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81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 II
第一章 绪论 ................................................................................................................... 1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电磁炮简介........................................................................................................ 1
1.2.1 三种类型的电磁炮简介 .......................................................................... 2
1.2.2 电磁发射的优点 ...................................................................................... 5
1.2.3 电磁发射的应用前景 ............................................................................... 6
1.3 螺旋线圈炮技术研究现状................................................................................ 8
1.3.1 电磁炮研究现状 ...................................................................................... 8
1.3.2 螺旋线圈炮研究现状 .............................................................................. 9
1.4 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10
1.4.1 主要内容 ................................................................................................ 10
1.4.2 章节安排 ................................................................................................ 10
第二章 螺旋线圈炮的原理与设计准则 ..................................................................... 12
2.1 螺旋线圈炮基本工作原理.............................................................................. 12
2.1.1 螺旋线圈炮的工作原理 ........................................................................ 12
2.1.2 动力学分析 ............................................................................................ 13
2.1.3 电路分析 ................................................................................................. 14
2.1.4 能量转换效率分析 ................................................................................ 19
2.2 螺旋线圈炮的设计准则.................................................................................. 21
2.2.1 电源设计准则 ......................................................................................... 21
2.2.2 弹丸组件设计准则 ................................................................................. 23
2.2.3 驱动线圈设计准则 ................................................................................. 25
2.3 本章小结.......................................................................................................... 25
第三章 螺旋线圈炮的静动态特性分析 ..................................................................... 26
3.1 螺旋线圈炮有限元仿真模型分析.................................................................. 26
3.1.1 建立几何模型 ........................................................................................ 27
3.1.2 有限元分析网格划分 ............................................................................ 28
3.2 螺旋线圈炮结构参数设计.............................................................................. 28
3.2.1 相对位置对电磁力的影响 .................................................................... 29
3.2.2 线圈长度对电磁力的影响 .................................................................... 31

第i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3.2.3 弹丸和驱动线圈壁厚对电磁力的影响 ................................................ 32


3.3 螺旋线圈炮的有限元动态仿真分析.............................................................. 32
3.4 螺旋线圈炮的MATLAB/SIMULINK仿真对比................................................... 37
3.5 本章小结.......................................................................................................... 41
第四章 新型螺旋线圈炮的电磁发射动态特性分析 ................................................. 42
4.1 方案设计.......................................................................................................... 42
4.2 无弹丸线圈时铁磁弹丸尺寸及位置对电磁力及加速度的影响.................. 44
4.3 新型螺旋线圈炮动力学特性分析.................................................................. 47
4.3.1 方案一动力学特性分析 ........................................................................ 47
4.3.2 方案二动力学特性分析 ........................................................................ 47
4.4 新旧方案动力学特性比较.............................................................................. 48
4.5 本章小结.......................................................................................................... 52
第五章 新型高效螺旋线圈型电磁炮实验研究 ......................................................... 53
5.1 新型高效螺旋线圈式电磁炮的实验方案...................................................... 53
5.2 实验系统的硬件结构...................................................................................... 54
5.2.1 电源部分 ................................................................................................ 54
5.2.2 主电路 .................................................................................................... 54
5.2.3 驱动线圈 ................................................................................................ 55
5.2.4 导轨 ........................................................................................................ 55
5.2.5 弹丸组件 ................................................................................................ 56
5.3 驱动线圈电流测试.......................................................................................... 57
5.4 铁磁弹丸速度测试.......................................................................................... 58
5.5 实验结果及分析.............................................................................................. 61
5.6 本章小结.......................................................................................................... 63
第六章 结束语 ............................................................................................................. 64
6.1 总结.................................................................................................................. 64
6.2 展望.................................................................................................................. 65
致谢 ................................................................................................................................ 66
参考文献 ........................................................................................................................ 67
附录Ⅰ 作者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70

第 ii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图目录

图 1.1 导轨型电磁发射模型 ........................................................................................... 2


图 1.2 线圈型电磁发射装置示意图 ............................................................................... 3
图 1.3 平板型单级重接型电磁发射装置 ....................................................................... 3
图 1.4 圆饼型、方饼型和箱型重接发射器 ................................................................... 4
图 1.5 带电容和不带电容的重接发射器 ....................................................................... 5
图 1.6 美国海军实验室进行的导轨炮的实验及试验用试验用弹丸 ........................... 8
图 1.7 两种典型电刷换向式螺旋线圈炮工作原理示意图 ........................................... 9
图 2.1 螺旋线圈炮的三维示意图 ................................................................................. 12
图 2.2 螺旋线圈炮的简化电路图 ................................................................................. 15
图 2.3 电刷换向示意图 ................................................................................................. 15
图 2.4 激励区前各短路匝电流波形 ............................................................................. 19
图 2.5 电刷换向过程中的能量转换过程 ..................................................................... 19
图 2.6 动能转换等效电路 ............................................................................................. 20
图 2.7 螺旋线圈炮对电流和电压波形的要求 ............................................................. 22
图 2.8 五种典型的电源系统方案 ................................................................................. 23
图 2.9 T.G. Engelf设计的带有冷却液体的弹丸 ........................................................... 24
图 3.1 螺旋线圈炮Maxwell三维模型图 ....................................................................... 27
图 3.2 柱坐标二维-三维等效关系图............................................................................ 27
图 3.3 螺旋线圈炮仿真模型二维等效图及局部放大图 ............................................. 27
图 3.4 螺旋线圈炮的有限元网格划分及局部放大图 ................................................. 28
图 3.5 简化后的螺旋线圈炮静态模型 ......................................................................... 29
图 3.6 弹丸与驱动线圈激励区相对位置示意图 ......................................................... 29
图 3.7 不同电流下电磁力随弹丸线圈位置变化的曲线 ............................................. 30
图 3.8 弹丸线圈进入驱动线圈一半时的磁力线分布图和磁场分布图 ..................... 30
图 3.9 电磁力-弹丸线圈长度变化的曲线.................................................................... 31
图 3.10 电磁力-驱动线圈长度曲线.............................................................................. 31
图 3.11 电流曲线 ........................................................................................................... 33
图 3.12 不同线圈匝数下的电流曲线 ........................................................................... 33
图 3.13 电压为 36V时的仿真计算 ............................................................................... 34
图 3.14 不同电源电压下的电磁力-时间曲线.............................................................. 35
图 3.15 不同电压下的速度-时间关系.......................................................................... 36
图 3.16 不同电压下的出口速度-电压关系.................................................................. 36

第 iii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图 3.17 系统电流子系统 ............................................................................................... 37


图 3.18 互感随位置的变化曲线 ................................................................................... 38
图 3.19 互感梯度随位置的变化曲线 ........................................................................... 38
图 3.20 系统电磁力子系统 ........................................................................................... 38
图 3.21 螺旋线圈炮动态仿真模型 ............................................................................... 39
图 3.22 电压 36V情况下弹丸特性曲线 ...................................................................... 40
图 3.23 电压 1000V情况下弹丸特性曲线 ................................................................... 41
图 4.1 不加铁磁弹丸时不同弹丸外径下的磁力线分布 ............................................. 42
图 4.2 有铁磁弹丸时不同弹丸外径下的磁力线分布 ................................................. 43
图 4.3 螺旋线圈炮的两种改进方案示意图 ................................................................. 43
图 4.4 电磁力随铁磁弹丸位置变化的曲线 ................................................................. 44
图 4.5 电磁力和最大加速度随铁磁弹丸位置变化的曲线 ......................................... 45
图 4.6 电磁力和最大加速度随铁磁弹丸外径变化的曲线 ......................................... 45
图 4.7 电磁力和最大加速度随铁磁弹丸长度变化的曲线 ......................................... 46
图 4.8 通电电压分别为 36V和 1000V时的电磁力曲线图 ......................................... 46
图 4.9 通电电压为 36V时方案一的电磁力曲线和速度曲线 ..................................... 47
图 4.10 通电电压为 1000V时方案一的电磁力曲线和速度曲线 ............................... 47
图 4.11 通电电压为 36V时方案二的电磁力曲线和速度曲线 ................................... 48
图 4.12 通电电压为 1000V时方案二的电磁力曲线和速度曲线 ............................... 48
图 4.13 不同电压下纯线圈型与方案一的电磁力比较 ............................................... 49
图 4.14 不同电压下纯线圈型与方案一的速度比较 ................................................... 50
图 4.15 不同电压下纯线圈型与方案二的电磁力比较 ............................................... 50
图 4.16 不同电压下纯线圈型与方案二的速度比较 ................................................... 51
图 5.1 新型螺旋线圈炮的实验系统 ............................................................................. 53
图 5.2 新型螺旋线圈炮的系统结构图 ......................................................................... 53
图 5.3 供电电源系统 ..................................................................................................... 54
图 5.4 螺旋线圈炮主电路图 ......................................................................................... 55
图 5.5 导轨材料对电磁力的影响 ................................................................................. 56
图 5.6 不同导轨材料时的磁力线分布 ......................................................................... 56
图 5.7 实验用弹丸实物照片 ......................................................................................... 56
图 5.8 弹丸线圈及铁磁弹丸部分照片 ......................................................................... 57
图 5.9 分流器基本原理图 ............................................................................................. 57
图 5.10 电流测试中的分流器 ....................................................................................... 57
图 5.11 水平测距测速法原理图 ................................................................................... 58
图 5.12 冲击摆测速法原理图 ....................................................................................... 58
第 iv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图 5.13 示波器测量图 ................................................................................................... 59


图 5.14 测速系统的组成框图 ....................................................................................... 60
图 5.15 单片机测速系统原理框图 ............................................................................... 60
图 5.16 实验用速度检测装置 ....................................................................................... 61
图 5.17 示波器基本波形 ............................................................................................... 62
图 5.18 不同电压下的弹丸出口速度 ........................................................................... 63

第v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摘 要

电磁炮是利用电磁力将弹丸加速到高速度,使电源电能转换为物体动能的新
概念武器。与传统火炮相比,电磁炮具有速度高、性能优良和可控性好等诸多优
势。电磁炮主要包括导轨炮、线圈炮和重接炮。在过去一段时间,导轨炮由于结
构简单且易于达到超高速,一直被当作电磁发射领域的重点研究对象,但其能量
利用率一般只有 3%左右,且存在烧蚀、导轨刨削、电枢电接触的转捩现象,同时
结构部件要求高强度和刚度、且能承受高强电流,因而限制了其应用范围。而线
圈炮由于弹丸与炮管之间几乎没有摩擦,能发射较重的弹丸,电能转换成动能的
效率较高,尽管结构和供电系统比较复杂,但在工程应用方面发展迅速。
本文通过研究电刷换向式螺旋线圈炮的电磁发射工作机理,提出了电源、弹
丸组件和驱动线圈三个子系统的设计准则,仿真分析了螺旋线圈炮的静动态电磁
特性。结合铁磁弹丸的优点,以提高发射速度和发射效率为目的,提出并设计了
一种新型高效螺旋线圈式电磁炮试验系统,并进行了初步实验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对电刷换向式螺旋线圈炮工作原理进行研究,建立其动力学方程和等效电
路模型,进而得到了弹丸的运动解析解。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螺旋线圈炮
电源、弹丸组件及驱动线圈部分的设计准则。
2、采用 Maxwell 2D 模块和 Matlab/Simulink 软件对螺旋线圈炮的静、动态电
磁场特性分别仿真,求得了最大出口速度前提下螺旋线圈炮的最佳结构参数。
3、结合铁磁弹丸的优点,以提高发射速度和发射效率为目的,提出了两种改
进方案,并分别与纯线圈情况下进行比较,最终确立了一种新型高效螺旋线圈式
电磁炮试验系统。特别探讨了在不同条件下,针对弹丸部分的设计方法。
4、在理论推导和仿真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新型高效电刷换向式螺旋线
圈型电磁炮的实验系统。实验测试表明本文的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是可信的。

关键词: 电磁发射 电磁炮 螺旋线圈炮 电刷换向 弹丸 电磁特性

第I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ABSTRACT

Electromagnetic gun is a new kind of weapon which accelerate projectile to high


speed by electromagnetic force. Compare with the traditional gun,it has incomparable
advantage for traditional weapon as its high speed,high efficiency, good performance
and control. Electromagnetic gun includes rail gun, coil gun and reconnection gun.
Among them, rail gun which due to simple structure and easy to achieve high speed has
been regarded as key research object in electromagnetic launch field. But it has a
serious weakness that energy efficiency is so low, rail gun energy utilization only 3%.
And there is an ablation, rail cutting, armature turbulence Etc. Structural components
require high strength and rigidity as well, and can withstand high current. Despite of the
complex structure and power supply system, coil gun develops very quickly, there is
little friction between projectile and cannon, also it can launch heavy object, and energy
efficiency is preferable as well.
In This paper, we put forward the design rule of power, projectile and drive coil
subsystem by researching on the work mechanism of brush reversing helical coil gun,
simulate and analyze the static-dynamic electromagnetic character of it, and make some
simple test.
Main content as follows:
1. We analyze the work principle of the brush reversing helical coil gun, then build
its kinetic model and circuit model in theory, and get the form of the acceleration force.
On this basic, the design rule of power, projectile and drive coil subsystem are put
forward.
2. The static and dynamic character is simulated respectively by Maxwell 2D and
Matlab/Simulink. After that, we get the optimized structure parameter with the
precondition of maximal speed.
3. Combine with the merit of magnetic projectile, we put forward two better
schemes, and compare with the coil only scheme. Finally establish a new high
efficiency helical coil gun system, especially discuss on the design method of projectile
in different conditions.
4. Based on the theory and simulate analysis, a new high-efficiency helical coil gun
experiment system is built. Experiment shows that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the
simulation calculation are credible.

第 II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Key words: electromagnetic launch, electromagnetic gun, brush reversing,


rail gun, coil gun, reconnection gun, helical coil launch,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第 III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本章首先提出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介绍了不同类型电磁炮的特点,回顾了
螺旋线圈式电磁炮的研究现状,指出了传统螺旋线圈炮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而通
过理论推导、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来确立新型螺旋线圈式电磁炮的结构参数。最
后简要介绍了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目前广泛使用的化学能发射器逐渐显露出不足:传统
火炮受各种固有因素的限制,使得射出的炮弹速度不能超过 2km/s;利用火箭,虽
然可以达到很高的速度,但是火箭发射效率很低,成本很高[1][2]。在此情况下产生
了新一代的超高速电磁发射(推进)技术[3]。
早在 1831 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后,人们深受启发,打算用电磁感应
定理产生感应电流,再利用洛伦磁力推动物体前进。而后人们开始着眼于把这些
研究成果应用于军事中。1845 年,对电磁炮的研究就开始了。当时曾有人绕制了
一些线圈,线圈中产生的电磁力将一根金属棒射出了近 20m 远。1901 年,挪威物
理学家伯克兰造出了第一门电磁线圈炮,能把 10kg 的弹体加速到 100m/s。这门长
10m 的电磁炮至今仍陈列在挪威奥斯陆的博物馆中。
与传统的发射器相比,电磁炮具有发射速度高,易于控制,隐蔽性好等诸多优
点,因此,世界各军事强国都在大力推进电磁炮的研究[4]。电磁发射时发射器的能
源由传统的化学能发展到电能,标志着军事领域新的时代即将到来。
线圈炮作为电磁炮的最早形式,利用驱动线圈磁场对弹丸内环形电流的磁力作
用加速弹丸。虽然线圈炮能够发射大质量弹丸,但是大电感元件的存在使电路的
弛豫时间过长,导致多级加速的响应控制较难,弹丸的出口速度受到限制。
本课题主要以提高发射速度和发射效率为目的,设计一种新型高效螺旋线圈式
电磁炮试验系统。这对提升电磁炮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促使武器装备出现重大变
革,抢占军事高科技领域的一席之地,保障我军取得高技术条件下战争的胜利具
有重要意义。

1.2 电磁炮简介

电磁炮是利用电磁力将发射组件加速到较高速度,使电源电能转换为宏观物体
动能的新概念武器。与传统火炮相比,电磁炮具有炮口速度高、能量利用率高、
性能优良和可控性好等诸多优势[5][6]。

第1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电磁炮的发射组件即称弹丸,一般由良导体电枢和战斗部组成。电磁炮的原理
与直线电机较为相似,都是电枢受定子磁场作用而运动。
当前,在电磁发射领域,主要有导轨炮、线圈炮和重接炮三种类型的电磁炮[22]。

1.2.1 三种类型的电磁炮简介

1.2.1.1 导轨炮
导轨炮又称轨道炮,是电磁炮最常见的样式。导轨炮由两条平行的导轨组成,
弹丸夹在两条导轨之间,两轨接入电源,电流经一导轨流向弹丸再流向另一导轨
产生强磁场,磁场与电流相互作用,产生强大的洛伦磁力推动弹丸,达到很高的
速度[16]。如图 1.1 所示:

图 1.1 导轨型电磁发射模型

最早的导轨炮是由法国人维乐鲁伯于 1920 年发明的。1944 年德国的汉斯勒博


士研制出长 2m,口径 20mm 的导轨炮,并把 10g 重的圆柱铝弹丸加速到 1.08km/s;
1945 年他又将 2 门导轨炮串联起来,使弹丸速度达到了 1.12km/s。二战期间,日
本也研究过感应加速式电磁炮,并把 2kg 重的弹丸加速到 335m/s。但由于材料和
电源等关键问题无法解决,电磁炮的研究陷入瓶颈。1978 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物
理学家理查德.马歇尔和约翰.巴伯等人用 5m 长的导轨炮将质量 3.3g 重的塑料
弹丸加速到 5.9km/s 的超高速。目前,美国海军已将导轨炮作为其三大重点开发项
目之一,计划 2018 年开始装备未来的 DD(X)对陆攻击驱逐舰。

1.2.1.2 线圈炮
最早研究的电磁炮是线圈炮,也称高斯炮。线圈炮的工作原理是:炮管由多个
同轴同口径线圈构成,弹丸上嵌有线圈。当向炮管的第一个线圈输送强电流时形
成磁场,弹丸上的线圈感应产生电流,磁场与感应电流相互作用,推动弹丸前进;
当炮弹达到第二个线圈时,向第二个线圈供电,又推动炮弹前进,然后进入第三
个、第四个……直到最后一个线圈,逐级把弹丸加速到很高的速度。如图 1.2 所示:

第2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图 1.2 线圈型电磁发射装置示意图

线圈炮的优点是弹丸与炮管之间没有摩擦,能发射较重的炮弹,电能转换成动
能的效率较高。但线圈炮由于结构复杂,供电也比较复杂。
1845 年已有人用线圈炮将金属棒抛射出约 20m 的距离。1898 年美国一位发明
者断言线圈炮可将炮弹射出 230km。但同样由于技术上无法突破的瓶颈,使得线
圈炮的开发陷入停滞。进入 20 世纪后,结构简单的导轨炮逐渐成为了电磁炮研究
的主流。

1.2.1.3 重接炮
1986 年美国桑迪亚国立试验室的考恩等提出重接式电磁发射器的概念,并申
请了美国专利。典型的重接型电磁发射装置是由一对或多对线圈和一个实心发射
体组成。下面以单级重接型电磁发射装置为例介绍其组成和工作原理,如图 1.3 所
示:

图 1.3 平板型单级重接型电磁发射装置

单级重接型电磁发射装置上下各有一个驱动线圈,两线圈同轴对称放置,中间

第3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留出间隙以便发射体在其中运动。发射体是由抗磁性良导电材料做成的实心物体,
以防止磁场快速渗入其内。上下线圈串联,使用同一电源;两线圈缠绕或串联时
应保障磁力线方向相同,并且垂直板状发射体。发射体的面积应略大于线圈空心
口的面积,以便能完全将空心口遮住。
用外力将发射体射入间隙中,此时不需要对线圈馈电。当板状发射体的前端达
到线圈前沿,即发射体完全遮住线圈空心口时,发射体与驱动线圈有最大的磁耦
合,外接脉冲电源向驱动线圈充电并使电流达到最大值。当发射体的后沿与线圈
的后沿重合时,将外接的脉冲电源断开,此时的电能以磁能方式储存在上下两个
线圈的磁场中。由于磁力线不能在短时间内渗入或通过抗磁性的发射体,所以磁
力线被发射体截断,强迫上下驱动线圈产生的磁通自成回路。当发射体向前运动
使其尾部与线圈边缘拉开缝隙时,原来被发射体截断的磁力线在拉开的缝隙中重
接,重接使原来弯曲的磁力线有被拉直的趋势,从而推动发射体向前运动,此时
储存在线圈内的磁能变成发射体的动能。本质上,是变化的磁场在发射体内产生
涡流,而发射体尾部的涡流与刚重接上的变化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力,从而推
动发射体向前运动。
对于板状的重接型电磁发射装置,其发射体所受的推进力为:
mApe p
Frc = L'rc id2 / 2 = (1.1)
Ab ρ p l p
式中, id ——驱动线圈的电流;
L'rc ——驱动线圈的电感梯度;
Ape ——磁压力对弹丸 p 的有效作用面积;
Ab ——弹丸尾端横截面积;
l p ——密度 ρ p 的弹丸长度。
重接型发射器按照线圈缠绕方式的不同分为箱型、方饼型和圆饼型,如图 1.4
所示。箱型线圈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固定比较容易,但是其效率偏低,体积较
大;方饼型线圈的效率比较高,体积相对较小,但是机械强度比较差,固定起来
有一定难度,尤其在拐点处容易发生断裂。因此又在方饼型线圈的基础上改进为
圆形线圈,改进之后线圈的抗断裂的强度有了明显加强,但是同样存在固定复杂
的问题。三种重接型发射器示意图如图 1.4 所示:

a)圆饼型 b)方饼型 c)箱型


图 1.4 圆饼型、方饼型和箱型重接发射器
第4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重接型发射器按照电源形式还可以分为带电容式和不带电容式,见图 1.5。带
电容式的电能储存在电容里,其结构相对简单,体积相对小些;不带电容式的电
能储存在上下两个线圈中,其具有更高的瞬时加速度,但控制起来比较复杂。

图 1.5 带电容和不带电容的重接发射器

1.2.2 电磁发射的优点

与传统火炮相比,电磁炮主要有以下优点。
1. 电磁发射器能把物体推进到超高速,这是单级化学发射器所望尘莫及的。
人类一直追求以高速度发射物体,因为这对军事、航天、材料等研究有着重要意
义。例如作为动能武器,弹丸高初速一直是兵家梦寐以求的,因为高速度能增大
弹丸射程和穿甲深度,并可缩短射击的提前量,从而提高命中率。至于在航天领
域提高发射速度,则对人类未来进入太空生活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2. 火炮发射质量大于 100kg 的弹丸很困难,而电磁发射器不仅可发射克级质
量的小弹丸,还可发射吨级质量的射弹或航天器。在发射(弹射)带侧翼的航空器或
航天器时,可把固定飞机和航天飞机的弹丸线圈做成马鞍形,
“骑”放在驱动线圈
外面由驱动线圈驱动。由于速度高、动能大,故可在作战平台、坦克、舰船或飞
机上携带众多质量相对小的弹丸,有利于弹药储存。
3. 能源简易和效率高。电磁发射器不像液体发射药火炮和火箭那样需要优良
的合成燃料或推进剂,在固定工作时仅用电厂的电力即可运行;机动工作时初级能
源仅用低烃类燃料发电便可,其成本仅是上述化学推进剂的 1%左右。此外,尚不
存在燃料爆炸的危险和处理废燃料的麻烦。轨道和线圈发射器的电能转换效率的
理论值分别是 50%和 100%,大有发展和利用的潜力。
4. 性能优良和可控性好。化学发射器是用改变发射药或推进剂装药量来改变
射程的,而电磁发射器是用电流变化精确控制发射速度和改变射程的。因此不存
在延迟点火、突然撞击和加速度突变等现象。使用电磁发射器还可获得近似的恒
加速度。此外,实验证明,后坐力因分散在整个结构中而较小。总之,电磁发射
器工作稳定,重复性好。
5. 结构不拘一格。电磁发射器的轨道和线圈数量不限,而且口径形状可各种
第5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各样,因此发射的有效载荷形状不受限制。因线圈发射器存在磁悬浮力,故所用
的弹丸线圈可被悬浮起来,被驱动线圈非接触地悬浮加速,因此不存在摩擦。电
磁发射器一般需做成多级接力式,因此可在一个多级发射器中前后同时推进几个
射弹。此外,由于少有烟雾、火光和冲击波,因此电磁发射器易于隐蔽。

1.2.3 电磁发射的应用前景

由于电磁发射技术相对于目前世界上广泛应用的火药发射具有明显的优势,电
磁放射技术不管在在军事上还是在民事上都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

1.2.3.1 军事中的应用
1.用于天基反导、反卫星系统:以卫星或其他航天器作运载平台,将电磁炮
部署在空间,实行拦截洲际弹道导弹和摧毁卫星的任务,可以充分发挥电磁炮的
优点。当电磁跑的速度为 4km/s 时可拦截一般的反辐射导弹、巡航导弹以及战术
导弹;当天基电磁轨道炮弹丸的速度达到 5km/s-10 km/s 时,可对战略导弹实施中段
拦截;速度达到 10km/s-15km/s 时,可有效的实施助推后段拦截;速度达到 20km/s 时
能对战略导弹有效的实施助推段拦截。当地基电磁炮弹丸的速度达到 5km/s-7km/s
时,可在中段和末段对战略导弹实施有效拦截;当速度达到 6km/s-10km/s 时,可直
接命中杀伤轨道高度在 300km-1000km 的低轨卫星。
2.用于防空系统:由于电磁炮具有初速度高、加速度快、飞行时间短、火力
猛、抗电子干扰能力强、毁伤效果好的优点,因此它在防空系统中能获得广泛应
用。防空电磁炮一般以舰艇和装甲车辆为平台。美国研制的一种 7.5m 长的电磁炮,
射程达几十千米,射速 500 发/min。美国海军拟以这种电磁炮代替舰用“火神/方
阵防空系统”,将它与舰载防空、反导探测系统配合,打击临空的各种飞机和远距
离拦截空舰导弹。陆、空军也准备将其用于战术防空和空中格斗,装甲车辆的防
空电磁炮也在研制之中。
3.用于反装甲、反舰系统:电磁炮可安装在未来战斗系统、战术侦察装甲战
车、侦察骑兵车等车辆上,用于反装甲作战。打靶试验证明,电磁炮发射的超高
速弹丸所具有的强大动能,足以摧毁任何装甲目标。如若电磁炮弹丸的质量为 50g,
速度达到 3km/s,就能穿透 25.4mm 厚的装甲。将电磁炮安装在坦克上还有另一个
突出的优点,就是电磁炮坦克一旦被敌方击中,由于车上没有火药或炸药,被引
爆的可能性极小,从而可大大提高坦克的生存能力。此外,电磁炮还应用于反舰
系统中。
4.用于改进常规火炮:在普通火炮的炮口部加装电磁加速器,可大大提高火
炮的射程。美军拟用这项技术把火炮射程提高到 50km ,以增大陆地战场压制火
力的覆盖范围。

第6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5.用做飞机的起飞装置:在陆地上或水面舰艇上,利用电磁发射装置,将飞
机弹射出去,而缩短或取消飞机滑行跑道,从而达到使作战飞机在 2-3s 内快速起
飞迎战的目的。现在,美国海军正在努力探索,以期在现在或将来的飞机载体(如
航空母舰)上,采用电磁驱动的推进器取代现在正在使用的高压蒸汽式飞机弹射器,
以克服气体飞机弹射器的体积和重量大,操作系统没有反馈控制等缺点。
6.发射火箭和卫星:利用电磁发射装置代替运载火箭的第一级或第一、二级,
并对运载火箭进行加速是可能的,这将使运载火箭的质量降低一个数量级,从而
使发射成本降低二个以上数量级。随着此项技术的成熟和完善,利用电磁发射装
置发射卫星也是完全可能的。

1.2.2.2 在民用方面应用
1.发射滑翔运输机:可以设想用多级的电磁发射装置把滑翔机以适当倾角发
射到高空,然后利用滑翔机的速度和惯性,并适当使用空气动力,使滑翔机沿平
缓的航速逐渐降落,从而可以使飞行距离达到几百公里。滑翔机带有控制系统和
少量燃料,可自动控制滑翔机平稳、准确的降落到预定机场,且可连续发射,相
当于修建一条没有铁轨的货运铁路。
2.星际航行:在地面上进行电磁发射,由于受到大气层空气阻力的影响,大
大降低了它的效能。如果设想在月球上或其它没有空气的行星上,用电磁力发射
航天器,其效果将非常理想。随着技术的进步,在提高电源容量和降低电磁发射
装置质量的条件下,形成天基电磁式武器,用来应付敌方卫星和战略导弹,都将
是可行的。
3.科研应用:电磁发射器可用于高压物理实验,以研究材料的状态方程,金
属成型和焊接等,还可以用电磁发射器发射超高速小质量弹丸撞击热核燃料靶,
进行碰撞和聚变研究。1993 年前苏联科学院的 Grigorig.M.Chemyvskiy 教授采用电
磁发射高速弹丸 (速度为 7km/s 和 10km/s) 来研究高速冲击对飞船材料的影响,并
给出了实验数据和曲线。
4.采油设备上的应用:由于现有的普遍使用的抽油机(俗称磕头机)存在能耗高、
效率低、体积大、结构复杂和维护难度大等缺点,在 1998 年召开的第九届国际电
磁发射技术研讨会上,有人提出了采用线圈式电磁发射推进器(磁化发射体行波式)
替代磕头机的设想,并作了大量的论证工作。
随着电磁发射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这一现代高新技术在国防、航空航天等
领域的应用也将不断深入和发展,可以说,这一先进技术的研究,是发射理论和
技术的一次飞跃,其意义和应用潜力难以估量,对我国的国防、航空航天、能源
和运输等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刻的现实和战略意义。

第7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1.3 螺旋线圈炮技术研究现状

1.3.1 电磁炮研究现状

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美、英、法、德、俄罗斯等国家就十分重视电磁发射
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其中尤以美国在电磁发射领域方面成绩比较突出,英、法、
德等国家与美国关系密切,且在这方面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俄罗斯处于跟踪研
究状态[5]。
1992 年,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将 2.4kg 弹丸加速到 2.6km/s,其能量已可用于实
战。1993 年,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在线圈炮实验中,用 35 级线圈将 237g 重的
弹丸加速到 1km/s,峰值电流为 120kA。2004 年 12 月,该实验室与洛克希德.马丁
公司合作,为验证线圈炮用于航天发射的可行性,曾将重达 1430 磅(648.6kg)的物
体射高 24 英尺(7.3m),加速距离仅为 45mm,能量转换效率为 17.4%。2008 年 1
月 31 日,美国海军实验室进行了电磁导轨炮实验,将质量为 3.52kg 的弹丸加速到
2.46km/s 的速度,炮口动能达到 10.68MJ,表明美国导轨炮的研究取得新突破。

图 1.6 美国海军实验室进行的导轨炮的实验及试验用试验用弹丸

为了促进电磁发射技术理论的提高和工程技术的发展,由美国陆军军备研究和
发展司令部(DARPA-DIOM)以及国防高级研究规划局主办,于 1980 年召开了第一
届电磁发射技术讨论会,以后每隔 2~3 年召开一次会议。效仿美国,欧洲各国为
推动电磁发射技术的进步,建立了“欧洲电磁发射技术讨论会”制度(EEMLS)。
第一届会议于 1988 年 9 月在荷兰的德尔夫特(Delft)召开。自 1998 年开始,这两个
会议合并成立了“国际电磁发射技术委员会”
,新机构成立的第一次会议也就是“第
十届电磁发射技术讨论会”于 2000 年 4 月在美国的旧金山举行。
我国在电磁发射技术方面的研究是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的[14]。1986 年,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所率先建造了我国第一台导轨式电磁发射实验装置。并把 0.34g
重的物体加速到 1.68km/s的速度。接着,又于 1991 年建成了我国第一台电热式发
射装置,把 20g重的物体加速到 1.85km/s的速度,穿透了 30mm厚的钢板,取得了
可观成果。中科院等离子物理研究所与 1998 年 8 月也建成了一台导轨式电磁发射
第8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实验装置,已能把 50g物体加速到 3km/s。该所还于 1990 年建成了一台线圈式电


磁发射装置,把 44kg的有效载荷加速到 14m/s。
由于导轨炮结构简单,且发射初速度高,目前导轨炮仍是各国研究的重点和主
流,并已接近实战要求[2]。但导轨炮需要提供的电流极高(兆安级),且能量利用率
低。近几年来,由于脉冲功率技术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导轨炮的电感梯度,与炮
的规模无关,而在大比例尺寸的线圈炮中电感梯度将有重大改进。近年来,人们
对线圈炮的兴趣又开始浓厚起来。目前,线圈炮与导轨炮并行不悖的地发展着。

1.3.2 螺旋线圈炮研究现状

螺旋线圈炮作为一种新型的电磁发射器,本质上是线圈炮中的一种,它主要分
为电刷换向式螺旋线圈炮和无刷螺旋线圈炮[4],其中电刷换向式螺旋线圈炮采用一
个电源供电,发射主体由两条馈电导轨及驱动线圈和弹丸线圈组成,通过馈电电
刷和换向电刷使得驱动线圈和弹丸线圈携带大小、方向相反的电流,以此产生推
力,推动弹丸前进。而无刷螺旋线圈炮的两个线相等圈之间不用电刷换向,而是
使用开关换向同步控制速度,而且驱动线圈和弹丸线圈采用各自的电源,电流大
小不相等,无刷螺旋线圈炮相对于电刷换向式螺旋线圈炮有明显的优点,那就是
驱动线圈和弹丸线圈之间没有物理接触,这样就大大减少了两者之间的摩擦力,
有利于提高弹丸的出口速度,但是当弹丸速度较高时,对开关的设计要求很高。
本文选取电刷换向式螺旋线圈炮作为研究对象(下文所说的螺旋线圈炮均是指电刷
换向式螺旋线圈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进,提高了效率。
线圈炮对于导轨炮的主要优势是:线圈炮的电感梯度是普通导轨炮的几十倍甚
至几百倍。由于电磁推进力与电感梯度成正比,因此,在相同大小电流的情况下,
线圈炮能产生更大的电磁力,也就是说,在同等条件下,线圈炮能达到更高速度,
提高了发射效率。而螺旋线圈炮采用驱动线圈和弹丸线圈同步的方式使得驱动线
圈的激励区与弹丸线圈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这也就意味着弹丸的受力基本可以
保持在一个恒定值,也就是说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使得弹丸线圈始终处于最大
的推进力之下,这相对于普通的线圈炮效率更高[28][29][31]。其工作原理如图 1.7 所示:

a)弹丸线圈在外 b)弹丸线圈在内
图 1.7 两种典型电刷换向式螺旋线圈炮工作原理示意图

第9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图 1.7 是两种典型的电刷换向式螺旋线圈炮的结构,左图为驱动线圈在内,弹
丸线圈在外,电流从导轨流入,经电刷 1 和 2 流入驱动线圈,接着经过电刷 3 流
入弹丸线圈,再经过电刷 4 流入导轨形成回路。右图原理与左图类似,只是它是
驱动线圈在外,弹丸线圈在内。两者电源均采用单项直流电供电,这样驱动线圈
与弹丸线圈就带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直流电,以此来产生弹丸推进力,推动弹
丸前进,如果位置设置恰当,并且能有效地换向,通过计算机电流反馈控制,就
可以使弹丸始终处于最大推力状态,极大地提高了发射效率。
螺旋线圈炮的实验进展也相当快,2004 年,美国密苏里州哥伦比亚大学一个
研究小组用 750mm长,40mm口径的炮管将 500g重的弹丸加速到 118m/s。其实际
效率已经达到 13.5%。2005 年该研究小组采用计算机仿真的方式用 1500mm长的螺
旋线圈炮将 750g弹丸加速到 440m/s的速度,其理论效率已达到 30.9%[20][21]。在电
磁发射的研究发展中,螺旋线圈炮必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4 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1.4.1 主要内容

本文以传统的螺旋线圈炮为基础,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 Maxwell 2D 建立
了螺旋线圈炮的二维模型,并针对各个结构参数的影响进行了静态和动态方面的
仿真计算;同时提出了对传统螺旋线圈炮的技术改进方案,并进行了仿真计算和
实验。主要完成了以下的工作:
(1) 首先研究和探讨了螺旋线圈炮的基本原理,分析并建立了它的动力学模型
和电路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螺旋线圈炮的炮管、驱动线圈及弹丸的设计准则。
(2) 在提出设计准则的基础上,对推进式的螺旋线圈炮分别进行了静态和动态
方面的仿真与建模分析。得到了建立在提高出口速度前提下的最佳结构参数。
(3) 在螺旋线圈炮的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结合 Maxwell 2D 仿真得到的关于
电感梯度与相对位置的关系,利用 Matlab/Simulink 对螺旋线圈炮进行了动态仿真
分析。通过两种软件的仿真分析得到了较为一致的结论。
(4) 在上面仿真分析的基础上,对螺旋线圈炮弹丸部分进行了技术改进,提出
了新型高效螺旋线圈炮的概念,加入铁磁弹丸,提高了出口速度和发射效率。
(5) 最后搭建了新型高效螺旋线圈式电磁炮的实验平台,并进行了发射实验和
实验结果分析。

1.4.2 章节安排

论文的总体安排如下:

第 10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第一章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综述了电磁炮在国内
外的研究现状,同时对三种主流的电磁炮基本原理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在此基
础上引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首先分析了电刷换向式螺旋线圈炮的基本工作原理,建立了电刷换向螺
旋线圈炮的动力学模型和电路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螺旋线圈炮的各组件部分
的设计准则。
第三章对 Maxwell2D 和 Matlab/Simulink 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基于这两种仿真
模块,提出了螺旋线圈炮的建模与网格划分的问题,在对螺旋线圈炮进行静态仿
真的基础上,以得到最大出口速度为前提设计了一套最佳的结构参数,并用
Matlab/Simulink 模块进行了仿真验证。
第四章对传统的电刷换向螺旋线圈炮进行了技术改进,提出了两种改进方案,
并指出了两种改进方案相对于原方案的优劣。
第五章是对本文研究内容的实现和验证,以新型高效螺旋线圈炮为研究对象建
立了一套试验用平台,对实验系统的各部分进行了介绍,并进行了实验研究。
第六章对新型高效螺旋线圈炮的仿真与实验进行了总结,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
题和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 11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第二章 螺旋线圈炮的原理与设计准则

螺旋线圈炮是一种新型的线圈炮,理论上具有更高的效率,也就是说在同等线
圈电流及结构尺寸相同的情况下能达到比其他线圈炮和导轨更高的出口速度。和
一般的线圈炮一样,螺旋线圈炮的结构尺寸对提高整体的发射效率非常重要,同
样尺寸的螺旋线圈炮可能因为弹丸位置和驱动线圈激励区位置有一些偏差而影响
弹丸的出口速度,弹丸和驱动线圈的尺寸和结构设计同样有待研究。
本章首先研究螺旋线圈炮的基本原理,分析并建立它的动力学模型和电路模
型。在此基础上提出螺旋线圈炮的炮管、驱动线圈及弹丸的设计准则。

2.1 螺旋线圈炮基本工作原理

2.1.1 螺旋线圈炮的工作原理

螺旋线圈炮本质上是一种同步线圈炮,同步线圈炮主要有分立驱动型和连续驱
动型两种,前者需要开关动作与弹丸位置精确同步,加速的机理是利用了弹丸中
被感应出的涡流,一般被称作脉冲感应型线圈炮,或者是同步感应型线圈炮。而
螺旋线圈炮则是连续驱动型同步线圈炮,它把导轨和电枢拓扑地绕制成线圈[19]。
如图 2.1 所示:

图 2.1 螺旋线圈炮的三维示意图

实际上,这是一个串联的电刷换向电路,导轨由电源馈电,弹丸线圈和驱动线
圈的激励区串联作为负载。弹丸线圈中心与激励区中心的距离约为一个电感长度,
以便获得最大的电感梯度[23]。有时候为了提高弹丸速度可以在驱动线圈激励区前
面再添加一个弹丸线圈,或者在弹丸线圈前面再添加一个激励区,组成多段激励
型的推进方式,这在理论上能较大地提高弹丸的出口速度,但是设计相对比较复

第 12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杂,尤其是在大电流及弹丸速度较高的情况下,电流过渡时间对整个电路的负面
作用越来越明显,甚至会造成前激励区阻碍弹丸的前进。

2.1.2 动力学分析

螺旋线圈炮的驱动线圈和弹丸线圈通过换向电刷串联连接,由导轨连接外部电
源馈电。假定在 t 时刻,弹丸所处的位置是 x(t ) ,整个系统的电感量为 L( x) , 则
此时整个系统的磁场储能 W ( x) 为:
1
W ( x) = L ( x) I 2 (2.1)
2
根据磁通守恒原理和能量守恒原理,并且注意到电流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不随位
置的变化而变化,可以求得弹丸所受的电磁力为:
dW ( x) 1 d ( L ( x ) I ) = 1 d ( L ( x) + ( L ( x ) + L ( x) + 2 M ( x) )
2

Fdc ( x ) = =
r s p sp
I2 (2.2)
dx 2 dx 2 dx
式中, Fdc ( x ) ——弹丸所受的电磁力;
W ( x ) ——系统的磁场储能;
L( x) ——整个系统的电感量;
Lr ( x) ——导轨的自感;
Ls ( x) ——驱动线圈激励区的自感;
Lp ( x) ——弹丸的自感;

M sp ( x) ——弹丸与驱动线圈之间的互感;

I ——电源通过导轨及两线圈的电流。
由于线圈的电感只与线圈的形状和结构尺寸有关,可以认为导轨、驱动线圈
和弹丸线圈的自感不随时间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因而上式可简化为:
dW ( x) 1 d ( L ( x ) I ) 1 d ( 2M sp ( x) ) 2 d ( M sp ( x) ) 2 dM 2
2

Fdc ( x ) = = = I = I = I (2.3)
dx 2 dx 2 dx dx dx
dM
其中 为驱动线圈和弹丸线圈之间的互感梯度。可以用如下公式估算两线
dx
[32]
圈之间的互感 :
M = 2 × 10-5 π 2 a 2 n1n2 (r1 B1 - r2 B2 - r3 B3 + r4 B4 ) (2.4)
式中, a —— 线圈半径;
n1 , n2 —— 两线圈的匝密度;
rn , Bn ——与两线圈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有关的参数。
由式(2.3)可以知道,如果不考虑反电动势的影响,弹丸线圈所受的电磁力基本
不变,螺旋线圈炮基本是一个匀加速运动。同时可以看出,在电流一定的条件下,
第 13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增大驱动线圈和弹丸线圈的互感梯度,能够提高弹丸的电磁加速力。当然,事实
上弹丸线圈中通的电流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这是因为弹丸运动过程中会产生反电
动势,进而产生涡流,影响驱动线圈和弹丸线圈中的电流,从而改变弹丸线圈所
受的电磁力,后面的章节将会对此进行分析。
在弹丸运动过程中,弹丸除了受到电磁力的推进作用外,还受到电刷的摩擦
作用,它阻止弹丸的加速运动,根据力学知识,电刷摩擦力与作用于驱动线圈内
表面的作用力的大小成正比,该作用力主要是电刷的张力,而张力与弹丸材料和
结构有关,对于固定的弹丸和炮管而言是个常数。摩擦力用公式表示为:
Fmc = k f Ft (2.5)
上式中, k f 为弹丸与驱动线圈内壁之间的动摩擦系数, Ft 为驱动线圈内壁所
受张力。
另外,弹丸还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空气阻力与弹丸运动速度有关,速度越
大,空气阻力越大,根据空气动力学知识,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认为
在弹丸速度较小时,阻力与速度成正比,当速度较大时,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
比。用公式表示为:
dx a
Fkz = k fz v p a = k fz ( ) (2.6)
dt
上式中: Fkz ——弹丸所受的空气阻力;
k fz ——弹丸所受的空气阻力的系数;
v p ——弹丸速度;
a ——与弹丸速度有关的常数。
其中 k fz 是只与弹丸的形状和结构有关的常数,与弹丸速度无关。
由此得到弹丸运动过程中所受的合力为:
dM 2 dx
F = Fdc - Fmc - Fkz = I - k f Ft - k fz ( ) a (2.7)
dx dt
由此得到螺旋线圈炮的动力学微分方程
d 2 x dM 2 dx
m 2
= I - k f Ft - k fz ( ) a (2.8)
dt dx dt

2.1.3 电路分析

2.1.3.1 等效电路
假定在弹丸运行过程中,驱动线圈和弹丸线圈都不发生形变,并忽略趋肤效应,
则可得到螺旋线圈炮的简化电路如图 2.2 所示:

第 14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后断路匝 后换向区 全激励区 前换向区 前断路匝

i1 I i1 i2 in
i2 in
电刷 电刷
I
弹丸线圈 Vp
I
X0 X0
电刷位移 电刷位移
图 2.2 螺旋线圈炮的简化电路图

2.1.3.2 电刷换向
电刷换向的换向机理是:由于运动弹丸线圈的磁场能在炮管线圈短路匝内感应
出电压,致使短路匝内的电流上升或下降。弹丸线圈前部的磁场对短路匝感应的
电压使激励区前沿短路匝的电流上升;弹丸线圈尾部的磁场对短路匝感应的电压
使激励区后沿短路匝电流下降。与换向有关的磁场能仅极少部分损失在火花放电
上,绝大多数将通过磁耦合转移到电路的其余部分线匝内。换向电刷换向的示意
图如图 2.3 所示:

图 2.3 电刷换向示意图

电刷换向的实质是:弹丸线圈的运动为在短路匝内产生感应电压提供了需要的
变化磁通,使短路匝产生感应电压;每一前电刷前沿起闭合开关作用,通过对匝
的短路把一些匝孤立出来;而每一后电刷后沿起断路开关作用,通过短路移动,
把一些匝归还给原电路。
对于确定的线圈炮结构,控制换向的主要变量是弹丸线圈匝数和电刷位移。为
了得出影响充分换向的影响因素,研究激励区前和后的换向。在单匝换向的情况
下一个短路匝电路方程是:
d ( Ls i ) d ( M sp I ) d ( M sd I )
+ iRs ± + =0 (2.9)
dt dt dt
式中, Ls —驱动线圈短路匝的自感;
Rs —驱动线圈短路匝的电阻;
M sp —驱动线圈短路匝和弹丸线圈的互感;
M sd —驱动线圈短路匝和激励区的互感;
式(2.9)的第一项是接通和断开匝时自感引起的电压;第二项是短路匝电路(接
第 15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触电阻和电刷体)的电压降;第三项是由运动的弹丸线圈引起的动生电压,其中+(或
-)号是对弹丸线圈电流 I 和短路匝电流 i 同向(或反向)的电路而言,即短路匝被断开
时产生的感应电压为正,接通时为负;第四项是由于线圈内电流 I 变化引起的电压。
如果前后两短路匝间隔大于驱动线圈直径的 2 倍,则可忽略它们之间的耦合作
用[23]。如果在换向期间电流是常量,则式(2.9)的最后一项可以忽略。式中的电阻具
有帮助断开换向的作用,当短路匝的时间常数大于匝换向时间时,可以忽略电阻;
当所设计的炮口速度较低时,电阻项的影响不能忽略。因此单匝换向的电路方程
可以简化为:
d
( Ls i ± M sp I ) = 0 (2.10)
dx
由式(2.10)可看出,对于所考虑的条件,换向期间磁通守恒。对式(2.10)进行积
分,积分区间是弹丸线圈前进一螺距的时间,得到换向期间电流变化
i = ± I (∆M sp / Ls ) (2.11)
式(2.11)中
∆M sp = N p [ M ( x2 ) - M ( x1 )] (2.12)
其中, N p —— 弹丸线圈的匝数;
M ( x) ——互感函数,距离为 x 的弹丸线圈和短路匝间的互感;
x1 ——短路匝和弹丸线圈间的轴向距离的初始值;
x2 ——短路匝和弹丸线圈间的轴向距离的最终值。
由此可得,在只考虑动生电压项换向时,为了能够顺利完成换向,弹丸线圈匝
数应满足:
Lbs
Np = (2.13)
M ( x2 ) - M ( x1 )
前短路匝的电流为
Np
if = I [ M ( x) - M ( x1 )] (2.14)
Ls

后短路匝的电流为
Np
ir = I {1- [ M ( x) - M ( x1 )]} (2.15)
Ls
计算表明,前短路匝的电流在弹丸线圈位移距离为零和为 1 螺距的两种情况下
是不同的,在位移为零时的电流比在位移为 1 个螺距时的大;但两种情况下的短
路匝电流都是时间的函数。
多匝换向与单匝换向的情况类似,一旦炮的结构确定后,弹丸线圈匝数和电刷
位置是决定动生电压换向的主要变量。类似的,忽略电阻项和弹丸线圈电流的变
化。对于多匝换向,前后换向区二者的简化电路方程均为矩阵形式
第 16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d
{Ls [ k ][i ] ± N p [ M ]I } = 0 (2.16)
dx
式中, [ M ] ——弹丸线圈和短路匝间的互感矩阵(列矢量);
[i ] ——短路匝电流矩阵(列矢量);
[ K ] ——换向区短路匝耦合系数矩阵。
其中+(或-)号表示炮的两种线圈的电流方向相同(或相反)。耦合系数矩阵 [ K ] 可
表示成:
⎡ 1 k1 k2 " kn -1 ⎤
⎢ ⎥
⎢ k1 1 # ⎥
⎢ ⎥
[ K ] = ⎢⎢ k2 % # ⎥⎥ (2.17)
⎢ # ⎥
⎢ ⎥
⎢k " " 1 ⎥⎦⎥
⎣⎢ n -1
式中, k1、k2 " kn-1 是一短路匝与它最邻近的和次邻近的,…,最远的短路匝间
的耦合系数。
电流矢量可以表示为
⎡i1 (x) ⎤
⎢ ⎥
⎢i 2 (x) ⎥
[i(x)]= ⎢⎢ ⎥
⎥ ( j ≤ n) (2.18)
#⎢ ⎥
⎢i (x)⎥
⎣⎢ n ⎦⎥
式中, i j ( x) 是第 j 短路匝电流,它是弹丸线圈和第一短路匝间距离 x 的函数。
如果用 w0 表示驱动线圈螺距,则 x 限制在 x0 < x < x0 + w0 的范围。互感列矢量
可以类似的表示成 [ M ( x)] 的形式,即
⎡ M 1 ( x) ⎤
⎢ ⎥
⎢ M 2 ( x)⎥
[ M ( x)] = ⎢⎢ ⎥
⎥ ( j ≤ n) (2.19)
#⎢ ⎥
⎢ M ( x )⎥
⎣⎢ n ⎦⎥
式中 M j 是第 j 短路匝和弹丸线圈间的互感:
M j ( x) = M ( x + jw0 ) (2.20)
在换向循环一个螺距期间磁通守恒,对式(2.19)从 x = x0 + w0 到 x = x0 积分,从
而获得短路匝的电流增量的列矢量 [∆i ] 相关矩阵方程
Ls [ K ][∆i ] ± N p [∆M ]I = 0 (2.21)
式中, [∆M ] ——互感 M ( x) 的增量列矢量。
解方程(2.21),得电流变化值
Np
[∆i ] = ± I [ K ]-1[∆M ] (2.22)
Ls
第 17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式中, [ K ]-1 ——矩阵 [ K ] 的逆矩阵。


互感增量矩阵 [∆M ] 中的第 j 个元素 ∆M j = M (( j -1) w0 + x0 ) - M ( jw0 + x0 ) ,其中
j = 1, 2," , n 。
对于 n 匝换向的换向定额准则是:当弹丸线圈运动 n 个螺距距离时,在短路匝
内的电流是连续的并且电流总的变化量是 I ,其连续性要求 i j ( x) 的初始值等于
n
i j +1 ( x) 的最终值,电流增量之和等于一匝电流的总变化量,即 ∑ ∆i j = ± I 。其中后
j =1

[23]
面短路匝断开时电流为正,前面短路匝电流接通时电流为负 。
若满足上面两方程,则借助动生电压完成充分换向所需的弹丸线圈匝数
n
N p = Ls /{∑ ([k ]-1[∆M ]) j } (2.23)
j =1

式中, ([k ]-1[∆M ]) j —— [k ]-1 和 [∆M ] 乘积列矢量中的第 j 个元素。

各短路匝电流的初始值可用迭代关系确定,令 x1 = x0 + w 0 ,对前面的一组短路
匝有:
in ( x1 ) = 0 , i j ( x1 ) = i j +1 ( x1 ) + ∆i j +1 (2.24)
其中 j = 1, 2," , n -1 。对后面的一组短路匝有
in ( x1 ) = I , i j ( x1 ) = i j +1 ( x1 ) - ∆i j +1 (2.25)
在各短路匝内电流的发展可用类似单匝换向的形式写出。前面和后面短路匝
的电流分别为:
Np
(i f ) j ( x) = i j ( x1 ) + I ([ K ]-1[∆M ]) j (2.26)
Lbs
Np
(ir ) j ( x) = i j ( x1 ) - I ([ K ]-1[∆M ]) j (2.27)
Lbs
其中 [∆M ] 矩阵的 [∆M ] j 元素为:
[∆M ] j = M ( jw0 + x) - M ( jw0 + x1 ) (2.28)
式中, x0 < x < x1 。
Snow. W. R等人做出了 5 匝换向的短路匝电流波形如图 2.4 所示,它们的换向
是在同一时刻完成的。电刷长度等于驱动线圈螺距乘换向的匝数。图 2.4 表明,重
要的不是换向匝数,而是换向长度。此外,还存在一个点,超过此点,换向区长
度再增加也不影响电流波形。当换向长度大约等于驱动线圈直径的一半时这个点
就会出现[26]。

第 18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图 2.4 激励区前各短路匝电流波形

以上分析可以得知:换向匝必须局限于弹丸线圈中心面以前,以便使加速力与
换向工作协调一致;可把换向定额准则转变成单匝和多匝换向的数学公式,这些
公式把弹丸线圈匝数与换向匝数,电刷位移和其它尺寸联系起来。

2.1.4 能量转换效率分析

实际上,电刷换向螺旋线圈炮的能量转换是从一个电感器到另一个电感器的能
量转移过程。因为换向匝很靠近已激励的匝,所以存在着显著的互感影响。其能
量转换过程如图 2.5 所示:

图 2.5 电刷换向过程中的能量转换过程

假设换向匝的自感为 Ls ,驱动线圈激励区的自感是 Ld ,它们之间的互感为 M sd 。


初始状态两个线圈是串联的,所储存的磁能为:
1 1
Wmi = Ld I 2 + M sd I 2 + Ls I 2 (2.29)
2 2
当电刷滑过图 2.5 中的 B 点时,后面匝的电流被迫断掉,即从电路中消去后面
的匝,但驱动线圈的其余部分仍被短路。可以用磁通守恒原理来确定驱动线圈中
的电流,从而获得最终储存的能量为:
1 M
Wmf = Ld I 2 (1 + sd ) 2 (2.30)
2 Ld

第 19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最终和最初的能量差为:
1 M 2 sd
∆Wc = Wmf − Wmi = Ls I 2 (1 − ) (2.31)
2 Ls Ld
∆Wc 便是换向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该能量必然是以其他的形式被转移到
了别的地方。根据能量转移效率可以确定被转移的能量有多少被转移到驱动线圈
的其余部分中去而成为有用的能量。
单匝换向的线圈转移到整个线圈系统中的能量增量为:
1
∆W10 = Ls I 2 + M sd I 2 (2.32)
2
而转移到驱动线圈其余部分的能量为:
1 1 M
∆W11 = Wmf − Ld I 2 = M cd I 2 (2 + sd ) (2.33)
2 2 Ld
因此单匝换向的转换效率为:
∆W11 M sd M sd + 2 Ld
ηm1 = = ( ) (2.34)
∆W10 Ld 2 M sd + Ls
ηm1 是换向匝储存的能量转移到已激励的驱动线圈中的百分数。由于 ηm1 与匝数
无关,忽略驱动线圈本身的电阻损失,则可把理想的能量转换效率表示成绕组横
截面积的函数。文献[16]的计算表明,驱动线圈径向厚度和匝间距较小时,将具有
更高的能量耦合效率。
通常最关心的问题是把驱动线圈内的磁能转变成弹丸线圈的动能。动能转换过
程的实质是:驱动线圈激励区最后面匝换向,把原储存在该匝的能量以一定的百
分比向驱动线圈—弹丸线圈系统耦合,使弹丸线圈运动一个螺距的宽度增量,重
新排列两种线圈的位置。动能转换等效电路图如图 2.6 所示。图中的 Lp 是弹丸线圈
的自感, M sp 是弹丸线圈与换向线圈间的互感。

图 2.6 动能转换等效电路

在换向后,根据磁通守恒原理,驱动线圈-弹丸线圈系统的电流
I dp = I [1 + M ef / Lef ] (2.35)
式中, M ef = M sp + M sd ;

第 20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Lef = Ld + L p + 2M sd 。

在换向期间,从系统移走的能量
1
∆We = Ld I 2 [1- M ef2 / ( Ld Lef )] (2.36)
2
正是这个能量使弹丸线圈运动一个驱动线圈宽度。驱动线圈的电流
Lef M ef
Id = (1 + ) (2.37)
Le Lef
式中, Le 为系统的等效电感。
传给弹丸线圈的动能可用它移动前后系统的磁能差表示,即弹丸线圈动能
1 M ef 2 Lef
∆Wk = Lef I 2 (1 + ) (1- ) (2.38)
2 Lef Le
驱动线圈中的全部能量,或者转变为弹丸动能,或者以其它机制损耗掉。但
对换向而言,换向线圈把它储存的大部分磁能传给已激励的驱动线圈。对于换向
线圈,能量平衡方程为:
W总 = W动能 + W换向 + W传递 (2.39)
当已激励的驱动线圈区域长度不变时,式(2.35)中的能量项亦保持不变。如果把一
单匝转变成机械功的能量与离开系统的总能量之比定义为动能转换效率[24],用 ηkt
来表示则
(1 + M ef / Lef ) 2 (1- Lef / Le )
ηkt = (2.40)
1 + (2M ef + Ls ) / Lef - ( Lef / Le )(1 + M ef / Lef ) 2
即使不考虑电阻损耗,单匝动能转换效率也比较低,对于内径 5 cm 、外径 6 cm
和匝宽 1 cm 的驱动线圈 ηkt ≤ 62% [4]。然而弹丸线圈匝数多时动能转换效率高,这是
因为弹丸线圈匝数增加,弹丸线圈的自感和弹丸与驱动线圈之间的互感梯度都会
相应增加,弹丸就能获得更多的出口速度;提高弹丸线圈的电流密度也能使 ηkt 显
著增大。理论上,可使 ηkt ≈ 100% 。对 ηkt 的唯一重要限制因素是弹丸线圈的发热和
机械载荷;驱动线圈长度增加时, ηkt 有轻微减小[24]。

2.2 螺旋线圈炮的设计准则

2.2.1 电源设计准则

从电源看,电源向电炮(负载)传输的能量所需的充电时间 tc 和电炮向弹丸转换
能量所需的发射时间 ts 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对于螺旋线圈炮,要求电源的储能密
度比较高,所以需要的充电时间较长,但发射时间很短,因而,可以认为 tc  ts 。
参考文献[4],给出螺旋线圈炮的电磁力和所需驱动电流的关系:
第 21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表 2-1 螺旋线圈炮电磁力与所需驱动电流的关系
驱动电流
tc 与 ts 的关系 驱动力 反电动势 假设条件
(A/MN)
dM 2 dM
tc  t s I 2 vp 1.4 ×105 I = I p = Id
dx dx
上表中, v p 表示弹丸的行进速度, I p 、 I d 分别为驱动线圈和弹丸线圈的电流。
它指出了要产生每兆牛力所需的驱动电流,是对电源提出要求的一个重要依
据。
区别于一般的脉冲功率设备,螺旋线圈炮对电源有以下一些要求:
(1)电流和电压:由于螺旋线圈炮需要提供很大的外部电流,并且尽量产生一个
恒定不变的电流值,以便弹丸加速期间能始终保持最大的加速力,电流大小一般
在 104 ∼ 105 A之间,因而需要适当的变化外部电压值以便克服感应电势带来的影
响,为了产生满意的波形,对电源有如图 2.7 的要求[4]:

a)电流-时间曲线 b)电压-时间曲线
图 2.7 螺旋线圈炮对电流和电压波形的要求

实际应用中一般用恒定的电压源或者通过计算机实时监控的脉冲形成网络。
(2)加速时间:一般来说,电炮的加速时间与激励的脉冲时间有关,螺旋线圈
炮需要提供较长的脉宽以便克服弹丸的惯性作用,其脉冲宽度在毫秒量级,而高
功率脉冲加速器的脉宽都在纳秒量级。
(3) 能量:所有的电磁炮对能量的要求都很高,这是因为它常要加速小弹丸
( 1mg~1g 量级)到 102 km/s 或者加速较大弹丸( 1~103kg 量级)到 1~20km/s ,这就要求电
源提供更多的能量。
(4)机动性:一个具有较好机动性的电炮往往需要有较高的能量和较小的体积,
以及较轻的质量。而要解决这方面的矛盾必须使得电源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
(5)储能密度:电磁炮电源的储能密度涉及到电源的体积、重量和机动程度,它
已成为电源性能、水平的重要指标。现在普遍把电源的储能密度或功率密度作为
衡量电源的工艺质量和进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一些主要的电源设备有常规交
流发电机、锂-金属硫化物蓄电池、飞轮圆盘交流发电机、电容器、补偿脉冲交流
发电机、单极发电机-电感器、电感器以及新近研究的磁通压缩脉冲直线发电机等。
第 22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其中蓄电池的储能密度相对最高,在 400~500kJ/kg 左右,但峰值功率密度很低,


只有约 150~400kw/kg ;而电容器的峰值功率密度最高,在 9000 kw/kg 左右,但是
储能密度很低,只有约 3~30kJ/kg 。
(6)放电频率:电磁炮主要用于战术或战略使用,它要求必须具有或者超过常规
火炮和火箭射速的放电频率。对于许多电源提高放电频率的方法是使用大功率重
复开关。由于大功率重复开关的技术要求比较困难,因此研制不用开关的连续脉
冲电源也是提高放电频率的一条途径。
决定电源系统体积和重量的另一判据是电源系统中的中间储能器的储能密度。
中间储能器位于初级电源和储能设备之间。目前主要以高速旋转的飞轮和高能量
密度的蓄电池为主。
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电源组件组成一种电源系统方案。目前有五种典型的
电源系统方案,如图 2.8 所示[4]:

图 2.8 五种典型的电源系统方案

2.2.2 弹丸组件设计准则

弹丸线圈和驱动线圈的激励区串联连接,发射过程中持续通电。假设驱动线圈
-弹丸线圈中的电流为恒定电流 I ,因为发射过程所需时间很短,可以忽略弹丸线
圈向周围传导的热量。因此弹丸线圈的温升
T = I 2 R p t (c p m p )-1 (2.41)
式中, R p ——弹丸线圈的电阻;

t ——发射过程的通电时间;
cv ——弹丸线圈材料的热比;
m p ——弹丸线圈的质量。

若取 T 小于弹丸线圈材料的融化温度,则此时 T 便是设计最大电流 I 和驱动线


圈长度的一个依据。如果定义能量转换效率为用于加速弹丸的能量和电源提供的
第 23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总能量之比
Vb I
η= (2.42)
Vb I + Vr I + Vc I
式中, Vb ——动生电动势;
Vr ——总的电阻电压;
Vc ——总的接触电压。
如果所有的接触良好,则 Vc 可以忽略,式(2.42)中的能量转换效率可以表示为
1
η= (2.43)
V
1+ r
Vb
由式(2.41)可知,对于一定结构的发射器,电阻越大,能量转换效率越低。一
般的导体,温度越高,电阻越大。因此,弹丸线圈的温升不仅限制了最大电流等
参数,而且也降低了发射的效率。
在文献[28]中,T.G. Engelf 等设计用液体氮冷却弹丸线圈,如图 2.9 所示。并
且测试比较了无冷却液和有冷却液两种弹丸的发射速度、效率及电流峰值等参数。
在其它条件相同,不使用冷却液和使用冷却液使得弹丸线圈的温度保持在室温时,
能量转换效率分别为 18.2%和 31.4%,对应出口速度分别为 137 m/s 和 164 m/s 。但
是使用液氮作为冷却液的话,对结构的要求就大大提高了。

a)照片 b)结构示意图
图 2.9 T.G. Engelf 设计的带有冷却液体的弹丸

电刷换向的螺旋线圈炮的工作效率由系统的电感耦合来确定,实际的转换效率
在 50%以上。减少驱动线圈厚度和增加弹丸线圈匝数能显著的提高转换效率。其
次,换向电刷在工作中往往承受相当大的能量和转换电压的作用。若换向机构设
计不良时,换向产生的较高电压和反电动势将引起破坏性电弧。另一个值得注意
的问题是,换向能量消耗在电刷材料上,将引起材料气化。此外,滑动接触的磨
损也是令人关心的问题之一。

第 24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2.2.3 驱动线圈设计准则

根据螺旋线圈炮的结构,驱动线圈激励区与弹丸线圈为串联形式,这样弹丸在
合成磁场的作用下加速前进。根据式(2.3)可知,弹丸受到的电磁力正比于线圈电流
I 的平方。但由于线圈有一定的电感,当驱动线圈接通电源,线圈内的电流不会迅
速上升到峰值,而要经过一定的上升时间,这个时间由线圈的时间常数 τ 决定。若
电流上升时间过长,就会影响弹丸的出口速度。
若驱动线圈由高能蓄电池供电,其电路放电过程为 R-L 暂态过程,其电流为
R 1
U − t U − t
i (t ) = (1 − e L ) = (1 − e τ ) (2.44)
R R
式中, τ ——时间常数, τ = L / R 。
时间常数 τ 越大,电流的上升时间越大。开始时弹丸线圈速度为 0,线圈电流
有一定的上升时间不会影响加速效果。而当弹丸的速度不断加快时,上升时间所
引起的负面效应将越来越明显。若此时线圈电流的上升时间较大,就会影响到加
速效果。线圈电流的上升时间与线圈电感成指数关系,而线圈的电感又与线圈匝
数的平方成正比。即
µ0 N 2 A
L= (2.45)
l
式中, µ0 ——为真空磁导率;
N ——线圈匝数;
A ——线圈的截面积;
l ——线圈的长度。
一方面线圈匝数的减少能使电流过渡时间减少,但同时带来的问题是电感梯度
减小了,弹丸的电磁力也相应减小了,因此,要提高弹丸的出口速度,就要合理
配置线圈匝数,截面积和激励区长度。

2.3 本章小结

本章通过动力学分析和电路分析,分别建立了螺旋线圈炮的动力学方程和电路
模型。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螺旋线圈炮电源、弹丸组件及驱动线圈部分
的设计准则。为后续螺旋线圈炮的电磁仿真分析和结构参数优化打下了基础。

第 25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第三章 螺旋线圈炮的静动态特性分析

弹丸运行过程中,主要受到电磁力的作用,同时也受到驱动线圈内壁的摩擦阻
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摩擦力、空气阻力和电磁力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因而可以
分开考虑。本章主要从电磁力方面分析螺旋线圈炮的静动态特性。弹丸运动过程
中受到的电磁力是不断变化的,要想精确计算其解就要准确地知道弹丸运动过程
中的磁场分布情况,通过公式计算很难得到解。所以本章通过离散化的有限元计
算的方式,借助 Ansoft 公司生产的 Maxwell 软件进行仿真分析。
本章首先采用有限元仿真软件 Maxwell 2D 对螺旋线圈炮的静动态电磁特性进
行仿真,分别分析了弹丸、线圈、电源等结构参数对其特性的影响。得到最大出
口速度前提下的最佳发射器结构参数。然后采用 Matlab/ Simulink 模块,以 Maxwell
2D 分析得到的最佳结构参数为基础建立了螺旋线圈炮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螺旋
线圈炮的动力学特性,为新型螺旋线圈炮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3.1 螺旋线圈炮有限元仿真模型分析

Maxwell 2D/3D 是 Ansoft 公司推出的一个功能强大、结果精确、易于使用的大


型电磁场有限元分析软件,它可以根据用户设定的精度自动剖分网格,在自适应
分析的每一步,细化误差较大位置的网格,连续求解,直到遇到求解规范中设定
的终止条件。软件包括交流/直流磁场、静电场以及瞬态电磁场、温度场分析、参
数化分析以及优化功能。此外,还可产生高精度的等效电路模型以供 Ansoft 的
SIMPLORER 模块和其他电路分析工具调用。
本节采用有限元计算软件 Maxwell 2D 对螺旋线圈炮进行有限元仿真计算,仿
真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计算类型,如磁场分析、电场分析、涡流场分析、瞬态场分析等;
2、建立几何模型;
3、设定模型各部件材料;
4、设定边界条件和激励源;
5、设定执行参数;
6、网格划分;
7、有限元计算;
8、后处理分析。
本节重点对几何模型和网格划分部分进行分析。

第 26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3.1.1 建立几何模型

螺旋线圈炮的电源采用直流供电系统,发射主体由两根导轨、驱动线圈、弹丸
线圈及一些相关附件组成,通过电刷馈电和换向,使得驱动线圈和弹丸线圈携带
大小相等的电流,螺旋线圈炮的三维模型图如下所示:

图 3.1 螺旋线圈炮 Maxwell 三维模型图

仿真中当然是三维模型最接近实际情况,但是三维模型建模复杂且计算工作量
比较大。注意到螺旋线圈炮发射器主体为圆柱形,因而仿真时可简化为二维模型。
柱坐标等效示意图如图 3.2 所示:

图 3.2 柱坐标二维-三维等效关系图

可见,二维的平面物体沿 Z 轴旋转后即可得到三维的圆柱形物体。考虑到模型
的复杂性和仿真软件的自身条件所限,提出如下假设:
1、驱动线圈和弹丸线圈之间没有物理接触;
2、驱动线圈由若干段互相隔离且闭合的线圈组成;
3、忽略电刷换向及导轨对弹丸受力的影响,即 ηkt = 100% 。
等效后的螺旋线圈炮二维模型和局部放大图如图 3.3 所示:

a)二维等效图 b)局部放大图
图 3.3 螺旋线圈炮仿真模型二维等效图及局部放大图

模型建立后需要对模型的各个模块设定材料属性。为了提高系统效率,需要选

第 27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用的材料磁能损耗和焦耳热损耗小,强重比高。本文设定驱动线圈和弹丸线圈的
材料都为铜,同时忽略弹丸其余部分对磁路的影响。

3.1.2 有限元分析网格划分

在 Maxwell 中,可根据所需要的计算精度自行划分网格,网格划分越多,计算
精度越高,但计算误差越大,所需要的计算时间也呈几何级上升。因此,要在计
算精度、计算误差和计算时间上找一个合适的折中。
螺旋线圈炮建模过程中的网格划分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仿真中有多
个激励源的影响,因而网格划分的好坏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
根据需要首先给模型设定需要划分的网格节点数,划分网格,为了确保计算精
度,驱动线圈、弹丸线圈和炮管部分由于磁场分布比较复杂,需要局部加密,划
分后的图形如下所示:

a)全局图

b)局部放大图
图 3.4 螺旋线圈炮的有限元网格划分及局部放大图

3.2 螺旋线圈炮结构参数设计

在螺旋线圈炮的设计中,弹丸线圈和驱动线圈的结构尺寸及弹丸线圈和驱动线
圈激励区的相对位置,对螺旋线圈炮的发射效率都有很大的影响。下面通过静态仿
真的方式分析各参数对弹丸电磁力的影响。
静态仿真时,由于驱动线圈只有激励区部分对弹丸线圈产生电磁力,因而仿真
第 28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分析时可以忽略非激励部分,简化后的仿真模型如下所示:

图 3.5 简化后的螺旋线圈炮静态模型

螺旋线圈炮也是通过磁场的相互作用产生电磁推进力,并以此来加速弹丸的,
因而电磁力是影响弹丸出口速度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在对电磁炮进行静态仿真
时主要考虑的是各个结构参数(如驱动线圈激励区与弹丸线圈相对位置、驱动线圈
长度和厚度及弹丸长度厚度等)及电流、电压大小等对电磁推进力的影响。

3.2.1 相对位置对电磁力的影响

首先考虑驱动线圈激励区与弹丸线圈相对位置对电磁力的影响。设定弹丸线圈
长度为 40mm,驱动线圈激励区长度为 80mm,弹丸线圈厚度和驱动线圈厚度都为
2mm。设定当弹丸前端面进入线圈时,相对位置为 0mm。当弹丸完全进入线圈时,
相对位置为 60mm。弹丸完全离开线圈时,相对位置为 120mm。示意图如下:

(a)相对位置为 0mm (b)相对位置为 60mm

(c)相对位置为 120mm
图 3.6 弹丸与驱动线圈激励区相对位置示意图

弹丸线圈和驱动线圈携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电流密度分别取
1×108 A/m 2 、 3 ×108 A/m 2 、 6 ×108 A/m 2 、 9 ×108 A/m 2 ,改变弹丸线圈和驱动线圈激
励区的相对位置,得到不同电流下电磁力随弹丸线圈和驱动线圈相对位置变化的
曲线:

第 29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图 3.7 不同电流下电磁力随弹丸线圈位置变化的曲线

由图 3.7 可以看出,当弹丸线圈进入驱动线圈时由于弹丸线圈和驱动线圈磁场
方向相反,弹丸线圈受到推力作用,并在线圈 18mm~22mm 处获得最大电磁力;
而当弹丸位于 60mm 处(即驱动线圈正中间)时,电磁力下降到零;弹丸继续向前运
动,就会受到反方向吸力作用。因而为了使得螺旋线圈炮始终处于最大作用力的
位置,应当使弹丸线圈和驱动线圈激励区的相对位置固定在 18mm~22mm 之间,
即弹丸线圈有大约一半进入驱动线圈激励区。此时的磁场分布和磁力线分布如图
3.8 所示:

a)磁力线分布图 b)磁场分布图
图 3.8 弹丸线圈进入驱动线圈一半时的磁力线分布图和磁场分布图

由图 3.8 可以看出,当弹丸线圈和驱动线圈处于最佳的相对位置时,弹丸线圈
的磁力线基本都穿过了驱动线圈激励区,此时驱动线圈和弹丸线圈的耦合作用最
强,电磁力也达到最大。

第 30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3.2.2 线圈长度对电磁力的影响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弹丸线圈进入驱动线圈一半左右时电磁力达到最大。那么在
绕制方法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线圈的长度,其电流密度是不变的,假若驱动线圈
激励区的长度保持 80mm 不变,并且驱动线圈和弹丸线圈的电流密度相等,分别
取 1×108 A/m 2 、 3 ×108 A/m 2 、 6 ×108 A/m 2 、 9 ×108 A/m 2 。并且弹丸线圈有一半进入
驱动线圈,则不断变化弹丸线圈的长度得到电磁力随弹丸线圈长度变化的曲线如
图 3.9 所示:

图 3.9 电磁力-弹丸线圈长度变化的曲线

由图 3.9 可以看出,当驱动线圈激励区长度固定为 80mm 时,若电流密度保持


不变,则当弹丸长度在 70 ∼ 90 mm 之间时电磁力达到最大值。因而可以认为当弹
丸线圈和驱动线圈激励区的长度一样时为最佳。
下面考虑线圈长度对电磁力的影响,由上面的分析知道,当电流密度固定的情
况下,当弹丸线圈和驱动线圈长度一样时电磁力达到最大。现在假定弹丸线圈和
驱动线圈长度一样,电流密度分别取 1×108 A/m 2 、 3 ×108 A/m 2 、 6 ×108 A/m 2 、
9 ×108 A/m 2 。得到电磁力随线圈长度的变化曲线:

图 3.10 电磁力-驱动线圈长度曲线

第 31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由图 3.10 可以看出,当电流密度固定的情况下,电磁力随着线圈长度的增加
而增加,但是电磁力增加越来越慢,并且当线圈长度增加到 80mm 左右后,电磁
力随线圈长度增加变化明显缓慢起来,若电流密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线圈长度
继续增加下去不但不能增加电磁力,反而带来电阻增加,电流过渡时间变长等一
系列问题,综合考虑,选取驱动线圈激励区和弹丸线圈长度都为 80mm。

3.2.3 弹丸和驱动线圈壁厚对电磁力的影响

为了达到很好的耦合效果,应当使弹丸线圈和驱动线圈的距离尽可能的近,由
文献[16]可知,弹丸线圈和驱动线圈的厚度对弹丸速度的影响很小,因而增加弹丸
线圈和驱动线圈的厚度不但不能增加电磁驱动力,反而会增加弹丸和发射器的质
量,影响发射效率。为保证弹丸线圈能承受足够大电流,弹丸壁厚定为 2mm。设
计弹丸时,弹丸线圈至于套筒内,且电刷至于套筒上面,用来固定电刷的位置,
为保证良好的接触和一定的机械强度,设定套筒厚度为 1mm,且驱动线圈和套筒
之间的距离为 3mm,这样弹丸线圈和驱动线圈之间的距离为 4mm。因而,线圈内
径为 22mm 时,弹丸外径为 18mm。
同时为了取得较好的馈电和换向效果,电刷采用导电率高的材料为好,当弹丸
速度较低时,用铜片作为电刷产生的反电动势和阻力都较小,能取得较为理想的
结果。但是当通以高电压时用薄铜片做电刷容易引起烧蚀,因而在高电压大电流
的情况下,需要增大铜片与线圈的接触面积或者选用更加耐烧蚀的材料作电刷。
根据各个参数仿真分析的结果,在提高弹丸出口速度的前提下,得到一组螺旋
线圈炮的优化结构参数:
驱动线圈:内径 22mm,激励区长度 80mm。
弹丸线圈:外径 18mm,长 80mm,壁厚为 2mm。
电刷:低电压时,电刷采用薄铜片,高电压时,增加铜片的接触面积,且使得
弹丸线圈和驱动线圈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在 40mm。

3.3 螺旋线圈炮的有限元动态仿真分析

静态分析时假设驱动线圈中的电流是恒定的,但在动态仿真时由于有反电动势
和线圈电感等因素的影响,线圈中的电流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它有一个动态的过
程。产生动态过程的原因,主要是电磁发射器中存在两种惯性,即机械惯性和电
磁惯性。当发射时,由于弹丸有质量存在,所以速度 v 不能突变,而需要一个渐变
的过程,才能达到新的稳定,因此弹丸的质量是造成机械过渡过程的主要因素。
另外,线圈绕组电感 L 是造成电磁过渡过程的主要因素。电磁发射器中的电磁过渡
过程和机械过渡过程交叠在一起,并相互影响,一起形成了发射器总的过渡过程。
第 32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而电磁发射的速度较高,其机械过渡过程与电磁过渡过程耦合在一起,不能分别
考虑。由于动态过程的复杂性,用解析法得到解难度较大,采用计算机动态仿真
分析方法可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利用 Maxwell 软件的瞬态分析模块对螺旋线圈炮进行动态特性仿真,模型建立
及材料参数选取同静态分析。
要想达到静态仿真的效果,必须尽可能地减小过渡时间的影响,但实际发射中
由于线圈电感的存在,电流不可能突变到峰值或下降到零。图 3.11 为理想情况下
和考虑线圈电感电阻影响情况下的动态特性仿真曲线。由图可见,理想情况下,
线圈的电流可突变,而考虑过渡时间情况下,电流需要大约 2ms 的时间上升到峰
值或下降到零。

图 3.11 电流曲线

在实际的发射过程中,若弹丸速度较低,则过渡时间带来的影响较小,但若弹
丸速度达到一定程度,则不得不考虑过渡时间带来的影响。选取铜线为仿真对象,
将一股 2mm × 2mm 的铜线绕成一个内径 22mm、长 10mm 的闭合线圈,分别取线
圈匝数为 1、5、10、20、50 匝,取电流导通时间为 10ms,电流峰值为 10000A 得
到电流曲线如下图所示:

图 3.12 不同线圈匝数下的电流曲线

由图 3.12 可以看出,当线圈匝数为 1 匝时电流过渡时间比较理想,随着线圈


匝数的增加,过渡时间越来越长,当线圈匝数为 50 匝时,电流还没有上升到峰值
第 33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就开始下降。这对提高电磁炮的发射效率相当不利。因此为了减少线圈的过渡时
间并且使得线圈能承受足够大的电流,匝数在 1~20 为宜。
以静态仿真得到的结构参数作为动态仿真参数,由文献[4]可知,当通电时间在
1s 以内时,单股线圈的最大电流密度为 32 KA/cm 2 ,螺旋线圈炮的通电时间一般
都在毫秒量级,因而条件可适当放宽,以 1.5mm ×1.5mm 的铜线为仿真对象,设定
匝间距为 0.5mm,驱动线圈总长度为 500mm,激励区长度 80mm,弹丸线圈长度
80mm,通 36V 电压,弹丸质量 0.5kg,电阻根据弹丸线圈和驱动线圈激励区的长
度和匝数及电源内阻计算得到动态仿真结果,如下图:

a)电磁力曲线

b)速度曲线
图 3.13 电压为 36V 时的仿真计算

由图 3.13a)可以明显看出电磁力迅速上升到一个峰值,然后慢慢下降,电磁力
的下降主要是因为反电动势引起的,弹丸速度越大,反电动势越强,电流下降得
越快,由图 3.13b)可以看出,弹丸的速度基本呈线性上升趋势,这与式(2.3)一致。
理想情况下弹丸所受的电磁力保持不变,而根据式(2.3)知道电磁力与电流的平

第 34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方成正比,又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到:
1
FS = mvmax 2 (3.1)
2
式中, F ——弹丸所受的电磁力;
S ——炮管长度;
m ——弹丸质量;
vmax ——弹丸的出口速度。
对于一个固定的螺旋线圈炮而言,炮管长度是固定不变的,因而 F ∝ vmax
2
,结
合式(2.3)和(3.1),得到 vmax ∝ I ,又由于系统的电阻基本保持不变,因而 vmax ∝ U 。
逐渐增加电源电压,得到电磁力曲线和弹丸速度曲线如下所示:

a)电源电压 36V 情况 b)电源电压 72V 情况

c)电源电压 144V 情况 d)电源电压 288V 情况

e)电源电压 576V 情况 f)电源电压 1000V 情况


图 3.14 不同电源电压下的电磁力-时间曲线

由图 3.14 可以看出,在炮管长度固定的情况下,随着通电电压的不断增加,
电流延时和反电动势对发射效率的影响越来越大。这导致的结果就是弹丸的动能
能转换效率越来越低,不同电压下的速度曲线和出口速度曲线如图 3.15、3.16 所
示:

第 35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图 3.15 不同电压下的速度-时间关系

图 3.16 不同电压下的出口速度-电压关系

由图 3.16 可以看出,随着电源电压的不断增加,弹丸出口速度变化逐渐由线
性趋向平缓,这表明随着电源电压的提高,动能转换效率在不断下降,一个重要
的原因就是弹丸的过渡时间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电源电压,使得电流过渡时间占
整个发射过程的比例增加。
但要知道,该结论并不是说螺旋线圈炮不能加载高电压,为了减小高电压的电
流过渡过程对弹丸的影响,应提前接通线圈电源,等线圈电流达到峰值后,再引
入弹丸。而当弹丸离开线圈时,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小过渡过程的影响。但
这样做也大大增加了控制难度,同时降低了发射效率。
根据各个参数仿真分析的结果,在获得最大速度的前提下,得到螺旋线圈炮的
结构参数:
驱动线圈:激励区长度为 80mm,激励长度 500mm,线圈沿炮管绕一层,每匝
线圈规格为 1.5mm ×1.5mm ,匝间距 0.5mm ,线圈内径 22mm。
弹丸线圈:长 80mm,外径 18mm,壁厚为 2mm,每匝线圈规格为 1.5mm ×1.5mm ,
第 36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匝间距。
电源:高能蓄电池。每块蓄电池电压 12V,内阻 2 mΩ 。

3.4 螺旋线圈炮的 Matlab/Simulink 仿真对比

根据螺旋线圈炮的结构,驱动线圈激励区与弹丸线圈为串联形式,所以当驱动
线圈通电时,弹丸线圈同时通电,这样弹丸在合成磁的作用下加速前进。根据式(2.3)
可知,弹丸受到的电磁力正比于线圈电流 I 的平方。但当驱动线圈接通电源,线圈
内的电流不会迅速上升到峰值,而要经过一定的上升时间,这个时间由线圈的时
间常数 τ 决定。结构参数参照 3.2 节的结果。
假设驱动线圈由高能蓄电池供电,回路电阻为 0.03 Ω 。根据式(2.44),其电流

R
U − t
i (t ) = (1 − e L ) (3.2)
R
系统的电阻为:
U
R= * 0.002 + 0.03 (3.3)
12
同时通过 Maxwell 仿真计算得到通电线圈部分的总电感为 3.5 ×10−5 H 。根据式
(3.2)、(3.3)建立系统的电流子系统:

图 3.17 系统电流子系统

下面要计算驱动线圈与弹丸线圈的互感。要计算螺旋线圈炮中的互感首先要知
道精确的磁场分布图,这很难用解析的方法得到精确解,可以在涡流场中对其互
感进行计算得到两者之间的互感和互感梯度。
取驱动线圈长度 80mm,内半径 22mm,总匝数 40 匝;弹丸线圈长度 80mm,
外半径 18mm,壁厚 2mm。相对位置参照第二章。设弹丸在[0,80mm]的范围内运
dM
动,每隔 1mm 采样一次,得到互感 M、互感梯度 随弹丸线圈位置变化关系图:
dx

第 37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图 3.18 互感随位置的变化曲线

利用 Matlab 对互感曲线求导得到电感梯度曲线如图 3.19 所示:

图 3.19 互感梯度随位置的变化曲线

上图中互感梯度在 35mm~40mm 时达到最大为 1.5 ×10-7 (H/m) ,此时电磁力也


达到最大。
根据式(2.3)建立系统的电磁力子系统:

图 3.20 系统电磁力子系统

再根据第二章的理论分析建立螺旋线圈炮的 Matlab/Simulink 动态仿真模型,


模型图如下:

第 38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图 3.21 螺旋线圈炮动态仿真模型

设定电源电压为 36V,电池内阻 0.002 Ω ,回路电阻 0.03 Ω ,炮管长度 500mm,


得到仿真结果如下:
500

400
位置(mm)

300

200

100

0
0 20 40 60 80
时间(ms)
a)位置-时间曲线
14

12

10
弹丸速度(m/s)

0
0 20 40 60 80
时间(ms)
b)速度-时间曲线

第 39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140

120

100

弹丸受力(N)
80

60

40

20

0
0 20 40 60 80
时间(ms)
c)弹丸受力-时间曲线
图 3.22 电压 36V 情况下弹丸特性曲线

图 3.22 b)得到的仿真结果显示,在电源电压为 36V 的情况下,弹丸速度可以


达到 12m/s 左右;电磁力峰值在迅速上升,然后慢慢下降。与图 3.13 用 Maxwell
仿真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但总体上由于 Matlab 仿真时,在考虑反电动势和摩擦
阻力方面与 Maxwell 仿真时有一些不同,实验中的摩擦力达到了 20N 左右,这里
仿真是只有 3N,考虑得比较理想,因而总体还是有一些差别的。在电源内阻不变
的情况下,电源电压为 1000V 时的 Matlab 仿真结果如图 3.23 所示:
500

400
弹丸位置(mm)

300

200

100

0
0 1 2 3 4 5
时间(ms)
a)位置-时间曲线

第 40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250

200

弹丸速度(m/s)
150

100

50

0
0 1 2 3 4 5
时间(ms)
b)速度-时间曲线
4
x 10
5

4
弹丸受力(N)

0
0 1 2 3 4 5
时间(ms)
c)弹丸受力-时间曲线
图 3.23 电压 1000V 情况下弹丸特性曲线

3.5 本章小结

结构参数分析是提高螺旋线圈炮出口速度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弹丸线圈和驱
动线圈的设计直接影响到两者之间的耦合作用,进而影响弹丸的受力。
螺旋线圈炮是利用导轨连作为中介,使得弹丸线圈和驱动线圈携带大小相等
的电流,以此产生电磁力加速弹丸前进。本章首先利用 Maxwell 2D 模块对螺旋线
圈炮进行静态仿真,在静态仿真的基础上对螺旋线圈炮进行动态仿真,得到了在
获得较大出口速度的前提下螺旋线圈炮的最佳结构参数。然后用 Matlab/Simulink
模块对螺旋线圈炮进行了动态仿真,验证了电磁场仿真的准确性。

第 41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第四章 新型螺旋线圈炮的电磁发射动态特性分析

本章将在上一章的基础上,对螺旋线圈炮弹丸部分进行进一步的结构优化。
首先探讨了铁磁弹丸对螺旋线圈炮发射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新型高效螺旋线
圈炮的概念,通过加入合适尺寸的铁磁弹丸,提高了出口速度和发射效率。设计
了两种螺线线圈炮的电磁驱动方案,并对新型螺旋线圈炮和普通的螺旋线圈炮的
电磁发射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4.1 方案设计

传统上,螺旋线圈炮采用线圈互相耦合的方式,产生对弹丸的加速力,这种
方式产生的磁力线比较分散,不能起到很好的耦合作用,并且当弹丸线圈稍有变
化时,电磁力就会有较大变化,磁力线无法大量的集中。取定弹丸内径 20mm,外
径 22mm,长度 80mm。驱动线圈长度 80mm,内径分别取 24mm 和 27mm,外径
分别取 26mm 和 29mm。弹丸线圈和驱动线圈相对位置为 40mm。得到两种情况下
的磁力线分布如图 4.1 所示:

a)间隔 5mm 时的磁力线分布 b)间隔 2mm 是的磁力线分布


图 4.1 不加铁磁弹丸时不同弹丸外径下的磁力线分布

图 4.1 显示弹丸线圈虽然已经处于最佳的相对位置,还是有很大一部分磁力线
没有同时穿越弹丸线圈和驱动线圈,造成耦合作用不是很强,当间距减小时效果
相对变好,但还不是很集中。针对这些不足,新型螺旋线圈炮对弹丸进行优化,
引入了铁磁弹丸,使得在相同电流或电压下能产生更大的电磁力推动弹丸前进。

第 42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a)间隔 5mm 时的磁力线分布 b)间隔 2mm 是的磁力线分布


图 4.2 有铁磁弹丸时不同弹丸外径下的磁力线分布

图 4.2 与图 4.1 相比,显然磁力线更加集中,弹丸和驱动线圈的耦合作用更强,


产生的作用力也会相应增加。
根据上面的仿真分析,设计新弹丸时可以有两种电枢结构方案,第一种方案是
将弹丸线圈和铁磁弹丸部分都置于驱动线圈激励区部分之后,驱动线圈拉动弹丸
线圈和铁磁弹丸前进,如图 4.3a);第二种方案是把弹丸线圈置于驱动线圈激励区
之前,铁磁弹丸部分置于驱动线圈之后,驱动线圈推动弹丸线圈前进,同时拉动
铁磁弹丸前进,如图 4.3b)。

a)改进方案一 b)改进方案二
图 4.3 螺旋线圈炮的两种改进方案示意图

这两种方案都有各自的优势,在特定的情况下都能较大地提高弹丸的速度。左
图的方案中弹丸线圈与驱动线圈激励区携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电流,驱动线
圈拉动弹丸线圈和铁磁弹丸线圈前进,同时由于弹丸线圈的磁场方向与驱动线圈
激励区相同,能增加铁磁弹丸所受的电磁力,同时弹丸线圈与铁磁弹丸部分耦合

第 43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作用比较强,因而能迅速地提高弹丸的速度,但是这种方案中剩余电流在弹丸速
度较高时负面影响比较大,对提高弹丸速度不利。右图的方案中弹丸线圈与驱动
线圈携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驱动线圈推动弹丸线圈前进,同时拉动铁磁
弹丸前进。这种方案中弹丸线圈与铁磁弹丸的磁场方向相反,因而会减小铁磁弹
丸的受力,在初期速度增加地会慢一些,当速度较高或者电流较大时优势比较明
显。
根据前面章节的分析,知道普通形式的螺旋线圈炮一方面受到反电动势的影
响,另一方面磁力线相对分散,不能达到理想的速度,而若在弹丸线圈中加入铁
磁弹丸,可以使得原本分散的磁力线集中起来,增加弹丸的电磁力,但由于磁阻
型线圈发射器只能拉动弹丸,而且由于涡流的影响,加速时间较短,发射速度较
低。结合两种线圈发射器的特点,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线圈发射器,该新型发射器
是一种混合型线圈发射装置,具有磁阻型和螺旋线圈型两种发射方式。开始时铁
磁弹丸能集中线圈中的磁力线,使得电磁力迅速上升,当速度达到一定程度时,
弹丸线圈部分发挥主要作用加速弹丸前进,为了说明新型螺旋线圈炮的优势,首
先分析铁磁材料对螺旋线圈炮电磁力及加速度等方面的影响。

4.2 无弹丸线圈时铁磁弹丸尺寸及位置对电磁力及加速度的影响

为了分析铁磁材料对线圈炮的影响,暂不考虑弹丸线圈和导轨的影响。铁磁材
料具有非线性的磁化曲线,它影响驱动线圈的磁场分布。设定驱动线圈长度为
80mm,匝数为 40 匝。弹丸为实心铁磁材料,长度为 80mm。得到电磁力随弹丸位
置的变化曲线:

图 4.4 电磁力随铁磁弹丸位置变化的曲线

由图 4.4 可以看出,铁磁弹丸的最大受力位置在 40mm~50mm 处,综合考虑弹


丸线圈和铁磁弹丸的情况,选择铁磁弹丸与驱动线圈激励区的相对位置为 40mm
为宜。
下面分析铁磁弹丸壁厚对电磁力及加速度的影响,由于铁磁弹丸的质量较大,
在设计铁磁弹丸厚度时不得不考虑弹丸质量增加对加速度的影响。设定铁磁弹丸
第 44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的密度为 7800 kg/m3 。不考虑弹丸其他组件的质量,得到不同壁厚下铁磁弹丸产生


的电磁力及其对加速度的影响:

a) 电磁力-位置曲线 b)最大加速度-壁厚曲线
图 4.5 电磁力和最大加速度随铁磁弹丸位置变化的曲线

可见,弹丸所受的电磁力随弹丸壁厚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在弹丸组件质量比
较重的情况下,应该选用实心铁磁弹丸。但如果铁磁弹丸质量比较重的话,为了
得到最大的出口速度,不一定是实心弹丸最好,两者之间存在一个最佳配置。
再考虑铁磁弹丸外径对电磁力及加速度的影响,选择弹丸为实心铁磁材料,驱
动线圈激励区的长度为 80mm,内半径 22mm,厚度 2mm,匝数为 40 匝。弹丸与
驱动线圈的相对位置为 40mm,得到电磁力及加速度随弹丸外径变化的曲线:

a) 电磁力-弹丸外径曲线 b)最大加速度-弹丸外径曲线
图 4.6 电磁力和最大加速度随铁磁弹丸外径变化的曲线

显然对于纯磁阻型弹丸而言,弹丸的最大加速度随着弹丸的外径增加首先是迅
速上升,然后基本趋于稳定,这是因为弹丸外径增加的同时虽然电磁力也增加了,
但是弹丸质量也增加了,考虑到弹丸其他组件也有一定重量,应该使得弹丸的外
径越大越好。
再考虑弹丸长度对电磁力及加速度的影响。设定弹丸为实心弹丸,外径 16mm,
驱动线圈设置不变,弹丸进入驱动线圈一半,不断变化弹丸长度,得到电磁力及
加速度随弹丸长度的变化曲线:

第 45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a) 电磁力-弹丸长度曲线 b)最大加速度-弹丸长度曲线
图 4.7 电磁力和最大加速度随铁磁弹丸长度变化的曲线

图 4.7 可以看出,铁磁弹丸的长度增加,电磁力逐渐增加,然后慢慢减小,这
主要是因为铁磁弹丸增加到一定长度后,耦合磁场强度达到最大,若长度继续增
加下去,驱动线圈内的电流会使得弹丸部分产生反向磁场,使得电磁力反而减小。
如果一直增加下去,将会产生反向作用力。右图显示弹丸加速度随着弹丸长度的
增加先增加后减少,最佳长度为 80mm。
通过对铁磁弹丸的静态仿真分析,在得到最大出口速度的前提下,得到铁磁弹
丸的最佳结构参数:外径 16mm,长 80mm,实心弹丸。
分别给驱动线圈通 36V 电压和 1000V 电压,得到铁磁弹丸的电磁力曲线如图
4.8 所示:

a) 电源电压 36V 情况 b)电源电压 1000V 情况


图 4.8 通电电压分别为 36V 和 1000V 时的电磁力曲线图

根据上面的分析,结合第三章,在获得最大出口速度的前提下,得到新型螺旋
线圈炮的最佳结构参数:
驱动线圈:内径 22mm,激励区长度 80mm。
弹丸线圈:外径 18mm,长 80mm,壁厚为 2mm。
铁磁弹丸:外径 16mm,长 80mm,实心弹丸。
电刷:低电压时,电刷采用薄铜片,高电压时增加铜片的接触面积,或者选用
更加耐烧蚀的材料,且使得弹丸线圈和驱动线圈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在 40mm。
电源:高能蓄电池。每块蓄电池电压 12V,内阻 2 mΩ 。

第 46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4.3 新型螺旋线圈炮动力学特性分析

4.3.1 方案一动力学特性分析

针对第一种方案,分别设定通电电压为 36V 和 1000V,得到电磁力曲线和速


度曲线如图 4.9 和图 4.10 所示:

a) 电磁力-时间曲线 b)速度-时间曲线
图 4.9 通电电压为 36V 时方案一的电磁力曲线和速度曲线

a) 电磁力-时间曲线 b)速度-时间曲线
图 4.10 通电电压为 1000V 时方案一的电磁力曲线和速度曲线

图 4.9 和图 4.10 可以看出,刚开始通电时,由于铁磁弹丸的作用,电磁力迅速


上升到峰值,但是由于受到涡流等因素的影响,铁磁弹丸加速时间很短,后期主
要是弹丸线圈部分起作用,拉动弹丸前进。当电流较小时弹丸速度不是很高,弹
丸一直处于加速状态,但是当通以大电压时,当弹丸的速度达到较高速度时,铁
磁弹丸产生的涡流影响越来越大,铁磁弹丸部分基本没有贡献力,甚至产生了反
向作用力,并且弹丸线圈也因为驱动线圈中剩余电流的影响而不能发挥很好的作
用,以至于在后期使得整个弹丸产生了反向的作用力。图 4.10 显示,通电电压为
1000V 时,后期出现了明显的反作用力,降低了弹丸的出口速度。

4.3.2 方案二动力学特性分析

针对第二种方案,分别设定通电电压为 36V 和 1000V,得到电磁力曲线和速

第 47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度曲线如图 4.11 和图 4.12 所示:

a) 电磁力-时间曲线 b)速度-时间曲线
图 4.11 通电电压为 36V 时方案二的电磁力曲线和速度曲线

a) 电磁力-时间曲线 b)速度-时间曲线
图 4.12 通电电压为 1000V 时方案二的电磁力曲线和速度曲线

图 4.11 和 4.12 显示出,初始时刻铁磁弹丸也能较快的将电磁力提升至较大的


值,但由于方案二的情况下,弹丸线圈与驱动线圈激励区的磁场方向相反,导致
磁场叠加后的磁场有所削弱,但是总体上驱动线圈的磁场在铁磁弹丸中占主导地
位,因而弹丸还是受到加速力的作用,并且后期由于弹丸线圈部分能保持较大的
加速力,弹丸一直处于加速状态。

4.4 新旧方案动力学特性比较

新型螺旋线圈炮结合磁阻型和线圈型两种线圈发射器的优点,在弹丸加速初
期,铁磁弹丸部分能将炮管中的磁力线集中起来,使电磁力迅速上升到一个较大
的值,在弹丸加速后期,弹丸线圈部分加速弹丸前进使得弹丸所受的电磁力能继
续保持一个相对较大的值。下面对螺旋线圈炮的两种改进方案与纯线圈推动的情
况进行比较:
设铁磁弹丸部分与整个弹丸的质量比为 λ ,在方案一的情况下,设定电源的电
压分别为 12V、24V、36V、72V、144V、288V、576V、1000V,并与纯线圈推进
情况下进行比较,得到不同电压下的电磁力曲线:

第 48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a)电压 12V b)电压 24V c)电压 36V d)电压 72V

e)电压 144V f)电压 288V g)电压 576V h)电压 1000V


图中——为纯线圈型,……为方案一
图 4.13 不同电压下纯线圈型与方案一的电磁力比较

图 4.13 可以看出,由于铁磁弹丸的存在,弹丸所受的电磁力迅速上升,在电
压较小的情况下,若 λ 较小,则方案一具有比较大的优势,但当电压增大到一定程
度时,由于铁磁弹丸涡流的影响,弹丸所受的电磁力变小。因而在电压较小,并
且 λ 较小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选择方案一。下图 4.14 所示为选择铁磁弹丸质量
0.5kg,整个弹丸质量为 1.5kg 情况下( λ 为 1/3)的速度曲线:

a)电压 12V b)电压 24V c)电压 36V d)电压 72V

第 49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e )电压 144V f)电压 288V g)电压 576V h)电压 1000V


图中——为纯线圈型,……为方案一
图 4.14 不同电压下纯线圈型与方案一的速度比较

图 4.14 显示出,λ 为 1/3 的情况下,在当通电电压在 72V 以下时,方案一比纯


线圈型的螺旋线圈炮能达到更大的出口速度。但是电压很大时铁磁弹丸涡流及剩
余电流的影响使得弹丸的效率大大下降。
在方案二的情况下,设定电源的电压分别为 12V、24V、36V、72V、144V、
288V、576V、1000V,并与纯线圈推动情况下进行比较,得到不同电压下的电磁
力曲线:

a)电压 12V b)电压 24V c)电压 36V d)电压 72V

e)电压 144V f)电压 288V g)电压 576V h)电压 1000V


图中——为纯线圈型,……为方案二
图 4.15 不同电压下纯线圈型与方案二的电磁力比较
第 50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图 4.15 可以看出,由于铁磁弹丸的作用,弹丸的受力一直比纯线圈的方式要
大,这在 λ 比较小时是比较有利的,但是如果铁磁材料的质量比重比较大,也是不
能提高弹丸的出口速度的,下图是 λ 为 1/3 时的速度曲线比较:

a)电压 12V b)电压 24V c)电压 36V d)电压 72V

e)电压 144V f)电压 288V g)电压 576V h)电压 1000V


图中——为纯线圈型,……为方案二
图 4.16 不同电压下纯线圈型与方案二的速度比较

图 4.16 表明,方案二相对于纯线圈型虽然电磁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
是由于铁磁部分质量较重,加速度不但没有得到提高,反而下降了,因而这种方
案不适合电枢质量较小的情况。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纯线圈型的方式能使得弹丸在炮管中相对稳定的加速前
进,而且由于涡流的影响较小,电磁力的变化主要是受到反电动势的影响,相对
比较稳定,但是由于磁力线相对比较分散,耦合作用不是很强,因而考虑加入铁
磁弹丸,方案一中弹丸线圈与驱动线圈的磁场方向相同,初期对于提高弹丸的速
度非常有利,但是后期由于铁磁弹丸涡流的影响和线圈中剩余电流的影响,弹丸
的受力下降较快,特别是在电压很高的情况下,初期弹丸速度提高很快,加上线
圈的过渡时间影响,在加速后期甚至会产生反方向作用力,将弹丸拉回来。因而
方案一只适合在低电压情况下发射质量相对较大的物体。而方案二采用推动弹丸
线圈、拉动铁磁弹丸的方式加速弹丸前进,利用了两种发射方式各自的优点,能
稳定地提高弹丸所受的电磁力,但是由于铁磁弹丸本身质量比较重,提高整体速
度不一定很有效,这种方式适合在较大电压的情况下发射较大质量的物体。
第 51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综上可得出在得到最大出口速度的前提下,螺旋线圈炮的改进方式:
高电压、大电枢质量的情况下:弹丸线圈在驱动线圈激励区之前,铁磁弹丸在
驱动线圈激励区之后,弹丸线圈与驱动线圈激励区携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
流。
低电压、大电枢质量的情况下:弹丸线圈和驱动线圈都置于驱动线圈激励区之
后,弹丸线圈与驱动线圈激励区携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电流。
其他情况:采用纯线圈型的方式加速弹丸前进。
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电枢的质量是很大的,此时引入质量相对较轻的铁磁弹
丸对于提高弹丸速度是很有效的,因而对弹丸部分的改进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

4.5 本章小结

铁磁弹丸能较好的集中发射器中的电磁力曲线,增强弹丸与驱动线圈间的耦合
作用,提高对弹丸的推进力。但也会因为线圈中电流的变化产生涡流,如果弹丸
速度过快,会产生反向作用力。
本章首先对铁磁弹丸的性能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的仿真分析,然后结合铁磁弹丸
的优点和螺旋线圈炮的优点,设计了两种改进方案,并与纯线圈情况下进行比较,
得出了不同情况下采用的不同的改进方案。

第 52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第五章 新型高效螺旋线圈型电磁炮实验研究

根据理论分析和仿真的结果,设计制作了一套新型高效螺旋线圈式电磁炮的实
验系统。本章详细介绍了实验系统的电源、线圈、导轨、线路、测量系统等方面
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讨论。

5.1 新型高效螺旋线圈式电磁炮的实验方案

新型螺旋线圈炮以蓄电池为供电电源,蓄电池同时给弹丸线圈和驱动线圈激励
区供电;弹丸采用磁阻和线圈共存的方式,弹丸线圈在前,铁磁弹丸在后,驱动
线圈激励区处于两者之间的位置推动弹丸线圈前进的同时对铁磁弹丸部分产生拉
力,两者共同作用产生对弹丸的加速力。采用继电器开关控制线路的通断,用示
波器法测量弹丸速度。新型螺旋线圈炮实验系统整体结构简单,弹丸发射速度高。
实验系统如图 5.1 所示。

图 5.1 新型螺旋线圈炮的实验系统

新型螺旋线圈炮综合了磁阻线圈炮和螺旋线圈炮的优势,不但能使发射器的结
构简化,而且能达到高速度。系统结构如图 5.2 所示。

图 5.2 新型螺旋线圈炮的系统结构图
第 53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发射时,将弹丸推入炮管,便接通电路。实验中将铁磁弹丸和弹丸线圈部分用
套筒固定在一起,套筒外侧部分有一些铜片作为电刷用来连接驱动线圈和导轨。
由于弹丸与驱动线圈激励区始终保持同步运动,从而保证弹丸在线圈中一直被
加速而获得最大的出口速度。该发射器结构较好的克服了传统发射器结构的弊病,
大大降低了线圈的结构难度,降低了实验装置的复杂性和实验成本,同时提高了
发射效率。

5.2 实验系统的硬件结构

这一节主要对供电电源、驱动线圈、导轨、弹丸组件及线路部分作详细介绍。

5.2.1 电源部分

第二章中提到电源设计准则中,为了使得驱动线圈中电流保持不变,为了克服
反电动势的影响,需要使得供电电源电压实时地变化,这需要有一个较好的电源
电压控制器,根据检测线圈中的电流情况快速实时地改变电源电压,这在大电压,
高速度的情况下对进一步提高弹丸的出口速度显得尤为重要。考虑到实验中弹丸
速度较小,可以降低对电源电压的要求,直接接入恒定的直流电。
蓄电池能够提供比较大的电流,充电方便;蓄电量比较大,一次充电可以满足
多次实验需要;通过简单的串联即可调节电压。鉴于蓄电池的以上优点,本实验
系统用蓄电池作为发射器系统的电源装置。
电磁发射所需的工作电流比较大,简单的开关器件可靠性不高,且容易引起电
弧,存在安全隐患;可控硅虽然操作安全,可靠性好,但是需要专用的驱动电路
提供开通和关闭信号。实验中为了克服大电流引起的电弧及安全性问题,在开关
部分引入了一个继电器,间接控制开关的闭合,整个供电电源系统如图 5.3 所示。

蓄电池 继电器 过流保护 负载

控制开关

图 5.3 供电电源系统

5.2.2 主电路

螺旋线圈炮的主电路部分非常简单,线路中只有一个驱动线圈和弹丸线圈。其
电路结构如下所示:
第 54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图 5.4 螺旋线圈炮主电路图

其中电源由数量不同的蓄电池组成,系统电阻包括蓄电池的内阻、驱动线圈激
励区电阻、弹丸线圈电阻及分流器电阻。通电线圈部分由驱动线圈激励区和弹丸
线圈串联组成。

5.2.3 驱动线圈

驱动线圈采用漆包线绕制。在电源电压一定的条件下,磁动势即安匝数与驱动
线圈的电阻有关,而且电阻越大,欧姆损失也越大。因此,在结构允许的情况下
采用尽可能粗的漆包线比较合适。由前面的理论及仿真可知,过长的过渡过程也
会使得发射器的发射效率大大降低,而过渡过程的时间与驱动线圈的匝数有关,
匝数越多,过渡时间越长,因此匝数不宜太多,能保证所需的磁动势即可。

5.2.4 导轨

导轨在驱动线圈和弹丸之间,导轨的形状和材料以及厚度对弹丸和驱动线圈间
的耦合有很大的影响。首先导轨的导电性要好,因为导电性好系统的内阻小,这
对于提高螺旋线圈炮的速度很重要,其次导轨的导磁性不能太强,如果导轨的导
磁性太强的话,磁力线将会大量地集中在导轨内部而不能穿越弹丸线圈,这将减
小驱动线圈和弹丸线圈的磁耦合作用,以紫铜和 A3 钢为例。A3 钢的主要材料为
铁,其导磁性明显强于铜,图 5.5 是导轨材料分别为铜和 A3 钢时仿真得到的静态
电磁力比较,5.6 是弹丸处于最大受力位置时的磁力线分布。由图可以看出,导轨
为 A3 钢时,很大一部分磁力线穿过了导轨,减少了通过弹丸的磁通,也减小了弹
丸所受的电磁力。所以导轨材料宜选用铜而不宜选用 A3 钢。

第 55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图 5.5 导轨材料对电磁力的影响

(a) 铜导轨 (b) A3 钢导轨


图 5.6 不同导轨材料时的磁力线分布

5.2.5 弹丸组件

弹丸组件由电枢、弹丸线圈和铁磁弹丸组成。电枢由托体和电刷组成,本实验
的电刷选用导电性能好的铜片制作。电刷被安装在电枢的合适位置上,这样即保
证了良好的导电性,又能使弹丸与驱动线圈激励区始终保持同步。铁磁弹丸采用
实心圆柱形,弹丸线圈置于托体内部,且为了减少涡流作用,将铁磁弹丸切割成
块,实验用的弹丸及弹丸组件如图 5.7 所示。

图 5.7 实验用弹丸实物照片

第 56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实验弹丸中采用多个电刷同时馈电和换向,这样可以减小电刷所承受的馈电电
压,也可以起到保障作用,在有个别电刷接触不良的情况下,其他的电刷还能起
作用,保证线路的完好。图 5.8 为弹丸线圈及铁磁弹丸部分实物照片。

图 5.8 弹丸线圈及铁磁弹丸部分照片

5.3 驱动线圈电流测试

由于线路中电流很大,一般可达到几百安培,且时间很短,属于脉冲电流,一
般的电流计难以测量,实验中通过在电路中接入分流器的方法对整个电路中的电
流进行测试,用一个已知的无感小电阻串接在回路中,回路电流流经分流器,在
其大功率,小阻值的无感电阻上产生一个电压降,从而得到回路电阻的电压降,
图 5.9 所示为实验用分流器的基本原理图,图中电流经 a 流向 a’,在电流回路中串
接一个分流器,其上面的电压由 b,b’测得,然后经示波器采集显示电流波形。

图 5.9 分流器基本原理图

实验中采用的分流器如下图:

图 5.10 电流测试中的分流器

第 57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5.4 铁磁弹丸速度测试

速度测试方法有很多,比较传统的实验测速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基于抛体物理
运动规律的测速方法,如简单的水平测距法和冲击摆测速法,这两种方法都比较
简易,所需要的器材也很少,比如水平测距法认为弹丸从炮口出来后是一种平抛
运动,因而只计算其水平运动距离就得出了弹丸的运动速度,这种方法思想很简
单,所需要的测量器材只是一把尺子,虽然能得到一个大概的运动速度,但是精
度很低,并且当弹丸速度较高时由于距离很远,很难精确测量。

图 5.11 水平测距测速法原理图

而冲击摆测速方法则运用到了动量守恒定律,假定弹丸质量为 M p ,出口速度
为 V p ,单摆上面小球的质量为 M b ,初速度为 0,弹丸发射后进入小球内部,两者
合二为一。示意图如下:

图 5.12 冲击摆测速法原理图

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得到:
V p = Vbp (1 + Mb / Mp ) (5-1)

其中 Vbp 为合体后的速度。
同时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系统碰撞后摆锤和抛体将要达到最高点,是动能全
部转化为势能的过程,因此有:
1 (5-2)
2
mvbp bp = mbp gl (1− cosθ )
2
从而得到:

第 58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v pb = 2 gl (1 − cosθ ) (5-3)
和 v pB 的表达式:
mb (5-4)
vbp = (1 + ) 2 gl (1 − cos θ )
mp
显然这种方法比前者精度要高很多,但是计算过程比较复杂,每一步都需要手
工计算,而且实验器件的重复利用律较低,同时弹丸速度较高是不但不能很好的
计算,而且容易损坏器件,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另一种测速方法是电子测速的方法。这种测速方法主要是利用感光电子元器件
对弹丸的位置进行检测,通过测量光强变化的时间差来计算弹丸的发射速度。主
要有三种方式:示波器法、系统级联法和单片机处理法。
示波器法就是利用示波器处理时间脉冲信号的一种方法,由于其原理比较简
单,是一种基本的数据处理手段,其基本原理图如图 5.13 所示:

图 5.13 示波器测量图

先将一感光二极管接在炮口处,其输出端接在示波器上。当炮弹发射时,会对
感光二极管所接收到的光线强度产生影响,从而会产生一个脉冲信号。
此时,通过示波器来接收脉冲信号并且读出其脉冲宽度,从而得到时间。同时,
弹丸的长度是已知的,此时,只要通过简单的数学计算就可以得到弹丸发射时的
速度。
这种方法相对于物理测速法更加科学可行,所得的结果也相对准确。但是其有
一些非常明显的缺点:
首先,相对于其他数据处理方式来说,其时间值并不是直接得到的,需要人从
屏幕上观察脉冲信号的长度,从而换算成时间,这就为实验带来了一定的误差。
其次,在数据计算上,同前一节的物理测量法一样,其速度值大小并不是直接
获得的,而是需要人工计算的过程,这就大大的降低了实验的效率。因此,这种
方法适合数据量比较小的测速实验。
系统级连法基本思想是将一个位置检测电路与单片机相连,利用单片机简单的
处理数据。然后,将单片机与一微型计算机相连,利用微型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快

第 59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速的分析处理。因此,整个测速系统的组成应该包括这样几个部分:发射体位置
检测装置,信号调理电路,以单片机为核心的下位机和上位机(PC),它们之间通过
信号传输线连接起来。如图 5.14 所示:

图 5.14 测速系统的组成框图

这种方法实时处理效果好,交互性很强,适合在处理短时间内的大量数据。但
是系统结构比较复杂,容易发生故障。搬运不便,对软件要求也比较高。本次实
验在短时间内数据量不是很大,故这种方法不适合。
而单片机法则是用单片机作为处理脉冲信号的部分。图 5.15 所示为单片机测
速系统的基本原理框图,该测速系统利用有源晶振发出振荡脉冲,采用高频计数
器计数,当传感器检测到弹丸时,高频计数器开始记录有源晶振发出的振荡脉冲
数,当第一高频计数器位满,则自动向下一位高频计数器进位,依次类推。当弹
丸通过光电检测部分时,高频计数器停止计数,并将计数器所记录下的数据送单
片机处理得出弹丸速度,最后由数码管显示。

图 5.15 单片机测速系统原理框图

实验中为了能更好的测量弹丸的速度对其中的示波器测速方法进行了改进,并
且还结合了单片机测速方式,两者互相验证,使得结果更加可靠。实验中在驱动
线圈中每隔 5cm 设置一个检测点检测弹丸经过该位置时的电压波形,这样可以计
算弹丸所处位置的平均速度,这样计算的平均速度也比较可靠,在弹丸速度较低
时是比较适合的。
实验用速度检测装置如图 5.16 所示:

第 60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图 5.16 实验用速度检测装置

实验系统各部分的参数如表 5.1 所示:


表 5.1 实验系统参数
参数 取值 参数 取值
总长度 1000mm 铁磁弹丸形状 圆柱形(实芯)
驱动线圈
30mm 铁磁弹丸长度 70mm
内半径
驱动线圈
31.5 mm 铁磁弹丸外半径 20mm
外半径
驱动线圈
80 mm 弹丸质量 2kg
激励区长度
驱动线圈长度 500mm 弹丸总长度 210mm
驱动线圈
回路电阻 0.03 Ω 1.5mm
绕线半径
驱动线圈
40 匝 电源电压 12V-144V
激励区匝数
导轨长度 550mm 导轨材料 紫铜
由于实验项目还处于起步阶段,只对磁阻弹丸部分进行了发射试验,并且受
到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考虑,设计制造的驱动线圈和磁阻弹丸的结构还
没有达到最优。

5.5 实验结果及分析

实验中用事先设计好的两个检测点之间的时间间隔计算得到弹丸的平均速度。
某次实验的基本电压波形如图 5.17 所示:

第 61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图 5.17 示波器基本波形

由图中可以看出两个节点之间的下降沿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10 ms ,再根据两点
之间的间隔为 5 cm ,就可以得出弹丸在该处的平均速度为 5 m/s 。
在不同电压下对弹丸进行了测速,由于弹丸所受的摩擦力比较大,在只有一节
蓄电池供电的情况下弹丸不能顺利发射,试验从两节蓄电池开始测量。其中弹丸
质量 2kg,弹丸总长度 210mm。
表 5.2 不同弹丸的速度
弹丸出口速度(m/s) 误差
电源电压 Maxwell 仿真 误 校正后
实验值 校正值
仿真值 差 误差
24 2.67 4.28 2.67 36.7% 0%
36 5.01 6.13 5.13 16.8% 2.3%
48 7.07 7.62 7.16 7.2% 1.3%
60 8.81 9.42 8.69 6.5% 1.4%
72 10.55 10.94 10.41 3.6% 1.3%
84 12.10 12.35 11.89 2.0% 1.8%
96 13.62 13.65 13.23 0.2% 2.9%
108 14.95 14.84 14.46 0.7% 3.4%
120 16.21 15.95 15.60 1.6% 3.9%
132 17.40 17.05 16.71 2.1% 4.1%
144 18.51 18.04 17.72 2.5% 4.5%
根据实验,当电压为 12V 时,弹丸受力不足以克服摩擦阻力,上表 5.2 中的校
正值为考虑摩擦阻力后的计算结果。比较前面 Maxwell 仿真,没有考虑摩擦阻力
24V 供电得到的出口速度为 4.28m/s,可以看出弹丸运动阻力引起实际速度降低。
下图 5.18 所示为不同电压下的弹丸出口速度。

第 62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20
18 不考虑摩擦时的仿真值
考虑摩擦后的校正值
16 实验值

弹丸出口速度(m/s)
14
12
10
8
6
4
2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电源电压(V)
图 5.18 不同电压下的弹丸出口速度

图 5.18 可以看出,弹丸的出口速度随着电源电压的不断增加而提高,并且弹
丸速度与电源电压基本成正比,这也印证了第二章的理论分析部分。当电源电压
较高时,摩擦力对弹丸速度的影响已经很小,主要受反电动势和弹丸涡流的影响
较大,并且实验中对铁磁弹丸部分进行了优化加工,减小了铁磁弹丸部分涡流的
影响,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弹丸的出口速度,并且随着电源电压的提高优势越来越
明显。考虑摩擦阻力时误差小些。
同时实验数据和校正后的仿真数据误差保持在 5%以内,这说明仿真结果还是
很精确的。

5.6 本章小结

本章用螺旋线圈炮的仿真分析和改进得到的结果,设计出一套实验方案,建立
了发射系统,并进行了实验,得到了实验数据,对理论分析部分进行了验证。同
时得到的实验数据也为以后的仿真分析和技术改进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但是由于实验还处于起步阶段,一些结构不能达到非常理想的程度,在提高弹
丸受力和出口速度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第 63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第六章 结束语

6.1 总结

电磁发射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直线推进技术,具有发射速度高、能源简易、效率
高、性能优良、可控性好和结构多样等普通发射技术不可比拟的优点,是当今世
界各军事强国正在研究和发展的高新军事技术。
线圈炮和导轨炮是当今研究的主流,导轨炮由于结构简单且易达到很高速度,
在电磁发射领域一直是重点研究对象,但由于导轨炮的发射效率低,且对电源的
要求极高;线圈炮大大提高了发射效率,但由于结构复杂,控制困难等原因进展
较慢。电刷式的螺旋线圈炮简化了发射系统的结构,采用电刷馈电换向的方式发
射弹丸,在提高发射效率的同时简化了结构。
本文选择了电刷换向式的螺旋线圈炮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并进行了改进。具体
工作如下:
(1) 综述了现阶段电磁发射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介绍了电磁发射的主要类
型,分析了三种发射类型各自的特点,确定了所要研究的类型:线圈炮能量利用
率较高,尤其是螺旋线圈炮,发展潜力很大。
(2) 介绍了螺旋线圈炮的基本结构。
首先对各种类型的电磁炮工作原理及结构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介绍了螺旋线
圈炮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3) 分析了螺旋线圈炮的加速机理,对影响发射器性能的各种参数进行了理论
研究,确定了在得到最大出口速度的前提下的最佳结构参数:
建立了螺旋线圈炮的动力学模型和电路模型,分析了它的工作原理,推导了加
速力的形式。从效率和发射速度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了驱动线圈、弹丸组件、电
源和导轨的设计准则。
(4) 利用有限元计算软件 Maxwell 2D 和动态仿真软件 Matlab/Simulink 对螺旋
线圈炮进行了静态和动态方面的仿真分析。
发射器的结构参数直接影响发射效果,在前面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
计算软件,对螺旋线圈炮进行静态仿真分析,通过分析结构参数对发射器电磁力
和效率的影响,获得了螺旋线圈炮的最佳结构参数;同时建立了螺旋线圈炮的
Maxwell 2D 动态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
为了分析发射器的动态特性,必须求解其特性方程。电感和电感梯度是建立螺
旋线圈炮动态模型的关键。一般的方法求解电感比较困难。论文中用有限元计算
软件仿真得到发射过程中的磁场分布,从而求得电感与位置的变化关系,得到电

第 64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感梯度最大的位置。在此计算的基础上,在 Matlab/Simulink 环境中分析了螺旋线


圈型发射器的动态特性,通过仿真,得到了各种影响因素的形象直观的曲线,验
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5)在确定螺旋线圈炮最佳结构参数的情况下,对发射器进行了技术改进,引入
铁磁弹丸,在一定条件下,更进一步提高了弹丸的发射效率和出口速度。
(6)对螺旋线圈炮的新结构进行了实验研究,搭建了一套新型高效螺旋线圈式电
磁发射器系统,并对系统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实验数据较好的验证了理论分析
和仿真计算的结果,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积累了实践经验。

6.2 展望

国内外对复合型电磁发射器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螺旋线圈炮的研究自身还存
在一些很难解决的问题。本文的研究只是螺旋线圈炮结构参数和性能优化的研究,
距离真正的装备使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工作如下:
(1)进一步提高螺旋线圈炮的发射速度;
(2)在不降低发射效率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少线圈过渡过程对弹丸速度的影
响;
(3)解决好电刷烧蚀问题,选用更好的电刷材料或更进一步改进电刷的结构。
电磁发射技术以超高的发射速度为突出特点,具有很多传统发射技术无法比拟
的优点,是各军事强国竞相研究的新概念武器。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我们更应该在军事领域发展杀手锏武器,提升我国的军事实力,为世界的和平和
发展多做贡献。

第 65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致谢

在论文最终完成之际,谨向所有关心和帮助我的老师、同学、朋友和亲人们表
示最衷心的感谢!
首先要感谢尊敬的导师刘少克研究员!在我攻读硕士的阶段中,刘老师在生活
上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在课题研究中刘老师给了我悉心的指导和大力支持。导
师严谨而开放的治学态度、渊博的学识、敏锐的洞察力、忘我的工作精神拓宽了
我的人生视野。在我生活和课题最困难的时候,导师亲切的慰勉之词、乐观豁达
的人生态度给了我莫大的力量,使我最终战胜了挫折和困难,重新恢复了勇气和
信心。谆谆教导之恩情,永远难以忘怀,这是我一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导师永
远是我心目中最可敬的师长!
感谢理学院刘振祥老师在论文工作中给我的指导和帮助。感谢磁浮中心所有老
师给我的指导和关怀。感谢魏登武师兄、田文静师姐、赵洪涛、崔鹏、张治洲等
师兄博士对我的课题的帮助和支持!感谢陶诗骏、孙斌、朱金凯、翟毅涛、魏亮
等同学对我课题的鼎立协助。
硕士研究生阶段转瞬即逝,与同学们相处让我生活充满乐趣,与老师相处让我
受益良多,这将成为我人生中美好的回忆。

第 66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1] 金志明. 高速推进内弹道学[M]. 北京: 国防出版社,2001:42-83


[2] 杨葆新 译. 火炮发射技术[M]. 兵器工业出版社,1993: 34-67
[3] 周彦煌,陆欣,刘东尧. 几种超高速射弹发射技术可行性的探索研究[J]. 弹
道学报, 1996,8(4):8-12
[4] 王莹,肖峰编. 电炮原理[M].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5
[5] 古刚, 向阳, 张建革. 国际电磁发射技术研究现状[J]. 2007,29(1):12-14
[6] 芳欣,美陆军“未来战斗系统”,技术发展评述(中) [J]. 现代兵器,1998(4):
30-32
[7] 杨艺. 美军电磁炮研究取得重大进展[J]. 现代兵器,2005,10:15-18
[8] Li J.Y Zou.Y Wang. Overview of the Electric Launch Technology Program in
China [J]. IEEE Trans. Magn.,2001,37(1):37-38
[9] 李立毅,李小鹏. 电磁发射的历史及发展趋势[J]. 微电机,2004, 37(1): 41-44
[10] Y Wang, EML Technology Research in China[J]. IEEE Trans.
Magn.,1999,35(1):44-46
[11] D.M.Wang. The Magnetic Levitation of the Projectiles in Coilguns[J]. IEEE
Trans. Magn.,1997,33(1):195-200
[12] 朱维麟. 电推进技术[J]. 上海航天,1998(3): 48-53
[13] 陈心中,徐润君. 军事中的物理学[M]. 北京: 国防大学出版社,1992: 62-64.
[14] 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 . 2020 年的武器 [M]. 北京 : 解放军出版社, 1999:
50-54
[15] 卫锦萍. 电能武器的最新进展与应用前景[J]. 国外兵器动态,1999(41): 25-27
[16] 崔鹏. 新型电磁发射技术的研究[D]. 长沙: 国防科技大学,2005
[17] 张海燕 . 线圈炮电磁过程动态仿真技术研究 [D]. 哈尔滨 : 哈尔滨理工大
学,2005
[18] 刘元恒. 异步感应型电磁发射技术的研究[D]. 长沙: 国防科技大学,2006
[19] 魏登武. 导轨-线圈复合型电磁发射技术研究[D]. 长沙: 国防科技大学,2008
[20] T.G.Engel,J. M. Neri. Development of a Medium-Bore High-Efficiency Helical
Coil Electromagnetic Launcher [J].IEEE Trans.Magn, 2004, 32(5):1893-1895.
[21] T.G. Engel, W. C. Nunnally, J. M. Neri.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High-efficiency, Medium-Caliber Helical Coil Electromagnetic Launcher[C]
IEEE 2004.
[22] H. D. Fair.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Electric Launch [J]. IEEE Trans.
Magn., 2001,10(37):1345-1350
[23] R. A. Marshall, Y Wang. Railguns: thei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M]l.
第 67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China Machine Press,2004:3-6


[24] 王德满,王跃进, 谢慧才. 线圈炮—电磁同轴发射器及其系统分析[J].宇航学
报, 1996,17(4):79-90
[25] M. Cowan. Exploratory Development of the Reconnection Launcher1986-1990[J].
IEEE Trans. Magn.,1991,2 7(1):563-567
[26] Snow W. R and Willing R L. Design Criteria for Brush Commutation in High
Speed Traveling Wave coilguns[J]. IEEE Trans. Magn.,1991,27(1):654-659.
[27] Mongeau P. Analysis of Helical Brush Commutation [J]. IEEE Trans. Magn.,
1984, 20(2):231-234.
[28] T. G. Engel, W. C. Nunnally, and J. M. Neri. High-Efficiency, Medium-Caliber
Helical Coil Electromagnetic Launcher[J].IEEE Trans. Magn., 2005, 41(11):4299-4303.
[29] T. G. Engelf, W. C. Nunnally, J.M. Gahl, and W. Clay Nunnally. Medium-Bore
Helical Coil Electromagnetic Launcher with a Liquid Nitrogen Cooled
Armature[C]. 15th IEEE Pulsed Power Conference,Jun.2005:87-90
[30] 王莹. 高功率脉冲电源[M]. 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1
[31] T. G. Engelf, W. C. Nunnally.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a Sequentially-Fired Pulse
Forming Network for Non-Linear Loads [J]. IEEE Trans. Plasma
Sci.,2005,30(6):2060-2065
[32] T. G. Engelf, W. C. Nunnally. Prediction and Verific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Forces in Helical Coil Launchers[J].IEEE Trans.Magn,2003,39(1):112-115.
[33] F. S. Fish, C. Phipps, V. Tang. Rail heating analysis for multishot EM gun
operation [J]. IEEE Trans. Magn.,1999,35(1):398-402
[34] 张朝伟,李治源,程树康,王 莹. 一种轨道—线圈混合发射器的原理与性能分
析[J].《微特电机》,2005 年第 10 期,
[35] McKinney K, Mongeau P. Multiple Stage Induction Acceleration [J]. IEEE Trans.
Magn.,1984, 20 (2) : 239-242
[36] Wu A. Y. Parameter Studies for Traveling Wave Coaxial Launchers [J]. IEEE
Trans. Magn.,1991,27(1):617-622
[37] Andrews J A, Devine. J R. Armature Design for Coaxial Induction Launchers [J].
IEEE Trans. Magn., 1991,27(3):639-643
[38] Douglas P. Hart, Peter P. Mongeau. Pulsed Inducion Acceleration[C]. 5th IEEE
Pulsed Power Conference,1985, Albuquerque, New Meico: 526-529
[39] 叶云岳 编. 直线电机原理与应用[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40] Bernardes. J, Merryman. S. Parameter Analysis of A Single Stage Induction Mass
Driver[C]. 5th IEEE Pulsed Power Conference,1985, Albuquerque, New Meico:
552~555
[41] Bresie. D.A, Andrews. J.A. Design of Reluctance Accelerator [J]. IEEE Trans.
Magn., 1991, 27(1):623-627.
第 68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42] 刘国强,赵凌志,蒋继娅编著. Ansoft 工程电磁场有限元分析[M].北京:电子


工业出版社,2005
[43] 姚俊. Simulink 建模与仿真[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51-126

第 69 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论文

附录Ⅰ 作者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1] 基于 Maxwell 的混合悬浮电磁铁电磁特性分析.《微特电机》,2009 年第 12


期. (排名第一)
[2] 一种导轨-线圈复合型电磁发射器的研究.《微特电机》.(排名第三,已录
用)

第 70 页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