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39

分 类 号 学号 D201077221

学校代码 10487 密级

博士学位论文

燃煤细颗粒物及痕量元素排放控制特性的
试验研究与现场测试

学位申请人: 王 超

学 科 专 业 : 热能工程

指 导 教 师 : 徐明厚 教 授

刘小伟 副教授

答 辩 日 期 : 2015 年 5 月 19 日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in Engineering

Experimental study and field test on the emission


and control of fine particulates and trace element
from coal combustion

Ph.D Candidate : Wang Chao


Major : Thermal Engineering
Supervisor : Prof. Xu Minghou
Assoc. Prof. Liu Xiaowei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P.R.China

May, 2015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

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

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

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

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

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

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

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 密□,在_______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论文属于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摘 要

燃煤发电是我国最主要的发电形式。煤粉的燃烧会产生诸多污染物,其中,颗粒
物与痕量元素污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近年来,大量燃煤电厂新技术和新设
备的开发和应用会对这两种污染物的排放和控制特性产生影响。针对这一现状,本文
首先在实验室研究了富氧燃烧条件下高浓度 H2O、SO2 和 HCl 对燃煤细微颗粒物和痕
量元素排放和控制特性的影响,继而又通过现场测试研究了两者在电厂烟道沿程的变
化特性以及低温省煤器对电厂静电除尘器(ESP)减排上述两种污染物的影响。
具体的实验方法和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 在高温沉降炉中进行了富氧燃烧条件下煤粉的燃烧实验,研究了富氧燃烧
条件下高浓度 CO2、H2O 和 SO2 对燃煤颗粒物的生成特性以及痕量元素分布特性的影
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空气燃烧,富氧燃烧可明显降低颗粒物生成量以及痕量元
素挥发总量,但会提高颗粒物中痕量元素含量;富氧燃烧条件下高浓度 H2O 可明显促
进颗粒物的生成以及痕量元素向颗粒物的迁移,但会降低颗粒物上痕量元素的含量;
富氧燃烧条件下,高浓度 SO2 不会对颗粒物的生成量造成明显影响,但能够在一定程
度上降低颗粒物中痕量元素的总量和含量。
(2) 在 高 温 沉 降 炉 中 进 行 了 富 氧 燃 烧 条 件 下 高 岭 土 对 燃 煤 细 微 颗 粒 物
PM0.2(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 0.2μm 的颗粒)的脱除以及吸附 Na 蒸气的实验。本研究通
过颗粒物实验表征了高浓度 H2O 和 HCl 对高岭土作用效果的影响,并依据 Na 蒸气吸
附实验以及热力平衡计算结果详细阐释了高浓度 H2O 和 HCl 对高岭土作用机理的影
响。结果表明,H2O 能够提升 Na 蒸气的迁移以及与高岭土反应的速率,从而促进高
岭土对 Na 蒸气的吸附;高浓度 H2O 的添加会使高岭土对 PM0.2 减排的绝对量增大,
但会减小其减排的比例;HCl 能够促进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挥发,并抑制这些元素与
高岭土之间的反应,从而减弱高岭土的作用效果。上述 H2O 和 HCl 的相关影响机理
也适用于高岭土对 Pb、Cd 等痕量元素的吸附。
(3) 采用承重撞击器(DGI)系统对国内某 220MW 电厂选择性催化还原设备

I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SCR)入口、ESP 入口和烟气脱硫设备(FGD)入口的颗粒物进行了采样,以研究烟道沿
程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和主要化学分成的变化特性以及痕量元素的迁移特性。研究结果
表明,相比于 SCR 入口,ESP 入口的超微米颗粒物有较为明显的减少;在烟道沿程,
颗粒物上 S 的浓度会逐渐升高,与之相反,Al 和 Si 的浓度会逐渐降低;在烟气由 SCR
入口到 ESP 入口的过程中,As、Cd、Cr 和 Pb 由气态变为颗粒态的量分别占其元素总
量的 26%、16%、12%和 11%;煤粉燃烧过后,绝大部分痕量元素存在于 ESP 飞灰中,
未被 ESP 捕获的痕量元素所占比例极小;未被 ESP 捕获的挥发性痕量元素在 PM10(空
气动力学直径小于 10μm 的颗粒)各粒径段中的质量随着粒径的减小而增大,而难挥发
痕量元素的质量分布则与颗粒物的质量分布相对应。
(4) 采用低压撞击器(LPI)和 DGI 系统对国内某 660MW 电厂进行了颗粒物采
样,研究了低温省煤器对 ESP 脱除颗粒物和痕量元素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温省煤器
能够大幅提升 ESP 的工作效率,进而明显减少 ESP 出口颗粒物的质量;低温省煤器
能够提高 ESP 对次量元素的捕获效率,提升效果随着元素挥发性的增强而减弱,与此
同时,低温省煤器也能减少 ESP 出口痕量元素的排放量;低温省煤器能够在一定程度
上减小 PM0.2~0.5(空气动力学直径为 0.2~0.5μm 的颗粒)中 As、Cd、Cr 和 Pb 的相对富
集因子。
关键词:煤燃烧;细颗粒物;痕量元素;富氧燃烧;静电除尘器(ESP);低温省煤器;
高岭土

II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Abstract

Coal-fired power generation is now the main power generation method in China. Many
kinds of air pollutants can generate in the process of coal combustion, in which the
particulate matter and trace element have drawn increasing attention of the society.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 number of new technologies can impose
many effects on the emission and control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ulate matter and trace
element. In view of this situation, at first the effects of high concentration H2O, SO2 and
HCl on the emission and control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ulate matter and trace element
under oxy-fuel combustion were studied through the laboratory experiments, and then,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ulate matter and trace element in flue gas duct and the
effect of low temperature economizer on the reduction of the two pollutants by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 ESP) were researched by the way of field test.
The detailed experimental methods and main conclusions are shown as follows:
(1) The coal combustion experiment under oxy-fuel combustion was conducted in the
high temperature drop tube furnace, to investgate the effect of high concentration CO2, H2O
and SO2 on the gene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ulate matter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race element under oxy-fuel combustion. Fro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compared to the air combustion, oxy-fuel combustion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generation of particulate matter and the volatility of trace element, but can increase the
trace element concentration in particulate matter. Under oxy-fuel combustion, the high
concentration H2O can obviously enhance the yield of particulate matter and the migration
of trace element to particulate matter, however, decrease the trace element concentration in
particulate matter. High concentration SO2 has nearly no effect on the generation of
particulate matter, but can decrease the total amount and concentration of trace element in
the particulate matter to some extend under oxy-fuel combustion.
(2) The reduction of PM0.2 (particle with aerodynamic diameter less than 0.2 μm) and

III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adsorption of Na vapor by kaolinite under oxy-fuel combustion was carried out in the high
temperature dorp tube furnace. The effect of H2O and HCl on the efficiency of kaolinite
was clarified by the particulate matter experiment, and the influence of H2O and HCl on the
action mechanisms of kaolinite was detailedly interpreted through the Na vapor experiment
and thermal equilibrium calcula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H2O can
improve the migration rate of Na vapor and the reaction rate between Na vapor and
kaolinite, and hence enhance the adsorption of Na vapor by kaolinite. The addition of high
concentration H2O can increase the reduction absolute value of PM0.2, but decrease the
reduction ratio of PM0.2. HCl can promote the volatilities of alkali metal and alkaline earth
metal, and inhibit the reaction between these metals and kaolinite, then de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kaolinite. The action mechanisms mentioned above are also adequate for the
adsorption of trace element such as Pb and Cd by kaolinite.
(3) The particulate matters from the inlet of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SCR), ESP
and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FGD) in a 220MW power plant in China were sampled by the
DGI system, to study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ss size distribution and main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particulate matter along the flue gas duct, and to investigate the
mig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race element along the flue gas duc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reveal that, compared to the inlet of SCR, the yield of supermicron particulate matter at the
inlet of ESP decreases. The S content in particulate matter increases along the flue gas duct,
but in contrast, the concentration of Al and Si in the particulate matter decrease along the
flue gas duct. When the flue gas go from the inlet of SCR to the inlet of ESP, the masses of
As, Cd, Cr and Pb which converting from vapor phase to solid phase account for 26%, 16%,
12% and 11% of the total mass respectively. Most of the trace elements remain in the ESP
fly ash, and the part escaped from ESP is very little. The masses of As, Cd, Cr and Pb in the
each size segment of PM10 (particle with aerodynamic diameter less than 10 μm) at the inlet
of FGD increase with the decreasing particle size, however, the mass size distribution of
Mn corresponds to that of particulate matter.

IV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4)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low temperature economizer on the removal of


particulate matter and trace element by ESP, the low pressure impactor (LPI) and
gravimetric impactor (DGI) system were applied to the particulate matter sampling in a
660MW power plant in China. From the results, the low temperature economizer 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the ESP, and can obviously decrease the mass of the
particulate matter at the outlet of ESP. The low temperature economizer can enhace the
collection efficiency of minor element by ESP, and the enhacement becomes weaker with
the volatility of minor element becomes higher, in the meantime, the low temperature
economizer can also reduce the emission of trace element at the outlet of ESP. The low
temperature economizer can decrease the relative enrichment factors of As, Cd, Cr and Pb
in PM0.2~0.5 (particle with aerodynamic diameter in 0.2~0.5 μm) to some extend.

Keywords: coal combustion;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trace element; oxy-fuel combustion;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ESP); low temperature economizer; kaolinite

V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目 录
摘 要 ..................................................................................................................................... I
Abstract ............................................................................................................................... III
1 绪 论 ............................................................................................................................ 1
1.1 燃煤颗粒物与痕量元素的危害 ..................................................................................... 1
1.2 燃煤过程中颗粒物的生成及痕量元素迁移机理 ......................................................... 6
1.3 燃煤颗粒物与痕量元素控制机理 ............................................................................... 11
1.4 富氧燃烧条件下颗粒物与痕量元素研究现状 ........................................................... 15
1.5 固定源颗粒物与痕量元素现场测试研究现状 ........................................................... 23
1.6 本文研究内容 ............................................................................................................... 26
2 富氧燃烧条件下颗粒物生成及其痕量元素分布特性 ................................................. 29
2.1 引言 ............................................................................................................................... 29
2.2 实验过程与分析方法 ................................................................................................... 30
2.3 富氧与空气燃烧条件下颗粒物和痕量元素分布特性的差异 ................................... 33
2.4 富氧燃烧条件下 SO2 对颗粒物和痕量元素分布特性的影响 ................................... 39
2.5 富氧燃烧条件下 H2O 对颗粒物和痕量元素分布特性的影响 .................................. 43
2.6 本章小结 ....................................................................................................................... 47
3 富氧燃烧条件下高岭土对超细颗粒物的减排机理 ..................................................... 49
3.1 引言 ............................................................................................................................... 49
3.2 实验过程与分析方法 ................................................................................................... 51
3.3 不同吸附剂对颗粒物减排效果的比较 ....................................................................... 55
3.4 富氧燃烧条件下 H2O 对高岭土减排 PM0.2 的影响 ................................................... 56
3.5 富氧燃烧条件下 HCl 对高岭土减排 PM0.2 的影响 ................................................... 63
3.6 本章小结 ....................................................................................................................... 66
4 燃煤电厂烟道沿程颗粒物与痕量元素的分布特性 ..................................................... 67
4.1 引言 ............................................................................................................................... 67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4.2 实验过程与分析方法 ................................................................................................... 68


4.3 烟道沿程颗粒物的分布特性 ....................................................................................... 70
4.4 烟道沿程次量元素分布特性 ....................................................................................... 73
4.5 烟道沿程痕量元素分布特性 ....................................................................................... 77
4.6 本章小结 ....................................................................................................................... 83
5 低温省煤器对 ESP 减排颗粒物与痕量元素的影响 ......................................................... 84
5.1 引言 ............................................................................................................................... 84
5.2 实验过程与分析方法 ................................................................................................... 85
5.3 低温省煤器对 ESP 减排颗粒物效果的影响 .............................................................. 89
5.4 低温省煤器对主要次量元素脱除效率的影响 ........................................................... 95
5.5 低温省煤器对于痕量元素分布与富集特性的影响 ................................................... 97
5.6 本章小结 ..................................................................................................................... 100
6 全文总结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 102
6.1 全文总结 ..................................................................................................................... 102
6.2 下一步工作建议 ......................................................................................................... 104
致 谢 .................................................................................................................................. 106
参考文献 ............................................................................................................................ 108
附录 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期刊论文 ........................................................................... 125
附录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127
附录 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128
附录 4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 129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1 绪 论

1.1 燃煤颗粒物与痕量元素的危害

1.1.1 我国煤炭的需求及应用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基于我国煤
多、气少、油贫的能源结构,煤炭成为我国目前最主要的化石燃料来源。近几十年我
国的煤炭消耗量持续增长,图 1-1 展示了我国 1996 年至 2013 年煤炭耗量总量增长的
趋势[1]。从图 1-1 可以看出,我国 2013 年的煤炭消耗量达到了 36.2 亿吨,相比于 2012
年增长了 0.7 亿吨,增幅为 3.72%。从历年的增幅来看,虽然近几年增幅有所下降,
但我国煤耗总量的整体增长趋势依然明显。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EA)的预测,2030
年我国国内的煤炭消耗总量将达到约 55.4 亿吨[2]。

图 1-1 1996-2013 年我国煤炭消费总量及其增幅


在我国,煤炭主要应用在电力、钢铁、建筑以及化工等行业,其中火力发电的煤
耗量又占据较大比重。图 1-2 给出了我国 2007-2012 年间各年燃煤发电的耗煤量以及
其占我国总耗煤量的百分比[3]。图 1-2 中的数据显示我国近几年的燃煤发电耗煤量稳
步上升,在 2012 年时已达到 17.8 亿吨,占到我国总耗煤量的 50.6%。从图 1-2 中还

1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可以看出,近几年来我国燃煤发电耗煤量占总耗煤量的比例也呈缓慢上升趋势,其值
由 2007 年的 47.8%上升至 2012 年的 50.6%,这说明我国煤炭在发电中的应用变得越
来越重要。不同于天然气和石油,煤是一种组分极其复杂的化石燃料,其元素成分除
了 C、H、O、N 和 S 之外,还含有大量的 Al、Si、Fe、Ca、Na、Mg、K 等无机元素。
因此,在火力发电过程中,煤粉的燃烧不仅会产生大量气态污染物,如 CO2、SOx、
NOx 等,还会产生大量灰分。虽然绝大部分污染物会被电厂的烟气净化设备脱除,但
是基于我国如此巨大的燃煤量,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依然庞大。这些污染物排放到环境
中会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进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图 1-2 2007-2012 年我国燃煤发电煤耗情况

1.1.2 燃煤颗粒物的危害

近年来,我国的雾霾污染逐渐加重,其危害也日益凸显,已经严重威胁到民众的
健康、工作和生活,也给国民经济造成不利影响[4, 5]。雾霾现象归根结底就是空气中
漂浮了大量微小的粉尘,致使空气混浊以及能见度降低的现象,换言之,雾霾污染就
是无处不在的颗粒物污染造成的[4]。以 PM2.5(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 2.5μm 的颗粒物)
为例,来说明我国颗粒物污染的严重性。图 1-3 为美国 NASA 地球观测中心和日本野
村全球经济研究所通过卫星监测到的中国 PM2.5 污染分布图[6]。从图 1-3 可知,我国颗
粒物污染呈现明显的地域性,我国东部及南部部分地区的污染较为严重,尤其是河北、
山东、河南和江苏。根据国际卫生组织的规定,空气中 PM2.5 浓度的安全值为 10μg/m3,

2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图 1-3 中国大气中 PM2.5 浓度分布


而我国大部分地区空气中 PM2.5 浓度均高于这一安全值,有的地区甚至达到惊人的
50μg/m3[6]。
空气中的颗粒物极易通过呼吸过程进入人体,颗粒物进入人体后会根据其空气动
力学直径 D 的不同而停留在体内不同位置,粒径越小越容易进入到人体的脆弱部位。
例如当 D 介于 7~11μm 时,颗粒主要停留在鼻隧;介于 4.7~7μm 时,主要停留在咽部;
介于 3.3~4.7μm 时,主要停留在气管和主支气管;介于 1.1~2.1 时,主要停留在分支
气管;当 D 小于 1μm 时,颗粒物就可以进入肺泡,甚至血管中[7]。当颗粒物进入人体
后,其上含有的有毒物质就会被人体吸收,从而对人体造成诸多方面的危害。这些有
毒物质可以损害人体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引发心血管疾病,并具有致
癌、致突变和致残作用,最终导致死亡率上升[7, 8]。
我国颗粒物污染的来源主要包括:燃煤排放、机动车排放、工业排放、扬尘以及
生物质燃烧[9-12]。由于煤炭在我国应用极为广泛,因此燃煤颗粒物在我国多个地区的
颗粒物污染中均具有较高的贡献率。如表 1-1 中数据所示,燃煤对于 PM2.5 的贡献率
几乎在所有城市都能达到 10%以上,在部分工业化城市如吉林、长春,其贡献率甚至
达到 25%以上。由此可见,要降低颗粒物污染和治理雾霾,必须控制燃煤颗粒物的释
放量。
在我国,绝大部分的燃煤过程是在电厂中进行的。电厂燃煤排放的颗粒物相较于

3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表 1-1 我国部分省市燃煤对于 PM2.5 的贡献率


数据来源 城市 燃煤对于 PM2.5 贡献率 (%)
北京环保局 2011 年 北京 17
上海环保局 2012 年 上海 10
吉林市 14~26
[11] 白城市 17~22
刘洪雯
通化市 19~21
四平市 17~29
[12]
王文帅 哈尔滨市 13
[10] 长春市老城区 23
李长晶
长春市新城区 15
[9]
陈分定 福建龙岩市 16

其他来源的颗粒物还具有明显特征,即粒径偏小、有毒元素含量高。我国电厂中采用
的除尘设备通常为静电除尘器,由于其除尘机理的限制,这种除尘器对于超微米颗粒
物具有极高的脱除效率,而对于亚微米颗粒物的脱除效率则明显较低,因此电厂排放
颗粒物以亚微米颗粒物为主[13]。前面提到细微颗粒物更容易进入到人体的脆弱部位,
因此电厂排放颗粒物对人体威胁更大。此外,煤粉中含有大量有害元素,如 S、Cl、
Fe 和痕量元素。这些元素极易在细微颗粒物中富集,所以电厂燃煤排放的细微颗粒物
的毒性更高,对人体的危害也就更大。综上可知,电厂排放的燃煤颗粒物不仅总量大,
且毒性更高,是我国治理颗粒物危害的一个重点对象。

1.1.3 燃煤痕量元素的危害

煤粉中的元素按照其含量的不同可分为三类:主量元素、次量元素和痕量元素,
主量元素是指煤中含量大于 1000ppm 的元素,包括 C、H、O、N 和 S;次量元素为
含量在 100 到 1000ppm 的元素,主要包括 Al、Si、Ca、Fe、Na、K、Mg、Cl 等;痕
量元素是指含量低于 100ppm 的元素,典型的有 As、Se、Cd、Cr、Pb、Mn 等[14]。虽
然痕量元素在煤中含量很低,但是由于这些元素的毒性很高,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严
重伤害,因而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
不同痕量元素在煤粉的燃烧过程中的迁移有着很大差别,这种差别可以体现在痕
量元素的挥发特性上面。如图 1-4,Clark 和 Sloss 根据痕量元素挥发性将其分为三类:

4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易挥发元素,如 Hg、Cl、Br;半挥发元素,如 As、Cd、Pb、Zn;难挥发元素,如


Mn、La、Zr[15]。痕量元素的挥发性不同会导致其在不同燃煤污染物中的含量不同。
煤粉在锅炉内燃尽之后,易挥发痕量元素主要以气态形式存在于燃煤烟气中,在底灰

图 1-4 按照挥发特性痕量元素的分类情况
和飞灰中呈耗散趋势;半挥发痕量元素主要富集于飞灰中,在底灰中耗散;而难挥发
痕量元素则主要存在于底灰中,在飞灰中耗散[16]。不同燃煤污染物中的痕量元素会通
过不同途径进入人体。电厂中的底灰和飞灰通常有四种处理方式,即露天堆积、填埋、
制作成建筑材料和制作成污水净化剂[17]。在这几种处理方式下,煤灰中的痕量元素均
可通过雨水、地下水等的淋滤作用进入到环境中,进而通过饮水和食物链进入人体。
电厂排放的烟气中有部分以气态和颗粒态存在的痕量元素,这部分痕量元素进入大气
后可通过呼吸直接进入人体,因此其可对人体造成更为直接和明显的损害。
有毒痕量元素进入人体后会造成人体多种机能损伤。例如:1. As 被国际癌症研究
机构列为“I 类致癌物”,其可导致一系列致癌性和非致癌性机体病变,对人体呼吸系
统、血液及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肝脏、肾脏等造成不可逆
的破坏,还可致表观遗传突变、基因突变和癌变[18];2. Cr 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
但是过量的 Cr 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尤其是六价 Cr,其可干扰体内的氧化、还原及

5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水解过程,并诱发癌症和基因突变[19];3. Pb 是一种可致人体全身中毒的金属元素,
过量 Pb 元素的摄入会明显降低红细胞的功能和寿命,导致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引发慢性肾功能衰竭和血压异常等[20]。由此可见,研究燃煤电厂痕量元素排放特性,
并对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是一件迫在眉睫的工作。

1.2 燃煤过程中颗粒物的生成及痕量元素迁移机理

1.2.1 燃煤颗粒物生成机理

燃煤颗粒物主要是由煤粉中的无机元素形成,其形成机理如图 1-5 所示。从图 1-5


可以看出,煤粉的内在矿物与外在矿物均可形成颗粒物,但是机理有所差异[21]。内在
矿物与外在矿物均有三种主要途径形成颗粒物:熔融/聚合(熔融/凝固)、破碎、气化/
凝结,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内在矿物可通过熔融/聚合形成粗灰颗粒。熔融/聚合是指两个及以上的颗粒在高
温下熔融而后粘黏在一起,其通常发生在同一煤颗粒中。要发生熔融/聚合过程,通常
需要具备三个条件:1. 同一煤颗粒中拥有两个及以上的矿物颗粒;2. 这些矿物颗粒
有彼此接触的机会;3. 环境温度足够高,可达到矿物的熔点[22]。对于同一种煤粉,
在煤粉炉燃烧(PCC)和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中熔融/聚合现象较流化床燃烧
(FBC)更为明显,这主要是由于前两者燃烧温度明显高于后者[23]。对应于内在矿物的
熔融/聚合过程,外在矿物则为熔融/凝固过程。熔融/凝固过程是指,外在矿颗粒在高
温条件下发生熔融现象,而后随着烟气温度降低,又凝固为固体,在这一过程中,外
形不规则的外在矿颗粒将变成近似球体的粗灰颗粒。
在煤粉的燃烧过程中会发生煤焦和外在矿物的破碎。从图 1-5 可以看出,在煤粉
的燃烧初期,部分煤粉颗粒会发生破碎,而后再通过熔融/聚合过程形成灰颗粒,与此
对应,部分外在矿物也可先发生破碎,再通过熔融/凝固过程形成灰颗粒。由此可见,
煤焦和外在矿的破碎机理与煤焦的熔融/聚合、外在矿的熔融/凝固机理为竞争关系。
有学者研究表明,破碎现象在煤粉燃烧过程中十分明显,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熔
融/聚合和熔融/凝固过程[24, 25]。

6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图 1-5 燃煤颗粒物形成机理[21]
煤粉的破碎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一次破碎(primary fragmentation)、二次破碎
(secondary fragmentation)、逾渗破碎(percolative fragmentation)和磨损(abrasive attrition)。
一次破碎主要发生在煤粉的脱挥发分阶段,在煤粉进入炉膛后的快速升温过程中,其
内部的热应力以及超压导致了煤粉的一次破碎;二次破碎主要发生在煤焦燃烧阶段,
其主要是指由颗粒间的碰撞引起的破碎;逾渗破碎是指,煤粉燃烧过程中由于孔隙的
扩张和合并导致颗粒结构的破坏和瓦解而产生的破碎;磨损是指,在颗粒间的摩擦过
程中细微颗粒从母颗粒表面脱离的现象[26-28]。在不同的燃烧系统中,煤粉的破碎过程
也存在着差异。相比于 PCC 和 IGCC,FBC 中有着大量的床料,如沙子、石灰石,因
此在 FBC 中煤粉颗粒有着更高的碰撞强度。此外,FBC 中煤粉的粒径远大于 PCC 和
IGCC,这将明显增强煤粉颗粒的磨损现象。由此可见,FBC 中煤粉的二次破碎与磨
损现象要明显强于 PCC 和 IGCC。
外在矿物的破碎程度与矿物成分有着密切的联系。当矿物成分为硅酸盐、石英、
伊利石和白云石时,矿物颗粒几乎不发生破碎;黄铁矿在高温下可发生破碎现象,这
主要是由于黄铁矿中含有大量的硫,这些硫在高温下会挥发成含硫气体,从而促进黄
铁矿的破碎;与黄铁矿类似,由于高温条件下会产生大量 CO2 气体,因此碳酸盐矿物

7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可发生明显破碎[29, 30]。
从图 1-5 还可以看出,颗粒物形成的另一个主要机理为气化/凝结。在煤粉的燃烧
过程中,部分无机元素会从煤焦和外在矿中释放出来,形成无机蒸气。无机元素的挥
发特性与多个因素有关,主要包括:元素自身挥发性、元素的结合形态、颗粒温度和
燃烧气氛[14, 31]。元素自身挥发性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在煤粉燃烧过程中的释放
量,其结合形态也是决定最终释放量的一个主要因素[32]。燃煤过程中,颗粒温度越高,
无机元素例如 Si 的挥发量也越大[33]。燃烧气氛对于无机元素挥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还原/再氧化过程:煤粉中部分无机元素以氧化物形式存在,而这些氧化物较难挥发,
而在富燃料区域,燃烧环境中存在大量还原性气体(例如 CO),此时无机元素氧化物将
被还原成亚氧化物,而亚氧化物更易挥发,这些亚氧化物蒸气离开颗粒后又会被氧气
氧化[33]。
无机元素蒸气在烟气冷却过程中会向灰颗粒迁移,迁移机理分为两类:1. 均相成
核/凝并聚和;2. 异相冷凝/异相反应。当某种无机元素蒸气的分压超过环境所允许的
饱和蒸气压时,该元素蒸气便会通过均相成核过程形成许多极细微的颗粒,而后这些
极细微的颗粒通过凝并聚和过程生长,形成粒径较大的颗粒 [34]。通过均相成核/凝并
聚和过程形成的颗粒通常为亚微米颗粒。无机元素蒸气还可通过异相过程迁移到灰颗
粒上,异相过程主要包括:异相冷凝、异相物理反应和异相化学反应。由于细微颗粒
拥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因此这些挥发的无机元素倾向于在细微颗粒中富集[35]。

1.2.2 燃煤过程中痕量元素迁移机理

前面提到痕量元素按照挥发性可以分为三类:难挥发、半挥发和易挥发,不同挥
发性的痕量元素将迁移到不同的燃煤污染物中[15, 16]。下面将介绍不同类痕量元素的具
体迁移过程。
图 1-6 为 Seames[36]总结的痕量元素迁移机理图。在煤粉燃烧过程中会有部分痕量
元素以气态形式释放出来,其释放机理如式 1.1-1.5[14]:
氯化物:MClx (固) = MClx (气) (1.1)
硫化物:MSy (固) = MSy (气) (1.2)

8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氧化物:MOz (固) + CO (气) = MOz-1 (固) + CO2 (气) (1.3)


MOz-1 (固) = MOz-1 (气) (1.4)
盐类:MAOw = MOz (固) + AOw-x (气或固) (1.5)
式中 M 代表痕量元素,A 代表主量或次量元素,其中式 1.5 中的盐类先分解为痕量元
素氧化物,再通过式 1.3 和 1.4 挥发。在煤粉燃烧过程中,绝大部分易挥发痕量元素
从煤中释放出来,形成气态痕量元素,只有部分半挥发痕量元素会从煤中释放形成蒸
气,对于难挥发痕量元素,则只有极少的释放量[37]。

图 1-6 痕量元素迁移机理[36]
对于释放出来的易挥发痕量元素,其在炉膛高温区内均以气态形式存在。如图 1-6,
随着烟气离开炉膛,会有少量的易挥发痕量元素通过成核/凝聚/冷凝/表面反应过程迁
移到亚微米颗粒,以及通过表面反应/冷凝过程迁移到超微米颗粒,剩余的易挥发痕量
元素将继续以气态形式存在[14, 36, 38, 39]。以 Hg 为例,Swanson 等[40]的研究结果表明,
煤粉燃烧过后,将有超过 95%的 Hg 以气态形式存在,而通过电厂烟囱排放到大气中

9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的气态 Hg 则达到烟囱排放总 Hg 的 98%以上[16, 41]。


对于释放出来的半挥发痕量元素,随着烟气温度降低,其相当一部分会通过成核
/凝聚/冷凝/表面反应过程迁移到燃煤飞灰中,其余部分继续以气态形式存在[14, 36, 38, 39]。
在煤粉燃烧之后,有 3~15%的 Cr 和 26~57%的 Pb 以气态形式存在[40]。Linak 等[38]和
Seames 等[36]等研究了 As、Se、Cd 等半挥发痕量元素从气态向颗粒物态迁移的机理。
这两位学者均采用基于 1/dp 和 1/dp2(dp 表示颗粒直径)的元素分布机理来描述痕量元素
在不同粒径颗粒物上的含量分布,若符合 1/dp 分布则表明,在连续介质区,外部表面
反应或者孔扩散控制表面反应是主要的控制机理;若符合 1/dp2 分布则表明,气膜传
输过程是控制痕量元素迁移速率的决定因素,其对应的是连续介质区的冷凝过程或无
限快的表面反应过程。图 1-7 给出了采用 1/dp 和 1/dp2 这两种控制机理来拟合实验结果
的效果,从图 1-7 可以看出,不同煤种和不同痕量元素均可决定是何种机理起着主导
作用。对于未气化的半挥发痕量元素,其主要是通过煤焦和外在矿的破碎、煤焦的熔
融/聚合以及外在矿的熔融/凝固过程迁移到煤灰颗粒中[21]。
难挥发痕量元素几乎不受气化/凝结机理的控制,其迁移过程和未气化的半挥发痕
量元素类似。

图 1-7 采用 1/dp 和 1/dp2 拟合 As、Se、Cd 在超微米颗粒中的浓度分布[36]

10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1.3 燃煤颗粒物与痕量元素控制机理

1.3.1 燃煤颗粒物控制机理

燃煤颗粒物控制技术主要包括:燃烧前控制、燃烧中控制和燃烧后控制[42]。燃烧
前控制技术即为煤的前处理,包括浮选、淘洗等,其原理在于去除煤粉中矿物成分,
从而减少颗粒物生成量[43, 44]。燃烧中控制技术包括:燃烧工况的优化[43]、掺混或喷入
燃煤添加剂[45-47]、配煤以及与其他燃料混烧[48-51]等。燃烧后控制技术则对应常见的除
尘设备,如 ESP、布袋除尘器等。目前燃烧前控制和燃烧后控制技术都已应用在实际
电厂中,而燃烧中控制技术还在发展中,尤其是燃煤添加剂技术,还需要投入更多研
究,以实现其实际应用价值。燃煤添加剂技术是指,在原煤中掺混或在烟道中喷入添
加剂,以捕获生成颗粒物的相应物质,从而减少颗粒物生成量的技术。目前,国内外
学者研究较多的添加剂主要包括以下三类:硅铝基吸附剂[52-63]、钙基吸附剂[64-68]以及
镁基吸附剂[45, 69, 70]。
硅铝基可以吸附燃煤过程中挥发的气态碱金属,抑制其向颗粒物中迁移,从而可
减少颗粒物的生成量,尤其是亚微米颗粒物。早期针对硅铝基吸附剂的研究主要是集
中在吸附剂效果的筛选以及基本吸附机理的探索。表 1-2 为早期各位学者研究中所选
表 1-2 早期研究中选定的硅铝基吸附剂[55-59, 62, 63]

作者 年代 吸附剂

S. H. D. Lee 1980 氧化铝,硅藻土,硅胶,伯吉斯 10 号色素,黏土,铝土矿

F. Shadman 1988 石英,氧化铝,UB 煤灰,铝土矿

W. A. Punjak 1988 铝土矿,高岭土

W. A. Punjak 1989 铝土矿,高岭土,酸性白土

M. Uberoi 1990 铝土矿,高岭土,酸性白土

B.K. Gullett 1994 高岭土,铝土矿

H. Schurmann 2001 二氧化硅,黏土

11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定的硅铝基吸附剂,这些吸附剂的成分主要为 Al2O3、SiO2 和 Al2O3 ·2SiO2(高岭土),


各位学者在表征吸附剂效果的同时,也研究了其吸附碱金属蒸气的反应机理[56-58, 63]

以 NaCl 为例,吸附反应式如下:
SiO2: 2NaCl + 1/2O2 + SiO2 → Na2O·SiO2 + Cl2 (1.6)
2NaCl + H2 O + 2SiO2 → Na2O·2SiO2 + 2HCl
(1.7)
Al2O3: 2NaCl + 1/2O2 + Al2O3 → 2NaAlO2 + Cl2 (1.8)
2NaCl + H2O + Al2O3 → 2NaAlO2 + 2HCl (1.9)
Al2O3 ·2SiO2: 2NaCl + 1/2O2 + Al2O3·2SiO2 → Na2O·Al2O3·2SiO2 + Cl2
(1.10)
2NaCl + H2O+ Al2O3·2SiO2 → Na2O·Al2O3·SiO2 + 2HCl
(1.11)
在许多学者的研究中,高岭土均具有最好的碱金属吸附效果,因而其在后续的研究中
得到了学者的普遍关注[52-54, 56, 57, 60-63]。
Gale 和 Wendt[53]深入研究了高岭土吸附碱金属的机理,阐释了高岭土与碱金属蒸
气反应的整个过程:首先,高岭土在高温作用下脱去氢氧根,致使高岭土中的氧化铝
层由八个结合键转变为四个,形成变性的高岭土;然后,金属蒸气经扩散作用与氧化
铝层中的活性位结合形成硅铝酸盐,由此将只有四个结合键的变性高岭土转变为八个
结合键的硅铝酸盐;在以上转变过程中,部分游离的氧化硅独立出来与金属元素结合;
随着反应继续进行,吸附剂吸附更多的金属,致使高岭土的晶体结构破坏,形成硅酸
盐和铝酸盐。此外,Gale 和 Wendt[52]还研究了高温条件下 Pb/Cd/kaolinite 反应机理和
Na/Pb/kaolinite 反应机理,其研究结果表明,Pb 与高岭土反应会形成硅铝酸盐,这些
硅铝酸盐在高温作用下会变成共熔体,提高高岭土对于 Cd 的吸附能力;Pb 与高岭土
反应后生成的硅铝酸盐易熔融,进而导致高岭土失活,而 Cd 的存在可延迟这种失活;
Pb 对于高岭土吸附 Na 的过程几乎没有影响,而 Na 则会抑制高岭土对于 Pb 的吸附。
此后,Takuwa 等[60]和 Kosminski 等[54]又进一步分别研究了碱金属在燃烧和气化条件
下与高岭土之间的反应机理。

12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钙剂吸附剂可吸附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 SOx 气体,减少其向颗粒物上迁移,


从而减少颗粒物的生成量。以 CaCO3 为例,说明其与 SO2 的反应机理。CaCO3 可通过
间接硫化和直接硫化机理吸附 SO2,间接硫化通过式 1.12 和 1.13 进行,直接硫化通
过式 1.14 进行[64-68]。在间接硫化时,CaCO3 首先分解成 CaO,而后再与 SO2 反应,
生成 CaSO4;在直接硫化时,CaCO3 没有分解阶段,而是直接与 SO2 反应生成 CaSO4。
由于 CaCO3 的起始快速分解温度在 600-700℃,因而在温度低于 600℃时,CaCO3 吸
附 SO2 以直接硫化为主[64, 67, 68]。除此之外,当烟气中 CO2 浓度很高时,会抑制 CaCO3
的分解,此时吸附过程也以直接硫化为主[66]。在高温(大于 700℃)以及低 CO2 浓度条
件下,吸附过程才以间接硫化为主。
间接硫化: CaCO3 ↔ CaO + CO2 (1.12)
CaO + SO2 + 1/2O2 → CaSO4 (1.13)
直接硫化: CaCO3 + SO2 + 1/2O2 → CaSO4 + CO2 (1.14)
镁基吸附剂主要通过熔融液相捕获机理实现对细微颗粒物的减排[45, 69, 70]。具体而
言,镁基吸附剂可与灰颗粒中硅铝酸盐反应形成低温共融体,在高温条件下,这类低
温共融体极易熔融形成液相颗粒,液相颗粒与其他颗粒碰撞粘黏,形成大粒径颗粒。
通过上述过程,镁基吸附剂可减少细微颗粒物的生成,而生成的大颗粒又极易被除尘
设备脱除,因而减少燃煤颗粒物的排放。

1.3.2 痕量元素控制机理

在煤粉的利用过程中,痕量元素控制的技术路线与其挥发性相关。在燃煤电厂中,
易挥发痕量元素主要以气态形式排放,所以控制方法主要着眼于减少其气态产物的含
量。半挥发痕量元素会在颗粒物中富集,且主要通过细颗粒物排放到大气中,因而其
控制方法则着眼于减少其向细颗粒物上的迁移。难挥发痕量元素主要迁移到底灰和粗
飞灰中,其通过细颗粒物排放到大气环境中的量极少,可忽略。
对于易挥发痕量元素,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汞上面。汞在燃煤烟气中以三种形态
存在,即单质态汞、氧化态汞和颗粒态汞,其中颗粒态汞会被除尘设备捕获,氧化态
汞会被湿法脱硫设备捕获,而单质态汞则很难被烟气净化设备捕获,极易排放到大气

13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中[71-73]。基于此,目前主要有两条技术路线来实现对汞排放的控制:1. 将单质态汞氧
化,使其转变为氧化态或颗粒态,而后由烟气净化设备脱除[74-77];2. 采用吸附剂直接
吸附气态的汞。就单质汞的氧化而言,多位学者[74-76]通过研究发现,SCR 催化剂可提
高氧化态汞占烟气中总汞的比例,从而有利于烟气净化设备对汞的脱除。Cao 等[77]
的研究发现,向烟气中喷入 HBr 可促进单质汞向氧化态汞的转化,该方法对于低硫低
氯煤的效果尤为明显。就汞吸附剂而言,包括碳基吸附剂[78, 79]和非碳基吸附剂[80, 81]。
目前,活性炭吸附剂已基本实现工业应用,但是其成本相当高,不利于燃煤电厂的经
济性,而非碳基吸附剂尚未应用到实际电厂中。
多数毒性较强的痕量元素都属于半挥发痕量元素,比如 As、Cd、Cr、Pb 等[82]。
由于这类元素主要通过颗粒物排放到大气,因此其控制机理与颗粒物的控制机理是相
通的。在此,主要介绍吸附剂对于半挥发痕量元素的控制机理。
目前,研究较多、较深的痕量元素吸附剂为硅铝基吸附剂[52, 53, 83-87]和钙基吸附剂
[88-94]
。就硅铝基吸附剂而言,早期 Uberoi 和 Shadman[85]研究了 Pb 与高岭土的基本反
应机理,并提出了两者的反应式,见式 1.15:
Al2O3·2SiO2 + PbO → PbO·Al2O3·2SiO2
(1.15)
随后,Biswas 等[83, 84]研究了高温条件下硅的前驱体与 Pb 的反应机理,结果显示,硅
的前驱体可与气态 Pb 结合,抑制其均相成核过程,而 Cl 的加入会使得 Pb 具有更强
的挥发性,促进均相成核过程。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张小峰等[87]又研究了 Cl 对于
高岭土吸附 Pb 的影响,发现 Cl 会明显抑制高岭土对 Pb 的吸附效果。近年来,Gale
和 Wendt[52, 53]对高岭土吸附 Na、Pb、Cd 的机理进行了深入阐释,在其研究中不仅涉
及高岭土对单个痕量元素的吸附机理,还涉及其对多个元素同时吸附的机理,具体内
容已在上一节进行了详细阐述。此后,Wendt 和 Lee[86]又给出了高岭土吸附 Na、Pb、
Cd 的反应动力学模型,且模型计算所得结果与实验结果能够很好拟合。
钙基吸附剂对 As、Se、Pb 都拥有较高的吸附效率,且吸附机理已比较明朗。相
比于硅铝基吸附剂,钙基吸附剂对 As 的吸附效果更好,因为其整个吸附过程以不可
逆的化学反应为主,反应式见式 1.16[92]:

14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3CaO + As2O3 + O2 → Ca3As2O8 (1.16)


此后,Jadhav 和 Fan[89]将该化学反应机理进行了完善,在其研究中发现,CaO 对 As
的最高吸附效率出现在 600℃,且不同温度段所得的化学反应吸附产物不同:在 300
到 500℃间,反应产物主要为 Ca3As2O8;在 600℃时,产物包括 Ca3As2O8 和 Ca2As2O7;
而在 700 到 900℃之间,产物为 Ca2As2O7。除了 CaO,As 还可被飞灰中的 CaO·SiO2
吸附,其化学反应吸附过程见式 1.17[89]:
3CaO·SiO2 + 1/2 As4O6 + O2 → Ca3As2O8 + 3SiO2
(1.17)
由于 Se 与 S 属于同一族元素,因此其与钙基吸附剂的反应机理极为类似,见式
1.18[88]:
CaO + SeO2 → CaSeO3 (1.18)
既然 Se 与 S 的化学性质类似,且同为燃煤污染物,那么钙基吸附剂对两者同时吸附
的过程就值得研究。从 Li 等[90, 91]研究结果来看,当 CaO 的转化率较低,吸附过程受
化学反应动力学控制时,SO2 对于 Se 的吸附过程没有影响;当 CaO 转化率较高,吸
附过程受扩散动力学控制时,则 SO2 会抑制 Se 的吸附过程。
除了 As 和 Se 之外,钙基吸附剂还能吸附 Pb,只不过相关的研究较少[94]。以 PbCl2
为例,其与钙基吸附剂的反应如式 1.19 和 1.20 所示:
2CaO + PbCl2 + O2 → Ca2PbO4 + Cl2 (1.19)
2CaCO3 + PbCl2 + O2 → Ca2PbO4 + Cl2 + 2CO2 (1.20)

1.4 富氧燃烧条件下颗粒物与痕量元素研究现状

1.4.1 富氧燃烧简介

现今,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一个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全球气候变暖可导致全
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南北极冰川和冻土融化,海平面上升,从而威胁到生态平衡以及
人类的生存。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就是人为活动排放的大量 CO2 等温室气体。
太阳辐射的可见光能够轻易穿透这些温室气体到达地球表面,而地球发射向太空的长

15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波辐射却极易被温室气体截留,从而导致地球温度不断升高,进而出现全球气候变暖
的现象。因此,减少 CO2 这一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成为缓解气候变暖的有效方法。
全球 CO2 排放的一个最主要来源就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尤其是煤炭的燃烧[2]。前
面提到燃煤发电是煤炭最主要的应用方向,因此,国内外学者针对燃煤发电厂提出了
大量可行的 CO2 减排技术。这些减排技术主要包括:1. 富氧燃烧技术(oxy-fuel
combustion);2. IGCC;3. 传统电厂燃烧后捕获;4. 提高电厂热效率,减少燃煤量;
5. 采用可再生燃料替代煤炭[95-98]。依据我国国情,在近几十年大范围采用生物等可再
生能源替代煤炭不切实际,此外,单纯依靠提高电厂热效率亦无法从根本上缓解燃煤
所产生的 CO2 排放。因此,富氧燃烧技术、IGCC 和燃烧后捕获成为我国目前解决电
厂深度减排 CO2 的有效方法。
热 效 率 以 及 经 济 性 是 评 判 新 技 术 是 否 可 行 的 最 主 要 的 标 准 。 Buhre[95] 和
Kanniche[96]等学者对富氧燃烧、IGCC 和燃烧后捕获技术的电厂热效率和经济性进行
了比较,得出了富氧燃烧是目前最具潜力的燃煤电厂 CO2 减排技术的结论。从表 1-3
的数据可以看出,就电厂热效率而言,富氧燃烧具有三者中最高的效率 35%,燃烧后
捕获技术最差,只有 30%;就投资成本来说,燃烧后捕获技术成本最高,IGCC 和富
氧燃烧技术较为接近;发电成本是电厂长期运行的经济指标,富氧燃烧的发电成本在
三者中最低,为传统电厂的 148.1%,而燃烧后捕获技术发电成本最高,达到 165.1%。
表 1-3 容量为 1200MW 且 CO2 捕获率为 85~90%时,IGCC、富氧燃烧、燃烧后捕获
技术的热效率及经济性比较[96]
电厂热效率 (%)
IGCC 32 富氧燃烧 35 燃烧后捕获 30

投资成本 (相对于同容量的传统电厂,单位 %)
IGCC 164 富氧燃烧 169 燃烧后捕获 178

发电成本 (相对于同容量的传统电厂,单位 %)
IGCC 富氧燃烧 燃烧后捕获
设备 22.2 设备 20.2 设备 24.7
燃料 57.6 燃料 54.8 燃料 63.4
运行 74.0 运行 73.1 运行 77.0

16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总成本 153.8 总成本 148.1 总成本 165.1

燃煤电厂富氧燃烧技术是指采用 CO2 替代空气中 N2 参与煤粉燃烧的技术,其系


统图见图 1-8。在电厂运行时,空气中的 N2 被空气分离装置(ASU)分离出去,将获
得的纯氧与循环烟气(主要为 CO2)混合,而后送入炉膛参与煤粉的燃烧,部分燃煤
产生的烟气会再度被抽取,并参与到下一个循环。由于经过多次循环,烟气中的 CO2
含量很高,再经过一系列的烟气净化装置之后,烟气中几乎就只剩下 CO2,这样就可
以将烟气直接压缩存储了。循环烟气可从烟道的不同位置抽取,主要包括 SCR 出口、
ESP 出口和 FGD 出口。不同的循环烟气抽取位置对应了不同的烟气成分,比如 SCR
出口抽取的循环烟气成分主要为飞灰、CO2、H2O 和 SO2;在 ESP 出口,主要为 CO2、
H2O 和 SO2;在 FGD 出口,主要为 CO2 和 H2O[97]。

图 1-8 富氧燃烧电厂系统图[97]
由于富氧燃烧的燃烧气氛与传统空气燃烧有着巨大的差异,因此会对煤粉的整个
燃烧过程产生显著的影响,主要包括火焰与烟气温度[99, 100]、热质传递[101, 102]、脱挥发
分与着火[103]、煤粉燃尽率[104, 105]
等。Croiset 等[99]的研究表明,由于 CO2 的比热容高
于 N2,因此富氧燃烧条件下燃烧区的火焰温度要比空气燃烧条件下低大约 300℃,而
要想达到与空气燃烧相同的火焰温度,需将富氧燃烧下的氧浓度从 21%提高至
31~35%;在富氧燃烧条件下,湿式循环相较于干式循环有着较低的烟气温度,当 H2O

17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浓度为 16wt%时,烟气温度将降低 150℃[100];由于 H2O、CO2、SO2 等属于辐射较强


的气体物质,因此富氧燃烧条件下烟气的辐射换热要强于传统空气燃烧[101];就对流
换热而言,因为 CO2 和 H2O 的密度和比热容大于 N2,因此富氧燃烧条件下的对流换
热要强于空气燃烧[102];Shaddix 等[103]采用 ICCD 高速摄像机研究了富氧燃烧和空气燃
烧条件下煤粉的脱挥发分以及着火特性,其研究结果显示,富氧燃烧条件下煤粉的脱
挥发分时间以及着火延迟时间均长于空气燃烧;由于 O2 在 CO2 中的扩散速率相比其
在 N2 中的扩散速率低,因此造成煤粉在富氧燃烧条件下有着比空气燃烧条件下更低
的燃尽率[104, 105]。由于煤粉在富氧燃烧条件下的燃烧过程不同于空气燃烧,因此,在
富氧燃烧条件下燃煤颗粒物的生成和控制特性,以及痕量元素的迁移和分布特性与空
气燃烧有着显著不同。

1.4.2 富氧燃烧条件下颗粒物与痕量元素相关研究综述

1.4.2.1 富氧燃烧条件下颗粒物的生成及控制研究综述

(1)富氧燃烧条件下颗粒物的生成特性

自 1982 年 Abraham 等[106]和 Horn 等[107]首次提出富氧燃烧这一新型燃烧技术以来,


国内外学者对其开展了大量研究。近些年,有关富氧燃烧条件下颗粒物生成特性的研
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这些研究主要涉及颗粒物的分布特性[108-111]、形貌特性[108, 110,

112-114]
以及化学特性[109, 112, 113, 115-117],结果表明富氧燃烧条件下颗粒物的特性的确与空
气燃烧存在较大差异。
就颗粒物的分布特性而言,Suriyawong 等[110]在沉降炉中对比研究了空气燃烧和
20%O2/80%CO2 富氧燃烧条件下亚微米模态颗粒物(<0.5μm)的生成特性,结果如图 1-9
所示。图 1-9 的结果显示,相比于空气燃烧,富氧燃烧可明显减少亚微米模态颗粒物
的生成量,其数浓度减少值可达 40%,此外,富氧燃烧还可减小亚微米模态颗粒物的
平均粒径,其值由 40.3nm 减小到 29.1nm。为了研究富氧燃烧对于整个 PM10 的影响,
Sheng 等[109]又在沉降炉中开展了变燃烧温度和变氧浓度条件下富氧燃烧颗粒物生成
特性实验。其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空气燃烧,富氧燃烧对于粗颗粒的分布特性影响

18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不大,但是可明显减少亚微米颗粒物和破碎产生的细颗粒物的质量,这一点与
Suriyawong 等[110]的研究结果类似。此外,在富氧燃烧条件下提高氧浓度以及提升燃
烧温度均能增加 PM10 的生成量。从 Kazanc 等[108]的研究结果中可得到与前两位学者
类似的结论。
在富氧燃烧条件下,由于烟气的多次循环,炉内 H2O 和 SO2 的浓度明显高于传统
空气燃烧,其中 H2O 的浓度是空气燃烧的 3 倍左右[118],SO2 的浓度是空气燃烧的 3~6

图 1-9 空气和 20%O2/80%CO2 条件下亚微米模态颗粒物分布特性[110]


倍[119, 120]。目前有关富氧燃烧条件下高浓度 H2O 和 SO2 对颗粒物生成特性的影响比较
有限[111, 121]。Wang 等[111]在实际烟气循环条件下研究了高浓度 H2O 对于亚微米模态颗
粒物(<0.5μm)的生成特性,其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 H2O 的加入可明显提升亚微米模
态颗粒物的生成量,尤其是 30~100nm 粒径段的颗粒物,此外,高浓度 H2O 还可增大
颗粒物的平均粒径。但是,在 Jiao 等[121]的研究中,高浓度 H2O 的加入会减少富氧燃
烧条件下细灰颗粒(<5μm)的生成量,增加粗灰颗粒(>5μm)的生成量。Jiao 等[121]的研
究结果还表明,在富氧燃烧条件下提高 SO2 的浓度会导致细灰颗粒质量的增加以及粗
灰颗粒质量的减少,当 SO2 浓度达到 500ppm 后,两者质量趋于稳定。由此可见,富
氧燃烧条件下,高浓度 H2O 和 SO2 对于颗粒物生成特性的影响还不甚明朗,有待进一

19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步的研究。
就颗粒物的形貌而言,空气燃烧条件下亚微米颗粒物几乎都为光滑的球体,而富
氧燃烧条件下的亚微米颗粒物虽然绝大部分都以球形存在,但也有少量的不规则体,
这主要是由于富氧条件下燃烧温度低于空气条件 [113]。尽管燃烧温度相对较低,但富
氧燃烧并没有改变亚微米颗粒物以气化/凝结为主的形成机理,而只是减缓了这一机理
的作用过程[110, 112]。空气燃烧条件下,超微米颗粒物主要以球体、近球体和不规则体
存在[108, 113]。富氧燃烧条件下的超微米颗粒物与空气条件下类似,但是近球体和不规
则体的比例更高,这是由于富氧燃烧条件下较低的燃烧温度,此外,若提高富氧燃烧
条件下的氧气浓度,则可提高燃烧温度,进而促进球体超微米颗粒物的生成 [113]。另
外,不同的煤种在富氧燃烧条件下生成的超微米颗粒物形貌也存在着较大差别[108]。
目前,已有相关学者采用 X 射线衍射(XRD)、X 射线荧光光谱(XRF)和扫描电子
显微镜-能量色谱(SEM-EDS)研究了富氧燃烧条件下颗粒物的化学成分[109, 115, 116, 121]。
Sheng 等[116]采用 XRD 对空气燃烧和富氧燃烧条件下的灰颗粒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
表明:在低氧浓度条件下,富氧灰的主要矿物成分与空气条件下类似,但富氧灰中石
英和含钙物质的峰较强,而莫来石的峰较弱;在高氧浓度条件下,富氧燃烧灰和空气
燃烧灰的矿物成分及峰强几乎一致;改变燃烧温度不会改变富氧灰的主要成分,只会
略微改变各物质的峰强。为了进一步研究富氧燃烧对颗粒物成分的影响,Sheng 等[109]
又采用 XRF 测试了空气燃烧和富氧燃烧条件下 PM10 中无机元素含量的分布,结果显
示:在低氧浓度条件下,无机元素在两种燃烧方式下的含量分布有着很大差异,其中
Na、K、S、Mg 和 Al 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亚微米颗粒中,Fe 主要体现在超微米颗粒中,
而 Ca 和 Si 在整个 PM10 中都有着明显差异;当提高氧浓度,各无机元素在两种燃烧
方式下含量的差异会减小。此后,Kazanc 等[115]又将研究重点放在亚微米颗粒物的成
分上,其采用 SEM-EDS 深入分析了空气和富氧燃烧条件下 PM0.1-0.18(空气动力学直径
为 0.1~0.18μm 的颗粒)和 PM0.56-1.0(空气动力学直径为 0.56~1.0μm 的颗粒)中元素成分。
该研究的主要结论为:富氧燃烧条件下 PM0.56-1.0 中元素成分与空气燃烧相近;相比于
空气燃烧,在富氧燃烧条件下,PM0.1-0.18 中 Si、Ca、Al 的含量较低,而 Na、K、S 的
含量较高;在富氧燃烧条件下,随着氧浓度的升高,PM0.1-0.18 中 Si、Ca、Al 的含量增

20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加,与此同时,Na、K、S、Fe、Mg 的浓度将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尽管已有上述成果,
但现有研究涉及的元素种类还比较局限,例如未涉及痕量元素,因此,这一领域还需
要更加深入的探索。

(2)富氧燃烧条件下颗粒物的控制特性

目前,有关富氧燃烧条件下颗粒物控制的研究比较有限,且主要为国内学者的研
究,这可能是由于我国的颗粒物污染非常严重,因而其控制方面的研究得到了持续开
展[122-125]。
Qu 等[123, 124]在沉降炉中研究了 CaO 和高岭土在富氧燃烧条件下对 PM2.5 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CaO 和高岭土的添加不会改变亚微米和超微米颗粒物的形成机理,但
会对 PM2.5 的生成量和化学成分造成影响;CaO 和高岭土均能减少 PM1.0(空气动力学
直径小于 1.0μm 的颗粒)的质量浓度和数浓度,但是会略微提高 PM1-2.5 的生成量;随
着 CaO 和高岭土添加量的增加,PM2.5 中 S、Pb、Cu、Na、K 的含量逐渐降低。
Chen 等[122]研究富氧燃烧条件下高岭土和石灰石对于 PM1.0 的控制效果。在本研
究中,学者考虑了不同反应温度的影响,同时也对比了最优反应温度条件下吸附剂在
空气燃烧和富氧燃烧中的区别。研究结果显示,富氧燃烧条件下,高岭土和石灰石均
对 PM1.0 有明显的减排效果,且最优的减排温度为 1373K。富氧燃烧和空气燃烧条件
下吸附剂效果对比结果如图 1-10 所示,从图 1-10 中可以看出,高岭土在富氧燃烧条
件下对于 PM1.0 的减排效果要好于空气燃烧,这主要是由于富氧燃烧条件下高岭土颗
粒物温度要低于空气燃烧条件下的颗粒温度,减缓了高岭土颗粒的烧结与失活;相比

21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图 1-10 富氧燃烧和空气燃烧条件下高岭土和石灰石对 PM1.0 的减排效果对比[122]


于空气燃烧,石灰石在富氧燃烧条件下对 PM1.0 的减排效果更好,这主要是由于在富
氧燃烧条件下,石灰石对 SOx 的吸附为直接硫化过程,可延缓石灰石的失活[66]。
Si 等[125]研究了硅铝酸钠在空气和富氧燃烧条件下对于 PM0.5-2.5 的减排效果。硅铝
酸钠在高温条件下可形成熔融相,因而能够通过液相捕获机理减排 0.5~2.5μm 的颗粒
物[45, 69, 70]。在富氧燃烧条件下,硅铝酸钠颗粒的温度要低于空气燃烧,因而减弱了液
相捕获过程,导致其在富氧燃烧条件下对 PM0.5-2.5 的减排效果要弱于空气燃烧条件。
以上研究虽然揭示了硅铝基和钙基吸附剂在富氧燃烧条件下对颗粒物减排的效
果和机理,但是并未涉及高浓度 H2O、SO2 和 HCl 对吸附剂效果的影响,这一块内容
还需要后续研究来完善。

1.4.2.2 富氧燃烧条件下痕量元素研究综述

现今,国内外学者对于富氧燃烧条件下汞的研究较为充分[98, 110, 126-128]。Suriyawong


等[110]的研究表明,富氧燃烧条件下单质汞与氧化态汞的比例和空气燃烧条件下的值
相近,均为 4:1 左右。Wall 等[98]对比研究了空气燃烧和富氧燃烧条件下,汞向灰颗粒
迁移的特性,其研究结果显示,富氧燃烧可提高汞向灰颗粒迁移的比例,且富氧灰中
的汞几乎无法被淋滤掉。Farzan 等[126]在 30MW 中试台架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汞在富

22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氧烟气中的浓度及氧化程度随着氧气浓度的升高而升高。通过在中试台架进行的 Hg
与 SO3 测试实验,Kikkawa 等[127] 和 Mitsui 等[128]发现:1. 随着 ESP 温度的降低,其
对汞的脱除效率上升;2. 在高浓度 SOx 条件下,灰颗粒对于汞的吸附过程将被抑制;
3. 当 ESP 温度由 160℃降到 90℃时,汞的脱除率由 94%上升到 97%。
相较而言,富氧条件下半挥发痕量元素的研究较少[129-131]。Jiao 等[131]采用 X 射线
吸收近边结构(XANES)分析了富氧燃烧条件下 Cr 在细灰(小于 5μm)中的结合形态,其
研究结果不仅表征了 Cr 在细灰中的价态分布,而且阐释了三价 Cr 向六价 Cr 的转化
机理,以及 H2O、SO2 和 HCl 对于 Cr 结合形态的影响。Font 等[130]在 90KW 鼓泡流化
床中进行了无烟煤的富氧燃烧实验,并测试了多种半挥发痕量元素在底灰、旋风分离
器飞灰、布袋除尘器飞灰以及排放烟气中的分布特性,但作者并未就富氧燃烧对痕量
元素分布特性的影响进行深入讨论。Contreras 等[129]采用热力学平衡计算的方法研究
了 Cd 在富氧燃烧过程中的迁移和转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 相较于空气燃烧,富
氧燃烧下 Cd 的挥发总量增加;2. 富氧燃烧条件下 Cl2 浓度高于空气燃烧条件,因而
会产生更多的痕量元素氯化物;3. 在富氧燃烧条件下,高浓度的 CO2 会和 Na、K 的
氢氧化物反应形成碳酸盐,这可能会促进 Cd 的氢氧化物的生成;4. 富氧燃烧可促进
煤灰中 CdCO3、CdSiO3 和 CdO·Al2O3 的生成。
由此可见,富氧燃烧条件下半挥发痕量元素的研究还非常局限。富氧燃烧条件下
痕量元素在燃煤颗粒物中的分布特性、高浓度 H2O、SO2 和 HCl 对其向颗粒物上迁移
的影响以及吸附剂对痕量元素的控制特性尚不清楚,这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来阐释。

1.5 固定源颗粒物与痕量元素现场测试研究现状

1.5.1 固定源颗粒物现场测试研究现状

由于燃煤电厂这类固定源排放的颗粒物总量极大,因此国内外多位学者针对固定
源颗粒物展开了一系列现场测试研究,这些研究包含的内容有:粒径分布研究[132-137]、
物理形貌研究[135, 136, 138]、化学成分研究[133, 134, 136, 138]和控制特性研究[133, 139-144],下面
对主要研究结果进行简单概述。

23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Zhang 等[136]在我国四座燃煤电厂进行了颗粒物采集,并分析了颗粒物的粒径分布、
微观形貌以及化学成分,结果表明,颗粒物按微观形貌主要分为三类,即规则的球形
颗粒、不规则颗粒、包裹多个细微颗粒的大灰胞颗粒,此外,煤种和颗粒粒径同时决
定了颗粒物的化学成分。Goodarzi[132]对加拿大三座电厂排放的颗粒物进行了采样,给
出了排放颗粒在大于 10μm、小于 10μm 以及小于 2.5μm 粒径段上的质量,其值分别
为 8.7~39.5kg/hr、10.7~40.8kg/hr 和 9.65~10.7kg/hr,由此可见,PM2.5 排放量占颗粒物
总排放量的 56~71%。同年,Goodarzi[138]又对上述样品的物理形貌以及化学成分进行
了深入分析,并根据颗粒的形貌及成分将颗粒物分为以下几类:未燃尽碳,燃烧中未
转化矿物,煤中矿物分解、气化以及聚合形成的产物。Wang 等[134]采用 LPI 采集了我
国某 100MW 燃煤电厂电除尘器出口的颗粒物,分析了颗粒物的数浓度分布、质量浓
度分布、元素含量和离子含量,主要结论如下:1. 颗粒物的数浓度和质量浓度均呈双
峰分布,但峰位置有所差异;2. 对于粒径处于 1.8~2.7μm 的颗粒物,其元素成分含量
遵循 Al、Ca > S、Fe > Na,而粒径为 0.03~0.06μm 的颗粒物的主要成分则为 Na 和 S;
3. 在各粒径段颗粒物中,硫酸根离子是最主要的阴离子。Yi 等[135]采用 LPI 研究了某
220MW 燃煤电厂的颗粒物特性,该电厂安装的除尘设备为布袋除尘器,在其研究中
不仅给出了颗粒物的质量粒径分布,还表征了颗粒物的形貌特性。近两年,王超等[137]
采用新型的 DGI 颗粒物采集系统对国内 660MW 大型电厂的颗粒物进行了研究,给出
了颗粒物的质量粒径分布及其上主要无机元素含量。Qi 等[133]又在国内某电厂进行了
SO3 对于 PM2.5 粒径、化学成分、比电阻和比表面积影响的实验,证实 SO3 可以增大
PM2.5 的粒径,减小其比电阻和比表面积。
在实际电厂中,颗粒物的控制主要通过除尘设备来实现。ESP 对于飞灰的捕集效
率可达 99.9%以上,并且其具有运行费用低、压损低、工作温度范围广等优点,因而
在我国燃煤电厂得到了广泛应用[143]。由于 ESP 的运行情况直接关系到颗粒物的排放,
所以需要研究影响其工作效率的因素。从前人的研究结果来看,颗粒粒径、锅炉负荷、
除尘器电压、烟气成分以及颗粒成分都会影响 ESP 的运行[133, 139-142, 144]
。颗粒粒径决
定了煤灰颗粒的荷电机理,不同的荷电机理有着不同的脱除效率,因此颗粒粒径可影
响 ESP 的工作效率[140]。Ylatalo 等[144]研究了锅炉负荷以及工作电压对于 ESP 捕集颗

24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粒物效率的影响,在其研究结果中,高锅炉负荷对应高的颗粒物穿透率,此外,工作
电压不仅影响颗粒物的穿透率,还会改变穿透峰的位置。烟气中 SO3 可影响 ESP 的运
行,当 SO3 浓度升高,灰颗粒的粘性升高,而比电阻降低,这可以提高 ESP 对于颗粒
物的捕获效率[133]。颗粒成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 ESP 工作效率的因素,灰颗粒中
的未燃尽碳不仅能够降低颗粒的比电阻,而且对已捕获颗粒的脱吸附过程也有促进作
用,前一个因素可提高 ESP 效率,后者则是降低 ESP 效率[139, 142]。除此之外,提高灰
颗粒中 Al 元素浓度可增大颗粒比电阻,而提高 S 浓度则减小颗粒比电阻,当灰颗粒
中 Al 含量足够高时,可使 ESP 除尘效率下降到 97%以下[141]。
尽管上述颗粒物的研究内容详实,但是颗粒物采样点不够丰富,无法详尽地描述
颗粒物在整个烟道沿程的变化特性,除此之外,近年来有许多新技术应用到电厂中,
这对于颗粒物的生成及捕获特性都有影响,因此还需要继续开展电厂颗粒物实验研究。

1.5.2 固定源痕量元素现场测试研究现状

目前,针对燃煤电厂痕量元素的现场测试研究主要集中在易挥发和半挥发元素上。
以汞为代表的易挥发痕量元素得到了重点关注,因此相关的研究多而全面。就汞的电
厂采样研究而言,主要涉及汞在燃烧产物中的分布及排放[145-148]、汞在烟气中的转化
[146, 149-151]
以及实际烟气中汞的脱除[152]。相较而言,由于有毒的半挥发元素种类众多,
且在早期得到的关注不够,因此其研究相对局限,所以本文主要关注半挥发元素。
前面提到,半挥发痕量元素与汞不同,其主要存在于固体燃烧产物中,尤其是会
在颗粒物中富集。因此,针对半挥发痕量元素的研究主要涉及其在固体燃烧产物中分
布[153-157]以及其在颗粒物中的富集特性[135, 137, 158, 159]。针对半挥发痕量元素在固体燃烧
产物中分布特性,Querol 等[157]首先对燃煤电厂底灰、除尘器飞灰、FGD 进出口灰颗
粒中半挥发痕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测试,并换算出半挥发痕量元素在这几种固体产物中
的质量分布。在同时期,Meij[156]也做了类似研究,并首先采用相对富集因子这一方法
来表征痕量元素的富集与耗散,研究结果表明,半挥发痕量元素主要存在于飞灰中,
且其相对富集因子随着飞灰粒径的减小而增大。Klika 等[155]对两座流化床燃煤锅炉中
的痕量元素进行了采样,研究了不同锅炉负荷对于半挥发痕量元素质量平衡和富集特

25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性的影响,发现 40%锅炉负荷条件下,半挥发痕量元素在飞灰中的富集程度要高于 100%


负荷条件。近年来,Cordoba 等[154]又研究了湿法脱硫系统对于痕量元素的减排效果,
结果显示,湿法脱硫系统可捕获绝大部分(92~100%)气态的 As 和 Se,并且对颗粒态
的 As、Se、Zn、Cr 等也有明显捕获效果。Bhangare 等[153]测试了燃煤热电厂底灰和飞
灰中半挥发痕量元素的浓度,为了表征这些痕量元素对于当地环境的影响,该学者还
计算了这些元素基于 Fe 元素浓度的富集因子。鉴于颗粒物的危害,许多学者着重研
究了颗粒物上痕量元素的分布及富集特性。陆晓华等[158]和王超等[137]均研究了 ESP 前
颗粒物中半挥发痕量元素的分布与富集特性,前者采用的采样仪器为 GCF 86 型高浓
度粉尘粒度分级仪,研究的痕量元素包括 Pb、Cr、Ni、Cu 等,后者采用 DGI 系统作
为采样仪器,研究的痕量元素包括 As、Cd、Pb、Cr 等。岳勇等[159]采用 Andersen 撞
击器对电厂 ESP 前后的颗粒物进行了采集,研究了 As、Pb、Cr、Cd、Ni、Co 等痕量
元素在颗粒物上的富集特性以及质量粒径频度分布。Yi 等[135]采用 LPI 采集了一台
220MW 燃煤锅炉中的颗粒物样品,该锅炉的除尘设备为布袋除尘器,颗粒物采样点
为除尘器前后,该研究给出了多种半挥发痕量元素在颗粒物上的富集因子分布,并计
算了布袋除尘器对于痕量元素的脱除效率。
从以上研究成果来看,烟气净化设备到底会对半挥发痕量元素产生怎样的影响还
不十分明朗,且半挥发痕量元素在烟道中向颗粒物迁移的过程尚不清楚,因此,该方
向还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研究。

1.6 本文研究内容

从前面的背景介绍及文献综述可以看出,燃煤排放的颗粒物及重金属危害巨大,
并且得到了国内外诸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但是现有研究还存在一定缺陷和不足。就
实验室研究而言,虽然传统空气燃烧条件下颗粒物和重金属的相关特性已比较明朗,
但是新型富氧燃烧条件下的相关研究还不充分。富氧燃烧烟气中有着高浓度的 CO2、
H2O、SO2、HCl 等,气氛的改变会对颗粒物的生成、痕量元素的迁移以及吸附剂对两
者的脱除效果产生极大影响,这是现有研究鲜有关注的。就现场测试而言,现有的研
究采样点较为局限,其不能很好地阐释颗粒物沿着烟道沿程的变化过程以及痕量元素

26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在烟道中向颗粒物迁移的过程。此外,近年来我国对燃煤电厂进行了大幅改造,也安
装了许多新型设备,这对颗粒物的生成、控制及排放特性都有影响,与此同时,痕量
元素的相关特性也会发生变化,而具体的变化特性尚不清楚。
为了弥补上述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本项目针对该领域分别开展了实验室研究和电
厂采样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 富氧燃烧条件下,高浓度 CO2、H2O、SO2 对于颗粒物生成特性以及 As、Cd、
Pb、Cr、Mn 在各级颗粒物上分布特性的影响。在高温沉降炉中进行了大同烟煤的燃
烧实验,并采用 DGI 采样系统进行颗粒物采集。通过称量实验得到了各燃烧气氛下颗
粒物的质量粒径分布,进而阐述了高浓度 CO2、H2O 和 SO2 对于颗粒物生成特性的影
响机理;采用 SEM 分析了富氧燃烧条件下颗粒物形貌,以研究富氧燃烧对于颗粒物
生成机理的影响;将颗粒物消解,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得到颗粒
物中痕量元素含量,以分析高浓度 CO2、H2O 和 SO2 对于痕量元素在颗粒物中的浓度
分布的影响。
2. 富氧燃烧条件下,高浓度 H2O、HCl 对于高岭土减排细微颗粒物 PM0.2 机理的
影响。实验分为两部分,即燃煤颗粒物减排效果实验和高岭土吸附碱金属蒸气实验。
在燃煤颗粒物减排效果实验中,采用 LPI 进行了各工况下燃煤颗粒物 PM0.2 的收集,
得到了高浓度 H2O、HCl 对于高岭土减排 PM0.2 效果的影响;在高岭土吸附碱金属的
实验中,高岭土和醋酸钠颗粒被同时送入高温沉降炉中进行反应,以获得各气氛下高
岭土颗粒对钠金属蒸气的吸附效果,而后将其与 HSC 计算结果对照分析,以研究具
体的吸附机理。将实际吸附效果研究和机理研究相结合可以更清晰地描述高浓度 H2O、
HCl 的影响。此外,本实验所得有关高岭土吸附 Na 蒸气的结论同样适用于 Pb、Cd
等痕量元素。
3. 燃煤电厂烟道沿程颗粒物分布及痕量元素的迁移特性。前人对于电厂颗粒物
的采样研究只涉及低温烟道,而未对 SCR 前的颗粒物样品进行采集。本研究采用 DGI
系统对某燃煤热电厂 SCR 入口、ESP 入口和 FGD 入口进行了颗粒物采集,分析了颗
粒物在这三个采样点的质量粒径分布,并分别采用 XRF 和 ICP-MS 测量了各采样点颗
粒物上次量和痕量元素含量,以研究次量元素在颗粒物上的分布以及痕量元素向颗粒

27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物上的迁移特性。相对于前人的研究,该实验可以更全面地描述烟道中颗粒物与痕量
元素相关特性的变化。
4. 低温省煤器对于 ESP 脱除颗粒物和痕量元素的影响。低温省煤器可用于收集
低温烟气余热,从而提高电厂热效率。把低温省煤器安装在 ESP 入口会对 ESP 的工
作效率产生明显影响,为了表征和分析该影响,本研究采用 LPI 在某 660MW 燃煤电
厂的低温省煤器入口和 ESP 出口进行了颗粒物采集,并同时采集了原煤、底灰、ESP
飞灰样品。分析了低温省煤器对于颗粒物质量粒径分布、颗粒物及其上次量元素的减
排效率、痕量元素在各固体燃烧产物中分布以及痕量元素在颗粒物上富集特性的影响。

28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2 富氧燃烧条件下颗粒物生成及其痕量元素分布特性

2.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温室效应危害的加剧,Abraham 等[106]和 Horn 等[107]针对燃煤电厂


提出了富氧燃烧技术。由于采用循环烟气与纯氧混合的方式进行煤粉的燃烧,因而富
氧燃烧环境中含有高浓度的 CO2、H2O、SO2 和 HCl[118-120]。燃烧气氛的改变必然会对
燃煤颗粒物的生成以及痕量元素的迁移特性造成影响。
目前,国内外已有一定针对富氧燃烧条件下颗粒物的研究,这些研究结果表明:
相比空气燃烧,富氧燃烧可明显减少亚微米颗粒物的生成量,并减小亚微米模态颗粒
物的平均粒径,但对超微米颗粒物的影响不大[108-110];在富氧燃烧条件下,提高氧浓
度以及燃烧温度均可产生更多的颗粒物[108, 109];富氧燃烧条件下高浓度的 H2O 会明显
促进亚微米模态颗粒物的生成量,并增大其平均粒径[111];高浓度的 SO2 能够在一定
程度上增加细灰颗粒的质量以及减少粗灰颗粒的质量[121];富氧燃烧不会改变颗粒物
的主要生成机理,但是由于其燃烧温度要低于空气燃烧条件,因而会弱化亚微米颗粒
物的气化/凝结形成机理以及超微米颗粒物的熔融现象[108, 113];此外,富氧燃烧对颗粒
物中主要无机元素含量也有较为明显的影响[109, 115, 116, 121]。
现有研究较少涉及富氧燃烧条件下颗粒物中的痕量元素。Jiao 等[131]研究了粒径小
于 5μm 的颗粒物中 Cr 元素的价态分布以及价态转化机理,但其研究并未考虑 Cr 的相
关特性在不同粒径颗粒物上的差异;Font 等[130]研究了富氧燃烧条件下痕量元素在底
灰、除尘设备飞灰以及排放烟气中的分布特性,其研究也并未深入讨论痕量元素在各
级颗粒物上的分布以及富集特性。
为了填补上述研究空白,本研究在高温沉降炉进行了富氧燃烧条件下大同烟煤的
燃烧实验,实验气氛考虑了 CO2 取代 N2、O2 浓度、添加 SO2 和添加 H2O 的影响,实
验中采用 DGI 系统进行颗粒物采集,并测试了颗粒物的质量粒径分布、颗粒形貌以及
其上痕量元素的含量。

29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2.2 实验过程与分析方法

2.2.1 煤粉特性

本实验煤种为大同烟煤,粒径取 45~75μm,煤粉的工业分析、元素分析、低温煤
灰的主要无机元素含量、痕量元素含量以及 Cl 含量数据见表 2-1。从表中可以看出,
该煤种灰分含量很高,达到 38.1%,其灰熔点(软化温度)高达 1578 ℃,这样可以确保
实验过程中不会出现严重结渣(实验温度高达 1500℃)。煤中 S 含量相对较高,而 Cl
含量非常低。对于痕量元素,该煤中 Pb 和 Cr 的含量比我国煤中的平均值(Pb-10.46 μg/g,
Cr-9.02 μg/g)要高,然而 As、Cd 和 Mn 却比相应的平均值(As-12.28 μg/g, Cd-0.16 μg/g,
Mn-148.5 μg/g)要低。但是总体来说,该煤种中所有痕量元含量都处于我国典型值范
围内。
表 2-1 大同烟煤基础数据
工业分析 (wt%) (空干基) 元素分析 (wt%) (干燥无灰基)

M A V FC C H O N S
2.1 38.1 27.2 32.6 75.0 4.6 17.9 1.3 1.2
低温煤灰 XRF 数据 (wt%)
Na2O MgO Al2O3 SiO2 P2O5 SO3 K2O CaO TiO2 Fe2O3
0.89 0.97 33.06 51.64 0.41 5.58 0.42 2.52 1.15 3.36

痕量元素含量 (μg/g) Cl 含量 (%)


As Cd Pb Cr Mn Cl
6.27 0.06 24.18 18.13 31.93 0.048

2.2.2 实验系统与实验过程

本实验在高温沉降炉系统中进行,下面对其做详细介绍。如图 2-1 所示为实验系


统图,从图 2-1 可以看出该系统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炉体与控制柜、给粉器、配气系
统和采样系统。该炉体的加热元件为硅钼棒,工作范围为 1500~1800℃。炉中反应管
的材质为高纯度刚玉,其内径、外径和长度分别为 40mm、50mm 和 1440mm。在反
应管的入口和出口分别安装有水冷法兰,其可实现反应产物和烟气的快速冷却,以避

30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图 2-1 高温沉降炉颗粒物采样系统图
免实验设备超温。在配气系统中,非腐蚀性气体如 O2、N2 和 CO2 由配气柜来控制流
量,腐蚀性气体 SO2 则是采用耐腐蚀质量流量计(MFC)来控制流量,水蒸气的产生与
流量控制由可控蒸发混合系统(CEM)来实现。CEM 产生和控制水蒸气的原理如下:
CEM 中真空泵将定流量的去离子水泵入加热室,在加热室中,去离子水被加热成高
温蒸汽,并与载气混合均匀,携带有水蒸气的载气通过保温管道进入反应管的入口,
整个过程中去离子水和载气的流量分别由液体质量流量计(LFC)和气体质量流量计
(MFC)控制。采样系统组成主要包括旋风分离器(Cyclone)、DGI、空气预热器、压缩
机、真空泵和大流量 MFC。旋风分离器工作流量为 10L/min(实际体积流量),用以分
离和捕获粒径(D50)大于 10μm 的粗颗粒。DGI 的工作流量为 70L/min(实际体积流量),
其可将粒径(D50)小于 10μm 的颗粒物分割成五个粒径段:2.5~10μm、1.0~2.5μm、
0.5~1.0μm、0.2~0.5μm 和<0.2μm。在采样时,分别采用铝膜和聚碳酸酯膜收集前四个
粒径段的颗粒物,用于后期的测试分析。粒径(D50)小于 0.2μm 的颗粒物由玻璃纤维滤
膜收集,由于其量很少且玻璃纤维滤膜杂志含量很高,所以不对该粒径段的颗粒物进
行分析。由于 DGI 的工作流量为 70L/min,因此需要在 DGI 入口进行补气,补气流量

31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为 60L/min,由压缩机提供,在压缩机出口接有一台空气预热器,用来对补气进行预
热,预热之后的空气再送至 DGI 入口。采样系统的抽吸力由真空泵提供,通过调节真
空泵开度的大小可辅助调节气流流量。由于本实验中颗粒物的收集采用高温采样的方
法,因此在给气设备和采样设备上安装了加热带。加热带温度设定为 135℃,该设定
温度高于各实验工况下烟气的酸露点,以避免 H2O、SOx 和 HCl 的冷凝,进而保证整
个采样过程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煤粉的燃烧气氛采用 O2、N2、CO2、SO2 和水蒸气模拟,各模拟燃烧气氛组成见
表 2-2。表 2-2 中 OXYL 代表低氧浓度富氧燃烧,OXYH 代表高氧浓度富氧燃烧。实验
过程中,炉体温度设定为 1500℃,各模拟燃烧气氛的实际体积流量均为 5L/min,给
粉速率为 0.2g/min。经模拟计算,煤粉颗粒在炉内停留时间大约为 1.2s,在此停留时
间下,煤粉在各实验工况中的燃尽率均可达到 99.7%以上,该燃尽率在煤粉燃烧实验
中算较高值。当炉温设定为 1500℃,反应器入口和出口的烟气温度分别为 568 和 512℃,
而在下部水冷法兰出口处,烟气温度降至约 135℃。经过计算,在下部水冷法兰中烟
气的平均冷却速率为 316℃/s。颗粒物采样点位于下部水冷法兰出口,因而采样点温
度为 135℃,这与加热带设定温度相对应。采样时,将 5L/min(135℃时实际体积流量)
的稀释气体(N2)由下部水冷法兰出口注入烟气中,以使烟气流量达到 10 L/min(135℃
时实际体积流量),从而保证旋风分离器的正常工作。在烟气进入 DGI 前,又将压缩
表 2-2 各模拟燃烧气氛组成 a
气氛 组成成分

空气 21% O2/79% N2

OXYL 21% O2/79% CO2

OXYH 29% O2/71% CO2

OXYH+SO2(500) 29% O2/71% CO2 添加 500 ppm SO2

OXYH+SO2(1500) 29% O2/71% CO2 添加 1500 ppm SO2

OXYH+H2O(10) 29% O2/10% H2O/61% CO2

OXYH+H2O(30) 29% O2/30% H2O/41% CO2


a
注释: 各工况下流量均为 5L/min(135℃时实际体积流量)。

32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机提供的 60L/min(135℃时实际体积流量)的稀释气体(纯净空气)注入烟气中,以使烟
气流量达到 70L/min(135℃时实际体积流量),进而确保 DGI 粒径切割的准确性。最后,
烟气经过净化器净化,经由真空泵排出采样系统。

2.2.3 采样和分析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分别对各燃烧工况下产生的粗飞灰(D50 大于 10μm)和颗粒物(D50
小于 10μm)进行采集、测试和分析。粗飞灰由旋风分离器采集,颗粒物由 DGI 采集。
颗粒物采集分为铝膜采集和聚碳酸酯膜采集,前者用于分析颗粒物的质量粒径分布,
后者用于颗粒物的形貌分析和痕量元素含量测试。当用铝膜收集颗粒物时,其上涂有
高温 APIEZON 松脂,以防止颗粒物反弹。铝膜的每次收集时间为 10min,并将颗粒
物收集前后的铝膜在百万分之一天平(瑞士 Mettler Toledo 公司,型号 MS)中进行称量,
差减之后即可得颗粒物质量,该过程在各燃烧工况下至少重复 5 次,取其平均值。采
用聚碳酸酯膜收集颗粒物时,必须确保各粒径段上颗粒物质量达到 5mg(最大为 10mg)。
在每个燃烧工况下均采集两份聚碳酸酯膜的颗粒物样品,一份送入场发射扫描电镜(荷
兰 FEI 公司,型号 Sirion200)中测试颗粒物形貌,另一份用于痕量元素含量测试。在
测试原煤、粗飞灰和颗粒物中痕量元素含量时,首先将各样品在微波消解仪(意大利
Milstone 公司,型号 Ethos E)中消解,消解体系为 HNO3/HF(7mL/2mL),然后将消解
液定容,并送入 ICP-MS(美国 PerkinElmer 公司,型号 Elan DRC-e)进行痕量元素含量
测试。原煤的工业分析数据采用西班牙 Las Navas 公司的 TGA2000 型工业分析仪进行
测试,元素分析数据采用德国 Vario 公司的 EL-2 型元素分析仪进行测试,低温煤灰的
主要无机元素含量采用美国 Edax 公司的 Eagle III 型 X 射线荧光探针(XRF)进行测试。
为了获得煤粉中 Cl 含量,将煤粉采用澳大利亚标准方法 AS1038.8.1 进行消解,定容
后采用离子色谱(美国 Agilent 公司,型号 1100 LC/MSD Trap)仪测量其中 Cl 含量[160]。

2.3 富氧与空气燃烧条件下颗粒物和痕量元素分布特性的差异

如图 2-2 所示为空气燃烧和不同氧浓度富氧燃烧条件下颗粒物的质量粒径分布。
颗粒物质量采用相对质量的表现方式,其定义为 1g 总灰对应的实际颗粒物质量。图

33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2-2 中数据显示,在同氧浓度条件下,空气燃烧中产生的亚微米颗粒物和超微米颗粒
物均明显多于富氧燃烧,这与 Kazanc 和 Levendis[108]的研究结论一致。空气燃烧条件
下 PM0.2-10 的总量大约为富氧燃烧条件下的 2.3 倍。在富氧燃烧条件下,将氧气浓度从
21%提升到 29%,各粒径段上颗粒物生成量将明显增加,其值与空气燃烧条件下近似。
图 2-3 所 示 为 各 痕 量 元 素 在 PM0.2-1.0(0.2μm<D50<1.0μm) 和 PM0.2-10(0.2μm<D50
<10μm)上的质量比例。其中质量比例的计算式如下:
𝑀𝑝 ×𝐶𝑝,𝑖
𝑀𝑃 = (2.1)
𝑀𝑐 ×𝐶𝑐,𝑖

其中MP表示质量比例;Mp和Cp,i分别表示某粒径段上颗粒物的质量以及该粒径段上痕

图 2-2 空气燃烧和不同氧浓度富氧燃烧条件下颗粒物质量粒径分布
量元素 i 的平均浓度;Mc 为对应于 Mp 的原煤质量,其值由给粉速率乘以采样时间得
到,而 Cc,i 为原煤中痕量元素 i 的浓度。从该定义可以看出,MP 用于表征痕量元素在
某粒径段上的质量占对应原煤中总质量的百分比。从图 2-3 可以看出,燃烧气氛对于
PM0.2-1.0 和 PM0.2-10 上各痕量元素 MP 的影响与其对颗粒物质量的影响有着相同的规律。
相比于空气燃烧,富氧燃烧能够明显降低颗粒物中痕量元素的 MP 值,而在富氧燃烧
条件下,提高氧浓度会增大颗粒物上痕量元素的 MP 值。此外,PM0.2-1.0 和 PM0.2-10 中
As、Cd、Pb、Cr 和 Mn 的 MP 值遵循如下规律:As > Cd > Pb > Cr > Mn,这在一定

34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程度上与元素的挥发特性相对应。

图2-3 空气燃烧和不同氧浓度富氧燃烧条件下PM0.2-1.0和PM0.2-10中痕量元素质量比例
相比于同氧浓度下的空气燃烧,富氧燃烧条件下煤焦颗粒的燃烧温度会明显降低。
这一点已由前人通过模拟计算[161]和实验[104]的方法证实,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由于:(1) 在 1500 ℃时,CO2 的比热容比 N2 要高(N2=35.5 kJ·kmol-1·K-1, CO2=59.6
kJ·kmol-1·K-1),因此要达到相同的温度,CO2 需要更多的热量;(2) 1500 ℃条件下,
O2 在 CO2 中扩散速率比其在 N2 中要低(DO2/N2=1.87 cm2/s,DO2/CO2=1.55 cm2/s),这
将降低燃烧速率;(3) CO2 与煤焦之间会发生气化反应,这也会消耗热量。燃烧温度会
从多个方面影响颗粒物的形成以及痕量元素的迁移。首先,低的燃烧温度会抑制煤焦
颗粒的破碎,进而减少超微米颗粒物的生成量;其次,低的燃烧温度会减小颗粒物的
生长速率,从而降低颗粒物的总量;最后,低的燃烧温度会导致矿物组分(包括痕量
元素)挥发量的减少,进而抑制这些组分向超微米(气化-冷凝/表面反应过程)和亚
微米(气化-成核/冷凝/表面反应/聚合)上迁移[31, 162]
。因此,富氧燃烧条件下颗粒物
的质量以及其上痕量元素的质量比例要比空气燃烧条件下小。
此外,还可以通过 Quann 和 Sarofim[33]提出的还原机理来解释。Quann 和 Sarofim
认为难挥发矿物元素的氧化物可以通过以下反应被还原成更易挥发的亚氧化物:
MOn(C) + CO = MOn-1(V) + CO2 (2.2)

35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式中 M 表示难挥发矿物元素,例如 Si、Ca、Mg 等。显然,式 2.1 不仅适用于主要矿


物元素,同样也可影响痕量元素的迁移。相比于空气燃烧,富氧燃烧条件下高的 CO2
浓度会降低 CO/CO2 比值,促使式 2.1 中的反应向反方向进行,从而抑制矿物元素的
挥发[110]。根据前一段讨论的内容可知,矿物元素挥发量的减少将抑制其通过挥发-成
核/冷凝/表面反应/聚合过程向颗粒物迁移,最终减少颗粒物生成量以及其上痕量元素
的总量。
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点原因,还可从反应时间上来解释。Bejarano 和 Levendis[104]
以及 Khatami 等[163]的研究表明,相比于空气燃烧条件,富氧燃烧条件下煤粉着火更
为缓慢且燃烧时间更长。因此在本实验中,富氧燃烧条件下煤灰颗粒在反应器内停留
时间更短,停留时间的变短导致更少的无机元素蒸气(包括痕量元素蒸气)迁移到
PM0.2-10 上。
以上三个方面的阐述均可以很好地解释富氧燃烧与空气燃烧条件下颗粒物与痕
量元素分布上的差异。
在富氧燃烧条件下提高氧气浓度,将导致颗粒物的生成量以及其上痕量元素总量
的增加。这主要是由于,氧气浓度的增加造成燃烧温度的提高,根据前面的论述,高
的燃烧温度可加速颗粒物的生成以及痕量元素在颗粒物上的聚集。此外,提高氧气浓
度也可以促进煤粉着火,并缩短燃烧时间[163],这可以增加灰颗粒的生长和痕量元素
向颗粒物上迁移的时间,因而提高 PM0.2-10 的产量以及其上痕量元素的总量。
本研究测试了富氧燃烧条件(O2/CO2-21%/79%)下颗粒物的形貌,超微米颗粒物
PM1.0-2.5 和亚微米颗粒物 PM0.2-0.5 的形貌如图 2-4 所示。从图 2-4 可以看出,超微米颗
粒物(1.0~2.5 μm)主要为球形,并在表面附着了许多小的颗粒。而亚微米颗粒物
(0.2~0.5 μm)大体上呈球形,但是在其表面有许多不规则的棱角。对于超微米颗粒
物,其主要是通过内在矿的熔融/聚合以及外在矿的破碎过程形成[21, 164]。这些矿物质
在高温条件下容易熔融软化,因此主要呈球形。另外,一些亚微米颗粒会通过碰撞过
程粘附在其表面,因而呈现图 2-4 中所示的形态。痕量元素蒸气主要通过冷凝和表面
反应迁移到超微米颗粒物表面[38, 39],所以,超微米颗粒物的外表面上痕量元素浓度偏

36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图 2-4 O2/CO2-21%/79%燃烧条件下 PM1.0-2.5 和 PM0.2-0.5 形貌


高,而其内部的痕量元素浓度则偏低且恒定。对于亚微米颗粒物,其主要形成途径为
矿物蒸气的成核/冷凝/表面反应过程以及颗粒聚合过程[31],所以,该粒径段的颗粒物
可能是由一些不规则的超细颗粒聚合而成,从而呈现球形且多棱角的形态。就亚微米
颗粒上痕量元素分布而言,那些难挥发的痕量元素倾向于在其中心位置聚集,而距离
中心位置越远,高挥发性痕量元素的富集程度越明显[164]。
空气燃烧和不同氧浓度富氧燃烧条件下,痕量元素在各级颗粒物上的含量分布见
图 2-5。从图 2-5 中可以看出,随着颗粒粒径的减小,各燃烧气氛下 As、Cd、Pb 和
Cr 的含量均逐渐增加,并在 PM0.2-0.5 处出现明显的激增。而 Mn 在 PM0.2-10 各粒径段
上的含量比较类似,且在 0.5~1.0μm 粒径段出现谷值。就燃烧气氛而言,富氧燃烧条
件下各级颗粒物中 As、Cd、Pb 和 Cr 的含量比空气燃烧条件下要大,这一现象在 PM0.2-0.5
中尤其明显。在富氧燃烧条件下,提高氧气浓度将降低颗粒物上痕量元素的含量。对
于颗粒物上 Mn 的含量而言,改变燃烧气氛几乎不对其造成明显影响。
基于Linak和Wendt[38]以及Yousif等[39]提出的痕量元素转化机理,例如As、Cd、Pb
和Cr这类半挥发痕量元素在煤燃烧过程中会部分或者全部挥发成为气态,而后随着烟
气温度降低,这些痕量元素蒸气会通过均相成核、冷凝以及表面反应过程迁移到颗粒
物中。随着颗粒粒径减小,颗粒的比表面积会增大,因而更多的痕量元素蒸气可以通
过冷凝和表面反应过程迁移到颗粒物上。再者,粒径越小的颗粒物越倾向于由均相成

37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图 2-5 空气燃烧和不同氧浓度富氧燃烧条件下痕量元素含量在各级颗粒物上的分布
核形成,这也可以提高单位质量颗粒物上痕量元素的质量。因此,这些痕量元素的含

38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量随着颗粒粒径的减小而增加。Mn的挥发性较弱,只有较少部分的Mn受气化/凝结机
理的控制,其余大部分Mn还是受破碎机理的控制。受气化/凝结机理控制的Mn主要迁
移到小于1.0μm的颗粒上,而受破碎机理控制的Mn主要迁移到大于1.0μm的颗粒上,
因此,处于过渡区域的0.5~1.0μm颗粒上的Mn元素含量出现谷值。
相比于空气燃烧,富氧燃烧在减少颗粒物中 As、Cd、Pb 和 Cr 总量的同时,却提
高了这些痕量元素在颗粒物中的含量。这可能是由于富氧燃烧对于颗粒物生成的抑制
比其对痕量元素挥发的抑制更明显,换而言之,燃烧温度以及 CO/CO2 比例对 Al、Si
这类主要矿物元素的影响要大于其对挥发性痕量元素的影响。富氧燃烧条件下,当氧
气浓度从 21%提高到 29%时,痕量元素含量在各级颗粒物上的分布特性与空气燃烧条
件类似。氧气浓度主要影响煤粉的燃烧温度,因而该实验现象可能是由于高的燃烧温
度对于颗粒物生成的促进比其对痕量元素挥发的促进更明显。对于 Mn 而言,颗粒温
度以及 CO/CO2 比例对其的影响与主要矿物元素类似,所以颗粒物中 Mn 的含量几乎
不受燃烧气氛的影响。

2.4 富氧燃烧条件下 SO2 对颗粒物和痕量元素分布特性的影响

富氧燃烧燃烧条件下,在燃烧气氛中添加 SO2 对于颗粒物质量粒径分布以及颗粒


物上痕量元素 MP 的影响分别如图 2-6 和图 2-7 所示。从图 2-6 可以看出,在考虑实
验误差的前提下,不同 SO2 浓度的富氧燃烧中 PM0.2-10 的质量粒径分布非常类似,这
说明 SO2 对于富氧燃烧颗粒物的生成总量和分布特性几乎没有影响。图 2-7 所示为不
同 SO2 浓度富氧燃烧条件下颗粒物中痕量元素的 MP 值,从图 2-7 可以看出,SO2 会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 PM0.2-1.0 和 PM0.2-10 上痕量元素的总量。当添加的 SO2 的浓度从 0
ppm 增加到 500 ppm 时,MP 的减少量相对明显,当继续增加 SO2 浓度,即从 500 ppm
增加至 1500 ppm 时,各元素 MP 值减少量就很微小。这说明 SO2 对于颗粒物中痕量
元素的影响比较有限,其作用只在某一特定浓度范围内体现。
值得深入探讨的是,添加 SO2 对于颗粒物的质量粒径分布没有影响,但是能够减
少颗粒物中痕量元素的总质量。根据 Xu 等[14]提出的痕量元素挥发机理可知,煤燃烧
过程中痕量元素主要通过氯化物、硫化物以及亚氧化物的形式挥发。高浓度的 SO2 一

39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图 2-6 不同 SO2 浓度富氧燃烧条件下颗粒物的质量粒径分布


方面可以促使痕量元素的氯化物向硫化物转化,降低其挥发性[165],另一方面还可以
通过以下反应抑制痕量元素硫化物的挥发:
TSx(cr) = TSx(g) (2.3)
TSx(g) + (3/2)xO2(g) = TOx(g) + xSO2(g) (2.4)

图 2-7 不同 SO2 浓度富氧燃烧条件下 PM0.2-1.0 和 PM0.2-10 中痕量元素质量比例

40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式中 T 代指痕量元素。基于上述两个因素,高浓度的 SO2 会减少颗粒物中痕量元素的


总量。其实,SO2 对于颗粒物生成过程是有影响的,一方面,SO2 可通过式 2.2 和 2.3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矿物元素的挥发,减少其向颗粒物迁移,这不利于颗粒物的生成;
另一方面,SO2 对硅铝酸盐的形成没有影响,但是可以将碳酸盐、磷酸盐以及氯化物
转变为硫酸盐[166],这可以提高颗粒物的密度,从而弥补其抑制某些无机元素挥发而
造成的颗粒物质量减少。综合以上两个方面,SO2 对于颗粒物的质量没有明显影响。
图2-8所示为不同SO2浓度富氧燃烧条件下痕量元素在各级颗粒物上的含量分布。
从图2-8中数据可知,SO2对于颗粒物中痕量元素的含量分布有比较明显的影响。随着
SO2浓度的增加,颗粒物上这五种痕量元素的含量均有所降低,特别是对于挥发性较
强的As和Cd。与颗粒物中痕量元素MP值的规律类似,当添加的SO2浓度从0ppm增加
到500ppm时,颗粒物中As、Cd、Pb、Cr的含量有较为明显的降低,而当继续增加SO2
浓度到1500ppm,除0.2~0.5μm粒径段外,颗粒物中这四种元素的含量降低均不太明显。
另外,颗粒粒径越小,SO2对其上痕量元素含量的影响也越明显,尤其是0.2~0.5μm粒
径段。从图2-8还可以发现,就痕量元素含量在五个粒径段上的分布趋势而言,不同
SO2浓度条件下痕量元素含量的整体分布趋势类似,换言之,不同SO2浓度条件下痕量
元素含量从>10μm到0.2~0.5μm粒径段的增长曲线在形式上相近。这说明,高浓度SO2
的存在并不会改变痕量元素的主要迁移机理。
针对以上实验现象可作如下解释:如前所述,SO2几乎不改变颗粒物的质量,但
是抑制痕量元素的挥发,因此随着SO2浓度的升高,颗粒物上痕量元素的含量逐渐降
低。相比于Pb、Cr和Mn,As和Cd的挥发性更强,所以其受到SO2的抑制效果更加明显。
此外,半挥发痕量元素倾向于在细微颗粒物上富集,而SO2会抑制这些痕量元素的挥
发,减少其向细微颗粒物富集,进而导致其在PM0.2-0.5上的含量出现大幅降低。高浓度
的SO2不仅在煤粉燃烧过程中抑制痕量元素的挥发,而且影响烟气降温过程中痕量元
素向颗粒物上的迁移。根据Jiao等[167]的研究,在烟气降温过程中,SO2能够将挥发性
强的痕量元素组分,如氯化物,转变成硫酸盐,从而提升高温下(853K)痕量元素向颗
粒物迁移的能力。尽管如此,这些痕量元素蒸气还是主要通过成核/凝聚/冷凝/表面反
应过程迁移到颗粒物上。因此,不同SO2浓度并不会改变痕量元素含量在PM0.2-10各粒

41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径段上的分布趋势。

图 2-8 不同 SO2 浓度富氧燃烧条件下痕量元素含量在各级颗粒物上的分布

42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综上所述,可得出图2-9所示的SO2对燃煤颗粒物和痕量元素的影响机理图。

图 2-9 SO2对燃煤颗粒物和半挥发痕量元素的影响机理图

2.5 富氧燃烧条件下 H2O 对颗粒物和痕量元素分布特性的影响

H2O 对于富氧燃烧条件下颗粒物的质量粒径分布以及颗粒物上痕量元素 MP 值的
影响分别见图 2-10 和 2-11。图 2-10 中数据显示,H2O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颗粒物
的生成,例如,在富氧燃烧条件下添加 30%的 H2O (OXYH+H2O(30)) 时,PM1.0-10 和
PM0.2-1.0 的质量分别为未添加时质量的 1.25 和 1.70 倍。从图 2-11 中可以得到与图 2-10
中类似的趋势,当添加 10 %的 H2O 时(OXYH+H2O(10)),各痕量元素的 MP 值略微提
高,并且各元素 MP 的平均值均处在无添加时的误差范围内,但是当添加 30 %的 H2O
时,MP 值的提升相当明显,特别是元素 As。这表明 H2O 对颗粒物中痕量元素总量的
影响随着 H2O 浓度的增加而明显提高。
H2O对于颗粒物和重金属的影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释:首先,H2O和CO2均能
够与煤焦发生气化反应,具体反应式见式2.5~2.7:
k1,a
CO2 + Cs C(O)s + CO (2.5)
k1,b

k 2,a
H 2O+ Cs C(O)s + H 2 (2.6)
k 2,b

k3
C(O)s + Cb CO+ Cs (2.7)

43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图2-10不同H2O浓度富氧燃烧条件下颗粒物的质量粒径分布
式中 Cs 表示煤焦表面的活性碳原子,Cb 表示煤焦中未裸露碳原子,k 为反应速率常数。
k 的值决定了反应速率,且式中 k1,a 为 k1,b 的数倍,因此 H2O 与煤焦的气化反应速率
明显大于 CO2 与煤焦之间的速率[168]。高的气化反应速率可以提升煤焦的转化率以及
包括痕量元素在内的矿物组分的挥发量,如前所述,这有利于颗粒物的生成以及痕量
元素向颗粒物中迁移。其次,相较于 CO2,H2O 与煤焦之间的气化反应倾向于形成更
多的中孔和大孔,这有利于燃烧过程中煤焦的破碎,从而提高超微米颗粒物的生成量
[169, 170]
。再者,H2O 可明显提高凝结核的生长速率,进而提高亚微米颗粒物的质量[171]。
以上提到的三点都能促进颗粒物的生成以及痕量元素向颗粒物的迁移。最后,需要讨
论煤焦燃烧温度的影响。由于反应速率更快,所以 H2O 与煤焦反应所吸收的热量大于
CO2 与煤焦的反应,这理应降低煤焦的燃烧温度。但实际情况是,加入 H2O 后对于煤
焦的燃烧温度几乎没有影响,这一点已被 Hecht 等[161]通过模拟计算验证。这可能是由
于 , 在 1500℃ 时 H2O 的 比 热 容 比 CO2 要 小 (H2O 49.5 kJ·kmol-1·K-1, CO2 59.6
kJ·kmol-1·K-1),并且 O2 在 H2O 中的扩散速率比其在 CO2 的要快(DO2/H2O=2.90 cm2/s)。
不仅如此,H2O 还能够加速 CO 的氧化,加速燃烧进程[172]。以上提到的几个因素都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煤焦燃烧温度。综上所述,H2O 能够同时提高颗粒物的生成以
及其上痕量元素的总量。

44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图 2-11 不同 H2O 浓度富氧燃烧条件下 PM0.2-1.0 和 PM0.2-10 中痕量元素质量比例


H2O 对于富氧燃烧条件下痕量元素含量在各级颗粒物上分布的影响见图 2-12。从
图 2-12 可以看出,随着 H2O 浓度的升高,颗粒物中痕量元素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
降低。不同于添加 SO2 的情况,这种下降的趋势在添加 10%H2O 浓度情况下不明显,
而在添加 30%H2O 浓度的情况下较为明显。此外,痕量元素含量降低的现象在较粗的
颗粒中不太明显,但是在 PM0.2-0.5 中却十分显著。就不同元素而言,H2O 对于 Cd 和
Pb 的影响要强于其对 As 和 Cr 的影响,而对于 Mn 的影响最弱。与添加 SO2 情况类似
的是,添加 H2O 并没有影响痕量元素在这几个粒径段上分布的趋势,这说明 H2O 的
存在不会改变痕量元素的主要迁移机理。
针对添加高浓度 H2O 的影响,本研究做了如下分析。由于 H2O 的添加,颗粒物
中痕量元素的总量有所增加,但是颗粒物本身的质量增加却更为明显,这导致了颗粒
物中痕量元素浓度的降低。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H2O 能够促进无机矿物元素的挥
发,包括痕量元素,但是由于半挥发的痕量元素比那些主要的矿物成分更易挥发,所
以这种促进作用对于这些痕量元素来说不太明显。Mn 属于难挥发痕量元素,其挥发
特性与 Al、Si 等主要矿物成分类似,因此,Mn 在颗粒物中的含量只略微减小。就痕
量元素迁移机理而言,H2O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痕量元素蒸气的迁移行为。Jiao 等
[167]
的研究表明,H2O 能够促进痕量元素硫酸盐的形成,因此,提高高温条件下痕量

45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图 2-12 不同 H2O 浓度富氧燃烧条件下痕量元素浓度在各级颗粒物上的分布


元素受成核/凝聚/冷凝/表面反应机理的控制,因此高浓度 H2O 的存在不会改变痕量元
素含量的分布趋势。

46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对上述分析进行归纳总结,可得到图 2-13 所示的 H2O 对燃煤颗粒物和痕量元素


的影响机理图。

图 2-13 H2O 对燃煤颗粒物和半挥发痕量元素的影响机理图

2.6 本章小结

本实验研究了富氧燃烧条件下,高浓度 CO2、H2O 和 SO2 对于颗粒物生成特性以


及颗粒物上痕量元素分布特性的影响。本研究在高温沉降炉中进行,实验温度为
1500℃,选取的煤种为国内应用较为广泛的大同烟煤,实验气氛包括空气燃烧气氛
(O2/N2=21/79)、低氧 浓度 富 氧燃烧 气氛 (O2/CO2=21/79)、高氧 浓 度富氧 燃烧气氛
(O2/CO2=29/71)、高 SO2 浓度富氧燃烧气氛(O2/CO2/SO2=29/71/500 或 1500ppm)和高
H2O 浓度富氧燃烧气氛(O2/ CO2/H2O=29/61/10 和 O2/CO2/H2O=29/41/30)。采用 DGI
系统在高温沉降炉水冷法兰出口进行颗粒物的收集,采样点烟气温度为 135℃。不仅
对采集的颗粒物进行了质量粒径分布分析和形貌分析,还采用 ICP-MS 测试了颗粒物
中痕量元素的含量。通过本实验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
(1) 相比于同氧浓度的空气燃烧,富氧燃烧能够显著减少颗粒物的生成量以及颗
粒物上 As、Cd、Pb、Cr 和 Mn 的总质量,但是会提高颗粒物上 As、Cd、Pb 和 Cr 的
含量。

47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2) 在富氧燃烧条件下提高燃烧气氛中的氧气浓度,会明显增加颗粒物的生成量
以及颗粒物上痕量元素的总质量,但是会降低颗粒物中 As、Cd、Pb 和 Cr 的含量,而
Mn 的含量几乎不变。
(3) 富氧燃烧条件下,高浓度 SO2 几乎不会影响颗粒物的生成,但是会降低颗粒
物中 As、Cd、Pb、Cr 和 Mn 的总质量和含量,随着 SO2 浓度提高,其对于痕量元素
的影响趋于平缓。
(4) 高浓度 H2O 能够极大地提高富氧燃烧条件下颗粒物的生成量以及颗粒物上痕
量元素的总质量,然而会明显降低颗粒物上 As、Cd、Pb 和 Cr 的含量,随着 H2O 含
量的增加,其对颗粒物和痕量元素的影响愈加明显。

48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3 富氧燃烧条件下高岭土对超细颗粒物的减排机理

3.1 引言

现今,我国燃煤电厂普遍采用 ESP 作为除尘设备。虽然 ESP 对于燃煤飞灰的整


体脱除效率极高,可达 99.9%[139],但是受限于本身的工作机理,其对粒径处于 0.1~1μm
的颗粒物脱除效率较低[140, 144, 173]
。粒径小于 1μm 的细微颗粒物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
害的物质,例如 S、Cl 以及毒性更大的痕量元素[134-137],因此,实现对这部分细微颗
粒物的减排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弥补 ESP 的这一缺陷,可采用添加燃煤吸附剂的方法
来减少细微颗粒物的生成。
目前,研究较为广泛的燃煤颗粒物吸附剂包括三类:硅铝基吸附剂[52-56, 60, 63, 114]、
钙基吸附剂[64-66]和液相捕获机理吸附剂[69, 70, 125]
。不同类吸附剂对于细微颗粒物的脱
除机理不同。硅铝基吸附剂的作用机理是,吸附气态的碱金属和痕量元素蒸气,抑制
其向细微颗粒物迁移,以减少细微颗粒物的生成[55, 56, 63];钙基吸附剂主要用于吸附烟
气中的 SOx,以减少其向细微颗粒物迁移,该吸附剂的吸附过程可分为间接硫化 [65]
和直接硫化[64, 66]。除了硅铝基和钙基吸附剂,还有一类吸附剂是通过熔融机理捕获已
经生成细微颗粒物,这类吸附剂包括镁基吸附剂[69, 70]
和其它硅铝酸盐吸附剂[125]。其
中硅铝基吸附剂是目前研究较多,效果较好,且相关机理较为成熟的吸附剂。常用的
硅铝基吸附剂包括高岭土、硅藻土、铝土矿、石英、酸性白土等[55-59, 62, 63]。在这些硅
铝基吸附剂当中,高岭土被多位学者认为是最具潜力的硅铝基吸附剂[52-54, 56, 57, 60-63]

因此,本实验的研究围绕高岭土展开。
Gale 和 Wendt[52, 53]深入研究了高岭土对于碱金属的吸附机理,并给出了其吸附碱
金属的详细过程,相关内容已在 1.3.1 节中给出。高岭土对于碱金属或痕量元素的吸
附以及其最终脱除细微颗粒物的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煤种[61]、反应温度[46,
63, 174, 175]
、添加方式[46]、添加比例[46, 63]、烟气成分[175, 176]等。Takuwa 和 Naruse[61]研究
了高岭土对两种煤粉燃烧产生的颗粒物的脱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两种煤粉的
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非常相近,但是由于碱金属向细微颗粒物迁移量差异较大,从而

49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导致高岭土的效果明显不同。反应温度会对高岭土吸附金属蒸气的效果造成明显影响
[46, 63, 174, 175]
,Chen 等[174]测试了 700、800 和 900℃条件下高岭土颗粒对于 Cr、Pb、Cu、
Cd 蒸气的吸附效果,发现随着温度升高,高岭土的吸附效果越好;Yao 等[175]和 Wang
等[46]均研究了不同温度下,高岭土对于细微颗粒态 Pb 的吸附效果,两者研究结果显
示,当温度从 800℃升高至 950℃,高岭土的吸附效果明显上升,但是当温度继续升
高至 1000℃时,高岭土对于细微颗粒态 Pb 的吸附效果略有下降。Wang 等[46]的研究
还涉及不同添加方式对于高岭土吸附效果的影响,当高岭土由二次风送入炉膛时,会
造成烟气中含有大量的高岭土颗粒,这与高岭土与煤粉混合送入炉膛的方式有着巨大
不同,因而会对高岭土吸附效果造成明显影响。通常情况下,高岭土对于金属元素蒸
气的吸附总量会随着添加比例的升高而增大,但是,单位质量高岭土上金属元素的吸
附量却随着添加比例的升高而减小[46, 63]。烟气成分对于高岭土的吸附效果也存在较大
影响,根据 Linak 等[176]的研究结果可知,Cl 对于高岭土吸附颗粒态 Ni 和 Pb 的效果
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 Cd 的吸附效果有略微抑制作用,这与 Yao 等[175]的研究结果
类似。
前面提到,富氧燃烧与空气燃烧存在较大差异,其烟气中含有高浓度的 CO2、H2O、
HCl 和 SO2。Chen 等[122]揭示了高浓度 CO2 对于高岭土吸附亚微米颗粒物效果的影响,
指出高浓度 CO2 对于高岭土的吸附效果有促进作用。根据本文前一章的研究以及
Glarborg 等[166]的研究结论,高浓度 SO2 对于富氧燃烧条件下颗粒物的生成量以及硅铝
酸盐的形成几乎没有影响,因而认为其对高岭土控制细微颗粒物的影响非常有限。目
前,虽然有一定关于 HCl 对高岭土效果影响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都不是在实际燃煤
条件下开展的,除此之外,现有研究均未涉及富氧燃烧条件下高浓度 H2O 对于高岭土
减排颗粒物的影响,相关的机理也几乎是空白。
为了完善富氧燃烧条件下高岭土对细微颗粒物脱除的相关机理,本研究在高温沉
降炉中进行了高岭土对于富氧燃煤颗粒物的脱除实验以及高岭土在富氧燃烧气氛中
对碱金属蒸气的吸附实验。在颗粒物脱除实验中,采用 LPI 系统做为颗粒物采样仪器,
研究不同气氛下高岭土对于燃煤颗粒物质量粒径分布的影响;在碱金属吸附实验中,
采用高温取样管和滤筒进行高岭土吸附样品的收集,以研究不同气氛下高岭土对于碱

50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金属蒸气的吸附机理。在后期数据分析过程中,又采用 HSC 对 Na 元素形态分布进行


了模拟计算。值得说明的是,本研究涉及的 H2O 和 HCl 对高岭土吸附 Na 的相关影响
机理也适用于高岭土对 Pb、Cd 等痕量元素的吸附。

3.2 实验过程与分析方法

3.2.1 煤粉特性

为了更好地模拟电厂实际燃烧条件,本实验在高温沉降炉中进行。由于实验温度
高达 1500℃,为了减少炉内结渣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本实验选取了灰熔点(软化温度)
高 达 1554 ℃ 的 山 西 无 烟 煤 。 选 取 山 西 无 烟 煤 的 另 外 一 个 原 因 是 , 该 煤 种
Na+Mg+K/Al+Si 的比例相对较高,可以较好地表征高岭土减排细微颗粒物的效果。此
外,该煤种在高温沉降炉中燃尽率较高,达到 99.7%,这也可以避免未燃尽碳对实验
结果造成明显影响。实验之前,将煤块粉碎、碾磨、筛分至 45~90μm,该煤种的工业
分析、元素分析以及低温灰的 XRF 数据见表 3-1。
表 3-1 山西无烟煤基础数据

工业分析 (wt%) (空干基) 元素分析 (wt%) (干燥无灰基)

M A V FC C H O N S

3.14 16.57 11.95 68.34 53.87 3.77 36.84 0.87 4.65

低温煤灰 XRF 数据 (wt%)

Na2O MgO Al2O3 SiO2 P2O5 SO3 K2O CaO Fe2O3 TiO2

1.64 1.43 34.25 49.02 0.45 4.22 0.98 3.69 3.44 0.88

3.2.2 吸附剂特性

本实验在初期选取了三种硅铝基吸附剂:高岭土、铝土矿和硅藻土,分别在空气
和富氧燃烧条件下进行燃煤颗粒物的脱除实验,以筛选出效果最优的吸附剂。在后期,
再研究富氧燃烧条件下高浓度 H2O 和 HCl 对最优吸附剂效果的影响。这三种吸附剂
的成分和平均粒径见表 3-2,从表 3-2 可以看出高岭土和硅藻土的纯度很高,铝土矿

51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的纯度稍差,此外,这三种吸附剂的平均粒径较为接近,这有利于三者吸附效果的对
比。实验过程中,吸附剂的添加比例为煤粉灰基的 20%。
表 3-2 高岭土、铝土矿和硅藻土基础数据

成分 (wt%)/吸附剂 高岭土 铝土矿 硅藻土

Al2O3 47.07 73.77 1.58

SiO2 51.42 18.30 95.13

Na2O 0.71 1.16 1.58

MgO 0.15 1.97 0.74

K2O 0.14 0.11 0.24

CaO 0.12 2.88 0.62

Fe2O3 0.39 1.80 0.12

平均粒径 (μm) 5.78 8.04 12.50

3.2.3 实验系统与实验过程

3.2.3.1 实验系统介绍

本实验在高温沉降炉系统中进行,实验系统图见图 3-1。该实验系统除采样系统
外,其余设备均与前一章的实验相同,具体介绍见 2.2.2 节。本实验的采样系统分为
LPI 颗粒物采样系统和取样管采样系统,前者用于采集煤粉燃烧实验产生的颗粒物,
后者用于收集与碱金属蒸气反应后的吸附剂样品。
LPI 颗粒物采样系统主要由旋风分离器、LPI、真空计、真空泵和加热元件组成,
旋风分离器的工作流量为 10L/min(实际体积流量),用于分离和捕集粒径大于 10μm 的
粗灰颗粒;LPI 的工作流量也为 10L/min(实际体积流量),其可将 PM10 分割为 13 级,
能很好表征颗粒物的质量粒径分布;真空泵用于提供采样所需的抽吸力,通过调节其
阀门开度,再配合真空计的示数,可实现旋风分离器和 LPI 流量的控制;在旋风分离

52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器和 LPI 上装有保温元件,温度设为 140℃(高于各工况下的酸露点),以防止 H2O、


SOx、HCl 等的冷凝,从而保证实验的正确性。

图 3-1 高温沉降炉实验系统图
取样管采样系统主要由取样管、金属滤网、滤筒、流量计和真空泵组成。取样管
外径和内径分别为 20mm 和 6mm,且其从下端水冷法兰伸入反应管的长度可调。在
取样管的入口处装有金属网,其作用是截留已吸附碱金属的高岭土颗粒。滤筒的作用
是过滤掉那少部分未被截留的高岭土颗粒,防止其堵塞流量计。流量计与真空泵配合
可实现定流量等速采样。

3.2.3.2 实验过程介绍

在进行这两部分实验时,炉温均设定为 1500℃,给粉速率为 0.2g/min,反应气氛

53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包括:O2/N2=21/79、O2/CO2=29/71、O2/CO2/H2O=29/51/20、O2/CO2=29/71 加 150ppmHCl,
流量为 5L/min。下面分开介绍其它参数。
在进行燃煤颗粒物脱除实验时,首先将原煤、原煤+高岭土、原煤+铝土矿和原煤
+硅藻土在 O2/N2=21/79 和 O2/CO2=29/71 条件下进行实验,以筛选出最优吸附剂,然
后 再 将 原 煤 和 原 煤 + 最 优 吸 附 剂 在 O2/CO2/H2O=29/51/20 和 O2/CO2=29/71 加
150ppmHCl 条件下进行实验,以研究富氧燃烧条件下高浓度 H2O 和 HCl 对吸附剂效
果的影响。在各实验工况下,均同时采用铝膜和聚碳酸酯膜进行颗粒物采集,前者用
于颗粒物质量粒径分布分析,后者用于颗粒物成分分析。用铝膜进行颗粒物采集时,
铝膜上涂有高温 APIEZON 松脂,以防止颗粒物反弹,每次采集时间为 4 分钟,重复
至少 5 次。用聚碳酸酯膜进行颗粒物采集时,其上也涂有 APIEZON 松脂,每次采集
时间为 10 分钟,以保证颗粒物的量足够进行成分分析。
在进行吸附剂吸附碱金属的实验时,将上一部分实验中选出的最优吸附剂与醋酸
钠按照摩尔比 1:0.1 进行混合,而后通过给粉器送入反应管进行反应。反应完成之后,
大部分已与碱金属蒸气反应后的吸附剂颗粒被取样管上的金属滤网截留,以用作后续
的测试和分析,未被金属滤网截留的少部分极细的吸附剂颗粒由滤筒除去。由于硅铝
基吸附剂对于碱金属蒸气的吸附几乎都是化学反应吸附[52-54, 56, 57, 60-63],因此为了正确
表征其吸附能力,就要尽量避免碱金属蒸气通过物理冷凝的方式迁移到吸附剂表面。
在本实验中,醋酸钠与吸附剂的比例较小,防止 Na 蒸气分压过高导致的冷凝,此外,
本实验的采样温度高达 950℃,这也可以最大程度减少 Na 蒸气的冷凝。

3.2.4 样品后期处理

在颗粒物采样实验中,采用百万分之一天平对采样前后的铝膜进行称量,得出各
工况下颗粒物的质量粒径分布;采用 XRF 对聚碳酸酯膜采集的颗粒物进行成分分析,
得到各工况下颗粒物中主要无机元素的含量。在碱金属吸附实验中,将收集到的吸附
剂样品采用 HNO3/HF=3ml/7ml 的体系进行消解,并采用 ICP-MS 测量其碱金属含量。
本章提及的测试仪器与第二章测试仪器相同。

54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3.3 不同吸附剂对颗粒物减排效果的比较

为了确保吸附剂本身产生的颗粒物不会对实验结果造成明显影响,本研究在开展
正式实验之前,对高岭土、铝土矿和硅藻土产生的 PM10 进行了收集,并将其与原煤
产生的 PM10 的质量粒径分布进行对比,实验气氛为 O2/N2=21/79,结果见图 3-2。从
图 3-2 所示结果可知,三种吸附剂产生的颗粒物质量相近,且其值远远小于原煤燃烧
产生的颗粒物质量。经过计算,高岭土、铝土矿和硅藻土产生的 PM10 质量分别为 0.036、
0.073 和 0.192mg/g 煤,均在原煤产生 PM10 质量的 5%以下,因而不会对实验结果产
生明显影响。

图 3-2 吸附剂与原煤产生 PM10 的质量粒径分布


接下来,本研究在 O2/N2=21/79 和 O2/CO2=29/71 条件下对高岭土、铝土矿和硅藻
土减排颗粒物的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如图 3-3 所示。从图 3-3 可以看出,无论是在
空气燃烧还是在富氧燃烧条件下,铝土矿和硅藻土对于颗粒物的脱除效率较为相近,
而高岭土的效果则明显好于铝土矿和硅藻土,因此,本研究主要针对高岭土来开展后
续的实验。从图 3-3 还可以发现,空气燃烧条件下这三种吸附剂对整个 PM10 的脱除

55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效果要好于富氧燃烧条件,这可能是由氧浓度差异以及 N2 和 CO2 气体性质的差别共


同引起的。前面提到,硅铝基吸附剂对于颗粒物的控制机理主要是化学吸附碱金属蒸
气[56-58, 63]。为了更直观地表征各吸附剂的效果,本研究针对气化/凝结机理形成的颗粒
物进行讨论。图 3-2 的数据显示,主要以气化/凝结机理形成的颗粒物出现在小于 0.2μm
的粒径段,所以,本研究的讨论对象为 PM0.2。

图 3-3 O2/N2=21/79 和 O2/CO2=29/71 条件下各吸附剂对颗粒物的脱除效果

3.4 富氧燃烧条件下 H2O 对高岭土减排 PM0.2 的影响

如图 3-4 所示,为 O2/CO2=29/71、O2/CO2/H2O=29/51/20 两种气氛下原煤中添加


高岭土前后的 PM0.2 质量以及 0.2μm 以下颗粒物的质量粒径分布。其中颗粒物质量采
用相对质量的表现方式,其定义为 1g 原煤对应产生的实际颗粒物质量。从图 3-4 中的

56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颗粒物质量粒径分布可以看出,在 O2/CO2=29/71、O2/CO2/H2O=29/51/20 两种气氛下


添加高岭土后,PM0.2 中各个粒径的颗粒质量均有明显降低,这说明在干式循环和湿
式循环的富氧燃烧中,高岭土对 PM0.2 都有良好的脱除效果。另外,在添加和未添加
高岭土的两种情形下,燃烧气氛中 H2O 的存在都会使得各个粒径的颗粒物的生成量明
显增多,且 O2/CO2=29/71 气氛下较细颗粒物的增长更为明显,而 O2/CO2/H2O=29/51/20
气氛下则是较粗颗粒物的增长更为明显。在上一章的 2.3.3 节中已经提到,高浓度 H2O
能够提高 PM0.2-10 的生成量。本实验则证明高浓度 H2O 也会提高 PM0.2 的生成量,这
与 Wang 等[111]的实验结论一致。与超微米颗粒物的生成方式不同,PM0.2 几乎只受次
量与痕量元素的汽化凝结机理控制。从上一章的分析来看, H2O 对 PM0.2 形成的影响
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H2O 与煤焦的汽化反应速率大于 CO2 与煤焦的速率[168],提
升了煤焦转化率以及次量与痕量元素的挥发量,因而有利于细颗粒的生成;2.H2O 可
以明显加快凝结核的生长速度,从而提高 PM0.2 的生成量[171]。基于以上两点,高浓度
H2O 的存在提高了富氧燃烧气氛下 PM0.2 的生成量。

图 3-4 富氧燃烧条件下 H2O 对于高岭土减排 PM0.2 的影响


从图 3-4 中 PM0.2 的质量变化来看,O2/CO2/H2O=29/51/20 气氛下,添加高岭土后
PM0.2 生成量减小的绝对值明显大于 O2/CO2=29/71 气氛下添加高岭土后 PM0.2 生成量

57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减小的绝对值,前者为 0.163mg/g 煤,后者为 0.067 mg/g 煤。但是,从 PM0.2 质量的


相对变化值来看, O2/CO2=29/71 气氛下添加高岭土后 PM0.2 减少了 49.3%,而
O2/CO2/H2O =29/51/20 气氛下添加高岭土后 PM0.2 仅减少了 34.3%。这主要是由于,
O2/CO2/H2O =29/51/20 气氛下原煤的 PM0.2 生成量远高于 O2/CO2=29/71 气氛下原煤的
PM0.2 生成量,使得两种气氛下添加高岭土后 PM0.2 减小的相对量和绝对量不一致。只
依据上述结果无法得知 H2O 的存在对高岭土减排 PM0.2 是起促进作用还是抑制作用,
因此需要进一步通过更深入的实验研究来说明其影响效果。
由于高岭土对细颗粒物的脱除主要是通过捕获气态碱金属或者痕量元素来实现
的,因此可通过高岭土吸附气态碱金属或者痕量元素的实验来阐释上述问题。本研究
以碱金属 Na 为代表,在高温沉降炉中进行了 O2/CO2=29/71 和 O2/CO2/H2O=29/51/20
气氛下高岭土与 CH3COONa 的反应实验,来研究水蒸气的存在对高温下高岭土捕获
Na 的影响,从而进一步解释高浓度 H2O 的存在对富氧条件下高岭土脱除 PM0.2 的影
响。图 3-5 给出了 O2/CO2=29/71 和 O2/CO2/H2O=29/51/20 气氛下高岭土对 Na 蒸气的
吸附实验结果,其中纵坐标表示高岭土吸附的 Na 占给入反应器 Na 总量额百分比。相
比于 O2/CO2=29/71 气氛,O2/CO2/H2O=29/51/20 气氛下高岭土对 Na 的吸附量增加了

图 3-5 富氧燃烧条件下 H2O 对高岭土吸附碱金属的影响

58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22.3%,这说明水蒸气的存在,确实促进了高岭土对气态 Na 的吸附。为了解释相关机
理,本文对 CH3COONa 在炉膛中的形态转化及其与高岭土的反应过程进行了详细的
分析和讨论。
在阐释反应机理以前,需要对 CH3COONa 在反应管内的变化过程进行描述。
CH3COONa 具有容易分解和氧化的特性,其在 120℃时会脱出结合水,形成无水醋酸
钠,反应过程见式 3.1;当温度达到 324℃时会发生反应 3.2,形成无机形态的 NaCO3;
当温度升到 465℃时,反应式 3.2 中的分解产物 CH3COCH3 开始燃烧,发生反应 3.3,
生成 CO2 和 H2O。

CH3COONa  3H2O  CH3COONa  3H2O (3.1)

2CH3COONa  CH3COCH3  Na 2CO3 (3.2)

CH3COCH3  4O2  3CO2  3H2O (3.3)

在本实验中,反应管入口温度为 568℃,因此可认为醋酸钠晶体在反应管入口处
会迅速分解并完全转化为无机形态的 Na2CO3 以及 H2O 和 CO2。反应管中气态 Na 与
高岭土的交互作用与不同温度时 Na 的存在形态有着重要关系。本文采用化学热力学
软件 HSC6.0,模拟计算了 CH3COONa 的分解产物 Na2CO3 在 O2/CO2=29/71 和
O2/CO2/H2O =29/51/20 气氛下从 500℃到 1600℃的形态变化过程,结果分别见图 3-6
和 3-7。值得说明的是,高岭土 Al2O3·2SiO2·2H2O 在温度达到 400~600℃时会通过反
应式 3.4 脱除结合水,形成偏高岭土 Al2O3·2SiO2[53, 177]
。因此,本研究在计算过程中
加入了高岭土变成偏高岭土释放的 H2O 和醋酸钠分解过程中释放的 H2O 和 CO2。

Al2O3  2SiO2  2H2O  Al2O3  2SiO2  2H2O (3.4)

从图 3-6 和 3-7 所示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Na 的存在形态主要经历了三种变化:


1.碳酸钠由固态转变为液态;2.液态碳酸钠向气态 NaOH(g)转化;3.气态 NaOH(g)开始
向气态 Na(g)转化。在 O2/CO2 气氛下,液态 Na2CO3(l)在 870℃时开始向气态 NaOH(g)
转化,1150℃左右时,Na 的存在形态已经全部由 Na2CO3(l)转化为 NaOH(g)。而在
O2/CO2/H2O= 29/51/20 气氛下,800℃时 Na2CO3 就开始向 NaOH(g)转化,并且在 1050℃

59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物质的量(kmol)
1.0
NaOH(g)
0.9

0.8

0.7

0.6
Na2CO3
0.5
Na2CO3(l)
0.4

0.3

0.2

0.1 Na(g)
NaOH
0.0
500 700 900 1100 1300 1500 温度(℃)

图 3-6 O2/CO2=29/71 气氛下 Na 元素形态变化过程


物质的量(kmol)
1.0
NaOH(g)

0.9

0.8

0.7

0.6
Na2CO3 Na2CO3(l)
0.5

0.4

0.3

0.2

0.1 Na(g)
NaOH
0.0
500 700 900 1100 1300 1500 温度(℃)

图 3-7 O2/CO2/H2O=29/51/20 气氛下 Na 元素形态变化过程


左右时就全部转化为气态 NaOH(g)。由此可见,高浓度 H2O 的存在使得 NaOH(g)的形
成温度和全部转化温度分别降低了 70 和 100℃。此后,本研究进一步增大气氛中 H2O
的浓度,发现 NaOH(g)形成和全部转化温度变得更低。本研究认为,高浓度 H2O 存在

60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的情况下,Na 在该温度段的转化过程为:

Na 2CO3 (l)+H2O(g)  2NaOH(g)  CO2 (g) (3.5)

当 H2O 的浓度增加,反应式 3.5 中的平衡会向右移动,加快 Na2CO3(l)向 NaOH(g)的


转化,从而使得反应气氛中 NaOH(g)浓度增加。
从图 3-6 和 3-7 还可以看出,在 O2/CO2 气氛下,当温度高于 1100℃时,NaOH(g)
就开始向单质 Na(g)转化,而在 O2/CO2/H2O 气氛下,当温度接近 1300℃时,气态
NaOH(g)才会开始向 Na(g)转化。但是在这两种气氛下,即使反应温度达到 1500℃,
单质 Na(g)的平衡浓度也低于 15%,Na 的主要形态仍然是 NaOH(g)。本研究认为,在
这一阶段发生的反应为:

NaOH(g)  Na(g)  H2O(g)  O2 (g) (3.6)

从式 3.6 可以看出,高浓度 H2O 的存在抑制了气态 NaOH(g)向气态 Na(g)的转化,从


而进一步提升了 1100℃以上时反应气氛中 NaOH(g)的浓度。
Mwabe 和 Wendt[178]指出高岭土捕获气态碱金属的本质是活性高岭土与 NaOH(g)
之间的反应,且 Takuwa 和 Naruse[61]提到偏高岭土会通过反应式 3.7 捕获气态 NaOH(g),

Al2O3  2SiO2  2NaOH(g)  Na 2O Al2O3  2SiO2  H2O(g) (3.7)

该反应是高岭土捕获气态 Na 所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前人的研究[52, 178, 179]


表明,高
岭土捕获气态 Na 的最佳温度在 900℃-1300℃之间。根据本研究的热力学计算结果可
知,在该温度段 Na 的气态存在形式主要为 NaOH(g),并且在高浓度水蒸气存在条件
下,NaOH(g)的平衡浓度明显高于 O2/CO2 气氛下 NaOH(g)的浓度。因此,在有高浓度
水蒸气存在的条件下,高岭土能在最佳温度区间内捕获更多的气态 Na。
综上所述,在富氧燃烧气氛中添加高浓度 H2O 后,不同温度 Na 的存在形态的变
化使得其更容易被高岭土捕获。
高岭土对 Na 蒸气的吸附过程除了受 Na 存在形态的影响外,还与 Na 蒸气扩散到
高岭土表面的速率有关。在 O2/CO2=29/71 和 O2/CO2/H2O=29/51/20 两种气氛中,由于
CO2 分子和 H2O 的扩散阻力不同,会对 Na 蒸气迁移到高岭土表面的速率有一定影响。
前面提到, 这两种反应气氛下 Na 在反应管内的主要活性形态为 NaOH(g),因此,本

61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研究对气态 NaOH(g)在 CO2 和 H2O(g)中的扩散速率进行了比较。


扩散速率一般称为扩散通量,且扩散通量=扩散系数×浓度梯度。浓度梯度与
NaOH(g)的浓度分布有关,在这里我们假设 NaOH(g)的浓度梯度在两种反应气氛中相
同,因此,认为影响气态 NaOH(g)在 CO2 和 H2O(g)中的扩散速率的参数为 NaOH(g)
在 CO2 和 H2O(g)中的扩散系数。要精确获得某一种气态物质在另一种气态物质中的扩
散系数是需要实验测量的,然而本实验很难做到直接对高温气体的扩散系数进行测量。
因此,本研究采用气体在气相中的扩散经验公式 Gilliland 方程来近似计算 NaOH(g)
在 CO2 和 H2O(g)中的扩散系数[180],计算式如下:

1 1
0.0043T 3/2 
MA MB
D (3.8)
(VA  VB1/3 )2 P
1/3

其中,T 为绝对温度,单位为 K;D 为扩散系数,单位为 cm2/s;M 为气体摩尔质量;


V 为气体在沸点下成液态的摩尔体积,单位为 cm3/mol;P 为气体总压强,单位为 atm。
表 3-3 列出了 1100℃和 1500℃两种温度下气态 NaOH(g)在 CO2 和 H2O(g)中的扩散系
数。从表 3-3 可以看出,两种温度下 NaOH(g)在 H2O(g)中的扩散系数均明显大于其在
CO2 中的扩散系数。因此,在水蒸气的存在会增加 NaOH(g)在反应气氛中的扩散速率,
使得更多的 NaOH(g)能够及时与高岭土发生反应,加快高岭土对气态钠的捕获,从而
提高了高岭土对 PM0.2 的脱除率。
表 3-3 NaOH(g)在 CO2 和 H2O 中的扩散系数

VA VB T 压力 扩散系数 D
气体 A 气体 B
cm3/mol cm3/mol K atm cm2/s

NaOH(g) CO2 27.91 34.50 1773 1 1.77

NaOH(g) H2O(g) 27.91 18.78 1773 1 2.81

NaOH(g) CO2 27.91 34.50 1373 1 1.20

NaOH(g) H2O(g) 27.91 18.78 1373 1 1.91

62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3.5 富氧燃烧条件下 HCl 对高岭土减排 PM0.2 的影响

本小节对比研究了 O2/CO2=29/71 和 O2/CO2=29/71 加 150ppmHCl 两种气氛下高岭


土对燃煤 PM0.2 的脱除以及对气态 Na 的吸附机理。图 3-8 所示为 HCl 对于高岭土减
排 PM0.2 的影响,从图 3-8 中 PM0.2 的质量粒径分布可以看出,在原煤和原煤添加高岭
土两种燃料燃烧条件下,HCl 的添加会明显增加 PM0.2 中各粒径段颗粒物的生成量,
尤其是添加高岭土的情况。对比两种燃烧气氛下高岭土的效果可知,HCl 的添加会明
显抑制高岭土对 PM0.2 各粒径段颗粒物的脱除效果,尤其是较粗粒径段的颗粒物。就
PM0.2 总质量而言,在未添加 HCl 的条件下,高岭土可减排 0.067 mg/g 煤的 PM0.2,减
排比例达 49.3%;而在添加 HCl 的条件下,高岭土对 PM0.2 的减排量为 0.032mg/g,减
排比例仅为 18.9%。由此可见,无论从减排总量还是减排比例来看,HCl 的添加都会
对高岭土的效果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

图 3-8 富氧燃烧条件下 HCl 对于高岭土减排 PM0.2 的影响


为 了 进 一 步 探 究 HCl 对 于 高 岭 土 减 排 颗 粒 物 机 理 的 影 响 , 本 研 究 进 行 了
O2/CO2=29/71 和 O2/CO2=29/71 加 150ppmHCl 两种气氛下高岭土吸附 Na 蒸气的实验,
结果见图 3-9。从图 3-9 可以看出,O2/CO2=29/71 气氛下高岭土吸附的 Na 蒸气量占总
量的 30.3%,而在 O2/CO2/HCl 气氛下,高岭土的吸附比例仅为 23.4%,相比于前者下
63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降了 6.9%,下降比例达 22.6%。因此,HCl 的存在确实不利于高岭土颗粒对 Na 蒸气


的吸附。

图 3-9 富氧燃烧条件下 HCl 对高岭土吸附碱金属的影响


本研究认为,HCl 会从以下两个方面对高岭土减排 PM0.2 造成影响:1.HCl 的存在
会促进燃烧过程中碱金属等元素的挥发[175, 176]
;2.HCl 会抑制高岭土对碱金属的元素
的吸附过程。首先,针对原因 1,本研究测试了 O2/CO2=29/71 和 O2/CO2=29/71 加
150ppmHCl 两种气氛下燃煤颗粒物 PM0.2 中主要次量元素含量,结果如图 3-10 所示。
图 3-10 中左侧为挥发性碱金属和碱土金属代表 Na、Mg、K 的含量总和,右侧为难挥
发矿物元素代表 Al 和 Si 的含量总和。从图 3-10 所示结果可知,相比于 O2/CO2=29/71
气氛,添加 150ppmHCl 会明显增大原煤燃烧产生的 PM0.2 中 Na+Mg+K 的值,并明显
减小 Al+Si 的值。这说明 HCl 的添加确实能够促进燃烧过程中碱金属等的挥发,致使
其更多地迁移到颗粒物中,并因此降低颗粒物中 Al 和 Si 的含量。此外,对比 HCl 存
在条件下高岭土添加前后的结果可知,高岭土的添加明显减小了 Na+Mg+K 的值,增
大了 Al+Si 的值。这主要是高岭土吸附了气态的 Na、Mg 和 K,导致其迁移到颗粒物
上的量更少,同时因此增大了 Al 和 Si 的含量。同时,这也说明 HCl 的存在不会改变
高岭土脱除颗粒物的作用机理。

64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图 3-10 富氧燃烧条件下 HCl 对 PM0.2 中主要次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针 对 原因 2,本研究 采用 HSC6.0 对 O2/CO2=29/71 加 150ppmHCl 气氛下
CH3COONa 的形态分布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见图 3-11。从图 3-11 可以看出,在有
HCl 存在的条件下,低温段(600~900℃)Na 的形态主要为液态的 NaCl(l)和 NaCO3(l);
随着温度的提高,这两者逐渐向气态 NaCl(g)和 NaOH(g)转化,并在 1150℃时完成转
物质的量(kmol)
0.6

NaOH(g)

0.5
NaCl(l) NaCl(g)

0.4

0.3 Na2CO3(l)

0.2

0.1
Na(g)
Na2CO3

NaCl NaOH(l) HCl(g)


0.0
500 700 900 1100 1300 1500 温度(℃)

图 3-11 O2/CO2=29/71 加 150ppmHCl 气氛下 Na 元素形态变化过程

65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化;进一步提高温度至 1500℃,可以发现 NaCl(g)含量几乎保持不变,而 NaOH(g)则


逐渐分解成 Na(g)。将这一结果与 O2/CO2=29/71 气氛的结果(图 3-6)进行对比可知,
HCl 的添加在低温段是减少 NaCO3(l),在高温段则抑制 NaOH(g)的生成。前面已经提
到,高岭土对 Na 的吸附过程本质上就是其对 NaOH(g)的吸附过程[178]。因此,HCl 的
加入在抑制 NaOH(g)生成的同时也降低了 Na 与高岭土之间的反应,导致吸附效率下
降。
综上所述,HCl 的存在会促进碱金属等元素的挥发,与此同时,抑制高岭土对碱
金属等蒸气的吸附过程,最终降低高岭土的效率。

3.6 本章小结

本研究在高温沉降炉中进行了高浓度 H2O 和 HCl 富氧燃烧条件下高岭土减排颗


粒物以及吸附 Na 元素蒸气的相关实验,并采用化学热力平衡软件 HSC 对 Na 元素的
形态分布进行了模拟计算,以探讨高浓度 H2O 和 HCl 对高岭土作用机理的影响。本
研究得到的 H2O 和 HCl 对高岭土吸附 Na 的相关影响机理也适用于高岭土对 Pb、Cd
等痕量元素的吸附。本实验主要结论如下:
(1) 无论是在传统空气燃烧还是富氧燃烧条件下,高岭土对于颗粒物的减排效果
均好于铝土矿和硅藻土;高岭土在富氧燃烧条件下对 PM10 的减排效果要比空气燃烧
条件下的效果差。
(2) 富氧燃烧条件下,高浓度 H2O 的添加会促进高岭土对 Na 蒸气的吸附。
(3) 富氧燃烧条件下,高浓度 H2O 会将高岭土对 PM0.2 的减排量从 0.067mg/g 煤提
高至 0.163mg/g 煤,但将其减排比例从 49.3%降低至 34.3%。
(4) 富氧燃烧条件下,高浓度 HCl 的存在会增大 Na、Mg、K 等碱金属和碱土金
属的挥发量,并抑制高岭土对上述元素的吸附过程,进而减弱高岭土减排 PM0.2 的效
果。

66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4 燃煤电厂烟道沿程颗粒物与痕量元素的分布特性

4.1 引言

基于我国煤多、气少、油贫的能源结构,燃煤火力发电在现今以及今后很长一段
时间内都将占据我国发电领域的主导地位[181]。相对于燃气和燃油,燃煤发电会产生
更多的污染物,其中备受我国学者关注的就是燃煤颗粒物[43, 133-137, 141, 143]。在我国,超
过 90%的电厂采用 ESP 作为除尘设备[42],但 ESP 对于亚微米颗粒物的脱除效率相对
较低,这部分亚微米颗粒物上又会富集大量有毒元素,例如 S、Cl、痕量元素等,因
而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很大危害[134-137, 140, 144, 173]。因此,有必要对燃煤电厂生成的颗
粒物展开深入研究。
目前已有大量针对燃煤电厂颗粒物生成特性的现场采样研究,这些研究主要包括:
颗粒物分布特性[132-137]、颗粒物物理形貌[135, 136, 138]
和颗粒物化学成分[133-138, 158, 159]

Goodarzi[132, 138]研究了加拿大三座燃煤电厂的 PM>10、PM10 和 PM2.5 的排放量,深入分
析了各粒径颗粒物的物理形貌,并研究了其上次量和痕量元素的富集特性;Qi 等[133]
研究了烟气中高浓度 SO3 对于 PM2.5 的平均粒径、比电阻、比表面积和化学成分的影
响;Wang 等[134]分析了电厂 ESP 出口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和数浓度分布,并给出了各级
颗粒物上 Al、Ca、Fe、S、Na 等次量元素的分布特性;Yi 等[135]研究了某电厂布袋除
尘器前后颗粒物的质量粒径分布和形貌特性,并测试了颗粒物上痕量元素的含量;
Zhang 等[136]采集了我国四座燃煤电厂的颗粒物样品,表征了颗粒物的质量粒径分布、
物理形貌和主要次量元素在颗粒物上的分布特性。王超等[137]采用 DGI 颗粒物采集系
统,研究了某电厂燃煤颗粒物上痕量元素的分布与富集特性;陆晓华等[158]采用 GCF86
型粉尘粒度分级仪采集了武汉某电厂 ESP 入口的颗粒物,研究了其上 Cu、Co、Ni、
Pb、Cd、Cr 等元素的分布特性;岳勇等[159]研究了国内某电厂 ESP 前后颗粒物的质量
粒径分布,以及 As、Pb、Cr、Cd、Ni、Co、Cu、Zn 在各级颗粒物上的分布特性。
虽然上述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阐释燃煤电厂颗粒物的物理与化学特性,但是这
些研究所涉及的取样点比较有限,无法很好地描述颗粒物在烟道沿程的变化情况。此

67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外,近几年有大量新技术应用到电厂 ESP 上,这就需要更多的电厂采样研究来完善我


国的颗粒物排放数据库。鉴于上述原因,本实验采集了国内某 220MW 电厂 SCR 入口、
ESP 入口和 FGD 入口的颗粒物样品,对颗粒物的质量粒径分布、次量元素含量和痕
量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以研究烟道沿程颗粒物分布及成分的变化特性。

4.2 实验过程与分析方法

4.2.1 锅炉运行工况和燃煤基础数据

本次颗粒物采样在北京某 220MW 热电联产锅炉上进行,采样期间锅炉运行负荷


在满负荷的 88~92%之间波动,这一波动范围较小,有利于各样品之间的对比。实验
期间锅炉煤耗量为 95t/h 左右,所用燃煤为一种以神府煤为主的混煤,其工业分析、
元素分析、低温煤灰的 XRF 数据以及原煤中痕量元素含量见表 4-1。从表 4-1 中数据
可以看出,该混煤特性与典型烟煤类似,煤中 Si 和 Fe 的含量相对较高。
表 4-1 电厂燃煤基础数据
工业分析 (wt%) (空干基) 元素分析 (wt%) (干燥无灰基)

M A V FC C H O N S

8.04 34.72 11.46 45.78 64.18 4.34 30.22 0.82 0.44

低温灰 XRF 数据 (wt%)

Na2O MgO Al2O3 SiO2 SO3 K2O CaO TiO2 Fe2O3

1.06 0.92 22.66 51.56 2.34 0.99 6.14 1.84 11.83

痕量元素含量 (μg/g)
As Cd Pb Cr Mn
56.17 0.13 19.86 58.59 244.38

4.2.2 采样点分布与采样系统

电厂结构与颗粒物采样点分布见图 4-1,从图 4-1 可知,该热电联产锅炉为 W 型


布置,且采用液态排渣技术,其烟气净化设备包括 SCR、ESP 和 FGD,热网换热器
位于 ESP 后。颗粒物采样点一共有三个,分别位于 SCR 入口、ESP 入口和 FGD 入口,

68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这三个采样点的温度波动范围分别为 360~380℃、155~165℃和 135~140℃。由于该


FGD 的除湿器效率较低,导致其出口处水汽含量极高,因而未在 FGD 出口处进行颗
粒物采样。除了颗粒物,本实验还对原煤、液态渣和 ESP 飞灰进行了采集。

图 4-1 颗粒物采样点分布示意图
本实验采用DGI颗粒物采样系统进行颗粒物的采集,其系统图见图4-2。该采样系
统的设计遵循了国际标准ISO23210-2009和国内《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
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 16157-1996)。本采样系统主要由等速取样枪、旋风分离器、
DGI、大流量质量流量计、压缩机、真空泵和保温设备组成。在2.2.2节中提到,旋风
分离器用于分离和捕集粒径大于10μm的粗颗粒,DGI将PM10分割成五个粒径段:

图 4-2 DGI 颗粒物采样系统图

69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2.5~10μm、1.0~2.5μm、0.5~1.0μm、0.2~0.5μm和<0.2μm,保温设备确保采样过程中烟
气含有的水蒸气、SOx和HCl等不会冷凝。在进行颗粒物采样时,等速取样枪从烟道中
抽取10L/min(实际体积流量)的烟气,随后烟气进入旋风分离器,烟气中粒径大于10μm
的颗粒物被截留,此后烟气进入DGI,在进入DGI前,烟气被压缩机提供的稀释气体
稀释到70L/min(实际体积流量),在DGI中PM10被分级收集后,烟气经由真空泵排出采
样系统。
在本次采样中,取样枪入口位于烟道中心位置。采样膜片包括涂有高温 APIEZON
松脂的铝膜和聚碳酸酯膜,前者用于颗粒物的质量粒径分布测试,后者用于颗粒物的
次量和痕量元素测试。根据测试的需要,铝膜和聚碳酸酯膜采集颗粒物的时间不同,
在 SCR 和 ESP 入口,铝膜采样时间为 60s,聚碳酸酯膜采样时间为 90s,在 FGD 入
口,铝膜采样时间为 1h,聚碳酸酯膜采样时间为 3h。本采样只对 DGI 前四级采集的
颗粒物进行测试分析,最后一级(<0.2μm)上颗粒物量太少且采集膜片的杂质含量太高,
不做处理和分析。

4.2.3 样品处理方法

首先,采用工业分析仪和元素分析仪对于煤粉进行基础分析,而后将其在 280℃
条件下制成低温灰,并采用 XRF 分析其上次量元素含量。将采样前后的铝膜在烘箱
中烘干 1h(烘箱温度为 105℃),然后采用百万分之一天平称量两者质量,差减后即为
采集颗粒物的质量。采用 XRF 对渣样、旋风分离器飞灰样和聚碳酸酯膜采集的颗粒
物进行测试,以得到其上次量元素含量。采用微波消解仪对煤粉、渣样、ESP 飞灰样、
旋风分离器飞灰样和聚碳酸酯膜采集的颗粒物样品进行消解,消解体系为
HNO3/HF(7mL/2mL),然后将消解溶液送入 ICP-MS 测试其中 As、Cd、Pb、Cr 和 Mn
的浓度,换算后便得到这五个元素在各样品中的含量。

4.3 烟道沿程颗粒物的分布特性

4.3.1 各采样点颗粒物质量粒径分布

各取样点颗粒物的质量粒径分布如图 4-3 所示。从图 4-3 可以看出,在 SCR 入口


70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和 ESP 入口,颗粒物在这四个粒径段的质量存在以下规律:2.5~10>1.0~2.5>0.5~1.0>

图 4-3 各采样点颗粒物质量粒径分布
0.2~0.5;ESP 入口处亚微米颗粒物的质量与 SCR 入口非常相近,但是超微米颗粒物
的质量却明显低于 SCR 入口,后者约为前者的 1.4 倍,这可能是因为位于这两个取样
点间的 SCR 和空气预热器对超微米颗粒物有一定的物理截留作用;在 FGD 入口处,
颗粒物的质量粒径分布与前两者不同,其最大值出现在 1.0~2.5μm,最小值出现在
2.5~10μm,这说明 ESP 在大幅减少颗粒物质量的同时,也改变其峰值的分布特性[182]。
本研究还计算了 ESP 前后,即 ESP 入口和 FGD 入口,PM0.2~1.0、PM0.2~2.5 和 PM0.2~10
的质量,并将其与本作者早期采样结果[137]和国内近年来其他作者[140, 159, 183]
的采样结
果进行比较,结果见表 4-2。从表 4-2 中数据可知,本次采样 PM0.2~1.0、
PM0.2~2.5 和 PM0.2~10
的值分别为 282.0、624.1 和 1340.8 mg/Nm3,其中 ESP 入口处 PM0.2~2.5 和 PM0.2~10 的
值均在其他采样结果范围内,而 PM0.2~1.0 的值则略高于其他采样的结果的最大值,但
总体而言,三者均在典型燃煤颗粒物生成量的范围内。在 ESP 出口 (FGD 入口) 处,
PM0.2~1.0、PM0.2~2.5 和 PM0.2~10 三者的值均小于其他采样结果。在 ESP 入口值相近的情
况下,出口值明显降低,这说明近年来我国 ESP 新技术的投入明显减少了颗粒物的排
放量。

71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表 4-2 近年来国内电厂 ESP 前后 PM0.2~1.0、PM0.2~2.5 和 PM0.2~10 采样结果 (mg/Nm3)


取样点 数据来源 PM0.2~1.0 PM0.2~2.5 PM0.2~10
本次采样 282.0 624.1 1 340.8

王超[137] 257.2 729.9 1494.7

ESP 入口 Liu Xiaowei[140] 61.1~209.1 180.1~1 721.0 965.7~4 732.8

岳勇[159] 63.7 414.5 2 782.1

Gao Xiangpeng[183] 181.2~207.6 503.3~746.6 918.5~1 396.9

本次采样 1.4 2.3 2.8

Liu Xiaowei[140] 2.1~27.2 6.6~76.4 7.2~121.5


ESP 出口
岳勇[159] 6.4 29.8 61.4

Gao Xiangpeng[183] 27.8~34.4 83.2~102.8 128.6~156.0

4.3.2 SCR 和 ESP 对各粒径段颗粒物质量的影响

在表征了颗粒物的质量粒径分布特性后,本研究还计算了 SCR 和 ESP 减少


PM0.2~1.0、PM0.2~2.5 和 PM0.2~10 质量的百分比,结果如表 4-3 所示。表 4-3 的结果显示,
由于物理截留作用,SCR 对各粒径段颗粒物的质量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其对于亚微米
粒径段颗粒物 PM0.2~1.0 的影响较小,只减少其质量的 3.17%,但是对 PM0.2~2.5 和 PM0.2~10
质量的影响则比较显著,减少量分别达到了 22.08%和 24.45%。ESP 的工作效率与电
厂颗粒物排放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现今 ESP 对于烟气中飞灰的脱除效率一般都能达
到 99%以上,有的甚至能达到 99.9%,这都与煤种、设计工况、锅炉运行参数等有关
[42]
。在本采样实验中,ESP 对于 PM0.2~10 的脱除效率达到了 99.79%,对于亚微米粒径
段颗粒物 PM0.2~1.0 的脱除效率也达到了惊人的 99.52%,这在同类除尘设备中达到了相
当高的标准,之所以能够有如此高的除尘效率,可能是因为该电厂 ESP 采用了旋转电

表 4-3 SCR 和 ESP 减少 PM0.2~1.0、PM0.2~2.5 和 PM0.2~10 质量的百分比 (%)

设备/粒径段 PM0.2~1.0 PM0.2~2.5 PM0.2~10

SCR 3.17 22.08 24.45

ESP 99.52 99.64 99.79

72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极等新型技术。

4.4 烟道沿程次量元素分布特性

针对次量元素的分布特性,本研究首先分析了次量元素在底灰、粗灰飞、各粒径
颗粒物中的浓度分布,并与之前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然后对比了各采样点颗粒物
上主要次量元素 Al、Si、Na、Ca 和 S 的含量,以分析烟道沿程颗粒物中次量元素的
变化特性;最后鉴于亚微米颗粒物的危害,本研究给出了各采样点亚微米颗粒物中主
要次量元素的总量。

4.4.1 次量元素在固体燃烧产物中的浓度分布

燃煤固体产物有多种用途,比如制作砖块、水泥、路基填充料等建筑材料,也可
用作污水净化剂和锅炉烟气净化剂,而矿物元素的组成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应用
前景[17, 184]
。因此,本研究测试了次量元素在底灰和各粒径飞灰上的浓度分布,并将
其与本作者之前的采样数据[137]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如表 4-4 所示。从表 4-4 中的数据
可以看出,本次采样结果与前期采样结果存在着很大的共性,即底灰和粗飞灰的次量
元素成分较为类似,但是对于不同粒径段的颗粒物来说,成分差别却非常明显。在这
两次采样结果中,Na、Mg、P 和 S 倾向于在亚微米颗粒物上富集,而 Al、Si、K 和
Fe 则倾向于在超微米颗粒物上富集,这与 Liu 等[185]的研究结果类似。这主要是由于
Na、Mg、P 和 S 在煤中属于挥发性元素,其在燃煤过程中的迁移过程主要受气化/凝
结机理的控制,因而倾向于在细微颗粒物上富集[21]。Al、Si、K 和 Fe 在煤粉燃烧过
程中挥发性较弱,其迁移过程主要受破碎机理控制,因而倾向于在粗颗粒中富集 [21]。
元素在燃煤过程中的挥发性不仅与其本身性质有关,也与其在煤中的赋存形态密切相
关,比如 K,其元素本身具有较高挥发性,但是 K 在煤中主要以硅酸盐形式存在,因
而限制了其挥发[186]。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两次采样中 Ca 的分布特性差别迥异,本次
采样中,Ca 在亚微米颗粒物中有着明显的富集,而前期采样中,Ca 却在超微米颗粒
物中富集。这可能是由于 Ca 在两种燃煤中的赋存形态不同,在前期采样中,其主要
以难挥发的硅铝酸盐形式存在,而在本次采样中,其主要以易挥发的有机结合态形式

73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存在。

表 4-4 次量元素在底灰和各粒径飞灰上的浓度分布
本次采样结果
元素/样品 渣样 粗飞灰(>10µm) 2.5~10µm 1~2.5µm 0.5~1µm 0.2~0.5µm
Na2O 1.41 1.18 1.15 1.35 1.55 2.70
MgO 1.28 1.64 1.90 2.44 2.57 2.01
Al2O3 18.21 20.34 22.76 24.59 24.73 12.71
SiO2 57.13 55.92 55.70 47.87 47.64 37.32
P2O5 0.43 0.61 0.77 1.09 1.20 1.15
SO3 0.14 0.97 1.33 3.09 5.05 10.50
K2O 1.38 1.15 1.39 0.96 0.44 0.49
CaO 10.80 11.83 9.78 12.87 13.97 24.13
Fe2O3 9.22 6.36 5.22 5.73 2.85 8.99

前期采样结果
元素/样品 渣样 粗飞灰(>10µm) 2.5~10µm 1~2.5µm 0.5~1µm 0.2~0.5µm
Na2O 1.34 2.80 3.59 5.35 32.99 37.06
MgO 1.19 0.99 1.97 0.53 11.77 12.02
Al2O3 23.93 26.58 28.08 25.51 19.36 16.27
SiO2 53.31 52.92 58.78 50.72 26.13 21.83
P2O5 0.74 0.58 1.66 1.33 1.92 2.21
SO3 0.97 1.57 1.21 5.24 5.19 6.33
K2O 0.92 1.12 0.91 1.20 0.66 1.16
CaO 11.27 6.00 1.86 3.44 0.76 1.36
Fe2O3 5.01 5.85 1.29 5.01 0.81 1.10

4.4.2 烟道沿程颗粒物中次量元素含量变化特性

为了表征烟道沿程颗粒物中主要次量元素的变化特性,本研究对比了各采样点颗
粒物中 Na、Ca、Al、Si 和 S 的含量分布,结果见图 4-4。图 4-4 中的结果显示,这五
种元素呈现出三种明显的分布趋势类型:(1) 极易挥发型,以 S 为代表。该元素在三
个取样点均有着相同的分布特点,即随着颗粒物粒径的减小,其含量明显增大,并且

74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图 4-4 各采样点颗粒物中次量元素含量分布

在亚微米颗粒物上有明显的富集现象。前面提到,S 在煤粉燃烧过程大量挥发,并主
要通过气化/凝结过程迁移到颗粒物上,因而具有上述分布特性。对比不同取样点的分

75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布可知,S 的浓度明显存在以下关系,SCR 入口<ESP 入口<FGD 入口。在实验部分提


到,SCR 入口烟气温度达到 360~380℃,在该温度条件下 SOx 的分压较大,因而其烟
气中浓度很高。随着烟气到达 ESP 和 FGD 处时,烟温明显降低,导致 SOx 的饱和蒸
气压也下降,在这一过程中,相当一部分 SOx 会通过均相冷凝、表面化学反应以及表
面物理吸附等过程迁移到颗粒物上,从而增大 S 在颗粒物上的含量。(2) 较易挥发型,
以 Na 和 Ca 为代表。这类元素在各取样点颗粒物上的含量均随着粒径的减小而略微增
大,并且在亚微米颗粒物上有一定富集,但不如 S 明显。这主要是由于 Na 和 Ca 在燃
煤过程中同时受气化/凝结和破碎机理控制,因而其在亚微米颗粒物上的富集不明显。
在不同取样点,Na 和 Ca 的变化趋势不明显。当温度低于 380℃时,烟气中气态的 Na
和 Ca 含量已经非常低,因而在烟气温度从 360~380℃下降到 135~140℃的过程中,通
过 Na 和 Ca 本身迁移改变的含量值微乎其微。再者,Na 和 Ca 在亚微米颗粒物中含量
本来就比较低,其他物质成分的改变也不会对其含量产生明显影响。(3) 难挥发型,
以 Al 和 Si 为代表。这类元素在超微米颗粒物中的含量比较相近,在亚微米颗粒物中,
其含量随着颗粒粒径减小而明显降低。上文提到,这类元素在燃煤过程中挥发量极少,
其迁移主要受破碎机理控制,因而倾向于在粗颗粒中富集。对比 Al 和 Si 在 SCR 入口、
ESP 入口和 FGD 入口的含量分布发现,对于超微米颗粒物,其含量在三个采样点较
为相近,而在亚微米颗粒物中,则存在与 S 完全相反的规律,尤其是 0.2~0.5μm 粒径
段。这主要是由于 Al 和 Si 在亚颗粒物中含量较高,当 SOx 大量迁移到亚微米颗粒上,
就会明显降低 Al 和 Si 的含量。

4.4.3 各采样点亚微米颗粒物中主要次量元素的总量

鉴于亚微米颗粒物对环境和人体的巨大危害以及其难以被 ESP 高效脱除的特点,


本研究给出了主要次量元素在 PM0.2~1.0 中的总量,以为其控制提供相关参考。PM0.2~1.0
中 Na、Ca、Al、Si 和 S 的总量如图 4-5 所示,从图 4-5 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亚微米颗
粒物中这五种元素的总量在不同采样点有着不同的规律,在 SCR 入口处,排放总量
存在以下关系:Si>Al>Ca>Na>S,而在 ESP 入口和 FGD 入口则为:Si>Ca>Al>S>Na。
对比 SCR 入口和 ESP 入口可知,Na 和 Ca 在两个采样点的总量几乎一致,而 Al 和

76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Si 的总量则为 SCR 入口>ESP 入口,但差别非常微小。虽然 SCR 入口处的 PM0.2~1.0


的质量大于 ESP 入口,但是 S 总量的规律却与之相反,这主要是因为 SCR 入口处
PM0.2~1.0 中 S 的浓度要明显低于 ESP 入口。FGD 入口处各元素总量最接近电厂的实际
排放总量,因而可认为本采样中各主要次量元素的排放总量分别为:Na 0.03 mg/Nm3、
Ca 0.19 mg/Nm3、Al 0.11 mg/Nm3、Si 0.26 mg/Nm3 和 S 0.08 mg/Nm3。

图 4-5 PM0.2~1.0 中主要次量元素总量

4.5 烟道沿程痕量元素分布特性

本节主要是从颗粒物中含量分布、气态向固态的转化率和固体燃烧产物中总量分
布三个方面对烟道沿程痕量元素的相关特性进行表征。

4.5.1 颗粒物中痕量元素浓度分布

如图 4-6 所示为各采样点颗粒物中 As、Cd、Cr、Pb 和 Mn 的含量分布特性。从


图 4-6 可知,Mn 元素含量几乎不随采样点的不同而改变,且其在 PM10 各粒径段上的
含量也几乎一致,粗颗粒(>10μm)上 Mn 的含量略微小于细颗粒(<10μm)上的含量。这
主要是由于 Mn 属于难挥发痕量元素,其在煤粉燃烧过程中的挥发量很少,且主要通

77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过煤焦破碎和外在矿破碎过程迁移到颗粒物上,因而导致 Mn 在各粒径段颗粒物上含
量相近[14, 15, 21]
。Mn 的挥发量很少,烟道中几乎没有气态 Mn,因此随着烟气温度降
低,颗粒物上 Mn 的含量也不会变化,这就是各采样点颗粒物上 Mn 含量相近的原因。
图 4-6 的数据显示,各采样点颗粒物上 As、Cd、Cr 和 Pb 的含量均随着颗粒粒径
的减小而增大,并且各取样点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别。对比 SCR 入口和 ESP 入口发现,
ESP 入口各粒径段上 As 和 Cd 的含量都大于 SCR 入口,且越细的颗粒物上这种趋势

图 4-6 各采样点颗粒物中痕量元素含量分布

78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越明显。这两采样点超微米颗粒物上 Cr 和 Pb 的浓度差异十分微小,但亚微米颗粒物
上也存在 ESP 入口>SCR 入口的规律。相比于 ESP 入口,FGD 入口处颗粒物上 As 和
Cd 的含量更大,这种趋势随着颗粒粒径的减少而愈加明显。FGD 入口各粒径颗粒物
上 Cr 和 Pb 的含量均与 ESP 入口相近。
As、Cd、Cr 和 Pb 都属于半挥发痕量元素,其在煤粉燃烧过程中大量挥发成气态,
而后,这些气态痕量元素会在烟气降温过程中通过均相成核、表面化学反应和表面物
理吸附等方式迁移到颗粒物上。粒径越小的颗粒物拥有越大的比表面积,从而导致单
位质量上吸附更多的痕量元素,此外,越细的颗粒物更倾向于由均相凝结过程形成,
这也可增大其上痕量元素含量。在高温烟气中,As、Cd、Cr 和 Pb 主要以氯化物、氧
化物以及硫酸盐的形式存在,当烟气温度降至 400℃时,这类元素还有相当一部分为
气态的氯化物和氧化物[187, 188]
。在烟气由 SCR 入口到达 ESP 入口的过程中,烟温从
360~380℃降到 155~165℃,此时绝大部分气态的 As 和 Cd 以及几乎所有的气态 Cr 和
Pb 都迁移到飞灰颗粒上,因而导致颗粒物中 As、Cd、Cr 和 Pb 含量的升高。当烟气
由 ESP 入口到达 FGD 入口时,烟温降至 135~140℃,此时烟气中残留的气态 As 和
Cd 又部分迁移到细灰颗粒中,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提高了亚微米颗粒物中 As 和
Cd 的含量。
为了进一步探讨痕量元素含量在各粒径段颗粒物上的分布特性,本文还给出了本
次采样 ESP 入口的结果与前期采样 ESP 入口结果的对比,见图 4-7。由于两次采样的
煤种和燃烧工况不同,因而对比绝对含量没有意义,在此只分析分布趋势的差异。从
图 4-7 可以看出,两次采样中 Mn 的含量粒径分布非常相近,即在粒径大于 10μm 的
颗粒物上含量较低,而在粒径小于 10μm 的颗粒物上含量较高,且 PM10 上 Mn 的含量
几乎不随粒径的变化而变化。在两次采样中,As、Cd、Cr 和 Pb 的含量均随着颗粒粒
径的减小而增大,但是增长曲线存在差异。在本次采样中,随着粒径的减小,As、Cd、
Cr 和 Pb 的含量增长较为平缓,且亚微米颗粒物上的增长速率略大于超微米颗粒物,
而在前期采样中,As、Cd、Cr 和 Pb 的含量在粒径大于 0.5μm 时的增长比较平缓,当
继续减小粒径,其含量值出现激增。这可能是由于,前期颗粒物采样的对象为 660MW
锅炉(本次采样为 220MW 锅炉),其煤粉燃烧温度远高于本次采样,因而痕量元素挥

79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发量更大,受气化/凝结机理控制的现象更明显,从而导致 As、Cd、Cr 和 Pb 更容易


迁移到细微颗粒物上。

图 4-7 本次采样与前期采样中痕量元素在 ESP 入口颗粒物上含量分布对比

4.5.2 烟道沿程痕量元素由气态向固态的转化率

为了更加清晰地表征烟道沿程痕量元素的迁移特性,本研究计算了痕量元素在烟

80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道沿程由气态向固态的转化率。计算式如下:
𝑇𝑖𝑗
𝑃𝑖𝑗 = (4.1)
𝐶𝑖

其中,Tij定义为痕量元素i在在温度段j中由气态向固态转化的量,Ci为痕量元素i在对
应原煤中的总量。所以,Pij用于表征烟道中某痕量元素在特定温度段由气态向固态转
化的量占原煤中该痕量元素总量的比例。基于此,本研究计算了As、Cd、Cr和Pb在烟
气温度从380降至160℃时的转化率,结果见图4-8。从图4-8显示的结果可知,在这一
降温过程中,As拥有最高的转化率,达到26%;相较而言,Cd的转化率较低,为16%;
Cr和Pb的转化率非常相近,分别为12% 和11%。上述规律基本与各元素的挥发特性相
对应。但是,痕量元素在烟道中由气态向固态的转化不仅仅取决于其本身的挥发特性,
还与元素的形态和烟气成分密切相关。从前人的研究结果可知,在烟气温度高于600℃
时,这类半挥发痕量元素主要以硫酸盐形态向飞灰迁移,随着烟气温度降低,其迁移
形态逐渐转变为氯化物形态;烟气中的H2O和SO2均能提高气态痕量元素向固态转化
的起始温度,从而促进这一转化过程,除此之外,SO2还能与痕量元素的氯化物反应,
将其转变为硫酸盐形态,进一步提高转化率[187, 188]。在本次采样中,由于As和Cd的挥
发性明显要比Cr和Pb强[189, 190],所以在较低烟气温度条件下依然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气

图4-8 痕量元素在烟温从380降至160℃过程中的转化率

81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态As和Cd,这也导致了其在烟温从380降至160℃的过程中依然有超过15%的转化率。
就氯化物的挥发性来看,Pb的挥发性强于Cr(PbCl2 的沸点为950℃,CrCl2 的沸点为
1300℃),但是在本采样中Cr在380到160℃温度段中的转化率却高于Pb,这可能是由
于Cr元素氯化物的比例比Pb元素氯化物的比例更高,更高的氯化物比例导致其在低温
段的转化率更高。

4.5.3 痕量元素在固体燃烧产物中的分布

本研究计算了痕量元素在各固体燃烧产物中的质量分布,单位为 mg/t-煤,计算
结果见表 4-5。表 4-5 中数据对应的 As、Cd、Cr、Pb 和 Mn 的质量平衡分别为 66%、
86%、121%、81%和 143%,该质量平衡在现场采样实验中处于可接受的范围内。表
4-5 中的数据显示, ESP 飞灰中各痕量元素的质量明显大于底灰中的质量,这一方面
是由于飞灰本身的质量远大于底灰,另一方面是因为 As、Cd、Cr、Pb 和 Mn 均具有
一定的挥发性,导致其在飞灰中富集[154, 157]。对于未被 ESP 捕获的飞灰,其上 Mn 元
素的质量分布与各粒径段颗粒本身的质量分布规律相同;由于高的挥发性,As 和 Cd
在这 5 个粒径段上的质量均随着粒径的减小而增大;对于 Cr 和 Pb,其在>10μm 颗粒
上的质量比 2.5~10μm 和 1.0~2.5μm 颗粒上的要大,这与这三个粒径段上颗粒的质量
是相对应的,当粒径小于 10μm 时,各粒径段上 Cr 和 Pb 的质量随着粒径的减小而增
大。
表 4-5 痕量元素在各固体燃烧产物中的质量分布 (单位:mg/t 煤)

未捕获飞灰
元素/产物 底灰 ESP 飞灰
> 10 μm 2.5~10 μm 1.0~2.5 μm 0.5~1.0 μm 0.2~0.5 μm

固体产物 5.24×107 2.95×108 23877 5024 8248 6122 6361

Mn 41483 307057 23.769 10.125 17.101 11.920 15.057

Cr 1671 69164 5.369 1.052 3.571 7.071 10.690

As 2238 34614 1.651 2.244 11.704 21.674 38.784

Cd 3 107 0.006 0.008 0.034 0.053 0.093

Pb 699 15369 1.127 0.571 1.009 2.010 3.302

82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4.6 本章小结

本实验采用DGI系统在国内某220MW电厂锅炉中进行了颗粒物采样,采样点包括
SCR入口、ESP入口和FGD入口,对采集的颗粒物中的次量元素和痕量元素进行了测
试,分析了颗粒物的质量粒径分布、次量元素在颗粒物中的含量分布、亚微米颗粒物
中次量元素的排放总量、痕量元素在颗粒物中的含量分布、痕量元素在烟道中的迁移
特性以及痕量元素在各固体产物中的质量分布。主要结论如下:
(1) 相比于 SCR 入口,ESP 入口处亚微米颗粒物的质量几乎没有变化,但超微米
颗粒物的质量有较为明显的减少;对比 ESP 入口和 FGD 入口可知,该锅炉 ESP 对
PM0.2~1.0、PM0.2~2.5 和 PM0.2~10 的脱除效率分别达到 99.52%、99.64%和 99.79%。
(2) 不同采样点颗粒物上 S 的含量差异明显,且存在以下关系:SCR 入口<ESP 入
口<FGD 入口;三个采样点颗粒物上 Al 和 Si 的含量关系与 S 相反;Na 和 Ca 在这三
个采样点的含量没有明显区别。
(3) 相比于 SCR 入口,ESP 入口各粒径颗粒物上 As 和 Cd 的含量均较大;两采样
点超微米颗粒物上 Cr 和 Pb 的含量较为类似,
但亚微米颗粒物上也存在 ESP 入口>SCR
入口的规律;相比于 ESP 入口,FGD 入口处颗粒物上 As 和 Cd 的含量更高,而 Cr
和 Pb 的含量则与前者相近。
(4) 在烟气由 SCR 入口到 ESP 入口的过程中,As、Cd、Cr 和 Pb 的转化率分别为
26%、16%、12%和 11%。

83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5 低温省煤器对 ESP 减排颗粒物与痕量元素的影响

5.1 引言

目前,燃煤发电是我国电力最主要的生产方式,加之我国的电力需求量巨大,通
过发电消耗的燃煤量占到了我国总煤耗量的 55%[2]。如此大量的煤用于燃烧发电必然
会产生严重的颗粒物污染,对人类生活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现今,电厂
的烟气净化设备能够脱除绝大部分的燃煤颗粒物,但是,那些粒径较小的颗粒物,尤
其是亚微米颗粒物,则很难被高效地脱除[144, 173]。由于这些细微颗粒物上含有大量的
有毒成分,例如重金属元素,因此,其排放到大气中会严重损伤人体的各项机能[173, 191]。
鉴于电厂排放颗粒物的危害,国内外诸多学者针对其开展了大量实验研究,包括:颗
粒物粒径分布[132-137]、颗粒形貌[135, 136, 138]、化学成分[133, 134, 136, 138]和捕集效率[133, 139-144]
等。其中,捕集效率直接决定了电厂颗粒物的排放量,因此,其是本研究领域中一个
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
现今,我国电厂使用最为普遍的除尘设备是 ESP。ESP 在拥有运行费用低、压损
低、工作温度范围广等诸多优点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制约因素。前人的研究结果
表明,颗粒粒径、颗粒物成分、锅炉负荷、ESP 工作电压和烟气成分等都会对 ESP 的
工作效率产生影响[133, 139-142, 144]。颗粒物的粒径大小决定了其受何种荷电机理的控制,
不同的荷电机理对应不同的脱除效果,因而影响到 ESP 的工作效率[140]。Ylatalo 等[144]
的研究结果表明,ESP 中颗粒物的穿透率随着锅炉负荷的变化而变化,高的锅炉负荷
将产生高的颗粒物穿透率,除此之外,ESP 工作电压的变化会同时改变颗粒物的穿透
率和穿透峰的位置。烟气成分能够间接影响 ESP 对于颗粒物的捕获效率,当烟气中
SO3 浓度升高时,飞灰颗粒的粘性增加而比电阻下降,这将提升 ESP 对于飞灰颗粒的
捕获效率[133]。颗粒物成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 ESP 的工作效率,其中未燃尽碳不
仅能够降低颗粒物的比电阻,而且能够促进已捕获颗粒物的脱吸附过程,这两者都会
对 ESP 的运行产生影响[139, 142]
;此外,颗粒物的比电阻会随着其上 Al 含量的增加而
增大,与此相反,其比电阻会随着 S 含量的增加而减小,高的比电阻会明显降低 ESP

84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的工作效率,甚至使其效率低于 97%[141]。如上所述,虽然目前已有大量有关 ESP 工


作效率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所涉及的影响因素还不够全面。近年来,许多新技术被
应用到 ESP 上,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会对 ESP 造成怎样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持续关注的
问题。
为了提高锅炉的热效率,部分电厂在低加系统中引入了低温省煤器,以用于收集
低温烟气的余热。低温省煤器可安装在 ESP 前或者 ESP 后,当其安装在 ESP 之前时,
进入 ESP 的烟气温度将会大幅度降低,在这种情况下,烟气的粘性和流速、烟气的成
分、飞灰的比电阻、飞灰的成分等均会发生明显改变,进而影响到 ESP 的工作效率。
目前,有关低温省煤器如何影响 ESP 捕获颗粒物尤其是亚微米颗粒物的研究还未见诸
报道,因此,为了全面阐释该问题,本研究在某加装了低温省煤器的电厂锅炉中进行
了大量颗粒物的采样实验。本实验对低温省煤器开和关状态下 ESP 前后的颗粒物进行
了采样,而后,不仅表征了其质量粒径分布特性和其被 ESP 脱除的相关特性,还对其
上次量与痕量元素进行了测试和分析。

5.2 实验过程与分析方法

5.2.1 锅炉简介和燃煤基础数据

本次颗粒物采样实验是在江西南昌某燃煤电厂中进行的,该电厂发电容量为
1320MW,拥有两座 660MW 锅炉,两座锅炉的蒸发量均为 2060t/h。该电厂所用燃煤
为一种混煤,给粉速率为 263t/h,该混煤的工业分析、元素分析、低温灰 XRF 分析、
痕量元素含量以及 Cl 含量见表 5-1。从表 5-1 中可以看出,该混煤的工业分析结果属
于典型的烟煤,且碳含量较高,达到 80.34%;低温煤灰中 Al 和 Si 含量不算高,但是
Ca 含量很高,达到 16.53%,此外,Fe 含量也相对较高;煤中 As、Cd、Pb、Cr、Mn
和 Cl 的含量均处于我国煤种元素含量典型值范围内,且其中 Cl 含量非常接近我国煤
种平均值 0.02%[192]。

5.2.2 采样点及采样方法

本次颗粒物采样在该电厂的 1 号锅炉上进行,图 5-1 展示了颗粒物采样点的分布


85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表 5-1 煤粉基础数据
工业分析 (wt%) (空干基) 元素分析 (wt%) (干燥无灰基)

M A V FC C H O N S

2.93 23.82 31.02 42.23 80.34 4.99 11.05 1.24 2.38

低温煤灰 XRF 数据 (wt%)

Na2O MgO Al2O3 SiO2 P2O5 SO3 Cl2O K2O CaO Fe2O3

1.39 1.01 29.17 40.60 0.59 2.09 1.03 1.52 16.53 6.07

痕量元素含量 (μg/g) Cl 含量 (%)

As Cd Pb Cr Mn Cl

16.42 0.15 19.87 11.98 71.64 0.015

情况。从图 5-1 可知,该锅炉安装有两台 SCR,且每台 SCR 对应两台 ESP,在每台


ESP 的入口处均安装有一台低温省煤器。对应于该锅炉四台 ESP 的四条烟道从左至右
分别被命名为烟道 A、烟道 B、烟道 C 和烟道 D。颗粒物采样点位于低温省煤器入口

图 5-1 颗粒物采样点分布示意图

86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和 ESP 出口,在每台低温省煤器入口处有两个采样点:1 号点和 2 号点,1 号点位于


烟道水平方向的中心位置,其在烟道竖直方向也位于中心位置,2 号点在烟道竖直方
向位于中心位置,但在水平方向则为距 1 号点 1.5m 的位置。在低温省煤器之前设置
两个采样点主要是因为,ESP 前飞灰含量很高,烟道的形状和布置方式会在较大程度
上影响不同取样点的飞灰浓度和飞灰的粒径分布,设置两个取样点可在一定程度上减

图 5-2 DGI 与 LPI 颗粒物采样系统图

87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小这一误差。在 ESP 出口,由于烟气中灰颗粒含量已经非常低,且含量非常均匀,因


此只设置一个取样点,该取样点在烟道水平和竖直方向均位于中心位置。对于各采样
点,均采用 LPI 采样系统和 DGI 采样系统进行颗粒物采集,两者的系统图如图 5-2 所
示。从图 5-2 可以看出,这两个采样系统采用相同的取样枪,在取样枪的入口处安装
有等速取样头,以实现颗粒物的等速取样,在取样枪上缠有加热带,以避免 H2O、SOx
和 HCl 在取样枪内冷凝。DGI 采样系统和 LPI 采样系统的组成和运行方式在前文中已
有详细介绍,在此只对其进行简单描述。LPI 在颗粒物采样实验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且不同学者搭建的采样系统不尽相同[134, 143, 193]。从图 5-2 可知,本课题组采用的 LPI
采样系统主要由旋风分离器、LPI、真空计、真空泵和保温设备构成,旋风分离器用
于分离和捕获粒径大于 10μm 的粗灰颗粒,LPI 则将粒径小于 10μm 的颗粒物切割成
12 个粒径段,真空计和真空泵分别用于控制流量和提供抽吸力,保温设备用于防止气
态物质冷凝。DGI 采样系统主要由旋风分离器、DGI、质量流量计、空气压缩机、真
空泵和保温设备构成,旋风分离器同样是用于分离粒径大于 10μm 的粗灰颗粒,DGI
将 PM10 分割成 2.5~10μm、1.0~2.5μm、0.5~1.0μm、0.2~0.5μm 和<0.2μm 这五个粒径
段,压缩机配合质量流量计用于 DGI 的补气,真空泵配合质量流量计用于提供额定流
量的抽吸力,保温设备用于保证气态物质不冷凝。本实验的整个采样过程严格遵循国
际标准 ISO 23210-2009。
颗粒物的采集分为铝膜采集和聚碳酸酯膜采集。当低温省煤器运行时,采用加装
铝膜的 LPI 系统对每个采样点的颗粒物进行收集,除此之外,采用加装聚碳酸酯膜的
LPI 系统和 DGI 系统对烟道 A 中低温省煤器前的 1 号采样点以及 ESP 后的采样点进
行颗粒物采集。当低温省煤器关闭时,只对 ESP 后的采样点进行颗粒物收集,采样过
程与低温省煤器运行时一致。为了避免灰颗粒反弹,在采用铝膜收集颗粒物时需要在
铝膜上涂抹高温 APIEZON 松脂。除了颗粒物样品,本实验还对原煤、底灰和 ESP 飞
灰进行了采集。为了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同一颗粒物采样过程均重复 3 次以上,并
每天对原煤、底灰和 ESP 飞灰进行采集。此外,本实验还对低温省煤器开启和关闭条
件下烟道 A 中 ESP 入口处飞灰比电阻进行了测试。测试时,将 BDL 比电阻测试仪的
测量探头置于烟道中心位置,对飞灰比电阻值进行多次读数,并取平均值。

88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5.2.2 样品分析方法

采用百万分之一天平对采样前后的铝膜进行称量,差减后可获取各粒径段颗粒物
的质量,并用以分析颗粒物的质量粒径分布特性。将 LPI 系统采集的聚碳酸酯膜样品
送入 XRF 进行测试,以获取各级颗粒物上次量元素的含量。采用 HNO3/HF(7ml/2ml)
体系在微波消解仪中对原煤、底灰、ESP 飞灰和 DGI 采集的聚碳酸酯膜颗粒物样品进
行消解,之后将消解液送入 ICP-MS 测试 As、Cd、Cr、Pb 和 Mn 的含量。将原煤样
采用澳大利亚标准方法 AS1038.8.1 进行消解,并采用离子色谱测试消解液中 Cl 元素
含量。

5.3 低温省煤器对 ESP 减排颗粒物效果的影响

本小节将对颗粒物的质量粒径分布、颗粒物在 ESP 中穿透率以及其被 ESP 的捕


获效率的结果进行讨论与分析。

5.3.1 各采样点颗粒物的质量粒径分布

各采样点颗粒物的质量粒径分布以及采样点烟气温度见图 5-3。图 5-3 中结果显


示,A、B、C 和 D 四个烟道的采样结果较为类似。就烟气温度而言,低温省煤器入
口的烟气温度在 140.2~151.9℃之间,且四个烟道存在如下规律:烟道 B>烟道 A,烟
道 C>烟道 D。从图 5-1 可以看出,相较于烟道 B 和烟道 C,烟道 A 和烟道 D 中 SCR
到低温省煤器的距离更远,这导致烟气温度下降更明显。在 ESP 出口,当低温省煤器
关闭时,四个烟道烟气温度变化范围为 137.6~146.1℃,相较于低温省煤器入口烟温下
降了 2.3~5.8℃,而当低温省煤器开启时,其烟气温度变化范围则为 99.9~108.2℃,相
较于低温省煤器入口烟温下降了 40.1~45.2℃。
图 5-3 的结果还显示,低温省煤器入口处 1 号点和 2 号点的颗粒物质量粒径分布
非常相近,且均呈现双峰分布,其中亚微米模态峰的位置在 0.2μm 附近,超微米模态
峰的位置在 5μm 附近。在 ESP 出口处,当低温省煤器关闭时,颗粒物的双峰分布依
然明显,且亚微米模态峰位置与低温省煤器前的 1 号点和 2 号点一致,但是超微米模
态峰的位置则在 2μm 附近。相比于低温省煤器关闭时,低温省煤器开启会大幅减少
89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图 5-3 各采样点温度与颗粒物质量粒径分布

90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ESP 出口处颗粒物质量,并促使双模态峰的位置向大粒径迁移,但这一现象在亚微米
模态峰不太明显。在本次采样中,低温省煤器关闭时 ESP 出口处 PM1.0 和 PM2.5 的质
量分别为 1.87~2.31 和 3.66~3.98mg/Nm3,但是,低温省煤器开启时两者质量又分别为
0.69~0.76 和 1.10~1.16mg/Nm3。由此可见,低温省煤器的运行可使 PM1.0 和 PM2.5 的
质量降低 60~70%。在前人的研究结果[132, 138, 194]中,ESP 出口处 PM2.5 的质量处于 1.43
mg/Nm3 到 6.30 mg/Nm3 之间,相比之下,本次采样中低温省煤器开启使 PM2.5 的质量
明显低于上述典型值范围。

5.3.2 各粒径段颗粒物在 ESP 中的穿透率

颗粒物的穿透率可以比较直观地表征颗粒物从 ESP 逃逸的能力。图 5-4 给出了本


采样 A 号 ESP 中 PM10 各粒径段颗粒物的穿透率,并将其与前人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
较[140, 143, 144, 173, 195]。其中,McElroy[173]的数据来源于一台加装 ESP 的 520MW 锅炉的
采样结果;Ylatalo[144]的数据来源于一台 234MW 锅炉,且 ESP 四个电场全部运作;
Mohr[195]的数据为 A 号电厂中燃用 KK 煤和 ED 煤的采样结果;Yi[143]的数据为 3 号电
厂的颗粒物采样结果;课题组前期采样结果[140]的数据经由 A 号锅炉满负荷条件下的
采样结果计算所得。从图 5-4 可以看出,尽管穿透峰位置不尽相同,但是几乎所有的
穿透率结果均呈双峰分布。此外,所有采样结果中粒径处于 0.1~1.0μm 的颗粒拥有比
其他粒径段颗粒更高的穿透率。这主要是由于,粒径大于 1.0μm 的颗粒物在 ESP 中可
通过电场荷电机理被电极捕获,粒径小于 0.1μm 的颗粒物则可通过扩散荷电机理被电
极捕获,因而 ESP 对这两类颗粒物拥有较高的捕获效率,但是,粒径为 0.1~1.0μm 的
颗粒处于两种荷电机理的过渡区域,因而较难荷电,以致其被 ESP 的捕获效率明显偏
低[140]。图 5-4 的结果还显示,本次采样中颗粒物的穿透率要明显低于前人的采样结果,
此外,低温省煤器开启条件下颗粒物的穿透率不仅显著低于其他采样结果,而且也明
显低于低温省煤器关闭条件下的结果。这一现象与后面即将讨论的 ESP 的工作效率是
相对应的。

91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图 5-4 ESP 中 PM10 各粒径段颗粒物的穿透率

5.3.3 ESP 对 PM1.0、PM2.5 和 PM10 的捕获效率

为了更加直观地表征低温省煤器对于 ESP 工作效率的影响,本研究计算了四个烟


道中低温省煤器开启和关闭条件下 ESP 对于 PM1.0、PM2.5 和 PM10 的捕获效率,结果
表 5-2 低温省煤器开启和关闭条件下 ESP 对于 PM1.0、PM2.5 和 PM10 的捕获效率

ESP 捕获效率 (%)


采样点
PM10 PM2.5 PM1.0

低省关 99.81 99.46 98.60


A 通道
低省开 99.93 99.84 99.46

低省关 99.74 99.24 97.81


B 通道
低省开 99.90 99.79 99.27

低省关 99.80 99.44 98.62


C 通道
低省开 99.92 99.84 99.45

低省关 99.81 99.48 98.30


D 通道
低省开 99.93 99.86 99.49

92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见表 5-2。表 5-2 中的结果表明,随着粒径段的减小,ESP 对于颗粒物的脱除效率也


随之降低。当低温省煤器关闭时,ESP 对于 PM1.0、PM2.5 和 PM10 的捕获效率分别为
97.81~98.62% 、 99.24~99.48% 和 99.74~99.81% 。 与 我 国 前 几 年 的 实 验 结 果
PM1.0-71.00~98.59%、PM2.5-86.11~99.26%和 PM10-88.25~99.62%[140, 143]相比可知,本次
采样电厂锅炉中 ESP 的工作效率要明显高于早期的采样结果。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在
2011 年颁布了新的电厂烟尘排放标准(GB13223-2011),促使国内诸多电厂都对 ESP
进行了大幅地改造和提升。当低温省煤器开启时,ESP 对于 PM1.0、PM2.5 和 PM10 的
捕获效率分别可达 99.27~99.49%、99.79~99.86%和 99.90~99.93%。该捕获效率要高于
低温省煤器关闭时的结果,这种差异对于 PM10 来说比较微小,但是对 PM1.0 来说则非
常明显。值得关注的是,当低温省煤器开启时,PM2.5 和 PM1.0 的捕获效率均超过了
99%,这也充分体现了低温省煤器对于 ESP 的优化作用。

5.3.4 低温省煤器对 ESP 影响机理的讨论

从上文给出的数据可知,当低温省煤器开启时,烟气温度明显降低,这会对烟气
本身的特性和 ESP 的运作产生诸多方面的影响,下面逐一进行分析。首先,烟气温度
降低会抑制烟气分子的热运动,同时减小烟气本身额粘性,致使飞灰颗粒能够更加容
易地穿透烟气到达 ESP 的收集极板,进而提高 ESP 对于飞灰颗粒的捕获效率。其次,
烟气温度的降低会导致烟气体积和烟气流速的减小,从而增加烟气在 ESP 内的停留时
间,这也有利于 ESP 对飞灰颗粒物的捕集。再者,飞灰颗粒的比电阻会在很大程度上
影响其被 ESP 捕获的效率。通常情况下,当飞灰颗粒的比电阻在 104~2×1010Ω·cm 范
围内时,ESP 对于飞灰颗粒的捕获效率相对较高[141, 196]。这是因为当灰颗粒的比电阻
小于 104Ω·cm 时,灰颗粒到达 ESP 的收集极板后很容易丢失掉已荷电量,致使其很
容易被烟气再次携带走,而当比电阻大于 2×1010Ω·cm 时,飞灰颗粒又很难荷电,影
响 ESP 对其捕获[133, 141]。飞灰颗粒的比电阻会随着烟气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其变化的
规律则和飞灰的成分密切相关。本实验测试了烟道 A 中进入 ESP 的飞灰的比电阻,
发现当烟气温度较低时(低温省煤器开启),飞灰比电阻为 6.30×109Ω·cm,当烟气温度
较高时(低温省煤器关闭),飞灰比电阻为 4.53×1010Ω·cm。由此可见,烟气温度降低会

93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在一定程度上减小飞灰的比电阻,并且在本实验中,低温省煤器开启时,飞灰比电阻
正好在 ESP 捕获效率较高的范围内,因而促进了 ESP 对其捕获的效率。此外,前面
提到当低温省煤器开启时,烟气温度会降至 100℃左右。在这种情况下,烟气中的许
多气态物质,如水蒸气、SOx 和 HCl 会冷凝到灰颗粒表面形成一层液膜,这些液膜具
有导电性,随着其厚度的增加,灰颗粒的比电阻会逐渐减小,使其更容易被 ESP 捕获
[133]
。本实验通过测试飞灰的成分证实了这一猜想,如图 5-5 所示,为低温省煤器开启
和关闭条件下飞灰中 S 和 Cl 的含量。从图 5-5 可以看出,相比于低温省煤器关闭的状
态,低温省煤器开启时亚微米颗粒物中 S 的含量明显较高,超微米中差别则不明显,
对于 Cl 而言,低温省煤器的开启会较为明显地增加各级颗粒物上的 Cl 含量。上述几
个因素均能够直接用于解释低温省煤器为何提升 ESP 工作效率。

图 5-5 低温省煤器开启和关闭条件下颗粒物中 S 和 Cl 的含量


颗粒物中 S 和 Cl 含量的增加不仅仅改变比电阻,还能够对颗粒物的其他特性造
成影响。Qi[133]和 Bryers[197]的研究结果表明,颗粒物表面 S 和 Cl 含量的增加可提高颗
粒物的粘性。颗粒物粘性增大会促进其团聚,进而形成粒径更大的颗粒物,这可用于

94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解释低温省煤器开启后颗粒物的双峰位置向大粒径迁移的现象。此外,颗粒物粒径增
大会更有利于其被 ESP 捕获,且由于这些大颗粒粘性较高,因而也不容易被烟气再次
携带走,这也有利于 ESP 效率的提高。
将上述低温省煤器对 ESP 捕获燃煤颗粒物和痕量元素的影响进行归纳汇总,可得
到图 5-6 所示的影响机理图。

图 5-6 低温省煤器对 ESP 捕获燃煤颗粒物和痕量元素的影响机理图

5.4 低温省煤器对主要次量元素脱除效率的影响

为了探讨低温省煤器对于 ESP 脱除次量元素效率的影响,本研究对比了低温省煤


器开与关条件下主要次量元素的脱除率,并将次量元素脱除率与颗粒物的脱除率进行
了比较,相关结果如图 5-7 所示。从图 5-7 可以看出,Si、Al、Na、S、Cl 的脱除率
分布与颗粒物脱除率分布类似,均呈双峰分布,且在相同工况下两者的峰位置一致。
分析低温省煤器的影响可知,对于 Si 和 Al 这类挥发性很弱的元素,低温省煤器的开
启能够显著地提高 ESP 对其的脱除效率,但随着元素挥发性的增强,脱除效率的提高
就变得越发不明显,比如 S 和 Cl 在低温省煤器开启时,其在部分粒径段的脱除率还
会明显低于低温省煤器关闭时的值。在低温省煤器关闭时,各主要次量元素的脱除率

95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图 5-7 低温省煤器开启与关闭条件下主要次量元素和颗粒物脱除率分布图

96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与颗粒物的脱除率都非常相近,只是 S 和 Cl 在亚微米峰处的脱除率要略低于该粒径
段颗粒物的脱除率。当低温省煤器开启时,元素的脱除率与颗粒物的脱除率差别较为
明显,尤其是亚微米粒径段,其中 Si 和 Al 的脱除率要明显大于颗粒物的脱除率,Na
的值略大于颗粒物的值,而 S 和 Cl 则是明显小于颗粒物的值。
低温省煤器的开启会大幅降低 ESP 中烟气温度,促使 S 和 Cl 这类挥发性强的元
素由烟气向飞灰颗粒迁移,增大 ESP 出口颗粒物上这类元素的含量,进而导致 ESP
对其脱除率要小于颗粒物的脱除率,同时,这也是 S 和 Cl 在低温省煤器开启时脱除
率提高不明显的原因。当然,当低温省煤器关闭时,烟气在 ESP 中也有略微的降温现
象,但是其影响远小于低温省煤器开启条件下的影响。Si 和 Al 的挥发性极小,因而
低温省煤器的开启不会增加其在颗粒物上的浓度,相反,由于 S 和 Cl 浓度的增加,
导致了颗粒物上 Si 和 Al 浓度的减小,致使低温省煤器的运行明显提高了 ESP 对这两
种元素的脱除率。同时,上述因素也可用于解释为什么低温省煤器开启条件下 ESP 对
Si 和 Al 的脱除率要高于颗粒物的脱除率。

5.5 低温省煤器对于痕量元素分布与富集特性的影响

5.5.1 低温省煤器对痕量元素在燃烧产物中分布特性的影响

在燃煤过程中,多种痕量元素,例如As、Cd、Pb等都主要迁移到固体燃烧产物中,
因此,本研究分析了低温省煤器对痕量元素在各固体燃烧产物中分布特性的影响。如
表5-3所示,为低温省煤器开启和关闭条件下As、Cd、Cr、Pb和Mn在底灰、ESP飞灰
和ESP出口各粒径段灰颗粒上的总量分布,单位为mg/t煤。在只考虑固体燃烧产物的
情况下,这五种痕量元素的质量平衡分别为:As-57.3%、Cd-66.9%、Cr-80.5%、Pb-51.9%
和Mn-102.4%。上述质量平衡中As和Pb的值较低,首先,这可能是由于在计算质量平
衡时未加入气态和超细颗粒物态(<0.2μm)的痕量元素,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挥发性
痕量元素的质量平衡,尤其是As、Cd、Pb;其次,不同于实验室进行的研究,实际工
业台架上的采样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误差范围,因此,上述质量平衡是在可接受范围
值之内的;除此之外,从前人电厂采样的结果来看,As和Pb的质量平衡在43~184%间

97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表 5-3 痕量元素在各固体燃烧产物中的质量分布 (mg/t 煤)

ESP 出口飞灰粒径段(μm)
元素 低省 底灰 ESP 飞灰
>10 2.5~10 1.0~2.5 0.5~1.0 0.2~0.5

关 12313 1417 5385 3366 1240


灰颗粒 3.57×107 2.03×108
开 5689 1655 1182 590 1113

关 0.334 0.083 0.766 1.953 3.536


As 304.3 9092.6
开 0.155 0.086 0.196 0.370 2.389

关 0.004 0.002 0.013 0.015 0.021


Cd 9.2 93.0
开 0.002 0.001 0.002 0.003 0.014

关 0.429 0.195 1.224 1.321 0.873


Cr 673.8 8961.8
开 0.199 0.203 0.302 0.257 0.682

关 0.490 0.200 1.071 0.729 0.621


Pb 970.6 9336.4
开 0.227 0.210 0.179 0.146 0.442

关 3.922 0.993 4.008 2.773 0.859


Mn 5975.7 67345.6
开 1.818 1.375 0.791 0.440 0.904

波动,这也说明本次采样的结果是合理可用的[198, 199]。从表5-3的数据可以看出,ESP
飞灰中所含的痕量元素质量占其在所有固态产物中质量的90%以上,这要归功于ESP
高的除尘效率。虽然底灰的质量占到总煤灰质量的15%,但是其上痕量元素的质量却
只占总量的10%以下,这主要是由于As、Cd、Cr、Pb和Mn在煤粉燃烧过程中都具有
一定的挥发性,导致其在底灰中出现耗散现象[154, 157]。
从表5-3还可以看出,当低温省煤器开启时,ESP出口灰颗粒上痕量元素质量要低
于低温省煤器关闭时的值,这表明低温省煤器对于痕量元素也有减排作用。上述现象
在不同粒径段的表现程度存在差异,其在>10、1.0~2.5和0.5~1.0μm三个粒径段中非常
显著,但是在2.5~10和0.2~0.5μm两个粒径段则不明显,这一规律与低温省煤器开和关
条件下各粒径段上颗粒物的质量关系一致。

98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5.5.2 低温省煤器对亚微米颗粒物中痕量元素富集特性的影响

由于许多毒性较强的痕量元素都倾向于在亚微米颗粒物中富集,因此,有必要表
征低温省煤器对亚微米颗粒物上痕量元素富集特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 Meij[156]的方
法计算了 As、Cd、Cr、Pb 和 Mn 在 PM0.5~1.0(0.5<D50<1.0μm)和 PM0.2~0.5(0.5<D50<1.0μm)
上的相对富集因子,计算式如下:
EF = (Cp/Cc) * (AC/100) (5.1)
其中EF为相对富集因子,Cp和Cc分别为痕量元素在颗粒物和原煤中的浓度,AC为原
煤灰含量,计算结果见图5-8。从图5-8可知,Mn在PM0.5~1.0和PM0.2~0.5上的富集特性类
似,但对于As、Cd、Cr和Pb,其在PM0.2~0.5上的浓度要明显大于PM0.5~1.0上的值,并且
这一差异遵循如下规律:As>Cd>Cr>Pb。Mn属于难挥发痕量元素,其在煤粉燃烧过
程中主要受煤焦和外在矿的破碎机理控制,因此,其在不同粒径段上的富集特性没有
明显的差异[21, 38]。As、Cd、Cr和Pb属于挥发性痕量元素,其主要受挥发/凝结机理控
制,因而倾向于在细颗粒中富集[21, 38]。就PM0.5~1.0而言,As、Cd和Cr的相对富集因子
较为相近,并且比Pb和Mn的值要高。对于PM0.2~0.5,其上这五种痕量元素的富集因子
大小严格遵循以下规律:As(31.2~41.4)>Cd(20.1~26.8)>Cr(12.2~14.0)>Pb(4.8~6.0)>Mn
(2.3~2.7)。上述规律与煤中元素本身的挥发特性相对应,也就是说元素挥发性越强就
越容易在细微颗粒物中富集[15, 135, 156]。
从图 5-8 中还可以发现,颗粒物上 Mn 的富集因子在低温省煤器开启和关闭条件
下几乎没有区别。此外,低温省煤器的开启几乎不会改变 PM0.5~1.0 上 As、Cd、Cr 和
Pb 的富集因子,但是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 PM0.2~0.5 上这四种痕量元素的富集因子。
As、Cd、Cr 和 Pb 与高挥发性的 Hg 和 Cl 不同,其在 150℃的条件下不会大量以气态
形式存在,因而,当低温省煤器降低烟气温度时,几乎没有气态的 As、Cd、Cr 和 Pb
迁移到颗粒物上,所以痕量元素富集因子的降低不会是由含量的改变造成 [167]。本研
究认为,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粒径分布的改变。参见图 5-3 中 A 通道的颗粒物
质量粒径分布可知,当低温省煤器开启时,粒径段 0.2~0.5μm 中细颗粒的比例要明显
比低温省煤器关闭时少,这种粒径分布的不同造成了富集因子的改变。

99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图 5-8 PM0.5~1.0 和 PM0.2~0.5 上痕量元素的相对富集因子

5.6 本章小结

本次现场测试实验是在一台安装有低温省煤器的电厂锅炉上进行的,目的是为了
研究低温省煤器对 ESP 工作效率的影响。本研究对 ESP 入口和出口颗粒物的质量粒
径分布、ESP 对颗粒物捕获效率、ESP 对主要次量元素的捕获效率、痕量元素在固体
燃烧产物中的分布特性和痕量元素在亚微米颗粒物中的富集特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
所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
(1) 低温省煤器的开启会明显降低 ESP 出口颗粒物的总量,其中 PM1.0 和 PM2.5
的质量分别由 1.87~2.31 和 3.66~3.98 mg/Nm3 减少至 0.69~0.76 和 1.10~1.16 mg/Nm3。
(2) 低温省煤器能够明显提高 ESP 对于颗粒物的捕获效率,尤其是 PM1.0,当低温
省煤器开启时,PM1.0 的捕获效率可达 99%以上。
(3) 低温省煤器的开启能提高 ESP 对主要次量元素的捕获效率,但提升效果随着
元素挥发性的增强而减弱;此外,由于 S 和 Cl 的冷凝,ESP 对其捕获效率要低于对
颗粒物的捕获效率。

100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4) 超过 90%的痕量元素存在于 ESP 飞灰中,存在于底灰中的痕量元素占总量的


比例则小于 10%,而从 ESP 排放的痕量元素则非常少;此外,低温省煤器能够明显减
少 ESP 出口痕量元素的总量。
(5) As、Cd、Cr 和 Pb 在亚微米颗粒物中有明显的富集,其相对富集因子分别达
到 31.2~41.4、20.1~26.8、12.2~14.0 和 4.8~6.0;当低温省煤器开启时,PM0.2~0.5 中 As、
Cd、Cr 和 Pb 的相对富集因子略有下降。

101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6 全文总结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6.1 全文总结

现今,我国雾霾污染日趋严重,该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在我国,
雾霾污染最主要的成因之一就是电厂排放的燃煤颗粒物。电厂排放的颗粒物有相当一
部分为亚微米颗粒物,这些亚微米颗粒物不仅极易进入人体,而且其上富集有大量有
毒痕量元素,因此对人体危害巨大。鉴于此,本项目针对燃煤颗粒物开展了大量实验
室研究和现场测试研究,并着重关注了颗粒物上痕量元素的分布、富集和控制特性。
在实验室研究部分,本项目主要围绕富氧燃烧展开。富氧燃烧是一种针对燃煤电厂
CO2 减排的新型燃烧方式,相比于空气燃烧,其燃烧气氛中含有高浓度的 CO2、H2O、
SOx 和 HCl 等,这都会对颗粒物的生成、痕量元素的迁移以及两者的控制造成影响。
因此,这一部分的研究就是为了阐释上述因素的具体影响机理。在现场测试研究部分,
首先针对目前整个烟道沿程颗粒物与痕量元素相关变化特性还不够明朗的现状,开展
了颗粒物生成与痕量元素迁移特性的研究;此后又针对低温省煤器这一新型技术,开
展了其对颗粒物与痕量元素控制特性影响的相关研究。具体的研究过程和结论如下:
(1) 采用高温沉降炉和 DGI 颗粒物采样系统,研究了富氧燃烧条件下高浓度
CO2、H2O 和 SO2 对颗粒物生成特性和其上痕量元素分布特性的影响。具体表征方法
包括:颗粒物质量粒径分布、颗粒上痕量元素浓度和颗粒物上痕量元素质量占总质量
的比例。结果显示,当采用 CO2 取代 N2 时,颗粒物的生成量以及其上痕量元素的总
质量明显减少,但颗粒物上痕量元素的含量却有所提高;高浓度 H2O 可提高富氧燃烧
条件下颗粒物的生成量和颗粒物上痕量元素总质量,但会降低颗粒物上痕量元素的含
量;高浓度 SO2 不会明显影响颗粒物的生成,但会降低颗粒物上痕量元素的总质量和
含量。
(2) 采用高温沉降炉和 LPI 采样系统,研究了富氧燃烧条件下高浓度 H2O 和
HCl 对高岭土脱除颗粒物的影响。本实验分为两部分,即燃煤颗粒物实验和 Na 蒸气
吸附实验,前者用于表征高岭土对颗粒物的实际脱除效果,后者用于吸附机理的探讨。

102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在实验结果解释部分,还采用 HSC 对 Na 形态的转化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


H2O 能够提高高岭土对 Na 蒸气的吸附,并增大高岭土对 PM0.2 减排的绝对值;但是,
由于 H2O 本身能够促进颗粒物的生成,因而其会减小高岭土对 PM0.2 减排的比例;HCl
会提升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挥发,并抑制这些元素与高岭土之间的反应,因而降低高
岭土脱除 PM0.2 的效果。本研究涉及的 H2O 和 HCl 对高岭土吸附 Na 的相关影响机理
也适用于高岭土对 Pb、Cd 等痕量元素的吸附。
(3) 采用 DGI 系统对我国某 220MW 电厂锅炉 SCR 入口、ESP 入口和 FGD 入
口的颗粒物进行了采样,以研究烟道沿程颗粒物与痕量元素的变化特性。实验过程中,
对颗粒物的质量粒径分布、电厂 ESP 的工作效率、颗粒物上次量元素浓度和排放特性、
痕量元素浓度分布及转化率进行了表征和分析。从实验结果可知,ESP 入口处亚微米
颗粒物量与 SCR 处相近,但前者超微米颗粒物却明显小于后者;该电厂 ESP 对于
PM0.2~10 和 PM0.2~1.0 的脱除效率分别达到 99.79%和 99.52%;在烟气由 SCR 入口到达
FGD 入口的过程中,颗粒物上 S 的含量会逐渐升高,Al 和 Si 的含量则逐渐减低,Na
和 Ca 的含量变化不明显;当烟气由 SCR 入口到达 ESP 入口,烟气温度从 360~380℃
降到 155~165℃,在此过程中,迁移到颗粒物上的气态 As、Cd、Cr 和 Pb 的质量分别
占其元素总量的 26%、16%、12%和 11%;在 FGD 入口处,PM10 各粒径段上 As、Cd、
Cr 和 Pb 的质量随粒径的减小而增大,而 Mn 的质量分布则与颗粒物本身的质量分布
相对应。
(4) 对我国某安装有低温省煤器的 660MW 电厂锅炉进行了颗粒物采样,采样
仪器为 DGI 和 LPI 系统,采样点包括低温省煤器入口和 ESP 出口,采样目的在于研
究低温省煤器对 ESP 脱除颗粒物、次量元素和痕量元素的影响。通过对采样数据的分
析,得到如下结论:低温省煤器能够明显提升 ESP 对颗粒物的捕获效率,大幅减少
ESP 出口颗粒物的质量,其可将 ESP 对 PM1.0 的脱除效率由 97.81~98.62%提升至
99.27~99.49%;低温省煤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 ESP 对次量元素的脱除效果,但这
种效果的提升对于挥发性痕量元素不明显;低温省煤器不仅能够减少 ESP 出口 As、
Cd、Cr、Pb 和 Mn 的排放量,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 As、Cd、Cr 和 Pb 在 PM0.2~0.5
上的富集。

103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本文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在高温沉降炉中进行了富氧燃烧条件下煤粉的燃烧实验,研究了富氧燃烧
条件下高浓度 H2O 和 SO2 对燃煤颗粒物的生成以及颗粒物上痕量元素的分布特性的影
响,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深入分析,得到了 H2O 和 SO2 对颗粒物和痕量元素的具体影响
机理。
(2) 将煤粉燃烧实验、碱金属蒸气吸附实验与热力平衡计算相结合,研究了富
氧燃烧条件下高浓度 H2O 和 HCl 对高岭土减排颗粒物效果的影响,并详细阐释了相
关作用机理。
(3) 通过现场采样实验,首先研究了烟道延程颗粒物的分布以及痕量元素的迁
移特性,涉及的采样点包括 SCR 入口、ESP 入口和 FGD 入口,相比于前人的研究,
采样点更丰富,此外,还研究了低温省煤器对 ESP 脱除颗粒物以及痕量元素效率的影
响,并对具体的影响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

6.2 下一步工作建议

本文结合实验研究和现场测试研究了燃煤电厂新技术和新设备对颗粒物和痕量
元素排放、控制特性的影响,并详细阐释了相关机理。虽然本文的研究内容在前人的
研究基础上有了一定的创新和进步,但是还是有诸多的不足有待补充和完善。下面就
针对本文研究内容提出下一步的工作建议:
(1) 本文虽然详细阐释了富氧燃烧条件下颗粒物的生成特性以及其上痕量元
素的分布特性,但是考虑的影响因素比较有限,仅研究了高浓度 CO2、H2O 和 SO2 的
影响。在富氧燃烧条件下,烟气循环点的不同会导致燃烧气氛的不同。当循环点在
ESP 之前时,部分飞灰颗粒会被循环回炉膛,这些循环回炉膛的飞灰颗粒会对燃煤过
程中颗粒物的生成以及痕量元素的迁移和分布产生影响,而相关的影响过程和机理还
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2) 为了探究富氧燃烧条件下高岭土脱除颗粒物的相关机理,本文通过实验和
模拟计算对高岭土吸附碱金属元素 Na 的过程进行了详细地阐释。但是,就前人的研
究结果来看,高岭土可同时对多种碱金属和痕量元素进行吸附,且各个吸附过程之间

104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会产生促进或抑制的效果,而目前针对该问题的研究仅限于空气燃烧。因此,为了完
善富氧燃烧条件下高岭土对颗粒物的脱除机理,需要对富氧燃烧条件下高岭土同时吸
附多种元素的机理进行研究。
(3) 除了本文涉及的硅铝基吸附剂之外,钙基吸附剂也能够有效地控制颗粒物
的生成。目前,已有学者进行了富氧燃烧条件下钙基吸附剂吸附 SOx 的相关研究,但
这些研究仅讨论了高浓度 CO2 的影响,并未涉及富氧燃烧条件下高浓度 H2O 和 HCl
的影响。所以,针对该问题还需要具体和深入的研究,以阐释其影响过程和机理。
(4) 为了研究烟道沿程颗粒物和其上次量与痕量元素的变化特性,本文对电厂
锅炉 SCR 入口、ESP 入口和 FGD 入口进行了颗粒物采样。虽然本实验涉及的采样点
较为丰富,且包含了前人研究所没有的高温采样点(SCR 入口),但是要真正做到完整
描述颗粒物及其成分在烟道沿程的变化特性,上述采样点还不够丰富,还需要更高温
度的采样点以及 FGD 出口以后的采样点。
(5) 除了本文研究的低温省煤器,近年来还有许多新技术应用到电厂中,这些
新技术都可能会对电厂除尘设备的工作效率造成影响,这就需要对这些可能存在影响
的新技术进行表征。此外,本实验中的采样对象为 ESP,除了 ESP 还有布袋除尘器、
电袋耦合除尘器等。因此,对国内采用的各种电厂除尘设备进行全面的测试和表征,
有利于我国相关数据库的完善以及相关法律政策的制定。

105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致 谢
光阴荏苒,转眼间已是我在母校华中科技大学的第九个年头,在这九年的求学生
涯里,母校时刻教导我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尽管我可能不够优秀,但我相信我
所学到的一切将使我受益终生。还记得 2006 年我第一次来到母校的欣喜,那时的我
是如此的青涩,也是如此的踌躇满志。在大一的时候,我就给自己定下了保研的目标。
虽然整个本科阶段我的成绩不是那么出众,但令我欣慰的是经过四年的努力我终于达
到了自己的保研目标,顺利进入到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徐明厚老师课题组攻读博士
学位。
整个博士第一年我都在努力熟悉实验室的环境以及本课题组的研究课题,曾翻阅
过大量有关脱硫、脱硝、脱汞以及颗粒物方面的文献,但是依旧没能找到好的研究方
向和思路。就在我迷茫无措的时候,一次与吕当振师兄的长谈让我坚定了痕量元素这
一大的研究方向。此后,经过导师徐明厚老师与刘小伟老师的悉心指导与规划,最终
确定我的博士课题—燃煤细微颗粒物与痕量元素排放、控制特性的实验研究与现场测
试。在开展博士课题的初期,我也遇到不少难题,比如采样与测试过程的准确性难以
保证,导致了时间、精力与资金的浪费。但是,徐老师与刘老师并未严苛于我,而是
耐心地开导与帮助,这让我感激至深,并最终克服了种种困难。在取得了初期的研究
成果之后,我后续的实验与文章发表都较为顺利,并且还参加了大量的横向课题,让
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这些都与课题组各位老师与同学的帮助密不可分。
在此,诚挚感谢我的导师徐明厚教授,是您的言传身教让我明白如何做好科研,
您的和蔼可亲、善解与包容让我心无旁骛,能够全身心投入到科研中,同时也感谢您
为课题组的同学们创造了如此优越的实验条件,这是我们取得科研成果的基础。
同样深切的谢意也献给我的副导师刘小伟副教授,感谢您这五年来亦师亦友的陪
伴。您不仅在我完成博士课题的过程中给予了最直接的辅导与帮助,还悉心指导我完
成各项横向课题,让我在提升专业水平的同时还扩展了大量专业以外的知识。怀念与
您一起出差,一起解决工程难题的日子,因为在这些岁月里得到的将使我终身受益。
感谢姚洪教授,您对科研的严谨与创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您的一言一行潜
移默化地引导着我,让我走出科研误区。

106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感谢课题组的于敦喜教授、乔瑜副教授、龚勋副教授、刘文强博士、罗光前副教授、
李显副教授、吴辉博士以及刘欢博士,各位老师都对我的科研提出过宝贵的建议,虽然

这些建议抑或是肯定,抑或是批评,但都是我能够顺利走完博士生涯的基石。
感谢我生活和奋斗了五年的集体,这样一个团结的集体、战斗的集体在我人生中留
下了浓厚的一笔,也是我人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之一。感谢各位与我朝夕相处过的同学

们,包括已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吕当振博士、吴乐博士、周科博士、张丹博士、顾颖博

士、桂本博士、张扬博士、斯俊平博士、刘帅博士、江维硕士、曹会龙硕士、周涛硕士、
骆骏硕士、岳良硕士、何念硕士、曾涛硕士、谢淼硕士、杨真乐硕士、赵靓硕士、方欣
硕士、李园硕士、王静硕士、熊超硕士、刘伟硕士、万旦硕士、姚明志硕士、黄永福硕

士、汪建元硕士、袁蓓硕士、邢智炜硕士,李冬硕士、吴望晨硕士、何兰兰硕士、吴杰
俊硕士、魏盟盟硕士、尹静姝硕士、在外深造的陈娟博士、占中华博士、莫鑫博士,以

及仍在组内从事博士后工作的温昶博士、陈超博士、李玉华博士和在组内学习的博士生

与硕士生:马晶晶、张平安、胡晓炜、肖黎、阮正顺、王建培、Elbager M.A. Edreis、陈


振国、张彪、赵波、樊斌、张坚、殷黎、胡红云、张璧、张森、王文霞、吴建群、吕为

智、周俊波、方圆、刘洪涛、徐义书、周子健、曾宪鹏、徐凯、李泽华、孙健、于戈、
陈军、王鹏、司梦婷、左程、刘高军、余桥、陈微、邱勇、吴振宇、刘鹏、夏德智、陈
栋、彭阳、张强、朱贤青、孙伟、王小朋、邵海忠、黄经春、项辰、罗义豪、冷尔唯、
张珂、孙琪琪、李明奎、胡迎超、王文慧、李进、张宗、徐萍、徐章、陈敦奎、蔡颋、
陈鎏竹,正是我们一起组成这样一个科研的家,也祝福你们在经后的学习与工作中事事
顺心、宏图大展。
最后,对我的家人献上诚挚的感谢与衷心的祝福,感谢我的父亲王安静先生和母
亲冯中英女士,是你们给了我生命,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给了我不厌其烦的鼓励与
支持。在此祝你们身体康健,心想事成。
感谢各位审稿老师和评委对本论文的审阅。

107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参考文献
[1] 徐卫卫. 国内煤炭行业环境变化分析与思考. 我的钢铁研究中心,
http://mri.mysteel. com/ industry_article.html?id=9426.
[2]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 World Energy Outlook 2007: China and India
Insights. Paris: OECD Publishing, 2007.
[3]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统 计 局 . 2013 中 国 统 计 年 鉴 . 中 国 统 计 出 版 社 ,
http://data.stats. gov.cn/workspace/index?m=hgnd.
[4] 《天津经济》课题组. 根治雾霾刻不容缓. 天津经济, 2013, (3): 39-46.
[5] 王旭光. 雾霾治理与经济发展探究. 经济视角, 2013, (8): 24-25.
[6] NASA. Satellites Map Fine Aerosol Pollution Over China.
http://www.earthobservatory. nasa.gov/IOTD/view.php?id=77495, 2012.
[7] 陈玉平. 不同环境空气中颗粒物水平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探讨[博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 2013.
[8] 董雪玲. 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资源·产业, 2004, 6 (5):
52-55.
[9] 陈分定. PMF、CMB、FA 等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模型对比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长
春:吉林大学, 2011.
[10] 李长晶. 长春市新老城区可吸入颗粒物源解析对比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长春:
长春理工大学, 2013.
[11] 刘洪雯. 环境中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方法对比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长春: 吉林
大学, 2009.
[12] 王文帅. 哈尔滨市采暖期大气颗粒物组分源解析[硕士学位论文], 哈尔滨: 哈
尔滨工业大学, 2009.
[13] Liu, X. W., Xu, M. H., Yao, H., et 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osition of particulate
matter from coal-fired power plants. Science in China(Series E:Technological
Sciences), 2009, 52 (6): 1521-1526.
[14] Xu, M.,Yan, R.,Zheng, C., et al. Status of trace element emission in a coal
combustion process: a review. 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04, 85 (2–3):

108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215-237.
[15] Clarke, L. B.,Sloss, L. L. Trace elements-emissions from coal combustion and
gasification. London: IEA Coal Research, 1992.
[16] Ratafia-Brown, J. A. Overview of trace element partitioning in flames and furnaces
of utility coal-fired boilers. 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 1994, 39 (1–3): 139-157.
[17] Bhattacharjee, U., Kandpal, T. C. Potential of fly ash utilisation in India. Energy,
2002, 27 (2): 151-166.
[18] 张文雅, 张迎梅. 砷对人体健康的毒性研究进展. 昆明: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2013: 6255-6260.
[19] 王青, 王娜. 铬对人体与环境的影响及防治.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11, 28 (5):
64-66.
[20] 李凤娟, 刘文荣. 有关铅对人体的损害(综述). 职业与健康, 1998, 14 (2): 7-8.
[21] Xu, M.,Yu, D.,Yao, H., et al. Coal combustion-generated aerosols: Formation and
properties. Proceedings of the Combustion Institute, 2011, 33 (1): 1681-1697.
[22] Kang, S. G. Fundamental studies of mineral matter transformation during pulverized
coal combustion: residual ash formation[Ph.D thesi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91.
[23] Lind, T. Ash formation in circulating fluidised bed combustion of coal and solid
biomass [Ph.D thesis]. Espoo: Technical Research Centre of Finland, 1999.
[24] Helble, J.,Sarofim, A. Influence of char fragmentation on ash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s. Combustion and Flame, 1989, 76 (2): 183-196.
[25] Baxter, L. L. Char fragmentation and fly ash formation during pulverized-coal
combustion. Combustion and Flame, 1992, 90 (2): 174-184.
[26] Chirone, R., Massimilla, L., Salatino, P. Comminution of carbons in fluidized bed
combustion. Progress in energy and combustion science, 1991, 17 (4): 297-326.
[27] Marban, G., Pis, J. J., Fuertes, A. B. Simulation of secondary fragmentation during
fluidized bed combustion of char particles. Powder technology, 1996, 89 (1): 71-78.
[28] Sasongko, D., Stubington, J. F. Significant factors affecting devolatilization of
fragmenting, non-swelling coals in fluidized bed combustion.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1996, 51 (16): 3909-3918.

109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29] Raask, E. Mineral impurities in coal combustion: behavior, problems, and remedial
measures. London: Taylor & Francis, 1985.
[30] Yan, L., Gupta, R.,Wall, T. Fragmentation behavior of pyrite and calcite during
high-temperature processing and mathematical simulation. Energy & fuels, 2001, 15
(2): 389-394.
[31] Linak, W. P., Wendt, J. O. Toxic metal emissions from incineration: mechanisms and
control. Progress in Energy and Combustion Science, 1993, 19 (2): 145-185.
[32] Damle, A., Ensor, D., Ranade, M. Coal combustion aerosol formation mechanisms:
a review. Aeros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81, 1 (1): 119-133.
[33] Quann, R., Sarofim, A. Vaporization of refractory oxides during pulverized coal
combustion. In Symposium (International) on Combustion, 1982: 1429-1440.
[34] Helble, J. J., Sarofim, A. F. Factors determining the primary particle size of
flame-generated inorganic aerosols.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1989,
128 (2): 348-362.
[35] Davison, R. L., Natusch, D. F., Wallace, J. R., et al. Trace elements in fly ash.
Dependence of concentration on particle size.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1974, 8 (13): 1107-1113.
[36] Seames, W. S., Wendt, J. O. L. Partitioning of arsenic, selenium, and cadmium
during the combustion of Pittsburgh and Illinois #6 coals in a self-sustained
combustor. 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00, 63 (2–3): 179-196.
[37] Zajusz-Zubek, E., Konieczyński, J. Dynamics of trace elements release in a coal
pyrolysis process. Fuel, 2003, 82 (10): 1281-1290.
[38] Linak, W. P., Wendt, J. O. Trace metal transformation mechanisms during coal
combustion. 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 1994, 39 (1): 173-198.
[39] Yousif, S., Lockwood, F., Abbas, T. Modeling of toxic metal emissions from solid
fuel combustors. In Symposium (International) on Combustion, 1998: 1647-1654.
[40] Swanson, S. M., Engle, M. A., Ruppert, L. F., et al. Partitioning of selected trace
elements in coal combustion products from two coal-burning power pla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 2013, 113: 116-126.
[41] Germani, M. S., Zoller, W. H. Vapor-phase concentrations of arsenic, selenium,
bromine, iodine, and mercury in the stack of a coal-fired power plant.
110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1988, 22 (9): 1079-1085.


[42] Yao, Q., Li, S. Q., Xu, H. W., et al. Studies on formation and control of combustion
particulate matter in China: A review. Energy, 2009, 34 (9): 1296-1309.
[43] Liu, X., Xu, M., Yao, H., et al. Effect of combustion parameters on the emission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particulate matter during coal combustion. Energy & fuels,
2007, 21 (1): 157-162.
[44] Ninomiya, Y., Zhang, L., Sato, A., et al. Influence of coal particle size on particulate
matter emission and its chemical species produced during coal combustion. 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04, 85 (8): 1065-1088.
[45] Ninomiya, Y., Wang, Q., Xu, S., et al. Effect of additives on the reduction of PM2.5
emissions during pulverized coal combustion. Energy & Fuels, 2009, 23 (7):
3412-3417.
[46] Wang, X., Huang, Y., Zhong, Z., et al. Control of inhalable particulate lead emission
from incinerator using kaolin in two addition modes. 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14, 119: 228-235.
[47] Zhou, K., Xu, M., Yu, D., et al. Formation and control of fine potassium-enriched
particulates during coal combustion. Energy & Fuels, 2010, 24 (12): 6266-6274.
[48] Wang, Q., Yao, H., Yu, D., et al. Emission behavior of particulate matter during
co-combustion of coal and biomass in a drop tube furnace. Energy & fuels, 2007, 21
(2): 513-516.
[49] Wang, Q., Zhang, L., Sato, A., et al. Effects of coal blending on the reduction of
PM10 during high-temperature combustion 1. Mineral transformations. Fuel, 2008,
87 (13): 2997-3005.
[50] Wolski, N., Maier, J., Hein, K. Fine particle formation from co-combustion of
sewage sludge and bituminous coal. 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04, 85 (6):
673-686.
[51] Zhou, K., Xu, M., Yu, D., et al. The effects of coal blending on the formation and
properties of particulate matter during combustio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0,
55 (30): 3448-3455.
[52] Gale, T. K., Wendt, J. O. High-temperature interactions between multiple-metals and
kaolinite. Combustion and flame, 2002, 131 (3): 299-307.
111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53] Gale, T. K., Wendt, J. O. Mechanisms and models describing sodium and lead
scavenging by a kaolinite aerosol at high temperatures. Aeroso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3, 37 (11): 865-876.
[54] Kosminski, A., Ross, D., Agnew, J. B. Reactions between sodium and kaolin during
gasification of a low-rank coal. 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06, 87 (12):
1051-1062.
[55] Lee, S. H. D., Johnson, I. Removal of gaseous alkali metal compounds from hot flue
gas by particulate sorbents. Journal of Engineering for Gas Turbines and Power,
1980, 102 (2): 397-402.
[56] Punjak, W., Shadman, F. Aluminosilicate sorbents for control of alkali vapors during
coal combustion and gasification. Energy & fuels, 1988, 2 (5): 702-708.
[57] Punjak, W., Uberoi, M., Shadman, F. High-temperature adsorption of alkali vapors
on solid sorbents. AIChE Journal, 1989, 35 (7): 1186-1194.
[58] Schürmann, H., Unterberger, S., Hein, K., et al. The influence of fuel additives on
the behaviour of gaseous alkali-metal compounds during pulverised coal
combustion. Faraday discussions, 2002, 119: 433-444.
[59] Shadman, F., Punjak, W. Thermochemistry of alkali interactions with refractory
adsorbents. Thermochimica acta, 1988, 131: 141-152.
[60] Takuwa, T., Naruse, I. Detailed kinetic and control of alkali metal compounds
during coal combustion. 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07, 88 (11): 1029-1034.
[61] Takuwa, T., Naruse, I. Emission control of sodium compounds and their formation
mechanisms during coal combustion. Proceedings of the Combustion Institute, 2007,
31 (2): 2863-2870.
[62] Uberoi, M., Punjak, W., Shadman, F. The kinetics and mechanism of alkali removal
from flue gases by solid sorbents. Progress in Energy and Combustion Science,
1990, 16 (4): 205-211.
[63] Gullett, B. K., Raghunathan, K. Reduction of coal-based metal emissions by furnace
sorbent injection. Energy & Fuels, 1994, 8 (5): 1068-1076.
[64] Alvarez, E., González, J. F. High pressure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of the direct
sulfation of Spanish calcium-based sorbents. Fuel, 1999, 78 (3): 341-348.
[65] Ibarra, J., Palacios, J., de Andrés, A. M. Analysis of coal and char ashes and their
112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ability for sulphur retention. Fuel, 1989, 68 (7): 861-867.


[66] Liu, H., Katagiri, S., Kaneko, U., et al. Sulfation behavior of limestone under high
CO2 concentration in O2/CO2 coal combustion. Fuel, 2000, 79 (8): 945-953.
[67] Liu, Y., Che, D., Xu, T. Catalytic reduction of SO2 during combustion of typical
Chinese coals. 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02, 79 (2): 157-169.
[68] Liu, Y., Che, D., Xu, T. Effects of NaCl on the capture of SO2 by CaCO3 during coal
combustion. Fuel, 2006, 85 (4): 524-531.
[69] Ninomiya, Y., Wang, Q., Xu, S., et al. Evaluation of a Mg-based additive for
particulate matter (PM) 2.5 reduction during pulverized coal combustion. Energy &
Fuels, 2009, 24 (1): 199-204.
[70] Wei, Y., Wang, Q., Zhang, L., et al. Effect of magnesium additives on PM2.5
reduction during pulverized coal combustion. 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13,
105: 188-194.
[71] Babcock&Wilcox Company. Full-Scale Testing of Enhanced Mercury Control
Technologies for Wet FGD Systems. US: Department of Energy, 2003.
[72] Galbreath, K. C., Zygarlicke, C. J. Mercury transformations in coal combustion flue
gas. 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00, 65–66: 289-310.
[73] Nolan, P. S., Redinger, K. E., Amrhein, G. T., et al. Mercury emissions control in
wet FGD systems. I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ir Quality:
Mercury, Trace Elements, and Particulate Matter, 2002: 9-12.
[74] Richardson, C., Machalek, T., Miller, S., et al. Effect of NOx control processes on
mercury speciation in utility flue gas. Journal of the Air & Waste Management
Association, 2002, 52 (8): 941-947.
[75] Senior, C., Linjewile, T. Oxidation of mercury across SCR catalysts in coal-fired
power plants. DOE/NETL Mercury Control Technology R&D Program Review,
Pittsburgh, PA, 2004.
[76] Withum, J., Tseng, S., Locke, J. Evaluation of mercury emissions from coal-fired
facilities with SCR and FGD systems. Appalachian: Consol Enegy Inc., 2006.
[77] Cao, Y., Wang, Q., Chen, C. w., et al. Investigation of mercury transformation by
HBr addition in a slipstream facility with real flue gas atmospheres of bituminous
coal and powder river basin coal. Energy & Fuels, 2007, 21 (5): 2719-2730.
113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78] Chung, S. T., Kim, K. I., Yun, Y. R. Adsorption of elemental mercury vapor by
impregnated activated carbon from a commercial respirator cartridge. Powder
Technology, 2009, 192 (1): 47-53.
[79] Hsi, H. C., Rood, M. J., Rostam-Abadi, M., et al. Effects of sulfur impregnation
temperature on the properties and mercury adsorption capacities of activated carbon
fibers (ACFs).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1, 35 (13): 2785-2791.
[80] Carey, T. R., Richardson, C. F., Chang, R., et al. Assessing sorbent injection mercury
control effectiveness in flue gas streams. Environmental progress, 2000, 19 (3):
167-174.
[81] Ghorishi, S. B., Sedman, C. B. Low concentration mercury sorption mechanisms
and control by calcium-based sorbents: application in coal-fired processes. Journal
of the Air & Waste Management Association, 1998, 48 (12): 1191-1198.
[82] Vejahati, F., Xu, Z., Gupta, R. Trace elements in coal: Associations with coal and
minerals and their behavior during coal utilization–A review. Fuel, 2010, 89 (4):
904-911.
[83] Biswas, P., Owens, T. M., Wu, C. Y. Control of toxic metal emissions from
combustors using vapor phase sorbent materials. Journal of Aerosol Science, 1995,
26: S217-S218.
[84] Biswas, P., Zachariah, M. R. In situ immobilization of lead species in combustion
environments by injection of gas phase silica sorbent precursors.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1997, 31 (9): 2455-2463.
[85] Uberoi, M., Shadman, F. Sorbents for removal of lead compounds from hot flue
gases. AIChE Journal, 1990, 36 (2): 307-309.
[86] Wendt, J. O., Lee, S. J. High-temperature sorbents for Hg, Cd, Pb, and other trace
metals: Mechanisms and applications. Fuel, 2010, 89 (4): 894-903.
[87] 张小锋, 姚强, 宋蔷, 等. 燃烧中吸附剂捕集铅的实验研究.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8, 28 (2): 61-65.
[88] Ghosh-Dastidar, A., Mahuli, S., Agnihotri, R., et al. Selenium capture using sorbent
powders: mechanism of sorption by hydrated lime.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1996, 30 (2): 447-452.

114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89] Jadhav, R. A., Fan, L. S. Capture of gas-phase arsenic oxide by lime: kinetic and
mechanistic studies.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1, 35 (4): 794-799.
[90] Li, Y., Tong, H., Zhuo, Y., et al.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SO2 and trace SeO2 from
flue gas: Effect of product layer on mass transfer.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6, 40 (13): 4306-4311.
[91] Li, Y., Tong, H., Zhuo, Y., et al.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SO2 and trace SeO2 from
flue gas: effect of SO2 on selenium capture and kinetics study.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6, 40 (24): 7919-7924.
[92] Mahuli, S., Agnihotri, R., Chauk, S., et al. Mechanism of arsenic sorption by
hydrated lime.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1997, 31 (11): 3226-3231.
[93] Sterling, R., Helble, J. Reaction of arsenic vapor species with fly ash compounds:
kinetics and speciation of the reaction with calcium silicates. Chemosphere, 2003,
51 (10): 1111-1119.
[94] Zhao, Y., Lin, W. C. Multi-functional sorbents for the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sulfur and lead compounds from hot flue gases.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03, 103 (1): 43-63.
[95] Buhre, B., Elliott, L., Sheng, C., et al. Oxy-fuel combustion technology for
coal-fired power generation. Progress in energy and combustion science, 2005, 31
(4): 283-307.
[96] Kanniche, M., Gros-Bonnivard, R., Jaud, P., et al. Pre-combustion, post-combustion
and oxy-combustion in thermal power plant for CO2 capture.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2010, 30 (1): 53-62.
[97] Toftegaard, M. B., Brix, J., Jensen, P. A., et al. Oxy-fuel combustion of solid fuels.
Progress in Energy and Combustion Science, 2010, 36 (5): 581-625.
[98] Wall, T., Liu, Y., Spero, C., et al. An overview on oxyfuel coal combustion—State of
the art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hem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sign, 2009, 87 (8): 1003-1016.
[99] Croiset, E., Thambimuthu, K., Palmer, A. Coal combustion in O2/CO2 mixtures
compared with air.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00, 78 (2):
402-407.
[100] Nozaki, T., Takano, S., Kiga, T., et al. Analysis of the flame formed during oxidation
115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of pulverized coal by an O2 CO2 mixture. Energy, 1997, 22 (2): 199-205.


[101] Anheden, M., Yan, J., De Smedt, G. Denitrogenation (or oxyfuel concepts). Oil &
g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5, 60 (3): 485-495.
[102] Wall, T. F. Combustion processes for carbon capture. Proceedings of the
Combustion Institute, 2007, 31 (1): 31-47.
[103] Shaddix, C. R., Molina, A. Particle imaging of ignition and devolatilization of
pulverized coal during oxy-fuel combustion. Proceedings of the Combustion
Institute, 2009, 32 (2): 2091-2098.
[104] Bejarano, P. A., Levendis, Y. A. Single-coal-particle combustion in O2/N2 and
O2/CO2 environments. Combustion and Flame, 2008, 153 (1): 270-287.
[105] Shaddix, C. R., Molina, A. Effect of O2 and high CO2 concentrations on PC char
burning rates during oxy-fuel combustion. Livermore: 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
2008.
[106] Abraham, B., Asbury, J., Lynch, E., et al. Coal-oxygen process provides CO2 for
enhanced recovery. Oil & Gas Journal, 1982, 80 (11): 68-70, 75.
[107] Horn, F. L., Steinberg, M. Control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from a power plant
(and use in enhanced oil recovery). Fuel, 1982, 61 (5): 415-422.
[108] Kazanc, F., Levendis, Y. A. Physical properties of particulate matter emitted from
combustion of coals of various ranks in O2/N2 and O2/CO2 environments. Energy &
Fuels, 2012, 26 (12): 7127-7139.
[109] Sheng, C., Li, Y., Liu, X., et al. Ash particle formation during O2/CO2 combustion of
pulverized coals. 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07, 88 (11): 1021-1028.
[110] Suriyawong, A., Gamble, M., Lee, M. H., et al. Submicrometer particle formation
and mercury speciation under O2-CO2 coal combustion. Energy & fuels, 2006, 20
(6): 2357-2363.
[111] Wang, X., Michael Daukoru, S., Torkamani, S., et al. Role of exhaust gas recycle on
submicrometer particle formation during oxy-coal combustion. Proceedings of the
Combustion Institute, 2013, 34 (2): 3479-3487.
[112] Qu, C., Zhao, C., Zhou, W., et al. Emission properties of PM2.5 derived from CFB
under O2/CO2 atmosphere. Proceedings of the Combustion Institute, 2011, 33 (2):
2829-2835.
116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113] Sheng, C., Lu, Y., Gao, X., et al. Fine ash formation during pulverized coal
combustion A comparison of O2/CO2 combustion versus air combustion. Energy &
fuels, 2007, 21 (2): 435-440.
[114] Zhang, L., Binner, E., Chen, L.,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combustion
of bituminous coal in air and O2/CO2 mixtures: 1. Particle Imaging of the
combustion of coal and char. Energy & Fuels, 2010, 24 (9): 4803-4811.
[115] Kazanc, F., Levendis, Y. A., Maffei, T.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submicrometer
particulate matter (PM1) emitted from combustion of coals of various ranks in O2/N2
and O2/CO2 environments. Energy & Fuels, 2013, 27 (8): 4984-4998.
[116] Sheng, C., Li, Y. Experimental study of ash formation during pulverized coal
combustion in O2/CO2 mixtures. Fuel, 2008, 87 (7): 1297-1305.
[117] Zhang, L., Jiao, F., Binner, E.,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combustion of
bituminous coal in air and O2/CO2 mixtures: 2. Varia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behaviour of mineral matter with bulk gas composition. Fuel, 2011, 90 (4):
1361-1369.
[118] Kakaras, E., Koumanakos, A., Doukelis, A., et al. Oxyfuel boiler design in a
lignite-fired power plant. Fuel, 2007, 86 (14): 2144-2150.
[119] Croiset, E., Thambimuthu, K. V. NOx and SO2 emissions from O2/CO2 recycle coal
combustion. Fuel, 2001, 80 (14): 2117-2121.
[120] Weller, A., Rising, B., Boiarski, A., et al.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firing
pulverized coal in a CO2/O2 atmosphere. USA: Battelle Columbus Labs., 1985.
[121] Jiao, F., Chen, J., Zhang, L., et al. Ash partitioning during the oxy–fuel combustion
of lignite and its dependence on the recirculation of flue gas impurities (H 2O, HCl
and SO2). Fuel, 2011, 90 (6): 2207-2216.
[122] Chen, J., Yao, H., Zhang, P. A., et al. Control of PM1 by kaolin or limestone during
O2/CO2 pulverized coal combustion. Proceedings of the Combustion Institute, 2011,
33 (2): 2837-2843.
[123] Qu, C., Xu, B., Wu, J., et al. Effect of CaO additive on formation of PM2.5 under
O2/CO2 atmosphere during coal combustion. In Mechanic Automation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MACE), 2011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2011: 2112-2115.
[124] Qu, C. R., Zhao, C. S., Duan, L. B., et al. Effect of kaolinite additive on formation
117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of PM2.5 under O2/CO2 atmosphere during coal combustion. Journal of Fuel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2010, 38 (4): 398-402.
[125] Si, J., Liu, X., Xu, M., et al. Effect of kaolin additive on PM2.5 reduction during
pulverized coal combustion: Importance of sodium and its occurrence in coal.
Applied Energy, 2014, 114: 434-444.
[126] Farzan, H., McDonald, D., Varagani, R., et al. Evaluation of oxy-coal combustion at
a 30 MWth pilot. Cottbus: 1st Oxy-Coal Combustion Conference, 2009.
[127] Kikkawa, H., Imada, N., Saito, T. Advanced AQCS for oxy-fuel combustion system;
controlling mercury & SO3. In Special Workshop on Oxyfuel Combustion:
Addressing SO2/SO3/Hg/Corrosion Issues in Oxyfuel Combustion Boiler and Flue
Gas Processing Unit, 2011.
[128] Mitsui, Y., Imada, N., Kikkawa, H., et al. Study of Hg and SO3 behavior in flue gas
of oxy-fuel combustion syste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eenhouse Gas Control,
2011, 5: S143-S150.
[129] Contreras, M., García-Frutos, F., Bahillo, A. Oxy-fuel combustion effects on trace
metals behaviour by equilibrium calculations. Fuel, 2013, 108: 474-483.
[130] Font, O., Córdoba, P., Leiva, C., et al. Fate and abatement of mercury and other
trace elements in a coal fluidised bed oxy combustion pilot plant. Fuel, 2012, 95:
272-281.
[131] Jiao, F., Wijaya, N., Zhang, L., et al. Synchrotron-based XANES speciation of
chromium in the oxy-fuel fly ash collected from lab-scale drop-tube furnace.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1, 45 (15): 6640-6646.
[132] Goodarzi, F. The rates of emissions of fine particles from some Canadian coal-fired
power plants. Fuel, 2006, 85 (4): 425-433.
[133] Qi, L., Yuan, Y. Influence of SO3 in flue gas on electrostatic precipitability of
high-alumina coal fly ash from a power plant in China. Powder Technology, 2013,
245: 163-167.
[134] Wang, H. L., Hao, Z. P., Zhuang, Y. H.,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inorganic
components of size-segregated particles in the flue gas of a coal-fired power plant.
Energy & Fuels, 2008, 22 (3): 1636-1640.
[135] Yi, H., Hao, J., Duan, L., et al. Fine particle and trace element emissions from an
118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anthracite coal-fired power plant equipped with a bag-house in China. Fuel, 2008,
87 (10): 2050-2057.
[136] Zhang, C., Yao, Q., Sun, J.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ulate matter from emissions of
four typical coal-fired power plants in China. 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05, 86
(7): 757-768.
[137] 王超, 刘小伟, 徐义书, 等. 660MW 燃煤锅炉细微颗粒物中次量与痕量元素的
分布特性. 化工学报, 2013, 64 (8): 2975-2981.
[138] Goodarzi, F. Morphology and chemistry of fine particles emitted from a Canadian
coal-fired power plant. Fuel, 2006, 85 (3): 273-280.
[139] Barranco, R., Gong, M., Thompson, A., et al. The impact of fly ash resistivity and
carbon content on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performance. Fuel, 2007, 86 (16):
2521-2527.
[140] Liu, X., Xu, M., Yao, H., et 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osition of particulate matter
from coal-fired power plants.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 Technological Sciences,
2009, 52 (6): 1521-1526.
[141] Qi, L., Yuan, Y.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behavior in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s of
high-alumina coal fly ash from the Jungar power plant, Inner Mongolia, China.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11, 192 (1): 222-2255.
[142] Tsai, R., Mills, A. F. A model of particle re-entrainment in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s.
Journal of Aerosol Science, 1995, 26 (2): 227-239.
[143] Yi, H., Guo, X., Hao, J.,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inhalable particulate matter
concentration and size distribution from power plants in China. Journal of the Air &
Waste Management Association, 2006, 56 (9): 1243-1251.
[144] Ylätalo, S. I., Hautanen, J.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penetration function for
pulverized coal combustion. Aeros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8, 29 (1): 17-30.
[145] Guo, X., Zheng, C., Xu, M. Characterization of mercury emissions from a coal-fired
power plant. Energy & fuels, 2007, 21 (2): 898-902.
[146] Lee, S. J., Seo, Y. C., Jang, H. N., et al. Speciation and mass distribution of mercury
in a bituminous coal-fired power plant.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06, 40 (12):
2215-2224.

119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147] Sakulpitakphon, T., Hower, J. C., Trimble, A. S., et al. Arsenic and mercury
partitioning in fly ash at a Kentucky power plant. Energy & fuels, 2003, 17 (4):
1028-1033.
[148] Yokoyama, T., Asakura, K., Matsuda, H., et al. Mercury emissions from a coal-fired
power plant in Japan.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00, 259 (1): 97-103.
[149] Meij, R. The fate of mercury in coal-fired power plants and the influence of wet
flue-gas desulphurization. Water Air & Soil Pollution, 1991, 56 (1): 21-33.
[150] Meij, R., Vredenbregt, L. H., Winkel, H. t. The fate and behavior of mercury in
coal-fired power plants. Journal of the Air & Waste Management Association, 2002,
52 (8): 912-917.
[151] Senior, C. L., Sarofim, A. F., Zeng, T., et al. Gas-phase transformations of mercury
in coal-fired power plants. 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00, 63 (2): 197-213.
[152] Nelson, S., Landreth, R., Zhou, Q., et al. Accumulated power-plant
mercury-removal experience with brominated PAC injection. In Joint EPRI DOE
EPA Combined Utility Air Pollution Control Symposium, The Mega Symposium,
Washington, DC: 2004.
[153] Bhangare, R. C., Ajmal, P. Y., Sahu, S. K., et al. Distribution of trace elements in
coal and combustion residues from five thermal power plants in Ind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 2011, 86 (4): 349-356.
[154] Córdoba, P., Ochoa-Gonzalez, R., Font, O., et al. Partitioning of trace inorganic
elements in a coal-fired power plant equipped with a wet flue gas desulphurisation
system. Fuel, 2012, 92 (1): 145-157.
[155] Klika, Z., Bartoňová, L., Spears, D. A. Effect of boiler output on trace element
partitioning during coal combustion in two fluidised-bed power stations. Fuel, 2001,
80 (7): 907-917.
[156] Meij, R. Trace element behavior in coal-fired power plants. 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 1994, 39 (1): 199-217.
[157] Querol, X., Fernández-Turiel, J., Lopez-Soler, A. Trace elements in coal and their
behaviour during combustion in a large power station. Fuel, 1995, 74 (3): 331-343.
[158] 陆晓华, 曾汉才, 欧阳中华, 等. 燃煤电厂排放细微灰粒中痕量元素的分布与

120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富集规律. 环境化学, 1995, (6): 489-493.


[159] 岳勇, 陈雷, 姚强, 等. 燃煤锅炉颗粒物粒径分布和痕量元素富集特性实验研
究.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5, 25 (18): 74-79.
[160] Rahim, M. U., Gao, X., Wu, H. A method for the quantification of chlorine in
low-rank solid fuels. Energy & Fuels, 2013, 27 (11): 6992-6999.
[161] Hecht, E. S., Shaddix, C. R., Geier, M., et al. Effect of CO2 and steam gasification
reactions on the oxy-combustion of pulverized coal char. Combustion and Flame,
2012, 159 (11): 3437-3447.
[162] Seames, W. S. An initial study of the fine fragmentation fly ash particle mode
generated during pulverized coal combustion. 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03, 81
(2): 109-125.
[163] Khatami, R., Stivers, C., Joshi, K., et al. Combustion behavior of single particles
from three different coal ranks and from sugar cane bagasse in O2/N2 and O2/CO2
atmospheres. Combustion and flame, 2012, 159 (3): 1253-1271.
[164] Neville, M., Sarofim, A. F. The stratified composition of inorganic submicron
particles produced during coal combustion. Symposium (International) on
Combustion, 1982, 19 (1): 1441-1449.
[165] Schürmann, H., Monkhouse, P., Unterberger, S., et al. In situ parametric study of
alkali release in pulverized coal combustion: Effects of operating conditions and gas
composition. Proceedings of the combustion Institute, 2007, 31 (2): 1913-1920.
[166] Glarborg, P., Marshall, P. Mechanism and modeling of the formation of gaseous
alkali sulfates. Combustion and Flame, 2005, 141 (1): 22-39.
[167] Jiao, F., Zhang, L., Yamada, N., et al. Effect of HCl, SO2 and H2O on the
condensation of heavy metal vapors in flue gas cooling section. 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13, 105: 181-187.
[168] Liu, G. S., Niksa, S. Coal conversion submodels for design applications at elevated
pressures. Part II. Char gasification. Progress in Energy and Combustion Science,
2004, 30 (6): 679-717.
[169] Rodriguez-Reinoso, F., Molina-Sabio, M., Gonzalez, M. The use of steam and CO2
as activating agents in the preparation of activated carbons. Carbon, 1995, 33 (1):

121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15-23.
[170] Tomków, K., Siemieniewska, T., Czechowski, F., et al. Formation of porous
structures in activated brown-coal chars using O2, CO2 and H2O as activating agents.
Fuel, 1977, 56 (2): 121-124.
[171] Kulmala, M., Laaksonen, A. Binary nucleation of water–sulfuric acid system:
Comparison of classical theories with different H2SO4 saturation vapor pressures.
Th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1990, 93 (1): 696-701.
[172] Sundaresan, S., Amundson, N. R. Diffusion and reaction in a stagnant boundary
layer about a carbon particle. 6. Effect of water vapor on the pseudo-steady-state
structure.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Fundamentals, 1980, 19 (4): 351-357.
[173] McElroy, M., Carr, R., Ensor, D., et al. Size distribution of fine particles from coal
combustion. Science, 1982, 215 (4528): 13-19.
[174] Chen, J. C., Wey, M. Y., Lin, Y.-C. The adsorption of heavy metals by different
sorbents under various incineration conditions. Chemosphere, 1998, 37 (13):
2617-2625.
[175] Yao, H., Mkilaha, I. S., Naruse, I. Screening of sorbents and capture of lead and
cadmium compounds during sewage sludge combustion. Fuel, 2004, 83 (7):
1001-1007.
[176] Linak, W. P., Srivastava, R. K., Wendt, J. O. Sorbent capture of nickel, lead, and
cadmium in a laboratory swirl flame incinerator. Combustion and flame, 1995, 100
(1): 241-250.
[177] Tran, K. Q., Iisa, K., Steenari, B. M., et al. A kinetic study of gaseous alkali capture
by kaolin in the fixed bed reactor equipped with an alkali detector. Fuel, 2005, 84
(2): 169-175.
[178] Mwabe, P. O., Wendt, J. O. Mechanisms governing trace sodium capture by
kaolinite in a downflow combustor. In Symposium (International) on Combustion,
1996: 2447-2453.
[179] Davis, S. B., Gale, T. K., Wendt, J. O. Competition for sodium and toxic metals
capture on sorbents. Aeroso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0, 32 (2): 142-151.
[180] Gilliland, E. Diffusion coefficients in gaseous systems.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1934, 26 (6): 681-685.
122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181] 曾真, 王为国. 先进燃煤发电技术的综合比较. 江西能源, 2008, (3): 1-4.


[182] Sui, J., Xu, M., Qiu, J., et al. Phys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inhalable particulate matter in coal combustion process. Journal of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neering (China), 2006, 57 (7): 1664.
[183] Gao, X. P., Xu, M. H., Yao, H.,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s of PM10 from a coal-fired boiler. Proceedings of the
CSEE, 2007, 27 (17): 11-17.
[184] Ahmaruzzaman, M. A review on the utilization of fly ash. Progress in Energy and
Combustion Science, 2010, 36 (3): 327-363.
[185] Liu, X., Xu, M., Yu, D., et al. Influence of mineral transformation on emission of
particulate matters during coal combustion. Frontiers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in China, 2007, 1 (2): 213-217.
[186] Raask, E. The behaviour of potassium silicates in pulverized coal firing. Mitt. VGB,
1968, 48: 342-352.
[187] Jiao, F., Cheng, Y., Zhang, L., et al. Effects of HCl, SO2 and H2O in flue gas on the
condensation behavior of Pb and Cd vapors in the cooling section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Combustion Institute, 2011, 33 (2):
2787-2793.
[188] Song, W., Jiao, F., Yamada, N., et al. Condensation behavior of heavy metals during
oxy-fuel combustion: deposition, species distribution, and their particle
characteristics. Energy & Fuels, 2013, 27 (10): 5640-5652.
[189] Dıaz-Somoano, M., Martınez-Tarazona, M. Trace element evaporation during coal
gasification based on a thermodynamic equilibrium calculation approach. Fuel, 2003,
82 (2): 137-145.
[190] Guo, R., Yang, J., Liu, Z. Behavior of trace elements during pyrolysis of coal in a
simulated drop-tube reactor. Fuel, 2004, 83 (6): 639-643.
[191] Kauppinen, E. I., Pakkanen, T. A. Coal combustion aerosols: a field study.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1990, 24 (12): 1811-1818.
[192] 蒋旭光, 徐旭, 严建华, 等. 我国煤中氯含量分布特性的试验研究. 煤炭转化,
2001, (02): 58-61.

123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193] Seames, W. S., Wendt, J. O. L. The partitioning of arsenic during pulverized coal
combustion. Proceedings of the Combustion Institute, 2000, 28 (2): 2305-2312.
[194] Lu, P., Wu, J., Pan, W. P. Particulate matter emissions from a coal-fired power plant.
In Bioinformatics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 (iCBBE), 2010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2010: 1-4.
[195] Mohr, M., Ylätalo, S., Klippel, N., et al. Submicron fly ash penetration through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s at two coal power plants. Aeros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6, 24 (3): 191-204.
[196] Wilhelm, B. Dust Extraction Technology. Technicopy Ltd., Glos, England, 1973.
[197] Bryers, R. W. Fireside slagging, fouling, and high-temperature corrosion of
heat-transfer surface due to impurities in steam-raising fuels. Progress in energy and
combustion science, 1996, 22 (1): 29-120.
[198] Quick, W. J.,Irons, R. M. A. Trace element partitioning during the firing of washed
and untreated power station coals. Fuel, 2002, 81 (5): 665-672.
[199] Selçuk, N.,Gogebakan, Y.,Gogebakan, Z. Partitioning behavior of trace elements
during pilot-scale fluidized bed combustion of high ash content lignite.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06, 137 (3): 1698-1703.

124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附录 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期刊论文
[1] Chao Wang, Xiaowei Liu, Dong Li, Wangchen Wu, Yishu Xu, Junping Si, Bo Zhao,
Minghou Xu. Effect of H2O and SO2 on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race
elements in particulate matter at high temperature under oxy-fuel combus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eenhouse Gas Control, 2014 (23): 51-60. (SCI&EI)
[2] Chao Wang, Xiaowei Liu, Dong Li, Junping Si, Bo Zhao, Minghou Xu.
Measurement of particulate matter and trace elements from a coal-fired power plant
with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s equipped the low temperature economizer.
Proceedings of the Combustion Institute, 2015(35): 2793-2800. (SCI&EI)
[3] Le Wu, Yu Qiao, Ben Gui, Chao Wang, Jingying Xu, Hong Yao, Minghou Xu.
Effects of chemical forms of alkali and alkaline earth metallic species on the char
ignition temperature of a Loy Yang coal under O2/N2 atmosphere. Energy Fuels,
2012 (26): 112-117. (SCI&EI)
[4] Junping Si, Xiaowei Liu, Minghou Xu, Lei Sheng, Zijian Zhou, Chao Wang, Yang
Zhang, Yong-Chil Seo. Effect of kaolin additive on PM2.5 reduction during pulverized
coal combustion: Importance of sodium and its occurrence in coal. Applied Energy,
2014 (114): 434-444. (SCI&EI)
[5] Yishu Xu, Xiaowei Liu, Zijian Zhou, Lei Sheng, Chao Wang, Minghou Xu. The role
of steam in silica vaporization and ultrafine particulate matter formation during wet
oxy-coal combustion. Applied Energy, 2014 (133): 144-151. (SCI&EI)
[6] Bo Zhao, Xiaowei Liu, Zijian Zhou, Haizhong Shao, Chao Wang, Junping Si,
Minghou Xu. Effect of molybdenum on mercury oxidation by V2O5-MoO3/TiO2
catalyst.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4 (253): 508-517. (SCI&EI)
[7] Bo Zhao, Xiaowei Liu, Zijian Zhou, Haizhong Shao, Chao Wang, Minghou Xu.
Comparing the mercury oxidation capacity of a V2O5-MoO3/TiO2 catalyst and an
actual SCR catalyst: a coal-fired power plant test and a laboratory experiment. 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15(134): 198-204.
125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8] 王超,刘小伟,吴望晨,李冬,赵波,斯俊平,徐明厚. O2/CO2 条件下燃煤颗粒


物中 As 和 Pb 的分布规律研究.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3, 34(4): 783-786. (EI)
[9] 王超,刘小伟,徐义书,吴建群,王建培,徐明厚,林显敏,李海山,夏永俊. 660MW
燃煤锅炉细微颗粒物中次量与痕量元素的分布特性. 化工学报 , 2013, 64(8):
2975-2981. (EI)
[10] 王超,刘小伟,吴建群,周子健,陈军,徐明厚. 220MW 热电联产锅炉中痕量
元素的迁移分布特性. 化工学报, 2014, 65(9): 3604-3608. (EI)
[11] 赵波,刘小伟,斯俊平,王超,李东,吴望晨,徐明厚. 富氧燃烧模拟烟气中
SO2 和 H2O 对活性炭吸附汞的影响.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3, 33(17): 24-29. (EI)
[12] 潘凤萍,陈华忠,庞志强,王超,斯俊平,刘小伟. 燃煤电厂锅炉中颗粒物在
SCR、ESP 和 FGD 入口处的分布特性.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 2014, 34(32):
5728-5733. (EI)
[13] 徐静颖,斯俊平,刘小伟,王超,张扬,于敦喜,徐明厚. 燃煤 PM2.5 炉内控制
研究进展. 热力发电厂, 2013, 42(8): 1-12. (中文核心期刊)
[14] 罗嘉, 张曦, 吴望晨, 王超, 刘小伟. 水对氧煤燃烧方式下煤粉热解及燃烧过程
的影响. 热力发电厂. (已接收) (中文核心期刊)

126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附录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1] 刘小伟,徐明厚,王超,高艳波,曾庆虎,陈振国. 一种育苗大棚供暖用热风炉


系统. 专利号:ZL 201210404770.3,专利公告日:2013.03.27.
[2] 刘小伟,徐明厚,王超,王勉,陈璇,陈振国. 一种用于烟草育苗的常压热水锅
炉系统. 专利号:ZL 201220542370.4, 专利公告日:2013.02.27.
[3] 刘小伟,徐明厚,陈振国,王超,袁红涛,汪海斌. 一种烟草育苗与烟叶烘烤联
合供热系统. 专利号:ZL 201210405162.4,专利公告日:2013.05.22.
[4] 刘小伟,徐明厚,王超,斯俊平,赵波,徐义书. 一种针对燃煤细微颗粒物与重
金属减排的添加剂. 申请(专利)号:201310418956.9.
[5] 斯俊平,刘小伟,王超,赵波,吴望晨,李东,徐明厚. 一种可减少燃煤细颗粒
物 PM2.5 生成的方法. 申请(专利)号:201310478381.X.
[6] 刘小伟,徐明厚,赵波,斯俊平,王超,周子健. 一种协同脱汞的脱硝催化剂及
其制备方法. 申请(专利)号: 201310462781.1.

127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附录 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 矿物质细颗粒物燃烧形成与控制研究.


课题编号: 2013CB228501. 执行时间: 2013-2017.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湿式烟气循环氧/燃料燃烧方式下超细颗粒物和典
型重金属的排放机理. 课题编号: 51276072. 执行时间: 2013-2016.
[3] 煤炭联合基金重点项目. 燃煤电厂烟气汞及典型重金属排放和脱除机理研究.
课题编号: U1261204. 执行时间: 2013-2016.

128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附录 4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1] 2011 年,华中科技大学“科技成果奖”.


[2] 2012 年,华中科技大学“优秀研究生干部”.
[3] 2013 年,华中科技大学“社会活动积极分子”.
[4] 2014 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129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