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3

一、 報告動機

在安寧概念逐漸興起的現代,對於末期病人什麼處置才是最好不斷

受到討論,從不給予維生醫療、撤除維生醫療是否符合病人權利,

到現今醫助自殺和安樂死逐漸在一些國家得到接受,新興的末期處

置方法和新的思維不斷衝擊著當前的道德觀念,而這些討論之中,

宗教一直占著一席之地。由於安樂死和醫助自殺是較新的概念,在

討論上時常被和傳統的自殺做比較,西方的爭辯中天主教主要持反

對意見。<<創世紀>>1:27 中提到「神就照著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

照著他的形象造男造女」,因此在天主教的想法當中自殺是毀壞主

的創造,另外<<羅馬書>>14:7-8 也提到「我們沒有一個人為自己

活,也沒有一個人為自己死,我們若活著,是為主而活;若死了,

是為主而死,我們或活或死總是主的人。」,粗淺而論,天主教的

生命並不完全屬於每個人本身,而是被主擁有著,因此隨意毀壞自

己的生命自然是不可以接受的。相對於天主教的輪迴觀和對自殺的

看法,佛教的輪迴觀和對自殺的看法則較少人在討論,可能導因於

當前世界本位在西方國家的緣故,在主流的爭辯上較少出現佛教的

想法。但實際上佛教仍是東方國家相當多人的宗教,因此足有價值

以其生死觀去討論目前世界的新興議題。此報告中會先討論佛教的
基本輪迴觀,並提出一些古人對其曾經的爭辯做討論,並在討論佛

教對自殺的看法。在敘述佛教觀點的同時,會加入些自己的想法,

希望能有機會和老師、同學做討論。

二、 佛教的基本輪迴觀

要理解佛教的輪迴觀,首先要提到佛法核心思維之一的緣起

法,可以「此有則彼有,此生則彼生;此無則彼無,此滅則彼滅」

解釋,概念即是所有的因都有其果,一切事物包括生命都是各種原

因的集合所產生。事物又可依不同維度來看,在單個時間點的維度

下,一個事物由內在的因和外在的緣所組成;在整個時間軸的尺度

下,一個事物由過去累積的因果關係所交織而成,整個過程可以

「生滅相續,因果連環」來簡述之,現在的事物是過去的各種因所

成就,而現在也是未來的因。緣起法為整個輪迴觀的核心思維,各

種思辨都來自於此,佛教是非常注重邏輯思考的宗教,認為在看到

任何果的時候都需要去思考是什麼因導致,不會有無中生有的果出

現,而以緣起法做思考的過程稱為「中道」,強調在面對問題時應

該不偏不倚的尊崇緣起法的本質做思考,不應被自己的偏見或是思

考不周影響了對萬物的觀察和判斷。
基本瞭解了緣起法則後,可以此去開始探討輪迴觀。如上所

述,所有的果都有因,生命亦然。其由各種因緣集合而成,無論生

滅都互相交織、互相影響,此生受上一生影響,也將影響下一生。

生命並非無中生有,也不會徹底毀滅,而是不斷流動著。生命流動

的細節上我認為與其執著於如同於制度的答案,應該先去理解佛教

對生命流動的兩個基本想法:「非無」、「非有」。以下會先敘述

這兩個基本想法,再去引述古人的一些論辯來做思考

三、 「非無」和「非有」的意義

「非無」簡言之是認為生命不會徹底毀滅,如同果一定有因,

因也會造成其果而非徹底消失。佛教認為人死後雖然由五蘊(色蘊、

受蘊、想蘊、行蘊、識蘊)構成的肉體消失,但生命並非完全歸於虛

無,而是根據其生前總總造成的因而化為果進入下生新的身心當

中,因此除非自己斷了生成下一生的因,則生命必定生生相續。至

於下生的去向佛教則以六道做解釋。分別為三善道的天、人、阿修

羅,和三惡道的鬼、畜生、地獄,生命會因生前的因下生進入不同

的道,稱為六道輪迴。如上所述,只要沒有在人生中以修行斷了生

成下一生的因,則眾生就會在六道中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即<<大

乘本生心地觀經>>所云之:「有情輪迴生六道,猶如車輪無始
終」。在此我想對佛教的生死觀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俗人如我認

為佛教的輪迴觀有些許悲觀的味道存在,佛教認為人的一生並非是

享樂、享受、體驗生活,而是要修行,修行的終極目標則是達到涅

槃,斷除人的貪、瞋、痴、慢、疑,斷除生成下一生的因。流轉在

六道之間的目標是超脫六道,而不是嘗試在過程中留下什麼,有遺

憾、痛苦的心便無法超脫輪迴。試推佛教的起源我卻覺得此種想法

不無道理,在古印度悉達多太子出道前,其生長於王宮享盡人間之

樂,直至其出外看到大多數的人民過著痛苦的生活,成日工作還要

受病痛、離別所苦,悉達多太子想要有一個方法幫助眾生脫離生老

病死等痛苦,而出家求道後建立佛教。可以簡單理解為佛教當初創

立的目標,便是要讓眾生解脫於生老病死等俗世的痛苦,可以說佛

教做了一個基本假設:俗人的一生是痛苦的,解脫於生命才是解決

之道。而我反思現代,雖然挨餓的人變少,受的身體苦痛減少,但

我們依然受自己的貪欲所苦,想要賺錢、升職、愛情,或許現代人

受的苦實際上沒有變少,「俗人的一生痛苦的」這個假設究竟是否

為真我也無法肯定。

談回佛教的輪迴觀,有一點很有趣的是雖然「非無」表示生命

有六道輪迴,但六道輪迴有一個不變的主體嗎?是真的「我」在輪

迴嗎?要討論這個問題就要談到另一個觀念,「非有」。非有這個
觀念認為輪迴的過程中並沒有一個不變的主體、主宰存在,稱為沒

有不變的「自性」存在,無自性稱為「空」。自性為自我的實體,

也就是並沒有一個不變的我在經歷每個輪迴,稱為「無我」。人死

後最後一絲念消失時,下一絲念則緣起而生,但這並非代表此生和

後生的我是同一個我,而是代表此生和後生有緊密的因果連結。

了解了佛教輪迴觀的基本兩個概念「非有」和「非無」後,可

以稍微介紹一下佛教對生的看法。佛教認為人的生命分為四個階

段:生有、本有、死有、中有,生有指的是生命開始的剎那;本有

指的是出生到瀕死的過程;死有指的是死亡的剎那;中有指的是死

後到再生的過程。值得注意的是並非只有中有,也就是死後生命才

開始輪迴,實際上每個瞬間生命都在輪迴當中流動

四、 「非無」和「非有」的論辯

佛教提出非無和非有的過程實際上受到多方論點的質疑,難得

的是很多佛教經典都記錄下了這些論辯的過程,足以讓我們欣賞並

進一步思考非無和非有的真正意義。

反對「非無」的觀點稱為「斷滅論」,意指一死永滅,不會有

任何事物留下。如由阿祇多赤舍欽婆羅創立的「順世外道」即主張

人由四大元素地水火風組成,死後回歸塵土,心識也同時永滅,沒
有輪迴。由此思想出發,活著的最高境界,或稱涅槃反而變成在有

限時間中享樂,反正沒有輪迴、沒有業障、沒有善惡報應下,此生

的作為並不會成為任何事物的因。這些想法常誤用了佛教所說的

「空」,認為如果沒有一個主體在進行輪迴,那實際上輪迴便不存

在,此想法稱為「惡取空」。但實際上如前面所說,佛教的空意指

無自性,沒有一個不變的主體存在,但不表示死後就一切歸於虛

無,空和生死相續實際是可以同時存在的觀念

為了證實「非無」的觀點,佛教進行了很多辯論,著名的如和

弊宿的一連串問答及龍樹提出的八點論據,但因為時空背景已然不

同,現今看來多流於大量隨意的譬喻及詭辯,並沒有很縝密的邏輯

思辯;但在這些論述當中,<<大毗婆沙論>>提出的一個想法令我較

能接受,其由緣起法出發,認為人的心識並不會憑空出現,這刻的

念由上一刻的念及五官察覺到的識因緣而起,如此去推敲,胎兒第

一次出現的念是由何而來,只可能是其前世的因緣起而成。進而去

想,前生既然能引發今生,今生怎會不能引發後生?

反對「非有」的觀點稱為「常見」,即認為有一個永恆不變的

東西主宰著生命,且能在輪迴中不斷來去。這種想法認為五蘊

(色、受、想、行、識)就是主宰一切的「我」,「以蘊為我」實
際是常人如我很自然會出現的想法,畢竟我覺察的一切都由五蘊所

源,做決定時也由此而來。我是什麼職業?什麼名字?個性如何?

我有什麼東西?常人天生便以這些事物定義自己,可稱為人類最基

本的自我意識。佛教稱這種以五蘊定義的「我」為「假我」、「俗

我」,為一種錯誤的感受。

我認為佛教對「常見」的批評相較「非無」有趣許多,以下提

出佛教的三個反擊觀點。第一,若真有一個主宰一切的我,且那個

我就是五蘊,那為何人實際無法控制五蘊?我們無法控制色,也就

是身體的衰老、生病;無法控制受,情緒的喜怒哀樂;無法控制

想,邪念及貪慾的出現;無法控制行,每刻的意志都不斷在改變;

無法控制識,使其和身體相仿。我們實際無法完全控制五蘊的任何

之一,那「以蘊為我」自然是無法成立。第二,若真有一個永恆不

變的我,且那個我就是五蘊,那為何五蘊不斷在變動?血肉之軀會

衰老,意志不斷改變,實際上把自己和二十年後的自己對比,很難

有什麼事情是仍然不變的,數年尚且無法保持一切相同,遑論永

恆?五蘊的無常證明了五蘊不可能是永恆不變的我。第三,若有一

個恆常不變的我,代表其自己為存在的因果,否則若其他事物為他

的因果則其肯定會受影響,而不可能永恆不變。但五蘊實際上都是

因緣而生,我的外表、心情、想法都不斷受到外界的事物而改變。
且五蘊必須互相支持才能成立,沒有了肉體心情 要居何處,沒有

了心情又何有各種想法。沒有任何一個五蘊可以超脫其他四蘊而獨

自存在,那麼自然沒有哪個五蘊可以獨立成為生命的主宰。還有一

種對「非無」的批評是,如果沒有一個主宰的我存在,為何我會有

生死?但實際這種想法也是被困在「以蘊為我」之中,常人覺得的

生死便是身體逐漸腐壞、念慢慢消失,但這些都還是在蘊的範疇之

中,若以蘊為我,那麼蘊的破滅便會被當作我的死亡。破除以蘊為

我的想法,是超脫生死第一件必須做的事。

簡單總結佛教對斷滅論和常見的批評,這兩個理論最核心的錯

誤便是沒有完整依循中道的法則,並沒有根據緣起法來謹慎的推論

出因果。以現代的話來說,便是這兩個理論在邏輯方面有所瑕疵。

要想認識到真正的生死,唯有不斷的重複思考,才能破除理論誤

區。

五、 佛教對自殺的看法

說明完佛教的輪迴觀後,可以開始討論佛教對自殺的看法。首

先,佛教和西方宗教最大的差別要從輪迴觀開始看。西方宗教認為

人只有一生於世,而後永存於天堂或地獄或是永恆幻滅;佛教則認

為人有輪迴,且此生的因會影響來世的果。佛教的肉體死亡僅是輪
迴的一個過程,且不斷輪迴的過程中會有非常多次死亡,因此從本

質上來說我認為無論自殺帶來什麼懲罰,佛教均寬容的多。此生自

殺若帶來不好的因而影響來生,雖然失去了此生超脫輪迴的可能且

來生可能墮於惡道,但仍有機會通過來世修行來修正;反觀西方宗

教,人只有一次機會,自殺後墮於地獄便是萬劫不復。再者,佛教

強調真我的修行,俗世中的我只是因緣而來的五蘊,而死亡也僅是

五蘊的崩滅,此生修行的因依然會是來生的果,因此佛教似乎較不

注重死亡的形式,畢竟只是輪迴中的小小一段,也僅是五蘊的崩解

而已。但關於佛教究竟如何看待自殺這件事情,我認為還是需要一

些典籍故事的解釋,以下舉兩個故事來試圖畫出佛教對自殺的看

法。

首先是在<<雜阿含經>>第五十卷中所記載,有一比丘因與婦女

嬉戲而被謠傳其不守戒律,受眾人唾棄。他無法承受此種惡名而欲

自殺。但佛陀評斷其沒有犯過大錯,本性也不壞,因此化身而來欲

予以開悟。佛陀的回答相當有趣且精煉,在此附上原文:「雖聞多

惡名,苦行者忍之,不應苦自苦,亦不應起惱。聞聲恐怖者,是則

林中獸,是輕躁眾生,不成出家法。仁者當堪耐,不中住惡聲,執

心堅住者,是則出家法。不由他人語,令汝成劫賊,亦不由他語,

令汝得羅漢,如汝自知已,諸天亦復知。」。佛陀認為因為他人的
想法、言語而難受,印證了修行仍不足,仍未超脫於「以蘊為我」

的思想中,才會對此假我的處境感到痛苦。修行在於個人,不該受

到外在俗事影響。由此段故事可知,佛教對於此種情感作孽的苦而

自殺是不苟同的,為不該苦的苦甚至想要自殺為修行不夠的結果,

此時死去必定重新輪迴,無法達到涅槃。

另一段故事為<<雜阿含經>>第四十七卷中所記載,有一尊者已

達悟境,受疾病所苦。佛陀瞻病時尊者向其表明自殺的意願,佛陀

的回答為:「若於彼身無可貪、可欲者,是則善終,後世亦善」
。隔

天尊者自殺,舍利佛詢問佛陀尊者死後的去向,佛陀說道:「如是,

舍利弗!正智、正善解脫善男子有供養家,親厚家,善言語家。舍

利弗!我不說彼有大過。若有捨此身,餘身相續者,我說彼等則有

大過;若有捨此身已,餘身不相續者,我不說彼有大過也,無大過

故,於那羅聚落好衣菴羅林中以刀自殺。」此段可看出佛陀的態

度,尊者修行已達至臻,以無可貪、無可欲,此時僅是因為色身無

可避免的痛苦而擾而欲自殺,並非其內心有所欲之事無法達到而以

苦自苦。此時的自殺是被佛陀接受的,不會因為死亡的形式而去否

決了人的修行。

由上面兩段故事我認為已經可以稍微推知佛教對自殺的態度。

佛教實際上並不太在乎死亡的形式,無論是老死、病死、意外死、
自殺皆不是評判的重點,重點是死亡時的心境,而死亡時的心境受

到此生的修行所影響。舉例而論,若一個人此生無憾,已做到四道

人生,此生已別無所求,那麼此時因為色身的病痛而欲自殺並不會

因此墮入惡道;但相反的,一樣是因為生病,但此人欲自殺的理由

為深怕自己的生病會造成家人的負擔、怕自己生病後的面貌可怖而

失去認同、不願接受自己身體逐漸崩壞、想一死來免去所有煩

惱……等。此種因修行不夠而因苦自苦者,自殺是不被接受的,佛

家認為他們更應該運用僅剩的時間加緊修行,勇敢面對死亡並加以

思考,才有機會了解生死甚至超脫生死,逃避而求一死的這種想法

只會帶來無盡的輪迴。總而言之,自殺在已經體會生死真正面目,

理解無我境界的人來說,僅是一種擺脫色身的手段,他們早已超脫

五蘊;但在修行未果的人身上,自殺被當作解脫五蘊的方法,並不

受到認同。

六、 自我省思

在做此篇報告的過程中,我查閱了不少書籍和論文,也盡可能

地去理解佛教對生死和生命觀的想法,但出乎我意料的是,佛教要

求的「中道」思考模式讓我非常驚豔。愚鈍如我,私自認為西方宗

教有些太要求人們去盲從、相信神,如基督教的生死觀中,不信神

和相信神是足以決定人去往死後不同結局的元素,且典籍中較少有
論辯的過程,有些霸道之感。但佛教的著作則是不斷鼓勵人們去思

考,以不偏不倚的中道法則去觀察人生,且記錄了很多有名的論

辯,展現出一種不畏懼挑戰的精神。沒有信仰的我以前總認為信教

的人多為盲從者,但做完這個報告後我了解到並非如此。更誇張點

說,在做完這次報告後,我認為與其說佛教像是一個宗教,更像是

一個有系統的思考模式,鼓勵人們透過這些思考方法來面對自己、

體悟人生。

在最後探討佛教對自殺的態度中,我獲得的最大收穫是佛教非

常重視自我內心的調養,認為決定死後方向的最大元素是因此生修

行而來的心境。這也解釋了為何佛教很重視在人臨終前須多充實精

神生活,希望能讓此生在結束前了無遺憾。同時佛教也展現了很大

的包容性,此生就算未能在色身崩壞前悟道,死亡也僅是一個過

程,仍能在來世再次修行。我認為這樣的生死觀對即將死去的病人

來說很能支持心靈,讓他們感受到無論此生發生了什麼都不是沒有

意義,因為這些因一定會結成果,交織著延續到下一生。反觀自

己,雖然現階段我不會說我的信仰是佛教,但佛教的思考模式已經

多少內化在我的頭腦中,日後期許自己能以不偏不倚的態度去思考

每件事情,不以苦自苦,坦然的面對此生。
七、 參考資料

1. 鄭志明(2006)。<<佛教生死學>>。臺北市:文津出版社

2. 陳兵(2005)
。<<生與死-佛教輪迴觀>>。高雄市:佛光文化

3. 海波(2007)
。<<佛說死亡 死亡學視野中的中國佛教死亡觀研

究>>。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4. 釋恆清 (1986) 。論佛教的自殺觀。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9

卷頁 181-19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