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Download as docx,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2

關於學問方面之智慧與功力

本章節講述做學問應有的兩要素,分別是智慧與功力。在智慧與功力不偏
廢的情況下,人們依照六個步驟一步步實踐,方可從初入學問大門之孩童,終
至自成一家學問之偉人。
第一小節著墨智慧與功力的見解,作者認為,智慧是與生俱來的,即所謂
「天賦」,然其亦可透過後天所取得,此留到第五小節論述,而功力則是後天
所成、所學、所培養,便是我們所說的「努力」、「勤勉」,此二者是研究學
問,也就是學習時,缺一不可的。一個人若只有智慧卻不肯勤奮耕耘知識,那
麼智慧終將無法突破到更高深的境界,如方仲永即是一例。反之,若人只知道
努力,卻用錯方式、沒有天賦,這份努力將會事倍功半,甚至白費。另外,
「學問」一詞亦有其含意。學問是靈活的、廣闊的、觸類旁通的,並不只是教
科書上那些受科目分類所侷限的知識,而做學問最大的用意,便是要讓人們在
向師長、學者授業的過程中,得以發現箇中智慧,並將其發揚光大。
第二小節講述如何讓功力與智慧輔助彼此,此節先講第一階段「入門」的
兩階層,分別為「由前人智慧指導自己功力」與「從前人之功力培養自己智
慧」,主要作法便是藉由前人所傳授下來的典籍、語錄讀完之後,存於己心,
因書中已是前人用過注入功力與智慧所結晶的學問。此外,我們所接觸的學問
應是廣泛的,不專限於一領域的,唯有像孩童般充滿好奇心,這也碰一下那也
碰一下,隨著時間漸長慢慢塑形、摸索,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領域、智慧。
第三小節則承接第二小節「博學」的理念,作者以自身讀書的歷程作佐證,
他由唐宋古文選、諸子文選,乃至清代桐城三大家的文章與理念皆有涉略,最
後發現自己的旨趣所在。做學問,首先應保持心智開闊、清明,能接納各方面
知識而不偏廢,如此才可懂得學問之大體。
第四小節論述「專精」與「兼通」,其實二者是互不排斥的,若我們對於
同一門學問、領域、技藝不斷鑽研再鑽研,即能做到「專精」;對於許多知識
領域多方涉獵,通達其中義理,即是「兼通」,然而我們若對每樣學問皆做到
專精的程度,並且同時專精多樣學問,如此便能兼專精與兼通了。
第五小節,作者舉了多方例子用以闡述如何「以前人之功力來培養自己之
智慧」,古往今來的學者傳授了如此多的精華讀本,那都是他們以畢生心力融
合智慧所鑄成,我們除了要精通,同時也要廣博閱覽,廣博的方式有兩種,各
類領域皆涉略,這是一種「廣」;同一本書,觀覽不同史評家給的註解、評點,
抑是一種「博」,二種方式皆能精進學問。
第六、七小節講述如何讓功力與智慧輔助彼此的第二階段之二階層,分別
是「由自己之智慧體會前人之功力」與「以自己之功力體會前人之智慧」。我
們在茫茫的智慧海中尋得自己所合適的領域,專研,進而培養出屬於自己的智
慧,此時應當開始思索更深的層面,也就是智慧的根源。讀前人的學問,拓展
自己的視野,進一步的功夫便是要去思考前人為何如此說、如此思、如此做,
唯有體會著書者的匠心獨運,才可說是真正理解這門學問,做到「以別人之心
來啟發自己之心」。而以自己之功力去體會前人智慧屬於更高深一層的任務,
我們需要反覆琢磨一本著作的作者,他的心性、精神意趣,了結其內心的想法,
做到知其書亦知其人,如此才得以自己之心,證發前人之心。
第八與第九小節,論述如何讓功力與智慧輔助彼此的第三階段之二階層,
分別是「全心投入,與彼之精神相契」與「用自己之功力完成自己之智慧」。
前者意旨將自己看作前人,融彼此精神臻於忘我之境界,如此方可達成;而後
者則是完成前者以後,在學術中有了自成一格的地位與價值,由前人的精神中
尋覓到自己,並自立門戶。然而我們也需明白,在古人中找到與自己心性相契
者絕非易事。
第十小節將前述六項步驟做統整,提點讀者做學問當循規蹈矩,按部就班,
並在眾家學術中學得自己所契合的學問發展至盡。
本文使我受益頗深,錢穆先生的學術造詣與境界高深到我無法企及的程度,
從他列出的那些書籍數目與內容來看,實在令我嘆為觀止。我從此文得到的最
大收穫,便是領略了「精通」能與「兼通」兩兼得,由於過往思想總被「求精
不求廣」這想法困縛,使我一直不覺得二者可以集於一身,在看完這篇文章後,
才猶如被金手指點了穴道,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實在很感謝錢穆先生。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