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7

中國傳統人生哲學

第二課 宗教 vs 哲學:存在與意義

鄭吉雄
2023 年 9 月 12 日

一、 觀天象定曆法

➢ 《左傳》昭公十七年:「《夏書》曰:『辰不集于房,瞽奏鼓,嗇夫馳,庶人
走。』」
《尚書‧胤征》
〈序〉:
「羲和湎淫,廢時亂日,胤往征之,作《胤征》
。」
「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瞽奏鼓,嗇夫馳,庶人走,羲和尸厥官罔聞知,
昏迷于天象,以干先王之誅。」史稱「仲康日食」。唐僧一行考訂「仲康五
年癸巳歲九月庚戌朔,日食在房二度」 ,捷克天文學家奧泊爾子(Theodor von
Oppolzer, 1841-1886)推定日期為 2137 年 10 月 22 日,董作賓《中國年曆總
譜》接受此說、陳遵媯、薄樹人從之。

➢ 夏朝晚期出現的人名,如胤甲、孔甲、履癸,開始以「日」的語言──天干
(heavenly stems,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命名,後來殷
商人繼承。 「王亙」以月相(弦月)命名人物、 「上甲微」、
「王亥」則以地支
(earthly branches)亦即時辰的名稱命名人物。昭明、昌若、若冥等,都和日
月星辰光亮的形相有關。殷商諸帝,名之前或稱「大」 (如大丁)
、或稱「天」
(如天乙) 、或稱「祖」 (如祖甲)、或稱「外」
(如大丁之弟外丙)、或稱「中」
(如帝中壬),當然也有其他的名稱,但常見的這幾個,亦多如大、中、外
等辭彙之例。

➢ 甲骨卜辭屢言「十三月」,可以推知殷人已有設置閏月之舉,顯示他們已用
陰陽合曆,而且用的是「歲末置閏」之法。

➢ 曆法之所以要置閏,由於依月亮週期的陰曆,和依太陽週期的陽曆,對於先
民均不可廢,但又彼此不合。倘求其相合,捨置閏之外,別無他法。具言之,
因為一個回歸年與十二個朔望月長度不合。倘不設置閏月,單用太陰曆,不
需幾年,四季與實際節候必將大亂;倘單用太陽曆,無異於完全忽略「月」
的圓缺對人間自然的影響,也不便於農業社會政府頒授農時。置閏的原理,
除了一月四分之術,尚須先依實質計算,每一朔望月之長度,短者為二十九
日略多,長者近三十日,平均則為二十九日半略多(實即 29.5308 日)
。取其
整數,分大小月,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以今天的知識來看,依每月
長度計,大月必然較多,小月必較少,平均每一百個月有五十三個大月,四
十七個小月,約略可使朔望月符合回歸年。如以一個回歸年三百六十五又四
1
分之一日計算,其中應該有 12.38 個朔望月。若單看月的朔望,十二個月為
354 或 355 日(視大小月之多少而定),較一個回歸年少十一至十二日;若
置一閏月,該年有十三個朔望月則為 383 或 384 日(視大月多抑或小月多),
較一個回歸年多十八至十九日。理想計算,平均每一百年中,需設三十七個
閏年(餘六十三年為平年) 。閏年出現的節奏,倘每三年置一個閏年則太少,
每五年置兩個閏年則稍多。《周易•繫辭傳》「五歲再閏,故再扐而後掛」,
即指五年置兩閏年而言。《繫辭傳》作者重點在比附曆法於筮法,細節非所
關心。就像《繫辭上傳》 「凡三百有六十,當期之日」 。「期」或作「朞」
,就
是一年。三百六十日為一年,亦是取其大概,省略餘數。每十一年置四閏年
略少,每十九年置七閏年最接近準確。相傳「顓頊曆」與殷曆相合,正是十
九年置七閏年之法。

二、 神話與宗教混雜

➢ 古代有「三易」:夏朝《連山》、殷商《歸藏》、周朝《周易》。

➢ 《歸藏》的內容:

A. 坤曰不仁昔者夏后啟是以登天啻弗良而投之淵寅共工以□江□
B. □肫曰昔者效龍卜為上天而枚……昔穆王天子筮出于西征不吉曰龍
降于天而道里修遠飛而中天蒼蒼其羽
C. 昔者羿善射彃十日果彃之

D. 豐曰昔者上帝卜處□□而枚占大=明=占之曰不吉□……

E. 昔者禹卜食散實而枚占大明占之曰不吉散其歸妹曰昔者恆我竊毋死
之藥……奔月而枚占
F. 昔者夏后啟筮乘飛龍以登于天枚占于皋陶皋陶曰吉而必同與神交通
以身為帝以王四鄉
G. 昔舜莖登天為神牧占有黃龍神曰不吉
H. 空桑之蒼蒼八極之既張乃有夫羲和是主日月職出入以為晦明
I. 瞻彼上天一明一晦有夫羲和之子出于暘谷

➢ 《楚辭》諸篇所記,多反映殷人歷史風俗,如〈天問〉「簡狄在臺嚳何宜?
玄鳥致貽女何嘉?」二句以下所論王亥事。〈招魂〉有「魂魄離散,汝筮予
之」、「魂兮歸來,反故居些」云云,「故居」即喪葬之地。

➢ 陳夢家考論殷人年月日記時之名,包括翌日、彤日(彡日)
、彤夕、夕、歲、
祀、丁、祭等諸名,其源似皆起源于祭祀:「年月日記時之名,其源似皆起
源于祭祀。歲祀皆祭名,而後代用為年載;翌日為祭名,引申為次日;夕為
夕拜,引申為日暮。」
「尞」字「象焚木之形」,即焚燒木柴以祭天,即《說
2
文解字》「祡祭天也」、《爾雅•釋天》所謂「祭天曰燔柴」,《禮記•月令》
「乃命四監收秩薪柴,以共郊廟及百祀之薪燎」。陳夢家研究,臚列「尞于
先公及天帝」,祈年祈雨;尞于社土,包括「尞于日月風」、「尞于旬」、「尞
于河」、「尞于東母、西母」、「尞于虫虫」等共九類。

➢ 《說文解字》「祡」字段玉裁《注》:「柴與祡同此聲。故燒柴祭曰祡。釋天
曰。祭天曰燔柴。祭法曰。燔柴於泰壇。祭天也。孝經說曰。封乎泰山。考
績祡尞。郊特牲曰。天子適四方。先祡。注。所到必先燔柴。有事於上帝。」

➢ 《禮記•禮運》
:「夫禮之初,始諸飲食,其燔黍捭豚,汙尊而抔飲,蕢桴而
土鼓,猶若可以致其敬於鬼神。」飲食之能致祭,最重要的莫過於烹煮,讓
食物香氣致饗鬼神。這是「鼎」為最重要的禮器的原因。

➢ 《禮記‧郊特牲》:
「有虞氏之祭也,尚用氣。血、腥、爓祭,用氣也。殷人
尚聲,臭味未成,滌蕩其聲,樂三闋,然後出迎牲。聲音之號,所以詔告於
天地之間也。周人尚臭,灌用鬯臭,鬱合鬯,臭陰達於淵泉。灌以圭璋,用
玉氣也。既灌,然後迎牲,致陰氣也。蕭合黍、稷,臭陽達於牆屋,故既奠,
然後焫蕭合羶薌。凡祭,慎諸此。魂氣歸于天,形魄歸于地,故祭,求諸陰
陽之義也。殷人先求諸陽,周人先求諸陰。」

➢ 《史記‧龜策列傳》:
「略聞夏殷欲卜者,乃取蓍龜,已則棄去之,以為龜藏
則不靈,蓍久則不神。至周室之卜官,常寶藏蓍龜;又其大小先後,各有所
尚,要其歸等耳。或以為聖王遭事無不定,決疑無不見,其設稽神求問之道
者,以為後世衰微,愚不師智,人各自安,化分為百室,道散而無垠,故推
歸之至微,要絜於精神也。」又記宋元王得大龜,不敢宰殺,衛平勸之,說:
「河雖神賢,不如崑崙之山;江之源理,不如四海,而人尚奪取其寶,諸侯
爭之,兵革為起。小國見亡,大國危殆,殺人父兄,虜人妻子,殘國滅廟,
以爭此寶。戰攻分爭,是暴彊也。故云取之以暴彊而治以文理,無逆四時,
必親賢士;與陰陽化,鬼神為使;通於天地,與之為友。諸侯賓服,民眾殷
喜。邦家安寧,與世更始。湯武行之,乃取天子;春秋著之,以為經紀。」

三、 天地關係

➢ 《詩‧大雅‧文王》:「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有周
不顯,帝命不時;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 《詩‧大雅‧大明》:「維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懷多福,厥德
不回,以受方國。……有命自天,命此文王。」

➢ 《尚書‧酒誥》:「弗惟德馨香,祀登聞于天。」

➢ 《尚書‧康誥》:「惟時怙冒,聞于上帝,帝休,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

➢ 《尚書‧召誥》:「我不可不監于有夏,亦不可不監于有殷。我不敢知,曰:
有夏服天命,惟有歷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墜厥命。

3
我不敢知,曰:有殷受天命,惟有歷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
德,乃早墜厥命。今王嗣受厥命,我亦惟茲二國命,嗣若功。」

➢ 《論語‧陽貨》
:「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
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 《國語‧楚語下》:
「及少昊之衰也,九黎亂德,民神雜糅,不可方物。夫人
作享,家為巫史,無有要質。民匱于祀,而不知其福。蒸享無度,民神同位。
民瀆齊盟,無有嚴威。神狎民則,不蠲其為。嘉生不降,無物以享。禍災薦
臻,莫盡其氣。顓頊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
使復舊常,無相侵瀆,是謂絕地天通。」

➢ 郭店楚簡〈性自命出〉:「性自命出,命自天降。」

➢ 郭店楚簡〈大一生水〉:「大一生水,水反輔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輔大一,
是以成地。天地[復相輔]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復相輔也,是以成陰陽。陰
陽復相輔也,是以成四時。四時復[相]輔也,是以成寒熱。寒熱復相輔也,
是以成濕燥。濕燥復相輔也,成歲而止。故歲者,濕燥之所生也。濕燥者,
倉然之所生也。倉然者,[四時之所生也]。四時者,陰陽之所生[也]。陰陽者,
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大一之所生也。……下,
土也,而謂之地;上,氣也,而謂之天。道,亦其字也,請問其名。以道從
事者必托其名,故事成而身長。聖人之從事也,亦託其名,故功成而身不傷。」

➢ 《孟子‧盡心上》
:「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
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 《禮記‧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 《禮記‧禮運》
:「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
也。」

➢ 《荀子‧天論》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
亂則凶。彊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脩道而不貳,
則天不能禍。」

➢ 《史記‧天官書》:
「夫天運,三十歲一小變,百年中變,五百載大變;三大
變一紀,三紀而大備:此其大數也。為國者必貴三五。上下各千歲,然後天
人之際續備。」

四、 哲學思於宗教之處

➢ 理論性、系統性的學說,必須經過反思(reflection)論證(argument)而推出。

➢ 宗教前設生命本質是沈淪的、帶有污點或缺點的(例如佛教說「我執」 、
「苦
海」
;天主教說「原罪」)
,所以需要「救贖」(redemption)
,故需要宗教戒律
4
約束、修煉程序、組織支持。

➢ 哲學沒有救贖觀念,視「理性思辯」
(reasoning)為獲得知識唯一途徑與工具。

➢ 儒家哲學強調道德主體(moral subjectivity)
,推論道德形上學。儒者強調德性
的「自律」(autonomy)高於「他律」(heteronomy)。

五、 儒家人生哲學:仁、義、禮、知、聖

➢ 「仁」屬於個人(individual)有豐富廣闊的意義

➢ 「義」是在群體(community)的行為準則;

➢ 「禮」主要在於群體、倫理的規定,由內在的價值溯源與發揚,達至外在。

➢ 「知」有「知、智」兩層意義。「知識」與「道德」的關係如何?

➢ 「聖」是綜合能力。

➢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

➢ 子曰:「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里仁)

➢ 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雍也)

➢ 顏淵問仁。子曰:
「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顏淵曰:
「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
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顏淵)

➢ 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
「其言也訒,斯謂之仁矣乎?」
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顏淵)

➢ 樊遲問仁。子曰:
「愛人。」問知。子曰:
「知人。」樊遲未達。子曰:
「舉直
錯諸枉,能使枉者直。」(顏淵)

➢ 子曰:「剛毅木訥近仁。」(子路)

➢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學而)

➢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

➢ 顏淵問仁。子曰:
「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顏淵曰:
「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
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顏淵)

➢ 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
5
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
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子路)

➢ 郭店楚簡〈五行〉
:「仁形於內謂之德之行,不形於內謂之行。義形於內謂之
德之行,不形於內謂之行。禮形於內謂之德之行,不形於內謂之行。智形於
內謂之德之行,不形於內謂之行。聖形於內謂之德之行,不形於內謂之行。
德之行,五和謂之德;四行和謂之善。善,人道也;德,天道也。」

➢ 郭店楚簡〈六德〉:「仁,內也;義,外也。禮樂,共也。」

➢ 郭店楚簡〈語叢一〉:「仁生於人,義生於道;或生於內,或生於外。」

➢ 《文獻通考》卷 208 引子思子:孟軻問牧民之道何先。子思曰:「先利之。」


孟軻曰:
「君子之教民者,亦仁義而已,何必曰利?」子思曰: 「仁義者,固
所以利之也。上不仁則不得其所,上不義則樂為詐。此為不利大矣。故《易》
曰:
『利者,義之和也。』又曰: 『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此皆利之大者也。」

➢ 《孟子‧告子上》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
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
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
思耳矣。」

六、 道家的自然哲學

➢ 《道德經》「道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
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
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第 1 章)

➢ 《道德經》「道經」:「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
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
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第 2 章)

➢ 《道德經》「道經」:「三十幅,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
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
之以為用。」(第 11 章)

➢ 《道德經》「道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
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
曰遠,遠曰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 25 章)

➢ 《道德經》「道經」:「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
無。」(第 40 章)

6
➢ 《莊子‧天道》:
「夫帝王之德,以天地為宗,以道德為主,以無為為常。無
為也,則用天下而有餘;有為也,則為天下用而不足。故古之人貴夫無為也。
上無為也,下亦無為也,是下與上同德。」

➢ 《莊子‧天道》:
「是故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道德已明而仁義
次之,仁義已明而分守次之,分守已明而形名次之,形名已明而因任次之,
因任已明而原省次之,原省已明而是非次之,是非已明而賞罰次之。賞罰已
明而愚知處宜,貴賤履位,仁賢不肖襲情,必分其能,必由其名。以此事上,
以此畜下,以此治物,以此修身,知謀不用,必歸其天,此之謂太平,治之
至也。」

➢ 《莊子‧天下》:
「以本為精,以物為粗,以有積為不足,澹然獨與神明居,
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關尹、老聃聞其風而悅之。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
一,以濡弱、謙下為表,以空虛不毀萬物為實。關尹曰:「在己無居,形物
自著,其動若水,其靜若鏡,其應若響。芴乎若亡,寂乎若清,同焉者和,
得焉者失。未嘗先人,而常隨人。」老聃曰: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
知其白,守其辱,為天下谷。」人皆取先,己獨取後,曰受天下之垢。人皆
取實,己獨取虛,無藏也故有餘,巋然而有餘。其行身也,徐而不費,無為
也而笑巧,人皆求福,己獨曲全,曰苟免於咎。以深為根,以約為紀,曰堅
則毀矣,銳則挫矣。常寬容於物,不削於人,可謂至極。關尹老聃乎,古之
博大真人哉!」

➢ 《莊子‧天下》
:「芴漠無形,變化無常,死與生與!天地並與!神明往與!
芒乎何之?忽乎何適?萬物畢羅,莫足以歸,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莊周聞
其風而悅之。以謬悠之說,荒唐之言,無端崖之辭,時恣縱而不儻,不以觭
見之也。以天下為沈濁,不可與莊語;以卮言為曼衍,以重言為真,以寓言
為廣。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於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其書
雖瑰瑋而連犿無傷也,其辭雖參差而諔詭可觀。彼其充實不可以已,上與造
物者遊,而下與外死生、無終始者為友。其於本也,宏大而辟,深閎而肆;
其於宗也,可謂稠適而上遂矣。雖然,其應於化而解於物也,其理不竭,其
來不蛻,芒乎昧乎,未之盡者。」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