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You might also like

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5

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回答问题。

我过去教过的一个正在读大四的学生放寒假后到学校来看我,我问他“回家的
感觉好不好”他说:“感觉最深的一点就是,吃饭不用刷卡!”我哑然失笑,他却认真
地说:“真的,老师,说起来有点儿俗,可我感觉最深的确实是这一点。您知道吗?
我毕业后打算到欧洲去读研,到那时,想吃妈妈做的饭就难了。不是跟您吹,我妈做
的饭,称得上世界一流!管够,还唯恐你吃不好!我妈劝起饭来没完没了,弄得我的
减肥计划彻底泡汤。可我这心里头啊,却乐着呢!老师,我总记得您过去讲过的那个
吃饺子的故事,一想起那个故事,我就把我妈妈做的饭品出了一种特别的滋味。”

我心头一热,说:“难得你记得它。”

我的确给这一届学生讲过一个发生在我朋友身上的真实故事——朋友在外地工
作,长年不回。母亲盼啊盼,终于得到儿子要在除夕之夜回到故里的喜讯,那天,在
爆竹声中,母亲包好了三鲜馅儿饺子,等着儿子回来后下锅。馅儿是精心调制的,应
该正对儿子的胃口。但是母亲心里还是有些忐忑,她想预先知道这饺子的咸淡,便先
煮了两个来品尝,一尝之下,母亲大惊失色,饺子馅儿里竟忘了放盐!看着两屉已包
好的饺子,母亲绝望至极。她知道可以让儿子蘸着酱油吃,她也知道即便蘸着酱油吃
儿子也会欢呼“好吃极了”。可她不愿意让千里迢迢赶回家来的儿子吃到有缺陷的饺
子。怎么办?这个聪慧的母亲,居然从邻居那里讨来了一个注射针管,调好盐水,开
始逐个给饺子“打针”。儿子回到家时,饺子也注射完毕。

母亲煮好了饺子,让儿子尝尝饺子的味道如何,儿子尝了,连说“好吃”,这
时候,母亲得意地举起那个针管给儿子看,向儿子夸耀说她可以将一个缺陷修复得让
他察觉不出来。可是,儿子听着听着就哭了。他在想,这些年,他一个人在外面打
拼,也曾吃过很多饺子,那些饺子,咸的咸,淡的淡,他都咽下去了,有谁能想母亲
这样在意他的口味?为了让儿子吃到咸淡适宜的饺子,母亲竟然想出了这样高妙的法
子,吃着这交织着母爱与智慧的饺子,哪个孩子能不动容?

我多么欣慰,几年前,我将这样一个暖心的故事植入了孩子们的心田。我本不
指望收获什么,甚至以为那些听故事的人很快就会将它淡忘,但是,这个同学居然能
把这则故事铭记这么久!我相信,铭记着这则故事的人会珍惜母亲做的每一顿饭,会
在寡淡的饭菜中品出一种难得的真味与厚味。母亲摆出一桌爱的盛宴,只等着她心爱
的小鸟来啄,幸福的小鸟啊,你无需刷卡,只管用欢畅的啄食来尽情享用这人间的珍
馐吧。

【阅读练习 1】

(一)“我”的学生对于回家最深的感触是什么?

(二)从哪一点可以看出故事中的母亲对于儿子的归来是非常期盼的?

(三)母亲后来发现了饺子有什么问题?她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四)儿子得知母亲的举动后有什么反应?

(五)试写出你读了这篇文章后的感想。

【阅读练习 2】

(一)故事里儿子吃的饺子为什么说是“交织着母亲的爱与智慧的饺子”?

(二) 那个学生为什么说“一想起那个故事,我就把妈妈做的饭品出了一种特别的滋
味”?

(三) 本文详细地记叙了“我”曾经给学生讲过的一个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这
个故事。

(四) 文中说“我多么欣慰”,你能说说“我”为什么欣慰吗?

(五) 这篇文章给你带来什么启示/收获?

(六)赏析文末画线句子。

概述下面文段的主要内容,字数不可超过 55 字。文后须注明确实的字数。【12 分】

朋友在外地工作,长年不回。母亲盼啊盼,终于得到儿子要在除夕之夜回到故里的喜
讯,那天,在爆竹声中,母亲包好了三鲜馅儿饺子,等着儿子回来后下锅。馅儿是精
心调制的,应该正对儿子的胃口。但是母亲心里还是有些忐忑,她想预先知道这饺子
的咸淡,便先煮了两个来品尝,一尝之下,母亲大惊失色,饺子馅儿里竟忘了放盐!
看着两屉已包好的饺子,母亲绝望至极。她知道可以让儿子蘸着酱油吃,她也知道即
便蘸着酱油吃儿子也会欢呼“好吃极了”。可她不愿意让千里迢迢赶回家来的儿子吃
到有缺陷的饺子。怎么办?这个聪慧的母亲,居然从邻居那里讨来了一个注射针管,
调好盐水,开始逐个给饺子“打针”。儿子回到家时,饺子也注射完毕。
阅读下面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有卖驱蚊符者,一人买归贴之,而蚊毫不减,往咎卖者。卖者云:“定是贴不得法。”
问:“贴于何处?”曰:“须贴帐子里。”

——《精选雅笑》

【阅读练习】
(一)买符的人为什么向卖符者兴师问罪?

(二)卖符者如何向买符者解释?

(三)你认为卖符者教的方法有效吗?为什么?

(四)“一人买归贴之,而蚊毫不减。”将有关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概述下面文段的主要内容,字数不可超过 60。文后须注明确实的字数。 [12 分]


1 一个叫奥玛的商人路过巴格达,他看到阿尔马蒙的马,羡慕不已,提出用十个金币来
换,但阿尔马蒙说就是有一百个金币,他也不换。奥玛恼羞成怒, 决定用诡计把千里马
抢到手。

2 奥玛打探到阿尔马蒙每天独自遛马的路线,就选了一个离城门最远、人迹罕至的地
方,乔装成病重的流浪汉,躺在路旁。果然,善良的阿尔马蒙看到有人病倒在野外,赶紧
把他扶上千里马,打算带他进城治病。奥玛装做有气无力的样子指了指地上的包袱,阿
尔马蒙便把他的包袱拾起来系在马背上。奥玛又指了指远处的一根木棍,阿尔马蒙以为
这是流浪汉的拐棍,忙转身去捡。奥玛趁机夺过缰绳,纵马往相反的方向奔去。

阅读下面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值上元
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陆游《老学
庵笔记》

【阅读练习】

(一) 解释:

(1)作: ;(2)笞: ;(3)于:

(二)翻译:
(1)怒人触其名:
(2)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三)为什么“举州”皆谓“灯”为“火”?

(四)田登是个怎样的人?试举例说明。

(五)试写出一个与文章有关的谚语。

阅读下面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王安期作东海郡守,世乱,令曰:夜不得私行。吏系得一夜行人。王问:“自奚
来?”云:“从师家授业还,不觉日晚。”吏曰:“鞭乎?”王曰:“鞭书生以立威
名,恐非致治之本!”释之,并令吏护送反家。

【阅读练习】

(一)王安期规定“夜不私行”的目的是什么?

(二)王安期是个怎样的人?你赞成他的作法吗?

(三)从这篇文章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四)“鞭书生以立威名,恐非致治之本!”试将有关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山中与幽人对酌·李 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阅读训练】

(一)“一杯一杯复一杯“这句诗通俗浅近,但意趣丰富。请简要赏析其写法和所蕴含
的意趣。

(二)第二句中“一杯”反复运用,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三)诗歌的最后两句,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阅读下面韵文,然后回答问题。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阅读练习】

(一)结合全诗,说说第二句写小二“侧坐莓苔”有何作用?

(二)诗中“遥招手”这是谁?为何“遥招手”?

(三)这首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钓娃形象?(多选题)
A.幼稚 B.充满童趣 C.无邪 D.天真可爱

(四)下列对诗句的理解,说法正确的是哪几项?(多选题)
A.这首诗表现的是山野小儿的生活情趣,以及小儿纯真、无邪的童心。
B.三、四两句写这时候过路的人想向小儿打听事情,小儿担心说话声把鱼惊跑,赶
快用“遥招手”的动作请路人不要作声。
C.诗人逼真地描画了一个儿童初学钓鱼的情景,孩子认真专注、天真烂漫的神态跃
然纸上。
D.一、二两句写山野小儿在学习垂钓的情景。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