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3

应用生态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ISSN 1001-9332,CN 21-1253/Q

《应用生态学报》网络首发论文

题目: 广东省汕头市生态修复关键点识别与差异化规划
作者: 简钰清,戴钰欣,黄志彬,詹昂铄,李贺诚,王志芳
DOI: 10.13287/j.1001-9332.202310.024
收稿日期: 2023-06-26
网络首发日期: 2023-08-24
引用格式: 简钰清,戴钰欣,黄志彬,詹昂铄,李贺诚,王志芳.广东省汕头市生态修
复关键点识别与差异化规划[J/OL].应用生态学报.
https://doi.org/10.13287/j.1001-9332.202310.024

网络首发:在编辑部工作流程中,稿件从录用到出版要经历录用定稿、排版定稿、整期汇编定稿等阶
段。录用定稿指内容已经确定,且通过同行评议、主编终审同意刊用的稿件。排版定稿指录用定稿按照期
刊特定版式(包括网络呈现版式)排版后的稿件,可暂不确定出版年、卷、期和页码。整期汇编定稿指出
版年、卷、期、页码均已确定的印刷或数字出版的整期汇编稿件。录用定稿网络首发稿件内容必须符合《出
版管理条例》和《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学术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和先进性,符合编
辑部对刊文的录用要求,不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及其他侵权行为;稿件内容应基本符合国家有关书刊编辑、
出版的技术标准,正确使用和统一规范语言文字、符号、数字、外文字母、法定计量单位及地图标注等。
为确保录用定稿网络首发的严肃性,录用定稿一经发布,不得修改论文题目、作者、机构名称和学术内容,
只可基于编辑规范进行少量文字的修改。
出版确认:纸质期刊编辑部通过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签约,在《中国
学术期刊(网络版)
》出版传播平台上创办与纸质期刊内容一致的网络版,以单篇或整期出版形式,在印刷
出版之前刊发论文的录用定稿、排版定稿、整期汇编定稿。因为《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
》是国家新闻出
版广电总局批准的网络连续型出版物(ISSN 2096-4188,CN 11-6037/Z),所以签约期刊的网络版上网络首
发论文视为正式出版。
应用生态学报

广东省汕头市生态修复关键点识别与差异化规划 1

简钰清 戴钰欣 黄志彬 詹昂铄 李贺诚 王志芳*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北京 100871)
*通信作者 E-mail: Zhifangw@pku.edu.cn

摘要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是开展国土空间整治与生态修复的载体过程,然而现有多数城市规划都只注重生态过
程,尚未合理统筹生态和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以广东省汕头市为例,本研究着力开展综合生态 -社会视角的生态修复
关键点识别与差异化规划策略制定。基于生态系统完整性,通过识别生态源地和构建阻力面提取生态廊道与关键点;
并结合社会视角从游憩资源配置和游憩资源价值两个维度构建生态游憩服务评价体系,判别游憩服务重点区域,最终
综合生态与游憩两项结果得到不同类型的生态修复策略。结果表明:汕头市共有生态廊道 136 条,总长度为 380.58
km,生态关键点 77 个;游憩最重要区域是海岸线、多个内海湾与湿地滩涂,其面积为 33.78 km 2,面积占比 1.6%;
游憩低等级区域分布最广,占比 57.3%。提出“游憩拓展+渔业发展”的复合型策略、“生态建设+廊道连通”的连通型策
略和“植被恢复+限制开发”的保护型策略。本研究为滨海城市的生态保护修复规划提供了综合分析路径,旨在促进国
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可行性以及综合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修复;游憩服务;滨海城市
DOI: 10.13287/j.1001–9332.202310.024

Identification of key points and differentiation planning strategies of Shantou,


Guangdong, China.
JIAN Yuqing, DAI Yuxin, HUANG Zhibin, ZHAN Angshuo, LI Hecheng, WANG Zhifang*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Abstract Territorial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lanning is a carrier process for carrying out territorial space regulation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However, many current urban planning efforts only focuses on ecological processes, and fail to
properly coordinate the development of both ecology and society. Taking Shantou, Guangdo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we
focused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nod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iated planning strategies from a
comprehensive ecological-social perspective. Based on the ecosystem integrity, we extracted the ecological corridors and key
points by identifying ecological sources and constructing resistance surfaces, constructed an ecological recreation service
evaluation system from the social perspective in terms of recreational allocation and recreational value to identify key area s
for recreation services, and obtained different types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strategies by synthesizing the results of ecology
and recre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136 ecological corridors and 77 ecological nodes in Shantou, with a total
length of 380.58 km. The most important recreation areas were the coastline, several inland bays, and wetland tidal flats, with
an area of 33.78 km 2, accounting for 1.6% of the total area. The distribution of low-level recreation areas was the widest,
accounting for 57.3% of the total area. We further proposed the composite strategy of "recreation expansion & fishery
development", the connectivity strategy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 corridor connection", and the protection strategy of
"vegetation restoration & development restriction". It would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path for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planning of coastal cities, so as to promote the practicality and maximizing the comprehensive
benefits of territorial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lanning.
Key words territorial space planning; ecological restoration; recreational services; coastal city

收稿日期:2023-06-2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871153, 42271300)资助
作者简介:简钰清,女,1995 年生,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可持续性研究。E-mail: jenny0824@foxmail.com
网络首发时间: 2023-08-24 18:19:04 网络首发地址: https://link.cnki.net/urlid/21.1253.Q.20230824.1024.001
2 应用生态学报

为统筹应对快速的工业化、城镇化和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导致的生态系统退化、资源环境受损
以及生态安全威胁 [1-2] ,自然资源部提出了“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
编制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成为系统实施国土空间重大治理工程的优先任务 [3]。在过去很长一
段时间内 , 国土空间 生 态系统保 护 和修复规 划 研究主要 集 中在构建 生 态安全 格 局 [4] 、生态修 复网
络 [5] 、生态风险空间 [6] 等空间格局,评估自然资源资产 [7] 等生态系统存量,构建生态保护重要性 [8] 、
生态环境状况评估 [9]等指标体系。这种规划思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利于快速完成城市生态本底摸查、
生态问题关键点识别以及生态工程项目落实,但单一的生态视角难以全面有效地应对城市人居环境中
的复杂生态问题,因此,迫切需要探索能统筹兼顾城市多元化发展的国土空间规划思路。
通过对比国内外生态修复相关研究和成功的实践应用 [10-12],学者们归纳出未来中国国土空间生态
修复规划的三大转向。1)尺度上,从局地生态健康修复转向全域生态格局构建。基于景观理论的
“源地-节点-廊道”研究范式已被证实对全域生态修复具有指导与参考意义 [13] 。但是,目前相关研究
多侧重于将构成生态格局的关键要素抽象为“点”和“线”来加以识别,较少关注影响重要生态效益
的核心“斑块”(称为生态关键点) [14] ,忽视了生态关键点在生态廊道上能保证斑块间物质能量交
流,从而促使斑块从结构联动转向功能连通的作用 [15]。2)对象上,从单一的生态要素转向社会-生态
要素。当前,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游憩需求也随之增加 [16]。以游憩娱乐为主体的服务业
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一路攀升 [17],打造城市游憩网络更是成为国土空间规划语境下的新导向 [2] ,
但区域间游憩资源错位 [18] 、游憩功能滞后 [19] 、游憩服务风险性 [20] 等问题制约着当地居民享受休闲福
祉和旅游资源型城市的发展。3)目标上,从生态系统功能转型转向人类生态社会福祉提升。在当今
“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新规划思路下,生态修复规划研究应当服务于地区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社会
发展紧密联系。借助已有政策文件辅助识别重要生态修复区,使科学研究与政策目标相衔接。上述生
态修复的三大转向是当下编制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新趋势 [3,21-22] 。因此,我国亟待在坚持优
先保护生态本底的基础上,统筹兼顾城市社会游憩服务功能的配置,综合治理生态系统整体性和分区
分类修复,从而为规划成果落实提供生态基础和空间支撑。
市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基石,在全省生态修复规划体系中发挥承上启
下作用。本研究以广东省滨海城市汕头市为研究区域,基于汕头市国土空间规划中的生态系统性和完
整性,识别生态修复关键点并摸查社会视角下的生态游憩服务重点区域;在“生态关键点”叠加“生态
游憩服务重点区域”基础上,判别不同游憩服务等级重点区域的生态修复关键点,进一步通过实地考
察提出相应的差异化修复策略,以期推动广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在空间属性上的战略性与实践
性落实。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括
汕头市是我国经济特区之一,位于广东省东部的韩江三角洲,是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开放城市。
全市下辖 6 区 1 县,包括龙湖区、金平区、濠江区、澄海区、潮南区、潮阳区、南澳县,总面积
2199 km2(图 1)。2020 年末,汕头市常住人口 566.48 万,GDP 为 2694.08 亿元 [23]。
汕头市境内大部分属亚热带气候,炎热多雨,植物生长茂盛,生物多样性高。其地势自西北向东
南倾斜,地处练江、榕江和韩江三江的出海口,其丰富的海岸滩涂湿地给红树林生长和候鸟迁徙提供
了良好环境 [24] 。汕头曾获“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与周围市县共同维护东北部莲花
山、西北部桑浦山、西南部大南山等山脉的完整性,特别是南部的潮南区和潮阳区形成了 “两山两江
两平原”的山水架构,共同保护广东省自然保护地体系,具有重要的生态战略地位 [25]。
简钰清等 广东省汕头市生态修复关键点识别与差异化规划 3

图 1 汕头市行政区划(a)和土地利用分布(b)
Fig.1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a) and land use distribution (b) of Shantou City.

该图基于广东省标准地图服务网站下载的审图号粤 S(2019)064 号的标准地图制作,底图无修改 The map was produced based on


the standard map with review number Yue S (2019) 064 downloaded from the website of Guangdong Provincial Sta ndard Map Service, with
no modification of the base map. 下同 The same below.

1.2 生态修复规划基础
近年来,汕头市已开展各类生态修复工程,如海岛方面的南澳岛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妈屿岛
岸段生态修复项目,植被方面的新城红树林公园建设、裸露山体修复项目等,具有一定的生态修复基
础 。 随 着 《 广 东 省 国 土 空 间 生 态 修 复 规 划 ( 2021— 2035 年 ) 》 [26] 、 《 汕 头 市 国 土 空 间 总 体 规 划
(2020—2035 年)》草案(以下简称《草案》) [27]、《广东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 [28]
和《广东省红树林生态修复技术指南》 [29] 等面向汕头市的各类规划、实施方案和技术指南的相继推
出,汕头市的生态修复工作面临更高的发展要求。在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新背景下,已有的生态修
复工程成果和规划、实施方案成果也需要纳入汕头市生态修复规划中。
1.3 研究方案
本研究综合生态-社会视角,将生态保护修复关键点识别与策略研究分为 3 个模块(图 2)。1)
基于汕头市国土空间规划中的生态系统性和完整性 [30-31],通过“识别生态源地-构建阻力面-提取生态廊
道与生态关键点”的思路,识别生态修复关键点,这是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核心与基础 [32];2)基于社
会视角的生态游憩服务认知,从“游憩资源配置”和“游憩资源价值”两个维度构建汕头市游憩服务评价
指标体系,判别社会游憩服务重点区域;3)综合模块 1、2 的评价结果,判别不同游憩服务等级下的
生态修复关键点,经实地调研后针对不同类型的关键点提出差异化修复策略。
4 应用生态学报

数据层
模块一:基于生态视角识别修复关键区域

方法层
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

识别生态源地 构建生态阻力面 坡度 结果层


MSPA法
到道路距离
Conefor Linkage Mapper(LM) 人口密度

环境管控单元 InVEST
生态廊道
不同
游憩
Poinchpoint 服务
生态夹点 Barrier Mapper 障碍点 等级
Mapper

模块三:综合生态-社会视角的生态保护修复关键点识别
下的
生态
保护
生态廊道与关键点 修复
关键

及差异化规划策略研究
模块二:基于社会视角识别游憩服务重点区域

人口密度
土地利用
绿地分布 潜在 游憩
美学 价值当量
资源
交通路网 感知
供需
当量因子法
两步移动搜索法 差异
游憩 游憩
资源 资源 化规
配置 价值 划策
风景区 风景区 略
实际 游憩
城市公园 场所 资源 城市公园
配置 指标体系 价值
核密度分析 核密度分析
游憩视角下重点区域

图2 技术路线
Fig.2 Flow chart.

1.4 基于生态视角识别生态廊道和关键点
1.4.1 运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提取生态源地
生态源地是物种扩散、生态功能流动与传递的源点 [1],对于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有重大意义。本研
究 利 用 Guidos 软 件 选 取 生 态 价 值 高 的 林 地 、 水 域 、 草 地 等 土 地 类 型 作 为 形 态 学 空 间 格 局 分 析
(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MSPA)方法的前景,其余地类作为背景,提取汕头市的生态
核心区 [33];利用 Conefor 2.6 软件判别各个生态核心区之间的连通性强弱,测算可能连通性连接指数
(PC),进一步选择斑块重要性指数(dPC)大于一定阈值的区域作为初步筛选的生态源地。再对汕
头市政府已发布的“三线一单”环境管控单元进行矢量化,最终叠加确定汕头市生态源地 [34-35]。
1.4.2 使用 InVEST 模型构建生态阻力面
物种在扩散迁移过程中会受到自然本底及人类活动因素的干扰 [36],通过构建阻力面表示汕头市物
种迁移和能量流动所遇到的阻碍程度。综合相关研究与汕头市实际情况,本研究选取土地利用类型作
为胁迫因子,同时关注自然地理条件以及人工干扰强度对生态流动的阻力差异,因此,使用坡度、到
道路距离和人口密度作为校正因子 [37-39]。分析方法采用 InVEST 模型中生境质量模块,生境质量的倒
数分配阻力值能揭示同一胁迫因子的内部差异 [40] 。本研究中模型相关参数设置参考了滨海城市研
简钰清等 广东省汕头市生态修复关键点识别与差异化规划 5

究 [41]和专家意见(表 1、表 2)。


表1 胁迫因子的最大影响距离、权重与空间衰减类型
Table 1 Maximum influence distance, weights and spatial attenuation types of stress factors
胁迫因子 最大影响距离Maximum influence distance(km) 权重 空间衰减类型
Stress factor Weight Spatial attenuation type
建设用地 Construction land 10 1 指数Evaluation factor
耕地Cultivated land 8 0.6 线性Linear
荒漠 Barren land 8 0.3 指数Evaluation factor

表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胁迫因子的敏感度
Table 2 Sensitivity of different land use types to stress factors
胁迫因子 Stress factor
土地利用类型 生境适宜度
耕地 荒漠
Land use type Habitat suitability 建设用地Construction land
Cultivated land Barren land
耕地 Cultivated land 0.3 0 0.5 0.2
林地 Forest land 1 0.6 0.8 0.4
灌木 Shrubbery 1 0.6 0.8 0.2
草地 Grassland 0.8 0.3 1 0.3
水体 Water 1 0.7 0.8 0.2
湿地 Wetland 1 0.6 0.7 0.4
建设用地 Construction land 0 0 0 0
荒漠 Barren land 0 0 0 0
1.4.3 运用 Linkage Mapper 提取生态廊道与关键点
生态廊道是各源地间生物迁徙的基本通道,也是保障物质、能量与信息流通的重要带状区域 [42]。
区别于传统方法中人为剔除冗余廊道,本研究利用 Linkage Mapper 工具在 ArcGIS 10.5 软件中计算物
种在生态源地间迁移所需要克服的累计阻力值,获得最小成本路径,即生态廊道 [15]。
生态关键点是生态夹点与生态障碍点的集合。生态夹点是生态网络中物种通过可能性高或替代路
径 极 少 的 节 点 , 需 要 优 先 保 护 与 修 复 [43] 。 生 态 障 碍 点 是 修 复 后 可 加 强 生 态 源 地 间 连 接 质 量 的 节
点 [36]。本研究分别运用 Pinchpoint Mapper 和 Barrier Mapper 工具,设置 10000 m 加权成本距离为廊道
宽度 [30],提取自然断点法所划分的 4 个区间值中最高值为生态夹点,选择 250 m 作为搜索半径进行迭
代运算 [36],检测可能阻碍生态流通的障碍点。
1.5 基于社会视角识别生态游憩服务重点区域
本研究在参考以往对游憩服务能力研究的基础上 [15-19],基于汕头市生态本底和游憩服务特征,综
合选择“游憩资源配置”和“游憩资源价值”两个维度展开研究。其中,“游憩资源配置”考虑了“潜在的资
源供需”和“实际的场所配置”,“游憩资源价值”从“当地居民的美学感知”和“特有的海岸游憩资源”进行
分析,进一步构建汕头市游憩服务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加权求和识别出游憩重点区域。
指标体系内涵说明:1)潜在资源供需:主要考察与游憩服务相关的自然环境供给能力。基于游
憩相关地类的供需关系,参照已有文献和国家园林绿化标准,将 5.5 和 14.8 m²·cap-1 设为供需关系的
阈值 [44] ,运用两步移动搜索法测算汕头市游憩环境供需情况 [45-46]。2)实际场所配置:公园作为城市
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休憩、游览、健身及各种文化活动功能为一体 [47]。通过核密度分析判断
游憩场所配置情况。3)游憩美学感知:景观美感是吸引游憩者选择停留的重要因素。基于实地问卷
调研明确调查者对湿地和水体有强烈的美学景观偏向,同时考虑到南方地区林地、草地等植被覆盖和
水域、湿地等的差异 [48],结合谢高地等 [49]当量因子表的 1、2 级土地利用分类、汕头市土地利用分类
以及已有同类型地区的美学研究,确定汕头市单位面积美学景观价值当量 [50-51](表 3),核算美学景
观价值。4)游憩特色优势:该指标主要考察对当地特色游憩资源的潜力。汕头市作为滨海城市拥有
独特的海岸线观光旅游资源 [52],具体游憩资源价值通过测算海岸线欧式距离实现。以上指标测算均在
ArcGIS 10.5 中完成。
为了尽可能保证对汕头市游憩发展的客观认识,本研究邀请汕头市相关部门人员和生态专家,通
过层次分析法在各个评价因子之间进行比较、打分和计算以确定权重(表 4)。
6 应用生态学报

表3 单位面积美学景观价值当量
Table 3 Aesthetic landscape value equivalent per unit area
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Secondary 价值当量 一级分类 Primary 二级分类 Secondary 价值当量 Value
Primary classification classification Value classification classification equivalent
equivalent
水田 高覆盖度
0.06
Paddy field High coverage
耕地 Cultivated land
旱地 中覆盖度
0.09 草地 Grassland 0.96
Dry land Medium coverage
有林地 低覆盖度
1.06
Forest land Low coverage
疏林地 河渠
林地 Forest land 1.06
Open forest land River and canal
其它林地 Other 水体 湖泊
1.06 1.89
forest land Water Lakes
水库坑塘 Reservoirs
灌木 Shrubbery 灌木林 Shrubbery 0.69
and ponds
滩涂 沙地
0.05
Mudflat 荒漠 Sandy land
湿地 Wetland 4.73
Barren land 裸土地
滩地 Bottomland 0.01
Bare land

表4 社会游憩服务的评价因子及权重
Table 4 Evaluation factors and weights of social recreation services

评价因子 分值(评价等级)Score (evaluation level) 权重系数


维度 Aspect Evaluation 10(高 8(较高 4(较低 2(低 Weight
factor 6(中 Moderate) coefficient
Higher) High) Low) Lower)
潜在资源供需 林地、灌木、
Potential resource 草地、湿地、
游憩资源配置 <5.5 5.5 (5.5,14.8) 14.8 >14.8 0.35
supply and 水体供需关系
Recreational demand (m²·cap-1)
resource
allocation 实际场所配置
Physical location 公园聚集度 [0.24,0.3) [0.18,0.24) [0.12,0.18) [0.06,0.12) <0.06 0.10
allocation
游憩美学感知
Recreational 美学景观价值
[4,10) [2.24,4) [0.53,2.24) [0.02,0.53) <0.02 0.40
aesthetics (yuan·hm-2)
游憩资源价值
perception
Recreational
游憩特色优势
resource value 到海岸线距离
Recreation
(m) <50 [50,100) [100,350) [350,1000] >1000 0.15
characteristics
advantage
1.6 数据来源
本研究中的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坡度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等
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数据中心(https://www.resdc.cn/d),空间分辨率为 30 m,
其 中 , 坡 度 基 于 DEM 数 据 进 行 提 取 ; 交 通 路 网 数 据 是 在 OpenStreetMap 上 获 取 的 矢 量 图 层
(https://www.openstreetmap.org);管控单元是基于汕头市人民政府所发布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
管控单元图,通过对图片进行地理校正和矢量化后提取(https://www.shantou.gov.cn/)。
研究使用的土地利用数据是由欧洲航天局发布的 2020 年 10 m 分辨率的全球土地利用数据,该数
据源于 Sentinel-1/2 的 10 m 分辨率图像制作而成。汕头市土地利用数据共分为 8 类,分别为林地、灌
木、草地、耕地、建设用地、荒漠、水体、湿地;基于土地利用数据提取汕头市海岸线;风景名胜区
和 城 市 公 园 边 界 数 据 在 百 度 地 图 开 放 平 台 上 爬 取 (https://lbsyun.baidu.com/) ; 人 口 密 度 分 布 数 据 为
Worldpop 的 100 m 人口栅格数据集(https://hub.worldpop.org)。
本研究所用的数据年份为 2020 年,坐标系统为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本研究的栅
格数据统一采用 100 m×100 m 尺度的计算精度。
简钰清等 广东省汕头市生态修复关键点识别与差异化规划 7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于生态视角下的生态廊道与关键点识别
2.1.1 生态阻力面
汕头市生态阻力面以中阻力区间为主,面积为 940.11 km2 ,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 43.9%(图
3)。除了环南澳岛与沿海岸线、干流的湿地与水域以外,中阻力区广泛分布在山林地附近的耕地区
域,以及零散分布在远离城区的村镇地区。高阻力区域面积次之,面积占比为 24.9%,主要分布在龙
湖区、金平区东部、澄海区中南部及潮南区北部的城镇建设用地和道路用地,这些区域集中开发建
设,人类活动空间高度挤压了生态源地的拓展空间,对生态流动产生较大阻力。由于道路建设以及原
始村落用地的影响,大南山中部、小北山和礐石风景区周围也有零星分布的高阻力面。生态低阻力面
占比最小,占研究区总面积的 31.2%,分布与上述生态源地大体一致。

图 3 汕头市生态阻力面分布
Fig.3 Distribution of ecological resistance surface in Shantou.

2.1.2 生态源地
基于生态系统性和重要性,筛选出斑块重要性指数大于 0.5 的生态斑块,并结合汕头市“三线一
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中“陆域优先保护单元”、与沿海滩涂相接壤的“海域优先保护单元”区域,最终
确定汕头市生态源地共 75 处,总面积达 866.27 km²,占研究区总面积的 40.4%(图 4)。整体而言,
汕头市生态源地分布较为集中,主要覆盖大南山、小北山、黄花山、果老山、莲花山、桑浦山等主要
山林地及其附近小面积的生态绿地、沿河海分布的湿地。其余地区源地分布较少,这些区域多为破碎
交织的城镇用地和耕地,生态要素流动性较差,未被纳入源地范围。
2.1.3 生态廊道与关键点
本研究识别得到潜在生态廊道 136 条,总长度为 380.58 km。汕头市潜在生态廊道在空间上整体
分布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多、西部少(图 4)。具体而言,从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在澄海区“北部莲花
山-沿海滩涂-韩江”区域,生态廊道分布密度较高且联系性较强;位于中心城区的金平区、龙湖区和濠
江区由于建设用地密集,城市内部公共绿地零散,因此,无法与“礐石山-牛田洋源地”组团构建生态
廊道;汕头市西南部区域包括潮阳区和潮南区,由于“两山夹平原”的山水架构,该区域生态源地较为
集中连片,主要廊道通过地势平缓区域向北延伸,缺少横向沟通,容易受到道路及河流阻断的风险。
提取出生态廊道上生态流连通概率高的生态夹点共 41 个。对生态廊道上的高阻力值区域进行分析提
取“障碍点”共 44 个。基于生态廊道识别与生态夹点及障碍点判别结果,剔除重复区域,共提取生态
关键点 77 个。
8 应用生态学报

图4 汕头市生态源地、廊道与关键点
Fig.4 Ecological sources, corridors and key points of Shantou.

2.2 基于社会视角下的生态游憩服务重点区域
综合游憩相关的评价因子,本研究进一步细化汕头市生态游憩服务的重点区域,将生态游憩重要
性划分为 3 个等级(图 5)。1)游憩最值得关注的区域是汕头市的海岸线、多个内海湾与榕江两岸
的湿地滩涂,该类地区的面积仅为 33.78 km2,占比 1.6%。2)中等重要区域大体涵盖了供不应求的游
憩环境与较好及以上水平的游憩美学感知格局,说明仍需要关注建设用地聚集的城区和城镇,其游憩
服务需求高,同时,以牛田羊和练江两岸为主的湿地滩涂的游憩服务潜力同样值得挖掘。3)低重要
性的区域分布面积最广,面积占比 57.3%。涵盖了生态源地,主要分布在大南山、小北山、礐石山及
其附近耕地区域。

图5 游憩服务重点区域的空间分布
Fig.5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ecreation service key areas.

2.3 综合生态-社会视角的生态保护修复关键点识别与差异化规划策略
综合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视角下寻找的 77 个生态关键点和社会视角下所识别的高中低 3 种生态游
憩服务重要等级区域,判别不同生态游憩重要性等级的生态保护修复点,进一步识别修复点对应的主
要土地利用类型与分布区域,经考察典型样地后提出具体策略(图 6)。参考已有研究 [2,23] ,汕头市
生态修复关键点类型可划分为 3 类(图 7):1)复合型关键点,主要分布于河网密集的坑塘水面与
沿海滩涂区域,共计 10 处;2)连通型关键点,主要位于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区建设用地、居民点与
工厂混杂的村镇建设用地以及河流下游的湿地滩涂区域,共计 27 处;3)保护型修复关键点,主要位
于偏远的城镇地区、生态源地周边与废弃矿山点,共计 40 处。
简钰清等 广东省汕头市生态修复关键点识别与差异化规划 9

本研究选取 6 个样地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因地制宜提出相应的对策。
1)复合型修复关键点:“游憩拓展+渔业发展”的复合策略。该修复关键点是处于高等级游憩服务
的生态关键点。其存在如下难题:用地开发仅停留在原始渔业生产景观,尚未升级转化为生态游憩资
源;因养殖生产需求所建的水工建设用地影响了生态连通性;沿海资源的无序开发导致江海沿岸滩涂
群落结构单一,生态廊道断裂风险随之增加。因此,针对高级别修复点可以顺应生态本底就势改造成
观赏性景观,打造以渔村风情、渔港风光、海上游钓等为主要特色的沿海休憩渔业带,突出生态亮
点,为居民塑造滨水亲水绿色休闲空间;优化集约配置区域建设用地,增加滨水绿带等生态空间,逐
步消除生态断裂点以连接生态源地,营建高品质蓝绿空间;开展岸线生态保护修复,恢复沿岸滩涂湿
地,设置近岸动物栖息地,从而实现渔业生产、湿地等水域保持及休闲游憩的复合功能,加快实现广
东现代渔业与游憩服务相结合的高质量发展目标 [53]。
2)连通型修复关键点:“生态建设+廊道连通”的联动策略。由于城区内存在各类功能复杂的建设
用地,绿色基础设施不足,导致生态廊道上存在连通障碍;在村镇中工业厂房及村道房屋等用地则会
切断农田、河流坑塘与生态源地之间的联系。针对这种情况,中级别游憩服务修复关键点应以生态建
设为主。通过调整廊道当下景观组分结构、进行绿地修补及缝合等方式恢复其原有内部生境 [54],进一
步巩固水体、林地等自然基底,或开辟绿色公共空间,恢复原有生态连接功能;湿地滩涂区域的修复
主要采用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恢复湿地基底等技术手段,保持湿地与其他生态源地之间的廊道连通
性。
3)保护型修复关键点:“植被恢复+限制开发”的保护策略。保护型修复关键点是低级别游憩服务
的生态关键点,存在如下生态问题:由于地区建设开发的无序而导致生态空间破碎化发展;各级道路
网络由于贯穿于不同景观类型中,对生态过程有着差异性的干扰作用。因此,该类地区应着眼于生态
本底的保护,重点恢复自然植被结构,严格限制城市周边生态空间的侵占和破坏活动,维护生态功能
完整性和可持续性,而非以游憩开发为导向。此外,虽然汕头市已对矿山进行区域性恢复与治理,但
本研究仍识别出亟待治理的矿山,这类地区迫切需通过恢复植被、改良土壤等手段治理生态问题。应
完善生态环境空间管控体系,建立健全“三线一单”跟踪评估和监管机制,切实发挥生态保护红线、环
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底线约束作用,以响应《汕头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
五”规划》 [55]落地。

图 6 综合生态-社会视角的生态保护修复关键点识别与差异化规划策略路线
Fig.6 Identification of key points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and differentiated planning strategies from the ecological-social perspective.
10 应用生态学报

图 7 综合生态-社会视角的生态保护修复关键点分布及实地调研点
Fig.7 Distribution of key points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from an integrated eco -social perspective and field research sites.

3 结 论
本研究立足生态修复规划中的生态视角,推进了人居环境生态保护修复的生态-社会视角实践。
以广东省滨海城市汕头市为例,基于生态保护与社会游憩服务的综合效益,将国土空间规划中的生态
廊道与关键点和生态游憩服务重点区域相结合,识别出汕头市不同生态游憩重要性等级下的关键生态
修复关键点,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提供了新思路。
与以往研究不同,本研究将汕头市已发布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和《草案》 [27]纳入
到生态源地识别中。从本研究第一模块中就保障了生态源地选取的全面性,避免了以往研究仅注重现
状的单一生态用地而忽视了未来发展的动态性与政策导向性。在第二模块中,创新性地结合汕头市特
有的滨海游憩资源和当地居民的美学景观偏向,构建了生态游憩服务评价体系并进行重点区域分析,
拓展了原有《草案》 [27]生态修复专题中的专项研究。第三模块将生态保护与游憩服务进行有机统一和
衔接,最终将生态修复落实到具体的空间单元中,明确了不同游憩服务等级情况下生态关键点的生态
修复对策,以期提升研究成果的有效性与实践性。本研究为城市人居环境中的生态保护修复规划提供
了综合生态与社会的分析路径,能够促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的可落实性以及综合效益最大化。
本 研 究 仍 存 在 一 些 局 限 性 。 生 态 廊 道 构 建 中 需 进 一 步 考 虑 汕 头 市 特 有 的 白 鹭 ( Mammillaria
albiflora)、白鹤(Grus leucogeranus)等物种迁徙的过程;本研究团队虽然已通过实地问卷调研确定
了当地居民的游憩美学景观偏向,但游憩服务价值当量仍需根据汕头市统计资料、已有研究文献等进
行整体修正;此外,本研究考虑了生态保护与社会游憩服务的综合效益,但社会游憩服务涉及多方面
因素,因此,如何根据汕头市及其区县情况,权衡好游憩服务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的关系,避免产生
过度开发或利用不充分等问题,仍需要大量学术研究和规划实践探讨。
责任编委 濮励杰
责任编辑 杨 弘
参考文献
[1] Liu Y, Huang B, Guo HD, et al. A big data approach to assess progress towa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for cities of varying sizes. 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 2023, 4: 66
[2] 傅微, 俞孔坚.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城市大规模绿化方法——北京百万亩平原生态造林. 城市规划, 2018, 42(12): 125-131
[3] 王志芳, 高世昌, 苗利梅, 等.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范式研究. 中国土地科学, 2020, 34(3): 1-8
[4] 程 可 欣 , 王 志 芳 , 唐 瑜 聪 . 国 土 空 间 尺 度 下 生 态 修 复 空 间 优 先 级 与 策 略 探 究 — — 以 矿 山 用 地 为 例 . 风 景 园 林 , 2021 , 28
(12): 10-15
[5] 张远景, 刘嘉博, 朱逊, 等.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视角下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路径 ——以鹤岗市中心城区为例. 规划师, 2022,
38(2): 95-101
[6] 肖华斌, 安淇, 盛硕, 等. 基于生态风险空间识别的城市山体生态修复与分类保护策略研究 ——以济南市西部新城为例. 中国
园林, 2020, 36(7): 43-47
简钰清等 广东省汕头市生态修复关键点识别与差异化规划 11

[7] 李 晓 晖 , 萧 敬 豪 , 王 建 军 , 等 . 面 向 生 态 修 复 的 自 然 资 源 资 产 评 估 与 应 用 研 究 — — 以 广 州 市 为 例 . 生 态 学 报 , 2022, 42
(3): 1192-1202
[8] 罗 巧 灵 , 马 杰 , 郑 振 华 , 等 . 国 土 空 间 规 划 背 景 下 市 县 生 态 保 护 重 要 性 评 价 实 践 探 索 — — 以 武 汉 市 江 夏 区 为 例 . 中 国 园 林 ,
2022, 38(6): 97-102
[9] 陈弘, 姚悦思, 李鑫. “城市绿地生态修复”模式探索与思考——以丽水市城市绿地生态修复专项规划为例 . 中国园林, 2020,
36(增刊 2): 63-66
[10] Pueyo-Ros J, Garcia X, Ribas A, et al.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a coastal wetland at a mass tourism destination. Will the recreational value
increase or decrease? Ecological Economics, 2018, 148: 1-14
[11] de Bell S, Graham H, White PC. Evaluating dual ecological and well -being benefits from an urban restoration project. Sustainability, 2020,
12: 695
[12] Jellinek S, Wilson KA, Hagger V, et al. Integrating diverse social and ecological motivations to achieve landsc ape restoration.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18, 56: 246-252
[13] 彭建, 赵会娟, 刘焱序, 等.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进展与展望. 地理研究, 2017, 36(3): 407-419
[14] 吴 健 生 , 马 洪 坤 , 彭 建 . 基 于 “ 功 能 节 点 -关 键 廊 道 ” 的 城 市 生 态 安 全 格 局 构 建 — — 以 深 圳 市 为 例 . 地 理 科 学 进 展 , 2018,
37(12): 1663-1671
[15] 韦宝婧, 苏杰, 胡希军, 等. 基于“HY-LM”的生态廊道与生态节点综合识别研究. 生态学报, 2022, 42(7):2995-3009
[16] 王志芳, 康佳, 徐敏, 等. 北京公园用户类型刻画. 风景园林, 2021, 28(9): 96-102
[17] Wang ZF, Jian YQ, Huang ZB, et al. Transforming research on recreational ecosystem services into applications and governance. Land,
2023, 12: 509
[18] 张 云 路 , 徐 拾 佳 , 韩 若 楠 , 等 . 基 于 山 地 特 征 的 城 市 山 地 公 园 游 憩 服 务 能 力 评 价 与 优 化 — — 以 承 德 市 为 例 . 中 国 园 林 ,
2020, 36(12): 19-23
[19] 黄铎, 易芳蓉, 汪思哲, 等. 国土空间规划中蓝绿空间模式与指标体系研究. 城市规划, 2022, 46(1): 18-31
[20] 陈 璐 瑶 , 谭 少 华 , 杨 春 , 等 . 感 知 价 值 视 角 下 的 城 市 绿 道 环 境 游 憩 满 意 度 评 价 — — 以 重 庆 市 九 龙 坡 绿 道 为 例 . 中 国 园 林 ,
2022, 38(1): 76-81
[21] 傅伯杰.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亟待把握的几个要点.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1, 36(1): 64-69
[22] 彭建, 李冰, 董建权, 等. 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基本逻辑. 中国土地科学, 2020, 34(5): 18-26
[23] 广东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 2020 广东统计年.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0
[24] 张敏, 车先丽 , 彭逸生, 等 . 广东雷州湾 和汕头沿海湿地 越冬水鸟多样性 . 生态与农村 环境学报 , 2020, 36(5): 553-
559
[25] 陈昭, 王红扬. 中国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转型——结合汕头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探讨. 城市规划, 2020, 44(5): 9-18
[26] 广 东 省 自 然 资 源 厅 . 广 东 省 国 土 空 间 生 态 修 复 规 划 ( 2021 — 2035 年 ) [EB/OL] . ( 2023-05-15 ) [2023-08-20] . http :
//nr.gd.gov.cn/zwgknew/tzgg/tz/content/post_4180637.html
[27] 汕 头 市 自 然 资 源 局 . 汕 头 市 国 土 空 间 总 体 规 划 ( 2020 — 2035 年 ) 草 案 [EB/OL] . ( 2023-04-09 ) [2023-08-20] . http :
//www.haojiang.gov.cn/gkmlpt/content/2/2047/post_2047439.html#158
[28] 广 东 省 人 民 政 府 . 广 东 省 “ 三 线 一 单 ” 生 态 环 境 分 区 管 控 方 案 [EB/OL] . ( 2021-01-05 ) [2023-08-20] . http :
//www.gd.gov.cn/zwgk/wjk/qbwj/yf/content/post_3166422.html
[29] 广 东 省 自 然 资 源 厅 , 广 东 省 林 业 局 . 广 东 省 红 树 林 生 态 修 复 技 术 指 南 [EB/OL] . ( 2022-01 ) [2023-08-20] . https :
//www.szhb.org/wp-content/uploads/2022/04/22041307.pdf
[30] 潘卫涛, 岳邦瑞, 姚龙杰, 等. 耦合风险与服务的市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陕西省咸阳市为例. 应用生态学报, 2023, 34(1): 178-
186
[31] 王浩, 马星 , 杜勇.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的广东省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生态学报, 2021, 41(5): 1705-
1715
[32] 郑鑫, 王甫园, 王开泳. 游憩导向下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理论与模式 .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8): 1923-1936
[33] 许峰, 尹海伟, 孔繁花, 等. 基于 MSPA 与最小路径方法的巴中西部新城生态网络构. 生态学报, 2015, 35(19): 6425-
6434
[34] 王玉莹, 沈春竹, 金晓斌, 等. 基于 MSPA 和 MCR 模型的江苏省生态网络构建与优化. 生态科学, 2019, 38(2): 138-
145
[35] 潘越, 龚健, 杨建新, 等. 基于生态重要性和 MSPA 核心区连通性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桂江流域为例. 中国土地科学,
2022, 36(4): 86-95
[36] 高梦雯, 胡业翠, 李向, 等.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和环境敏感性的喀斯特山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以广西河池为例. 生
态学报, 2021, 41(7): 2596-2608
[37] 戴璐, 刘耀彬, 黄开忠. 基于 MCR 模型和 DO 指数的九江滨水城市生态安全网络构建. 地理学报, 2020, 75(11): 2459-
2474
[38] 胡其玉, 陈松林.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厦漳泉地区生态网络空间优化. 自然资源学报, 2021, 36(2): 342-355
[39] 马远, 李锋, 杨锐. 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与调控对策. 中国园林, 2021, 37(5): 6-13
[40] 赵宇豪, 罗宇航, 易腾云, 等.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的 深圳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应用生态学报, 2022, 33(9): 2475-
2484
[41] 李 胜 鹏 , 柳 建 玲 , 林 津 , 等 . 基 于 1980—2018 年 土 地 利 用 变 化 的 福 建 省 生 境 质 量 时 空 演 变 .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 2020, 31
(12): 4080-4090
[42] 倪庆琳, 侯湖平, 丁忠义, 等 .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识别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以徐州市贾汪区为例.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
(1): 204-216
[43] 吴 健 生 , 罗 可 雨 , 马 洪 坤 , 等 . 基 于 生 态 系 统 服 务 与 引 力 模 型 的 珠 三 角 生 态 安 全 与 修 复 格 局 研 究 . 生 态 学 报 , 2020, 40
(23): 8417-8429
[44]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国家园林城市申报与评选管理办法的通知 [EB/OL]. (2022-01-
12 应用生态学报

06) [2022-01-06].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1/14/content_5668177.htm.


[45] 仝 德 , 孙 裔 煜 , 谢 苗 苗 . 基 于 改 进 高 斯 两 步 移 动 搜 索 法 的 深 圳 市 公 园 绿 地 可 达 性 评 价 . 地 理 科 学 进 展 , 2021, 40( 7) :
1113-1126
[46] 陶芹, 陶宇, 欧维新. 长三角地区休闲游憩服务供需关系研究. 生态学报, 2021, 41(5): 1777-1785
[47] 张琪, 谢双玉, 王晓芳, 等. 基于空间句法的武汉市旅游景点可达性评价. 经济地理, 2015, 35(8): 200-208
[48] 徐丽芬, 许学工, 罗涛, 等. 基于土地利用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修订方法 : 以渤海湾沿岸为例. 地理研究, 2012, 31
(10): 1775-1784
[49] 谢 高 地 , 张 彩 霞 , 张 雷 明 , 等 . 基 于 单 位 面 积 价 值 当 量 因 子 的 生 态 系 统 服 务 价 值 化 方 法 改 进 . 自 然 资 源 学 报 , 2015, 30
(8): 1243-1254
[50] 伍博炜, 王远, 王强, 等. 福建省生态环境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关系及驱动机制. 生态学报, 2022, 42(20): 8238-8253
[51] 孙琨, 钟林生 , 张爱平, 等 . 城市生态游 憩空间休闲价值 对比分析 ——以 常熟市为例 . 地理研究, 2016, 35(2): 256-
270
[52] Tokunaga K, Sugino H, Nomura H, et al. Norms and the willingness to pay for coastal ecosystem restoration: A case of the Tokyo Bay
intertidal flats. Ecological Economics, 2020, 169: 106423
[53] 广 东 省 人 民 政 府 . 广 东 省 人 民 政 府 办 公 厅 关 于 加 快 推 进 现 代 渔 业 高 质 量 发 展 的 意 见 [EB/OL] . ( 2022-05-26 ) [2022-05-
26]. http://www.gd.gov.cn/zwgk/wjk/qbwj/yfb/content/post_3938173.html
[54] 吴榛, 张凯云, 王浩. 城市扩张情景模拟下绿地生态网络构建与优化研究——以南京市部分区域为例. 中国园林, 2022, 38(4): 56-61
[55] 汕 头 市 人 民 政 府 . 《 汕 头 市 生 态 环 境 保 护 “ 十 四 五 ” 规 划 》 解 读 [EB/OL] . ( 2022-05-30 ) [2022-05-30] . https :
//www.shantou.gov.cn/cnst/jdhy/zcjd/content/post_2069528.html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