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8

2005年7月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ul.‚

2005
第34卷 第4期 Journal of Shaanxi Normal U 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
34 No. 4

■ 历史地理研究

佛教世界观对中国古代地理
中心观念的影响
吕建福
(陕西师范大学 西北民族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0062)

摘 要:中国古代的地理中心观念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完备形态‚佛教传入后‚其世界观即与中国的昆仑中
心说相结合‚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地理知识及其地理学发展。佛教以阿耨达山为世界地理中心‚后世即认定阿耨
达山为昆仑山‚并认为黄河源自阿耨达池‚由此中国的昆仑中心说从神话观念走向实际的地理知识‚佛教的宗教地
理观念也逐渐实化为地理知识。同时佛教的印度文化中心观也对中国的文化中心论带来冲击‚使中国人的文化
观、民族观及其心理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文化多元论成为中国人的一个基本观念。
关键词:佛教世界观;中国古代地理;地理中心观念
中图分类号:K92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83(2005)04-0075-08
收稿日期:2004-10-26
基金项目:陕西师范大学校级重点科研项目(2002NO.
21)
作者简介:吕建福(1957-)‚男‚青海民和人‚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地理中心观念包括自然地理中心观和文化地理 在地点为中心进行地理活动实践的反映‚任何地理
中心观‚是人们认知自我、认知所处地理环境以及周 观念和地理知识系统都含有中心观念。“中国”的概
围世界的一种构想‚往往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和宗 念就是这样产生的‚ “中国”
中国和印度都有“中土”、
教情感‚也与人们的实际地理知识有密切的关系。 的观念。“中国” 被认为是一国一地的中心‚也被认
地理中心观念随着人的思维方式的改变而发生变 为是四方万国乃至世界天地的中心。古人建国立
化‚
同时也受到人们地理活动范围和外界地理观念 都‚选取地理中心为之。《五经要义》说:“ 王者受命
及其地理知识的影响。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 创始‚建国立都‚必居中土。所以总天地之和‚据阴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广泛传播‚并对中国的思想 阳 之 正‚ 均 统 四 方‚ 以 制 万 国 者
文化发生重大影响。其中佛教的世界观及其地理 ” [1](《太平御览》卷156《州郡部二》引) 谯周 《
也。 法 训》也 说:“ 王 者
学‚也对中国传统的地理中心观念发生了重要影响‚ 居 中 国‚何 也? 顺 天 之 和‚而 同 四 方 之 统
乃至对中国地理学的实际知识亦产生了深刻的影 ” [1](《太平御览》卷156《州郡部二》引) 可 见 建 国 立 都 不 仅 选 择
也。
响。本文试就此略作探讨‚以使对佛教在中国的深 地理位置上的中心‚便于统四方、制万国‚而且还要
度影响和中国地理中心观念的演变过程以及与中国 看是否符合天地顺和、阴阳中正的要求‚这就为地理
历史地理学相关问题的讨论有所裨益。 中心观念赋予了人文哲学的涵义。所以地理中心观

1
人们认识周围环境‚都是从认知自我 念与实际的地理知识不同‚它并不是完全表现人的
开始‚以自我为中心认知周遭。认知地理 自然地理知识‚还表现人的人文哲学观念。它的形
环境尤其如此‚从所在地点出发‚向周围扩展‚形成 成不仅仅取决于人的地理活动‚还与人们的神话想
四极、五方的地理方位概念。因为人对地理环境的 象和宗教幻想等意识活动方式有关‚有时这种想象
认识主要取决于人的地理活动实践‚随着地理活动 的成分甚至远大于知识成分。人们的活动所能到达
范围的扩大而扩大。地理中心观念‚就是人们以所 的地理范围而获得的知识和所能听闻得到的地理知
75
识‚
成为地理观念的基础。而人所不能到达和闻所 ”后来的《
陆吾司之。 搜神记》也说:“ 昆仑之山‚是惟
未闻的地理‚就凭借人丰富的想像力以一定的模式 帝之下都‚ ” [1](《太平御览》卷38《地部三》引) 所谓天
环以炎火山。
来构想‚形成地理观念的主要内容。 帝、
帝‚即指黄帝‚如《穆天子传》说:“ 天子升于昆仑
中国的地理中心观念‚早在先秦时期的神话以 之 丘‚ 以 观 黄 帝 之 宫‚ 增 封 于 昆 仑 山
及制度文化中就已形成完备的形态。盘古开天辟 ” [1](《太平御览》卷38《地部三》引) 汉代桑钦著《
上。 水经》‚也认为
地‚伏羲女娲创造人类‚黄帝战蚩尤‚大禹治洪水‚都 中国西北的昆仑山是大地的中心‚“ 昆仑墟在西北‚
[3](《
水经注》卷1)
是上古时期包含有丰富地理观念的神话。五服、九 去嵩高五万里‚地之中也”。
服‚
九州、十二州‚既是三代的社会制度和人文地理 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的世界观及其地理学说
概念‚也是具有一定想象成分的地理观念。战国秦 与中国地理中心观念相结合‚对中国地理学产生了
汉时期‚由于受到神仙方术思潮的影响和哲学、天文 重要影响。佛教是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的‚东汉后
学的发展以及人们地理活动范围的扩大‚中国的地 期开始翻译经典‚至魏晋时期广泛传播开来‚介绍佛
理中心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如九州说的内涵已经 教世界观(宇宙结构)及其地理观念的经典也在这时
扩大了‚变得神话十足。《
吕氏春秋》说天有九野‚地 传译。系统介绍佛教关于世界结构及其因缘观念的
有九州。① 《
河图括地象》说:“ 天有九道‚地有九州; 楼炭经》(全名《
专门经典是《 大楼炭经》)‚最早在西
天 有 九 部 八 纪‚ 地 有 九 州 八 晋惠帝时由竺法护和法矩分别翻译的‚竺法护译为
5卷‚译于太安元年(302)正月二十三日。⑤ 法矩也
” [1](《太平御览》卷157《州郡部三》引) 《
柱。 史记》引 据 邹 衍 的 地 理
在此前后译出‚译为6卷。⑥ 十六国时后秦佛陀耶
观说‚天下有九个九州‚共八十一州‚中国只是其中
一州‚故 称 赤 县 州。② 州 之 间 有 小 海 环 绕‚互不相 舍翻译《
长阿含经》‚其中的最后一经 《世记经》(第
通‚
最外有大海环绕‚便是天地的边界。③ 《淮南子》 18-22卷)‚ 楼炭经》的异译本。后至隋代‚ 那
是《
中九州说发展得很完善‚认为世界以神树扶桑为中 崛多和达磨崛多又分别翻译此经‚前者题《
起世经》‚
心。说“扶桑之上‚众帝所自上下‚日中无景‚呼而无 后者题《
起世因本经》。可见介绍佛教世界观的这部

响‚ ” [1](《太平御览》卷36《地部一》引) 以扶桑为中
盖天地之中也。 经流行之广‚影响之大。描述佛教世界观的散见经
④ 九州之外有八 典比较多‚如真谛、玄奘所译《俱舍论·分别世间品》
心‚天有九部八纪‚地有九州八柱。
等。南北朝时‚僧 长阿含经》
汇集《 、《楼炭经》、《华
歹寅、八泽‚八歹寅、八泽之外又有八 、八正‚八 、八正
严经》等经典中关于佛教世界观的文字‚编撰《世界
之外有八极、八门。九州方千里‚八歹寅、八 、八极亦
各方千里。《
河图括地象》则认为九州的中心是昆仑
山‚
天下也共有八十一个区域环绕。说“ 地部之位‚
起形高大者‚有昆仑山‚其山中应于天‚居最中‚八十
[2](P474)
一域布绕之‚中国东南隅‚居其一分”。 ① 《
吕氏春秋》卷 13又说:“ 天地有始‚天微以成‚地 塞
昆仑地理中心说‚是在秦汉时期形成的‚与当时 ”《
以形‚天地和合‚生之大经也。 诸子集成》第6册‚中华书局
流行的浑天说、盖天说等有关。昆仑山神话在先秦 1954年版‚第124页。
文献中多有记载‚一般把它作为中国西北方的一座 ② 赤县州‚《
论衡·谈天篇》引据邹衍书作赤县神州‚当
高山‚上有瑶池‚西王母所居‚曾为穆天子访问。但 诸子集成》。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7册‚第
脱“神”字‚见《
以之作为地理中心是在秦汉时期的文献中出现的‚ 106页。

河图括地象》认为昆仑山是地的中心‚ “昆仑者‚
说: ③ “中国于天下乃八十一分之一耳‚中国名赤
原文作:
”“昆仑山为柱‚
地之中也。 气上通天”。“ 下有八柱‚ 县州‚内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
柱广十万里‚有三千六百轴‚互相牵制‚名山大川‚空 赤县州者有九‚乃为九州也。于是有裨海环之‚民(人)禽兽
[1](《
太平御览》卷36《
地部一》引)
穴相 通”。 昆 仑 山 为 柱‚东 方 朔 莫能相通‚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

神异经》作昆仑山上有铜柱。说:“ 昆仑有铜柱焉‚ ” 见 《太 平 御 览》第 2 册 卷 157 州 郡 部 三
其外‚天地之极也。
其高入天‚ ”并说:
所谓之天柱也。 “天柱围有三千里‚ 引‚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21页。
员 周 如 削。 铜 柱 下 有 屋‚ 壁 方 百 ④ 所说九州指:东南神州曰农土‚正南次州曰 沃 土‚西
” [1](《太平御览》卷38《地部三》引) 《
丈。 龙鱼河图》也说:“ 昆仑山‚ 南戎州曰滔土‚正西 州为并土‚正中冀州为中土‚西北台州
” [1](《太平御览》卷2《天部二》引) 《
天中 柱 也。 河 图 括 地 象》又 称 为肥土‚正北 州曰成土‚东北 薄 州 曰 隐 土‚正 东 阳 州 曰 申
昆仑为地首‚“ 昆仑之山为地首‚上为握契‚满为四 淮南子》卷4‚见《
土。《 诸子集成》第7册‚中华书局1954年
渎‚ 横 为 地 轴‚ 上 为 无 镇‚ 立 为 八 版‚第55页。
[1](《
太平御览》卷38《

柱。 地部三》引)

河图括地象》以昆仑山为 ⑤ 《
出三藏记集》卷 2载 《道安录》著录‚注明出自方等
地首、地中‚主要的根据是昆仑山地形高大‚如同擎 部。中华书局1995年点校本‚第39页。
天柱在中央支撑着天‚与天相通。而《山海经》等以 ⑥ 《
出三藏记集》卷 2 载 见 于 《别 录》‚指 出 与 竺 法 护 5
昆仑山为地中‚则认为中央天神黄帝的下宫在昆仑 卷本同本异译。按同书卷13《竺法护传》附传‚法矩在惠帝、
山。《
海内经》说:“ 昆仑去中国五万里‚天帝之下都 怀帝间译经‚先译出《楼炭经》‚后与法立合译《法句经》、《福
”《
也。 西次三经》 “昆仑之丘‚
也说: 实惟帝之下都‚神 田经》‚则译该经应在惠帝时(290-306)。
76
5卷‚
记》 成为中土编撰佛教世界观经文的第一部专 河‚
汇入西北海;北面玻璃师子口流出徙多河‚汇入
书。① 另有宝唱编纂 《经律异相》‚其中也详尽辑录 东北海。⑤ 阿耨达池所在之山被称为阿耨达山‚意
了佛经中有关世界结构及其学说的时空概念。唐代 译无热丘。道安《释氏西域记》说:“ 阿耨达太山‚其
[3](《
水经注》卷1)
道世编纂《
法苑珠林》‚还将佛教世界观与中国的宇 上有大渊水‚宫殿楼观甚大焉”。 阿耨达
宙学说做了比较。而只描述一类佛世界的经典很 山也因此被认为是阎浮提的中心。⑥ 佛教的阿耨达

多‚从早期竺法护译的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山地理中心说和中国的昆仑山地理中心说‚就此发



佛升仞利天为母说法经》‚到后世翻译的《
华严经》、 生了关系‚⑦ 并影响到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

2

法华经》等‚代有流行。 以阿耨达池或阿耨达山为阎浮提地理
随着佛教的传播及其世界观的传译介绍‚尤其 中心的观念‚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逐渐影
是大量印度、西域僧人来中国传法‚带来了印度、西 响了中国的昆仑中心说‚人们认定佛教的阿耨达山
域的地理知识及其传闻‚也有中国人游历印度、西 就是昆仑山‚并认为黄河源自阿耨达池。由此中国
域‚
考察其地理‚遂促成了中国佛教地理学的形成。 的昆仑中心说从神话观念走向实际的地理知识‚佛
十六国时‚前秦道安撰著的《西域志》②‚便是中国佛 教的宗教地理观念也逐渐实化为地理知识。最早以
教地理学建立的标志。北魏郦道元注《水经》‚引据 阿耨达 山 为 昆 仑 山 的 是 三 国 魏 支 谦 译 的 《梵摩渝
了大量的前朝佛教地理学著作‚其中除道安的《
西域 经》‚其中说:佛以八种说法声说经‚释天诸神、地祗
志图》外‚有 《佛 图 调 传》、《竺 法 维 传》‚支 僧 《外国 海龙、 “经声入耳‚
帝王臣民等皆来稽首听经‚ 心各解
事》、《竺法汰传》‚竺枝《
扶南记》、康泰《
扶南传》以及 了‚如其种语也。佛之明慧‚犹昆仑河‚千川万流皆
同代法显的《
佛国记》等‚后世著录的还有道安《
四海 仰之焉;川流溢满‚而河无涓滴之减‚佛之为明有逾
百川水源记》、昙景 《外国传》、法盛 《历国传》、智猛

游行外国传》等‚可知当时的佛教地理学很兴盛。
南北朝时还出现专门记述中国佛教地理的著作‚如
① 该书已佚‚但目录及序文辑入《 录》卷13‚得以保存

洛阳伽蓝记》等。到隋唐时‚记述中国佛教地理的
下来。
著作更多‚如《
寺塔记》、《天台山记》、《古清凉传》等
② 道安的书最早著录于他自己的 《综理众经目录》‚僧
等。记述印度、西域的著作也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就

出三藏记集》据之著录于 《新集安公注经及杂经录》‚作
是《
大唐西域记》‚而唐道宣编著《释迦方志》‚以“ 方
《 1卷。后世经录 《长房录》、《内典录》等‚也作了著
西域志》
志”名书‚综述佛教世界观和佛教地理‚与玄奘著作
录。该书早已散佚‚惟《水经注》引据部分幸得保留下来‚使
并为中国佛教地理学发展到高峰的代表作。
释氏西域记》‚或题《
人略窥其内容。多题《 释氏西域传》、《释
佛教对宇宙世界的构想‚吸收了印度神话中须
氏西域志》。
弥山(意译妙高山)为宇宙中心的观念‚但佛教所构
③ 赡部洲 的 地 形 大 小 及 其 形 状 说 法 不 一‚此 据 《楼 炭
建起来的世界是个多元、多重的结构模式。以须弥
经》诸本‚《
释迦方志》说水陆 所 经 东 西 24 万 里‚南 北 28 万
山为中心‚由环绕的九山八海、四大部洲、八功德海、
里;《
俱舍论》说三边等量‚其象如车‚各广两千由旬‚南边唯
铁围山、一日一月构成一个世界。这样的一千个世
广三由旬半。
界‚
方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构成一
④ 阿耨达‚梵 文 Anavatapta 的 音 译‚亦 译 阿 耨 达 多‚玄
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构成一个大千世界‚统
奘《
西域记》译作阿那婆答多‚并释唐 言 无 热 恼‚旧 译 有 讹。
称三千大千世界。又须弥山依持于金轮‚金轮依持
西域记·序论》‚季羡林校注本上册‚中华书局2000年版‚
见《
水轮‚水轮依持风轮‚风轮依持虚空。佛教认为宇宙
第39页、第41页。
是由无数个三千大千世界构成‚广大无边‚重重无
⑤ 有关阿耨达池的具体描述‚佛教文献表述不一‚此主
尽。而大乘经典中还有与之不同的佛国世界‚形形
西域记·序论》‚其中歹克伽河(gan
要依据玄奘《 ·
gā)指恒河‚
色色‚千奇百怪‚很难以三千大千世界囊括。佛教的
ˇ
世界观中也涉及人类居住的现实世界及其地理‚释 信度河(Sindhu)亦译辛头河‚即印度河‚缚刍河(C ak

迦牟尼佛化摄的婆娑世界的四大部洲---东胜身 su)指乌浒水与阿姆河‚
·
徙多河(S ita)指叶儿羌河与
洲、西牛贺洲、北拘庐洲、南赡部洲‚即是众生居住的 塔里木河。详见季羡林校注本上册‚注释六-九‚中
世界‚由金、银、铜、铁四大转轮王统治。其中赡部洲 华书局2000年版‚第42页。
一般译作阎浮提‚被认为是人类现在居住的地球‚广 ⑥ 但也有说阿耨达池在雪山顶上‚如 《长阿含经·世记
长各28万里‚北广南狭‚状如车轮‚地象人面。③ 佛 经》、《
起世经》、《起世因本经》均译作雪山‚唐道世 《法 苑 珠
教认为阎浮提大地的中心是一大水池‚称阿耨达池‚ 林》亦作雪山‚《
大楼炭经》译作“冬王”‚亦有雪山之意。一说
意译无热池 ④‚位于香山之南、大雪山之北‚周围800 释迦氏谱》、《
在香山顶上‚如唐道宣《 续高僧传》等。
里‚金、银、琉璃、玻璃(水晶)镶饰岸边‚池水清凉‚金 ⑦ 中国也有把须弥山作为昆仑山来论列的‚如鸠摩罗
沙弥漫‚阿耨达龙王居止其中。从池中四面流出四 妙法莲华经·马明菩萨品》说:“ 此四天下须弥山者。
什翻译《
河‚
东面银牛口流出 歹克 伽河‚入东南海;南面金象口 秦言昆仑山”(卷30)。又如《
释迦方志》引据东方朔《
十洲记》
流出信度河‚汇入西南海;西面琉璃马口流出缚刍 说‚ 3万里‚
昆仑去北海亥地1 则“此约指佛经苏迷山”(卷1)。
77
之矣”。① 把佛的智慧比做昆仑河‚且昆仑河为千川 中穆天子在昆仑侧瑶池上向西王母敬酒时所说的话
万流所仰赖‚可知昆仑河为世界河流发源之水‚但中 为根据‚ “按《
说: 穆天子传》‚穆王于昆仑侧瑶池上‚
国并无昆仑河之说‚也不以之作明慧的比喻。所谓 觞西王母云:去宗周 涧万有一千一百里‚何得不如
昆仑河应指阿耨达水‚《楼炭经》描述阿耨达池流出 调言?子今见《
泰传》‚非为前人不知也。而今以后‚
的四大江‚各有五百部河流‚绕阿耨达龙王而入四 乃 知 昆 仑 山 为 无 热 丘‚ 何 云 乃 胡 国 外
海。阿耨达为“无热恼” 之意‚《楼炭经》解释阿耨达 ” [3](《水经注》卷1) 可见当时的学术界对阿耨达山是否
乎?
龙王时说:阿耨达龙王以无三种毒热的烦恼而称‚即 为昆仑山有争论‚道安之前已经有佛图调、康泰等人
没有其他龙王所有的热沙、热风、金翅鸟恐怖的烦 主张两者为同一山。道安著《
西域志》‚
也主张此说。
恼。[4](《
大正藏》第1册《
大楼炭经》卷1)
而佛教教理中“ 烦恼” 是与 北魏郦道元注释《
水经》‚集印度、西域与中国两
智慧相对的一个概念‚无烦恼也就有明慧的意思。 系地理观念及其学说之大成‚他在结合中国传统地
昆仑河的用法‚也见于西晋白法祖翻译的《
佛般 理学的基础上‚总结并采纳了阿耨达山即昆仑山以
泥洹经》‚有偈云:“ 一切所有河‚无过昆仑河。一切 及黄河从此发源的说法‚大量引据佛教地理学著作‚
” [4](《大正藏》第1册《佛般泥洹经》卷下) 该 经
所大水‚为无过 于 海。 考述佛教所说从阿耨达池流出的诸大河流及其支流
的异译本东晋失译经《
佛泥洹经》 “一
也有同样的偈: 和流经地理‚可以说这是在记述中国地理的著作中
切所 名 河‚无 过 昆 仑 河。 一 切 名 大 水‚亦 为 无 过 考述印度、西域地理水系最为详尽者。郦道元著《

” [4](《大正藏》第1册《佛般泥洹经》卷下) 按印度最大、最 有 名 的
海。 经注》‚引据佛教地理著作最多的是道安的《释氏西
河流是恒河、印度河‚比之更大的河水也只能是四大 域记》‚共引据21次之多。另据道安的《西域图》以
河流发源的阿耨达水了‚所以昆仑河应是比定阿耨 及与竺法汰的对话。其次据《
法显传》、《竺法维传》、
达水所作的翻译。 《
佛图调传》、《康泰传》、《扶南传》、《扶南记》、《外国
译经中明确以昆仑山指称阿耨达山的是西晋竺 事》以及郭义恭《
广志》等。于此亦可见佛教地理学
法护译的《
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该经译文前加 对中国地理学的影响。郦道元之书‚旁征博引‚比较
有一段类似序文的话‚说:“ 盖阿耨达龙王者晋名无 中印两说‚基本上采信道安等佛教地理著作的观点‚
焚‚佛在世时受别菩萨也。有神猛之德‚据于昆仑之 也认为阿耨达山即是昆仑山‚黄河从此发源。如引
墟。斯龙所居宫馆宝殿‚五河之源‚则典览焉。有八 据道安《
释氏西域记》所说:“ 阿耨达太山‚其上有大
味水池‚华殖七色‚服此水者即识宿命”‚云云。这一 渊水‚宫殿楼观甚大焉” 时‚解释说:该“ 山即昆仑山
也”。⑤ 又如《
穆天子传》所云穆天子升昆仑、观黄帝
时期失译的《
佛兴起行经》序文也明确说昆仑山即是
阿耨达山‚ “昆仑山者‚
说: 则阎浮利地之中心也。山 宫之说时‚他解释“黄帝宫‚即阿耨达宫也”。因此郦

皆宝石‚周匝有五百窟‚窟皆黄金‚常五百罗汉居之。 道元着重考察了从阿耨达山发源的水系‚尤其详加
考述了恒河水系和北流内陆的西域水系及其与黄河
阿耨大泉周围山外‚山内平地‚河处其中。河岸有四
的关系‚清理了昆仑说的神话‚提出河水多源的观
金兽头‚口流出水‚各绕一匝还其四方‚投入四海。
点‚
并论证了黄河发源于西塞之外而流出于积石之
象口所出者‚则黄河是也。其泉方各二十五由延‚深
山的说法。他对道安等佛教地理学著作不加甄别的
二十一里。泉中有金台‚台方一由延。台上有金莲
引据中国地理著作作论证的做法进行了批评‚说:
华‚以七宝为茎。如来将五百罗汉‚常以月十五日於
“余考释氏之言‚未为佳证。《
穆天子》、《竹书》及《

” ② 这也是最早以阿耨达池象口所出河水
中说戒。
海经》‚皆埋蕴岁久‚编韦稀绝‚书策落次‚难以辑缀。
为黄河者。这都可见魏晋时译经的人已经把阿耨达
后人假合‚多差远意。至于访地脉川‚不与经符‚验
山比定为昆仑山‚并据黄河源出昆仑之说‚也认为黄
河出自阿耨达池‚阿耨达中心说与昆仑中心说在此
开始结合起来了。 ① 支谦译 《梵 摩 渝 经》‚《大 正 藏》第 1 册‚第 76 经‚第
至东晋十六国时期‚阿耨达山为昆仑山并黄河 884页。该经的异译本为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 《中阿含经》
由此发源的说法‚也出现在佛教地理学著作中。佛 第41卷‚第161经《
梵摩经》‚但其中并无此类内容。
图调游历印度‚著有传记‚其中记述了阿耨达池及其 ② 《
大正藏》第4册‚第197经‚第163页。此段文字见
水系‚并认为阿耨达山应是中国所说的昆仑山。③ 于《
经律异相》第3卷‚注明出自《
佛说兴起行经》上卷。该经
康泰作 《扶南传》‚也认为 “ 阿耨达山是昆仑山”。④ 2卷‚《 录》著录于失译杂藏‚有异名异译本和节译本‚后世
并说:“ 恒水之源‚乃极西北‚出昆仑。山中有五大 吴录》。
经录或作后汉康孟详译‚见于《
[3](《
水经注》卷1)
源‚诸水分流‚皆由此五大源”。 道安比照 ③ 参见《
水经注》卷1河水条前后引据‚王先谦合校本‚

佛图调传》和康泰《
扶南传》关于印度地理水系的记 巴蜀书社1985年影印本。
载‚结合《
山海经》描述的昆仑山及其水系‚论证阿耨 ④ 参见《
水经注》卷1河水条引道安语‚王先谦合校本‚
达山即是昆仑山‚遂作《西域图》给同学法汰看。法 巴蜀书社1985 年 影 印 本‚第 56 页。《释 迦 方 志》卷 上 引 文
汰看了很是怀疑‚认为昆仑山在胡国地域之外‚否则 大正藏》第51册‚第949页。
同‚作“阿耨达山即昆仑山”。《
哪有昆仑山在敦煌南数千里之地而汉代以来的名人 ⑤ 《
水经注》卷1河水条引‚作《释氏西域记》‚王先谦合
们不知道其所在的道理!道安遂又举出《
穆天子传》 校本‚巴蜀书社1985年影印本‚第50页。
78
程准途‚故自无会。释氏不复根其众归之鸿致‚陈其 利国‚上大雪山顶最高岭‚约略为言:“ 赡部一洲‚山
[3](《
水经注》卷1)

细趣以辨其非‚非所安也。 他对于昆仑 丛斯地。何以知耶?至如西境‚波斯平川渺漫;东寻
山的多种说法也作了考辨‚指出《山海经》所说在西 嵬 ‚莫有穷踪;北则横野萧条;南则印度皋衍‚即经
北之昆仑墟‚郭璞已注明“ 此自别有小昆仑也”‚《淮 所谓香山者也。达池幽邃‚未可寻源。四河所从‚皆
南子》所说上有嘉禾、宫门、水源之昆仑‚“ 则以仿佛 由斯出。《
尔雅》所谓昆仑之墟‚岂非斯耶?案诸《

近佛图调之说”‚而东方朔《
十洲记》所说五万里之外 贡》‚河出碛石‚盖局谈其潜出处耳。张骞寻之‚乃游
的昆仑山‚“ 难言佛图调、康泰之传是矣”。故总结 大夏。固是超步所经‚犹不言其发源之始‚断可知
“六合之内‚
说: 水泽之藏‚大非为巨‚小非为细‚存非 ” [4](《大正藏》第50册《续高僧传》卷4) 但 玄 奘 此 诸 经 历 及 其 所
矣。
为有‚隐非为无‚其所苞者广矣。于中同名异域‚称 说这段话‚并不见于《
西域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
[3](《
水经注》卷1)

谓相乱‚亦不为寡。 所以郦道元认定的 法师传》及《
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所谓“约略
昆仑山为恒河发源的阿耨达山‚剔除了其中的神话。 为言”‚是语出道宣自己。玄奘对赡部洲地中及河源
关于黄河源头‚他提出多源论‚说:“ 余考群书‚咸言 所出‚在《
西域记·序论》中有论:“ 赡部洲之中地者‚
河出昆仑‚重源潜发‚沦于蒲昌‚出于海水。故 《洛 阿那婆答多池也‚唐言无热恼‚旧曰阿耨达池‚讹也。
书》曰:河自昆仑‚出于重野‚谓此矣‚迳积石而为中 在香山之南‚大雪山之北‚ ” “ 池北面颇
周八百里矣。
国河。故成公子安《
大河赋》曰:览百川之宏壮‚莫尚 胝师子口流出徙多河‚旧曰私 河‚讹也。绕池一
美于黄河;潜昆仑之峻极‚出积石之嵯峨。《释氏西 匝‚入东北海。或曰潜流地下‚出积石山‚即徙多河
域记》曰:河自蒲昌潜行地下‚南出积石。而经文在 之流‚ ” [5](P39) 玄奘对河源所出并未
为中国之河源云。
此似如‚ ” 黄河发源阿耨达
不比积石在蒲昌海下矣。 作肯定的结论。唐梓州慧义寺神清撰《北山录》‚首
山后‚ “河水又南入葱岭山‚
郦道元考证: 又从葱岭山 节述“天地始”‚其中说:“ 河出昆仑山‚浸流积石山‚
出而东北流‚河水重源有三‚ ”一源出西南
非惟二也。 为禹所导‚经于中国‚东渐于海‚斯阿耨达池之一源
捐毒‚葱岭之上。一源出于阗国南山‚北流与葱岭所 也。其池自中天之北过七黑山‚距大雪山之阴‚香醉
出河合。一源出于昆仑之东北隅为敦薨之水‚西流 山南‚ ”西蜀草玄寺沙门慧宝注释说:
摄乎二山之间。
汇于大河‚注入蒲昌。三源流注蒲昌海‚潜行于敦 “今黄河水即阿耨达池所出也。
”“河出昆仑在大羊同
煌、张掖之南‚出于积石山下之石门。尽管郦道元的 国‚蕃语谓昆仑山为闷摩 山‚译为紫山‚东去长安
河源之说后经唐代、元代、清代以及现代的一再考察 五千里。又张骞本传‚寻河至大夏‚见筇竹杖‚知与
证实确属错误‚但他引据佛教世界观及其地理学所 蜀 地 相 连‚ 唯 杜 佑 《通 典 》 偏 明
作的地理论证却对中国人的地理观念以及地理学说 ” [4](《大正藏》第52册《北山录》卷1) 慧宝把昆仑山的位置放在
也。
带来巨大的的影响‚长期为人们所传袭。 大羊同国‚并以吐蕃语的称谓解释‚吸收了唐代吐蕃
郦道元以地理学家的身份论证阿耨达山即昆仑 人的知识。
山为地理中心‚为后世僧俗两界尊为定论‚由此佛教 道教、儒士也都深受佛教地理观念的影响‚道宣
的世界观及其地理中心说普遍为人们所接受‚而传 《
释迦方志》引据道教说:“ 道经造立《天地记》‚云昆
统的昆仑山神话为佛教世界观所消化‚为实化的地 仑山高四千八百里。又 《转形济苦经》云高万九千
理学说所替代‚渐趋消沉。郦道元之后‚梁宝唱等编 里‚又云此山飞浮‚又云昆山南三十里‚次第有千昆
纂《
经律异相》‚据《
兴起行经序》认为昆仑山为阎浮 山‚
名小千世界。《化胡经》云:昆山高九重‚相去各
提地之中心‚并以昆仑山为五百罗汉所栖之地。唐 九千里‚ ” [4](《大正藏》第51册《释迦方志》卷上)
又云高万万五千里。
道宣编撰《
释迦方志》‚引据佛经及康泰、玄奘著述和 道教所谓昆山‚即是昆仑山‚次第以千昆山名小千世
中土地理著作‚亦以为阿耨达山即昆仑山‚河源所 界‚
则仿自佛教甚明。《广弘明集》亦引据道书说:
“赡部洲中心有一大池‚
出。说: 名阿那陀答多‚唐言 “《
老子西升经》云:吾师化游天竺‚善入涅般。《符
无热恼也‚即经所谓阿耨达池。在香山南‚大雪山 子》云:老氏之师名释迦文。余寻终古三五帝皇有事
北‚居山顶上‚ ” 又说:
非凡所至。 “ 寻昆仑近山‚则西 西奔‚罕闻东逝。故轩辕游华胥之国‚王劭云即天竺
凉、酒泉之地‚穆后见西王母之所‚具彼图经。若昆 也。又陟昆仑之墟‚即香山也。老子迹沉扶风‚史述
仑远山‚则香山、雪山之中也‚河源出焉。故《尔雅》 于流沙‚而道家诸记皆西升昆丘而上天矣。以事详
云:河出昆仑墟。郭璞《图》赞云:昆仑三层‚号曰天 之‚ ” [4](《大正藏》第52册《广弘明集》卷1) 道宣认为
并从于佛国也。
柱。实惟河源水之灵府。案 《禹贡》云导河自积石 道教所说老子西游昆仑‚所到者为佛经所说之香山。
者‚
但 据 伏 流 所 出 处 而 名 之。 若 讨 本 源‚诚 有 由 道教构造世界‚在中国传统神话、仙话的基础上‚仿
” [4](《大正藏》第51册《释迦方志》卷上)这也就是郦道元以来形
矣。 照并融入佛教的世界观‚道藏中多见。道教之前‚
成的最基本的一个说法。同撰《
释迦氏谱》 “阎浮
说: 《
山海经》、《淮南子》等构想的昆仑山也可能融摄了
州中有大香山‚即昆仑之别名也。此山独高‚州中最 佛教世界观的传说。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指出《山
极。 山 南 有 池‚ 名 阿 耨 达‚ 此 名 无 热 恼 海经》、《淮南子》 “则以仿佛近佛图
等描述的昆仑山‚
” [4](《大正藏》第50册《释迦氏谱》) 此以香山为阿耨达山。同
也。 调之说”‚也就是与 《佛图调传》中所说的佛教须弥
撰《
续高僧传》玄奘本传中记载说:玄奘曾游历至皂 山、阿耨达山的说法相似‚其中似乎暗示两者间存在
79
微妙关系。 名娑婆世界。如是世界凡有几所‚而娑婆世界独居
隋唐两朝‚因与吐谷浑和吐蕃的关系‚对河源有 其中‚其形正圆‚故所生人物亦独圆‚正象其地形‚盖
了比较确定的认识。① 但长期以来的地理观念并没 得天地之中气。其他世界则形皆偏侧尖缺‚而环处
有因此改变多少‚撰写历史‚编修地志‚仍然沿袭传 娑婆世界之外‚缘不得天地之正气‚故所生人物亦多
统的说法‚多采佛教地理观念。李泰编《
括地志》说: 不正。此说便是‘盖天’之说。横渠亦主盖天‚不知
“阿 耒辱 达山‚亦名建末达山‚亦名昆仑山。恒河出其 如何。但其言日初生时‚先照娑婆世界‚故其气和‚
南‚吐师子口‚经天竺入达山。妫水今名为浒海‚出 其他世界则日之所照或正或昃‚故气不和‚只他此
于昆仑西北隅‚吐马口‚经安息、大夏国入西海。黄 说‚便自可破。彼言日之所照必经历诸世界了‚然後
河出东北隅‚吐牛口‚东北流经滥泽‚潜出大积石山‚ 入地‚则一日之中‚须历照四处‚方得周匝。今才照
至华山北‚东入海。其三河去山入海各三万里。此 得娑婆一处‚即已曛矣;若更照其他三处‚经多少时
[6](《
史记正义》卷117引)
谓大昆仑‚肃州谓小昆仑也”。 《括地 节!如此‚则夜须极长。何故今中国昼夜有均停时‚
志》认为中国传统地理学所说的昆仑是在肃州酒泉 而冬 夏 漏 刻 长 短‚相 去 亦 不 甚 远?其 说 於 是 不 通
县南80里的小昆仑山‚佛教所说的阿耒辱达山为大昆 ” [8](《朱子语类》卷86) 可见朱熹对世界的看法基本上采
矣。
仑山‚在女国北‚弱水二源所出‚去雍州西南15370 用了佛教的世界观‚但以儒家的中正、和气之说和盖
里。张守节作《
史记正义》‚ “《
引姚丞的话说: 大荒西 天说加以解释罢了。
经》云:昆仑之丘‚其外有炎火之山‚ ”又引
投物辄然。 元代对黄河河源进行了专门的考察‚潘昂霄因
‚ ②
据《
括地志》等的说法‚“ 弱水有二源‚俱出女国北阿 著《
河源志》 地理学上的河源问题可说是解决了。
耒辱达山‚南流会于国北‚又南历国北‚东去一里‚深丈 但阿耨达即昆仑山为世界地理中心的问题并没有就
余‚阔六十步‚非乘舟不可济‚流入海。阿 耒辱 达山一 此结束‚传统的地理观念仍然影响着人们‚直到清朝
[6](《
史记正义》卷117引) 为此还进行了专门考察‚对昆仑山的实地考察总算
名昆仑山也‚其山为天柱”。 张守节在

史记·大宛传》的注释中‚还大量引据佛教的历史。 有了个结果‚这也为佛教世界观及其地理学说在中
杜佑修《
通典》‚在“ 边防” 于阗条中也说:于阗“ 国有 国的影响画上了一个句号。
阿耨达山‚据《汉书》‚河源出焉。名首拔河‚亦名树 清代对阿耨达山---昆仑山的考察结果‚提出
拔河‚或云即黄河也。北流七百里‚入计戍水‚一名 阿耨达山---昆仑山为冈底斯山的看法。《
清史稿·
计首水‚即葱岭南河‚同入盐泽。或云阿耨达即昆仑 地理志》西藏条记载说:定日的布陵境内有冈底斯
山”。 [7](《
通典》卷192《
边防八》)
这都以喀喇昆仑山为阿耨达山 “高5
山‚ 50余丈‚周140余里‚四面峰峦陡绝‚高出
了。 众山百余丈‚积雪如悬崖‚浩然洁白‚顶上有泉‚流注
宋代硕儒朱熹接受佛教地理观念最具代表性‚ 至山麓‚即伏流地下。前后环绕诸山‚皆 岩峭峻‚
他也认为阿耨达池在昆仑山顶‚为天地中心‚黄河所 奇峰拱列。按其地势‚出西南徼外‚以渐而高‚至此
出。《
朱子语类》载其问答‚有言:“ 昆仑去中国五万 ” 山脉蜿蜒‚
而极。 分干向四方为诸大山脉。康熙五

里‚此为天地之中。中国在东南‚未必有五万里。尝 十六年(1717)‚遣喇嘛楚儿泌藏布兰木占巴、理藩院

见佛经说昆仑山顶有阿耨大池‚水流四面‚去其东南 主事胜住等‚绘画西海、西藏舆图‚测量地形‚“ 以此
地为天下之脊‚众山之脉‚ ”《
皆由此起云。 地理志》并
入 中 国 者 为 黄 河‚其 二 方 流 为 弱 水、黑 水 之
“《
结合佛教地理考证说: 水经注》 ‘阿耨达山西南
云:
” [8](《朱子语类》卷2) 这里把阿耨达池所在昆仑山作为
类。
有水名遥奴;山西南小东‚有水名萨罕;小东有水名
天地的中心。
恒伽。北三水同出一山‚俱入恒水’。今阿里为藏中
又载: ”曰:
问“天竺国去处又却极阔? “以昆仑山
极西南地‚近古天竺境。北山西出狼楚、拉楚、麻楚
言之‚天竺直昆仑之正南‚所以土地阔‚而其所生亦
三大水‚皆西流‚转东而南‚合为冈噶江‚入南海。疑
多异人。《
水经》云‚昆仑去嵩高五万里‚看来不会如
此即阿耨达山也。又有打母朱喀巴珀山‚山形似马。
此远。盖中国至于阗二万里‚于阗去昆仑‚无缘更有
郎千喀巴珀山‚山形似象。生格喀巴珀山‚山形似
三万里。《
文昌杂录》记于阗遣使来贡献‚使者自言
狮。马珀家喀巴珀山‚山形似孔雀。皆与冈底斯山
其国之西千三百余里即昆仑山。今中国在昆仑之东
相连。冈噶江即出郎千喀巴珀山北麓‚泉出汇为池‚
南‚而天竺诸国在其正南。《
水经》又云‚黄河自昆仑
西北流‚合东北来一水‚又西而东北‚公生池水伏而
东北流入中国‚如此‚则昆仑当在西南上‚或又云西
复出‚北来三水‚西南流来会‚为马品木达赖池。自
北‚不知如何。恐河流曲折多‚入中国后‚方见其东
北流尔。佛经所说阿耨山‚即昆仑也‚云山顶有阿耨
大池‚池水分流四面去‚为四大水‚入中国者为黄河‚ ① 隋朝一度在吐谷浑赤水地设置河源郡‚唐军与吐谷
入东海;其三面各入南、西、北海‚如弱水、黑水之类。 浑作战曾到达河源白兰‚文成公主出嫁吐蕃‚松赞干布亲迎
大抵地之形如馒头‚ ” 又问:
其捻尖处则昆仑也。 “佛 于柏海(白兰海)‚又有人专撰吐蕃河源之书‚均史有明载。
家天地四洲之说‚ ”曰:
果有之否? “佛经有之‚中国为 ② 据《
元史·郭宝玉传》载‚元初曾以铁门关南之大雪山
南氵单部洲‚天竺诸国皆在南氵单部内。东弗于逮‚西瞿 为昆仑 山‚封 玄 极 王‚封 大 盐 池 为 惠 济 王。参 见 中 华 书 局
耶尼‚北郁单越‚亦如邹衍所说‘赤县’之类‚四洲统 1976年标点本。
80
西流出为郎噶池。受东北来一水‚从西流出‚折向西 天竺中心论。《
牟子理惑论》最早质疑华夏中心论‚
[9](《
清史稿》卷80)
南‚曰狼楚河”云云。 也最早提出天竺中心论。认为中国虽在地之中‚但
康熙五十八年(1719)‚通过对西南水系的考察‚ 非天之中‚而天竺则处于天地的中心。文中举中国
也同样得出冈底斯山为阿耨达---昆仑山的结论。 的根据说:“《 ‘北辰之星‚在天之中‚在人之
传》曰:
康熙帝记述说:岷江、金沙江、汉江等内流诸水在西 北 ’。 以 此 观 之‚ 汉 地 未 必 为 天 中
番诺莫浑乌巴西大干之内‚澜沧江、怒江、龙川江等 ” [4](《大正藏》第52册《弘明集》卷1) 又举天竺的根据说:
也。 佛“ 所
外流诸水发源于诺木浑乌巴西大干之外。从云南边 以 生 天 竺 者‚ 天 地 之 中‚ 处 其 中 和
境流入缅甸的槟榔江发源自阿里之冈底斯东达木朱 ” [4](《大正藏》第52册《弘明集》卷1) 牟子的这种中心观‚
也。 以天、
喀巴卜山‚译言马口也‚有泉流出为雅鲁藏布江。而 地共同构成世界作为模范‚以儒家“ 中和” 思想为选
冈底斯之南有山名郎千喀布卜‚译言象口也‚有泉流 择中心的依据。牟子认为他之所以信奉佛教‚也是
出入马皮木达赖‚又流入郎噶脑儿‚两河之水西流至 因为佛的世界更为广大。他说:“ 佛经上说‚上下周
桑南地。冈底斯之北有山名僧格喀巴卜‚译言狮子 极‚含 血 之 类‚物 皆 属 佛 焉‚是 以 吾 复 尊 而 学
口也‚有泉水出西行‚亦至桑南地。二水合而南行‚ ” [4](《大正藏》第52册《弘明集》卷1) 可 见‚牟 子 所 指 的 世 界 具
之。
又折东行至那克拉苏母多地‚与冈底斯西马卜家喀 有“上下周极”的立体性‚其组成者包罗“ 含血之类”
巴卜山所出之水会焉。卜家喀巴卜者译言孔雀口 的一切生命体以及为“物”的所有事物。天竺之所以
也。其水南行至那克拉苏母多地‚会东行之水‚东南 为世界中心‚是因为天地于此得以“ 中和”‚有佛出
流至厄纳忒可克国‚为冈噶母伦江‚即佛经所谓恒河 生‚佛教从中发源‚这也是为中心论所赋予的哲学的
也。康熙帝还考证说:按《
佛国记》载:魏法显顺恒河 和文化的含义。
入南海‚至山东之渤海入口‚应即此水矣。《
梵书》言 与牟子的中和说相似‚南朝谢镇之在《
重书与顾
四大水出阿耨达山‚下有阿耨达池。以今考之‚意即 道士》中以圣人感通说来论证天竺中心论。他说:
冈底斯‚是唐古时称。冈底斯者‚犹云众山水之根‚ “夫圣者何也?感物而遂通者也。夫通不自通‚感不
与释典之言相合。冈底斯之前有二湖连接‚土人相 自感‚感恒在此‚通每自彼。自彼而言‚悬镜高堂;自
[10](《
熙朝新语》卷5) 此而言‚万象似归。故知天竺者‚居婆娑之正域‚处
传为西王母瑶池‚意即阿耨达池。
康熙五十八年(1719)‚对江河诸源进行的考察‚ 淳善之嘉汇。故能感通于至圣‚土中于三千;圣应既
再次澄清了河源出自巴颜喀拉山南麓星宿海的事 彼‚ ” [4](《大正藏》第52册《弘明集》卷6) 这 里 天 竺 被 认
声 被 则 此。
实。《
熙朝新语》 “黄河之源出西宁外
载康熙帝之言: 为居于宇宙的核心‚是三千世界的中心‚同时也赋予
枯尔坤山之东‚众泉涣散‚不可胜数‚望之灿如列星。 它伦理文化上的含义‚认为处于淳善嘉汇之所‚所以
蒙古谓之敖敦他拉‚西番谓之梭罗木‚中华谓之星宿 于此有圣人感通于物。可见‚圣人及其教化的产生
海‚是为河源。汇为萨陵、鄂陵二泽‚东南行‚折北复 是认定世界中心的重要依据‚中心论的文化涵义十
东行‚ ” [10](《熙朝新语》卷5) 这就是
由归德堡积石关入兰州。 分明显。这种认定方式也见于当时其他天竺中心论
现代人关于黄河源头的地理知识的来源。 者‚
如慧通《
驳顾道士夷夏论》说:“ 天竺‚天地之中‚

清代对冈底斯山的考察和所做出的阿耨达山 ” [4](《大正藏》第52册《弘明集》卷7) 僧 愍 《
佛教 所 出 者 也。 戎华论

---昆仑山的结论‚以及全面考察西南水系的基础 折顾道士夷夏论》提出自己的戎华中心论‚ “戎华


说:
(论)者‚东则尽于虚境‚西则穷于幽乡‚北则逾于溟
上再次澄清河源问题‚标志着佛教地理中心论与中
表‚南 则 极 乎 空 阎‚如 来 扇 化 中 土 故‚有 戎 华 之 异
国地理中心论结合的完结‚由此使佛教的宗教世界
”他认为顾欢的中心论未免太狭隘‚
也。 “出自井坎之
观的阿耨达地理中心说实化为地理知识‚也使中国
渊‚ “佛据天
未见江湖之望矣”。而根据佛经上所说‚
传统昆仑地理中心说完全从神话的领域中走出来。

3
地 之 中 而 清 导 十 方‚故 知 天 竺 之 土 是 中 国
与地理中心观念相关‚佛教传入后也
[4](《
大正藏》第52册《
弘明集》卷7)
也”。 梁僧 在其《弘明集后序》
引起了中印文化中心的争论。中国传统的
“夫厚载无疆‚
中说: 寰宇异统。北辰西北‚故知天竺
华夏中心观或中国中心论‚不仅是个地理观念‚也是
” [4](《大正藏》第52册《弘明集》卷7) 他认为佛统三千大千世
居中。
个民族和文化观念。作为地理观念的华夏中心观‚
界‚
其范围不限于印度西域。而中夏所据不过三千
是先秦时期人们在认识实际地理以及地理文化的基
里‚以区区之地设限华夷‚岂不哀哉!
础上形成的。作为民族和文化观念的华夏中心论‚
天竺中心说‚本来也是印度人的地理观念。印
则对地理上的中心观赋予了民族和文化的含义‚即
度人分其地为五天竺‚而以中天竺为中心‚亦称中
以华夏族及其文化作为世界的核心。华夏中心观‚
国。随着佛教的外传‚印度人的地理中心观也向外
简而言之‚则是华夏位于世界中心‚夷狄分布四方边
扩展‚视中国为边地荒夷。这种观念带到中国‚影响
缘‚
形成一个华夏施礼于四方夷狄的观念模式。顾
了中国的中心观。如《出三藏记集》记载‚十六国时
欢《
夷夏论》 “夷夏论者‚
具体表述说: 东有骊济之丑‚
西有戎狄之流‚北有乱头被发‚南有剪发文身‚姬孔
施礼于中‚ ”①
故有夷夏之别。 ① 戎华论折顾道士夷夏论》‚《
见僧愍《 弘明集》卷7‚《大
佛教传入后‚华夏中心论受到质疑‚另外出现了 正藏》第52册‚第42页。
81
慧远著《 法性论》‚鸠摩罗什见到后慨叹说: “ 边国人 洲‚铜轮王统东、 南二洲‚ 铁轮王统南一洲‚ 则南赡部
未见经‚便暗与理合‚岂不妙哉! ” [11](《出三藏记集》卷15) 鸠 洲为四轮王通统。又赡部洲之名为中梵天音‚ 为轮
摩罗什的弟子僧睿作《 思益经序》 ‚ 称《 思益经》的传 王 居 处 之 义‚ 以 之 轮 王 正 居 在 中 天 竺
[4](《
大正藏》第51册《
译:“真可谓法轮再转于阎浮‚ 法鼓重声于宇内‚ 甘露 也。 释迦方志》卷上)
可见‚道宣的中心论完全
流锦于季末‚ 灵液沾润于遐裔者矣。 ” [11](《出三藏记集》卷8) 建立在佛教的世界观上‚ 也以地理学的论据作论证。
这是中国人自视为遐荒边夷。唐道宣在《 释迦方志》 因佛教的传播而提出的印度文化中心论‚ 对中
中说: “佛之神威不生边地”‚ 也自为边鄙。其实这种 国文化中心论所带来的冲击‚ 使中国人的文化观、民
文化边缘的观念在一般中国佛教徒中都普遍存在‚ 族观及其心理结构发生了深刻地变化。文化多元论
儒道之士所受的影响主要在地理观方面。 成为中国人的一个基本观念‚ 印度文化或佛教文化
唐道宣在《 释迦方志》 中也对印度中心论作了论 中心论与中国文化或汉文化中心论成为古代中国人
证‚他认为从文化上来说‚ 佛所化摄的婆娑世界‚ 以 的世界文化观念。儒、 释、 道三元文化论成为一般人
赡部洲为都所‚ 赡部洲则以佛所生国迦毗罗城应是 的中国文化观念‚ 也因此使中国的文化观变得更为
其中‚ 即佛经所说四重铁围之内‚ 三千日月所照一万 开放‚ 中国人的心理变得更为博大。
二千天地之中央。但由于地理之倾斜‚ 佛于中天竺 [ 参 考 文 献 ]
国菩提树下以金刚座成道‚ 天地之中心遂在中天竺 [1] 李 ‚等.太 平 御 览 [ M ] .石 家 庄:河 北 教 育 出 版 社‚
国。而按佛经所说‚ 四大洲中以赡部洲为都‚ 也正是 1994.
此洲有佛成道的金刚座‚ 亦即成圣通天的阶梯和途 [2] 黄晖.论衡校释 [ M ] .北京:中华书局‚ 1990.
径。以中天竺为世界中心‚ 道宣从名、 里、 时、 水、人 [3] 郦道元.水经注 [ M ] .成都:巴蜀书社‚ 1985.
五个方面进行论证。从名称上说‚ 西域以中天竺为 [4] [ 日 ] 高南顺次郎‚等.大正藏 [ M ] .东京:大正新修大藏
中国‚ 其地处在天地中心。他举例说宋朝时以博物 经刊行会‚ 1979.
著名的何承天曾问沙门慧严: “佛国用何历术而号中 [5] 季羡林.大唐西域记校注 [ M ] .北京:中华书局‚ 2000.
乎?” 慧严回答说: “ 天竺之国‚ 夏至之日‚ 方中无影‚ [6] 司马迁.史记 [ M ] .北京:中华书局‚ 1992.
所谓天地之中平也。而此国中原‚ 景圭测之故有余 [7] 杜佑.通典 [ M ] .北京:中华书局‚ 1984.
分‚致历有三代大小二‚ 余增损积算‚ 时辄差侯‚ 明非 [8] 朱熹.朱子语类 [ M ] .北京:中华书局‚ 1986.
中也。 ” ① 从距离上来说‚ 赡部洲之地分为三分‚ 二分 [9] 赵尔巽.清史稿 [ M ] .北京:中华书局‚ 1976.
以上土广人稀‚ 獯狁所居‚ 无任道务。一分以南尽于 [10] 余金.熙朝新语 [ M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三海‚ 人多精爽‚ 堪受圣化‚ 故约道盛大圣都焉。从 [11] 僧 .出三藏记集 [ M ] .北京:中华书局‚ 1995.
中天竺国东到振旦国、 南至金地国、 西至阿拘遮国、 [责任编辑 许正文]
北至小香山阿耨达池‚各有 5 800 0 里。从 水 系 来
说‚阿耨达池为赡部洲诸水之源‚ 由此流向四海‚ 但 ① 中国传统的 观 念 一 般 以 洛 阳 为 地 理 中 心‚如 《论 衡》
其地为池神所居‚ 非人所及‚ 又为北天雪山区域‚ 南 说:“雒阳‚九州之中也。” 《孝经》援引 《神契》说:“ 八方之广‚
接中土佛生之地‚ 故处于高胜而非边地。从凡圣之 周洛为中。 ”《
风土记》依据郑仲师的话说: “夏至之日‚立八尺
人来说‚ 凡人极位者轮王‚ 圣人极位者法王‚ 盖此二 之表‚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一云阳城‚一云洛阳。 ” 见《论衡
王不生则已‚ 生必居中。四大部洲由金、 银、 铜、 铁四 校释》卷11‚中华书局1990年点校本‚第148-149页。
大轮王统御‚ 金轮王通统四洲‚ 银轮王统东、 西、 南三

On the Influence of Buddhist World View on the


Key Conception of Chinese Ancient Geography
LU Jian-fu
( Northwestern Cent re of Ethics Research‚Shaanxi Normal U niversity‚Xi’an 710062‚Shaanxi)
Abstract: T he key conception of Chinese ancient geography took shape completely as early as the pre-Qin
times.As Buddhism w as introduced in China‚Buddhist world view combined with the Chinese classic view with
the Kunlun Mountains as the centre of land‚w hich greatly affected Chinese geographical knowledge and grow th
of Chinese geography.T he Buddhist viewed the Aruda Mountains as the centre of the geographical world.
Accordingly‚the later scholars identified the Aruda Mountains as the Kunlun Mountains and located the Aruda
Pond as the Source of the Huanghe River.It w as in this w ay that the Chinese legendary conception that the
Kunlun Mountains were the centre of land w as transformed into substantial geographical knowledge and the
Buddhist geographical conception into geographical knowledge.Meanw hile‚the Buddhist conception that Indian
culture w as the origin of all other cultures also challenged the traditional conception that Chinese culture w as the
origin of global cultures.All this brought profound changes to the Chinese people in cultural view ‚ethic view
and psychological structure‚hence cultural pluralism as the basic Chinese conception.
Key Words: Buddhist world view ;Chinese ancient geography;view of the centre of land
8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