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隐喻的认知构建 - 认知 喻对西方主流哲学思想的挑战 - 柳超健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6

第 35 卷 第 1 期 湖 州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Vo

l.35 No. 1
2013 年 2 月 J
our
nalo
fHu zhouTe
ache
rsCo
llege Feb.,
2013

概念隐喻的认知构建

——— 认知隐喻对西方主流哲学思想的挑战

柳超健
(浙江传媒学院 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摘 要:美国认知语言学家 Ge
orgeLako
ff & Ma
rkJ on 于 1980 年首次提出了概 念 隐 喻 理 论 和 认 知 语 言
ohns
学的哲学基础,在哲学界和语言学界引起了巨大的 反 响。 从 概 念 隐 喻 的 认 知 体 系 及 其 对 客 观 主 义 和 主 观 主 义 等
西方主流哲学思想的挑战两个方面,剖析该理论的主 要 思 想 及 存 在 问 题、讨 论 其 修 正 情 况 与 最 新 发 展,并 系 统 地
阐释隐喻的认知观。
关键词:概念隐喻;认知构建;客观主义;主观主义
中图分类号:
H0-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1734(
2013)
01-0083-06

1980 年美国认知语言学家 Geo


rgeLako
f rkJohnson(下称 L&J)在其合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
f& Ma
喻》(Me
tapho
r veBy )中首次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和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该理论选取大量简
sWeLi
单的日常语言作为研究语料,以新经验主义(
expe
rien
tia
lism)作 为 认 知 语 言 学 的 哲 学 基 础,首 次 将 隐 喻 纳
入人的概念系统、行为活动、思维方式、认知手段等非语言层面对其进行全面 细 致 的 考 察,提 出 了“隐 喻 是
思维的问题”等诸多革命性的观点,在认知语言学界掀起了一场“隐喻革命”,实现 了 隐 喻 从 修 辞 学 研 究 到
认知科学研究的飞跃。若单论其创新性、前沿性及影响力,该理论无疑是认知语言学的开山之作。为了从
更加宏观的角度把握概念隐喻理论和与之相关的跨学科研究成果 ,本文拟从概 念 隐 喻 的 认 知 体 系 及 其 对
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等西方主流哲学思想的挑战两个方面对该理论进行剖析 与 研 究 ,概 述 概 念 隐 喻 理 论
的主要思想、存在问题、修正情况及其最新的理论发展成果,旨在更全面 地 了 解 语 言、认 知、现 实 之 间 的 内
在关系。

一 、概念隐喻的认知体系

传统语言学将隐喻视为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用一个或多个独立于常 规 意 义 的 词 或 词 组 来 表 达 概 念
间“相似性”的方法,是日常语言迥异的表现,并且能够独立于人的思想和 行 为 而 存 在。 所 以,隐 喻 充 其 量
只能是修辞学、文学或文体学研究的 对 象。L&J 则 认 为 隐 喻 普 遍 存 在 于 我 们 的 日 常 生 活 中,不 仅 存 在 于
语言中,而且 存 在 于 我 们 的 思 维 和 行 为 中。 人 类 赖 以 思 考 和 行 为 的 概 念 系 统,在 本 质 上 也 是 隐 喻 性
的。[1](P1)因此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是人类用于构建和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推理的主要机
制。隐喻的本质在于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即隐喻通常是将 内 部 结 构 高 度 组 织 的 具 体 的
概念域映射至无高度组织的内部结构或结构相对抽象的概念域上 ,使大量抽象思维成为可能,从而建立起
跨域之间的联系。此外,隐喻在不同的文化群体中又能成为一个系统的、连 贯 的 整 体,即 概 念 隐 喻 的 认 知
体系,它在人类对世界进行概念化和范畴化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

* 收稿日期:
2012-12-19
基金项目:浙江传媒学院校级课题“概念隐喻的认知构建”( 018)研究成果。
ZC11XJ
作者简介:柳超健,硕士,助教,从事认知语言学研究。
84 湖 州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第 35 卷

(一)隐喻的非语言层面
[ ](
L&J2 认为,认知科学的核心任务应该是研究人类概念系统的本质。 概念隐喻虽然具有普遍
P195-208)

性,但人类的概念系统是不易察觉的,这是因为人们日常的思考及行为活动是在不知不觉中遵循某种规则
的,至于这些规则呈现的状态人们却无法察觉。既然言语交际是在相同背景的概念系统下进行的,人们就
可以透过语言的视窗来挖掘概念系统的本质。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利用隐喻 性 言 语 表 达 来 研 究 隐 喻 性 概
念本质,从而理解我们行为活动的隐喻性本质。以概念“争辩”和概念隐喻“争辩是 战 争”为 例 就 可 以 说 明
“概念是隐喻性的”以及“概念是如何构建日常活动的”。比如:
例 1:
Idemo
lishedh
isa
r t.(我推翻了他的论证)
gumen
例 2:
Heatt
ackedever
y weakpointi
n mya
r t.(他攻击我论据中的每一个弱点)
gumen
例 3:
Yourcl
aimsareinde
fens
ibe.(你的主张不堪一击)

很明显,概念“争辩”部分是由概念“战争”构建的。在整个过程中虽无肉体实战,却有言辞之争。人们
理解“争辩”必须建立在部分理解“战争”的基础之上。于是,有关“战争”的概念就用 于 理 解“争 辩”,如,攻
击、推翻、不堪一击等。从这个意义上看,“争辩是战争”这个概念隐喻部分决定了“争 辩”的“成 型”以 及 人
们对“争辩”的认识和理解,它是我们在自身所处的文化环境中赖以生存的概念隐喻之一,也正是这个概念
隐喻构建了我们在争辩中所表现的行为。因此,隐喻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 去 部 分 地 理 解 和 体 验 另 一 种
事物。但这并不意味着某一种事物是另一种事物的子范畴,比如“争辩”不是“战争”的一个子范畴,它只是
在构建“辩论”时部分以“战争”为基础。
(二)隐喻的类属
[ ](
L&J2 认为,概念系统在本质上是隐喻的,它包括隐喻概念,也包括非隐喻性概念。非隐喻性
P195-208)

概念指的是那些直接来源于经验结构并且能够依赖自身进行表征的概念 ,至少 包 括 空 间 定 向(如 上 - 下、


内 - 外、近 - 远、前 - 后等)、身体经验中的本体性定向(如实体、物质、容器、人 等)以 及 结 构 性 经 验 和 活 动
(如吃、移动、将物体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等)。而隐喻概念的理解 和 建 构 需 要 借 助 其 它 概 念,这
就涉及借助一种截然不同类别的物体或经验对另一类物体或经验进行概 念 化 。 与 非 隐 喻 性 概 念 相 比,概
念隐喻也可分为以下三类:
结构性隐喻是用一种经验的结构去建构另一种经验的结构 ,使后者可 按 照 前 者 的 结 构 来 系 统 地 加 以
理解。如在“争辩是战争”中,概念“争辩”总是遵循着一些模式:某些行为具有“争 辩”的 典 型 性,而 某 些 行
为不属于这个范畴。借助“战争”来构建“争辩”的同时也系统地影响了“争辩”的形式和人们谈论“争辩”的
方式,这些影响构成了“争辩”的“战争”层面。在这一层面,人们会攻击对方的观点、护卫自己的立场、制定
策略等等。同时,谈论这一层面的语言也是以这样的方式成系统性的。
方位性隐喻是运用诸如上 - 下、内 - 外、前 - 后、远近、中心 - 边缘等表达空间的概念来组织和构建另
一概念系统的,这与我们的身体构造、行为方式 密 切 相 关。L&J[1](P49)用 大 量 的 语 言 事 实 证 明 人 类 大 多 数
概念隐喻是参照空间方位概念构建的事实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其物质和社会文化经验基础,是根植于人类
身体和文化经验的。由于身体经验基础的选择与其所处的文化环境具有连 贯 性,区 分 身 体 经 验 和 文 化 经
验很难达到泾渭分明的程度。
此外,人类对物质和实体的经验为理解提供了更加广泛的基础,所以对概念的理解不只局限于依靠方
位关系。人类得益于这种能力,可以借助关于物质和实体的概念结构来理解和体验他们的经验,这就是本
体性隐喻。把经验视为实体或物质,通过后者来理解前者,就可对经 验 做 出 相 应 的 描 述,如 指 称、量 化、分
类等,使原来抽象的概念具有物质和实体的特性。
(三)概念隐喻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L&J在研究隐喻时发现概念 隐 喻 是 有 层 次 的、成 系 统 的。 单 个 概 念 隐 喻 可 以 衍 生 出 多 个 隐 喻 表 达
式,这是因为隐喻的映射涉及多维结构,并且能够组织并构成一个经验完形,使 得 隐 喻 之 间 的 映 射 具 有 系
统的对应关系。由于隐喻概念是成系统的,那么用以组织和构建此类概念的语言也是成系统的,所以就可
第1期 柳超健:概念隐喻的认知构建 85

以借助隐喻语言的系统性来研究隐喻概念的系统性。此外,他们发现概念隐 喻 之 间 可 以 通 过 蕴 含 关 系 将
似乎毫无关联的隐喻语言构成一个整体连贯的系统。如,“时间是金钱”、“时间是有 限 资 源”和“时 间 是 有
价值的商品”。这三个概念隐喻就形成一个以次范畴为基础的单一系统。在我们所处的文化环境中,金钱
是有限资源,而有限资源是有价值的商品,这些次范畴就描述了隐喻之 间 的 蕴 含 关 系。 所 以,隐 喻 蕴 含 不
仅能描述隐喻概念的系统性,又能对这些相应的概念隐喻表达式的系统性做出描述。
由于概念隐喻具有连贯性,多个概念隐喻通过它们之间共享的隐喻蕴含,不但能使概念隐喻具有连贯
性,而且也能使其隐喻语言表达式具有连贯性。[14]虽然单个概念隐喻无法构建一个完整的概念,也无法对
概念的多维结构进行全局性的理解,但是若将各个概念隐喻结合起来就能对概 念 有 一 个 整 体 的 连 贯 性 理
解。
(四)隐喻与文化的一致性
L&J1
[ ](
认为文化中最基本的价值观念,与此文化 中 最 基 本 的 概 念 隐 喻 结 构 相 一 致。 比 如,我 们 社
P22)

会文化中的某些价值观与上 - 下空间隐喻一致。如:

mor
eisbe
ttr”与“
e mor
eisup”,“ sup”相一致;
goodi

thef
utur
ewi
llbebe
ttr”与“
e thef
utur
eisup”,“ sup”相一致。
goodi
这些价值观是根植于我们文化中,且与我们目前体验的空间隐喻 相 一 致。 这 说 明 我 们 的 价 值 观 并 非
孤立存在,而必须与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概念形成连贯的系统,但这并不是说所有的文化价值都必须与现
存的隐喻概念系统保持一致,而是只有那些存在并且深植人心的文化价值才与隐喻系统相一致。
上述价值观念在我们文化中普遍存在且平等,但这是一种理想的 状 态。 其 实 各 种 事 物 之 间 通 常 并 不
平等,不同价值观念之间时常发生冲突,所以导致价值观念与隐喻结构有时也有矛盾和冲突。L&J认为,
在某一社会文化中,文化有主次之分,虽然它们有共同的基本价值观念,但是 矛 盾 和 冲 突 的 出 现 是 由 于 不
同的次文化给予基本的主流文化优先权的缘故。比如,“
mor
eisup”似乎永远高 于“ sup”而 享 有 最
goodi
高优先权,这是因为它具有最鲜明的物质基础。所以,总的来说,哪种价值观被赋予优先地位,部分属说话
人所处的次文化问题,部分属个人价值观问题。主流文化中的各种次文化共享基本价值观,但在处理优先
地位时则有变。

二 、概念隐喻理论体系对西方主流哲学思想的挑战

概念隐喻理论以系统坚实的认知构建体系为支撑,以新经验主义作为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认为隐
喻是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对西方语言哲学中的主流思想提出了挑战,彻底动摇了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思
想的根基。
(一)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的缺陷
客观主义源自经验论、唯理论,在西方哲学中从前苏格拉底时代一 直 到 上 世 纪 始 终 占 统 治 地 位,对 科
学、法律、语言学等学科影响深远,是第一代认知科学的哲学基础;客观主义要求语言必须具有十分精确的
表征功能和再现功能,人们可透过语言的意义精确地了解世界。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人们追求的是语言
与客观世界的一致性和语言表达的精确性,语言被视为能够客观的反映和再现世界的工具。[3](P53-54)
主观主义认为世界是主观的;人类 依 赖 感 觉 和 直 觉 认 知 世 界;感 觉、审 美 意 识、道 德 实 践 都 是 纯 主 观
的,毫无理性与客观可言;艺术与诗歌能够超越理性 和客观,能使我们更 加 接 近 感 觉 与 直 觉 的 真 实 性。 想
象的语言特别是隐喻必须表达人类经验中最独特的、对个人而言最重要的方面。
L&J认为这两种哲学观的缺陷在于 都 缺 乏 人 类 与 世 界 互 动 中 用 于 理 解 世 界 的 方 式。 客 观 主 义 忽 略
了理解与获得真理必须与人类的文化 概 念 系 统 相 关 且 不 可 能 在 绝 对 或 中 性 的 概 念 系 统 中 被 概 念 化 的 事
实,也忽略了人类概念系统在本质上是隐喻性的,这个过程涉及借助一种事 物 对 另 一 事 物 想 象 理 解;主 观
主义忽略了理解是基于我们在自然和文化环境中的成功运作而独自获得的概 念 系 统 ,也 忽 略 了 隐 喻 理 解
86 湖 州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第 35 卷

涉及隐喻蕴含(理性的一种想象形式)的事实。
(二)新经验主义认知观
在批判以上哲学观点的基础上,
L&J 提出不 存在绝对的客观,也不存在脱离客观世界而存在的纯 主
观直觉,只有对某一文化的概念系统而言的相对客观性。他们既不接受客观主义的绝对真理观,也不接受
主观主义获得真理的方式,而是提出了认知语言学的 哲学基 础———新 经 验 主 义。 新 经 验 主 义 不 同 于 哲 学
史上早期的经验主义(
emp
iri
cism),其经验不是被动的印在“白纸”上的感知印象,而是指人的身体构造与
外部世界互动的基本感觉和再此基础上形成的有意义的范畴结构和意象图式 。[4](P33)
e)认为新经验主义认知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Lako
ff5 (Pr
efa

思维是不能脱离形体的。组织我们概念系统的结构来源于身 体 经 验,并 由 此 产 生 意 义。 概 念 系 统 的
核心以人的感知、身体运动、物质和社会的经验为基础,对概念进行组织和构建;思维具有想象性。不是来
源于经验的概念运用隐喻、转喻、意象图式等超越对外部世界的直接再现和表征。正是这种想象力产生了
“抽象”的概念;语言符号不是对应于客观的外部世界,而是与认知参与下形成的概念相一致。意义与推理
也是基于以上概念结构与认知模式;思维具有完形特性,因此不是由原 子 构 成 的。 概 念 具 有 整 体 结 构,远
远大于将概念的“砖块”整合在一起。
新经验主义承认客观存在的现实性,但认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是来源于与外在实体的对应,而是来
自对现实世界的经验。语言是人类一般认知活动的结果,其结构与功能是人类经验的产物,与客观世界之
间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语言的中介是人类经验所驱使的人类概念。所以,语言能力不是独立于其它认知
能力和知识的一个自主的形式系统,而是认知机制的一部分。句法也不是自主的、任意的,而是由认知、语
义、语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此外,新经验主义特别注重隐喻对人类 认 知 体 系 和 语 言 形 成 的 作 用,因
为隐喻将理性和想象力结合起来。理性涉及范畴化、蕴含关系和推理,而 想 象 是 隐 喻 的 思 维 过 程,推 理 也
运用隐喻思维,所以人的理性本质上也是隐喻性的。

三 、概念隐喻理论存在的问题 、修正情况及其最新理论发展成果

概念隐喻理论从问世至今,对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功不可没,因为它为我们研究语言与交际提供了一个
崭新的视角,使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语言、认知、现实之 间 的 关 系。L&J[1]把 隐 喻 分 为 三 类:结 构 性 隐 喻、
方位性隐喻和本体性隐喻。对于这种分类方法,他们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再版之时做了更正:认为这
种分类方法是人为的,因为所有的隐喻都是结构性的(它们都把一些结构映射到另一些结构上);所有的隐
喻都是本体性的(它 们 都 创 造 目 标 域 实 体 );并 且 许 多 隐 喻 都 是 方 位 性 的 (它 们 都 映 射 方 位 性 的 意 象 图
式)。[1](P264)
关于对概念隐喻“争辩是战争”的阐释,
L&J1 也做了些许更正。他们认同众多读者的观点:大多数人
[]

习得“争辩”其实早于“战争”。这 个 概 念 隐 喻 源 于 儿 童 早 期 习 得 的 基 本 隐 喻 Argumen
tIsS
trugg
le:所 有
的儿童都对父母肢体管束有所反抗,而在掌握语言之后,肢体斗争便伴随着语言。在所有儿童的成长过程
中,肢体抗争与相关语言的融合就成为基本隐喻 Argumen
tIsS
trugg
le的基础。同时,他们又学会了更加
暴力的抗争(如战争),隐喻能力就是通过那样的知识延伸而习得的。
基于 1980 年提出的概念隐喻理 论,后 来 又 吸 收 其 他 学 者 的 研 究 成 果,
L&J6 P46-47 在 其 合 著 的 另 一
[ ]( )

大作《体验哲学—体验心智及其对西方思想的挑战》中提出了“基本隐喻综合理 论”,为 概 念 隐 喻 理 论 的 补
充与发展注入了新 的 活 力。 这 一 理 论 主 要 论 述 了 隐 喻 的 形 成 机 制,也 解 释 了 隐 喻 的 工 作 机 制,分 别 是
Johnson 的并存理论、
Grady 的基本 隐 喻 理 论、
Naayanan 的 隐 喻 神 经 理 论 和 Fauconn
r ie r的 概
r & Turne
念合成理论。
此外,
1980 年,关于对概念隐喻理论的证据仅来自于两个领域的研究:系统的多义现象和推理模式的
概括。2003 年,
L&J认为概念隐喻理论具有七个研究领域的证据:诗学隐喻及新奇隐喻的延伸、心理学研
第1期 柳超健:概念隐喻的认知构建 87

究(如,启动效应研究)、手势语研究、对语义的历史变化研究、语篇分析、聋哑语研究、语言习得。
概念隐喻理论在其走过的 30 年里,无论看理论本身的系统性和科 学 性,较 问 世 之 初 都 有 了 巨 大 的 发
展,这与两位语言学者对语言的敏锐 性 和 对 科 学 研 究 的 执 着 是 密 不 可 分 的。 尽 管 如 此,概 念 隐 喻 理 论 自
1980 年问 世 以 来,也 不 断 面 临 国 内 外 学 者 的 质 疑 与 挑 战。 其 中 不 乏 有 Mur
[ ](
P99-108)
phy

,Gl
ucks-
be
rg

8](
,刘正光
P1541-1558) [
9]

Pragg
lea
jzGr
oup

10](
P1-39)

Kve
cse


11](
和李福印
P168-184) [
等。其实概念隐喻
12]

理论本身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为了便于讨论,李福印 [
12](
曾将其归纳为以下 14 个角度:(
P134-140)
1)方法
2)映射的量化标准问题;(
论问题;( 3)隐喻鉴别问题;(
4)映射的经验基础问题;(
5)恒定原则问题;(
6)心理
真实性问题;(
7)概念隐喻研究在历时研究方面的问题;(
8)跨语言验证问题;(
9)语言 和 思 维 的 关 系 问 题;
10)用两个语域之间的关系对应来解释隐喻理解是不充分且缺少实证根据的 ;(
( 11)概 念 隐 喻 的 概 念 本 质
12)隐喻意义与字面意义哪一个先被加工;(
遭到质疑;( 13)学术规范和逻辑严密性问 题;(
14)学 术 研 究 宣
传和扩散。
此外,
Kve
css11 P168-184 认为体 验 性 问 题 也 是 众 多 业 内 学 者 向 概 念 隐 喻 理 论 发 难 的 突 破 口 之 一。

[ ]( )

[ ](
L&J6 指出,概念是通过体验,特别是通过感知和肌肉运动能力得到的。 人类身体经验参与语义概念
P497)

的形成过程,尤其是基于身体经验的意象图式,在我们认知世界时不可避免。但是一些学者指出体验观的
某些方面存在与概念隐喻理论相矛盾的地方,比如体验理论同时解释经验的普 遍 性 和 文 化 的 特 殊 性 就 会
出现问题。Rakova[13](P215-244)强调基 于 意 象 图 式 (特 别 是 身 体 体 验 的 普 遍 性)建 立 的 理 论 与 文 化 多 样 性
(特别是“体验性是自然形成的”)无法 同 时 并 存。 针 对 Rakova 的 质 疑,
Kve
css11 P168-184 认 为 在 理 解 体

[ ]( )

验性的问题上,我们必须改变思维方式,认为体验不具有统一性和不变性。他倡导“体验由众多成分组成,
不同的文化可选择其一作为重点”。他将这种理论称为“不同的体验焦点”。比如在 不 同 文 化 中 对“愤 怒”
的体验:据 生 理 学 研 究,愤 怒 总 是 伴 随 着 众 多 的 生 理 反 应,如 体 温 和 血 压 升 高、呼 吸 和 心 跳 加 速
等。[14](P1208-1210)人类的身体都有这种普遍的生理反应,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毫无相关的语言和文化中存在
相同类别的概念 隐 喻。 但 是 在 不 同 的 语 言 和 文 化 中,也 存 在 关 于 “愤 怒 ”的 不 同 的 生 理 反 应。 比 如 Yu
ng15 发现尽管在汉语和匈牙利语中,体温身高和血压升高在构建“愤怒”时地位平等,但是在汉语中“压
[ ]
Ni
力”似乎更具有典型性。Kve
css11 P168-184 因此认为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似乎是基于体验的不同成分和不

[ ]( )

同层面来建构“愤怒”的,这就使得概念具有部分普遍性,部分文化特殊性。 我们认为,
Kve
css 的观点在

本质上与 L&J的观点几乎不谋而合。L&J[1]认为在诸多经验中选取的身体经验基础总是与文化相关联,
这就导致人们很难区分隐喻的身体经验基础和文化基础。同时,他们也认为 虽 然 每 一 种 经 验 都 涉 及 文 化
预设,但还是可以区分出身体经验与文化经验。关键在于前者涉及身体的因素较多,后者包含的文化成分
较多。我们认为这种解释还是牵强的,因为这种体验观始终没有对特定文化 如 何 影 响 隐 喻 概 念 化 的 形 成
给出解释,也就是说,概念隐喻理论能否同时解释隐喻概念化的普遍性和文化的特殊性尚不明确 。
Geo
rgeLako
f rkJohnson 于 1980 年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不但在语言学领域,而且在认知科学
f& Ma
和哲学等跨学科领域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该理论之所以能够在众多领域中影响深远主要归功于它在以
下两个方面表现出的独特性:一是挑战传统的隐喻观,认为隐喻是思维和概 念 而 非 语 言 表 达 层 面 的 问 题,
抽象概念的理解和表征必须依赖于隐喻概念结构之间的跨域映射 。所以,人 的 思 维 和 概 念 系 统 在 本 质 上
是隐喻性的。隐喻是人类普遍的思维方式,是对客观世界进行概念化和范畴化过程中强有力的认知工具;
二是全面批判了西方传统的哲学观,揭示了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的缺陷,系统地提出了基于人类体验的新
经验主义的认知观,认为没有绝对的客观,也不存在脱离客观世界的纯主观 直 觉,只 有 对 某 一 文 化 的 概 念
系统而言的相对客观性。这就解决了隐喻研究中逻辑实证主义所面临的问 题,并 且 将 隐 喻 研 究 从 客 观 主
义纳入到人类概念系统中进行研究。另外,概念隐喻理 论虽然在其发展过程 中 也 和 其 它 理 论 体 系 一 样 不
可避免地存在这样的问题或那样的缺陷,但它至少为我们研究语言与交际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使我们
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语言、认知、现实之间的关系。
88 湖 州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第 35 卷

参考文献:
[1 ]Lako
ffG& M J
ohns
on.Me
tapho
rs WeLi
veBy [M].
Chi
cagoandLondon:
TheUn
ive
rsi
tyo
fCh
icagoPr
ess,
1980.
[2 ]La
kof
fG& M J
ohn
son.
The Me
tapho
ric
alS
tru
ctu
reo
fth
eHuma
nCon
cet
pua
lSy
stem[
J].C
ogn
iti
veSc
ien
ce,
1980(
4).
[3 ]王寅 .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4 ]赵艳芳 .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5 ]Lako
f n,
fG.Wome F
ire,
and Dange
rou
sTh
ings:
Wha
tCa
tego
rie
sRev
ealab
outt nd [M].
he Mi Chi
cagoand London:
TheUn
ive
rsi
tyo
fCh
icagoPr
ess,
1987.
[6 ]Lako
ffG& M,
Johns
on.Ph
ilo
sophyi
ntheFl
esh:
theEmb
odi
ed Mi
ndandi
tsCha
llenge
sto We
ste t [M].
rn Though
New Yo
rk:
Bas
icBooks,
1999.
[7 ] Mu
rphyL.
Rea
sonst
oDoub
tthePr
esen
tEv
idenc
efo
r Me
tapho
ric
alRep
res
ent
aton[
i J].C
ogn
iton ,
i 1997(
62).
[8 ]G
luc
ksb
ergS & M Mc
glon
e.Wh
enLo
vei
sno
taJ
our
ney:Wh
atMe
tapho
rs Me
an[
J].J
our
nalofpr
agma
tis,
c 1999(
12).
[9 ]刘正光 .莱柯夫隐喻理论中的缺陷[
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
1).

10]Pr
a l
ggea
jzGr
oup.
A Me
thodf
orI
den
tif
ying Me
tapho
ric
all
yUs
ed Wo
rdsi
nDi
scou
rse[
J].Me
taph
or & Symb
ol,
2007(
1).

11] Kve
cse
s Z.Conc
ept
ual Me
tapho
r The
ory:Some Cr
iti
cisms and Al
ter
nat
ive Pr
opo
sas[
l J].JAnnua
l Rev
iew of
Cogn
iti
veLi
ngu
ist
ics,
2008(
6).
12]李福印 .认知语言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08.

13]Rakova M.
ThePh
ilo
sophyo
fEmbod
iedRe
alsm:a Hi
i ghPr
ic oPay?[
et J].C
ogn
iti
veLi
ngu
ist
ics,
2002(
3).

14] EkmanP,Le on R W,Fr
vens ies
en W V.Au
tonomi
c Ne
rvous Sy
stem Ac
tiv
ity Di
sti
ngu
ishe
samong Emo
tions[
J].

ci e,
enc 1983(
221).

15]Yu N.Th
eCon
tempo
raryThe
oryof Me
t r:
apho APe
rspe
cti
vefr
om Ch
ine
se [M].
Ams
tedam:J
r ohnBen
j ns,
ami 1998.

Ont
heCo
gni
tiv
eSt
ruc
tur
ingo
fConc
ept
ualMe
tapho
rs
———A Cha
llenget
othe My
tho
f We
ste
rn Ob
jec
tiv
ismandSub
jec
tiv
ism

LIU Chao-j
ian

Schoo
lofFo
rei s,Zhe
gnLauguage jiangI
nst
itu
teo
f Med
iaandCommun
ica
tions,Hang
zhou310018,Ch
ina)

Ab
str
act:
In1980,t
he Ame
ric
ancogn
iti
vel
ingu
ist
s Geo
rgeLako
ffand Ma
rkJohnsoni
nit
iat
edt
he
Conc
ept
ualMe
tapho
rTheo
ryandt
heph
ilosoph
iclba
a siso
fcogn
iti
vel
ingu
ist
ics,wh
ichha
shadapr
o-

ounde
ffe
ctont
hef
iel
dofph
ilosophyandl
ingu
ist
ics.Th
i r,ba
spape sedont
hecogn
iti
vesys
temo
fcon-
ceptualme
taphorandt
hechal
lenge
st osuch west
ernlead
ingphil
osophi
calide
asasob
jec
tiv
ism andsub-

j c
tivsm,conduc
i t
sanins
igh
tfulres
earchont hemains
treamsandlimi
tat
ionsoft
hetheo
ry,di
scussesa-
bou
tit
simpr
ovemen
tsandt
hel
ate
stdeve
l t,and make
opmen sasys
tema
ticana
lys
iso
f me
tapho
rsf
rom
hepe
t rspe
cti
veo
fcogn
iti
on.
Ke
ywo
rds:conc
ept
ualme
t r;cogn
apho iti
ves
truc
tur
ing;ob
jec
tiv
ism;sub
jec
tiv
ism
[责任编辑 陈义报]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