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2

The Hong Kong Journal of Social Work

Vol. 48, No. 1/2 (Summer/Winter 2014) 85– 95


©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
Hong Kong Social Workers Association Limited
DOI: 10.1142/S0219246214000072

「去權」與「充權」:社工專業本質的反思

甘炳光
香港城市大學 應用社會科學系

摘要:本文主要提出專業其實蘊藏着「去權」的本質。很多人以為社工是一個令服
務對象充權的專業,但是,若社工忽略了專業的「去權」本質,社工會不一定發揮
充權的功能,反而也會產生去權的結果。因此,本文旨在探討這個去權本質對社工
專業的影響。當社工邁向專業化的時候,我們更需留意這個問題。本文建議若社工
專業要實踐充權的目標和功能,社工要多反思及警醒專業的去權本質,更需要清楚
界定社工專業的特性,找出社會工作專業與其他專業不同的地方。

關鍵詞:去權,充權,社會工作,社會工作專業,社會工作專業的特性

Abstract: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e existence of the disempowering nature of profession. It
is commonly recognized that social work is an empowering profession but if social workers
do not pay attention to this disempowering nature, the empowering function of social
work cannot be achieved. This article aims at discussing the impact of the disempowering
nature on the social work profession and drawing social workers’ attention to this problem
while the social work profession has become professionalized. It is suggested that social
workers need to be more alert to the disempowering nature of profession, redef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cial work profession and identif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ocial
work profession and other professions.

Keywords: Disempowerment; empowerment; social work; social work profe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work profession

前言
在不少國家,社會工作已發展成為一個專業。在近代的學術文獻中,社會工作
更被界定為一個「充權」的專業(an empowering profession) (Dubois and Miley,
2011);不少近代的社會工作的定義都列明社會工作要協助服務對象獲得充權。
所謂充權,就是協助服務對象消除個人對自己的負面評價、減低無能感、增加內
在的權力感和自我價值、協助他們有效應付日常生活困難的能力、去達致有足夠
力量去控制個人將來的命運、讓他們有信心去影響社會政策,及積極地去參與改

85
86 甘炳光

變不公平和不公義的制度 (Solomon, 1976; Kam, 2009)。因此,很多人都以為社


工是一個重視「充權」的專業,更會相信當社工愈邁向專業化,社會工作者就
愈能發揮充權的功能。但是,事實上,社工的專業發展是否真的能夠帶來更大
的充權效果呢?愈來愈多的批評指出,當社工愈確立了專業身份和地位,愈強
調走向專業化,社工反而會傾向令到服務對象「去權」(disempowerment)多於
幫助他們獲得充權;服務對象會愈依賴社工的專業介入,會愈覺得社工是最能
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的專業人士及會更服從社工的指導。這樣會進一步強化服務
對象低微及無能力的形象,令他們變得更被動,更加依賴社工。
不少評論指出,專業其實蘊藏著「去權」的本質,專業介入會有傾向產生
「去權」多於「充權」(Ferguson, 2008; Hugman, 1991; Kam, 2002; 佘雲楚,
2005; Wilding, 1982)。因為,服務對象與專業人士的關係其實是一個不平等的
權利關係。專業人士會視自己為解決問題的專家,要求服務對象相信他們的專
業判斷,服從他們的專業權威。另外,專業要獲得政府賦予權力及在法例上的
認可,很多時都會成為幫助政府推行政策、控制資源分配及達致社會控制的工
具。若社工忽略了專業的「去權」本質,社工便不一定能發揮充權的功能,反
而也會產生去權的結果。因此,本文的目的是去探討專業的「去權」本質對社
會工作的影響。當社工邁向專業化的時候,我們更需要留意這個問題。本文更
建議若社工專業要實踐充權的目標和功能,社工要多反思及警醒專業的去權本
質,更需要清楚界定社工專業的特性,找出社工專業與其他專業不同的地方。

專業與權力關係
雖然甚麽是專業和專業有何特性還未有一個共識的理解和界定,但是,主流的
看法是專業應該擁有特定的知識和方法;專業人士應該受過嚴謹的訓練,考獲
認可的專業資格或學歷,有較高的社會地位,獲得較高的經濟資源和報酬。筆
者認為若要認識專業的特性,權力或權力關係才是最重要的一環(Hasenfeld,
1987; 佘雲楚,2005)。
由於專業人士多被視為擁有特別的專業知識、理論和技巧,因此,專業會被
社會人士賦予社會地位和專業權威。社會上亦出現專業權力要凌駕服務對象的規
範(Gora and Nemerowie, 1985; Payne, 2006)。專業文化亦建基於擁有與別不同
知識的權力和地位。(Braye and Prston-Shoot, 1996)。曉格文(Hugman, 1991)指
出,專業人士與服務對象的關係其實是一個不平等的權力關係,專業人士擁有
很大的權力去規限或決定服務對象可以獲得的服務。服務對象通常要接受了專
業權威才能得到專業服務的幫助(Kwong, 1995)。因此,行使權力是專業人士
日常工作的重要部份。若從這個權力角度看,專業與權力關係是不可分割的,
相對於服務對象,專業是處於高高在上的位置,會要求服務對象相信他們的專
業判斷、跟從他們的專業介入方法,以及服從他們的專業權威。
「去權」與「充權」:社工專業本質的反思 87

專業的去權本質
韋登(Wilding, 1982)提醒我們,不要只留意專業人士如何運用專業知識去幫助
服務對象,我們更要了解到專業其實蘊藏着「去權」的本質。不少批評指出,
專業人士並不一定促進服務對象的福祉,反而會助長一些不公義的制度,令到
服務對象受到壓迫及受到不公平的對待(Parsloe, 1995)。專業更會着重保障專
業界別的利益多於服務對象的權益(Jack, 1995)。專業人士有很大的權威去評估
及界定服務對象的需要,以及釐定可行的解決方案或服務。但是,很多時,這
些需要並不一定是服務對象的真正需要,而建議的服務也不一定有效幫助服務
對象解決面對的問題,反而是被運用為去合理化專業的存在價值,確立專業的
權威性,以及支持專業介入的重要性 (Kam, 2002)。為了促進專業界別所獲得
的利益,專業會運用更多難明的專業術語及複雜的介入工具,不斷塑造服務對
象的需要,令服務對象相信依賴專業服務的需要性和迫切性 (佘雲楚,2005)。
對專業批評得最激烈的可算是伊力治 (Illich, 1975, Illich, Zola, McKnight,
Caplan & Shaiken, 1977),他指出整個廿世紀的中期是一個「去權專業的年代」
(Age of Disabling Professions)。他認為專業的出現令人類面對的問題愈來愈被微
細劃分出來(compartmentalized),市民愈來愈相信自己沒有能力去處理這些細分
出來的問題,要交由專業人士運用專業知識才可有效解決。專業的興起更加把不
少社會問題看成是個人的問題 (individualization of social problems) 或技術問題,
忽略了問題的社會成因 (Mcknight, 1977; 佘雲楚,2005)。
專業所製造出來的去權效果就是削弱了普羅市民對面對問題的信心及能力,
更壓制了市民可發揮的個人潛能,將應付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完全交
托在專業人士的手上。市民愈來愈不相信可以依靠個人的學習,及參考生活經
驗的智慧去找出解決方法,而是樂於臣服於專業權威,被動地接受專業人士的
介入和指導。佛達臣(Freidson, 1970) 的研究指出,醫療專業是最強調專業權威
和最多出現去權效果的專業。在專業醫護人員的眼中,病人只被視為被治療的
物體,他們只可以對醫護人員的指示言聽計從,毫不質疑地接受醫護人員為他
們設定的治療方法,將個人命運交托在醫護人員的手上。面對專業醫護人士,
病人只有低微的形象和地位,沒有權力去反對治療方案,質疑醫療效果和選擇
可獲取的治療方法。

權力、專業與政府
若要深入地了解專業的去權本質,我們更需要分析專業與政府的關係。一個專
業若要得到社會的認同和地位,不可以只依靠擁有特定的專業理論、知識和技
巧,也不可以依賴是否受過專業訓練,而是需要獲得政府在法例上給予認可。
因此,專業的權力及權威性其實是由政府賦予的。但是,同樣地,政府亦需要
運用專業人士的知識和才能去提供服務,滿足社會需求及確保政府對社會的管
治和控制。專業和政府其實有一個共存的關係 (state-profession alliance)(Hugman,
88 甘炳光

1991) 去滿足彼此的需要和利益。因此,專業很大程度受到政府的影響和控制,
很多時更會成為幫助政府推行政策、控制資源分配及達致社會控制的工具 (Kam,
2002; 佘雲楚,2005)。
由於專業的權力由政府授予,專業會容易站在當權者的位置,多採用社會
上有權力及有影響力人士的角度,去維持現存社會制度的穩定性和社會秩序。
其實,不少的專業人士已被政府運用為前線的官僚人員 (front-line bureaucrats) 去
控制市民的需要、減低市民的訴求,和紓解市民對政府的矛盾和不滿。在盛行
新管理主義的影響下,從事社會服務的專業人員不斷面對資源削減及政府加強
控制的挑戰,他們更難持守其專業使命,只會更高舉其專業權威,維護專業界
別的既得利益,更扮演著獲取及分配社會資源的守門者 (gate-keepers) (Adams,
1996; Kam, 2012),幫助政府推行不合理及不公平的政策,令到服務對象的權益
得不到保障。

「去權」本質對社會工作的影響
國際社會工作人員協會對於社會工作的定義指出:「社會工作專業是去促進社會
改變,幫助服務對象解決人際關係中出現的問題,令到他們得以充權去提高生活
質素。透過運用人類行為和社會系統理論,社會工作的介入著重人與環境的互
動。而人權及社會公義原則更是社會工作的核心基石。」(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Social Workers &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2001) 從這
個國際認可的定義顯示,社會工作專業理應有強烈的充權功能,更應著重捍衛
人權和社會公義的目標。近代不少介紹社工的教科書也將社工專業和充權拉上
關係 (Adams, 1990, 1996; DuBois and Miley, 2011; Lee, 2001; Miley, O’Melia, and
DuBois, 2009)。但是,當社會工作慢慢發展成為專業及走向專業化,不少評論
及研究指出,社會工作亦受到專業的去權本質的影響,社工人員在實踐中會出現
了不少去權實務 (disempowering practice) 多於充權實務 (empowering practice)。
韋登指出最常見的去權實務就是專業社工太過著重其專業知識,進而強化
服務對象依賴社工的心態,削弱他們嘗試自主及獨立的信心和能力 (Wilding,
1982)。不少社會福利服務並未能夠幫助弱勢社群減低其無助感,反而令到他們
在接受服務的過程中更加強化他們的低微形象和無能力感 (Stensrud  and  Stensrud,
1981)。馬殊與費沙的研究指出,社會服務提供幫助的方式,都會局限於指示服
務對象應該如何做及為他們設定所有解決方案,令服務對象覺得是要被照顧的弱
者 (Marsh and Fisher, 1982)。在協助傷殘人士的服務當中,社工只會採用個人模
式(Individual Model),將傷殘人士的問題看成是個人的不幸,只強調協助傷殘人
士適應環境,而忽略了運用社會模式(Social  Model) 去協助傷殘人士發聲,加強
他們的信心,去表達身邊的環境及社會政策的不完善如何建構他們面對的問題
(Oliver, 1996)。甘炳光 (Kam, 2002) 更發現,在長者服務中,社工亦出現了不
少去權實務,包括:(1) 對長者有負面的態度;(2) 採用個人、病態及控制實踐
模式;(3) 出現不平等的工作關係;(4) 服務提供只給予長者極為有限的選擇類
別;及(5) 很少鼓勵長者參與服務的執行、計劃和決定。
「去權」與「充權」:社工專業本質的反思 89

在社工專業發展的過程中,愈來愈多批評指出,社工專業有走向「治療化」
及「去社會化」的趨勢,社工實務愈來愈邁向集中個人輔導工作及著重治療模式
的運用,不少社工已逐漸忘記為服務對象充權,捍衛社會公義及改變社會的本
份(Chu, Tusi, and Yan, 2009; 甘炳光, 2011; Finn and Jacobson, 2003; Lundy, 2004;
Smith, 2008)。美國學者史柏治及郭尼 (Specht and Courtney, 1994) 曾痛心抨擊
不少社工已變成「不忠心的天使」(unfaithful angels),只熱衷於心理治療及私
人執業工作,愈來愈遠離貧困及弱勢群體,已放棄了與被壓迫群體一起,提高
他們的權利意識,全力去消除社會剝削和社會不公義的角色。專業的「去權」
本質,令社工容易忘記其社會目標,更令社工忽略了社會工作中的「社會」涵
義 (甘炳光,  2010a)。
在邁向專業化的過程中,以及期望在市場競爭中得到優勢的前提下,社工專
業會渴求爭取與其他相關專業(例如:醫生、心理學家、精神科醫生)擁有同
等的社會地位,社工會強調自己的專業知識,著重行使專業判斷和專業權威,
因而會進一步強化服務對象的低微及無能的形象,令服務對象變得更被動、更
依賴社工。另外,當社工專業得到社會認可,便會強調鞏固其專業地位,很容
易趨向保守,不敢挑戰強權,容易接受社會制度的規限和約束,變得多考慮業
界的利益多於服務對象的福祉。馮可立(2003)指出,社會工作己逐漸失去了專
業自主性及弱化了其為社會改革的力量。
奧遜 (Olson, 2007) 的分析提出,社會工作專業的發展有兩大關注:第一個
是社會公義的關注,而第二個是專業的關注。所謂社會公義的關注,就是實踐
社工的充權目標,消除社會不公平和不公義,建立一個公平公義的社會。專業
的關注是為了和其他專業競爭,以期獲取鞏固同等的專業地位。奧遜指出,雖
然社會公義被確認為社工的首要目標和重要基石,但是實際上,社工著重專業
的關注多於社會公義的關注。為了有效地和其他相關專業爭取同等社會地位,
社工專業變得多著重專業權威的個人輔導和治療工作。奧遜批評社工是講一套,
卻做另外一套。社工定義強調社會公義的目標其實是主要用來作為一個工具或手
段,以達到專業關注的目標,幫助爭取提高社工的專業地位。

從去權到充權:社工專業的定位
專業與社會工作的矛盾

一直以來,都有不少討論提出社會工作的本質與專業存在不少矛盾的地方。過
往,更有評論質疑社工應否發展成為一個專業(莫漢輝,1988;朱志强,2000;
何國良,2000)。專業強調獨有的和壟斷性的知識和技巧,而這些知識和技巧
是要經過接受過專業訓練才可擁有,這與社會工作所強調的助人自助精神很不
相符。社工相信解決問題的知識和方法並不是社工才知曉,服務對象也有能力
掌握的,社工最希望達到的,就是將我們懂得的方法與服務對象分享,讓他們
在過程中學習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令他們有信心去面對及處理日後可能會出
現的問題。另外,專業十分強調專業權威和專業判斷,但是,社工卻十分重視
90 甘炳光

與服務對象建立平等的工作關係。社工著重服務對象的需要,而專業卻特別關
注其專業形象和社會地位。這些矛盾的地方更加突顯我們要關注專業的去權本
質。因此,當我們大力推動社工邁向專業化的時候,我們需要反思和警醒專業
的去權本質如何障礙社工專業的發展。
要令到社工摒除專業的去權本質及真正發揮充權的功能和目標,我們要找出
自己的專業定位。社工專業化的目標不應太著重專業權威和社會地位的提升,也
不應只著力去發展特殊的知識、理論和技巧,不要將社工變成高人一等的職業,
不要只重技術而輕道德實踐(朱志强,2000),更不要將社工成為被政府利用
去達致社會控制的工具。真正的社工專業是會尊重其專業精神、尊重服務對象
的尊嚴,着重以人為本、倡導社會平等,及履行民主精神(佘雲楚,2005)。

社工專業的特性

我們最要關注的問題,就是要清楚界定社工專業的特性,找出社會工作與其他
專業不同的地方。甚麽是一個專業應有的特性呢?過往,我們一直沿用格蘭活
(Greenwood, 1957)提出的五項專業特質,去定義何謂專業,包括:

(1) 有一套系統的知識和理論
(2) 擁有專業的權威
(3) 獲得社會認可
(4) 有一套約制性的專業守則
(5) 有明確的專業文化

筆者認為,我們若要消除專業的去權本質,社工專業不可以機械地採納以
上對專業的主流定義和界定。我們需要反思自我的專業特性及尋索自己的專業
模式。這些做法對其他專業也有需要和重要,令到其他專業都警醒有否受到專
業的去權本質的影響。在此,筆者建議社工專業應擁有及強調以下的特性:

(1) 認同專業不等同專家

專業社工不應以專家自居,社工雖然受過專業訓練,擁有一定的知識和技巧,但
是,這並不代表社工完全掌握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其實最明白服務對象問題的不
是社工,而是服務對象自己。多年的社工實踐經驗告訴我們,社工不是解難的專
家,服務對象才是最清楚自己問題的專家(甘炳光,2010b)。我們要相信服務
對象不只帶來問題,也帶來不少資源,他們擁有不少能力、强項、生活經驗和實
踐智慧,有待我們發掘和運用。況且,一個自稱擁有獨特知識的專家並不一定
很專業,並不一定有良好的專業態度和努力貫徹專業精神。但是,一個沒有學
歷及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清潔工人卻可以十分專業,他們會掌握熟練的清潔技
術、尊重和投入自己的工作,盡責地去將所要提供的服務做到最好。所以,不
一定要是專家才稱得上是專業;反之,專業也不一定要扮演一個專家的角色。
「去權」與「充權」:社工專業本質的反思 91

(2) 不壟斷專業知識技巧,樂於與服務對象分享

若要壟斷知識和技巧才是專業,那麼社工一定不是專業。因為,社工要樂於將
自己認識的知識與服務對象分享,也要將自己懂的方法與服務對象交流,並傳
授給他們,這就是助人自助的目標。另外,社工也要相信,知識不一定只來自
學院或正規專業訓練,服務對象的生活經驗也是知識的重要來源。因此,社工
也要多吸收和參考服務對象的經驗,與他們一起總結實踐經驗,整理實務智慧
(practice wisdom),將專業知識和生活經驗多作整合,取長補短,互相學習。

(3) 不會處於高高在上的位置

若果社工覺得自己是一個專家,十分強調擁有專業權威,一定會認為較服務對
象高人一等。但是,真正的專業社工是不喜歡和不願意處於高高在上的位置,
反而會熱衷於與服務對象建立平等的關係,樂於與他們分享權力,成為夥伴。
社工需要放下自己的身段和權威角色,走入群眾當中,靠近被壓迫的群體(黃
碩紅,2010),與他們站在同一位置上了解他們的需要,以及明白他們的真正
境況和訴求。

(4) 願意成為服務對象的同行者

社工與其他專業不一樣的地方,就是願意扮演同行者的角色。很多專業人士都
會走在服務對象的前面,帶領着者服務對象,有些則會站在較後的位置去遠觀
他們。社工相信,服務對象需要的其實是一位陪伴他們解決問題的同行者(王
佩玲,2010)。同行的意思就是社工與服務對象走在一起,與他們一起去經
歷。同行不止於共同行動,更要有心靈的互動與觸碰(蔡婉霞,2010),才能
令社工感受服務對象面對的苦況和壓迫,真誠地聆聽他們故事,一起經歷悲喜
傷痛。社工愈恪守同行者的角色,便愈容易進入他們的心靈,更愈能夠提醒我
們要多重視服務對象的參與,與他們一起策劃及推展服務,令服務真正滿足服
務對象的需要,加強用者參與的影響力。

(5) 以服務對象利益和福祉為最大依歸

社工最要著重的並不是要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而應以服務對象的利益和福祉
為最大依歸。最打動社工的不應該是高薪厚職、專業地位、專業權威,而是能
夠解決服務對象的問題、滿足他們的需要,促進生活質素和改變社會所帶來的
喜悅。遇到困難或挑戰時,社工不要先考慮專業界別的利益,而應以服務對象
的利益為首先考慮,要有奉献及委身的精神,盡量為他們爭取最大的福祉。爲
了保障服務對象的權益,社工不要容易臣服於限制之下,需要學習在限制之中
尋找縫隙、鑽空子,運用策略去突破限制(甘炳光,2006)。
92 甘炳光

(6) 實踐和堅守社工信念

專業社工與其他專業另外一樣不同的地方,就是十分着重實踐和堅守社工信念。
因為社工是一門十分着重價值取向的專業,除了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及熟練的技巧
外,社工更要培養我們相信的信念。信念是社工的靈魂,沒有信念,社工的生
命就失去了力量。因此,當社工不應只着眼於如何努力推行服務或完成工作,
最重要的是要積極及投入地去實踐和堅守社工信念。社工信念能夠幫助社工釐
清實踐的根源,清晰自己的工作方向,將夢想付諸實行,堅持理想,不隨波逐
流,以及幫助社工面對挑戰及挫折時的推動力和打氣劑(甘炳光,2010c)。
「行公義、好憐憫」是筆者認為其中兩個重要的信念需要社工們去努力實踐。
社工一定要有一顆關懷人的心和公義的心,去關懷弱勢群體的境況和體恤民間
疾苦,多去管社會不公平和不公義的事,不要遠離被壓迫者,要走進弱勢群體
當中,與他們一起合力消除及打破社會壓迫,剥削和歧視。

(7) 認同社工是一種理想和生活的實踐

一個專業社工是不會把社工只視為一份工作,而會視為一種理想和生活的實踐。
當社工不只是一份職業,而是去實踐個人生命的理想。這份理想,這份熱誠不
應只在工作中體現出來,更應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出來。所以,專業社工要繼續
培育和發展作為社工的品格,豐富自己的生命,在工作以外,也要發揮社工精
神(張志偉,2010)。
當然,在現今的社會及政治環境之下,要實踐以上的社工專業特性,從而
減低專業的去權本質的負面影響並不容易。在近代鼓吹新保守主義、新自由主
義及新管理主義的福利制度下,社會福利服務面對不少的轉變,愈來愈走向私
營化,「成本效益」和「有效運用資源」成為推行社會福利服務的金科玉律。
在現今政府都傾向採取「小政府、大社會」的政策下,提供社會福利的責任都
儘量推給家庭、社會及市場。在削減社會福利資源及鼓吹自負盈虧服務的環境
下,如何維持服務質素及解決生存問題成為社會福利機構最關心的課題(甘炳
光,2010a)。在這氣氛下,社工專業的竇踐面對很大的挑戰及受到不少的限制。
衡工量值、追趕或滿足服務指標、以及進行更嚴謹的服務資格評估變成社工的
重要工作,令到社工在推行服務時愈來愈遠離充權的功能,更會導致出現去權
實務的現象(甘炳光,2011)。不少社工很難持守仁愛和人性化的實務原則,
更遑論堅守專業精神,去抗衡專業化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因此,我們除了要警醒社工要留意專業的去權本質及尋找自已的專業特性
外,更要鼓吹社工們要關注現時整個社會、經濟及政治制度所出現的問題,以
及它們之間的互動如何影響着社工的專業實踐。社工們要擁有宏觀的角度去批
判現時制度的漏弊,倡導政策的改變,推動民主政制的改革,從而創造合適的
社會條件讓社工確立及發展自已的專業定位。
「去權」與「充權」:社工專業本質的反思 93

結語
過往,社工應否成為專業、是否可以發展成為專業,以及專業發展能否促進社
工實踐其目標和理想等議題曾引發不少爭論。但是近年,當社工逐漸被認可為
專業或邁向專業化的時候,我們只會集中關注如何進一步確認專業資格、優化
專業註冊制度、鞏固專業地位,以及爭取與其他專業獲得相同的社會地位和專
業權威,不少人也只將社工專業化或專業發展等同設立及推行專業註冊或考牌
制,因此,我們很容易忘記了專業與社工本質的矛盾,更會忽略探討專業的「
去權」本質對社工的負面影響。
社工不只是一個助人的專業,也是一個改變個人及改變社會的專業,更應
邁向一個「充權」的專業。但是,若社工不反思及警醒專業的「去權」本質,
社工不一定發揮充權的功能,反而會產生令服務對象去權的效果。社工需要找
出自己的專業定位,不應該跟隨主流的論述去界定自己的專業。社工專業是獨
特的,只有找出社工應該擁有別於其他專業的專業特性,社工的充權目標和理
想才得以充份彰顯。
若有人問我,社工專業的特性是甚麽呢?我會以改寫聖經彌迦書第6章8節
的經文作出以下的回應和總結:

真正的社工專業所要求你的是甚麽呢?就是要你:
「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服務對象同行。」

參考書目
王珮玲(2010)。〈在乎同行,在乎堅持〉。載甘炳光編,《回歸信念 —— 社工信念
的實踐》(頁73–84)。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甘炳光(2006)。〈情繫社工廿五載〉。載曾家達、梁玉麒編,《微光處處》(頁2–28)。
香港:香港社會工作者總工會。
甘炳光(2010a)。〈社會工作的「社會」涵義:重拾社會工作中的社會本質〉。《香港
社會工作學報》,44(1),17-28。
甘炳光(2010b)。〈回歸信念〉。載甘炳光編,《回歸信念 —— 社工信念的實踐》
(頁1–16)。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甘炳光(2010c)。〈結語 —— 社工信念的實踐〉。載甘炳光編,《回歸信念 —— 社
工信念的實踐》(頁59–72)。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甘炳光(2011)。〈社會工作的「社會」涵義:重拾社會工作中的社會本質〉。《香
港社會工作學報》,44(1) ,17–28。
朱志强(2000)。〈社會工作是甚麼?〉載何國良及王思斌主編,《華人社會社會工
作本質的初探》(頁16–26)。香港:八方文化企業公司。
佘雲楚(2005)。〈社會工作專業化的夢魘 —— 一個社會學剖析〉。載何芝君及麥
施萍編,《本質與典範 —— 社會工作的反思》(頁67–89)。香港:香港理工
大學。
94 甘炳光

何國良(2000)。〈序〉載何國良及王思斌主編,《華人社會社會工作本質的初探》
(頁iii–ix)。香港:八方文化企業公司。
莫漢輝(1988)。〈專業主義與社會工作本質上的矛盾〉。《社研學報》,2, 2–5。
馮可立(2003)。〈範式轉移 —— 新社會下的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香港社會工
作學報》,37(1), 61–70。
馮可立(2008)。〈專業方向與服務質素:社會工作專業化的反思〉。載梁麗清及陳
啟芳編, 《知而行,行而知 —— 香港社會工作教育的反思與探索》(頁167–182)。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張志偉(2010)。〈工作以外,仍是社工〉。載甘炳光編,《回歸信念 —— 社工信念
的實踐》(頁253–261)。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黄碩紅(2010)。〈不要遠離被壓迫者〉。載甘炳光編,《回歸信念 —— 社工信
念的實踐》(頁35–46)。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蔡婉霞(2010)。〈心靈觸碰,融合彼此的天空〉。載甘炳光編,《回歸信念 —— 社
工信念的實踐》(頁59–72)。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Adams, R (1990). Self-help, Social Work and Empowerment. Hampshire: Macmillan.
Adams, R (1996). Social Work and Empowerment. London: Macmillan Press.
Braye, S and M Preston-Shoot (1996). Empowering Practice in Social Care.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Chu, WCK, MS Tsui and MC Yan (2009). Social work as a moral and political practice.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52(3), 287–298.
DuBois, B and KK Miley (2011). Social Work: An Empowering Profession. Boston,
Mass: Allyn & Bacon.
Finn, JL and M Jacobson (2003). Just Practice: A Social Justice Approach to Social
Work. Iowa: Eddie Bowers.
Freidson, E (1970). Profession of Medicine. New York: Dodd, Mead & Co.
Gora, JG and GM Nemerowiez (1985). Emergency Squad Volunteers: Professionalism
in Unpaid Work. New York: Praeger.
Greenwood, E (1957). Attributes of a profession. Social Work, 2(3), 45–53.
Hasenfeld, Y (1987). Power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Social Service Review, September,
469–483.
Holdsworth, L (1991). Empowerment Social Work with Physically Disabled People.
Norwich: Social Work Monographs.
Hugman, R (1991). Power in Caring Profession. London: Macmillan.
Illich, I (1975). Medical Nemesis. New York: Marion Boyars.
Illich, I, I K Zola, J McKnight, J Caplan and H Shaiken (Eds.). (1977). Disabling
professions. London: Marion Boyars.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Social Workers and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ols of
Social Work (2004). Ethics in social work, statement of principles. Available online
at: http://www.ifsw.org/p38000324.html (accessed 11 November, 2010).
Jack, R (Ed.) (1995). Empowerment in Community Care. London: Chapman and Hall.
Kam, PK (2002). From disempowering to empowering: Practice of social service
professionals with older people. Hally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ing, 4(2), 161–183.
「去權」與「充權」:社工專業本質的反思 95

Kam, PK (2009). From social control to empowerment: Toward a youth empowerment


approach in services for young people. In ESC Liu, MJ Holosko and TW Lo (Eds.),
Youth Empowerment and Volunteerism: Principles, Policies and Practices. Hong
Kong: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pp. 109–134.
Kam, PK (2012). Back to the “social” of social work: Reviving the social work
profession’s contribution to the promotion of social justice.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doi:10.1177/0020872812447118, 1–25.
Kwong, WM (1995). Empowerment practice in social work: The case of Hong Kong.
In P Parsloe (Ed.), Pathways to Empowerment. Birmingham: Venture Press.
Lee, JAB (2001). The Empowerment Approach to Social Work Practice: Building The
Beloved Communit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Lundy, C (2004). Social Work and Social Justice: A Structural Approach to Practice.
Peterborough, Ontario: Broadview Press.
Manthorpe, J and B Penhale (1997). Keeping the concept of empowerment alive. Working
with Older People, July, 32–34.
Marsh, P. and M Fisher (1992). Good Intentions. New York: Joseph Rowntree Foundation.
McKnight, J (1977). Professionalized service and disabling help. In I Illich et al. (Eds.),
Disabling professions. New York: Marion Boyars.
Miley, KK, M O’Melia and BL DuBois (2009). Generalist Social Work Practice: An
Empowerment Approach (6th ed.). Boston: Pearson Education.
Oliver, M (1996). Understanding Disability: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Basingstoke:
Macmillan Press.
Olson, JJ (2007). Social work’s professional and social justice projects: Discourses in
conflict, Journal of Progressive Human Services. 18(1), 45–69.
Parry, N and J Parry (1977). Social work, professionalism and the state. In N Parry, N
M Rustin and C Satyamurti (Eds.), Social Work, Welfare and the State. London:
Edward Arnold, pp. 21–47.
Parsloe, P (1995). The concept of empowerment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Hong Kong
Journal of Social Work, XXIV(1), 1–11.
Payne, M (2006). What is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 (2nd ed.). Bristol: Policy Press.
Smith, R (2008). Social Work and Power.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Solomon, B (1976). Black Empowerment: Social Work in Oppressed Communiti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Specht, H and ME Courtney (1994). Unfaithful Angels: How Social Work has Abandoned
its Mission.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Stensrud, R and K Stensrud (1981). Counselling may be hazardous to your health: How
we teach people to feel powerless. The Personal and Guidance Journal, January,
300–304.
Wilding, P (1982). Professional Power and Social Welfare,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Copyright of Hong Kong Journal of Social Work is the property of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 and its content may not be copied or emailed to multiple sites or posted
to a listserv without the copyright holder's express written permission. However, users may
print, download, or email articles for individual use.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