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33

 性心理的不同发展阶段:

31 / 63
 病因
 心理发展的固着、退行。

 症状是内心两种势力斗争达到妥协的结果。

 无意识中欲望以症状形式表现出来。

32 / 63
 治疗
 经典心理分析治疗-自由联想、释梦、解析等。

33 / 63 Freud’s consulting room in London, Nevid, Rathus, Greene,


2000
 对经典心理分析理论的修正
 新心理分析理论强调自我的力量;而弗洛伊德忽
视自我,特别重视本我。学者们已经将注意力转
到了自我身上。他们不再强调性、本能、决定论
,而是把重点放到目标、创造性和自我指导上。

34 / 63
 后弗洛伊德时代的思想家将儿童的社会关系看作
是正常或异常发展的决定因素。
 以客体关系的为主导理论者不再强调本我,将社
会关系移到中心舞台。

35 / 63
 修正了心理发育的关键期。弗洛伊德认为性器期
是最重要的,特别是俄狄浦斯情结。
 许多人认为最重要的是婴儿期,其他人则认为跨
越成年的交接期才是最关键的。

 后弗洛伊德时代的思想者通常被称为新弗洛伊德
流派。

36 / 63
 对心理动力学的评价
 弗洛伊德及心理分析的贡献:首次从心理学角度
系统地对异常行为做出解释,而不是再单纯的基
于生物学或超自然的原理。

37 / 63
对心理动力学的评价—不足
心理动力学基本的理论假说难以通过科学方法验证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在儿童期就已经基本定型,之后
即使进行心理治疗也没有什么机会做出重大的改变

批评者认为人类的人格是随着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变
化而不断成长、变化的,心理治疗能为那些想要改
变他们人格的人提供希望。

38 / 63
2. 认知行为模型
 行为治疗理论观点

 认知治疗理论观点

39 / 63
(1) 行为治疗理论观点
 经典的条件作用 (Classical conditioning) 原
理:
 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建立、泛化、消退
 操作性条件作用 (Operant conditioning) 原
理:
 强化 : 全部强化与部分强化
 部分强化 : 固定次数、固定间隔、
 可变次数、可变间隔
 模仿学习 (Modeling) 原理:
 强化的有无、行为的获得与表现
 影响因素
40 / 63
From
http://gcuonline.georgian.edu/field_ps432_40/Terry04.htm
41 / 63
 病因:行为异常是通过学习得到的。

 治疗:行为治疗-学习新的行为方式,消退旧的
行为方式,建立新的适宜反应。

42 / 63
 对行为治疗理论的评价
 优势:客观、精确,具有丰富的研究成果,并且
能够有效的改变某些特定行为。奠定了其在心理
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 不足:只关注症状,而忽视了内部过程,如问题
的价值、意义
以及个体自我
指导的能力。

43 / 63 Nevid, et al., 2000


(2) 认知观点
 认知或认知行为学派对异常行为的解释关注于思
维和信息加工是怎样被扭曲的,从而导致异常的
情感和行为。

 认知行为学派目前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44 / 63
From http://allpsych.com/biographies/beck.html

45 / 63
 根据贝克( Beck )的观点,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
具有不同的歪曲的认知,这些歪曲的认知是从早
期习得的不良经验中发展而来的,导致特定的障
碍具有特定的歪曲的思维特点,例如焦虑、抑郁
等。

46 / 63
 归因理论者感兴趣的是,是否不同类型的心理障
碍与特定的归因风格有关。
 归因风格是指个体倾向于对好的事件或坏的事件
做出归因的特定方式。
 抑郁者倾向于将坏的事件归因为内在的、稳定的
、广泛的。例如,抑郁者是这样解释考试失败的
,“我考试失败是因为我很笨” 。

47 / 63
 病因:
 歪曲的认知、不良思维方式、错误的归因。

 治疗:
 认知治疗,改变认知偏差、认知行为矫正等。

48 / 63
 对认知理论的评价
 重要影响:研究及临床工作证实,通过改变人们
对自身、他人或世界的思维模式,可以改变他们
的行为。

 对认知行为的观点质疑:如,行为主义的代表人
物斯金纳,他认为认知是不可测量的现象,难以
获得经验性资料的支持 。

49 / 63
3. 人本主义模型
 人本学派认为精神分析是残疾心理学,其理论来
源是有心理障碍的患者。

 认为行为学派是动物心理学,因其理论建构在动
物实验的基础上。

 人本学派针对的是正常人,它强调成长和自我实
现,而不是治愈疾病或缓解障碍。

50 / 63
From http://allpsych.com/biographies/rogers.html

51 / 63
 例如罗杰斯( C.Rogers )认为:
 人天生具有一种实现倾向,可以趋向于自我发展和
成长。
 但人在成长过程中受到重要他人的影响,常会否认
或歪曲自己有机体的经验或体验,而接受他人的价
值判断。
 心理失调的实质就是:
个体的自我和有机体的经验和体验出现非常明显的不协调
,防御过程失灵,个体不得不面对其否认的经验和体验
,而其又无力把握,结果就出现了心理紊乱。

52 / 63
 罗杰斯发展的来访者中心的治疗:
 治疗者为来访者创造一个温暖的和被接受的环境
,并给予其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使其在这种环境
中,能够最终面对与自我不一致的情感和体验。

 这个过程使自我和有机体恢复一致,使来访者自
由地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才能达到自我实
现。

53 / 63
 病因:
 个体具有的指向健康和个人成长的自然倾向受到
了阻碍或歪曲,无法发挥作为人所具有潜能:
 ( 1 )过度地应用自我防御机制,以致于个体逐
渐失去了和现实的联系。
 ( 2 )不利的社会环境和错误的学习。
 ( 3 )过度的应激。

54 / 63
 治疗:
 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使个体朝着具有社会建设
性和个人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

55 / 63 Davison, Neale, 1997


 对人本主义治疗观点的评价
 主要影响:以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理解异常行为,
强调人类具有对自己负完全责任的能力。
 批评:其观点模糊,缺乏科学性。
 虽然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它的治疗目标是夸大其词
的,但另一些人认为这些目标是当今心理学必须
面对的具有挑战性的长期任务。

56 / 63
4. 社会和人际间关系的影响
 这个方面一直没有得到与心理或生物影响一样的
重视,但研究已开始证明社会影响是强大和深远
的。

57 / 63
 生活变动-生活事件的影响
 都市化
 环境因素:家庭、工作及社会环境
 社会联系与人际交往
25

20 女
15
10
5
0

PKU男女教师工作压力来源

58 / 63 Zhong, et al., 2009


生活事件
 生活事件量表( Holmes & Rahe, 1967 )
 生活事件变化单位( Life-Change Units, LCU )
 如,配偶死亡: LCU 100
 一年内 LCU 超过 200 , 50 %机会生病
LCU 超过 300 , 100 %生病

59 / 63
 Holmes 和 Rahe ( 1967 )通过对几千人的调查,
得到了 43 项典型的生活事件清单。
 以 LCU 为单位,请医生比较问卷结果与个体健康
的关系,发现:
 LCU50 是一个临界点。
 进一步分析:
 150 - 199 轻微生活危机
 200 - 299 中度的生活危机
 300 以上 重大生活危机

60 / 63
生 生 生 生 LCU 生 生 生 生 LCU
1. 生生生生 100 23. 生生生生生生生 29
2. 生生 73 24. 生生生生 29
3. 生生 65 25. 生生生生生生生生 28
4. 生生 63 26. 生生生生生生生生 26
5. 生生生生生生 63 27. 生生生生生生生 26
6. 生生生生生生生 53 28. 生生生生生生生 25
7. 生生 50 29. 生生生生生生生 24
8. 生生生 47 30. 生生生生生生生 24

9. 生生生生 45 31. 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 20


10. 生生 45 32. 生生 20
11. 生生生生生生生生 44 33. 生生 20
12. 生生 40 34. 生生生生生 19
13. 生生生生生 39 35. 生生生生生生生 19
14. 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 39 36. 生生生生生生生 18
15. 生生生生 39 37. 生生生生生生生 1 生生生 17
16. 生生生生生生生 38 38. 生生生生生生生 16
17. 生生生生生生生 37 39. 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 15
18. 生生生生 36 40. 生生生生生生生 13
19. 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生 35 41. 生生 13
20. 生生生生生生 10 生生生 31 42. 生生生 12
21. 生生生生生生生 30 43. 生生生生 11
22. 生生生生生生生 29
61 / 63 ( Holmes & Rahe, 1967 )
 病因:
 生活变动、都市化、环境因素、人际交往等。

 改变:
 预防上述有害因素或对其进行干预。

62 / 63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 有关异常现象的生物学模型
 诊断:医学诊断系统(如 ICD 、 DSM 、 CCMD
诊断系统)
 病因:遗传、神经系统、生物化学因素等
 治疗:医学治疗方法

 有关异常现象的心理学模型
-心理动力学
-认知行为模型
-人本主义模型
-社会和人际间关系的影响

63 / 6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