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2

只有相互依存;没有独立存在

只有相似相续;没有常一不变
只有能诠名言;没有所诠实义
只有离言空性;没有丝毫法生
《维摩诘经》导读 007

佛陀的一位比丘大弟子舍利弗有这样的疑虑,既然心净则佛土净,那释迦佛是在秽土成佛岂
不是因为佛陀在因地做菩萨的时候心不净?佛陀回答舍利弗的这个疑虑,佛陀说:眾生罪故,不見
如來佛土嚴淨,非如來咎是你众生的心不净,所以众生才见不到佛陀的净土而且佛陀神通为大家
显示了释迦佛净土的庄严.看下边经文當佛現此國土嚴淨之時就是释迦佛现神通给大家显现释
迦佛国土的庄严清净佛土的时候寶積所將五百長者子皆得無生法忍大家注意在前边的经文有
所交代,就是宝积和他在一起的五百位长者子是发了菩提心的,是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
因此,发菩提心的听众在佛陀示现佛土庄严国土之时,他们一下子就证得了无生法忍,无生法忍
我们在《金刚经》课程当中做过充分讨论了,也就是证得了我们这个凡夫境界的这个世界根
本无生,压根就没产生,证得无生法忍。这是佛陀示现国土严净得到的第一个结果,大家看
下边经文,就是第二个结果那八萬四千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那么宝积和五百位长
者子在过去依然发了菩提心的他们证得了无生法忍,那么过去还没有发菩提心的就在佛陀示
现国土严净之时,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发菩提心了。这是佛陀以神通示现国土严净
之时,这个大乘根性的弟子所获得的俩个方面的成就。看下边的经文佛攝神足就是佛陀收回了
他的神变这个神通於是世界還復如故;这个世界又恢复到我们凡夫见到的这样一个样子。大家
接着看求聲聞乘三萬二千天及人,知有為法皆悉無常,遠塵離垢,得法眼淨前面讲了那些大乘根
性的众生发菩提心的证了无生法忍,没有发菩提心的生起了菩提心,那么求声闻乘者就是小
乘根性的人他们并不想发菩提心,他们只是寻求自我解脱,那么这样的众生三万二千天及人,
就是与佛陀这个神通的示现他们知道了一切的有为法就是凡夫境界的一切存在的事物皆悉无
常,都是无常的。因此,他们远尘离垢,得法眼净,什么叫法眼净?声闻乘也就是小乘佛教的
法眼净是见四谛法证初果,也就是证得了小乘佛教修行的第一重果位——小乘佛教的见道位
就是《金刚经》里说的须陀洹果。这是生不起菩提心只生起出离心,苛求寻求自我解脱的小
乘的修行者获得的第一个结果。看下边经文八千比丘,不受諸法,漏盡意解。还有八千位比丘不
受诸法就是不再直受这世间的一切法,而且漏尽意解:漏,āsrava,就是烦恼,漏尽就是不
再受烦恼;意解,意:就是 citta,是心,解:是 vimukti,解脱,就是内心得到了解脱;不再
受烦恼的束缚内心得到了解脱,那么漏尽意解是什么境界?是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的果位—
—四果,阿罗汉的境界。所以总结下,佛陀这一次示现庄严有四类人获得了利益,前俩类是
大乘根性的;发菩提心的,证得了无生法忍,没发菩提心的发了菩提心,小乘根性的有证得
了初果——须陀洹果,还有八千比丘因此证得了阿罗汉果。好的,《维摩诘经》的第一品我们
学习完了。这第一品在我们汉传佛教的传承当中我们认为这是序分,也是就《维摩诘经》的
序言的部分,大家看这第一品结束了,而《维摩诘经》里的那个主角维摩诘居士还没有出现。
那下面开始学习《维摩诘经》的第二品(方便品第二),从第二品开始我们汉传佛教的传承
认为那就是这部经的正宗分,也就是进入了这部经的正式的核心的内容。大家看经文爾時毘
耶離大城中有長者,名維摩詰好~《维摩诘经》的主角出现了。也就是在这座毘耶離大城当中
有一位长者我们前面讨论过了长者并不是指岁数大,长者其实指富商,很具有财富的人,那
么他的名字叫做维摩诘。显然维摩诘很有钱,很富有。下边一大段都是对《维摩诘经》的主
角维摩诘居士的一段赞叹.描述。看经文.说这位维摩诘居士已曾供養無量諸佛也就是维摩诘居
士在他过去多生累劫的相似相续的过程当中他已经供养过无量诸佛了深植善本也就是那个善
心已经深深的直入在内心得無生忍早已证得了无生法忍辯才無礙,遊戲神通维摩诘居士的这个
口才是非常好的,辩才很高。我们读后面的《维摩诘经》你就会发现这一点,游戏神通那么
在我们这个世间游戏显现神通逮諸總持逮:获得的意思,已经获得了 ta ra ni 总持獲無所畏已
经获得了无所畏惧降魔勞怨魔:就是种种的魔杖,能够降服种种的魔杖,劳怨:实际这个词
1
只有相互依存;没有独立存在
只有相似相续;没有常一不变
只有能诠名言;没有所诠实义
只有离言空性;没有丝毫法生
就是见解上对立者,实际上通常也就是外道,能够降服外道入深法門进入深深的佛教的法门
善於智度智:般若,大乘六度的第六度般若度通達方便,大願成就通达了度化众生的种种方便
善巧,发大心,发大愿成就众生而且明了眾生心之所趣也就是他非常清楚众生心的趋向又能
分別諸根利鈍他还能分别出众生的根性的利与顿久於佛道,心已純淑在佛法修行的这个历程当
中已经很久很久了,他的心已经纯淑,这个“淑”,在玄奘译本把它译成熟,纯熟決定大乘也
就是维摩诘居士对于大乘佛法的见地已经不退转,决定大乘諸有所作, 能善思量他所做的一
切都能够很好的思量住佛威儀,心大如海维摩诘居士安住于佛陀那样的威仪之中,心大的像海一
般,因为是大乘佛教的修行者是发了菩提心的諸佛咨嗟!弟子、釋、 梵、世主所敬。受到诸佛
的赞叹,佛陀的弟子们帝释天,梵天王,还要护世的四天王等等都非常的恭敬他。欲度人故,
以善方便,居毘耶離。那这位维摩诘居士为什么住在毘耶離城呢?就是为了度众生的方便。下
面继续赞叹维摩诘居士说他資財無量,攝諸貧民我们前面讲他既然是长者,说明很富有资材无
量,但是他并不是守财奴,这个钱财都是自己的,他摄诸贫民就是他以他巨大的财富帮助,
来收摄贫困无助的众生。就是乐于布施奉戒清淨,攝諸毀禁他自己持戒非常清净而且以此收摄
那些个毁禁者,就是那些个犯戒的人,这是讲维摩诘居士的持戒以忍調行,攝諸恚怒他用忍来
调伏自己的行为这是修忍辱,以此来收摄那些个内心充满了愤怒与憎恨的人以大精進,攝諸懈
怠这就是精进,也就是维摩诘居士在修行弘传佛陀教法都是非常努力的,以此做为榜样他去
收摄懈怠、懒惰的众生一心禪寂,攝諸亂意自己修行禅定安住于正念静定之中,那么以此去摄
受那些心意散乱的众生,这是禅定以決定慧,攝諸無智。这就是般若,就是智慧.以自己坚定的
大乘佛法的般若智慧来去收摄那些个没有智慧的众生,那么大家看这段经文,这段经文就是
赞叹维摩诘居士修大乘的六度,也就是不仅他自己修行六度,而且以自己修行的六度的功德
来摄受众生来修行六度。看下边的经文,继续赞叹维摩诘居士说雖為白衣,奉持沙門清淨律行
这里的白衣:就是指在家人的形态,也就是出家人,比丘都是染色的袈裟,那么在家居士的
服饰佛教就叫做白衣所以雖處居家虽然没有出家现比丘相,只示现在家居士的相,但他奉持
着出家人,沙门 su ra men 就是出家人的那种清净的律行。雖處居家,不著三界虽然过着家庭
的生活,但他的心不执著于欲界,色界,无色界也就是不执著于我们这个凡夫的世界示有妻
子,常修梵行他示现出有妻,“子”,在这里指孩子,儿子,就是虽然他示现出有妻子,有孩子,
但是他常行的是梵行,是清净的心。現有眷屬,常樂遠離眷属就是随从,服侍他的人,虽然他
有很多眷属但是他总是远离他们而独处。雖服寶飾,而以相好嚴身虽然他的着装镶嵌了很多宝
物,虽然他的穿着满华丽,但是他是以自己的这种修行所获得的福德上的自身身体的相好来
庄严自己的身体雖復飲食,而以禪悅為味虽然为了在世间度化众生示现这样一个众生,示现这
样一个肉身他要吃饭,肯定也要吃饭,但是以禅定的喜悦为自己心中真正渴望的味道若至博
弈戲處,輒以度人博弈戲處:就是赌场说维摩诘居士有时候去赌场,但是輒以度人他总是为了
度人而去的受諸異道,不毀正信这里的受:就是学习,异道:不同的道,在这里指的是佛教之
外的那些思想体系,通常我们说外道。所以维摩诘居士也是学习外道的思想,但是学归学,
他从不毁坏自己对佛陀的真正的信仰,对佛教的信仰雖明世典,常樂佛法这里的明:就是是通
晓的意思,世典:世间的经典。佛教认为自己是出世间的学问,所以佛教的经典都是出世间
的经典,那世典就是佛教之外的那些个从佛教看来并不能让众生获得究竟解脱的那些经典,
所以维摩诘居士也通晓世间的这些种种的学术经典,但是常乐佛法,他内心还是始终热爱弘
传佛法的教法一切見敬,為供養中最。也就是维摩诘居士出现在种种的场合的时候,一切见到
他的众生都是非常的尊敬他,维摩诘居士是受到人们最尊敬的人。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