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3

2016 年 10 月 现代外语(双月刊) October 2016

第 39 卷 第 5 期 Modern Foreign Languages (Bimonthly) Vol.39 No.5

汉语恭维回应语“对比恭维”模式的
会话分析*
山西大学 张艳红 于国栋

提要:基于 102 个汉语日常交际中自然发生的恭维及其回应语的序列,本文使用会话分析的


研究方法探讨分析了汉语恭维回应语的结构模式以及此模式中恭维内容的所属范畴。研究
发现,汉语言语交际中返还恭维的回应模式具有“对比恭维”的结构特征,而恭维内容则有相
同、相异、扩充等三类范畴。出现上述特征的根本原因在于恭维接收者在回应恭维时优先选
择了中国文化中“贬己尊人”的文化准则。与 Pomerantz 提出的英语恭维回应语模式相比,
“对
比恭维”结构模式是汉语恭维回应语所暗含的特有模式。
关键词:恭维回应语、优先原则、贬己尊人、会话分析
[中图分类号] H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105(2016)05⁃0605⁃11

1. 引言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恭维回应语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早
期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英语恭维回应语方面(Pomerantz 1978;Holmes 1988;
Herbert 1989),比如,不同语言文化中恭维回应语的差异研究与不同语言社团中
恭维回应语的对比研究等(Herbert 1991;Wieland 1995;李慧等 2011)。然而,这些
研究大多使用采访、会话完型测试、问卷调查等语料收集方法,所用语料并非自
然会话,因而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人类的言语交际。虽然近年来国内少数研究
已开始使用英语口语语料库(李民 2011)对自然情境下发生的会话进行分析,但
以汉语言语交际为语料的研究则少之又少。本研究使用会话分析的研究方法,
以自然情境下发生的汉语言语交际为语料来源,从恭维及其回应语的话轮设计、
序列结构、恭维内容等方面动态地分析汉语恭维回应语所特有的结构模式及其
背后蕴含的社会文化与交际原则。

2. 研究背景
2.1 研究理据与方法
言语行为是牛津日常语言哲学家 Austin 提出的语用学经典理论之一。言语
行为的研究主要关注交际者执行某一特定言语行为的条件、认知状态以及推理
*
衷心感谢《现代外语》编辑及匿名审稿专家的宝贵修改意见。本研究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言语行为的
会话分析研究”(15BYY184)的阶段性成果。

· 605 ·
2016 年 现代外语 第5期

机制等,忽略了对交际者如何使用特定的语言资源或结构模式执行言语/社会
行为的探讨。会话分析是在广泛吸收语言学、人类学等社会科学领域知识的基
础上,以人类言语交际为出发点,探讨言语交际背后社会秩序的一种研究方法
(Sacks 1992)。从会话分析视角展开的言语行为研究主要关注某一特定言语行为
是如何通过交际者选择的语言资源得以建构、并被交际对方识别与理解(Drew
2013a)。会话分析认为人类的言语交际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秩序与规律
可循的,交际中的秩序与规律是一种客观存在,会话分析研究的意义在于识别这
种 客 观 存 在 ,总 结 出 言 语 交 际 中 人 类 用 来 执 行 某 一 行 为 所 使 用 的 会 话 常 规
(practice)和/或结构模式(pattern),并探讨其背后所体现的交际规律与社会秩序。
2.2 恭维回应语模式研究
Pomerantz (1978)最早利用会话分析的方法总结了美式英语中恭维回应语的
不同模式。她把恭维回应模式细分为对恭维的接受、拒绝与折中回应三大类。
其中折中回应方式指的是恭维接收者既没有接受恭维,也没有拒绝恭维,而是对
恭维进行降低级别或者转移恭维的回应。其中,返还恭维(return compliment)便
是转移恭维对象的一种回应方式。其结构模式为:
(1) A1:A compliments B.
A2:B compliments A.
例如:
(2) A:Yer looking good.
B: Great. So’r you.
从例(2)中我们看到,交际者 A 恭维交际者 B 气色很不错,B 返还恭维说 A 的
气色也很不错,交际双方将同一恭维对象进行了转移,其结构简单明了。基于
Pomerantz 对恭维回应语模式的划分,Herbert (1989)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分类。他
把美式英语中恭维回应语模式划分为十二类,其中返还恭维的回应方式被归类
为接受恭维类。Herbert 认为,这种回应方式虽然把恭维对象转移给恭维的发起
者,但由于恭维接收者并没有对恭维本身进行否认,所以实质上是接受恭维的一
种表现。Golato (2005)以德语为语料,对比了德语与美式英语恭维回应模式的相
同点与不同点。她发现,德语返还恭维的回应模式与美式英语相同,但德语交际
者比美式英语交际者更多的接受恭维,并且德语交际者很少使用类似“谢谢”等
表示感激的标记语来回应恭维,而是对于恭维做出一定的评价来表达对恭维的
接受与感激之情。
本研究以汉语言语交际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汉语中所特有的恭维回应模
式及其背后的优先原则,以期发现汉语言语交际的特点并丰富国际会话分析对
不同语言社团中恭维回应模式的研究,从而进一步证明优先原则对语言结构形
式的影响与制约。
· 606 ·
张艳红 于国栋 汉语恭维回应语“对比恭维”模式的会话分析

2.3 优先原则
面对同一社会行为,交际者可能做出多种不同的回应,当交际者所做出的回
应是被交际对方所期望的优先行为时,回应的话轮往往结构简单,并可能与之前
的 话 轮 重 叠 ,这 样 的 回 应 方 式 被 称 为 会 话 中 的 优 先 结 构 (preference
organization)。相反,如果交际者的回应是不被期望的非优先行为,那么回应的
话轮可能会出现沉默、延迟、表示感激等非优先的结构特征(Heritage 1984)。优
先结构与非优先结构实质上是优先与非优先行为在语言形式上的表征,而影响
交际者执行优先行为或者非优先行为的因素是交际者对于优先原则的遵循。优
先原则指交际者执行某一社会行为时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下优先遵循的某
一原则(Pomerantz & Heritage 2013)。例如:
(3) A: That where you live? Florida?
B: That’s where I was born.
A 询问 B 现在的居住地点,并且通过话轮设计(Drew 2013b)给出一个猜测
性的备选答案佛罗里达(Pomerantz 1988),尽管这样的猜测随后被证明是错误
的。然而,B 在回应话轮中并没有直接否认对方,而是说佛罗里达是他出生的
地点,从而提供了与 A 的猜测相符的信息,该话论的设计方式避免了执行“不
同意”的行为,最大限度地保持了与交际对方的一致(Sacks 1987),此时“一致原
则”为回应行为的优先原则。言语交际中,为了维护和谐的社会与人际关系,
“一致原则”也被遵循为执行不同社会行为的优先原则。例如,我们会尽最大
可能接受交际对方的邀请,答应对方的请求或者同意对方的观点等等。然而,
Pomerantz (1978)提出,恭维不同于邀请、请求、给予等社会行为,恭维回应语同
时受到“一致原则”与“避免自我表扬”社会文化的制约。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
看,遵循“一致原则”接受恭维意味着自我表扬,自我表扬在社会文化中是不被
期望的非优先行为。所以当“一致原则”与“避免自我表扬”两种原则同时作用
于恭维回应语时,恭维回应语出现降低恭维、返还恭维等回应模式。这样的回
应 模 式 是 两 种 优 先 原 则 相 互 制 衡 下 折 中 的 回 应 方 式 (Pomerantz & Heritage
2013)。

3. 语料说明与研究发现
会话分析研究是尊于语言事实与语言规律的研究方法,所用语料为自然情
境 下 发 生 的 真 实 交 际 ,本 研 究 在 长 达 25 小 时 日 常 会 话 录 音 1 的 基 础 上 ,依 据

1
本研究所使用的语料大部分由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的“会话分析研究论坛(DIG/Discourse & Interaction
Group)提供,所有的语料均为自然情境下的汉语言语交际。此外,本研究的发现也在 DIG 活动中进行
了交流,并得到了其他成员的支持和认可。在此表示感谢。

· 607 ·
2016 年 现代外语 第5期

Holmes (1986)对于恭维的定义 2,从中截取了 102 个恭维及其回应语出现的序列,


按照 Gail Jefferson 转写体系进行转写,总字数为 95520 字。会话分析研究在语料
的选择方面不采用随机抽样,因为每一个具体的语料都是真实言语交际的体现,
都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ten Have 2007; Sidnell 2010)。具体来讲,我们从词汇选
择、优先原则、序列组织等方面对于所收集的 102 个恭维序列中的恭维回应语进
行分析、归类,并与现有回应模式相对比,总结出汉语中特有的“对比恭维”回应
模式。篇幅所限,我们不能提供所有 102 个例子的分析,因此针对每个具体类
型,我们选择了两个典型语料,希望这些例子能够代表它们所属的类型,并且证
明所用语料的代表性和全面性,从而提高研究结论的信服力。
我们发现“对比恭维”结构模式是汉语交际者在回应恭维时所使用的一种会
话常规,是汉语言所特有的恭维回应模式。此模式是人类言语交际的一种客观
存在,是恭维的多种回应模式之一。对于此模式在多种可能的回应模式中所出
现的概率以及各种社会因素对其的影响,本研究暂不予以探讨。文章重点在于
首次识别汉语言中不同于其它语言社团的恭维回应模式,揭示中国文化背景下
的语言规律及其背后的社会成因。下面我们从恭维内容的角度出发,对此模式
的话轮设计、序列结构等进行分析。

4. 汉语恭维回应语“对比恭维”模式解析
4.1“对比恭维”内容相同
Holmes (1986)在对恭维的定义中提到,交际者可对交际对方的所有物、特
点、技能等进行恭维。在本研究中,我们把所有物、特点、技能等统称为恭维的内
容(compliment topic)。在“对比恭维”模式中,恭维接收者拿自己与对方做对比,
如果对比的内容相同,这一类型的语料属于“对比恭维”内容相同的范畴。我们
来看下面的例子。
(4) 1 A: 哦⁃ 那你们↑那天去那个那是:他们⁃你们炒菜那次是怎么回事啊?
2 B: 那是郝晨先家。
3 A: 哦::: 哇: [好爽: 啊你们去。
4 B: [人家在太原有房子。
5 没有,我们就[去过一次。
6 A: [日子过得好:爽。

2
A compliment is a speech act which explicitly or implicitly attributes credit to someone other than the speaker,
usually the person addressed, for some“good”(possession, characteristic, skill, etc.) which is positively valued
by the speaker and the hearer (Holmes1986:485). 恭维是一种言语行为,明确或含蓄地对讲话人之外的某
个人,通常是听话人,表示赞美或进行积极评价,其赞美或评价的内容是对方的“好”事物,如所有物、特
点、技能等。

· 608 ·
张艳红 于国栋 汉语恭维回应语“对比恭维”模式的会话分析

7 B: 嗯,我们只能搞一些这种农家乐来取代你们的$异域风情$。
8 A: 呵呵,太:扯啦。不过我现在我决定啦。我决定我现在就是自我来⁃我也
9 是基本上保持着每个星期出去转一圈儿。
例(4)是两个朋友之间的对话,A 与 B 是之前的同班同学,考研后 A 去上海读
研究生,B 留在本校(地点在太原)读研。A 在朋友圈中看到了 B 与同学聚会吃饭
的照片,便打电话询问此事。第 3 行与第 6 行分别是 A 同学对 B 同学的聚餐活
动做出的恭维,A 同学表达了对 B 同学生活状态的羡慕之情。第 7 行是 B 同学
对 A 同学第二次恭维(第 6 行)的回应,B 同学把自己的聚餐活动称为“农家乐”,
而把对方的生活称为“异域风情”,
“ 农家乐”与“异域风情”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
比,B 通过此对比把恭维返还给对方,呈现出“对比恭维”的回应模式。在“对比
“ 我们只能搞一些这种农家乐来取代你们的异域风情”,B
恭维”出现的话轮中,
认为与自己相比,A“异域风情”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是“尊人”的表达方式,而 B
对自己生活的描述“只能搞一些这种农家乐”表达了 B 认为自己生活的“农家乐”
别无选择,是“自贬”的表达方式。在此模式中,B 不仅对自己的生活“自贬”,并
且在“自贬”的同时抬高了对方,凸显了对方优于自己的一面,通过“贬己”达到了
“尊人”。就“对比恭维”的内容而言,A 恭维 B 同学“日子过得好爽”,B 恭维 A 同
学“异域风情”,其都是对双方生活状态的一种恭维,即 B 在返还恭维时恭维 A 的
内容与自己被恭维的内容属于同一范畴。我们再看下面一例。
(5) 1 A: 你们几号放假呢?
2 B: 我⁃我是一月十号,还是十几号了=
3 A:= 那我肯定在你之前了,说不定。
4 B: [↓啊::
5 A: [那回去⁃去太原找你吃饭。
6 B:你现在是什么?985 是不是?厉害呀,呵呵。
7 A:哦哦!但是(.)我这种 985 的学生还不如你们这种了=
8 B:= 切,少来,装什么装。呵呵。
9 A:哦哦,呵呵:::
10 B:呵呵::以后打算在哪儿工作了?
11 A: 你在哪我就在哪儿,以后因为找你比较方便点(.)帮忙。
例(5)是两个在不同院校就读的同学之间的对话。从第 1 到第 5 行,A 同学与
B 同学谈到了放假的时间与安排。B 同学在第 6 行发起对 A 同学的恭维,
“ 你现
在是什么?985 是不是?厉害呀”,在这一恭维中,B 对 A 所就读的院校进行了积
“ 我这种 985
极的评价,表达了对 A 的羡慕之情。A 在第 7 行对恭维进行了回应,
的学生还不如你们这种了”。A 将 985 院校的自己与非 985 院校的 B 做了对比,
“ 还不如”体现出 A“贬低”了自己 985 院校的学
出现了“对比恭维”的回应模式。
· 609 ·
2016 年 现代外语 第5期

生身份,却抬高了对方非 985 院校的学生。通过此对比,A 不仅避免了自我表


扬,而且将恭维返还给对方,通过“贬己”达到了“尊人”的目的。众所周知,985
院校是重点院校,各个方面要比普通院校更胜一筹,但 A 在返还恭维时却否认了
这一事实,这说明了很多情况下“贬己尊人”的表述更多是出于礼貌与面子的考
虑,是为了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不是更忠于客观事实。就“对比恭维”的内容
而言,双方都是对彼此学生身份的恭维,A 就同一恭维内容与 B 做出了对比,属
于“对比恭维”内容相同的范畴。
4.2“对比恭维”内容相异
“对比恭维”内容相异指的是恭维接收者在返还恭维时,恭维对方的内容与自
己被恭维的内容不属于同一范畴。例如,恭维接收者被恭维的内容是好的技能,而
恭维对方的是所有物,另一种情况是恭维接收者被恭维的内容是好的技能,而恭维
对方的是不同于自己的技能。这样的恭维属于
“对比恭维”内容相异的范畴。
(6) 1 阿姨:多少钱买了个那个帽子?
2 学生:自己做的,嘿嘿嘿嘿。
3 阿姨:拿啥做的?
4 学生:布↑哦,自己买的布↑哦。
5 阿姨:厉害了么。
6 学生:那有啥厉害,我又不会做煎饼果子。
例(6)是一位在校学生与卖煎饼果子阿姨的对话片段。当卖煎饼果子的阿姨
注意到学生头上戴的帽子时,询问其价钱(第 1 行),学生在第 2 行的话轮中告知阿
姨帽子是自己做的。这一陈述引发了阿姨第 5 行的恭维,
“厉害了么”。第 6 行是
学生对于恭维的回应,此话轮由两个话轮构建成分组成,第一个话轮构建成分
“那有啥厉害”,学生优先选择了“避免自我表扬”的文化准则拒绝了阿姨的恭维,随
后在同一话轮中,第二个话轮构建成分“我又不会做煎饼果子”,学生拿自己与阿姨
作对比,认为自己并不具备阿姨做煎饼果子的技能。学生通过此对比将自己不如
阿姨的地方展示出来,凸显出对方的优点,从而使对方获得更大程度的满足感,达
到了“贬己尊人”的目的。此例中,
“对比恭维”的内容是相异的,阿姨恭维学生的内
容是会做帽子的技能而学生恭维阿姨的内容是会做煎饼果子的技能。
(7) 1 师:你难道还要再考一次?
2 生:嗯:::我走走看吧, 我现在还没(.)百分之百确定呢。
3 师:噢:::好吧=
4 生:=噢:噢:现在不是还有一点儿时间, 不过可能(.)最迟五月份,
5 四月底, [就可以(.)做个决定。
6 师: [哦
7 生:嗯, [这样的。
· 610 ·
张艳红 于国栋 汉语恭维回应语“对比恭维”模式的会话分析

8 师: [好的。
9 生:毕竟年纪摆这儿了嘛 (0.4s)啊((笑))
10 师:你跟我们这种年纪的人说年纪摆到在这儿了, 又提醒[我。((笑))
11 生: [那⁃这不是啊,
12 那⁃那您是有了这种丰⁃丰富的>这种<生活了, 是吧。我还没有呢=
13 师:=那我也没有[复旦⁃
14 生: [这个年龄, 我到这个⁃这个年纪 .hh(.)已经(0.7s)
15 该有丰富的生活了,↑还活没有呢。对不对啊。.hhh(1.2s)这就是差:距::
16 (0.8s)
17 师:.hh 好::吧,幸亏我比你老了那么多。
例(7)截取自一位已经毕业的学生与之前代课老师的对话,
学生告知老师他今年
参加了复旦大学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不太理想,在老师询问学生是否还要再考
一次之后,学生陈述的主要信息是因为考虑到年龄的问题还没有做好决定,对于学
生谈到的年龄问题,老师在第 10 行开玩笑说学生提醒了自己的年龄。老师在第 10
行对于年龄的陈述引起了学生在第 11、
12 两行对老师的恭维。在第 11 行恭维出现
的话轮中,
学生说
“那⁃这不是啊”
,表示对老师的观点持有异议,
因为从社会规约的角
度来看,当交际者提及自己的缺点或者劣势进行“自贬”时,交际对方被期望的优先
行为不是表示赞同与支持,而是极力否认对方“自贬”的观点以达到“尊人”的目的。
此处学生否认老师
“自贬”
的观点后对老师发起了恭维
“那您是有了这种丰富的生活
了”。首先这是学生对老师的生活状态给予的积极肯定的评价。其次,为了让交
际对方认为“言之有理”,学生在恭维发起后,将老师的生活状态与自己做了对比
“您已经有丰富的生活了,是吧,我还没有呢”。第 13 行是老师回应学生恭维的话
轮,
也是“对比恭维”
回应模式出现的话轮,
老师拿自己的丰富生活与学生考取复旦的
机会相对比,
在回应的话轮中,
“那我也没有复旦”
,老师凸显出学生考取复旦的好机
会,
认为学生具备自己所没有的优势,
是“贬己尊人”
的表达方式。由于
“对比恭维”

内容一个是丰富的生活状态,
一个是考取复旦的机会,
所以“对比恭维”
的内容相异。
此例中,在“对比恭维”的模式出现之后,恭维的序列并没有结束。第 14、15
两行是老师在返还恭维之后学生给出的话轮,此话轮中学生并没有对于“有没有
复旦”进行回应,而是对老师没有接受的恭维进一步推进,并给出合理解释,强调
自己没有老师的丰富生活,再次证明了交际者通过“贬己”而“尊人”的回应模
式。此例中出现恭维序列的一个特征,即第一次恭维没有被接受后,同一序列中
经常会出现继续恭维的情况。如本例中学生在 12 行对老师发出的恭维没有被
接受后,学生在 14 行继续对老师做出恭维,直到第 17 行恭维被接受。
4.3“对比恭维”内容扩充
以上我们探讨了“对比恭维”内容相同与“对比恭维”内容相异两种类别,第
· 611 ·
2016 年 现代外语 第5期

三种类别为“对比恭维”内容扩充,具体指恭维内容在“对比恭维”的结构中得到
扩展与补充,即恭维接收者在返还恭维时不仅提到了对方与自己相同的优点,而
且补充了自己没有而对方拥有的优点。
(8) 1 师傅:像你们这也可以找工作了吧?
2 学生:噢,可以=
3 师傅:=那你为啥不找?
4 学生:我就代的家教呀,或者是给其它什么培训机构呀上个课什么的,
5 噢,[就简单这些。
6 师傅: [反正就是,你们就是,靠脑力赚钱,你看我们这,是吧?
7 学生:你们这不是脑力和体力相结合么。
8 (0.8s)
9 师傅:不好。
例(8)是来学校安装复印机的师傅与办公室内一位即将毕业的学生之间的对
话,交际双方聊到了找工作的问题。学生在第 4 行对于代家教与培训机构上课
的陈述引发了师傅第 6 行的恭维“你们就是靠脑力赚钱,你看我们这,是吧”,在
恭维的话轮中师傅拿自己与学生做出了对比,认为学生是靠脑力赚钱,比自己更
有优势,此处的表述方式已经体现了“贬己尊人”的思想。学生在回应恭维的话
轮中,就师傅做出的对比,回应师傅是“脑力和体力”相结合。在回应恭维的话轮
中,学生否认了“脑力劳动”更占优势的观点,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了“贬低”,而对
于师傅的工作,学生评价其是兼有“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长处,表达了对师
傅工作的“尊敬”。此例中“对比恭维”的内容在“脑力劳动”的基础上扩充为“脑
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学生通过扩充恭维的内容把恭维返还给师傅,达到
了“贬己尊人”的交际效果。
(9) 1 A: 现在你房子还没⁃没有交房了,人家咋↑给你发大红本了。
2 B: 那我就不知道了,现在还不清楚这些事情了。
3 A: 不管咋说哇,人家你这⁃这也好几套房子啦都,太富有啦=
4 B: = Nia3 你这哇不是一套一套房子的。
5 A: 我不行,我咋这=
6 B: =Nia 你可是有个好工作了。
7 A: 我的⁃我的好几套房子也顶不住你的多呀,我的这地段也不行。
例(9)为两位朋友讨论房子的对话片段,在恭维出现之前,交际双方聊到了房屋产
权证办理的问题,之后,A 在第 3 行对 B 发起恭维“人家你这好几套房子啦都,太
富有啦”,在第 4 行回应恭维的话轮中,B 认为 A 也同样拥有几套房屋,将恭维返

3
相当于普通话中的“人家”。

· 612 ·
张艳红 于国栋 汉语恭维回应语“对比恭维”模式的会话分析

还给对方,此时 A 恭维 B 的内容与 B 返还恭维的内容是相同的,都是对交际双方


所有物(房子)的恭维。但是,在后续的话轮中,恭维的内容出现了扩充。当 A 在
第 5 行拒绝 B 对其房子的恭维之后,B 在第 6 行对 A 的工作也进行了恭维,在一
个序列之中出现了恭维内容扩充的情况。此例中,A 首先发起恭维,B 作为恭维
的回应者,分别在第 4 行与第 6 行将恭维返还给对方,并且恭维的内容由对房子
的恭维扩充为对房子与工作的恭维,出现了“对比恭维”内容扩充的情况,B 恭维
A 不但有房子,而且有自己所没有的好工作,通过此对比 B 凸显了 A 的优势所
在,而且此优势是自己所不具备的,符合“贬己尊人”的思想准则。从序列结构来
看,此例中也出现了继续恭维的序列特征,当 B 的恭维第一次被 A 拒绝后,B 在
第 6 行继续对 A 进行恭维,直到序列结束。

5. 讨论
通过对 102 个恭维序列的分析以及以上实例的具体阐释,首先,我们发现了
汉语中返还恭维的回应模式具有“对比恭维”的结构特征,即恭维接收者在回应
恭维的话轮中通过自己与对方的比较,凸显交际对方的优势从而把恭维返还给
对方的话轮设计(Drew 2013b)方式。其次,虽然英语中也有返还恭维的回应模
式,但英语中返还恭维的结构模式为 A 恭维 B, B 恭维 A,其结构简单明了,交际
者并不会拿自己与对方进行比较 4,而汉语交际者在返还恭维的同时可能使用
“对比恭维”的模式来贬低自己从而抬高对方,达到恭维的目的。再次,汉语中
“对比恭维”模式的出现并非偶然,因为任何语言形式的出现都受到交际者所处
社会背景、文化、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其背后体现的是一定的交际秩
序与社会文化 5(于国栋 2008)。
本研究中“对比恭维”结构模式的出现受到了中国文化中“贬已尊人”优先原
则的影响,这一优先原则体现了中国所特有的思想文化传统。
“ 贬己尊人”来源于
孔子《礼记·曲礼》中“夫礼者,自卑而尊人”的思想。这一思想深受古代礼制
的制约,是当时统治者维系社会等级差别的一种方式,是一定时期内的一种
社会规范。例如,汉语中所特有的自谦词和尊词,如“寒舍”与“贵府”,
“ 犬子”

4
如本文 2.2 恭维回应语模式研究中,A:Yer looking good. B: Great. So’r you. A 恭维 B 气色好,B 返还恭维
说 A 的气色也很不错。再如,A:Ya’sound (justiz) real nice. B:Yeah, you soun’real good too. (Pomerantz
1978:105). A 恭维 B 听起来很开心,B 返还恭维说 A 听起来很高兴。此外,我们收集的有关英语恭维研
究的文献中也没有发现任何对比恭维的例子。
5
顾曰国(1992)认为,文化有其规范性,是交际中语法层面字句语义和交际者真实语言含义的依据所在。
比如,Wieland(1995)在研究法语恭维语时提出,法国人更多的拒绝恭维是由于天主教思想对法国文化
的影响。天主教认为骄傲是一种罪恶,交际者对他人恭维的欣然接受是骄傲思想产生的一个暗示,是
有悖于宗教思想的行为。而在美国文化中,接受恭维被认为是表达欣赏与肯定的一种方式,是一种礼
貌的行为,所以美国人更多的接受恭维。

· 613 ·
2016 年 现代外语 第5期

与“令郎”,等等。
“ 贬己尊人”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表达礼制、尊敬、谦虚的一
种方式。
在研究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礼貌原则时,顾曰国(1992)把“贬己尊人”列为中国
礼貌的五准则之一。具体而言,
“ 贬己尊人”要求指谓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
时要“谦”,要“贬”;指谓对方或者与对方有关的事物时要“尊”,要“抬”。顾曰国
提出此准则的同时指出,
“ 贬己尊人”是一种社会规范,是最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
礼貌准则。除亚洲文化圈外,欧洲文化中并没有“贬己尊人”的社会文化规范。
西方文化中避免自我表扬的社会规约更多强调“自谦”,但自谦的同时并不会自
我贬低,而中国文化却正是以贬低自我的方式来抬高对方。在上述语料的第一
类范畴中,B 称自己的生活为“农家乐”,对方的生活为“异域风情”;A 陈述自己
985 的学生还不如对方普通院校的学生。第二类范畴中老师认为自己有丰富的
生活却没有学生考取复旦的机会;同学认为自己不会做煎饼果子而阿姨会做。
第三类范畴中学生认为师傅是“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朋友恭维对方“不
但有房子,而且有好的工作”。虽然三类范畴中“对比恭维”的内容分属于相同、
相异、扩充三种类别,但交际者在返还恭维时都强调了对方所拥有而自己不具备
的技能或者长处,通过“对比恭维”的回应模式达到了“贬己尊人”。但是,随着时
代的变迁和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也正在发生着一定的改变,传
统文化在“尊人”的同时强调“贬己”,而现代社会在“尊人”的同时开始注重客观
的自我评价,自贬词的使用频率也逐步降低,代而取之的是更多的中性词语,例
如,
“我家”取代了“寒舍”,
“本人”取代了“鄙人”等等。

6. 结语
不同语言社团中对于恭维的回应呈现出相似或相异的模式,而不同的回应
模式背后体现的是不同的社会文化准则。本研究通过对汉语恭维回应语语料的
分析,总结出汉语中特有的“对比恭维”回应模式,并指出此模式背后体现的是中
国传统文化中“贬己尊人”的优先原则。诚然,本研究揭示的“对比恭维”结构模
式只是恭维回应的多种模式之一,我们也未对此模式在不同的恭维回应模式中
出现的概率进行统计,但这并不影响该发现的交际价值和社会意义。今后的研
究可扩大语料收集范围,从会话分析的角度继续深入研究不同社会行为中的会
话常规与结构模式,揭示其它学科领域还未揭示的语言规律,探讨中国文化背景
下的交际秩序及其背后的社会成因。

参考文献
Drew, P. 2013a. Conversation analysis and social action [J]. 外国语(3): 2⁃19.
Drew, P. 2013b. Turn design [A]. In J. Sidnell & T. Stivers (eds.). The Handbook of Conversation

· 614 ·
张艳红 于国栋 汉语恭维回应语“对比恭维”模式的会话分析

Analysis [C]. London: Wiley⁃Blackwell, 131⁃149.


Golato, A. 2005. Compliments and Compliment Responses: Grammatical Structure and Sequential
Organization [M]. Amsterdam/Philadelphia: Benjamins.
Herbert, R. K. 1989. The ethnography of English compliments and compliment responses: A
contrastive sketch [A]. In W. Oleksy (ed.). Contrastive Pragmatics [C]. Amsterdam: Benjamins,
3⁃35.
Herbert, R. K. 1991. The sociology of compliment work: An ethnocontrastive study of Polish and
English compliments [J]. Multolingua 10(4): 381⁃402.
Heritage, J. 1984. Garfinkel and Ethonomethodology [M]. Cambridge: Polity Press.
Holmes, J. 1986. Compliments and compliment responses in New Zealand English [J].
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 28(4): 485⁃508.
Holmes, J. 1988. Paying compliments: A sex preferential politeness strategy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12(3): 445⁃465.
Pomerantz, A. & J. Heritage. 2013. Preference [A]. In J. Sidnell & T. Stivers (eds.). The Handbook
of Conversation Analysis [C]. London: Wiley⁃Blackwell, 210⁃228.
Pomerantz, A. 1978. Compliment responses: Notes on the co⁃operation of multiple constraints [A].
In J. Schenekein (ed.). Studies in the Organization of Conversational Interaction [C].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79⁃112.
Pomerantz, A. 1988. Offering a candidate answer: An information seeking strategy [J].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 55(4): 360⁃373.
Sacks, H. 1987. On the preferences for agreement and contiguity in sequences in conversation [A].
In G. Button & J. R. E. Lee (eds.). Talk and Social Organisation [C].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54⁃69.
Sacks, H. 1992. Lectures on Conversation [M]. Edited by G. Jefferson,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E.
Schegloff. Oxford: Blackwell.
Sidnell, J. 2010. Conversation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M]. London: Wiley⁃Blackwell.
ten Have, P. 2007. Doing Conversation Analysis [M]. Los Angeles: Sage.
Wieland, M. 1995. Complimenting behavior in French/American cross⁃cultural dinner conversations
[J]. The French Review 68(5): 796–812.
顾曰国,1992,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4): 10⁃17。
李 慧、李经纬、焦新平,2011,中国学生英汉恭维应答言语行为的实证研究[J]。外语与外语
教学(5): 39⁃42。
李 民,2011,英语会话增量的语用功能研究[J]。现代外语(3): 245⁃253。
于国栋,2008,会话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收稿日期:2015⁃12⁃12;作者修改稿,2016⁃03⁃10;本刊修订,2016⁃08⁃12
通讯地址:030006 山西省太原市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
<644810050@qq.com> (张)

· 615 ·
2016 年 现代外语 第5期

Abstracts of Articles in This Issue

General cognitive abilities at work in the mapping of conceptual structures, p.585. ZHANG Yi
(Nanjing University)
General cognitive abilities can mitigate the tension between the flexibility of conceptual
structures and the linearity of grammatical structures, thus giving rise to double modification. The
temporal classifier can modify both the verb and the object noun. The object noun must incorporate
a background event and a temporal dimension, making it possible for the temporal classifier, when
modifying the verb, to correspond to and fuse with the event noun via the reference point
relationship. The entire structure is sanctioned via categorization. Theoretically, the analysis of
double modification demonstrates the constraints imposed by general cognitive abilities on the
mapping of conceptual structures. The general cognitive abilities can mitigate the conflict in the
mapping. Empirically, the study reveals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and features of double
modification as a type of mismatch.
Key words: conceptual structures; grammatical structures; general cognitive abilities; double
modification

On the overlap and complementarity between semantic and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s, p.594.
CONG Rizhen, QIU Wei (University of Jinan)
Semantic presupposition stresses linguistic forms in a sentence or proposition while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is more concerned with speaker⁃centered meanings. Based on relevant literature, this
study proposes a new perspective, and finds that (1) presupposition indicates a semantic and
pragmatic overlap as both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commonality resulting from their intersection in
mutual knowledge and defeasibility, and by slight dependability of their connection; and (2) the
difference between“semantic”and“pragmatic”terms thus contributes to their complementarity, as
demonstrated by the continued interaction consequential to the separation of semantic stability from
the subjectively cognitive, dynamic features of pragmatics. The study then concludes that it is more
practical and dialectical to interpret natural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both semantic and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s rather than a single one.
Key words: semantic presupposition;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commonality; dependability;
interaction

A conversational analysis of“contrast compliment”in compliment responses in Mandarin,


p.605. ZHANG Yanhong, YU Guodong (Shanxi University)
Based on 102 naturally occurring compliment sequences in mundane talk ⁃ in ⁃ interaction in
Mandarin, this paper analyzes one particular structural pattern of compliment responses along with a
classification of the compliment contents embodied in this pattern. It is found that responses to
compliments in Mandarin could have the structural property of "contrast compliment", and that the
content of“contrast compliment”can be classified as returning a same compliment, doing a
different compliment, and expanding the compliment content. The root of this pattern is the
participants’preference for or affiliation with the Chinese social maxim of self ⁃ denigration. As
compared with the structural pattern of the compliment responses proposed by Pomerantz, the
“contrast compliment”is a unique pattern of compliment responses in Mandarin.

· 728 ·
2016 年 现代外语 第5期

Key words: compliment responses; preference organization; self ⁃ denigration; conversation


analysis

On semantic constraints of English anticausatives under the framework of generative


constructivism, p.616. ZHAO Lixia (Shandong University)
Concerning the presence of a causer argument in an anticausative verb and the effect of such
semantic argument on the anticausative alternation, this paper derives a syntactic model of the event
structure of the anticausative and its causative counterpart under the framework of generative
constructivism, drawing on the experience of lexical semantic approach to event structur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nticausative does have an implicit causer argument, which is introduced by
a light verb vCAUSE that implies a causal relation between subevents. However, this causer role is
non ⁃ agentive due to the absence of functional head Voice that introduces an agent role into the
structure. The motivation of this result can be verified by the syntactic distribution of adjuncts in the
anticausative. This also suggests that the semantic argument does not affect the anticausative
alternation directly, further confirming the assumption adopted by generative constructivism that the
semantic role of an argument is determined by its syntactic position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syntactic functional heads.
Key words: agent; causer; generative⁃constructivist approach; lexical projectionist approach

Analyzing left branch extraction in Chinese noun phrases under phase theory, p.627. WANG
Shilong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ased on phase theory, anti⁃locality, and PIC, Bošković (2015) first analyzes the Complex NP
Constraint, and then deduces a generalized version of the constraint, the Complex XP Constraint.
This paper shows that a ban on extraction from Chinese noun phrases also exists: the possessor in
the ergative structure, passives structure, and head ⁃ incorporation structure can undergo simple
extraction, but not deep extraction, as predicted by the Complex XP Constraint. If vP is not present,
AspectP will be phase in Chinese. Movement of a possessor from Adjunct⁃NP to Adjunct⁃AspectP
crosses over VP, which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IC and anti⁃locality, and thus this movement is
allowed. However, deep extraction does not satisfy anti⁃locality.
Key words: phase; ergative; passive; head⁃incorporation; left branch extraction

On the ideational fractal thinking in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p.638. ZHAO Wencha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mantic fractal thinking is a feature embodied in the theorization of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SFL), which has nevertheless not received its due attention in research.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ideational fractal thinking in SFL, addressing its conceptual origin and basic
connotation, and clarifying the environments, means and resources of manifesting ideational
fractals. Also discussed is the ideational fractal thinking in terms of its significanc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SFL’s entire theoretical architecture. It is expected that its exploration will be
helpful for investigating Chinese and other non⁃English languages in respect to their lexicogrammar
and semantic discourse.
Key words: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ideational fractals; expansion; projection

Judging foreign accent of Chinese ⁃ accented English speech by Chinese EFL learners and
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 A comparative study, p.647. XUE Xiaojiao (Yangzhou University)
This experimental study compares the perception of foreign accent of Chinese ⁃ accented

· 729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