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80

硕士学位论文

(专业学位论文)

单桩斜向抗拔特性试验研究

EXPERIMENTAL STUDY ON OBLIQUE


UPLIFT BEHAVIOR OF SINGLE PILE

钟伟民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年 6 月
国内图书分类号:TU473.1 学校代码: 10213
国际图书分类号:624 密级: 公开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单桩斜向抗拔特性试验研究

硕 士 研 究 生: 钟伟民

导 师 : 李锦辉 教授

申 请 学 位 : 工程硕士

学 科: 建筑与土木工程

所 在 单 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答 辩 日 期: 2021 年 6 月

授予学位单位 : 哈尔滨工业大学
Classified Index: TU473.1
U.D.C: 624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professional degree of
Master of Engineering

EXPERIMENTAL STUDY ON OBLIQUE UPLIFT


BEHAVIOR OF SINGLE PILE

Candidate: Zhong Weimin


Supervisor: Prof. Li Jinhui
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 Master of Engineering
Specialty: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Affiliation: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henzhen
Date of Defense: June, 2021
Degree-Conferring-Institution: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摘 要

摘 要

近海浮式结构物通常采用桩基单点系泊。桩基需要承受上部浮式结构物传
递下来的斜向抗拔荷载,在风浪荷载作用过程中,抗拔桩受到的荷载随风浪的
变化而呈循环变化。如果单桩斜向抗拔承载力不足,轻则系泊系统局部失稳破
坏,重则整个系泊系统发生失效,从而造成不可挽回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尤其在台风、风暴潮等恶劣海况下,桩基的抗拔承载力不足可能造成海洋浮式
结构物的倾斜、漂移甚至倾覆。目前的研究多聚焦于桩基的竖向抗拔特性,但
对桩基的斜向抗拔特性研究不充分,特别是斜向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抗拔特性;
此外,桩基的斜向抗拔机理和破坏模式尚不明确。
通过自主设计试验装置开展了饱和海洋黏土中单桩斜向抗拔特性试验研
究,分析了斜向荷载对单桩斜向抗拔特性的影响,并给出了单桩斜向抗拔承载
力公式及黏附系数表达式。试验结果表明:斜向极限抗拔承载力在 0 °~30 °之
间随着倾角的增大而增大,而倾角在 30 °~90 °之间随着倾角的增大而减小;其
临界角为 45 °,即当倾角 0 °≤ θ ≤45 °时,斜向极限抗拔承载力由水平抗拔承
载力分量决定,而当倾角 45 °≤ θ ≤90 °时,斜向极限抗拔承载力由竖向抗拔
承载力分量决定。同时,发现了不同倾角下桩基达到斜向极限抗拔承载力时,
对应的桩顶竖向位移范围为 10%±2.7%的桩径。此外,斜向抗拔桩的破坏模式
为沿复合面剪切破坏,呈现桩后桩顶有一段空隙长度 l0 沿桩周与土体完全脱开,
桩后剩下深度沿桩-土界面剪切破坏,而桩前则沿桩周土体剪切破坏。
发展了斜向荷载循环加载试验装置,开展了循环荷载水平、平均荷载水平、
循环荷载次数以及倾角对海洋黏土中单桩斜向抗拔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斜向
抗拔桩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可划分为不稳定、稳定、亚稳定三种状态。循环荷载
水平、平均荷载水平和斜向倾角均影响桩基的稳定状态,其可能由稳定变为亚
稳定,甚至由稳定变为不稳定状态。此外,循环稳定组试验测定了桩基循环后
的斜向极限抗拔承载力,桩基出现了抗拔承载力减损;其主要是桩身侧摩阻力
减损引起的,其次是由于桩端吸力消散引起的。倾角为 60 °且循环荷载特征为
0.5-0.2、0.5-0.4、0.5-0.6、0.6-0.2 的四组试验对应的斜向抗拔承载力减损系数
分别为 0.925、0.832、0.77、0.905。

关键词:海洋黏土;单桩;斜向抗拔;循环荷载;模型试验

I
Abstract

Abstract
Pile foundation single point mooring is usually used for offshore floating
structures. The pile foundation needs to bear the oblique anti-uplift load transferred
from the upper floating structure. In the process of wind and wave load, the load of
the anti-uplift pile is cyclic with the change of wind and wave. If the oblique uplift
bearing capacity of a single pile is insufficient, the local instability of the mooring
system will be the least, or the whole mooring system will fail, resulting in
irreparable casualties and economic losses. Especially under severe sea conditions
such as typhoon and storm surge, the insufficient uplift bearing capacity of pile
foundation may cause tilting, drifting and even overturning of Marine floating
structure. At present,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vertical pull-out characteristics of
pile foundation, but the oblique pull-out characteristics of pile foundation are not
fully studied, especially under oblique cyclic load. In addition, the oblique pull-out
mechanism and failure mode of pile foundation are not clear.
In this paper, a self-designed test device was used to study the oblique uplift
characteristics of single pile in saturated Marine clay. The influence of oblique load
on the single pile's oblique uplift characteristics was analyzed, and the formula of
oblique uplift bearing capacity and adhesion coefficient of single pile were deduced.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oblique ultimate uplift capacity of single pile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inclination angle between 0 °and 30 °, while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inclination angle between 30 °and 90 °. The critical angle is 45 °, that
is, when the inclination angle is 0 °≤ θ ≤45 °, the oblique ultimate uplift bearing
capacity is determined by the horizontal uplift bearing capacity component, while
when the inclination angle is 45 °≤ θ ≤90 °, the oblique ultimate uplift bearing
capacity is determined by the vertical uplift bearing capacity component. At the
same time, it is found that the vertical displacement range of pile tip is 10%±2.7%
of pile diameter when pile foundation reaches the oblique ultimate uplift bearing
capacity under different inclination angles. In addition, the failure mode of oblique
uplift pile is along the composite shear plane, which shows that there is a void length
at the pile top behind the pile and completely separates from the soil around the pile,
the residual depth behind the pile is shear failure along the pile-soil interface, and
the shear failure in front of the pile is shear failure along the soil around the pile.
The cyclic loading test equipment of oblique load was developed, and the

II
Abstract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cyclic load level, average load level, cyclic
load times and dip angle on the oblique uplift behavior of single pile in Marine clay
was carried out. Oblique uplift pile under cyclic load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tes:
unstable, stable and metastable. The cyclic load level, average load level, and
oblique dip angle all affect the stable state of pile foundation, which may change
from stable to metastable, or even from stable to unstable state. In addition, the
oblique ultimate uplift capacity of pile foundation after cycle is measured by the
cyclic stability group test, and the uplift capacity degradation. It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loss of pile lateral friction, followed by the dissipation of pile tip suction .
The degradation coefficients of oblique uplift bearing capacity corresponding to the
four groups of tests with a dip angle of 60 °and cyclic load characteristics of 0.5-
0.2, 0.5-0.4, 0.5-0.6 and 0.6-0.2 are 0.925, 0.832, 0.77 and 0.905, respectively.

Keywords: marine clay, single pile, oblique uplift, cyclic load, the model test

III
目 录

目 录

摘 要 ...................................................................................................................... I
Abstract .................................................................................................................. II
第1章 绪 论 ....................................................................................................... 1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
1.1.1 课题背景 ................................................................................................ 1
1.1.2 研究意义 ................................................................................................ 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3
1.2.1 抗拔桩的破坏模式 ................................................................................ 3
1.2.2 抗拔桩承载力影响因素 ........................................................................ 4
1.2.3 循环荷载下桩基抗拔特性研究 ............................................................. 6
1.2.4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7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8
第 2 章 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案 ............................................................................... 9
2.1 试验土样制备............................................................................................... 9
2.1.1 试验土物理力学特性 ............................................................................ 9
2.1.2 试验土样制备流程 .............................................................................. 10
2.2 试验装置 .................................................................................................... 11
2.2.1 模型桩和模型箱 .................................................................................. 13
2.2.2 加载系统 .............................................................................................. 13
2.2.3 测量系统 .............................................................................................. 15
2.2.4 数据采集系统 ...................................................................................... 16
2.3 仪器标定 .................................................................................................... 18
2.3.1 S 型拉压力传感器 ................................................................................ 18
2.3.2 位移传感器 .......................................................................................... 18
2.3.3 土压力盒 .............................................................................................. 19
2.4 试验方案 .................................................................................................... 21
2.4.1 试验研究因素 ...................................................................................... 21
2.4.2 试验加载方案 ...................................................................................... 23
2.4.3 试验分组 .............................................................................................. 24
第 3 章 静力荷载下单桩斜向抗拔特性研究 ...................................................... 25

IV
目 录

3.1 引言 ............................................................................................................ 25
3.2 倾角 60 °的斜向抗拔试验 ......................................................................... 25
3.2.1 斜向抗拔试验现象 .............................................................................. 25
3.2.2 斜向抗拔试验分析 .............................................................................. 26
3.3 不同倾角下单桩斜向抗拔试验 ................................................................. 29
3.3.1 斜向抗拔试验现象 .............................................................................. 29
3.3.2 斜向极限抗拔承载力 .......................................................................... 31
3.3.3 斜向抗拔桩破坏机理 .......................................................................... 33
3.3.4 桩周土体受力情况 .............................................................................. 35
3.4 斜向抗拔破坏模式及承载力计算公式 ..................................................... 37
3.4.1 斜向抗拔破坏模式 .............................................................................. 37
3.4.2 斜向抗拔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 ........................................................... 39
3.5 本章小结 .................................................................................................... 41
第 4 章 循环荷载下单桩斜向抗拔特性研究 ...................................................... 42
4.1 引言 ............................................................................................................ 42
4.2 循环荷载控制程序 ..................................................................................... 42
4.3 循环荷载下典型状态 ................................................................................. 42
4.3.1 循环不稳定状态 .................................................................................. 44
4.3.2 循环稳定状态 ...................................................................................... 47
4.3.3 循环亚稳定状态 .................................................................................. 52
4.4 关键因素分析............................................................................................. 56
4.4.1 循环荷载水平影响 .............................................................................. 56
4.4.2 平均荷载水平影响 .............................................................................. 58
4.4.3 斜向倾角的影响 .................................................................................. 59
4.5 循环破坏机理............................................................................................. 60
4.6 本章小结 .................................................................................................... 61
结 论 ................................................................................................................... 63
参考文献 ............................................................................................................... 65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权限 ............................................... 71
致 谢 ................................................................................................................... 72

V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第1章 绪 论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课题背景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粤港澳大湾区的各个城市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填海造地
活动,以往填海造地主要通过填料的方式向海洋索取土地和空间。但随着填海
由浅滩向近海延伸,填海深度从几米到十几米,通过填料填海变得越来越不经
济且污染海洋环境,甚至是不可能的。而超大型海洋浮式结构物为向海洋深处
建造海上城市提供了可能(如图 1-1 所示)。超大型浮式结构物是尺度以公里
计的海洋浮式结构物,与目前常见的以百米计的海洋平台和大型油船不同 [1] 。
超大型海洋浮式结构物或大型海洋浮式结构物采用系泊系统进行定位,而在近
海岸的浮式结构物通常采用桩基进行系泊。由于海洋浮式结构物受到较大的循
环风浪作用,需要桩基来承受由上部结构传递下来的斜向抗拔荷载。在风浪荷
载作用过程中,抗拔桩受到的荷载随风浪的变化而呈循环变化,风浪过去后,
抗拔桩将恢复到初始荷载水平,如此反复作用,循环荷载可以简化为单向循环
荷载,在循环过程中荷载的作用方向保持不变 [2] 。如果桩基的抗拔承载力不足,
轻则系泊系统局部失稳破坏,重则整个系泊系统产生失效,从而造成不可挽回
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尤其在台风、风暴潮等恶劣海况下,桩基的抗拔承载
力不足可能造成海洋浮式结构物的倾斜、漂移、碰撞甚至倾覆。因此,近海浮
式结构物下的桩基斜向抗拔性能对整个系泊系统至关重要。

系泊设施 上层建筑 浮体
交通桥
防波堤

海岸

海床

图 1-1 近海超大型浮式结构物概念设计图 [1]680

1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1.1.2 研究意义

粤港澳大湾区海岸线长达 3 201 公里,湾区海域面积 2.01 万平方公里,拥


有 200 多个优良深水港湾,沿海港口码头泊位 2 800 余个,GDP 增量约 10 万
亿元,超过了纽约湾区、东京湾区和旧金山湾区世界三大湾区。然而大湾区的
人口密集,总人口已经达到 7 000 万,其可持续性发展对土地提出了强烈需求。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粤港澳大湾区的各个城市都进行了大规模填海造地活动,
如图 1-2 所示。1912-2017 年间,澳门填海造地面积约为 22.0 km2[3] ,约占其总
面积的 65.5%;深圳在 1979-2014 年间新增填海造地面积约为 74.77 km2[4] ;珠
海市截止 2018 年新增填海造地面积达 226.96 km2[5] 以及广州市南沙地区在
1990-2012 年间新增填海造地面积为 46.30 hm2[6] 。

澳门

图 1-2 粤港澳大湾区填海造地分布示意图

一方面,填海造地对近海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澳门填海项目导致其草地、
湿地减少,造成生态空间萎缩 [3]6450 ;广州填海项目导致南沙湿地资源破坏 [6]44 ;
杭州湾填海项目导致其海岸生物多样性减少、海水净化能力减弱 [7] ;天津港填
海破坏海洋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生物多样性降低 [8] ;浙江三
门湾填海造成严重泥沙淤积,从而导致其纳潮量迅速减少 [9] 等。此外,填海造
地急剧削弱了填海城市抵抗灾害的能力,如填海造地会使风暴潮风险增加,潮
汐幅值增加,海水倒灌现象加剧 [9]1971,1976-1977;使河口内风暴潮灾害加剧,排洪
受阻 [10] ;抗震能力减弱,土壤易液化,如日本新泻地震河岸町建筑倒塌 [11] 。
另一方面,崔维成等提到填海造地的经济水深在 20 m-30 m,当水深太深
2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填海是不经济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12] 。当填海深度越来越深时,所需的填海材


料量越来越多,如“横琴南填海区”项目填海造地面积仅为 48.58×104 m2 ,其
所需填料总量高达 414.2×104 m3[13] 。
超大型浮式结构物不仅为填海造地提供了一种环境友好的解决方案,而且
适合在深海中建造且所需原材料有限。超大型浮式结构物上可以建立海上机场、
科学研究基地、旅游娱乐基地、废物处理厂、海上中转基地、海上仓库、深水
港口及码头,甚至是海上城市等 [14,15] 。海洋浮式结构物需要在复杂的海洋环境
下保证其安全性和可靠性,通常受到风、浪、流等的反复作用。桩基作为恶劣
环境下固定浮式结构物位置的海底系泊物,需要承受来自上部结构的斜向抗拔
荷载,而这些荷载通常是单向循环荷载。
因此,研究静载和动载作用下单桩斜向抗拔,一方面有助于揭示单桩斜向
抗拔机理和破坏模式;另一方面有利于为抗拔桩的设计与实际工程提供理论参
考,尤其是对于近海浮式结构物系泊系统中单点系泊桩的设计进行实际指导。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抗拔桩的破坏模式

目前国内外抗拔桩研究结果表明等截面竖向抗拔桩有 3 类经典破坏模式,
如图 1-3 所示 [16,17] :
(1)沿桩-土界面剪切破坏,如图 1-3 (a)所示,破坏面沿着桩-土接触面;
(2)沿桩周土体剪切破坏,如图 1-3 (b)所示,破坏面沿着桩周土体,常
见形式是倒锥形或喇叭形,通常发生在软岩中的灌注抗拔桩;
(3)沿复合剪切面破坏,如图 1-3 (c)所示,破坏面在桩下部沿桩-土接触
面,在桩上部沿桩周土体剪切,通常出现在硬黏土中的钻孔灌注抗拔桩。

P P P P

(a) 沿桩-土界面剪切 (b) 沿桩周土体剪切 (c) 沿复合面剪切

图 1-3 等截面抗拔桩的经典破坏模式 [17]4

3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国内外学者认为等截面竖向抗拔桩的主要破坏模式是沿桩-土界面发生的
圆柱形剪切破坏,即沿桩-土界面剪切破坏 [18] 。何思明 [19] 根据国内外抗拔桩室
内试验和现场试验资料首先提出了 3 种破坏模式(图 1-3 (a)和 (b)),给出了
沿桩周土体剪切破坏的破坏面方程,分析发现沿桩-土界面破坏和倒锥形破坏
是其方程的特例,并推导出单桩的竖向极限抗拔承载力计算公式。孙晓立 [18]15
在其论文中提到硬黏性土中的钻孔灌注桩在上拔的过程中通常沿复合剪切面
破坏,软岩中的灌注桩在上拔的过程中通常沿桩周土体剪切破坏。何泓男等 [20]
得出硬黏土层中的抗拔桩可能自上而下逐渐发展出若干倒锥形破裂面,局部倒
锥体随桩身一起被拔出。郭欣玥等 [17]4 在何思明提出的 3 种抗拔桩的破坏模式
和国内外抗拔桩试验资料的基础上,归纳后提出抗拔桩的 3 类经典破坏模式,
如图 1-3 所示。Anderson[21] 指出钻孔灌注桩的表面较粗糙,因此破坏面大多发
生在土体内部,且桩表面粗糙程度会影响破坏面的位置。丁佩民等 [22] 指出抗拔
桩的破坏模式主要与桩-土界面摩擦角、桩周土的性质以及桩的长径比 L/D 有
关。Chattopadhyay 等 [23]认为破坏面的位置与桩的长径比 L/D、土的内摩擦角
和桩-土界面摩擦角有关,并给出了破坏面函数与桩的长径比和桩-土界面摩擦
角的关系式。在桩基的破坏模式方面,目前学者对竖向抗拔桩研究比较丰富,
但对斜向抗拔桩研究甚少。
杨明辉等 [24] 在黏性土中斜向荷载下抗拔桩模型试验研究表明,桩周土体
向一侧破坏,且其破坏区域在地表大致呈现以桩轴心为顶点的扇形分布。Peng
等 [25] 利用理论法分析了基于最优系泊点的锚桩,结果表明黏性土和非黏性土
中其破坏模式取决于土体性质。Zhao 等 [26]通过理论分析法和数值模拟,发现
黏土中锚桩的破坏模式与加载点位置、加载角、桩的形状及刚度、土体强度有
关。变截面扩底的抗拔桩经典破坏模式有沿垂直滑动面破坏、倒截锥破坏和曲
线滑面破坏 [27,28] 。由于工程实践中通常采用等截面抗拔桩,且海洋工程中变截
面抗拔桩施工困难,因此本文不对变截面抗拔桩特性进行研究。

1.2.2 抗拔桩承载力影响因素

桩基的竖向抗拔承载力研究成果丰富。Chattopadhyay 等 [23]890-894 通过在砂


土中进行的单桩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桩基抗拔承载力主要与桩-土界面摩
擦角、土的内摩擦角和桩的长径比有关,并利用极限平衡法推导了基于沿桩周
土剪切破坏模型的极限抗拔承载力计算公式。Das 等 [29] 在干砂中进行了模型试
验研究,结果表明桩基的竖向抗拔承载力与桩径、土的内摩擦角、相对密实度
以及桩-土界面摩擦角有关,同时认为临界埋深以内抗拔桩的单位面积侧摩阻

4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力随着埋深线性增加,超过临界埋深时则桩基的单位面积侧摩阻力为常数。
Shanker 等 [30] 通过模型试验研究表明干砂中钢桩的竖向抗拔承载力与桩的长径
比、破坏面的位置和土体内摩擦角等因素有关,并利用极限平衡法推导出基于
沿桩周土剪切破坏模式的竖向抗拔承载力计算公式。Alawneh 等 [31]根据模型试
验研究发现砂土中桩基的抗拔承载力规律:粗糙桩比光滑桩高,打入桩比静压
桩高,闭口桩比开口桩高。Levacher 等 [32] 研究发现成桩的方式对桩基抗拔承载
力影响重大,其中静压桩的抗拔承载力是钻孔桩的 1.5 倍。Naggar 等 [33] 根据无
黏性土的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桩基的竖向抗拔承载力随围压的增大而增大;
圆锥桩的抗拔承载力小于同等条件下的直桩。任国峰等 [34] 研究发现桩基的抗
拔承载力随上拔加载速率的增加而增加。邹积山等 [35] 采用 ABAQUS 软件进行
了饱和黏土中打入预制桩的抗拔特性研究,研究发现抗拔桩存在时效性,数值
结果表明仅 1 天的时间桩基的抗拔承载力增幅就高达 26.4%,100 天的抗拔承
载力增幅能达到 50%,并提出考虑时效性的抗拔系数公式;同时发现桩基在上
拔的过程中桩底存在负压,其对抗拔承载力存在有利影响,但其所占比很小,
且随时间消失很快。张添文等 [36] 研究也表明抗拔桩的侧摩阻力存在时间效应。
张展宁等 [37] 在粉细砂中进行了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发现上拔期间,桩底吸力约
占极限抗拔承载力的 1.5%,故可以忽略桩底吸力对抗拔承载力的贡献。但目
前学者对桩的斜向抗拔承载力研究成果较少。
杨明辉等 [24]18 通过非饱和黏土中斜向抗拔桩模型试验研究,发现桩的长径
比和斜向倾角对桩基斜向抗拔承载力影响最大,并且根据试验得到的破坏模式
利用理论方法推导出斜向抗拔承载力半经验公式。Bhardwaj 等 [38] 提到单桩斜
向抗拔承载力不仅与桩长、斜向倾角有关,而且桩表面粗糙程度、安装方式(打
入、静压、钻孔)、桩的刚度对其都有影响,且斜向抗拔承载力随着倾角的增
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Shin 等 [39] 在饱和黏性土中进行了斜向抗拔承载
力模型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桩基斜向抗拔承载力与斜向角度、桩长、桩身
周长以及不排水抗剪强度有关,同时给出了单桩斜向抗拔承载力计算经验公式,
公式表明斜向抗拔承载力随着桩长、桩身周长、不排水抗剪强度、斜向倾角的
增大而增大。Rao 等 [40] 通过模型试验发现在海洋黏土单桩斜向抗拔承载力随着
液限指数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斜向角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桩的长径比增大而
增大。Budiman 等 [41] 研究发现对于短桩而言,加载角度对总极限抗拔承载力的
影响相对较小,对长桩的影响较大;且系泊位置对桩身阻力有显著影响。有学
者分析了桩的斜向抗拔承载力与竖向抗拔承载力不同的原因。Ramadan 等 [42]
根据离心机试验结果发现拉应力和水平荷载有显著的相互作用,斜向荷载作用

5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下,拉荷载分量会引起桩截面弹性“泊松”径向位移,最终导致抗拔承载力的
降低。徐海龙等 [43] 也指出竖向荷载与水平荷载会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且斜向
抗拔桩的桩侧摩阻力会随着被动土压力的移动而增大。

1.2.3 循环荷载下桩基抗拔特性研究

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数据都表明,桩基在循环动载作用下与静载作用下的
抗拔特性有所不同,称之为循环荷载效应。循环荷载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
方面 [2]532,[44] :
(1)承载力减损:在循环荷载作用后,桩基的抗拔和抗压承载力都将产
生一定程度的降低;
(2)位移累积:桩基位移会随着循环荷载次数的增加而累积,尤其是在
单向循环荷载作用下,位移累积更加明显;
(3)刚度退化:桩基刚度会在循环荷载作用下而降低。
Turner 等 [45] 研究发现钻孔桩在竖向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竖向抗拔承载力有
所下降,并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三种依赖于桩基竖向位移的影响机理:上拔的
过程中砂土流入桩端空隙,循环荷载减损了桩-土界面处的侧摩阻力,循环荷
载降低了土体的水平侧压系数。朱娜等 [46] 对竖向循环荷载作用下桩的抗拔性
能的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表明桩顶和桩端的上拔量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
桩的长径比对上拔量也有影响。并提出抗拔桩-土界面循环退化效应主要体现
在:一方面是桩周土体软化,表现为塑性应变的累积(力控制加载)与应力幅
值的减小(位移控制加载);另一方面是侧摩阻力衰减,循环荷载使桩周土体
体积减小,桩侧的孔隙水压力升高,进而导致桩-土界面应力水平降低,从而影
响桩侧摩阻力的发挥 [46]32。黄茂松等 [47] 建立了考虑刚度和强度退化的饱和黏土
循环退化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的预测不同循环荷载水平下黏土的弹
性状态、弹塑性稳定状态和弹塑性破坏状态,且在较高的竖向循环荷载水平下
的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一致。
Rao 等 [48] 在黏土中进行了水平循环荷载作用下锚桩的竖向抗拔承载力研
究,结果表明存在临界循环荷载水平,在临界循环荷载水平以下,随着荷载循
环次数的增加,不会发生抗拔承载力破坏,也不会发生过大的位移;并给出其
试验的临界荷载水平在 0.3~0.4 之间,当循环荷载水平达到 0.7 时,桩基的抗
拔承载力降低了 30%。李美华等 [49] 基于丁佩民等研究的水平循环荷载抗拔桩
的设计提出了用折减系数考虑静载和循环荷载共同作用下的抗拔桩设计,即将
桩基竖向抗拔承载力 Qu 乘以折减系数 β ,其表达式如下:

6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ly
β= (1-1)
2l
式中 l y ——桩基侧向桩-土脱开长度(m);
l ——桩基的入土深度(m)。
目前斜向循环荷载作用下桩的斜向抗拔承载力研究甚少,仅范书立等 [50]
研究发现循环作用的波浪荷载造成了土体软化,进而降低了桩基的抗拔承载力;
此外,研究结果表明饱和海洋黏土中抗拔桩的斜向极限承载力随桩径、桩体模
量、桩长的减小而减小,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降低。

1.2.4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综上所述,关于桩基的抗拔特性研究主要集中在桩基的竖向抗拔,而对桩
的斜向抗拔特性研究较少如表 1-1 所示。特别是抗拔桩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研
究基本是沿竖向或水平单个方向的,而斜向循环荷载作用下单桩试验研究还未
有学者开展。此外,桩基的斜向抗拔机理和破坏模式尚不明确。

表 1-1 桩基斜向抗拔承载力特性研究综述

时间 研究者 研究方法 成果
提出考虑斜向角度、桩长、桩周长和不排水抗剪强度
1993 Shin 等 模型试验 的斜向抗拔桩承载力公式,并给出了饱和黏土中黏附
系数与土体不排水抗剪强度的关系式。

海洋黏土中单桩斜向抗拔承载力随液限指数增大而减
2006 Rao 等 模型试验
小,随桩的长径比增大而增大。

波浪荷载作用降低了桩基的循环承载力;单桩斜向极
2012 范书立等 数值模拟 限承载力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降低,随桩长、桩径及
桩体模量的增大而增大。

拉荷载分量会引起桩截面弹性“泊松”径向位移;桩
Ramadan 离心机
2013 截面的径向收缩不仅引起桩身抗弯刚度的增加,而且
等 试验
降低桩周土体的压力,最终导致桩身弯矩的减小。

非饱和黏性土中桩基在斜向荷载作用下,破坏区域在
2016 杨明辉等 模型试验 地表呈现扇形分布,其范围随倾角增大而增大;并给
出土体破裂面方程,最终得出斜向抗拔承载力公式。

7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1)开展了单桩在饱和黏土中静载作用下的斜向抗拔特性试验研究,得
出了斜向加载角对桩的斜向抗拔承载力的影响规律;
(2)进行了单桩在斜向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斜向抗拔特性试验研究,将研
究循环荷载水平、平均荷载水平、循环荷载次数及斜向倾角对斜向抗拔承载力
以及循环稳定性的影响;
(3)利用图像技术对试验过程中裂缝发展和破坏时桩周土体变形进行了
观测,最终给出单桩在饱和黏土中斜向抗拔破坏模式及其破坏机理。

8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第 2 章 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案

2.1 试验土样制备

2.1.1 试验土物理力学特性

试验土取自深圳机场某航站楼开挖现场,土体为海洋淤泥质土,颜色呈深
灰色,形状为块状,质软。根据《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123-2019)规
范对试验土样进行了颗粒筛分试验,土颗粒粒径小于 0.2 mm 的土质量百分数
高达 98%,试验结果如图 2-1 所示。根据液塑限联合测定法测定淤泥的液塑限
并计算塑性指数,同时根据比重瓶法试验测出土粒比重,试验土的基本参数详
见表 2-1。

100
小于某粒径之土质量百分数 (%)

80

60

40

20

0
10 1 0.1 0.01 0.001
土粒直径 (mm)

图 2-1 试验土颗粒筛分曲线

表 2-1 深圳机场某航站工地海洋淤泥土物理参数
土体 含水量 密度 初始孔隙 塑限 液限 塑性指数 比重
类型 (%) (g/cm3 ) 比 e0 (%) (%) (%)
淤泥 54.6 1.66 1.51 27.3 58.7 31.4 2.7

试验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由轻型击实试验测得,试验结果如图 2-
2 所示 [51] 。由图 2-2 可知试验用土的最大干密度为 1.48 g/cm3 ,最优含水率为

9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26.5%。

1.49

1.48

1.47
干密度(g/cm3)

1.46

1.45

1.44

1.43

1.42
20 22 24 26 28 30 32
含水率(%)

图 2-2 试验土击实试验结果 [51]

2.1.2 试验土样制备流程

将淤泥土制备成含水率为 26.5%的试验备用土,并装袋密封静置 24 小时。


模型箱内的土制备采用分层压实的方法并且每层压实厚度均为 50 mm。由于试
验中土体含水率为 26.5%且压实度为 0.75,根据公式 (2-1)计算出每层需要用
土量为 6.07 kg。
m0  Kρd ,max 1  0.01ω0 V (2-1)
式中 m0 ——初始湿土质量(g);
K ——土的压实度,以百分率表示;
ω0 ——初始湿土含水率(%);
ρd ,max ——土的最大干密度(g/cm3 );
V ——试验土样填筑体积(cm3 )。
首先,在模型箱内壁上涂刷凡士林,其作用一方面减少土样与模型箱内壁
摩擦,另一方面有利于试验结束后取土。然后称取质量 6.07 kg 含水率为 26.5%
的试验备用土,将其均匀的倒入模型箱中并用抹灰刀找平后再进行压实,压实
过程中用击实锤将试验土压至指定高度,并将土层表面刮花后进行下一层土体
的压实。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压实到试验最终要求高度后,最后用水进行浸泡
土样至饱和状态。试验土样制备流程图如图 2-3 所示。

10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搅拌配备用土

倒料与初平

多手段压实 不

不 满

满 足
检验压实度
足 满足

刮毛处理

完成制作

满足

泡水饱和

图 2-3 试验土样制备流程图

2.2 试验装置
试验装置主要由模型桩、模型箱、加载系统、测量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组
成,如图 2-4 所示。
模型桩是采用不锈钢钢管模拟,模型箱采用钢板焊接而成;加载系统主要
通过加载外架导向板上的 3 个定滑轮改变加载方向;测量系统主要通过 1 个 S
型拉压力传感器和 4 个激光位移传感器测定桩顶部的斜向抗拔荷载、斜向位
移、竖向位移以及水平位移,并用无纸记录仪记录力传感器和激光位移传感器
的数据。此外,静载试验在桩身两侧埋设了 8 个土压力盒测定桩周土受力情况,
采用 DH3815N 应变采集仪采集土压力数据;而循环荷载试验下未埋设土压力
盒测定桩周土情况,主要考虑了土压力盒直径较大,埋设距离桩很近,影响桩
周土的循环软化效果,从而导致试验结果失真,故循环荷载试验中未埋设土压
力盒测量桩周土受力情况。

11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4# 激光位移计

S型拉压
力传感器

3# 激光位移计

1# 激光位移计
2# 激光位移计

模型箱

砝码吊盘

力和位移数
据采集系统 土压力数据采集系统
直流电源

图 2-4 试验装置

12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2.2.1 模型桩和模型箱

模型桩是采用 304 不锈钢钢管模拟,其基本参数:外径 D=30 mm,壁厚


为 3 mm,实际长度为 697 mm,弹性模量 E=206 GPa,质量 m=1.45 kg。本次
试验埋深为 20D 即 600 mm,露出土体表面长度为 97 mm。
模型箱的设计主要考虑了边界效应和粒径效应。边界效应是指模型箱侧壁
对土体存在约束作用和摩擦作用,进而阻碍土体的变形,最终导致土体受力与
实际不符 [52] 。边界效应会严重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赵凡等 [52]67 用
ABAQUS 对边界效应进行模型,发现模型距边界为 3 倍桩径的条件下,桩基
受力时模型箱边界处的土体无明显位移。Ovesen[53] 通过试验研究发现当模型
与模型箱内壁的距离 B 和模型尺寸 b 的比值大于 2.82 时,才能消除试验的边
界效应。即 B/b>2.82 时,可以忽略边界效应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徐光明等 [54]
认为 B/b>3 时,才能忽略边界效应。另外,模型试验中土体采用粒径基本不
变的重塑土,而模型的尺寸 b 急剧减小;故试验土颗粒的不均匀性的影响会放
大,从而导致试验结果出现偏差,称之为粒径效应 [52]67 。Ovesen [53]322 通过试验
证明当模型尺寸 b 大于 30 倍的平均粒径 r 时,无粒径效应。徐光明等 [54]84 认
为当 b/r>23 时,可不考虑粒径效应。Craig[55]认为当 b/r>40 时,才可以忽略
粒径效应的影响。由图 2-1 可知,试验土粒径小于 0.2 mm 的质量百分数约为
98%,故 b/r>150,因此不需要考虑粒径效应。
模型箱采用钢材焊接而成,长 300 mm,宽 300 mm,高 950 mm。桩埋置
于模型箱正中心,距模型箱边壁的距离 B 为 130 mm,故满足边界效应 B/b>3
和粒径效应 b/r>40 的要求。

2.2.2 加载系统

为了进行静载作用下单桩的斜向抗拔模型试验,制作了试验装置,加载装
置示意图如图 2-5 所示。试验中通过加载导向板上的滑轮 1,将桩顶部拉环处
引出的加载钢丝线由斜向变为竖直方向;再利用加载导向板上的滑轮 2,将钢
丝线由竖直变为水平方向;最后通过滑轮 3,将加载钢丝线转为竖直方向并与
砝码吊盘相连。试验中通过改变滑轮 1 在导向板上的位置来改变斜向加载角,
通过测定桩顶部的拉环到滑轮 1 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来确定加载角。加载时
通过向砝码吊盘中加减砝码来改变加载的荷载,并利用力传感器来精确测定施
加在桩顶的斜向荷载。

13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滑轮 3 滑轮 2

4#激光位移计 力传
感器

滑轮 1

砝码 3#激光位移计

θ
2#激光位移计
模型桩 1#激光位移计

土压 力盒

饱和黏土

图 2-5 加载装置示意图

循环加载装置主要由加载支架、两相步进电机、滑台导轨、步进电机驱动
器、开关电源和步进控制器组成,如图 2-6 所示。
两相步进电机型号为 JK57HS112-3004-03,其相关参数详见表 2-2。

表 2-2 JK57HS112-3004-03 两相步进电机基本参数

步距角(°) 长度(mm) 电流(A) 静力矩(Nm) 环境温度( °C )


1.8 112 3.0 2.8 -20~50

两相步进电机驱动器型号为 ALIENEK 2MD4850,适用 42/57/86 电机,该


驱动器具备欠压、过流和过热保护功能,细分设置 16 档,高达 128 细分,脉
冲频率 20 Hz~100 kHz。步进控制器型号为 DY-IS,具有体积小、可靠性高、
寿命长、易于使用指令等特点,且能满足试验循环要求。

14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步进电机

吊 循
盘 环
托 加
撑 载

导轨

控制器
驱动器 开关电源

图 2-6 循环加载装置

2.2.3 测量系统

根据试验研究目的,确定试验需测量的物理量有桩顶斜向抗拔荷载、水平
位移、竖向位移、斜向位移以及桩周土体沿不同深度处的土压力。试验中采用
S 型拉压力传感器测定桩顶斜向抗拔荷载,4 个激光位移计测定桩顶位移和 8
个土压力盒测定桩周土体不同深度的受力情况。
位移传感器布置详见图 2-7,通过磁性基座进行位置固定和调整。桩顶水
平位移通过 1#和 2#激光位移计测定,如图 2-7 (a)所示;桩顶竖向位移通过 3#
激光位移计测定,如图 2-7 (b)所示;4#激光位移计测定桩顶斜向位移,如图 2-
7 (c)所示。

15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a) 水平位移计 (b) 竖向位移计 (c) 斜向位移计

图 2-7 位移传感器布置图

土压力盒布置情况如图 2-8 所示,模型桩埋置在模型箱正中央,桩前布置


一列土压力盒,距离桩身 10 mm;桩后布置一列土压力盒,距离桩身 10 mm。

桩后 桩前

图 2-8 土压力盒沿桩身布置示意图(单位:mm)

2.2.4 数据采集系统

4 个激光位移传感器和 S 型拉压力传感器均通过无纸记录仪记录试验数
据;8 个土压力盒是采用全桥接法,利用 DH3815N 采集仪和 DH3815N 静态应
变测试系统软件采集土压力数据,数据采集系统如图 2-9 所示。
16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力和位移数 土压力数据采集系统
据采集系统

图 2-9 数据采集系统

无纸记录仪型号为 RX9618,尺寸为 193 mm×162 mm×150 mm,分辨率


800×480,具有 36 路模拟量信号输入通道,并拥有 1 个 USB 转存接口,其主
要参数见表 2-3。

表 2-3 美控无纸记录仪主要参数

最大允许误差(FS) 采样周期(s) 内部存储(MB) 工作温度(°C)


0.2% 1 128 0~50

应变采集仪型号为 DH3815N,厂家为江苏东华测试技术有限公司,采样
频率是 2 Hz。通过 DH3815N 静态应变测试系统软件完成初始参数设置、自动
平衡、采样控制、数据存贮,该型号应变采集仪如图 2-10 所示。

图 2-10 DH3815N 应变采集仪

17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2.3 仪器标定

2.3.1 S 型拉压力传感器

力传感器厂家为恒远传感器科技有限公司,其基本参数见表 2-4。对传感
器进行了标定,标定结果如图 2-11 所示。

表 2-4 S 型拉压力传感器基本参数

型号 尺寸(mm) 量程(N) 精度(FS) 工作温度(°C)


HYLY-008 76.2×50.8×19 1 000 ±0.03% -20~80

70

60
y=0.4142x-2.4084
50
R2=0.9999
荷载(N)

40

30

20

10 S型拉压传感器
线性拟合曲线
0
0 30 60 90 120 150 180
电压(mV)

图 2-11 S 型拉压力传感器标定

S 型拉压力传感器的接线方式:红线—电源正极,黑线—电源负极;绿线
—信号正极,白线—信号负极;银线—屏蔽线(可不接)。

2.3.2 位移传感器

激光位移传感器型号为 HG-C1050,尺寸为 25 mm×20 mm×45 mm,供电


电压为 24 V,其基本参数详见表 2-5,标定结果如图 2-12 所示。

表 2-5 HG-C1050 激光位移传感器基本参数

型号 测量中心距离 测量范围 量程 重复精度


HG-C1050 50 mm ±15 mm 30 mm 30 µm

18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35 35
30 30
y=0.00595x+0.02105 y=0.00595x+0.0154
25 R2=1 25
R2=1

位移(mm)
位移(mm)

20 20
15 15
10 10
5 5
0 0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电压(mV) 电压(mV)

(a) 1# HG-C1050 (b) 2# HG-C1050


35 35
30 30
y=0.00595x+0.01835 y=0.00595x+0.01646
25 25 R2=1
R2=1
位移(mm)

位移(mm)

20 20
15 15
10 10
5 5
0 0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电压(mV) 电压(mV)

(c) 3# HG-C1050 (d) 4# HG-C1050

图 2-12 激光位移传感器标定结果

2.3.3 土压力盒

试验过程中用土压力盒测定桩周土体受力情况,采用 DMTY 应变式土压


力盒,其量程为 30 kPa,精度为满量程的 0.5%,即 0.15 kPa。图 2-13 为土压
力盒实物图,直径为 28 mm,厚度为 6.5 mm,其光洁面为受力面,另一面带
两孔的为支撑面。土压力盒埋入土壤中,要求与受力面接触的土颗粒需满足小
于土压力盒直径(28 mm)的 1/14,本试验用土均过 2 mm 细筛,满足要求。
土压力盒采用惠斯通全桥电路,测量高精度应变片的微应变,当外界荷载作用
在土压力盒感应膜表面时,感应膜发生变形并传递至应变片,引起应变片的应
变变化,试验中使用 DH3815N 应变采集仪采集土压力数据并进行处理运算,
最终得到对应的土压力值。

19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图 2-13 土压力盒实物图

土压力盒出厂前进行了标定,标定方法为静力载荷法,其标定结果如图 2-
14 所示,由图 2-14 可知所标定的 8 个土压力盒标定结果较为准确,因此该土
压力盒可用于本试验。
35 35
30 30
y=0.022297x y=0.022672x
25 R2=1 25 R2=0.9999
荷载(kPa)

荷载(kPa)

20 20
15 15
10 10
5 5
0 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微应变(me) 微应变(me)

(a) 1 号土压力盒 (b) 2 号土压力盒

35 35
30 30
y=0.022584x y=0.022965x
25 R2=0.9999 25
R2=1
荷载(kPa)

荷载(kPa)

20 20
15 15
10 10
5 5

0 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微应变(me) 微应变(me)

(c) 3 号土压力盒 (d) 4 号土压力盒

20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35 35
30 30
25 y=0.021787x y=0.021822x
25
R2=1 R2=0.9999
荷载(kPa)

荷载(kPa)
20 20
15 15
10 10
5 5
0 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微应变(me) 微应变(me)

(e) 5 号土压力盒 (f) 6 号土压力盒

35 35
30 30
y=0.022256x y=0.022506x
25 25
R2=0.9998 R2=1
荷载(kPa)

荷载(kPa)

20 20
15 15
10 10
5 5
0 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微应变(me) 微应变(me)

(g) 7 号土压力盒 (h) 8 号土压力盒

图 2-14 土压力盒标定结果

2.4 试验方案

2.4.1 试验研究因素

为便于定义循环荷载特征,将桩基受到的循环荷载进行简化,试验中循环
荷载实际输出形式如图 2-15 所示。
根据图 2-15 定义循环荷载特征:最大荷载 Pmax ,最小荷载 Pmin(预拉力),
循环荷载强度 Pc 。设静载作用下单桩斜向极限抗拔承载力为 Pus ,循环后单桩斜
向极限抗拔承载力 Puc 。上述荷载特征用荷载水平(小写的 p)表示,则有:
Pmax P P
最大荷载水平 pmax  ,最小荷载水平 pmin  min ,循环荷载水平 pc  c ,
Pus Pus Pus

21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Pmax  Pmin P
平均荷载水平 pa  及承载力减损系数 Dr  uc 。
2 Pus Pus

Pmax
循环荷载(N)

Pc

Pmin

T=10 s

0 20 40 60 80 100 120

时间(s)

图 2-15 循环荷载实际输出形式

近海浮式结构物采用桩基作为系泊系统的基础时,由于桩基需要承受由风、
浪、流等产生的循环荷载,因此桩基需要有足够的抗拔能力来保证浮式结构物
的安全和稳定。考虑到若斜向角度接近为零时,虽然桩基的抗拔承载力可能较
高,但是系泊长度过长会导致近海空间资源的浪费以及预拉力损失过大;若斜
向角为 90 °(竖向)时,桩基的抗拔承载力较低,是否存在最优系泊角度是工
程中很关心的问题。因此,在静力下将研究在饱和黏性土中斜向倾角对单桩的
斜向抗拔承载力的影响规律。同时将搜集相关抗拔桩模型试验数据用于考虑桩
长、桩身周长、不排水抗剪强度及斜向倾角对抗拔承载力的影响,最终改进斜
向抗拔承载力公式,并对提出的公式进行验证和评价。
海洋浮式结构物长期受到较大的循环风浪作用,需要桩基来承受来自上部
结构的斜向抗拔荷载。在风浪荷载作用过程中,抗拔桩受到的荷载随风浪的变
化而呈循环变化,风浪过去后,系泊系统将恢复到初始荷载水平,如此循环作
用 [2]531 。在循环风浪荷载作用下,平均荷载水平与循环荷载水平将影响系泊锚
链的选择以及防波提设置;循环荷载次数对抗拔承载力的影响规律,能够运用
到锚链的更换以及恶劣海况下的规避;最后循环荷载作用下斜向倾角对斜向抗
拔承载力的影响规律,能够运用于系泊角度的选择。因此,在斜向循环荷载作
用下将研究循环荷载水平、平均荷载水平、循环荷载次数以及斜向倾角对斜向
抗拔特性的影响规律。最终得出循环荷载水平、平均荷载水平、循环次数以及
22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斜向倾角对抗拔承载力和循环稳定状态的影响规律,并分析循环承载力减损的
机理。

2.4.2 试验加载方案

通过参考国内相关规范《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JGJ106-2014)、
《建筑
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和《港口工程桩基规范》
(JTS167-4-2012)以及
相关学者模型试验加载方案,静力试验最终决定采用分级加载法,具体加载步
骤如下:
(1)加载采用逐级等量加载,分级荷载为预估极限承载力的 1/10,其中
第一级取分级荷载的 2 倍,各分级荷载见表 2-6;
(根据预实验预估极限承载力
为 150 N)
(2)加载过程中,砝码应该轻拿轻放到吊盘上使得荷载传递均匀、连续、
无冲击,吊盘晃动幅度很小;
(3)每级荷载施加后按第 1、3、5、10、15、20 min 读取桩顶部的水平位
移、竖向位移和斜向上拔量;
(4)每级荷载观测时间内,当位移量小于 0.1 mm 便可施加下一级荷载,
如果未到达相对稳定状态,加载维持到 20 min 再施加下一级荷载。
(5)终止加载标准:某级荷载下,横向变形急剧增加、地基出现显著隆
起或者水平位移超过 30 mm 或者抗拔桩被完全拔出。

表 2-6 试验分级加载方案

分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荷载(N) 25 37.5 50 62.5 75 87.5 100 112.5 125 137.5 150

注:考虑到加载使用砝码,且实验室 1.275 kg 砝码较多。


循环试验加载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施加最小荷载 Pmin (初始预拉力),
第二阶段施加循环荷载 Pc 并循环 1 000 次,第三阶段循环 1 000 次后卸载循环
荷载并保持最小荷载,如果循环阶段桩基未完全拔出则按分级加载至破坏。第
一阶段根据试验要求计算最小荷载 Pmin ,然后通过 0.318 kg、0.637 kg、1.275
kg、2.549 kg 砝码施加初始预拉力;第二阶段在已施加初始预拉力的基础上利
用循环加载装置施加循环荷载,循环直至破坏或循环 1 000 次结束;第三阶段
撤下循环荷载保留初始预拉力的基础上,按照静力加载方案进行逐级加载至破
坏,其每级荷载分级是 12.5 N,终止加载标准相同,即某级荷载下,横向变形
急剧增加、地基出现显著隆起或者水平位移超过 30 mm 或者桩被完全拔出。
23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2.4.3 试验分组

将研究单桩在静载作用下斜向倾角对斜向抗拔承载力的影响,倾角分别取
0 °、30 °、45 °、60 °和 90 °,试验分组见表 2-7。循环荷载作用下将研究循环
荷载水平、平均荷载水平、循环荷载次数以及斜向倾角对斜向抗拔特性的影响,
试验分组见表 2-8。表中角度 θ 是指斜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表 2-7 静载试验分组

θ (°) L/D 试验组


0 20 试验 1
30 20 试验 2
45 20 试验 3
60 20 试验 4
90 20 试验 5

表 2-8 循环荷载试验分组(L/D=20)

平均荷载水平 倾角 θ (°) 循环荷载水平 试验组


0.2 试验 6
0.5 60 0.4 试验 7
0.6 试验 8
0.2 试验 9
0.6 60 0.4 试验 10
0.6 试验 11
0.6 0 0.4 试验 12
0.6 30 0.4 试验 13
0.6 90 0.4 试验 14

24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第 3 章 静力荷载下单桩斜向抗拔特性研究

3.1 引言
近海浮式结构物系泊系统中通常采用桩基进行固定,但其与工程中常见的
竖向抗拔桩存在差异。因此,桩基的斜向抗拔承载力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斜向
抗拔承载力不足,轻则引起单点系泊桩破坏;重则引起整个浮式结构物的失稳
或倾覆。
近海浮式结构物系泊系统的桩基通常与水平面呈一定倾角,工程中单点系
泊倾角范围一般在 26 °~63 °。故斜向荷载下单桩抗拔特性研究将通过滑轮在
导轨板上滑动设定 0 °、30 °、45 °、60 °、90 °共 5 个倾角,研究单桩在静力荷
载作用下是否存在最优系泊角,并利用拍照技术对试验过程中的裂缝发展和桩
周土变形进行分析,最终得到饱和黏土中单桩在不同倾角下的破坏模式、斜向
极限抗拔承载力,并给出单桩斜向抗拔承载力计算公式。

3.2 倾角 60 °的斜向抗拔试验

3.2.1 斜向抗拔试验现象

本组试验斜向倾角为 60 °,即加载方向与水平的夹角为 60 °;桩埋置深度


为 20D 即 600 mm,实际埋深深度 596 mm。模型箱内土样先通过分层压实制
备完毕,然后浸泡土样 10 天至饱和(实测饱和度 92%),再进行激光位移计、
力传感器的布置安装,最后利用数据采集系统记录试验数据直至模型桩被破坏
或被完全拔出。
试验加载过程中,当施加荷载至 125 N 时,发现桩后冒小气泡,且桩后沿
桩周出现微空隙,桩后空隙随着施加斜向荷载的增加而不断扩大;当加载至
187.5 N 时,明显看到桩后空隙较大,利用直尺测量空隙宽度约 5 mm,桩后空
隙发展如图 3-1 所示。

初始状态 施加荷载 100 N 施加荷载 125 N 施加荷载 150 N 施加荷载 175 N 施加荷载 187.5 N

图 3-1 桩后空隙发展图( θ =60 °)

25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桩前直至施加荷载至 150 N 时,才有轻微隆起现象,此时桩身两侧出现斜


裂缝,斜裂缝长度约 4 mm;随着荷载的增加,桩前隆起高度不断变高,桩前
隆起部分出现 3 条裂缝,最终破坏时桩前隆起高度约 10 mm,桩前隆起发展如
图 3-2 所示,斜向抗拔加载破坏见图 3-3。

初始状态 施加荷载 125 N 施加荷载 150 N 施加荷载 175 N 施加荷载 187.5 N

图 3-2 桩前隆起发展图( θ =60 °)

桩前隆起明显,
隆起高约 10 mm
桩前
隆起
部分
有裂

桩后空隙宽约 5 mm

图 3-3 斜向抗拔加载破坏图( θ =60 °)

3.2.2 斜向抗拔试验分析

绘制荷载-位移曲线,如图 3-4 所示。并将斜向荷载分解为竖向荷载分量和


水平荷载分量,而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均取自激光位移计实测值。
抗拔 桩 的 斜 向极 限 抗 拔承 载力 常 用判 断方 法有 双切 线 法、 Terzaghi and
Peck 法和位移法,而不同方法确定的极限抗拔承载力相差较大。Bhardwaj 等
运用上述三种方法分析发现斜向倾角 60 °时 Terzaghi and Peck 法的结果是位移
法的 2 倍,对锚固用的桩,建议采用 Terzaghi and Peck 法 [38]344 。Shin 等 [39]208
在饱和黏土中单桩斜向抗拔承载力确定也采用 Terzaghi and Peck 法,其试验目
的和条件与本文试验相同。此外,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JGJ106-2014)规
定根据抗拔桩上拔量随荷载变化特征确定单桩极限抗拔承载力,对于缓变型荷
载-位移曲线,桩的极限抗拔承载力为荷载-位移曲线变线性的起始点对应的荷
载值;对于陡变型荷载-位移曲线,桩的极限抗拔承载力取陡升起始点对应的

26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荷载值。Terzaghi and Peck 法和国内规范法实质是一致的,故本文采用该方法


确定桩的斜向极限抗拔承载力。
荷载(N)
0 25 50 75 100 125 150 175 200
0
1
斜向
2 线性
水平 起点
3 线性 竖向
起点 线性
位移(mm)

4
起点
5
6
7
8 斜向荷载
9 竖向荷载分量
水平荷载分量
10

图 3-4 荷载-位移曲线( θ =60 °)

图 3-4 中单桩的斜向极限抗拔承载力为 153.4 N,此时对应的竖向荷载分


量和水平荷载分量分别为 132.8 N、76.7 N;桩顶斜向位移、竖向位移、水平位
移分别为 2.55 mm、2.25 mm、1.21 mm,分别为桩直径的 8.5%、7.5%、4.0%。
桩周土体受力情况见图 3-5 至图 3-8。图 3-5 表明桩前不同深度处土压力
均随着施加荷载的增加而增大,且桩前土压力在每级荷载下土压力增量沿深度
递减。加载破坏时,桩前埋深 17.5D 处的土压力增加最少,仅为 0.5 kPa;而桩
前埋深 2.5D 处的土压力增加最多,可达 5.9 kPa。
土压力(kPa)
0 1 2 3 4 5 6 7
0

4
埋深(D)

8
50 N
12 75 N
100 N
125 N
16 150 N
175 N
187.5 N
20

图 3-5 桩前土压力沿深度分布情况
27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图 3-6 不同埋深的曲线斜率表明每级荷载下桩前土压力增量沿深度递减。
此外,发现桩前埋深 17.5D 处的土压力随荷载变化的不同,即施加荷载 175 N
后,此处土压力趋于稳定。其主要原因是加载至 175 N 前,桩的平动较大而转
动较小,造成埋深 17.5D 处土压力盒挤压效果明显;而加载至 175 N 后,桩转
动较大而对其挤压减弱。

6
埋深 2.5D
5 埋深 7.5D
埋深12.5D
埋深17.5D
4
土压力(kPa)

0
0 25 50 75 100 125 150 175 200
荷载(N)

图 3-6 桩前土压力与加载荷载关系

图 3-7 表明桩后埋深 2.5D 和 7.5D 处的土压力均随荷载增加先减小后增


大,而桩后埋深 12.5D 和 17.5D 处的土压力随荷载增加而增大。
土压力(kPa)
-0.8 -0.4 0.0 0.4 0.8 1.2 1.6
0
50 N
75 N
4 100 N
125 N
150 N
8 175 N
埋深(D)

187.5 N

12

16

20

图 3-7 桩后土压力沿深度分布情况

28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图 3-8 能明显得出上述规律,且发现桩后埋深 2.5D 处土压力在施加荷载


至 100 N 时土压力出现最小值,之后随荷载增加而增大;桩后埋深 7.5D 处土
压力在加载至 175 N 时出现最小值,之后随荷载增加而增大。其主要原因是施
加荷载前土压力盒与土体之间为静止土压力,而随着施加荷载的进行,桩后桩
顶上部土体随着桩向前运动,而土压力盒由于黏土黏聚力作用,也随着土体一
起向前运动,此时土压力盒与土体之间为主动土压力;施加荷载至一定值时,
桩与桩后桩顶上部土体逐渐分离,此时土压力盒与土体之间又变为静止土压力,
故埋深 2.5D 和埋深 7.5D 曲线呈现随荷载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
1.6
埋深 2.5D
1.2 埋深 7.5D
埋深12.5D
埋深17.5D
0.8
土压力(kPa)

0.4

0.0

-0.4

-0.8
0 25 50 75 100 125 150 175 200
荷载(N)

图 3-8 桩后土压力与加载荷载关系

综上所述,试验过程中桩周土体受力整体情况:以施加荷载前为参考状态,
桩前在施加荷载的过程中始终受压,且桩前土体所受压力沿深度递减;桩后浅
层黏土与桩身具有分离趋势,加载破坏时,桩后有一段脱空长度而处于不受力
状态。

3.3 不同倾角下单桩斜向抗拔试验

3.3.1 斜向抗拔试验现象

静力下的单桩斜向抗拔进行了 0 °、30 °、45 °、60 °、90 °共 5 个倾角的试


验。试验过程中通过拍照技术、观测以及直尺测量的方式记录不同倾角下的桩
后空隙发展、桩前隆起现象以及桩身两侧裂缝开展情况,并将不同倾角下的试
验现象进行整理汇总,如表 3-1 所示。

29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表 3-1 不同倾角下斜向抗拔桩试验现象

倾角 桩前 桩侧 桩后
加载破坏时 ,桩前隆起 加载破坏时,桩 加载至75 N时,桩后出现微空隙;
0° 现象不明显 ,隆起高度 身两侧无明显肉 加载破坏时,测量桩后空隙宽约
约2 mm。 眼可见的裂缝。 15 mm,沿桩周呈“月牙”型。
加载破坏时,桩
加 载至 125 N时 , 桩 后出 现 微空
加载破坏时 ,桩前有隆 身两侧各有一条
30 ° 隙;加载破坏时,测量桩后空隙
起现象,隆起约6 mm。 裂缝,裂缝长约
宽约10 mm,沿桩周发展。
15 mm。
加载至150 N时,桩前有
加载破坏时,桩
轻微隆起现象;破坏时, 加 载至 100 N时 , 桩 后出 现 微空
身两侧各有一条
45 ° 桩前隆起明 显,隆起部 隙;加载破坏时,测量桩后空隙
裂缝,裂缝长约
分出现2条裂缝,隆起高 宽约7 mm,沿桩周发展。
45 mm。
度约15 mm。
加载至150 N时,桩前有
轻微隆起现 象;加载破 加载破坏时,桩 加 载至 125 N时 , 桩 后出 现 微空
60 ° 坏时,桩前隆起明显,隆 身两侧无明显肉 隙;加载破坏时,测量桩后空隙
起部分出现3条裂缝,隆 眼可见的裂缝。 宽约5 mm,沿桩周发展。
起高度约10 mm。
加载至125 N时,仔细观察桩-土界面处,发现桩上的水痕离土体表面距离变大,
90 ° 但该现象不明显;桩身两侧无其它明显现象。直至加载162.5 N时,施加荷载的
瞬时,桩被快速拔出;仅30 s内,桩的上拔量就高达60 mm。

注:表中倾角为斜向与水平面的夹角。
从表 3-1 可以发现单桩在不同倾角下,破坏时桩前隆起现象是有差别的。
倾角在 0 °~45 °之间时,桩前隆起高度随倾角增加而增加;倾角在 45 °~90 °之
间时,桩前隆起高度随倾角增加而减少;斜向抗拔倾角为 45 °破坏时的桩前隆
起高度最高,高度约为 15 mm。此外,抗拔桩倾角为 30 °和 45 °,破坏时桩前
隆起部分分别出现了 2 条和 3 条裂缝,加载终止时桩前隆起如图 3-9 所示。而
倾角 90 °是沿着竖向方向加载,故没有桩前和桩后之分,试验过程中发现桩周
土无明显隆起现象,但存在一个临界荷载值,施加该荷载 30 s 内,桩的上拔量
就高达 60 mm。

30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图 3-9 加载终止时桩前破坏图(从左往右依次 0 °、30 °、45 °、60 °)

从表 3-1 可以发现不同倾角下,桩后微空隙出现的时刻是不同的。倾角为
0 °桩后微空隙出现的时刻最早,为施加荷载至 75 N 时;倾角为 30 °和 60 °桩
后微空隙出现的时刻最晚,为施加荷载至 125 N 时。另外,破坏时桩后空隙宽
度随倾角的增大而减少;倾角为 0 °、30 °、45 °、60 °破坏时,桩后空隙宽度
分布约为 15 mm、10 mm、7 mm、5 mm。将斜向荷载分解为水平和竖向荷载
分量,破坏时水平分量从大到小按倾角依次为 0 °、30 °、45 °、60 °,与桩后
空隙宽度规律一致,桩后加载终止时破坏情况如图 3-10 所示。

图 3-10 加载终止时桩后破坏图(从左往右依次 0 °、30 °、45 °、60 °)

3.3.2 斜向极限抗拔承载力

通过桩的上拔荷载-位移曲线确定单桩在不同倾角下斜向极限抗拔承载力。
对于陡变型荷载-位移曲线,桩的斜向极限抗拔承载力取陡升起始点对应的荷
载值;而缓变型荷载-位移曲线,桩的斜向极限抗拔承载力为当荷载-位移曲线
变线性的起始点对应的荷载值。单桩在不同倾角下的斜向极限抗拔承载力如图
3-11 中箭头所示,而倾角为 90 °即沿竖向抗拔时,桩基的荷载-位移曲线为陡
变型,直接取陡升起始点对应的荷载值。
从图 3-11 箭头所示可知倾角为 0 °、30 °、45 °、60 °的饱和黏土中单桩的
斜向极限抗拔承载力分别为 146.7 N、178.2 N、165.9 N、153.4 N;而倾角为
90 °时桩的斜向极限抗拔承载力从图 3-12 可知为 146.7 N。试验结果表明斜向
抗拔桩的荷载-位移曲线基本由三段组成:I 段为直线段,此时荷载-位移呈线
性关系;II 段为曲线段,此时桩-土界面相对位移增大,使得桩侧摩阻力逐步发
挥出来,该段内上拔位移随上拔荷载增加速率愈来愈快;III 段又呈直线段,此
时即使上拔荷载增加很少,但上拔位移却急剧增大,同时桩后空隙沿桩周急剧
扩大,并可能在桩身两侧出现斜裂缝。

31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斜向上拔荷载(N)
0 25 50 75 100 125 150 175 200 225 250
0
2
4
桩顶斜向位移(mm)

6
8
10
12

14 30°
45°
16
60°
18

图 3-11 桩顶斜向上拔荷载-斜向位移曲线

图 3-12 桩顶竖向荷载分量-竖向位移曲线表明,倾角为 90 °即沿竖向加载


时,其竖向荷载分量-竖向位移曲线为陡变型,其它倾角下的竖向荷载分量-竖
向位移曲线为缓变型。桩基加载破坏之前,在相同的竖向荷载分量条件下,倾
角越大则竖向位移越小。通过对图 3-12 进行分析,当单桩斜向达到极限破坏
承载力时,倾角越大则竖向荷载分量越大;倾角为 30 °、45 °、60 °、90 °的竖
向极限抗拔荷载分量分别为 89.1 N、117.3 N、132.8 N、146.7 N,此时对应的
竖向位移分别为 3.80 mm、3.45 mm、2.25 mm、3.32 mm,分别为桩径的 12.67%、
11.5%、7.5%、11.07%。
竖向荷载分量(N)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0

10
桩顶竖向位移(mm)

20

30

40

50 30°
45°
60 60°
90°
70

图 3-12 桩顶竖向荷载分量-竖向位移曲线

32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图 3-13 桩顶水平荷载分量-水平位移曲线表明,水平荷载分量-水平位移曲
线均为缓变型。对图 3-13 进行分析,当饱和黏土中单桩斜向达到极限破坏承
载力时,倾角为 0 °、30 °、45 °、60 °的水平极限抗拔荷载分量分别为 146.7 N、
154.3 N、117.3 N、76.7 N,此时对应的水平位移分别为 4.64 mm、4.78 mm、
3.19 mm、1.21 mm,分别为桩径的 15.47%、15.93%、10.63%、4.03%。
水平荷载分量(N)
0 25 50 75 100 125 150 175 200 225
0

4
桩顶水平位移(mm)

10

12

14
30°
16 45°
60°
18

图 3-13 桩顶水平荷载分量-水平位移曲线

3.3.3 斜向抗拔桩破坏机理

通过对不同倾角下的单桩斜向上拔荷载-位移数据和曲线分析,最终得到
单桩在不同倾角下的斜向极限抗拔承载力 Pu 和桩顶斜向位移 su ,及其对应的
竖向位移 sv 和水平位移 sh (均为激光位移计实测值),再根据斜向加载角计算
出桩顶的竖向抗拔承载力分量 PV 、水平抗拔承载力分量 PH ,见表 3-2。
Ismael 等定义了临界角度为斜向抗拔桩由轴向破坏转变为侧向破坏 [56] ,如
表 3-2 中倾角为 60 °时,水平抗拔荷载分量 154.3 N 与水平极限抗拔承载力
146.7 N 很接近,而竖向抗拔荷载分量 89.1 N 与竖向极限抗拔承载力 146.7 N
相差较大,故斜向倾角为 60 °的抗拔桩破坏为竖向破坏。表 3-2 表明斜向抗拔
桩的临界角度为 45 °,即当倾角 0 °≤ θ ≤45 °时,斜向抗拔桩的破坏为水平破
坏;当倾角 45 °≤ θ ≤90 °时,斜向抗拔桩的破坏为竖向破坏。换而言之,当
倾角 0 °≤ θ ≤45 °时,斜向极限抗拔承载力由水平抗拔承载力分量决定;而当
倾角 45 °≤ θ ≤90 °时,斜向极限抗拔承载力由竖向抗拔承载力分量决定。此
外,发现桩基达到斜向极限抗拔承载力时,对应的桩顶竖向位移分别为桩径的

33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12.67%、11.5%、7.5%、11.07%;从而得出不同倾角下桩基达到斜向极限承载
力时,对应的桩顶竖向位移比较接近,范围在 10%±2.7%的桩径。

表 3-2 不同倾角下单桩极限抗拔承载力与桩顶位移

倾角(°) Pu (N) PH (N) PV (N) su (mm) sh (mm) sv (mm)

0 146.7 146.7 0 4.46 4.46 0


30 178.2 154.3 89.1 6.10 4.78 3.80
45 165.9 117.3 117.3 4.51 3.19 3.45
60 153.4 76.7 132.8 2.55 1.21 2.25
90 146.7 0 146.7 3.32 0 3.32

根据表 3-2 数据绘制出倾角与斜向极限抗拔承载力关系图以及饱和海洋


黏土中单桩抗拔破坏包络面,见图 3-14 和图 3-15。图 3-14 结果表明斜向极限
抗拔承载力在 0 °~30 °之间随着倾角的增大而增大,而倾角在 30 °~90 °之间随
着倾角的增大而减小;且倾角 30 °到 60 °的斜向抗拔承载力减小的速率快于倾
角 60 °到 90 °的斜向抗拔承载力减小速率。因此,存在最优倾角使得桩基的斜
向抗拔承载力最大,本试验的最优倾角在 0 °~45 °之间。Ismael 等 [56] 和张俊清
等 [57] 均证实了最优抗拔角的存在,且其结论与本文类似。

180

150
斜向极限抗拔承载力(N)

120

90

60

30

0
0 15 30 45 60 75 90
倾角(°)

图 3-14 倾角与斜向极限抗拔承载力的关系

从图 3-15 通过各倾角下斜向极限抗拔承载力到原点的距离,发现试验中
倾角为 30 °时,桩的斜向抗拔承载力最大。同时,也能得出存在最优倾角使得

34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桩基的斜向抗拔承载力最大,但由于静载试验只做了 0 °、30 °、45 °、60 °、


90 °共 5 个倾角的试验,因此仍不能确定 30 °是否是最优系泊角。此外,明显
看出倾角为 30 °时,其水平荷载分量大于水平极限抗拔承载力,通过数据计算
发现其偏差为 5.1%,可能原因是倾角 0 °比 30 °的桩后脱空长度更长,导致倾
角 0 °的桩-土接触面积减少且桩土结构破坏程度更严重,而桩侧摩阻力对水平
荷载分量具有有利影响。

200

175

150
竖向荷载分量(N)

125

100

75

50

25

0
0 25 50 75 100 125 150 175 200
水平荷载分量(N)

图 3-15 单桩斜向抗拔破坏包络面

3.3.4 桩周土体受力情况

由于桩后土压力沿深度分布规律不明显,故将根据桩前和桩后土压力沿深
度分布数据以及加载荷载数据进行处理,分别绘制桩前、桩后土压力与加载荷
载关系曲线,如图 3-16 和图 3-17 所示。
从图 3-16 中发现倾角为 0 °、30 °、45 °、60 °的桩前土压力随着斜向加载
荷载变化趋势一致,即桩前埋深 2.5D、埋深 7.5D 和埋深 12.5D 处的土压力均
随斜向荷载增加而增大,而埋入深度 17.5D 处的土压力呈现随荷载增加先增大
后趋于稳定的规律。此外,不同倾角下均有埋入深度 2.5D 处增加最多,根据
图 3-16 中不同埋深处曲线斜率,可知土压力在每级荷载下的增量沿深度递减。
而桩前埋深 17.5D 处的土压力随荷载增加先增加后趋于稳定,其主要原因是施
加荷载小于某定值时,桩的平移较大而转动较小,造成埋深 17.5D 处土压力盒
挤压明显;而荷载加至某定值后,桩转动较大而对其挤压减弱。

35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7 7
埋深 2.5D 埋深 2.5D
6 6
埋深 7.5D 埋深 7.5D
5 埋深12.5D 5 埋深12.5D
土压力(kPa)

土压力(kPa)
埋深17.5D 埋深17.5D
4 4
3 3
2 2
1 1
0 0
0 40 80 120 160 200 0 40 80 120 160 200
荷载(N) 荷载(N)

(a) 0 ° (b) 30 °

6 6
埋深 2.5D 埋深 2.5D
5 埋深 7.5D 5 埋深 7.5D
埋深12.5D 埋深12.5D
土压力(kPa)

土压力(kPa)

4 4
埋深17.5D 埋深17.5D
3 3

2 2

1 1

0 0
0 40 80 120 160 200 0 40 80 120 160 200
荷载(N) 荷载(N)

(c) 45 ° (d) 60 °

图 3-16 桩前土压力与加载荷载关系

图 3-17 结果表明倾角为 0 °、30 °、45 °、60 °时桩后埋深 2.5D 和埋深 7.5D


处的土压力均随荷载增加先减小后增大,而埋深 12.5D 和埋深 17.5D 处土压力
随荷载增加而增大。此外,不同倾角下桩后埋深 2.5D 和埋深 7.5D 处的土压力
达到最小值的时刻有所不同,具体见表 3-3。桩后埋深 2.5D 和埋深 7.5D 处的
土压力均呈现随荷载增加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其主要原因是施加荷载前土压
力盒与土体之间为静止土压力,而随着施加荷载的进行,桩后桩顶上部土体随
着桩向前运动,而土压力盒由于黏土黏聚力作用,也随着土体一起向前运动,
此时土压力盒与土体之间为主动土压力;施加荷载至一定值时,桩与桩后桩顶
上部土体逐渐分离,此时土压力盒与土体之间又变为静止土压力,故埋深 2.5D
和埋深 7.5D 曲线呈现随荷载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

36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2.0 1.6
埋深 2.5D 埋深 2.5D
1.6 1.2 埋深 7.5D
埋深 7.5D
1.2 埋深12.5D 埋深12.5D
土压力(kPa)

土压力(kPa)
埋深17.5D 0.8 埋深17.5D
0.8
0.4
0.4
0.0
0.0
-0.4 -0.4

-0.8 -0.8
0 25 50 75 100 125 150 175 200 0 25 50 75 100 125 150 175 200
荷载(N) 荷载(N)

(a) 0 ° (b) 30 °

1.6 1.6
埋深 2.5D 埋深 2.5D
1.2 埋深 7.5D 1.2 埋深 7.5D
埋深12.5D 埋深12.5D
土压力(kPa)

土压力(kPa)

0.8 埋深17.5D 0.8


埋深17.5D
0.4 0.4

0.0 0.0

-0.4 -0.4

-0.8 -0.8
0 25 50 75 100 125 150 175 200 0 25 50 75 100 125 150 175 200
荷载(N) 荷载(N)

(c) 45 ° (d) 60 °

图 3-17 桩后土压力与加载荷载关系

表 3-3 不同倾角下桩后埋深 2.5D 和埋深 7.5D 最小值时刻

倾角 埋深 2.5D 出现最小值时刻 埋深 7.5D 出现最小值时刻


0° 72.6 N 122.3 N
30 ° 80.4 N 129.7 N
45 ° 78.9 N 153.4 N
60 ° 104.2 N 178.3 N

3.4 斜向抗拔破坏模式及承载力计算公式

3.4.1 斜向抗拔破坏模式

图 1-3 表明等截面竖向抗拔桩有 3 类经典破坏模式,但本实验抗拔桩破坏


37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时如图 3-18 所示。试验现象表明,单桩在饱和黏土中倾角为 90 °时,即竖向


抗拔桩的破坏模式为沿桩-土界面剪切破坏,而斜向抗拔桩破坏模式为沿复合
剪切面破坏。根据试验结果将单桩抗拔破坏模式进行简化,如图 3-19 所示,
竖向抗拔桩沿桩-土界面剪切破坏;斜向抗拔桩沿复合剪切面破坏模式,但其
又与竖向抗拔桩沿复合剪切面破坏模式不同,竖向抗拔桩沿复合剪切面破坏模
式时,桩前和桩后是对称的(严格意义上没有桩前和桩后之分),而斜向抗拔
桩沿复合面剪切破坏模式分桩前、桩后两部分:桩后桩顶有一段空隙长度 l0 沿
桩周与土体完全脱开,桩后剩下深度沿桩-土界面剪切破坏;而桩前则沿桩周
土体剪切破坏。斜向加载角为 60 °加载破坏后,将桩沿原加载角完全拔出,拔
出后桩周附带的黏土分布证实桩基的这种破坏模式,桩被完全拔出如图 3-18
(b)所示。

(a) θ =90 ° (b) θ =60 °

图 3-18 抗拔桩破坏及完全拔出黏土分布情况

P P

桩后 桩前

l0

图 3-19 竖向(左)和斜向(右)抗拔桩破坏模式

38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饱和黏土中抗拔桩在竖向和斜向下具有不同的破坏模式,其主要原因可能
是竖向抗拔时,模型桩表面较光滑造成桩-土界面的摩擦系数较小,使得桩-土
界面是薄弱面;而斜向抗拔时,桩前部分土体受到桩的挤压,从而使得桩-土界
面为非薄弱面,而破坏薄弱面在土体间。

3.4.2 斜向抗拔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

斜向抗拔桩极限承载力由桩侧摩阻力、自重和桩底吸力组成,但桩底吸力
较小,可以不考虑其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一方面考虑到近海超大型浮式结构
物系泊系统采用的桩直径通常在 600 mm~1 000 mm,其桩底部渗透路径短;另
一方面,试验中采用慢速分级加载方案进行加载,孔压消散快,故试验获得的
试验值中桩底吸力占比极小。再者,国内规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和《港口
工程桩基规范》、国外规范 AIP 以及 Das 模型 [58] 、Shin 模型 [39]209 等计算抗拔
桩承载力时均只考虑了桩侧摩阻力和桩的自重;张展宁等 [37]115 通过在砂土中
的抗拔桩试验,结果表明桩底吸力约占极限承载力的 1.5%;邹积山等 [35]7146 对
海洋平台打人式桩基抗拔承载力的时效性分析,发现负压占打桩结束瞬时承载
力的 5.2%左右,且随时间迅速消散。因此,斜向极限抗拔承载力计算公式仅
考虑桩侧摩阻力和桩自重的贡献。
静载作用下单桩斜向极限抗拔承载力采用 α 法,主要原因是桩后脱空长度
l0 未知且试验数据点有限。黏附系数 α 与不排水抗剪强度 cu 、桩的长径比 L/D、
施工工艺、土的类别,且不排水抗剪强度波动范围也很大,它是有效应力、应
力历史、有效上覆压力、含水率的函数。将收集到 46 组黏土中金属单桩试验
数据绘制在图 3-20 上,为了方便实际工程的使用,将包络带用分段函数进行
表达,且仅考虑不排水抗剪强度对其影响,详见见公式 (3-1)至 (3-4)。
包络带上限:
α  0.8  0.018cu,cu ≤30 kPa (3-1)
α  0.26,cu >30 kPa (3-2)

包络带下限:
α=0.548-0.0128cu,cu ≤30 kPa (3-3)
α =0.164,cu >30 kPa (3-4)
式中 α ——黏附系数;
cu ——黏土不排水抗剪强度(kPa)。

39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0.8
Ali 1968
L/D=2.17 Bhatnagar 1969
0.7 Das and Seeley I 1982
y=0.8-0.018x Das and Seeley II 1982
0.6 Das and Azim I 1985
Das and Azim II 1985
Das and Azim III 1985
0.5 Das I 1989
黏附系数

Das II 1989
Shin I 1993
0.4 Shin II 1993
包络带上限
0.3 包络带下限

y=0.548-0.0128x
0.2
L/D=1.5
0.1

0.0
0 10 20 30 40 50 60
不排水抗剪强度(kPa)

图 3-20 黏附系数与不排水抗剪强度关系

基于 Shin 模型公式 (3-6)和黏附系数函数包络带上下限给出了斜向抗拔


承载力公式(45 °≤ θ ≤90 °)及黏附系数表达式:
G  Tun  θ  90 
Tu  θ   (3-5)
sin θ
LUαcu
Tun  (3-6)
sin θ
根据黏附系数包络带,给出黏附系数计算函数:
α=0.674-0.0154cu,cu ≤30 kPa (3-7)
α =0.212,cu >30 kPa (3-8)
式中 θ ——桩基加载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
Tu  θ  —— 倾角为 θ 的斜向总抗拔承载力(kN);
G ——桩自重(kN);
Tun  θ  —— 倾角为 θ 的斜向净抗拔承载力(kN);
L —— 桩埋入深度(m);
U ——桩的周长(m);
α ——黏附系数;
cu ——黏土不排水抗剪强度(kPa)。
试验中黏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为 3.13 kPa,桩长取 600 mm,桩的直径为
30 mm,计算出改进模型预测值,其与试验值相对误差见表 3-4。斜向抗拔承

40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载力计算公式适用于倾角在 45 °≤ θ ≤90 °范围,原因是倾角 45 °≤ θ ≤90 °


时,斜向极限抗拔承载力由竖向抗拔承载力分量决定,而公式是由竖向抗拔承
载力求得斜向抗拔承载力的;但倾角 0 °≤ θ ≤45 °时,斜向极限抗拔承载力由
水平荷载分量决定。结果表明预测值与试验值相对误差均在±15%以内,证明
计算公式较合理,可以用于预测饱和黏土中金属单桩斜向抗拔承载力,且给出
了黏附系数包络带和表达式。

表 3-4 试验实测值与改进模型预测值

倾角(°) 试验值(N) 预测值(N) 相对误差(%)


0 146.7 / /
30 178.2 / /
45 165.9 176.7 6.5
60 153.4 144.3 -5.9
90 146.7 125.0 -14.8

注:表格内“/”表示公式不适用,无相关数据。

3.5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分析了饱和黏土中在倾角为 0 °、30 °、45 °、60 °、90 °共 5 个不
同倾角对单桩斜向抗拔特性的影响。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斜向极限抗拔承载力在 0 °~30 °之间随着倾角的增大而增大,而倾角
在 30 °~90 °之间随着倾角的增大而减小;且倾角 30 °到 60 °的斜向抗拔承载力
减小的速率快于倾角 60 °到 90 °的斜向抗拔承载力减小速率;存在最优倾角使
得桩基的斜向抗拔承载力最大,本试验的最优倾角在 0 °~45 °之间。
(2)斜向抗拔桩的临界角度为 45 °。即当倾角 0 °≤ θ ≤45 °时,斜向极
限抗拔承载力由水平抗拔承载力分量决定;当倾角 45 °≤ θ ≤90 °时,斜向极
限抗拔承载力由竖向抗拔承载力分量决定。
(3)不同倾角下桩基达到斜向极限承载力时,对应的桩顶竖向位移分量
分别为桩径的 12.67%、11.5%、7.5%、11.07%,范围在 10%±2.7%的桩径。
(4)竖向抗拔桩沿桩-土界面剪切破坏;而斜向抗拔桩沿复合面剪切破坏,
该模式分桩前、桩后两部分:桩后部分有一段空隙长度 l0 沿桩周与土体完全脱
开,桩后剩下部分沿桩-土界面剪切破坏;而桩前则沿桩周土体剪切破坏。
(5)基于 Shin 模型改进的斜向极限抗拔承载力计算公式较合理,与试验
值较吻合,可运用于倾角为 45 °≤ θ ≤90 °的饱和黏土金属抗拔桩预测。

41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第 4 章 循环荷载下单桩斜向抗拔特性研究

4.1 引言
近海浮式结构物系泊系统中的桩基通常受到风浪、热流、台风等恶劣海况
作用,而风浪、热流、台风等恶劣海况对桩基斜向抗拔特性影响很大,故本章
将研究循环荷载水平、平均荷载水平、循环次数与斜向倾角对单桩斜向抗拔承
载力以及循环稳定状态的影响。

4.2 循环荷载控制程序
根 据 尹 毅 等 [59] 在 伶 仃 洋 海 域 统 计 结 果 显 示 波 浪 荷 载 周 期 主 要 分 布 在
5s~10 s。此外,吴有生等 [60] 实测南海岛礁波浪周期在 5 s~8 s、且其模型试验
选取波浪荷载周期为 9 s;沈才华等 [61] 模拟循环波浪荷载下码头结构损伤过程,
其波浪荷载周期选取 9 s。因此,试验最终决定取周期为 10 s 对应的实际海况。
根据循环试验研究需求和步进电机性能,最终决定滑台在一段固定距离内
循环运行 1 000 次,同时计数器显示循环次数,蜂鸣器长声报警表示结束;确
定驱动器设置为 8 细分,运行速度为 400 脉冲,运行距离为 2 000 脉冲。
设置主要控制参数,其中起跳频率 JF=500,升降曲线 rS=H,间隙补偿
CC=0020。通过对 DY-IS 步进控制器说明书的学习,编设核心循环程序如下:
00 CNT-0;计数器清零
01 SPEED 00400;赋值速度 400 Hz
02 G-LEN -0002000;先以速度 400 Hz 向下运行 2 000 脉冲
03 SPEED 00400;赋值速度 400 Hz
04 G-LEN 00002000;再以速度 400Hz 向上运行 2 000 脉冲,完成一个
循环
05 CNT-1;计数器加 1
06 LOOP 01 001000;循环 1 000 次
07 OUT NNN1;往复次数已到 1 000 次,蜂鸣器长声报警
08 END。程序结束

4.3 循环荷载下典型状态
本文主要研究循环荷载特性对饱和黏土中单桩斜向抗拔特性及循环稳定

42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状态的影响,下面定义了循环荷载作用下桩的循环不稳定、循环稳定、循环亚
稳定,有利于后续对桩的状态进行判断。由于未有学者对饱和海洋黏土中斜向
循环荷载下的抗拔桩进行研究,且本试验结果为大变形,故参考 Poulos 等 [62]
首次定义了桩基在循环荷载下循环不稳定、循环稳定和循环亚稳定,Jardine 等
[63]
在现场试验中定义了抗拔桩在竖向循环荷载下的循环不稳定、循环稳定和
循环亚稳定,以及 Chen 等 [64] 在湖州软土现场试验中定义了抗拔桩竖向循环荷
载下的循环不稳定、循环稳定和循环亚稳定。最终定义了大变形下斜向循环荷
载作用下的循环不稳定、循环稳定、循环亚稳定。
循环不稳定:位移在单向或双向循环荷载作用下迅速发展,导致其在循环
次数 N<100 时,桩基被完全拔出或者位移达到 30 mm(1 倍桩径 D)。
循环稳定:位移在单向或双向循环荷载作用下缓慢累积,循环次数 N>
1 000 时,桩基累积位移未达到 30 mm(1 倍桩径 D)或位移未出现明显的加
速累积。
循环亚稳定:介于不稳定和稳定之间,位移在单向或双向循环荷载作用下
较快发展,导致其在循环次数 100<N<1 000 时,桩基被完全拔出或者位移达
到 30 mm(1 倍桩径 D)。
图中坐标轴名 P / Pus 表示荷载水平,坐标轴名和图例中 sh / D 、sv / D 、s u / D
分别表示水平位移/桩径、竖向位移/桩径、斜向位移/桩径;图例 0.5-0.2 表示平
均荷载水平为 0.5,循环荷载水平为 0.2 组的试验,后面图例含义类似。绘制
了循环荷载下倾角为 60 °的斜向位移-循环次数曲线,如图 4-1 所示。

100
0.5-0.2
0.5-0.4
80 不稳定 亚稳定 0.5-0.6
0.6-0.2
位移加速点 0.6-0.4
60 0.6-0.6
稳定
s/D(%)

40

20

0
-20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循环次数 (次)

图 4-1 斜向位移-循环次数曲线

43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图 4-1 已标注各试验组所属状态,如 0.6-0.6 组试验属于循环不稳定,主


要是其循环次数 N<100 次时,桩顶斜向位移达到 1 倍桩径;0.6-0.4 组试验属
于循环亚稳定,主要是其循环次数 100<N<1 000 时,桩顶斜向位移达到 1 倍
桩径 D 且能明显看到累积位移加速点;其它组试验均属于循环稳定,主要是
循环次数 N>1 000 时,桩基累积位移未达到 1 倍桩径 D 或位移未出现明显的
加速累积。

4.3.1 循环不稳定状态

4.3.1.1 试验现象
本次试验循环荷载特征:平均荷载水平为 0.6,循环荷载水平为 0.6,循环
次数 1 000 次。桩的斜向加载角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60 °,预埋深度为 20D。
试验过程中,首先施加最小荷载(初始预拉力),理论值为 46.0 N,而实
际施加荷载值为 46.4 N 时,发现桩基无明显上拔现象。但施加循环荷载初始
就明显看到桩被拔出,且即使荷载水平处于最小荷载水平时桩仍被缓慢拔出;
循环 5 次桩顶斜向位移就高达 30 mm,桩后没有像静载试验那样产生较大的
空隙见图 3-18(b),且桩前无明显隆起现象,被拔出部分桩身较光滑且无附着
黏土,如图 4-2 所示。

桩前 桩后

初始状态 施加初始预拉力 循环 5 次破坏

图 4-2 桩前、桩后发展图( pa =0.6, pc =0.6)

4.3.1.2 试验结果分析
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后,绘制循环段的桩顶位移-时间曲线如图 4-3 所
示。从图 4-3 得出循环 5 次桩就被完全拔出,且在斜向循环荷载作用下,桩顶
斜向位移和竖向位移均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急剧变大,而桩顶水平位移随着循
环次数增加而小幅度增加。此外,循环 6 次后,桩顶斜向位移和竖向位移约为
1 倍桩径,高达 28.40 mm;而水平位移仅为桩径的 1.97%,为 0.59 mm。此时
桩基的水平承载力未充分发挥作用,而桩基就已经完全破坏。

44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100
sh/D
sv/D
80 su/D

60
s/D(%)

40

20

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相对时间(s)

图 4-3 循环段位移-时间关系

对数据进行处理绘制循环段位移-循环次数关系曲线见图 4-4,其规律与图
4-3 一致,故不再累述。

100
sh/D
sv/D
80 su/D

60
s/D(%)

40

20

0
0 1 2 3 4 5 6 7
循环次数(次)

图 4-4 位移-循环次数关系

对试验数据处理绘制循环荷载-位移曲线,见图 4-5 至图 4-6。图 4-5 红色


部分是一个循环周期,可以发现循环荷载产生了明显的累积位移;结果表明桩
基在斜向循环荷载作用下,循环 5 次桩就完全破坏了,且第 5 次循环后即便荷
载水平为 0.3 时,桩顶斜向位移仍然在增加。循环荷载-竖向位移与上述规律类
45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似,故不再累述。
1.0
P/Pus
0.5

0.0
0 25 50 75 100
su/D(%)

0.9
0.8
0.7
P/Pus

0.6
0.5
0.4
0.3
10 20 30 40
su/D(%)

图 4-5 循环荷载-斜向位移关系

1.0
P/Pus

0.5

0.0
0 25 50 75 100
sv/D (%)

0.9
0.8
0.7
P/Pus

0.6
0.5
0.4
0.3
10 20 30 40
sv/D (%)

图 4-6 循环荷载-竖向位移关系

循环不稳定组的试验结果分析可知:
(1)本组试验桩基循环 5 次就完全破坏,且其破坏主要由桩身侧摩阻力
减损引起的,与水平方向无关或者说可以忽略水平方向的影响。斜向循环荷载
作用下桩周土基本不变,桩前无明显隆起现象,故本组试验单桩斜向极限抗拔
承载力减损与水平方向无关。
46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2)该组试验破坏模式与静载下竖向抗拔桩的破坏模式相同,即沿桩-土
界面剪切破坏,破坏前无明显先兆,属于“脆性”破坏类型。

4.3.2 循环稳定状态

4.3.2.1 试验现象
本次试验循环荷载特征:平均荷载水平为 0.5,循环荷载水平为 0.4,循环
次数 1 000 次。桩斜向加载角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60 °,预埋深度为 20D。
试验过程中,首先施加初始预拉力,发现桩基无明显变形。然后施加循环
荷载循环 100 次时,明显看到桩后有空隙,空隙沿桩后桩周发展,宽约 1.2 mm,
此时桩前有隆起现象,隆起高度约 4 mm;而循环至 1 000 次时,桩后空隙宽
约 2.5 mm,且桩前隆起高约 7 mm。循环 1 000 次后,加载破坏时,桩后空隙
扩大,宽约 3 mm;桩前隆起较明显,高约 8 mm。桩后空隙发展、桩前隆起发
展如图 4-7 和图 4-8 所示。

施加预拉力 循环 100 次 循环 200 次 循环 500 次 循环 1000 次 加载破坏时

图 4-7 桩后空隙发展图( pa =0.5, pc =0.4)

初始状态 施加预拉力 循环 100 次 循环 500 次 循环 1000 次 加载破坏时

图 4-8 桩前隆起发展图( pa =0.5, pc =0.4)

4.3.2.2 试验结果分析
桩顶位移与时间关系曲线如图 4-9 所示,从图 4-9 明显看到施加循环荷载
的瞬间,桩顶斜向位移、桩顶竖向位移、桩顶水平位移均急剧变大;随着时间
的推移,位移均逐渐增大,且增加趋势未变缓。此外,从图中发现桩顶斜向位
移随循环荷载上下振荡的振幅最大,水平位移次之,而竖向位移振荡振幅最小。
从图 4-9 的缩放图中发现时间在 1 000 s~3 500 s 之间,斜向位移、竖向位移和
水平位移增量均随时间的推移而稳定增加,位移增量分别约为桩径的 11.3%、
9.5%、3.7%。

47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50
sh/D
sv/D

s/D(%)
su/D
25

0
0 4000 8000 12000
时间(s)

25

20
s/D(%)

15

1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时间(s)

图 4-9 桩顶位移-时间关系

利用 origin 软件对试验数据每一个循环周期取一点,取循环周期内最小荷
载水平对应点的位移,然后根据提取数据进行绘制位移-循环次数关系曲线如
图 4-10 所示。

50
sh/D
sv/D
40 su/D

30
s/D(%)

20

10

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循环次数 (次)

图 4-10 位移-循环次数关系

图 4-10 表明桩顶斜向位移、竖向位移、水平位移均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
而增加,且循环初始时位移均急剧增加后趋于稳定增加。分析可知桩的斜向位

48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移随循环次数增加最大,竖向位移次之,水平位移增加最小,且斜向位移和竖
向位移增加趋势整体一致。循环 1 000 次,桩顶的累积斜向位移、竖向位移、
水平位移分别为桩径的 39.77%、29.43%、9.97%,分别为 11.93 mm、8.83 mm、
2.99 mm。
为了研究循环荷载与桩顶位移的关系,对循环试验数据处理绘制荷载-位
移曲线,曲线见图 4-11 至图 4-13。从图 4-11 可以发现循环荷载产生的滞回,
且根据曲线间的疏密可以判断循环荷载作用前期产生的滞回效应明显,即前期
每次循环作用下产生的累积位移大;再者,根据试验数据可知饱和黏土中单桩
在斜向循环荷载作用下,第一次循环作用产生的循环累积斜向位移高达 5%D,
前 50 次循环作用产生的斜向累积位移占循环 1 000 次产生的累积位移的 45%,
高达 22.6%D;而最后 200 次循环作用产生的斜向累积位移约占循环 1 000 次
产生的累积位移的 5%,仅为 1.8%D。从图 4-11 的缩放图中看到斜向位移随着
循环荷载作用,滞回现象明显,运动较规律。
0.8
P/Pus

0.4

0.0
0 10 20 30 40
su/D(%)
0.7

0.6
P/Pus

0.5

0.4

0.3
8 10 12 14 16 18 20
su/D(%)

图 4-11 循环荷载-斜向位移关系

图 4-12 可以发现循环荷载产生的滞回,且根据曲线间的疏密可以判断循
环荷载作用前期产生的滞回效应明显。根据试验数据可知饱和黏土中单桩在斜
向循环荷载作用下,第一次循环作用产生的循环累积竖向位移达 1.2%D,前 50
次循环作用产生的斜向累积位移约占循环 1 000 次产生的累积位移的 36.9%,
高达 10.7%D;而最后 200 次循环作用产生的斜向累积位移约占循环 1 000 次

49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产生的累积位移的 6%,仅为 1.7%D。


0.8
P/Pus

0.4

0.0
0 10 20 30
sv/D (%)

0.7

0.6
P/Pus

0.5

0.4

0.3
2 3 4 5 6 7 8
sv/D (%)

图 4-12 循环荷载-竖向位移关系

图 4-13 显示了循环荷载-水平位移关系,可以发现循环荷载产生的滞回,
累积水平位移增长量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稳定增加,整体增加趋势呈稳定态。
此外,根据曲线的疏密,可知水平位移达到 4%D 后,产生的滞回效应较稳定,
即每次循环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累积水平位移相差不大。
0.8
P/Pus

0.4

0.0
0.0 2.5 5.0 7.5 10.0
sh/D (%)
0.7

0.6
P/Pus

0.5

0.4

0.3
4.0 4.5 5.0 5.5 6.0
sh/D (%)

图 4-13 循环荷载-水平位移关系

50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循环 1 000 次后,将循环荷载撤下保留初始预拉力的基础上分级加载直至
破坏,绘制循环试验的全过程的荷载-位移曲线如图 4-14 所示。图 4-14 荷载-
斜向位移曲线可以分为三部分:I 阶段施加初始预拉力,桩的斜向位移与荷载
呈线性关系;II 阶段施加循环荷载段,该阶段前后荷载不变,但产生一定的累
积斜向位移;III 阶段循环后加载破坏阶段,前期随着荷载的增加桩的斜向位
移增加较缓慢,当达到桩基斜向极限承载力时,位移急剧增大。II 阶段施加循
环荷载段,该阶段前后荷载不变原因是:循环 1 000 次后,将撤下循环荷载并
保持初始预拉力,然后再按分级加载直至破坏。
荷载(N)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0
2 循环前
4
6
斜向位移(mm)

桩顶循环累积位移
8
10
循环后
12
14
16
18

图 4-14 荷载-斜向位移曲线

将倾角为 60 °的静载试验和循环试验的斜向抗拔试验结果绘制在图 4-15


上。图 4-15 表明循环荷载作用下斜向抗拔桩顶部产生一定的累积位移,试验
循环 1 000 次,产生的累积斜向位移、竖向位移、水平位移分别为 10.35 mm、
8.84 mm、2.69 mm,且循环后单桩的斜向极限抗拔承载力有明显减损。将循环
试验和静力试验进行对比,新发现单桩破坏由原先的“延性”破坏变为“脆性”
破坏,即循环 1 000 次后,加载破坏时桩基没有预兆便被完全拔出。循环后的
单桩斜向极限抗拔承载力判定与第 3 章规范法判定静载下的斜向极限抗拔承
载力相同,故图 4-15 中循环后单桩斜向极限抗拔承载力为 127.6 N。而静载试
验倾角为 60 °时,单桩斜向极限抗拔承载力是 153.4 N,根据承载力减损系数
Puc
定义 Dr  ,故本次试验承载力减损系数为 0.832。承载力减损的主要原因是
Pus
侧摩阻力循环减损和位移累积 [44]836 。侧摩阻力循环减损一方面是循环荷载使
桩周土体体积变小,从而导致孔隙水压变大,降低了桩-土界面的水平应力;另
51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一方面是土颗粒的重新排列减小了侧摩阻力 [2]532 ,以及试验现象表明循环作用


下桩后脱空长度的扩长会进一步减小桩身侧摩阻力。循环荷载作用下桩周土会
产生软化,产生一定的累积位移 [65] 。
荷载(N)
0 50 100 150 200
0
2
4
6 承载力减损系数
斜向位移(mm)

Dr=0.832
8
10
12
14
循环后斜向极
16 循环试验 限抗拔承载力
静载试验
18

图 4-15 荷载-位移曲线

4.3.3 循环亚稳定状态

4.3.3.1 试验现象
本次试验循环荷载特征:平均荷载水平为 0.6,循环荷载水平为 0.4,预计
循环次数 1 000 次,实际循环 500 次左右桩基就被完全拔出。桩斜向加载方向
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60 °,预埋深度为 20D。
试验过程中,首先施加初始预拉力,发现桩基无明显变形。然后施加循环
荷载循环 100 次时,明显看到桩后有空隙,空隙宽约 2 mm;而桩前有明显隆
起现象,隆起高约 4 mm;而循环至约 500 次时,桩被完全拔出,桩后空隙宽
约 5 mm,且桩前隆起高约 25 mm。桩后空隙发展、桩前隆起发展如图 4-16 和
图 4-17 所示。

施加预拉力 施加循环荷载初始 循环 100 次 循环 200 次 循环 500 次破坏

图 4-16 桩后空隙发展图( pa =0.6, pc =0.4)

52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初始状态 施加预拉力 循环 100 次 循环 200 次 循环 500 次破坏

图 4-17 桩前隆起发展图( pa =0.6, pc =0.4)

4.3.3.2 试验结果分析
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绘制了位移-时间曲线如图 4-18 所示。从图 4-18 明
显看到施加循环荷载的瞬间,位移均急剧变大而后随着循环荷载加载振荡;而
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位移均逐渐增大,在 5 500 s 附近位移增加趋势变大。此
外,从图中发现斜向位移随循环荷载上下振荡的振幅最大,水平位移次之,竖
向位移振荡振幅最小。图 4-18 的缩放图中发现时间在 2 600 s-3 600 s 之间,斜
向位移、竖向位移、水平位移增量均稳定增加,位移增量分别约为桩径的 10.3%、
8.0%、2.7%。
100
sh/D
s/D (%)

sv/D
50 su/D

0
0 2000 4000 6000
时间(s)

60
50
s/D (%)

40
30
20
10
2600 2800 3000 3200 3400 3600
时间(s)

图 4-18 位移-时间关系

位移-循环次数关系曲线如图 4-19 所示。图 4-19 表明桩顶位移随着循环次


数的增加而增加,且循环初始时急剧增加后稳定增加。分析可知桩的斜向位移
和竖向位移随循环次数增加较大,而水平位移随循环次数增加较小,且斜向和

53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竖向位移整体趋势一致。循环约 480 次时桩被完全拔出,此时桩顶部的累积斜


向位移、竖向位移、水平位移分别为桩径的 90.27%、67.9%、21.1%,分别为
27.08 mm、20.37 mm、6.33 mm。

100
sh/D
sv/D
80
su/D

60
s/D(%)

40

20

0
0 100 200 300 400 500
循环次数 (次)

图 4-19 位移-循环次数关系

为了研究循环荷载与位移的关系,对试验数据处理后绘制了荷载-位移曲
线,具体曲线见图 4-20 至图 4-22。
0.90
P/Pus

0.45

0.00
0 25 50 75 100
su/D(%)

0.8

0.7
P/Pus

0.6

0.5

0.4
80 85 90
su/D(%)

图 4-20 循环荷载-斜向位移关系

54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从图 4-20 可以发现循环荷载产生的滞回,且根据曲线间的疏密可以判断
循环荷载作用前期产生的滞回效应明显,即前期每次循环作用下产生的累积斜
向位移较大;另外,发现当斜向位移达到 80%D 左右时,曲线间变疏,即每次
循环作用下产生的累积斜向位移变大。再者,根据试验数据可知第一次循环作
用产生的循环累积斜向位移高达 7.4%D,前 50 次循环作用产生的斜向累积位
移约占循环破坏时产生的累积位移的 30%,高达 22.9%D。最后循环 100 次循
环 作 用 产 生 的 斜 向 累 积 位 移 约 占 循 环 破 坏 时 产 生 的 累 积 位 移 的 22.5%, 为
17.4%D。
图 4-21 循环荷载-竖向位移规律与循环荷载-斜向位移规律类似,结果表明
单桩在斜向循环荷载作用下,第一次循环作用产生的循环累积竖向位移高达
1.7%D,前 50 次循环作用产生的竖向累积位移占循环破坏时产生的累积位移
的 22.4%,高达 15.1%D。循环最后 100 次循环作用产生的竖向累积位移约占
循环破坏时产生的累积位移的 26.4%,而循环最后 50 次产生的位移占比高达
17.6%,为 11.9%D。同时,明显看到竖向位移达到 60%D 时,曲线变疏即竖向
位移变形速率显著加快;即此时每次循环作用下产生的累积斜向位移变大。
0.90
P/Pus

0.45

0.0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sv/D (%)

0.8

0.7
P/Pus

0.6

0.5

0.4
55.0 57.5 60.0 62.5 65.0 67.5
sv/D (%)

图 4-21 循环荷载-竖向位移关系

图 4-22 显示了循环荷载-水平位移关系,可以发现循环荷载产生的滞回,
第一次循环作用产生累积水平位移高达 1.1%D,占循环破坏时产生的累积水平
位移的 5.4%;且累积水平位移增长量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稳定增加,整体增
加趋势呈稳定态。但并未出现图 4-20 和图 4-21 相似的规律:当水平位移达到
55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一定值时,水平位移变形速率显著加快。

P/Pus 0.90

0.45

0.00
0 5 10 15 20 25
sh/D (%)

0.8

0.7
P/Pus

0.6

0.5

0.4
11 12 13 14 15
sh/D (%)

图 4-22 循环荷载-水平位移关系

4.4 关键因素分析

4.4.1 循环荷载水平影响

将平均荷载水平 pa =0.5 和 pa =0.6 的试验数据进行绘制循环次数与斜向位


移、竖向位移、水平位移关系曲线,见图 4-23 至图 4-25。
60 100
0.5-0.2 稳定 0.6-0.2
50 亚稳定
0.5-0.4 80 0.6-0.4
0.5-0.6 不稳定
0.6-0.6
40
su/D(%)

su/D(%)

60
30
稳定 40 稳定
20

10 20

0 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20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循环次数 (次) 循环次数 (次)

(a) 平均荷载水平 0.5 (b) 平均荷载水平 0.6

图 4-23 斜向位移-循环次数

56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图 4-23 表明单桩在饱和黏土中,平均循环荷载水平相同时,循环荷载水
平越大则桩的斜向位移越大,且桩基的斜向位移均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
循环荷载水平越高,则桩的斜向位移增加速率越快。此外,当平均荷载水平为
0.5 时,循环荷载水平为 0.2、0.4、0.6 的三组试验均属于循环稳定;但当平均
荷载水平为 0.6 时,循环荷载水平分别 0.2 组试验属于循环稳定,而循环荷载
水平为 0.4 组的试验属于循环亚稳定,循环荷载水平为 0.6 组的试验属于在循
环不稳定。因此,相同平均荷载水平下,不同的循环荷载水平会引起桩基在循
环段内呈现不同稳定状态;且随着循环荷载水平的增加,桩基在循环段内由循
环稳定变为循环亚稳定,再由循环亚稳定变为循环不稳定。图 4-24 是竖向位
移-循环次数曲线,其规律与图 4-23 类似,故不再累述。
50 100
0.5-0.2 0.6-0.2
40 0.5-0.4 80 0.6-0.4
0.5-0.6 0.6-0.6
sv/D (%)

sv/D (%)

30 60

20 40

10 20

0 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20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循环次数 (次) 循环次数 (次)

(a) 平均荷载水平 0.5 (b) 平均荷载水平 0.6

图 4-24 竖向位移-循环次数

16 25
0.5-0.2 0.6-0.2
14
0.5-0.4 20 0.6-0.4
12 0.5-0.6 0.6-0.6
10
sh/D (%)
sh/D (%)

15
8
6 10
4
5
2
0 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20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循环次数 (次) 循环次数 (次)

(a) 平均荷载水平 0.5 (b) 平均荷载水平 0.6

图 4-25 水平位移-循环次数

57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图 4-25 表明单桩在饱和黏土中,平均荷载水平为 0.5 时,循环荷载水平越


大则桩的水平位移越大;但平均荷载水平为 0.6 时,发现循环荷载水平为 0.6
组水平承载力未充分发挥出来,故未出现平均荷载水平为 0.5 类似的规律。除
此之外,当平均荷载水平为 0.5 时,循环荷载水平为 0.2、0.4、0.6 的三组试验
均属于循环稳定;但当平均荷载水平为 0.6 时,循环荷载水平分别 0.2 组试验
属于循环稳定,循环荷载水平 0.4 组试验属于循环亚稳定,而循环荷载水平 0.6
组试验由于试验中循环 5 次后就破坏,而从水平位移-循环次数曲线不能确定
其稳定状态。

4.4.2 平均荷载水平影响

将循环荷载水平 pc =0.5 和 pc =0.6 的试验数据进行绘制循环次数与斜向位


移、竖向位移、水平位移关系曲线,如图 4-1、图 4-26 和图 4-27 所示。
图 4-1 表明单桩在饱和黏土中,在相同的循环荷载水平条件下,平均荷载
水平越大则桩顶斜向位移越大。从图 4-1 分析可知 0.5-0.2 和 0.6-0.2 两组试验
均属于循环稳定,而 0.5-0.4 和 0.6-0.4 两组试验分别属于循环稳定和循环亚稳
定,但 0.5-0.6 与 0.6-0.6 两组试验分别属于循环稳定和循环不稳定。因此,在
相同的循环荷载水平条件下,桩基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可能由循环稳定变为循环
亚稳定,甚至由循环稳定变为循环不稳定。
图 4-26 表明单桩在饱和黏土中,在相同的循环荷载水平时,平均荷载水
平越大则桩顶竖向位移越大,循环状态规律与图 4-1 类似,故不再累述。
100
0.5-0.2
0.5-0.4
80 0.5-0.6
0.6-0.2
0.6-0.4
60
sv/D (%)

0.6-0.6

40

20

0
-20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循环次数 (次)

图 4-26 竖向位移-循环次数

58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25
0.5-0.2
0.5-0.4
20 0.5-0.6
0.6-0.2
0.6-0.4
15 0.6-0.6
sh/D(%)

10

0
-20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循环次数 (次)

图 4-27 水平位移-循环次数

图 4-27 表明在相同的循环荷载水平下,平均荷载水平越高则桩的水平位
移越大,但 0.6-0.6 组试验不符合该规律,主要原因是桩基循环 5 次就完全破
坏了,而水平位移还未充分发挥。

4.4.3 斜向倾角的影响

通过前 6 组试验结果分析后,决定在循环荷载特征为 0.6-0.4 条件下研究


斜向倾角对桩基在循环稳定状态的影响。最终绘制不同倾角下桩顶位移-循环
次数曲线,如图 4-28 所示。从图 4-28 可知倾角为 0 °、30 °、60 °、90 °分别属
于循环稳定、循环稳定、循环亚稳定和循环不稳定;表明循环荷载为 0.6-0.4 条
件下,随着倾角增大桩基越趋于不稳定。产生该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不同倾角
下水平荷载分量占比不同,而水平荷载分量导致桩前土体由静止土压力变为被
动土压力,桩后土体由静止土压力变为上层土为主动土压力而下层土为被动土
压力,进而导致桩身侧摩阻力变大,最终使得抗拔阻力变大;另一方面,桩基
的抗拔承载力随着倾角的增大,逐渐由水平破坏转变为竖向破坏,而循环动载
作用下两种破坏具有不同表现。其具体表现:倾角 90 °的桩基沿桩-土界面剪
切破坏,在斜向循环动载作用下产生一定的累积位移,进而导致其破坏桩-土
界面土体结构,从而使得桩侧摩阻力变小,最终导致抗拔阻力急剧减小;而倾
角 0 °的桩基沿复合面剪切破坏,在斜向循环动载作用下会导致上层桩前土循
环软化与桩后产生一定脱空长度,但下层土可以忽略其影响,故导致抗拔阻力

59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减小有限。此外,在斜向荷载作用下桩基会产生一定的倾斜,进而使得桩后上
方一定区域的上覆土会阻碍桩的上拔。
100
亚稳定 0°
30°
80 不稳定 60°
90°
60
su/D(%)

40
稳定

20

0
-20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循环次数 (次)

图 4-28 斜向位移-循环次数关系

4.5 循环破坏机理
根据试验现象发现桩后空隙随着循环荷载的作用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如 0.6-0.4 试验现象图 4-16 所示;此外,根据位移-荷载图能明显看到循环荷载
产生的累积位移,但试验采用的钢管桩刚度很大,应当看成刚性桩。因此,本
试验的循环效应主要体现在承载力减损和位移累积两个方面。
Puc
循环稳定的试验组根据承载力减损系数定义 Dr  ,计算出对应承载力
Pus
减损系数,其结果见表 4-1。

表 4-1 循环后单桩斜向极限抗拔承载力及其减损系数

pa  pc θ (°) Puc (N) Pus (N) Dr

0.5-0.2 60 141.9 153.4 0.925


0.5-0.4 60 127.6 153.4 0.832
0.5-0.6 60 118.2 153.4 0.770
0.6-0.2 60 138.9 153.4 0.905
0.6-0.4 0 145.3 146.7 0.990
0.6-0.4 30 163.9 178.2 0.920

注:循环不稳定和循环亚稳定试验组不存在 Puc ,故无相应的 Dr 。

60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抗拔桩的斜向抗拔承载力减损主要是由桩身侧摩阻力减损引起的,少部分
是由于桩端吸力消散引起的。基于已有研究,可知单桩的斜向抗拔承载力由桩
侧摩阻力、桩的自重及桩端吸力组成。一方面,邹积山等 [35]7146 研究海洋平台
打人式桩基抗拔承载力,发现桩底吸力为打桩结束瞬时承载力的 5.2%左右,
且随时间发展迅速消散;张展宁等 [37]115 在粉细砂中进行了室内模型试验,研
究发现上拔期间,桩底吸力约占极限抗拔承载力的 1.5%。另一方面,考虑到
近海超大型浮式结构物系泊系统采用的桩直径通常在 600 mm~1 000 mm,其
桩底部渗透路径短;且试验中采用慢速分级加载方案进行加载,孔压消散快。
因此,试验获得的试验值中桩底吸力占比极小,可以忽略其影响。同时考虑到
桩的自重不变,故能得出上述规律。
桩身侧摩阻力循环减损一方面是由于循环荷载使桩挤压桩前土体,从而导
致桩周土体体积变小,且循环作用下桩后脱空长度的扩长进一步减小桩-土接
触面积;另一方面是循环荷载作用下会破坏桩-土结构,如试验组 0.6-0.6,桩
周土体体积减小以及桩-土结构被破坏。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了土的循环软化
特性,土的软化会导致产生一定的累积位移。

4.6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分析了循环荷载水平、平均荷载水平、循环次数对饱和黏土中倾
角 60 °的单桩斜向抗拔特性的影响,同时分析了 0.6-0.4 循环荷载特征下不同
倾角的影响。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循环不稳定组的试验桩基循环 5 次就被完全拔出,且其破坏主要是
由桩身侧摩阻力减损引起的;循环不稳定和循环亚稳定组试验,相对静载试验,
发现斜向抗拔桩的破坏模式由原先的“延性”破坏转变为“脆性”破坏,破坏
前无明显先兆;此外,0.5-0.2、0.5-0.4、0.5-0.6、0.6-0.2 四组试验分别对应的
斜向抗拔承载力减损系数分别为 0.925、0.832、0.77、0.905。
(2)循环荷载水平、平均荷载水平、倾角均对桩的循环稳定状态影响很
大。在相同的平均荷载水平条件下,随着循环荷载水平的增加,桩基由循环稳
定变为循环亚稳定,由循环亚稳定变为循环不稳定;在相同的循环荷载水平下,
桩基可能由循环稳定变为循环亚稳定,甚至由循环稳定变为循环不稳定;在相
同的循环荷载特征条件下,桩基随着倾角的增加,桩基趋于不稳定。
(3)海洋饱和黏土中在单向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刚性桩循环效应主要体现
在承载力减损和位移累积两个方面;其斜向抗拔承载力减损主要是由桩身侧摩
阻力减损引起的,少部分是由于桩端吸力消散引起的。桩身侧摩阻力循环减损

61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一方面是由于循环荷载作用使桩挤压桩前土体,从而导致桩周土体体积变小,
且循环作用下桩后脱空长度的扩长进一步减小桩-土接触面积;另一方面是循
环荷载作用下会破坏桩-土结构。

62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结 论

本文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单桩斜向抗拔的破坏模式、破坏机理和抗拔承载
力。利用激光位移计和力传感器测定了桩顶位移和抗拔荷载,用土压力盒测定
了桩周土体受力情况。本文的主要成果如下:
(1)发现了饱和黏土中单桩斜向抗拔桩的临界角度为 45 °,即当倾角
0 °≤ θ ≤45 °时,斜向极限抗拔承载力由水平抗拔承载力分量决定;而当倾角
45 °≤ θ ≤90 °时,斜向极限抗拔承载力由竖向抗拔承载力分量决定。
(2)发现了不同倾角下桩基达到斜向极限承载力时,对应的桩顶竖向位
移分量比较接近,范围在 10%±2.7%的桩径;斜向极限抗拔承载力在 0 °~30 °
之间随着倾角的增大而增大,而倾角在 30 °~90 °之间随着倾角的增大而减小。
(3)提出了竖向抗拔桩沿桩-土界面剪切破坏;而斜向抗拔桩沿复合面剪
切破坏,该模式分桩前、桩后两部分:桩后桩顶有一段空隙长度 l0 沿桩周与土
体完全脱开,桩后剩下深度沿桩-土界面剪切破坏;而桩前则沿桩周土体剪切
破坏。
(4)建立了基于 Shin 模型改进的斜向极限抗拔承载力计算公式,与试验
值较吻合,可运用于倾角为 45 °≤ θ ≤90 °的饱和黏土金属抗拔桩预测,且给
出了黏附系数 α 包络带和实际运用表达式。
(5)得出了循环不稳定组的试验桩基循环 5 次就被完全拔出,且其破坏
主要是由桩身侧摩阻力减损引起的;循环不稳定和循环亚稳定组试验,相对静
载试验,发现斜向抗拔桩的破坏模式由原先的“延性”破坏转变为“脆性”破
坏,破坏前无明显先兆;此外,0.5-0.2、0.5-0.4、0.5-0.6、0.6-0.2 四组试验对
应的斜向抗拔承载力减损系数分别为 0.925、0.832、0.77、0.905。
(6)得出了循环荷载水平、平均荷载水平和斜向倾角均对桩基循环稳定
状态影响很大。在相同的平均荷载水平条件下,随着循环荷载水平的增加,桩
基由循环稳定变为循环亚稳定,由循环亚稳定变为循环不稳定;在相同的循环
荷载水平下,随着平均荷载水平的增加,桩基由循环稳定变为循环亚稳定,甚
至由循环稳定变为循环不稳定;在相同的循环荷载特征条件下,随着倾角的增
加,桩基趋于不稳定。
(7)提出了单桩在海洋饱和黏土中单向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循环效应主要
体现在承载力减损和位移累积两个方面,其斜向抗拔承载力减损主要是由桩身
侧摩阻力减损引起的,少部分是由于桩端吸力消散引起的;桩身侧摩阻力循环

63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减损一方面是由于循环荷载作用使桩挤压桩前土体,从而导致桩周土体体积变
小,且循环作用下桩后脱空长度的扩长进一步减小桩-土接触面积,另一方面
是循环荷载作用下会破坏桩-土结构。
本文对不同倾角下饱和黏土单桩斜向抗拔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由于试验
周期较长、试验设备受限且个人能力有限,本课题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
(1)本文对静载作用下斜向抗拔桩的研究仅仅考虑了倾角因素,因此进
一步研究可以考虑不同土体、桩的长径比、桩表面粗糙程度对单桩斜向抗拔承
载力的影响。
(2)本文对试验中桩后脱空长度 l0 未进行测量,因此进一步试验可以考
虑采用半桩试验,利用 PIV 技术精确测量桩后脱空长度,以便更好进行单桩斜
向抗拔承载力计算公式的推导。
(3)本对斜向循环荷载作用下只对桩基的循环稳定状态进行了分析,未
进行循环荷载下单桩抗拔承载力等的相关理论研究,可以通过大量试验获得足
够的数据,最终提出循环荷载下单桩斜向抗拔的相关理论。

64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1] LAMAS-PARDO M,IGLESIAS G,CARRAL L. A Review of Very Large

Floating Structures for Coastal and Offshore Uses[J]. Ocean Engineering,

2015,109:677-690.

[2] 丁佩民,肖志斌. 考虑循环荷载反复作用的抗拔桩设计[C]//中国土木工

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531-535.

[3] 孟楠,韩宝龙,王海洋,等. 澳门城市生态系统格局变化研究[J]. 生态学

报,2018,38(18):6442-6451.

[4] 洪宇,周余义,沈少青,等. 基于遥感与 GIS 技术的深圳市 1979-2014 年

填海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6,33(3):

89-93.

[5] 庄卓涵. 基于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的珠海某填海造地区地质环境适宜性

评价[J]. 地下水,2018,40(4):168-170.

[6] 林华剑. 基于 PSR 模型的广州南沙湿地填海对生态系统影响的评价[D].

大连:大连海洋大学,2015:3-4,44.

[7] LI J T,LIU Y S,YANG Y Y. Land Use Change and Effect Analysis of

Tideland Reclamation in Hangzhou Bay[J].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2018,15(2):394-405.

[8] LI K Y,LIU X B,ZHAO X G,et al. Effects of Reclamation Projects on

Mari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ianjin Harbor Industrial Zone[J].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0,2:792-799.

[9] YANG W K,FENG X G,YIN B S. The Impact of Coastal Reclamation on

Tidal and Storm Surge Level in Sanmen Bay , China[J].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2019,37(6):1971-1982.

65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10] SUN Z L,HUANG S J,JIAO J G,et al. Effects of Cluster Land Reclamation

Projects on Storm Surge in Jiaojiang Estuary,China[J]. 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7,10(1):59-69.

[11] MARTIN-ANTO M,NEGRO V,LOPEZ-GUTIERREZ J S,et al. Review

of Coastal Land Reclamation Situation in the Word[J]. 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2016,75:(s1)667-671.

[12] 崔维成,吴有生,李润培. 超大型海洋浮式结构物开发过程中需要解决的

关键技术问题[J]. 海洋工程,2000,18(3):1-8.

[13] 陈东. 横琴南人工岛填海造地工程填料来源分析[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7,(9):41-44.

[14] 戴超. 超大型浮式结构物(VLFS)的应用前景及优越性分析[J]. 科学技术,

2015,(20):9.

[15] 王哲,田玉芹. 超大型浮式结构物概念设计[J]. 科技资讯,2015,


(23):

64-65.

[16] 郭欣玥,刘润. 海洋工程中桩基抗拔承载力研究[J]. 地震工程学报,2018,

40(2):369-475.

[17] 郭欣玥. 软粘土中桩基抗拔承载特性研究[D]. 天津:天津大学,2016:3-

4.

[18] 孙晓立. 抗拔桩承载力和变形计算方法研究[D]. 上海:同济大学,2007:

11-15.

[19] 何思明. 抗拔桩破坏特性及承载力研究[J]. 岩土力学,2001,22(3):

308-310.

[20] 何泓男,戴国亮,龚维明. 等截面抗拔桩的极限承载力计算综述[J]. 公路

交通科技,2014,31(6):63-69.

[21] ANDERSON W F. Effective Stress on Shaft of Bored and Cast-in Site Pile in

Clay[J]. Deep Foundations on Bored and Auger Piles,1988:387-394.

66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22] 丁佩民,张其林,卢家森. 索膜结构抗拔桩锚固基础工作机理和设计理论

[J]. 建筑结构,2003,33(11):3-5.

[23] CHATTOPADHUAY B C,PISE P J. Uplift Capacity of Piles in Sand[J].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1986,112(9):888-904.

[24] 杨明辉,杨学文,赵明华. 黏性土中倾斜荷载下抗拔桩的模型试验研究[J].

湖南大学学报,2016,43(11):13-19.

[25] PENG J S,LIU H X,ZHAO Y B,et al. Failure Mode and Pullout Capacity

of Anchor Piles in Soils with Cohesive and Cohesionless Properties[J].

Marine Georesources & Geotechnology,2020,38(9):1056-1069.

[26] ZHAO Y B,LIU H X,LIU M Y. Failure Mode and Pullout Capacity of Anchor

Piles in Clay[J]. American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s,

2017,10(3):769-780.

[27] DICKIN E A,LEUNG C F. Performance of Piles with Enlarged Bases Subject

to Uplift Forces[J]. 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1990,27(5):546-

556.

[28] HARRIS D E,MADABHUSHI G S. Uplift Capacity of an Under-reamed Pile

Foundation[J].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2015,168(6):526-538.

[29] DAS B M,SEELEY G R,PFEIFLE T W. Pullout Resistance of Rough Rigid

Piles in Granular Soil[J]. Soils and Foundations,1977,17(3):72-77.

[30] SHANKER K,BASUDHAR P K,PATRA N R. Uplift Capacity of Single

Piles: Predictions and Performance[J]. Geotechnic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2007,25(2):151-161.

[31] ALAWNEH A S,MALKAWI A I,AL-DEEKY H. Tension Tests on Smooth

and Rough Model Piles in Dry Sand[J]. 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1999,

36(4):746-753.

[32] LEVACHER D R,Sieffert J G. Tests on Model Tension Piles[J]. Journal of

67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1984,110(12):1735-1748.

[33] NAGGAR M H,WEI J Q. Uplift Behaviour of Tapered Piles Established from

Model Tests[J]. 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2000,37(1):56-74.

[34] 任国峰,徐光明,顾行文. 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离心模型试验研究[J]. 长

江科学院院报,2012,29(1):91-94.

[35] 邹积山,王腾. 海洋平台打人式桩基抗拔承载力的时效性分析[J]. 科学技

术与工程,2013,13(24):7143-7147.

[36] 张添文,陈广才. 大直径(超)长灌注桩竖向载荷试验研究[J]. 工程勘察,

2013,41(9):7-13,18.

[37] 张展宁,黄广龙,周筠. 预制桩施工残余应力分布规律及其对抗拔承载特

性的影响[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8,40(6):110-116.

[38] BHARDWAJ S,SINGH S K. Pile Capacity under Oblique Loads-evaluation

from Load-displacement Curv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2015,9(4):341-347.

[39] SHIN E C,DAS B M,PURI V K,et al. Ultimate Uplift Capacity of Model

Rigid Metal Piles in Clay[J]. Geotechnic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1993,

11(3):203-215.

[40] RAO S N,LATHA K H,PALLAVI B,et al. Studies on Pullout Capacity of

Anchors in Marine Clays for Mooring Systems[J]. Applied Ocean Research,

2006,28:103-111.

[41] BUDIMAN I,SOEDIGDO I,PRAKOSO W A. Anlysis of Suction Piles for

Mooring Floating Structure Foundations in Clay Soil at Deepwater Level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2015,2:254-263.

[42] RAMADAN M I,BUTT S D,POPESCU R. Offshore Anchor Piles under

Mooring Forces: Centrifuge Modeling[J]. 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

2013,50(4):373-381.

68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43] 徐海龙,魏松,王智超,等. 倾斜荷载下抗拔桩研究综述[J]. 安徽建筑,

2019,26(7):20-21.

[44] POULOS H G. Cyclic Axial Loading Analysis of Piles in Sand[C].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1989,115(6):836-852.

[45] TURNER J P,KULHAWY F H. Drained Uplift Capacity of Drilled Shafts

under Repeated Axial Loading[J].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1990,

116(3):470-491.

[46] 朱娜,陈建强,尚文昌,等. 抗拔桩循环承载特性数值模拟分析[J]. 青岛

理工犬学学报,2017,38(4):31-36.

[47] HUANG M S,LIU Y. Axial Capacity Degradation of Single Piles in Soft Clay

under Cyclic Loading[J]. Soils and Foundations,2015,55(2):315–328.

[48] RAO S N,PRASAD Y V. Uplift Behavior of Pile Anchors Subjected to Lateral

Cyclic Loading[J].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1993,119(4):

786-790.

[49] 李美华,陈华良,王朝阳. 承受静态与循环倾斜拉力荷载的抗拔桩设计方

法[J]. 浙江建筑,2004,(s1):58-60.

[50] 范书立,陈健云,张俊清. 波浪荷载作用下斜向抗拔桩的承载特性分析[J].

岩土力学,2012,33(1):301-306.

[51] 马骥远. 软土滑坡冲击影响研究[D].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

10.

[52] 赵凡,胡贺松,杨光树,等. 桩-土模型试验中模型箱制作及土样制备[J].

低温建筑技术,2017,39(7):66-70.

[53] OVESEN N K. The Scaling Law Relationship: Panel Discussion[C].//Process

7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Soil Mechanics and Foundation Engineering,

1979:319-323.

[54] 徐光明,章为民. 离心模型中的粒径效应和边界效应研究[J]. 岩土工程学

69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报,1996,18(3):80-86.

[55] CRAIG W H. Simulation of Foundations for Offshore Structures Using

Centrifuge Modelling. Developments in Soil Mechanics and Foundation

Engineering:Model Studies[M]. London:Applied Science Publishiers Ltd,

1983:10-12.

[56] ISMAEL N F. Field Tests on Bored Piles Subject to Axial and Oblique Pull[J].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1989,115(11):1588-1598.

[57] 张俊清. 海洋浮式结构桩基础的抗拔极限承载力分析[D]. 大连:大连理

工大学,2008:49-50.

[58] DAS B M. A Procedure for Estimation of Uplift Capacity of Rough Piles[J].

Collection of Papers of Soil Engineering Society,1983,23(3):122-126.

[59] 尹毅,江丽芳,张志旭,等. 珠江口波浪要素特性分析[J]. 热带海洋学报,

2017,36(4):60-66.

[60] 吴有生,顾学康,柳淑学,等. 海洋超大型浮体重大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

进展[J]. 中国基础科学,2017,19(4):28-44.

[61] 沈才华,姜振,沈义灿,等. 基于循环波浪荷载下的码头结构损伤过程[J].

水运工程,2019,(1):78-83.

[62] POULOS H G. Cyclic Stability Diagram for Axially Loaded Piles[J].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1988,114(8):877-895.

[63] JARDINE R J,STANDING J R. Field Axial Cyclic Loading Experiments on

Piles Driven in Sand[J]. Soils and Foundations,2012,52(4):723-736.

[64] CHEN R P,PENG C Y,WANG J F,et al. Field Experiments on Cyclic

Behaviors of Axially Loaded Piles Jacked in Soft Clay[J].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2021,147(3):1-10.

[65] 郭小青,朱斌,刘晋超,等. 珠江口海洋软土不排水抗剪强度及循环弱化

特性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2016,37(4):1005-1012.

70
哈 尔 滨 工 业 大 学 工 程 硕 士 学 位论 文


哈尔 滨 工业 大 学 学 位论文 原 创 性 声 明 和 使 用 权 限

学位论文 原 创性声 明

本人 郑 重 声 明 : 此处所提交 的 学 位论 文 《 单 粧斜 向 抗拔特性试 验研究 》 



是本 人在 导 师 指 导 下 在 哈 尔 滨 工 业 大 学 攻 读 学 位 期 间 独 立 进 行 研 宄 工 作 所 取


得 的 成果 且 学 位 论 文 中 除 已 标 注 引 用 文 献 的 部 分 外 不 包 含 他 人 完 成 或 己发 表



的研 宄 成 果 。 对本学 位论 文 的 研 宄 工作 做 出 重 要 贡 献 的 个人和 集体 ,
均 已在 文

中 以 明确 方 式 注 明 

作 者签名 :
日 期 :
W 丨
年 月 2^ 


学位 论 文 使 用 权 限

学位 论 文 是 研 究 生 在 哈 尔 滨 工业 大 学攻 读 学位 期 间 完 成 的 成 果 ,
知识产


权 归 属哈 尔 滨工 业 大学 。 学 位论文 的 使 用 权 限 如下 

( 1 ) 学校 可 以 采 用 影 印 缩 印 或 其他 复 制 手 段 保 存 研 宄 生 上 交 的 学位 论 文



并 向 国 家 图 书馆 报 送 学位 论 文 ;
( 2 ) 学 校可 以将 学 位论文 部 分或全 部 内容编入

有 关 数据 库 进 行检 索 和 提供 相 应 阅 览 服 务 ;
( 3 ) 研 宄 生 毕 业 后 发表 与 此 学 位 论

文 研 究成 果 相 关 的 学 术论 文 和 其 他成 果 时 应征 得导 师 同 意 且第 署 名单位



为 哈 尔滨 工 业大 学 

保 密 论 文 在 保 密 期 内 遵 守 有 关 保 密规 定 ,
解密 后 适用 于 此使用 权限规 定 

本人知 悉 学 位论文 的使用 权 限 ,


并将 遵守 有 关 规 定 

作者签 名 :

4中 Y表 &  日 期 :
以^ 年 月 y 日



^ 心 今
导 师签 名 : 曰 期 :
年 月
r 曰

71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致 谢

三年前,我满怀期待地来到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转眼间,我即将离
开美丽的南国工大。回首这段短暂的研究生涯,此时有说不出的感情:彷徨、
忧虑、辛苦、感动、喜悦。三年来,我学会了如何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会
勇敢直面问题,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去解决遇到的困难;此外,我也结识了一群
有趣的朋友,让我始终保持一颗热爱生活的心。这些青春、充实、美好的记忆
将伴随我的一生。
首先,非常感谢我的导师李锦辉教授,感谢老师在课题上给予我的指导和
帮助。李老师为人和蔼可亲、治学严谨、能力出众,在课题上给出了许多宝贵
的意见和建议。
其次非常感谢博士后吴成龙师兄对我论文的认真批阅,从论文结构到论文
内容,从语句措词到图名标注,从送审意见到答辩 PPT。同时,我要感谢宋磊
对我的课题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珍藏和师兄一起粉土、做实验的日子。感
谢马骥远师兄、张蔚师兄、师弟杨庆杰支持我开展了相关试验,感谢博士罗武
章师兄、幸新涪师兄、郭东师兄、孙金鑫师兄对我课题的帮助。
感谢同门何容杰、陈健、邱舒鸿、潘启洋对我课题的帮助,感谢各位同门
师弟师妹对我的支持和鼓励。
感谢舍友董寒雨、临窗好友林金娜、卢珏豆、逯卓奇的关照,我们一起在
科研的海洋里遨游。
感谢父母和姐姐在我学生生涯的支持和理解。父母为我解决了生活之忧,
让我能一心一意的投入到学习科研中,对我就业给予了很大帮助,你们是我永
远的港湾。
最后愿所有曾经给予我帮助与支持的老师、同学、朋友和亲人们,愿你们
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

钟伟民
于哈尔滨工业大学
二零二一年六月

7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