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在人人设计的时代 社会创新设计导论 - 14017543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288

Broadview '

An Introduction to Design
for Social Innovation

Design,
When
Everybody
Designs
设计,
在人人
设计的时代
——社会创新设计导论

〔意〕
埃佐 ·曼奇尼
(Ezio Manzini) 著

钟芳 马谨 译

中国工信出版集团
An Introduction to Design
for Social Innovation

Design,
When Everybody
Designs
设计,
在人人
设计的时代
——社会创新设计导论

〔意〕
埃佐 ·曼奇
尼 (Ezio
Manzini)

钟芳 马谨 译

中国工信出版集团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 Ezio Manzini 教授是全球顶尖的可持续设计、社会创新设计专家。书中清晰地陈述


了 这样一种现实:当今社会技术体系面临变革,巨大的社会需求和挑战不断涌现,毫不 夸张地说,这
是一 个人人参与设计的时代。在此背景下,无论是设计精英、草根行动派、设计教育家,还是来自政
府或企 业的决策者, Ezio Manzini 向所有读者发出了邀请,再次思考设计和设计师在当今社会中
的作用,以 及新的知识和技能。他希望本书能够为所有致力于通过设计手段实现社会创新的实践
者们提供一张 系统的思维地图,为构建一个可持续的、有弹性的社会文化和新文明做好准备。

Copyright ◎2015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rst published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by The MIT Press.All rights reserved.

本书简体中文专有翻译出版权由博达著作权代理有限公司 Bardon Chinese Media Agency 代理


The MT Press 授权电子工业出版社,专有出版权受法律保护。

版权贸易合同登记号图字:01-2015-6192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
设计,在人人设计的时代:社会创新设计导论/(意)曼奇尼(Manzini,E)著;钟芳,马谨译,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5
书名原文:Design, When Everybody Designs:An Introduction to Design for Social lnnovation
ISBN 978-7- 121-28506-6
1.① 设 … ⅡⅡ.① 曼 …②钟 …③马 … Ⅲ.① 艺术一设计 IV.①J06-49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2016)第 066930 号

策划编辑:孙学瑛 sxy@phei.com.cn
责任编辑:孙学琐
印 刷: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装 订: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发行:电子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 173 信箱邮编 100036
开 本:880×12301/32 印张:8.75 字数:232 千字
版 次:2016 年 5 月第 1 版
印 次 : 2 01 6 年 5 月 第 1 次 印 刷
定价:59.00 元

凡所购买电子工业出版社图书有缺损问题,请向购买书店调换。若书店售缺,请与本社发行部联系,
联系及邮购电话:(010)88254888,88258888。
质量投诉请发邮件至 zlts@phei.com.cn,盗版侵权举报请发邮件至
dbqq@phei.com.cn。 本书咨询联系方式:(010)88254367。
丛书前言

就专业性而言,设计相对来说非常年轻。但设计的实践活动远远早
于学科建制。事实上,设计实践- 为了达到有用的目的而制造东西,
即制造工具 -始于人类的出现。制造工具是令我们成为人类的
首要
属性之一。
设计,就其最通用的含义来说,始于二百五十万年前的能人(能用手
把握器物的早期人科成员)制造出第一批工具之时。人类在开始直立
行 走之前就能够很好地进行设计了。四十万年前,人类开始制造矛。
四万
年前,人类进而开始制造专门化的工具。
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始于一万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室内设
计和家具设计有可能与之同步兴起。再往后五千年,随着楔形文字在苏
美尔的发展,平面设计和字体排印设计初露端倪。从此之后,设计开始
迅速发展。
所有的物品和服务都经过设计。对设计的强烈需求- 考量一
种 状况,想象一种更好的状况,并且以行动创造经过改善的状况
-始于 我们人类的祖先。制造工具让我们成为现在的样子,即设计让我
们成为
人类。
今天,“设计"一词有多重含义。而不同含义之间的共同点是
“服 务"- 设计师从事的是一种服务专业,以工作的结果来满
足人们的 需求。
设计首先是一个过程。“设计”一词于 16 世纪首次作为动词现身
于 英语之中,第一次书面使用可追溯到 1548 年。《韦氏大学词典》将动词
“设 计”定义为“在大脑中进行构思和规划;有一个明确的用途;为特
定功能 或目的来制订计划"。与这些活动相关的是绘图这一行为,尤
其强调绘 制示意图或地图,以及“为了……绘制示意图;根据示意图
创造、塑造、
执行或建造"。
半个世纪之后,“设计”也开始作为名词出现,第一次书面使用出现
在 1588 年。《韦氏大学词典》将名词“设计”定义为“个体或群体所持
有 的特定目标;深思熟虑、目标清晰的规划; 一个将目标和手段对应

起来 的脑力活动或方案。”在这里,目标及指向预设结果的规划同样居
于核心 位置。此外“设计”还包括“表现所需实现事物主要特征的初

书 步草图或 概略图;决定事物的功能、演化或发展的基本方案;可供执

言 行或为实现 某种目标而制订的计划或协议;对产品或艺术品的构成
元素或细节的 安排”。今天,我们设计大型而且复杂的过程、系统和
服务,我们还设计 组织和框架结构以产生这些过程、系统和服务。从
我们的远古祖先制作
第一件石器工具到如今,设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Herbert Simon 从一个高度抽象的层面对设计所做的定义几乎涵
盖 了所有可以想象的设计情况。 Simon 写道,设计是"(制订)行动
的 过 程,其目的是将 现有状况变成更合意的状况。” (Simon, The
Sciences ofthe Artificial, 2nd ed.MIT Press,1982,p.129)。正如定义所言,
则设计可以指存 在于所有领域内、为实现任何特定结果所需要的全部过
程。

但是设计过程永远不仅仅是一种泛泛的、抽象的工作方式。在满足
人类需求的专业服务工作中,设计存在着具体的形式,而这涉 及一系列
制造及规划学科,其中包括工业设计、平面设计、纺织设计、家具设计、
信 息设计、流程设计、产品设计、交互设计、交通工具设计、教育设计、
系统 设计、城市设计、设计领导力,以及设计管理,此外还有建筑、工程 、
信息 技术及计算机科学。
这些领域关注不同的主体和对象。它们有着截然不同的传统、方法
和专业术语,由独立并且往往毫无相似之处的专业群体使用并实践。
尽 管区别这些群体的传统不尽相同,但它们共同的分界线有时可以形
成一 个边界。 一旦出现边界,这些分界线就成为汇合点,不同群体共
同关注 的问题在此建立联系。今天,有十大挑战将各个设计专业联系
起来,并
形成了一组设计群体共同关注的问题。
其中包括:三个运作挑战,四个实质挑战,以及三个背景挑战,它们
将不同的设计学科和专业绑定在一起成为一个共同的领域。运作挑战
的出现是因为所有的设计专业:
1. 在物理世界采取行动;
2. 处理人类需求;
i
3. 创造人造环境。

在过去,这些共同属性还不足以超越传统的界限。而今天,更大规
模的客观变化带来了四个驱使设计实践与研究相互融合的实质挑战。
这包括:
1. 人造物、结构和过程之间不断模糊的边界;
2. 规模不断扩大的社会、经济及产业框架;
3. 日益复杂的由需求、要求及限制构成的环境;
4. 往往超越了物质实体价值的信息内容。

这些挑战需要新的理论及研究框架去处理当代的问题领域,同时解
决特定的案例和问题。在专业设计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要解决设计
问题需要具备跨学科思维的交叉学科团队。五十年前, 一个单枪匹马的
设计师加一两个助手就可以解决多数设计问题;而今天,我们需要具备
多种专业技能的团队,此外,还需要专业人士能够具备 在解决问题过

中与他人共事、倾听并向彼此学习的额外能力。
另外,三个背景挑战则揭示了当今很多设计问题的本质。尽管很多
设计问题发生在一个相对简单的层面,它们影响着许多重大的设计挑
战,而这些挑战同样影响着与复杂的社会、机械或技术系统相关的简单
设计问题。这些背景挑战包括:
1. 存在很多跨越多个组织或利益相关人、生产者和使用者群体
的 项目或产品的复杂环境;
2. 必须符合多个组织、利益相关人、生产者和使用者期待的项目
或 产品:
3. 来自生产、流通、接收和控制每个层面的需求。

与较早时期相比,这十个挑战需要在专业设计实践中采取性质不同
的途径。在过去,环境相对简单,这使得需求相对简单,个体经验及个人
i
v 发展对设计实践而言已经足够深入扎实。但现在,尽管经验和发展仍
丛 属 必需,但仅靠它们已远远不够。今天的多数设计挑战需要分析和综
合的
规划技能,而这样的技能不可能单单通过实践获得。
今天的专业设计实践需要先进知识。这种知识不只是更高层次的
专业实践。它同时具备一种与专业实践性质不同的形 式,该形式是对

息社会的需求的反馈,也是对信息社会带来的知识经济的反馈。
在一篇文章 ("Why Design Education Must Change."Core77, November
26, 2010)中, Donald Norman 挑战了设计专业的前提和实践。在过去,
设计 师的信念是,只要拥有天分和放手一搏解决问题的意愿,就可以
靠一己
之力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Norman 写道:
“在工业设计的早期,设计工作首先关注的是物质产品。然而现在 ,
设计师关注组织架构和社会问题,关注交互、服务和体验设计。
很 多问题涉及复杂的社会和政治因素。因此,设计师已经成为应
用行 为学家,但他们在这方面却可悲地缺乏教育。设计师常常无
法理解 问题的复杂性及已知知识的深度。他们声称新鲜视角可
带来创新 的解决方案,但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这些解决方案鲜有获
得实施,或 者即便实施了,又为什么会失败。新鲜视角的确能够
带来有洞察力
的结果,但是这些视角必须经过教育并且博学多识。设计师经常缺
乏一些必需的理解。关于人类及社会行为犬牙交错的复杂性,关
于 行为科学、技术和商业的复杂议题,设计院校并没有对学生进
行充 分的训练。同时在科学、科学方法,以及实验设计方面,也极
少或毫 无训练。”

这不是设计产品意义上的工业设计,而是与工业相关的设计-
作 为解决问题并且想象崭新未来的思考和行动的设计。这套麻省理
工大 学出版社推出的系列丛书强调通过创新的产品和服务创造价值
的战略 设计,它强调作为服务的设计有着缜密的创意、批判性的探究,
以及值得 尊敬的设计伦理。这有赖于对人类、对自然、对我们通过设
计塑造而成 的世界的理解、共鸣及认识。作为丛书的主编,我们的目
标是推出一系 列重要的对话,帮助设计师和研究者更好地服务于商业、
产业及公共部
门,从而产出积极的社会和经济成果。
我们推出的丛书将会带来设计研究的新思路,帮助构建更具反思精
神、更扎实的设计学科,从而支持以经验研究、有生成力的概念及坚实理
论为基础的更强大的设计专业,而这正是 W.Edwards 所描述的深厚
知 识(Deming, The New Economics for Industry, Government,
Education,MIT, Center for Advanced Engineering Study, 1993)。对于物
理学家、工程师和设 计师 Deming 而言,深厚知识包含系统思维及对嵌
入系统的流程的理解; 对变化及帮助我们理解变化的工具的理解;关
于知识的理论及心理学基 础。"深刻设计" 深刻的实践和坚定的
思想探究的联合体 由此
起步。
《设计思维、设计理论丛书》面临的挑战同样是我们整个专业所面临
的挑战。 一方面,设计是一种普遍的人类活动过程,我们以此来理解和
塑 造自己的世界。但是,我们不能将这个过程或世界看做笼统而抽象
的形 式加以处理。更准确地说,我们在明确的挑战里遭遇设计问题,我
们将问 题或思考置于既定的背景当中。今天,我们作为设计师所面临
的挑战如
同客户向我们提出的间题一样千差万别。我们投身的设计服务于经济支
柱、经济的延续性及经济增长。我们为城市和乡村的需求,为社会发展
和创意社区而设计。我们介入环境可持续、经济政策、农业、有竞争力的
制造业出口及微型企业的产品和品牌,我们在为金字塔底层市场研发新
产品的同时,也为成熟或富裕市场重新研发已有的产品。在设计的框架
中,我们面临的挑战还包括针对极端条件而设计,为生物工程、纳米技术
和新材料,为社会商业而设计 ,以及为尚不存在的世界 ( 如超越
Kurzwcil
所提到的奇点的世界)和已有世界的新愿景而进行的概念性设计。
麻省理工大学出版社的《设计思维、设计理论丛书》将探讨这些问
题,并且重要的是面对问题,检验问题,帮助设计师处理问题。
加入我们的旅程吧!
v
i
丛 Ken Friedman
Erik Stolterman

《设计思维、设计理论丛书》主编
致谢

本书的故事始于 10 年前。2004 年,欧盟委员会资助了一个名


为 EMUDE (针对可持续的新兴用户需求)的研究项目。那是我第一
次正 视社会创新的问题,并开始思考设计如何能够支持并推动社会创
新。第 二个关键时刻是 2006 年的另一个研究项目 CCSL (可持
续生活方 式的创意社区),项目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并得到了瑞
典可持续发 展部的资助。通过这个项目,我有机会把对欧洲的观察扩
展至世界其他 地区,从印度、中国、巴西、肯尼亚和南非收集到值得关
注的案例。第三 个重要时刻则是 2009 年 DESIS (社会创新和可持续
设计)网络的成立。
由此我得以将自己初步的思考置于更大的社会和文化情境之中。
与此同时,当我把自己的想法与米兰理工大学 DESIS 实验室及其
他 学校开展的项目做比照时,本书所进行的信息收集及论题建立工作
逐渐 展开。我有幸工作过的学校包括: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上海同
济大学、 无锡江南大学、伦敦艺术大学,以及开普敦的开普半岛技术大
学。因此, 我首先衷心感谢在这些地方遇见并且有幸与之合作的所有
教授、老师、 研究员和学生们。
在集体致谢之后,我需要提及几位紧密合作者的名字,他们从文化
角度给予我的帮助令我受益良多:
Frangois Jegou 是我多年的主要对话者;他是最初引发我对本书各

题产生兴趣的人,他为本书直接贡献了第六章的 12 个“视觉案例”。
Anna Meroni 和我共同参与了很多活动与研究计划,她现在是
DESIS 国际网络的协调人。和我一起创立了 DESIS 网络及之后加
入 发 展 和 推 广 DESIS 的同 事们包括: Eduardo Stasowski 、 Lara
Penin、Carl Cipolla、 Andrea Mendoza、Mugendi M'Rithaa、巩淼森、娄永
琪、Adam Thorpe、Lorraine Gamman、Virginia Tassinari 及 Davide Fassi。
他们都是重要的对话者,帮助我 将书中的想法进行聚焦,并提供案例、
修订关键观点,使我得以将想法变 成文字。

还有我的博士研究生们,现在他们都已成为博士。我和他们都有
着多年的互动,在此过程中,我试图深入探讨一些对社会创新设计的理
论和实践都极为重要的概念。为此做出贡献的,除了刚才提到的
v
Carla Cipolla 、 Andrea Mendoza 和巩淼森,我必须特别感谢 Francesco
Zurlo、Stefano

谢 Maffci、Annamaria Fromentini、Teresa Franqucira、白俊相、钟芳和赵恩智。
除了这些以不同的方式和我共同参与到社会创新和可持续设计的
同事们,我还想感谢一小群朋友,我将他们称为“旅伴” ,他们是
Victor Margolin 、 Chris Ryan 、 John Thackara 、 Fumi Masuda 、 Jogi
Panghaal、Josephine Green 和 Roberto Verganti。这些朋友们与我结识于
不同的场合,我们的生 活因不同的原因发生过若干次交集。因此,他
们的帮助极大地巩固、充 实了本书内容,尽管有时他们未必认同我的
观点。

最后,我需要感谢本书的英文译者 Rachel Coad,她在从意大利文


翻 译为英语的过程中还帮助我梳理了观点;还要感谢麻省理工大学
出版
社的 Douglas Sery 和 MatthewAbbate,没有他们的支持,这本书就无法面
世。
中文版序

1. 能够为《设计,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撰写中文版序,我尤为高兴。
首先,我希望如果更多的读者能够读到这本书,它也许会有助于推进中
国关于社会创新设计的讨论和实践。但另外还有一个更私人的原因:
我深深地感谢许多中国同事、朋友和学生,在过去的十年间,我有幸能与
他们共事、讨论,并交换观点,从他们那里,我学习如何从一个有别于自
己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现在,我希望通过中文版的面世,来回报他
们曾慷慨给予过我的馈赠。

2. 这本书源自于一段漫长、复杂的集体经历,它正好位于设计问
题 (尤其是战略设计与服务设计)和社会创新(尤其是突破式的、
自下而上 的、向可持续转型的创新)的交叉点上。这段历程始于 15
年前的米兰 理工大学,之后,随着国际性网络—— 国际社会创新和可
持续设计联盟
(DESIS)在 2009 年的建立而一直在延续。
整个历程当中,在我于 2000 年被香港理工大学聘请担任设计学
院 的首席教授之后,我和中国的关系就变得持久而重要。在香港理
工大 学,我和同事们建立起第一个可持续设计的中国联盟。1 该网络
后来成
为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DP)2008 年“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创意社
区”

1 可持续设计的中国联盟(Chinese Network on Design for Sustainability),于 2000 年在


香 港理工大学成立。
(CCSL) 项目 ² 的中国部分的基础。中国是四个区域研究伙伴国之一,
因此我们在多所中国大学里举办了一系列工作坊。通过这些活动和
建 立的关系, DESIS 网络的中国节点(依托最初参加的六所中国设
计院 校)³ 逐渐萌芽并成型。与此同时,我有幸作为客座教授在上海
的同济大 学及无锡的江南大学开设课程、研讨班和工作坊。此外,我
和我在米兰 理工大学指导的两位中国籍博土建立起富有启发和建设性
的关系,他们
二人如今都是我在中国的朋友和同事。
我希望通过这一连串事件的回忆,能够丰富之前的陈述:书中所写
的许多内容是从我在中国的经历和讨论,或者在别处与中国同事们的共
事中生长出来的。当然,我并不是说这本书中讨论的各种问题表达了一
x
种中国式的观点。本书的作者不能够、也不愿意将自己与其文化渊源割

文 裂开来;他出生并成长于欧洲,确切地说是意大利。《设计,在人人设计
版 的时代》是一个意大利设计师和研究者与世界各地- -尤其与中国
的 众多同仁们进行讨论并悉心倾听之后,形成自己的观点所产生的结
果。 在书中,作者大胆抛出了自己的观点,希望能够得到来自于其他背
景、生 活在其他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人们的关注与批评。

3. 在英文版完稿几乎一年之后,我写下了这段序。十二个月并
不 算长,但是许多书中核心内容所讨论的改变已经真切地发生了。短
短几 行文字如何总结这种变化?我认为总体情况可以简单概括为:
在过去 十二个月中,社会创新议题已经传播得更广、更深远,不论是
其实践本 身,还是作为一个讨论话题,都得到了巩固和充实,甚至深入
面向普通公 众的大众媒体。与此同时,这个主题已经在公 共政治和公
司战略上占据
了更重要的一席之地。最后,不得不指出的是,社会创新已经趋向于向

2 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创意社区(CCSL, Creative communities for sustainable life styles),


是 瑞典环境部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 2008 年成立的可持续消费与生产特别工作组。
3 2009 年成立时,DESIS 网络的中国节点包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湖南大学设计
学 院(长沙)、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无锡)、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上海)、广州美院(广
州)以 及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香港)。自 2009 年起,其他中国设计院校也在陆续加
入网络。
新兴的经济和组织模式靠拢,而这些新兴的经济和组织模式在全世界已
经被广为讨论(虽然采用的可能是协作式经济、共享经济和平台经济

些有所不同但相互关联的术语)。
这是大势所趋。在过去一年中,本书所关注的社会创新浪潮的变革
驱动力已经变得更加强大。全球面临的各种经济、环境和社会危机造成
的压力正在不断增大。此外,网络和信息技术的传播,以 及它们破坏

有社会形态的潜力和创造新机遇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
所有这些都意味着,社会创新致力于解决的各种问题正变得日益突
出,而且愈发紧迫。此外,就本书所探讨的主题而言,这些变革驱动力及
其带来的社会创新正在如何影响设计,以及设计反过来如何积极地影响
x
正在发生的社会创新,也变得愈发清晰。

4. 我想请我的中国读者们自己来诠释这本书,并把它加以调整,
以 适应他们的文化和实践环境。我相信,这种诠释和调适是重要的:
面向 可持续的转型能够、也必须被视为一个伟大的社会学习过程,我
们必须 学习世界其他地方发生的事。但是,在此过程当中,我们必须
保存并且 鼓励这些差异,因为它们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生活品质,而
且具备为全 球社会保持弹性提供所需的文化和社会多样性的价值。换
言之,正是这 些差异使得我们的全球社会有能力抵御未来必将出现
的各种不可预见
的风险。

Ezio Manzini

2015 年 8 月 31 日
推荐序

今年是我结识 Ezio Manzini 教授的第十个年头。2007 年,我和吴


国欣 教授访问米兰理工大学,与 LuisaCollina 教授讨论新建立的同济一
米兰理 工“产品服务体系”双硕士学位项目的一些具体问题。工作会议
结束后, Luisa 说 Ezio Manzini 教授正好在,能否去见一下,于是便有
了我们的第一 次会面。没想到原以为礼节性的见面,竟天南地北地谈
了一个半小时, 期间 Ezio 对我发起的“绿村"可持续设计研究项目
(也就是现在的“设计
丰收"项目)表示出了异乎寻常的兴趣。
回国后,我就收到 Ezio 的邮件,说他在 2008 年在意大利都灵“国
际 设计首都(World Design Capital)"¹ 期间主持 Changingthechange 国
际可持 续设计研究大会,希望邀请我担任这个为期四天的大会的国际
咨询委员 会委员和主题演讲者。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设计研究大会,
不仅仅是因 为会议的规模和学术水准,更重要的是,这次会议直接促
进了 DESIS (国
际社会创新和可持续设计联盟)这个全球设计网络的诞生。
Changingthechange 大会以后,Ezio 基于之前的学术合作开始酝酿
成 立 DESIS 全球网络。2009 年 1 月,Ezio 在他的博士生巩淼森老师
陪同下,
考察了我的“设计丰收”项目。那个时候,崇明桥隧还没有通,要坐轮渡,
1 国际设计首都(World Design Capital)是国际工业设计协会(ICSID,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ocieties of Industrial Design)组织的一个全球设计活动。每 2 年举办一届,
由城市提 出申请,通过竟选确定最终获胜城市。意大利都灵、韩国首尔、芬兰赫尔辛基、
南非开普敦、 中国台北、墨西哥城先后获得举办权。
颠簸 3 个多小时才能到村里。不过路途漫漫,却给了我们很多讨 论的
机 会。从岛上回来后,在我的工作室,我们逐条讨论了 DESIS 国际网
络的
章程和筹建细节。
2009 年 3 月,在广州美术学院童慧明教授的支持下,来自广州美
术 学院、清华大学、湖南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江南大学和同济大学
等六 所设计院校的代表共同签署了成立“中国社会创新和可持续设
计联盟 (DESIS China)”的协议,Ezio 和巩淼森通过视频参加了会议。
会上,我 和巩淼森分别被推选为 DESIS-China 的协调人和联合协调
人。之后,
DESIS-China 逐步成为了 DESIS 国际网络中最为活跃的一个区域社群。
2010 年,我在举办“ CUMULUS 国际艺术、设计与媒体院校联
x
i 盟 ” 2 上 海 大 会 时 , 促 成 了 时 任 CUMULUS 主 席 的 Christian
v
Guecllerin 和 Ezio Manzini 教授共同签署了 CUMULUS-DESIS 的合

文 作协议。自此以后,每 年两次 CUMULUS 大会都有一个“背靠背”
的 DESIS 论坛。这个结 盟 使得 CUMULUS 的扁平性和开放性与
DESIS 明确的价值取向性得到了 戏剧性的平衡。³ 与 CUMULUS 这
个有 20 年历史的全球设计院校联盟 的合作,客观上推动了 DESIS 的
迅速发展。事实上, DESIS 很快就成为 CUMULUS 内部最活跃的学
术讨论圈。

2010 年年底 Ezio 在米兰理工大学退休,开始全身心地投入 DESIS


网 络的建设。2010 年 11 月,在巴西里约召开的国际社会创新大会期
间 , Eio, AnnaMeroni ( 意 大 利 ), CarlaCipolla ( 巴 西 ),
MugendiM'Rithaa ( 南非 ), Shashank Mchta ( 印度 ) 和我一起参加了
DESIS 国际的第一次筹备会议。 为了避免 DESIS 过于机构化的倾向,
Ezio 提出来弱化地区组织(DESIS Local)的作用,而强化研究主题
(ThematicCluster),⁴ 在国际范围内通过若
干个研究主题,联动世界各地研究实验室(Labs),推动跨区域的合作。在

2 CUMULUS 国际艺术、设计与媒体院校联盟是目前唯一的全球院校联盟,1990 年成立。目


前有来自 49 个国家的 226 个院校成为正式会员。见: http://www.cumulusassociation.
org.
3 娄永琪.开放平台的价值引导:CUMULUS 和 DESIS 的结盟[J].创意与设计,2011,5:3.
4 见 http://www.desis-network.org.
Ezio 身体力行的推动下,从 2009 到 2013 年,在全世界逐步建立了
30 多 个实验室(Labs)。2014 年,由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美国帕森
斯设计学 院、同济大学、江南大学等六所大学联合发起, DESIS 在意
大利注册成为
一个正式的非营利组织。2014 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 CUMULUS
大会上,AnnaMeroni 教授开始担任国际协调人,而 Ezio 则开始退居二线,
更多地扮演精神领袖的角色。这也使得 Ezio 有了更多的时间写作,
《设 计,在人人设计的时代》这本书,既是他的新作,也是他毕生学术
思考的
阶段总结。
DESIS 是 Ezio 在学术人生中最轰轰烈烈的一个事业,其中既聚集
了 很多他个人的理想和情怀,也连接了很多人和事。上面的回顾,虽
然只 是管中窥豹,但这段共事的经历,已经足以让 Ezio 在我心目中
留下异常
丰满的形象:
Ezio 是一个具有浪漫主义革命情怀的设计学者,他是把设计研究
作 为一个知识分子进行社会改良的方式来对待的。“行动主义”这个
词在 他的学术生涯中, 一直有着特殊地位。这里既有意大利自文艺复
兴以来 欧洲自由知识分子的传统,也有 20 世纪 60 年代欧洲学生运
动的影响, 更是来自于他对这个世界未来的使命感。正是这种使命感,
一直支撑着 他不知疲倦地投入可持续设计的教学和研究,驱策着他四
处奔波,布 道 式地宣扬他的学术主张。他在本书中 引用印度作家
Arundhati Roy 的话: “另一个世界不仅有可能存在,她已经在路上。
在一个宁静的日子,我 能听见她的呼吸。”这个呼之欲出的新世界,
正是他追随的精神家园。这 种使命感,也决定了他选择什么样的平台和
以什么方式开展工作。比如, 为了更好地实现他的理想,20 世纪 90 年
代,他离开了 Domus Academy 副
校长的岗位,开始以米兰理工大学作为他的学术根据地。
Ezio 是个“社会主义”的忠实信徒。自下而上、去中心化、去阶层化、
公平分享是他思维中根深蒂固的东西。近年来 ,他一直关注从个体和
专 业的创造,到大众和日常生活创造的转变。他对创意社群的兴趣显
然比
明星设计师要大得多。他描述的 SLOC (小的、当地的、开放的、互联
的)
情境,在要素和行动策略层面勾勒了新的创意力量如何通过网络化的
协 作实现可持续的社会转型。对他而言,整个社会就如同“一个巨大
的社 会技术实验室"一样,测试的是社会的变革,而推动转型的武器
就是设 计。这里,我们分明看到了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影子。
Ezio 的这种 思想,也影响了 DESIS 的组织形式:以进行具体研究的
研究室(关键是 核心的教授而不是作为机构的院校)为成员单位,通
过国际协调委员会 来进行宽松的学术管治,通过“研究主题”来推动
全球协作研究,“志愿
者式”“非正式”“扁平化”"开放性"成为了 DESIS 的组织文化和特色。
Ezio 是一个典型的“国际主义”学者。他在全世界范围招收博土生
他的学生来自意大利、葡萄牙、英国、美国、中国、巴西、哥伦比亚等各个
x
v 国家和地区。事实上,这些学生获得学位后,又成为各地 DESIS 研究
i 室 的顶梁柱,把 Ezio 的学术思想扩散到世界各地。 Ezio 自己更是身体

文 力行, 奔波在世界各地。他于 2000—2001 年在香港理工大学担任首
席教授, 并与清华美院、湖南大学、广州美院等院校开展了合作研究,
后来又做了 江南大学和同济大学的客座教授,对于中国具有特殊的感
情。在米兰理 工大学退休后,他又先后去美国帕森斯设计学院、南非
开普敦半岛大学 以及伦敦中央圣马丁设计学院担任访问学者,帮助他
们提升研究水平。 这本书由麻省理工大学(MIT) 出版社出版之后,Ezio
在纽约、比利时、米 兰、开普敦等多地举办研讨会,我受邀参加了比利
时、米兰和开普敦的研 讨会。这些讨论不仅使 Ezio 进一步梳理了他的
学术思想,也使其思想在
与不同文化情境的碰撞中进一步发展、成熟和传播。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Ezio 是一个乐观主义者,这也许是意大利人
与 生俱来的遗传基因。2015 年 Ezio 在位于托斯卡纳乡间的家里庆祝
他 70 岁生日,他邀请了一干朋友来庆祝。寿庆的主要内容就是参加一
个关于 “生活的艺术”的工作坊,表格、墙报、小组讨论, 一样不缺。
我们住在一 座修道院里,半天下来,墙上挂满了工作坊的成果。晚餐时
大家一边吃 饭交谈, 一边由 Ezio 主持, 一桌桌地上前向大家汇报讨论
结果, 一直折腾 到半夜。 Ezio 在总结发言时不无得意地说:“这几乎
就是我的葬礼,所不
同的是我可以看到谁来参加了"。“月之暗面”背后是其与众不同的豁达
乐观,这就是所谓的“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吧”!
MIT 的英文版出版之后, Ezio 提出了出版本书中文版的愿望,我
便 请学院出版平台的马谨博士负责落实。马老师联系到电子工业出
版社 孙学瑛编辑,并在 Ezio 和孙学瑛编辑的帮助下同 MIT 协商取得
了版权。 之后我们又邀请了 Ezio 的学生钟芳博士合作翻译,由钟芳初
译,马谨负 责二译及全书的统稿和付印。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两位
译者和孙学瑛
编辑,正是她们的努力,才使我们能尽快读到这本书的中文版。
我相信,读者在本书里可以读到一种不一样的设计观,这种设计观
背后,是 Ezio 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给我们力量,催我们奋进!
x

娄永琪教授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2016 年 3 月
目录

丛书前言
致谢 yi
中文版序
x
推荐序

引言

第一部分 社会创新与设计
第一章 为新文明而创新 11
社会创新
1
19
分 布 式 弹 性 系 统 24
可持续的多种品质
一个新文明的到来? 28

第二章 在连接的世界中设计 35
传统与设计 35
解决问题和意义建构 40
大众设计和专业设计 43
设计模式地图 45
新兴的设计文化 49
设计中的社会创新 54
设计, 一种新的描述 60

第三章 社会创新设计 67
社会创新设计的本 6 质 7
它不是什么 76
它的运作方式 80
新的设计知识 84

第二部分 协作者们
第四章 协作式组 5
新的社会形式 95
自愿协作
1
赋能生态系统 108

第五章 协作式接触 113


协作式接触的维度 113
绘制协作式接触地 1 图 25
现实中的协作式接触 130

第三部分 让事情发生
第六章 事情的视觉呈现和形态呈现 145
地图法与放大法 145
创造故事 149
建立情境 153

社会对话的视觉呈现工具(12 个案例) 159

第七章 让事情有实现的可能 187


环境支持 187
网络化治理 193
实验场所 197

第八章 让事情有效且有意义 203


解决问题 203

意义建构 208

建立信任 212

第九章 让事情可复制且相关 2 联 15
小型、本地、开放、 1
通过复制实现规模 2 拓 18 展
通过连接实现规模提升 224

-
第十章 让事情立足本地保持开放 229
场所营造 229
场所和弹性 231
通过项目来规划 235
世界性的本地主义 242

247
为新文化设计

术语表 249
引言

1. 本书所讨论的设计与社会变革处于一个正向可持续转型的互
联 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每个人,无论是否愿意,都必须不停地设计
并再 设计自己的存在方式;很多此类项目正汇聚与此,并催生了更大
的社会 变化;而设计专家的角色是培养并支持这些个体或集体项目,
以及那些 由项目引发的社会变化。

在一个正处于快速且剧烈转型的世界中,我们都是设计师。这里
的“都”明显包含了所有实体,不仅有个体,也有组织、商业机构、公共部
门、志愿者协会,以及城市、地区和国家。简而言之,不论是个体,还是集
体,每一个身处转型中的世界的主体都必须确定自己的身份,以及与自
己日常生活相关的项目(简称生活项目)。这意味着我们要将自己拥有
的设计能力付诸行动:这是一种思考和行动方式,需要反思和战略意识,
并要求我们审视自身及所处的环境,然后决定是否要采取行动 改善事

状态及这样做的方式和方法。
问题是,尽管设计能力是一种人类普遍拥有的能力,但要发挥它的
作用需要经过系统训练。而这样的训练并不常见,或者即便有训练,

不够充分。
现实世界要求所有主体都更加注重以设计为导向,但现状是人们无
法获得充分的训练,面对这种矛盾,设计专家大有用武之地。我们所

论的主体,他们的兴趣点、研究领域及最终的工作,都属于设计文化和实
践的范畴。借助于可获得的文化工具及操作工具,他们能够成为促进
并 支持设计过程的社会参与者,而我们所有人,无论是专家还是非专家,

参与在设计过程中。
当然,对设计专家而言,这种参与方式要求他们扮演的角色有别
于 传统“设计师”。 一个世纪以来,设计师被自己和他人仅仅视为设计
领域 内的在职人员和管理者。今天,他们发现这是一个人人都在进行
设计的 世界,而且,他们的任务日趋成为利用自己的行动去帮助各种
社会参与 者更好地进行设计。这种转变要求他们进入有别于以往的
新角色。这 意味着,为了适应新的需求,设计专家们必须重新设计自
己的生存方式
2
和工作方式。不过,这也是当今时代对我们每个人的要求。

2. 本书的背景是一场伟大的变革:它是人类开始与这个星球的
极 限达成妥协的变化过程,同时,这一过程也引导我们更好地利用如
今随 处可得的连接性。这场双重变迁正在合并为一个某些特征已初
露端倪 的进程。基于这些观察,我们可以勾勒一个设计情境,其基础
正是一种 融合了本地性与全球性(世界性的本地主义)的文化,以及
能够重新定 义工作的属性并将生产和消费密切联系起来的弹性基础
设施(分布式系
统)。
我们正在全面进入一个改变过程,就过程的本质和时机而言,它与
欧洲从封建文明进入工业化都市社会的路径并没有太大区别。在漫长
的历史长河里,这个过程是一场革命,是与过去的断然决裂,它会导致整
个系统(包括社会、经济及政治系统)的根本性转型。然而,对身处其中
的人们而言,整个过程将是一个充满危机和转型且绝非线性发展的漫长
时期。它会伴随着本地变化和大型系统性变革以不同的速度在不同的
文化、经济、政治和技术层面上发生;同时还会在利于变化的政治立场
及体制和其他坚定的反对势力之间激烈震荡。
因此,今天我们必须意识到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生活在这种动荡之
中,身处于两种互相冲突的现实共存的双重世界里:旧的“无限的”世界
从来不承认地球的极限,而另一个世界则理解这些极限,并且尝试以不
同的方式将限制转变为机遇。
眼下,这两个世界看起来截然不同。第一个世界仍然占据主流,也
是很多人的参照系,它塑造了主要的经济和体制架构,而且由于历史上
的成功,人们对它的延续性深信不疑。相反,第二个世界看起来像一群
岛屿,那里的人们思考和行动方式都非常不同。这个微小世界组成的新
兴群岛的未来将会如何,现在下结论尚为时过早。它有可能在很长一段
时间内维持原状,或者有可能消失,被其他不可持续的存在方式和行动
方式完全淹没。又或者,它有可能成为一片潜藏大陆的可见一角:新的
可持续文明的大陆将在转型的过程中逐渐成型。
这幅全景里有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的选择。它同样也是本书依托的
背景: 一片新大陆正在浮现;它的面貌取决于多种因素;有些因素取
决 于我们已经做出的选择,而另一些则取决于我们正在或将要做出
的选 择。这是一个转型(于个人很漫长,于历史却很短暂),我们必须
学习在 这些新的岛屿上生存,并且很好地生活,同时构思未来新大陆
上人们的
生活品质。
这幅全景也是大众设计和专业设计这对关系登台亮相的背景空间:
构建这一关系是为了促进两种形式的设计携手并进,共同解决我们的社
会将不得不面对的众多问题。但这并非唯一需要协作的领域。如果必
须诞生一种新文明,那么重要的就不仅仅在于解决问题;文明首先是由
价值观、品质或者通常所说的意义系统构成的。因此,如果一个新文明
真的即将到来,这才是其完整的内涵。而意义系统也需要大众设计和专
业设计紧密协作,共同缔造。如果说,设计技能体现在解决问题和意义
建构这两方面,那么从推动新文明出现的角度来看,这两方面都还有很
多工作要做。但是,第二个方面尤其需要设计展现其专长。在意义建构
方面,设计远比其他学科更能够带来最具原创性的贡献。

3. 本书将从一些当地的和日常的案例开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
不断地与问题作战,寻找机遇,并最终探寻生命的意义。我们日益频繁
地观察到,人们(重新)发现合作对增强个人能力方面的作用,而这种
(重新)发现又催生了新的组织形式(协作式组织)以及新型组织实施
促进性解决方案所依赖的事物。设计专家是这个重新发现过程中的积
极角色。他们既是内部又是外部的双重代理人。设计专家是社会变化
本身的一部分,因为他们必须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来行动,但同时设计专
家还是社会变化的促进者,因为他们积极参与协作,以此创造促成社会
变化的环境。
谈到本地性的意义时,我们要意识到“本地”并不是个规模问题。在
一个连接的世界里,本地经验实际上受到随处发生的事件的实时影响。
4 简单来说,本地实际上是我们与整个世界互动的界面。这既是一种观点
(从我们所在的地方去看待世界)又是一种行动立足点(从我们所在的地

言 方对世界采取行动)。显然,我们的所见和所为,也包括开展设计的基础
在于界面的质量,而界面的质量又是互相交织的设计活动造就的结果。
因此,我们故事里的主人公是沉浸于日常生活的主体,他参与各式
各样的对话;他是各种网络上的节点,也是不同社会形式中的角色。从
其观察点和行动出发点来看,他就像修补匠一样设计并协同设计其
作 用于世界的行动:他寻找周围的可用资源(不仅有产品和服务,还
包括 想法和知识),并对资源进行调整和重新诠释,以此来构建自己的
生活项
目。
发展中的社会创新和文化创新带来的最新动向是,我们的主角日益
通过协作的方式来思考整个或者部分生活项目。他发现(或者说重新发
现)了与他人合作的力量。因此,本书的核心讨论正是针对这一创新现
象: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或正在打破陈规,他们正体验着全新的、更为协
作式的生活与生产方式。总之,越来越多的人士正在推动一轮新的社会
创新大潮。
近期的观点认为,社会创新应当得到支持。人们认识到社会创新为
难题提供坚实而有用的答案,如老龄化、慢性疾病的治疗、移民的文化融
入,以及城市与城市周边非正式聚居区的转型问题等。但是,社会创新
活动实际上应远甚于此。社会创新推广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常常成
功地将个人利益与社会及环境利益统一起来。因此,它们可被视为面向
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路径:它们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关
系组成的生态系统基础上的福祉观在本地的运用。正是凭借这个机遇,
新趋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点。
过去十年中,互联网、移动电话及社交媒体的普及与社会创新浪潮
逐渐交汇融合,催生了新一代服务,这些服务不仅能够为难题提供前所
未有的解决方案,还挑战着我们对幸福的理解,以及看待公民与国家间
关系的观念。与这一伟大融合同步发生的是制造系统中正在上演的爆
炸式的技术创新,它与生产单元的微型化趋势交织在一起,为建构新型
生产和消费网络(分布式系统)提供了可能。分布式系统和社会创新之
间可能的交汇则会推动微型企业网络的出现,这也许将为现有的生产体
系带来一场革命,提高生产体系的本地化,促进生产活动和就业机会的
重新分布。而这一切,都与过去几十年的主流趋势逆向而行。
加速并引导这一双重汇合,就需要设计研究计划。在转型过程中
整个社会需要被看作是进行社会实验的巨型实验室。如此说来,首要
做 的事,是推动并引导所有层面上和所有应用领域中的实验。第二件
事, 则是强化两种行动:复制最佳解决方案并且将它们连接起来。
实验和 复制是两个互补的步骤:在转型中,我们需要试验新的解决方
案,然后 巩固并复制最佳方案。最后,它们必须彼此相连,惟其如此,
小型项目的
集合体才能带来巨大的影响。
实验、复制、连接是三条行动路径,它们都需要大众设计和专业设计
能力。三者结合在一起,将构成一个大型设计项目的基本实践内容:

可以包容并协调世界范围内目标一致的各种活动的开放式设计实验。

4. 本书试图在设计文化方面有所建树。为了更好地完成正在从事、
并将持续从事的工作,所有设计师,无论是设计专家还是非专家,都需要
进一步完善这种文化环境,并加以利用。另一方面,文化离不开背景,可
以 说本书是国际对话中来自意大利的声音,它依托着一个明确的文化脉
络。
本书跨越了融合在设计实践中的不同专业领域,它试图完善自己的
观点和自己的语言,即自己的文化。因此,尽管本书触及到不同的学科
领域,它却不是一本关于交叉学科的书;它探讨一种独特的设计文化,
这种文化与其他设计文化并行并且互为补充。所有其他社会角色都

可能为这种文化做出贡献,但设计专家将是其主要创造者。
因此,这本书的读者是每一位有兴趣就我们正与之搏斗的设计问题
一探究竟的人。本书试图开始一场关于社会创新的对话,在对话中除了
“解决问题”这个根本性的议题之外,在我看来还有另一个同等 重要

6
言 的 议题,即“意义建构”,即我们需要讨论社会创新的文化维度及创新
的设
计文化支持这种文化创新的方式方法。
本书试图推动关于这些主题的国际辩论。 一方面,我在协调社会
创 新和可持续设计网络(DESIS Network,一个由不同设计院校中关注
社会 创新的实验室组成的国际化网络联盟)期间从世界各地所获得的
众多经 历构成了本书的基础。另一方面,我不能够、也不希望将我和
我成长所 在的文化环境割裂开来。因此,这本书呈现的是一个“身处
特定境遇的 作者"所提议的国际性辩论:这个作者来自于一个特定背
景,公开表述 自己带有本地文化的观点。书中的反思,不仅成形于我
的生活经历,更 重要的是它们依托一个由多元价值观和参照物构成的
体系,而这个体系
来自于我所受的教育及引发我思考的背景。
我希望这本书将有助于发展一种文化,在我看来,这种文化必须
具 备可持续的视角:它是对世界性对话保持开放的文化,但同时也是
一种 充满多样性的多元文化。它是一个设计文化的生态系统,同时对
世界和 本地保持开放;它包含了各种来自于“本地”(即深植于某一
场所)的深
刻差异。
最后,我还有一个愿望:希望本书能够成为向意大利设计文化及其
伟大历史的致敬之作。如果读者将它视为意大利设计对新兴议题的贡
献,我将深感快慰。意大利设计文化和面向社会创新的参与式设计之间
有无联系?我相信答案是肯定的。但是要解释这种信念来自何方又需
长篇累牍。因此,如果有读者对此感兴趣,我会将寻求这种联系的努力
留给他们自己。

7
第一部分 社会创新与设计
第一章 为新文明而创新

人类在遇到新问题的时候,会使用与生俱来的创造力和设计天赋
进 行发明并创造一些新事物:这就称之为“创新”。创新一直存在,但
是今 天,这些日常创新的形式更多,力度更强,传播速度也更快。创新
的传播 及特征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 一是包括日常生活
在内的需 要处理的各种不同层级的问题;二是信息通信技术的迅速
发展及它们 在改变组织关系方面的潜在作用。在此种情形下,越来越
多的人在面对 挑战的同时也发现了机遇,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不过,创新的意义远大于此。人们在进行创新的时候不仅仅在解决
自己的问题,他们的行动或许正在为新文明的出现奠定基础。

社会创新

2005 年,广西柳州市的一群市民发现在普通的市场上根本买不到
好 吃又安全的食物。他们来到了离柳州市大约两个小时车程的农村,
发现 村子里仍然保留着传统的耕作方式,村民们辛苦耕作,却难以以此
为生。 为了帮助这些村民,也为了获得稳定的有机食物供应,这些 市
民创办了 一个叫作“爱农会”的社会企业。¹ 这是钟芳进行有关中国
协作服务的博
士论文研究期间收集的案例之一。我认为这个案例耐人寻味:这是社
例 1.1
爱农会:社区支持农业的案例,柳州(中国)

爱农会是中国广西柳州的一个机构。由一群市民和农民共同创立,生产并
销 售有机食品。实际上,这是“社区支持农业”概念在中国的实践。现在,除
了生产 和销售食品,爱农会还拥有 4 个有机餐厅和 1 个社区有机食品商店。
在销售传统 农耕出产的食品的同时,爱农会还传播传统(有机)农业知识,
向城市推广可持续 的生活方式。多亏了爱农会以及爱农会创立的这种市民、
农民之间的直接采买渠 道,农民的收入得到了大幅提高,他们在保持传统耕
作方式的同时,也过上了更好 的、体面的生活。值得一提的是,在城市中打工
的一些农民也回到了家乡,加入了 这个有机食品供应网络。 ² 这个案例的核
心在于农民和市民之间建立的全新关系: 这群农民扎根在农村,他们磨练并改
进传统的知识和技能;而这群市民们接受了 国际上传播的理念,并且拥有特
别的设计和创业能力。市民和农民两个群体认识 到了各自动机和能力的互补
性,跨越了文化障碍,消除了各自的偏见,找到了解决 问题的创新方案。

1
2


会创新的一个典型案例,在这个案例中, 一群市民和农民设想了一种

来没有过的方法来解决自身的问题,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例 1.1)。
但在我看来,这个案例的意义远不止此。这是新的生产和经济模式
的实例。这种生产模式建立了生产(耕作)到消费的直接渠道,服务基
于当地的情况,但也对全球流动中的人和理念保持开放 (后者令其成
为 一个分布式生产系统/distributed production systcm)。³ 而这种经
济模式属 于新社会经济(social economy),不同的经济共存、共赢:4
发起爱农会的 市民获得了他们所需要的优质、安全的食物,而参与其
中的农民也获得
了受益。
就新鲜、有机和健康食品领域内蓬勃兴起的全球实践而言,爱农会
是一个非常杰出案例:它包含了农夫集市、零公里食品和社区支持农业
等要素。正如我们从爱农会中了解的那样,这一类型的实践并不仅仅提
供一种“吃”的新方式,还创立了新的生产方式,新的产销关系和新的

乡关系。
一旦我们开始观察身边的事物,寻找类似的项目,便会发现各种各
样有趣的案例:几个家庭组成小组,共享某些服务来减少经济支出和环
境影响,同时还形成了新的邻里关系(合住住宅,以及住宅或小区中存在
的各种形式的互助行为 );新的交换形式和以物易物 (从最基本的以物
易物,到时间银行和社区货币);年轻人和老年人互相协助的新型福利
概念(合作式社会服务);由市民自己创办并管理的社区花园,不仅提高
了城市生活的品质,还改善了社会结构(园艺游击队、社区花园和绿色
屋顶);代替私家汽车的交通系统(汽车共享、拼车和自行车的再使用);
基于本地资源和本地社区的新型生产模式(社会企业);生产者和消费
者之间直接的公平交易(公平交易项目)。
这些项目的最显著的共性在于:它们都源于对现有资源 (从社会资
1
本到历史遗产,从传统手工艺到可获取的最新技术)的创造性重组,期望
通过新方式来实现社会认可的目标。这些特征也说明了“社会创新”的
含义及其出现的原因。

能够实现社会目标的想法 5
“我们把社会创新定义为关于产品、服务和模式的新想法,它们能
够 满足社会需求,能创造出新的社会关系或合作模式。换句话说,这
些创 新既有益于社会,又增进社会发生变革的行动力。”⁶通过上述定
义,我 们认识到社会创新始终存在于人类社会中;但如今,出于各种
原因它正 在全世界普及,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种特征: 一方面,信
息与通信技 术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结构新形式的发展;另一方面,越来
越多身处不同 背景的人,出于各种原因,发现不得不改变自己的生活。
当然,问题的关 键是:很多西方国家(传统上的富国)近年来经济危机
频现,迫使越来越 多的人学习在减少消费的前提下如何生活或如何更
好的生活,重新定义 对幸福(和工作)的理解;与此同时,在新兴经济
体制下,大多数人也不 得不迅速脱离传统的社会经济背景去适应新的
环境(我们将这种新环境 称为“现代社会”),⁷ 他们必须从根本上调整
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对幸
福的理解。
在这个背景下,还有成千上万的人因贫困、战争和环境灾难被迫从
乡村迁往城市(更确切地说,是从乡村迁往城市的棚户区和贫民窟 ),从
自己出生的国家迁往别的国家,以求能够过上更好、更安全的生活。每
一个问题都在各个层面上挑战整个社会,包括社会的政治体制和政府职
能部门。每一个问题都是庞大的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它们不可能通过传
统经济模式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得到解决(尽管自上而下的解决方案也是
急需的)。非政府组织和公民社会群体必须发挥作用,更重要的是,个人、
家庭和社区都必须积极地以协作方式参与其中。这正是社会创新可
以 一展身手的地方。当然,实现方式是开放性的,但毋庸置疑,在每个
地方 每天都有无数的人被迫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除此之外,还有人
们的思 考方式,以及人们对于幸福的理解)。在这种背景下,社会创新
1
4 作为强有
为 力的变革催化剂出现在整个社会技术体系中。

文 棘手问题的解决方案
在过去的几年中,社会创新已经从外围讨论进入了有些政府的核心
议题,并且得到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⁸我们不禁自问,为何会发生这样

变化?
答案非常简单:社会创新在解决曾经被视为非常困难、棘手的问题
时很管用。 Murray、Caulicr-Grice 和 Mulgan 这样写道:“究其主因,是现
存 的结构和政策已经无法解决我们当前面临的某些最紧迫的问
题。"9 他 们提到的问题包括慢性疾病在全球的蔓延、不断增大的贫富
差距、老龄 社会及多元文化社会中的社会融合问题等。 Mulgan 和他的
同事们认为, 这些棘手的社会问题(intractable social problems)是“政
府政策工具和市场 工具都无法解决的问题"。1°在面临这样的问题时,社
会创新显得尤为重 要,因为正如人们预料的那样,社会创新针对这些问
题提出了切实可行 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打破了传统的经济模式,提
出了基于不同人的动
机和目标而运作的新模式。
这些新型、复杂的组织模式挑战了传统的主流模式,也突破了传统
的关于公和私、本土和国际、消费和生产、需求和愿望的对立。社会创新
解决方案中提出的模式往往会模糊这种对立性。这些组织既是本地的
(根植于某个地方)又是国际的(和国际上的相似模式保持联系);生产
者和使用者的角色也往往互相重叠(因为每个人都希望积极地参与);
个人动机中的需求和愿望正好一致,人们之所以参与,是因为喜欢,但同
时也因为需要。值得一提的是,需求和愿望的相对权重往往会因为地区
不同、时间不同而有所变化。”尽管如此,在我们观察到的案例中,只有
当人们既有需求又有愿望去做些什么时,社会创新才可能发生。可以说,
它是一种愿望与需求的恰当组合。
15

以一种(彻底)不同的方式做事
我们已经发现,从实践的角度来讲,社会创新所做的就是将现有的
资源和能力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创造新的功能和意义。在这个过程中
社会创新带来了与当地主流体系截然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
略。主流体系所用的方式,意味着“常规”的思考和行事之道,也是其所
在的社会技术背景下运用最为广泛的方式(参见表框 1.1)。

以不断蔓延的老龄化问题为例,其中的重点是:“我们怎样才能照
顾 好所有的老年人?"那么,在成熟的工业化社会和新兴经济体中较
为国 际化的地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现代社会),主流的答复是:“创造
更多细 分的专业化社会服务。”但是,突破式创新的答复是:“老龄人群
不仅仅是 一个社会问题,也是解决问题的资源。我们应该大力支持老
龄人群的能 力及意愿,让他们积极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最大程度地
用好他们的社 会网络。”不仅要考虑老龄人群的需求,更要考虑他们的
能力和意愿,这 种革命性的思维方式已经带来了为数不少的社会创新
和优化案例,其中 就包括看护圈和为老年人提供的合住住宅(老年人
在这里通过不同的互 助形式得到帮助),老年人和年轻人的合住模式(例
如在“家有学生”案例 中,家中有空闲房间的老年人为愿意给予其帮
助的年轻人提供住处),7
以及在各年龄段居民混居的住宅里,不同岁数的居民可以互帮互助。
表框 1.1
当地创新

什么是针对现有事物和做事方法的突破式创新呢?概括而言,就是指打破常
规,尝试使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做事情。不过,当我们讨论社会创新时,“全新”指
的又是什么?简单而言,就是不能一概而论,在不同的环境下对于同一观点和同
一组织是否属于新事物的判断是不同的。例如, 邻里之间的互助,在印度拉贾斯
坦邦的村庄里司空见惯,但是对于米兰或伦敦的中产阶级小区却是全新的事物。
在一个非洲村庄的市集上,农民销售自己的产品 是当地食品和农业系统中再普通
不过的场景,但是在纽约联合广场的农夫市集上, 农民销售自己生产的蔬菜和水
果却极大地突破了美国常规的食品和农业体系。

正如这些例子所说明的那样,所谓“全新”是与其所处的背景直接相关的。
换 句话说,在伦敦和米兰创建一个以互助为基础的合作组织的确是创新,即使
1
6 它在 各方面都与拉贾斯坦邦的村庄中的互助行为颇为相似。当然,我们可以用
同样的 方式来比较纽约联合广场的农夫市集和非洲村庄的市集。

我们可以把这些案例视为突破式创新,主流观念认为(即便不是完
全无解也是)非常困难的问题,创新者却有不同的观点(例如,他们认识
到老龄人群不仅是有问题、有需求的人群,而且在合适的条件下,他们中
的很多人可以改变自己的角色,和同伴一起积极地投身到解决自身问题
的过程中)。 一旦人们开始改变看问题的观念,可行的新方案就会出现 ,
带来一系列无法预料的积极效应。实际上,和所有突破式创新案例一样,
这些案例不仅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重组了问题本身,从而得
出 完全不同的结论。换句话说,在应对紧要问题时,突破式创新创造
出的
是能够改变问题本身的答案。

实践中的社会经济
在这些创新案例所依托的经济模式当中,社会利益与环境保护利益
均得以实现。仔细研究这些经济模式,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是一种新型经
济的萌芽形式:这种新型经济就是社会经济。正如 Robin Murray 所说的:

社会经济里,市场行为、政府干预、拨款经济和自助、互助、以物易物、慈
善及其他公益行为(Murray 将这些行为视为家庭经济的一部分)同时并
存。 Murray 写道:“我把它定义为‘社会经济',因为它有别于以商品
生 产和消费为基础的经济形式,并且融合了多种特征。其核心特征包括:
依 托宽带、移动网络及其他通信工具,利用分布式网络对各种关系进
行运 营和管理;模糊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界线;强调合作及交往、关心和维
护,而
不是一次性消费;具有强烈的价值观和使命感。”14
尽管这仍不是主流思维,但是在一些国家,尤其是在近期的危机中
深受重创的国家,社会创新日益受到关注,关注点就在于这些创新的社
会模式和经济模式。换而言之,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我们的社会需
1
要加快试验和传播这些创新方法,帮助人们减少金钱支出并减轻经济衰
退造成的伤害。15
实际上,我认为这种希望“用较少的支出解决问题”的想法,毫无疑
问已成为一些政府将社会创新纳入政治议程的主要动机。其积极的一
面是,从政治和社会的角度来看,这一动机触及了一些非常敏感的议题,
因而它确实能够激发民众去关注社会创新的价值;而消极的一方面是,
社会创新有可能成为政府削减社会公共福利预算的一道体面的幌子:
“是时候让公民社会登台亮相了,原来由福利制度提供的公共服务应当
由它来承担!"16 在我看来,这是一种非常消极的观点,它完全曲解了社
会创新的结果及协作式组织的运行方式。
我认为,当人们试图解决一些明显非常棘手但又迫切需要应对的问
题时,这类创新会带来一种以民众和政府之间的新的契约关系为基础的
新一代社会服务。从这个角度来看,政府的角色并没有被削弱,而是成 为
民众和社会企业积极有力的合作伙伴。 这句话也将我们的讨论从一个
复杂而狭小的话题扩展开来。事实上,我认为需要社会创新的领域和社
会创新可发挥作用的领域比我们在此讨论的问题更加广泛。比如主流观
念里有关福祉、工作及现有生产模式里存在的危机等。化解这些危机需
要的不仅仅是具体的解决方案,而是一个全新的更有智慧的文明。
社会技术体系和创新
在继续讨论之前,我们必须留意一个理论要点。没有哪个人类社会
阶段可以脱离技术而存在,社会的变化与技术的进步共同存在。因此,
我们所说的社会创新,实际上是社会技术创新的简称。更准确地说,在
这些案例中,我们讨论的是由社会变化导致的社会技术体系的创新,即
通过引入一种以全新的方式来运用并整合现有技术的社会形式,有效地
改变技术体系。
到目前为止,用这种简化了的方式来谈论社会技术创新完全行得
通,因为它强调了社会创新对变革的驱动作用。而此前,人类社会中有
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都认为变化的发生是因为技术(更确切地说是技术
1
8 科学)驱动。眼下,这种片面的观点已经行不通了:眼前的事实表明,社
为 会技术体系中的创新并不仅仅来自于技术方面,它同样被社会和文化所
新 驱动。不过,尽管已经表明了这个总的观点(而且解释了社会创新这一
文 简称可能会导致我们将技术和社会创新区分开来 ),我们也必须回到一
个更加复杂的画面:根据我们已经掌握的信息,现在越来越多领域内的
创新是无法或者非常难与技术分开的。
关键在于,当越来越多的技术系统广泛应用于社会 中(即技术与社
会之间的交界面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分散)时,技术对社会系统的影响也
就变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大。此外,最有趣的地方是,人们越是频 繁地接
触技术,就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和能力去消化这些技术,知道如何使用或
者调整技术去实现自己的目的,而这些目的甚至从未在技术 的创造者和
研发者脑中闪过。这正是信息通信技术带来的现实:由于技术 迅速地
深入到社会中,它们已变得极为“寻常”。短短几年内,它们 已经成为了
很多人安排自己的日常事务甚至生活的平台。此外,还有很多人根据自
己的需求调整了技术,或者发明出全新的出人意料的方法去使用技术。
这样的实例有很多,甚至为了让最终使用者提出更多的改进和扩展方
案,许多产品公开发布了未完成版本 (Beta 版本)。如此一来,使用者

实质上已经成为协作设计师。
因此,在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区分技术创新和社会创新变得越来
越 难。对于不断增长的社会技术创新领域,探讨技术和社会这两个因
素哪
一个先迈出了第一步几乎等同于关于鸡生蛋、蛋生鸡的辩论。

分布式弹性系统

在社会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融合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解决特定问题的
新方法,而这种融合本身正在改造着基础设施/生产消费系统。
新一代的社会技术体系在过去几十年间已经出现,并在某些案例中 1
得到了广泛推广。我们把它们总体称为分布式系统(distributed
systcm): 这种社会技术系统分散在许多不同的相对独立自主的部分里,
而这些部 分又在一个更大的网络中彼此相连。该领域的专家 Chris
Ryan 是这样定 义的:“分布式模型将基础设施和关键的服务系统(如水、
食物、能源等) 放置和安排在资源和需求点附近。单个系统能独立运
作并进行自我调 整,同时也和当地、区域或国际的更大的网络联系。
传统的由大型集中 控制系统提供的服务,现在则改由形形色色的小型
系统以集成的方式提 供。每一个小型系统都根据所在地的特殊需求和
机遇量身定制,但同时 具备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源对接的能
力。”1⁸ 通过在大规模和小 规模、本地和国际的不同尺度之间构建一
种新型关系,分布式系统对主 流生产模式及它们所依赖的技术基础
设施提出了挑战。由于分布式系 统自身在技术上的有效性,以及越来
越多的人对它投入的热情,分布式 系统的潜力日益获得人们的认可,
并且与我们正在讨论的社会创新完全
合拍。
虽然分布式系统深深植根于技术创新之中,但是,其“分布式”本
质 所依托的是更为复杂更为创新的过程,该过程也无法将技术创新部
分与 社会创新部分剥离对待。针对集中式系统的设计,从原则上来说,
可以
忽视相关的社会因素,但当技术解决方案本身是分布式的情况下,就不
能忽视相关的社会因素。事实上, 一个系统越分散、网络化程度越高,
它 们与社会的交界面就越大,联系也越紧密,就越需要考虑创新中的
社会 因素。换句话说,就我们讨论的话题而言,没有一个分布式系统
可以脱 离社会创新而被实施,分布式的解决方案(比如小规模再生能
源生产使 用中心、基于当地的食物网络、微型工厂等)当且仅当被相关
人群认可且 采用,并全身心地投入时方才能够实施。19
通过用心观察这些分布式系统的出现和发展,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在
不同的时间因不同的原因而兴起,不同的创新浪潮正在慢慢汇集起来。
其中的第一个浪潮,如今已经成为其他变革大潮的技术支持手段,
它出现于信息系统由传统的层级式结构向全新的扁平互联结构(分布
2
式智能/distributed intelligence)转换的过程中,该过程也导致了社会技
术 组织的彻底变革。最终,由于新的分布式知识和决策过程变得日



益普 遍,在工业化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僵化的垂直结构开始消融于流

而 动的扁 平结构中。2 这场变革大获成功,以至于人们认为只有网络化

新 的结构才 是一种完全“准自然的状态”(当然,我们知道事实并非如此,
在笔记本 电脑和互联网出现之前,信息系统依赖的是大型主机及由此
决定的层级
结构)。

分布式基础设施
第二个创新浪潮已影响能源系统,而且即将影响供水系统。在能源
领域, 一系列思路相通的创新已经出现,它们为能源领域提供了一个新
视角:高效的小型发电站、再生能源系统,以及连接前两者并保证其实
现 分 布 式 运 作 的 “ 智 能 ” 电 网 ( 分 布 式 发 电 /distributed power
generation)。 这些方案正在挑战着以大型发电站和 (“愚蠢”而脆弱
的)层级式电网为 基础的主流体系。而这些正是在蓬勃进行中的“绿
色技术”趋势中的主 要投资方向和竞争方向。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
技术会深刻地影响整个 系统,最终,能源系统将沿着与信息系统相似
的轨迹发展,从一个层级式 的结构转变成一个分布式的结构。¹
水供应系统极有可能也将经历类似的发展历程。事实上,气候变化
及不断增长的用水需求正在呼唤一种全新的水利工程和管理方式。集
中式的供应系统(把从河流、小溪中截留的淡水不分用途地配送给终端
用户)将变成分布式系统。在分布式系统中,净水被严格限定为仅用于
高标准的用途(饮用或某些特殊用途),而其他用水需求则由当地循环
的 水(即由当地蓄存并经过适当处理的雨水和灰水)来满足。这种新
的分 布式的供水系统需要经过专门的规划 (被称为水敏型城市设
计/water- scnsitive urban design)来实现,“还需要市民以开放的态度
和全新的行为
积极配合。
21

分布式食物网络
第三个面向分布式系统的创新浪潮与食物和农业有关。社 会技术
创新的两股支流汇聚于此。第一股支流的驱动力是对农业依赖于石油
和化学药品,自身由此变得脆弱的担忧。为了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人们
开始推广本地食物,以提升社区自给自足能力的“转型城镇”23 为代表
的 诸多运动推动了此类创新的发展。另一股创新支流则基于人们对
食物 和农业质量的关注,其中以慢食运动(slow food)为代表。24 慢
食的主要 愿景是改进整体“食物体验",这种体验与“贴近感"密切相关,
所谓“贴
近感”是指通过与食物的原产地和生产者拉近距离所获得的感受。
尽管最初的动机不同,但是这两股创新力量所推动的各种活动却逐
渐融合在一起。它们都提出了将农业生产和食物消费联系起来的方案
(常常采用近郊旅游的形式),例如零公里食物和社区支持农业。需要
特 别指出的是,对分布式食物生产体系的关注正在迅速增加,不仅数
量可 观的小众群体受到影响,而且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机构开始发起
针对性
的项目和城市再生计划项目。25

分布式制造
第四个创新浪潮挑战占据主流的全球化生产消费模式。该创新源
自于生产领域里的创新(以新型的小型高效设备为基础)和社交网络
(为 整合设计师、制造者和用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的结合,其
结果是 在支持开放式设计和网络化微型工厂的小规模高科技设计和
制造体系 中开展的席卷全球的实验(如 FabLabs 和“创客运动”开展的
项目)。²6 甚 至可以说,分布式制造的概念已经从高科技制造业向传
统手工业和中小 型企业延伸,为它们带来全新的视角并帮助它们重获
新生。尽管这些趋 势尚处于萌芽阶段,但它们将会强大起来,整个制造
体系将遵循“就近生 产"原则来进行重新设计并安排生产。毋庸置疑,
它们会创造新的就业 机会,更重要的是,分布式的本质使得这些生产
活动进入一些从来没有 过生产活动的新领域,为这些领域提供就业机
会,或者进入一些在去工
2
业化过程中逐渐消失的领域。

新 这些趋势背后的动机可能各不相同。其中的一个动机是精益生产

明 方式(该生产模式主导了过去三十年内工业领域的创新)的线性发展。



事实上,分布式系统可以被视作最轻巧、最灵活的生产体系,它可以为特
定顾客在需要的时刻(定制化、零库存生产)和地点(或至少是十分靠近
的地点)制造产品,即在使用地点生产。其他动机则来自于各种激进的
群体,他们与推广分布式食物网络的人们有着类似的忧虑:希望脱离超
大金融及决策中心,寻求自主权,同时追求自给自足,并希望为承载着我
们的生活、生产和消费的社会技术体系注入活力。

分布式经济
我们可以看到,分布式系统可发挥作用的领域并 不局限于我们目
前 讨论的基础设施和生产模式方面,它正在影响经济模式。正如 Chris
Ryan 所说的:“分布式系统的模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被视作构
建可持 续经济的一种方式。”27 换句话说,似乎可持续的有弹性的经
济也必须 是一种分布式经济,即一种基于当地却面向全球的经济,其
中当地组织 作为相对独立、适应当地情况的运作单元,与更大的本地、
区域或国际交
换网络相连接。
承上而论,我们可以将分布式系统视为一种更广阔的全新的社会
经 济模式。正如 Robin Murray 所说:“分布式系统的网络模式有能
力改变 组织中心部分和外围部分的关系,分布式系统下任何一个复杂
问题的处 理都不是采用由组织中心强加的标准化和简单化操作,而是
将复杂问题 分送至外围部分——即相关的家庭和用户,在工作场景
下则是分送至 相关的管理人员和工人。所谓的外围部分人士有着组
织中心不可能具 备的细节知识,诸如时间、地点、特定事件的相关特征 ,
消费者、市民的需 求和愿望,这便是潜力所在。但要付诸实施则需要
用户的参与、工作中
的新型关系及对雇佣和酬劳的重新定义。”28

23

弹性系统
正如我们所见,为了提高本地社区应对外来威胁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人们对分布式系统的关注正在不断增长,对“毗邻区域”和自给自足
的价值也越来越认可,对本地经济和自给自足(食物、能源、水和产品
的 当地供应)也越来越关注。² 实际上,就其本质而言,分布式系统比
主流 的垂直体系更具弹性(或可恢复性/resilicnce),因为它们创造出
的社会 技术系统可以从各种不可预见的困难中自动恢复运作,并且从
问题中学 习。30 在我看来,社会技术系统的弹性似乎正成为分布式系
统最强大的
驱动力。因此,值得就此进行简要回顾。
很久以来,我们都知道无论社会怎么改变,它都将是“风险社
会”:3 它可能被各种不同的恶劣事件影响(诸如自然灾害、战争、恐怖
主义,金 融和经济危机等)。因此,我们很早便知道,可持续社会的必
要条件是具 备可恢复性,也就是具备一种能够克服眼前的危机、战胜
难以避免的压 力和破坏的能力。32 今天,风险社会可能引发的后果绝
对不是对未来的 映射,而是存在于全球范围内,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中。因此,“弹性 /可恢复性”已然进入越来越多的人的词典中。如
果能够让政策制定者 开始考虑“弹性”,在设计界的目标和实践行动中
嵌入“弹性”,那是最好
不过的。与此同时,我们必须保留“弹性”的本来意义,避免把它变得普
通寻常,以至于削弱了它的力量,低估了我们将要承受的真实风险。事
实上,在讨论提高可恢复能力的时候,我们并不是指对现有的(脆弱的、
不可持续的)组织体系进行温和的渐进式的改良。我们需要的是一个
系 统性的改变——从垂直的层级体系转变为本章所讨论的分布式系
统。 要实现这样的转变,不仅需要社会技术体系上的变化,还需要文
化上的
变化,二者同样重要。

弹性的文化
在以上的讨论中,“弹性/可恢复性”一词的释义都具有防御的意味:
当我们面临危机的时候,我们必须重新组织社会架构,使其比现在更
2
4 加 具有复原能力。但是我们也可以使用一种不同的、积极的、有趣的
为 方法 来阐释“弹性”。就技术层面而言,如果实现“弹性”需要各种各
新 样的大量 的不断的实验,那么可知一个具有弹性的社会必须是一个多样
文 的有创造 力社会。仔细理解"弹性"的含义之后,我们发现这个有说服
力的人性化 的社会不仅仅是一个美好的愿景,它还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只要人类社 会希望延续下去,就必须朝之努力。简单地说,在一个具
备弹性的社会 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力势必欣欣向荣。事实上,文化
多样性和创造力 是任何具备弹性的社会都不可或缺的。

总之,要摆脱上一世纪的主流观念,第一步就必须重新定义“弹性
/ 可恢复性"的概念,让它脱离浓厚的防御意味(把弹性理解为我们在
危 机遍布的时代里生存必备的能力),用一种更积极的方式来思考:弹
性是 人类本性的深刻体现,也是人类与自然、人类与无法简化的复杂
世界实 现调和的基础。

可持续的多种品质

我们发现,实现一个具有复原力的系统需要一种新文化,或者更理
想的话,需要一种可以让各种文化百花齐放的超级文化。33 下面我将描
述这些新文化的涌现方式。
社会和技术创新的融合与人们生活和思考的方式在不断互动。于
是,文化创新也在随着社会和技术创新一同演进。在这个过程中,新的
行为和价值观慢慢呈现,它们与长期以来的主流行为和价值观分道扬
镳,并为人们的生活品质提供了新的思路,影响着我们对幸福的理解,也
影响着我们做决定时的价值取向。

从这个角度来看,创建新型协作式组织的人士也在探索这些新观
念,这种探索是一个寻求“品质”的过程。协作式组织在提供解决方案的
时候,也将相关理念和品质带入了公众视野,让更多的人理解这些理念
和品质,受其吸引并参与其中。 2

这里详细解释一下。³4 无论是提出构想、提出解决方案的人,还是
参 与方案执行的人,他们的行动都是出于自愿,而正因为是自愿的选 择,
他 们相信自己的方案优于主流的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案。他们
选择 的方案能够带来自己期待的更好的生活品质,减少(产品、能源
和空间 的)消耗。这样,他们就在减少消费的同时换来更有意义的其
他东西。

这里所说的“其他东西”通常体现在物质世界和社会环境里。我们
可以把它们称为可持续的品质(sustainable qualitics)——需要更可持
续 的行为才能获得的品质。正如社会创新在现实生活中展示的那样,
这些 品质可以取代上一世纪占主导地位的不可持续因素。尽管它们
在本质 上各不相同,但却存在内在联系。就像从不同的视角观察一幅大
型画卷, 它们所呈现的复杂多元世界的不同侧面最终交织成一组信号,
预示新的
文化的出现,甚至预示着一个新的文明的到来。

复杂性和规模
所有社会创新案例及解决方案,本质上都很复杂。因此, 不能把
它 们简化为某个单一的动机或结果;动机和结果都是多重的,而它们
的多
样性和结构决定了自身的质量。发起者和参与者将这种复杂性视为社
会创新活动存在的核心价值,即它们所提供的经验的丰富程度。正是
因 为这种复杂性,设计师、供应商和用户的传统界线被进一步模糊了,
刻 板、老套的参与者形象不复存在。这种“丰富的复杂性”其实反映了
真正
的人性本质(一种无法用单一维度来表达的复杂性)。
与此同时,规模的缩减会抵消不断增长的复杂性。通常来说,小规
模的组织更透明且更易于理解,因此也和当地社区的关系更加密切。此
外,很多小规模的项目同其他相似或互补的组织彼此联系,在共同构建
一个大型分布式系统的过程中,它们揭示了全球化的新内涵——从生
产、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到大部分的决策过程、专业技能和经济价值 ,
都保留在当地居民的手中、脑中和口袋中。这是一种分布式的全球化。
2

有两个原因导致了各类协作式组织朝此方向发展。 一个原因是它们

文 使 得成员能够(以一种开放而民主的方式)理解和管理复杂的社会技



术体 系;另一个原因是社区的人文文化环境提供了个体在人际关系

亲密而
良好的组织框架下开展活动、实现需求、建设自己的理想未来。

工作与协作
不断增长的复杂性和小型化是重塑人们行为的基础,这个全新景象
的核心是将工作重新定义为人类表达自我的一种首要方式。不论是发
起者还是参与者,都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事实上,人们重新定义工作,
将每个人视为从事有意义的活动的个体,也就是说,人们积极地"让某
些 事情发生",试图改变自己生活的环境,创造可实现的未来。因此,
这样 的组织与主流系统截然相反。在主流系统中,人们被当作纯粹的
消费者、 使用者和置身事外的旁观者。除此之外,这些组织也挑战了
工作的传统 含义,它们不仅赋予了手工劳作更大的价值,而且将"工
作"的定义拓展 得更广,其中包括那些通常不被视为工作的活动,例如
看护、小区管理和 社区营造。这些活动最终让人们有能力面对日常生
活中的困境,并且构 建日常生活质量的基本结构。这样的架构引出了
“有意义的工作”的这 一概念。
在重新评估和定义工作的过程中,合作的价值和力量重新显露。这
是“让某些事情发生”的必要前提,也是促使人们积极投身于创造未来事
业的前提。这些具备创新精神的人提出的多数解决方案都是基于合作
的。他们联合起来形成的群体,决定着“让某些事情发生”,参与者甘
愿 放弃一部分“个体性”来创造一个可以联合其他同道中人的系统,合
作的 形式多种多样,合作的动机也各不相同。在这些行动中,合作的
实效与 分享理念和项目的文化价值是难以分割的。有别于传 统社会
里通常意 义上的“合作",这种合作形式不是强制性的,而是“自愿的”,
人们可以自 由选择加入或退出。这种合作根源于两种动向: 一种动
向是工业化程 度较高的社会中超级个人化背景下人们重新发现合作
的力量;另一种 是工业化程度较低社会中的传统社区内为有意识合
2
作发展出更加灵活
的形式。

关系与时间
我们所讨论的各种前景喜人的案例都来自于社会组织,其结构是一
个交互系统,有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也有人与地点、产品之间的互动。这些
互动最终造就了这类组织的基本特征。倡导者和参与者似乎都对这种互
动及复杂、深入的人际关系格外敏感。事实上,在几个案例中我们发现
正 是对关系的在意程度指引了行为的选择。从对产品的关注转向对关
系的 关注并不新鲜。当前主流的生产消费体系已经实现了这种转变,
但常常 将互动简化成了一些肤浅的体验(例如,提倡生活就是一场真人
秀,或是 将生活环境打造成主题公园)。而协作式组织恰恰相反,其
提出的解决 方案尽管在形式上各不相同,但都被赋予了各种生气勃勃的
关系,或者说
是充满人性的关系。参与者们真正看重的也正是这些关系。
与之对应的是,要想建立各种生动的关系,就要对建立关系所需的
时间有新的衡量标准、新的阐释和体验。在这里,我们指的是,必须花
费一定的时间才能将各种参与者、地点及产品联系起来,才能在这几者
之间创造出更多层次的意义。倡导者和参与者认识到这种联系,与当代
以快为先的时间观不同,他们将“慢”视作能够创造更为深远的品质
的 前提。对“慢”的重新理解,当然并不意味着简单地用“慢时间”取
代从 二十世纪至今主流的“快时间”概念。充满“复杂性"的时间是一
个“时 间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类型、特征和节奏的时间在这里和谐
共存。

本地性和开放性
社会组织小而互联的特性,使其能够深深扎根于一个地方。与此同
时,因为紧密的联系关系,社会组织也必须非常开放,可以接纳全球范
围 内的不同理念、信息、人、商品及资金。倡导者和参与者们在寻求本
地性 和开放性之间的平 衡:这种世界性的本地主义 (cosmopolitan
2
localism)能 够创造出一种有关“场所”的新含义。在此情况下,“场

新 所”不再是单独 存在的某个地方,而是短链网络或者长链网络上的节



点,短链网络产生 或者再生了本地的社会经济结构,而长链网络则将

新 某个特定的社区与整 个世界联系起来。在这个框架里,各种本地的、开
放的、高度同时代的新 兴活动正在发生。例如:重建邻里关系的活动 ;
复兴本地食物和手工艺 的活动;为获得原产地体验而寻找就近生产的
产品的活动;通过自给自
足的策略提升社区在应对外部威胁和困境时的恢复能力的活动。

一个新文明的到来?

在我看来,上述提及的理念、活动及因此而产生的关系,就如同是一
座座社会经济文化智慧化身的美丽的小岛。不幸的是,这些小岛散落于
不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方式的海洋,而这片海洋是目前世界的主流存在。
令人欣慰的是,岛屿的数量日益增多,大有连成群岛之势。而群岛就
是 正在浮出海面的一片新大陆,是新文明初现的第一缕曙光。

这种诠释方式是否成立?当然,这是一个开放的问题。但对我来说,
升起的新大陆这个比喻不是痴心妄想。恰恰相反,它有着坚实的基础。
或者,若要更准确、更中肯地表达本书的精神,这个比喻是一个有关设
计 的假设:有些事情还不是现实,但如果我们采取必要的行动,就可
以让 它们成真。当然,所有的比喻都有其局限性,这个也不例外:现
实世界 中所有的岛屿和大陆都是已经存在的,只不过是被海水掩盖着。
而我们 的这些“岛屿”却并非如此。正在逐渐浮现的仍是一种可能性,
从中诞生 的新世界有绝大部分仍然需要人们去塑造。现实会是怎样
的?这取决
于我们自身,取决于我们在不远的将来能够做到的事情。

阿莱格雷社会论坛在 2001 年 (Social Forum in Pucrto Alegre)呼吁:


“一 个新世界可能到来"。在这次论坛上,印度作家 Arundhati Roy 发
表了一 段注定将会脍炙人口的讲话:“另一个世界不仅有可能存在,
2
而且已经 在路上。在一个宁静的日子,我能听见她的呼吸。”如今,十四
年过去了, 我们不仅可以肯定那个新世界已在到来的路上,而且清楚地
看到它存在 于遍布全球的社会创新活动中。甚至可以说,它带来了未
来文明的愿景
和方向,指引我们解决当下面临的巨大且不断扩张的难题。
当然,这种新的文明不是、也不会是由成千上万个单独的社会创新
案例简单累加而成的。我们还需要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并在各种范围内
推动其他的变化,利用所有现存的资源。但是,有迹象表明,鉴于许多变
化已经发生,我们不得不面对许多挑战,社会创新将会是 21 世纪发展
的 主要驱动力,它将承担起技术创新(和工业发展)在 20 世纪曾扮演
过的
角色。
最后有个小小的提示:通过浏览本章关于社会创新驱动可持续转变
的内容,有些读者可能会发现,我没有讨论(可能是一带而过)那些阻止
一个可持续的新世界诞生的强大力量:如那些(为了保护自己的既得利
益)不愿意尝试改变的人们,还有那些(为了创造新的盈利点)虽然愿意、
也正在积极地尝试改变,却正在把我们引向一个不可持续的错误方向的
人们。当然,这些经济、政治和文化力量就在我试图勾勒的画面的背景
里。但是,在写作本章时,我认为自己作为一个自省的设计师
(reflective
designer),不应该再去分析困境的本质和维度,以及“敌对力量”的性质。
其他作者已经做过并且还会继续这样的工作,而他们做得也比我出色许
多。我在本章所要做的,只是试图对现有事实做出一个导向性的概览,
也就是提供一个视角去激发、支持和引导可能的设计实践。以此为出发
点,希望本章能够帮助我们在以下章节中更好地理解和建构新的设计知
识。在我看来,如果我们要为一个可持续的世界而战,并且要提高获胜
机率,那么,这种设计知识必不可少。或者,再次引用我所钟爱的比喻:
让我们通力合作,帮助新大陆浮出水面。

1 Fang Zhong,"Collaborative Service Based on Trust Building: Service Design for


the Innovative Food Network in China," PhD thesis,Politecnico di Milano,2012.

2 同上。
3 3 C.Biggs, C.Ryan,and J.Wisman,"Distributed Systems: A Design Model for
0
Sustainable and Resilient Infrastructure," VEIL Distributed Systems Briefing Paper
为 N3,University of Melbourne, 2010.
新 4 Robin Murray,"Dangers and Opportunity: Crisis and the New Social Economy," NESTA-
文 Provocations, September 2009,http://www.nesta.org.uk/publications/reports/.

5 Geoff Mulgan,Social Innovation: What It Is, Why It Matters, How It Can Be Accelerated
(London: Basingstoke Press, 2006),8.
6 obin Murray, Julie Caulier-Grice, and Geoff Mulgan,"The Open Book of Social
Innovation,"Young Foundation/NESTA,March 2010,3. The theme of social innovation
has been dealt with from many different viewpoints.学界对社会创新议题的不同角
度都 进行过深入探讨,其中较为全面且可信的综述可参考:FrankMoulaert, Diana
MacCallum, Abid Mehmood, and Abdelillah Hamdouch, eds., Th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n

Social lnnovation: Collective Action, Social Learning and Transdisciplinary


Research (Cheltenham, UK: Edward Elgar,2013).

7 有关“现代性”有很多著作。在这里,以及本书的其他部分,主要参考的是 Anthony
Giddens 的著作《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现代社会"这个概念,指的是人们在其身处的社会中,能够从各种各样的
可能性中 自行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
8 “金融与经济危机使得创意和创新——特别是社会创新——在促进可持续发展、创造就业
机会和提升竞争力方面变得尤为重要。”这是欧盟委员会主席 José Barroso 在 2009
年发 表的一段讲话;2011 年 3 月,在欧盟委员会的支持下,“欧洲社会创新”项目正
式成立。该 项目由一个欧洲伙伴联盟共同运作,由杨氏基金会的“社会创新交换”
(SIX)项目组领导, 网址见:
https://webgate.ec.europa.eu/socialinnovationeurope/home。
9 Murray, Caulier-Grice, and Mulgan,"The Open Book of Social Innovation,"3.
10 同上,4。
11 我们已经发现,在发展中国家里需求要大于欲求(我个人对这一点的观察始于 2008 年的
CCSL——可持续生活创意社区。这是一个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支持,由米兰理工大学设
计系及布鲁塞尔 SDS 协调的国际研究计划,参见:
http://esa.un.org/marrakechprocess/ pdf/CCSL brochure.pd)。同时我们看到,当经济
危机爆发时,社会创新的影响力在欧洲 持续上升。加利福尼亚公开大学互联网交叉
学科研究所(IN3) 的 Manuel Castells 及同
事通过在加利福尼亚的深度定量研究证实了这一点。见:Joana Conill, Manuel
Castells, Amalia Cardenas, and Lisa J.Servon,"Beyond the Crisis: The
Emergence of Alternative Economic Practices," in Aftermath: The Cultures ofthe
Economic Crisis, ed. Manuel

Castells, Joao Caraca, and Gustavo Cardoso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4), 210-248.
12 http://www.meglio.milano.it/pratiche studenti.htm.

13 Murray,"Dangers and Opportunity,"22.


31
14 同上,4。

15 http://www.youngfoundation.org/social-innovation/news/.
16 来自于卡梅隆内阁所提出的“大社会”便是这种思路的实例,它是 2010 年英国保守党在
大 选方针中的旗帜性政策。“大社会”本该是“一次重构政府职能,并激发企业家精神的
重要 尝试”(Times,18April 2010)。但实际上,它成为了大幅度削减社会福利支出的一
个计划(独 立智库新经济基金会的社会政策部门负责人 Anna Coote 在 2011 年 3 月
14 日 BBC 第四 频道 Dispatches 栏目访谈中如是指出)。

17 我们在这里可以介绍“伙伴式国家”及“关系式国家”这两个术语。前者由 P2P 基金会的


创 始人 Michel Bauwens 提出:“伙伴式国家是指,公权部门在公民社会直接的价值创
造过程 中扮演支持者的角色”(http://p2pfoundation.net)。而“关系式国家”的概念
则由 Geoff Mulgan 和 Mark Stears 提出,见:Graeme Cooke and Rick Muir,eds.,
The Relational
State: How Recognizing the lmportance of Human Relationships Could
Revolutionise the Role of the State
(London:IPPR,2012),http://www.assetbasedconsulting.net/
uploads/publications.同时参见:Ezio Manzini and Eduardo Staszowski,eds., Public
and Collaborative: Exploring the Intersection of Design, Social lnnovation and
Public Policy (New York: DESIS Press,2013),http://www.desis-clusters.org, and the
DESIS Thematic Cluster "Public and Collaborative,"http://www.desis-
networkorg/ publicandcollaborative.

18 Biggs, Ryan,and Wisman,"Distributed Systems."

19 Ezio Manzini,"Small,Local, Open and Connected: Design Research Topics in the


Age of Networks and Sustainability," Journal of Design Strategies 4, no.1(Spring
2010).
20 很多作者都讨论过这个主题。特别值得参考的是: Ericvon Hippel,Democratizing
Innovation (Cambridge, MA: MIT Press,2004); Michel Bauwens,"Peer to Peer and
Human Evolution," Foundation for P2P Alternatives, p2pfoundation.net,2007;
以及 Charles Leadbeater, We-Think: The Power of Mass Creativity (London:
Profile, 2008).
21 Martin Pehntet al, Micro Cogeneration: Towards Decentralized Energy Systems
(Berlin: Springer,2006); Biggs, Ryan,and Wisman,"Distributed Systems."

22 Chris Ryan,"Climate Change and Ecodesign (part ll): Exploring Distributed


Systems,"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 13,no.3(2012),351.
23 见:www.transitionnetwork.org/.
24 Carlo Petrini,Slow Food Nation: Why Our Food Should Be Good, Clean and Fair
(Milan: Rizzoli,2007); Carlo Petrini, Terra Madre: Forging a New Network of
Sustainable Food
Communities (London: Chelsea Green,2010).
25 针对这个主题的综述可以从 URBACT 项目文件中找到,这是一个关注城市社区可持续食
物的主题网络。在其筹备阶段所开展的主要活动之一是在网络中的十个欧洲城市游历一
番:阿默斯福特、雅典、布里斯托、布鲁塞尔、哥德堡、里昂、墨西纳、奥伦塞、奥斯陆和瓦斯
卢伊。对这些城市的拜访最终被编撰成一个收集了 98 个城市中的可持续食品服务最佳
实践案例集,见:Francois Jegou, Toward a Hand-book for Sustainable Food in
Urban Communities
3
2 (Brussels:SDS,2013),http://www.strategicdesignscenarios.net.另参见: Ezio

Manzini and Anna Meroni,"Design for Territorial Ecology and a New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side: The Experience of the Feeding Milan Project,"in S.

Walkerand J.Giard,eds., The Handbook of Sustainable Design (Oxford: Berg,
文 2013); Giulia Simeone and Daria Cantu,"Feeding Milan, Energies for
Change:AFramework Project for Sustainable Regional Development Based on
Food De-mediation and
Multifunctionality as Design Strategies," Proceedings of the Cumulus conference
"Young Creators for Better City and Better Life"(Shanghai,2010),ed.Yongqi Lou
and Xiaocun Zhu,457-463; DESIS Thematic Cluster "Rural-Urban China,"
http://www.
desis-network.org/ruralurbanchina.
26 FabLab 是提供个人化数字制造的小型工坊 (http://en.wikipedia.org/wiki/Fab lab);
创 客运动是指从 DIY 文化延伸出来的以技术为基础要素的亚文化
(http://en.wikipedia.org/ wiki/Maker subculture)。另参见:Bruce
Nussbaum,"4 Reasons Why the Future of
Capitalism ls Homegrown, Small Scale,and Independent," Fast Company
"co.design" blog,http://www.fastcodesign.com/1665567/4-reasonswhy-the-future-
of-capitalism- ishomegrown-small-scale-and-independent; V.Arquilla,
M.Bianchini,and S. Maffei,
"Designer=Enterprise:A New Policy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Italian Designers,"
Proceedings, DMS2011 Tsinghua—DM International Design Management
Symposium, Hong Kong,5-7 December 2011; Peter Troxler,"Making 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e Struggle for Polycentric Structures and a New Peer-
Production Commons in the
FabLab Community," in Julia Walter-Herrmann and Corinne Buching,eds., FabLab:
Of Machines, Makers and Inventors (Bielefeld:Transcript,2013),181- 195.
27 Ryan,"Climate Change and Ecodesign (partII),"350; DESIS 主题集群分布式及开放式
生 产(DOP),http://desis-network.org/dop。
28 Murray,"Dangers and Opportunity."
29 John Thackara, In the Bubble: Designing in a Complex World (Cambridge, MA:MT
Press, 2005); Rob Hopkins, The Transition Handbook: From Oil Dependency to
Local Resilience (London: Chelsea Green, 2009).

30 在社会技术体系当中,“弹性/可恢复性”(resilience) 指的是系统承受压力和失败而不至
于崩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这些系统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因此,可恢复性必须被视为各
种潜在的未来社会的基本要素。近年来,这个概念被广为使用,因为人们不得不面对各种
危机和灾难性事件,当代社会的脆弱性变得显而易见。也正是因为这个概念已经广泛流传,
它的内涵必须进行审慎讨论并加以理解。参见: Ezio Manzini,"Error-Friendliness:
How
to Design Resilient Sociotechnical Systems," in Jon Goofbun,ed,
Scarcity:Architecture in an Age of Depleting Resources, Architectural Design Profile 218
(Hoboken, NJ: Wiley, 2012).
31 Ulrich Beck, Risk Society: Towards a New Modernity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1992).
32 Brian Walker and David Salt, Resilience Thinking: Sustaining Ecosystems and People
in a Changing World (Washington,DC: Island Press, 2006).
3
33 对可恢复性(弹性)这个概念的积极诠释可参考伦敦艺术大学 2014 年启动的“天性文
化” 项目。参见:http://www.culturesofresilience.org.
34 这段文字的内容已经在几次相关主题的研讨会中介绍过,研讨会名为"DESIS 哲学对
话", 由 Virginia Tassinari 和本书作者组织,在纽约(2012 年 2 月)、上海(2012 年
10 月)、米
兰(2013 年 5 月),以及卡尔马(2013 年 6 月)举行。更多可参考:http://www.desis-
philosophytalks.org.
第二章 在连接的世界中设计

在上个世纪,因技术创新和工业发展兴起了一种新文化和新实践,
它们也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建立起了自身存在的独特意义。这种新
文化和新实践便是工业设计。如今,类似的情形将再次发生。社会创新
可能改变世界,但需要一种新文化和新实践辅助。设计也可以成为这种
新文化和新实践,但要实现这个目标,设计本身必须有所改变,它必须成
为一种更加普遍的行为,并渗入人们日常生活和经营所在的新兴社会技
术网络的各个节点。这真的能够实现吗?在 21 世纪,是否真的存在一种
能够在社会和技术创新中一展所长的设计文化实践?答案是肯定的!但
我们必须为之竭尽全力。

传统与设计

近年来,“设计”和“设计师”这两个词语往往和一些抽象概念、活
动 和角色关联使用,其词语含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其传统意义所指称
的范 围。这也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设计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
种行为 准则,可以适用于许多情形。另一方面,设计的含义与过去所
指称的含 义(就专业领域的人士而言)相比变得不那么清晰。今天,
越来越多的
人在谈论设计,越来越多的活动被设计,相应的,设计的含义也变得更加
宽泛,对设计的误解也随之增多。
设计一方面大获成功, 一方面意义含混,这并不难以理解:近年来我
们已经亲眼目睹了社会和技术体系所发生的迅速而深入的转型。设计,
以其本质上的优势弥补了社会和技术体系之间的隔阂,但它也不可避免
地要从自身的根基上做些改变。设计本身已经成为(而且将继续是)社
会创新的沃土,更将成为最具活力的发展领域之一。
所以,在讨论设计怎样才能服务于社会创新(我将会在后面几章谈
到)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社会创新和技术创新是如何改变设计本身的。
这也是本章的重点。此外,因为设计所处的环境早已改变,所以我们有
必要简单回顾一下设计的由来,并再度思考设计这个概念的更深层次的
3 含义,以及同设计相关的文化和实践行为。
正因为世界早已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在频繁地使用自己"与生俱来"



的设计能力,“人人都是设计师”这句话已不再只是一种可能性,而是

世 一 个无论我们是否愿意都必须面对的现实。我认为回顾设计的起源

中 有助 于我们理解自身与整个世界的交互方式。换言之,也正是我们通


过设计
创造了自身所处的环境。
人类建造了自己的世界并赋予其意义,但是,建造这个世界的过程
(物 理层面和意义层面)并非总以相同的方式进行。为了便于讨论,我
们暂且
只考虑两种方式:惯例模式(conventionalmode)和设计模式(design
mode)。

惯例模式
当我们说“这样做是因为我们习惯于此”时,我们所采用 的便是惯
例 模式。¹ 换句话说,当传统经验指导我们做什么、怎样做(以及为什
么要 去做)时,当社会惯例帮助那些对某个活动或者既定生产过程感
兴趣的 人提前了解要做什么,以及怎样做(每件事都以人们预期的方
式发生) 时,我们便处于惯例模式之中了。

这种做事方式确是明智的。遵循传统可以在过去长期实践及处理
问题所积累的经验的基础上,迅速获得具体结果。这种知识简明有效,
既不需要详细说明,也不需要计划指导,因为每件事都必须以一种“标
准 模式”来完成,而每个处在这种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之中的人都能准
确理 解“标准模式”意味着什么,完全没有必要询问或承诺什么。但这
也使得 将知识明确地教给其他人反倒变得困难,因为这是经验型的知
识,是通 过实践才能获得的知识,需要通过观察并模仿前辈的行为才
能习得。

传统模式能够奏效的一个基本前提是:遵循传统及“循规蹈矩”的
做法在实践中必定可行,而且定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当人们在处理
一个曾经发生过并且反复出现的事件或难题时,或应对一个曾经出现过
(而大家都知道应该如何去应对)的困境时,传统模式便能发挥其作用。
如若面对全新的困境或难题,人们仍然可以通过试错来获取新的经验,
并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但这个过程却非常漫长。² 3

如果时间紧迫,而前所未见的事件和困境横空出现时,传统的专门
技能或惯例模式就无法满足人们快速解决问题的迫切需求。
Anthony Giddens 告诉我们,当传统力量被削弱时,越来越多的人发现
他们不得不 在各种可能的选择和参照物中进行协调和抉择,从而决定
自己最终采纳 的生活方式。3 简言之,这意味着当传统力量被削弱时,
个体更需要学着 设计自己的生活,从采用传统方式进行多数社会活动,
转变为通过设计
实现自己的大部分生活。

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是人类的三种天赋的综合产物,它们分别 是:思辨能力
(审 视事物并分辨出哪些是不能够或不应该接受的事物的能力)、创造
力(可 以想象某些尚不存在的事物的能力)及实践力(知道用什么可行
途径可 以令事物付诸实现的能力)。结合这三种能力可以想象出前所
未有的事 物,只要采取合适的行动,它们就有可能成真。因此设计模
式是一种以 人类特有的能力为基础的行为方式,是一种我们每个人都
具备并完全有 潜力去使用的能力。但是,和人类的其他天分一样,它
必须被激发和培
养。它的存在和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主体(无论是个体还是集
体)活动时所依赖的环境,取决于这种环境能在何种程度上激发并支持
这种能力,或反而阻碍了这种能力,或将其引向行不通的方向。
惯例模式和设计模式一直并存着,只不过有着不同的比重和呈现方
式。回顾欧洲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惯例模式在整个中世纪占据了广泛的
主导地位,小至农夫木屋大到天主教堂,每一个事物都用这种方式建成,
无须真正的设计,只要把工程托付给需求者自己的技能,或者交给手艺
高人就可以完成。从文艺复兴和科学革命兴起,这种情形随之转变。自
那时起,伴随着社会文化、经济和技术变革的快速发展,设计模式开始有
了立足点并扩散开来。之后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尤其是在 20
世纪初兴起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加速了这一进程。时至今日,由于连接
度 4 的加深(如网络和数字媒体的发展),我们正在亲历一个爆炸式的
3
增 长过程:每一个领域都在变化,传统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都在和

连 传统

的 组织一起消逝(表框 2.1)。


中 其结果是,就各个领域而言,就人类活动的各个层面而言,就各个个

计 体或集体的“主体”而言,设计模式都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意味着在一个
高度连接的世界里,随着传统不断被稀释,无论就行动的内容还是原则
而言,各种组织机构(从商业到公共或民间的组织、从城镇到地区和国
家)也都被推动着以设计的模式出现并运作(表框 2.2)。

人类的进步?
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看待和评价这个伟大的现象。对于个人
和社区而言,他们很容易看到其中负面的、棘手的方面。虽然当下的社
会环境的确在鼓励人们设计自己的生活,但另一方面,这样的社会环境
也会阻碍人们前进,因为它制造出了人们不可能实现的期望,也让前途
困难重重,更是降低了人们实现生活目标的现实可能性。
尽管如此,我认为还是可以从另一个更加积极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而且也应该这样做。可以说,设计模式的广泛传播为人类的进步指明了
一条可能的路径、 一种发展人类想象力和设计能力等特殊天赋的可能。
表框 2.1
连接的世界

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高度发达且不断增强的连接度(connectivity,
该 词的含义指一个主体在系统中可以管理的互动行为的数量及质量)。

这里提出的假设是,不断增加的连接度减少了组织的固化程度。因此, 一
个 高度连接的世界几乎同时也是一个流动的世界。事实上,连接度对一个组织
的影 响类似于温度对材料的影响。温度的升高松动了原子和分子之间的链接,
将材料 变成可塑的状态,进而变成液态。而连接度的增加则松动了组织的架构
方式,使 组织变得可塑,进而呈流动状态。

过去(低连接度)的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都是黏度极高、近乎固化的社会技
术系统:它们的社会和生产组织、人际联系和关于幸福的愿景(几乎)都是固化
的,而这些愿景也主要建立在土地、家庭、财产及消费品等固 定所有形式上。这种
(近乎)固化的形态在很大程度上是连接度低下的结果。事实上,空间的阻隔和 3

传播工具的局限限制了信息的交换及管理,令大多数的人和思想无法流动,而当
某些信息不适应通过僵化的、层级式的传播渠道传播时,管理信息变得困难重
重。 正是这些在改变和重新构建传播渠道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最终维持了组
织的形 态,产生了长久以来占据主导地位的(近乎)固态的组织机构。时过境
迁,交通和 传播系统的发展增加了各种系统的连接度,降低了社会习俗和文
化传统的稳定 性,也削弱了组织变革的阻力。最后,近年来数字技术及互联网
的全面渗透完成 了这一解体过程, 一个连接的世界正在展现自身变幻莫测、近乎
流动的本性,并产 生各种影响,首要的一点就是,这个变幻莫测的、 半流动的世
界应该是一个向可持 续发展的世界,向更具有弹性的状态演进过程中的世界。

设计模式的广泛传播,与人们对自己未来期望的思考也是完全匹配的 ,
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反思来明确自己的人生目的。5 显然,对一个复杂
的 现象来说,这是一种乐观的描绘,实际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不过,
正如 我所说的,这是有可能实现的愿景,重要的是如何运用我们的集
体设计
能力为此努力。
我们将在第四章讨论这个主题及个人、集体等主体试图充分施展其
设计能力时会遇到的困难。在这里,我想探讨一下当今这些设计能力

呈现的不同形态。
表框 2.2
设计驱动型组织

今天,商业、公共管理、民间组织,以及城市和地区,都必须作为集体主
体 (collcctivesubjects)来行动,对自身身份进行定义,甚至不断地重新定义,并针
对其 行动的目的提出完善的策略。 ⁶与此同时,考虑到不得不应对越来越复杂
的问题 (从环境变化到全球化的影响,从老龄社会到文 化多元主义),它们必须
提出相应 的策略,为解决问题而建立起联盟。

我们将上述两个设计需求叠加在一起,可以发现,所有的组 织,无论是公共
的 还是私人的,都在变为由设计来引导项目进展的设计驱动型(design driven)
组织 (而直到最近,这种运作方式还仅仅是诸如服装和家具这类成熟 的商业领
域内少 数公司才会采用的模式)。

于是,机构中负责运营并承担责任的人们开始采用一种设计的方式来工作,
4 也 就是如今许多人所说的的设计思维 "?; 社会各领域人土在面临“棘手问
在 题”(wicked problems,复杂且难以界定的问题)时都应采用的一种方法途径和
连 思维态度。


世 在技术人员、管理者和最近加入的政策制定者和社会企业家中间,采用设计

中 途径成为一种流行的做法,这意味着一场引人注目的文化变革。事实上,就在几
设 年之前,“设计”对这些职业而言还是一个陌生概念。如今,局面 已经完全不

同。 哪怕还不是人尽皆知,设计方法的潜力已经被广为理解。 也就是说,在今
天,不仅 是企业家,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已经广泛认识到 设计的重要性,尽管
在设计理念 的传播和定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解决问题和意义建构

当人们谈论设计,更确切地说,在谈论设计可以做什么的时候,常常
会引用 Herbert Simon 在《人造物的科学》 一书当中给出的定义做为开
场 白。书中他写道,设计“关注事物应有的样子,即为了实现目标、发
挥功 能,事物应该是什么样子。”9 对这个定义最直接也最普遍的解释
是,把 “设计”同“问题的解决方案”联系起来,将设计视为问题解决
者(problem solvcr),即设计是解决各个层面问题的通道,无论是日常生
活中的问题还
是全球性的问题。10
这种有关设计能做什么的诠释尽管非常重要而且广为流传,却不
是 唯一的定义。我们还可以跳出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思路来谈谈设计 ,
聚 焦它在文化、语言和意义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事物应当如何?
让我们回到 Simon 对设计的定义:设计"关注事物应有的样子……"。
这话听起来不错,但是,事物应当如何呢?我们又怎能断定,事物通
过 设计获得的新方式就比现有的方式更令人满意?满意到什么程度?
且不 说我们如何回答这些问题,要作出回答显然需要有某种判断。由
于判断 形成于意义系统里,我们发现, Simon 的定义最终可以表达为:
设计关注 理解事物的本质,即,为了创造有意义的新东西,事物应当 4

是什么样子。 这样来理解的话,设计就成为了“意义的建构者”。更准确
地说,关于“设 计做什么”这个问题,新的答案是:“它积极主动地参
与意义的社会建构 过程。”“惟其如此,设计也参与创造品质、价值和美。

显然,这个新的定义并非要取代第一个定义。它是另一种表达方式。
这种双重定义之所以可行而且成立,依赖于这样一个事实:正如所有其
他的人类活动及其产物,设计可以在两个世界里进行考量 ²——物理
的、生物的世界(人类生存、事物运行的世界)及社会的世界(人们交谈、
事物被赋予潜在意义的世界)。把设计视为问题解决者,考虑的是它
在 第一个(物理的、生物的)世界里的作用,而当我们把设计视为意义
建构 者时,考虑的则是它在第二个(关于意义以及产生意义的对话
的)世界 里的作用。

两个独立但互动的维度
解决问题和意义建构并不是对同一事物的两种不同说法。它们共
同存在,提醒我们设计带来的变化通常同时作用于物理和生物世界(解
决问题),以及社会生活世界(建构意义)。尽管两个世界相互作用,它

各有各的自主性,这一点对于在这两个世界中运作的具体设计而言也是
如此。作为问题解决者的设计和作为意义建构者的设计共同存在,互为
联动,相互影响,但两者之间并不是谁依附于谁的关系(表框 2.3)。
因此,尽管一个维度无法取代另一个维度,解决问题和意义建构这
两类活动可以成为对立的两极,中间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地带。然而为
了能够让这种设想发挥作用,我们必须避免用“设计做什么?”的问题来
联系两极。(如我们所见,设计往往同时立足于两个方面)。相反,需要
通过一些其他问题把两者联系起来,如:“我们期待设计做什么?”,这是
指“设计师的动机是什么,设计的潜在受益者期待的又是什么?”仔细观
察各种争论和设计实践,我们会发现,不同议题的参与者们对设计有着
完全不同的期待。由于被讨论的人造物对象和发言者的文化背景不同,
这两个世界中的某一方往往会被优先考虑。我们发现,以解决问题为
4 目
2

连 表框 2.3
形式与功能

的 解决问题之于意义建构,正如功能之于形式(设计界最常讨论的一对关
系), 或者说,实用之于美。
讨论一件物品的用途和功能,显然意味着会从物理和生物世界的角度来看
待 它:这件物品可以用做什么,怎样用。而讨论形式和美,显然是从语言的世
界出 发去考量:这件物品意味着什么,又是对谁而言。这两种解读都是可能而
且必需 的。两者的区别让我们意识到人造物存在于两个世界之中。必须牢记
这两种存 在方式都是完全独立的,它们相互作用却不互相依赖,任何一方都不
需要完全依 附于另一方。换句话说,每件物品都可以讲述两个故事。这两个故
事既独立,又 互相影响。因此,我们不能断言形式追随功能。形式与功能之间
存在一种复杂的 关系,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揭示或归纳。而正是在这种复杂的
互动过程里,设计 找到了最深层的动机。设计并不只是赋予物品功能,也不只
是造就形式。它同时 作用于这两者,并且深知它们保持独立却相互作用的本
质。

在对物质产品行设计时使用的传统理论必须加以拓展适用于今天设计所针
对的新对象。但这绝非易事。由于设计关注的对象和活动范围正在从产品转
向 关系(如我们在交互设计、服务设计和传达计中看到的那 样),设计活动参与
构建 的其实是社会技术组织。因此,问题在于要找到一种语言,令我们能像谈
论物质 实体一样谈论关系系统,谈论它们的功能与形式、效用与美。
的的活动中,人们试图解决的往往是一些已经被充分认识的问题,例如,
如何为糖尿病患者的生活带来便利,或者如何为非洲干旱地区的一个
偏 远村庄净化水质;而以意义建构为目的的活动中,人们关注的则是
如何 让事物更具吸引力、更有趣、更令人愉悦,例如为发展中国家的
新兴中 产阶级设计家居陈设,或设计欧洲某合住住宅项目里的共享空
间。前两 个例子从技术的角度来探讨具有紧迫性的问题 (关心的是:
它会起作用 吗?)。后两个例子则关注文化品质方面(处理问题是:我
们的目标用户 会喜欢它吗?)

虽然我们意识到,有时为了提升讨论效率可以做出一些简化,将讨
论聚焦于两极中的某一端,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设计必须兼顾两个维度,
4
不断调整两者的平衡,以适应现实情境。

大众设计和专业设计

让我们来谈谈以下这种观点:人的天赋可能发展成一种技能,有时
甚至会发展成一个专业学科(意味着一种文化、 一套工具和一种专业实
践)。人人都能跑,但并非每个人都会跑马拉松,也只有少数人成为了职
业运动员;人人都能用手鼓敲出节拍,但并非每个人都会加入乐队,以
职业演奏为生的更是少之又少。与之相似,人人生来都有设计的能力,
但并非每个人都是合格的设计师,真正成为专业设计师的人只是极少
数。在“大众设计”(difuse design)和“专业设计”(expert design)这两
极 之间存在着各种可能的设计模式。大众设计是指由拥有天生的设
计能 力的“非专家”进行的设计,而专业设计则是那些经过专业训练
的设计 师,他们以职业设计师的身份进行工作。很显然,所谓两极及
其对应的 描述都是抽象的,真正吸引我们的是它们界定出的丰富的可
能性,两极 之间会呈现出的无限的变化,尤其还有他们为社会文化带
来的活力。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两极,让我们假设自己处于理想情况下,只解决
问题、寻找答案。做法多种多样。我们既可以运用自己“天生的”设计
能 力从零开始(就好比自己是这个世界上第一个思考这个问题的人),
也可 以利用从之前的相似经历中获得的技能,或者与曾经遭遇过或正
在面对 类似情形的同伴交换信息。如果到最后发现这种技能仍不够用 ,
我们还 可以向专家寻求帮助,因为专家们掌握了设计过程中所需要的
理论知识
和操作工具。

新的设计知识
设计专家是那些拥有专业设计知识,能够进行专业设计活动的主
体。而这种专业的设计知识,可以从内容、形式或模式等不同角度进行
4
4 定义。
在 就内容而言,设计知识包括一套工具,更重要的是,还包含着一种特
连 殊的文化。工具帮助专家们理解事物的状态,从产生第一个概念到导出
接 最终结果,全程支持协同设计过程。文化则有助于培养批判精神和建设
的 性态度,前者反思事物当下的状态,后者提出想象“新事物”的价值观和
眼界。不过,我们还可以根据设计知识如何产生,如何从一个人传播给
他人的角度来定义它。在做出定义之前,我们需要先引入“作为研究的
设计"和“设计研究”这两个概念。
Lucy Kimbell 说,设计专家的实践接近于一种“建构式探索”,因此
这 种实践也正在成为“一个探索过程,力求在社会物质格局里的不同
角色 之间创造新的价值联系。”13 虽然她讨论的是服务设计,但在我看
来,这 个观察结果具有普遍意义,可以推而广之:当面对的问题又新又
复杂时, 设计就必须是一个探索过程。不过,我相信这种作为研究的设
计(design- as-research)的模式并不能覆盖关于设计和研究两者关系的
所有讨论。我 们必须认识到,还有另一种设计方式,那就是设计研究
(design rescarch): 一种能够产生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所需的知识 ¹4
的活动。那,就是设计
知识。
几股强大的动力正在将设计朝着这个方向推进。其中最首要也最
明显的,是我们当今面临的问题的规模正在膨胀而且日趋复杂。设计团
队通常无法以传统的“作为研究的设计”模式为每个独立项目创造出所
需的设计知识。因而有必要建立一个设计知识库,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人们都可以在需要时从中找到相应知识并迅速运用。
探索新的设计知识,以及进行设计研究的第二个动力,则是设计过
程本身的变化。在一个连接的世界里,难以计数的参与者参与了设计过
程,这些人身处的文化、所持的动机和职业能力都各不相同。在这种情
况下,设计专家在设计活动中累积的经验型的传统设计知识已经明显不
够用:有太多身处异地的主体正在参与设计。因此,设计所需的知识必
需能够(由它的创造者)清晰地表达,易于(让很多感兴趣的对话者)讨
论,并且方便(其他设计师)使用。这样,别的研究人员就能以此为起点, 4

去创造更多的知识。总而言之,这种明晰的、可讨论、可传递、可积累

知识,正是设计研究必须产出的知识(表框 2.4)。
在一个连接的世界里,设计网络也开始变成设计研究的网络:能够
在每个节点上产生"建设性问答"的研究网络。这就是我们之前所讨论
的建构式探索, 一个通过成果的流转产生共享知识的过程。

设计模式地图

通过前文关于两对极点的讨论——解决问题和意义建构,专业设计
和大众设计——我们可以得出一张设计模式的地图:从这里可以发现
许多让设计能力发挥作用的方式,找到“做设计”和“成为设计师”的各
种方法。显然,单独讨论每对极点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在它们互相交叉
时仍然存在。这张地图非常粗略,但我认为它还是可以为接下来的讨论
提供一些有益的提示。
如果从原则上讲,每个人都有能力设计,每件事物都可以被设计,那
么这张地图可以帮助我们讨论所有这些人以何种身份和角色、带着何种
表框 2.4
设计研究

设计研究是产生设计知识的活动,也就是说,它产生进行设计所必需的知识。
我们可以列举几种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来了解设计活动。第一种,是为设计活
动产生更好的概念型和操作型工具的研究,被称为“为了设计的研究 (recarch for
design)" 。而另一种帮助理解设计本质的研究被称为“关于设计的研究 ”
(rescarch ondeign)。 这两种研究形式采用的方法,通常来自于那些研究传统
深厚的学科, 但已经根据设计特定的需求有所调整。在为了设计的研究中使用
的方法,通常来 自民族志、符号学、人机工程学,以及各种技术和经济类学科。
在关于设计的研究 中,则常常借鉴历史学、社会学或哲学的方法。

与之相反,产生愿景和提案的研究经常采用原创的 方法,并运用适应于设
计 师文化和实践的工具和技巧。我们将之称为“通过设计的研究” (rescarch
4
6 through design)。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形式有别于传统的科学研究。通过设计的
在 研究必然 会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而这在科学传统中是不被认可的。不过,
这也不是完 全由主观维度引导的典型“艺术化的研究”(artistic recarch)。设
连 计,本身就是一门 将创造性、主体性和对设计选择的反思与讨论结合起来的学
接 科。通过设计的研究 也符合上述定义。除此之外,通过设计的研究所产生的知
识不能是隐性的、融于 设计活动之中的,它必须清晰、可讨论、可传递、可复合。

动机分别在做什么。尤其是,它指出设计专家是什么人,他们在做什么
(设
计专家是指那些具备合格的专业设计能力,掌握特殊设计工具的人)。
地图 基于两个维度:从大众设计 (diffuse design) 到专业设计
(expert design)的“角色与能力”轴,以及从解决问题(problem solving)
到意义建构 (sensemaking)的“动机与期待”轴。两轴相交得到四个象限,
每个象限代 表了一种特定的设计模式以及它的近期进展(图 2.1)。我
会就每一种模 式给出一个“典型”版本,即过去几十年里可能已“习以
为常的”存在状态 和行事方式。如今,它们作为有用的标杆,可以帮
助我们理解事物的演 进过程以及正在发生的事情。在此基础上,我会
概述并讨论一些新兴的 趋势, 一些正在发生的变化,尤其是那些对我
们讨论的主题而言特别有
意义的变化。15
专业设计

3 设计和传播机构
4
解决问题 设计和技术机构

文化活动家
2 ∠ 意义建构

大众设计 草根组织

图 2 . 1 设 计 模 式 地 图

草根组织(大众设计/解决问题象限)
以解决当地问题为目的的设计活动通常采用这种设计模式,其应
对 的问题主要是居住区缺乏绿地,难以获得有机食物,替代性交通方
式不 足等问题。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是他们的行为起初往往是由强
烈的观
念意识或政治目标驱动的。16
近年来,这个象限经历了量变和质变。从数量上来说,参与其中
的 人数越来越多,导致“参与”的性质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从持某种
观念
形态的小团体,发展成了跨越不同人口阶层的网络。
许多不同的力量正在汇拢并推动了这一改变:对日常生活中面临
的 新问题(如一些国家正面临着尖锐的经济和社会危机)日益增强的
意识 和紧迫感;与此同时,作为范例的可行性方案越来越容易获得,
它们的 有效性已经得到验证,并(通过全球信息网络的传播)为人所
知。而互 联网和移动媒体使得解决方案更有效、更开放、更灵活,得以
被更多更广 的社会群体所用。其结果是我们所说的这些草根组织
(一直都是少数
群体且常常具有某些特定的思想观念)也在变得越来越开放而灵活,他
们接纳了拥有不同动机的人,形成一个个协作式组织(见第一章和第四
章)。更多的人开始需要培养自身的设计能力,需要变得更加擅长设计。
他们采用的设计模式可以被定义为大众的、有能力的设计。

文化活动家(大众设计/意义建构象限)
采用这种设计模式的人们通常对 (专业的和非专业的)文化活动感
兴趣,他们建立自己的据点来推广兴趣领域,同时为展示、呈现、交换体
验并展开讨论创造机会。这些据点类型繁多,从电影论坛到街头艺术,
从读书会到摇滚乐团,从本地电台到自营的社区中心。尽管也有例外,
但通常参与者都是一些在城市环境中活动年轻人。对他们而言,城市是
48
创造力的激发源,是展现自我的大剧院。

连 这种模式曾经被少数在文化上独具创造力的群体所采用,这是他们

的 出众的原因,而非因其数量。”近年来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所有参与


中 者共同构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社会群体。 18 尤其是社交媒体的广泛普

计 及改变了文化活动家的性质,使得许多普通人有机会去培养并展示自己
的兴趣,以及他们在文化和艺术方面的能力。
今天,当代社会(至少是在城市和现代化地区)有相当多的文化活动
家。如今来看,文化活动家指的就是这些以不同的方式,在他们身处的
文化体系中扮演着积极角色的人。19 他们之所以能够这么做是因为充
分 利用了自己的设计能力。实际上,他们必须设计自己想要呈现的特
定内
容,在很多情况下,还必须想象并强化某种策略去展现这些内容。

设计和传播机构(专业设计/意义建构象限)
这种设计模式是指设计专家使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工具,去构想并
发展原创产品、服务和传播载体。

这个类型涵盖了大多数传统设计和传媒机构,主要针对已经成熟的
产品和服务领域(从家居到酒店、从时尚产品到商店)。有的情况下,它
们极度追求知名度。20 而其他情况下,这种模式需要根据当下人们对质
量、价格、环境友好度的期待(尽管未必采取了可持续所需的实际措施)
来创造一些产品和服务。

在这个传统背景下,我们可以辨别出一些正在形成的新形态:作为
场所营造者 (place makers)的专业设计师为当地社区、城市和地区工作;
设计活动家(design activists)致力于改变文化态度和行为;“微型设计
生 产企业 (design production microenterprises)通过开放的分布式网络
系统来 运营。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都正在渐渐地从处理传统的产品和
传播载体 转向一种新的设计过程,该过程设计的是动态的混合物,其中
产品、服务 和传播方式组成了一个系统化的整体。

49

设计和技术机构(专业设计/解决问题象限)
这是具有先进技术背景的专家所属的一种设计模式,目的是通过对
接技术和社会议题来解决复杂问题。

这种模式常常被拥有跨学科团队的设计机构所采纳。² 它涉及的客
户多种多样,包括商业机构、公共部门和民间团体。在过去的十来年间,
它的运用领域已经扩展到日益复杂的社会和环境问题,并且和不同参
与 者广泛合作。3 同一时期里, 一方面它受到了以用户为中心的方式
和方 法论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则带上了协同设计的浓厚色彩。近年
来,在 开放式设计和分布式生产领域也出现了这种设计模式,其潜
力可见一 斑。在此框架内,设计专家的特别作用是通过在不同的合作
伙伴之间建 立必要的联合,去激发和支持大型设计过程,分析现有资源,
并且让直接
相关人士能够积极参与进来。

新兴的设计文化

基于这张地图,我们可以通过相互交织的社会、技术和文化创新来
审视文化趋势,尤其是一系列以创新实践为典型特征的新兴的设计文化
专业设计

新兴的设计文化
4 3
设计和技龙机构 设计和传播机构

意义建构
解决问题 草根组织 文化活动家

大众设计



接 图 2.2 新兴的设计文化




设 (emergingdesign cultures)。 解决问题和意义建构两方面的新想法之间

形 成的良性循环,为这类设计文化的诞生创造了条件。总的来说,我
们可 以观察到解决问题和意义建构这对传统的对立面经常趋于融合:
在一 个突破性创新里,新的实际解决方案几乎不可避免地带来新的意
义,反
之亦然(图 2.2)。

设计和新兴的品质
一些实例表明,当面对复杂问题和多种解决可能时,解决问题和意
义建构不能被分开处理。
在过去的某些设计模式里,将这两个目标区分开来似乎也未尝不
可。当设计过程的所有参与者都含蓄地或明确地认可他们创造的意义
时(如前文提到的,为糖尿病患者设计一种设备,或者为非洲村落设计净
水系统),就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但在今天,这种两分法的接受度已经越
来越低。当问题很复杂时,总是会有若干种方式来解决它们。例如,现
在我们已经知道,通过各种类型的社会组织在患者与健康服务机构、患
者与患者之间建立起不同的联系,可以为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
供很多策略。24 这些可能性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不能将讨论局限在技
术层面,必须同时考虑意义层面——所探讨的各种解决方案到底有什
么意义,每个方案要想奏效必须具备什么意义。从纯粹的技术讨论转移
向提案本身意义的讨论的情况也可能发生在为非洲村庄解决水净化问
题的过程当中,根据涉及的不同人群选择不同的策略。 25 面临此类选择,
没有哪个方案可以纯粹关注技术,也没有哪个设计过程可以仅仅针对
解 决问题。因此,当必须考虑意义建构这个方面时,问题的核心是:
谁有 能力和权力决定去做什么,怎么做。这显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答案 也并不简单。尽管如此,当我们观察设计领域内正在发生的事,
有一点 是非常明确的: 一些最初立足于解决问题的设计模式,无论是
5
由设计专
家还是草根组织发起,都在朝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对设计专家而言,最重要的首先是采用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方法,
在关注个体的同时关注社区。在这一初步行动之后,他们需要创建一个
协同设计项目,让所有利益相关者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和意义建
构的过程中都可以做出与之相关的贡献,如此一来,最终的结果对每一
个参与者都有意义。很显然,这是保证得到的技术方案最终能够在文化
和社会层面被目标受益人群和社区真正接受的唯一途径。

解决问题和意义建构之间的紧密互动,同样存在于草根组织的各种
项目中。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它们不仅仅只是针对复杂问题提 出
前 所未有的方案,而且也在创造新的理念(有关时间、地点、关系和工
作的 新理念),这些理念在文化维度上支撑着草根组织以更可持续的
方式去 生活和生产。26 尽管这些新兴的品质和价值仍然处于萌芽状态,
但正如 我们在第一章所见,它们完全有可能是一种新文化的起点, 一
个可持续
社会拥有的文化。

设计之于场所营造者
在发展一些本地或者区域性项目时,无论是解决问题端的设计专
家,还是意义构建端的设计专家,都正在向地图的中心区域聚拢。他们
力求通过创造由场所构成的新生态系统来重塑“本地性”,在这种生态系
统里,当地的文化和生产方式在本地性和国际化的平衡关系里得以生存
并焕发新生。
在地图的这个区域中,设计专家和各种机构组织进行交流合作,运
用他们的专业设计技能来开发本地和区域性项目,包括在新的中心城市
的非正式或边缘聚居区创建服务;重新定义城市和乡村的关系;创造扎
根于邻里和社区的社会服务;建立本地的和地区性的替代交通系统。2
对于设计学而言,这种对于“地方”的兴趣代表着一个重要变化:过
去人们认为工业产品同设计、生产、使用和消费它们的地方毫无关联,
5
而 专业设计本质上也被认为是一种“去地方化”的行为。换句话说,对
于上

连 世纪的设计而言,产品在哪里生产、在何处使用似乎并不重要。28

的 今天,正如所预料的那样,不同类型的设计专家正在参与“为本土设


中 计"以及“和本土一起设计”的过程。换句话说,他们正在作为“场所

计 营 造者”实践设计。在这个过程里,解决问题和创造意义融合在一起,
新的
实践和文化必须被共同缔造(我会在第十章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

设计之于活动家
文化活动家,草根组织和设计活动家纷纷聚集到一系列项目中,这
些项目的目的并非是寻找到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案,而是要激发人们对这
些领域的兴趣,并且以一种看起来充满矛盾甚至略带挑衅的方式,表明
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去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
好些年前,人们就认识到并讨论过社会少数族群的文化角色。例如
城市青少年群体带来的街头风格以及他们对时尚的影响,或是像骑行族
和滑板族一类由爱好者群体形成的亚文化,例子不胜枚举。29 除了这
些 团体的标志性价值和媒体曝光率,其他文化活动家和设计活动家团
体的
曝光率和社会影响力也在提升。
这种设计模式在操作途径和实践领域上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园艺
游击队"/Gucrrilla Gardening)在交通岛或人行道上开辟花园,从而提高
人 们对公共绿地的意识;(“危机大众”/Critical Mass)通过在城市交
通干道 组织自行车拉力赛去申明骑行者的权益;以及在马路上组织
一场晚餐 来开拓公共空间等。此类群体中有的被体制认可,有的则与
之冲突。他 们创建由志愿者和专业设计师共同参与的设计团队,或组
织节日,或创 立并管理一个自我运营的社会中心,或在城市里创造特
殊事件,所有这 些活动都需要跳出常规的设计和战略技巧去酝酿、实
现,去选择和谁通 力合作。30 因此,尽管这些活动主要被一些文化
方面的动力所驱动(也 就是说出现在“意义建构”象限里),它们仍然
需要高水准的问题解决能
力,针对一些非常具体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53

设计之于制造
随着基于开放式设计和分散式生产的小微企业逐渐兴起,在专业设
计模式里发展出了一股有趣的分支——设计专家同时扮演设计师、创
客和企业家角色的设计模式。3 这种趋势非常有意思,因为它考虑的
远 不只是传统的小型设计公司的简单延续,而是在开放的分布式网络
中运
作的微型企业。
近年来,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广泛发展创造了酝酿和试验开放设
计 的技术平台。如今,生产单元小型化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可以把
技术 平台延伸至制造过程中,创造出被称为“分布式系统”的新型生产
和消费
网络。
在不远的将来,分布式系统和社会创新可能融为一体,在全世界各
个地区推动微型企业网络提升城市或近郊的本地特质,传播生产活动和
就业机会(这种方式同过去几十年的主流模式截然相反,但与分布式

统的特质完全合拍,见第一章)。
照此宽泛的角度来看,此类专业设计模式是对产品设计传统最激烈
的质疑。重新思考整个生产体系带来的可能性并加以实验,使得我们可
以借助一个简单的问题来重新设计所有的物质产品。这个问题是:如
果整个产品,或其中的大部分组件都针对明确的客户,同时尽可能在接
近使用者的地点进行生产,这种产品应该是什么样子?32 回答这个问
题需要最先进的产品设计技巧和文化。但这还不是全部。在我看来,它
还需要吸纳来自于所有设计专业的成果,尤其是战略设计和服务设计 ,
并从技术和文化两方面加以考量。这就是新近出现的有关设计和制
造 (designing and making)的文化。

设计中的社会创新
54

我们发现,就社会创新而言,对于施展“天生的”设计能力的需求或
在 者渴望,以及来自数字媒体和新型社交网络的支持,驱使着许多人积极

接 地和他人一起创造新的组织形式(创意社区和协作式组织),他们共同参

世 与到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中,并为新型数字媒体提供内容。33 看看设计

中 模式地图上的新趋势,设计主体(个人和群体)正在发展新的设计技巧,

计 他们的活动从大众设计向专业设计转变,这在地图中央创造出一个有趣
的动态:拥有设计技巧和能力的非专业设计师的队伍正在壮大。他们
以一种(大众的、有能力的)设计模式 ³4 进行工作,并且在设计过程中
同 越来越多有意共事的设计专家开展互动。因此,他们正在创造一种
新的 协同设计过程 (co-design process)。其结果是,在今天的网络社会
当中,所 有的设计过程都会变成协同设计过程(表框 2.5)。

协同设计之于社会对话
很显然,我们这里提到的协同设计(co-design)并不是标准意义上的
协同设计,后者是一个程式化的过程——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围桌而坐
试图去创造共同的语言、愿景和战略的过程。我所说的协同设计更像
是 一场在很多个人和集体之间展开的浩大的、多面的对话,参与者们
在其 所在的社会网络的各节点上发起设计行动:这是一场社会对话
(social
表框 2.5
连接度和协同设计

在物质文化(即构成我们栖息环境的场所和物品)的历史中, 一部分人的
选 择总会影响其他人对事物的选择。因此,在其漫长的构建过程当中,人类的
栖息 环境往往在众多主体的互动中逐渐成型,而这些互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跨
度通常 很大。即使是中期出现的带有供需规则的市场,其产品也是通过设计专
家、生产 者和使用者/消费者之间的协同设计产生的。不过,连接程度低下的
物质历史长 河以及中期出现的市场见证了这样的事实:过去,专业设计活动或
多或少与其所 在背景脱离;当时的设计过程可以描述为由一个团队完成的活
动:收集到必要的 信息之后,就可以在办公室的四壁之间决定一个产品 细
节完备的“完成品”, 随时可进行生产并投放市场。

今天的设计工作已经完全不同以往。在这个连接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在和他
5
人互动,几乎完全不受制于时间和空间因素,将设计团队同世界的其余部分割裂
开来的做法已经完全站不住脚。此外,有很多不同类型的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每
一类都能够去开展他们自己的设计项目。因此,在连接的世界里,所有的设计过
程实际上都是协同设计过程,除非设置特殊的障碍将 设计团队的工作孤立于背
景 之外。

conversation),不同的参与者以不同的方式(有合作,也有冲突)在不同的
时间(实时或线下)进行互动。35
根据瑞典马尔默大学(University of Malmo)的 Pelle Ehn 和他的团
队 Medea 在参与式设计(我将它延伸到广义的协同设计)中的反思和
经验,
可以说,这些协同设计过程有如下特征:
高度动态的过程:包括线性的协同设计过程和建立共识的方法体
系(即关于参与式设计和协同设计过程最传统的观点)。但是,协
同设计的过程远不止于此,它可以是复杂、互相关联、且时常充
满 矛盾的。

创造性、主动性的活动:在协同设计过程当中,设计专家的角色是
(不 同利益方的)协调人和(其他参与者想法及行为的)推进者;
此外, 这个过程还包含设计专家的创造力和文化(构想宏大愿景
与/或原
创设计方案的能力),以及利用创造力和文化激发社会对话并引入新
观念的可能性。
复杂的设计活动需要特殊的工具(把创意视觉化,通过不同的原型
让它们变得触手可及):构思并创造一系列经过设计的专门工具正
是设计专家的职责所在。

我们可以借助于一个概念模型来描述协同设计过程是如何发生的,
模型中参与者们分散在社会技术网络的不同节点上独立行动。但与此
同时,他们都连接在一起,以设计网络的方式进行活动:无论是非专家,
还是专业设计师,每个人都身处网络之中。36 当我们从概念模型转向
5
现 实世界的时候,可以发现连系不同参与者的网络从来都不是同质的、
在 一 模一样的。每个网络之中都存在各种强烈的、密集的、稳定的关系,

接 这些

世 关系进而创造出了不同类型的设计网络。




网络和联盟
我们所说的设计网络(designing networks)是指由互相独立的参与
者 们(个人,或者以集体形式出现的设计团队)组成的网络。尽管网
络内 的参与者们并非在同一个理念下行动,未必对结果抱有一致的期
许,但 是他们各自的项目之间会发生互动,对彼此产生影响,最终的
项目结果 也因此而受到影响。也正是因为上述未经协调甚至对抗的互
动,协同设
计的过程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另一方面,我们把那些以结果为导向的网络视为设计联 盟
(design coalitions)。设计联盟在更宽广的社会技术网络中对参与者们
(参与者可 能是个人也可以是集体的形式,可以是设计专家或非设计
专家)进行协 调,联盟中的参与者们对项目内容及实现路径有着共同
的愿景,并且决 定合作(图 2.3)。
总之,设计网络是较为松散的网络,其中不同的活动在未经协调的
状态下彼此互动;而设计联盟是更为紧密的网络,成员们通过合作实现
专业设计

3
设计和技术 机构
设计 和 传 播 机构

设计联盟
解决问题 意义建构
文化活动家
2
草根组织
大众设计

图 2.3 设计中的社会创新

共同的目标。值得补充的一点是,这种跨越不同类型或层次的 合作既可
能是“水平的",也可能是“垂直的”。显然,设计联盟并不是偶然的存在。
它 们本 身就 是设 计活 动的 产物 :这 种类 似战 略设 计的 活动 旨在 寻找 一
群合适的合作伙伴,和他们一起创造共同的价值并实现共同的利益。

设计战略项目
设计网络逐步进化,不断调整架构和互动的强度。这种进化本身
就是一种最普遍意义上的协同设计过程。在此框架中,当行动者建立
联盟时,就会产生 一 系列彼此配合的活动并共同形成 一个战略项

(program),也就是说,形成设计过程中彼此连贯的各个阶段。
显然,这种战略项目也不会偶然出现。就像催生它的联盟 一样,它
是战略设计的结果。但另一方面,当我们在一个剧烈变动的环境中工作
时,战略项目中设想的一套连贯的步骤往往会受到来自现 实的干扰,所
以 事实 上事 件的 进程 并不 会是 线性 的。 联盟 的战略设计能力必须能够
在现实的海洋中领航,朝着期待的方向前进,但同时照顾到环境给予的
反馈和带来的改变。因此,人们通常并不期待这些战略项目取得与事先
设定完全一致的结果。 一个战略项目的进展如同一个对话过程,37 一
个 更广阔的愿景塑造着一系列小规模的行动。它允许根据系统给予
的反 馈进行试错,针对这些反馈就可以在充分认识潜在关键点的情况
下采取
接下来的行动。

设计过程和设计活动
谈到这里,我们已经清楚地看见,社会创新如何在设计过程里掀起
一场重要的转变(尤其是当设计在处理深远而复杂的问题时)。简单来
说,能否将整个设计过程和设计专家单独的设计干预(即设计活动/设
5
计项目)区分开来,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正如我们所见,设计过程是

连 一项复杂的活动,不同的角色参与其中却未必经过协调;而设计活动则

的 是对时间和模式有明确界定的项目,由同样明确的主体来构思和推进,

界 这些主体包括设计联盟,设计机构,或设计师个人(表框 2.6)。


表框 2.6
开放的过程

在过去,或简单来说,在比较传统的项目里,设计过程和设计活动是相一致
的。设计行动的结果就是“完成品”(无论它是一件物质产品, 一种服务,还是一
个传播载体),因此,比如说,设计师们可以用作品集来推介自己、接受评估。对于
更大规模的设计机构而言也是如此,甚至是一所设计学校希望展示教师、研究者

和学生们所从事的设计活动时,也会采取同样的方式。现如今,这种方式几乎行
不通了。正如我们所说,设计过程通常是开放式的:它们永远不会结束,因为项
目的设计阶段和运营阶段之间已经不存在明确的界线(任何阶段取得的结果始终
是一个“测试版”,正在积极参与的行动者们可以对它做出更正和优化)。

此外,在任何特定的时刻,以“结果”形式呈现的事物都是汇集不同参与者所
从事的活动的一种具体表达。要明确说出谁完成了什么,即便不是全无可能,也

是极其困难的。对于由专业设计师完成的工作来说,显然也是如此,他们的工作
已经成为整体结果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为了演示自己的工作成果,专业设计
师必须指出他(她)发起的或积极参与的一系列设计项目。
在我看来,将整体的协同设计过程连同它“开放式”的本质,³ 和
在 特定时间以特定方式发生的独立设计活动 3 区分开来,对于理解设
计在 处理(今天常常发生的)深远而复杂问题时能够做什么,以及必
须做什
么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在这个概念框架当中,设计专家的角色是构思各种设计项目
并提升项目的多样性,在设计网络的不同节点上加以推广。这些设计项
目是以激发和支持协同设计过程为目标的设计活动的自然结果。例如,
开展一个采用民族志方法的分析并加以传播;有效地发现特定地区

物质资源和社会资源;创造帮助探讨关于未来的不同选择的传播载体;
创造一个原型或试点项目,让更多人切实了解新的机遇。每一个这样的
5
活动都被视为某种程度的独立项目,因此,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解读它的
结果。在第一个层面上,可以评估项目对具体协同设计过程的影响,以
及它在多大程度上推进了自设的目标(例如,社区再生,铺设新的食物
网 络,建立新的交通系统,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等等)。在第二个层面上,
则 可以考虑它更深远的影响力:对于文化、体制,或是对生活在那里
的人 们的共同愿景的影响。有时候,这两个层面受到的关注有所不同 。
当侧 重第一个层面时,可以说设计专家是在联盟内工作;如果更重视
第二个
层面,则可以说设计专家是为联盟工作。
更准确地说,在特定的联盟内工作意味着扮演引导者(引入理念
和 愿景,充实并指引联盟内的话题)和促成者(帮助联盟中的其他参
与者 最大程度地利用并提升设计技能)的角色。

为联盟工作(无论是已经存在还是可能出现的联盟)意味着和其他
专家及指定对象进行合作,(在政策、技术基础设施、公共和半公共空
间 方面)制造更有利的整体环境。

在后一种情形里,设计专家发挥着一种特殊而基础的作用:他们合
作创造对联盟更有利的环境,这意味着创造(社会、经济和技术)生
态 系统,让大众的设计能力得以显露,设计力得以提高,同时为各种
设计
过程注入活力。在此情况下,设计专家必须使用他们的设计文化(以及
该文化所特有的批判建构能力),帮助我们穿越湍流,驶向更可持续的
社会。

设计, 一种新的描述

这里提出的地图和已经观察到的趋势让我们可以透过一个新的概
念模型来理解设计,这个模型(但愿)能够比传统模型更好地描述当今
“设计”的含义。

6
20 世纪初期在欧洲发展起来的传统模型,与那个时代的工业生产
方 式直接相关。 一个概念应运而生:设计是一项专业活动,其目标是
在 利用 当时的工业技术设计批量生产的产品。然而时过境迁,最初的设



计模型 也在不断被重新定义:为了满足其拓宽运用领域(从产品到服

界 务,到组 织)的需要,模型进行了一连串补充,接纳了新的参与者(从

设 其他学科的 专家到终端用户),也改变了设计活动和时间的关系(从

封闭式结局到 开放式结局的设计过程)。不断增加的各种内容所带来
的调整,在发展 设计模型的同时也让它变得越发复杂且难以使用,因
此也更容易引起误 读。现在,也许是时候来改变这种情况了。根据之
前的铺垫,我打算尝 试对设计进行一番简要的描述(而不只是给出一
个定义),在我看来,今
天,最广义的设计应该描述如下:
设计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实践,它关注为了实现期望的功能和意
义,事物应有的状态。它发生在开放式的协同设计过程当中,不同
的行动者以各种方式参与其中。它建立在一种人人都拥有的能力
之上,而设计专家们则将该能力发展成为一种职业。设计专家的作
用就是发起和支持这些开放式的协同设计,利用他们的设计知识去
构思并优化出轮廓清晰、目标明确的设计活动。

在这段描述里我们还必须补充一点:
在面向网络化可持续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所有的设计都是(或者应

该是)一种设计研究活动,都应该推动社会技术实验。

这 种 转 型 是 一 个 广 泛 的 、 复 杂 的 社 会 学 习 过 程
(sociallearningprocess), 在此过程中,旧世界里主流的思考方式和行
为方式——从人们的日常
生活到福祉观念——都需要被重塑。
为了实现这一 目标,我们要将整个社会视为一个巨大的社会技术
实 验室,而实验室又需要创造和传播设计知识,使个人、社区 、机构和
公司 有能力发明并强化生存以及做事的原创方法。实验阶段将伴随
整个转 型过程,它只是人类历史的短暂片段,但对于我们和我们的后代
而言,却 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事实上,这种实验的方式将会成为我们 6

未来的“常
规"途径。

1 传统惯例构成了隐性知识。其基础是一系列的技术诀窍和社会关系。由于隐性知识的存
在,(使用者方面的)期待和(手艺人方面的)生产“自然”融合,而无需生产者提供替代方
案,亦无需使用者/消费者(在某一可能范围之内)完全明确地表达自己的需求。 Michel
de Certeau,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trans.Steven Rendall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mia Press,1984).

2 "传统惯例是一种文化约束,它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演化。惯例并不是专制的:它们会
演化,并且依赖于实践群体。它们会被人们缓慢地接纳,而一旦被接纳,则会极其缓慢地消
失。因此尽管惯例这一词语意味着自愿的选择,但实际上却实实在在地约束了我们的行
为。"Donald A.Norman,"Affordance, Conventions,and Design," Interactions
(1999): 38-43.
3 “要做什么?如何行动?想成为谁?这是每一个身处现代社会晚期环境中的人都面对着的
核心问题,同时,在这样或那样的层面上,我们所有的人都正在回答这些问题,无论是用语
言,还是用日复一日的社会行为。”见:Anthony Giddens,"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 in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70.Giddens 将当下社会描述为后传统社会:
在这个社 会当中,我们不得不寻求自己的角色定位。因此,这是一个任何事情都变得可
塑造而且具 备实验性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组织(包括商业组织、机构及政治党派)会
朝向新的形态 进化,而这种新形态的面貌及特征尚不明晰,当下我们也很难理解它可能
带来的后果。

4 连接度:与其他事物有联系的这种状态,或某事物具备各种联系的程度;http://www.
thefreedictionary.com.
5 无论在此处还是后面的章节里,我在讨论这些主题时将会引用英裔印度经济学家、诺贝尔
经济学奖获得者 Amartya Sen 的著作。Martha Nussbaum and Amartya Sen,eds.,
The Quality of Lif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Amartya Sen,
Development as Freedom (New York: Knopf,1999).

6 Roberto Verganti, Design-Driven Innovation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9).
7 Nigel Cross,Design Thinking: Understanding How Designers Think and Work
(Oxford, UK:Berg,2011); Nigel Cross, Designerly Ways of Knowing (Basel:
Birkhäuser,2007);

Tim Brown,"Design Thinking,"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une 2008),84;Tim


Brown and Barry Katz, Change by Design: How Design Thinking Transforms
Organizations and Inspires Innovation (New York: Harper Business,2009).

8 Richard Buchanan,"Wicked Problems in Design Thinking," Design Issues


8,no.2 (Spring 1992).
6 9 Herbert Simon, The Sciences of the Artificial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69).
在 10 “解决问题”这一提法本身可以从严格意义或战略角度来加以理解。严格意义上来说,解

接 决问题是指我们面对的问题已经被明确定义了,因此设计任务主要是技术性的:去解决特
的 定的、结构清楚的问题。所谓战略的角度,是指我们认识到需要解决的问题尚不明确,也

界 无法清晰设想。在这种情况下,设计的角色是战略性的:首先必须界定需要解决的问题
中 (寻 找问题),进而将其以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描绘出来(描述问题)。

计 11 Victor Margolin, The Politics ofthe Artificial: Essays on Design and Design
Studie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2); Verganti,Design-Driven
Innovation.

12 人类既是生活在物理和生物世界中的生命实体,又是生活在语言世界中的社会实体。
物 理生物世界和语言世界是两个自主的现实,但它们会对彼此产生影响。这意味着它
们会 互动,以一种非确定的方式相互影响。
13 Lucy Kimbell,"Designing for Service as One Way of Designing Servic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 5, no.2(2011),41.
14 Ezio Manzini,"New Design Knowledge," Design Studies 30, no. 1(January 2009).
15 这张地图,以及根据地图来描述的设计形式,受到了西方或西方化社会经验的强烈影响。
其原因是,尽管大众设计是一种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的人类能力,但它出现的方式依赖于特
定的背景;而谈到专业设计,尤其我们当下所认识的专业设计,其历史沿革与其诞生所在
的西方社会的沧桑变迁紧密相连。在未来的几十年内,这种情况也许会发生变化,设计在
20 世纪初期兴起时依托的位于欧洲的古老起源,也将成为更广阔斑斓的设计画卷中的
小 小一块。但是,当前情况并非如此。因此,考虑到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大众设计和专
业设 计两者关系的复杂性,我将今后将必然会面临的界定两者之间区别的工作留给我
睿智的 读者们。
16 “我们使用草根创新”这个词汇来描述活动家和组织所构建的网络,这个网络为可持续
发 展带来全新的自下而上的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面向本地具体情况,并且满足相
关群 体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观。"Gill Seyfang and Adrian Smith,"Grassroots
Innovation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ward a New Research and Policy Agenda,"
Environmental Politics 16,no.4 (2007),585.

17 欧洲出现的第一个相关组织是情境主义运动(创立于 1957 年,活跃至上世纪 70 年代)。


参 见:Guy Debord,La Societe du spectacle (Paris: Editions Buchet-
Chastel,1967).

18 Paul H. Ray and Sherry Ruth Anderson, The Cultural Creatives: How 50 Million
People Are Changing the World (New York: Harmony Books,2000); Richard Florida,
The Rise ofthe Creative Class:And How tt' s Transforming Work, Leisure,
Community and
Everyday Life (New York: Basic Books,2002).需要明确指出的是,这些作者所指的群
体并 非我在本段落中所讨论的主体。
19 如参见:Anna Meroni, Creative Communities: People Inventing Sustainable Ways of
Living(Milan:Polidesign,2007); Charles Landry, The Creative City:A Toolkit for
Urban Innovators (London: Routledge, 2008).

20 在我看来,我们可以把这种设计模式称为宏大叙事设计,其问题在于未能将设计师和产品 6

牢牢地嵌入到传播的环境之中(设计本质上也是传播)。这种宏大叙事的问题是,我们丢掉
了传播的内容:宏大叙事设计向我们讲述了什么?如果回溯过去,我们会发现历史上的情
形如此不同。设计在 20 世纪初期讲述了一个伟大的故事: 一个关于提倡消费民主的现
代 性的故事。20 世纪 80 年代意大利的激进设计同样传递着一条有力的讯息:这是形
式语言 的革命,它表现的正是那些年在欧洲和美国发生的巨大转变。如今的宏大叙事设
计看起来 空洞无物。在我看来,这也是其面临的危机的主要缘由:设计文化历来拥护并
提倡伟大的 时代变革,把这些变革转化为关于生活品质的宣言;而如今却退化为对“奢
侈”的狭隘限定, 到最后,似乎就剩下设计杂志那些光鲜的页面(其可悲的结局是,很多
人认为设计不过如
此:为极少数有支付能力的人制造一些空洞的怪物以及/或者奢侈品)。
21 很多类似群体都拥有设计、建筑,甚至公共艺术或表演艺术的背景。参见:
http://www. esterni.org/eng/home/;http://www.publicdesignfestival.org/portal/EN/
home/2014.
php?&.
22 例如,IDEO 这样描述自己:“我们是一个全球性的设计咨询机构。我们通过设计创造
影 响力”,以及“我们帮助组织进行创新,打造商业,发展能力”
(http://www.ideo.com);而 Continuum 的表述是: “Continuum 是一个国际性的设计
创新咨询机构。我们和顾客结 成伙伴关系,发掘强大的创意,将之实现为能够提高生活
质量,促进商业增长的产品、服务 以及品牌体验”
(http://continuuminnovation.com)。
23 例如,位于哥本哈根的 MindLab 是这样进行自我描述的: “MindLab 是一个跨部门的
创新 机构,与市民和商业机构共同为社会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我们同时也是物理空间—
—一个 可启发创意、创新和协作的中性地带”(htp://www.mind-lab.dk)。法国的
27e Region 自 述道:“27e Region 是推动法国公共空间转型的实验
室”(http://blog.la27eregion.fr)。
24 Tricia S. Tang,PhD, Guadalupe X.Ayala, PhD,MPH,Andrea Cherrington,MD, MPH,
and Gurpreet Rana, MLIS,"A Review of Volunteer-Based Peer Support Interventions
in Diabetes," Diabetes Spectrum 24,no. 2(2011),85-98.
25 Danielle Klassen,"Three DifferentApproaches to Water Purification in
Africa,"http:// www.gemininews.org/2011/03/30.
26 Ezio Manziniand Virginia Tassinari,"Sustainable Qualities: Powerful Drivers of
Social Change," in Robert Crocker and Steffen Lehmann,eds., Motivating Change
(London: Earthscan,2013).
27 这类型的设计干预案例有:DOTT07,http://www.doorsofperception.com/wp-
content/ uploads/2013/12/a-Dott07;哺育米兰,http://www.nutriremilano.it;仙桥
村设计丰收 http://www.designharvests.com。
28 专业设计模式有一部分来源于多年前传播设计和战略设计开始推广旅游和区域营销时
的工作思路。例如: Francesco Zurlo,"Design Capabilities for Socially-Capable
Local Institutions," in R.Fagnoni,P.Gambaro,and C.Vannicola,eds., MeDesign
Forme del Mediterraneo(Florence: Alinea, 2004),81-87; Francesco Zurlo and
Giuliano Simonelli, "ME.Design Research. Exploiting Resources in the
Mediterranean Area: What ls the
Role of Design?," in Giuliano Simonelli and Luisa Collina,eds, Designing
Designers: Design fora Local Global World (Milan:Edizioni POLl.design, 2003),89-
101.
6
4 29 Michel Maffesoli, The Time ofthe Tribes: The Decline of Individualism in Mass
在 Societ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6); Sophie Woodward,"The Myth of Street
Style,"

Fashion Theory 13,no. 1(2012),83- 102;Culture Street,
接 http://www.culturestreet.org. uk; Street Is Culture Manifesto,
http://www.streetisculture.com/.

30 参见注释 22:这类群体大都具备设计、建筑、公共艺术或表演艺术的背景。
http://www.
esterni.org/eng/home/;http://www.publicdesignfestival.org/porta/EN/home/
2014. php?&.
31 V.Arquilla,M.Bianchini,and S.Maffei,"Designer=Enterprise:A New Policy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ltalian Designers," Proceedings, DMS2011 Tsinghua—DMI
International Design Management Symposium, Hong Kong,5-7 December 2011.
32 Bruce Nussbaum,"4 Reasons Why the Future of Capitalism Is Homegrown, Small
Scale,and Independent," Fast Company"co.design" blog, http://www.fastcodesign.
com/1665567/4-reasonswhy-the-future-of-capitalism-ishomegrown-small-scale-and-
independent; Peter Troxler,"Making 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e Struggle
for Polycentric Structures and a New Peer-Production Commons in the
FabLab Community," in Julia Walter-Herrmann and Corinne Büching,eds.,
Fablab: Of Machines, Makers and Inventors (Bielefeld:Transcript, 2013),181-
195.
33 Eric von Hippel, Democratizing Innovation (Cambridge, MA: MIT Press,2004);
Charles Leadbeater,We-Think: The Power of Mass Creativity (London:Profile,
2008).
34 Leadbeater, We-Think.
35 Pelle Ehn,"Participation in Design Things," Participatory Design Conference
Proceedings,30 September-4 October 2008,Bloomington,
Indiana;E.Bjorgvinsson, P.Ehn,and P.A.Hillgren,"Participatory Design and
Democratizing Innovation,"
Participatory Design Conference Proceedings,29 November-1 December
2009, Sydney,Australia.
36 换句话说,我建议这样来思考:在一个连接的世界当中,协同设计会是一种常态,而不同参
与者之间的互动出于不同原因被有意降至最低的情况会成为特例。
37 Richard Sennett, Together: The Rituals, Pleasures, and Politics of Cooperation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2).
38 Kimbell,"Designing for Service as One Way of Designing Services."
39 Anna Meroni,Davide Fassi, and Giulia Simeone,"Design for Social Innovation as
Design Activism: An Action Format," paper delivered at "Social Frontiers: Social
Innovation Research Conference," NESTA, London, 14 November 2013.

65
第三章 社会创新设计

在 21 世纪,社会创新与设计活动相互交织在一起,社会创新既是
设 计活动的推动力,又是设计活动的目标。可以说,社会创新对于设
计活 动的促进作用将毫不亚于 20 世纪技术创新对设计活动的促进。
与此同 时,社会创新也将成为越来越多的设计活动不断努力实现的目
标。实际 上,设计完全有潜力在激发和支持社会变革的过程里扮演重
要角色,进 而“为社会创新而设计”(designfor social innovation)。今
天,我们正站在这 段旅程的起点上,需要更好地理解这一新兴设计模
式所蕴含的可能性、 面临的局限性及潜在的意义。但是,社会创新设计
并不是一门新的学科: 它不过是当代设计呈现出来的多种样貌之一。因
此,它要求的不是一整 套另起炉灶的技巧和方法,而是要求确立一种
新的文化, 一种看待世界 的新的角度,以及一种审视设计对人类社会
的影响和作用的新方法。

社会创新设计的本质

在开始对社会创新设计的本质及其工作方式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探
究之前,我想借助四个值得关注的案例,让大家更具体地认识一下这种
设计方式。前两个案例描述了社会创新设计的“正常”运作方式,以及
我认为在 21 世纪将会成为惯例的设计实践形式。后两个案例比较特
殊,它们的推动者都成功地将本地性同更广阔的国家维度和国际维度联
系起来,催生出深刻而宏大的变化。这两个杰出的案例始于许多年前,
但时至今日,仍然昭示着一种可能性:社会创新设计能够做什么,以及
我很愿意补充的另外一问,为了应对当下所面临的问题和机遇,它应该
能够做什么。

日常生活相关的项目
第一个案例相当著名,可以称得上是社会创新设计的标杆,它说
明 了社会创新能够做什么,它所能支持的过程,所能获得的结果,当然
还包 括可能遇到的困难。这就是出现于英国的“关爱圈”(Circle),它
6
是一个
在当地看护者和职业社工的支持下由老年人组成的会员制组织。


创 该项目由设计公司 Participle 发起,从一个已有的想法(创造一个

设 有 能力也有意愿互相帮助、互相照料的同伴"圈")出发,不断添枝接

叶建 立起一个创新的经济模式和组织模式。¹ 为实现目标,“关爱圈”
对参与 者的动机和周边资源进行系统的引导和整合,从一开始就启
动了协作 设计,努力把大量可能对此感兴趣的潜在参与者吸引进来。
简单来说, Participle 公司成功地创造了一个合作模型,在一定的模式
框架下,对关 爱圈的设想表示认同的公共和个体参与者、当地社团、志
愿者,以及老人 们,从自身不同的立场出发共同行动起来,投身于关爱
圈的创建。

这种模式引发了伦敦和英国其他一些城市服务 组织的效仿兴趣,
英 国城市中关爱圈的数量因此增加。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其中一部
分关 爱圈一旦失去公共基金的资助就烟消云散了(例 3.1)。
第二个案例是一个以协作式住房(collaborative housing)为核心的
计 划,由米兰理工大学 DESIS 实验室 (DESISLabatthe Politecnico di
Milano)联 合合作伙伴网络共同发起并推进。它计划在第一阶段专注
于合住住宅 (cohousing),创建一个推广服务的平台,并发起协同设计
项目让多个米 兰地区的合住住宅社区参与进来(甚至为此专门成立
了一家公司—— Cohousingit)。³ 第二阶段的主题延伸到了更宽泛的协
作式住房概念, ⁴也
例 3.1
关爱圈,英国

“关爱圈”最初是由伦敦的一家社会企业 Participle 在 2007 年发起的。


Participle 成功地建立起一个公私合作关系(其中包括 Southwark 理事会、天
空 电视台和英国就业与退休保障部),并让超过 250 名老人及其家属加入进
来共同 参与项目的协作设计。第一个雏形于 2009 年在 Southwark 推出之后,
催生了一 种基于创新经济模式和创新组织模式的新型服务概念,其中既包括参
与者之间横 向的协同和互助,也包括主要由志愿服务和有偿服务构成的纵向合
作。他们还开 发了数字平台,用以协调关爱圈提供和组织的各种活动。

此后,英国其他城市还成立了另外七个关爱圈,另外一些城市的当地机构也
表示出兴趣。2014 年,由于公共资助结束,包括 Southwark 在内的一些关爱圈
69
停止了服务。 Participle 的主要合伙人 Hilary Cottam 评论说:“一部分关爱圈
失 败的原因在于,没能找到可以扩大服务的资金来源,以及缺乏融入到更大的
公共 服务生态系统中去的远见。”

就是说,住宅内的某些空间是共享的,居民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这些共
享空间的设计和管理当中。该阶段衍生出了各种平行活动,包括新的共
同住宅项目,硕士学位论文⁵ 以及以此为主题的硕士课程。 ⁶最后,负责
发展意大利社会住房的“社会住房基金”(FHS, 位于米兰的一家重要机
构)还围绕协作式住房的概念发起了一个社会创新项目(例 3.2)。7
从计划的第一阶段(合住住宅项目)到第二阶段(协作式住房项目),
可以发现一个由发展中的联盟驱动的开放式协同设计过程,其合作伙伴
和目标都在随时发生变化。自 2006 年启动以来,已成功发起的一些半
独立型项目包括:针对米兰地区协作式住房潜在需求的基础调查,构建
组织共同住宅社区的数字平台、具体项目和相应的工具包,推广协作式
居住价值观的文化项目,以及深入研究协作式住房并为之发展新的概念
和实用工具的硕士课程和博士论文。 ⁸这个案例也给我们上了重要一
课:由于项目的第一阶段以研究为导向,该阶段获得的经验不仅可以传
递给其他类似项目,而且可以被第二阶段的各种不同项目继承和验证。
总之,协作式住房项目可以被视为一个开放的协同设计过程,作为整体
例 3.2
协作式住房计划,米兰

许多年前,合住住宅概念就开始在欧洲和世界范围内得以应用。然而由于
种 种原因,最后完成的合住住宅大楼仍然非常少。尽管越来越多的人表示出了
兴趣, 但要将这个概念推进成一个切实可行的项目却仍是困难重重。
几年前(2006 年)人们对此项目的兴趣和项目的操作难度之间的矛盾在
意大 利,尤其是在米兰,显得格外突出。观察到这一现象之后,米兰理工
大学 DESIS 实验室和一个社会企业共同发起一个计划,旨在为更多的人发展
合住住宅项目。 该计划的第一个成果是成立一家在米兰推广合住住宅行
动的公司(Cohousing. it),日后它更是成为了米兰和其他意大利城市某些其
他服务型平台的模型,把全 国的合住住宅项目数量翻了几倍。第一阶段获
得的经验为第二阶段的其他项目 奠定了基础,如衍生出一篇博士论文,以及
米兰理工大学开设的一门关注协作式 住房问题的新硕士课程。第二阶段的目
标是放大第一阶段的经验,并进行进一 步的反思。最后,也是最重要的,
这些实践通过社会住房基金会(FHS)得到进一 步的发展,该基金会致力于支
持意大利的社会住房事业。如今, FHS 将协作式住 房的概念纳入到自身计划
当中,同时还采用了源于合住住宅项目的一些设计概念 和工具。
7






设计研究计划一份子的每一个设计活动都在创造新的设计知识,而这

知识可以从一个项目传播给另一个项目。
尽管这两个案例(关爱圈和协作式住房计划)在很多方面都不尽相
同,但回顾案例的发展过程,以及设计在推广和支持这些项目中扮演
的 特定角色,仍然可以归纳出两者的某些共性。
从过程来说,两个案例相对较长的历史展示了社会创新推动一个原
创的社会发明(照料关爱圈和共同住宅的概念)发展成更有组织的原型
和社会企业。它们还表明,不同的项目、根据项目设立的社会企业和社
会机构之间存在的恰到好处的互相作用非常重要。只有在有利的社会
环境下,社会创新才能产生并不断发展、成长,而推动对社会创新有利的
监管和经济生态系统的形成,则是国家和地区政府应当做出的努力。
从设计的角色来说,我们观察到以下几个方面。其中最基本的一点
是,在两个案例中,设计专家采取的第一步行动都是利用自己的技巧和
专业能力去发掘现有的社会发明,进而将它们转化为更有效、更有吸引
力、更持久而且更有可能被复制的解决方案。这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
过程。传统上,设计专家需要发现技术创新,并将其转化为社会能够接
受的产品和服务。这种方式仍旧可行。但现在,要支持社会创新,我们
仍需花些功夫。对于从技术到社会的道路,设计师必须要有能力反其道
而行。事实上,为了促进社会创新的推广,设计专家应凭借自己的设计
技巧和能力,第一时间辨别出在哪里出现了具有发展前景的案例,并帮
助它们发展。即,帮助它们变得更容易为人所用,效率更高,经营时间

长,更容易复制。
7
第二个共同特征是,两个案例都使用了被公认为先进的、但仍然“普
通"的技巧和能力(它们来自于所有的设计学科,从产品设计、服务设计、
传达设计和室内设计,到交互设计和战略设计)。同时它们还表明,在
所 有这些设计学科中,服务设计 (构思和发展重视交互品质的解决 方
案) 和战略设计(用以促进和支持不同参与主体之间的伙伴关系 )同
社会创 新设计密切相关。社会创新设计并不是一门新的设计学科。
它是今日 已有的各种设计知识的综合运用。进而,所有的设计技巧和
能力在推广 和支持社会创新之时,都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化。此外
我们还可以看
到,每个案例中都含有战略设计和服务设计的部分。
第三个共同特征是,两个案例中发起的活动都得到了一系列合适的
产品、服务和传播活动的支持。例如,在合住住宅案例中,项目的发起
和 协同设计过程是通过一个专门的数字平台以及一整套服务来实现的
(它 们帮助希望参与共同居住的人们见面,帮助参与者进行社区营造、
共同 设计将要共享的服务)。此外,该项目还创造了一个协同设计工具,
用以
促进整个设计过程。
为了协调组织不同的关爱圈并且促进它们之间的交流, 一个类似
的 平台也应运而生。在两个案例当中,这些平台、服务、协同设计以及
协同
生产的支持工具构成了促进性解决方案,让相关人群更容易接触到每一
个独立的设计干预,也使得这些案例能够更方便、更有效地被复制(实
际 上,两个案例都已经被复制)。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概括性的结论,即合适的促进性方
案不仅能够支持一个独立的行动,还可以创造出放大效应:通过建立
横 向协作,在其他背景下复制最有前途的解决方案 (我将在第九章针
对这 点进行讨论)。

大变革
现在我将继续介绍另外两个案例,它们都成功整合了当地一系列相
关的社会活动,构建了一个统一的愿景,并将愿景转化为引发更大规模
7
2 变革的项目。这里我要提到的是两个伟大的意大利社会创新家: Franco
社 Basaglia 和 Carlo Petrini,以及由他们创办的协会:“民主精神病学运
会 动”
(Democratic Psychiatry)和“慢食运动”(Slow Food)。
Basaglia 和 Petrini 这两位杰出人物面对的问题非常不同,但采用
了相 似的方式突破性地改变了当时(关于精神疾病和关于食物品质及
系统) 的主流看法和做法。为了避免误解,我必须立即强调, Basaglia
和 Petrini 都不是职业设计师。但,在我看来,他们两位 实际上都是伟
大的变革者, 也是真正的设计师。他们的故事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明设
计师在社会创
新领域的作用和责任。
Franco Basaglia 是一位杰出的精神病学家,他在 70 年代发起了民主
精 神病学运动。他关闭了位于(意大利东北部城市)Trieste 的精神病医
院(他 在那里担任院长),并同时发起了一个合作生产服务小组,将康
复患者、 护士和医生聚集在有经济收益的企业里(它们是真正的企业,
而不是一 些必须依赖政府财政支持的机构)。在过程当中, Basaglia
发起了关于民 主和文明的大讨论(这也是民主精神病学运动名称的由
来)。同时,他明 确地指出,这个过程需要得到一定的支持:必须要有
(服务、场地和工具 等)设施帮助人们(这个案例里,是指受困于精神
疾病的人们)克服自身
问题,发挥个人潜能(例 3.3)。
例 3.3
民主精神病学运动,意大利

“开设这家机构(精神病医院)不止是打开一扇门,它意味着向‘病
人'开放 我们自己。我会说,我们开始对这些人产生了信心。” Basaglia
(和民主精神病 学运动)的主题是精神疾病,他(在当时)革命性的思路是,
患有精神障碍的人们 不仅是病人,同时也是一个个拥有能力的个体。当仅仅
被视为病人时,他们就会 退缩进自身的疾病当中;但如果把病人作为一个普
通人来看待,我们可以支持他 (她)凭借自身的能力克服这些精神问题,通
过积极的活动实现自我。四十年多 前 Basaglia 在 Trieste 提出的方法,
如今在意大利已经(或多或少)被广为实践。 1978 年,由于他的努力,意大
利通过了一项国家法律:开放所有的精神病医院,并 为精神疾病患者建立起新
的帮助形式。此后,各种由“疯子”经营的餐厅、度假村、 旅馆、木工作坊纷
纷涌现。很多项目都运行顺畅,有一些已经成为相当成功的商 业机构(例如,
一个由康复患者组建的社团,在米兰一间精神病医院的旧址内经营 着酒吧、
餐厅和书店,并且每年组织一次重要的文化节)。

1989 年,Carlo Petrini 发起的慢食运动的进程与上述案例相似,它为人


们 带来了食物体系的全新观念。 Petrini 采用战略设计的方式创立了一
些当 地组织,帮助此前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们去生产高质量的产品,
找到销 售渠道,再以合理的价格把产品卖给了解产品品质的消费者。
这就建立 起一整套关于慢食的产品和服务体系,为参与其中的不同社
会角色提供 支持,同时保障传统产品和生产过程的品质,保护相关的
本地文化和经
济,最终,也保护了所处的物理环境(例 3.4)。

和之前的案例一样,这两个例子也有值得关注的共同特征。其中
最明 显的 首要 特征 就是 发起 人的 角色 。这 两个 伟大 的社 会创 新运 动 清
楚地表明,它们的成功离不开发起人的个人性格、精力和个人魅力。但
是,我们还必须承认,两个案例之所以能够成功并长期存在,还有赖于
Basaglia 和 Peterini 的另一项特殊能力:他们能够吸引一大群有能力的
追 随者,创造组织,并且制度化运作。最终,这些被整合成为一个可以
持久 存在的组织和机构,而这种结果也正得益于两人在组织机构层面
优秀的
运作能力。
例 3.4
慢食运动,意大利 ( 及全球 )
“ 我们相信,每个人都有获得快乐的基本权利,因此也有责任保护为人们带来 快

7
4

从所有这些案例中我们可以吸取几条通用的经验。第一,社会创新的产
生以及初期阶段的发展可能要归功于一些“社会英雄”的性格和投入,
事 实上也常常如此。但是,要长久生存,要成长起来,要能够进行复制,
要 将当地社会创新推向更大的规模,则要求建立组织及一个更加有利
的文
化、经济和制度环境。
第二个共同特征是,这些案例都清晰地表明了社会创新设计是 (或
应该是)建设美好世界愿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此愿景意义重大,对文
化 的影响深远;社会创新设计是一种特殊的能力,能够将直接相关的
人们 连接起来,让他们拥有话语权;社会创新设计是一种创造能力,
能够开 创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能够创造社会能量的运用条件。换句话
说,这个 明显的共性凸显了社会创新设计的批判性、文化性和创造性 。
如果没有
这一特质,无论是民主精神病学运动还是慢食运动都不会存在。
第三个重要特征与战略维度相关。每个运动的开始都在于发现了
具有当地特色的问题,而这一问题又普遍存在。因此,每个案例都有一
个内涵深刻的宏伟愿景,有一个可行的当地行动方案 (也能够催生突破
性的变革)。在此过程中,当地成功的活动能够清晰地展示出一般方案
的内容。同时,当地的活动也因宏大的愿景和设计行为而拥有更多的力
量:“框架设计”主要用于创设友善的文化环境、机构制度和政府政策。

第一个定义
为了梳理社会创新设计是什么,它能做些什么,我将提出一个简单
却也相当有内涵的定义:
社会创新设计是专业设计为了激活、维持和引导社会朝着可持续发
展方向迈进所能实施的一切活动。
7

给出如上定义,我只是想说,为了讨论这个主题,我们并不需要提出
新的模型或者新的定义,只需要运用现有的即可,它们已经被用于探讨
通常意义的设计以及设计在网络世界中呈现的新形态。社会创新设计
(从现在起,指的就是面向可持续的社会创新)并不是一种新的设计,它
是当代设计已有的方式之一。但是,由于它需要特殊的敏感意识和一些
概念性、操作性的工具,我认为仍然有必要给它一个名称,并且关注它的
特征。由上述定义可见,社会创新设计针对的是一切社会创新现象 (参
见第一章)与专业设计的当代形式(参见第二章)交叉之后产生的广阔
领域。因此,它所指的活动均带有上述两概念的某种特征。
各种可能性大量涌现,但它们拥有同一特点:即对探讨需要做什么
以及如何去做的社会对话有所帮助。这样的社会对话由一系列服务于
行动的对话组成,用 Terry Winograd (基于语言/行动视角)的话来说,
它 是“人类组织的核心协调机制”。12 在我们的讨论当中,这些对话发
生在 不同的社会行动参与者之间,他们都致力于实现同一个结果(即,
解决一 个问题,或开启一种新的可能性),并且通过打破固有的思考和
行动模式
的创新路径来实现这一结果。
实际上,此类社会对话是一种协同设计活动,它是所有参与者带着
自身专门知识和设计能力投入到一个动态过程当中。这其中当然少不
了在社会创新设计中施展技巧和能力的设计专家们的身影。
可以说,社会创新设计是专业设计在以改变社会为目标的协同设计
过程中的活动。实际上,它是各种不同元素的糅合:(设计文化方面的)
原创理念和愿景,(来自于不同设计学科的)实用的设计工具,以及(属
于个人天分的)创造力,而这些元素统统融合在(由之前本能的设计经
验累积得到)设计方式的框架内。

它不是什么
7

社 想要更明确地讨论社会创新设计是什么,它能做什么,也可以暂停


新 片刻来想一想它不是什么,它不能做什么。

并非所有的设计都是社会创新设计
首先、也是最明显的定论是,尽管社会创新设计的范畴非常广,但并
不意味着所有的设计都涵盖其中。社会创新设计的过程包含一场由社
会变化驱动、并以社会变革为目标的社会技术转型。但并非所有的转型
都具备上述特征:整个系统,当然也包括其社会层面,始终存在由技术
创新推动的改变。 一种新的材料、新的实用技术,或者一个新的生产系
统的出现,经常会带来相当有社会影响力的产品、服务和系统的设计。
但是,我们并不认为这些情况就属于社会创新设计,因为这些转型的驱
动力来源于技术而非社会。
显然,有些情况是难以区分的。我在第一章讨论社会技术体系中的
创新时已经提到过: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影响越深远,影
响面越大,它们对所在社会系统的影响也就越快、越深远。反之亦然。
接触技术的人越多,他们吸收技术的机会和能力就越大,就越能够理解
如何使用技术或者根据不同的目的来调整技术。这种情形下,在我看来
就没有必要再去讨论什么是技术创新,什么是社会创新了。对其设计
而 言,同样如此。

社会设计不是(尽管可能是)社会创新设计
人们常常以为“社会创新设计”的 概念同“社会设计” (social
design) 是一回事,或者十分相似。但我要说,这是个错误。两个术语
指代了不
同的活动,产生的结果也非常不同。
问题的起因在于“社会的”这个形容词经常被赋予双重含义。它的
第一种含义,也是我们在“社会创新设计”中采用的含义,是指社会形态
也就是构建一个社会的方式。13 它的第二种含义则指的是市场和政
7
府 都无法找到解决方案的困难情况(例如极度贫困,疾病,或社会排斥,
以 及灾后情况),而这也就(或者应当)需要其他方面做出紧急的干预。
几 十年前,正是有关设计的辩论中引入了“社会的”的第二种含义,从
而演
化出了“社会设计”(表框 3.1)一词。14
社会创新设计拥有截然不同的前提。首先,正如已经提到的那样
它对"社会的"一词的界定更精确(也就是说,和人们构建社会形态的
方 式相关)。其次,它带来的是意义重大的社会创新,即,基于新社会
形态

表框 3.1
社会设计

就其本身含义而言,社会设计所指的设计活动应对的是市场或政府都不去解
决的问题,而受问题困扰的人们却通常没有发言权 (原因很简单,他们没有提出正
式要求的经济或政治手段 )。这一点既体现了社会设计高尚的道德精神,也显示
了它的局限性:如果说经历这些社会问题的人们无法提出正式的要求,他们同样
也无力承担设计所需的费用;所以说,设计专家 必须以慈善的方 式无偿工作(在
某些情况下,他们可以为慈善组织工作并获得一定的报酬;但总体而言 ,社会设
计项目是以慈善机制运作的)。这意味着,正常的设计是商业活动,而这种设计却
出于道德追求,以慈善的方式进行。因此,社会设计本质上是一种补充性的活动:
它要存在,就需要有人能够、也愿意为之慷慨解囊。
和新经济模式的解决方案。第三,它探讨面向可持续的各种社会变革:
其中当然有关注贫穷问题的情况,但也有关注中产阶级和上层社会的
情 况,这些社会变革可以让人们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重建公共财物,
强 化社会结构。

而社会创新设计,尽管仍然远非主流,其本质上并不是一种补充性
的设计活动。它是(至少可能是)21 世纪设计的先驱。因此,非常现
实 地说,在这类设计活动中,如果能够营造更加友好的整体环境,大多
数设 计专家就可以发挥作用并以此为生。

基于当下的现实还需要补充一句,社会设计和社会创新设计的界线
正在变得模糊,因为两种设计开始聚拢,(很多)设计对象也开始重合。
7
8 当逐渐认识到社会创新是解决顽固问题的唯一机会时,越来越多的社
社 会 设计开始重视社会创新。反过来,在经济危机蔓延的压力之下,社
会 会创
新设计也越来越频繁地参与到社会敏感议题相关的行动中去。

不仅仅是过程的促进者
根据我的经验,设计专家的设计活动在协同设计过程中往往被简
化成一种狭义的、事务性的活动,创造性想法和设计文化变得无迹可
寻——在这种活动中,设计专家退到一边,只单纯地把自己视为“过程
促进者"。说得更准确一些的话,他们把这个促进者的角色限定在一个
很窄的范围内:仅仅是去询问其他参与者的意见和期望并记录在小纸
片上,接着贴到墙上,再加以综合,多多少少遵循着一种程式化的流程,
我们把这种做事方式称为“记事贴设计”(postitdesign)。而在我看来,
专 业设计在协同设计过程中的贡献,以及对社会创新的贡献,应当远
不止
这些。
设计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设计专家因其创造力而脱颖而出,并且
练 就了运用创造力将设计文化转化为愿景和方案的能力。这样的设
计文 化和创造力,正是设计专家应当注入到社会创新以及支撑创新的
协同设
计中的东西。当然,这样做的同时,应当如何避免陷入旧时代的“自我
膨胀设计”(bigegodesign)的套路是值得注意的问题,也就是说,不要
把 设计专家的观念和想法强加于人,好像它们是唯一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样
(表框 3.2)。
在我看来,要避免这种风险需要把设计活动看成是一种融合了创造
力、设计文化和对话合作(dialogiccollaboration)的过程,其中,创造力和
设 计文化必须与对话合作齐头并进。15

其实,协同设计过程中的每个人都有权提出想法,哪怕某些想法有
时可能会引起一些问题,引发一些争执。只要每个参与者能够倾听对方,
改变自己的想法,在预期成果上达成共识,最终这些错综复杂的项目
提 议就会变成一个统一的设计过程。简而言之,这意味着参与者们愿
7
意、 也能够建立起对话合作,用 Richard Scnnett 的话来说,这是一场
“需要具 备某种特殊开放性”的社会对话。¹⁶ 在这场对话中,倾听和
发言同样重 要,它可以让对话者理解不同的观点并产生共鸣,并在此
基础上寻求解
决方案。

表框 3.2
自我膨胀设计和记事贴设计

自我膨胀设计是上世纪造物主观念的残留,这种观点认为,设计是具有特殊
天分的个体将他们的个人印记铭刻在产品和环境上的行为。尽管这种观念在某
些特定的设计领域仍然有一定的影响,但在处理复杂的社会问 题时,这种思路和
做法就变得非常危险。因此,有必要反对将所有设计行为理解为仅仅显示个人印
迹 的设 计。
记事贴设计则认为,设计过程会自然而然地从包括普通市民在内的各种社 会
角色的积极想法当中形成,这些想法将是解决某个特定问题的潜在资源。当然,
记事贴设计也是一种对抗自我膨胀设计的努力。但问题是,虽然始于应对自我膨
胀设计的初衷,记事贴设计最终却把设计专家变成 了行政人员,除了用记事贴辅
助 设 计 过 程 之 外 ( 也 许 最 后 会 增 加 一 些 讨 巧 的 视 觉 表 现 ), 没 有 带 来 任 何 特 殊 贡
献。换句话说,从记事贴设计的角度来看,设计过程不过是人们在进行参与式设
计练习的时候坐在桌子面前进行的一场礼貌对话。而在我看来,推动协同设计过
程的社会对话远不止这样。
因此,我认为设计专家必须同时具有批判性、创造力以及对话能力。
这意味着他们应该(利用自己的个人技巧和特殊文化)为对话提供愿
景 理念,倾听其他对话者给予的反馈(也需要倾听自身所处整体环境
的反 馈),并鉴于这些反馈在对话中提出新的、更成熟的方案。

让事情发生
要避免记事贴设计和自我膨胀设计,设计专家需要同时培养特殊的
创造力和文化,以及对话的能力。
我们必须强调,Scnnett 所指的对话能力并不是某种方法的运用,而
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技能:该能力需要通过实际练习和经验才能够获得。
8
这就需要设计专家们将自己的创造力和文化作为工具,支持其他参与者
发挥自身能力,并以一种对话的方式进行设计。换句话说,设计专家需

会 要认同自己已成为广义的设计过程中的一部分,他们发起、支持这个过

新 程,而不是去控制它。


设计专家只有接受了自己的身份,同时认可创造力、设计知识和对
话能力是他们所特有的文化和行动要素,才有可能成为变革的有力推动
者。他们发起新项目,为社会对话提供内容,为协调各方向公认的愿景
和结果而努力。总之,他们让事情发生(makingthingshappen)。"
我认为,“让事情发生,倾听反馈,引导行动”,最精炼(也最准确)
地 描述了设计专家在协同设计过程中的作用,而这类协同设计过程正
是我 们谈论社会创新设计时通常所指的过程。

它的运作方式

社会创新设计在开放式的过程中体现为多个设计项目,每一设计
项 目都有自己明确的模式、进度和结果。我们必须正确理解上述专业
设计 独有的运作方式,否则,在概念和实践层面上,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
题。18
通过项目思考并行动
专业 设计 是人 们通 过 项 目进 行思 考和 行动 (think and act by
projects) 的一种活动:人们打破事件的连续性,构思改变事物的状态,
寻找实现 改变的方法。可以说,设计向来如此(参见第二章所说的“设
计模式”), 但在过去,当设计主要以产品为导向时,设计专家的活动
就等同于设计 一件产品。设计项目的开始也是一个产品设计过程的起
点,而产品本身 的实现就成为(至少表面上成为 ¹⁹)项目的终点。今天,
尤其是在社会创 新过程中,情况已然发生了改变。在当今激变的环境下,
组织不断演化,
亟需不断提升自身的工作方式。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设计专家的设计活动必须进行适当的总结才能 8
发展下去。它必须能够达到到一个阶段,让参与者们可以自主管理,接
手协同设计和共同生产活动。正如 Anna Meroni 在提到此类项目的发
展 时所说的,设计专家应该,也必须陪伴着直接利益相关者直至创造
出一 些特殊原型,之后就应该由利益相关者去决定接下来的行动内容。
“这 种‘特殊'原型……证明了所采用的方法是合格且与众不同的。
它并不 只是对潜在创新进行简单的功能性测试,而是通过一个(或一
系列)参 与性事件,去刺激社会创新者把项目向前推进,并逐步 脱离
设计专家的 帮助。换句话说,作为项目(设计师)撤离计划的一部分,
它是一场必须 精细策划的告别之举。”20

我发现,在描述设计之于社会创新过程中新组织产生过程而言的作
用时,Andrea Botero 也表达了类似观点。她写道,从某种角度来说,设
计 的作用在于“将这些组织带领到可通过共同努力实现的未来”。这
就需 要“一种我姑且称之为‘助产士式'的参与……为了将群体努力
同各种 可能的愿景相联系,这种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的关护和陪伴是
必要的参
与形式。”2

设计联盟和设计计划
每一个设计项目都是一群社会行动者协商的行动结果,他们之间早
已就行动的内容和方式达成共识。这些设计联盟(见第二章,“网络
和 联盟"部分)的出现并非偶然,它们本身就是设计活动的产物:这是
一种 战略设计的行为,其目标是找到一群合适的合作伙伴, 一同建立
相同的 价值观, 一同实现一致的利益。

尽管每个设计项目的扶持、发展和运作都需要一个联盟,但项目
不 同,其所需的策略活动也非常不同。很明显, 一个非常具体的设计
驱动 的项目(例如,开展并传播民族志研究)需要的联盟比较容易想象,
也不 难实现;相较之下, 一个关于当地或者大型复杂社会技术系统转
型的架 构型项目,构思并创立它所需要的联盟就要困难得多。反过来,
这些联 盟勾勒出包含各种协调一致的项目的行动计划,该计划构成了
8 协同设计 过程中完整连贯的各阶段。显然由于我们身处的世界正在

经历复杂而 动荡的转型,这些联盟必须要动用高级的战略能力和设计

创 能力,才能够

设 适应变化,处理不断涌现的新需求,并且有能力吸取之前的经验。

这也意味着,为了实现倡议项目、创建发展计划,对所需的联盟进行
设计即便算不上是社会创新活动中最重要的工作,也会是最需要精心努
力的内容。设计联盟当然应该包括用户/协同生产者(严格意义上来说,
是他们和其他人一起组成了设计团队)在内的能够带来各种必需的技
能 的主体。但是,它也必须让相关政治人物参与进来,让人们看到成
功的 希望(因为他们会在权力范围内加以推广)。

建立这类联盟实际上是一个结合远见和对话能力的战略设计活动。
事实上,联盟的形成必须围绕一个(做什么、如何去做的)愿景或计划。
与此同时,愿景和计划只有在不同参与者的对话中才会浮现。在提出
想 法和收集他人想法这两者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是设计专家们必须
拥有 的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能力。

促进者、活动家、战略家、文化推广者
我们在讨论所有设计项目时,无论是构思层面还是执行层面,都
应 该建立在促进具体项目相关的社会对话的基础上,对话的主题可能
是一
个新的合作组织,也可能是一座城市、 一个地区,或者整个地球的未来。
这些设计项目还可能有其他非常不同的目的:项目本身可能会引 发
争 议,或者会用一些新的想法去丰富对话,用工具支持对话、呈现对话
的结 果,或者创造条件让对话在其他背景下重头来过。相应的,设计
专家们
作为这些设计行动中的主要角色,也可能会扮演天差地别的角色。
最突出(但未必是最常见)的模式是,设计专家推动已有的社会创新
案例,帮助它们变得更有效、更容易获取,也更有可能被复制。在这个过
程当中,他们的作用在于促成对话,让对话采纳并保持以设计的方式进
行。这一点可以通过在讨论中引入情境和添加想象(帮助不同的对话参
与者达成共识,或在不同的替代方案中做出最积极选择的工具)的方式
去实现。 8

另一种不是那么明显(但广为流传且非常重要)的模式,出现在社会
创新尚未发生(或者还非常薄弱)时。在这种情况下,设计专家变成活动
家 (activists),激发甚至创建新的协作式组织(他们复制好的创意或开启
新思 路)。22 当然,设计专家成为活动家,并不意味着他们会像其他社
会活动 家那样发起艺术挑衅或者去组织政治团体。采取主动设计的设
计专家通 常关注事物存在和行为的方式,尽管这些方式在某些情境下
可能具有挑
衅意味,但它们却能够激发有益的讨论,或许,还有行动。
在另外一些案例里,要推广的活动有可能是一个框架工程,它 协调
着各种不同的项目,建立联盟,发展计划,最后有可能带来大规模的系统
变革。23 在这些案例里,设计专家需要尽最大努力去发挥自己的战略设
计能力。而在战略模式当中,设计专家也必须找到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
通过描绘愿景、提出设想,让参与者之间产生合作,在项目之间实现协
同;将本地项目同大型项目对接起来,使它们共同发展;把经济和技术
问题与文化议题交织起来,这样前者使后者更加坚实,而后者则令前者
更有意义。
最后,设计专家可以将独特的设计文化融入社会对话,不断提出新
的想法和价值观,不停留于批评事态本身,以此让整个协同设计的过程
变得更有意义。在这一方面,设计专家需要理论的支持,需要思考他
们 的倡议,而这些同时也是行动工具。与此同时,他们也需要对行动
产生 的各种结果进行总结反思,从而创造出一个从行动到总结反思的
积极循 环。换句话说,设计专家必须施展一种批判性的建设能力,而
这种能力
来自于他们的经历以及与之相关的讨论。24
这四种专业设计的模式开辟了社会创新设计的应用领域。在现实
中,设计专家将自己放在该领域的不同位置上,而在不同位置上四种
模 式会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并存,设计专家会侧重那些自己更有感觉,
更有
能力操作的模式。
每一种模式都可能做出积极的贡献。要将这种可能变成现实就要
8
4 看它们能否找到合适的起点。因此,根据具体情况匹配最为合适的干


会 模式是我们的专业设计师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战略能力。
谈到这一点,设计专家必须能够在这些不同的模式里进行工作,提
出 观点、营造文化氛围并提供设计技巧。这意味着他们在作为促进者、
活 动家、战略家和现实批判家的同时,必须能够表现出自己的技术文化
和能 力。设计知识是设计专家对参与的整个协同设计过程必须做的贡
献,这 种知识一部分来自于设计的传统, 一部分则必须通过适时的研
究获得。

新的设计知识

我们需要的设计知识从何而来?如何产生?既然在面向可持续的转
型过程当中对它的需求必定会日益增多,那么未来它将在哪里产生 ?
会 如何产生?传统的答案就是成立并发展公共和私人的研究中心。25
但在 我看来,这个答案并不完整。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答案让人以为,
我们所 讨论的设计研究仅仅靠一些专业研究人员就可以完成。在连
接的世界 里,这种情况已不复存在,设计网络也会成为设计研究网络,
在各自的节
点上产出具有建设性的探索。
设计研究网络
设计研究网络伴随着社会和技术转型而产生。要认清这一点,我们
必须考虑新出现的情境——开源及点对点的工作方式让新的组织框架
成为可能。这样的情况下,除了高校和研究中心,我们还会发现各种不
同规模的设计机构借助网络创造并传播其设计成果:信息和反思的传
播流通正在为新的设计文化和新的设计工具奠定基础。
另一方面,这种信息的自由传播可以借助因特网(以及通过因特网
流行起来的点到点及开源方式)提高传播的效率。实际上,在点对点和
开源精神的感召下,不同的设计团队可以根据自身资源和机会去开展设
计项目和研究,同时,成为与其他类似团队共同构成的大网络上的节点。
例如,采用一个在线平台就可以发起全球范围的挑战赛,激励世界各地 8

富有创意的人们提供解决方案并从中讨论和筛选出一些方案,然后再对
这些方案进行筛选,再筛选,之后再按照挑战赛赞助商以及/或者希望
将方案落实到生活中去的社区成员制定的规则将最终挑选出的方案进
行实施。26 在我看来,这种方式和“设计即研究”的思路完全一致,只是
充分利用了在线数字平台。
下一步将是使用这种数字在线平台,采用点对点的方式来发起一个
设计研究活动:这是一个开放设计研究计划,通过它,人们可以处理一
些社会复杂议题,并获得明确的、可讨论、可传递、可积累的知识(例如服
务于更大的协同设计过程的情境、解决方案、工具和方法)。分布式网络
的运行非常灵活,网络中连接在一起的各设计团队发挥的功能与大型机
构一样(但同时保留了其关联的特定区域的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的特
征)。鉴于这种系统的特殊性,它们可以将本地和全球的观点连接起来,
可以推广包含了多个不同项目的开放设计计划,可以处理复杂问题并营
造出特定的情境,可以提出解决方案。要解释开放式研究计划的运作方
式,我们可以借助 DESIS 网络的案例,尤其分析它的主题集合,即以相似
的方式研究相似主题的团队群体。更准确地说, DESIS 网络提供的是一
个自由的平台,它可以帮助不同的设计团队(DESIS Lab)通过项目活动
的联系结成同盟,它提供了案例的讨论场所,还能对比工具和成果,同时

也可以催生新联合项目(例 3.5)。

作为 变革 力 量 的设 计 院 校

设计学院除了拥有博士课程之外,更多的当然是所有学生的热情和
教师的经验带来的无限潜力。学院可以成为设计研究网络及其催生的
开放计划中非常有意义的节点。当然,网络和开放计划的存在是学院潜
力得以发挥的前提。前提不具备,设计学院的潜力最多也只是一种可能
性而已。或者说,这些院校的能量和能力会被白白浪费。但是,如果它
们善用网络带来的机遇,设计院校可以成为真正的社会资源。27 它们
8 可 以通过运用设计研究方法,提出原创想法并与当地社区进行互动,
6
从而 发起新的项目或者支持正在进行的项目(事实是,设计院校在许

多提及 的案例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一点并非巧合,它们帮助项目
会 例 3.5
推广和运
DESIS 主题集群
作,对项目加以总结反思从而获取新的设计知识)。
DESIS (社会创新和可持续设计)是一个由多所独立但互相联系的设计
实验 室组成的网络(截止 2014 年春,已拥有超过 40 个实验室)。很多的
学者、研究者 和学生们,把社会创新作为他们的设计和研究活动的方向。这
些实验室进行本地 化工作,与当地伙伴合作,同时与其他实验室协作,还积极
参与大规模的项目和计 划。 DESIS 的主要倡议行动之一是主题集群
(thematic clusters)。

DESIS 主题集群(DESIS Thematic Clusters)是依托不同 DESIS 实验


室的设 计团队,这些设计团队的工作主题相近,采用的工作方式相似。该主
题集群的目 标是为探讨各种在进行的项目提供交流的平台,各团队可以在
此对比工具和结 果,同时为发起新的联合项目提供场所:创造有针对性的设
计研究环境,产生并积 累特定的设计知识,建立起与特定研究主题相关的共
同语言,创造一套概念性和 实践型工具,并且构建情境、深化解决方案。通过
进行中的项目,这些设计团队了 解到彼此共同或者相近的兴趣,主动决定将
活动联合起来,建立起一个协调各种 事件的计划,而且,在未来一旦时机合
适,就会发起联合行动。
在此过程中,设计院校可以是独立的设计研究机构——拥有高度自
由的设计机构,有权决定和谁一起工作(和哪些社区、协会、公司和机
构 共事),决定开展何种项目(在哪里以及如何改进促进性生态系统)。
最 重要的是,它们可以提出一些非传统的、批判的和宝贵的不同 观点,
进而
推动开放研究计划和社会对话的进展。2

1 http://www.participle.net; http://www.circlecentral.com; Hilary


Cottam,"Participatory Systems," Harvard International Review, 1 February 2010.

2 David Brindle,"London Elderly Scheme' s Closure Fuels Row over Care Gap
Crisis," Guardian,24April 2014. 8
3 http://www.cohousing.it.
4 协作式住房是指各种自组织、具有包容性、无风险的合作及创新住房形式。 Michael
LaFonde, Experimentcity Europe.A New European Platform for Co-housing:
Cooperative, Collaborative, Collective and Sustainable Housing Cultures
(Hattingen: Stiftungtrias,2012);avail-able at http://cohousing-cultures.net/wp-
content/
uploads/2012/11/experimentcity -europe net.pdf.
5 Liat Rogel,"HousingLab: ALaboratory for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Urban Housing,"
doctoral thesis, Politecnico di Milano,2013.论文叙述了 Housing Lab 的来龙去脉,其
核 心思路是,面向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城市再生有可能通过城市住房创新及其向协作式福
利中 心和场所转型来实现。
6 2012 年,米兰理工大学开设了社会与协作式住房硕士课程,目标是在包容和协作政策基
础上,为社会住房培养项目开发、设计和管理的设计专业人才。硕士课程由 Consortium
POLl.design 推广并组织,由米兰理工大学的多个学院参与并支持(包括设计、民用建筑、
建筑与社会、建筑工程),合作伙伴包括: Fondazione Housing Sociale,
Confcooperative Federabitazione, Legacoop Abitanti, Associazione Nazionale
Costruttori Edil,

FederLegno Arredo。
7 社会住房基金会 (FHS) 始于 2004 年,它采用了结合可持续性和伦理投资的创新模式。
对 于 FHS 来说,“社会住房”指的是由一系列住所、服务、行为和工具构成的系统组合,
用以满 足这样一部分人的需求,他们既无力负担市场提供的住房,同时又未能达到公共
住房补贴 的申请条件。

FHS 的工作方法融合了城市规划、建筑、房地产开发、金融,以及社会规划和设计议题,
并且依赖于与多个不同的公共部门和私营机构的合作。在社会住房项目的设计过程中,建
筑设计是一个复杂多样的部分,实际上已经扩展到住所管理、社区生活的改善,以及用于
实现改善的各种服务的设计。更多信息请参考:http://www.fhs.it 以及 Maria Luisa Del
Gatto, Giordana Ferri,and Angela Silvia Pavesi,"l gestore sociale quale garante della
sostenibilità negli interventi di housing sociale," Techne 04 (2012),110-
117;Giordana Ferri,ed, Introduzione alla gestione sociale, Strumentiper !' Housing
Sociale (Milan: Fondazione Housing Sociale,2010).

8 学校要想成为社会变革的力量,这个融合了各领域专业人士、研究员以及学生的开放式过
程同样是行之有效的方式。在米兰理工大学的 DESIS 实验室,这种工作方法已经在不同
领 域和不同问题处理过程中进行了多次实践。Anna Meroni 和她在 DESIS 实验室的
同事把 它称为“社会创新旅程";参见:Anna Meroni, Davide Fassi,and Giulia
Simeone,"Design for Social Innovation as Design Activism:An Action Format," paper
delivered at "Social
Frontiers: Social Innovation Research Conference," NESTA, London,14
November 2013.
9 http://www.fhs.it

10 Franco Basaglia, L'istituzione negata (Milan:BaldiniCastoldi Dalai,1968);


Franco Basaglia, L'utopia della realtà (Mian: Einaudi, 2005).
8 11 Carlo Petrini,Slow Food Nation:Why Our Food Should Be Good, Clean and
8
Fair(Milan: Rizzoli,2007).

12 TerryWinograd,"A Language/Action Perspective on Design for Cooperative

Work,"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3,no.1(1987-1988).同时可参见: Giorgio
De Michelis and M.Antonietta Grasso,"Situating Conversations within the
Language/Action
Perspective: The Milan Conversation Model," Proceedings of the 5th Conference
on CSCW,22-26 October, Chapel Hill, North Carolina (New York:ACM,1994).

13 “与人类社会有关,指个人以及群体之间互动,或是人类作为社会成员的基本福
利”(http:// www.merriam-webster.com/dictionary/social)。

14 Victor Margolin, The Politics of the Artifcial: Essays on Design and Design
Studie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2).
15 “对话发生于不同的视角之间,它围绕着产品、系统、组织以及社会的多元视角发生。在
一个复杂的世界里,面对棘手问题,设计会采取多种文化工具,包括对话、艺术、研究和
行动。"Peter Jones,in "Design Dialogues,"
http://dialogicdesign.wordpress.com.同 时可参见:Liz Sanders,"An Evolving
Map of Design Practice Peter Jones,in "Design
Dialogues," http://dialogicdesign.wordpress.com. See also Liz Sanders,"An Evolving
Map of Design Practice and Design Research," http://www.dubberly.com/wp-
content/ uploads/2009/01/ddo article evolvingmap.pdf;Liz Sanders,"Design
Research in
2006,"Design Research Quarterly 1,no. 1(September 2006).

16 Richard Sennett, Together The Rituals, Pleasures, and Politics of Cooperat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2).

17 Ezio Manzini,"Making Things Happen: Social Innovation and Design," Design


Issues 30,no. 1(Winter 2014).

18 这是社会创新设计活动在构思、执行以及随后的评价过程当中最为显著的相关问题。如果
协同设计过程以及设计项目之间的区别不够明晰,那么,只有与协作式组织的产生及发展
(即可行方式的实现及其具体的应用)相关的贡献才能够被人认识并接受。但是,正如我
们 所见,社会创新设计行动还存在着其他同等重要的方式,同时社会创新设计还在不断拓
展 其运用领域。
对设计项目和设计过程两者关系的错误理解还会带来另一个问题,即,如果两者之间没
有明确的区分,那么设计专家的活动将在整个开放式设计过程中被慢慢淡化。这将使他们
失去作用。此外,他们也会给设计团队的管理带来问题。即便仅仅从操作角度来看,每个
设计项目都必须在一定的时间点上告一段落。
19 事实上,每件完成的产品一旦开始被使用,都可以不断地被使用者再设计。 (Pelle Ehn,
"Participation in Design Things," Participatory Design Conference Proceedings,30
September-4 October 2008, Bloomington, Indiana)。在设计成果从物质产品到服务产品,
进而到协作式组织的变迁过程中,这种使用过程中的设计也变得越来越明显,因为人造产
品本身也变得更加"可塑",而使用者的积极作用也更大。
20 Meroni, Fassi,and Simeone,"Design for Social Innovation as Design Activism."
21 Andrea Botero,"Expanding Design Space(s): Design in Communal Endeavors,"PhD
89
dissertation, Aalto University, Helsinki,2013,66.Botero 所说的“助产士”是引申了
当代 的专业助产工作,她将它诠释为“可以帮助我们重新思考事物成形和发展过程的方
式。”
22 Alastair Fuad-Luke, Design Activism: Beautiful Strangeness fora Sustainable World
(London: Earthscan, 2009); Eduardo Staszowski,"Amplifying Creative
Communities,in NYC:AMiddle-Up-Down Approach to Social Innovation," SEE
Workshop proceedings, Florence, Italy (2010).
23 Anna Meroni,"Design for Services and Place Development," Cumulus conference
proceedings,7- 10 September 2010, Shanghai; Giulia Simeone and Marta Corubolo,
"Co-design Tools in 'Place' Development Projects," Designing Pleasurable
Products and Interfaces conference proceedings, Milan (New York:ACM,2011).
24 例如,可参见:"DESIS Philosophy Talks,http://www.desis-philosophytalks.org.
25 这些议题的相关研究正在不断壮大,与之有关的博士课程实际上也在增加。大型企业和
其 他传统公共研究部门的类似研究也有增长。
26 这类项目的一个例子是由 OpenIDEO 发起的。实际上, OpenlDEO 是一个有关社会公
益 的社会创新平台。它宣称:“设计创新公司 IDEO 发起 OpenlDEO 项目,试图在获
取灵感、 概念生成和评价活动中,将更多的人融入到设计过程中来。每一个挑战都始于
一个(由 OpenIDEO 及其资助者提出的)重大问题。
http://www.openideo.com/content/how-it
works.
27 http://www.desis-network.org/content/thematic-clusters-page.
28 设计师的教育过程需要提高设计专业学生在构思和发展设计方案方面的能力(从整体的
愿 景到特定的解决方案),从而为一个更好的世界而设计。如果大部分方案都仅仅被视为
教学 练习,止步于老师的档案柜和电脑文件夹里,会产生大量未被使用过的设计作业,实
际上也 是对学生和老师们的创造力、热情以及专业能力的浪费。在过去,这种浪费或许被
认为是 不可避免的。而今天,当我们处于面向可持续的转型过程之中,存在大量对愿景
和解决方
案的需求,同时考虑到设计过程本身出现的各种变化,这种浪费完全应该避免:设计院校
的 成果和设计学生的能力必须变得更有社会价值,并且可以为当前社会的复杂问题提供
解决 方案。

29 与此同时,作为独立的设计研究机构,设计院校正在履行应尽的职责:作为自由的文化实
体 活跃地使用这种自由来推动社会公益,即便有时这些方式会与主流相悖。

90







第二部分 协作者们
第四章 协作式组织

要进一步讨论社会创新设计的内容,我们必须关注每个创新活动的
主要参与者。也就是说,我们要观察参与者和他们创造的社会形式,尤
其是观察那些能够让人们通过协作获得独自无法实现的结果的社会形
式,以及那些能够产生、或者能够附带产生更广泛的社会价值的社会形
式。虽然这些社会形式(即协作式组织)的特征和目的天差地别,共同
之处却也非常清晰:它们存在的必要条件就是所有利益相关方的积极
合作。为此,就导致了与当下主流方式完全不同的存在方式和行为方 式。
我们可以这样来描述社会创新设计的任务:这是一个旨在让新的存

和行为方式(即,各种协作式组织)变得可行而且合适的设计行动。

新的社会形式

当人、专业能力和物质财富以一种新形式组合出新意义,创造出
前 所未有的机会时,社会创新就产生了。因此,社会创新能否发生,在
很大 程度上取决于协作者之间的接触方式。过去,此类接触就一直存
在,因 此也有不少协作式组织,但是当今孕育协作式组织的特定环境
导致今日 的协作式组织较之昨日拥有了许多特别之处。今天,正是人
们生活方式 的变化和社交方式的变化才导致了协作式组织的出现。或
者说,协作式
组织的产生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这个问题多多的高度连接的世
界中。

一个有意义的案例
Tyze 是一个依托于数字平台的协作式组织,它分享重要的健康
信 息,向自愿照料他人的人士提供一种通畅简便的交流沟通平台,将
他们 的朋友、家人和邻居的复杂生活网络连接起来。同时,在当今社
会流动 性加大的情况下,它还有助于促进上述网络的发展,使家人、邻
里、友谊
纽带变得更为持久(例 4.1)。
“我们的想法有点不同寻常, ”Tyze 的推广人在描述该项目的使命
9


时 这样说道,“为可以提供照料服务的朋友们、家人和邻居们提供有


意义 的积极帮助。把有关一个人的重要健康信息分享给那些爱着他的

织 人们; 将人们连接起来,让他们接触到有益的信息。通过在一个人自
然拥有的 人际网络中建立连接桥梁、培育关系和发起活动,为照料此
人的活动夯
例 4.1 实基础。”1 这段话清晰地描述了 Tyze 的动机以及工作方
TYZE
式,但并没有提

Tyze 是一种服务,它借助个人的、私密的、安全的在线网络来协调看护工
作, 有助于提升个人健康,也创造了社会价值。首先受益于此种服务的是治
疗中的重 病患者、老人和残障人士。 Tyze 还和一些意识到需要使用新工具
把正式和非正 式的看护系统连接起来的机构合作。

创办 Tyze 这家社会企业的目的是加速人们使用网络化的看护模式。具
体来 说,它“利用云计算来帮助人们照料他人。”它为愿意照料某人的一群朋友、
家人和 邻居提供支持,通过安全、实用、基于网络的解决方案把他们连接到需
要帮助的个 人周围,建立起属于他们自己的网络。通过 Tyze, 你可以用一种
私密的方式与家 人、朋友和看护者交流关于你或者是你所关心的人的信息;
在公共日历上安排预 约和活动;随时随地分享文件、照片、状态更新以及更多
内容。 Tyze 由 PLAN 城 市看护机构创建,作为一个非营利组织,后者致力
于提高残障人士及其家人和社 区的生活品质。它创立于温哥华,现已发展到英
国。 ²
及 Tyze 强化了一种可能将不复存在的宝贵资源。这在我看来,后者是它

如此有趣新颖的原因。
事实上,如果没有朋友、家人和邻居热心积极的参与,项目希望提供
的“照料”服务根本无法实现,这才是保障整个项目可行的前提条件。当
然,如果没有 Tyze 的数字平台支持,朋友、家人和邻居也无法常常给予
照 料服务,因为人们的生活实在太繁杂了。事实上,在过去,朋友、家
人和 邻居们之所以有可能照料某个有生活困难的人,那是因为他们就
住在附 近,至少他们中的一些人可以住在家里提供必需的不间断照料。
今天, 对越来越多的人来说,生活已经变得完全不同,如果没有支持
人们分担 责任的平台,照料某人的愿望常常难以达成。作为一个实用的
解决方案, Tyze 提供简单而灵活的工具去协调人们的各类活动 (什么
9
人在什么时候 做什么)以及交换最重要的信息。换句话说, Tyze 以一
种有效且体贴的 方式来协调朋友、家人和邻居们繁杂的生活,把每个
人可贡献的部分连 接成持续的照料: “Tyze 让人们步调一致地去创造
最佳的可能性,并强调
互助、交换和意义。”

草根组织和社交网络
和其他的协作式组织一样,Tyze 显然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案例,它
和 其所处的特定社会背景密切关联。让 Tyze 脱颖而出的,也是我选
择用 Tyze 来开始这一章的原因,是它恰好位于两种创新的交叉点上,
这两种 创新共同构成了协作式组织的机会领域。第一种创新是由传
统的草根 组织在解决问题、建立连接的过程中推动产生的。另一种创
新则是由依 托于数字平台的社交网络的发展所驱动。这些社交网络
将数字和物理
空间连接起来,将真实存在的人们、真实存在的问题连接起来。
传统草根组织(表框 4.1)和社交网络(表框 4.2)之间有一个重要
的 共同点:它们的内容、甚至它们的存在,都依赖于一群用自己的能量、
文 化和热情,特别是设计能力,来支持它们的人。虽然存在这个共性,
但草
根组织产生于不同的背景,发展动力也不相同,直到几年前对它们的讨
表框 4.1
草根组织

“草根组织”(grassrootsorganizations)这个名词已存在了近一个世纪。有别
于 那些由顶层决策推动设立的团体,草根组织是从社区层面推动发展的政治活
动: “这个词意味着运动的发起以及团体成员的加入都是自然而然、自发的,它
强调 了这种运动与那些由传统的权力结构精心策划的运动之间的区别。”3 后
来,这个 名词被用于指代更多不同的活动,尤其是“创新”活动,从而开辟了关于
“草根”概 念的全新视角:解决草根问题(日常生活问题)所需要的创造性和知
识同样可以 在草根层面获取到。这意味着普通人可以成为解决自身日常生活问题
的专家, 一 旦条件合适,他们就可以找到、或者参与寻找到最适当的解决方
案。换句话说,他 们有能力创新:“我们用‘草根创新’来形容那些产生于活动
者们和各组织的网络 中的自下而上的可持续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应对的是
9 当地情况,体现的是相 关社会群体的利益和价值观。"4
8
协 传统上,草根组织主要被理解为替代性组织,即,独立于大型的社会技术 体
系 之外的实体。通常的结果就如同 GillSeyfang 和 Adrian Smith 所说,草根组

织往往把 自己隔离出来,成为封闭的组织:“这里的矛盾在于,草根创新的优势
所在即‘世 界中的世界'同时也阻碍了创新的传播。”尽管在实践层面‘规则不
同'具有一定 的力量优势,但是在协调一致对抗当前体制的时候,这些优势反而成
了障碍。”5

论和发展还分散在不同的领域。草根组织由住在彼此附近并决定齐心
协力去解决实际问题的人们发起。而社交网络则存在于数字空 间:

个只有信息(文本、音频、音乐、图片、视频)流动的生态系统。
近年来,两者之间的距离开始缩小。 一方面,草根组织正如预见的那
样已经渐渐被信息和传播技术渗透,专门的网站得到了推广并逐渐成为
草根组织的新平台。这种组织结构的变化使得草根组织的运作变得更有
效率,也无需对自身系统结构或者是主要参与者的作用进行彻底调整。
因此,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原生态的、技术含量低的草根组织正在慢慢
转 变为更成熟、更有技术含量的组织。数字平台帮助它们更好地完成
工作
(这些工作虽然没有此类平台也可能完成,但毫无疑问要困难得多)。
另一方面,社交网络(以及它们形成的虚拟社区)已经开启了一段令
表框 4.2
社交网络

“社交网络”(social nctworks)一词是近期才出现的新词汇,指的是基于社
交 媒体的网络。最初的概念出现于 1995 年关于在线社群的提议中。这个词语
的现 代含义始于 2003 年 MySpace 和领英(Linkedln)的上线。通常而言,社
交网络指 的是通过合适的数字平台(即社交媒体/socialmedia)分享观点、图片、
文章、活动、 事件、兴趣爱好和实际生活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决定共同创造、
讨论以及修改内 容(用户生成的内容)的人和社会群体。人们使用的社交媒体
种类繁多,比如博 客、图片分享、海报墙、音乐分享、众包等。这些技术使得我
们可以想象并提升不 同类型的活动:协作项目(如维基百科),内容社区(如
YouTube),社交网络网站(如 Faccbook),博客和微博客(如 Twitter),虚拟社交世
界(如 SecondLife),以及为线下 群体聚会提供支持的端口(如 Meetup)。格外有
趣是“基于地理位置的”数字化服 务的兴起。借助于智能手机及其内置的 GPS 9
技术,这些基于地理位置的社交媒 体联接了虚拟世界和现实空间。事实上,由
于用户创建的内容可以被自动“标注 地理位置",其他人就能立即看到附近的现
实空间里正在发生什么,只要他们愿 意便可以加入。

人 赞 叹 的 旅 程 , 从 它 们 诞 生 的 数 字 空 间 ( 和 虚 拟 世 界
/virtual reality)⁶ 转 而进入 一 个混合空间(和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

⁷ 在 混 合 空 间 里 数 字空间和物理空间并存,社交媒体在数字空间里

将人们联系起来,让他 们可以在真实世界 (即物理空间)里见面交往。


今 天 , 我 们 在 浏 览 网 站 时 可 以 发 现 有 成 千 上 万 个 倡 议 共 同 行 动 的 网 站,
尽管它们的动机和模式 不同,但都有 一 个清晰而强大的共同点:在分
散 的 个 体 之 间 创 造 联 系 , 这 些 人 虽 不 相 识 , 却 拥 有 相 似 的 愿 景 和 兴 趣,
而且住处相隔不远(近到 完全可以进行面对面地交谈)。在此基础上,
它们提出了各种形式的聚 会:有在公共空间进行的短暂而特别的活动
( 如 时 而 是 艺 术 表 演 , 时 而 是政治行动的“快闪” 8),有的是长期的运动
团体(如“行走部落”这类协 会 ° ) , 还 有 的 是 健 康 护 理 互 助 小 组 ( 如 提 出
基于社交网络处理健康护理
的关爱圈)。10

从参与者的角度来观察,这些群体 一 旦成功地初次聚会,就和我们
正在讨论的协作式组织看起来相差无几:令活动发起和令活动成功的
元素也正是令所有协作式组织得以运作的关系元素:动机、有效性和参
与者之间的同理心;而数字平台(Meetup 或其它类似平台)则作为一
种 技术上和组织上的支持。今天,正如在 Tyze 的案例中所见,还有
一类项 目,它们既不同于传统的草根组织,又不同于“传统”基于社交
媒体的组
织:它们是新的社会形式(也正是我所说的协作式组织)的核心。
总之,最初那些科技含量低(基于意愿在现实空间中合作的人)的
草 根组织和(基于数字空间里的社交网络的)高科技组织,它们的发展
轨迹 不断聚拢,如今两者已大幅度重合,从而创造出一种新的混合型
社会形 式。在此聚拢过程中,可以发现存在一个积极的循环。社交网络
1 在草根组 织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趁机渗入人们问题多多的日常生活


现实中;而 草根组织借助社交网络的帮助,找到了让自身变得更有效、


更持久、更便 于复制的工具,从而得以扩大规模,提升其对主流思维

和行动模式的影 响。两道轨迹之间的积极循环使得重叠部分不断增加,
新一代社会技术 创新在此诞生,而史无前例的由数字支持的组织在此
蓬勃发展。

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点对点
尽管协作式组织通常被认为是自下而上的创新(也就是说,这些
创 新主要来自于“底层”行动),但深入观察它们从最初的创意发展为
较为 成熟的组织的过程,就会发现协作式组织如果要长期存在,甚至
仅仅是 启动,通常都要借助于复杂的运作机制;而且,由利益相关人
群直接发 起的项目(自下而上的互动)总是通过与其他相似组织进行
信息交换(点 对点对等互动)得到支持,并且从来自于机构、市民组织,
或者公司的不
同类型的干预(自上而下的互动)中获得支持。
所以说,协作式组织从某种程度来说就是草根组织。直接利益相关
者(普通大众)同心协力的主动参与是协作式组织存在的前提。但是,
要生存下去,这些组织还需要其他角色的加入。在我看来,用“协作”来
形容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以及对等互动这些形式,要比用“草根”来形
容确切得多。实际上,“草根”通常指机构和专家之外的普通人,而“协
作” (collaboration) 的 意 义 则 非 常 开 放 : 它 来 自 于 拉 丁 语 的
“cum”(与) 和"laborare"(工作)。协作意味着和某人并肩工作一同去
实现某个目标。 在我们讨论的协作式组织中,协作并不限于草根群体
之间的横向活动, 它可以延伸到建立在所有可能方向上的关系中去。
当然也可以拓展草 根的含义,去包容互动带来的复杂性。但是,为了
避免在讨论草根组织 发展的新阶段时引起误解,我还是认为使用“协作
式组织”这种表达会更 稳妥一些,作为一个较新的术语,它不会让令人
联想到历史的、甚至常常
是过时的一些含义。
总之,可以这样说,协作式组织应该被视为是自下而上的组织,这并 1
非因为所有事宜均发生于草根层面,而是因为它们存在的前提是直接利
益相关者的积极参与。

自愿协作

此时此刻,我可以给出协作式组织更加精确的定义:
协作式组织是在高度连接的环境中出现的社会群体。其成员为实
现某一特定目标而选择进行合作,同时,也创造了社会、经济和环境
价值。协作式组织的特征是“选择的自由”(其成员可以自由决
定 加入还是离开,以及加入或离开的时间和方式)和“开放性”
(对于 其他人、其他想法和其他组织,它们都表现出积极的态度)。

因此,让我们首先来关注“自由选择”,它意味着主体可以自主决
定 所做的事,以及怎样去做。为了进一步讨论专业设计如何促进协作
式组 织的发展和运作,我们必须首先仔细观察参与协作的人们;我们
必须思 考人们能够并且愿意定义他们积极协作的“生活项目” (life
projccts)的
方式和原因。
生活项目和协作行为
我们在第二章提到过,构想生活项目并且付诸实施是人类本能的一
部分。然而,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它呈现和进化的方式会有所不同。
尤其是直到“现代性”(modernity)“的到来,人类才开始将自身视为我们
今天所理解的主体(也是本书中主体一词的含义)。可以说,正是现代性
的出现,才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可能(后来甚至认为必须)去建立
起自己对“福祉”的理解,并且去定义(或至少试图去定义)他们自己的
生活项目。事实上,正是具备了现代性,社会化的过程中社区集体才不
再凌驾于主体个体之上,才不会将个体对幸福的追求囚禁于社区集体的
规则之内(这些规则基本上预设了每个人的生活,每一个人只不过碰巧
出生于那时、那里,以及那一套社会条件之中而已)(表框 43)。
1


作 表框 4.3
式 现代性和生活项目


我们所说的现代性是一种人文环境,至少原则上来说,身处其中的主体有自
由选择的权利,从而能够去选择并建设自己的生活项目。在现代社会到来之前,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正如 Anthony Giddens 所说,“对大多数人而言,他们不可能
设 计自己的生活,因为实际上,在强大的传统和行为规范约束之下人们的选择
十分 有限。当传统变弱,人们发现自己不得不从众多的选择和示例中去寻找、
去选择 自己的生活方式。因此,从前现代社会迈进现代社会,人们必须学会设
计自己的 生活。Ulrich Beck 指出,今天,设计自己的生活是一个必须的技能:
当面临多种可 行方案时,我们必须做出选择(尽管我们可能并不了解它的全部
影响)。”

值得加以补充的是,在整个二十世纪,需要设计自身生 活的趋势是伴随着
不 断增长的个体化(individualization)进程而来的(这与传统影响的不断削弱、
维系传 统的社会关系的纽带不断被削弱有关)。两方面共同发展的结果导致,
在目前的 现代化社会中,人们发现自己不得不独立去设计自己的生活,这通常
让他们感到 十分困难甚至沮丧。我们关注的社会创新(尤其是当它激发创造了
协作式组织时) 说明还可能存在将生活项目同已知的个体化进程分离开来的路
径。近年来的社 会创新告诉我们以一己之力追求个人福祉的生活项目并非唯
一可能的方式。协 作生活项目同样是可行的。这样的生活项目坚信:和别人
一起做事有可能带来 更好的,甚至更有趣、更让人愉快的结果。
现代性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让人们设计自身生活显然是一个开放性
的问题。无论答案如何,它一出现就成为了无数人社会化过程的基础支
撑,也成为许多社会的主要校准器之一 (至少对那些可以被认为是
“现 代的”或“正在步入现代化的”社会而言)。目前,我们可以这样说,
在类 似当前这样伟大的、激变的时期,对越来越多的人而言,每天都要
去创造 (并再创造)关于“福祉”的概念。因此,我们可以将他们视为
必须不断 地定义和再定义生活项目的主体。他们必须思考自己想要
的幸福是什 么,获得它的可能性有多大,要实现它必须经历哪些步骤。
需要补充的 一点是,尽管人们做出的是个人选择,他们做出选择背后
的意识体系却 是一个集体产物:是一个从广泛复杂的社会对话中产生
的文化建筑;是
一个任何人都能肯定或反对,但却无法无视的意识体系。 1

协作式组织起源于这种社会对话。它汲取了现代性的精髓,并处于
现代性那标志性的个体化浪潮与个体化导致的问题发生冲撞的地方。
因此,协作式组织成为了自由的、可逆的社会形式,成员们可以自由决定
是否加入或离开,以及加入或离开的时间和方式。与此同时,它们是对
“其他”保持开放的组织:无论是对不属于同一组织的人,还是对他们所
表达的理念。

自由、可逆性和开放性,是当代组织形态区别于传统社区最显著
的 特征。事实上,在传统社区中(对于成熟的现代社会,这已成为历史,
但 它们依然存在于世界上其他某些地区,而且涵盖很大一部分人口),
根本 没有协作的可能。对它们的成员来说,牢固而稠密的社会关系是
一个前 置条件:人们出生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宗族、村庄、邻里)
很有可能 就是他们一辈子的生活环境。这类传统社区是相当封闭的
组织:成员 们大都只能与同一社区的成员交往,几乎很少有机会和动
力去接触社区
之外的人和环境。

自由的、可逆的、开放的组织
协作式组织出现在两条对称的社会文化发展轨迹的交叉口。第一
条轨迹是协作方式在成熟的现代化社会和新进现代化社会的复苏。第
二条轨迹是世界其他部分国家正在进行的社会跳跃发展。
我之所以把第一条轨迹称为“复苏”,是因为在个体化进程发生之
前,这些社会在历史上曾经拥有好几个世纪的传统形式的协作经历。
而 再次使用协作方式的社会群体也正是受传统危机影响个体化程度
较高 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许是出于相同的原因,这些社会群体也发
展了高 度引人注目的新型协作式组织。在这里,越来越多的人在经历
了极端个 人主义带来的种种困境之后,决定互相合作去解决问题、去
寻求新的机
会。就是说,他们重新发现了合作的力量。
当然,协作式组织的出现要取决于具体环境、预期结果以及个人动
1
机的情况。尽管如此,它们的出现还是存在某些共性。其中首要且最

作 明显的是,所有的协作式组织都存在两种驱动力:(在共同做事的过



程 中)对现实结果的探索,以及对文化价值(分享理念和项目的价
值)的
追求。

轨迹汇聚
直到最近,就成熟的现代社会和刚刚步入现代化的社会而言,对文
化价值的追求和对实用成果的追求一直同等重要,但是在过去几年中情
况发生了变化。 一方面,技术的进步和组织结构方面的进步提高了协作
式组织的效率,降低了协作式组织的参与难度,因此也不再需要强烈的
文化动机(后面的章节中我会详细解释)。另一方面,对于很多传统的富
裕地区而言,人们日益发现实用成果需求度变得越来越高。事实上,面
对当下的经济危机,人们的需求正在成为改变人们行为的主要驱动力。
那些再也无法继续从前生活方式的人们,正在寻找简单的新生活方式,
他们发现在(某些)组织中可以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答案。14
现在接着来看第二条轨迹。它存在于一些依然保留着传统的地区,
这些地区因新问题及全球化的挑战,正在进行社会转型。在这些社会
当中,我们发现有的群体并没有追随似乎不可避免的现代化进程(一种
以极端个体主义的形式出现的现代化),而是直接从传统社区跃升到
新 的协作式组织形式,把传统的关系和一定程度的个体化自由融合
在一 起。 ⁵这种方式被称为“社会跳跃”(socialleapfrogging):直接从
传统社区 跃入"开放式组织"并“自愿协作",避免了主流的极端个体主
义,即二十
世纪的现代性(表框 4.4)。

分散式社会企业
各协作式组织之间可能存在不同之处。但每个协作式组织为了生
存下去都要求参与者具有高度的创业精神,而组织本身以企业的形式运
作: 一个可取得特定成果的、有社会品质的分散式社会企业。
1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所讨论的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企业。对社会企
业 的主流认识是,它的领导者是为其他人做事的人;而我们的看法与
此不 同。我们认为,社会企业的特点是,每个参与者都积极地直接投
身于实
现企业目标的过程中。其实,社会企业就是协作式组织,人们积极地互

表框 4.4
社会跳跃

“ 社会跳跃”这个说法是从 ( 目前 ) 人们更熟悉的“技术跳跃”
(technological leapfrogging)概念延伸得来,后者指的是直接从传统技术跃升至
最先进的技术(非 洲略过固定电话阶段迅速地普及了移动电话,就是一个非常清
晰的案例)。¹⁶ 引申 至社会跳跃,是指直接从传统社区跳跃到协作式组织的新
形式。我们可以在被称 为“新兴的”国家和地区发现社会跳跃的案例,如在中
国、印度、巴西以及其他地 区,尤其是非洲。在这些地方,不同的传统社会形
式可以发展成新型的“自愿社 区",从传统的、封闭的、已经脆弱不堪的社区,转
变为新型的、更开放、更具弹性的 社区。在一些案例中,移动通讯技术和数字平
台的运用正是构建全新组织形式的 关键因素。以非洲为例,我们可以发现,社
会跳跃的潜力以及它与普及移动通讯 技术及数字平台之间的联系,都和“乌班
图”(ubuntu)这个概念尤为相关:这是根 植于非洲文化的一种特殊而复杂的社会
凝聚模式。在非洲语境当中,乌班图通常 指的是传统的组织。但一些新型组
织,其中不少都有数字设备支持,也传承了乌 班图这一传统。可见传统概念似
乎也能够启发人们制定新方案的基本设计原则。
帮互助,并且创造共同认可的价值。第二个重要的区别在于,尽管有些
新型社会企业处理的是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如帮助边缘社会群体提高
生存能力,或者照料重病患者),但它们的特别之处在于将“社会”的概
念 延展至日常生活的广阔天地,它们提出的解决方案同时也是新的生
活和
工作方式的具体体现。

协会、服务和生产企业
在现实中,社会企业发挥了很多作用,有的是市民协会,有的是社会
服务机构,也有的是新型的分布式、开放型的生产企业。
在协作协会(collaborative associations)中, 一群人一起努力去解决
1
协 问 题,或者寻找新的机会(并且成为成果的共同缔造者)。这一类型的



案例 包括:居民们将废弃地块打造成社区的共享花园;热爱烹饪的人

利用自 已的技能为其他人们做饭,在某位成员的家中共享大餐;人们
通过交换
时间和技能来帮助彼此;老人和教师在小学为孩子们打理菜园。
协作服务(collaborative scrvices)是一种特殊的服务,终端用户积极
参 与,并扮演着服务的协同设计者和共同创造者的角色。这样的案例包
括: 一群不同年龄的老人居住在资源共享的社区住宅中,整个社区能
够满足 老人的不同需求和生活方式;为老年人和年轻人提供住宅共享
的服务, 让青年学生可以找到便宜的居家住所,同时给独居但有生活
自理能力的 老人提供帮助、陪伴和经济支持;自行组织的小型托儿所,
尽可能充分
地使用现有资源,例如能力(社会资源)和房屋(物理资源)等。
协作生产企业 (collaborative production enterprises)是基于新的生
产和 分配模式形成的企业。事实上,这类组织的协作精神一旦运用到
生产活 动当中,就会创造出被赋予了特殊社会价值的新一代小微生产
企业。它 们中有先进的高科技企业(例如第一章中提到的由 Fab Lab
和创客运动 产生的企业),有以传统手工艺复兴为目标的企业(采用新
兴的网络生产
模型),也有传统农业企业(以社区支持农业的模式出现)。
原型、成熟的解决方案和已实施的方案
每一个关于协作式组织的新想法都来自于一个创意社群(creative
community):1 一群有能力酝酿、发展,并运作创意的人。随着时间推移,
创意社群逐渐发展成为协作式组织,如果成功的话,它们还将随着创
新 的发展继续进化。
更准确地说,与所有的创新过程一样,协作式组织的出现、成熟和扩
张过程是一道从全新想法到成熟实施方案的 S 型曲线。18
在现有的协作式组织中,有一些仍处于原型阶段:它们证明了一个
想 法是可行的,而且某地的某人已将它付诸实践。这些组织或许能够开
创新 的可能性,但它们是否会长久存在,能否不依赖它们的创造者,
1
并且/或
者在不同于被创造时的情境下独立运作,要对这一切做出判断为时尚早。
另一些案例是相对更成熟的工作方案:它们表明有些解决方案已经
可以维持下去,有时还能给予其他区域正在从事类似事情的人以启发。
当这些案例成功的时候,就可以被视为已经从最初的原型发展到了更
成 熟的阶段。但是,它们显然仍需参与者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
那 些缺乏足够动力和创业精神的人会觉得要启动类似的项目实在太难,
甚 至仅仅是参与那些已经开始运作的项目都十分辛苦。

最后,有些案例可以被视为成熟的运行方案:它们是由专门设计
的 产品、服务和传播计划体系所支持的协作式组织。其中几个例子已
经非 常出名,例如汽车分享(某地的一群居民分享汽车,仅仅在需要时
才使用 并支付相关费用)。合适的服务和产品、特定创意组织模式的运
用、甚或 是一些机构性的干预使得汽车分享模式非常容易使用,运作
效率高,并 且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复制。现在,即使人们没有特别强
的动机,也能 获得较为成熟的汽车分享服务,对于希望能够以汽车分
享作为商业项目 的人来说也是如此。上述案例(与其它相似的案例一
样)表明,越来越 多协作式组织创新想法的实施得到了能够通过特定
方案帮助人们发起 或参与协作式组织的设计师、工程师、企业家和当
地机构的支持。

显然,发展到此阶段时,协作式组织的最初特征和一些早期的应用
将会消失,或被修改。汽车分享就是一个标志性的案例:它最初是由一
群激进人士发起,在社区精神的推动下,对主流的汽车文化进行了严厉
的批判,如今这种尝试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便于获取且高效的服务,使
用 者们一般并没有特殊的政治目的。在下一章中我还会谈到这一点,
但眼 下已经足以说明,从一个初始想法发展到一个最终产品或服务的
方式有 很多,这一点同任何其他产品或服务的发展过程别无二致。因
此初始想 法所具备的特殊的性质和价值,可能会因人们在每个阶段所
选择的发展
策略不同而派生出不同的路径。

108
赋能生态系统




织 协作式组织是富有生命力的有机体,它们需有利的环境才能成长、
维持并发展成为成熟的解决方案,继而广为传播。它们需要一个由文化
和社会结构组成的生态系统,从技术基础设施到国家机构 和邻里组成的
协会都包括在此生态系统内,同时还涵盖了从全球到本地的各种产品及
生产消费系统。这是一个由范围极广且运作规模各异的不同实体组成
的赋能生态系统(enabling ccosystcm)。 而此赋能生态系统也将决定一个
协作式组织诞生及成功的概率。
既然如此,专业设计应如何推动更加有利的赋能生态系统的形成呢?

不同的逻辑和尺度
一如所有的生态系统,赋能生态系统是不可能仅凭某一个设计项
目 (即,基于某一种思维和观察方式的单一干预方式)就被完全改变的
复杂
实体。19 要改变它需要多个项目,在不同层面上通过多种逻辑进行。
以第三章提到的协作住房计划为例(尽管本书中其他案例也可以说
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着一个整体计划,以及几个准独立
项目。整体计划建立在一群利益相关者共同认可的观念、假设前提和方
法途径的基础上。但每个具体项目都非常不同:从最初针对米兰地区
进行的协作住房潜在需求调查,到以推广协作居住价值为目标的文化活
动,再到一系列专门设计的服务、数字平台和工具包(工具包的作用是在
第一阶段支持潜在的共同居住者,在第二阶段帮助社会公屋中的居民)。

最后,我们必须补充一点,这个计划及其子项目产生的影响远远
大 于它带来的所有直接成果(就合住公寓及其直接推动的社会住房项
目而 言)。事实正是如此,它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了其他项目,在人们对
居住的 态度和分享某些住房设施及服务的价值观方面带来了更为普
遍的文化 变革。总之,不仅仅是一些项目成为了协作住宅计划所统筹
的更大的协 同设计的一部分,计划本身和各个子项目也共同创造出更
好的条件,在 一个更广阔、更开放、完全未经协调的社会协同设计过 1

程里激活了其他
不同规模的项目。
这个例子清晰地显示了我在第三章介绍的整体的设计过程(一个开
放式过程)和推动整个过程前进的众多设计项目之间的区别。它还说明 ,
每个设计项目本身都是一个独立的项目,它具有界定明确的结果、模

和进度。
这个案例带给我们的启示,归纳起来可以说,要创造一个更有支撑
力的环境,必须从不同的方向、以不同的态度进行探索。事实上,它们可
以是针对赋能生态系统某些特定方面的、非常特别的当地项目,例如:
一部关于共同住宅小区的民族志电影; 一个激发未来食物可能性讨
论 的情境; 一些帮助人们在不同的社会服务中进行选择的工具和方
法; 一个直观地演示方案可行性的蓝本。但它们也有可能是框架
性计划 (framework projects):这类位于第二个层次的项目,试图
联合和协调各种 促进性方案及精细项目并加以系统化,从而给当地区
域(城市或者地区 层面),或是更大的社会技术体系(例如健康、社会服
务、教育、食物与营
养等)带来深刻的影响。
1 Vickie Cammack and Kerry Byrne,"Accelerating a Network Model of Care: Taking a
Social Innovation to Scale," Technology Innovation Management Review,July
2012; and www.tyze.com.
2 www.tyze.com.
3 http://en.wikipedia.org/wiki/Grassroots.
4 Gill Seyfang and Adrian Smith,"Grassroots Innovation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ward a New Research and Policy Agenda," Environmental Politics 16,no.4
(2007), 585.
5 同上,597。
6 虚拟现实(VR)意味着用模拟形态来替代真实世界 (http://en.wikipedia.org/wiki/N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的概念于 20 世纪 90 年代蓬勃兴起,在 2003 年到达高潮,同时也
几乎 宣告终结:那年虚拟世界“第二人生”上线。简单地说,虚拟现实是在信息和传播
技术达到 极高的分布和成熟程度时,对人类经验的高度模拟。
7 增强现实 (AR)是对真实物理环境的直接或间接的呈现。在增强现实中,各种环境因素被
1
计 算 机 控 制 的 感 应 器 输 入 放 大 , 如 声 音 、 视 频 、 图 像 或 GPS 数
协 据(http://en.wikipedia.org/ wiki/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意味着用数字化呈现

式 来覆盖物理世界,而人们(即, 这个增强世界的居民)可以在各种实践活动中通过这
组 一手段得到数字化的支持。

8 http://www.flashmob.com.
9 http://www.ramblers.co.uk/walksfinder/search.php?
10 例如,可参考伦敦皇家艺术学院 Helen Hamlyn 设计中心的工作成果:
http://www.hhc. rca.ac.uk/308- 1050/all/1/Circles-of-care.aspx.

11 正如前文注释(第一章,注释 7)提及,这里特别参考了 Anthony Giddens,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12 Anthony Giddens,"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 in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70.

13 Ulrich Beck, Risk Society: Towards a New Modernity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1992).
14 Joana Conill, Manuel Castells, Amalia Cardenas, and Lisa J. Servon,"Beyond the
Crisis: The Emergence of Alternative Economic Practices," in Aftermath: The
Cultures of the Economic Crisis,ed. Manuel Castells, Joao Caraca,and Gustavo
Cardoso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15 正如我们所见,Sennett 也强调过,在这些社会中合作理念和实践的演进同样有可能走向
不同的道路,成为一种(以种族或宗教为基础的)"新部落主义",而不是成为协作式组织。
16 Bright B.Simons,"Africa' s Chance to Leapfrog the Wes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0 February 2012,http://blogs.hbr.org/2012/02/africas-leapfrogging-opportuni/.

17 Anna Meroni, Creative Communities: People Inventing Sustainable Ways of Living


(Milan: Polidesign, 2007); Francois Jegou and Ezio Manzini, Collaborative
Services: Social Innovation and Design for Sustainability (Milan: Polidesign,
2008).

18 Geoff Mulgan, Social Innovation:What It Is, Why It Matters, How It Can Be


Accelerated (London:Basingstoke Press, 2006).

19 生态系统是指一个为其他系统构建环境的系统(不同有机体共存其中)。其生态性是指各
种有机体所呈现的多样性和数量,以及它们之间建立的关系(这种关系既可能是竞争性的,
也可能是合作性的)。

111
第五章 协作式接触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协作式组织,所有这些观察视角对专业
设计而言都非常重要也有用。然而,设计的呈现角度往往是参与者的角
度,是那些通过决定参与某个协作式组织而成为协同设计者和/或共同
生产者的主体们所持的视角。站在这个角度来看,需要回答的问题是:
为什么他们决定这么做?为什么他们会这样设定自己的生活项目?为了
做出回答,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这些组织的核心 协作行动本身。
尤 其要仔细观察人们抱着这个目的聚集起来的时机和地点,也就是要
细细 观察协作式接触 (collaborative cncounter)。设计为社会创新带来
的最具体 也最原创的贡献是一种有助于理解已经在发生的协作接触的
设计文化。 它既有特别的语言,又有敏锐度和创造性,去想象、并帮助
参与者去想象
新的协作接触。

协作式接触的维度

“简略来说,合作指的是参与者们从接触中受益的交换活 动。”这
是 Richard Sennett 在他的《合作的仪式、快乐和政治》¹ 一书中的定义。
他给 出的定义的确非常简练,但却包含了在讨论协作的本质时应该关
注的所
有要点。它告诉我们,协作发生在人们互相接触并且为了得到某种利益
而交换东西(时间、照料、经验、专长等)时,也就是说,协作创造了可分
享的价值 (shared valuc)。
这个定义也说明,每一协作活动都有一个核心,而这个核心就是一
场接触: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在协作接触中见面并产生互动,其目的是
为了做一些他们都认为有价值的事。有趣的是,这个关于协作的定义实
际上同服务和服务接触 (service encounter)的定义一模一样:每一种服
务 都可以被定义为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事件和地点之间)以创造价
值为 目标的互动。² 当然,这个对服务的定义并非将它视为“多产的
组织”, 而是直指服务的核心,即,互动发生的那些时刻——服务接触。
3 另一 方面,因为协作的用意和目的都是以创造价值为目标的交互活
动,那么 所有的服务接触实际上也都是协作接触(即便如此,我们必须
1
认识到,每 一协作活动的层次和方式可能会非常不同)。因此,这两

作 种表达所指的 是同一类型的事件。区别在于,当我们关注协作活动的

接 维度时,如果协 作的程度较强,那么协作接触的表述就更有用,可以说,

协作接触的内容 就是协作式组织的特征。 ⁴ 因此, 一开始提出的问题
(人们为什么选择
参加协作式组织?)可以理解为:人们为什么选择进行这样的接触?
显然,不同的案例针对这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答案,它取决于那些利益
相关人的具体情况、背景以及期待的结果。但是,我们还是可以讨论协作
接触的部分特征,这些特征具有普遍意义而并不依赖于具体结果。在以
下段落中,我将讨论四个这样的特点。其中两个属于协作接触的操作性
特征:积极参与和合作参与。另外两个属于协作接触基本互动的本质:社
会关系的强度(socialtiestrength)和个人关系的强度(relationalintensity)。

积极参与
2500 多年前,老子写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
一 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道德经》)。他指出了这样两
个问 题:要让人们得到长久的福祉,必须让他们积极地行动,并有 能
力处理
自己的问题;而且必须保证他们有渠道获取相应的知识和工具。
古老的智慧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有关福
祉和经济增长的错误认识把我们逼入一条绝径,而它为我们指出了明
路。事实上,上世纪那个生于西方、盛行全球的主流观念是:“如果有人
饿了,就给他们快餐,或者一个即食罐头(或者有条件的话,就带他们去
高档餐馆)。”无论怎样做,直接给点什么就好——不需要努力、不需要
思考、不需要知道准备食物的知识——这让备餐及周边行业大受欢迎。
更准确地说,“给点什么”直接减少了自家生产及非货币交换类的 非正式
经济活动,但促进了正式经济的增长,因为一些企业(私营企业或公共网
络)为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进行生产、提供必需的服务和产品。
食物的例子代表着一个更加广泛的现象,它已侵入到我们日常生
1
活 的方方面面:从医疗保健到儿童教育;从物品保养到居所及其他场
所的 维护;从自娱自乐的基本能力(独处却不无聊)到社会交往(参
与不同
形式的对话)(表框 5.1)。

表框 5.1
失能的福祉

20 世纪的现代化进程给我们树立了这样一个观念:福祉是指把自己从日常
活动的负担中解放出来,不再通过自己的技术和能力去获得 ,而是从政府处获得
或从市场上购买越来越多的产品和服务。顺着这个思路,医 疗保健不仅需要好大
夫,而且药物多多益善。孩子们的教育不仅需要学校和好老师,还需要健身房、 电
视机和更多的电子小玩意。 一次性产品代替了物品保养,逛购物中心和主题公园
代替了营造公共空间。我们让自己和他人感到快乐的能力被真人秀一扫而光。
据说,所有这一切,促进了经济马车的前进,为每一个人创造了财富。

且不说显而易见的环境代价,这种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造成了巨大的社会负
担,最终也导致了巨大的经济成本。它总是追求减少时间、精力、关注和能力上的
负担,鼓吹主体是被动而孤独(近乎懒惰而无能)的理念。于是,它鼓励并且真正
塑造了这样的社会成员。受此诱导的人们消极的去追求幸福,认为个人的需求和
欲望应放在第一位,需要一切,但是他们只能通过购买的方式获得需要的东西,为
此他们就需要更多的金钱。因此,人们不得不做更多的工作。最终结果是一个恶
性循环:追求福祉的初衷原本是(在日常生活中)减少亲自做事的负担,而我们最
终却不得不陷入更多的工作。
这种思考和行事方式始于上世纪,几乎在整整一个世纪里它都没有
遇上真正势均力敌的对手(实际上,即便在两大对立的政治阵营主导世
界的那个时期,对这种福祉的渴望也在双方盛行 )。而现在,我们知道,
事情正在发生变化。尽管这种福祉观仍然像之前一样流行,但今天它
却 不再那么有说服力,或者说,它的统治地位不再是不容置疑的,因为
如今 还其他观念和倡议在传播。正如第一章所述,全世界越来越多的
人正在 抛弃消极的个人主义主流生活方式,他们向往更积极的协作生
活和工作 方式,这一切基于一个简单、却富有革命性的的理念:人
(也)可以被看 作是一种财富(最重要的是,他们必须认可自己的价值)。

1
这个“简单的”理念需要我们改变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利用机
会的方式。那些一直以来被视为“有问题的人”(服务的终端用户),可
以被看作为“有能力的人”(服务的共同生产者):这些人有知识、有时间、

作 也有精力对某个服务进行构思,更重要的是对服务的日常生产和传递

接 作 出有益贡献。 ⁵

25 年前,这种可追溯到老子智慧的看待事物的方式,在经济学
家 AmartyaSen 和哲学家 Martha Nussbaum 的理论里重获新生,他们共
同提出 了一个名为“能力取向”(capabilityapproach)的新思想。这一思
想源于一 个基本的观念——与其将人视为带着各种需求等待被(某人
或某事)满 足的对象,不如将他们视为积极的主体(active subjects),有
能力主动追求 自己的幸福。事实上,根据 Sen 和 Nussbaum 的观点,
决定福祉的既不是 物品,也不是物品的特性,而是利用物品或它们的
特性去做各种事情的 可能性。 ⁶完美的假设是,正是这种可能性,使得
主体能够去实现自己认 为的幸福,让他们更有可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做自己想做的事。

为了发展这种理论, Nussbaum 和 Sen 引入了两个非常有用的概念:


运行 (functionings)和能力 (capabilities)。运行是指人们认为正面的
生活 条件。例如,Nussbaum 和 Sen 举过的例子有:丰衣足食,居所宽
敞;移动 自由;可以与朋友会面,同他们保持联系;可以大大方方地
在公众场合
露面;可以交流和参与;可以追随自己的创意直觉,等等。 ⁷而能力是人
们可以在不同的方案中做出选择,取得成果(即各种必须的生活条件)
的才能。每个主体的能力依赖于他(或她)所处环境(我称之为他或她
的赋能生态系统)的特质,以及他(或她)的个人资源。
个人资源可能有不同的特征和本质,例如,身体技能,尤其是那些可以
让某人从事某些具体事务的技能,因人而异的特点是最明显的。但个人资
源也包括知识、组织技能、创业技能以及设计能力。凭借设计能力,主体
能够关注结果,选择可用的方法,为了实现特定目标激活所有必要的资源。
最后,可支配的时间和金钱当然也是个人资源的一部分(表框 5.2)。

表框 5.2
能力取向和设计

1
能力取向是一个被广泛讨论的概念,而且很久以来通过不同的的方式被运用
在不同的学科领域。这里,我将从设计的角度(专业和非专业设计兼顾)进行剖析。
在设计中,采用这种思路意味着要站在一个有着偏好、希望提升自身能力的主体
的角度上来思考问题。 一旦这样做,我们就不能将用户和消费者视为消极的主
体, 一直等待别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我们看到的主体,是对提高自身能力充满
兴趣、 最终能够积极投身到价值创造过程中去的主动参与者。

这样看来,设计专家的角色就不再是开发最终产品和服务。取而代之,他们
的任务是通过设计来拓展人们的能力,让他们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这意味着,
设计专家不再通过试图寻找需求和设计方案去满足大众,而应该通过协作为那些
利益相关者创造更好的条件,让人们——主体们——能够自己想到有价值的生
活和行动方式,并去争取实现。当然,让人们自己决定什么是最佳行动方案并非
意味着取消设计专家在最终方案的选择和实施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实际上,虽然
设计专家只是介入促进性解决方案的设计而并不去决定人们选用哪种方法操作,
他们的确创造了行动平台(action platforms)和意义系统 (sensesystcms),依靠这
两 者,不同的行为才多多少少切实可行并获得文化上的赞许,也因此变得有望实
现。

因此,设计专家的角色是带着自己的特殊技巧和能力,带着自己独特的文化
和对世界的憧憬,参与行动平台和意义系统的建构,为人们和参与其中的各种社
会团体创造更大的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愿景,从事自己想做的事情。换句话说,设
计专家需要给这些人更多定义和实践(或至少是试图实践)自己的生活项目的可
能性,而且是用一种积极的、协作的方式这么去做。
借助这个概念扩展开来,我们可以认为人们有能力选择行动的方式
(于此也指协作接触),并以此投入不同程度的时间、精力、关注和能力。
例如,他们的倡议可能只需要最低限度的参与,非常接近标准服务的被
动参与模式,例如在农夫市集购物;参与程度稍高但可能只需要基本的、
机械式的活动,例如使用自助式加油站或取款机;有些倡议可能需要众
人皆有的深层次能力,例如向有困难的人们提供陪伴和日间护理;也许,
还有的提案会需要特殊的技巧和能力,例如培育菜园,或是为维基百科
撰写词条所需的专业知识。

协作参与
1
在描述合作时, Sennett 说:“互相支持是所有社会动物的基因自
带 的属性,他们通过合作来实现自己单独无法完成的工作。”8 果真如

作 此的 话,我们可以假设协作是人类作为社会动物天生的特征。同时,

接 作为有 文化的动物,我们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我们的

协作方式 也会随之而变。°尤其是当我们说合作是一门手艺(一种需
要通过特殊 技能来创造的社会产物,而这种技能可能增强也可能丢失)
时 , Sennett 提 到 : “ 现 代 社 会 中 的 合 作 活 动 正 在 让 人 们 失 去 技
能。”10 为什么情况会 是这样?答案显然和 20 世纪典型的个体化趋势
有关,这种趋势至今仍然 主导社会。具体来说,这与追求个体自由与
协作规则之间的冲突有关。 为了协同,人们必须与他人达成协议,而如
此一来,会被认为是对个人日 常自由的限制(这里指的是,认为人们有
自由选择如何做事以及何时去
做的观念)。
然而在这个背景之下,我们发现本书所研究的社会创新及其 推动的
协作式组织恰好说明了人们正在重新学习一些技能:越来越多的人不
仅仅重新发现了协作的价值,还在重新学习如何进行协作。社区花 园就
是非常好的案例:要是个人的话,居民如果希望所在小区的绿化更好一
些就只能在窗台或自家小小的家庭花园(如果他们有幸拥有花园)里种
点花草。但如果和别人在一起,他们就可以建造一座美丽的花园。除此
之外,他们还能交朋友,真正成为社区的一员。但是,要这样做的话,
他 们必须在两种对立的倾向之间寻求妥协: 一端是追求个人自由,另
一端 则是追求协作及协作带来的好处。实际上,妥协的结果就是规
则—— 协作的规则。社区花园的案例清楚地说明,人们在选择参与的
同时,也
接受了社区的规则,有了这些规则,才有可能进行协作。
预期结果、协作行动和接受基本规则这几点之间的关系存在于所有
的协作式组织之中。当然,协作的方式由现实条件、希望实现的结果,以
及个人动机决定。但是在所有的案例当中,参与者都表现出他们自愿牺
牲一部分个人自由来换取协作后能得到的成果。在我看来,协作式组织
让社会重获技能的潜力恰恰源自于此,它们让人们学习如何合作建设生
活,同时接受必要的合作规则。 1

协作和协作规则之间的关系本身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它存在已久。
但是,如果我们观察得更仔细些,其中的确有新内容,而且意义深远。在
过去的社区里,社区规则就像社区本身一样,是不容置疑的存在。与之
对照,现在的社区规则必须由参与者通过协商而定(如果有必要的话,之
后还会继续协商)。每一协作的规则都是利益方之间开展对话的结果,
他们完全知晓(或者至少应当知晓)这些规则(表框 5.3)。
所有的这一切在今天都皆有可能,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连接的
世界里。另一方面,并非连接度高就会自动导致协作,也不是说协作就
一定都有用而且会对社会有益。我们知道,互联网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协
作式接触机会,其中有的暖昧可疑,有的甚至绝对有害。互联网也可以
成为犯罪团体、黑手党和恐怖组织的帮手 ,它可以成为 Sennett 所说的
“合
作的黑天使"。"

详细言之,Sennett 认为合作精神的日渐衰落不是当代社会面临的唯
一风险。第二个同样重大的风险是将人们对协作的需求变成集团意识
(tribalism),一种“能够对他人造成破坏的合作交换。”1² 这个风险在今
天 看来相当之大,而且存在于不同的情况之中。最明显的一种情况是,

故意伤害他人为目的的合作(犯罪团伙、黑手党或恐怖组织)。然而在很
表框 5.3
自愿协作

以集体讨论、集体认可的规则为基础的自愿协作,是当下协作式组织的特
征, 也是这一特征使之有别于传统社区。
然而,这个特征并没有将协作式组织与上世纪风行于欧洲以及世界各地的
合 作运动区分开来。合作运动中人们拥有选择的自由,其运行也必须遵循法定
的规 则。尽管如此,这两者之间还是存在着一些重要的差异。20 世纪合作运动
的发展背 景是经济模式,协作规则建立在经济规模及固定的任务分工之上特别
是生产者和 使用者之间的区别明显)。因此,大多数成功生存并兴盛起来的合作
机构逐渐发展 成为等级分明的大型企业,其中的协作接触(在成员、雇员和管理
层之间的互动)渐 渐从一开始的横向直接互动(小规模组织即可实现),变成了
大型工业化机构的层 级式互动(需要中介)。”与之不同的是,今天的协作式组
1 织出现在新时代,规模经 济正在被其他经济形态取代,而新的组织模式已经变得
切实可行而且行之有效。




多案例中我们同样能够清楚地看到,人们以维护自身的独特身份为名联
合起来反对他人(就像某些民族和宗教团体的所作所为那样)。最终,集
团意识的种子遍布于合作所产生的封闭式组织当中: 一个群体与其
他 群体划清界限,而且往往会与他们发生对抗(例如都市部落、小流氓,
甚 至是封闭式小区的居民)。纵观这些案例,在我看来,我们讨论的协
作式 组织也许正是一剂解药,它不仅能够防止合作这一社会技能的丧
失,还
能够避免落入新的集团意识。
总之,所有这些已经展开的尝试表明,协作接触发生的方式可能各
有不同,因此会形成不同的协作规则。它们的可能性非常之广 ,从不对
等的协作(类似于标准型服务)到所有参与者为实现结果而进行的协作;
从规则界定严密的协作(如大型工业组织)到边做边建立规则的协作。

社会关系强度
在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过程里,协作接触下的每位参与者都会建立起
不同内容的关系。此种关系的强度最为重要,也最为明显。因此,在衡
量协作接触的质量,进而衡量以此为基础的组织的质量时,社会关系
的 强度就成为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维度。此种社会关系的强弱决定
了它 们在时间稳定性或流动性方面体现的特征,也决定了它们对群体
之外的
成员是封闭还是开放。
1973 年,Granovetter 提出了社会关系强度(及弱度)理论。¹4 他定
义 了三种人际关系:强、弱、缺失。“关系强度可以根据时间多少、感情强
度、 亲密程度(互相信任)和互惠服务这几个代表特征来进行衡量。
强联系 需要长时间才能建立,而建立弱联系则快得多。”15 因此,关系
的强度和 建立关系所需的时间以及个人承诺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关联性。
这个结 论引申出另一个结论。在协作式组织中,每一个试图让人与人
的互动变 得更加简单、灵活且开放的干预,都会削弱组织中社会关系的 1

强度,也因
此会削弱组织所帮助产生的更广泛的社会结构的强度。
今天出现的协作式组织由各种不同强度(从最强到最弱)的社会关
系所构成。这些关系的特征,部分是由组织所处理的问题 的本质决定的
(很显然,相比组织某个事件,在一栋共同住宅公寓楼或者邻里组 织
里 更有可能建立起稳定而持久的互动)。但是,它还取决于组织背后
的基 本理念的发展方式,即,如何从认为建立强联系是组织的关键 发
展为接
受强弱联系混合的组织形式。
为了进一步厘清这些概念,特别是讨论这些概念在协作式组织中的
运用,我将引用白俊相 (Joon SangBack)在米兰理工大学的博士研究成
果 加以说明。16

白俊相具体研究的是社交媒体对协作式组织的影响。他深入分析
了社交媒体如何出现在新型食物网络中。他对比了两种组织形态, 一
种 是现有的、低技术型组织,数字技术正在让它们变得日益强大;另
一种 是全新的高科技网络,建立在数字平台带来的机遇基础之上。对
我们而 言,这个研究最有趣的结论是,在以社交媒体为基础的高科技组
织中,弱 联系发挥着根本作用;与之相反,在现有的低技术型协作式
组织中,强
联系发挥主要作用。正因为主要由弱联系构成、以社交媒体为基础的组
织更灵活,进入门槛更低(因此更有可能成长和复制)。但也是出于同
样 的原因,它们容易失去原本拥有的通过创造社会关系改善社会结构
的能 力,这一能力是原先那些低技术组织的代表因素。所以,为了支
持这些 组织,主要的设计选择之一是在强弱联系之间寻得恰当平衡。
总结一下,再回到 Granovetter 的观点,要改进我们对弱联系以及它
们在连接的世界里所发挥作用的理解,这一点显然至关重要。17
首先,也可能是最明显的原因是,虽然过去的社会状态或许可以简
略地用强联系和无联系的二元论来形容,这样的情况今天已经不复存
在:在一个飞速转型中的互连社会里,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考虑弱联

1 的功能。


第二个原因,是弱联系让社会体系更加开放、易于交流。再次借用

式 Granovetter 的话来说,当强联系居主导地位时,“信息是独立自足的,

触 经 验不必交换。”这意味着,组织会自我封闭,没有交流,也无法发展。

糟糕的是,这种交流上的封闭有可能导致政治上和文化上的封闭。
重视弱联系的第三个原因在于,它们可以让组织更容易接近,因
为 对个人投入的要求不高。我会在之后的章节继续讨论这一点。讨
论协 作式接触的特征时,简单来说,某些基于强联系的协作式组织的
形式所 需要的个人投入,对很多人而言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并非
人人都有 兴趣参与,也不是人人都会、或者都能够一直参与那些严格的、
要求长期 投入的关系系统的活动。

所有这些都表明,尽管一个健康的社会结构必须要有强联系,但这
不能简单的认为:要促进社会结构,就只需要培育强联系。我们必须在
强弱联系之间寻求适当的平衡:这种平衡能够挣脱 20 世纪现代化大
潮 中典型的个体化趋势(因此也有别于削弱社会联系力量的普遍趋
势),但
又不至于走上怀旧之路,回归到前现代社会的封闭社群。
追求强弱联系之间、以及开放和封闭组织之间的最佳融合,是决
定 一个促进性方案的关键核心,同时也是决定专业设计在这个领域能
够有
何作为的关键问题。
个人关系强度

每个协作式接触都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因此每次接触都需要 一
定 程 度 的 个 人 投 入 和 感 同 身 受 。 借 用 Martin Buber 对“关系
的”(relational) 一 词 的 理 解 ( 表 框 5 . 4 ) , 我 们 可 以 利 用 个 人 关 系 的 强
度来评价协作式接
触中参与者的个人投入和同理心。19

Buber 认 为 , 关 系 ( arclationship) 就 是 人 与 人 的 接 触 , 它 的 本 质 特 征
是 参与、深入、苛刻和冒险 ( 一 个人与另 一 个人建立关系后将向对方
敞开自 己,因而也会变得脆弱)。因此接触的关系强度可能非常不同:在
强关系 中,参与者会非常个人化地孤注 一 掷;而在最弱的关系中,用
Bubcr 的 话 来 说 , 互 动 就 成 了 经 验 : 一 种程式化的交互,其中人与人
之间的接触遵 1
循预先设定的形式。

提 到 这 一 点 , 我 们 不 得 不 说 Buber 是 非 常 明 智 的 , 因 为 关 于 关 系 式
接 触和经验式接触这组对立的形式,他并没有对比孰(前者)优孰(后
者) 劣 。 Buber 认 为 , 生 活 中 存 在 , 而 且 必 须 同 时 存 在 两 种 不 同 的 接 触 。
但 是 , 他 仍 然 批 评 了 当 时 的 社 会 ( Buber 写 于 将 近 一 个 世 纪 之 前 , 但 总
体情况至
今并未得到改善),个人关系式的接触正在被经验式的接触所淹没,这将

表框 5.4
关系与经验

“所有真实的生活都是接触。”Buber 写道。2°接触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种以


个 人关系为基础(他称为“我-你”关系),另一种以经验为基础(他形容为
“我-它” 关系)。关系式接触(relational encounter)是人们面对面地在一起并
且形成一种深 层关系,它需要信任,也意味着亲密;正如 Buber 所言,人们成为
彼此的“你” :这种 接触是人类的人性所致。而在经验式接触 (expericntial
encounter)中人们提供服务。 因此,用 Buber 的话来说,如果每个人都期待从他人
那里得到服务,会导致人们将 对方视为"它",就像可以提供某种经历的实体。

在这个概念模型中,Buber 坚持认为, 一个个体,只有当他(她)与他人建


立关 系式接触时,只有当他(她)带着人性包含的种种不可预知性真正出现在
他人面 前时,才能真正成为一个人。而在经验式接触中,他人成为一个"对象",
因为以服 务的形式发生的接触有着固定的已知流程。
危及我们更深层次的人性。因此,我们需要做的是在这两种接触之间创
造一个更好的平衡。
现在,让我们尝试将这个概念引入协作式接触的讨论当中。我将从
Carla Cipolla 在米兰理工大学的博士论文开始讨论,她的论文在讨论服
务 设计时引入了 Bubcr 的思考。"根据 Bubcr 的观点,我们知道关
系式接 触是人性的深刻表现。由此,人们往往努力去追寻,认为它们
能够提升 生活品质,特别是提升协作式组织和协作式接触的品质。另
一方面,这 种品质需要一定的承诺。 Cipolla 采用这个观点来分析协
作式服务,但这 种思考也适用于所有的协作式组织。她这样写道:
“所有的服务都依赖 于使用者的参与。但是,关系式服务对参与和投
入的要求远远高于其他 类型的服务。它不仅需要积极的操作行为,还
1
需要参与者亲自参与…… 从这个角度而言,‘用户'不仅带来了知识和
协 意愿,而且还带来了构建关 系的能力。”22 不过,关系式服务的本质

式 也有其局限性。就其参与的意愿 和实际能力而言,每个人都拥有资源;

触 虽然这些意愿和能力分布广泛, 但也并非取之不尽。这意味着,人的
一生中不可能在参与的每项活动中 与每个人都建立起关系式接触。他
们必须选择将自己投资在何处。

因此,如果想要扩大协作模式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力,我们必 须
增 加“轻参与”的可能性。我们也必须发展协作的所有方式,从关系式
的到 经验式的协作,以及从关系式和程式化互动的混合体中兴起的各
种协作 方式。23

总而言之,对于在不同领域以不同方式运行的协作式组织,同样可
以根据它所需要的关系强度加以区分。 一方面,有的组织以高强度的关
系式接触为中心,所有的(关系品质方面的)积极因素和(建立并管理这
些关系的)困难并存。另一方面,有的组织以经验,即程式化的互动为基
础,有要完成的任务和要遵循的规则,它们的积极因素与障碍和关系式
服务的积极因素与障碍正好相反(较低强度的关系,但是更容易管理)。
这对立的两极之间又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地带,需要人们去实践和
探 索,在预期成果以及实现路径这两方面寻找更多的可行方案。
绘制协作式接触地图

积极参与、协作式参与、社会关系强度,以及个人关系强度可以被视
为协作式接触的四个特征维度。它们不仅提供了讨论这些接触的语言,
还提供了设计这些接触(或者更准确地说,设计产生这些协作式接触的
条件)的标准。如果我们将这四个维度当做四根轴线上的变量,它们交
叠在一起可以创造出两幅互补的地图。
在这么做之前,有必要记住我们开头提到的一点:协作式接触同样
也是服务接触(因为每个协作式接触的基础是以创造价值为目标的互
动,所以它也是服务式接触)。因此,在讨论协作式接触时,有时我会使
1
用服务式接触的术语。尤其在提到社会参与的角色时,当角色之间存在
明确的差异,我会使用服务式接触的典型术语“提供者”和“使用者”,

请记住,归根结底他们都是服务的共同生产者。

参与者介入的方式: PI 地图
协作式接触的模式多种多样,因此规则也有所不同。高度对称的协
作位于一极,类似于标准服务,它们的规则由同是服务提供者的服务经
营者们制定。对应的另一极点上是以具备更高凝聚力的社 区为代表的
协作式接触,所有参与者在平等的基础上共同制定规则、提供服务(他们
全都是共同设计者和共同生产者)。

这两个极端类型并不能包含所有的可能性:就项目的协作方式和运
作管理方式两个方面而言,两极之间还存在中间的形态。因此,绘制一
幅地图将有助于描述各种可能的领域。根据之前的讨论,我们先基于这
两个变量来绘图:
积极参与的程度。这实际上是指参与者被要求做什么,范围涵盖从
被动到主动的各种程度的参与。在被动式参与中,被动的使用者与
其他主动提供者之间的差别非常分明——使用者接受提供者的服
务。在主动式参与中,参与者带来了自己的个人资源(时间、精力、
注意力和特别技巧),在此情况下,使用者和提供者之间的界线变
得 模糊,使用者同时也是共同生产者。
协作参与的程度。这是指参与者在某种形式的协作中的介入程度
跨度从完全无协作到高度协作:从参与者独自完成所有事情 (作
为 个人被服务或者积极参与)到与同伴一起(横向协作),或者与
其他 社会角色(如专家、机构、协会、商业组织)一起(纵向协作)
来做每 一件事。

把这些特点作为两条轴线,它们互相交叉就形成了参与者介入方式
(participant involvement/PI)地图。地图指明了使用者为实现某个目标
1
可 以采用的不同介入方式,因此描绘了协作式接触的操作特征:它告
诉我



们谁在什么时候做什么(图 5.1)。

这张地图勾勒出四个领域,分别对应四种参与者的介入模式:
A 象限:低度介入要开展的活动和要建立的协作。这是传统的服
务 模式,也是参与者介入度低的协作式组织采用的模式(参与者
仅仅 扮演使用者)。例如,农贸市集上的购买者,或者接受看护服
务的病 人(他们都没有投入到组织或者提供服务的过程当中)。
B 象限:低度介入实际活动,但是高度介入组织的设计和管理所需
的协作。这种模式常见于传统服务和某些共同设计、共同管理的协
作式组织中。例如,和共同运营托儿所的参与者的接触,以及合住
住宅公寓中的住户之间的接触(得到的服务不是他们自己创造的)。
C 象限:在与他人的协作中,高度介入实际活动。这是一些从创
意 社群发展而来并且保持其特点的协作式组织。例如, 一个良心
消费
团体或者一个社区花园中发生的接触。
D 象限:高度介入实际活动,并独自完成。这是自助式服务以及
朝 该方向发展的协作式组织的模式。例如,在汽车分享系统中不
同使 用者(亲自驾车)之间的接触,或者一个自助式食品合作社
的成员
(购买者完全自助)之间的接触。
主动参与

- C
共同生产式
自助式 协作参与

D
共同运营式

被服务式 A

图 5.1 参与者介入方式地图(PI 地图)

当然,如果建构地图的基础仅是四个极点,它只能做出概略的示意。
但它可以帮助我们概括协作式接触的特征,并且描述它们进化的轨迹。
例 如 , 从 传 统 服 务 向 不 同 形 式 的 自 助 服 务 发 展 ( 从 A 象 限 到 D 象 限 ),
或 者向将使用者纳入到共同设计和共同运营的实践过程 发展(从 A
象限 到 C 象限)。相反,我们也可以发现协作式组织的另一种进化轨迹 ,
从最 初需要高度的主动性和协作式介入,发展到需要较少 时间和精力
投入的
形式(从 C 象限到 B 或 D 象限)。

交互品质:IQ 地 图
更深入地观察协作式接触以及接触中发生的交 互活动,可以发现两
种极端模式:在长期承诺和情感投入方面都较少的“轻”接触,以及相反
在时间、长期性和情感方面都要求巨大投入的“重”接触。在这两个极端
之间,就社会关系强度和个人关系强度两方面而言,也存在着各种中间
社会关系强度

C
D
个 人化 强/
程式化
/强
个人关系强度

程 式化 / 弱

A 个人化 / 弱

1





图 5.2 交互品质地图(IQ 地图)

情形。有一张图倒是可以描绘这组可能性,当然,我们必须考虑以下两

个变量:

社会关系强度。这是指参与者之间的社会联系的 强度,因此也表明
协作式接触的本质在时间持久性以及稳固性、流动性和封闭倾向方
面 各 不相同,此间的 差 异 会 从不 存 在 联系 的最 低强度 ,到 存在联系 、
但同时存在形成封闭型社会群体的风险的最高强度。
个人关系强度。这是交互的更深层次的本质,意味着人们带着情感
和同理心角度参与互动的方式。这个变量的跨度从几乎不存在个
人关系因此也是更为程式化的交互,到不太程式化因此更为个人化
(参与者向彼此敞开自己)的交互。

最后得到的地图描绘了交互品质(interaction quality/IQ)的领域:从

参与者的角度来看这些接触表现的不同特征(图 5.2)。
地图凸显了代表不同协作式接触特征的交互活动的本质,同时强调
了支撑协作式接触的社会关系的质量(而协作式接触反过来也会促成社
会关系)。它能帮助我们根据交互的品质界定四种接触类型:
A 象限:低强度个人关系和弱社会关系。这是更为程式化的服务
接 触所采用的模式。例如,快餐店里的顾客和职员的关系,或是
超市
收银台旁的互动。
B 象限:高强度个人关系和弱社会关系。尽管它不要求大量的时间
精力投入,或者承诺参与建设未来(社会关系较弱),这种模式要
求 大量的情感投入,也因此令组织变得更加友好、充满欢乐。例如,
农 贸市集上销售人员和购买者之间愉悦的接触,或是在协作式公
寓楼 里居民的一次集会。

C 象限:高强度个人关系和强社会关系。这是传统社区和草根协 1

作 式组织的模式。例如, 一间合住住宅公寓里的居民会议,或者
良心
消费团体的参与者之间的互动。
D 象限:低强度个人关系和强社会关系(因为它们在一个长期组
织 中不断被重复)。在这个象限当中,我们可以发现高度程式化
的组 织(不论是公司还是机构)中的接触。此类接触还会发生在
已成为 大型实体、拥有较多程式化关系的协作式组织的参与者之间。
例如,
大型消费者合作社雇员之间的互动。

就像 PI 地图一样,这张 IQ 地图不仅在讨论不同类型的协作式接
触 时有用,而且在讨论基于这些接触方式的协作式组织的发展轨迹时
也非 常有用。比如说,在自下而上的组织中,其轨迹有可能从最初的
创意社 群(基于强社会联系和高强度个人关系)逐渐变得开放,降低
了准入门 槛和对情感投入的要求(因此从 C 象限移向了 B 或 D 象
限);或者某种 产生于数字平台的组织,现在尝试通过真实世界中面对
面的接触来强化
个人关系的质量(因此从 A 象限转变到 B 或 C 象限)。
现实中的协作式接触

在将理论分析运用于实际案例之前,我们必须认识这样一个事实:
协作式接触存在于组织之中,而一个组织里往往包含不同的协作式接
触。因此,为了讨论某个协作式组织中的交互行为,我们首先应该更深
入地观察这个组织,并聚焦于组织中发生的各种接触活动。

尽管有可能是某一个接触决定了整个组织的“基调”,但是为了更
敏 锐、更精确地评判这个协作式组织,还是有必要先对组织所依赖的
所有 接触加以考虑。因为正是这些不同接触的共同作用才使得组织
富有吸 引力,或完全无法理解。要更具体地论证这点,更清晰地揭示
1
地图的作
用,我们需要讨论一些真实的案例。




触 家有学生(米兰)
这是一个从各个角度来看都非常有趣的案例,在这里我们要关注的
是它如何推动老人与年轻人之间的协作。它由一个名为“更好的 米
兰” (Meglio Milano)的非营利组织发起,其最初的理念是:在自己家
中独自 生活的老人可以为寻求廉价住处的学生提供住宿,同时获得
这些年轻 人的帮助。这是一个简单的双赢解决方案,对双方都有益处 ,
也充分利 用了现有资源(老人家中多余的房屋和年轻人的精力与热
情)。但是, 要让计划成真,在双方的首次接触和今后的共同生活当
中为他们提供 帮助(这意味着,首先要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和相互信
任)是非常必要的
(例 5.1)。
这个想法获得了成功,而成功的秘诀在于开诚布公地处理不同类
型 的接触的能力:老人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面对面的接触(以及由这
种互 动形成的高强度的个人关系);由专业人士和技术人员提供的服
务,帮 助老人和学生解决接触中有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这是一种更
程式化的 接触)。如此一来,“家有学生”项目对老人和年轻人之间的
特别关系表
现出了深刻的洞察,也对可能出现的困难有着充分的理解:这种理解和
例 5.1
家有学生 ( 米兰 )
“ 家有学生” (Hosting a Student)² 是一个自 2004 年起一直在米兰开展的 项目,由一家

洞察是在建立信任的过程中逐步加深的,同时也随着(将其转化为明确
的促进性方案的)设计能力的增长而提升。25
我们可以把这整个项目描述为一个共同设计、共同创造结果的案
例:作为房主的老人和作为房客的年轻人共同决定如何组织他们的生
活,实际上,他们交换的是服务。他们建立起长期的承诺,向对方坦诚开
放。所以说,在 PI 地图和 IQ 地图中,整个“家有学生”项目可以定位

C 象限。
但是,这项服务的原创性主要并不在于其中的协作式接触,而在于
组织方“更好的米兰”所提供的支持,有了这种支持服务才有可能发生,
而且是以最好的方式发生。这种支持在两类更深入的协作式接 触中得
以彰显: 一类是组织者和老年房主之间的接触;另一类是组织方和学生
房客之间的接触。两类接触存在本质区别,从参与者的介入(图 5.3)以
及交互品质(图 5.4)这两个角度来看,都导致了不同的结果。
作为一种处理关系式服务的复杂本质的方式,“更好的米兰”提议将
老人(翻新过的)家变成一个可以容纳积极的、协作式的个人接触的自
由空间,虽然这一点无法被设计,但确实有可能发生。与此同时,它还提
主动参与

C
D 自助式
共同生产式
协作参与

2
共同运营式

被服务式 A






1 房主一房客/家

2 房主一组织者/办公室

3 房客一组织者/办公室

图 5.3 “家有学生”的 PI 地图

出了为年轻人和老人提供适当的、更程式化的支持(这一点的基础正是

那些可以被定位在 PI 地 图 B 象限和 IQ 地 图 A 和 D 象限内的接触)。


总之,为“家有学生”项目中的老人和年轻人量身定制的情形可以被
统称为有支持的关系式接触 (supported relational encounter)。 这种接触
中 的参与者就像马戏团高空秋千上的艺术家:在知晓存在安全网(支
持服
务)的前提下,他们可以冒险(关系式接触内在的风险)。

公园坡食品合作社(布鲁克林,纽约)
这是一家由合作社所有并经营的食品商店,合作社成员以投入自己

的劳动的形式参与(每月数小时,日程灵活)。这种参与行为具有双重目
社会关系强度

D C
个人化 / 强
1 程式化 / 强
3 个人关系强度
2
个人化 / 弱
B
程式化 / 弱

1 房主一房客 / 家

2 房主一组织者/办公室
房客一组织者/办公室

图 5.4 “家有学生”的 IQ 地图

标:既希望对食品合作社的活动做出具体贡献,又希望能够建立起彼此

的信任和友好关系(例 5.2)。
在我看来,这是协作式组织的又一佳例,它达到了有社会价值的目
标,却不在社会关系和个人关系强度这两方面要求过高的投入。实际上,
它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合作社成员的工作成果,还在于这种工作为成员们
创造了一起社交的场合(图 5.5 和图 5.6)。

从为成员提供高质量的食物这个主要目标来说,食品合作社是一种
自助式服务。因此它位于 PI 地 图 的 D 象 限 和 IQ 地 图 的 A 象限。
但因 为它是一个合作社,所以我们可以预见到其成员会以某种形式参
与经营
管理,而且这种参与采用的还是协作的方式。这类接触位于 PI 地图的 B
例 5.2
公园坡食品合作社 ( 布鲁克林,纽约 )
该项目在自己的网站上这样写道:“公园坡食品合作社 (Park Slope Food Coop) 是社员
合作社规定每个人都必须贡献一定的时间和劳动,其中有两个原因:为食品 合作社的
多亏了这种方式,公园坡食品合作社成为了一个通过融合不同类型的接触设 计促进





象限,它的社会关系是随着时间推移逐步建立起来的,但总体而言比较

正式,因此位于 IQ 地 图 的 D 象限。
除了这些因素,与其他成员共同工作几小时的要求创造了积极的协
作参与的机会(PI 地 图 的 C 象限),正是在这里诞生了充满欢乐的时

(IQ 地 图 的 B 象限)。
总之,我认为这个项目是一个“轻项目” ,不仅是因为它只要求参与
者每个月贡献非常有限的工作时间,还因为它有一个由共享的规则和 明
确的角色构成的框架。这就降低了接触时的个人关系强度,也不会要求
人们过多投入。准确地说,只要愿意的话,食品合作社的成员可以建立
人际关系。实际上,现有的条件足以激发这种可能性,但采用的却是一
种温和的方式:这么做很容易,但是没有人会被迫与他人交往。
总而言之,整体位于 IQ 地 图 A 象限(弱社会联系和低强度个人关
系)的协作式组织如果要实现协作,必须要有清晰的流程,保证参与者都
主动参与

C 共同生产式
2
自助式
3 1 协作参与
共同运营式

被服务式

1 成员一组织者 / 购买

2 成员一成员/实际操作事务

3 成员一组织者/管理事务

图 5.5 食品合作社的 PI 地图

知晓他们应该完成的内容,也了解他人会做些什么。当然,对于发生在
PI 地 图 D 象限内的主要接触类型 (食品合作社案例中,每个人都知 道
在 商店里购买或者销售食物时,要做些什么,应该怎样去做 )而言,这
一点 完全正确。对于各种补充类型的接触,也就是位于 IQ 地 图 B 象
限内的 各 种 接 触 , 情 况 也 当 如 此 ( 在 这 个 案 例 中 , 是 成 员 履 行 工 作 职
责 时 的 情 形 ): 这 种 接 触 为 互 不 相 识 的 人 们 提 供 建 立 愉 快 关 系 的 机 会,
因 此 对 每 个人来说,也必须明确谁在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在公园坡
的案例中, 有了清晰的流程才能创造个人关系式互动的环境。换句话
说,之前素未
谋面的人们要建立起某种关系, 一定程度的程式化是必需的。
社会关系强度

D C
程式化 / 强 个人化 / 强
3 个人关系强度

1 2
程式化 / 弱 个人化 / 弱

B
1 成员一组织者 / 购买

1
A




2 成员一成员/实际操作事务
3 成员一组织者/管理事务

图 5.6 食品合作社的 IQ 地图

形形色色的协作式接触
从各种已知案例来看,协作式组织的理念 ² 可通过不同的方式去
实 现,每一种方式都不同程度地融合了各种协作式接触,而我们之 前
讨论 的 四 个 维 度 可 以 体 现 这 些 接 触 的 特 征 。 现 在 让 我 们 以 社 区 支 持
农业的
概念为例稍做演示(例 5.3)。
社区支持农业 (Community-supported agriculture/CSA)的基础是 一
系 列协作式接触,其中一些是 CSA 本身得以运转的根基,而另一些则
是辅 助性的。就参与者的介入 (参考 PI 地图)而言,主要的协作式接触
包括: 传 统 的 服 务 式 接 触 — — 用 户 每 周 收 到 一 盒 产 品 (A 象 限 );
共同经营式
接触—— 当参与者加入企业的管理并且共同投资农业生产时(B 象限);
例 5.3
社区支持农业
社区支持农业 (CSA) 是一种直接对接农民和市民的食品生产和销售系统。
它的根本目标是分担农业生产的风险并且共享收益。实际上,市民和农民在生产
过程中变成了合伙人。 CSA 会员在一季之初预付一笔费用,确保获得相应比例的
收成 ( 根据会员农场的生产情况,每周收到一些水果、蔬菜或其他产品 ) 。有些农
场还希望市民能够参与一些农业活动。有些是帮助种植粮食,这是 CSA 的核心;
有些则是辅助性的工作,比如加工产品,提供住所,开设餐厅,或者组织园艺课程
尽管现在所有 CSA 企业都使用信息系统来支持和协调活动,有些企业依然主要
基于参与者之间面对面的接触,而另一些企业自成立之初起便主要倚赖数字平台
来运行。
和许多社会干预一样, CSA 的起源也颇具争议。接受度最高的说法是,它起
源于七十年代的日本或欧洲,八十年代在美国得到了大力发展。无论如何,自那
以 后 CSA 风行全世界,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名为 "URGENCI" ( 城乡网络:为市民
构建新的交换形式 ) 的国际化网络。

共同生产式接触——当他们在种植培育的某些阶段进行协作时(C 象
限);自助式接触 -当他们被分配到一棵树并可获得这棵树上的
果 实时,或者被分配了一片地并可在此种植自己的菜园时(D 象限)。
这是 一张开放的清单,它还可能包括伴随着餐饮与旅游或者文化及教
育活动
发生的各种接触。
在这个概略的理论框架中,发挥作用的变量是接触的类型、它们的相
对重要性,以及接触的深度。从操作的角度来讲,不同的潜在组合会产

完全不同的方案,它们或多或少会受到某些潜在利益相关群体的欢迎。
除此之外,让我们将焦点从操作方案转移到交互品质上:对每一种
可能的接触而言,都可能存在着以不同方式组合的互动。显然这大大扩
展了可行方案的空间。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要在这样一个巨大的空间里
对一个方案作出定位(即在 PI 地图和 IQ 地图中定位),需要一系列有
关 解决问题和意义建构的设计决定。在(从创意社区发展而来的)自
下而
上型的协作式组织中,这样的选择往往基于直觉判断。另一方面,如果
有某种自上而下的干预去提升现有组织、或者创建一个全新组织,这
样 的选择往往是有意而为的,会使用专业设计的文化和工具。29 在此
过程 当中,非常关键的一点是明确区分协作式组织的概念(即潜在的
工作模 式)以及数不胜数的实施方式。这意味着设计师能够、也必须
做的不仅 仅是参与创造新概念,还要将概念变为现实,以满足各种需
求并且适应 各种不同的意义体系(这是专业设计在设计文化和世界
观的基础上可
以、也必须作出的贡献)。
关于如何做到这一点,我们之后再接着讨论。现在我想回归最开始
的问题,有关生活项目以及它们和协作式接触之间的关系。每一种组织
概念都有可能产生大量不同的提案,其中融合了不同模式的接触活动,
1
也包括不同的交互方式,在我看来,这些提案都是积极的 ,都有机会得到

作 发展。实际上,这种多样性可以让更多的人选择贴近自身需求和可能性

接 的方案:有了多样性,人们能够根据自身的文化兴趣和重点决定自己的

物理资源、关系资源的投向,同时也能够决定在哪方面选择低投入度的
协作形式。
作为结论,我认为,实现提案的多样性以及做事方式的多样性,可以
对协作这个概念进行新的扩展:它是一种以协作式接触的生态系统为
基础的、分散而多样的协作,并且对个体投入的要求各有不同。30 在
眼 下,如此分散而多样的协作还只是一种可能性。但是,就像在这里
发生 的许多其他事物一样,社会创新正在让这种可能性变得随处可见
且触手
可及,它为探索新方向提供了土壤。

1 Richard Sennett, Together: The Rituals, Pleasures, and Politics of Cooperat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2),5.Sennet 所用的“合作”一词,我用“协作”加以替
换。 在某些特定的场合,这两个词语可能体现不同的含义,但是在本书当中,我将它们视为
同义 词,就像我们通常在谈话中会把它们混用一样。
2 Anna Meroniand Daniela Sangiorgi, Design for Services (London: Grower, 2011).
3 传统上,对于标准服务而言, 一次服务接触是指顾客和服务进行互动的时间段。这包括顾
客与联络顾客的职员、机器、自动系统、物理设施,以及其他提供服务的任何可见元素之
间 的接触。它涵盖了提供服务所需的所有活动。G.Lynn Shostack,"Planning the
Service
Encounter," in John A.Czepiel, Michael R. Solomon, and CarolF.Surprenant,eds.
The Service Encounter (Lexington, MA:Lexington Books,1985),243-254.

4 在这个概念性框架中,传统意义上的“标准服务”是极度不对称的服务互动,其中的协作仅
仅在服务的提供者和服务的受益者(用户)之间发生。对照这种标准服务,我们可以发现
有 越来越多的新型组织(协作式组织)建立在一种更为对称的服务互动基础之上(因为不
同 角色之间的差异消失了,而参与者同时也是服务的共同创造者),以这样的交互为基础
的服 务接触显然更具协作性。

5 共同生产这个概念也可以帮助我们在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过程引导一场关于政府、个人和
社区的角色的大讨论。共同生产的服务不会降低公共机构的重要性;它们只是改变了公共
机构的角色。公共机构不再是服务的(主要)唯一提供者,而是作为共创者成为普通市民
的 积极合作伙伴:这些机构有能力支持、启动并引导市民的参与(在知识、经验和直接参
与方 面最大程度地发挥市民的能力)。

6 Martha Nussbaum and Amartya Sen,eds., The Quality of Lif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introduction.

7 同上。 1
8 完整的引文是:“大猩猩互相梳毛,孩子们建造沙堡,或是男人和女人们垒砌沙包抵御洪水,
这些活动中都存在这样的行为。之所以清晰可辨,是因为互相帮助的基因存在于所有社
会 动物当中;他们互相合作来完成不可能独自完成的事情。"Sennett, Together,5.

9 Sennett 在讨论协作时,完全没有对传统社会一往情深的怀旧(他称之为“在神奇的过往,
似乎每件事情看起来都注定会更好一些”的态度)。相反,他强调如果合作一直都伴随着人
类的存在,重要的就在于去理解合作已经呈现出的不同面貌,以及它当下正在呈现的面貌。
同上,9。
10 同上,7。
11 同上。
12 这里,我并不是要说 20 世纪的合作社和任何其他类型的企业一般无二。实际上,很多合
作 社在其一般政策方面,还保留着某些自身最初的社会价值。
13 Sennett, Together,5.

14 Mark Granovetter,"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8,no. 6(1973),1360-1380.
15 同上。

16 Joon Sang Baek,"A Socio-Technical Framework for Collaborative Services: Designing a


Digital Platform for Collaborative Communities," doctoral thesis, Politecnico di
Milano, February 2011.

17 强联系和弱联系的概念,以及寻求两者最合适的组合方式的需求,这两个问题在谈及网络
的扩散及其在社会和协作式组织中的渗透(这与我们格外相关)时尤为明显。 一旦成为
人 们关注的焦点,这个概念化过程显然具备更普遍的价值。对我们而言,这一点特别有
助于 我们讨论当人们协作的方式发生调整(往往是由于实现性方案的介入而导致了这
一调整) 时组织如何改变这一议题。
18 Granovetter,"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19 Martin Buber,/and Thou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96),62.

20 同上。
21 Carla Cipolla,"Designing for Interpersonal Relational Qualities in Services," doctoral
thesis, Politecnico di Milano,2007; see also Carla Cipolla and Ezio
Manzini,"Relational Services," Knowledge, Technology and Policy 22(2009),45-50.

22 Carla Cipolla,"Relational Services and Conviviality," in Satu Miettinen,ed,


Designing Services with Innovative Methods (Helsinki:TAIK Publications/University of
Art and

Design Helsinki,2009),242.
23 “关系的”这一形容词已经被引入关于福利问题(关系福利)以及整体国家(关系式国
家)的讨论中。值得一提的是,Geoff Mulgan 和 Mark Stears 曾经探讨过“关系式国家”。
Geoff Mulgan and Mark Stears,in Graeme Cooke and Rick Muir,eds, The Relational
State: How Recognizing the Importance of Human Relationships Could Revolutionise
140
the Role ofthe State (London:IPPR,2012),(http://www.assetbasedconsulting.net/

作 uploads/publications).对 Mulgan 和 Stears 而言,“关系的”一词指的是积极参与和共同

接 创造的所有形式。我则倾向于采纳 Buber 的定义,从“关系式的/经验式的”这两极来理
触 解 “关系的”真正内涵,并且用另一对能够体现操作层面参与度高低的两极来讨论参与
和共同 创造。
24 Carla Cipolla,"Solutions for Relational Services," in Satu Miettinen and Anu Valtonen,
eds,, Service Design with Theory: Discussions on Change, Value and
Methods (Rovaniemi: Lapland University Press, 2012).

25 同上。

26 http://foodcoop.com.

27 “协作式组织的理念(或想法)”指的是一种有关组织的假设,这种假设至少在理论上可以
根 据其潜在目的和组织以及经济模式来判断是可行的。

28 http://www.urgenci.net.

29 从专业设计的角度来看,这种设计属于服务和交互设计,然而,这种需要对整个组织进行
设 计的活动需要战略设计的技巧和专业技能。

30 这种选择的多样性的积极意义还有另一个原因:由于建立在一系列战略及问题的解决方
案 的基础之上,它有助于创造一个更加复杂的社会技术和多元逻辑体系,这种体系因此也
更 具弹性。
第三部分 让事情发生
第六章 事情的视觉呈现和形态呈现

人们对自己所从事的生活项目是否可行的判断取决于他们对自己
所处环境的认识:从特性方面,我们将之称为生活项目的“赋能生态系
统"。人们生活在这种生态系统中,相互合作,行为周而复始。专业设计
如何能够有益于这种赋能生态系统的提升呢?此问题的答案并不在于
那些试图改变事物状态的方式方法。而在于如何将事物进行更 好的视
觉呈现。要将一个人的生活项目引向与主流的做人行事所不同的方式,
要让他愿意采取积极的合作行为,取决于个体对于事物状况的判断以及
对于机遇的把握。因此,我们研究的第一步就是:个体如何理解当下的
复杂性,以及如何感知影响当下的那些变量因素?个体如何将观点和愿
望表达清楚?个体如何拥有想象力?简而言之,如何引导社会个体关注
未来?

地图法与放大法

如何通过设计实现视觉呈现是一个宽泛的问题,从目录、指导手册、
地图到信息图示系统等的设计也在此问题范围之内。在这里,由于我们
面对的问题及解决方案非常复杂,那么,如何让人们接触这些问题并掌
握答案相关的信息就变得非常关键。我们可以针对某一特定区域的显
著特征以及物理和社会资源绘制地图,也可以针对高度复杂的社会技术
现象绘制地图。
“通过重新整理数字数据,重新解释定性信息,利用地理坐标标明信
息,进行可视的信息分类,我们可以建立一种视觉呈现的图表——借助
图表理解信息——用于描述并揭示复杂系统中隐藏的联系。这个视觉
呈现过程是开放包容的,保留了对复杂现象的多种诠释”。'这是米兰理
工大学设计系研究实验室 Density Design 呈现作品的方式。与此类同,
Bruno Latour 和一些研究者 ² 围绕“呈现”所进行的哲学和实践探索
同样 也值得注意。自不必言,从各种角度来说专业设计对于上述主题
的作用 都至关重要:首先,如 Latour 那样,可以用于讨论民主和复杂社
会,其次,
1
更加具体一点,可以为人们提供用于指导各种项目的工具。

情 这里我们必须考虑另外一组与社会创新设计的关系更为直接的视

视 觉呈现方式。它们千差万别,但又有相似之处:其中视觉呈现的 过程

呈 同 时也直接成为社区营造的工具。






地图法与场所营造
首先我要介绍一个成立于 1995 年的非营利组织“绿色地图系
统” (Green MapSystem),自成立之日便致力于通过制作当地地图的方
式提升
可持续社区发展的全面参与度(例 6.1)。
二十年的经验表明,这种制作地图的方式——无论是最终完成的绿
色地图还是制作地图的过程——所产生的效果都远远超越了地图本身
的功能(尽管从传统角度来看,这些地图也非常重要):“我们支持本地
化的绿色地图项目,因为它们创造了能够改变人们视角的社区‘肖像',
这些肖像既可以为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又可为本地居民和游客提供
实用的指导。”3 制作社区肖像强化了本地与国际之间的可 持续发展
的 网络,扩大了人们对更健康的绿色产品的需求量,并且有利于成功
项目 的复制和传播。无论是从广义上来说还是针对我们眼下的讨论,
这个案
例如此有趣的原因,并不仅仅在于这种地图将某一城市或地区中的可持
例 6.1
绿色地图系统,全球

"绿色地图"是基于当地的、以环境为主题的一系列地图,采用通用的标识
系 统、可调整的地图制作资源,并且基于非营利组织绿色地图系统提供的交互
式绘 图平台来实现。绿色地图遵循制图学的原则,标出某一社区的自然、文化
和可持 续资源,如回收中心、文化遗产、社区花园,以及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同
时也会标 出有毒废弃物存放点在内的各种危险地点。这个运动始于 1995 年的
纽约,如今 已经扩展至 65 个国家的超过 885 座城市、乡镇和村庄。它的总
体目标是“将蓬勃 兴起的地方化'、绿色发展和生态旅游运动结合起来,在
全球范围内促进围绕本 地环境、气候和公平等重要议题的广泛参与。”4

每张绿色地图都是一个本地化项目,由在当地社区生活或工作的人们创造。
每个项目都独立管理,参与的团队会分享经验以帮助他人。 1

所有的项目都可以从 GreenMap.org 不断发展的工具中心、绿色地图系统


的 其他成员,以及全球办公室中获得帮助。2009 年,开放绿色地图(Open
Green Map)正式上线。如今,40 个国家在使用这个以开源技术和类似谷歌地
图的测绘 技术为基础的地图制作网站。“开放绿色地图”致力于创造“一个每个
人都可以分 享与当地各种绿色场所相关的个人观点、图片和影响力的互动空
间"。

续发展问题清晰而有效的呈现出来,还在于它创造了一个让非专业人
士 也能够制作地图的开源工具系统,将地图绘制过程转换为社区营造
过程 及场所营造(placc-making)过程:这个过程通过把一个空间与所
在社区 连接起来创造出新的(重生的)场所感。“许多社区地图项目,
一旦以包 容的、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以及社区、机构和私营部门之间多
元的伙伴关 系为基础,就能有效地在学习和规划、空间和场所之间架起
桥梁。”5(我 将在第十章继续这个话题。)

放大法与动态化
视觉呈现作为社会组织工具来应用的第二种方式,我们或许可称之
为放大弱信号(wcak signalamplification)。它关注那些鲜为人知的案例,

注这些案例的特征、结果和潜在价值。通过这些案例借助社会认可的价
值观引发更多的对话和讨论。实际上,这也是一种设计干预。因为它不
仅需要设计传播载体,呈现那些可能会一直被隐藏的案例,还因为在呈
现案例之前,需要首先从众多案例中筛选出哪些案例,而这就是设计选
择:选择社会动态的衡量标准,并基于此标准来“提取”那些有前途的
案 例。 ⁶像许多其他设计活动一样,这样的事情本身并不需要由设计
专家 来执行:收集一些初步的项目案例,让更多的人可以了解它们,
并挑选 出一些潜力案例,整个流程可以由任何一个有意愿和好奇心的
细心人来 完成。但是,专业设计在更有效地扩大这些微弱信号以及激
发更多社会
对话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
这个目标可以通过一些相对简单的行动来完成,例如,为准备录入
指定档案的案例准备汇报格式。但是,也可能需要一些复杂的设计举措,

情 将设计的特定传播载体(网站、影片、展览或节日活动)和活动的组织

视 联 系起来举行共同交流、共同创造的活动(工作坊、研讨会、课程),从而,



一 些合适的案例可以激发新的举措,并为其指引方向。


态 DESIS 案例库就是上述方式的一个应用案例。该项目旨在向世界

现 各 地的设计院校搜集社会创新设计案例,建立案例库,并举行特定的
活动 展示评价这些设计案例。 ⁷另外还有一个更为复杂的活动,透过
它能够 更清楚地了解放大弱信号在推广新项目方面的战略意义。这就
是“放大
创意社区”项目(例 6.2)。
项目的协调人 Eduardo Staszowski 和 Lara Penin 写道:“草根创新
实践 常常不在普通大众的关注视线之内。它们需要被人知晓,需要被
‘标准 化'以获得人们对其有效性和可达性的认可。为了实现这个目
标,项目 试图通过所谓的‘放大'方法来进行定义和实验。”8 该项目
运用了不同 的设计战略,例如以互动的方式展出在研究地区进行的创
新实践:“展 览……不仅是展示最终结果的地方,它更是一个研究工
具, 一种与承载 了地图绘制和设计活动的当地社区的互动方法,但是,
它的内容在展览
之前、之中和之后都可能发生改变。”9
例 6.2
放大创意社区,纽约
纽约的“放大创意社区”项目采用创意本地化的方法来带动纽约向可持续发 展城市转型
项目的发起是因为目前可持续的社会创新活动尚未成气候,大多是些私人组 织的小团体

创造故事

有一种工具能够帮助我们处理复杂的主题,把当下和我们所希望的
未来融为一体,那就是讲故事 (storytelling): “这是一种特殊的叙述结构,
有特定的风格,有固定的角色,叙事有始有终。通过讲故事,我们分享

验,传递积累的智慧、信仰和价值观。"1
讲故事是一种古老的活动,但在今天它变得尤为重要。它帮助我们
传播今日协同设计过程中必须经常面对的复杂理念和价值观。新媒体
的出现也使得内容生成变得更加容易,因而越来越多的人 已经成为某种
意义上的故事讲述者。2 与此同时,正因为人们讲故事的能力大大增强,
设计专家的用武之地也大大增多。我的意思是,设计专家既可以通过
整 合技术和专业技巧,从技术角度提供支持;也可以指出社会和环境
方面 的敏感内容,从文化层面予以支持。与此同时,他们还可以帮助
投身社
会创新的人们认识到这一工具的价值,不断寻找新的应用方式。
重建本地特征
米兰理工大学设计系的研究小组 Imagis 联合米兰市议会一起推广开
发的“想象米兰”(lmagincMilan)项目,是一个重建本地特征的实例(例
63)。
“想象米兰”是一个重要的项目,其目标是自下而上地重建某些城市
街区的特征(identity)。 项目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拍摄了一个由当地市民
们讲述自己街区故事的短片。通过讲述各个街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市民们呈现了一个丰富、立体、完整的城市愿景。像许多其他案例一样,
此案例证明了故事讲述,特别是故事视频能够帮助重建人们和他们的生
活空间之间的关系,进而重建场所的概念。

150

数字化叙事

情 另一个采用视频来讲述本地社区故事的案例叫做“生活故事”(Life



Storics),这是由“移动促发展” (Mobilefor Development,全球移动运营商

现 协例会6.3
GSMA 的一个部门)创作的一系列视频。13 在生活故事的官网上,



有都市叙事,米兰
呈 “ 想象米兰”是一个教学和研究项目, 2009 年由 Imagis 研究小组在米兰理工 大
一个超大的视频目录,收录的都是在服务程度不高的社区当中如何应

用移动技术解决明确的具体问题的故事。15 所有的故事都表述了一个
积 极的愿景——技术(尤其是移动电话)能够帮助解决困难,特别是
在艰 苦的情况下解决困难。当然,每个解决方案在社会和文化层面的
现实影 响还有待进一步证实,但是,故事传播的有效性立竿见影。运
用这种方
式呈现的解决提案远比用其他方式呈现来得更容易理解、更有吸引力。
对于感兴趣的国际公众而言,这种做法的有效性很容易证实。但
对于那些与问题和可能的问题答案直接相关的本地居民来说,情况却
不是这样。 一方面因为视频语言是英语,另一方面则因为视频的风格
和拍摄方式都带着本地社区之外的职业电影人的印记。有没有可能以
直接相关人的第一人称来讲述故事,运用新媒体,但又使之符合当地的
文化特色呢?类似上述案例的情况下,这一领域内的实验意味着要证明 1

从口口相传的故事传统 (在一些社会中仍然存在 )有可能转换至现代


故事传播方式,而这种转换过程要能够应对各种因变化而引起的问题,
同时要得到新媒体的支持(这可以被视作一种文化上的跨越/cultural
leapfrogging) 。16
印度的“故事银行”(StoryBank)项目就是此类实验的例子之一。项
目由数字世界研究中心 (Digital World Rescarch Center)的 David Frohlich
负 责,其合作伙伴包括几所英国大学和印度的一家名为“声
音”(Voices)的 非政府组织。””该项目的目标是验证新媒体能否“支持
非文本信息共享”, 以及如何做到这一点。用项目团队的话来说,“我们
想知道,拍照手机的 应用程序能否让人们在不使用文本的条件下创造
影音故事,并在社区内
分享”(例 6.4)。18

结果表明,“社区里的各种人群都可以使用该系统,人们还对系统采
用便于获取的形式呈现社区发展信息的能力表示出认可。”研究团队成
员总结道:“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实验,今后更复杂的故事创作形式还可
能在更大的网络上传播。"在讨论这种方式的可能性时,19 还有一个
目 标相似的案例。南非开普半岛大学(Cape Peninsula University)的设
计教授
Mugendi M'Rithaa 说:“我必须承认,到目前为止驱动我们的是爱好和热
例 6.4
数字化叙事,布迪克特 (Budikote), 印度
“ 故事银行”项目试图验证拍照手机用于创作影视故事,并把故事分享到一个 村



的 情,而不是知识。接下来我们会说:我们有一个好故事,但我们还需要



一些技术支持让故事讲得更有效果。”2





混合现实

专业设计能够让讲故事的手段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它起到的作
用并不局限在叙事技巧方面,它也能对文化氛围产生影响。如上述案
例所清晰展示的那样,故事之间的区别很大。有些故事与真实经历相
关(实际上这类似于纪实);有些故事则表述愿景及可能实现又未存在
的一些答案;另一些故事则表现综合了现实和想象的混合现实(hybrid
reality):23 “我们可以把模拟方案和方案原型当作现实的对立面,它们

绘的是我们通过创造力和想象力再次制造和发明的现实。”24
这些尝试显然会在社会对话中引发伦理问题,质疑故事的意义和
作 用,以及它们所表现的混合现实:“讨论讲故事在社会创新设计中
的作 用,意味着……要注意故事讲述的方式,既不能被认为是操纵诱
导,又
必须避免让它沦为形式工具。”25
显然并没有唯一确定的方案可以确保正确使用(不操纵诱导)讲故
事这一工具。不过在我看来,有一个举措可以降低这种风险:永远将故
事的动机、内容的本质以及采用的叙事模式清晰地传达给信息的接 收者
们。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要平衡故事中的情绪部分,以少许冷漠和
更加理性的方式讲述故事,这种情况下,故事及其传达的内容就会更具
有可辩论性,就能激起更多的关注和讨论,从而实现其根本目的。方式
之一,是设计一种更宽广的情景框架,让故事在此框架下引发更丰富、更
吸引人和更具有建设性的讨论(换言之,降低模糊和误解的风险)。

建立情境
153

为了与他人协作,人们必须对要做什么以及如何去做有着相似的愿
景。因此,行动者们的共同愿景(关于未来的整体愿景,以及处理某些特
定问题的愿景)是确保社会创新处于一个有利环境的必备元素之一。但
是,这些愿景不会凭空出现:它们是社会对话自然而然的产物。而建立
情境是推动社会对话过程的有效方式。
情境 (scenario)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含义。在这里,情
境 指的是一种人为设计的传播载体,用于推进社会对话中的行动行为,
其 目标是为了实现一个更有效的协同设计过程。因此,我们讨论的是
设计 导向 (design-orienting)的情境:在某些特定条件得以实现的假设下,
一种
关于事情可能会怎样、能实现什么以及如何实现的愿景。26

以设计为导向的情境
从这个角度来看,情境是对世界的某种愿景,这个世界不仅有别于眼
前,而且有可能实现,至少对有些人来说,这是他们想要的世界。要表明
这种愿景的可行性,需要指出实现愿景必须采取的主要步骤以及愿景背
后的价值观。情境所描述的想法实际上可以激发很多讨论; 一旦被提出,
不同的对话者可以指出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为了实现愿景是

赞成或反对某一措施。这就是为什么情境能够成为社会对话的有用工
具。必须补充的是,为了真正有效地支持社会对话,情境往往应该不止一
个;至少原则上来说,所有情境都有可能实现而且可以被接受(表框
6.1)。
总体而言,在决策过程中,情境的有效性会随着争辩的激烈程度、系
统的复杂性以及所涉及的(或将要涉及的)参与者人数的增加而增加。
事实上,系统中元素的数量越多,元素之间互相依赖的程度就越深,而这
种背景下的变化也就越快,而且越不确定。因此,很难针对我们所面临
的现实情况建立一个模型。此外,参与决策/设计过程的人数越多(系
统及参照背景越复杂),就越难实现观点分享和价值沟通,而这又是整个
流程的基础。当这些限制条件出现后,建构情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克服
直觉和过度简化的模型的局限,还能方便人们做出清醒的选择,并且在
协同合作中维护自己的选择。
1
事 在这个大框架中,建立设计导向的情境是为了促进设计过程(即,情


视 境对应的是特定问题和它们可能的解决方案)。不过,它们也有助于创



和 表框 6.1

态 设计导向的场景


设计导向的各种情境是一系列清晰明确的愿景,它们的目标是催化设计过程
中各个参与者的能量,从而达成一个共同的愿景,进而将参与者的行为导向一个
方向。情境有三个基本部分构成: 一个愿景、 一个动机和一个策略。这三者构成
了情境的体系结构。

愿景:情境最特别的组成部分。它回答的是“如果……,世界将会怎样?”这个
基 本问题。答题的方式是讲故事以及/或者描绘"如果发生一系列事件
的话 事情可能会怎样"。

动机:这个组成部分用于评价情境存在的合理性,并赋予它意义。它回答的问题
是:"为什么这个情境是有意义的?"它理性地解释在建立情境时我们想做
什么,前提是什么,已经采用了哪些方法,以及最终如何评估各种替代提议
(即,标准和工具是什么)。
策略:这个组成部分为愿景增添了连贯性和可行性。它回答另一个基本的问题:
“我们怎样才能使其发生?”不同的情境基于不同的策略,策略是为了实现
情境必须完成的一些主要步骤。
造一个更有利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大环境:在社会对话中注入有
关本地区(一个居住小区、城市或地区)的未来或者大型社会技术体系
(如健康系统,教育系统或交通系统)的话题。在创造有利环境的(也是
我们更为关注的)方面,建构情境可能会发生在一个非常有趣的过程
之 中,以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方式呈现一组已经存在、鲜为人知,但
大有
前途的案例。
2008 年在法国圣艾蒂安(SaintEtienne)发起的一个情境建构项目
能 够更具体地说明我的观点。当时,圣艾蒂安设 计城委托 John
Thackara 负 责协调一个名为“城市生态实验室”(City Eco Lab)的项
目。项目的核心 是一个为期两周的展览,目的是向更多观众展示发
生在这座城市或者 城市周边的一些相关案例。项目希望借此机会让 1

圣艾蒂安的市民来关 注这些案例,如有可能,让市民们发起一些类似
的新项目。这个项目还 包括一个情境建构过程,由 FrancoisJcgou²
负责创意和协调。过程始于 一个非常笼统的问题:“在圣艾蒂安,更
为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样 的?"为了激发相关问题的讨论,设计师
邀请了六个家庭,要求他们去想 象如果自己的生活如展览中案例所描
述的那样,会是怎样的情况,然后
设计师用这六个家庭的故事建立起一系列情境(例 6.5)。
得到的结果是三个以一系列小故事为基础的情境,正如 Jcgou 所说,
混 合现实已经真实到足以让我们质疑自己的生活方式,但它们同 时又
保持 充分的开放度,允许我们对其加以调整代入到自 己的生活中
去。”28
城市生态实验室提出的情境是典型的基于社会创新的情境。它们
是涵盖在一个大故事背景下的一系列小故事,大故事表达整体的愿景,
而具体的小故事则展示特定的案例。尽管是虚构的,但所有的故事都非
常真实(在城市生态实验室的案例里,因为人物和地点都是真实的,而
提出的协作式解决方案也真实发生在这座城市或别的地方)。把几个不
同的案例融合在一起,以仿佛就发生在日常生活(案例中是圣艾蒂安几
个家庭的日常生活)中的面貌来呈现,就是一个可能但尚未实现的未来:
只要所有的项目按照设计的地点和时间正常进行,这种生活就可以
例 6.5
城市生态实验室情境系列,圣艾蒂安

城市生态实验室是一个协同设计项目,其目标是在法国的圣艾蒂安创建
可持 续生活方式相关的情境。该情境建构活动是一个大型计划的一部分,
都被纳入 2010 年圣艾蒂安国际设计双年展中。

为了创建这些情境,设计团队邀请了六个家庭参与创造照片故事集。他们
被 要求想象自己加入了不同的协作式组织之后的生活。这些协作式组织从
事的领 域包括食物、交通、水和能源消费,它们从圣艾蒂安 50 多个项目里被
遴选出来,有 些虽不成熟,但已具备雏形(案例包括高产的都市菜园,低能耗
食物储存,社区堆 肥计划,隐藏河流再发现,住宅小区能耗图表,非机动车快
递服务,以及一系列用 于帮助人们分享资源的软件工具)。这些故事由圣艾蒂
安的居民来讲述,拍摄地 点是他们的厨房或生活的街道,以图像的形式描绘
了三个不同的可持续发展的城 市生活场景:快情境,以公共服务为基础,为获
取可持续的解决方案提供标准而简 易的通道;慢情境,以促进性解决方案为基
础,帮助普通人改善自己的表现并实现 更高质量的结果;以及以协作网络和互
相支持为基础的合作社情境。
156













实现。而且,每个情境下都由愿景(已有案例的总览,也是建立情境的
基 础)、动机以及实现的方式(这很容易看到,因为案例都真实存在)
这三
个部分组成。
这些情境对社会创新过程显得尤为重要。社会本身就是新的生活
和行为方式的实验室,基于此,从现有案例中选取主题集群并将它们
用 以发展更大的愿景。然后,借助这些愿景推广、支持社会创新。总之,
它 们既是以社会创新为基础的情境(social-innovation-based scenarios),
又是助
推社会创新的情境(scenarios for socialinnovation)。

1 DensityDesign 专注于复杂的社会、组织和都市现象的视觉呈现……我们的研究目
标是发掘潜在的信息可视化方法和信息设计。”(http://www.densitydesign.org);
Paolo Ciuccarell,"Visual Investigations for Understanding Society," in Malofiej
19, International Infographics Awards, Capitulo Espanol de al Society for New
Design (Pamplona: SND-E,2012).
2 Bruno Latour,"Visualization and Cognition: Drawing Things Together," http://isites.
harvard.edu/fs/docs/icb.topic1270717.files/Nisualization%20and%20Cognition;
Kerry H.Whiteside,"A Representative Politics of Nature? Pursuing Bruno Latour'
s 'Collective,'" paper given at Wester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2011 Annual
Meeting, available at http://ssrn.com/abstract=1800767 or
http://dx.doi.org/10.2139/ ssrn.1800767.

3 http://www.greenmap.org/greenhouse/en/about.

4 同上。

5 Maeve Frances Lydon,"(Re)Presenting the Living Landscape: Exploring Community


Mapping as a Tool for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and Planning," thesis for the
master of arts,University ofVictoria,2002,66,htp://www.greenmap.org/
greenhouse/
participate/universitiestldesi.

6 判断一个案例是否"有前途"是主观选择的结果,其基础是决策者的文化和价值体系。
7 在 DESIS 案例集中,受邀请的设计院校会采用一种通用的简要格式来陈述与社会创新
157
相关的项目。这些案例都会在特别活动中进行展示(http://www.desis-
network.org/ showcase)。

8 L.Penin,"Amplifying Innovative Sustainable Urban Behaviors: Defining a Design-


Led Approach to Social Innovation," in R.Crocker and S.Lehmann,eds.,
Motivating Change: Sustainable Design and Behavior in the Built Environment
(London:
Routledge/Earthscan,2013).

9 http://www.amplifyingcreativecommunities.org.

10 L.Penin,L Forlano,and E.Staszowski,"Designing in the Wild: Amplifying Creative


Communities in North Brooklyn," Cumulus Working Papers Helsinki-Espoo 28/12,
Publication Series G, Aalto University, School of Arts, Design and
Architecture,2013.

11 “通过故事,我们解释事物的状态,状态背后的理由,以及我们的角色和目的。故事是构建
知 识的模块,是记忆和学习的基础。故事教会我们去预见行动可能导致的结果,从而把我
们和 我们的人性联系起来,把过去、现在和未来连为一体。"National Storytelling
Association, "What ls Storytelling?,"http://www.eldrbarry.net/roos/st
defn.htm.在 2013 年 10 月
8 日在都柏林召开的 CUMULUS 会议("More forLess—Design in an Age of Austerity")
上, DESIS 哲学对话环节讨论了讲故事作为社会创新推广工具这一主题。其主要问题是:
作为 故事听众的设计师能否同时也成为讲故事的人?对讲故事的理解如何能够支持设
计师的工 作?
12 S.White,ed, Participatory Video: Images that Transform and Empower (London:
Sage, 2003); Marisa Galbiati and Francesca Piredda, Visioni
urbane.Narrazioniperildesign
della citta sostenibile (Milan: Franco Angeli, 2012).
13 GSMA(Groupe Speciale Mobile Association) 代表着世界各地移动运营商的利益。在
GSMA 中,Mobile for Development 小组聚集了移动运营商成员,推动为服务欠缺的新
兴 市场提供商业移动服务: http://www.gsma.com/mobilefordevelopment。
14 Marisa Galbiati, Elisa Bertolotti, Walter Mattana,and Francesca Piredda,"Envisioning
the City:A Design-Oriented Communication Process for a Sustainable Urban
Transformation," ESA Research Network Sociology of culture Midterm
Conference "Culture and the Making ofWorlds," October2010,available at
http://ssrn.com/
abstract=1692118.
15 http://www.gsma.com/mobilefordevelopment/lifestories.
16 此处以及之前所使用的“跨跃式发展”的概念,在第四章进行了讨论。
17 http://www.dwrc.surrey.ac.uk/storybank.shtml.
18 D.Frohlich, D.Rachovides, K.Riga,R.Bhat,M.Frank,E.Edirisinghe, D.
Wickramanayaka,M.Jones, and W. Harwood,"StoryBank:Mobile Digital Storytelling
in a Development Context," Proceedings of CHI' 09 Conference (New York: ACM
Press, 2009),1761-1770.
19 这一观察结果是在“非洲-巴西对话:相互学习社会创新的协作平台”项目的背景下得
出 的。该项目通过联系不同的社区、交换视频和广播节目,从而实现在国家之间分享知
1
识的 目的。项目由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主持,有多个巴西和非洲研究机构参与其中:
事 http:// www.ltds.ufrj.br/africabrasildialogs。



20 Frohlich et al,"StoryBank."

呈 21 同上。

和 22 Elisa Bertolotti 和 Andrea Mendoza 于 2013 年 7 月 26 日及 8 月 8 日对

态 MugendiM Rithaa 所做的访谈。

现 23 Frangois Jegou,"Story-Scripts City-Eco-Lab," exhibition presentation,
International Design Biennale, Saint-Etienne,2008,
www.StrategicDesignScenarios.net.
24 Andrea Mendoza, Elisa Bertolotti, and Francesca Piredda,"Is Everybody a Video-
maker? Audiovisual Communication in the Pursuit of Austerity," proceedings of the
Cumulus Conference "More for Less—Design in an Age of Austerity," Dublin,2013;
Virginia Tassinari, Elisa Bertolotti, Francesca Piredda, and Walter Mattana,"Social
Innovation and Storytelling: DESIS Philosophy Talk #1," http://www.desis-network.org.
25 Tassinari,Bertolotti,Piredda,and Mattana,"Social Innovation and Storytelling."
26 Ezio Manzini, Frangois Jegou, and Anna Meroni,"Design-Orienting Scenarios:
Generating New Shared Visions of Sustainable Product-Service Systems," in Marcel
Crul, Jan Carel Diehl, and Chris Ryan,eds,Design for Sustainability (D4S):A Step-
By- StepApproach(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2012),www.d4s-
sbs.org/MB; Ezio Manzini and Frangois Jegou,"The Construction of Design
Orienting Scenarios," Final Report, SusHouse Project, Faculty of Technology,
Policy and Management,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elft,Netherlands,2000.

27 Frangois Jegou 和 Strategic Design Scenario,是在社会创新设计领域里采用设计导向


的 情境的主要倡导者之一(www.StrategicDesignScenarios.net)。
28 Jegou,"Story-Scripts City-Eco-Lab."
社会对话的视觉呈现工具(12 个案例)

不论设计专家提出什么项目,都会使用一些特定的工具来支持项目
进行。而这些工具的共同目的就是让无形的议题能够看得见、摸得着。
事实上,设计工具是特定的设计,用以激发、支持和总结社会对话。我们
可以将工具分为三大类:对话主题类 (conversation subjccts)、对话促进

(conversation prompts)和经验参考类 (experience enablers)。
每个协同设计过程都包括让大家对所要做的事和做事的方式达成
共识。对话过程中感兴趣的社会参与者将形成共同的观点。要激发和
推进这样的对话,需要使用不同的工具去表现“如果 ……,世界将会
怎 样"。我们将此类工具称为“对话主题”工具,因为它们激发了不同
的社 会参与者的反应和互动。对话主题可能通过研讨会和工作坊产生,
并且 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被引入对话,例如,通过设计师在真实世界
中的一 些激进行为(设计行动主义触点)进行直接干预,或者创新地
利用传统
传播渠道(如通过展览、电影和书籍来塑造对未来的展望)。
对话促进工具是指以推动协同设计过程不同阶段的社会对话为目
标的传播载体。例如,它们可以用一种更便捷的方式来描绘事物的状态
(事物状态的视觉化呈现)和可行的备选方案(可行的备选状态视觉化
和备选状态卡片),或者去强化成果并且提供复制的可能性(方案复制工
具包)。
经验参考类工具可以是一些原型案例、小规模实验,甚至有可能是
真实尺度的试点项目。它们具有双重目标: 一是设想可能的精确解
决 方案,二是作为设计工具,为相关参与者提供具体、直接相关的成
功经 验,这样他们就能提出建设性的批评意见。因此,由于设计和使
用的时 间和方式不同,经验参考类工具可能千差万别:就其实现程度
而言,有 些或许只是可能的“真实解决方案”,其功能主要是激发对
话和互动(概 念化解决原型),但也有些可能是极其接近最终结果的试
点项目(最终方
案原型)。
不同的设计工具使用目的不同,在对话中的应用阶段也不相同:
有 的激发对话,有的通过提供新观点和信息的方式支持对话进展,有
160
的则 通过可巩固并复制结果的纸质或电子文件的方式总结对话。它
们往往

会 必须根据某个协同设计过程的需要进行专门的构思和制作。

话 下面的篇幅记录了一些例子,它们都是由布鲁塞尔的设计机构

视 “战 略设计情境”(Strategic Design Scenario/SDS)构思推进的。 SDS


现 在社会创 新设计领域非常活跃(作者与他们有着成果丰硕的长期合

具 作)。这些例 子被分为三类(对话主题、对话促进和经验参考工具)。
展现的方式与它
们当初在项目中出现的方式完全相同。
Margot,
26 years old,
actress,
Tardy, Saint-Etienne.

162











Members fa a pool od binydles and make hem


The ise d bkes is promoted along
cestis tc imooric bngwmat
wth the
1. 对话主题
设计行动主义触点:引发城市干预
城市生态实验室,圣艾蒂安,2008

组织者:圣艾蒂安国际设计双年展
策展人:John Thackara
照片故事:Strategic Design Scenarios

163

城市生态实验室在圣艾蒂安的展览展出了本市或
其他城市的一些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为了让参观者能够设想自己在一个可持续城市
里的生活方式,设计团队邀请了居住在圣艾蒂安的六
个家庭来参与创造图片故事: Emma,Gabriel,
Marie, Margot, Martin 和 Paul。 他们想象自己如果
用上了短 链食物网络和慢速交通,并且开始节约消耗
水和能源, 生活将会变成怎样。最后的系列图像看
起来就像一部 小小的"照片小说",完全是圣艾蒂安市
民的想象,拍摄 地点或是他们的厨房或是街道。
这些图片在展览上陈列在家用电子相册上,同时
还登上了本地报纸。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真实到足以
让我们开始质问自己的生活方式的“混合现实”,但又
保留了足够的灵活度以适应我们的期待。
1












2. 对话主题
设计行动主义触点:激起城市干预
人文城市,布鲁塞尔,2012

协调者:ISACF La Cambre 建筑事务所


合作伙伴:Pro Materia; Politecnico di Milano; Cité du
Design; UPIRS; Strategic Design Scenarios
资助机构:European Commission;Action program
"Culture"

165

2012 年的人文城市节(Human Cities 2012)


期 间,参与者们尝试了各种开拓公共空间的方法。
在一 系列活动当中,有一个在 Saint-Boniface 街
区开展的 参与式行动漫步活动,其目的是探讨街道
展览的可能 性。展览展出了参加活动的欧洲各国的
类似项目,也 考虑在 Saint-Boniface 复制此类项
目。
为了营造街区可能出现的景象,参与者们受邀使
用一套特制的工具: 一套印有各种开拓公共场所景象

uman 的卡片。若他们认为某个地方应该有卡片上印的景象,

ities 就拿着卡片在这个地方拍上一张照片,作为“添加的特
征"。这是一个手动"Photoshop" 的快捷方法,为一
estival
15.0331.032012
条街道、 一个场所,或一家商店增添新的特质。

照片被参与者传到到网上,形成了一次针对街区
局部改变的"集体预测"。这种手法可以在发起本地利
益相关者的对话时采用。
1












3. 对话主题
展望可能的未来:旅行展览
可持续的每一天,2003-2010

协调者:米兰理工大学,Strategic Design Scenarios


合作伙伴:Triennale du Milano; PASS, Belgium;
Centre Georges Pompidou; Doors of Perception,
France and India;Consumer Citizenship
Network;PERL Network
(Partnership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for Responsible
Living); UNEP; Terra Futura Florence; Designer Week
Eindhoven; UQAM, Canada; Aalborg University;
CSCP, Germany; Eco 2006 Tokyo;圣艾蒂安国际设计
双年展

167

展 览 “ 可 持 续 的 每 一 天 ” (Sustainable
Everyday) 的第一个展出地点是意大利米兰三年展,
它在参观者 中激起了关于到底什么才是新的、更可
持续的生活方 式的讨论。展览品被特地制成了几个
更轻巧、也更灵 活的版本,可以在行李中携带,或以
电子版本传播,以 此来适应来自世界各地的展示邀约,
如参加贸易展、学 术会议、项目展、工作坊等等。

每个展出地点都是一个对话的场合,将情境传播
给当地的利益相关者,收集新的本地案例,通过本地使
用者的投入,从而提高对情境可行性的理解。

展览在米兰、布鲁塞尔、巴黎、新德里、布拉迪斯拉
发、佛罗伦萨、埃因霍温、蒙特利尔、奥尔堡、乌珀塔尔
东京、圣艾蒂安、哈马尔、热那亚、索菲亚、博尔扎诺
等 地巡回展出。
1












4. 对话促进
展望可能的未来:视频速写
可持续的城郊,北加莱海峡区,2010

协调者: ENSCILes Ateliers, France:F.Jegou,


E.Manzini 合作伙伴:D2PE,Region Nord-Pas-de-
Calais;SCoT
du Grand Douaisis; Strategic Design Scenarios;
PERL Network (Partnership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for Responsible Living)

169

在法国北部高度城市化的郊区,未来会是什么
样?特别是对这个无序拓展、混杂着宿舍楼、密集公路
网、高密度农业和不断消失的自然环境的郊区而言,发
展意味着什么?作为一个实验,在北加莱海峡地区可
持续发展部的协助下,设计团队组织了一个工作坊,试
图描绘可持续的城郊生活。

工作成果主要是一些视频短片,在短片内描述了
一系列新型服务,使用者们在短片里表演了新的可持
续解决方案,主题遍布通勤、食物、休闲以及社交生活
的方方面面。

他们共同创造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用马赛克拼
贴的形式为地区发展的未来之路出谋划策。
170










工 157TIC
具 CTNL

TE naA
5. 对话促进
事物状态的视觉呈现:类民族志研究的视觉呈现
同一星球上的移动城市,马尔默,2010

协调者:世界自然基金会,英国
合作伙伴: Strategic Design Scenarios;K3, University of
Malmö; City of Malmo
资助机构: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典

171

巴塞罗那、弗莱堡、里尔、马尔默和索菲亚这五
个 欧洲城市参加了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同一星球上
的移 动城市”(One Planet Mobility Cities)计划,五
oTSianrrti
DiF
个城市 合力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系统。主要的
行动路 径有两个:设计一个本地化的衡量工具来比
较不同政 策下碳排放的减少情况;吸引有创意的利
益相关者共 同进行彻底行为变革。

一组设计专业的学生采用了类似民族志的研究方
法,观察居住在马尔默的一些家庭,创造出一些游戏,
挑战人们的交通模式,同时也和该市的不同利益相关
者共同设计了一些相关情境。

试点项目的成果是一部短片,其中融合了市民的
经历、学生们颠覆性的想法、专家的综合考量,以及公
务员或政治家提出的关于落实潜在解决方案的提案。
重 重



壹 重
重 重
色 壹
重 重
意 通
着 重







172 通











t t t SYSTEMES DE VIE POUR


也 LA CITE DU DESIGN.
ROECTON COLECTMt OMsToMBS
6. 对话促进
事物状态视觉呈现:市民讲故事
设计城,圣艾蒂安,2006

协调者:Strategic Design Scenarios


资助机构:Saint-Etienne Métropole

173

不断获得成功的国际设计双年展激励了圣艾蒂安
想要成为法国“设计之都”的雄心。除了在设计城(Cité
du Design)进行扩建和建筑翻新之外,人们认为有必
要发起一场讨论去明确这个新机构里的功能活动和生
活系统。
设计团队发起了一个大型的全民参与讲故事的活
动:市议会、地区文化机构、设计界、本地和全国的实
业家,以及所在街区的居民和店主们都受邀来讲 故事,
想象在未来的设计城里的日常生活。设计团队总共
收 集到 150 多个故事,再将它们重新整理成 40
个短片 和一本小册子,贡献了一次真实的集体预测。
随后,设计团队使用共同的愿景来定义项目中
宏 观服务的具体细节,将它们广泛传播给设计城中
的各 个人群。
How drivers find hikers Type of trips targeted

Pick-up points Hiker identification

174

Service evidence in cars Compensation for service













Security aspects Subscription

Type of users Service's motivation

Service Optimisation New member recruitment


7. 对话促进
备选方案的视觉呈现:解决方案卡片
VAP 城市便车,布鲁塞尔,2008

协调者:Strategic Design Scenarios


合作伙伴:VAP;ENSAV La Cambre

175

尽管在城市中搭便车看起来是一个毫无希望的想
法,在本地范围内有几个有趣的项目已经行动起来,它
们的立足点是当地公共交通资源匮乏,邻里团结互助
以 及 驾 车 者 独 自 出 行 的 负 罪 感 。 布 鲁 塞 尔 的 VAP 就
是一个这样的项目,它最初成立时只是一个单纯的搭
便车俱乐部,成员拥有会员卡以确保司机和乘客能够
互相识别并且保障安全。

为了帮助这些项目在布鲁塞尔其他城郊地区得到
推广,设计团队分析了这个草根创新项目的运行方式,
以寻找其解决方案的核心要件和每一核心要件可能的
备选方案。

设计团队把这些核心要件的备选方案内容制成了
一套卡片,参与者用类似于乐高积木组的方式来使用
卡片,挑选出适应当地情况的最佳卡片组合,掌握解决
方案,并最终对定制的方案达成共识。
1












8. 对话促进
备选方案的视觉呈现:创新样本卡片
明日高中,法国,2010

协调者:La 27e Region, France; Strategic Design


Scenarios
合作伙伴:ENSClLes Ateliers;Region
Champagne- Ardennes; Region Nord-Pas-de-
Calais

177

“ 明 日 高 中 ” (My High School Tomorrow) 是


一 个协作式研究项目,目的是帮助当地政府重新思
考高 中的建设方式。项目分三个并行部分:

·一个由设计主导的跨学科研究团队在四所不同
的高中进行沉浸式研究;
· 让设计专业的学生针对高中的基础设施建设
进 行突破性的设计,激发更多的新想法;
,在法国两个地区由教育理事会主办由不同人群
参与的工作坊。

项目产生的 100 多个想法被列入创新样本库。


它 们被继续发展成为具体的解决方案,用于在复杂
且高 度官僚化的新的地区高中建设过程中激发有创
意的对 话,启发创新思路。
Petit manuel du projet
Klein handboek voor de buren

Adopter un arbre
Adopteer een boom

178












9.对话促进
决方案复制工具包:城市微型干预
领养一棵树,布鲁塞尔,2010

协调者:Strategic Design Scenarios


合作伙伴:Agenda 21,Municipality of Saint-
Gilles 资助机构: IBGE Brussels-Environment

179

从 2007 年起,布鲁塞尔首都地区支持所属的
城 市发展各自的 21 号行动计划,试图在至上而下
的管理 和本地的基层参与之间取得平衡。
设计团队提议在公共空间种上更多植物,尤其要
在行道树的方形树穴里栽种更多植物。 一些已经参与
过类似活动的市民和本地政府负责街道及公园的部门
联合起来,共同创造了“领养一 棵树” (Adopt a
Tree) 工具包。
工具包包括: 一组描绘所选案例的明信片,向
人 们展示“领养一棵树”计划将会带来怎样的好处;
一个 以故事的形式描绘一系列类似经历的可定制的、
自己 印刷的手册; 一个帮助组织市民活动、并将活
动与政 府行动进行对接的简单的年度计划。
工具包的目的是收集之前的经验和实践,让它们
通过一组方便获取、易于分享的素材为人们所用,并
且 在布鲁塞尔促成更多类似的项目。
STEP
180











具 PROJECTION

CORPUS

SUSTAINABLE
STREET
2030
CORPUS TOOLKIT
FOR COLUABORATIVE
SCENARIO BUILDING
10.对话促进
解决方案复制工具包:城市微型干预
CORPUS,2030 可持续街道,欧洲研究项目,2010-
2013

协调者: Institut fur okologische Wirtschaftsforschung,


Germany
合作伙伴:Bundesministerium fur Land und
Forstwirtschaft, Umwelt und Wasserwirtschaft,Austria;
Copenhagen Business School; Copenhagen Resource
Institute; Vrije Universiteit Brussel, Institute for European
Studies; The Regional Environmental Center for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Hungary;Planete Publique;
Strategic Design Scenarios; Statens Institutt for
Forbruksforskning, Norway; Wirtschaftsuniverstitat Wien;
Finnish Ministry of the Environment 1

资助机构:European Commission,FP7

STEP
XPERIMENTING WITH
HEJOINTVSION OF CORPUS 欧洲研究项目试图通过一系列离线互动
SUSTAINALELMING
THRGIGHAViSUA 练习和在线交互式知识交换建立一个知识交换平台。
MUIATIONPROCEsS
项目设计了一个工具包用以帮助传播和使用研究
所得的工具。值得一提的是,该工具包包括了一系列
与食物、交通和住房方案相关的诙谐的海报,旨在为可
持续转型的战略性对话创造友好的背景。

团队最终利用这一工具包在参与者周围快速设计
并搭建起一个展览,用以模拟一条 2030 年的可持续街
道。展览所用的材料、愿景生成和推演工具、提示和注
解,以及“制作花絮”和利益相关者的评论都被制作成
电子书,在使用时既可以充当素材,又可以作为指导。
1












11.经验参考
概念方案的原型测试:快速试验
可持续生活方式创意社区,2006-2010

协调者:Politecnico di Milano; Strategic Design


Scenarios 合作伙伴:UNEP,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 LTDS Technology & Social
Development Laboratory at
UFRJ Rio de Janeiro; Federal University, Brazil;SRISTI/
HoneyBee,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and Initiatives for
Sustainable; Technologies and Institutions,India; NID,
National Institute of Design of Ahmedabad;iCS,
Institute of Civil Society,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GAFA,School of Design, Guangzhou Academy of
Fine Art, Guangzhou;CPUT, Cape Peninsul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Design, Faculty
of Informatics and Design; School ofthe Arts and 1
Design,
University of Nairobi;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Design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Botswana
Gaboron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masi, Ghana

资助机构:Regeringskansleit, Government Offices


of Sweden

可持续生活方式创意社区(Creative Communities
for Sustainable Lifestyles)研究项目调查了在巴西、
中 国、印度和非洲开展的各种社会创新活动,关注他
们发 明的社会行动项目,以及这些行动如何能够推
动可持 续发展。

在巴西、中国、印度和非洲,该项目到设计院校中
去展开工作坊、专家研讨会以及一系列由设计专业的
学生参与的设计练习。
学生们关注一些有望实现的社会创新,为了验证
方案是否有效还模拟了每个解决方案。随后他们拍摄
了这些模拟方案,以图片(照片故事)的形式让更多人
知道并讨论它们。
58a a8M h"I
……

184











oww wnit oob tooe surrosr"

oan s essb anr iu


TE MwR NDNY TO
meK- s MN … "
Monsnm n
MEAt TopaY,Msa
12.经验参考
最终方案的原型测试:目标明确的试验
HiCS, 欧洲研究项目,2001-2004

协调者: Institut furokologische


Wirtschaftsforschung, Germany
合作伙伴:Bundesministerium für Land und
Forstwirtschaft, Umwelt und
Wasserwirtschaft,Austria; Copenhagen Business
School; Copenhagen Resource
Institute; Vrije Universiteit Brussel,Institute for European
Studies; The Regional Environmental Center for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Hungary; Planete Publique;
Strategic Design Scenarios; Statens Institutt for
Forbruksforskning, Norway; Wirtschaftsuniverstitat Wien;
Finnish Ministry of the Environment
185
资助机构: European Commission,FP7

该项目旨在为出行不便的人提供食品服务,这个
人群不仅包括老人和残疾人,还包括暂时出行不便的
人,他们可能腿部骨折,或是有生病的孩子需要照顾,
又或是工作实在太忙无法分身。欧洲研究项目 HiCS
背后的理念是开发并测试"高度定制化解决方案"
(Highly Customerized Solutions),其目的是建立
一 个提供定制化服务的平台,用相同的基础设施来满
足 完全不同的顾客需求。

研究团队在西班牙、比利时和意大利发起了三个
平行项目。他们在巴塞罗那创造出一个原型,用同一
个配送系统为两种不同的目标群体提供服务。这两个
群体包括需要依赖本地社会服务的年长的残疾人,以
及街区里的中小型企业的雇员。

设计团队耗费一个月的时间对原型进行试验,测
试解决方案的可行性、顾客的接受度,以及它在 经济、
社会和环境方面的可行性。
第七章 让事情有实现的可能

人的行为无法被设计。但是,我们可以创造一些有利于特定行为
发生的条件。这非常适用于引导那些积极的参与行为。如何让人们
做这样或那样的事情呢?如何创造出环境和条件,使得人们自愿做出
上述选择并认为这是迈向更好生活的选择呢?社会创新设计就是这些
问题的答案,它通过各种干预手段适时地在不同层面对“赋能生态系
统”加以影响。所有干预手段的同一 目标就是创造一种新的基础设
施 (infrastructure):一个复杂、结构化的平台,给各种相互独立又有一
定联 系的项目提供支持。

环境支持

基础设施化(infrastructuring)这个术语最早由 Leigh Star² 提出,


之后 由 Pelle Ehn 和他所在的马尔默大学艺术传媒学院加以深化。用
Ehn 的 话来说,"一个基础设施,就像铁轨或互联网一样,不是每次都
要被重新 发明(的新东西),而是‘渗入'在其他的社会物质结构中。”²
我们将基础 设施的传统概念引入设计过程,使得我们能够让设计超越
“设计项目”的 概念,成为一个各方人士可以共同创新的开放的长期
的过程。"³ 在我看 来,“基础设施化”这个概念表明了那些旨在为社会
项目和合作组织提供
更优条件的设计过程的本质。实现它则要求进行一连串的设计行动。

促进型基础设施
为了说明这个观点,我将介绍 Pelle Ehn 本人以及他在马尔默大学
4 的同事们几年来基于马尔默市的一个街区实施的项目。首先,他们
创办 了生活实验室(MedeaLivingLabs):马尔默大学的创新中心,其宗旨
是“和 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合作研究用新型服务解决社会问题的方式
方法。”5 这些生活实验室发起并开展了一系列活动,Per-Anders
Hillgren. Anna Seravalli 和 Anders Emilson 将这些活动定义为“‘基础
设施化'引发的活动。 整个项目注重长期投入,提供开放的设计框架,
1
不预设活动目标或活动 进度表。基础设施化的过程实际就是与不同
身份的参与者建立起关系 的连续过程,过程中根据需要灵活分配时

事 间和资源。这种更加有机的方 式使得整个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种不同的



事情,在不断的匹配过程中也出 现了很多设计机会。”⁶其中,有一个

的 实验室位于有着较多社会问题(至 少以瑞典标准来判断)的多种族混

能 居的街区,在基础设施化的过程中,参 与者们举行了一系列临时会议
(有时也发生冲突),慢慢建立了一些有实 现可能的项目。例如:提升
移民妇女生产活动价值的项目;居民和电信 公司为社区公共空间重
建而一起设计技术的项目;家居环境再发展的 自我管理项目;以及
一些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服务项目。虽然这些项 目的规模很小,但就
其组织、经济模式、内部机构关系而言,都很复杂,都 要求很高的技巧
和很高的能力。(例 7.1)。
这个例子清楚地表明了目标干预措施的复杂程度与促使目标干
预 措施实现的基础设施之间存在着关联。在上述案例当中,为了目标
干预 措施的实施,需要设计并创建物质和非物质的基础设施,例如一
个交通 方便、供人们面对面交流的物理场所;又比如一个服务支持系
统,既能 够激发、孵化创新观点,又能够寻找到直接相关人土所不具
备的技能和 资源加以整合。
上述案例也展示了相关的方法,而凭借这样的方法设计能够“成为
例 7.1
街区生活实验室(瑞典,马尔默)

“街区生活实验室’项目旨在针对协作式服务和社会创新行为建立一个
共 同生产和创新的空间环境,项目所在地在马尔默市, 一个社会经济几乎无增
长的 城市。实验室寻找创新资源,建立起关系网络以连接不同利益相关者,以
及如马 尔默的 Rosengard 和 Fosie 这种多元文化社区的潜在创新者们,同
时帮助上述 人士与合作企业及合作大学进行对接。"生活实验室的主要元素
包括: 一块沿 街而建的物理空间, 一套完整的数字平台、 一个支持团队以
及随项目进展而慢慢 积累建成的关系网络。这四个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促进平
台,在此平台之上,街 区的居民和其他社会活动成员自主自发地发生了无规
划的互动,这些互动行为 本身也无法被规划,随之,逐渐形成了一些与本地
利益相关的项目。如果没有自 主自发的互动行为,这些项目就不可能存在。
Herrgards Kvinnoforening 项目 就是明证,该项目的目的是提升(来自阿富汗、
1
伊拉克、伊朗和波斯尼亚的)移民 妇女所参与的生产活动(如餐饮、制衣、地毯
编织等)的价值。“街区技术”是由居 民和电信公司共同参与的技术设计项目,
旨在重建街区里的公共空间。 UrbLove 是由一群年轻人开发的故事讲述系统,
他们生活在这个社区,探索这个社区,用 一种新视角审视这个社区,在此基
础之上创造了一系列故事来展示社区各个标 志地方的特色。 Hallbara Hilda
是一个针对家居环境重建和社会重要服务建设 的自运营项目。

一个更加开放的长期过程,即使不存在明确的目标和时间表,利益不同
的相关者也可以在此过程中进行创新合作。”8 与此同时,如果我们审
视 上述案例的进展方法,还会发现,它需要一系列明确的设计项目,例
如: 对各种数字平台的设计和开放探索、 一个会议场所、 一种支持服务、
一个 原型,以及一个可提升参与者意识和相互信任度的成功案例。因
此,在 我看来,基础设施化过程需要深入理解设计过程的开放性本质
以及特定
设计项目(此情况下设计目标及进度均已明确)在设计过程中的作用。
另一个案例是“创意市民”(CreativeCitizens)项目, 一个由米兰理工
大 学 DESIS 实验室、当地社区和公共机构三方合作的项目。 ⁹项目
所在地 位于米兰的一个街区,这里有一个半公共的服务办公室。其目
标是探索
专业设计在针对公共服务领域的共同设计和创造过程中的作用(例 7.2)。
例 7.2
创意市民 (Creative Citizens): 街区服务实验室
“ 创意市民”是一个正在米兰某街区 ( 第四区 ) 的居民中进行的实验项目。项







的 项目的构思者和发起人 Danicla Selloni 写道,“在创意市民项目中,

能 我 们尝试建立了一个‘新的服务场所’,其目的是作为各种项目的催
化机 构,作为致力于协同设计和协同创造的专门机构 ……我们可以
把这个 新的服务场所定义为一种‘城市服务的制造实验室’ ,它介于
市场和社
会、业余与专业、公共与私人、盈利与非盈利之间的混合区域。”1
总而言之,本地项目要想自由发展,就必需拥有一种以混合(线下线
上,物理和数字)平台形式出现的基础设施,平台中的每个元素都可以由
目标项目来创造或巩固(表框 7.1)。

强化设计能力
鉴于赋能生态系统的特点,人们的生活项目和他们参与协作式组织
的意愿由其个人能力决定。正如我们所见,设计能力和协作能力都是人
类天性的一部分,但是,由于人们生活的背景不同,这些能力可能被改善
提高,也可能被荒废。同样,我们也看到,专业设计的一个重要任务就
是 改善和提高这些人人皆有的能力。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达成。 最
直接
的一种,是提高大众协作设计能力的发展:通过一整套行动项目创造相
表框 7.1
基础设施化的元素

。数字平台:把人们联系起来,使得自管理组织的发起更容易也更有效(可能的模

块包括:日程预定系统,订购系统,记录及追踪技术,付费系统等)。

物理空间:参与者面对面交流并/或一起工作的场所(例如会议室或孵化器)。
,物流服务:支持人和物在移动方面的组织需求。

,信息服务:提供关于做什么、怎样做的建议,创造经验库。

· 评估服务:监控活动和结果。
·传播服务:明确和传播协作式组织背后的动机、可参考的案例,以及它们的愿景

或者已取得的进展。
,设计专家服务:采用协作的方式去设计和发展上述项目,并将之系统化。

关条件,使得不同的社会活动参与者可以用更专业的方式(即能够接触
到更好的理念和操作工具)进行协同设计。
如今许多项目正在朝这个方向迈进。例如英国 NESTA 为激发和
支 持社会创新而推出的 DIY (发展、影响力和你)工具包:“人们可以
借助 这个工具包进行发明,汲取或改造能够获得更佳成果的理念。它
易于上 手,便于使用,专门帮助忙碌的人们进行提升。”“工具包提供了
一套精选 过的、最新开发的设计工具,帮助各类有兴趣、但未必是专家
的社会活动 参与者们去设想和发起社会创新项目。另一个类似的案例
是 IDEO 推出 的 HCD (人本设计工具包)。3 该案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
设计机构(IDEO) 如何善加利用其专业设计的技巧和能力,创造工具
帮助非专业人士在设
计过程中发挥更具技巧性的作用,并最终推动成功结果的实现。
设计 HCD 工具包的出发点非常简单:“这么多年来,商业领域一
直 在创新解决问题时使用人本设计理念。为什么不把同样的方法用
于应 对非营利组织所面临的挑战呢?"就此, IDEO 创造了一套工具
包用以支
持非专家“进行倾听技巧学习、工作坊管理、概念实施等活动”(例 7.3)。14
工具包包含了三部分内容,以及一个在线平台。工具包的设计基于
为用户提供协同设计过程各阶段所需的帮助,即提供从研究到问题挖
例 7.3
HCD 工具包和 HCD Connect 网站

“人本设计(HCD) 工具包包括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中的各种元素,这
种设 计方式几十年来一直被用于为跨国公司创造新方案。为了帮助在非洲、
亚洲和拉 丁美洲的贫苦社区中工作的非政府组织和社会企业开展工作, IDEO
将设计流程 进行了特别的调整,编辑成了 PDF 格式,大家可以从网站上自由下
载。”¹⁵HCD 工 具包由 IDEO (与一些非盈利群体合作)设计,由比尔与美琳
达,盖茨基金会提供 资金资助。它致力于帮助不同类型的参与者(非盈利组织
中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 “以新的方式理解人的需求,找到满足这些需求的创
新方案,并且保证解决方案在 经济上也是可行的。”它包括三种人本设计的支
撑工具:倾听,决定和谁交谈,如 何采集故事,以及如何记录观察结果;创造,
制造出适用于整个社区的机会和解决 方案;交付,采纳最佳的解决方案,优化
该方案,并将其逐步落实。

现 在 , IDEO 还 推 出 了 一 个 与 工 具 包 配 套 的 在 线 平 台 , 叫 做 HCD
Connect。 它展示了 HCD 工具包的进化历程。如今,使用 HCD 工具包的人们
“有了一个可 以分享经验、提出问题、并与其他在相似领域面临相似挑战的
1 人们建立联系的地 方。"16HCD 工具包已被若干非营利组织使用。自从 HCD
Connect 网站上线以来, HCD 工具包的下载量已超过 10 万次。








掘,再到创造试点项目的所有帮助。值得注意的是,后期工具包被整
合 到了在线平台 HCD Connect 中,如此一来,对人本设计感兴趣的
人们不 仅可以通过平台下载工具包,还能和参与类似项目的其他人士
和团体建
立联系,以一种点对点的方式分享经验、提出问题。"
这个案例表明,创造设计支撑工具的行为本身就是需要设计的。因
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根据使用者的明确需求、能力和动机创造一种贴合
的 传播载体。在这个案例中,想法的亮点在于将上述内容嵌入一个工
具包 内,之后又整合进了一个在线支持平台:这套工具开放之后,任
何人觉 得适用都可以拿来使用。如果工具本身便于传播,获取方便,
那么工具
就可能在大众中广泛传播(HCD 工具包已经被下载 10 万多次)。
与此同时,工具包的想法存在一些内在弱点。第一,如果每个人在
认为可以并且合适的时候就使用工具包的话,他会发现自己不得不独

面对所有的问题,很可能产生使用不充分或错误使用的风险。因此,工
具包以及任何其他类似的工具(手册、指南、在线课程等等)都需要一定
形式的支持。而就 HCD 工具包案例而言,这种支持就通过在线平台
提 供,各种利益相关主体可以在平台上互相帮助。其他一些案例还提
出了 另一种需求,就是项目团队需要根据当地的情况对工具进行改造,
使其
适应特定的情景,更加便于使用。
第二个内在弱点我们可以称之为“工具方法论” ,尽管工具包为聚
焦和拓展想法提供了有效的指导,但这却不能激励人们将想法付诸实
施。然而, 一旦我们认识到这个弱点——有些事工具包能做,有些则

能——就可以界定并强化所需的补充性干预措施。 1

事实上,经验告诉我们,还有好几种不太直接但同样重要的干预方
式,可以使人们更愿意、也更成功地加入游戏。这些干预方式都在于通
过各种设计项目,通过在专家和普通人中间推广大众设计文化,进而影
响文化氛围、影响行动的目的、影响行动的方法,并最终形成一种建设性
批评意识和一种更加丰富的设计文化(表框 7.2)。

网络化治理

为了让更多的人有机会积极的参与到协作行动中,为了最终在本地
及更大范围内产生具有深远影响的转变,除了点对点、自下而上的项目
之外,还需要一些自上而下的举措。所有这些项目结合在一起就是一种
新的治理方式(governance)。 “治理”意旨公共权力的管理、公共领域的

建,以及国家及其机关对公民和公民组织的管理。18
为本书之目的,我将讨论范围限定在一个非常特别的视角(普通人
和设计专家的视角)内,并基于(本书衍生出的)以下假设展开讨论:社
会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交汇给人们带来了各式各样的体验,这些体验汇聚
在一起改变了人们彼此间互动以及与政府机构互动的方式。在欧洲,1
表框 7.2
大众设计的更新战略

·善用工具:通过创造工具、方法并将其进行推广传播,以此来推动协同设计的进
程;教导业余人士如何充分利用工具和方法(组织设计工作坊和研
讨会)。
· 激 发 为社会对话提供观点、愿景和具有挑衅性的行动(组织创意活动及组
: 织设计行动项目)。

· 调 查 绘制本地资源和社会创新项目地图(将复杂议题视觉化,创建主题地
: 图并开展民族志式的研究)。

· 告 知 增加潜力案例的曝光率,肯定它们的最终成果及相关价值(针对此
: 设 计专门的网站、书籍、展览和电影)。

1 · 愿 景 展望最佳实践和新兴观点;描绘各种规模的解决情境,无论是针对局
: 限于本地的问题,还是与未来相关的广泛问题 (同样需要设计专门 网

事 站、 书籍 、展 览和 电影 )。


实 · 增 强 针对社会政治、美学价值和民族价值进行有深度的批判性讨论和自
现 :

可 省式讨论,以此增强大众设计文化氛围(组织深入的讨论,出版论文

和书 籍) 。

这些新趋势与旧官僚式治理框架并存,而早在几十年前后者就开始进行
改进。这种改进趋势被称为“新型治理(new governance)”,2 其要点是
将 私人企业应用的典型管理模式应用到政府机构中。正是在此背景下,
我 们所说的更新转型出现了。

针对上述双重创新浪潮,27e Region² 的创始人和负责人 Stephane


Vincent 写道:“项目的出发点是,我们相信危机已经触及到‘新型管
理’ 这种受上世纪公司管理模式启发的行政管理模式……针对‘新型
公共 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的主要批评集中在它将个人视为被
动、孤 立、抽象的客体,永远不将个人视为是积极的、社会化的、有感
知力的主 体,有能力亲自参与创造普遍利益的活动。” 将个人视为积
极的、社会 化的、有感知力的主体也意味着对人们创造的协作式组
织持肯定的态
度,并将这些组织视为正在形成中的全新治理模式的基石。为此目的,
Hilary Cottam²³ 于 2007 年创办的设计公司 Participle 在其使命宣言写
道: “我们相信,个人、社区和政府之间需要达成一种新的协议,即人
们实现 人生意义的新方式,让有些人们摆脱世代束缚的社会底层命
运的新途
径,以及人们安居乐业、实现梦想的新纽带。”24
或者,正如 MindLab²5 的负责人 Christian Bason 所说:“社会环境
的变 革是从基于‘新型公共管理'之上的典型‘官僚'模式转变到近年
来所说 的网络化管理。”26 所以在这里我们把这场转变的结果称为网
络化治理
(networked governance,表框 7.3)。"
上述视角是新型治理模式的基础,也是公民和国家关系的新愿景:
在这种愿景里,普通人不仅可以成为新型公共空间 2⁸ 的协同设计者
1
而 且还是共同创建者,用 Michel Bauwens 的话来说,“国家变成了合
伙式国 家":29 国家通过政府机关和政策积极地支持、帮助公民们设计、
实现自
己的生活目标。
在这个动态的框架中,设计专家可以在不同层面上、在不同类型的

表框 7.3
网络化治理和公共领域

网络化治理强调的是“有权威且有权力的独立单元之间的互相联系,无论这
些单元是个人、社区、国家,还是公司。”网络化治理中纵向的决策过程转为横向
的 决策过程,传播体系、知识交换和对话是这种治理模式的特征。 "30 该治理
模式与 当今主流的治理模式截然不同。不同的作者和研究团体对这 种模式的
核心问题 冠以不同的概念名词。例如, P2P 基金会的创立者 Miche Bauwens 提
到过“合伙式 国家","Geoff Mulgan 使用“关系型国家”一词,“而 Hilary Cotam
则探讨“关系型福 利"。"

在我看来,上述观点和今天正在讨论的其他观点,尽管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
的差异,但相当大的部分都是一致的,它们不仅和传统的治理概念截然不同,也和
近年来人们热议的“新型治理模式”、“电子治理”大相径庭。其中的主要区别在
于, 在网络化治理及相关途径下,普通民众被视为 (潜在)积极的协作主体。因
此,“公 共的”事物成为可多方参与的行动空间: 一个个人、社区和国家进行互
动,甚至有 希望进行协作的公共领域(publicrealm)。
项目里发挥作用:他们可以为协作式组织工作,或者和协作式组织一起
工作,实际上,这也创造了一个新的公共空间 ;设计专家们可以开展一
些使赋能生态系统更友好 (也包括其中采用的治理 模式)的项目;甚至
还可以着眼于大规模的变革趋势(就本书而言,有可能是重要的公共领
域的转型),创建框架性项目以协调其他项目(例 7.4)。34
上述 种种 行动 汇聚 在一 起构 成了 一个 巨大 而复 杂的 设计 过程 , 如
Bason 所说的那样其目的在于“让公共部门向 21 世纪看齐”。35 显然,
这 是最广义的设计过程;也是一个对话式的、开 放式的设计过程;它
并不 遵循某条单一连续轨迹,而是产生于各种组织、团体、企业和公民
之间时
1 而协同、时而对抗的互动之中。

当然,就此而言,政策制定者和公务员应该发挥重要作用。但这显

事 然是一个相当艰巨的任务。事实上,尽管一些政府官员本身非常有创新

有 能力,也愿意参与那些势在必行的改变,但是,整个体系即便不是死水一

现 例 7.4
潭也仍然处于高度惰性之中。为了克服这一困难,出现了一个应对策略。

可 公共与协作: 一个设计研究项目
能 几个从事社会创新、尤其关注社会创新如何影响公共创新领域的国际团
在公共与协作 (Public and Collaborative/P&C) 项目中,政府机构、非营利或 慈善组织,
在 P&C 计划的第一阶段 (2012-2013), 除强化各方沟通网络、创建各方沟通 的同一
队一致认识到,有必要创建专门的实验场所,用以促进社会创新和公共
创新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实验场所

我们知道协作式组织是有生命力的机构,其活力依赖于赋能生态系
统的质量。同时,我们也知道它们是全新的实体,(常常)和它们赖以
产 生的社会背景存在一种矛盾关系,这可能有利于它们的生存和发展,
但 也可能是阻碍。因此,友好环境的第一也是最关键的特征就是宽
1
容度 (tolerance),也就是它接受新事物、允许其(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
以任何 新的、有别于主流行为方式)发展的能力。宽容度之外,第二个
重要特征 是开放性(openness)。在一个友好环境中,各种想法可以自由
传播,不曾 预见的互动随时发生,随着学科壁垒被打破,不同的人聚
到一起交换经
验和知识。
最 后 , 也 是 第 三 个 特 征 , 就 是 能 够 助 长 学 习 能 力 (learning
capacity)。 在一个友好的环境中,身处其中的人的经验,无论好坏,都
得以保留。学 习能力,就像我们已经谈论过的设计能力和协作能力一
样,是普遍的人 类本能,不同的环境下可以促进其发展也可以抑制其
发展。换言之,关 键在于能否创造一些条件使得人们用于创新,也可
以犯错。此外,还必 须建立一个基础设施平台,用以展示经验、比较
分析、搜集知识和教育知 识。实际上,这里勾勒的正是一个伟大的社
会实验室的轮廓。但是,整 个社会能否成为一个实验室?就比喻而言,
在朝向可持续的转型中,显 然这是可能的:整个社会都应被视为一个
伟大的实验室,用来试验未来 的可持续性。而现实中,我们必须更加
仔细地审视正在发生的事物,也 必须认识到并不是社会的每个部分
都具备成为一个实验室的特征。但 是,创建一些开放、宽容,并且能
够支持学习过程的特殊场所是完全有可 能的(它们的确正在被不断创造
出来)(表框 7.4)。
表框 7.4
项目和实验

身处一个快速发生深刻变化的世界,所有的项目,包括所有的生活项目,都
是 不同程度的实验性项目。这意味着,不限定动机和不采用假设条件的情况下,
我 们无法事先预知项目的结果。事实上, 一个实验性项目最根本的首要特征之
一就 是项目发起人能够认识到有可能无法实现期待的结果。显然,正如人类所
有的活 动一样,所有的项目都有可能失败。然而在这里,失败被公开视为项目
本身可能 的一种成果。这其中有两层含意。第一层含义与项目的目标和本质
有关:必须 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项目的失败不会带来灾难性后果。根据这条指
导原则,出现 了错误友好型(crrorficndly)态度一说。第二层含义是,设计研发
过程中必须真正 做到充分利用经验。这意味着必须以实验的形式来组织项目。
此时就需要一个 "实验室"——提供最佳实验条件的场所。当我们试图让
1 环境变得对社会创新更 有利、更具富有成效时,创建此类实验室是将环境基础
设施化的首要举措之一。




实 这些被用于社会实验的场所的建立可能源于一些偶然发生的事件,


可 但也有可能是经过设计的。这就是今天正在发生的现实:世界各地从

社会实验室里诞生的项目总数正在增加。它们可能有着不同的名字,出
发点各异,因此动机和运营模式也可能存在差别。 一份初步的调查报告,
在欧洲、北美、澳大利亚和新加坡一共发现了超过 15 个这样的项目。
37 例如,DESIS 主题群“公共与协作”提出了建立专门以公共领域创新
为主 的场所:公共创新空间 (Public Innovation Places/PIPs)。 主题
群的协调人 Eduardo Staszowski 这样描述:“公共创新场所可以是实验
性的场所、机构 或者实验室,创建它们的目的是为了寻找针对公共问
题的创新解决方案 (经济型住房、教育、医疗等等),创造网络和伙伴关
系,并用以发起项目、 活动和平台建设。”38 也就是说,在这类场所中,
来自不同背景(设计、经 济、政策及社会知识)的专业人士可以碰面,
以横向而非层级的方式开展 工作;同时这类场所还提供一定程度的自
由,使得项目避免受制于类似 专属机构授权、政策,以及流程等问题
的束缚。这种工作思路认为应快
速增加类似场所的数量,确保该类场所以实验室的形式运作,自由地运
用设计工具进行公共部门/领域内的创新。最重要的是,这些场所可以
在设计过程的各个阶段协同整合各利益相关群体,从而将创新的潜力最
大化。
总而言之,以“公共创新场所” (PIP) 为例的实验场所是(物理的
和 虚拟的)混合环境,包括公务员在内的各种社会活动者在此举行会议,
进 行互动,讨论各种可能性,并创建试验原型。这些场所可以是创新
想法 的孵化器和发射台;也可以是广义的友好大环境诞生的种子,在
此环境 下,自下而上的项目和公共机构创新将形成良性循环,更多的
协作式服
务会因此茁壮成长并广为传播。

199

1 S.L.Starand K. Ruhleder,"Steps toward an Ecology of Infrastructure: Design and


Access for Large Information Spaces," Information System Research
7(1996),111- 134;S.L.Star and G.C.Bowker,"How to Infrastructure," in
L.A.Lievrouw and S.L Livingstone,eds., The Handbook of New Media
(London:Sage,2006),151- 162.

2 Pelle Ehn,"Participation in Design Things," Participatory Design


Conference Proceedings,30 September-4 October 2008,Bloomington,
Indiana.
3 Erling Bjorgvinsson, Pelle Ehn, and Per-Anders Hillgren,"Participatory Design and
'Democratizing Innovation,'"Proceedings of the Participatory Design Conference,
29 November-3 December 2010,Sydney,Australia, http://medea.mah.se/wp-
content/ uploads/2011/02/bjorgvinsson-et-al-participatory-design-innovation-2010.pdf.

4 Medea: 一个以研究协作式组织为目的的科研计划框架内的协作式媒体项目,马尔默大
学 (瑞典),http://medea.mah.se/living-lab-the-neighbourhood。
5 Per-Anders Hillgren, Anna Seravalli, and Anders Emilson,"Prototyping and
Infrastructuring in Design of Social Innovation," Co-Design 7,nos.3-4
(September- December 2011),169- 183.Available at http://medea.mah.se/wp-
content/

uploads/2011/12/emilson-et-al-prototyping-infrastructuring design-
social- innovation-2011.pdf.
6 同上。
7 http://medea.mah.se/living-lab-the-neighbourhood.
8 Bjorgvinsson,Ehn, and Hillgren,"Participatory Design and 'Democratizing
Innovation.'"
9 http://www.cittadinicreativit; Daniela Selloni,"The Experience of Creative Citizens,"
Touchpoint—The Journal of Service Design 5, no.2; Designing Citizen-Centred
Public
Services, http://www.service-design-
networkorg/read/touchpoint-shop/touchpoint- vol-5-no-2/.

10 www.cittadinicreativi.it.
11 Selloni,"The Experience of Creative Citizens."
12 DIY 由 NESTA 在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资助下推出(http://diytoolkit.org/about) 。NESTA
的 自我介绍中提到:“NESTA 是一个创新慈善组织,其使命是帮助人们和组织将伟大理
念带 入生活”(http://www.nesta.org.uk/about-us)。
13 IDEO 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设计机构之一,是一个“国际设计咨询公司”,其自我介绍中提到:
"IDEO 是一个获奖无数的国际设计公司,采用以人为本、以设计为基础的方法,帮助公共和
私人机构实现创新和成长”(http://www.ideo.com)。
14 http://www.ideo.com/work/human-centered-design-toolkit.
15 https://www.ideo.org/stories/human-centered-design-toolkit.
16 http://www.hedconnectorg.
2 17 http://www.hcdconnect.org.
让 18 “治理是这样一个过程,其中由社会和机构做出重大决策,决定由谁参与决策以及他们如

情 何 获得回报。"Institute on Governance Policy Brief

实 no.15,http://iog.ca/publications/iog- policy-brief -no- 15-principles-for-good-
现 governance-in-the-21st-century.


能 19 在这个方面,我只能以我最熟悉的情况——也就是欧洲的情况作为参考。我希望不同文
化 背景下的读者们可以思考这种经验教训对于其他背景是否成立,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成
立。
20 http://www.eu-newgov.org/public/Glossary n p.asp.
21 27e Region 是一个法国的公共实验室,其自我介绍是“法国公共领域的创新实验室”
(http:// blog.la27eregion.fr)。

22 Stephane Vincent, Design des politiques publiques (Paris: La


Documentation Francaise,2010),7.

23 Participle 的自我介绍是: “Participle 处理当今的重大社会议题。它服务于公众,同时


与公 众共同努力。我们众志成城,创造能够为日常生活带来真实变化的新型公共服务”
(http:// www.participle.net)。
24 http://www.participle.net/about/our mission.
25 MindLab 是一个丹麦的公共实验室,其自我介绍是“多方参与治理的创新团队,与公民及
商 业机构一起为公共领域提出创新解决方案”(http://www.mind-lab.dk/en)。
26 Christian Bason,"Discovering Co-production by Design," in Ezio Manziniand
Eduardo Staszowski,eds, Public and Collaborative: Exploring the Intersection of
Design, Social Innovation and Public Policy(New York: DESIS Network Press,
2013),xii.在讨论网

(2005),27-34.
络化治理时,Bason 引用了 Jean Hartley 的表述,参见: Jean Hartley,"Innovation
in Governance and Public Services: Past and Present," Public Money and
Management

(2005),27-34.
27 “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技术统领一切的方式存在局限,尤其是在解决涉及跨
越众多行政边界和不同机构的复杂问题时。 一旦政策问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超过了一
定 程度,而现有机构又无力处理此类问题时,那么经验证据表明,如网络化治理项目这
样的 多中心处理方式会提出更有益的解决方案。治理网络通过将分散的能力整合起
来投入集 体的解决问题过程,使得多种角色互相协作,最终实现共同获益的结果。但是,
只有存在 足够的社会资本, 一个治理网络才能够创造共同价值,投入到具有自省能力
的治理过程当 中。”http://www,iisd.org/networks/gov。
28 Andrea Botero,Andrew Gryf Paterson, and Joanna Saad-Sulonen,eds., Toward
Peer Production in Public Services: Cases from Finland (Helsinki: Aalto University,
2012); available athttp://books.aalto.fi, p.6.
29 Michel Bauwens,http://p2pfoundation.net.
30 ISD,国际可持续发展学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ttp://www.iisd.org/networks/gov; 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 http://www.hks.harvard.
edu/netgov/html/indexhtm。
2
31 “合伙式国家”这一概念是指,政府部门在“公民社会直接创造价值”的过程当中扮演支持
性 角色。”P2PFoundation, http://p2pfoundation.net.
32 Geoff Mulgan and Mark Stears, in Graeme Cooke and Rick Muir, eds., The Relational
State: How Recognizing the Importance of Human Relationships Could
Revolutionise the Role of the State
(London:IPPR,2012);http://www.assetbasedconsulting.net/
uploads/publications.
33 “福利型国家以一种过时的、事务性的模式为基础,需要被某些共享的、集体的、关系式的
东西所替代"。 Hilary Cottam,"Relational
Welfare,"http://www.participle.net/images/ uploads/soundings48 cottam2.pdf.

34 这个领域中活跃着大量不同的群体和机构。其中包括丹麦的 MindLab,法国的 27e


Region, 英国的 NESTA 和杨氏基金会,以及芬兰的 SITRA。 但是,目前世界各地处理设
计和社会创 新的各个中心都在关注这一主题。由纽约的帕森斯 DESIS 实验室负责协调
的"公共与协作" 主题集群是一个致力于创造共同语言和共享理念的平台,从而使得在
该活动领域内比较和 讨论不同的经验成为可能。
35 Bason,"Discovering Co-production by Design,"xi.
36 第一个“公共与协作”项目的成果公布在:Ezio Manzini and Eduardo Staszowski,eds.,
Public and Collaborative: Exploring the Intersection of Design, Social Innovation and
Public Policy(New York: DESIS 2013);可从 www.desis-clusters.org 获得。参与第一
阶段 工作的设计院校包括: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协调者),米兰理工大学设计系(联合
协调者), 赫尔辛基阿尔托大学,帕萨迪纳艺术中心设计学院,匹兹堡卡耐基梅隆大学,伦
敦中央圣马 丁艺术学院,巴黎 ENSCI 国立高等工业设计学院,布鲁塞尔 La Cambre 建
筑与视觉艺术学 院,比利时亨克学院媒体、艺术与设计系,瑞典马尔默大学。
37 这幅地图由 Daniela Selloni (米兰理工大学 DESIS 实验室)和 Eduardo Staszowski
(帕森斯 DESIS 实验室)共同创造;在描绘和记录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政府创新实验室时,
Christian Bason(MindLab 负责人)和 Andrea Schneider(Public By Design)给予了
专 业指导建议。政府创新实验室是一种特殊的公共创新空间,其特征是与公共管理部门
有直 接联系,其目标是处理更多传统政府机构试图解决的复杂挑战。政府创新实验室试
验并提 出创新的公共服务及政策,与此同时,还试图改革政府的运作方式:
http://nyc.pubcollab. org/public-innovation-places。

38 http://nyc.pubcollab.org/public-innovation-places/.
第八章 让事情有效且有意义

协作式组织的成员们了解实现项目所需的路径,并且能够通过协作
的形式达成项目目标。为此,成员们需借助一套有形工具和认知工具,
促进组织内部的工作效率,实际上这种做法将或多或少增加成本,但整
体社会让组织内部的文化更加让人信服。换句话说:每一个 协作式组
织都会面临一定程度的困难,而它努力的结果也都具备一定程度的吸引
力。如何降低前者,同时提升后者?对参与协作式组织的人们而言,如
何才能提高协作式组织的效率?协作式组织怎样才能变得更有吸引力?
专业设计可以帮助解决这些问题,但它又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对效率的
追求和项目的意义(尤其是社会意义)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解决问题

当一个协作式组织刚开始运作时,参与其中的人们就像修补匠一样
工作:¹ 从现有的东西中寻找到一些需要的物品,调整这些物品的功能和
意义,将它们组合到一起以适应全新的目的。但是,由于现有的产品和服
务并非为当前目标专门设计,当它们被拼凑到一起的时候,形成的组织
效率低下,发起者和参与者们需要因此付出更多的精力。结果,只有那
些非常有动力的人才能接受这样的组织。经验告诉我们,创意的最初应
用可以被视为工作原型。如果创意足够好,创新过程将由此开启,原型
也会朝着更高级的功能方向演变。而后者的构建基础是被设计过、规划
过的产品和服务系统,这些产品和服务系统的目标是使得最初的创意更
加容易普及,更加完善,也更加灵活,从而更容易实施,更容易持续运作。

便利程度、效率和灵活性
现在让我们讲讲汽车共享的案例。第四章曾提到,汽车共享方案经
过一段时间发展后变得非常容易让人获取,也很有效,而且能够在不同
背景下被复制。这一切之所以能够实现,得益于汽车共享的创意方案
已 经发展了几十年,该创意的促进性解决方案的多个部分已逐步得到
2
了改 进。30 年前,最初的创意(一群住在某个地区的人们,共享几辆
仅仅在 需要时才付费使用汽车)得以发展仅仅使用了标准化的汽车、



电话、纸

效 笔,还有强大的意志力。


意 自那以后,汽车共享涉及的创新过程中从非物质到物质的各个组成

部分均得到了改进和提升。现在数字平台和专门的应用程序可以帮助
用户找到最近的汽车,检查燃料或电池充电状态,并预定汽车。车载设
备经过调整后,客户又可以用自己的会员卡作为钥匙发动汽车。² 现有
的车辆可以经过改装来适应这个需求,而新车则专门根据这种需求直接
定制。³ 不断的进步让汽车共享方案变得更加方便获取、也提高了效率,
这样的发展路径之外,出现了另一个更具创新性的非常不同的组织
模 式。这就是用户到用户的汽车共享模式, ⁴它将平日不常使用的汽
车提 供给他人使用。该方案的实施基础是实时连接供需双方的应用
程序和 网站。通过上述方式,汽车共享模式将暂时不用的汽车转化为
新的本地 资源,从而创造出了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

出于对功能、价格、参与者所需行为等方面的考量,最初的汽车共享
模式分化出了几个不同的方向。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解决基础问题很重
要,因为有了多样性才能照顾到各种社会群体的不同功能需求。例如 ,
一种方式 ( 如 Zipcar) 可能更适合长途旅行,而另一种方式 ( 如
Car2Go)
主要面对短途市区交通,还有一种方式(如 Buzzcar)采用的是用户到
用 户的汽车共享模式,将暂时不用的私家车用于出租,从而提供了更
低成
本的解决方案(例 8.1)。
前两种情况(Zipcar 和 Car2Go)是以先进技术为基础的汽车共享
案 例,而采用用户到用户模式的 Buzzcar 所提出的解决方案,不仅在
经济模 式上有所创新,在使用者及车主的角色、行为和文化态度方面
也做出了
创新。
最后,我们必须记住,汽车共享概念及其促进性解决方案的发展,
一 直效仿自行车共享活动的足迹,我们提到的关于汽车共享的种种,
在自 行车共享领域早已存在多时。事实上,自行车共享也是沿着两条
例 8.1
轨迹发 展而来: 一条指向了专门设计和系统化的用于共享的产品和 2
汽车共享模式的演变
服务⁵ (自 行车本身以及停车、支付和车辆管理系统);另一条则发展
第一个汽车共享 (car sharing) 案例在 1988 年诞生于柏林的 Stattauto 。所 需的工具是
例如: Zipcar' 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共享公司。截止 2013 年 7 月,它在美国、 加拿大、
出用户到用
Car2Go⁷ 成立于 2008 年。 2013 年,它在欧洲和北美的 23 座城市共拥有 40 万会员和 8
Buzzcar* 是法国的用户到用户式的汽车共享组织。运作模式是车主可以将 他们的汽车
户的自行车共享模式,°对私人拥有的自行车加以利用的同时,也发挥
了 与之配合的互联网和应用程序的潜力。

促进性解决方案
从上述例子中可以归纳出一些规律:协作式组织在不断进化,从一
开 始用市场上现成的产品和服务组成一个粗糙的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
后采 用促进性解决方案(cnabling solutions)——为特定用途专门设计的
产品和 服务体系。更准确地说,促进性解决方案是一种产品服务体系 ,
10 它们通 过提供认知、技术和组织内部所需的工具来提高人们实现目标
的能力。

2
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看,促进性解决方案的主要目标是使得协作式
组织更方便加入、工作更有效率:这首先就要降低个人投入的强度,其次


情 是增加人们参与组织、成为共同创造者所获得的收益 (也就是说,采用

效 以 用户为中心的组织方式:从使用者角度去评估有效性,激励使用者



成为

一个共同创造者)。
实际上,这样做意味着要确定协作式组织的功能性需求,将这些需求
拆分成基本组成部分,为每个组成部分提出一个或多个解决方案 (解决
方案的组成部分)。由于应用领域的多样性和人们操作方式的多样化,
这 些基本组成部分可能差别巨大。尽管如此,在不同的促进性解决方
案中 均存在一些特定的组成部分。从一张列明所有组成部分的清单
上可以 清楚的看出可用于促进性解决方案的物质和非物质人造事物,
以及所需
的具体设计能力(表框 8.1)。
在促进性解决方案的众多组成部分中,数字平台“扮演着一个非常
特殊的角色,它的传播已经催生了新一代促进性解决方案的出现,改变
了许多协作式组织的功用和本质。事实上,数字平台不仅提高了本来
需 要通过其他途径进行的活动(如会议,日程更新,远程对话)的效率;
并 且还带来了全新机遇,实现了之前之前无法实现的结果。 一个极佳
的例 子就是那些能够对人和物进行追踪、实时定位的应用程序。在有
些情况 下,这种信息至关重要(正如汽车和自行车共享案例里,追踪系
统让使用
表框 8.1
促进性解决方案的主要组成部分

,数字平台:把人与人联系起来,让协作式组织能够更顺畅地运转(例如定制的智
能预定与下单系统,记录与追踪技术,流畅的支付系统);
灵活的空间:社区可将其用于公私事宜(也可作为初创企业的孵化器);
后勤服务:用于支持新型生产消费者网络:
·市民机构:用于催生草根创业组织的发起,同时也帮助现有草根组织成长、复

制、发展;
,信息服务:当需要整合新的流程和/或技术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协同设计的工具和方法论:用于采取协作的方法去构思和研发上述各项事物。

者能够找到停得离自己最近的汽车或自行车)。
总之,我们可以看到,社会技术创新过程中协作式组织的现有创意
及其对应的促进性解决方案同时发生了改进。随着促进性解决方案的
分化发展,最终得到的方案中的组成部分以及方案依赖的协作式接触类
型也非常不同。因此,无论是就组织的有效性还是它的社会和文化意义
而言,专业设计在规划该过程的各个步骤时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
是在协作式组织的整体性质会被新方案改变的情况下。
协作式组织从工作原型向成熟的运作方式发展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工作原型阶段的协作式组织需要巨大的实际投入,强烈的参与动机和创
造社区的明确部署;而成熟运作阶段的协作式组织为参与行动提供各种
帮助从而有利于动机不强人士的参与。20 世纪 90 年代在欧洲参与过
汽 车共享项目的人们毫无疑问是怀着为自己解决问题的一腔热忱付
出行 动的(这个例子也可以代表所有成功的协作式组织案例),但他们
也明确 将项目视为一项政治行动,目的在于改变城市中的交通方式,
让城市更 加可持续。如今,参与汽车共享已经不再需要如此强烈的社
会或者环境 动机。但这并不意味着此类动机已完全不存在。相反,这意
味着此类动 机也发生了变化,表现为多种形式。更多的观察显示,当
协作式组织不
断进化发展并以不同的(以许多促进性解决方案为基础的)模式运作时,
它也代表了不同的诉求,因此需要多种动力。在我看来,有必要就此展
开讨论。

意义建构

一些协作式组织可以通过重新设计现有的产品和服务提高自身的
效率。但是许多相应的解决方案注重的是软件建设,即构思和发展新的
服务使得协作式组织更容易为人所用,运作更有效。例如,协作式组织
在提升人的能力(通过提供必要的信息和知识的方式)或者为人们提供
2
更大的灵活性(因此能够更好地应对越来越复杂的生活)方面可以做更
让 多的努力。


有 与此同时,促进性解决方案还可以与赠予、互助和自助之类的经济

且 模式相结合。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它能够为各种社会文化价

意 值 提供支持,因此不论最终是否能够得到认可,它可以在各种目的不

同的
框架内被加以考虑。

本地成果和广阔视野
在介绍社会创新这一概念时,我们已经发现,协作式组织并非由
“我 们应该怎样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个简单问题而驱动,它回应的是
一个更
高级的问题:“我们如何能够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
尽管协作式组织致力于解决具体问题,但它们也有更大的愿景,即
了解组织参与者的理想生活目标,且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因此,这些宏
大的愿景以及协作式组织按照促进性解决方案在具体的时间地点和行
动中实现愿景的能力,强化了人们积极参与协作式组织的动力。
协作式组织可以在两个层面上努力使其本身变得更有意义、更具吸
引力:第一,通过在项目层面努力使得整体社会环境变得更加友好,创
建更大的意义框架(如前面章节所述);第二,通过在促进性解决方案层
面努力,通过设计赋予其更多的意义,这也是我现在讨论的问题。值得
注意的是,这两个层面之间存在着纽带关系。协作式组织存在的意义以
及它们的促进性解决方案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协作式组织所处的
文化环境决定的。与此同时,当创意得以实施的时候,协作式组织及其
促进性解决方案也为其他项目创造了更有利的环境。这就是说,它们创
造了一个文化环境,更有利于产生类似的新项目。
慢食组织非常清晰地证明了上述结论。它表明,宏达的愿景对本地
组织的发展和繁衍至关重要,反之亦然。慢食组织针对食物和农业提出
很多建议,重新思考时间和品质的概念,它为多个独立但相关的分组织
构建了有利于它们运作的社会环境。与此同时,它发起、推广了多个本
地活动,如设立"Convivia"和“Presidia”认证,农夫市场、社区支持农业 2

项 目等活动,迅速而直接地为市民和农民提供了一个不同但又存在
的世 界:这个世界里的食物是当地供应的有机食物,这个世界里的城
市直接 和农村发生了各种关系,最为重要的是,这个世界里市民和农
民也建立 了更直接而丰富的联系。我认为,慢食运动的意义和吸引力
正是来自于 这两个方面:第一,为抽象的概念赋予了具体的形式;第二,
行动采用了
非常社会化的方式。

让我们这样来概括:当协作式组织能够让参与者的真实地体验到愿
景实现后的生活(或一部分生活),它们就会变得富有吸引力。这正是应
验了甘地的名言 “欲变世界,先变其身。”

社会性和被建构的欢乐
对于参加协作式组织的人们而言,他们既希望提前了解结果,又希
望知道实现结果的方式。后者常常被认为是协作式组织的典型特征,即
以一种“非常社会化”的方式实现。这意味着协作式组织的行为倾向于
"创造社会"。
但是正如我们所见,当协作式组织从最初的创意社区走向更成熟的
组织时,并不总是遵循相同的方式。当它们仍然以非程式化的、面对面
的关系为基础时,社会性的产生或多或少是自然而然的,是主要活动的
副产品。而如果互动变得更加程式化,或者主要在网上发生时,上述论
断就不存在了。例如,当汽车共享和自行车共享处于个人色彩较重的起
步阶段,它们具备高度的社会性,但成熟后,便不再如此。在成熟阶段,
如果社会性的前提条件经过预先设计,也就是说如果促进性解决方案允
许并且鼓励丰富的社会互动,就会自然产生社会性。为了进一步展开讨
论,我们将关注社会性这个概念———"一个系统能够激发并支持使用者
之间社交互动的程度。”12
社会性(sociality)和社交性(sociability)这两个术语,在人机交互研
究 领域被广泛使用,它们也可以帮助我们讨论协作式组织。曾在米兰
2
理工 大学就该主题进行博士研究的赵恩智写道:“多个研究已证明 了
社交性 的有益作用,具体体现在社交关系在工作环境下促进合作解决

事 问题,创 造共识、互惠和信任。”13 她的研究探讨了一些在社会技术

有 系统内创建社 交性设计工具的指导原则。4 由于社会行为无法被设计,



实际的问题就 变成了如何创造更有利于社会关系建立和产生的条件?

义 这不是一个简 单的问题。在协作式组织中创造社会性所指的绝不是
传统社会技术系 统中的用户友好性这一概念,也不是关于供应商/客
户关系的讨论。用 Nicolas Bourriaud 的话来说,我们必须创造“被建构
的欢乐时刻。”15 这意 味着,在讨论社会性和协作式组织的吸引力时,
我们考虑的并不是市场 营销手段,而是人类关系的深度。实际上,带
着今天的眼光和敏感度来 重读 Ivan lllich 和他的《欢乐的工具》 (Tools
for Conviviality)¹6 一书,并试着 付诸实践,对我们或许大有益处。我们
需要一种新的设计文化,它能够 掌握社会性的深刻内涵,或者了解我
们希望创建的社会性的各种形式。 那么如何去创造它?我认为,主要
的方法仍然是不断进行实践,不断对 实践所得进行理论升华,两者互
为促进。

Liat Rogcl 在米兰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项目协作式


居 住”是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例子。该研究项目的实践活动推动发
起并
且建立了一个协作式居住的试点(例 8.2)。
例 8.2
SCARSELLINI 街:协作式生活项目,米兰

"Scarsellini 的邻居们"(Scarsellini—Vicini più Vicini)是一个服务设计


项目, 其目的是在位于米兰 Scarsellini 大街的一栋有 100 多户居民的公寓
楼里培养协 作的生活方式。这个项目是米兰理工大学一项博士研究的实地成果。
1
2010 年到 2013 年之间,为了让公寓楼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实现环境和社
会的 可持续,项目设计了一系列活动,还创建了一个用于协调居民活动和维护
友好居 民关系的网站平台。有了网站平台之后,之前互不相识的居民可以在网站
上聊天, 参加不同的论坛,开始发起共同设计新服务在内的各种共享活动。该
项目还从多 个角度评估了实践活动的结果。经历三年的活动之后,邻里之间的
互动和协作大 大推动和促进了有利于社会环境的活动的发展。更具体地说,它
们创造了一种社
211
区感(增加了互相帮助的机会);使得人们可以分享物品和服务、节约能源、减
少 支出; 一些日常活动变得更加方便;并且最终(通过协同设计公共空间和
设施) 增加了有效的协作式服务的数量和种类。

项目的意图是在一栋新公寓大楼的居民当中推广社会化和可持续
生活方式。为达成目的, 一组活动计划在数字平台的帮助下发展起来。
项目的研究部分是验证和反思“社交性作为建构的欢乐”(sociability as
constructed conviviality)这一概念的实际运用。其结果积极而有趣。它证
实,协作式居住项目真正激发了各种形式的社会化,要不是该项目,这些
形式可能根本无迹可寻。社会化产生于一个共同参与的活动计划之中,
而居民们逐渐适应的数字平台将计划变成了他们的活动和社会化手段。

这个积极的结果同样带来了其他有趣的惊喜。赵恩智和 Rogel 写道
“我们的假设是,人们之间的社会化将成为未来协作的发动机。但是,成
员之间的社会化是随着具体行动项目的推进而逐渐发生的。换句话说,
即便是像互相认识和熟悉未来邻居等这些看似通过网站平台就可以实
现的事情,实际上也只能通过提出项目、讨论项目的活动得以实现。”19
这段描述清晰地勾勒出“建构的欢乐”的含义:它是通过在一起做事建
立起来的欢乐;换言之,这种欢乐建立在启动项目的基础上,项目本身
已成为培育欢乐的土壤。
建立信任

总结一下上述我关于协作式组织和促进性方案所阐述的观点:不
论 人们出于何种原因决定互相认识并一起工作,每个参与者都必 须相
信他 人将尊重自己的付出。他们必须彼此信任。事实上,相互信任是
任何形 式的协作以及社会组织的基础要素。以自愿(而非传统或者强
制)参与 为基础的类似组织越多,它们生存的环境就越混乱(人们遇见
的主要都 是陌生人),而信任因素就变得越关键。因为这正是协作式
组织真正的 工作环境,每一场关于如何推动和支持组织的讨论,每一
场关于促进性 解决方案内容的讨论,实际上都是在讨论如何培养和促

2
进能够参与和愿
意参与协作式组织的人们之间的信任。


情 信任以及信任构建的问题非常复杂,显然不是本书的能力和意图所

效 能覆盖。但是,如果我们要讨论协作式组织(所有参与者需要投入时间、


意 精力和关注的各种社会形态)以及协作式组织的孵化支持设计方案,


必须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并提供一些基本的设计指导原则。
我们一如既往地从经验开始。对社会创新案例的种种观察表明,有
必要区分初始阶段和后续阶段。每一个协作式组织(或至少是那些自下
而上产生的组织)在设立之初都有一个创意社区: 一群彼此熟悉、互相
信任的人(因为他们已经有机会共事)。之后,随着组织日渐成熟,情况
有所发展:在经历了最初的浓厚个人色彩的阶段之后,人们有了变化
他们的联系被弱化,信任的建立也不再依赖于直接的相识,而 需要其
他 途径。事实上,能够持久存在并且广为传播的组织都以某种方式成
功地 解决了这个问题。在一项关如何通过创造相互信任推动协作式
组织发 展的研究中,钟芳定义了两条主要的设计策略:“以一种有效、
真诚、透 明的方式来传播信息(为参与者指出最清晰的路径,即事情将
怎样开展, 谁将要做什么),以及创造一个非正式的社会控制系统(例如,
一个点评
系统)。”20
第一条策略就是通过设计增强系统组成部分的可见性。 一种方式
是(通过恰当的传播载体)让本身隐形的东西“变得可见”,例如:账户、
组织架构图、参与者概况等等。另一种方式是直接提高组织本身及其
运 作的可见性。现在,最简单也是最简化的方式,是使用新技术让整
个组 织(例如:场所,居住在那里的人,以及他们在那里从事的活动)
变得实 时可见。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手法得当,这种方式(我们称之为
超级可见 性策略)非常有效。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这条策略的局限性 ,
因为它受 限于摄像头能够真正看见什么,以及摄像师决定要展示什么。
而最严重 的局限性在于,超级可见性策略会给观察者和被观察者双方
造成焦虑。

另一条更为成熟的策略应该是灵活使用各种各样的工具、为每一种
情况度身定制最佳组合:为面对面的会议创造条件,或使用上述提及的
2
传播载体创造接触机会。特别情况下,可以由公认的担保人来进行正式
的检查。也可以借用互联网带来的创新方法来建立陌生人之间的信任
(在线信誉建设)。最后一点,真正让人们有动力在一起做事才是关键。
我认为最后这点是最重要的指导原则。在讨论创造社会性和建构
欢乐时,我们已经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但就信任主题而言,它同样适用:
非常有必要在合作和创建社会关系之间建立良性循环,这里所谓的社
会 关系就是人们之间的信任关系。当然这种良性循环是不可能完全
被规
划的,然而,我们可以通过促进性解决方案创造有利于其产生的条件。

1 Bricolage (拼装)是指用手边碰巧可得的各种材料来进行建造或创造,或者是经由这一过
程创造出的作品。这个术语来源于一个法语单词,指的是业余修理和 DIY 式的维护工作。
而进行拼装的人被称为拼装爱好者(bricoleur)。这个术语被用于众多领域,包括脑力工作、
教育、计算机软件以及商业。http://en.wikipedia.org/wiki/Bricolage.
2 例如,Zipcars 在挡风玻璃上安装了无线射频识别应答器,与卡片配合可以为汽车车门上
锁 和解锁。每辆车都记录了使用时间和里程,这些数据都上传至中央主机。
3 Hiriko 计划是一个典型案例:这种特制的小型电动汽车可被折叠,从而减少城市中的停
车 空间,同时也更便于管理共享的车队(http://www.hiriko.com)。Hiriko 是可折叠
的双座城 市电动汽车,由巴斯克地区的 Hiriko Driving Mobility 集团推出。它是麻省
理工学院媒体 实验室自 2003 年开始的 CityCar 计划的商业实施部分。
4 wikipedia.org/wiki/Peer-to-peer car sharing.
5 wikipedia.org/wiki/Bicycle sharing system.

6 http://wwwzipcar.com.
7 https://www.car2go.com.
8 http://www.buzzcar.com.

9 http://cyclingboom.com/bikes-for-share.

10 Cees Halen, Carlo Vezzoli, and Robert Wimmer, Methodology for Product Service
System Innovation (Assen:Van Gorcum,2005);Anna Meroni and Daniela
Sangiorgi, Design for Services (London: Grower, 2011).
11 此处使用的这一表述,在支持协作式组织的语境下是指信息和传播技术,以及社交媒体。

12 F.F.Mueller,S.Agamanolis, F.Vetere, and M.R.Gibbs,"AFramework for Exertion


Interactions over a Distance," Proceedings of the 2009 SIGGRAPH Symposium on
Video Games,143- 150.

2 13 EunJiCho,"Designing for Sociability:A Relational Aesthetic Approach to Service

让 Encounter," in 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esigning


事 Pleasurable Products and Interfaces (DPPI'13),3-5 September2013, Newcastle

有 upon Tyne,24.

且 14 J.Preece, Online Communities: Designing Usability, Supporting Sociability

意 (Chichester, UK: Wiley, 2000).

15 “我们首先需要对抗的,也是最主要的敌人根植于社会结构之中:即充斥于人类生活各个
层 次上的供应者/客户关系。"Nicolas Bourriaud, Relational Aesthetics (Dijon:Les
Presses du réel,2002),83.

16 lvan llich, Tools for Conviviality (New York: Harper and Row,1973).

17 Liat Rogel,"HousingLab:A Laboratory for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Urban


Housing," doctoral thesis, Politecnico di Milano,2013.这篇论文提出的问题是,如何
通过城市居住 区的创新以及居住区向协作式福利中心和场所进行转变,来实现以可持
续生活方式为目标 的城市更新运动。这项研究是在案例 3.2 所描述的协作式住房计划
统领下开展的。

18 参见: Eun Ji Cho and Liat Rogel,"Urban Social Sustainability through the Web:
Using ICTs to Build a Community for Prospective Neighbors,"in ICT4S
2013: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for Sustainability, ETHZurich,14- 16 February
2013,ed. Lorenz M. Hilty, Bernard
Aebischer, Goran Andersson, and Wolfgang Lohmann.
19 同上。

20 Fang Zhong,"Collaborative Service Based on Trust Building: Service Design


forthe Innovative Food Network in China," PhD thesis, Politecnico di Milano,2012.
第九章 让事情可复制且相关联

协作式组织非常重要,因为它们是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的具体推动
者;它们为大型、紧迫、难以解决的当下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为了能够让它们真正发挥作用并影响整个社会,它们需要被传播,它
们 需要影响更多更大的改变。这一切有可能发生吗?如果有可能,
这些组 织在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同时,还能够继续保持典型的人的特征
吗?换句 话说,协作式组织是否既可以具备改变世界的能力又能够保
持小规模? 今天,在网络时代,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可以”。但是,
要实现这一 点,必须加强创新战略,建立更大的框架目标。

小型、本地、开放、互联

40 多年前,当 E.E Schumacher 撰写他的名作《小即是美》时,


他 决定从文化和道德立场上支持小而本土的事物,以此来抗衡崇
尚大 规模和去本土化的流行趋势。¹ 今天,我们因为一些新原因更
加认同 Schumacher 的上述见解。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在过去的 40
年中,事情 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 Schumacher 的时代这只是乌
托邦的空想, 如今已经具备实现的可能,这要归功于网络化系统和创
意社区的融合。 40 年前,Schumacher 所指的“小”是指真正意义上的
小,因为它几乎没有
可能在更大的范围内产生影响,而“本地”也是真正的本地,因为在一定
程度上它和其他本地社区是互相隔绝的。另外,当时所有的技术和经
济趋势都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追求的是“更大和更好”。今天,社会背
景已经截然不同,小事物可以作为全球网络中的节点产生具大的影响
力,而立足本地的同时也可以向全球的人们、观点和信息开放。换句话
说,今天我们可以认为小不再是小,而本地不再是本地,至少已非传统
意义所能涵盖。

网络中的小不再是小
“小”和“本地”在本质上的变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新生的网络
2
不 仅使得本地的、小规模的有效运作成为可能,它们生成的 灵活系统
更加 适合在变化快、风险高的复杂环境里安全运行。这个充满希望的

事 视角的 关键词是分布式系统,即,由各种互相联系的元素构成、具备


复 调整的能


力,并且可持续存在的社会技术体系。²

关 如第一章所述,最近几十年里兴起了一系列新的趋势,有些还得到

了推广。驱动这些趋势的创新浪潮 ³ 有:分布式智能,以及由此为社
会 技术组织带来的彻底变革;包括分布式发电系统在内的分布式基
础设 施;还有涉猎范围从零公里食物网络到新型制造模式的分布式
生产。 于是,现在我们可以想象一种全新并且可行的全球化形式,它
是一张由 分布式经济和互联区域组成的网络。在同一章里,我提到过
这些分布式 系统高度依赖技术创新,但是一旦推广开来,技术层面不
可能独立于社
会因素之外,因此,没有分布式系统可以在实施过程中避开社会创新。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技术和社会创新彼此强化,从而在新机遇和社
会、生产及品质生活相关的新想法之间创造了一个相互转化的良性循
环。简言之,它们使得我们能够创造更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SLOC 情境
社会创新和分布式系统是新兴情境的主要支撑点。我把它称为
SLOC 情境,意为小型、本地、开放、互联。四个形容词放在一起勾勒
出 这个愿景的特征。单独来看,每个形容词及其含义都非常容易理解,
但 组合在一起的话,它们就描述了一个可持续的网络社会的生成方式。
在 我看来,SLOC 情境可以成为一个非常有力的社会吸引导体,它能
够激
发、催化和引导不同的社会参与者、创新过程及设计活动。4
更准确地说,我们可以看到 SLOC 情境既不是一个梦,也不是对
未 来的预测。它是一个有理有据、激发型的愿景,描绘了当更多社会
角色 齐心协力去强化现有的趋势时所能缔造的未来景象。 ⁵ 因此,
可以说 SLOC 情境提出了一个可能的未来,尽管它需要很多人的共同
努力方能 实现。首先,我们必须应对一开始提出的问题:以协作式组
织的方式运 作的小型项目如何能够提高影响力?它们在发展中怎样 2

做才能够不失 去协作的本质?当然,情境本身给不了答案。但我认为,
它确实给出了 可以将不同项目纳入同一个框架之中的整体愿景,同时,
它还指出了两 条主要的基本战略,可以概括为复制(replicating)和连接
(connecting)。

第一条战略:复制。在互联的世界里,小型的本地活动通过复制可
以产生大规模效应,实际上,复制是在 SLOC 情境中实现规模化的主要
途径。复制的思路看起来和实验的思路截然相反。虽然在某些方面上
的确如此,但在我看来,这两者能够、而且也必须互相补充。在转型过程
当中,必须进行实验,随后巩固并(通过复制)普及最佳结果。此外,在
一个复杂的、变化的世界中,复制品也总是需要根据新的情况做出调整,
以适应新的环境。 ⁶换句话说,其实每个复制品都是本地化的新设计。
复制是一项需要大众设计的活动。但毋庸置疑,它同样需要设计专家
的 存在,专家们会对实验的质量进行评估,选择可复制的样板,同时设
计方
法和工具,使得复制顺利进行。
第二条战略:连接。正因为建立了联系,本地的小型组织才有可
能 产生大规模的影响。事实上,这种影响不仅仅来自于大量小项目的
累积 效应,更重要的是来自于用适当的方式把小项目相互关联之后取
得的乘
数效应(multiplying effect)。后者可以通过两种模式实现。 一是创造互联
的基础设施,使得本地项目推广者们能够通过最佳方式进行连接、统
筹 和协同。在这种情况下,该战略包括提供连接的可能性,以及为新
项目 的产生和自动关联创造有利的环境(见第七章)。强化连接战
略的第二 种模式是建立合适的框架性项目。这实际上是一些特定的
行动,能够 激发本地项目的设立并促进它们之间的合作和合并。这
就需要出现能 够引导整个过程的大型联盟,联盟的存在是产生令战
略切实可行的共 同目标和实际工具的前提条件。
总之,在上个世纪,小型的本地项目不断扩大的影响力往往不可
避 免地导致了机构规模扩张和结构官僚化;而在今天的网络时代,还
存在 着其他可能性:在不同背景之下复制小型项目并且升级传统组织,
2
以此 实现规模拓展(scalingout,或称横向规模化);或者通过把一些
小型项 目整合协同为更大的计划,以此实现规模提升(scalingup,或


称纵向规 模化)。在水平方向上连接相似或互补的项目,在垂直方向

可 上连接其他 类型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组织,就可以在保持小规模

制 的同时扩大影 响力。7



通过复制实现规模拓展

世界各地随处可见的单个协作式组织,例如米兰的合住住宅项目 ,
柏林的汽车共享,纽约的农夫市集,或者中国的社区支持 农业组织,
自 身都无法进行复制,因为它们深深地扎根于一个特定的背景之中,
并且 在很大程度上深受项目发起人的个人魅力影响。尽管如此,每
一个高 度本地化的案例都有一个项目理念:比如住宅共享、汽车共享 、
农贸市 集,又如社区支持农业。这些主题突出了项目的目的及运作
方式(即, 它们的系统架构)。因此,在讨论如何复制协作式组织时,
实际上我们 是在讨论如何传播这些项目的理念,以及不同群体的人
们怎样可以认 识、接受这些理念并对其进行本地化(即,调整以适应
不同的背景)。
理念传播和网络效应
直到现在,理念传播及其后续的本地化过程主要是以一种自发的形
式出现的。但这是一种连接的世界的典型传播方式:传播快速,点对点,
无中介。也正是这种直接的、个体对个体的、与距离无关的、实时传播方
式使得今日理念(包括协作式组织相关理念)的传播与往日非常不同,
此间的差异不仅体现在数量方面(更多的想法用更少的时间传播到更远
的地方),而且也体现在质量方面。
协作式组织倡导的理念不仅在全球迅速传播,它们还产生了新的影
响。首先(我们在第一章和第二章有过讨论)是专家用户的增加,他们
能够有效地想到有希望的想法,更重要的是,(因为拥有敏感度、设计
2
能 力和技巧,以及创业精神)他们能够发现并实施想法。很明显,正因
为在 网络节点上有了这些行动者的存在,协作的难度降低了、效率提高
了,于
是想法得以传播,组织得以复制。
在一个连接的世界里,自发的理念传播的第二个特点是重要的网络
效应 (network effect):8 一种并不特别针对当前阶段,但会对它产生强
大 影响的现象。通常而言,网络效应意味着每个加入网络的新节点
(每个 新的协作式组织)都会令其他节点(所有其他的协作式组织)受
益。也 就是说处于网络中的每个新的协作式组织对共同理念的促进
作用大于
该协作式组织单独发挥的作用。(表框 9.1)。
在我们的讨论中,严格意义的网络效应对于某些类型的协作式组织
是适用的(例如,时间银行或拼车服务,每增加一个新的参与者都会让整
体服务变得更加有效)。但在更宽泛的意义上,网络效应永远存在。 一
种新的应用强化了一个共同愿景并为其赋予新的意义,这实际上就是文
化网络效应。这样的网络效应意义重大,因为潜在参与者是否加入协作
式组织的决定因素在于他对某个协作式组织的未来是否抱有期待。事
实上,每一个落实的新想法都巩固了对组织获得成功的期待,也强化了
其他人加入的决心。换句话说,这就像是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 一个可
能的未来之所以成为现实,是因为大量的人真正相信它。9
表框 9.1
网络效应

网络效应指系统内每增加一名参与者,其他参与者就能获得更多的价值
增 加。最经典的案例是电话,拥有电话的人越多,每个人得到的益处就越大。
在以数字方式连接的世界里,网络效应的影响既深远又重要。在线社交网络
平台如 Twitter 和 Faccbook 就是绝佳案例,使用者越多就越有用。以管理交换
和互 相帮助为主要功能的平台亦是如此。这样的平台包括本地货币兑换,房屋
置换, 时间银行或拼车系统。

广义上来说,网络效应在所有的协作式组织里都会发生。诸如汽车共享、合
住住宅,或农夫市集这样的想法,每一次新的应用都会使得赋能生态系统(既包
括 规则和政策,也包括可以利用的专门产品和服务)更加友好。另外,每一行
动项目 都强化了协作式组织的理念,也影响了参与者以及潜在参与者的选择。
220





复 基于这个事实,专业设计能推动理念的自发传播,并使用工具来提



高它们的可见性,以及它们试图表达的思想的清晰度(第五章)。与此

联 同 时,它能够参与协作,成倍地增加专家用户的数量(他们不仅能够发
现到 好想法,还能够付诸实施)。因此,重要的是如何通过协作令整体
环境更 加友好,让事情发生。我们将这一类型的干预称为间接干预,
但这并非 专业设计唯一的参与方式。专业设计还可以进行直接干预,
为复制特定
的想法度身定制工具包。

社区工具包
为复制一个具体的协作式组织的复制创造条件属于一个设计举措
其存在的基础和促进性解决方案的基础相同。问题在于如何设计出一
套 产品和服务使得协作式组织理念的运用更加容易也更加高效。虽然
在之 前的章节中我们曾结合特定背景下的具体本地项目讨论过这一点,
现在, 我们必须通过复制的视角来观察、设计针对协作式组织的促进
性解决方
案。因此,促进性解决方案本身必须满足可复制、易于传播的条件。
从许多方面来看,这并不是一个新问题。它也可以被看作是传统意
义的工具包的延伸。 一 套以社区为导向工具包(community-oriented

toolkit) 是 一 个 可 复 制 的 促 进 性 解 决 方 案 , 其 目 标 是 帮 助 不 同 的 人 群 领

会协作式
组织的理念,并且根据自身的特殊背景灵活地应用这些理念(表框 9 . 2)。

出于多种原因,如今传统的工具包概念和以社区为导向的新型工具
包概念都在不断传播,它们在社会创新的不同领域里发挥着日益重要的
作用。有些工具包支持相对简单的项目,例如组织活动(邻里节日或集
体打扫公共场所 )。10 另 一 些则介入更复杂、更长期的活动,例如,针
对 医疗健康(从美国的预防儿童肥胖到非洲的预防疟疾 )的基于社区
的工 具 包 , " 以 及 ( 针 对 包 括 社 区 能 源 系 统 和 社 区 水 管 理
系 统 在 内 的 ) 针 对
DIY 构 建 的 基 于 社 区 的 工 具 包 。 1 2
2
种种例子表明,我们必须精心设计工具包,让它符合目标用户的需
求,匹配他们的真实能力和动机。我们在讨论促进性解决方案时提到的
内容,同样也适用于工具包的设计。但需要补充的限定条件是,工具包
本身必须可复制且独立存在。这样 一 来,任何人(更确切地说,目标群

中的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它们,而无需他人的更多协助。

表框 9.2
工具包与能力建设

一个工具包一般由一系列有形或者无形的工具组成,制作它们的目的是为
了 降低协作式组织任务的难度,令非专业人士也能胜任工作。直到现在,工具
(主要) 的目的都在于方便个人使用。于是为了支持协作式组织的活动,它们必
须进一步 发展,将社区导向的工具包也纳入其中。催生这种进化的背景本身也
在发展,不 断地对不同的当前趋势做出反应,其中尤其明显的是以“自助”诉求
为代表的个人 化趋势,以及数量不断增加的用户专家(他们尽管并不是某个领域
的专业人土,但 有能力在该领域开展工作)。显然,这一切会影响工具包的本质
和目,将其从有趣 但边缘的领域转移至能力建设(capabilitybuilding)这一核心
基础问题。回到 Martha Nussbaum 和 Amartya Sen 所讨论的主题,这一转变涉
及的是一个设计问题——如 何提升人们的能力,让他们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样
子,做自己希望做的事。因此, 我们把工具包的概念扩展为任何可以帮助人们
自己动手做事的东西:人们不仅 可以解决问题,还可以像 Nussbaum 和 Sen 主
张的那样发挥自己的能力。
最后一个问题——工具包作为一套容易获得的工具,可以被希望使
用它的人随意使用,这虽然很好,但也会带来一些问题。事实上,在介绍
为帮助协同设计过程而创造的特制工具包(第七章)时我们已经发现,工
具包的优势在于, 一旦经过恰当的传播,获取方式又简便,人们就倾向
于 使用它们。而出于同样的原因,任何人在使用工具包的过程中都会
发现 自己将不得不独自面对问题(或者是只能够使用工具包内所包含
的专业
知识),因此这也成了问题所在。
另外,我认为更为紧迫(也不太容易通过改善工具包得到解决)的问
题是,工具包可以支持某个项目的开展(提高该协作式组织的普及度及
有效性),但是它几乎不可能影响使用者的行为动机及对它的信任度:采
2
用工具包策略本身就假定了使用者/共同生产者已经具备了适当的动机

事 和一定的信任。但事实情况可能并非如此。因此,由于缺乏知识和动力,

可 工具包可能无法被正确使用,或者完全被弃之不用。这就带来了一个更



大的问题:整个论述的基础,也就是能力建设的问题,不能够仅仅通过单

关 一干预去处理。仅仅依靠自下而上地推广工具包的方式去提升人和社

区的能力,这种做法是行不通的。有必要结合基于不同策略的多 种干预
方式。因此,我们所讨论的工具包必须是一组更大的服务和传播载体中
的一部分,它们不仅要便于人们使用,还要能够吸引人们更多地使用它。
当工具包真正成为服务和传播载体的一部分时,我们所采用的就从
一个单纯的工具包策略转变成加盟经营(franchising)策略,或者更准确
地说,社会加盟经营(social franchising)策略。

社会加盟经营
社会加盟经营指采用商业加盟经营的原则去获得更大的社会利益的
运营模式。为了实现(复制有前景的协作式组织的)目标,社会加盟经营
采用的是复制策略,由特定主体(授权方)提供协作式组织的理念以及运
营实施的方法(相当于一个工具包),使得各种经营者(加盟经营方)可以
在其当地实施。
实际上,授权方为其他自主经营者提供了一系列的支持,其中包括:
大规模的沟通宣传活动,可以在本地范围使用的传播载体,严格意义上
的服务(专业培训和专业建议),(可能需要的)专门设备,或对最终结果
的质量保证。14 这里提及的某些支持有可能成为工具包的一部分,但还
有一部分超越工具包的作用: 一个熟悉的、有价值的品牌以及恰当的质
量控制服务在广泛传播过程中带来的动机统一和信任。
虽然社会加盟经营会呈现不同的形式,但核心组织都扮演着举足轻
重的角色。我们可以借用邻里节日活动作为“轻”加盟的例子稍作说明。
一个名为欧洲邻里节(European Neighbors Day)¹⁵ 的国际协会活跃在这
个 领域,并经常在活动中引入当地习俗。它在两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
方面 向居民们提供工具包,包括组织节日所必需的各种内容;另一方 2

面以城 市生活品质为主题(指定组织活动的日期)进行广泛的传播。
该组织通 过这种方式为组织者和所有参与者提供帮助,让他们觉得自
己属于一个 更大的项目。于是,类似让邻里小区在某一天变得 更宜
居这样的活动, 也可以帮助推广城市社会性以及可持续城市的新观念。

另一些案例需要更高程度的整合。 Tyze (第四章讨论过)是一个不


错的例子。这个社会企业努力将愿意伸出援手的亲友和邻居组织起来,
成立帮助网络,为需要看护的人们提供帮助。为了推广这个概念并帮
助 人们实施,Tyze 向潜在群体提供专门的软件和使用指导(实际就是
一套 工具包),在人们需要(令网络变得可靠)时使用品牌(创造信任)
时还提 供辅助性的支持服务。

以上案例为设计此类实体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方针。当需要推广的
活动不存在特别的问题或风险时(例如组织邻里的街坊聚会或公共卫
生清洁日),可以采用“纯工具包”模式或“轻加盟”模式。而当问题变
得 更复杂、情况更微妙时,就有必要提供更多样的支持,这需要在两个
方面 之间取得平衡: 一方面人们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工具包自食其
力,另 一方面有些工作必须得到外部专家的支持,他们提供活动所需
的专业知
识,保障实现预设的质量标准,也因此提升团队内外的信任度。
通过连接实现规模提升

如同复制的过程一样,连接也可以在没有外界帮助的情况下发
生——只要环境足够友好。也就是说,本地组织的推广者可以横向和其
他组织的推广者连接,纵向可以和其他更强大的组织连接,从而推动规模
提升。但是经验告诉我们,巨大的变革要求有途径、有条件的实体开展
大 规模的行动,既要有自上而下的行动,也要有点对点和自下而上的项
目。

横向和纵向连接
民主精神病学运动和慢食运动(第三章介绍过这两个来自意大利的
2


极具影响力的社会创新实例)是这种实践方式的杰出案例。正如我们所

情 见,它们成功的关键在于推广协调多种项目的能力,无论是当地的还是全

复 国的项目,都被一个伟大的愿景引领着。正是多层次战略使得民主精神

且 病学运动能够改变一个庞大的复杂的制度(精神病医疗制度),而慢食运

关 动能够在整个农业食品体系中激发转型。

几十年之后,这些案例依然能给我们很多启发。但是,我们必须认
识 到当下发生的新情况,尤其需要注意日益增长的连接度和分布式社
会创 新的生命力。 一言以蔽之,要充分认识到点对点模式在能够产生
巨大变
化的混合行动中发挥的作用。
谈到网络化治理,我们已经看到这种战略正在如何改变公共机构,
打 造“21 世纪的公共部门”。6 在其他不同领域里,类似的进程也在上
演。最 显著的案例之一,就是之前提到过的食物网络以及城乡关系(慢
食运动在 这个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毋庸置疑,而且万分幸运的是,
今天,慢食 运动仍然因越来越多的参与者们不断汇聚的力量而继续发
展壮大。虽然 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知名程度不同, 一些相似的行动
也正在其他领域内 发生,协作式组织的点对点、自下而上的行动与更高
级别的公共机构的自 上而下的行动互为补充,在包括交通、医疗健康、老
人看护,以及本地和区
域发展在内的各种项目中发挥作用。
这些项目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是对话式、开放式的设计过程,兴起
于各类组织、实体、企业和市民个人之间的协作及/或对抗式的互动之
中。实际上,拓展到较大的地域范围内(邻里小区、城市、地区)并且
/ 或者与更大型的复杂系统(医疗健康、教育、行政等)建立起关联,
现有 的各种活动经协调统一和系统化之后,可以成为本地的项目。

例如,对于一个城市、乡村或地区的大项目而言, 一组独立但协调的
本地项目可以激发并支持其发展。相似的是,如果面临的是复杂组织
(无 论是公共管理、医疗健康,还是学校体系)的转型挑战,可以启动
数个本 地项目来推动整个系统,使之更有效率,以此来为转型的进程
做准备和
引导。 2

总之,每个以连接战略为基础的大型项目都有着相似的结构。由一
个框架性项目激发、调整,并统领着多个本地项目,而这些本地项目本身
独立,深深地扎根于本地特有的背景之中,因此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有
形资源和社会资源快速获得具体的结果。与此同时,由于这些本地项目
都以框架性项目的愿景为准绳并受其协调合作,因此它们也是大型变革
的驱动者。框架性项目是一个设计和传播项目,包括情境(为不同的本
地项目指出共同方向)、战略(指明如何实施情境),以及明确的支持活

(对本地项目进行系统化,赋予它们力量,并且传播整体项目)。
连接战略使得大型项目在构建和发展层面极为灵活,有扩展规模的
空间,能够及时调整:这种战略尤其适合变革时期(正如我们现在生活
的时代),当涉及到区域系统或大型组织时尤为适用。它还有个别名—

“用项目来规划”,1⁷ 我会在下一章进一步讨论。

1 E.F. Schumacher,Small ls Beautiful: Economics as if People Mattered (London: Blond


and Briggs, 1973).
2 A.Johansson, P.Kish,and M.Mirata,"Distributed Economies:ANew Engine
for Innovation,"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13(2005),971-979.

3 C.Biggs,C.Ryan,and J.Wisman,"Distributed Systems: A Design Model for


Sustainable and Resilient Infrastructure," VEIL Distributed Systems Briefing Paper N3,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2010.
4 Ezio Manzini,"Small, Local, Open and Connected: Design Research Topics in the
Age of Networks and Sustainability," Journal of Design Strategies 4,no.1 (Spring
2010);
Ezio Manzini,"SLOC, the Emerging Scenario of Small, Local, Open and Connected,"
in Stephan Harding,ed, Grow Small, Think Beautiful (Edinburgh: Foris Books,2011).
5 Frangois Jegou and Ezio Manzini, Collaborative Services: Social Innovation and
Design forSustainability (Milan: Polidesign, 2008).
6 换句话说,“复制”这一概念和“再版”完全不同。复制通常是一种诠释。相反,再版则是对
原作的忠实拷贝(显然,工业化的大规模再版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7 Frances Westley 写道:“我们把‘规模提升和规模拓展”策略进行了区分。规模拓展”
指的是扩散社会创新的活动,这样一来,更多的社区和个人可以感知到社会创新的好处。
而规模提升指的是将社会创新同更大的经济、政治、法律或文化背景下的各种机遇(资源、
政策、价值)连接起来的活动。”参见:Frances Westley,"When Scaling Out ls Not
Enough: Strategies for System Change," paper delivered at "Social Frontiers: Social
lnnovation Research Conference," NESTA,London, 14 November 2013.
226
8 在经济学领域,网络效应是指商品或服务的一个使用者会影响该商品或服务在其他使用
让 者眼中的价值。 一旦网络效应发生, 一件商品或服务的价值将依赖于其他使用者的数量。

情 Carl Shapiro and Hal R.Varian, Information Rules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复 Press,1999);http://en.wikipedia.org/wiki/Network effect.

且 9 自我实现的预言是指能够直接或间接导致自身实现的一种预测,“预言”一词本身意味

关 着在信仰和行为之间存在着积极的互动。 http://en.wikipedia.org/wiki/Self-
联 fufilling. prophecy.
10 European Neighbors Day (http://www.european-neighbours-day.com); Clean Up
the World (http://cleanuptheworld.org).
11 Childhood Obesity Tool Kit, BlueCross BlueShield of Tennessee (http://www.bcbst.
com/providers/Childhood obesity tool kit.pdf); Behavior change
communication (BCC) for community-based volunteers, volunteer toolkit
(http://www.ifrc.org/
PageFfiles/53437/119200-vol4-BCC-trainers LR.pdf?epslanguage=en).
12 Community Power Network, Do-It-Yourself Solar (http://community powermnetwork.
com; Jan Teun Visscher,Erma Uytewaal, Joep Verhagen, Carmen da Silva Wells, and
Marieke Adank, background paper for the symposium "Sustainable Water Supply
and Sanitation: Strengthening Capacity for Local Governance,"26-28 September
2006,

Delft, The Netherlands.


13 在传统商业语境下,特许经营是指一家拥有成功品牌和商业模式的公司(授权方)允许其他
运营者(加盟方)使用其注册商标,并销售授权方的产品。作为回报,加盟方需向授权方付费。
14 加盟方必须遵循一系列的要求,包括:提供具有社会效益的服务,达到质量和价格标准,对
服务的提供者进行义务教育,使专卖店符合质量保障机制,报告服务和销售统计数据,以

偶尔支付固定的或是利润共享的费用。 http://en.wikipedia.org/wiki/Social franchising.


15 http://www.european-neighbours-day.com.
16 Christian Bason,"Discovering Co-production by Design," in Ezio Manzini and
Eduardo Staszowski,eds, Public and Collaborative: Exploring the Intersection of
Design, Social Innovation and Public Policy (New York: DESIS Press, 2013),xii.

17 Ezio Manziniand Francesca Rizzo,"Small Projects/Large Changes: Participatory Design


as an Open Participated Process," CoDesign 7,no.3-4(2011),199-215.

227
第十章 让事情立足本地保持开放

人们同时存在于社会空间和物理空间中,因此,他 们的互动行为也
发生在这两个空间中。在社会空间中,人们创造社会形式,而在物理空
间中,他们营造场所。合在一起,人创造了社会也创造了环境,社会存
在于环境中,社会本身又参与了环境的创造。所以,有关社会创新及其
引发的协作式组织的讨论,就与场所的营造和新的场所生态系统有了联
系。关于社会创新设计,还有一个迄今为止尚未被我们讨论过的维度:
场所营造,也就是说,社会创新设计作为中介,以一种原创的方式推动了
场所的社会化营造。

场所营造

场所,是一个被赋予了意义的空间。换句话说,它是一个对某人而言
有意义的空间。而意义因对话而生,所以如果一个场所存在的话,就必
须 要有一群人以它为话题,以它为活动地。传统上,这群人是社区居民:
一 个稳定的群体,他们居住在附近,有着共同的日常生活难题。在这
种情
况下,意义建构和场所营造以准自然的方式历经漫长的岁月缓缓发生。
在当代社会里,由于传播不再受距离的限制,人们参与的话题多种
多样,对话者可能遍布四方。在这个新条件下,对话的人们可能不再是
邻居,对话主题也可能与人们居住的空间无关。如果真是这样的话,
场 所营造就无从发生。
而另一方面,当身处同一物理空间的人们决定一起做些与该 空间
相 关的事情时,人们所在的物理空间就成为了一个场所。用我们的术
语来 说,这意味着他们决定启动并运营一个与场所有关的协作式组织;
于是 一个与场所有关、以营造场所为目的的社区就形成了。由于这些
社区是 人们自愿形成,随之得到的场所也同样如此。简单来说,拥有
共同目标
的社区成员们一起营造了场所,并赋予其特定目的。

场所和社区
2


从各个不同角度来看,建造或者再造场所都非常重要。对 居住在

情 那 里的人而言,场所营造非常重要,对他们来说,对场所价值的认同程

足 度影 响了新的福祉观的产生——一种可持续的幸福。关于生存背景

地 (鲜活 的社会肌理、健康的环境、美丽的景观)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提升



生活品质 的认识,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即,场所能够为提高生

活品质做出
多大贡献。在我看来,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是场所营造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为了阐述这个观点,我将借助于一个小型项目的例子来探讨协作式
组织是如何推动场所营造并促进新福祉观的 形成。 Coltivando (意为
“种 植中")是一个位于米兰理工大学 Bovisa 校区的社区菜园,它是
在设计团 队(包括师生)的主动推动及当地居民积极合作参与下创造
的一个有意 义的新空间: 一个曾经对居民们没有任何特殊价值的空
间被转变成了
一个富有意义的地方,即一个场所(例 10.1)。
Coltivando 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在校园和周边社区之间建立起新的关
系。这个由师生发起的项目,成功地将一个校园边缘地带改造成一个充
满活力的场所;而场所又相应地创造出一个同样活力充沛的社区,学生、
教师和当地居民们因此产生了新的互动。

还有许多方向一致、以重建城市空间和为空间 注入活力为目的的
本 地活动,其中包括:社区花园、邻里节日、本地企业及手工艺推广 、
升级
例 10.1
COLTIVANDO, 理工大学校园内的快乐花园,米兰

Coltivando 是米兰理工大学 Bovisa 校区内的一座社区菜园。它的发起


者是 一个研究生团队,他们在研究员和教师的指导下,与周边社区居民合作
了这一协 同设计项目。
设计团队为居民们组织了几个工作坊, 一起设计社区菜园的概念。在首
批的 两期协同设计活动结束时,已有 80 多位周边社区的居民参与其中。
随后,他们开始建造菜园。 一个新社区渐渐开始成形。每周人们一起建
设菜 园,加强社区居民之间的联系。项目很快向前推进。菜园的建设和社区
的营造需 要不停的协同设计投入。项目的发起人之一 Davide Fassi 说:
“如今 Coltivando 已经成为一个让人们享受自由时光、种植自己的蔬菜水
果并进行社会交往的场 所。人们还可以参加研讨会、参观校园并参加各种
类似的学习活动。”

版传统街边商店等等。但是还有一些活动,虽然主要目的与上述案例 不
同,但是也同样创造出了有相似价值的结果。例如,通过一定的服务和
基础设施、借助协作式组织的力量进行的非正式聚 居区的升级改造项
目;或是通过社区支持农业和社区旅游项目实现的农村改造项目。这
些案例表明,在本地的协作式组织、新形式的居民社区以及因本地需求
产生的创意之间,存在着有趣而正面的联系。²
但是,场所营造不仅仅对个人和居民社区的福祉来说相当重要。各
种多样化场所的存在也是创建一个更有弹性、更贴近自然、更社会化的
生产系统的前提条件:这样的系统能够适应突发事件,并长期存在。对
于整个地球而言,这是头等大事,未来它的意义将更加重要。因此场所
再造也是我们应对未来的主要策略之一。

场所和弹性

“弹性/可恢复性”可以解释为“系统承受失败压力并维持其运作

(以及汲取经验教训的能力),可以说,它同时也是实现可持续社会的前
提条件。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个社会必须有能力控制将要出现的
风险、承受压力和排除故障;更重要的是从这些事件中学习成长。今天,
人类社会面临的风险已经不再是未来不可知的风险。风险在全球范围
内已变得可知:我们频繁地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应对社会技术系统的脆
弱。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和组织开始经常使用“弹性”这个词汇。
正因为这个词汇被广泛使用,我们发现有两个值得注意的地方。第
一,“弹性社会”并不是可持续社会的同义词,后者的含义更加深刻,涵盖
了文化维度和生活质量。“弹性”更多指的是技术性前提,在此基础上,
可能存在多个不同社会文化特征的弹性社会。

2
更重要的是,由于当前的社会技术系统非常脆弱,将其转变为一
个 有弹性的系统就意味着要进行模式上的根本变革(这不可能通过改
造当 前主流模式来获得)。




足 为弹性而设计

地 我们应该如何设计具备弹性的社会技术系统呢?自然生态系统 ³ 对


开 故障的宽容度和调整能力也许可以给我们指出一条明路。4

事实上,正如第一章中提到的那样,生态系统的弹性与系统中的
遗 传信息的多样性直接相关:系统中出现的有机体的多样性越低,系
统就 越脆弱。以此类推,我们可以说,拥有单一运作原理和运营策略
(尽管这 些原理和策略都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和优化)的社会技术系统
类似于一个 拥有较少有机体种类(不管它们多么高级)的自然生态系
统;系统都非
常脆弱,都面临灾难性的崩塌风险。
因此,为了让人类文明生生不息,我们需要提升技术系统的复杂性,
也就是说,需要孵化出应用不同逻辑和原理的多种解决方案。此外,
我 们还需要将能源、生产、市场、经济及文化系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视
为人 造生态系统的“基因多样性”:这种丰富性保障了系统在大环境
变化下
持续进步的能力。5
需要澄清的是,我们知道自然生态系统有别于人造系统。但是,
两者 都属于通常所说的“具有 适应性的 复杂系统 ” (adaptive
complex systems)。 ⁶ 因此,在自然生态系统中观察到的特点也同样存
在于社会技 术系统中。 ⁷社会技术系统要想持久存在,同样需要有各
种独立的子系 统,同样需要具有多样性。总之,它们必须具备多样性和
复杂性,这是系 统具备适应力的根基。

两个相反方向
这种复杂的、有弹性的人造系统距离我们还有多远?这个问题没有
简单的答案:当代社会出现了充满矛盾的变化,因此我们不得不把正在
发生的现象描述为双重趋势: 一是延续来自上世纪的主流趋势,二是我
2
们正在讨论的新兴趋势。这两种趋势并存且互相竞争。在两者的竞争
中我们可以看到, 一侧是 20 世纪的巨无霸们,它们推崇大型生产企业、
层级结构、过程简化和标准化。最后很重要的一点是,它们摧毁了旧
场 所却并未创造新场所。这一趋势的结果是导致了生物多样性和社
会文 化多样性的萎缩,以及随之而来的整个自然及社会文化环境的沙
漠化, 最终将导致系统整体更加脆弱。

而在另一侧, 一个新兴的世界正朝着相反方向迈进,小而互联的
实 体逐渐形成各种轻巧、灵活、扎根于不同小环境的分布式系统。这
些系 统是小型、本地、开放、连接的世界,即前一章所述 SLOC 情境。
现在我 们可以说,在自然和社会技术环境再生的大背景下,场所再造
和连接的 社区创造了 SLOC 情境。因此,这些新场所和新社区的建
设是每一个可 持续社会(一个必须具备弹性的社会)的建设战略的必
备组成部分。

一个新的地域生态系统
在讨论可持续和弹性时,我一再提到社会技术系统。为了进一步
说 明微观层面的重要意义,我引入了场所的概念——一个可供栖息
的自 然社会系统。现在,为了接着讨论宏观层面(包含各种不同场所
的宏观 系统),我将介绍地域(territory)的概念。
“地域是人类居住空间和环境与自然和文化长期不断的联合进化的
历史产物。因此,它是环境历经文明更迭发生转变所得的产物。”⁸这个
“地域”的定义(来自于意大利地方主义学派,与英语国家中通用的含
义 非常不同)意味着,也应当从自然和文化历史的角度来看待我们生
活于 其中、又不断被我们改变的社会技术系统。要认识到,尽管社会
技术系 统的作用和身份都是人类给予的,但其实它们在我们每个人降
生之前就
已经存在很久了,且当我们离世时还将继续存在。
当我们使用长远整体的观点审视自己的活动以应对可持续问题的
时候,当我们认识到自己必须考虑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特征,包括那些对
人类并无明显作用的特征的时候,当我们想要研究超越人类感知范围
2
的时间概念的时候,上述审视事物的方法就尤其重要。总之,我们必须

事 使用这样的方式来看待问题,认识到我们的星球不是一个供人使用的东



西,而是一个需要尊重和保护的生态系统。因此,当我们 讨论“地域”时,

地 不仅必须考虑到社会技术系统作为生态系统的复杂本质,°还要考虑

持 它

放 的历史、身份和存在时间。
根据地方主义学派给出的定义,地域是指“由多个场所构成”10 的
生 态系统。因此,场所和地域之间似乎存在着双重关联。 一个“地域”
的品 质取决于其内部的各个场所,取决于这些场所的内容及转变的方
法,取 决于它们组合起来构成地域的形式和实质的方式。相应地,这
些场所的 品质也取决于其所处地域提供的框架。

在之前的定义上再进一步,如果场所是一个拥有自身身份和 历史
的 空间,那么地域的存在就不可能与社区的存在毫无关系,因为是社
区在 时间的长河里创造了地域,如今又认同了地域的身份和历史。因
此,地 域的存在和品质与社区的存在和品质之间有着一种紧密的联系,
社区存 在于某个地域里,而生活于社区的居民们又创建了场所,为所
在地域带
来了活力。
如果说, 一个地域是由场所和社区组成的生态系统,如果在建设和
改进场所和社区时能注重促进它们的多样性和文化丰富性,那么它们所
在的生态系统也会随之变得更多样、更丰富、更有弹性。简言之, 一个
新 的地域生态系统也从而形成。"
可以这样说,当协作式组织进行场所建构活动的时候,它们不仅创
造了更宜居的场所,还改善了所在城市和地区的生态系统。
将地域定义为由场所和生活在其中的社区组成的生态系统,也对
地 域系统下的“可持续发展”给出了一个清晰的解释;如果一个地域
是一 个生态系统,如果确如我们所想的那样, 一个生态系统下的物种
越多样 越丰富,它承受压力的能力就越强,那么迈向可持续发展的第一
步,也是 最根本的一步就是丰富场所、活动和居民社区的多样性,丰
富所有相关
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的多样性。
235

通过项目来规划

正如我之前论述的那样,如果整个社会达成共识,SLOC 情境提供
了 一个共同的愿景,使得各种活动为新的地域生态系统服务:微观的
场所 和宏观的社会技术系统借助这个愿景统一起来。我们把这种运
作方式
称为通过项目来规划 (planningby projects)。
因此,通过项目来规划是在某个地域范围内展开的自下而上的设计
干预活动,采用社会创新作为主要推动力之一,从具体的场所和社区开
始活动。活动的基础是社区居民、居民们创建的网络、促使居民们积极
行动密切合作的动力,以及居民们的付出和投入。在此基础之上,设计
专家才能够发挥作用,推进并保持协作式组织成为场所构建者。为此 ,
设计专家与其他有兴趣参与社会活动的人士合作设计场所营造式社
区 及特定项目所需的孵化条件,针对有关本地、城市或地区未来的社
会对
话提供愿景和创意。
下面,我将借助几个案例进行更具体的讨论:这些案例中专业设计
在地域性的 干预活动中均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Dott07(Design
ofthe
Time2007)是一个由英国设计委员会在 Northumbria 创立的项目,已非
常 出名。项目负责人 John Thackara 这样描述道: “Dott07 项目在英
格兰东 北部开展了为期一年的社区项目、活动和展览。它探索了可持
续地区可 能的生活情况,研究了通过设计实现上述生活的方式方法
……项目的 关注点是草根社区。” 12 就像 2010 年发起的 Dott
Cornwall 项目 3 一样, Dott07 是最早采用我们所讨论的方式来运用
设计专业技能的项目之一: 它在一个地区里发起了各式各样的本地项
目,其明确目标是为整个地区
带来新活力。
此后,世界各地出现了好几个以相似方式运用专业设计的项目。 这
些项目包括:贫民窟、棚户区以及非正式居住点生活条件改进项目;14
2
安全城市创建项目;¹⁵ 新的分布式基础设施创建项目;¹⁶ 地区层级的

事 持 续发展推进项目”等等。这些项目的发起原因不同,活动的范围也



不同, 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将地域视为"由场所构成的生态系

地 统",并不 断增加场所的数量,提高场所的多样性、社会经济实力以及

持 彼此间的联

放 系,以此来促进本地活动的开展,进而推动新型地域生态系统的形成。

两个案例
为了探讨设计在新型地域生态系统建设方面的作用,我将特别介
绍 两个案例: 一个在意大利, 一个在中国。
“哺育米兰,改变的能量”(Feeding Milan: Energy for Change)是一
个行 动研究项目,其目的是使得米兰市民和城市郊区的农业公园发生
联动。8 用我们的话来说,该项目的主旨在于推动新型地域生态系统
的建设,其 运作内容包括:扶持多功能农场的发展,省去中间商的服
务以缩短食物 供应链,合作运作,鼓励市民养成新的购买习惯,以及推
广新型本地旅游 业(例 10.2)。

设计部分的项目协调人 Anna Meroni 写道:“哺育米兰,可以看作


是 社区通过创建可持续的食物流域的方式创建新型地域生态系统的
一次 尝试。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是实验多种活动模式和做法的平
台。”1
例 10 .2
哺育米兰:改变的能量,米兰
“ 哺育米兰:改变的能量”是 Cariplo 基金会支持的一个行动研究项目,由意
大利慢食协会、米兰理工大学 DESIS 实验室,以及美食科技大学合作进行。项目
的实践基地是位于米兰南部郊区的超大型农业公园—— 南部农业公园。
项目始于 2010 年,项目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通过社会创新设计创建一个
" 食物流域 ", 通过服务系统将郊区的食物生产行为和城市的食物消费者连接起
来。它的主要举措包括:支持有关农业的现有最佳实践和资源发展;对那些不受
重视或不使用的资源进行再利用;通过举办相关活动 ( 如食品餐饮服务和农业
游计划 ) 加强农场的多功能本质。
实际上,上述项目又由多个独立的子项目组成,如:大地集市 ( 为当地生产者
举办的农贸市集 ), 农夫食物箱 ( 每周配送本地蔬果 ), 自助采摘 ( 消费者自己采
水果 ); 当地面包链 ( 一个使用翻新的老磨坊研磨当地产的小麦制造面粉的试点
项目 ); 零公里旅游 ( 提高农场待客能力,扩展旅游体验内容 ) 。最后,“哺育米
还开发了一个数字平台,用于活动协调和促进市民与农民之间的直接联系。 20

设计过程的第一步确定了可利用的(社会、文化和经济)资源以及
现有最佳实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了一致认可的社会愿景:欣欣
向荣的乡村发展了农业,哺育着城市,为城市市民们提供各种种植机会、
亲近自然的活动;最后,启动了一系列开放的项目以将愿景进行具体
实 施, 一则可以取得一些本地的成果,二则更直观地展示了愿景实现
后的
生活,三则可以引起社会对进一步行动的内容及实施方式的讨论。
设计丰收(Design Harvests)——仙桥可持续社区项目位于上海崇
明 岛,是一个借助自下而上的方法促进城乡资源和机会整合及可持续
发展
的项目。(例 10.3)。
设计丰收的创始人娄永琪这样写道:“崇明项目,依托于设计新工具
推 广中国农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方案,通过跨学科团队的参与和努力,
创造
出能够在未来几十年里改善崇明岛及当地居民生活面貌的宝贵知识。”2
在此案例中,设计过程的出发点不仅包括了对当地可利用资源的认
识,同时还包括一个有关新型城乡关系的宏伟愿景。设计丰收在此基础
例 10.3
上海崇明仙桥可持续社区项目
仙桥可持续社区项目是一个在上海崇明岛进行的设计研究项目。项目始于 2007
崇明岛以农田为主,紧邻上海市区。因此,项目计划在岛上和市区推广一系 列活
根据这个大框架,项目还开展了几个以仙桥村为试点案例的设计项目。这些 设计

238











放 上启动了多个设计项目,其中包括:概念生成和情境构筑,激发与当地
人的讨论,食物生产及流通的工作原型和全面实验,提升当地的手工艺
品质,旅游服务,以及基础设施和创业精神。

经验教训
尽管两个案例存在许多不同之处(这一点非常明显),但是它们还有
一些重要的共性。两个案例中均存在开放的协作设计过程,就其目的和
形式而言,这正属于一种地域规划形式。
两个案例里,都制定了一套整体计划。作为社会催化剂,它触发了
大范围的协同设计过程, 一些其他社会参与者也加入进来发起相关项
目 推动该进程发展。例如,在仙桥村, 一些独立的项目已经启动,它们
和设 计团队最初发起的项目共同推进;在南部公园的案例中,尽管哺
育米兰
项目已经正式结束, 一些与其性质一致的活动仍在继续。
此外,我们必须看到两个项目中的设计项目存在多样性:有服务于
个人活动的当地支持项目;有旨在解决实际或文化问题的具体项目;
有致力于协调并创造合力的框架性项目。每一个项目都需要多种技能,
尤其是设计技能:促使人们聚拢到一个共同愿景周围 (情境设计);把
共同愿景化为不同的可操作项目(战略设计);设计需要的服务模式(服
务设计);为整个过程进行宣传并建立有效地传播(传达设计)。
关于这两个案例,我们还可以指出,尽管项目都包含了一些相对自
主的子项目,但这些子项目都在同一个进程中相互配合。米兰 DESIS
实 验室的 Anna Meroni 和她的同事们把这个进程称为社会创新之旅,
它是 “逐步让社区参与进来并且帮助社区建立、试验社会创新方案的
一系列 非线性的步骤和行动。”在这个系列里,“设计师的角色和他们
的撤离计 划都必须明确。”2 换句话说,在社会创新之旅的每一个阶段, 2

都必须明 确界定设计的作用及设计成果内容;尤其是对设计团队而言,
当整个计
划结束时,直接利益相关方必须有能力接手,并对项目及其结果负责。
此外,在两个案例中,项目的设计团队都扮演着过程推动者和设计
活动家的双重角色。显然,具体环境不同设计团队的工作方式不同,两
种角色的侧重也不相同。哺育米兰发生的背景是,项目开始运行时 各
种组织已经达成共识,有一致的目标,因此设计团队的主要角色是加速
并促进已经展开的过程。相比之下,崇明案例的最初环境并不成熟,至
少在启动阶段设计团队的主要作用是确保各种活动都坚定地以设计行
动主义为导向。24
最后还要补充一点,两个项目采用的方式虽然不同,但都创造了一
个物理场所,作为可见的、有形的活动中心(至少是部分活动的中心)。
仙桥可持续社区项目创造了一个创新中心(innovation hub)。它既是概
念的催化剂、新活动的孵化器,又是一个实体展示空间,向人们展示新
的经济模式和新的生活方式不仅可行,而且还富有吸引力。哺育米兰
项目也采取了类似的行动,在农夫市集建立了“概念 分享亭”(项目的
第一批成果之一):那是一个摊位,专业设计团队在此同市民和农民一
起讨论新型服务的最新概念。于是,分享亭和整个农夫市集形成了一
个实体平台,在与一个数字平台整合之后,为讨论和实验创造出生动的
混合空间。
总的来说,此类项目是一种建立在一系列不同行动之上的地区规
划。第一类行动致力于创造一个框架。宽泛的、复杂的框架项目包括了
不同的设计项目,例如:绘制事物现状(不仅关注问题,而且关注有利的
环境,如自然、文化、经济及可用的社会资源);观察并连系有兴趣的利
益相关者和社会创新者(那些已经在积极行动的,或只要遇到更加友好
的环境就有可能被动员的行动者);并且创造一个感兴趣的行动者联盟,
和他们联手创造共同的愿景(即创造情境和主要的实施战略)。
第二类行动包括一系列当地项目,它们力求实现明确的结果,同时
2
预见可能实现的未来。也就是说,它们试图满足当地的直接需求,但同
时又是事物的原型,为情境的可行性提供实实在在的佐证。



由于其特殊的结构,通过项目来规划是一种可以设想并且发展高度

足 灵活的大型计划的形式,这些计划本质上可以随着时间推移调整规模并

地 作出适应性改变,而且它们都致力于改善整体的地域生态系统。




规划师和设计师
以上两个规划的例子都需要多种社会角色参与和多种技能,其中之
一就是设计。事实上,在两个案例中设计专家同时也是项目推广者(中
国案例)或协同推广者(意大利案例)的情况是偶然的。但设计运用到
此类案例当中可以做出巨大的贡献,这一点却并非偶然。

对专业设计而言,参与规划过程还是一种新尝试 (我在第二章中提
到,在过去,设计专家总是抛开场所做事)。鉴于这个传统,我们有必要
厘清在规划过程中设计师和其他参与者,尤其是和规划师之间的关系。
长话短说,尽管设计师和规划师的职责有所不同,近来的一些案例表明,
他们的项目和工作路径却在慢慢靠拢。素来从事大型项目的规划师,如
今已经意识到了小规模的重要性,并且开始从场所以及居住在那里的社
区入手重新定义自己的工作(表框 10.1)。
表框 10.1
规划、场所和社区

在地区和城市规划的各个流派当中,意大利地方主义学派的理论和实践均
主张城市与地区规划应以当地的自我可持续发展 (sdl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为
中 心。”当地发展依赖于三个因素之间的平衡:满足人类 (物质和文化)需求的
能力、 近距离自给自足和本地自我治理能力,以及改善环境的能力。
另一个流派,尽管起源于不同的经历和文化背景,但却有着相似的立场。它
流行于美国,以 JaneJacobs²⁶ 以及以社区为基础的规划理论为代表。”acobs 提
出, 一座城市就像一个生态系统,它依赖于以社区为基础的应用和规划。于
是,以社 区为基础的规划——一种以居民和他们的当地社交网络为出发点的
新的规划方 式开始兴起。

尽管两个流派代表着不同的立场,值得注意的是两者所提倡的地域规划都认
2
为,从场所及栖居于此的社区出发进行的自下而上的干预活动和自上而下进行的
干预活动同等重要(上述两个流派甚至认为自下而上的干预活动更为重要)。
通 过推动自下而上的规划,通过重点关注人、社区,以及社区生产活动,这 些规
划发 挥作用的领域实际上也是社会创新设计活跃的领域。

反过来,习惯于小规模工作、从事与具体场所无关项目的设计师,正
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场所营造的过程中去,因此也介入了更广阔的地区转
型的过程。这种变化要归功于社会技术创新对设计的影响,以及它所带
来的深刻转型(见第二章中的概述)。
设计,尤其是社会创新设计,能够为这种新的城市和地区规划模式
作出什么贡献呢?之前的案例表明,设计可以在许多不同的领域一展
所 长,28 但是最突出的贡献在于设计看待问题的视角:从当地居民和
当地 社区的视角去看待场所、城市和地区(以人为本的方法),尤其关
注那些 活跃着的,或有可能活跃的社会创新者们,将他们的利益(以及
与他们亲 近的人的利益)同整个社会、甚至地球的利益关联起来。因此,
它关注正 在开始(或有可能开始)为了幸福生活而进行实践的人们。
正如种种社 会创新案例所呈现的那样,这种幸福生活是可持续的,与
其存在的背景
的品质和场所,以及整个地域的品质存在一定的联系。
世界性的本地主义

因此,场所营造对于定义新的福祉观而言举足轻重。但是,这种积
极的前景并不是重新认识场所可能带来的唯一结果——它不是反抗导
致地域经济文化沙漠化的主流趋势的唯一力量。重提场所重要性的另
一个结果是倒退的本地主义(regressivelocalism),它源于封闭的社区,专
注 于划定界限、筑起高墙去抵挡“他人”。面对这种 风险,我们怎样能
够在 提倡一种让地域焕发新生的本地主义的同时,避免陷入倒退的本
地主义
(以及它所带来的社会灾难)?

2
在此情况下,社会创新和协作式组织也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
它们发起的各种以地方为导向的活动正在产生一种关于“本地”的新概



念: 一方面扎根于特定场所和社区,另一方面向全球的想法、信息以及

足 人群保持开放,实现两者之间的平衡。当然,这种平衡有可能被打乱,轻

地 易地落入遁世的封闭,或者反其道而行,向包括那些破坏社会结构本地

持 特征的坏影响在内的所有影响敞开大门。无论如何, 一旦成功地实现平

放 衡,得到的地方和社区不仅有助于推广新的地域生态和弹性生态系统,
而且还为提倡可持续的福祉观奠定基础。
我认为,依托基于场所和社区质量的福祉观,社会创新昭示着一种新
文化的萌芽。更准确地说,这种新文化是一种能 够为多元文化提供平
台 的超级文化。借用 WolfgangSachs²⁹ 的概念,我称之为世界性的本
地主义 (cosmopolitan localism):在这种文化主导下的社会里,场所和社
区并不是 孤立的实体,而是各种网络上的节点。它们是互联的场所和社
区,其中的 短链网络产生并且再生了本地的社会和经济结构,而长链
网络则连把那 些特定场所和居民社区同世界上其他地区关联起来。更
重要的,这些场 所和社区丰富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帮助我们创
造一个有弹性的地
球,在这里,我们和我们未来的子孙有可能生存,并且有可能好好生活。
Sachs 写道:“毕竟,只有通过场所,才能够生长出多样性,因为人们
正是在场所里将今天编织到自己的历史脉络中去。”30
1 Davide Fassiand Giulia Simeone,"Spatial and Service Design Meet Up at Coltivando
Convivial Garden at the Politecnico di Milano," proceedings of the Design
Research Society conference "Design Learning for Tomorrow," Oslo, 14-17 May
2013,1182- 1198.

2 显然,本书所讨论的协作式组织并非都是场所营造者;但是其中有些组织正在积极地投身
这一过程。
3 在自然科学中,生态系统被定义为一个由有机体(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在环境的非
生命组成部分(例如空气、水和矿质土壤)相互联系、作为一个系统彼此互动从而形成的
社 群。http://en.wikipedia.org/wiki/Ecosystem.
4 J.Fiksel,"Designing Resilient, Sustainable Systems,"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7(2003),5330-5339; Ezio Manzini,"Error Friendliness: How to Design
Resilient Sociotechnical Systems," in Jon Goofbun,ed,, Scarcity: Architecture in an
Age of Depleting Resources, Architectural Design Profile 218(Hoboken,NJ: Wiley,
2012). 2
5 Fiksel,"Designing Resilient, Sustainable Systems"; Gideon Kossoff,"Holism and the
Reconstitution of Everyday Life," in Stephan Harding,ed, Grow Smal., Think
Beautiful: Ideas fora Sustainable World from Schumacher College (Edinburgh:
Floris,2011);
Manzini,"Error-Friendliness."
6 有适应性的复杂系统是系统中的特例。它们被定义为,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并提升
宏 观结构的生存力而形成的相对近似、局部相连的微结构的集合。
7 A.Johansson,P.Kish, and M.Mirata,"Distributed Economies:A New Engine
for Innovation,"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13(2005),971-979.
8 Alberto Magnaghi, The Urban Village:A Charterfor Democracy and Local Sel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ondon:Zed Books,2005),8.This is also the
definition given by the ltalian Territorialist School, of which Magnaghiis a
founder.
9 "生态系统”一词在这里是指更宽泛的“具备适应力的复杂系统"这一含义;参见注释 6。
10 在最初的定义里,这些场所是指“具备了身份和历史”的空间。 Magnaghi, The
Urban Village,8.

11 这里我指的是一个地域生态系统,其中有着更丰富的场所和居民社区,以及更多样的经
济 活动和文化项目。
12 John Thackara, Wouldn' t it Be Great if...(London: Design Council,2007).
13
http://webarchive.nationalarchives.gov.uk/20100407022214/designcouncil.org.uk
/ design-council/l/what-we-do/our-activities/dott-cornwall.
14 见 DESIS 主题集群"正式的、非正式的、协作的":http://www.desis-ifc.org. 同时参
见:Maira Prestes Joly, Carla Cipolla, Patricia Melo, and Ezio
Manzini,"Collaborative Services in Informal Settlements: A Social Innovation Case in
a Pacified Favela in
Rio de Janeiro," paper delivered at "Social Frontiers: Social Innovation Research
Conference," NESTA,London,14 November 2013; Carla Cipolla and Ezio
Manzini,
"Formal, Collaborative: ldentifying New Models of Services within Favelas of Rio
de Janeiro"(unpublished paper).

15 参见,如 DESIS 主题集群“更安全的场所和空间”。另参见:A.Thorpe and L.Gamman,


"Walking with Park: Exploring the 'Reframing' and Integration of CPTED Principles
in Neighborhood Regeneration in Seoul, South Korea," Crime Prevention and
Community Safety Journal15,no.3(2013),207-223;A. Thorpe, L. Gamman,
E.Liparova, and M.

Malpass,"Hey Babe, Take a Walk on the Dark Side! Why Role Playing and
Visualization of User and Abuser 'Scripts' Offer Useful Tools to Effectively Think
Thief and Build Empathy to Design against Crime," Journal of Design and culture
4,no.2(2012),
171-194.
16 参见,如:C.Biggs,C.Ryan,and J.Wisman,"Distributed Systems:A Design Model for
Sustainable and Resilient Infrastructure," VEIL Distributed Systems Briefing Paper
N3, University of Melbourne,2010.
2

让 17 参见,如:DESIS 主题集群"城乡中国",
事 http://www.desis-network.org/ruralurbanchina. See also Francesco Zurlo and Giuliano

立 Simonelli,"ME.Design Research—Exploiting


Resources in the Mediterranean Area: What Is the Role of Design?," in Giuliano

保 Simonelli and Luisa Collina,eds, Designing Designers: Design fora local Global
持 World (Milan: Edizioni Polidesign,2003),89- 101; Francesco Zurlo,"U' identita del


territorio
èuna scelta di progetto," in V. Cristallo,E.Guida,A.Morone, and M.Parente,Design
esistema prodotto alimentare. Un'esperienza territoriale diricerca azione
(Naples: Clean Edizioni, 2003),59-63.

18 www.nutriremilano.it; Giulia Simeone and Daria Cantu,"Feeding Milan, Energies


for Change:A Framework Project for Sustainable Regional Development Based
on Food De-mediation and Multifunctionality as Design Strategies," Proceedings
of
the Cumulus conference"Young Creators for Better City and Better
Life"(Shanghai, 2010),ed.Yongqi Lou and Xiaocun Zhu,457-463; Ezio Manzini and
Anna Meroni,
"Design for Territorial Ecology and a New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
side: The Experience of the Feeding Milano Project," in S.Walker and J.Giard,eds,
The Handbook for Design for Sustainability (London:Bloomsbury, 2013).

19 Simeone and Cantu,"Feeding Milan";Anna Meroni, Davide Fassi, and Giulia Simeone,
"Design for Social Innovation as Design Activism:An Action Format," paper
delivered at "Social Frontiers: Social Innovation Research Conference,"
NESTA,London,14
November 2013.
20 Manzini and Meroni,"Design for Territorial Ecology."
21 Lou Yongqi,Francesca Valsecchi, Clarisa Diaz, Design Harvests:An Acupunctural
Design Approach toward Sustainability (Gothenburg, Sweden: Mistra Urban
Futures Publication,2013),54.

22 同上,202。 一些作者提到的“针灸式规划”,是指通过在一些“敏感节点”上置入精心规
划 的项目,可以使得大型且复杂的系统产生改变。参见: Lou, Valsecchi, and
Diaz,Design
Harvest; Frangois Jegou,"Design, Social Innovation and Regional Acupuncture
toward Sustainability," proceedings of the Nordic Design Research Conference,30
May- 1June
2011,Helsinki;Chris Ryan,"Eco-Acupuncture: Designing and Facilitating
Pathways forUrban Transformation, for a Resilient Low-Carbon Future,"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50 (2013) 189- 199.
23 Meroni,Fassi,and Simeone,"Design for Social Innovation as Design Activism."
24 无论如何我们需要记住,项目一旦启动,事情就发生了变化。设计公司和设计界已经开始
日益关注与农村相关的项目,尤其在过去这两年,农村议题在中国越来越流行。城市化进
程以及随之而来的农村发展问题已经逐渐被认识到是影响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关键问题之
一。在 DESIS 主题集群“城乡中国”的介绍中提到“作为当今中国的关键问题之一,为农村
发展而设计为设计学科打开了一片广阔的天地,同时对设计在系统层面(涉及到传播、战略、
生产和交互的设计技能与实践)的贡献提出了挑战。农村系统为设计学科提供了设计服务、
产品、网络、文化、遗产等的巨大空间”(http://www.desis-
network.org/ruralurbanchina)。 目前,几乎所有的 DESIS 中国创始成员(包括同济大学、
清华大学、江南大学、香港理工大学、
245
湖南大学,以及广州美术学院)都有与城乡问题相关的设计项目和研究项目。
25 Magnaghi, The Urban Village.

26 Jane Jacobs, The Death and Life ofthe Great American City (New York:Vintage,
1992; first ed. 1961).
27 Anusha Venkataraman,ed, Intractable Democracy:Fifty Years of Community-Based
Planning(New York: Pratt,2010).自 20 世纪 60 年代起由 Pratt 社区发展中心及其
联合创 始人 Ron Shiffman 在纽约开展的工作对发展这条思路尤为重要。
28 主要运用到的设计专业技能是战略设计、服务设计、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以及交互设计。
29 Wolfgang Sachs, ed., The Development Dictionary:A Guide to Knowledge as Power
(London: Zed Books, 1992). See also Wolfgang Sachs,Planet Dialectics: Exploration
i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London: Zed Books, 1999).
30 Sachs, The Development Dictionary.
为新文化而设计
(并非结论)

一、我们发现,人类社会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向可持续发 展转型。
第 一种是人们因为规则规定所以朝着正确的方向采取行动。第二种
是人 们自愿选择做正确的事,并没有外力强迫。第三种是人们自然而
然这样
做,无需做选择。
第一种转型需要法律制定者和警察(编订法律并加以实施)。第
二 种转型要求每个人都有能力选择,并且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人人
都是 设计师)。第三种则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追求自身幸福的时候
还能顾
及他人的利益(需要一种让这种行为方式成为常态的文化)。
目前的现实是这三种情形的混合,而且三者还将持续共存下去。如
果第一种情形占据主导,我们将会走向一种悲哀压抑的可持续。第二种,
也是本书主要讨论的内容,实际上是一种挣扎和变化中的可持续,不
管 我们喜欢与否,处于其中的我们发现自己必须面对艰难的选择—
—对 自己,对社会,对地球而言,都很艰难。专业设计可以通过支持持
续的协
同设计过程的形式减轻这种挣扎。
第三种情形可能更轻松,人们追随自己的福祉观,为自己、为社会
和 地球做出正确的选择。但是这种情况存在吗?认为它可行的想法
是不
是现实?
二、认为个人利益能够“自然而然地”与社会和地球的利益相协调的
观点看起来就是乌托邦。事实上,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也的确如此。然而,
许多社会在过去也确实通过习俗、信仰和禁忌的形成引导了人们的行
为 规范,使得个人在行为时也会考虑与整个群体的短期和长期利益
相吻 合。今天有可能这样吗?当然,我们并不是要去重拾那些信仰和禁
忌,今 天,改变行为是自愿选择的结果。这就需要一种新的社会规范,
一种有 意识的社会规范,人们和社区可以(选择)把它作为日常生活
选择的标
准;同时,这也是一种从广泛的社会学习过程中兴起的对话式社会规范。
蕴育这种新社会规范的学习过程本身无法被事先设计。但是,它可
以被滋养,被促进。这是专业设计可以(也必须)有所作为的地方:发
2
展 和传播适合的设计文化,用它建立情境,创造品质,使得新的福祉观

新 为人 所知、触手可及,这些都能够为培育新的分布式文化提供养分。

化 一旦产 生了这种文化,它可以帮助每个人以更方便、更轻松的方式在



切身的幸
福和可持续之间找到交汇点。

三、因此,专业设计活跃在两个层面上: 一方面,它在一件又一件
事 情中日复一 日地支持参与协同设计过程的各个社会角色。另一方面,

就像一个文化推手,合作创造传递新的福祉观的共同形象和故事。
本书主要希望在第一个层面上有所建树。至于第二个层面,我们刚
刚站到起跑线上,对我和所有人而言,前路漫漫当共勉……
术语表 Collaborative encounters:协作式接触。
Collaborative organization:协作式组织。
Collaborative services:协作式服务。
Coop:合作社。
Communicative artifact:传播载体、传播物。
Community building:社区营造。
Community-based planning:基于社区的规划。
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CSA):社
区支持农业。
Complexity:复杂性。
resilience:弹性,可恢复性,有修复力。
Connectivity:连接度,连接性。
Consumer-producer:消费生产者。
Conventional mode:惯例模式。
Conviviality:欢愉。
A
Co-producer:共同生产者。
Accessibility:可获取度,可达性。
Cosmopolitan localism:世界性的本地主义。
Adaptive complex systems:具有适应力的复
Craftsmanship:技艺。
杂 系统。
Creative community:创意社区。
Action research:行动研究。
Cultural innovation:文化创新。

B
Bottom-up:自下而上的。 D
Democratic Psychiatry:民主精神病学运动。
C Design:设计。
Capability approach:能力取向。 activism:(设计)行动主义,主动(设计)。
Capability building:能力建设。 big-ego:自我膨胀(设计)。
Carpooling:拼车系统。 communication agency:传播机构。
Carsharing:汽车共享。 culture:(设计)文化。
Circle of care:关爱圈。 design-driven organizations:设计驱动
Co-design process:协同设计过程。 型 组织。
design expert's role:(协同设计过程中) design as research:作为研究的设计。
设 计专家的角色。 designing network:设计网络。
designing coalitions:设计联盟。 diffuse:大众(设计)。
HCD Toolkit:人本设计工具包。 expert:专业(设计)。
initiatives:(设计)项目/行动。
open-ended:开放式。
knowledge:(设计)知识。
Co-designer:协作设计师。 making:制造。
Cohousing:合住住宅。 as place maker:(设计)作为场所营造者。
collaborative housing:协作住房。 as problem solver:(设计)作为问题解决者。
Collaboration:协作。 process:(设计)过程。
by choice:自愿的(协作)。 programs:(设计)计划/项目。
dialogic:对话式的(协作)。 project:(设计)项目。
horizontal:横向(协作)。
vertical:纵向(协作)。
research:(设计)研究。 water provision systems:(分布式)供水
schools:(设计)院校。 系 统。
as sense maker:(设计)作为意义建构者。 DIY(Development, Impact, and You): DIY (发展、
thinking:(设计)思维。 影响力与你)
tools:(设计)工具。 Dott07—Design ofthe Time 2007: Dot07
Design for social innovation:社会创新设计。 —— 时间的设计 2007。
Design Council, UK:英国设计委员会。
Design Harvests:设计丰收。 E
Design networks:设计网络。 Earth Market, Milan:米兰大地集市。
Design mode:设计模式。 Ecology:生态系统。
design mode map:设计模式地图。
collaborative encounters:协作式接触
DESIS:社会创新和可持续设计。 (生 态系统)。
lab:(DESIS)实验室。 design cultures:设计文化(生态系统)。
network:(DESIS) 网络/联盟。 places:场所的(生态系统)。
showcase:(DESIS) 案例库。 relationships:关系的(生态系统)。
250 thematic Clusters:(DESIS)主题集群。 territorial:地域的(生态系统)。
Dialogical programs:对话式计划。 times:时间的(生态系统)。
术 Dialogical collaboration:对话式合作。
语 Effectiveness:有效性。
表 Digital platform:数字平台。 Elderly:老年人。
car sharing:汽车共享。 Circle:关爱圈。
design research networks:设计研究网络。 cohousing:合住住房。
enabling solutions:促进性(解决)方案。 Hosting a Student:家有学生。
everyday life projects:日常生活项目。
Emerging trends:新兴趋势。
Feeding Milan:哺育米兰。
Empathy: 同理心。
grassroots:草根。
Enabling ecosystem:赋能生态系统。
relational quality:关系品质。
Enabling infrastructures:促进性基础设施。
social networks:社交网络。 Enabling platforms:促进性平台。
weak ties:弱(社会)联系。
experience enablers:经验参考。
Digital storytelling:数字化故事叙述。 Entrepreneurship:创业精神,企业家精神。
Disabling well-being:失能的福祉。 Error-friendly approach:错误友好型途径。
Discontinuity:突破点,创新点。 European Neighbors Day:欧洲邻里节。
Distributed:分布式的。 Everyday life projects:日常生活项目。
economy: (分布式)经济。 Experiential encounter:经验式接触。
fabrication:(分布式)制造。 Expert design:专业设计。
food networks:(分布式)食物网络。
infrastructure:(分布式)基础设施。 F
intelligence:(分布式)智能。
FabLabs:创客实验室。
model: (分布式)模型。
Facilitators:促进者。
networks:(分布式)网络。
citizens' agencies as:作为(促进者)的
power generation:(分布式)发电。
市 民机构。
production: (分布式)生产。
design experts as:作为(促进者)的设计专家。
systems:(分布式)系统。 Fairtrade:公平贸易。
Farmers' market:农夫集市。 sociotechnical:社会技术(创新)。
Earth market:大地集市。 technical:技术(创新)。
Feeding Milan:哺育米兰。
Internet:互联网。
Flexibility:灵活性/度。 Initiative:(主动)项目,行动,活动。
Fluidity:流动性。
Fondazione Housing Sociale (FHS),Milan: J
社 会住房基金,米兰。
Just-in-time production:零库存生产。
Food networks:食物网络。
Foodshed: 食物流域。
Form and function:形式与功能。 K
Know-how: 专门技能,实际知识。
Framework project:框架性项目。
Franchising:加盟经营。
L
social franchising:社会加盟经营。
Language/Action perspective:语言行动观点。
Functioning:运行。
Lean production:精益生产。
Leapfrogging:跳跃、跨越。 2
G
Learning capacity:学习能力。
Gardens:花园。
Life project:日常生活项目。
community: 社区(花园)。
Life stories:生活故事。
guerilla gardening:园艺游击队。
Living Lab:生活实验室。
Grant economy:拨款经济。
Medea, University of Malmo:马尔默大学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草根组织。
Medea 生活实验室。
innovation:草根(创新)。
Neighborhood: 街区生活实验室。
Green Map System:绿色地图系统。
GSMA: 全球移动运营商协会。 Local Bread Chain:当地面包链。
Local discontinuity:当地创新。
Local money:本地资金。
H
Hosting a Student:家有学生(项目)。
M
Human-centered design (HCD) Toolkit:人本
设 计工具包。 Makers movement:创客运动。
Human Cities:人文城市。 Mapping:地图法。
Human relationships:人类关系。 Metaculture:超级文化。
Hybrid artifacts:混合人造物。 Microenterprises:微型企业。
Hybrid platform:混合平台。 Midwifing:助产、接生。
Miniaturization:微型化。
Hybrid reality:混合现实。
Mobile for Development:移动促发展。
Mobility,alternative:替代性交通方式。
I

bike sharing:自行车共享。
Imagine Milan:想象米兰。
Implicit knowledge:隐性知识。 carsharing:汽车共享。
Individualization:个体化(进程)、个性化。 One Planet Mobility Cities;同一星球上的移
Infrastructure:基础设施。 动城市。
enabling infrastructures:促进性基础设施。 Modernity:现代性。
Innovation:创新。 Mutual help:相互帮助。
N technological:技术(平台)。
Networked governance:网络化治理。 Point-of-use production:在使用地点生产。
Network effect:网络效应。 Politecnico di Milano:米兰理工大学。
Post-it design:记事贴设计。
Networks:网络。
designing:设计(网络)。 Problem solving:解决问题。
design research:设计研究(网络)。 enabling solutions:促进性解决方案。
distributed:分布式(网络)。 sense making:意义建构。
exchange:交换(网络)。 Product-service systems:产品服务体系。
Promising case:潜力案例,有前途的案例。
food:食物(网络)。
Promoter:推广者,发起者。
information:信息(网络)。
production:生产(网络)。 Proximity:就近。
social:社交(网络)。 Public and Collaborative (P&C):公共与协作。
sociotechnical:社会技术(网络)。 Public Innovation Places(PIPs):公共创新空间。
Public realm:公共领域。
Networks and coalitions:网络与联盟。
Puerto Alegre, Social Forum:阿莱格雷社会
论 坛。
252
0
术 One Planet Mobility Cities:同一星球上的移
语 Q
动 城市。
表 Quality: 品质,质量,属性。
Open design:开放设计。
Quality of proximity:贴近感;在地感。
Open-ended processes:开放式过程。
Open-source:开源。
R
Organizational platform:组织平台。
Radical innovation:突破式创新。
Reality:现实。
P
augmented: 增强(现实)。
Park Slope Food Coop:公园坡食物合作社。
virtual:虚拟(现实)。
Parsons The New School for Design:帕森斯
设 计学院。 Regressive localism:倒退的本地主义。
Relational encounter:个人关系接触。
Partner state:合伙式国家。
Relational intensity:个人关系强度。
Peer-to-peer:点对点,用户对用户。
Relational quality:个人关系品质。
approach:点对点的模式。
Relationship:个人关系,关系。
bottom-up:自下而上。
Renewable recourses:可再生资源。
top-down:自上而下。 Research for design:为了设计的研究。
car sharing:汽车共享。 research on design:关于设计的研究。
Place maker:场所营造者。
research through design:通过设计的研究。
Place making:场所营造。
Representation:表现。
Place for social experiments:进行社会实验 Resilience:弹性,可恢复性,可复原力。
的 场所。
Resilient system:弹性系统。
Planning by projects:通过项目进行规划。
Revolution,industrial:工业革命。
Platform:平台。
Revolution, Scientific:科学革命。
action:行动(平台)。
Risk society:风险社会。
enabling:促进性(平台)。
Rockefeller Foundation:洛克菲勒基金会。
organizational:组织(平台)。
S Space:空间。
Scaling out:规模拓展。 digital:(数字)空间。
Scaling up:规模提升。 enabling infrastructures and:促进性基础
Scenario:情境。 设施(与空间)。
Scenario building:情境建构。 hybrid:混合(空间)。
design-orienting scenarios:设计导向的 physical:物理(空间)。
情 境。
place making:场所营造。
Second Life:虚拟人生。
Storytelling:讲故事。
Self-suficiency:自给自足。
Strategic design:战略设计。
Sense making:意义建构。
Sustainability:可持续。
Service design:服务设计。
territorial ecology:地域生态。
Service encounters:服务式接触。
Sustainable qualities:可持续品质。
SLOC(small, local, open, connected):小型、
本 地、开放、互联。
Slow Food:慢食运动。 T
Small and medium-scale enterprises:中小 Technology:技术。 2
型 企业。 digital:数字(技术)。
Social conversation:社会对话。 green:绿色(技术)。
Social design:社会(公益)设计。 industrial:工业(技术)。
Social economy:社会经济。 Territorial ecology:地域生态。
Social enterprise:社会企业。 Teritory:地域。
Territorialist School,ltalian:意大利地方主义学
diffuse social enterprises:分布式社会企业。
Social innovation:社会创新。 派。
Social form:社会形式。 Thematic Clusters,DESIS: DESIS 主题集群。
Social franchising:社会加盟经营。 Time:时间。
Sociability:社交性。 banks:(时间)银行。
Sociality:社会性。 connectivity:连接度,连接性。
Socialization:社会化。 design model:设计模型。
Social leapfrogging:社会跳跃/跨越。 ecology of:(时间的)生态系统。
Social learning process:社会学习的过程。 involvement:投入,参与,介入。
Social media:社交媒体。 relationships:个人关系。
Social networks:社交网络。 Tongji University:同济大学。
Social organizations:社会组织。
Tooling up:善用工具。
Social problems:社会问题。
Toolkits:工具包。
Social services:社会服务。 Top-down: 自上而下的。
Social tie strength:社会关系强度。
Tradition:传统。
Sociotechnical system:社会技术体系/系统。
Tribalism;集团意识,部落主义。
connectivity:连接度,连接性。
Trust building:建立信任。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草根组织。
innovation:(社会技术体系)创新。
resilience:弹性,可恢复性,有修复力。 U
sociality:社会性。 Ubuntu:乌班图,班图精神。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 (UNEP):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iversità di Scienze Gastronomiche:美食科
技大学。
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 (UAL):伦敦艺术
大学。
Urban Storytelling,Milan:米兰城市叙事。
User-centered effectiveness:真正采用以用户
为中心的方式。

V
Visualization:视觉呈现、视觉化。
Visual tools for social conversation:社会对话
的视觉呈现工具。

W
2
Water-sensitive urban design:水敏型城市设计。
Water supply:供水。
术 Well-being:幸福、福祉。
语 Wicked problem:顽劣的问题,棘手的问题。

Work,and collaboration:工作与协作。
Work,meaningful:有意义的工作。

Y
Young Foundation:杨氏基金。

Z
Zero-mile food:零公里食物。
Zero-mile Tourism, Milan:米兰近郊旅游。
she
Broadview 博文视点 ·IT 出版旗舰品牌 Publishing
wwwbretweweom.cn

技术凝聚实力 ·专业创新出版 Platform

ji

责任编辑:孙学瑛
封面设计:胡佳颖
Matteo Manzini 定价:59.0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