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4

肌動學第三章問題集

1.肌肉內的羽狀結構在肌肉中具有什麼功能目的?
羽狀角描述了肌肉纖維與其中央肌腱之間的平均角度。羽狀角越小,每根纖維產生的
力量百分比就越多地沿著肌腱的長度傳遞。將纖維以斜角導向到中央肌腱是一種節省
空間的策略,犧牲一些平行肌腱分力換取更多的肌肉纖維,從而優化生理橫截面積。

2.在肌肉內,哪些組織對於整個肌肉的(a)被動、(b)主動和
(c)總長度-張力曲線的形狀貢獻?
肌肉的被動長度-張力曲線的組織包括(1)細胞外結締組織(例如肌外膜)和(2)結
構蛋白(如肌聯蛋白)。肌肉的主動長度-張力曲線的組織包括肌動蛋白和肌球蛋白的
收縮蛋白之間的重疊。肌肉的總長度-張力曲線受所有上述組織的影響。

3.活化的肌肉如何在不實際縮短肌絲的情況下產生力量?
雖然受到刺激的肌肉會收縮(縮短),但肌絲本身(即“收縮”蛋白)實際上並未
收縮。相反,肌絲彼此滑過。這種現象主要涉及肌動蛋白和肌球蛋白,被稱為肌絲
滑動理論。

4.單個動作電位的持續時間可能只有 10 毫秒,因為它沿著肌纖維
傳播。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肌肉如何能夠產生和維持融合強直的狀
態?
儘管動作電位的時間進程可能非常短,但肌肉纖維對這個電氣事件的反應所產生的收
縮力(twitch)可以持續多達 300 毫秒。肌肉纖維的收縮持續時間取決於活化的肌肉纖
維的收縮速度。為了在收縮持續時間之外維持一個力量,必須在上一個動作電位的肌
肉力量喪失之前,將額外的動作電位傳遞給肌肉纖維。這個機制允許肌肉纖維積累張
力,這個過程被稱為強直。

5.定義肌肉疲勞。解釋如何使用肌肉電圖(EMG)振幅來檢測在長時
間次最大肌肉收縮中肌肉疲勞的開始(onset)。
肌肉疲勞定義為運動誘發的最大自主收縮力量或功率下降。它在持續身體活動不久後
發展,通常被量化為在最大和次最大運動後或運動中最大自主收縮力的減少。儘管持
續和成功地執行次最大任務,肌肉疲勞仍然可能發生。如果繼續執行次最大任務,最
終將會發生任務失敗。有趣的是,當肌肉在長時間次大強度下開始疲勞時,主動肌的
EMG 逐漸增加。EMG 的增加主要反映了額外運動單元的招募,因為已經活動的運動單
元疲勞並且產生較少的力量。
6.什麼因素限制了肌肉的 EMG 振幅對自由活化的肌肉的相對力量輸
出的預測?
一般而言,肌肉活化的 EMG 訊號量會隨著肌肉的增強而增加。然而,在等長收縮時,
這兩個變數之間的關係才最可靠。在非等長收縮時,肌肉的長度和速度的不斷變化可
以顯著影響產生給定力量所需的 neural drive(EMG)。例如,當放下重物時(離
心),肌肉的 EMG 振幅會比提起相同重物(向心)時小。出於這個原因,非等長收縮
時想透過 EMG 的振幅來預測肌肉的相對力量可能很難,而且通常是不可能的。其他技
術原因也可能影響此預測的可靠性。

7.有哪些方法可以減少在收集肌電圖(EMG)信號時的不必要的“
電氣雜訊”?
在收集表面肌電圖時,一些減少不需要的電氣干擾的方法包括使用:對 EMG 信號進行
帶通濾波(高通+低通濾波器),對臨床或實驗室環境進行電氣“屏蔽”,在現場使用接
地和雙極電極(共模抑制),對皮膚進行充分的清潔,限制運動干擾。

8.定義生理橫截面積。
肌肉的生理截面積 PCSA 是從穿過所有肌肉纖維長軸的垂直切口測量的面積。因為反映
了可收縮蛋白的數量,更大的截面積顯示肌肉的力量潛力更大。

9.解釋為什麼肌肉在等長收縮期間產生的內力矩隨著關節角度的變化
而改變。
有兩個因素可以解釋,這兩個因素都基於力矩等於力乘以力臂。首先,關節角度的變
化會改變肌肉的插入角度,從而改變其內力臂。其次,關節角度的變化會改變肌肉的
長度。肌肉的力量輸出根據其長度-張力關係而變化。由於肌肉同時受到這兩個因素的
影響,往往很難確定哪個因素最影響 torque-joint angle curve 的形狀。

10.考慮圖 3-16 中所示的情節:


(a)解釋為什麼膝伸肌的最大力矩(無論肌肉活化的速度為何)皆
超過膝屈肌。
主要因素是肌肉大小(PCSA)和內力臂。

(b)描述膝伸肌在 60 到 240 度/秒的收縮速度下峰值力矩近 40%減


少的可能生理原因。
這反映了肌肉的力量-速度曲線。即使在恆定的努力下,隨著肌肉的收縮(縮短)速度
增加,肌肉產生的力量也會減少。快速縮短的肌肉使單位時間內的橫橋循環減少。

2
11.描述神經系統用來逐漸增加肌肉力量的兩種基本策略。
徵召是指特定運動單元的活化。最初活化小的運動單元(支配較少的肌肉纖維),導
致肌力增加相對較小。若要繼續增加整個肌肉的力量需要招募更大的運動單元,其支
配更多的肌肉纖維。
頻率轉錄是神經系統用來逐漸增加肌肉力量的第二種策略。一旦徵召了運動單元,神
經系統可以增加其動作電位的放電頻率。放電率越高,肌肉纖維越接近融合強直。隨
著融合強直狀態下的肌肉纖維數量逐漸增加,整體肌肉力量也逐漸增加。

12.定義運動單元。什麼是 Henneman size principle?


運動單元由一個(α)運動神經元和其所支配的所有肌肉纖維組成。Henneman 大小
原則指出,運動單元在大小遞增的順序中被神經系統自然徵召:較小的運動單元具有
較少的纖維,在較大的運動單元之前先被招募。這個概念允許在各種力量輸出下實現
相對平滑的力量增加,並藉由最常使用的耐久性肌肉纖維來減少疲勞的發生。

13.描述在肌肥大跡象出現之前,一個人如何在生理上表現出可測得
的肌力增加。
肌力的增加通過肌纖維的肥大以及神經適應來實現。這些基於神經的力量增加在初期
訓練中尤其明顯。一些神經適應包括皮質內活動面積的增加,運動神經元的興奮性增
加,以及運動單元的放電頻率的增加,並且來自 spinal 和 supraspinal 的神經抑制減
少。

14.解釋在固定的肢體中,一個健康的肌肉如何體驗相對於更快的收
縮特性的轉變。
在長期固定的肢體內的蛋白合成減少導致各種肌纖維萎縮,但最明顯的是慢肌纖維,
導致其收縮特性更趨近於快肌。

15.健康的老年人力量減弱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健康的老年人力量減弱的主要原因是肌少症。肌少症是由於肌纖維數量減少和肌纖維
萎縮。肌少症的原因尚未完全清楚,可能涉及與正常生物老化過程(如細胞凋亡)或
身體活動、營養和激素變化相關的多個因素。

16.在肌纖維內部增加並聯或串聯的肌節的主要功能是什麼?
在並聯中增加肌節的數量與骨骼肌肥大和增加收縮力有關。相比之下,在串聯中增加
肌節的數量與肌纖維的收縮速度增加有關。

3
17.解釋骨骼肌的傳出(efferent)與傳入(afferent)在解剖和功能上
的區別。描述影響骨骼肌遠射或傳導對特定疾病可能的後果。
Efferent innervation 包括從中樞到肌肉的神經。這些所謂的“運動”神經通過 NMJ 支
配肌肉。在這些運動神經中傳遞的訊號最終引發肌肉收縮。
相比之下,肌肉 afferent innervation 包括從肌肉向中樞傳播的神經。如表 3-4 所示,這
些感覺神經傳遞諸如肌肉長度,張力和代謝狀態等訊息。自主神經系統也通過傳入與
傳出神經與骨骼肌進行通信。
一般而言,影響周邊神經系統的疾病或損傷通常涉及肌肉的傳入和傳出,以及關節和
皮膚。像小兒麻痺主要影響α運動神經元(傳出)。症狀包括肌肉無力或完全癱瘓,
肌腱反射減弱和肌肉萎縮。雖然相對罕見,但也有一些主要影響肌肉的傳入或感覺神
經的情況。這種情況理論上會降低運動的協調性,本體感覺和肌腱反射。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