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26

公司法 以營利為目的、利益最大化、公司治理

法人格獨立原則:公司與其出資者之人格分離
股份自由轉讓原則:使公司股份之流動性增加,有助於提供投資人投資之誘因
股東有限責任原則:股東之責任原則上以出資額為限
資本三原則:資本確定原則、充實原則、不變原則,保護公司債權人
所有與經營分離:將經營權委託他人執行
公司治理理論:監督經營者、提升公司策略管理效能
大小分流:新法針對中小企業放鬆管制允許公司高度自治,達到大小分流、分層管制之結果

股東人數 股東責任
1
無限公司§2I○ ≥2 連帶無限責任
2
有限公司§2I○ ≥1 出資額為限
3
兩合公司§2I○ ≥1 無限責任+≥1 有限責任 (無限)連帶無限責任、(有限)出資額為限
4
股份有限公司§2I○ ≥2、政府或法人 1 人 所認股份為限

本公司:依法首先設立,管轄權全部組織之總機構,具法人格
分公司:受本公司管轄之分支機構,無獨立之法人格,無權利能力,不能為權利義務主體,惟實務認分公司
就其營業範圍內之事項涉訟,有當事人能力,得以分公司之名義起訴與應訴。
子公司:被控制公司所掌控之從屬公司,具獨立法人格,具有權利能力

企業(商業)組織型態
無法人格:商號(獨資、合夥)→依商業登記法
有法人格 有限合夥(有限、無限)
公司(無限、兩合、有限、股份有限)

公司資金來源 資本(股東繳納股款)
債務(借貸、公司債)
盈餘(保留盈餘未分配、法定盈餘公積)
資本公積(溢價發行、無償贈與)

設立中公司為法律行為之名義,不可以公司為名義,應以「籌備處」為名義§19
公司設立前,非權利義務主體 發起人之合夥

Q:公司設立後法律效果之歸屬?
設立中必要行為→同一體說(當然繼受)
開業準備行為→X(無權代理,須經公司股東會決定)

Q:公司得否以公益為主要目的/唯一目的(兼益公司、社會企業)?
經濟部:V
學說:X,§191 章程為違背法令,無效。(公司以營利為目的§1)
1
公司登記之效力
原則:對抗主義§12→縱未經登記,該行為仍為有效,惟不得對抗第三人,我國公司法之登記事項大多採之
例外:生效主義→§6 公司設立登記

Q:公司法§12 第三人,是否限於善意第三人?
相對不得對抗說:V,惡意應不受保護
絕對不得對抗說○
經○通 :X,立法者之立法選擇,基於體系解釋,應認不區分善惡意,貫徹公司之登記制度

公司名稱:地區名+特取名稱+業務種類+其他+組織種類
限制事項§18(維護交易安全、防止攀附商譽)
1.不得使用相同名稱(範圍→公司、有限合夥;例外→不同業務種類、可資區別之文字)
2.不得使用易使人誤認其與政府機關、公益團體有關之名稱
3.不得使用妨害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之名稱

公司轉投資之限制§13 違反效果
公司不得為 1.他公司之無限責任股東、合夥事業之合夥人 無效(§13I 強行規定)、公司負責人賠償公司§13VI
公開公司為他公司有限責任股東時, 有效(§13II 訓示規定,是否逾越 40%屬公司內部之財務管
原則:不得超過本公司實收股本 40% 理,非他公司所能知悉,為維護交易安全仍有效)、
例外:1.以投資為業 2.章程另有規定 3.股東會特決 公司負責人賠償公司§13VI

公司貸放款之限制§15 違反效果
原則:X 無效說(§15II 公司負責人與借用人連帶負返還責任)
例外 公司間或與行號間→業務往來(無金額限制) 區分說 §15I 無效
短期融資必要(不得超過企業淨值 40%) §15II 有效(保護交易安全)
*經濟部認為員工預借薪津,雖仍屬借貸,惟考量公司與員工之依存關係與社會通念,故認為並未違法。惟若預支金額
超過一般薪津之合理範圍,或預支之薪津無法由員工自由意志支配,則無上開函釋之適用。

公司保證之限制§16 違反效果
原則:X 對公司不生效力
例外 依其他法律得為保證 負責人自負保證責任;如公司受損,負責人負損賠
公司章程規定
*公司於票據上:保證X(§16);背書V(與§16 無關);隱存保證背書V(文義性、保障票據流通性)
*公司不得承擔他人債務(舉輕以明重)

公司之行為能力(以自己名義獨立為有效法律行為,享有權利、負擔義務)採法人實在說
公司之侵權能力§23II(須為公司負責人之行為、行為須因執行業務所生、須具備民法上一般侵權行為要件)

Q:逃漏稅?
→§23II 規範範圍限於私權,不及於公權力事項

§8 負責人→受託人義務§23
2
公司負責人
§8I 當然負責人 無限、兩合公司→執行業務或代表公司之股東
有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8II 職務負責人 經理人、清算人、臨時管理人於職務範圍內
(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監察人、檢查人、重整人、重整監督人於職務範圍內)
§8III 實質董事 事實上董事:實質上執行董事業務
影子董事:實質控制公司之人事、財務、業務經營而實質指揮董事執行業務

§23 忠實義務:防免利益衝突(公司利益最大化)
善良管理人注意義務(社會一般誠實、勤勉而有相當經驗之人所應具備之注意程度)
Q:得否以章程降低§23 受託人之注意義務?
→X,受託人義務屬強行規定,不得以章程排除或降低注意義務程度

§27I 法人董監的代表(僅得當選一席) →批判:疊床架屋


§27II 法人的代表董監(得當選數席) →批判:違反股東平等原則
§27III →批判:單一股東變更全體意志
*§27I 與 II 規定之運作方式不同,僅能「擇一」行使

Q:違反§27II 之效力?
經濟部:非公發公司應採擇一當選說,擇一就任後產生之董監缺額則應另為補選
金管會:公發公司違反公司法§27II、證交法§26-3II 時,應類推適用證交§26-3V○
3 監察人當選失其效力

最高法院:公司法未有明文,得類推適用證交§26-3V○
3 監察人當選失其效力,且缺額不得由票數次多者遞補

Q:具控制、從屬關係之法人可否分別指派代表人當選公司之董、監(規避§27II、證交§26-3II)?
最高法院 100%轉投資公司:X,形式上雖獨立存在,經濟上實為一體
非 100%轉投資公司:無法處理

公司經理人§29~§30(章程、任意、常設之業務執行機關)
消極資格§30○
1 ~○
3 人格不佳、○
4 ○
5 信用不良、○
6 ○
7 能力不足

(適用於經理人、董事§108IV.§192V、監察人§216IV、獨立董事、重整人§290)

當選前有之:當選無效
當選就任後發生:當然解任

經理人之認定(實益:對外→契約關係歸諸公司;對內→§8+§23I)
形式○
通 :經法定程序選任、登記、經法定程序選任+登記 ∵法安定性、登記對抗主義
實質:實質認定其有無行使經理人之權限 ∵刪除法定職稱之形式認定、保障交易安全、保障股東(受託人義務)

經理人之委任、解任、報酬、競業禁止義務之解除→董事會普決§29I、§32
所任職務 業務種類 同類 不同類
經理人 X X
非經理人(ex:董事) X V(不受§32 限制)
3
競業禁止:該競業行為本身仍有效,公司得行使「歸入權」§23III、§209
經理人§32(多→民§563;林國全→類推§209V)
無限公司、兩合公司:執業股東 §54、§120 反面解釋
有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108、§209
*經濟部:以下情形在法律上各公司雖為獨立法人格公司,但在經濟意義上則為一體,彼此之間並無利益衝
突,不構成§32、§209 競業行為:1.二公司為 100%母子關係時 2.同一法人 100%持有之平行子公司間或各子公
司與孫公司 (A 公司同時持有 B 公司及 C 公司 100%股份,又 C 公司轉投資 D 公司持有 100%股份)

公司之監督 事前監督(設立登記前)
事後監督 §9 應收股款虛偽不實、公司登記事項虛偽不實
§17 公司許可業務經撤銷或廢止確定者
§17-1 公司受勒令歇業處分確定者
§397 公司解散未向主管機關申請解散登記
中央主管機關撤銷或廢止

公司之解散§24:導致公司人格消滅之法律事實,除因合併、分割、破產而解散外,應進入清算程序

--------§6--------------解散-------------------------------------------清算終結-------à
§24~§26 法人格依然存續
(§26-1 準用§24~§26)

解散種類與事由:任意解散、法定解散、強制解散(命令解散§10、裁定解散§11)
效力 1.原則應進入清算程序(法人格於清算範圍內仍存續、負責人更易為清算人)
2.無限責任股東之連帶責任延長 5 年
3.公司名稱§26-2

股份有限公司之重整§282~§314
聲請人 公司:§282II 董事會特決
利害關係人:股東§282I○
1 、債權人§282I○
2 、工會§282I○
3 、受僱員工§282I○
4

公司變更組織(公司不中斷其法人人格,成為其他種類公司,須變更章程)
無限→兩合§76、有限、股份有限§76-1
兩合→無限、有限、股份有限§126
有限→股份有限§106IV

公司之合併 企業併購法>公司法
合併前:同種類或性質相近之公司才得以合併(無/兩、有/股)
合併後:§316-1I
效力(§75、企併法§24):概括承受
股東:無限公司§72、有限公司§113、兩合公司§115.§72、股份有限公司§316(反對股東有股份收買請求權§317)
對債權人:§73II、§74 通知/公告,30 日以上限期讓債權人異議
4
簡易合併§316-2:限於具有高度控制與從屬關係(持股達 90%)之股份有限公司 控、從董事會特決

Q1:股份收買權何時確定?→經濟部:8/1(§187III) 劉連煜→2/1(符合§317 要件時,形成權)


Q2:若 7/1 為股份轉換時,X 後悔得否改而主張參與股份轉讓?→經濟部:V 劉連煜:X(避免投機)
Q3:承 Q2,若 9/1 為股份轉讓?→經濟部、劉連煜:X

*股份收買請求權 §186:反對公司政策、財產重大變更(§185I○
1 ~○
3 )

固有權、形成權 §317I 後:反對公司合併、分割之股東


§316-2II:簡易合併下,從屬公司反對合併之股東

關係企業§369-1~§369-12 集團綜效、集團利益最大化、集團經營便利
§369-1 定義/要件 §369-11 規範/效力 §369-8
控制與從屬 §369-2I、§369-2II、§369-3 §369-4~§369-7、§369-12
相互投資 §369-9I §369-10

控制公司對從屬公司之損賠(不合營業常規或不利經營,侵害從屬公司,未於會計年度終了時補償)
損賠義務人:控制公司§369-4I、控制公司負責人§369-4II、受利益之他從屬公司§369-5 所受利益內
損賠請求權人 直接求償權人→受損害之從屬公司§369-4I
代位請求權人→從屬公司之債權人、從屬公司之少數股東§369-4III

股東請求之競合:
會計年度終了前:補償§369-4I>賠償§369-4III、§8III+§23+§214 →補償優先於賠償
會計年度終了後:§369-4III 賠償=§8III+§23I+§214 賠償 →自由競合

債權人請求之競合:
會計年度終了前:補償§369-4I>賠償§369-4III、§154II →補償優先於賠償
會計年度終了後:§369-4III 賠償(代位責任,較寬鬆)、§154II(直索責任,較嚴格)

控制公司主張抵銷限制:§369-7I
債權居次原則(深石原則):§369-7II
關係企業三書表 關係報告書→從屬公司(公開發行)§369-12I
關係企業合併營業報告書
關係企業合併財務報表 控制公司(公開發行)§369-12II

5
投資資訊揭露之義務 §369-8I>1/3(X→Y)→第一次:1 個月內通知
§369-8II○
1 <1/3(Y→X)

§369-8II○
2 >1/2(Y→Z) 再次:5 日內通知 受通知公司 5 日內公告
§369-8II○
3 <1/2(Z→Y)

股東權 表決權§369-10:主動投資(本文)→不得逾 1/3;被動接受配股(但書)→不受限制,仍得全數行使


其他(ex:盈餘分配請求權)→不適用§369-10

少數股東權
§173-1 自行召集股東會 3月 過半
§11 聲請法院裁定解散公司 6月 10%
§282I○
1 聲請法院裁定公司重整 6月 10%
§173I、II 請求董事會召集股東會、報請自行召集股東會 1年 3%
§323II 聲請法院解任清算人 1年 3%
§352 (特別清算中)聲請法院命令檢查公司財產 6月 3%
§173IV 報請自行召集股東會 X 3%
§200(§227) 訴請法院解任董事、監察人 X 3%
§369-4III 請求控制公司賠償從屬公司 1年 1%(有表決權)
§214I 請求監察人對董事提訴 6月 1%
§214I+§227 請求董事會對監察人提訴
§214II 自行代表公司對董事提訴 6月 1%
§214II+§227 自行代表公司對監察人提訴
§245 聲請法院選派檢查人 6月 1%
§172-1 股東提案權 X 1%
§192-1III 董事候選人提名權 X 1%

揭開公司面紗原則§154II (最後手段性、輔助性)
資本三原則:資本確定、充實、不變 (對債權人之保障)
*我國不採資本確定原則,而採授權資本制:得分次發行§156IV,第二次之後發行,由董事會特決§266II
增資發行時§277,亦同

章定資本=章定股份數 x 每股金額=章程所載資本數=授權資本
實收資本=已發行股份數 x 每股金額=已發行資本
6
設立方式 發起設立§131 出資方式:現金、公司事業所需財產、技術
募集設立§132(發起人所認股份不得少於第一次發行股份 1/4 §133II)

發起人 自然人→§128II 完全行為能力人


政府或法人→§128III 政府V;法人限於 ○
1 公司或有限合夥


2 研發法人 ex:中研院、工研院


3 經目的事業機關 ex:馬偕醫院

股東義務→出資方式 原則:現金 §131III、§156V


(繳足股款) 例外 公司事業所需財產(現物) §131III、§272 但
對公司之貨幣債權、公司事業所需財產、技術 §156V 董事會決議
股份交換(策略投資) §156-3 董事會特決
*無限責任股東尚得以勞務作為出資(§43、§117 反面解釋)
*閉鎖性股份有限公司亦得以勞務出資§356-3II

Q:對公司債權應如何解釋?
→目的性限縮,限於認股人對於「被投資公司之債權」
,主要係為改善公司財務狀況、降低負債

公發公司:特別適用§272
非公發公司:適用總則§156V

股東常會§170I○
1 :每會計年度終了後 6 個月內

股東臨時會§170I○
2 :必要時 §201 §211 §217-1
法律規定(董事缺額達 1/3、公司虧損達實收資本 1/2、監察人全體解任時)
應股東會請求而召集§173I→Q:董事會不為召集?少數股東權§173II 自行召集
董事會認為必要時

th
股東會決議瑕疵 不成立→未符合定足數門檻(103.11 決)
得撤銷§189.§189-1→形式程序(召集程序、決議方法)
無效§191→實質內容

召集權人:
1.董事會§171→當然召集人
董事長 董事會§206 普決 股東會

2.監察人 主動召集§220(董事會不為召集或不能召集、必要時)
被動召集§245II(受法院命令)

Q:監察人無必要召集股東會之效力?
R:屬股東會召集程序違法,依§189 得撤銷(文義解釋)
學:係實質認定問題,與程序瑕疵無關,故決議應屬有效,僅須按§23、§224 追究監察人責任(目的解釋)
7
3.少數股東權 股東依法請求董事會召集而董事會不為召集§173I.II
股東逕為召集股東會§173IV→經濟部限縮為「董事會不能召集」,避免架空§173I.II 不為召集
持股過半數之股東§173-1→3 個月+過半

Q:§173-1 與證交§43-5IV 相衝突,如何處理?


經濟部:自行選擇(持股 3 個月或請求董事會召集)
學:公開收購程序,特別法優於普通法,應適用證交法§43-5IV

4.臨時管理人§208-1I 本文
5.重整人§310
6.清算人§324

§173I.II §173IV
適用前提 董事會不為召集 董事會不能召集
股東持股期限 1年 X
股東持股比例 3% 3%
程序要件 1 書面請求董事會召集股東臨時會 X
程序要件 2 報經主管機關許可,自行召集 報經主管機關許可,自行召集

Q:無召集權人召集? R 原則:無效
例外:董事長、公司本人召集→得撤銷
學:不成立

章程 絕對必要記載事項§129:若未登記,則該章程無效
相對必要記載事項§130:若未登記,章程仍有效,僅不生該未記載事項之效力(公司自治事項)
任意記載事項:不違反強行規定、公序良俗,皆有效(公司自治事項)

股東會召集通知及公告§172(去頭去尾:自通知翌日起算至開會前一日,算足公司法所定期間)
記名 非記名
非公開公司 常會 20 日前通知 30 日前公告
臨時會 10 日前通知 15 日前公告
公開公司 常會 30 日前通知 45 日前公告
臨時會 15 日前通知 30 日前公告

*§447-1 廢除無記名股票制度,公司不得再發行無記名股票,惟已發行之無記名股票仍存在(仍適用舊法)。為
逐步走向全面記名股票制度,公司應依修正條文§447-1II 若持有人行使股東權時,公司應將其變更為記名式。
*股東變動股份應向公司為股東名簿變更之請求,違反效果:股權買賣有效,惟股權變動不得對抗公司

*基準日當日算入:§165II~IV 閉鎖期間
*去頭去尾:§172I~III、§177IV、§177-2I.II、§204I

8
股東會通知:載明議案、出席委託書(非公發:不以公司寄發者為限;公發:以公司寄發者為限)

Q:未載明於通知及公告事由,得否於股東會上以臨時動議提出?
原則:V
例外:禁止臨時動議事項(立法目的:保障未出席股東之資訊權)
公司法§172V:

1 選任或解任董事、監察人 ○
6 申請停止公開發行


2 變更章程 ○
7 董事競業許可


3 公司解散、合併、分割 ○
8 盈餘轉增資


4 §185I 各款 ○
9 公積轉增資


5 減資

證交法§26-1、§46-6VI(公開發行公司):

1 董事競業許可 ○
3 公積撥充資本或發放現金與股東


2 盈餘轉增資 ○
4 有價證券私募

Q:§172V 事項是否應載明「主要內容」?→新法:要(列舉並說明其主要內容)

股東會提案權§172-1
要件:限股東常會、1%以上少數股東權、一項、300 字以內、除有§172-1IV 所列情事外,應列為議案
處理方式:§172VI
違反效果 提案超過一項、超過 300 字(包含標點符號)→均不列入議案
提案股東之出席義務→訓示規定
§172VII 罰鍰

Q:字數超過 300 字,是否給予股東修正之機會?


肯定說○
多 :貫策股東行動主義,課以董事會補正義務

否定說:1.若採肯定說會增加董事會之審查負擔,亦延宕股東會召開之效率 2.形式瑕疵顯而易見,無須為
此等未能謹慎行使權利之股東,課予董事會主動通知補正之義務。惟若股東於合法期間內自行發
現瑕疵而補正者,並無不可
結論:除追求效率及公司利益最大化外,為貫策股東行動主義之立法目的,倘不甚妨礙董事會通知補正之
義務,應先通知股東補正

股東會出席 親自出席 親自到場


視訊會議、其他經主管機關公告方式§172-2→章程訂明;公開發行公司不適用
書面、電子方式行使表決權§177-1II→視為親自出席,但對臨時動議、原議案之修正,視為棄權
代理出席§177

對代理權之限制 表決權行使之迴避§178
一人同時受二人以上股東委託§177II(不得超過 3%,惟超過部分仍計入出席數)

9
Q:委託書是否以公司印發者為限?
非公開發行公司:X,肯認股東得自行書寫
公開發行公司:V,特別規定須使用公司所印製之委託書(公開發行公司出席股東會使用委託書規則§2)
若違反,其代理表決權數不予計算,惟仍計入出席數

Q:代理人需否為股東? 非公開:不限
公開 非徵求:不限
徵求:應具備股東身分(公開發行公司出席股東會使用委託書規則§5)

§177
委託書之送達→開會 5 日前:有重複者,以最先送達者為準;但聲明撤銷前委託者,不在此限
委託之撤銷→開會 2 日前:逾期撤銷者,以代理人出席行使之表決權為準

§177-2
書面、電子投票→開會 2 日前:有重複者,以最先送達者為準,但聲明撤銷前意思表示,不在此限
欲親自出席股東會者,撤銷前項行使表決權之意思表示→開會 2 日前:逾期撤銷者,以書面、電子方式為準
代理人>書面、電子>本人

Q1:以書面或電子方式投票後,若未合法撤銷,是否仍可出席股東會?
→出席股東會係股東之固有權,惟基於禁反言,就已經表示過意見之議案不能再加入表決
Q2:承上,若股東仍出席股東會,針對臨時動議、原議案之修正案,得否參與表決?
臨時動議:V,未事前表決之議案
原議案之修正:禁反言,應區分同意原議案與否(同意原議案或棄權→X;反對原議案→V)
*目的性限縮§177-1II,視為棄權限於以書面、電子投票而未出席之股東

普通決議§174:過半 x 過半
(假決議§175:1/3 x 過半------1 個月內續行------>1/3 x 過半)視為普通決議

特別決議:2/3 x 過半(公發公司便宜措施、章程得調高)
轉投資§13II、停止公開發行§156-2、解任董事監察人§199II.§227、解除董事競業禁止§209II、盈餘轉增資§240、
公積轉增資§241、公開發行股票公司限制員工權利新股§267IX、變更章程§277II、變更特別股內容而侵害特別
股股東權利§159I、公司解散合併分割§316I

股東會選舉董事、監察人§198、§227:過半 x 累積投票制
證交§43-6I:股東會過半 x 2/3

經濟部:假決議適用前提→普通決議
1.再行召集之第二次股東會,性質上係延續第一次股東會,是以無庸重新依§165 辦理股票停止過戶,並以第
一次股東會之股東為開會通知對象;且僅得就假決議再為表決,其議案自應沿用上次股東會之議案,亦無重
新依§172-1 公告受理股東提案之問題。
2.除委託書載明委託行使範圍不及於假決議後再行召開之股東會之意旨外,其原委託行為仍有效力。
10
Q1:股東會普決事項,得否調高門檻?
肯定說 經:非但能夠調高,甚至可以採全體決→保護股東
R:§174 為保障少數股東權益之最低強制規範,在強制規範外,回歸私法自治,得調高決議門檻
否定說:若普決事項可以比特決事項門檻還高,難免輕重失衡,且可能影響公司正常運作
Q2:股東會普決事項,得否降低門檻?→X,§174 為保障少數股東權益之最低強制規範,因此不得以修改章
程方式降低決議門檻
Q3:股東會特決事項,得否調高門檻?
肯定說:法條明文,章程有較高規定者,J100
折衷說:須視個案而定,不能一概而論,區分法條之立法目的 慎重、保護少數股東:得章程調高
解任董事(保護董事):不宜調高
Q4:股東會特決事項,得否降低門檻?→X,明示其一,排斥其他(公司法僅明定公司章程得提高門檻)

§180 不算入定足數(已發行股份總數):
1.無表決權特別股§157○
3

2.回籠股§179II○
1

3.從屬公司持有控制公司之股份§179II○
2 →限於形式過半之控從關係§369-2I

4.控制公司及其從屬公司所共同控制之他公司,該他公司所持有控制公司及其從屬公司之股份§179II○
3

不算入表決權數(表決權受限,但仍計入定足數)
ex:迴避§178、相互投資公司行使表決權§369-10、代理行使表決權之限制§177II、公發公司董事監察人設質超過
選任當時 1/2 股份(且以選任當時 1/2 股份為上限)§197-1II

Q:何謂§178 有自身利害關係?
該決議將使得該股東權利義務發生得、喪、變更之效果
劉:除上開情形外,應進一步限縮於外部純粹個人利害關係

Q:董事、監察人設質數如何認定?(是否應區分設質係在任期前或任期中?)
R:§197-1II 係為杜絕企業主炒作股票、防免董監事信用過度膨脹、多重授信。故無論董監事之持股設質係
在任期前或任期中,對其超過一定比例之股份限制其表決權之行使,始符法意。
學:董事於任期前之設質行為與公司治理無涉,且董事於任期前係以股東身分行使財產權之正當設質行為
,不宜與事後行使選舉權之行為混淆評價。

表決權拘束契約、拘束信託§175-1:為使非公發公司之股東,得以協議、信託方式,匯聚有相同理念之少數
股東,以共同行使方式達到所需要之表決權數。但禁止約定金錢對價、不可漫長無限制(類推證交§25-1)
委託書徵求(證交§25-1):公發公司始得適用,不得價購委託書、限於當次股東會

相同 相異 相異
非公發公司 表決權拘束契約 約定表決權行使同一方向 出席 債權相對性:不拘束表決權行使之結果
公發公司 委託書徵求 約定表決權行使同一方向 不出席 代理委託人行使表決權

11
th
決議之瑕疵 不成立(103.11 決:一定數額以上股份之股東出席,為該法律行為成立之要件)
得撤銷§189 召集程序(召集、提案、變更議程) 違反法令、章程
決議方法(應迴避而不迴避)
無效§191→內容違反法令、章程

§189 撤銷→§189-1 法院裁量權:認為其違反之事實非屬重大且於決議無影響者,得駁回之

Q1:股東應否按民法§56I 但書之規定,對召集程序、決議方法違反法令或章程之情形當場表示異議後,方能
訴請法院撤銷該決議?
否定說:公司法為特別法,應排除民法適用
th
肯定說(72.9 決) 有出席之股東,應受民法§56I 但書之限制→禁反言、股東會決議之安定性
未出席之股東,不受§56I 但書之限制→不可期待其事先預知股東會召集程序或決議方法
違法,亦無法當場表示異議
Q2:股東會提起撤銷股東會決議之訴,是否以該起訴股東,於股東會決議時已具有股東身分為限?
肯定說:原始取得,無前手無撤銷權
th
否定說(72.9 決):繼受取得,視前手而定

董事/董事會 業務執行機關
經濟部:公司法尚無「外部董事」及「獨立性質之董事」,自不得於章程訂明上開職稱之設置。
非公發公司不得設置獨立董事(證交§14-3、§14-4、§14-5)

§192 原則:3 人以上董事會


例外:章程設置董事 1 人,不適用董事會規定;章程設置董事 2 人,準用董事會規定
*證交法§26-3 董事不得少於 5 人

董事§192I、監察人資格§216I(積極資格:完全行為能力之人;消極資格:準用§30)
Q:董事、監察人是否須具備股東身分?
原則:X,經營與所有分離
例外 法人或其代表當選董監事§27I、II
公開發行公司之董監事:全體董監持股成數須達一定比例 §192III、§216II、證交§26I

Q:董事與獨立董事得否分開進行選舉?→X,合併選舉、分別計票
Q:董事可否分期改選?→X,§203 有「每屆」文字,依文義解釋,若董事得分期改選,則屆次將難以認定

*彈性席次制度 董事 3 席以上採取彈性席次制度(3~5 席):V


董事 1 人、2 人不得採取彈性席次制度(1~3 席)
:X
*股東參選董事毋庸迴避§198II
*閉鎖性股份有限公司選舉董監得以章程排除累積投票制
*刪除董事會對董事候選人之實質審查權限§192-1 檢附→敘明
批:剝奪董事會實質審查權限,致無法選賢與能,使公司利益最大化之意旨落空;建議應回復董事會實質
審查權,惟增加配套措施 ex:董事失格制度
12
相同 相異
§172-1 少數股東提案權 股東行動主義、1%少數股東積極參與 股東常會;書面、電子提出
公司政策、避免董事會壟斷重大議案 審查權人→董事會;實質審查
§192-1 候選提名制度 股東常會、臨時會;限書面提出
審查權人→召集權人;形式審查

董事解任 法定解任 逾期不改選§195II


委任契約終止事由發生
失格解任§192VI→§30
公發公司,董事轉讓持股超過選任時 1/2 §197I
提前改選而視為提前解任§199-1

先 意定解任§199→○
後 裁判解任§200

Q:§199 股東會特決解任董事,被解任之董事是否有§178II 迴避之適用?


R、王文宇:V,本條並無如§198II 訂有排除§178II 適用之明文,應認有迴避相關規定適用
林國全:X,若採V將造成董事持股愈多對其職位防衛能力相對降低之不合理現象

Q:§199 非基於正當理由解任董事時,該董事向公司請求賠償之範圍?
報酬:V→勞力之對價
酬勞:X→成功對價之分紅
車馬費:視性質而定 實支實付:X
固定給予:V→實質薪津,相當於固定報酬

Q:§200 之「股東會未為決議將其解任」?
文義解釋:包含「股東會未曾討論系爭解任案」、「曾在股東會上提出董事解任案,惟該議案並未能決議通
過」
立法解釋:應僅指後者,理由在於法院僅在股東會決議欠缺正當性時方有介入私權之必要
王志誠:包含「曾在股東會上提出董事解任案,惟該決議並未能決議通過」,亦包含「曾在股東會上提出董
事解任案,惟該次股東會因出席不足定足數而流會」,以避免董事以不出席方式抵制上開議案

*投保法§10-1:排除§200、§214 之限制,保護機構提起之訴不限於「股東未為決議將其解任」之要件,亦無
須持有 1%股份;投保中心為專業、公益性質之保護機構,無濫訴之疑慮。(限上市、上櫃)

Q:§200 股東會未為決議將其解任,是否限於投同意解任者?
R:V,禁反言
學:X,§189 與§200 立法目的不同,§189 係形式外觀瑕疵,§200 係違反法令或章程重大事項

Q:是否得以董事前一任期之不法行為,作為裁判董事之理由?(建議採否定說)
V:發現時點與行為時點本或有時間差異,則裁判解任事由自不以發生於起訴時之當次任期內為限。
X:若採V恐陷入選任與解任的無盡循環、效果類似董事失格制度應以法律明定為妥、法無明文亦無限制
反將比董事失格效果還重。
13
§196 董事之報酬,未經章程訂明者,應由股東會普決定之,不得事後追認:
報酬:董事給付勞力之對價,性質上為固定報酬,屬§196 範疇
酬勞:董監酬勞,性質上屬於盈餘分派,非§196 之範圍
車馬費、交際費:視其性質,若實際上為實質津貼時,仍屬§196 報酬範疇

Q:若股份有限公司之章程未明定董事之報酬,股東會亦無相關決議時,董事對公司是否有報酬請求權?
→V,應將§196 解釋為強制規定,因股份有限公司之董事毋須具備股東身分,若無報酬卻要承擔董事之義務
與責任,殊難想像有人願意擔任。實務上亦有見解認為,此時應可援引民法§547 如依習慣或依委任事務之性
質,應給予報酬者,受任人得請求報酬。

Q:董事、監察人之報酬,股東會可否以決議授權董事會決定?
報酬總額:X→否則違背公司治理原則(忠實義務),並因違反§196 之規定而無效
個別董監報酬之分配:V(股東會決定董監之報酬總額上限後)
*R:授權董事會參考同業支付水準議定報酬:V→非漫無目的之授權

公發公司 轉讓持股超過選任當時 1/2 §197:當然解任


設質超過選任當時 1/2 §197-1:表決權受限

*為兼顧洗錢防制與公司治理,增訂§22-1 公司內部人持股之年度申報、變動申報義務
非公發公司:§22-1、§197
公發公司:§22-1、§197、證交§22-2、§25、§22-2III 實質所有人

§209 董事競業禁止
義務之解除 方式:僅能由股東會事前、個別解除。若為事後、概括解除之情形,均為法所不許
程序:對股東會說明行為之重要內容,並經股東會特決
違反之法效§209V:歸入權,競業行為仍有效
迴避§178II:V,解除競業禁止決議(股特決)、行使歸入權決議(股普決),均涉及該競業董事自身利害關係

Q:§209 董事競業禁止之「公司營業範圍」?
形式認定說:章程所載之公司所營事業
實質認定說○
R ○
通 :公司實際上所經營之事業,包含業已著手準備、僅暫時停止經營之事業

董事違法行為 事前防免 股東之制止請求權§194→得 (制止對象包含董事、董事會)


監察人之制止請求權§218-2II→應 (監察人之受託人義務)
事後訴追 公司對董事提起訴訟§212、§213 (股普決、意定代表人:監察人,股東會得另選)
股東為公司對董事提起訴訟(代表訴訟)§214 (6 月+1%)

*批評§214:股東持股限制過嚴、先請求監察人提起訴訟可能緩不濟急、命供擔保之規定過於草率、損賠之
規範設計不良、訴訟費用過高→缺乏股東為公司提訴之誘因

14
董事會 召集權人 每屆第一次:得票最多董事§203
其餘董事會 原則:董事長§203-1I
例外:過半董事+書面請求董事長,怠於召集則自行召集§203-1II
程序§204 原則:3 日前通知董事、監察人(§218-2 得列席)
例外:章程有較高規定、緊急情事得隨時
方法§204:原則書面通知,例外經相對人同意得以電子方式為之;召集應載明事由→訓示規定

*經濟部 §204「經相對人同意」包含明示同意及默示同意
倘公司章程規定得以電子方式為之時,應認為董事已默示同意
紙本傳真不屬於§204 電子方式;電子郵件、上傳雲端、電腦傳真系統之傳真→均屬§204 電子方式

Q:董事會臨時動議之合法性?→V,文義解釋:法無明文;目的解釋:董事會出席董事會乃董事之義務,
並無突襲之疑慮(但公發公司有證交法§26-3VIII 特別規定不得臨時動議事項)

董事會決議瑕疵 R、通 原則:一律無效


例外:○
R 全體 董監皆應召集而出席或列席,對召集程序無異議而參與決議→有效

曾宛如:違反程序之決議內容可能對公司有利,參酌比較法應賦予彈性→得撤銷

解任董事長資格:§208 董事會特決(與選任時同)、§199 股東會特決(同時解任董事資格)

董事會出席 親自出席 親自到場


視訊會議§205II (計入定足數+表決數)
書面方式行使表決權§205V.VI→章程訂明+全體董事同意(每一次)→不適用公發公司
代理出席§205→章程訂明得由其他董事代理,每次出具委託書(刪除經常代理)

書面行使表決權:股東會→股東會召開+書面(出席方式之代用);董事會→會議方式之轉換(不實際集會)

普通決議§206I:過半 x 過半

特別決議:2/3 x 過半
股份交換§156-3、員工庫藏股§167-1I、員工認股權憑證§167-2I、§185I 之提案、董事長副董常務董事之互選§
208I.II、以股票或現金發放員工酬勞§235-1II、公發公司以章程授權董事會以發現金方式分派盈餘§240V、以公
積發放新股或現金§241II、募集公司債§246II、發行新股§266II、聲請重整§282II、簡易合併§316-2I、閉鎖性公
司私募普通公司債.可轉換.附認股權公司債§356-11I.II、閉鎖性公司發放新股§356-12

證交§14-5II:全體董事 2/3 以上

Q:董事會總席次(定足數)如何計算?
經濟部:實際在任,應以依法選任並實際在任而能應召出席者為認定
學:章定人數,按§208 於董事缺額時,限公司於 30 日內召開股東臨時會補選之意旨,可知定足數應以
「章程所定董事人數」加以認定
15
Q:定足數之認定時點為何?(董事中途離席是否影響定足數之計算?)
77 台上 400 例:董事報到時,出席董事會之董事如已超過半數即得進行表決,不因表決時有董事離席而受
影響;至其表決是否通過應視其是否超過出席董事之半數為斷。
學:議案決議時,應於各議案決議時具體認定定足數;董事應出席討論並參與表決方不違反注意義務。

Q1:董事會決議事項,得否提高門檻?→經濟部:V,公司章程若規定某些公司重要事項,應經董事會全體
董事出席及同意之決議行使,亦無不可
Q2:董事會決議事項,得否降低門檻?→王志誠:X,董事會為公司權力中樞,其決定內容應符合公司利益
,不論是董事會普決或特決事項,公司章程均不得降低其決議門檻

*經濟部:公司董事會所為決議,係屬法律行為中之共同行為,即多數意思表示平行而一致成立之法律行為
,如股份有限公司設董事三人,開董事會時僅二人出席,係其中一人代理另一人出席,僅有一董事
在場,無從成立多數意思表示平行的一致,似難有效成立決議。

*經濟部:董事會之決議,§206III→§178II 不得行使表決權之董事,仍應算入已出席之董事人數內。若董事會
之出席人數已符合法定開會門檻,縱因有利害關係而迴避,致僅餘一人可就決議事項進行表決時
,該一人就決議事項如同意者,則以 1 比 0 之同意數通過,仍符合決議門檻。

Q1:何謂§206III「與董事具有控制從屬關係之公司」?
→應指法人股東自己當董事時,當其控制或從屬公司與公司有交易時,該法人股東應負說明義務
Q2:§27II 之法人代表董事有無適用?
→文義上應不包含,但從規範目的觀察,該法人代表董事因受背後法人股東之控制,應適用為妥
Q3:視為有利害關係,是否同樣有表決權迴避之適用?
文義解釋、目的解釋:V,否則無法防止利益衝突
立法理由:只提及應說明重要內容,未提及是否應迴避

董事長 未設有常務董事→董事會特決§208I
設置常務董事→常務董事會特決§208II

常務董事→章定、任意、常設之執行業務機關,日常事務決策權交由其行使,便利公司運作效率
(章定)股東會+董事會特決§208II(名額最少 3 人,最多不得超過董事人數 1/3→9 人以上之董事始有)

常務董事會職權來源 法定職權說:常務董事執行董事會職權,於董事會休會期間地位與董事會相當,其職
權係基於法律規定而來

通 董事會授權說:若採法定職權說,則可能架空董事會之職權,非常董制度設計本意

原則:董事會授權說
董事會之職權 法律明定專屬董事會:不得交由常務董事會決議(董事會親力親為) §29、§228
法未明定專屬董事會:可交由常務董事會決議(但董事會可否決) §202

例外:法定職權說→常務董事會選舉董事長.副董事長§208II
16
董事長§208III 對內→主席
對外→代表(法律行為、訴訟行為)
職務代理之順序:董事長→副董事長→指定常務董事→指定董事→常務董事或董事互推 1 人
§208III「因故不能行使職權」:董事長仍有職權為前提,如因案在押、因病在床、因災受困…

Q:若董事長已受假處分宣告,並禁止執行董事長職務時?
通:仍屬因故不能行使職權
林國全:其本身已失去董事長之權限,故無法指定代理人,縱指定行為在假處分之前,該指定亦隨同失效
*經濟部:董事長死亡、辭職、解任時,其職權因此而消滅,故其指定之代理人之職權也隨同消滅,此時因
屬董事缺額補選與重新推選董事長之問題,並不生推選代理人之問題。

董事會之召集權人:
第一次得票最高董事§203III→ 原則:董事長§203-1I
例外 過半董事書面請求+自行召開§203-1II.III
董事長缺位(辭職、死亡、解任):類推§208III 代行職務 (*經濟部)

董事長:代表公司(一元:本人視同機關),無權代表類推適用無權代理
經理人:代理公司(二元:本人、代理人),無權代理

Q:公司內部決議瑕疵、代表權瑕疵,外部行為之效力為何?
常見類型:董事長專斷行為、董事自我交易未經監察人代表、監察人代表未先經董事會決議、董事會或股東會決議瑕疵
R:無權代表類推適用無權代理說→保護股東
學:相對無效說 原則:無效
例外: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保護交易安全

股東會與董事會權限之劃分:
股東會優先主義:股東為公司之所有人、經營與所有分離產生代理成本、§202 董事仍應依照股東會所制定之
章程執行業務、§193 董事會應依照股東會之決議執行職務

通 董事會優先主義:董事會召集與開會成本較低、經營效率、董事之專業性、權責相符、§202 修法意旨將「

得」修改為「應」、§193I 之決議限縮解釋為符合§202 除書、後法優於前法應以§202 為準


結論:原則→董事會優位;例外→法令.章程 且針對法律明定由董事會決議事項,股東會亦不得以章程擴權

§185I 公司重大政策:共享權限(董事會特決提出→股東會特決確定)
Q1:針對§185 之事項,少數股東可否依§172-1 行使股東提案權?
共享權限說:V
問責權說:針對此一公司業務重大事項,仍應將決策權交由專業之董事會行使,僅賦予股東會問責權已足
Q2:承上,若答案為肯定則作成之決議效力為何?
→多數見解(股東行動主義)認董事會與股東會均得就「非專屬決議事項」為決議,R認為該股東會決議對董
事會有拘束力,但邵慶平認為並無拘束力

17
*最高法院認為盈餘分派案得以臨時動議提出,縱未先經董事會、監察人審查評估,亦不影響股東會決議之
效力,且並非僅為建議性質。
批評:上開見解僅以法律未禁止盈餘分派案以臨時動議提出,即謂該行為合法,並未考量公司之現狀,並非
有益於公司之最大利益,且亦與§228 之意旨有違。

Q:董事會得否將職權內事項交付股東會進行決議?
R:授權說,股東會係由公司所有者組成,董事會就其權限事項,決議交由股東會決定,乃將其權限事項
委由股東會決議行之,尚非法之所禁。
學:大肆批評上開見解 1.公司治理=權責相符,股東會有權無責,不應授權股東會決議
2.股東行動主義(提案權.表決權),決議合法有效,但有無拘束董事會為別一問題
3.董事會為受託人,若再授權委託人股東則違反公司治理原則注意義務

監察人 監察權 資訊請求權§218、§219


§221 制止請求權§218-2II「應」
代表權 法律行為:§223 董事自我交易(礙於董事情誼) 學:監察權
訴訟行為:§213、§214 學:監察權
委託律師.會計師簿冊查核§218II、§219II 學:監察權(資訊請求權)
股東會召集權 學:監察權、注意義務

*經濟部 1.查閱公司「收入明細、請款單據、付款憑證、支出明細、歷屆股東會議事錄、資產負債表、公
司債存根簿」等文件均屬監察人之職權§218
2.監察人基於監察權§218 之行使,得要求公司及股務代理機構提供「股東名簿」
3.監察人之職權包括調查董事是否有違反§209 競業禁止、§206 自身利害關係…等受託人義務

最高法院 監察權:監察人單獨行使§221 §212~§214 訴訟行為


代表權:監察人共同行使(回歸民法) §223 法律行為
學:代表權目的本就帶有監察權,均適用§221 單獨行使

監察人召集股東會 原則:被動召集 董事會不為召集或不能召集時§220


法院命監察人召集§245
例外:為公司利益,於「必要時」§220

監察人人數 非公發公司:1 人以上(但政府或法人股東 1 人所組股份有限公司,得依章程不設置§128-1III)


§216II 公發公司:2 人以上(但設置審計委員會之公司則無監察人)

監察人資格 積極資格 不須具備股東身分 (§27I.II 政府或法人須具備、證交§26 公發公司董監持股成數特規)


具備完全行為能力
至少須有一人在國內有住所§216I
消極資格 §216IV→§30
不得兼任公司董事、經理人、其他職員§222

18
監察人選任 股東會依累積投票制§216I、§227→§198I
股東參選監察人毋庸迴避§227→§198II
須與董事分別選任

監察人解任 法定解任 逾期不改選§217II


委任契約終止事由發生
失格解任§216IV→§30
公發公司,監察人轉讓持股超過選任時 1/2 §227→§197I
提前改選而視為提前解任§227→§199-1

先 意定解任§227→§199 ○
後 裁判解任§227→§200

補選:監察人§217-1→全體均解任時 董事§201→缺額達 1/3


監察人代表公司與董事為訴訟行為:§213 意定代表、§214 法定代表
監察人代表公司與董事為法律行為§223:涉及董事自我交易時,公司代表權之移轉,防範董事長礙於同事情
誼,致有犧牲公司利益之虞

證交法§14-4IV 優先於§14-4III:
證交法§14-4III 審計委員會準用公司法監察人之規定
證交法§14-4IV 審計委員會之獨董準用公司法§213~§215、§223~§226

審計委員會→會議體 監察人→單獨行使

Q:監察人代表公司與董事為法律行為前,是否應先經董事會同意?
否定說:最高法院認決策權由監察人行使,§223 意旨在於避免利害衝突
肯定說:決策權仍歸屬董事會,監察權僅行使監察權、代表權
學、經濟部:所謂代表僅係取得代表公司之身分,並未因此取得意思決定權限,並且由監督機關行使決策
權並不妥適。應先經董事會決議表達公司初步之交易意願,再交由監察人實質審查交易之條
件,並由監察人出面談判後,由其代表公司與董事進行交易

Q:監察人有數人時,如何代表?
最高法院:所有監察人共同代表,代表權與監察權屬二事,不適用§221,應類推適用民法§168
經濟部、學:監察人一人單獨代表,監察人之代表權本質上仍屬監察權之一環,應適用§221

Q:監察人如何行使代表權(可否實質審查)?
通:V,最終決定是否同意
洪秀芬:區分該事項為 董事會權限:V,監察人有交易決策權(得實質審查該法律行為)
股東會權限:X,監察人並無監督股東會決議之職權,一但股東對權限內之董事
自我交易案為決議後,則監察人應遵守股東會決議,此時監察
人僅有單純的代表權,無該交易之決策權

19
Q:監察人代表公司,是否及於「締約權」?是否及於「議約權」?
最高法院、經濟部:監察人代表公司時包含締約權與議約權。
多數學者:均肯認監察人有締約權,惟是否包含議約權,看法相當分歧

Q:得否經公司事前允諾而排除§223 監察人代表之適用?
最高法院:V,§223 非強行規定,其理由似乎為條文未使用「應」由監察人代表之用語
學:X,§223 為強行規定,且未如民法§106、公司§59 設有例外不受限制之規定,顯然應屬立法者有意不為
之結果,公司法為民法之特別法,應優先適用公司法

Q:董事與公司進行交易時,若非由監察人為公司代表,效力為何?→法無明文,最高法院認此時董事長已
無代表公司之權限,卻仍代表公司與董事為法律行為,應類推適用無權代理,效力未定,且公司之承認應由
監察人為之。學者亦肯定之,因董事自我交易之行為,無保護外部交易安全之必要。

Q:§223 於實質董事與公司自我交易時,應否適用?→最高法院認§223 規範監察人代表權之目的既在避免董


事與公司間之利害衝突,解釋上自不以登記之董事為限,而包含§8III 規範之實質董事。§8、§23、§223

決策權歸屬 監察人數人時如何代表 監察人可否實質審查 締約權 議約權


最高法院 監察人 會議體(適用民法) V V V
代表權≠監察權 ∵決策權歸屬監察人
通說 董事會 單獨行使監察權§221 V V 看法分歧
代表權=監察權 ∵有監督義務 ∵有監督義務
通說批實務: 球員兼裁判 民商合一非絕對、違反公司治理原則、回歸公司法解決

資本三原則 確定:使公司成立時即有穩固之財產基礎,惟有時將使公司設立困難、造成閒置資金過多之不
經濟,故現行法採授權資本制,使公司設立時僅需發行章訂資本之部分股份,其餘部分
則授權董事會視公司實際需求分次發行,搭配經濟部登記制度(實收資本)。
充實(維持):公司增加資本時,資金應確實繳足;取得資本後,公司資產禁止不當流出。
不變:公司資本總額一但經章程確定後,應保持不變,若有變更之需求,除須踐行嚴格之增資
、減資程序,並須變更章程。
減資程序對債權人侵害尤甚,應經股東會特決+變更章程+保護債權人程序§281→§73.§74

股份有限公司之資本應分為股份,擇一採行票面金額股或無票面金額股 §156I
*經濟部:採取面額低於 10 元之低面額股,甚至面額低於 1 元之超低面額股者,均屬合法

無面額股§129○
3 、§156、§156-1 轉換 非公發公司 面額→無面額:股東會特決

無面額→面額:X
公發公司:X (∵ 交易習慣,保障眾多投資人)

無面額之優點 1.強化資本功能以保護債權人(賺錢公司)
2.減少形式減資的不便(虧錢公司)
3.有助於業主鞏固經營權
20
但缺乏誘因:遵法成本過高 1.財報可能要變成強制簽證§20
2.法定盈餘公積提撥義務提高§237
3.資本公積及法定盈餘公積發給新股或現金之額度降低§241

Q1:採行無面額股的非公發公司,將來公開發行後應如何處理?
→法無明文,劉連煜認應續行採無票面金額股,經濟部認可不必轉為面額股
→文義解釋、體系解釋:§156 係處理無面額股容許性,其文義為「所有」股份有限公司均得採無面額股;
§156-1 係面額股換軌為無面額股之問題,僅規範已公發公司針對有無面額禁止換
軌,而非公發公司則可以單向換軌(有→無)
→目的解釋:禁止公發公司換軌理由在於避免造成投資人交易習慣及資訊之混淆。若該公司在公開發行前已
採無票面金額股,則不會導致投資人混淆之問題,故應續行無面額股
Q2:可否募集設立公司時即採無面額股制度?→V,綜上所述應採肯定說

發行新股§267
非公發公司:1.員工(保留 10~15%)→2.股東依原有持股比例盡先分認→3.洽特定人(非私募程序)或公開發行
公發公司:1.員工(保留 10~15%)→2.強制 10%以上股權分散(證交法§28-1)→3.股東依原有持股比例盡先分認
→4.洽特定人(非私募程序)或公開發行

意定減資
減資種類 實質減資 現金減資:股東會決議
現物減資:股東會決議+收受財產股東同意§168II
形式減資:填補虧損,不實際退還現實財產與股東
減資程序 動章程:股東會特決來修章§277
未動章程:股東會普決 保護債權人程序(§281→§73.§74)+減資登記+換發股票§279

公司之章定資本 1 億,實收資本 6 千萬時 將實收資本 6000 萬提高至 1 億內:授權資本制內(董事會特決)


將實收資本降低至 6000 萬以下:變動章程(股東會特決)

法定減資(避免公司持有自己之股份,無上開程序之限制):§167II、§167-1II、證交§28-2IV

原則:股份平等原則
例外:特別股§157(立法目的→增加應募人應募誘因、大小分流、彈性)

1 盈餘分派


2 剩餘財產分派


3 表決權

4 複數表決權、特定事項否決權 →於監察人選舉時與普通股股東之表決權同


5 被選舉為董監之禁止或限制(劣後股)、當選一定名額董事之權利(優先股)


6 特別股轉換為普通股


7 轉讓之限制


8 權利、義務之其他事項

(公發公司不適用○
4 ○
5 ○
7 、○
6 得轉換成複數普通股)

21
特別股收回§158:原則→V;例外→損害特別股股東應有之權利(股東會特決+特別股股東會特決§159)

*非公發公司換軌時,已發行新種類特別股(○
4 ○
5 ○
7 、○
6 得轉換成複數普通股)者,嗣後欲申請辦理公開發行

時,應回復一股份平等原則辦理(須換回)。

Q1:是否發行股票§161-1?→非公發公司:任意、自治 ;公發公司:強制
*新法認非公發公司是否發行股票宜由公司自行決定,故修正為僅公發公司才強制發行股票
Q2:如何發行? 實體發行§162:一般發行(1000 股/張)
無實體發行 161-2§:證券集中保管事業機構(+帳簿劃撥) 非公發、公發公司皆適用

非公發公司:未對公眾招募資金,而僅由特定人繳足股款以充實公司資本,必以「發起設立」§131 為之。
公發公司:公開發行有價證券向公眾招募資金,成為公發公司之方式有
募集設立 (§132、證交§22)
增資發行新股時對外公開發行 (§267III 後、證交§22I)
將已發行股份補辦公開發行 (證交§42I)

董事會普決 §156-2I 前 (∵專業事項、資訊揭露)


非公開 公開
股東會特決 §156-2I 後 (∵侵害股東資訊權)

股份轉讓方式 未發行股票:意思表示合致(讓與合意)
實體發行 記名:背書+交付+意思表示合致
無記名:交付+意思表示合致
無實體發行:帳簿劃撥+意思表示合致

原則:股份自由轉讓§163(目的在保障少數股東)
例外 禁止回籠股§167→再例外允許 §158 收回特別股
§167-1 員工庫藏股
§235-1 員工酬勞
§186、§316-2II、§317 股份收買請求權
§167 但
§163 但
獎勵員工制度(得限制員工於一定期間內不得轉讓)

員工入股目的:獎勵員工、留住優秀人才、綁定公司與員工之向心力
*大型企業基於經營管理之需求,常設立研發、生產、行銷等功能之從屬公司,為便利企業留住人才,賦予
企業運用員工獎酬制度之彈性,將公司§167-1、§167-2、§235-1 之實施對象擴及一定條件之控從公司員工。
員工之股票來源 條文依據 有償/無償 股票來源 限制股份轉讓
員工自行買入 有償 老股 X
員工庫藏股 §167-1 法無明文(R通常有償) 老股 2 年(§167-3)
員工認股權憑證 §167-2 有償 新股/老股 2 年(§167-3)
22
員工酬勞 §235-1 無償 新股/老股 X
增資發行新股之員工新股認購權 §267I 有償 新股 2 年(§267VI)
限制員工權利新股 §267IX 有償/無償 新股 法無明文

私募公司債 程序 私募公司債總額
公發公司 普通公司債:董事會特決(§246.證交§43-6III) 普通公司債:證交§43-6III
可轉換.附認股權公司債:董事會特決§246+股東會特決(證交§43-6I) 可轉換.附認股權公司債:§247
非公發公司 普通公司債:董事會特決§246 普通公司債:無總額限制
可轉換.附認股權公司債:董事會特決+股東會普決§248-1 可轉換.附認股權公司債:無總額限制
普通公司債:董事會特決§356-11
閉鎖性公司 可轉換.附認股權公司債:董事會特決+股東會普決§356-11
(得以章程排除)

公積:公司純財產額超過其資本額而積存於公司之金額
依據 資金來源 盈餘:公司營業活動 資本:非營業活動
法定 法定盈餘公積 資本公積
意定 特別盈餘公積 X

有盈餘(收入−支出>0)
完納稅捐→彌補虧損→提撥法定盈餘公積→提撥特別盈餘公積→盈餘分派
§232 §237(10%) (章程或股東會決議) (對象:股東V;員工X 員工分紅費用化)

無盈餘(收入−支出≤0)
原則:不能分派
例外 建業/建設股息§234
§241(本質上非盈餘分派,屬公積之使用)

盈餘之使用 填補虧損:填補過去虧損
提撥法定盈餘公積:預防未來虧損 違反:§232III 刑事責任、§233 盈餘分派返還請求權
提撥特別盈餘公積:特定用途
公積之使用§239:填補虧損、§241→違反:法無明文,類推§233 返還請求權、§73~§75 債權人保障程序

盈餘分派程序
期末§228:董事會編造表冊 監察人查核 股東會承認
(營業報告書、財務報表、盈餘分派或虧損撥補議案) 現金:股東會普決
新股:股東會特決§240
*公發公司得章程規定董事會特決發放現金

期中§228-1 董事會編造表冊 監察人查核 董事會決議


(半年、每季) 預估並保留完納稅捐、填補虧損、法定盈餘公積 現金:董事會普決§228-1IV
新股:股東會特決§228-1IV→§240
23
§228-1 定性為週期改變,而非期末分派之預付,故超額分配不適用§233。
惟預估程序 第 123 季都正確,第 4 季估錯:不適用§233
故意估錯:適用§233 返還請求權

建業/建設股息§234 (股息之預付)
1.須二年以上之準備始能開始營業者 ex:公共建設、高鐵、MRT、自來水
2.經主管機關之許可
3.依章程之規定 Q:是否限於初始章程?→X
4.於開始營業前分派股息
Q:營業後得否分派建設股息? 法條文義:X,限於營業前,開始營業後則回歸原則有盈餘始可發放股息
林國全:V,營業獲有利益,即使無盈餘亦可發放

*員工分紅費用化 1.改名為員工酬勞
§235-1 修法 2.當年度獲利狀況(稅前)
3.定額或比率
4.分派方式:股票或現金(經濟部:得以老股或發行新股為之)
5.董事會特決+報告股東會(經濟部:已屬法定最高董事會決議成數,不得以章程訂定更
高董事會決議成數,以保障員工)
6.章程得訂明發給控從公司員工股票或現金

*經濟部:董監分紅費用化,法無明文,1.原則上比照員工酬勞 2.章程明訂以現金為之→發放股份侵害少數
股東權益 3.訂定發放上限 4.董事會特決(上市櫃、興櫃公司應先由薪酬會提出建議)

Q:董事、監察人可否聲請選派檢查人?
最高法院 董事:V(§245 除 6 月以上持股 1%的限制外,別無其他資格限制;且董事無明文規定資訊請求權)
監察人:X(監察人得隨時調查公司業務及財務狀況,本身即具有資訊請求權§218)
學:X,董事、監察人皆具有資訊請求權

嚴格 寬鬆
公發公司 非公發公司:預設規定 非公發公司:章程有調整 閉鎖性公司

閉鎖性股份有限公司§356-1~§356-14 重視公司成員特性(轉讓限制之自治化)、經營彈性(治理機制之自治化)
定義§356-1I:股東人數不超過 50 人+章程訂有股份轉讓限制+非公發公司

Q:股東人數超出 50 人限制,應如何處理?
現行法:§356-13III 強制變更組織為非閉鎖性股份有限公司
學:有修正之必要,應給予公司自動改正之緩衝期間,否則股東地位繼承時容易發生問題

設立§356-3I:發起人得全體同意,並應全數認足→限於發起設立
24
換軌 任意換軌 非閉鎖→閉鎖:全體股東同意§356-14
閉鎖→非閉鎖:股東會特決§356-13
強制換軌:閉鎖→非閉鎖:公司不符合§356-1 時 §356-13
*§106IV 有限公司得經表決權過半數變更組織為股份有限公司,不包括「閉鎖性股份有限公司」

出資種類 現金 公司事業所需財產 技術 勞務 信用 對公司之貨幣債權


發起設立時發起人之出資 V V V V X X
§356-3
增資發行新股時股東之出資 V V V V X V
§356-3+§356-12
*以勞務抵充之股數不得超過公司發行股份總數之一定比例;以技術、勞務出資者需全體股東同意

董監選任方式§356-3V.VII 原則:準用累積投票制§198
例外:章程得排除累積投票制

特別股§356-7 ○
1 盈餘分派


2 剩餘財產分派


3 表決權、複數表決權、特定事項否決權


4 被選舉為董監之禁止或限制(劣後股)、當選一定名額之權利(優先股)


5 特別股轉換為普通股


6 轉讓之限制


7 權利、義務之其他事項

與→§157 比較 §167○
5 只能保障「董事」名額;§356-7I○
4 則能保障「董事」及「監察人」之名額

閉鎖性公司選舉監察人時,仍有複數表決權§356-7II

股東會出席 親自出席 親自到場


§356-8 視訊會議、其他經中央主關機關公告方式→章程訂明,視為親自出席
書面方式行使表決權→章程訂明經全體股東同意(每次),視為親自出席(不實際集會)
代理出席§177

Q:閉鎖性股份有限公司之股東會,可否以電話會議方式召開?→多方通話之電話會議,只要符合可共聽聞
之要件即可,故亦應准許

*新法對於創業者創業理念之尊重,提供創業者鞏固公司主導權之工具,使創業者於引進新投資人之資金
時,無須擔心經營權招致易位,具體方式如:表決權拘束契約、拘束信託、複數表決權特別股、對特定事項
否決權特別股、特別股股東被選為董監之權利特別股、無面額股、增資發行新股(僅允許自己認股)

有限公司
修法理由:有限公司股東行使同意權係以表決權為準,並非以人數計算
過半數:增資、增資金額不足時新股東加入、減資、變更組織為股份有限公司§106、轉讓出資§111I
2/3 以上:董事轉讓出資§111II、提撥特別盈餘公積§112II、變更章程、解散、合併§113I
25
表決權§120 原則:每一股東不問出資多寡,均有一表決權
例外:章程訂按出資多寡比例

董事§108:1~3 人,經股東表決權 2/3 以上同意,就有行為能力之股東選任之(經營與所有結合)


董事 1 人→不得設置董事長,由該董事單獨代表公司
董事數人 未設置董事長,所有董事皆有代表公司之權限
得以章程置董事長,董事過半數之同意互選,該董事長為代表人

監察權§109:不執行業務之股東(非董事之股東)均得行使監察權

2/3 以上§126IV

全體§76I 2/3 以上§126IV 過半§106IV 全體§356-14


無限公司 兩合公司 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閉鎖性公司
全體§126II 股東會特決§356-13

2/3 以上§76-1
2/3 以上§76-1

*§185I○
2 主要部分 ○
R 因其主要部分營業或財產之轉讓,足以影響公司所營事業之不能成就者


R 主要財產之財產目錄

質與量分析法:該部分營業與財產之交易價值、讓與後之營業是否受到重大影響

2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