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与艺的"道场" 论余秋雨文化苦旅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72

中图

厂‘

・>

II
<・
..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思与艺的“道场"——论余秋雨<文化苦旅>》,是

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原创性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

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

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标明。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

-' 本人承担。

论文储c㈣:错乞熊指警师掌认c㈣罐毡
1夕f汐年f明f诏 .2口/o 年/己月7z-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河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

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河北师范大学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

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论文作者c签名).简志缸 指导教师(签名):名名迄
∥,缉,1月f智 30/0年|工只}zEl


r_

—_.
中文摘要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余秋雨和他的文化散文犹如一阵飓风刮过了沉寂已久

的散文界,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其作品发行量之大,引起的议论之广,褒贬反差

之大,批评角度之多,在近代散文史上实属罕见。《文化苦旅》发表之初,喝采

声不绝于耳。然而,从1995年起,对《文化苦旅》的评价出现了大幅度的悖反,

由指出余秋雨《文化苦旅》中的“学术硬伤"为发端,批评《文化苦旅》的文章

不断出现,随着余秋雨新作的推出,以及他表现出对批评强烈拒斥的姿态,批评

¥'- 也在累积、升级,最终演变成持续十几年的批评攻防战。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文化苦旅》再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与缺陷,它仍然取得

了当代散文史上难以复制的巨大轰动性成功,这不能不得益于散文文本洋溢出的

令读者不可抗拒的美学魅力,笔者希望可以较为全面地探究余秋雨散文引起轰动

的美学秘密,将运用接受美学、心理分析、文本细读等方法对《文化苦旅》进行

审美解读,将从形象主体、文化意蕴、文本形式三个方面探究《文化苦旅》的独

特魅力。

一旦人的精神、理念、情感从认识转化成一种语言的书面存在方式,在文体

中就能够显示作家主体的生命形态。从学界突入散文界的余秋雨,带给散文的正

是一种激活着的生命状态。《文化苦旅》的形象主体首先是一位探索的远行者,

他拥有着行走天涯的人生情怀、对人文山水的亲切感悟、访古寻根的价值取向;

其次他是一位激昂的抒情者,有着高扬的生命意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潜在的精

英意识;再次他是一位深沉的思考者,拥有着善思的灵心、文化的视角和精辟的

识见。

作为文化散文的开山之作,《文化苦旅》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意蕴,充满了对

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和对健全文化人格的追寻。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主要

是站在文化的角度与立场上,将现代理性融注其中,加之以世界眼光与全球意识,

对中国某些历史与文化现象进行了解读。荣格的人格理论对余秋雨的影响非常深

刻,现代人本思想与上海的地域人格文化也一起影响到了他理想的健全文化人

格。

形式是内容的外衣,《文化苦旅》的文本表达犹如一件时而华丽又时而素雅

IV
1rIf

1_=-●J
的外衣,与其思想的内涵相得益彰,使得文本“淡妆浓抹总相宜"。它融合了多

种语言技巧,丰富的修辞格、语言的陌生化与结尾的点睛短句,都增加了读者的

阅读快感;它运用了多种叙事技巧,叙事视角与叙事结构都很有特色,文中多处

艺术性的“比”也为文本增光添彩;它借鉴了多种文体技巧,成功地化用了戏剧、

小说、演讲辞、诗歌等体裁的技巧,使得散文文体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一种对框范

的超越。

《文化苦旅》取得的成就在20世纪末的散文文坛是无可比拟的,它以独特

的文化内容与文化反思触动了国人追寻民族与文化之根的神经,又以开创性的实

践突破了文体的樊篱,掀起了“文化大散文热",堪称是一座“思与艺的道场’’。

但是,即使撇开那些确实存在的一些“硬伤",它仍然存在着许多可指摘之处。

看来,在“思与艺的道场”里,必须要不断精进,才能永远超越平庸!文人一旦

踏上了文化之旅,就注定是一场永无止境的身心俱苦的旅程!

关键词:l:文化苦旅》 形象主体 文化意蕴 文本形式


●h



§Ummary

In the 1 990’S,Yu Qiuyu and his cultural prose stroke the drear prose field like a

hurricane and made great waves in it.It is unprecedented in the prose history of

modem times because of its large circulation,wide discussion,contradictory

comments and diversity of criticism perspectives.When his book“The Bitter Cultural

Trip'’was initially published,there appeared a


large group of supporters.However,

from the year 1 995 on,there appeared a different voice in the evaluation of the book.

Starting from the criticism on its“academic bruising'’,there has been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criticizing articles.As his new books come out and due to his strong

opposing attitude,the criticism has been accelerating and finally evolved into an

attack and defense battle lasting for more than a decade.

However,it call never be denied that‘‘The Bitter Cultural Trip’’is still a

sensational Success which could never be duplicated in the prose history of modem

times,despite its various flaws and defects.This should be attributed to its irresistible

aesthetic charm of prose to the readers.In this light,I hope to explore the aesthetic

secret of the Success of Mr.Yu’S prose in a thorough way.In this thesis,1 would make

an aesthetic interpretation of‘'The Bitter Cultural Trip’’by employing such methods

as acceptive aesthetics,psycho analysis and text—based perusal.The unique feature of

the book will be explored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perspectives:the main part of the

image,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the form of the text.

Once a author’S spirit,idea and emotion is convened from recognition to existing

written language,his or her main life pattem could also be expressed in it.Stepping

from the academic field into the prose field,Mr.Yu has given the prose an activating

life pattern.The main part of the image in“The Bitter Cultural Trip”is firstly an

exploring traveler,with the life attitude of travelling all over the world,the gracious

reflection on people and nature,and the value tendency of tracing the root;secondly,

he is a passionate lyric person,with the rising life attitude,the strong sense of

responsibility,and the potential elite sense;finally,he is a deep thinker,with

VI
thoughtful spirits,cultural views and penetrating opinions.

As the fn-st book in the cultural prose field,“The Bitter Cultural Trip’’is full of

de印cultural connotation,the reflection o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searching for a sound cultural personality.In this book,from a cultural perspective


and stand,Mr.Yu interpreted some Chines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henomena in a

modem rational way and a


global sense.Jung’S personality theory has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him,and Contemporary huamnist and regional culture of Shanghai also

contribute to his perfect cultural personality.

The form is the appearance of the content.The literary expression of‘‘The Bitter

Cultural Trip”is just like glorious but simple outer clothing,perfectly suiting its inner

connotation and making it appropriately expressed.It involved various language skills,

rich figures of speech,the deviation of the language and the perfect sentences of the

end,which greatly enhanced the reading pleasure of the readers;it employed various

narrative skills and the narrative perspective and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are both very

unique;it utilized the skills of various styles,successfully employing the skills in such

styles as the drama,novel,speech,poetry,and SO on,and making the style of prose

transcend its original limits.

The achievement of‘‘The Bitter Cultural Trip”in the prose field of the end of

20m century is incomparable.With its unique cultural content and cultural reflection,

it triggered the nerve of the Chinese people’S search for the national and cultural root,

broke the limits of the prose style、矶tll its original practice and aroused the passion for

cultural prose.The prose aroused a hurricane of cultural prose SO it Can be rated as

‘'the Taoist Rites of Ideology and Artistry'’.However,there indeed existed some

flaws in it.In this sense,it must be noted that,in the cultural and artistic field,people

should always be on the move,geUing from good to better and transcending the

previous standard.Once a scholar steps into the cultural trip,he or she is bound to

experience the endless physical and spiritual hardships in the process.

Key words:“The Bitter Cultural Trip”the main part of the image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the form of the text

VII
目 录
中文摘要…………………………………………………………………………………………。IV
Summa ry…………………………………………………………………………………………………………………………VI

弓I言………………………………………………………………………………………………………………………………..1
一、 《文化苦旅》的形象主体……………………………………………………………一5
1、 停不下的脚步:探索的远行者…………………………………………………。5
1.1行走天涯的人生情怀…………………………………………………………….5
1.2人文山水的亲切感悟…………………………………………………………….7
1.3访古寻根的价值取向…………………………………………………………….9
2、抑不住的情感:激昂的抒情者………………………………………………………。11
2.1高扬的生命意识…………………………………………………………………1l
2.2强烈的忧患意识…………………………………………………………………13
2.3潜在的精英意识………………………………………………………………….14
3、关不住的眼光:深沉的思考者………………………………………………………..16
3.1善思的灵心………………………………………………………………………16

3.2文化的视角………………………………………………………………………17
3.3精辟的识见………………………………………………………………………l 8
二、 《文化苦旅》的文化意蕴……………………………………………………………20
1、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20
1.1慨叹中国传统文化兴衰变迁……………………………………………………20
1.2解读中国传统文化喜忧参半……………………………………………………2l
1.3提炼中国传统文化潜在共性……………………………………………………22
2、中国健全文化人格的追寻………………………………………………………………23
2.1理想的健全人格…………………………………………………………………23
2.2余秋雨文化人格观的形成………………………………………………………25
三、 《文化苦旅》的文本形式……………………………………………………………28
1、 多种语言技巧的融合……………………………………………………………28
1.1丰富的修辞格……………………………………………………………………28
1.2语言的陌生化……………………………………………………………………31
1.3结尾的点睛句……………………………………………………………………33
2、 多种叙事技巧的运用……………………………………………………………35
2.1叙事视角…………………………………………………………………………35
2.2叙事结构…………………………………………………………………………36
2.3比的艺术…………………………………………………………………………38
3、 多种文体技巧的借鉴……………………………………………………………40
3.1对戏剧技巧的借鉴………………………………………………………………4l
3.2对小说技巧的借鉴………………………………………………………………43
3.3对演讲辞技巧的借鉴……………………………………………………………44
3.4对诗歌技巧的借鉴………………………………………………………………45
结语………………………………………………………………………………………………………………………………48
参考文献…………………………………………………………………………………………50
B付 录…………………………………………………………………………………………………………………………..52
后记………………………………………………………………………………………………………………………………54

VIII

引言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余秋雨和他的文化散文犹如~阵飓风刮过了沉寂已久的散文

界,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其作品发行量之大,引起的议论之广,褒贬反差之大,批评角

度之多,在近代散文史上实属罕见。

1988年,著名文学期刊《收获》以整年专栏的形式连载发表余秋雨的历史文化散文

《文化苦旅》系列,1992年3月,《文化苦旅》系列作品结集出版,包括《自序》与36篇

散文。此后余秋雨先后出版了《山居笔记》(1995年)、《霜冷长河》(1999年)、《千年一

叹》(2000年)、《行者无疆》(2001年)、《借我一生》(2004年)、《笛声何处》(2004年)、

《寻觅中华》(2008年)、《摩挲大地》(2008年)、《历史的暗角》(2009年)、《问学余

秋雨》 (2009年)、《我等不到了》(2010年)等作品。

余秋雨的散文作品累计发行逾五百万册,让这种本属“阳春白雪”的文体,创造了

“曲高和众”的奇迹,并引起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争论。多达数百人参与了余秋

雨历史文化散文研究,散见于各种报刊(包括专业学术刊物)的文章更是难以计数。其

中光评论集就有《感觉余秋雨》(文汇出版社,1996年2月)、《余秋雨现象批判》(湖南

人民出版社,1999年8月)、《秋风秋雨愁煞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1月)、《世纪

末之争的余秋雨:文化突围》(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5月)、《审判余秋雨》(四川文

艺出版社,2000年6月)、《余秋雨批判》(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10月)、《庭外“审判”

余秋雨》(北岳文艺出版社,2005年5月)等著作。

《文化苦旅》发表之初,喝采声不绝于耳。孙绍振称“余秋雨的散文出现以后,散

文作为文学形式正在揭开历史的新篇章”,n3楼肇明更是下论断:“余秋雨可能是本世纪

最后一位大师级的散文作家,同时也是开一代散文新风的第一位诗人。”口1朱向前也高度

评价余秋雨:“(余秋雨)不仅上承新文学散文之余绪,而且开启了一代风气,将整个

当代散文的创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准。口b’然而,从1995年起,对《文化苦旅》的评价

出现了大幅度的悖反,以指摘余秋雨《文化苦旅》中的“学术硬伤”为发端,批评《文化

苦旅》的文章不断出现,伴随着余秋雨接连推出的新作,以及他强烈拒斥批评的姿态,,

批评也在不断扩散、升级,最终演变成持续十几年的批评攻防战。在激烈的批判潮流中,

有一些比较平和中肯的声音,如古耜的《平心静气话秋雨》,张伯存的《余秋雨董桥合

论》,李咏吟的《学者散文的命脉》等文章,都在肯定余秋雨文化散文艺术成就的同时
提出了置疑。但是更多的却是饱含个人意气的贬斥之声,如余开伟的《余秋雨是否应该

反思》、《谁是文化杀手?》、汤溢泽的《(文化苦旅):文化散文衰败的标本》、王强的《文

化的悲哀:余秋雨的学问及文章》、周泽雄的《最酷的作家》、黄敏的《(文化苦旅)“七

气”》等。及至后来,随着余秋雨为捍卫自己“文化明星”身份而不断进行的反批评,对

余秋雨的批评已经脱离了文本本身,扩展到了对余秋雨文革历史的揭露勾沉,要求余秋

雨正视过去,忏悔当年的恶行。这类文章有《笔名谈屑》(何满子1999年著)、《正视自

己的过去》(谢泳2000年著)、《余秋雨,你为何不忏悔》(余杰2000年著),而将这些文

章结集出版的图书也为数不少,例《余秋雨现象批判》、《余秋雨现象再批判》、《艺术的

敌人——余秋雨作品批判》、《秋风秋雨愁煞人》等。

这多如繁星的批评文字,态度褒贬不一,水平参差不齐,作品瑕瑜互现,却是共同

构成了热热闹闹的“余秋雨现象”,从诸多方面对余秋雨的散文进行了研究。有从文化学

角度探讨余文文化特色的,如俞字萍的《余秋雨散文的文化内涵》、彭武胜的《传统文

化现象的当代关注》、万明华与丁小省的《从寻找文化到冶炼生命》、冷成金的《论余秋

雨散文的文化取向》等;有从文体学角度探讨余文文体特征的,如李林荣的《作为文体

的散文——灵魂的彰显与照亮》、唐刃的《余秋雨散文的文体略述》、唐韧的《论余秋雨

散文的文体创建》等;有从叙事学角度探讨余文中叙事形态的,如赵秀媛的《论余秋雨

散文的世俗性》剖析了余文中采用的小说化叙事形态,敬文东的《圆形叙述的黄昏》探

讨了其叙述模式的成功与失败,朱国华在《别一种媚俗》中为余文叙事模式提炼出了“故

事+诗性语言+文化感叹”的公式;有从“学术硬伤”角度提出置疑的,最早指责余秋雨作

品“硬伤”的文章是李庸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余秋雨的两处“硬伤”》,其它的有1996

年东方生的《严肃与荒诞的巨大成功》,金文明的《石破天惊逗秋雨——余秋雨散文文

史差错百例考辨》(山西书海出版社出版,2003年6月)等(后者更是因为其作者金文明

”揪”出了余秋雨散文中一百三十多处文史差错,在社会各界以及学术界引起了轰动效

应);有从历史学角度探讨余秋雨山水散文之所以蕴含深刻文化底蕴的历史成因,如李

敏霞的《略谈余秋雨的历史散文创作》、孙政与段素芳的《论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中的

写作姿态及其价值》等;也有从修辞学角度研究余秋雨散文中的修辞特色的,如邓清的

《论余秋雨散文的生命艺术》、b丽琴的《余秋雨散文语言艺术赏析》、高航的《余秋雨

散文特色浅析》、沈汉达的《秋雨散文的写作艺术》等。当然还有许多文章从人生、宗

教、民族、性别等诸多角度探讨了余秋雨散文的意义与价值。

二十年来,因为“文革”期间的历史,封笔风波,担当青歌赛的评委,频频与媒体


合作,成为文化明星,汶川地震后“诈捐门”,徐家汇股票等事件,余秋雨一直被放在

舆论热议的峰口浪尖,始终引起着广泛的关注。然而拨开浮华见真淳,笔者认为关注余

秋雨最应该关注的仍然应该是最能体现他散文高度及奠定他散文界地位的《文化苦旅》,

毕竟他的《文化苦旅》完成了对八十年代术散文瓶颈期的突破,“他以散文的方式完成

了知识分子话语的转换,他重新确立了散文理解世界的方式’’。 H1而关注《文化苦旅》

首要和最重要的视角还应该是美学的视角。毕竟《文化苦旅》再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与缺

陷,它仍然取得了当代散文史上难以复制的巨大轰动性成功,这不能不得益于散文文本

洋溢出的令读者不可抗拒的美学魅力。从文艺美学与接受美学的角度解读《文化苦旅》,

才能探索《文化苦旅》拥有几百万忠实读者的秘密,才能获得散文在新时代永葆生机的

有益启示。

早在1993年11月1l同,港台评论家欧阳子就在《联合报・联合副刊》上发表了长文

《(道士塔)的剧场效果、反讽效果及其他》来探讨《文化苦旅》的美学特征。文章详

细分析了《道士塔》的剧场效果、反讽效果、对比手法以及这些手法对表现文章思想的

巨大作用。孙绍振撰文《余秋雨:审美到审智的断桥——论余秋雨在中国当代散文史上

的地位》分析了余秋雨如何进行话语重构及如何协调审美与审智的矛盾。其它的还有王

妍的《诗意的凝眸——对余秋雨散文的几点理解》、生民的《读余秋雨散文》。比较全面

深入探究余秋雨散文美学特征的是南京师大的沈义贞教授。沈义贞在《中国当代散文艺

术演变史》中指出其五大美学特征:

(1)从理性回归感性,同时在这种回归的过程中充分注意感性王国和理性王国的

自由切入与转换;

(2)追求“形聚神散”的效果;

(3)以感性的意象衬托、推导象征性的意象;

(4)大胆借助“想象”艺术复现历史瞬间和历史画卷;

(5)从体裁上看,余氏散文属于一种“游记”。

上述论著大大推动了对余秋雨散文的美学研究,然而这方面的研究还是相对薄弱。

散文的审美特征应该是包涵多个方面的,散文文本中形象主体的独特魅力、散文作品中

独特的境界与内涵、散文形式表达的独特技巧等无一不构成了散文文本独特的审美特

质。在这方面我非常认同林非先生在《散文创作的昨同和明同》中表达的观点。“我觉

得最为理想的散文作品大致可以分列出如下几条具体的内容:(一)最能够触发读者长

久感动的;(二)最能够唤醒读者回忆起或向往着种种人生境遇和自然风光的;(三)最

二;
能够引起读者深深地思索的;(四)最能够在艺术技巧和语言的文采方面满足读者审美

需求的。"嘲

笔者希望可以更加全面地探究余秋雨散文引起轰动的美学秘密,将在本文中从形象

主体的主观魅力、散文文本的文化意蕴、形式表达的诗性技巧三个方面对余秋雨散文的

代表作《文化苦旅》进行文艺美学角度及接受美学角度的解读,敬请方家指正。


一、 《文化苦旅》的形象主体

文学是人学,它以表现人的生命活动和社会活动为中心j而散文尤其重视形象主体

的精神特征。“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

比以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1散文“以表现强烈的主体意识为美学目标”,“在所有文

学样式中诗与散文在表现客观世界的同时,更侧重于表现作者的‘自我’情感、主体精

神世界。每一篇散文作品,都是作者的人格、学识、精神、情操等最真实、最具体地展

示。川刀正是因为在散文流露出独特的作为主体的个性,表现出率真的感情,展示出丰富

多彩的主体世界,正印证了散文“是一种最适宜主观抒发的文体,是一种‘自我’的文

学,‘告白’的文学,‘个性’的文学。”哺1

文体“不仅仅是语言结构、本文结构和语言表达诸方面的内容,它也包括作家主体

的人格与精神”。扭1作家在散文中展现出来的心灵的姿势与生命的律动,是他们精神的

生命化和生命的精神化的外在表现。余秋雨带给散文的正是一种激活的生命状态。《文

化苦旅》以生命个体的精神,以精神与语言的陌生化,突兀于一段散文史中。

余秋雨曾经坦率地说过:“我把想清楚了的问题交给课堂,把能够想清楚的问题交

给研究,把想不清楚的问题交给散文。想不清楚,就动笔为文不是不负责的,而是肯定

苦闷、彷徨、混沌、生涩、矛盾的精神地位和审美价值。”n们余秋雨以学者深厚的艺术

理论、广泛的文史知识,发思古之幽情,以其独特的眼光审视自然、社会、历史,触动

着心灵深处的审美,将自己的生命体验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出来,真实地展现给了读者。

因此,对他而言,散文既是心灵困惑的诉说,同时也是一种思索困惑、追寻生命意义的

方式,散文文本实际上是作者自我价值观念、生命意识的外化。

1、 停不下的脚步:探索的远行者

1.1行走天涯的人生情怀

《文化苦旅》中的“旅”即意味着“行走”,书中处处透露着余秋雨行走天涯的人生情

怀。

在其《自序》中,余秋雨说自己在连续几个月埋首于砖块般的典籍中之后,“从小

就习惯于在山路上奔跑的双脚便会默默地反抗”,随之,就会有一种“向长天大地释放

自己的渴念。”这种“渴念”不仅是一种生理意义上的“行走”,更是一种心理意义上的“行


走”。

在《借我一生》中,余秋雨写道:

“我想,我应该感谢这些夜晚。一个开始曾被小伙伴们称为“上海人家”的孩子,趁

妈妈在黑压压的人群中忙碌,趁祖母在给这黑压压的人群烧水、沏茶,便大胆地向着巨

大的恐怖走去。很快,我成了小伙伴中胆子最大的人之一,证据是,夜间去钻吴山的小

山洞,去闯庙边的乱坟堆,都是我带的头。直到今天才明白,这种无所畏惧的‘幼功’对

我的一生是多么重要。”n妇

在接下来的篇幅里,余秋雨还深情回忆了自己六岁时在深夜翻越两座大山去接妈妈

的场景。这种“幼功”即大着胆子出行,与几十年之后余秋雨在文化现场的行走相呼应。

这种“幼功”不仅给了余秋雨一双习惯远行的脚板,更给了他一副勇于探索的肝胆。

按照存在论诗学的理论,人从出生那一刻起便进入了一个不可理喻的荒谬世界,人

们以“领悟”的方式存在。惟因如此,走向远方也就成为对自我生命过程的验证。曹文轩

说过: “因为人和其他动物一样,来自旷野,需要不断地迁徙,”当这种状态时间久了,

“迁徙便成了人类的一种习性,一种克制不住的欲望”。n21因此,行走是人类史前的一种

深刻记忆,是一种固有的本能和培养已久的欲望,用荣格心理分析学的概念来说,行走

几乎是人类的集体无意识。认识到这一点,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余秋雨对“行走”方式的

热爱,也有助于我们理解《文化苦旅》正是以“行走”方式暗合了读者对于“行走”的潜在

冲动。

对余秋雨而言,“行走”不只是一种人类的原始冲动,更是一种对中国传统文人思考

方式的继承,是一种对书斋学院禁锢生活的反叛,是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感性与理性相

结合的经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向是中国传统文人的理想境界,从到处游说的战国百家到

遍访名山大川实地考察的司马迁,从仗剑远游的李白到颠沛流离的杜甫,无一不借助着

“行走”的方式,达到自己学问的最高境界。因此,余秋雨才会“即使是在钻研中国古代

线装本的时候,耳边也会响起一批大诗人、大学者放达的脚步声”(《文化苦旅自序》);

才会理解“写下中华第一思乡诗的诗人总也不回故乡”(《山居笔记乡关何处》);才会欣

赏三毛将自己置身撒哈拉沙漠并且走遍千山万水的生存状态;才会被纽约大学的著名教

授RichardSchechner冒险般游历我国西南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行为所震动。

余秋雨是当代中国戏剧理论界知名学者,先后创作《戏剧理论史稿》(上海文艺出

版社,1983年)、《戏剧审美心理学》(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中国戏剧文化史述》


(湖南文艺出版社,1985年)、《艺术创造工程》(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等学术著

作。但是拥有自我超越精神的他却在苦苦思索着学者做学问的意义与生命的意义的矛盾

问题。这样的思索让他将审视的目光投向自己周围的生存空间。他反省到书斋在提供给

文人安全与归属的同时,也给他们的学术生命带来了禁锢和制约。知识分子如果不离开

象牙塔就不能真正体会心灵自由与生机活力。他认同英国近代学者科林伍德的观点,认

为象牙塔里隐藏着更大的危险,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囚禁。所以,余秋雨认为真正的文化

人要做的事,正是文化艺术界竭力反对的事。“这个事显然就是离开。”¨31

强健的生命需要在广阔的天地中伸展,不懈的探索只有在陌生世界才更深刻。“远

方有多远,没人告诉我……”,但远方却在远方构成对每一个拥有强健生命力、对未知

充满无限好奇的不羁灵魂的强大吸引,吸引着他们渐行渐远。余秋雨的内心就切实听到

来自远方的呼唤。于是他“在这种困惑中迟迟疑疑地站起身来,离开案头,换上一身远

行的装束,推开了书房的门(《文化苦旅 自序》)”,衣袂飘然地走在探寻心中人文山

水的路上,用一双中年学者的眼睛去探寻着古代的印迹,寻找着民族文化的“根”。 ≥

1.2人文山水的亲切感悟

前面已经谈过“行走”是人类的集体无意识,更是中国文人的传统之一。中国文人因

各自的文化背景、美学追求、人生价值观的不同,其“行走”的方式与心态也不同。如果

说战国诸子的“行走”是为了张扬自己的治国智慧,司马迁的“行走”是为使《史记》更贴

近历史真实,李白的“行走”可以与自然山水更亲近,杜甫的“行走”伴随着“哀民生之多

艰”,那么余秋雨的“行走”就是为了踩踏酊辈文人的足迹,体会他们在遥远时空罩遗留

下来的气息。山水对于余秋雨,只是他感悟的起点,他更企盼的是通过山水这个媒介,

思接千载,与古人完成一次灵魂的神交,与历史完成一次荡气回肠的对话。

《文化苦旅》从内容上可以分为山水游记散文、记人叙事散文和文化走向散文三大

类,其中山水游记散文包括《道士塔》《莫高窟》《阳关雪》《沙原隐泉》《柳侯祠》《白

莲洞》《都江堰》《三峡》《洞庭一角》《庐山》《贵池傩》《青云谱随想》《白发苏州》《江

南小镇》《寂寞天柱山》《风雨天一阁》《西湖梦》《狼山脚下》等18篇。这些山水游记散

文中,有8篇余秋雨直接选择的就是人文景观,如道士塔、莫高窟、阳关、柳侯祠、都

江堰、贵池傩、青云谱、天一阁等,其余的虽然是选择了自然山水,但他在写作中也无

一例外地为它们打上深刻的人文烙印。


与传统写景抒情的山水游记不同,在这部分游记中,余秋雨很少有J下面写景的文字,

甚至像西湖、三峡这样的风景绝胜之地,他也竟然没有一笔写景。18篇山水游记散文中,

笔者只找出九处用较多篇幅正面写景的文字,然而即使是这些文字也没有一处像传统的

山水游记一样,专注于描写美好景致,抒发自然景观激发的愉悦超脱之情的。它们的作

用不外乎为即将叙述的人文故事设置场景或为即将阐述的人文哲理张本。例如《道士塔》

中对道士塔的描写是为民族文化的悲剧渲染气氛;《阳关雪》中用阳关的萧索来反衬唐

人洒脱的风范;《沙原隐泉》中写在山顶看到的沙原景象是为了写出色彩的圣洁与气韵

的崇高,写出一种爬山的人生哲理,对隐泉的描写则是为了表达一种人生境界的感悟;

《都江堰》中对水的描写是为了突出人对自然的收伏;《贵池傩》第二节中对窗外景色

的描写是为傩刻画了一个落后的生存空间;《江南小镇》开头对小镇生活场景的刻画又

更多地加入了人文元素,揭示一种生活状态;《寂寞天柱山》中对天柱山的描写突出了

“静”的特点,也是为了“在天柱山的清寂山道上”反复思考“家”的命题;《风雨天一阁》中

对阁前院子一片汪洋的描写是为了突出天一阁对人的隔阻,营造一种仪式感。

综上所述,《文化苦旅》中没有纯粹写景的文字,偶有一些写景文字也莫不是为了

人文的主题而服务的,这是由作者的写作目的直接决定的。余秋雨要写的并不是自然的

山水,而是他_险底的山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语)所以在《文

化苦旅》中余秋雨不仅将大量的诗文典故加诸他心中的人文山水,还创造性地赋予了这

些山水人的性格,用自己的独特感悟,写出了一种“人化山水”。这样的例子有很多,现

略举如下:

于是,苏州,背负着种种罪名,默默地端坐着,迎来送往,安分度El。却也不愿重

整衣冠,去领受那份王气。反正已经老了,去吃那种追随之苦作甚?【《(白发苏州》)

就这样,江南小镇款款地接待着一个个早年离它远去的游子,安慰他们,劝他们好

生休息,又尽力鼓励他们把休息地搞好。(((-2r-南小镇》)

狼山对于长江,是欢送,是告别,它要归结一下万里长江的不羁野性,因而把自己

的名字也喊得粗鲁非凡。(《狼山脚下》)

可怜的白帝城多么劳累,清晨,刚刚送走李白们的轻舟,夜晚,还得迎接刘备们的

马蹄。(《三峡》)

源于对人类行走状态的潜意识,源于对远方陌生风景的向往,源于人在自然中的释

放与解脱,大部分人都喜欢游山玩水,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把汹涌的人潮带到了名胜

古迹面前。但是人海中又有多少人能像余秋雨这样品读出山水浓厚的文化韵味?因此,


文化的理性与景观的感性成功结合,让读者获得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这应该是《文化

苦旅》迅速风靡华语世界,创造发行神话的重要原因之一。

3访古寻根的价值取向

余秋雨具有很浓重的历史情结,他徜徉在眼前的山水之间,思绪却飘向远逝的千古

岁月。他在“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文化苦旅 自序》)”徘徊,苦苦思

索着民族的“根脉”。这一点在他的山水游记散文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首先,他选择的写作对象都是历史气息遗留很浓的所在,要么是凝聚了众多历史人

物遗迹的名胜,如庐山、西湖、三峡、洞庭等,要么是保留了历史古老面貌的隐秘文化,

如傩。在这些游记里,对于余秋雨来说,历史遗迹只是一个名目、一个由头、一个触发

点而已,他的访古仅仅是以古迹为缘由,把如天马行空的思绪和相关的文人史料招来,

统一在他的主题之下。

余秋雨喜欢那些文化积淀厚重的人文山水,文化层叠性便成为这部分散文的显著特

征。这种文化层累性构成一种大容量,增加了内容的厚度与广度,平添了几多古气,让

读者也和作者一样被“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住”全身“无端地感动”与“无端地喟叹”,

并且一起踏上了访古寻根之旅。

《莫高窟》描写了拥有一千多年层层累聚、拥有丰富色彩与美学风格的莫高窟;《阳

关雪》中刻画了经过一层层沉埋的坟堆和经历沧桑坍塌了的阳关;《三峡》中记叙了李

白、刘备、郦道元、神女、屈原、王昭君的故事;《洞庭一角》讲述了范仲俺、吕洞庭、

秦始皇、娥皇、女英、杨么、柳毅的典故,还提到了佛教与道教的兴盛;《庐山》中写

到了与庐山有关联的一系列文人:慧远、陆静修、陶渊明、谢灵运、李白、白居易、欧

阳修、苏东坡、陆游、唐寅、周敦颐、朱熹、舒白香、钱起、徐志摩、茅盾、徐霞客等;

《青云谱随想》通过青云谱的主持朱耷又随想到了徐渭、原济、吴昌硕、齐白石、郑板

桥等;《白发苏州》中记载了苏州历史上吴越争霸、反抗魏忠贤的故事,还提到了与苏

州渊源甚深的美女西施及苏州的才子唐伯虎、仇英、金圣叹;《江南小镇》里写到了典

型的小镇场景、陈逸飞的画、周庄的沈万山、同里的朱祥与陈去病、任兰生的退思园;

《寂寞天柱山》记录了李白、苏东坡、王安石、黄庭坚对天柱山的神往,记录了天柱山

地区出生的周瑜、二乔,记录了天柱山历来的战乱;《风雨天一阁》围绕天一阁讲述很

多动人的故事:天一阁创始人范钦、范钦身边的藏书家丰坊与范大澈、范钦长子范大冲、


范家媳妇钱绣芸、近代登上天一阁看书的外姓黄宗羲等人以及天一阁被损毁的历险;《西

湖梦》中记载了“盛大到缥缈”的“一个收罗备至的博览会”:佛教道教胜迹、岳飞墓、鲁

迅的诗、白堤、苏堤、林和靖、苏小小、白娘娘;《狼山脚下》中描写了骆宾王墓、张

骞墓以及他们的故事……

对于那些本身历史积累较为单薄、层叠性不够的历史古迹,余秋雨也总是运用想象

与联想,通过历史与现实的比较,设置不同的景深来增加内容的层叠性。例《道士塔》

设置了敦煌文化历史屈辱与现在研究取得辉煌成果的比较;《柳侯祠》中对柳宗元生平

的描述构成一个历时景深,柳州的历史与现在又构成一重景深;《白莲洞》中余秋雨又

通过想象和联想把一系列与“洞”有关的文史资料汇聚笔端:人类对白莲洞的占有、人临

终时意识上的“黑洞”、太极图的“洞”、基督山伯爵的“洞”、桃花源的“洞”、水帘洞、《山

祭》中的“别有洞天”、《魔方》的“洞”; 《都江堰》先是通过联想对比了长城和都江堰,

接着用不同景深中的李冰构成多重层叠:官场中的李冰、筑堰的李冰、“三神石人”的李

冰、庙宇中被供奉的李冰、傩戏中的李冰;《贵池傩》中两位小学校长又不断地让读者

的思绪在过去与现在之间穿梭,三十多年的跨度又构成了不同的景深。《沙原隐泉》似

乎是个例外,可旁征博引的诗文与典故不多,历史积累也不厚重,但是不喜内容单薄的

余秋阿还是不忘与人生哲理相融合,最后还横添一笔,写隐居老尼,构成景的独处与人

的独处两重景深。

虽然,比之我国新时期的“寻根文学”,《文化苦旅》的创作时间晚了几年,但是其

创作动机却是一脉相承的:余秋雨的访古正是为了寻根,即寻找中华民族病态或具有生

命力的根须,重铸民族精神与文化品格。余秋雨在历史遗迹间行走,思绪在历史与现实、

中国与西方之间穿梭,苦苦追寻着生命之根、民族之根、文化之根。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文化苦旅》是先受到台湾读者的热烈欢迎,后来才在大陆市

场慢慢升温的。在台湾,余秋雨被称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大师级散文作家”,“海峡

两岸中国散文第一人”,而“到绿光咖啡屋,听巴赫,读余秋雨”竞成为评判一个人儒雅

品味的标杆。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海外华人圈,余秋雨也受到热捧,如被马来西亚读

者评为“最受欢迎的华文作家”。远离故国的漂泊情绪与对母体文化的疏离使得海外华人

深刻体会到了“失根”与“断根”的痛苦,因此他们的“寻根”行为便更早、更积极、也更执

著。《文化苦旅》中这种访古寻根的价值取向J下满足了海外华人读者进一步了解中华民

族历史与文化的愿望,激荡起了所有华人读者追索中华民族之根的澎湃感情。这恐怕也

是《文化苦旅》可以掀起“余秋雨热”的又一重要原因吧。

lO
2、抑不住的情感:激昂的抒情者

散文作为一种主体性很强的文学体裁,不论采用何种技法,最终必须以情感人,抒

写“我”最坦诚真挚的生命,吟唱“我”最真实强烈的感情。只有那些真J下表达作者内心感

动的作品才可能打动读者的心,使读者获得纯净美好的心灵体验。在行走的路上,心胸

为人文山水激荡,余秋雨不由地发出了对生命的昂扬赞歌,也发出对中国传统文人和文

化充满忧患感的浩叹,而他所有的抒情又无不打上了潜在的精英烙印。

2.1高扬的生命意识

余秋雨的散文不论是由山水而慨叹文化与历史,还是深情回忆故乡与童年,无不贯

穿着他高扬的生命意识。他的文化散文首先是他思考人生与品味人生的散文。余秋雨的

生命意识如一面鲜明的大旗,在他每一篇文章中或隐或显地招展,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

充满旺盛生命力、向往自然与野性、追求激情与创新的余秋雨。

我们不妨从余秋雨自身生命体验、余秋雨评点文化人格、余秋雨评点艺术与美三方

面来解读他的生命意识。

余秋雨自身生命体验

《五城记》中,余秋雨把爬塔的生命体验认为是一场“青春与生命的接力赛”;《吴

江船》中写到自己在太湖中游泳时才感觉“真正像个人了,以自由和健康,与山水和谐”;

《牌坊》中写幼小时看到了尼姑庵的花圃“第一次领略圣洁的灿烂”,在他眼里,生命应

该是“彩色的”。不仅如此,余秋雨的生命意识还表现在他对于生命本身的珍惜尊重和对

逝去美好生命的惋惜痛悼。《酒公墓》一文中充满了对酒公坎坷一生的无限同情,在他

眼里,山里的墓碑正是酒公以独特的方式让“生命占据了一座小山”;《藏书忧》中由对

藏书的担忧而发出的对文人生命脆弱而短暂的浩叹;《家住龙华》中更是为早逝的生命

泪流满面;《腊梅》中的一株被众人悉心照顾的腊梅更是透露出作者对于生命美好的珍

惜……

余秋雨评点文化人格

余秋雨关于健全文化人格的追寻本身就是以对健全生命的追寻为前提的,因为关于

文人的文化人格将在第二章中重点谈论,所以在这里笔者只谈一谈他对于文人之外的生

命的评点,籍此以窥余秋雨的生命意识。《西湖梦》中他谈到了两个女人:苏小小与白

娘娘。对于苏i1,/1,这个情感受挫后主动步入风尘的名妓,他下了这样的断语,

ll
“苏小小,则一直把美熨贴着自己的本体生命。她不作太多的物化转换,只是凭借

自身,发散出生命意识的微波。”他推崇苏小小这种不受压抑的“生命本体的自然流程”。

对于白娘娘,余秋雨则慨叹“许仙的木讷和萎顿无法与她的情感强度相对称”,赞叹她对

于追求“人”的九死不悔的执著。在这里,余秋雨的生命意识表现为追求生命的本真与追

求理想的执著。

余秋雨评点艺术与美

余秋雨的生命意识还融合在一系列他对于艺术与美的评论之中。《青云谱随想》中

余秋雨有多处将生命意识与艺术联系起来的评论:

山水、花鸟本是人物画的背景和陪衬,当它们独立出来之后一直比较成功地表现了

‘峙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学意境,而在这种意境中又大多溶解着一种隐逸观念,那就
触及到了我所关心的人生意识.

这些画家的作品常常因高雅精美而让人叹为观止,但毕竟还缺少一种更强烈、更坦

诚的东西。 .

我在已经看得十分疲倦的情况下突然看到徐渭的一幅葡萄图,精神陡然一震。……

他的生命奔泻出淋漓而又洒泼的墨色与线条,躁动的笔墨后面游动着不驯和无奈。

世界上没有其它可能会如此折服本也不无孤傲的郑板桥和齐白石,除了以笔墨做媒

介的一种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强力诱惑。

这些文字透露了在余秋雨眼里,真正的艺术应该是体现艺术家生命状态的作品,而

且这种生命状态绝对应该是坦诚的、淋漓尽致泼洒生命潋睛的,甚至不妨是孤傲、锋利

的,只要它来得真实与诚恳。这种融合了生命意识的艺术观在《笔墨祭》中也有相似的,

论述。这种激昂、个性的生命意识极具现代精神,是对传统中庸文化的一种反叛,它占

据在余秋雨的内心深处,不时地冒出来,吸引着余秋雨对那些桀骜不驯的个体投去赏识

的目光,甚至被“狼山”这个充满野性的名字所吸引:

在富庶平展的江淮平原上,各处风景大多都顶着一个文绉绉的名称。历代文士为起

名字真是绞尽了脑汁,这几乎成了中国文化中--fl独特的学问。

起点名字本也无妨,便于人们寻访和辨认,但一切都调理得那么文雅,苍劲的自然

界也就被抽干了生命。自然的最美处,正在于人的思维和文字难于框范的部分。让它们

留住一点虎虎生气,交给人们一点生涩和敬畏,

《文化苦旅》中处处充溢着余秋雨强烈的生命意识,充满了他对生命活力萎顿的批

12
判与对生命潜能的重新挖掘。阅读《文化苦旅》,读者可以时时感受到被生命的可贵与

可爱激荡心弦,让读者获得一种对生命的尊重与对强大生命力的渴望,不由得想去寻找

自己“沸沸沸扬扬的生命热源”(《上海人》),禁不住也想像白娘娘那样大声地呼喊:人!

人!人1

2.2强烈的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的表现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处处弥散着一种沉重的忧患意识,昭示着余秋雨心灵与文

化上的“苦涩”。这种“苦涩”来自方方面面:国家民族、历史文化、人生命运、文人品格。

《道士塔》中揭示了敦煌的珍贵文物在王道士手中流失海外的民族悲剧;《夜航船》谈

到了有趣的“夜航船文化”,以夜航船象征了中国文化的缓慢进程,并批评了中国文化中

喧闹然而无聊的部分;《风雨天一阁》以范钦及其家族几百年守护天一阁的悲怆文化奇

迹为切入点,来探讨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柳侯祠》以柳宗元这个文化名人的生

命历程来思索中国封建时代的文人范式,并对文人意识与文人人格进行了探讨;《青云

谱随想》既涉及到了中国国画美学意境中的隐逸观念,又讴歌了朱耷、徐渭作品中生命

气韵的充盈流动,强调了一种悲剧意识泛化的美学境界,批判了萎弱的文化存在;……

主题开掘的深化和所观照的文化景观的悲怆,使得《文化苦旅》陷入了一种整体的浓郁

忧患的氛围。

写作《文化苦旅》时,作者出行方式的热闹与悠哉,决定了他不可能在旅途中真正

遇到磨难,也注定了他不可能具有上下求索的孤愤情怀,因此文中的忧患,在很大程度

上就带有了学者的书斋情怀,带有了“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尴尬,这也正是让许多评论者

认为“矫情”、“滥情”的根源所在。

忧患意识的形成

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是如何形成的?我认为不妨从余秋雨作为知识分子的使命感、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度迷恋、对历史人生洞察后的无奈三个方面来分析。

作为一名多年钻研学术的学者,余秋雨有着比常人更敏锐的学术触觉、比常人更犀

利的文化视角和历史意识。他自觉承担起了学者自身的使命,徘徊在对主体生命和民族

文化的思索途中,在历史中比照现实,用现实反观历史,发出了一声声沉重的叩问。而

中国几千年文化传统中“文以载道”的精神也增加了余秋雨的这种责任感,使得他把强烈
撞击他心胸的疑惑吐出,“把想不清楚的问题交给散文”。

“为什么我的眼罩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

所谓爱之深,责之切。正是因为余秋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度迷恋,使得他在深情赞颂

缔造过无数辉煌、诞生过无数奇迹的华夏文明时,又为中国文化中的落后因素和阴暗面,

中国文化中的弱点、缺陷和“劣质性”发出了声声发自肺腑的充满焦灼与忧患的叹息。

“传统文化烂熟于心,西方理性融于血肉”的余秋雨用他精辟独到的眼光和理性的

思辨来观照历史与人生,却发现了太多的无奈。历史逻辑的无法逆转,人生命运的不可

预测,都带给他一种清醒后的哀伤与无奈的悲怆。历史文化遭受的洗劫,使得他无限痛

心与无法逃遁地苦涩;可亲人物的悲剧命运,又使得他充满无限感慨和难以言说的忧伤。

这些无疑增加了余秋雨散文撼动人心的力量。

忧患意识的意义

如果仅仅止于哀叹与忧伤,远远是不够的。余秋雨《文化苦旅》的魅力还在于文本

指归现实的强劲张力,时时引发现实中人们的警戒与思索。美学意义上的忧患意识不同

于平常的“困境中的心理焦虑”,而是“困境中体验到的人性的尊严以及人之为人的价值,

并进而超越的精神境界”。而忧患意识也正是余秋雨所陶醉的儒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儒家的入世品格使得中国文化的忧患意识更加忧时忧世,更加注重人格的提升。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正是儒家入世型忧患意识的形象表达。

余秋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感悟着历史,又将浓郁的忧患色彩赋予散文,他将读者带入对

文化传统、历史命运、未来方向的深深思虑中。他更想通过忧患意识与生命慧悟,强化

读者对历史的深思,唤醒读者的民族意识、自由意识与团结意识。他处处充溢的忧患投

射出的正是对民族文化更高程度上理想化的期待,他期待着用自己沉郁感伤的忧患来激

发人们对当下文化弊端的反思,进而完善现代社会文化运行机制,呼唤民族文化在现代

的伟大复兴,从而撼动整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构建和文化生态格局。这正是余秋雨《文化

苦旅》中忧患意识的最大意义。

2.3潜在的精英意识

虽然许多人认为《文化苦旅》代表着精英文化与大众的和解,但是笔者认为在《文

化苦旅》中许多地方还是打着余秋雨精英意识的印痕。

这一点首先表现为余秋雨对自己的定位,他不仅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有悟性的文人”

14
(《文化苦旅》自序),“吞吐着一个精神道场”(《藏书忧》),更把自己定位成了一位中

国文化的“布道者”。他像一位苦行僧一样,在“唐朝的烟尘宋朝的风”中穿行,当中国“封

存久远的文化内涵”“哗的一声奔泻而出”,余秋雨就“被这种奔泻所裹卷,倒也能吞吐千

年”。(《文化苦旅》自序)于是,余秋雨完成了自己心理上的“涅粲”,剩下要做的就是

将自己悟出的文化精义传达,讲授给芸芸众生。于是《文化苦旅》充满了他对于过去历

史的反思、当下文化的批判以及对未来文化走向的忧患。

其次余秋雨的精英意识表现为自我标榜。在《文化苦旅》中我们感受到的余秋雨是

一个与多名著名学者、各地政要交往甚密的文化学者,是一个接到如雪片一样各地讲课

邀请信的知名教授,是~个研究视野遍及美术、书法、考古学、敦煌学、诗歌、戏剧、

哲学、人类文化学等众多领域的通才,是一个为了应付暑假作业一不小心就获得优秀作

文奖的天才少年,是一个师长极其看重的学生,是一个在社会上如鱼得水的高校精

英……这些与那个在人文山水面前蹙眉沉思的感悟者有所抵砺,影响了形象主体的诚恳

度。有时为了达到自我包装的目的,书中甚至还因果倒置。本来是余秋雨由范钦的选择

而进一步思考健全人格的问题,本来是他由狼山的名字而阐述名字的生命力问题,但他

在文中的陈述却为读者刻画了一个对许多问题早就深思熟虑、见解独特又得到现实印证

的睿智学者形象。不仅如此,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还多处以暴露别人的浅薄来反衬

自己的学识渊博,例如《青云谱随想》中不知八大山人为何人的考生与其它参观者,《阳

关雪》中认为阳关“没什么好看的”的老者,《柳侯祠》中“不大愿意进来”参观的游人与“读

不懂那些碑文”的少年。

余秋雨的精英意识还表现在他专断甚至是臆断的语气上。正是出于对个人形象的刻

意雕琢,为了更Ngl起读者的注意与认同,余秋雨不自觉地在文中使用了太多专断的权

力话语。“我总觉得”(《风雨天一阁》)这样的口气已经算是委婉的,像“我相信”(《莫

高窟》)“我敢断定”(《寂寞天柱山》)“我坚信”(《风雨天一阁》)“不管怎么说”(《白莲

洞》)这类无比果决的语气更是比比皆是,时时透出作者对于论断的确信不疑,而不论

后面的推论是不是严密与合理。此外,大词圣词的多处使用,也加强了余秋雨的这种勿

庸置疑的坚定语势,使得他的散文被评论者们指责为居高临下的“牧师布道”而被诟病。

余秋雨的这种精英意识是如何形成的呢?我想无外乎以下原因:多年的学院生活,

赋予了他教授的身份,习惯了传经布道的角色;多年的院长职务,赋予了他专断的性格,

习惯了权威的话语表达:儿时“上海人家”在村子里的特殊地位,成长中的传奇际遇,旺

健的生命力,都赋予了他自信的性格;而上海人共有的“对自身智慧的悲剧性执迷”(《上

l5
海人》)在他身上也不能说没有沾染……

余秋雨《文化苦旅》中潜在的精英意识,给读者带来两种反差较大的反应。一种情

况是,开阔的视野、独特的观点、文博的知识,深深膺服了一些专业水平不高、文史知

识积累少的文学爱好者,远离普通人群的精英意识也被笼罩上了一层神圣的光环,让许

多读者为之深深折服,导致了《文化苦旅》的洛阳纸贵;另一种情况是高高在上的导师

心态与权威专断的话语,深深刺痛了一些专业学者,使他们纷纷撰文指斥《文化苦旅》

中的硬伤、模式化、煽情等缺陷,只为了摘下余秋雨精英到不食人间烟火的面纱,以致

后来引发了对余秋雨一系列充满硝烟的批判。

精英意识,对于余秋雨来说,福兮?祸兮?

3、关不住的眼光:深沉的思考者

3.1善思的灵心

余秋雨睿智的思考始终贯穿《文化苦旅》,那些山水游记散文与文化走向散文固然

毫无疑问地充满了思考,即使是那些记人叙事的散文也毫不例外。

当人到中年的余秋雨在饱经了人生的沧桑之后去深情注目章年时,一切芜杂与琐碎

都被过滤,童年显得是那么纯真圣洁,童年里的人物又是那样的神秘美好。J下如田崇雪

在《文化燃灯人:余秋雨论》中所说,“回想在余秋雨的一大批文化散文当中,给人以

和平、温馨、静谧、真诚、善良、美好的还是那些写‘童年’,写‘故乡’的篇章。”n钔

然而就是在这些充满款款深情的追忆中,我们也可以随时体会到思考的暗流。

《牌坊》中在深情地呼唤美丽温柔、优雅可亲的女教师的背后,却是借以来“思索

中国妇女挣扎的秘途”;《庙宇》中除了回忆逗引出馋涎的供果,也思考了佛教对乡间男

女心灵的震撼,吸引着目不识丁的妇人、穷凶极恶的绑匪、翩翩才子李叔同的皈依,更

触及到了新文化在中国与佛教在新时代的双重尴尬;《吴江船》通过对自己青年时期下

乡插队劳动、读书烧书、同队女知青被逼投湖的深情追述,反观了特殊年代里的反常现

象,饱含了对迫害知识青年的控诉;《信客》在讲述信客故事的同时,穿插了对人性的

思考,触及到了人的信任度与责任感的思考;《酒公墓》在叙述酒公潦倒一生之余,时

时思考张先生的出路,时代悲剧与命运悲剧的背后是学不能致用的悲哀……

学者的理性使得余秋雨即使在追述往事时也不可避免地加入着思考,通过小人物的

命运触碰到了深刻的人性与社会命题。

16
3.2文化的视角

余秋雨的散文被称为文化散文,文化的视角是其思考的主要角度。来源于对自身文

人身份的体认与文人社会责任感的担当,余秋雨有着浓厚的文化情结,他关注与思考的

总是那种集结着深刻文化元素的“人文山水”。厚重的历史积累、沉重的文化积淀、睿智

的文化思考为他的《文化苦旅》贴上了一张显著的文化标签,有别于同时代的散文作品,

成为了文化散文的标杆之作。

《文化苦旅》中,余秋雨涉及了众多的文化问题:《莫高窟》中热情赞美了具有层

层累积性的敦煌文化;《夜航船》批判了喧闹而无聊的夜航船文化;《五城记》研究地域

文化,分别评价了开封、南京、成都、兰州、广州五座城市的文化特征;《白莲洞》以

史前遗存白莲洞为绾结点,论述了洞穴文化;《洞庭一角》触及到“贬官文化”,批判儒

家的天下意识,推崇多元与无限的中国文化;《贵池傩》探寻的是中国隐秘文化的一部

分,提出了如何对待古代文化遗产的重大命题;《寂寞天柱山》以天柱山的盛衰升沉,

触及到冷漠的自然能使人们产生故园感与归宿感的哲学和人类学的本原性问题,触及到

家园文化;《狼山脚下》对中国传统文明一味追求秀雅进行了批评,触及到了科举文化;

《西湖梦》中秉承现代理性精神既评点了多重中国人格文化,也评点了中国化的宗教文

化;《江南小镇》抽象出一种宗教性的人生哲学的生态意象,并提出了中国文化在人格

方位与地理方位上实现双向自立的期望;《笔墨祭》以毛笔文化为核心,透视了毛笔与

传统文人千丝力.缕的联系,并从中生发出了个体人格在群体性中互渗和耗散的命题,以

毛笔文化的某些特征与中国传统文人群体人格相映照,并提出了“张罗一个酸楚的祭奠”

的文化论断;《华语情结》写到了母语文化,揭示了语言与民族心理、文化认同的深层

联系,透露出对历史上华语强盛期的自豪与对海外华人丢失母语的无可奈何;……

文化的视角激荡起读者对于文化问题的思考,在文本内容上也开创了一个新的领

域,但是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完全是以文化中心主义来解读历史的。这固然可以

说成是个人解读而无可厚非,然而客观来看,这种观点还是有失偏颇。“站在盛唐的中

心地位的,不是帝王,不是贵妃,不是将军,而是这些诗人。”(《三峡》)“倒是现任柳

州市副市长的几句话使我听了眼睛一亮。他说:‘这两年柳州的开放和崛起,还得感谢

柳宗元和其他南下贬宫。他们在根子上使柳州开通。”’(《柳侯祠》)这些观点即使放在

以抒发个人情感与阐明个人观点的散文中,也总显得有些突兀,有些牵强,有为实现预

设的文章目的而强拉因果之嫌。

17
3.3精辟的识见

《文化苦旅》中时时处处闪耀着作者的真知灼见,如同夜空的星星,点亮读者的眸

子,振作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这些精辟的见解既有对日常生活经验的感悟与提炼,又有

对重大社会历史文化命题高屋建瓴的独特论断……

同常生活中人们共有的体验是非常多的,只是很多人表达不出或表达不贴切而已,

一旦在别人的作品中读到,便生“于我心有戚戚焉”之感。例如在《老屋窗口》中余秋雨

写自己儿时透过老屋窗口看对面的山,猜测山那边的风景,但是“我到今天还没有到山

那边去过,我不会去,去了就会破碎了整整一个童年。”童年的一切都披着梦幻般的衣

裳,一旦用成年人的眼睛去打量儿时的事物,就会打破这个虚幻却美丽的梦,只能带来

失望与落寞。这是人们共同的生活经验,很容易引起共鸣。《庐山》中写一帮文人随着

摩肩接踵的旅游者游览庐山,“眼前有古人留下的诗,脚下有平整光洁的路,耳边有此

起彼伏的叫卖,轻轻便便,顺顺当当。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可能以自身的文化感悟与山

水构成宁静的往还、深挚的默契,只好让文人全都蜕变成游人。”尽管是写文人,但是

谁又不愿意避开喧嚣的人群,静静地在自然中领悟昵?《江南小镇》中他写到在当年的

“恶风狂浪”中对江南小镇一对年轻夫妻宁静安详生活的一瞥,使他投之以最殷切的艳

羡,也使他警觉何以二十来岁就产生如此暮气的归隐之想。这种心理是多么的坦诚,又

让读者感到多么地似曾相识。

当然《文化苦旅》中表达更多的还是作为一个学者的思考成果。《莫高窟》中关于

宗教与美育的关系,余秋雨是这样说的,“蔡元培在本世纪初提出过以美育代宗教,我

在这里分明看见最高的美育也有宗教的风貌。或许,人类的将来,就是要在这颗星球上

建立一种有关美的宗教?”在这篇文章里,他还批判了把佛教故事与今天的社会新闻、

行为规范联系起来的古怪的道德课程。《柳侯祠》中余秋雨赞美贬臣柳宗元的文采华章

留下一脉异音,触及了诗家不幸天下幸的命题。《废墟》中余秋雨论断,“中国历史充满

了悲剧,但中国人怕看真正的悲剧。最终都有一个大团圆,以博得情绪的安慰,心理的

满足。”多么切中要害!《风雨天一阁》中余秋雨说,“太纯粹的艺术家或学者在社会人

格上大多缺少旋转力”,又是多么高明的见地啊。至于《上海人》中余秋雨对上海人思

想性格、心理积习、思维方式、处世哲学等更是做了详尽又宏观的论述。

此外,《文化苦旅》中余秋雨还涉笔表达了许多对艺术的见解。比如“更高品位的画

家却会去追求一种整体性的氛围象征,这是强烈的精神能量要求在画幅物象中充分直观
所必然导致的要求

不少,但谁也不能

能与自然对峙的时

人类终极性的生命

终极性的体验却有

迷于这种美学形态

雨诗意》)

余秋雨学者的

使读者在获得智慧
二、.《文化苦旅》的文化意蕴

作为文化散文的开山之作,《文化苦旅》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意蕴。在整部《文化苦

旅》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余秋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追求与反思,看到他对自己

文人身份的明确体认与关注文人的使命自觉,看到他运用现代理性、世界眼光与全球意

识,对中国某些历史与文化现象进行的解读。

荣格的人格理论对余秋雨的影响非常深刻,余秋雨分外关注中国传统文人的人格问

题。在《风雨天一阁》中余秋雨说道,“范钦的选择,碰撞到了我近年来特别关心的一

个命题:基于健全人格的文化良知,或者倒过来说,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对健

全文化人格的执著追寻,驱使着余秋雨的创作冲动,也成为《文化苦旅》的写作目的之

一。余秋雨研讨了中国传统文人入仕与退隐的人格表现,批判其中非人的因素,剥离出

生命本质的追求,提出了理想人格即健全文化人格的设想。地域人格也是《文化苦旅》

中关注的命题之一,《上海人》用将近一万两千字的宏大篇幅对上海人的心理文化方式、

心理品性、处世特点、历史原因、人格结构缺陷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是研究地域人格的

力作。

此外,大量文史知识进入文本,影响深远的文化名人故事的讲述,也共同增加了《文

化苦旅》的文化意蕴,虽然有时不免有“掉书袋”之嫌,有时会有引用的讹误,被专业人

士所诟病,然而在大众读者,最强烈直接的感受还是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只是此问题

直观浅显,笔者在下文中就不赘述了。

1、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

《文化苦旅》里,余秋雨一脚踩在当代,一脚踏进历史;用现代的眼睛,去搜寻历

史的风物;用现代的智慧,去提炼传统的特质。梳理一下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文化

反思的成果,大致可以分为下面三类。

1慨叹中国传统文化兴衰变迁

当余秋雨站在“那些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时,思绪在千年历史长河

中穿梭,反观那些象征中华文明的遗留的兴衰变迁时,发出了深沉的感叹。在王道士的

圆寂塔前,余秋雨慨叹一个民族的巨大悲剧:世界级瑰宝敦煌艺术竟由一个无知的王道

20
士看管,有学问的中国官员却没有一副赤肠把祖国的遗产好好保护一下,致使大量的文

物被外国冒险家用极其低廉的价格换走,散失在世界各地。在千年累积的莫高窟前,余

秋雨慨叹一种超越宗教的狂欢:浓厚的、柔美的、壮丽的、精细的、沉着的、拘谨的线

条分别对应着不同朝代的独特气质与面貌。在早已坍塌的阳关前,余秋雨慨叹着曾经体

验过壮美人生、弘广艺术情怀的阳关终成废墟,终成荒原:九州的画风黯然,出关的文

人大多成了垂头丧气的谪官逐臣,音色极美的胡笳与羌笛成了兵士们心头的哀音。在缺

少金陵王气的千年苏州,余秋雨慨叹着一个中国文化宁温的后院:没有森然殿阙,只有

静寂园林,曲卷得通不过堂阜的官轿,不崇拜肃杀的禁令。在那么多诗人想要安家如今

却失去居家感的天柱山前,余秋雨慨叹着战争的圆目怒睁。在一个家族数百年苦守的天

一阁前,余秋雨慨叹着中国文化保存和流传的艰辛……

1.2解读中国传统文化喜忧参半

深受传统文化濡染的余秋雨在潜意识里深深陶醉于中国传统文化,他由衷地为那些

精致高雅的部分唱着颂歌。在莫高窟,他赞美着工匠中隐潜着的许多真正的艺术家,赞

美着生生不息、吐纳百代的历史胜迹,赞美着这座处处闪耀美的火焰、拥有美的宗教的

艺术殿堂;在阳关,他遥想着唐人“劝君更尽一杯酒”的洒脱,赞美着豪迈、自信的唐人

风范;赞美着可以随脚出入诗画界线的沉着安详的唐代艺术家;在白莲洞,他赞美着披

荆斩棘出来享受空间、舒展精神与筋骨的先民;赞美着大闹天宫的叛逆力量;在三峡,

他赞美着从这里出发的叛逆;在洞庭湖,他赞美着中国文化的复杂性神秘性难解性,赞

美着中国文化的无限与多元;在苏州,他赞美着沉重之外又有俏皮活泼的中国文化...…・

这些传统文化高雅精致的部分无疑增强了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使人不由地为它们

礼赞。

然而余秋雨也冷静地发现了传统文化的许多缺憾,面对这些缺憾,他发出了无奈的

喟然长叹。他喟叹文化本性是沟通和被理解,中国文人的孤独不是一种脾性,而是一种

无奈;他喟叹如今的江南小镇缺少真正的文化智者,缺少超越时空吸引力的灵魂; 他

喟叹封建权势者们任意地把生命之火燃亮和熄灭,祖国山河对诗人们的庇佑力同渐减

弱;他喟叹一个人口亿众的民族失去了真『F的诗人,长久享用着几个残缺的神话:他喟

叹沈万山精明思维能力属于经济人格而与封建朝廷的官场人格处处抵捂,官场比商场更

复杂险恶;他喟叹现代的艺术界失去了生命坦诚而透彻的表达,没有强健的生命力去震

2l
撼观众,造成艺术首先疏离了人们;他喟叹摩肩接踵的拥挤使以静为韵律的古典园林失

去了颇耐品咂的韵味与吸引力;他喟叹中华文明的战火吞噬着书本,民族精神天地长期

处于散乱状态和自发状态;他喟叹中国文化有着强硬的前后承袭关系,但由于个体精神

的稀薄,个性化的文化承传常常随着生命的终止而终止;他喟叹中国传统文明讲究文雅,

甚至连为处所起名也少了虎虎生气,苍劲的自然界也被抽干了生命;他喟叹中国历来缺

少废墟文化,或者是冬烘气十足地怀古,或者是实用主义地趋时……

有人批评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只作无谓的感慨,例如朱国华就批评《文化苦旅》

的精神实质就是“一种毫无新意的感伤情调。作者写来写去的,无非是中国传统文化与

现代文化对峙时的尴尬,以及作者对此生起的某种不可名状的执著和迷惘。”,认为余秋

雨的感伤不过是一种“遗老遗少式的吊古伤今”,而且认为这种情调“已经倾诉得太过

深情,以至于达到了滥情和矫情的程度”。n朝笔者认为朱国华的评论确实把握了《文化

苦旅》的感情特点,就连余秋雨都意识到自己许多时候做的是一种“没有结论的回顾"

(《山居笔记十万进士》),然而在态度上倒不必那么求全责备。文化散文是评论界赋予

《文化苦旅》的标签,余秋雨在创作《文化苦旅》时并不是有意识地冲着文化散文创作,

散文本来就可以不承担得出结论的使命,纯粹抒发作者的感情,只要抒发的感情可以引

起读者的共鸣,就不得不说是好散文。

3提炼中国传统文化潜在共性

浓重的家园意识

《寂寞天柱山》中引述了几位文化名人想在天柱山安家的渴望,并惋惜多年战乱使

具有宗教气氛、历史魅力、自然美景的天柱山失去了居家感。在天柱山清寂的山道上余

秋雨回想着天柱山的盛衰升沉,并反复思考着“家”这个远远超出社会学范畴的人类学与

哲学本原性命题。

首不必引述的诗。

对离散的亲人的查

这种意识,在漂泊

自己母语的外籍华

住自己与祖国的血

对淡泊安定生
余秋雨把江南小镇定义为一种亲昵不过的人文文化,把它当作一种淡泊而安定的生

活表征,揭示出了中国文人心底共同的一种宗教性的人生哲学的生态意象:小桥流水人

家、鲈鱼之思。江南小镇既疏离官场名利又深明人世大义的生活方式,吸引着真正的文

人与智者把它当成宁静的家院。余秋雨之所以能够在夜雨中感受出诗意,也正是因为夜

雨隔阻了喧嚣与浮躁,使人的心沉静、专注、充满了温情,这也正暗合了人们心底对于

淡泊安定生活的渴望。

真正的文化与“苦旅’’相伴

余秋雨之所以把书名定为《文化苦旅》正是来源于他对文化注定与“苦旅”相伴的认

识。他津津乐道地复述着中国古代文人游庐山的实际生活,遭困境而不告退不后悔,还

自得其乐地开着文绉绉的玩笑。他深沉地道出如果夜雨完全失去了苦涩味,其间的诗意

也就走向浮薄,某种感人的震撼和浓厚的诗意似乎注定要与艰难相伴随。这一切J下是出

于他对“文人似乎注定要与苦旅连在一起”(《庐山》)的真切体悟。这种苦旅不仅是指山

水的苦旅,还指心灵上的苦旅,苦旅构成了对世俗的阻难,也构成了对世俗的超拔,,也

才可能激荡着有文化感悟的心,达到一种跨时空的精神沟通,达到一种生命智慧与山水

风物、历史精华的熔铸。

2、中国健全文化人格的追寻

“人类精神史的历程,便是要唤醒流淌在人类血液中的记忆而达到向完整的人的复

归。”n目这“完整的人的复归”正是与五四以来中国文学中“国民性”的探讨相对应,引起了

在五四文化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余秋南的思考。与此同时,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也深深影响

了余秋雨,在其理论影响下,以现代人本思想为指导,余秋雨开始了文化人格学的探索,

从文化学的角度来反观历史,思考现实,追寻着中国社会个体与群体的健全文化人格。

2.1理想的健全人格

遍览历代文人的遭际,余秋雨发现一种人格模式在中国传统文人的心底代代相传,

那就是科举人格。千余年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统治结构中极高明的一个部位,把文人

们吸引在封建统治中心的周围,从此或穷或达,或沉或升,或隐或仕,或悲或喜,无不

以文人与封建统治中心的亲疏关系为坐标,使历代的文人失去了独立的文化人格。余秋

雨认为,“中国古代,一为文人,便无足观。”(《阳关雪》)这句话揭示了余秋雨对中国
文人人格的深刻批判态度。

传统的儒家文化提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余秋雨对这两种文人的价

值取向都提出了自己的批判。文人一入仕,其价值则“在官场而不在文,他们作为文人

的一面,在官场也是无足观的。”他们在封建朝廷里亦步亦趋,便成了“朝廷棋盘中一枚

无生命的棋子(《柳侯祠》)”,这一点与萨伊德的看法不谋而合。“虽然我对中国传统所

知不多,但我认为这些传统都有宫廷的知识分子(court intel lectuals),也就是对

有权势的人发言的知识分子,而他tr]自己也成了有权势的知识分子。”萨伊德一向认为

“知识分子扮演的应该是质疑,而不是顾问的角色,对于权威与传统应该存疑,甚至以

怀疑的眼光看待。”n71而这些“有权势的知识分子”一入官场便不可能与封建统治的要求

相抵砺,否则便会成为朝廷棋局的弃子——贬官。即使是贬官,在他们的心灵深处,也

镌刻着沉重的原罪意识,诚惶诚恐。从自称楚臣的屈原,到实现着自己的价值却又迷惘

着自己价值的柳宗元;从被贬杭州在西湖筑起长堤的白居易、苏轼,到因变法被贬仍高

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俺。这些文人,一入官场,则失去了个人

的意义,没有了个体灵魂,失落了自身的文化人格。

对于那些游离在科举之外的文人,那些选择了“独善其身”的隐士,余秋雨也一样毫

不留情地给予了批判。一向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梅妻鹤子”远避官场和市嚣,隐居孤山

二十年的隐士林和靖,却被余秋雨批评为一种“自卫和自慰”,是一种文化的极度浪费。

那么余秋雨所认可的健全人格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可以从他所赞颂推崇的人物中

得到结论。余秋雨推崇李冰这样的实干家,因为李冰“因官位而成了一名实践科学家”,

修筑了都江堰,稳稳地造福千年;余秋雨推崇欣然前往督造宝带桥的朱祥,因为朱祥“要

躲避的是做官,而不躲避国计民生方面的正常选择”;余秋雨推崇热血涌动、浩气充盈

的陈去病、柳亚子,因为他们甘愿用热血与生命换来民族生机,因为他们既疏淡官场名

利又深明人世大义;余秋雨推崇天一阁的创始人范钦,因为他拥有冷峻理性提炼过的文

化良知,因为他拥有着超越意气、嗜好、才情因而也可以超越时间的意志力;余秋南推

崇不做“状元”名号牺牲品的张骞,因为他看到了新时代的文明,并着手办一大串实业,

以自己的行动昭示了真j下的中国文人在科举之外的蓬勃生命;余秋雨推崇折服了本也孤

傲的郑板桥和齐白石的徐渭、朱耷、原济等人,因为他们把生命本体悲剧托付给色彩与

线条,以坦诚而透彻的生命感动着世人;余秋雨推崇被贬柳州的柳宗元,因为他在成为

朝廷弃子后凭着自己的文化人格,营筑着一个可人的小天地,用自己的诗文实现着自己

的价值……在这些主流的文人之外,余秋雨还认同着一些别样的生命。余秋雨认同着
“闲来写幅丹青卖,不使人间造孽钱”的唐伯虎,因为他放浪不驯,为中国文化增添了几

页俏皮洒脱活泼的非官方文化;余秋雨认同着“为远行者们效力,自己却是最困苦的远

行者”的信客,因为信客选择了“挑着一副生死祸福的重担,来回奔忙”,选择了忍辱负

重的担当;余秋雨认同着“不守贞节只守美,直让一个男性的世界围着她无常的喜怒而

旋转”的苏小小,因为她“一直把美熨帖着自己的本体生命”,“构成了与正统人格结构的

奇特对峙”;余秋雨认同着“成妖成仙都不心甘”,“只愿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的白娘娘,

因为她舍弃一切,为着自己为人的理想而九死不悔……

从余秋雨推崇认同的人物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余秋雨所认同的健全人格

具有以下显著特征:刚健有为的主体精神、独立创新的前瞻意识和左右逢源的社会旋转

力。

2余秋雨文化人格观的形成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影响

荣格纠正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中泛性欲说的缺陷,对集体无意识中原型和原始意

象进行了研究。原型(archetype),“是一类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包含神话主题的远古特

征。’’n明荣格认为“一旦原型的情境发生,我们会突然获得一种不寻常的轻松感,仿佛

被一种强大的力量运载或超度,在这一瞬间,我们不再是个人,而是整个族类、全人类

的声音一齐在我们心中回响。”n町而原始意象(prinordial images)是“一种记忆蕴

藏”,它是“同一类型的无数经验的心理残迹”,“第一个原始意象中都有着人类精神和

人类命运的一块碎片,都有着在我们祖先的历史中重复了无数次的欢乐和悲哀的一点残

余"。“原型”与“原始意象”是“体”与“用”的关系,原型作为实体,是“可思而不

可见的”,而原始意象作为功用,是借助于“由它产生出来的种种意象”而获知的。㈨

荣格认为:“艺术的社会意义正在于此:它不停地致力于陶冶时代的灵魂,凭借魔力召

唤出这个时代最缺乏的形式。艺术家得不到满足的渴望,一直追溯到无意识深处的原始

意象,这些原始意象最好地补偿了我们今天的片面和匮乏。”砼妇按照荣格的看法,文学

艺术也正可以通过挖掘无意识深处的原始意象,恢复时代心理平衡,以恢复现代人的完

整人性。

余秋雨曾经三次在作品中引用荣格的文化人格观。第一次引用在《访谈录(一)一

一关于散文》,“荣格说,文化要求着许多社会命题变成人格结构。”∽1第二次是在散文
《上海人》中,“荣格说,文化赋予了一切社会命题以人格意义。”心31第三次引用是在台

湾演讲录中,“荣格说过,一切文化的最后成果是人格。’’乜盯

余秋雨正是吸纳了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用来指导文化人格学的构建。他提炼了

几千年来植根在民族集体无意识、积淀在民族心理深层、重复了无数次的典型经验——

文人原型,把文本中涉及到的众多历史名人统一纳入文化人格评判的轨道。“他在反顾

中询问中国文化的来路,在解读历史中确立当代人的精神标高。他在与历史精魂的对话

中,给当代人文知识分子还原出一个浓厚宽广的历史文化背景,以自我生命的体验,接

续了中国文人的血脉。’’乜51

余秋雨曾说过:“我追求一种健全、完整的人格,即使自己成为文明的、高贵的社

会形象。文明的播种者首先自己是文明者。文化人自己要力求高贵。贵,不是贵族,不

是金钱,是文明结构的最高层次。”啪3从这段话中不难看出余秋雨对文化人格给予的重

望,将“文化人"推在人格构建的前线,他试图通过文化人的先锋与推动作用,构建一

种健全的文化人格,进而达到推动社会完善的理想。

现代人本思想的影响

“90年代散文烙上了文化转型的印记。……寻找现代性是文学的世纪性主题。”乜刀

严家炎也说过,“所谓现代性,指的是传统社会转变为现代社会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新

的知识理念与价值标准。”啪1

二十世纪90年代是一个转型期,商品经济的意识不断渗透到各个社会文化领域,致

使传统意识形态的格局相应发生变化,知识分子在精神上更多自我反省,.具有了更强烈

的主体价值意识,个人性的多元文化格局开始出现。作家们能更从容、更深入地思考中

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体察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因而能从更广阔的视野、更丰

富的层次去描摹风云的变幻、时代前进的足音,去抒写作家细致的生活感受及审美体验。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90年代的散文家们作为“人”的意识与自我的意识充分觉醒,在前

所未有的高度、广度与深度上肯定着“人”的尊贵地位,肯定人的丰富需求,同时也更

深入地思考人的本质。

现代人本思想,即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强调人的主体地位与尊严,追求人的个

性。深研西方著作的余秋雨也不可避免地更加重视人独立的精神与个性追求。因此,他

才会给予苏小小更多的宽容、理解、甚至是欣赏,他才会为唐伯虎这样一个独立于主流

文化人之外的生命叫好,他才会为一个默默无闻绾结起乡村和城市的信客立传。

地域人格文化的影响
《上海人》是一篇评论地域人格的鸿篇巨制,对上海人的心理文化方式、心理品性、

处世特点、历史原因、人格结构缺陷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指出了上海人人格结构的合

理走向。长期生活在上海成为“心理文化意义上的上海人”的余秋雨也不可避免地融入

了“上海文明”,上海人的群体人格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他对于理想文化人格的价值评

判坐标。余秋雨在《上海人》中说过:“透过上海人的文化心理人格,我们或许能看到

一些属于全民族的历史课题。”我倒觉得,透过上海人的文化心理人格,正可以看到余

秋雨理想的健全人格标准的某些渊源。

上海文明特性之一是雅俗共赏,可以始终保持着雅俗文化之间的巧妙平衡。上海人

“非常善于处世”“开通、好学、随和、机灵,传统文化也学得会,社会现实也周旋得

开”(《上海人》。对于这些特点余秋雨是深得其中三味的,他的《文化苦旅》特别注重

雅俗文化的结合,成功地在二者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赢得了数量庞大的读者群;他在

上海戏剧学院当到院长,在文化界取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健全人格的构建中,他也

尤其注重左右逢源的社会旋转力,因此才会否定社会人格上缺少旋转力的纯粹的艺术家

或学者,才会分外推崇受到皇帝重用的精明的徐光启。

尽管余秋雨对健全文化人格做了种种思考,提出了种种方向,然而完美意义上的“自

身健全”是无法获得的,这正如驴子面前晃着的胡萝b,思考与追寻的意义或许不在于

是否达到了健全的目标,而是在追寻的本身与不断完善健全的过程之中。《家住龙华》

中英年早逝的教授们,还在书房与案头枯萎着自己生命的文化人,甚至就是跋涉在“苦

旅”途中,苦苦寻求精神家园的余秋雨本人,不也都挣扎在难以完美健全的泥途中吗?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追寻中国健全的文化人格是一个永远解读不尽的话题。

27
三、 《文化苦旅》的文本形式

因为散文是一种最真诚、最富有个性的文体,所以它也是一种最有适应性与灵活性,

最不拘泥的文学样式。散文应该是“活性的、音乐性的、解放性的”。 啪1在余秋雨的所

有散文集中,《文化苦旅》是艺术成就最高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利益于它文本上的诗性

表达。

形式是内容的外衣,《文化苦旅》的文本表达犹如一件时而华丽又时而素雅的外衣,

与其思想的内涵相得益彰,使得文本“淡妆浓抹总相宜”。它修辞格丰富,句式活泼,整

散结合,陌生化的表达与大量的对比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快感。虽然它知识含量大,内容

丰富,但是每篇都有各自的核心点,使得众多材料收放自如。《文化苦旅》虽然被称之

为散文,但是它成功地化用了戏剧、小说、演讲辞、诗歌等体裁的技巧,使得散文文体

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一种对框范的超越。

1、 多种语言技巧的融合

1.1丰富的修辞格

《文化苦旅》的修辞格,不仅种类多、数量大,而且有机结合在一起,使表达更加

形象化,给读者以更多审美享受,为散文文本增加了诗性,使文本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

典雅淳厚的风格。

《文化苦旅》的修辞格中,尤以排比最为突出。众多的排比不仅使文章节奏感强,

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而且往往与其它修辞格结合在一起,使表达内容更丰富,逻辑更

严密,情感更强烈。下面笔者试举几例来作分析。

(1)在文化人格结构上,他们是缺少皈依的一群。靠传统?靠新潮?靠内地?靠

国际?靠经济?靠文化?靠美誉?靠实力?靠人情?靠效率?他们的靠山似乎很多,但

每一座都有点依稀朦胧。(《上海人》)

(2)花,仅仅是一枝刚开的花,但在这儿,是沙漠驼铃,是荒山凉亭,是久旱见

雨,是久雨放晴。.(《腊梅》)

(3)既然人们还得返回黑洞,为什么还要披荆斩棘地出来?出来,就是要自由地

享用这个宽阔的空间;出来,就是要让每个生灵从精神到筋骨都能舒展;出来,就是要

28
让每个个体都蒸发出自己的世界。(《白莲洞》)

(4)结果,站在盛唐的中心地位的,不是帝王,不是贵妃,不是将军,而是这些

诗人。(《三峡》)

例(1)中排比与疑问结合,列举了上海人的多种依靠,增加了思考的广度。例(2)

中排比与比喻相结合,把花带给病人的喜悦与沙漠中听到驼铃、荒山中见到凉亭、久旱

见雨、久雨放晴带给人的喜悦作比,强化了表达效果。例(3)排比与设问相结合,将

人类走出洞穴的重大意义作了淋漓尽致地阐发。例(4)排比与对比结合,强调了诗人

们在盛唐的重要地位。

比喻也是《文化苦旅》中运用最普遍的修辞格之一,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5)它背靠一条黄河,脚踏一个宋代,像一位已不显赫的贵族,眉眼间仍然器

宇非凡。(《五城记》)

例(6)面南而坐的帝王时不时阴惨一笑,御笔一划、笔尖遥指这座宏大无比的天

然监狱。(《柳候祠》)

例(7)废墟是一个磁场,一极古代,一极现代,心灵的罗盘在这里感应强烈。((<废

墟》)

例(8)它是一种聚会,一种感召。它把人性神化,付诸造型,又用造型引发人性,

于是,它成了民族心底一种彩色的梦幻,一种圣洁的沉淀,一种永久的向往。

它是一种狂欢,一种释放。在它的怀抱里神人交融、时空飞腾,于是,它让人走进

神话,走进寓言,走进宇宙意识的霓虹。在这里,狂欢是天然秩序,释放是天赋人格,

艺术的天国是自由的殿堂。

它是一种仪式,一种超越宗教的宗教。佛教理义已被美的火焰蒸馏,剩下了仪式应

有的玄秘、洁净和高超。只要是知闻它的人,都会以一生来投奔这种仪式,接受它的洗

礼和熏陶。(《莫高窟》)

例(5)运用了明喻,把开封比作一位已不显赫的贵族,例(6)运用了借喻,直接

出现喻体“宏大无比的天然监狱”来代替本体“柳州”,例(7)把废墟比作磁场,运用了暗

喻,并运用了连喻,把心灵比作了罗盘,例(8)运用了博喻,分别用“聚会“‘感召“‘狂

欢”“释放”“仪式”“超越宗教的宗教”来比喻同一本体“莫高窟”。

其它的修辞格还有许多,下面略举一些。

例(9)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

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都江堰》)
例(10)我去都江堰之前,以为它只是一个水:E-Y-程罢了,不会有太大的游观价值。

连葛洲坝都看过了,它还能怎么样?(《都江堰》)

例(11)也许水流对自己的驯顺有点恼怒了,突然撒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但越

是这样越是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已经咆哮到让人心魄俱夺,也没有一滴水溅错了

方位。(《都江堰》)

例(12)但是事情又很怪异,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之后,一杆竹管笔偶尔涂划

的诗文,竞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永不漫游。(《阳关雪》)

例(13)丈人的魔力,竞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他

们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法术呢?(《阳关雪》)

例(14)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身后,沙坟如潮,身前,寒峰如浪。(《阳关雪》)

例(15)舱内聚集着一群早有先见之明的人,从一开始就没有出过舱门,宁静端坐,

自足而叉安详。(《三峡》)

例(16)他既然穿着白衣,年龄就不会很大,高个,瘦削,神情忧郁而安详,清晨

的寒风舞弄着他的飘飘衣带,绚丽的朝霞烧红了天际,与他的银袍互相辉映,让人满眼

都是光色流荡.(《三峡》)

例(17)但是,他是中国人,他是中国文人,他是封建时代的中国文人。(《柳侯祠》)

例(18)时值清晨,词中寥无一人,只能静听自己的脚步声,在回廊间回响,从漫

漶走向清晰,又从清晰走向漫漶。(《柳侯祠》)

例(19)就是那点稚拙的涂划,竞深深地镌刻在一位长者的心扉间,把30年的岁月

都刻穿了。(《三十年的重量》)

例(9)运用拟人,把长城比作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只知贡献的乡间母亲。

例(10)运用反问,无疑而问中表达了余秋雨对都江堰的不在意,以为没有观赏价值。

例(11)中夸张地说都江堰的水没有一滴溅错了方位,强调了都江堰对自然力的驯服。

例(12)中用文人的穿戴“峨冠博带”来代指文人,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格。例(13)中“他

们褪色的青衫”使人不由想到了“江州司马青衫湿”的诗句,属于用典的修辞格。例(14)

属于对偶,字数相同,词性相对。例(15)说舱内的人“有先见之明”,说他们“自足而

又安详”,无疑充满了讽刺,讽刺他们不懂得欣赏三峡美景,缺乏生命的热情与对生活

的感悟力,运用了反语。例(16)中“绚丽的朝霞烧红了天际”运用了移就的修辞格。

例(17)运用了层递,把柳宗元的身份由“中国人”缩小到“中国文人”,又缩小到“封建时

代的中国文人”。例(18)“从漫漶走向清晰,又从清晰走向漫漶”运用了回文。例(19)

3n
中说那“稚拙的涂划”“刻”在“长者的心扉问”,“刻”穿了30年的岁月,运用了拈连。

综观《文化苦旅》,丰富的修辞格及其相互间的配合使用,使文本获得了激发读者

审美愉悦的诗性魅力,增加了文本的可读性,成为它成功的秘诀之一。相比之下,余秋

雨以后的散文集在诗性表达上再也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以1995年发表的《山居笔记》

为例,除了《遥远的绝响》可以隐约看到《文化苦旅》的诗性特点外,其它的篇目大多

用语枯燥生硬,条分缕析,已经近乎学术论文了。

1.2语言的陌生化

语言陌生化最早由本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文论流派提出,即通过语言变形或技巧的

处理,解构语言能指与所指问习惯性、固定性、自动化的意指关系,有意把熟悉的东西

描绘成陌生的事物,摆脱由语言建立起来的习以为常的知觉经验,把语言置于重新命名

的背景中,借以重构它的感性内涵,形成新的意义指向,使人产生新鲜、奇异感,以此
’。

激起审美的强烈欲望,从而达到更深的理解。

《文化苦旅》中的语言陌生化主要通过修辞格、突破语义搭配常规、突破词性用法

常规三种手段来实现。关于修辞格,笔者已经在前面专门做了介绍,这里主要从剩下的

两方面来做一探究。

1.2.1突破语义搭配常规

《文化苦旅》中突破语义搭配常规的例子是相当多的,其中还可以细分为三个小类:

突破主谓搭配常规、突破动宾搭配常规、突破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常规。略举例句如下:

突破主谓搭配常规

例(1)秦始皇筑长城的指令,雄壮、蛮吓、残忍;他筑堰的指令,智慧、仁慈、

透明。(《都江堰》)

例(2)朝廷万万未曾想到,正是发配南荒的御批,点化了民族的精灵。(《柳侯祠》)

例(3)树后有一陋屋,正迟疑,步出一位老尼。手持悬项佛珠,满脸皱纹布得细

密而宁静。(《沙原隐泉》)

例(4)他在永州呆了1 O年,日子过得孤寂而荒凉。(《柳侯祠》)

例(5)由此想到,宗元离去确已很远,连通向他的祭祀甬道,也已截截枯朽。(《柳

侯祠》)

例(6)满腹经纶被车轮马蹄捣碎,脆亮的吆喝填满了疏朗的胸襟。(《柳侯祠》)
例(1)中用“雄壮、蛮吓、残忍”,“智慧、仁慈、透明”来形容客观事物“指令”,本

身是突破了语义搭配常规的,但是却在这陌生化之中把两种指令的不同性质及带来的后

果做了形象的对比,收到了审美的效果。例(2)中说“御批”“点化了民族的精灵”在突破

主谓搭配常规中形象化表述了“御批”的作用。例(3)中“宁静”本来应该是形容老尼的神

态的,但是却陌生化地用来形容“皱纹”,达到了新奇化的艺术效果。例(4)中说“日子一t过

得孤寂”是可以的,但是说“过得”“荒凉”就超越了搭配常规,但是却将柳宗元在永州的寂

寥与清冷表述无遗。例(5)中对“甬道”一般用“废止”或“废弃荒凉”来形容,陌生化地用

“截截枯朽”来形容,更有助于形象化地表达柳宗元的时代已远去,连祭祀的痕迹都已模

糊不辨。例(6)中主语“满腹经纶”本来是抽象的,用陌生化的搭配,说它“被车轮马蹄

捣碎”可以使主语更形象化,同理,“吆喝”是无形的,无所谓满不满,但是说它“填满了

疏朗的胸襟”,就将它实体化了,增加了阅读的审美效果。

突破动宾搭配常规

例(7)中国的荣耀和耻辱,将由这个洞穴吞吐。(《道士塔》)

例(8)为什么甘肃艺术家只是在这里撷取了一个舞姿,就能引起全国性的狂热?

(《莫高窟》)

例(9)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之后,一杆竹管笔偶尔涂划的诗文,竞能镌刻山

河,雕镂人心,永不漫漶。 (《阳关雪》)

例(10)上至王公,下至平民,或者独筑,或者合资,把自己的信仰和祝祈,全向

这座陡坡凿进.(《莫高窟》)

例(11)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都江堰》)

例(7)中“荣耀和耻辱”由洞穴“吞吐”也是一种陌生化的动宾搭配,点明了敦煌石窟

在中国文明史上的地位。“舞姿”本来是无法“撷取”的,例(8)中这种陌生化的表达却

形象地说明了甘肃艺术家对敦煌壁画中舞蹈的借鉴。例(9)说诗文可以“雕镂人心”形

象化地表达了文人诗文的永久魅力。例(10)中把抽象的“信仰和祝祈”向“陡坡凿进”,

J下是运用了陌生化的动宾搭配,揭示了开凿莫高窟的人们的初衷。例(11)说都江堰“永

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形象化地揭示了都江堰对中华民族的重要作用。

突破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常规

例(12)没有证据可以说明李冰的政治才能,但因有过他,中国也就有过了一种冰

清玉洁的政治纲领。(《都江堰》)

例(1 3)范仲淹确实是文章好手,他用与洞庭湖波涛差不多的节奏,把写景的文势

32
张扬得滚滚滔滔。(《洞庭一角》)

例(12)中,“冰清玉洁”一般只修饰人的品质,这里用来修饰“政治纲领”突出了李

冰修建都江堰只为造福蜀地百姓的单纯目的。例(13)用“与洞庭湖波涛差不多”来修饰

“节奏”是一种全新的陌生化的表达,在突破搭配习惯中,使读者在阅读时获得了更多想

象空间。

1.2.2突破词性用法常规

例(14)这便是兰州,对立的风味和谐着,给西北高原带来平抚,给长途旅人带来

慰藉。(《五城记》)

例(15)他已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却又迷惘着自己的价值。(《柳侯祠》)

例(16)它们的历史路程和现实风貌都显得平实而耐久,狭窄而悠长,就像经纬着

他们的条条石板街道。(《江南小镇》)

例(17)也说不清有多大的事由,也没有举行过欢送仪式,却终于被记住千年,而

且还要被记下去。(《三峡》)

“和谐”一词本为形容词,例(14)中却用做了动词,来做谓语,表述兰州对立统

一的特色,使读者获得陌生的阅读效果。“迷惘”本来是形容词,例(15)中却活用作动

词,来做谓语,揭示了柳宗元对自己价值取向的迷茫状态。“经纬”本身是名词,在例(16)

却用作动词来充当谓语,使表达不仅更清楚,而且更有动态,取得了陌生化的效果。“千

年”本身是名词,不具有充当补语的功能,但是在例(17)却充当了补语,用来强调被

记住的时间之久,为阅读增加了新奇之感。

由此看来,《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做了十分自觉的陌生化表达的尝试,并且取得了

成功,增加了文本的表达诗性,增加了读者的阅读美感,增加了文本的吸引力。

1.3结尾的点睛句

《文化苦旅》中的句式很丰富,长句气势磅礴,短句短小精悍,整句音韵和谐,散

句自由活泼。笔者关注的是一类用在结尾的点晴句,在笔者看来,这类句子,是余秋雨

独一无二的诗性表达特征之一。

这类句子绝大部分出现在段尾、章尾与篇尾,在表述已经很完整之后,横来这么一

句,增加了文本丰富的意蕴,给读者留下极大的想象与思考的空间,堪称是神来之笔。

这类短句往往是以陈述性或描写性的形式出现,表面上交代了一个动作,或是刻画了一
个场景,却又常常具有象征作用,暗含了另一层更深沉的值得推敲的意味,给读者言有

尽而意无穷之感,增加了散文的韵味。在这里笔者试举几例。

例(1)没有任何关卡,没有任何手续,外国人直接走到了那个洞窟跟前。洞窟砌

了一道砖,上了一把锁,钥匙挂在王道士的裤腰带上.外国人未免有点遗憾,他们万里

冲刺的最后一站,没有遇到森严的文物保护官邸,没有碰见冷漠的博物馆馆长,甚至没

有遇到看守和门卫,一切的一切,竟是这个肮脏的土道士。他们只得幽默地耸耸肩。(《道

士塔》)

这段话平铺直叙了外国人来到敦煌石窟前的情景,本该严密看管的国家艺术瑰宝却

掌管在一个肮脏的土道士手上,这种巨大的错位让外国人也“未免有点遗憾”,看似平

静的字里行间我们却可以感受到作者无比的遗憾甚至是愤怒,然而作者没有直接表述这

种感情,反而又冷冷地刻画了一笔:他们只得幽默地耸耸肩。用描写来代表议论,用外

国人的“意外失落"来对当时的状况评价,反而让压抑的悲愤更富有感染力。

类似用在段尾的点睛句还可以在《阳关雪》中看到,在叙述完唐代让人自豪神往的

洒脱风范之后,转折到唐代没有把它的属于艺术家的自信延续久远,这里没有评论的话

语,只是用了淡淡一句“阳关的风雪,竟越见凄迷”来结尾,既关乎当时作者出游的天

气,更重要的是用阳关的风雪越见凄迷来象征唐人风范的没落,象征后世人的迷茫,堪

称精彩的一笔。

章节的结尾也有这样的点睛句子。《牌坊》中的第三章的结尾,写到了孩子们毕业

时女教师们来送行,末了添上看似不经意、非常自然却极用心的一笔:孩子们低下头去,

看见老师的布鞋下踩着昔日牌坊上的漂亮雕纹。这看似顺应了前面牌坊被推倒修桥的情

节,实则暗喻牌坊所代表的贞洁观念被踩在脚下,被牌坊毒害的妇女J下逐步解放出来。

结尾点睛句用描写代议论,言简意丰,实是余秋雨的妙笔。不仅在段尾、章尾,就

是篇尾也不乏这样的例子。《道士塔》的结尾在陈述了敦煌学在中国的成就之后本已可

以收束全文,然而他又横添一笔,让中国专家们走过王道士的圆寂塔,选择了一个特定

场景,将忍辱负重苦心研究敦煌艺术的专家与无知愚笨导致敦煌瑰宝流失的王道士形成

了对比,褒贬鲜明,让人感慨万端。《庐山》用“一阵云雾又飘到了我的眼底”来结尾,

既关联了前面钱起“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的诗句,关联了“但如今云雾飘散开去,

露出来的却是一个个中外‘大官人’、‘大商贾’的面影”的内容,更可以理解为作者对

于新时代文人状态的思考和迷惘,极具象征意味。再如《信客》的结尾一句看似毫不经

意的“为了看着顺心,也把那个不成样子的坟修了一修”让人不由在篇末重新想起了那

34
个善始未能善终、失去人们信任的悲剧性的老信客,激荡起读者心中一丝安慰,几许悲

凉!

《文化苦旅》中结尾的这些短句或暗示态度,或照应主题,或颇具象征,或意味深

长,很耐琢磨,增加了阅读文本时的审美享受。

2、 多种叙事技巧的运用

2.1叙事视角

《文化苦旅》中那些写人记事的篇章,在叙事视角方面突破了传统散文以第一人称

为主的自传性叙事角度,而是以全知作者的叙事角度为主,配合第一人称的限知视角来

叙述情境,其中“经验的自我”和“叙述的自我”又在叙述中交叉。

《牌坊》就典型地体现了这种特点,开头一句“章年的时候,家乡还有许多牌坊”,

把叙事的时间定位在了章年,犹如一只广角镜,把遥远的章年拉到了眼前,此时的叙述

者是成年后的“我”,运用的是第一人称的限知视角。但是接着作者就运用全知作者的

叙事角度,以小孩子的口吻叙述童年关于牌坊、尼姑庵、女教师的记忆。前三章中许多

地方都隐去了主语,例如“玩完了,也学农夫躺下,胡乱猜想”,“学了几个字,便到处

找字”,“叫老师们快回,老师说,送到石桥那罩吧’ge e尽管主语都被省略掉了,但是
e o

通读上下文,我们还是可以知道主语是“孩子们”,作者把关于童年的记忆,把属于自己

的所见所闻所感,用全知的视角交代出来,既简洁地交代了故事,又突破一已视角之限

制,增加了故事的容量。

第二章中,作者以全知视角陈述道:“这个花圃,占了整个尼姑庵的四分之一。这

群孩子只要向它投了一眼,立时入魔,一辈子丢不下它。”这些是“孩子们”经验过的事

情,但是紧接着,却又将视角拉回到几十年后,站在几十年后叙述评价,“往后,再大

的花园也能看到,但是,让幼小的生命第一次领略圣洁的灿烂的,是它。”又转换成了

“我”的限知视角。接着又继续用全知视角继续讲述童年的故事,而第四章的开头“童

年的事,越想越浑”一下子就把叙事时间从童年拉回到了现在,再次出现无主句“曾想借

此来思索中国妇女挣扎的秘途,又苦于全是疑问,毫无凭信。……问现任的教师们,完

全茫然不知”,此时隐去的主语已经赫然变成了“我”。此时的“我”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充

满疑问的小孩子,而是一个借思索幼时上学的庵庙来思索中国妇女命运的学者,是一个

35
可以在夕阳下“投下一个长长的身影”的人。本段之后的叙事则都是以“我”的第一人称的

限知叙事角度进行的。

可见,《牌坊》的叙事视角不是截然一分为二的,而是在读者不知不觉中已经发生

了变化,正是这种叙述时间的不断变化,叙述视角的相互穿插,有力地增加了文章的景

深,使叙述由单调变得立体起来。

《庙宇》也是如此。第一章中先是用全知视角展现了乡间妇人念佛的场景,即使在

叙述“我”被歹人抱走的事件中,“我”也仅仅是一个“经验的自我”,叙事视角还是全知全

能的。第二章与第三章中大部分都主要运用了全知视角来陈述“我家近处的庙宇”与辉煌

大庙金仙寺的故事,在第三章中部,一句“年长之后翻阅史料,看到一段记载惊了一跳,

我离开座位,仁立南窗遥望家乡”一下子将视角从几十年前拉回到年长后,变成了限知

的视角,叙述的主体,也由懵懂孩童变成了激扬文字的学者。

其实不仅是写人记事的篇章,即使是那些山水游记也在不断转换着叙事视角。比如

《柳侯祠》,第一章是以第一人称写“我”的见闻,是限知视角,第二章即以全知视角向

读者介绍柳宗元在柳州的经历,第三章的结尾和第四章又变成了“我”的限知视角。

《文化苦旅》虽然是一部散文集,但是在叙事视角的安排上,余秋雨却别出心裁,

既使故事的叙述没有限制,又融入了更多的个人感悟,既可以用孩童天真的目光来看待

经验过的事件,又不乏满腹经纶的学者的厚重思考,增加了文本的张力与阅读的新鲜感。

2.2叙事结构

有人把《文化苦旅》概括为“故事+诗性语言+文化感叹”的“流水生产线”㈨,有人

为它总结出“探寻历史+讲述历史+升华历史”与“J下反对照”两种叙事模式口¨。细细品读

《文化苦旅》,笔者倒是认为用蔓形结构来形容它的叙事结构更为合适。《文化苦旅》的

18篇山水游记,尽数采纳了这种结构,把握了这种结构的特点,很容易地便可以梳理通

《文化苦旅》大容量的内容。

蔓形结构包括三部分:“根”、“蔓”、“花”,“根”即是引子,或由对目的地的整体印

象整体评价开篇,或由拜访某地的缘由入手;“蔓”即是文章内在线索,或以作者行踪为

线,或以事件时序发展为线;“花”即作者的所思所感,包括自己的感悟与联想的史料。

以《江南小镇》为例,文章第一节就是“根”,以“我”对江南小镇的整体感悟和相关

生活经验为引子。“蔓”就贯穿在后面的章节中,“像多数江南小镇一样,周庄得坐船去
才有味道,我约了两个朋友从青浦淀山湖的东南岸雇船出发……”,“两岸的屋舍越来越

密,河道越来越窄,从头顶掠过去的桥越来越短,这就意味着一座小镇的来临”,“我们

的船在一个不小的私家码头停下了,这个码头属于一所挺有名的宅第,现在叫‘沈厅’,

原是明代初年江南首富沈万山的居所”“上午看完了周庄,下午就滑脚去了同罩镇”,“在

同里镇随脚走走,很容易见到一些气象有点特点的建筑”,“我们走进近代革命者、诗人

学者陈去病(巢南)的居宅”,“同里最吸引人的去处无疑是著名的退思园了”,“在踏出

退思园大门时我想”,这些无疑就是贯穿全文的“蔓”,在此基础上,开出了繁多艳丽的

“花”,即江南小镇淡泊的R常生活场景、船民们从容的生活状态、沈万山的故事、朱祥

的耕乐堂、陈去病的楹联及写给柳亚子的诗、退思园主任兰生的故事以及“我”的无限感

慨等等。

《文化苦旅》的山水游记无不采取这种叙事结构,所不同者只在于:“根”的性质,

“蔓”的形状,“花”的数量。“根”即引子,有时是儿时印象(《西湖梦》),有时是成年后的

判断(《洞庭一角》),有时是探访的缘由(《庐山》《狼山脚下》《风雨天一阁》),有时是

一种情愫(《江南小镇》),有时直接是一种场景(《道士塔》),有时甚至就是一个梦(《柳

侯祠》),起领起的作用。“蔓”即线索,或以事件的发展时序为线,或以作者的游览行踪

为线,其形状也有不同。《青云谱随想》中因为青云谱只是一个小小的道院,没有多少

旅行的空间,所以它的“蔓”便没有延伸,所有的思绪的“花”都在一个点上生发;《西湖梦》

中因为西湖是一个环形结构,西湖的景致大体在边缘排列,余秋雨在文中便以“极复杂

的中国文化人格的集合体”为“蔓”,延伸成一个环形的“圆”,思绪与感悟的“花”在上面绽

开,形成一个花环。其它的篇章基本上呈现一种线性的发展,以事件时序发展或者作者

的游踪为线索,为藤蔓。在文中我们可以找到很多这样的线索。例如《道士塔》以王道

士出卖敦煌瑰宝的前后为“蔓”,《柳侯祠》以柳宗元在柳州的经历为“蔓”, 《洞庭一角》

以作者游览洞庭湖与君山看到的景物为“蔓”等。

有意思的是,这些以“蔓形结构”为叙事结构的山水游记大多在文章的结尾留下一个

让人想象或回味的空间,正宛如“蔓”顶端滋长出的最富有生命力的触须,展示着一种未

定的空间。例如《白莲洞》的结尾“为什么中国艺术家们总缠着山洞死死不放呢?终于,

在我眼前出现了一个长长的隧洞,其间奔逐着一个古老的民族”;《三峡》的结尾“还好,

还有一位女诗人留下了金光菊和女贞子的许诺,让你在没有月光的夜晚,静静地做一个

梦,殷殷地企盼着”;《白发苏州》的结尾“我突然有点害怕,怕哪个门庭突然打开,涌

出来几个人:再是长髯老者,我会既满意又悲凉;若是时髦青年,我会既高兴又不无遗

37
憾。该是什么样的人?我一时找不到答案。”

根须潜滋暗长,藤蔓若隐若现,花朵竞争怒放,触须探索留白,蔓形的行文结构使

得《文化苦旅》中的山水游记繁复而不杂乱,松散又极富凝聚力,使得偌多的材料与感

慨收放自如,形成了大散文的气魄。

2.3比的艺术

《文化苦旅》中“比”比比皆是,余秋雨非常善于抓住“比”的绾结点,视野横贯中西,

思绪纵横千年,将许多材料进行理性地分析,既增加了内容的含量,又增加了文本的理

趣。

笔者认为《文化苦旅》中的“比”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类比、比较、对比。类比即在

一个共同点上,联想到同类事物,正符合散文发散思维的特点,既强调了表达的核心,

又增加了文章的容量。这类的例子有:

例(1)这些画家的作品常常因高雅精美而让人叹为观止,但毕竟还缺少一种更强

烈、更坦诚的东西,例如像文学中的《离骚》。有没有可能,让艺术家全身心的苦恼、

焦灼、挣扎、痴狂在画幅中燃烧,人们可以立即从笔墨、气韵、章法中发现艺术家本人,

并且从根本上认识他们,就像欧洲人认识拉斐尔、罗丹和梵高?(《青云谱随想》)

例(2)柳宗元到此地,是公元81 59-夏天。当时这里是远未开化的南荒之地,朝廷

贬放罪人的所在,一听地名就叫人惊粟,就像后来俄国的西伯利亚。(《柳侯祠》)

例(1)中将画家作品中更强烈与更坦诚的东西与文学中的《离骚》类比,将“人们

可以从笔墨、气韵、章法中发现艺术家本人”和“欧洲人认识拉斐尔、罗丹和梵高”类比,

用具体形象的事例使抽象的意思表达得更明了。例(2)中将柳宗元的发配地柳州与俄

国的西伯利亚类比,在同是荒蛮的贬放地的相同点上绾结,既能使读者易于理解,又拓

展了内容含量。

比较即将同一性质的事物,放在一起衡量,通过参照物以突出某事物特点,不含褒

贬。这类的例子也有很多:

例(3)比之于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山奇大塔,古罗马的斗兽场遗迹,中国的许

多文化遗迹常常带有历史的层累性。……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

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莫高窟》)

例(4)开通、好学、随和、机灵,传统文化也学得会,社会现实也周旋得开,却
把心灵的门户向着世界文明洞开,敢将不久前还十分陌生的新知识吸纳进来,并自然而

然地汇入人生。不像湖北人张居正那样为兴利除弊深谋远虑,不像广东人海瑞那样拼死

苦谏,不像江西人汤显祖那样挚情吟唱,这便是出现在明代的第一个精明的上海人。(《上

海人》)

例(5)范钦既没有丰坊的艺术才华,也没有丰坊的人格缺陷,因此,他以一种冷

峻的理性提炼了丰坊也会有的文化良知,使之变成一种清醒的社会行为。相比之下,他

的社会人格比较强健,只有这种人才能把文化事业管理起来。太纯粹的艺术家或学者在

社会人格上大多缺少旋转力,是办不好这种事情的。(《风雨天一阁》)

例(3)中,作者将莫高窟与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山奇大塔,古罗马的斗兽场遗

迹作了比较,突出了莫高窟“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的特点。例(4)中,作者将第一个

精明的上海人徐光启与湖北人张居正、广东人海瑞、江西人汤显祖作了比较突出了徐光

启开通、好学、随和、机灵的特点。例(5)中,将范钦与同时代的藏书家丰坊作了比

较,突出了范钦社会人格强健、具有社会旋转力的特点,挖掘了范钦能将藏书的事业做

好的深层原因。

对比即将反差很大的两类事物放在一起,通过鲜明的反差,使各自特点更加突出,

作者的情感态度自然流露出来。分析《文化苦旅》中的对比,主要有以下四种:以时间

为轴的对比、以空间为轴的对比、以逻辑为轴的对比、两体或多体对比。笔者在书中选

取了一些对比的例子来作一下简要说明。 .

例(6)其时已是二十世纪初年,欧美的艺术家正在酝酿着新世纪的突破。罗丹正

在他的工作室里雕塑,雷诺阿、德加、塞尚已处于创作晚期,马奈早就展出过他的《草

地上的午餐》。他们中有人已向东方投来歆羡的目光,而敦煌艺术,正在王道士手上。(Ⅸ道

士塔》)

例(7)仍然想起张岱。他的惊人的博学使他以一人之力编出了一部百科全书式的

《夜航船》,在他死后24年,远在千里之外的法国诞生了狄德罗,另一部百科全书将在

这个人手上编成。这部百科全书,不是谈资的聚合,而是一种启蒙和挺进。从此,法国

精神文化的航船最终摆脱了封建社会的黑夜,进入了一条新的河道。张岱做不到这地步,

过错不在他。(《夜航船》)

例(8)这条河流淌的是千年波涛,吴地历来文化繁盛,文人的夜航十分平常。明

代盛大无比的虎丘山曲会,参赛丈人大多是坐船去的,唐寅他们的人生故事,好大一半

发生在船上,直到柳亚子先生为南社奔忙,也不得不经常坐船夜航。今天是我们在船,

39
从千古吴江到千古苏州,去干什么呢?不知道。一群没有了书的书生,茫茫然,昏昏然,

一个个打起了瞌睡。(《吴江船》)

例(9)人越来越瘦,学术论文越发越多。脸色越来越难看,文章越写越漂亮。(((家

住龙华》)

例(10)他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

箱运走。今天,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

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道士塔》)

例(11)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

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都江堰》)

例(12)北京是过于铺张的聚集,杭州是过于拥挤的沉淀,南京市既不铺张也不拥

挤,大大方方地畅开一派山水,让人去读解中国历史的大课题。(《五城记》)

例(6)与例(7)都是以时间为轴的对比,例(6)在二十世纪初年的轴线上,将

欧美的艺术家的成就与敦煌艺术被无知的王道士看管作了对比,例(7)将张岱的《夜

航船》与他死后24年法国狄德罗的百科全书作了对比,一方是谈资的聚合,一方是启蒙

和挺进,局限与差别不言自明。

例(8)是以空间为轴,选定了夜航船这一特定载体,将历代文人与“一群没有了书

的书生”作了对比,寄托了特殊年代里读书权利被剥夺的沧桑感慨。

例(9)与

体越来越差

中尽含莫大

例(11)

质, 例(12)

点。

综观《

的视界、深沉

效果。

3、 多种文

“散文是一
多姿多彩,绝不会使其失去昂扬独立的品格。”船羽借鉴其他文体的表现手法,可以使散

文的表达更加生动,拓展其审美空间,也为读者提供了陌生的感受,增加散文文本的阅

读吸引力。《文化苦旅》充分借鉴了戏剧、诗歌、小说、演讲辞的表达技巧,获得一种

对以往散文文体上的超越。

3.1对戏剧技巧的借鉴

余秋雨在上海戏剧学院毕业,而后留校,并曾经担任过上海戏剧学院的院长。他长

期从事戏剧理论研究工作,1983年他出版的《戏剧理论史稿》出版次年即获北京全国首

届戏剧理论著作奖,十年后获文化部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1985年发表的《戏剧审美心

理学》,次年亦荣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他的《戏剧文化史述》、《艺术创造工

程》等专业著作受到学术界的推崇,这样的学术背景使得余秋雨不可避免地有意无意地

将戏剧艺术中的美学思维与表现手法带入散文,这种戏剧化的散文给读者带来了独特的

审美感受。笔者拟从悲剧蕴含、戏剧冲突、戏剧张力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一

悲剧蕴含

戏剧按照内容的性质可分为喜剧、悲剧和J下剧。三者之中,悲剧倍受青睐,因为悲

剧往往构成了一种文化的凝聚点,反映了在特定文化氛围中生活的人们对于生存死亡,

宇宙人生等重大问题的哲理性思索。一个民族的哲学、政治、宗教、伦理等思想形态的

各个方面都会在悲剧意识中得到较深刻的反映。它所产生的情感效应的强度与广度,是

其它戏剧种类所无法比拟的。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充分贯彻了“以悲为美”的戏剧观

念,将自己内心的苦闷与彷徨贯注在散文上,将悲剧蕴含贯注在笔下的山水与人物上,

使他的散文在悲剧意识的基础上获得一种崇高感与美感。

余秋雨笔下的山水无不笼罩着一层悲剧色彩、一种因为历史的风雨变迁而导致的物

是人非的沧桑感。不论是夕阳西下、朔风凛冽中破落悲凉的道士塔,还是在千年寒风中

坍塌破败的阳关古址;不论是在荒凉的旷野中已成颓壁残垣的长城,还是在多年战争中

丧失居家感的天柱山;不论是华美矜持、神秘安详拥有一千多年层层累聚的莫高窟,还

是绵亘数百年、极端艰难悲怆的文化奇迹天一阁,都传达出一种伤感、低徊的情绪,感

染着每一个读者。

余秋雨笔下的人物也笼罩着这种悲剧意识。被贬放到人烟稀少、瘴疫猖獗的柳州的

朝廷弃子柳宗元;用枯枝、残叶、怪石张罗出残山剩水,让孤独的鸟与怪异的鱼对世问

4l
白眼相向的朱耷;遭遇新时代的尴尬,进退维谷的弘一法师;爱情成空、死于青春年华

的苏小小;命运险恶的状元后代酒公;为学术付出健康与生命代价的大学教授们……不

论是命运的悲剧,还是时代的悲剧,这些悲剧性的人物命运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也得

散文获得了深沉的吸引力。

戏剧冲突

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戏剧冲突是戏剧的灵魂,是社会生活矛盾在戏剧艺术中的集

中而概括的反映。戏剧冲突可能表现为某一人物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冲突,也可能表现为

人物自身的内心冲突,还可能表现为人同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之间的冲突。《文化苦旅》

中,余秋雨就安排了许多冲突,把读者也带入了两难选择中,吸引读者思考:王道士何

以以一个道士的身份看管起了堂堂佛教胜地,以一个农民的无知与狭隘出卖了敦煌的宝

贵文物,成为巨大民族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在二十年代初期,即使将偷运敦煌文物

的车队拦下,又能驶向何方?重去招惹早已诀别的红尘世界为弘一法师所忌讳,不去化

缘无财又怎么建设寺院?掌管天一阁既是一种无上的荣耀,又何尝不是一场延绵不尽的

精神苦役?传统的笔墨承载过极其灿烂的中华文化,却又透露着群体性人格的互渗和耗

散,是不是应该为它张罗起一个酸楚的对美的祭奠?藏书者把书房当作精神的巢穴、生

命的禅床,享受人生的大安详,却又在被人借书的尴尬中担心受怕地过同子,怎么避免

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成果随着须发皓然的躯体快速地殒灭?当现代交通工具和营造手

段使夜雨完全失去了苦涩味,其问的诗意也就走向浮靡,是不是感人的震撼和深厚的诗

意注定要与艰难相伴随?……

这种种的难题构成不断的冲突,时时吸引着读者思考,加强了阅读参与,避免了阅

读疲劳。

戏剧张力

戏剧艺术中能高度激发观众创作热情,引起观众对演出主体高度关注和期待的内聚

力,称为戏剧张力。余秋雨充分借鉴了这一技巧,使《文化苦旅》也极具阅读张力,这

种张力主要是通过设置悬念、制造落差、欲扬先抑来实现的。

设置悬念一般在文章的开头,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三峡》引用自己对中国最

有意思最值得去的地方的回答开头,很自然地激起读者的好奇:为什么最值得去的地方

是三峡?《贵池傩》的开篇陈述了傩历史上的盛况,并且对国内许多地方保留着完好的

傩戏活动大吃一惊,也为读者设置了悬念:为什么大吃一惊?现在的傩事是怎么样的?

余秋雨很善于充分造势,从而制造一种心理上的落差,揭示深意所在,以达到一种

42
特殊的阅读吸引力。例如在《道士塔》中,余秋雨先尽情铺排了外国冒险家的种种最坏

打算,“他们愿意卖掉自己的全部财产”,“他们愿意吃苦”,“甚至作好了被打、被杀

的准备,”接着再描述可悲的现实,敦煌石窟前“没有任何关卡”,“没有任何手续",

只有一个肮脏的土道士。这样的表述加大了读者阅读时心理上的落差,加重了敦煌文物

流失的悲剧性。

欲扬先抑也是加强阅读张力的一种手法。《都江堰》中,余秋雨先陈述自己先入为

主的成见:以为它只是一个水利工程罢了,还会有太大的游观价值。连葛洲坝都看过了,

它还能怎么样?接着在游玩青城山的路途中顺便看了都江堰一眼,没想到就是在这顺便

的观看中被都江堰深深地震撼了。“文似看山不喜平”,欲扬先抑为文章增加了波澜起伏。

3.2对小说技巧的借鉴

孙犁、汪曾祺把散文的技法融入小说,创作出了“散文化小说”,余秋雨则把小说的

写作手法融入到了散文创作中,制造出了生动的视觉效果,从而增加了散文的生动性,

增加了阅读吸引力,这一点尤其表现在刻画合理想象下的历史场景与展现引人入胜的故

事情节上。

合理想象的历史现场

余秋雨非常注重细节的刻画,经常会变陈述为描写,在合理想象的前提下,刻画栩

栩如生的历史现场。例如《莫高窟》中有这样一段:

&-元366年,一个和尚来到这里。他叫乐樽,戒行清虚,执心恬静,手持一支锡杖,

云游四野。到此已是傍晚时分,他想找个地方栖宿。正在峰头四顾,突然看到奇景:三

危山金光灿烂,烈烈扬扬,像有千佛在跃动。是晚霞吗?不对,晚霞就在西边,与三危

山的金光遥遥对应。

三危金光之谜,后人解释颇多,在此我不想议论。反正当时的乐樽和尚,刹那间激

动万分。他怔怔地站着,眼前是腾燃的金光,背后是五彩的晚霞,他浑身被照得通红,

手上的锡杖也变得水晶般透明。他怔怔地站着,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

色的笼罩。他有所憬悟,把锡杖插在地上,庄重地跪下身来,朗声发愿,从今要广为化

缘,在这里筑窟造像,使它真正成为圣地。和尚发愿完毕,两方光焰俱黯,苍然暮色压

着茫茫沙原。

这段关于乐樽和尚看到三危金光后发愿筑窟造像的描写,就融入了作者很多的想

43
象,作者变陈述为描写,使读者如同亲历这个场景,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这样的例子

还有很多,比如《狼山脚下》中对于宋之问偶遇骆宾王的故事,余秋雨也详细地还原了

场景,宋之问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全部在想象的前提下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再如《阳

关雪》中王维向在友人敬酒告别的场景,余秋雨也从细处落笔,比如对王维向朋友辞行

时敬酒的动作描写。这种展现历史场景的努力,不仅使散文更亲切可感,也可以使作者

的情感取向自然地流露。

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文化苦旅》中有许多生动的故事情节,让人感觉到像是在读

小说。以《风雨天一阁》为例,文中记述了多个故事,有范钦收书及临终嘱托的故事,

有钱绣芸为登阁看书而嫁给范家却终身未能登楼郁郁而终的故事,有大学者黄宗羲登楼

破例登阁看书的故事,有偷儿薛继渭以枣充饥潜伏阁中偷书的故事……这些故事使读者

在阅读中始终被曲折的故事情节所吸引。《信客》《酒公墓》记述了信客与酒公一生的曲

折经历,本身就像是一篇传奇小说。其它的散文篇目中也是穿插了许多故事,如《青云

谱随想》中徐渭的故事,《吴江船》中知青们的故事等等。

《文化苦旅》对于小说手法的借鉴,无疑使散文获得了更多的艺术生命,历史场景

在合理想象下的还原,充实了散文的血肉,使细节更真实可感;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

使得内容丰富、结构宏大的文化散文避免了阅读中的乏味,给读者以新的审美感受。

3.3对演讲辞技巧的借鉴

已经习惯了站在讲台宣讲的余秋雨,即使在写作《文化苦旅》走出书斋走向山水时,

也是以学者讲学的身份出行的,宣讲的职业习惯已经深深植根在他的心中。何况,余秋

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定位为一名文化的解读者与文化的传播者,他的散文创作“隐含着

希图将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深入到大众阶层的强烈愿望”船引,他想把自己对文化的感悟

传达给更多的受众,于是必然地选择了宣讲的姿态,他的《文化苦旅》也必然地不可避

免地沾染了演讲辞的某些特征。

对话姿态

《文化苦旅》中有双重对话,文中不只有作者一个人的声音,而是充盈着作者与历

史的对话、作者与读者的对话两种声音。与那些“远年的灵魂”对话,余秋雨尽可能再现

历史情境,探索人物心灵,以获得自己独特的感悟。这种对话提供了与读者对话的内容,
是第二重对话的前提与基础,第二重对话才是《文化苦旅》的重心,余秋雨竭力要通过

大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吸引受众的注意,使“读者就不再只是在文本之外观看作者的炫

耀学识或是演绎自己的人格魅力,也不再驻足历史文化之外对曾经的风风雨雨采取漠然

中立的认知式态度,而是被作者邀请进去,进入文本营造的话语空间和历史文化空间,

和作者一道去经历一番文化苦旅。”船们因此,余秋雨在散文中反复地询问读者,启发读

者同他一起思考,一起喟叹。如《风雨天一阁》中“被我们层层叠叠堵住了门的天一阁

究竟是干什么用的?”《贵池傩》中“这种追索的代价是否过于沉重?”这些问题既是

作者的思考,也把读者吸引过来参与文本。再如《道士塔》中说到作者痛苦地向王道士

发出呼喊,叫他住手,说到自己甚至想向他跪下乞求,“但是等什么呢?我脑中依然一

片惨白。“‘但是等什么呢?”这个问题也提给了读者,使读者不可能产生置身事外的疏

离感,因而跟随着余秋雨的脚步将“苦旅”进行到底。

格言警旬

有人批评余秋雨爱用“大词”、“圣词”嘶1,但是作为演讲辞,只有“大词”、“圣词”

才能引起听众的高度注意,才能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演讲需要鼓动性,必须要

慷慨激昂,格言警句正满足了这种需要。余秋陌把枯燥的学理化为格言警句式的话语,

用大众熟悉的词汇来表达,才可以吸引读者专注的注意力。《道士塔》的开头提到王圆

篆时,即下惊人之语“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文中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这是一个巨

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的伤

口在滴血。“‘中国的荣耀和耻辱,将由这个洞穴吞吐。”这些定性的断语在《文化苦旅》

中是非常多的,余秋雨不断地用响亮的声音在文中呼喊,诸如“人生、世界、历史,莫

不如此。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惟其这样,人

生才见灵动,世界才显精致,历史才有风韵。”(《沙原隐泉》)“唯有在这里,文采华章

才从朝报奏摺中抽出,重新凝人心灵,并蔚成方圆。……朝廷万万未曾想到,正是发配

南荒的御批,点化了民族的精灵。”(《柳侯祠》)……

演讲辞技巧的运用,使得余秋雨在散文中紧紧抓住读者的心理,时时提振他们的精

神,避免了他们产生阅读疲劳。

3.4对诗歌技巧的借鉴

乔纳森.卡勒认为:“文学是语言的突出。”啪3王一川又说:“语言本身在根本意义

45
上是诗。”∞71胡彦也曾谈到“散文作者很难靠情节或人物的精彩,故必须反求诸己,退

而求文学语言本身的魅力——这一点,靠的是诗词歌斌的源头。”啪1看来,任何优秀的

文学作品不可能不蕴含诗的元素,《文化苦旅》也不例外,它的诗意美主要是通过鲜明

的意象与清丽的意境来实现的。

鲜明意象 …
论断“人诗意地栖居”口鲫的海德格尔认为:“诗意的意象是在最好意义上的想象:不

仅是幻想和幻境,而且是构成意象,是采用熟悉的目光中的陌生的、可见的内含物。”“01

《文化苦旅》正是通过作者生动的想象刻画了许多鲜明的意象。对于这一点,孙绍振也

认为:“他的聪明就在于他只精选了有限的自然景观,结合与之相联系的人文景观,为

他内在独特的意寻找到了独特的‘象’,他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将此二者进行双向的相互

阐释,这就使得现成的抒情话语在感性和智性的语义上发生了深度的变异。”H¨

《文化苦旅》中有单一意象的描写,如:

例(1)他对死神并不恐惧,此刻却不无恐惧地直视着后辈的眼睛。(《风雨天一阁》)

例(2)现在,他正躲在山间坟场边的破草房里,夜夜失眠,在黑暗中睁着眼,迷

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

刮风下雨时,他会起身,手扶门框站一会,暗暗嘱咐年轻的信客一路小心。(《信客》)

例(1)就运用想象描写了范钦临死时直视后辈的眼神,暗示了藏书使命的艰巨与

范钦的担忧,例(2)刻画了老信客牵挂年轻信客的意象。

当然《文化苦旅》中还有许多地方将不同意象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了特殊的效果。

倒(3)这里正是中华历史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

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

猎猎于朔风中的军旗。(《阳关雪》)

例(4)我想,如果有哪位电影大师拍一部影片,就表现一群战俘在黑夜偷运染血

巨石来作元帅墓碑的艰苦行程,一定会紧扣人心。山道上,椰林下,低声的呼号,受过

伤的肩膀,勒入肌肉的麻绳,摇晃的脚步,警觉的耳朵,尤其是月光下,那一双双不肯

认输服罪的眼睛……(《这里真安静》)

例(3)将三组排比、九个意象组合在一起,只用名词短词的堆加,既营造了一种

电影中蒙太奇的效果,又深得马致远《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

西风瘦马”的意象效果。例(4)也是如此,呼号、肩膀、麻绳、脚步、 耳朵、眼睛等

富有鲜明特征的意象的组合,将那些战俘偷运巨石的精神状态表达得淋漓尽致。
清丽意境

“意境就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能诱发和开拓出丰富想象的审美空间。”n羽成功

的意境创造可以使读者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创作时虚静的心境,进入沉潜的状态,获得

心灵上的愉悦。《文化苦旅》就成功地营造了许多清丽的意境,这些意境写景秀丽雅致,

抒情含蓄从容,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使读者感同身受,沉浸其中。笔者选取三例作一简

析。

例(5)在夜雨中想象最好是对窗而立.黯淡的灯光照着密密的雨脚,玻璃窗冰冷

冰冷,被你呵出的热气呵成一片迷雾。你能看见的东西很少,却似乎又能看得很远。风

不大,轻轻一阵立即转换成淅沥雨声,转换成河中更密的涟漪,转换成路上更稠的泥泞。

此时此刻,天地间再也没有什么会干扰这放任自由的风声雨声。你用温热的手指划去窗

上的雾气,看见了窗子外层无数晶莹的雨滴。新的雾气又蒙上来了,你还是用手指去划,

划着划着,终于划出了你思念中的名字。(《夜雨诗意》)

例(6)穿镇而过的狭窄河道,一座座雕刻精致的石桥,傍河而筑的民居,民居楼

板底下就是水,石阶的埠头从楼板下一级级伸出来,女人正在埠头上浣洗,而离她们只

有几尺远的乌篷船上正升起一缕白白的炊烟,炊烟穿过桥洞飘到对岸,对岸河边有又低

又宽的石栏,可坐可躺,几位老人满脸宁静地坐在那里看着过往船只。(《江南小镇》)

例(7)墓体为白石,正如湖岸为白石,长堤为白石,荡荡展开,白得晃眼。圈圈

白光围住了金仙寺,金仙寺依旧黄墙高耸,藤葛缠绕,暮鸦回翔。(《庙宇》) ’.

例(5)刻画了夜雨里临窗而立的场景:夜雨里心变得沉静,最深最真的感情涌上

心头,终于划出了思念中的名字。这样的意境不由得使得读者的心也变得温柔多情。例

(6)刻画的是普通江南小镇的生活画面,画面中透出的静谧与安祥足以使每个读者都

向往。例(7)用极其精炼的语言刻画了白墓白岸白堤黄墙,颜色分明,又用文言味浓

郁的三个短词刻画了金仙寺的风貌,让人有低徊之感。

创作《文化苦旅》时余秋雨的心态整体是沉静的,虽然书中充满着他对于诸多历史

文化问题的追索与思考,但是对于这些远离自身的问难,他还是能够相对地置身事外,

因而创造出的意境大多是清雅明丽的,即使偶有昏暮之气,也绝无沉沦之感。然而可惜

的是,在余秋雨陷入被批评与反批评的怪圈中时,他沉静的心态被打碎了,以后的散文

中再也难以看到如《文化苦旅》一般贯通的文气、宁静祥和的意境了。

47
结语

《文化苦旅》取得的成就在20世纪末的散文文坛是无可比拟的,它以独特的文化内

容与文化反思触动了国人追寻民族与文化之根的神经,又以开创性的实践突破了文体的

樊篱,掀起了“文化大散文热”,堪称是一座“思与艺的道场”。但是,即使撇开那些确实

存在的一些“硬伤”,它仍然存在着许多可指摘之处。

散文是文学的测谎仪,因为它是主体最直接透明度也最高的自我言说,J下像巴金说

的要“把一颗心交给读者”,其情感来不得一点虚伪。但是很可惜的是,在《文化苦旅》

中我们总是时不时地感到作者的伪饰,许多评论家把这一点称为余秋雨的“矫情”,我倒

觉得不妨把事情说得平和点,是余秋雨太过于注重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了,于是反倒掩

盖了情感的真实深度与强度,显得做作。文中多处出现以下的词句:“精神一振”“大吃

一惊”“眼睛一亮”“竦然一惊”“陡然一震”“深深震动”……我们不怀疑这些情感存在的真

实度,但是这样的论述多了,总让人觉得其强度有些夸张,有“为文而造情”之嫌。

《文化苦旅》的内容固然以反思文化与文明为核心,但是却仅仅是深入古代的文化

与文明,对现实文化现状触及很少,缺乏对自我灵魂的拷问,更是自觉地绕开了国家政

治话语,将批判控制在了一个绝对安全的阈值之内。“它张扬的个性与对文化的反思都

是确立在自学规避或者有意迎合国家政治文化话语的基点上的。”n31正如王彬彬在《文

坛三户》中所说,“在当代中国,一个人文知识分子,不谈那些与民众生存最密切相关

的问题,其文化良知和文化人格的光辉是无由显现的。”H41对现实话语的有意回避,对

自我性灵的深刻问责,使得余秋雨刻意打造的担负重大文化使命的精英形象大打折扣。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抒发了太多的感喟与叹息,然而充其量只是在反思感慨中

唤起了读者的注意,真J下拿出解决方案的却极少。余秋雨一方面沉浸在老式知识分子的

忧患之中,另一方面又极其关注大众的接受。这种矛盾使得余秋雨需要用一种甜蜜来淡

化忧患的悲剧意蕴,比如用“敦煌学在中国”来弥补流失敦煌文物之痛,用柳州的开通来

弥补柳宗元等贬臣之痛,用舒婷的诗给三峡之旅留下一个哀而不伤的结尾……

长期生活在上海的余秋雨,自然认同了海派“雅俗共赏”的原则,所以他非常注重作

品的世俗性,他作出了许多成功的尝试,然而也有一些失败之处。比如有些文章中有太

重的知识与学问的包袱,使得文章不能文气贯通,显得生硬。像《白莲洞》,许多材料

作者已经不能够让它们自然地过渡,只能借助于“我想起了”“又想起了”“还想起了”这种

生硬的拙劣的手段。再比如作者太希望为读者制造阅读的轻松感,有些地方小说化太过

4R
读注意力,“圣词叙述”的过于频繁也影响了文气的贯通,有了“煽情”之嫌。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打破了固有的枷锁,复归了散文自由的精神,使散文焕发了

新的生机,但是新的模式一旦形成,就不可避免地成为另一种框范,且不说对此后文化

大散文模式的引领,就是余秋雨本人的自我重复在《文化苦旅》中也初露端倪。看来,

在“思与艺的道场”里,必须要不断精进,才能永远超越平庸,文人一旦踏上了文化之旅,

就注定是一场永无止境的身心俱苦的旅程1

49
参考文献

[1]孙绍振.为当代散文一辩[J].当代作家评论,1994(1).

[2]楼肇明.当代散文潮流回顾[J].当代作家评论1994(3).

[3]朱向前.散文的“散”与“文”[N].大众日报,1994-9—17.

[4]王尧.知识分子话语转换与余秋雨散文[J].当代作家评论,2000(1):36.

[5]林非.散文创作的昨同和明同[J].文学评论,1987—3.

[6]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7]杜福磊.散文美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3:104.

[8]溪清,渝嘉.当代散文创作纵横谈[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0(1).

[9]佘树森,陈旭光.中国当代散文报告文学发展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309.

[10]余秋雨.山居笔记[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8-9:21.

[11]余秋雨.借我一生[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8:52. ..一r

[12]曹文轩.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267.

[13]余秋雨.行者无疆[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1:2.

[14]田崇雪.文化燃灯人:余秋雨论[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3(1).

[15]朱国华.别一种媚俗[J].当代作家评论,1995(2).

[16]荣格.毕加索.见冯川等编译.心理学与文学.[M].北京:三联书店,1987:176.

[17]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 陆建德校,[M].北京:三联书店,

2002-4:103.

[18]荣格.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成穷等译,[M].北京:三联书店,1991:38.

[19]荣格.心理学与文学,冯川等编译,[M].北京:三联书店,1987:121.

[20]荣格.荣格性格哲学.李德荣等译,[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6—23.

[21]荣格.论分析心理学与诗歌的关系.见冯川等编译.心理学与文学.[M].北京:

三联书店,1987:122.

[22]余秋雨.文明的碎片[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274.

[23]余秋雨.文化苦旅[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1:165.

[24]余秋雨.行脚深深.见余秋雨台湾演讲[M].广西:广西漓江出版社,1998:80.

S0
[25]

[26]

[27]

[28]

2005-9(

[29]

[30]

[31]

[32]

[33]

[34]

(6).

[35]

[36]

出版社,

[37]

[38]

(1)

[39]

[40]

[41]

[J].当代

[42]

[43]

性[J].贵

[44]

大象出版
附 录

参考书目:

1.余秋雨.文化苦旅[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3.

2.余秋雨.山居笔记[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8.9.

3.余秋雨.行者无疆[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1.

4.余秋雨.借我一生[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8.

5. 马云.中国现代散文的情感与交流[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12.

6. 罗钢.叙事学导论[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5.

7.佘树森.散文创作艺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8.

8.邢建昌.文艺美学研究[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11.

9.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M].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2.

10.霍尔等著,冯川译.荣格心理学入门[M].北京:三联书店,1987.

参考论文:

l、蔺春华.中国传统文化对余秋雨散文创作的影响[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1.6月(2).

2、李建军.(文化苦旅)的内容构成及其艺术特征[J].唐都学刊1995(3).

3、李任中,伍斌.塑造健全的文化人格——余秋雨散文一瞥[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1995(2).

4、牛学智.“直抒胸臆”的散文:“个人”进入世界的方式——从余秋雨、刘亮程到

南帆[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5、王充闯.文化大散文刍议[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

6、谢东升.理性、诗性的契合与冲突——以余秋雨文化散文为中心[D].河南大学研

究生硕士学位论文,2005—5.

7、耿江红.论余秋雨的散文创作[J].语文学刊(高教版),2007(3).

8、邢跃.余秋雨散文的人生意识[J].河北学刊,1994.5.

9、彭武胜.传统文化现象的当代关注——试评余秋雨散文(文化苦旅)[J].吉安师

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4(2).

10、 张伯存.余秋雨董桥合论[J].当代文坛,1998(2).

52
11、 司马晓雯.超我,于是洞见?——余秋雨散文管窥[J].中山大学学报,2004

(2).

12、 司马晓雯.论余秋雨散文的双重对话[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6(3).

13、 宫照敏.悲剧蕴含——论余秋雨散文[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11
(11).

14、 梁振华、赵军.戏剧化的散文[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15、 敬文东.圆形叙述的黄昏[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16、 余松.“解构’’与“重构”:现代文学语言“陌生化”的要义[J].云南师范大

学学报,2001.3(2).

17、 朱凌.余秋雨散文戏剧化浅探[D].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论文,2006.5.

18、 张云峰.语言陌生化及其手段[J].常熟高专学报,2002.1(1).

19、 饶蜗.“余秋雨现象":从捧杀到骂杀的误区[J].文学自由谈,1996(5).

20、 暴刚.忧患意识:余秋雨散文的精神特质——从(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

到(山居笔记)[D].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5.

2l、 毛亚玲.行走天涯的人生情怀——论余秋雨的流浪取向[D].河北大学硕士

学位论文,2005.6.

22、 张扬.“余秋雨现象"与“文化大散文热’’——兼论90年代以来文学生产机

制的转变[D].华东师范大学同等学力硕士学位论文,2008—10.

23、 方警春.余秋雨散文现代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高等学校老师在职攻读

硕士学位论文,2006.8.

24、 许敬华.余秋雨散文与余秋雨现象[D].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位

论文,2001.5.

25、 刁玲.试论余秋雨散文的精英意识[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2).

26、 欧娟.近期余秋雨散文研究综述[J].开封大学学报,2004.12(4).

27、 王尧.知识分子话语转换与余秋雨散文[J].当代作家评论,2000(1).

53
后记

历经一年辛苦,学位论文终于完成了。我心里明白,从最初的无比头痛、不知如何
入手到定稿的四万多字,自己又完成了一次对自己的超越。在这个过程中,我非常感谢
教授自己研究生学业的各位教师,是他们认真生动的讲授使自己获得了更多知识,开拓
了更宽的眼界。在这些和蔼可亲的教授们中,我最想感谢的是崔致远教授与郭宝亮教授,
崔教授是我的导师,对我这个全凭自考获得专科、本科学历、学士学位的非科班出生的
学生,他给予了我无比热情、耐心的指导,每聆听一次他的教诲,都感觉自己的思考更
上了一层楼。可惜以后聆听崔教授教导的机会不多了,但我衷心祝愿他身体健康,笑口
常开!郭教授对我的开题报告提出的批评与建议使我的思路更加严谨,他为学生设身处
地的体贴关怀也让我感受到真正的师长风范!
我还想感谢我的家人,是他们的支持给了我完成论文的信心与勇气!外甥女托朋友
为我下载资料,妹妹宁可告假为我几次送材料,孩子不打扰我写作论文自己玩……
最后谨以此文献给一个十一年前就鼓励我考研而今却再也看不到这篇论文的我永
生的知已!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署名
文章名称 发表刊物(出版社) 刊发时间 刊物级别
次序

5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