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適當科技運動角度看 921 震後協力造屋運動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8

從適當科技運動角度看 921 震後協力

造屋運動

陳信行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

8/9/2003

摘要:
921 大地震之後,台灣社運界與學界紛紛投身災後工作,從各種不同的取徑試圖在這場鉅變之後
FOR CHING'S COURSE ONLY

所留下來的混亂與空白中實踐進步的理念。在其中,以謝英俊建築師事務所的團隊為基礎,在日
月潭邵族部落開始的一系列「協力造屋」計畫無疑地是在建築科技及相映的社會組織上打造另類
道路的先驅。協力造屋計畫的另類精神事實上是一個具有較長遠歷史的科技運動在台灣的第一個
實踐案例。

「適當科技」運動緣起於 1970 年代,從修馬克的名著《小就是美》開始,並受到甘地思想與反


文化思潮的啟迪,在當時反省現代大科技體系帶來的嚴峻社會與生態衝擊的時代氣氛下,一時蔚
為風潮。在第三世界發展的脈絡中,
「適當科技」運動尤其與當代面臨民族解放運動及新獨立國
家的國家發展困境相結合,成為許多國家實踐草根發展的指導思想。至 1970 年代末,包括聯合
國發展總署等大型機構已經逐漸採納「適當科技」路線作為重要的發展工作原則之一。而美國等
先進國家也紛紛資助各種公立「適當科技」機構的設立。

「適當科技」是相對於僵化的大型先進科技體系而提出的口號,強調依賴在地資源、人力與知識,
擺脫資本密集的發展道路所造成的經濟依賴的弊病,並尊重在地生態與社會環境。但「適當科技」
並非反科技的傳統主義,而是強調「大、新、洋」與「小、土、群」科技的結合,動員科技專業
以先進知識服務於以基層群眾為主體的「社會/科技」發展計畫,並在其中重構專家與群眾的關
係。標準的作業項目包括如節柴灶、小水電計畫等在地能源計畫、混種輪種等生態農法、以及運
用在地材料與人力的住宅建築計畫。

台灣的協力造屋運動強調在當前科技條件之下思考如何組織住民協力以最低成本、運用自己的力
量打造適合生態的住宅,並力求在過程中形成較平等的勞動組織。這個作法正符合適當科技運動
的精神。尤其在建築營造的科技體系之合理性在 921 地震所暴露的大量弊端中受到嚴重挑戰的今

1
日,是符合迫切的實際需要的。然而,這樣的努力是否能達成比較廣泛的社會效果?會遭遇怎樣
的困難?之前國外的實踐經驗有什麼經驗教訓可以援引來思考這個運動的前景?這是本文要探
討的主題。

「科技」這回事,在現代社會中,常常勾起種種令人崇敬的印象:巨大、嶄新、
高速、遙遠、、、。即使本身從事工程、醫療、科學研究等專業的工作者,遇到
非本身專長的科技產物,也不免心生膽怯,更遑論一般民眾。科技的進展,更常
常被認為有著一種超出人類意志之外規律,所以我們只能預測趨勢、趕上趨勢,
改變自己習慣的一切來適應「時代巨輪」的腳步。所謂「科技決定論」的意識型
態,就是這麼主張。

仔細想想,科技決定論實在不太合乎邏輯。科技也者,是人類為達成某種目的來
改造自然而打造的器物、知識、體系與制度。科技是工具,不是人類社會之外的
自然。然而,整個二十世紀,尤其是二次大戰之後的所謂現代化發展之下,科技
決定論的意識型態幾乎主導了世界上絕大多數的社會的變遷。從國家發展計畫、
到社區發展、甚至個人的生涯抉擇,往往都依著一條難以捉摸的道路,永無止境
FOR CHING'S COURSE ONLY

地追求「日新月異」的科技。在這種意識型態中,人們反而忘掉了科技應該是人
類的工具、服務人類依著各自的社會文化價值而產生的目標、讓人在多元的生態
環境中活得更舒適。

1970 年代在全球反思現代化發展與生態危機的思潮中,科技問題又重新被搬上
檯面。英國經濟學家修馬克(E. F. Schumacher)在其 1973 年的著作《小即是美》
中批判當今盛行的庸俗科技決定論,呼籲以把人的需要放在首位、適合地方社會
文化與生態脈絡的「中級科技」取代對大、新科技的盲目追求。這本著作幾乎立
即引起廣大的迴響。一時之間,「適當科技」蔚為運動,在各先進與落後國家中
獲得大量的支持者,並很快成為聯合國發展總署(UNDP)、歐美各國政府援助
機構、以及國家及研究機構的方針之一。三十餘年來,取得了豐富的經驗,同時
也展現出不少侷限和困境。

以謝英俊建築師事務所為首的 921 災後協力造屋計畫,是台灣近年難得一見的深


入發揚「適當科技」精神的實踐案例。它基本上體現了這個運動從打造適合社會
需求的科技來打造新的社會關係的想法。這種作法,不僅能夠用在類似潭南村的
營建工程,在其他國家的經驗中,更普遍地被推廣到從再生能源、到生態農法、
到簡易保健工衛計畫等各式各樣的領域。

本文簡介「適當科技」運動的內涵及歷史,希望能提供讀者一個解讀潭南村家屋
計畫的脈絡,更希望能解此邀請大家在潭南村經驗的基礎上,能夠構思並推動各
種適合在地需要的適當科技。

2
大科技計畫與不平衡發展的危機

過去這二、三十年大概是人類歷史中,世界經濟的不平衡發展最嚴重的時代。工、
農業先進國家的生產者不斷地籠罩在因生產過剩而產生的蕭條烏雲中,但是每日
在第三世界的街頭與農村餓死的人口,卻有增無減。為什麼會這樣?從一個角度
來看,這種不平衡的一個重大的根源,來自於一種普遍卻錯誤的科技與經濟政策。

1950 年代,當現今的第三世界國家紛紛從前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地位上取得獨
立之後,「發展」成為新獨立國家一致的口號。如果殖民地經濟的標誌是出口廉
價農礦產品、交換殖民母國的工業產品,獨立國家理應追求擺脫這種分工,要追
求本地的工業化。然而,要怎麼工業化呢?歐美日先進國家提供了鮮明的指標,
「超英趕美」成了建設國家的口號。
FOR CHING'S COURSE ONLY

在這個政策路線中,科技轉移、進口科技知識與機器,成為最快速達到工業化的
捷徑。於是,從印度到伊拉克、從巴西到墨西哥,一個又一個整廠進口的工業設
施──煉鋼廠、煉油廠、化工廠、汽車廠、、、──在地平線上出現了。為了讓
這些設備運轉,必須送留學生到歐美學技術。為了給這些工廠提供適當的勞動
力,必需廣開職業學校。為了訓練職業學校的教師,又必須辦起師範院校。工廠
的進口不只是一堆機器,更是對社會翻天覆地的改造。

而為了償付這些投資所需要的外匯,發展中國家往往要求原來出口部門的產業─
─農、林、漁、礦──必須以前所未有的密集與專業化耕作與開採,來產生更多
的外匯。

在這個過程中,社會的兩極分化愈來愈加劇:本地工人與留學過的技術菁英、小
農與大農場主與經銷商、被剝奪土地的農民與靠著出口經濟作物發財的地主。這
些社會矛盾或許累積到一定的地步會爆發為公開的衝突。或許,如撒哈拉以南的
非洲大部分國家一樣,國內衝突尚在蓄積,該國賴以出口換匯的商品市場就崩潰
了。咖啡、可可、花生、棉花、大豆、油棕、、、,幾乎所有的熱帶商品農作物
在二次戰後都紛紛投入世界市場,帶著讓種植它的國家工業化的希望,卻紛紛在
1960 年代中期之後,因買方市場被壟斷、各國賣方又不斷增產,而導致崩盤。
經濟崩潰、加上嚴重的兩極分化,往往就此將一個又一個國家陷入債務與內戰的
深淵。而這整個發展,原意是為了促進國家經濟、政治、科學技術的獨立自主,
結果卻是更深重的依賴。

3
一個著名的失敗案例是農業上的「綠色革命」,即以實驗室研發的高單位產量品
種來促進糧食產量的計畫。1940 年代開始,美國福特基金會與洛克斐勒基金會
為了緩和第三世界國家的農村社會矛盾,開始資助一連串的農業改進計畫。這些
計畫假設社會矛盾可以由豐裕的物質生活來解決,並在此前提下試圖以技術手段
提升農業產量。
「綠色革命」開始於墨西哥,隨著二次大戰後美國影響力的擴展,
也推行到巴西、印度、巴基斯坦、東南亞、乃至非洲許多新獨立國家。

三十年之後,許多研究者批評「綠色革命」非但沒有達到原先預想的社會目標,
反而更激化了社會矛盾,造成大量小農破產,並逼使他們流離到大都市。(如
Lappe & Collins, 1987)問題的關鍵是出在「綠色革命」的技術本身。「高產量」
的稻米、玉米等品種,如研究者 Lappe & Collins 指出,其實是「高反應」品種,
對農藥、化肥、灌溉等投入的反應良好。要發揮這些品種的潛力,農民必須投資
大量金錢購買(往往是國外進口或少數公司壟斷的)農藥與化肥,並維持穩定的
灌溉水源。而在沒有經歷過農地改革的農村,往往只有地主、富農負擔得起這種
耕作方式。其他農民要不是只能守著原來產量低的品種與耕作方式,就是硬著頭
皮借貸改種新品種,而背負了大量債務。而一旦富農、地主土地上的產量增加,
FOR CHING'S COURSE ONLY

整體農產價格下跌,小農的收入就節節減少,債務還不起,只有破產一途。小農
的破產,更進一步造成了地主、富農階層的土地擴張,使得農村不平等益發嚴重。

當然,不是每個推行「綠色革命」的地方都會造成這種悲劇性的後果。台灣就是
1970 年代對「綠色革命」的批評者認為非常重要的反例。同樣使用高反應品種,
台灣的農民在農地改革、水利會的灌溉建設與農會的信貸支持之下,事實上的確
在很長的時期中避免了兩極分化的厄運。然而,長期大量使用農藥、化肥的耕作
模式,卻也造成了台灣農地難以挽回的生態破壞。

「綠色革命」只是立意良善卻造成嚴重後果的大型科技計畫的例子之一。核電
廠、大水壩等各種過去半世紀風行的「現代化」高科技計畫,往往都帶來原設計
者意想不到的負面社會效果。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看到無數類似的狀況。
921 震災之後,成千上萬的災民無力重建家園的狀況才讓我們警覺到,現代台灣
家庭平常必須花費多少 金錢與精力購買維持一個昂貴的住宅,而一旦遭逢變
故,住宅的債務往往就成為威脅家庭生計的沈重負擔。台灣一般常見的鋼筋、鋼
骨水泥住宅建築本身,不也是一個被高度標準化、商品化的科技產物?

科技導致負面社會後果的這些歷史教訓,使得 1960、70 年代一些批判思潮紛紛


呼籲,為了使科技服務於人類的需求,而非人類盲從於既成的科技的邏輯,我們
必須擺脫永遠追求大、新、尖端科技的慣性,思索另一些看待科技的觀點、另一
些使用科技的方式。

4
人性的尺度、適當的科技

「適當的科技」不是反科技。「奇巧淫技,君子不為也」之類以工業時代前的菁
英文化傳統拒斥現代科技的態度,幾乎在每個受到現代科技衝擊的社會都存在。
然而,「適當科技」的態度卻是既肯定又批判現代科技體系,肯定其服務人類需
要的潛力、批判其當前的體現形式。這種想法與產業革命一樣古老:從 19 世紀
初的歐文(Robert Owen)等烏托邦社會主義者、到十九世紀末推動「工藝運動」(Arts
and Craft)的威廉‧莫理斯(William Morris)、到印度獨立之父甘地。但是,影響我
們的世代最大的,還是修馬克簡潔有力的口號:「小就是美」。

作為一位經濟學家,修馬克的主要對話對象是當代盛行的把經濟活動的唯一目標
視為經濟成長率的目光狹隘的主流經濟學。他引入一些淺顯易懂卻總是被忽略的
價值──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性、人類對於有意義的工作的迫切需求、經濟生活的
民主與平等、等等──來重新評估當代科技體系與資本主義經濟的效率,並指出
FOR CHING'S COURSE ONLY

這些體系的高度浪費與無效率。巨型的工業科技體系耗費大量不可彌補的珍貴自
然資源;「節省勞力」的科技改進造成大量失業;除了業主的利潤之外一無所顧
的私有企業制度造成經濟生活的「原始化」;而大型科技體系的發展使得人類賴
以生存的技術手段愈來愈遠離一般人的掌握,而壟斷在少數專家與企業手中。修
馬克呼籲人們開敞心胸思索另類的經濟學的可能性,例如:根植於佛教儉樸、非
暴力、
「中道」 、「正業」等價值觀的經濟學。在科技問題上,修馬克主張發展「中
級科技」(intermediary technology)以作為當代的「粗魯科學與暴力技術」的必要
修正。這些科技必須:
──夠便宜致每人都能確實掌握;
──適合於小規模的運用;
──能夠與人類對創意的需求相吻合。(28)
「小規模」的需求是由於修馬克相信大型機構必然導致權力的分化與民主討論的
不可能。然而,修馬克並非一概反對新科技與大型機構,也不認為「中級科技」
能放諸四海而皆準。相反地,正是由於人類的需求與生存環境是如此多元複雜,
沒有任何一個科技或準則能夠四處通用。重點在於發展出真正適合各個具體狀況
的知識、工具與手段。例如,在高度失業的社會中,發展資本密集(因而相對的
提供較少工作機會)的技術是無意義的,勞力密集的技術才是真正適合的。

在修馬克及同代的技術社會批評者的影響之下,一個又一個的重要機構採納「適
當的科技」
(即修馬克的「中級科技」)作為工作方針。在卡特政府時代,美國政
府設立了「國家適當科技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Appropriate Technology);聯
合國發展總署、世界銀行等機構也紛紛成立相關的計畫與組織。但是,更重要的

5
是大量的學術機構與非政府組織,如修馬克影響下的英國「中級技術發展組織」
(Intermediar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Group)從 1970 年代起不斷地在第三世界
與先進國家推動各式各樣的「適當科技」計畫。聯合國發展總署(UNDP)特地成
立了一個「發展中國家技術合作計畫」(Technical Cooperation among Developing
Countries)來促進這些適當科技經驗的全球交流。

從修馬克至今,各種「適當科技」計畫大致追求的是以下這些特性:
 小規模;
 省能源;
 環保;
 勞力密集;
 由在地社區控制;
 簡單到能夠由使用者自行維護。(Hazeltine & Bull, 3)

這些準則是來自於對上述的資本密集、高度依賴專家與先進技術的發展路線的批
判,強調依賴在地資源、人力與知識,擺脫經濟依賴的弊病,並尊重在地生態與
FOR CHING'S COURSE ONLY

社會環境。而使用「適當科技」概念的發展計畫包羅萬象,從能源科技、農業生
產、醫療保健、到工具的設計與製作。在「中級科技」的概念影響之下,這些計
畫在作法上都希望能夠結合掌握科學知識的專業者與實際使用者的在地知識,打
造出能夠落地生根、自主發展的技術。

「適當科技」運動對於缺乏工業基礎、高度依賴外來技術的發展中國家具有重大
的意義。藉著擺脫高科技崇拜、理性檢視本地人民的需求及足以滿足這些需求的
在地資源、勞動力、技術與文化傳統,「適當科技」道路可能可以讓發展中國家
脫離愈來愈深重的經濟、政治、文化依賴及債務危機的循環。因此,這個運動獲
得最多實踐機會的也是在發展中國家。然而,修馬克所指出的當代經濟的問題─
─生態破壞、失業、社會兩極分化、等等──絕不是發展中國家的專利,尤其在
1970 年代初的石油危機之後出現的所謂「全球化」現象之中,這些問題在已發
展國家的惡化愈來愈醒目。因而,包括美國與西歐在內的發達工業社會也紛紛興
起各式各樣的「適當科技」實踐,希望藉由技術的改革挑戰社會與生態危機。

「適當科技」的一些案例

現代科學的支持者總是主張:有了深思熟慮的科學知識與技術,人類能夠克服一
切困難。這樣的豪情壯志是值得欽慕的,但是,如果這些科學知識與技術沒有了
與其相連的儀器、設備、原料等等資源就毫無用武之地,那麼,對於資源匱乏的

6
人們來說,這種科技等於無用。「適當科技」的實踐者因而力求能在各種匱乏狀
況下達成目標。三十餘年來,「適當科技」發展出的作業項目包羅萬象,包括如
節柴灶、小水電計畫等在地能源計畫、混種輪種等生態農法、以及運用在地材料
與人力的住宅建築計畫等等。以下我只能舉一些例子以勾勒出一個大致的面貌。

簡約之美

有時候,在成熟的研究之下找出來的適當解決方案或許簡單得讓人難以置信。例
如,第三世界農村奇高的嬰兒死亡率很大一部份是來自於急性腹瀉脫水致死。在
1980 年,全球有 5 百萬 5 歲以下的嬰幼兒死於此因。小兒腹瀉可能來自約 25 種
不同的寄生蟲、細菌或病毒。水源污染是最常見的傳染途徑。腹瀉致死的多半是
由於腹瀉造成的脫水及營養不良,在適當地補充水分與電解質之下,大部分小兒
腹瀉能夠安然度過,。在一般醫院中,治療腹瀉多半靠藥物與點滴。然而,在非
洲,藥物多靠進口,昂貴且不見得適用於本地。點滴治療非常有效,但需要熟練
醫護人員,也需要同樣是進口而昂貴的無菌點滴瓶、注射針乃至生理食鹽水等醫
療材料。這些都不是解決大量小兒腹瀉問題的適當辦法。
FOR CHING'S COURSE ONLY

圖一:ORT 調配方法示意圖1

1962 年開始,一群美國的年輕醫學研究者開始尋找治療腹瀉脫水的另類方法。
他們提出了一個極為簡單的方法:「口服水分補充療法」(Oral Rehydration
Therapy)。基本上,這個療法只是讓病患飲用水、鹽和糖的溶液,瀉多少、喝多
少。幾乎任何家庭都能夠調配出適當的 OR 溶液,在簡單的教育之下,可以順利
地照顧病患脫離險境、順利康復。圖一是一個簡單的宣導教材,更簡單的方法甚
至不需量匙,只要用一把糖、一撮鹽、和一杯開水調勻即可。WHO 和 UNICEF

1
Hazeltine & Bull, 1999: p. 213.

7
並於 1975 年開始推廣包裝好的最佳配方口服水分補充鹽(ORS),每包成本在
50 美分以下,加水即可使用。

ORT 療法,對使用者來說,幾乎不造成任何金錢負擔,在適當的教育之後,也
不需依賴外來的醫療資源與協助,是一個幾近完美的適當科技。專家估計,從
1970 年代初 ORT 開始推廣至今,每年全球至少有一百萬貧困家庭子女得以免於
腹瀉而死的威脅。 (UNDP,n.d.)然而,這麼一個「既小又美」的科技並沒有被
普遍接受,發展中國家的公共衛生人員基本上極願意接受便宜可靠的 ORT 療
法,但以美國主流醫療機構為主的醫療圈仍然偏好昂貴的點滴療法。

關注在地條件

ORT 案例幾近完美的簡單並不見得在每個案例中都能達成,大多數的適當科技
計畫需要不斷的修正改進以符合在地條件。在許多國家地區推行的「節柴灶」計
畫就是一個例子,多年下來,這個計畫在不同在地脈絡下發展出許多不同的面貌。
FOR CHING'S COURSE ONLY

「灶」這回事對東亞各民族來說都是傳統文化的一部份,很少會讓我們把它當作
一種「科技」 。然而,包括西歐在內的大多數文化都是十分晚近才接受這種器具。
十九世紀後在歐洲及其影響地區風行開來的燒柴爐灶主要是鑄鐵打造的,需要熟
練鐵工或工廠設備才能製造,因而十分昂貴。至今,無力購買鑄鐵灶或現代瓦斯
爐或電爐的人家仍然普遍使用壁爐、營火等昇火方式,這些方式看似浪漫,但熱
效率差、耗柴,產生的煙霧及熱氣對必須每日主中饋的婦女造成嚴重的健康威
脅。1960 年代中,愈來愈多人注意到:發展中國家大量的森林流失,除了跨國
公司的濫伐林木之外,很大一部份是由於貧窮農民必須砍伐柴薪以供日常所需。
研發推廣節柴灶因而成為同時應付生態問題及人民生活問題的重要項目之一。

1976 年瓜地馬拉發生大地震,地震之後家屋重建的需求使得木料價格高漲,因
而,柴薪對於貧窮家戶來說變成了沈重的經濟負擔。美國俄勒岡州的 Aprovecho
研究所的研究者與瓜地馬拉山區的 Chonqui 實驗站合作,發展出一種建造簡單、
燃燒效率極家的灶,稱做 Lorena(沙泥)灶。

8
FOR CHING'S COURSE ONLY

圖二:Lorena 灶的設計2

Lorena 灶的基本材料是黏土與沙,混合後澆灌成適合的形狀,在半乾時再挖出爐
膛、火道、灰渣室及置鍋的坑洞。三道以廢馬口鐵片裁成的氣門可以控制空氣供
給,從而調整燃燒效率。上面再加上一根煙囪。各個孔道的尺寸經過反覆的熱力
學計算以達到最高燃燒與導熱效率。整個建造過程需時三至四日。完成之後,在
操作時,只需在第一個鍋子下昇火,熱氣可加熱其他二到三個鍋子。

這個設計的優點是:第一、除了煙囪與馬口鐵片外,幾乎完全是利用隨手可得的
材料。第二、建造工序只需極少量的工具與技術,基本上瓜地馬拉每個山區居民
家戶都有的大砍刀 (machete),再加上鏟子、水桶等農具就可以。第三、形狀可
配合各種家屋的型態及鍋具而自由調整。第四、燃燒效率佳,可達 20-25%。 (營
火只有 10-15%)因而能節省使用者的柴薪支出。這些優點加上 Choqui 實驗站的
工作人員刻意推動的口傳宣導,使得 Lorena 灶很快地散佈開來。瓜地馬拉的成
功案例,在各國際組織的交流之下,散佈到許多國家,到 1970 年代末,西非洲
就有至少 12 個國際組織贊助的大型節柴灶計畫。(OTA,1979:61)

然而,Lorena 灶的缺點是:它的泥沙材質容易在使用後逐漸崩壞,因此最短可能

2
Edwards, 1979: 186.

9
一年之後就得重新建造。煙囪的價格昂貴,使得整個灶的造價可能高達 20 美元,
相較於它的節柴能力,不見得划算。80 年代初的許多田野評估指出,必須構思
新的改進方案。

有些較成功的節柴灶方案犧牲了如 Lorena 灶「自建自修」的原則,轉而利用比


較傳統的工匠工藝。這種轉向主要是著眼於新設計往往不能符合使用爐灶的婦女
的烹飪習慣。(Sinha, 2002: 24)例如,印度政府於 1980 年代初成立了一個「全
國爐灶改進專案」(National Programme for Improved Chulhas),以大筆經費補貼
各省推動農村家戶建造類似 Lorena 灶的改進爐灶。結果並不理想。一些地區性
的計畫轉而尋求輔助當地工匠改進傳統的市售小型爐灶。
FOR CHING'S COURSE ONLY

圖三:Damro Chulha 爐灶3

圖三所示即是印度 Bardoli 省的農具研究中心(Agriculture Tools Research Center)


研發的小型爐灶,可由當地的鍋匠以大約 4 美元的成本製造。主要的改進在於在
馬口鐵外殼內加一層黏土隔熱層,並在灶口加上一個金屬門以控制燃燒。 Damro
Chulha 灶的效率可高達 30%,比大型的 Lorena 式灶還好,也比較便宜。Damro
Chulha 灶顯然適合一個與瓜地馬拉農村不同的社會脈絡。印度尤其是人口急速
膨脹的都會貧民區,並不缺乏具有傳統工匠手藝的勞動力,馬口鐵等工業廢料的
取得也不是問題,而社會分工高度發展之下,即使貧窮家戶也習於購買所需的生
活器具,而非自製。因此,類似 Damro Chulha 的小型商品化爐灶能取得比大型
自製爐灶更好的普及能力。

三十年來的節柴灶推廣經驗使得許多研究者總結:成功的關鍵在於使用者──家

3
Hazeltine & Bull, 1999: 109.

10
庭主婦──在設計、製造、使用等各個環節中的密切投入。因此,80 年代後的
爐灶發展計畫多半強調組織在地主婦經由討論發展出適合的設計,而非在實驗室
中由(男性)專家「閉門造爐」。(OTA,1992: 62)

能源供應的科技抉擇與尺度問題

組織社區力量從事「適當科技」建設在較大型的發展計畫中尤其重要,而組織的
過程往往也會改變在地社區固有的社會型態。歷年來的適當科技發展計畫中,能
源供應往往是最核心的部分。不同的技術選擇,會牽涉到不同的社會組織尺度。

除了節柴灶計畫之外,同樣使用生物能源的沼氣爐也是各個發展中國家及發展組
織長年來致力推動的項目之一。這項技術收集人畜排泄物經由發酵所產生的甲烷
(CH4)等易燃氣體以供烹飪或照明之用。早年台灣的農業技術機構也曾推廣過以
紅膠泥布覆蓋的沼氣池供養豬農戶使用。由於沼氣技術可以把廢棄物轉化為乾淨
能源,發酵後的殘留物更是優良的有機肥料,所以被認為非常符合適當科技的原
則。沼氣池的設計建造可以視在地條件而調整其尺寸或精密程度。
FOR CHING'S COURSE ONLY

圖四所示為 1970 年代非洲坦尚尼亞政府在農村推廣的沼氣池的設計之一,這個


設計使用廢氣 50 加侖汽油桶作為收集沼氣的容器,材料成本比較節省,而且只
需一般城鎮可找到的氣焊等技術工。這個設計的尺度是為了一個「標準農戶」,
需要約八口人與兩隻牛的排泄物供其持續運轉。理論上應該是在不改變一般農村
以家互為生產單位的社會狀況之下可以推廣。但是,由於坦尚尼亞一般農戶仍然
無法負擔這一型沼氣池建造費用,該計畫在試驗期是由一個十戶所組成的合作社
建造使用。評估者並認為適當的規模應該是由村來建造,當然,這就牽涉到組織
起全村的農戶來從事共同投資與合作勞動。

11
圖四:坦尚尼亞的沼氣池4
FOR CHING'S COURSE ONLY

發電計畫大概是最常需要較大規模合作的,其所需材料也最常難以自給自足。大
規模的水力發電計畫常常造成嚴重的生態破壞,但是,在山高水急的地區,小型
的水電計畫是可以在不嚴重衝擊生態之下建造的。然而,選擇什麼樣的驅動設備
(水車或渦輪)、導水設備、發電機等等都影響著其結果是否真能「適當」
。圖五
列出一些常見的水力驅動設備,分別適合不同的水流狀況。轉速慢的水車可以用
木料建造,上比較可能完全利用在地材料製作。效率較高的水力渦輪就需要機械
工廠的設備才能製作。選擇渦輪的小水電計畫往往就必須承擔高昂的設備費用。

例如,1977-78 年,巴布亞新幾內亞(Papua New Guinea)的科技大學(Unitach)與適


當科技發展局(Appropriat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Unit)合作在一個偏遠山村
Baindoang 建造一個水力發電站。該村戶籍登記有 594 人,但 295 已離鄉到城市
打工。村政府希望電力計畫帶來的便利能使更多人留在部落。該計畫建造了一個
7 千瓦的水力小型水力發電廠,使用了將近 14,000 美元的資金。大部分的材料,
包括 PVC 導水管、渦輪、發電機都必須用小飛機運送到部落。鄰近的部落居民
都被動員起來建造水壩、導水設施等。90%的經費由政府及大學向國外募款,另
外 10%由村民自籌。歷時兩年的艱辛工程最後建成的電廠卻只能供應當地機場
與學校之用,參與建設的村民想要享受電力的便利就必須搬遷到機場周邊。然
而,這卻牽涉到當地傳統的部落土地使用權問題,因而產生一些之前沒預料到的
糾紛。 (Arata, 1979)這樣一個計畫,耗資巨大、效益卻有限,雖然並未產生生
態衝擊,其社會衝擊卻使其難稱「適當」科技。

4
Roberts, 1979: 271

12
圖五:常見的水車及渦輪形式5

在「綠色」能源供應中,爭議性最大的或許是太陽能發電問題。太陽能電板
FOR CHING'S COURSE ONLY

(Photvotaic Panels)裝設之後幾乎無需任何操作經費,理論上應該是極「適當」的
經濟又環保的發電方式。然而,目前的太陽能電板技術需要類似矽晶片的製造技
術,製造程序上其實會造成大量有毒廢棄物,整體說來並必其他發電方式更環
保。而且,在幾個關鍵製造技術專利權掌握在大型跨國公司之下,太陽能電板的
價格長期以來一直維持高昂。再加上電池等消耗品需要定期維修更換,使得太陽
能電科技看似自給自足,卻高度依賴大型科技體系。

一個值得討論的失敗案例是南太平洋馬紹爾群島的 Utrek 環礁於 1980 年代裝設


的太陽能發電系統。馬紹爾群島於 1950 年代是美國的氫彈試驗場,長年以來,
放射塵污染給島民帶來了大量癌症病例。美國政府於 1984 年經法院判決給付了
賠償金。在美國太空總署支持之下,休斯飛機公司 (Hughes Corp.)以 10 萬美元
的折扣價提供了島民一套為太空梭設計的太陽能發電系統,這就用掉了該島大部
分的賠償金。然而,一年之後,學者 Ralph Beckman 到 Utrek 環礁做評估,卻發
現由於電池缺乏維修、輸電線路缺乏適當的材料做修改,這套昂貴的系統已經瀕
臨崩潰,而且使用率極低。Beckman 向 NASA 報告這個狀況,並請求支援,結
果,NASA 的回應是:原來負責這個專案的單位已經裁撤! (Hazeltine & Bull,
1999: 266-269)

Utrek 太陽能發電計畫的失敗經驗足以提供我們一些反思的材料。即使是在「適
當科技」的目標與名號之下,遠離使用者需求的專家獨裁仍然有可能發生。「適
當科技」的道路雖然標舉「大、新、洋」與「小、土、群(群眾掌握)」兩種科

5
Hazeltin & Bull, 1999: 56-57.

13
技體系的結合,在實踐上,仍然需要有意識的不斷辨析折衝,否則權與錢充沛的
前者總是會壓倒後者。

在此必須補充的一點是:以上所舉的案例都是在發展中國家的脈絡中,「適當」
技術的抉擇因而必須適合脈絡而追求使用在地能夠取得的物質資源。在已發展國
家或都市社會的脈絡中,同樣的邏輯當然會導致不同的選擇。便宜、易取得、而
且使用者熟悉的材料在後一種脈絡下或許反而不是來自自然界,而是再生的工業
廢料、大量製造的便宜標準部件、等等。謝英俊建築師事務所的協力造屋設計中
所使用的 C 型鋼結構,在當代台灣脈絡中,或許反而比進口木材等看來比較「綠
色」的材料要來得更「適當」。

「適當科技」的問題

「適當科技」運動進行三十餘年來,吸引了大量的科技人員與一般群眾的創意與
FOR CHING'S COURSE ONLY

巧思,也確實在世界各個角落改善了許多人的生活。當然,它所遭遇的失敗也非
常多。有些失敗,如上文所舉的兩個發電計畫,並非由於「適當科技」的原則本
身的缺陷,而是由於計畫本身違背了這些原則。這樣的失敗反而更凸顯了「適當
科技」原則的重要性。然而,有一些值得注意的批評事實上直指「適當科技」原
則本身。

「適當科技」=次等科技?
最常見的一種對於「適當科技」的批評認為:所謂「中級科技」其實是次等的科
技,在發展中國家推廣「適當科技」事實上是阻斷了這些國家往成熟的科技社會
發展的道路,這是一種不公平的作法。(e.g. De Forest, 1980: 20-21)

這種批評不僅出現在國家發展的層次上,在實踐上,「適當科技」的推動者也時
時必須面對一般民眾的刻板印象:如果「文明人」都用瓦斯爐,為什麼我們要用
沼氣爐?如果大醫院都用點滴治療腹瀉,用 ORT 是不是窮人的劣等選擇?謝英
俊建築師也曾經提過,它所設計供 921 災民協力建造的廉價家屋總是被一般人認
為「不像真正的屋子」,似乎要不是經濟困窘,台灣的家戶都應該購買鋼筋/鋼骨
水泥的住宅。

我們有必要在兩個不同的層次上看待這種批評:

首先,「適當科技」是否當真是給窮人的劣等產品?這必須視具體狀況而定。當
然有許多充滿創意的適當科技產品缺乏足夠的資源與嘗試錯誤來修正到一般商

14
業產品的穩定性,這些是可以藉由投入更多人的心力來改善的。而且,如果這些
產品果真落實「使用者控制」的原則,讓一般使用者能夠修理、維護、改造調整
到適合具體多樣的需要,它的穩定度可能會遠超過只有專業人員使用昂貴的器材
和零配件才能維修的商業產品。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適當科技」產品給人的次
級產品印象恰恰好引證了修馬克以來各種對現代科技體系的「獨裁」的批評:在
廣告及各種意識型態影響之下,人們傾向於認為科技只能有一種面貌,就是大公
司販售的那種。在這各層次上,各種適當科技實踐恐怕難以避免地最終都必須挑
戰到既成的科技文化權威。

第二個問題是,在發展中國家推動「適當科技」而非引進先進科技是否會阻斷向
成熟科技社會發展的道路?現實歷史經驗並非如此。在這個問題上,印度科技史
學家 Claude Alphonso Alvares 對比中國與印度在二次大戰後的科技發展歷史。在
1940 年代末,中、印兩國經濟大致在類似的發展水準上。但是,印度選擇的科
技發展道路是引進最新科技,包括整廠設備輸入、科技菁英留學、等等;而中國
在其國際處境與國內政策之下,選擇「自立更生」的道路,並(在 1980 年代以
前)政策性地推動科技普及多過追求先進,這些政策大致符合「適當科技」的傾
FOR CHING'S COURSE ONLY

向。三十年之後,Alvares 說:「中國什麼都能製造,雖然都還是次等品;但印
度什麼都無法獨立製造。」(1991: 236)在滿足人民溫飽問題上,中國的成績更
是遠遠高於印度之上。中國是否會發展為某種成熟的科技社會固然是一個更複雜
而尚不足以下斷言的問題,但是,Alvares 的對比至少說明了: 「適當科技」道路
不見得會阻斷任何可能性。

為什麼市場不選擇「適當科技」?
另一種對「適當科技」的質疑提出一個難以否認的事實根據:「適當科技」並沒
有在市場上取代主流科技。無論 UNDP 及各國政府與 NGO 如何在世界各個角落
取得一個又一個的成功案例,絕大多數世界各國人民要滿足各式各樣的生活需求
時,還是必須購買「不適當」的大公司所控制的大型科技體系的產品。為什麼?

當然,在修馬克的原始構想中,「競爭力」本來就不是一個應該用來評量科技的
標準,而是你死我活的暴力市場機制的邏輯。「適當科技」鼓吹者也從來沒有宣
稱要完全取代主流科技體系,只是希望發展出更多元的另類選擇。然而,三十年
的「適當科技」運動有限的成果與其豪情壯志的宣示的確是一個醒目的對比。

美國發展經濟學家 Gustav Ranis (1980)認為,關鍵在於二次大戰後的發展主義所


盛行的「進口替代」道路仍然主宰著大部分發展中國家的主流思維。進口替代道
路尋求仿效先進國家,建立起類似的工業體系,而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就必須更
加深對出口的依賴以取得外匯。在這種發展模式中,國內需求被壓抑、被遺忘。
「適當科技」道路的精神正是試圖以在地資源滿足在地需求,降低對外的依賴,

15
發達國內市場。這與主流思維是背道而馳的。Ranis 樂觀地認為,各個國家仍然
可以藉由政策手段創造對於適當科技的有效需求,使其能夠與「大、新、洋」科
技並駕齊驅。然而,過去二十年來資本主義全球化的發展使得在世界市場中的各
個民族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控制國內經濟的能力愈來愈削弱,Ranis
當年的樂觀也顯得愈來愈微弱。

示範計畫的侷限
十九世紀美國名詩人愛默生嘗言:「如果一個人能比鄰居寫出一篇更好的文章、
講出一場更好的佈道、或做出一個更好的捕鼠器,那麼,即使他把房子建在密林
中,世人也會在他的房前踩踏出一條小徑。」(Winner, 1980: 45)

科技哲學家 Langdon Winner 指出,愛默生闡明的恰好就是當代的「適當科技」


推動者信仰的社會發展方式。各式各樣的「適當科技」計畫的成功帶給實踐者的
快樂並不完全在於個人生活因而得到的便利與福祉,而在於實踐者認為世人看到
這些計畫如此有用,就會因此起而效法,拋棄為我們帶來這麼多生態與社會弊病
的主流科技體系。從而,世人可以「以科技抉擇投票」建立起一個理想社會。例
FOR CHING'S COURSE ONLY

如,如果每個人都把自己的房子改造為綠色建築,我們就再也不需要建核電廠,
核電的陰影就會自然而然地消散在陽光中。

示範作用的威力,是產業革命以來的各種烏托邦理想主義者一再尋求的力量。從
19 世紀的合作社運動者到今日雅好靈修的「新世紀」 (New Age)運動者,每個
世代總有大量對現實有批判的人們憚精竭智構思出更美好的人類生活方式,並在
某個角落活出這些理想。可惜的是,這些示範計畫幾乎從來沒有如其推動者所預
料的,讓世人蜂擁而至、仿效其行止。

問題在於,社會結構中的人並不是完全自由地做各式各樣的抉擇,科技抉擇也不
例外。各種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的權力制約著大多數人能夠選擇的範圍。但
是,絕大多數的「適當科技」計畫仍然傾向於過度相信示範作用的效能,其推廣
方式往往靠著集中資源與精力打造出示範計畫,而過度忽視改變制約常人的科技
抉擇的各種結構性因素,例如前面提到的進口替代發展模式的意識型態。忽視了
結構性因素,即使示範計畫作得再好,恐怕也只能是可愛的理想。

Winner 的批評當然並不表示示範計畫本身是無用的,而只是指出其侷限。如果
我們要追求修馬克等人所提出的更美好的科技社會,打造更好的「適當科技」只
是必要的環節之一。

16
台灣脈絡的「適當科技」?

在台灣脈絡中談「適當科技」,難免得帶著一些急切的語氣。過去三十年來,台
灣的經濟、社會、科技發展處於一個高度扭曲的狀況。各種國家發展計畫莫不是
為外國市場的需求服務。談到國內或社區的需求時,也往往是為了「提高國際競
爭力」,換句話說,轉了個彎還是為國外市場服務,而不是為了滿足具體的在地
人民的需要。生態的破壞、社區的崩解、、、,種種發展的負面效應無時無刻地
威脅著這塊島嶼的土地和居民。太平日子裡,我們或許能夠對於各種各樣的問題
視而不見,在危機的時刻,累積下來的問題就會尖銳地爆發出來。前有 921 大地
震、後有 SARS 危機,我們一次又一次地被提醒,我們生活在其中的科技體系─
─建築營造、公衛醫療等等──是如何的讓人難以信賴。因而,在思索台灣的未
來的時候,「適當科技」的批判觀點與實踐是絕不能缺少的。

然而,台灣的獨特發展經驗也使得我們的社會具有一些適合「適當科技」運動的
FOR CHING'S COURSE ONLY

土壤。從土地改革開始,台灣的農業與工業產業體系長期具有產權分散的性格,
再加上比較普及的教育,使得一般工作者接觸、親近乃至主動改造各式各樣的科
技的機會與能力非常豐富。在農業上,雖然「綠色革命」的耕作方法在台灣大量
推行,但是,農民並不因此而如其他地區農民一般陷入品種單一化的困局,反而
普遍具有自主改良品種與耕作方式的習慣。在工業上,分散的產業體系與工廠內
部普遍較不嚴峻的分工體系使得許多工人能夠也習慣自行改裝更動各種器具與
作業流程。這些或許讓老派的工程師搖頭的工作習慣,從「適當科技」的觀點來
看,反而是一個豐饒的土壤。不敬畏科技的人,終究比盲信科技的人更容易為了
自己的需要來駕馭科技。

如果我們認真地觀察周遭的人事物,我們會發現「適當科技」的蹤影在台灣並不
缺乏,小從一種作物的栽培方式、一台機器的改裝、大到目前逐漸普遍的生態工
法土木工程技術,台灣人在忍受各種不環保、無效率的「不適當」科技的同時,
也零零星星地在各個角落以不同的尺度自行改造科技產物以符合各種需求。但
是,作為一個從設計到施作、從分工到分配、從技術到社會各個面向上都有意識
地追求「適當性」的完整計畫,921 災後協力造屋計畫的確是我所知的第一個。
在這個意義上,它所帶來的各種成績與不足之處都是十分珍貴的,值得我們一再
思索,並在這個經驗的基礎上構思、實踐更多指向更理想的社會的適當科技計畫。

17
參考資料
Alvares, C. A. (1991) Decolonizing History: Technology and Culture in India, China and the West 1492
to the Present Day. Goa: Other India Press.
Arata, E. (1979) “Papua New Guinea: Micro-Hydroelectric Projects for Rural Development.”
Appropriate Technology for Development: A Discussion and Case Histories. Boulder, Colo.:
Westview. 397-409.
Edwards, S. S. (1979) “Central America: The Lorena Cookstove.” D. D. Evans & L. N. Adler (eds.)
Appropriate Technology for Development: A Discussion and Case Histories. Boulder, Colo.:
Westview. 181-194.
Hazeltine B & C. Bull (1999) Appropriate Technology: Tools, Choices & Implication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99.
《糧食第一》台北:遠流。
Lappe, F. & J. Collins (1987)《綠色革命》
Marglin, Stephen A. (1999) 〈農民、種籽商和科學家──農業體系與知識體系〉卜永堅 譯。許寶
強、汪暉編《發展的迷思》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45-222.
OTA (U. S. Congress Office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 (1992) Fueling Development: Energy
FOR CHING'S COURSE ONLY

Technologie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Washington, D. C.: GPO.


Ravis, G. 91980) “Appropriate Techn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ppropriate Technology
and Social Values—A Critical Appraisal. Cambridge, MA.: Ballinger. 99-119.
Robets, R. S., Jr. (1979) “Tanzania: Biogas Generator.” D. D. Evans & L. N. Adler (eds.) Appropriate
Technology for Development: A Discussion and Case Histories. Boulder, Colo.: Westview.
263-274.
Sinha, B. (2002) “The Indian Stove Programme: An Insider’s View—the Role of Society, Politics,
Economics and Education.” Boiling Point, 48, 6/11/2002: 23-26.
UNDP (n.d.) “Oral Rehydration Therapy: Bangladesh.”
http://tcdc.undp.org/tcdcweb/experiences/scitech/cases/st4bang.htm#BACKGROUND Last
visited 08/06/2003.
Winner, L (1980) "To Build a Better Mousetrap: Appropriate Technology as a Social Movement." F.
Long & A. Oleson (eds.) Appropriate Technology and Social Values—A Critical Appraisal.
Cambridge, MA.: Ballinger. 27-52.
可參考網站:
National Appropriate Technology Center, www.ncat.org
The Center for Democracy and Technology, www.cdt.org
Third World Network, www.twnside.org
UNDP Technology Center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www.undp.org/tcdc/index2.html

1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