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7

108 年地球科學能力競賽(雲嘉區)-海洋部分

Q1:
今日海洋學者最廣泛在海洋中量測海水溫度與鹽度的儀器為『溫鹽深儀』
(Conductivity, Temperature, Depth Sensors; 簡稱 CTD,如上圖),它如何被用來
獲得海水性質?今日您用 CTD 儀到鄰近臺灣的南海與太平洋水域量測鹽度的年
際變化,會有何種變化現象(差異性)?早期量測海水性質的鹽度有『蒸發乾燥
法』及『鹽度滴定法』等方法,使用上相對較為不準確、複雜與費時,惟有些方
法因可信度良好,至今仍為海洋學家採用。請說明早期的『蒸發乾燥法』及『鹽
度滴定法』如何用來量度海水鹽度?

圖 1 溫鹽深儀

參考解答:

A.CTD儀資料數據係根據電子儀器直接量測特定深度的電導度、溫度及壓力,壓
力可換算成深度,再以電導度(電阻之倒數為鹽度與溫度的函數)換算鹽度值,
並以實用鹽度單位(Practical Salinity Unit; 簡稱PSU)表之。
B.太平洋的鹽度是相對穩定,而南海鹽度的年際變化量會隨著環境位置或時間而
有較大變化量。
C.蒸發乾燥法:將1000公克海水蒸餾乾燥後,剩餘物質稱重的克數除以1000公克,
即為鹽度。
D.鹽度滴定法:利用海水主要離子成分間比例不變原則,以硝酸銀(試液)滴定法
求得氯離子濃度,再以經驗公式推算鹽度。

1
Q2:
臺灣西部漂移國土『外傘頂洲』(Waisanding Sandbar),有學者研判如不
設法保固,預計在 2028 年可能將成為「消失的國土」。2018 年 10 月新聞報導
指出行政院海洋委員會已提出侵退防護規劃方案。新聞摘要內容如下:『近年來
新成立行政院海洋委員會接管屏障雲嘉海岸的消失國土『外傘頂洲』,擺脫三不
管命運,外界寄以厚望,海洋委員會「外傘頂沙洲侵退防護規劃」報告指出,防
護措施對海岸環境變遷,往往產生廣泛性與不可逆性影響,……』 。請參考圖 2,
說明外傘頂洲其沙洲地形之變遷機制?

圖2 外傘頂洲於1956至2000年間的變化(引自:雲林縣口湖鄉志)

參考解答:

經由收集之環境背景資料分析結果可知整個外傘頂洲地形變遷受到波浪、海流及
風等動力因子作用及砂源供給之間失衡的影響。

波浪因子有冬季波浪及夏秋季颱風波浪;海流部份則為恆流(夏季黑潮支流與冬
季中國大陸沿岸流)、潮流及風吹流;而風的因子則需考慮陸地上風吹砂及冬季
季風影響。沙洲地形變遷及衝擊主要有下列要點:1.西半段岸線由於沿岸流造成
輸砂掉入外傘頂洲西南側之澎湖海溝,後退速度較快。東半部岸線則因西北側之
箔子寮砂洲遮蔽效應,後退速度較和緩。2.冬季波浪(影響水面下)與風(影響
水面上)應為主要的動力因子,其餘為次要因子。3.颱風來自西南向,對外傘頂
洲之影響,利弊相參。4.海流對西南側砂嘴與中段潮溝影響較大。

2
Q3:
何謂水團(water mass)?圖3 為大西洋表層水團與地中海表層水團之交互作
用狀況,它們在直布羅陀海峽處之水體剖面,此兩水團有何現象發生?大西洋表
層水團與地中海表層水團於地中海內發生水團交會,科學家的水團研究船在此交
接匯合界面(front)發現有相當繁盛的浮游生物,此處發生何事?

圖 3 大西洋表層水團與地中海表層水團之交互作用
(引自:Eric S. Taylor,WHOI Creative Studio,Google Earth)

參考解答:

A.水團(water mass)在海域中一範圍內特性相似的水體,可與周圍水體區別開
來;水團特性包括溫度、鹽度、化學物質(含其同位素比值)和其他物理量。
B.直布羅陀海峽處水體剖面之最上層為來自大西洋較低鹽度、較低密度的水體流
進地中海;而在最上層大西洋水體之下為來自地中海較高鹽度、較大密度的地
中海水體流出地中海。
C.來自大西洋的低鹽、低密度水體進入地中海,與較高鹽度、較大密度的地中海
水體於地中海中交會,因兩水體為具不同性質的水團,其匯合的“界面(front)”
係因密度較大的地中海水團之下沈,具高營養源物質透過密度較輕的大西洋水
團之向上湧升,使得兩水團交匯界面(front)的水體具豐富之營養源,進而促進
浮游生物生長與繁茂。

3
Q4:
何謂海洋環流(gyre)及其功能?圖 4 中各海洋環流、渦流(eddy)與冷深水、
暖表層洋流所形成之大洋輸送帶(Ocean Conveyor Belt)間有何關聯?

圖 4 海洋環流、渦流與冷深水及暖表層洋流所形成大洋輸送路線及位置示意
(引自:Natalie Renier, WHOI Creative Studio)

參考解答:

A.海洋環流(gyre):受長期穩定風場之影響而在各大洋中形成循環之水流。其在
北(南)半球循順(逆)時針方向流動。以北太平洋環流為例,約介於赤道至
北緯 50 度間,沿大洋四週循環,由南邊之北赤道洋流、西邊之黑潮、北邊之
北太洋洋流及東邊之加州洋流所組成。此環流具有調節高低緯度間熱差異之功
能,以維持地球之熱平衡,並影響所經區域之氣候。
B.每個海盆都包含由地球自轉和風驅動的大型旋轉環流,此旋轉環流大部分是獨
立且在各自海盆內部循環,不同海盆水體間通常不相互流通。在海洋中隨處可
見的小型旋渦狀渦流,在海洋環流中提供了上下攪動海盆水體的混染作用,而
被稱為“大洋輸送帶”的溫鹽環流則提供了各海盆的海洋環流間的聯繫任務,
也從而推動溫暖表層水洋流和冷的深水洋流間之循環性全球環流,更進一步做
好整體地球的熱平衡調節工作。

4
Q5-1:
科學研究指出,全球海域因暖化與人為營養源的遽增,發現相比於半個世紀
前,今日外海域(水深 300m)極低溶氧區的面積增加了 4 倍;而自 1950 來,河口、
海灣和其他沿海水域的極低氧區數量增加了 10 倍。』(如圖 5-1 所示):若您
看到上述研究報告,該如何解釋上述之現象?

圖 5-1 全球海域因暖化與人為營養源的遽增,導致海水含氧濃度極低區(降至<2
mg/l;紅色點)及大洋深度 300 m 處之低溶氧分佈區域(藍色陰影區)
(引自:Breitburg et al., Science 359, 46 (2018))

參考解答:

5-1:
半個多世紀來全球氣溫的急速變暖,使海水溫度上升,海洋表層水體的升溫,
進而導致阻礙水體中氧氣的滯留和循環;另一方面,由於流入海洋的化學肥料與
風化營養物質的大量增加,使海水富營養化導致藻類大量繁殖,水中溶氧量進一
步下降,魚類等海洋生物因缺氧將導致死亡。最後,微生物分解這些屍體時又會
消耗氧氣,使「極低氧區」進一步惡化成海洋生物的『死區』(Dead Zone)。

5
Q5-2:
研究報導指出,因全球暖化導致極端天氣事件的頻繁,全球暖化將進入更惡
化結果。5-1 圖已顯示自 20 世紀中期來海域極低溶氧區域與範圍正快速擴展,
請以圖 5-2 之脫氮效應,連結 5-1 題,說明全球暖化進入更惡化結果是如何產生?

圖 5-2 含氧與缺氧水域因水體/懸浮沈積物發生耦合作用之脫氮效應
(引自:Xia et al.,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579 (2017) 47–59)

參考解答:

5-2:
因季節變動,溫暖夏季將給表層和底層的海水溫度產生有意義變化,使之強
化海域水體的分層現象。因人類土地利用增加、大城市增加和污染增加,當極端
天氣之降雨事件發生時,導致更多的營養物質如氮和磷等營養源及大量懸浮沈積
物進入海洋。
由於海水分層和富營養源增加,微生物在此環境將水體銨根離子(NH4+)
氧化為亞硝酸根(NO2-),然後亞硝酸根氧化為硝酸根(NO3-)是為硝化作用。
再透過水體/懸浮沈積物混染引發上下水體硝化-脫氮之耦合作用;水體微生物將
硝酸鹽(NO3− )中的氮(N)通過一系列中間產物(NO2− 、NO、N2O)還原為
氮氣分子(N2),使下層水體之低溶氧層厚度逐漸的增加。因氮氣的化學循環被
顯著破壞,從而產生更多的氧化亞氮(N2O),此氣體為一種比 CO2 溫室效應強
300 倍的溫室氣體,將對地球環境造成難以磨滅的災難性影響。因下層水體漸進
的缺氧,使產生 N2O 濃度將更為提高,這種情況可能會導致此水體進一步釋放
出更多的 N2O,進而使地球溫室效應更為強化,引發正回饋惡性循環之後果。

6
108 學年度彰雲嘉地區高中地球科學能力競賽試題(天文)
一、填充與簡答題 (總分 100 分)

1. 2019 年 7 月 20 日是人類首次登陸月球 50 周年。1969 年阿波羅 11 號的尼爾.阿姆斯


壯成為了首次踏上月球的人類,至 1972 年人類共六次登月成功,這六次登月地點都
在地球看的到的月球正面(月球永遠以同一面面對地球),直到 2019 年 1 月 3 日中
國的「嫦娥四號」成為人類首次在月球背面著陸成功的探測船。 (12 分)
(1)請問阿波羅計畫為何不登陸在月球背面?
(2)請問嫦娥四號為何能突破阿波羅計畫,登陸在月球背面,需要做那些調整?
《答案》
(1) 由於月球背面在任何時間皆無法看見地球,因此無法與地球取得通訊,在無法
通訊的請況下,就無法得知太空人在月球上的狀況,因此在無法聯繫的情況下
主要以登陸月球正面為主。
(2) 嫦娥四號太空船在登月之前,已經先發射一個衛星名叫鵲橋,此衛星即是擔任
嫦娥四號的通訊衛星功能,也因此取得與地球的通訊。

2. 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 EHT)是一個觀測星系中央超大質量黑洞


的天文觀測計畫。此計畫利用電波望遠鏡,以及超長基線干涉技術(Very-long-baseline
interferometry,VLBI)進行觀測,使用南北半球多座望遠鏡,同時觀測同一目標並記
錄數據。此觀測法可以形成等效口徑相當於地球直徑的虛擬望遠鏡,將望遠鏡的解析
能力大幅提升。
計畫團隊於 2017 年 4 月 5 日~11 日之間的四個晚上,觀測距離我們五千五百萬
光年遠的 M87 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此黑洞約有 65 億倍太陽質量。由於 M87
星系有明顯的噴流,且此黑洞在星空裡算是具有第二大張角的黑洞,因此被選為觀測
目標。儘管 M87 中心黑洞的張角不小,實際上大約也只有 40 微角秒(micro arcsecond,
1 微角秒=10−6 角秒,1 角秒=1/3600 度) 。EHT 的觀測波段主要在電波波段,這次採
用波長 1.33mm 的電磁波,根據計算至少需要 6000 公里以上的望遠鏡大小,才能達
到足夠的解析能力,這就是為何要將全球的望遠鏡組成陣列一同觀測的緣故。

這張照片除了驗證黑洞存在之外,更驗證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對黑洞的描述。
黑洞附近的周圍物質會被吸積、加熱而產生輻射,由於黑洞本身強大重力場會將時空
扭曲,周圍物質釋出的熱輻射也會被扭曲,也有部分物質與熱輻射則會被黑洞吸收,
因此而形成甜甜圈狀的光圈與中間的黑洞陰影(Black hole shadow)。(15 分)
(1) 黑洞是在極小的區域內含有極大質量的天體,黑洞的事件視界之內應該沒有任
何光源能夠逃離它的重力場,為何天文學者能夠拍攝到黑洞照片?

(2) 已知望遠鏡的角解析度公式為:α=1.22×λ/D,式中 α 表示望遠鏡可解析的最小


角度(單位:徑度,rad),λ 表示觀測所使用的電磁波波長,D 表示望遠鏡的
口徑,λ 與 D 使用相同長度單位即可。根據文章表示,EHT 所使用的電磁波波
長為 1.33mm,而 M87 中央星系的張角約為 40 微角秒,試計算此觀測若要成
功,至少要口徑多少公里以上的望遠鏡?﹝1 角秒=1/3600°,1 微角秒=
(1/3600)°×10−6﹞

(3) 此次拍攝的黑洞位於 5500 萬光年外,離地球較近的本銀河系中心,為什麼沒


有成為首次觀測的對象?

《答案》 (1)因為黑洞周圍物質被吸積時,會被加熱而發出熱輻射,這次拍到的就
是這些熱輻射
(2)4185 公里
(3) 事實上具有最大張角的黑洞應該是銀河系中心黑洞,然而從地球觀測銀河系中心,
會受到銀河系盤面上的星系介質造成的散射影響,因此暫不選擇銀河系中心黑洞作為
觀測目標。

3. 太陽系目前的八大行星及各行星的衛星各具特色,請問(15 分)
(1) 太陽系中體積最大的行星是 _______________
(2) 卡西尼惠更斯探測任務中登陸哪一顆衛星,此顆衛星是太陽系中少數具有濃
厚的大氣的衛星___________
(3) 那一顆行星的自轉軸與黃道面垂直 _____________
(4) 金星與火星的大氣層中,二氧化碳含量皆高達 90%以上,為什麼地球的二氧
化碳含量與鄰近這兩顆行星有顯著差異?

(5) 金星是太陽系中體積與地球最相近的行星,但是金星的大氣壓力是地球 90 倍,
請問為何金星的大氣壓力如此大的主因為何?

《答案》
(1) 木星
(2) 土衛六泰坦
(3) 天王星
(4) 地球透過溶解的作用,將二氧化碳溶於液態水中,與鈣離子結合形成碳酸鈣,形
成石灰岩沉積,再加上後來的綠色植物出現,行光合作用
慢慢的轉變地球大氣的成分。

(5)主要因為金星溫室效應嚴重,因此在高溫下液態物質蒸發到空氣中,使得大氣濃
度升高,進而使得單位面積的空氣柱質量增加,也因此提高了金星的大氣壓力。

4. 哈伯太空望遠鏡觀測星體,連續曝光數天後,可以觀測到許多從未見過的黯淡星系,
有些星系的亮度僅為肉眼能見星球的四十億分之一,有的星系遠離我們達一百億光年
之遠。已知肉眼能見的最小星等為 6 等星,則亮度為肉眼能見星球的四十億分之一的
星系所相當的星等為何?(每增加 5 星等,亮度減少 100 倍)答:____________(15
分)
《答案》 亮度為:1/(4×109)=10/(4×1010)=2.5/(100)5=2.5/(2.5)25=(2.5)-24,星等差 24
等,而肉眼所能見最黯淡星體為 6 等星,故為 30 等星

5. 請參考附圖回答下列(1)~(3)題。(15 分)

(1)參考附圖,當地球運行至 C 點時,臺灣的節氣為 ___________。


(2)12 月 22 日冬至時,臺灣於子時觀星,哪一個星座會位於天頂附近?___________
(3)若到新加坡(東經 103.5 度,北緯 1 度)進行竿影長度的測量。當地球位於哪一個
位置時,正午所測得之竿影最短?____________

《答案》(1)冬至;(2)雙子座 (3)B

6. 附圖為地球繞日公轉的示意圖,已知地球會由甲運行到乙,再運行到丙,甲處地球於
午夜 24:00 觀察到 S 星正好通過子午線。從甲運行到丙的時間為一個太陽日,甲運
行到乙的時間為一個恆星日,回答下列問題:(16 分)

(1)地球從甲運行到乙,本身自轉了多少度?__________
(2)Q 的角度約為多少度? _____________
(3)地球從乙運行到丙自轉了 Q 度,要費時多少分鐘,請選出正確的算式? (A)
(360  Q) 1440 (1440  Q) (360  Q)
(B) (C) (D) 。
1440 (360  Q) (360  Q) (1440  Q)
(4)地球從甲運行到乙要花多少的時間? ______________
《答案》(1)360°;(2)0.986°;(3)C;(4) 23 時 56 分

7. 今年(2019)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皆是與天文相關領域。其中一組科學家是以發現在飛
馬座 51 恆星系統中有一顆行星,成為第一顆發現的太陽系外行星。後續使用了不同
方法陸續發現了許多系外行星,請問有哪些方法可以用來發現系外行星?(12 分)
《答案》
1.徑向速度法: 當恆星與行星繞著共同中心旋轉時,我們觀察到恆星有時遠離地球,有
時靠近地球,當恆星遠離地球時,光譜會偏向紅色,相反的當恆星轉向地球方向時,觀
測到的光譜會偏向藍色,以此來判斷此恆星有行星系統。

2.掩星法:當行星通過恆星表面時會造成恆星亮度週期性的變暗,變暗的程度與恆星行
星的大小有關
3. 天體測量學:類似尋找雙星系統,以長期觀察恆星運動,由恆星軌跡來推算另一個星
體的存在。
108 嘉義區 實驗能力競賽 地質試題 組別:__________
一、試依據圖一 a、b、c、d,回答下列問題:(55%)
1.圖一 a 露頭為臺灣東部某漁港附近的一處露頭。你認為此露頭的岩性應是變質岩、沉積
岩還是火成岩?
2.請問在圖一 a 露頭中可看到哪些「沉積構造」?
3.請問圖一 a 露頭可能曾經受到何種「構造應力」影響?證據為何?
4.請問圖一 a 露頭的岩層是否有倒轉?證據為何?
5.圖一 b 的露頭 2 具有與圖一 a 露頭一樣的沉積構造。今在露頭 2 的甲、乙兩處取樣製成
岩石薄片,如圖一 c、d 所示。請問露頭 2 的甲、乙兩處地層的樣本岩石薄片各應為圖一
c 或圖一 d?原因為何?

Ans:

富岡砂岩在沉積當時因砂層產生負荷,而向下擠入泥層中,形成荷重構造;同時也造成泥
層向上擠出,產生火焰狀構造。富岡砂岩是倒轉的岩層,此照片已經反轉,砂岩頂面
已朝上。

1
108 嘉義區 實驗能力競賽 地質試題 組別:__________

圖一 a. 臺灣東部某漁港附近的一處露頭 圖一 b. 露頭 2 照片。
照片。

0.1mm

圖一 c. 岩石薄片照片 1。 圖一 d. 岩石薄片照片 2。

2
108 嘉義區 實驗能力競賽 地質試題 組別:__________
二、地質歷史與地質年代的表示可分為「相對地質時代」與「絕對地質年代」 。請參考圖二、
圖三與表一、表二,回答下列問題:(45%)
1.如表一與表二所示,今若在一河階沉積物的碳化漂流木標本中,測得其母元素與子元素
的含量比為 1:7,則請問此一河階的絕對地質年代約為距今多少年?
2.今有一岩層露頭如圖三所示,試回答下列問題:
(a)請問圖三中火成岩體的主要組成礦物為何?
(b)試簡單說明此岩層露頭「從沉積岩沉積開始到斷層發生為止」的地質歷史?說明時若
能比對或計算出相關的相對地質時代或絕對地質年代,亦請一併附註說明。

Ans:

第三紀時 沉積砂岩、頁岩 ->1.1408 Myr 的第四紀時 玄武岩岩床覆蓋 ->正斷層發生


(713000000×0.016=11408000=1.1408 Myr)

3
108 嘉義區 實驗能力競賽 地質試題 組別:__________

表二. 同位素定年法衰變參數表。
母元素 子元素 經過幾個 絕對年代
百分比 百分比 半衰期
100.0 0.0 0 0.000×T1/2
98.9 1.1 1/64 0.016×T1/2
97.9 2.1 1/32 0.031×T1/2
95.8 4.2 1/16 0.063×T1/2
91.7 8.3 1/8 0.125×T1/2
表一. 常用的同位素定年法。 84.1 15.9 1/4 0.250×T1/2
母元素 子元素 半衰期(T1/2) 使用的礦石或材料 70.7 29.3 1/2 0.500×T1/2
50.0 50.0 1 1.000×T1/2
(U-238) (Pb-206) 4 億 5 千萬年 鋯石
35.4 64.6 1.5 1.500×T1/2
(U-235) (Pb-207) 7 億 1 千 3 百萬年 鋯石
25.0 75.0 2 2.000×T1/2
(K-40) (Ar-40) 1 億 3 千萬年 黑雲母、白雲母、
火成岩全岩 12.5 87.5 3 3.000×T1/2
貝殼、石灰岩、 6.2 93.8 4 4.000×T1/2
(C-14) (N-14) 5730 年 有機物 3.1 96.9 5 5.000×T1/2

第四紀

侏儸紀

圖二. 相對地質時代表。

4
108 嘉義區 實驗能力競賽 地質試題 組別:__________
玄武岩岩床

岩床中的鋯石
含 有 98.9% 的
鈾-235 與 1.1%
的鉛-207。

玄武岩岩床
頁岩

頁岩
砂岩

砂岩
斷 層

圖三. 岩層露頭照片。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