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4

配合《啟思新高中中國語文》第三版 單元七 評估練習‧閱讀‧基礎篇 教師版

姓名: (  ) 班別:  日期:  成績:

單元七‧博學篤志 論證觀點
閱讀.基礎篇

指定篇章練習:《勸學》(節錄)、《師說》 (25 分) 完成時間:25 分鐘

(參考 2021 年閱讀題 1)


1 試解釋以下文句中的粗體字,並把答案寫在橫線上 (4 分)【解釋】
(1) 絕: 橫渡(2 分)
假舟 楫者 ,非 能水 也, 而 絕 江河 。( 《勸 學》 (節
錄))
(2) 生 乎 吾 前 , 其 聞 道 也 , 固 先 乎 吾 , 吾 從 而 師 之 。 固: 本來(2 分)
(《師說》)
評分原則:
‧ 每道分題答對給 2 分,概念及表達欠清晰的不完備答案 1 分,錯誤答案不給分。
‧ 若答多於一個答案,而答案包含正確及錯誤答案,不給分。
‧ 因錯別字造成解釋錯誤,不給分。字詞解釋必須符合句意。

(參考 2020 年閱讀題 2)


2 試根據文意把以下文句譯為語體文。(3 分)【解釋】

吾嘗跂而望矣。(《勸學》(節錄))
我曾經(1 分)提起腳跟(1 分)遠望(1 分)。                    
評分原則:
‧ 句譯無誤,給 3 分。
‧ 關鍵字詞錯譯或漏譯,每個扣 1 分。非關鍵字詞可不譯,誤譯扣 1 分。
‧ 關鍵字詞「嘗」、「跂」和「望」。
‧ 錯別字/文句不通最多扣 1 分。
關鍵字詞:
(i) 嘗:曾經 (ii) 跂:提起腳跟 (iii) 望:遠望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22 1
配合《啟思新高中中國語文》第三版 單元七 評估練習‧閱讀‧基礎篇 教師版

3 《勸學》(節錄)一文,作者舉出以下例子,這些例子有何共通之處? (1 分)作者想以此說
明甚麼道理?(2 分) 【整合】

登高而招 順風而呼

假輿馬者 假舟楫者

(1) 共通之處:都是借助外物。(1 分)

(2) 說明道理:君子的本性與一般人沒有分別,只是善於借助外物, (1 分)因此做事有事

功倍之效。(1 分)

評分原則:
‧ 題(1)
- 準確指出例子的共通之處都是指借助外物,給 1 分
‧ 題(2)
- 準確指出君子與一般人無異,只是善於借助外物,給 1 分。
- 指出君子做事有事半功倍之效,給 1 分。

(參考 2018 年閱讀題 25)


4 細閱以下文字,判斷以下陳述。(2 分) 【整合】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
《勸學》(節錄)
無從
正確 錯誤 判斷
(1) 作者認為學習能使人成為聖人。 ○ ● ○

(2) 作者由此推論出學習要懂得善用外物。 ○ ● ○

評分原則:
(1) 錯誤。作者以「積土成山」和「積水成淵」的例子說明人多行好事,養成崇高的品德,
便能達到聖人的思想境界,並非可以讓人成為聖人。
(2) 錯誤。作者認為「積善成德」如同「積土成山」和「積水成淵」,都是說明積小成多,
以類比論證來論述用心專一的重要。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22 2
配合《啟思新高中中國語文》第三版 單元七 評估練習‧閱讀‧基礎篇 教師版

(參考 2021 年閱讀題 4)


5 根據《勸學》(節錄)一文,下列何者用心專一?何者用心浮躁?又或是無從判斷?(4 分)
【整合】
用心 用心 無從
專一 浮躁 判斷
(1) 劣馬 ○ ○ ●
(2) 蚯蚓 ● ○ ○

答案分析:
(1) 無從判斷。作者認為劣馬十日能跑千里,是因為牠馬不停蹄,努力不捨,而牠努力不捨
不定是和「用心專一」或「用心浮躁」有關,故無從判斷。
(2) 用心專一。作者指出蚯蚓無利爪利牙或強健的筋骨,卻能挖穿泥土,是因為牠挖土時十
分專心。

6 試根據引文,回答下列問題。【複述】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
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
之所存也。(《師說》第 2 段)

下列第 6 段的句子哪一個與上述引文相呼應?(2 分) 【整合】


A 聖人無常師。
B 三人行,必有我師。
C 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A B C D
D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 ○ ○ ○

7 試說明第 5 段所塑造的士大夫形象。(2 分) 【整合】


淺薄、可笑。(2 分)
評分原則:
‧ 點出士大夫形象是「淺薄」和「可笑」,各給 1 分。
‧ 如只點出「淺薄」和「可笑」其中一項,給 1 分。
8 承上題,作者運用了甚麼人物描寫手法來塑造他們,試舉例說明。(4 分) 【整合】
作者運用了行動描寫和語言描寫。(2 分)作者提到士大夫聚在一起譏笑那些說老師、弟子
的人,這是行動描寫。(1 分)作者直接寫出士大夫的話,則是語言描寫。(1 分)
評分原則:
‧ 指出作者運用了「行動描寫」和「語言描寫」,給 2 分;如只有上述其中一項,給
1 分。
‧ 說明作者通過「行動描寫」論述士大夫嘲笑從師學習的人,給 1 分。
‧ 說明作者通過「語言描寫」寫出士大夫的說話,給 1 分。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22 3
配合《啟思新高中中國語文》第三版 單元七 評估練習‧閱讀‧基礎篇 教師版

(參考 2018 年閱讀題 4)


9 綜合《師說》全文,作者運用了甚麼手法論證觀點?(2 分)【整合】
 舉例論證
 對比論證
 因果論證
 引用論證
A 、
B 、
C 、、 A B C D
D 、、 ○ ○ ● ○
答案分析:
 舉例論證:以孔子的生平事跡,論證從師的必要和擇師的原則; 對比論證:如以「古之
聖人」虛心從師,對比「今之眾人」恥於從師; 引用論證:引用「三人行,則必有我師」,
論證能否領會道理才是擇師的原則。故答案是 C。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22 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