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3

哈特利高中數學 拋物線 1

§拋物線
主題 1:拋物線的定義
定義:設 L 是一定直線,定點 F  L ,則在包含 L 與 F 的平面上, y
至 F 與 L 等距離的所有點所成的圖形,稱為拋物線 。同時,定直
線 L 稱為此拋物線的準線,定點 F 稱為此拋物線的焦點,過 F 與 L
L 垂直的直線稱為此拋物線的對稱軸,簡稱為軸,軸與拋物線的 x
O A F
交點,稱為此拋物線的頂點。通過焦點的弦叫做焦弦,與軸垂直
的焦弦叫做正焦弦。
哈特利高中數學 拋物線 2
重要範例:拋物線的定義
1.設 y  ax2  bx  c 之圖形:下列何者正確?
(A) a  0 (B) b  0 (C) c  0 (D) a  b  c  0 (E) b2  4ac  0

解 開口朝上∴a  0,過 y 軸截點之切線斜率為正 ∴b  0


y 軸截距為正 ∴ c  0,令 x  1 ∴ y  a  b  c  0
又與 x 軸交於二點 ∴ b2  4ac  0
故選(B)(D)(E)﹒

x y4
2.拋物線 ( x  2) 2  ( y  2) 2  的對稱軸方程式為 ,頂點坐標為 ,
2
正焦弦長為 。
解 x y4
拋物線 ( x  2) 2  ( y  2) 2  ,焦點 F(2,2),準線 L:x  y  4  0
2
設對稱軸方程式為 x  y  k  0,過 F(2,2)  2  2  k  0  k  0
x  y  4  0
∴ 對稱軸方程式為 x  y  0,又   A( 2, 2)
x  y  0
22 22
則頂點為 A 與 F 中點 ∴ 頂點( , )  (0,0)
2 2
正焦弦長  2 AF 2 ( 2  2) 2  ( 2  2) 2  2  4 2  8 2 ﹒

x y2
隨堂練習.方程式 ( x  3) 2  ( y  1) 2  所表示之圖形為拋物線,其頂點為 ,
2
對稱軸的方程式為 。
解 ( x  3) 2  ( y  1) 2 表動點(x,y)與定點(3,1)的距離
x y2
表動點(x,y)與定直線 x  y  2  0 的距離
2
由拋物線定義知,焦點 F(3,1),準線 L:x  y  2  0
設軸方程式 M 為 x  y  k  0,
將 F(3,1)代入  k   4
x  y  2  0
∴M:x  y  4  0,B 點坐標為  之解
x  y  4  0
 B (1,3) ∴頂點 A 坐標為 BF 之中點  A (2,2)﹒
哈特利高中數學 拋物線 3
隨堂練習.設 5[(x  1)  (y  2) ]  (x  2y  2) 之軌跡為,則(1)  之對稱軸方程式為
2 2 2

(2)  之正焦弦長為 。(3)  之頂點為 。
解 | x  2y  2 |
5[(x  1)2  (y  2)2]  (x  2y  2)2  ( x  1) 2  ( y  2) 2 
5
∴焦點 F( 1,2),準線:x  2y  2  0
(1)對稱軸為過( 1,2)且斜率為 2 的直線
∴ 2(x  1)  (y  2)  0  2x  y  4  0
| 1  4  2 |
(2)正焦弦長  2.d(F,)  2. 2 5
5
x  2 y  2  0
(3)   頂點 V ( 2,0)﹒
2 x  y  4  0

3.已知一拋物線的頂點為(2,0),準線為 4x  3y  2  0,則此拋物線的焦點為 ,
正焦弦長為 ,正焦弦長所在直線方程式為 。
解 設拋物線的對稱軸方程式為 3x  4y  k  0,過(2,0),則 6  0  k  0,得 k   6
4 x  3 y  2  0 2 6
∴對稱軸方程式為 3x  4y  6  0   (x,y)  ( , )
3x  4 y  6  0 5 5
2 6
i  j
2 6 5 5
頂點(2,0)為( , )與焦點(i,j)之中點 ∴ (2,0)  ( , )
5 5 2 2
18 6 18 6
 焦點(i,j)  ( , ),正焦弦長  4 | c |  4 (  2) 2  (  0) 2  4  2  8
5 5 5 5
18 6
設正焦弦長所在直線方程式為 4x  3y  t  0,過( , )
5 5
18 6
 4   3   t  0  t   18 ∴ 所求為 4x  3y  18  0﹒
5 5
哈特利高中數學 拋物線 4
主題 2:拋物線的標準式

正焦
頂點 焦點 準 線 對稱軸 略 圖
弦長

y
c0

y 2  4cx (0,0) (c,0) x  c y0 4|c| F (c,0)


O x

x  c

c0
y
F (0, c)
x 2  4cy (0,0) (0,c) y  c x0 4|c|
x
O
y  c

c0
y
( y  k ) 2  4c( x  h) (h,k) (h+c,k) x  hc yk 0 4|c| F(h  c, k)
O x
x  hc

y c0

F (h, k  c)
( x  h) 2  4c( y  k ) (h,k) (h,k+c) y  k c x- h = 0 4|c|
O x
yk c

2.參數式:
 x  h  ct 2
(a) ( y  k ) 2  4c( x  h) ,參數式為  tR
 y  k  2ct
 x  h  2ct
(b) ( x  h) 2  4c( y  k ) ,參數式為  tR
 y  k  ct
2
哈特利高中數學 拋物線 5
重要範例:拋物線的標準式
1.拋物線y2  4x關於直線x  y  1  0 對稱的圖形。(1)  的方程式為 。
(2)  的焦點坐標為 。(3)  的準線方程式為 。
解 點(x,y)對直線 x  y  1  0 之對稱點為(y  1,x  1)
代入 y2  4x,得(x  1)2  4(y  1)……( ),
 之頂點(  1,1),焦距 c  1
∴焦點坐標為(  1,2),
準線 y  1  1  y  0﹒

隨堂練習.拋物線(x  3)2  8(y  1)的頂點坐標為 ,焦點坐標為 ,


準線方程式為 。
解 (x  3)  4  2(y  1) ∴ c  2,頂點(3, 1)
2

焦點(3, 1  2)  (3,1),
準線 y  1   2  y   3﹒

2.已知一拋物線之焦點為(1,1),準線為 y  3  0,則下列何者正確?
(A)其頂點為(  1,1) (B)其焦距為 2 (C)其對稱軸為 x   1
(D)若此拋物線與 x 軸交於 A,B 兩點,則 AB  4 2
(E)過 P(1, 1)且與其相切之直線方程式為 x  1。
解 已知焦點 F(1,1),準線 L1:y  3  0,
則拋物線如圖,對稱軸 L2  L1 且過 F(1,1)
∴對稱軸 L2:x  1  0,
L1,L2 之交點 C(1, 3)
∴頂點 V 為 CF 之中點(1, 1),
焦距 | c |  VF  2,
過 V(1, 1)且與拋物線相切之直線為 y   1
拋物線:(x  1)2  8(y  1)……,
令 y  0 代入
 (x  1)2  8,得 x  1  2 2
即 A(1  2 2 ,0),B(1  2 2 ,0)  AB  4 2
故選(B)(D)﹒
哈特利高中數學 拋物線 6
隨堂練習.拋物線y  4x  2y  7  0,下列何者正確?(A)開口向上
2
(B)頂點(2,)
(C)正焦弦長  4 (D)焦點 F(2,1 (E)準線 ρ:x  3  0。
解 y2  4x  2y  7  0  (y  1)2  4(x  2)
∴ 此拋物線開口向右,頂點 V( 2,1),c  1
∴ 焦點 F( 1,1,準線 ρ:x   3,正焦弦長  4c  4
故選(B)(C)(E)﹒

3.拋物線x2  2x  4y  5  0 的對稱軸方程式為 ,頂點坐標為 ,焦點坐


標為 ,準線方程式為 ,正焦弦長  。
解 x2  2x  4y  5  0  (x  1)2   4y  6
3
 (x  1)2   4(y  )
2
(1)軸為 x  1  0
3
(2)頂點(1, )
2
3 1
(3) 4c   4  c   1,焦點(1,  1)  (1, )
2 2
3 5
(4)準線 y   (  1)  y 
2 2
(5)正焦弦長   4  4﹒

隨堂練習.求拋物線y2  6x的頂點坐標 ,焦點坐標 ,準線方程式


,正焦弦長 。
解 3
拋物線 y2  6x 的頂點(0,0),軸 y  0,4c  6  c 
2
∵ 拋物線開口向上,焦點在頂點(0,0 的上方
3 3
所以焦點坐標為(0, ),準線方程式為 y   且正焦弦長  4c  6﹒
2 2

隨堂練習.求拋物線y2  4x  2y  7  0 之頂點,焦點,對稱軸,準線,正焦弦長。
解 y2  4x  2y  7  0  (y  1)2  4(x  2)
∴ c  1,開口向右
頂點 V ( 2,1),焦點 F( 2  1,1)  ( 1,1),
準線 x  2   1  x   3
對稱軸 y  1,正焦弦長  4 | c |  4﹒
哈特利高中數學 拋物線 7
4.頂點A(1,1),焦點F(2,3)的拋物線其準線方程式為 ,正焦弦長為 。
解 頂點 A(1,1),焦點 F(2,3)
y 1 3 1
則對稱軸為過 A,F 之直線方程式:   2x  y  1
x 1 2 1
設準線方程式為 x  2y  k,過 B(a,b),則 A(1,1)為 F(2,3)與 B(a,b)之中點
∴ (a,b)  (0, 1)  0  2  k  k2
∴ 準線方程式:x  2y   2,正焦弦長  4 c  4 AF  4 12  2 2  4 5 ﹒

7
5.求拋物線 y  x2 上的點到定點 A(0,2)的最短距離。 【解答】
2
解 3 7
可令 P(t,t2)在拋物線上, PA  (t  0) 2  (t 2  2) 2  t 4  3t 2  4  (t 2  ) 2 
2 4
3 3 7 7
∴ 當 P( , )時, PA 有 min   ﹒
2 2 4 2

隨堂練習.求拋物線:y  x2 上與定點A(0,1)的距離最近的點,並求此距離。
解 2 1 3
設 P(x,x2),則 PA  x2  (x2  1)2  x4  x2  1  (x2  )2 
2 4
1 2 3 1 1 3
∴ 當x 時, PA 有最小值  當 P( , )時, PA 有最小值 ﹒
2 4 2 2 2

6.拋物線 y2   4x 上一點 P 到直線 L:x  y  3  0 的最小距離為何?此時 P 之坐標為何?


解 t2
|  t 3|
t 2
4
設 P(  ,t),則 d(P,L) 
4 2
1 1 1
 | ( )(t2  4t  12) |  | (t  2)2  8 |
2 4 4 2
1 2
∴ 當 t  2 時,d(P,L)有最小值  8  2,
4 2 2
22
此時 P(  ,2)  (  1,2)﹒
4

7.設A(1, 4),B(5,2),點C在曲線y  x2 上,欲使△ABC的面積最小,則C點坐標為 。


解 點 C 在 y  x2 上,設 C(a,a2),又 A(1, 4),B(5,2)
1 1 5 a 1 1
則△ABC 的面積 | |  | 2  20 5a2  2a  4a  a2 |
2 4 2 a 4 2
2
1 3 79
 | 4a2  6a  22 |  | 2(a  )2  |
2 4 8
3 79 3 9
∴ 當 a  時,面積最小值為 ,此時 C( , )﹒
4 8 4 16
哈特利高中數學 拋物線 8
隨堂練習.給兩個點A(1, 5),B(3, 3),且點P是拋物線y  x 上的任一點,試求△ABP面積2

的最小值,並寫出對應的P點坐標。
解 _____\ _____\
設 P(t,t2),且 A(1,  5),B(3,  3),則 AP  (t  1,t2  5), AB  (2,2)
1 t 1 t 2  5 1 1 23
則△ABP  | |  2(t  1)  2(t 2  5)  t 2  t  6  (t  ) 2 
2 2 2 2 2 4
1 23 1 1
當 t  時,△ABP 面積有最小值  ,此時 P( , )﹒
2 4 2 4

8.設:y  | x2  4 |,L:y  x  k,若,L 相交於一點,則 k ? 【解答】 2


解  x 2  4,x 2  4  0
:y  
4  x 2,x 2  4  0
 x  4,x  2或x  2
2

 :y  
4  x 2, 2  x  2
L:y  x  k 表斜率為 1 之直線,
過(2,0)時,僅有一交點
∴ 0  2  k  k   2﹒

隨堂練習.若 | x2  6x  16 |  4x  k,有兩個相異實根,試求k的範圍。
解 作 y  | x2  6x  16 |  4x 及 y  k 之圖形
依題意知,兩圖形有兩相異交點,
x2  6x  16  (x  8)(x  2)
當 x  8 或 x   2 時,y  | x2  6x  16 |  4x
 y  x2  6x  16  4x  y  x2  10x  16
 y  (x  5)2  41
當  2  x  8 時,y  | x2  6x  16 |  4x
 y   x2  6x  16  4x  y   x2  2x  16
 y   (x  1)2  17
當 x   2 時,y  8;當 x  8 時,y   32
故 32  k  8 ﹒
哈特利高中數學 拋物線 9
主題 3:拋物線方程式之求法

1. (定義法):已知焦點、準線→利用 PF  PT 解之。
y
2. (公式法):

當開口向上或向下時  用( x  h) 2  4c( y  k ) L
利用標準式  。
當開口向右或向左時  用( y  k ) 2  4c( x  h) x
O A F
3. 當已知拋物線過一點或兩點時:
(a).若軸  x 軸→設拋物線為 y = a x2 + b x + c。
(b).若軸  y 軸→設拋物線為 x = a y2 + b y + c。

4.正焦弦長 = 2 d(F , L) = 4 AF ( A 為頂點,F 為焦點,L 為準線 )。

5.任何拋物線必相似。
哈特利高中數學 拋物線 10
重要範例:拋物線方程式之求法
1.準線是直線x   5,焦點在F(3,0)的拋物線方程式為 。,
解 53
準線 x   5,焦點 F(3,0),則對稱軸 y  0,頂點( ,0)  (  1,0)
2
c  4,開口向右 ∴ 拋物線方程式為 y2  16(x  1)﹒

2.一拋物線的頂點(4, 1),焦點(4,2),則拋物線之準線方程式為 ,正焦弦長  ,


拋物線方程式為 。
解 頂點 V(4, 1),焦點 F(4,2),c  VF  3,
準線 y   1  3  y   4
正焦弦長  4 | c |  12,軸為 x  4  0
∴拋物線方程式為(x  4)2  12(y  1)﹒

3.根據下列條件,求出拋物線之方程式。(1)焦點(2,1),準線平行於y軸,正焦弦長為 8: 。
(2)頂點(0,0),焦點在直線x  y  2 上,對稱軸為y軸: 。
解 (1)焦點 F(2,1),準線平行於 y 軸
軸的方程式為 y  1(軸垂直 y 軸)
4 | c |  8  4c   8  c   2
 c  2 時,拋物線開口向右,
頂點在焦點 F(2,1)的左方
所以頂點坐標為(0,1),
拋物線方程式為(y  1)2  8x
 c   2 時,拋物線開口向左,
頂點在焦點 F (2,1)的右方,
所以頂點坐標為(4,1)
拋物線方程式為(y  1)2   8(x  4)
∴拋物線方程式為(y  1)2  8x 或(y  1)2   8(x  4)
(2)焦點在直線 x  y  2 上,也在對稱軸 x  0 上
∴焦點坐標為 F(0, 2)
又頂點 A(0,0) ∴| c |  AF  2,又拋物線開口向下
 c   2 故拋物線方程式為 y   8x2﹒
哈特利高中數學 拋物線 11
隨堂練習.一拋物線的頂點在y軸上,軸為y  2,而焦點在x  2y  7 上,則此拋物線的方程
式為 。
解 拋物線的軸 y  2,頂點在 y 軸上  頂點(0,2),
設拋物線方程式(y  2)2  kx
k
則焦點為( ,2),又焦點在 x  2y  7 上
4
 k  12,故(y  2)2  12x 為所求﹒

4.焦點為(1, 1),準線垂直於y軸,正焦弦長為 8 之拋物線方程式為 。


解 正焦弦長  4 | c |  8  c   2
∴ c   2 時,頂點 V(1,1),c  2 時,頂點 V(1, 3)
∴ (x  1)2   8(y  1)或(x  1)2  8(y  3)即為所求﹒

5.拋物線 對稱於x  1  0 且過二點(2,3),( 1,6),則 的方程式為 。


解 1  3a  b
設:(x  1)2  ay  b,將(2,3),( 1,6)代入  
4  6 a  b
 a  1,b   2,故(x  1)  y  2﹒
2

6.與y2  4x  6y  5  0 共軸、共焦點且過(3,1)之拋物線方程式為 。
解 y  4x  6y  5  0  (y  3)  4(x  1)
2 2

∴ 頂點為( 1, 3),c  1  焦點為(0, 3)且對稱軸為 y  3  0


設:(y  3)2  4k(x  k),將(3,1)代入
∴ 16  4k(3  k)  k2  3k  4  0  k  1 或  4
故(y  3)2   16(x  4)或(y  3)2  4(x  1)﹒

7.拋物線 過(1,1),(3,2),(3,1)三點且對稱軸平行x軸,則(1)  之方程式為 。


(2)  之焦點為 。
解 設拋物線:x  ay  by  c,將(1,1),(3,2),(3, 1)代入
2

1  a  b  c a  c  2
 
∴ 3  4a  2b  c  b  1  a  1,b   1,c  1
3  a  b  c 4 a  c  5
 
1 2 3 3 1 1
∴ x  y2  y  1  (y  ) x ∴ 頂點 V( , ),故焦點 F(1, )﹒
2 4 4 2 2
哈特利高中數學 拋物線 12
隨堂練習.一拋物線的準線垂直x軸且過三點(1,0),(  1,1),(5, 1),則此拋物線方程式
為 ,其焦點坐標為 。
解 拋物線之準線垂直 x 軸  對稱軸垂直 y 軸,
設拋物線方程式 x  ay2  by  c
通過三點(1,0),(  1,1),(5, 1) ∴ 1  c, 1  a  b  c,5  a  b  c
解之得 a  1,b   3,c  1 ∴ 拋物線方程式為 x  y2  3y  1
3 5 5 3 3
 (y  )2  x  ,頂點(  , )  焦點(  1, )﹒
2 4 4 2 2

8 設圓 C 與圓 x2  y2  4x  3  0,及直線 L:x  5  0 相切,則動圓 C 的圓心軌跡方程式為何?


解 x2  y2  4x  3  0  (x  2)2  y2  1,
圓心 C1(2,0),半徑 r  1,令 C 之圓心 P(x,y),則
(1) C 與 C1 外切時, PC1  r  r1  d(P,L)  1
 ( x  2 ) 2  y 2  6  x  (x  2)2  y2  (6  x)2
 y2   8x  32
(2) C 與 C1 內切時, PC1  r  r1  d(P,L)  1
 ( x  2) 2  y 2  4  x  (x  2)2  y2  (4  x)2
 y2   4x  12﹒

隨堂練習.設動圓C與圓x2  y2  8x  12  0 及直線x  2  0 相切,則動圓C之圓心軌跡方程


式為何?
解 x2  y2  8x  12  0
 (x  4)2  y2  4
圓心 A(4,0),半徑 2,
令動圓 C 之圓心 P(x,y)
外切時,d(P,L)  PA  2
| x  2 |  ( x  4) 2  y 2  2
 y2  16x
內切時,d(P,L)  PA  2
 | x  2 |  ( x  4) 2  y 2  2
 y2  8x  16﹒
哈特利高中數學 拋物線 13
隨堂練習.動圓C與(x  1)2  y2  1 外切且與x  1  0 相切,求動圓C之圓心軌跡方程式。
解 PM  PT  d(P,x  1  0)  d(P,O)  1
 d(P,x  1  0)  1  d(P,O)
 d(P,x  2  0)  d(P,O)  ( x  1) 2  y 2  | x  2 |
 (x  1)2  y2  (x  2)2  y2  (x  2)2  (x  1)2
 y2  6x  3﹒


9 設拋物線n:y  8nx2  2n(2n  1)x  1 被 x 軸所截取的線段長為  n ,則   n ?
n 1

解  y  8 x  2 (2  1) x  1
n 2 n n

  8nx2  2n(2n  1)x  1  0


y  0
1 1 1 1
 (2nx  1)(4nx  1)  0  x  n
或 n ,故n 與 x 軸交於( n ,0),( n ,0)
2 4 2 4
1 1
1 1   1  1 1 2
 n n
 n ∴  n   n   n  21  41  1   ﹒
2 4 n 1 n 1 2 n 1 4 3 3
1 1
2 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