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地理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32

XQ

-G
ls
ia
er
at
M
ed
ht
yrig
op

初二地理
C

初一课本单元壹至貮
初二课本单元壹至拾贰

i
目录
初一地理
单元壹 平面图与地图 1
认识地图 地图的标识
单元貮 测定方向的方法 2
在地图上寻找我们生活的地方 数字索引
距离和面积计算

初二地理

XQ
单元壹 地球与地球内部 3
认识地球 经纬线与经纬度 4
地球的运动-昼夜与四季 5

-G
单元貮 陆地与陆地地形 6
陆地与海洋 海洋 7
单元叁 大陆漂移学说 8

ls
移动的大陆 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移动的结果 9

单元肆
山脉与其重要性
地震
ia 10
11
er
天崩地裂 海啸 13
单元伍 火山爆发 14
at

地动山摇 火山灾害与“礼物” 15
M

单元陆 河流 16
大地的衣裳(壹) 河流地形 17
海岸地形
ed

单元柒 石灰岩地形 18
大地的衣裳(貮) 干旱区地形
ht

单元捌 地形资源 19
地形与生活 长江与荷兰 19-20
rig

单元玖 气候与气候带 21
全球的气候 世界气候类型 22
y

单元拾 热带气候自然景观 24
op

全球的自然景观 温带气候自然景观 25
寒带气候自然景观 26
干旱气候自然景观
C

高山气候自然景观
单元拾壹 热带雨林的开发与问题 27
自然景观带的开发与问题 温带草原的开发与问题
单元拾貮 季风世界 28
各种环境的生活方式 温带世界
酷寒世界 29
干旱世界 30
高山世界

i
初一地理*
认识地图(1)

平面图 地图
从高空处俯瞰绘成
描绘范围较小 描绘范围较大
以建筑物最为常见 城市,国家,全世界

XQ
-G
ls
地图
图例
ia
er
自然景观 台湾地图
人文景观 图名
at
M
ed
ht

注记
rig

B.P. 警察局
Hosp. 医院
y

Kg. 乡镇
P.P. 邮政局
op

Sek. 学校
Sg. 河流
C

比例尺
文字式
注记
1cm 代表 10km
图框
分数式
图例
直线式 指向标 图例
- 县界
比例尺

1
初一地理*
在地图上寻找我们生活的地方(2)

测定方向

罗盘法 量角器

XQ
方位角法 象限法

-G
-基辅在卢甘斯克的

罗盘法:西北偏西方

ls
方位角法:291°
象限法:北 21°西
ia
er
at

图网线
M

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
08
ed

07 四位数字索引:0807
06
六位数字索引:081080
05
ht

04
03
rig

02
01
y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op

计算距离 计算面积
15√
C

15·(可凑 7 个)

(15+7)×(50000cm)²
=22×(0.5km)²
=22×0.25km²
=5.5km²
会教堂-学校
4cm×0.5=2km

2
初二地理(自然地理)
认识地球(1)

地球
太阳系第三近的行星

太阳系中唯一有
-含氧量丰富的大气层
-液态水

XQ
-适宜的温度

内部结构

-G
ls
ia
er
at
M
ed
ht
y rig

地球结构 厚度 特点
op

地壳 大洋 6-8km 最外层
大陆 25-70km 有各种岩石组成,薄厚不均
C

地幔 2900km “中间层”
占地球总体积 80%,半融化状态的岩石层
核层 外核层 2200km 炙热的液态金属
内核层 1270km 固态金属

3
经纬度
纬线、纬度

北纬

XQ
南纬

-G
ls
经线、经度 ia
er
-东西半球 20°W~160°E
at
M

西经
ed

东半球
ht

东经
rig

西半球
y
op
C

4
地球的运动
昼夜
-地球从西向东自传
-周期:24 小时
-朝太阳(白天),背向太阳(夜晚)



黑夜 白昼

XQ
线

-G
ls
四季
-地球绕着太阳从西向东公转
-周期:365 天
ia
er
-地轴倾斜 23°
at

-产生春夏秋冬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北昼短夜长
M

太阳直射赤道
南昼长夜短
昼夜等长
北夏、南冬
北春、南秋
ed
ht
yrig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op

北昼长夜短
南昼短夜长
C

太阳直射赤道 北冬、南夏
昼夜等长
北秋、南春

5
初二地理(自然地理)
陆地与海洋(2)

海洋面积:陆地面积=71%:29%
北冰洋

大西洋

XQ
太平洋
印度洋

-G
ls
陆地 ia
er
地球表面未被海水淹没的部分
大陆 岛屿
at

面积广大(比格陵兰岛大) 面积小,四面环水
M
ed
ht
y rig

半岛 群岛
op

陆地伸进海洋,三面环水
C

6
陆地的基本地形
山地 高原 丘陵
世界陆地主要组成部分 海拔较高,地面平坦 连绵起伏
500 米以上 边缘陡峭的广大地区 坡度较和缓
珠穆朗玛峰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XQ
-G
盆地 平原
地 形中 大河两岸和海岸附近
间 低, 地势低平,50 米一下

ls
四 面被


山包
ia
er
at
M
ed
ht

海洋

rig

-洋的一部分 面积(亿平方公里)
北冰洋
大洋 面积(亿平方公里) 3%
y

印度洋
太平洋 1.81 21%
op

大西洋 0.94
太平洋
印度洋 0.76 50%
C

北冰洋 0.11 大西洋


26%

海底山脉
大陆棚 海沟 大洋盆地

7
初二地理(自然地理)
移动的大陆(3)

大陆漂移学说 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
-两亿年前地球只有一块大陆(潘基亚)

XQ
-G
阿·魏格纳
-1912 年发表大陆漂移学说

ls
-1915 年著成《海路的起源》

ia
-1930 年到格林兰岛探险,长眠于那
er
板块构造学说
at
M
ed
ht
yrig

20 世纪 60 年代提出
op

想着不同方向徐徐移动
C

红海

8
板块移动的结果
-热力使岩浆产生对流作用
-形成挤压力和张力
-板块之间产生碰撞或张裂

褶曲山脉 两个板块互相碰撞造成的褶曲作用

XQ
阿尔卑斯山脉
洛矶山脉

-G
喜马拉雅山脉

ls
安地斯山脉

ia
er
at
M

断层山 两个板块碰撞或拉张产生的强大横压力或张力
岩层发生断裂
ed

莱茵河
德国
ht

法国
rig

黑森林
y
op

佛日山

裂谷 两个板块彼此拉张
C

板块张裂成狭长深陷的谷地

9
褶曲带
在板块碰撞处
山地:成群连片的山
山脉:有明显走向的山地

阿尔卑斯山脉

XQ
洛矶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G
安地斯山脉

ls
ia
er
新褶曲山脉 旧褶曲山脉
at

-不断增高,山峰陡峭 -山脉受风化和侵蚀作用的破坏
-显得低矮圆滑
M
ed

山地的重要性

矿产、木材
ht

• 山地居民经济来源
rig

旅游资源
y

• 阿尔卑斯山脉
op

• 提供瑞士发展旅游业的有利资源
C

10
初二地理(自然地理)
山崩地裂(4)

地震的原因
-地面发生的自然震动,每年发生 500 万次
-大部分十分轻微,几乎感觉不到
-岩石层受内力作用而发生断裂或错位

XQ
-G
地震

ls
ia
er
at
M
ed
ht
y rig
op

地震带 *
环太平洋地震带 -集中全球 80%的地震
C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11
地震频繁的国家
日 关东大地震(7.9 级) 死亡人数:14 万± -摧毁整个横滨和半个东京
本 1923.09.01 11:58am 受伤人数:104 万± -煤气罐破裂,引起火灾
疏散人数:190 万±
阪神大地震(7.2 级) 死亡人数:5500± -铁路被扭曲,桥梁倒塌
1995.01.17 05:46am 受伤人数:4 万± -城市大部分地区水电供应中断
疏散人数:30 万±
1923.09.01 东京县 1995.01.17 兵库县

XQ
东京

-G
神户

ls
印 印度洋大地震(9.1 级) 死亡人数:29 万±
ia -海啸横扫印度洋沿岸国家地区
er
尼 2004.12.26 07.55am 受伤人数:51 万± -印尼死亡人数多达 17 万
疏散人数:400 万±
at

日惹地震(5.9 级) 死亡人数:6 千± -加剧默拉皮火山的活动


2006.05.27 05.54am 受伤人数:13 万± (Mt. Merapi)
M

疏散人数:68 万±
爪哇地震(7.3 级) 死亡人数:550±
ed

2006.07.17 15.24pm 受伤人数:595±


疏散人数:55000±
ht

苏门答腊地震(8.4 级) 死亡人数:4± 2 次强震


2007.09.12 18.10pm 受伤人数:21± 23 次余震
rig

疏散人数:52 万±
2004.12.26
y

印度洋大地震
2006.05.27
op

日惹地震

2007.09.12
C

苏门答腊地震

2006.07.17
爪哇地震

*为当地时间,日本 UTC+9,印尼 UTC+7

12
地震的灾害 1. 房屋、道路、桥梁倒塌,造成人命,财物损失
2. 运输中断
3. 电缆、煤气罐破裂,引起火灾
4. 山泥倾斜,地陷,水灾
5. 海地地震引起海啸
6. 灾区缺乏食物,净水,衣物和庇护中心
7. 尸体未能及时处理,引发传染性疫症

减轻损失的方法 -分析过去记录,估计地震再次出现的时间

XQ
-改善地震警报系统,快速传播地震消息
-改良建筑物设计
-进行地震演习,教育大众地震求生知识
-改善地震后的救援工作,为救灾队伍提供良好训练

-G
ls
海啸
-不是常见的灾害
-破坏力相当惊人 ia
er
-海地发生地震引起的
-海底火山爆发,海沟斜坡崩塌,海面强大风暴也可能发生
at

破坏 2004 年 12 月 26 日 07:58 时
M

-海啸可达 60 米 印度洋大地震
-会淹毙人畜,把树木连根拔起 苏门答腊岛北部西岸处海
ed

-冲毁楼宇、公路和海滩 影响印度洋 14 个国家


伤亡严重的原因
ht

人们对海啸的知识不足
缺乏海啸警报系统
y rig
op
C

13
初二地理(自然地理)
地动山摇(5)

火山
板块边界(不稳定地带)
地壳下的岩浆在内力作用沿地壳裂缝涌上陆地或海床

XQ
地中海沿岸与
东非火山带

-G
环太平洋火山带

ls
ia
er
大西洋火山带
at
M
ed

火山的类型
活火山 睡火山 死火山
ht

马荣山
Rizol,
rig

Philippines
y
op
C

富士山
Yamanashi-
Shizuoka, 乞力马扎罗
Japan Kilimanjaro,
Tanzania

14
锥形火山 盾形火山
酸性熔岩 基性熔岩
喷发猛烈 爆发稳静

火山灾害
1. 吞噬、摧毁大片土地
2. 毁灭大批生命和财物

XQ
3. 熔岩烧毁它所流经的房屋和森林
4. 火山灰掩埋房屋和农田
5. 火山气体令人窒息和形成酸雨

-G
6. 引发山泥倾泻、雪崩、地震

火山的“礼物”

ls
肥沃的土壤 地热能 ia 旅游景点
er
火山灰含丰
at

火山区的热水
火山 火山湖 温泉
富的矿物 和蒸汽能发电
M

富士山 黄石公园 多峇湖(印 塔波湖(纽 有养生健体


(日本) (美国) 尼) 西兰) 的疗效
ed

罗托路亚
ht

(纽西兰)
rig

罗托路亚
黄石公园
y
op
C

多峇湖 塔波湖

15
初二地理(自然地理)
大地的衣裳(壹)(6)

河流
-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

XQ
密西西比河

长江

-G
恒河
尼罗河
亚马逊河

ls
ia
er
at

各阶段与特征
M

流量越大,流速越快,侵蚀搬运能力强
流量减少,流速减少,堆积现象较强
ed

上游 中游 下游
坡度 非常陡峭 陡峭 平缓
ht

流量 小 中 大
rig

流速 快 中 慢
河流作用 侵蚀 侵蚀、堆积 堆积
y

形状 深而窄的 V 型谷 河谷较阔 宽阔的河谷


op
C

16
河流地形
峡谷 河流上游,向下侵蚀作用强
谷壁呈 V 形
急流 河水流过软硬不同的岩层
河床凹凸不平
瀑布 河水垂直向下倾泻
壶穴 凹凸不平的河床
搬运物钻空河床

XQ
曲流 基蚀坡:凹侧,流速急,侵蚀力强
冲击破:凸侧,流速缓,堆积力强
牛轭湖 侵蚀堆积的“产品”

-G
凹凸两岸接近,曲流颈部变窄
旧的河道堵塞形成
泛滥平原 下游洪水时泥沙溢出河道两侧堆积

ls
三角洲 河流搬运物沉积在河口
延伸至大海 ia
er
at

海岸地形
M

岬角 海岸向海洋突出的尖角陆地
海湾 波浪侵蚀向陆地凹进的部分
ed

海蚀崖 海岸的陡坡
海蚀洞 海蚀崖底部受侵蚀,逐渐塌陷而成
ht

海蚀拱桥 海蚀洞被蚀穿形成
rig

显礁 海蚀拱桥坍塌,留在海面上的石柱
沙洲 海岸或浅海区堆积的泥沙
y

陆连岛 与沙洲连接的岸外小岛
op

潟湖 沙洲与陆地之间的浅海
C

17
初二地理(自然地理)
大地的衣裳(貮)(7)

石灰岩地形
溶蚀地形,石峰林立,造型千姿百态
也称 喀斯特地形

石柱

XQ
钟乳石
钟乳石与
悬挂在洞顶
石笋相连

-G
石笋
在地上沉积
地下河流
河水潜入地下

ls
ia
er
干旱区地形
菌状石
at

台湾野柳
沙粒对沙漠的岩石进行磨蚀作用
女王头
M

顶部大,底部小,形状像菌类
ed

砾漠 强风将细小沙粒吹走
ht
rig

岩漠 石砾被侵蚀殆尽,地上岩盘裸露

风蚀洼地 地面被风吹蚀而凹下
y
op

风蚀洼地深达地下水面
绿洲
C

沙丘 细沙被风吹走,遇到阻碍物堆积而成

黄土 风沙将细沙粒搬运到别处堆积而成的土层

大量堆积形成黄土高原

18
初二地理(自然地理)
地形与生活(8)

地形资源
古代居住场所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耕地、渔民庇护所
重要旅游资源
石灰岩洞、海蚀洞 瀑布、峡谷、海蚀拱桥 泛滥平原、三角洲
显礁、钟乳石、沙丘 -地势低平,土地肥沃

XQ
海湾、潟湖

-G
长江流域地形资源的利用
上游

中游

ls
下游
格拉丹东

ia
三峡水坝
er
湖口
at
M

黄金水道
ed

中国最长,水量最多,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丰富的水力资源提供 发电、灌溉、航运、旅游
ht

流域 流经城市 省 特征 发展
rig

上游 玉树藏族自治州 青海 -多峡谷 三峡水坝:


丽江市 云南 -水力资源丰富 -防洪、发电
攀枝花市、宜宾市 四川 -改善宜昌至重庆的航运
y

泸州市 -提供中下游城镇供水和
op

重庆市 重庆 农田灌溉用水
宜昌市 湖北
C

中游 荆州市、岳阳市、武汉市 湖北 -多支流、湖泊和曲流
黄冈市、黄石市 -有深厚肥沃的土壤 -
九江市(湖口县) 江西
下游 安庆市、池州市、铜陵市 安徽 -江阔水深 -中国最主要的内河航道
芜湖市、马鞍山市 -河湖密布 -人口稠密
南京市、镇江市、扬州市 江苏 -渠道纵横 -交通、工业发达
泰州市、常州市、无锡市 -中国最大的工业基地
苏州市、南通市 -核心区为上海
上海市 上海

19
荷兰的围海造田

荷兰
-“低地国”之称
-¼国土低于海平面

须德海工程
*筑建拦海大坝(阿夫鲁戴克大提)

XQ
*围垦出北荷兰省、弗莱福兰省

*大提围出艾瑟尔湖和马肯湖

-G
*抽出海水建立风车

*围出的土地“圩田”

ls
-产量丰富的优质土地
-园艺农业,种植花卉
ia
er
at
M
ed
ht
y rig
op
C

20
初二地理(自然地理)
全球的气候(9)

影响气候的因素
纬度 太阳辐射释放热量
低纬度区,阳光照射角度大,气温较高 气温低
高纬度区,阳光照射角度小,气温较低

气温高

XQ
-G
地形 高度+1000m,气温-6℃ 气温低
迎风坡降雨多,背风坡降雨少

ls
ia 气温高
er
距海 沿海地区气温变化小,
降雨少
远近 降雨多
at

内陆地区气温变化大,
降雨少
M
ed

降雨多
ht

风向 海洋吹向内陆:丰沛水汽,降雨多
rig

陆地吹向海洋:水汽少,降雨少
y
op
C

洋流
寒流经过,气温较低,雨量较少 气温低
暖流经过,气温较高,雨量较多

气温高

21
气候带

XQ
-G
ls
ia
er
at
M

-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ed
ht
yrig
op
C

22
气候类型
热 阳光终年几乎直射,全年高温多雨
Kolkata 加尔各答 Kano 卡诺

XQ
赤道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年雨量 2000mm↑ -年雨量 1500-1800mm -年雨量 750-1000mm
-无季节变化 -降雨季节明显 -明显的干湿两季

-G
温 四季分明,年雨量 500mm±

ls
北京 伦敦

ia
er
at

Urumqi 乌鲁木齐
M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夏凉冬暖 -夏热冬寒 Rome 罗马
-夏热冬冷
ed

-年温差小 -年温差大 地中海型气候


-年温差大
-降水分配均匀 -降水以夏季为主 -夏热冬暖
-夏季多雨
-夏季少雨,冬季多
ht


寒 -高纬区 东方站 Vostok
rig

带 -夏季短暂,冬季漫长
-降水量少,气温≤0℃
y
op
C

干 -沙漠地区,大陆内部 吐鲁番 Turpan


旱 -终年干旱,降水≤250mm

23
初二地理(自然地理)
全球的自然景观(10)

热带气候自然景观
-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之间
-受降雨量和雨期长短差异的影响

XQ
印度—中印半岛

-G
巴拿马地峡 圭亚那地盾 马来群岛
刚果盆地 沙赫勒和
亚马逊平原

ls
东非洲 北澳洲
巴西高原

ia
er
at
M

自然景观 特征 植物 动物
ed

热带森林 赤道两侧高温多雨地区 -树干笔直高大 各类昆虫、


-年雨量达 200mm -树种繁多 鸟类、
-雨量分配均匀 -终年常绿 猴子、
ht

-孕育全球最丰富生物资源 -树木分层明显 人猿、


-树冠连成一片 貘等
rig

-底层阴暗潮湿
热带季风林 -年雨量受季风支配 -树种较少 象、熊、
y

-干湿两季明显 -树木干季落叶 老虎、


op

-年雨量±1000-2000mmm (柚木等硬木) 犀牛等


热带平原 -全年高温 -树木稀疏 斑马、羚羊、
C

-明显的干湿两季 -草原广大 长颈鹿、


-年雨量±750-1000mm -干季时草丛枯黄 大象、豹等
(猴面包树:生命树)
动物大迁徙

24
温带气候自然景观
-年温差较大
-四季变化明显

东密西 欧亚大草原
波罗的海—
西比河岸
北海区
加利福尼亚
满洲平原—
山谷

XQ
华北平原
地中海盆地

巴特哥尼亚

-G
澳洲大草原
安第斯南段 彭巴斯 南卡拉哈里 西南、南
沙漠 澳洲

ls
ia
er
自然景观 特征 植物 动物
at

地中海灌木林 -夏季干旱,冬季多雨 深根,皮厚


M

-年雨量±500-800mm 含小叶蜡质(减少水分蒸腾)
(柠檬树、橄榄树、柑桔树)
ed

温带落叶林 温带大陆的东西两侧 -冬季落叶 鼠、兔、熊、


-四季分明 (橡树、枫树) 狐、狼等
ht

-夏季温暖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rig

温带草原 -降水集中于夏季 草类为主 多为草食动物


y

-年雨量 200-500mm
野牛
op

麋鹿
C

25
寒带气候自然景观
-太阳斜射,冬天太阳照射时间短
-气温普遍极低

格林兰冰层
加拿大—北极 北西伯利亚

北欧—西伯利亚
阿拉斯加—
加拿大

XQ
南极洲

-G
自然景观 特征 植物 动物
针叶林 -夏季短而凉 树种单纯,树木常绿, -种类较为稀少
-冬季长而寒 树干挺直,树冠呈尖塔状 -耐寒动物居多

ls
-年雨量±500mm (松,杉,枞) (熊、狼、狐)
苔原 -年雨量≤200mm
-气温严寒 ia
地衣、苔藓 -种类和数量不多
(驯鹿)
er
冰原 -终年被冰雪覆盖 -植物无法生长 企鹅,北极熊
at

干旱,高山自然景观
M

山脉:
A.落基 Rocky
B.安第斯 Andes
ed

C.阿尔卑斯 Alps
D.喜马拉雅-青藏-天山
C
A Himalaya-Tianshan(Tibetan Plateau)
D
ht

沙漠:
1.索诺拉-奇瓦瓦-莫哈韦 Sonoran-Chihuahuan-Mojave
rig

B 2.阿塔卡玛 Atacama
3.巴塔哥尼亚 Patagonia
4.沙哈拉-阿拉伯-内盖夫 Sahara-Arab-Negrev
y

5.喀拉哈里-纳米比沙漠 Kalahari-Namib
6.戈壁-腾格里-毛乌素-塔克拉玛干-
op

Gobi-Tengger-Mu Us-Taklimakan-Gurbantunggut
7.科齐尔库姆-卡拉库姆 Kazilkum-Karakum
8.塔尔 Thar
C

9.大沙-塔纳米-辛普森 Great Sandy-Tanami-Simpson

自然景观 特征 植物 动物
干旱 -分布范围广,荒凉单调 -植物非常稀少 骆驼
-年雨量≤250mm,日夜温差大 -仙人掌疏落分布
-多沙尘暴和强风 -棕榈植物在绿洲
高山 500m-1500m-2000m-2500m 森林线以上:气温寒冷
热带雨林 温带森林 针叶林 苔原、高山草原
雪线以上:气温严寒,岩石冰雪分布

26
初二地理(自然地理)
自然景观带的开发与问题(11)

热带雨林的开发与问题
热带雨林 开发 伐木活动
-经济价值的硬木
赚取外汇
-建筑和制造家具用料
-出口木材国:印尼、马来西亚、巴西等

XQ
农业活动
-土著采用迁移农业耕作方式,烧毁树林,自给自足
-部分开发成农耕地,种植油棕、可可、橡胶等

-G
畜牧活动
-企业公司购买大片雨林来经营牧牛场
-烧毁树木,种植牧草

ls
采矿及工业活动
ia
-蕴藏大量的矿物(金、煤、石油)
er
问题 1. 物种灭绝,生态系统失衡
2. 土壤缺乏植物保护,产生严重的土壤侵蚀
at

3. “地球之肺”消失造成二氧化碳增加
4. 加速温室效应,引发全球气温变暖
M
ed

温带森林的开发与问题
温带森林 开发 -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ht

-农民大量种植小麦,燕麦,大麦
rig

-大型畜牧场延绵数公里
(北美洲大草原 North American Prairie)
y

(莫累—达令盆地 Murray-Darling Basin)


op

(纽西兰 New Zealand、彭巴斯草原 Pampas)


问题 1. 商业性农业区,地表植物和动物种类减少
C

2. 影响草原生态系统
3. 抽取地下水灌溉和供饮用,地下水枯竭
4. 过度畜牧,地表植物减少,发生土壤侵蚀
5. 过度或不当使用土地,土壤退化并荒漠化

27
初二地理(自然地理)
种环境的生活方式(12)
Ping-Wang Yom-Nan

季风世界(泰国)
Pa Sak
年雨量:2000mm
年均温:20℃≥

肥沃的冲积土:适合种植水稻
-自给自足 Sakae

XQ
Krang
-剩余出口以满足市场

-大量使用化学农药,杀虫剂

-G
-选用品种改良的稻米 Chao Phraya-
Tha Chin
-水稻生产技术提升
-灌溉系统良好

ls
二,三季稻顺利进行 ia
er
提高稻米产量
泰国成为东南亚米仓 湄南河
at

稻米区
M
ed
ht

温带世界(意大利)
地中海沿岸地区
rig

阿尔卑斯山脉
-夏干冬雨,雨季、生长季不一致
y

混合农业 波河平原
op

冬季:小麦、蔬菜
夏季:耐旱作物,牧草
在山坡进行畜牧
C

亚平宁山脉
园艺农业区
法国南部,美国加州
主要农作物:
蔬菜、橄榄、葡萄、柑桔、花卉

28
酷寒世界(两极)
年均温:<0℃甚至<-30℃
寒冷时期长,降水少

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
打猎、捕鱼为生

北极熊、鲸鱼、海豹等
-食物来源

XQ
-保暖
-作为燃料
冬天

-G
居所:冰屋

交通工具:雪橇

ls
捕猎方法:凿冰用鱼线捕鱼

夏天
ia
er
居所:动物皮帐篷
at

交通工具:皮筏艇
M
ed
ht
y rig
op
C

29
干旱世界(塔尔沙漠)
-干燥少雨
-游牧民族

*饲养骆驼、羊、马
*每年移动几百公里
*居住在帐篷里

骆驼

XQ
毛发、皮革—衣料与帐篷
交通工具
卖给商旅,可换取粮食和日常用品

-G
绿洲
居民从事农业活动
兴建水利工程

ls
大量种植棉花、椰枣、瓜果

ia
er
高山世界(尼泊尔)
-喜马拉雅山脉南坡
at

-海拔 1500 米的山谷


喜马拉雅山脉
M

海拔 1500 米以下
-种植稻米、玉米、水果
ed

雪巴人
ht

1. 农业
rig

-山地气温较低
-夏季种植大麦、马铃薯、水果
2. 畜牧
y

-牦牛、绵羊、山羊
op

-牦牛—提供毛、皮、牛奶、乳酪
-进行山牧季移
C

3. 登山导游
-登山旅游普遍化
-聘用担任珠穆朗玛峰向导

颜鑫谦编辑
JR3Z5
2022 年 07 月 17 日

3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