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7

・39 ・

      史  学  月  刊             2005 年   第 9 期

论唐代的封驳制度
王 雪 玲
( 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2)

[ 关键词 ] 唐代 ; 封驳 ; 诏敕 ; 给事中 ; 封还
[ 摘  要 ] 唐代以封还皇帝诏命为对象的封驳制度渊源于两汉 ,酝酿于初唐 ,形成于唐代中后期 , 主要由门
下省官员给事中职掌 。封驳的目的在于追救缺失 ,防患于未然 ,而封还诏敕并加以驳正则是其最主要的方式 。
在权力高度集中的封建皇权社会 ,封驳制度在加强权力监督 、
抑制皇权膨胀等方面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 ,然而
这种作用也不宜高估 ,唐代中后期三省制的破坏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封驳作用的发挥 , 而当政者能否接受逆
耳之言 、
给事中能否履行职责也同样决定着封驳作用的发挥 。
[ 中图分类号 ] K242 ;D691. 49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058320214 ( 2005) 0920039207

A Research on the Seal ing and Ref uting System in the Tang Dynasty
WAN G Xue2ling
( Col le ge of History & Ci vili z ation , S haanx i N orm al Uni versit y , X i’an 710062 , S han x i , Chi na)

Key Words : Tang dynasty ; sealing and ref uting ; imperial decree ; p rovincial high officer ; sealing and ret urning
Abstract : The system of sealing and ref uting t he imperial decree in t he Tang dynasty , mainly operateol by“ Geishizho ng”—
t he p rovincial high officer , may go back to t he Han dynasty. It was started at t he beginning of t he Tang dynasty and es2
tablished in t he mid2late period of t he Tang dynasty. The p urpo se of t he sealing and ref uting is to stop mistakes and fault s
befo re it happens. It s chief way is to seal t he imperial decree and ref ute correctly. U ndoubtedly the sealing and ref uting
system holds a po sitive meaning in st rengt hening t he power supervision , supp ressing t he expansio n of t he imperial power
in t he highly cent ralized power feudal society. However , it s f unctio n sho uldn’t be over2 evaluated , for t he dest ruction of
“t hree p rovinces”in t he mid2late period of t he Tang dynasty hindered t he f unction to a great extent . Mo reover , whet her
t he empero r could accept bitter t rut h and whet her t he p rovincial high officer could f ulfil his duty would also affect t he
f unctio ning of t he sealing and ref uting system.

  关于唐代的封驳制度 , 学术界在论述唐代的 钟离意传》


载 ,汉明帝时众大臣明哲保身 , 逃避罪
三省制度 、
政事堂制度 、
监察制度以及封建君权时 责 ,遇事都缄默不语 , 而尚书仆射钟离意“独敢谏
[ 2 ] ( 卷四一)
都有所涉及 。但所论或过于笼统 ,以偏概全 ; 或概 争 ,数封还诏书 , 臣下过失辄救解之”。 元
念含糊 ,语焉不详 。近年来专论方面的文章就此 人 胡 三 省 认 为 , “ 后 世 给 、舍 封 驳 本
( 卷三五 ,胡三省注)
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在某 此”[ 3 ] 。至六朝时 ,诏书行下须经门下
些方面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 但在对封驳对象的界 省。
《隋书 ・百官志》载 , 南朝陈时 “其有特发诏
,
定、
封驳制度确立的时间上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 。 授官者 ,即宣付诏诰局 , 作诏章草奏闻 。敕可 , 黄
笔者以为 ,解决这两个问题是全面 、
客观地认识唐 纸写出门下 。门下答诏 ,请付外施行 。又画可 ,付
( 卷二六《百官上》
代封驳制度的关键 , 而将封驳制度纳入唐代历史 选司行召”[ 4 ]
)
。诏敕经门下省行下业
进程中进行动态考察 , 从文献记载中去解读这一 已形成制度 ,但并无审驳封还之记载 ,封驳诏敕现
历史现象不失为一个有效的途径 。故本文将通过 象的大量出现是在唐代 。因此顾炎武总结说 “
: 人
对材料的梳理和对历史细节的考察 , 尝试性地去 主之所患 ,莫大乎唯言而莫予违 。 ……汉哀帝封
分析 、
诠释唐代的封驳制度 ,恳请专家学者批评指 董贤 ,而丞相王嘉封还诏书 ; 后汉钟离意为尚书仆
正。 射 ,数封还诏书 , 自是封驳之事多见于史 , 而未以
为专职也 。唐制 : 凡诏敕皆经门下省 , 事有不便 ,
一  封驳的起源及对象
得以封还 , 而给事中有驳正违失之掌 , 著于《六
《汉书 ・王嘉传》载 , 汉哀帝时益封宠臣董贤 ”[ 5 ] (卷九《封驳》) 顾氏不仅论述了封驳的起源及演
典》。
[ 1 ] ( 卷八六)
二千户 ,丞相王嘉“封还诏书”。 《后汉书 ・ 变 ,还明确指出封驳成为一项专门制度并有专人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40 ・

职掌是在唐代 。 事”
立法行事的惯例 ,唐代的封驳制度既源于王嘉
从以上关于封驳制度起源的论述即可看出 , 与钟离意“封还诏书”之“故事”, 而两宋时期又沿
封驳的对象是下行文书 ———即所谓王者之言 。然 用了唐代给事中封驳诏敕之“故事”。史载北宋太
而关于这个问题 ,至今学界认识尚不统一 。首先 , 宗年间 ,大臣魏羽建议恢复封驳之制 “尝建议有
,
颇具权威性的辞书《辞源》《、汉语大词典》及《辞 唐以来 , 凡制诏皆经门下省审 , 有非便者许其封
海》对“封驳”的释义就互有出入 。 《辞源》释“封 驳,请遵故事, 择名臣专领其职, 迄今不
( 卷二六七《魏羽传》
驳”为“对 诏 敕 认 为 不 当 , 封 还 和 加 以 驳 废”。
[ 14 ] )
明确指出唐代门下省官员封
正”。 《汉语大词典》则释为“封还并对诏敕
[ 6 ] (p471)
驳的对象是皇帝的诏敕 , 也说明宋代的封驳是承
之不当者加以驳正”。 [ 7 ] (p1272)
两者基本相同 。而 袭了唐代的封驳制度 。宋代初年封驳之职仍由给
《辞海》 则释“封驳” 为“封还皇帝失宜的诏命 ,驳正 事中执掌 ,因此宋太宗淳化四年 ( 993 ) 任柴成务 、
臣下有违误的章奏”。 将封驳的对象由下行
[8 ] (p806)
魏庠同知给事中事 “凡制敕有所不便者
, , 许封驳
文书扩大为下行文书与上行文书兼而有之 。而学 [ 14 ] ( 卷三 ○六《柴成务传》
以闻”。 )
宋仁宗时期 , 司马光的父
界在涉及唐代封驳的有关论述中 , 对封驳对象的 亲司马池在朝中任职 , 曾就唐宋封驳制度做过这
认识也不统一 ,概括起来亦不外乎以上两种观点 。 样的评论 “
: 唐制 : 门下省诏书之出 ,有不便者得以
其中 , 将封驳之对象确定为下行文书的较为普 封还 。今门下虽有封驳之名 , 而诏书一切自中书
遍 ① ,这主要是沿袭了元人马端临《文献通考》 “中 以下 ,非所以防过举也 。
”[ 14 ]
( 卷二九八《司马池传》)
南宋高
书出令 , 门下审驳 , 而尚书受成颁之有司”的观 宗绍兴年间 ,魏 任侍御史 ,上言曰 “
: 国家命令之
[ 9 ] ( 卷五 ○
《职官考》)
点。 如章太炎先生《国学讲演录》在 出 ,必先录黄 。其过两省 ,则给 、
舍得以封驳 ; 其下
叙述给事中的职权时说 “ : 制敕诏令 , 皆须经给事 所 属 , 则 台 谏 得 以 论 列。此 万 世 良 法
中之手 ,苟有不合 ,可以封还 。 ”[ 10 ] (p152) 钱穆先生在 ”[ 14 ] (卷三七六《魏
也。 传》)
凡此 ,不仅说明了封驳制度的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也说 :“给事中官位并不 连续性 ,也说明了封驳自出现之日起其对象就是
高 ,但对皇帝诏书亦得参加意见 。若门下省反对 封建王朝的下行文书 —
——皇帝之诏敕 。
此项诏书 ,即将原诏书批注送还 ,称为‘涂归’。意 宋人所编类书《册府元龟》
卷四六九《台省部》
即将原诏书涂改后送还中书省重拟之意 。 ”[ 11 ] (p40) “封驳”
类前的小序对封驳的起源及作用做了简要
毛汉光先生《论唐代之封驳》更是将给事中封驳的 的总结 ,原文如下 :
对象具体为朝廷任命五品以上职事官的制书和任   汉制 : 群臣上书 , 凡品有四 , 驳议其一也 。盖以
命六品以下职官的敕书 , 二者均属下行文书 。②
但是近年来在有关封驳制度的专论中 , 继《辞海》 ① 如章群《唐史》( 香港龙门书店 1978 年印行 ) 第二节《中
之后将封驳之对象确定为上行文书与下行文书兼 书省》叙述了唐代诏敕自草拟至施行的程序 “ : 若皇帝有
而有之者亦不乏其人 。③ 笔者以为 ,孰是孰非 , 还 诏旨 ,由中书舍人起草 , 下宰相会议讨论 ……宰相既通
过 ,再送门下省 , 由给事中审覆 , 若有谬误 , 或事有不可
当从文献记载中去寻找答案 。也只有弄清封驳的 者 ,皆得驳正封还 ,谓之涂归 。 ”岑仲勉《隋唐史》( 河北教
对象 ,才能正确地解释和认识唐代的封驳制度 。 育出版社 2000 年版 ) 之《唐史》第五节《宰相制度之屡
既然胡三省与顾炎武都认为王嘉与钟离意 变》说 :“三省职掌之大别 , 计中书草拟诏敕 、 批答 , 经门
下省审查无误 ,下于尚书省行之 。 ”王仲荦《隋唐五代史》
“封还诏书” 是封驳之始 , 则封驳之对象当为皇帝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 第四章第一节《唐代的政
之诏命 。“封”者缄封也 , 封事 、
封章 、
封进即用此 治制度及驿站制度》中说 “ : 唐代中书决策 , 门下审议 , 尚
意。 “还”
者退还上交也 ,颜师古释“还” 为“却上之 书执行 ,三省共同负责中枢政务的制度已日臻完备 。 ”
[ 3 ] ( 卷三五 ,胡三省注) ② 参见毛汉光《论唐代之封驳》《国立中正大学学报》
, 1992
于天子也”。 封驳现象大量出现在唐
年第 3 卷第 1 期 。
代 ,由门下省官员给事中职掌 。唐代给事中封驳 ③ 如吴枫《封驳制度与唐初政治》( 载《历史教学》 1982 年第
的事例比比皆是 ,屡见不鲜 。首先 ,有关文献在涉 11 期) 指出 ,所谓封驳 , 是指封还皇帝失宜的诏命 , 驳正
臣下有违误的奏章 ,是从封事与驳议发展而来 。祁德贵
及封驳的叙述中 , 常将封驳与诏敕相提并论 。如
《论唐代给事中的主要职掌》( 载《中国史研究》 1995 年第
穆宗长庆年间 ,薛存庆“五迁给事中 , 与韦弘景封 1 期) 指出 , 唐代给事中的封驳权 , 包括对上行文书的封
[ 12 ] ( 卷一四三《薛珏传附薛存庆》
驳诏书 , 时称其直”。 唐文宗
)
驳和对下行文书即诏敕的封驳 。刘后滨《唐代中书门下
体制下的三省机构与职权 — — —兼论中古国家权力运作
开成三年 ( 838) 敕文 “ : 给事中封驳制敕 ,宜令季终
方式的转变》( 载《历史研究》2001 年第 2 期 ) 认为 , 封还
具 所 驳 闻 奏; 如 无 , 亦 宜 闻 是针对下行文书即皇帝的制敕 , 驳正是针对上行文书即
奏。”[ 13 ] (卷五四《省号上 ・给事中》) 其次 , 中国古代有依“故 百司奏抄 ,二者合起来称为“封驳”。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41 ・

号令之出 ,风化攸系 , 或愆治典 , 乃伤国体 。由是执 详 。刘先生认为 “


: 随着三省制向中书门下体制转
奏抗论 ,正辞理夺 , 封还诏命 , 追救缺失者有矣 。中 变 ,门下省作为宰相机构的部分职权转移到了中
代而下 , 政归台阁 , 机事纷委 , 典章尽在 , 夙夜出纳 ,
书门下 ,而在以给事中为实际首长的门下省中 ,尽
周旋慎重 。其或上之所举 ,或违于道 ,乃至官人之非
管还保留了对上 、
下行文书的审核之职 ,但其职权
称 ,法制之缪戾 , 壅求贤之路 , 失任刑之极 , 礼文差
的重心已经发生转移 , 对上行文书的驳正逐渐减
僭 ,德义隳废 ,挠赏罚之柄 ,兴冤滞之叹 。权宠交构 ,
灾谪创见 ; 利非均济 , 信或未孚 。莫不罄竭忠恳 , 敷
”①
少 ,对制敕文书的封还成为其最主要的职掌 。
陈要道 。謇谔持正 ,激切指事 。冀感悟于时王 ,用杜 此论甚为确当 ,事实也正如此 ,唐代前期门下省给
塞于未然 。无害于成 , 不远而复 。
《诗》曰 : 匪懈于 事中的职能 , 除了审读 、
驳正奏抄以外 , 还要签署
位 。传云 : 弥缝其阙 。其斯之谓欤 ? 制敕 。关于这一点 《大唐六典》
, 记载得很明确 :
此序明确指出 ,封驳乃是“封还诏命”,其目的在于 “凡百司奏抄 ,侍中审定 ,则先读而署之 ,以驳正违
“追救缺失”、
“弥缝其阙”“冀感悟于时王
, ,用杜塞 失 。凡制敕宣行 , 大事则称扬德泽 , 褒美功业 , 复
于未然”。与此相应 ,收入封驳类的基本上是大臣 奏 而 请 施 行; 小 事 则 署 而 颁
针对中央的决策即皇帝之诏命或驳奏或封还的具 之。
” [ 15 ] ( 卷八《门下省 ・给事中》
“驳正违失”显然是针对上
)

体事例 。
《册府元龟》 乃北宋真宗年间王钦若等人 行文书而言 “凡制敕宣行”
, 则应是对下行文书而
奉敕编纂 ,此时去唐未远 ,确立于唐代的封驳制度 言 ,具体的处理方式是大事“复奏而请施行”,小事
又为宋代所继承 , 所以宋人对封驳含义的理解应 则“署而颁之”,门下省上通下达的职能体现无遗 。
当比后人更为准确 。唐宋时人虽未明确封驳的定 然而从文献记载来看 , 唐代改政事堂为中书
义 ,但从有关文献的叙述以及宋人对封驳的继承 门下之前 ,给事中除“省读奏抄 , 驳正违失”之外 ,
和评价来看 ,封驳的对象当是下行的文书即皇帝 对下行文书之确当者“复奏而请施行”, 不当者还
之诏命 ,并不包括上行的文书 —
——大臣之章奏 。 有权驳正 ,只不过这种驳正权的取得是逐渐的 、

慢的 ,故鲜为人注意 。建唐之初 ,对以皇帝诏敕的
二  封驳制度的形成与确立
形式颁下的政令 ,通常情况下都是依旨行事 ,很少
封驳制度虽然源于两汉 ,然两汉之后 、
唐代之 有提出异议或反对意见的 。这是由于唐代初期 ,
前 ,文献中有关封驳的记载寥寥无几 ,只有到了唐 各项制度尚不完善 , 中书 、
门下两省分工尚不明
代 ,对皇帝之诏敕的封驳才蔚然成风 ,并作为一项 确 ,政府工作的重点还在统一天下 、
稳定政局上 ,
制度确立下来 。然而唐代封驳制度的形成并不像 尚无暇顾及政令的确当与否 , 重要的是执行的效
有的学者所认为的那样是与唐朝的建立同步的 , 率 。因此史书中有“高祖常有敕而中书不时宣行 ,
而是经历了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 , 它与唐代三 高祖责其迟”
的记载 。
[ 16 ] ( 卷六三《萧 ] 传》)
随着唐王朝政
省制的发展变化 、门下省和给事中职掌的演变消 权的稳定 ,如何保住来之不易的江山从而达到长
长都有密切的关系 。 治久安的目的成为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因
唐承隋制 ,设三省六部 ,关于三省在处理中央 此 ,唐太宗开始对职能部门“顺旨而行”的做法表
事务过程中的具体分工 ,元人马端临总结为“中书 示不满 ,不止一次地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贞观元
出令 ,门下审驳 ,而尚书受成颁之有司”,这一观点 年 ( 627) ,太宗对黄门侍郎王 说 :“国家本置中
广为后世学者所沿袭 ,虽过于笼统和片面 ,难以涵 书、门下以相检察 , 中书诏敕或有差失 , 则门下当
盖有唐一代三省制发展变化的全貌 , 其将唐代的 ”[ 3 ] 卷一九二 贞观三年 ( 629 ) ,太宗又对群臣
行驳正 。
( )

三省制归结为中书出令 、 门下审驳 、 尚书受成也过 说“


: 中书 、
门下 ,机要之司 ,诏敕有不便者 ,皆应论
于理想化和简单化 , 但如果仅从处理下行文书的 执 。比来唯睹顺从 ,不闻违异 。若但行文书 ,则谁
角度来理解则不失为智者之见 。
不可为 , 何必择才也 !”[ 3 ] (卷一九三) 唐太宗一再要求
三省之中的门下省正好处在上通下达的中枢
职能部门驳正 、
论执不便之诏敕 ,一方面说明当时
地位 。隋朝时门下省官员“掌侍从左右 , 摈相威
诏敕行下仍沿用建唐之初有旨必行的制度 , 另一
仪 ,尽规献纳 , 纠正违阙”[ 4 ] 卷二六《百官上》 。至唐朝
( )
方面说明太宗初年已十分重视对下行文书的审查
初年 , 门下省的作用日益加强 , 三省长官均为宰
相 ,集中在位于门下省的政事堂议事 。但是随着
① 刘后滨《唐代中书门下体制下的三省机构与职权 —
——兼
三省制的演变 ,门下省及给事中的地位与职能也 论中古国家权力运作方式的转变》《历史研究》
, 2001 年
发生了变化 。关于这个问题 , 刘后滨先生论述颇 第 2 期。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42 ・

与驳正 。在唐太宗的强烈要求和鼓励下 , 有旨必 重申 。太和三年 ( 829) 八月敕 “ : 凡制命颁行 ,事有


行的局面才有了变化 。众所周知 ,贞观时期“主正 不可 ,给事中职合封进 。省审既毕 , 宣布百司 , 稽
臣直”,唐太宗善于纳谏 , 他身边的大臣也勇于进 停晷刻 , 皆著律令 。 ”开成三年 ( 838 ) 八月文宗又
谏 ,形成了良好的政治氛围 。魏征谏诤“前后二百 敕“: 给事中封驳制敕 , 宜令季终具所驳闻奏 ; 如
余事”、戴胄“犯颜执法”都是典型的事例 , 有效地 ”[ 13 ] (卷五四《省号上 ・给事中》) 可见 , 唐 代中
无 , 亦宜闻奏 。
避免了错误的决策 。同样 ,对于诏敕或成命 ,持有 后期封驳作为给事中的主要职掌逐渐正式确定下
异议并能直言进谏 、 大胆驳议的也不乏其人 ,如贞 来并且制度化 ,因此白居易在《郑覃可给事中制》
观三年魏征任给事中 , 朝廷命中男十八以上简点 中有“给事中之职 , 凡制敕有不便于时者 , 得封奏
入军 “敕三四出
, ,征执奏以为不可”。后太宗龙颜 之”[ 19 ] (卷六六一) 的记载 。
大 怒 , 强 行 出 敕 , “征 又 不 从 , 不 肯 署
[ 17 ] 卷二《纳谏 ・直谏》
三  封驳的方式及其执行者
敕”。 太宗之后 ,大臣驳奏成命仍时
( )

有记载 ,如中宗神龙年间 ,给事中卢粲驳奏中宗许 关于封驳的方式 ,文献中未见明确记载 。 《旧


安乐公主为武崇训造陵之制 ; 开元八年 ( 720 ) , 给 唐书 ・职官志》 沿袭《大唐六典》 的记载 ,门下省给
事中许景先驳奏玄宗赐百官九日射之 事中在处理下行文书时 “ : 凡制敕宣行 , 大事则称
[ 18 ] ( 卷四六九《台省部 ・封驳》
制。 )
但总的来说 , 文献中有关 扬德泽 , 褒美功业 , 复奏而请施行 ; 小事则署而颁
唐前期驳议诏敕的记载与中后期相比要少得多 , 之。”[ 16 ] 卷四三《职官二 ・门下省》 而《新唐书 ・百官志》中
( )

在毛汉光先生《论唐代之封驳》 一文所录唐给事中 所记给事中处理下行文书时 , 则是“诏敕不便者 ,


封驳制敕的 23 个案例中 ,属唐前期者仅太宗朝魏 涂 窜 而 奏 还 , 谓 之‘涂 归 ’。季 终 , 奏 驳 正 之
[ 12 ] ( 卷四七《百官二》
征执奏“中男十八以上简点入军案”一例 , 其余均 目”。 )
两者不同是显而易见的 。笔者
为唐代中后期的案例 , 这也足以说明唐前期给事 以为 《旧唐书》
, 所记乃唐代初年的情形 《新唐书》
,
中封驳制敕并未形成制度 。《大唐六典》乃唐玄宗 所记乃唐代中后期即封驳制度形成后的情形 , 而
李隆基御撰 ,其所记给事中对下行文书“复奏而请 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所记给事中处理下行文书的
施行”的方式系唐初制度的真实反映 。 方式 ,与文献所见的实际处理方式均有出入 。
从大量的封驳事例来看 , 明确门下省之给事 据前文所述 ,封驳制度在形成过程中 ,不同的
中封驳诏敕的职责是在唐代中后期 。安史之乱后 历史阶段其方式也不尽相同 。唐代前期 , 即封驳
的肃 、 代之际 , 曾在朝中任知制诰 、 中书舍人的常 制度的酝酿阶段 ,给事中对下行文书并非尽如《大
衮在《授韦谔给事中制》中有“诏书未当 , 实得封 唐六典》 所云只是履行签署行下的手续 ,从实际情
还”[ 19 ] 卷四一 ○ 之语 。这是笔者所见有关封还诏敕 况来看 ,驳正下行文书的事例时而有之 。此一时
( )

的最早记载 ,似说明安史之乱后 ,给事中在签署下 期 ,无论是上行文书还是下行文书 ,各部门官员对


行文书的过程中对不当之诏敕有权驳回 。而德宗 之持有异议并申述己见时 , 文献中概以“执奏”、
贞元年间 ,给事中许孟容多次执奏 ,对下行的诏书 “执言”“ 、驳议”“ 、驳正”
等词笼统言之 。至于这种
提出异议 ,德宗召孟容对于延英 ,谕之曰 “ : 使百执 方式具体如何操作 , 有无封回 , 史无明文 , 但有一
[ 16 ] ( 卷一五四《许孟容传》
事皆如卿 , 朕何忧也 。
” 德宗对许 点可以肯定 ,即门下省官员对下行文书持有不同
)

孟容的肯定与鼓励 , 似又说明当时给事中封驳诏 意见时常坚持上奏并阐明己见 。而唐玄宗开元十


敕的职责尚未明确 ,或者已明确而未曾认真执行 ; 九年 ( 731) 四月二十六日的敕文或许可以作为这
同时也说明当政者对大臣封驳诏敕的认可与提 一方式的又一说明 ,敕文曰 “ : 加阶入三品 ,并授官
倡 。自此之后 ,给事中封驳诏敕的事例与日俱增 , 及勋封甲 , 并诸色阙等进画 , 出至门下省重加详
德宗朝 ,给事中袁高 、崔仁师与许孟容都因封驳诏 覆 ,有驳正者 , 便即落下墨涂讫 , 仍于甲上具注事
敕而名留青史 。而封驳制度的确立应该就在此 由 , 并牒中书省 。”[ 13 ] (卷五四《省号上 ・中书省》) 由此看 来 ,
时 ,虽史无明文 ,但从唐宪宗及其以后的有关诏敕 玄宗时期门下省可以通过墨涂的方式驳正下行文
中即可窥见其端倪 。 书 。但是由于唐前期门下省给事中的事务多为驳
元和十五年 ( 820) 闰正月 ,宪宗曰 “
: 谏官给事 正上行文书即百司之奏抄 , 驳正下行文书的事例
中 ,若除授有司 ,政乖允当 ,各令论驳 ,举其职业 。 ” 并不多见 ,故这一方式是个案还是常例无从得知 。
宪宗“各令论驳 ,举其职业”的说法说明驳正制敕 此一时期 ,除给事中以外 ,门下省之黄门侍郎也有
是给事中应当履行的职责 。文宗时期 , 对此又有 权驳正下行之诏敕 ,故《新唐书 ・李 传》有睿宗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43 ・

时李 “改黄门侍郎 ,封中山郡公 ,制敕不便 ,辄驳 也就无从说起了 。与“涂归”这种过激的方式相


正”[ 12 ] 卷一一九《李 传》 的记载 。
( )
反 ,给事中封驳时也有采用比封还制敕更为温和
封驳制度正式确立后 ,其方式也并非如《新唐 的方式 ,即暂时扣压制敕 ,执之不下 。如德宗朝给
书 ・百官志》 所言之“涂归”。钱穆先生认为“涂归 事中袁高当直时拒绝起草朝廷任命卢杞为饶州刺
亦称封驳 、 封还 、 驳还 , 其意义略相同”也失之偏 史的制书 ,德宗改由中书舍人起草 “诏出
, , ( 袁高)
颇。 从大量的事例来看 ,给事中上还不合时
(p40)
[ 11 ] [ 16 ] ( 卷一五三《袁高传》
执之不下”并上奏陈述理由 。 )
不过
宜之诏敕并附奏状申述理由是封驳的最主要的方 这两种方式均属个案而非常例 , 唐代给事中封驳
式 , 此 类 事 例 不 胜 枚 举 。如 德 宗 贞 元 十 八 年 时通常还是采用“封还诏敕”
并附奏状加以驳议的
( 802) ,以浙东团练副使齐总为衢州刺史 “总以横 , 形式 。
赋进奉希恩 , 给事中许孟容封还制书”。同年八
四  封驳制度的作用
月 ,以岭南节度掌书记 、 试大理评事张正元为邕州
刺史 、 御史中丞 、邕管经略使 “给事中许孟容以非 , 关于封驳制度的作用 , 学界多有论及 。章太
[ 16 ] ( 卷一三《德宗纪下》
次迁授 ,封还诏书”。 宪宗元和四年
)
炎先生认为给事中封还制敕是“前代政治之善 ,可
( 809) ,以淮南节度判官孔戡为卫尉丞 ,分司东都 。 以减杀皇帝之专制”[ 10 ] (p152) 。吴晗先生《历史上的
[ 18 ] ( 卷四六九《台省部 ・封驳》
给事中吕元膺“封还上奏”。 )
文 君权的限制》①一文认为 , 封驳制度包括中书舍人
宗开成元年 ( 836) ,贬郭承嘏为华州刺史兼御史中 封还词头和给事中封驳诏敕 , 并说 “
: 如两者官都
丞。“诏下 ,两省迭诣中书 , 求承嘏出麾之由 。给 能称职 ,坚决地执行他们的职权 ,便可防止君主的
[ 16 ] ( 卷一六五《郭承嘏传》
事中卢载封还诏书”。 史籍文献在
)
过失和政治上的不合法行为 。
”姚澄宇先生在《唐
叙述给事中封驳诏敕时 , 仅直言“封还诏书”。而 朝的谏官制度》②一文中 , 将给事中封驳制敕视做
《全唐文》
卷四七九收有许孟容《停齐总为衢州刺 谏官进谏的一个重要途径 。郭绍林先生《论唐代
史敕命表》、 吕元膺《封还授孔戡卫尉寺丞分司东
社会对皇权的制约机制》③一文认为 , 门下省作为
都诏奏》 全文 ,前者末句有“今齐总诏谨随封进” 之
中央机构职能部门中制约皇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
语 。吕元膺由给事中升任尚书左丞 , 宪宗出任王
分 , 通过驳正诏敕从而起到了制约皇权的作用 。
遂为柳州刺史 ,制书行下 ,吕元膺执奏曰 “
: 遂以补
贾玉英先生在《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
一书中
吏犯赃 ,法当从坐 。其除官制云‘清能业官’,据遂
有专章论及中国古代的封驳制度 , 认为唐代的封
犯状 ,不宜有‘清’ 字 。柳州大郡 ,出守为优 。谨封
[ 16 ] ( 卷一六二《王遂传》
驳制度对当时的正确决策起到了重要作用 , 唐代
还制书 。 ” 凡此都说明当时给事中
)

出现“贞观之治”
与封驳制度的重要作用是分不开
封驳制敕时通常采用“封还诏敕” 并附奏状加以驳
的。 毛汉光先生《论唐代之封驳》一文则通
[ 20 ] (p162)

议这一形式 。
过对唐代给事中封驳案例之成败的统计来说明其
至于常为人道的“涂归”, 确是封驳的方式之
在抑制皇权中的作用 。笔者以为 , 在诸多的关于
一 ,唐玄宗开元十九年 ( 731 ) 敕文中驳正诏制时
封驳制度作用的评价中 , 吴晗先生与毛汉光先生
“便即落下墨涂讫 , 仍于甲上具注事由”可视做这
的评价比较中肯 ,但仍有进一步申述的必要 。
一方式的滥觞 。但从大量的封驳事例来看 “ , 涂
唐代建立封驳制度的本意无疑是积极的 , 其
归”诏敕的做法鲜见记载 , 因此从制度上来说“涂
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政府决策的正确和公允 , 防患
归”是有“故事”可依的 , 也是可行的 , 然而在具体
于未然 ,最大限度地减小因政府决策失误而带来
的操作过程中 ,可能这种有“犯上”之嫌的方式很
的负面影响 。唐代封驳制度确实在防止权力过于
少有人采用 。多为学者所引用的给事中李藩批改
集中和中央政府任人惟亲 、
为所欲为等方面起了
制敕一事似可说明这个问题 。元和年间 , 李藩任
一定的限制作用 , 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朝廷用
给事中 “
, 制敕有不可 , 遂于黄敕后批之 。吏曰 :
人不当 、 避免了一些错误的决策 。如德宗贞元元
‘宜别连白纸 。’藩曰 ‘
: 别以白纸 , 是文状 , 岂曰批
年 ( 785) ,任卢杞为饶州刺史 , 时任给事中的袁高
敕耶 !’ ”裴 在宪宗面前称赞李藩有宰相器 ,宪宗
亦 大 加 赏 识, 因 此 擢 升 李 藩 为 宰
[ 16 ] ( 卷一四八《李藩传》 ① 参见张守常 、
常润华主编的《吴晗文集》第三卷第 25 ~26
相。 如果给事中封驳诏敕时可在诏
)

页 ,北京出版社 1988 年版 。
敕后径直涂窜或驳议 ,李藩所为则合情合理 ,属吏 ② 参见《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84 年第 3 期 。
也就没有必要提醒他“宜别连白纸”, 其有宰相器 ③ 参见《中国史研究》
1995 年第 3 期 。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44 ・

在起草诏书时向宰相提出异议 ,宰相不悦 ,改由中 中崔植认为令狐通任寿州刺史时擅自用兵 , 不宜


书舍人起草 。诏令下发后 ,袁高“执之不下”,并前 奖励重用而封还制书 。“上令宰臣谕植 , 以通父
后两次上奏德宗以为不可 , 最终追回了制书 。德 ( 令 狐 ) 彰 有 功 , 不 忍 遂 弃 其 子 。其 制 方
宗还遣使臣安抚袁高说 “ : 朕思卿言深理切 , 当依 行。 ”[ 16 ] (卷一五《宪宗纪下》) 穆宗长庆二年 ( 822 ) , 以绛州
[ 16 ] ( 卷一五三《袁高传》
卿所奏 。
” )
又如宪宗元和年间 ,吕元 刺史崔弘礼为河南尹兼东畿防御副使 。给事中韦
膺任给事中 “规谏驳议
, , 大举其职”, 镇州王承宗 颖“以 弘 礼 望 轻 , 封 还 诏 书 , 上 遣 中 使 谕 之 , 乃
[ 16 ] ( 卷一六《穆宗纪》
反叛后 ,宪宗任吐突承璀为招讨处置使 ,吕元膺与 下”。 文宗开成年间 , 王晏平任朔方
)

给事中穆质 、 孟简 , 兵部侍郎许孟容等八人“抗论 灵盐节度使 ,回洛阳奔父丧 “晏平居官贪黩 , ,去镇


[ 16 ] ( 卷一五四《吕元膺传》
不可”,宪宗纳之 “为改使号”
, 。 )
又 日 ,擅将征马四百余匹及兵仗七千事自卫 ,为宪司
元和年间 ,崔植“累历清要 ,为给事中 ,时称举职”。 所纠”。王晏平因此获罪 ,长流康州 。但因居父丧
当时皇甫镈以宰相判度支 , 请减内外官俸禄 “ , 植 未赴流所 ,遂求救于河北三镇 ,三镇节帅上表为其
[ 16 ] ( 卷一一九《崔祐甫传附崔植》
封还敕书 , 极谏而止”。 宣宗 说情 ,于是授任抚州司马 。给事中韦温 、 薛廷老 、
)

大中十二年 ( 858 ) 五月 , 岭南发生叛乱 , 以右金吾 卢弘宣封还制书 。又改任永州司户 “韦温又执不 ,


[ 16 ] ( 卷一五六《王智兴传附王晏平》
大将军李燧为岭南节度使 “已命中使赐之节” , ,给 下 ,文宗令中使宣谕方行”。 )

事中萧 以为李燧非定乱之才而封还制书 , 当时 唐懿宗咸通年间 , 除其乳母楚国夫人婿为夏州刺


宣宗正在欣赏乐舞 “不暇别召中使
, ,使优人追之 , 史 ,给事中李汤封还制书以为不可 。懿宗下诏曰 :
节及燧门而返”。之后以泾原节度使李承勋为岭 “朕少失所亲 , 若非楚国夫人鞠养 , 则无朕此身 。
[ 3 ] ( 卷二四九)
南节度使 “发邻道兵讨乱者
, ,平之”。 虽非朝典 ,望卿放下 ,仍今后不得援以为例 。 ”
李汤
[ 22 ] ( 卷一 ○八《李 传》
虽然如此 ,唐代封驳制度的作用也不宜高估 。 不得已乃奉诏 。 )
僖宗年间 , 任宰相
唐代后期 ,影响给事中发挥封驳作用的因素是多 杜让能之弟杜弘徽为中书舍人 , 给事中郑綮以其
方面的 。首先 ,翰林学士“专掌内命”,权力和地位 兄在朝中任要职 , 则其弟应当回避为由“封还制
不断上升 “凡拜免将相 , , 号令征伐 , 宣麻制敕 , 皆 书 ”, 结 果 “ 天 子 不 报 ”, 郑 綮 “ 移 病 休
[ 16 ] ( 卷一七九《郑綮传》
出于此”。朝廷“进退人才 ,机务枢密 ,人主皆必与 官”。 以上所述给事中的封驳不仅
)

议 ,中 书 门 下 之 权 为 其 所 夺 , 当 时 谓 之 内 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 还或多或少地挫伤了封
[ 21 ] ( 卷七四《新旧唐书 ・新纪不见王叔文》
相”。 )
翰林学士不仅侵夺 驳者的积极性 。
了中书舍人的草制权 , 其所起草的内制不经门下 总而言之 ,唐朝前期 ,由于统治者比较重视社
省而由宫中直接发出 , 也大大缩小了门下省给事 会的稳定 ,十分重视百官对政府行为的监督 ,强调
中的封驳范围 。其次 ,宦官权力的日益膨胀 ,在破 有谏官职能的官员对诏敕等成命之不当者驳正直
坏三省制的同时 , 势必也破坏了门下省对诏敕的 言 ,为封驳制度的形成准备了条件 ,在封驳制度的
封驳 。最后 ,执掌封驳大权的给事中是否正直不 酝酿阶段 ,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而唐代中后期 ,
阿且能够真正地履行职责 ,在位君王是否善纳谏 、 封驳制度虽渐趋完善 ,但由于君权削弱 ,朝廷上下
喜直言也同样影响封驳作用的发挥 。只有双方都 忙于争权夺利 ,苟且行事 ,统治者对给事中的封驳
能以朝廷大局为重 , 坦荡无私 , 配合默契 , 才能发 不太重视 , 甚至不予理睬 , 其作用也就不容乐观
挥其应有的作用 。但不幸的是封驳制度确立之 了 。尽管如此 ,唐代封驳制度的形成与确立 ,还是
时 ,却是唐王朝走向衰落之始 ,给事中封驳诏敕的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皇权的膨胀 , 起到了一定的
职责虽然明确了 , 而当政者对给事中的封驳则不 积极作用 。
够重视 ,有的甚至抚慰一番后诏令依然行下 ,封驳
五  结   语
制度徒有其名 。从唐代中后期给事中封驳的结果
来看 ,其作用有时确实难以发挥 。如宪宗时期 ,驸 在权力高度集中的封建专制社会 , 能够对皇
马都尉刘士泾贿赂权臣 , 升任太仆卿 。给事中韦 帝的诏敕提出质疑并加以驳议无疑是社会进步的
弘景 、 薛存庆封还诏书 “以士泾交通近幸 , ,不当居 表现 ,而这种进步是缓慢的 ,从两汉时期出现王嘉
九卿”。宪宗解释说 “ : 昌 ( 刘士泾父) 有功于边 ,士 与钟离意封还诏书到唐代封驳制度的确立 , 经历
泾又尚主 ,官少卿已十余年 ,制书宜下 。 ”
韦弘景不 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而当封驳制度确立之
[ 12 ] ( 卷一七 ○
《刘昌传附刘士泾》)
得已乃奉诏 。 又宪宗元和十 时 ,正好是中国封建社会由繁荣走向衰落之日 ,因
四年 ( 819) ,以抚州司马令狐通为右卫将军 , 给事 而这一制度未能得到很好的执行 , 到明清时期更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45 ・

是形同虚设 ,其作用也就无从说起了 。 [ 8 ] 辞海 [ M ] . 上海 :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9 年缩印本 .


[ 9 ] 马端临 . 文献通考 [ M ] . 北京 : 中华书局 ,1986.
[ 10 ] 章太炎 . 国学讲演录 [ M ] . 上海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收稿日期】 2004209213
[ 11 ] 钱穆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 M ] . 北京 : 三联书店 ,2004.
【作者简介】 王雪玲 ( 1965 — ) ,女 ,陕西泾阳人 ,陕西师范
[ 12 ] 欧阳修 ,宋祁 . 新唐书 [ M ] . 北京 : 中华书局 ,1975.
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博
[ 13 ] 王溥 . 唐会要 [ M ] . 北京 : 中华书局 ,1955.
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历史文献 、
唐代历史文化研究 。 [ 14 ] 脱脱等 . 宋史 [ M ] . 北京 : 中华书局 ,1977.
【责任编辑  惟  正】 [ 15 ] 李隆基 . 大唐六典 [ M ] . 西安 : 三秦出版社 ,1991.
[ 16 ] 刘 . 旧唐书 [ M ] . 北京 : 中华书局 ,1975.

参考文献 : [ 17 ] 吴兢 . 贞观政要 [ M ] . 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 1 ] 班固 . 汉书 [ M ] . 北京 : 中华书局 ,1960. [ 18 ] 王钦若 . 册府元龟 [ M ] . 北京 : 中华书局 ,1960.

[ 2 ] 范晔 . 后汉书 [ M ] . 北京 : 中华书局 ,1956. [ 19 ] 董诰 . 全唐文 [ Z] . 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

[ 3 ] 司马光 . 资治通鉴 [ M ] . 北京 : 中华书局 ,1956. [ 20 ] 贾玉英 .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 [ M ] .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

[ 4 ] 魏征 . 隋书 [ M ] . 北京 : 中华书局 ,1973. 2004.

[ 5 ] 顾炎武撰 ,黄汝成集释 . 日知录集释 [ M ] . 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 [ 21 ] 王鸣盛 . 十七史商榷 [ M ] . 北京 : 中国书店据上海文瑞楼版影

社 ,1985. 印本 ,1987.

[ 6 ] 辞源 [ M ] .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1989 年修订 、


合订本 . [ 22 ] 薛居正 . 旧五代史 [ M ] . 北京 : 中华书局 ,1976.

[ 7 ] 汉语大词典 [ M ] . 上海 :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7 年缩印本 .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