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愛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3

一、 閱讀動機:小時候沒有手機,閱讀書籍成為了我的嗜好,在家中書架

上的本『簡愛』也不例外,自然而然地成為我的攻略目標。如今,雖說是
為了應付學校融合通識的積點政策,但在書單上看到這本書,不只勾起小
時候的回憶,也讓我想以現在的思維再重新審視這本小說,現在的我對小
說的時空背景、女性權力等種種設定有更深的了解,也對這世道上的愛恨
糾葛有了與小時候不同的見解,於是這次我決定再次拿起這本小說,與
Jane Eyre 一同體會命運的坎坷,和他一起承受世道的不公,以及見證他
為自己爭取尊嚴的故事。
二、 這本書令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我認為這本書最令我印象深刻的 Jane 在
經歷許多風風雨雨後,憑藉其堅忍不拔的個性,以及堅貞且高潔的情操,
最終找到真愛和幸福的過程。自幼失去雙親,Jane 是一位出生在困苦環境
的孩子。被收養後,從小遭受舅媽 Sarah Reed 的虐待,以及表弟 John
Reed 的欺凌,她的兒時歲月充滿了孤獨和痛苦,但她擁有一顆堅強且強烈
的自尊心,不願被貶低或受辱的他選擇和表弟反抗到底,也讓表弟不敢再
輕視他,這使她在如此逆境中保持了自己的原則和尊嚴。
當 Jane 到桑費爾德莊園(Thornfield Hall)任教時,她遇到了她的戀人
Edward Fairfax Rochester,雖然他表面高冷且始終保持著神秘感,但他
的心深處充滿愛與被愛的渴望。在他們相處的過程中,Edward 被 Jane 的純
真、勇敢吸引,而她則感受到他內心的善良與真實,這段感情正逐漸開始
發芽。
正當一切看似順利時,Bertha Antoinetta Mason 的現身,揭開了 Edward
神祕面紗下的瘡疤,過去的隱藏秘密被一一挖出,Jane 面對 Edward 的過去,
儘管內心痛苦且掙扎,但她最終展現他的智慧,保持成熟穩重的態度來應
對這一切,他理解 Edward 曾受過傷害、無奈和痛苦,同時她看到 Edward
付出的努力以及改變自己和彌補過去的過錯,最終選擇原諒和愛他,堅定
地相信 Edward 的改變和他們共同的未來。
在 Jane 的關懷與愛的滋養下,Edward 也在這段愛情中成長和改變。他學會
了珍惜 Jane 的愛,放下自尊與驕傲,願意接受和彌補過去的錯誤,最後成
為彼此的歸宿,這段愛情跨越了財富、階級以及普世的價值觀,建立在心
靈契合、互相理解和關懷之上。
三、 本書值得批判之處:本書值得批判部分主要有三處最為人津津樂道。
1.社會地位:Jane 的家世極為不幸,她來自低下的社會階層,沒有財富和
家族背景。她被送往 Lowood Institution 接受教育並在 Mr.
Brocklehurst 的管教下長大,在 Mr. Brocklehurst 嚴厲管教與殘酷性格下,
他若是沒遇到 Helen Burns 我相信他很有可能會在 Lowood Institution 一
蹶不振,這彰顯了當時社會地位不平等的事實。Jane 在追求知識和尋找獨
立自主的人生過程中,不斷遭受到階級和身份帶來的限制和歧視。接下來
還有莊園主 Edward 和家教 Jane,本質上就有巨大的社會差距,再加上
Edward 作為一位典型的貴族,在當時社會規範和道德觀下,他內心掙扎和
不滿反映了上層社會固有價值觀的不堪,同時,他也代表了社會上層對於
傳統價值觀的質疑,最後他們之間的愛情挑戰了當時的社會階層制度,真
摯的情感讓他們跨越社會的階級,與此同時,這樣的愛情也必須面對社會
的檢視和試煉,進一步突顯社會階級對於愛情的影響。
2.婦女及人權地位的探討:故事的背景設在 19 世紀的英國,當時正值工業
革命,女權低下的問題日益嚴重,例如女工地位低下,工時過長且未能獲
得應有的報酬……。我們常說讀書是為了翻身,但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顯
然不是這麼一回事,Jane 的家庭背景貧困,這使得她在社會上處於弱勢地
位。雖然她在 Lowood Institution 受教育,但教育並未為她日後的經濟變
得寬裕。在當時女性想要翻身只能靠婚姻,嫁入豪門從此踏入社會上流,
但以 Bertha 為例,雖說他同為社會名流但因其自身精神狀況,被囚禁於閣
樓之中,在婚姻中受到不公平對待,由此可見即便嫁入豪門也不是能百分
之百過上嶄新的人生,這也是本書的重點,通過 Jane 的經歷和成長,對當
時社會的婦女地位進行了批判。作者藉由 Jane 的故事揭示了婦女在婚姻和
社會中所受到的不平等對待,並呼籲對於婦女的教育、自主權和平等地位
進行改革。
3.宗教和道德觀念:在故事中,Jane 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她在宗教的影
響下,堅持她的信仰原則,信仰賦予她堅韌和勇氣,使她能夠堅持自己的
道德標準,並在困難時期找到內在的安寧。在故事的最後,曾因婚姻失敗
的 Edward 個性變得冷漠、對上帝產生質疑,但在 Jane 的陪伴及照料下重
新找回了信仰,更甚至在失明後更是深化了他對宗教的理解和信仰。但在
故事中,並非所有宗教面向都是正向積極的,反映當時社會風氣,在 John
River 的環境和教會的一些形象,這些機構代表了傳統宗教和教會體制,
但也呈現了其中的不足和虛偽,尤其在簡愛在聖約翰河濱學校工作時,她
感受到了制度的局限和僵化,不滿於僅靠禱告而不實際幫助真正需要幫助
的人。
四、 閱讀完後,如何將知識運用在生活中:我認為本書最主要能運用在生
活中的知識有兩點,一是讓我們能了解當時的社會風氣,包括價值觀、宗
教意義、人權問題等等,透過這些能讓我們了解那時人們的生活情況。二
是 Jane 的意志,出身卑微,經歷種種風霜才能成就偉大,正所謂疾風知勁
草就是他最好的寫照,經歷舅媽的虐待懷著悲憤離開的他,還能在舅媽臨
終前回去寬恕他,即便舅媽依舊是小人心態,但他以君子之腹原諒了舅媽
的一切所作所為,這等大度是十分值得效法的榜樣。
Jane 在本作中展現出強大的堅韌和勇氣,她從小就經歷了孤兒院的艱難生
活,面對冷漠和不公,卻沒有放棄自己的尊嚴和原則,即使在逆境中,她
也保持著勇敢的心靈,永不放棄追求幸福和真理。她在 Lowood
Institution 時,面對學校不公的待遇,也未被打擊,而是展現出超越困
境的意志力,努力追求知識和獨立。再者,她堅守自己的原則,保持高度
的道德良知和情操,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都不輕易妥協。她拒絕成為 Edward
的情婦,因為她清楚這違背了她內心的價值觀。她以誠實和真摯的態度對
待他人,尊重生命和真愛。她的堅守和真誠最終感動了 Edward 並贏得了他
的尊重和愛戴。
五、 結論:《簡愛》是英國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經典小說,也是世界文學
史上具有深遠影響的作品之一。故事以第一人稱視角展開,Jane 是一個堅
韌、聰明且擁有堅定原則的女性角色,她的一生充滿了挑戰、愛與尋找自
我。
經歷父母雙亡的他,被舅媽送往孤兒院,從小就經歷了孤兒院的艱苦生活,
這段經歷磨練了她的意志和堅韌。她在逆境中學會了自立及建立正確的價
值觀,對於人生的堅定信念讓她能夠克服種種困難,勇往直前。她的心靈
層面的成長也是整個故事的一個主要主題。從一個被壓抑、無人關愛的孩
子,到成為一個充滿愛與智慧的女性,Jane 經歷了情感、道德和心靈層面
的成熟和昇華。
Jane 的愛情觀和愛情經歷是故事的重要部分。她與 Edward 的愛情,是建立
在平等和相互尊重上一段真摯的感情。Jane 和 Edward 的之間的愛情超越了
社會地位和外貌,是建立在真摯感情和心靈契合的基礎之上的,即便愛德
華在外貌上受到傷害,簡愛的愛沒有改變,她更是用真愛和堅定支持愛德
華走過生命中的黑暗時刻。此外,Jane 的品格展現了她的堅持原則和道德
觀。她從不妥協於自己的信仰和價值觀,這種堅定的品格使她在婚姻和生
活中得到了平等和尊重。她也對弱者展現同情和幫助,這種善良和慈悲的
品質讓她贏得了他人的敬愛。最後,Jane 的精神世界是這部小說中的一個
亮點,她充滿了智慧、洞察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她對於人性、愛情、生
死和自由等主題有著深刻的理解和思考,這種精神的成熟和豐富讓她成為
一個獨特且引人注目的角色。
總而言之,他是一個勇敢、智慧、善良、意志堅定和充滿愛的女性角色,
她的一生是一個充滿挑戰、愛與成長的旅程,她在這個旅程中保持著真摯
和堅定的愛,最終實現了自我,找到了屬於她的幸福。透過他的故事,呈
現了一個充滿人性、愛與堅持的感人世界,也為我們這群現代的讀者展現
了一個強大的女性形象,具有深遠的社會和心靈啟示。
最後我想跟大家分享我在這本書中最喜歡的一段話:「如果大家老是對殘
酷,不公道的人百依百順,那麼那些壞傢伙就更要任性胡來了,他們會什
麼也不懼怕,這樣也就永遠也不會改好,反而越來越壞,當我們無緣無故
挨了打,我們一定要狠狠地回擊。」這段話放到現在來看依舊實用,正如
現在的罷工,人們受到老闆不公不義的對待,選擇站出來發聲,而非姑息
這種現況,為了自己的權益站出來,這不僅是證明人權已有保障,也是提
升自己生活品質最直接的做法。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