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key, pdf, or txt
Download as key,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7

第 15 讲 希伯来文化特征

穆宏燕 教授
北外亚非学院
一、希伯来人历史概述
二、犹太教简介
三、希伯来文化对其他文化的吸纳
四、希伯来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一、希伯来人历史概述
约公元前 1800 年左右,亚伯拉罕(易卜
拉欣,意为“众民之祖”)听到神的启
希伯来人,是闪米特 示,许诺他们一块“流着奶和蜜的土
人(闪族)的一支 地”。
迦南人称他们为“哈比鲁人” 以色列( Israel )的名字起于氏族时代的
( Habiru ),意思是从大河那边 第三代族长雅各(叶尔孤白)时。天使
来的人。后来转而成为希伯来人 叫雅各把名字改为“以色列”( Israel,
( Hebrew )。
Yisrael ),意思是“与天使角力者”。
出埃及

“ 摩西十诫”成为把以色列
各部落集结起来的道德规范,
标志着犹太律法从此产生;并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内容
广泛的宗教体制,规定了宗教
信条仪式,形成了犹太教。
公元前 956 年前后,所罗门在耶路撒冷锡安山上
为耶和华修建了一座金碧辉煌、雄伟壮丽的大圣
殿。
公元前 722 年,亚述王攻取
了以色列都城撒玛利亚。
“ 失踪了的以色列十支派”

公元前 586 年,新巴比


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
再次攻破犹大王国首都
耶路撒冷,灭犹大王
国。
巴比伦之囚 犹太人( Jew ),意
即“亡国的遗民”
波斯帝国居鲁士大帝于公元前 538
年征服巴比伦,让遭被囚禁 50 年
的犹太人重归耶路撒冷
公元前 516 年圣殿重建,犹太人
的历史便进入了“第二圣殿时
期”。
公元 70 年,犹太人
当时的政治中心耶路
撒冷被罗马军队攻
破。

犹太民族的历史进入
了长达近 2000 年的
“大流散时期”

一般来说,“希伯来人”
的历史由此结束从而转入
“犹太人”的历史。
二、犹太教简介
1. 在“第二圣殿时期”,即遭遇了“巴比伦之
囚”,重新获拯救之后,以色列人中的大祭司
编就了《希伯来圣经》,至此以色列人和上帝
之间的契约关系才算牢固地建立起来,从而完
善并定型了犹太教。

3.“ 上帝的选民”《希伯来圣经》 19:5-6 说:“如今你


们若实在听从我的话,遵守我的约,就要在万民中
作属我的子民,因为全地都是我的。你们要归我作
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以色列人的回答是
24:3 :“耶和华所吩咐的,我们都必遵行。”

2. 经典:《希伯来圣经》(又称《塔纳
赫》),其中最核心部分是前五卷书称为
《托拉》(《摩西五经》)。 4. 犹太教与基督教的区别
《塔木德》,是犹太教的律法书。
三、希伯来文化对周边文化的吸纳
1. 对两河流域文化的吸收
伊甸园、挪亚方舟、《雅歌》、《约伯记》、“摩西十诫”
2. 对古埃及文化的吸收
埃及十八王朝法老阿蒙荷太普四世(即埃赫那吞,公元前 1379 年 - 前 1362
年在位)宗教革新独尊太阳神思想的影响。
《希伯来圣经 · 箴言》
3. 对伊朗琐罗亚斯德教文化因素的吸纳
( 1 )琐罗亚斯德教对光明主神的一元信仰
( 2 )琐罗亚斯德教善恶二元论的思想
( 3 )琐罗亚斯德教其他学说:末日审判、天堂地狱、隐遁先知
( 4 )在宗教制度上,仿效琐罗亚斯德教中祭司掌管宗教的制度,形成了以
学士为主体的祭司阶层即拉比阶层
( 5 )食物洁净崇拜
( 6 )琐罗亚斯德教的三大节日:诺鲁玆节、提尔甘节、梅赫尔甘节
四、希伯来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希伯来文化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以“不在场”的方式影响了世界的
伟大文化。
1. 一本书影响世界
希伯来人在古代并没有创造一项足以影响其他文明的成就,然而却把周边古文明的血脉
保存在了一部《希伯来圣经》中,并以一部书影响了整个世界。
2. 契约论对世界的影响
契约论是西方契约性社会的基础,整个西方社会文化的基本精神都是建立在契约论基础
上的。
希伯来文化和希腊文化的异同:
希伯来文化则注重行,关注实践;正确的行为是希伯来人终极关切的事。
希腊文化注重知,关注知识;正确的思想是希腊人终极关切的事。
希伯来文化是一种重灵魂、重群体、重来世的压抑型文化,是一种理性战胜本能文化。
希腊文化是一种重人性、重个体、重今世的奔放型的文化,是一种本能战胜理性的文
化。
四、希伯来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希伯来文化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以“不在场”的方式影响了世界的
伟大文化。
1. 一本书影响世界
希伯来人在古代并没有创造一项足以影响其他文明的成就,然而却把周边古文明的血脉
保存在了一部《希伯来圣经》中,并以一部书影响了整个世界。
2. 契约论对世界的影响
契约论是西方契约性社会的基础,整个西方社会文化的基本精神都是建立在契约论基础
上的。

3. 守“安息日”对世界的影响
“ 摩西十诫”第四诫: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六日要劳碌做你的工,但第七日是向
耶和华 - 你神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
无论何工都不可做 ; 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
息,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
3. 守“安息日”对世界的影响
“ 摩西十诫”第四诫: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六日要劳碌做你的
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 - 你神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
女、仆婢、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做 ; 因为六
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
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
( 1 )形成七天一“周”的概念
( 2 )教堂的产生
4. 线性时间观和直进历史观对世界的影响
犹太教的世界末日论使时间有了终点,把东方文化的循环时间观给拉
直了,整个西方文化的理论基础都是建立在线性时间观之上的,就是
不断地向前发展进步,向前向前……,直到世界末日。
这种对尽头,对一个终极目标的祈盼,使时间成为直线发展,把历史
解释成为一个内容丰富、不断向前发展的运动。由此形成了一种独特
的“线性直进历史观”。
线性时间观和直进历史观是希伯来文明遗产中最重要部分。
线性时间观是现代性观念得以形成的基础。历史的观念、进步的观
念、发展演化的观念这些启蒙运动高扬的旗帜,只有在线性时间观中
才能建构起来。
循环时间观和线性时间观之间的对立,可以让我
们反思人类当下面临的精神困境。
人类近现代文明史都是以西方近现代文明为坐标
来书写的,也就是说西方文明的发展方向成为人
类社会的发展方向。
然而,西方文明的发展方向会不会把人类引进死
胡同?
人类社会直线飞速发展的结果是否会是飞速走向
灭亡?
我们应当反思整个西方的价值
体系和知识体系,东方文化可
以成为抑制理性至上主义和人
类中心主义的强大观念机制。

地球是我们地球人永远的
家,东方文化的循环时间观
或许能给人类以拯救。
祝同学们学习愉快!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