 奇 , 咱 们 今 天 来 看 看 , 到 底 什 么 是 Dou bl e

说 来 很 奇 怪 ,我 第 一 次 在 国 外 的 文 章 中 接 触 到 的 Do ub l e 实 际 上 写 的 是 D ou bl in g,
后 来 却 发 现 逐 渐 的 别 的 文 章 写 的 都 是 Do ub le 了 „ „ 至 今 不 知 道 这 两 个 是 不 是 说
的一个意思,或者是两种技巧„„

D ou ble 用 中 文 翻 译 过 来 就 是 叠 加 , 解 释 一 下 基 本 就 是 将 两 个 基 本 一 抹 一 样 的 声
部叠加在一起,产生某种效果。这个技巧在录音的时候用的非常非常多,例如
经常听到的周杰伦,蔡依林的声音,在两边的电吉他,木吉他,都用到了这种
效果~
想 从 根 本 上 解 释 D ou ble 技 巧 , 我 们 首 先 要 从 D ou ble 的 效 果 和 原 理 上 进 行 一 下
分类:
实际的效果有如下 5 种:
1 通 过 D oub le 得 到 人 声 更 厚 实 ,强 烈 ,硬 ,的 感 觉( 在 一 些 金 属 ,和 p unk 的 人
声 里 常 用 , 例 如 S UM 41 的 Ov er m y h ead 副 歌 部 分 )
2 通 过 D oub le 得 到 人 声 在 两 边 的 效 果 ( 很 多 木 吉 他 扫 弦 , 例 如 周 杰 伦 的 晴 天 里
面的吉他扫弦)
3 通 过 D oub le 得 到 人 声 非 常 宽 的 效 果 ( 一 些 rap 的 副 歌 部 分 经 常 出 现 , 以 父 之
名 的 ra p 部 分 基 本 都 用 了 这 个 效 果 )
4 通 过 D oub le 得 到 人 声 比 较 宽 , 比 较 厚 , 但 并 不 显 得 向 两 边 扩 散 的 效 果 ( 周 杰
伦几乎所有歌的副歌部分„„)
5 通 过 D oub le 使 得 声 音 加 倍 ( 本 来 是 8 个 小 提 琴 , 再 录 一 遍 就 是 16 个 啦 ! )

从原理上分,可以有这么两种:
1 使用真的录制两遍的办法
2 使 用 复 制 轨 道( 注 意 ,光 复 制 轨 道 是 不 行 的 ),再 从 声 向 ,延 迟 和 音 调 上 使 他
变得和原来的那个轨道的声音不一样。

这 里 要 说 的 是 ,5 种 技 法 都 即 可 以 采 用 真 录 的 ,也 可 以 使 用 复 制 的 ,也 就 是 俗 称
的 假 Do ub le 。 假 D oub le 的 效 果 比 真 Dou ble 要 差 , 弄 不 好 就 会 产 生 严 重 的 相 位
问 题 , 尤 其 在 软 件 中 , 延 迟 和 Su min g ( 叠 轨 ) 算 法 太 精 确 , 不 太 好 „ „

好,那么咱们来说书这五种效果:
D ou ble 的 最 早 应 用 可 查 的 应 该 在 披 头 士 的 年 代 , 披 头 士 的 录 音 师 发 现 将 人 声 复
制 一 轨 , 然 后 使 用 延 迟 效 果 器 延 迟 大 概 60 ms 左 右 , 再 把 这 个 声 音 比 较 小 声 地 叠
加回去(注意两个声音都是在中间的,所以没有人声变宽效果), 人声会更硬
更 厚 ( 这 和 混 响 可 没 什 么 关 系 ) 。 这 恐 怕 就 是 最 早 的 D ou ble 技 巧 了 。
但是这个技巧在现在基本是不能还原的了,因为当时的延迟都 是磁带延迟,虽
然 这 种 Do ub le 是 属 于 复 制 的 假 D oub le ,但 由 于 磁 带 延 迟 的 问 题 ,延 迟 后 的 声 音
等 于 被 并 不 精 确 的 磁 带 重 新 转 录 了 一 下 , 产 生 了 各 种 EQ 上 , 相 位 上 的 细 微 的 变
化 , 所 以 在 重 新 叠 加 回 去 的 时 候 很 好 听 , 而 且 人 声 更 厚 。 如 果 在 cu ba se 里 面 复
制 一 轨 , 延 迟 1 ms 碟 回 去 , 你 听 听 那 是 怎 么 样 一 个 声 音 吧 „ „ 很 可 怕 „ „ „ „
所以说设备厉害了,想怎么玩都行~

这个技巧逐渐演变为了用在摇滚中的技巧,但在今天已经变成了真实录制两遍
相同的的技巧了,让主唱自己录两遍也行,让主唱和另一个人录两遍也行,总
之是录几遍,然后(注意这部必须要!)用软件修正它们的音高,用软件修正
它们的音长,修的非常准,连齿音和呼吸都要对齐! 最后就能达到一种什么效
果呢?就是你同时播放两遍,听众简直听不出他是两个人的声音 „„
然后一个轨为主,一个轨为辅,声向都放在中间。人声就奇猛无比。找一个人
唱 两 遍 比 较 好 , 两 个 人 唱 还 是 有 些 合 唱 感 。 这 个 技 巧 在 摇 滚 , 金 属 , pu nk , 等
等歌曲里面都有,可以说只要是和摇滚沾边的,都多少用过这种效果
如 果 不 想 那 么 麻 烦 , 复 制 一 轨 , 拉 点 延 迟 , 拉 点 音 调 再 叠 起 来 也 凑 或 能 用 ~~

以 上 是 属 于 dou bl e 的 声 音 叠 加 在 同 一 声 向 上 的 , 还 有 跌 在 不 同 的 声 向 上 的 。
这完全是另外一种感觉。发明这个技巧的人不太清楚 „„但是把它发扬光大的
应 该 是 迈 克 尔 杰 克 逊 。录 制 很 多 遍 ,将 它 叠 在 不 同 的 声 向 上 的 技 巧 可 能 源 于 j az z
中的多人合唱,当年老黑们真是把合唱这个东西发挥到了极致, 为了得到更好
的效果,录音师逐渐开始分声部录制合唱,后来就逐渐变成了一个人录一遍,
后来可能是迈克尔杰克逊说话了:你们丫都别录了!我一个人录所有的人算
了!!„„„„„„

以 上 只 是 我 的 猜 测 ~但 是 确 实 是 从 迈 克 尔 杰 克 逊 开 始 才 出 现 了 这 种 效 果 。那 么 咱
们 来 说 说 : 1. 如 今 最 常 用 的 , 也 就 是 周 杰 伦 最 常 用 的 , 录 人 声 的 效 果 , 好 像 是
这样的,录人声五遍!!都切好!!然后分别放在左中右„„„„„„
注意,然后,越是靠两边,越是高频少,这样就能保证人声整体还是在中间的,
呵 呵 ~如 果 不 做 这 一 步 , 人 声 就 会 显 得 很 宽 。

最后,弦乐的话,可以录两遍,直接叠起来就好呵呵
什么在左右着响度

作者:onlycan

首先我要声明的是我虽然会用大量的数据和理论说话,但这不意味着我是混音
技术而非混音艺术。混音是一个边缘学科,是一个艺术与科学剪不断理还乱的
地带。我们不一定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科学家,但是我们必须是一个音乐工作
者中的科学家。
长 久 以 来 很 多 朋 友 都 在 问 关 于 响 度 的 问 题 , 总 是 牵 扯 进 L2 等 等 插 件 的 名 称 ,
但是实际上响度不仅仅取决于电平,常用 L 系列的人都知道 L 系列会不知不觉
的让声音相对躁动吵闹,其实他是在削减占用了太多能量的低频部分,而巩固
人 耳 觉 得 最 响 的 频 率 ,这 个 大 家 必 须引 入 两 个 概 念 ,其 实 也可 以 说 是 一 个 感 念 ,
心理声学中的等响曲线以及 A 记权的概念
《频率》我们让他更容易理解一些,即人而对不同频率拥有不同的敏感度,
图表如下

等 响 曲 线 .j pg ( 40 .84 K B)
2 00 8- 3- 31 10 :4 3

这意味着什么呢,咱们举个例子,红色虚线叫做可闻阈,也就是达到这条线人
耳 才 能 听 到 。 一 般 流 行 音 乐 大 概 会 在 30 ~ 40H Z 做 底 切 , 首 先 是 因 为 这 个 频 率 很
多音响无法再现还会形成不良的共振,同时也为了给之后的混音带来更多的频
率 能 量 的 空 间 。 我 们 从 50 HZ 看 , 这 个 是 BAS S 很 重 要 的 频 率 了 , 5 0HZ 需 要 2 8DB
人 耳 可 以 听 到 , 但 是 4 000 HZ 人 耳 只 需 要 - 2DB 就 可 以 听 到 , 这 告 诉 我 们 如 何 事
半功倍。
然后形象点说一个功率问题,假定咱们的总线输出功率事相等的 ,而低频到高
频 同 等 声 压 下 是 递 减 的 , 也 就 是 说 低 频 1 DB 需 要 的 能 量 比 1 00 0HZ 大 的 多 的 多 。
我要配合等响曲线塑造更大的响度必然要在不影响音乐的情况下控制低频而强
调 响 度 大 而 功 率 小 的 2 000 ~ 50 00 HZ 。 那 么 我 们 必 须 控 制 低 频 的 乐 音 , 更 别 提 控
制低频噪音了。一定要在分轨中就杀掉听不到的低频噪音,用频谱可以看到。
接 着 我 们 考 虑 掩 蔽 , 声 学 掩 蔽 几 乎 每 本 书 上 都 有 , 我 就 C OP Y 一 段
频域掩蔽
一个强纯音会掩蔽在其附近同时发声的弱纯音,这种特性称为频域掩蔽,
也 称 同 时 掩 蔽 , 如 声 音 频 率 在 3 00 Hz 附 近 、 声 强 约 为 60 dB 的 声 音 掩 蔽 了 声 音 频
率 在 15 0Hz 附 近 、声 强 约 为 4 0db 的 声 音 。又 如 ,一 个 声 强 为 60 dB 、频 率 为 10 00H z
的 纯 音 ,另 外 还 有 一 个 11 00H z 的 纯 音 ,前 者 比 后 者 高 1 8d B,在 这 种 情 况 下 我 们
的 耳 朵 就 只 能 听 到 那 个 10 00 Hz 的 强 音 。 如 果 有 一 个 10 00 Hz 的 纯 音 和 一 个 声 强
比 它 低 18 dB 的 20 00 Hz 的 纯 音 , 那 么 我 们 的 耳 朵 将 会 同 时 听 到 这 两 个 声 音 。 要
想 让 20 00 Hz 的 纯 音 也 听 不 到 , 则 需 要 把 它 降 到 比 1 000 Hz 的 纯 音 低 45 dB 。 一 般
来说,弱纯音离强纯音越近就越容易被掩蔽。
我们暂时只说频率掩蔽,这种心理声学的特性造成我们听不到并不意味着没
有 , 比 如 一 个 原 声 吉 他 在 15 0HZ 有 3 0DB 的 共 振 低 频 , 但 是 听 不 出 来 , 因 为 高 频
掩 蔽 了 低 频 噪 音 , 结 果 就 是 每 个 轨 道 都 有 30D B 的 低 频 共 振 , 最 后 虽 然 也 听 不 出
来 但 是 在 你 不 需 要 的 频 率 占 据 了 约 4 0DB 的 1 50 HZ 的 噪 音 , 注 意 你 依 然 听 不 到 ,
但是你的响度是无法提升的。做法我摘一句大师教程中的做法,恐怕大家都没
有注意为什么大师要这么做
现在可以再进一步操作低音。一般来说,乐器的低音声部容易让乐器在混音中
显得很“混浊”。我的惯例是,如果你听不到,那么就不需要。打开均衡器的
最低波段,这时把它作为“高通滤波器”使用,或者是,如果可以独立操作高
通滤波器的话,就使用高通滤波器。一开始让频率保持最低状态,播放所有音
轨,包括混音中的原声吉他。开始缓慢抬升高通滤波器的频率,直到你可以听
到 原 声 吉 他 的 低 音 声 部 变 化 为 止 。看 一 下 高 通 滤 波 器 的 频 率 ,现 在 减 低 频 率 15 %
左 右 , 打 个 比 方 , 如 果 频 率 读 到 200 Hz , 那 么 就 再 减 30 Hz 到 约 17 0H z 位 置 。 如
果每种类似原声吉他的中音型乐器都这么操作一遍的话,就会消除混音中的
“混浊”问题。
《电平》咱们最后再说电平对于响度的东西。其实分轨会给予更多的对电平
修正的空间,比如地鼓的大音头中同时吃掉了吉他扫弦的音头瞬态电平以及踩
嚓的瞬态电平,造成这是一个混合的大音头,如果做母带压缩会直接影响你吉
他的动态,但是吉他实际上很完美,这样造成 的就是单独控制你的分轨动态,
比 如 对 你 的 军 鼓 以 及 扫 弦 等 等 使 用 门 限 来 控 制 瞬 态 电 平 ,可 能 只 是 2 个 DB 又 听
不 出 来 的 瞬 态 电 平 , 却 可 以 让 你 的 整 体 音 乐 响 度 提 升 2 个 D B。 我 再 引 入 一 个 心
理声学的知识
人 耳 对 瞬 态 电 平 不 敏 感 , 甚 至 10 MS 大 稳 态 6 个 DB 都 不 会 有 太 大 感 觉 , 但 是 人
耳 对 持 续 时 间 长 的 声 音 有 更 大 的 响 度 感 , 典 型 的 就 是 H IP P OP 中 象 地 鼓 与 BA SS
混合一样的电子低音,稳定,巨大的音头,没有瞬态,但是力量十足,而且响
度很大。这就为什么牺牲瞬态来换取相对长的稳态来提升响度是有价值的,而
这也是更多会再分轨中完成的任务,否则会成为母 带工程师的恶梦。
最后我用一篇母带文章中的观点来解决一个误区,就是母带万能的事 (后面一
篇文章就是)
说了很多了,最近忙音乐会很紧但是抽一个上午写一些,希望大家能更耐心
的 看 待 这 些 问 题 ,而 不 要 仅 仅 停 留 在如 何 使 用 插 件 的 微 观上,那 是 很 难 进 步 的 ,
否则用预制就可以了,不用再知道问题的本质了。

最大的谎言:“我们会在作 mastering 的时候修正所有的问题”

Jackson B. Jackson 撰写;kinghand 翻译

在 过 去 的 几 十 年 中 , 当 一 般 的 音 乐 人 都 不 是 很 了 解 mas te ri ng 是 什 么 东 西 , 甚
至 都 没 有 听 说 过 m as te rin g 的 时 候 , 我 们 经 常 能 够 听 到 从 录 音 师 , 或 者 制 作 人
的口中说出这样一句谎话:“我们会在缩混的时候修正这些问题”。当然,我
们都知道,这种允诺时可能的,但是,我们也知道,这也经常是因 为录音师不
想再费时间多录一次的缘故。

当然,随着数字声音编辑的发明,“我们会在缩混的时候修正这些问题 ”这句
话拥有了新的生命力。我们可以轻易地把声音剪碎,然后在拼接,通过这些手
段,把一些本来不能用的声音变得可用,虽然这样做,会花费比重新录制更多
的精力,但是毕竟是可以做到那个允诺的。

不过,我说到这里,已经离题了,我们现在要讨论的不是以前曾经困扰过我们
的 问 题 ,而 是 现 在 正 在 困 扰 我 们 的 问 题 :我 们 称 之 为 FDM (fi x d ur in g ma st eri ng )
综合症。

我 们 先 来 解 释 一 下 什 么 是 ma st er ing 。

M as te ri ng 是 一 个 最 终 制 定 整 个 音 乐 音 质 尺 度 的 过 程 。 ( 这 句 话 原 文 是 这 样 的 ,
但是不太好理解,我是这样理解的:在送到出版商手里之前,我们要将整个专
辑里面的每一首歌的音质统一,因为,专辑中不同的歌曲可能是不同的录音棚
或者不同的录音师制作的。这样,就会由于种种条件的不同而导致不同风格的
声音,或者是不同的音质,比如,某一首歌整体都显得比另一首歌的音色要明
亮一些。或者,这首歌比那首歌听起来要响亮一些,那么,我们就要将他们统
一 。 译 者 注 ) 专 业 的 m ast er ing 工 程 师 , 以 及 专 业 的 设 备 、 工 具 能 让 我 们 达 到
预期的效果。

M as te ri ng 是 在 缩 混 和 出 版 中 间 的 环 节 , 再 m as ter in g st udi o 里 面 , 每 一 段 音
乐 都 会 通 过 高 解 析 度 的 监 听系 统 回 放 ,并 且 进 行 严 格 的 分析,找 出 所 有 的 缺 陷 ,
并且严谨的进行处理。这样,才能使我们的音乐听起来更加动态十足、更加温
暖 、 更 加 清 晰 , 并 且 具 有 更 好 的 立 体 空 间 感 。 我 们 能 够 通 过 m as te ri ng 使 用 的
手段有:

动态增强
音量限制和清晰度的提升
立体声扩展
EQ
多段压缩
音乐温暖度的控制
谐波的增加
整体电平的控制
降噪或者增加噪声(有时候需要增加噪声,来增加温暖感)

另 外 ,ma st eri ng 是 整 个 专 辑 最 后 加 工 的 过 程 ,在 这 个 过 程 中 ,音 乐 有 可 能 被 再
次进行编辑,并且安排好他们的顺序;音乐段落之间的接口长度需要调整,一
些歌曲需要进行淡入淡出处理,多余的噪声会被消除掉。最重要的是,所有这
些处理,都要在和客户紧密地交流过程中完成,只有这样,才能使客户最终得
到他想要的东西。

我 尝 试 着 列 举 出 我 通 常 见 到 的 对 mas te ri ng 的 误 解 , 以 及 如 何 对 待 和 永 久 的 解
决 我 们 称 之 为 F DM 综 合 症 的 东 西 。

误 解 一 : 很 多 缩 混 的 问 题 会 在 作 mas te ri ng 的 时 候 被 修 正 。

这 是 我 见 过 的 对 m as te rin g 最 大 的 误 解 。 虽 然 , 某 些 缩 混 中 的 问 题 可 以 在 作
m as te ri ng 的 时 候 得 到 控 制 或 者 修 正 ,但 是 ,不 好 的 缩 混 就 是 不 好 的 缩 混 ,能 让
他变好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重新缩混。你总不能指望你的装修工人给你
解决你房间地基的问题吧?当然,他们可以让你的房间看起来更象样子,但仅
仅是看起来。

误解二:就算我不是在专业的缩混环境中缩混得也没关系,只要做过专业的
m as te ri ng , 我 的 作 品 就 是 专 业 的 。

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也是非常荒谬可笑的误解!专业的录音以及缩混,比专
业 的 ma st er ing 对 于 你 的 作 品 而 言 , 要 管 用 的 多 。 好 的 演 奏 员 , 好 的 话 筒 , 好
的 放 大 器 , 好 的 录 音 机 器 , 好 的 录 音 师 以 及 缩 混 师 , 都 比 好 地 ma st er ing 要 管
用 的 多 !当 然 ,不 要 误 解 我 , m as ter in g 是 非 常 关 键 和 重 要 的 ,但 是 ,如 果 你 前
面 的 环 节 都 没 有 做 好 的 话 ,ma st er ing 根 本 就 是 没 有 意 义 的 ,无 论 怎 么 勇 猛 的 人 ,
都不可能在一座大山倒下的时候,用一棵豆子挡住他。

误 解 三 : 大 部 分 的 录 音 师 都 拥 有 作 m as te rin g 的 器 材 和 能 力 。

就 像 我 上 面 所 说 的 ,ma st er ing 工 程 师 所 受 的 训 练 和 所 用 的 器 材 都 是 特 殊 的 。是
绝 大 部 分 录 音 师 所 不 了 解 的 。 有 很 多 著 名 的 ma st er ing 工 程 师 , 他 们 除 了 作
m as te ri ng , 不 做 任 何 其 他 的 工 作 。 而 我 , 就 永 远 不 会 去 找 一 个 没 有 专 业 钻 研 过
m as te ri ng 的 人 来 为 我 工 作 !就 器 材 而 言 ,我 去 过 得 很 多 ma st er ing 工 作 室 里 的
全部器材我几乎都不认识,连见都没见过。

我 最 近 在 一 个 专 业 音 频 处 理 的 网 站 上 看 到 , 有 人 说 : BB E son ic M ax imi zer 是


m as te ri ng 工 作 实 里 面 的 秘 密 武 器 。 我 暂 且 不 说 那 个 BB E s on ic M ax imi ze r box
到 底 有 多 少 mas te ri ng 工 作 室 在 用 , 我 只 说 , 就 我 所 看 到 的 , 这 个 BB E son ic
M ax im iz er 在 我 所 见 过 的 m ast er ing 工 作 室 里 , 仅 仅 是 一 个 可 用 可 不 用 的 东 西 。

误 解 四 : 有 一 些 市 面 上 的 软 件 的 预 制 效 果 就 可 以 达 到 m as te ri ng 工 程 师 所 作 的
程度。

很 明 显 ,这 又 是 一 个 错 误 的 观 点 !这 就 好 像 说 ,只 要 有 录 音 设 备 就 能 做 出 出 版 品
质 的 唱 片 一 样 。 我 来 问 你 : 你 会 通 过 购 买 软 件 来 扩 充 你 的 s tu dio 吗 ? 当 然 ! 你
会 通 过 实 验 来 找 到 发 挥 你 的 软 件 或 者 硬 件 的 最 佳 效 能 的 方 法 吗 ? 绝 对 会 !那 么 ,
你 能 相 信 一 个 价 值 50 美 金 的 软 件 的 预 制 效 果 能 比 得 过 一 个 拥 有 多 年 经 验 的
m as te ri ng 工 程 师 吗 ? 当 然 不 !( 说 实 话 ,这 个 观 点 我 不 是 很 同 意 ,以 前 ,资 本
主义国家进行工业革命的时候,就曾经有人强烈的反对机器制造的东西,而推
崇手工制造的东西,但是,最后,工业革命还是成功了,手工业工人还是大部
分都失业了。译者注)

误 解 五 : 所 有 的 m as te rin g 工 作 室 和 所 有 的 ma st er ing 工 程 师 都 能 做 出 同 样 好
的效果来。
这就好像,你找十个缩混师,看能不能缩混出相同的东西来?由于有些
m as te ri ng 工 程 师 没 有 丰 富 的 ,良 好 的 经 验 ,导 致 他 们 做 出 来 的 作 品 也 会 乏 善 可
陈。但是,你可千万不要以为,那还不如我自己做算了,相信这个道理,通过
前面的讲述,你应该已经明白了。(真得会有人这样误解?难道外国的音乐人
都是傻子?)

误 解 六 : 所 有 的 音 乐 都 必 须 进 行 mas te ri ng 处 理 。
当 然 不 是 这 样 ,你 的 音 乐 如 果 经 过 缩混 以 后 ,对 于 你 来 说 听起 来 已 经 足 够 好 了 ,
并 且 , 这 就 是 你 想 要 给 大 家 听 的 东 西 , 那 么 , 何 必 要 做 m as te ri ng 呢 ?

误解七:响度越大越好!
我 只 想 大 概 地 说 一 下 , 现 在 的 很 多 非 常 好 的 录 音 作 品 , 都 被 m as te ri ng 给 毁 坏
了!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认为,一个层次分明、音质超群的录音作品,反而
不如一个响度很大的垃圾。

混音很难吗?——国外大师谈混音

作者:Michael Laskow(美国著名录音师) 翻译:电脑音乐制作大全 李中华

先做一个简单的练习:闭上眼睛,代上耳机,放一首你最熟悉的流行歌曲,
仔 细 听 每 个 鼓 件 、 乐 器 的 位 置 : 底 鼓 ( b as s dr um/ ki ck d rum ) ? 正 中 间 ; 军 鼓
( s na re dr um ) ? 差 不 多 , 也 在 中 间 ; 贝 斯 ? 在 中 间 ; 钢 琴 ? 低 音 在 左 边 , 高 音
在右边,就好象你正坐在钢琴旁弹奏一样„„
是的,大多数混音师是从听众或演奏者的角度来摆放乐器位置的。我喜欢
从演奏者的角度来混音:
一 .鼓 和 贝 斯 :
在一首流行或摇滚歌曲里,底鼓、军鼓、贝斯构成了歌曲的感觉、风格,
是除了主唱外最显著的部分。
我 们 先 从 底 鼓 开 始 吧 , 音 量 调 到 - 3db ( 从 立 体 声 总 输 出 看 ) 。 如 果 需 要 一
些 冲 劲 可 以 在 用 均 衡 器 在 2. 5k hz 提 升 一 点 ; 如 果 听 起 来 有 些 发 闷 可 以 在 3 00 hz
衰减一点。
接下来调节贝斯,逐渐提升音量直到与底鼓融为一体,听起来就好像在你
的胸腔上敲打一样。
现在该加入军鼓了,音量接近但不要超过底鼓、贝斯。加一 点板式或房间
混 响 ( p lat e or r oom r ev erb ) , 延 迟 时 间 可 以 设 为 1 秒 。
加 入 桶 鼓 ( t om ) 、 钹 ( c ym bal ) , 调 节 声 像 : 钹 1 、 高 音 桶 鼓 ( hi gh tom )
都 放 在 左 边 , 中 音 桶 鼓 ( m id tom ) 放 在 中 间 , 钹 2 、 低 音 桶 鼓 ( f lo or t om ) 放
在右边。如果你的桶鼓听起来象在敲纸板箱,可以用均衡在低音区提升一点、
在 30 0- 50 0hz 衰 减 一 点 、 在 高 端 提 升 一 点 增 加 啪 啪 声 。
对 于 钗 ( h i- ha t) , 我 通 常 不 作 过 多 的 处 理 , 它 往 往 可 以 自 恰 于 音 乐 中 。
二 .其 他 乐 器 :
鼓和贝斯调好后,就可以加入其他乐器了。
电吉他:声像放在靠近最左面,加一个短暂的延时效果器发送到最右面,
音量小一些,这样你就可以得到一个宽广、响亮的电吉他了。
古典吉他:声像放在右边,少加一点谐波效果器(译者注:应该是指吉他
用的激励器)。将吉他复制一轨,音调稍微下调一点,声像放在左边。这样不
用提升音量就可以得到一个宽广、响亮的古典吉他声音。这就是混音的秘诀。
钢琴:我通常从弹奏者的角度来处理。但如果在左边有吉他,我就不会把
钢琴的低音键与吉他放在同一位置,而是比吉他稍微靠右一点,比如说把低音
键 放 到 左 30 度 , 高 音 键 放 到 右 30 度 , 这 样 就 不 会 打 架 。 为 了 使 钢 琴 的 高 音 清
脆 、 低 音 有 力 , 可 以 加 一 个 立 体 声 压 缩 器 , 启 动 时 间 ( at tac k ti me ) 快 一 些 ,
释 放 时 间 ( re le as e t im e ) 长 一 些 。
接下来你可以再添加一些乐器,但要记住它们在空间上不能打架。
三 .背 景 人 声 :
假 设 有 两 轨 背 景 人 声 ,每 轨 有 三 人 合 唱 ,想 让 他 们 听 起 来 象 天 使 就 这 样 做 :
将一轨的声像调到极左,另一组调到极右,用滤波器过滤掉一些中低频率。最
好 再 加 一 些 立 体 声 混 响 ,比 如 说 延 迟 时 间 为 1 .5 秒 的 板 式 混 响( p la te r ev er b )。
四 .主 唱 :
声像当然在正中间,音量调大。近些年主唱好象趋向 “干”,所以可以不
用 混 响 , 或 稍 加 一 些 板 式 或 室 内 混 响 ( p la te o r c ha mb er ) , 延 迟 时 间 要 短 。
也可以在主唱上加一点延时效果,这样可以使之听起来显著,而不用提升太大
音量。
是的,不用提升太大音量就使各种乐器听起来壮观、层次分明是混音的真
正技巧,均衡是做这项工作的极佳工具,但要理解均衡对每种乐器的作用需要
花些时间多听。上面介绍的是基础性的,当你把它用的滚瓜烂熟后,就可以进
行一些新的尝试了。

译 者 注 :本 文 的 作 者 是 美 国 著 名 录 音 师 M ic hae l Las kow ,曾 为 许 多 大 牌 歌 星 象 Cro sby ,


S til ls , N ash an d Y ou ng, Er ic Cla pt on, Ch eap Tr ick 工 作 过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