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doc,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25

bedini 装置从初级到高级--一个没有电、磁知识的成功经验分享

目录
bedini 装置从初级到高级--一个没有电、磁知识的成功经验分享.........................................................1
[twow_chaptitle:序言]................................................................................................................................... 2
[twow_chaptitle:异相]................................................................................................................................... 2
[twow_chaptitle:同相正弦波]....................................................................................................................... 2
[twow_chaptitle:之一]................................................................................................................................... 3
[twow_chaptitle:之二]................................................................................................................................... 4
[twow_chaptitle:之三]................................................................................................................................... 5
[twow_chaptitle:之四]................................................................................................................................... 6
[twow_chaptitle:之五]................................................................................................................................... 6
[twow_chaptitle:之六]................................................................................................................................... 7
[twow_chaptitle:之七]................................................................................................................................... 7
[twow_chaptitle:之八]................................................................................................................................... 8
[twow_chaptitle:之九]................................................................................................................................... 8
[twow_chaptitle:之十]................................................................................................................................... 9
[twow_chaptitle:之十一] 文中提到的下图,磁铁镶在里面...............................................................11
[twow_chaptitle:之十二]............................................................................................................................. 11
[twow_chaptitle:之十三]............................................................................................................................. 12
[twow_chaptitle:之十四]............................................................................................................................. 12
[twow_chaptitle:之十五] 上文提到的 JB/RC 切换电路..............................................................................13
[twow_chaptitle:之十六]............................................................................................................................. 13
[twow_chaptitle:之十七] 文中提到的 2005 年的 SG..................................................................................14
[twow_chaptitle:之十八]............................................................................................................................. 15
[twow_chaptitle:之十九] 上段文字提到的图 6b........................................................................................ 15
[twow_chaptitle:之二十] 上一段文字提到的 bedini 电路..........................................................................16
[twow_chaptitle:之二十一] 上一段文字提到的电路.................................................................................17
[twow_chaptitle:之二十二]......................................................................................................................... 17
[twow_chaptitle:之二十三]......................................................................................................................... 17
[twow_chaptitle:之二十四]......................................................................................................................... 18
用羊奶罐做的通风装置.............................................................................................................................. 18
[twow_chaptitle:之二十五] 作者的家庭自供电设计.................................................................................19
[twow_chaptitle:Bedini 1984 辐射能转换器]............................................................................................. 19
[twow_chaptitle:用酸奶包装自制塑料转轮].............................................................................................. 20
[twow_chaptitle:磁铁上半部镶入塑料] 磁铁上半部镶入塑料..................................................................21

1 / 22
[twow_chaptitle:SG 布置截面图] SG 布置截面图,便于理解上文,或者不至于因翻译错误产生误导. 22

2 / 22
找到一个加拿大人做 bedini 的资料,此人不懂电、磁,10 来年前边自学边实践,最后做到
几十千瓦的功率(自持),现将他的资料逐渐翻译与大家分享,有些地方翻译拿不准,贴上原
文,请各位兄弟姐妹指正。
该部分资料分 3 部分,一是 bedini 系统从简单到大功率混合们的技术概要;二是他复制的
自持系统介绍;三是如何制作。
本贴从如何制作开始翻译,如有时间,也可能三部分同步贴
[序言]

如果想做但不知道怎么做 bedini 的 SG 充电装置.请查阅我的网页 shop talk 部分。我这里不做什么理论


研究,有些人永远只谈理论从不通过实践来证实理论。如果想研究理论,如 Tom Bearden 的文章、bedini 及
特斯拉的专利、Peter Lindemann 对 Edwin Gray 的冷电的研究等,我这里没有。
你可能会嘀咕,弄个充电东东的有啥用。那么我反过来问你,你是否能做一个高效的,或者自持运行的
充电装置?该装置以电容或电池维系,且电容及电池能够从装置本身得到电能恢复。或者,你是否能做一个
装置,具备足够的能量输出以实现你自身的电能(免费)自给?如此等等……我非常肯定地告诉你,如果你
明白了 bedini 电路是怎么会事,你将获得惊喜!
[异相]

现在,我立即带你走入自持系统的思维轨道。自持不会自动发生。人们总是忽略了女学生 Shawnee(第
一个复制 bedini 的女学生)的第二个线圈(发电线圈)。这个线圈是 SG 装置实现自持的关键所在。 刚接触
SG 的人往往从单线圈开始,然后二个线圈,然后装置运行起来了,非常兴奋,之后开始做四线圈的。当你
装配定当,突然发现没地方安放独立的发电线圈(1 个或 2 个)为电源电池充电。此外,应当考虑飞轮(提
供动能)及 Commutator 的安装,将轴的长度留足, 也可将主轮(安放磁铁的轮子)用作飞轮。(最后一句
原文:Also design your shaft long enough for a fly wheel for kinetic energy and a commutator or make the
main rotor the flywheel.)
[同相正弦波]

当电压正弦波作用于电阻时,产生的电流也是正弦波。此现象与与欧姆定律一致。欧姆定
律表明了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现在看下图。请注意电压的正弦波与电流的正弦波在同一时间轴
上相遇;当电压正向增益时电流也跟着同向增益,当电压反向时电流也跟着反向;当两个正弦
波彼此协调一致时,称为同相. 要达到同相,两个正弦波的最高点及最低点要在同一时间达到,
且方向一致。在某些电路中,多个正弦波可以同相,故,可有两个或多个电压降相互同相并同
时与电路电流同相。

3 / 22
[之一]

下图大概解释了异相原则(bedini 系统不一定非要异相):

4 / 22
[之二] 异相正弦波

下图显示电压波 E1 从零度上升(时间 1),当电压波 E1 达到其最高点时电压波 E2 开始向


正向上升(时间 2)。因为 2 电压波不在同一时间点达到其最高点及最低点,在 2 个电压波间存在
相差,称为异相。图中 2 电压波的相差为 90°。

5 / 22
[之三]

至于发电线圈,导线长度为 1000 ft 或更长,# 20 to 23 美标单线绕, 也可以是多线共


绕,见下图:

6 / 22
[之四]

发电线圈整流后往电容充电然后通过 commutator 定时释放(电能为电源电池充电)。(原文 rectified


charging a capacitor and timed commutator dump.)John Koorn 也是一个非常活跃的 bedini 技术的实践者,关于
发 电 线 圈 , 他 做 了 back-popping 实 验 , 有 些 有 趣 的 发 现 , 见 : http://tech.groups.yahoo.com/group/
bedini_monopole2/message/3387

7 / 22
[之五]

如果对怎样在自持状态下自动转换电池感兴趣见下图(原文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how I switch to primary


charge of the selfrunning monopole, then go to schem. page )

8 / 22
[之六]

对线圈的样式不必操心。你可以用 100 英尺长的导线, 4 线一股, 3/4 内芯 ,也可以跟着我的做法:根据电


池抗阻特性设定,Bedini SG 都会运行。重点要放在我上面提到的发电线圈与驱动/充电线圈的差异上。可大概
了解下 Rick 在 peswiki 网站上的 window SG 自持装置,以备进阶应用。
Peswiki: http://peswiki.com/index.php/Directory:Bedini_SG:Self-Runner
[url=http://peswiki.com/index.php/Directory:Bedini_SG:Self-runneretails]http://peswiki.com/index.php/Dir ...
Self-runneretails[/url]
要注意, Rick 做的 SG 是以 window motor 的运行方式为思路设计的,亦即每 180 度变换磁极,且在
整个装置外水平绕了 800 圈的线圈。 因此,Rick 称其为 SG 混合门。

在开始时,应当从功率小的做起,并按照传统的 SG 设计做,在做的时候要放眼 Bedini 的 10 线圈、


12 线圈!!!
[之七]

不要拿 Rick 的东西跟我的比较。因为 Rick 没告诉你一步一步怎么做,他的视频及图片也没多少细节,作


为一个初涉者,不大可能复制出他的东西。Rick 就系统自持的问题在 PESWiki 网站上的 Self-runner 栏目写到 :
“ http://www.icehouse.net/john1/index101.htm 每个人都想得到怎么做的细节但似乎没人努力按早已在
1984 年出版的书中公布的信息复制。这本书早已卖光,2006 年再版前,John Bedini 允许我加印。我在研究及

9 / 22
实验方面都很真诚。 我发了很多研究图纸,但并没激发多少人的兴趣。其中有一张图,我称之为 升压(
‘Increased Volts’ )。在该图中我用了我们所讲的三线电容脉冲电路( the trifilar capacitor pulser circuit),通过脉
冲将电容能量送回系统中唯一的电池 (在脉冲充电的时候,电池与电路的连接被暂时断开 )。我实际上也按图
纸实施了,并录了 8 个小时的影像,显示电压缓慢爬升。”
根据我卑微的观点,Tom Bearden 的大部分文章仅对那些对理论感兴趣并能理解的人有用,对实践的意
义不大,John Bedini 是工程师,我不是!Rick 忘记了一点,之所以 John Bedini 不能多说是因为他受到了限制。
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根据那本 1984 年版的书复制是非常难的,这就是人们到现在还没弄明白的原因。Rick 提
到的 升压(‘Increased Volts’ )也是一样。概念性展示与实际做一个可用的实物完全是两码事。我不喜欢填
鸭式喂养("spoon feeding")这种说法。 更多的人喜欢在尝试的时候能得到明确指点。给别人指点才是真正
的给人帮组。我有幸被赐予某种能力来完成某些事,但这种幸运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只有帮助才能使那
些没有这种幸运的人走出来获得成功。
[之八]

需要的工具,见工具及配件页面(另页翻译)
对于 SG 充电装置,我研究得非常仔细,有足够的积累来向自己证明 John Bedini 的设计名至实归。我的
成功复制是最好的佐证。如果你坚信不疑,你从本文得到的信息足以使你成功做出能满足你基本需要的东西,
就这么简单!!
在动手前, 应仔细看图纸, 在浏览网页时应记笔记,这样大部分的疑问都会得到解决。我的文章应多看几
遍。你会发现我一直以来都在不断进展。我一直在增加或改动内容!!! 但我很少改我的注释,所以,如果发现
有自相矛盾或个别错误的地方不要奇怪。这些矛盾或错误,如果你仔细斟酌,也许能激发你的想象力找到更
好的选择。
应当从基本的小装置开始动手。 在选择基板(起固定作用的底板)的时候应当考虑到今后线圈的扩充。
在实践的过程中,你能够用小功率电池,此外,你将学到最重要的东西:即如何转换辐射能。我已经能够为
手电筒用的镍镉电池充电 I,现在正在尝试为 NI-Med-Hydr 电池充电。
当然,如果你不介意麻烦及浪费时间,你也可以加入 Rick 的讨论组,翻阅几百页的贴,甚至冒在论坛中
遇到 光明会 的人误导你的风险。(Rick 现在是 Bedini 的主要助手之一)
[twow_chaptitle:英文网站原址]大夫好,以下是我翻译的英文网站,如果你懂英文,可以自己去看,影像中原作者提到过替代材料 http://www.fight-4-

truth.com/Work%20Shop.html

[twow_chaptitle:之九]

3. 磁铁
磁铁应当用铁氧磁,不要用钕磁(neodymium magnets)!! Bedini 名为“simple Hook
Up”的图中, 铁氧磁粘转子的滑轮上(指转轮),在下面的图中(不是指本文下面,是指论坛
中贴图的地方),磁铁用机器和手工加工过用胶水镶嵌在外轮(指转轮)的里面。

重要的应该注意的地方:

10 / 22
1) 如果想要让系统真正实用或者想要用系统做认真的研究而不是用来好玩,不要用圆的
磁铁,磁铁的宽度应该按照 bedini 的下图(不是指本文下面,是指论坛中贴图的地方,该图会
在本节尾贴出)所示,与线圈的宽度一样。
2)磁铁间的距离,按转轮的周线长度计算,应当至少为磁铁宽度的 1.5 倍。对于初涉者,
开始时可以用 13 x 25 x 50mm 尺寸的磁铁。如果您能找到 70mm 的磁铁,最好不过。之所以说
用 70mm 的磁铁更好,是因为线圈的尺寸(DIA)大约为 70mm。 不要因为 70mm 的更好就放弃使
用 50mm 长度的磁铁。如果今后你想要大点的线圈,任何时候你都可以 将 4" 10mm 的磁铁粘
接到已安放好的磁铁的上面, 效果也相当不错,但将磁铁粘接整齐并不容易。磁铁加高后会带
来风的问题。 对于 5"的轮子,如果在外围绕缠上塑料薄膜,风不会很大,如果大于 5",转轮
最好用坚固的实体材料,此时,你还应该考虑利用高转速带来的动能。一旦你知道在自持系统中
如何配置、转换(switch)转子产生的动能,你就能明白用坚固的实体材料做大转轮的好处了。
用指南针检测磁体的北极。要注意,用指南针检测磁体时不要靠得太近,应最少保持 12"
英寸的距离,否则将会损坏指南针。指南针的北向指针指示的磁铁面为南极,当北向指针偏离
磁铁面时,该面是北极。用油墨笔标记磁铁的北极面。将磁铁粘上转轮前,北极面向外。 如果
南极朝外,运行效果会打折扣。如果你还不是很有把握,你可以拿张地图出来,或者定位一下
北方。太阳总是从东方升起在西方落下。你可以用一只手指向东方,另外一只手指向西方,你
面对的方向就是北方。将一根金属线围着磁铁摆放,磁铁的两极呈水平位,然后拿起金属线悬
在空中,直到磁铁静止不动为止,你看到的那面为北极。如果哪天你想要更多更大的磁铁,可
以 28 美元的价格在以下网站上买 25x100x150mm (1x4x6”) 板条状的磁铁:
http://www.indigo.com/magnets/gp ... ferrite-magnet.html
http://www.wondermagnets.com/
1x1x4 英寸 8 级(grade8)的铁氧磁体可在以下网站买到:
http://www.northwestmagnet.com/permanent-magnets.html

穿上你的雨具,将切割石头用的金刚盘锯打开,将大磁体切割出 6 个 1x1x4 英寸,4 个


1x1x6 英寸磁体,切割时一定要有水冷却,否则磁体会开裂或因过热失去磁性。 快切断时要将
磁铁翻个面在切,切断时要将磁铁抓紧,因为磁铁在切断后会自动翻转。如果你觉得这没什么
大不了了,你自己切割磁体时就会明白我说的是怎么回事了!! 切割的磁铁尺寸及重要尽量
一致。要准备一杆秤。如果你不用铜带将转子(轮子)的外圈围住,则磁铁的形状应该打磨成
楔形(Dove-tail shape magnets)。为你的金刚盘锯弄一个夹具,然后将磁铁的两边各打磨
10-15 度。 有一个办法能切割出 3" 75mm 磁体,那就是切 4 条长度与 6" 规格相同的磁条,
然后再将该磁体平分切割为 2。再次强调下,你不可能将磁铁切割得一致,这样会造成转轮的
不平衡问题,对于该不平衡问题你得找其他办法解决。当然,在切割时越仔细越好。
[之十]

文中提到的图 simple hook up 磁铁在轮子外面

11 / 22
12 / 22
[之十一] 文中提到的下图,磁铁镶在里面

[之十二]

4. 高性能胶
粘接磁铁的胶用 E-Z "Super Glue" http://www.wondermagnets.com , 可在"Needful Things" 栏内找到。
用粘性强的 #5503 胶 及与之搭配的#5504 速粘剂 。我买过中等强度的,但粘力不够 。
5. 平衡
大多数情况下,导致震动的原因是转子的不平衡,由于轴柄(shaft)的原因导致震动很少见。将转子放
在两条一样的直条形物体上,将底板用台钳钳住使转子(轴)于水平位,在转子停止的处的对面的磁铁上放
些钉子,直到转子不在同一部位停止为止。然后秤钉子的重量,用同等重量的铜质材料替代钉子,用环氧树
脂胶水将铜质材料胶上。

13 / 22
我做的 SSG4a 的轮子是用酸奶容器改的转子,轴柄 4 mm。对于一个塑料制品,我对其性能很满意。因为
有 2"的杠杆,为保持稳定(轴柄的顶端有震动),我用了塑料条来稳固。
[twow_chaptitle:之十三]

作者的 SSG4a 图片

[之十四]

12. 线圈内芯:
John Bedini 用的是美标 Lincoln R60 1/16” 1.6mm ED025401 外面镀铜的氧焊条或铸铁,我刚知道不久。我
用的是 1/16 英寸的捆扎铁丝(tie wire)。之前,我一直想搞明白用什么材料好,问了当地供应商,当地供应
商提供了一种材料,但没有我用的捆绑铁丝好,磁化比我用的捆绑铁丝高两倍。
如果不是想要达到最佳效果,线圈内芯的材料可能不是那么重要。John Bedini 很早前就说过,诀窍在于
线路的收集及切换(the collecting and switching of the wires)。关于这点,我在做 SSG6b 时有明确的认识。我
的 SSG 6b 用的是 JB /RC 切换电路图。
我把捆绑铁丝的一段夹在台钳上,每次放出 15 英尺,切断,然后在另一端用钳子把铁丝拉直。大概需要
5 根 15 英尺长的铁丝才能把 1 英寸的内芯填满。然后将铁丝切成一段一段,长度比线圈滚筒长 1/4 英寸,然
后把他们绑成一扎放在木炭上烤 10 分钟,之后将之置于火炉上面的防火砖上凉一个通宵。第二天把他们清理
干净然后涂上漆。如果你不喜欢用木炭和上漆,你可以将铁丝放在一个热的地方,然后淋水,大约几分钟后
可观察到铁丝表面出现腐蚀层,这样也行。弄好铁丝后将其置于芯内,要非常紧,最后几根得用锤子慢慢敲
入。在南端用些胶水。然后在线圈的北极作标记。(后面这段没翻译,弄不懂是什么意思 Then I mark the coil

14 / 22
for top on the North end at a 90 degree angle of the rotor radius and grind out the proper radius on the stator wire
core with a bench grinder, a hand grinder will do the job too and check it with a proper radius template and straight
edge for squareness.)
[twow_chaptitle:之十五] 上文提到的 JB/RC 切换电路

[twow_chaptitle:之十六]

7. 铜线及电线的尺寸
应该准备好的铜线:#30 (0.315mm)and #26 号线(0.457mm)(美标)各 2 小卷,1 - 35kg 每卷的 # 23,
#(0.610mm)18(1.219mm)及#8(3.26mm)号线各一卷。
关于线的尺寸,有各种不同的观点。上述尺寸是根据我经验和要求给出的。选择线材尺寸应当着重考虑的问
题有:与电池及线圈的阻力相匹配,范围及距离(Range),晶体管 SOA 曲线, 高转速(转速越高需要的圈数越
多)以获得最高的电压尖脉冲及最高的频率,将电流消耗控制到最小。 达成上述目的最好的办法是将长导线
钮在一起(更大的场,更小的电流)。铜线的长度应该使电阻达到 0.4 - 0.6 ohm。
我的线圈的直径 3"x2 3/8" 75x60mm 长 1" 线圈内径(My coils DIA 3"x2 3/8" 75x60mm long 1" core)。 铜
线长大约 300 ft。 6 根#26 号线(0.457mm)集为 1 股,5 根 23 号线 0.610mm)集为 1 股,绕 500 圈 (6
filer/strands 1 of # 26, 5 of # 23 AWG. )。我们知道 1 根 300ft 长的线电阻=4.6 ohms,5 根集在一起电阻=1.1

15 / 22
ohm。要降到 0.4 ohm,需要至少 12 根 #23 美标线。如是,内径(原文 core,下涉及滚筒内径原文都是
core)为 1 英寸的线圈滚筒的直径(DIA)应该大约=4 ¼ x 3 ½ 长 =110 x 90mm。我非常肯定,12
根 350 ft 长的美标 #23 线焊在一起测到的电阻=1.0 ohm。
买一个 # 23 线绕的大线圈也许是个好主意。我的办法是长度为 300ft 不变,在想要加大线圈的时候,可
照上面说的将电阻降下来的办法一样,在原来绕扭在一起的线股上加线。
#8 and #30 号线也很有用。 如果用#8 线替代"K"铜(一种铜管),可以达到自感应(self-induction)效果。
一个导体,哪怕是直的,也会有些感应。 感应对交流电流有很大的影响。导体中的电流产生环绕导体的磁场
……见: http://www.sayedsaad.com/fundmental/8_Self-Inductance.htm
在构建正、负母线(bus bars)或为导体过电时,一定要记得将其设计并剪切为同样的长度!如果将 2 根
线接到一起,其后续线的截面一定要等于那 2 根线截面之和。检查下你的导线的截面。马达周围的母线的截
面应至少等于线圈上扭在一起的每条导线截面之和,充电线缆也要如此。 8 线圈系统中如绕制线圈的铜线为
1/8 英寸扭在一起,你的充电线缆可能要达到 7/16 英寸 11mm。(With eight coils using 1/8th stranded/lized
wire, you would need a charging cable as thick as 7/16th" 11mm in order to match the impedance with the big
batteries. )
如果你问我有啥建议,我会说用 12 根 23 号美标线(0.610mm)扭在一起。之所以这么建议,是因为我
们最终会用我们的设备为汽车、卡车电池充电。这样的线能很好地匹配抗阻,但不能摆脱使用 BD234 双极晶
体管。 如果马达耗电达到或超过 3 安,则换用 MJL21194's。 提醒一下,如果你想做几个 SG,做一个匹配小
电池的会很有用,比如说我的 SSG4a,4 个小线圈,最大输出 3.2 安 15V。有一个非常好的现象,电源能量越
小,电流消耗也越小。我做的 SSG4a 非常有弹性,它可以最低在 3V 下工作充小电池,也可工作于 12V 为
600CCA 的电池充电,而且还充得相当快。
如果想用短点的铜线,6 根 22 号线(0.644mm)为一股,5 根 18 号线(1.024)为一股(美标)。5 根的
那股电阻为 0.8ohm 长度为 150 ft(而单一根线的电阻= 1.5 ohm.)。内径 1 英寸的线圈尺寸为 DIA 4” x 3 3/8"
长 100 x 85mm. (Coil size with a 1” core is DIA 4” x 3 3/8" long 100 x 85mm.)。我的 8 线圈 SG 就是用的这种线
圈, 铜线太短, 尽管该 SG 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转速,我还是认为我可以做得更好。我认为如果线圈为 300ft 长,
用 23 号线(0.610mm),每股更厚(电阻降到 0.4ohm),用更大的线圈滚筒,则可实现更高的转速及更少
的电流消耗。我 05 年做的 SG 有很大的改进,但线圈的线股还是不够大,不能达到其效能的顶峰。

16 / 22
[twow_chaptitle:之十七] 文中提到的 2005 年的 SG

[twow_chaptitle:之十八]

17. SSG John Bedini 电路


让设备运行起来是大多数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因为在焊接器件、线路连接的过程中难免会因疏忽发生错
误。如果你手里拿着一个双极晶体管面向你自己,有三个脚朝下,你左边的脚是基极,中间的脚是接收极,
右边的是发射极 细的触发器 N 线、pot(不知道什么东西)及电阻接入基极,粗的的 N 线接入起止正向开关,
细的 S 线接入发射极,从这里有一根大的导线接地及电池的负极端,粗的 S 线接入接收端/散热器。用一根美
标#8 或 1/4"铜管弄瘪后作为母线, 为晶体管螺丝钻一个 9/64" 3.5mm 的孔,弄一块 1 3/8 x 2", 35mm x 50mm
1/8 尺寸的铝板 (用作线圈顶部的散热), 用锯子在一角弄一个 3/4" 20mm 的锯痕然后向上扳 30 度。此前,应当
为 SCR 在这个小方块上钻一个 1/4 英寸的孔。在对角钻一个#6 螺丝孔,然后在中间钻一个 5/32" 4mm 尺寸的
孔,然后将所有的东西组装起来。在线圈上放一个绝缘垫以防止导线与散热铝板接触导致短路(高压电弧)。
仔细看看下面的图 7 和图 8。 如果你手头没有 SCR, 可以将 6 到 12 或更多的 1N4007 扭在一起,具体数量取决
于需要充电电池的大小 16R1A80 或类似的 SCR 会将提升充电电压并降低充电电流。充电电流越小,意味着更
多的 scalar 能量,超级充电。

17 / 22
[twow_chaptitle:之十九] 上段文字提到的图 6b

18 / 22
[twow_chaptitle:之二十] 上一段文字提到的 bedini 电路

19 / 22
[之二十一] 上一段文字提到的电路

[之二十二]

18.晶体管
2N3055 晶体管端子的布置与 BD243C 一样有些不同。如果你用手拿着,孔的位置与你呈垂线,引脚指向
你,基极在你的右手边,集电极就是外壳本身,发射极在左边。
我没有用绝缘和绝缘垫板。我将晶体管直接装在散热片上,用了导热性很好的硅胶。
19. 晶体管测试
用你的仪表检测晶体管引脚的正、负电阻值,读数如下:
C+ and B- = 0 B+ and E- = 0.545 ohm E+ and B- = 0
C+ and E- = 0 B+ and C- = 0.537 ohm E+ and C- = 0
一定要用两种不同的仪表测量……有时候你可能得到读数比如说 0.12,而实际上其读数应该为零,也就
是说,你可以将其扔掉了。 你将晶体管焊接上后,还应该再次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记下,遇到问题的时候会
对你有很大的帮组。 IRFP260N 是 N-沟道的场效应管,我的 1500 瓦变流器中的 4 个我换了两个,它们看上去
跟 MJL21194 NPN 双极晶体管一样, 如果你测量一下,其右边接收端的正向电阻值为 0.545 ohm,而另外两个
端的值为零。小些的 IRF630 读数一样。

20 / 22
[之二十三]

23. 变流器: 就是逆变器的意思


当电池超级充电后(指用冷电充)不要用该电池直接运行你的 SG,应该通过变流器输出驱动 SG。尽管
变流器效率不高,你会发现通过变流器比直接从充过冷电的电池输出整体效能更好。 这里的关键是变流器的
大小能满足 SG 的电流消耗即可。变流器越大,浪费的电流越多。(只能直接驱动灯泡、电机、变流器)
切换供电电源
我发现弄几个 12V 18A, 350W 标称输出的电脑电源放在手上很有用 (50 美刀一个) ,可以用作 SG 的电源,
在电脑电源损坏的时候也可以用作电。 找到电脑电源的线扎的绿色线,将其连接到外壳,否则,如果用电网
电源供电,不会起作用。一定要先关闭电源再关闭 SG。我用的比较老的 12V 10A 电脑电源,我将黑线(-)及
黄线(+)从主板上取了下来换上了两根 14gage 的线。
我的 SSG4a,用的是 12V 2.5Amp 开放式开关电源,输出为 11.6 VDC, 还弄了一个用塑料羊奶罐做的通风装
置。注意:有些 12v 正方形风扇前用了塑料盖板,在需要加油时可以拆下来 (一定要加油,否则 XL+!!) 。将金
属盒上风扇前的宽条弄下来,用金属丝网替代。因为散热好,我可以运行 3.5 安的电流,没出过问题。
[之二十四]

用羊奶罐做的通风装置

21 / 22
[twow_chaptitle:之二十五] 作者的家庭自供电设计

[twow_chaptitle:Bedini 1984 辐射能转换器]

Bedini 1984 辐射能转换器


"The Watson Machine" “华生的装置”
告诫: 请注意, 因为目标不同, 我没有严格按照 Bedini 的教导做 Bedini 1984 年的自持系统,对此,本人有
些负罪感。我这里要谈及的其实是华生的装置, 我认为与 bidini 的有些不同(作者的意思是 bedini 1984 辐射能
转换器其实是华生装置的改版?)。Bedini 写道, 如果构建、调校恰当,该装置(自由能发电机)应该可以
产出不穷大的能量。这句话现在换成我这么个角色说出来,可就是胆大包天了。 如果你没有耐心听我说道,
你可以按 Bedini 在自由能发电机(FREE ENERGY GENERATION (FEG))这本书上提到的方法去做。
以下是我的道理:09 年 01 月 17 号发过的贴
LC 共振坦克线圈(LC Resonant Tank-Circuit)!!!
你看下 Bedini FEG 这本书的第 25 页图 10,你会明白我的意思!!!!
Bedini 在书中写道:“这个交流发电机的绕线方式有问题,很微妙!!!”
一共有 6 个坦克电路!!!
比如说,我驱动一个角频率共振的并联 LC circuit,整个网路的有效抗阻为无穷大,也就是说实际上是个

22 / 22
开路,也意味着电源与地线端之间的电流为零。 此时,L 及 C 间一直保持着内部震荡。因为电源找不到电位
差,整个网路不会有电流。
这里讲的电源就是磁铁。当磁铁靠近时,每个线圈都会被该 136V 正弦脉冲充能(磁发电); 同时,有直
流向电容充电,因为感应器抵抗 LC 网路中的电流变化,如是将恒稳电流导向电容。当磁铁离开线圈芯时,会
将坦克电路内集聚的电压骤然释放(开路),导致电压崩溃。此时你获得了被称为 sharp gradient 的能量冲击,
该能量冲击会从迪拉克海(空间能源的理论模型)获取辐射能并为该大电容充电。这就是千伏级别产生的原
因。换句话说,在能量冲击发生时,6 个坦克电路产生的电压比 6 个线圈自身产生的电压要大得多。
感应器 (140Ω 136VAC) 内的亨利单位,为达到共振效果,电容的 uF 值应当与坦克线路中的感应器等效。
根据华生的图片,用极化的电容有道理。但这里则不是,因为感应器传导脉冲直流电压 According the
Watson picture using polarized caps would make sense then in this occasion, since inductors pass pulsated DC
voltages. 在每个坦克电路中,他可能用了三个并联的电容以获得恰当的容量!
至于可变电容, 为使系统能自我调节,在大电容旁用一个小电容。 例如,50uF 的大电容搭配 0.25uF 的
小电容,电压相同、并联。
[twow_chaptitle:作者做的华生装置] 作者做的华生装置

[twow_chaptitle:用酸奶包装自制塑料转轮]

1、用酸奶包装自制塑料转轮
铁氧体磁铁(ceramic ferrite magnets)的尺寸为 1/2 x 1 x 2" 13x 25x/50mm,。其实,磁铁的长度应该为
70mm, 但找不到 (至于怎么弄到长度为 70mm 的磁铁,见下文磁铁部分最后 2 行)。

23 / 22
600 克酸奶容器的底部尺寸为 3 3/8", 用电钻在中间钻个孔,先用小于 1/16 英寸的钻头,
然后用 1/4 英寸的钻头。轴杆材料的尺寸为 1/4 x 3 1/2 英寸,无论是做全尺寸的还是做低位
尺寸的转子都用该材料。如果做全尺寸的,将轴杆的两头打磨到 7/32 x 3/4",如果做低位尺
寸的,则长度为 3/8",切割并在轴杆的两头用中心钻在中心钻孔,在轴杆中部锉出两个平点。
如果你没有车床,可以拿到外面加工,可避免很多麻烦。 如果你想做个低引力的转子(我做的
第一个就是这样的), 则轴杆的长度应该与磁铁得到长度一样。如果你想用机械方式控制电容
及自运行设备,轴杆得要长些。 磁铁的上半部位镶入塑料内 ,下半部分悬着围着轴承总成转。
很明显,磁铁与基座的自由距离应当由线圈的直径决定,如是,轴杆会很短。如果你想建一个
还原及定时的系统(for running a reduction and timing setup )将反向电动势从电容及自
运行设备定时倾入电池(万事先谋定),那么你将需要一个长的轴杆,按 3"制做。这样一来,
你就得考虑装一个顶端的轴承,见图 6。 至于我自己,我还没有过要给电容定时的需要,我用
的是 Bedini/Cole switching 或者"big six" ice-house 四晶体管设计,充电能力已经足够强
。很多人弄的绕线圈的铜线都太短,一定要确保至少 300 feet 每股(1 英尺(呎) = 12 英寸(吋) = 30.48 厘米
)。铜线越长、股数越多, 效能越高、离匹配抗阻越近、充电效率越高。要记住,磁铁长度应该与
线圈直径尽量相等。
[twow_chaptitle:磁铁上半部镶入塑料] 磁铁上半部镶入塑料

24 / 22
[twow_chaptitle:SG 布置截面图] SG 布置截面图,便于理解上文,或者不至于因翻译错误产生误

25 / 2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