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2

“快嘴李翠莲”辨

作者:杨燕 《光明日报》(1985 年 07 月 16 日 星期二 03 版)


话本小说《快嘴李翠莲记》不仅因主人公的语言通篇均用顺口溜式的韵语在形式上别
具一格,而且“口快如刀”的快嘴姑娘形象在话本小说中也是绝无仅有的一种典型。因此
它历来是宋元话本中引人注目的一篇。但是,关于它的流传却仍有模糊不清的地方。

胡士莹先生的《话本小说概论》在“按”中介绍说:“李翠莲故事,流传民间相当久
远。地方戏及各种曲艺里都有,秦腔剧中有《李翠莲上吊》,一名《十万金》,即演此故
事。”赵景深先生的《小说闲话》在论及《清平山堂话本》的音韵时也顺便提到:“《快
嘴李翠莲记》当如马隅卿先生所说‘乃民间传说故事之最广远者’”。这些说法,给了读
者一种印象,似乎《快嘴李翠莲记》的故事流传广远。一些读者也因此认为话本小说中能
言快语的李翠莲形象在戏剧、曲艺中都有反映。实际上,这是一种误会。“流传民间相当
久远”的李翠莲故事实际上并非话本《快嘴李翠莲记》。两个故事中的女主角同名同姓,
然而面貌、性格以及形象的产生毫不相同。

流传广远的李翠莲故事,除了胡先生提到的在秦腔中有《李翠莲上吊》外,据笔者粗
疏搜检,还有一些。戏曲中,京剧有《李翠莲》、《刘全进瓜》;河北梆子、河南梆子、
山西晋中梆子有《十万金》;豫剧有《打经堂》。曲艺中,鼓词小段有《李翠莲施金钗》
或《李翠莲盘道》;时调小曲有《李翠莲》;八角鼓牌子曲有《李翠莲转皇宫》。据说,
宝卷中有《翠莲宝卷》,发展为唱腔叫“翠莲卷”;单弦中有一个曲调就叫“翠莲调”,
又叫“翠莲绢”;山东皮影戏中也有一个曲调叫“翠莲卷”。最后,小说《西游记》第十
一回“进瓜果刘全续配”故事中的女主角就是“李翠莲”。由此来看,起码由明至今,地
方戏、曲艺和小说中都有李翠莲的故事,称得上流传民间相当久远。但是,这一组李翠莲
故事的内容是什么呢?据陶君起《京剧剧目初探》,京剧《李翠莲》剧情为:“刘全之妻
李翠莲信佛,二鬼奉命勾魂,误至其家;值李因舍僧金钗,为刘全所责,欲自缢;二鬼即
勾之入地府,遍游地狱。”(《京剧剧目初探》第 119 页)《刘全进瓜》的剧情为:“唐
太宗还魂后,出榜征求入冥进瓜使者;刘全因妻李翠莲缢死,无生趣,往应征。至地府见
十殿阎罗,阎君致谢,欲使还魂,刘以妻事告知,阎王并放回生。李尸已坏,乃命借太宗
妹玉英公主尸还魂;太宗知而即以妹配刘全。”可见,这两剧搬演的正是《西游记》第十
一回“游地府太宗还魂,进瓜果刘全续配”的故事。秦腔《李翠莲上吊》,据陕西省艺术
研究所的《秦腔剧目初考》,知其本事亦为《西游记》中故事。豫剧、河北梆子、河南梆
子、晋中梆子上演的内容同京剧和秦腔。关于曲艺中李翠莲的故事,傅惜华先生的《北京
传统曲艺总录》均题为:“演述李翠莲故事,内容封建迷信。”演唱的亦是《西游记》中
故事。由此可知,小说、戏剧、曲艺中的李翠莲故事并不是表演话本小说《快嘴李翠莲
记》的故事。这个流传民间相当久远的李翠莲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嫁了丈夫,生有一双
儿女,而且性格愚弱,受丈夫猜疑后除了上吊自杀,并不敢回嘴,更不会伶牙俐齿地据理
力辩。在这个李翠莲身上,并无半点快嘴姑娘的影子。

最近,读到了日本早稻田大学的《中国文学研究》第三期,内有泽田瑞穗先生的《李
翠莲故事唱本考》。他详尽地考证了《西游记》中插引的李翠莲故事的形成过程,分析了
这个故事每个情节的来源。比如,他认为唐太宗游地府的情节从敦煌变文《唐太宗入冥
记》而来;刘全舍生进瓜果的情节由元代杨显之的杂剧《刘泉进瓜》而来;李翠莲舍金钗
引起丈夫猜疑而自杀的情节由目连戏中东方亮妻子的故事而来等等。同时,他还梳理了这
个故事在后世的流传,除了前面提到的一些地方戏和曲艺外,还有明代王崑玉的《进瓜
记》(祁彪佳《远山堂明曲品》)和清代张大复的《钓鱼船》(《曲海总目提要》卷二十
八)。他清晰地论证了李翠莲唱本故事的形成过程和流传情况,正好有力地从一个角度证
明了民间传说中流传久远的李翠莲故事自成体系,与话本《快嘴李翠莲记》中的李翠莲绝
对不是一个人,她们之间除了同名同姓外,没有任何关系。

话本《快嘴李翠莲记》的流传另有轨迹。它收在《清平山堂话本》中。清平山堂是明
代钱塘人洪楩的斋名。他藏刻图书很多,刊刻《清平山堂话本》的时间,据洪刻其他书序
注考证,应该是嘉靖二十年到三十年之间(1541——1551)。另外提到《快嘴李翠莲记》
话本的还有明代著名藏书家晁的私家藏书目《晁氏宝文堂书目》。《宝文堂书目》著录
时题作《快嘴李翠莲》,没有“记”字,也是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的著作。现
在我们能见到的明代嘉靖以前有关说话的著述有《绿窗新话》和《醉翁谈录》。《绿窗新
话》作为南宋时说话人的重要参考书收编了艳情传奇一百五十四篇;《醉翁谈录》收录了
南宋流传的一百一十七种故事名目,其中都没有与《快嘴李翠莲记》相似的故事。其他零
星记录民间曲艺的书籍中至今还没有发现有关的线索。而《快嘴李翠莲记》篇末题有“新
编小说快嘴李翠莲记终”。由此推论,《快嘴李翠莲记》写定是在明代嘉靖年间;快嘴姑
娘李翠莲是说话人当时(不论宋、元还是明代)新创造的一个艺术形象;这个故事创作出
来以后流传并不广泛,明代嘉靖以前的著述中至今未发现有关记载。

《清平山堂话本》刻印以后,在国内怎样流传?什么时候亡佚?它的残本十五种又怎
样被保存在日本内阁文库等情况,现在都不得而知。我国人民重新看到《快嘴李翠莲记》
是在一九二九年马廉(隅卿)先生影印刊行《清平山堂话本》残本十五种以后。这残本十
五种根据的是一九二八年日本友人长泽规矩也先生来华时带来的《清平山堂话本》残本十
五种的照片。中国人民经过了久远的历史变迁,一九二九年才重新见到这部分文学瑰宝,
才知道话本文学中还有着一位泼辣聪明的快嘴姑娘的形象。据笔者初步搜寻,明代嘉靖以
后到一九二九年以前,在小说、戏剧、曲艺中都还没有发现由这个形象演化而来的人物和
故事。

从流传久远的李翠莲和《快嘴李翠莲记》两方面的考索,我们可以知道,话本《快嘴
李翠莲记》的故事流传并不普遍,地方戏和曲艺中的李翠莲是另一个同名同姓的形象。为
什么一段时间以来,人们把这两个形象混为一谈呢?造成错觉或误会的原因也许源于马廉
先生的《清平山堂话本序目》。马先生写道:“李翠莲乃民间传说故事之最广远者;演变
至今,秦腔剧中有《十万金》,通常名《李翠莲上吊》;而小说《西游记》第十一回刘全
进瓜,早采之为说部资料矣。”以上可能就是胡、赵先生援引的根据。但紧接着马先生还
写道:“此本所记李翠莲为快嘴媳妇,别出西游记故事以外,是则考究风俗学者所更足珍
贵者也。”可见,马先生并没有把两个李翠莲混为一谈,误会是后人以讹传讹造成的。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