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doc,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3

名詞:顧名思義,物品"名"稱的"詞",如:花、鳥、樹、水、山、...

等;當然抽象的部分也是可以用它表示,例:音樂、聲
音、感覺,心情...等.

  動詞:表示動作行為的詞,如:吃、看、聽、說、試驗、辯論、 收集、表演、通知...等.或:表示人或動物的精神、心
理和生理狀態.如:愛、恨、喜歡、討厭、想(念)、希望或聾、瞎、餓、醉、病...等.

  形容詞:用來表示人、事、物的性質狀態,就是可以用來修飾名詞的詞,如:美麗的(形容詞)小美(名詞) 
[以形容詞美麗修飾名詞小美]

  副詞:對動詞的動作或形容詞的性質、狀態給予修飾、限制的詞,如:快樂地(副詞)去(動詞)旅行(名詞).

例 :(原句)他媽媽煮的飯非常香。
他 :形容詞媽媽 :名詞
煮 :動詞
的 :助詞
飯 :名詞
非常 :副詞
香 :形容詞

修 辭 用 法 釋 例 
借代
行文中言及某事物,不直稱其本名,而另找與此事物有關的名稱來代替。
‧終歲不聞「絲竹」聲。
‧十「目」所視,十「手」所指。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能執「干戈」以衛「社稷」。‧鏤心「鳥跡」之中,織辭「魚網」之上。

轉化
描述一件事物時,轉變其原來性質,化成另一截然不同的事物,加以形容描述。
人性化:以物擬人 物性化:以人擬物
擬人
‧蠟炬成灰「淚」始乾
‧草木為之「含悲」,風雲因而「變色」。
‧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
‧月亮在黃昏街裏「上粧」,太陽心 慌地向天邊跑。

擬物
‧你不妨搖曳著一頭的「蓬草」,不妨縱容你滿腮的「苔蘚」。
‧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
‧在枯寂的心靈中,插上一枝生命的「花朵」。
鑲嵌
在文句中刻意插入數目字、虛字、特定字、同義字或異義字,來拉長文句,舒緩語氣。 
‧一乾二淨
‧歡天喜地
‧三令五申
‧「千」修「百」鍊

摹寫
對事物的各種感受︵如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等︶,加以形容描寫。
‧明晃晃的都是器械旗槍。
‧南山烈烈,飄風發發。
‧白雪皚皚的北峰。
‧風飄飄,雨瀟瀟,便做陳摶也睡不著。

引用
文中援用他人的言語或典故、俗語等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到,不能者止。』」
‧易經說:君子以自強不息

誇飾
把事物或現象加以誇大、縮小,超過了客觀的事實。
‧力拔山兮氣蓋世
‧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
‧﹁千呼萬喚始出來﹂

映襯
文句中用類似或相反的客體事物來陪襯。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親賢臣,遠小人。
‧慷慨成仁易,從容就義難。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類疊
同一字詞、語句,接二連三地使用。同一字詞連接或隔離地使用
‧尋尋覓覓,泠泠清清,悽悽慘慘戚戚。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
‧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喚。
譬喻
利用二件事物的類似點來作比喻,即以彼物喻此物,以己知喻未知。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那雙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寶珠,「如」白 
‧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
‧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
‧一臉疙瘩,「彷彿」風乾福橘皮似的

對偶
把一對字數相等、詞性相同、句法相稱、平仄相對的文句並列。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雖無刎頸交,卻有忘機友。

排比
用結構相似的句法,接二連三地陳述同一意念或事物。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層遞
使把二個以上有大小、輕重、深淺等層次關係的語句,依序加以排列。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

頂針
上句末尾的字詞,與下句開頭的字詞相同。 
‧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國治。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