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84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国际标准 ISO 16505:2015(E)

道路车辆 - 摄像监控系统的人体工程学和性能方面——要求和试验规程

1 适用范围

本国际标准规定了摄像监控系统最低安全、人体工程学和性能要求,以替换道路车辆的强制性内外后视镜

(例如,联合国 46 号法规定义的 I 至 IV 类车辆)。本标准涉及道路车辆中使用的摄像监控系统(CMS),

以在车内呈现出所需的特定视野外部信息。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这些规范不受各种摄像和显示技术限

制。ADAS 系统(如驻车辅助系统)不属于本国际标准。

注 1:由于联合国 46 号法规已确定了各项要求,因此 V 和 VI 类后视镜(如联合国 46 号法规)不在本国际

标准规定范围内。

注 2:本国际标准的定义和要求针对系统结构制定。在该系统结构中,设有一个摄像头捕获一个法定视野,

和设有一个监视器显示法定视野。当然,其他系统结构(例如,一个监视器显示两个法定视野的系统结构)

也在本国际标准适用范围内。对于这些系统而言,系统供应商或车辆制造商必须证明所得系统符合第 6 条

要求。

注 3:每当使用英文短语“field of view”或“field of view”时,两者都具有相同的含义并且可以同时使用。

2 规范性参考文献

本文件参考了以下全部或部分文件,并且是本文件实施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引用的版

本适用。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ISO 2813,色漆和清漆 - 在 20 度,60 度和 85 度时的光泽度值测定

ISO 9241-302:2008,人机交互作用的人类工效学.第 302 部分: 电子可视显示器术语

ISO 9241-305:2008,人-机交互作用的人类工效学-第 305 部分:电子可视显示器用光学实验室方法

ISO 9241-307:2008,人机交互作用的人类工效学.第 307 部分: 电子可视显示器分析和一致性试验方法

ISO 12233:2014,摄影-电子静像成像-分辨率和空间频率响应

联合国 46 号法规,关于间接视觉设备和机动车辆安装这些设备认证的统一规定(ECE 认证)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车辆相关术语和定义
3.1.1
车辆

©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1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是指配有内燃机和/或电动驱动电机,在道路上使用,带或不带外部车身零部件,允许最大质量至少 400 kg,

最大设计速度等于或大于 50 km/h 的车辆。

注 1:M1,M2,M3,N1,N2 和 N3 类车辆(见 UN-ECE46 号法规)。

[来源:ISO 13043,定义 3.1]

3.1.2
车辆坐标系

x 轴正方向指向车辆前进方向的相反方向,z 轴垂直于地平面指向上方,y 轴从车辆前进方向看指向右侧方

向,从而形成右手坐标系

3.1.3
驾驶员眼点

是指专门为每辆车确定的点。注 1:见图 1。

注 2:这些点与车辆制造商按国家主管机关下列定义提供的数据有关。

示例 “驾驶员眼点”是指附件 8 定义的两个相距 65 mm 且垂直位于驾驶员座椅 R 点上方 635 mm 处的点。

连接这些点的直线垂直于车辆垂直纵向中间平面。连接两个眼点的区段的中心位于垂直纵向平面,并且该

平面必须穿过车辆制造商指定的驾驶员乘坐位置中心。

3.1.4
驾驶员眼点基准点

是指驾驶员两个眼点之间的中间点

注 1:见图 1。

注 2:可用缩写词 ORP 表示这个点。

图例

a 眼点

b 眼点基准点

图 1 - 驾驶员眼点基准点

示例 驾驶员两个眼点在 R 点上方垂直相距 635 mm,如 3.1.3.给出的示例所示。

2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3.2 后视镜相关术语和定义
3.2.1
后视镜

固定在车辆车身上且带有反射表面的装置。

注 1:它用于通过间接视觉看到所需的特定视野外部信息。

注 2:以下定义假设使用一个理想的后视镜,而不涉及劣质表面、污垢等伪像。
3.2.2
后视镜到驾驶员眼点基准点的距离

是指从驾驶员眼点基准点到后视镜中心的距离

注 1:见图 2。

注 2:它表示为 amirror,并用米为单位。

注 3:后视镜到驾驶员眼点基准点的距离会影响代替后视镜的 CMS 的分辨率和放大倍率要求。CMS 的设

计分辨率和放大倍率应考虑到该距离通常小于以下子条款中给出的最大值。
3.2.3
后视镜与驾驶员眼点基准点的最大距离(驾驶员侧)

对于驾驶员侧的特定后视镜而言,现有已认证车辆中得到的 amirror 最大值

注 1:它表示为 amirror/driver/max,以米为单位:

- 若为 UN 46 号法规规定的 I 类后视镜,该值定义为 amirror/driver/max=1.05m;

- 若为 UN 46 号法规规定的 II 类后视镜,该值定义为 amirror/driver/max=1,7m;

- 对于 UN 46 号法规规定的 III 类后视镜,该值定义为 amirror/driver/max=1.2m;

- 若为 UN 46 号法规规定的 IV 类后视镜,该值定义为 amirror/driver/max=1.7m。

注 2:以上数值表示当今市场上车辆的最大距离。

注 3:有关 II 类和 IV 类后视镜数值的更多信息,请参见 B.6.2。


3.2.4
后视镜与驾驶员眼点基准点(乘客侧)的最大距离

对于乘客侧特定后视镜类别,现有已认证车辆中得到的 amirror 最大值

注 1:它表示为 amirror/passenger/max,以米为单位:

- 若为 UN 46 号法规规定的 II 类后视镜,该值定义为 amirror/passenger/max=2.6 m;

- 若为 UN 46 号法规规定的 III 类后视镜,该值定义为 amirror/passenger/max=1,9 m;

- 若为 UN 46 号法规规定的 IV 类后视镜,该值定义为 amirror/passenger/max=2.6 m;

- 根据日本 44 号法规规定,若为中型和重型卡车(车辆总重大于或等于 8000 kg)的主要后视镜,该值定

义为 amirror/passenger/max=2.5m;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3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 根据日本 44 号法规规定,若为客车上的主要后视镜,该值定义为 amirror/passenger/max=2.5m。

注 2:以上数值表示当今市场上车辆的最大距离。

注 3:有关 II 类和 IV 类后视镜数值的更多信息,请参见 B.6.3。


3.2.5
后视镜视角

离开眼点并从镜面反射后到达物体的光线之间的总角度,即驾驶员视线与后视镜表面法线之间角度的两

倍。

注 1:见图 3。

注 2:它表示为 βmirror,以度为单位。
3.2.6
最小镜面视角(驾驶员侧)

现有已认证车辆中得到的驾驶员侧特定后视镜类别的 βmirror 最小值

注 1:它表示为 βmirror/driver/min,以度为单位:
法规规定最小角度需求
- 若为 UN 46 号法规规定的 I 类后视镜,该值定义为 βmirror/driver/min=20°;

- 若为 UN 46 号法规规定的 II 类后视镜,该值定义为 βmirror/driver/min=55°;

- 若为 UN 46 号法规规定的 III 类后视镜,该值定义为 βmirror/driver/min=30°;

- 若为 UN 46 号法规规定的 IV 类后视镜,该值定义为 βmirror/driver/min=55°。

注 2:上述值表示根据当今市场上各种车辆所需视野确定的最小角度值。
3.2.7
最大后视镜视角(驾驶员侧)

是指现有已认证车辆中得到的驾驶员侧特定后视镜类别的 βmirror 最大值 防止变形过大

注 1:它表示为 βmirror/driver/max,以度为单位:

- 若为 UN 46 号法规规定的 I 类后视镜,该值定义为 βmirror/driver/max=65°;

- 若为 UN 46 号法规规定的 II 类后视镜,该值定义为 βmirror/driver/max=75°;

- 若为 UN 46 号法规规定的 III 类后视镜,该值定义为 βmirror/driver/max=65°;

- 若为 UN 46 号法规规定的 IV 类后视镜,该值定义为 βmirror/driver/max=125°。

注 2:上述数值表示根据当今市场上各种车辆所需视野确定的最大角度。
3.2.8
最小镜面视角(乘客侧)

是指现有已认证车辆中得到的乘客侧特定后视镜类别的 βmirror 最小值

注 1:它表示为 βmirror/passenger/min,以度为单位:

- 若为 UN 46 号法规规定的 II 类后视镜,该值定义为 βmirror/passenger/min= 80°;

4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 若为 UN 46 号法规规定的 III 类后视镜;该值定义为 βmirror/passenger/min= 55 °;

- 若为 UN 46 号法规规定的 IV 类后视镜;该值定义为 βmirror/passenger/min=80°;

- 根据日本 44 号法规规定,若为中型和重型卡车(车辆总重大于或等于 8000 kg)的主要后视镜,该值定

义为 βmirror/passenger/min=54°;

- 根据日本 44 号法规,若为客车上的主要后视镜,该值定义为 βmirror/passenger/min=50.5°。

注 2:上述值表示根据当今市场上各种车辆所需视野确定的最小角度值。
3.2.9
最大镜面视角(乘客侧) Y方向水平角度

是指现有已认证车辆中得到的乘客侧特定后视镜类别的 βmirror 最大值

注 1:它表示为 βmirror/passenger/max,以度为单位:

- 若为 UN 46 号法规规定的 II 类后视镜,该值定义为 βmirror/passenger/max= 95 °;

- 若为 UN 46 号法规规定的 III 类后视镜,该值定义为 βmirror/passenger/max= 85°;

- 若为 UN 46 号法规规定的 IV 类后视镜,该值定义为 βmirror/passenger/max= 150°;

- 根据日本 44 号法规规定,若为中型和重型卡车(车辆总重大于或等于 8000 kg)的主要后视镜,该值定

义为 βmirror/passenger/max = 111°;

- 根据日本 44 号法规规定,若为客车上的主要后视镜,该值定义为 βmirror/passenger/max= 64°。

注 2:上述数值表示根据当今市场上各种车辆所需视野确定的最大角度。
3.2.10
后视镜到物体的距离

是指后视镜到驾驶员看到的物体的距离

注 1:见图 B.14。

注 2:它表示为 dobject,以米为单位。
3.2.11
后视镜曲率半径

是指决定球面后视镜表面形状的球体半径。

注 1:见图 2。

注 2:若为凸面有反射层的凸球面镜,该值为正。

注 3:它表示为 rmirror,以米为单位。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5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图例
1 amirror
2 rmirror
图 2 - 后视镜曲率半径

6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3.2.12
后视镜最小允许曲率半径

主管国家机关指定的 rmirror 最小允许值

注 1:它表示为 rmirror/min,并且用米为计量单位。

注 2:下列数值是示例:

- 若为 UN 46 号法规规定的 I 类球面凸镜,该值定义为 rmirror/min= 1.2 m;

- 若为 UN 46 号法规规定的 II 类球面凸镜,该值定义为 rmirror/min= 1.2 m;

- 若为 UN 46 号法规规定的 III 类球面凸镜,该值定义为 rmirror/min= 1.2 m;

- 若为 UN 46 号法规规定的 IV 类球面凸镜,该值定义为 rmirror/min= 0,3 m;

- 根据日本 44 号法规规定,若为中型和重型卡车(车辆总重大于或等于 8000 kg)的主要后视镜,该值定

义为 rmirror/min = 0.6 m;

- 根据日本 44 号法规,若为客车上的主要后视镜,该值定义为 rmirror/min = 0.6 m;

- FMVSS 111 仅用于平面后视镜,其驾驶员侧 rmirror/min 无限大;但是在车辆乘客侧,FMVSS 111 规定使

用球面凸镜,其最小半径 rmirror / min = 0.889 m。


3.2.13
后视镜角度

驾驶员感知后视镜的角度

注 1:有关水平和垂直方向之间的详细说明和区别,请参见 3.2.14 和 3.2.15。


3.2.14
后视镜水平角度

从 ORP 到反射镜面左右两边(y 方向)的线条之间的角度

注 1:见图 3。

注 2:它表示为 βmirror,以度为单位。

图例

1 后视镜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7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图 3 - 后视镜水平角度(鸟瞰图)

8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3.2.15
后视镜垂直角度

是指在反射镜表面(z 方向),从 ORP 到顶边和底边的线条之间的角度

注 1:见图 4。

注 2:它表示为 α’mirror/hor,以度为单位。

图例

1 后视镜

图 4 - 镜面垂直角度(侧视图)
3.2.16
视野

是指由反射到 ORP 处驾驶员单眼点的所有光线(从物点到反射镜面的线条)确定的空间

注 1:该空间近似于一个金字塔,其底部位于 y-z 平面。


3.2.17
水平视野

是指投影到 x-y 平面的视野的最左和最右的光线之间所成的角度

注 1:它表示为 amirror/hor,以度为单位。
3.2.18
最小水平视野

是指国家主管机关规定的 amirror/hor 最小允许值

注 1:它表示为 amirror/hor/min,以度为单位。

注 2:有关不同后视镜类别的 amirror/hor/min 信息,可见 B.2.1。


3.2.19
垂直视野

是指投影到 x-z 平面的视野的最上面和最下面的光线之间所成的角度

注 1:它表示为 amirror/ver,以度为单位。
3.2.20
最小垂直视野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9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国家主管机关规定的 amirror/ver 最小允许值

注 1:它表示为 amirror/ver/min,以度为单位。

注 2:关于不同后视镜类别的 amirror/ver/min 信息,可见 B.2.2。


3.2.21
后视镜放大系数

是指通过后视镜观察时,物体实际尺寸与感知尺寸之间的关系

注 1:它取决于从 ORP 到后视镜的距离 amirror(见 3.2.2),后视镜半径 rmirror(见 3.2.11),到物体的距

离 dobject(见 3.2.10)和后视镜观察角度 βmirror(见 3.2.5)。它表示为 Mmirror,

注 2:若为凸球面后视镜,其放大系数小于 1,即后视镜中的物体看起来比实际上小。若为具有单位放大
不可能放大,放大的是
的平面镜,放大系数等于 1,即没有放大。 虚像

注 3:有关描述后视镜放大系数变化的公式,请参考 B.3。
3.2.22
I类的最小半径1200mm,
后视镜平均放大系数 最大距离1050mm

是指根据后视镜最小半径 rmirror/min 和到 ORP 的最大距离 amirror/max 确定的放大率平均值

注 1:它表示为 Mmirror/avg。

注 2:它推导作为后视镜水平中心线上视角 βmirror 和距离 dobject 相应范围内的平均值。

注 3:有关驾驶员侧与乘客侧的详细说明和区别,请参见 3.2.23 和 3.2.24。


3.2.23
后视镜平均放大系数(驾驶员侧)

是指驾驶员侧特定镜像类别,在现有已认证车辆中得到的 Mmirror 平均放大系数

注 1:它表示为 Mmirror/driver/avg;以下数值是示例:

- 若为 UN 46 号法规规定的 I 类后视镜,该值定义为 Mmirror/driver/avg=0,33;

- 若为 UN 46 号法规规定的 II 类后视镜,该值定义为 Mmirror/driver/avg=0,23;

- 若为 UN 46 号法规规定的 III 类后视镜,该值定义为 Mmirror/driver/avg=0,31;

- 若为 UN 46 号法规规定的 IV 类后视镜,该值定义为 Mmirror/driver/avg=0,065;

- 若为 FMVSS 111 驾驶员侧后视镜,该值为 Mmirror/driver/avg=1。

注 2:以上数值通过当今已认证车辆获得。

注 3:有关如何获得这些数值的详细信息,请参阅 B.3。

注 4:有关商用车辆的其他建议,请参阅 A.3.3。
3.2.24
后视镜平均放大系数(乘客侧)

是指乘客侧特定镜像类别,在现有已认证车辆中得到的 Mmirror 平均放大系数

10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注 1:它表示为 Mmirror/passenger/avg;以下数值是示例:

- 若为 UN 46 号法规规定的 II 类后视镜,该值定义为 Mmirror/passenger/avg=0.15;

- 若为 UN 46 号法规规定的 III 类后视镜,该值定义为 Mmirror/passenger/avg=0.20;

- 若为 UN 46 号法规规定的 IV 类后视镜,该值定义为 Mmirror/passenger/avg=0,036;

- 若为 FMVSS 111 乘客后视镜,该值定义为 Mmirror/passenger/avg=0.17;

- 根据日本 44 号法规规定,若为中型和重型卡车(车辆总重大于或等于 8000 kg)的主要后视镜,该值为

Mmirror/passenger/avg=0.088;

- 根据日本 44 号法规规定,若为客车上的主要后视镜,该值是 Mmirror/passenger/avg=0.10。注 2:以上数值通

过当今已认证车辆获得。

注 3:有关如何获得这些数值的详细信息,请参阅 B.3。

注 4:有关商用车辆的其他建议,请参阅 A.3.3。
3.2.25
后视镜最小放大系数

是指根据后视镜最小半径 rmirror/ min 和到 ORP 的最大距离 amirror/max 确定的最小放大倍率值;该值根据相应

范围内后视镜水平中心线上的最大视角 βmirror/max 和距离 dobject =∞推导得出。

注 1:它表示为 Mmirror/min。

注 2:有关驾驶员侧与乘客侧的详细说明和区别,请参考 3.2.26 和 3.2.27。


3.2.26
后视镜最小放大系数(驾驶员侧)

是指驾驶员侧特定镜像类别,在现有已认证车辆中得到的 Mmirror 最小放大系数。

注 1:它表示为 Mmirror/driver/min。

注 2:下列数值是示例:

- 若为 UN 46 号法规规定的 I 类球面凸镜,该值定义为 Mmirror/driver/min=0.31;

- 若为 UN 46 号法规规定的 II 类后视镜,该值定义为 Mmirror/driver/min=0.21;

- 若为 UN 46 号法规规定的 III 类后视镜,该值定义为 Mmirror/driver/min=0,29;

- 若为 UN 46 号法规规定的 IV 类后视镜,该值定义为 Mmirror/driver/min=0,037;

- 若为 FMVSS 111 平面驾驶员后视镜,该值为 Mmirror/driver/min=1。

注 3:以上数值通过当今已认证车辆获得。

注 4:有关如何获得这些数值的详细信息,请参阅 B.3。

注 5:有关商用车辆的其他建议,请参考 A.3.3.2。
3.2.27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11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后视镜最小放大系数(乘客侧)

是指乘客侧特定镜像类别,在现有已认证车辆中得到的 Mmirror 最小放大系数

注 1:它表示为 Mmirror/passenger/min。

注 2:下列数值是示例:

- 若为 UN 46 号法规规定的 II 类后视镜,该值定义为 Mmirror/passenger/min=0.13,

- 若为 UN 46 号法规规定的 III 类后视镜,该值定义为 Mmirror/passenger/min=0,19,

- 若为 UN 46 号法规规定的 IV 类后视镜,该值定义为 Mmirror/passenger/min=0,014,

- 若为 FMVSS 111 乘客侧后视镜,该值定义为 Mmirror/passenger/min=0.17;

- 根据日本 44 号法规规定,若为中型和重型卡车(车辆总重大于或等于 8000 kg)的主要后视镜,该值为

Mmirror/passenger/min=0.061;

- 根据日本 44 号法规规定,若为客车上的主要后视镜,该值为 Mmirror/passenger/min=0.094。注 3:以上数值

通过当今已认证车辆获得。

注 4:有关如何获得这些数值的详细信息,请参阅 B.3。

注 5:有关商用车辆的其他建议,请参考 A.3.3.2。
3.2.28
后视镜角度分辨率

是指描述后视镜在反射场景中解析小细节的能力的参数

注 1:原则上,后视镜可解析无限数量的细节。然而,结合人眼,通过车辆后视镜观察的驾驶员角度分辨

率受到人眼角度分辨率的限制。人眼的角度分辨率越小,驾驶员仍可解析的细节越小,即与摄像头的像素

分辨率相比,角度分辨率数值越小,得到的图像质量越高。
3.2.29
人眼视力

是指人眼和人类视觉系统解析小细节的能力;每个人的视力各不相同,并且人的视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

逐渐降低。

注 1:在眼镜商那里通过 Landolt C 测试(参见 ISO 8596: 测量视力。


2009) 视力表示为 Veye,并用[1 / arcmin]

作为计量单位。

注 2:通常,国家主管机关规定了获得驾照所需的最低视力。如果测试人员正确识别出 Landolt C 开口 60%

的方向,则视力达到 1,假设 Landolt C 孔径大小使得在角度为 1 弧分的情况下可清楚看见孔口(从试验

人员的眼睛位置)(见图 5)。

12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图 5-人眼视力,例如用 Landolt C 环测试


3.2.30
人眼最低视力

Veye 的最小值

注 1:它表示为 Veye / min:

- 若为 UN 46 号法规规定的 I 类后视镜,该值定义为 Veye/min=0.7;

- 若为 UN 46 号法规规定的 II 类后视镜,该值定义为 Veye/min=0.8;

- 若为 UN 46 号法规规定的 I 类后视镜,该值定义为 Veye/min=0.7;

- 若为 UN 46 号法规规定的 I 类后视镜,该值定义为 Veye/min=0.8。

注 2:FeV,德国乘用车驾照获取要求,附录 6§1.1 规定了最低视力为 0.7。日本为 0.7,荷兰为 0.5,瑞

典为 0.5。

注 3:在瑞典,德国,日本和荷兰,C/CE(重型卡车/带挂车的重型卡车),D/DE(重型公共汽车/带挂车

的重型公共汽车)型式的车辆以及出租车的驾驶执照,双眼视力至少需达到 0.8。可使用眼镜或隐形眼镜

达到这一视力。

注 4:各个车辆使用市场对视力的要求可能存在差异。

3.3 摄像头相关术语和定义
3.3.1
摄像头

用于捕获特定视野彩色图像的设备;它主要由两个相关项目组成:即成像器和镜头

注 1:以下定义假设使用一个理想的摄像头,而不涉及图像模糊、错误聚焦、镜头失真等伪像。7.8 中规

定的测试确保会最大程度减少这些伪像。
3.3.2
摄像头光轴

是指确定光在系统中的传播路径的虚线;对于由简单透镜组成的系统,光轴会穿过每个表面的曲率中心,

并与旋转对称轴重合。
3.3.3
摄像头参考方向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13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是指 CMS 摄像头的方向。在 CMS 中,摄像头的光轴指向车辆的 x 轴正方向[摄像头面向后方,并且成像

器(见 3.3.7)位于 yz 平面],并且摄像头的上侧法线平行于车辆 z 轴正方向。

注 1:它有助于简化摄像头其他参数的定义(参见图 6)。有关使用的坐标约定,也可参见 3.1.2。

图 6 - 摄像头参考方向
3.3.4
摄像头在 x 方向到驾驶员眼点基准点的距离

当安装在车辆上时,在 x 方向,摄像头入射光孔中心(3.3.13)到驾驶员眼点基准点(3.1.4)的距离;即

使各辆车使用相同的摄像头,该距离仍各不相同。

注 1:见图 7。

注 2:它表示为 xcamera,以米为单位。

注 3:如果摄像头位于 ORP 前方位置,xcamera 必定为正;如果摄像头位于 ORP 后方位置,xcamera 必定为

负。

图例
X1 xcamera
图 7 - x 方向到驾驶员眼点基准点的距离
3.3.5
y 方向的摄像头距离

是指在 y 方向车辆同侧最外点到替换侧镜的摄像机的入射光孔的位移量表示为 ycamera,以及 y 方向纵向中

心 x-z 平面到替换车内中心后视镜的摄像机的入射光孔的位移量表示为 ycamera

注 1:距离以米为计量单位(见图 8)。

注 2:如果摄像头设在车辆最外点外侧位置,ycamera 必定为正;如果摄像头设在车辆最外点内侧位置,ycamera

14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必定为负。

注 3:如果摄像头位于 y 轴正方向位置,y'camera 必定为正;如果摄像头位于 y 轴负方向位置,y'camera 必定

为负。
3.3.6
摄像头距离路面的高度

当安装在车辆上时,z 轴方向路面到入射光孔(3.3.13)中心的距离;即使各辆车使用相同的摄像头,该距

离仍不相同。

注 1:它表示为 zcamera,以米为单位。

图例
y ycamera
y' y'camera
Z1 zcamera
图 8 - 摄像头距离路面的高度

注 2:对于一些车辆(例如重型卡车)而言,常常根据车辆的预计运输类型确定不同的底盘变型和/或车轮

尺寸。重要的是要意识到这一点,因为摄像头距离路面的实际高度会影响 CMS 是否符合要求。通常,会

考虑最差工况变型。
3.3.7
摄像头成像器

是指将大部分可见波长的电磁辐射(辐照度)转换成电流的矩形装置;该装置可进一步划分成较小(通常

是方形)有效区域的矩阵。
3.3.8
摄像头像素

是指形成成像器的几个有效区域矩阵中的最小有效区域

注 1:它是图片元素的缩写词。

示例 对于 Bayer 模式成像器,它可是绿色,蓝色或红色滤光像素。
3.3.9
摄像头分辨率

是指测量摄像系统描绘图像细节的能力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15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注 1:下文规范将会假设摄像头方向。在这个假设的方向,当 CMS 摄像头固定到车辆车身上时,成像器

轴线平行于坐标轴。若为由不同配置组成的所有其他 CMS 系统,在上述情况下,这些规范应满足与本文

引用规范相同或更高的可感知性。
3.3.10
摄像头水平像素分辨率

是指摄像头在参考方向时,y 轴方向的成像素数量(3.3.3)

注 1:它表示为 Ncamera/hor;这不一定是成像器的扫描方向。
3.3.11
摄像头垂直像素分辨率

是指摄像头在参考方向时,z 轴方向的成像器像素数量(3.3.3)

注 1:它表示为 Ncamera/ver。
3.3.12
镜头

是指由一个或多个光学元件组成的光学装置,其收集从场景反射或发射的入射光并将目标场景图像聚焦到

成像器表面上
3.3.13
摄像头入射光孔

是指通过系统前镜头看到的物理孔径光阑的光学图像;它还确定为摄像机视野的顶点;它会受到镜头影响,

并且有时还称为“投影中心”;为了简便起见,它近似于最外面的透镜表面中心

注 1:它表示为 EPcamera,是以米为单位表示的坐标三元组。
3.3.14
摄像头视野

是指由投射到成像器上的所有光线(从摄像机入射光孔中心到物体点的线条)确定的空间;对于满足最小

几何失真建议的摄像头,如果面向参考方向,这个空间可用一个金字塔近似代替,其顶点位于入射光孔中

心,其底部位于 y-z 平面(3.3.3)

注 1:见 6.9.6。
3.3.15
摄像头水平视野

是指当摄像头处于参考方向时,投影到 x-y 平面的视野最左和最右的光线之间所成的角度(3.3.3)

注 1:见图 9。

注 2:它表示为 acamera/hor,以度为单位。有时也称为摄像头的水平开角。
3.3.16
摄像头垂直视野

16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是指当摄像头位于参考方向时,投影到 x-z 平面的视野最上面和最下面的光线之间的角度(3.3.3)

注 1:见图 9。

注 2:它表示为 acamera/ver,以度为单位。它有时也称为摄像头垂直开角。

图 9 - 摄像头水平和垂直视野
3.3.17
摄像头角度分辨率

是指描述摄像机解析所获场景中各个小细节的能力的参数;它不仅考虑到成像器的光分辨率,还将其与摄

像头拍摄到的视野相关联;摄像头的角度分辨率越小,摄像头可以分辨的细节越小,即与像素分辨率相比,

角度分辨率越小,意味着摄像头图像更加详细。

3.4 监控相关术语和定义
3.4.1 显示器

监视器

是指显示图像的设备;它由一个可发出不同波长的光的有效区域矩阵组成,或是一个通过一台投影仪以不

同波长和特定点矩阵照射的(通常是散射)反射器。

注 1:以下定义假设使用一个理想的监视器,而不涉及像素缺陷等伪像。第 7 章中定义的测试确保将这些

伪像保持在最低限度。
3.4.2
监控坐标系

监视器的球面 坐标系 (amonitor,monitor,monitor);它主要用于评估与视角相关的监视器视觉性能;球面

坐标系的原点位于监视器有效区域中心

[来源:ISO 9241-302:2008,3.3.19,修改]

注 1:见图 10。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17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图 10 - 监视器球面坐标系
3.4.3
监视器观察方向

是指观察监视器的方向;它是观察者中眼点到监视器坐标系中心的一条线

注 1:中眼点是指驾驶员眼睛之间的实际中点。这个点会随驾驶员头部移动而发生变化。
3.4.4
监视器观察距离

是指观察者中眼点到监视器坐标系中心的距离

注 1:它表示为 amonitor,以米为单位。
3.4.5
监视器观察倾斜角度

监视器坐标中监视器观察方向的倾斜角度注 1:它表示为 Θmonitor ,以度为单位。

注 2:见图 10。

注 3:通过监视器水平视角(见 3.4.7)和监视器垂直视角(见 3.4.8),可推导出该值,如下所示:

3.4.6
监视器观察方位角

是指监视器坐标中监视器观察方向的方位角;该方位角从 3 点钟开始逆时针测量。从驾驶员看来,3 点钟

位置表示显示器右边缘,12 点钟表示上边缘

注 1:它表示为 Φmonnor,以度为单位。

注 2:见图 10。

注 3:通过监视器水平视角(见 3.4.7)和监视器垂直视角(见 3.4.8),可推导出该值,如下所示:

3.4.7
监视器水平视角
18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是指监视器观察倾斜角度,它投影到用监视器表面法线和 12 点钟方向确定的平面上。

注 1:它表示为 θmonitor/ver,以度为单位:

注 2:见图 10。
3.4.8
监视器垂直视角

是指监视器观察倾斜角度,它投影到用监视器表面法线和 3 点钟方向确定的平面上。

注 1:它表示为 θmonitor/ ver,以度为单位:

注 2:见图 10。
3.4.9
监视器设计观察方向

是指分配给 ORP 和由索引“D”表示的特定车辆设计(即监视器设置和旋转)的特定监视器观察方向


3.4.10
监视器设计观察距离

是指 ORP 到监视器坐标系中心的距离

注 1:它表示为 amonitor/D,以米为单位。
3.4.11
监视器设计观察倾斜角度

是指通过监视器设计观察方向得到的监视器观察倾斜角度

注 1:它表示为 Θmonitor/D,以度为单位。
3.4.12
监视器设计观察方位角

是指通过监视器设计观察方向得到的监视器观察方位角

注 1:它表示为 Φmonitor/D,以度为单位。
3.4.13
监视器设计水平视角

是指通过监视器设计查看方向得出的监视器水平视角

注 1:它表示为 Φmonitor/hor/D,以度为单位。
3.4.14
监视器设计垂直视角

是指通过监视器设计观察方向得出的监视器垂直视角

注 1:它表示为 θmonitor/ver/D,以度为单位。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19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3.4.15
监视器像素

是指显示器上显示特定颜色的最小区域,通常通过不同强度的三原色(红色,绿色和蓝色)加色混合显示
3.4.16
监视器定义尺寸

是指至少显示所需视野的监视器有效区域部分

注 1:监视器有效区域以及显示的摄像头图像可能超出此区域。

注 2:监视器定义尺寸由系统制造商确定。

注 3:有关水平与垂直尺寸的详细说明和区别,请参见 3.4.17 和 3.4.18。


3.4.17
监视器确定水平尺寸

是指根据图 11 确定的监视器有效区域部分,至少显示 9 点钟到 3 点钟范围内沿轴线所需的水平视野

注 1:它表示为 W monitor/hor,以米为单位。
3.4.18
监视器确定垂直尺寸

根据图 11 确定的监视器有效区域部分,至少显示 6 点到 12 点范围内沿着轴线的所需垂直视野

注 1:它表示为 Hmonitor/ver,以米为单位。

监视器有效区域
监视器定义尺寸

显示所需的最小视野

图 11 - 监视器定义尺寸示例

20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3.4.19
监视器角度

是指驾驶员感知监视器定义尺寸 Θmonitor=0°+amonitor=amonitor/D 的角度

注 1:有关水平与垂直角度的详细说明和区别,请参见 3.4.20 和 3.4.21。


3.4.20
监视器水平角度

是指 Θmonitor=0°和 amonitor=amonitor/D 时,ORP 到监视器左右边缘边缘线条之间的角度


.

3.4.21
监视器垂直角度

是指 Θmonitor=0°和 amonitor=amonitor/D 时,ORP 到监视器顶部和底部边缘线条之间的角度


.

3.4.22
监视器设计角度

在特定车辆设计中从驾驶员感知的监视器定义尺寸的实际角度(即从监视器设计观察方向看,Θmonitor =

Θmonitor/D,Φmonitor=Φmonitor/D)

注 1:有关水平和垂直角度的详细说明和区别,请参见 3.4.23 和 3.4.24。

图例
1 θmonitor/ver
2 θmonitor/hor
图 12 - 水平和垂直视角透视图
3.4.23
监视器设计水平角度

在特定车辆设计中,监视器的水平范围方向上测得的从驾驶员感知的监视器定义尺寸的实际角度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21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注 1:见图 13。

注 2: 如果 W monitor/hor << amonitor/D,公式(7)可简化为 a'monitor/hor/D = cos (θmonitor/hor/D ) a'monitor/hor

图例

1 Wmonitor/hor,是指向中心倾斜的监视器水平尺寸,
2 amonitor/D
3 a'monitor/hor/D
4 a'monitor/hor,是指 θmonitor/hor = 0 时看到的显示器水平角度
5 θmonitor/hor/D

6
图 13 - 监视器设计水平角度
3.4.24
监视器设计垂直角度

是指在监视器垂直范围方向,特定车辆设计中驾驶员感知的监视器定义尺寸的实测角度

注 1: 如果 Hmonitor/ver << amonitor/D,公式(8)可简化为 a'monitor/ver/D = cos (θmonitor/ver/D ) a'monitor/hor

22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图例

1 Hmonitor/ver,是指向中心倾斜的监视器垂直尺寸
2 amonitor/D
3 a'monitor/ver/D
4 a'monitor/ver,是指 θmonitor/ver = 0 时看到的监视器垂直角度
5 θmonitor/ver/D

6
图 14 - 监视器设计垂直角度
3.4.25
监视器显示视野

是指监视器定义尺寸实际显示的部分摄像机视野。
3.4.26
监视器显示的摄像头显示视野水平百分比

是指监视器定义水平尺寸上实际可见的摄像头水平视野的百分比

注 1:它表示为 pcamera/hor,并用百分比形式给出。
3.4.27
监视器显示的摄像头视野垂直百分比

是指监视器定义垂直尺寸上实际可见的摄像头垂直视野的百分比

注 1:它表示为 pcamera/ver,并用百分比形式给出。
3.4.28
监视器定义水平尺寸中显示的视野

是指监视器定义水平尺寸上实际显示的部分摄像头视野

3.4.29
监视器定义尺寸中显示的视野

是指监视器定义尺寸上实际显示的部分摄像头视野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23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3.4.30
监视器显示的角度分辨率

是指描述监视器解析显示场景小细节的能力的参数

注 1:它考虑到了显示器分辨率及其与监视器显示视野的关系。

注 2:监视器的角度分辨率越小,监视器可解析的细节就越小。
3.4.31
监视器的标准各向同性范围

是指 3.4.14 定义的监视器设计垂直视角上下 6°垂直范围,以及 3.4.13 定义的监视器设计水平视角左右 7°

水平范围。

注 1:该值根据 ISO 4513:2010 表 2 给出的眼椭圆定义和 amonitor 等于 60 cm 时获得。


3.4.32
监测各向同性扩展范围

是指在垂直和水平方向,在标准各向同性范围基础上增加 5°

注 1:这个增大范围包括头部移动量。
3.4.33
成像时间

是指 ISO 9241-302:2008,3.4.14 定义的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的总和

3.5 基于摄像监控系统的术语和定义
3.5.1
摄像监控系统
CMS
是指车辆中使用的一个设备,可向车辆驾驶员呈现特定视野的所需外部信息,通过电子图像捕获和显示装

置代替传统的后视镜系统

注 1:它由一个符合 3.3.1 所示定义和通常安装在车辆车身上的摄像头,和一个符合 3.4.1 所示定义和通常

安装在车辆内部的监视器组成。
3.5.2
CMS 系统概述

是指包括功能系统黑盒及其接口的方案

注 1:见图 15。

24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项目范围

光学 光学
界面 界面

摄像监视系统(CMS)

车辆环境(后方车辆,障
碍物等) 使用者(驾驶员/乘客)

电源 控制命令<可
其他系统的图像状态/诊断输出<
覆盖/驾驶员辅助
选> 数据<可选> 可选> 显示数据<可选>

图 15 - 系统方框图

注 2:CMS 外部接口如下所示:

- 从车辆周围环境捕获到的光信号(技术实现:如摄像头);

- 向驾驶员或乘客显示的光学图像(技术实现:如显示器);

-电源;

- 控制命令,如开/关命令(除非技术上与电源切换相关),并可选择图像缩放系数,查看区域,对比度,

亮度等;

- 可选的其他 ADAS 图像数据输出;这些数据输出不属于本国际标准范围;

- 可选的状态/诊断输出信号(例如,激活组合仪表中的警告灯);

- 可选的覆盖信息或其他 ADAS 传来的驾驶员辅助显示数据;这些数据不属于本国际标准范围。

注 3:以下实体项目通常与 CMS 交互:

- 车辆车载网络(如 CAN,FlexRay,LIN 等);

- 选配的控制元件(例如,开关,按钮,操纵杆,菜单条目等);

- 选配的 ADAS,该装置以图形方式提供额外的显示器信息,或使用摄像头捕获的图像。
3.5.3
CMS 功能结构

是指在功能上划分成多个基本部分的系统

注 1:见图 16。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25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图像采集

摄像监视系统(CMS)
选配接
选配 口
接口 状态数据 状态数据
图像采集 信号处理 图像播放
图像数据 图像数据

控制数据 控制数据

电源 控制命令<可 其他系统的图像 状态/诊断输出<覆盖/驾驶员辅助


选> 数据<可选> 可选> 显示数据<可选>

图 16 - 作为白盒的 CMS 为白色框

注 2:CMS 在功能上分为三个基本部分:

— 图像采集;

— 图像处理;

— 图像显示,不同于各种显示技术(例如平面屏幕,投影)。

注 3:图像采集的主要任务是捕获车辆的周围视野。它由一个摄像头实现,而与其实现技术无关。

注 4:图像处理部分会处理捕获到的图像,以在显示单元上实现显示特性,例如亮度或对比度适应,滤波

等。它可用硬件或软件实现,既可以作为单独的设备,也可以直接集成到摄像头或显示单元中。此外,图

像处理部分还会计算摄像头(例如变焦)或显示单元的必要控制,还会处理用户输入(如有),以及还可

选择性地处理来自/送到外部 ADAS 的数据。

注 5:显示图像表示驾驶员在适当观看位置看到车辆屏幕或显示器上实际显示的计算图像。例如,它可通

过平面屏幕,投影等方式实现。
3.5.4
CMS 视野

是指使用 CMS 的驾驶员实际可看到的视野;它与显示视野相同;若为配有一个摄像头和一个监视器的

CMS,则该值始终小于或等于摄像头视野
3.5.5
CMS 水平视野

是指使用 CMS 的驾驶员沿着监视器水平定义尺寸实际可看到的视野

注 1:它与显示器水平尺寸中显示的视野相同。

26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3.5.6
CMS 垂直视野

使用 CMS 的驾驶员可沿着监视器垂直定义尺寸实际观察到的视图

注 1:它与显示器垂直尺寸中显示的视野相同。

3.5.7
CMS 放大系数

确定了摄像头看到的物体角度与 CMS 监视器上驾驶员感知的角度之间的关系

注 1:它表示为 Msystem。
3.5.8
CMS 平均放大系数

是指 CMS 放大倍率平均值,根据 amonitor(即显示视野)与 a'monitor/D(即监视器设计角度)之间的关系确

注 1:它表示为 Msystem/avg。
3.5.9
CMS 水平平均放大系数

通过 CMS 观察到的场景的水平平均放大率根据下式计算:

式中
θmonitor/hor/D 是指监视器设计水平视角(3.4.13):
amonitor/D 是指 ORP 与监视器坐标系中心的距离(3.4.10):
Wmonitor/hor 是指监视器定义水平尺寸(3.4.17):
acamera/hor 是指摄像头水平视野(3.3.15):
Pcamera/hor 是指显示器上显示的摄像头视野百分比(3.4.26)。
3.5.10
CMS 垂直平均放大系数

通过 CMS 观察到的场景垂直平均放大率根据下式计算:

式中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27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θmonitor/ver/D 是指监视器设计垂直视角(3.4.14):
amonitor/D 是指显示器与 ORP 的设计距离(3.4.10):
Hmonitor/ver 是指显示器定义垂直尺寸(3.4.18):
acamera/ver 是指摄像头垂直视野(3.3.16):

Pcamera/ver 是指监视器上显示的摄像头视野百分比(3.4.27)。
3.5.11
CMS 最小放大系数

是指 CMS 在 6.5 定义所需视野中显示的放大率最小值

注 1:水平方向表示为 MSystem/hor/min 和垂直方向表示为 Msystem/ver/min。


3.5.12
CMS 角度分辨率

是指根据 3.3.17 确定的摄像头角度分辨率和根据 3.4.30 确定的显示器显示角度分辨率的组合:它描述

了 CMS 作为一个整体解析显示场景小细节的能力,并确定为两个数值中的最大值

注 1:如果摄像头没有捕捉到某个细节(即没有足够的角度分辨率),则监视器将无法显示,因此摄像头

会限制 CMS 的角度分辨率。另一方面,如果监视器以较低的像素分辨率显示图像(即捕获的视野),则

监视器会限制 CMS 的角度分辨率;因为无法显示图像细节,因此用户也就无法看到细节。它必须是两个

值中的最大值;因为角度分辨率越小,显示场景的质量就越高。
3.5.13
CMS 覆盖

是指添加到原始图像的任何与驾驶相关的视觉信息(例如图标,标签,彩色区域等),以隐藏部分原始信

息的方式进行图像修改;覆盖图层可能部分透明或完全不透明,并且可临时或永久显示
3.6
信噪比
SNR
是指有用光信号与噪音的比率
3.7
点光源

是指大约 2 弧分超小角度扩大的光源,并且亮度大于 300cd/m2。示例 宽度大约 20 厘米的近光灯,距离为

350 m。
3.8
眩光

是指由不适当的亮度分布或范围或极限对比度引起的视觉状况,会令人感觉不适或降低看到细节或物体的

能力

28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3.9
眩光源

是指非常明亮的光源,如太阳或车辆前大灯

注 1:表 1 显示出使用摄像监视系统观察道路场景时的部分相关典型亮度值。

表 1 - 道路车辆摄像监视系统的相关典型亮度值

物体 亮度
晴朗天空 8 000 cd/m2
满月夜空 0.1 cd/m2
60 瓦灯泡 120 x 103 cd/m2
TFT 白色 500 cd/m2
TFT 黑色 0,8 cd/m2
白色 LED 50x106cd/m2
太阳(中午晴天) 1,6x109cd/m2
3.10
眩光情景

是指眩光源直接照射到成像系统的情况
3.11
驻车情况

是指驾驶情况,包括车辆或车辆列车的所有低速操纵;在这种情况下,重要的是需准确地将车辆操纵到某

个车辆方向结束的正确位置,而不会碰撞或干扰周围物体
3.12
调制传递函数
MTF
是指一种量化方式,用于测量作为信号幅度模数的空间频率能力;在该模数下,可捕获到测试图案的黑白

线(或者也可称为线条或空间)并作为输出信号传输并再现在显示器上。

注 1:MTF 图可作为 ISO 12233:2014 图 I.2 所示图表元素 J1-J2,K1-K2,JS1-JS2 和 KS1-KS2 的空间

频率的信号幅度响应。

注 2:如果摄像头信号未经过非线性伽马校正和/或图像边缘增强和/或图像平滑处理,也可通过线扩散函数

的离散傅立叶变换(也称为 SFR(空间频率响应))获得 MTF 图。由于这可能不适用于大部分 CMS,因

此这种方法只能用作一种实用的景深测量方法。
3.13
MTF10
是指 3.12 定义的调制传递函数的空间频率;在该空间频率中,平均调制值等于其黑白参考电平调制的

10%,其表示单位为[LW/PH]或线宽/图高。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29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注 1:调制是指黑白信号电平之差除以这些电平之和。所得结果表明极限视觉分辨率,以通过 CMS 感知

观察到的场景细节。出于快速识别场景的目的,使用 10%的信号下降极限,而不是通常使用的 5%下降极

限,即 ISO 12233 中的分辨率限制示例。频率越高,CMS 系统再现场景细节的能力就越高。


3.14
MTF10(1:1)/HOR

是 指 用 7.5.3 所 示 试 验 程 序 测 得 的 CMS 水 平 空 间 频 率 , 并 转 换 为 假 定 的 监 视 器 垂 直 大 小

H'monitor/ver=Wmonitor/hor,从而得到水平与垂直输出宽高比为 1:1

注 1:见图 15。

a)景观监视器 b)肖像监视器

图例
A Wmonitor/hor
B Hmonitor/ver
C Hmonitor/ver
图 17 - MTF10(1:1)/hor 的假设监视器尺寸图
3.15
MTF10(1:1)/ver
是 指 用 7.5.3 所 示 试 验 程 序 测 得 的 CMS 实 测 垂 直 空 间 频 率 , 并 转 换 为 假 设 的 监 视 器 水 平 尺 寸

W'monitor/hor=Hmonitor/ver,从而得到水平与垂直输出宽高比为 1:1

注 1:见图 16。

30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a)景观监视器 b)肖像监视器

图例
A Wmonitor/hor
B Hmonitor/ver
C Wmonitor/hor
图 18 - MTF10(1:1)/ver 的假设监视器尺寸图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31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3.16
MTF10MIN(1:1)/hor
水平空间频率分辨率(MTF)的定义

注 1 : 它 表 示 为 MTF10MIN(1:1)/hor , 并 且 其 计 量 单 位 为 线 宽 / 图 高 [LW/PH] ; 假 设 监 视 器 定 义 尺 寸

H’monitor/ver=W monitor/hor,得到水平与垂直输出宽高比为 1:1;此项要求是指沿着假设监视器定义尺寸

Hmonitor/ver=Wmonitor/hor 得到的可见线条数量,并用下列公式计算:

注 2:通过传统后视镜所需视野中的可见线条数量导出空间频率要求,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

。公式(15)中的 系数反映出尺寸修

正,是指监视器水平定义尺寸(Wmonitor/hor)与显示所需视野的监视器水平尺寸(Wmonitor/hor/min)的比率,在测

量监视器定义尺寸时用于补偿不同尺寸。

在 整 个 监 视 器 定 义 尺 寸 中 放 大 率 保 持 恒 定 的 无 失 真 CMS 中 , 采 用 以 下 近 似 计 算 等 式

。对于这种系统而言,可测量值 MTF10MIN(1:1)/hor 的计算公式可以简化为:

注 3:为了根据 ISO 12233 调整分辨率测量,必须根据不同的宽高比或更宽的测量视野,修正长度等于监

视器定义尺寸的平方纵横比 1:1 的可测量值,以考虑到监视器的实际测量尺寸。有关使用显示器定义尺

寸进行测量的详细信息,可参见 D.3;或使用部分裁剪的方形图像进行测量,可参见 D.4。

注 4:关于分辨率 MTF 要求,FMVSS 111 车内后视镜的 Mmirror/avg 必须为 0.34,而驾驶员侧外后视镜必

须为 0.31。
3.17
MTF10MIN(1:1)/ver
垂直空间频率分辨率要求(MTF)的定义

注 1 : 它 表 示 为 MTF10MiN(1:1)/ver , 并 且 其 计 量 单 位 为 线 宽 / 图 高 [LW/PH] ; 假 设 监 视 器 定 义 尺 寸

H’monitor/ver=W monitor/hor,得到水平与垂直输出宽高比为 1:1;此项要求是指沿着假设监视器定义尺寸

Hmonitor/ver=W monitor/hor 得到的可见线条数量,并用下列公式计算:

注 2:通过传统后视镜所需视野中的可见线条数量导出空间频率要求,其计算公式为:

32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公式(16)中的 系数反映出尺寸修正,是监视器垂直定义尺寸(Hmonitor/ver)与显示所需视野

(Hmonitor/ver/min)的监视器垂直尺寸的比率,在测量监视器定义尺寸时用于补偿不同尺寸。在整个监视器定

义尺寸中放大率保持恒定的无失真 CMS 中,采用以下近似计算等式 。

对于这种系统,可测量值 MTF10MIN(1:1)/ver 的计算公式可以简化为

3.18
MTF50MIN(1:1)
是指 3.12 定义的调制传递函数的空间频率;在调制传递函数中,平均调制值等于其黑白参考电平调制的

50%,监视器显示视野以监视器定义尺寸显示,并且水平与垂直输出宽高比为 1:1

注 1:可测量值必须相应地适应不同宽高比或不同测量视野的特定 CMS,正如适用 MTF10min(1:1)一样。

有关单位转换和测量的更多详细信息,请参见 D.3,D.4 或 D5 中的信息。该值的较低频率可通过 CMS 观

察到的场景得到较低的对比度,并且该值用于表征 CMS 的清晰度性能。


3.19
亮度白色电平

使用特定观察方向(Θ,Φ)测得的 70%灰度图像驾驶时的监视器亮度

注 1:它表示为 Lmonitor/white(Θ,Φ)并以 cd/m2 为记录单位。

注 2:该亮度表示摄像头的白色电平输出。
3.20
对比图白色区域亮度

再现对比度 CR 至少为 20:1 的对比图高反射部分亮度;从 CMS 摄像头角度,用区域亮度光度计测量亮

度值,其计量单位为 cd/m2

注 1:它表示为 Lchart/white。
3.21
对比图表中黑色区域的亮度

再现对比度 CR 至少为 20:1 的对比图低反射部分亮度;从 CMS 摄像头角度,用区域亮度光度计测量亮

度值,其单位为 cd/m2

注 1:它表示为 Lchart/black。
3.22
监视器再现的对比图中白色区域亮度

CMS 监视器上显示的对比图高反射部分亮度(CR 最小值= 20:1);在暗室条件下,用一个区域亮度光

度计测量设计观察方向的亮度值,其计量单位为 cd/m2。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33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注 1:它表示为 Lmonitor/chart/white。

34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3.23
监视器再现的对比图黑色区域亮度

CMS 监视器上显示的对比图低反射部分亮度(CR 最小值=20:1);用一个面积亮度光度计测量设计观察

方向的亮度值,其计量单位为 cd/m2

注 1:它表示为 Lmonitor/chart/black-
3.24
环境光条件下监视器再现的对比图白色区域亮度

CMS 监视器上显示的对比图高反射部分亮度(CR 最小值=20:1);在环境光线测试条件下,用一个区域

亮度光度计测量设计观察方向的亮度值,其计量单位为 cd/m2

注 1:它表示为 Lmonitor/chart/white/ambient。
3.25
环境光条件下监视器再现的对比图黑色区域亮度

CMS 监视器上显示的对比图低反射部分亮度(CR 最小值=20:1);在环境光线测试条件下,用一个区域

亮度光度计测量设计观察方向的亮度值,其计量单位为 cd/m2

注 1:它表示为 Lmonitor/chart/black/ambient。
3.26
显示明亮场景的监视器处环境光线的反射亮度

在显示对比图明亮部分的监视器区域测得的反射环境光亮度(CR 最小值=20:1)

注 1:亮度值表示为 Lr/white,并用以下公式和通过区域亮度光度计(单位:cd/m2)得到的测量值计算出设

计观察方向的亮度值:

Lr/white = Lmonitor/chart/white {环境灯光开启} —Lmonitor/chart/white {环境灯光关闭} (17)


3.27
显示黑暗场景的监视器处环境光线的反射亮度

显示对比图黑暗部分的监视器区域测得的反射环境光亮度(CR 最小值=20:1)

注 1:亮度值表示为 Lr/black,并使用以下公式和通过区域亮度光度计(单位:cd/m2)得到的测量值计算出

设计观察方向的亮度值:

Lr/black = Lmonitor/chart/black (环境灯光开启)-Lmonitor/chart/black (环境灯光关闭) (I8)


3.28
背景亮度

黑暗环境中测得的,显示全黑场景(例如覆盖有不透明纸巾的摄像头)图像的监视器亮度

4 符号和缩写术语
amirror/hor 后视镜水平视野(见 3.2.17)
amirror/ver 后视镜垂直视野(见 3.2.19)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35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amirror/hor/min 后视镜最小水平视野(见 3.2.18)
amirror/ver/min 后视镜最小垂直视野(见 3.2.20)
acamera/hor 摄像头水平视野(见 3.3.15)

36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ISO 16505:2015(E)

acamera/ver 摄像头垂直视野(见 3.3.16)


amonitor/hor 监视器水平定义尺寸上的水平显示视野(见 3.4.28)
amonitor/ver 监视器垂直定义尺寸上的垂直显示视野(见 3.4.29)
asystem/hor CMS 水平视野(见 3.5.5)
asystem/ver CMS 垂直视野(见 3.5.6)
amirror/hor 镜子水平角度(见 3.2.14)
amirror/ver 镜子垂直角度(见 3.2.15)
amonitor/hor 监视器水平角度(见 3.4.20)
amonitor/ver 监视器垂直角度(见 3.4.21)
从监视器设计观察方向确定的监视器设计观察视器水平定义尺寸的水平角度(见
amonitor/hor/D
3.4.23)
amonitor/ver/D 从显示器设计观察方向确定的监视器垂直定义尺寸的垂直角度(见 3.4.24)
βmirror 后视镜视角(见 3.2.5)
βmirror/driver/min 驾驶员侧最小后视镜视角(见 3.2.6)
βmirror/driver/max 驾驶员侧最大后视镜视角(见 3.2.7)
βmirror/passenger/min 乘客侧最小后视镜视角(见 3.2.8)
βmirror/passenger/max 乘客侧最大后视镜视角(见 3.2.9)
θmonitor/hor 显示器上的水平视角(见 3.4.7)
θmonitor/ver 垂直视角到显示器上(见 3.4.8)
θmonitor/hor/D 从监视器设计观察方向获得的监视器水平视角(见 3.4.13)
θmonitor/ver/D 从监视器设计观察方向获得的监视器垂直视角(见 3.4.14)
θmonitor 球面坐标中的显示器倾斜视角(见 3.4.5)
Φmonitor 球面坐标中的监视器方位视角(见 3.4.6)
θmonitor/D 从监视器设计观察方向得到的监视器倾斜视角(见 3.4.11)
Φmonitor/D 从监视器设计观察方向得到的监视器方位视角(见 3.4.12)
amirror 眼点基准点到后视镜中心的距离(见 3.2.2)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37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amirror/driver/max 驾驶员侧眼点基准点到后视镜中心的最大距离(见 3.2.3)


amirror/passenger/max 乘客侧眼点基准点到后视镜中心的最大距离(见 3.2.4)
amonitor 观察人员中间眼点到监视器坐标系中心的距离(见 3.4.4)
amonitor/D ORP 到监视器坐标系中心的距离(见 3.4.10)
dobject 后视镜到驾驶员正在查看的物体的距离(见 3.2.10)
EPcamera 摄像头入射光孔(见 3.3.13)
Hmonitor/ver 监视器垂直定义尺寸(见 3.4.18)
Hmonitor/ver/min 监视器上显示的最小(所需)垂直视野的垂直高度(见 3.2.19 和图 D.7)
Lchart/white 对比图中白色区域的亮度(见 3.20)
Lchart/black 对比图中黑色区域的亮度(见 3.21)
Lmonitor/chart/white 显示器再现的对比图表白色区域亮度(见 3.22)
Lmonitor/chart/black 显示器再现的对比图黑色区域亮度(见 3.23)
Lmonitor/chart/white/ambient 环境光线条件下显示器再现的对比图白色区域亮度(见 3.24)
Lmonitor/chart/black/ambient 环境光线条件下显示器再现的对比图黑色区域亮度(见 3.25)
Lmonitor/white(Θ,Φ) 70%灰度图像行驶时,从特定观察方向(0,0)测得的显示器亮度(见 3.19)
Lr/white 在显示明亮场景的监视器处环境光线的反射亮度(见 3.26)
Lr/black 在显示黑暗场景的监视器处环境光线的反射亮度(见 3.27)
Mmirror 后视镜放大系数(见 3.2.21)
Mmirror/avg 后视镜平均放大系数(见 3.2.22)
Mmirror/driver/avg 驾驶员侧后视镜的平均放大系数(见 3.2.23)
Mmirror/passenger/avg 乘客侧后视镜的平均放大系数(见 3.2.24)
Mmirror/min 后视镜最小放大系数(见 3.2.25)
Mmirror/driver/min 驾驶员侧后视镜的最小放大系数(见 3.2.26)

38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Mmirror/passenger/avg 乘客侧后视镜的最小放大系数(见 3.2.27)


是指在正前方很长距离处查看物体时的理想放大倍率,即 βmirror=0 且 βmirror=0 接近
Mmirror/0
无穷大时
Msystem CMS 放大系数(见 3.5.7)
Msystem/avg CMS 平均放大系数(见 3.5.8)
Msystem/hor/avg CMS 的水平平均放大系数(见 3.5.9)
Msystem/avg/ver/avg CMS 的垂直平均放大系数(见 3.5.10)
Msystem/hor/min CMS 的水平最小放大系数(见 3.5.11)
Msystem/ver/min CMS 的垂直最小放大系数(见 3.5.11)
MTF10 是指 MTF 的空间频率;在该空间频率时,调制已下降到参考黑白信号电平调制的
10%(见 3.13)
MTF10(1:1)/hor 是指使用 7.5.3 所示试验程序测得的 CMS 空间频率,并将其转换为假设的监视器
宽高比(1:1)(见 3.14)
MTF10(1:1)/ver 是指使用 7.5.3 所示试验程序测得的 CMS 空间频率,并将其转换为假设的监视器
宽高比(1:1)(见 3.15)
MTF10MIN(1:1)/hor 假设使用 1:1 宽高比的监视器,显示最小水平视野的 MTF10(见 3.16)
MTF10MIN(1:1)/ver 假设使用 1:1 宽高比的监视器,显示最小垂直视野的 MTF10(见 3.17)
是指 MTF 的空间频率;在该空间频率时,调制已下降到参考黑白信号电平调制的
MTF50(1:1)
50 %(见 3.18)
Ncamera/hor 摄像头水平分辨率(见 3.3.10)
Ncamera/ver 摄像头垂直分辨率(见 3.3.11)
pcamera/hor 监视器水平定义尺寸上显示的摄像头水平视野百分比(见 3.4.26)
pcamera/ver 监视器垂直定义尺寸上显示的摄像头垂直视野百分比(见 3.4.27)
rmirror 后视镜曲率半径(见 3.2.11)
rmirror/min 最小允许曲率半径(见 3.2.12)
Veye 人眼视力(见 3.2.29)
Veye/min 最低允许视力(见 3.2.30)
Wmonitor / HOR 监视器水平定义尺寸(见 3.4.17)
Wmonitor/hor/min 监视器上显示的最小(必需)水平视野的水平宽度(参见 D.5 中的 3.2.18 和图 D.7)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39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xcamera x 方向摄像头与眼点基准点的距离(见 3.3.4)


ycamera y 方向车辆同一侧最外点到摄像头(替换侧后视镜)入射光孔的距离(见 3.3.5)
ycamera y 方向纵向中心 x-z 平面到摄像头(用于替换内部中心后视镜)入射光孔的距离(见 3.3.5)
zcamera 路面到摄像头入射光孔中心的距离(见 3.3.6)
ADAS 先进驾驶员辅助系统
CMS 摄像监控系统
FOV 视野
GVW 车辆总重
HMI 人机接口
LED 液晶显示器
MTF 调制传递函数(见 3.12)
ORP 驾驶员眼点基准点(见 3.1.4)
SFR 空间频率响应(见 3.12)
SNR 信噪比(见 3.6)

5 一般信息和用例定义

监视器显示图像的主要内容是“真实信息”(根据 ISO 9241-307),即在真实世界中存在对应原物的物体和

场景的彩色成像,例如面孔、人物、风景等。

这种感知如下所示:

- 查看预期使用后视镜类别的视野;

- 观察交通情况;

- 观察车辆周围的近处和远处环境;

- 感知各种物体(例如车辆,自行车骑行人员,行人,交通标志,信号灯等);

- 物体感知,距离和速度。

使用实例用作系统要求导出指南。此外,道路测试期间可用于 CMS 的实际评估。

使用实例确定了一种交通情况,在这种情况下 CMS 与驾驶员执行的具体任务以及相关潜在紧急情况和指

标共同使用。

表 2 列出了可能适用于 CMS 的使用实例。

40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表 2 - 可能适用于 CMS 的使用实例列表

标题 任务描述 紧急情况 关键指标 理由


环行道路 在整个图像内容快速变化 夜间 帧速率和控制驾 由于摄像头曝光时间较长,夜
时监控交通情况(例如,有 驶员侧视野 间时间至关重要
多个车道的环形道路)
并道 车辆正在进入高速公路 无法并入高速公 有限的视野 无法使用传统后视镜扩大类
路车流 似于移动头部得到的视野
变道(1) 当打算变道时,物体就在车 盲区中的物体 有限的视野 根据 UN 46 号法规,传统后
辆旁边 视镜可能有非球面扩大区域,
以覆盖盲区。
变道(2) 以较高相对速度从后面接 日间和夜间 距离和速度估计 日间和夜间估计距离和速度
近的物体 的各种提示
隧道 高速驶入/驶出隧道 明显且快速的环 摄像头和监视器 天气晴朗时改变整体照明需
境光线变化 参数 要快速调整摄像头和监视器
参数
显 示 器 上 的 直 显示器表面的环境光线反 直射阳光 信息易读性 环境光可能会影响对比度
射光 射
摄 像 头 中 的 直 高动态环境光线 反射,低日照, 信息易读性 环境光可能会影响对比度
接照射光线 前大灯等
冷启动 冷启动后立即起步 冷温 启动,启动时间 系统需初始化
倒车(1) 倒车时探测到相关物体 N/A 视野 固定与动态视野
倒车(2) 倒车时估计与相关物体的 N/A 距离估计 使用二维监视器和摄像头时
距离 没有立体视觉
车 库 情 况 时 的 倒车时探测到相关物体 日光与黑暗环境 易读性 不同模式时的摄像头和监视
车辆 器(白天和晚上)
发动机停机 发动机停止时探测到相关 N/A 系统可用性 即使发动机停止时也需注意
物体 交通情况
城市驾驶 注意相关危险物体 日间和夜间 距离估计和空间 驾驶员用传统后视镜调整焦
关系 平面时,利用 CMS 常常会分
心,并且景深处于静态。
长时间驾驶(1)高速公路上最可能单驱长 日间 人体工程学因素 由于频繁变化姿态,驾驶员可
距离行驶 能会疲劳
长时间驾驶(2)高速公路上最可能单驱长 夜间 人体工程学因素 由于非黑色显示可能造成的
距离行驶 心烦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41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表 2(续)

标题 任务描述 紧急情况 关键指标 理由


老年驾驶员 老年人需佩戴专用眼镜(双 N/A 显示器位置 聚焦靠近的物体,限于眶
焦或渐变镜片) 耳平面下面的角度
转向 转向时感知到重要物体 人,儿童,自行车 视野 无法使用传统后视镜扩大
等 类似于移动头部得到的视

信号灯 感知正在行驶的紧急车辆,夜间 显色指数;帧率 识别信号灯颜色
感知转向信号等。
静态评估 精确测量视野 N/A 视野 检查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显 示 自 然 驾 驶 监视显示器位置相对于其 探 测 到 相 邻 或 接 安全和驾驶员接受 显示器的布置以及相对于
行为的安排 他视觉手段而言变得自然 近 物 体 时 的 复 杂 程度 其他视觉手段的事业表现
的复杂情况 交通状况或棘手 方式可能比较危险,并且
的操纵 可能会导致事故,甚至意
外事故
有 挂 车 的 环 形 不但监测车辆、挂车和挂车 经 过 环 形 道 路 时 视野(不会像配有 如果不考虑移动头部来增
道路 后端,而且还需监测路边、的日间和夜间 传统后视镜那样的 大视野,CMS 提供的作用
线路和其他道路使用者 移 动 头 部 增 大 视 非常小,并且变得不安全/
野) 很难执行
车 窗 表 面 的 监 用直接视觉或外部间接视 夜间 监视器与车窗之间 妨碍车辆周围物体直接或
视器反射光线 觉设备通过下侧窗或挡风 的几何关系以及监 间接视觉的反射光线会形
玻璃观察物体会受到车窗 视器亮度级别 成安全风险
表面监视器反射光线的干

光 线 和 阴 影 在 当周围环境不同部分存在 如 果 不 能 以 可 辨 易读性(通过摄像 摄像头和监视器需以不同
同一视野中 完全不同的光照条件(例如 别的方式显示,可 头和显示器控制亮 的方式处理不同光照条件
直射阳光和完全阴影)时,能 会 漏 掉 直 射 阳 度和对比度) 的区域,以确保驾驶员可
很难观察并弄清车辆周围 光 与 完 整 阴 影 中 清楚看到重要物体
情形 的物体
光 线 和 阴 影 在 每个摄像头视野覆盖非常 光 照 条 件 更 好 的 易读(亮度和对比 需要处理摄像头图像,使
不同视野中 不同光照条件的周围环境 摄 像 头 视 野 比 光 度) 其以平衡方式为驾驶员呈
时,查看车辆周围出现什么 照 条 件 较 差 的 摄 现这些视图,确保驾驶员
情况 像头视野获得更 注意到各种危险物体。
多关注,而在后一
种情况下可能发
生某种危险情况

42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表 2(续)

标题 任务描述 紧急情况 关键指标 理由


挂车倒车 监视车辆,挂车和挂 倒车时的白天时间 视野(不会像传统后 如果不考虑通过移动头
车后端。另外,重要 和夜间时间 视 镜 系 统 那 样 移 动 部增大视野,CMS 提供
的是需注意倒车方向 头部即可增大视野) 的作用非常小,并且会
的物体和路边的障碍 变得不安全 /难以实 现
物。 倒车。
驾驶员极限尺 驾驶员极限尺码(例 由于距离、视角和/ 人体工程学因素 与设计考虑到大多数驾
码 如,超矮,超高或有 或头部转动幅度过 驶员尺码的传统可调后
不寻常的人体组成部 大等原因导致很难 视镜相比,存在潜在的
分)会使眼睛位置与 看到显示器。 安全风险
监视器布置之间形成
一种失调关系。
挂车转向 监视车辆和挂车,以 左转或右转时的白 视野(不会像传统后 如果不考虑移动头部来
及道路,以了解车辆 天和黑夜时间 视 镜 系 统 那 样 移 动 增大视野,CMS 提供的
列车与周围环境的相 头部即可增大视野) 作用非常小,并且变得
对位置 不安全/很难执行
临时停车后下 需要间接视觉,以确 当 驾 驶 员 和 / 或 乘 CMS 可用性;得益 与传统后视镜提供的功
车 定是否能够安全地下 客打算下车时,另 于 明 智 的 利 用 各 种 能相比,需避免各种危
车 一辆车正靠近车辆 条 件 来 保 持 激 活 系 险情况

车内长时间休 需要间接视觉,以确 当 驾 驶 员 和 / 或 乘 尽 管 可 触 发 系 统 启 与传统后视镜提供的功
息之后下车 定是否能够安全地下 客打算下车时,另 动 的 条 件 较 少 , 但 能相比,需避免各种危
车 一辆车正靠近车辆 CMS 仍然可用 险情况
正常上车和起 就像使用传统后视镜 车辆后方有另一辆 CMS 可用性;得益 与传统后视镜提供的功
步程序 系统一样,起步前需 车驶来,并且需在 于 明 智 的 利 用 各 种 能相比,需避免各种危
查看车后交通情况。 进入车流前及时显 条 件 来 触 发 系 统 启 险情况
示出后方车辆。 动
车流长时间停 就像使用传统后视镜 车辆后方有另一辆 尽 管 可 触 发 系 统 启 与传统后视镜提供的功
靠之后启动 系统一样,起步前需 车驶来,并且需在 动 的 条 件 较 少 , 但 能相比,需避免各种危
查看车后交通情况。 进入车流前及时显 CMS 仍然可用 险情况
示出后方车辆。
使用相同车辆 根据适宜性,在“正确” 通过提供的视野很 视野可调性 为了确保安全驾驶,可
在左驾和右驾 道路侧和“错误”道路 难看到周围的车辆 调节视野,以使车辆适
市场进行驾驶 侧监视周围环境。 和/或物体 应左驾和右驾市场中的
不同行车条件
配有不同宽度 根据车辆当前宽度监 由于视野会适应较 视 野 需 适 应 实 际 车 为确保安全驾驶并保持
上层结构或挂 视视野 窄的车宽,因此没 辆宽度 合法,需使视野适应更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43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车时的驾驶 有显示周围的车辆 换式上层结构或挂车的
和/或物体。 当前宽度

44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表 2(续)

标题 任务描述 紧急情况 关键指标 理由


公路 观察后方交通情况。 夜间时间 点光源(例如近光大 点光源(例如近光灯)
确定后方有多少车辆 灯)渲染 渲染可能导致花晕,
以及它们分别在哪条 意味着车辆的两个近
车道上行驶。 光灯没有分开设置,
而是在显示器上显示
为就像一团“光云”。随
着车后小段距离内的
车辆变得越来越多,
“光云”不断变大。在这
种情况下,将无法确
定后面的车辆数量及
其。

6 要求

6.1 系统文件

为了按照本国际标准进行 CMS 的测试和评估,申请人必须提供如下文件:

— 技术说明书;

— 操作手册。

6.2 设计用途

操作手册内必须说明设计用途。

6.2.1 默认视图

默认视图必须在大多数行车情形下使驾驶员能够观察周围情况。CMS 必须至少支持一个用于认

证的默认视图。在默认视图中,CMS 必须至少显示 6.4 定义的 FOV,并至少提供 6.5 定义的最小

放大倍数、平均放大倍数和分辨率。

6.2.2 调整默认视图

像现在的传统后视镜系统一样,CMS 可以允许用户把视野更改为在正常行驶情况下需要的设

置。在调整默认视图中,可能不满足 6.4 的要求;不过,所有其他要求仍适用。在下次旅程可以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45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恢复这种用户调整默认视图。

6.2.3 临时修改视图

CMS 可以允许临时修改默认视图或调整默认视图的视野和/或放大倍数,必须使驾驶员能够在特

定行车情形下观察周围情况,例如并道、停车操作等。可以向驾驶员指示临时修改。操作员手册

中也应告知驾驶员。

注 1:临时修改可以自动或手动启动。

注 2:关于商用车辆的修改视图的要求和建议,请参考 A.3.1.1。

注 3:关于临时修改视图的例子,请参阅 6.2.3.1 和 6.2.3.2。

6.2.3.1 临时修改视野示例

CMS 可以允许用户选择或自动启用临时修改视野,以便在特别情形下观察相关交通,但这样可

能不满足 6.4 的要求(例如驾驶员在并道时转头),比如在图 19 的例子中,驾驶员需要挪动一个

小角度(大于 0°),但仍难以通过转头观察相关交通。

图 19:驾驶员通常通过移动头来获得不同的后视镜入射角以改变视野的特殊情形

6.2.3.2 临时修改放大倍数示例

CMS 可以允许用户选择或自动启用临时修改放大倍数,以便在停车等特殊情形下能够更好地观

察相关交通,但可能不符合 6.5.1 和 6.5.3 的要求。

6.2.4 亮度和对比度调整

46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必须能够针对环境条件手动或自动调整监视器的平均亮度。应允许手动或自动修改 CMS 对比

度。如果提供手动调整,则操作员手册应告知亮度/对比度修改方法。

6.2.5 覆盖层

根据 3.5.13,一般允许使用覆盖层。在要求的视野内只允许使用临时的透明覆盖图。

6.3 工作就绪度(系统可用性)

驾驶员准备好驾驶后,CMS 应尽快可使用。如果系统不可用,则必须告知驾驶员(例如警告指

示、显示信息等),另参阅 6.10。操作员手册必须解释将向驾驶员显示的信息。

为了确保在冷起动时 CMS 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可用,规定 t 开 为 t 开 ≤7s。

注:CMS 冷起动开启时间 t 开对应于折叠后视镜的时间行为。

为了减小耗电量,在车辆临时停车时(例如在红灯、堵车等情况)CMS 可以暂停运行,但必须

在 t 重启 ≤1s 内全面重启,以便驾驶员观察周围情况。

6.4 视野

按照 3.5.4,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CMS 的系统视野都必须至少覆盖国家机构要求的同类传统

后视镜的视野。CMS 摄像头取向必须确保在安装到车辆上后能够正确获得 CMS 需要的视野。

理由:按照这个定义,CMS 的最低要求视野与传统后视镜的最小视野相同(见 3.2.18 和

3.2.20)。

注:视野取决于所承载的上部结构(例如挂车、负载等)。

B.2 提供了不同后视镜类型的示例。

6.5 放大倍数和分辨率

6.5.1 平均放大倍数

按照 3.5.8,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CMS 的平均放大倍数不得低于 3.2.23(驾驶员侧)和 3.2.24

(乘客侧)定义的允许后视镜放大倍数的平均值。

6.5.1.1 平均放大倍数(驾驶员侧)

如下要求适用: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47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M 系统 /水平 /平均 ≥M 后视镜 /驾驶员 /平均 (19)

M 系统 /垂直 /平均 ≥M 后视镜 /驾驶员 /平均 (20)

3.2.23 列出了不同后视镜类型的 M 后视镜 /驾驶员 /平均 的数值。

6.5.1.2 平均放大倍数(乘客侧)

如下要求适用:

M 系统 /水平 /平均 ≥M 后视镜 /乘客 /平均 (21)

M 系统 /垂直 /平均 ≥M 后视镜 /乘客 /平均 (22)

3.2.24 列出了不同后视镜类型的 M 后视镜 /乘客 /平均 的数值。

6.5.2 最小放大倍数

按照 3.5.11,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CMS 的最小放大倍数不得低于 3.2.26(驾驶员侧)和

3.2.27(乘客侧)定义的允许后视镜最小放大倍数。

6.5.2.1 最小放大倍数(驾驶员侧)

如下要求适用:

M 系统 /水平 /最小 ≥M 后视镜 /驾驶员 /最小 (23)

M 系统 /垂直 /最小 ≥M 后视镜 /驾驶员 /最小 (24)

3.2.26 列出了不同后视镜类型的 M 后视镜 /驾驶员 /最小 的数值。

6.5.2.2 最小放大倍数(乘客侧)

如下要求适用:

M 系统 /水平 /最小 ≥M 后视镜 /乘客 /最小 (25)

M 系统 /垂直 /最小 ≥M 后视镜 /乘客 /最小 (26)

3.2.27 列出了不同后视镜类型的 M 后视镜 /乘客 /最小 的数值。

6.5.3 分辨率(MTF)

48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如 3.13 所述,分辨率(MTF)定义了图像中可看到的最小可分辨细节,使用 MTF10 表示。为简

单起见,在定义要求时假设长宽比为 1:1。附录 D 提供了其他长宽比的修正系数。

注 1:关于假设长宽比 1:1 的更多信息,请参阅附录 D。

在定义尺寸的监视器的中心,分辨率 MTF10 必须满足如下要求:

— 在水平方向,MTF10(1:1)/水平 ≥MTF10MIN(1:1)/水平 ;

— 在垂直方向,MTF10(1:1)/垂直 ≥MTF10MIN(1:1)/垂直 。

在图 20 所示的角部测点,分辨率 MTF10 必须满足如下要求:

1
— 在水平方向,MTF10(1:1)/水平 ≥ MTF10MIN(1:1)/水平 ;
2

1
— 在垂直方向,MTF10(1:1)/垂直 ≥ MTF10MIN(1:1)/垂直 。
2

注 2:图 20 所示的角部测点是用来评估 CMS 在整个相关显示范围内的性能的代表性点。


监视器定义的垂直尺寸

监视器定义的水平尺寸

图 20:MTF10 测量用角部测点示意图

6.6 放大倍数长宽比

在要求的视野内,CMS 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平均放大倍数之差必须满足各后视镜类型的如下

公式。欲了解更多信息,请参阅 B.3.4。最佳平均放大倍数应是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相同。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49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对于 UN 法规第 46 号 I 类 CMS,允许范围必须是:

M系统/水平/平均
- 0.34  1 -  0.25
M系统/垂直/平均

(27)

对于 UN 法规第 46 号 II 类 CMS,允许范围必须是:

M系统/水平/平均
- 0.42  1 -  0.3
M系统/垂直/平均

(28)

对于 UN 法规第 46 号 III 类 CMS,允许范围必须是:

M系统/水平/平均
- 0.34  1 -  0.25
M系统/垂直/平均

(29)

对于 UN 法规第 46 号 IV 类 CMS,对放大倍数比没有任何限制(参阅 B.3.4)。

6.7 车内的监测器集成

如下要求和建议应适用于显示预定视野的监视器部分。

a) 对监视器上强制视野的视线障碍必须限制在关于相应后视镜类型的视野的国家法规的最低

要求。

b) 按照引用文件[3],必须能够从视点以不超过 30º的向下视角查看监视器。关于监视器安装位

置的允许最大角度,监视器位置必须符合各国家机构的各后视镜法规。监视器必须防环境光

线,或者按相应方式安装。监视器的取向必须确保环境光线不会从中央临界反射光方向照射

监视器(另见 ISO 15008)。应针对垂直视线方向优化监视器的安装。

注:由于驾驶员的座椅高度,商业车辆的视角可能会大于 30º。

c) 监视器的安装不应在风挡玻璃或其他窗玻璃上产生烦人的镜像。

d) 车内的监视器布置方式应符合驾驶员的预期。这就是说,右侧视野的影像显示在监视器布局

中的右侧,中间视野的影像显示在监视器布局的中间区域,左侧视野的影像显示在监视器布

局的左侧。如果 CMS 只有一个显示器,则必须清晰地彼此分离不连续的影像。关于更多商


50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用车辆要求,请参阅 A.3.2。

e) CMS 的安装(特别是监视器)导致的驾驶员直接视线阻挡必须限制在国家法规(例如 UN 法

规第 125 号)要求的最低程度。

f) 可以允许驾驶员调整监视器来获得 6.8 要求的最低影像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应能够在不适

用任何工具的条件下进行调整。

6.8 影像质量

若无另外说明,则如下要求适用于监视器定义的尺寸。

6.8.1 监视器各向同性

监视器在相关查看方向范围内符合光学要求。

6.8.1.1 方向均匀性

在使用 70%灰度级人工影像驾驶时,在特定查看方向,监视器亮度与 3.19 定义的亮度水平之间

的偏差(Θ,Φ)=(Θ 监视器 /D,Φ 监视器 /D)必须确保在同一特定查看方向相对于亮度水平的比值 L

(Θ 监视器 /D,Φ 监视器 /D)不超过 3.4.31 定义的监视器标准各项同性范围的亮度水平的 35%,并且不

得超过 3.4.32 定义的监视器扩展各项同性范围的亮度水平的 50%。

对于标准各项同性范围:


max Li  L(监视器/D, 监视器/D ) ,对于表 3 定义的点 I=1,2,3,4,6,7,8,9
L(监视器/D, 监视器/D )

(30)

对于扩展各项同性范围:


max Li '  L(监视器/D, 监视器/D ) ,对于表 4 定义的点 i’=1,2,4,4,6,7,8,9
L(监视器/D, 监视器/D )

(31)

理由:在扩展各向同性范围,只要不存在影像的突然丢失,就可以接受较大程度的质量下降。

6.8.1.2 横向均匀性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51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亮度横向依赖性必须满足:

  
max L j /白色 (,)  min L j /白色 (,) ,表 5 中定义的点 j=1,2,3,4,5,6,7,8,

max L j /白色 (,) 
9,式中, (,) =(0,0)

(32)

6.8.2 显示亮度和对比度

对于显示亮度和对比度,如下要求适用:

— 再现高对比度图像的监视器的最低亮度对比度必须为:

— 对于直接日光照射条件:2:1;

— 对于散射环境光线的白天条件:3:1;

— 对于黄昏条件:2:1;

— 对于夜间条件:5:1。

注 1:ISO 9241-302 提供了“亮度对比度”的定义。亮度对比度使用“对比度比”衡量。按照 ISO 9241-302 以及 ISO 15008,

“对比度比”的定义是高亮度 LH(L 高)与低亮度 LL(L 低)之比。所有其余定义都采用 ISO 15008 的定义。

注 2:考虑到老年驾驶员的需求,夜间条件的最低亮度对比度应为 10:1。

— 在黑暗环境复制摄像头视野的夜间条件,使得将测量的物体上最大亮度不超过 2.0lx。

— 在夜间条件下监视器的背景亮度应有限。根据监视器在车内的安装情况,这还将减少在风挡

玻璃或其他窗玻璃上产生的烦人镜像。在夜间条件下,最大背景亮度应小于 2.0cd/m 。
2

— 操作员手册中必须提示照射在监视器上的日光或其他强光源的光会降低亮度对比度 ,需要

驾驶员特别警觉和注意。

6.8.3 颜色显示

对于颜色显示,监视器上再现图块的颜色的色彩角必须符合如下要求。色坐标值是按 CIE 1976

均匀色度空间描述的:

— 红色坐标值范围不得超出[0º,44.8º]或[332.2º,360º];

52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 绿色坐标值范围不得超出[96.6º,179.9º];

— 蓝色坐标值范围不得超出[209.9º,302.2º];

— 黄色坐标值范围不得超出[44.8º,96.6º];

— 为了保持与白色区分的能力,把距白色的距离定义为 Ri≧0.02,式中,Ri 是各色标相对于白

色(i=白色)的色距(i=红色、绿色、蓝色、黄色)。

图 21 显示了 CIE1976 均匀色度空间所述的容限范围。

黄色角容限

绿色角容限

红色角容限

蓝色角容限

红色标
绿色标
蓝色标
黄色标
白色标

图 21:CIE 1976 UCS 色度图上的颜色偏差容限

对于车辆信号灯的颜色显示,琥铂色灯应被辨识为琥珀色,蓝色灯被辨识为蓝色,红色灯被辨识

为红色。

6.8.4 伪影

操作员手册必须告知可能存在的伪影及其导致的视野和物体部分遮挡,这可能需要驾驶员特别

警觉和注意。

6.8.4.1 拖影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53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拖影导致视野和物体的部分遮挡。拖影不得超过影像最大亮度值的 50%。

6.8.4.2 光晕和镜头眩光

光晕和镜头眩光导致视野和物体的部分遮挡。光晕和镜头眩光伪影不得覆盖所显示影像的超过

25%(见 7.8.2 的测试方法 4.1)。

理由:UN 法规第 46 号现在规定的是 V 类和 VI 类后视镜的 15%。不过,这种测试方法只能覆盖

光晕伪影,并且没有清晰定义。

6.8.4.3 点光源

出于安全原因,点光源(例如近光灯)应被显示为点光源,应是可辨别的。

6.8.4.4 颜色噪声

在夜间条件下避免烦人的颜色噪声。

6.8.4.5 色差

应尽可能减小烦人的色差。

6.8.5 视野的锐度和深度

6.8.5.1 锐度

影像锐度越高,对影像中显示内容的感知就越快。如 3.18 所述,锐度使用 MTF50(1:1)表示,该

参数必须满足

— 中心的水平和垂直 MTF50(1:1)

MTF50(1:1)≥1/2MTF10MIN(1:1)[LW/PH]

(33)

— 角部的水平和垂直 MTF50(1:1)(影像高度的 70%)

1 1
MTF50(1:1)≥ ( MTF10MIN(1:1))[LW/PH]
2 2
(34)

MTF10MIN(1:1)见 3.16 和 3.17 的定义,MTF50MIN(1:1)见 3.18 的定义,二者均假设长宽比为 1:1。

54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6.8.5.2 视野深度

CMS 必须使驾驶员能够以足够高的分辨率观察物体空间和感知关注区内显示的内容以辨识细

节。在距物体的不同距离测量时,MTF10(1:1)必须至少在如下点满足最低分辨率要求:

— 点 1(10m 处的无限远代表点)和点 2(6m 处的中距离点)的分辨率

MTF10(1:1)≥0,9*MTF10MIN(1:1)[LW/PH]

(35)

— 点 3(4m 处的近距离点)的分辨率

1
MTF10(1:1)≥ MTF10MIN(1:1)[LW/PH]
2
(36)

理由:视野深度评估的主要目的是测量 CMS 在要求视野内任意距离处识别物体的能力。较近距

离处的物体的显示图像较大,因此在较近距离的要求可以降低。

6.8.6 几何畸变

应尽量减小监视器上相对于直线投影的影像畸变。

6.8.7 更多影像质量要求

6.8.7.1 像素缺失

监视器的像素缺失等级应为像素等级 0。当发生能严重影响 CMS 的使用的像素或次像素缺失

时,操作员手册应通知驾驶员维修或更换该系统。

6.8.7.2 闪烁

在至少 90%的用户看来监视器的整个影像区域应无闪烁。

6.8.7.3 视觉伪影

监视器的整个影像区域应无其他视觉伪影,以使用户能够高效、有效地执行工作(参阅 ISO

9241-307:2008 的 5.3 的表 64)。

6.8.7.4 监视器外壳的光泽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55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监视器外壳表面应避免因日光在监视器外壳上的反射而导致眩目和分散注意力。按照 ISO 2813

在 60º测量几何测量时,监视器外壳的光泽度不应超过 10 光泽单位。

6.9 时间行为

6.9.1 帧速率

摄像头前面物体的移动的显示必须平滑,不得停顿。系统的最低帧速率(影像信息的更新速率)

必须至少达到 30Hz。在低光照条件下或者在低速驾驶时,系统的最低帧速率(也就是影像信息

的更新速率)可能会降低(例如较长曝光或影像处理时间导致),但至少必须达到 15Hz。

6.9.2 影像成像时间

在室温 22ºC±5ºC 下,监视器的影像成像时间应小于 55ms。

6.9.3 系统延迟

CMS 的延迟必须足够短,以确保接近实时地显示场景。在室温 22ºC±5ºC 下,延迟必须小于

200ms。

6.10 故障行为

当 CMS 存在故障时,在 CMS 成功执行自检前驾驶员必须能够识别出。操作员手册必须告知驾驶

员故障指示方式,并在系统维修前提供所指示故障的临时处理方法(如果有)指导以及其他必要

指导。

关于更多功能性安全要求,请参阅第 8 条。

6.11 质量和更多人体工程学要求

关于质量和更多人体工程学要求,请参阅国家机构的规定(例如 UN 法规第 46 号第 15.1.2 节和第

15.1.3 节)。

6.11.1 老年人的需要

6.11.1.1 老花眼

为了高效、有效地完成视觉工作,监视器上显示的场景应清晰。根据驾驶员的年龄,这可能需要

— 使用双焦点或多焦点(例如渐变型)眼镜或隐形眼镜,或
56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 把监视器安装在适宜的距离。

监视器在车内的安装应符合目标用户群体的需要。操作员手册针对人类老花眼提供建议,并按

照用户需要推荐辅助工具。

6.11.1.2 监视器高亮度导致的眩目

为了避免监视器高亮度导致眩目,亮度必须能够在夜间条件下自动或手动调暗。在夜间条件下,

最大亮度应不超过 20cd/m 。
2

6.12 天气和环境的影响

应考虑如下天气和环境影响:

— 雨、雪、太阳、雾等。

— 应考虑车辆上摄像头安装位置的脏污状况。

— 应分析 CMS 外壳和角部的气流,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沉积,例如摄像头镜头上。应相应地设

计 CMS 的外壳和角部。

— 为了保持清晰的视图,必要时应定期清洁 CMS 特别是位于车辆外部的摄像头和位于车辆内

部的监视器。操作员手册必须提供清洁指导及相关安全说明。

7 试验方法

7.1 系统文件

确认存在所需测试需要的技术说明书和操作员手册。

7.2 设计用途

确认操作员手册中定义的设计用途。

7.2.1 默认视图

确认 CMS 存在一个默认视图。如无另外说明,则第 7 条中描述的所有试验步骤均针对默认视

图。确认默认视图满足第 6 条定义的最低要求特别是最小要求视野(见 6.4)、平均和最小放大

倍数(见 6.5.1 和 6.5.2)以及分辨率(见 6.5.3)。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57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7.2.2 调整默认视图

不需要验证。

7.2.3 临时修改视图

当允许在特定驾驶情形下(例如在停车场倒车)临时修改设计视野和/或放大倍数时,确认以符

合人体工程学的方式指示了这种临时修改,并且操作员手册中提供了临时修改建议。

7.2.4 亮度和对比度调整

确认能够手动或自动修改 CMS 亮度。确认操作员手册中就亮度和对比度的修改方法提供了建

议。

7.2.5 覆盖层

通过目视检查确认按 6.4 定义在要求视野内显示的覆盖层是临时、透明的(不是不透明的)。

7.3 工作就绪度(系统可用性)

确认系统在标准实验室环境和 22ºC±5ºC 下启动后,在 6.3 定义的最长启动时间 t 开 内 CMS 能够

全面运行。全面运行状态开始点定义为在 CMS 监视器上一个静止场景(例如棋盘图)的参考信

号以清晰可见的影像继续保持在±50%范围内至少 10 秒的时刻(见图 23)。CMS 测试装置如图

22 所示。试验是在亮度为 10,000lux(亮场景)和 2lux(暗场景)的场景下执行的。参考信号是

通过测量参考摄像头、光学瞬态记录仪或从系统采集的信号(例如自动曝光状态、监视器影像的

平均灰度值)在 CMS 监视器上输出图像的时间分辨亮度值 Y 或等效值生成的。

图例:

58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1 测试图(例如棋盘图),与光轴垂直
2 测试图亮度
3 摄像头
4 监视器
5 参考摄像头、数字光度计或光学瞬态记录仪
6 摄像头与监视器照明环境之间在光学或空间上的隔离
7 用来避免光直接照射到镜头上的光学隔离屏障
8 摄像头侧
9 监视器侧

图 22:系统可用性测量装置

图例:
1 静止状态信号水平
2 开机时刻

图 23 启动时间 t 开 的定义

7.4 视野

确认 CMS 技术说明书包含摄像头视野和监视器上显示的摄像头视野的百分数 (见 3.4.26 和

3.4.27)。

确认按照 3.5.4 的定义 CMS 的系统视野都至少覆盖国家机构要求的同类传统后视镜的视野。验证

(例如使用 CAD)内容应包括水平和垂直张角和摄像头取向。

7.5 放大倍数和分辨率

7.5.1 平均放大倍数

确认 CMS 技术说明书包含监视器设计视角(Θ 监视器 /D、Φ 监视器 /D 或 θ 监视器 /水平 /D、θ 监视器 /垂直 /D,参

阅 3.4.11、3.4.12、3.4.13 和 3.4.14)、监视器设计视距(a 监视器 /D,参阅 3.4.10)、监视器定义规

格的尺寸(W 监视器 /水平 、H 监视器 /垂直 ,参阅 3.4.17 和 3.4.18)、摄像头视野(α 摄像头 /水平 、α 摄像头 /垂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59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直 ,参阅 3.3.15 和 3.3.16)以及监视器显示的摄像头视野百分数(3.4.26 和 3.4.27)。

7.5.1.1 平均放大倍数(驾驶员侧)

确认按照 3.5.9 和 3.5.10 的公式(13)和(14)计算的水平和垂直方向 CMS 平均放大倍数不低于

3.2.23 规定的驾驶员侧后视镜平均放大倍数。

7.5.1.2 平均放大倍数(乘客侧)

确认按照 3.5.9 和 3.5.10 的公式(13)和(14)计算的水平和垂直方向 CMS 平均放大倍数不低于

3.2.24 规定的乘客侧后视镜平均放大倍数。

7.5.2 最小放大倍数

如下测量方法适用:

a) 调整 CMS 摄像头的位置以使其光轴与棋盘图的垂直方向平行(例如,如图 24 所示)。瞄准

CMS 摄像头来采集棋盘图影像是的指定监视器尺寸内在水平和垂直方向显示至少 20 个方

格。旋转棋盘图使得棋盘上的水平线在监视器上显示为水平线。

b) 沿影像中心线测量棋盘图上各方格从一侧最外侧显示边缘到另一侧最外侧显示边缘的距离

(参阅图 25 的示例)。

c) 绘制监视器上测定距离与图上实际距离的关系图。然后,对绘图点进行 3 阶或 5 阶多项式曲

线拟合。之后,计算所获得多项式曲线拟合的 1 阶微分函数(参阅图 29 的示例)。

d
该导数乘以 得到被测线上的局部放大倍数,式中,d 是从摄像头入射光孔到图的距
a监视器 / D

离。求出最小放大倍数 M 系统 /水平 /最小 ,即该函数在监视器指定尺寸的极限范围内的最小值。

d) 对影像中心列重复步骤 b)到 d)来求出 M 系统 /垂直 /最小 。

注:对于理想直线投影,最小放大倍数等于平均放大倍数。

建议至少使用 C.3 所述曲率半径 r 后视镜 ≤400mm 的广角后视镜的角放大倍数(例如 UN 法规第 46

号 IV 类后视镜),而不使用本小节所述的尺寸放大倍数。

60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图例:
1 20 个方框

图 24:放大倍数测量用棋盘图示例

图例:
1 点1
2 点2
3 点3
4 最左侧显示边缘
5 最右侧显示边缘
6 中心线

图 25:含枕形失真影像上水平方向测点示例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61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图例:
1 个别方格边缘的测量距离
2 多项式曲线拟合
3 局部放大倍数
X1 距相关点的原始图上距离(mm)
X2 图方格边缘数
Y1 监视器输出影像的位置(mm)
Y2 ΔW 监视器/ΔW 图

图 26:放大倍数测量图示例

7.5.2.1 最小放大倍数(驾驶员侧)

使用棋盘图确认在要求视野(见 6.4)内 CMS 最小放大倍数不低于要求的最小放大倍数,并且在

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都符合公式 6.5.2.1。

7.5.2.2 最小放大倍数(乘客侧)

使用棋盘图确认在要求视野(见 6.4)内 CMS 最小放大倍数不低于要求的最小放大倍数,并且在

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都符合公式 6.5.2.2。

7.5.3 分辨率(MTF)

7.5.3.1 水平分辨率

1) 根据公式(15)计算 MTF10MIN(1:1)/水平 。

2) 调整 CMS 摄像头的位置以使其光轴与双曲线分辨率图的垂直方向平行(例如,如图 22 或图

27 所示)。瞄准 CMS 摄像头来使图显示在定义监视器水平尺寸的中间。当焦距小于 6m 时,

62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从摄像头入射光孔到图的距离 d 必须为 6m 以下。旋转双曲线分辨率图来使线在监视器上显

示为垂直线。确保图的影像不存在曝光过度或曝光不足。

3) 在监视器上测量图位置 1 的九条线的宽度 w’图 /水平 [见图 D.1 的示例,图例(h)],计算对应于

图位置 1 的空间频率:

W监视器 / 水平
K 水平  9 (37)
w'图/ 水平

当图位置 1 的线图样在整个定义监视器水平尺寸范围内重复时,该数据对应于定义监视器水

平尺寸 W 监视器 /水平 内的可见线数。

4) 计算频率放大倍数来确定需要按 MTF 要求检查的所需图位置 P 水平 。

MTF10MIN (1:1) / 水平
P水平  (38)
K水平

该数据对应于 MTF10MIN(1:1)/水平 在定义监视器水平尺寸 W 监视器 /水平 内准确复制的图位置。频

率放大倍数显示在双曲线图旁边(见图 D.1 中的示例以及图例(a)中的编号解释。市场上

可获得的一些图可能包含直接打印在图上的频率值而不是这个放大倍数 )。

5) 确认能够在图位置 P 水平 看到和分辨出所有线条。这可确保 MTF10(1:1)/水平 至少等于或大于

MTF10MIN(1:1)/水平 。当测试失败时,应使用 D.3 定义的复核。

7.5.3.2 垂直分辨率

1) 根据公式(16)计算 MTF10MIN(1:1)/垂直 。

2) 调整 CMS 摄像头的位置以使其光轴与双曲线分辨率图的垂直方向平行(例如,如图 22 所

示)。瞄准 CMS 摄像头来使图显示在定义监视器垂直尺寸的中间。当焦距小于 6m 时,从摄

像头入射光孔到图的距离 d 必须为 6m 以下。旋转双曲线分辨率图来使线在监视器上显示为

水平线。确保图的影像不存在曝光过度或曝光不足。

3) 在监视器上测量图位置 1 的九条线的高度 h’图 /垂直 [见图 D.1 的示例,图例(h)],计算对应于

图位置 1 的空间频率: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63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H 监视器 / 垂直
K垂直  9 (39)
h'图 / 垂直

当图位置 1 的线图样在整个定义监视器垂直尺寸范围内重复时,该数据对应于定义监视器垂

直尺寸 W 监视器 /垂直 内的可见线数。

4) 计算频率放大倍数来确定需要按 MTF 要求检查的所需图位置 P 垂直 。

MTF10MIN (1:1) / 垂直
P垂直  (40)
K垂直

该数据对应于 MTF10MIN(1:1)/垂直 在定义监视器垂直尺寸 H 监视器 /垂直 内准确复制的图位置。

5) 确认能够在图位置 P 垂直 看到和分辨出所有线条。这可确保 MTF10(1:1)/垂直 至少等于或大于

MTF10MIN(1:1)/垂直 。当测试失败时,应使用 D.3 定义的复核。

示例:假设现有一个驾驶员侧 UN ECE III 类 CMS,其 x 摄像头 =0,5m,y 摄像头 =0,15m,z 摄像头

=1.24m,得出其 α 后视镜 /水平 /最小 =12.2º

a监视器 / 水平 arc min


MTF10MIN(1:1)/水平 =M 后视镜 /驾驶员 /平均 * *α 后视镜 /水平 /最小 *V 眼 /最小 *60
a后视镜 / 水平 / 最小 

(41)

通过插入计算监视器显示水平视野内的要求可见线条数(假设 α 监视器 /水平 =20º):

 20  1 arc min


MTF10MIN(1:1)/水平 =0.31*   *12.2*0.7 *60 =260.4
 12.2  arc min 

假设定义监视器水平尺寸为 W 监视器 /水平 =0.2m,监视器上图位置 1 的九条线宽度为 w’图 /水平 =

0.031m

W监视器 / 水平
K *9 (42)
w'图 / 水平

通过插入:

0.2m
K * 9 =58.07
0.031m

64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MTF10MIN (1:1) / 水平
P (43)
K

通过插入:

260.4
P =4.5
58.07

因此,需要确认在图位置 3.5 能够看到和分辨出所有线条。

7.5.3.3 角部分辨率

1) 在定义监视器水平和垂直尺寸 70%的角部测量点重复进行水平和垂直分辨率测量(见图

20)。

2) 确认满足相应要求(角部要求 MTF10MIN(1:1)分辨率的一半)。

图 27:原始(左侧)和采集分辨率图(右侧)的示例

7.6 放大倍数长宽比

CMS 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平均放大倍数之差的计算方法应为:

M 系统 / 水平 / 平均
1- (44)
M 系统 / 垂直 / 平均

也可以使用棋盘图测量。应在监视器屏幕上测量棋盘图方格的角部点的几何尺寸,棋盘各方格

角部的水平间距与垂直间距之比给出局部放大倍数的长宽比。平均比值必须符合 6.6 规定的标

准。

对于放大倍数长宽比的测量,可以通过在监视器的垂直方向进行观察来评估棋盘图测量。当实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65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际在设计观看方向 θ 监视器 /水平 /D 和 θ 监视器 /垂直 /D 观察时,在监视器垂直方向测定的水平和垂直放大倍

数必须分别乘以 cos(θ 监视器 /水平 /D)和 cos(θ 监视器 /垂直 /D),用作修正系数(参阅 3.4.13 和

3.4.14)。

7.7 车内的监测器集成

应按照 6.7 的列表考虑如下验证:

a) 确认在监视器上强制视野的视图阻挡保持在最小。

b) 不需要验证。

c) 不需要验证。

d) 通过目视检查确认右侧视野的影像显示在监视器布局中的右侧,中间视野的影像显示在监

视器布局的中间区域,左侧视野的影像显示在监视器布局的左侧。如果 CMS 只有一个显示

器,则通过目视检查确认不连续影像清晰地彼此分离。关于更多商用车辆验证,请参阅附录

A。

e) 确认(例如通过使用来自 CAD 工具的车辆构造数据)安装 CMS 导致的驾驶员直接视野阻挡

被限制在国家法规(例如 UN 法规第 125 号)规定的最低程度。

f) 如果可以调整监视器来获得垂直观看方向,则确认能够在不使用任何工具的条件下进行调

整。

7.8 影像质量

7.8.1 监视器各向同性

7.8.1.1 方向均匀性

使用测角器或锥光测量系统或等价工具进行测量。测量必须确保亮度差异不超过 6.8.1.1 定义的

限值。按表 3 和表 4 所述测量不同测量方向的监视器亮度依赖性。这种测量至少必须覆盖监视器

扩展各向同性范围内的测量方向。

图 28 的左侧部分描述了方向均匀性测量的测量范围,测点位于监视器中心,表示为点 j=5。图

28 的右侧部分的彩色图是使用锥光仪测定的一台 LCD 监视器的测量结果示例,采用极坐标表

66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示。亮度水平是与不同取向和角度范围有关的图。亮度水平是颜色编码的,其中,红色表示高亮

度,蓝色表示低亮度。小窗口是一个监视器标准各向同性范围和监视器扩展各向同性范围示例,

示例中假设设计观看方向为 Θ 监视器 /D=25º、Φ 监视器 /D=38º。

图例:
1 监视器
2 监视器表面的法线
3 监视器设计观看方向(Θ 监视器/D、Φ 监视器/D)
4 监视器标准各向同性范围
5 监视器扩展各向同性范围

图 28:方向均匀性测量示例

表 3:标准各向同性范围的测量方向

方向 i 水平/度 垂直/度
1 -7 +6
2 0 +6
3 +7 +6
4 -7 0
5 不适用 不适用
6 +7 0
7 -7 -6
8 0 -6
9 +7 -6

表 4:扩展各向同性范围的测量方向

方向 i' 水平/度 垂直/度


1 -12 +11
2 0 +11
3 +12 +11
4 -12 0
5 不适用 不适用
6 +12 0
7 -12 -11
8 0 -11
9 +12 -11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67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7.8.1.2 横向均匀性

表 5 和表 29 描述了横向均匀度测量的测点 j=1、2、3、4、5、6、7、8、9 和测量方向。测量了

监视器垂直方向也就是方向(Θ 监视器 ,Φ 监视器 )=(0º,0º)的监视器亮度。

表 5:横向均匀性的测点

点j 左上角的 W 监视器/水平百分数 左上角的 H 监视器/垂直百分数


1 20 20
2 50 20
3 80 20
4 20 50
5 50 50
6 80 50
7 20 80
8 50 80
9 80 80

图例:
1 监视器表面的法线
2 监视器设计观看方向(Θ 监视器 /D、Φ 监视器/D)
H H 监视器/垂直
W W 监视器 /水平

图 29:监视器上不均匀性测量的点

7.8.2 显示亮度和对比度

— 检查 CMS 是否能够自动或手动调整亮度并报告结果值。

— 检查操作员手册中是否包含必要信息来提示照射在监视器上的日光或其他强光源的光会降

低亮度对比度、需要驾驶员特别警觉和注意。

这个步骤包含在不同照明条件下执行的五次测试。

68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a) 直接阳光照射(使用点光源以 45klx 亮度照射监视器条件下的监视器对比度观察);

2
b) 白天漫射天光照射(1500cd/m 发光密度的扩展漫射光源反射范围内的监视器对比度观

察);

c) 夜间条件(亮度最高 2lx 的暗场景内的对比度观察);

d) 黄昏条件,摄像头伪影(受到因高亮眩目光源照射摄像头镜头而产生的伪影的影响的影像区

域);

e) 黄昏条件,摄像头对比度(摄像头视野内存在高亮眩目光源情况下的对比度观察)。

注:利用漫反射率为(ρ)的反射图,可以使用公式(45)根据照射在反射图上的亮度(E)估算反射图亮度(L):

E
L (45)

图 30 是试验装置一览图。请注意,并非每次试验都同时使用所有设备。

图例:
1 测试图(对比度图,黑图)
2 测试图亮度
3 后视镜
4 摄像头评估用高亮眩光灯(定向光束)
5 被测摄像头
6 被测监视器的照明
7 被测监视器
8 参考摄像头,数字光度计(例如区域亮度光度计)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69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9 漫射照明
10 摄像头与监视器照明环境之间在光学或空间上的隔离
11 用来避免光直接照射到摄像头镜头上的光学隔离屏障
12 摄像头侧
13 监视器侧

图 30:亮度和对比度测试装置

用来规定摄像头视野内整个场景的参数:必须使用其白色和黑色部分平衡分布(例如每个方向

至少包含五个交替排列的黑色和白色方格的棋盘图形)、测点亮度对比度 CR≥20 的对比度图。

可以使用具有朗伯特征的反射和透射图(1)。如果使用反射图,则可以在图上测量亮度(lux)

或使用参考摄像头或其他亮度计[与监测器测试使用的相同(8)]在被测摄像头的位置和方向

(5)测量所需亮度值(cd/m )来进行光源调整(2)。使用球形透明光源通过在被测摄像头的
2

位置和方向测量亮度值(5)进行调整。

如果既不使用天光也不使用日光,则所用光源必须与 CIE D65 标准光源相似,相关色温应为 TC

=6500K,允许误差±1500K,或者,所用光源与 CIE D55 标准光源相似,相关色温应为 TC=

5500K,允许误差±1500K。对于夜间条件,可以使用与 CIE A 标准光源相似的光源,相关色温

应为 TC=2848K,允许误差±1000K。

测试 1:日光直接照射监视器

装置:对比度图(1)、测试图照明(2)、被测摄像头(5)、被测监视器照明(6)、被测监视

器(7)和参考摄像头(8)。

本测试模拟通过车辆风挡到监视器的直接日光照射。因此,被测监视器照明(6)必须类似于点

光源,并为测点提供平行、均匀的入射光。

必须使用对比度图在定义监视器尺寸的中心测量监视器的亮度对比度比 CR。必须把监视器的亮

度设置调整到最大。参考摄像头对监视器的倾角必须等于监视器的设计观看倾角 Θ 监视器 /D。入射

光源的倾角 Θs=Θ 监视器 /D+15°,位于监视器法线方向与设计观看方向形成的平面上(参阅图

31)。通过测量随后分配给测量位置的白色和黑色图块(例如通过仅在图中心颠倒图块或移动

摄像头来对准不同图块)的亮度或等效值来获得对比度比。使用公式(46)计算最终对比度比:

L监视器 / 图 /白色 / 环境
CR  (46)
L监视器 / 图 / 黑色 / 环境

70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为灵活起见,可以单独测量发射和反射光亮度来计算亮度对比度。使用公式(47)计算亮度对比

度:

L监视器 /图/白色 监视器 / D, 监视器 / D   Lr /白色 监视器 / D, 监视器 / D 


CR  (47)
L监视器 /图/ 黑色 监视器 / D, 监视器 / D   Lr / 黑色 监视器 / D, 监视器 / D 

L 监视器 /图 /白色 和 L 监视器 /图 /黑色 是在暗室条件下在监视器测定的发射光亮度值。反射光亮度可能会随所

显示的影像而异(例如由于 LCD 的不同液晶状态导致)。使用如下方法和公式(48)及(49)

计算各状态(监视器上显示的图的白色、黑色图块)的高亮眩光的反射光亮度:

Lr/白色 =L 监视器 /图 /白色 (眩光开)−L 监视器 /图 /白色 (眩光关) (48)

Lr/黑色 =L 监视器 /图 /黑色 (眩光开)−L 监视器 /图 /黑色 (眩光关) (49)

注:这种方法依据 ISO 9241-305:2008 的 6.1.2 所述的反射光基本测定原理。

图例:
1 测量平面
2 被测监视器
3 监视器法线
4 设计观看方向
5 高亮眩光
6 参考摄像头

图 31:直接日光照射测试装置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71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注 1:对于倾角 Θ 监视器 /D=30º和方位角 Φ 监视器/D=0º,该测试与 ISO 15008-1/SAE 的 4.1.2.4 的 J1757 方法 2B 相似。

当 Θ 监视器 /D=0º时,θs 必须在 Φ 监视器 /D=0º和 180º的平面上测量。必须使用对比度最低的读数。

表 6 汇总了摄像头和监视器的测试参数。

表 6:直接日光照射条件的摄像头和监视器测试参数

试验 取向 性质 单位 数值 备注
测试参数 摄像 L 图/白色 cd/m2 400 到 800 对比度图上的白色亮度
“直接日光 头侧 对比度比图 ≥20 L 图/白色/L 图/黑色
照射” 监视 在监视器位置测定的环境亮度范围 lx 40k 到 50k
器侧 参考摄像头(8)对监视器法线的倾角 度 Θ 监视器/D
光源(6)对监视器法线倾角 Θs 度 Θ 监视器/D+15º
将报告的结 监视 测量监视器上测试图影像的亮度对比 测量监视器的白色亮度和黑
果 器侧 度比 色亮度,并计算对比度比

确认对比度比测值符合直接日光照射条件的要求。

测试 2:漫射天光照射的白天条件

装置:对比度图(1)、测试图照明(2)、被测摄像头(5)、被测监视器照明(6)、被测监视

器(7)、参考摄像头(8)和漫射光源(9)。

该测试模拟监视器上反射的漫射天光。因此,被测监视器照明(9)必须是扩展的,在监视器表

面上的测量区域内产生均匀反射。

测试装置和步骤与测试 1 相同,只是使用了漫射照明而不是点状光源。可以在点光源与监视器之

间放置一个透明散射器来再现这种条件。参考摄像头视点在散射器产生的反射光必须完全覆盖

测量区域,从测量视点测量时散射器必须覆盖至少 15º的直径范围(ISO 9241-305 所述的扩展光

源)。在 15º角测量散射器/漫射光源表面的要求亮度。

必须在对比度图的显示影像内以对比度梯级测量监视器的亮度对比度比 CR。测量位置必须靠近

显示器中心。必须把监视器的亮度设置调整到最大。使用公式(50)计算对比度比测值:

L监视器 / 图 /白色 / 环境
CR  (50)
L监视器 / 图 / 黑色 / 环境

为灵活起见,可以单独测量发射和反射光亮度来计算亮度对比度。使用公式(51)计算亮度对比

度:

72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L监视器 /图/白色 监视器 / D, 监视器 / D   Lr /白色 监视器 / D, 监视器 / D 
CR  (51)
L监视器 /图/ 黑色 监视器 / D, 监视器 / D   Lr / 黑色 监视器 / D, 监视器 / D 

L 监视器 /图 /白色 和 L 监视器 /图 /黑色 是在暗室条件下在监视器测定的发射光亮度值。根据所显示的影像,反

射光亮度可能会随不同液晶状态而异。使用如下方法和公式(52)及(53)计算各状态(监视器

上显示的图的白色、黑色图块)的高亮眩光的反射光亮度:

Lr/白色 =L 监视器 /图 /白色 (漫射照明开)−L 监视器 /图 /白色 (漫射照明关) (52)

Lr/黑色 =L 监视器 /图 /黑色 (漫射照明开)−L 监视器 /图 /黑色 (漫射照明关) (53)

注:这种方法依据 ISO 9241-305:2008 的 6.1.2 所述的反射光基本测定原理。

表 7 汇总了摄像头和监视器的测试参数。

表 7:漫射天光照射条件的摄像头和监视器测试参数

试验 取向 性质 单位 数值 备注
测试参数 摄像头 L 图/白色 cd/m2 400 到 800 对比度图上的白色亮度
“白天条 侧 对比度比图 ≥20 L 图/白色/L 图/黑色
件,漫射 监视器 漫射照明亮度 cd/m2 1300 到 漫射光源表面的亮度
天光照射” 侧 1500cd/m2
参考摄像头(8)对监视器法线的倾 度 Θ 监视器/D

光源(6)对监视器法线倾角 Θs 度 Θ 监视器/D+15º
将报告的 监视器 测量监视器上测试图影像的亮度对比 测量监视器的白色亮度和黑
结果 侧 度比 色亮度,并计算对比度比

注:对于倾角 Θ 监视器 /D=30º和方位角 Φ 监视器/D=0º,该测试与 ISO 15008-1/SAE 的 4.1.2.5 的 J1757 方法 2B 相似。

确认对比度比测值符合漫射光环境白天条件的要求。

测试 3:夜间条件

装置:对比度图(1)、测试图照明(2)、被测摄像头(5)、被测监视器(7)和参考摄像头

(8)。

该测试模拟夜间条件下的摄像头场景,采用 2lx 的光源产生典型亮度值 0.5cd/m 到 0.7cd/m 。存


2 2

在该功能时,应启用监视器的自动亮度调整。或者,当存在该设置时,应使用监视器手动亮度调

整的低光线条件标准设置。

应测量监视器的亮度对比度比 CR。参考摄像头(8)的观看方向必须为监视器的设计观看方向。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73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表 8 汇总了摄像头和监视器的测试参数。

表 8:夜间条件的摄像头和监视器测试参数

试验 取向 特性 单位 数值 备注
测试参数 摄像头侧 L 图/白色 cd/m2 0.5 到 0.7 对比度图上的白色亮度
“夜间条件” 对比度比图 ≥20 L 图/白色/L 图/黑色
监视器侧 环境亮度范围 lx 0 到 10
将报告的结果 监视器侧 测量监视器上测试图影像 测量监视器的白色亮度和黑
的亮度对比度比 色亮度,并计算对比度比
测量背景亮度 cd/m2 测量监视器的黑色亮度

确认对比度比测值符合夜间条件的要求。

测试 4:黄昏条件,摄像头伪影

装置:黑色测试图(1)、反射镜(3)、高亮眩目光源(4)、被测摄像头(5)、被测监视器

(7)和参考摄像头(8)。

该测试模拟高强眩目光源(例如地平线上的太阳)在摄像头影像上产生伪影的摄像头情景。必须

把监视器的亮度设置调整到最大。

必须确定受高强眩目光源所致摄像头伪影(光晕、眩光等)影响的区域。

测试 4.1:光晕和拖影

被测摄像头对准高强眩目光源(4)。也可以使用一个反射镜和一个可调光圈实现要求的视野内

眩目光源扩展。光源周围的背景为暗(黑色测试图)。摄像头传感器平面法线与传感器中点与光

源连线之间的夹角必须为 10º。必须测量相对于监视器上显示的眩目光源的中心点的最大值的监

视器亮度值。参考摄像头(8)的观看方向必须为监视器的设计观看方向。显示摄像头伪影(光

晕、拖影和眩光)的监视器区域的亮度值将比仅显示暗背景的区域高。确定最高亮度与实际监视

器值之比下降到低于 2:1 的监视器区域。

测试 4.2:镜头眩光

必须对光源相对于传感器法线的不同入射角重复测试,以识别出现最多摄像头伪影的最不利情

况。监视器上必须总是能够看到光源,以确保稳定的摄像头光照条件和增益设置。确定最不利情

况后,测量监视器上的信号输出水平,找出(并分割出)监视器影像上信号输出水平(亮度)中

眩光大于所产生最高眩光水平的一半的影像区域。计算上述受影响区域占监视器上整个 CMS 影

74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像面积的百分比。

表 9 汇总了摄像头和监视器的测试参数。

表 9:黄昏条件的摄像头和监视器测试参数,摄像头伪影

试验 取向 特性 单位 数值 备注
测试参数 摄像头侧 黑色亮度(背景) cd/m2 <2

摄像头伪影 眩目光源亮度(4) cd/m2 (5 到 10)Mio 眩目光源可以是地平线附近的


太阳
摄像头视点处的眩 arcmin 30 到 34 眩目光源可以是地平线附近的
目光源角尺寸 太阳
监视器侧 环境亮度范围 lx 0 到 10 暗室条件,监视器上无直接反
射光
将报告的结 监视器侧 测量受摄像头伪影 显示器面 测量监视器上的信号输出水
果: 影响的区域 积百分比 平,找出(并分割出)监视器
影像上信号输出水平大于所产
生眩光水平(最高水平)的一
半的影像区域,计算受影响区
域占整个监视器面积的百分比
拖影强度 最高亮度 测量可见拖影的亮度
的百分比

确认伪影区域和拖影亮度测值符合 7.8.4.1 和 7.8.4.2 规定的要求。

测试 5:黄昏条件,摄像头对比度

装置:对比度图(1)、反射镜(3)、测试图照明(2)、高亮眩目光源(4)、被测摄像头

(5)、被测监视器(7)和参考摄像头(8)。

必须测量存在高强眩目光源的场景的监视器亮度对比度。

把被测摄像头对准对比度图。把高强眩目光源(4)放在被测摄像头(5)的视野内,如测试 4.1

所述。也可以使用反射镜(3)。参考摄像头(8)的观看方向必须为监视器的设计观看方向。测

量按照测试 4.1 判断对比度图上目视不受摄像头伪影影响的区域的亮度对比度。

表 10 汇总了摄像头和监视器的测试参数。

表 10:黄昏条件的摄像头和监视器测试参数,摄像头对比度

试验 取向 特性 单位 数值 备注
测试参数 摄像头侧 L 图/白色 cd/m2 200 到 400 L 图/白色/L 图/黑色
眩目光源存在时 眩目光源亮度(4) cd/m2 (5 到 10)Mio 眩目光源可以是地平线附
的对比度 近的太阳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75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摄像头视点处的眩目光 arcmin 30 到 34 眩目光源可以是地平线附
源角尺寸 近的太阳
监视器侧 环境亮度范围 lx 0 到 10 暗室条件,监视器上无直
接反射光
将报告的结果: 监视器侧 测量监视器上测试图影 测量监视器的白色亮度和
像的亮度对比度比 黑色亮度,并计算对比度

确认对比度比测值符合黄昏条件的要求。

7.8.3 颜色显示

确认 CMS 能够按 6.8.3 的规定再现颜色。

必须测量 CMS 监视器上再现的图以及目标图图块的颜色,并将其转换为 CIE 1976 均匀色度空间

的色坐标。颜色显示测试装置如图 32 所示。

— 使用分光辐射谱仪或色度计测量图块的色坐标值,并在监视器上再现这些颜色。

— 分光辐射谱仪或色度计的光斑尺寸应足够小,以便测量各单个图块的色坐标,或者使用能够

精确分析各单一图块颜色的二维分光辐射谱仪或色度计。

图例:
1 侧视图[八种颜色(R、G、B、Ye、Cy、Mg、黑色和白色)]
2 测试图照明(D65),>500lux
3 被测摄像头
4 被测监视器
5 分光辐射谱仪或色度计(测量 u’、v’值)
6 摄像头与监视器照明环境之间在光学或空间上的隔离
7 用来避免光直接照射到镜头上的光学隔离屏障
8 摄像头侧

76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9 监视器侧

图 32:颜色显示测试装置

图 33 是用来测量颜色显示的颜色图。

尺寸单位为毫米

图 33:颜色显示测试图

应使用图 27 所示的测试图。为增高测量的灵活性,色块的大小及其在测试图上的位置可以有所

不同,以便获得测试图和被测 CMS 的各摄像头视野的均匀照明。

使用基于 x-rite“色卡”图或同等工具的八种颜色(R、G、B、Ye、Cy、Mg、黑色和白色)。(“色

卡”图是以前称为 Macbeth 色卡的图,在摄影行业被广泛用于颜色管理)。

— 色块的布置必须保持与影像中心距离均匀。

— 布置顺序必须使互补色位于相对位置。

— 必须使用漫反射率 ρ 约为 18%的中性灰色覆盖色块的背景。

— 应调整光源 2 的位置以及 CMS 摄像头与图之间的相对距离来确保不存在从光源 2 到摄像头

物镜的直接反射光或直接入射光。

— 如果不使用天光或日光,则光源必须类似于 CIE D65 标准光源,相关色温为 TC=6500K,容

许误差为±1500K。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77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已知这些色块是随时间退化的。必须正确更新,还要避免使用老化的产品或曾被日光或紫外

线光源照射过的图产品。

— 必须使用图影像覆盖整个摄像头影像区,避免未知背景影像和/或光源导致的调整干扰(例

如在稳定自动白平衡调整下测量)。

— 摄像头完成自动白平衡操作后应立即开始测量。在标准自动白平衡会聚操作后如果仍存在

中性灰色偏差,则应在色块测值旁边报告偏差值,还应以相同方式报告会聚点的不稳定性

(如果有)。一般而言,由于摄像头系统的自动白平衡特性,CMS 可能会表现出相对于理

想白平衡的一定偏差。

— 如果对测量应用了手动白平衡,则可以在颜色显示图测量之前使用白色中性图预调整摄像

头。

— 在测量之前应测试试验装置,进行调整来保持标准 CIE D65 光源在整个图区域的均匀照度,

并消除测量装置中因照明效应导致的颜色干扰(例如照度不平衡、外部入射光、非中性周围

环境的反射光)。

使用分光辐射谱仪或色度计根据 CIE 1976 均匀色度空间测量目标图上色块(i=R、G、B、Ye 和

白色)的色坐标值,即坐标值(u’,v’)。测量并报告原始色块以及图色块测量所用光源的色

温。在进一步计算中不使用色块本身的测量数据,但是提供数据记录,用来确认所用图和光源是

适宜的。请注意,经过紫外线照射的图以及老化的色图会发生褪色,图测量记录能帮助对图退化

状态进行自检。

测量 CMS 输出监视器上再现色块部分(i=R、G、B、Ye 和白色),对于参考白色分别为(u’,

v’)=(u’it,v’it)、(u’,v’)=(u’r,v’r)。然后,参照监视器上的参考白色块计算各色块的相

对色彩角,确认色彩角符合 6.8.3 所述的要求(图 21 解释了这些要求)。使用公式(54)和

(57)计算输出监视器上再现色块的色彩角:

 v'it v'r 
i颜色  arctan  ,对于第 1 象限,即(u'it−u'r)≥0 且(v'it−v'r)≥0 (54)
 u'it u'r 

 v'it v'r 
i颜色  180  arctan  ,对于第 2 象限,即(u'it−u'r)<0 且(v'it−v'r)≥0 (55)
 u'it u'r 
78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 v'it v'r 
i颜色  180  arctan  ,对于第 3 象限,即(u'it−u'r)<0 且(v'it−v'r)<0 (55)
' 
 it r 
u u '

 v'it v'r 
i颜色  360  arctan  ,对于第 4 象限,即(u'it−u'r)≥0 且(v'it−v'r)<0 (55)
 u'it u'r 

式中,u’it 和 v’it 是监视器上图中目标“i”色块(i=R,G,B,Ye)的色坐标值测值,(u’r,v’r)是

监视器上再现的参考“白”色块(i=白色)的色坐标值。

注:多种工程设计软件都提供一个三角函数来使用同一个函数计算四个象限、−180º到 180º范围内的所有角度值,使得

能够使用同一个简单公式表达这个定义[例如 atan2(u’it−u’r,v’it−v’r)]。

确认监视器上再现的色块(i=R,G,B,Ye)能够与中性白色块区分开。在验证时,测量各被

测色块“i”与白色块(i=白色)之间的欧几里得距离:

Ri  u'it u'r 2  v'it v'r 2 (58)

Ri 必须大于 6.8.3 中定义的数值。

7.8.4 伪影

检查操作员手册是否告知可能存在的伪影及其导致的可能需要驾驶员特别警觉和注意的视野和

物体部分遮挡。

7.8.4.1 拖影

使用 7.8.2 定义的测试 4.1,首先检查是否存在拖影效应。如果观察到拖影,则确认拖影产生的亮

度水平小于导致拖影效应的所显示眩目光源亮度水平的最大亮度值的 50%。

7.8.4.2 光晕和镜头眩光

使用 7.8.2 定义的测试方法 4.1 和 4.2 检查是否满足光晕和镜头眩光要求。

7.8.4.3 点光源

不需要验证。

7.8.4.4 颜色噪声

不需要验证。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79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7.8.4.5 色差

不需要验证。

7.8.5 视野的锐度、分辨率和深度

7.8.5.1 锐度

按照 3.18 的定义,使用 MTF50(1:1)表达锐度。可以按照 ISO 12233 的定义获取斜边图的空间频

率响应函数 SFR 测量,也可以使用 7.5.3 所述的双曲线分辨率图测量。

必须在摄像头的焦距处测量典型锐度。当焦距小于 6m 时,摄像头入射光孔到图的测试图距离 d

必须为 6m 以下。

应使用 D65 型漫射光源均匀辐照所使用的图,包括灰色背景/前景。

图 34 是一个由五个黑色方块组成、用来形成空间频率响应(SFR)测量用斜边的典型图。当图

尺寸在测量距离不足以覆盖摄像头的整个视野时,请按照附录 F 的指导使用前景掩蔽图。

图 34:由黑色方块组成的斜边

适用时,下面所述影像高度测量定位说明适用于视野锐度测量和深度测量。对用在中心和 70%

影像高度处进行的锐度测量,中心黑色方块和角部黑色方块是代表性点。(请注意,100%“影像

高度”指朝向影像中心对角线尺寸的最大影像尺寸)。18%灰度级背景用于确保把 CMS 自动曝光

系统调整到适宜水平,以避免在评估过程中出现曝光不足或曝光过量。

图的最大亮度对比度不得大于 80:1。对于斜边分析,建议采用 60%的边缘亮度调制。在大多数

SFR 测量用工程设计软件中,这种斜边的输出边缘都是由大约 5 度的旋转边缘形成的。当镜头畸

变导致黑色方块被不正确地旋转时,应相应地旋转图来补偿镜头畸变,以获得边缘大约旋转 5 度

的影像输出。
80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SFR 是使用参考摄像头在显示测试图的 CMS 监视器上拍摄的影像计算的。参考摄像头应以裁剪

图像的至少四倍像素拍摄一张部分近拍影像。

应在下面的表格中报告 MTF50(1:1)测值。

表 11:锐度报告示例

位置 中心 左上 左下 右上 右下
水平锐度[LW/PH]
纵向锐度[LW/PH]

分步指导:

1) 把图放置在需要的距离,确认 CMS 监视器显示仅由 18%灰度场包围的测试图案。

2) 使用参考摄像头拍摄 CMS 监视器上的输出影像。

3) 使用适宜的软件工具(见 ISO 12233)对上面拍摄的影像进行 SFR 测量,并计算 SFR 曲线响

应下降到 50%的位置的空间频率值。当无法进行 SFR 测量时,使用双曲线分辨率图直接验

证 MTF50(1:1)空间频率点。

4) 在要求的所有点进行测试,把数值填写在相应的表 11。

关于单位转换,请参阅 D.3、D.4 或 D.5

7.8.5.2 视野深度

要求测量视野深度来确保 CMS 能够观察和识别车后关注范围内的细节。因此,CMS 的分辨率

(MTF)必须达到要求标准以确保能够在不同距离识别对象。

本国际标准中使用的术语“视野深度”特指 CMS 能够按照 CMS 的需要在监视器上正确再现影像的

范围,它不同于摄影行业中的通用术语“视野深度”。

该测试的目的是检测视野深度范围内的变化。所以,仅需要观察分辨率差异。为了简化视野深

度,假设其仅受镜头和传感器的特性影响。

在验证 6.8.5.2 规定的要求时,在图距离 d 等于 4m、6m 和 10m 的条件下在中心点执行 7.5.3 所述

的 MTF 测试程序。

对于用来替代曲率半径 r 后视镜 ≤400mm 的广角后视镜(例如 UN 法规第 46 号 IV 类后视镜)的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81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CMS,可以省略 10m 位置的测量。

7.8.6 几何畸变

不需要验证。

7.8.7 更多影像质量要求

7.8.7.1 像素缺失

不需要验证。

7.8.7.2 闪烁

不需要验证。

7.8.7.3 视觉伪影

不需要验证。

7.8.7.4 监视器外壳的光泽

不需要验证。

7.9 时间行为

7.9.1 帧速率

必须确保 CMS 制造商提供关于系统帧速率的信息。

7.9.2 影像成像时间

不需要验证。

7.9.3 系统延迟

系统延迟是指整个 CMS 的延迟。系统延迟 tSL 是从摄像头前闪光时到显示器上看到闪光时之间的

时间(例如 tSL<200ms)。图 35 是独立于 CMS 技术实现的全系统延迟的测量装置。测试区域是

一个暗室,环境温度为室温 22ºC±5ºC。

82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图例:
1 光源
2 摄像头
3 监视器
4 监视器的光强度测量装置 1
5 摄像头位置附近的光强度测量装置 2

图 35:全系统延迟测量装置

光源产生可见光谱内的光,光强度测量装置对可见光谱敏感。

在测试时,可以使用白色 LED 作为光源。光强度测量装置必须使用调整到接近人眼灵敏度 V

(λ)的传感器。模拟带宽为>100MHz(数字化速率>0.5G 样/s)的所有(现代)2 通道示波器均

适用。

摄像头光强度测量测定闪光开始时刻,用来补偿光源上升时间。显示器光强度测量在显示器中

心进行。光强度测量装置 1 和 2 都连接到一台包含 时间差测量模式 的标准 2 通道数字采样示波

器。这些信号的时间差是系统延迟 tSL。图 35 是这种测量的屏幕截图示例。

7.10 故障行为

确认操作员手册中是否提供了可能故障示例。确认当 CMS 发生故障时驾驶员能够按照操作员手

册中的示例识别系统故障。

7.11 质量和更多人体工程学要求

7.11.1 老年人的需要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83


Unofficial transl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ISO 16505:2015(E)
7.11.1.1 老花眼

确认操作员手册针对人类老花眼提供建议,并按照用户需要推荐适宜的辅助工具。

7.11.1.2 监视器高亮度导致的眩目

确认在夜间条件下能够手动或自动调暗 CMS。

7.12 天气和环境的影响

确认操作员手册中为保持清晰视图而提供了适宜的清洁指导及相关安全说明 。

8 功能安全

本国际标准适用的摄像头监视系统必须被视为安全相关系统,因为

a) 其正确功能是各种交通条件下的必要驾驶员辅助,因此,当这种功能发生故障时可能会导致

事故,

b) 这些系统的行为异常可能会导致驾驶员烦躁或分心,进而导致事故。

因此,必须考虑采用应用领域相关安全标准(例如 ISO 26262)。

84 ©ISO 2015 - 保留所有权利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