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77

分类 号 


S  % U D C

\ 

5 密 级 公 开
' '

x . . . . . . . . . . . . . 

分 沐 A專


硕 士 研 宄 生 学位 论文

农 户 农 业生 产 性 借 贷 需 求 及可 得 性


影 响 因 素 研究

申 请 人 : 何佳 欢

学 号 : 2 1 9 0 09 2

培 养 单位 : 经 济与 工 商 管 理 学 院

学科 专 业 : 金融学

研 宄方 向 : 货 币 金 融 理 论 与 政策

指 导 教师 : 祝洪章 教 授

完成 日 期 : 2022 年 4 月 30 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中国的核心基础产业就是农业,发展农业是民生之根本。“三农”问题始终
是党中央牵挂的核心问题,连续十九年的中共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于“三农”问
题。乡村振兴战略是继脱贫攻坚战略之后的又一重大战略规划,“三农”问题是
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核心性、关键性问题,“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有助于推进乡
村振兴战略的实现。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覆盖不全面,服务不到位的现象十
分突出,具体表现在金融服务供需错位矛盾突出,农村地区金融供给不充足,农
户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不足。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发展现状无法满足乡村振兴战略
的要求以及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要求。着力解决好农村地区金融服务错
位问题,全面准确的掌握农户生产性借贷需求以及借贷可得性等情况尤显重要,
对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农业农村两个现代化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农村金融理论、借贷配给理论和金融抑制理
论为理论基础,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微观调查数据为研究数据,构建了Log
istic、Tobit 模型,分析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及可得性的影响因素,进而有
效解决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不足问题及提高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可得性,提
出如下研究结论:
(1)不断发展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农村地区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镇,从
事农业生产的农户借贷需求不旺盛,农村地区的正规金融组织存在资金供给不足,
同时导致农户农业生产性资金可得性较低。本文统计分析得出,其中,样本农户
中有 44.91%的农户贷款额度未得到满足,有 39.11%的农户借款额度未得到有效
满足。此外,从借贷渠道角度来看,非正规金融渠道是农户获得农业生产性资金
的重要来源之一。
(2)农民主体个人因素中,农民的健康状况、年龄大小、文化水平及农户
的性别对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产生正面积极影响。家庭特征因素,农户农业
生产性借贷需求受农户家庭常住人口数量以及家庭劳动力人口数量的正向显著
性影响作用。农户农业生产经营特征中,在 1%显著性水平上,土地经营面积及

I
——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农户农业生产经营性收入对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产生显著性正向影响。具体
在正规和非正规金融渠道中,农民的风险状况都会对农民的生产性借贷需求产生
负面影响。户主及其配偶的兄弟姐妹数量对农民通过正规金融渠道的生产性借贷
需求具有正向影响,而对非正规金融渠道的生产性借贷需求具有负向影响。
(3)在影响农户贷款可得性的因素中,户主的年龄对贷款可得性有显著的负
向影响,而农户的生产经营收入对贷款的可得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生产经
营的土地规模对通过非正规金融渠道获得贷款具有积极而显著的影响。
因此,要提高农户生产性借贷可得性需从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与金融机
构供给两个方面进行改进。
关键词:农业生产性行为;借贷需求;借贷可得性

- II-
Abstract

Abstract

China's core basic industry is agricul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s


fundamental to people's livelihood. Farmers are a key part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economy. The issue of "three rural areas" has always been a key issue of
concern for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No. 1 document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has focused on the issue of "three rural areas" for 19 consecutive years.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s another major strategic plan after the strategy of
poverty eradication, and the issue of "three rural areas" is the core and key issue in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t present, China's rural financial service coverage is
not comprehensive and services are not in place, which is manifested in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financial services, insufficient financial
supply in rural areas, and insufficient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lending demand of
farmer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inancial service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can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nd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financial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The problem of misalignment of financial
services in rural areas should be given top priority, and it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to
grasp the productive lending needs of farmers and the availability of loans
comprehensively and accurately, which is important and practical for upgrading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realizing the development of two modernizations
in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Based on previous studies, this paper draws on rural finance theory, credit
rationing theory and financial disincentive theory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uses
micro data from the China Household Finance Surve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o
construct a Logistic and Tobit model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armers'
productive borrowing demand and availability, and to explore the intrinsic influence
mechanism betwee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n productive borrowing demand and
availability.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proposed: (1) The developing dual

- III -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economic structure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exodus of young and strong laborers
in rural areas to cities and towns, the low borrowing demand of farmers engaged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the insufficient supply of funds by formal financial
organizations in rural areas, also lead to the low availabi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ve
funds for farmers.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among them,
44.91% of the sample farmers' loan amount is not met and 39.11% of the farmers'
borrowing amount is not effectively met. In addi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orrowing channels, informal financial channels are one of the important sources for
farmers to obtain productive agricultural funds. (2) Among the personal factors of
farmers' subjects, farmers' health status, age size, education level and gender of
farmers positively and positively influence farmers' demand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ive borrowing. Among the factors of household characteristics, the demand for
productive agricultural borrowing of farmers is positively and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the number of permanent household members of farmers and the number of
household labor force members. Among the farm househol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area of land operation and farm househol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income have a significant and positive effect on
farm househol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borrowing demand at 1% significance level.
In both formal and informal financial channels, farmers' risk status negatively
affects farmers' demand for productive borrowing. The number of siblings of the
household head and his spouse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farmers' productive borrowing
demand through formal financial channels, while it has a negative effect on
productive borrowing demand through informal financial channels. (3) Among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availability of loans to farmers, the age of the household head h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 on the availability of loans, while the income of the
farmer's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the availability
of loans. The land size of farmers' productive operations had a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availability of loans through informal financial channels.
Therefore, to improve the availability of productive lending to farmers, we need

- IV -
Abstract

to improve both the demand for productive agricultural lending and the supply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Keywords: productive agricultural behavior; borrowing demand; loan
availability

- V -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中文摘要 ........................................................... I
Abstract ......................................................... III
绪论 ............................................................... 1
一、 研究背景 ................................................... 1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一)研究目的 .............................................. 2
(二)研究意义 .............................................. 3
三、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 5
(一)国外研究动态 .......................................... 5
(二)国内研究动态 .......................................... 6
(三)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0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1
(一)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 11
(二)研究方法 ............................................. 12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14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14
一、农户 ................................................... 14
二、农业生产性借贷 ......................................... 14
三、借贷需求行为 ........................................... 15
四、农业生产借贷可得性 ..................................... 16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17
一、农村金融理论 ........................................... 17
二、借贷配给理论 ........................................... 17
三、金融抑制理论 ........................................... 18
本章小结 ....................................................... 18
第二章 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现状及需求特征分析 ....................... 19
第一节 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现状 .................................. 19

-
—VI—
目录

一、农户农业生产经营现状 ................................... 19
二、农户借贷现状 ........................................... 21
第二节 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特征分析 .......................... 25
一、农户生产性借贷需求渠道特征 ............................. 25
二、农户生产性借贷需求用途特征 ............................. 26
本章小结 ....................................................... 26
第三章 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27
第一节 实证设计 ................................................ 27
一、数据来源 ............................................... 27
二、研究假设 ............................................... 27
三、模型构建 ............................................... 28
第二节 变量选择及描述性统计 .................................... 29
一、 变量选择 .............................................. 29
二、 描述性统计分析 ........................................ 33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 34
一、多重共线性检验 ......................................... 34
二、模型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38
第四章 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的可得性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39
第一节 实证设计 ................................................ 39
一、 研究假设 .............................................. 39
二、模型构建 ............................................... 39
第二节 变量选择及描述性统计 .................................... 40
一、 变量选择 .............................................. 40
二、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47
第五章 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及可得性同质性影响因素分析及提高借贷可得性
对策建议 .......................................................... 48

-
—VII—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节 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及可得性同质性影响因素分析 ............ 48


一、农户个人特征影响因素 ................................... 48
二、农户家庭特征影响因素 ................................... 48
三、农户生产经营特征因素 ................................... 49
四、农户社会特征影响因素 ................................... 50
第二节 提高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可得性对策建议 .................... 50
一、构建符合农户借贷特征的农村金融体系 ..................... 51
二、建立借贷风险分散机制 ................................... 53
三、创新农业生产性借贷金融产品 ............................. 54
四、提高农户借贷能力 ....................................... 55
本章小结 ....................................................... 56
结论 .............................................................. 58
参考文献 .......................................................... 59
致谢 .............................................................. 65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7
独创性声明 ........................................................ 68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68

-
—VIII—
绪论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以农为本,以农为先”是中国农业文明几千年的思想。“三农”问题是党
和政府的头等大事,只有深入理解这个关键问题,才能有效解决其发展过程中面
临的阻碍问题,进而能达成我国农业农村两个现代化发展目标和乡村振兴战略。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推进全面乡村振兴加快农业
农村现代化的指导意见,该意见的颁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由于农业自身具有
风险弱质性的特点,使得农业经济在商业化的金融经济体制下并不能从根本上得
到有效发展,具体情况主要表现在农村地区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供
给侧,金融服务组织下沉到基层覆盖面不够;在需求侧,农户因农业生产在正规
金融组织获得的有效生产性借贷需求不高,供需主体在农村金融中的矛盾进而形
成金融抑制,从而进一步制约农村经济发展。
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就是要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农村金融既是农村
经济的“血脉”,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杠杆。2020 年底中国人民银行
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农村家庭贷款余额 11.81 万亿元,占全国农业贷款余额的
58.72%。然而,在农村金融服务发展中,金融资源仍然分布不均,无法有效配置
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地区和薄弱环节,不能满足农村的多样化金融需求。
具体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大部分农村基层正规金融机构不足。目前多种多样
类型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覆盖服务范围达到全世界的 90%以上,但活跃在我国农
村地区的仅是以农商行为主导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大中型商业银行由于经营成
本的原因不断地退出农村市场,据有关数据统计,在农村地区有 4 万多个国有商
业银行相继撤并机构,金融机构主体的缺位加剧了农村金融市场结构的不完整和
农户借贷资金供给问题越来越严重。二是,涉农贷款供给不足。近年来,我国农
业发展由传统农业向经济农业转型发展,进而催生了多元化、大额化、长期化的
农业借贷资金需求,但当前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主要矛盾是农业借贷资金供给与
借贷资金需求的不平衡的问题,并且叠加农业弱质性风险特征因素,导致金融机
构在农村偏远地区存在“不敢贷,不愿贷”行为。三是,金融供给主体与借贷资

—1—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金需求主体之间存在信息壁垒的问题。农村信用体系结构的不健全、不完善,使
得金融机构无法全面掌握农户的资质信用情况和还贷能力情况。另外,农户缺乏
借贷抵押担保品,同时对于自身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户来说金融知识的匮乏也抑制
了其对农业借贷资金的需求。
我国长期存在城镇与乡村经济“二元结构”特点,使得农村金融相较于城镇
地区金融服务具有不同特征。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加快推进,农村的青壮年人口不
断涌入城市从事非农生产经营,而留在农村地区的多是“骑虎难下”的中老年人
口,面对自然灾害风险、市场风险、高成本低收益的农业生产活动的首要难题就
是借贷资金问题,没有充足的资金农户就无法扩大生产以适应农业生产经营结构
转型的变化大趋势,不得不被迫从事小规模经营生产。在此条件下,农户进行借
贷需求的意愿和还贷能力更低,农村金融机构的供给资金意愿也会减弱,从而使
得农村金融服务的问题更加突出。
本文认为,关键在于破解农村金融服务矛盾问题,提高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
需求及借贷可得性最为重要。因此,本篇文章在国内外学者前期探索研究基础上,
依托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的 2015 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横截面
数据,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农户生产性借贷需求和借贷可得性的影响因素,进一
步研究其影响作用机制,探究其对农户生产性借贷需求及借贷可得性的异质性及
同质性因素影响机理,提高农户生产性借贷需求及借贷可得性,从而为目前我国
农村金融发展困境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建议。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随着我国不断推进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金融在三农领域发挥着
重要作用,是稳固国民经济之根本。然而,目前我国金融服务发展在农村地区存
在农民逐渐增长的多元化金融需求无法得到完全满足的问题,所以金融服务发展
在农村地区仍存在一些关键和深层次的问题亟需解决,形成与农业农村两个现代
化发展的适配性金融服务。本文的研究目的具体如下:
(1)通过系统性梳理国内外学者以往对农户借贷行为研究文献,为本文的

- 2 -
绪论

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结合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及借贷可得性的现状及
特征分析,探析其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进一步深入探讨当前农户农业生产性借
贷行为存在的问题,以期得出可以有效增强农户的借贷需求意愿并提高农户借贷
可得性,进而达到促进农户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
(2)通过对西南财经大学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库中的微观数据进行筛
选,选取农户农业生产经营性借贷行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样本农户农业生产
性借贷行为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从而全面、准确地了解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行
为的基本特征,分析影响农户农业生产性正规借贷行为以及非正规借贷行为的主
要影响因素,根据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行为特点和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创新正规
金融机构的农业生产性产品和服务方式,有效满足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及出
台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非正规金融市场,来降低金融风险。
(3)通过应用 Logistic 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针对农户正规金融农业生产性
借贷需求及非正规金融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运用 Tobit 模
型对影响农业生产性借贷的可得性从正规金融渠道和非正规金融渠道两个角度
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究农户个人特征因素、家庭特征因素和借贷特征因素
对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及借贷可得性的影响程度及影响方向,进而它又为优
化农民在融资供需两方面的借贷行为提供了理论基础。
(4)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促进农民的农业生产性借贷行为。充分考虑乡
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农业生产性借贷行为的特点,分析正规金融机构的金融供给与
农民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之间不平衡的原因。以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为导向,
构建新时期的农村金融发展体系,进而提出促进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行为合理化
的相关对策建议。

(二)研究意义

巩固“十四五”期间的扶贫成果,振兴乡村,是新时期的一个重要发展目标。
但是,目前农村金融发展水平落后于农村和农民所需要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金融
产品和服务需求,这已成为做好 "三农 "服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障碍和难点。
优质的农村金融服务发展是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要推动金融资源向农
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集中,通过对贫困目标群体的精准识别,实现金融精准扶

—3—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贫,更好地服务三农,从而实现精准滴灌。还应继续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实现城乡均衡发展,更好地满足乡村振兴的金融需求。因此,必须从理论和实践
的角度来研究影响农民对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和借贷可得性的影响因素。
1.理论意义
第一,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库中的微观数据,基于农村金融理论、
借贷配给理论和金融抑制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经论证分析了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
需求及借贷可得性,不断拓宽和丰富了相关理论的研究范围,为农户农业生产性
借贷需求及借贷可得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第二,本研究针对农村金融当中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行为供求矛盾的突出性
问题,具体表现在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不足及借贷可得性不高的情况,提出
实现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供求达到“市场出清”状态的借贷选择途径,以农户农
业生产性借贷需求为导向,探索建立农村借贷市场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可以健全
和发展现代农村金融市场理论,推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而实现乡村振
兴战略。
2.现实意义
第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顽固性
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样本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及可得性特征并结合当前
农村金融发展现状,洞察农民对生产性农业借贷的需求以及影响生产性农业借贷
可得性的影响因素特点。据此提出提高农户生产经营性借贷需求及借贷可得性的
合理化对策建议和积极措施,对于解决农业生产性借贷资金需求方和借贷资金供
给方发展困境问题、维护农村金融市场的稳定、促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具有重
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通过分析农民分别从正规和非正规金融渠道的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的
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影响不同渠道的借贷行为因素是异质性的,这有助于更好地
了解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同时为正规金融机构的产品和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 4 -
绪论

三、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一)国外研究动态

1.农户借贷需求行为的研究
Adams、Donald(1987)认为,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非正规金融借贷是农
户的主要借贷需求来源,然而,农民从非正规融资渠道借到的金额低于他们从正
规融资渠道获得的金额①。Pham 和 Izumida(2002)在越南几个省的实地研究中
得出结论,农民获得资金的情况受户主的年龄和教育程度、借来的资金用途以及
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能力影响②。Ghate(1992)在对智利农民的分析中发现,农
村金融市场的农民更多的是依靠非正规融资来获得农业借贷③。
2. 农户借贷需求影响因素的研究
Hope K 等(2009)通过采用计量经济学的实证分析方法验证了农户的借贷
需求未被满足的主要原因是缺少抵押物品和担保人④。Ta Nhat Linh(2020)等通
过对越南海防市的案例研究发现,越南农村地区农户借贷可得性的决定性因素有
户主个人年龄及农户家庭资产状况等因素⑤。Moahid, Masaood(2020)等通过对
阿富汗农村的调查研究发现,影响当地农户借贷需求的因素有农户年龄、性别等
因素⑥。Kumar, Anjani(2020)等通过对印度东部地区的实证分析发现,农户生
产经营土地面积对借贷需求具有显著性影响⑦。

Pischke, Adams, Donald. 1987. Rural financial market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Johns Hopkins Uni

versity Press.
Pham, Bao D, and Yoichi Izumida(2002). Rural Development Finance in Vietnam: A Microeconometric

Analysis of Household Surveys. World Development 30.2: 319-335.


Ghate P B.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formal and informal financial sectors: the Asian experience.[J]. Wor

ld Development, 1992, 20(6):859-872.



Hope. K, Stiglitz JK . Imperfection formation and rural credit markets: puzzles and policy perspectives
[J]. 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2009-4:235-250.

Ta Nhat Linh, Dang Anh Tuan, Determinants of Farming Households' Credit Accessibility in Rural Are
as of Vietnam: A Case Study in Haiphong City, Vietnam[J]. SUSTAINABILITY,2020,12(11).

Moahid, Masaood, Maharjan, Keshav Lall, Factors Affecting Farmers' Access to Formal and Informal C
redit: Evidence from Rural Afghanistan[J]. SUSTAINABILITY,2020,12(3).

Kumar, Anjani, Mishra, Ashok K. Access to Credit and Economic Well-Being of Rural Households: Ev
idence from Eastern India[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2020,
45(1):145-160.

—5—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研究
Varghese(2005)指出,金融服务的利益最大化取决于协调正规和非正规金融
合作⑧。然而,Kounouwewa 和 Chao(2011)认为,正规和非正规金融之间存在
着显著的替代性⑨。Huu Thu, Nguyen(2021)等通过研究越南北部山区贫困家庭
的非正规借款情况认为,农户的非正规借款填补了农户的正规借贷资金空白①。
Falola, Abraham(2022)等研究尼日利亚中北部农村居民通过非正规金融投资农
业的贡献影响因素②。

(二)国内研究动态

1. 农户借贷需求行为的研究
借贷渠道的研究。朱守银等(2003)以传统农耕区的农民为主要研究对象,
认为非正规金融渠道是传统农民的借贷来源③。根据韩俊等人(2007)的研究,
农民通过非正规的金融渠道借款占 47.4%,通过朋友和亲戚借款占 45.9%。相比
之下,通过正规金融机构获得的贷款比例为 52.6%,其中来自农业借贷合作社的
贷款达到 41.9%④。贺沙沙(2008)在对湖南省花岩溪村农民的研究中得出结论:
农民的生产性借贷资源主要是通过非正规金融渠道借入的,而农民的非农业生产
经营资源主要是通过正规金融渠道借入的⑤。张雪峰(2008)通过对河津市 430
户农户的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发现,当农户面临流动性紧张时,非正规金融渠道
是获得资金的主要途径。此外,大多数在调查期间借过钱的农户都是通过非正规


Varghese A. Bank-Money lender linkages as an alternative to competition[J]. Oxford Economic Papers,
2005, 57(2):315-335.

Kounouwewa J, Chao D. Evidence on How African Enterprises Choose Informal Credi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ics & Finance, 2011,5(1):46-61.

Huu Thu, Nguyen, Bao Duong, Pham. Filling the voids left by the formal sector: informal borrowings
by poor households in northern mountainous Vietnam[J]. AGRICULTURAL FINANCE REVIEW,2021,8
1(1):94-113.

Falola, Abraham, Mukaila, Ridwan. Informal finance: its drivers and contributions to farm investment a
mong rural farmers in Northcentral Nigeria[J]. AGRICULTURALFINANCE REVIEW,2022,10.1108/AFR-
08-2021-0116.

朱守 银 ,张照 新 ,张海 阳 ,汪承 先 .中国 农村 金融市 场供 给和需 求 —— 以传 统农 区为例[J]. 管理 世
界,2003(03):88-95.

韩俊,罗丹,程郁.借贷约束下农户借贷需求行为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7(02):44-52+111.

贺 莎 莎 . 农 户 借 贷 行 为 及 其 影 响 因 素 分 析 — — 以 湖 南 省 花 岩 溪 村 为 例 [J]. 中 国 农 村 观
察,2008(01):39-50+80-81.

- 6 -
绪论

的金融渠道进行的⑥。刘芳(2018)以 CFPS 数据库数据为研究对象,筛选出 2742


户贫困户样本研究农户借贷资金渠道发现贫困家庭的借贷资金主要来自非正规
金融部门,其特点是 "关系型借贷"。从事非农生产和贸易的农民往往能更好地
获得正规融资⑦。
借贷规模的研究。牛荣等人(2012)通过实地研究调查了陕西省某县农户的
借款行为,发现该地区通过非正规金融渠道的借款低于通过农信社的借款。从个
人贷款金额来看,从农民信用社获得的贷款金额高于从朋友和亲戚那里获得的贷
款①。程中海等(2013)分析了新疆 93 个少数民族农户的借贷行为特征,认为正
规借贷金额和非正规借贷金额都受户主受教育年限和正规借贷利率的影响②。杨
明婉等(2019)基于 2018 年广东省的住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认为农户的正规
金融借贷金额直接受到利率成本的影响。而人情支出是农户获得非正规金融借贷
规模而增加的额外交易费用③。
借贷资金用途的研究。学者汪婉莉(2008)以甘肃地区农户为研究对象,分
析其借贷行为发现,农户从非正规金融渠道获得的资金多用于生活性消费支出,
然而,农业生产经营性消费支出则依靠正规金融贷款④。仵洁(2010)通过分析
我国西部落后地区农户的借贷资金用途发现,该地区农户主要将获得的借贷资金
用于生活性消费⑤。根据张晓琳等人(2017)的研究,农户使用债务资本的特点
是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交织在一起。并且新时期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呈现多
元化,导致农户借贷资金用途也趋于多元化 ⑥ 。史清华等(2020)利用 probit
模型对农民的借贷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家庭收入较高的农民
更有可能通过正规金融渠道为农业生产和经营借贷。而对于低收入家庭且劳动力


张雪峰. 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因素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8.

刘芳.农户借贷需求与融资渠道偏好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 CFPS 数据 2742 户贫困农户的调查[J].江苏
农业科学,2018,46(15):307-313.

牛荣,罗剑朝,张珩.陕西省农户借贷行为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2(04):24-30.

程中海,罗芳.少数民族农户借贷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2013(05):81-83.

杨明婉,张乐柱.社会资本强度对农户家庭借贷行为影响研究——基于 2016 年CFPS 的数据[J].经济与管
理评论,2019,35(05):71-83.

汪婉莉,杨林娟.甘肃省农户借贷行为的实证研究[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8(03):148-152.

仵洁,陈希敏.西部地区农户资金借贷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对西部地区 49 个自然村调查结果的实证分
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06):7-13.

张晓琳,董继刚.农户借贷行为及潜在需求的实证分析——基于 762 份山东省农户的调查问卷[J].农业经
济问题,2017,38(09):57-64+111.

—7—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人数较多的农户家庭更倾向于非正规金融渠道借贷用于生活消费用途⑦。
2. 农户借贷需求影响因素的研究
在农户个人特征因素方面。褚保金等(2008)对江苏省泗洪县农民的借贷行
为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对其借贷需求有明显的积极影响⑧。
秦建群等(2011)采用 Logistic 模型对中国 12 个省的 3051 户农户家庭进行统计
分析得出,农户借贷需求与农户年龄成倒“U”型关系。伍再华等(2018)通过
研究发现,农户的健康程度会提高农户的借贷需求,同时,对借贷规模及借贷渠
道也会产生影响①。董晓琳等(2019)董利用西南财经大学 2013 年中国家庭金融
调查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农民的借贷决策受到家庭金融知识的影响②。
在农户家庭特征因素方面。学者严太华和刘志明(2015)基于 CHFS(2011)
年数据实证分析农户家庭借贷行为影响因素发现,家庭总收入对农户家庭借贷行
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③。牛荣等(2019)在对陕西省农民正规金融贷款的实证分
析中发现,农民的土地资产对贷款需求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农民家庭中的住宅物
业资产、土地资产和金融资产对农民借款有约束作用,对农民借款有明显的负向
影响④。
在社会资本方面,我国作为一个重视“关系”的传统国家,社会资本或社会
网络对家庭的经济活动的展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童馨乐(2011)以八个省份
1003 个农户样本为研究对象认为,农户的政治关系显著影响农户的有效借贷机
会,而亲属关系对其无统计学意义⑤。杜朝云和苟开宇(2020)使用 2016 年中国
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农户家庭具有强大的社会网络
会促使农户进行正规金融借贷行为的发生⑥。


史清华,余舒婷.沿海发达地区农户借贷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问题,2020(12):75-80.

褚保金,卢亚娟,张龙耀.农户不同类型借贷的需求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江苏省泗洪县为例[J].江海
学刊,2008(03):58-62+238.

伍再华,叶菁菁,郭新华.财富不平等会抑制金融素养对家庭借贷行为的作用效果吗——基于CHFS数据的
经验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7(09):71-86.

董晓林,戴月,朱晨露.金融素养对家庭借贷决策的影响——基于 CHFS2013 的实证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1(03):44-52+146-147.

严太华,刘志明.借贷需求、借贷行为与农户社会网络的关联度[J].改革,2015(09):151-159.

牛荣,张倩.家庭资产视角下农户正规借贷约束影响分析[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9,18(04):492-501.

童馨乐,杜婷,徐菲菲,李扬.需求视角下农户借贷行为分析——以六省农户调查数据为例[J].农业经济
问题,2015,36(09):89-96+112.

杜朝运,苟开宇.社会网络变迁与家庭借贷行为——基于城乡对比的视角[J].农村金融研究,2020(06):4
2-52.

- 8 -
绪论

3. 农户借贷需求可得性的研究
国内学者研究农户借贷可得性影响因素主要从农户个人特征、农户家庭特征、
借贷需求特征等因素进行分析。易小兰(2012)对江苏、甘肃和河南三省的农户
借贷需求可得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农户借贷需求可得性主要受农户家庭的
生产性资产规模状况和农户家庭平均收入水平所影响⑦。孙光林,李庆海等(2016)
认为,农户的借贷可得性的提高有赖于农户个人年龄、文化水平、金融素养及风
险偏好等影响①。马骥等人(2020)通过线性和非线性的两级模型,利用云南省
昭通市和迪庆州贫困农村地区的村居和家庭数据,实证研究发现,村居与金融机
构的接近程度提高了农村家庭的正规金融可获得性②。俞倩雯等(2019)研究发
现,社会网络关系对农民获得正规和非正规金融有明显的积极影响③。尹业兴等
(2021)认为,农户的生产特点以及金融机构发放借贷的主动性对提高农民的借
贷可得性有重要影响④。
4. 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研究
赵晓菊等(2011)认为,当金融机构提供借贷资金与民间借贷在农村地区同
时共存情况下,才能充分满足农户生产性借贷需求,农户获得的生产性收益也会
达到最大化⑤。刘西川等人(2014)通过对农户实地访谈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得出结论:正规和非正规融资具有互补关系⑥。沈红丽(2016)通过调查研究发
现认为,农村金融市场上只依靠正规金融提供借贷资金无法满足农户借贷资金需
求,民间借贷应该作为有益补充才能让金融市场发挥其效力⑦。胡义云(2017)


易小兰.农户正规借贷需求及其正规贷款可获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2(02):56-63+85


孙光林,李庆海,丁海燕.少数民族地区农户金融认知对借贷可得性的影响[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16,17(06):21-27.

马骥,杨振宇,马金书.云南省农村金融资源可得性的脱贫效应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20,36(08):
68-79.

俞倩雯,高峰,刘爱军.社会网络、正规与非正规借贷可得性对农户创业的影响——基于 CFPS 调查数据的
经验证据[J].江苏农业科学,2019,47(07):309-314.

尹业兴,申云,王璐瑶.农户家庭生产经营特征对借贷可得性的影响——兼论农村金融机构借贷行为逻辑
[J].金融发展研究,2021(04):25-30.

赵晓菊,刘莉亚,柳永明.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合作会提高农户期望收益吗?——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
[J].财经研究,2011,37(04):4-14.

刘 西 川 , 陈 立 辉 , 杨 奇 明 . 农 户 正 规 借 贷 需 求 与 利 率 : 基 于 Tobit Ⅲ 模 型 的 经 验 考 察 [J]. 管 理 世
界,2014(03):75-91.

沈红丽.农户借贷行为的 Heckman 两阶段模型分析——基于天津市农村二元金融结构视角[J].统计与信
息论坛,2016,31(01):80-86.

—9—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认为,金融市场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出断层现象,具体表现在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
融具有互补性和替代性的关系⑧。基于对江苏省农民的调查和分析,刘丹(2017)
发现,对于低收入的农民来说,非正规借款是最重要的借款形式,而高收入的农
民则更喜欢正规的借贷渠道,可见正规和非正规融资形成一定的互补关系⑨。

(三)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通过查阅国内外学者有关农户借贷的文献,主要从农户借贷需求行为、借贷
渠道、借贷需求的可得性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对我国农户借贷进行了研究。总之,
影响农民借贷需求的因素主要取决于户主的个人特征、家庭的生产活动、贷款期
限、贷款条件、贷款的公平性和其他因素。在关于农民借贷可得性的研究中,国
内外的学者详细讨论了影响农民借贷可得性的因素。主要结论是,农民的借贷可
得性受到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家庭资产价值、贷款期限、贷款金额和贷款目
的的影响。根据对现有文献的归纳与总结得出从我国农户借贷需求及借贷可得性
研究视角方面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具体为以下四点:
(1)已有研究的调查数据大多都是分析农户的实际借贷需求行为,未将农
户的潜在借贷需求样本统计进去,使得反映农户借贷需求的样本过于狭窄。多数
学者一般通过对某些小范围的地区进行实地调查,获得的统计样本较小且只代表
一个地区的特征,无法全面客观的反映农户的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和农业生产性
借贷的可得性。
(2)随着全面乡村振兴的战略不断推进,对中国农村经济及从农村金融改
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需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因此,对于农户借贷需求及借
贷可得性等农村金融问题的研究应立足于新的时代背景下,并提出有助于实现农
业和农村的两个现代化发展以及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适配性的政策建议。
(3)部分文献研究了影响农民借贷需求和借贷可得性的因素,但对影响农民
生产性借贷需求的因素与借贷可得性之间的深层关系研究很少。在现有文献的基
础上,本文采用 Logistic 和 Tobit 回归分析方法对农民的借贷需求和借贷可得性
进行了实证分析。阐述了影响两个因变量的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深层次逻辑分

胡义云. 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关系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7.

刘丹,王翌秋,沈晖.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相互关系及其区域变动[J].农村经济,2017(06):86-9
3.

- 10 -
绪论

析,并提出了在宏观和微观层面改善农民借贷需求和借贷可得性的政策建议,丰
富了农村金融理论。
(4)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农村金融供给的角度分析农民信用约束的原因,而作
为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农民则缺乏深入分析。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农民由
于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不同,其借贷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从农民这个金融需求
主体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农民的性格、农民的生产性借贷行为特点及其农村金
融供给,是研究和分析中国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不对称的逻辑起点。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对中国农民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和可得性进行系统分析,对于了解农民的借
贷行为、增强农村金融普惠性、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从而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
要意义。基于中国农村存在明显的 “二元金融结构 ”的情况下,本文运用理论
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正规借贷渠道和非正规借贷渠道探究农户农业
生产性借贷需求及可得性影响因素,它对中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具有实践和理论意
义。它有助于解决中国农村金融领域的 "融资难、融资贵 "问题,从而推动中国
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文章框架布局划分为六部分,框架布局结构如下:绪论部分讨论了本文的背
景和研究目的及意义,并对国内和国际文献进行深入的梳理研究分析,为本文的
研究思路提供了基础。第一章,概念界定农户、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生产性借
贷需求行为以及借贷可得性,并分析本文用到的农村金融理论、借贷配给理论及
金融抑制理论等理论基础。第二章,在理论基础分析上,分析样本农户的农业生
产性借贷行为特征及农户借贷市场供给特征,总结并阐述影响农民对农业生产性
借贷需求和可得性的因素。第三章,基于第二章对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的特
征分析,结合数据库样本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科学性的选取影响农户生产性借贷
需求的因变量与自变量指标,运用 STATA15.0 软件进行二分类变量 Logistic 方
法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实证结果作出解释。第四章,基于上述章节的理论分析,
运用 Tobit 模型实证分析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的可得性影响因素,并对实证结果

—11—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进行理论分析。第五章,首先,本章第一节根据上文实证结果总结出农户农业生
产性借贷需求及可得性的同质性影响因素,对其进行理论分析,第二节基于上文
论证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特点,分别从农户、正规金融机构、非
正规金融机构角度针对性的提出适配性对策建议,鼓励金融组织加大对农村借贷
产品的开发力度,针对农民供给多样性、多体系的金融产品,建立健全农村金融
体系,提高中国农民生产性的借贷需求和借贷的可获得性。

图 0-1:技术路线图

(二)研究方法

本文基于现有文献,将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分析农户借贷需求及借贷可得

- 12 -
绪论

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因此,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为:
1.文献研究法。根据本文研究对象,利用电子资源、数据库及图书馆资源全
面系统的梳理了有关农户借贷需求及借贷可得性的相关文献,对其分类整理并归
纳总结。关于借贷需求的研究文献从借贷需求行为和影响借贷需求的因素两个方
面进行分析。从借贷配给、借贷限制和影响借贷可得性的因素等方面分析了有关
借贷可得性的文献。通过对文献现有研究成果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农户借贷需求
及借贷可得性相关研究问题的创新性观点。
2.统计分析法。本文利用数理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农民对农业生产性的借贷需
求和可得性的现状。考虑到农民的个人特征、农民的家庭特征和借贷特征,构建
了农民对农业生产性借贷的需求和可得性指标体系。上述指标的描述性统计被用
来为随后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3.实证研究法。本文的研究目标是探究相关特征影响因素对农户农业生产性
借贷需求及借贷可得性的影响机理,其中,包含了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资金来源
渠道影响机理的研究。本文其中之一的被解释变量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为二
分类变量,故应用 Logistic 回归模型研究正规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及非正规农业
生产性借贷需求的影响因素。另一被解释变量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的可得性,本
文用农户所获得的最大一笔贷款/借款金额来表示,属于删失因变量,其数值只
能用一个范围来表示,因此,采用带有限制性因变量的 Tobit 回归模型,实证分
析和研究影响农民获得农业生产性借贷的影响因素。

—13—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农户

基于多样研究角度和研究目的,农户的概念认定每个学者之间都具有差异化
的观点。史清华(1999)①认为农户具有三层含义:第一层依据职业性质区分,
农户主要指专门进行农业生产作为专职,然而,非农户是指进行非农业生产经营
以外的职业;第二层依据不同的居住地进行划分,居住在农村地区的户是农户,
而非农户是指居住农村以外的地区如城市等的户;第三,从享有的福利待遇来看,
农户政治地位相对比较低,因此农户几乎不享有任何的国家福利待遇。因此,农
户是与农有关的一个地域概念。韩明漠 (2001)②指出,以血缘关系为联结的为农
户家庭,其主要收入来源是农业生产活动。中国的农业家庭既有社会功能,也有
经济功能,经济功能体现在农业生产和农场的经济组织上,而社会功能指的是在
婚姻与血缘关系的社会组织。在发展中国家,农户是最主要的经济组织。基于上
述对农户概念界定的研究,本文中研究的农户主要是根据地域及从事生产活动类
型来界定的,农户特指生活并住在村庄并且收入来源依靠农业生产经营获得的家
庭。

二、农业生产性借贷

农业生产性借贷是指贷款者因农业生产需要而向借款者提供货币(或货物),
贷方定期还本付息的行为。资本主义社会下的农贷是投资于农业的债务资本的一
种形式。由于农业生产的高风险以及贷款所需的高利率和抵押品,一般来说,规
模较大农户更容易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小规模农户则通过合作贷款获得资金。

史清华.1999.农户经济增长与发展研究.第 1 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韩明漠.2001.农村社会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 1 版

- 14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农业借贷是指在农村地区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的
金融机构的贷款的总称。

三、借贷需求行为

文章采用广义的农户借贷行为来界定农户的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行为。农民
的借贷需求行为根据其目的,分为生产经营目的和生计目的。本文从农民的农业
生产目的的角度来探讨农民的借贷需求行为。农民的农业生产性经营活动一般是
指劳动力和农业投入的结合。所开展的社会活动具体是指农民开展的一系列农业
经济活动(种植、加工、销售等)。供给主体可以是农村商业银行、地方邮储银
行等地方正规金融机构,也可以是民间借贷组织、小额借贷企业等。在中国家庭
金融调查问卷中关于“您家目前是否有未偿还的银行/信用社贷款用于农业生产
的经营活动?”回答为“是”的农户界定为农户的有效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和
“目前,您家是否因农业生产经营活动需要贷款?”回答为“需要”的农户界定
为农户的潜在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二者汇总合并界定为农户正规农业生产性借
贷需求。同理,将问卷中关于“您家是否有尚未偿还的民间借款因农业生产活动
而产生的?”,农户回答为“是”的界定为农户的有效非正规农业生产性借贷需
求,
“您家是否因农业生产经营需要从亲朋好友等民间渠道借款?”,回答为“需
要”的农户界定为潜在的非正规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两问题汇总得到非正规农
业生产性借贷需求。下文所提到的有关农户借款需求及借款可得性均指农业生产
性借贷需求及借贷可得性。农民对农业生产性借贷的需求及可得性概念框架分析
如图 1-1 所示。

—15—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 1-1:农户的生产性借贷需求及借贷需求可得性结构流程图

四、农业生产借贷可得性

农业生产是指种植农作物的生产活动,农民的农业生产借贷可得性是指农民
在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时,根据供应条件农户产生有效生产性借贷需求时能有效
借到所需资金的可能性。农民获得农业生产借贷资金情况是一个重要指标,可用
于评估农民是否能根据农业生产所需的借贷资金进行扩大生产。根据以往学者们
的研究结果显示:农民本人、家庭、金融机构和外部环境等因素对农民的农业生
产性借贷资金具有显著性影响。农民在种植作物时会面临购买生产资料、农机具
或者是扩大生产规模的资金需求。此时,大多数农民选择向正规金融机构或民间
借贷组织寻求借贷资金,金融机构会对需要借款的农民的财富和信用状况进行风
险评估,然后确定农民的风险水平,根据农民的风险水平选择是否借钱给农民。

- 16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然而,借贷提供者的因素也影响到借贷的可得性,如借贷资金额度、贷款利率、
抵押条件和其他因素。此外,银行自身业务规模、外部政策环境等因素对农民获
得借贷有很大影响。比如政府可以对于金融机构出台相关减税降费政策,有助于
降低农民的借贷成本,增加农民借贷的可获得性,提高金融普惠性。农户能否获
得必要的贷款,完全取决于授信人,农户自主权低,无法自由控制可以获得的贷
款额度和利息。政府和贷款人在行使职权确定农民信用时,会根据农民的生产经
营水平、现有资产规模、是否有抵押物等因素决定贷款给农民的金额。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农村金融理论

(一)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认为无必要干预农村金融市场注入外部资金,因为农村居
民有储蓄意愿和能力,农民的储蓄可以作为借贷资金的基础,农户储蓄意愿的降
低主要是由于国家出台的低息政策。该理论主张政府不应过多干预金融市场发展,
而是应该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进行调节。
(二)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不完全竞争理论指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借贷市场存在严重的不对称性信息,
使贷款人难以获得有关借款人的准确信息。金融市场的发展要依据市场机制来运
行,但同时政府监管也不能缺位。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的主要观点如下。宏观经
济稳定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前提,应保证实际存款利率在正区间内,必要时可利用
非市场力量进行合理干预。同时,政策性金融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善农村金融环境,
对于涉农金融机构来说政策应给予一定的倾斜,政府部门的正确引导与有效规范
可以提高银行的融资质效。

二、借贷配给理论

借贷配给指的是个人或企业不能以他们有意支付的正常利率获得资金的理
论。借贷配给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贷款人没有关于借款人的准确和全
面的信息来正确评估其投资的价值和风险,如果对于借款人的信息不能完全识别,

—17—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意味着贷款利率会更高,导致借款人会发生逆向选择或道德风险。长期来看,将
影响金融机构借贷资产的质量,金融机构应提供更多的金融资源倾向于金融服务
匮乏地区。

三、金融抑制理论

国外学者麦金农和肖等经济学家对金融抑制进行定义,在发展中国家,金融
体系与金融活动受到过多的政府干预,市场机制无法得到有效发挥。他们认为这
正是金融抑制产生的主要原因。利率管理在这些发展中国家的财政管理和约束政
策中更为普遍。在这样的利率调控下,存贷款利率的上下限由金融部门严格设定,
从而无法通过利率变化准确掌握发展中国家的借贷资金供需实际情况。同时,大
多数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率高,对名义利率进行严格调控,导致实际利率为负。
在实际利率为负的情况下,储户寻求回报率相对较高的投资渠道(如民间借贷),
不愿将资金存入正规金融机构。金融机构通常采取的最后一步措施是“配给”。
寻租行为和道德风险行为就会盛行,而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影响会降低整个正
规金融体系中的资产质量。在这样的经济压迫环境下,农民作为金融市场中的弱
势群体几乎没有机会获得借贷,只能依靠非正规的金融渠道来获得资金支持,形
成了二元化的金融结构。

本章小结

在本部分中本文对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行为、借贷可得性的概念予以
界定,通过农村金融理论、借贷配给理论、不完全竞争理论、金融抑制理论等基
础性金融理论阐释分析农户生产性借贷需求及可得性的影响因素之间内在的影
响机制。现有文献表明中国农户普遍有生产性借贷需求,但借贷难,难借贷的现
象依然突出。从农户的借贷需求渠道分别来看农户的生产性借贷行为有所差异,
农户借贷更多依赖民间借贷渠道,正规金融机构服务能力有限。在影响农民生产
性借贷需求和可得性的因素方面,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程度等个体特征,土地
经营规模、家庭农业生产经营收入等家庭资产特征,社会网络和金融市场环境会
产生较大影响对于农民生产性借贷行为。

- 18 -
第二章 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现状及需求特征分析

第二章 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现状及需求特征分析

本章通过对 2015 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数据进行清理和过滤,确

定得出全国 11654 个农村农户样本,然后分析了全国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的现状

和特点。主要对农户农业生产经营现状、农户借贷现状以及农户借贷需求渠道特

征、农户借贷需求用途特征进行统计分析。

第一节 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现状

一、农户农业生产经营现状

通过系统性梳理全国样本农户生产经营现状,得出如下表 2-1,由表中数据
可知,生产和持有面积在 5 亩以下的农户有 6569 户,占总样本的 56.37%;面积
在 5 亩至 10 亩之间的农户有 2531 户,占 21.72%;生产和持有面积在 10 亩以下
的农户占总样本的 78.09%。面积在 10-30 亩之间的农户有 2044 户,占 17.54%,
而面积在 30-50 亩之间的农户有 247 户。占比为 2.12%。50 亩-100 亩的样本农
户数有 166 户,占比为 1.42%。100 亩以上的农户有 97 户,占比为 0.83%。由华
南农业大学李琴教授所在课题组经过测算发现,在平原地区,比如三江平原地区
农户基于种植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家庭平均持有面积的一般最低标准是 30 亩
左右,中部地区平原地区的家庭平均面积是 23 亩左右,西部地区是 11 亩。在丘
陵地区,中部地区的最佳土地规模约为 24 亩。在中部地区的丘陵地区,农户的
平均规模为 10-21 亩。对样本中农民生产和耕种的耕地的统计分析表明,95.63%
的农民的耕地面积小于 30 亩,随着土地面积的增多,农户数大幅度减少,说明
我国仍然处于是以家庭为中心的小农经济体制。虽然我国在近些年土地流转比例
越来越高,但由于我国各地区农地禀赋差异巨大,以致农地流转呈现不均衡的现
状,使得我国部分地区的农户无法突破生产经营土地规模太小的瓶颈现状。
农户家庭生产经营性收入主要指农户依靠种植经营而获得的收入,如下表
2-2 可知,农户家庭生产经营性收入主要集中在 1 万元以下,农户数有 9956 户,

—19—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占比为 86.43%。其次占比为 8.93%的是生产经营性收入在 1 万元-3 万元之间的


1041 户农户家庭。而处在家庭生产经营性收入为 3 万元-5 万元、5 万元-10 万元、
10 万元以上的农户数量和占比分别为 268 户(2.30%)、259 户(2.22%)、130
户(1.12%)。从图 2-1 发现,样本农户家庭为 1 万元以下总收入时,农户生产
经营性收入比重更高,接近 70%。而收入在 1 万元以上时农户家庭经营性收入占
比较低,总体来看,农户通过农业生产经营获得的收入较低。本文认为,农村地
区农民生产经营土地面积较小且地块零散,无疑增加了生产经营成本,加之农业
生产资料价格与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最终导致的生产经营性收入较少以至于无
法支撑下一年的生产经营投入需要。
表 2-1:样本农户农业生产经营土地面积

土地面积(亩) 户数 占比(%)

(户)

5 亩以下(不包括 5 亩) 6569 56.37%

5 亩-10 亩(不包括 10 亩) 2531 21.72%

10 亩-30 亩(不包括 30 亩) 2044 17.54%

30 亩-50 亩(不包括 50 亩) 247 2.12%

50 亩-100 亩(不包括 100 亩) 166 1.42%

100 亩以上 97 0.83%

数据来源: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库(CHFS)2015

表 2-2:样本农户家庭农业生产经营性收入

家庭生产经营性收入(万元) 户数(户) 占比(%)

1 万元以下 9956 85.43%

1 万元-3 万元 1041 8.93%

3 万元-5 万元 268 2.30%

5 万元-10 万元 259 2.22%

10 万元以上 130 1.12%

数据来源: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库(CHFS)2015

- 20 -
第二章 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现状及特征分析

数据来源: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库(CHFS)2015

图 2-1:样本农户家庭总收入与经营性收入比重情况

二、农户借贷现状

(一)农户借贷供给现状分析
近年来,在持续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的过程中,正规金融机构加大了对乡村振
兴和脱贫攻坚的借贷支持力度,农业借贷投放量明显增加。其中农户贷款供给量
也逐年增长,如图 2-2 可见,为 2007 年-2018 年正规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和
正规金融机构农户贷款余额逐年增长。2018 年各类正规金融机构提供农户贷款
余额如下图 2-3,其中,中资小型银行提供农户贷款额度最多为 46202 亿元,占
全金融机构提供农户贷款额度的 34%,其次是农村商业银行的农户贷款额度为
37141 亿元,占比为 28%。

—21—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数据来源: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 2018

图 2-2:2007-2018 年中国金融组织农业贷款余额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 2018

图 2-3:2018 年金融机构对农民的贷款余额

(二)农户借贷需求现状分析
根据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在霞浦县(福建省)、承德县(河北省)和景泰县
(甘肃省)进行的研究,中国农民的借贷需求大多是短期资金需求,而生产和生
活的紧急资金需求远远没有得到满足。农户的借贷资金需求额根据农户经营规模
的不同而不同,对于农业生产主要用于自给的农户初始资金需求通常较小,相比
较大规模农业经营户,需要较大额度的资金。并且小规模农户生产经营的资金需

- 22 -
第二章 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现状及特征分析

求期限较为灵活可调,资金的使用周期一般为其所种植的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农
作物的产出方式也决定了农户的还款能力。此外,小规模农户对资金需求的时效
性也较强,农业生产经营过程都有最佳生长周期,资金投入也要严格遵循其生长
周期。由图 2-4 可知,不需要正规借贷需求的农户为 7077 户,占样本总量的 89%,
而具有潜在借贷需求的农户包括“需要,但没有申请过”、“需要,申请过被拒
绝”和“需要,正在申请”农户数量分别为 647 户(8%)、212 户(2%)、50
户(1%),合计为 909 户。图 2-4 中,非正规借贷需求中不需要借款的农户为
6950 户(97%),其中表示“需要,但是没有找别人借过”、“需要且找别人借
过但没借到”的农户数量分别为 169 户(2%)、64 户(1%)。结合图 2-4、2-5
统计分析发现,对于农户而言无论是正规借贷需求还是非正规借贷需求都不旺盛,
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考虑到家庭微型经济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政府
和金融机构应该重视农户的借贷需求问题。由表 2-3 可知,样本农户中其中获得
过正规金融贷款并且满足农户实际需求的有 249 户,占比为 55.09%,未满足实
际需求的有 203 户,占比为 44.91%。表 2-4 显示,得到资金满足的非正规借贷
的农户有 587 户,占比为 60.89%,而未得到满足的有 377 户,占比为 39.11%。
通过表 2-3、2-4 统计发现,对于存在借贷需求的农户,不同农户之间的借贷资
金满足情况差异较大,大部分农户的借贷需求可以得到满足。但现实情况是仍有
不少农户完全无法获得融资,还存在一些农户实际借到的资金大于最初的需求量。

表 2-3:样本农户农业贷款额度满足情况

农业贷款额度是否满足实际需要 户数(户) 占比(%)

满足 249 55.09%

未满足 203 44.91%

数据来源: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2015

表 2-4:样本农民对农业借贷额度的满足情况

农业借款额度是否满足实际需要 户数(户) 占比(%)

满足 587 60.89%

未满足 377 39.11%

—23—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数据来源: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2015

数据来源: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2015

图 2-4:样本农户正规借贷需求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2015

图 2-5:农户非正规借贷需求情况

- 24 -
第二章 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现状及特征分析

第二节 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特征分析

一、农户生产性借贷需求渠道特征

目前,中国农村金融结构的特点是 "二元结构",可分为正规贷款渠道和非
正规贷款渠道。如表 2-5 所示,样本中从非正规渠道获得资金的农民人数明显高
于获得正规贷款的家庭占需要贷款的家庭数量的比例,这表明该地区农民比较倚
靠非正规资金来源。从有非正规借贷的家庭比例来看,兄弟姐妹的非正规借贷比
例最高(37.85%)。其次是来源于其他亲属方面获得非正规借贷资金。主要由于
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审批程序复杂,许多农户无法提供必要的证明和文件,其次是
部分资信较差的甚至一些无法提供担保物和担保人的农户,无法通过银行的审核,
而非正规金融借贷比较灵活,无论从金额大小或者还款期限来看都比较灵活多变,
较符合农户的借贷需求。
表 2-5:样本农户借贷渠道情况

正规 非正规

农业生 父母/ 子女 兄弟 其他 朋友/ 民间金 小 有合作关 其他 互联

产经营 公婆/ 姐妹 亲属 同事 融组织 额 系的人或 网金

岳父 (含邻 或职业 贷 机构(含 融

母 里) 借贷人 款 工作单

(含高 公 位、村居

利贷) 司 委)

农户数 454 23 32 366 299 178 12 0 53 3 1

量(户)

占 比 5.37 2.38 3.31 37.85 30.92 18.41 1.24 0 5.48 0.31 0.10

(%)

数据来源: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2015

—25—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农户生产性借贷需求用途特征

根据样本农户数据,本文主要研究是从农户的借贷资金生产性用途方面来分
析我国全国整体性以及东、中、西部的农户借贷需求用途。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
查数据问卷内容本文将生产性用途分为农业生产经营和工商业生产经营两方面。
如表 2-6 所示,在生产性用途方面,农户在农业生产经营上的借贷需求均高于工
商业生产借贷需求,表明进行农业生产的农民是缺乏资金支持的。此外,无论是
农业生产经营用途还是工商业经营用途,非正规借贷需求均高于正规借贷需求,
说明在农村地区金融抑制问题依然突出。基于以上分析,本文着重从农户农业生
产性用途方面进行理论与实践性的研究探讨。
表 2-6:样本农户借贷用途情况

全国 东部 中部 西部

正规 非正规 正规 非正规 正规 非正规 正规 非正规

生产性用途 584 1174 130 294 473 497 406 483

农业生产 454 974 82 223 182 414 190 337

工商业生产 130 200 48 71 291 83 216 46

数据来源: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2015

本章小结

本章分析样本农户生产经营的总体情况及借贷行为特征,进而提出以下几点
结论。第一,样本中农户的生产性借贷需求普遍较低,但随着农户收入的增加,
有借贷需求的农户比例趋于上升,而且土地流转、农场规模的扩大,也会增加农
户在农业方面的生产性借贷需求。然而,在借贷需求方面,获得借贷资金以满足
其实际需求的农民比例高于无法满足其需求的农民比例。低收入农户的借贷需求
满足度要比高收入农户低,生产经营土地规模较小的农户借贷需求满足度比土地
规模高的农户低。第二,农民从正规金融组织的借贷比例在逐年增加,但非正规
金融渠道仍然是农民借款的主要来源。农民依靠正规金融组织所取得的借贷资金
仍存在缺口。第三,从总体来看,农户生产性借贷资金主要来源于非正规金融,
而工商业生产借贷资金多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

- 26 -
第三章 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第三章 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农户借贷需求及借贷可得性影响因素的分析更加有利于对完善农村金融理
论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本章基于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库(2015)
的数据和中国农户农业生产借款行为的真实情况分析,构建 Logistic 模型和 Tobit
模型,分别实证分析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和借贷可得性的影响因素,为第四
章的深入讨论和第五章的具体对策建议提供理论依据。

第一节 实证设计

一、数据来源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是由中国家庭调查研究中心进行的全国性抽样调
查项目,旨在收集家庭微观层面的相关信息。迄今为止,已经成功进行了五次调
查:2011 年、2013 年、2015 年、2017 年和 2019 年。样本分布在 29 个省、367
个县(县级市)和 1481 个社区。覆盖 40011 户和 127012 人,包括全国省、副省
级城市代表。2021 年,第六轮研究开始。
本文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受限问题,2017 年有关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部分
的数据缺失,2019 年数据未公开发布无法获取,因此本文按照现有文献的数据
使用情况,本研究数据利用 2015 年第三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进行研究,数
据涵盖范围广且全面,系统全面的收集了除新疆、西藏和港澳台地区的农户农业
生产性借贷情况及人口统计特征情况。

二、研究假设

本文基于调查数据库中全国的农户生产性借贷需求信息数据和理论研究成
果,进行理论研究假设,具体影响因素概括为以下五个层面:(1)农户个体特
征变量 X1,具体包括户主年龄(X11)、性别(X12)、教育水平(X13)、健康情况
(X14)。一般认为,户主年龄的增加,家庭的资产就会逐渐增加,因此农户对借

—27—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贷的需求和可得性也相应增加。理论分析认为,在农村地区男性户主相较于女性
户主有更旺盛的借贷需求。农民的教育水平越高,一般被认为与他们的收入水平
和社会地位呈正相关,因此会增加他们对借贷的需求。农户的身体健康状况不但
能体现农户是否有从事生产经营的能力,还能反映出农户是否有偿还借贷资金的
能力。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农户有扩大投资生产的能力,因而更加有借贷需求。
(2)关于家庭特征的变量 X2,特别是家庭成员总数(X21),家庭中的劳动力数
量(X22)和农业家庭的生产活动收入水平(X23)。家庭成员总数和家庭中的劳
动力数量代表了一个家庭的收入和支出,一般认为这对农民的借贷需求会产生积
极影响。(3)农户经营特征变量 X3,具体包括农户土地经营规模(X31)、农户
生产经营收入水平(X32)。农户生产经营的土地规模与农户的生产经营性收入
是一个家庭重要的资金来源,也是影响金融机构是否对农户放贷的重要影响因素
之一。(4)风险特征变量 X4,具体包括风险偏好(X41)。通常认为,具有风
险厌恶性的农民借贷需求不足。(5)社会特征变量 X5,具体包括户主或配偶亲
属数量(X51)。户主或配偶的兄弟姐妹数量总和体现了农户的社会网络特征性,
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从而增强农户的借贷需求。

三、模型构建

本文选择的被解释变量是一个二分类变量,即有借贷需求和无借贷需求,这
是一个二元选择问题。因此,本文采用二元逻辑回归模型,被解释变量的概率在
0 和 1 之间取值,并将有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的样本农民的数值定为 1。无借贷
需求的样本农户赋值为 0,根据实证分析得出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的影响因
素并得出各特征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农户存在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时,Y=1,
反之 Y=0,则建立农户借贷需求的二元 Logistic 模型,模型如下:

1 1
pi  F ( yi  1 | X i )   yi
  (    i xi )

1 e 1 e

�(� = 1) = ln  pi    x (1)
 1  pi  i i

- 28 -
第三章 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该模型中, pi 为第 i 个农户具有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的概率,yi 表示第 i 个

农户是否具有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 为解释变量,α是常数项,�� 是解释变量系


数。
解释变量�� 分别为个人因素变量(年龄、性别、教育水平、户主的健康状况)、
农业家庭特征变量(家庭成员总数、劳动力数量、家庭人口数量)。农户生产性
经营收入),农户经营特征变量(农户土地经营规模),风险特征变量(农户风
险偏好),农户的社会特征变量(户主和配偶的兄弟姐妹人数之和)。

第二节 变量选择及描述性统计

一、变量选择

本文通过借鉴吴雨等(2016)①、杨阳等(2019)②、路晓蒙等(2021)③对
CHFS(2015)数据的处理方法,基于本文研究的农户借贷需求及借贷可得性的
研究目标,保留了农村样本后得到 47965 个样本,并剔除各变量的样本缺失值后,
获得农户正规借贷需求的样本量为 3325 个,非正规借贷需求的样本量为 205 个,
正规借贷供应的样本量为 430 个。同时,农民的正规借贷需求和非正规借贷需求
的样本包括家庭生产和经营收入以及土地经营规模数据选取数据库中进行差值
处理后的变量进行对数加 1 处理,一方面选择差值数据,是为了避免数据缺失问
题影响回归结果,另一方面进行对数处理是为了防止多重共线性问题。

(一)被解释变量
根据前文提出的研究假说,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农村地区的农户样本,并
只关注于农户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所涉及的借贷需求及借贷可得性。被解释变量
具体包括:"农民对正规借贷的需求"、"农民对非正规借贷的需求"、"农民对正
规借贷的可得性"、"农民对非正规借贷的可得性 "四个变量,所涉及的概念定义


吴雨,宋全云,尹志超.农户正规借贷获得和借贷渠道偏好分析——基于金融知识水平和受教育水平视角的
解释[J].中国农村经济,2016(05):43-55.
杨阳,蒋佳伶,冯瑞河,尹志超.土地经营规模与中国农村家庭借贷——基于 CHFS 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

与管理研究,2019,40(06):34-55.

路晓蒙,吴雨.转入土地、农户农业借贷需求与借贷约束——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的分析[J].
金融研究,2021(05):40-58.

—29—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和识别说明如下:1)由于农业生产性借款需求是农户产生借贷行为的前提条件,
首先要确认农户是否有农业生产性借款需求。通过过滤问卷中与农户借贷有关的
问题,本文将符合以下条件的农户定义为有借贷需求。一是 “您家是否有因农
业生产经营有尚未结清的银行/信用社贷款?”,二是“您的家庭是否需要因农
业生产而进行贷款?”这个问题的答案是“需要,但申请被拒”,“需要,但没
有申请”,“需要,正在申请” 。本文通过结合上述问题和答案来定义农户的
正规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三是“您家是否因农业生产经营需要而从亲朋好友等
民间渠道借款?”,回答是“需要,但没有向别人借”和“需要,向别人借但没
有借到”。问题四是"您的家庭是否有任何未偿还的用于农业生产的私人借款?"
将三、四中的问题及回答统一定义为农户非正规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
(二)解释变量
本文借鉴现有文献的研究,从农民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经营特征、风险
特征和社会特征等方面分析农民的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孔荣等,2010①;牛
荣等,2012②;吴雨等,2018③)农民个体因素。农户户主个体因素选取年龄、性
别、教育程度、健康程度。户主年龄大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户对借贷需求的
决策,在我国多数农村地区户主性别是否为男性也对借贷需求有所影响,人们的
认知通常为,投资选择具有性别差异。户主的文化程度影响着农民对生产经营项
目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决定了资金投入的价值和回报。 农民的健康状况在一定
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偿还贷款的能力和金融需求水平的差异。对风险的态度会影响
农业生产的选取,也会影响农民对借贷成本的接受。
农户家庭特征要素。农业家庭的家庭特征所选择的因素是家庭成员总数和家
庭中的就业人数。家庭规模和家庭就业人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消费水平和家
庭收入来源的稳定性。
农户生产经营特征因素。具体包括农户生产经营土地规模和农户农业生产经
营收入,其中土地是最农户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户就业和获取收入的主要来
源,农户土地的规模也会对农民的借贷需求产生重大影响。农户收入包括工资收


孔荣,陈传梅,衣明卉.农户正规借贷可得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陕西省 756 户农户的调查为例[J].
农业经济与管理,2010(03):36-45.

牛荣,罗剑朝,张珩.陕西省农户借贷行为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2(04):24-30.

吴雨,彭嫦燕,秦芳.地区银行发展对家庭正规借贷约束缓解的不均衡影响——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
的实证研究[J].经济评论,2018(02):119-132.

- 30 -
第三章 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入、营业收入、转移收入和投资收入。为避免多重共线性,导致逆向因果问题,
本文选取农户农业生产经营性收入作为衡量农户经济水平的变量。
影响农民风险特征的因素。通过将风险特征分为风险厌恶、风险中立和风险
承担,户主自身对风险的态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民的借贷需求。
社会特征因素。社会资本通常指社会交往网络。在中国农村等传统典型关系
社会中,社会资本在农民信息收集、知识共享和资源获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传统农村,受户籍制度的影响,部分地区存在信息壁垒。随着户籍制度的放宽
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社会资本为农户获取更多信息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异质性
信息增加了农民获得生产投资的机会,从而增加了农民的生产性资金需求。本文
根据以往的文献涉及到社会资本变量,以农户直系兄弟姐妹的数量来衡量。表
3-1 因变量和自变量的赋值和描述性统计。
表 3-1:被解释变量赋值说明

变量名称 变量赋值及说明 样本数(户) 占比(%)

正规借贷需求 无=0 2979 89.19

有=1 361 10.81

非正规借贷需求 无=0 3047 91.23

有=1 293 8.77

数据来源: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2015

表 3-2:解释变量赋值说明

预期影响

变量名称 变量赋值及说明 样本数(户) 占比(%) 正规 非正规

自变量

农户个体特征

年龄 样本农户在 2015 年的年龄/岁 3340 100% - -

性别 男=1; 2964 88.74% + +

女=0 376 11.26%

教育水平 没上过学=0; 421 12.06%

—31—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小学=1; 1359 40.69%

初中=2; 1195 35.78% + +

高中=3; 330 9.88%

中专/职高=4; 25 0.75%

大专/高职/大学本科=5; 10 0.33%

硕士/博士研究生=6; 0 0

健康水平 非常不好=0; 8 4.02%

不好=1; 33 16.58%

一般=2; 82 41.21% + +

好=3; 58 29.15%

非常好=4 18 9.05%

农户家庭特征

家庭人口数量 样本农户常年居住在一起的家 3340 100% + +

庭成员数量/人

家庭劳动力人 样本农户中年龄在 16 岁到 64 2544 76.17% + -

口 岁之间的劳动力人口数量/人

农户生产经营

特征

土地经营规模 样本农户的农业生产经营土地 3340 100% + +

面积/亩,取对数后加 1

农户生产经营 样本农户的生产经营收入实际 3340 100% + +

收入 数值/元,取对数后加 1

以投资项目选择意愿来衡量:

风险特征 不知道=0

高风险项目=1; 555 16.62% _ +

较高风险项目=2; 116 3.47%

一般风险项目=3; 60 1.80%

较低风险项目=4; 341 10.21%

- 32 -
第三章 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无风险项目=5 470 14.07%

1798 53.83%

社会特征 户主及配偶的兄弟姐妹数量/ 3338 100% + +

区域特征 东部地区=1; 1613 48.29%

中部地区=2; 1014 30.36%

西部地区=3 713 21.35%

数据来源: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2015

二、 描述性统计分析

如表 3-3 所示,对于被解释变量来说,农民的这种生产性借贷需求的平均值
为 0.11,农民对农业生产性非正规信贷需求的平均值为 0.09。 农民对生产性正
规信贷的需求强于对非正规信贷的需求。在解释变量中,农民个人特征的平均值
为 56.71,表明农村地区从事农业的人大多是中老年人。农户性别平均值为 0.89,
表明农村地区户主一般为男性,男性在家庭生产经营中具有支配地位和经营决策
权。农民平均受教育程度为 1.46,反映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大部分农民只受
过初等教育。农民身体健康状况的平均值是 2.21,说明大多数农民的健康状况
与同龄人相比是一般的;就农民的家庭特征因素而言,家庭规模的平均值是 3.18,
说明农民的家庭成员数稳定在 3 人。反映出当前农村家庭人口数量较于以往传统
农户家庭人口数量大幅减少。农户家庭劳动力人口数量的均值为 0.76,表明随
着城乡二元结构现象的不断凸显,农村家庭严重缺乏劳动力,因为青年和中年工
人迁往城市从事非农业生产和商业活动;在农户生产经营特征因素方面,农户土
地生产经营规模的均值为 1.65,表明农户生产经营的土地规模多为面积小且零
散的地块。农户生产经营性收入的均值为 2.96,反映出农户靠农业生产而获得
的经营性收入不高;农民风险特征的平均值为 3.63,表明大多数农民倾向于投
资低风险的项目,总体上具有较高的风险规避和保守的风险偏好。 在社会特征
方面,户主及其配偶的直系兄弟姐妹数量的均值为 1.50,说明在农村地区社会
网络关系十分丰富。区域特征的均值为 1.73,表明农户多集中在中东部地区。

—33—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 3-3:变量描述性统计

变量名称 均值 标准差 最大值 最小值

正规借贷需求 0.11 0.31 1 0

非正规借贷需求 0.09 0.28 1 0

个体特征因素

年龄 56.71 12.22 100 18

性别 0.89 0.32 1 0

受教育水平 1.46 0.88 5 0

健康水平 2.21 1.01 4 0

家庭特征因素

家庭人口规模 3.18 1.60 15 1

家庭劳动力人口数量 0.76 0.43 1 0

生产经营特征

生产经营土地规模 1.65 1.03 7.60 0

家庭生产经营性收入 2.96 4.31 14.51 0

风险偏好 3.63 1.88 5 0

户主及配偶兄弟姐妹数量的总和 1.50 0.62 4 1

数据来源: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2015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多重共线性检验

为了避免解释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在农民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的实
证分析中,指定了 11 个解释变量,所以采用了方差膨胀因子(VIF)方法来检验
多重共线性。表 3-4 的检验结果显示,每个变量的方差膨胀系数都小于 3,整个
模型的方差膨胀系数的平均值小于 2。因此,结论是:各变量之间不存在明显的
多重共线性。此外,参数估计是使用带有稳健标准误差的回归来进行的,以克服
模型中潜在的异方差性。

- 34 -
第三章 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表 3-4:多重共线性检验

变量 VIF 1/VIF

年龄 2,46 0.405871

家庭劳动力人口数量 2.24 0.445762

风险特征 1.22 0.820613

土地面积(对数) 1.20 0.832493

农业生产经营性收入(对数) 1.16 0.862446

家庭人口规模 1.13 0.886983

健康 1.10 0.909494

区域 1.10 0.913026

性别 1.06 0.941440

亲属数量 1.03 0.967151

风险特征 1.02 0.983954

Mean VIF 1.34

二、模型结果分析

实证结果如表 3-5 所示,通过观察 Pseudo R2 拟合指标可以得出正规借贷需


求和非正规借贷需求回归结果的有效性。正规借贷需求的估计结果为 0.1655,
而非正规借贷需求的估计结果为 0.0989,这表明回归拟合指标对正规借贷需求
的影响更好。
在农户个体特征因素方面,户主年龄在正规借贷需求和非正规借贷需求两个
样本回归估计下均具有在 1%水平上显著的负向影响。对于正规的借贷需求,年
龄的边际效应的估计系数的绝对值更大,表明对于正规的借贷需求,农民的年龄
越大降低农民借贷需求的概率更大。由于在农村地区多是年龄大的农户,当农户
年龄达到一定程度后,相较于激进式的生产经营方式农户更偏好于稳定生产,所
以农户会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借贷需求会相应降低,而少数留在农村地区的年轻
农户自身有较多的借贷需求,实际情况却是自身经济状况无法满足正规借贷条件
和非正规借贷条件,从而借贷需求降低。在 5%的显著性水平上,户主的性别对
农民的正规借贷需求有正的显著影响,男性户主比女性户主有正规借贷需求的可
能性大 4.42%。而在非正规借贷需求样本中户主性别变量对非正规借贷需求影响

—35—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并不显著,说明在民间借贷中户主性别并不是非正规借贷需求的影响因素。在农
村地区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性别偏见,体现在农户生产经营项目和社交网络方面
均存在性别差异性,从而会影响农户的正规借贷需求。在农户正规借贷需求样本
下户主的受教育程度对被解释变量影响并不显著,而在非正规借贷需求样本下
1%显著性水平,农户文化程度有明显负向影响。可以看出,在非正规借贷资中,
随着户主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户主对金融知识的了解和生产经营的能力以及
自身的综合素质会随之不断提高,户主的借贷需求下降的概率为 2.44%。由于多
数农户靠生产经营土地获取的收入无法满足家庭开支,农户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
动获取收入,因此,农民不愿意在土地的生产和管理上投入过多的资金,这抑制
了他们对借贷的需求。回归结果显示,农民的健康状况在 1%的水平上通过了显
著性检验,对正规和非正规金融的农民借贷需求都有明显的积极影响。说明一旦
农户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农户负担的医疗费用支出就会变多,从而会刺激农户
的借贷需求。
就家庭特征而言,家庭常住成员的数量对正规借贷需求的回归结果在 1%的
水平上显示出显著的正效应。说明家庭人口数量越多,为了负担起家庭成员各项
生活支出及生产支出,因此农户会产生较大的借贷需求来满足家庭成员基本生活
保障。农户中的劳动力数量对农户的正规和非正规借贷需求有明显的正向影响。
在正规借贷需求样本上家庭劳动力人口数量在 1%水平上具有显著性,而在非正
规借贷需求回归结果中该变量在 5%水平上显著。但相较于非正规借贷需求来说
更高,家庭劳动力人口数量对正规借贷需求的边际效应影响为 6.49%。一个农业
家庭的劳动力数量越多,该家庭从事大规模农业生产的可能性就越大,收入水平
及投资能力相对于更高,从而产生对正规借贷需求和非正规借贷需求更大。
农户的生产经营特征因素方面。农地规模在 1%的水平上对正规和非正规借
贷的需求有明显的积极影响。土地经营规模的大小会提高农户借贷需求的概率为
4.48%,而对农户的非正规借贷需求会提高 2.97%。长期以来,土地始终对于农
民来说具有重要的生活保障功能,同时,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土地从其生
活保障功能的基础上衍生出投资功能,因此,伴随着土地规模的扩大,就有效地
增加了农民的生产性借贷需求。 在 1% 的置信水平下,农民的生产和经营收入
对农民的正规和非正规借贷需求都有积极和显着的影响。 农户生产经营性收入

- 36 -
第三章 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越多,就会越激发农户投入更多的资金在农业生产经营上,从而对农户来说会产
生更强烈的借贷需求。家庭生产性收入的边际效应使正规借贷的概率增加
0.044%,使非正规借贷的概率增加 0.028%。对于收入较高的农民来说,对正规
借贷的需求门槛降低了。
风险特征因素对农民的正规和非正规借贷需求都有负面影响,但它们并不显
著。社会特征对农民的正规生产性借款需求有正面影响,对非正规生产性借款需
求有负面影响,两者均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
表 3-5: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实证结果

正规借贷需求 非正规借贷需求

变量 系数 几率比 P>|Z| dy/dx 系数 几率比 P>|Z| dy/dx

年龄 -0.0500*** 0.9512 0.000 -0.0042 -0.0375*** 0.9632 0.000 -0.0028

(0.0069) (0.0073)

性别 0.5297** 1.6985 0.029 0.0442 0.3852 1.4699 0.101 0.0287

(0.4102) (0.3431)

受教育水平 -0.1129 0.8933 0.140 -0.0094 -0.3270*** 0.7211 0.000 -0.0244

(0.0710) (0.0615)

健康状况 -0.2129*** 0.8083 0.001 -0.0177 -0.4128*** 0.6618 0.000 -0.0308

(0.0527) (0.0472)

家庭人口规 0.1266*** 1.1350 0.001 0.0106 0.0414 1.0422 0.318 0.0031

模 (0.0443) (0.0430)

劳动力人口 0.7786*** 2.1785 0.010 0.0649 0.5684** 1.7655 0.032 0.0424

数量 (0.6564) (0.4625)

土地经营规 0.5372*** 1.7112 0.000 0.0448 0.3988*** 1.4900 0.000 0.0297

模 (0.1071) (0.0934)

家庭生产经 0.0532*** 1.0547 0.000 0.0044 0.0372*** 1.0379 0.010 0.0028

营性收入 (0.0148) (0.0158)

风险特征 -0.0525 0.9489 0.125 -0.0044 -0.0561 0.9455 0.104 -0.0042

(0.0310) (0.0313)

—37—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兄弟姐妹数 0.0943 1.0989 0.346 0.0079 -0.0179 0.9822 0.867 -0.0013

量 (0.1099) (0.1060)

区域特征 0.3064*** 1.3586 0.000 0.0066 0.0897 1.0939 0.287 0.0067

(0.1039) (0.0899)

常数项 -2.1875*** 0.1122 0.001 -0.7540 0.4705 0.292

(0.0750) (0.3127)

观测值 3338 3338

R2

0.1655 0.0989

注:***,**,*分别表示 1%、5%、10%的显著性水平;括号内为标准误。

本章小结

基于 2015 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截面数据,本章利用二元回归模型对农民
生产性借贷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农民的年龄对农民的农业生产
性信贷需求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农民的健康状况对农民的生产性信贷需求有积极
和显著的影响,这增加了农民对农业生产性信贷的需求。而农户性别、受教育水
平等因素在正规借贷需求和非正规借贷需求者对农户借贷需求产生了不同的影
响。在家庭特征中,农户的常住人口规模对正规借贷的借贷需求有积极和显著的
影响。农户中的工人数量对农户的借贷需求也有积极和显著的影响,但对正规和
非正规借款的显著性水平不同。从农生产经营特征方面来看,农户生产经营的土
地面积和农户家庭生产经营性收入均对农户借贷需求具有 1%水平上的正向显著
影响。在风险偏好特征和社会资本特征中,风险偏好对农户借贷需求具有负向影
响,而社会资本对农户借贷需求产生正向影响,但二者均不具有显著性。

- 38 -
第四章 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的可得性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第四章 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的可得性影响因素实证
分析

第一节 实证设计

一、 研究假设

本文参考了以往文献中关于农民借贷可得性的研究,根据微观数据库中的数
据,选择了影响农民生产性借贷可得性的因素,包括:户主的年龄、户主的教育
水平、户主的婚姻状况、户主的党派、户主的工人数量、户主的生产性收入、户
主的农业用地面积、户主及其配偶的兄弟姐妹人数以及区域特征的几个维度。随
着户主年龄的不断增长,一般被认为农户的生产经营能力会下降、负担的医疗支
出会增多,这降低了农民偿还贷款的能力,而这又可能影响到贷款的数额。户主
的教育水平越高,农民的经济知识和生产技能就越高,农民的教育水平在一定程
度上反映了农民的创收能力。户主的婚姻状况也影响到农民获得借贷的情况。从
农民家庭稳定的角度来看,一般认为已婚家庭比未婚、丧偶、离异、同居、分居
等条件具有优势。因此,已婚家庭农民更有可能获得借贷资金。与普通民众相比,
有党员身份的农民在当地的知名度和地位更高,社会资本更高,更易获得贷款。
近年来,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支持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抵押
获得贷款,缓解了农村居民缺乏抵押品的处境。土地作为农户的可抵押品,意味
着农户生产经营的土地数量越多,农户获得贷款可得性也会随之提高。户主及其
配偶的兄弟姐妹数量越多,农民的社会网络范围越广,农民与正规金融机构之间
的借贷关系和民间借贷关系的信息不对称性就越小。此外,由于农民在寻找借贷
资金时考虑借贷渠道的便利性,因此一般认为正规金融机构离农民居住地越近,
农民获得正规借贷资金的可能性就越大。

二、模型构建

基于前面的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本节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户通过正规或非正
规金融渠道获得借贷的因素。由于选择的被解释变量属于受限连续变量,并且各

—39—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解释变量通过在 stata 中 pwcorr_a 命令进行变量间的相关性检验,解释变量之间


获得的相关系数大多低于 0.3,表明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很低。由于解释和被
解释变量的上述特点,选择了 Tobit 模型,该模型主要研究一定条件下的选择行
为。连续变量如何变化的问题,进而来探究农户借贷可得性受各影响因素的影响
如何变化。具体模型构建如下:
Ln(Q)i =�� +��� �� +�� (1)

Ln(Q)j =�� +βjk Xj +�� (2)

(1)表示影响农民通过正规借贷渠道获得借贷的因素的可得性利用 Tobit 模型;


(2)表示影响农民通过非正规借贷渠道获得贷款额度的因素的可得性利用 Tobit
模型。其中,Ln(Q)表示农户获得最大借贷金额的对数,i、j 分别代表正规借

贷可得性和非正规借贷可得性的常数项,��� 、��� (k=1、2、3…9)分别代表回

归系数,�� 、�� 表示随机变量。

第二节 变量选择及描述性统计

一、变量选择

(一)被解释变量
本文将 CHFS2015 问卷中有关于“您家获得农业贷款总额最大的一笔金额是
多少?”定义为农户正规借贷可得性;
“您家获得金额最大一笔的借款为多少元?”
定义为非正规借贷可得性。
本文按照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库问卷中关于农户获得的最
大一笔贷款金额和借款金额的样本农户进行分析,金额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类:1
万以下、1 万-3 万、3 万-5 万、5 万-7 万、7 万-10 万、10 万-30 万、30 万-50
万、50 万-100 万、100 万-500 万、500 万-1000 万、1000 万以上。如下表 4-1,
从表中得出,农户的借贷金额大部分集中在 1 万以下,且在该区间农户非正规的
借贷频率为 6,占总样本农户比重的 75%,而正规借贷频率仅为 2,占比为 40%。
其余样本农户的借贷金额零星分布在 10 万元左右,超过 10 万元的大额借贷用户
会选择从正规金融渠道获得。体现了我国农户借贷资金的特点。这主要与农户的

- 40 -
第四章 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的可得性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资产、收入水平相关。一般来说,低收入农民在生活消费方面的支出较少,但由
于生活消费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因此获得的借贷金额也会较低。而
高收入水平的农民可以有更高的生产性支出和相应的更高的消费支出,从而导致
对农民的借贷需求更高。在借贷金额为 5 万元以下的农户多倾向于从非正规金融
获得,由于非正规金融在获取借贷资金时不需要繁杂的申请手续,能够满足农户
的借贷资金时效性。而当农民借款超过 5 万元时,他们更有可能从金融机构借款。
由于一般来说民间借贷利率要远高于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所以对于数额较
大的借贷资金从非正规金融获得会使得农户负担更多的资金成本。另外,对于大
额资金借贷来说选择非正金融也加大了资金安全风险问题。
表 4-1:农户借贷情况

借款金额 借款频率 占比(%)

正规 非正规 正规 非正规

1 万以下 2 6 40% 75%

1 20%

1 万-3 万

3 万-5 万 1 1 20% 12.5%

5 万-7 万

7 万-10 万 1 12.5%

10 万-30 万 1 20%

30 万-50 万

50 万-100 万

100 万-500 万

500 万-1000 万

1000 万以上

数据来源: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2015

(二)解释变量
本文分析了关于农户借贷可得性的现有文献,并基于对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
庭金融数据库(CHFS)2015 年现有问卷调查的微观数据的深入分析。以下九个

—41—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解释变量被总结为农业家庭借贷可得性的指标。户主的年龄、教育程度、户主的
党派、农户的婚姻状况、农户的生产和农业收入、农户的土地面积、家庭中的劳
动力数量、户主和配偶的兄弟姐妹之和、农户最近的银行服务网点和区域特征。
变量说明如下表 4-2:
表 4-2:变量解释说明

变量名称 变量赋值及说明 样本数 占比(%) 预期影响

正规 非正规

正规借贷可得性 农户获得最大贷款金额(对数)/元 205 100%

非正规借贷可得性 农户获得最大借款金额(对数)/ 430 100%

年龄 样本农户在 2015 年的年龄/岁 430 100% - -

受教育水平 没上过学=0; 44 10.23% + +

小学=1; 193 44.88%

初中=2; 158 36.74%

高中=3; 34 7.91%

中专/职高=4; 1 0.23%

大专/高职/大学本科=5; 0 0

硕士/博士研究生=6; 0 0

婚姻状况 已婚=1; 414 96.28% + +

未婚、丧偶、同居、分居、离婚=0 16 3.72%

党员身份 是党员=1; 30 6.98% + +

不是党员=0 400 93.02%

农户生产经营性收入 样本农户的生产经营收入实际 430 100% + +

数值/元,取对数

土地生产经营面积 样本农户的农业生产经营土地面 430 100% + +

积/亩,取对数

家庭劳动力人口 样本农户中年龄在 16 岁到 64 岁之间 401 93.26% + +

的劳动力人口数量/人

亲属数量 户主及配偶的兄弟姐妹数量/人 430 100% + +

- 42 -
第四章 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的可得性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距离 距离您家最近的银行服务机构 111 100% + +

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网点柜台 86.49%
自助银行或自助服务终端
“村村通”惠农金融服务网点 9.91%

其他 2.70%

0.90%

区域 东部地区=1; 108 25.12% + +

中部地区=2; 187 43.49%

西部地区=3 135 31.40%

数据来源: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2015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如表 4-3 所示,被解释变量农户的正规借贷可得性的均值为 10.15568,农


户的非正规借贷可得性的均值为 9.056962,农户非正规借贷可得性的均值与其
截断数值的差值高于正规借贷可得性与截断数值的差值,说明农户从非正规金融
渠道的借款可得性更高。解释变量农户年龄的均值为 51.32,表明在老龄人口众
多的农村地区,更为年轻的中年农户获得借贷资金的概率更高。家庭教育水平的
平均值为 1.43,表明农户的教育水平很低。农民婚姻状况的平均值为 0.9628,
表明样本农民中已婚家庭的比例较大,农民婚姻状况的标准差为 0.1895,表明
该变量非常稳定。农户党员的平均值为 0.0698,这意味着样本中的农户中,有
党员的比例相对较小。农户的生产性收入均值为 29121.97 元。农户生产性土地
面积的平均值为 19.25,表明农户的土地面积比较小。农户中劳动力数量的平均
值为 0.93,表明借贷可获得性高的农户,其家庭中劳动力数量较多。户主和配
偶的兄弟姐妹数量的平均值为 1.55,表明农户的社会资本较强,增加了农户的
借贷可获得性。距离最近的银行机构变量的均值为 1.18018,说明距离农户家最
近的银行服务机构多为自助银行或自助服务终端。

—43—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 4-3:变量描述性统计

变量名称 均值 标准差 最大值 最小值

正规借贷可得性 10.15568 1.20334 14.50866 5.298317

非正规借贷可得性 9.056962 1.51277 13.21767 3.912023

年龄 51.32791 9.688958 82 26

受教育水平 1.430233 0.7895102 4 0

婚姻状况 0.9627907 0.1894948 1 0

党员身份 0.0697674 0.2550514 1 0

农户生产经营性收入 29121.97 160137.5 2000000 0

土地生产经营面积 19.24535 99.2909 2000 0

家庭劳动力人口 0.9325581 0.2510778 1 0

亲属数量 1.551163 0.6555739 4 1

距离最近的银行机构 1.18018 0.5080837 4 1

数据来源: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2015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从表 4-4 所示的农民借贷可得性 Tobit 模型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农民年龄


这一因素在正规和非正规借贷可得性模型中分别具有 5%的显著性水平的负效应。
且正规借贷回归模型中的农户年龄回归系数的绝对值相较于非正规借贷回归模
型中要高,农民年龄越大,偿还贷款的能力越弱,获得贷款的可能性越小。在正
规贷款的模型中,户主的教育水平有正的影响,并且在 10%的水平上显著,回归
系数较大,为 0.2196,表明正规金融机构更重视家庭的教育水平,作为贷款的
前提条件。在非正规借贷模式中,户主的教育水平有积极影响,但不显著。户主
的婚姻状况对农民获得正规和非正规信贷有积极影响,但在正规或非正规信贷模
型中都不显著。并且正规借贷模型中,婚姻状况的回归系数为 1.1189,说明在
正规借贷中,放贷者将农户的婚姻状况作为是否放贷的一项重要影响因素,决定
了农户的正规借贷可得性。农民的党员关系对农民获得正规和非正规借贷有积极

- 44 -
第四章 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的可得性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影响,而对正规借贷关系则不显著。且在非正规借贷关系中同样不具有显著性,
农户的党员身份在民间借贷中被看做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资本,间接地,可以衡量
农民偿还所借资金的能力,减少借贷风险,从而增加农民的借贷供给。
农户的生产性收入在正规和非正规借贷供应模型中都有正向的重要影响,分
别在 1%和 5%的水平上显著,这与预期效果一致。农户生产经营性收入的回归系
数在正规借贷模型中要更大一些,说明正规金融机构在审核农户的借贷条件时,
主要关注于农户的生产经营性收入,而在民间借贷关系中决定农户的借贷资金可
得性的条件更加偏重于农户的社会资本情况。农户的土地生产经营面积在正规借
贷模型中具有负向影响,但不显著,在非正规借贷回归模型中在 1%水平上具有
正向影响,主要由于在民间借贷中,资金出借者将农户家庭生产经营的土地面积
视为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收入来源,可以有效的反映出农户的还款能力。在正规
借贷渠道中检验借贷可得性实证分析中家庭劳动力人口数量对其具有负向影响,
说明家庭劳动力人口数量越多,意味着家庭承担的生活支出费用将会增多,金融
机构有理由认为家庭支出越多会削减农户的还款能力。在非正规借贷可得性的回
归模型中,受雇家庭成员的数量有正的影响,但并不显著,这表明较多的受雇家
庭成员被视为在私人借贷中产生更多收入的方式,但由于非正规金融借贷的发生
率低且频繁,所以并不显著。
在正规借贷可得性和非正规借贷可得性模型中户主及其配偶的兄弟姐妹数
量对其获得借贷资金可得性具有正向影响,但统计学意义不显著。本文认为中国
几千年以来的社会特点就是人情社会,强调社会网络关系在处理事情时发挥的作
用,但对于金钱往来关系农户更可能向熟悉程度一般的人寻求帮助。距农户家庭
最近的银行服务机构变量在正规金融回归模型中对借贷可得性产生正向影响,但
不显著,这表明,正规金融服务机构离农民的家越近,农民就越有可能获得借贷。
在非正规金融农户贷款可得性回归模型中,该变量对农户贷款可得性具有负向影
响,但没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因为偏远地区的农民除了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外,
他们还可以通过农民民间借贷来缓解资金需求。该变量在两个模型中均不显著的
原因由于样本农户数量较少,且农户从两个借贷资金渠道获得借贷资金的发生频
率也较少,所以在回归模型中表现出不显著。

—45—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表 4-4:农户借贷可得性实证结果

变量名称 正规借贷可得性 非正规借贷可得性

年龄 -0.0284** -0.0009**

(0.0135) (0.0131)

受教育水平 0.2196* 0.0714

(0.1192) (0.1396)

婚姻状况 1.1189 0.7287

(1.0341) (0.6236)

党员身份 0.3024 0.5749

(0.3276) (0.3834)

农户生产经营性收入 1.92e-06*** 1.47e-06 **

(4.04e-07) (4.88e-07)

土地生产经营面积 -0.0002 0.0096***

(0.0007) (0.0028)

家庭劳动力人口 -0.8989 1.2403

(0.6739) (0.5553)

亲属数量 0.0712 0.0359

(0.1599) (0.1499)

距离 0.1736 -0.1689

(0.1998) (0.1317)

区域 -0.2798** -0.0009

(0.1311) (0.1337)

注:***,**,*分别表示 1%、5%、10%的显著性水平;括号内为标准误。

- 46 -
第四章 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的可得性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本章小结

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影响农民借贷需求可得性的因素中,金融机构对农
民个人特征的审核是一个直接的表面因素。家庭劳动力人口、生产经营土地面积、
亲属数量是中间层因素,农户的生产经营性收入是深层根源因素。上述 8 个农户
生产性借贷可得性影响因素不仅发挥独立作用,而且也具有相互作用,共同形成
一个比较完整的影响农民生产性借贷需求可得性的因素体系。同时,根据第三章
实证分析得出有关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的影响因素与本章实证分析得出借
贷可得性影响因素比较分析得出,二者既存在同质性影响因素,也存在异质性影
响因素,本文认为总结出既影响农户借贷需求又影响农户借贷可得性的同质性影
响因素对解决供需双方借贷不平衡问题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47—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五章 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及可得性同质性影响因
素分析及提高借贷可得性对策建议

第一节 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及可得性同质性影响因素分析

一、农户个人特征影响因素

在影响农户农业生产借贷需求和可得性的实证分析模型中,农户个人特征中
的年龄变量对农户的借贷需求和可得性有负面的显著影响。这说明农户的年龄越
大,农户越不愿意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甚至是放弃从事高风险的农业生产经营
活动,因此,农民对农业生产性借贷的需求受到了抑制。关于农业生产性的借贷
可得性,正规和非正规的金融机构在向农民发放借贷时都会考虑到他们的年龄,
对于年龄越大的农户被认为创造可持续性收入的能力水平较低,进而还款能力无
法得到保障。在影响农民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因素的实证模型中,农民的受教育
程度具有负效应,说明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民由于自身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和财
务能力,不愿意从事风险大、利润低的农业生产活动,因此对生产性农业信贷的
需求较低。在影响农民农业生产借贷可得性的因素的实证模型中,农民的教育水
平这一因素对正规和非正规部门的农民获得借贷有积极影响,说明从出借资金者
的角度来看,一般认为,农户受教育水平越高,代表农户的信用资质及其还款能
力较高,从而获得借贷资金更加容易。

二、农户家庭特征影响因素

从农户家庭特征因素来看,一个家庭的劳动力人口数量对正规和非正规金融
渠道的生产性借贷需求有积极和显著的影响,这表明一个家庭的劳动力人数越多,
该家庭在从事农业生产时以周转资金形式支付的高额劳动成本就越少,并且由于
家庭劳动力人口多,农户更偏向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基于上述分析,农户会产生
更旺盛的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在影响农业生产性借贷的可得性影响因素的实证

- 48 -
第五章 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及可得性同质性影响因素分析及提高借贷可得性对策建议

分析模型中,农户家庭中的劳动力数量对农民获得正规信贷有负面影响,对农民
获得非正规信贷有正面影响。这表明,正规金融机构在发放借贷时,认为农户中
的劳动力越多,农民需要承担的生活性费用就越多,而且这些费用远远高于从事
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的收入。因此,家庭中劳动力数量较多,对农民可获得的借贷
额度有消极影响。然而,在非正规的借贷模型中,家庭中人数较多意味着家庭有
更多的收入来源来偿还所借的钱,对非正式借贷的可得性有积极影响。

三、农户生产经营特征因素

在农户生产经营特征因素方面,农户的农业生产经营性收入和生产经营的土
地面积对农民的正规和非正规借贷需求有积极和显著的影响。农户在没有其他收
入来源的前提下,农民自然会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甚至扩大生产和经营,
以便从农业生产和经营中获得更高的收入,从而对正规和非正规金融渠道的借贷
需求更加强烈。农民耕种的土地面积越大,他们在农业生产中投入的资本就越多,
从而产生更多的借贷需求。在影响农民获得农业生产借贷可得性因素的实证分析
模型中,农民的生产性收入对农民获得正规和非正规借贷有着积极而显著的影响,
表明从正规或非正规金融机构获得借贷资金与否主要取决于农民的家庭生产性
收入水平。生产性家庭收入越高,农民的还款能力就越强,这就降低了借贷的违
约风险,反过来又增加了农民农业生产性借贷的可得性。农户的生产经营土地面
积在正规借贷可得性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模型中具有负向影响,表明我国多数农村
地区的农户生产经营的土地呈分散性且规模较小的特征,并且承包地经营权抵押
贷款政策并未实现全国覆盖性实施,且正规金融机构提供在提供承包地经营权抵
押贷款金融服务时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设置的贷款门槛及其高,基于上述分
析,对于正规金融机构来说农户的生产经营土地规模越大并不会提高农户的借贷
可得性。而农户生产经营的土地面积对农户的非正规借贷可得性产生正向显著性
影响,表明在民间借贷中,借贷门槛较低,将农户生产经营的土地视为一项家庭
资产,所以生产经营的土地面积越大,获得民间借贷资金就越多。

—49—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四、农户社会特征影响因素

表示农户社会特征因素的户主及配偶兄弟姐妹数量的特征变量因素对农户
农业生产性的正规借贷需求及正规借贷可得性均产生正向影响,这对农业生产的
非正规借贷的需求和农民的借贷可得性都有负面影响。农民更广泛的社会网络关
系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农民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也能防止道德风险。
同时,由于农民拥有更强大的社会网络关系,农民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信贷的门
槛将相对较低,农户出于降低借贷交易成本的角度来看也会产生更旺盛的正规借
贷需求。而从非正规金融渠道来看,农户的民间借贷资金需求及借贷可得性并不
因户主及配偶的兄弟姐妹数量越多从而产生更多的借贷需求,在民间借贷中,往
往借贷资金成本要远高于正规金融机构的借贷资金成本,为避免不必要的纷争,
农户会代替向兄弟姐妹处获取资金而寻求其他民间借贷方式获取农业生产性所
需资金。

第二节 提高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可得性对策建议

从前文分析得出,我国农村借贷金融市场上存在供需失衡,单一的金融供给
不能满足农户多样化的借贷需求,根据农民生产性借贷行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构建符合农民生产性借贷特点的地方金融服务体系。本章结合我国农村金融供给
现状,以农民生产性借贷需求为导向,进而提高农户农业生产性的借贷需求可得
性,提出促进农村金融发展、解决农户生产性借贷问题的政策建议。本文认为,
为提高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可得性,有必要从金融供给侧角度应该建立健全
一个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主要以农村商业银行等支农主力军为主体进
行改革,构建适合农户生产性借贷特点的多层次地方金融体系的组织。建立制度、
分散农民借贷信用风险机制,创新地方生产性借贷金融产品,提高农村金融机构
对农户贷款的支持力度。并从需求侧结构农户角度进行结构调整,提高农户金融
素养及土地经营化规模程度,降低农户自我金融排斥,助推实现全面乡村振兴战
略。

- 50 -
第五章 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及可得性同质性影响因素分析及提高借贷可得性对策建议

一、构建符合农户借贷特征的农村金融体系

我国的银行业机构之间,因资金实力、经营成本,以及不同风险偏好、风险
管控能力不同,没有产生合力服务“三农”的协同效应。根据农户借贷需求多元
化和我国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充分认识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性,
因地制宜加快地方金融组织体制创新,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可持续发展。随着互联
网金融的飞速发展,金融机构也要积极探索移动支付等信息化、科技化的金融产
品在农村地区的应用场景,充分利用好科技赋能,加大力度开发创新金融产品,
更好的对接农户的金融服务需求。相应的要求农村金融供给机构类型多元化,各
金融机构应根据自身特点,细分生产,明确客户群,确立不同的发展方向和市场
定位。

(一)深化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改革

通过分析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微观数据中农户筹资渠道发现,我国农户的收入
来源主要是通过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农闲时外出务工获得,扩大生产所需资金主
要来自地方商业银行或地方合作社。国有四大银行机构网点不断从乡镇农村撤出,
农村村镇银行就成为农户获得正规借贷渠道的主要来源之一。农商行作为农业发
展的主要贡献者,在服务 "三农 "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充分利用其贴近农村
的区位优势,以改革为契机,通过创新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农户生产性借
贷需求。以及农户对其借贷服务的满意度。农商行可根据农业生产,农村企业和
农民生活的不同需要,设计不同的借贷种类和优惠政策,给予多种资金支持模式,
使自己的服务品种多样化。一方面,通过贷款满足农户资金需求,提高农户收入
水平,促进了本地区优势产业的发展,发挥农村商业银行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服
务的功能。另一方面,它也促进提升了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提高了竞争力。

(二)拓宽农业发展银行的支农领域

作为中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坚持职能定位,重点关
注粮食生产和农业产业扶贫等关键领域,通过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农业产
业体系的现代化发展作出贡献。农业政策性银行应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政策

—51—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性金融服务目标,拓展业务范围,积极探索政策性金融支农业务举措,发挥政策
性金融服务功能。农发行应将政策性资金重点投放在支持农户增收项目上,比如,
农发行重点支持“公司+基地+农户”中的涉农龙头企业,使龙头企业在农村地区
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中发挥辐射和引领作用。

(三)发挥农业银行支持县域经济的优势作用

中国农业银行的任务是服务 "三农",支持县域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
城乡一体化。继续完善农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体制,以“三农”为中心,采取激励
措施引导与调整借贷投向结构,加大农业银行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农业银行应该下放和扩大县级分支机构的授权授信,简化贷款手续,创新县域中
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借贷机制。中国农业银行应在其战略基础上进行战略转型合
作,加强银企合作,赋予县支行各级网点机构一定资金自主权,并配备专业化管
理人才和农业配套服务,实现农村资金的良性循环。

(四)规范非正规金融发展

在农村地区缺乏正规金融的情况下,非正规金融是农民获得借贷的一个重要
渠道。非正规金融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在监管的边缘,借贷风险无法得到有
效控制,然而,非正规金融渠道对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
1.引导和规范非正规金融的健康发展,满足农村人口对生产性借贷的需求。
通过有效措施引导并规范非正规金融进入到市场管理机制中,农户的多元化金融
服务需求会得到有效满足,获取信息和低成本是非正规融资相对于正规融资的一
个主要优势。因为对于农户群体来说,他们在长期的生活过程当中势必已经构建
了一定的交际圈,这种以亲缘或以邻里等关系为基础的伙伴联系,虽然没有得到
书面契约的限制,但是天然存在一种非制度的信任。也正是基于这样的信任制度,
使得农户的资金需求能够得到更好的满足。为了使市场的整体借贷风险得到控制,
需要对非正规金融体系的发展予以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约束,不断规范农村地区的
民间借贷市场,它的目标是成为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为农民提供
更好的金融服务。
2.加强对非正规金融监管。一方面来说,需要对监管的范围予以扩大。针对

- 52 -
第五章 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及可得性同质性影响因素分析及提高借贷可得性对策建议

民营性非正规金融机构,政府需要以企业方式来对其进行管理。通过登记备案和
发放执照等程序,使非正规金融机构的透明度得以加强。从国家监管体系当中来
对农村非正规金融进行管理,避免出现事后管理被动情景,促使农村地区的非金
融机构逐步向规范化方向变革。另一方面,在对农村地区非正规金融的监管过程
中,要匹配地方性特点加以实施监管措施,实现差异化监管。比如日本政府根据
地区性非正规金融特点,针对非正规金融表现出的不同形式采取差异化监管方法,
提高监管效能。比如说对于互助性质的低息小额借贷活动,政府部门可以以鼓励
的态度来促使其向规范化的方向转变,从而做好纠纷的预防。而对于较大资金的
规模借贷活动,政府需要逐步加强其信息透明化,并将中介机构纳入到监管体系
当中。通过对信息透明化的监管,并使其具体运作得以规范化,能够有效的规避
风险。

二、建立借贷风险分散机制

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农民对生产性借贷的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农民可获
得的正规金融借贷数额不能满足其实际需求。因此,需要加大力度提高农村地区
的金融服务质量,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涉农领域的投资,营造金融机构 "能贷、
敢贷、愿贷 "的氛围。因此,有必要改善农村地区的金融环境,建立一个有效的
机制来分散借贷风险。

(一)发展农业保险市场

农业生产本就具有弱质性并叠加两大风险,导致农户收益不佳,此外,农民
对保险的了解不够,商业保险公司对提供农业保险等金融服务的积极性不高。农
业保险可以有效转嫁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生产过程中面临的多种风险,农业保险
是农村金融产品中最为有效的风险管理产品,它为农民创造了一个风险屏障,并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缺乏抵押品的借贷问题,增加了农民的生产性借贷。
1.对农业保险产品利用科技赋能定价。可以利用气象、影像实时监控、遥感
监测等技术,对类似种植类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进行全流程实时监管,收集多指
标信息,以此构建精算模型,计算出保险事故发生的频率和损失程度,实现农业
保险产品的合理定价。

—53—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鼓励保险公司要优先在机构空白地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新设网点。简化
审批程序,开辟绿色通道,提高审批效率,同时保险公司可以进一步加强与地方
政府和其他金融机构合作,提高农户金融服务的可得性。

(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农户发生借贷行为之前需要综合权衡家庭收入开支情况以及所需资金投资
用途,借贷行为的发生代表着家庭利益最大化的最优决策。目前,我国农村地区
仍是以小农经济为主,其具有天生的风险弱质性,农户的借贷资金多数用来满足
家庭生活消费支出。农村地区的生活保障方面较为落后,农户面临着家庭生活消
费的吃紧与农业生产经营资金不足的双重经济负担。因此,必须完善农村地区的
社会保障体系,例如在医疗保健、养老金和其他重要的民生问题方面,以减轻农
民的担忧,从而增加他们对生产性借贷的需求和借贷供应,促进农村地区金融市
场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三、创新农业生产性借贷金融产品

(一)开发创新性借贷金融产品

开发复合型生产经营性借贷金融产品,支持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
充分结合农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农业合同担保贷款、仓单担保贷款等抵押、
质押融资产品,推动 "龙头企业+生产单位+农户 "的产业化组织链条的发展新模
式。加强农业衍生品的开发力度,比如农业期权期货、农业信用保险等“农业+”
等产品,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和农业信用风险会得到有效降低分散。同时,可以探
索开展个人委托贷款业务,地方金融机构可以充当金融中介,作为私人贷款和借
款者的中介,有效增加地方金融机构的非利息收入,这样可以有效使得民间借贷
行为转向市场规范型借贷。另外,对农户可以实行小额借贷等方式对其提供贷款,
或者与农村地区龙头企业等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合作实行联保贷款。

(二)扩大农户借贷抵押品范围

贷款额度小、期限短是农民贷款的主要特点。大部分农户进行贷款时缺乏有

- 54 -
第五章 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及可得性同质性影响因素分析及提高借贷可得性对策建议

效的抵押品和担保人,加大了农户贷款的资金成本,金融机构会相应的提高贷款
门槛。随着中国扶贫战略的实施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对资金投入的需求
呈现出数额大、时间长的特点。面临农户产生新的借贷需求,在农户和金融机构
之间就必须建立起长期的信用体制,提供适当的抵押品,扩大有效抵押品的范围。
目前,我国正在试点地区开展林业和农业土地使用权贷款,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铺开试点工作,明确界定土地等所有权、经营权等问题,研
究探索增加农单、保单、库存商品等抵押,构建农田金融体系作为信用担保品,
可以有效解决农户的长期性、大额化的资金短缺问题,不仅可以提高农户的金融
普惠可得性,同时也降低了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

四、提高农户借贷能力

根据本文对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及借贷可得性的实证分析得出,农户家
庭特征因素如农户生产经营性收入水平和农地面积大小对农民生产性借贷的需
求和可得性有很大影响。农户的家庭特征因素是家庭还款能力与借贷风险的综合
评价。因此,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是农民最终获得贷款的重要条件,加强农民自
身金融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适度增加农地面积,有助于增加农民的农业生产
经营收入,增加投资,帮助农民逐步积累资产,解决农民的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
不足和借贷资金可得性不高问题。

(一)提高农户自身素质

农民应该主动加强学习金融知识,提高金融素养。农户应当意识到,自身金
融素养的提升,不仅能为其参与金融市场的活动提供便利,同时能够影响其亲属
朋友的金融素养水平。随着金融素养水平的提升,农户在复杂的金融市场中能够
更精准地挑选适合自身经济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的金融产品,减少因缺乏金融知
识而在投资融资方面表现出的过度谨慎,减少因盲目投资带来的还款压力和违约
风险。这是稳定农村金融市场健康发展,促进农村金融市场改革和创新的保障的
重要举措。同时,农户应主动学习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以及农机器械的操作,掌握
科学化、现代化的农业种植技术,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着力提高农户自身自主增
收的能力。

—55—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二)鼓励农户适度规模化生产经营

目前,我国农村农业生产经营仍是以小农经济为主体,分户种植存在弊端,
比如农作物分户种植效率低、成本高等,这种种植形式无法利用大型农业机械进
行耕作,农业用地过于分散化种植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我国实现建设农业高标准
农田的目标。应进一步推进农地规模化生产经营,重点解决“由谁来种,如何来
种”的问题。建议以村为单位或者村村连片,整合土地资源,实行统一收种、统
一管理,探索推进形成多样化的农业生产服务多样化托管模式,比如单环节托管、
多环节托管、关键环节托管以及全程托管生产模式,并制定合理可行的利益分享
机制。不仅有利于促进农地规模化经营生产,而且可以实现农业生产节本增收的
目标。

本章小结

通过对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及借贷可得性的同质性影响因素进行理论
分析后,可以有针对性的以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为导向,切实提出提高农户
农业生产性的借贷可得性对策建议,为本章第二节研究内容奠定了理论基础。针
对对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及可得性影响因素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后,从金融供
需双方切实提出有效提高金融可得性的适配性对策建议。对于金融机构供给方来
说,(1)金融机构应将便民金融服务下沉到农村基层,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特点
和农村居民的金融服务需求提供适配性金融服务。(2)降低金融服务成本。充分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加快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用科技加强和打造农村信
息化、智能化、科技化金融产品。降低金融机构运营成本的同时能够有效提高农
户的金融服务满意度。(3)培育复合型专业金融人才。各金融机构要推进复合型
金融人才引进,加强现有从业人员业务培训,紧跟科技发展趋势,掌握金融服务
工作方法,切实提高金融服务效率。(4)鼓励现有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创新,寻
找符合农民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简化现有产品和服务审批流程,缩短授
信期限,为农民提供融资服务。从贷款需求端农民角度看,农民需要最大限度地

- 56 -
第五章 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及可得性同质性影响因素分析及提高借贷可得性对策建议

利用政策资源提高自身金融素养和农业技术水平,适度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
种植效益。(1)相关责任主体有责任和义务提高农户金融素养,加强与村两委
合作倡导普及金融知识,提高农民自身的金融素养,有利于鼓励农民利用正规金
融渠道获得农业生产借贷资金,以维持农业生产。(2)全国各地将最大限度地
引导并推动农地规模化经营,打造出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的职业化农民群体,培
养多元化职业农民。

—57—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结论

本文基于权威性的微观调查数据建立 Logistic 或 Tobit 模型。实证检验了农


户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及可得性的影响因素,此外,在实证中运用了剔除样本法
和指标替换法。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一是我国农户家庭普遍存在借贷需求抑制
的现象,非正规金融渠道依然是农户发生借贷行为的首选途径,从本文对我国农
户家庭农业生产性借贷行为的现状描述可知。首先,从借贷需求行为来看,农户
借款频率不高,大部分农户潜在借贷需求未得到满足,发生的借贷需求行为占整
个样本的 19.58%。其次,从借贷渠道的角度来看,在做出借贷决策的家庭中,
选择向非正规渠道表达借贷需求的家庭比例为 100% ,选择向正规渠道表达借贷
需求的家庭比例为 5.37%,说明正规金融服务的惠及程度仍然不够,非正规金融
服务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二是影响农民农业生产借贷需求
的因素。农户年龄、受教育水平、健康水平状况及风险偏好特征对农户的农业生
产性借贷需求无论是在正规金融渠道还是非正规金融渠道上都具有负向影响,在
农民个体特征因素中,农民性别分别对正规金融渠道和非正规金融渠道有正向影
响,农民家庭特征和经营特征因素对农民农业生产借贷需求有正向影响。三是影
响农民获得农业生产性借贷的因素。从农业生产性借贷可得性影响因素的回归模
型结果来看,农户的年龄、农业生产经营性收入及经营的土地面积对农户借贷可
得性具有显著影响。
总体而言,对于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需求及借贷可得性来说农户个体特征因
素、农户家庭特征因素、农民生产经营特征、农民社会网络特征等因素对其影响
显著。因此,准确全面的掌握农户多方面的特征因素对农户农业生产性借贷行为
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有助于解决农户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农民年龄、健康
状况、家庭劳动力、家庭生产经营收入、土地经营面积等对农民在非正规金融渠
道的借贷需求的影响大于正规借贷行为。在贷款可获得性回归模型中,农民的个
人特征、家庭特征和社会网络特征对贷款可获得性的影响在非正规金融中也很显
著。因此,根据研究结论,本文从贷款资金的供求端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 58 -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何广文,何婧,郭沛. 再议农户借贷需求及其借贷可得性[J]. 农业经济问题,


2018 (02) : 38-49.
[2] 王佳楣,罗剑朝,王蕾. 中小企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借贷需求及可得性的影
响因素分析——基于陕西省中小企业调查数据[J]. 经济经纬, 2013 (06) : 43-48.
[3] 仇娟东,何风隽. 西部地区农户借贷需求及其可得性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 28 (01) : 28-36.
[4] 史方超. 农户借贷需求的可得性、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 山东农
业大学, 2017.
[5] 吴彬彬. 农户借贷可得性影响因素分析[D]. 湘潭大学, 2016.
[6] 尹业兴,申云,王璐瑶. 农户家庭生产经营特征对借贷可得性的影响——兼
论农村金融机构借贷行为逻辑[J]. 金融发展研究, 2021 (04) : 25-30.
[7] 史清华,余舒婷. 沿海发达地区农户借贷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经济问
题, 2020 (12) : 75-80.
[8] 马骥,杨振宇,马金书. 云南省农村金融资源可得性的脱贫效应分析[J]. 云南
财经大学学报, 2020 , 36 (08) : 68-79.
[9] 陈铭. 种植型家庭农场正规借贷可得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西北农林科
技大学, 2020.
[10] 杜朝运,苟开宇. 社会网络变迁与家庭借贷行为——基于城乡对比的视角
[J]. 农村金融研究, 2020 (06) : 42-52.
[11] 王海涛,吕文静,程金花. 多维度社会资本视角下农户借贷需求满足度及其
影响因素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 2020, 48 (09) : 310-314.
[12] 王维,王林萍. 市场化下社会网络对农户借贷渠道的影响——基于 CHFS20
15 数据的实证分析[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 23 (01) :
17-24.

—59—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 牛荣,张倩. 家庭资产视角下农户正规借贷约束影响分析[J]. 农林经济管理


学报, 2019 , 18 (04) : 492-501.
[14] 董晓林,戴月,朱晨露. 金融素养对家庭借贷决策的影响——基于 CHFS201
3 的实证分析[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21 (03) : 44-52+14
6-147.
[15] 俞倩雯,高峰,刘爱军. 社会网络、正规与非正规借贷可得性对农户创业的
影响——基于 CFPS 调查数据的经验证据[J]. 江苏农业科学, 2019, 47 (07) : 30
9-314.
[16] 汤向向,汤丽丽. 传统农区农户借贷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对
河南省滑县农户的调查[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 , 30 (07) : 112-115.
[17] 伍艳. 农户生计资本对借贷行为选择的影响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
文社科版), 2019 , 40 (02) : 125-131.
[18] 刘芳. 农户借贷需求与融资渠道偏好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CFPS数据 2
742 户贫困农户的调查[J]. 江苏农业科学, 2018 , 46 (15) : 307-313.
[19] 张晓琳,高山,董继刚. 农户借贷:需求特征、可得性及影响因素——基于山
东省 922 户农户的调查[J]. 农村经济, 2018 (02) : 65-71.
[20] 杨明婉,张乐柱. 社会资本强度对农户家庭借贷行为影响研究——基于 201
6 年CFPS 的数据[J].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9 , 35 (05) : 71-83.
[21] 刘丹. 农户异质性视角下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关系——基于江苏省 12
02 户农户的调研数据[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 17 (06) : 11
0-119+165.
[22] 张晓琳,董继刚. 农户借贷行为及潜在需求的实证分析——基于 762 份山东
省农户的调查问卷[J]. 农业经济问题, 2017 , 38 (09) : 57-64+111.
[23] 伍再华,叶菁菁,郭新华. 财富不平等会抑制金融素养对家庭借贷行为的作用
效果吗——基于CHFS数据的经验分析[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7 (09) : 71
-86.
[24] 刘丹,王翌秋,沈晖. 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相互关系及其区域变动[J].
农村经济, 2017 (06) : 86-93.
[25] 胡义云. 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关系的研究[D]. 西北大学, 2017.

- 60 -
参考文献

[26] 孙光林,李庆海,丁海燕. 少数民族地区农户金融认知对借贷可得性的影响[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 17 (06) : 21-27.
[27] 沈红丽. 农户借贷行为的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析——基于天津市农村二
元金融结构视角[J].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6 , 31 (01) : 80-86.
[28] 冉光和,田庆刚. 家庭资产对农户借贷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重庆市
1046 户农户的调查数据[J]. 农村经济, 2015 (12) : 62-67.
[29] 童馨乐,杜婷,徐菲菲,李扬. 需求视角下农户借贷行为分析——以六省农户
调查数据为例[J]. 农业经济问题, 2015 , 36 (09) : 89-96+112.
[30] 严太华,刘志明. 借贷需求、借贷行为与农户社会网络的关联度[J]. 改革, 20
15 (09) : 151-159.
[31] 刘西川,陈立辉,杨奇明. 农户正规借贷需求与利率:基于TobitⅢ模型的经验
考察[J]. 管理世界, 2014 (03) : 75-91.
[32] 程中海,罗芳. 少数民族农户借贷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农业经济, 2013
(5) :81-83.
[33] 胡枫,陈玉宇. 社会网络与农户借贷行为——来自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
FPS)的证据[J]. 金融研究, 2012 (12) : 178-192.
[34] 牛荣,罗剑朝,张珩. 陕西省农户借贷行为研究[J]. 农业技术经济, 2012 (04)
: 24-30.
[35] 易小兰. 农户正规借贷需求及其正规贷款可获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
农村经济, 2012 (02) : 56-63+85.
[36] 秦建群,吕忠伟,秦建国. 中国农户借贷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Logi
stic模型的实证研究[J]. 当代经济科学, 2011, 33 (05) : 27-33+125.
[37] 秦建国,吕忠伟,秦建群. 我国西部地区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基于 804 户农户调查数据分析[J]. 财经论丛, 2011 (03) : 78-84.
[38] 盛文婵. 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共生性研究[D]. 湖南大学, 2011.
[39] 赵晓菊,刘莉亚,柳永明. 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合作会提高农户期望收益吗?
——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J]. 财经研究, 2011, 37 (04) : 4-14.
[40] 仵洁,陈希敏. 西部地区农户资金借贷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对西部地区 49
个自然村调查结果的实证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
0 (06) : 7-13.

—61—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1] 孔荣,陈传梅,衣明卉. 农户正规借贷可得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陕西


省 756 户农户的调查为例[J].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0 (03) : 36-45.
[42] 罗芳,李平. 新疆兵团农户借贷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技术经济,
2009, 28 (03) : 87-95.
[43] 汪婉莉,杨林娟. 甘肃省农户借贷行为的实证研究[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
008 (03) : 148-152.
[44] 褚保金,卢亚娟,张龙耀. 农户不同类型借贷的需求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
江苏省泗洪县为例[J]. 江海学刊, 2008 (03) : 58-62+238.
[45] 张雪峰. 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因素分析[D]. 陕西师范大学, 2008.
[46] 朱守银,张照新,张海阳,汪承先.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供给和需求——以传统
农区为例[J]. 管理世界, 2003 (03) : 88-95.
[47] 韩俊,罗丹,程郁. 借贷约束下农户借贷需求行为的实证研究[J]. 农业经济问
题, 2007 (02) : 44-52+111.
[48] Pischke, Adams, Donald. 1987. Rural financial markets in developing coun
tries.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49] Pham, Bao D, and Yoichi Izumida (2002). Rural Development Finance in
Vietnam: A Microeconometric Analysis of Household Surveys. World Developm
ent 30. 2 : 319-335.
[50] Ghate P B.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formal and informal financial sectors:
the Asian experience.[J]. World Development, 1992, 20 (6) : 859-872.
[51] Varghese A. Bank-Money lender linkages as an alternative to competition
[J]. Oxford Economic Papers, 2005, 57 (2) : 315-335.
[52] Kounouwewa J, Chao D. Evidence on How African Enterprises Choose In
formal Credit[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ics & Finance, 2011,
5(1) : 46-61.
[53] Falola, Abraham, Mukaila, Ridwan. Informal finance: its drivers and contri
butions to farm investment among rural farmers in North central Nigeria[J]. A
GRICULTURALFINANCE REVIEW, 2022, 10. 1108/AFR-08-2021-0116.
[54] Guirkinger C. Understanding the Coexistence of Formal and Informal Cred
it Markets in Piura, Peru[J]. World Development, 2008, 36 (8) : 1436-1452.
- 62 -
参考文献

[55] Hope. K, Stiglitz JK. Imperfection formation and rural credit markets: puz
zles and policy perspectives[J]. 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2009-4 : 2
35-250.
[56] Huu Thu, Nguyen, Bao Duong, Pham. Filling the voids left by the formal
sector: informal borrowings by poor households in northern mountainous Vietna
m[J]. AGRICULTURAL FINANCE REVIEW, 2021, 81 (1) : 94-113.
[57] Kumar, Anjani, Mishra, Ashok K. Access to Credit and Economic Well-Be
ing of Rural Households: Evidence from Eastern India[J]. JOURNAL OF AGRI
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2020, 45 (1) : 145-160.
[58] Kislat, Carmen, Menkhoff, Lukas. Credit Market Structure and Collateral i
n Rural Thailand[J]. ECONOMIC NOTES, 2017, 46 (3) : 587-632.
[59] Koenker R. Quantile regression for longitudinal data[J]. Journal of Mul
tivariate Analysis, 2004, 91 (1).
[60] Madestam A. Informal finance: A theory of moneylenders[J]. Journal of D
evelopment Economics, 2008, 107 (1) : 157-174.
[61] Moahid, Masaood, Maharjan, Keshav Lall, Factors Affecting Farmers' Acce
ss to Formal and Informal Credit: Evidence from Rural Afghanistan[J]. SUSTA
INABILITY, 2020, 12 (3).
[62] Ta Nhat Linh, Dang Anh Tuan, Determinants of Farming Households' Cre
dit Accessibility in Rural Areas of Vietnam: A Case Study in Haiphong City,
Vietnam[J]. SUSTAINABILITY, 2020, 12 (11).
[63] Yuan Y, Gao P. Farmers' financial choices and informal credit markets in
China[J]. 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 2012, 4 (2) : 216-23.

—63—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4] Zhao, Qiang, Shen, Yue. Credit Behaviors of Rural Households in the Per
spective of Complex Social Networks[J]. COMPLEXITY, 2021.
[65] Zhang, Tong, Liu, Huiting, Social Trust Formation and Credit Accessibility
-Evidence from Rural Households in China[J]. SUSTAINABILITY, 2020, 12
(2).

- 64 -
致谢

致谢

文行于此,这意味着我将告别三年的研究生生活,踏上新的人生旅程。回望
过去,百感交集,过往如旧电影闪现,黑大的一草一木都见证了我的成长,时间
沉淀了美好的回忆,这将成为我珍视一生的纪念。我们的故事,文字不足以表达
其万分之一,但我仍要感谢所有曾陪伴、照顾、关心和鼓励过我的人,正是你们
才让我觉得人间值得!与君相识,荣幸之至!
春风化雨,高山仰止。古之学者必有师,我特别由衷的感激我的硕导,祝洪
章教授。何其有幸,得师如您!在学术研究方面,祝老师始终对我耐心的指导,
引领我进入学术研究领域,培养了我的学术研究兴趣,为我提供到外界学习交流
的机会,提高了我的科研能力;在做人方面,您为人谦和,朴实无华,给了我积
极的引导;在做事方面,您追求卓越,不断进步,您一丝不苟、求同存异的工作
作风培养了我严谨的态度。感谢您在学业、生活和思想等方方面面对我的积极影
响及一路以来的悉心教导和关怀,我会牢记您的教诲走好人生每一段路。不论是
我的毕业论文还是我参加的每一次比赛项目,祝老师都悉心的指导我,在深夜,
在休息日老师都为我梳理文章架构、批改文章,耐心的教导我。您一次次在我失
意时的关怀,困顿时的引导,犹豫时的支持,点点滴滴皆是温暖,我都铭记在心。
在此,我向祝老师表达我最真挚的谢忱和敬意,饮其流者怀其源,功有所成时必
念吾师,您是我永远的恩师,是我终生学习和追随的榜样!一朝沐杏雨,一生念
师恩!
在此我也要衷心的感谢导师组的焦方义老师、杨忠海老师、李学彦老师、任
嘉嵩老师、刘雪莲老师以及崔惠颖老师,谢谢他们曾经给予我的一次次鼓励、一
次次真诚的批评和建议,或是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都让我更加全面的、深刻的
认识自己,提高自己。衷心的希望各位老师们万事顺遂,平安喜乐!
相知恨晚,针芥之合。感谢在读研期间相识的同学、朋友,感谢你们的出现
带来了欢声笑语,留下了镌刻一生的回忆,感谢你们的陪伴与关怀,这一路风景
有你们,知我忧愁,疏我郁结,帮我琐事,解我困难,感恩有你们,一路支持我
鼓励我。感恩我的室友兼好朋友吕淑珍同学,三年的枯燥学习生活有了你的陪伴
变得更加精彩,愿我们未来无数的三年生活都更加精彩。另外,还要特别谢谢我

—65—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谭睿学姐和潘秋毓学弟对我学习和生活上的无限支持和鼓励。
恩重如山,寸草春晖。感谢我的父母二十多年来对我无限的爱和无私的付出,
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将我抚育成人,在我面临失败、彷徨、迷茫的时候,他们总是
无条件地支持我鼓励我,他们是我坚强的后盾和永远的依靠,是我心灵慰藉的港
湾。特别感谢感恩我的父母,万语千言也无法表达出我对他们的爱。愿尽余生换
我为他们遮挡风雨 ,愿我的父母永远身体健康,平安顺遂!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感谢一路磕磕绊绊但始终拼尽全力的自己,“海压竹
枝低复举,风吹山脚晦还明”,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能成为自己眼中的光,始
终感恩奋进,砥砺前行,前行必有曙光。写完千山、绘尽万水,愿永怀年少时的
朝气与梦想,引吭高歌,鲜衣怒马,未来可期。
最后,我想要感谢各位评审专家老师们对我论文的批评指正!

- 66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1] 祝洪章,何佳欢. Agriculture economic service model and its implementation path
based on consumer psychology theory[J]. PSYCHIATRIA DANUBINA , 2021

(33):285-286.

[2] 何佳欢. 黑龙江省农业基础设施资本存量 K 的估算[J].锋绘,2020(25):


465-466.

—67—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
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黑龙江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
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2022 年 5 月 16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黑龙江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
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
人授权黑龙江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2022 年 5 月 16 日 签字日期:2022 年 5 月 16 日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电话:
通讯地址: 邮编:

- 68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