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47

目 錄

一 名身句身文身
二 悉曇
三 蘇漫多聲及底彥多聲
四 字界及字緣
五 男聲女聲非男非女聲
六 一言二言多言
七 八囀聲
八 六合釋
九 十羅聲及二九韻
十 句身之結構
十一 聲明根本諸論及其源流大畧
聲 明 畧 呂 澂 述
印度古代重要學術總稱五明︵ 梵云播遮苾駄 ,學者肄習則自記論 ︵梵云毗阿羯剌拏

Pañca-Vidyās 始。
,a舊訛云毗伽羅論︶
Vyākaran
蓋記論者、分別聲韻,訓釋文例,其大體有似於後世所謂文典等籍,又屬研習他種學術之基礎也。佛家特名此學為
﹁聲明﹂︵梵云攝拖苾駄 。西域記謂印度開蒙誘進,先遵十二章 ︵卽悉曇章︶

Sabdavidyā ,七歲之後漸授五明大論,一曰聲明
云云,是已。印度佛敎東被而後、翻譯之事不絕,至於唐代新翻、精嚴遂臻其極。有如奘師所譯,莫不斟酌華梵,
文義俱洽,而其章句之間亦不期多存原典之形式;假使學者非稍習聲明,卽時苦其詰屈難讀。兼以審定名義必從離
合之方,辨別主賓應視囀聲之例,毫釐之差、不厭研覈;此亦非畧詳聲明,殆末由悉其實際者。然而聲明一道自昔
未嘗全傳,悉曇而外、箸述家偶有解說,語焉不詳,且多謬失;蓋久矣,學者之無所依據而不得不安於迷離恍惚也!
今 時 談 佛 學 者 甚 盛 , 唐譯 諸 籍 尤 見 推 崇 , 聲 明 之 明 宜 知 是 時 , 用 述 斯 篇 敍 其 大 概 , 亦 便 學 人 尋 究 云 爾 。
瑜伽師地論卷十五、說聲明處有六種施設建立相:一曰法,謂名身、句身、文身及五德 ︵ 不鄙陋、輕易、雄朗、相應、
義善︶相應聲。二曰義,謂十種義,根、大種、業、尋求、非法、法、興盛、衰損、受用、守護。又六種義,自性、
因、果、作用、差別、轉。三曰補特伽羅,謂建立男、女、非男非女聲相差別,或復初、中、上士聲相差別。四曰
時,謂三時聲相差別。過去、過去殊勝、未來 、未來殊勝、現在、現在殊勝。五曰數,謂三 數 聲 相 , 一 數 、 二 數 、
多數。六曰處所、根栽,處所謂相續、名號、總畧、彼益、宣說,五皆諸聲明本籍中品名,故謂為處所。根栽謂界
頌等,卽論字之籍為餘義所本者。是六相者、概括一切能詮所詮差盡,聲明所明要不外是。第二義相意屬一切所詮,
汎而易曉,今但就餘五次第釋之。
一 名身句身文身
名身 ︵梵云 那摩迦耶 ︶句身 ︵梵云鉢陀迦耶
Nāmakāyah ︶文身 ︵梵云便繕那迦耶
Pedakāyah 註一︶三者視聲音屈曲所詮差
Vyañjanakāyah
別而分。聲韻字母、獨體為文,亦名為字;如說 、阿、壹、伊等是。綴文而詮表一事、一物是為名,或謂之想;
;如說﹁諸惡莫作﹂、﹁一切有 當死﹂
如說天人、耳目等是。綴名而解釋一 動作、一義理是為句,或稱為章 ︵ 註二 ︶
;意顯其總說一切,非止目一名一句等已也 ︵註四︶
等是。身是聚集之義,自二名二句二文以上皆得稱身 ︵註三︶ 。文身
為名句所依,故常置於最後說之。辨文身之音韻拼法者有悉曇章,西域記謂是童蒙所習,在五明論以外;南海寄歸
傳則視為聲明五論之一。我國自密宗流傳而後,悉曇成為專學,古今著述頗有能詳盡者,名句之辨、遠不能及。今
解 名 句 、 於 句 身 惟 言 結 構 之 法 , 則 名 身 則 更 詳 六 義 : 其 一 、 名 之 構 成 , 卽 舊 傳 字 界 ︵梵云駄都 ︶字緣 ︵梵云鉢囉陀耶
Dhātu
︶之說 ︵註五︶
Pratyaya 。 其 二 、 名 之 陰 陽 ︵ 梵云棱 伽 ,卽舊傳男聲不男聲之說 ︵註六︶
意云相︶
Liñga 。 其 三 、 名 之 數 量 ︵ 梵云嚩遮
那 ,卽舊傳一言多言之說 ︵ 註七 ︶
直譯 為 言 ︶
Vacana 。其四、名之位次 ︵梵云薩他 那 ,卽舊傳七例句 ︵梵云娑鉢多毘頗紇吒耶

Sthāna
,意云七分別︶八囀聲之說 ︵註八︶
Sapta-viphaktayah 。其五、名之複合,卽舊傳六合釋 ︵梵 云 殺三摩娑 ︶之說 ︵註九︶
Ṣasamasah 。其
六、名之時分 ︵梵云迦羅 ,卽舊傳汎說為他為自之說,二九韻之說,又十羅聲之說 ︵註十︶

Kāla 。名身概括一切詞類,含
義甚廣,聲明所談在在涉此,故大論 八十一及顯揚十 二 卽 以 聲 明 六 相 為 名 身 六 依 處 也 。
︵註一︶便繕那原義為鹽、酢等,故舊譯卽作﹁味﹂字。
︵註二︶俱舍論五、謂辨了業、用、德、時、相應、差別六種之章,是謂句。
︵註三︶若加詳別,三名等以上應稱為多名身等。
︵註四︶名身雖合多名以成,仍詮名物,故不與句相濫。句身、文身皆准此為料簡。
︵註五︶見成唯識論述記三十六、慈恩傳卷三等。
︵註六︶大論謂為補特加羅相。又見慈恩傳卷三等。
︵註七︶大論謂為數相。又見慈恩傳卷三、寄歸傳卷四等。
︵註八︶見大論卷二、唯識樞要卷一、慈恩傳卷三等。
︵註九︶見法苑義林章卷一等。
︵註十︶大論謂為時相。又見寄歸傳卷四等。
二 悉曇
悉曇 ︵梵 ︶譯云成就,印人繕寫字母時恆用為篇首之吉祥標章 ︵梵
Siddhaw 。南海寄歸傳四云:創學悉談章亦

MaGgala
曰悉地羅 覩斯 ︵梵 註一︶
Siddhirastu 、乃小學標章之稱,但以成就吉祥 ︵此二字虛用︶為目;是已。後人因字母次第先韻後
,寖假而用為字母之總稱。故從來學者常舉悉曇字母 ︵梵云悉駄摩 呾 哩
聲,韻前旣標悉曇,卽視悉曇如韻母之名 ︵ 註二 ︶
迦 kā為言,而於論字母連綴聲音轉變之書亦卽名之悉曇章也。
Siddhamārtr︶
舊傳字母之數、多寡不一。大論八十一則定字身為四十九。倫記八十八解,﹃三藏云,西方自有三釋:一家音
、 、阿、壹、伊、鄔、烏、紇呂、紇閭、呂、 、︵此四當魯流盧樓︶汚、隩、闇、惡 ︵闇惡二
有十四,次第云,︵悉曇︶
。超聲有八,毗聲有二十五,加彼悉談二字、為四十九。第二家云悉談二字但是總標,
音多是助句之辭,後家取之添為十六字︶
;超聲有八,毘 聲 有
非是字數,別加濫時鮔意;超聲、毗聲頭數多 少如前。第三家云,音有十六,加闇、惡 ︵去聲 ︶
二十五。今準湼槃經文字品三十五名為字體,更有十四字名呼字音;今此文中總牒彼諸字,故云四十九也。﹄此解
大論說四十九字母同於湼槃。考南本湼槃文字品自短阿至炮、先於十四音列舉其十;次菴、痾,列二界畔字 ︵亦曰隨
韻 及止聲
Anusvāra ;又次自迦至羅 ︵來家切︶

Visarga 、列三十四聲;最後魯、流、盧、樓,更列十四音之四;前後合有五十
字。羅係疊聲之字濫入,故字母之數實有四十九,而與倫記所載西方第三說差相似也 ︵註三︶

印度字母大分音 ︵亦云韻,梵云摩多 、聲 ︵亦曰體文,梵云毘衍闍南

mātā 註四︶二類。其間部別煩複,由來頗久。中
Vyañjanam
古文典家波尼儞 ︵ 梵 ini之書以種種名目 ︵單純文身︶分別字母卽已甚詳,其目如次:
Pān︶

al一切字母︶ ︵
ac韻︶ ak單韻、 等︶

ec複韻、 等︶


at半韻、也等︶
︵聲︶
hal ︵
ku喉聲、迦等︶

cu顎聲、者等︶

tu舌聲、吒等︶
tu齒聲、 等︶


pu唇聲、跛等︶
︵捨等四卽攝入此五類︶
自外又有別聲字為七類 ︵梵 ︶者,以
Varga 類
ka ︵迦等五︶、 類
ca ︵者等五︶、 類
ta 、
︵吒等五︶ 類
ta ︵ 等五︶、 類
pa ︵跛等五︶、

ya ︵也等四︶、 類
śa ︵沙等三及訶︶相次,則尤詳盡。今卽從此等分類、表列字母,示其古今譯音之大概。若字形屈曲
奚似 ︵註五︶,以及綴音生字 ︵文身︶法則如何,具見於悉曇字記,此不復詳。
聲 韻 奘師所傳 湼 槃 經
近 人 譯 音
分 類 字母︵註六︶ 字 母
a


韵 短阿 阿
單 阿






  e 厄 ︵遏阿切︶

藹 黳 ai 厄厄

汚 烏 o 鄂 ︵烏倭切︶

隩 炮 au 鄂鄂
紇呂
別 紇閭




隨 闇 菴 w 昂 ︵阿岡切︶

止 惡 痾 h 阿斯

毘 喉 迦 迦 ka 嘠
聲 聲 佉 呿 kha 喀

伽 伽 ga 噶
鍵 伽 重音 gha 噶哈
︵缺︶ 俄 Ga 迎阿 二合
顎 者 遮 ca 匝
聲 綽 車 擦
cha

闍 闍 ja 雜
︵缺︶ 闍 重音 jha 雜哈
︵缺︶ 若 ña 尼鴉 二合
舌 吒 吒 ta 查
聲 搋 佗 
tha

荼 茶 da 楂
擇 茶 重音 dha 楂哈
拏 拏 na 那
齒  多 ta 答
聲 他 他 塔
tha

柁 陀 da 達
達 陀 重音 dha 達哈
娜 那 na 納
唇 跛 波 pa 巴
聲 頗 頗 蘤
pha

婆 婆 ba 拔
薄 婆 重音 bha 拔哈
磨 摩 ma 嘛
超 也 耶 鴉
(韻半曰亦四前)

ya
聲 洛 囉 ra 喇
砢 羅 la 拉
縛 和 va 斡
捨 賒 śa 沙
沙 沙 sa 卡
娑 娑 sa 薩
呵 呵 ha 哈
︵ 註一 ︶悉 地 是悉談之女聲字,阿 覩
siddhih 譯言有,二字相合、轉聲為悉地羅 覩斯,直譯云使有成就也。悉曇家或謂羅 覩
astu 是一字 ,
rastu
卽直譯為吉祥,非也。
︵註二︶悉曇字記中卽有此一義。記云:﹁中土學者方審詳正,竊書簡牘以記遺文;其始曰悉曇而韻有六, 其次體文三十有五,通前悉 曇 、 四 十
七言明矣,云云。可知所謂悉曇亦但用以指十二韻也。
︵註三︶西域記等亦說四十七字母,蓋省略菴、痾不言也。
︵註四︶瑜伽倫記所云毘聲卽指此言,但記別以也等八字為超聲。
︵註五︶印度字體先有佉樓書︵ kharos︶
t,
h及西紀前八世紀後始有梵書︵ ︶,
再後有提婆那伽利書︵
Braham ︶,
亦曰天府字。吾國悉曇家
Devanagar
所傳字母書法、係梵書之一體;至近人刊行梵典則多用那伽利書也。
︵註六︶此據瑜伽倫記八十八及大般若經四百九十。倫記僅舉十六音。般若四十三字門則於十六音缺其十五,三十三聲缺其三,別有十二字門為連
結字。蓋字門以義為主,取捨不定,又與字母有不同也。
三 蘇漫多聲及底彥多聲
唐人箸述解釋名身諸義、共傳蘇漫多 ︵梵 、底彥多 ︵梵
一譯蘇槃多︶
Subanta 一譯丁岸哆︶二聲之說。略蘇漫多聲有二
Tiñanta
十四囀,卽八囀聲中各具一言、二言、多言之別;此又各有男聲、女聲、非男非女聲,則實成七十二囀也;底彥多
聲有十八囀,般羅颯迷 ︵梵 、阿答末泥 ︵梵

Parasmai ︶各有汎說、說他、說自三者,此又各分一言、二言、多言,
Ātmane
合計十八囀也。考二聲之別、本自波泥儞之書。波氏區別文法各項皆以單純文身名之;蘇漫多聲卽謂具有一言、多
言、體聲、依聲等 ︵解俱見後︶尾聲變化之一切名 ︵註一︶
、底彥多聲卽謂具有一言、多言、為他、為自等 ︵解見後︶尾聲
,前者謂名、代、形容諸詞,後者則動詞也。梵語除 介詞、助動詞、連詞等名無聲韻變化 之應
變化之一切名 ︵ 註二 ︶
用外,餘皆名之主體卽所謂字體者不可變動, 其尾聲一部則視所應表白之位次賓主、數量一 多 、 乃 至 時 分 遠 近 等 、
轉變其聲,是卽所謂囀聲也。唯識樞要第一、解二聲名義以為蘇聲居後而成其囀聲者曰蘇漫多聲,底聲居後而成其
囀聲者曰底彥多聲。其說近是。然卽窺師解二聲之用乃謂蘇漫多聲見於汎文,底彥多聲則以莊嚴文句,遂至判為雅
,一若汎文之間可無底彥多聲卽並動詞變化亦無之者,未免 立說失當。若在餘家,更於底彥多聲 中 分
俗兩途 ︵ 註三 ︶
別般羅颯迷等兩種,一則汎用,一則令文巧妙,並無別義;其實般羅颯迷義屬為他,卽動詞所表之動作及於他身他
,豈可以巧拙相判?又 底 彥
物者,阿答末泥義屬為自,卽動詞所表之動作 仍反於自身而止者,兩種意義常別 ︵ 註四 ︶
多聲中有汎說等三,卽大論所謂初中上士;窺師解作小兒庸人達者,又說八囀聲中亦有此別;其實三士但指動詞所
目彼此之別,卽通常所謂第一二三人稱者,隨主語而別用,並無差等;若代名等有彼此等別,則與動詞之一名有三
。以上數端、皆係唐賢錯解,不可不知 ︵註六︶
囀者又不侔也 ︵註五︶ 。
︵註一︶波氏名﹁一言體聲﹂為蘇︵ ︶,
Su﹁多言依聲﹂為蘇鉢︵ ︶,合音仍為蘇鉢,更與意謂在後之﹁安多﹂
Sup ︵ ︶一名相連結,乃得蘇漫多之
anta
音,卽以表一切名之有一言體聲等變化者。至謂一言為蘇,多言為蘇鉢,不過以尾聲變化為尸︵ ︶S為蘇︵ ︶
Su作例,而隨合一韻或一聲成一文
身,便於記誦。波氏書中標號、蓋多從此例也。
︵註二︶波氏名﹁一言為他﹂為底鉢︵ ︶ ,﹁多言為自﹂為摩辛︵
tip ︶,合音為丁︵
mahin ︶ ;再合安多乃成底彥多,卽以表一切名之有一言為他等
tiñ
變化者。餘例前解。
︵註三︶見瑜伽畧纂第六;他家亦多從此說。
︵註四︶梵語動詞幾全具兩種用法;於是本來祗有自動或他動之義者,雖具二用、義亦不變。
︵註五︶梵語所說人稱次序、與歐西文典相反。初舉汎說,卽指第三人稱;原名烏他摩補魯殺︵ ︶,譯意為無上士。次列說他,指第
Uttama-purusah
二人稱;原名摩駄摩補魯殺︵ ︶意譯為中士。後陳說自,指第一人稱;原名鉢羅檀補魯殺︵
Madhyama-purusah ︶,意譯為第一士。
Pratham-purusah
說者判三名有高下差別,殆卽泥於原名而然。
︵註六︶曾見日人阿滿得壽悉曇彌陀經弁言中論及舊解蘇漫多等不當,但亦未能詳其所以然也。
四 字界及字緣
梵語名身多有語根,所謂字界 ︵界是因義︶
,卽至簡單之名而為餘名所從演繹者。於語根首尾別加單名,所謂字緣。
原名意義因之或變或否,乃成語幹,所謂字體 ︵梵 。更於其末聲韵變化遂成囀聲。故分析名身觀之,常具有

Prātipadika

數分也。舉例釋成如次 ︵註一︶
例一 成唯識論卷五辨異 ︵種種不一之義︶慧為疑處有一說云:
﹃毘助末底是疑義故,末底、般若、義無異故。﹄此
說疑、慧無有別體。般若 ︵ 梵 ︶為慧,末底 ︵梵
Prajñā ︶義亦為慧;於末底加毘字緣而成疑,其體無異。此
Mati
中疑字卽具二分,如下所列:
Vi——mati
毘 末底
字緣 字界
例二 無性攝論第一釋所知云:﹃依業運說、多置魯茶,所知、所斷、所證等故。﹄玄應音義釋云:﹃魯茶、字
緣也,顯所作義。有魯茶處必是所義,非一切有,立多置名。﹄
﹁知﹂在梵語云若那 ,如為所義須依業運 ︵卽
Jñā
八囀聲中第二囀︶變化其聲者,則加字緣 ︵註二︶伊耶 以表之。若那合伊耶,依連聲之例卽成若納耶 ︵梵
-iya 舊
Jñeya
,意云所知。其在他種囀聲,或不加字緣,直於若那尾聲設施變化 ︵註三︶
譯爾燄︶ ,故云依業聲說多置字緣也。
此中若納耶一字亦具二分如下:
Jñ(ā-i)ya(Jñeya)
若那 伊耶 (若納耶)
字界 字緣
︵註一︶俱舍論光記卷三釋根之梵音﹁因陀唎焰﹂
︵ ︶,引順正理論第九文,謂係伊地字界或忍地字界加字緣而成。又俱舍論第五釋名句文身
ndriyaw
之身,謂於合集義中說嗢遮界。此俱依八界論︵見後︶所說,以義分別字界之種類,與此間所引二例有異。
︵註二︶論中譯音為﹁魯茶﹂,疑卽前所云﹁缽羅陀耶﹂之異譯。
︵註三︶如依為聲而說、卽直變化尾聲為那︵引︶耶︵ ︶,中間別無字緣。
ñāya
五 男聲女聲非男非女聲
梵語名代形容等名皆有男聲 ︵梵云蓬棱伽 、女聲 ︵梵云尸吒唎棱伽

Pumliñga 、及非男非女聲 ︵梵云紇梨波棱伽

Stri-liñga 。

Kriba-liñga
此等雖以名物之性質為別,然有時以聲韵關係,於不可判別陰陽者亦使具男女等聲。蓋印度文章聲音為主,每一字
,故視所須、亦變字體為他種聲而供應用;如必在在以陰陽求 之,
類尾聲變化不厭其繁;男女等聲長短差異 ︵ 註一 ︶
反失本義矣。其例如次:
例三 因明正理門論解似破處、長行釋頌云:
﹃言相似者、是不男聲,能破相應故,或隨結頌故﹄。相似梵語男
聲為娑摩 ︵ ,女聲為娑摩 ︵引聲

Sama ,短長有別。理門頌中特用女聲者,或顯其不離能破,義不可立,故表

Samā

之以弱聲;或卽原頌結句應用長韵,故改女聲得長阿韵,以免犯聲也 ︵註二︶
例四 唯識樞要第一釋成唯識論名云:﹃梵音成唯識於女聲內以呼之﹄。此論梵名為毘若底 ︵識︶摩呾剌多 ︵唯︶
悉提 ︵成︶奢薩呾羅 ︵論︶︵ 。
︶ ﹁識﹂聲本為毘若那 ︵
Vijñāti-mátratā-siddhi-śastrā ,
︶﹁唯﹂聲本為摩呾喇 ︵
Vijñā ,
︶ ﹁成﹂
matra
聲本為悉達 ︵ ;今用弱聲,乃皆改為女聲之名也。

Siddha
︵註一︶梵語男聲字末為短韻者,其女聲多改為長韻。
︵註二︶梵文頌法、每句用長短韵皆有定式,句末長韻短韻或相間而有。如輸盧迦 頌四句,第一第三句末為短韻時、第二第四句末卽必為長韻,
Śloka
此卽結頌法也。
六 一言二言多言
梵語中具囀聲變化之名皆有數相。其別凡三:一數為一言 ︵梵 云翳 迦嚩遮拏 ,二 數 為 二 言 ︵ 梵 云 陀 毘 嚩 遮拏

Eka-vacana
,三數以上為多言 ︵梵云波呼嚩遮拏

Dvi-vacana 。此三亦以字末囀聲為別。譯文於此多不明白標出,但亦有時以

Bahu-vacana
數相差別大異其義不可不致辨者,且舉一例:
例五 成唯識論卷七舉安慧解﹃尋伺二各二﹄句云,上一﹁二﹂字顯兩種二法,第一種謂悔眠二,第二種謂尋
伺二。窺師述記卷三十九解:梵語﹁二﹂字原是﹁二言﹂故。梵云特嚩 ,譯為﹁二﹂,以數分別 ︵從非男非女
Dva
聲︶乃有三聲:
一言 特 嚩 炎 ︵說一種二法用此聲︶
Dve
二言 特 嚩 曳 ︵說兩種二法用此聲︶
Dvi
多言 特嚩 ︵引聲︶ Dvā
︵說多種二法用此聲︶
論本原頌上一﹁二﹂字用第二種聲,故知其說兩種二法 ,卽實有四法;否則但說二法或不止四法也。
七 八囀聲
梵語中介詞極少,此名與他名之關係,或其名在句中之位次,皆恃尾聲變化以表白之,其類有八,卽所謂八囀
。今先釋其名義。
聲也 ︵註一︶
第一體聲、亦云汎說聲,梵云你利提勢 ︵ ︶。此表能作者,或一事一物之當體;句中主格則用此聲。
Nirdeśe
第二業聲、亦云所說聲,梵云鄔波提舍泥 ︵ 。此表所作,卽動作之所止;句中賓格則用此聲。

Upadeśane
第三具聲、亦云能說聲,梵云羯咥唎迦囉泥 ︵ ︶。此表動作之所由、所藉,有﹁由此﹂、
Kartkarāni ﹁以此﹂之義。
第四為聲、亦云與聲,梵云三鉢囉陀你雞 ︵ ︶。此表動作之所為、所授,有﹁為此﹂、﹁於此﹂之義。句
Sawpradāni
中第二賓格則用此聲。
第五從聲、梵云裒波陀泥 ︵ 。此表動作之所從、所因,有﹁從此﹂、

Apādāne ﹁因此﹂之義。
第六屬聲、梵云莎弭婆者儞 ︵ 。此表能繫屬者,卽有﹁繫屬於此﹂

Svamivacane 、﹁此之﹂之義。
第七依聲、亦云於聲,梵云珊你陀那囉梯 ︵ 。此表動作之所依、所對,有﹁依此﹂

Svawidhānarthe 、﹁於此﹂之義。
第八呼聲、梵云阿曼怛羅泥 ︵ 。

Āmantran e 此表所呼召者。獨舉其名,與餘無涉,故在句中為獨立格。
舊傳八囀聲皆以男聲字補盧沙 ︵梵 a 云士夫︶為式。如瑜伽論第二云︰﹃又有七言論句,此卽七例句,謂補
Purus意
盧沙 補盧鎩如是等﹄;是也。其詳如次︰
體聲 補盧沙 purus︵
as汎說士夫︶
業聲 補盧衫 purusa︵
m意云所說士夫︶
具聲 補盧崽拏 puruse︵
na意云由士夫 ︶
為聲 補盧沙耶 purusā︵
ya意云為士夫之故 ︶
從聲 補盧沙  purus︵
āt意云從士夫 ︶
屬聲 補盧殺娑 ︵意云士夫之
purusasya ︶
依聲 補盧鎩 ︵e意云依士夫
purus ︶
次由經論箸述中摘舉實例釋成上述, 先總後別;其意義易曉者卽不別詳。
例六 雜集論卷十五釋﹁八何詞﹂問答諸句皆從八囀聲之例,顯示八者之意義極明,今具引之 ︵囀聲之名加 ·為別︶

‧‧
一體聲 問︰﹃何誰 ︵梵 非男非女聲、一言,下並同︶無所得?﹄答︰﹃謂已得般若波羅蜜多菩薩。﹄
Kim
‧‧
二業聲 問︰﹃何所 ︵梵 ︶無所得?﹄答︰﹃謂所取相、能取相。﹄
Kim
‧‧
三具聲 問︰﹃用何 ︵梵 ︶無所得?﹄答︰﹃謂用般若波羅蜜多。﹄
Kena
‧‧
四為聲 問︰﹃為何 ︵梵 ︶無所得?﹄答︰﹃謂為救脫一切有 云云。﹄
Kasmai
‧‧
五從聲 問︰﹃由何 ︵梵 ︶無所得?﹄答︰﹃謂由遇佛出世云云。﹄
Kasmat
‧‧
六屬聲 問︰﹃何之 ︵梵 ︶無所得?﹄答︰﹃謂一切法之無所得。﹄
Kasya
‧‧
七依聲 問︰﹃於何 ︵梵 ︶無所得?﹄答︰﹃謂於勝解行地云云。﹄
Kasmin
‧‧
八呼聲 問︰﹃幾何無所得?﹄答︰﹃十一種 ︵此獨立用之亦是呼聲︶云云。﹄
例七 瑜伽倫記三十二解﹁有十法具攝大乘菩薩道及果﹂,謂梵本原云□□□達磨 ︵有十法︶薩 ︵及︶破羅 ︵果︶薩
埵 ︵有 ︶末伽 ︵道︶摩訶衍那 ︵大乘︶僧伽羅訶 ︵果︶三試剌且羯 ︵能具︶
。文中有十法、攝、具,皆屬第一囀聲,故
是能攝;大乘道及果第六囀聲,故是所攝。舊譯不解囀聲,遂悮以大乘攝十法云。蓋此文十法是主語,故用體
聲;大乘道等為賓語,故用其他囀聲也。
例八 無性攝論卷二釋論﹁由能攝持種子相應﹂云︰﹃由能攝持種子相應者、於第五處 ︵卽第五囀︶說第三囀,
是能攝持種子相應義故。﹄此謂第五第三囀者、指﹁相應﹂一名而言。相應梵云瑜伽︵ ,︶第三囀為瑜詣那︵
yoga ,

yogena
第五囀為瑜伽 ︵引聲︶哆 ︵ 。此處應用第五囀,卽云﹁

yogāt 相應故﹂
,今以第三囀代之,乃為﹁由 相應﹂其
義無異;却不可作﹁用彼相應﹂解也。︵註二︶
例九 唐譯阿彌陀經云︰﹃還至本處,遊天住等。﹄原典如次 ︵註三︶︰
“…tāmeva lokadhātum āgacchanti divāvihārāya.”
彼 同一 處所 彼等來 天住 (為聲)
文中﹁天住﹂卽第四囀聲,直譯其意應作﹁為遊天住還至本處﹂,原譯未顯此意。
例十 因明入正理論 云︰﹃此中宗者、謂極成有法極 成能別差別性故。﹄此中差別性是第五囀聲, 意謂 從有
法能別互相差別故說為宗也。論初譯時,文軌等不解梵語,改作﹁差別為性﹂
,則應原典作第三囀;意義旣乖,
故窺師疏中斥為輕率也。又一切譯文作﹁ 故﹂皆從原來第五囀直譯,不依華語先着﹁因﹂字,蓋免與第三囀
相混淆也。
例十一 成唯識論卷二、舉契經中﹁三有為之有為相﹂一言、辨有為相 ︵能相︶與有為 ︵所相︶是一是異。正解
二者非異。文云︰﹃非第六聲便表異體, 。
﹁色心之體﹂卽色心故。﹄此云﹁有為之﹂是第六囀 ︵註四︶﹁色 之 ﹂
﹁心
之﹂亦皆例同,如言色心之體卽以自色心為體,非有異 物,故此云有為相亦非異於所相法也。
例十二 成唯識論述記卷一、辨論首頌文所歸敬者是人是法、凡有四解,正取第二解敬人非敬法,因原頌中說
人 ︵滿分淸淨者︶用第四囀聲,說法用第七囀聲故。第七囀本分根境兩類,說根時有﹁依﹂義,說境時有﹁於﹂義
。今說﹁唯識性﹂是境第七囀,卽謂彼滿分淸淨者乃於唯識性全證或分證以成其淸淨,故性非所歸敬者。
︵註五︶

又說﹁淸淨者﹂用第四囀聲,有對向之義,卽對彼而歸敬,故云所敬者在人也 ︵註六︶
︵註一︶原名七分別、蓋除呼召一聲不說、故但有七也。
︵註二︶第三轉聲有時不得通於第五,故此處致意辨別。
︵註三︶此經原典、日人刊有四譯本,極便參閱,故此文中具引為例。
︵註四︶﹁有為﹂梵云三瑟紇喇怛︵ ︶,
Samskr t 第六轉為三瑟紇唎多︵ Samskrt︶。
ah
︵註五︶有時兩義俱有,如述記卷四十五釋依處云,依者於義,俱第七轉聲,是也。
︵註六︶梵文說所歸敬者皆用第四轉聲;如云﹁歸命一切智者﹂、梵言﹁南無薩嚩若那耶﹂,此那耶尾聲卽第四轉。
八 六合釋
梵語常綴合多名以成一種﹁合成語﹂,其應用之廣遠為其他印度歐羅巴語系之語言所不及。披讀梵籍,章句間
,自成一種特異之結構;此蓋梵語中甚要之 處不
連合之名身幾所在可舉,而皆含義周詳,省却無數繁文複韻 ︵ 註一 ︶
可不先明白其法則者也。我國舊傳其關於名稱詞 ︵名代形容︶之一部分 ︵註二︶
,卽依印度古文典學者言並列為六種,謂
之六合釋。僅以解析名目,視其用已甚狹;又於﹁隣近釋﹂一種望文生解,習久不知其非,可謂疏略之至。今依近
世文典先類列其名,再一一釋其義例。
(一)

語中各分在文句中位次同等者︰梵名﹁對偶﹂︵ ,唐譯﹁相違﹂
Dvamd︶
va 。
(二)

語中前分限定後分之意義者:此有三種。
(乙)(甲)

語中前分為後分所依,且對之有領屬等關係者:梵名﹁彼士﹂︵ 註a三,
Tat-purus ︶ 唐譯﹁依主﹂
,又云﹁依士﹂。
語中前分用如敍述詞以敍述後分者:又有二種。
(子)
汎用諸詞為敍述者:梵名﹁持業﹂︵ 註四︶
Karma-dhāraya ,唐譯同,又云﹁同依﹂。
(丑)

別用數詞為敍述者:梵名﹁雙 ﹂︵ ,唐譯﹁帶數﹂。



Dvi-gu
(丙)

語中前分為助動詞等,全體亦用如一助動詞者:梵名﹁不變﹂︵ ,唐譯﹁隣近﹂。

Āvyay-Bhāva
(三)

全體用如一形容詞者:此多由前一類合成語轉成,故為第二次合成語。梵名﹁多穀﹂︵ ,唐譯﹁有財﹂,

Bahuvrihi
亦云﹁多財﹂

第一相違釋、集二名或多名而成 ︵註五︶
。各名所詮事體各異,但並舉而言,有﹁與﹂
﹁及﹂等義而無其字。如云
天人 ︵梵 ,謂天及人,卽是一例。如二名間更有及字 ︵ 梵
deva-manusy︶
āh ︶則成一句,與此不同。義林章卷一謂﹁能立
Ca
與能破﹂亦此釋者,誤也。
第二依主釋、前為後依,多領屬後,而有屬聲 ︵八囀第六︶之意義,如印度古文典家所舉﹁彼士﹂一名卽是其例。
其他諸聲之義亦間有之,故成唯識論述記卷十一有﹁不唯第六囀有依士釋﹂之言也 ︵註六︶
。畧舉二例如次:
例十三 無性攝論釋第一云:﹃所知相者、所知自性是所相故,依業運說, 或依具運, 由 此 因 緣 或 所 知卽
相,或所知之相,故名所知相。﹄業運卽第二囀業聲,具運卽第三囀具聲,皆就﹁所知﹂一名而言。如所知相
︵梵 Jñeyalaksanam︶以﹁相﹂為能相,﹁所知﹂為所相,則﹁所知﹂ 宜 依 業 聲 之 意 義 說 , 而 與 能 相 之 ﹁ 相 ﹂ 不 必 一
體,故釋為﹁所知之相﹂
,卽依主釋。如所知相乃以﹁所知﹂為﹁相﹂
,則宜依具聲之意義說,而所知與相非屬
異體,故釋為﹁所知卽相﹂,卽下持業釋也。
例十四 成唯識論述記卷十一云:
﹃由擇所得滅名為擇滅,由第三囀上依士釋。﹄
﹁擇滅﹂梵云鉢囉底僧佉耶 尼
路駄 ︵ 。此中僧佉耶意謂數數分別,卽是决擇;與尼路駄 ︵意云滅壞︶相合,有由此得滅之意,

Prati-samkhya- nirodhah

卽依第三囀聲之義而說,却不用第三囀聲也 ︵註七︶
第三持業釋、謂一語中各名雖詮義各別而皆同目一法體,舊傳為同依釋者以此。此釋之前分或為名詞,或為形
容詞,或為助動詞。次舉其例。
例十五 成唯識論卷四辨第七識名意識與第六識之名意識如何分別文云:﹃此持業釋,如藏識名,識卽意故;
彼依主釋,如眼等,識異意故。﹄意識梵云末那毘若那諵 ︵ ︶,原是大小乘共許之名。大乘別立第七
Manavijñānam
識,亦卽以此名目彼,文字不異,但以合釋不同為別,故唯識有此文。意云思量,識云分別,俱是第七識之用,
其體旣同,故云識卽是意也。此是持業前分為名詞之例。
例十六 無性攝論釋卷一解﹁大乘﹂一名云:
﹃亦乘亦大,故名大乘。﹄大乘梵語云摩訶衍那 ︵ 。摩訶

Mahā-yāna
云大,形容其勝。衍那云乘,譬喩其用。二者同顯一法體,故云亦大亦乘,是持業釋。此卽持業前分為形容詞
之一例。
第四帶數釋、大同前釋,惟前分為數詞而已。例如﹁雙 ﹂
。此釋語末常為非男非女聲、或女聲。
第五隣近釋、全語用作一助動詞;其後分常為名稱詞之業聲、一言、非男非女聲。梵語原名不變者,卽謂其語
末無他種囀聲也。次引一例,乃由他釋轉用而成。
例十七 唐譯彌陀經云:﹃若一日夜 繫念不亂云云。﹄
﹁一日夜﹂︵梵 ︶本係帶數釋,此處用其業聲等、
eka-rātraw
顯示繫念所經之時,轉成助動詞,故為隣近釋。
此釋之所以別立,蓋在其語末無異囀與全語用同助動。舊傳乃謂為從同時相近之增勝法得名,窺師亦舉﹁有尋﹂
此釋之所以別立,蓋在其語末無異囀與全語用同助動。舊傳乃謂為從同時相近之增勝法得名,窺師亦舉﹁有尋﹂
;﹁念住﹂係依念而住,或於念之
﹁念住﹂等以為例,殊覺誤解。﹁有尋﹂形容一﹁地﹂能有何法,屬有財釋 ︵見下︶
住,皆依主釋;全語作名形等詞之用,如何謂是隣近?嘗考梵語此釋本名不變,傳者乃有隣近之稱者,殆係當時舉
現前事為例,謂如﹁近長安住﹂。此一言中之﹁近長安﹂合二分以成,又限定住處之所在,恰同於不變釋。後來從
此立隣近名,誤以﹁近長安住﹂全語為此釋;更進而望文生義,謂以住近長安故﹁長安住﹂為此釋。由此引申,
﹁有
尋﹂ 。
﹁念住﹂乃莫不為不變釋矣。此皆展轉誤傳,迷失眞相,不可不辨也 ︵註八︶
第 六 有 財 釋 、 多 由 他 釋 轉 成 , 用 以 形 容 別 一 名 身 ︵ 有時 此 亦從畧︶
,故其末分之性、數、囀聲必與所形容者全相一
致,此卽所以別於餘釋之最要點也。此釋具有﹁持﹂或﹁有﹂之義。例如﹁多穀﹂,意以其名綴於士夫,卽謂﹁有
多 穀 之 ﹂ 士 夫 , 故 是 形 容 詞 。 窺 師解 謂 以 他 為 己 、 從 他 受 稱 、 得 名 有 財 , 猶 不 甚 明 晰 也 。 次 舉 其 例 。
例十八 義林章第一釋有財釋云:﹃此論以唯識為所成、名成唯識論,亦有財釋。﹄此例雖含有財一釋,但原
解亦不盡合,應重為之分別云,以唯識為所成名成唯識,此乃為有財釋也。蓋本論原名含數重合釋,非止有財
一種,觀下所分析者可明。
毘若底 摩呾喇多 悉 地 奢薩呾羅
識(名) 唯(名) 形
成( ,一,體) 論(名,一,體)
持業
有財
依主
初合唯識兩字,以識為量 ︵摩呾剌多原意云量︶
,卽唯是識,此持業釋。再合第三﹁成﹂字,本意唯識之成,是屬聲之依
主釋,此處用以形容﹁論﹂字,遂從﹁論﹂之數相囀聲,亦為一言體聲,故﹁成唯識﹂一名於此是有財釋也。再合
第四﹁論﹂字,意云成就唯識之論,遂又屬依主釋矣。 此種疊用合釋之例,在梵語中亦常常見之。
︵註一︶合成語之性質純與簡單之名相同,僅末尾一名有轉聲變化,其餘則直以字體相綴合,故省畧之處甚多也。
︵註二︶梵語於名稱詞合成語外、尚有動詞助動詞二類之合成語。
︵註三︶此係舉一例以為名;雙 、多穀兩種並同。
︵ 註四︶此名原義無的解,今從舊譯名之持業,未盡洽也。
︵ 註五︶舊傳但言二名、非是。
︵ 註六︶此釋前分或具囀聲變化;但無囀聲時、亦得有各囀聲之意義。
S
a
m
k
y
e
n
a

︵ 註七︶僧佉耶之第三囀為僧佉夜那︵ ︶。
︵註八︶日本梵語學者荻原雲來謂舊傳六釋本來遺漏﹁不變﹂一種;云隣近者、不過此土學者以意自為建立而已。其說雖未詳何據,然亦可備參考。
九 十羅聲及二九韻
梵語中區別動詞之時甚為繁複,通常所用者三世之間卽別十種。古文典家波你儞嘗舉語尾羅聲 ︵梵 la種種時之

變化,綴合聲韻,以為通名,謂之十羅聲,義淨傳為明三世之異,是已。其名義畧如次表:
(丙)(乙)(甲)

汎說 一羅吒 聲汎說現作
lat
(一)

現在時 願望 二稜 聲說現願作
lin
命令 三路吒 聲命他現作
lot
正過去 (甲)
(丙) (乙) 四藍 聲汎說已作
lañ
(二)

過去時 已過去 五梨吒 聲說久已作


lit

(丑)(子)
汎說 六魯 頞 聲汎說非現時作
luñ
不定過去
希求 七阿悉囉稜 āśirliñ
聲表已願作
(丑)(子)

汎說 八魯吒 聲汎說當作
lut
(甲)

單純未來
(三)

未來時 假設過去 九羅林 lr聲


iñ 假說已作實是當來
(乙)

複述未來 十羅唎吒 lr聲


it 藉餘語以顯其當作
梵語動詞最與同一語系之希臘語相近;今別以現在、汎說、願望等者,卽從希臘語說之。初視其類似繁,然在
文中應用、意又甚簡;如過去中卽無已過正過 等實際區別,又不定過去、希求、假設等、後 世 文 中 亦 皆 不 常 用 也 。
譯籍於此等分別多以助動詞顯之。如譯過去時用﹁已﹂
﹁訖﹂等,未來時用﹁當﹂等,命令用﹁應﹂等,願望用﹁願
欲 ﹂ 等 , 皆 瞭 然 不 容 誤 會 , 今 卽 不 詳 。 至 若 大 論說 三 時 及 三 時 殊 勝 , 意 以 遠 近 久 暫 為 區 別 ︵ 遠 者 久 者 為 殊 勝 ︶
,應知其
攝畧不盡也。
動詞三時之異、亦用囀聲表白,卽所謂二九韻也。曰二九者,於為自言、為他言中各具九變,卽先以汎說、說
自、說他分別為三,三又各別一言、 二言、多言也。其例如次:
例十九 慈恩傳卷三釋底彥多聲十八囀,舉婆縛 ︵梵 意云有︶囀聲以為例。梵語動詞變聲法式從字類而各異,
Bhava
古文典家別字類為十,其第一類卽舉婆縛為式而名為婆 ︵梵 乃婆縛之語根︶類,傳者從首以言故獨舉此名也。至
Bhū
傳說為自言皆於為他言囀聲下再加﹁毘耶底﹂,實與囀聲之式不符,觀下表可知。
(一)為他言
一 言 二 言 多 言
Bhavati Bhavatah Bhavānti
汎 說
摩縛底 摩縛吒 摩縛底
Bhavasi Bhavathah Bhavatha
說 他
摩縛斯 摩縛吒 摩縛他
Bhavami Bhavāvah Bhavāmah
說 自
摩縛彌 摩縛靴(去聲) 摩縛摩
(二)為自言(慈恩傳未譯音,今亦但列原名。)
一 言 二 言 多 言
汎 說 Bhavate Bhavete Bhavante
說 他 Bhavase Bhavethe Bhavadhve
說 自 Bhave Bhavāvahe Bhavāmahe
十 句身之結構
內典經論說句身處不多見。雜集十六、顯揚十三等畧有所釋,又皆汎汎。唐代著述家所言、亦祗及﹁集法滿足﹂
﹁顯義周圓﹂等差別而止。故據舊典、於句身殆無可言。然今時研究佛學者之所急、固在明白梵語句身結構之方式,
却以考較精嚴譯文,審其所存原典之形式若何,由此乃獲溝通一切章句上之疑結;是則於梵語句身又不得不有所言
也。今別據近世文典家言,取材阿彌陀經原典及奘譯本,畧列簡單句身結構通則十端以釋之。法式旣具,譯家行文

間從違原本結構之處自易比見,進而推例餘處,或亦可解其大概。若云一一詳為例釋,則非此文所許盡言已 ︵註一︶
第一 一句中主語之位次不定;如敍述語為動詞時、主語常位在其前 ︵例二十、二十二︶
,為形容詞時反此 ︵例二十一︶

例二十 彌陀經云:
﹃其土世尊號無量壽, 今現在彼安隱住持。 ﹄原典︵一︶:
“Tatrāmitayur nāma Tathāgato etarhi tisthati .”1
此文直譯:
﹃於彼處 ︵敍述附加語︶無量壽名 ︵主語附加語︶如來 ︵主語︶今住 ﹄文中如來等為主語,位
︵敍述動詞︶
在敍述動詞之前。唐譯﹁其土﹂與在彼之﹁彼﹂
、係原文 一字重譯。其土應居﹁在﹂後,今別於句首出之
Tatrā
原1書末云:﹁本書第十節引用阿彌陀經原典文句旣長符號又雜雖經再三校印仍多遺漏之處祗得改版時再行一一訂正讀者諒之﹂。今逐段從梵本錄出,以便
參閱。
tatrāmitāyurnāma tathāgato etarhi tisthati .
者,係存梵典原式。此法在譯藉中應 用甚廣,隨舉數例,如攝論 云 :
﹃薄伽梵前已能善入大乘菩薩為 故說﹄,
,皆同於此。如順文譯卽應作﹃已能善入大乘菩薩 ︵於︶薄伽梵前為
又﹃令從諸障心得解脫﹄ 故說﹄
,又﹃令心
從諸障得解脫﹄也。下舉各例多可以推論餘處 ,但今不具詳,僅示其方式於此而已。
例二十一 經云:﹃由彼如來及諸有 壽命無量。﹄原典︵七︶:
“Tathagatasya tesāw ca manusyanām aparimitamāyuhprāmanam.”2
直譯:﹃如來之彼之及有 之 ︵主語附加語︶無量 ︵敍述形容詞︶壽命 ︵主語︶
﹄此文主語居敍述語後。
例二十二 經云:﹃由彼界中諸有 類無有一切身心憂苦, 。﹄原典︵二︶

“ Sukhāvatyāw lokadhatau nāsti sattvānām kayaduhkhaw .”3
直譯:﹃於極樂世界中 ︵敍述附加語︶無有 ︵敍述動詞︶諸有  ︵體聲主語︶身苦 ︵體聲敍述補足語︶ 。﹄此文主語在敍述
動詞後,係從例外。如尋囀聲,卽知其賓主結構。
第二 主語之附加語為形容詞者、常在主語後 ︵例二十三︶
。其為名詞、代名詞之領位 ︵或同位︶者、則位次前後不定 ︵例
2
tathāgatasya tesāw ca manusyānāmaparimitamāyuhpramānam.
3
sukhāvatyāw okadhātau nāsti satt-vānāw kāyaduhkhaw .
。賓語之附加語亦同此式。
二十四、又例二十、二十一︶
例二十三 經云:﹃無量壽佛與其無量聲聞弟子菩薩衆俱前後圍繞,來住其前。 ﹄原典︵十︶

“ so’ mitāyusastathagatah Śrāvakasawgha-parivrtah Bodhisa- tvagana-purvaskrtah purvatah sthāsyati .”4
直譯:
﹃彼無量壽如來 ︵主語名詞、體聲、男聲︶被聲聞衆所圍繞 ︵主語附加形容詞、體聲、男聲︶被菩薩所前 ︵同上︶前 ︵敍述
附加語︶當立 ︵敍述動詞︶
。﹄此中被聲聞衆等兩附加語皆係從依主釋轉作有財釋,語末囀聲卽與主語一致。又此二
名身中圍繞等係過去散動詞,用同形容詞,故 有被義。而位在所形容之主語後。
例二十四 經云:﹃彼佛淨土 尚 不 聞 有 三 惡趣 名 。﹄ 原 典 ︵ 六 ︶

“nāmāpi Śāriputra tatra Buddhaksetre nirayānāw nāti ”5
直譯:
﹃名 ︵主語︶尚 ︵敍述附加語︶舍利弗 ︵獨立語︶於彼佛土 ︵敍述附加語︶地獄之 ︵主語附加語︶無有 ︵敍述動詞︶ ﹄
。此
中﹁地獄之﹂係名詞領位為主語附加語者,卽倒置主語 之後。至其中間雜其他種種之名,乃梵語常有之例。
此外例二十一係領位之主語附加語位在主語之 前 ; 又 例 二 十 係 同 位 之 主 語 附 加 語 位 在 主 語 之 後 。 賓 語 中 此 例 ,
4
so’ mitāyustathāgatah śrāvakasaGghaparivrto bodhisa ttvaganapuraskrtah puratah sthāsyati .
5
nāmāpi śāriputra tatra buddhaksetre nirayānām nāsti
見例二十七。
第三 敍述語之附加語在敍述語之前,有時且在主語之前 ︵如例二十︶
,或敍述語之後 ︵例二十五︶

例二十五 經云:﹃由彼如來恒放無量無邊妙光,遍照一切十方佛土 無有障礙。﹄原典︵十︶

“ Tathāgatasyabhāpratihatā sarvabuddhaksetresu.”6
直譯:﹃如來光明 ︵主語︶無礙 ︵敍述形容詞︶於一切佛土 ︵敍述附加語︶
。 ﹄ 此 文 敍 述 語 之 附 加 語 位 在 敍 述 語 後 。 唐譯
有﹁恒放﹂
﹁遍照﹂等語,皆係譯家增益,失原文意;原來主語為﹁光明﹂譯文反未能顯。參照例二十一可知。
第四 敍述語動詞之補足語常在動詞之前 ︵例二十六︶

例二十六 經云:﹃由是緣故彼土如來名無量光。﹄原典︵九︶:
6
tathāgatasyābhāpratihatā sarvabuddhaksetresu.
“Tena kāranena sa Tathāgoto’mitābho namocyate.”7
直譯:﹃是故 ︵連詞︶彼如來 ︵主語︶無量光 ︵敍述補足語︶名為 ︵連詞︶被稱 ︵敍述被動詞︶
。﹄此文敍述語動詞之補足語
位置在前。前舉例二十二、是此例外。
第五 敍述語他動詞之賓語、位置在動詞之前 ︵例二十七︶

例二十七 經云:﹃彼土衆生聞是聲已 。﹄原典︵七︶

“Tatra tesāw manusyānām taw śabdam srutvā ”8
直譯:﹃彼土彼衆生 ︵主語︶彼 ︵賓語附加語︶音 ︵賓語︶聞已 ︵敍述他動詞︶
。﹄此文賓語在動詞前。
第六 被動句除用被動詞外、主語或位在敍述語之後 ︵例二十八︶
,餘準前可知 ︵例二十九︶

7
tena kāranena sa tathāgoto’mitābho nāmocyate.
8
tatra tesām manusyānām tam śabdam śrutvā
例二十八 經云:﹃彼佛土中有如是等衆妙綺飾功德莊嚴。﹄原典︵三︶:
“Evawrurupaih Buddhaksetragunavyuhaih samalawkrlaw tad Buddhaksetram.”9
直譯:
﹃以如是 佛土功德莊嚴 ︵敍述附加語︶被莊嚴 ︵敍述被動詞︶彼佛土 ︵主語︶
。﹄此文主語位在敍述語被動詞後。
例二十九 經云:﹃傍生諸鳥當知皆是無量壽佛變化所作。﹄原典︵七︶:
“Te punah paksisawghās tenāmitāyasāthātagatena nirmitā .”10
直譯:﹃彼復次諸鳥 ︵主語︶由彼無量壽如來 ︵敍述附加語︶被化作 ︵敍述被動詞︶
。﹄此被動句。主語等位次一準前數
則不改。
第七 疑問句常置疑問代名詞 ︵卽前所謂八何詞︶於句首,或在主語之後 ︵見例三十︶
。如不用疑問代名詞時、則顚倒置主
語敍述語之次序以表之 ︵例三十一︶

例三十 經云:﹃舍利弗!於汝意云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此文唐譯最洽,今取秦譯以便對照原文。︶原典︵八︶:
9
evamrūpaih buddhaksetraguńavyūhaih samalamkrtam tad buddhaksetram.
10
te punah paksisaGghāstenāmitāyusā tathāgatena nirmitā .
“Tat kim manyase Śāriputra kena kāranena sa Tathāgato’mitāyur nāmocyate.”11
直譯:
﹃彼事 ︵主語︶云何 ︵疑問代名詞第二囀、敍述附加語︶汝思 ︵敍述動詞︶舍利弗 ︵獨立語︶由何 ︵疑問代名詞第三囀、敍述附加
語之一部︶因 ︵敍述附加語之一部︶彼如來 ︵主語︶阿彌陀 ︵敍述補足語︶名為 ︵連詞︶被稱 ︵敍述被動詞︶
。﹄此係複句。所問彼
事、卽子句何故名為云云。初用疑問代名﹁云何﹂在主語後,子句反此。凡用疑問代名者、其性、數、位三者
囀聲宜與所問意相一致;故雜集有﹁八何詞﹂之說 ︵見前︶
。此處卽具﹁何所﹂
﹁由何﹂之二種。答﹁何詞﹂時、
卽用所問囀聲而答,主語等皆可從省;如經下 云 ﹃ 由 彼 如 來 無數大劫﹄,︵此唐譯文︶是已。
例三十一 經云:﹃佛土諸鳥、豈是旁生惡趣攝耶?﹄原典︵七︶

“ tiryagyonigatās te sattvah.”12
直譯:﹃旁生趣攝者 ︵敍述形容詞︶彼諸有  ︵主語︶
﹄。此問句不用疑問代名,但倒置主語於後。
第八 假設句用複述代名詞﹁彼﹂ 為﹁若﹂義、置於句首;餘準前說 ︵例三十二︶
yad 。
11
tatkim manyase śāriputra kena kāranena sa tathāgato’mitābho nāmocyate.
12
tiryagyonigatāste sattvāh.
例三十二 經云:﹃又,舍利子!若有淨信諸善男子, 。﹄原典︵十︶:
“yah kaścicchāriputra kulaputro .”13
直譯:
﹃若 ︵複述代名用如連詞、體聲︶誰何 ︵不定代名詞、 複述語主語、 體聲︶舍利弗 ︵獨立語︶善男子 ︵主句主語︶ 。﹄此文
以代名為連詞﹁若﹂義,卽從主語之性、數、位等變其囀聲,雜集十六謂準﹁八何詞﹂有﹁八若詞﹂、是也。
第九 命令句常倒置敍述動詞於主語前 ︵例三十三︶

例三十三 經云:﹃汝等有 皆應信受如是 法門!﹄原典︵十一︶

“Pratiyatha yūyamidam dharmaparyāyam.”14
直譯:﹃應信 ︵敍述動詞︶汝等 ︵主語︶如是 法門 ︵賓語︶
。﹄此文動詞應在賓語後,今倒置句首。
第十 呼聲獨立語、插入他句之中 ︵例三十四︶

13
yah kaścicchariputra kulaputro .
14
pratīyatha yūyamidam dharmaparyāyam.
例三十四 經云:﹃又舍利子 ﹄原典:
“Punaraparam Sāriputra .”15
直譯:﹃複次,舍利弗! ﹄原譯卽存梵文本式。
以上十則但就簡單句身通用法式言之,不甚詳盡;若由複句以至於一章一段、俱非今所及明。譯典若顯揚 雜集
等所解釋者、意偏重此,惜其詞畧、猶不可以盡據也。
︵註一︶此土譯籍中惟隋笈多譯金剛經、係就梵本逐字迻譯而成;又苻秦鳩摩羅佛提譯四阿含暮抄解亦多直轉梵為秦之處,比較餘譯︵抄解異譯為
三法度論︶可見梵文結構之特異法式,皆研究梵學者可寶貴之籍也。
15
punaraparam śāriputra .
十一 聲明根本諸論及其源流大畧
印度古代文字題名﹁梵書﹂,俗傳是劫初梵王所造,有百萬頌釋,乃聲明最古之籍。據今人之考證、印度文字
實 於 紀 元 前 八 百 年 頃 受 之 閃 族 , 而 後 逐 漸 更 改 以 成 。 聲 明 古 籍 當 推 六 吠 陀 分 中 論 字 源 ︵ 梵云 尼 祿多 ︶等書,作者
Nirukta
為耶斯迦 ︵梵 。其書中雖傳古作家迦多娑 ︵梵

Yāska ︶a之名,然已不可詳考 ︵註一︶
Kamts 。後來梵語於吠陀語外別成一種
﹁雅語﹂︵梵 ,紀元前五百年頃、大語學者波尼儞出,整理雅語,遂為聲明別闢一新時期。如定字母為
意云正成︶
Sawskrta
四十七,別為子母各聲,虛實諸詞囀聲各異,十羅三世秩序井然。凡此大端皆為後來語學者之所本,雖歷久而不能
改也。今畧舉其著作如次:
第一、蘇呾羅 ︵梵 ︶
Sutra 凡八篇、三十二章、三千九百七十六則、為聲明記論根本之典。唐人傳為八千頌根本
經者、是也。其籍現存。
第二、伽那婆他 ︵ 梵 ︶
Gana-pātha 語彙之屬。
第三、駄都婆他 ︵梵 ︶
Dhātu-pātha 舊譯八界論,為三荒章之一。有八百頌。大明字界之義。義淨謂係說七例十聲
等,殆是傳誤。
第四、溫那地 ︵梵 Unā︶
di 舊 傳 是 三 荒 章之 一 。 有 一 千 頌 、 論 字 緣 。 以 上 三 書 、 皆 補 本 經 遺 義 而 作 。
波氏以後作者大都從事註釋,其畧如次:
西紀前三世紀
迦多耶也那 ︵梵 ︶作本經之釋文 ︵梵
Kātyāyana ,畧為千二百四十五則。

Vārttike
西紀前二世紀
鉢填闍梨 ︵梵 ︶作大婆沙 ︵梵
Patañjali ,約為千一百十三則。此書現存。義淨傳為朱彌有二十四千頌者,

Mahabhāsya
是也。自後作者中絕、凡數百年。
西紀後四世紀
旃陀羅 ︵ 梵 ra作二十四章記論,別成一派。
Cand︶
西紀後六世紀
闍耶佚底 ︵梵 ︶與嚩摩那 ︵梵
Kjayāditya ︶共作迦尸迦頌 ︵梵
Vamana 。義淨傳為蘇呾羅中最妙有十八千頌者,是

Kaśikā
也。
稍後伐緻訶梨 ︵梵 ari較護法稍先︶著三書:伐緻訶梨論 ︵梵
Bhartrh約 ︶二十五千頌,釋大婆沙;薄迦論 ︵梵
Bhartrhari-sāstr

Vakyapadya七百頌,敍聖敎量及比量;蓽拏頌 ︵梵 tti三千頌。卽後一書之釋,有十四千頌。為護法造。又舊傳
Beda Vr︶
護法有雜寶聲明論二萬五千頌,為西方聲明究竟之作。自後作家遂寥寥云 ︵註二︶

︵註一︶迦多娑或卽舊傳之迦單設羅仙畧古聲明為萬二千頌者。

P
r
a
k
r
i
t
︵註二︶聲明著述多以雅語為本,此篇所舉、並遵此例。但在中世、印度別行俗語︵ ︶
,佛敎大乘要典稍晚出者多用此種文章,法則精嚴固稍
遜也。至此篇中所引阿彌陀經則猶是近於純正雅語之籍。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