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1711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4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中医研究

基于中医体质学的中医证候调控规律
研究方法学探讨*
周亚娜 1,向 楠 2 **,黄江荣 3,赵 臻 4,毛树松 1
(1. 湖北省中医院肿瘤科 武汉 430061;2. 湖北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 武汉 430061;
3. 长江大学医学院 荆州 434023;4. 湖北中医药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武汉 430061)

摘 要:中医证候调控规律研究是中医证候信息学的核心。中医体质辨识作为最具临床操作性的健康
状态评价方法,被认为是绘制证候状态标准曲线的基础之一。因此,本文通过建立中医体质状态标准曲线,
将证候调控规律研究确立的状态演变曲线与之拟合并综合分析,明确体质对中医证候的干预方法与影响因
素,从而实现中医临床疗效的动态评价。
关键词:中医体质学 中医证候调控 中医证候信息学 曲线拟合法
doi:10.11842/wst.2015.08.021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A

“证”(证候)是单一性或综合性致病因素与机 角度来看,证候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中医证候
体相互作用的综合反应结果,是对人体疾病过程中 信息学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以中医临床实践为
某一阶段(空间、时间)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以 基 础,应 用 信 息 学 基 本 理 论 和 技 术 方 法,研 究 中 医
及治疗反应等病理属性的高度概括,它反应了疾病 证 候 信 息 收 集、处 理 和 挖 掘 的 共 有 关 键 技 术 方 法,
变 化 的 个 体 性、阶 段 性、动 态 性 和 方 向 性。“证 候” 科学阐述中医证侯的信息学特征及其内涵联系,为
作为临床辨证论治的核心,被认为是一个“巨复杂 中医 / 中西医结合临床病证规范、辨证论治的个体
系 统”,多 元 性 和 动 态 性 是 其 标 准 化 和 疗 效 评 价 的 化诊疗和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研究提供理论依
技术难点。基于此难点,本研究提出采用“中医证 据和技术方法的一门交叉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包
候信息学”方法,以病证结合为纲(西医病名 + 中医 括 证 候 信 息 规 范 化 研 究,证 候 分 布 规 律 研 究,证 候
证 候),通 过 文 献 研 究 并 借 鉴 循 证 医 学 经 验 的 临 床 演变规律研究和证候调控规律研究 [1]。其中,证候
研 究,明 确 证 候 的 分 布 - 演 变 - 调 控 规 律,绘 制 开 的标准化是中医证候信息学研究的基础,依托临床
放的、可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完善的证候状态标准曲 实践研究证候的调控规律是其核心。调控规律研究
线,为中医临床病证规范研究和疗效评价体系研究 是在证候分布和演变规律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流行
提 供 新 的 思 路 与 方 法。 中 医 体 质 包 含 健 康 人 体 阴 病 学 和 暴 露 因 素 的 特 征,采 用 多 种 数 理 分 析 方 法,
阳、气血、津(精)液偏颇状态的信息,可作为绘制证 进 行 干 预 因 素、条 件 和 方 法 的 分 析 研 究,确 定 它 们
候状态标准曲线的基础之一。 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作用规律,最终构建证候的调
控 模 型,该 模 型 可 预 测 证 候 的 演 变 趋 势,指 导 临 床
1 中医证候调控规律研究是中医证候信息学的核心
辨证论治和疗效评价。因此,中医证候调控规律研
中医临床诊断的依据是“辨证”,从现代信息学 究是实现中医临床疗效动态评价的技术关键。

收稿日期:2014-08-29
修回日期:2015-01-12
* 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6BAI21B01):中医技术标准类目研究,负责人:向楠。
** 通讯作者:向楠,医学博士,湖北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标准化,中药临床药理学。

〔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1711
2015 第十七卷 第八期 ★Vol.17 No.8

2 中医证候调控规律研究的方法学探讨——标准曲 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
线拟合法 质和特禀质 9 种基本体质类型,并确定其体质特征
和分布规律,最终形成“中医体质量表”和“中医体
曲线拟合是指选择适当的曲线类型来拟合观测
质分类判定标准”2 个体质辨识的方法或工具。中
数据,并用拟合的曲线方程分析两变量间的关系 [2]。
医体质学说认为,体质是证候的重要物质基础,与证
该方法适用于变量间非线性关系或曲线关系的数
候的发生、发展、转归和从化密切相关。
学 模 型,如 服 药 后 血 药 浓 度 与 时 间 的 关 系,疾 病 疗
3.2 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候的关系
效 与 疗 程 长 短 的 关 系,毒 物 剂 量 与 致 死 率 的 关 系
3.2.1 体质与疾病的发生
等。标准曲线拟合法是以标准曲线为基础,将实测
体 质 不 同,对 病 邪 的 反 应 不 一,可 表 现 为 不 同
曲线与之拟合,通过优度综合分析来评判它们的相
证候。所谓邪气因人而化,疾病因人而异,即“身之
关性。由此可见,结果的准确性与绘制标准曲线的
中 于 风 也,不 必 动 脏,故 邪 入 于 阴 经,则 其 脏 气 实,
[3]
准确与否密切相关 。目前,该方法的应用领域很
邪气入而不能客,故还之府”(《灵枢 · 邪气脏腑病
多,包 括 食 品 化 工、环 境 分 析 评 价、污 水 处 理、医 药
形》)。根据中医发病观,证候的发生主要取决于两
卫生等。
点:一是人体正气的强弱,二是致病因素(邪气)对
中 医 证 候 具 有“内 实 外 虚,动 态 时 空,多 维 界 人 体 的 刺 激 强 度。 中 医 体 质 学 说 认 为,体 质 是 正
面”的特性,是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的关键指标之 气 盛 衰 的 表 现,所 以 决 定 了 疾 病 发 生 的 倾 向。《灵
[4]
一 。其调控规律研究涉及疾病、演变时间、中医药 枢 · 百 病 始 生》曰:“ 风 雨 寒 热 不 得 虚,邪 不 能 独 伤
治疗、体质等多个变量,各变量间呈现非线性关系, 人,此 必 因 虚 邪 之 风,与 其 身 形,两 虚 相 得,乃 客 其
因此曲线拟合法是研究中医证候调控规律的理想 形”。《灵 枢 · 五 变 篇》曰: “ 肉 不 坚,腠 理 疏 松 则 善
数学模型之一。通过对研究对象临床病证的演变曲 病风”。以上说明,疾病的发生与体质因素有密切联
线与相应标准曲线拟合度的综合比较分析,进行中 系。《素问 · 通评虚实论》曰:
“ 消瘅、仆击、偏枯、痿
医临床病证疗效分析和判断,可完成中医临床疗效 厥、气逆发满,甘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由此可见,
的 科 学、动 态 评 价。 证 候 状 态 标 准 曲 线,是 对 研 究 肥胖之人在内外诱因作用下易发生中风等病。同样
疾病的一个同质性群体在中医药治疗条件下的证 道理,清代龚信《古今医鉴》也指出:
“心痹痛者……
候演变规律的计量描述,可反映证候的转归情况和 素有顽痰瘀血”说明顽痰瘀血体质者易发胸痹。
态 势。 通 过 采 用 形 态 学 描 述、数 学 计 算 等 方 法,可 3.2.2 体质与证候的性质
获得证候同质性群体的状态标准曲线,所有同质性 体质与证候的性质关系密切。首先,同一致病
群体的状态标准曲线构成了所研究证候群的状态 因素作用于人体,由于体质的不同导致出现证候的
标准曲线系统,可作为对中医证候调控规律研究的 不 同。《灵 枢 · 五 变 篇》曰:
“ 夫 同 时 得 病,或 病 此,
工具和标准系统。 或病彼。”例如,同样是感受湿邪,平和体质者表现
为 湿 证;阳 热 体 质 者,则 易 从 阳 化 热 表 现 为“湿 热
3 中医体质辨识是绘制证候标准状态曲线的基础
证”;阴寒体质者,则易从阴化寒,表现为“寒湿证”。
之一
其次,不同类型的体质对致病因素有易感性。例如
3.1 中医体质学研究 阴虚体质多发温热病,《素问 · 金匮真言论》曰:
“藏
中医体质是指人体在先后天因素的共同作用 于精者,春不病温”,若“冬不藏精,春必病温”。阳虚
下,形 成 的 形 态 结 构、生 理 功 能 和 心 理 状 态 等 方 面 体质易受阴寒之邪,发阳虚之证,如《景岳全书 · 杂
综 合 的、相 对 稳 定 的 固 有 特 质,是 人 类 在 生 长 发 育 症谟》曰:
“凡脾气稍弱,阳气素不强者,一有所伤,未
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 免致泄泻”,
“脾肾虚弱之辈,但犯生冷极易作痢”。
[5] [6]
性特征 。王琦等 采 用 文 献 学、信 息 学、临 床 流 3.2.3 体质与证候的转化
行病学、数理统计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 体质对证候转化的影响,一是证候的转归受体
交叉的方法,通过对全国范围 21 948 例自然人群 质制约,二是病邪的“从化”受体质影响。由于不同
的 流 行 病 学 调 查 发 现,中 国 人 群 存 在 平 和 质、气 虚 个 体 正 气 的 盛 衰 具 有 差 异 性,不 同 个 体 脏 腑 经 络、

1712 〔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中医研究

四肢百骸,虚者受邪,实者不受邪,因而可以影响证 正 确 描 述 健 康,才 能 更 加 深 入 地 认 识 疾 病,而 中 医


候的转化。例如,研究消化性溃疡患者体质类型与 体质可以科学地阐释人体健康状态。因此,中医体
中医证候的关系发现,阳虚体质者发病后易发展为 质辨识是绘制证候状态标准曲线的基础之一。
脾胃虚弱证;气虚体质者发病后易发展为脾胃虚弱 3.5 基于中医体质绘制证候状态标准曲线的方法
证、胃络瘀阻证;痰湿体质者发病后易发展为脾胃湿 学思考
[7]
热证;气郁体质者发病后易发展为肝胃不和证 。另 中医体质辨识作为最具临床操作性的健康状态
一方面,体质“从化”会导致疾病进一步发展,发生 评价方法,是绘制证候状态标准曲线的“天然原材
不 同 并 发 症,且 证 侯 各 异。 例 如,中 医 学 认 为,手 料”。如何运用中医体质辨识信息、描述证候状态标
足口病为湿热病邪侵袭人体,该病绝大多数预后良 准曲线又是新的难题。中医将疾病视为一个巨复杂
好,若 患 者 素 体 阳 盛 可 化 热、化 风,素 体 阴 盛 则 化 的 病 证 状 态 体 系,其 复 杂 性 体 现 在 它 的 多 元 化、动
湿,导致危重症的发生 [8]。 态性和构成要素间的非线性关系,并以“状态”的失
3.3 体质辨识为健康状态评价提供了路径 衡作为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标志,失衡的程度将影响
“天人合一”整体观强调在自然环境与社会环 疾病的演变和调控,所以我们引入“状态失衡度”概
境中全面观察人的健康和疾病,即包括人体结构与 念,并将其作为状态曲线体系的要素。正因为“证
功能的完整统一,还包括精神与躯体的相关性以及 候”、
“体质”自身的多因素、非线性特征,它们在影
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等内容,与现代医学大健 响同一个疾病的过程中相互间的关系也是极其微
康观有很多相通之处。中国医学对健康状态阐释包 妙的,因此它们对人体“状态失衡”影响的评测过程
括 几 个 方 面:以 体 质 相 对 稳 定 性 阐 释 健 康 状 态;以 是十分复杂的。对二者“失衡度”的准确计算,将决
阴阳相对平衡理论阐释健康状态;以气机升降出入 定状态曲线体系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这个问题涉及
有序和气血运行阐释健康状态;以机体内外环境协 生命科学、数学、物理、化学和计算机科学等等多学
[10]
调统一(整体观念)阐释健康状态。总之,体质反映 科知识,还处于探索性研究阶段 。一个多因素、
了人体阴阳、气血、津(精)液相对平衡稳定的健康 非线性的复杂生命系统问题的方法学研究,目前归
状态。因此,在中医体质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体质辨 纳起来包括:其一,构建体系模型,并通过复杂的数
识法是现有的中医健康状态评价方法中使用面最 学演算,来实现对体系的精确描述、评价和控制,如
[9]
广,最具临床操作性的健康状态评价方法 。 当今人工智能领域所采用的知识发现和数据挖掘的
3.4 中医体质辨识是绘制证候状态标准曲线的基 模型方法;其二,基于该类问题的复杂性和人们对此
础之一 认知的缺失,暂时无法实现对问题的精确计算,则采
一方面,从系统论观点来看,人体是一个不断运 取数理统计分析的方法,对问题进行定性的描述和
动变化着的“巨复杂系统”,而系统运动的最终结果 评价;其三,依靠专家,通过大量实践经验的总结,对
取决于系统运动的初值。中医体质可用于描述人体 问题进行描述和评价,如“德尔菲法”。
脏腑、气血、阴阳在健康状态下的偏颇状态,中医证 在中医体质辨识的基础上,通过确定每个要素
候是人体在疾病状态下阴阳、气血、津(精)液盛衰 的 失 衡 指 数,绘 制 证 候 状 态 标 准 曲 线,将 证 候 调 控
的 体 现;也 就 是 说,体 质 类 型 所 包 含 的 信 息 可 作 为 规律研究确立的状态演变曲线与之拟合综合分析,
研 究 中 医 证 候 的 形 成、发 展、变 化 这 一 系 统 运 动 的 确证干预方法与影响因素,是实现中医临床疗效动
初 值。 另 一 方 面,从 唯 物 主 义 辩 证 法 角 度 来 看,健 态评价的技术关键。然而,证候状态标准曲线的绘
康和疾病既是对立又是统一的。换言之,只有首先 制是否还存在其他影响因素,需要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李瀚旻 , 毛树松 . 中医证候信息学概论 . 中华中医药学刊 , 2008, 方法 . 科技致富向导 , 2011, 1(14): 71,72.


26(7): 1374-1377. 3 杨翠娜 , 丁述理 , 王明镇 , 等 . 关于标准曲线拟合的讨论 . 河北化工 ,
2 梁远鹏 , 石嘉陵 , 李国玲 . 基于 matlab 的电机拖动实验的曲线拟合 2008, 31(11): 21,22.

〔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1713
2015 第十七卷 第八期 ★Vol.17 No.8

4 胡镜清 . 证候疗效评价关键科学问题刍议 . 世界科学技术 - 中医 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2012: 29.


药现代化 , 2012, 14(1): 1242-1245. 8 杨华升 , 杨薇 , 李娜 , 等 . 体质从化理论在诊治手足口病中的应
5 中华中医药协会 .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 (ZYYXH/T157-2009). 世界 用 . 环球中医药 , 2012, 5(4): 247-249.
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09, 4(4): 303,304. 9 王晶 , 杨学智 , 朱庆文 , 等 . 健康及体质辨识的四诊合参研究 . 世
6 王琦 , 朱燕波 . 中国一般人群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 - 基于全国 9 界科学技术 - 中医药现代化 , 2011, 13(1): 70-73.
省市 21 948 例流行病学调查数据 . 中华中医药杂志 , 2009, 24(1): 7-12. 10 杨小波 , 梁兆晖 , 罗云坚 , 等 . 支持向量机算法在中医证候信息分
7 陈茜 . 消化性溃疡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型关系的初步研究 . 南京中医 类中的应用 . 世界科学技术 - 中医药现代化 , 2007, 9(1): 28-31.

Preliminary Methodology Exploration of TCM Syndrome Regulation Laws Research


Based on TCM Constitution
Zhou Yana1, Xiang Nan2, Huang Jiangrong3, Zhao Zhen4, Mao Shusong1
(1. Oncology Department, Hube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Wuhan 430061, China;
2. College of Clinical Medicine, Hube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uhan 430061, China;
3. Medical School of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434023, China;
4. 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ube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uhan 430061, China)

Abstract: The research on regulation rul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syndrome was the core of
TCM syndrome information. It was thought that the constitution identification which provided the technology for
evaluating health status was one of the bases in drawing the curve of conditional standard of syndrome. It was
fitted and analyzed by the curve of conditional evolution of syndrome through establishing the curve of conditional
standard of TCM constitution theory. It was the key technology of realizing the dynamical evaluation of TCM
clinical effect.
Keywords: Constitution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gulation rul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syndrome in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rve fitting method
(责任编辑:朱黎婷 张志华,责任译审:王 晶)

1714 〔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