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1

閱 讀 教 學 之 研 究

*高雄市內惟國小 鐘素梅 主任

壹、前言
自二十世紀末以來,知識大量增加、快速累積,使得二十一世紀
充滿知識與資訊。面對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閱讀是可以在短時間內
吸收別人研究成果的最佳利器,因此,閱讀成為人類生存在現代社會
需具備的一項重要的基本技能,人類大多靠閱讀來獲得知識和訊息。
認知心理學家對「閱讀」歷程的探索進行許多相關的實驗研究,本文
主要說明閱讀的認知歷程、閱讀理解的理論和模式、後設認知在閱讀
理解歷程中的角色及增進閱讀理解的要領。

貳、閱讀是什麼
「閱讀」對不同的人而言,具有不同的意義,喀威爾(Carver,
1973),提出閱讀的四個層次(林清山, 民 85):
(一)將字解碼(decoding),並決定這些字在特殊句子中的意義。
(二)將某些個別的字的意義聯合起來,以完全瞭解句子。
(三)瞭解段落和段落所隱含的主旨,以及原因與結果、假設、證明
含意、未明白說出的結論、甚至與段落主旨有關但暫時離題的
觀念。
(四)評價各種觀念,包括邏輯、證明、真實性與價值判斷等的問題。

前兩個層次代表基本的閱讀技巧,閱讀者在這方面會逐漸達到
自動化的程度。後兩個層次代表「推理」 (reasoning)及「閱讀理
解」(reading comprehension)。

參、閱讀的認知歷程
閱讀是介入許多認知歷程的高度複雜的能力,Benton &Kiewra
(1987)將之介入的認知歷程,區分為「解碼」(decoding)和「理
解」(comprehension)兩個主要成分。而 Gagn′e(1985)則將閱讀
歷程分成四個階段(引自陳密桃, 民 81):

1
一、解碼(decoding):
解碼認字是閱讀的基礎,根據閱讀心理學家 Ehri(1982)的解釋,
解碼歷程分為兩種不同的歷程:
(一)比對(matching)歷程:見字而直接觸接(direct access)
字義的心理歷程,當讀者看到書頁上的單字時,不需發出聲音
或或猜測,及能直接地、瞬間地瞭解單字的意義。
(二)補碼(recoding)歷程:見字而間接觸接(indirect or mediated
access)字義的心理歷程,當讀者看到書頁上的單字時,先由
字音的中介讀出字的聲音,然後靠字音為線索,再從長期記憶
中檢索出字義。

二、文字上的理解(literal comprehension):
在解碼歷程中,書頁單字或字音型式被確認,輸入的部分激發了文
字上的理解歷程。文字上的理解歷程,其功能是從書頁單字獲得文字上
的意義。Gagn′e(1985)認為它是由兩個歷程構成的:
(一)字彙觸接(lexical access)歷程:是在於確認字的意義,當
書頁上的單字或字音的型式被確認之時,會從長期記憶中檢索
出與這些型式相聯結的意義來。
(二)文法解析歷程(parsing) :是在於聚集各種字義的合適關係,
形成一個命題。

三、推論上的理解(inferential comprehension):
這個歷程提供讀者對於閱讀概念更深入和更廣泛的的理解。
Gagn′e(1985)認為在推論上的理解歷程有三個:
(一)統整(integration):使文章中概念的心理表徵(mental
representation)更連貫。一般而言,讀者會運用先前知識
(prior knowledge)去統整文章的概念,而使文章更具意義。
例如:當讀者看到「小傑的玩具壞了」和「他哭了」這兩個句
子,可能會運用先備知識進行推論,而統整成「小傑哭了,因
為他的玩具壞了。」
(二)摘要(summarization) :是指在讀者的記憶中,對一節文章的
主要概念,能產生一項「鉅觀結構」(macrostructure);鉅觀
結構類似一個心理大綱(a mental outline),被認為能代表主
要概念的一套命題。
(三)引申(elaboration) :藉提供先前知識來增加意義的表徵,當

2
讀者考慮使用先前知識來增加文章概念的蒐集。

四、理解監控(comprehension monitoring):
理解監控的功能在於確保讀者能有效地面對目標,Gagn′e(1985)
認為介入理解監控的歷程有四個:
(一)安排目標(goal setting);
(二)選擇策略(strategy selection);
(三)查核目標(goal-checking),
(四)補救(remediation)。

這套更廣泛的技巧,已被稱為「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
(Flavell, 1979),意指個人對自己認知歷程的自我覺知。就安排目
標和選擇策略而言:在閱讀之始,讀者會安排一項目標,且選擇一個閱
讀策略來面對該目標。就查核目標和補救歷程而言:查核目標的目的在
於檢驗讀者是否面對目標,查核目標歷程可能會中斷正常的閱讀流程,
而引發了補救的歷程來處理任何引起理解中斷的原因。

肆、閱讀理解的理論和模式

閱讀的目的在於獲得意義,而閱讀理解(reading comprehension)是閱
讀認知歷程中最重要的成份,這是一項複雜的認知活動。對於閱讀理解的探
討,一直是心理學家和教育學者從事文章閱讀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在認知
心理學復甦之後,對於閱讀理解歷程之研究,應運而生(陳密桃,79)。
閱讀心理學家針對閱讀的概念有不同的見解,對於閱讀過程也有各種不
同的認識,我們將眾多的模式大致分成三類(彭聃齡,張必隱,2000):

一、從下而上的模式(bottom-up):即是資料導向模式,以高夫模式
(Gough,1985)為代表,認為整個閱讀過程是從形象表徵(iconic
representation)形成開始直至讀者用語言對於他所閱讀的內容作出反
應為止的過程。高夫認為閱讀開始於眼的注視,這種形象表徵是和神經
細胞的活動一致的,包括對文字的線(或條) 、邊、稜、曲線以及角的
表徵等等。他認為,我們的確是從左而右的一個一個字母的閱讀,而詞
在句子中也是從左而右、系列的被認知的。
高夫還設想有一種叫做默林(Merlin)的機制,在此裝置中,具有句
法和語意的規則,可將書面深層結構作合理的解釋,讀者就可以利用言
語對閱讀的內容作出反應。
批評:高夫模式不能說明閱讀中各種信息之間的相互作用,也不能

3
解釋一些重要實證的發現。例如,其中的兩項發現是(陳密桃,79):
(一)Kolers 的研究發現,當認字錯誤形成時,替代的字趨向於和
原先出現在文章中的那個字相同的言辭部分;意即造句過程
影響字的概念。
(二)Tulving 和 Gold 的研究發現,一個句子上下文的事先呈現,
減低了認字的困難;意即語意處理過程影響字的概念。

二、從上而下的模式(top-down):即是概念導向模式,以古德曼模式
(Gough,1985)為代表,他提出閱讀乃是一種選擇的過程,也就是說,在
預期的基礎上去運用那些可能得到的、最少的、從知覺中選擇出來的語
言線索的過程。對這些訊息進行處理就可以形成暫時性的決定;而這些
決定再繼續得閱讀中會被證實、拒絕、或進一步的加以提煉。
古德曼認為,所以閱讀乃是一種心理語言學的猜測遊戲;有效的閱讀並
非精確的知覺或辨認文字,而是選擇對於產生有效猜測來說是必要的,
而且是最少的、最有效的線索的技能。
批評:Samuels 和 Kamil(1984)認為,由於讀者只是為了證實假設和預
測,而抽取文章訊息,所以,閱讀被視為藉較高層次的階段來做
概念的推進,而不是藉低層次的刺激來分析。同樣的不能解釋現
存的資料。例如:Samuels,Dahl 和 Archwamety(1974)已注意到,
熟練的讀者為了效率上的理由,較易簡單確認文字,而不易衍生
猜測(陳密桃,79)。

三、相互作用模式(interactive-activation model):這種互動模式並不把
訊息的流動界定為單一方向。Rumelhart(1977)描述閱讀是多種知識來
源的同時聯合運用。他提出了一個閱讀的模式,指出圖像的輸入產生訊
息,由此訊息中摘取重點,此時,句法的、語意的、字彙的及拼字的訊
息是同時並用。從所有來源而得的訊息,統合集中於「型態綜合體」
(pattern synthesizer)中,產生一個「最可能的詮釋」(most probable
interpretation)。每一種知識來源可以使用其他來源所提供的訊息,
而這些來源是彼此「互動」(interact)的。(陳密桃,79)。

4
句法的 語意的
知識 知識

圖像的 型 態 最有可能的
視覺刺激 擷取重點 綜合體 詮 釋
輸入

拼字的 字彙的
知識 知識

圖 3-1 Rumelhart 的閱讀模式圖


(Samuels & Kamil,轉引自陳密桃,79)

Stanovich 在 1980 年,統整了不同來源的概念,提出了一個


「交互補償模式」(interactive-compensatory model),其主要概念
是: 「任何層次的處理過程,能夠補償其他任何層次的不足」亦即,任
何知識來源有所欠缺,則依賴其他的知識來源,而不顧及處理階層的水
準。因此,對於拙劣的讀者而言,可能在認字方面不正確且速度較慢,
但卻擁有關於文章主題的知識,則「由上而下」的處理過程可能會用來
補償其認字的不足。反之,如果讀者有認字的技巧,但對文章的主題所
知不多,則依靠「由下而上」的歷程。Stanovich 的這個互動模式
Stanovich 藉優、劣讀者在拼字結構和句子文脈上的使用 Stanovich 提
供了理解現存資料較好的說明(陳密桃,79)。
Rumelhart 和 Mc-Clelland 在 1986 年又對互動模式做了平行分布
處理的新解釋。這種平行分布處理的觀點已經在閱讀心理學和認知心理
學中激起了大量的研究(彭聃齡,張必隱,2000)。

四、閱讀理解的基模理論(schema theory)

基模(schema)指的是關於事件、情境或物體的有組織的知識單位
(鄭麗玉,82)。
Mcneil(1984)認為 schema 是一種抽象的知識結構,得自與目標
和事件重複交流的經驗;是貯存在記憶中的知識,並在詮釋新資訊時扮
演重要的角色(彭聃齡,張必隱,2000)。
Anderson(1984)認為基模是一套期望(a set of expections)的
組合,當進入的訊息符合那些期望時,這些訊息就可以被編入記憶中,
如此,這個 schema 中的「缺口」(slots)得以「具象化」(instantiated)。
而不符合期望的訊息,則可能不被編入或者可能被扭取。Schema 或期
望引導訊息的編碼,同時,也引導其檢索(retrieval) (陳密桃,79)。

5
Anderson 和 Pearson(1984)提供一個「船隻命名」基模的例子來
加以說明。凡是已經看過或讀過有關一艘船命名這件事的人,對即將接
觸到這樣一件事的特別敘述,會有一套期望。他會期望有位名人被提
及,一艘新船,一隻裝有香檳的瓶子在船首打開……等等。這些不同的
「缺口」由特別的訊息所「填滿」(instantiated)。在文章中雖然沒有
提及香檳在船首打開,但是,在一個極為明顯的基模元素中,這種推論
可能在編碼和檢索時發生。Bransford 和 Johnson(19730 設計了一系列
實驗,唸一段沒有說明主題的文章給成人聽,結果發現大部分受測者認
為這段文章不易理解,且顯示了低的回憶能力;即使再評估及回憶之前
給予主題,結果也沒有更好。而那些預先告知主題的人,則得到很高的
理解及回憶分數。
基模是「認知的建造磚」(the building blocks of cognition)。
成人會依照他們的文化背景及生活狀況予以明朗化,也可能呈現不同型
態的讀者介入、推論和扭曲;成人也會以歸納的觀點為基礎從含糊不清
的文章中選出「重要訊息」 ,且也會隨著觀點轉換,回憶出不同的訊息。
Armbruster(1986)認為,有兩種基模在學習和記憶時扮演著重要的
的角色。
(一) 是「內容基模」(content schemas),只人、物、事件和情境
等方面的知識,如前面的例子。
(二) 是「結構基模」(textual schemas) ,包括二方面的知識:
1.組織化文章約定的俗成架構,如:段落。
2.專門性的文章,如:新聞報導、科學性文章的結構。

閱讀理解是指不斷的修正模式,以形成一合乎邏輯的模式,藉以詮
釋文章旨意的歷程。因此,依據基模理論,文章的旨意不是獨立存在於
文章中,而是讀者與文章交互作用的產物。

有時候讀者對於文章的內容不知所云。從基模理論的觀點,理解失
敗的原因有三種 (Baker & Brown,1984):
1.讀者尚未擁有合適的基模
2.讀者或許有合適的基模,但作者所提供的文章內線索不足,讀者因
而未能使用合適的基模
3.讀者可能形成一合乎邏輯的模式來詮釋文意旨意,但此一詮釋和作
者的原意不符(胥彥華,78)

綜上所知,閱讀理解不但是讀者期望與文章內訊息之間的互動作
用,而且,也是在新、舊訊息間建立一座橋樑的認知歷程。應用基模理
論於閱讀上,在閱讀前,應先建立充分的基模,以利了解材料;尤其是

6
外語的閱讀,更需建立必要的文化基模,以免誤解或無法理解(陳密
桃,79;鄭麗玉,82)。

伍、後設認知與閱讀理解
◎後設認知在閱讀理解中的角色

如前所述,閱讀理解是一個建構的歷程(constructive process),
介入了讀者的現存知識(existing knowledge)與文章中所包含的新訊
息之互動(Bruce,1986)
。兒童對於閱讀歷程、目的、和策略等的覺知,
被認為是閱讀的一種不可或缺的要素(Baker & Brown,1984;Paris &
Oka,1986)。
相關研究結果

一、一些相關的研究證明了後設認知與理解有間接相關,隨著年齡顯示了
後設認知的地位。
(一) Myers 和 Paris(1978)發現,年長的兒童比年幼的兒童更能覺知
閱讀的各種影響變項,且能運用理解策略。
(二) Kobassigawa,Ransom 和 Holland(1980)和 Harris(1981)發現較
年長的兒童才會將瀏覽和監控理解作為閱讀時的策略。

二、另有一些研究證明了後設認知與理解有直接相關,且隨著閱讀水準知
不同而顯示了後設認知的地位。
(一)Forrest 和 Waller(1979)發現年長或較好的讀者:
1.更可能調整他們的閱讀策略。
2.在理解上的得分較高。
3.比年幼或較差的讀者更能成功的評估他們在理解測驗上的表現。
(二)Paris 和 Myers(1981)發現,優良的讀者於閱讀時,知道更多的閱
讀策略,更常偵測出錯誤,以及對於文章訊息的回憶較好。

三、後設認知在閱讀理解中的角色,同時顯示在藉增加兒童的覺知和策略
的使用,以改善閱讀理解的研究中。Raphael 和 Pearson(1985)發現
覺知和理解是隨著後設認知的訓練而獲得改善。

依據上述的研究分析,可知後設認知或監控理解,已成為技巧性閱
讀的構成要素;兒童對他們自己認知技巧的了解或後設認知,以在閱讀
理解的歷程中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陳密桃,79)。

7
◎閱讀理解歷程中的後設認知活動

由於有效的讀者必須有某些認知活動的覺知與控制,因此,閱讀的
最大特徵是包括介入後設認知的各種技巧和活動(Baker &
Brown,1984)。而在閱讀理解的歷程中,介入了覺知、監控以及補償策
略的配置等後設認知的技巧或活動,將可確保閱讀理解的成功。

一、Brown(1980)提出了讀者在閱讀理解中的六項主要的後設認知策略或後
設認知技巧:
(一)澄清閱讀的目的:
(二)集中注意文章的主要內容
(三)確認信息的重要部份
(四)監控正在從事的閱讀活動以決定理解是否發生
(五)從事自我發問(self-questioning) ,以決定閱讀目的、假設和
期望是否已達成
(六)當理解失敗已偵測出時,則採取校正活動(陳密桃,79)

二、後設認知策略訓練注意事項:

策略的學習必須是學習者從選擇性活動中選取,且必須被考慮來達成任
務,所以 Paris 等人(1983)認為策略活動不是偶然的,也不是順從的。
學習者必須知道要何時、何處、以及如何來使用策略。
Palinscar(1986)認為成功的後設認知策略應具備四項條件
(張寶珠,83):
(一) 應選擇有效的與能教的策略:教師需精密評估各種適用的策略。
(二) 應提供給學生足夠的訊息:在教學中,學生不只是要接受明確的
教導,同時也要教導他們有關策略得經營和監控。
(三) 應從學生控制策略漸漸轉移責任給學生。
(四) 應選擇適當的材料作為策略教學,首先應考慮材料的閱讀水準,
才不至於妨害學生的解碼問題。

Paris(1988)更進一步指出,成功的教學或認知策略訓練必須具備下列
幾個條件:
(一) 認知策略必須是有意義的,而且具有功能的。
(二) 教學上必須同時具有敘述性、程序性及條件性知識的訓練,使學
生具有「使用何種策略」 、「如何使用策略」、「為何使用策略」等
有關的後設認知知識。
(三) 應發展出學生正向積極的態度,因此策略訓練計畫應同時考慮學

8
生的需要和動機,才能使使學生產生主動學習的意願,增進學習
能力的獲得。
(四) 訓練時應配合學生的認知風格、期待和學習方式等生態條件。
(五) 應逐漸增進學生的自我效能及信心的建立。
(六) 認知策略的訓練和教學應是直接的且公開的說明。
Rosenshine(1983)說明直接教導的技巧為:
以細微步驟呈現教材、某一時間內以某一觀念為主、
讓學生精熟有秩序、有組織的教材、示範技巧、
呈現實例、針對困難再詳加說明、監控學生學習進步狀態。
(七) 使學生主動參與產生學習,以訓練應用和監控的能力。
(八) 考慮學生的動機需要,使學生產生愉快的價值感,並與實際生活
配合,使產生學以致用的效果。

由以上資料我們應該了解,後設認知策略訓練重視學生對後設認知
歷程之知覺,而非認知結果之改善,重視受訓者使用策略時之計畫、調
整與評估能力,比一般讀書方法更上一層,此種訓練可使學生明白如何
安排時間,管理自我,設定合理目標,做合理的期待,從自我努力的歷
程中,自覺勝任感,以改善學業表現。

陸、增進閱讀理解的要領
一、認字的歷程自動化,並充分利用字音的補碼效果,重視注音符號的功能
(鐘聖校, 民 81)。
二、引發學生的先前知識(林清山, 民 85)
(一)選擇適合學生興趣與經驗的閱讀教材。
(二)閱讀應與其他學科領域相整合。
(三)利用班級討論和活動,為閱讀者提供瞭解文章內容所需的先前知識。
三、運用後設認知閱讀策略(鄭麗玉, 民 91):
(一)自我發問:教導學生提出恰當的問題澄清文中含糊處,可使得訊息
變得較有意義,容易理解和回憶。
(二)利用上下文線索推測字義。
(三)閱讀後做摘要,迫使讀者深層次地處理文中較重要的訊息,並使讀
者能察覺學到什麼。

9
柒、相互教學法的閱讀理解
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必須藉助有效的教學法,才能進行有效的
閱讀,相互教學法是經研究者證實相當有效閱讀策略訓練。
*相互教學法(涂志賢,民 87):
相互教學法是運用四種策略(預測、發問、摘要、澄清)於
教學中,進行後設認知訓練,促使學生對於本身的認知歷程,能
夠覺知、監控以及在遇到困難時進行展開補救策略,提高學生後
設認知能力,以增進對文章的閱讀歷程。
根據 Brown(1987)研究指出後設認知隨著年齡而逐漸的
發展。然而,除了年齡發展因素,多數學者相信後設認知可以經
由訓練或是學習予以增進。 (Flavell,1979;Stewart&Tei,1983)
所以,教師在從事閱讀指導時,可教導學生如何針對文章從事重
點摘要、自我發問、澄清疑慮及預測後果等後設 認知策略,以
增進學生的閱讀理解表現。其策略如下:

一、預測:閱讀前,瀏覽文章標題、次要標題、圖表、介紹、摘
要..等等,可以增進對文章組織的覺察。並根據標題,
引發相關背景知識以及預測作者意圖可以促進理解。
經由預測學生可以知道本身對於文章主題是否熟悉?
是否具有相關背景知識?(鄭麗玉,民 82)學生使用
預測此一後設認知策略對於某項概念或知識的了解進
行自我評估。
二、發問:可以覺知文章中的主要觀念。這段落的主要觀念是什
麼?自己本身能否摘要這段落的重點?這段落中是否
有不了解的地方?我又該如何?經由發問,學生能夠針
對文章性質、個人能力或是策略使用進行自我評估,以監
控自己是否理解。
三、摘要:摘要歷程中需要評鑑文章內容以覺知文章的重要訊息,
藉以判斷文章中的訊息,何者應該保留,何者應該刪
除,予以減化文章中的內容。經由摘要學生可以針對
文章性質、個人能力或是策略使用進行自我評估,藉
以增進對文章深層意義的覺察。
四、澄清:在閱讀過程中,遭遇困難而無法理解時,採取必要行
動予以澄清,例如:繼續讀下去、重讀或是詢問他人。
運用這些補救策略以了解文章的意義 。經由 澄清,
學生在達成認知目標的歷程中監控本身的認 知活
動。遭遇困難時,能調整本身的思考歷程,並選擇合

10
適的認知策略進行修正。

在相互教學中,學生運用上述四種策略,藉由執行策略了解自己是否知
道什麼,自己不知什麼,並進行適當的修補策略以提昇閱讀理解的程度。透
過此教學法,提昇了學生的後設認知能力。

捌、結語:
閱讀既是認知外在世界的重要工具,當我們面對外在知識與訊息時,除
了認字解碼之外,理解文章的意義才是重要的部分,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
掌握增進閱讀理解的要領,藉助有效的教學方法,指導學生進行有意義的閱
讀。

參考書目:
林清山 譯, Richard E.M.著(民 85):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
台北:遠流。
胡永崇(民 81) 。語文學習的認知心理學研究。國教天地,93,46-56。
胥彥華 (民 78)。學習策略對國小六年級學生閱讀效果之研究。國立台灣教
育學院碩士論文。7-12。
涂志賢(民 87) 。相互教學法對國小六年級學童國語科閱讀理解。後設認知、
自我效能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陳密桃(民 81) 。從認知心理學的觀點談閱讀理解。
教育文粹,21,10-19。
陳密桃(民 81) 。國民中小學生的後設認知及其與閱讀理解之相關研究。國
立政治大學博士論文。62-125
彭聃齡、張必隱(2000 年) 。認知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寶珠 (民 83)。後設認知訓練對閱讀理解能力的增進效果。
諮商與輔導,100,35-39
鄭麗玉 (民 82)。認知心理學 。臺北:五南 。
鄭博真 (民 85)。閱讀歷程理論及其對教學的啟示。教育資料與研究,8
鍾聖校 (民 79)。認知心理學 。臺北:心理 。

1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