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7

http://www.sinoss.

net

文本细读观照下的《理想国》“洞喻”说

王蒙
(湖南大学,湖南省长沙市,410082)

摘要:在文本细读理论的观照下,本文通过详细梳理柏拉图“洞喻”在《理想国》出现的话语背景、结构
和意义、以及其在《理想国》中首尾的回应,进一步加深对“洞喻”的理解。
关键词:理想国;“洞喻”; 文本细读
中图分类号:750.14 文献标识码:A

在人类的精神世界发展史上,柏拉图是一座巨大的丰碑。怀特海宣称“欧洲哲学传统最
[1]
可信赖的一般特征是,它是由柏拉图的一系列注脚所构成。” 正因为如此,阅读柏拉图是
不需要理由的。在柏拉图的《理想国》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比喻——“洞穴的比喻”,通常简
称为“洞喻”,许多西方经典著述里,都有与此相关的思想火花,譬如“亚里士多德早期的
著述,培根的《洞中偶像》,托马斯·布朗的《陶瓶葬》,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荣格的
《分析心理学》等等。著名科学家亚瑟·爱丁顿爵士或许受洞喻的启发,认为物理学所关注
[2]
的是影像的世界……” ;在中国知网上,以“洞喻”作为关键词检索,能看到除了就“洞
喻”的教化意义、教育思想、认识论的分析文章外,也有多篇文章借用“洞穴理论”来分析
小说、电影、大众传媒,如王景华的《发达工业社会中人的现实生存境遇及其启示——从“洞
喻”看“单向度的人”》、程君《洞喻理论视域下“飞越疯人院”的再解读》……等等,可见
“洞喻”之著名。“凡是能到源头喝水的就不到下游喝”,所以,本文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
回到文本,仔细梳理柏拉图“洞喻”出现的话语背景、结构和意义、以及其在《理想国》中
首尾的回应,以期对柏拉图“洞喻”本身做一番深入了解。

一、“洞喻”出现的话语背景
“洞喻”出现在《理想国》第七卷,是柏拉图在阐释城邦的正义的时候所描述的一个场
景。通过简单归纳第一卷至第六卷的线索,可以大概刻画出“洞喻”出现的话语背景。
《理想国》采用的表达方式是对话,具体是由苏格拉底和格劳孔、克法洛斯、玻勒马霍
斯等多人进行对话,在对话中,人们进行探讨、诘难甚至激烈的争论,更深刻的处理了问题。
在第一卷里,苏格拉底和格劳孔来到了比雷埃夫斯港,遇到了玻勒马霍斯和阿得曼托斯,
玻勒马霍斯邀请柏拉图到他家里去,于是在玻勒马霍斯家中展开了一场小规模的“对话”,
问题首先由克法洛斯提出,他提出了正义的问题,而后苏格拉底开始发问,其他人也参与进
来。统观第一卷我们可以发现,第一卷基本上围绕着“何谓正义”的问题展开对话,在这个
对话当中,苏格拉底面对着格劳孔、玻勒马霍斯、阿得曼托斯等人的发问甚至是激烈的追问,
“有区别的对待他们,以一个人对正义的特别的诉求开始,将他纠缠进矛盾中。他很少提出
[3]
自己的观点(336b-337e)
,很难说第一卷给出了确定的和令人满意的结论。”
于是谈话继续进行下去。在第二卷当中,苏格拉底继续和格劳孔讨论什么是 正义,这
个时候讨论陷入了胶着状态,而关于正义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也越发显得模糊不清,在场讨论
的人都不能讨论清楚或者说看清楚正义到底是什么,但是又都期待能够确切地知道“正义”

-1-
http://www.sinoss.net

究竟是什么。这个时候苏格拉底提议说:“也许在大的东西里面有较多的正义,也就更容易
理解。如果你愿意的话,让我们先探讨在城邦里正义是什么,然后在个别人身上考察它,这
[4]
叫由大见小”。 阿得曼托斯等人答应了苏格拉底的提议,认为这确实是一个好的意见。于
是,“城邦”作为对话的话题终于被引了出来,出现在苏格拉底和格劳孔等人的话语世界当
中。
接下来第三卷的主题就是讨论“城邦中的正义”问题,这个讨论一直延续到第四卷初始。
在第四卷的讨论中,这个问题在继续,但是,苏格拉底很快在对话引入了另外一个话题——
对灵魂的讨论,对于灵魂组成部分的讨论,以及在灵魂中何谓正义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实际
上是同一个大问题——“灵魂里的正义”的两个子问题,第四卷基本上都在围绕着这个问题
进行不断的讨论、辩论甚至说互相的诘难。
在第四卷的末尾,苏格拉底说到了政体和灵魂的对应性——“有多少种类型的政体就能
有多少种类型的灵魂”[5],他甚至斩钉截铁地宣布:“有五种政体,也有五种灵魂”,而其中
之一可以有两种名称:“王政或贵族政治。如果是由统治者中的一个卓越的个人掌权便叫做
[6]
王政,如果是由两个以上的统治者掌权便叫做贵族政治。” 这个说法其实是对最初城邦的
正义和人的正义的关系的回应,并且直接引出了第五卷对于四种恶的讨论。
在第五至第七卷,苏格拉底讨论了四种恶,随后的讨论话题很杂,涉及到妇女( 451
C-457C )、婚姻和儿童( 457C-451 E )、家庭(462A-471 B)等主题,以及统治阶层的正当性。
在提出把受过教育的人与没受过教育的人的本质进行比较时,“洞喻”被引了出来,这个问
题又直接引出了下文关于哲学家和城邦的统治者的关系的问题。
这个框架只是一个简单的粗线条梳理,但是,已经可以让我们认识清楚“洞喻”作为柏
拉图的一个比喻,他出现的话语背景究竟是什么,在洞喻之前的对话,是作为“洞喻”出现
的支撑存在的。

二、
“洞喻”的结构和意义
柏拉图的洞喻集中在《理想国》的第七卷,本文接下来将把柏拉图的洞喻的整个内容复
述出来,进行详细分解,看看柏拉图“洞穴”里的要素,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流动变化及其
启示。
(一)
“洞穴”的世界结构
在《理想国》的文本里,关于“洞穴”的具体构造,柏拉图设定的是通过苏格拉底和格
劳孔的对话来进行描述的。柏拉图设定的和苏格拉底进行对话的人物有意味,不是玻勒马霍
斯,不是阿德曼托斯,而是第一卷和苏格拉底一块儿来参加向女神献祭的格劳孔,也就是说,
他们两个可以视为同行者,而不是像同玻勒马霍斯一样是后来遇到的人。
苏格拉底首先描述了洞穴的基本构成状况,他是这么说的:
“让我们想象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它有一长长通道通向外面,可让和洞穴一样宽的一
路亮光照进来。有一些人从小就住在这个洞穴里,头颈和腿脚都绑着,不能走路也不能转头,
只能向前看着洞穴后壁。让我们再想象在他们背后远处高些的地方有东西燃烧着发出火光。
在火光和这些被囚禁者之间,在洞外上面有一条路。沿着路边已筑有一带矮墙。矮墙的作用
象傀儡戏演员在自己和观众之间设的一道屏障,他们把木偶举到屏障上头去表演。”[7]
这个是洞穴里的基本构造,可以视为是洞穴里某种静止的场景:囚徒被固定在那里,只
是告诉格劳孔那里有一个火堆,告诉格劳孔还有一些可以举着木偶表演,这都是抽象的因素,
如同构成画面的抽象因素一样,构成了一副抽象的图画,苏格拉底的描述并没有在这里中止,

-2-
http://www.sinoss.net

他只是停顿,他在等待格劳孔的表示。
在格劳孔表示“我看见了”之后,苏格拉底继续说到:
“接下来让我们想象有一些人拿着各种器物举过墙头,从墙后面走过,有的还举着用木
料、石料或其他材料制作的假人和假兽。而这些路人,你可以料到有的在说话,有的不在说
[8]
话。”
苏格拉底在这里增加了让图像活动起来的因素:“拿着各种器物举过墙头,从墙后面走
过”的“一些人”,这些人在“墙后面走过”的时候“有的在说话,有的不说话”。因为这些
人的登场,因为他们的走动和说话,洞穴这幅图像才不是完全静止的。
至此,苏格拉底对于洞穴基本组成的描述已经全部完成。在这个描述中,可以看到柏拉
图通过苏格拉底之口所描述的洞穴的基本构造:这个洞穴里有一堵墙,墙的一侧——面向洞
壁的一侧是“不能走路也不能转头”的被囚禁者,他们终生面对着洞壁,还有洞壁上的阴影;
墙的另一侧——面向洞口的一侧有一个篝火堆,在篝火堆和矮墙中间是另外一些人,这些人
是拿着各种材料制作的人和兽,他们举着人和兽在矮墙后、篝火前走过,形成了洞壁上的阴
影。还有,就是所有这一切的人和物得以被安置的场所——洞穴。
从上述梳理中,可以分析整理出洞穴的构成:阴影,它们是被制造出来的;囚徒,他们
只能认识被制造出来的阴影;矮墙,这是将囚徒与能够自由活动的人隔离开的墙壁;举着假
人假兽能够自由走动、可以选择说话也可以选择不说话的人,他们是制造阴影的人;火堆,
这是形成得以形成阴影的光的来源。还有就是洞穴作为一个整体的存在,因为洞穴的存在,
区分出了“洞内”和“洞外”两个世界。
(二)两次眩晕
虽然洞穴里的囚徒们没有自由,但是,他们在洞穴里的生活却可以视为是安然自足的,
他们并没有因为不能察觉阴影以外的“别的实在”而感到痛苦,恰恰相反,他们对洞穴里的
阴影是感到好奇的,并且,当他们一旦有了互相交流的能力后——“如果囚徒们能彼此交谈”,
他们会对这个阴影进行讨论和探讨,因为他们认为,这就是“真物本身”。
但是,这个安然自足的生活很快要被打破,这就是第一次眩晕的出现。
在描述完人在洞穴里安居的情况之后,苏格拉底又向格劳孔描述了一个突然获得自由的
囚徒走出洞穴的痛苦情景:
“苏:那么,请设想一下,如果他们被解除禁锢,矫正迷误,你认为这时他们会怎样呢?
如果真的发生如下的事情:其中有一人被解除了桎梏,被迫突然站了起来,转头环视,走动,
抬头看望火光,你认为这时他会怎样呢?他在做这些动作时会感觉痛苦的,并且,由于眼花
缭乱,他无法看见那些原来只看见其阴影的实物。如果有人告诉他,说他过去惯常看到的全
然是虚假,如今他由于被扭向了比较真实的器物,比较地接近了实在,所见比较真实了,你
认为他听了这话会说些什么呢?如果再有人把墙头上过去的每一器物指给他看,并且逼他说
出那是些什么,你不认为,这时他会不知说什么是好,并且认为他过去所看到的阴影比现在
所看到的实物更真实吗?
格:更真实得多呀!
苏:如果他被迫看火光本身,他的眼睛会感到痛苦,他会转身走开,仍旧逃向那些他能
够看清而且确实认为比人家所指示的实物更清楚更实在的影像的。不是吗?
格:会这样的。
苏:再说,如果有人硬拉他走上一条陡峭崎岖的坡道,直到把他拉出洞穴见到了外面的
阳光,不让他中途退回去,他会觉得这样被强迫着走很痛苦,并且感到恼火;当他来到阳光

-3-
http://www.sinoss.net

下时,他会觉得眼前金星乱蹦金蛇乱串,以致无法看见任何一个现在被称为真实的实物的。
你不认为会这样吗?
[9]
格:噢,的确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得见的。”
通常学术界将这次经历概括为“第一次眩晕”。细读文本的话,能发现,在这个过程中,
突然获得自由的囚徒先后面临三次痛苦的眩晕经历:第一次是看到了在火光照耀之下的“墙
头上过去的每一器物”,第二次是看到了“火光本身”,而第三次则是他被硬拉出了洞穴,来
到了阳光底下,
“见到了外面的阳光”。这是三个连续的阶段,三个阶段构成了“从地穴到上
面世界并在上面看见东西的上升过程”,这个过程虽然有连续不断地三次眩晕,按照一般对
柏拉图相论的理解,这是被解放的囚徒不断接近最高真实的过程。
然后,柏拉图描述了这个被强拉出洞穴的人在洞穴外面的痛苦的适应过程。但是,这次
眩晕并不是最终的终结。因为,在这个被迫走出洞穴的人逐渐适应洞穴外的生活之后,他又
被强迫拉回了洞穴之中,有了“第二次眩晕”:
“苏:如果他又回到地穴中坐在他原来的位置上,你认为会怎么样呢?他由于突然离开阳
光走进地穴,他的眼睛不会因黑暗而变得什么也看不见吗?
格:一定是这样的。
苏:这时他的视力还很模糊,还没来得及习惯于黑暗——再习惯于黑暗所需的时间也不
会是很短的。如果有人趁这时就要他和那些始终禁锢在地穴中的人们较量一下‘评价影像’

他不会遭到笑话吗?人家不会说他到上面去走了一遭,回来眼睛就坏了,不会说甚至连起一
个往上去的念头都是不值得的吗?要是把那个打算释放他们并把他们带到上面去的人逮住并
杀掉是可以的话,他们不会杀掉他吗?
[10]
格:他们一定会的。”
这个过程包含两个部分,一是第二次眩晕,一是眩晕之后因为打算释放其他的囚徒而被
杀死。
第二次眩晕与第一次眩晕的原因相反,是因为从明处来到了暗处的不适应造成。走出洞
穴的人即使知道同伴们不会理解他,也知道自身性命难保,苏格拉底还是认为他必须回到洞
穴,因为“我们的立法不是为城邦任何一个阶级的特殊幸福,而是为了造成全国作为一个整
”[11]这是苏格拉底论证的基本前提,与此同时,
体的幸福, “独自占有知识,让自己的同伴处
[12]
于无知状态也是一种犯罪。”
至此,柏拉图关于洞喻的内容描述就已经全部结束了。
(三)
“洞喻”的启示
从认识过程来看,按洞喻所示,大概有以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审视对象是投射在洞
壁上的阴影或地上的物影;第二阶段是人和其他事物印在水中的倒影;第三阶段是阳光下的
各种实物本身;第四阶段的观察对象是由灿烂的星光和月光构成的天象;最后阶段的凝视对
象则是天上的太阳。从“洞喻”的整个结构和认识过程来说,洞喻一方面描述了洞穴中的禁
锢与囚徒般的生活,另一方面揭示了从洞底爬到洞口的艰难历程以及由黑暗转入光明的痛苦
感受,也即前文所述的两次眩晕,这实质上暗示着“灵魂转向”的难度与可能。那么,什么
能使人“灵魂转向”呢?柏拉图认为“灵魂的其他所谓美德似乎近于身体的优点,身体的优
点确实不是身体里本来就有的,是后天的教育和实践培养起来的。”[13]也即教育能使人“灵
魂转向”,这也是柏拉图“灵魂转向”论证的基本前提。需要注意的是,
“心灵的优点似乎确
实有比较神圣的性质,是一种永远不会丧失能力的东西;因所取的方向不同,它可以变得有
[14]
用而有益也可以变得无用而有害。” 所以,教育如果是灌输式的,
“好像他们能把视力放进

-4-
http://www.sinoss.net

瞎子的眼睛里去似的”,[15]培养出来的人也大多是无知者,如同捆绑在黑暗洞穴里的囚徒,
画地为牢,没有反思和进取的念头,实际上这样的教育丝毫无助于实现受教育者的“灵魂转
向”;因此,实现“灵魂转向”要靠真正的教育,
“达到最高的知识,看见善,并上升到那个
[16]
高度” 也就是以追求真理知识与善的理式为终极目的的教育。
除了认识论和教育思想之外,洞喻还隐含着普遍的人性问题和城邦的政治文化现实。
[17]
“洞穴之谜表现出人类的困境,也是一个相当可怕的困境——人类是没有自由的”,
禁锢在洞穴中的囚徒就是如此,这是外界客观环境造就的,而王柯平先生认为他们的处境也
有“主观上的原因,其中大多来自人性的一些弱点”,比如,
“人生来专注于感觉对象,而且
会习惯成自然,由此构成审视外物的心理定势”
、“由于习惯和从众心理作祟,一些人容易以
适应环境为借口,逆来顺受,轻信盲从,在自以为是的安乐中不思进取,不顾真相,害怕真
理,洞穴中的人嘲笑从洞外回来的人,认为他出去一趟反倒把眼睛搞坏了,其根本原因就在
于此”
,而人性的弱点也会表现为另一种方式,
“走出洞穴的人,宁愿忍受任何苦楚也不愿再
[18]
过囚徒式的生活,因此也就无意去解救那些被禁锢在洞穴中的人们”, 如此一来,知识与
真理的价值在实际运用中便难以体现了。
此外,解读柏拉图这个奇特的洞喻,还有一些其中内隐的政治文化及其伦理问题。有学
者通过阅读相关历史著作,设法回溯到古希腊雅典城邦的历史语境,得出洞喻所隐含的深层
意义:“洞穴暗示雅典城邦,囚徒影射普通公民,枷锁象征老式教育,木偶表演者表示城邦
统治者,走出洞穴认识真相者代表爱智的苏格拉底,囚徒之间的争权夺利犹如强权时代的政
”[19]总之,这一切隐喻旨在批评当时雅典公民的平庸无知,讽刺当时僭主政体的政
治文化。
治文化枷锁,那些身陷洞穴的囚徒,在被奴役与被支配中丧失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他们是
当时政治文化的牺牲品。所以,在《理想国》第七卷里,又提到了统治者将会是哲学家的话
题,“只有哲学才能对相自身的知识和什么是善自身作出说明,只有哲学家知道一种比统治
[20]
更幸福的生活;因此,只有他们进行统治才不会落入派系斗争中。

三、《理想国》的“洞喻”结构
就全书来看,“‘洞穴比喻’是柏拉图《理想国》的核心比喻。”[21]《理想国》的开头和
结尾都在回应着它的隐喻。
《理想国》开篇,苏格拉底交代这次对话得以开始的时间、地点等背景要素时候说:“
天,我ᦙ阿里斯同的儿子格劳孔到下面的比雷埃夫斯港去向女神献祭。”在这里,柏拉图一
开始就宣称是“到下面”。“ 我到下面去’在希腊语中是一个词( 㜭 eb⴨ ),”而“比雷
埃夫斯港的意思是‘ 远之地’(beH - 㜭 ), 其是指这ᤷ 地: 说一度将这ᤷ地区与
[22]
阿提䁚(A ൠ㜭)的其他地区分 开来的 流之外的一ᤷ 地。”
也就是说,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在一开始就是下降,从高于此处“洞穴”之处下降,
从 苏 格 拉 底 本 身 所 处 的 理 智 存 在 之 地 下 降 , 来 解 释 他 的 观 点 。
就像对话开始的活动所揭示的那样,暴力的威胁总是围绕着对话的参与者关于理想国家格调
高尚的谈话:当玻勒马霍斯在庆典上看到苏格拉底和格劳孔时,他开玩笑地威胁他们必须作
为他的客人留下来,因为他这边的人更多,让苏格拉底不要劝说他,因为“我们不听”。在
《理想国》想象完美的城邦时,苏格拉底就面对着如何使这样一个城邦在不完美的世界上实
现的问题。所以,他下去讨论这个城邦,而不是在受过训练的意气相投的哲学家中规划它的
细节,这表明柏拉图要直面问题。“柏拉图要让我们明白,他将通过困难的途径来证明自己
的城邦,不是从赞同开始解释理论,而是从激烈的争论开始,然后在其中找到建立自己的观

-5-
http://www.sinoss.net

点的共同的基础。”[23]
而“根 古典学家们的文本研究,下降——上升的过程是全书的主要线索。就全书主要
内容看,这就是说,谈话中对城邦政体的构造,从第一部分摆脱最低处,第二部分则开始上
升到最好的政体,第三部分处于最高处,详论最好政体的秘密,第四部分开始下降,下降到
[24]
最坏的政体乃至下降到地府。” 在《理想国》的最后结尾处,苏格拉底对格劳孔说到了“勒
塞之 ”,勒塞之 是 国的 流,可以视为是 府和这个世界的分界处。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柏拉图的《理想国》的总的构建就如同“洞穴比喻”一样,是一个
上升又复下降的过程。在《理想国》的总框架中,起点之地是比雷埃夫斯港,这是在低处的
一个地方;随后,苏格拉底与格劳孔等人开始了在哲学上的上升之途,并逐渐达到了最好的
政体,随后又开始了下降之途,最后来到了遥远的 界,必须渡过“勒塞之 ”,下降到这
个世界的最底处。
纵观《理想国》
,“洞穴比喻”不是柏拉图一个简单的文学意象,它的提出有特定的话语
背景,它的结构,无论是第七卷中“洞穴”的具体构造,还是整部《理想国》中“大洞穴”
[25]
的建构,都寓意丰富,它“也许是所有人类生活的图景,无论是理想的还是现实的”

参考文献
[ 1 ](美)怀特海著;杨富斌译.过程与实在[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 2 ][ 18 ][ 19 ]王柯平.《理想国》的诗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 3 ][ 21 ][ 23 ](美)N.帕帕斯著;朱清华译.柏拉图与《理想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3 ][ 14 ][ 15 ][ 16 ][ 20 ](古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
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 12 ](英)Roy Jackson 著;倪玉琴译.柏拉图:理想的王国[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 17 ][ 25 ](英)Harry Eyres 著;毛羽,赵廷译.柏拉图与理想国[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 22 ]刘小枫选编,李世祥等译.古典诗文译读(西方卷 古代篇 上)[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 24 ]柴杰.洞穴中的苏格拉底——从哲学与政治关系的角度看柏拉图的“洞喻”[D].上海:复旦大学,2009

An analysis of the "cave metaphor” in the Republic


based on the close reading theory

Meng Weng
(the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 Hunan, 410082 )

-6-
http://www.sinoss.net

Abstract :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lose reading of text, the article attempts to further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ave metaphor” by thoroughly analyzing the discourse background, structure and
meaning of the "cave metaphor" given by Plato in the Republic, as well as the response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 in the Republic.
Keywords: The Republic ; "cave metaphor” ; close reading of text

作者简介(可选):王蒙,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2017 级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联系方式:18570609132

-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