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as pdf or txt
Download as pdf or txt
You are on page 1of 13

税收调控法

一般原理
税收概述
税收的定义
税收特征
税收是无偿+强制的
税收的固定性(确定性)——税收需要稳定,不能随意调
动,不同于其他的国家调节
税的前提是自愿,表面上是无偿的,实际上是具有公共目
的性的
课税权来源于纳税人的权利让渡
税收分类
!重要!记住这一页的分类!
五个标准
所得税与财产税——根据增量和存量来课税
根据【课税对象】这一主要划分方式,细分为【税18】——我国
的18个税种
从量税——按照数量
从价税——按照商品的价格来征税

税收的宏观调控功能
宏观调控功能,并非首要功能,首要功能还是满足政府需要
——课前小测出现

税法概述
税法
行政法兼具经济法
但是不能过分强调税法的服务于国家经济调控功能——税
收一定要具有稳定性
!税法体系
税法体系中居于基础和主导地位的法——税收体制法(对
应税收体制关系)

课税要素
税收实体法——四大要素
税率——核心要素

税收程序法——两大要素、
征税的广度和深度:广度——税目;深度——税率
征税的质量具体化:质的具体化——税目;量的具体化
——计税依据

💡 个人所得税税率比较特别,需要单独记一下

税权
!税法基本原则
!税收法定原则
重要!税收法定原则
课税要素是否有明确规定

纳税主体纳税依据且仅依据法律(狭义法律)的规定
💡 仅依法律,行政法规也不行!(除非有正式税法为
依据、课前小测出现)

1.税种法定——税种和税目有什么区别?逻辑层次:税种
——税目
2.课税要素法定——税收法定的核心内容
3.程序法定

对税收法定原则的法律依据

!税收公平原则
平等的范围(主体限制):税收法律关系中的纳税主体间
的平等
问题:税收平等是纳税主体之间的平等,那花钱(财政支
出)有没有平等呢?@财政原则
横向公平原则
不是收入相同,而是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相同(课前习
题)
纵向公平原则
税法应当以不同的课税标准对待经济条件不同的人
(注意也是经济能力而不是收入)
如何确定公平?
量能课税——税收公平领域的主要观点
树果理论——只征果子不征树
半数理论——征税别超过一半

税收效率原则——行政效率、经济效率

商品税法
增值税法
增值税的定义
增值税的特点
1.增值税是主体税——最主要的税收来源、税基也
最广泛(普遍税)
2.思考问题:
(1)为什么说增值税是【良税】?
(2)什么是中性税?

检索 归纳
所谓税收中性是指税收不引起商品相对价格发生变化从而不改变纳税人行为选择,其目的在于 国家收税——导致商品价格变化,扰动市场——不但造成了税收负担,还造成了竞争损失——
使税收超额负担最小化。从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这一认识框架出发,税收作为 政府管理国 产生了税收超额负担——不够中性
家经济的一种手段,很难避免对市场机制效率构成损害,但政府征税应尽量减少对经济个体行 征收普遍税——对市场中所有主体适用——不会造成竞争损失——税收超额负担小——中性
为的不当干扰。
一 个理想的税收制度应是超额负担最小的制度,即政府征税应当对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尽量保 此外,增值税可以避免重复征税——允许扣除价值转移过程中已纳增值税额
持中性。因此,税制原则中的普遍原则的重要性也开始被强调,即“应对价值增值普遍征税,
也就 是对所有经济活动按统一税率普遍征税”。增值税普遍征收的特点很好地诠释了税收中性 延伸思考:
的特点。 1.税收的存在是不是更加验证了“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奥克兰认为:“由于只对增值而不是对全部收入征税,增值税避免 了许多形式的销售税所具有的 2.什么情况下税收才可以取消?
多阶段征税的特点,即消除了在 销售的中间环节和最终环节对同样的投人重复征税。”
增值税是对增加值课税,即允许扣除价值转移过程中已纳增值税额,仅就新创造的价值即增值
额部分征税,具备道道征收、环环抵扣、税不重征的特点,不会导致企业因重复征税而倾向于
“大而全”、“小而全”,从而有利于专业化细分和企业产出性 价比的提高,再进而会有利于扩大
消费需求。

良税”,是指企业或个人盈利就交税,亏损则不交,这与税率高低有关系,但关系并不是那么

重要。
所谓“恶税”,是指企业或个人即使亏本也要照样交税。例如借钱来办企业,只要有交易发生,
就得开发票,有发票就得交营业税、销售税或增值税,在这种情形下,这些税实际上交出的是
投资人的本钱。所以,无论税率多高,投资人都会觉得税负的痛苦指数很高,是“恶税”。这样
的社会财富分配制度显失公平。
征税范围
纳税主体
什么是【视同销售货物行为】?

什么是【兼营行为】?

什么是【混合销售行为】?

什么是【应税行为】?

税率

应纳税额的计算
消费税法
消费税的定义
消费税的特点
纳税主体
和增值税比较,消费税是不是一种【良税】?

征税范围

税目与税率
征税环节
税率
应纳税额的计算
三种计征方式
1.从量计征
2.从价计征
3.复合计征

税率—从价税

税率—从量税
税率——复合税

城市维护建设税

烟叶税
所得税法
企业所得税法
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的特点
纳税主体
!重要!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是企业所得税的纳
税主体——不是法人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主体,不仅仅有企业,还包括其他取
得收入的【组织】

征税范围
税率
应纳税额
个人所得税法
个人所得税定义
个人所得税特点
纳税主体
注意区分!有限纳税义务和无限纳税义务

征税范围
非居民个人——分类税制(征税对象是分类所得)
居民个人——混合税制(征税对象是综合所得+分类所得)

综合所得:各税目所得—加总—法定扣除——最后适用【超
额累进税率】计税
分类所得:依照各税目规定——单独计税
【经营所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财产租赁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
【偶然所得】

税率
应纳税额的计算
税率

提问: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三——五项分类所得,是否有所得
额起征点?

You might also like