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 13674/j Cnki 32-1017/i 2019 01 017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4

2019 年第 1 期   明清小说研究   NO,1,

2019
  总第 131 期 The
 Jou
rna
l o
f Mi
ng-Qi
ng 
Fic
tion 
Stud
ies  Gene
ral,NO,131

《金瓶梅 》在法国 ——— 试论雷威安


对 《金瓶梅 》的翻译与研究 *
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檳

·唐   铎·

内容提要   雷 威 安 是 法 国 著 名 汉 学 家、翻 译 家、《金 瓶 梅 》研 究 专


家。《金瓶梅》在法国历经一百多年的翻译旅程,最终得以出版问世,雷
威安功不可没。他有关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论著在世界汉学界均有较
大影响,而《金瓶梅》的研究 最 具 特 色,影 响 也 最 广。 国 内 对 法 国 《金 瓶
梅》一波三折的翻译出版史 知 之 甚 少,其 中 既 有 社 会 历 史 原 因,也 有 文
学接受与艺术审美的因素,有关 雷 威 安 《金 瓶 梅》的 研 究 成 果 也 鲜 为 人
知。本文对此进行细致的 研 读 和 分 析,以 补 缺 我 国 有 关 法 国 中 国 古 典
文学翻译与研究成就的不足。 同 时,为 中 国 《金 瓶 梅》学 术 研 究 引 入 新
的声音,为促进中国古典文 学 翻 译 与 研 究 的 国 际 对 话 提 供 具 体 而 有 价
值的历史资料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法国   《金瓶梅》  雷威安   翻译   研究
DOI:10.13674/j.cnki.32-1017/i.2019.01.017
雷威安(
And
réLévy)是 法 国 著 名 汉 学 家、翻 译 家、《金 瓶 梅》研 究
专家。他 1925 年 11 月 24 日 出 生 于 天 津,是 一 名 法 国 钟 表 匠 的 儿 子。
1937 年他离开天津返回法国,在凡尔赛、马赛、克勒蒙费朗度过中学时
光,
1945 年开始在巴黎 东 方 语 言 学 院 修 读 文 学 与 东 方 学,并 在 索 邦 大

* 本文系国家社 科 基 金 重 大 项 目 “百 年 来 中 国 文 学 海 外 传 播 研 究 ”(项 目 编
号:
12&ZD161)(法语卷·研究卷)的阶段性成果。

· 247 ·
学学习汉语、日语、印 地 语 和 梵 语,从 此 与 东 方 语 言 结 缘,毕 业 后 在 河
内、京都和香港的法语学校任教,进一步接触和研读东方文化,
1969 年
回国后进入法国高 校 工 作,从 此,开 始 专 门 从 事 中 国 文 学 的 教 学 与 研
究工作。
雷威安将自己的关注点 定 位 于 中 国 古 典 小 说,尤 其 是 中 国 白 话 文
学、明清小说和历代话本。在获得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后,他首先从
翻译着手,自 20 世纪 70 年代起便出版了一系列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这
其中包括《凌濛 初:狐 女 之 爱》(
1970)、《西 山 一 窟 鬼:
12—14 世 纪 的 七
个中国故事 》(
1972)、《金 瓶 梅 词 话 》全 译 本 (
1985)、《西 游 记 》全 译 本
1991)、《古代中国的爱 情 与 死 亡 故 事 》(
( 1992)、《孔 子 》(
1993)、《不 了
情》(
1993)、《聊斋志异》选 译 本 (
1996)、《一 片 情 》(
1996)、《欢 喜 冤 家 》
1997)、《中国古典爱情诗百首》(
( 1997)、《牡丹亭》(
1998)、《中国古代神
1998)、《爱 与 仇 》(
奇故事》( 1998)、《欲 望 之 镜 》(
1999)、《素 女 妙 论 》
2000)、《孟子》(
( 2003),译著颇为丰富。进入 21 世纪后,随着中国对外
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法国对中国现代社会与生活了解需求的加深,尽
管雷威安已是 75 岁高龄,但他开始转向中国现当代作品的翻译,并很
快出版了 《摇 啊 摇,摇 到 外 婆 桥 》(
1995)、《迷 园 》(
2003),《台 北 人 》
2004)、《邯郸记》(
( 2007)、《乌鸦》(
2012)等多部作品。雷威安除了从事
中国文学 作 品 的 翻 译 外,他 还 同 时 进 行 中 国 古 典 文 学 的 研 究,早 在
1971 年便出版了专门论著《中国长短篇小说之研究》,之后每隔十年他
都会推出一部研究专著,如《十 七 世 纪 中 国 白 话 短 篇 小 说》(
1981)、《中
国古代和传统文学》(
1991),此外,他还主编了《中国文学词典》(
2000)。
雷威安的中国文 学 的 翻 译 作 品 和 研 究 论 著 在 世 界 汉 学 界 均 有 较 大 影
响,而其中《金瓶梅》的研究最具特色,影响也最广。
然而,我国国内目前仅有对雷威安《金瓶梅》研究的个别成果分析,
大都基于“《金瓶梅》法 译 本 导 言 ”和 “中 国 十 七 世 纪 通 俗 短 篇 小 说 ”两
文,而且内容主要限于对 其 研 究 的 总 体 评 价。 笔 者 有 幸 在 法 国 留 学 期
间发现了有关雷威安《金瓶梅》翻译和出版的许多全新史料及其鲜为人
知的一些研究成果,本文对此进行细致的研读和分析,一方面补缺我国

· 248 ·
有关雷威安及其中国古典文学翻译研究的不足,另一方面为中国《金瓶
梅》学术研究引入新的声音,为促进中国古典文学翻译与研究的国际对
话提供具体而有价值的历史资料和理论依据。
一、《金瓶梅》漫长曲折的法国翻译之旅
法国最早出现有关《金 瓶 梅》的 信 息 是 在 1816 年 出 版 的《赏 与 罚》
中。法国汉学 家 让 - 皮 埃 尔 · 阿 贝 尔 - 雷 慕 沙 (
Jean-P
ier
re 
Abe
l-
Rémus
at)第一次提及《金瓶梅》,他指出:“从《金瓶梅》这部著名的 小 说
中,人们也可以汲取对社 会 风 俗 的 有 益 的 经 验。 虽 然 有 人 说 它 的 淫 秽
内容比腐败的罗马帝国及 现 代 欧 洲 的 所 有 黄 色 作 品 都 要 严 重,然 而 正
确地说,它在色情描写方面 是 赶 不 上 这 些 作 品 的。”①1862 年 埃 尔 韦 ·
德·圣 - 德尼侯爵(He
rvey 
de 
Sai
nt-Denys)出版《唐诗》,他在序言中
曾以“风俗小说”提到《金瓶梅》,并说他已选译了《金瓶梅》的若干章节,
准备刊行,遗憾的是,他的 译 本 并 未 问 世。 但 无 论 如 何,这 应 该 是 法 国
最早对《金瓶梅》的介绍了。
真正《金瓶梅》最早的法译片断是由法国的中国戏曲研究家、翻译
家安托万 - 皮埃尔 - 路易·巴赞(
Ant
oine-P
ier
re-Lou
is 
Baz
in)翻译
的,他选译的内容为原书第一回《武松与金莲的故事》,收入 1853 年法
国巴黎出版的《现代中国》一书。然而,直到 1912 年《金瓶梅》的第一部
节译本 方 才 问 世,由 法 国 汉 学 家、翻 译 家 乔 治 · 苏 利 埃 · 德 · 莫 朗

Geo
rge 
Sou
liéde 
Mor
ant)翻 译,名 为 《金 莲:中 国 小 说 选 》,由 巴 黎 夏
庞蒂埃与法斯凯尔联合出版社出版。该本根据张竹坡“第一奇书”本节
译,尽管未能体现《金瓶梅》的 全 貌,但 译 本 达 294 页,可 谓 是 《金 瓶 梅》
在法国译介的一次飞跃。同时,莫 朗 在 译 本 《序 言》中 写 道:“《金 瓶 梅》
与阿拉伯文学名著《一千零一夜》一样有趣”② ,这个译本主 要 保 留 的 是
原书中对性的描写。这期间,侨居法国的中国学者吴益泰亦译有《金瓶
梅》的片断,收入他的 译 著 《中 国 小 说》(巴 黎 韦 加 出 版 社,
1933 年),由
于是与其他中国小说一起出版的合集,没有单行本,故知者 甚少,影 响
有限。
其后,让 - 皮埃尔·波雷(
Jean-P
ier
re 
Por
ret)的节译本《金瓶梅:
· 249 ·
西门与其六妻妾奇情史始末》出版,全书共两卷,
1949 年由巴黎居伊勒
普拉出版社出版第 一 卷,
1953 年 出 版 第 一 卷 修 改 本,但 因 遭 法 国 官 方
查禁,直至 1967 年禁令取消后才将两卷出齐。1962 年,由约瑟 夫 · 马
丹·鲍尔(
Jos
ef 
Mar
tin  r)与赫尔曼·海斯(He
Baue rmann 
Hes
se)等合
译的另一节译本由巴黎卡尔曼·莱维出版社出版,名为《金瓶梅·帷幕
后的女人》。然而,波雷和鲍尔等人法文节译本都是根据弗朗茨·库恩

Fr Kuhn)的德文节译本转译而 来。 而 库 恩 是 德 国 著 名 汉 学 家、中
anz 
国明清小说翻译家,他的德文节译 本 《金 瓶 梅》根 据 《第 一 奇 书》翻 译 而
来,题名《金瓶梅:西门与其六妻妾奇情史》,全书分四十九章(
920 页),
1930 年由莱比锡岛社初版,后多次再版,除上文所提的法文译本外,英
国、瑞典、芬兰、匈牙利、荷兰的节译本也大多是根据库恩版转译 而 来。
虽然库恩的译本在欧洲颇有影 响,但 它 也 使 《金 瓶 梅》在 欧 洲 沦 为 一 部
下流书,长期被放在淫秽小说类书架之上。正如法国比较文学教授、汉
学家热内·艾田蒲(
RenéEt
iemb
le)所说:“把这部小说看成是黄色小说
显然是由已发行上万册的 多 种 欧 洲 语 版 本 所 引 起 的,这 些 译 本 都 执 意
删去这部名著存在的基础,而只强调下流的情节,更糟的是,这些糟粕
几乎全是效法于库恩的猥亵译 文,因 为 他 的 译 本 使 《金 瓶 梅》沦 为 一 部
下流书,从而将一副完整的、由繁荣而衰落的文化图景变成了一些轻佻
的、令人憎恶且支离破碎的画面。”③ 这样一来,就不 难 想 象 波 雷 和 库 恩
译本内容的倾向性和片面性了。
1959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一项选译东方国家文化名著、编 成
一套“东方知识丛书”的决 议,同 时 决 定 这 套 丛 书 交 由 巴 黎 权 威 的 伽 利
玛出版 社 出 版。 负 责 此 项 工 作 的 是 法 兰 西 院 士、作 家 罗 歇 · 卡 约

Roge
r Ca
ill
ois)和艾 田 蒲 教 授,他 们 计 划 将 中 国 古 典 小 说 名 著 《红 楼
梦》《金瓶梅》《儒林外史》《唐人传 奇》《聊 斋 志 异》等 列 入 丛 书,其 中《金
瓶梅》的译者是由艾田蒲推荐的安德烈·雷威安。从起意组织翻译《金
瓶梅》法语全译本到译本付梓出版,这期间长达 36 年之久。 据艾田蒲
回忆:“
1949 年 我 从 埃 及 归 来,边 翻 译 托 马 斯 · 爱 德 华 · 劳 伦 斯

Thoma
s Edwa
rd 
Lawr e)的《金钞》,边 着 手 撰 写 《兰 波 的 传 说》,之
enc
· 250 ·
后拜读了波雷由库恩的德文节 译 本 转 译 的 法 译 本 《金 瓶 梅》后 发 现,这
只是库恩的编译小说,它所 删 除 的 部 分 正 是 这 部 风 俗 小 说 的 真 正 价 值
之所在,这是一部丝毫未 加 粉 饰 的 明 朝 末 年 中 国 社 会 的 风 俗 画。 八 年
后,当我在中国逗留期间(这一时期正是所谓‘百花齐放’的时代),我从
中国权威人士那里得知,这部‘淫 书’(甚 至 在 ‘百 花 齐 放’年 代,它 也 不
幸被冠以此名)将在内部发 行,并 且 他 们 已 答 应 到 时 送 我 一 套,但 最 终
我也未能如愿收到。因此,我 不 得 不 向 日 本 出 版 界 订 购 五 卷 本 的 中 文
原著(
1963 年)。从那 时 起,我 就 制 定 计 划,要 向 法 国 读 者 们 奉 献 一 部
完整的、忠于原文的法 文 译 本。 自 1965 年 以 来,我 一 直 致 力 于 这 项 工
作。1966 年我就一切可 行 的 方 案 向 伽 利 玛 出 版 社 提 交 了 一 份 长 篇 报
告,在此我不再细说报告的具体内容了,重要的是我终于找到了一位称
职的译者。我作为评审委 员 会 成 员 参 加 了 他 的 论 文 答 辩,其 论 文 题 目
是《十七世纪的白话小说:中国文学叙事体的兴衰》。那是 1974 年 1 月
11 日的事。法国汉 学 家 谭 霞 客 (
Jacque
s Da
rs)极 为 推 崇 他 的 论 文,并
已看出这位学生将来会是一位‘大 师’,我 当 时 就 想 到 最 终 把 《金 瓶 梅》
献给我们的人将会是他。”④
经过七年的辛勤努力,雷 威 安 的 法 文 全 译 本 《金 瓶 梅 词 话》(
Fleur
en 
Fio
l d’
e  Or)于 1985 年由伽 利 玛 出 版 社 出 版,并 被 纳 入 在 法 国 享 有
盛誉的“七星文库”(
Bib
lio
thèque 
del
 a 
Plé
iade)之中。雷威安说:“翻译
这部长篇巨著,困难不少,有如在茫茫大海上航行,随时都有可能触到
暗礁,葬身鱼腹。我力求字 斟 句 酌,传 出 作 者 的 妙 笔 神 韵,保 持 原 著 的
娱乐性。”⑤ 《金瓶梅词 话》法 文 全 译 本 共 2756 页,分 上 下 两 册,附 崇 祯
年间刊本《新刻绣像批评金 瓶 梅》的 木 刻 绣 像 插 图 200 幅,这 是 法 国 历
史上第一个《金瓶梅》全译本,出版后在法国和西方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欧洲许多著名学者和重要报刊编辑均怀着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关注纷
纷撰文,一方面称赞法语译文的 高 超,一 方 面 也 跳 脱 出 《金 瓶 梅》是“色
情小说”的评价,从文学、文化和社会学的角度重新看待这部经典作品。
此书的出版受到新闻界和 广 大 读 者 的 热 烈 欢 迎,学 院 派 汉 学 界 的 态 度
则多少有些战战兢兢。法国汉学家克洛德 · 罗阿(
Cl Roy)在 1985
aud 
· 251 ·
年 5 月 20 日的《新观察家》(第 1072 期)上写了题为《被肆虐的一角》一
文,指出:“《金瓶梅》从它问世的那天起,既使中国读者难堪,又使他们
着迷。文人学者不知如何 对 付 这 部 令 人 心 悸 的 杰 作,对 付 这 部 巨 型 的
色情与商务编史……各政权及检查机构在这只黑色羔羊面前表现得犹
豫不决,但不知他们的恐惧、犹豫从何而来,或者是由于书中那萨德式
的毫不在乎的色情性,或者 是 由 于 那 副 描 绘 对 黄 金 与 性 极 度 贪 欲 的 社
会图画所表现的冷酷的残暴性。”⑥ 这位汉学家说的是《金 瓶 梅》在 中 国
的遭遇,实际上也是对《金 瓶 梅》传 入 欧 洲 的 命 运 的 真 实 概 括。 也 正 如
我国学者钱林森教授在他的《中国文学在法国》一书中所说:“《金瓶梅》
的确是一部不名誉的书,在故 乡,不 消 说,人 们 提 起 它 来 总 要 和 ‘淫’字
连起来,因而谈《金》色变;在异乡,它也未能落得一个好名声,人们称它
为来自东方的 ‘黑 色 羔 羊’,难 以 驾 驭。 它 在 西 流 中,有 着 不 平 常 的 遭
遇。事实上,从 19 世纪初,这只‘黑色羔羊’闯入法国和西欧文学界,就
一直令当局者、汉学界左右为难,欲禁不能,欲弃不舍。因此,引进工作
也就长期处于犹豫、提防、否定、肯定之间摇 摆。”⑦ 这 种 状 况,一 直 要 到
雷威安的法文全译 本 《金 瓶 梅 词 话 》面 世 之 后 才 有 了 根 本 的 改 变。 可
见,雷威安选择和承担翻译《金瓶梅》所具有的突破性眼光和勇气,及其
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评价和审美能力。
雷威安的《金瓶梅》法文全 译 本 以 日 本 影 印 的 《金 瓶 梅 词 话》(
1617
年版)五册本原著为底本,同时参考了英、德、日、俄、法等多种译本后完
成。为使译文能够准确地表达原意,雷威安对原书中的诗词、歇后语作
了仔细认真的调查研究,并阅读了大量相关的研究著作,特别是日本学
者的研究著作。
从 1816 年第一条《金瓶梅》注释的出现到 1985 年法文全译本的出
版,《金 瓶 梅》在 法 国 经 历 了 170 年 的 翻 译 旅 程,雷 威 安 的 法 文 全 译 本
《金瓶梅词话》是翻译发展过程的必然结果,也是集大成者,虽然已出版
30 余年,但不断再版,因深受读者喜爱,于 2004 年加入 Fo
lio 口袋书系
列以小开本发行,这充分说明雷威安译本的忠实性、可读性、权威性和
所具有的生命力,他不仅为法国读者提供了最可信赖的版本,同时也为

· 252 ·
法国乃至西方学界《金瓶梅》研究的开展,赋予新的推动力。
二、雷威安视域中的《金瓶梅》
雷威安的《金瓶梅词话》法文全译本不仅填补了法国《金瓶梅》全译
本的空白,为读者带来了忠实且优美的译本,还洗刷了《金瓶梅》在法国
长期以来被当作色情文学的污 名,充 分 体 现 了 《金 瓶 梅》风 俗 小 说 的 全
貌。此外,他在《金瓶梅》研究领域辛勤耕耘了近二十载,有多篇论文发
表,还出版专著,多次参加国际 《金 瓶 梅》学 术 会 议,提 出 了 众 多 颇 有 建
树的观点。然而,目前国内仅有 对 雷 威 安 《金 瓶 梅》翻 译 与 研 究 成 果 的
个别论文或著作的介绍,主要是对雷威安《金瓶梅》法译本的导言、序的
研究,评论 大 都肯定了该法译本的历史地位、历史贡献与权威性,称其
为法译《金瓶梅》中的代表作,但对雷威安的《金瓶梅》研究鲜有提及,对
其研究观点的引用多出自他的“《金瓶梅》法译本导言”、“《金瓶梅》法译
本序”、《中国十七世纪通俗短篇小说》结论部分,以及《评〈金瓶梅〉的艺
术》和《中国 古 典 文 学 在 法 国 的 接 受———法 国 著 名 汉 学 家 雷 威 安 一 席
谈》。然而,经笔者大量查询和认真仔细地研读后发现,实际上,雷威安
有关《金瓶梅》的研究论著十分丰富,研究问题和内容涉猎细微而深入。
早在雷威安《金瓶梅》全译本出版之前的 1979 年,他便发表了第一
篇论文《〈金瓶梅〉初刻版本年代商榷》。他认为初刻本年代以万历四十
五年(
1617)较为可信,至于《金 瓶 梅》是 否 有 过 已 经 失 传 的 刊 刻 于 万 历
三十八、九年( 1611)的 版 本,这 一 问 题 还 值 得 作 进 一 步 的 深 入 探
1610、
讨,不必匆忙下结论。 该论文 1979 年 4 月被收入英文版《中国文 学 评
论集》,
1980 年 4 月由周昭明翻译,载于《中外文学》第 8 卷第 12 期,并
被收入《〈金瓶梅〉的世界》(北方文艺出版社,
1987 年)。 雷威安在文中
就《金瓶梅》是初刻于万历三十八、九年还是万历四十五年进行了探讨。
他认为以往大多中国文学史都模糊其词,将初刻时间说成“万历年间”,
时间涵盖了 1573 至 1619 近半 个 世 纪,然 而 文 学 研 究 的 时 间 问 题 的 重
要性古今如一,六年之差已经关系重大。因此,他重提这个问题就变得
掷地有声。雷威安提出,假设存在失传的早期刻本非但不必要,而且在
有关记述中也找不 到 佐 证。 他 认 为 《金 瓶 梅 》初 刻 本 是 在 万 历 四 十 五

· 253 ·
年,并提出三点证据论证没有万历三十八、九年初刻本的存在。雷威安
1979 年发表的《〈金瓶梅〉初刻本年代商榷》就已经使人刮目相看。
《评〈金瓶梅〉的艺术》(
1981 年)是他的第二篇相关研究论文,载于
美国《
Chi
nes
e L
ite
rat
ure》杂志 1981 年 第 一 期,后 由 白 黎 翻 译,刊 登 在
《文学 研 究 动 态》
1984 年 第 10 期 上,这 篇 文 章 是 雷 威 安 为 香 港 著 名 学
者孙述宇教授的《〈金瓶梅〉的艺术》(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
1978 年)
一书所写的书评。雷威安认为《金瓶梅》的遭遇是自相矛盾的,它在“五
四”时期曾被誉为中国第一部现代体裁的长篇小说,是现实主义小说中
的珍品,但依旧留有“淫秽小说”的恶名,在香港、台湾和大陆都属禁忌,
当时《金瓶梅》的研究主要在日本、美国和英国。20 世纪 80 年代初,中
国对《金瓶梅》的看 法 发 生 了 变 化,香 港 开 始 能 买 到 未 删 节 版 的 《金 瓶
梅》。孙述宇的《〈金瓶梅〉的 艺 术》在 台 湾 出 版 也 证 明 台 湾 重 新 开 放 了
对《金瓶梅》的研究,大陆从 1979 年起也陆续有关于《金瓶梅》的文章发
表。孙述宇强调《金瓶梅》是 写 日 常 生 活 细 微 情 节 的 现 实 主 义 作 品,通
过对生活各个方面的观察研究,塑造了使人难以遗忘的完美人物形象。
孙述宇的贡献在于他站在读者的立场而非历史学者的立场提出了尖锐
的批评,他的论点可与夏 志 清 的 观 点 互 为 补 充。 夏 志 清 试 图 揭 示 西 方
读者对《金瓶梅》的过分赞扬,而 孙 述 宇 则 是 向 中 国 公 众 说 明 《金 瓶 梅》
为什么以及怎样被忽视、被曲解和不被承认。
第三篇论文《最近 论 〈金 瓶 梅 〉的 中 文 著 述 》载 于 台 湾 《中 外 文 学 》
1981 年 10 卷第 3 期。 雷 威 安 在 文 中 重 点 介 绍 了 魏 子 云 的 《〈金 瓶 梅〉
探原》一书,认为这是“一本 尚 未 为 众 人 所 知 但 却 非 常 有 意 义 的 卓 越 尝
试,他对研究《金 瓶 梅 》的 方 法 有 很 大 贡 献,就 是 我 们 称 之 的 ‘外 在 研
究’,这是二十年 前 韩 南 教 授 提 出 后 一 直 未 再 受 人 重 视 的 方 法 ”⑧ 。 这
一观点在中国大陆出现得更晚,可以说,雷威安在某种意义上成了学术
交流的桥梁和使者。雷威安认为,魏子云的学术研究审慎而有趣,他有
将“每块石头都要翻过来加以 检 查”的 态 度,其 目 的 是 抛 弃 原 有 的 外 在
证据(《金瓶梅》原稿形成于 1596 年或更早,刻印成书在 1610 年),他在
其中提出令人激赏的结论:《金瓶梅》写作的最早年代应该是 1621 年,

· 254 ·
即天启时代的开始,同时也更正了他之前在《〈金瓶梅〉初刻版本年代商
榷》一文中认为《金瓶梅》写于万历四十五年(
1617)的观点。此外,雷威
安就魏子云书中论点的重 要 性 做 了 思 考,并 认 为 虽 然 有 很 多 证 据 表 明
《金瓶梅》的手抄本原本未 被 发 现 或 遗 失,但 这 并 不 足 以 说 明 它 们 真 实
存在过。雷威安以魏子云的《〈金瓶梅〉探原》为主线,主要讨论了《金瓶
梅》的 成 书 时 间,期 间 穿 插 对 张 竹 坡、姚 灵 犀、鸟 居 久 靖 等 人 观 点 的 评
述,虽然在某些问题上不同意魏子云的观点,但他认为魏子云以审慎的
研究态度提出研究《金瓶梅》的新方法,并有推翻旧说的勇气和毅力,非
常令人钦佩。从中可以看 出,雷 威 安 的 研 究 视 野 并 没 有 局 限 在 法 国 国
内,他密切关注台湾学者的相关研究,在学术研究和翻译研究等诸多方
面与台湾有着长期的交流 和 交 往,他 的 研 究 不 但 促 进 了 法 国 金 学 与 国
际的交流,也推动了中国金学研究的发展。
1981 年雷 威 安 的 研 究 专 著 《十 七 世 纪 中 国 白 话 短 篇 小 说 》(
Le
Con
te 
en 
Langue 
vulga
ire 
du 
XVII
e s
ièc
le)于巴黎出版。值得注意的
是,中国学者多认为这部论著从文化视角对《金瓶梅》以艺术审视,认为
《金瓶梅》决不是“淫书”,而是 一 部 描 写 社 会 风 情、表 现 都 市 风 貌 的 “奇
书”。似乎这是一部有关《金 瓶 梅》的 著 作,但 经 笔 者 仔 细 阅 读 后 发 现,
其实它是一部雷威安对中国白话短篇小说的专论,而非《金瓶梅》研究。
全书分为三章,第一章介绍话本的文体,简介其中的代表作;第二章从
文化角度探讨了白话短篇 小 说 如 何 从 口 头、非 文 学 与 文 学 材 料 中 汲 取
养分,编者如何注意到这些 古 代 话 本 并 进 行 编 辑 刊 印 以 及 话 本 的 流 行
与 17 世纪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 关 系;第 三 章 分 节 讨 论 《三 言》《拍 案 惊
奇》《今古奇观》《西 湖 二 集》《豆 棚 闲 话》与 《西 湖 佳 话 》,研 究 在 中 国 社
会、经济、文化变革的 17 世 纪,白 话 短 篇 小 说 兴 盛 的 意 义 何 在。 因 此,
显然《金瓶梅》作为长篇小 说 不 在 本 书 研 究 范 围 之 内,所 以 我 国 学 者 将
他的这本著作作为《金瓶梅》的研究文献有失偏颇。
1983 年 5 月,美国印 第 安 那 大 学 举 办 《金 瓶 梅》国 际 学 术 讨 论 会,
由印第安那大学与金赛研究所联合主办,欧阳桢主持,与会人员有夏志
清、雷威安、韩南(
Pat
rick  sHanan)、孙述宇、芮效卫(
Dewe Dav
i Roy)、
d 
· 255 ·
柯丽 德 (
Kat
her
ine 
Car
liz)、浦 安 迪 (
t And
rew 
Plaks)、马 泰 来、郑 培 凯、
陆大伟、史梅蕊(Ma
rie 
Sco
tt)等,会议成果结集成《〈金瓶梅〉西方论文
集》(
1987 年),由徐朔方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编者也希望通过
美国学术 期 刊 《
Chi
nes
e L
ite
rat
ure》将 该 书 介 绍 给 西 方 学 术 界,于 是

Chi
nes
e L
ite
rat
ure》便于 1986 年第 8 卷 刊 登 了 系 列 论 文,围 绕 《金 瓶
梅》展 开 讨 论,其 中 包 括 雷 威 安 的 “Pe
rspec
tives on t
he  J
in Ping
i———Commen
Me tsand 
  Remini
scenc
eso
 fa 
  Pa
rtici
panti
 n t
he J
 in 
Ping
Me
i Con
fer e”。他在文中介绍了学术讨 论 会 的 基 本 情 况,并 对 会 上
enc
的各方观点和文章进行评述。会议的主题是“禁书:在古代中国和当代
美国”,会上共讨论了四个主要问题:
1.成书与作者问题;
2.宗教与哲学
视角下的《金瓶梅》;
3.如何评价作为虚构叙事的《金瓶梅》;
4.《金瓶梅》
留给后世的遗产。与 会 者 共 提 交 了 12 篇 论 文,其 中 5 篇 后 来 结 集 出
版,其余 7 篇或因作者即将出版专著,或因有些作者认为还有修改的余
地,并未一起出版。
在“
Per
spe
cti
ves
 on
 the
 Ji
n P
ing 
Mei———Commen
tsand 
  Remi
nis-

enc
eso
 fa 
  Pa
rti
cipan
t i
n t
heJ
 in 
Ping 
Mei
 Con
fer e”一文中,雷威安
enc
以下几个观点值得关注:
1.很难说彼得 · 拉什顿(
Pit
er 
Rush
ton)的 论
文配得上它的“领导地位”,虽然人们可能认为他的论述广博庞杂;
2.对
于《金瓶梅》是否是色情作品,他的观点是,一本内容欠佳的好书比起内
3.现代的 “作 者”概 念 在 多 大 程 度 上 适 用 于 中 国
容不好的烂书更糟糕;
古典小说;
4.柯丽德对儒家经典和宋元理学很感兴趣,她对小说的叙述
结构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分析了 “叙 事 学”如 何 与 宗 教 和 哲 学 观 点 密 切
交织;
5.浦安迪主要研究《金瓶梅》崇祯本,分析古代对《金瓶梅》的传统
评价以及《金瓶梅》对后世小 说 的 影 响;
6.史 梅 蕊 认 为 要 想 掌 握 人 类 行
为与其后果间的微妙关系,花园是个可以抓住小说核心的意象;
7.还有
几篇文章,如 维 多 利 亚 · 卡 斯 (Vi
cto
ria 
Cas)的 “《金 瓶 梅 》中 的 末 世

论:道教模式”、马泰来的“谢肇淛 《金 瓶 梅》后 记 研 究”是 近 年 来 最 为 重
要的研究成果之一,马泰来的后记也值得被全文翻译。
1985 年《金瓶梅词话》法 文 全 译 本 出 版,艾 田 蒲 为 其 专 门 作 序,雷
· 256 ·
威安也为此书写了导言,“序言”和“导言”无疑都是高水平的研究论著。
艾田蒲在肯定《金瓶梅》的历史意义的同时,特别联系欧洲的社会状况肯
定了《金瓶梅》的现实意义,可谓独具慧眼,见地不凡。雷威安在“导言”中
介绍了《金瓶梅》译本在欧洲的流变,
并阐明自己的翻译策略与观点。
自首届国际《金瓶梅》学术讨论会在江苏徐州召开以来,国内外各
类学术研讨 会 密 集 召 开。1989 年 6 月 中 旬 在 徐 州 召 开 的 国 际 《金 瓶
梅》学术讨论会上,雷 威 安 提 交 论 文 《〈金 瓶 梅 词 话〉 54 回 的 秘 密》。
53、
他认为从谢肇淛的跋文可以猜到五十三回到五十七回以外会有一些文
章是“补以入刻”的,十卷本 和 二 十 卷 本 的 五 十 三、五 十 四 回 中,文 章 共
同处不多,十卷本的这两回比二十卷本长二三倍,两个版本的色情描写
语言如此接近不会是偶然。此外,
1992 年 6 月在山东枣庄市峄城区 举
行了第二届国际 《金 瓶 梅》学 术 讨 论 会。 雷 威 安 向 大 会 赠 送 了 自 己 的
《金瓶梅词话》法文全译 本,德 国 汉 学 家 祁 拔 兄 弟 (
Kiba
ts)的 两 位 女 儿
将祁拔兄弟花费数十年心血译成的新版《金瓶梅》德文全译五卷本作为
礼物送给大会。可以说,法文和 德 文 全 译 本 的 出 版 推 动 《金 瓶 梅》的 学
术研究在世界范 围 内 进 入 了 一 个 全 新 的 阶 段。1994 年 雷 威 安 主 编 的
《中国文学词典》(
Dic
tionna
ire 
de 
Lit
téra
tur
e ch
ino
ise)由 法 国 大 学 出
版社出版,其中由他执笔的《金 瓶 梅》词 条 足 足 占 据 四 页 篇 幅。 雷 威 安
在介绍该书的基本情况后,重点介绍了“成书之谜”与“禁书”两个方面。
纵观雷威安的《金瓶梅》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他对成书时间与作者
问题的关注,这也是中国以及国际“金学”研究一直以来的热点与难点。
虽然他的研究在广度与深度上都无法与国内“百家争鸣”的热烈局面相
比拟,但他以“外来者”的视角,纵 观 国 内 外 “金 学 家”的 研 究 成 果,对 庞
杂的史料抽丝剥茧,以严谨的逻辑分析与论证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当然
这不是唯一的答案(毕竟成 书 与 作 者 问 题 依 旧 是 未 解 之 谜),但 他 无 疑
为国内学界研究提供了 可 资 借 鉴 的 观 点 和 方 法。 此 外,雷 威 安 多 次 重
申不应把《金瓶梅》放在“淫秽小 说”之 列,他 充 分 肯 定 《金 瓶 梅》对 中 国
古典小说发展的重要影响 以 及 在 中 国 古 典 小 说 史 上 的 重 要 地 位,并 以
一位严谨的译者、研究者、文化传播者的使命,努力扭转大众对这部现

· 257 ·
实主义巨著的误解。
三、结论
《金瓶梅》在法国从一开始的注释、节译、转译再到最后全译本的问
世,经历了近两 百 年 的 翻 译 旅 程。 雷 威 安 经 过 七 年 辛 勤 耕 耘、翻 译 的
《金瓶梅词话》最终于 1985 年出版,这部全译本因其完整性、忠实性与
可读性被纳入法国最富盛名的“七星文库”,历经三十年依旧不断再版,
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该译本不仅第一次让法国读者读到了原汁原味的
《金瓶梅》,也以其忠实完整的 译 文 为 这 部 在 法 国 长 期 带 着 “淫 秽 小 说”
帽子的作品正了名。与此 同 时,这 一 漫 长 的 翻 译 过 程 不 但 说 明 法 国 读
者希望了解中国故事与生 活 的 愿 望,也 证 明 这 部 作 品 在 法 国 具 有 的 长
久生命力。我们从中还可 以 看 出 法 国 几 代 翻 译 家 孜 孜 不 倦、艰 苦 卓 绝
的精神,同时也侧面反映出 法 国 汉 学 界 从 娱 乐 性 翻 译 到 学 院 派 研 究 式
翻译的发展过程,从一知半解的小心求证走向考据详实的新论点、新成
果不断出现的过程。
雷威安耗时七年翻译完成了《金瓶梅》全译本的翻译,并持续研究
了二十年。他认为文学既 不 是 对 社 会 简 单 的 反 映,亦 非 意 识 形 态 卑 微
的仆人,白话文学这一体裁 反 映 了 中 国 历 史 上 的 一 个 转 折 期 的 特 殊 风
貌,他的白话文学研究为中 国 文 学 研 究 在 法 国 的 研 究 开 辟 了 一 条 全 新
的道路。他首先一再强调不应 该 把 《金 瓶 梅》视 为 色 情 作 品,因 为 把 探
讨邪恶的作品视为邪恶文 学 显 然 是 荒 谬 的,色 情 描 写 是 否 不 同 程 度 地
触犯 了 读 者 的 廉 耻 心 或 羞 涩 感,进 而 讨 论 查 禁 是 否 必 要,那 是 政 治 问
题。从文学角度看,应该研 究 有 关 的 篇 章 段 落 是 否 写 得 精 彩、独 特,是
否写得实在。在这一点上,雷 威 安 认 为 与 大 部 分 同 类 作 品 相 比,《金 瓶
梅》都应该得到更高评价。《金瓶梅》虽有不足之处,但是从文笔风格到
整体布局,从描写的精炼细腻,到探讨人类生存状况问题之深刻,它都
不容置疑地称得上是一 部 杰 作。 从 中 国 小 说 的 发 展 历 程 来 看,我 国 研
究者一直忽略的一点是,《金瓶梅》是中国小说的一个转折点,虽然它是
否由一人写成还无法定论,但“在 它 的 带 动 下,才 有 了 后 来 迥 然 不 同 的
《红楼梦》。如果把《金瓶梅》从中国文学史中抹去,那么,中国文学就不

· 258 ·
会有今天的面貌了”⑨ 。
综上所述,雷威安对《金瓶梅》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对法国
读者而言,他是《金瓶梅》最权威的译者,他担负着为普通读者介绍这部
作品的责任,因此在他的《中国古 代 与 传 统 文 学》以 及 《中 国 文 学 词 典》
中有对《金瓶梅》内容、作者与时代背景的详细阐述。作为译者,雷威安
多次在访谈中谈到译者 身 份、翻 译 策 略 以 及 翻 译 过 程 中 的 困 难。 作 为
《金瓶梅》的推广者,他在研究 的 同 时 不 忘 常 常 在 论 文 中 提 及 《金 瓶 梅》
所遭受的贬低与误解,他认 为 不 论 是 中 国 还 是 外 国 读 者 多 半 还 是 将 这
部伟大的现实主义珍品视 为 色 情 文 学,不 论 是 政 府 还 是 读 者 都 不 愿 正
视它的文学与社会价值,这 种 遭 遇 是 自 相 矛 盾 且 极 其 不 公 的。 对 法 国
汉学界而言,雷威安主要关注《金瓶梅》的作者与成书两个问题,这也是
中国以及国际“金学”研究一直以来的热点与难点。对国际“金学”界而
言,雷威安是名副其实的法国“金 学”代 言 人,他 长 期 关 注 国 内 外 的 “金
学”研究,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与中国大陆、港台,美国,日本学者保
持密切的交流与往来,是 学 术 交 流 的 桥 梁 和 使 者。 雷 威 安 以 扎 实 的 考
据功底与严密的逻辑思维,写出一篇篇高质量的文章,他涉 猎甚 广,在
点评他人著作时常常旁征博引,贯通中西。正是因为雷威安与美国、日
本和中国保持长期的学术交流,他的学术研究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正
是因为他踏实、严谨、实事求是的学术作风以及在“金学”领域的长期努
力使得其研究成果在世界汉学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中国大陆的“金学”研究从 80 年代起开始腾飞,这正是雷威安金学
研究成果最多的十年,他以 深 厚 的 文 学 理 论 功 底 和 对 中 国 社 会 文 化 的
了解写成一系列论文,在成书年代、小说作者、社会研究、文化研究上都
为当时的大陆“金学”带来了新鲜的视角和更加学术化、系统化、科学化
的研究成果。雷威安的研究不仅将法国的《金瓶梅》研究水平提高到了
新的阶段,也通过不断的国际学术对话,使法国的《金瓶梅》研究处于世
界前列。他不仅推动了法国《金 瓶 梅》研 究 的 发 展,也 通 过 学 术 交 流 助
力了中国 80 年代《金瓶梅》研究的大发展,为中国《金瓶梅》学术研究带
来了新的声音。

· 259 ·
注释:
①⑤⑦ 钱 林 森 《中 国 文 学 在 法 国 》,花 城 出 版 社 1990 年 版,第 189、
193、
189 页。
② Ge
orge
s Sou
liéde Mo
r t,
an Lo
tus 
D'r:
o r
oman 
adapt
édu 
chi
nos,Pa
i ris:
Eugène 
Fas
que
lle,
1912,
pp.
xl.
③ 钱林森编《法国汉学家论中国文学———古典戏剧和小说》,外语教学与研 究
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186 页。
④ And
r vy,
éLé tr Fl
ans. eur 
en 
Fio
l d’
e  Or,
Par
is:
Gal
lima
rd,
1985,
pp.
xi.
⑥C
laud 
Roy,
“Le
 co
in 
rav
agé”,Le 
nou
velOb
ser
vat
eur,
195,
8 Vo
l.1
072,
pp.3
0-3
1.
⑧ [法]安德烈·雷威 安 《最 近 论 〈金 瓶 梅〉的 中 文 著 述 》,《中 外 文 学 》
1981 年
第 3 期。
⑨ [法]安 德 烈 · 雷 威 安、钱 林 森 著,傅 绍 梅 译 《中 国 古 典 文 学 在 法 国 的 接
受———法国著名汉学家雷威安一席谈》,《中国文化研究》
2001 年冬卷。

[作者简介]唐铎,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法国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责任编辑:李   由)

· 260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