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279

建构 主编简介

建构 李 徐 主 战
徐兰君
丽 兰 编 后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和硕士毕业,
丹 君 新
“儿童”是建构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概念及方法。本论文集以战后新马地区 后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系

出版和发行的儿童期刊如《马来亚少年》、《世界儿童》、《南洋儿童》、 博士,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副教授。
《儿童乐园》、《少年乐园》以及教科书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口述采 语
访、本地书局历史和原始档案资料,在将“南洋儿童”概念历史化的同 儿 研究兴趣包括现当代中国文学和电

时,重点分析其发展变化与本地区新兴的反殖民话语、民族国家的兴起、 童 影、现代儿童概念进化史与现代中

刊 国文化之间的关系,冷战政治与
新马与香港之间出版产业的互动网络、以及华人的身份认同等重要课题之
物 亚洲文化等,出版有《儿童的发
间的复杂关系,从而提供另一种观照和理解20世纪中后期亚洲区域内部
及 现:现代中国文学及文化中的儿
华语语系文化互动的方式。 战 儿 童问题》(与ANDREW JONES合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后 童 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新 刊 化
《儿童与战争:国族、教育及大众文
马 物 研
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华 及 究
目前完成英文书稿 The Child and
语 文
Chinese Modernity: Producing the

研 Child in Modern Chinese Culture.
究 近年开展的另一重点研究计划是考
察40-70年代中国大陆、香港及东
南亚地区文学出版、电影、广播和
话剧等领域的文化跨国互动网络与
徐 亚洲区域的冷战政治之间的关系。

君 李丽丹
李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学士,新加坡
丽 国立大学中文系硕士。曾在北京艺
丹 术大学任讲师,目前在新加坡教育
界任职。

编 论文被收录于《缤纷的视野——世
华文学作品评析》(台北:唐山出
定价:S $ 18 版社,2013)。2014年完成论文
978-981-31-4792-8 (pbk) 《新加坡小学华文教科书对儿童国
八方文化 创 作 室
Global P u b l i s h i n g 民意识的建构(1965-1978)》。
世 界 科 技 出 版 公 司

GC 376 sc www.worldscientific.com

GC376_9789813147928_cover.indd 1 11/10/16 11:25 AM


建构 主编简介
建构 李 徐 主 战
徐兰君
丽 兰 编 后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和硕士毕业,
丹 君 新
“儿童”是建构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概念及方法。本论文集以战后新马地区 后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系

出版和发行的儿童期刊如《马来亚少年》、《世界儿童》、《南洋儿童》、 博士,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副教授。
《儿童乐园》、《少年乐园》以及教科书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口述采 语
访、本地书局历史和原始档案资料,在将“南洋儿童”概念历史化的同 儿 研究兴趣包括现当代中国文学和电

时,重点分析其发展变化与本地区新兴的反殖民话语、民族国家的兴起、 童 影、现代儿童概念进化史与现代中

刊 国文化之间的关系,冷战政治与
新马与香港之间出版产业的互动网络、以及华人的身份认同等重要课题之
物 亚洲文化等,出版有《儿童的发
间的复杂关系,从而提供另一种观照和理解20世纪中后期亚洲区域内部
及 现:现代中国文学及文化中的儿
华语语系文化互动的方式。 战 儿 童问题》(与ANDREW JONES合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后 童 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新 刊 化
《儿童与战争:国族、教育及大众文
马 物 研
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华 及 究
目前完成英文书稿 The Child and
语 文
Chinese Modernity: Producing the

研 Child in Modern Chinese Culture.
究 近年开展的另一重点研究计划是考
察40-70年代中国大陆、香港及东
南亚地区文学出版、电影、广播和
话剧等领域的文化跨国互动网络与
徐 亚洲区域的冷战政治之间的关系。

君 李丽丹
李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学士,新加坡
丽 国立大学中文系硕士。曾在北京艺
丹 术大学任讲师,目前在新加坡教育
界任职。

编 论文被收录于《缤纷的视野——世
华文学作品评析》(台北:唐山出
定价:S $ 18 版社,2013)。2014年完成论文
978-981-31-4792-8 (pbk) 《新加坡小学华文教科书对儿童国
八方文化 创 作 室
Global P u b l i s h i n g 民意识的建构(1965-1978)》。
世 界 科 技 出 版 公 司

GC 376 sc www.worldscientific.com

GC376_9789813147928_cover.indd 1 11/10/16 11:25 AM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丽 兰 编
李 徐 主

徐兰君














丹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李丽丹 主编
建构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此页原书为空白页
iii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目 录

v / 序言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徐兰君

1 / 《马来亚少年》(1946–1948):
“马来亚少年”的政治意识
·徐祯

21 / 超越“民族国家”的公民意识培养
——1957年前的《世界儿童》
·曾麒霖

34 / 《世界儿童》中的南洋儿童形象
·林燕纯

44 / 《世界少年》的史地教育与“东南亚少年”的建构
·吴鸿飞 林秀婷 林煜辉

60 / 浅析《世界少年》对“理想东南亚少年”的建构
·李岚花

73 / 孩子·冷战·科学:香港亚洲出版社的少年儿童出版初探
·陈凌子

101 / “战场”上的儿童
香港儿童杂志《小朋友画报》与《儿童乐园》的比较研究
(1963–1967)
·王楠
iv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121 / 《少年乐园》的“理想少年”的建构
·谭玉

141 / 新加坡小学《公民》教科书内课程与教科书外“潜课程”
的互动对儿童的国民身份的建构
·李丽丹

174 / 《生活教育》书写的在地文化对
新加坡儿童的国民意识的建构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李丽丹

198 / 《少年月刊》(1976–1981)的“新加坡少年”想象
·李志萍

212 / 杨善才先生口述采访
·采访者:李丽丹

220 / 网雷、长谣口述采访
·采访者:李丽丹

225 / 附录 1940–1970年代新加坡华文少儿刊物一览表

227 / 参考资料

240 / 作者简介
v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序言

·徐兰君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亚洲视角”:
“南洋儿童”的建构和战后新马地区的华文儿童期刊
近年来新马地区的华语文学及文化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
和研究,但对本地的华语儿童文化及期刊的研究则还相对比较缺
乏。成长于五六十年代的年轻一代,尤其是当时的儿童在阅读什
么直接关系到接下来半个多世纪本地文学和文化的发展,影响直
至今天。这是本论文集的重要研究意义之一。同时,研究战后
到七十年代的儿童文化也是因为这个时期是新马地区印刷出版文
化比较繁荣的时期,这从当时丰富多元的儿童读物和期刊可见一
斑。当然,研究这些新马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儿童期刊,不只是追
溯作为“读者群”的儿童,更重要的是,在本论文集中,我们试
图强调“儿童”是一个历史和文化建构的概念。如果我们同法国
1
学者菲力浦·阿利埃斯(Philippe  Ariès) 一样把“儿童”这个概
念历史化,将之放置于战后新马的历史语境之中,考察其发展的

1
[法国]  菲力浦·阿利埃斯:《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沈坚,
朱晓罕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vi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历史脉络,一个关键性问题就呈现出来:“儿童”作为一个有效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的历史和文化概念如何有助于我们理解战后新马地区的社会和政
治想象?其与战后新马地区新独立的民族国家的兴起、反殖民话
语以及海外华人社会国家与族群认同等重要课题之间的关系又是
什么?当我们把新马文学及文化中的儿童问题不仅放在“儿童文
学”的范畴里,而且将之放在整个亚洲区域的华语文学文化发展
的语境中来讨论时,它又将呈现出怎样新的研究意义?
柄谷行人在他的《现代日本文学的起源》一书中提出,“所
2
谓孩子不是实体性的存在,而是一个方法论上的概念。” 正是
在这种方法论的眼光之下,孩子才成为可观察的对象。儿童的发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现与现代民族国家话语之间的联系通常是学者切入儿童问题时
关注的一个重点。当我们用现代国家民族的观念来对社会群体
重组时,国家的概念与每一个个体建立起一种抽象性的关联。
在这一关联中,儿童概念的产生,就是一系列从具体到抽象,从
经验到理性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现代的儿童话语
是那些为数不多的国家话语成功地自然化、合理化的概念之一。
斯特凡·田中 (Stefan  Tanaka) 在其文章《童年:发展话语在日本
空间里的自然化(Childhood: Naturalization of Development into a
3
Japanese Space) 》 一开头就指出作为重要隐喻及象征的儿童已
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作者认为,儿童已经成为现代暧昧
性和冲突性合为整体的一个拟人化场域。也就是说,一方面是现
代“民族国家”的概念把儿童的自然发展抽象化了,将儿童的发
展与基础教育和现代国家福利制度的发展等联系在一起;同时,
儿童自然生理上的发展又成为现代民族国家论述中一个很重要和

2
柄谷行人:《现代日本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
书店 2006年版,页124。
3
Stefan Tanaka, “Childhood: Naturalization of Development into a Japanese Space”, Cultures
of Scholarship, edited by S.C. Humphreys.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97,
pp. 21–56.
序言 vii

经常被引用的隐喻,即用儿童从不成熟到成熟的生理发展历程来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解释现代民族国家的发生发展的抽象过程,使之直观化和自然
化。虽然田中所讨论的是日本语境下儿童话题的发展过程,但对
研究战后新马地区的儿童话语也很有启发性,也会呈现出更多的
复杂性和特殊性。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文系的廖冰凌教授在分析
新马战后的本土期刊《马来亚少年》时提出:虽然这个时期的华
人对“国”的向往还是中国,但“家”是在马来亚。她把《马来
亚少年》期刊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认为“从创刊号至1947年间
的内容来看,此初阶段的文化糅合概念包容性最强,它兼容了英
殖民政府的声音、中国原乡的认同情感,以及南洋范畴的本土意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4
识。” 在教科书研究方面,叶钟玲和黄佟葆合编的论文集《新马
印华校教科书发展回顾》通过对1965年前新加坡、马来西亚及印
尼三地教科书的比较来追溯三地区华文教育发展的轨迹。其中崔
贵强的论文《从“中国化”到“马来亚化”—— 新加坡华文教科
书的嬗变 (1946–1965)》分析了战后新加坡华文教科书沿革史,提
纲挈领地讨论了教科书“马来亚化”的过程。如作者所说,“战
前新加坡的华文教育,构成了中国教育的一环,其行政、学制与
课程,都是以中国的为典范。至于其教科书,除了三十年代后期
5
有本地编印与出版的少数教科书外,其他都是中国进口的。” 而
在《方吴报告书》出台以后,本地的华校课本被要求改编和进
入“马来亚化”。当然,如何看待这个时期“马来亚化”和在当
时引起华社怎样的讨论需要谨慎对待和仔细辨析。
皮埃尔·布迪厄(Pierre-Félix Bourdieu, 1930–2002)所提出的场
域(field)理论对我们分析战后新马地区的儿童刊物与当时的历史

4
廖冰凌和伍燕翎:〈多元共生的想像: 《马来亚少年》与战后马来亚华人的儿童观〉,
《哲学与文化》(2013)第四十卷第二期,页33。
5
崔贵强:〈从“中国化”到“马来亚化”—— 新加坡华文教科书的嬗变(1946–1965)〉,
见叶钟玲和黄佟葆合编《新马印华校教科书发展回顾》(华裔馆,2005),页68。
viii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政治权力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尤具参考意义。他试图在场域系统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中把社会结构与复杂的情感心理相互结合而超越文本内外的一种
对立。所谓的场域,可以理解为一种社会空间,是各种因素与机
制之间的相互作用,很多‘选择’都是双重行为,既是美学的又
6
是政治的,既是内部的又是外部的。 本论文集的不少论文都是
把这些儿童期刊还原到历史情境中,考察其与当时历史政治变迁
之间的呼应关系。整个亚洲华语地区的五六十年代可以说是个人
和国家都遭遇“聚散离合”的时期。哈佛大学王德威教授在2013
年8月日本爱知大学与神户大学在名古屋举办的题为“大分裂时
代的叙事 —— 大陆·香港·台湾·马来半岛”的国际学术讨论会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上,曾作如下的讲述:

分裂带来主权及主体的异动,地理和心理的震荡。由
此产生壁垒分明的史观,裂痕处处的“说法”,暗示意义
系统的重新洗牌。更重要的,这些作家多半在战争期间亲
历种种颠仆,即使在文本层次,他们的作品见证生命体验
与传记/传奇的繁复切换。到底怎么诉说战争,见证分裂?
7
在战争叙事的另一面,是叙事战争。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文化冷战也渗透到当时的儿童刊物
中,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冷战思维如何改变了这个大分裂时
代不同地区华语儿童刊物对未来理想公民的建构以及社会“发
展”话语的形成?有学者用“天真的武器 (innocent weapons)”来
形容冷战时期儿童对两大阵营的重要意义。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
战争,而更多的是对情感和意识(hearts and minds)的一种争夺,
所以家庭和学校成了两大阵营进行意识形态争夺的主要场所。学

6
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
编译出版社,2001),页248。
7
王德威:《战争叙事与叙事战争:延安,金门,及其以外》,《“大分裂时代的叙
事”会议论文集》,页13。转引自袁一丹:《打通历史的关节(1937–1952 ——“聚
散离合的文学时代”会议侧记》,《文学评论》2014年第4期,第219页。
序言 ix

者在比较了美国和前苏联冷战时期有关儿童的宣传政策后发现,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虽属于不同的阵营,苏联和美国在冷战政策思维上却呈现出许多
8
相似性。 如果说在传统意义上的战争动员是希望儿童能实际地
参与战争,那么在冷战时期,所谓的战争动员更多地不是以军事
训练的方式呈现,而是通过教育以及保持社会日常秩序稳定的责
9
任。 也就是说,儿童通常成为建构和定义冷战时期社会日常行
10
为标准和统一规范的有效工具之一。 当时,两大阵营的成员
通常以己方儿童有受对方意识形态侵蚀之危险来凸显儿童思想教
育管理之重要性。这些现象在这个时期出版的各种儿童刊物中都
有体现。必须要指出的是,这本论文集大多数论文主要讨论“南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洋儿童”的建构,同时也有涉及“少年”的部分,如《马来亚少
年》、《世界少年》以及《少年乐园》。
当然,这些对“南洋儿童”的发现和建构多来自于成人编者
或作者。其中发行这些儿童刊物的书局负责人引起了比较多的讨
论。《马来亚少年》是战后马来亚发行的首份本土华文儿童刊
物。南洋书局的负责人陈育崧和刊物的早期主编许云樵已经有学
11
者专门讨论 ,对他们在儿童读物出版方面的贡献也有所涉及。
章星虹以《南洋杂志》和《马来亚少年》报为考察对象勾勒出战
后初期的许云樵如何普及南洋研究。自1931年开始,许云樵曾在
南洋数间中学任教,执着于南洋研究,特别是史地部分。章星
虹的文章比较有洞见地察觉到儿童和少年的刊物成为许云樵这样
“南洋研究学人”普及南洋知识的有效途径:“在《马来亚少
年》里,主编许云樵对版面栏目的编排、读物类别的筛选、主编
读者之间的互动,体现出‘把马来亚/南洋带入普通人的视野’

8
Margaret Peacock, Innocent Weapons: The Soviet and American Politics of Childhood in the
Cold War, Chapel Hill: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2014, p. 2.
9
Ibid. 3.
10
Ibid. 4.
11
廖文辉:《许云樵评传》,新加坡:八方文化创作室,2014年。
x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12
这一编辑方向。” 她特别强调了许云樵的多个身份:中学教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师、写作人、南来知识分子、非科班出身的学人和远离政治的文
化人。这样的投射使作者对《马来亚少年》的研究超越了“儿童
文学”和“儿童文化”的研究范围,考察这份以青少年为读者群
的刊物如何成为许云樵向社会大众启蒙和普及“南洋知识”的有
力媒介。南洋书局由教育界与史学界名人陈育崧创办。值得注意
的是,这些儿童期刊的编辑多是一群处于无名状态的以集体编撰
者出现的作者或编者。尽管这部分资料十分缺乏,此书中的不少
论文尝试通过口述采访或者细读期刊的资料尽可能地呈现他们的
信息。曾是世界书局职员的杨善才先生介绍说《世界儿童》当年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的编辑班子多是一群旅居印度尼西亚,从中国南来的文化人,其
中不少是华文教师。不论是《世界少年》还是在陈凌子论文中所
揭示的亚洲出版社的难民作家赵滋藩,他们中的不少人是由于政
治原因离散到香港和东南亚地区的南来作家及文人。他们参与
到儿童刊物的编辑有谋生的需求,同时也有他们对自己的“家”
和“国”的情怀和忧思。
除了将儿童与现代民族国家话语联系在一起,另一个更值得
注意的研究角度是在区域的范围内以比较的视野来分析同一个时
期不同地区的儿童话语之发展的异同。这样的研究角度能打开地
理视界,扩充中文文学的空间坐标。在离散和一统之间,华语文
学及文化已经铭刻复杂的族群迁徙、政治动荡的经验,难以用简
单的地理诗学来涵盖。宋怡明(Michael Szonyi)在研究冷战时期
金门的日常生活时,特别强调了军事化、地理政治学、现代化以
13
及记忆四因素的重要作用 。同样的特点也呈现在本论文集所研

12
章星虹:〈战后初期的许云樵:搭建南洋研究的普及平台〉,何启良编,《百年寻绎:
马新历史人物研究》,拉曼大学中华研究中心,2012年,页105–134。
13
Michael Szonyi, Cold War Island: Quemoy on the Frontlin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序言 xi

究的五六十年代的华语儿童刊物中。通过比较中国大陆、香港、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台湾以及东南亚等地流行的儿童刊物,可以比较深入地探析这个
时期亚洲区域内不同意识形态华语儿童文化在建构未来理想公民
以及社会“发展”(development)话语等方面的异同。我们要把这
个时期不同华语地区的儿童成长历史互相连接,将之呈现为一种
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开放状态。虽然在战前或者说即使到五
十年代,新马地区的儿童读物很多都来自上海,但是我们还要尽
量避免将之简单化成一种由上海(中国)一个中心点向外扩散的
过程。尤其是在五六十年代,由于社会政治的变迁,这些地区的
儿童出版文化之间的联系我更希望理解成为杜赞奇所提出的无中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心(或者多中心)的网状结构。这里也许可以用他的“流动诸历
史”(circulatory histories)这一核心概念来进一步理解这种亚洲
区域内部出版文化产业的网状发展结构。正如他试图用此概念揭
示的:“历史不是某单个群体或组织的专属物……一个社群的历
史不管好还是坏事都是由不同范围的借用循环式的联系和外力在
14
交叉互动中形成的。” 而这种联系可以在地区、国家或者全球
性的场域中同时进行。同时,在他看来,流动可以朝着不同的方
向运动,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甚至可以返回原位。也就是
说,传播和扩散不仅仅是单方向和线性的,是一种分享的历史。
这样的流动通常依赖不同性质的传播网络得以完成,例如跨区域
的出版发行网络。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跨越边界的传播活动可能
15
会产生新型的文学、文化类型和相互的结合。
在五六十年代,本地的重要书局包括中华书局、商务印书
馆、南洋书局、世界书局和上海书局。如果仔细考察这五家书局
在这个时期的出版目录、儿童期刊、青少年读物、教科书以及课

14
Prasenjit Duara, The Crisis of Global Modernity: Asian Traditions and a Sustainable Futu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5, pp. 53–54.
15
Ibid. 242.
xii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外读物是其重要的出版物类型。由儿童刊物及教科书的出版切入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战后新马地区的书局历史和出版历史是了解华语语系文学文化生
成的重要一环。虽然新马本地书局的历史由于材料缺乏等原因一
直无法充分展开,但近年来,这些书局负责人的后人开始写一些
回忆性或者学术性的文章,提供了不少一手资料,如上海书局的
陈蒙志先生,写了一些非常有参考价值的文章,为之后的进一步
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不论是上海书局的老板陈岳书还是世界
书局的周星衢先生,早年的事业都与上海密切关联,但随着时局
的改变以及在新马和香港等地图书业版图的扩展,他们的事业逐
渐以东南亚地区为中心,建立了可观的出版与分销网络。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以上海书局为例,它创设于1925年,并于1947年开设香港上
海书局,由贩卖书刊转而进入出版阶段。1948年印行现代小学课
本,供应各地华校,从1957年开始出版巫文课本和英文课本,供
各源流语文学校使用。在地理迁移上,从上海到新马再到香港,
在事业版图上,从华文书店经营转向出版与发行本版图书,在语
言上,从华语走向多语言出版,呈现出本地书局身份的转变历史
与东南亚华人社会的变迁息息相关。事实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深
入讨论的是新加坡 —— 香港的两城书缘与当时亚洲区域内部的冷
战政治之间的关系。在接下来的这个部分,我将结合相关书局的
历史,从儿童刊物出版的角度进一步讨论“华语语系文化”在冷
战时期的离散路径。这些儿童刊物名称中的“南洋”和“世界”
等概念、跨国的出版网络和读者互动、以及相互呼应的栏目及主
题的设置都在提醒我们冷战氛围下两大阵营文化出版之间模糊的
界限以及超越意识形态的互动关系。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小朋
友》杂志的多种变身:1949年以后,在新中国语境下继续发展的
《小朋友》杂志,还有在香港地区经过改版的由中华书局出版的
《小朋友》杂志,以及在东南亚地区发行的《南洋儿童》。
序言 xiii

三个不同版本的《小朋友》杂志:上海-香港-南洋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1. 新中国与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小朋友》

在五六十年代的新中国,儿童杂志出版种类众多,其中历史
16
最悠久的当属《小朋友》杂志 。1922年中华书局在上海创办《小
朋友》杂志,第一任主编是黎锦晖(在任时间,1922–1926年)。
由于战争爆发,这份儿童期刊曾经在1937年10月28日以后一度停
刊。美国学者安德鲁·琼斯在他的专著《发展的童话:发展话语
17
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 中专门开设一个章节讨论进化论思维在
本杂志的封面设计中如何借儿童与动物的关系呈现出来。其实早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18
在他的第一本专著《黄色音乐》 ,他已经讨论到《小朋友》杂
志的创始人黎锦晖和他创办《小朋友》杂志的启蒙初衷。目前对
《小朋友》杂志的研究多是集中在1937年以前。我比较关注的则
是这份刊物在1949年前后的一种转变和在香港及东南亚地区的多
种变身,借此来探讨华语文化的一种离散路径。五十年代,东亚
地缘政治发生剧变,中国在一九四九年大分裂成共产中国、民国
台湾、以及殖民地香港与澳门两岸四地。在香港这个连接地带,
不同意识形态阵营的儿童刊物在这里并存,而英殖民政府尽量采
取一种中立的态度。当然,所谓的左右阵营并不是一种截然对立
的关系,相互之间充满各种模糊及暧昧的关系。《小朋友》杂志
本身多种版本并存这个事实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个特点。
早在三十年代,受抗战影响,《小朋友》期刊上发表了不少
具有鲜明政治倾向的作品。在1953年初,《小朋友》脱离中华书

16
吴芳芳在她的硕士论文《小朋友 1927–1937》(2010年)中对《小朋友》的创刊及早
期阶段的发展作了比较详尽的梳理。
17
Andrew F. Jones, Developmental Fairy Tales: Evolutionary Thinking and Modern Chinese
Cultur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18
Andrew F. Jones, Yellow Music: Media Culture and Colonial Modernity in the Chinese Jazz
Age,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1.
xiv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局,改由新成立的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内容与版式方面又与以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前大有不同。1953年-1956年间,黄衣清任主编,办刊宗旨为:
“通过文艺形式,结合课堂教育,培养幼儿一代的道德品质,并
丰富他们各方面的知识。”1956年,鲁兵任主编,结合社会发展
需求提倡“通过生动有趣的艺术形式”启迪儿童智慧,培养乐观
19
主义精神,进而达到共产主义目的。 五十年代的《小朋友》刊
物,由于受抗美援朝战争的影响,不少的封面与内容文字都渗透
了战争逻辑和军事化思维。例如1001期的封面是一群小孩在舞龙
灯,在最前面领导的孩子举着的是美国将领的头,舞龙的躯干上
面则写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八个大字,从而把儿童游戏与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政治宣传结合起来。
除了游戏经常成为承载儿童生活或儿童读物中革命意识和阶
级斗争思想的媒介以外,在六十年代《小朋友》的刊物封面里,
“火箭”是这个时期不能忽略的意象,它成为当时国家建设力
求“多快好省”的整体政治氛围的重要象征。1960年的《小朋
友》开设了“小火箭”专栏,几乎期期都有,多放在首页,有
着“喜报式”的宣传特征。此专栏的标志性符号是一儿童穿着宇
航服坐在火箭上的形象,而专栏各期的内容就是这一坐在火箭上
的男孩穿梭在国家建设的各个现代化场景之下,呈现的主要是经
济发展领域的成就。“火箭”栏目除了介绍当时新中国的主要建
设成就以外,还会跨国旅行,从而自然地带出当时国际政治格局
中不同意识形态体系下的儿童生活。例如1958年第10期的“小火
箭”栏目就是小火箭人拜访非洲国家、法国、美国以及日本等地
所观察到儿童生活图景。这里所用的叙事修辞是典型的冷战时期
的二元对立结构:共产主义国家里儿童生活美好幸福而非共产主
义国家制度下儿童则过着悲惨的生活,从而确立前者社会意识形
态的合法性。在这组图画系列里,引人注目的是中国儿童的地位

19
同上,页70。
序言 xv

和作用。在这里,苏联儿童并没有出现,而中国儿童充当着给非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洲地区儿童带去革命经验的引领角色。这样的角色设计显然与当
时中苏关系的变化密切相关。也许我们可以把“火箭”阐释为大
跃进运动的政治背景下新中国期待高速化发展所必有的时间及速
度的象征,但是当儿童的身体被捆绑在象征高科技的火箭之上,
20
结果之一却可能是儿童个体的意义被消融在国家话语之中。 更
重要的是,借用这个火箭上儿童的眼光所呈现出来的社会主义建
设奇景处在童话与现实的暧昧关系中。

2. 五六十年代香港的《小朋友》和《儿童乐园》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如我们上面所提到的,新中国成立后,《小朋友》刊物由中华
书局合并到少年儿童出版社。1953年1月,中华书局广州办事处所
编的《小朋友》半月刊海外版在香港创刊,内容以文字为主,黑
21
白印刷,并远销新马等地。 根据中华书局1953年大事记,此海
外版《小朋友》半月刊印销量增至一万以上,比较受欢迎,正如
《小朋友复刊的颂歌》中所写,“三十多年历史,久到今天,复
刊重见面,好内容,丰富且轻松,多写意,样样都具备。但愿今
22
后小朋友,利益普及全地球。” 虽然我们没有足够的材料确定
中华书局发行《小朋友》杂志到底是商业考量居多,还是对香港
与东南亚的冷战格局之直接回应,但不同版本之《小朋友》的出
现是受当时冷战思维影响的。香港学者郑树森谈及五六十年代的
香港文学时,就曾明确地指出:

20
这一论点是我研究生课上的学生聂雅莉、姜果均和赵卉心在其作业报告中的有趣观
察。
21
根据《中华书局大事纪要,1912–1954》,1953年1月,广州办事处编《小朋友》半月
刊海外版在香港创刊。同年2月,中华书局编辑所原有少儿读物及有关编校人员,连
同《小朋友》半月刊一并移转到新建的少年儿童出版社。编审陈伯吹参加了该社的
筹备工作。具体见中华书局编辑部:《中华书局大事纪要,1912–1954》,北京:中
华书局2002年版,页260。
22
《小朋友复刊的颂歌》,《小朋友》1953年6月第8期,页1。
xvi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南来作家左右对垒,很快就卷入当时美苏两大霸权的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冷战对峙……1956年4月《青年乐园》创刊,争取《中国学
生周报》同年龄层读者。1959年4月创刊的《小朋友》,应
23
是要和《儿童乐园》‘对着干’。

1949新中国成立后,香港中华书局和商务印书馆等出版机构
开始进行调整与改造。他们面对的一个重要难题是如何在香港继
续立足生存:“两地经济结算体系迥异,花费大批外汇勉强支撑
终不是长远之计。‘一厂两制’遂应运而生。它的意思是容许港
厂采取适度宽松的业务政策,承接外来商业订单,使厂务得以继
24
续。” 香港中华书局“一厂两制”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香港版《小朋友》存在的理由。
1953年,曹聚仁曾在《南洋商报》发文讨论五十年代初期香
港受政治格局影响的文化出版事业。在他看来,这样多种意识形
态并存的香港促使出版界各显神通。他也提及了当时刚刚出版发
行的香港版《小朋友》,“内容绝对以启发智慧为主,不带前进
25
政府意味。” 他认为,这是新中国政府对中华书局采取了不同
于中国大陆的指导方针,让其能在香港独立经营。
与少年儿童出版社发行的《小朋友》相比,在香港出版的这
版《小朋友》杂志内容上多是以道德教育为主,其中的栏目“品
德修养”也通常列在最前面。在《一九五四年本刊编辑计划》一
26
文 中,编者指出读者来信普遍表示喜欢“品德修养”、“问题
讨论”、“童话诗”和“自然科学知识”中的生物世界、“历史

23
郑树森:
《遗忘的历史,历史的遗忘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文学》,黄继持,卢玮
銮,郑树森主编《追迹香港文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页2。
24
庄玉惜:《印刷的故事:中华商务的历史与传承》,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2010年
版,页165。
25
曹聚仁:
《香港的文化战线》,《南洋商报》1953年5月7日,页3。
26
小朋友编辑部:
《一九五四年本刊编辑计划》,《小朋友》1953年第21期,页15。
序言 xvii

知识”以及“兰姐姐信箱”等栏目。编辑部将之定义为“这一类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有关小朋友自己切身需要的,理论与真实的作品,”是深为“将来
人类社会主人”的小读者所热切希望懂得的知识。也就是说,这
个版本的《小朋友》刊物以儿童本位以及培养“人类社会主人”
这样具有普世价值的目标作为自我定位。这样的中间立场似乎是
身处香港那样的冷战中心地带比较现实的一种市场策略。举个例
子,叶沃若经常在这份期刊上发表富有道德教育意义的童话诗。
其中有一首诗歌的题目是《让他们宁静地睡觉》:

在他们宁静的睡眠中,我希望,不要吓惊了他,不要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拍枱拍杆的争吵,不要面红耳赤的执拗,不要喊打喊杀,
不要放枪放炮。让我们的弟弟妹妹,在我们的世界里,宁
静地睡觉。让他们醒来的时候,感到生活的幸福,欢笑快
27
乐,不要悲哀痛苦,涕泪交流。

诗歌的配图是两个小孩抱着玩具安然酣睡在一个布置优雅的
中产阶级家庭的卧室里,传达出亲情之美好。与此类似主题的还
有一首题为《让我们和睦相处》的诗,内容讲的是一条街巷里各
个家庭的小朋友如何友好相处,最后作者呼吁道:“在这条街巷
里,从来没有争吵,我们人与人相处,多么和睦,喜气洋洋,但
28
愿整个世界,都跟我们一样。” 从内容上来看,许多诗歌主要
是提倡小孩子之间互助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如《运用我们的力
量》等等。杂志还经常组织一些大范围的讨论,包括“我长大了
做什么工作?”以及“和怎么样的人做朋友”等主题,面向小读
者召集稿件,创造一种互动的氛围,并在这种引导性的讨论中完
成道德思想上的灌输及教育。

27
叶沃若:
《让他们宁静地睡觉》,《小朋友》1955年10月第64期,页23–24。
28
《小朋友》(香港版)1953年12月第20期,页20–21。
叶沃若:《让我们和睦相处》,
xviii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香港版《小朋友》的封面多是儿童的日常生活照片。这样的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选择也避免了比较直接的政治意识形态灌输。当然,这并不是说
这份杂志完全没有政治意识形态倾向。在内容和材料的选择上,
与香港其他同时期的杂志相比,与国内相关的内容所占的比例相
对较高。其中有以科普知识为名介绍新中国石油的出产分布情
况,借“地理知识”的栏目介绍黄河的水利情况,“民丰物盛
的珠江”、
“肥沃美好的黑龙江”以及“富强有力的松花江”。
另外还有不少文字内容直接表达对祖国的思乡之情。例如《祖国
颂》一诗歌就直接传达此类情感:“祖国!祖国!你是我们的故
乡,地广人多,物产千万样。可爱的祖国啊!我愿回到你的怀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29
抱,接受你那慈爱的抚养。” 而叶沃若的《我是一中国孩子》
一诗表达更为直接:“我始终是/从头发到脚趾是/一个中国的孩
30
子。” 1959年3月15日出版的第147期是最后一期,之后刊物进
行了改版。关于改版的确切原因,由于材料的缺乏,我们很难知
道,但如果结合《小朋友》所刊登的这些内容和香港当时身处的
政治环境,很有可能的一种原因是其越来越明显的左倾内容;从
它后来改版成彩色画报来看,此版的《小朋友》文字过多,黑白
的版面设计很难与当时市场正盛行的由友联出版社发行的儿童画
报《儿童乐园》竞争。
此份《小朋友》杂志的读者不仅面向香港,同时也企图争取
东南亚,尤其是新加坡和马来亚的读者。也许为了配合南洋地区
的读者,不少内容的安排都很有地域特色。例如第九期就有题为
《马来亚的动物》的文章介绍南洋地区的动物种类。在不少期数
的封底,有栏目“朋友们”,上面多是小读者的照片,其中不少

29
《祖国颂》,《小朋友》(香港版)1956年10月的第88期,第27页。另外1956年第90
期则刊登有题为《梦境》的诗歌:“昨夜里,我作了一个梦,梦见了我多年阔别了的
祖国……四周远远近近都林立了工厂,机器的转动声震耳欲聋,人们都滴着汗、唱着
歌,在建设着他们自己的家园。”
30
叶沃若:《我是一中国孩子》,1956年10月的第89期,页23–24。
序言 xix

相片的主人来自新加坡和马来亚。1958年10月22日,英殖民政府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禁止中国四十三间书局及香港十间书局的图书进口新加坡,认为
31
这些刊物可能会妨碍“效忠马来亚的进展”。 在被禁名单中,
中国青年出版社、儿童读物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少年儿童
出版社等主要从事青少年儿童教育读物的出版社都赫然在列。
其实在之前的一年,马来亚联合政府已经发出类似的禁令,香港
版《小朋友》刊物因而无法在马来亚销售。新加坡殖民档案也显
示这些在中国大陆及香港出版的儿童刊物引起了当地书籍检查处
的注意。现存新加坡档案馆的一份报告(1953年)中,有如下记
载:“在中国和香港有越来越多的以儿童或青少年为主要对象的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刊物出版。总的来说,印刷质量不错,图片也很吸引人,可是故
事通常会激发马克思主义思想,不过还不至于构成足够的理由禁
止它们入境。”
针对这样的一系列禁止法令,1959年春,香港中华书局在港
借“小朋友画报社”的名义,“以小学低年级学生为对象,增用
大量彩图与连环画,于四月出版《小朋友画报》;在南洋,《小
朋友画报》易名《南洋儿童》,以‘南洋儿童出版社’名义主销
32
东南亚各地” 。其形式与内容跟《儿童乐园》非常类似,许多
栏目可以说是直接的搬用,主要以图画为主,全刊彩色印刷。这
样的一种改变和模仿可以说是冷战局势和市场需求双重压力下的
一种调整,而《南洋儿童》的不少栏目则是直接搬用《小朋友画
报》,例如《小强的故事》这一专栏。

31
〈防弥颠覆宣传·扑灭色情文化政府援引不良刊物法令禁止共产中国及香港五十三
家出版物输星〉,《南洋商报》1958年10月23日,页5。
32
霍玉英:《五十年代华文儿童杂志的足迹》,《世界儿童·童心永远》,新加坡:
大众控股有限公司2004年版,页23。
xx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表一、《儿童乐园》、《小朋友画报》和《南洋儿童》栏目比较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图画
儿童 播音 小圆 宝宝 民间 历史 科学 动物 生活 伟人
小习 寓言 童话
乐园 台 圆 游记 故事 故事 知识 故事 故事 故事

小朋 小强 小朋 小朋 长篇
彩色 民间 历史 科学 动物 生活 人物
友画 的故 友游 友画 寓言 连载
电视 传说 故事 知识 故事 故事 故事
报 事 记 室 童话

小强 小朋 历史 益智 长篇
南洋 彩色 民间 不定 动物 生活
的故 友游 图画 故事 寓言 连载
儿童 电视 故事 期 故事 故事
事 记 故事 画 童话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儿童乐园》于1953年由香港的友联出版社创刊出版,至
1994年停刊,共出版了1007期。创刊号开篇就是题为《新加坡的
孤儿市:大家选举出市长,自己来管理自己》的文章。一份在香
港出版的儿童刊物,为什么开篇讲述的是新加坡的故事?无独有
偶,第三期“歌曲”一栏中出现署名为徐晋的《南洋歌》。另
33
外,第九期上的《神秘之岛》 ,配搭着完整的南洋地图,这些都
彰显着此刊物对南洋市场的企图。从刊物所列出的代理经销商的
版图来看,其销售网络也是遍布东南亚各个重要国家及城市,甚
至远销到日本东京和美国芝加哥。可以说,这是一份被跨国儿童
群体所广泛阅读的杂志。那么连接如此广泛的儿童群体共享阅读
兴趣的主要意识形态话语是什么。
谈起友联出版社的政治背景,曾是友联出版社社长的王健武
先生将之定义为“第三势力”,在当时的香港属于政治上的中间
派。这样的一种政治选择也使得《儿童乐园》的定位从总体上来
34
说意识形态的倾向性比较模糊, 另据为友联服务多年的林悦恒
先生回忆,“‘友联’是政治性比较强的团体,它的政治主张是:

33
徐晋:《神秘之岛》,《儿童乐园》1953年第9期,页14–15。
34
卢伟銮、熊志琴编著:《香港文化众声道》(第一册),香港:香港三联书店有限
公司2014年版,页148–149。
序言 xxi

民主政治、公平经济、自由文化,这是它基本的信念。我们觉得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在香港进行工作,教育是很重要的,故此希望在不同的阶层进行
工作,所以有《儿童乐园》、《周报》、《大学生活》、《祖
国》周刊,这些杂志的出版时间先后不是相差很远,大家觉得这
35
几个层面都必须包括在内。”
友联出版社在某段时期曾受到美国亚洲基金会 (Asia  Founda-
tion)的财政支持,因而杂志有些时候难免会有亲美倾向。亚洲
基金会作为美国冷战的重要组织,在亚洲有选择性地支持符合其
自由民主理念的文化机构,所以刊物在传达的理念上也有不少与
此相关。也正因如此,尽管《儿童乐园》保持一定的中间性,但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其政治认同还是会不时地有所流露。例如,在《各国的国旗》为
36
题的一组漫画中, 中国一栏下所列举的是当时台湾国民政府的
旗帜,其政治倾向性不言而喻。另外有一期直接刊登题为《台湾
好》的配图诗,诗歌夸台湾的风光好、农产好、土产好以及建设
37
好。”
另外,创刊号中包括了《自由歌》为标题的诗歌:

图画辞典里,什么字都有。最美丽的字,就是“自
由”。什么叫自由,大家来研究。想一想!小朋友,笼里
鸟儿叫,网里鱼儿跳,叫不停,跳不停。自由不自由?再
想想!小朋友,鸟儿空中飞,鱼儿水中游,来悠悠,去悠
38
悠,自由不自由?

诗歌对“自由”愿景的推举也呼应了当时友联出版社的政治
追求。《自由歌》的配图的是一渔翁在海边打渔的恬淡景致。

35
卢伟銮、熊志琴编著:《香港文化众声道》(第一册),香港:香港三联书店有限
公司2014年版,页181。
36
《各国的国旗》,《儿童乐园》1956年第92期,页13。
37
《儿童乐园》1959年第156期,页13–14。
38
《自由歌》,《儿童乐园》1953年,创刊号。
xxii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自由”的理念与画中海里的鱼、远处航行的船以及空中飞翔的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鸟等意象共同绘织出一幅与自然相关的理想图景。除了“自由”,
和平是另一核心主题。在第十三期,徐晋发表了《和平之音》一
39
诗 :

鼠——猫的眼中钉,生成没有友情。可是,可是我们
的童话家,凭自己的心灵,描绘了另一个意境:猫儿提着
弓,拉动大提琴,殷勤地招待鼠儿们;嗡铃铃!嗡铃铃!
奏出和平之音,表示出友好的心。鼠儿们,静静聆听。只
觉得和谐柔美,清新,忘掉了仇恨,恐惧,忧闷。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诗歌的配图是一只猫在拉小提琴,而围绕在它周围的是一群
听得如痴如醉的小老鼠。而图的角落以不相称的比例描绘了缩小
版的一只猫在追杀老鼠的情景。将素为天敌的猫和老鼠处理成如
此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不难看出作者的良苦用心。

3. 南洋国家的独立与儿童杂志的在地化:《南洋儿童》和
《世界儿童》

1952年发表在《南洋商报》上的题为《南洋教育文化的展
40
望》 一文,提出了“建立此时此地的文化”的主张。这样的
理想也体现在由当地中华书局出版的《南洋儿童》中。早在1923
年,中华书局就已经在新加坡创设分局,并在同年十一月向新加
坡政府注册,设址于新加坡大马路牛车水,1957年由星局出资重
建三层新厦,首任经理是杨绍周先生,他不但经营学校课本与少
数学校参考书,还兼营文具。中华书局新加坡分局的创设,对于
大量中国及香港各地出版的图书在新加坡地区的传播,具有重要

39
徐晋:《和平之音》,《儿童乐园》1953年第11期,页14–15。
40
马俊武:《南洋教育文化的展望》,《南洋商报》(Nanyang Siang Pau),1952年10月
27日,页9。
序言 xxiii

的意义。由于历史的原因,新加坡曾禁止过部分中国大陆出版物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进入南洋,导致了以《小朋友》刊物为代表的、在南洋地区颇为
流行的一批中国大陆出版的儿童杂志一时间无法进入该市场,因
而香港印刷的《南洋儿童》就以《小朋友》的替代者身份进入南
洋地区。
《南洋儿童》创刊于1959年4月25日。刊名中的“南洋”是一
个地理名词,而其概念经过历史和时间的推展,有所改变和演
化。许云樵在其《南洋史》指出南洋一词持有地理暧昧性,并
41
“无严格之规定”,现今可作为“以华侨之中东南亚各地”。
“东南亚”一词是由英国首相邱吉尔在提议组成“东南亚盟军司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42
令部”的抵抗日军组织而浮现的军事用词。 李金生在其有关南
洋概念的文章中,提出南洋的释义所历经的从“泛指”到“专
指”、从“混淆”至受“认同”以及从“广泛应用”到“逐渐式
微”的演进过程,而其最后的“萎缩”是因其渐被东南亚的概念
43
取代。 这种改变,揭示的无疑是中国意识被淡化,而在地色彩
愈发浓厚的历史演变过程。
的确,为了迎合东南亚的读者需求,《南洋儿童》呈现出一
种比较强烈的马来亚意识。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其不少封面都与马
来亚独立的政治事件相关。例如第41期,封面是一名马来亚男孩
身穿典型的马来族服装,站在一辆汽车上向周围群众致敬,特别
突出的是覆盖在车头上的马来亚国旗。这样的封面构图建立的是
儿童与国家之间的一种直接联系。根据同期的正文介绍,这位男
孩被称为“最勇敢的儿童”,他不顾个人生命安全在急流的河里
救起落水的儿童,因而被马来亚联合邦最高元首授予勇敢奖章。

41
许云樵:《南洋史》,新加坡:世界书局1960年版,页2–3。
42
Wells, Anne Sharp,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World War II: the war against Japan, Lanham,
Md.: Scarecrow Press, 1999, p. 248.
43
李金生:《一个南洋,各自界说:“南洋”概念的历史演变》,《亚洲文化》第30期
(2006年6月),页113。
xxiv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与此类似,第51期的封面上一名华族小男孩正欢快地骑着自行车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穿越独立桥,独立桥正是为了庆祝马来亚独立而建立的一标志性
建筑。封面将华族男孩与具有象征国家独立的象征符号并置,本
身也预示了这些儿童未来国民身份的归属。如果联系到香港版的
《小朋友》在马来亚禁售的问题,这样强烈的在地化倾向在某种
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一种策略性地淡化中国意识的行销包装。当然
在读者的接受层面,具有如此强烈马来亚色彩的杂志起了构建未
来国民身份认同的作用。为儿童确立值得学习的模范,通常是一
个国家开始逐步确立自身文化道德规范的核心部分之一。《南洋
儿童》借助其封面的选择也有效地参与到这个过程当中。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谈起华语儿童杂志的在地化,除了《儿童乐园》和《南洋儿
童》,就不能不谈世界出版社发行的《世界儿童》这一在当时东
南亚影响广泛的本地儿童杂志。世界出版社起源于周星衢1924年
在新加坡创立的上海正兴公司,最初售卖从上海带去的年画和洋
画。经过十年左右的苦心经营,他于1934年在新加坡创办世界书
局,专营图书出版和分销,将标点书和以白话文书写的书籍带入
南洋,并逐渐构建起连接东南亚一些主要城市的分销网络。随着
东南亚政治时势的发展,周出于策略性的考虑,于1949年在香港
成立的世界出版社则主要经营华文图书零售和杂志出版,主要供
应香港和东南亚市场。在香港东南亚的出版网络中,儿童书籍和
教科书的出版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世界书局曾经编印《南洋幼
童文库》以介绍基本常识为出发点,内容分为历史故事、人物故
事、民间故事、童话、寓言、语文常识、动物常识、矿物常识、
科学常识、卫生常识及文娱游戏等十七类,共一百本。全书以图
画为主,配上浅显的文字说明,适合新、马等地的小学一、二年
44
级及就学前儿童阅读。

44
王虹主编: 《岁月如书:大众集团八十五周年特刊副刊》,新加坡:大众控股有限公
司2009年版,页27。
序言 xxv

1958年2月,在周星衢退休之前,他接受《南洋商报》的访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问,谈话中他强调本地文化“需要马来亚化”是真正促进新马华
文出版蓬勃发展的内因,并提到由于冷战格局造成当时中国出版
物进入东南亚很难是外因。根据时任香港三联书店老板蓝真的回
忆,英国殖民政府禁止被认为含“左派”倾向内容的中国图书
进口,其时不论是对南洋图书市场还是香港都造成相当大的影
响。周则“凭着敏锐的市场触觉,找蓝真合作,通过大量租借图
书纸型这个独特的方法,将中国国内解放前出版的没有共产意识
的书籍,包括文化、历史、地理和诗词曲赋类的内容,在香港印
刷,再发行到包括新马的海外各地。因为当时香港的出版业非常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薄弱,市场也有限,蓬勃发展的东南亚是所有香港出版社和书店
45
迫切需要的海外窗口,其市场规模远远大于香港。” 在蓝真看
来,相对于新加坡的其他书局,世界书局的形象和立场相对中
立,在五六十年代的冷战格局中,这是对其自身发展比较有利的
定位。
从以上的讨论中可以看到,在儿童杂志的传播与发行当中,
为了适应接受方的政治意识形态以及读者的需求,这些期刊的身
份在持续地改变和多元化,“儿童”的意义也在不停地生成当
中。如果最初在新中国语境下的《小朋友》杂志有一种鲜明和强
烈的国族归属,但之后在香港和东南亚地区的改版则呈现出比较
多元复杂的身份认同。这一个特点从这个时期的其他比较驳杂的
儿童刊物名称可见一斑,例如“马来亚少年”、“世界儿童”、
和“南洋儿童”等可以看出其不同的政治身份认同。无可否认,
当时亚洲地区的冷战政治让这些儿童刊物成为各种政治力量角
逐的重要文化场域,“无辜 (innocent)”的儿童从而不再纯洁如
白板一块。例如本论文集中王楠对香港儿童杂志《小朋友画报》

45
曹蓉:
《东南亚华文的推手 —— 记大众集团创始人周星衢先生》,《诗书滋味长:大
众集团九十周年特刊》,新加坡:大众控股有限公司2014年版,页54。
xxvi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与《儿童乐园》的比较研究,尤其通过对这两份政治意识形态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倾向有所不同的刊物中的平行栏目—— 游记之比较分析,指出
“儿童想像性的跨界旅行,其游览路径、观看模式,与他者互动
过程等无不隐含某种意识形态。”可是也正如本论文集一些论文
中所提出的,对市场及读者数量的考量使得书局和出版者又尽量
地在内容选取上保持中立立场以淡化其政治色彩。陈凌子的论文
则把“亚洲出版社”的少年儿童出版物放置在冷战香港的语境之
下,重点分析“亚洲少年丛书”中的“科学故事”,比较深入地
考察了“孩子 —— 国族”的话语建构呈现出怎样的复杂样态。她
尤其指出“南下香港的‘难民’知识分子这一独特的编写和出版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团体所书写和生产的少儿知识读物也表现出独特的在地面貌。
‘国
家’—— 或者更确切地说 ——‘中国’的概念在亚洲出版社的少
儿科学读物中显得格外的暧昧。”

关于本论文集
这本论文集是多年积累的成果,主要收录我近六年来指导的
国大中文系学生写的与本地儿童文化相关的荣誉论文、硕士论文
以及他们的课堂期末论文。来国大中文系任教后,出于对儿童文
化研究的兴趣,我经常会鼓励中文系的本科生与研究生关注本地
的儿童期刊和儿童文化。从我2011年指导林燕纯同学研究《世界
儿童》作为她荣誉论文的主题开始,先后指导了五位同学作本地
华语儿童期刊的研究。当初这些学生没有太多的前人研究可以参
考,一切从零开始,找资料就花费了不少苦功,通常是在国家图
书馆、国家档案馆收集资料或者向本地的收藏家求助。我自己平
时也经常周末去牛车水的跳蚤市场买相关的儿童杂志和本地出版
的教科书等,与他们分享。即使找到了相关的期刊资料,更困难
的是找到与这些期刊相关的书局、编辑人以及期刊出版过程的相
关材料。可喜的是,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本地儿童期刊和儿童
序言 xxvii

读物开始数据化,为进一步研究华语地区的儿童文化提供了极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大的方便。例如在香港和东南亚地区伴随几代人成长的《儿童
乐园》在有心人士的帮助下目前已经全部可以在线浏览。而2010
年,世界书局也把《世界儿童》和《世界少年》的数码版权无偿
捐赠给了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管理局。目前一共389期的《世界儿
童》已经上网并且在持续的更新当中,可以供公众和研究者免费
阅览。
在2014年,我开设了一门研究生课,主要跟学生一起探讨儿
童概念的变化与中国现代性之间的关系。基于“儿童”是一种研
究方法的理解,在构思期末作业时,我鼓励选课的学生利用在课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堂上学习到的方法和思路去做本地五六十年代的儿童期刊及儿童
读物的研究,例如《世界儿童》、《世界少年》、《儿童乐园》
以及《南洋儿童》等。通过对儿童期刊的栏目设置、出版发行渠
道、期刊背后的资金来源以及相关书局的历史的考证和挖掘,我
希望学生不仅能对本地的儿童文化史有所熟悉,更重要的是也因
此对本地的出版史和教育史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我一直坚信研
究“南洋儿童”的形成历史,不只是探究本地儿童的成长史和阅
读史,同时也是有效地切入华语语系文学及文化的一种方法和角
度。
本论文集的论文在对新马儿童期刊的分析中呈现出以下一些
主要观点:1)新马儿童期刊和教科书如何有助于对国民意识的
培养:其中之一是“马来亚意识”的形成:徐祯关于中英文版本
《马来亚少年》的研究比较清楚地呈现出这个倾向。她对两个版
本的《马来亚少年》进行了比较,并考察其“马来亚化”为主的
政治意识基调,同时也分析这两个版本与英政府的密切关系;李
志萍的《少年月刊》也是在同一阐释框架中来分析。除了期刊,
教科书一直是公民意识建构的重要方式。李丽丹的两篇论文分别
通过对六十年代新加坡建国后小学《公民》教科书以及七十年
xxviii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代小学《生活教育》教科书的细读来分析新加坡儿童的国民意识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建构。2)超越民族国家倾向的区域意识:这一论点似乎与先前
的结论有所矛盾,但在我看来,这恰恰是五六十年代新马地区儿
童期刊的重要特征之一。究其原因,则同这个地区在这个时期的
政治环境以及跨国出版文化网络密切相关。吴鸿飞、林秀婷和林
煜辉三人的论文通过对《世界少年》期刊中“史地教育”栏目的
细读,提出“所谓力求‘中立’和‘去中国化’的做法,并非纯
粹的因冷战的紧张局势逼迫而采取的被动行为,而是世界书局及
《世少》编者在受到东南亚社会内部的发展与变化趋势的影响
下,主动采取的编辑理念。”他们尤其注意到这个时期东南亚地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区反殖民思潮的兴起,随之本土意识与国家意识开始强化,而为
适应这样的社会变动,《世少》的编辑“试图将东南亚区域一体
化,建构‘东南亚少年’,从而为推动东南亚摆脱殖民枷锁的进
程作出了贡献。”这篇论文有趣地指出,“二次大战开启了东南
亚对世界的关注,冷战也促使认识世界比认识中国,来得更为重
要而且急迫。”由此,“自二战后,编者不再将自己局限在‘中
国—南洋’这一中国中心的思维体系之中,一套崭新的世界认知
体系正逐渐被东南亚华人接受。”而这一倾向被作者理解为《世
少》“去中国化”的表现。其实这样的一种阐释和理解也许同样
适用于对《世界儿童》的解读。曾麒霖通过分析1957年前的《世
界儿童》,注意到这份杂志对超越“民族国家”范围的公民意识
培养:“从创刊时公民意识塑造仍有着浓厚‘中国’气息逐步过
渡为立足于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修身明德之本、以培养南洋区域意
识为主导、着眼于了解世界各国风貌、增进知识兴趣的‘未来世
界公民’。”
当然,这本论文集还有一些重要的主题因为种种原因没能
有机会展开深入的讨论:1)对这些儿童期刊的出版者以及编辑
群体的研究,由于一手资料的缺乏,一直无法深入和清晰地展
序言 xxix

开;2)这些儿童期刊在当时是如何被接受和阅读也暂时没法深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入的了解。在这些儿童期刊中,例如《世界儿童》,不少期数的
封底都有刊登各地读者的照片,并有年龄和地区的信息。这些资
料固然能帮助我们了解这些期刊杂志的读者之地域分布以及年龄
层次,但这些刊物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被具体地阅读则无法了解。
正是基于这样的疑惑,李丽丹在杨善才先生的帮助下,采访了本
地的文化人网雷和长谣两位先生。他们在五六十年代曾是这些期
刊的阅读者。通过他们的回忆,我们得知当时许多读者是通过租
书的方式阅读的。其中网雷先生也谈及《世界少年》是他的文学
启蒙读物,对其写作帮助很大。类似的口述访谈也许还可以继续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做下去。3)本论文集主要集中在儿童期刊与教科书,但五六十
年代新马地区儿童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各个书局出版的种类
繁多的儿童读物。对这些儿童读物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展开。此
外新马地区的儿童游戏、儿童戏剧,以及儿童组织例如童子军在
本地的落实等问题都可以在将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深入的讨论。

致谢
这本论文集能顺利出版,离不开很多人的帮助和支持。在这
本论文集中,我们采用了不少图片,非常感谢周星衢基金执行董
事曹蓉女士、教育出版社的林玉玲总经理和《马来亚少年》的主
编陈育崧的后人 Tan Tiong Hee 先生的大力支持,允许我们免费使
用这些图片,让我们的研究成果能以图文并茂的生动方式与读者
见面。
同时我要特别谢谢新华书局的老板杨善才先生这几年来对我
及我的学生们在研究上的支持。近几年,我对本地的书局历史以
及儿童出版文化非常感兴趣,但许多时候深感材料的缺失。每次
向杨先生求助,他都热情帮忙,无私地分享他的收藏,并且联系
介绍本地的文化人方便我进行口述访谈。我的学生每次论文碰到
xxx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材料方面的困难到他那里寻求帮忙,也都是满载而归。另外,我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也非常感谢上海书局陈蒙志先生的帮忙。我的学生李丽丹在做硕
士论文时,陈先生就给了非常及时的帮助。这两年我在做上海书
局的研究时也曾口述采访过陈先生,获益不浅。
关于本书的出版,我要特别谢谢八方出版社的责任编辑冯婉
明女士。她的专业和耐心的态度使得这本论文集能以最好的面貌
如期面世。此外,我尤其要感谢我的合作者李丽丹。她虽然曾是
我的硕士生,但在了解本地教育文化方面要比我更深入。丽丹曾
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有专业的教育学背景,并在国大中文系研
究生期间撰写有关新加坡小学华文教科书的论文,特别难得的是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在本地的小学华文教育领域有多年的实践经验,所以非常高兴这
本论文集能与她合作,互相取长补短。丽丹在本书的选稿、编辑
以及对本地文化人的访谈等各个方面都尽心尽力,付出了很多心
血。
我也要谢谢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同事容世诚老师的支持和
帮助。关注儿童期刊与冷战文化之间的关系受益于他的启发和提
醒。另外,近几年来,国大中文图书馆一直在努力收集中国及新
马本地的儿童期刊和读物以丰富我们的研究资源。中文图书馆的
吴国涟小姐尤其在这方面下了很多功夫,特此表示感谢。同时,
我也谢谢我的博士生周思,在本论文集的校稿方面贡献良多。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她目前正在撰写的博士论文也是与儿童话题
相关,集中探讨八十年代中国的儿童话语与新启蒙文化之间的关
系。
最后,我要谢谢本书各篇论文的写作者和在国大中文系上我
的课的学生们。这几年来,除了指导荣誉论文和研究生的论文,
我先后开设过与现代中国儿童文化相关的本科生及研究生课程,
通过“儿童”这个有别于女性及其他成人群体的特殊视角去深入
了解上个世纪中国的家庭结构、教育制度、白话文写作以及出版
序言 xxxi

文化等方面的变迁。教学相长一直是件幸福的事。老实说,研究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战后时期新马地区的儿童期刊及其文化对我完全是一个新的领
域。这几年在指导这些学生的论文以及上课的过程中,我学习到
了很多,也得到了我很多启发。这个论文集只是一个开始。五年
前,我编过另一本论文集《儿童的发现:现代中国文学及文化中
的儿童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其中的参与者很多是
我的老师,而这本论文集则收录的多是我的学生所写的论文。他
们在国大中文系毕业后,多数还继续在本地的教育机构从事华文
教育相关的工作,以身体力行的方式积极参与到本地儿童文化和
教育的建设当中去。新马地区的儿童文化史及其相关的出版文化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史还是一个有待进一步发展的研究领域,希望我和我的学生们,
以及这个领域的其他同行在推动本地及其他地区的华语儿童文化
研究方面能走得更远。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此页原书为空白页
1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马来亚少年》(1946–1948):
“马来亚少年”的政治意识

·徐祯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Young  Malayans 和《马来亚少年》(以下简称《马少报》)是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首次在马来亚发行的少年期刊。 两份报刊同
是由南洋书局创办人陈育崧发起。英文报创刊于1946年4月15日,
中文报则创刊于1946年6月20日,两报同在1957年停刊,历时约10
年。两报的编辑团队采取各自为营的策略,针对不同语言读者群
撰写不同的内容。两份报刊早期的内容尚有重叠,其中一部分内
容是把英文的内容翻译成中文,但自中文报第10期后基本就不再
有内容重叠的情况。Young  Malayans 通常是12版,特殊期刊会有
增印至16或24版不等的情况,印刷颜色单一。《马少报》通常为
8 版,有时会因不同主题而设特辑增至9–12版,期刊也轮用五种
不同的颜色印刷。
期刊的主要读者群为当时的英属马来亚少年。两份报刊的销
售网络虽以马来亚的英、华校为主,但在马来亚各地几乎都设有

1
《学生月刊》于1945年12月发行,比 Young  Malayans 和《马少报》还早,但其性质为文
艺性的刊物,所以以上中英二报还是战后的首份综合性少年期刊。王连美、何炳、黄
慧丽合编《新加坡华文期刊50年》(新加坡:新加坡国家图书馆,2008),页44。
2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2
代售处,甚至外销至暹罗 。论及1948年的销售量,英文报每期售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3 4
出13500份 ,中文报更是高达15000份 。中英二报先以月刊的形
式出版,在出版数月后应读者的要求相继改为半月刊。可见,中
英二报的读者群之广,受欢迎程度之高。英文报的主编界定读者
5
群为9至90岁并把自己定位为马来亚人的少年。 再看中文报,编
者说:“我们的对象很复杂参差,从初小三年到初中的少年都在
6
内,程度相差很远,不过我们还是侧重于年龄较幼的读者” ,而
所谓“少年”,编者认为“十六岁以下总是少年,二十岁以上,
7
只能算作青年了” 。
值得一提的是,Young Malayans的读者异常活跃,他们主动在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马来亚各地成立Young Malayans Club(马少会),让读者能有面


对面的交流机会。在学校逐渐复兴的状态下,少年渴望拥有一个
交流平台,是以创办马少会俨然成为当时的潮流 —— 在不到一年
8
内便成立16个分会。 当然,这和Young  Malayans 的传阅率有一定
的关联。据当时3份报刊的报道,1952–1955年间和马少会有关的
9
新闻共有87则 。此会积极举办不同类型的活动,致力于消除读者
间的距离,以更有效地构建“马来亚少年”的集体想象。
作为在战后重建初期所创办的首份儿童期刊,Young Malayans
和《马少报》本就被赋予显性的政治意识。报刊的命名反映出带
有政治意图的创办宗旨 —— 以“马来亚”作为身份认同的根本。
据记载:

2
〈本报经售处〉,见《马来亚少年》第17期(1947年6月5日),页8。
3
“13,500 of No. 51”, Young Malayans, Volume 4, Number 51, 2 Aug 1948, p. 192.
4
〈别小读者〉,见《马来亚少年》第37期(1947年7月20日),页1。
5
“Information about Ourselves”, Young Malayans, Volume 2, Number 8, 5 Aug 1946, p. 4.
6
〈一个声明〉,见《马来亚少年》第4期(1946年9月20日),页1。
7
〈少年以几岁为标准〉,同上,第30期(1948年2月20日),页7。
8
〈瓜拉冷岳马来少年十六分会举行成立大会不论各族人士俱可加入〉,见《南洋商
报》(1953年8月19日),页11。
9
资料来源:《南洋商报》、《海峡时报》、《自由西报》(1952-1955年)。
《马来亚少年》(1946–1948):
“马来亚少年”的政治意识 3

复因马来亚教育部暨公众联络部之请,增设马来亚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少年报社,刊行少年报中英文版于星加坡及吉隆坡两
10
地,每期销行钜万,为南洋最具权威之青年刊物。

既然期刊的创刊是响应英政府的要求,那么从创刊之始,中
英二报便被盖上官方的印记。这构成了期刊的共同政治意识的基
调。期刊的高销售量更是说明期刊影响之广泛。然而,我们必须
思考的是:中英二报呈现的政治意识是什么样的?这样的政治意
识虽是共通的,但若细究,两者有没有差别?差别是什么?又是
什么因素导致两者的差别?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创办者与主编
战后初期的马来亚极度缺乏教育资源,少儿更是已中断了3年
8个月的教育。以新加坡为例,“在300多所华校中,只有市区15
校和乡区6校复课。刚开学时,学校仍以华文为主,但逐渐废除
11
华文课,最后全部使用日文授课” 。经历了沦陷时期教育体制
的解体后,本地教育者在战后积极投入重建工作,让失学和适龄
儿童能尽快回到原有的教育体制接受教育。Young Malayans和《马
少报》的创办者和主编皆与教育界联系紧密,他们怀着对儿童的
关心和对教育的热忱,全身心投入期刊的筹备。
中英二报的创办者陈育崧是土生华人,名慎,在槟城出生。
他在槟城英华书院和华侨中学求学后,便负笈厦门集美中学,后
考入厦门大学,并于1926年获文科商学士学位。精通双语的陈育
崧在学成归来后,为英政府招致担任教育局的视学官,督学于新

10
南洋书局〈十五年来之南洋书局〉,见《南洋书局十五周年纪念特刊》(新加坡 :
南洋书局,1950),页3。
11
刘宏《战后新加坡华人社会的嬗变:本土情怀·区域网路·全球视野》(厦门:厦
门大学出版社,2003),页111。
4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12
加坡、槟榔屿和马六甲,前后长达10年。 1935年,他与友人创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办南洋书局;1936年设立编译所编印学校课本,开马来亚化教材
之先河;1938–1940年,南洋书局设分局于马来亚六地,生意蒸蒸
日上。于是,南洋书局在战后与世界书局、中华书局、商务印书
13
馆、上海书局并称为新加坡的“五大书局” ,并相继出版《南洋
研究丛书》、《马少报》、《南洋杂志》等与本地相关的刊物。以
上陈育崧的生平反映出:一、双语能力使他能游刃于使用中英语
的群体;二、视学官的身份使他能和英政府、华校代表皆维持友
好关系;三、南洋书局的创办使他有实践马来化理念的基础。这
三方面经验最终促使他创办了Young Malayans和《马少报》。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陈育崧先创办的是Young Malayans,因为在英政府的认知下,
以英文为载体的报刊更能无差别地涵盖各种族的读者,为培养英
属马来亚人服务。然而,值得我们深思的是:陈育崧为何选择在
英文报出版的3个月后才发行中文报,而非一开始便选择以双语
的形式发行报纸?对此,章星虹进行的口述访谈或可解答。在章
星虹对陈育崧的儿子的访谈中,他谈及中文报的发行原因说:

陈育崧留意到,海峡华人和中国移民各有其效忠对
象,少年人在不同政治场域的纷乱对阵之中无所适从,
并不把自己视为马来亚的主人。曾任政府视学官的陈育
崧于是产生了上述念头,旨在为少年人提供一个导向,
14
把“马来亚意识”引入他们的视野。

引文中强调了海峡华人与中国移民这两个群体。有学者曾为
这两个群体下定义:“前者泛指早期从马来半岛移民的华人,后

12
陈育崧《椰阴馆文存第一卷》(新加坡:南洋学会,1983),页1–2。
13
王虹主编《诗书滋味长:大众集团八十五周年特刊》(新加坡:大众控股有限公
司,2009),页32。
14
章星虹《〈马来亚少年〉:战后华校生的课外读物》,见《联合早报》(2011年5月
8日)。
《马来亚少年》(1946–1948):
“马来亚少年”的政治意识 5

15
者乃后来从中国移民的华人” 。换言之,海峡华人指的是在本地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生长的华人,有别于成年后才南来的中国移民,他们长期居住本
地,自然会对马来亚产生特殊的情感。二战的爆发给两者创造了
重新思考身份认同的契机,而陈育崧显然选择马来亚作为他情感
的依附地,并欲把他所认定的理念推至“未来主人翁”的少年身
上。于是,中文报得以面世。
16
《发刊词》首句“马来亚历史上黑暗的一页已经翻过” 也
印证了陈育崧对本土化的“马来亚人”的身份认同。虽然陈育崧
并未直接参与期刊实际的编辑工作,但他却明确“向主编提出一
个总的办报宗旨,即透过介绍马来亚 / 南洋题材的史地、文化、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17
民俗等知识,培养少年人对马来亚的本土关怀意识” 。可见,
陈育崧自身的身份认同相当程度地主导了中英二报的编辑方针。
不仅如此,担任视学官多年的陈育崧也异常重视少年教育,
18
并写了12篇和教育相关的文章 。他认为:

马来亚人民的最终目的,当然是建立一个马来亚国
家,因此,马来亚的教育政策,必须朝向这个目标推
进,通过学校的教育,把许多不同种族,培养成为对马
19
来亚效忠的公民。

这样的教育理念出自陈育崧对自我身份的定位,他把自己视
为马来亚人而非华侨。他的观念已从“落叶归根”过渡到“落地
生根”,并试图通过教育倡导此观念。

15
李威宜《新加坡华人游移变异的我群观:语群、国家社群与族群》(台北:唐山出
版社,1999),页48。
16
〈发刊词〉,见《马来亚少年》第1期(1946年6月20日),页1。
17
章星虹〈战后初期的许云樵:搭建南洋研究的普及平台——以《南洋杂志》和《马来亚
少年》为考察对象(1946–48)〉,见何启良主编《百年寻绎:马新历史人物研究》,
页116–117。
18
这12篇文章现收录于《椰阴馆文存第二卷》。
19
陈育崧《椰阴馆文存第二卷》(新加坡:南洋学会,1983),页234。
6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诚然,陈育崧相当于期刊的最高决策者,角色举足轻重,不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过主编的作用也不容小觑。Young  Malayans 的第1–7期的主编是
S. Durai Raja Singam;第8期至停刊期间的主编由 Richard Sidney
担任。Singam 的生平曾刊登于 Young  Malayans 第44期,主要讲述
Singam 于1904年在文德港出生,自伦敦大学毕业后回到马来亚加
入教育部,并曾执教于马来亚数地。他出过7本关于马来亚的著
20
作。 观其生平,Singam 的经历与陈育崧雷同:二人都在马来亚
出生,并在英政府隶属部门工作,也投身于文教界。在 Singam 任
主编期间,最为突出的是每期固定的  “Malaysiana” 栏目,主要刊登
马来亚新闻与知识,以培育读者的本土意识。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事实上,确立Young  Malayans编辑方针的是第二任主编 Sidney。
他于1893年在印度出生,7岁时回英国就学,并于1919年取得剑桥
大学的硕士学位。1923年初,Sidney来到马来亚,担任吉隆坡维多
利亚书院的第二任校长直至1926年(图1)。他又先后任教于本地
两所学校。同时,他也为报刊写教育专栏,时常发表书评,并出版
21
两本介绍马来亚的书:Malay Land 和 In British Malaya To-day。
22
第39–44期连载4篇Sidney自传性故事 “25 Years in Malaya”   。Sidney
虽是英国人,却在马来亚居住多年,俨然已成为在地化的移民。
他曾发表对“马来亚式英语”的看法,他认为“在马来亚的绝大
部分欧洲人并不讲他所谓的‘马来亚式英语’”,这在他看来是
一种更为严重的征兆:“欧洲人不愿把马来亚视为一个‘有个体
23
性的国家’” 。Sidney 在一定程度上承认“马来亚化”的必然与

20
“A Pahang Expert-Our First Editor”, Young Malayans, Volume 4, Number 44, 7 July 1948,
p. 74.
21
The Victoria Institution Web Page, http://www.viweb.freehosting.net/vir_sidney.htm, accessed
on 2 March 2016.
22
“25 Years in Malaya”, Young Malayans, Volume 4, Number 39, 28 Jan 1948, p. 13, Number
41, 25 Feb 1948, p. 44, Number 43, 24 March 1948, p. 68, Number 44, 7 April 1948, p. 80.
23
“Haw! Haw!”, The Singapore Free Press (6 Dec 1951), p. 4. 引文为笔者翻译之作。
《马来亚少年》(1946–1948):
“马来亚少年”的政治意识 7

必要。Sidney 的个人经历反映出他对教育的热爱和对本土意识的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认同,并体现在编辑工作上。

图1:Sidney 初任维多利亚书院校长的留影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资料来源:Young Malayans, Volume 4, Number 39, 28 Jan 1948, p. 13.

学者杨松年提出:“至于一些到南洋来本就怀有重大抱负的
24
知识分子来说,他们是带着振奋心态来对待南洋的文艺的。”
《马来亚少年》的主编许云樵恰好就属此类型的移民。许云樵本
名为许钰,字云樵,又号仲云。1905年出生于中国江苏省,父亲
25
是考古学家。中学时曾创作文艺作品,发表于报刊。 他的成长
经验与日后编辑少儿刊物的热忱密不可分。1931年,许云樵开始
旅居南洋,先后在柔佛宽柔学校等3间学校担任教职。因为自幼
在历史熏陶下长大,他发挥历史研究专长向少年介绍马来亚史地
知识,让他们了解居住地,培养其对马来亚的认同感。

24
杨松年〈早期南来知识分子的心态〉,见郭惠芬《中国南来作者与新马华文文学》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序言页1。
25
廖文辉《许云樵评传》(新加坡:八方文化创作室,2014),页10。
8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此外,许云樵曾担任中国儿童刊物《蓓蕾》的顾问,《马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少报》因而延续《蓓蕾》提高少年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创刊目
26
的。 为此,他还以瑜伽为笔名,用少年喜爱的写作方式向读者
27
灌输知识和正面的价值观,如编译冒险小说《夜半冒险记》 、
28 29
翻译小说《唯一的童子》 、编译连环漫画《哪吒铁臂》 等。
此外,许云樵十分关注邻国暹罗。他在1947年初去暹马各地旅
30
游,并在第10期《编者在曼谷》刊登8张在曼谷拍的照片 ,也连
31
续两期发表《空陆游记》分享在暹罗的游历。 他对暹罗的喜爱
可能源于早年的经历。他自1933年便在暹罗的北大年中华学校主
持校务,前后共3年,后娶生长于暹罗的妻子,此后每年都会带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家眷去暹罗。他也致力于研究暹罗史,著有《暹罗古国考》、
《赤土
32
考》等。 因此,编者的自身经历不可避免地反映在期刊中,而
这与英文报的本土意识稍有不同,后者多聚焦在马来亚。
1939年回到新加坡后,许云樵与刘士木、郁达夫等创组“中
国南洋学会”,并担任《南洋学报》主编。二战后,他受聘于南
洋书局,成为《马少报》和《南洋杂志》的主编。许云樵虽是南
来华人但却同海峡华人陈育崧一样热切地推进“马来亚化”,进
行了不少关于马来亚的研究,其中以《马来亚史》最具代表性。
他在此书中写道:

谁都觉得研究本国历史的重要,谁都觉得有自编历史
33
的必要,最后是国家要谋富强,自当重视本国的历史。

26
《蓓蕾》主编为陈安涛,专门刊登小学生作品,1927年出版。同上,页159。
27
〈夜半冒险记〉,见《马来亚少年》第22期(1947年9月5日),页3。
28
〈唯一的童子〉,同上,第25期(1947年10月20日),页3。
29
〈哪吒铁臂〉,同上,第24期(1947年10月5日),页8。
30
〈编者在曼谷〉,同上,第10期(1947年2月20日),页1。
31
〈空陆游记〉,同上,第30期(1948年2月20日),页3;第31期(1948年3月5日),页3。
32
廖文辉《许云樵评传》,页114–117。
33
许云樵《马来亚史》(新加坡:青年书局,1961),页13-14。
《马来亚少年》(1946–1948):
“马来亚少年”的政治意识 9

这本书虽是在马来亚独立后出版,但却能从中看出许云樵对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自我的定位已从华侨转为华人。身份认同的转变是战后初期华人
讨论的普遍议题,他们常在报刊上发表以“华族”取代“华侨”
34
的讨论。 此外,许云樵也同样注重华侨的教育,写了两篇关于
35
教育的文章 。可见,许云樵与陈育崧注重华侨教育的理念是一
致的。
不过,从第38期起,主编的工作便由南洋书局旗下的南洋编
译所担任,此后报刊中的主编形象便被群体的编辑形象取代。唯
36
一能确认的是,后来的编辑团队应是由杜连荪领衔 ,他曾为峇
37
华教师联合会之成员 。虽然许云樵离开了,但他所倡导的编辑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理念却一直延续到余下11期(第38–48期),影响深远。从中英二
报创刊者和主编的生平来看,他们可被归纳为两类人:海峡华人
和中国移民。尽管出生地不同,但他们却都选择定居马来亚,并
呈现出本土意识。这构成了中英二报“马来亚化”政治意识的基
调,即是通过创办期刊培育新一代的“马来亚少年”,使之能符
合创办者和主编对于“马来亚少年”的想象。

出版社与资金
除了创办者与主编的编辑方针会影响期刊的政治意识,资金
的来源也是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有必要梳理出中英
二报出版社的相关资讯(见表一)。

34
崔贵强《新马华人国家认同的转向1945–1959》(新加坡:新加坡青年书局,2007),
页168。
35
〈南洋华侨与大学教育〉(1953)和〈马来亚华文教育史回顾〉(1958)。
36
温故〈许云樵与“南洋杂志”〉,见《星洲日报》(1981年12月14日),页48。
37
“峇华教师联合会筹备庆祝教师节”,见《南洋商报》(1940年8月6日),页15。
10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表一:出版社资讯表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Young Malayans 马少报

期刊号 出版社 期刊号 出版社

1-2 公众联络部 1-14 Malayan Union Publishers

3-4 Malayan Union Publishers 15-48 南洋书局

5 Malayan Union Publishers为


马来亚联邦公众联络部出版

6-16 Malayan Union Publishers为


马来亚联邦教育部出版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17-58 教育部出版

资料来源:Young Malayans, Volume 1–4 (1946–1948); 《马来亚少年》合订本第1–4册


(1946–1948)。

值得注意的是,《马少报》出版社的地址透露些许蹊跷。第
1–9 期的出版社地址为 Oriental Building, Kuala Lumpur,第 10–14
期的出版社虽还是Malayan  Union  Publishers,但出版地址却已改
成 68-B Robinson Road, Singapore(南洋书局在新加坡的地址)。
以上出版社地址的变动反映了两个现象:一、中英二报在初期都
是由Malayan  Union  Publishers出版,但仅止于1947年2月初;二、
在1947年后两份报刊的主要资金来源便分别是南洋书局和教育
部。简言之,中英二报的主要赞助者是马来亚联邦政府。这或许
也能解释首二期的Young Malayans 能免费发行的原因。《南洋商
报》曾刊登了一则关于津贴的报道:“政府停止每月津贴三百元
38
与马来亚少年周刊之举” 。此新闻说明《马少报》确实接受了
英政府的赞助,每月得到$300津贴,从侧面反映出报刊是受官方

38
〈各部首长答复议员质询汇志(一)〉,见《南洋商报》(1953年1月31日),页7。
《马来亚少年》(1946–1948):
“马来亚少年”的政治意识 11

认可的。此外,Young  Malayans 也同样取得了政府的补助,甚至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39
比中文报多两倍。编者在第50期指出金额为$903.25。
在同意创办中英二报的前提下,英政府不仅给予金钱资助,
也提供了其他资源。对此,英文报编者曾在期刊中申明:“首
先,刊印Young  Malayans 所用的纸是需要钱的。我们要感谢民众
联络部在1946年为我们提供纸源……然后还有协助编辑的费用,
40
而这大部分是由教育部所支付的。” 发行的第一年,政府极力
支援一切所需资源。这可能是因为中英二报不仅是英政府战后
首份儿童报刊,它的出版也间接配合了1946年年底英政府提出的
“十年教育计划”方案。该方案于1947年通过并于1948年实行,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首要原则便是:“新加坡之教育,应以培植及发展人民自治能
41
力,养成公民之忠诚意识及责任心为目的” ,其宗旨为推广英
文教育,偏重本土化的色彩,加强学生的当地意识,培养学生效
42
忠居留地的情操。 因此,我们不能排除英政府的鼎力资助有影
响中英二报意识形态的可能。当然,英政府愿意支持中英二报的
发行,除了因报刊的办报宗旨符合当时的政策,陈育崧和 Sidney
与英政府的友好关系也是原因之一。Young  Malayans 第77期就大
篇幅地报道陈育崧在家中举办酒会并邀约大总督麦唐纳与 Sidney
43
一同出席的消息(图2)。 英政府愿意拨款赞助中英二报,创办
者、编者与英政府高官友好的关系,使中英二报极可能带有亲英
的倾向。

39
“Y.M. Finances”, Young Malayans, Volume 4, Number 51, 2 Aug 1948, p. 192.
40
“Work for all in 1947”, Ibid, Volume 2, Number 16, 2 Dec 1946, p. 8.
41
唐青《新加坡华文教育》(台北:华侨教育丛书出版委员会,1954),页112。
42
崔贵强《历史-人物 - 山河》(新加坡,2012),页259。
43
“ ‘Young Malayans’ Give a Party”, The Straits Times (24 Oct 1949), p. 3.
12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图2:Sidney、陈育崧与麦唐纳相谈甚欢照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资料来源:Young Malayans, Volume 5, Number 77, 9 Nov 1949, p. 287.

可惜,仅靠陈育崧的资金和英政府的津贴并不足以支撑两份
报刊的运行。一则刊登在《自由西报》的报道记录了出版资金的
细节:“Sidney 先生说从1946年至1950年,他已从私人存款中拨出
44
$14,000以维持刊物的发行” 。可见,中英二报的运作确实需要
大笔资金。最终,《马少报》于1957年停刊,原因之一便是因资
金周转不灵。Sidney 在停刊前曾在《海峡时报》上刊登要求读者
45
捐款以助报刊渡过难关的报道,据悉当时已欠下$4000的债务。

44
“Govt. Stops Subsidy: Editor Protests”, The Singapore Free Press, 17 Nov 1951, p. 5.
45
“ ‘Young Malayans’ makes appeal for help”, The Straits Times, 9 Sep 1957, p. 6.
《马来亚少年》(1946–1948):
“马来亚少年”的政治意识 13

综上所述,《马来亚少年》和Young  Malayans中英文二报的创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办者皆是陈育崧,刊物奠定了以“马来亚化”为主的政治意识基
调。尽管英文报编者曾在第8期写道“我们要强调 Young Malayans
46
绝非宣传报纸” ,不过,两份报刊因接受英政府的津贴、与英
政府关系密切,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政治宣传的意味。
接下来,作者将以图像作为分析“马来亚少年”的着眼点,
解读中英二报的编者所建构出的“马来亚少年”的具体形象是怎
样的,这样的形象与编者的预设的差别,以及是哪些因素造成了
这样的差别。
以视觉效果来说,图像往往比文字更能吸引读者的目光。图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像所呈现的效果比文字直接,文字尚需顾及读者的教育水平以免
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图像却无此问题。中英二报的读者群主要是
儿童与少年,因此更需要通过图像的运用,使期刊的外在包装能
贴近读者的喜好,有效地传播知识。在下文中,作者选取了固定
的图像,如版头、报徽、合订本封面等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分析
这些图像以及不同时期图像的变化,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编者所
塑造的“马来亚少年”的具体形象。
Young Malayans典型的固定图像有:封面版头、徽章、报徽。
事实上,期刊第1–7期采用有图像的封面版头,自 Sidney 任主编后
的第八期刊物就不再采用图像作为封面版头。尽管如此,封面版
头还是具有探讨的价值,因为初期选用的图像反映出的是编者在
创刊之初对“马来亚少年”的构想。版头(图3)的中间是一个
圆形的马来亚地图,这无疑是要强调马来亚的地理位置。地图两
旁有六个来自不同种族的少年,这样的设计是呼吁种族平等,符
合当时马来亚联邦的新宪制。在二战中,不同种族的人民曾经联
手抵抗外敌,在Young Malayans 最初发行时,编者想要塑造的是多
元种族的“马来亚少年”的形象,这些少年肩并肩地坐在地上谈

46
“Information about Ourselves”, Young Malayans, Volume 2, Number 8, 5 Aug 1946, p. 4.
14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论国家大事,象征着这份期刊是每个种族都有权发言、参与其中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的园地,期待他们成为理想的“马来亚少年”。

图3:Young Malayans第1–7期封面版头

资料来源:Young Malayans, Volume 3, Number 18, 29 Jan 1947, p.112.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47
Young Malayans的编者在第18期举办了设计报徽比赛。 读者
反应踊跃,共收到57份投稿,其中较好的作品被刊登在第21期的
48
封面上(图4)。

图4:读者设计的报徽

资料来源:Young Malayans, Volume 3, Number 21, 12 March 1947, p. 137; Number 27, 18
June 1947, p. 221.

47
“Emblem Competition”, Young Malayans, Volume 3, Number 21, 12 March 1947, p. 137.
48
Ibid, p.137, p. 144.
《马来亚少年》(1946–1948):
“马来亚少年”的政治意识 15

英文报鲜少彩色印制,但这一版却选用了橘红色,可见编者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对报徽比赛的重视。不过,编者决定延长赛期,并于第27期才发
表第二批入围作品。此次收到近100份投稿,编者却觉得“并没有
49
一个特定的设计好到能够成为永久的报徽” 。因此,主编又请美
术编辑重画报徽,并提出了具体的概念:

徽章将勾勒出二个马来亚少年为人生追求而前
进—— 朝一个不易到达的地方前进。那或许会是一片被
丛林覆盖的崎岖山脉之地,就像马来亚;是一片看得到
马来亚蔬菜、水果、树木之地。“Endeavour(奋进)”
一词应标明于马来亚少年即将踏出的路途上,或是在远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50
方山峰的锯齿状轮廓之上发光。

美术编辑重新绘制的报徽被刊登在第31期的封面上(图5)。
主编预设的主题是 Endeavour,所以他特别要求这个词要出
现在徽章上。英文报主编把 Endeavour 当作是“马来亚少年”应
有的精神,是塑造“马来亚少年”想象的基石。值得注意的是,
徽章上只勾勒出马来亚少年的背
图5:报徽
影,按主编的解释:“他们背对
着我们,使我们无法看出他们确
51
切的国籍” 。事实上,在殖民
时期的移民社会中,国籍与公
民权并不是同等的概念。即使马
来亚少年是中国国籍、印度国籍
的国民,也可以享有本地的公民 资料来源:Young Malayans, Volume 3,
权。正因如此,主编才提出马来 Number 31, 22 Oct 1947, p. 317.

49
“The Y. M. Emblem”, Ibid, Volume 3, Number 27, 18 June 1947, p. 226.
50
“How Do You Like It? Problems that We Set Our Artist”, Ibid, Volume 3, Number 31, 22
Oct 1947, p. 317.
51
Ibid.
16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亚少年应该用背影视人,以使国籍模糊化,进而把焦点放在建构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共同的马来亚公民意识上。编者始终紧扣“马来亚化”的编辑理
念,要求徽章设计须加入象征马来亚的事物,在视觉上打造真正
属于马来亚的“马来亚少年”。这符合主编强调的编写期刊的宗
52
旨:“马来亚少年之声 —— 将马来亚展现给马来亚” 。
编 者 在 第 51期 刊 登 了 最 终 选 用 的 报 徽 设 计( 图 6),并 解
释:“很快地,我们相信,你将会看到此报徽出现在所有的 Young
Malayans期 刊 上 , 在 版 头 和 所 有 其 他 的 地 方 。 这 是 最 美 的 设
计——象征期刊所追求的目标(包围
图6:报徽
ENDEAVOUR字母织成的花圈的月桂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叶,将是你高举启蒙火炬并取得胜利
53
时的奖品)” 。
值得深思的是,编者最终选中的
设计,居然完全舍弃了象征马来亚的
符号,而使用火炬与桂冠的西方意
象,以象征报刊传播知识的使命。创
资料来源:Volume 4, Number
刊两年后,英文报的重心渐渐转向单
51, 2 Aug 1948, p. 192.
纯的传播知识,而不再是建构马来亚
公民身份。这也间接说明“马来亚少年”形象的建构颇为成功,
使编者无需刻意强调读者的马来亚化。由上可见,英文报先是塑
造多元种族的“马来亚少年”,后来是“马来亚化”拥有不同国
籍的人物模糊性的背影,最终采用象征传播西方知识的火炬形
象。毫无疑问,这样的转变皆是以建构英属“马来亚少年”为最
终目标。
再看《马少报》中的“马来亚少年”形象主要是通过版头与
合订本封面来呈现。这些图像经历了一连串的变化,不过主题大

52
“An Open Letter to all Concerned”, Ibid, Volume 3, Number 17, 15 Jan 1947, p. 89.
53
“Y. M.’s Emblem”, Ibid, Volume 4, Number 51, 2 Aug 1948, p. 190.
《马来亚少年》(1946–1948):
“马来亚少年”的政治意识 17

54
致可分为两类:马来亚风情与西方童话。 以具有典型马来亚风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情元素的第1期封面版头为例(图7),编者选取椰树、渔船、大
海和象征甘榜精神的亚答屋,描画出马来亚风情。在图片的近
景处,有11个少年在海边玩耍,他们充满动感的肢体动作显现出
“马来亚少年”是充满活力的。颇有意思的是,当时的马来亚联
55
邦有11个州 ,而版头正巧出现了11个少年,可见其象征意义。
远景中的太阳的笑脸与其他元素共同营造出战后马来亚和平安定
的氛围,寄托了编者对“马来亚少年”肩负起建设战后马来亚重
任的期许。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图7:马来亚风情版头

资料来源:《马来亚少年》第1期(1946年6月20日),页1。

西方童话类的图像大多是精灵、动物、玩具等较具童趣的主
题,第25期新增的内页版头(图8)可作为典型代表。

图8:西方童话版头

资料来源:《马来亚少年》第25期(1947年10月20日),页2。

54
附录三收录全48期的不同版头。
55
马来亚联邦有11个州:雪兰莪、吡叻、森美兰、彭亨、柔佛、吉兰丹、丁加奴、吉
打、玻璃市、槟城、马六甲。新加坡为当时的直辖殖民地(Crown Colony)。见崔
贵强《新马华人国家认同的转向(1945–1959)》,页154。
18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以图像中的文字部分来说,“马来亚少年”的字体也变得更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为随性,柔和的线条更符合版头图像所传达出的童趣。图像部分
主要是由一个女孩和10个精灵所组成,女孩站在最前方引领后方
的精灵。图像只勾勒出精灵侧面的轮廓,并以此突出精灵之间的
友爱互动。站在中间的精灵不忘提醒后方的精灵要快点跟上,其
他精灵也手拉着手一起向前走。这样的设计无疑是为了教导读
者齐心协力,一起跟随领导者迈向更美好的未来。这种团结精神
在战后马来亚重建时期显得格外重要。编者采用精灵作为主要意
象,目的就是想要营造充满希望的世界。但我们该思考的是为什
么设计者选择加入西方童话元素作为内页版头,而非使用更符合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塑造“马来亚少年”的马来亚元素?可以说,设计者是有意识地
营造西方童话的想象,试图以此作为“马来亚少年”中“童趣”
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视觉图像,编者能更有效地建构以英属马
来亚元素作为主要基调的想象,把“马来亚少年”放置在更大
的“英属”国家的框架之中。
有意思的是,《马少报》并不是每一期都像大多数的儿童期
刊那样有独立的封面,只有合订本是彩绘的封面,编者也以此作
为卖点,在推销合订本时会强调“外面有坚固的封面,加上五彩
56
精印的故事图画” ,目前所能找到的共有4册《马少报》的合订
本封面(图9)。

56
〈编者的话〉,见《马来亚少年》第22期(1947年9月5日),页1。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第三册
第一册
图9:合订本封面
《马来亚少年》(1946–1948):

第四册
第二册

资料来源:《马来亚少年》合订本,第1–4册(1946–1948)。
19 “马来亚少年”的政治意识
20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从以上的合订本封面可以看出,前三册封面主题延续了版头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的西方童话的主题,还是以精灵为主。封面里的精灵身形娇小,
和外在事物形成强烈的反差。这样的构图也可说是儿童看成人世
界的角度,编者选择这样的画面是颇具深意的。不过,第四册的
封面却彻底“改头换面”,呈现的是“本土化”的图像。图像
的近景处有一男一女作为“马来亚少年”的代表。当中的女孩子
皮肤黝黑,由此勾画出马来亚地区多种族儿童的一个侧面。图像
的远景处有一棵椰子树和一间亚答屋,都是典型的本地景观的象
征。封面风格的转变出现在《马少报》更换主编之后,所以不能
排除主编对注入本土化元素的导向作用。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仅从视觉效果来看,《马少报》的编者欲塑造的“马来亚少
年”形象的基调还是英属国家的公民形象,不过,图像中零星出
现的马来亚本地少年形象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马少报》的本土
性特征,也寄予了编者对本土化的“马来亚少年”的期待。
21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超越“民族国家”的公民意识培养
—— 1957年前的《世界儿童》

·曾麒霖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世界儿童》创刊于1950年4月,由世界书局出版发行,是一
本在南洋地区相当流行、广受欢迎的儿童刊物。它以南洋各地的
儿童为预设读者群,试图建构出南洋儿童的独特形象,培养南洋
儿童的公民意识。“公民意识”与“民族国家”的概念紧密结合
在一起,但所谓“南洋”,却并不是一个国家概念,而是一个区
域概念,并且是一个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有着地理暧
昧性的区域概念。尤其是在1957年马来亚独立之前,南洋地区存
在着中国情结与“去中国化”、殖民统治与“去殖民化”、民族
融合与独立建国的多重矛盾斗争。在这样的“国家缺失”的特殊
情况下,《世界儿童》中着力进行的现代公民教育,必然不会局
限在“民族国家”的范围之内,甚至会表现出超越“民族国家”
框架的一面,展现出一种现代公民教育的特殊情况。
而目前的研究却极少关注到这一问题。一方面,关于南洋地
区的刊物的研究十分有限,关于儿童刊物的研究主要关注点在对
南洋儿童形象的分析与建构上。新加坡国立大学林燕纯的荣誉学
位论文《〈世界儿童〉中的南洋儿童形象》以《世界儿童》前五
十期为研究对象,从图像和文字两方面,探讨其对南洋儿童形象
22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的建构,认为其建构出南洋儿童形象是“超乎其表面性的粗糙和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1
青涩”。 而廖冰凌、伍燕翎的文章《多元共生的想象:〈马来亚
少年〉与战后马来亚华人的儿童观》,则聚焦于《马来亚少年》
所展现出的儿童形象,指出当时华人群体基于建国的诉求,对战
后新公民、新国族形象进行想象与建构,并提出了“新公民”的
概念,但对公民意识的讨论并不深入。另一方面,在公民意识与
民族国家的关系这个问题上,学界也出现了新的讨论,英国学者
马歇尔在代表作《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中正式提出了公民身份
的研究课题。往后的学者则将其理论扩大到全球范围,重新审视
了民族国家与公民身份之间的关系,使公民意识教育出现了超越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民族国家框架的可能。
本文以1950年创刊到1957年马来亚独立这段时间的《世界儿
童》为研究对象,一方面因为此时间段是南洋地区进行殖民斗争
与独立运动的国家准备建立的特殊时期,最能表现出《世界儿
童》中“超越民族框架”的公民教育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是因为
此时期为刊物初创时期,最能体现刊物的创刊理念与特点。通过
分析此时期《世界儿童》的使用元素与具体内容,试图探究《世
界儿童》中的公民教育为何会超越民族国家的框架,其公民教育
又是如何超越民族国家的框架,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的。
第一部分将首先通过对公民教育的内容和标准的分析,论述
《世界儿童》里的儿童教育是在空间(地理)、道德、科学等方
面培养当地儿童的公民素质,以培养“现代公民”为标准对南洋
儿童进行“公民教育”。第二部分则将具体分析《世界儿童》中
进行公民教育的各种元素,如南洋地理、中国传统儒家观念、西
方科学技术等,并分析选取这些元素进行公民教育的原因以及其
对南洋儿童的建构作用。第三部分则通过对杂志中游记、科学技

1
(新加坡国立大学荣誉学位论文,2011)。
林燕纯《〈世界儿童〉中的南洋儿童形象》
超越“民族国家”的公民意识培养 —— 1957年前的《世界儿童》 23

术具体栏目,分析这些元素如何塑造南洋儿童的区域意识与世界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意识,并进而建构出一种超越民族国家的特殊公民。

一、《世界儿童》与现代公民教育
从专制统治的臣民意识到民主政治下的公民意识,“公民”
二字本身就具备着现代与民主的色彩。通过对1950–1957年的《世
界儿童》认真研究和考察,笔者认为作为当时南洋主要儿童刊物
之一的《世界儿童》正是以将南洋儿童塑造为现代公民的宗旨,
对南洋儿童进行公民教育。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公民”是在“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的启蒙思想基础
上生发出的来自西方的概念。它区别于“臣民”与“国民”,
不仅仅是自然的结果,更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所谓“公民”,
“是一种与民主政体同在的,与民主政治密不可分的个人与国家
关系。”“不只是具有法定身份的个人(citizen),而且还是一些
与民主政体相符合的公民素质、秉性、责任、义务和权利,也就
2
是一种综合的、普遍的、集体的公民性(citizenship)。”
现代性的社会,必须有现代性的公民,世界各国都将培养合
格公民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早在二十世纪初,梁启超就提出
“新民说”,“备有人格,享有人权,能自动而非木偶,能自主
而非傀儡,能自治而非土蛮,能自立而非附庸,为本国之民,而
非他国之民,为现今之民,而非陈古之民,为世界之民,而非陬
谷之民,此则普天下文明国教育宗旨之所同,而吾国亦无以易之
3
者也。” 认为培养有“新道德、新思想、新精神”的青少年是最
重要的救国良方。而以塑造理想“南洋儿童”为己任的《世界儿
童》,也将“公民教育”作为自己的重要办刊内容。

2
徐责〈公民教育和爱国主义〉见《随笔》(2009年第4期),页3–4。
3
梁启超〈论教育当定宗旨〉见《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
(北京:中华书局,1989),
页61。
24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按现代辞典解释,“公民教育”一般指国家或社会根据有关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的法律和要求,培养其所属成员具有忠诚地履行公民权利和义务
4
的品格与能力的教育。 培养公民正确的思想态度、端正的行为
品格、正确的价值观、爱国情操与国际和平思想是“公民教育”
的核心内容。简言之,“公民教育”不仅仅包括对思想道德的修
身教育,还融合了对政治的教化、对国家意识与身份认同的培育
与对时代精神的灌输。只有在这种多方面多层次的教育体系下,
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高尚爱国情操、良好道德品格和与时俱进的
时代精神的新公民,为家庭、社会、国家乃至世界做出贡献。
《世界儿童》为南洋儿童建构的正是这样一个包含空间(身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份认同)、道德和时代精神的全方位“公民教育”体系。在其创
刊号的《告读者》中,首先发出要小读者“多读书”的倡导。黄
世哲写道:“一个人必须有知识。一个人要想成为有用和有知
5
识,应该多读书,书读多了,就有本领。” 杂志首先提出了学习
的重要性,紧接着,在第2期《儿童的责任》一文中,又提出小
朋友的责任在于“第一,在家要做个听话的好孩子。二,要有今
天的事,今天做完的习惯。三,要有互助的精神。四,要有同情
6
心。” 从道德的层面对南洋地区的儿童进行教育,期望其成为孝
敬父母、团结他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拥有良好道德品德的
儿童,而这正是成为合格公民的必要条件。
《世界儿童》整个的栏目编排和设置也都体现出“公民教
育”的不同侧面。印尼游记、印尼民间故事、风土民俗、读者来
信、读者照片、儿童园地等栏目中对南洋地区风土人情的介绍,
不仅丰富了南洋儿童对于南洋地区的知识,更强化了他们对于
“南洋地区”的身份认同;中国历史故事、民间故事、寓言与成

4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页1067。
5
黄世哲〈告读者〉《世界儿童》第1期(新加坡:世界书局,1950.4),页1。
6
〈儿童的责任〉《世界儿童》第2期(新加坡:世界书局,1950.5),页2。
超越“民族国家”的公民意识培养 —— 1957年前的《世界儿童》 25

语的大量书写,旨在向儿童灌输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理念,对他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们进行忠信孝悌、礼仪廉耻的道德修身教育;而关于科学新知、
世界新闻的报道,则从科技方面对南洋儿童进行塑造,使其成为
具有时代精神、具备科学素养的现代公民。
在这样一套涉及身份认同、道德修身、时代精神的完整的教
育体系之下,《世界儿童》所着力塑造的,正是以“现代公民”
为标准的理想的南洋儿童。而这套标准,对南洋地区后来的公民
教育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新加坡于1991年公布的《“五大价值
观”白皮书》中,提出“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先,社会
为本;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商共识;宗教和谐,宗教宽容”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的五大价值观,其内容和《世界儿童》中所倡导的“公民教育”,
正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世界儿童》的儿童教育正是立足于“现
代公民”标准,对南洋儿童进行公民素质的培养和塑造。

二、超越“民族国家”的公民意识培养
纵观1950–1957年的《世界儿童》,笔者发现中国传统文化、
南洋风情、世界风貌和科学知识这四方面元素的运用成为杂志塑
造孩童公民意识的主要手段和方法。但在这七年间,《世界儿
童》对培养读者公民意识的立场和着重点也随着南洋当地和世界
环境的变化做相应的调整:从创刊时公民意识塑造仍有着浓厚
“中国”气息逐步过渡为立足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修身明德之本、
以培养南洋区域意识为主导、着眼于了解世界各国风貌、增进科
学知识兴趣的“未来世界公民”。
时任香港三联书店经理蓝真曾评价世界书局的创办者周星衢
先生“不遗余力地在南洋推广中华文化,希望远离故土的华人留
26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7
下中华文化的根” 。《世界儿童》创刊初期体现了这一点,杂志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对中华传统元素的采纳占据了杂志内容近一半之多。通过对中国
传统科技发明、历史故事、大好河山、历史人物、成语寓言、民
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的展现,采用固定的专栏及连载等方式为读者
构建一个远在千里之外的传统中华立体全景,并且将新中国的新
面貌及时介绍给读者,使读者对“中国”二字的理解更为全面。
王赓武提及过“保留了没有任何一个忠诚、守法的中国人愿意永
8
远离开中国这种观念” 由于新中国的成立,华人的国家归属意
识和民族情感的膨胀,1950年作为华文儿童刊物的《世界儿童》
创刊初期难免呈现与中国的暧昧状态,对当地孩童公民意识的塑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造中仍然有一定中国国家意识痕迹。
作为一本主要面向南洋读者发行的儿童读物,《世界儿童》
的读者不仅覆盖马来、印尼和香港地区,并且在广告中提出“全
9
南洋各地大书局均有代售” 。读者群的南洋身份决定着杂志的发
展方向和思想导向,了解南洋便是了解读者自身,南洋元素逐步
增加用以塑造南洋儿童的区域(空间)意识,增强对南洋地区的
认同。杂志创办初期人才相对缺乏,编者便多次面向社会征稿;
“世界儿童信箱”的读者来信也多次问到有关南洋的问题,编者
均耐心解答。随着杂志的发展壮大和相关人才的加入,南洋本土
元素比重增加。“读者园地”栏目中读者与编者之间的互动谈及
印尼民间故事、马来民间传说,“印尼游记”“马来游记”等栏
目连载,均为读者打开了一扇扇“南洋之窗”。此外,《世界儿
童》的编者先后创办了刊登读者照片的“爱读本刊的小朋友”、
增进读者彼此友谊的“征友”、编者与读者互动的“播音台”、

7
王虹〈南洋华文书业先驱周星衢 —— 俯首甘为孺子牛〉《诗书滋味长 —— 大众集团
八十周年特刊》(新加坡:大众控股有限公司,2004),页98。
8
王赓武《南洋与华人 —— 王赓武教授论文选集》,姚楠编译(北京:中国友谊出版
公司,1987),页123。
9
《世界儿童》第37期(新加坡:世界书局,1953.7)见封底。
《世界儿童》合订本广告,
超越“民族国家”的公民意识培养 —— 1957年前的《世界儿童》 27

读者之间可相互帮忙的“服务版”等固定栏目,这些栏目不仅展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示了南洋各个地区小读者的魅力风采,同时也为孩童之间构建南
洋区域意识起着推动作用。1950年4月创刊至1957年南洋地区尚未
独立,仍处于英殖民统治之下。《世界儿童》对孩童公民意识的
培养着重加强南洋儿童对南洋整体区域意识的构建,增强孩童对
南洋地区的身份认同。立足南洋,在加强孩童区域意识的同时,
杂志也注重对孩童世界意识的培养,通过对世界名人、世界历史
事件、世界游记、新闻传真、民间故事神话等方面的介绍,营造
世界意识,培养孩童站在更全面更广阔的视角理解世界。科学新
知的掌握、具备科学素养是现代公民应有的品质和素养。“说起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来在南洋供小朋友们读的书报真少,以后我们要用心为你们服
10
务,尽量介绍你们国内外的消息。” 除中国传统文化和南洋风
情,《世界儿童》通过图片、语言简单、直观地向读者阐释动植
物知识、人类生理常识、科学伟人故事、科学新知和科技劳作等
方面内容。杂志还注重向孩童推荐好书,完善和补充孩童的科学
认知和构建世界认知结构。
“公民教育”还包括对思想道德的修身教育,“人之恒言曰
德育、智育、体育,诚哉德育为万事根本。无古今、无中外、一
11
也。” 中国清末民初的公民教育由“修身科”发展到“国民科”
历史进程,道德修身乃公民立足之根基,作为华文儿童期刊《世
界儿童》将中国传统元素视为培养读者道德修身的重要来源:民
间故事的善恶分明,历史人物的榜样力量,寓言成语的教育意
义,历史故事的古今对比,儒家思想的待人之道……作为华文儿
童期刊,采用中国传统经典无可厚非,但是这些经典的使用并不
是为了凸显传统价值的重要性和宣扬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对中国
传统文化的选择更多是为南洋儿童建立公民教育的道德标准。

10
黄世哲〈告读者〉《世界儿童》第1期(新加坡:世界书局,1950.4),页1。
11
《最新初等小学修身教科书》,册1,页1。
28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12
“他们也是公德、法治、社会等新观念的文化与思想媒介。”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超越民族国家界限,经过长久历史考验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无疑
成为《世界儿童》对孩童公民意识培养的选择。
战后至1950年前,由于新中国对华侨国籍的态度仍不明朗,
身居在南洋的华人则依旧受国民政府“血统主义”原则影响,仍
然以中国国民自居。而在1950年至1957年间,随着受中英建交、
万隆会议、排华、冷战和当局移民统制法令等一系列因素影响,
生活在南洋地区的一些中国移民为了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意识到
转变国家认同的重要性,他们逐渐积极参与当地事务,并有越来
越多的人放弃了中国国籍,成为了当地公民。这一时期,南洋华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人对国家的选择和认同随着时局的改变,将自身抛掷于“我是
谁?”“我从哪里来?”的选择路口。华人的国家意识的转变
是一个长期且缓慢的自我“认识的”过程,即使马来亚在1957年
已经独立,对国家的选择和认同依旧在不断自我选择和否定中前
行。“截至1957年为止,华人国家认同的转向,也还只是止于初
13
级认同的阶段。” 1950–1957年这段时期,南洋地区殖民主义
走向衰落、南洋各国的建国工程、南洋本土意识逐步形成、区域
组织的建立、本土高等教育的兴起、本土知识分子的形成、本土
教育体系的建立、华侨社会的转型等种种社会因素让华人对于自
身归属处于自我怀疑和考量阶段。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世
界儿童》尽管推进对孩童的公民意识塑造,但与“公民教育”却
有着极大的不同。《世界儿童》的公民意识培养和公民素质的塑
造,将创刊时的“中国”国家意识逐渐淡化,转而在世界视角基
础之上,不断增强孩童对南洋整个区域认识和身份认同,以培养
他们的世界“公民意识”。

12
季家珍〈改造国家—— 晚清的教科书与国民读本〉《新史学十二卷二期》(2001.6),
页23。
13
崔贵强《新马华人国家认同的转向1945–1959》(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
页4。
超越“民族国家”的公民意识培养 —— 1957年前的《世界儿童》 29

三、栏目设置建构一种超越民族国家的公民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前文论述1957年之前《世界儿童》采用多种元素构建超越民
族国家的公民,笔者在下文将选取《世界儿童》中所设置的两个
栏目具体阐释杂志对超越民族国家公民的构建:

1. 游记 —— 区域概念塑造

《世界儿童》中的“祖国游记”栏目开辟于创刊期,在杂志
第一期“从上海出发 —— 祖国游记之一”并在第一幅画中阐释
14
“小芳的爸爸是个旅行家,有一天,他要带着小芳旅行全国” ,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而到杂志第九期同样是小芳和爸爸的旅行,栏目的名称变为“中
国游记”,根据《辞海》中对“祖国”的定义是:“祖国既是一
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更是一个法理概念。祖国是指
世代居住、并对所在国文化有着高度文化认同感的并且自己和祖
15
先共同所在的国家。” 但是“中国”只是一个名称代词,只有
地理概念,不含有任何感情因素。保持对中国地理各大城市的介
绍的内容不变性,栏目的名称从怀有归属情感的“祖国”逐渐变
为简单称呼性的“中国”概念,在给南洋儿童塑造中国形象的
时候,杂志逐渐淡化中国的认同意识,有意识地引导南洋儿童淡
化原来所塑造的“中国”国家意识,逐渐以一种客观的态度认识
和了解中国。“中国游记”一直持续到杂志第四十三期,第四十
四期是小芳与父亲游香港,并且在游记描述中写“小芳的中国游
记已经结束,现有开始写外国游记了。小芳跟爸爸从九龙乘渡轮
16
到香港去。” 香港,当时尚属英殖民地,《世界儿童》杂志改
变原来游记中涉及中国城市的浓厚文化历史,巧妙地避开对香港

14
《世界儿童》,世界儿童编辑部,1950年4月,第一期,页18。
15
夏征农《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4),页2695。
16
《世界儿童》,世界儿童编辑部,1953年10月,第44期,页14。
30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归属权以及历史的介绍,只是简单把香港的景区对孩童做基本的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普及,让孩童对当时与马来亚地区有着相似背景的地区有一个初
步的认识。从第四十五期至第七十三期《世界儿童》开始“印尼
游记”,第七十四期至八十一期“马来亚游记”,“印尼游记”
和“马来亚游记”对《世界儿童》的目标读者当时所处的生活环
境、地理描述与当地居民文化背景等都做了详细的描述,让作为
南洋居民的读者对当地的风土人情产生更深的了解。《世界儿
童》从八十二期开始则变成“世界游记”,开始较为全面介绍世
界各地的地理情况,如阿拉伯半岛、挪威等地。在介绍世界游记
的同时,杂志中南洋各地动植物、传说、民间故事等充满南洋特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性的元素并没有减少,在每一期还特意增加图片展示栏目,增加
对南洋各地区特色的展示。
根据台中教育大学社会科教育学系薛雅惠副教授的观点,
“不同的人群对世界有不同的诠释,借由地图的表达和绘制方
式,可反映不同人群的世界观,因此很明显的,地图的呈现并不
只是真实世界的简化,还参杂着意识上与潜意识的意义、指涉与
17
偏见。” 在《地图权利学》中的首章标题 Denis  Wood 更直接指
18
出:“地图的作用在于替利益服务。” 《世界儿童》从一开始的
着重对中国地理、风土人情的介绍逐渐转向南洋地区再转而投眼
于整个世界都是在给孩童逐渐树立一种世界意识和地理认知,而
对于中国地理元素的减少和南洋元素的增加,是对南洋儿童教育
时,着重构建和强化南洋意识。“游记”栏目,从一开始的“祖
国”到“中国”、区域游记再到“世界游记”的转变,对国家概
念意识的逐步蜕化,为南洋儿童构建的地理空间架构在国家意识

17
薛雅惠〈地图的源起与使用技巧〉《台中师院图书馆馆讯》,2001年,页5–11。
18
Wood Denis,王志弘、李根芳、魏庆嘉、温蓓章译《地图权利学》(台北:时报文
化,2004),页5。
超越“民族国家”的公民意识培养 —— 1957年前的《世界儿童》 31

的真空地带,并将南洋儿童抛掷在对南洋区域凸显的世界大环境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下,塑造一个懂得世界各地知识和情况的南洋儿童。
作为杂志读物,《世界儿童》中的读者来信、征友栏目以及
编者言体现了读者与编者以及读者与读者之间在杂志上的互动、
编者对孩童的教育和期待,同时也是对儿童教育成效一定程度上
的反馈。在“征友”与“服务”版块,《世界儿童》提供一个相
互联系的平台给南洋儿童沟通、交流、交换物品等,对文化圈建
立区域意识,南洋地理知识增加,增强南洋区域的认识和归属感
作用不可磨灭。《世界儿童》注重对孩童的南洋意识的培养,用
地图的呈现、极具有南洋特色的植物和建筑等凸显南洋特色。由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于南洋儿童处在的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他们所生活的地区正在
孕育着建设个别独立的国家的可能性。他们作为南洋儿童的身份
虽然还处在一个初期孕育的阶段,但是可能随着各地的民族意识
逐渐兴起,南洋地区各地将从殖民地变成独立的国家。因此《世
界儿童》对孩童的公民教育,培养孩子的地理意识,更多的是将
南洋的区域概念移植到孩童内心,并将南洋儿童的概念深化,让
他们具备更加宏观的视野,能够在国家获得独立以后,更好地为
新的国家尽公民之责。

2. 强化科技意识 —— 全球化概念塑造

侵蚀南洋的二战,是美国借助科学以原子弹瞬间将日本广岛
变成了荒岛,结束了血腥的战争,打开了原子弹的时代,同时也
改变了世人对科技的看法。耶鲁大学法文系教授 Shoshana Felman
将这个充满国际性事件、全球性战争的时代,称之为见证的世
纪,她特别强调“见证唯有在危机起伏的时代,才能见其迫切的
需要:而领受见证的人也不可避免地经历认知上的危机,这种由
于感性上的冲击以及智性上的困惑而造成的危机,使我们也成为
另一种形式上的见证人,而感同身受见证人曾经、并且继续经历
32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19
的危机。” 科技教育与战后建设、民族形成和国家形成有着密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切联系。
作为二战太平洋战场的南洋地区,目睹了战争的惨烈和科技
的作用。《世界儿童》注重孩童的科学知识普及、科学意识塑
造。在杂志中,有“科学新知”、“科学漫画”等栏目,杂志将
复杂的科学原理通过图文并茂的解释,将其简单化,方便读者对
科学技术的了解和学习。栏目中的科学技术,不仅包括对一些传
统科技的介绍,比如对中国“指南针”、造纸术等介绍,杂志更
加注重对西方新兴科学技术、科学家以及科学知识的介绍,比如
在第七期杂志介绍“火车头的发明”、第八期对伽利略的介绍,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第五十八期介绍石油,都在向孩童树立科学的思想。在132–134
期,杂志中“孙悟空大闹原子宫”用孩童们熟悉的童话故事形式
叙述孙悟空进入实验室,学习科学知识,强调学习科学知识的
趣味性和必要性,鼓励孩童努力学习科学知识进行实验,“原子
宫”一词的提出,是对当时世界原子弹爆炸背景的反映。同时,
科学知识的建构并不只停留在掌握科学,更是推出了“科学小实
验”栏目,鼓励孩童亲身体验科技,感受科学。在第三十七期,
杂志中介绍矿石收音机,并且以“儿童无线电装置小组”引导孩
童将科学付诸实践。
二战之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以及当时冷战格局的形
成,加快了全世界科技的发展、全球化的推动,各国军备意识和
科技意识都空前提高。科学技术的掌握是公民应有的素养,《世
界儿童》中对科技的强调、科学知识的普及与倡导,是世界潮流
对孩童的共同期望,并且也是为之后南洋各国的建立和发展提供
具有科学素养的新公民的准备。

19
Shoshana Felman(费修珊)、Dori Laub(劳德瑞)著、王德威主编、刘裘蒂译《见
证的危机:文学、历史与心理分析》(台北:麦田出版,1997),页7。
超越“民族国家”的公民意识培养 —— 1957年前的《世界儿童》 33

《世界儿童》是一份满载着理想和期望的儿童刊物,也是五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十年代期间,身在南洋地区的儿童所享有的知识宝藏,是一份刻
上特定的历史时代痕迹的儿童刊物。1950–1957年,二战之后科
技革命的兴起、全球化的推进,教育成为南洋地区在战后继续发
展和国家形成相结合的重要手段,而儿童的发展概念与一个国
家的发展概念密不可分,对儿童的教育成为南洋地区迫在眉睫的
追求,培养公民正确的思想态度、端正的行为品格、正确的价值
观、爱国情操与国际和平思想的公民教育成了《世界儿童》的选
择。同时,南洋地区当地殖民主义走向衰落、各国纷纷准备建
国、区域组织的建立、双重国籍的放弃、华侨社会的转型等背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景,《世界儿童》中对中国“国家”概念意识的逐步淡化,将南
洋儿童抛掷在对南洋区域凸显的世界大环境下,强化南洋区域意
识,构建一个“超越民族国家的公民”为后来南洋地区国家的逐
步建立奠定公民意识基础。《世界儿童》是在特殊的五十年代时
期诞生的华文儿童刊物,是对儿童公民教育的探索,也是对超越
民族国家公民的构建。
34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世界儿童》中的南洋儿童形象

·林燕纯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世界儿童》(以下简称《世儿》)是一本儿童刊物,创刊
于1950年,是最早以南洋地区的儿童作为预设读者群的刊物,在
南洋各地受到广泛欢迎。与《世界儿童》同时期在南洋一带发
行的其他儿童读物还有《马来亚少年》(1946年)、《新学生》
1
(1950年)、《世界少年》(1953年) 、《儿童乐园》(1953
2
年)等。 以上刊物虽然都提供小读者以丰富的知识,但是《世
儿》突显出编者专门为南洋各地儿童服务的办刊理念。正如创刊
号所说:

说起来在南洋供小朋友们读的书报真少,以后我们
要用心为你们服务,尽量介绍你们国内外的消息……使
3
你们觉得这本《世界儿童》就是你们自己的。

1
王连美、何炳彪、黄慧丽合编《新加坡华文期刊50年》(新加坡:新加坡国家图书
馆,2008),页44。
2
《马来亚少年》是8开型的少年月刊。《新学生》则是16开型的学生读物。《世界少
年》是32开型学生刊物,1978年停刊,提供科学知识、时事评述等资讯。《儿童乐
园》是全彩色的半月刊儿童画报,内容包括历史故事、连环图故事、世界通话等。
3
〈告读者〉见《世界儿童》第1期(1950年4月),页1。
《世界儿童》中的南洋儿童形象 35

那么,这里所说的“南洋儿童”是怎样的儿童?编者定义的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南洋儿童”又具有怎样的南洋性?事实上,南洋并不是一个有
明确疆域的国家概念,而是以中国为参照坐标形成的地域概念。
作为一份时逢冷战、在五十年代出版的刊物,新中国的左翼思想
是否也对“南洋儿童”的建构产生了影响?编者既然把南洋儿童
作为预设读者,为何不用《南洋儿童》作为刊名,却定名为《世
界儿童》?
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将以《世儿》在1950年至1954年的
首五十期文本作为研究资料,对其中的图像作细致的分析,探讨
《世儿》怎样诠释南洋儿童及其南洋性,以及用《世界儿童》为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刊物命名的原因。选择以这个时期的《世儿》作为研究材料主
要基于两个原因。第一、五十年代的冷战时期是全球一个特殊的
历史时期,又是《世儿》创刊初期,呈现出最初编辑理念下的南
洋儿童的建构,具有代表性。第二、前五十期的《世儿》比较完
整,可提供较为系统清晰的分析基础,而五十期之后的资料比较
4
零散,故不作考虑。

一、《世界儿童》及世界书局
《世儿》由世界书局出版,主要由分布在新加坡、吉隆坡、
槟城和香港的世界书局出版社发行,印尼的繁华图书有限公司、
大成书局、中国书局和泰国的南美公司也有参与发行,销售网络
遍布东南亚。世界书局由周星衢创办,其前身是他在1924年创办
的正兴公司。世界书局成立于1934年,是闻名于新马两地的大型
5
中文书局,主要业务包括出版、零售和分销中文书籍。 1936年,

4
笔者的原始材料来自新加坡国家图书馆,而《世界儿童》第11期至第20期缺藏,因此
是以第1期至第10期和第21期至第50期作为原始材料。
5
王虹主编《诗书滋味长:大众集团八十五周年特刊》(新加坡:大众控股有限公
司,2009),页20。
36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世界书局属下专营零售业的大众书局开业,新加坡华文书迎来了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6
战前的发展高峰。 那时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新式教育,也更加积
极地参与文化新生活和大众娱乐,中文书籍的需求增多。
在这种情况下,世界书局与以出版中文书籍为主要业务的中
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上海书局和南洋书局被称为新加坡的“五
7
大华文书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因许多中文书籍无法通过
英国殖民政府的严格审查,出现了中文书籍货源短缺的局面。周
星衢估计这种情况在新中国成立后会变得更棘手,于是他在香港
成立了香港世界出版社。香港世界出版社负责出版教科书和书报,
8
《世儿》就是其中的一个刊物。 《世儿》是32开型的综合性儿童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读物,本为月刊,因受到小读者的喜爱,自第四十一期起,改为
9
半月刊。 《世儿》以“小朋友”称呼读者,并没有清楚界定读者
群的年龄。作为在南洋地区最早出版的儿童刊物之一,《世儿》
必须设法扩大其预设读者群的范围,以使刊物更具影响力。因
此,从第三十六期起《世儿》出现了《征友》栏目,把儿童读者
的年龄限定在十二岁至二十岁。
处于冷战时期的《世儿》的编者没有明显的政治立场,有意
回避左翼共产的意识形态。尽管如此,部分内容还是暗示性地表
露了它的政治倾向。如《世儿》把儿童节从四月四日改为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六月一日。《世儿》也强调了庆祝中国的生日
就是爱国的表现:

小朋友们!你知道中国的生日,是那一天吗?对于
中国的生日又该怎样庆贺呢?……英国人爱英国,美国

6
同上,页94。
7
同上。
8
同上,页102。
9
〈编者的话〉见《世界儿童》第39期(1953年9月),页61。
《世界儿童》中的南洋儿童形象 37

人爱美国,任何国家的人民也都爱他们的祖国,中国人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10
当然爱中国,这是应该的。

以上所指的中国的生日是中共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日子,
而从编者呼吁小读者应热烈地庆祝新中国的生日可看出刊物的情
感倾向。同时,编者也将其它国家纳入讨论范围,借此冲淡这段
话的中国内容的左倾政治含义。

二、《世界儿童》的图像中所呈现的南洋儿童
接下来,笔者将以《世界儿童》中的图像作为分析的重点,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探讨其对南洋儿童的想象。总的来说,《世儿》对于南洋儿童的
形象有两种呈现方式。一、封面的图像所描摹出的南洋儿童,
二、《世儿》的小读者栏目中用照片呈现的真实南洋儿童的样
貌。以此为据,本文先着重分析图像中南洋儿童的都市性以及所
处环境的南洋性特征,再进一步探讨《世儿》中的南洋儿童所蕴
含的“世界性”意义。
(Centuries Of Childhood: A
Philippe Ariès 在其《儿童的世纪》
Social History Of Family Life)的第三个部分着重探讨了家庭的概
念,其中一个研究视角是从家庭画像中的儿童的出现来分析其
家庭概念的变化。他使用的原始材料有日历上的图案、书本里
的图像、容器上的雕刻等。儿童形象的出现使家庭的概念从原
11
先注重血统的世系氏族的概念变成现代核心家庭的概念。 此
外,Andrew Jones 借细读黄翼的《儿童绘画之心理》中所收集的
中国儿童的绘画作品,提出其呈现的并不是一种跨越国籍的普遍

10
〈每月谈话―生日〉见《世界儿童》第7期(1950年10月),封底。
11
Philippe Ariès,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Robert Baldick, Centuries of childhood: A
social history of family life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62), pp. 339–418.
38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性的儿童的发展过程,而是可从这些儿童所画的图像中看到属于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12
他们所处的地域和时代的特点。 可见,图像是研究儿童课题的
重要切入点之一。
《世儿》的预设读者群是南洋地区的儿童,因此其封面有不
少描绘南洋地区的地理、气候的图像,一方面传达给儿童南洋区
域的常识,另一方面是让儿童在阅读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其南洋儿
童的身份认同。
由于南洋地区多是沿海地带,如爪哇和新加坡是海岛、马来
亚是半岛。《世儿》封面着力表现此特点,例如:第三十六期封
面中的女童身穿游泳衣,在沙滩上堆沙(见插图1):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插图1

12
Jones, Andrew F., “The Child As History in Republican China: A Discourse on Development”,
op. cit., pp. 696–699.
《世界儿童》中的南洋儿童形象 39

插图2 插图3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世儿》中也有以南洋地区常见的椰子树作为背景的封面,
例如第二十一期的封面,女童和男童与一只小狗在椰子树旁跳舞
(见插图2)。除此之外,《世儿》的第五卷合订本封面中用南
洋地区的水果来体现南洋性。例如:图中男童肩上的水果篮中就
有香蕉和山竺(见插图3)。另外,从封面上出现的植物和儿童
的服装也能分辨出南洋各地全年的气候情况。封面上的植物多是
绿色叶片,儿童所穿的服装多以短裤或高过膝盖的连身裙为主,
这反映了南洋地区全年夏日、较为炎热的气候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世儿》从第八期起设置了《爱读本刊的小
朋友》的栏目,用来刊登小读者的照片。照片的旁边通常会注明
小读者的姓名和来自哪座城市。此栏目自第二十三期起,版面增
加了一倍,说明了阅读本栏目的小读者人数的增加,可见其受欢
迎的程度。早期栏目中刊载的小读者的照片多数来自暹罗、椰加
达和爪哇三个城市,第四十八期中爱读刊物的小读者分别来自浮
罗吉胆、星洲、槟城、苏岛、民礼、柔佛、曼谷、印尼坤甸和印
40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尼棉兰九个地方。有意思的 插图4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是,除了华族的儿童阅读
《世儿》外,也有非华族儿
童阅读此刊物。如:第三十
二期和第四十期均刊有印族
儿童的照片,虽为数不多,
但还是涵盖了生活在南洋地
区的其他族群。
从《世儿》封面中对于
南洋儿童各方面的描摹,如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他们出现的场景、穿戴的服
饰以及他们玩的玩具和游
戏,读者可以清楚地了解南
洋儿童的都市性。《世儿》封面中呈现的孩童大多生活在城市化
的环境之中,如第八期封面中的教室场景,教室内设备齐全,有
崭新的桌椅、铁栏窗户以及充足的课本(见插图4),这样的教
室环境与乡村的教育环境产生了明显的区分。事实上,《世儿》
的小读者在现实中不一定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不过刊物所要强调
的是南洋儿童是一群受到良好教育的理想的儿童形象。
另外,《世儿》是彩色印刷物,封面和内页大部分色彩鲜
艳。彩色封面中的南洋儿童,身着不同色系、不同款式的服装,
配戴帽子、蝴蝶结等饰品。例如第二十二期的三个儿童,男童身
穿绿白色的水手服装,两个女童的衣服颜色和款式都不同,一个
穿着红色底黑色斑点的洋装,另一个颈间挂着黄色帽子,穿着碎
花布上衣和橘色裙子。他们玩的不是简单的手工自制的玩具而是
商店售卖的商品如小帆船、玩具车、绒毛玩具、洋娃娃、玩具茶
具等。在第四卷合订本的封面中,男孩子的汽车,女孩子抱着的
《世界儿童》中的南洋儿童形象 41

洋娃娃,趴在汽车内的小狗无 插图5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不显示出儿童丰裕的物质生
活。(见插图5)
儿童物质生活的富足既体
现在儿童光鲜整洁而款式多样
的服饰,也体现在儿童摩登昂
贵的玩具和娱乐方式。这一系
列带有商业色彩的儿童形象,
再次体现了编者对南洋儿童
“都市化”的想象。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世儿》不仅注重儿童的
城市性特征,也时常将儿童放
置在大自然里。如第二十六期
的封面中的两个儿童在草地上捕捉蝴蝶,所呈现的贴近大自然的
画面似乎是要建立起与在乡村生活的读者之间的联系。尽管《世
儿》中的南洋儿童户外阅读的画面在封面中很常见,但堆叠在城
市儿童身边的书籍却暗示出他们与阅读资源匮乏的乡村儿童之间
本质上的不同。

三、《世界儿童》中南洋儿童形象的世界性
《世儿》封面中所刻画的儿童形象是其对于南洋儿童的诠
释,亦是对理想的南洋儿童之想象和期待。总的来说,刊物所呈
现的南洋儿童形象通常正面向上,拥有健康强壮的身形、合群的
性格以及积极求学的精神。
具体来说,《世儿》封面中的儿童个个脸颊红润,健康整
洁。他们常处动态,体现出健康活泼的特点。例如骑自行车的男
童、划船的男童、敲锣鼓的女童、浇花的女童等等。值得一提的
是,《世儿》封面所描绘的南洋儿童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形象,他
们往往都有同伴的陪伴,是和睦共处的群体形象。五十年代的南
42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洋各地还未脱离殖民地身份,《世儿》将理想的南洋儿童塑造为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群体形象之目的在于一个地区的未来不能仅依靠个人的力量,还
需要整个群体的团结互助。
值得注意的是,《世儿》的封面所描摹的南洋儿童不仅有南
洋的特征,也有一些中国儿童的特征,第四十七期的封面就是一
个有力的佐证。(见插图6)。
插图6
封面所描绘的儿童身材圆润,与中
国年画中所描摹的身形丰满的儿童形象
相近。此外,封面中的场景是农村,儿
童穿的也明显是中国服装。《世儿》于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1950年创刊,是特殊的政治和历史环境
下的产物,因此带有一些暧昧的中国性
的元素,显现出编者仍存有挥之不去的
中国情结。这种大中国的意识在南洋地
区既合理又矛盾。因为当时南洋地区各
地的侨民有不少是来自中国的华人,仍
旧与中国有着一定的联系。与此同时,
他们也逐渐融入当地的社会和文化,形
插图7
成了落地生根的观念。
颇有意味的是,《世儿》的刊物名
称也显示了其与世界的联系,反映了其
塑造的不仅是属于南洋地区的儿童,更
是属于世界的儿童。笔者认为《世儿》
之所以将刊物定名为《世界儿童》而非
《南洋儿童》,是因为编者要塑造的南
洋儿童是具有远见的儿童,他们有旷阔
的视野,能够将世界掌握在手中。《世
儿》的“世界性”展望在第五期的封面
中就能清楚地呈现出来。(见插图7)
《世界儿童》中的南洋儿童形象 43

封面中的三个儿童站在地球的顶端,准备接住从飞机上洒落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的书籍。这些儿童将地球踩在脚下,象征了他们已爬上世界的最
顶端。然而他们并无停歇的意愿,仍想继续学习新知识。从他们
踮起脚和伸出手的肢体动作,可看出他们虽已到达世界的高处,
仍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可见,《世儿》的用意在于塑造一个洞
悉世界各地的知识和了解世界的南洋儿童。此时的南洋儿童身处
一个特殊的地理区域,他们所居住的城市小镇即将发展起来。他
们作为南洋儿童的身份虽然还处在一个初期孕育的阶段,但随着
各地的民族意识逐渐明确,各地区将陆续从殖民地变成独立的国
家,《世儿》要将南洋儿童的概念进一步升华,使“南洋儿童”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具备“世界儿童”一样更加宏观的视野,能够在国家独立后,为
国家建设作出贡献。
综上所述,笔者通过细读《世界儿童》的封面图像,分析了
南洋地区的地理特性以及南洋儿童的形象特征。由于南洋儿童的
健康发展象征着南洋地区的蓬勃发展,所以《世儿》封面中所刻
画的儿童形象是编者对南洋儿童的期待。与此同时,《世儿》所
建构的南洋儿童也有模糊的中国儿童的特征,而这暧昧不清的关
联缘于编者存留的中国意识。此外,《世儿》的编者将刊物定名
为《世界儿童》是期待南洋儿童虽身居南洋,也要具备广阔的世
界观。更进一步来说,《世界儿童》的目的是拓展南洋儿童的视
野,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胜任未来国家建设的重任。
44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世界少年》的史地教育与
“东南亚少年”的建构

·吴鸿飞 林秀婷 林煜辉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引言
1
《世界少年》 (下称“世少”)于1953年创刊,是二次大战
后,继1946年创刊的《马来亚少年》(下称“马少”)之后,同
样针对华族少年读者的华文刊物。唯一不同的是,《马少》仅以
新马地区的少年为对象,而《世少》则是面向包括印尼、新马、
英属婆罗洲、泰国、越南、缅甸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的少年
读者。此地区在1943年之前以“南洋”统称。虽然“南洋”一词
的涵义在历史上经历长期且复杂的演变,范围之界定颇为模糊,
但在华人于清末民初之际,大量向中国以南之海域的地区迁移
2
后,“南洋”一词即指向今日学界所指的东南亚地区 ,成为被
广泛使用,并且得到最多认同的说法。到了1950至60年代,“南

1
新加坡世界书局旗下的一份少年读物,以半月刊的形式出版,创刊于1953年5月,于
1980年停刊,与1950年创刊的《世界儿童》并称为“姐妹刊”。
2
东南亚地区包括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越南、马来亚(包括新加坡)、印尼和
菲律宾群岛。此说法源于霍尔教授(D.G.E Hall)于1955年完成的《东南亚史》,得到
学界一致认同。自此,东南亚的范围才正式确立。见李金生〈一个南洋,各自界说:
“南洋”概念的历史演变〉,《亚洲文化》第30期,2006年6月,页120–121。
《世界少年》的史地教育与“东南亚少年”的建构 45

3
洋”即为东南亚,已成为公认的定义。 故此,本文提及的“南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洋”和“东南亚”这两个概念,实为能够相互替代的同义词。相
较于“南洋”,“东南亚”是一个晚近才出现的词。1943年8月,
英国首相丘吉尔建议成立“东南亚盟军指挥部”,以对抗缅甸、
马来亚及苏门答腊的日军。因此,“东南亚”一词最初是以一个
地缘军事战略的概念出现,主要用于军事上的称谓。后来,居住
在这些地区的人民,对“东南亚”这一概念产生认同,将彼此视
为“东南亚”这个命运共同体下的一份子,这无疑与日本南进造
成东南亚许多地区的沦陷有关。二战后东南亚各地同时兴起的反
殖民独立运动,促使此共同体得到强化。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事实上,《世少》是在东西方冷战、自由民主和共产专制争
霸的大背景下创刊的,1950年代的中国已成为共产国际的重要成
员,而东南亚一带则皆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在这样的国际形势
下,东南亚沦为西方民主势力和共产国际相互争夺的战场。东南
亚华人一方面被西方民主政权殖民统治,另一方面则与共产中国
有着剪不断的文化血缘关系,势必被卷入这场冷战的漩涡之中。
而研究《世少》的结果显示,从1953年5月(创刊号)至1958年
11月,共120期的杂志中,《世少》中史地知识的介绍占据很大
比重。不论杂志的风格和栏目如何变换,有关世界各地的地理环
境、文化历史、名胜古迹、政治时事和风土民情等的介绍,都占
据了固定的版位,篇幅甚至有愈增愈多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
这些内容所投射出来的自我定位与认知,与以往对中国和南洋的
传统认知截然不同。笔者认为,这样的现象与1950年代冷战带来
的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的大变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
过研究杂志中与史地知识相关的内容,察其内容编写与择取的倾
向,并将观察置于1950年代的冷战背景之下,进行深入的检视与

3
参见李金生〈一个南洋,各自界说:“南洋”概念的历史演变〉见《亚洲文化》第
30期,2006年6月,页113–123。
46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思考,笔者期望能呈现《世少》的时代意义与精神内涵,并藉此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窥探东南亚华人应对二战以后复杂的政治环境及其两难处境的方
式。
故本文将分以下三节对《世少》的史地教育进行探析。第一
节将通过呈现刊物内容比重分配的情况,以探讨编者在内容编写
与择取上“去中国化”的倾向。第二节将针对杂志中呈现的有别
于从前的地理认知,解析编者开启少年读者的世界观和建构一种
新的地理认知的努力,以及如何折射出东南亚于1950年代的思潮
发展。第三节将藉由分析杂志的史地教育策略,看编者如何因应
外在的冷战局势和国内社会的变动(反殖民思潮的兴起),试图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将东南亚区域一体化,建构“东南亚少年”,从而为推动东南亚
摆脱殖民枷锁的进程作出了贡献。

一、冷战、中立、去中国化:
《世界少年》内容编写与择取之倾向
王虹在《南洋华文书业先驱周星衢 —— 俯首甘为孺子牛》一
文中引述香港出版界名人蓝真对周星衢的评价,指周星衢是“一
个真正的中国人,不遗余力地在南洋推广中华文化,希望远离故
4
土的华人留下中华文化的根”。 周星衢在南洋地区的华文出版
界长期耕耘,其所创办之世界书局出版无数华文书刊,供东南亚
各地的华侨社群和华人子弟阅读,为新马乃至整个南洋地区的中
华文化教育事业贡献良多,谓其“不遗余力地在南洋推广中华文
化”乃不失允当的评价。笔者抽取第一卷的四期杂志,将各期所
有栏目中的文章 / 图片集的篇名(不包括“少年园地”一栏由少
年读者投稿的作品)罗列如下(见表一):

4
王虹〈南洋华文书业先驱周星衢 —— 俯首甘为孺子牛〉见《诗书滋味长 —— 大众集
团八十周年特刊》(新加坡:大众控股有限公司,2004),页98。
《世界少年》的史地教育与“东南亚少年”的建构 47

表一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第一卷第一期 第一卷第二期 第一卷第四期 第一卷第七期

东南亚花絮 东南亚花絮 东南亚花絮 东南亚花絮


加拿大在成长中 西欧联邦的起点 英属西非的新黑 印度廿年计划初
(世界少年特稿) (世界少年特稿) 人领袖(世界 步将完成(世界
少年特稿) 少年特稿)
谈谈青年的修养 尊师重道此其时矣 火山魂 怎样写诗
关于读书 为学问而学问的 (文艺创作) (少年讲座)
读书格言 居里夫人
晒太阳有益吗? 雪岭姑娘
(少年讲座) (少年讲座)
海底宝藏 (文艺创作)
(医药·科学)
写作的四到 人在死亡时的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感觉
一个似乎不值得 好斗的齐鲁族 埃及古迹游
关于测量体温
讨论的问题 (游记·特写) 未来的中国西北
(医药·科学)
(游记·特写)
婆罗浮屠 盘尼西林真是 北国的怀念
泰国北部的 仙丹吗? 澳洲的原始民族
倮倮族 (医药·科学) (游记·特写)
(游记·特写)
寸早心 真是春天了
(艺术·娱乐) (文艺批评)

南洋颂 南明遗恨 智力测验 老祖父的藏金


(文艺创作) (连载历史小说) 吃耳光的人 (童话故事)
少年漫画选
人类灾星的诞生 长城(英汉对译) 南明遗恨
(艺术·娱乐)
原子能和原子弹 (连载历史小说)
(医药·科学)
学府小景 藏书
(英汉对译)

南明遗恨 泰国风景线 南明遗恨 学府小景


(连载历史小说) (照片选) (连载历史小说)

拿破仑 佐治史蒂文逊
(英汉对译) (英汉对译)

学府小景 学府小景

马来亚风景线
(照片选)

注:篇名加粗者为与中国相关之文章,斜体字篇名为介绍世界史地之文章。
48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由以上四期杂志的内容观之,《世少》的几个特色已鲜明地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表现出来。其一、除了所有文章(“英汉对译”一栏除外)皆以
中文书写外,杂志的中国色彩一点也不强烈,甚至有“去中国
化”的倾向。以上四期杂志中,仅有八篇文章与中国相关,可
是其中就有多达四篇是名为《南明遗恨》的连载长篇历史小说。
另外三篇则与中国的史地相关,介绍万里长城、中国西北地区
和首都北京,而仅有一篇是与传承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相关,即
《尊师重道此其时矣》一文。如此之现象在《世少》第一卷中可
谓常态。其二、杂志中除了有不少与语文、文学和科学相关的内
容外,分量最多的当属介绍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和东南亚在内)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史地知识的文字。以上述四期杂志为例,在总共三十二篇文章
中,与世界史地相关的文章就多达十八篇。比重之大,可见《世
少》编者对世界史地教育的重视。其三、在这些有关史地的文章
当中,东南亚各地与世界各国都得到相等的重视,可见东南亚和
世界都是《世少》编者关心的对象。必须强调的是,以上所述并
非该四期杂志特有的现象,而是在120期的《世少》中的常态。
曾在世界书局工作长达二十六年的杨善才先生指出,世界书
局在冷战的大背景下力求“中立”,其出版物尽量不表现任何的
5
意识形态。 而《世少》创刊的时间点正好落在马来亚处于紧急
6
状态 (1948–1960年),英殖民政府全面打击马共势力的时期。
自二战结束后,英殖民政府与马共左右两股势力的对峙,造成当
地华人社群因其与共产中国的文化血缘关系而遭受英殖民者的怀
疑,被认为是马共可能动员的对象。故英殖民政府强行将华人迁

5
资料源自笔者与杨善才先生所做之有关世界书局与《世界少年》的口述历史采访。
6
日本南侵之际,马共在英军的召集下成立马来亚人民抗日军,在日军后方展开游击
战,是日据时期的抗日主力。日本投降后,马共转而进行反殖民武装斗争,与英殖
民政府关系日益紧张。1948年,英殖民政府宣布马共为非法组织,马来亚进入紧急
状态。1949年,马共建立马来亚人民解放军,游击战一直持续到1960年代,方逐渐
平息。
《世界少年》的史地教育与“东南亚少年”的建构 49

移到新设立的“新村”,对他们加以管制,以杜绝华人对马共游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击队的接济,亦防止马共煽动华人加入反殖民武装斗争。可见战
后马来亚在冷战阴影的笼罩下,处在极为紧张的政治环境之中。
因此,若将杨善才的这个说法,结合1950年代美苏冷战、共产中
国成立和马共反殖民斗争等外在和内部的因素来看,我们似乎可
以得出一个初步的推论,即《世少》之所以表现了“去中国化”
的现象,可能是世界书局及其编者应对冷战局势和马来亚紧急法
令的一种策略性的考量,即以“中立”的立场,换取继续出版华
文书刊的空间。作为华人出版的华文刊物,不偏不倚“中立”的
真正内涵就是“去中国化”,就是将刊物的中国色彩减到最低。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故此,“去中国化”成为了《世少》编者在内容编写与择取
上的一个重要考量。纵览《世少》,笔者发现与中国相关的内
容,多数是介绍中国名胜古迹一类的史地知识,再次证明史地教
育是《世少》的核心关怀。不过,杂志并没有特设一个栏目刊载
介绍中国史地的文章,而是与介绍世界各地的史地知识的文章交
错出现,可见杂志并没有将中国放在比世界各国更重要的地位。
如果说一个人对于国家身份的认同能够通过其笔触流露出来,
《世少》中介绍中国名胜古迹的文章,其书写方式和笔调与杂
志中介绍世界各国与东南亚史地的文章并无二致。例如:在《北
京游记 —— 壮丽的万寿山》一文中,作者先言万寿山幽美宜人
之景色,继而叙其地理位置、历史背景等,这样的书写笔调与刊
物中各篇介绍东南亚和世界各地史地知识的文章无异,并无予人
强烈的中国本位和民族自豪感。这个现象隐约透露了两个讯息。
其一、作者对于所谓“祖国”的国家认同已产生了转变。其二、
这样的做法符合杂志的办刊理念。由此,我们能进一步确认《世
少》具有在内容上“去中国化”的倾向。
不过,倘若将世界书局与《世少》编者看作纯粹为了替杂志
谋得生存空间,而采取“去中国化”的做法就过于简单粗糙了,
50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也应将当时东南亚各地社会内部的发展与变化因素考虑进去。笔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者认为,所谓力求“中立”和“去中国化”的做法,并非纯粹的
因冷战的紧张局势逼迫而采取的被动行为,而是世界书局及《世
少》编者在受到东南亚社会内部的发展与变化趋势的影响下,主
动采取的编辑理念。因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探究这个表现为
“中立”的编辑理念的具体内涵,以及此编辑理念流露了编者什
么样的期待,而他们的期待又如何与东南亚社会的发展与变化相
互映照。

二、地图、集邮、世界史地:形塑新的世界认知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二战结束以后,西方殖民者回返东南亚,世界秩序似乎恢复
到了战前的状态。但是,二战的蹂躏以及随后不久的冷战阴影,
造成东南亚社会内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东南亚人民不再甘愿
受殖民者的统治,民族自决与独立的思想日渐强烈。东南亚是一
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的移民社会,为取得民族的自决与独立,
各种族不仅在行为上团结一致,在思想意识上更将彼此视为命运
的共同体。本土意识与正在萌芽的国家意识,在自主独立的诉求
中得到强化。东南亚华人固有的“中国 —— 南洋”的思维体系,
在这样的思潮发展中,逐渐式微。因此,《世少》所推展的世界
性的史地教育,可以说是该时代思维转变的投射,亦可被视为
《世少》编者欲在少年读者的认知中推动此思维转变所作出的努
力。

(一)地图与集邮:新的世界认知

一个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必然建立在对世界地理及各国相对位
置的认识上。因此,《世少》中有大量的地图出现。值得注意的
是,这些地图当中有世界地图,也有区域性的地图,例如中东、
《世界少年》的史地教育与“东南亚少年”的建构 51

欧洲、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域性地图,也有个别国家的地图,例如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印度尼西亚、澳洲和德国等国家的地图,却没有出现一张中国地
图。
这个现象极具代表性。薛雅惠在文章《地图的源起和使用技
巧》中指出:

不同的人群对世界有不同的视觉,藉由地图的表达
和绘制方式,可反映不同人群的世界观,因此很明显
的,地图的呈现并不只是真实世界的简化,还参杂着意
7
识上与潜意识的意义、指涉和偏见。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世少》编者对于地图的选择就表明了他们的意图:编者希
望藉由地图灌输少年读者一种世界性的视野与认知,期望他们将
关怀的眼光投向更广大的世界和自己所居住的东南亚区域,而不
只是中国。二次大战开启了东南亚对世界的关注,冷战也促使认
识世界比认识中国,来得更为重要且急迫。正如夏晓虹针对晚清
的“地理大发现”指出的那样:“世界观的改变需要契机,晚清
8
所经历的‘三千年未有之变’正是这样的转捩点”。 二战以及
1950年代的冷战时期,何尝不是这样的契机与转捩点呢?自二战
后,编者不再将自己局限在“中国 —— 南洋”这一中国中心的
思维体系之中,一套崭新的世界认知体系正逐渐被东南亚华人接
受。他们开始将自己置于“世界 —— 东南亚”的思维体系之中,
脱离中国中心的思维模式。在他们的认知中,其居住的地区 ——
东南亚,已不是以中国为中心坐标的“南洋”,而是世界版图中

7
薛雅惠〈地图的源起与使用技巧〉见《台中师院图书馆馆讯》,2001年,页5–11。
8
夏晓虹《〈蒙学课本〉中的旧学新知》见徐兰君、[美]安德鲁·琼斯编《儿童的发
现:现代中国文学及文化中的儿童问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页20。
52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的一个区域。它没有中心坐标,而且其涵义远远超越了中国、华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侨、中华文化、中文和华人社会等范畴,它是代表着多元族群、
多元文化的一个概念。我们亦可将此新的世界认知,视为《世
少》“去中国化”的表现。
此外,在第六卷和第七卷的杂志中,编者也不断向少年读者
介绍集邮。集邮象征的是一种世界性的交流。对集邮者而言,集
邮是主动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在集邮的过程中,集邮者面向世
界,将自己置于世界版图之中,视自己为世界的一份子。这样的
世界性认知更加开放、广阔,且具有了无限的延伸性。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二)世界史地知识的教育与灌输

编者在《世少》第二期就点出东南亚少年对于国际的研究过
9
于落后的问题。 如前文所言,在《世少》中有关世界史地方面
的内容极为丰富,其重要性不亚于编者对少年读者语文和写作能
力的重视,而且更胜过对科学的重视。编者对于世界史地教育的
重视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在《世少》创刊初期,编者特地开辟了一个名为“世
10
界少年特稿”的栏目,邀请国际知名学者庄泽宣博士 为杂志撰
写特稿,所涉及的课题全都与各国史地与时事相关。以下是庄泽
宣博士为《世少》撰写的文章列表:

9
〈编者的话〉见《世界少年》第1卷第2期(1953年6月),页1。
10
著名教育家。1916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1917年公费留学美国,先后获纽约哥伦
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教育与心理学博士学位。1950年应聘至马来西亚创办韩江
中学,推广华侨子弟中文教育。1952年任新加坡联营出版公司总编辑,编印华侨学
校教科书,在东南亚各国影响甚大。1976年病逝于新加坡。
《世界少年》的史地教育与“东南亚少年”的建构 53

表二:世界少年特稿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卷 期 文章篇名
1 1 加拿大在成长中
2 西欧联邦的起点
3 几个东欧人在中美所造成的奇迹
4 英属西非的新黑人领袖
7 印度廿年计划初步的完成
8 古巴的强人
9 夏威夷会成美国第四十九州吗?
12 五年内电视普及天下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2 1 大雾在伦敦
3 奇妙的瑞士电话
4 爱尔兰人的隐忧
5 印度的新甘地
8 千里达的钢铁乐队
10 世外桃源的纽西兰
3 1 克虏伯又复活了
3 海员奴隶生活的解放者
5 阿拉伯的第一条铁路

值得一提的是,每一篇特稿都必然在每一期杂志的首两个版
面刊出。《世少》编者对于少年读者必须知悉世界史地和各国局
势的重视与期许,由此可见一斑。其目的无疑是在提升少年读者
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开拓他们的国际视野。此外,这些文章虽然
表面上在介绍世界,但在一些文章中,作者也会带进马来亚作为
对比,加强少年读者对所居地的认识与了解。其用意显然是期望
少年读者能为所居地的建设作出贡献。
其二、在全部的120期的杂志中,刊载世界史地的栏目从未
间断,甚至出现同一期杂志中有多个与世界史地相关的栏目的现
象。如:第1卷至第2卷中有“游记特写”,介绍某个国家的名胜古
54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迹、民族与风俗,第3卷有“特写”一栏,介绍世界的不同区域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和国家。第5卷第1期至第6卷第8期有“世界历史漫话”,第6卷第
11期始,又改名为“趣味的历史”,第9卷又改为“西洋史话”。
第7卷辟有“世界新知”一栏,第8卷和第10卷也有名为“世界巡
礼”的栏目。虽然栏目名称极不固定,但从以上五花八门的栏目
名称和内容来看,我们不难发现纵然名称和内容各异,但其内涵
始终不离“世界”这个概念,其内容也脱离不了地理和历史的范
畴。编者对于世界史地教育的重视,可见一斑。这一切无非是为
了开启少年读者的世界观,加强他们对世界各国的认识与了解,
从而深化他们作为世界一份子的认同感。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三、“东南亚”的强化与“东南亚少年”的建构:
《世界少年》的史地教育策略及其目的
前文述及东南亚华人的思维转变,而此思维之转变可以说极
其鲜明的反映在《世少》的内容上。《世少》的编者不仅要求少
年读者具备世界性的视野与认知,同时也期望他们扎根于东南
亚,在各个地区掀起反殖民独立运动,能为各自的所居地作出
贡献。更早时候出版的《马来亚少年》亦是在这样的思潮底下产
生,是马来亚本土化的代表。因此,《世少》和《马少》的精神
内涵和编辑理念,在大方向上颇为一致,惟《马少》是以马来亚
化和建构马来亚少年为目标,而《世少》则是以东南亚化,即加
强东南亚区域一体化的意识,以及建构东南亚少年为理想。

(一)培养为反殖民运动做好准备的少年

在《世少》介绍世界史地知识的文章中,有不少文章都宣扬
了自由、民主、独立等思想。例如在《摩洛哥问题》(第5卷第10
期)一文中,作者在分析摩洛哥问题时,便有如下一段话:
《世界少年》的史地教育与“东南亚少年”的建构 55

摩洛哥(Morroco)是法国在北非的一块属地,最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近已经发生了好几次的暴动,炸药味正日益浓厚。法国
是又一次坐在火药堆上,假若不迅速地寻找一个摩洛哥
问题的答案,那么摩洛哥又会发展成越南第二了。越南
经过了连年的战争,到头来法国还是不得不遵照越南人
民的意志。因此,解决摩洛哥问题的唯一方法,是尊重
11
摩洛哥人民的意志。

由此可见,作者坚信人民有自主决定命运与未来的权力,而
统治者唯有尊重人民的意志。在另一篇名为《重新获得自由的澳
地利亚》(第5卷第9期)的文章中,作者也详述了澳地利亚独立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时的欢腾景象:

全澳地利亚的教堂,都发出了十五分钟的胜利钟
声,这是澳地利亚人民庆祝和平的正式来临。每一个乐
队都奏了澳地利亚的国歌。全国各地,人民都在街上欢
舞。他们引吭高歌和欢呼,来表示他们的愉快。为什么
澳地利亚的人民会这么的欢快?他们是在庆祝他们的独
立。十七年来,外国的军队占领了澳地利亚,使得澳地
12
利亚人民更觉得独立与自由的可贵。

以上文段中,独立与自由的崇高价值再次被宣扬。除了宣扬
自由和独立的思想,《世少》也灌输少年读者积极奋斗、努力
进取的精神。《在日本六十天》(第6卷第9期)一文中,作者形
容战后的日本到处充满了生气,绝对不像一个战败的经济不能独
13
立的国家。 由此,作者在文中一段名为“华侨的前途”的文字
中,发表了以下的看法:

11
〈摩洛哥问题〉见《世界少年》第5卷第10期,1956年1月16日,页3。
12
〈重新获得自由的澳地利亚〉见《世界少年》第5卷第9期,1956年1月1日,页7。
13
〈在日本六十天〉见《世界少年》第6卷第9期,1956年,页19。
56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我看到了这一连串事实,使我感到我们这一代的责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任底重大,我并不是存心要赞扬日本,我只是要通过这
一个现实去说明战败国的日本的现状怎样,来指出我们
14
应怎样去振作和把一切搞得更好。

从这段文字可见作者期望东南亚的少年能从别国的经验汲取
教训,不过,希望少年读者汲取教训,并且具备自由、民主和独
立的思想,意欲何为?《在独立运动中星加坡少年应有的认识和
准备》(第6卷第10期)一文中,我们便能清楚看出《世少》编者
的意图是期望培养能为东南亚的反殖民独立运动作出贡献的东南
亚少年: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由于时代的需要,世界上各民族都深切了解到要过
幸福美好的生活,必须求得本身的独立自治。星加坡近
年来为了争取自治和独立,付出了相当的代价……因
此,目前少年们必须深切了解的是,我们应该如何去迎
接这一个快要来临的,光明灿烂的时代。少年们本身是
时代推进的生力军,是一切行动的后援,他们要做好肩
负这重大任务的准备。

这些文章的频频出现,并非偶然,而是编者有意识地灌输少
年自由、民主和独立的思想,期望他们争取所居地的美好未来,
所以《世少》中所有与史地相关的内容,都可被视为编者为东
南亚少年提供的思想准备。有意思的是,前文提到的《马来亚
少年》中还多次出现有关联合国的文章,如《联合国的任务》
(第71期)、
《联合国 —— 它是甚么?它做甚么?它怎样工作?》
(第72期),皆以一整版的篇幅灌输以和平手段争取国家独立的
15
心愿。 从出版时间来看,《马来亚少年》可以说是宣扬自主

14
同上注,页21。
15
廖冰凌、伍燕翎《多元共生的想象:〈马来亚少年〉与战后马来亚华人的儿童观》
见《哲学与文化》第40卷3期,2013年2月,页35。
《世界少年》的史地教育与“东南亚少年”的建构 57

独立思想的先声。由此,我们已经可以明显感觉到无论是《马来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亚少年》或是《世界少年》,其编者都希望少年读者效忠他们的
居住地,而不是效忠中国。何国忠在其著作中也指出,“在全副
精神慢慢地转移到马来亚的时刻,‘又要以中国人的一份子去爱
16
护中国’的情怀必然会慢慢的淡化”。 他们开始意识到在这块
土地上开办高等教育,培养人才以建设自己的生活所在地的重要
性。“中国”这个概念,在东南亚华人的心中,已开始趋向为文
化身份的象征,而非国家之认同。廖冰凌和伍燕翎在其文章当中
17
也认为一部分倾向于“落叶生根” 的人,开始选择与中国划清
界线,同时也开始对殖民政府表示抗拒,转而追求独立自主的新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18
兴国家“马来亚”,《马来亚少年》显然已倾向这类立场。 而
《世界少年》亦然。

(二)藉由介绍东南亚培养认同感与归属感

在“世界 —— 东南亚”的思维体系之中,不仅“世界”受
到编者的重视,“东南亚”也同样在刊物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分
量。《世少》自创刊始,便在培养少年读者对东南亚的认同方面
付出了许多努力。例如创刊号至第1卷第10期有“东南亚花絮”,
第1卷至第4卷则有“学府小景”一栏。两个栏目皆以短讯的形式
呈现,前者报道东南亚地区的社会时事、政治动态、体育消息和
各种新闻,后者则报道东南亚各地学校和华文教育的最新情况。
显然的,东南亚是少年读者们生长的环境,编者有意藉由对东南
亚时势的掌握,拉近他们与所属地的距离,加强归属感。以东南

16
何国忠《马来西亚华人:身份认同、文化与族群政治》(吉隆坡:华社研究中
心,2002),页38。
17
指倾向将原本在中国的家连根拔起,并将所居地(即马来亚)视为未来永久之家园
者。
18
廖冰凌、伍燕翎《多元共生的想象:〈马来亚少年〉与战后马来亚华人的儿童观》
见《哲学与文化》第40卷3期,2013年2月,页35。
58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亚这个区域概念作为关怀对象,这种做法反映的是东南亚区域一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体化的趋势,编者有意藉此加强少年读者对于东南亚命运共同体
的认同。为此,编者刻意在由少年读者投稿的“少年园地”中,
在每位少年作者的姓名旁列明其所居地,呈现这块园地乃由东南
亚各地的少年共同打造的印象,培养少年的认同感。从第4卷6期
开始,编者也开辟了一个名为“漫游东南亚”的栏目,以游记的
形式大篇幅地介绍东南亚各地的旅游名胜、风土民情和自然景观
等。相较之前的东南亚景观是与世界其他国家交错出现的内容安
排,此次为东南亚特地设立一个栏目,显示出《世少》的编者对
东南亚的认同与重视更进了一步。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事实上,这样的办刊理念,并非由《世少》开创,《马来亚
少年》才是真正的先驱。为宣导落地生根,认同马来亚的理念,
《马少》在马来亚少年的形构过程中刻意传播大量本土资讯。通
过频密介绍马来亚地区以及邻近国家(如:泰、缅、越、印尼)
的自然生态、景观特产、风土民情,让小读者熟悉生活所在地,
19
接纳和热爱这些事物,进而产生认同感。 由此可见,两份刊物
的编辑理念极为相似,都是受到当时本土意识高涨的影响。

结语:诞生于“定位”危机的《世界少年》
1950年代,对东南亚华人而言,是一个“尴尬”的年代。他
们必须不断面对在矛盾中寻找其定位的困境。冷战的爆发,造成
西方殖民者对华人与共产中国的联系充满怀疑,以致摩擦与冲突
不断。消除殖民者对华人的怀疑,取得他们的信任,以确保在东
南亚各地反殖民独立运动中,为华人争取最大的权益是迫切需要
解决的问题。廖冰凌和伍燕翎在文章中指出:这时候的“国”往

19
廖冰凌、伍燕翎《多元共生的想象:〈马来亚少年〉与战后马来亚华人的儿童观》
见《哲学与文化》第40卷3期,2013年2月,页29。
《世界少年》的史地教育与“东南亚少年”的建构 59

往还是指向中国,但“家”是在马来亚,而这种双重认同并不妨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碍在地华人对家/国重建工作的参与,因为无论“家”和“国”
的所在地为何,战争经历使在地华人深刻体会到家国认同与民
20
族尊严的重要性。 然而,时至1956年10月,中国总理周恩来表
明,中国政府希望新马华人申请当地公民权,积极建设新的国
家,并表示一个国民不能同时效忠两个国家,所以华人一旦在所
居地取得公民权,就自动失去中国国籍,成为有中国血统的外国
21
人。 在这样的处境下,华人唯有以所居地为其最终的归宿,积
极投入到反殖民的建国工程之中,创建新的身份、新的认同。
《世界少年》的史地教育所折射的是华人不断在矛盾的“定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位”危机中寻找其定位的心路历程。其史地教育体现的是以“去
中国化”式的“中立”姿态回应冷战局势,通过向东南亚少年灌
输新的世界认知,摆脱“中国 —— 南洋”的中国中心思维,并逐
渐趋向“世界 —— 东南亚”的世界性视野和东南亚化 / 本土化意
识。与此同时,《世少》也折射出东南亚华人的国家认同转向,
藉由世界史地的教育推动东南亚区域一体化,塑造命运的共同
体,并以此推进东南亚各地的建国工程。
《世界少年》的编者曾经写过这么一段话:“世界少年这
22
个刊物,是整个世界的少年所共有的。” 一份在东南亚出版发
行,并以中文书写的刊物,意欲成为整个世界的少年所共有。不
难看出,编者欲通过世界史地的教育将阅读《世少》的少年读者
形塑成世界一份子,此意图已为其刊名下了最贴切的注脚。

20
同上,页23。
21
何国忠《马来西亚华人:身份认同、文化与族群政治》(吉隆坡:华社研究中心,
2002),页44。
22
见《世界少年》第6卷第9期,1956年,页21。
60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浅析《世界少年》对
“理想东南亚少年”的建构

·李岚花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世界少年》(以下简称《世少》)创刊于1953年5月,约于
1
1978年终刊,是一份32开综合性刊物。《世少》由世界少年出版
社编辑,督印者是陈卫中,在之后的第111期时,督印者换为章叔
纯。它是世界书局旗下的一本少年读物,流行于五十年代的东南
亚少年读者中。
出版《世少》的世界书局本部在新加坡,不过《世少》却由
世界书局的香港子公司出版。主要原因是战后二十年间,东南亚
各国结束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抗日战争后,重新被英国殖民统治。
二战后,苏联和美国之间的争霸使世界各国陷入冷战状态。为了
杜绝共产思想的散播,英殖民政府于1948年6月20日在马来亚实施
紧急措施法令,其中包括了严加限制印刷法,一时间许多东南亚
地区的出版社都陷入了困境。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共产党取得了政权。这使英
殖民政府对于华人文化产品进入东南亚各国的情况更加警惕。而

1
王连美、何炳彪、黄慧丽《新加坡华人期刊50年》(新加坡:新加坡国家图书馆,
2008),页44。
浅析《世界少年》对“理想东南亚少年”的建构 61

1958年的禁书令使学生和知识界陷入了一个完全窒息的罐头空间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2
里。 在这种情况下,世界书局老板周星衢先生希望在东南亚传
承中华文化,保留中华文化的根。与此同时,他也希望抓住这个
商机,使世界书局的出版物得到更多读者的认可。1949年,他在
香港设立了世界书局分局,以香港为出版中心,把出版物发行到
东南亚各国。
世界书局透过不同的网络,成功地出版了一系列少儿刊物,
其中就包括《世界少年》。《世少》的经销处包括香港世界出版
社、星-吉-槟世界书局(新加坡、吉隆坡、槟城)和印度尼西亚
3
的椰城(雅加达)大成书局和泗水中国书局。 此外,《世少》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的来稿和得奖名单也反映出越南、泰国、汶莱和菲律宾等国也是
期刊的经销点。可见,《世少》虽在香港出版,主要的读者却在
东南亚。《世少》出版了二十六年,目前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仅存
前五年半出版的刊物。笔者对
插图1
这五年半当中共119期的刊物
进行分析后发现:《世少》的
宗旨是灌输东南亚少年多元性
的知识,就如第32期《世界儿
童》封底的广告中呈现的那
样:《世少》想要成为一本提
供现在新青年寻求知识的宝
4
库,和锻炼写作的园地。 (见
插图1)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刊物
在内容和编排形式上进行了多

2
同上,页5。
3
《世界少年》第4卷第6期(1955年4月1日),页3。
4
《世界儿童》第32期内页。
62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次革新。比如:每一卷的封面都使用了不同的主题风格。按照文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章的内容,笔者将它们分为九大类,即:少年讲座(主要为品德
修养的培养)、写作技巧、科学、文学、少年园地、名胜古迹、艺
术文娱、人物传记、英文、学校和其它(包括少年信箱、新闻资
讯等)。(见表一):

5
表一 :栏目分类

类别 百分比%
少年讲座 5.29
写作技巧 3.93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科学 19.4
文学 30.2
名胜古迹 8.05
艺术 +文娱 10.4
人物传记 3.35
英文 5.70
学校 +其它 13.7

以上表格中各个栏目的百分比的差异凸显出《世少》在体裁
的选择上有所偏重。其中文学栏目和科学栏目的比重占据了第一
和第二位,体现了编者对于“文学”少年和“科学”少年的期
许。在《世少》中占据了最大比重的文学栏目可以分为两种:一
种是编者和学者撰写的供少年读者阅读的文学作品;另一种是少
年读者自己创作的作品,这类作品多被刊登在《少年园地》里。
《世少》的另一特点是注重培养少年读者对于科学的认知。
与科学知识相关的栏目有(见表二):

5
栏目分类的百分比统计是为了了解编者如何选择不同体裁的文章来塑造理想的少年。
数据统计缺少了第6卷的第1期和第8期。
浅析《世界少年》对“理想东南亚少年”的建构 63

表二:科学栏目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卷 科学栏目
科学讲座 生理讲话
1–3 科学知识 医学科学
科学讲话 科学猎奇
新知识 趣味物理 数学漫话
小常识 趣味化学 在你周围
小实验 科学趣味 谈天说地
小考证 科学珍闻 活的数学
新科学 科学新知 医药卫生
4–10 生物趣谈 科学小品 卫生常识
生活常识 科学知识 小小科学家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生理趣谈 科学图解 数理化讲座


动物趣谈 数学讲座 生活里的科学
植物趣谈 科学图片 脊椎动物讲话
趣味生物 科学游戏 科学幻想故事

其中,关于科学的栏目交叉出现,前三卷是从医学的角度去
解读科学和生理现象。从第四卷起,文章篇目明显增加,内容从
介绍科学知识,转变为教导少年如何做实验,体现了编者并不满
足于刊物仅仅输出科学知识,也希望少年读者具有独立的思考能
力。

一、“理想的东南亚少年”之全方位建构
二战后,东南亚各国陆续走上独立的道路,侨民的国家认同
也随之发生变化。在此情况下,《世少》强调出刊的目的不是为
了经济利益,而是纯粹为东南亚少年着想,扛起“班级导师” 的
6
责任。 肩负重任的它,把少年视为被教育的对象,尽其所能地为
7
他们提供多种“维他命”。《世少》同人劝说读者不要偏执于个

6
〈编辑的话〉见《世界少年》第1卷第6期(1953年9月上旬),页1。
7
维他命代指《世少》中的不同文类。
64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8
人的兴趣而选择性地阅读。 编者认为知识的建构不能只单方面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地精于一个专业领域,而对其它领域浑然不知,因而刊物以真善
美为标准推出不同的栏目。“真”指的是实用知识的栏目,如科
学、时事等;“善”则指向品德修养、身心健康的栏目;“美”
则是艺术类的栏目。
为此,在大约五年半的时间里,《世少》不间断地报道东南
亚各地以及国外的新闻。时事栏目《东南亚花絮》、《学府小
9
景》和《世界事》 出现于不同卷期的刊物里,以短讯的形式报
道周遭发生的政治、教育和学校动态,从而避免少年和当下局
势脱节。这种有意识地对少年全方位的知识的灌输体现了编者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希望培养少年对时事的敏锐度,以加强他们对居住国的认同。
《世少》里对少年影响较大的新闻课题是南洋大学的创办和马来
亚联合邦的独立。自《世少》在《创刊号》登了“星(新)加坡
华人提议在星创办‘南洋大学’,已获得东南亚各地华侨之热
10
烈支持” 短讯后,就陆续出现文章和广告呼吁少年资助南洋大
学。编者强调东南亚少年是“身居海外的华侨,一个中国人就
应该为赞助南洋大学的建校,为培养人才和传承中华文化做出贡
11
献。” 南洋大学象征了华侨的根,而编者直接称呼少年为“中
国人”,透露出编者对少年的国家认同的导向。另外,编者也
以“我国”代指中国,并刊登了许多有中国色彩的文章,使东南
亚少年熟悉和认同中华文化。九个月后,《世少》采用了一组中
国的风景照作为封面,并写文章介绍封面的风景。作为课外读
物,它努力地捍卫中华文化,警示少年即使身在海外也不该忘记

8
〈编辑的话〉见《世界少年》第5卷第12期(1956年2月16日),页2。
9
《学府小景》的简介,后改为《学校生活》。
10
〈东南亚花絮〉见《世界少年—创刊号》第1卷第1期(1953年5月),页4。
11
广告见《世界少年》第2卷第10期(1954年5月上旬)。
浅析《世界少年》对“理想东南亚少年”的建构 65

自己的根。可见,此时的《世少》试图建构一群倾向于中国认同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的“理想的东南亚少年”。
当东南亚各国相继独立时,《世少》在1955年7月15日报道
了马来亚联合邦大选的消息后,涉及中国的内容就有了微妙的变
化。一篇《在独立运动中星加坡 —— 少年应有的认知和准备》就
直接指出在新加坡争取独立时,星加坡少年都该肩负起拓展新加
12
坡未来的重任。 《向世少读友报告,世界初中教科书之编篡经
过》一文列出的纲领之一则是必须符合当前客观情势的需要。这
里的“客观情势”指的是现今应以马来亚作为第一故乡来取代原先
的观念即把马来亚视为第二故乡。这篇文章同时指出:“不再叫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13
国文而该叫语文,其他还有一些把‘我国’改为‘中国’”。 比
14
如在文章《银元说话》里就以中国取代之前“我国”的称呼。
基于对理想东南亚少年的期待,《世少》从完备的知识结构
和正确的人生观两方面对少年进行塑造。

(一)建构具有完备知识结构的少年

《世少》的第二期出版后,编者就提出东南亚少年对于国际
的知识了解不够。为了弥补这个不足,刊物陆续推出了以世界为
题的栏目,包括《世界少年特稿》、《世界珍闻》、《世界事》
和《世界历史漫谈》。其中《世界少年特稿》出现在前三卷,由
著名教育家、曾参与创办韩江中学,也是韩江中学的第一任校长
的庄泽宣博士负责撰稿。以下就是庄博士应《世少》的邀约所撰
写的稿件(见表三):

12
慧慧〈在独立运动中星加坡 —— 少年应有的认知和准备〉见《世界少年》第6卷
第10期,页5。
13
路云程〈向世少读友报告,世界初中教科书之编篡经过〉见《世界少年》第7卷
第7期,页56–57。
14
龙亭〈银元说话〉见《世界少年》第7卷第11期,页32。
66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表三:《世界少年特稿》的文章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卷 期 世界少年特稿
1 1 加拿大在成长中
2 西欧联邦的起点
3 几个东欧人在中美所造成的奇迹
4 英属西非的新黑人领袖
7 印度二十年计划初步将完成
8 古巴的强人
9 夏威夷会成美国第四十九州吗?
12 五年内电视普及天下
2 1 大雾在伦敦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3 奇妙的瑞士电话
4 爱尔兰人的隐忧
5 印度的新甘地
8 千里达的钢铁乐队
10 世外桃源的纽西兰
3 1 克掳伯又复活了
3 海员奴隶生活的解放者
5 阿拉伯的第一条铁路

庄博士的作品为东南亚少年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口,帮
助少年一探东南亚以外的世界。值得一提的是,文章并非枯燥地
概述各国的历史,而是截取不同国家的某一面或某一个人物的情
况,来展现风俗民情。如《几个东欧人在中美所造成的奇迹》就
选取了墨西哥苏氏夫妇和德国雷氏夫妇在医药领域的奋斗史,为
少年介绍了三四十年代墨西哥医药领域的一隅。庄博士还在文中
附上了一段话,进一步强调了“高深的教育和科学的训练”的重
15
要性 。

15
庄泽宣〈几个东欧人在中美所造成的奇迹〉见《世界少年》第1卷第3期(1953年7月),
页3–5。
浅析《世界少年》对“理想东南亚少年”的建构 67

与此同时,编者也在第4卷第1期指出: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现在是科学的时代,因此由本期起,对于这一方面
的知识,打算多介绍一些,用深入浅出的笔调,解释科
16
学原理,介绍科学新知,发掘科学趣味。

此后,科学文章的数量便逐渐增多。不仅如此,《世少》还
推出《小小科学家》让少年参与到科学实验中去,通过实践体
17
验科学给予的乐趣,从而获取实际的经验。 可见,刊物在灌输
“理想的东南亚少年”科学知识的同时,也期望他们能够客观灵
活地运用科学知识,造福东南亚。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二)建构具有正确人生观的少年

少年是成长阶段中最灿烂的黄金时段,更是人生的大关键,
18
即善恶两途的歧点。 因此,《世少》刊登了许多有关道德修养
的文章。其中提到的优良品德有:信任自己、坚毅和刚强、上进
心、脚踏实地、真善美等等,这些优良品德可以从“修己”与“修
身”两方面加以说明。
“修己”指的是个体的自我修养。《世少》中的《少年信
箱》栏目就给怀着疑惑的少年读者解决了很多人生难题,引导他
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比如当读者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时,编者
便细心地开导读者抛开自卑的心理,好好诠释求学的目的和学问
19
的意义。 同时,勤俭也是编者刻意培养少年应具备的美德。古
20
人曰:“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勤还可以医治怠懒”。 除

16
〈编者的话〉见《世界少年》第4卷第1期(1954年12月下旬),页1。
17
陈昌豪〈我劝你不要读书〉见《世界少年》第1卷第8期(1953年10月上旬),页5–6。
18
李韵芬〈论青年修养之道〉见《世界少年》第5卷第5期(1955年9月15日),页23。
19
〈少年信箱〉见《世界少年》第2卷第12期(1954年6月上旬),页51。
20
杨晓襄〈勤与俭〉见《世界少年》第1卷第5期(1953年8月下旬),页5–7。
68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此之外,翻译作品《六千里寻母记》讲述了13岁的玛尔为了寻找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断了音讯的母亲,孤身一人前往美洲的故事。在寻母的过程中,
她以坚定的意志和勇气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寻得病危的母亲,
21
给了母亲活下去的希望。 故事中“坚毅和刚强”的主人公是少
年读者学习的楷模。
与“修己”相对应的品德养成是对少年读者“修身”的要
求。这里的“修身”就是刊物中常提到的人要具有“大我精神”,
也就是抛掉私心,多为社会、为公众服务。少年被视为社会的中
坚、国家的柱石,故其或优或劣,关系于国家底前途,非常巨
22
大。 在这段话中,国家并不是一个实体的国家,而是东南亚这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块版图,少年们的居住地。《世少》中关于少年修身的文章总是
将个体和国家命运联系起来。如:“少年朋友!好好地培养起坚
23
强的毅力,将来才能为我们的国家服务、争光”。 1955年的农
历新年,《世少》刊登了文章《一年之计在于春》,教导少年树
立“大我”的观念:

所谓“大我”的观念,即处处以人群为前提,以人
群为依归……当国家危急的时候,能牺牲自己,成全人
群。有大我的观念的人,他们读书的目的……是为了社
会;他们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多数人;他们不只爱一
24
个人,而且博爱许多人。

刊物还把“大我”的观念置放在以“共同的理想”为前提的
交友方面:
“共同的理想”指的是大我,即对于人类的未来,大家
25
有着相同的理想,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友谊,才是永恒可贵的。

21
亞米契斯〈六千里寻母记〉见《世界少年》第8卷第11期 — 第9卷第11期。
22
李韵芬〈论青年修养之道〉见《世界少年》第5卷第5期(1955年9月15日),页23。
23
非冬〈培养毅力〉见《世界少年》第5卷第5期(1955年9月15日),页7。
24
齐明〈一年之计在于春〉见《世界少年》第4卷第3期(1955年1月下旬),页3–4。
25
齐明〈交友新论〉见《世界少年》第4卷第7期(1955年4月16日),页4–7。
浅析《世界少年》对“理想东南亚少年”的建构 69

培养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反黄运动”时期显得尤为重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要。
“反黄运动”的导火索是16岁的庄玉珍于1953年10月12日,
在距离警察总局仅500码的地方被奸杀的案件。12天后,中正分校
的学生召开了反黄座谈会。此举动引发了连锁反应,新马华文中
26
学如中正总校、华侨等都陆续作出响应。 遗憾的是,由学生自
动自发组织的反黄运动并没有得到殖民地政府的协助,殖民地政
27
府默认文化与道德的维持是在他们的责任之外。
在反黄运动时期,《世少》曾在《世少笔谈会》栏目里举办
了《谈谈黄色读物的害处》的专题,让少年作者参与其中,讨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论“黄色文化”的危害。《世少》也推出了多元且“健康”的文
学作品。为了培养少年的文学兴趣与鉴赏能力,编者在栏目的筛
选和编排上花了很大的心力。以下是出现在不同卷期的栏目(见
表四):

表四:文学的栏目与体裁

栏目类别
1. 长篇故事连载 1. 世界少年特稿(第1卷—第3卷第5期)
2. 图画故事 2. 文艺创作(出现于第1卷)
3. 童话故事 3. 中国文学讲座(1955年2月上旬-1955年6月16日)
4. 名著连载 4. 世界历史漫话
5. 散文选 5. 专题特稿(出现于每年的新年与圣诞节)
6. 谜底小说 6. 电影故事(出现于第1卷,后出现的都是技术性
7. 连图成语 的解释)
8. 名家诗选 7. 征文入选佳作
9. 漫画诗歌
10. 天地奇谈
11. 民间故事连载

26
陈凡〈泛论反对黄色文化运动〉见《闷雷集》(新加坡:青年书局,1959),页35–36。
27
詹道玉《战后初期的新加坡华文戏剧:1945–1959》(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
系,2001),页30。
70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从以上表格看出,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为少年读者打开了文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学殿堂之门。这座殿堂里的作品来自中国、德国、美国、苏联和
东南亚(马来亚、缅甸、印尼)等。涉及的作家则包括:屠格涅
夫、冰心、鲁迅、马尔夏克、朱志清和周作人等。另外,《世
28
少》也常向教育界人士庄泽宣、王宓文 等人约稿。这说明了刊
物对于文章质量的高要求,编者希望借由具有公信力的教育家的
作品传授少年相关的知识以及教导他们为人处事的道理。

二、少年作者的培养对东南亚文坛的贡献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世少》对于东南亚文坛尤其是新马文坛的贡献主要有两方
面。一、正如作家网雷所说的刊物对于他是少年成长岁月的文学
29
启蒙读物。 某种程度上说,出版了二十八年的《世少》也是许
多当代作家的启蒙读物。二、投稿的园地和教导写作技巧的栏目
为东南亚培养了一批有为的作家。网雷就曾表示刊物让他萌生了
30
对写作的跃跃欲试。 同时,他也肯定刊物在培养华文写作者方
31
面的努力。
培养少年作者是《世少》的任务之一,也是建构“理想的东
南亚少年”的另一核心部分。在可供阅读的《世少》里,专门教
32
导少年写作的栏目共有以下九个 (见表五):

28
庄泽宣曾参与创办韩江中学,也是韩江中学的第一任校长;王宓文曾是柔佛州宽柔
独立中学的校长。
29
网雷〈文学启蒙读物—五十年前的“世界少年”〉见《艺术天地》(新加坡: 陈秋雁
出版)(2005年3月),页74–76。
30
同上。
31
同上。
32
笔者按照文章内容来对栏目进行归类。
浅析《世界少年》对“理想东南亚少年”的建构 71

表五:教导写作的栏目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出现频率 栏目
1 写作讲座
2 写作漫谈
3 文章诊疗
4 文章病院
5 写作讲话
6 读书与写作
7 语言讲座
8 语文讲话
9 写作-阅读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接下来,笔者以表五中的《文章病院》和《文章诊疗》为
例,进一步分析编者如何训练少年作者的写作技巧。《文章病
院》栏目是由编者分析文章的病症,再根据文章的病症改写一篇
范文,让少年从对比中学习写文章的技巧。取代《文章病院》栏
目的是《文章诊疗》,栏目让少年主动地参与到修改文章的过
程中。修改文章的训练不但让少年从错误中学习,也丰富了他
们的创作经验。马华作家何乃健曾对何达(陶融、何海)先生在
《世少》里写的诗评表达了深深的感激。因为这些文章教会了他
33
许多写作的技巧,为他的文学路打下了基础。
学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认为即使最小的民族的成员也不
34
可能认识大多数的同胞,但相互之间却有着联结的意象。 《世
35
少》正是尝试建立这样一个“想象的共同体” ,建立起少年读
者之间联结的意象。《世少笔谈会》的设立就体现了这一点:

33
何乃健〈我的文学情怀〉见戴小华、叶啸 《当代马华作家百人传》(吉隆坡:马来
西亚作家协会,2006),页159。
34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睿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主主义的起源与散布》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页6。
35
同上。
72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把这苦处消除掉了……就这个题目提出意见来切磋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讨论……不但大家可以尽量发挥各人对该问题的见解,
归纳成一个正确的结论;而且,间接地可以联络世少读
36
友间底感情和增进大家底写作能力。

笔谈会将分散在东南亚各地的喜欢创作的《世少》读者聚集
在一起,建立起一个少年作者群。此群体虽互不相识,但通过阅
读共同的刊物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在《学府小景》这个栏目里,
少年作者成了通讯员,提供各校的资讯。当被赋予了“特殊”的
身份时,少年作者不仅对刊物产生了责任感,也能与刊物的读者
熟识起来,将他们纳入共同的写作圈子里。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综上所述,《世少》以少年为核心读者,在塑造“理想的东
南亚少年”的过程中,逐步走向本土认同。它在内容方面不断地
凸显东南亚的特征,目的就是将此特色投射到“理想的东南亚少
年”的建构上。遗憾的是,《世少》出版长达二十六年,但可供
阅读的却只有前五年半的刊物。因此,笔者只能探讨最初几年的
《世少》刊物怎样对少年进行东南亚意识的建构,而无法论证它
在二十六年里对东南亚少年进行想象的全貌。

36
〈为设“笔谈会”和大家说几句话〉见《世界少年》第4卷第6期(1955年4月1日),
页51。
73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孩子·冷战·科学:
1
香港亚洲出版社的少年儿童出版初探

·陈凌子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一、导言
1949年前后,国共战局落定,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国民党
退守台湾。身处台海夹缝中的香港,大批为躲避社会主义政权
的知识分子迁移入境;许多暂居香港的左派人士也回流大陆的同
时,亦有不少身负宣传重任的左翼人士进入香港战场。彼时的香
港正经历一次换血,酝酿着文坛和知识领域的新格局。正如郑树
森所言,大量文人南来香港,“将国共两党在大陆的斗争带来香
2
港,使香港成为海峡两岸之间的意识形态战场。” 不论是以苏联
和美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左右对立,还是

1
本文得以成篇,有赖于诸位老师和朋友的支持与帮助,尤其是我的研究生导师 —— 新
加坡国立大学容世诚老师的尽心指导与启发,并引导我前往香港、台北寻找和收集亚
洲出版社当年的少年儿童出版物。承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文学研究中心的苏伟柟先生
为我提供资料查阅的热心指引、台北东吴大学吴伯儒先生为我影印关键资料并远寄来
新,萍水相逢,感激不尽。感谢我的各位学友、挚交颜夜明、何颖舒、王楠、周思、
童一天对文章提出宝贵修改意见和在写作过程中对我无条件的支持。最后,本文得以
付梓,离不开新加坡国立大学徐兰君老师一直以来的耐心指教与鼓励。借此对诸位师
友表示真挚感恩。
2
郑树森、黄继持、卢玮銮,《香港新文学年表(一九五〇至一九六九年》,香港:
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0,页10。
74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中国大陆和台湾国民党政府的隔海对峙,几股政治力量所营造的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冷战氛围在时属英国殖民统治的香港发酵,使其成为冷战在亚洲
的一个独特空间。彼时的香港,并非军事对峙、高层政治直接博
弈的舞台,而是因其边缘化的殖民身份和地缘处境,成为各方势
力对“情感与意识”的争夺战场(Battles for Hearts and Minds),
通过出版、新闻、电影、教育等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渗
透和影响。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香港,上述各个方面都不乏带
有左右争夺色彩的文化生产活动。
1950年韩战爆发后,美国将四十年代末期在欧洲进行的“文
斗”转移到香港。中央情报局成立“亚洲基金会”,开始赞助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文化机构在香港的活动。友联出版社(1951年)和人人出版社
(1951年)、亚洲出版社(1952)、亚洲影业公司(1953)等先后
受资助成立。1952年,美国新闻处直接参与香港文化活动,创办
《今日世界》,成立今日世界出版社,旨在宣传美国文化及其价
3
值观。 与此同时,身负政治宣传任务从中国大陆南来香港的左
派文化人也在通过出版活动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在《大公报》、
《文汇报》、《新晚报》等左派报刊上写作发表。旗帜相异、背
景不同的文化团体互相竞争、此消彼长,形成左右对垒之势,同
4
时也为香港培养了大量年轻的文艺爱好者和青年作家。 在对于
出版空间的争夺中,少年儿童成为一个重要的目标。友联出版社
开办《中国学生周报》、《祖国》周刊、《儿童乐园》,以文艺
创作和介绍美国文化为主的亚洲出版社也先后交出连环画、儿童
丛书、少年丛书等针对少年儿童的读物。
本文将在上述冷战香港的语境下,以“亚洲出版社”的少年
儿童出版为讨论核心,回答两个主要问题:其一,主流出版业务

3
郑树森、黄继持、卢玮銮,《香港新文学年表(一九五〇至一九六九年》,香港:
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0,页14–15。
4
郑树森、黄继持、卢玮銮,《香港新文学年表(一九五〇至一九六九年》,香港:
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0,页12–13。
孩子·冷战·科学:香港亚洲出版社的少年儿童出版初探 75

如火如荼的香港亚洲出版社,为什么在五十年代中期开始系统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地、大量地出版少儿读物?少儿读物在亚洲出版社的出版活动
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我将在文化冷战的语境下介绍和分析亚洲出
版社及其少儿出版活动的情况。其二,亚洲出版社出版了怎样的
少儿读物?为什么冷战激化的这个时期、英殖民香港这一地缘空
间、美资背景的出版社、南来香港的文人作家,会生产出这样
的少儿读物?文章第二部分将以“亚洲少年丛书”中的“科学故
事”系列为讨论的重点,来论证“孩子-国族”这一在冷战时期
依旧广泛存在的经典论述在彼时的香港呈现出怎样的形貌。通过
回答这些问题,本文试图揭示冷战氛围中香港亚洲出版社如何通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过少儿出版和对儿童话语的构建参与到冷战的科学话语和文化视
野中来。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少年、儿童和以他们为中
心的印刷品,成为了冷战文化在地经验中的关键一环。

二、文化冷战与亚洲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
Wallerstein 指出,“冷战”概念是对1945年至1991年间地缘政
5
治现实的一种叙述,而这种叙述如今得到了广泛的接受。 不论
是西方话语下“自由世界”与“极权世界”的对抗,还是苏联提
出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斗争,对“冷战”话语的构
建和理解都难以逃脱政治势力、意识形态阵营左右对垒、二元对
6
立的基本语境。 韩战之后,“冷战”氛围在香港开始变得鲜明
起来。左右两派都虎视眈眈地将香港看作文化冷战的必争之地。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殖民历史,香港处于一种微妙的政治、文

5
Immanuel Wallerstein, “What Cold War in Asia? An Interpretative Essay” in The Cold War
in Asia: The Battle for Hearts and Minds, edited by Zheng Yangwen, Hong Liu, and Michael
Szonyi, Boston: Brill, 2010, p. 15.
6
Immanuel Wallerstein, “What Cold War in Asia? An Interpretative Essay” in The Cold War
in Asia: The Battle for Hearts and Minds, edited by Zheng Yangwen, Hong Liu, and Michael
Szonyi, Boston: Brill, 2010, p. 16.
76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化边缘,左右之争在香港并非是政治势力的正面对话和军事、科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技实力的直接比拼,而呈现出一种心理与文化上的“软冷战”面
貌。报纸、杂志、图书等大众媒体出版物成为意识形态角力的主
战场。中共在大陆频频告捷使得大批右派文人纷纷南逃,与留港
的早期因躲避国民党白色恐怖而南下的左派文人形成不可避免的
对抗态势。在港的这些左派与右派文人也在北京和华盛顿的资金
支持下,出版报纸刊物,进行明来暗往的竞争与交锋,为五六十
年代香港文学出版的繁荣提供了必要条件。
时属英国殖民地的香港面临许多潜在的困境。Chi-Kwan Mark
7
用“脆弱(vulnerable)”来形容香港当时的处境。 一方面,香港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与中国大陆的地缘关系使得香港在贸易上依赖大陆的同时,也逃
脱不了政治、军事上潜在的正面威胁。另一方面,港英政府亦须
留意美国在港的各种隐蔽或张扬的活动,维护殖民香港的稳定和
8
英国在远东地区的权威。 因此,香港殖民政府陷入一种颇为两
难的局面。其一,为求香港的稳定,不宜以政府力量大肆反共及
鼓励右派在港的活动。港英政府并不想卷入和北京的正面战争。
其二,又须顾及和美国的关系,并站稳自由世界立场,不宜让左
派势力渗透香港。两相拉扯,殖民政府须维持一个“脆弱”的平
衡,在文化政策上也因此态度暧昧。虽颁布《出版物管制总则》,
但在实施上却“自加抑制”,使香港出版、新闻界比亚洲大多
9
其他国家的同业享有更多自由。 香港英政府文化政策的刻意留
白,为出版社、杂志社、报社的文化生产活动提供了政治空间,
而使得经济尚属落后的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出现了文学出版的
兴盛,让左右阵营在文化上的对弈成为可能。由于英国本身的立

7
Chi-Kwan Mark, Hong Kong and the Cold War: Anglo-American Relations, 1949–1957,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p. 1.
8
Chi-Kwan Mark, Hong Kong and the Cold War: Anglo-American Relations, 1949–1957,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pp. 2, 21.
9
张国兴,《中文报纸概观》,香港:国际新闻协会亚洲计划出版社,1968,页48。
孩子·冷战·科学:香港亚洲出版社的少年儿童出版初探 77

场,以及倾向于相信国民党势力最后夺取政权的可能性,对右派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出版活动的监察更宽容一些。张国兴提到,到1968年为止,香港
政府援用《出版物管制总则》一共仅三次,而每一次都是针对左
10
派报刊。 因而,在港英政府并未积极支持左右任何一方的总
的平衡之下,右派在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或能有相对适宜的生存空
间。
1952年,韩战结束不久,亚洲出版社正是在上述冷战香港的
11
格局下,由报人张国兴 主持创立。1953年,
《亚洲画报》(以下
简称《画报》)创刊,同年创立亚洲通讯社及亚洲影业公司,跨
界运作,大有全面进军香港文化生产领域之势。亚洲出版社得到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美国“亚洲基金会”资助,是美国在冷战时期在亚洲的“文斗”
12
和“围堵”布局之一。 《亚洲画报》第54期刊出的〈五年来之
亚洲出版社〉中,亚洲出版社将其自身的成立置于“左翼书肆
林立”的文化氛围之中:“本社即际此时代逆流中,于民国四十
一年九月由创办人张国兴奔走呼号,纠合同志,并经海内外人士
之赞助鼓励,宣告成立。旨在宏扬自由文化,砥砺士风,进而与
13
共党之思想毒流相颉颃,意义之大,不言而喻。” 由其自述看
来,将自己定位在“红色宣传”的对立面,对抗左翼文化输出,

10
张国兴,《中文报纸概观》,香港:国际新闻协会亚洲计划出版社,1968,页48。
11
“亚洲影业的创办人张国兴,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大政治系,先后任职中央社和南
京合众社记者。1952年创办亚洲出版社和亚洲影业后,积极投入出版和电影制作工
作,又经常在《亚洲画报》发表政论,更出席国际性文化会议。1969年张国兴开始
任教香港浸会书院(香港浸会大学前身),1978年出任传理系系主任,集合‘记者、
出版家、影剧制作者、教授及政论家于一身’。”载容世诚,〈围堵颉颃;整合连
横 —— 亚洲出版社 / 亚洲影业公司初探〉,《冷战与香港》,香港:香港电影资料
馆,2009,页125。
12
直接提及美国亚洲基金会与亚洲出版社的赞助关系的包括但不限于:黄继持,卢玮
銮,郑树森《追跡香港文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页2;载容世诚,
〈围堵颉颃;整合连横 —— 亚洲出版社/亚洲影业公司初探〉,
《冷战与香港》,香港:
香港电影资料馆,2009,页126–127。
13
〈五年来之亚洲出版社〉,载《亚洲画报》1957年10月,第54期,香港:亚洲出版
社,页29。
78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与之“颉颃”,是亚洲出版社成立的主要动机。事实上,从资金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源、人才网络和出版物来看,亚洲出版社所出版的书刊也充分表
现了这样的立场。《亚洲画报》作为其旗舰刊物,体现了非常张
14
扬的“抗共”态度和对美国文化、自由世界阵营的拥护。 亚洲
出版社称其发行网“遍整个自由世界”,冀望以香港为对抗社会
主义左翼文化侵蚀的前线,“透过出版事业,整合一个‘香港 /
台湾 / 东南亚’的自由世界文学生产网络,抗衡左翼力量。并且
在亚洲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发行网,经销出版社和自由地区的图
15
书刊物,争取海外侨胞的读书市场。”
亚洲出版社所出版之图书,品类繁多,除香港外,主要销往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台湾和东南亚。亚洲出版社方称,创建初期(1952年-1955年),
在港的“自由世界人士”,或深陷“迷惘、忧伤、苦闷之境,亟
16
需寻求正确的出路”,或“犹疑观望、左右依违”。 因此,此
时的亚洲出版社尚以成年读者为主要对象,针对他们出版各类图
书,其中代表作如《毛泽东杀了我的丈夫》、《我所见的靠拢人
物》、《中国赤潮记》、《自由与人权》、《半下流社会》等。
图书种类繁多,学术与小说、文学与社科等类型不一而足。从一
开始,亚洲出版社的许多图书就旗帜鲜明地对大陆的社会主义政
17
权进行声讨和批判。 执笔者大多是逃港文人,这些写作者也通
过为亚洲出版社供稿获得资助。然而,即便是这种声势浩大的反
共出版活动之中,亚洲出版社还是很快调整了出版方针。1955年
起,亚洲出版社开始大幅度加大针对少年儿童的出版力度。1957

14
对亚洲出版社及《亚洲画报》如何宣传美元文化及抗共,见容世诚, 〈围堵颉颃;整
合连横 —— 亚洲出版社/亚洲影业公司初探〉,《冷战与香港》,香港:香港电影资
料馆,2009。
15
容世诚,〈围堵颉颃;整合连横 —— 亚洲出版社/亚洲影业公司初探〉,《冷战与香
港》,香港:香港电影资料馆,2009,页128。
16
〈五年来之亚洲出版社〉,载《亚洲画报》1957年10月,第54期,香港:亚洲出版
社,页29。
17
这并非意味着笔者认为亚洲出版社出版的每一本书都应被视为“反共文学”。
孩子·冷战·科学:香港亚洲出版社的少年儿童出版初探 79

年的《亚洲画报》上刊载的〈五年来之亚洲出版社〉纪念文中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称,建社起至1955年9月以来以成人为对象的出版,“虽获致相
当成果,然非一般在学少年、儿童所能领受。”而由1955年10月
18
起,“本社之出版方针,兼重于儿童少年读物之开展。” 亚洲
出版社显然已注意到其出品的图书,缺乏对少年儿童关注,从而
转变侧重。这与美国在香港的“文斗”策略也存在非常紧密的联
系。贵志俊彦、土屋由香在《美国在亚洲的文化冷战》中整理的
冷战解密档案资料显示,1954年美国新闻总署(USIA)的“远东
(Far East Directives and Audiences)中明列美国在
指令及其对象”
亚洲各国的宣传策略和目标受众。在香港的活动主要包括“削弱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共产主义在海外华人之间的影响力”、“促进当地承认美国的政
策与行动,并提高理解美国在精神、物质上的力量”,而主要的
19
影响对象则是学生、教师、地区领袖、媒体等。 对于学生、教
师群体的重视折射出少年儿童在文化冷战中的战略地位。
虽然从1954年起,亚洲出版社已增出若干儿童读物,如《擦
鞋仔》、《唐太宗》等,但依旧觉得“此类读物究属为数无多,
20
质量均嫌不够”。 故由1955年底开始,着手扩充对儿童、少年
读物的编纂和出版。出版方针的变化可以从少儿出版物的数量、
种类和作者群体等各方面体现出来。1956年,亚洲出版社推出
“亚洲少年丛书”系列,含“科学故事”、“民间故事”、“历史
故事”、“名人传记”、“文艺创作”等五大子系列。之后所出
版的少儿图书,都被一一归于划分成其中一类,并标号以示其出
21
版顺序。每个子系列的“1号”,就是该系列的第一本书。 《杨

18
〈五年来之亚洲出版社〉,载《亚洲画报》1957年10月,第54期,香港:亚洲出版
社,页29。
19
贵志俊彦、土屋由香、林鸿亦编,李启彰等译,《美国在亚洲的文化冷战》,台北:
稻乡出版社,2012,页17。
20
〈五年来之亚洲出版社〉,载《亚洲画报》1957年10月,第54期,香港:亚洲出版
社,页29。
21
《秋瑾》(于肇怡著)、《新莽的悲剧》(沈展如著)及《繁星之子》(施民著)。
80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家将》和《飞碟征空》分别是系列“民间故事”和“科学故事”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系列的“1号”书,分别为易君左与赵滋蕃所著。两位作家皆是彼
时香港文坛的重要人物,文名斐然,早在南下香港前已开始从事
写作。易君左所作之小说、游记、杂文等十分畅销、流传颇广。
赵滋蕃所著的《半下流社会》常被视为“难民文学”的扛鼎之
作,由亚洲影业公司根据此书所拍的同名电影亦堪称经典,本人
也在亚洲出版社担任编辑职务。此外,丁淼、金溟若等名作家、
翻译家也为少年丛书系列撰稿。进一步细分,“亚洲少年丛书”
的目标受众更偏向受过一定基础教育的中学“少年”,“儿童丛
书”系列则针对蒙学儿童,以年龄、学龄为标准,分为“低年级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读物”、“中年级读物”和“高年级读物”。主要作者包括赵济
22
安,曾任亚洲出版社主任编辑 ,以及黄思村(黄思骋)等。黄
思骋是香港名作家,中国笔会创始人之一,也为“亚洲画报短篇
小说比赛”担任过多次评委。由此可见,亚洲出版社推出的少儿
丛书,类型颇丰,多有香港文坛颇具名气的作家执笔,进军少年
儿童出版的野心和决心可见一斑。
事实上,对于美国方面和美援机构在少年儿童文化生产活动
而言,扩张动作从1955–1956年开始,并非出于偶然。原本USIA
23
的海外华人教育工作中,并不考虑“儿童”。 但据美国新闻处
的报告,1955年,大量中共生产的儿童书籍涌入香港,市面上多

22
“赵公轩昂其表,彬彬有礼,像鹤立鸡群;他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军北伐、抗日
战役;曾接受当局指派,参予青岛日军投降典礼,可知勋懋卓著。战后到香港,曾任
香港时报编辑、亚洲出版社主任编辑,是个资深传媒工作者,以后从商,亦卓然有
成。”〈第四十二回 赵济安丰满人生 王振鹄赠书海外〉,载《唐人街正传》,2003
年世界日报加拿大版,转注2016年4月20日http://xuzhiyuan.net/article.aspx?artid=3021,
(2016年4月20日浏览)。
23
Outgoing Message, USIA to USIS Hong Kong, Taiwan, Burma, Malaya, Thailand, “Overseas
Chinese School Children”, November 21, 1955, Hong Kong; U.S. Consulate, Hong Kong
Classified General Records of the USIS, 1951–1955, Entry 2689, RG84, NARA. 专注自:
王梅香,隐蔽权力:美援文艺体制下的台港文学(1950–1962),台北:国立清华大
学社会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15年1月,页166。
孩子·冷战·科学:香港亚洲出版社的少年儿童出版初探 81

达800多本,逐月递增,“在数量和销量上占据了香港儿童文学的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24
主导位置”。 因此,为了针对共产中国在东南亚的宣传势力,
打击对方在学校的影响力和对儿童阅读的引导而进行“反宣传”,
香港美新处调整策略,把更多重心转移到“儿童”宣传,并采取
25
表面上更为“中立”、更为“隐蔽”的方式。 1955年少儿出
版市场表现出共产中国的强势而直接导致了美方的反弹。香港美
新处的决策也转化成亚洲出版社的出版策略变动。相比亚洲出版
社其它部分的出版活动,其少年儿童读物在政治色彩上就显得隐
晦许多,更多以“教育”为目的,输送“知识”及传达某些观念
和意识,可以说是配合主流抗共出版物的一条暗线。亚洲出版社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称,扩充对儿童、少年读物的编纂和出版,是围绕以下几个基本
的观点进行:“1)注重知识教育,以补正规教育之不足。2)使
民族文化、精神与德性教育一致。3)启发儿童、少年个性之自
由发展。4)培养儿童、少年之判断力与责任心,使对是非美丑
26
善恶有正确之认识。5)指出全人类应和谐共处、互助同荣。”
从亚洲出版社的自述来看,针对少年儿童的出版事业,是以“教
育”为核心目标,欲从“知识”和“道德”两个方面来实现这个
目标。而“道德”的教育,又须与“民族”的文化和精神相一
致。在这个新的出版蓝图中,“儿童”和“少年”,既有所分
别,又被融进了同一个话语体系之中,作为亚洲出版社输出“教
育”的对象,承担同样的责任和期望,儿童与少年和“全人类”
的理想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4
Foreign Service Despatch, USIS Hong Kong to USIA, “The Juvenile Book Situation in Hong
Kong”, August 8, 1956, Hong Kong 1951–1954 (Jul–Dec), Box 2, P61, RG306, NARA.转注
自:王梅香,隐蔽权力:美援文艺体制下的台港文学(1950–1962),台北:国立清
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15年1月,页166–167。
25
王梅香,隐蔽权力:美援文艺体制下的台港文学(1950–1962),台北:国立清华大
学社会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15年1月,页166–167。
26
〈五年来之亚洲出版社〉,载《亚洲画报》1957年10月,第54期,香港:亚洲出版
社,页29。
82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相较亚洲出版社的其它出版物,以教育孩子和传递知识为主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的少年儿童读物,政治宣传和反共色彩都显得更加隐蔽和低调。
这些知识读物大多都以讲故事的方式书写。有的以民间或历史人
物、事件为中心,例如“少年丛书”中名人传记(如刘光炎著
《蔡松坡》)、民间故事(如易君左著《杨家将》、历史故事(如
丁淼著《三宝太监下南洋》)。而文艺创作则多以与目标受众年
纪相仿的孩子为主角,跟随他/她冒险、探索和成长(如施民著
《繁星之子》)。“科学故事”比较特殊,既是知识性极强的
科普读物,又用虚构的人物和情节来包裹这些知识,试图增强趣
味和可读性(如赵滋蕃《飞碟征空》、金溟若《我们的字》)。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这些政治旗帜模糊的“故事”能弥合广泛读者的不同政治倾向,
帮助扩宽亚洲出版社的影响;通过新知与趣味吸引少儿读者,亦
能在英殖民政府的政治审查中显得更为中性,降低政治风险。而
反共的、批判社会主义和集权政治的思想则被细致、隐蔽地嵌入
这些“故事“当中。例如“儿童丛书”中的《香港游记》,描写
生活在香港的小主人公一家与从新加坡远道而来的表哥一起畅游
香港的故事。整个“旅行”囊括香港的十七个地点,各占一个小
节。最后一站则是流亡香港的难民所聚集的“调景岭”。这本“儿
童游记”告诉读者“许多为了反抗暴政,争取自由,从大陆逃出
27
来的人,都住在这个地方。” 故事中小主人公的妈妈也要求表
28
哥“把调景岭的事迹,带给南洋的侨胞听听。” 政治理念和立
场被裹挟在孩子们轻松的游玩之中,香港的故事被连接到南洋侨
胞的认知当中,这是隐蔽的政治宣传,也是结合发行网络的纵深
对南洋地区儿童的一次喊话。这亦充分体现美援文化机构希望影
响南洋华人儿童的阅读及意识形态偏向。

27
黄思村,《香港游记》,初版,香港:亚洲出版社,1956年,页69。
28
黄思村,《香港游记》,初版,香港:亚洲出版社,1956年,页69。
孩子·冷战·科学:香港亚洲出版社的少年儿童出版初探 83

三、冷战语境下的“亚洲”少年科学故事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1)“孩子 — 国族”的另一种论述

在《儿童与战争》中,徐兰君勾勒了在三四十年代的中国,
儿童在构建各种文化话语系统中的位置,及如何在抗战时期
(1937–1945)的救国、宣传、动员和教育等与民族国家密切相
29
关的议题中得以被构建和论述。 该书的最后一部分将视野扩充
至冷战时期上海-香港-东南亚的区域网络中来,探讨“太空探险
热”如何通过儿童刊物在区域中演变和传播。值得注意的是,在
这些刊物中,儿童常被放置在国族论述的中心,反言之,国族意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识也常成为儿童读物中突出的主题。中国大陆的《小朋友》中太
空探险象征着社会主义理想之下的国家工程,封面与内容多“渗
30
透了战争逻辑和军事化思维”。 而香港版本的《小朋友》虽然
在特定的政治环境下通过知识栏目和道德教育来体现中性色彩,
但刊物中与中国大陆相关的内容占比相对较高,也不乏如《祖国
31
颂》等文字表达对“祖国”的思念和归属。 东南亚版本的《南
洋儿童》在去殖民国家独立运动的氛围中则亦呈现出强烈的马来
32
亚意识。 在新中国甫成立、冷战激化的五十年代,“孩子 - 国
族”的经典话语再一次在新的语境中被普遍地确认。不仅华语世
界,孩子在冷战大局中,被融合进国族话语来进行对抗,在世界
范围内也并不鲜见。Margaret Peacock 在她的专书 Innocent Weapon
中说“这本书无关真正的孩子。而是关于1945至1968年间,苏联

29
徐兰君,《儿童与战争:国族、教育及大众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页5。
30
徐兰君,《儿童与战争:国族、教育及大众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页188。
31
徐兰君,《儿童与战争:国族、教育及大众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页195–196。
32
徐兰君,《儿童与战争:国族、教育及大众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页210。
84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和美国的政治家、宣传者和反对者们如何为了构建冷战时期的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国内认同和国际共识而塑造了彼此类似的理想中和威胁中的孩
33
子。 ”在她看来,这场敌我难辨、胜负难分的心灵争夺战中,
孩子成为一种“天真的武器”,被两个超级大国用以维护和捍卫
34
己方的意识形态。 国家的孩子和寄寓于孩子的国家,经历冷战
大势的又一次形塑和抽象化。孩子被纳入国家工程的结构中来,
国家的概念通过对孩子的想象、书写和叙述而得到完善和延续。
虽说共产和自由阵营的左右对垒形成了国际冷战局势和在地
文化冷战的基本结构,但国族话语不仅未曾淹没在意识形态层面
的阵营利益之中,反而在冷战的分裂情势中呈现出旺盛的姿态。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以香港为例,不论是身负政治宣传使命的左派组织,还是逃离大
陆、受到华盛顿资金支持的右派机构,他们在港工作的根本目
标并非仅受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阵营利益所支配,更与“中
国”国家利益(如新中国派遣和资助的左派人士)和“中国”
正统话语的争夺战(如新亚书院的文化教育和大量反共文学的
出版传播)密切相关。换言之,美新处、亚洲基金会为美国利益
工作,在港发展文化教育机构。而由此所整合的知识分子所最为
关心的,则是关于“中国”的问题。政治上,两个与“中国”有
关的政权(社会主义中国与“自由中国”)隔海对峙,这是国共
内战的直接结果,也是知识分子南来香港并形成左右对峙的重要
原因。文化上,新中国与离散右翼文人之间更是充满裂痕,重新
诠释传统中国文化成为右翼文人绕过实际的政权劣势而争夺“中
国”正统的重要策略。而针对青年与少儿的教育和出版活动,也
充分体现了“国族”这一母题在冷战香港的显著地位。新亚书院
重新诠释儒家思想而确认其在中国文化中的正统地位,并以此与

33
Margaret Peacock, Innocent Weapons: The Soviet and American Politics of Childhood in the
Cold War, Chapel Hill: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2014, P. 1.
34
Margaret Peacock, Innocent Weapons: The Soviet and American Politics of Childhood in the
Cold War, Chapel Hill: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2014, P. 2.
孩子·冷战·科学:香港亚洲出版社的少年儿童出版初探 85

中国大陆的反传统文化氛围形成鲜明对抗,以期在未来能重回中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35
国大陆时这个文化上的“正统”能得以保存和发扬。 而在亚洲
出版社的少年儿童出版版图中,对于中国历史民俗、文化传统更
是不遗余力地进行书写、诠释,并将“孩子”与“中国”进行文
36
化和道德上的链接。 理想中的孩子,是中国文化正统的继承者
和守护者。“孩子”与“国族话语”的连结在冷战香港和亚洲出版
社的少儿出版活动中也得到了印证。
冷战时期儿童话语的构建中,“科学”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
的主题,“孩子 - 国族”这一经典叙述常与“科学”捆绑起来,
进行一种对国家话语和冷战意识形态的再论述。如果说民国时期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的“发展话语”是基于对儿童的发现,那么冷战时期“发展话
语”的形貌则与由世界大战衍生的又一次科技、军事和工业的革
命式变化不可分割。科学的主题和知识通过大众印刷和媒体的传
播,成为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科学”与对“未来”的理想密
不可分。孩子的发展与科学的发展被融合成国族发展这一母题之
下的内动力。太空探险主题在不同地区的华语儿童刊物中被刻画
和展现,反映出冷战时期科学话语和科技文化成为“孩子 - 国
族”论述的共同关怀。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太空科技和核科技,
成为冷战科学话语的标志性符号。在大众印刷和媒体中如何想
象、构建、呈现这些科学语言,本身是一种极丰富的政治话语。
徐的《儿童与战争》一书最后的章节根据冷战时期的离散路径将
地缘视野扩展到了香港及东南亚,探讨了不同资金背景和政治
37
立场的刊物,如何将儿童话语与科学话语进行接合。 但整体而
言,目前的研究对冷战期间科学话语与“孩子 - 国家”叙述之间

35
Grace Ai-ling Chou, Confucianism, Colonialism, and the Cold War: Chinese Cultural Education
at Hong Kong’s New Asia College 1949–63, Leiden·Boston: Brill, 2012, pp. 2–3.
36
见前文中关于亚洲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目标的讨论,注释26。
37
徐兰君,《儿童与战争:国族、教育及大众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页180–219。
86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的关系的探讨,主要还是对主权国家或处于独立运动中的地区关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注较多,例如美国、苏联、中国大陆、南洋星马一带等。孩子成
为国家动员和收编的对象,科学主题和科教工程融合着明确的主
权国家意识渗透在儿童刊物、图书之中,而孩子的形象也与国家
的冷战工程与政治立场相互彰显。作为身处香港的美援背景出版
机构,亚洲出版社的少儿读物也不免呈现出“冷战色彩”。但南
下香港的“难民”知识分子这一独特的编写和出版团体所书写和
生产的少儿知识读物却也表现出独特的在地面貌。“国家”——
或者更确切地说 ——“中国”的概念在亚洲出版社的少儿科学读
物中显得格外的暧昧。这也使得“孩子 - 国族”的经典话语在五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六十年代香港出版语境中,需要被重新审视。我将以亚洲出版社
“亚洲少年丛书”中的“科学故事”系列为对象和材料,梳理其
类型和特点,并从两种不同类型的“科学故事”出发,探讨“科
学”与“孩子 - 国族”这一经典叙述在冷战时期的香港呈现出怎
样的互动关系,同时也将审视“科学”如何被定位和使用,来贴
合“孩子 -国族”的关系的构建。
从目前已知的资料来看,亚洲少年丛书的“科学故事”系列
至少出版了八本图书,分为三种类型。一类以文化、历史、文
明等社会人文知识为主题,例如《我们的字》、《人的智慧》、
《最伟大的非洲探险家》等。另一类是基于当下比较“时髦”的
现代科技而写作的太空探险故事,比如《飞碟征空》、《太空
探险记》、《月亮上看地球》等。这两类皆借用一个完整的故事
外壳来讲述文明和科学的知识,通常描写具有强烈求知欲的孩子
(们)学习知识和探索未知空间的故事。例如《人的智慧》以父
子三人共同探索新知的叙述为线索,介绍“人类文化发达的起源
与演变”。《飞碟征空》也是通过讲述小明与外星人的奇遇而随
之太空探险的故事,来进行对太空科技的介绍和对宇宙的想象。
第三类则是如《进化奇观》这样的类教材科普读本,属于脱离了
孩子·冷战·科学:香港亚洲出版社的少年儿童出版初探 87

“故事”叙事的科学杂文,直接针对某个科学理论进行介绍和诠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释。从“科学故事”涉及的类型和题材来看,在对“科学”概念
的处理上,亚洲出版社采取了一个比较宽泛和宏观的标准,不仅
触及太空探索这一炙手可热的冷战文化主题,涵盖了追究人类起
源和物种进化等自然科学科普读物,也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读
本囊括其中。科学故事通过对“科学”的定位、归类和阐释,对
少年儿童读者传递一种“可信”的知识,这类知识被看作是时髦
的、前沿的、与人类未来发展息息相关的。而将历史文化等人文
知识纳入“科学”范畴,正是为了让关于文化的阐释显得更为
“可信”、更为“中立”也更为“时髦”,可以视为亚洲出版社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关于“政治”和“市场”的双重考量。
38
金溟若 写作了亚洲少年丛书的第一本人文类主题“科学故
事”,《我们的字》。该书初版于1958年,讲述两名中学生跟随
年过七旬的石磊教授学习人类文字历史的故事。故事中的石磊是
台湾大学的考古学教授,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随国民政府迁
移台湾,变卖在大陆的所有家产,只带了大量藏书和学术资料举
家来台。他在台北创立了一间私人的家庭图书馆,也就是故事中
39
的两个中学生前来请教学习的场所。 这与金溟若的自身经历略
有呼应之处。1945年金溟若应基隆市长之邀,协助接管全部公文
书,第一次到台湾。1946年,受聘于台湾大学。1949年回大陆探
40
亲,年底乘船“逃难”,远赴台湾。 他的儿子金恒炜也曾撰文
提及父亲“变卖家产”、“买棹南渡”,进入“人生中最颠沛流

38
金溟若生于1905年,幼年随父亲在日本生活,中学时回到中国,跟随朱自清学习过中
文。后来从事翻译和小说的写作。曾因翻译作品收到鲁迅的欣赏而与他有过来往。
夏志清对金溟若的创作也评价颇高,称其为“教育小说家”,“注重心理教育,揭
露学店丑态”。详见方韶毅,《民国文化隐者录》,台北: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
公司,2011,页221;夏志清,
〈教育小说家金溟若〉,载《人的文学》,台北:纯
文学出版社,1979。
39
金溟若,《我们的字》,香港:亚洲出版社,1957,页2–3。
40
方韶毅,《民国文化隐者录》,台北: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1,页223。
88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41
离的生涯”。 金溟若笔下的石磊和他自己一样,同是浙南人,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在1949的政治分水岭中举家南迁台湾。他们同有任教台湾大学的
经历,只是金溟若后来并未继续在台大任职,而是在中学教书。
《我们的字》的故事发生在台湾,从教育部的一纸通令开始:
42
各级学校禁止使用简体字、确认从右往左的书写规范。 紧接着
是一位老师向学生们解释,这是为了针对中共文字拉丁化的“毒
恶策略”,反对苏俄“指使”下的中共“消灭我国悠久的文化与
43
历史”。 这样的开端将后文故事的叙述和知识的诠释置于一个
具体的现实环境和政治坐标中,与该书出版的1958当年中国大陆
通过第二套法定的拉丁化汉语拼音方案形成一种对抗姿态。而对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于所谓“汉字拉丁化”和台湾实行的“反拉丁化”,两位中学生
主人公都是惘然不知的,正如那些天真的少儿读者们。作者笔下
的孩子是求知若渴、有疑必问的。全书基本以中学生的提问和石
磊的回答来构成一种线性的铺叙。两名中学生被塑造成单一而刻
板的好学形象,对石磊进行不断地提问和追问,给知识权威提供
回答和解释的机会。在这样的叙述结构中,两个中学生形象完全
失去个体特征,而是充当一种纯粹的叙述工具,通过他们的提问
来引导出长者的解释和教导。文中的这两个孩子被用来模拟这本
书的对话目标 —— 亚洲出版社的少年儿童读者们,而石磊对他
们不厌其烦地教导、传授和鼓舞,也隐射着金溟若本身对教育、
授业的期愿。石磊与两名中学生的关系实则是作者想象自己与读
者的关系,藉由想象中的少儿读者的提问,作者将整理、归纳、
分类好的知识与思想一层一层地铺展开。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写
给孩子的知识读物,也是在“科学”教育的话语中来想象、构建
和重塑孩子。孩子对科学知识和理性研究的兴趣和探索,是少儿

41
金恒炜,〈怀想父亲和他的时代 ——《岩流岛后的宫本武藏》前言〉,http://wenichin.
blogspot.sg/2012/10/blog-post_22.html,(2016年4月25日浏览)。
42
金溟若,《我们的字》,香港:亚洲出版社,1957,页1。
43
金溟若,《我们的字》,香港:亚洲出版社,1957,页1。
孩子·冷战·科学:香港亚洲出版社的少年儿童出版初探 89

科学读物最根本的预设和期待。对于理想中的孩子的勾勒,不仅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在《我们的字》,在其它“科学故事”系列也是轻易可见。故事
中孩子对中华文字的好奇和对其历史的追溯,使得“国家”的概
念在这种追问中获得具体的意义。在这种追寻之中,作者将中共
塑造成中华文化的窃取者和破坏者,而石磊则作为一种“传统的
遗物”幸存于大陆之外,通过启发和教育孩子,让“正统”的中
国文化得以延续。孩子的无知无觉和好学形成一种暧昧而不易察
觉的吊诡。缺乏知识和意识的孩子,被学术权威唤醒,重新向他
们诠释中国的正统。然而,这样的尝试是否是贯通无阻的?对于
“中华正统”的诠释、占据是否能够无碍地传递给故事中的孩子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和故事外的读者呢?
问答对话式的知识传导贯穿故事的始终。但从石磊与中学生
的交流篇幅和深度来看,石磊的讲述远远多于中学生的提问和思
考。随着情节的发展、知识诠释的深入,故事中孩子变得越来越
边缘。以至于在故事的最后一部分“最后的话”一节,完全只剩
下了老教授的自言自语。他警示年轻的学生,“我国屡次忍受异
族的侵凌,终能维系民族精神而不堕……是靠的什么力量?我不
是给你们说过吗,‘文化的力量’!所以维护文化是一回事,普
及教育,简化文字又是一回事;两者不能兼顾,还有什么意义
呢?”连续的设问与反问将石教授的义愤与忧虑推向高点,“我
以为注音字母与固有文字的配合,担负这个使命而绰绰有余,何
必数典忘祖,求之于外来的拉丁字母呢?共产党徒的居心,真是
昭然若揭的了。”在颇显激动的控诉之后,石教授发现自己“说
顺了口,不知不觉变成演讲的口吻”,而他的控诉也是这本“科
学故事”里他说的最后一句话。两个中学生 —— 石磊自始至终
的聆听者和教育对象在“最后的话”这一节再也没有出现,知识
传播的对话口吻和反共意味的宣讲在故事的最后失去了传递的对
象,“孩子”慢慢从叙述的边缘消失。
90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类似的叙述结构也出现在同属“科学故事”的《人的智慧》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一书中。《人的智慧》是“科学故事”第七本,1960年8月初版,
同样是金溟若执笔写作,以丁文浩与两个儿子的互动为叙述线
44
索,谈论“人类文化发达的起源与演变”。 该书继承了“我们
的字”中的问答形式 —— 孩子提问、成人回答来完成知识的诠
释和传递。客观化、学术化的语言贯穿全书,将人物之间的父子
关系笼罩上一层教授与学生、知识权威和无知却好学的孩子的关
系,好似一场父亲对儿子的“知识讲座”。随着故事的发展,知
识的诠释和传递变得愈加暧昧起来。孩子不断地提问并不预示着
孩子的成长和心智的发展。父亲对孩子的百般教导也并不意味着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科学知识和父亲的思想总是能够按着这个方向传递。当丁文浩的
回答和解释从内容篇幅上几乎覆盖了整本书,孩子的提问与反应
几乎淹没在这些教导和说明之中。从书中的孩子对科学教育有限
的反馈来看,父子之间的对话存在着某种错位和不可理解。故事
的最后,丁文浩试图将“爱护自己的国家的爱国感情”夹杂在对
45
文艺复兴的诠释中传递给孩子。 只是当作为父亲的丁文浩在
滔滔不绝的一整大段解释后,“把话停住了。父子之间沉默了半
46
晌,大明却以怀疑的口吻”质疑文艺复兴是否就是复古。 丁文
浩先斩钉截铁地回答“不”,再继以洋洋洒洒地两段话来反驳儿
47
子的质疑,说着说着激动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这不难令
人想起《我们的字》中石磊教授在最后对孩子们“演讲式”的发
言。不同之处在于,石磊有所自觉,而丁文浩若不是被推门进来
的佣人打断,他似乎并不打算就此结束他的“演讲”。佣人告知
有人来访,丁文浩不得不离开书房。而此时他的两个儿子,“心

44
金溟若,《人的智慧》,初版,香港:亚洲出版社,1960,扉页。
45
金溟若,《人的智慧》,初版,香港:亚洲出版社,1960,页127。
46
金溟若,《人的智慧》,初版,香港:亚洲出版社,1960,页128。
47
金溟若,《人的智慧》,初版,香港:亚洲出版社,1960,页128–129。
孩子·冷战·科学:香港亚洲出版社的少年儿童出版初探 91

中仍在咀嚼着爸爸最后说的几句话,木然望着他们的父亲从书房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出去”。这本编者语定位成“古代文化通史”的“科学故事”到
这里落下帷幕。到了故事的最后,孩子依旧在默默“咀嚼”着从
父亲那里听来的“知识”,作者仍旧没有透露给我们,孩子是否
理解了父亲关于人类文明的知识,是否领悟了父亲所说的爱国心
和文艺复兴所推崇的“自由”,是否有任何想法和反馈。
“孩子 - 国族”的经典叙述在冷战时期的亚洲出版社少儿
读物中得到了延续和重述。不论是石磊还是丁文浩,都尝试对孩
子深入地讲述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源头和内涵,并从这种诠释
的过程中申诉一种对中华正统的所有权。但这种延续和重述,同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时也呈现出断层和焦虑。“孩子”在这两本科学故事里,是边
缘且失语的,而“木然”地看着父亲走开,也意味着不可理解的
断裂。孩子的不断追问和长者的不断解释,都无法换得孩子情感
上和理智上的深刻回应,使得长者引导的科学教育和爱国教育落
入自说自话的尴尬处境。而正因为这种对理想的孩子的想象和知
识传递的不可完成,使得“爱国心”、民族文化的教育及其代际
之间的传递变得可疑。显然,作者对此并非没有自觉。石磊猛然
意识到自己突然变成了演讲的口吻而收敛起来,丁文浩在谈完政
治自由和人类解放后两个儿子“木然”望着父亲离开,金溟若笔
下“孩子 - 国族”的错位与失联被包裹在与科学知识本身并不
相关的人物互动之中。故事内外,历经了远离故土、失去祖国的
父辈和祖辈,试图对孩子讲述关于历史和中华文明的知识,挟带
着民族精神和爱国心的教育。但作者笔下所想象的孩子且难以维
系这种传递,实际上在阅读这本“科学故事”的少年儿童又能领
悟多少呢?故事里长辈对孩子的滔滔不绝,与写故事的金溟若对
他的少儿读者的长篇累牍形成一个互相指引的重影。“孩子 - 国
族”这一组经典的叙述范式在此也受到了动摇;民族精神和国族
认同的诠释和传递变得捉摸不定甚至难以完成。
92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2) 赵滋蕃的太空“神游”:
“自由岛”与“来历不明”的孩子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亲爱的少年朋友们:我写这本飞碟征空,无非是
利用一个想像的故事,把读者诸君带向太空——地球大
48
气以外的空间——作一次神游。”
——赵滋蕃《飞碟征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与苏联为了争夺航天科技与军
事实力的最高位置展开竞赛。1955年,两个超级大国先后声明将
开展人造卫星、空间探测器以及人造飞船等太空科技的突破性研
发。在全球陷入冷战思维的激烈对抗时,太空科技的竞争便不仅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仅是航天技术高峰的争夺,而是被赋予了更多其它的意义。太空
竞赛刺激了人们对太空的想象,也带来了大众文化对太空想象的
偏爱。政治家对太空科技话语的利用,大众文化对太空探险的想
象和传播,营造出五六十年代弥漫全球的“太空探险热”。“太
空探险”被搬进科普读物、写进小说、被摄入电影,成为政治宣
传和流行文化的重要部分。太空探险、太空旅行等由空间科技的
发展所延伸出来的浪漫想象也被编入儿童读物之中。“太空探
险”在华语儿童刊物中的流行,不能仅将其看作对“军事概念上
49
的战备竞赛”的书写,亦须看到其“科学教育”的意味。 香
港出版的儿童读物中,太空科技的冷战竞赛性质被淡化,被书写
和包装成科学教育和知识普及。友联出版社出版的儿童刊物《儿
童乐园》,五六十年代期间其核心内容就是“武器知识的介绍以
50
及关于月球旅行的科普知识。” 而该刊物关于美国的核科技和
51
航空科技的介绍,也透露出其亲美倾向。 亚洲出版社旗下的

48
赵滋蕃,
〈作者致读者的信〉,
《飞碟征空》,香港:亚洲出版社,年份(缺),页1。
49
《儿童与战争:国族、教育及大众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页181。
徐兰君,
50
《儿童与战争:国族、教育及大众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页203。
徐兰君,
51
同上。
孩子·冷战·科学:香港亚洲出版社的少年儿童出版初探 93

出版物中也不乏对太空科技的书写。一方面其旗舰刊物《亚洲画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报》中,对于美国军事和太空科技的动态介绍十分频繁。另一方
面,1956年开始大力推出的少年儿童读物中,“亚洲少年丛书”
系列第一本科学故事读物,就是由知名作家赵滋蕃执笔写作的
《飞船征空》,随后《太空探险记》、《月亮上看地球》作为续
集出版。
赵滋蕃(1924–1986)于1950年南下流亡至香港,辗转寄身
52
于调景岭、石塘咀、西湾河等难民营。 1953年完成《半下流
社会》,由亚洲出版社出版。1955年,这部小说被亚洲影业公司
搬上荧屏。五十年代末赵滋蕃开始担任亚洲出版社旗舰刊物《亚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洲画报》的主编。由他来执笔“亚洲少年丛书”的“科学故事”
系列第一本书,一方面可以体现赵滋蕃和“少年丛书”所受之重
视,另一方面也是借赵在彼时香港文坛的名气,来推广这一套少
年科学故事和相关丛书。在写作第一本太空故事《飞碟征空》的
时候,赵滋蕃已经文名斐然。1977年,这三本写给“亚洲少年丛
书”的系列科学故事被高雄三信出版社重印时,赵滋蕃回忆该系
列在五十年代的出版情况:“这套书,从民国四十五年到四十六
年夏,陆续开始发行,读者们的反应不算坏,先后印行过三版,
53
印行基数每版各五千本,三版合计共印四万五千册。” 说读者
反应“不算坏”大概是赵滋蕃的自谦。从他举出的数据来看,短
短两年内,这套书被印行三次,每次印行中,三本书每本的印发
基数是五千本,十分可观。
尽管外星人降临地球、带地球人进行太空飞行、宇宙探险甚
至时空倒流等超出一般现实经验的想象成为这三集太空故事的核
心内容,亚洲出版社以“知识”和“道德”教育为目标的少儿出

52
苏伟贞,《在路上:赵滋蕃〈半下流社会〉与电影改编的取径之道》,台南:成大
中文学报,第四十五期,2014年6月,页375。
53
赵滋蕃, 〈重印“少年科学故事”的几句话〉,《太空历险记》,高雄三信出版社,
1977,扉页。
94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版始终坚持自我定位在实事求是的科学教育本位。赵滋蕃也自认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这三本以祖孙两人的太空飞行为主线的故事,是“在想象虚构的
小说形式中”,“配合并诠释一九五七年的地球物理学年,把有
关太阳系的一些系统知识,在可见的范围以内,说给中学程度的
54
少年们听。” 赵滋蕃认为自己只是借用了时髦的太空探险故事
的结构外衣,想讲述的则是行星、太阳系、宇宙的科学知识。《飞
碟征空》作为第一本“科学故事”和第一本太空探险故事,其编
者语开篇就指明“近年来欧美有关飞碟一类故事的小说电影,多
如雨后春笋,但多怪诞不经,也不合中国人的国情和需要。”对
于超出现实经验的、幻想的、虚构的、怪诞的,亚洲出版社与赵滋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蕃都是自觉将其边缘化和排斥于主旨之外的,以期通过这些“科
学故事”来对少年们进行科学和理性的教育。亚洲出版社编者称
从《飞碟征空》开始,“希望能够逐步开拓中国少年们对于现代
55
科学的伟大境界。和中国少年们较新的宇宙观”。 亚洲出版社
试图通过出版少年儿童科学故事,共同塑造一个“中国少年”这
个身份所应该具备的现代科学观和宇宙观。然而,这个“中国少
年”的身份却异常模糊,难以辨认。在空间科技成为大众文化热
点的冷战语境下,通过太空探险的科学故事,来诠释和占据“中
国”的身份正统,来想象、塑造和教育“中国少年”,似乎也是
亚洲出版社和赵滋蕃的时宜之举。作者力图在故事的讲述过程中
传达大量有关自然和宇宙的科学知识。但是,反而是作者和编者
并不看重的“虚构”与“幻想”的部分,更能够传达和折射出某
种属于五十年代香港右翼知识分子和出版活动的心境与处境。这
个“中国少年”的太空探险故事也投射出“孩子”与“国族”的
关系中极为暧昧的一面。

54
赵滋蕃, 〈重印“少年科学故事”的几句话〉,《太空历险记》,高雄三信出版社,
1977,扉页。
55
赵滋蕃,〈编者识〉,《飞碟征空》,香港:亚洲出版社,年份(缺),扉页。
孩子·冷战·科学:香港亚洲出版社的少年儿童出版初探 95

科学教育和科学发展,被编者和作者论述成太空探险故事的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叙述主体和讲述故事的初衷,但本质上,亦是背离故土、流亡他
乡的难民知识分子(们)将“未来世界”浪漫化的意象载体。
在这个浪漫化的过程中,作者有意或无意地塑造了身份成谜、
来历不明的“孩子”,“孩子”的形象经历又一次的抽象化和异
化。小主人公的来历不明直接体现在作者对故事发生场所和背景
的设定。《飞碟征空》讲述了一个情节简单的故事:生活在“自
由岛”上的小明偶遇架飞碟而来的外星人,然后与之一同进行太
空探险。这本称旨在科普和教育的“科学故事”,在极力呈现出
“科学知识”为表征的同时,对主要的叙事元素进行了刻意的想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象和虚构。故事发生在“自由岛”,
“孤悬在南中国海的南边”。
这是一个并不实际存在的名称,却有一个相对具体的实际地理位
置。作者笔下的“自由岛”属“自由中国”的管辖,随着拓荒者
的入驻,从一个“椰风蕉雨,杂花生树,荆棘和野草丛生的荒
岛”逐渐步入“现代化”。从地理位置和环境的描述来看,作者
笔下的“自由岛”与南洋星马一带的重合度较高。但这里的“自
由岛”是属于“自由中国”也就是当时语境下位于台湾的民国政
府的管辖,并不符合现实中星马的归属和殖民状况。自由岛的现
代化,得益于科学技术的引进研发和不断进步。
“宇宙研究所”、
“高大的气象台和观象台”、
“星际航空原子能火箭试验站”、
“超短波无线电通讯站”等科研机构先后建成,“宽大的柏油路
上,汽车如织。图书馆、试验室、博物馆里面,有埋头研究的科
学家,坐着分门别类的科学研究。”对现代科技的追求和描绘填
充了这幅关于“自由岛”社会面貌的速写。
“自由岛”这一名称本身是冷战文化的产物。在冷战语境下,
“自由”隐含着亲美的意识形态,可以被看作对立于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和计划经济体制的一种信号和符号。“自由”的,几乎
可以被理解为“反共”的。“自由中国”、“自由世界”等语汇
常常出现在当时香港的右倾出版物中,用以区别和对抗中国大陆
96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和受共产 / 社会主义影响的论述体系。在给孩子的科学读物中,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隐射南洋的“自由岛”在符合这种暗示的同时,也颇具神秘和童
话色彩,科技高度发达的虚拟社会,似乎遥远,又似乎就在一般
的地理认知之内,在一定的合理性基础上,又有发生一切奇妙事
件的潜在可能。小明一家生活在这个“自由岛”上,作者没有交
待他们来自何方,只是告诉读者这是一个“科学世家”。小明的
公公、父母都是科学家,并凭着他们的科学知识和科研能力成为
这个荒芜小岛最早的“开拓者”和“创世者”。作者构建了这个
半虚构半写实的地理位置和一群身份不明的拓荒者。他们具有中
国文化背景和历史知识,但是却不生活在一个有普遍共识的“中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国”或“自由中国”的领土。他们是一群闯入者和建设者,却并
没有归途。与金溟若笔下面目模糊的孩子不同,赵滋蕃塑造的小
明是一个更加积极的角色,对于公公和太空人的科普教育,他显
然能有更多的回应和思考。小明也是情节进展的重要推动力。他
充沛的求知欲和对于太空探险的渴望,将他一家人带入这个“飞
碟征空”的奇遇中来。赵滋蕃正是通过这样一个积极探索太空奥
妙和主动介入故事发展的少年,带领他的读者进行这一次“太空
神游”。而小明作为最重要的线索人物,归属于“自由岛”这样
一个童话空间,虚实错位,难以定义,在一开始就给整个故事以
及主人公一家的身份带来一种暧昧不明的氛围。作者选择“自由
岛”作为故事发生的场所,既不选择民国政府所在的台湾,也不
想象为可以被反攻的中国大陆,亦不是作者赵滋蕃所在以及大量
难民知识分子聚集的香港;被作者暗示为并不属于“自由中国”
的东南亚,但又不明言,也并不符合星马一带的现实环境。这种
现实与虚构的错位,折射出身份认同的窘境和南来香港的难民知
识分子所面临的实际困境。从“椰风蕉雨”到具有“未来景象”
式的科技现代化,“自由岛”的进化和发展显得虚无梦幻。生活
在“自由岛”的孩子,像一缕游魂,来历成谜,前途未卜。仿似
孩子·冷战·科学:香港亚洲出版社的少年儿童出版初探 97

逃离故乡闯入他乡的冷战流民,故乡沦为他乡,抱着对于“自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由”的不清晰的理想,闯入一个陌生的地方,前路茫茫。
小明一家的“科学家”背景让他们得以说服太空人接纳他们
56
一起航行,因此而得以将地球人的边疆推进至太空。 但“科
学”的知识和专业不仅是从技术上使得小明一行的太空探险合理
化,在赵滋蕃笔下,“科学”本身也拥有惊人的道德力量。以小
明一家为代表的自由岛科研人员试图“运用人类高度的智慧,来
征服人类的自私、短视、以及愚昧无知。藉以造福人群,把人类
57
从野蛮退化的状态中,拯救出来。” 在这个由“科学”开荒的
自由岛,科学家具有无比崇高的道德地位,甚至于可以是一种进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化力量,使人类脱离野蛮和退化、摆脱私欲和劣根,而得以进入
现代文明。科学不仅意味着技术上的追求,更意味着全人类道德
上的提升。故事中关于科学的想象有了“道德”这样一个人格化
的维度,而科学的发展、太空空间的探索与延展则由一个充满求
知欲但身份成谜的孩子来引领和完成。“科学”与“孩子”之间
发展出一种文本内外彼此指引的隐喻关系,甚而超越了“国族”
与“孩子”的经典寓言。赵滋蕃在〈作者致读者的信〉文中谈到
了对“科学”的理解和期待:“科学经过四个世纪的长期准备,
也必然会在今后开花结果。科学的理性运动,终将成为一个左右
58
今后世局的大运动;而它的时间单位可能是半个世纪”。 赵滋
蕃对于等待“科学”的成熟展现出了足够的耐心与信心,这与他
对孩子的寄望并无二致:“未来世界的统治者……也许就会产生
59
在各位少年朋友之中”。 “科学”与“孩子”共用一个关于“未
来”的发展话语 / 模式,将希望与救赎都寄于未来 —— 科学的发
展、孩子的成长。

56
赵滋蕃,《飞碟征空》,香港:亚洲出版社,年份(缺),页25。
57
赵滋蕃,《飞碟征空》,香港:亚洲出版社,年份(缺),页1。
58
赵滋蕃,《飞碟征空》,香港:亚洲出版社,年份(缺),页5。
59
赵滋蕃,《飞碟征空》,香港:亚洲出版社,年份(缺),页6。
98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暧昧的“国族”认同,使得自由岛上来历不明的不仅有“孩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子”,还有“科学”。自由岛上发达的现代科技从何而来无可追
溯。事实上,科技的高度发达尤其是太空科学的进步,都依赖于
来自国家机器的有效支撑。而殖民地香港并不具备这样的支撑。
在冷战激化和去殖民运动逐渐萌芽这样一个极其追求意识形态站
队和国家认同的境况之下,在这片时属英殖民政府管辖的狭小土
地上,从中国大陆流亡于此的右翼文人实际上都失去了祖国和故
乡。“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尤其是“太空科技”这种极其依靠
国家力量才能参与的前沿领域,对于流亡至香港的异乡人而言,
并不具备现实的物质及政治条件来加入其中。科学和孩子的未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来,对于这个时期的香港,皆是难以想象但又必须以“想象”才
能介入和讨论。赵滋蕃在五十年代的香港写作一本“中国少年”
(孩子)的“太空探险”(科学)故事,原本就充满无奈与吊诡。
对于五十年代南来香港的右派文人而言,故乡的“中国”变
成了回不去的他乡,“祖国”这一概念显得有些微妙难言。赵
滋蕃也是失去故乡的年轻知识分子,被迫开始“海隅流浪”。在
《半下流社会》初版后他曾撰文《我对于人生的体验》,自述其
抵港后窘迫的生活 —— 逃离“铁幕”中的煎熬,漂流到香港,
辗转于各个难民营,生活依旧困苦,对于精神和肉体依旧是一番
折磨。谈及自身处境时,他控诉权力斗争造成的苦难:“先生
们:青年是无辜的!青年何负于国家民族,而国家民族确实斩丧
60
了多少青年!而时代的悲剧,也确从此处开始。” 从赵本人的
经历出发,“国家民族”并没有带来庇护,反而制造了创伤。赵
滋蕃在文章中写道“我与苦难的青年一代在一起,且一同担起这
时代的沉重的十字架而勇往迈进。”对于“国家民族”这一概念
的失望和怀疑,和背负时代悲剧的痛苦交织起来,使得赵滋蕃在
回忆和批判社会主义政权下的红色中国时,并没有展望一个理想

60
赵滋蕃,《半下流社会》,第8版,香港:亚洲出版社,1965,页4。
孩子·冷战·科学:香港亚洲出版社的少年儿童出版初探 99

中的“国家民族”。《飞碟征空》的序言也道出了他对科学和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政治的期盼:“以科学技术政务,代替权力政治的时代,马上
就会开始。”他期待权力政治在未来的“科学”进步中消亡。
不同层面的冷战角力令香港处于一个地缘和政治的夹缝之中,
“中国”的大陆故土回不去,“自由中国”的崛起和反攻还遥遥
无期,对于“国族”的想象和论述显得难以为之。作者关于“自
由岛”的设定,既是对国族论述的反叛和质疑,亦是出于无奈的
一种策略,绕过了难以面对和厘清的关于身份的迷思。赵滋蕃也
将“太空探险”的叙述放置在一个泛人类和泛道德的语境下,将
其全然剥离于“国族”的论述范畴,而是包装成一种去政治化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的“人类”工程。太空人初到自由岛就对小明发出感叹:“宇宙
间的知识,是所有人类的共同财产,从来没有什么值得守秘密的
地方。”小明的公公在面临太空人质疑他能否承担起探索宇宙空
间的责任与挑战时,回应道:“真理在我身上,生命也在我的手
上。科学家永远是不忧、不惑、不惧的!飞出地球的大气,去观
61
察宇宙万象,这是我一生唯一的愿望。” 太空探险和科学发展
被抽离于国家实力和国族论述的语境,而被书写成人类的道德使
命和个人的精神追求。
故事里来历不明的孩子,从暧昧不明的地球空间(自由岛)
出发,在太空中漫游历险,履行一个背负科学 - 道德的“孩子”
的角色,不惧险境、克服困难。故事外,作者赵滋蕃通过这样一
个孩子,进行了一次“神游”,释放出自身的身份焦虑,并折射
出国族想象的困境。“科学”和“孩子”构成一个关于“未来”
的隐喻,却与国族话语产生错位和失联。相对冷战时期广泛存在
于大众文化和政治论述中的“孩子-国族”这一经典结构而言,
亚洲出版社出版的少儿太空探险故事彰显出冷战离散语境下香港
文化身份的一种特殊性。

61
赵滋蕃,《飞碟征空》,香港:香港:亚洲出版社,年份(缺),页28。
100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四、结语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亚洲出版社之所以在1955–1956年间开始大力发展少年儿童
出版业务,与美国在香港的文化冷战策略休戚相关。一方面是忌
惮于左翼儿童读物在香港的蓬勃态势而展开反击,另一方面是为
了进一步配合渗透东南亚读书市场的地区策略。少儿读物不同于
反共旗帜鲜明的亚洲出版社主流出版物,其意识形态色彩被削弱
甚至隐藏起来,包装成看起来政治中立的知识读物和科普读物。
尽管受资于美国,也被囊括在自由阵营之中,处于香港的亚洲出
版社和逃亡香港的知识分子本身的主体性亦不应忽略。关于“中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国”的国族论述,不论是政治上还是文化上的,都是右派知识分
子的核心关怀。“孩子 - 国族”这一普遍存在于主权国家的叙述
结构,在冷战时期的香港也呈现出独特的面貌。
受五十年代苏美竞争所带来的科学热影响,亚洲出版社推出
了“科学故事”系列。金溟若关于文明与历史的讲述被纳入“科
学故事”之中,试图用“科学”、“理性”的语言来向少儿读者
重申中华文明的正统,更将民族精神与爱国心包裹在论述之中。
但滔滔不绝的知识权威与边缘且失语的孩子之间仅存在一种尴尬
而难以完成的对话。赵滋蕃试图通过书写少年的太空探险故事,
带领少年读者进行一次“神游”。而“自由岛”上来历不明的
“孩子”和“科学”却隐射了南来文人在彼时香港的精神归属。
对于国家、民族的复杂心态融合进“自由岛”半虚半实的设定之
中。“孩子 - 国族”的经典叙述呈现出独特的地缘气质。亚洲出
版社的少年“科学故事”一方面呈现出离散于香港、台湾的文人
通过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诠释以及对自我国族身份的追溯;另一方
面,对前沿太空科技的书写和太空探险的想象,使他们能够超越
香港地缘和历史时空限制的边界,参与到冷战的科技话语和关于
未来的想象中来。
101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战场”上的儿童
香港儿童杂志《小朋友画报》与
《儿童乐园》的比较研究(1963–1967)

·王楠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一、引言
前苏联著名导演塔可夫斯基(Tarkovsky)的电影《伊万的童年》
(Ivan’s  Childhood)中有一句经典的台词。科赫林上校(Valentin
Zubkov)对小伊万说,“难道你还不懂吗,小傻瓜,战争是成年人
(grown  men)的事!”这部二战题材的电影,拍摄于美苏冷战时
期(1962年),似乎不断的向我们发问并提醒着 —— 如果二战的血
肉战场只属于成年人,那么冷战呢?这一场没有军事对垒的心理
战,儿童可以参战吗?他们又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儿童刊物《小朋友画报》(1959–1992)与《儿童乐园》
(1953–1994)均创刊于上世纪50年代,结刊于上世纪90年代,
是香港冷战时期重要的文化产品与历史见证物。许多香港的文学
1
史爬梳,都提及这两份刊物的“对垒”格局, 但并未展开详细

1
“南来作家左右对垒,很快就卷入当时美苏两大霸权的冷战对峙……1956年4月《青年
乐园》创刊,争取《中国学生周报》同年龄层读者。1959年4月创刊的《小朋友》,应
是要和《儿童乐园》‘对着干’的。”郑树森〈遗忘的历史,历史的遗忘 —— 五、六
十年代的香港文学〉,黄继持,卢玮銮,郑树森主编《追迹香港文学》(香港:牛津
大学出版社,1997),页2。
102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的论述,仅将其置放于左右双方“排兵布阵”相应序列。除却比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较研究方面的空白,针对这两份刊物的分别研究也并未将其与冷
2
战背景勾连在一起,而是集中于文本内容及风格的讨论。 西方
学界在新冷战史研究(New  Cold  War  History)的推进中,催生
了有关“儿童”与“冷战”的专门考察,既包含冷战时期物质性
3
的跨国收养行为、儿童组织建制, 也涉及符号化的儿童形象建
4
构,文本性的儿童文学书写等等。 而在中文学界,由于文化冷
战(及冷战文化)研究方兴未艾,尚未有关于“儿童”与“冷
战”的专门著述。本文试图打破物质(material)与文本(textual/
representational)的分野,从文化生产(cultural  production)与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文化构造(cultural  formation)角度,追问并且试图回答:置身
于 ——同时也形塑着 —— 冷战语境下的香港文化场域,60年代的
香港儿童杂志《儿童乐园》与《小朋友画报》及其集团,如何通
过出版儿童刊物、编织儿童故事,展演儿童行为来构建、传播,
强化某种意识形态?看似平行竞争的两种刊物,其行文风格、编
辑发行策略,读者反应的异同,如何折射60年代香港文化场域中
的左右之争?最后,在辨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尝试回答一个更
为本质的问题:为什么是儿童?文化冷战为何给予“无辜/知”
(innocent)的儿童如此多的关注?

2
霍玉英〈图像重构:香港《儿童乐园》图画书的转化〉,辑于方卫平编《中国儿童
文化第七辑》,(页142–164),(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译介的考量与影
响:西方儿童图画书在《儿童乐园》〉,辑于方卫平编《在地球的这一边》,(页
236–244),(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试论罗冠樵在《儿童乐园》时期
的创作特色〉,《文学论衡》,第18、19期合刊卷,页123–139。
3
Marilyn Irvin Holt, Cold War Kids: Politics and Childhood in Postwar America, 1945–1960
(Lawrence: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2014); Arissa Oh,To Save the Children of Korea: The
Cold War Origins of International Adoptio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5).
4
Julia L. Mickenberg, Learning from the left: children’s literature, the Cold War, and radical
politics in the United Stat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Margaret Peacock,
Innocent weapons: the Soviet and American politics of childhood in the Cold War. (Chapel
Hill: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2014).
“战场”上的儿童 103

二、场域中的边缘者: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中产的《小朋友画报》与香港60年代公共空间
Pierre Bourdieu 将场域(field)理论引入文学批评中,试图
超越内部阅读与外部分析之间的对立。场域是各种因素与机制
之间的力量关系空间,这些因素和机制的共同点是拥有不同场域
(尤其是经济场或文化场)中占据统治地位的必要资本。“文学
场和权力场或社会场在整体上的同源性规则,大部分文学策略是
由多种条件决定的,很多‘选择’都是双重行为,既是美学的又
5
是政治的,既是内部的又是外部的。” 文学创作与期刊发售并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不例外,它们并不是纯粹的美学外化,而是以“文化产品”的形
式,在商业文学 / 化的场域中生存。各集团以持有的不同资本展
开占位(position-taking)的竞争。
因此,在进入文本之前,我们有必要仔细检查这两份竞争刊
物在香港60年代的儿童期刊场域内所持有的各类资本,及据此而
占得的位置。《儿童乐园》是香港友联文化集团针对幼年读者所
发行的儿童杂志,杂志并未明确说明读者群的具体年龄段,但从
读者来信可知大约为6岁至13岁之间的小学生群体,售价6毫,不
限于香港本埠发售,期刊同时销往台湾、东南亚、澳洲,甚至美
国。友联的创立是典型的同人圈实践,“创办‘友联’的是大陆
来的年轻知识分子,友联的理想是:民主政治、公平经济及文化
6
自由。” 友联的创办者多是出身新亚书院的教授(如许冠三)
及学生(余英时、何振亚等),这个高质量的文人团体,不断吸

5
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
出版社,2001),页248。
6
古溪访谈,卢玮銮,熊志琴编《香港文化众声道》(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
2014),页86。
104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引优秀的青年知识分子向其靠拢,形成其重要的文化资本(social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capital)。《儿童乐园》的主编便是由友联同人圈的杨望江聘请
7
的,广东南来画师罗冠樵。 罗冠樵专业的绘画技巧及“民俗中
国”的生活体验,构成《儿童乐园》关键的文化吸引力。50年代
香港只有一间大学,便是以英文作为授课语言的香港大学。新
亚、崇基书院等是当时香港本地最高水平的中文学府,因此在华
文社会享有一定的文化声名(prestige),也为友联同人圈及出版
物带来了权威性,即象征性资本(symbolic capital)。友联同人圈
先后创办针对“一般社会大众的《祖国》,对象为中学生的《中
国学生周报》,对象为小朋友的是《儿童乐园》,后来再办《大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8
学生活》。” 友联自由民主的同人理念在《儿童乐园》的创刊号
中有淋漓尽致的展现,不仅有倡导公民意识的编者语“亲爱的小
朋友:你愿意在家里做一个好孩子吗?你愿意在学校里做一个好
学生吗?你愿意在国家里做一个好公民吗?……这本书就能帮助
你做一个好孩子,好学生,好公民呢!”,还有以儿歌为载体,
9
通过状写虫鸟花草的生活来“翻译”自由理念的《自由歌》。 可
见,以报刊出版为阵地,友联在不同阶层进行教育启蒙,通过不
同频道的调整、转译和配合,其同人理念与主张得以结构性的扩
散。随着软性的文化和象征资本不断累积,友联也吸引到了经
济资本(economic  capital)。美国亚洲基金会(Asian  Foundation)
自 1951年 起 投 资 友 联 出 版 社 , 友 联 的 所 有 出 版 物 都 接 受 了 资

7
“杨望江先生加入友联,办了《儿童乐园》,他是社长,找来罗冠樵来画插画。杨
望江不是真名,他的真名叫阎起白,从东北来港,懂日文,对儿童文学的兴趣比较
浓,因此办了《儿童乐园》。”卢玮銮,熊志琴编《香港文化众声道》(香港:三
联书店有限公司,2014),页178。
8
王健武访谈,卢玮銮,熊志琴编《香港文化众声道》(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
2014),页149。
9
《儿童乐园》创刊号,1953年1月15日。
“战场”上的儿童 105

10
助。 亚洲基金会作为美国冷战的重要组织,在亚洲遴选或栽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植符合其自由民主理念的文化机构给予资金支持,以争取资本主
义的“心脑胜利”(win for hearts and minds)。友联同人的文化
资本,社会结构性的象征资本及亚洲基金会的经济资本支持,使
《儿童乐园》成为儿童期刊场域的强势参与者。
《小朋友画报》1959年创刊时,《儿童乐园》已在儿童期刊
场域内占得主导地位,并有友联出版集团作后盾。作为后来者的
《小朋友画报》有哪些资本,又采取了哪些策略与《儿童乐园》
进行竞争呢?相较于《儿童乐园》的友联同人圈,《小朋友画
报》背后的出版集团更隐蔽低调。《小朋友画报》的编辑者与出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版者是“小朋友画报编辑部”和“小朋友画报社”,没有主编信
息,只有承印者“中华书局香港印刷厂”部分透露了其出版建制
的情况。定价较《儿童乐园》便宜,每期5角,同样不限本埠,
销往东南亚各国。从“中华书局香港印刷厂”六十年代的生存
状况入手,似乎是展开《小朋友画报》出版网络与体系的唯一路
径。1949年,新中国成立,香港中华书局及商务印书馆等重要的
出版机构开始着手改造,除了部分器材北迁外,也试行公私合营
制度。但中华书局的年鉴显示,50年代初期起,大陆的中华书局
就处于严重的亏损状态,“1950年至1953年,国内部分盈亏状况
如下:1950年净亏人民币二十八亿七千七百八十八万四千七百二
十元七角六分……1952年净亏人民币一百四十亿七千八百八十九
11
万零六十元……” 在这种情况下,北京方面已无暇也无力支
持香港分局,“两地经济结算体系迥异,花费大批外汇勉强支撑

10
何振亚访谈,卢玮銮,熊志琴编《香港文化众声道》(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
司,2014),页25。口述采访基本确认了是亚洲基金会主动联系友联出版社,但具
体的交涉过程各有出入。《香港新文学年表》中的三人谈称友联是在亚洲基金会的
支持下创立的,此处有出入,暂搁置不表。郑树森,黄继持,卢玮銮编《香港新文
学年表(一九五零 —— 一九六九年)》(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0),页14。
11
钱炳寰编《中华书局大事纪要(1912–1954)》(北京:中华书局,2002),页269。
106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终不是长远之计。‘一厂两制’遂应运而生。它的意思是容许港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厂采取适度宽松的业务政策,承接外来商业订单,使厂务得以继
续。以中华为例,项目包括双色教科书、商会及国庆节特刊、摄
12
影画报、烟盒、招纸、银行单据及支票印制等。” 北京方面虽
然不提供资金上的支持,但中华书局香港印刷厂的实质及意识形
态仍与中央保持同步,《小朋友画报》的督印人汪伯奇,便是陆
13
费逵在港的得力助手。 中华书局仍属于香港左翼集团的重要成
员,与其他机构互动频繁,“最能为中华解困的则是于1960年代
14
起,承接来自左派银行 —— 南洋银行和中国银行的单据。”
相比于有美国资金支持的《儿童乐园》,《小朋友画报》的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15
经济资本处于劣势。作为没有北京资金支持的左翼刊物, 《小
朋友画报》需要主动迎合香港读者的阅读兴趣,自负盈亏地在商
16
业环境中生存。 简言之,一个中产化的《小朋友画报》,是其
应对商业竞争的核心策略。封面上穿着精美服饰被玩具与蛋糕簇
拥的儿童,封底送上新年祝福的圣诞老人,页内公主王子的童话
连载,显示了《小朋友画报》深谙香港中西交融的社会底色,据
此迎合读者商业化、中产化的阅读趣味。其次,《小朋友画报》
摒弃了传统左翼刊物动员型的意识形态宣传模式,此时的香港成
为新的“难民社会”—— 充斥着大量对共产政权焦虑不安的南来
群体,对于“新中国”的正面宣传可能招致读者的反感。同时期

12
庄玉惜《印刷的故事:中华商务的历史与传承》(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
2010),页165。
13
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回忆中华书局》(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1),页95。
14
同上。
15
北京方面一直为主要的左翼报刊提供资金支持,凤凰及长城等影视公司也得到一定的
资金补助。“中央财政部每年拨给上述三报(《文汇报》、《大公报》、《新晚报》)
亏损的经费,统统都进入中资银行私人户口,张三李四、王五李六等不在话下”。金
尧如《金尧如:香江五十年忆往》(绍兴:金尧如纪念基金,2005),页42。
16
事实上,一份与上海关系更为密切的儿童刊物《小朋友》曾在1953年香港发行印刷,
停刊时间及原因不明,或许因为意识形态过于浓重。见庄玉惜《印刷的故事:中华商
务的历史与传承》(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2010),页166。
“战场”上的儿童 107

的左翼电影也呈现类似的中产化倾向与意识形态稀释,“从五、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六十年代出品的所谓左派电影看来,中共似乎无意在香港大搞
意识形态的活动,只是希望在这个岛上维系着一个据点,与外界
17
作有限度的沟通。” 《小朋友画报》作为后来者及场域中的弱
势者,无论是栏目设计,封面/扉页/目录页版式,还是故事类
型,叙事策略上都呈现对《儿童乐园》明显的仿效,显示了《小
朋友画报》遵守《儿童乐园》所订立的场域规则,迎合后者培养
起的读者趣味。

表一:两份杂志中平行的栏目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儿 播 小 宝 民 历 科 动 生 伟 图 寓 童
童 音 圆 宝 间 史 学 物 活 人 画 言 话
乐 台 圆 游 故 故 知 故 故 故 小
园 记 事 事 识 事 事 事 习

小 彩 小 小 民 历 科 动 生 人 小 寓 长
朋 色 强 朋 间 史 学 物 活 物 朋 言 篇
友 电 的 友 传 故 知 故 故 故 友 连
画 视 故 游 说 事 识 事 事 事 画 载
报 事 记 室 童

六十年代的香港文化,较五十年代有了较大的改变。在郑树
森等人看来,最重要的就是香港本土意识的崛起。五十年代南来
文人通过报刊等文化产品培育起来的文学/化青年,开始在文化
公共空间发出“香港声音”。但儿童刊物的情况,与当时风起云
涌的青年/中学生文化活动及思潮变化略有不同。单从罗冠樵等人
几十年延续的主编身份,就可以看出儿童刊物场域的相对稳定性
及封闭性,或曰一种思潮的延宕,仍以南来旧文人的理念占据主
导。六十年代的儿童刊物,因此承接着五十年代以来的同人圈理

17
黄爱玲编《理想年代:长城、凤凰的日子》(香港:香港电影资料馆,2001),页6。
108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念:在右翼,也延续着五十年代初期形成的美援文化基底,在左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翼,以更“宽松,活泼”(黄继持语)的形式继续争取读者。
《大公报》掌门人金尧如在回忆录中谈到,“周总理,陈
总,廖公对香港不宣传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理论,不灌输社会主义
18
的意识形态,不宣传社会主义革命,从来是抓得非常紧的。” 中
共特别注意将香港作为对外(主要是东南亚)的窗口,同时分化
冷战阵营中的英美联盟。因此要求左翼宣传喉舌,放弃动员型的
意识形态宣传,“不能脱离香港同胞的思想意识和政治水平,以
及他们的风俗习惯和喜乐爱憎”,耐心地争取厌恶共产主义的香
港群众。以中产文化为核心内容的《小朋友画报》如何争取“香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港同胞”?它与所仿效的《儿童乐园》真的无法区别吗?无论是
《小朋友画报》还是《儿童乐园》,与动物们玩耍,了解科技新
知,环游世界的小朋友们,真的都与冷战政治格局无染吗?

三、跨界旅行:全球想象与冷战版图的展开
“友联”同人王健武在访谈中回忆道:“在香港,《周报》
和《儿童乐园》的确起了很大的发酵作用。知道‘友联’的人不
是太多,知道的说不定对‘友联’有偏见,但这两部刊物完全是
19
正面的。” 王健武臆测的“有偏见”,大抵指亚洲基金会(Asia
Foundation)与美国中情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的资助关
20
系被曝光,使得友联落入“给特务机构做事”的污名中。 而
“完全是正面的”意指《儿童乐园》在读者的印象中只输出真善
美的启蒙,而无意于冷战的左右对垒。究竟《儿童乐园》及其竞

18
金尧如《金尧如:香江五十年忆往》(绍兴:金尧如纪念基金,2005),页35。
19
王健武访谈,卢玮銮,熊志琴编《香港文化众声道》(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
2014),页164。
20
“有一阵子,by accident,从一篇文章发现,他们跟CIA有关系,以后大家就闹得不
开心,我们变成个特务机构做事,对不对?”奚会暲访谈,卢玮銮,熊志琴编《香
港文化众声道》,页68。
“战场”上的儿童 109

争对手《小朋友画报》是否卷入过文化冷战的战场?如果答案是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肯定的,为什么在读者的印象中这两份刊物会“完全是正面的”
的,与政治(冷战)无染的呢?本节试图通过对《儿童乐园》中
的《宝宝游记》及《小朋友画报》中的《小朋友游记》的细读与
重读,再绘两大阵营以儿童游客的行脚,勾勒出了的己方战略版
图。小游客的行为与记述,不但启蒙和规定着读者的“世界”想
象,也建构了理想儿童的范式。
文化地理学研究者比肖普(Peter  Bishop)提示我们,游记集
主观与客观描述为一体,有自传的成分,目击报道的成分,也有
旅行见闻、回忆录、浪漫故事、散文及滑稽小说的成分,是一种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21
用手头材料拼凑成的作品(bicolage)。 外在客观的风景描述甚
22
至是科学阐释,都可能是主观情感的“投影” 。儿童游记当然
也不外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结合,但相对于游记源头 ——“寻找
圣杯”与“殖民拓荒”等成人游记,由于儿童主体对世界的知识
储备与认知模式尚未丰富与成熟,其先见性及主观“投影”性较
弱,其主观情感不外于“叹服”与“惊奇”这两种简单模式,因
而儿童游记被认为代表着更开放的“一种跨越现有生活,体验新
23
奇事物的学习机会” 。但恰恰是看似中立的“学习机会”,却
包裹着冷战二元意识形态的渗透模式,儿童想象性的跨界旅行,
其游览路径、观看模式,与他者互动过程等无不隐含着某种意识
形态。

21
Peter Bishop, The Myth of Shangrila: Tibet, Travel Writing, and the Western Creation of Sacred
Landscape (London: Anthlone Press, 1989), p. 3.
22
Peter Knox Shaw, The Explorer in English Fiction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Press, 1987),
p. 9
23
陈室如〈在异地凝视自我:儿童游记中的成长启发与本土关照〉,引自丁玫瑛主编
《第八届〈儿童文学与儿童语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富春出版社,2004),
页62。
110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一)《宝宝游记》:“自由世界”版图内的“安全冒险”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自1963年12月1日的262期起,《儿童乐园》开始连载儿童游
记《宝宝游记》,篇幅为两版,直至1973年4月16日的487期旅行
结束。主人公宝宝与露露踏上十年之久的“环球”旅行,是缘
于宝宝梦境中得到了仙女所赐的一张“可以搭乘各国的汽车、火
24
车、轮船、飞机,也可以骑马、骆驼,或大象” 的旅行票。事
实上,这张“旅行票”不仅可以乘坐交通工具,跨越地理上的隔
阂与限制,还承载着更多的隐喻意义 —— 可以跨越语言、种族、
年龄、性别,阶级的限制,毫无障碍地在“自由世界”版图内
25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安全冒险”。
宝宝露露全球旅行的首站,自然选择了香港殖民宗主国 ——
英国,在观赏完标志性/符号化的白金汉宫、伦敦塔等帝国标志
26 27
后, 继续欧陆壮游(the  Grand  Tour)。 除了对传统壮游进行
现代改造,即宝宝露露走访的被现代旅游业“景观化”了的贵族
文化,例如斯德哥尔摩的瑞典皇宫和斯干孙博物馆,挪威奥斯陆
的皇宫,巴黎的友爱广场和圣母院,罗马威尼斯宫和安曼纽尔大
28
帝像等等, 冷战版图下的欧陆还被注入了新的战略意义。这
种战略意义在宝宝参观的东南亚路线中,有更确凿和明显的展
露。结束壮游后,宝宝们途经非洲、印度到达东南亚。缅甸、泰

24
《儿童乐园》,第262期,1963年12月1日,页24。
25
“自由世界”(free world)指的是美国在冷战时期所力图“整合”(integration)的非
共国家(non-communist nations)。自由世界(free world)的说法,缘起于美国等资
本主义国家自由贸易的经济需要(free trade),对非共国家的整合(integration)政策
是美国社会(政治精英、学者等)1940年代以降的集体发明。见 Christina Klein, Cold
War Orientalism: Asia in the Middlebrow Imagination, 1945–1961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3), p. 23.
26
《儿童乐园》,第263期,1963年12月16日,页24–25。
27
欧陆壮游是指17世纪以降,西方贵族青年通过环游欧洲大陆(continental Europe),
接受教育启蒙的生命仪式(rite of passage)。详情见 Edward Chaney, The Evolution
of the Grand Tour: Anglo-Italian Cultural Relations since the Renaissance (Portland: Frank
Cass, 1998).
28
《儿童乐园》,第265、266、273、274,282期。
“战场”上的儿童 111

国、马来亚,新加坡被收纳进“快速游览”攻略中,以近乎“一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期一个国家”的节奏,集中介绍了各个国家的特色经济产业。缅
甸的锯木厂,泰国的大米基地,吉隆坡的橡胶园,沿着橡胶的出
29
口路线最后抵达新加坡。 这些在反殖民浪潮(decolonization)
中建立的新兴民族国家(nation  states),在战后被迅速卷入冷战对
峙中。从参观内容不难看出,宝宝造访的东南亚“自由国家”,
其“自由”的称号不仅来自非共立场,更来自于其对全球资本世界的
经济战略意义:其“国家”的应有之义,也不限于主权与领土的实体
存在,更体现在与其他资本主义阵营国家的相互关系上。Christina
Klein 提示我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成熟的工业生产,例如宝宝参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30
观的意大利都灵车厂、富士山下收音机厂,广岛的造船业, 与
第三世界非共国家丰富的原材料相结合,形塑了建筑于“自由贸
易”基础上的,冷战时期资本主义阵营的全球网络。这种网络的
前提便是以国家间强烈的互相依赖,取代社会主义阵营所宣传
31
的“国家自足”原则(self-sufficiency of individual nations)。 华
盛顿方面甚至将第三世界发展民族产业(nationalist economic)视
32
为对自由世界的一种威胁, 因此宝宝们才需要特意停驻在仰光
33
的锯木厂,“看见他们怎样把木干锯成木块,运到外国去” 。
在东方传统的家庭观念中,子女的独自远行通常是不被推崇
的。正如胡锦媛分析的,“东方人得自我向来和家庭社会难解难
分,个人通常受集体控制和规范。父母基于养儿防老的心理,往
34
往过度保护小孩,不允许他们任意离家,怕他们受伤或变坏。”

29
《儿童乐园》,第311、312、313、315,316期。
30
《儿童乐园》,第280、342,347期。
31
Christina Klein, Cold War Orientalism: Asia in the Middlebrow Imagination, 1945–1961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3), p. 25.
32
Thomas J. McCormick, America’s Half-Century: United States Foreign Policy in the Cold War
and After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5), xii–xvi.
33
《儿童乐园》,第312期,1965年1月1日,页20。
34
傅伯宁〈胡锦媛谈东西方父母如何看待子女出游〉,
《人本教育札记》133期(2000年
7月),页34。
112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然而宝宝们的全球旅行是没有父母陪伴的,这种独自出行还受到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35
了鼓励。 事实上,这样的设定并不利于宝宝们体验并向读者
展示“自由世界”中各国的战略意义和“相对定义”,这些成人
世界的景观被栽植进儿童的视镜中,难免显得有些僵硬。那么,
父母的缺席是否真的阻碍了冷战版图的展演及意识形态的渗透?
友联同人奚会暲回忆道,“我曾经以侨生的身份考台湾的大学,
但真的要去的时候又不敢去,怕去到后会被抓。……后来考了雅
礼奖学金去美国读书又拿不到签证,但这并不影响我对自由民主
36
的信念。” 可想见成年人的跨界流通,即使在“自由世界”内
部也充斥着阻隔与限制,种种现实的壁垒都提示着“自由世界”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内部的差异性,相应地,也指向了其绝对统一与团结的虚幻性。
因此,没有成人陪伴的宝宝们,是“自由世界”旅行家的最佳人
选,其未充分社会化的儿童身份,使跨界旅行变得轻巧可行。在
旅行途中,作者不断强调宝宝露露受到当地人热情的款待,不论
是准备了道地食物的丹麦家庭,还是驶在直布罗陀海峡的大商船
37
舵手们。 他们友好地向陌生的小旅行家们介绍本国特色,还
时常鼓励宝宝们进行适度的冒险。各类有惊无险的尝试与营救,
不仅延展了“自由世界”内“安全”的限度,也更充分地展演了
“自由世界”内人民的情感联结。旅行途中无一例外的笑脸与款
待,与冷战时期非共国家之间强调情感共鸣,亲如一家的意识形
38
态宣传相互检证。

35
“宝宝拖着露露,一口气跑到了飞机场。哈,爸爸,妈妈,大哥哥,和许多朋友都
在那里等着给他们送行呢!”《儿童乐园》,第262期,1963年12月1日,页25。
36
奚会暲访谈,卢玮銮、熊志琴编《香港文化众声道》(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
2014),页135。
37
《儿童乐园》,第268、269期。
38
Christina Klein讨论了冷战期间美国对公民,特别是中产阶级的共情教育(sentimental
education),试图制造情感纽带(intellectual and emotional bond)来整合自由世界。
六十年代的《儿童乐园》体现并强化了这种情感联结,并将其从单一的美国视角延伸
到自由世界内的各个主体。Christina Klein, Cold War Orientalism: Asia in the Middlebrow
Imagination, 1945–1961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3).
“战场”上的儿童 113

《宝宝游记》中最具冷战色彩的书写,莫过于对共产阵营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Communist  bloc)的有意忽视,特别是对“中国”的巧妙处理。
《宝宝游记》时常强调其旅行的“全球性”,从造访南极与北
39
极, 便可窥得其试图定义“世界”的野心,毋宁说在前往美国
40
前,宝宝自白道,“不到美国走走,也不算游遍世界” 。在精
心营造的“完整的”世界版图中,苏联、东欧、拉丁美洲、中
国,越南等共产国家的集体缺席,也就更凸显了“围堵”策略
(containment)的渗透。小朋友在东南亚所参观的国家 —— 缅
甸、泰国、马来亚,与香港一并构成英国联邦国家围堵共产阵营
41
的重要阵地。 当宝宝们行至印度大吉岭时,他们几乎要走进共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产主义阵营的势力辖地。事实上,他们确乎已经到达了共产中国
42
与尼泊尔 —— 额菲尔士峰, 《宝宝游记》对此进行了巧妙的叙
事处理。当宝宝们造访“自由世界”时,特别强调所到之地的国
家地理坐标,这样的叙述模式不仅方便于游记的书写,也含蓄标
明了各国在冷战格局中的地缘意义。而当宝宝们踏进额菲尔士峰
时,它的国家地理坐标被刻意抽空,仅被描述成一处属于“真空
之地”的自然景观。当“直升机越飞越低,飞到猛烈的印度太阳
43
底下” 时,读者才被放置回清晰的地理坐标内,额菲尔士峰或
曰珠穆朗玛峰则被存储于飘渺的梦境回忆中。值得注意的是,宝
宝们也并没有造访台湾,这个被“自由世界”所承认的“中国”。
《宝宝游记》似乎试图避免对“中国”这个概念进行准确的处

39
《儿童乐园》,第336期《南极奇观》,第483期《冒出冰层》。
40
《儿童乐园》,第349期《海上救援》。
41
“the Prime Minister, Clement Attlee, agreed with the view that ‘failure to meet this communist
threat to the security of Hong Kong would damage very seriously British prestige throughout
the Far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and ‘the whole common front against Communism in
Siam, Burma and Malaya was likely to crumble’ ”, Chi-Kwan Mark, Hong Kong and the
Cold War: Anglo-American Relations 1949–1957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p. 21.
42
《儿童乐园》,第308期《世界屋脊》。
43
《儿童乐园》,第310期《飞过额菲尔士峰》。
114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理,更准确的说,是回避了与“当代中国”的正面交锋,而将“中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国”凝固于古老的时空内,反复诉说历史故事与民间传说,描画
一个去政治化的“文化中国”。

44
表二:《宝宝游记》所到之处

期数 地点 标题 期数 地点 标题
263 伦敦 伦敦塔和伦敦桥 306 大吉岭 会说话的小鸟
264 泰晤士河 大船上过圣诞 308 额菲尔士峰 世界屋脊
265 斯德哥尔摩 北欧的水都 310 额菲尔士峰 飞过额菲尔士峰
266 奥斯陆 最大的乡村 311 伊洛瓦底江 伐木场上
267 哥本哈根 童话王国里的首都 312 仰光 仰光的锯木厂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268 哥本哈根 闻名世界的游乐场 313 曼谷 佛国暹罗


269 大商船 小舵手 315 吉隆坡 马来亚的橡胶园
270 直布罗陀 两条大鱼 316 航船 到达赤道
271 巴塞隆拿 巴塞隆拿 323 昆士兰 飞行医生
272 飞机上 花都巴黎 328 新南威尔斯 “衣架”雪梨大桥
273 巴黎 罗浮宫和凯旋门 329 雪梨 海滩救生队
274 巴黎 莱茵河畔的长颈鹿 331 堪培拉 澳洲首都堪培拉
275 狄克葡萄庄园 葡萄美酒 332 墨尔本 白雪山,黑天鹅
276 日内瓦 世界公园瑞士 334 纽西兰 纽西兰的牛油厂
280 都灵 参观车厂 336 南极 南极奇观
282 罗马 古都罗马 337 复活岛 复活岛的神秘石像
284 埃及沙漠 陆地行舟 341 日本东京 庭园和盆栽
287 开罗 狮身人面像和金字塔 342 富士山 过富士山
288 尼罗河 尼罗河上 347 广岛 大船下水
289 飞机 到非洲去 349 飞机上 海上援救
291 热气球 肯雅湖滨 350 飞机上 飞去美国
294 帆船 告别非洲 352 三藩市 最大的热狗
295 塞普耳群岛 塞普耳群岛 353 三藩市 日本公园和唐人街
297 孟买 印度的大门 354 洛杉矶 迪斯尼乐园
298 乌代浦 印度的太阳 357 洛杉矶 明日乐园
299 皮克拉湖 会见丽莎 358 拉斯维加斯 赌城拉斯维加
301 德里 首都德里 359 拉斯维加斯 胡佛壩
302 泰姬陵 泰姬玛哈陵

44
《儿童乐园》,《宝宝游记》1963至1967年,重复地点及期数未列出。
“战场”上的儿童 115

(二)《小朋友游记》:摆放“新中国”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儿童刊物“幻想”与“启蒙”的特点并行交织,写法上虚虚
实实,因此其文学基底与创作理念很难辨明。但当我们将视线集
中于这两个平行栏目,就会发现对游记采取不同的叙述方式,可
能折射了两个同人圈相异的文学倾向与主张。宝宝露露颇具有冒
险精神甚至是骑士风格的“浪漫主义”出游,是五十年代香港右
45
翼较典型的一种表现手法 ,在六十年代右翼渐渐转向现代主义
时,儿童刊物场域的延宕就更加突出。《小朋友画报》则继承了
左翼的现实主义风格,“我”在父母亲戚的陪伴和指引下,参观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他们朋友的家乡风景。因此,当我们不再将“意识形态”局限于
政治维度时,就会发现更宽泛的,作为“同人理念”的“意识形
态”,实际渗透于(也彰显在)文化产品的方方面面。
《小朋友游记》并不像《宝宝游记》那样具有“全球”视
野的版图路线规划,并且搭配上游记常见的圆形模式(离家 - 旅
行 - 归家),《小朋友游记》更加随意的将主人公的出行,看做
46
常见的春游踏足,这表现在“我”也时常在香港本地游玩。 相
较于《宝宝游记》对中国问题的悬置,《小朋友游记》则将“全
球旅行”作为摆放中国位置的一种叙述工具与策略。在我所见的
12期《小朋友游记》中,不同于《宝宝游记》对共产主义国家集
体的“有意忽视”,主人公“我”曾去到过北欧资本主义阵营的
47
国家,例如挪威和芬兰。 《小朋友画报》采取的并不是壁垒分
明的“整合”和“围堵”策略,而是借助儿童旅行家的行脚,将

45
“五十年代前期,外国文学对香港文坛的影响,左翼的‘批判现实主义’固然无法
落实,顶多是一般的‘批判现实主义’;右翼的也只是一般的‘浪漫主义’‘写
实主义’加上政治宣传。”郑树森,黄继持,卢玮銮编《香港新文学年表(一九五
零 —— 一九六九年)》(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0),页22。
46
《小朋友画报》,第171期《浅水湾游记》。
47
《小朋友画报》,第131期《海上的霸王》,第135期《森林里的战斗》,第153期《勘
察加的老熊》。
116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当代中国”带入到读者的世界想象中。在描写传统的(民俗的)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内蒙古呼和浩特的大力士摔跤的同时,穿插进“红色中国”生活
片段,“……拜访一个牧民的家,里面住着一对老夫妇,原来他
们的儿子和媳妇都出外放牧,留下这一对老人家在蒙古包里听收
48
音机。” 在观赏大兴安岭的雪景树海时,也提醒读者“这种电
锯,最大的树也能很快锯倒,从前,光用手锯,不但费时,而且
工人很辛苦呢!树锯倒后,很快有巨型的拖拉机,把一段段木头
运到储木场,然后等待火车再将木头运到各地去。”《小朋友画
报》将《儿童乐园》的“文化中国”推进到“工业中国”,一个
建设和发展中的“当代中国”被带进了读者的视野和想象。正如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上一节所述,处于弱势的左翼文化,必须向主流看齐,在满足和
迎合读者对“世界”的基本想象和预设的前提下 —— 例如对资本
主义国家的报道,将“红色中国”放置回世界的格局中。即使是
对西方资产阶级阵营的记述,主人公“我”也并未像宝宝露露一
样全盘接受,并融入其中。例如131期《海上的霸王》,“我”
在参观完叔叔介绍的北欧船舰后,批判道“那位挪威朋友对域景
的事迹,好像沾到了他们祖先的光彩。可是我听了心里却怪不舒
服。攻击别人的地方,劫掠财物,杀人放火,本来是一种坏事。
49
怎可当做是历史的光荣呢?” 《小朋友游记》似乎不满足于借
儿童之眼,展示各国友谊或是借儿童行脚,划定己方版图。《小
朋友游记》中的主人公年纪似乎较宝宝露露稍长,已经可以践行
上文提及的“主客观结合”的游记特色,对“风景”进行臧否。
早期的《小朋友游记》并未灌输动员型社会主义的意识形
态,检证了北京对港“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潜伏政策。1967
年,大陆文革蔓延至香港,香港本地的劳工冲突也愈演愈烈,
打破了《小朋友游记》长期潜伏的“补足”策略。自172期起,

48
《小朋友画报》,第162期《大力士摔跤》。
49
《小朋友画报》,第131期《海上的霸王》。
“战场”上的儿童 117

《小朋友游记》改名为《旅行画记》,主人公也从儿童变为成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人。《小朋友画报》已经不满足于以儿童视角,在动物的介绍,
风光的欣赏等主要叙述中穿插零星的当代中国新面貌。持照相机
的成人,迫不及待的向读者展示湛江港起落货物的码头起重机,
新疆省的农用飞机,其指称也由地理坐标“中国”变为身份认
50
同的“我国”。 为了将“我国”指称更加合法化,赢得读者的
共鸣与认同,《小朋友画报》还新增了《抗日战争故事》这个
栏目,以“塑造小英雄”的叙事模式,对民族主义进行追溯与
渲染,不仅试图唤起南来群体超意识形态的集体回忆,也将“同
胞”、“鬼子”和“敌人”等反帝反殖词汇重新带回到香港在地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51
社会,一并为“反英抗暴”提供历史合法性。 回到游记本身的
变迁,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小朋友画报》开始突破游记板块
“主客观结合”的栏目限制,以各种纯客观的“新闻报道”形
式,如新增的《小记者》栏目,将杂志中原本零星边缘的“红色
中国”带到中心位置。有些匆忙上马的“红色中国”消息报道甚
至来不及整合进杂志的总体规划,出现没有栏目作为框架的零散
52
文章。 《小朋友画报》的副文本(paratext)也检证了《小朋友
画报》在左倾思潮中的部分改变。例如,1967年9月10日,第202
期的《小朋友画报》在封底刊登启事:“本刊最近因种种关系,
没有照出版日期出版,以致读者不能按时阅读,很是抱歉!由下

50
“这是湛江港起落货物的大力士 —— 码头起重机,它有四条刚腿,能走到货船旁,
它的长臂会转来转去,把很重的货,物运上船去……这个大力士很像座大门,有十
层楼那么高,名叫‘门式起重机’,它是在我国三门峡水库工作的,能把水库上七十
万斤重的十二山大闸门拉上拉下,让水库顺利拦水放水,是最大力的机械大力士。”
《小朋友画报》,第172期《大力士》,第204期《农村的飞机》。
51
相较而言,《儿童乐园》在处理二战时,就注意避免唤起民族主义情绪,改以欧洲
战场为主要叙述空间,教育和灌输和平等普世价值。
52
例如202期的《盐的故事》,连载的《孤女阿娟》等。
118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期起,本刊将恢复按月十日及二十五日出版。订户当按照期数计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53
算,绝不少派。”

表三:
《小朋友游记》所到之处

期数 地点 标题
131 挪威 海上的霸王
135 芬兰 森林里的战斗
153 勘察加半岛 勘察加的老熊
161 大兴安岭 树的海洋
162 呼和浩特 大力士摔跤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164 广州 淘气的猩猩
165 广州 爱挑食的小骆驼
167 广州 猴子山
171 香港 浅水湾游记
172 湛江 大力士
202 大兴安岭 养鹿的人
204 新疆省 农村的飞机

总而言之,在儿童刊物上连载儿童游记,意味着向目标读者
展演、启蒙课堂之外的“大世界”,促发想象与认同,最终将儿
童全面社会化。《小朋友画报》与《儿童乐园》中的游记都不是
纯粹客观的景观展览。《宝宝游记》插图中的景观建筑,总与宝
宝露露遥望它们的身影融合在一起,宝宝也不断提及游览景观与
现实中的《儿童乐园》杂志的关联,例如在哥本哈根参观水翼船
时,宝宝惊呼:“我在儿童乐园上读过水翼船的消息,想不到真
54
的看到了!” 《小朋友游记》中的“我”总是手持相机,试图传

53
《小朋友画报》,第202期,1967年9月10日,封底。
54
《儿童乐园》,第267期《童话王国的首都》。
“战场”上的儿童 119

达一种真实感。John  Stephens 提示我们,在儿童文学中,“如果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语言能唤起真实世界的感觉会比较讨好。强调真实性。掩盖了文
本产生意义的过程,把文本内容与‘真相’画上等号。……儿童
因而被鼓励将自身置放在文本里,去认同里面的主要角色,体验
55
角色的成长及其处世经验。” 从读者反应看,强调真实性的游
记确乎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小读者们主动认同宝宝露露的游览经
验,置身于展演的景观中,栽植了一种对世界的初步想象。例如
澳洲华裔作家黄佩佩提到,“在东方巴黎西贡生长的我,憧憬的
是到花都巴黎留学哩!从小我就爱看《儿童乐园》,中法对照的
《小安琪》……我便是在《儿童乐园》的《宝宝游记》及《播音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台》开始认识澳洲的。因此小时候就跟人争辩过澳洲首都是堪培
56
拉。”

四、结语
通过对香港五、六十年代文化空间的重访,以及两份刊物出
版情况、副文本等的细查,不难发现两份儿童刊物背后的建制
运作。冷战格局诚然奠基了两份刊物的底色,但儿童期刊场域
的自主性也制约着意识形态的渗透方式。对两份刊物的平行栏
目 ——“儿童游记”的细读与重读,揭示了经场域折射的意识形
态表达方式。《宝宝游记》与《小朋友游记》,都摈弃了“动员
型”意识形态宣传,不批判敌方的意识形态,迎合读者对儿童刊
物应传达“真善美”的既有期待。同时将冷战版图下微妙的“有
意忽视”或“刻意补足”缝合进儿童叙事的逻辑与展演中,其隐
蔽性稀释了两份儿童刊物的意识形态浓度,因此不难解释为何读

55
约翰·史蒂芬斯《儿童小说中的语言与意识形态》(合肥: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0),页4,8。
56
黄佩佩〈袋鼠、树熊以外的一鳞半爪〉,引自庄伟杰编《渴望绿色》(福州:海峡
文艺出版社,2002),页300。
120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者对这两份刊物都有“去政治化”的印象与惯见。而关于“为什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么是儿童”这个本质问题的回答,Peacock 在对美苏儿童竞争的
分析中,给出了一些提示,我们或许可以考虑冷战这个战场的特
殊性质。在当时的文化工作者看来,这场意识形态战役是没有尽
头的,因此只有争取儿童,培养“自由”或“反抗”的下一代,
57
才能在拉锯战中创造一个“新”的乌托邦, 无论这看起来多么
的“去政治化”。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57
“Leaders portrayed their children as imperiled not by bayonets and storm but rather by
ideological infiltration and weakness. This was a serious concern in a conflict that had
no foreseeable end and that could very well last until the kids become adults.” Margaret
Peacock, Innocent weapons: the Soviet and American politics of childhood in the Cold War.
(Chapel Hill: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2014), p. 3.
121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少年乐园》的“理想少年”的建构

·谭玉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少年乐园》(以下简称《少乐》)是香港友联出版社(以
下简称友联)出版的刊物,创刊于1964年3月15日,每半月出版
1
一期。其停刊的日期和理由不详,也无从查询。 作为一本综合
性的32开杂志,它的内容包罗万象,包括讨论少年问题的短论、
少年信箱、课外补充教材、名人传记、漫画、科学知识、各地珍
2
闻、有奖游戏,以及连载故事等等,每期篇幅一百多页。
谈及《少乐》的销售网络,编者曾回复小读者:“至于本刊
的销售区域,包括马来亚、香港、星加坡、沙巴、沙劳越,以及
3
泰国等地。” 当时马来亚的少儿刊物市场中,与《少乐》同期
发行的还有《马来亚少年》(1946年)、
《新学生》(1950年)、
4
《世界少年》(1953年)等。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香港及

1
卢玮銮在统计所有友联的刊物时指出《少乐》终刊日期不详。禤素薇虽在她的硕士
论文指出:《少乐》于1975年在吉隆坡复刊,1980年停刊。但是其论文所考证的《少
乐》创刊日期与实际不符(论文记录1961年创刊,而创刊号显示的实际日期为1964年
3月15日),故笔者对此统计结果持保留意见。
2
〈发刊词〉《少年乐园》第1期(1964年3月15日),页1。
3
〈丁姐姐信箱〉《少年乐园》第43期(1965年12月1日),页3。
4
《马来亚少年》是8开型的少年月刊。《新学生》是16开型的学生读物。《世界少年》
是32开型学生读物,1978年停刊。
122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东南亚地区涌现了大量的华语儿童刊物。这些刊物对少年及儿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童形象的诠释、呈现方式都各不相同,为我们提供了多种研究角
度。《少乐》是在东西方冷战、自由民主和共产专制争霸的大背
景下创刊的右翼杂志,其发行地区是两方阵营都想要争取的中间
地带。接下来,本文将以《少乐》为研究对象,探讨在冷战的影
响下,一份倾右的刊物如何去塑造和呈现理想的少年形象。编者
所想象的少年,具备了怎样的政治领悟、文化认同和理想追求?
编者又如何以较为轻松和间接的方式给读者传递“正确”的意识
形态?由于友联出版社并没有完整地保存旗下的刊物,原始材料
全靠私人收藏,笔者的研究范围将限定在目前能搜集到的47本刊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5
物。

一、友联出版社与文化冷战
发行《少乐》的友联出版社是一个受到美国资助的右翼文化
机构。该社由一群1949年前后从中国内地到香港的青年大学生所
创办,以“民主政治、公平经济及文化自由”为奋斗目标,“怀
6
着决心要献身于共产统治的摧毁,和中国民主社会的建立” 。
为了传播民主、自由的政治理念,友联相继出版了面向不同读
者的刊物。友联的首份期刊是《中国学生周报》,随后又出版
了面向一般社会大众的《祖国》和针对小朋友的《儿童乐园》
等。1956年,友联把业务扩展到了东南亚,创办了《蕉风》和
《少乐》等杂志,同时还出版华文教科书和经营华文书店。

5
笔者所研究的《少年乐园》刊物均为杨善才先生私藏。杨先生一共收藏了47册,从首
刊到第67期,所缺的是以下期刊号:6, 10, 19, 30, 34, 36, 38, 39, 40, 41, 42, 48, 49, 50,
51, 53, 54, 65期。
6
摘自友联出版社的宣言,转引自卢玮銮、熊志琴编《香港文化众声道》,(香港:
三联书店有限公司,2014年),页10。
《少年乐园》的“理想少年”的建构 123

友联的创立得益于“亚洲基金会”(此后为“亚基会”)的财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政支持,可说是美国文化冷战的产物。“文化冷战”指的是美苏
两国为建立霸权、掳获世人的“心”,不仅在政治、经济、军事
领域工作,也积极地将自身的文化与艺术向外推广,并重视“文
7
化”作为冷战策略的一部分。 Christina  Klein 也指出,随着“马
歇尔计划”的展开与朝鲜战争的爆发,美、苏两方在维护或宣
扬各自的意识形态时,除了采取硬手段也重视通过艺术形式如
8
文学、音乐、电影、舞蹈等争取民心。 换言之,在整个冷战格
局下,任何文化都可以被赋予政治的功能性。当时,香港作为左
右两股势力“自由竞争”的场域更是不容忽视。因此,美国资助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香港各类文化与艺术事业,扶持任何有“反共”意愿的团体或组
织,加强防堵共产主义在华人社会的蔓延。友联就是美国在1951
年借由华盛顿幕后支持的“亚基会”资助而成立的。据友联主
要负责人林悦恒先生介绍,友联每年会计划出版工作和通讯员活
动,然后提交预算交给亚基会,亚基会选择其中可行的活动逐年
拨款。步入一九七〇年代,由于亚基会完全停止了财务方面的支
9
持,友联也逐渐失去了在文化界的重要性及影响力。
在亚基会的积极推动下,友联在香港的文化和政治宣传领域
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郑树森称友联为“五、六十年代香港的文
10
化重镇” ,因其为右翼文人提供了写作的园地,激发了大量的
创作。友联借由美国组织资助得以直接出版图书刊物,更加有力
地宣扬亲美和反共意识。友联研究所主要从事中国大陆资讯搜集

7
贵志俊彦、土屋由香、林鸿亦编,李启彰等译《美国在亚洲的文化冷战》,(台湾:
稻香出版社,2012年),页3–4。
8
Christina Klein, Cold War Orientalism: Asia in the Middlebrow Imagination, 1945–1961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3).
9
卢玮銮,熊志琴编《香港文化众声道》,页75。
10
郑树森〈遗忘的历史,历史的遗忘 ——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文学〉,见黄继持、卢玮
銮、郑树森主编《追迹香港文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页2。
124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11
和研究,为反共宣传积累了翔实可靠的资料 。曾任友联社长的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王健武先生称友联是“第三势力”,游离在中国大陆和台湾两方
12
的政权之外。 究其政治理想,与美国所主张的“民主、自由、
和平”是完全契合的。1956年,友联正式进军东南亚的市场,以
华文为载体,向该地青少年传播民主、自由、和平的思想。这是
亚基会、友联与马来亚政府三方合作的成果。曾任友联总经理
的何振亚先生表示,友联到马来亚是受到当地反共势力的邀请,
13
“去搞一些青年的文化活动、传媒上的活动”。 从马来亚的角
度来说,需要友联把在香港传播民主、自由、反共的成功经验复
制过来,政治目的非常突出。另一方面,由于殖民政府曾颁布禁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书令,禁止中国大陆的华文书籍进入东南亚,顿时让当地华人学
14
生和知识界陷入了一个完全窒息的罐头空间里。 这无疑为经营
书业的友联提供了一个商机。东南亚是不容小觑的市场,因此创
立分社是符合市场需求的营销策略。目前已解密的美方冷战策略
文件显示:香港对美国最主要的作用在于削弱共产主义对海外华
人的影响力,促进华人社群承认美国的政策与行动,并提高理解
美国在精神、物质上的影响力。在马来亚地区,美国首要争取的
15
对象是华人青年。 因此,亚基会全面资助友联在新马扎根,而
友联在此地所出版的刊物皆以华人青少年为读者对象,就是顺理
成章的事了。
由“友联”所勾勒的文化地图,以香港为中心,辐射到包括
泰国,印尼,新加坡以及马来西亚。无论在何地,友联都致力于
宣扬反共、民主、自由世界等政治理念。学者容世诚在研究同样

11
同上。
12
卢玮銮、熊志琴编《香港文化众声道》,页148–149。
13
同上,页21。
14
原甸《我的文学不归路》(新山:陶德书香楼,2003),页5。
15
〈远东的指令及其对象〉,转引自贵志俊彦、土屋由香、林鸿亦编,李启彰等译《美国
在亚洲的文化冷战》,页17–18。
《少年乐园》的“理想少年”的建构 125

受到亚基会资助的亚洲出版社和亚洲影业公司时,曾提出:“围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堵颉颃、整合连横”的概念。“围堵”指的是在文化冷战时期,
美国常藉由不同媒体在言谈话语的层次上建构、宣扬、整合一个
想象的“自由世界”来围堵共产主义的“极权世界”。“连横”
指的是在亚洲国家区域之间建立一个实质的跨国网络。通过这个
网络的建构,将美国的价值观念、艺术思潮和权力关系等,不断
流通、生产和再生产。在此政策的贯彻下,亚洲出版社尝试整合
一个“香港—台湾—东南亚”的自由世界文学生产网络来抗衡左
翼力量,并争取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发行网络来争取海外侨胞的
16
读者市场。 为了保持编辑政策的一致性,友联直接从香港总部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将古梅、姚拓和刘国坚等人派到东南亚工作。许多刊物如《少年
乐园》、《中国学生周报》、《儿童乐园》等都在香港和东南亚
两地同时发行,其政治教育、价值观塑造是被两地读者共享的。
友联自身复杂的政治背景,加上文化冷战的策略影响,在少年形
象建构方面的作用尤其值得探讨。

二、“理想少年”的政治领悟与文化认同
政治教育向来是友联刊物的一大特色。友联的出版目标就
是“教导自由世界,尤其东南亚的中国青年认清共产主义和共党
统治的真相,与东南亚其他人民全心合作,以对抗共党的颠覆活
17
动。” 应马来亚政府的邀请,受亚基会支持而在东南亚发刊的
友联杂志更是把这特色发挥到了极致。
友联南下新马之时,东南亚各国刚经历了五十年代的反殖民
及建国历程。二战后共同的反殖民的战争经验,已经把这个地区
的华人一体化。他们放弃了中国人的身份,选择效忠居住国,并

16
容世诚〈围堵颉颃;整合连横 —— 亚洲出版社/亚洲影业公司初探〉见李培德、黄爱
玲主编《冷战与香港电影》(香港:香港电影资料馆,2009)。
17
刊于《友联出版社介绍小册》,转引自《博益月刊》第14期,1988年10月15日。
126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为其建设付出努力。何国忠在其著作中指出:“在全副精神慢慢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地转移到马来亚的时刻,‘又要以中国人的一份子去爱护中国’
18
的情怀必然会慢慢的淡化”。 然而,东南亚华人与共产中国之
间有着剪不断的血缘关系。美国对此感到担忧,深怕他们会成为
共产党的支持者。因此,从根本上瓦解华人对共产党的信任变得
非常重要。然而,纵览《少乐》栏目的文章,几乎没有直接批判
共产党的内容,而是运用了大量篇幅来普及民主知识,弘扬自由
精神,宣传美国价值观。编者怎样介绍民主的概念和美国文化,
使少年树立了美国价值观是笔者接下来探讨的问题。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一)以民主精神为主旨

“民主”课题在《少乐》的内容中占了非常高的比例。其内
容大略可以分为三个部分:1、结合文化和时事,用深入浅出的
语言介绍民主原则,让读者了解民主的真义;2、将民主的思考
方式融入日常生活,引导小读者在学校、家庭、朋友之间实践民
主;3、赞美弘扬民主精神,鼓励少年读者成为追求民主的未来
公民。
以《少乐》的常驻栏目“小论”举例,其内容时而评论时事
政治,时而指向少年的性格和教育问题,时而顺应节日假期来介
绍民俗,但最终都免不了回归民主话题的论述。据笔者统计,
在47篇小论的文章中,以民主为题的有7篇,间接论述民主的有
9篇,占总数的34%。“小论”多次解释民主的含义,笔者将所有
相关定义整理如下(见表一):

18
何 国 忠《马来西亚华人:身份 认同、文化与族群政治》(吉隆坡:华 社研究中心,
2002),页38。
《少年乐园》的“理想少年”的建构 127

表一:关于民主论述的整理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第14期 民主,究竟包括了什么?往深处去研究,民主包括了政治、经济及法
律上的一切制度,以及人与人之间相处的生活原则。如果说的浅显
一些,用“容忍异己”这四个字,却也可以把“民主”包含在内。

第16期 民主的反面,便是“独裁”、
“专制”及使用“暴力”……
不用武力,不用强暴,不抱怨,不退缩,这便是“民主精神”。

第28期 民主有一定的内容:政党政治、议会政治、讲理政治 —— 而不是军


权政治,不是革命政治,不是教条式、独断式的主义政治。

浏览以上表格,我们发现《少乐》所宣传的“民主”其实是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一个模糊化的概念。它既可以是一种政治制度、又可以是人与人
之间相处的准则,也可能是一种道德修养。例如,编者将“民
主”的真义与“容忍异己”的概念联系起来,把民主与少年生活
中的人际相处挂钩。对少年读者而言,民主作为一个政治概念所
涵盖的内容,诸如投票选举、三权分立、进入国会发言等与他们
的生活没有直接联系,正因如此,对民主概念模糊化的处理是编
者希望少年可以在易于理解的文化语境中重述民主的概念。
《少乐》也努力确立民主的合法性,并积极推动一种非民主
不可的思维导向。例如:第28期的“小论”诠释民主时含蓄地批
判了包括“军权政治,革命政治,教条式、独断式的主义政治”
等制度。编者在此提醒读者,有些国家或者政党名义上称民主,
实际并不具备民主的真正内涵。紧接着,又提出了民主的两个基
本条件,即经济自立和文化自立。文章还称民主的人就是善良
的、正义的,走在时代前面的。从反面来说,不民主的人就是强
19
暴的,罪恶的,是开倒车、违背时代潮流的。 这些绝对的批判
与赞美灌输给读者一种二元对立的政治观念,在某种程度上确立
了民主的合法性,也形成一种独尊民主的思维模式。

19
〈起码的条件〉见《少年乐园》第38期(1965年9月15日),页2。
128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在此基础上,编者又把实践民主的范例融入日常生活中,鼓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励少年运用民主原则来解决家庭和学校的问题。如第16期的“小
论”以《什么是民主生活?》为题,解释如何把“民主”适当地
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在文章的开篇,编者指出:

民主的含义十分广泛,例如选举时的投票制度,是
民主不可缺少的主要部分;但日常生活中,如在学校的
班级会议中,在家庭与兄弟姊妹朋友相处中,都应该
20
把“民主”二字放在主要的地位。

编者希望少年读者时刻将民主记在心中,以民主为待人接物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的首要原则。以家庭为例,《少乐》倡导读者“做哥哥的不能以
21
力气大而压服年小的弟妹”。 另外,以同学之间的相处为例:

例如在学校之中,每个同学都有说话的自由;不管
他说得有没有道理,谁也不能去阻止他。唯一解决的办
法,是在班级开会时,大家可以用公正的态度去辩论。
22
这便是最基本的民主生活原则。

此处,“每个同学都有说话的自由”呼应了言论自由这种民
主权利,“用公正的态度去辩论”就是模拟议会政治的方法去平
息分歧。当然,“小论”并不是传播民主理念的唯一体裁,编者
还通过蕴含民主意识的文学作品进行潜移默化的民主教育。如连
载故事《十五少年》(又名《荒岛历险记》)就有少年实践民
主的情节。在第九章中,十五名少年漂流到了一个孤岛上,决定
票选总统,奥敦顺利当选。随后,奥敦还负责调和朋友之间的矛
23
盾。 《少乐》对这些未来的主人公充满信心,希望他们“将来

20
〈什么叫“民主生活”?〉见《少年乐园》第16期(1964年11月1日),页2。
21
〈起码的条件〉见《少年乐园》第38期(1965年9月15日),页2。
22
〈容忍异己的精神〉见《少年乐园》第14期(1964年10月1日),页2。
23
〈小岛民主奥敦当选总统〉见《少年乐园》第15期(1964年10月16日),页113。
《少年乐园》的“理想少年”的建构 129

进入复杂而庞大的人群里,做其中健全的一份子,使社会成为民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24
主的、有秩序的、进步的社会。” ,并传达了“全世界各爱好自
25
由平等民主的共同理想,尚待大家努力完成”的政治期待。

(二)以美国文化为核心价值

《少乐》是以华文为载体的读物,编者却把中国的故事冠上
了“民间”的标志,回避了与中国有直接关联的真实性的人物、
故事或是景物的描写。在淡化中国色彩的同时,由香港右翼文人
主笔的《少乐》每一期都把美国的价值观渗透其中。《少乐》呈
现美国文化的方式非常多样化,包括选择美国人作为“名人传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记”的主人公;频繁出现美国的励志故事;在介绍其他国家的人
物时,也不忘提及他们与美国的联系等等。
在《少乐》的“名人传记”栏目中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
家、发明家、艺术家、慈善家中,大多数是美国人。(见表二)
从表 二 可知,在笔者所统计的共47期的《少乐》杂志中,
有38位名人的传记,其中21位名人与美国相关,17名是美国人。
“名人传记”可说是《少乐》为读者提供的一个认识美国、想象
美国的方式。藉由讲述美国名人的故事,编者能够从侧面呈现美
国在这个领域的优势和影响力。名人传记的叙事好比美国文化的
横断面,将美国的历史、政治、科学、艺术等面向一一展开。与
此同时,借着褒扬名人的写作手法,期刊也赋予读者相对正面的
视角去看待美国。
例如,第13期的“名人传记”《民主政治的保姆 —— 杰佛逊》
一文中,历数杰佛逊为美国争取民主政治的丰功伟绩,包括他参
与的“维吉利亚宗教自由法案”和他撰写的《独立宣言》等,称

24
〈注重课外活动〉见《少年乐园》第3期(1964年4月15日),页3。
25
〈伟大的民主斗士 —— 林肯〉见《少年乐园》第24期(1965年2月15日),页10。
130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表二:
“名人传记”的整理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美国人 1. 民主政治的保姆 —— 杰佛逊


2. 贫苦出身的总统胡佛
3. 黑人歌后莉安泰
4. 民主斗士 —— 林肯
5. 电的发明者富兰克林
6. 舍己为人的杜里医生
7. 卡通画家迪斯尼
8. 轮船的发明者富尔顿
9. 钢铁大王卡耐基
10. 平凡的丁龙
11. 莱特兄弟
12. 亨利街的天使
13. 勇敢的麦克阿瑟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14. 女童军之母 —— 高顿
15. 玩具大王路易马克斯
16. 扫地工人当厂长
17. 脚车匠发明飞机
与美国相关 18. 爱因斯坦的世界(致信罗斯福总统,有助开
启曼哈顿计划)
19. 丘吉尔(母亲是美国人)
20. 第一个女医生(学成于纽约)
21. 第一个荣获十字勋章的女画家(画作在美国
轰动一时)
22. 伊丽莎白肯尼(发明的治疗小儿麻痹症的方
法通过美国权威鉴定)
与民主有关 23. 东姑阿都拉曼
24. 黑暗非洲的太阳 —— 史维泽
25. 甘地
26. 甘地传人梵隆巴
27. 口吃的大演说家
28. 白话文学之父 —— 胡适
与艺术有关 29. 音乐之父巴哈
30. 音乐神童莫扎特
31. 苦学成名的狄更斯
与科技发明有关 32. 发明纸张的蔡伦
33. 发现彗星的日本青年
34. 形残不废的天文学家 —— 格林尼治
35. 开凿两大运河的李西溥
36. 望远镜的发明者伽利略
37. 编撰第一部“汉英字典”的英国人
38. 发明蒸汽机的瓦特
《少年乐园》的“理想少年”的建构 131

26
他是“创造美国的伟人之一,更是民主政治的保姆”。 这篇文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章不仅介绍了杰佛逊的成就,还传达了一个信息:美国的政体就
是民主政权的典范。事实上,“民主”这个词最先是被古希腊学
者使用,因此多数学者认为现代民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雅
典的民主,而《少乐》却对此只字不提。
《少乐》所呈现的美国不仅是先进技术的摇篮,还是世界上
最懂得运用先进技术的国家。在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的传记中,
编者强调:“比起发现相对论和原子能量,他更伟大的贡献是促
27
成‘美国曼哈顿计划’”。 文章介绍爱因斯坦致信美国的罗斯
福总统,促请自由世界的掌权人物在原子能的研究上迎头赶上。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这封“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信件”促使罗斯福总统启动了“曼哈
顿计划”,美国也由此加入了“历史上决定性最大的一项武器竞
争当中”。这封“最重要的信”一方面解释了美国加入武器竞争
的动机是善意的,另一方面也在启迪少年读者,以美国为代表的
自由世界才能保障人类福利。虽然爱因斯坦不是美国人,但是他
的故事非但没有冲淡美国文化的主体性,反而通过他促进“曼哈
顿计划”一事,将美国刻画为国际安全的守护者。
笔者留意到《少乐》编者也十分关注马来亚,每期都有与之
相关的内容。例如,“名人传记”就连续9期报道了东姑阿都拉
曼的专题。同时,《少乐》在第7期、第13期新辟了“马来西亚搜
奇”、“马来西亚历史故事”两大板块。虽然这本杂志的销售网
络遍及亚洲不同地区,但是从读者来信和生活摄影比赛的入选照
片来看,大多数的读者来自马来亚地区。值得一提的是,与马来
亚相关的内容并没有冲散“宣传民主和美国”的主旨,反而有助
于它的表达。以东姑的传记为例:东姑是马来亚联邦的重要创始
人之一。《少乐》为他立传,一来是要马来亚少年感念建国前辈

26
〈民主政治的保姆——杰佛逊〉见《少年乐园》第13期(1964年9月15日),页10。
27
〈爱因斯坦的世界〉见《少年乐园》第17期(1964年11月15日),页4。
132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的丰功伟绩,加强读者对所居地的归属感。其次,点数东姑的功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绩时也不忘体现《少乐》鲜明的政治立场。“他既要面对‘共产
党恐怖分子’,又要致力于建设‘稳定的、负责的、民主的、廉
洁的政府’”这些内容不仅描述了东姑的政治生涯,也自然地渗
透了反共和民主的政治意识。

三、《少乐》的“乐”与“趣”
除了明确的政治倾向和美国色彩,《少乐》还突出了“乐”
与“趣”两个编辑理念。《少乐》对“乐”与“趣”的重视从发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刊词便可见端倪:

少年时代也许是许多人一生中最快乐的时代。到少
年时代就能阅读真正的故事了。不但能读故事,而且能
读其他很多有趣味有益处的文章了。这些都是童年时代
28
所不能享受的快乐。

编者称“少年时代也许是许多人一生中最快乐的时代”,而
快乐的理由在于“不但能读故事,而且还能读其他很多有趣味有
益处的文章了”。将刊物命名为《少年乐园》意味着要为少年提
供一个充满趣味的知识乐园,让他们快乐地成长。

(一)《少乐》之“乐”

《少乐》之“乐”是指期刊重视少年对快乐的追求,以及少
年生活中娱乐和休闲的一面。《少乐》中有三种图像资料可供我
们观察少年形象的建构。其一是作为封面的人物画像,其二是在
封面或封三呈现的读者照片。前者描摹想象少年的样子,后者则
展现真实的少年模样。第三类是封面上登载的明星照片。在《少

28
〈发刊词〉见《少年乐园》第1期(1964年3月15日),页2。
《少年乐园》的“理想少年”的建构 133

插图1:第2期《少年乐园》封面 乐》后期的杂志中,香港女影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星完全成为《少乐》封面的主
角。而这一独有的现象也反映
了《少乐》杂志的政治倾向。
如上所述,首五期的《少
乐》封面以画作形式登场,描
摹了编者想象中的少年风貌。
首刊的两位女孩坐在草地上共
读一本书。第3期的男孩女孩
相遇在乡镇的大道上。第4期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的封面上,几个孩子围在村里
的茅草屋前逗鸟儿。第5期的
一群少年则在海边快乐玩耍。
无论在哪里,少年都有朋友相伴左右,是合群和睦、怡然自得的
形象。例如,第2期的封面(见插图1)描绘了两位少年在荷花池
上泛舟的画面。图画中面带微笑的女孩低头看书,男孩则望向女
孩,陶醉在那美丽静谧的环境中,悠然自得。女孩身着红色的连
衣裙,烫着卷发。男孩则梳着分头,腕上的手表十分亮眼。两位
少年的穿着打扮展现了理想少年时尚靓丽的一面。
从第13期起,《少乐》特别发起“生活摄影作品比赛”,呼
吁广大读者投寄生活照片。小读者响应编者的号召,积极参与比
赛。在征集“生活摄影比赛”的稿件时,生活照片的范围十分广
泛:“例如生日庆祝、各种运动、学校生活、家庭乐趣、课外补
29
习、旅行野餐、登山游水……” 在第17期的补充说明中,编者
又加入了“看电视、听收音机、唱歌、跳舞、体操”等放松心情
30
的休闲活动。 “征稿说明”体现了编者对少年读者的期待,一

29
〈日常生活摄影比赛〉见《少年乐园》第13期(1964年9月15日),页5。
30
〈日常生活摄影比赛揭晓〉见《少年乐园》第17期(1964年11月15日),页18。
134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方面希望他们多多参加集体活 插图2:第52期《少年乐园》封底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动,另一方面也希望少年在生
活中尽情娱乐和放松。这与首
五期图画中所诠释的少年形象
是互相吻合的。通过征集生活
照片,编者为其封面中想象的
少年形象的可信度提供了有力
的补充。例如:在三位女孩开
怀大笑的照片旁附上“发神经
吗?”(见插图2),照片里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的少女形象充满生活气息,让人忍俊不禁。还有一张照片捕捉了
一群骑车的男生喜笑颜开的镜头,配上“笑出一个春天来!”的
注解,更是赏心悦目。另一张被注解为“救人哪!”的照片则呈
现了一名男生就要从窗户掉下去,两名男生紧紧抓着他的手进行
营救的搞笑场面。这些照片把少年们生活中的快乐记录下来,充
分展现了少年生活之“乐”。
《少乐》封面的另一重要特色是刊登了大量香港电影女明星
的照片。在47期的杂志封面中,女明星照占了36期的封面,比例
相当高。她们当中既有已经成名的童星冯宝宝、萧芳芳、薛家
燕,也有一大批邵氏旗下“南国实验剧团”的女演员,包括郑佩
佩、秦萍、李菁等。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电影成为流行的大众文
化载体。邵氏电影风靡港台及东南亚,在东南亚就有131间电影院
31
是名副其实的电影王国。 邵氏电影捧红了无数影星,选择影星
作为封面的主角显然是《少乐》紧跟潮流的表现。
有趣的是,登上封面的女明星正值青春年少,与预设读者的
年纪一般无二。例如秦萍登上封面时才十六岁;薛家燕登上封面

31
陈美玲〈邵氏兄弟 —— 二〇年代至七〇年代〉见廖金凤,卓伯棠,傅葆石,容世诚
编著《邵氏影视帝国,文化中国的想像》(台北:麦田出版社,2003年),页63。
《少年乐园》的“理想少年”的建构 135

时,被介绍为《少乐》的忠实读者之一;十八岁的夏仪秋被描写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32
为勤劳、孝顺的孩子,是少年的良好模范。 她们青春靓丽的
倩影不仅吸引读者的眼光,还展现了少年追求时髦的特点。不仅
如此,这些明星也成为编者与读者互动的媒介之一,打破了杂志
单向性知识传播和形象建构的功能。例如:编者在秦萍的介绍中
写道“当你在武侠片中看到秦萍扮演身手不凡的女侠时,你可知
道,她曾经下过一番苦功夫?”这个提问本身就是为引导读者观
看影片,想象秦萍幕后努力埋下的伏笔。《少乐》也借着明星效
应与读者进行互动。例如,第13期登载童星薛家燕的封面照,同
期开展了“赠送影星照片”的活动。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进一步说,《少乐》选择邵氏女星作为杂志的封面并不能简
单地解读为追求流行和时尚,因为这些影星形象涵盖的意识形态
不容忽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受冷战的波及,香港的电影界分
为左、右两派。左派电影公司主要有长城、凤凰和新联,而右派
电影公司是包含邵氏在内的“自由影人”。1953年成立的“港九
电影戏剧事业自由总会”(此
插图3:第8期《少年乐园》封面
后为“自由总会”)禁止投共
的影人和公司进入台湾市场,
将香港影界的左右对峙变得
33
更分明。 自由总会承担了
策动香港影人赴台,支持国民
党政权的重要任务。屡次登上
《少乐》封面的萧芳芳(见插
图3)就是被自由总会从左派
争夺过来的影人。萧芳芳七岁

32
〈封面说明〉见《少年乐园》第44期(1965年12月15日),页9。
33
周承人〈冷战背景下的香港左派电影〉见李培德,黄爱玲编著《冷战与香港电影》
(香港:香港电影资料馆,2009年),页26–27。
136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就为左派长城公司拍片。1956年,她饰演邵氏《梅姑》,获得第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二届东南亚影展最佳童星奖。然而,因为左派长城公司和萧母签
了长期合约,依照台湾影业政策的规定,《梅姑》无法在台湾上
映。在自由总会的朱旭华的说服下,萧母与左派长城电影公司毁
约。最终,萧芳芳加入了自由总会,并与萧母于1957年5月到台湾
拜会有关机构。1958年,萧芳芳不再为左派电影公司工作,而是
正式投入了右派的阵营。台湾报纸为此大幅报道她“起义来归,
投奔自由”,给这位年仅八岁的童星贴上了“正义凛然”的标
34
签。 除了萧芳芳,其他《少乐》封面上的女明星都是右派电影
公司邵氏培养的,她们的政治立场与友联保持着高度的一致。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为了让少年读者更好地享受欢乐时光,《少乐》还专设了
“游戏”和“教你玩魔术”栏目,提供丰富的娱乐消遣方式。“小
游戏”这个专栏非常有意思,每期都会推荐几个充满趣味的集体
游戏。例如:“大画家的游戏”是邀请同学蒙着眼睛把一只动物
画完。讲明游戏的玩法后,编者不忘强调它的搞笑效果:“这个
游戏无所谓谁人优胜,因此不设奖品,但玩起来极饶趣味,保证
35
嘻哈绝倒不已。” 徐兰君曾指出,左翼杂志的“游戏是五六十
年代儿童杂志及读物中经常用来演绎阶级斗争和向儿童灌输革命
36
意识的重要方式。” 相对而言,右翼杂志《少乐》的游戏的政
治目的较少,只见娱乐休闲的一面。

(二)《少乐》之“趣”

《少乐》为读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学种类,其中古今中外
的故事,现实主义与幻想主义的作品都囊括在内。这里所说的

34
黄仁〈港九电影戏剧事业自由总会的角色和影像〉见李培德,黄爱玲编著《冷战与
香港电影》(香港:香港电影资料馆,2009年),页75–76。
35
〈小游戏〉见《少年乐园》,第18期(1964年12月1日),页48。
36
徐兰君《儿童与战争:国家、教育及大众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
页189。
《少年乐园》的“理想少年”的建构 137

《少乐》之“趣”是指期刊的内容趣味无穷,能激发读者的好奇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心。以下是《少乐》文学栏目列表(见表三):

表三:《少年乐园》的文学栏目

文学种类 栏目 作品
短篇 寓言故事 每期更换内容
成语故事
笑话 民间笑话
哈哈笑,笑哈哈!
漫画连载 民间故事 红鬃烈马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钟馗捉鬼
宝扇
历史故事 妲己
传说故事 神经皇帝
滑稽故事 大婶婆
科学故事 飞人
地球先锋号
科学幻想 巨魔
魔鬼岛
小说连载 外国名著 十五少年
惊险的航程
勇敢的裁缝师
简爱
写实小说 从天黑到天明
间谍侦查 天字第一号
本土文化 马来西亚历史故事 每期更换内容
马来西亚搜奇录
趣味故事 信不信由你 每期更换内容
138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实际上,引人入胜的“科学故事”和“科学幻想”是《少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乐》的特色栏目。在栏目中,编者以漫画故事引领少年展开科
学的想象,并通过充满趣味的文字完成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渗
透。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Sputnik)的
发射震撼了整个西方,也激起了美苏两国持续二十多年的太空竞
赛。在这样的背景下,太空旅行和武器研发在少儿科幻小说中成
为重要主题。
《少乐》的每篇科学幻想故事都离不开“原子弹”、
“核弹”、
“武器”、
“征服世界”、
“拯救世界”这些关键词。
科幻故事《飞人》(见插图4)塑造了一个不怕任何武器威胁
的外星小超人。飞人飘在空中,俯瞰世界的画面,表达了一种企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图超越地域限制以及日常生活局限的需求。憨态可掬的飞人有着
一颗善良的心,经常解救他人于危难之中。虽然许多恶势力试图
用各种武器杀害飞人,包括炮弹、炸药、定时炸弹、一氧化碳窒
息炮等,但是飞人每次都能化险为夷。这些武器的名称屡次被放
置在少儿文学作品当中,暗中呼应了战争及成人世界政治角斗的
关系,也表达了编者对科学武器竞争的一种担忧。

插图4:漫画《飞人》
《少年乐园》的“理想少年”的建构 139

插图5:漫画《巨魔》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科幻小说中科学家形象的塑造常常反映出作者对科技发展所
持的态度。有意思的是,《少乐》所塑造的科学家大都是因为研
发出厉害的武器而身不由己。例如《巨魔》(见插图5)中的蓝
博士研发了一个具有毁灭性的分解器,他不仅没有借此牟利,反
而为了世界安全毁灭了所有的发明文件。后来,巨魔肆虐城市,
连原子弹、航空母舰都无法对付,蓝博士为了拯救人民才使用分
解器。打倒巨魔后,受了重伤的蓝博士却为前景担忧:“我做出
了可怕的武器,虽然那武器已经毁了……但是那造武器的人,仍
37
可再做出来!除了那人已经死了,武器才不会重现。” 为了世
界和平,他最终将女儿交托给知己而选择自杀,永远带走了武器
的秘密:“在落日余晖中,好像还可以看到蓝博士的面容,是那
38
么伟大!” 笔者从蓝博士身上看到了科学怪人弗兰肯斯坦的影
子。就像弗兰肯斯坦一样,蓝博士创造出了具有毁灭性的怪物
(核武器)却又无法完全掌控它。这个人物的设置表达了编者对

37
〈巨魔〉见《少年乐园》第20期(1964年12月15日),页103–110。
38
同上。
140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如何研发及运用毁灭性科学武器的一种反思。在另一篇科幻作品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地球先锋一号》中,猴鼻博士被其他国家的政府抓走,去研发
能够征服世界的武器。初次见面,恐怖分子说:“难道你还不认
39
识我吗?我是乌鲁斯国,黑社会巨头叙夫斯基也!” “乌鲁斯”
与“俄罗斯”的读音十分相近,“叙夫斯基”也像是一个俄罗斯
的人名。这个饶有趣味的情节也披露了科学与政治之间相互纠缠
的复杂关系。科幻故事不仅赋予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愉悦的阅
读经验,也隐含了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教育。
毫无疑问,在冷战氛围下诞生的《少乐》所塑造的“理想少
年”受到了意识形态的影响。在政治领悟与文化认同方面,
《少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乐》所建构的“理想少年”是以民主精神和美国文化为价值核
心。《少乐》是一份友联创办的右翼少年刊物,它出版的年代正
逢冷战时期,发刊的地区是两方阵营努力争取的中间地带。正因
如此,《少乐》所建构的“理想少年”只是编者对预设读者的一
种想象,而不是60年代港澳及东南亚地区真实少年的再现。

39
〈地球先锋一号〉见《少年乐园》第44期(1965年12月15日),页61。
141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新加坡小学《公民》教科书内课程
与教科书外“潜课程”的互动
对儿童的国民身份的建构

·李丽丹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学者毕苑在专书《建造常识 —— 教科书与近代中国文化转
1
型》 中系统性地分析了教科书如何通过改造儿童的知识结构而
使其符合国家对国民的期待。作者选取了晚清民初时期的《修
身》、《公民》、《历史》等教科书文本,具体地探讨了教科书
怎样利用知识的输出改变国民的知识结构,进而对国民的思想意
识产生影响。在毕苑的《民国的诞生 —— 教科书中的国家叙述
2
(1900–1915)》 一文中,作者运用个案分析的方式,梳理了教
科书文本如何勾勒出中国晚清到民国的国体变化。其中作者强调
了国家标志 —— 五色旗的变化对民国时期国民意识的影响,论述
了晚清至民初教科书中历史叙述视角的改变以及教科书对近代国
家知识的传输方式。

1
毕苑《建造常识 —— 教科书与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
11月),页162–207。
2
毕苑〈民国的诞生 —— 教科书中的国家叙述(1900–1915)〉,见《二十一世纪双月
刊》总第130期,2012年4月,页42–52。
142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学者 Ingrid Glad 在英文专著An Identity Dilemma-a Comparative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Study of Primary Education for Ethnic Chinese in the Context of Nation-


3
al Identity and Nation Building in Malaysia and Singapore 中以新加
坡和马来西亚英治时期到九十年代为时间段,从教育政策、教育
改革报告书、小学教育体制、小学教科书文本细读等角度,对比
新马两国政府对于教育制度、教学方式的不同导向的主导作用。
其中,作者把新马两国的道德教育读本作为例子,分析了两个版
本道德教育的教科书是如何把根据国家需要而刻意构建的文本内
容植入儿童的意识中,揭示了教科书编写背后国家意识的操控。
与此同时,作者还着力强调了道德教育读本的文本内容对儿童形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成自然身份之外的“文化身份”的重要作用。总的来说,论文全
景式地关照了新马两国近五十年间的华文教育和华文课程改革情
况,也分析了儿童如何通过阅读教科书来建构自身的文化身份,
颇具启发性。
回到本文讨论的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新加坡的历史语境,被
列入新加坡教育体系的小学《公民》科是建构儿童国民意识的重
要学科。对就读于小学的儿童心理认知特征的分析,笔者参照了
最早提出身份认同理论的心理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归纳的心理
4
发展阶段的表格。 通过归纳各年龄层的人的不同的心理认知情
况,埃里克森提出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对社会知识和学科知识的
探求十分迫切,经过这个阶段后,儿童将进入青少年时期。而青
少年时期最重要的心理特征是对自我身份的探究。也就是说,小
学阶段的儿童对自我身份的认知并不明确,教科书恰恰可以通过
对儿童知识结构的改造而使其产生带有指向性的身份认同,为青
少年时期自我身份的认同奠定基础。

3
Ingrid Glad, An identity dilemma-a comparative study of primary education for ethnic
Chinese in the context of national identity and nation building in Malaysia and Singapore,
Scandinavian University Press, 1998.
4
附录一。
新加坡小学《公民》教科书内课程与教科书外“潜课程”的互动…… 143

在本文中,笔者将选用1968年被列入教育部推荐书目的、由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民营出版社新加坡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简称新化版)和世界
书局出版(简称世界版)的第一批小学《公民》教科书作为研究
文本,结合《新加坡教育部推荐小学公民课程标准及训练德目》、
《中小学公民课程纲要及训练项目》、《公民》教师用书以及部
分华校校刊中关于公民训育的内容来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两个版
本的《公民》教科书塑造了怎样的国民形象?两版《公民》教科
书在文本内部做出了怎样的区分?新化版《公民》又在以教科书
为主的课程之外,创设了怎样的“潜课程”?这种“潜课程”与
课程的交互施行,如何建构了新加坡儿童在建国初期国民的政治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身份,并使其具备了政治主体性?

第一节 国家视野下的国民内涵与
两版《公民》中的国民形象
5
1965年12月21日,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在建国后的政府演讲
中提出新加坡的国民应该具有“领导性”(leader)和能够“保卫
(defend Singapore)。实现这个政治目标的途径之一就是
新加坡”
教育,对新加坡儿童的国民意识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正
如外交部长拉惹勒南警惕人民那样:“摒除我们是暂时移民的观
念,把本邦作为永久家园,对于我们的下一代,我们已经以我们
6
所施行的教育政策,向他们灌输我们的国家意识。” 1966年,新
7
加坡教育部组建的公民委员会 迅速推出了《公民》科的课程纲
要,此纲要延续了1959年《伦理》课程的儒家价值体系,爱国、

5
Lee Kuan Yew, “Speech at the naval base”, During celebration by residents of Singapore’s
independence, 21 December 1965.
6
《星洲日报》,1967年3月19日,第5版。
7
Report on Moral Education 1979, Singapore, P.2.
144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8
忠诚以及国民意识作为额外的价值观灌输给学生。 1967年,公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9
民课程委员会宣布《公民》课程标准完成。 随后,几家民营出
版社陆续出版了小学《公民》教科书,其中新加坡文化事业有限
公司的版本以及世界书局的版本被列入教育部推荐书目,也是学
10
校选用较多的版本。 那么,两版《公民》教科书中塑造的国
民形象是怎样的?教科书中的国民形象与国家期待的国民是否一
致?公民教科书出版后不久,教育部长王邦文便在公民教学研讨
会上提出了国家视野下的国民内涵:

新加坡被殖民地政府统治了一百二十年,接着也被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日本管辖了三年半,直到十五年前,才认真地开始争取
一个独立自主的共和国。……在殖民地时代,所谓一个
良好公民就是一个驯良而对于当权者,必须唯命是听的
人。在日本占领时期,一个良好公民就是一个安分守
己,而有办法生存下去的人。可是,从我们这个年轻共
和国的处境看来,一个良好的公民应该是一个比较重视
11
公民的义务而并不斤斤计较公民权利的人。

可见,新加坡共和国所期待的是能为国家利益义务奉献的公
民。事实上,新化版和世界版的《公民》教科书都用三个“德
目”单元内容形塑了国民形象,这些德目分别是:卫生、品德养
成与爱国意识。(见表一)

8
Ibid.
9
《星洲日报》,1967年3月30日,第5版。
10
List of recommended books 1967–1968 (microfilm), 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National
Archive of Singapore.
11
王邦文〈教育部长献词〉《1969公民教学研讨报告》(新加坡:教育出版社,1970),
页1。
新加坡小学《公民》教科书内课程与教科书外“潜课程”的互动…… 145

表一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卫生习惯 品德养成 爱国意识


整洁 礼貌 学唱国歌
清洁 服从 学习国语
整齐 守时 行注目礼
诚实 立正唱国歌
友爱 爱国如爱家
仁爱 献身国家
帮助 认识国家
安全 了解社会
勇敢 对国家尽忠
毅力 我国与世界的关系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小心 树立富强国家观念
自制 为国家服务
公正 奉公守法
勤勉 为国家的福利服务
尊敬 忠实工作
不自私 热心为社会服务
举止 运用投票权
合作 选择职业,造福社会
坚忍
慷慨
节俭
真理
品格
正义感
谦逊
博爱
诚恳
知足
忠顺

如上表所示,“卫生习惯”的德目所占比例较小。在《公
民》课文的编排中,“卫生习惯”(整洁、清洁、整齐)的养成
在小学低年级(一、二年级)被重点提出。显然,编者认为儿童
146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卫生习惯的养成要从小做起,这也与编辑要旨中“养成儿童良好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12
的生活习惯” 相符。这样的内容安排恰与新加坡自治初期,人
民行动党提出的学校卫生健康议题相呼应:“目前负责学校卫生
服务的医生和牙科医生是非常不够的。我们年青一代的健康是很
重要的,我们必须增加学校卫生服务的医生人数,使他们好好地
13
照顾学校儿童的健康。” 显然,
“照顾学校儿童的健康”与“保
卫新加坡”关系密切 —— 只有使国民从小养成健康体魄,才有
足够的力量和能力为国家的安全服务。因此,两种版本的《公
民》都利用课文的一些篇目来“教育”儿童如何养成良好的卫生
习惯,尤显对儿童这一国民群体健康的关注。两版教科书的第一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篇课文 —— “清洁”就描述了儿童的好习惯:每天刷牙、洗脸、
14
冲凉、梳发、不咬指甲、不把铅笔放入口中等 。其中颇具新加
坡特色的生活习惯是冲凉。冲凉与新加坡炎热的天气相关,同时
也是一种有效的保证身体健康的卫生方式。据史料记载:“20世
纪初,曹鼎钟到南洋后,发现南洋此地四时皆是夏,一雨便成
15
秋。一日宜沐凉水三、四次,人便快爽,否则多病。” 这段话
纪录了“冲凉”与保持健康的关系。不过,“冲凉”的意义不止
于此,它也代表了一种南洋地区的历史记忆:“中国移民来到南
洋大都先到新加坡。自1874年起,英国殖民政府在新加坡离岛淇
漳山(圣约翰岛)设立检疫所,所有入境或者过境新加坡的移民
或者旅客,如果患上或者被怀疑患上传染病,都会被送到那里

12
《小学公民课程标准及训练德目》(新加坡:新友书局有限公司,1967),页1。
13
人民行动党《教育 语文 卫生》(新加坡:人民行动党,1959),页24。
14
陈建亚《公民》(新加坡:新加坡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68),许菲立、周曾钧《公
民》(新加坡:世界书局,1968)。
15
曹鼎钟《曹少将南洋游记》,页11。
新加坡小学《公民》教科书内课程与教科书外“潜课程”的互动…… 147

16
进行健康检验。” 所谓的“健康检验”指的是不论进入新加坡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的移民是否染病,检疫人员都会用冷水泼在被检疫者的身上,
以示“消毒”,而这种非自愿性的“冲凉”往往带有屈辱性。
显然,殖民历史下的移民遭受的屈辱性的“冲凉”与培养新加坡
国民卫生习惯的冲凉,意义截然不同。事实上,《公民》教科书
对于多种“卫生”习惯的强调,不仅仅是针对单个儿童的卫生情
况而言,更注重的是国家的“公共卫生”。因为儿童这一群体是
否健康直接影响到未来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国民是否健康。因
此,这里的“卫生”具有了政治隐喻性 —— “卫生”是否合格,
国民身体是否健硕是检验国家是否强大的指标。谈到“卫生与国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家发展的关系”,《公民》教科书还包括对“公共卫生”问题的
强调:“大家注意整洁,公共的地方,很多人来往,大家注意整
17
洁,不要使它肮脏。” 正如1967年卫生部长杨玉麟提出的:“政
18
府决心,积极改进卫生服务,期能比美先进国家。” 由此看来,
从培养“个人卫生”意识到培养“公共卫生”意识目标的设定是
为了使新加坡的国力更强大。也就是说,只有在国民身体保持健
康并具有卫生意识的情况下,新加坡才可能超越先进国家。
除了“卫生”德目,在《公民》教科书列出的德目中,“品
德”教育占的比例最高,更为重要的是品德教育已从过去《伦
19
理》 教科书中倡导的“私德”内省,发展为现代国家“公德”
的养成。日本学者福泽谕吉认为,利用私德来教育国民是半开化
社会的特征。文明社会应该培养国民利群、爱国、关心公益的公

16
Lee Yong Kiat, The Medical History of Early Singapore, Tokyo: Southeast Asian Medical
Information Center, 1978, pp. 299–300. 转引自黄贤强〈移民、检疫、殖民社会:英
国殖民政府、中国总领事和新加坡华人〉,见夏诚华编《新世纪的海外华人变貌》
(台湾新竹市:玄奘大学海外华人研究中心,2009 年5 月),页328。
17
陈建亚《公民》第二册(新加坡:新加坡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68),页14–15。
18
《星洲日报》,1967年3月11日,第5版。
19
《伦理》(第六版)(新加坡:新加坡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67)。
148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20
德。 福泽谕吉又提出区分公德和私德的方法:“凡属于内心活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动的,如笃实、纯洁、谦逊、严肃等叫做私德;与外界接触而表
21
现为社交行为的,如廉耻、公平、正直、勇敢等叫做公德。 按
照福泽谕吉提出的标准来划分,《公民》教科书中“品德培养”
的德目又可以细化为公德和私德两种:

公德 私德
礼貌 诚实
顺从 守时
友爱 举止
帮助 谦逊
安全 诚恳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勇敢 知足
博爱 自制
公益 毅力
忠顺 坚忍
仁爱 自尊
合作 勤勉
慷慨 耐劳
公正
不自私
尊敬
态度
工作
正直

从以上表格可以清楚地看到《公民》教科书的品德教育是
以“公德”教育为主要目标,如果将这里的“公德”放置在新加
坡建国初期的政治语境,就是一种为国家献身和服务的意识,尤
其强调了国民的“义务”性。这也符合建国初期教育部长王邦文
提出的新加坡的国民内涵。因此,在新化版《公民》第六册的〈热
心为社会服务〉一课,特别强调了公民在日常工作之余,热心公
益活动的“公德”是值得学习的:

20
陈永森《告别臣民的尝试 —— 清末民初的公民意识与公民行为》(北京: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2004),页113。
21
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8月第4刷),页73。
新加坡小学《公民》教科书内课程与教科书外“潜课程”的互动…… 149

做女店员的方美珠校友,现在是圣约翰救伤队的队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员,经常参加各项社会服务。她说:“要做一个好公民,
除了日常职务上忠实于工作外,还应该加入各种公众服
务团体,例如红十字会、圣约翰救伤队等,热心为社会服
务。社会上有一些不幸的残废者、病人和贫民,他们虽然
都已经获得政府的救助和照顾,但是社会慈善福利工作
的范围很广泛,不能样样依靠政府去做,社会人士也要
分担一些责任,以博爱的精神,为社会上不幸的人群服
务。……美珠还强调说明,社会服务都是义务性质的工
作,不分种族与个人地位的高低,大家必须合作,共同努
22
力,不计个人的得失,才能完成我们对社会的责任。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从引文可以看出,新加坡建国初期对于公民不计回报奉献的
社会性“公德”的要求很具体,如义务性的、多样化的社会组织:
红十字会、圣约翰救伤队、社会福利组织等,引文不但对儿童说
明了“义务”行为的表现方式,而且塑造了模范的形象让儿童模
仿。把“义务”为国奉献作为国民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意识,把这
样的社会性意识上升至国家性意识是通过一系列“保卫新加坡”
的课文来体现的。在新化版《公民》第六册课文中有如下段落:

……要使国家富强,必须要有能力维护国家的安全,抵
御外来的欺侮。所以我长大了要去参加军事训练,使自
23
己成为刚强勇猛的好青年,付起捍卫国家的神圣任务。

引文中提到的“维护”、“抵御”、“捍卫”等词语,明显表达
了“不主动挑衅”,只是“积聚力量等待”“作出防卫”的意思。
也就是说,新加坡国民要在国家的培养下,拥有健康的体魄,投
入到军事活动中,只为捍卫国家安全,并不主动进攻他国。这种
“非战”的防卫,出自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平共处”的理念,是

22
陈建亚《公民》第六册(新加坡:新加坡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68),页28–29。
23
同上,页9。
150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一种“文明卫国”的行为。为了培育出“文明卫国”的国民,教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科书也把“国家符号”与日常学校生活融合起来。两版《公民》
教科书都编写了代表国家标志的课文。如新化版和世界版中第一
册、第一课《我们的国旗》与第二课《立正唱国歌》开宗明义的
让儿童了解国家面貌以及自己新加坡人的身份,同时也采用了代
表国家标志的图案如:国旗、国歌、国家地图、国徽、国花、国
家建筑等。这一系列的国家标志,给儿童强烈的视觉印象,使其
对国民身份有了认知。为了使符号化的国家形象更加深刻地植入
儿童的意识中,建国后,华校实行了每日升旗礼的仪式。教育部
1967年常年工作报告有这样一段记录:“自从1966年第三学段开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始,所有的学校开始宣誓仪式,在这之前,一些华校已经进行每
日的升旗仪式,通过教育部调查问卷对升旗、降旗以及念誓约情
24
况的调查,教育部对华校开展以上活动的情况非常满意。” 可
见,新加坡建国初期,学校就通过升降旗仪式灌输儿童国民意
识,而这种仪式具有严肃的政治意味。在仪式中,儿童作为观看
和凝视客体 —— 国旗的主体,利用凝视的权力联想自身与国家的
关系,这种联想使儿童的国民身份得到强化。
由上可见,两版《公民》在内容编写方面符合教育部的《公
民》纲要提出的国民培养目标,并通过文本塑造出具有卫生观
念、懂得义务为国家奉献的国民形象。

第二节 新化版《公民》与世界版《公民》
文本区分下国民的“国家化”
尽管新化版《公民》和世界版《公民》教科书都是根据教育
部的课程纲要编写,并且都被教育部推荐给学校使用,但是两版

24
Annual Report 1967 (microfilm), 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National Archive of
Singapore.
新加坡小学《公民》教科书内课程与教科书外“潜课程”的互动…… 151

《公民》教科书的编写方针和内容重点,却产生了明显的“区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25
分” 效果。相较而言,新化版《公民》所呈现的“国民意识”
显然与国家期待的目标更为切近,更具有“国家化”的特征。接
下来,笔者会从封面插图、编辑要旨、文本内容以及教师用书几
个方面分析两个版本的教科书文本内部产生区分的原因。

(一)新化版《公民》与世界版《公民》的封面、插图的区分

新化版的封面以及插图形式以实拍照片为主(90%以上),
而世界版的封面则是以卡通形象为主的手绘图画(100%)。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新化版《公民》封面

新化版《公民》的封面以开国大典上民众与军人在国会大厦
前列队仪式的照片形式展现,显示出全民向往国家建立的自豪
感,呈现了统一的国民形象。儿童的形象被放置在“群像”中。
新化版《公民》要强调的是国家视野中的国民,作为教育儿童的

25
Pierre Bourdieu,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London: Routledge,
1989.
152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小学《公民》课本,这样的封面构图给儿童以“仿像”的可能。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26
通过想像性的仿像 —— 现实被符号模拟,“照片”中的国民形
象作为“符号”,帮助儿童在心中建立起新加坡共和国的形象,
也使他们在仿像过程中具有了某种象征性的身份 —— 成为开国大
典的参与者。

世界版《公民》封面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世界版《公民》的封面图画则是由手绘的卡通儿童形象构
成。这些儿童的身份鲜明 —— 他们是来自华族、马来族和印度
族的新加坡三个主要种族的男女儿童,他们以最传统的席地围圈
游戏认识彼此。有趣的是,笔者也搜集到远东出版有限公司同年
出版的《公民》课本(未被列入教育部推荐书目),其封面的设
计和构图情况(各种族儿童围在一起做游戏)与世界书局出版的
《公民》类似。这样的封面构图方式在当时比较普遍,不宜令儿
童留有深刻印象,与具有政治意义的塑造新加坡国民的目标较难
产生联系。

26
周宪《文化研究的关键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7),页350。
新加坡小学《公民》教科书内课程与教科书外“潜课程”的互动…… 153

(二)编辑要旨在选用文本中被强化区分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新化版的编辑要旨和世界版的编辑要旨在内容上有明显不
同。新化版教科书的编辑要旨是:

1. 灌输国家观念,培养爱国意识。
2. 养成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
3. 培育儿童的优良品德及坚强意志。
4. 阐明自由的界限,养成服从纪律的风气。
5. 指引儿童认识个人与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以及世界的
关系;从而培养其正确的态度及力求进步的理想。
6. 指导儿童明了多元种族及文化的因素;启发儿童具有不分种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族、语言、宗教、都为生存进步而团结的思想。
7. 促使儿童明了我国的环境及经济发展状况,确知勤劳节俭、
努力生产、可以促进生活的改善和国家的繁荣。
8. 帮助儿童了解国家的基本政策,及作为一个公民所应尽的责
27
任。

以上编辑要旨与教育部发布的《小学公民课程标准及训练德
目》中提出的公民训练目标完全一致。从以上新化版《公民》的
编辑要旨中,我们看到培养儿童的爱国意识位列第一。比照新化
版的编辑要旨,世界版的编辑要旨则强调“儿童品德人格之修
养”:

本书取材乃着重于儿童品德人格之修养,借以达到实
施公民训练之目的。课文叙述范围,包括个人与家庭、学校、
社会、国家以及世界的关系,并指导儿童明了多元种族及文
28
化的因素;启发儿童具有为进步生存而团结的思想。

值得注意的是,新化版和世界版两个版本的编辑要旨的“区
分”在教科书文本的选用上得以更加具体的体现。新化版利用“成

27
陈建亚《公民》(1–6)(新加坡:新加坡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68),页1。
28
许菲立、周曾钧《公民》(新加坡:世界书局,1968),页1。
154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29
语故事新编”的方式,把“养成服从纪律的风气” 、“培养正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30
确的生活态度” 等目标“新加坡化”。例如:新化版第六册第
五课《恃势与轻率》是成语故事《狐假虎威》的改编。在故事的
结尾,编者加入了这样的评断:“狐假虎威仗势欺人是不对的。
人与人相处应该谦虚和顺,互相礼让。国与国相处,也同样应该
31
和平合作,历史上许多强国欺侮弱国都没有好结果。” 由动物故
事衍生出待人处事的道理,延伸到国家之间和平相处,是编者刻
意“挪用”材料的一种表现,直接目的是灌输儿童以新加坡的国
民意识。又如新化版第五册第八课《下判断与接受判断》通过改
编《盲人摸象》的故事,帮助儿童养成一种“正确的生活态度”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和“服从”的国民性。课文的结尾这样写到:“我们要判断一件
事情的是非,先要从多方面详细观察,分析比较,再经过慎重考
虑之后,才可以作出公平的判断。……另一方面,我们不论是参
加任何竞赛,必须接受裁判员的决定。评判员是以公平与正确的
观察来执行职权,我们不能对他怀疑和不服从,更不能由于自己
32
的失败而归咎评判不公。” 在《盲人摸象》“多角度看问题,
全面认识事情真相”的道理之外,编者在结尾加入的“服从评判
判决”的论断,目的是把“评判”作为一种拥有官方认同的“权
力”机构,而个人必须信任并遵从“权力机构”的判决。新化版
《公民》对成语故事新的阐释,就是为了配合国家培养具有“服
从”意识的国民。
相对而言,世界版《公民》则配合塑造品德优良的儿童的目
标,选用了中国传统民间故事,灌输传统美德。如第六册第四课
《管仲与鲍叔牙》叙述了管仲和鲍叔牙之间荣辱与共的友情故

29
陈建亚《公民》(1–6)(新加坡:新加坡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68),页1。
30
同上。
31
陈建亚《公民》(第六册)(新加坡:新加坡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68),页11。
32
陈建亚《公民》(第五册)(新加坡:新加坡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68),页15。
新加坡小学《公民》教科书内课程与教科书外“潜课程”的互动…… 155

事。当中主要讲述了鲍叔牙对于管仲的信义与忠顺,管仲对鲍叔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33
牙知遇之恩的感激。 又如第六册第十一课《张良拾鞋》讲述了
张良成为辅佐汉高祖的军师之前,遵守承诺,对长辈以礼相待的
34
故事。 以上两则中国传统民间故事,编者只是比较细致地叙
述了故事的来龙去脉,并没有添加内容。编者有意利用故事情节
35
本身的做人道理,培养儿童“忠孝建国” 的意识。有趣的是,
在世界版编辑要旨的最后,编者补充了这样一段话:“本书为本
国建国以来,首次编纂之公民课本,以忠孝建国为编辑取材之中
36
心,如有错误之处,幸希方家指正。” 可见,编者对此版教科
书是否具有权威性并不确定。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由以上分析可见,新化版《公民》编辑要旨借由“改编”后
的故事灌输给儿童国民意识,世界版更注重传统故事对个人品德
养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相较而言,新化版以“国家视角”编写
的教科书显然更符合《公民》的政治性目标。

(三)文本主要内容的区分

在教科书内容编写上,新化版更注重以新加坡的国家视角进
行内容的编写,而世界版在相同内容的编写上,还是处于“他
者”视角而非新加坡的立场。下面以两种版本中相同的课文 ——
《公民》五年级第一课:《认识我们的国家》为例来说明。新化
版的课文内容是:

张老师带我们环游新加坡,参观海港码头、工业
区、飞机场、卫星市和热闹的市区。我们看到人人精神
饱满,工作勤劳,到处充满蓬勃的新气象。张老师说:

33
许菲立、周曾钧《公民》六年级(新加坡:世界书局,1968),页11。
34
同上,页25。
35
许菲立、周曾钧《公民》(1–6)(新加坡:世界书局,1968),页1。
36
同上。
156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处于东南亚的中心,是国际海、空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交通的枢纽。我国虽然独立不久,又缺乏天然资源,可
是却有勤劳的人民,能以知识与技能来发展工业、贸
易、渔业和旅游业等等,把新加坡建设成现代化的新国
家。在政府大厦广场上,张老师向我们解释政府的组
织,并指着迎风招展的国旗对我们说:“我们的国旗多
么美丽!红色象征精诚团结,白色象征纯洁友爱,新月
象征永远年青,五颗明星象征民主、和平、进步、公正
37
与平等。

从以上文本中,我们不难发现:新化版《公民》是通过介绍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生活环境来帮助儿童认知新加坡。如:海港码头、工业区、飞机
场、热闹的市区等等。另外,文本当中构建了一个讲故事的形
态,故事人物包括张老师和我们。伴随着张老师的讲解,新加坡
的地理情况、历史背景被放置在故事中,使学生对“当下”的新
加坡留下印象。课文的插图是裕廊工业区和新加坡码头的照片,
这也与建国初期国家“工业化”的政策目标相符,具有鲜明的新
加坡特色。
与之相应的,世界版的课文内容是:

我们的新加坡是个小岛,在马来半岛的南端,面积
只有二百二十四方里,因为是世界航路的要站,所以工
商业很发达,在东南亚地区,列居第一。我国是多元种
族的社会,有华人、印度人、马来人和欧亚人等。在英
国殖民地的时代,他们已在这里居住,对新加坡的开辟
和建设,都有重要的贡献,且能和睦相处、亲爱合作。
自一九六五年八月九日、新加坡宣告成为独立自主的共
和国后,人民便有权力治理自己的国家,保卫自己的领
土。我们要团结各族的同胞,共同努力,使国家安全、
38
使人民幸福。

37
陈建亚《公民》第五册(新加坡:新加坡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68),页4–5。
38
许菲立、周曾钧《公民》五年级(新加坡:世界书局有限公司,1968),页4–5。
新加坡小学《公民》教科书内课程与教科书外“潜课程”的互动…… 157

世界版《公民》的文本内容更像介绍新加坡地理历史情况的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教科书。当中大部分内容是以介绍知识的形式呈现,并罗列了数
据,具说明性。插图是手绘的几个种族的中年男性以及一幅写有
中、英、马来文的新加坡地图。《公民》在相同德目要求下产生
的两篇内容不同的文本,反映了编者编写教科书时着眼点的不
同。世界版沿袭了以他者的角度来介绍说明新加坡面貌的方式,
新化版则比较强调以第一人称直接进入叙述之中。而“身份”的
39
建构,往往产生于叙事之中。 在新化版《认识我们的国家》
文本叙事下,张老师的叙述对“我们”这个群体在新加坡建国初
期的时空中进行了定位,也阐释出“我们”这一群体身份的定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义 ——“我们”是新加坡人。后来张老师讲解国旗的象征意义时,
又加强了“我们”这个群体对新加坡的认同感,使“我们”的身
份具有一致性。对新加坡国民与国家关系的说明,新化版文本主
要强调了国家富强的前提是国民对国家的认同以及国民的责任
感:

……一位老伯伯说:“我们大都是从外国来的移
民,多年来只是为了在这儿谋生,没有别的希望。现在
我们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就必须改变过去的旧观
念,应以国家为重,不能只求私人的利益。国家有前
途,个人才有幸福。”一位青年接着说:“这位老伯伯
说得对。我们要有坚强的信心和意志,把自己的才能
贡献给国家,万众一心,共同努力,国家才会更加富
强。”一位商人感叹说:“以前有人以为新加坡缺乏树
胶锡矿这些资源,一定无法生存下去。事实已经证明
这种观念完全错误。我国有足够的人力,也有知识与技
40
能,只要大家努力苦干,国家一定会更加富强。”……

39
宁一中译、马克·柯里著《后现代叙事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页21。
40
陈建亚《公民》第六册(新加坡:新加坡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68),页6–7。
158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而世界版教科书对国家富强的内容的叙述则显得口号化和条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文化:

……国家富强,可使社会繁荣,人民生活丰足,生
命财产有保障,并能受到别国的尊敬。要是国家贫弱,
实在是国民的羞耻。怎样才能使国家富强呢?

一、要努力求得科学知识和技能,养成刻苦耐劳和节俭
的习惯。
二、要培养热心服务国家、遵守法律和维护国家利益的
精神。
三、要锻炼身体,参加卫国军,准备在必要的时候,拿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起武器来抵御外侮,保卫国家。
41
……

由以上的文本对比可以看出,新化版的课文在灌输儿童国民
意识时是以人物的“群像”角度刻画了新加坡不同年龄、不同职
业的人民富强国家的决心,这样的生活“群像”易于把儿童带入
新加坡语境。相较而言,世界版课文并没有把“国家富强”的观
念放置在新加坡的语境中加以说明,不易于儿童理解自身与国家
命运之间的关系。

(四)教师用书中国民意识的实践内容的区分

教师对《公民》课的教授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新化版的《公
民》教师用书与世界版的教师用书的内容相较而言更为详尽,分
为甲和乙两部份,共占10页左右,而这部分内容是世界版的教师
用书没有提供的。另外,对比教师教授课程的具体步骤,两个版
本的指导方式也存在差异:新化版的教师指导部分要求在课堂实
践中的学生的参与性更强。新化版教师用书指示:教授第一课

41
许菲立、周曾钧《公民》六年级(新加坡:世界书局有限公司,1968),页4–5。
新加坡小学《公民》教科书内课程与教科书外“潜课程”的互动…… 159

42
《唱国歌》时,要求教师弹奏钢琴,学生齐唱国歌带入。 由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歌唱导入教学的方式,使儿童更容易参与其中,产生深刻印象。
世界版则只是要求由教师讲述唱国歌的重要性作为开端。在课程
进行中,新化版教师手册要求教师一边讲述一边向学生提问,问
题简洁而生活化,也注意到跟学生之间的互动。例如:大家还
记得,去年的公民课本曾经讲过,国歌是代表国家的,我们唱国
43
歌,或听到国歌一定要起立行礼,对不对? 随后,学生就会回
答以上问题。而世界版的教师手册主要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儿童
较少参与。如世界版五年级第一课的《认识我们的国家》一课的
教学完全是由教师口头讲述为主,学生倾听为辅,更倾向于“灌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输式”。如(教师讲述):“新加坡是一个小岛,面积不大,人口
44
很多。……”
由上观之,新化版《公民》教科书和世界版《公民》教科书
在封面插图、编辑要旨、文本内容,以及教师用书的教法重点上
均有明显的区分。总结而言,新化版更注重国民意识在课堂中的
训练与实践,这也使新化版《公民》教科书在课堂之外形成了一
种具有训育和实践性的潜课程。

第三节 新化版《公民》课堂之外“潜课程”的施行
《公民》课堂之外的潜课程指的是:“教育机构,即学校,
也通过环境(潜课程)课程,以正式的和显性的方式再造意识形
45
态原型。” 实际上,《公民》课的“潜课程”就是把课程中学
习到的“德目”在课堂之外的学校以及社会场域的环境中进行实

42
《公民教学指导》(新加坡:新加坡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68),页1。
43
同上。
44
《公民教学法》(新加坡:世界书局,1968),页2。
45
杰拉尔德·古特克著、陈晓端主译《哲学与意识形态视野中的教育》(北京:北京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页157。
160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践,这种实践符合《中小学公民课程纲要及训练项目》的宗旨。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与新化版《公民》的课堂之外“潜课程”形成差异的是,选用世
界版《公民》教科书的学校主要以公民考试的形式来考核儿童的
46
训育情况。如培华学校公民考试题目 比例如下:

地理 选择 20 40%
填充 10 40%
问答 4 20%
公民 选择 20 40%
填充 10 40%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问答 4 20%

(以上表格根据论文需要有所删减)

如上表所示,培华学校公民考试与其他的主要学科测试方式
完全一致,仍然以考核学生的知识为主,这显然与《小学公民课
47
程纲要及训练项目》中提倡的训育实践 的宗旨不符。在遵循
《公民》课训育实践的标准的前提下,新化版《公民》的训育活
动和国民实践是潜课程实行的两种主要方式。而训育活动主要通
过公民实践表、教科书文本内容在学校场域的实践以及学校训育
周几种形式来完成。
新化版《公民》课后的《公民实践考查表》是把课堂课程带
入学校以及家庭、社会场域的媒介。据《公民教学指引》(新化
版)记载:“本课本在每册书后,均附有《公民实践考查表》,
备儿童自我省察及教师考核学童实践成绩之用。此项纪录一则可
督勉学生进步,尤其重要的是在培养儿童自我省察及自我纠正之

46
《创校八十八周年纪念特刊早期文化垦荒的新加坡培华学校1889–1976》(新加坡:
培华学校,1976),页98–99。
47
《小学公民课程标准及训练德目》(新加坡:新友书局有限公司,1967),页1。
新加坡小学《公民》教科书内课程与教科书外“潜课程”的互动…… 161

48
良好习惯,教师应认真执行。” 也就是说,学生根据实践表自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查后,教师要根据学生自查情况提供意见,并签上名字,确保学
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实践所学的德目。另外,每册书后,还有一份
家庭通讯表(见附录二),作为家长监督儿童完成实践的证明。
在《公民》实践表格与家庭通讯录对儿童“纪律”的检查之下,
儿童便完成了“公民实践”潜课程。而公民实践表对学生的自查
与教师的督导的强调使儿童通过生活细节的学习来修身养性,成
为好公民,也在自我反省中建立了一种符合国家意识要求的秩
49
序。如新化版《公民》第六册课后的实践考查表 罗列了以下几
个爱国的德目: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德 省 考 教师
目 课目 实践项目 察 核 签字
爱 一、我国概况与 明了本国的情况和世界关系,对
国 世界关系 外国来的旅客有礼貌。
二、树立富强国 劝导别人不要存自私自利的旧观
家观念 念。把自己的才能贡献给国家。
三、怎样为国家 立志奉公守法、勤劳节俭。锻炼身
服务 体,接受军训,将来捍卫国家。

以上表格中列出的“实践项目”,都是以学生能否在生活环
境中身体力行的实践为主要考察目标,具有情境性和行动定向性
特征。尤其为国家服务的德目实践,强调了将来的国民应具有强
健的体魄,而这样的身体素质需要通过自我锻炼和军事训练来完
成。
《公民》文本之外的“潜课程”,也把文本内的德目内容与
学校场域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比如:新化版《公民》第一册课
文《巡察员》,教导学生要具有服从他人领导,义务为社会、他

48
《公民教学指导》(新加坡:新加坡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68),页5。
49
陈建亚《公民》第六册(新加坡:新加坡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68),页49。
162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50
人服务的精神 。这一文本内容所呈现的德目要求,在使用此版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本教科书的端蒙学校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得到体现。在《端蒙小学
部巡查员服务须知》中有几种让学生担任巡查员后,主动投入学
校工作,培养其为社会服务的公德的活动。具体要求是:

1. 巡查员依照编定日期及时间,前往负责地区服务,不
得擅离岗位。
2. 须听从监护老师或其他师长的指导。
3. 若遇到同学发生纠纷时,应加以劝阻或排解。
51
4. 应以身作则,养成优良之品性,使其他同学信从效法。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可见,端蒙学校巡查员能够在日常学校生活中用实践的方式
来养成《巡查员》课文中提倡的一系列优良品德。《公民》教科
书文本内外的对话,使训育儿童的活动成为日常生活的组成部
分,使学生在领悟德目含义的同时,身体力行地把德育项目贯穿
在学校的团体生活之中,培养了责任感。训育活动与教科书文本
的结合还体现在对儿童身体的操练方面。在《公民》(新化版)
中,有一课关于学生参与学校种花、拔草活动的课文,题目叫
做:《大家来种花》。课文主要描述了学生听从教师的指导,积
52
极拔草种花的情景。 事实上,课文内容的选取与当时教育部的
政策相关。据1967年教育部档案记载,教育部提学司发布了一项
保管学校草场的通知:“据悉,有些学校已推行学生计划,在校
方监督下,帮助割草及执行其他保管工作,此项计划经于星期六
及某些假期内执行。本部希望有更多学校能拟定及施行此类似计
53
划。” 随后,李光耀总理发布了关于种植学校操场草地的重要

50
陈建亚《公民》第一册(新加坡:新加坡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68),页25。
51
《端蒙中学七十周年纪念刊》(新加坡:端蒙中学,1976),页249。
52
《公民》第一册(新加坡:新加坡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68),页22–23。
53
Annual Report 1967 (microfilm), 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National Archive of
Singapore.
新加坡小学《公民》教科书内课程与教科书外“潜课程”的互动…… 163

通知:“目前学校操场以及周围的树木和草地没有种植,我建议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学校派男孩子在课余时间,把土和草植入操场。这项活动应立即
54
完成,我们也将会学到宝贵的经验。” 文件发布后,一些学校
遵照文件内容进行课后拔草建校活动,把《公民》文本内的教育
内容转化为可行的实践活动。
训育活动的第三种方式是在学校场域中举办的“训育活动
周”。“训育活动周”的施行情况与潜课程的三维结构(学生、
教师、学校空间)联系紧密。以南侨女子学校小学部的训育周
为例,学校利用空间(学校场域)和时间(每周)的相互交叠,
把教师作为传导德目信息的“话筒”(具有明确的训育目的的主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体)置入其中,为学生创造了实行潜课程的“环境”。1977年,
继续使用新化版《公民》教科书的南侨女子中学(含小学部),
55
举办了每周训育活动,以下是“训育活动表” 。

周别 日期 讲题或实践纲要 主讲者 主题
第一周 6月20日至6月25日 尊敬国家标志 方芳华师 爱国
第二周 6月27日至7月2日 熟读信约 各级班任
尊重国家元首
第三周 7月4日至7月9日 遵守国家法律 庄迪周师
第四周 7月11日至7月16日 青年节放假
第五周 7月18日至7月23日 服从交通警察和交通 各级班任
灯指示
第六周 7月25日至7月30日 维护公共场所的清洁 姚志勤师
第七周 8月1日至8月6日 在公园等公共场所, 各级班任
不乱丢废弃物
第八周 8月8日至8月13日 国庆游艺会
第九周 8月15日至8月20日 爱惜公共财物 刘锦丽师

(以上表格根据论文需要有所删减)

54
Annual Report 1968 (microfilm), 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National Archive of
Singapore.
55
《南侨女子中学创校三十周年纪念特刊1947–1977》(新加坡:南侨女子中学,1977),
页231。
164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据南侨女子中学(小学部)训育处记载:“训育处编定每周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公民训育纲目,于每星期周会之时,由全体老师轮流解述各周训
练纲目之内容与意义;且在该周上公民课时,教师再按照学生语
文程度,予以补充讲解,且令学生切实履行,以养成良好的品
56
德。” 学校进行周会的地点十分固定,是学校的礼堂。各班级
学生参加周会时被安排在礼堂固定的位置,空间的秩序化也使学
生得到了训育。值得注意的是,在公民训育周的施行过程中,教
师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事实上,训育周主要以教师讲授公民
德目,学生集体聆听的形式进行。根据《公民教学指引》的标
准规定:“教师不只要注意学童的学行,更基本的是教师必须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57
以身作则,先能躬身实践。” 在公民教学研讨会上,有专家指
出:“公民是讲究品德修养的科目,教师必须讲得出,做得到,
58
做学生的好模范。” 可见,教师的训育能力和示范作用也直接
影响了学生接受公民训育的效果。
《公民》的另一种“潜课程”是通过“国民实践”完成的。
这种国民实践是《公民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外活动的外延 ——
学校活动和社会活动。在课外活动组织中,“童子军”是建构
儿童国民身份主体性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童军创始人之一
的贝登堡勋爵(Lord Baden-powell)对童军组织与公民的关系是
这样论述的:“男童军运动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训练男孩成为好
公民。……好公民不但可以照顾自己,也可以奉献自身,扶助社
59
区。” Richard  Livingstone 对童军与公民关系有以下论述:“童
60
军运动是一种养成公民习惯的建制。” 1964年,新加坡建国之

56
同上。
57
《公民教学指引》(新加坡:新加坡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68),页5。
58
黄应良〈如何达致公民训练的目标〉《1969年公民教学研讨会》(新加坡:教育出版
社,1969),页9。
59
E.E. REYNOLDS, Boy Scouts, London: 14 ST. James.s place, 1944, p. 30.
60
Ibid.
新加坡小学《公民》教科书内课程与教科书外“潜课程”的互动…… 165

前,童军总长 M.J. Chandy 曾写信给教育部,强调了新加坡童军的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61
任务是帮助建构国民意识以及养成良好公民。 1967年,新加坡
总统尤索夫主持男女童军周揭幕仪式时,也强调:“希望各方人
士明了男女童军运动的贡献,在社会服务和作为负责公民方面是
62
有共同理想的。” 可见,从国家角度看,新加坡的童军组织对
公民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为了说明童军组织是如何通过国民实践强化了儿童的国民意
识,它又是怎样建构了儿童国民身份的主体性,笔者选取了1969
年使用新化版《公民》教科书的育侨学校的童军组织作为例子。
值得注意的是,育侨学校的童军是在使用《公民》教科书的同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时,把童军活动作为公民训育的课外活动,并使用华语作为媒介
语的童军组织。历史上,新加坡华语童军组织始于1919年的华侨
63
中学。 育侨学校华语童军团的组织流程是这样的:“1969年,
学校计划组织童军团。二月,童军总会假华侨中学主办第三届
华语教练基本训练班,本校教师黎汉才、刘之扬与本人参加。后
来,本人与黎汉才君再参加为期六天的训练课程,结果均获得及
格证书。……1969年学年结束时,本校校长正式发函告知学生家
64
长有关本校童军团事宜,获得各家长热烈的反应。……” 育侨
童军组织的团长是由取得训练课程资格的教师担任,童军队员从
全校儿童中选出。而育侨学校的童军课程主要有两种:灌输政治
意识的课程和培养生存技能的课程。

61
Kevin Y.L .Tan, Wan meng hao, Scouting in Singapore 1910–2000, Sinapore: Singapore scout
association, 2002, p. 150.
62
《星洲日报》,1967年2月12日,第5版。
63
Kevin Y.L .Tan, Wan meng hao, Scouting in Singapore 1910–2000, Singapore: Singapore
scout association, 2002, p. 109.
64
《育侨学校幼童军团成立纪念刊》(新加坡:育侨学校,1970),页5。
166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灌输政治意识的课程主要是通过宣读童军誓词的仪式以及童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军奖章制度来完成的。在此基础上,童军组织也要培养儿童服务
人群的观念并且付诸行动。儿童在加入童军组织之初,要宣读童
军誓词。誓词的作用是要把“效忠国家”和“服务社会”的意识
植入童军脑海。誓词条文包括:“对于我的宗教信仰及新加坡共
65
和国尽责,扶助他人及遵守童军规律” 等。在《育侨学校幼童
军团成立纪念刊》的刊首语中,校长黄谟发说明了童军组织的意
义:“制服团体活动,乃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培养社会意识及
高尚品德之最良好活动,儿童在制服团体中生活,可以养成爱国
观念及服务人群之美德,树立革旧鼎新,济弱扶倾之精神,以及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66
巩固长成后接受军训,保卫国家之基础。” 也就是说,经过选
拔的童军,在身着制服的一刻,由于制服暗示团体、秩序、身份
67
和能力等等, 童军成员便与其他儿童产生了身份的区隔,成为
群体形象。正如育侨学校童子军每日操练前的宣誓仪式,就具有
灌输给童军成员政治意识的作用。宣誓仪式是童子军日常训练中
重要的一环,也可以被当做一种常规型的课程。当童子军成员身
着制服庄严地注视童子军军旗宣誓的时候,宣誓仪式本身就具有
了教育功能。这种功能不断地、反复地强化儿童作为童子军组织
中一员的政治意识,并确认其政治身份。
童军奖章制度课程是另一种建构儿童政治身份,并使其具有
主体性的方式。通过童军组织内部开展的课程,童军长官授予童
军不同等阶的准章,使童军身份在群体内部再次发生区分。童
军的徽章类型有四种进阶:仪式与礼节 —— 基本徽章、尽忠国
家 —— 童军准章、责任公民 —— 高级准章、领导才能 —— 总监奖

65
《华侨中学童军团庆祝二十五周年纪念特刊1946–1971》(新加坡:华侨中学童军团,
1971),页2。
66
《育侨学校幼童军团成立纪念刊》(新加坡:育侨学校,1970),页1。
黄谟发〈刊首语〉
67
《土星座下 —— 苏珊·桑塔格评论文集》(台北:麦田出版社,2007),页131。
新加坡小学《公民》教科书内课程与教科书外“潜课程”的互动…… 167

68
章 。为了获取不同梯阶的奖章,童军必须在国民实践活动中积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极主动地参与,以取得“奖章”和获取资格,这样童军才能在团
体中获得更进一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种确立“身份阶层”的
做法,在童军组织中不断地被实践。育侨学校童军活动就有如下
的纪录:

在童军的活动中,除了团长、教练之外,每一小
队中必须有一位队长及副队长,这童军的组织才算完
善。……在活动中,直接管理小队的就是小队长,所以
你要督促队员遵守童军规律与誓词及日行一善,最重
要的是你必须以身作则,因为团员往往有模仿队长的心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理,所以你要做到队员一致喜欢你,尊重你,要求你来
领导他们,做他们的队长。……一个优秀的小队长,除
了作为队员的模范外,在团里也要有好的表现,在学校
里是个好学生,在家里是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这样,
你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队长,而你的队员才能振作,
69
将来成为有为的人。

“小队长”—— 国民中的小领袖,队员 —— 国民中的小战士


的身份,建立起“领导”与“服从”的阶层关系。这里的“小队
长”要起到“模范”作用,这种模范形象使队员们有意愿服从他
的指令,而在小队长的领导下,队员将来才能成为有用的人。显
然,童军在“国民实践”中阶层关系的建立,就是建国初期李
70
光耀总理强调的国民的“领导性”(leader) 的培养。而代表着
“权威”的教师,站在国家的立场对儿童提出了要求 —— 既做模
范,又为他人服务。

68
《华侨中学童军团三十周年纪念刊1946–1976》(新加坡:华侨中学童军团,1976),
页40。
69
《育侨学校幼童军团成立纪念刊》(新加坡:育侨学校,1970),
谭秀裕〈献给小队长〉
页22–23。
70
Lee Kuan Yew, “Speech at the naval base”, During celebration by residents of Singapore’s
independence, 21 December 1965.
168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与此同时,童军组织也非常重视对儿童生存技能的培养,目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的仍是造就符合国家需要的国民。在育侨学校的童军训练中,野
外露营是非常重要的训练课程。通过过木桥、走绳索等锻炼体能
的训练,以及丛林探险等训练生存技能的项目,童军组织培养了
童军成员独立的生活能力,使他们能够与组织当中的其他成员
71
合作完成任务。 可以说,训练童军的生存技能就是培养新加坡
未来国民的生存技能。与此同时,童军们的政治“主体性”也在
社会活动中得到了实践:在童军活动周上,童军竭力工作,以劳
72
力为团体换得活动经费。 童军也在清洁社区、义卖商品等活动
中,履行了作为“制服”团体一员的义务。毫无疑问,经过政治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意识的灌输以及生存技能的培养,童军成员能够清晰地明确自身
的政治身份,进而在社会实践中获得了“主体性”。事实上,这
种主体性就是在国家建制的学校对其进行国民政治身份塑造的过
程中形成的。

第四节 小结
新化版《公民》教科书在文本内与世界版《公民》教科书或
者其他版本的《公民》教科书进行了明显的区分。它还跨越文本
之外与训育实践结合,使其具有了文本内外互动对话的独特性。
这种独特性又与国家期待的国民意识命题环环相扣,建构了儿童
政治身份的主体性。从对教育部内部资料的归纳中,我们看到
了1969年《公民》教科书出版时,华校选用教科书的情况(附录
三)。尽管我们不能简单论断学校较多地选用新化版教科书的原
因就是以上所论述的几点内容,不过,新化版教科书确实在教育
部审定和推荐下,成为60年代颇受学校欢迎的教科书版本之一。

71
《育侨学校幼童军团成立纪念刊》(新加坡:育侨学校,1970),页8–10。
72
同上,页11。
新加坡小学《公民》教科书内课程与教科书外“潜课程”的互动…… 169

然而,不同学校选用不同版本的《公民》教科书来教学,势必会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因文本内部的区分影响学生的接受效果。正如崔贵强所论述的:
“有些学校当局的决策人,固然以课本内容的好坏,以学生的利
益为依归,作为采用课本的原则。但另有一些学校决定采用课本
的原则,不在于课本的优劣,而在于学校主管人与书商间的互惠
利益。这一来,不同的学校,采用不同版本的教科书,造成相当
73
大的混乱。” 教科书版本的混杂,必然导致学生学习《公民》
教科书中国民意识内容的混乱。这与国家培养统一的国民的政
治诉求发生了矛盾。正是这种矛盾促使国家教育部迅速走上“一
纲一本”(一个纲要、一个教科书版本)的教科书编写和出版之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路。

73
崔贵强〈从“中国化”走向“马来亚化”——新加坡华文教科书的嬗变(1946–1965)〉
见叶钟铃、黄佟葆合编《新马印华校教科书发展回顾》(新加坡:华裔馆,2005),
页88。
170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附录一)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Erikson’s Psychosocial Stages Summary Chart


Erikson’s Stages of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Erik Erikson described development that occurs throughout the lifespan. Learn more in
this chart summarizing Erikson’s stages of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Basic Important
Stage Conflict Events Outcome
Infancy Trust vs. Feeding Children develop a sense of trust when caregivers
(birth to 18 Mistrust provide reliability, care, and affection. A lack of
months) this will lead to mistrust.
Early Autonomy Toilet Children need to develop a sense of personal
Childhood vs. Shame Training control over physical skills and a sense of
(2 to 3 and Doubt independence. Success leads to feelings of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years) autonomy, failure results in feelings of shame


and doubt.
Preschool Initiative vs. Exploration Children need to begin asserting control and
(3 to 5 Guilt power over the environment. Success in this
years) stage leads to a sense of purpose. Children
who try to exert too much power experience
disapproval, resulting in a sense of guilt.
School Age Industry vs. School Children need to cope with new social and
(6 to 11 Inferiority academic demands. Success leads to a sense of
years) competence, while failure results in feelings of
inferiority.
Adolescence Identity Social Teens need to develop a sense of self and
(12 to 18 vs. Role Relationships personal identity. Success leads to an ability to
years) Confusion stay true to yourself, while failure leads to role
confusion and a weak sense of self.
Young Intimacy vs. Relationships Young adults need to form intimate, loving
Adulthood Isolation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 people. Success leads
(19 to 40 to strong relationships, while failure results in
years) loneliness and isolation.
Middle Generativity Work and Adults need to create or nurture things that will
Adulthood vs. Stagnation Parenthood outlast them, often by having children or creating
(40 to 65 a positive change that benefits other people.
years) Success leads to feelings of usefulness and
accomplishment, while failure results in shallow
involvement in the world.
Maturity Ego Integrity Reflection on Older adults need to look back on life and feel a
(65 to vs. Despair Life sense of fulfilment. Success at this stage leads to
death) feelings of wisdom, while failure results in regret,
bitterness.

资料来源:http://psychology.about.com/library/bl_psychosocial_summary.htm
新加坡小学《公民》教科书内课程与教科书外“潜课程”的互动…… 171

(附录二)家庭通讯录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教师的话 家长签字

(附录三)1969年新加坡小学选用《公民》教科书情况

《公民》(六册) 《公民》(六册)
陈振亚编 许菲立、周曾钧编
新加坡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 新加坡世界书局有限公司出版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实理达学校 新加坡公立擎青学校
聚英学校 新加坡龙溪学校
新生学校 广惠照碧山亭学校
公立介民学校 更生学校
公立新亚学校 新加坡西山公学
彰德学校 大华学校
励群学校 公立育正学校
公立育侨学校 国民学校
三山学校 道南学校
新加坡南侨公学 培华学校
志成学校 公立华民学校
公立曙华学校 公立平民学校
公立维新学校 育群学校
公立正华学校 公立和星学校
新民学校 侨南公学
公立启华学校 养正学校
公立英群学校 农民公学
公立南山学校 公立醒华学校
公立导群学校 新民学校
公立启化第一分校 同敬学校
公立旺华学校 增志学校
启化第二分校 CHONG CHENG SCHOOL
172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公立洛阳学校 STRATHMORE SCHOOL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树群中小学校 DELTA WEST INTEGRATED SCHOOL


公立南同学校 HOLY INNOCENTS” CHINESE  GIRLS’
SCHOOL
公立大众学校 中华公学
应新分校 义安女学校
公立励德学校 公立励正学校
公立启化学校 公立怀南小学
公立裕华学校 立化政府华文小学
公里光华学校 公立公民学校
启发学校
育四学校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星洲公立联华学校
芽笼卫理中学(小学部)
公立大侨学校
公立华南学校
公立南侨学校
德育小学
华明学校
公立孺廊小学
光洋中学(小学部)
中星学校
公立敏江学校
公立新正学校
公立裕群学校
公立醒侨学校
公立培英学校
公立中立学校
朝阳学校
公立平仪学校
公立端人学校
端蒙学校
敬文学校
培材学校
新加坡小学《公民》教科书内课程与教科书外“潜课程”的互动…… 173

公立培明学校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公立漳宜学校
公立华光学校
圣若瑟学校
公立侨南学校
公立新民学校
公立克明学校
民新学校
大众学校
新加坡吧诗班让华侨学校
新华学校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基理勘混合学校
公立培才学校
树德学校
公立华农学校
新加坡公立万礼学校
公立青云学校
公立培基学校
成志学校
公立育智学校
公立农村学校
BRADDELL RISE SCHOOL
AROOZOO INTEGRATED SCHOOL
BIRKHALL SCHOOL
LEE CHOON PUBLIC SCHOOL
CONVENT OF THE HOLY INFANT
JESUS
共计:82所 共计:30所

资料来源:List of recommended books 1967–1968 (microfilm), 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National Archive of Singapore.
174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生活教育》书写的在地文化对
新加坡儿童的国民意识的建构

·李丽丹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1974年,由教育部生活教育科常设委员会编写,教育出版社
出版了小学《生活教育》教科书。教科书集中了公民、历史、
地理三种学科,以华文、淡米尔文、马来文三种语文编写相同的
教学内容。事实上,《生活教育》是为了替代《公民》教科书而
编写的。参与编写《生活教育》的教育部助理提学司王东海这样
说:“生活教育科是从原有的公民科改革而来。我们把公民科改
为生活教育科,主要的原因是:目前的公民科,不外教人一些怎
样修身,怎样奉公守法的道理,它的范围比较狭窄。在我们这个
年轻的国家、各民族共处的社会、高度工商化的城市里,它显得
1
不够积极,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可见,《生活教育》想用一种
更积极的、以三种语文书写共同内容的方式来“培养儿童共同的
2
国家观念与公民意识。” 因此,教科书中位列前三名的编写要旨
是:

1
王东海〈谈谈生活教育科〉《生活教育文集》(新加坡:教育出版社,1978)页12。
2
《生活教育》(1–12)(新加坡:生活教育常设委员会,1974),页1。
《生活教育》书写的在地文化对新加坡儿童的国民意识的建构 175

1. 使儿童知道自己国家的立国精神,信念与成就,从而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了解自己在建国中的责任,做个效忠、爱国、尽责守
法的公民。
2. 了解我国的历史沿革,地理环境、东西方优良道德传
统与固有文化的价值,做个身心健康、刚强勇猛与品
格优良的国民。
3. 了解人生、社会、自然的相互关系,借此利用自然,社会
3
条件,进而建立一个和谐合作的多元民族文化的国家。

从编辑要旨看出,“效忠国家”、“认识文化”以及“种族
和谐”是《生活教育》教科书要灌输给儿童的核心价值观。《生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活教育》的课程设置采用了主题单元的形式。每个单元4–5篇课
文,单元名称分别是: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文化、
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公共服务、我们的模范、我们
的环境、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世界等。教科书的内容是:一、二
年级以公民内容为主,三年级以上加入历史、地理、伦理内容。
事实上,《生活教育》的出版与七十年代新加坡的社会状况
关系密切:“七十年代以来,新加坡经历急速的社会变迁,许多
传统的社会组织和传统的文化受到严峻的考验,甚至于在由传统
4
到现代化的过程中,受到无情的扬弃。” 新加坡社会传统文化受
到挑战的情况,也对在校学生产生了影响。在1977年的《南华女
子中学校创校六十周年纪念特刊》的发刊词中,董事长罗耀淮强
调:“今日我国学生受欧美歪风侵袭,逐渐喜爱模仿新潮作风,
这实在是我国当前严重的问题。我们不能眼看未来的接班人走向
5
颓废的道路,所以现代家长和师长的责任,是特别艰巨的。 由

3
〈编辑要旨〉《生活教育》(新加坡:生活教育科常设委员会,1974),页1。
4
王永炳《公民道德教育 —— 世纪之交的伦理话题》(新加坡:综合出版私人有限公
司,2000),页76。
5
罗耀淮〈发刊词〉《南华女子学校创校六十周年纪念特刊》(新加坡:南华女子学
校,1977),页3。
176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此可知,七十年代新加坡的社会西方风潮侵入,影响了国民对传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统价值的认知。回顾了《生活教育》的出版背景后,笔者接下来
将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1.《生活教育》的核心理念与吴德耀文
化观之间的关系。2.《生活教育》中历史记忆、地域书写以及多
元种族文化的内容如何建构了新加坡在地文化并与国民意识相结
合。3.《生活教育》在学校的施行情况与实践后的反思。

第一节 《生活教育》的核心理念与吴德耀的文化观
《生活教育》教科书编委会组织形式为:刘蕙霞博士担任主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席,吴德耀博士担任生活教育科常设委员会委员,成员还包括教
育部助理提学司王东海、校长黄极义、教师黄应良,苏启桢等。
《生活教育》的核心理念是“纠正小学课程和教学的偏差,(吴
德耀博士)指出其宗旨看重德、智、体、群、劳、美六育均衡发
展。……生活教育主要乃是培养学生的内在精神力量,来抗衡外
6
来的物质引诱,因此课文所述与精神生活有关。” 从引文看出,
《生活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六育”的培养,使学生在七十年代
新加坡西风日盛的社会环境中,保有精神力量。因此,如何使学
生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又能够保留对东方价值观的认同,
是政府关注的问题。正如新加坡总统在1977年施政方针中提出:
“学生将一面学习更多西方科技的知识,并掌握英文,同时也将
学会不仿效外来而有害于新加坡社会的西方生活方式与价值观
7
念。 为此,担任《生活教育》编写委员的教育专家吴德耀提出
了《生活教育》课程的意义:“《生活教育》是个生根的教育,
通过“母语”—— 华文、马来文、淡米尔文的教导和熏陶,使生
活教育涵义和其所着重的价值观念在每一位国民心中及每一个家

6
《星洲日报》,1974年6月21日,第5版。
7
《生活教育文集》(新加坡:教育出版社,1978),页1。
《生活教育》书写的在地文化对新加坡儿童的国民意识的建构 177

庭中牢牢扎下根,换句话说,生活教育通过“母语”媒介奠定文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化的基础,争取重新建立新文化的立足之地,继之发扬国家自立
8
自主的精神。” 吴德耀强调了“母语”所传递的传统价值对于在
地居民的影响。对新加坡国民而言,这种传统价值就是不依赖外
国,拥有自立自强的精神。他又强调:“新兴国家新加坡必须从
9
长远的教育措施,促成一个综合性的新文化。” 那么,一种综合
性的新文化指的是什么?吴德耀解释道:“近一百多年来,东方
文化已由西方人从根拔起,把我们传统从头打击,把我们的生活
方式从腰束缚,于是我们的抵抗力日渐衰弱,因此,西方的邪风
10
异俗乃趁虚而入,我们则在不知不觉间顺潮而流了。” 可见,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新文化是针对西方文化侵入新加坡社会的现实情况而言的,是一
种相对“东方的、传统的、新加坡的文化。”
作为重要的教育家和学者,吴德耀先生对东西方文化关系的
认识深刻,并书写了多篇论著。如:《国际关系研究》、《列国
春秋》、《东亚传统的治学方法和精神》等。在几部著作中,吴
博士强调了东方尊礼的儒家文化对人品道德的培育作用。也就是
说,通过以德养人的教育方式改造人的精神世界。而与《生活
教育》核心理念一脉相承的是吴德耀博士的论文《七育的教育
理想》:“今日的本国教育应以德、智、体、群、美、技、劳七
育的理想作为主题,课程的设计及取材应由此产生,教学的内
容亦应环绕于此而启发。这样的教育可说是合乎国家和社会的需
11
求……” 也就是说,吴博士认为通过以上七育的教育方针,能
够塑造符合国家需要的国民。因此他强调:“小学教育的重点应
放在生活教育,使儿童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对于本国的历史和自

8
吴德耀〈生活教育的涵义〉
《生活教育文集》(新加坡:教育出版社,1978),页5。
9
同上。
10
同上,页4。
11
吴德耀《七育的教育理想》(新加坡:南洋大学研究院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所,
1976年8月),页2。
178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然环境有初步的认识,对于爱家、爱校及爱国的情操有启发性的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12
概念。” 这显然与《生活教育》的编辑要旨如出一辙。具体到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生活教育来灌输东方价值观尤其是认知华人文
化时,吴博士用《从节日和实际生活中辨识传统价值》一文加以
说明:“别国人见面时互道早安、午安,而华人见面时,第一句
话是问吃过饭了吗?甚至许多词语和文化价值体系,都与吃有
关。做老师是吃教书饭;靠赌为生是吃赌博饭;占人家便宜是吃
13
豆腐;其他如吃醋,吃苦等等。” 可见,中国的传统文化习俗
是吴博士用来构筑新加坡文化形态的参照物。而把节日放入生活
教育的体系中,是对文化传统更为深入的阐释:“每个节日有其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意义和价值。新年是一年之中最长的休闲时期,每人从头到脚焕
然一新的时候,也是自省和自新的时候:交换红包,互相访问或
14
宴客。……所有的节日都表现了人对天地感恩的意念。 吴德耀
博士把小学教育内容放置在日常的节日和生活场景中,潜移默化
地传递了一种传统的文化价值观。著名学者、吴德耀先生的学生
杜维明这样论述吴博士的贡献:“……(德耀先生)作为一个高
瞻远瞩的学术领导,他为植根中国传统文化而又引进西方现代智
15
慧的人文研究开拓了空间……” 如杜维明先生所述,吴德耀在
他的论文《东风西渐》中区分了西方的物质主义与东方的人本主
义的差异:“以人本主义,就是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至上的东
16
亚人生观要比物质和制度为至上的西方价值观来得高明。” 从
引文看,吴博士对东方价值观的认同显而易见。论及新加坡的文

12
同上,页3。
13
吴德耀〈从节日和实际生活中辨识传统价值〉《中华文化的根源》(新加坡:联邦
出版社,1980),页13。
14
同上,页14。
15
杜维明〈文化中国与儒家传统〉见黄贤强主编《汉学名家论集 —— 吴德耀文化讲座
演讲录》(新加坡:八方文化创作室,2011年8月),页3–4。
16
吴德耀〈东风西渐〉《列国春秋》(新加坡:胜友书局,1988年8月),页225。
《生活教育》书写的在地文化对新加坡儿童的国民意识的建构 179

化体系,吴博士认为:“(新加坡)是东西文化汇合而融为一体的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国家,昔日学习英美,今日学习日本,各取其长舍其短,加上有
东方人本为体的社会基础和西方重视物质和制度的价值观为辅,
17
两者并重行事,因此大有可为。” 吴博士把具有平衡性的“中
西混合”文化作为新加坡特有的文化形态,这就是他对“新加坡
文化”的理解。接下来,笔者将探讨以吴德耀博士提出的“六
育”为价值主轴的《生活教育》教科书,怎样把新加坡“中西混
合”的文化形态融入不同的学科内容之中。笔者也将分析借由
对“历史记忆”、“地域认同”以及“多元种族文化”的书写,
《生活教育》教科书怎样建构了新加坡在地文化中的国民意识。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第二节 《生活教育》文本中在地文化建构下的国民意识
(一)《生活教育》中的历史记忆和国民身份想象

《生活教育》中包括了新加坡几个重要的历史课题 —— 新加
坡的来历、新加坡开埠、新加坡创业祖先以及日据时期的新加
坡。笔者将通过对历史记忆的分析来说明《生活教育》是怎样
把“历史记忆”和国民意识结合起来,进而形成了儿童对国民身
份的想象。
新加坡的历史记忆可以追溯到莱佛士开埠时期。对莱佛士开
埠的殖民历史,有学者这样论述:“殖民历史在新加坡历史中没
有明显的断裂,常规上把莱佛士1819年建立贸易港作为新加坡历
18 19
史的开端。” 现代新加坡的历史开始于1819年1月30日。 由于
莱佛士开埠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生活教育》用了整整两页的

17
同上,页226。
18
Goh chor boon and saravanan Gopinathan “History educ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in Singapore, 1945–2000.” History education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East
Asia (London:Routledge, 2005), p. 209.
19
C.M. Turnbull, A History of Singapore 1819–1988, Singapo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p. 1.
180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篇幅详细叙述了开埠事件,大致内容是:“一百五十多年前,莱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佛士带领七只战船,来到新加坡。到了岛上,他与管理小岛的柔
佛的天猛公商量,利用新加坡做港口。后来,他们签了合约,新
加坡成为英属自由港,吸引了很多人来这里生活。祖先们也来到
20
岛上,把新加坡开辟成一个繁荣的商港。” 很显然,以上内容并
没有强调新加坡在政治上被殖民的身份,反而强调了其经济“繁
荣”的历史。这种规避政治,关注生存和经济发展的视角,是教
科书技巧性地塑造民族自豪感的方式。与此同时,文本采用了一
种“共同祖先”的叙述脉络,使儿童对集体性的国民身份有了认
知。而这种历史记忆的叙述方式,与新加坡建国初期的国家需求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密切相关。1965年,新加坡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李光耀总理即
刻宣布了岛国生存面临的三个重要问题:国家防卫、国族凝聚力
21
以及生存的经济能力。 显然,政府需要新加坡国民认识到岛上
的经济压力和国民应该承担的责任。教科书中莱佛士开辟新加坡
自由港的贡献,以及祖先们建设自由港的努力恰恰与新加坡建国
后的国家目标一致,因此成为了历史记忆书写的对象。正如学者
德兰迪和伊辛论述的那样:“历史记忆超越了个人直接经历的范
围,让人想起一种共同的过去,是公众用来建构集体认同和历史
22
的最基本的参照内容之一。”
在历史记忆的书写部分,教科书还十分小心地处理了种族问
23
题。新加坡建国后,实现国家凝聚力 成为目标之一,而新加

20
《生活教育》五上(新加坡:新加坡生活教育常设委员会,1974),页44–45。
21
Goh chor boon and saravanan Gopinathan “History educ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in Singapore, 1945–2000.” History education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East
Asia (London: Routledge, 2005), p. 209.
22
杰拉德·德兰迪,迪恩勒·伊辛著,李霞、李恭忠译《历史社会学书册》(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页581。
23
Goh chor boon and saravanan Gopinathan “History educ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in Singapore, 1945–2000.” History education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East
Asia (London: Routledge, 2005), p. 209.
《生活教育》书写的在地文化对新加坡儿童的国民意识的建构 181

坡多元种族的社会状况,引起了执政者的担忧。正如第一代人民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行动党领袖 Rajaratnam 强调:“事实上,在官方意识中,回顾过


去会使新加坡产生问题。新加坡是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的新兴国
家,我们要去探寻她的过去,是一件可怕的事。它会造成人民去
寻找种族和文化身份的起源,会把新加坡带入无止尽的种族和组
织性的混乱。因此,政府要小心地处理历史的问题,以创造一个
24
多元文化的和谐社会。” 以上论述是官方对回顾历史所引发的
各种族人民探求身份问题的顾虑。不过,《生活教育》并没有删
除新加坡先人建设海峡殖民地的课文,而是技巧性地处理了这一
段具有种族意涵的内容。在第二十三课《我们创业的祖先》中,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有这样一段话:

今天我们在新加坡,能够过着安定和快乐的生活,
这全靠我们祖先的努力。我们创业的祖先,从中国、马
来西亚、印尼、印度和其他地方来到新加坡。他们勤劳
苦干,不怕困难,进行各种各样的建设工作,把一个不
受人注意的小渔村,在短短一百年间,开发成一个繁荣
的商业中心。……我们新加坡人必须学习祖先的创业精
25
神,拿他们来做我们的好榜样。”

显而易见,以上段落把新加坡的祖先绘制成了一幅“群像”,
并强调他们虽来自不同族群,却齐心合力为建设新加坡贡献力
量。而这种共同祖先的历史记忆不但不会割裂种族间的关系,反
而形成了以祖先认同为前提的“新加坡人”的认同。不仅如此,
教科书对祖先记忆的书写也和新加坡地理景观结合起来,使儿童
对国民身份的想象更加深入。比如《生活教育》教科书就选用
了《新加坡河》、《麦里芝蓄水池》等与新加坡地理景观相关的

24
Lau, A. “The national past and the writing of the history of Singapore” in K.C. Ban A. Pakir
and C.K. Tong (eds.) Imaging Singapore, Singapore: Times Academic Press. 1992, p. 50.
25
《生活教育》四上(新加坡:新加坡生活教育常设委员会,1974),页54。
182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课文。在《新加坡河》中有这样的段落:“新加坡河是我国很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重要的河流。从前,很多人住在新加坡河的两岸,他们靠这条河
生活,有的用船载货,有的在码头搬运货物,大家都很勤劳工
26
作。” 以上文本传达了几个信息:新加坡河是祖先们谋生的口
岸;祖先们在新加坡河的两岸生活和工作,他们经过共同的努
力,才创造了今天的新加坡。对于新加坡河的历史状况,如果我
们翻看新加坡河边的初民历史的纪录,可以找到相关内容:

1819年1月,新加坡大概有1000居民。500名orang
kallang,200名 Orang seletar,150名orang Gelam住在新加
坡河。在那个时期,新加坡河沿岸的管理制度完全采用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马来政策。……莱佛士在第二次登陆新加坡时,对新加
坡河附近的居民工作与生活区域重新划分。新加坡河左
岸是广东人和官方地区,河口是银行业,所有的华人被
27
安置在河的右岸。

新加坡河作为开埠时代祖先聚居地的历史记忆被选入《生活
教育》教科书,是因为它可以作为新加坡地理坐标的符号深化儿
童对新加坡在地国民身份的想象。
《生活教育》中另一个重要的“历史记忆”是新加坡被日本占
领后的“昭南时代”(日本占领新加坡为其易名为“昭南岛”)。
教科书先后用了四篇课文详细讲述了昭南时代新加坡人民的苦难
生活。课文的题目分别是《新加坡被日军占领了》、《多苦多难
的昭南时代》、《林谋盛烈士》、《光复的日子到来了》。对日
本占领新加坡的情况,课文描述得十分生动:“日本飞机,差不
多每天都来轰炸新加坡。许多街道、市场和房屋,都被炸坏了,

26
《生活教育》三上(新加坡:新加坡生活教育常设委员会,1974),页48。
27
C.M. Turnbull, A History of Singapore 1819–1988, Singapo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pp. 5–6.
《生活教育》书写的在地文化对新加坡儿童的国民意识的建构 183

28
还引起火灾,死伤的人很多。 “日军命令华人到指定的集中地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点报到。他们在很热的阳光下,又饿又渴的排队等候。有些幸
运的人,可以回家;不幸的人,被当作抗日分子,捉了起来。
日军用货车把成千上万的人,载到郊外或海边去杀死。这是多么
29
残忍呀。” 那么,日据历史为什么会成为《生活教育》中重要
的内容?对苦难的屈辱历史的描述会不会影响儿童内心的国家自
豪感?事实上,在每一段日据历史的叙述中,编者都刻意地加入
了与国民责任相关的国家话语,力求把日据历史作为背景,而真
正的意图是使儿童明确其自身担负的国民责任。例如:《新加坡
被日本侵占了》当中描述了“死伤的人很多”后,紧接着就进入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了另一个场景:“各族的人民,勇敢地参加救火和救伤的工作,
表现了合作友爱的精神。他们还组织了义勇军,帮助联军抵抗日
30
军。” 可见,各族人民为了新加坡而英勇斗争的精神是教科书
着力强调的儿童需要学习的内容。与此同时,课文也传达了这样
的信息:当国家遭受危难时,国民的责任就是要联合起来,主动
抵抗别国的侵略。在课文《光复的日子到来了》的结尾处又再次
强调了这一点:“经过这次日军占领的教训,新加坡人民开始明
白,我们的安全,一定要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来保护,不能依靠别
31
人。” 可见,昭南时代苦难历史记忆的书写,是为了让儿童了
解自己作为国民的责任,同时也是用过去的历史提醒国民,自己
的国家要靠自己来保卫,决不依赖他人。正如建国初期李光耀总
理所说:“我们不会也不要去攻击廖内群岛,我们只是照顾我们
自己。假如有任何人想来进攻我们,他们必须准备而且一定会受
32
到迎头痛击的。”

28
《生活教育》五上(新加坡:新加坡生活教育常设委员会,1974),页48。
29
同上,页50。
30
同上,页49。
31
同上,页55。
32
《新加坡之路-李光耀政论集》(新加坡:国际出版公司编印,1967),页94。
184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二)地域认同下国民身份的建构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生活教育》编辑要旨第五点指出:“本书课文的取材,由
儿童熟悉的生活开始,逐渐扩大教学内容,以达到生活教育的目
33
标。 这里的生活指的是新加坡儿童的在地生活 —— 新加坡生
活。对“在地常识与身份形成”的关系,学者 P. W.  Preston 论述
34
道:“在地性身份是通过每日例行活动与社交互动而形成的。”
而《生活教育》就是把新加坡社会议题融入儿童的日常生活,
通过“生活常识”的传输,改变儿童的知识结构,使儿童形成对
新加坡的地域认同。总体看来,七十年代新加坡的社会议题主要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有“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人口问题”。
《生活教育》中关于社会议题的课文内容与新加坡的政府机
构 —— 人民协会出版的《公民》期刊的内容具有一致性。例如:
1972年的《公民》当中有许多讨论环境问题的社论。其中一篇提
出“电动机车和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影响社区环境,同时也
妨碍了人们的健康。文中还强调没有社会公德的人,乱丢垃圾也
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并号召国民一旦遇到此类情况,要主动保护
35
自己生活的环境。” 还有一篇题为新加坡加入反污染运动的文
章,从国家立场说明怎样与世界各国共同解决水污染、空气污染
36
等问题。 与以上环境问题相呼应的是,《生活教育》中的一些
内容也涉及到怎样保护环境。如《生活教育》(五上)第十二课
《我们要清洁的水》、第十三课《我们要新鲜的空气》、第十四
课《我们要安静的环境》、第十五课《我们要保持海岸的清洁》
等几篇课文的内容都是讲述生活资源被污染的恶果,也都在课文

33
《生活教育》编辑要旨(新加坡:新加坡生活教育常设委员会,1974),页3。
34
P.W. Preston, Political / Cultural Identity–citizens and nations in a Global Era, SAGE
Publications, 1997, p. 44.
35
People’s Association, The Citizen. Vol. 3. NO. 7, 1972, p. 8.
36
Ibid.
《生活教育》书写的在地文化对新加坡儿童的国民意识的建构 185

的结论部分强调了国民应承担的责任:“保持水的清洁,是非常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只有每一个人都肯合作,都肯
37
负起责任,我们才能继续有清洁的水可用。” “防止空气污化
运动,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人们不再乱丢垃圾、吐痰和烧东西
38
了,新加坡成为一个清洁的城市。” “在我国政府和人民的努力
39
之下,我国的海滩是越来越美了。” 以上文本中的“政府”、
“人民”、“我国”等字样是唤起儿童的国民意识的符号,这些
符号与“水、空气”等生活必需品结合起来,帮助儿童了解周围
的生活环境,掌握了生活常识,并深化了对新加坡社会的认知。
与此同时,《生活教育》还把政府宣传节约资源的海报与课文内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容结合起来。如配合课文《水!水!水!》的海报上就有这样的
40
宣传语:“水是稀有的,节省每一滴;水是宝贵的。” 这也和
人民协会出版的《公民》期刊中多次提到的水资源危机相呼应:
“使用水的数率不断攀升,使用水,新鲜水对人体很重要。所以
41
请不要用新鲜水浇灌花园或者洗车,那是一种浪费的行为。”
42
“一旦浪费水的行为被政府得知,将会被控告。”
除此之外,《生活教育》通过介绍社会公共服务来强化儿童
的地域认同感。例如:课文《到合作社去买东西》就结合了儿童
的在地生活经验,宣扬了商品国家化的概念。如课文中提到:
“文华的爸爸买了铅笔盒给他,他问爸爸为什么人们都去合作社

37
〈我们要清洁的水〉《生活教育》五下(新加坡:新加坡生活教育常设委员会,
1974),页31。
38
〈我们要新鲜的空气〉《生活教育》五下(新加坡:新加坡生活教育常设委员会,
1974),页33。
39
〈我们要保持海岸清洁〉《生活教育》五下(新加坡:新加坡生活教育常设委员会,
1974),页37。
40
〈水!水!水!〉《生活教育》五下(新加坡:新加坡生活教育常设委员会,1974),
页30。
41
People’s Association, The Citizen. Vol. 1. NO. 11. 1972, p. 2.
42
People’s Association, The Citizen. Vol. 1. NO. 1. 1972, p. 2.
186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买东西。爸爸解释合作社是全国职工总会开办的,让人民可以用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43
公平的价钱买日常用品。” 课文还强调“全国职工总会开办合
作社的目的,是要阻止物价的上升,照顾人民的利益,和为人民
44
服务。” “合作社”作为国家体制下的职工组织,也是一种公共
服务组织,开办了供人们消费的超级市场。人们觉得价钱公道,
便选择在“国家”的超市购物,这显然是强调了国家本位主义。
这样的“国家化”的意识形态在第五课《买东西的常识》中更为
突出:

爸爸和妈妈从合作社回来,买了许多东西,文华和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文英帮忙把东西整理一下。在整理东西时,文华问:
“爸爸,为什么这次所买的东西,多数是本地出品的,
而且都是纸包装的?爸爸拿起一包饼干,说:“你还记
得吗?上次你表哥吃了这种饼干,说很好吃,问我是哪
里来的?我告诉他是本地货,他不大相信,直到看了包
装纸,才相信我的话。文华问:“为什么他不相信是本
地货呢?”爸爸说:“因为一般人都认为外国的东西比
较好,所以凡是好东西,就以为一定是外国出品的。其
实,现在我国的许多出品,如衣服、鞋子、罐头食品
和日常用品,都有销到外国去,因为价钱便宜,东西又
45
好,所以很受欢迎。

以上文段描述了新加坡国民对“国货”崭新的认识 —— 本地
货也很好,甚至可以销到外国去,很受欢迎。这里的“本地人买
本地货”就作为生活常识被传输给儿童,使儿童产生了“自豪
感”,强化了其对在地生活的体验。

43
〈到合作社去买东西〉《生活教育》五下(新加坡:新加坡生活教育常设委员会,
1974),页8–9。
44
同上。
45
〈买东西的常识〉《生活教育》五下(新加坡:新加坡生活教育常设委员会,1974),
页8。
《生活教育》书写的在地文化对新加坡儿童的国民意识的建构 187

对建构儿童地域认同起到作用的还有把国家政策融入生活场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景传达给儿童的课文内容。“家庭计划”就是新加坡建国后的一
项十分重要的国家政策。1966年,国家开始实施控制人口的家庭
46 47
计划。 随后的几年间,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这项计划
48
在70年代也不断被面向大众的刊物推广和强调。 可见,“家
庭计划”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国家政策。1975年,外交部政
务次长兼义顺区国会议员王书泉在地方领袖家庭计划研讨会上说
道:“正规学校是推行人口教育的理想起点。人口教育是一种
教育活动,其目的是在于将人口状态的各方面,明确的介绍给
学生。……学校的教育对象是学生,他们在知识及观念的领域上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都尚未定型,正是最容易改变及接受新事物的年龄。学生的学习
多少有些“强迫性”的性质,这一点克服了一般社会教育的困
49
难。” 国家把学生当作保证家庭计划顺利实施的对象,原因是
学生知识体系的未完成性,以及学校建制的“强制性”。这必然
能够加强国家政策的施行效果。因此,《生活教育》教科书用了
较大的篇幅详细说明了“家庭计划”的内容和意义。其中较详尽
地介绍“家庭计划”的课文篇目是:五下的第一课《两个就够
了》、第二课《孩子多,烦恼多》和第三课《快乐的家庭》。以
下笔者用《两个就够了》为例说明“家庭计划”的意义是怎样通
过教科书文本被强化的。

我国的土地小,人口多,共有二百二十多万人,是
世界上人口最密的国家之一。如果我们现在不实行家庭
计划,再过二十六年,我国的人口将增加一倍,就是四百

46
People’ Association, The Citizen, vol. 1. No. 7, 1972, p. 2.
47
可参看《民众领袖家庭计划研讨会报告书 —— 主题“以两个孩子为限”》(1974年)
当中引用的数据。
48
People’ Association, The Citizen .Vol. 1. No. 7, 1972, p. 1.
49
〈外交部政务次长兼义顺区国会议员王书泉先生的开幕词〉《地方领袖家庭计划研
讨会报告书》,1975,页5–6。
188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多万人。到那个时候,我们就要有多一倍的住屋,多一倍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的食物,多一倍的学校,多一倍的医院,和多一倍的职
业……如果不是这样,问题就会发生了。为了我们的国
家,也为了我们自己,从现在开始,我们的每一个家庭,
都要好好的计划一下,使我们的人口,不会有太大的改
50
变,这样,我们才有可能继续过着安定、快乐的生活。

从引文中看出,《生活教育》课文中描述的“家庭计划”与
每一个国民、每一个家庭都有密切的关系。一系列数据的罗列使
儿童了解到“家庭计划”是保证社会生活和谐和美好的基础。教
科书文本把“家庭计划”的施行与儿童自身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加强了儿童与国家之间的情感链接,也深化了儿童的在地感受。
除了对新加坡本地社会议题的说明,《生活教育》还用“我
们的世界”单元来分析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强调“新加坡文
化”的特殊意义。这个单元的课文分别是《我国和世界的关系》、
《中国》、《印度》、《日本》、《英国》、《美国》、《苏
联》、《认识联合国》。很有意思的是,在介绍个别国家的情况
时,编者十分注重说明东方国家与新加坡之间的联系。相对而
言,课文对西方国家如美国、英国则更多的是从国家经济发展的
角度加以叙述,进而区隔出“自我”与“他者”。比如在《中国》、
《印度》还有《日本》这三篇课文中,出现了这样一些段落:“我
们的祖先,除了来自马来西亚和印度外,也有一部分是从中国
51
来的。在传统上,这些国家和我国的关系都很密切。” “我国
最早的移民,有一部分是从印度来的。他们来到新加坡后,就
52
不辞劳苦,参加各种开辟的工作。 “新加坡和日本的贸易关系
53
很密切,……我国有一些文化团体,推动新日人民文化交流。

50
《生活教育》五上(新加坡:新加坡生活教育常设委员会,1974),页2–3。
51
《生活教育》六下(新加坡:新加坡生活教育常设委员会,1974),页34。
52
同上,页39。
53
同上,页42。
《生活教育》书写的在地文化对新加坡儿童的国民意识的建构 189

以上内容说明:东方国家与新加坡是颇具历史渊源的,所以编者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在书写马来西亚、印度、中国等移民对新加坡建设做出的贡献
的同时,也强调了这些国家与新加坡在历史上的密切关系。毫无
疑问,课文勾画了一幅“友好”的东方国家的地图。与此不同的
是,教科书对西方国家的介绍则侧重于对西方国家本身情况的说
明,并没有任何与新加坡相关的内容,采取了较为中立的立场。
比如介绍《英国》和《美国》的课文:“英国是一个工业国,
54
也是一个岛国,有很多优良的港湾。” “美国是一个先进的国
家,无论在科学、技术、工业、商业、经济、教育和军事方面,
55
都非常迅速的发展。” 实际上,这样的内容编排正符合了《生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活教育》的编辑宗旨:“培养学生养成东方传统美德,同时培养
56
法治、求真、进取和爱好大自然等西方的进取精神。” 也就是
说,教科书既要培养学生的东方传统价值观,又要帮助学生了解
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因此,在处理东西方国家的文本内容
时,编者强调了新加坡与东方国家在文化、政治、历史等方面的
联系,而对西方国家,则注重书写其先进的科技与发达的工业。
也可以说,编者强调新加坡与东方国家文化的交流关系是为了帮
助儿童理解具有历史传统的东方价值观,这也和《生活教育》的
57
“使国民保有精神力量” 的编写宗旨相吻合。

(三)多元种族文化与国家政策的融合 —— 国民的文化身份
与政治身份的双重建构

新加坡的多元种族文化的“官方化”是从1956年《各党派华
文教育委员会报告书》中提倡平等对待马来语、华语、英语、淡

54
同上,页44。
55
同上,页47。
56
王东海〈谈谈生活教育科〉《生活教育文集》(新加坡:教育出版社,1978),页12。
57
《星洲日报》,1974年6月21日,第5版。
190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58
米尔语四大语言源流,并统一编写以马来亚为中心的课程 开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始的。而在这之前,“学生只能接触自己种族的文化和历史以
59
及地理。” 当然,新加坡社会需要经历一个“文化融合”的过
程:“‘多元种族’放置于新加坡语境可以理解为各种族为了保持
各自的文化传统而与西方消极的颓废主义的斗争。……经过漫长
的文化融合,华人成为新加坡华人,印度人成为新加坡印度人,
马来人成为新加坡马来人。随着文化融合的更进一步,种族的新
60
加坡人将被新加坡人取代,到那时,一个新的国家就会诞生。”
《生活教育》教科书就是借由对各种族的节日以及宗教来
历的叙述,帮助儿童了解种族的传统文化,寻求种族的文化之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根”,来建构起一种在地的文化身份。教科书中与此相关的篇
目有“我们的文化”单元之《基督教》、《回教》、《兴都教》、
《佛教》以及《多种民族、多种宗教》。另外还有课文《我国人
民的节日》、《喜气洋洋的华人新年》、《培养善心的开斋节》、
《代表光明的屠妖节》等。这些篇目从不同种族的宗教与节日入
手,说明了种族文化的“传统性”,并尊重各种族文化的独特价
值。正如德国学者阿斯曼认为:“‘文化记忆’通过文化形式得
到维持,在日常生活中,节日、仪式的交流形式形成了时间的
61
岛屿。” 也就是说,通过在生活中庆祝节日的仪式,使人民形
成了一种‘文化记忆’,这样的记忆强化了新加坡各种族人民对
自身文化身份的认同。比如《我国人民的节日》一文就特别说
明了各种族的节日在新加坡庆祝的情况:“一向来,我国各民族
都爱护自己的文化,同时也尊重别的民族的文化,所以不管是开

58
王秀南《星马教育泛论》(香港:东南亚研究所,1970),页169。
59
In search of Singapore’s national values, Jon S.T. Quah (ed.), Singapore: Times academic
Press, 1990, p. 14.
60
Ibid. pp. 16–17.
61
Jan Assmann, Religion and Cultural Memory: Ten Studies, translated by Rodney Livingstone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pp. 24–30.
《生活教育》书写的在地文化对新加坡儿童的国民意识的建构 191

斋节、华人新年、屠妖节或圣诞节到来时,共同庆祝这些节日,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62
已成为全国人民生活的一部分了。” 又如《喜气洋洋的华人新
年》篇尾写道:“华人新年,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日子!也是各民
族一齐欢乐的日子!”从引文可见,各种族的节日已经融入到新
加坡人的日常生活中。正如《星洲日报》的一篇社论指出的:
“一个新加坡共同文化出现之前,如果轻率地消灭各民族文化,
结果会使新加坡成为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社会。外交部长拉惹勒
南也强调说:‘民族文化是不能由外人去消灭它的,它们应配合
环境改变而合理和自愿的由内向外改变。所以,在星加坡各民族
文化将保留,可是它们会改变,并且调整,与现代的国家文化和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63
谐共存。’” 新加坡社会多元种族的社会结构,决定了各种族
文化的兼容并包,而宗教是种族文化颇为重要的一部分。因此,
在课文《多种民族,多种宗教》中,编者总结了各个宗教的目
64
的:“都是劝人做好事,叫人们爱家庭、爱朋友、爱国家。”
并说明:“我们新加坡,就是这样一个多种民族、多种宗教的社
会。从祖先们的时代到现在,大家对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风俗习
惯,不同的语言文化,不同的宗教信仰,都能互相容忍和尊重。
65
所以,大家都能和平的在一起,过着安定、快乐的生活。 显
然,各种族要和睦相处,要共建和谐社会就需要彼此的包容和尊
重。在此前提下,各个族群的人民才形成了本族文化所建构出的
身份,这种身份是明显区隔于其他种族人民的文化身份。
为了强化各种族儿童对在地文化身份的认知,《生活教育》
还重点选取了几个不同种族的先贤人物的故事。其中关于马来族
作家门西·鸭都拉(Munshi Abdullah)的故事讲述了门西·鸭都拉

62
《生活教育》五下(新加坡:新加坡生活教育常设委员会,1974),页18。
63
《星洲日报》社论,1974年8月1日。
64
《生活教育》五下(新加坡:新加坡生活教育常设委员会,1974),页18。
65
同上,页25。
192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Munshi Abdullah)既是知名作家,又是莱佛士的马来文老师。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由于他用浅白的文字来写小说和故事,使马来文学在民间得以广
66
泛推广,所以他被称为马来文学的创始者。 还有新加坡华人林
67
文庆在本地教育界和医学界做出巨大的贡献。 以及印度成功商
68
人比礼不但捐助庙宇,还捐赠学校,成为人民爱戴的英雄。 以
上的课文对不同种族先贤人物故事的叙述,能够加深各种族儿童
对种族文化与历史的理解,并强化了儿童对族群的归属感。
在鼓励人民确立自身文化身份的同时,政府也需要找到一种
既能尊重各种族传统文化,又能使各种族人民认同其国民身份的
方式。于是,新加坡政府以政府组屋政策作为促进各种族相互融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合,和谐共处的国家建制。学者 Riaz  Hassan 第一个指出了政府组


屋制对国家认同的作用:

公共组屋在种族间去隔离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拥
有组屋的人是公民,与组屋购买相关的条件是收入以及
家庭人口的比例,而并非种族。如此一来,公共组屋政
策令族裔关系区隔而成的社区被取代,这还是新加坡历
69
史上的第一次。

也就是说,公共组屋政策的实行打破了种族的樊篱,建立了
真正的新加坡社区,进而使新加坡国民的政治身份被固定下来。
因此,《生活教育》教科书选用了《建屋发展局》、《我们有自
己的屋子了》、《组屋区》、《把城市重新建筑起来》等课文强
调了政府组屋制与新加坡国民身份建构的关系:“每一位新加坡
70
的公民,只要合条件,都可以申请一间组屋。” “我们新加坡

66
《生活教育》四下(新加坡:新加坡生活教育常设委员会,1974),页63–65。
67
同上,页65–66。
68
同上,页67–68。
69
Riaz Hassan, “Some Soci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Public Housing in Singapore”, South-East
Asi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2 (May 1969), p. 24.
70
《生活教育》五下(新加坡:新加坡生活教育常设委员会,1974),页42。
《生活教育》书写的在地文化对新加坡儿童的国民意识的建构 193

71
人,有创造新生活的决心,使得我们更爱护自己的国家。” 从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引文中看出,居住在组屋的居民是各种族的新加坡公民,他们在
享有组屋居住权的同时,也明确了自身的国民身份,并被赋予
了“爱护国家”的国民责任。

第三节 《生活教育》的施行情况与反思
1974年,
《生活教育》出版,并在新加坡各小学推行。据南洋女
72
子中学校(小学部)校刊记录,
《生活教育》课程的时间表如下:

表一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科目/节数 生活
/年级 历史 地理 公民 教育 卫生 体育 图工 音乐 周会
一年级 3 1 2 4 2 1
二年级 3 1 2 4 2 1
三年级 5 1 3 3 2 1
四年级 5 1 2 3 2 1
五年级 2 2 1 1 2 2 1 1
六年级 2 2 1 1 2 2 1 1

(以上表格根据论文需要有所删改)

从上表中看出,《生活教育》每周授课时间为三至五节,相
对于其他非主要学科而言,课时比例较高。不仅如此,《生活教
育》作为一门重要的帮助儿童获得生活常识的学科,在课堂教育
之外,还创造了很多成果,而这一成果在学校举办的重要的研讨
和交流活动中得以展现。据南华女子学校小学部校长高静明记

71
同上,页48。
72
《南洋女子中学校创校八十周年小学新校舍建成纪念特刊》(新加坡:南洋女子中
学校,1978),页70。
194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录:“七七年六月十四日是本校创校六十周年纪念,为庆祝本校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校庆,本校于六月十一日举行学生成绩展览会,敦请我国卫生部
长及梧槽区国会议员杜进才博士主持剪彩仪式,……展出的科目
有数学,华文,英文,科学,视听教具,生活教育,邮票以及本
73
校校史的珍贵照片资料等。” 而南华女子学校小学部的《生活
74
教育》课程成果是在生活教育室展览的。 (见图一)

图一:生活教育展览室图片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南华女子中学校创校六十周年纪念特刊1917–1977》
(新加坡:南华女子学校,1977)

《生活教育》施行不久,教育部就组织了《生活教育》的教
学研讨会,专门性地检讨课程的施行情况。研讨会论坛包括了对
生活教育实践情况的讨论,还有现场的教学示范。(见表二)

73
高静明〈小学校务概况〉 《南华女子中学校创校六十周年纪念特刊 1917–1977》(新加
坡:南华女子学校,1977),页151。
74
《南华女子中学校创校六十周年纪念特刊 1917–1977》(新加坡:南华女子学校,1977),
页156–157。
《生活教育》书写的在地文化对新加坡儿童的国民意识的建构 195

表二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生活教育》教学研讨会流程表
20.6.74(星期四)
论坛:生活教育的实践
参加者:刘蕙霞博士(主席)
     王东海先生(教育部助理提学司)
     廖秒修先生(家长)
     黄极义先生(珍珠山小学校长)
     李爱芯先生(凤山学校教师)

21.6.74(星期五)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教学示范:
莱佛士女子小学一年级学生
负责老师:陈楚婵先生

东林女子小学二年级学生
负责老师:何虹梅先生

教育电视:(放映两部有关生活教育的影片)
视听教学:(华语故事及幻灯片)

研讨会采纳了学校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还进行了课堂教学的
现场示范,以了解《生活教育》在学校的使用情况。不久后,教
75
育出版社便出版了《生活教育文集》 。《生活教育文集》中有多
篇检讨《生活教育》施行情况的论文,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刘
蕙霞博士的《怎样使生活教育教学有效率》、黄应良的《生活教
育问答》、符福杰的《生活教育与华语教法的异同》、龙鹏飞的
《生活教育课本中的史地教材》、郑清纪的《生活教育的预期效
果》、尤福万的《生活教育课本插图的利用》、苏启桢的《生活

75
《生活教育文集》(新加坡:教育出版社,1978)。
196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教育的评鉴》、黄极义的《学校应加强生活教育的实践》等。以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上论文分别对《生活教育》的文本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方式进
行了比较全面的论述。在《生活教育》施行期间,也有在校教师
对其内容进行了反思:

《生活教育》自推行以来,由于其宗旨完全正确,
所以其成就是相当可观,令人感到兴奋的。但《生活教
育》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公民科目,它是结合了公民、伦
理、历史、地理等科的教材编写而成的一个综合性科
目,正因为如此,原本在小学课程中的历史,地理便
不能成为单科来念了,这就引起一个技术性的问题;将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来这些念历史、地理的学生,他们是否能够适应中学里
的历史、地理的教材……进入中学后,史地将会用非
母语作教学媒介时,那些特别的术语念起来就困难多
76
了。”

教师所担心的问题是《生活教育》内容的综合性以及用母语
学习的情况会使学生在中学时期用英文学习历史、地理等学科遇
到困难。事实上,综合性内容的设定正是教育部出版《生活教
育》的用意之一:“减少小学课程科目数量,学生可以专注于语
77
言的学习。 也就是说,《生活教育》这门以“母语”来教授文
化价值观的学科,除去其政治性意义之外,也是在为语言学习创
设更多的空间。
《生活教育》在学校施行几年后,以吴庆瑞为代表的教育部
教育审查组便公布了《1978年教育部报告书》。报告书评价了《生
活教育》的施行效果:“用外国语言来施行非宗教性的教育,所
能带来的危险之一是可能导致本国人民丧失原有的传统价值观念
而沾染上西方偏邪的风气。这种危险是早就为人所认识,教育部
也在中小学校增加了有关的课程。在小学方面,出版了一套“生

76
莎湖冻〈生活教育实施后带来的一点技术问题〉《南洋教育》第81期,页4。
77
Report on Moral Education 1979, Singapore, p. 2.
《生活教育》书写的在地文化对新加坡儿童的国民意识的建构 197

活教育”的课本,并且在各学校里采用了好几年。这些“生活教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育”的课本,特别是初级小学课本里,有好多教材是很有用的,
可以用来培养有用的生活态度,例如:敬重诚实、勤勉、关心父
母等。但是还有许多是无关紧要的,毫无用处的,例如民众联络
所,政府诊疗所的功能,这类课材对于培养儿童的道德信念是没
78
有多大价值的。” 可见,《生活教育》教科书在培养儿童良好的
生活态度方面基本达到了要求,而在道德教育方面的功能不大。
因此《1978年教育部报告书》还指出:“我们建议,道德教育必
须在所有年级所有源流都有正式的教导。“生活教育”和“公民”
79
课,应该在新课材一旦编写后立刻加以废除。”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第四节 小结
《生活教育》教科书产生于新加坡西风渐进的社会环境下,
是以教育专家吴德耀博士的“六育”的价值体系为主轴,通过
“历史记忆”、“生活常识”、“多元种族文化与国家政策”的
双重书写建构起一种东方价值观为主导的新加坡在地文化。这
种在地文化与国民意识相互融合后一并被灌输给儿童,使其对自
身的种族的文化身份和国民的政治身份有了清晰的认知。随着新
加坡社会环境的变化,新加坡教育政策也作出了相应的调整 ——
《1979年公民与道德报告书》就指出《生活教育》中的故事过于
80
单调,以及道德教育功能不明显。 报告书也建议中小学统一使
用《公民与道德教育》教科书,力求在知识体系重新建构的过程
中,进一步统一学生的国民意识。1979年,教育部重新编写了中
小学《公民与道德教育》教科书,并在学校广泛推行,成为道德
教育的共同课程。

78
《1978年教育部报告书》(新加坡:教育部,1978),页15–16。
79
同上,页17。
80
Report on Moral Education 1979, Singapore, pp. 4–5.
198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少年月刊》(1976–1981)的
“新加坡少年”想象

·李志萍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少年月刊》
(以下简称《少刊》)创刊于1976年7月,由教育出
1
版社出版,督印为出版社的总经理何家良,主编为钟文灵 。《少
2
刊》除学校假期11月和12月外,每月出版一期。 出版《少刊》
是因为教育出版社旗下有青年和儿童刊物,但欠缺适合新加坡少
3
年的读物。 《少刊》为32开型的综合性少年读物,以华英双语
形式推出,其内容包括生活学习、成语谚语故事、小说、诗歌、
摄影及美术等,图文并茂,其封面于第11期由双色印刷改为七彩
4
印刷 以吸引更多读者。主编钟文灵共编辑了48期的《少刊》,
于1981年5月递上辞呈,其后出版社并没有另聘主编接手编辑工
5
作。 《少刊》于1981年9月停刊,共出版51期,未说明停刊的缘
由。

1
钟文灵笔名田流,新加坡著名作家、电视剧编剧、主编的刊物包括《文学半月刊》、
《少年月刊》、《电视与广播》等,曾任新加坡作家协会副主席。
2
1980年6月及1981年6月未出版《少刊》。
3
田流《田流回忆录》(新加坡:天际制作私人有限公司,2006),页184。
4
〈少年信箱〉见《少年月刊》第10期(1977年6月),页95。
5
同上,页185。
《少年月刊》(1976–1981)的“新加坡少年”想象 199

《少刊》主要在新加坡销售,它的预设读者为新加坡少年,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这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看出。第一、参加《有奖游戏》的表格要求
填写的资料无国籍选项,中奖名单也没有国外的读者;第二、稿
约没有国外住址的选项;第三、《征友栏》中所有笔友的住址
均为新加坡;第四、编者并没有提供给外国读者订阅刊物的方
6
式。与《少刊》同时期在新加坡发行的少年刊物还有《少年报》
7 8
(1968)、《星岛少年》 (1968)、《好少年》 (1979)、《少
9
年乐园》 (1979)等。《少刊》在发行期间受到新加坡少年的喜
10
爱,每期出版数万册 。
虽然以上的刊物都是供少年们阅读的课外读物,但是《少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刊》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以教育新加坡少年为编辑宗旨的官方刊
物,这一点可从以下两方面看出。第一、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蔡
崇语及教育部提学司陈启佑作为官方代表为《少刊》献词;教育
出版社的总经理何家良是当时裕廊区国会议员及新加坡华文中学
11
教师会理事长, 也具有官方身份。第二、《少刊》的创刊词体
现出教育出版社是以推动新加坡文化教育为宗旨:

本社为一个以推动我国文化教育为目的的非牟利
出版机构,职责所在,已先后出版多份定期刊物和书
12
刊。

6
《少年报》是由新马印刷公司出版,每月出三期(每逢1、11及21日出版),为16开
学生读物。
7
根据新加坡档案馆对寒川先生的访谈(Project Title: Chinese Literature Scene in Singapore,
access no: 003211/03),
《星岛少年》为文艺月刊,由星岛少年出版社出版,是20开学
生刊物,何义良先生为主编,非常重视诗歌的创作,将撰稿人所创作的诗歌编排在刊
物第一页。
8
《好少年报》周刊是由好少年报社出版,是报纸型综合刊物,每逢星期二出版。
9
《少年乐园》于1964年由香港的友联出版社创刊,1976年改由吉隆坡马来亚图书公司
出版,其预设读者为马来西亚少年,也发行于新加坡。
10
〈少年信箱〉见《少年月刊》第32期(1979年8月),页91。
11
〈华人讲华语〉见《南洋商报》,1980年1月1日。
12
〈创刊词〉见《少年月刊》第1期(1976年7月),页6。
200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作为教育出版社旗下的刊物,《少刊》是一份为了传达正确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13 14
人生价值观的读物, 刊登符合少年阅读的教育性内容。 《少
刊》既然锁定新加坡少年为读者,那么《少刊》期待的新加坡少
年应该具备怎样的人生观?换言之,《少刊》认为理想的“新加
坡少年”是怎样的?《少刊》又是如何建构“新加坡少年”的?
事实上,新加坡政府在独立后的20年中,通过实行教科书的
改革、实施多民族混合学制、推行公共组屋政策、发布国民服役
15
的通知等,来加强国人的国家认同感。 据笔者观察,《少刊》
中有关中国内容的封面仅占5.8%,世界性内容的封面占2.0%,其
余的皆是一些少年形象或与新加坡事物相关的图像;在内容方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面,除了《少年剪纸作品》的栏目比较中国化外,并没有特定的
栏目介绍中国或世界的最新时事。由此可见,《少刊》的主要内
容限定在新加坡,体现出编者与政府目标一致,意欲构建具有高
度国家意识的“新加坡少年”形象。
《少刊》也把“少年”和“国
家”联系起来,意味着刊物塑造出的“新加坡少年”象征着“新
加坡未来的发展”。

一、《少年月刊》的特点
首先,教育出版社为吸引更多少年读者,尽量保持《少刊》
16
的价格低廉,希望少年能人手一册 。《少刊》推出时,售价为
三角叻币,与同时期的校园刊物价格(大约两角到四角间)相
当。(见表一):

13
〈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蔡崇语先生献词〉见《少年月刊》第1期(1976年7月),页2。
14
〈少年信箱〉见《少年月刊》第22期(1978年8月),页99。
15
崔贵强《新加坡华人:开埠到建国》(新加坡:新加坡宗乡联合会馆,1994),页
298–299。
16
〈创刊词〉见《少年月刊》第1期(1976年7月),页6。
《少年月刊》(1976–1981)的“新加坡少年”想象 201

表一:七十年代校园刊物价格表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刊名 出版者 创刊年 价钱
《绿野》 黄埔中学 1970 3角
《立化学苑》 立化中学 1972 4角
《劲草》 新大中文学会 1973 3角
《园景》 裕廊中学 1975 2角
《湖声》 中正中学 1977 4角

《少刊》为了不增加读者的经济负担,同时希望更多的少年
能够阅读此刊物,从中受益,因此婉决读者们对于纸质量和色彩
17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的要求 ,致力将刊物的价格维持在三角正。在《少刊》的第2期
就有读者来信表示对《少刊》的价格非常满意:

我觉得《少年月刊》价钱很便宜,里面的故事也很
18
多,因使我能增加知识。

出 版 期 间,《少 刊 》的 销 售 量 相当高,每 期 销 售 量 高 达 万
19
份。 另外,其市面销售广,新加坡各大书局、学校及教育出版社
20
的门市部都有出售 。同时,教育出版社为奖励积极推广刊物的学
21
校,于1979年举行了“一九七九年推广刊物奖励状颁发仪式”。
其次,《少刊》非常注重与读者的交流及培养少年的创作能
力。它在创办时就开辟了《读者信箱》来解答读者对于《少刊》
的疑问。而对于写作的建议则是通过《少年寄简》,以书信的方
式为读者解惑。为培养少年的创作能力,《少刊》不但开辟《读
22
者园地》 ,同时也开辟《少年美术作品》、
《少年漫画》、
《少年

17
〈少年信箱〉见《少年月刊》第18期(1978年4月),页98。
18
〈少年信箱〉见《少年月刊》第2期(1976年8月),页101。
19
魏维贤《新加坡华文书1965–1990》(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1990),页40。
20
〈少年信箱〉见《少年月刊》第12期(1977年9月),页100。
21
〈教育出版社专讯〉见《少年月刊》第35期(1980年1月),页44。
22
《读者园地》在第22期前为《少年创作园地》,编者并未说明改变栏目名称的原因。
202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纸刻艺术作品》及《少年摄影作品》这些长期性的文艺栏目来鼓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励少年读者多发挥创意,充分利用这些栏目来发表自己的作品,
也提供优秀的作品范例供读者学习。《少刊》还时常发表由学生
创作的学校生活作品,刊登于《学府风光》栏目。
再次,《少刊》的教育性高,其内容和新加坡的教育政策紧
密配合。《少刊》是由新加坡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少年读
物。教育出版社是由新加坡前教育部长王邦文提出,于1967年
8月4日正式注册为商业机构,并由教育部直接管辖,初期出版
23
《公民》课本及《展望》等杂志。 它创立的目的在于出版价
廉的教科书和图书,以减轻家长的负担,及让学生有更多阅读机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24
会,以达到推广教育与文化之效。 七十年代间,教育出版社在
新加坡的华文图书出版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重要性超越
25
其他出版社如时代出版团、泛太平洋和万里文化公司等。 教育
出版社为积极推广教育,还推出一系列适合新加坡儿童、少年及
青年阅读的知识性读物,如《新加坡青年》(1973)、
《新加坡儿
童》(1974)、《欢乐儿童》(1975)、《新加坡文艺》(1976)
等。随着教育部在七十年代开始华文课本的审查工作,教育出
版社开始出版由教育部编写的新教科书,和私人出版商公开竞
26
争。 教育出版社于1980年脱离教育部,走向私营化,加上纸张
27
价格一再飚涨, 因此出版的刊物不得不进行商业的考量。于是
在1980年教育出版社将《少刊》及旗下的定期刊物,如《展望》、
28
《Harapan》、
《新儿童》、
《学生文艺》的售价划为五角正。

23
〈新加坡中英出版业的今昔及展望〉见 《南洋商报》,1980年1月1日。
24
同上。
25
同上。
26
魏维贤《新加坡华文书刊1965-1990》(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1990),页29。
27
田流《田流回忆录》(新加坡:天际制作私人有限公司,2006),页185。
28
〈教育出版社专讯〉见《少年月刊》第35期(1980年1月),页44。
《少年月刊》(1976–1981)的“新加坡少年”想象 203

六七十年代间,新加坡的学校分为两个源流,包括以母语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即华语、淡米尔语及马来语)为源流的学校及以英语为源流
29
的学校。 《少刊》为配合语言政策,用两种语言书写。一些栏
目如《寓言故事》、《成语故事》、《新闻新知》等是以双语形
式呈现。《少刊》也开辟了《简易英文会话及文法》和《英文趣
谈》栏目来鼓励华文源流的学生学习英文;同时也欢迎英文源流
30
的学生投稿,刊登于《Reader’s corner》 。如《创刊词》所言:

本刊适合华文源流学生看,也可供英文源流学生当
31
作第二语文(华文)的什志来阅读。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另外,《少刊》为响应政府在1979年发起的“推广华语运
动”,在第35期至第38期开辟《方言·华文·方言华文》鼓励少
年学生积极使用华语来沟通,以解决读者方言华语参杂的问题。
此外,《少刊》在选材范围上完全合乎新加坡教育部在1969年推
出的“中文课程标准”,以下举例说明(见表二):

32
表二:
《少刊》符合课程标准的文章举例
32
中文课程标准 《少刊》中的篇章
有助新加坡的立国精神及促进民族 《少年的抱负》、《和睦共处》
之间的了解
其他语文名著的华文译文 《巴狄路当》、《福尔顿和轮船》
有关劳动生产及服务社会 《发挥传统的劳动精神》、
《认识劳动的意义》
讨论阅读及写作方法 《培养良好的阅读风气》、
《简易英文对话与文法》

29
吴元华《新加坡的社会语言》(新加坡:教育出版社,1978),页55。
30
《Reader’s corner》第22期前为《少年英文习作》,编者并未说明改栏目名称的原因。
31
〈创刊词〉见《少年月刊》第1期(1967年7月),页6。
32
叶钟铃、黄佟葆《新马印华校教科书发展回顾》(新加坡:华裔馆,2005),页117–178。
204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二、《少年月刊》的图像所建构的“新加坡少年”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少刊》中的图像很丰富,不但采用了不同风格的封面,如
图画、照片、漫画等,一部分的封底也是如此。这些图像多数是
美术工作者创作的,如林家雄、黄秀华、荣廷等,但也有一部
分是少年们的投稿,后者刊登于《少年美术作品》中。陈平原
在《转型期中国的“儿童相”:以“启蒙画报”为中心》一文中
以图像为主,兼及相关的文字去探讨晚清时期的儿童相及启蒙问
33
题。 他提出《启蒙画报》以开通民智为主旨,将具有教育意义
的伦理、算术、动植学等皆是以绘画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孩子
34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的脑力要以图说为入学阶梯,理显词明,能够得到许多收获。
因此,《启蒙画报》是通过图像的方式进行启蒙教育,从而勾画
出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儿童形象。借此理论,笔者将通过对《少
刊》图像的分析,探讨编者对新加坡少年的三大期待:一、新加
坡少年需要具备国家意识。二、新加坡少年应该拥有种族和谐观
念。三、新加坡少年要以学习为先,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团体精
神,与此同时也应注重身心平衡。

(一)具备国家意识的少年

新加坡建国初期的七十年代末,周边国家排斥华人及中华文
化,加上新马种族关系呈现紧张状态,新加坡政府于是置种族意
35
识于国家之下,试图淡化华人的种族身份,强调国民意识。

33
徐兰君、安德鲁·琼斯合编《儿童的发现:现代中国文学及文化中的儿童问题》,
页73。
34
同上,页77。
35
李元瑾《新马华人:传统与现在的对话》(新加坡: 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
2002),页71。
《少年月刊》(1976–1981)的“新加坡少年”想象 205

《少刊》预设读者为新 插图1:印度族和华族共庆中秋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加坡少年,因此其图像的设
计非常强调“新加坡”这个
国家概念。这可以从两方面
看出。首先,《少刊》封面
中的传统华人节日多是各种
族人民共同庆祝的画面,如
第13期的“印度族和华族共
庆中秋”(见插图1)及第16
期的“四大种族(华族、马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来族、印度族及欧亚族)共
庆华人新年”。
华人新年注重的是华族
传统的家庭的团圆,《少 《少年月刊》第13期封面
刊》则是将华族家庭的成分
淡化,通过多元种族共同欢 插图2:少年们踢足球

度节日来强调种族和谐的国
家性。
其次,《少刊》的封面
设计最大的特点就是无背景
或背景虚化,如第9期“少年
们踢足球”无背景,
(见插图
2),第11期的“校门外”的
背景是虚化的。
(见插图3)

《少年月刊》第9期封面
206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插图3:校门外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少年月刊》第11期封面

以上无背景或背景虚化的封面凸显出大量的国家性内容的封
面特点。(见表三):

表三:《少刊》国家性景观的封面

期数 封面
2 国家体育场
12 迎祝国庆
18 新加坡组屋
22 观看国庆庆典
35 新加坡景色
41 卓锦万黛兰
42 鱼尾狮
49 卓锦万黛兰
50 樟宜机场

表三中第41期和第49期的卓锦万黛兰是新加坡的国花,第42
期的鱼尾狮是象征新加坡的国家标志。可见,《少刊》通过对国
《少年月刊》(1976–1981)的“新加坡少年”想象 207

家景观的描绘将少年的形象融入新加坡国家框架中,是一种国家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意识的体现。

(二)拥有种族和谐观念的少年

《少刊》所塑造的新加坡少年形象是对新加坡未来的国家主
人翁的期望,而新加坡多种族共处的社会环境也成为建构“新加
坡少年”较为独特的历史语境。事实上,新加坡在独立后采取
了一系列的政策来实现种族和谐社会的愿景。例如,1969年教育
36
部创立了由几种不同源流的学校所组成的“混合学校” ,学生
虽在不同的课室上课,但可在课外活动中互相交流。如第7期的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集体学习的学生”(见插图4),图片中的少年身穿统一的校
服,是在学校学习和生活的少年形象。

插图4:集体学习的学生

《少年月刊》第7期封面

36
混合学校制度源于1960年,但因为学校校长难以处理各语言班的矛盾关系,因此没在
当时发展为主流的双语制度,直到1969年才全面推行。(参见黄松赞〈新加坡的两种
语文制度〉,见《东南亚研究资料》1984年第3期,页59)。
208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以下表格涵盖了节日及少年日常生活的内容,这些内容都是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用四大种族人物共处的图像来呈现(见表四):

表四:《少刊》中的种族和谐内容

期数 内容 页数
4 热闹的国庆日 81
喜迎春 20-21
7
贺新年 40
8 齐欢乐 91
乐在其中 92
10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唱一首团结歌 封底
12 欢乐歌舞迎国庆 封底
13 中秋佳节 封面
14 一团和气 72
过马路不要理睬别人的叫唤 63
16
新年新衣新气息 封面
19 读书乐 封面
观看国庆庆典 封面
22
用尖锐的东西嬉耍搏斗是危险的 50
中秋节 封面
23
这样采芒果是危险的 55
拜年去 封面
26
在马路上走路,不要开玩笑 47
27 这样在水中嬉戏是危险的 57
29 运动 封面
国际儿童节 封面
30
不可乱玩插头,这是非常危险的 81

以表格中的第22期的封面(见插图5)为例,三位不同种族的
少年(华族、印度族及马来族)共同观赏国庆庆典,共同聆听一
位老师的讲解,体现了种族和谐的正面意义。编者通过描绘三位
《少年月刊》(1976–1981)的“新加坡少年”想象 209

不同种族的少年形象隐喻多元种族的国家,他们观看的国庆检阅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礼象征着新加坡在国防及政治等方面的繁荣进步。

插图5:观赏国庆庆典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少年月刊》第22期封面

(三)以学习为先,注重身心平衡的少年

《少刊》封面的内容包括学校学习、课外阅读、运动、音
乐、玩乐、节庆等(见表五):

表五:《少刊》的封面内容归类

封面内容 比例 附注

学习 21.60% 学校功课和课外阅读

校外活动 27.50% 运动、画画、音乐、玩乐等

节庆 33.30% 国庆:11.8%、中秋:11.8%、新年:7.9%、其他:1.9%

其他 17.60%
210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从以上的列表可以看出编 插图6:
《小叮叮》漫画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者为少年制定了一种理想生活
的模式:少年生活主要由学
习、校外活动及节日庆祝这三
部分组成。在以上三种模式
中,编者将少年的学习放在重
要的地位,这一点在文章的内
容中可以看得出来。如第18期
的封底名为《好学生的生活》
的漫画就将学生一天的生活描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绘为:把当天的功课做完,然
后阅读课外书或杂志,之后可
观看有意义的电视节目,此外 《少年月刊》第3期
也得做适当的运动及要有早睡
37
早起的正常作息。 再如第3期中的《小叮叮》漫画(见插图6)
讲述了身为学生的弟弟必须先把功课温习好才能去看电影《大白
鲨》的故事。
值得注意是,《少刊》封面中关于集体学习的内容多次重复
出现。笔者认为编者选取集体学习的封面的意义在于不断强调共
同学习的重要性,以便把正确的观念植入学生的脑海中,达到建
构理想少年的目的。统计来看,五十一期的《少刊》中有三十八
期的封面是以人物为主,其中单独描述一个人物的封面比例仅占
23.9%,而描绘人物群像的封面比例为73.1%。毫无疑问,对少年
群像的描写是让少年读者意识到国家是由“群体”组成,在这个
群体中少年应该和睦相处、互助互利。

37
〈好学生的生活〉见《少年月刊》第18期(1978年4月),封底。
《少年月刊》(1976–1981)的“新加坡少年”想象 211

插图7:参观画展 《少刊》的图像除了刻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画少年学生学习的情况外,
也描绘了课余生活中的少
年,旨在传达学生在课内和
课外生活都要身心平衡的观
念。《少刊》图像中的跳芭
蕾舞的少年、拉小提琴的少
年、运动的少年、作画的少
年等都是课余生活中的少年
形象。在众多的课外活动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中,《少刊》尤其重视对绘
画活动的描述,因此,绘画

《少年月刊》第49期封底 活动不仅在封面中出现,也
出现在《生活摄影照》的栏
目中。此外,第49期的封底还出现了《参加画展》的图像(见插
图7)。绘画内容的频繁出现与1976年后新加坡多次举办画展以
推广绘画意识,以及文化部每隔三个月就主办一次“少年露天画
38
展”及各联络所主办“儿童现场绘画比赛”的现象有关。
综上所述,《少年月刊》是一份官方发行的少年刊物,和国
家政策联系紧密,它承载了新加坡政府对新加坡少年的期许。
《少刊》发行的七十年代正是新加坡诸多政策推行的时期,作为
官方教育政策的产物,《少刊》的首要任务就是教育新加坡少
年,使他们成为以国家为中心的未来公民。

38
〈生活摄影作品〉见《少年月刊》第14期(1977年10月),页30。
212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
杨善才先生口述采访

·采访者:李丽丹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李: 杨先生您好!谢谢您接受采访。请简单说说您与世界书局的
渊源。
杨: 好,我在小学毕业后做了世界书局的学徒,当时的老板是周
星衢先生。学徒期满后,我主要在书局门市部卖书,与当时
来买新书的顾客接触比较多,也经常跟他们谈天,比较了解
顾客的想法。我在世界书局工作了25年,对世界书局很有感
情。

李:请您说一说上个世纪50–70年代世界书局出版的基本情况?哪
类出版读物多?哪些类型的书刊出版得较少?
杨:五十年代以来,世界书局主要以出版能够盈利的教科书为
主。当时政府还没有参与教科书出版,世界书局与教育部关
系较好,出版了不少教科书。那时也出版字典、字帖、地图
等课外读物。地图多以马来亚地图为主,世界书局出版地图
之前,主要是卖其他国家的地图。

*
杨善才,生于新加坡。1954年进入世界书局,在世界书局服务25年。后自己创业,经
营新华文化书局至今。喜爱收藏,主要收藏本地出版的刊物和图书。
杨善才先生口述采访稿 213

李:什么原因促使世界书局开始出版《世界儿童》、《世界少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年》等少儿期刊?
杨:当时周星衢先生有这个想法,主要考虑到本地市场的需求,
想要填补期刊出版空白,与当时中国刊物出版到本地的情况
没有直接联系。刚好世界书局在印尼有一间书店,书店的工
作人员生活较为困苦,经济条件不太好。印尼的华文读物发
展蓬勃,为了改善生活,工作人员就书写一些故事当副业,
多赚些钱。周先生就想把这些作者的稿子收到《世界儿童》
当中。1950年初的印尼的印刷很不发达,出版读物需要送到
新加坡印刷。1953年,期刊出版就整个转移到了新加坡。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李:1946年出版的《马来亚少年》对《世界儿童》、《世界少
年》的出版有启发吗?
杨:没有什么关联。

李:当时购买《世界儿童》、《世界少年》的儿童和少年的家庭
情况是怎么样的?
杨:都是普通家庭的孩子,因为《世界儿童》、《世界少年》卖
得不贵,三角钱,内容又比较有趣,所以很多孩子都会买来
读。《世界儿童》是那个时代的书局出版得最早的儿童期
刊。五六十年代,华校生基本都读过这类少儿刊物。

李:在《世界儿童》出版三年后,又出版《世界少年》的原因?
杨:考虑到《世界儿童》的儿童读者年龄的提高,希望他们有书
可以看,这并没有影响到《世界儿童》的销售。

李:《世界少年》出版社为什么设在香港?
杨:因为编者来自香港和大陆,用笔名发表作品。这些编者也会
在其他期刊发表作品。当时的环境他们来新加坡并不便利,
所以编辑部设在香港。
214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李:《世界少年》销售和发行的网络情况?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杨:在本地的学校贩卖部卖刊物,在本地200、300间书店也分
销。一般情况是,每个书店拿几本来卖。除了新加坡,还把
刊物卖到东南亚各国,比如马来亚、印尼、缅甸、文莱等。
香港也有销售的地方,不过市场较小,销售量主要依靠东南
亚市场。

李:编者编写《世界少年》有什么样的理念?编者想要培养的儿
童和少年是怎样的?
杨:编者希望培养一批华文人才,当时华校生的英文和华文都很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不错,不过英殖民时期运用华文的机会不多,很多青年希望
有机会多使用华文,写作就是一种方式。刊物主要是帮助少
年了解东南亚风貌,从本土出发,也要认识其他的国家如澳
洲、中国、马来亚、印尼等,并没有特别的倾向性。中国解
放后,新加坡有一批华校生,读中国的文学,对中国有一定
的情怀。也希望有些内容能够在东南亚运用。

李:是否有段时期期刊特别强调东南亚的本土意识?
杨:世界书局的期刊比较少,学校教育的教科书中的本土意识较
多。
李:当时,上海书局和南洋书局等本地书局与世界书局之间的竞
争情况如何?
杨:上海书局编写的《文艺世纪》在1956年左右出版,影响新马
成年写作人。一些读过《世界少年》的少年长大后,会读
《文艺世纪》,当时也有《耕耘》等期刊。

李:世界书局有没有跟其他书局的互动与合作?
杨:世界书局有健全的编写、出版、发行网络,和其他出版社的
互动比较少。不过,在教科书出版上,曾经跟中华书局、商
杨善才先生口述采访稿 215

务书局、南洋书局、上海书局合作成立过教育供应社。几家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书局只是在销售方面合作,编辑教科书还是由个别书局完
成。

李:上海书局或中华书局、商务书局与中国的互动情况?
杨:商务和中华是国营性质,大本营在中国。由香港的商务印书
馆和中华书局决定其出版内容和方向,新加坡只是一个销售
出版物的站点。上海书局分为香港上海书局和新加坡上海书
局,经营和出版都是分离的。香港上海书局跟大陆有一些往
来。新加坡上海书局只负责东南亚的业务。中华商务的教科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书产业影响力是很大的,1953年左右,本地书局开始编教科
书,对本地书局来说也是个好机会。

李:当时的教育部对教科书以及期刊出版的审查情况是怎样的?
杨:教育部审查要通过一些手续。世界书局有香港公司内部专业
人士来审查,确保世界书局出版的书籍符合新马的需求,并
不会有政治上的问题。中商、上海书局等都有这样的具专业
知识和了解南洋情况的编辑。

李:南洋书局等本地书局出版物的情况?
杨:南洋书局的负责人陈育崧曾在政府的教育部门工作。对于出
版物的情况拿捏比较准确。不过,其他几家书局与他的政治
理念有所不同,因此合作的并不多。陈育崧和许云樵在上海
书局编写的现代版教科书之后,又编写了本土化的教科书。
中正、南侨、华侨、南洋等中学请了许多中国来的学者,除
了教学之外,还编写教科书,质量很高。比如有一位编写
《公民》的陈振亚,背后的支持者是友联公司,是亲美派。

李:请您回顾一下,当时书局与学校之间的合作情况是怎么样
的?
216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杨:当时的学校的校董很多是中华总商会的文具商或者社团的商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人,他们会参与学校选课本或者选课外读物。书局如果出了
新书,就会跟校董沟通,校董和校长同意后,新书会被送到
学校贩卖部去卖。那时老师也很希望学生多读书,就会义务
地帮书局推销书本、杂志等等。很多时候,在老师的帮忙
下,像《世界少年》这样的刊物都会卖得很好。这种教育类
的刊物在学校卖得比在书局零售的要多很多。当然,很重要
的是书局本身要跟学校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在60–70年代,
与世界书局合作的学校基本上还都会继续使用它出版的教科
书和课外读物。其实,那时候上海、友联、商务、中华等书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局也是用同样的方式在学校里卖书。各家书局都有自己合作
的学校。有些学校会根据学科选择不同书局出版的教科书,
比如数学用世界书局的、华文用上海书局的、历史用商务出
版社的。书局除了在学校卖书以外,各家书局之间也有销售
的合作。比如世界书局出了新书,会放在上海、商务、中华
等书局的门市部代卖。出版商之间在一种良性竞争中共同发
展,也是为了学生能在华文学习上有更大的进步。

李:让我们回到《世界儿童》和《世界少年》这两个刊物,请您
说说编者情况是怎样的?
杨:编者是大陆和香港的作者。世界书局在香港有间橡皮印刷
所,后来设立编辑部,包括教科书等在香港印刷,在新加坡
编写。因为在香港有比较好的设备来印刷彩色刊物。

李:世界书局还出版了哪些刊物?
杨:1970年的《南洋文摘》、1971年出版了《南洋文艺》,刊名
还叫“南洋”是读者对于南洋的情感很深。《妇女与家庭》
卖得不错,共100多期。香港的《国际电影》、
《南国电影》、
《长城画报》、《青年画报》等也请世界书局代卖。
杨善才先生口述采访稿 217

李:同时期出版的友联的《儿童乐园》的情况?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杨:在香港成立的友联出版社,老板是美国新闻社。想要进入新
加坡市场,因为新加坡是一个重要的华文市场。当时香港的
华文市场不大,美国想要争取新加坡、马来亚、印尼等地。
香港政治立场比较中立,想要占领新加坡媒体,就要从《儿
童乐园》还有教科书等进入东南亚市场开始。

李:《世界少年》的目标是培养少年作家吗?与《儿童乐园》等
相比,《世界少年》有什么特点?
杨:对。本地作家想让少儿了解东南亚,学校里的课外读物较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少,尤其是杂志更少。大陆刊物无法进入东南亚。香港多出
版民间故事,像香港上海村民出版社出的徐文长的故事,
唐伯虎的故事这类民间故事,香港的万象出版社出版儿童故
事、民间笑话、趣事等。这些内容缺少“现代化”的知识。
《世界少年》的编辑部讨论的内容多是科技、科学现代化方
面的。《世界少年》刊物中也刊登一些少年的木刻版画作
品,素描作品,这些对少年的艺术素质的培养作用很大。
《儿童乐园》多是翻译的西方故事,介绍东南亚的内容
较少。关于西方教育的内容较多,还有一本《南洋儿童》是
香港中华书局出版的。《南洋儿童》前身是1930年代的《小
朋友》,因为一些原因《小朋友》没办法进入东南亚,后来
改成《小朋友画报》。《南洋儿童》主要是儿童生活教育,如
《小强的故事》,培养儿童好的生活习惯品德等。在《世界
儿童》卖得不错的情况下,《南洋儿童》副刊《儿童故事》
都销售得很好。《儿童故事》专辑《小强的故事》在生活中
教育儿童。这多多少少会影响到《世界儿童》的销售。不过
没有数据证明这一点。每期《世界儿童》仍然发行相同数量
的期刊,出版份额没有改变。有时候为了促销会有特大号特
刊,有些是纪念版。有时会夹着卡片作代购券,让人买其他
218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出现在刊物广告中的刊物,价格优惠。《世界少年》也赞助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贫困儿童上学读书。还有南洋大学捐款时,《世界少年》出
版社作为接收捐款的中转站,除了帮忙做善事,为本土文化
做贡献,也有部分的商业考量。

李:《世界少年》在培养本地作者方面,会组织什么样的活动?
杨:征文赛,出版作品专辑,不过没有请知名作家参与的情况。

李:除了华族少年作为读者,还有其他种族的少儿读者吗?
杨:很少,一般上是印尼、缅甸等地的华族少年。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李:《世界少年》编辑部的编制情况是怎样的?新加坡和香港世
界书局的编辑部之间的互动情况又如何?
杨:我还记得早期的编辑有陈昌豪、庄泽宣先生。陈先生是戏剧
家,也编过课本和课外读物,还出版翻译的古文作品,六十
年代在吉隆坡开了吉隆坡文化供应社。庄博士曾在中华书局
工作,是位知名的教育家。还有做过多所学校校长的著名教
育家王宓文先生也为《世界少年》的小读者写过文章。做过
两年主编的曾希邦,是位作家,也曾做过《星洲日报》的编
辑,负责翻译电信版。还有一位叫黄凤兮的编辑也是在新加
坡这边的编辑部工作。当时在香港那边的编辑有林圳和方
光。方光编的期数很多,香港那边的事大多是他负责。说起
具体编辑刊物的情况,我记得曾希邦做编辑的时候,他从社
会投稿中选取稿件,如游记、小说、散文等,然后加入自己
的编者的话,再把适合的稿件编辑好,然后送到香港排版、
校对、印刷、出版、发行。当时香港世界书局出版社的编辑
是林圳,他收到新加坡曾希邦等人编辑的稿件后,在香港排
版、校对,出版。曾希邦负责编辑的儿童刊物有自己的特
点,比如会在每期的扉页登载一首本地作家创作的歌曲,有
杨善才先生口述采访稿 219

时候也会选用一些木刻的艺术作品。从这些细微的设计中看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出《世界少年》刊物的编辑是有自己的创意和理念的。

李:《世界少年》和《世界儿童》停刊的原因是什么?
杨:因为刊物里的字从繁体字改到简体字。还有使用英文的人较
多。不过我觉得对于历史要了解,才能看到出版业发展的脉
络。世界书局在50年代并不出名,中商比较出名,世界书局
老板周先生也比较低调。比如《南洋文摘》出版了14年,都
没有赚到钱,每期刊物出版时,世界书局需要花费1000元左
右。《南洋文摘》是摘抄《星洲日报》、《南洋商报》等文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章,是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读到这些好文章。从这一点来说,
周先生让我很敬佩,影响了我的为人处事。
220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
网雷、长谣口述采访

·采访者:李丽丹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李: 网雷先生、长谣先生好!在两位的少儿时期,许多少儿刊物
相继出版,那是新加坡本地华文出版文化非常蓬勃的时期,
请两位回忆一下,当时你们阅读的刊物有哪些?
网:我看过《儿童乐园》、《世界儿童》和《世界少年》,我本
人比较偏爱《世界少年》。因为《儿童乐园》的内容多以图
画为主,相当一部分都是漫画。《世界儿童》也以图画为
主。我当时处于小学的高年级,更喜欢读文字较多的刊物,
《世界少年》比较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或者中学生。
长:我知道有好几种刊物,不过没有特别注意刊名,《儿童乐
园》、《世界儿童》印象比较深。记得《儿童乐园》好像从
香港来的。两个刊物之间的差别记得不清楚了。《世界儿
童》中有个人物我很喜欢,是一个叫“波比”的可爱的胖

*
网雷,原名蔡世居,祖籍福建金门,生于马来西亚柔佛笨珍,自幼移居新加坡成为永
久居民。华侨中学高中及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科毕业。现任商团执
行秘书。著有:诗集《我们隔得那么远》,散文集《湖畔晨曲》、《山岗旧梦》、《椿
树长荣》,小说散文合集《无花果之忆》。
长谣,1944年生于新加坡。13岁开始写诗,也写小说。著有诗集《三弦集》和《琵
琶弦上》(兄弟合集)。1987年获“全国微型小说创作比赛”第一名。曾任《联合
早报》主办文艺创作比赛“金狮奖”诗歌组评审。
网雷、长谣口述采访 221

子。他好动、贪吃,故事很有趣味。小时候娱乐比较少,我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们家里很穷,没有钱买书,一般都是向小学同学借,我的同
学很多人都读《世界儿童》、《儿童乐园》。也不知道是不
是买的,总之同学们都在读。我的姐姐说过,她的同学中家
境较好的会订香港一家出版社出版的《小安琪》,好像讲的
是个日本小女孩的生活故事。

李:两位印象比较深的读物还有哪些?
网:很多书局都卖中国作品、世界名著。我们很高兴每周末到上
海书局、青年书局、世界书局、学生书局看书。这几间书店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卖的书相当多。我们很少买书,只是看书。书店的工作人员
不会赶我们走。我们还在书店聊天。那时,我们会看《缅甸
民间故事》、《印尼民间故事》等民间故事集。
长:我小时候读育英小学,六年级时,中华书局有流动图书车到
学校校园。小巴士里有一些书,学生可以参观,也可以买。
书的数量并不多,我家里的朱生豪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
集》,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就是那时候买的。我那时喜欢西
方文学。一本要一块多钱,我母亲每天给我一毛钱,我就一
直存钱,直到存够钱,我就会把喜欢的书买下来。我没有
比较书局跟流动图书车卖的书的价格。中学以后,我读中正
中学,很多学生都喜欢读书。他们一般会读《怎样做有用的
人》这类提高道德修养的书。1957、1958年左右新加坡开始
出现禁书,有些书在书局就无法买到了。
网:我们所说的禁书是出版社被禁之后,它出版的书就看不到
了。

李:《世界儿童》、
《世界少年》中让两位最难忘的栏目是什么?
网:没有这方面的印象。那时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读小学
高年级,当时没有电视,看电影也不能经常去,尤其穷苦人
222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家很少花钱看电影。我本人性格内向,比较静,喜欢读书,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我哥哥也很喜欢读书。现在我用网雷的笔名写作,跟我从小
喜欢阅读,关系很大。不过我读《世界少年》对写作文帮助
很大,它可说是我的文学启蒙读物,我在华侨中学念书时,
得过两次全校作文比赛优胜奖,奖券到青年书局换回好几本
书,高兴极了。那时学校里的老师没有特别推荐什么刊物,
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书来读。
长:《世界儿童》中有一版写的是中国的农村,有朝阳、远山、
公鸡、农人耕田的图画,让我开始想象一些中国的画面,虽
然没有用文字写下来,但是对我美学感受或者看世界的方式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有启蒙作用,对我后来写诗也有影响。回想中学时我喜欢王
维的诗、陶渊明的诗。小时候读《世界儿童》应该对我的文
学爱好起到一定的作用。

李:两位当时到世界书局买《世界少年》和《世界儿童》的经验
是怎样的?购买期刊的读者多吗?
网:没有特别注意读者的情况。不过还是有一些孩子会去买。早
期我通常是租书,中学后才买,学校贩卖部很少有卖书刊
的。那时我住在市区,靠近我家有一间文具店,店里主要卖
文具。除了文具,我记得店主在门口摆了一张桌子,桌子上
放了一些报纸,比如《星洲日报》、《南洋商报》等,还
有大家喜欢读的《丽的呼声双周刊》。摆在内侧的是给儿
童、少年读的杂志,我经常会看的是《儿童乐园》和《世界
儿童》。因为这两种刊物里面的图画很多,很吸引我。那
时候,文具店一般是在早上9点左右营业,晚上7、8点钟关
业。因为文具店靠近联络所,很多人都会到那里买东西。我
经常在晚饭后去文具店租书看。本来少儿杂志只是卖给人家
的,可是老板见我很喜欢读书,家里又没有钱给我买,就同
意租书给我读。我花5分钱就可以读到一本杂志。我总是坐
网雷、长谣口述采访 223

在一张小凳子上,大概用15分钟到半小时就能读完一本30–40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页的杂志了。我想说的是,其实我家附近的文具店只卖杂
志,集中租书的地点是牛车水。在那里可以租到武侠小说和
连环图,很多学生喜欢去那里租书。

李:《世界儿童》等刊物会配合教科书内容来设计吗?
网:刊物里面的内容是课本上没有的,属于课外读物。《世界少
年》文学性强,刊物里的小说反映现实生活。刊物的作者一
部分是成年的编辑,他们写的文章对增加少年的知识有帮
助。还有一部分是少年自己写的文章。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李:当时的少儿读者喜欢《世界少年》和《世界儿童》吗?学生
们在学校也会谈论起《世界儿童》、《世界少年》吗?刊物
与学生的学校生活有什么样的联系?
网:学生之间的交流比较少,还没有交流阅读心得的情况。不
过,有些学生也会看这些刊物,应该是挺喜欢。

李:两位是否保留了当时到世界书局购买刊物的照片或图片?
长:我很少去书店买书。因为当时我家住在乡村,不过我的父亲
刘思(笔名)是《星洲日报》的编辑,父亲会给我些书读。
剧作家林晨先生在世界书局工作,做编辑,我会跟父亲去世
界书局找他,偶尔会读店里的书。我在小学四年级时,父亲
送给我泰戈尔的《吉檀迦利》,我其实看不懂,不过我还是
一直看,真正看得懂是中学时期。我比较喜欢诗歌,中学后
我在世界书局买到普希金的叙事诗,歌德的《浮士德》,我
中学二年级开始写诗,投稿,因为父亲负责编辑一个栏目
《学生园地》,我就有机会投稿。另外我也会把诗歌投到杏
影先生编辑的《南洋商报》中的《青年园地》,这些投稿的
经验给我很大的鼓励。
224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网:我们小时候拍照的机会很少。洗相片要花钱,我们家没有这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样的条件。

李:少儿刊物《世界少年》、《世界儿童》还有《儿童乐园》的
价格如何?
网:50年代,新加坡人民生活穷困。老实说,我的家里很穷,兄
弟姐妹多,父母是劳工阶级,我们每天上课只有5分、1毛钱
零用钱,其实没什么钱买书。我小学时,家附近有《世界儿
童》、《儿童乐园》等,我就花5分钱租书,坐在五角基那里
读书。直到中学,家境好些后,我会花钱买《世界少年》,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那时的刊物大概几毛钱。

李: 两位有没有特别喜爱哪种刊物?
长: 没有特别喜欢的,都还不错,有时刚好遇到什么刊物,就读
了。
网:《世界儿童》中有小圆圆的生活故事,学校故事等等。我家
住在市区,我走不远就能到书店租书。没有特别看什么,刚
好遇到什么刊物就读。升入中学后,我开始喜欢阅读中国五
四新文学运动作家鲁迅、巴金、冰心等的作品。当时的华文
教科书《中华文选》都有选这些作家的文章,第一篇就是巴
金的《月夜》。

李:谢谢两位接受采访!
225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附录
1940–1970年代新加坡华文少儿刊物一览表

创刊年份 刊名 出版社 发行地 刊期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1945年12月 《学生月刊》 学生月刊社 马来亚 半月刊

1946年6月 《马来亚少年》 南洋书局 马来亚、暹罗 初为月刊,


后为半月刊

1950年 《世界儿童》 世界书局 新加坡、吉隆坡、槟 初为月刊,


世界出版社 城、香港、印尼、泰国 后为半月刊

1950年9月 《新学生》 教育促进会

1953年 《世界少年》 世界书局 香港、新加坡、吉隆 半月刊


坡、槟城、印尼、越
南、泰国、文莱、菲
律宾、缅甸、泗水

1953年 《儿童乐园》 儿童乐园半月 香港、台湾、东南 半月刊


刊社 亚、澳洲、美国、
香港友联书报 日本
发行公司

1953年2月 《小朋友》 香港中华书局 香港、东南亚 半月刊

1955年1月 《学习周刊》 学习报社 周刊

1958年 《南洋儿童》 香港中华书局 香港、东南亚 半月刊


(《小朋友》
复刊后改名)

1959年 《小朋友画报》 香港中华书局 香港、东南亚 半月刊


226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1960年 《儿童画报》 香港教育出版社 香港、新加坡、吉隆 半月刊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坡、槟城

1961年6月 《好少年报》 好少年报社 周刊

1964年3月 《少年乐园》 少年乐园社出版 马来亚、香港、星家 半月刊


香港友联书报发 坡、泰国、沙巴、
行公司 沙劳越

1965年10月 《知识报》 知识报社 创刊于新加坡,后于 周刊


马来西亚出版

1966年6月 《学习生活》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1968年7月 《少年报》 新马印刷公司 每月三期

1968年10月 《星岛少年》 星岛少年出版社 半月刊

1971年5月 《学生报》 半月刊

1972年4月 《知识画报》 知识报社 新加坡 半月刊

1974年 《新加坡儿童》 教育出版社 新加坡 双周刊

1975年1月 《欢乐儿童》 教育出版社 新加坡 双月刊

1975年5月 《好读者》 好读者出版社 新加坡 双月刊

1976 年2月 《好学生》 好读者出版社 新加坡 半月刊

1976年7月 《少年月刊》 教育出版社 新加坡 月刊

1976年9月 《小读者》 泛马出版公司 月刊

(以上一览表参考了《新加坡华文期刊50年》(新加坡:新加坡国家图书馆,2008),
44页、45页、46页的图表内容)
227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参考资料

一、第一手材料
《马来亚少年》合订本,第一册 - 第三册(第1至48期,新加坡:新嘉坡马
来亚少年报出版社)(1946年6月20日-1948年5月20日)。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马来亚少年》合订本,第四册(第37至48期,新加坡:南洋书局)(1948
年7月20日-1949年2月15日)。
《世界儿童》第1期-第48期(新加坡:世界书局,1950年4月-1954年2月)。
《世界少年》第1期-第120期(香港:香港世界出版社,1953年5月 -1958
年11月)。
《儿童乐园》创刊号-第349期(香港友联文化集团,1953年1月15日 -1967
年)。
《小朋友画报》第202期(小朋友画报编辑部,1967年)。
《少年乐园》第1期 - 第51期(香港友联出版社,1964年3月15日 - 1981年9
月)。
《艺澜》第1期至第5期(新加坡:华侨中学,1969年4月至1973年12月)。
《文风》(新加坡:立化中学,1969年10月至1972年9月)。
《绿野》第1期至第10期(新加坡:黄埔中学,1970年12月至1980年10月)。
《文艺列车》第1期至第16期(新加坡:华义中学,1977年8月至1982年4月)。
《湖声》第2期至第15期(新加坡:中正中学,1977年10月至1985年9月)。

Publications
Young Malayans, Volume 1, Number 1–7 (15 April 1946–20 July 1946), Kuala
Lumpur: Malayan Union Publishers.
Young Malayans, Volume 2, Number 8–16 (5 Aug 1946–2 Dec 1946), Kuala Lumpur:
Malayan Union Publishers.
228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Young Malayans, Volume 3, Number 17–37 (15 Jan 1947–1 Dec 1947), Kuala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Lumpur: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Young Malayans, Volume 4, Number 38–58 (14 Jan 1948–1 Dec 1948), Kuala
Lumpur: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The Singapore Free Press, Singapore, 1951–1955.
The Straits Times, Singapore, 1952–1955, 1957.

二、中文资料

(一)专著
毕苑《建造常识 —— 教科书与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福建:福建教育出版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社,2010)。
陈永森《告别臣民的尝试 —— 清末民初的公民意识与公民行为》(北京: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崔贵强《新加坡华文报刊与报人》(新加坡:海天文化企业私人有限公司,
1993)。
崔贵强《新加坡华人:开埠到建国》(新加坡:新加坡宗乡联合会馆,1994)。
崔贵強《新马华人国家认同的转向:1945–1959(修订卷)》(新加坡:新加
坡青年书局,2007)。
陈育崧《椰阴馆文存第一卷》(新加坡:南洋学会,1983)。
陈育崧《椰阴馆文存第二卷》(新加坡:南洋学会,1983)。
陈凡《闷雷集》(新加坡:青年书局,1959)。
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戴小华、叶啸《当代马华作家百人传》(吉隆坡:马来西亚作家协会,2006)。
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方修《战后马华文学史稿》(吉隆坡:马来西亚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1987)。
顾明远 《教育大辞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黄贤强主编《汉学名家论集 —— 吴德耀文化讲座演讲录》(新加坡:八方文
化创作室,2011)。
韩山元、王虹、曹蓉《诗书滋味长 —— 大众集团八十周年特刊》(新加坡:
大众控股有限公司,2005)。
胡从经《晚清儿童文学钩沉》(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82)。
参考资料 229

何国忠《马来西亚华人:身份认同、文化与族群政治》(吉隆坡:华社研究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中心,2002)。
黄爱玲编《理想年代:长城、凤凰的日子》(香港:香港电影资料馆,2001)。
简平《上海少年儿童报刊简史》(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10)。
金尧如《金尧如:香江五十年忆往》(绍兴:金尧如纪念基金,2005)。
李慧玲、曾昭程、丁劭诗主编《逍遥游 —— 1945–1965新加坡的中学生活与
课余活动》(新加坡:八方文化创作室,2012)。
廖建裕、梁秉赋合编《华人移民与全球化 —— 迁移、本土化与交流》(新加
坡:华裔馆,2011)。
李元瑾《新马华人:传统与现在的对话》(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
文化中心,2002)。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李威宜《新加坡华人游移变异的我群观:语群、国家社群与族群》(台北:
唐山出版社,1999)。
廖文辉《许云樵评传》(新加坡:八方文化创作室,2014)。
廖文辉主编《马华儿童文学》(雪兰莪:新纪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2015)。
刘宏《战后新加坡华人社会的嬗变:本土情怀·区域网路·全球视野》(厦
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莫河《新马作家旧忆》(新加坡:锡山文艺中心:武吉知马海南联谊会,
2012)。
年红《儿童文学40年》(新山:彩虹出版有限公司,2005)。
钱炳寰编《中华书局大事纪要(1912-1954)》(北京:中华书局,2002)。
人民行动党《教育 语文 卫生》(新加坡:人民行动党,1959)。
苏珊·桑塔格《土星座下 —— 苏珊·桑塔格评论文集》(台北:麦田出版
社,2007)。
田流《田流回忆录》(新加坡:天际制作私人有限公司,2006)。
唐青《新加坡华文教育》(台北:华侨教育丛书出版委员会,1954)。
王赓武《王赓武自选集》(上海:上海敎育出版社,2002)。
王永炳《公民道德教育 —— 世纪之交的伦理话题》(新加坡:综合出版私人
有限公司,2000)。
王秀南《星马教育泛论》(香港:东南亚研究所,1970)。
王连美,何炳彪,黄慧丽合编《新加坡华文期刊50年》(新加坡:新加坡国
家图书馆,2008)。
230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王虹主编《诗书滋味长:大众集团八十五周年特刊》(新加坡:大众控股有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限公司,2009)。
王慷鼎《新加坡华文报刊史论集》(新加坡:新社,1987)。
吴德耀《中华文化的根源》(新加坡:联邦出版社,1980)。
吴德耀《列国春秋》(新加坡:胜友书局,1988)。
吴科达《臣民还是公民 —— 教科书审定制度和思想道德教科书(1902–1949)》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魏维贤《新加坡华文书刊1965–1990》(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1990)。
吴元华《新加坡的社会语言》(新加坡:教育出版社,1978)。
翁燕萍与新加坡儿童会《我们这样长大 新加坡的童年生活》(新加坡:八方
文化创作室,2012)。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徐兰君、安德鲁·琼斯主编《儿童的发现:现代中国文学及文化中的儿童问
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
徐兰君《儿童与战争:国族、教育及大众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15年9月)。
许云樵《南洋史》(新加坡:世界书局,1960)。
许云樵《马来亚史》(新加坡:青年书局,1961)。
夏征农《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0-4)。
禤素薇《马华儿童文学研究:文化传承与本土色彩》(新加坡:新加坡青年
书局,2006)。
《新加坡之路 —— 李光耀政论集》(新加坡:国际出版公司编印,1967)。
杨松年《大英图书馆所藏战前新华报刊》(新加坡:新加坡同安会馆,1988)。
叶观士《马新新闻史》(吉隆坡:韩江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系印行,
1996)。
叶钟铃、黄佟葆《新马印华校教科书发展回顾》(新加坡:华裔馆,2005)。
约翰·史蒂芬斯《儿童小说中的语言与意识形态》(合肥:安徽少年儿童出
版社,2010)。
原甸《我的文学不归路》(新山:陶德书香楼,2003)。
周蕾《原初的激情 —— 视觉、性欲、民族志与中国当代电影》(香港:远流
出版公司,2001)。
周宪《文化研究的关键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7)。
庄玉惜《印刷的故事:中华商务的历史与传承》(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
司,2010)。
参考资料 231

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回忆中华书局》(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1)。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郑树森,黄继持,卢玮銮编《香港新文学年表(一九五零 - 一九六九年)》
(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0)。

(二)译著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叡人译《想象的共同体 —— 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
布》(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柄谷行人著,赵京华译《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上海: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3)。
Wood Denis(丹尼斯·沃德)著、王志弘、李根芳、魏庆嘉、温蓓章译《地
图权利学》(台北:时报文化,2004)。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Shoshana Felman(费修珊)、Dori Laub(劳德瑞)著、王德威主编、刘裘蒂


译《见证的危机:文学、历史与心理分析》(台北:麦田出版,1997)。
贵志俊彦、土屋由香、林鸿亦编,李啟彰等译《美国在亚洲的文化冷战》
(台湾:稻香出版社,2012年)。
杰拉德·德兰迪,迪恩勒·伊辛著,李霞、李恭忠译《历史社会学书册》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
杰拉尔德·古特克著、陈晓端主译《哲学与意识形态视野中的教育》(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刘晖译、皮埃尔·布迪厄著《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毛尖译、李欧梵《上海摩登 —— 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美国:
哈佛大学出版社,1999)。
宁一中译、马克·柯里著《后现代叙事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王赓武《南洋与华人 —— 王赓武教授论文选集》,姚楠编译(北京:中国友
谊出版公司,1987年)。

(三)学位论文
丁莉英,《新加坡华校课程与教科书的演进初探1951–1972》,新加坡南洋
大学,1972/1973。
黄顺才,《马来亚华文报刊发展定量分析(1815–1957)》,新加坡:新加
坡国立大学中文系,1996。
232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邱燕云,《新加坡小学华文校本课程研究》,硕士论文,新加坡国立大学,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2011。
王颖,《新加坡小学华文真实性研究》,硕士论文,新加坡国立大学,2011。
王慷鼎,《新加坡华文报刊史硏究的回顾与前瞻》,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
系,1994。
詹道玉,《战后初期的新加坡华文戏剧:1945–1959》,新加坡:新加坡国
立大学中文系,2001。

(四)论文/单篇文章/报刊文章
毕苑〈民国的诞生 —— 教科书中的国家叙述(1900–1915)〉,《二十一世纪
双月刊》,2012年总第130期,页42–52。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陈室如〈在异地凝视自我:儿童游记中的成长启发与本土关照〉,引自丁玫
瑛主编《第八届〈儿童文学与儿童语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
富春出版社,2004)。
陈美玲〈邵氏兄弟 —— 二〇年代至七〇年代〉,见廖金凤,卓伯棠,傅葆
石,容世诚编著《邵氏影视帝国,文化中国的想像》(台北:麦田出版
社,2003年)。
傅伯宁〈胡锦媛谈东西方父母如何看待子女出游〉,《人本教育札记》133期
(2000年7月)。
黄松赞〈新加坡的两种语文制度〉,见《东南亚研究资料》1984年第3期,
页57–63。
黄仁〈港九电影戏剧事业自由总会的角色和影像〉,见李培德,黄爱玲编著
《冷战与香港电影》(香港:香港电影资料馆,2009年)。
高一涵〈中国童子军 —— 南京十年童子军手册中的公民训练与社会意识〉,
《新史学》,2000年12月第11卷4期,页17–61。
霍玉英《图像重构:香港〈儿童乐园〉图画书的转化》,辑于方卫平编《中
国儿童文化第七辑》,(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1)。
霍玉英《译介的考量与影响:西方儿童图画书在〈儿童乐园〉》,辑于方卫
平编《在地球的这一边》,(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霍玉英《试论罗冠樵在〈儿童乐园〉时期的创作特色》,《文学论衡》,第
18、19期合刊卷,2011。
季家珍〈改造国家 —— 晚清的教科书与国民读本〉,《新史学》,2001年第
12卷2期,页24。
参考资料 233

李金生〈一个南洋,各自界说:“南洋”概念的历史演变〉,《亚洲文化》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第30期,2006年6月。
廖冰凌、伍燕翎〈多元共生的想象:《马来亚少年》与战后马来亚华人的儿
童观〉,《哲学与文化》第40卷3期,2013年2月。
廖冰凌〈潜在的政治话语 —— 论南洋学者许云樵之冒险小说《少年航海
家》〉,见《华文文学》第107期,2011年6月,页44–49。
廖冰凌〈沧海遗珠 —— 许云樵与《马来亚少年》〉,见《华文文学》第118
期,2013年5月,页44–49。
梁启超〈论教育当定宗旨〉,见《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北京:中华书局,
1989)。
梅家玲〈发现少年,想象中国: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的现代性、启蒙论述
与国族想象〉,见《汉学研究》第1期,2001年6月,页249–274。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南洋书局〈十五年来之南洋书局〉,见《南洋书局十五周年纪念特刊》(新
加坡:南洋书局,1950)。
容世诚〈围堵颉颃;整合连横 —— 亚洲出版社 / 亚洲影业公司初探〉,见李培
德、黄爱玲主编《冷战与香港电影》(香港:香港电影资料馆,2009)。
莎湖冻〈生活教育实施后带来的一点技术问题〉,《南洋教育》,1978年第
81期,页4。
苏伟贞〈在路上:赵滋蕃〈半下流社会〉与电影改编的取径之道〉,《成大
中文学报》,第四十五期,2014年6月,页375。
吴德耀《七育的教育理想》,新加坡南洋大学研究院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
所,1976。
吴芳芳《“小朋友”1922–1937》(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网雷〈文学启蒙读物 —— 五十年前的“世界少年”〉,见《艺术天地》(新加
坡:陈秋雁出版)(2005年3月),页74–76。
王虹〈南洋华文书业先驱周星衢 —— 俯首甘为孺子牛〉,《诗书滋味长
—— 大众集团八十周年特刊》(新加坡:大众控股有限公司,2004)。
薛雅惠〈地图的源起与使用技巧〉,《台中师院图书馆馆讯》,2001年。
徐责〈公民教育和爱国主义〉,见《随笔》(2009年第4期)。
夏晓虹《〈蒙学课本〉中的旧学新知》,收录于徐兰君、[美] 安德鲁·琼斯
编《儿童的发现:现代中国文学及文化中的儿童问题》(北京:北京大
学出版社,2011)。
杨松年〈早期南来知识分子的心态〉,见郭惠芬《中国南来作者与新马华文
文学》(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
234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五年来之亚洲出版社〉,见《亚洲画报》1957年10月,第54期。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张国兴《中文报纸概观》(香港:国际新闻协会亚洲计划出版社,1968)。
章星虹〈战后初期的许云樵:搭建南洋研究的普及平台 —— 以《南洋杂志》
和《马来亚少年》为考察对象(1946–48)〉,见何启良主编《百年寻绎:
马新历史人物研究》(八打灵再也:拉曼大学中华研究中心,2013)。
郑树森〈遗忘的历史,历史的遗忘 ——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文学〉,见黄
继持,卢玮銮,郑树森主编《追迹香港文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
社,1997)。
周承人〈冷战背景下的香港左派电影〉,见李培德,黄爱玲编著《冷战与香
港电影》(香港:香港电影资料馆,2009年)。
赵滋蕃〈重印“少年科学故事”的几句话〉,见《太空历险记》(高雄三信
出版社:1977年)。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五)纪念特刊
《创校八十八周年纪念特刊早期文化垦荒的新加坡培华学校1889–1976》
(新加坡:培华学校,1976)
《端蒙中学七十周年纪念刊》(新加坡:端蒙中学,1976)
《华侨中学童军团庆祝二十五周年纪念特刊1946–1971》(新加坡:华侨中
学童军团,1971)
《华侨中学童军团三十周年纪念刊1946–1976》(新加坡:华侨中学童军
团,1976)
《南侨女子中学创校三十周年纪念特刊1947–1977》(新加坡:南侨女子中
学,1977)
《南华女子学校创校六十周年纪念特刊1917–1977》(新加坡:南华女子学
校,1977)
《南洋女子中学校创校八十周年小学新校舍建成纪念特刊》(新加坡:南洋
女子中学校,1978)
《培立中学中四毕业特刊》(新加坡:培立中学,1969)
《新加坡华校联合会二十周年纪念特刊》(新加坡:华校联合会,1967)
《新加坡华校女教师体育训练班毕业同学录》(新加坡:华校女教师体育训
练班,1962)
《育侨学校幼童军团成立纪念刊》(新加坡:育侨学校,1970)
参考资料 235

(六)教科书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公民》(新加坡:新加坡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68)
《公民》(新加坡:世界书局,1968)
《公民》(新加坡:远东出版有限公司,1968)
《公民教学法》(新加坡:世界书局,1968)
《公民教学指引》(新加坡:新加坡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68)
《伦理》(第六版)(新加坡:新加坡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67)
《生活教育》(新加坡:教育出版社,1974)
《小学公民课程标准及训练德目》(新加坡:新友书局有限公司,1967)

(七)报纸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南洋商报》(新加坡:南洋商报社)
《星洲日报》(新加坡:星洲日报社)

(八)口述历史访谈
新加坡档案馆:寒川先生的访谈(Project Title: Chinese Literature Scene in
Singapore, access no: 003211/03)
新加坡档案馆:余克强的访谈(Project Title: Literary Scene in Singapore, access
no: 002761/95)

(九)政府报告书
《地方领袖家庭计划研讨会报告书》(新加坡,1975)
《华校与马来亚华文教育报告书》(新加坡:联合邦政府,1951)
《民众领袖家庭计划研讨会报告书 —— 主题“以两个孩子为限”》(新加
坡,1974)
《新加坡立法议员各党派华文教育委员会报告书》(新加坡:政府出版局,
1956)
《新加坡教育调查委员会报告书》(新加坡:学生书局,1966)
《1969公民教学研讨报告》(新加坡:教育出版社,1969)
《1978年教育部报告书》(新加坡:教育部,1978)
236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三、英文资料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I. Books
Ariès, Philippe, 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Robert Baldick, Centuries of Childhood:
A Social History of Family Life,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62.
Arissa Oh, To Save the Children of Korea: The Cold War Origins of International
Adoptio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5.
Assmann, Jan, Religion and Cultural Memory: Ten Studies, translated by Rodney
Livingstone,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Baildon Mark, Loh Kah Seng, Lim Ivy Maria, Gul Inanc and Jaffar Junaidah (eds.),
Controversial History Education in Asia Contexts, Abingdon, Oxon, New York:
Routledge, 2014.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Bourdieu, Pierre,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London:


Routledge, 1989.
Ban A, Pakir KC and Tong CK (eds.), Imaging Singapore, Singapore: Times academic
Press, 1992.
Castaneda, Claudia, Figurations: Child, Bodies, World,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2.
Castell, SC De, Luke A and Luke C (eds.), Language, Authority and Criticism:
Readings on the School Textbook, London, UK: Falmer Press, 1989.
Chi-Kwan Mark, Hong Kong and the Cold War: Anglo-American Relations, 1949–
1957,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Chua Beng-huat, Communitarian Ideology and Democracy in Singapor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Christina Klein, Cold War Orientalism: Asia in the Middlebrow Imagination, 1945–
1961,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3.
David M Pomfret, Youth and Empire: Trans-Colonial Childhoods in British and
French Asia,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6.
Edward Chaney, The Evolution of the Grand Tour: Anglo-Italian Cultural Relations
since the Renaissance, Portland: Frank Cass, 1998.
Glad, Ingrid, An Identity Dilemma-a Comparative Study of Primary Education
for Ethnic Chinese in the Context of National Identity and Nation Building in
Malaysia and Singapore, Scandinavian University Press, 1998.
Hong Lysa, Huang Jianli, The Scripting of a National History Singapore and its Pasts,
Singapore: NUS Press, 2008.
参考资料 237

Hein Laura and Selden Mark (eds.) Censoring History, Citizenship and Memory in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Japan, Germany,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monk, New York, London, England:
M.E. Sharpe, 2000.
Janet Shepgerd, Striking a Balance: The Management of Language in Singapore,
Imprint New York: Peter Lang, 2005.
Jaros, Dean, Socialization to Politics, New York: Praeger, 1973.
Jones, Andrew F, Developmental Fairy Tales-Evolutionary Thinking And Modern
Chinese Cultur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London, Englan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John W Langford and K. Lorne Brownsey (ed.), The Changing Shape of Government
in Asia-Pacific Region, Halifax, N.S: Institute for Research on Public Policy, 1988.
Joireman, Sandre F, Nationalism and Political Identity, London, New York: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Continuum, 2003.
Jonathan and Rutherford (eds.), Identity: Community, Culture, Difference, London:
Lawrence & Wishmart, 1990.
Julia L. Mickenberg, Learning from the Left: Children’s Literature, the Cold War,
and Radical Politics in the United Stat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Kong Lily and Yeoh, Brenda S.A, The Politics of Landscapes in Singapore Constructions
of Nation, 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2003.
Lee Yong Kiat, The Medical History of Early Singapore, Tokyo: Southeast Asian
Medical Information Center, 1978.
Luke A, Literacy, Textbooks and Ideology: Post War Literacy Instruction and the
Mythology of Dick and Jane,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1988.
Margaret Peacock, Innocent Weapons: The Soviet and American Politics of Childhood
in the Cold War, Chapel Hill: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2014.
Marilyn Irvin Holt, Cold War Kids: Politics and Childhood in Postwar America,
1945–1960, Lawrence: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2014.
MW Apple and LC Smith-Christian (Eds.), The Politics of the Textbook, New York:
Routledge, 1991.
Nozaki Yoshiko, Openshaw Roger, and Luke Allan (eds.), Struggles over Difference:
Curriculum, Texts and Pedagogy in the Asia-Pacific,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5.
Peter Bishop, The Myth of Shangrila: Tibet, Travel Writing, and the Western Creation
of Sacred Landscape, London: Anthlone Press, 1989.
Peter Knox Shaw, The Explorer in English Fiction,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Press, 1987.
238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Ping-chen Hsiung, A Tender Voyage: Children and Childhood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Preston, PW, Political / Cultural Identity – Citizens and Nations in a Global Era,
SAGE Publications,1997.
Quah, Jon ST (ed.), In Search of Singapore’s National Values, Singapore: Times
Academic Press, 1990.
Reynolds EE, Boy Scouts, London:14 ST. James.s place, 1944.
Tan, Kevin YL, Wan Meng Hao, Scouting in Singapore 1910–2000, Singapore:
Singapore Scout Association, 2002.
Thomas J. McCormick, America’s Half-Century: United States Foreign Policy in the
Cold War and After,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5.
Turnbull, CM, A History of Singapore 1819–1988 Second Edition, Singapore: Oxford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University Press, 1989.


Wells, Anne Sharp,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World War II: The War Against Japan,
Lanham, Md.: Scarecrow Press, 1999.

II. Journals
Ebbeck Marjory and Warrier Sheela, “Image of the Singapore Child”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2008, p. 247.
Hassan Riaz “Some Soci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Public Housing in Singapore”
South-East Asi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2 (May 1969), p. 24.
People’s Association, The Citizen .Vol. 1 ( July 1972), p. 1.

III. Theses and Articles


Gomez James, The Political Significance of Values Education in Singapore,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1992.
Goh Chor Boon and Gopinathan Saravanan “History educ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in Singapore, 1945–2000.”, History Education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East Asia, London: Routledge, 2005.
Hall Stuart, “Culture identity and diaspora”, in Jonathan Rutherford (ed.), Identity:
Community, Culture, Difference. London: Lawrence and Wishard, 1990.
Immanuel Wallerstein, “What Cold War in Asia? An Interpretative Essay” in The
Cold War in Asia: The Battle for Hearts and Minds, edited by Zheng Yangwen,
Hong Liu, and Michael Szonyi, Boston: Brill, 2010.
参考资料 239

Lim Lee, Education and Nation-building: The British Perspective in Singapore,1945–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1956, Department of Histor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1995/96.

IV. Government Files of Singapore


Annual Report 1967, 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Annual Report 1968, 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Annual Report 1967–1973, 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List of recommended books 1963–1967, 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List of recommended books 1967–1968, 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Permission for the publication of books by teachers & others 1959–1961, 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Permission for the publication of books by teachers & others 1972, Ministry of
Education, Singapore.
Registry of Business, 1967–1980, ROB, Singapore.
Report on Moral Education 1979, Singapore.

V. Online Resources
http://psychology.about.com/library/bl_psychosocial_summary.htm
The Victoria Institution Web Page, http://www.viweb.freehosting.net/vir_sidney.
htm, accessed on 2 March 2016.
240 战后新马华语儿童刊物及文化研究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作者简介

徐兰君
生于浙江义乌,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及硕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亚系博士,现为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徐祯
生于台湾,2003年秋移居新加坡。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现为小学华文教师。

曾麒霖
生于广西桂林,中国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硕士,现为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博士生。

林燕纯
新加坡潮州人,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目前从事本地教育
工作。

吴鸿飞
新加坡人,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硕士,现为达迈中学教师。

林秀婷
新加坡人,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硕士。

林煜辉
新加坡人,圣升英校华文教师,国立台湾大学中文系学士,现为新
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
作者简介 241

李岚花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中国福建人,目前是新加坡公民。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主修中国文学和历史,目前在中学执教。

陈凌子
中国湖南人,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荣誉学士,中文系在读硕士研
究生。

王楠
福建厦门人。曾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现于多伦
多大学东亚系攻读博士学位。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谭玉
中国海南人。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现任新加坡华文教研
中心研究助理。

李丽丹
生于中国黑龙江省,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学士,新加坡国立大学中
文系硕士,现于新加坡教育界任职。

李志萍
生于中国莆田,后移居新加坡。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现
任教于星烁初级学院。
延 伸 阅 读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香港、台湾、马来西亚读者可以使用该地货币购书,
我们的书籍也以美元定价。请参考本公司网上书店。

《品读新华文学·第一辑》
王兵 主编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ISBN 978-981-3144-12-5

南洋人文丛书·文学与文化研究(四)

《备忘录:
新加坡华文小说读本》
柯思仁、许维贤 主编
ISBN 978-981-4740-66-1

《我们这样长大:
新加坡的童年生活》
翁燕萍与新加坡儿童会
ISBN 978-981-4405-34-8

《逍遥游:1945-1965新加坡
的中学生活与课余活动》
推荐网站:全球华人专业人士网络
李慧玲、曾昭程、
www.networkchinese.com 丁劭诗 主编
ISBN 978-981-4285-87-2
欢迎浏览本公司网上书店查阅其他书刊及优惠配套

www.globalpublishing.com.sg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建构
主 战

编 新



儿 八方文化创作室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主 编 徐兰君 李丽丹

5/9/16 8:58 AM
企划编辑 潘国驹

责任编辑 冯婉明

封面设计 张伶

内页设计/ 排版 李丽芳

出 版 八方文化创作室
(世界科技出版公司之附属机构)
5 Toh Tuck Link, Singapore 596224
www.globalpublishing.com.sg

联 络 65-64665775
chpub@wspc.com

印 刷 Mainland Press Pte Ltd

初 版 2016 年 10 月

国际书号 978-981-31-4792-8 (pbk)

定 价 S$18

   徐兰君 李丽丹
版权所有 ©2016
八方文化创作室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八方文化创作室,简称八方文化,以世界科技出版

公司为后盾,致力于推动新加坡的中文出版,并且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放眼全球华裔的人文舞台。我们的重心在于介绍世

界各地华人学者及作家的言论与著作,同时也积极推

动各类艺术与文化活动。八方文化期望以出版良心作

信念,以高素质为诉求,为各地中文读者多开启一扇

东西文化的窗户,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富有质感和充满

活力的人文空间。

世界科技出版公司总部及海外分公司

总部 (新加坡)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Pte. Ltd
5 Toh Tuck Link
SINGAPORE 596224

新泽西 伦敦 北京
27 Warren Street 57 Shelton Street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18号
Suite 401–402, Hackensack Covent Garden, London 财智国际大厦B1505
NJ 07601, USA WC2H 9HE, ENGLAND 邮编100083

上海 香港 台北 真奈
中国上海滩国际大厦 香港尖沙咀山林道 台湾台北市10091 No. 16, South West Boag Road
黄浦路99号2003室 46–48号 罗斯福路四段 T. Nagar, Chennai 600 017
邮编200080 运通商业大厦1004室 162号8楼 INDIA
建构 主编简介
建构 李 徐 主 战
徐兰君
丽 兰 编 后

by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on 09/29/21. Re-use and distribution is strictly not permitted, except for Open Access articles.
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和硕士毕业,
丹 君 新
“儿童”是建构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概念及方法。本论文集以战后新马地区 后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系

出版和发行的儿童期刊如《马来亚少年》、《世界儿童》、《南洋儿童》、 博士,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

副教授。
《儿童乐园》、《少年乐园》以及教科书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口述采 语
访、本地书局历史和原始档案资料,在将“南洋儿童”概念历史化的同 儿 研究兴趣包括现当代中国文学和电

时,重点分析其发展变化与本地区新兴的反殖民话语、民族国家的兴起、 童 影、现代儿童概念进化史与现代中

刊 国文化之间的关系,冷战政治与
新马与香港之间出版产业的互动网络、以及华人的身份认同等重要课题之
物 亚洲文化等,出版有《儿童的发
间的复杂关系,从而提供另一种观照和理解20世纪中后期亚洲区域内部
及 现:现代中国文学及文化中的儿
华语语系文化互动的方式。 战 儿 童问题》(与ANDREW JONES合
后 童 文
Downloaded from www.worldscientific.com

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新 刊 化
《儿童与战争:国族、教育及大众文
马 物 研
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华 及 究
目前完成英文书稿 The Child and
语 文
Chinese Modernity: Producing the

研 Child in Modern Chinese Culture.
究 近年开展的另一重点研究计划是考
察40-70年代中国大陆、香港及东
南亚地区文学出版、电影、广播和
话剧等领域的文化跨国互动网络与
徐 亚洲区域的冷战政治之间的关系。

君 李丽丹
李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学士,新加坡
丽 国立大学中文系硕士。曾在北京艺
丹 术大学任讲师,目前在新加坡教育
界任职。

编 论文被收录于《缤纷的视野——世
华文学作品评析》(台北:唐山出
定价:S $ 18 版社,2013)。2014年完成论文
978-981-31-4792-8 (pbk) 《新加坡小学华文教科书对儿童国
八方文化 创 作 室
Global P u b l i s h i n g 民意识的建构(1965-1978)》。
世 界 科 技 出 版 公 司

GC 376 sc www.worldscientific.com

GC376_9789813147928_cover.indd 1 11/10/16 11:25 AM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